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1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2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认识负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小数,小数的加减法,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小数的乘法、除法,公顷和*方千米,统计,整理和复*,共11个单元。

  在数与代数领域,本册教材教学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数范围的扩展,在学生初步学*了整数及其计算以后,及时安排负数、小数等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进一步学*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对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系统地学*分数知识做好准备。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探小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在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上,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的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书安排了教学公顷和*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本册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的统计表和单式的条形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图、表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图表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些对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在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三个数学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更加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和应用,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此外,本册书中还安排了一些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发展史料,以及有关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学*相关数学内容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增强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本册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数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公式,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学会用复式统计表和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方面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的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3)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4)能回顾反思学*过程,解释或评价学*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1、 数和运算的教学。

  2、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A*行线和垂线 B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C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D实际测量

  3、 量和计量的教学

  4、 教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

  1、 掌握倍数和因数、素数和合数等概念。

  2、 认识分数的意义。

  3、 初步认识垂线和*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4、 掌握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5、 认识土地面积单位

  二 教学思考

  1、 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三  解决问题

  1、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 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 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 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 情感与态度

  1、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4、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5、 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教学措施

  一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 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 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 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  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考察。

  2、 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 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4

  五年二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和简易方程。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似值。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会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式解答整数、小数的三步计算一般应用题。

  4、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6、会使用计算器。

  三、各单元的目的要求: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要求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只要掌握积的定位方法,小数乘法就迎刃而解。);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及循环小数的*似值;会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乘、除法并会进行验算。

  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熟练、正确计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每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代数知识,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等,理解方程的意义,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正确求方程的解,会验算,学会解需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总复*。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小数乘除法计算和简易方程;难点是小数除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态度。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4、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5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六、教学进度

  略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1)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本十份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9人。在经过重新分班组合后,学生在认知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女生的*惯和接受能力要比男生强,大部分学生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且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八个男生学*能力教差底子较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热爱阅读;从景物与事情的描写中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并运用说明方法;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感受汉字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学*作者如何抓住外貌、动作描写表现父母之爱;感受字句包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学*并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了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突出训练的整合性与循序渐进,加强综合,突出重点,突出语文实践,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与感悟,突出对良好语文学**惯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2、提高阅读的速度,学*浏览,养成课外阅读*惯,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3、写出有条例、有真情实感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

  五、教学措施

  (一)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1.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真实的感悟,而不是虚情假意。

  (1) 创设让学生自由抒发的场。

  (2) 适当补充外引资料,以教师真实的心态来感染学生。

  2.让课堂更富有创造力

  (1)如《慈母情怀》采用如果是电影导演,让学生说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展现学生读懂情况。

  (2)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改变。

  (3)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唱和诵的方式。

  3.开展主题式导读研究,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到:

  (1)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富有探索的空间。

  (2)问题的设计要富有真实性,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唱高调的感觉。

  (二)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看完一本书可以奖励星星期末进行统计评选等活动。

  4.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

  (三)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和日记的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领会《课标》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本册教材在年级中的地位、作用、特点。在备课中从整体出发,认真备好每一个练*组,落实好每一个训练项目,从而扎实地完成训练任务。

  (七)加强提高学*自觉性,明确学*目的,注意良好的学**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2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尽管与前期语文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着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米表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

  1.为解决与学*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

  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进度:

  略。。。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3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作”“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和生活实际,获得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惯,从而受益终生。

  4、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联系实际于生活中学语文,积累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教学课时:

  本组教材计划总课时 14课时。

  精读课文 4课时

  略读课文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作 3课时

  “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 2课时

  机动课时 2课时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4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普通话识字1800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会读写56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帖,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惯。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惯,能边听边思考,听出别人说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能听广播,说要点;能有条理地介绍看到的情况,能有条理地回答问话。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长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时学会使用常用的读**号;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和抓住重点段分段,能说出段落大意;能详细复述课文。认识省略号。能初步读懂说明书,并按说明书操作。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参观活动初步学会写简单的状物和写人的文章,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通知,学会给长辈写信。会使用书名号。掌握常用的几种删改换补的修改符号,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惯、学**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优势,调动学*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作训练

  听说训练

  一

  按要求预*课文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二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写好文章的开头

  具体说说周围的新鲜事

  三

  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

  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四

  用摘录句子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写好文章的结尾

  按要点介绍我的家

  五

  用归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仔细观察。把图意写具体

  六

  用回答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写“启事”

  简要介绍一本课外书

  七

  简要复述课文

  缩写课文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热爱革命导师、革命领袖、革命烈士和战斗英雄教育,革命传统教育;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古代灿烂文化方面的教育;③为国争光、热爱老师的教育;④反映儿童生活,了解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贫困生活和勤劳勇敢的教育;⑤反映动植物某些特点,进行保护珍贵动物或托物喻人教育;⑥现代科技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218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惯。

  3、学会按要求预*课文,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学会“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用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4、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把长文章所写成短文。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初步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会用应用文“启事”。

  5、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

  6、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

  7、会有条理、具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会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8、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痛苦生活,初步树立为争光的志向。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一

  9.2—

  9.6

  1、给老师的一封信

  2、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3

  3

  二

  9.9—

  9.13

  3、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暑假中的一件事(*作训练)

  机动

  3

  2

  1

  三

  9.16—

  9.20

  练*1

  4、背兜

  机动

  2

  3

  1

  四

  9.23—

  9.27

  5、葛洲坝工地夜景

  6、嘱咐

  3

  3

  五

  9.30—

  10.4

  新鲜事(听说训练)

  汗水换来的欢笑(*作训练)

  国庆节放假

  1

  2

  六

  10.7—

  10.11

  练*2

  7、落花生

  机动

  2

  3

  1

  七

  10.14—

  10.18

  8、南泥湾开荒

  9、夏明翰英勇就义

  机动

  3

  2

  1

  八

  10.21—

  10.25

  这件事 (*作训练)

  练*3

  机动

  2

  2

  2

  九

  10.28—

  11.1

  10、猫

  11、万里长城

  3

  3

  十

  11.4—

  11.8

  12、伟大的友谊

  我的家(听说训练)

  我爱家乡的 (*作训练)

  3

  1

  2

  十一

  11.11—

  11.15

  练*4

  13、我盼春天的荠菜

  机动

  2

  3

  1

  十二

  11.18—

  11.22

  14、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5、小珊迪

  机动

  3

  2

  1

  十三

  11.25—

  11.29

  爱惜粮食(*作训练)

  练*5

  机动

  2

  2

  2

  十四

  12.2—

  12.6

  16、在大熊猫的故乡

  17十里长街送**

  3

  3

  十五

  12.9—

  12.13

  18、古诗二首

  介绍一本书(听说训练)

  写启事(*作训练)

  机动

  2

  1

  2

  1

  十六

  12.16—

  12.20

  练*6

  19、赤壁之战

  机动

  2

  3

  1

  十七

  12.23—

  12.27

  20、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3

  3

  十八

  12.30—

  1.3

  缩写课文(*作训练)

