《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外国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所呈现出来的场景;通过语言品评的方式再现《夜》这首诗歌所创设的画面感。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来品评诗歌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设计

  蝈蝈和蛐蛐

  一、整体感知

  1、诗中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幅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些场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

  1、为什么诗中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场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

  2、为什么诗中仅仅描写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却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三、比较品析

  对于济慈的这首诗歌,有许多版本,你认为那一种译文最能体现作者的歌颂大在然,歌颂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的感情。

  出示三种译文:邹绛译;屠岸译;查良铮译。

  夜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营造诗歌氛围。

  2、学生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画面感,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思考:这首诗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研读赏析

  仿照示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勒梦梦乡,

  幽暗的松林市区喧响。 茂密的松林也是静静的。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夜莺也收起了美妙的歌声,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长脚秧鸡也停止了它的快乐的叫嚷。

  三、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四、比较品析

  1、阅读另外一种译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疲倦的白昼垂向黑夜,

  喧闹的波浪起始静息。

  夕阳西下,而月亮

  沉思地在苍空浮行。

  岑寂的山谷在聆听

  *静的小溪的潺鸣。

  幽黯的树林弯着身子,

  在夜莺的歌声中微睡。

  河水侧耳倾听呖呖莺啼,

  亲热地同沙岸叨叨絮谈。

  而在河面上,轻轻地漾起

  芦苇快乐的簌簌的声响。

  2、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外国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

  【课时设想】

  1、课时数:

  安排一课时。

  2、方法:

  朗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一、学*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2、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讨论课后练*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和欣赏第二首诗: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3、结合课后练*二训练: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四、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歌。

  2、搜集并朗诵这两位诗人的其他诗歌。

《外国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5.合作探究: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6.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P16练*三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主题:

  (冬)蛐蛐的歌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夜

  叶赛宁

  河水、松林、夜莺、秧鸡、静谧、美丽、溪水、月色 (反复吟咏)(安适、宁静的心境)、大河、小溪、青草


《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外国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5.合作探究: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6.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P16练*三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主题:

  (冬)蛐蛐的歌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夜

  叶赛宁

  河水、松林、夜莺、秧鸡、静谧、美丽、溪水、月色 (反复吟咏)(安适、宁静的心境)、大河、小溪、青草

《外国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4、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

  【教学建议】

  1、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

  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把自己想象成蝈蝈、蛐蛐,体会诗中的感情。

  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拆分诗歌,重组意象,体会《夜》中静谧。

  4、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诗歌的学*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蝈蝈与蛐蛐

  一、导入新课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分组朗读,开展朗读比赛。

  四、新课讲授

  1、教师提示: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3、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4、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5、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明确: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6、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明确: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五、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一。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

  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冬)蛐蛐的歌儿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第二课时

  夜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另外一首外国诗。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三、新课讲授

  1、分析诗歌内容,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明确: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2、学生品读诗歌:

  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分析: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四、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二。

  〖板书设计〗

  夜

  叶赛宁

  河水 松林 夜莺 秧鸡

  (反复吟咏)

  溪水 月色 大河 小溪 青草

  静谧、美丽 (安适、宁静的心境)

《外国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5.合作探究: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6.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P16练*三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主题:

  (冬)蛐蛐的歌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夜

  叶赛宁

  河水、松林、夜莺、秧鸡、静谧、美丽、溪水、月色 (反复吟咏)(安适、宁静的心境)、大河、小溪、青草


《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冰心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冰心诗》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 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 学*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引 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 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 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 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争取背诵。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 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 学*《纸 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 如下: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 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 写的这首诗?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 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 由来已久?

  “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 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 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 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 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 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 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三)问题解惑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 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 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 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 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 感,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四、学*《成功的花》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 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 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 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 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 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 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 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 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三)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 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 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 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 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 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 的。

  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 想。

  只要能联系自己,围绕本首诗的道理来谈即可。

  五、学*《嫩绿的芽儿》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②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③

  (二)赏析这首诗

  ① 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这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如果拆开便不知所云了。“嫩绿” 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活力与朝气,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嫩绿的芽儿有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人一样也 需要学*与提高,来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发展由芽儿长成花儿,那么,人呢?

  ② 淡白的花儿对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同样是一个独立的意思。“淡白”说明了花的朴素无华, 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人呢?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应当来为社会做贡献。这里作者的意思又进了一层。

  ③ 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用“深红”来修饰“果儿”,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 硕和甜蜜。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人类了。如果没有奉献,这些果实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 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 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 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 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 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 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 生。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 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三)问题解惑

  1、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 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发 展 你 自 己 !” “ 贡 献 你 自 己 ! ”

《冰心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学*《母亲》《纸船》,体味人间至爱真情。学*《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品位诗中蕴涵的哲理。

  学*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让学生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二,简介作者,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创作的有关资料)

  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

  体味“躲”“从来”“妄弃”“留着”“抛”的妙处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五,完成练*一

  六,拓展延伸: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配乐诗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这两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两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最佳朗诵者。

  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品读两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读完两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2、《成功的花》中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调换?

