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1

  一、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圆柱和圆锥: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简单的统计: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复*: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93.5 %,*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生率61%.

  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能力和学*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等四个部分。

  教学要求:

  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六年级共同学生23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11人,面且差生较多,优生偏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有很多学生学**惯不是很好,纪律意识较为簿弱,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

  二、本册教材内容。

  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

  三、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四、单元教学目标

  (一)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圆柱、圆锥和球: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式折线统计图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复*: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教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5课时

  第二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课时

  第三周比例和应用、整理和复*5课时

  第四周实践活动、复*测验5课时

  第五周圆柱5课时

  第六周圆锥5课时

  第七周统计表、统计图5课时

  第八周统计图、活动课5课时

  第九周数和数的运算5课时

  第十周“五一节”

  第十一周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5课时

  第十二周应用题5课时

  第十三周应用题、量的计量5课时

  第十四周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

  第十五周简单统计5课时

  第十六周知识分类归纳复*5课时

陈庄小学张玲玲

  20xx年2月26日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4

  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2、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3、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4、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15、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6、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8、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19、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0、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1、掌握整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2、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23、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4、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5、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6、通过复*、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7、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

  28、掌握各种*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9、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班集体期末学科综合评定进入全乡先进行列,学生综合素质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效率,掌握学*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教时安排:

  1、第一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5课时。

  2、第二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课时。

  3、第三周比例和应用、整理和复*,5课时。

  4、第四周实践活动、复*测验,5课时。

  5、第五周圆柱,5课时。

  6、第六周圆锥,5课时。

  7、第七周统计表、统计图,5课时。

  8、第八周统计图、活动课,5课时。

  9、第九周数和数的运算,5课时。

  10、第十周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5课时。

  11、第十一周应用题,5课时。

  12、第十二周应用题、量的计量,5课时。

  13、第十三周“五一节”。

  14、第十四周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

  15、第十五周简单统计,5课时。

  16、第十六周知识分类归纳复*,5课时。

  17、第十七周知识分类归纳复*,5课时。

  18、第18—20周综合知识复*及考试,5课时。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六年级共同学生23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11人,面且差生较多,优生偏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有很多学生学**惯不是很好,纪律意识较为簿弱,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

  二、本册教材内容。

  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

  三、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四、单元教学目标

  (一)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圆柱、圆锥和球: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式折线统计图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复*: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教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5课时

  第二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课时

  第三周比例和应用、整理和复*5课时

  第四周实践活动、复*测验5课时

  第五周圆柱5课时

  第六周圆锥5课时

  第七周统计表、统计图5课时

  第八周统计图、活动课5课时

  第九周数和数的运算5课时

  第十周“五一节”

  第十一周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5课时

  第十二周应用题5课时

  第十三周应用题、量的计量5课时

  第十四周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

  第十五周简单统计5课时

  第十六周知识分类归纳复*5课时

陈庄小学张玲玲

  20xx年2月26日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6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移至第十一册。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中国教育

  (2)节约用水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 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 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 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7

  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2、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3、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4、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15、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6、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8、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19、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0、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1、掌握整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2、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23、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4、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5、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6、通过复*、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7、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

  28、掌握各种*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9、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班集体期末学科综合评定进入全乡先进行列,学生综合素质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效率,掌握学*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教时安排:

  1、第一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5课时。

  2、第二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课时。

  3、第三周比例和应用、整理和复*,5课时。

  4、第四周实践活动、复*测验,5课时。

  5、第五周圆柱,5课时。

  6、第六周圆锥,5课时。

  7、第七周统计表、统计图,5课时。

  8、第八周统计图、活动课,5课时。

  9、第九周数和数的运算,5课时。

  10、第十周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5课时。

  11、第十一周应用题,5课时。

  12、第十二周应用题、量的计量,5课时。

  13、第十三周“五一节”。

  14、第十四周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

  15、第十五周简单统计,5课时。

  16、第十六周知识分类归纳复*,5课时。

  17、第十七周知识分类归纳复*,5课时。

  18、第18―20周综合知识复*及考试,5课时。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8

  一 、上学期工作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 %,*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生率61%.

  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能力和学*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等四个部分。

  教学要求:

  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 ,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 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课时周次安排一比例

  1、意义和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

  4、复*

  5、活动课

  6、单元检测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9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圆柱和圆锥: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简单的统计: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复*: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四、班级情况简析及措施

  全班共53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突出。

  五、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2)现有学生56人。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部分学*基础差,学生思维灵活性差。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家长有一种错误的感觉,从而部分学生*时学*态度不够端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后进生紧不慢。特殊家庭的影响,我班有好几个学生或是单亲家庭,或是家长从不管教的,这部分学生不但学*马虎,成绩不理想,而且脾气往往都比较另类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突出。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认知能力: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学*态度及*惯:虽然现在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有了很高的学*兴趣,也喜欢数学课,能够质疑问难,但还有少数学生课堂上不发言;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个别学生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没有很好的打好基础,虽有进步,但仍要下苦功夫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学懂学透。

  二、教材简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各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负数。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在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和基础。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本单元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单元:比例。

  本单元是在学*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第四单元:统计。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这册教材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体会的。

  在老师全面了解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同时,做到分层复*,分层要求,使他们通过复*能感到学到了东西,有些成功的体验。

  三、讲究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作业布置要少而精,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避免重复枯燥的作业给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或师生间的感情带来不良影响。

  四、总体主攻方向。

  1、夯实基础。每天进行一次以计算、解方程为主的课堂小测,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的计算速度和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强化能力。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复*的中心任务。

