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相遇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1

  对于“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一课的教学,感触颇多。应该说,对这堂课我在思想上是非常重视并付出了努力的,但同时也有一些顾虑,担心我的教学设计不符合新的理念,思路不被学生所理解从而直接导致本节课的失败。带着这些期望和顾虑,我完成了这节课的准备并予以实施。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我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较自然的引入新课,然后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等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然后再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从而使学生更好得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从上课时学生的表现和课后的作业练*来看,绝大部分都能理解相遇应用题的特点并正确解答简单的和稍加变化的此类应用题,解题思路也较清晰,而且下一课时教学“相遇求时间”的行程问题时,学生由于对前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掌握较好,所以教学起来显得也还比较顺利。自我感觉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在确定这节课的指导思想的时候,我还溶入了自己的一些担心。由于这节课在西华学校上,对学生的学*现状不了解,在课上能否象*时一样调控学生,让学生完全跟上我的思路我没有的把握,怕学生敞开讨论后不容易收回。所以在过程中自己还是没有完全放得开,感觉自己的理论知识离完成一堂较高质量常规课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还有明显的漏洞和缺陷。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课堂上有所改进!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2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教学本节课时,首先创设了“淘气、笑笑同时从家里出发,路途相遇“的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图中的信息,完整地描述数学问题,理解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完成题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提示学生要先想办法找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由于学生已有列程的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的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

  再次,小组合作交流,在交流时,主要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有的学生是通过画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的,要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说“相遇时两人行驶的全部路程是多少”从而分析得出“笑笑走的路程+淘气走的路程=840”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

  最后,要和学生梳理如何列方程解决问题,第一要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第二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第三解方程,第四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少部分学生找等量关系有困难,需要加强练*和个别辅导。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相遇问题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通过情境图呈现速度、时间、路程等信息,紧扣在何地相遇,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相遇点距遗址公园有多远三个问题开展教学,教学中我紧扣以上三个环节,步步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相遇”,并能自主地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本着“从生活入手—抽象成数学问题---尝试解决方案—应用生成的知识解决更多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过程,注重方法引导。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我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的去研究和探索,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学生自行解决的,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进行启发和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特征,我让学生用手势演示了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出发直到相遇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途中遇到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他们俩所走的路程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从出发到相遇两人用的时间一样”,出示路线图让学生根据两人的速度信息估计相遇地点。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通过比较不同解答方法的优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降低思维的难度。这个学*过程中,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由于本人的教学水*不高,本课时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遗憾,课后仍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语言的表述还需要多练*

  2、在处理每个教学环节时,节奏有点快,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很少,导致在练*中一些细节出现问题

  3、在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中时间明显不够,只让少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课堂,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交流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这一节课,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们的应用题教学如何实施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如何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应用题教学充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生活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4

  我们都知道,“相遇问题”是四年级应用题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所以在讲解此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我就仔细对本知识点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一条事半功倍的的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我决定用两课时把本知识点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基础类型的课。课始先带领学生共同复*了“时间、速度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新知做以铺垫。然后重点是引领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相遇、同时、相向(相对)”的概念。主要采用的是实际演示法和游戏法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中最关键的词语加以理解。等学生对这个基本概念搞清楚之后,第三部我就开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举了一个行程方面的例题,首先是求路程、然后变换题型求时间,再求某一方的速度。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课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求每种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结合练*题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是知识的扩展。我主要是先对课后所涉及的知识延伸了行进行了分析,然后引领学生归纳出:

  1、同时,相向,不相遇。

  2、不同时,相向、相遇。

  3、相背行程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经过大量练*之后,我再把知识面拓展到工作方面,让学生明白这种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工作方面求时间、求工作效率、求工作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为了使学生提高练*课的效率我还要求学生只列示不计算。

  两节课我都是采用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新知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放下权利,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规律,获取新知。在这样的安排下,课上的十分顺畅。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5

  一、灵活处理教材

  创设生活情景,是在学*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许多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经遇到过。在课的开始,朱喆老师就是创设了“淘气误把笑笑的作业本带回家了,要是你是淘气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自然地引出要给笑笑送去就遇到了今天学*的知识——相遇问题;而姚闻亚老师更是设计了一个同学们天天都耳闻目见的一段录像场面——凤二小大门口来往行人车辆的运行导入本节课;郭同春老师就用同学们都熟悉的校名:凤一小、三中、师范附小这几个熟悉的地方来设计了一个相遇问题的线段图引入,这些通过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的导入,让学生看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用到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关注学*过程

  注重学*方法的引导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而进一步关注“人”的发展。这几节课的三位老师教学都体现出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相遇问题在以前的教材中就是一个应用题的教学过程,老师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找条件和问题、老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而在这里三位老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的去研究和探索,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学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节课中,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学生自行解决的,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进行启发和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两地”、“同时”、“相向(相对)”、“相遇”是相遇应用题的四要素,是解答相遇应用题的关键,几位老师都清楚地了解这一点,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请了两位同学在讲台上演示了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出发直到相遇的过程,由这几个词语的理解到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过渡很自然。对于例题的学*,他们也都让学生自己来操作,互相来讨论,并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自己探究出相遇应用题的规律和特征,然后列出算式,是想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当中可能会碰到的几种不同场面,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配合课件演示