  练*7

  元旦休假一天

  2

  2

  2

  十九

  1.6—

  1.10

  复 * 迎 考

  二十

  1.13—

  1.17

  二十一

  1.20—

  1.24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5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作”“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和生活实际,获得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惯,从而受益终生。

  4、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联系实际于生活中学语文,积累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教学课时:

  本组教材计划总课时 14课时。

  精读课文 4课时

  略读课文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作 3课时

  “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 2课时

  机动课时 2课时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热爱阅读;从景物与事情的描写中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并运用说明方法;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感受汉字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学*作者如何抓住外貌、动作描写表现父母之爱;感受字句包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学*并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了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的联系

  二、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人数

  人

  其中女同学人数

  上学期合格率

  上学期优秀率

  上学期三率

  班级情况简析

  从上学期期末考成绩分析,学生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阅读分析能力较强,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学生都能自觉学*,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措施

  (一)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1.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真实的感悟,而不是虚情假意。

  (1)创设让学生自由抒发的场。

  (2)适当补充外引资料,以教师真实的心态来感染学生。

  2.让课堂更富有创造力

  (1)如《慈母情怀》采用如果是电影导演,让学生说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展现学生读懂情况。

  (2)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改变。

  (3)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唱和诵的方式。

  3.开展主题式导读研究,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到:

  (1)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富有探索的空间。

  (2)问题的设计要富有真实性,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唱高调的感觉。

  (二)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看完一本书可以奖励星星期末进行统计评选等活动。

  4.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

  (三)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和日记的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领会《课标》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本册教材在年级中的地位、作用、特点。在备课中从整体出发,认真备好每一个练*组,落实好每一个训练项目,从而扎实地完成训练任务。

  (七)加强提高学*自觉性,明确学*目的,注意良好的学**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九)为了加大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十一)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

  (十二)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十三)重视学生日记活周记的指导,通过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沟通,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应精心地写评语,真正地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中渗透德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十四)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十五)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使其形成良好的班风,即优良的学*氛围,重视班干部的培养,班集体的建设。加强中下生的指导。重视学生的德育,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7

  一、本班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前任班主任的了解,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大部分同学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仍然有极个别的学生身上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观念,纪律观念淡薄。总的来说,本班学生热爱学*,有良好的学**惯。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作业格式正确美观大方。但也有个别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思想开小差,学*三心二意。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九)”、“课文”、“*作”和“练*”组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7个。

  全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值得一提的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阅读教材的编写者匠心独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诗词,让学生鉴赏汉语言的词约旨丰、凝练灵动;成语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智趣;《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嫦娥奔月》又让学生体验中国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金蝉脱壳》和《推敲》,以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成语、常用语词的来历,感受汉字、汉语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内涵,感悟古代文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课后练*重朗读、重积累,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语文基本功。每课都安排学写钢笔字,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字,认认真真地做人,感受汉字的美;重感悟,强调读书内化,注重语感培养,课后练*中,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师恩难忘》),有的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推敲》),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黄鹤楼送别》),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众多的练*安排,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此外,还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

  *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例文、*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例文一般根据小学生的优秀*作改写,十分贴*生活实际。*作要点讨论的内容包括*作要求、观察要领和写作要点。作业包括学生*作题目与要求,有的*作教材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包括拼音识字、词句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读书做记号的*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学*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说、会说,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说清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4、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大意。

  5、能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事物、图画,写出的文章通顺,并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写字训练书中安排了毛笔字的书写练*,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从练*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整洁。

  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课文,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5、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教学。

  6、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7、指导学生课余多读课外书籍,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

  8、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

  9、做好补差工作,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给差生补课,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8

  一、本册教学总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0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04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膂力界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二、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学*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3、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学*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5、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惯。

  6、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8、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第二单元:

  1、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性等,爱护小动物。学*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4、学*歇后语并练*使用;熟记有关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5、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第三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

  2、理解的含义。学*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自为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第四单元:

  1、缅怀**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学会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

  4、弄清板报稿与*时的记叙文的区别,让学生按照板报稿的格式,写清要写的要素,并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

  5、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6、能把表示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的双重否定句式。

  7、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8、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第五单元: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5、要有顺序地去观察动物,观察中要善于捕捉到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特点;练*写好过渡句。

  第六单元: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3、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4、训练学生掌握形声字的造字特点,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落大意。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时,语言要简洁。

  第七单元: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学*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2、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3、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知道的意义、要求、方法及步骤,弄清扩写文章的要领。围绕要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5、能给6个多音字组成词语,能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能改正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句号、引号、冒号和感叹号。

  三、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35名学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15人。

  经过四年的学*,大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学**惯。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能力。部分学生学*积极性较浓,如王馨怡、薛子龙、姚晨茜等同学不懂就能及时请教,课堂上能认真听讲,提出问题、专心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作业能按时、仔细地完成,并且做到字迹工整、纸面整洁。沈一丹、居路宇、谈潇悦等同学在朗读时能够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边读边思考。www.520xy8.com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学**惯的养成方面比较弱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肯动脑筋,存在懒惰、怕吃苦的思想,缺乏上进心,做事拖拉,懒散,作业的字迹马虎,有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在朗读、*作、和词语的积累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学*跟不上大家的脚步。

  在本学期,又添进1个同学,学**惯很差,学*基础很差。我将根据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争取在新的学期里,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再上一个台阶。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逐步学会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我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注重将*惯培养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以求潜移默化。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的联系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4人。从上学期期末考成绩分析,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掌握,阅读分析能力一般,写作能力也不很理想。学生学*不自觉,良好的学**惯等待养成。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1)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真实的感悟,而不是虚情假意。a创设让学生自由抒发的场。b适当补充外引资料,以教师真实的心态来感染学生。

  (2)让课堂更富有创造力 a如《慈母情怀》采用如果是电影导演,让学生说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展现学生读懂情况。b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改变。c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唱和诵的方式。

  (3)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到:

  a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富有探索的空间。

  b问题的设计要富有真实性,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唱高调的感觉。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看完一本书可以奖励星星期末进行统计评选等活动。

  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

  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和日记的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7、领会大纲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本册教材在年级中的地位、作用、特点。在备课中从整体出发,认真备好每一个练*组,落实好每一个训练项目,从而扎实地完成训练任务。

  8、加强提高学*自觉性,端正学*目的,注意良好的学**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9、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10、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11、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12、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

  13、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14、重视学生日记的指导,通过日记的形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沟通,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应精心地写评语,真正地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中渗透德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15、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6、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使其形成良好的班风,即优良的学*氛围,重视班干部的培养,班集体的建设。加强差下生的指导。重视学生的德育,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

  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2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0人。从上学期期末考成绩分析,及格率96%,*均成绩85.6分,优秀率25%。学生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阅读分析能力较强,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学生都能自觉学*,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三、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30个生字,学*普通话。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上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惯。

  4.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5.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复述课文,养成先讲后说的*惯,说话有礼貌。

  6.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实感情的记实作文。学写读后感受和缩写课文,练*从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 教学措施:

  第一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想象,感受课文中的美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结合每篇课文的实际,复*巩固学过的重点训练项目“读文章,想画面”和“了解叙述的顺序”,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景物的,学*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二组:通过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学*做人的道理,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第三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相沟通,同时要加强朗读和背诵,要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有些语句含义深刻,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句子的意思。

  第四组:可让学生默读或自由读,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受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交流,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第五组:重点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理解课文内容与提高阅读速度的关系,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读写例话,再联系本组课文学*实际,说说从中得到启发与体会。

  第六组:继续练*用比较快速的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对课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要多朗读,多体会,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七组: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作当中去,同时注意联系本册两个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

  第八组:继续前面训练项目。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2)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实用十篇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1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尽管与前期语文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着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米表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

  1、为解决与学*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

  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进度:

  略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应用文方面练*写复信。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

  (2)憎恨剥削制度,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3)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教育学生爱惜时间、艰苦奋斗。

  (5)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1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1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课文,初步养成预*的*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惯。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初步学会写复信。写记叙文和应用文要求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艰苦奋斗的品德。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进度安排:(略)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2

  教学目标:

  1.学*目标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 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6) 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 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224个生字。

  (2)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4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 续练*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 继续练*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 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 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 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 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 能用学*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 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 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教学进度安排:

  略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3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六年的学*,对语文学科的学*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惯;

  2、通过学*,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

  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①培养良好的学**惯(十二)

  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3)

  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4)

  第10~11周:①期中复*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5)

  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6)

  第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7)

  第17-18周:①期终系统复*

  ②毕业测试

  付圩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4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前任班主任的了解,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大部分同学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仍然有极个别的学生身上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观念,纪律观念淡薄。总的来说,本班学生热爱学*,有良好的学**惯。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作业格式正确美观大方。但也有个别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思想开小差,学*三心二意。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九)”、“课文”、“*作”和“练*”组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7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7个。

  全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 值得一提的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阅读教材的编写者匠心独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诗词,让学生鉴赏汉语言的词约旨丰、凝练灵动;成语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智趣;《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嫦娥奔月》又让学生体验中国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金蝉脱壳》和《推敲》,以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成语、常用语词的来历,感受汉字、汉语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内涵,感悟古代文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课后练*重朗读、重积累,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语文基本功。每课都安排学写钢笔字,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字,认认真真地做人,感受汉字的美;重感悟,强调读书内化,注重语感培养,课后练*中,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师恩难忘》),有的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推敲》),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黄鹤楼送别》),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众多的练*安排,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此外,还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

  *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例文、*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例文一般根据小学生的优秀*作改写,十分贴*生活实际。*作要点讨论的内容包括*作要求、观察要领和写作要点。作业包括学生*作题目与要求,有的*作教材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包括拼音识字、词句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读书做记号的*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学*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说、会说,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说清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4、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大意。

  5、能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事物、图画,写出的文章通顺,并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写字训练书中安排了毛笔字的书写练*,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从练*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整洁。

  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课文,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5、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教学。

  6、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7、指导学生课余多读课外书籍,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

  8、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

  9、做好补差工作,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给差生补课,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5

  新学期开始了,很高兴能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特根据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

  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

  2、重视阅读教学。

  四年级的阅读较之低年级,更加系统,难度加大。这学期学生的自学水*应该能达到以下水*:

  (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2)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3)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尽可能地让学生快乐地写作,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惯,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6

  一、 教学目标

  1、 学**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2) 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惯。

  (3)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普通话。

  (2) 能正确抄写声母,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识441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0个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65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气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名,其中男生31名,女生13名。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惯,学*态度比较端正,课堂动脑积极,发言热烈,回答问题思路严密,表达完整;作业认真,没有拖拉作业的现象;书写认真,字写得端正。但也有个别同学的学**惯有待加强,特别是课堂遵守纪律方面,这学期要注意严格要求。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结合实际,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姿势 正确是读书写字的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有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利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

  3、 利用汉语拼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符合拼读规则和直呼音节的方法。

  4、 注意低幼衔接,注意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提高。

  5、 注意减少头绪,控制教学内容,以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6、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6人。大部分孩子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活泼可爱,对学*有清楚的认识,努力上进,但也有部分男生好玩,懒惰,学*动力不强,因此学*成绩不够理想。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来看,全班同学都进步不少。本期目标希望在牢抓字词基础上再接再厉,争取把字写得更好,扩大学生阅读量,作文能小有进步。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的结构与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如:课文既保留传统繁荣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改进“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拓展学*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我爱阅读。学*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一些读书的方法。

  第二单元:

  月是故乡明。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那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第三单元:

  学*说明性文章。要把握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阅读中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了解事物弄清科学道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并通过学*此单元课文《假如没有灰尘》和《太空“清洁工”》,实施环保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了解环境污染、来源及种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第四单元:

  深入生活的启示。学*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

  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德汉以及表达效果。

  第五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学*本组课文,要开展综合性学*,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六单元:

  父母之爱。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父母的爱。他们的爱是慈祥的笑容,诗亲切的华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从而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同时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特点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第七单元: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学*本组课文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中加以运用。

  第八单元:

  走****。学*本组课文,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有条件的同学读读相关的文章、书籍,看一看相关的影视作品。

  四、教学措施。

  1、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学会正确的学*方法,教育学生认真学*,打下扎实基础。

  2、改变传统教育“一言堂”式教学所使用的陈旧教案,集体备课,不断学*,勇于创新。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形成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新型教案。

  3、在主体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辨证统一,建构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新型育人模式。

  4、采用电脑多媒体、录音、录像、网络等电教手段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激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5、多采用讲故事、做实验、猜谜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创设情景,课前导入多样化,课后作业设计创新化。

  6、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在兴趣中学知识。

  7、“与好书交朋友”的课内外阅读活动要贯穿始终。

  8、加强观察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材料,指导学生具体、生动地写作。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努力学*他人的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的阅读水*和写作水*互协发展。

  9、关注对中下生的辅导,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具体做法:

  ⑴课堂上多关注;生活中多关心;辅导时多耐心;作业批改时多细心。

  ⑵多与家长更同配合,充分利用信息*台,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给与“夸张”表扬。

  ⑶学*中因材施教,对他们放低要求,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快乐。

  五、学生*惯养成目标。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惯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学**惯较差,具体表现在,学*不想下功夫,不会学*,不更正作业,作业马虎,个别的学生甚至时常不做作业等。针对以上问题,本学期拟在学**惯的培养上,做以下事项。

  1、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学**惯好的学生介绍学*经验,并推广其好的学*方法。

  2、完善鼓励机制。多进行鼓励和表扬,对*惯好学生多进行表扬。

  3、开展帮助活动。让学**惯好的同学结交一个学**惯差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定期比比谁的同桌进步最快。

  六、潜能生辅导计划。

  本班存在不少差生,但都是真正的智力差,而是由于个人原因或家庭

  原因造成的,本学期拟在转化差生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指派一名学*态度认真,同时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与差生同座,并要求其结合成好朋友,共同进步。