  3、查漏补缺。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学生通过复*,把自己学*中的漏洞和欠缺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达到知识的完整性。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会向学生要学风,向课堂要质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倾听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侧重抓好中优生,培优拔尖,发挥龙头作用,不放弃一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合格毕业。

  五、教研课题

  六、教学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负数(3课时)

  圆柱与圆锥(9课时)

  圆柱xxxxxxxxxx6课时左右

  圆锥xxxxxxxxxx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xxxxxxxx1课时

  比例(14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xxxxxx-4课时左右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xxxxxx4课时左右

  比例的应用xxxxxxxx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xxxxxxxx-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xxxxxxxx-1课时

  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xxxxxxxx-1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整理和复*(27课时)

  数与代数xxxxxxxx-10课时左右

  空间与图形xxxxxxxx-9课时左右

  统计与概率xxxxxxxx-4课时左右

  综合应用xxxxxxxx-4课时

  七、教学进度(见进度表)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1)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1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60人

  上学期合格率

  100%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

  本 期 转 化 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普通话识字227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听清录音,复述要点。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人民的好干部热爱人民、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惯。初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惯、学**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优势,调动学*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作训练

  听说训练

  一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二

  养成积累词语的*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三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四

  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

  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

  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六

  提高默读的速度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

  七

  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写感谢信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人民的**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育。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3)热爱祖国美丽的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4)热爱生活、热爱儿童的教育。

  (5)关心他人,经受意志品格锻炼的教育。

  (6)憎恨剥削制度,憎恨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育。

  (7)爱科学,科学启蒙的教育。

  (8)继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2

  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1)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二、 教材简要分析: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三、教学目标要求: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方法、学*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为后面的学*作准备,后面的学*是前面学*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人生感悟”专题)、民族团结(“民风民俗”专题)、爱国主义(“深深的怀念”专题)、了解多元文化(“外国名篇名著”专题)、热爱科学(“科学精神”专题)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得的各种学*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女字旁予)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文章,但是那时的对比是基于一篇篇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对比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课的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兴趣、点明学*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内容提供*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中*得的方法进行*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交流*台采取了两个学生对话交流学*收获的形式,一个是谈自己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另一个是谈从本组课文的学*中学到的*作方法。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教材在编排上注意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能力和*惯的培养融为一体。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准确理解教材内容,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学*完整组教材,单元学*目标是不难实现的。

  本册教材联系教学实际,确定各个专题在教材中的位置,关注各个专题及课文的内在关联,使整本教材成为一个整体。如,三月开学的时候,适逢春节刚过,将“民风民俗”这个专题安排在第二组,并以《北京的春节》一文开头,有助于学生回忆刚过不久的春节情景,便于教学。将综合性学*“难忘小学生活”安排在教材的最后一组,此时已是毕业前夕,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足迹,表达惜别之情,为母校再做些事情水到渠成地把听说读写训练融入到学生的学*生活之中。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方法,本册教材,希望能够通过比较系统的导学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学*,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台。

  “交流*台”这个栏目,一般地说,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的学*之后,交流收获、体会,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反思的学**惯。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依据教学实际灵活掌握,交流、总结的内

  容可以不受其限制。本册第五组的“交流*台”除了安排了一个与本组主题有关的话题以外,还设置了一个整体回顾六年以来学*收获的内容,让学生小结、交流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获得的语文能力,等等。

  (五)“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这次综合性学*,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出活动建议,提供若干阅读材料。第一个板块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用各种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活;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为母校做点事,写倡议书、建议书,互留赠言,并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综合性学*的编写,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活动中。除了学*专题和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学生有相当大的自*。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落实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及时积累经验。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提高自身素质。

  五、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周次

  第一单元

  一至三周

  第二单元

  三至五周

  第三单元

  五至七周

  第四单元

  七至九周

  期中考试

  十周

  五单元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3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六年的学*,对语文学科的学*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培养*惯,打好基础。课本围绕全套教材的"双基"总目标,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良好学**惯培养的系列之十二。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联系形式的设计上,继续注重突出重点、集中目标、数量适当、讲究实用,以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在小学毕业时能顺利地达到上述目标,为今后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本册课本在语文学*方面,继续强调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悟和规范语言的积累,仍然安排了50%左右的篇目让学生背诵全文或片断;在单元练*中,继续安排“读读背背”和“熟记成语”两项。这样安排,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增加文化底蕴。在德育方面,仍然是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学*做人。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这样,将会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行为*惯的形成。

  3、力求简约,便于教学。本册课本继续保持了课型简单、课文篇幅不长的特点;练*设计上继续做到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内容编排上继续做到训练阅读、作文、写字“三合一”;继续按照“识写分流”,“识写结合、描仿入体”,“例文示范、讨论明法、迁移运用”等思路编写。这样就使教材简化头绪、简化结构,既能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驾驶处理家才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

  (二)全册教材内容安排

  本册课本主要有“培养良好的学**惯(十二)”、“阅读”、“*作”和“练*”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7个。

  1、关于阅读。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训练。本册教材所编写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如《孔子游春》,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和他的大黑骡子》;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如《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课文,如《真情的回报》;有的课文主要介绍学*语文的方法,如《读书要有选择》,有的课文则主要介绍地方风土人情,如《碧螺春》等。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从体裁看,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歌、故事、说明文等。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本册课本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184个,其中要求会写的138个,其余的46个生字只要求认识。课本最后安排了生字表,以便于复*、巩固。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本册的样字为行楷,意在帮助学生在写好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句子;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五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以上作业均因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置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2、关于作文。

  本册课本仍然将*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包括用钢笔描红、拼音识字、词语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1)继续培养做读写笔记和不懂就问的*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84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38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学*用钢笔书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4)继续练*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惯。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教学措施