  加深学生理解。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情境,这是三节课三位老师的又一个亮点。“相向和相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朱喆老师在“知识陷阱”的练*中利用两个动漫人物在环形跑道上能否相遇的问题中向学生演示了“相对和相背”这两种运动方式,姚闻亚老师也在上课伊始利用课件演示汽车的三种不同运动时解释了“相对和相背”这两种运动方式,让学生仔细看,把看到过程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理解两种运动方式,从实物演示中抽象出线段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过程中,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言意识、合作意识。在朱喆老师请学生介绍自己在黑板板演例题的解题过程时,又一次巧妙的设计利用课件配合学生的讲解思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让课件又一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巧妙设计练*

  培养学生创新。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位老师在设计练*时,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几节课的练*形式多样:“试一试”、“练一练”、“考考你”、“智力陷阱”等,改变了原来的一题一题的题海战术,对相遇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一样的题型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6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上直接给出了两人同时相对而行的情境,而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想办法解决王老师怎样才能尽快拿到材料的问题,从而引出相遇问题,这样使学生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作为学生的组织者――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本土化,生活化。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

  上述案例中,当出示条件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想了解哪些数学问题,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出了一连串的五个问题。这一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不是与己无关的、枯燥无味的,而是生活中所必需的。从而唤起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孩子们带进数学天地。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数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去探索。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学*方式的转变是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如何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水*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求出了相遇的时间,并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解答,什么情况下用方程解答比较简单,通过合作学*,实现了知识上的互补,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学生体验到学*成功的愉悦,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构建能力,自我养成对待学*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上的三大要素,也是在教学方法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课堂上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决不示范。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还学生们一片蓝天,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自我调控的时间,学生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阅读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1)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5篇)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1

  “相遇问题”是四年级应用题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所以在讲解此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我就仔细对本知识点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一条事半功倍的的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我决定用两课时把本知识点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基础类型的课。

  课始先带领学生共同复*了“时间、速度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新知做以铺垫。然后重点是引领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相遇、同时、相向(相对)”的概念。主要采用的是实际演示法、游戏法和空间想象法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中最关键的词语加以理解。接着来我就开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举了一个行程方面的例题,首先是求路程、然后变换题型求时间,再求某一方的速度。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求每种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结合练*题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是知识的扩展。

  我主要是先对课后所涉及的知识延伸了行进行了分析,然后引领学生归纳出:

  1、同时,相向,不相遇。

  2、不同时,相向、相遇。

  3、相背。

  行程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经过大量练*之后,我再把知识面拓展到工作方面,让学生明白这种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工作方面求时间、求工作效率、求工作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2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这节课准备的时间不短,期间也跟师傅和其他老师讨论了,经过他们的指点,也修改了很多地方,认为这节课能上成功的,可还是失败了。

  一节课上完,并没有预期中的轻松,反而觉得心情很沉重,觉得好累,自认为准备的很充分,可到头来却一无是处。这节课失败之处在于教学环节详略不得当。本节课是以前学过的行程问题的延伸,有一定的难度,在推导公式环节,做为基础知识,本应当成重点来讲,我却讲的过于仓促,简单点出就过去了,于是从这里开始,后面学*活动的失败已是注定的了,公式没吃透,不理解,再加上例题与引入的题目有所不同,学生一下子懵了;我心里也犯嘀咕:“前边挺顺的,没讲错呀,学生怎么不会呢?”不会做的学生急在脸上,而我却急在心里,只能硬着头皮再讲,后面的反复讲,完全是弥补前半节课犯下的错误,费时、费力、还低效。

  第二次在二班讲授这节课,由于已经有了经验,所以在公式推倒方面,比较注意,配上修改过的课件,将这一环节展开了去讲,讲得比较细,但本来5至7题是准备让学生说解法并说依据的公式,但怕时间不够,只让学生简单说了下所用公式,这点处理的不好,应让学生都说出来,这样印象更深,对题目吃得更透。在讲解例题时,本要放手的更多一点,其实有些学生在分析题目、说解决方法环节已经说的很不错了,但我还是过多包揽,讲得多了,引导的少了。