  4、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四,完成练*二,三

  五,拓展延伸

《冰心诗》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 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 学*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引 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 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 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 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争取背诵。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 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 学*《纸 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 如下: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 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 写的这首诗?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 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 由来已久?

  “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 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 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 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 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 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 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三)问题解惑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 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 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 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 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 感,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四、学*《成功的花》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 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 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 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 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 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 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 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 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三)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 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 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 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 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 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 的。

  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 想。

  只要能联系自己,围绕本首诗的道理来谈即可。

  五、学*《嫩绿的芽儿》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②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③

  (二)赏析这首诗

  ① 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这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如果拆开便不知所云了。“嫩绿” 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活力与朝气,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嫩绿的芽儿有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人一样也 需要学*与提高,来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发展由芽儿长成花儿,那么,人呢?

  ② 淡白的花儿对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同样是一个独立的意思。“淡白”说明了花的朴素无华, 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人呢?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应当来为社会做贡献。这里作者的意思又进了一层。

  ③ 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用“深红”来修饰“果儿”,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 硕和甜蜜。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人类了。如果没有奉献,这些果实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 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 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 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 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 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 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 生。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 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三)问题解惑

  1、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 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发 展 你 自 己 !” “ 贡 献 你 自 己 ! ”


《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外国诗》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外国诗》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采用自读法。第一课时先是共同回顾常见的上课思路。(导入、作者简介、朗诵、自读品佳析形学技法、明主旨)接着让学生自学十分钟,同桌合作学*也可。再接着检查自学情况。按步骤先是让学生把作者简单介绍,然后是合作诵读、同桌读、自荐读、班齐读、师领读。再接着让学生品析。好的品析则让其他同学做下摘记。最后让学生讨论课后练*一。第二课时先让学生自学欣赏20分钟,写《夜》赏析小作文。再接着是自读,然后是明主旨。让学生析文章的美。最后师总结。接着看课后练*,让学生合作讨论,比较济慈诗的两种翻译法,说说你喜欢哪首的翻译,为什么?火车式,人人要求回答。最后让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准备10分钟,后小组派代表参加。

《外国诗》教学反思2

  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意外地发现:学生头脑里有教师所意想不到的潜能和想法,有时他们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第一节课在四班各课的程序一堂课下来,课堂非常沉闷,为了实现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贯真正的学*共同体,是我课后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于是我改变当初的教学设计.新的思路通过学生反复诵读围绕教师设计的“我感受到──”“我发现了──”我不理解──”“我欣赏──”等几个环节,很好地,掌握理论落第一首的学*要点,教师及做了一番学法总结后,学生自学第二首诗时得心应手,完成效果相当不错,但是,如何在教师“退居二线后”,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不留痕迹引导学生将课文所有知识很好地落实,是一个难题,也是我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

《外国诗》教学反思3

  《蝈蝈与蛐蛐》这首诗可以分为两节:

  第1~8行诗为第一节。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领以下7行诗,主要写了“蝈蝈的乐音”。还写了“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丛”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喜悦的世界,并以此烘托了“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动听。

  第9~14行诗为第2节。用“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领起以下5行诗,主要写了冬日的“蛐蛐的歌儿”。“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等语句写出了冬天严酷冷清的景象,“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语句表现了家中的温馨气氛,并以此衬托了“蛐蛐的歌儿”的悦耳动听。结尾两行诗通过联想将“蛐蛐的'歌儿”与“蝈蝈的乐音”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夜》全诗分为四节。第一节用白天的喧响反衬了夜的静谧;第二节用“溪水轻轻的歌唱”写夜的宁静,用明月的银辉写夜的美好;第三节描写了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总写了夜晚的寂静和月色的美丽。 范例五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冰心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冰心诗》教学设计1

  1、感悟诗的整体特点篇幅短、字少意精;

  2、体味诗中丰富情感;

  3、了解常用修辞手法;

  1、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2、丰富情感;

  1、自查作者;

  2、朗读三首诗,初步了解内容;

  3、翻词典查:浸透、奋斗、牺牲,找出它们的正确解释;

  1、检查预*:指名学生将查到的作者情况和查到的词义(判选出多义中的正确项),向大家做简单扼要介绍;