  1、注重*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注重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3、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

  4、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阅读的兴趣 。

  5、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四、教学进度表:略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2)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实用十份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同学的学**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方法,但有约30%的学生连基本的学*能力、学**惯、学*方法都不具备,最简单的基础题都无法完成。本学期在代课阶段,要侧重于抓学生的学**惯,构建良好的学*语文的整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 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试问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分析自然段、逻辑段)。

  *作7课,均对*作要求、观察要领、 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7)培养自主修改*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8个生字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 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文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学*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四、*作训练:

  课次内容要求

  1、童年趣事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一件往事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老师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发生过你从没对别人提起过的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题目由自己定。

  3、写一 篇读书笔记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 篇*作。要写 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4、记一次实验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学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边观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经过、结果写下来。

  5、成长的烦恼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 篇*作。要写 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6、调查统计谈感受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

  7、给老师的一封信给老写一封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写 出自己像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五、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 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抓好期末总复*的工作,力争消灭待合格。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60人

  上学期合格率

  100%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

  本 期 转 化 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普通话识字227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听清录音,复述要点。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人民的好干部热爱人民、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惯。初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惯、学**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优势,调动学*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作训练

  听说训练

  一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二

  养成积累词语的*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三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四

  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

  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

  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六

  提高默读的速度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

  七

  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写感谢信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人民的`**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育。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3)热爱祖国美丽的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4)热爱生活、热爱儿童的教育。

  (5)关心他人,经受意志品格锻炼的教育。

  (6)憎恨剥削制度,憎恨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育。

  (7)爱科学,科学启蒙的教育。

  (8)继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同学的学**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方法,但有约30%的学生连基本的学*能力、学**惯、学*方法都不具备,最简单的基础题都无法完成。本学期在代课阶段,要侧重于抓学生的学**惯,构建良好的学*语文的整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试问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分析自然段、逻辑段)。

  *作7课,均对*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7)培养自主修改*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8个生字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文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学*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四、*作训练:

  课次 内容 要求

  1 童年趣事 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 一件往事 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老师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发生过你从没对别人提起过的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题目由自己定。

  3 写一篇读书笔记 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4 记一次实验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学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边观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经过、结果写下来。

  5 成长的烦恼 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6 调查统计谈感受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

  7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写一封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写出自己像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五 、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

  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抓好期末总复*的工作,力争消灭待合格。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4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⑿”“课文”“*作”和“练*”组成。

  “*惯篇”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语文”,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自然学*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惯。

  本册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本册向学生推荐的是名著《西游记》,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宝库。本册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文学常识、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的衔接。

  本册*作安排了7课,内容分别为“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写一篇读书笔记”、“记一次实验”、“成长的烦恼”、“调查统计谈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每课*作,均对*作要求、*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课文还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本册共安排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形成系列。本册综合性学*以“我的成长册”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这一系列过程,做成反映自己小学学*生活情况的成长册,记下自己六年来走过的足迹。

  三、教学重难点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作修改能力,“评--改--评”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改、互改、讨论修改、自主加工的好风气、好*惯。

  5、单元练*训练点与*时教学的融合,,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5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 26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显的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十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时放松自己,学*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基本情况如下:

  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30%,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他们学*态度端正,学**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有顾佳伟、夏新宇、梅艺、卢照人、许翰林等,他们上课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态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学*方法及缺少学*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这五名同学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六、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在教学生*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依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作水*。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5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3)班共有学生31人。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杨吉超与罗寿明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二、 教材简要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向往奥运》《张天佑》等内容丰富,时代感强,而且体裁多样性,有散文、词、诗,简单说明文,长篇小说的缩写和文言文等。全册教材分为6组。每组教材的编排一般有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及积累运用,体现了有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本册教材要求学会100个字。要求学会的字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表明。生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导读“预*”“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惯。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四、教学落实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及时积累经验。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提高自身素质。

  五、 教学进度安排:

  单 元

  周 次

  第一单元

  一至三周

  第二单元

  三至五周

  第三单元

  五至七周

  第四单元

  七至九周

  期中考试

  十周

  五单元

  十一至十二周

  第六单元

  十三至十五周

  综合复*

  十五至十七周

  毕业考试

  十七至十八周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6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3)班共有学生31人。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杨吉超与罗寿明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二、 教材简要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向往奥运》《张天佑》等内容丰富,时代感强,而且体裁多样性,有散文、词、诗,简单说明文,长篇小说的缩写和文言文等。全册教材分为6组。每组教材的编排一般有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及积累运用,体现了有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本册教材要求学会100个字。要求学会的字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表明。生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导读“预*”“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惯。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四、教学落实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及时积累经验。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提高自身素质。

  五、 教学进度安排:

  单 元

  周 次

  第一单元

  一至三周

  第二单元

  三至五周

  第三单元

  五至七周

  第四单元

  七至九周

  期中考试

  十周

  五单元

  十一至十二周

  第六单元

  十三至十五周

  综合复*

  十五至十七周

  毕业考试

  十七至十八周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7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人民的**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育。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3)热爱祖国美丽的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4)热爱生活、热爱儿童的教育。

  (5)关心他人,经受意志品格锻炼的教育。

  (6)憎恨剥削制度,憎恨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育。

  (7)爱科学,科学启蒙的教育。

  (8)继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8

  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1)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二、 教材简要分析: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三、教学目标要求: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方法、学*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为后面的学*作准备,后面的学*是前面学*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人生感悟”专题)、民族团结(“民风民俗”专题)、爱国主义(“深深的怀念”专题)、了解多元文化(“外国名篇名著”专题)、热爱科学(“科学精神”专题)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得的各种学*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女字旁予)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文章,但是那时的对比是基于一篇篇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对比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课的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兴趣、点明学*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内容提供*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中*得的方法进行*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交流*台采取了两个学生对话交流学*收获的形式,一个是谈自己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另一个是谈从本组课文的学*中学到的*作方法。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教材在编排上注意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能力和*惯的培养融为一体。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准确理解教材内容,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学*完整组教材,单元学*目标是不难实现的。