  虽然这一块我已经比较注意了,但总是怕放开后,不好收回来,不觉得就说得多了,没有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多与其他教师研讨,毕竟一个人不会将问题考虑的非常全面,要多汲取他人的经验,备课时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就不会在课堂上发生自己无法预料和解决的问题了。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遇问题是在学*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本节课我从“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大胆“舍弃”书本过于知识化、形式化的例题,对教材合理整合,使学生学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因此我在设计上力求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这一思想,创设了两个走路的情境,先是一个人走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复*速度、时间、路程的有关计算,为新课的学*做好铺垫。接着是两个人走路,两个人相对而立,同时出发,知道碰到为止。让学生观察后描述他们走路的情况,揭示出同时、相对、相遇等术语的含义。进而探究两个人走路中的实际问题,即相遇问题。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我让两名同学演示走1分钟两个人分别走了多少米和两个人共走了多少米,接着演示2、3、4分钟两个人分别走了多少米和两个人共走了多少米,并用线段图表示出两个人所走的路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顺利地列出了求两地距离的两种算式,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但此时忽略了让学生选出更为简单的方法,导致练*时学生用速度和乘时间这种方法的人不是很多。另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情况较多,既相向运动有求路程的,又有求相遇时间的,还有相背运动求路程的,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有些应接不暇,如果把求相遇时间的内容放在下一课时,练*再充分些,学生掌握的.会更扎实一些。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4

  追及与相遇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达到极值(相距最远或最*),在这个专题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相等时达到极值并加以应用,如何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

  1、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这是最传统的知识传授教法,我们一般不会这样处理。

  2、教师首先从运动规律分析,速度小的物体加速追速度大的物体,在两物体速度相等之前,距离越来越远,直到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后两物体相互靠*,或者速度大的减速追速度小的在两物体速度相等之前,距离越来越*,直到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此后两物体相互远离;

  然后利用图像告诉学生,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或最*);

  最后,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即找二次函数顶点坐标或利用配方法求极值。 三种方法层层推进,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逐渐升高,作为一节内容,课堂会很丰满,很充实,教师的专业功底会让学生佩服,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会是一节认真但却听得很累的课,在课堂的全过程,学生的思维应该可以被调动,但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老师带着走。

  3、追及问题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对于简单的追及问题,学生基本上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处理,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简单的追及问题的*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处理,然后在学生自主处理的基础上,请不同的学生来告诉大家他们的解决办法,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很发散的,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覆盖了运动规律分析、图像、数学方法求极值(二次函数顶点坐标或配方法),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准确描述自己的做法,引导生生交流,共同总结,最后形成结论。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第三种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会觉得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自己找到的,而不是老师交给他们的,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实现,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驾驭课堂,让学生思维得到放飞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在经历了过程之后,总结知识,形成方法,并使学生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即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5

  一、灵活处理教材

  创设生活情景,是在学*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许多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经遇到过。在课的开始,朱喆老师就是创设了“淘气误把笑笑的作业本带回家了,要是你是淘气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自然地引出要给笑笑送去就遇到了今天学*的知识——相遇问题;而姚闻亚老师更是设计了一个同学们天天都耳闻目见的一段录像场面——凤二小大门口来往行人车辆的运行导入本节课;郭同春老师就用同学们都熟悉的校名:凤一小、三中、师范附小这几个熟悉的地方来设计了一个相遇问题的线段图引入,这些通过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的导入,让学生看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用到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关注学*过程

  注重学*方法的引导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而进一步关注“人”的发展。这几节课的三位老师教学都体现出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相遇问题在以前的教材中就是一个应用题的教学过程,老师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找条件和问题、老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而在这里三位老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的去研究和探索,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学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节课中,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学生自行解决的,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进行启发和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两地”、“同时”、“相向(相对)”、“相遇”是相遇应用题的四要素,是解答相遇应用题的关键,几位老师都清楚地了解这一点,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请了两位同学在讲台上演示了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出发直到相遇的过程,由这几个词语的理解到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过渡很自然。对于例题的学*,他们也都让学生自己来操作,互相来讨论,并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自己探究出相遇应用题的规律和特征,然后列出算式,是想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当中可能会碰到的几种不同场面,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配合课件演示

  加深学生理解。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情境,这是三节课三位老师的又一个亮点。“相向和相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朱喆老师在“知识陷阱”的练*中利用两个动漫人物在环形跑道上能否相遇的问题中向学生演示了“相对和相背”这两种运动方式,姚闻亚老师也在上课伊始利用课件演示汽车的三种不同运动时解释了“相对和相背”这两种运动方式,让学生仔细看,把看到过程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理解两种运动方式,从实物演示中抽象出线段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过程中,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言意识、合作意识。在朱喆老师请学生介绍自己在黑板

  板演例题的解题过程时,又一次巧妙的设计利用课件配合学生的讲解思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让课件又一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巧妙设计练*

  培养学生创新。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位老师在设计练*时,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几节课的练*形式多样:“试一试”、“练一练”、“考考你”、“智力陷阱”等,改变了原来的一题一题的题海战术,对相遇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一样的题型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2)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

  (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间间

  (4)点击热键和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4分钟后两人怎样?

  c、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五、聪明题。

  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 、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 点击课件中准备题 出示题目

  (2) 学生理解题意。

  (3) 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 间间

  (4)点击热键 和 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 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 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 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 学生试做。

  (5) 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 学生看书、质疑。

  (7) 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五、聪明题 。

  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应用题。

  2.使学生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认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和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第二种解法的思路。

  课前准备:布置课前预*提纲:

  1. 把表格填完整。

  2. 出发3分后,两人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说明了什么?