  2、联系式导入 课文:同学们在小学里学过一些诗歌,都有哪些?谁能完整背诵并能说出一首诗中给他印象较深的句子、或词、或把诗的意思简单介绍给大家?(此处避免迟滞)。

  3、提问:和同学们读过的其它文章相比,诗给我们的感觉有哪些?教师简介诗的含义:诗大多篇幅短小、有押韵、适宜歌咏和朗诵;

  4、*意的同学朗读三首诗;其他同学给朗读情况作评价。

  5、研讨课文:很多看见鲜花的人,恨不得摘一朵,一些人则忍不住把鼻子往花上凑,一些人则喜欢手拿鲜花照相,人们还有个*惯,把鲜花和掌声送什么人?英雄和心里崇敬的人。这都说明鲜花有色、味、形而倍受人喜爱。今天学的诗的题目是成功的花。(此处提问):我们联想一下,象鲜花一样被人们欣赏,引人们激动,被大家宠爱的事和镜头,我们见过或有亲身经历过吗?(给提示):喜欢体育的同学,看过比赛场上获得成功时,如一名队员举起大力神杯那一刻,队员会围着奖杯跳、叫、洒泪、或笑得前仰后合;另外我们有同学在家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当全家人吃饭时,做了家务的同学可能会自豪地宣布:今天的饭是我烧的;比赛的队员和做了家务的同学,他们都是因自己获得了一种成功而开心自豪不已。看来成功总是与美好相伴。可成功怎么来?(学生自然会有话),教师视学生回答情况开始确定以下讲解的详略。

  6、围绕成功的花,诗如何表述?(同学们讨论一下,明确):第一二句,由成功的花做引此处成功指?(讨论明确):花可以向人和向社会绽放出自己的鲜艳美丽、展示出自己美好的时候。这时花的成功,自然会引得人们对她流露出:惊叹、并羡慕其美丽!!第三、四、五句,解释花的美艳的来由。先用然而一词转承人们的惊羡,后面开始述说花的成长经历:她从芽开始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人们对泪的认识,一般和人的`喜怒哀乐有关,这里的奋斗的泪泉,该理解成什么意思?(此处以反问式提示学生):能不能理解为从芽开始,就很舒服地躲在温房中的泥土里,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天天睡大觉,等着有人给松土和给自己喂水施肥的意思行吗?!(同学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事实正好相反,此处的奋斗的泪泉,是用拟人手法,表现幼嫩的芽就开始经历旱、涝、风吹雨打、土地贫瘠、酷暑寒霜种种灾难,这些成了奋斗的泪泉的代名词。最后第五句,是对第四句奋斗的泪泉进一步具体阐述;洒遍:表明是每个阶段以及活动过的每一个角落;牺牲:表现从芽开始的成长过程开始有的沉重付出;(此处可提一个问):试将牺牲换成付出和拿出,看看合适不合适。(同学能正确回答,教师就不必说):如换词,则没法表现出鲜花曾经付出的代价是长期的和巨大的。血雨:借一个带有强烈刺激的血字,把付出的沉重言说到极至!此处可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事例重点讨论,养过蚕、代父母买过东西、参加过作文比赛、烧过饭、种过树的过程里,蕴含了自己什么样的付出?(由学生思绪驰骋作文结果张榜无名、烧饭被烫过、种的树几次没成活等等)。成功就是这样紧紧和人的付出相联系着。(引导学生对全诗归纳:诗人借成功的花的例子告诉人们:自然中美的东西,是要付出代价才换来的!同样,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一样也都有她经历过的不*凡的经历,是要付出的。

《冰心诗》教学设计2

  1、懂得人生奋斗的重要;

  2、理解发展、贡献、牺牲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3、能用三个词简要写学后感;

  4、能正确朗读课文,和说说我如何在学*上发展自己(此目标重在用自己话说出发展和贡献的关系),学生进而认识到将来要有贡献是要有条件的;同时这也让学生训练了说话和概括能力。

  5、贡献需要有条件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不过老师无需一味去拔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的认识能到哪个程度就到哪个程度。可能的话,尽量让学生和他小学学过的内容衔接起来。