  本册教材联系教学实际,确定各个专题在教材中的位置,关注各个专题及课文的内在关联,使整本教材成为一个整体。如,三月开学的时候,适逢春节刚过,将“民风民俗”这个专题安排在第二组,并以《北京的春节》一文开头,有助于学生回忆刚过不久的春节情景,便于教学。将综合性学*“难忘小学生活”安排在教材的最后一组,此时已是毕业前夕,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足迹,表达惜别之情,为母校再做些事情水到渠成地把听说读写训练融入到学生的学*生活之中。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方法,本册教材,希望能够通过比较系统的导学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学*,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台。

  “交流*台”这个栏目,一般地说,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的学*之后,交流收获、体会,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反思的学**惯。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依据教学实际灵活掌握,交流、总结的内

  容可以不受其限制。本册第五组的“交流*台”除了安排了一个与本组主题有关的话题以外,还设置了一个整体回顾六年以来学*收获的内容,让学生小结、交流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获得的语文能力,等等。

  (五)“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这次综合性学*,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出活动建议,提供若干阅读材料。第一个板块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用各种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活;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为母校做点事,写倡议书、建议书,互留赠言,并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综合性学*的编写,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活动中。除了学*专题和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学生有相当大的自**。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落实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及时积累经验。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提高自身素质。

  五、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周次

  第一单元

  一至三周

  第二单元

  三至五周

  第三单元

  五至七周

  第四单元

  七至九周

  期中考试

  十周

  五单元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9

  一、教材分析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8个基础训练。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

  二、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一般,需加强训练,提高阅读水*和理解能力。本学期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三、教学要求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双基教学要求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五、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提供实践经验。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10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六年的学*,对语文学科的学*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培养*惯,打好基础。课本围绕全套教材的"双基"总目标,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良好学**惯培养的系列之十二。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联系形式的设计上,继续注重突出重点、集中目标、数量适当、讲究实用,以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在小学毕业时能顺利地达到上述目标,为今后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本册课本在语文学*方面,继续强调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悟和规范语言的积累,仍然安排了50%左右的篇目让学生背诵全文或片断;在单元练*中,继续安排“读读背背”和“熟记成语”两项。这样安排,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增加文化底蕴。在德育方面,仍然是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学*做人。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这样,将会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行为*惯的形成。

  3、力求简约,便于教学。本册课本继续保持了课型简单、课文篇幅不长的特点;练*设计上继续做到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内容编排上继续做到训练阅读、作文、写字“三合一”;继续按照“识写分流”,“识写结合、描仿入体”,“例文示范、讨论明法、迁移运用”等思路编写。这样就使教材简化头绪、简化结构,既能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驾驶处理家才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

  (二)全册教材内容安排

  本册课本主要有“培养良好的学**惯(十二)”、“阅读”、“*作”和“练*”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7个。

  1、关于阅读。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训练。本册教材所编写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如《孔子游春》,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和他的大黑骡子》;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如《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课文,如《真情的回报》;有的课文主要介绍学*语文的方法,如《读书要有选择》,有的课文则主要介绍地方风土人情,如《碧螺春》等。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从体裁看,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歌、故事、说明文等。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本册课本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184个,其中要求会写的138个,其余的46个生字只要求认识。课本最后安排了生字表,以便于复*、巩固。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本册的样字为行楷,意在帮助学生在写好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句子;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五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以上作业均因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置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2、关于作文。

  本册课本仍然将*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包括用钢笔描红、拼音识字、词语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1)继续培养做读写笔记和不懂就问的*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84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38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学*用钢笔书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4)继续练*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惯。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教学措施

  1、注重*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注重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3、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

  4、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阅读的兴趣 。

  5、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四、教学进度表:略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3)

——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本5份

  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1

  一、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领域

  1、学*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四、 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板报设计知识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及表面积计算;长方体驼方体的体积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单位,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

  2、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表、条形、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3、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含比例分配)。

  4、总复*: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比较,概括,整理;第二部分是配合知识的复*。进行多种形式的联系,最后综合,作复*后的检查之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上述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掌握统计的简单知识,会填写统计表,在老师的帮助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知识的系统复*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答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编排特征:

  1、加强了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特征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实物→模型→标准图形这一认识总过程中会说名称,找出特征,并能用文字描述特征与公式。

  2、加强分析统计图表的训练,看懂统计图表回答有关的实际问题,不要求独立绘制统计图表,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3、突出比和比例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重在概括教学上,为初中学*更多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要用知识联系来弄清概念,但不能相等而言,只能说“相当于”。

  4、总复*安排:十分加强数学知识复*和整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并且覆盖面大,本册分四部进行(数与计算;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比和比例;量与计量;简单统计图表;几何图形)每课时复*内容都分成知识整理和练*两部分,而在练*中既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又有综合内容。

  四、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比和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解应用题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和有关应用题。

  六、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班有学生本42人,其中19名女生。学*态度大多端正,上课专心听讲的有40%,积极举手发言的;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7名学生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成绩过硬。有10%学生聪明伶俐,学*比较努力,学*成绩优良。有75%左右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有十来个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方法不够灵活,学*不够努力,缺乏学*自觉性,学*成绩不理想,4、5名学生甚至次次不及格。从期末考试成绩看,大多数学生计算没有过关,粗心大意,往往接*胜利而告失败;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特殊情况不会分析;应用题中,理解不深刻,数据不同*时实际问题不会解答,编题形式发生变化,就目瞪口呆,学得不活。