  3. 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

  (一)口答下面应用题:

  ⑴张华每分走60米,走了3分,一共走了多少米?

  ⑵一列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5小时,*均每小时行42千米,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师问: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板: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师:这两道题都是讲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这节课我准备研究两个人或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

  二. 新授:

  (一)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

  ⑴多媒体出示鸭子图,让学生观察:

  ①这两个鸭子出发的时间怎样?

  ②走的方向怎样?

  ③最后它们怎样了?

  ⑵多媒体演示后,学生回答刚才老师的问题。

  板:时间:同时出发

  方向:相向而行

  结果:相遇

  (二)出示课题及学*目标。

  ⑴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的,相向而行的,最后相遇的这一类应用题,也就是相遇问题。

  ⑵出课题:相遇问题

  ⑶出学*目标:

  ① 理解相遇 、速度和的概念。

  ② 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三)教学准备题

  ⑴多媒体演示表格,填表,师:昨天老师布置了3道预*提纲让同学们预*课本P58-59,现在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情况。

  ⑵指名回答提纲①,填表格。

  ⑶指名回答提纲②,出示相遇。

  ⑷指名回答提纲③,出示两家的距离正好是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

  小结:这道题他们是同时出发的,相向而行的,最后他们相遇了。

  (四)把准备题改成例题

  ⑴出示例题: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经过3分,两人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⑵审题:

  ①师问:张华和李诚出发的时间怎样?走的方向怎样?结果怎样 了?

  ②指名回答。

  ③师问:问题是求什么?求两家相距多少米也就是求张华和李诚的什么?

  ④指名回答。

  ⑤板: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正好是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

  ⑶教学第一种解法。

  ①多媒体演示第一种解法的思路。

  ②学生根据演示列式计算,

  板:603+703

  =180+210

  =390(米)

  ③学生讲解题思路。

  ④板:先求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再加起来。

  (4)教学第二种解法。

  ① 师问:还有别的解法吗?让学生试着列出式子。

  ② 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的解题思路。

  ③ 四人小组讨论解题思路。

  ④ 指名回答解题思路,板:先求速度和,再求总路程。

  ⑤ 齐读。

  (5)对比,小结。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这两种方法的思路相同吗?结果相同吗?

  (五)学*例5。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P58例5。

  提纲:①课本用了几种解题方法?

  ②每一种解题方法的思路是什么?

  (2)指名回答提纲。

  (3)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第二种解法的关系式:速度和时间=路程,并齐读一次。

  (4)质疑。

  四、巩固练*:

  1、 课本P59做一做1。

  2、 课本P59做一做2。

  3、 根据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多媒体出示)

  ① 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走来,甲每分钟走45米,乙每分钟走54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45+54)4

  ② 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485+525

  ③ 王师傅和*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两人一共加工4小时正好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25+20)4

  4.只列式不计算。(多媒体出示)

  ① 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45千米, 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快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② 李明和小冬同时从某地出发,背向而行,李明每分走55米,小冬每分走60米,经过4分,两人相距多少米?(多媒体演示背向而行)

  五.小测:

  ⑴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走来,经过6分相遇,(如图),求两地间的总路程。

  法一:①相遇时,甲行了多少米?列式:

  ②526表示:

  ③ 两地间的总路程,列式:

  法二:④两人的速度和,列式:

  ⑤两地间的总路程,列式:

  ⑵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两辆摩托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3千米,2.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A(42+53)2.5 B(53-42)2.5 C 42+532.5

  ② 客车和卡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卡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5千米,3.5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

  A (45+5)3.5 B (45-5+45)3.5C (45+5+45)3.5

  ⑶列式解答:

  甲、乙两个小组从两地同时相向挖一条水渠,甲组每小时挖42米,乙组每小时挖38米,经过3小时正好挖完。这条水渠共长多少米?

  多练题: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 甲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4小时与乙相遇。相遇后再经过2小时,甲、乙两人相隔多少千米?

  六.小比赛

  ⑴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甲列车每小时行50公里,乙列车每小时行40公里,经过4小时相遇。两个城市间的铁路长多少公里?( )

  A 50+404 B (50+40)4 C 504+404 D 40+504

  ⑵客轮和货轮同时从两个港口对开,16小时相遇。客轮每小时行28千米,货轮每小时行24千米。两个港口相距多少千米? ( )

  A (28+24)16B 2416+28C 2816+24 D 2824+2816

  ⑶小刚家在学校南面,志华家在学校北面。小刚每分走65米,走到学校用8分;志华每分走64米,走到学校用7分。求小刚家到志华家有多远? ( )

  A 658+647B 657+648 C (65+64)(8+7) D (65+64)7+65

  ⑷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6公里,3小时后两人还相距7.5公里,求两地间相距多少公里? ()

  A (16+5)3+7.5 B (16+5)3-7.5

  C 163+53+7.5 D (16+5+7.5)3

  ⑸甲乙两人各从所在村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走11公里,乙每小时走10公里,相遇时甲走4小时,乙比甲少用1小时,两个村间有多少公里? ( )

  A 114+101 B 114+10(4-1) C 114+10(4+1)

  D(10+11)4-10 E (10+11)3+11

  七.总结。师:这节课学*了什么?这类应用题有几种解法?