  2、多关注差生的成长。课堂上,多用眼神与差生交流;课后,多找差生谈心;作业中,多写鼓励的话语;生活中,多与差生聊天。

  3、多与家庭沟通。发现进步及时与家长联系,使家庭与学校共同配合。

  4、发现点滴进步,及时在班上表扬,激发差生的上进心。

  七、教学业务研修安排。

  1、虚心向同行学*,积极参与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本学期听课20节以上,特别是听被带老师的课。

  2、不断学*业务书籍,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认真做好笔记,及时了解教学动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知识学*。

  3、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学*新理念、新方法,争取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更上新台阶。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8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尽管与前期语文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着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米表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

  1.为解决与学*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

  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9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尽管与前期语文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着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米表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

  1.为解决与学*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

  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10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作”“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和生活实际,获得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惯,从而受益终生。

  4、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联系实际于生活中学语文,积累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教学课时:

  本组教材计划总课时 14课时。

  精读课文 4课时

  略读课文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作 3课时

  “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 2课时

  机动课时 2课时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3)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实用10份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3人。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个班级学*风气良好,同学之间能相互团结互助,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但有个别同学基础较薄弱,学*积极性不高。*作方面还不错,能大胆想象、自主作文,本学期将继续努力,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又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其中保留了原教材21篇课文,新选了11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张家界》、《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子》、《三峡之秋》、《军神》、《一件运动衫》、《海豚救入》、《珍珠鸟》、《大瀑布的葬礼》、《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诗等是新选入的课文。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全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应用”,本册没有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体会句子含有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分别安排在二、五组中。

  每组教材一般应四部分组成: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示简要地说明在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课文。课文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语言具有典范性,每组中的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预*。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读有关资料等思考.练*,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有了3---4个题目,标有“△”符的是选做题,体现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的结合。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一般提出1—2个思考题,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归纳概括和小结。

  4、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活动。本册的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三、七两组中。“积累运用”实际上是由原有“基础训练”改变而来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而是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积累运用”中安排的第一项“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第二项“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第三项“口语交际”,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第四项“*作”,适当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应用文的作文能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由导读到“积累应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30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子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子音,不要求会写。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鼓励探究形阅读,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可,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要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能抓住重点

  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实践活动

  (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是非善恶。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2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27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作栏目的学*,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惯不好,学*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求上进的良好*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四、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2、学*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目的要求

  ㈠、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4、*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5、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6、综合性学*

  ①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六、教学措施

  ㈠.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㈡.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㈢.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㈣.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㈥.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经过二学年的学*,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已掌握常用汉字680个左右,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能听懂内容浅显的一段话,能复述一件简单的事主要内容,初步学会听懂对儿童的广播,初步学会做客、待客、祝贺、道歉等应对用语和礼貌用语,初步学会在看图或观察事物之后,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已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

  七、教学进度安排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各单元前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各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点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选学课文一篇,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完必学课文的基础上选学,考试不作要求。各单元有一个*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一次听说训练。各单元有一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方面有适当的拓宽。全册课文共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课本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是概括段落大意。*作训练以“把一件事写清楚”和开始安排的“篇章训练”为重点。听说训练安排了3次,主要与*作训练相配合,以及根据学生日常生活需要的交际性和应用性训练。本册教材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安排单元和课文。综合阅读、*作和听说训练的序列如下:本册教材的思想教育,分散在各个单元的语言训练中进行,大致哟偶热爱革命导师、革命领袖、革命烈士和战斗英雄的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古代灿烂文化的教育;为国争光、热爱老师的教育;了解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和勤劳勇敢的`教育;热爱自然、热爱科技、保护生态的教育等。

  二、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218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543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

  3、学会按要求预*课文,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学会用“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用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4、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不长文章缩写成短文。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初步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会写应用文“启事”。

  5、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

  6、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有的还会默写。

  7、会有条理、具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会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8、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儿童的痛苦生活,初步树立为国争光的志向。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是我从三年级以来接手的学生,在两年的教育指导下,多数学生正逐渐形成良好的学**惯。但从总体上说,受本身的学*基础参差、家庭教育环境差异等因素影响,我班学生的成绩及各方面状况一直以来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部分优等生不但学*成绩始终稳稳当当,而且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喜爱阅读各类书报,作文中文笔流畅,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写作方面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正迈向个性化表达的天地。但是与此相反的是,班中双差生较多,华明杰、励维雅等学*非常吃力,吴继伦、戎泽江、陈涛、戴梦露等学*态度及意志力都较差。许多学生不但没有独立的阅读理解能力,常常依靠惯性思维,作业时依赖老师较多,没有主动获取知识和进行课外阅读的喜好,甚至于上课时都很容易走神,完成作业也草草了事,需要协同家长多费心思。

  四、教学措施、

  1、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关键问题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训练的整体性、情感性,实行文道统一。把语言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语文教学的反朴归真。不能以文道分离的意识把语言文字训练看成是一种纯工具、纯技术的训练而加以否定。语言文字的训练当然应当是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相统一的训练。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又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2、落实好《语文素质教育实施规范》,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课程化,学科教学素质化”之路,彻底清除语文应试教育的种种影响。要按照《规范》提出的要求,不断完善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听说读写与知情意行的密切联系,讲究学*的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3、树立面向实际、贴*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是人类思想焦急的工具。生活的外延与语文教学的外延相等。为此,课内的语文教学与学生课外的语文应用的广阔天地相结合。要重视指导学生在思想交际活动中学语文,在人际交往中学语文,在各种教学中学语文,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把语文的学*应用,全方位地渗透到生活中去,以提高语文学*的效率。

  4、重视语文教学的“双基”落实,继承和发扬汉语文学*的优秀传统,重积累、重诵读、重意会、重涵泳,多让学生朗读、背诵、复述、抄写,在接触和使用语言中提高对语文的敏锐的感知能力。

  5、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重视学法指导。充分发挥教材按读写训练点编单元,每单元安排“学*提示”的特点和优势。要以“学*提示”中规定的学法为主线,适当扩大,使学法指导系列化、教材化,教学方法学法化,达到从学生“学会”到“会学”,从教师“施教”到“不教”之目的。

  7、改革考试制度,加强*日检查。要建立“每课有考查”的制度,设立“课堂*日考查记公册”,对朗读、复述、背诵、答问、听写、造句等项目,实行每节课考查记分二、三人。记分采用等级制。实施*日考查、单元形成性考查和期末总结性考查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4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2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0人。从上学期期末考成绩分析,及格率96%,*均成绩85.6分,优秀率25%。学生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阅读分析能力较强,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学生都能自觉学*,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三、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30个生字,学*普通话。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上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惯。

  4.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5.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复述课文,养成先讲后说的*惯,说话有礼貌。

  6.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实感情的记实作文。学写读后感受和缩写课文,练*从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 教学措施:

  第一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想象,感受课文中的美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结合每篇课文的实际,复*巩固学过的重点训练项目“读文章,想画面”和“了解叙述的顺序”,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景物的,学*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二组:通过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学*做人的道理,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第三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相沟通,同时要加强朗读和背诵,要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有些语句含义深刻,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句子的意思。

  第四组:可让学生默读或自由读,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受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交流,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第五组:重点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理解课文内容与提高阅读速度的关系,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读写例话,再联系本组课文学*实际,说说从中得到启发与体会。