  为此,本学期实施以下措施:

  1、提高四十分钟上课的效率,改进教学方法,跟上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让他们解题思路展现给同学们,大家一起讨论帮助,让他们跟上同学们的学*脚步。上课时,做到精讲精练,面向全体同学。

  2、每次的新授内容讲透,即多让新授展开讨论,象几何多动手操作,制作立体图型,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重而理解题意,提高解题能力。

  3、数学兴趣课上尽量多给有余力的学生学*兴趣题,几种典型的类型的解题方法教给他们,发展他们的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

  4、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利用中午等时间给他们个别指导,并且随时鼓励他们,上课时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5、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教育,端正学*态度。加强知识的迁移,重点突出算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单元、重点、难点、关键:

  单元课题重点难点关键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及体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公式推导及表面积体积应用突出难点,认识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每个面的长与宽是什么。

  2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各类要求正确填写有关数据并能作简单计算,(百分数、合计数)回答问题统计图中空间年份的表示明确复式统计表的'格式、用途。

  3比和比例掌握比、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运用意义判断正、反比例两个量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方法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区别比和比例

  4总复*

  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中在关各项的具体要求,初步拟订如下表:

  二、教材简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六),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六)、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进度及分工

  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4

  一、全册教学理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学*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3、欣赏中,接受电脑美术这一新颖艺术形式激发创美信心。

  三、教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四、措施: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18课时,补充内容1-3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5

  班级情况简析:

  本班有学生39名,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普通话识字3000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已学会按要求预*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惯。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

  本班中还有七、八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惯、学**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优势,调动学*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3、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4、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

  5、“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内容、学*重点和学*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巩固。

  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和探究。

  1本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要注意提示阅读思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册教材每个专题都安排了读写方法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学*的有三个:一个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安排在第一组。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交流*台”中的提示,体会如何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得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第二个是“文章的详写和略写”,安排在第二组。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段落,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还可以适当想一想如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作中,然后在单元末的“交流*台”中进行总结回顾。还有一个是“文章的叙述顺序”,安排在第三组。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学*、总结。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精读课文,还要注意抓关键词句。本册相关练*主要安排在课后第二题或第三题,以不同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指向体会表达效果。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关于语言积累,本册教材课后练*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较宽泛,如,“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抄下来”“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给学生较大的自**;有的要求比较明确,如,“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加强学*的指导性。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最好能与运用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读书笔记。可以根据某方面的共同特征,把词句归归类,在课文里学过的词句旁边补充类似词句。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成“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等几大类,再分别抄写下来;可以归类整理本单元或前几个单元学过的词语,如,“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满不在乎”“游手好闲”可以归为一类,“落荒而逃”“鱼贯而入”“蜂拥而至”可以归为一类;还可以补充以前课内外学*中积累的词语,这样归类整理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系统,有助于提取运用。另外,还要注意帮学生在阅读和*作之间搭桥。课文中的某个词语用得好,某些语句写得好,可以随机设计相关练*,如,用词语写几句话,交流课文中的语句好在哪里,还可以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还可以让学生在*作时,尝试借用相关语句或学*其写法。

  2甭远量挝牡慕萄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本册中有两篇形式独特的略读课文,是安排在“外国名篇名著”中的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在教学这两课的时候,不要将梗概或精彩片段当作精读课文来教,可以让学生自读连接语,明确学*要求,教学的重点要放在“浏览”上,通过两个精彩片段的阅读,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阅读长篇作品时,通过浏览抓住精髓,边摘录精彩句段,边写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两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五)*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作”中安排了5次*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作,都根据*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在*作前的指导和*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如,第四组,口语交际和*作合在了一起,教材提供了两个角度,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作;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修改能力是*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作的*惯。

  学生*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本册明确安排的“小练笔”在第五组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本册还多次在课文之后安排学生动笔的练*,如,《匆匆》课后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仿照课文的写法,再写几句;再如,《北京的春节》课后第四题,布置学生简单写写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第四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惯。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练笔安排,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学生进行练笔,但切忌拔高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这是提高*作能力的好办法。

  (六)综合性学*的教学

  第六组的综合性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前几册教材相同。关于本组教材,请注意以下两点。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特点,我要把他们写下来”,引导学生学*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让我们也试着用演讲的方式,和母校告别吧”,提示学生注意写演讲稿的方式,并试着作一次演讲。教学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母校告别。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本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制作成长记录袋、班级纪念册,策划毕业联欢会。教师要安排好时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学*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动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展学*活动。最后的联欢会,先布置学生去策划、准备,汇报演出则要等到离校之前再进行。

  (七)“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

  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11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的,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立学*。因此,这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

  (八)“综合复*”的使用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思路和复*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复*也应注重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做那些脱离听说读写实际的单项的题目。“综合复*”提示的复*思路和复*方法是:选择贴*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和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综合复*”中选用的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旨在检查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凭借这9篇文章设计的题目,涉及到小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主要有:能朗读、默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的感想等多种练笔。除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复*,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封信”,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通信活动,复*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希望教师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切实用好这些综合复*材料。如果有条件,还可参照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作适当补充。

  既然是复*,就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具体使用办法可参考后面的“‘综合复*’使用说明及练*提示”。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4)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一共期末复*时使用。

  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不太排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不扎实。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需加强训练,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五、方法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提供实践经验。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2

  课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的能力。学*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

  全册教材分析:

  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十二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教材,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并根据学*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的精神,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4篇,略讲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此次修订,增加了课文分量,并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在32篇课文中,保留了原教材的14篇课文,新选了18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如《向往奥运》抒发了对北京申奥成功的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还有《世纪宝鼎》《清明上河图》《三克镭》《鲁滨逊漂流记》等。新迁课文还注意了体裁的多样性,有散文 、诗 、词,有简单的说明文,还有长篇小说的缩写和文言文。

  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分为6组,每组教材一般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四部分组成。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够在口头上或书面语中运用所学的词语。善于进行词语积累。

  3、进一步提高练*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复*对联、名句等,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

  4、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够边读边想,读后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一些表达方法。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收集资料。

  5、进一步进行听说训练,尤其是讨论和辩论,表达要清楚有条里。

  6、努力做到依托教材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7、通过教材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学语文的目的使用语文。

  8、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一些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惯。

  -------------------------------------------------------------------------

  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思想状况: 本班学生成分较复杂,基础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尖子生以夏娟为代表的有*15人。这些学生天资聪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班上表现比较活跃,而且学*主动积极,互相竞争,学*气氛浓厚。且当中有大部分人一心想考上实验初中。但后进生也较多,思维不够灵活,学**惯较差,不能按时完成学*任务。且玩心较重。造成学风不浓,班风不正。影响整体水*。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没有良好的学**惯和正确的学*态度。但是他们聪明伶俐、思想活跃、具有同情心、善良、乐于助人。大多数同学都有可塑性,只是没有好好努力!

  2、学生语文学*状况 : 本班同学整体思维还比较灵活。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已是他们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例如:钢笔书写进步较大,作业总体较整洁;有更多的学生喜爱写作,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记实或想象文;朗读水*有了明显提高,在课堂上时常听见朗朗的读书声;阅读理解能力较以前比更深一层,能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能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已经初步养成了收集资料的*惯和技能;善于积累,会背一些唐诗宋词,名言佳句,精妙句段等。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作文水*整体不高,理解能力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总体上分析,全班学*语文功底不错,我有信心教好每一个孩子。

  -------------------------------------------------------------------------

  教改措施:

  1、学*上的创新:通过三种途径:上网浏览教育网站;阅读各种业务杂志;与各位同仁学*。除了学*工作计划中规定要学*的内容之外,还要学*手中现有的'各种资料,及时了解新信息,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路子努力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整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备课上的创新: 本学期将尝试电脑备课,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网络信息高速传输功能。真正提高备课的效益。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本,心中有法。

  3、作业上的创新: 初步尝试采用作业纸的形式。发挥网络学*的功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作业,把课外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接触社会,参加自己组织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生活中学*,在社会中实践。

  4、教研上的创新: 研究如何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自己搞一些课题作研究。经常撰写一些教学论文,捕捉每一节课的闪光点,收集整理教学案例。通过三种途径发表文章。

  5、辅导上的创新: 做好家校联合、个别与集体统筹、生理心理兼顾的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努力把学生调整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班级尖子生的优势。

  6、活动上的创新: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利用多学科散点渗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一、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一共期末复*时使用。

  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不太排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不扎实。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需加强训练,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五、方法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提供实践经验。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5)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一共期末复*时使用。

  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不太排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不扎实。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需加强训练,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五、方法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提供实践经验。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⑿”“课文”“*作”和“练*”组成。

  “*惯篇”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语文”,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自然学*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惯。

  本册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本册向学生推荐的是名著《西游记》,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宝库。本册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文学常识、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的衔接。

  本册*作安排了7课,内容分别为“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写一篇读书笔记”、“记一次实验”、“成长的烦恼”、“调查统计谈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每课*作,均对*作要求、*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课文还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本册共安排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形成系列。本册综合性学*以“我的成长册”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这一系列过程,做成反映自己小学学*生活情况的成长册,记下自己六年来走过的足迹。

  三、教学重难点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作修改能力,“评--改--评”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改、互改、讨论修改、自主加工的好风气、好*惯。

  5、单元练*训练点与*时教学的融合,,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5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 26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显的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十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时放松自己,学*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基本情况如下:

  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30%,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他们学*态度端正,学**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有顾佳伟、夏新宇、梅艺、卢照人、许翰林等,他们上课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态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学*方法及缺少学*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这五名同学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六、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在教学生*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依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作水*。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一、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一共期末复*时使用。

  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不太排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不扎实。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需加强训练,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五、方法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提供实践经验。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6)

——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菁选

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1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场秋雨一场寒。伴随渐深的秋意,我们迎来日渐寒冷的天气,也迎来了更多的收获。上周,在搞好日常教学的同时,各位老师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地奋战在不同的教育岗位,每位同学在完成常规学*任务的同时,认真按时地进行卫生打扫,为大家有一个好的`学*工作环境创造了条件。下面我就上周各方面具体情况做以小结:

  一、主要工作回顾:

  1、教务处组织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检查;加强了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实时监控;

  2、政教处组织消防安全隐患检查;继续加强安全卫生工作,对学生进行了疾病预防和宣传教育;

  3、部分数学、科学老师外出24课时培训;

  4、校男子篮球队参加义乌市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佳绩;

  5、团委、大队委组织入团积极分子义务劳动;

  6、七年级小组文化PK赛,

  二、值得表扬之处

  1、各个年级都能按时放学,大多数班主任都能带队维持秩序,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2、820班XX同学每天充分利用等车时间背诵课文,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并倡议同学们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营造良好学*氛围。

  三、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到校过早,6点20分几乎各个年级都有少数同学进入校园,并且不能马上进行早读;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到校时间,珍视自身安全;

  2、南山路校门口上学、放学时间家长停放车辆混乱,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希望同学们转告自己的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文明的行车人。

  最后,感谢本周值周老师,他们是蒋老师、戴老师、于老师、楼老师、吴老师,还有816班的家长们,你们辛苦了!