  八.作业:P61 1、2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3)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5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路程)”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旧知

  1、根据已知条件解答问题。

  电脑演示一位学生边走边唱上学的情景。

  “我是小小读书郎,蹦蹦跳跳上学忙。每分要走70米,4分才能到学堂。”

  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2、学生口答列式:70×4=280(米)。

  复*“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揭示特征,化解难点

  1、想想,说说

  电脑演示两个学生同时上学在校门口相遇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

  ①两个学生是怎么上学的?

  (板书:同时相对相遇)

  ②“相遇”的意思懂吗?请两个学生上台合作表演一下。

  2、填填,议议

  ①介绍人物及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有一天,他们约好,从家里同时出发,对而行,3分钟后恰好在校门口相遇。

  ②分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比一比,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走的时间

  小明走的路程(米)

  小芳走的路程(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米)

  1分

  2分

  3分

  ③分组汇报表中所填数据。

  走的时间

  小明走的路程(米)

  小芳走的路程(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米)

  1分

  70

  60

  130

  2分

  140

  120

  260

  3分

  210

  180

  390

  ④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式,分析表中数据,加深对“相遇问题”特征的理解,并初步感知相遇问题数量间的关系,渗透两种解法。

  “130米是什么?”——表示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即“速度和”(板书:速度和)

  “260米是怎么得来的`?”——渗透两种方法即:140+120,130×2。同时说“2分”是“相遇时间”。(板书:相遇时间)

  “390米是怎么得到的?”——强调两种方法,即把各自的路程相加210+180);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130×3)。

  “390米表示什么?”——两人3分钟所走路程的和,实际上就是两家之间的离。

  三、解答例题,理清思路

  1、尝试例5(稍做改动)。弄清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掌握两种解法。

  ①将上题中“同时行3分钟”改成“同时行4分钟”,其余条件不变,仍然求两家相距多远?”学生读题后尝试练*。

  ②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两种方法。

  先求两人4分钟各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70×4=280(米)

  60×4=240(米)

  280+240=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70×4+60×4

  =280+240

  =520(米)

  先求两人1分钟一共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70+60=130(米)

  130×4=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70+60)×4

  =130×4

  =520(米)

  2、质疑小结,揭示课题。

  ①想一想,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②概括“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③揭示课题。

  这两种解法都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不过,第一种方法是用各自的速度乘各自的时间,得出各自的路程,然后相加求和;第二种方法用速度和乘相同的时间。象这样两人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基本练*。

  用两种方法完成课本第37页上的练一练,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先求什?再求什么?

  2、变式练*。

  电脑演示小明和小芳放学的情景。

  ①认识“相背而行”(板书:相背)

  ②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1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2分呢?4分呢?结果怎样?

  揭示“相背而行”和“相对而行”求总路程时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

  3、拓展练*。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脑演示:张教授、李经理分别从湖州、上海去杭州参加经贸会,临行前一段对话情景。

  对话实录如下:

  张教授:喂,李经理吗?我已坐在湖州去杭州的大巴上。

  李经理:知道了,张教授,你车子的速度怎样啊?

  张教授:大概每小时行70千米吧!

  李经理:这样吧!我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行100千米,过2小时,我们就可在杭州见面啦!

  张教授:杭州见!一路*安!

  李经理:好,一路*安,杭州见!

  分组合作,进行探究。

  ①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从对话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②根据刚才捕捉的信息,能解决哪些问题?比一比,看哪个组提出的问题多?

  ③汇报提出的问题,交流解决的方法。

  ④生活中的行程问题,是不是一定都是这样?有没有别的情况?

  4、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数学问题,刚才大家出的问题,都有一定价值。有些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解决了,有些问题还需要续学*,深入研究,将来去解决。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第1——5题

  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

  同时相对(背)相遇

  速度时间路程

  (和)(相同)(和)

  ⑴70×=280(米)⑶70+60=130(米)

  60×4=240(米)130×4=520(米)

  280+240=520(米)

  ⑵70×4+60×4⑷(70+60)×4

  =280+240=130×4

  =520(米)=520(米)

  答:两家相距520米。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 、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 点击课件中准备题 出示题目

  (2) 学生理解题意。

  (3) 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 间间

  (4)点击热键 和 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 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 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 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 学生试做。

  (5) 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 学生看书、质疑。

  (7) 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五、聪明题 。

  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3

  一、 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 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学生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 创设情境

  1. 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 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 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 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 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良好状态下去发现数学知识。]

  2、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 3 2 5 10

  2 6 4 10 5

  3 9 6 15 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两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运动规律:①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为0,即相遇了;②相遇时,两者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③因为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时,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学生在活动中把直接经验内化为知识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