  第六组:继续练*用比较快速的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对课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要多朗读,多体会,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七组: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作当中去,同时注意联系本册两个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

  第八组:继续前面训练项目。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的联系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4人。从上学期期末考成绩分析,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掌握,阅读分析能力一般,写作能力也不很理想。学生学*不自觉,良好的学**惯等待养成。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1)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真实的感悟,而不是虚情假意。a创设让学生自由抒发的场。b适当补充外引资料,以教师真实的心态来感染学生。

  (2)让课堂更富有创造力 a如《慈母情怀》采用如果是电影导演,让学生说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展现学生读懂情况。b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改变。c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唱和诵的方式。

  (3)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到:

  a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富有探索的空间。

  b问题的设计要富有真实性,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唱高调的感觉。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看完一本书可以奖励星星期末进行统计评选等活动。

  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

  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和日记的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7、领会大纲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本册教材在年级中的地位、作用、特点。在备课中从整体出发,认真备好每一个练*组,落实好每一个训练项目,从而扎实地完成训练任务。

  8、加强提高学*自觉性,端正学*目的,注意良好的学**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9、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10、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11、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12、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

  13、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14、重视学生日记的指导,通过日记的形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沟通,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应精心地写评语,真正地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中渗透德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15、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6、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使其形成良好的班风,即优良的学*氛围,重视班干部的培养,班集体的建设。加强差下生的指导。重视学生的德育,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6

  一、本册教学总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0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04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膂力界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二、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学*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3、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学*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5、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惯。

  6、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8、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第二单元:

  1、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性等,爱护小动物。学*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4、学*歇后语并练*使用;熟记有关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5、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第三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

  2、理解的含义。学*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自为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第四单元:

  1、缅怀**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学会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

  4、弄清板报稿与*时的记叙文的区别,让学生按照板报稿的格式,写清要写的要素,并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

  5、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6、能把表示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的双重否定句式。

  7、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8、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第五单元: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5、要有顺序地去观察动物,观察中要善于捕捉到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特点;练*写好过渡句。

  第六单元: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3、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4、训练学生掌握形声字的造字特点,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落大意。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时,语言要简洁。

  第七单元: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学*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2、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3、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知道的意义、要求、方法及步骤,弄清扩写文章的要领。围绕要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5、能给6个多音字组成词语,能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能改正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句号、引号、冒号和感叹号。

  三、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35名学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15人。

  经过四年的学*,大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学**惯。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能力。部分学生学*积极性较浓,如王馨怡、薛子龙、姚晨茜等同学不懂就能及时请教,课堂上能认真听讲,提出问题、专心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作业能按时、仔细地完成,并且做到字迹工整、纸面整洁。沈一丹、居路宇、谈潇悦等同学在朗读时能够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边读边思考。www.520xy8.com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学**惯的养成方面比较弱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肯动脑筋,存在懒惰、怕吃苦的思想,缺乏上进心,做事拖拉,懒散,作业的字迹马虎,有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在朗读、*作、和词语的积累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学*跟不上大家的脚步。

  在本学期,又添进1个同学,学**惯很差,学*基础很差。我将根据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争取在新的学期里,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再上一个台阶。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逐步学会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我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注重将*惯培养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以求潜移默化。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7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普通话识字1800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会读写56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帖,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惯。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惯,能边听边思考,听出别人说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能听广播,说要点;能有条理地介绍看到的情况,能有条理地回答问话。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长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时学会使用常用的读**号;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和抓住重点段分段,能说出段落大意;能详细复述课文。认识省略号。能初步读懂说明书,并按说明书操作。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参观活动初步学会写简单的状物和写人的文章,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通知,学会给长辈写信。会使用书名号。掌握常用的几种删改换补的修改符号,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惯、学**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优势,调动学*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作训练

  听说训练

  一

  按要求预*课文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二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写好文章的开头

  具体说说周围的新鲜事

  三

  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

  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四

  用摘录句子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写好文章的结尾

  按要点介绍我的家

  五

  用归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仔细观察。把图意写具体

  六

  用回答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写“启事”

  简要介绍一本课外书

  七

  简要复述课文

  缩写课文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热爱革命导师、革命领袖、革命烈士和战斗英雄教育,革命传统教育;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古代灿烂文化方面的教育;③为国争光、热爱老师的教育;④反映儿童生活,了解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贫困生活和勤劳勇敢的教育;⑤反映动植物某些特点,进行保护珍贵动物或托物喻人教育;⑥现代科技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218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惯。

  3、学会按要求预*课文,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学会“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用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4、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把长文章所写成短文。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初步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会用应用文“启事”。

  5、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

  6、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

  7、会有条理、具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会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8、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痛苦生活,初步树立为争光的志向。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一

  9.2—

  9.6

  1、给老师的一封信

  2、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3

  3

  二

  9.9—

  9.13

  3、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暑假中的一件事(*作训练)

  机动

  3

  2

  1

  三

  9.16—

  9.20

  练*1

  4、背兜

  机动

  2

  3

  1

  四

  9.23—

  9.27

  5、葛洲坝工地夜景

  6、嘱咐

  3

  3

  五

  9.30—

  10.4

  新鲜事(听说训练)

  汗水换来的欢笑(*作训练)

  国庆节放假

  1

  2

  六

  10.7—

  10.11

  练*2

  7、落花生

  机动

  2

  3

  1

  七

  10.14—

  10.18

  8、南泥湾开荒

  9、夏明翰英勇就义

  机动

  3

  2

  1

  八

  10.21—

  10.25

  这件事 (*作训练)

  练*3

  机动

  2

  2

  2

  九

  10.28—

  11.1

  10、猫

  11、万里长城

  3

  3

  十

  11.4—

  11.8

  12、伟大的友谊

  我的家(听说训练)

  我爱家乡的 (*作训练)

  3

  1

  2

  十一

  11.11—

  11.15

  练*4

  13、我盼春天的荠菜

  机动

  2

  3

  1

  十二

  11.18—

  11.22

  14、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5、小珊迪

  机动

  3

  2

  1

  十三

  11.25—

  11.29

  爱惜粮食(*作训练)

  练*5

  机动

  2

  2

  2

  十四

  12.2—

  12.6

  16、在大熊猫的故乡

  17十里长街送**

  3

  3

  十五

  12.9—

  12.13

  18、古诗二首

  介绍一本书(听说训练)

  写启事(*作训练)

  机动

  2

  1

  2

  1

  十六

  12.16—

  12.20

  练*6

  19、赤壁之战

  机动

  2

  3

  1

  十七

  12.23—

  12.27

  20、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3

  3

  十八

  12.30—

  1.3

  缩写课文(*作训练)

  练*7

  元旦休假一天

  2

  2

  2

  十九

  1.6—

  1.10

  复 * 迎 考

  二十

  1.13—

  1.17

  二十一

  1.20—

  1.24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8

  一、班级情况分析(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又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其中保留了原教材21篇课文,新选了11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张家界》、《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子》、《三峡之秋》、《军神》、《一件运动衫》、《海豚救入》、《珍珠鸟》、《大瀑布的葬礼》、《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诗等是新选入的课文。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全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应用”,本册没有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体会句子含有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分别安排在二、五组中。每组教材一般应四部分组成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示简要地说明在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课文。课文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语言具有典范性,每组中的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预*。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读有关资料等思考.练*,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有了3---4个题目,标有“△”符的是选做题,体现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的结合。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一般提出1—2个思考题,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归纳概括和小结。

  4、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活动。本册的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三、七两组中。“积累运用”实际上是由原有“基础训练”改变而来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而是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积累运用”中安排的.