  1、导入 :春天里嫩绿的芽我们都见过,很招人喜爱,诗人把芽视为新生命的开始。

  2、问题讨论

  同学们听过下面的话吗: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年之际在于春,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语言和生命联系起来是什么意思?(由同学自由理解阐释后明确):是劝勉生命、特别是新生命要珍惜大好时光茁壮成长自己。(此处提问):那诗中写的嫩绿的芽对青年说、淡白的花对青年说、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都是劝勉珍惜光阴,茁壮成长的意思吗?(学生回答后明确):不是!诗人是用了三个排比性的拟人化句子,串联全诗并把主旨引出来发展了自己(如茁壮成长为了参天大树),才具有贡献你自己需要的条件(才可以被用去建房或其它),最后你应该有为国家为民族的大业牺牲自己的理想。对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三个句子,教师只给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将三者间关系按因果串联起来,(教师可给提示):从生活、学*、交往、体育运动等学生熟悉的话题去把绿色、美丽、果实与我们人类生活形式相联系。(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不强求一律)。在理解完诗的大意基础上,同学做换位思考(按课后探究练*第一题第2问进行)。

《冰心诗》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 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 学*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引 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 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 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 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争取背诵。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 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 学*《纸 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 如下: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 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 写的这首诗?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 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 由来已久?

  “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 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 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 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 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 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 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三)问题解惑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 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 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 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 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 感,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四、学*《成功的花》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 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 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 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 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 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 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 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 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三)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 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 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 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 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 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 的。

  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 想。

  只要能联系自己,围绕本首诗的道理来谈即可。

  五、学*《嫩绿的芽儿》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②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③

  (二)赏析这首诗

  ① 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这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如果拆开便不知所云了。“嫩绿” 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活力与朝气,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嫩绿的芽儿有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人一样也 需要学*与提高,来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发展由芽儿长成花儿,那么,人呢?

  ② 淡白的花儿对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同样是一个独立的意思。“淡白”说明了花的朴素无华, 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人呢?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应当来为社会做贡献。这里作者的意思又进了一层。

  ③ 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用“深红”来修饰“果儿”,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 硕和甜蜜。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人类了。如果没有奉献,这些果实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 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 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 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 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 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 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 生。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 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三)问题解惑

  1、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 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发 展 你 自 己 !” “ 贡 献 你 自 己 ! ”


《外国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语文有何帮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是*最著名的古典名著之一。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首先看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写着:根并荷花一茎香,*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影视剧作品中的香菱。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香菱学诗”。

  二、资料助读

  教师一边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件,一边依照课件中的内容进行介绍。

  1、作者简介。

  2、《红楼梦》简介。

  3、关于香菱。

  三、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四、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侧面描写?

  教师明确:

  1、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加*仄虚实不对都使得”,她产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惰性的”。

  2、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则可以不管格律,又由此谈及“立意”的重要性,这不仅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读诗的要领。接着又针对香菱喜爱浅*诗句的倾向,给她开列了书目,按照当时人们“诗必盛唐”的主张,将王维、杜甫、李白三们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目的是提高香菱对诗的品味。待到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黛玉又跟她“讲究讨论”,一步步地深入诗的意境,真可谓循循善诱。

  黛玉指导香菱写诗也颇有特色,例如命题后,又指定了韵部,这看起来严了一点,但属“十四寒”的字相当多,不限字,这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如对香菱的前两稿,她的批评很严厉,却又鼓励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她一句也不说。这种指导方式可谓严而不苛,引而不发,对“苦志学诗”的香菱来说是很适合的。

  可以说,黛玉的正确指导也是香菱进步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3、香菱苦志学诗,定钗因和她同住蘅芜苑,所见最多,感受也最深切,她说的“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仙了”等语,都有从侧面烘托的作用。此外,宝玉说的“我们成日吧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也可以看做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

  五、赏读课文,学*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教师提示: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人物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歌哭笑骂、正经胡调等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1、学生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简短点评。

  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于是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

  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或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要求重写,“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说明浮想联翩;“抠土”说明反复斟酌;“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对这样一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描写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苦心学诗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是*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借鉴。

  2、聚焦侧面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丰满、生动。

  学生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如: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宝玉:“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这些都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六、课堂小结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道理。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红楼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2、学*多维观照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人物行为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目的。

  ●主要方法:

  对话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在*文化中的地位。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香菱学诗》。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各自认真轻声朗读全文后,概括文章故事内容。

  三、阅读课文,深入理解

  活动一:读红楼,知故事。

  红楼故事会,香菱身世苦。

  香菱,原名英莲,是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五岁元宵节观灯走失,几经人贩子拐卖,最后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作侍妾,年纪轻轻即得重病而亡。这样一个苦命女子在《红楼梦》里却不同凡响。她进入薛家后被薛蟠呼来唤去,饱受折磨。正巧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宝钗便将香菱带进了大观园。她一进园,“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便往潇湘馆中来”找黛玉学诗。一个普通的侍妾学作诗,大家会怎么看呢?我们今天就不妨试试“另眼看香菱,众口说学诗”,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这一事件的意义。