  3、 应用规律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 自己选择学*方式

  A 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 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 请教同学

  (2) 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让学生借助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屏弃了过去的整齐划一的教法,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好的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对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让他们向同学请教;对乐于借助教材的学生,让他们看书,依提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 巩固深化

  1、 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钟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 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题。

  (1)练*十八 1、2

  (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均 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 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4)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

  今春,我校开展了“三生”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六一班的吕梅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执教了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课。本节课主要是教学利用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等基本知识来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依据“三生”课堂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制订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学*重难点是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本节课的精彩,我认为就源于生成。

  一、教材的整合奠定生成

  在课本中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的。但是根据我班学生的生活学*实际,我选择了把用比例解决问题放在比例的应用最前面学*。事实证明,教材的整合是正确的,它奠定了本节课生成的精彩。

  当我用课件出示例5后,学生一下子就议论开了:8吨水是数量,水费12.8元是总价,单价一定,水费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水费和数量成正比例。这和我当初的预设是不一样的,我的预设是学生会说出用算术方法解决。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用比例知识可以解决,我想就是源于刚学*过正反比例的意义。此时,我很庆幸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这样的生成是有益的。

  二、知识的迁移塑造生成

  知识的迁移就是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的影响。就是因为这种影响就会在学生的学*过程中塑造出多种生成。

  当我让学生汇报例5的解法时,肖俊飞同学的.回答是X :8 = 19.2 : 12.8 。我立即惊讶于学生的聪明,这是根据前几节课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模仿着列的,这个比例也是对的,虽然没有按照这节课的正比例关系式来列,没有按照老师的预设来进行,但是我很高兴有了这样的生成,那么围绕这个生成,后面的学*就轻松多了。

  教学完本节课后,我认为教学中也有不足: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这个比值相等应该是学生最应该详谈的地方,我认为在课堂上体现不很明显。

  其次,最后的巩固练*,有点过于简单,层次不清楚,形式单一。

  就我个人的备课情况来说,过多的考虑了教师如何教,较少的分析学生,对学生的学*情况预设简单,有种想牵着学生走的思想,课堂教学不够开放。

  假如让我重教这节课,我打算这样改进:

  首先复*铺垫的时候增添一些求每份是多少的和求几份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题目,这样做后,我相信当我问学生:怎样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会很轻松的用算术方法解决。

  再者,再次教学时,我会放手更多一些,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散到这些问题中,学生在讨论汇报中学*新知。

  最后的练*,我也想增加一道题目中数据单位不同的用比例解决的问题。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还想增加一道“比例连连看”的游戏题,以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总之,不管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动态变化,即生成,所以,作为教师只有积极创造一种宽容氛围,用心呵护生成,才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变得精彩。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

  在教学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杂

  第一个容易混杂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还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直接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观,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懂得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依样画葫芦罢了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课后我又对照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懂得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2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入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懂得,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懂得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2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2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入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学生的懂得,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础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通过方框中的说明突出了怎样进行思考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要断定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总价和数量的比是相等的”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解答,并在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改变例1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该怎样解答成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这里使学生学惯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在原有熟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入一步熟练地断定成正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懂得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熟悉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入行断定,这是数学学*所特有的能力

  课堂小结起着整理回纳、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不恰当的课堂小结也许适得其反我带领学生把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整理、归纳得天衣无缝,这样的小结对学生的当前解题确有帮助,或许在提示用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是不会出错的但新课程强调的是面向学生的未来,试想想,这样的小结会给学生的将来带来什么?

  由于把用比例解应用题回结为这样的四步,学生在解题时按照这样的四步也许是不会错的,但实际上用比例解应用题时,有的也不必一定要按照这样的四步,尽可能简单的列出算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列出比例式的题就出不来好效果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做不到机动开放了更不用说通过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机动性品质了

  通过对这节课的总结,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把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3

  今春,我校开展了“三生”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六一班的吕梅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执教了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课。本节课主要是教学利用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等基本知识来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依据“三生”课堂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制订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学*重难点是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本节课的精彩,我认为就源于生成。

  一、教材的整合奠定生成

  在课本中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的。但是根据我班学生的生活学*实际,我选择了把用比例解决问题放在比例的应用最前面学*。事实证明,教材的整合是正确的,它奠定了本节课生成的精彩。

  当我用课件出示例5后,学生一下子就议论开了:8吨水是数量,水费12.8元是总价,单价一定,水费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水费和数量成正比例。这和我当初的预设是不一样的,我的预设是学生会说出用算术方法解决。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用比例知识可以解决,我想就是源于刚学*过正反比例的意义。此时,我很庆幸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这样的生成是有益的。

  二、知识的迁移塑造生成

  知识的迁移就是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的影响。就是因为这种影响就会在学生的学*过程中塑造出多种生成。

  当我让学生汇报例5的解法时,肖俊飞同学的回答是X :8 = 19.2 : 12.8 。我立即惊讶于学生的聪明,这是根据前几节课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模仿着列的,这个比例也是对的,虽然没有按照这节课的正比例关系式来列,没有按照老师的预设来进行,但是我很高兴有了这样的生成,那么围绕这个生成,后面的学*就轻松多了。