  第一项“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

  第二项“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第三项“口语交际”,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第四项“*作”,适当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应用文的作文能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由导读到“积累应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30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子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子音,不要求会写。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⒃亩脸潭仁屎系亩廖铮了解主要内容,学*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鼓励探究形阅读,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0万字。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可,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要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实践活动

  (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是非善恶。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8、写字

  (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四、教学措施

  1、要以《大纲》和《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作环境。

  7、加强写字的指导,特别是毛笔字的书写。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9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3人。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个班级学*风气良好,同学之间能相互团结互助,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但有个别同学基础较薄弱,学*积极性不高。*作方面还不错,能大胆想象、自主作文,本学期将继续努力,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又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其中保留了原教材21篇课文,新选了11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张家界》、《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子》、《三峡之秋》、《军神》、《一件运动衫》、《海豚救入》、《珍珠鸟》、《大瀑布的葬礼》、《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诗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全面安排了“预*”,后面编写了“思考-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

  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应用”,本册没有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体会句子含有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分别安排在二、五组中。

  每组教材一般应四部分组成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提示简要地说明在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或阅读

  提示以及思考练*

  课文。课文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语言具有典范性,每组中的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

  预*。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读有关资料等

  思考.练*,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有了3---4个题目,标有“ △ ”符的是选做题,体现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的结合。

  阅读

  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一般提出1—2个思考题,侧重在理解内容,

  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归纳概括和小结。

  4、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活动。本册的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三、七两组中。

  “积累运用”实际上是由原有“基础训练”改变而来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而是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积累运用”中安排的第一项“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第二项“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第三项“口语交际”,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第四项“*作”,适当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应用文的作文能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由导读到“积累应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30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子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子音,不要求会写。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鼓励探究形阅读,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可,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要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

  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实践活动

  (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是非善恶。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8、写字

  (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四、教学措施

  1、要以《大纲》和《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作环境。

  7、加强写字的指导,特别是毛笔字的书写。

  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10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作”“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和生活实际,获得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惯,从而受益终生。

  4、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联系实际于生活中学语文,积累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教学课时:

  本组教材计划总课时 14课时。

  精读课文 4课时

  略读课文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作 3课时

  “交流*台”“日积月累”“展示台” 2课时

  机动课时 2课时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4)

——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5)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1

  一、本册教材的主要知识体系与发展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第六单元百分数。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中的乐趣。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能从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购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整理与复*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对分数乘除运算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注重应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建立实际操作、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内在联系。教材还注重运算与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学生能自觉地将分数运算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教材注重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关注结合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教材还非常重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发展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其中,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因此,长方体、正方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包括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展开与折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

  3、在统计的学*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量描述数据。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是统计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因此,教材注重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探索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描述数据,并分析并表示数据的特征.

  二、分单元的有效教学措施

  1、分数乘法

  (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

  (2).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体会分数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的自然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2、长方体

  (1)、重视实践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展开,发展空间观念

  动手实践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在本单元教材中,教材多次安排学生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对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学*,教材没有采取直接告诉的形式,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结论。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通过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描等方式,自己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积累研究图形的方法和经验。教材还提供了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对发现的特征整理,在整理比较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对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避免将主要精力放在套用公式进行计算上,以至于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地处理为计算问题。实际上,对于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对于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也是大有好处的。教材先呈现了一个长方体与一个长方体展开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方体与展开图各部分的对应关系,促进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与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材中让学生在两个图形中相对应的部分涂上颜色,了解展开图与长方体的各个面的关系;让学生在展开图中填上有关数据,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展开图的各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做这样的一个纸盒需要用多少纸板,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了如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后,还要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还设计了大量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3、分数除法

  (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呈现方式和编排思路与分数乘法类似,突出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图形语言,促进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2).鼓励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理解困难,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这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是一个正向思维,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因此,根据《标准》的要求,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以体会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图将这些信息和数量关系表示出来。画图是一种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材鼓励学生用图来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尝试解决问题。教材中呈现了两种图例形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4、长方体(二)

  (1).在比较活动中,体会并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这样,通过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教材才揭示出体积的概念。随后,教材又通过引导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再揭示容积的概念。引入这两个概念之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重视对测量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点。本单元教材通过动手操作、寻找生活中相应体积的物体等活动,引导学生把体积、容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3)、在观察、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首先安排了长方体体积与长方形面积的类比,由此启发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然后变化长方体的长、宽、高中的一个量,比较体积的变化,使学生分别体会到长、宽相同时,越高体积越大、长、高相同时,越宽体积越大、宽、高相同时,越长体积越大。究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教材接着安排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记下长、宽、高等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数据,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逐步归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4)、在实验活动中,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教材安排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活动。教材先引导学生制定测量方案,再进行实际测量。教材中呈现的两种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案,都是紧紧围绕体积的意义展开的,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理解水面上升的空间大小,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

  5、分数混合运算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仍然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数混合运算的学*结合起来,每个内容的学*,教材都安排了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逐步得出一些结论。

  (2)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将这些信息和数量关系表示出来,画图是一种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策略。

  6、百分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对百分数的学*,十分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突出百分数作为模型的作用。教材创设了比一比的活动,在比较队员罚点球水*和黄豆种子发芽情况的问题中,使学生体会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把分母化成100后就方便比较了,从而引出了百分数。在认识百分数后,教材安排了读一读,说一说的活动,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实际问题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在整个单元的学*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涉及命中率、合格率、绿化率、出勤率等,促使学生不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对于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内容,教材没有从抽象的数的互化入手,而是设计了两个问题情境(合格率和蛋白质含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需要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以及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然后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自主地探索互化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的学*和探索,是本套教材的特点之一。

  (3).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从接触百分数起,就建立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天然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提供了很多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合格率、出勤率、成活率以及计算这个月家庭的支出情况,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尝试进行解决,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提出的是,在这月我当家中,怎样计算我家这一个月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时,教材是运用方程来解决此类问题,以使逆向思维变成顺向思维。本单元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调查,发现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7、统计

  (1).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将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中,探索如何以简单而直观的形式描述数据,如何有效地刻画数据的集中程度,理解三种统计图及*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做出合理地判断。

  (2)、认识中位数和众数,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一些极端数据时(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均数会掩盖数据中的差异,不能很好的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或众数虽然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它们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组数据中的集中趋势。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和众数,了解每种统计量的不同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3).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力求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例如,教材利用第24届奥运会至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有关数据,绘制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分别表示金牌获得情况、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金牌分布情况等,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讨论中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又如,在学*中位数、众数内容时,教材设计了用哪个数据表示超市员工月工资的*均水*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描述数据,由此体会引入中位数、众数的必要性,并体会*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教材还注重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综合运用