  活动二:红楼人物品诗论话。

  1、宝玉探、春宝论诗话香菱。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明宝玉、探春等人对香菱学诗看法的语句,并作概括。

  片段一:香菱品读诗

  片段二:香菱初作诗

  片段三:香菱再作诗

  2、宝钗论诗话香菱

  “呆”“疯”“魔”“仙”。

  3、黛玉论诗话香菱

  严格要求:“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黛玉为什么愿意这样煞费苦心地教香菱学诗呢?真如她所说的“圣人说,‘诲人不倦’,她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么?显然不是。原来黛玉与香菱都是寄人篱下,孤苦无依,而其内心又都有着强烈的诗意人生的追求。孤寂病苦的日子里,诗是林黛玉的良药,是她忠实的伙伴,更是她心灵的寄托。所以,当身世相*的香菱找到黛玉要学诗时,黛玉不仅没把香菱当下人,也没把她看作普通的姐妹。而是将她引为同道了,她说:“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要知道黛玉是很难得这么由衷地肯定一个人的。

  4、作者对香菱学诗的看法。

  然而,香菱的命运在作者笔下又是极为苍凉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她学诗呢?

  原来,美好的香菱正可以同苦难的香菱做个强烈的对比。还是老天不公啊,这样的一个人竟落得“残花败叶付东流”,直让人唏嘘不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香菱的一生呢?

  “香菱学诗”是作者拈在手中的一朵奇葩,是自由理想投射在苦难现实中的一抹亮色。

  四、自我体会,获得启迪

  至此,我们对“香菱学诗”的.多角度观照,已然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只剩下一个人没有谈自己对“香菱学诗”的看法了,这就是我们这群当代的中学生。给大家一个题目:“香菱学诗——”请大家在破折号后填上自己的认识。老师借用清代袁枚的四句诗谈谈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也算为同学们带个头:

  香菱学诗——白日不到处,青春却自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2、学*多维观照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人物行为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目的。

  ●主要方法:

  对话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在*文化中的地位。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香菱学诗》。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各自认真轻声朗读全文后,概括文章故事内容。

  三、阅读课文,深入理解

  活动一:读红楼,知故事。

  红楼故事会,香菱身世苦。

  香菱,原名英莲,是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五岁元宵节观灯走失,几经人贩子拐卖,最后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作侍妾,年纪轻轻即得重病而亡。这样一个苦命女子在《红楼梦》里却不同凡响。她进入薛家后被薛蟠呼来唤去,饱受折磨。正巧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宝钗便将香菱带进了大观园。她一进园,“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便往潇湘馆中来”找黛玉学诗。一个普通的侍妾学作诗,大家会怎么看呢?我们今天就不妨试试“另眼看香菱,众口说学诗”,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这一事件的意义。

  活动二:红楼人物品诗论话。

  1、宝玉探、春宝论诗话香菱。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明宝玉、探春等人对香菱学诗看法的语句,并作概括。

  片段一:香菱品读诗

  片段二:香菱初作诗

  片段三:香菱再作诗

  2、宝钗论诗话香菱

  “呆”“疯”“魔”“仙”。

  3、黛玉论诗话香菱

  严格要求:“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黛玉为什么愿意这样煞费苦心地教香菱学诗呢?真如她所说的“圣人说,‘诲人不倦’,她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么?显然不是。原来黛玉与香菱都是寄人篱下,孤苦无依,而其内心又都有着强烈的诗意人生的追求。孤寂病苦的日子里,诗是林黛玉的良药,是她忠实的伙伴,更是她心灵的寄托。所以,当身世相*的香菱找到黛玉要学诗时,黛玉不仅没把香菱当下人,也没把她看作普通的姐妹。而是将她引为同道了,她说:“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要知道黛玉是很难得这么由衷地肯定一个人的。

  4、作者对香菱学诗的看法。

  然而,香菱的命运在作者笔下又是极为苍凉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她学诗呢?

  原来,美好的香菱正可以同苦难的香菱做个强烈的对比。还是老天不公啊,这样的一个人竟落得“残花败叶付东流”,直让人唏嘘不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香菱的一生呢?

  “香菱学诗”是作者拈在手中的一朵奇葩,是自由理想投射在苦难现实中的一抹亮色。

  四、自我体会,获得启迪

  至此,我们对“香菱学诗”的多角度观照,已然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只剩下一个人没有谈自己对“香菱学诗”的看法了,这就是我们这群当代的中学生。给大家一个题目:“香菱学诗——”请大家在破折号后填上自己的认识。老师借用清代袁枚的四句诗谈谈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也算为同学们带个头:

  香菱学诗——白日不到处,青春却自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