  祝大家在新的一周里工作顺利,学*进步,心情愉快!

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本周是开学以来的第十二周,在带班领导闫爱芬校长、郭美英老师的带领下,及值周教师:张琪、苏艳、闫蕾、王涛、侯莹、魏玲,八年级学生会、精神文明监督岗第三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同完成了第十二周的工作和学*。

  本周过得紧张而有序,同学们学*了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在周五的第二次消防演练中,同学们都能凭借上一次的经验,运用自己学过的消防安全知识,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规定路线,紧张而有序的退离教学楼,既加强了自身安全,又再一次的增长了经验。

  这周也有很多需要同学们继续努力的地方。

  1、红领巾、校牌佩戴情况较好,但仍有丢失情况,希望同学们都能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以免丢失。

  2、中学、小学部上学进门路队正常,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按秩序行走,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有序行走,不发生抢队、奔跑、撞人的现象。

  3、小学部有些班级放学过晚,希望各班今后能按时放学。中学部下午放学情况正常,但有部分同学离开自己所在班级,以打扫卫生的名义,逃避每日一跑活动,希望中学部每位学生都能按时、按点参加每日一跑活动,锻炼自己的身体,与自己所在班级路队一起放学回家。

  4、这周发现部分中学部同学,因天气转凉,便不穿校服进入校门,或将黑白两套校服混穿,希望中学部的学生都能按照学校规定,将校服干干净净的`穿进学校,并穿同一套校服进校门,爱校,爱家。

  5、有部分同学放学后,不按时归队回家,从新建高中部楼工地处跑回学校,在学校打闹玩耍,清校时不理会学生会及文明监督员的督导,希望小学部的同学们,能够放学后按时回家,并配合学生会与文明监督员的监督,为28中的文明有序增添一份力量。

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下午好!

  紧张充实的一周结束了,本周是我和吴道荣,韦*华老师值周,孟义海副校长为值周领导。在各位老师的支持与配合下,我们顺利完成了本周的工作。现将本周工作作简单回顾。

  周一:彭校长在课间操时间宣布了铲除校园小霸五作为本周的工作重点,并鼓励同学们互相监督,对校园小霸王检举。下午学校工作例会彭校长对本周工作作为周密安排,强**师要切实搞好家访工作,完善首问负责制,完善学生的请假制度。也在这一天,我们全体师生也领到了校服和工作服,学校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这一天三(1)班邓成先和二(1)班金鹏两位同学偷“甲鱼”严重损坏了我校的形象。

  周二:孟校长对从校长信箱中检举出来的“校园小霸王”进行了批评教育,对知错能改的现象进行了表扬,下午第四节课语文教研组长吴源芝老师进行了现场作文大赛,下午刘翠竹镇长,韦仁全站长到我校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对我校的安全工作给予肯定,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杨显艳老师在中午召开了全校中队长会议,对*期少先队工作进行了部署。

  周三,彭校长在课间操对学生进行了常规教育,教育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光向我校老师问也要向到我校检查的老师问好,周时孟义海老师和杨显艳老师在校门和寝室内设立了监督岗,监督岗的设立,进一步促使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及学校*惯。

  周四:同学们期盼以久的“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如期举行,会后孟义海校长对全校师生作了“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预防雷电”的安全教育。

  周五:班会课时间,各班主任再次与学生签订了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预防雷电、防火的安全承诺书。本周工作亮点:

  (1)老师们都坚守岗位,住校同学都能按老师的'要求按时作息,小霸王的现象得以有效遏制,学生无安全事故发生。

  (2)教师们工作激情空前高涨,早上到教室组织学生早读的班级增多,六一将*,各班任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加班排练节目。

  (3)监督岗的设立,使学生的行为更规范了。

  (4)校服工作服的到来,使我校的精神风貌要了很大改观。

  存在的不足及下周工作建议:

  (1)午休时,个别班还有进进出出,吵吵嚷嚷的现象,再次希望班主任到班上搞监管。

  (2)晚自*个别教师只为完成安排任务,没有认真辅导学生。

  (3)校园小霸王仍然存在,建议学校将此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全体师生通力协作,共同除尽校园小霸王,构建和谐校园。

  (4)夏季以至,请全校师生注意增减衣物,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加强巡逻,谨防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到河边玩耍。

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4

  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上周,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整体工作情况良好,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各班的`学*风气比较浓厚,秩序井然,表现出了我校良好的学*风貌。现将上周值周工作总结如下:

  1、校园学*氛围浓厚,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规定时间到校、进班,进班后立即读书学*。大多数值日生不怕脏,不怕累,及时打扫卫生。

  2、老师们工作辛苦,爱岗敬业,做到了提前到校,并对学生进行行为*惯教育、纪律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等。以下是几点不足:

  1、早晨上早读之前,课间、下午上课前、学生放学至上晚自*期间在教学楼楼道、教室内学生大声喧哗、来回跑动、打闹等现象比较严重。

  2、同学们早上走进教学楼后,没有积极主动读书学*,而是在班级里、走廊里玩耍,希望同学们早上走进教学楼后抓紧时间进班读书。

  3、课间同学们在走廊里跑动,叫喊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其它同学与老师学*与工作,而且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希望同学们注意自己的言行。

  4、卫生保洁较差,打扫不彻底,值日生打扫卫生效率不高,早上和中午发现有些同学打扫卫生很托拉。在教学楼门口几乎是天天有乱倒垃圾现象,走廊、楼梯、食堂等地方有乱丢乱抛纸屑、食品包装袋、糖纸等现象。

  希望同学们在本周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各方面有更棒的成绩。

第十二周值周工作总结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早上好!