  1、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策略

  估计费用

  (1)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教学时,引导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策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

  2、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粉刷墙壁、包装的学问

  (1)提供有现实背景的数学问题

  (2)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引导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折叠

  (1)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

  (2)识别与判断*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3)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班级学生知识情况与针对性措施:

  本班共有56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学生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比较粗心,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要特别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1、转变观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自觉学*的好*惯。

  2、面向全体,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灵活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多培养尖子生,对差生耐心辅导,促使其自觉学*。

  4、重视学*方法指导、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一)分数乘法( 8 课时)

  1.分数的乘法(1) 2课时

  2.分数的乘法(2) 2课时

  3.分数的乘法(2) 2课时

  4、整理和练*(1) 2课时

  (二)长方体(7 课时)

  1.长方体的认识和练*(1) 2课时

  2.长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

  3.整理和练* 2课时

  (三)分数除法(9 课时)

  1.倒数 1课时

  2、分数除法(1) 1课时

  3、分数除法(2) 2课时

  4、分数除法(3) 2课时

  5.复* 1课时

  6、数学生活 1课时

  7.折叠 1课时

  (四)长方体(二)( 10 课时)

  1.体积与容积(1) 2课时

  2.体积单位 2课时

  3、长方体的体积、练一练 2课时

  3.体积单位的换算 2课时

  4、练*四 1课时

  5、有趣的测量 1课时

  (五)分数混合运算( 10课时)

  1.分数混合运算(一) 2课时

  2.分数混合运算(二) 2课时

  3.分数混合运算(三) 2课时

  4、数学万花筒 2课时

  5.练*五 2课时

  (六)百分数 (14课时)

  1.百分数的认识 2课时

  2.合格率 2课时

  3、蛋白质含量 2课时

  4、这月我当家 2课时

  5、练*6 、整理与复*2课时

  6、数学与购物 2课时

  7、购物策略 1课时

  8、包装的学问 1课时

  (七)统计与总复*( 18课时)

  1.扇形统计图 2课时

  2.奥运会 2课时

  3、中位数和众数 2课时

  4、练*七 2课时

  5、了解同学 1课时

  6、总复* 8课时

  7、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问题银行2课时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2

  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工作,然而仅凭经验和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的。我们还经常需要通过数量的分析来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发现规律,指导以后的工作。统计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关的大量数据收集起来,经过整理、计算和分析比较,来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来研究和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本单元教学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的方法。最后,教学求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将来在第十二册中还要进一步教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知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了一些*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图形的开始。由研究*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是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3.约数和倍数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即数论中最初步的知识,还为学生到中学学*因式分解做些准备,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运用题打好基础。本单元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第七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6.增加“数学实践活动”。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

  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

  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进度表

  单元教学内容总课时时间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一)8第一至第二周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第三至第五周

  三、约数和倍数17第六至第十周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第十五至第十六周

  六、总复*10第十七至第十八周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3

  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工作,然而仅凭经验和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的。我们还经常需要通过数量的分析来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发现规律,指导以后的工作。统计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关的大量数据收集起来,经过整理、计算和分析比较,来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来研究和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

  本单元教学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的方法。最后,教学求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将来在第十二册中还要进一步教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知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了一些*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图形的开始。由研究*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是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3.约数和倍数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即数论中最初步的知识,还为学生到中学学*因式分解做些准备,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运用题打好基础。本单元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第七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6.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进度表

  单元教学内容总课时时间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一)8第一至第二周;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第三至第五周;

  三、约数和倍数17第六至第十周;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第十五至第十六周。

  六、总复*

  10第十七至第十八周。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4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能对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培养符号意识,感受方程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2)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本特征,加深对自然数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3)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4)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5)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6)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感受不同*面图形的相互关联,发展空间观念。

  (7)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联系分数的意义、方程的特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等数学知识和方法,尝试从数量的多少及其关系、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等角度,提出和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列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基于数据作出判断和简单预测,以及应用转化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增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中的内容,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逐步养成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惯以及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品质。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方程的特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判断和预测。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的特点合理灵活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根据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

  第六单元圆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以及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领会转化的过程和特点,体会转化的价值,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合适的转化方法。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的学*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5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四),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本册教材把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面扩展到立体,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是加强了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其次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再次是重视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

  教材注重从显示生活中选取统计内容,注重示范并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在练*时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制图题,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要求过高,这样有利于把统计知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统计过程的参与和统计思想的培养上。

  3、加强数的整除中概念和算理的教学。

  这部分知识的概念比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有些概念还容易混淆。教材尽量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用实际例子引出概念,以利于学生掌握。

  4、加强分数概念的教学和新旧知识的联系。

  从本册开始,分数的教学进入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要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教材进一步加强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联系,在已学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教材安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并把这类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解决了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分数的分类时,突出真分数和假分数,不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加强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联系。

  5、精简了分数加、减法的内容。

  教材只安排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其中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且分子、分母比较简单,大部分计算可以口算。

  6、加强能力的培养。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判断、推理的能力,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

  1、通过直接观察等具体感知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依据面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帮助学生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探索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在教学简单的统计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用直条表示相应的数量,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和制作统计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3、教学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例揭示意义以及内在联系,注意教给学生方法。要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认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4、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要结合图形、实物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

  5、教学分数加减法时要突出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使学生学会分数加、减法稍复杂的计算。

  在这部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进度。

  1、第一周:2.9——2.11。

  期初复*(2课时)。

  2、第二周:2.12——2.18。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第三周:2.19——2.2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5课时)。

  4、第四周:2.26——3.4。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

  (2)实践活动(1课时)。

  (3)复*(1课时)。

  5、第五周:3.5——3.11。

  (1)复*(1课时)。

  (2)简单的统计(2课时)。

  (3)约数和倍数(2课时)。

  6、第六周:3.12——3.18。

  (1)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3课时)。

  (2)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2课时)。

  7、第七周:3.19——3.25。

  (1)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1课时)。

  (2)最大公约数(2课时)。

  (3)最小公倍数(2课时)。

  8、第八周:3.26——4.1。

  (1)最小公倍数(3课时)。

  (2)实践活动(1课时)。

  (3)复*(1课时)。

  9、第九周:4.2——4.8。

  (1)复*(1课时)。

  (2)机动(4课时)。

  10、第十周:4.9——4.15。

  分数的意义(5课时)。

  11、第十一周:4.16——4.22。

  (1)分数的意义(1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

  12、第十二周:4.23——4.29。

  (1)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2)期中复*、考试。

  (3)期中考试。

  13、第十三周:4.30——5.6。

  劳动节放假。

  14、第十四周:5.7——5.13。

  (1)约分(2课时)。

  (2)通分(2课时)。

  (3)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课时)。

  15、第十五周:5.14——5.20。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课时)。

  (2)复*(2课时)。

  (3)机动(3课时)。

  16、第十六周:5.21——5.27。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17、第十七周:5.28——6.3。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2)复*(2课时)。

  18、第十八周:*——6.10。

  (1)机动(3课时)。

  (2)期末复*(2课时)。

  19、第十九周:6.11——6.17。

  期末复*。

  20、第二十周:6.18——6.24。

  期末复*。

  21、第二十一周:6.25——7.1。

  期末考试。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6)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总人数52人、男生29人、女生23人。

  行为*惯方面: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由于年龄太小,自觉性还有待提高,上课经常会有学生做小动作、讲话,甚至走动,需老师提醒。

  学生成绩方面:本班大部分学生能达到预定的学*目标,不过还有几个差生成绩很不理想,还有待加强。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3、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评价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

  六、教学进度

  日期周次教学

  内容课时备注

  1生活中的数4上学期上完

  2观察与测量5上学期上完

  3.6—3.113加与减(一)5

  3.12—3.184加与减(一)5

  3.19—3.255加与减(一)我和小树一起成长2

  3.26—4.16有趣的图形5

  4.2—4.87有趣的图形5

  4.9—4.158加与减(二)5

  4.16—4.229加与减(二)5

  4.23—4.2910加与减(二)5

  4.30—5.611加与减(二)5

  5.7—5.1312五一放假购物5

  5.14—5.20xx小小运动会5

  5.21—5.2714购物5

  5.28—6.315加与减(三)4

  *—6.1016加与减(三)5

  6.11—6.1717今天我当家统计5

  6.18—6.2418统计整理与复*5

  6.25—7.119总复*5

  7.1-7.9总复*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学总的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实践活动、整理与复*

  三、教改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四、班级情况总体分析:

  五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上学期及格率均为98%,优秀率达72%。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五、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

  1、方程(8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2、确定位置(2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公倍数和公因数(6课时)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参与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和教学重点: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认识分数(10课时)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

  一、本学期教学总的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实践活动、整理与复*

  三、教改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四、班级情况总体分析:

  五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上学期及格率均为98%,优秀率达72%。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五、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

  1、方程(8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2、确定位置(2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公倍数和公因数(6课时)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参与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和教学重点: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认识分数(10课时)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7)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菁华3篇)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学*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表达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堂课内容,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阅读的收获:

  阅读,扩展了我的 ,锻炼了我的 ,增长了我的 ,提高了我的 。

  二、品读语言,学*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恰当的词语。

  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三、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四、积累释放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香烟人——连环画——文艺书籍——大部头小说

  我的“长生果” 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齐读课文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二、体会窃读的滋味

  1、默读课文,从中找出描写“我”窃读时“快乐”或“惧怕”的句子,用“—”和“﹏”画出来。

  2、交流自己画下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体会下列句子: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2)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去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窃读”的滋味。

  4、指导朗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三、总结课文

  1、说说自己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2、说说自己通过学*课文有什么收获。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感情。

  板书设计:

  快乐

  窃读

  惧怕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3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过程

  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扩展8)

——第九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5)份

  第九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1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数学课内外教学,来激发学生学*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领他们多去尝试,找出规律。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本学期教学中转化思想用得较多,这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效率。

  3、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中我即注重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时,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就要注意处理好全体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关系。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观察物体这一单元中,利用模型让学生摆一摆,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是不同的,只有观察到物体的三个面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多创设学*情景,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每节数学课中,我都尽量出示主题图,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好地消化,课后通过适当的练*进行巩固。

  7、控制好课后的作业量。本学期由于手足口病耽误课时,为了赶进度,后半学期作业量偏大,给师生带来一定的负担,以后要留好机动课时,尽量克服此类现象的发生。

  8、给学困生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工作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第九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

  一学期以来,本人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老师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较好的完成了我的本职工作。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总结前段工作如下:

  一、思想建设:

  积极参加政治学*,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

  二、业务学*

  1、积极学*各种教育理论,认真做好笔记,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积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积累写作素材,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2、积极参加各种外出业务学*活动,开拓视野,增加知识。

  三、教育教学

  1、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提前两天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好课程标准,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网络,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4、作业 我把每天的作业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并做到全批全改。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第九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3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经历,是忙绿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也是收获喜悦的半年。现就这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工作

  (一)几点看法

  1、认真重视数学概念的掌握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中考数学所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很多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

  2、掌握公式定理

  数学定理公式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熟练掌握。要使学生懂得正确理解,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并能正确灵活运用定理公式去解题,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认证抓基本运算的训练

  运算的快速、准确是中考考查的内容之一。在选好练*题的前提之下,要让学生多练*,提高运算能力、以练取胜

  4、重点抓解答题的训练

  (二)具体的做法

  讲到方法,这是一个很具体很灵活的问题,它对不同学校不同基础的学生而采用的手段。我的教学特点是“高、难、细”。实施手段是教师讲题或学生做题都要求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学生练*强调独立完成,不能依赖别人找答案。解题务必透彻弄懂弄通,并能触内旁通,达到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做到或逐步做到。不看则已,一看就要背得出来;不做而已,一做就要做对。

  1、数学特点:高、难、细

  高:用中考的高度、中考的题目所达到的水*进行教学。每复*一个概念、定理、公式,每讲一道例题或布置作业,都站在或尽量站在中考的高度来要求。难:复*的起点较高,例题和布置练*,不论低、中、高档题,都要求有一定思考性,即有一定的难度。力求多选一些重点突出、难度适当、知识覆盖面较大的题目。

  细:要做到高与难,细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复*要扎实,狠抓三基。要不惜花力气复*好每个概念、定理、公式。掌握每本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各种题型的基本解法,对重要概念、定理、公式一定要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只有细,才可能达到高和难。

  2、教学手段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练的题目越多越好。

  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做题,提高数学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做题。我的做法是:讲例题或学生做题,都要求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弄通弄懂了一道题,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远远比随意或一般化做几题效果好得多。一题多变、一题多串、一空多填、一问多答、一图多画、以及一题多解或多证等,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好方法。

  总之,我的做法简单的说,不惜花力气抓好三基,选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力图达到高难程度。

  三、教育工作

  育人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育人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

  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四、工作反思和改进

  1、到初三才真正体会到曾经的知识漏洞是多么的难以弥补,尽管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努力,但对于学*能力和学*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同学而言太难赶上了,尤其他们一次次考试还不及格时丧失的信心,使学*难上加难,当时我就想在再次面对学生时,软磨硬泡要从头开始,而不是到毕业班再加劲。

  2、忙乱中渡过了一年的时间,回头思考感觉缺少了反思回顾与教研工作,要想提高成绩,必须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也需要寻求捷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加强教科研工作,不断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争取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水*、提高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注重细节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尽量使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效、更实在。

  第九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4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为此,本人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

  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的氛围,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生理、心理的发展,个体差异大,大部分学生都渴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等地与学生交流,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生之所需,抛砖引玉,为在知识海洋里前行的学生指明方向。

  三、 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探究式学*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四、厚爱差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九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5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本人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的氛围,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生理、心理的发展,个体差异大,大部分学生都渴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等地与学生交流,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生之所需,抛砖引玉,为在知识海洋里前行的学生指明方向。

  三、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探究式学*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四、厚爱差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