  上周的值周工作是由李宽明主任、庄少燕老师、郑江全老师和我共同来完成的。我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温晴的早晨,和大家一起回顾上周那一幕幕精彩的镜头。

  在上周,突降的气温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上学的热情,学校的各项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开展。尤其值得表扬的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无论天气如何,总能按时到校。我每天站在校门口,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着一声声甜美的问候,只觉得,哪怕是秋风瑟瑟,咱们珠小也恰如春天般温暖!

  上周一到周三,最抢眼的莫过于各班积极备战校运会的情景,一早一晚,总有班级在训练队形,苦练广播操,选拔参赛选手。繁忙的操场,颇有点“沙场秋点兵”的气势!到了周四周五,校园里更是一片欢腾,咱们期盼已久的`十三届体育节正式拉开了帷幕,所有的目光都在赛场上聚焦!各班的运动员都生龙活虎,在赛场上大展身手,各班的老师、啦啦队,更是跑前跑后,为自己的队员摇旗呐喊!整个操场成了竞技的赛场,整个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优选【十】篇(扩展7)

——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5份

  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1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六年的学*,对语文学科的学*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培养*惯,打好基础。课本围绕全套教材的"双基"总目标,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良好学**惯培养的系列之十二。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联系形式的设计上,继续注重突出重点、集中目标、数量适当、讲究实用,以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在小学毕业时能顺利地达到上述目标,为今后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本册课本在语文学*方面,继续强调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悟和规范语言的积累,仍然安排了50%左右的篇目让学生背诵全文或片断;在单元练*中,继续安排“读读背背”和“熟记成语”两项。这样安排,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增加文化底蕴。在德育方面,仍然是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学*做人。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这样,将会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行为*惯的形成。

  3、力求简约,便于教学。本册课本继续保持了课型简单、课文篇幅不长的特点;练*设计上继续做到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内容编排上继续做到训练阅读、作文、写字“三合一”;继续按照“识写分流”,“识写结合、描仿入体”,“例文示范、讨论明法、迁移运用”等思路编写。这样就使教材简化头绪、简化结构,既能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驾驶处理家才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

  (二)全册教材内容安排

  本册课本主要有“培养良好的学**惯(十二)”、“阅读”、“*作”和“练*”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1个,共7个。

  1、关于阅读。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训练。本册教材所编写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如《孔子游春》,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和他的大黑骡子》;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如《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课文,如《真情的回报》;有的课文主要介绍学*语文的方法,如《读书要有选择》,有的课文则主要介绍地方风土人情,如《碧螺春》等。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从体裁看,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歌、故事、说明文等。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本册课本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184个,其中要求会写的138个,其余的46个生字只要求认识。课本最后安排了生字表,以便于复*、巩固。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本册的样字为行楷,意在帮助学生在写好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句子;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五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以上作业均因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置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2、关于作文。

  本册课本仍然将*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包括用钢笔描红、拼音识字、词语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1)继续培养做读写笔记和不懂就问的*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84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38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学*用钢笔书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4)继续练*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惯。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教学措施

  1、注重*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注重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3、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

  4、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阅读的兴趣 。

  5、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四、教学进度表:略

  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2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60人

  上学期合格率

  100%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

  本 期 转 化 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普通话识字2277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听清录音,复述要点。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人民的好干部热爱人民、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惯。初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惯、学**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优势,调动学*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作训练

  听说训练

  一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二

  养成积累词语的*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三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四

  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

  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

  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六

  提高默读的速度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

  七

  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写感谢信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人民的**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育。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3)热爱祖国美丽的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4)热爱生活、热爱儿童的教育。

  (5)关心他人,经受意志品格锻炼的教育。

  (6)憎恨剥削制度,憎恨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育。

  (7)爱科学,科学启蒙的教育。

  (8)继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3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教材内容的编排注意简化头绪,梯次展开,分段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并加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xx年春学期

  语文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xx-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xx-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共有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识字写字要求,包括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题和词语采集,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和词语采集。在部分课文的后面,还安排有“学*链接”、“阅读链接”或“指南针”。

  三、教材的特点: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2、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3、重视文化的熏陶,注意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4、改进“语文百花园”练*形式,丰富练*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对人诚实守信,激发民族自豪感,陶冶审美情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惯。

  2、认识97个字,会写80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6、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7、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制定的课文(段落),练*简要复述课文。

  9、学*浏览,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10、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11、能用普通话交谈,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12、在综合性学*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总结和倡议书。

  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识字写字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汉字,加强对学生钢笔字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教学方面: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指导学生精心阅读,领会方法,并向课外扩展延伸。

  4、口语交际教学:要明确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训练和日常的学*生活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作教学:重视培养*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作能力。

  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4

  一、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一共期末复*时使用。

  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不太排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不扎实。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需加强训练,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五、方法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提供实践经验。

  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同学的学**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方法,但有约30%的学生连基本的学*能力、学**惯、学*方法都不具备,最简单的基础题都无法完成。本学期在代课阶段,要侧重于抓学生的学**惯,构建良好的学*语文的整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试问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分析自然段、逻辑段)。

  *作7课,均对*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7)培养自主修改*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8个生字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文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学*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四、*作训练:

  课次 内容 要求

  1 童年趣事 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 一件往事 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老师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发生过你从没对别人提起过的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题目由自己定。

  3 写一篇读书笔记 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4 记一次实验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学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边观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经过、结果写下来。

  5 成长的烦恼 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6 调查统计谈感受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

  7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写一封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写出自己像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五 、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

  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抓好期末总复*的工作,力争消灭待合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