  教学完本节课后,我认为教学中也有不足: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这个比值相等应该是学生最应该详谈的地方,我认为在课堂上体现不很明显。

  其次,最后的巩固练*,有点过于简单,层次不清楚,形式单一。

  就我个人的备课情况来说,过多的考虑了教师如何教,较少的分析学生,对学生的学*情况预设简单,有种想牵着学生走的思想,课堂教学不够开放。

  假如让我重教这节课,我打算这样改进:

  首先复*铺垫的时候增添一些求每份是多少的和求几份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题目,这样做后,我相信当我问学生:怎样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会很轻松的用算术方法解决。

  再者,再次教学时,我会放手更多一些,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散到这些问题中,学生在讨论汇报中学*新知。

  最后的练*,我也想增加一道题目中数据单位不同的用比例解决的问题。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还想增加一道“比例连连看”的游戏题,以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总之,不管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动态变化,即生成,所以,作为教师只有积极创造一种宽容氛围,用心呵护生成,才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变得精彩。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4

  今春,我校开展了“三生”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六一班的吕梅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执教了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课。本节课主要是教学利用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等基本知识来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依据“三生”课堂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我制订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学*重难点是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本节课的精彩,我认为就源于生成。

  一、教材的整合奠定生成

  在课本中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的。但是根据我班学生的生活学*实际,我选择了把用比例解决问题放在比例的应用最前面学*。事实证明,教材的整合是正确的,它奠定了本节课生成的精彩。

  当我用课件出示例5后,学生一下子就议论开了:8吨水是数量,水费12.8元是总价,单价一定,水费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水费和数量成正比例。这和我当初的预设是不一样的,我的预设是学生会说出用算术方法解决。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用比例知识可以解决,我想就是源于刚学*过正反比例的意义。此时,我很庆幸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这样的生成是有益的。

  二、知识的迁移塑造生成

  知识的迁移就是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的影响。就是因为这种影响就会在学生的学*过程中塑造出多种生成。

  当我让学生汇报例5的解法时,肖俊飞同学的回答是X :8 = 19.2 : 12.8 。我立即惊讶于学生的聪明,这是根据前几节课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模仿着列的,这个比例也是对的,虽然没有按照这节课的正比例关系式来列,没有按照老师的预设来进行,但是我很高兴有了这样的生成,那么围绕这个生成,后面的学*就轻松多了。

  教学完本节课后,我认为教学中也有不足: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这个比值相等应该是学生最应该详谈的地方,我认为在课堂上体现不很明显。

  其次,最后的巩固练*,有点过于简单,层次不清楚,形式单一。

  就我个人的备课情况来说,过多的考虑了教师如何教,较少的分析学生,对学生的学*情况预设简单,有种想牵着学生走的思想,课堂教学不够开放。

  假如让我重教这节课,我打算这样改进:

  首先复*铺垫的时候增添一些求每份是多少的和求几份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题目,这样做后,我相信当我问学生:怎样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会很轻松的用算术方法解决。

  再者,再次教学时,我会放手更多一些,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散到这些问题中,学生在讨论汇报中学*新知。

  最后的练*,我也想增加一道题目中数据单位不同的用比例解决的问题。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还想增加一道“比例连连看”的游戏题,以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总之,不管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动态变化,即生成,所以,作为教师只有积极创造一种宽容氛围,用心呵护生成,才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变得精彩。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5

  1、联系生活,旧知迁移。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练*,新知的学*往往需要旧知或生活经验作支撑。所以在环节的设计上,我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图引出问题“李奶奶家的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后,我要求学生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同时为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埋下伏笔。

  2、注重策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先是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归一法”解决问题。之后,我激励创新,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空间,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3、精心设计,学以致用。

  在题型设计上,我尽心设计了“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的变式练*和“测量树高”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问题的同时不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形成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价值,深刻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回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课堂的学*气氛并没有调动起来,学生发言不积极,各个环节的语言还要不断推敲,还有质疑问难不够充分。每次反思总有不足,可是每次还是很有收获。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6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怎样找出等量关系。在新课的教学中,围绕比例应用题的特征设问:题目中有三种量?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量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怎样?它们成什么比例?你能写出等式吗?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思考,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学生放在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和合作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结构严密,学生练得多,掌握得好。当堂验收绝大多数学生全部正确,学困生都掌握得不错。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堂课的教学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对学生基础了解太少,从学生回答问题看,学生对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哪种量一定,怎样找出等量关系掌握不好,这是我备课时没想到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果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或者基本知识没过关,课堂也就失去了色彩。

  (2)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如果难度稍有提高,正确率就难说了。学生一般都不喜欢用比例方法,而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很难接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惯是难以改变,一种新的思维的注入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提到,去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惯。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5)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1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的学*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的精神,最终掌握植树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总的来说,本节课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效率也高,较好地展示了动手操作、合作学*的优势,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本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设计不同的植树方案,有利于学生发挥小组交流合作的优势,学生在相互的表达和倾听中促使思路的清晰化,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练*的设计独特、新颖、有梯度:

  本节课的教学我既注重教学过程,也注重教学效果。在练*环节中,我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体现了分参次教学。同时我还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树相关问题,有效实现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目的。

  由于练*的解答采取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模拟植树)——交流讨论(植树方案)——得出结论(三种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结论(解决生活中植树的相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做了适时的点拨。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2

  “数学广角”单元,主要是要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的问题的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隐藏的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虽说数学广角这一单元主要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者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但这部分知识对于基础教差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难点。这部份孩子很难从基础的题型中提炼出数学模型。根据这部分孩子的认知程度,他们能理解基本题型就已经是很不错了。题型一经变式,就没办法理解了。

  这单元的知识,要因材施教,设置多个教学阶梯,做到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从简单的生活事例入手,让所有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这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时要让每个孩子不管通过什么方法,都必须弄懂的基础。最后才对一些题型进行变式,但变式的题型不要求所有孩子都能明白。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3

  1.教学设计力求有深度有厚度。《植树问题》这一课的核心不是掌握公式,套用公式解题,而是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中,体验一一对应,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学设计分两条主线走:一条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为线索,使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生活问题--猜想验证--建立模型”不断数学化的过程,较好的实现了自由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过渡到相应的“数学模式”。然后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把数学化的东西又回归生活,再一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条主线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不仅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化繁为简的思想,同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感悟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后,积极主动地进行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不同形式进行探究验证,整个课堂老师则引导学生在质疑、猜想中动手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汇报;在汇报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植树问题数学模型。

  本节课还存着许多问题:

  1.环节处理不够恰当,造成时间的把控上不够精准。整节课感觉有点赶时间,走流程,重点知识不突出。比如在对“间隔数”如何来求上花的时间有点少,有些学生对如何快速求出“间隔数”还存在着疑惑。

  2.由于没有展台,以至于不能清晰地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不能直观地看到数据,让验证更具有说服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期望能透过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改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和调控、处理课堂生成的潜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更棒的自己。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4

  今天我们开始了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数学广角》的学*,本单元中只要学*的是有关植树问题的学*,植树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是一个难度,基本上是将奥数的知识渗透进入了。为了能够让那个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我今天只和孩子们研究了植树问题中的例1,一边两端栽的情况。现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况,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1、抽象思维不够灵活,比较匮乏。

  在教学的时候刚开始给出了例题,让孩子读了题,然后进行分析,可是学生很茫然连题意都理解不了,这时自己也有些紧张了于是就给孩子恩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可是“植树问题”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他的目的最终也是回顾生活中为服务生活做准备,可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对于这样的题型又不好用实验去表示,所以老师在丰富的语言和表达在这节课中也显得很无力的,学生听得仍然是一脸的茫然,教师也真是一脸的无奈呀!所以针对的这样的情况,我用图示给孩子们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演示和讲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理解,我很高兴啊!

  2、知识的迁移存在很大的欠缺。

  在例题中给出的是“植树的问题”理解了,可是在练*的时候把植树问题变成了“要求插红旗、安路灯、安电线杆”的题就不会做了,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了,就不会于例题联系起来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也充分看出来了学生对知识的类比能力的欠缺。这也是自己比较忽略的一点。

  3、学生不会举一反三的应用。

  在一道题中给出全长、间隔长让学生求棵树,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勉强的求出,可是,变化一下,给出间隔长、棵树,要求全长就不会了,感觉很困难了,眼神一下子就变得很茫然了。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了变化很欠缺,分析能力比价弱。

  总之,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课中,重点引导学生的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加强,训练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题,加强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做到出来题能够想到是那种类型,应该用那种方法。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5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内容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头植、两头都不植、封闭情况下的植树问题(一头植和一头不植)这三种情况。w我选取的是第一课时两端种植,怎样才能让学生即能学会,还要学的轻松呢,我反复研读教材,两端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模型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我这节课重点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奇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渗透“以小见大”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风景,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要学*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同时改小数据,将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段数+1,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可引导通过“以小见大”数形结合来找规律加以验证,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这节课的设计依据了认知规律:通过例题感知间隔,以例题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实质,多角度应用拓展。从而不失时机给学生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将来的后续学*积累更丰富实用的思想经验。

  二、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反映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均分成若干间隔,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设立公交车站等等。让学生从中悟出植树问题的模型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学生已经自主地寻找到植树中前两种的规律后,我适时的提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植树的情况呢?通过学生的举例,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整节课,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表现的很活跃。

  三、本节课的不足:

  1、把学生对于段数+1应做更多的探究,部分学生并没有理解这个知识点,只会运用,应再多加讨论,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因。

  2、一堂课上下来,觉得还是对学生扶的很牢,没有完全放开,以至课堂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期待日后调整改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这节课我很尽心尽力,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新的教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过程,总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参考了很多资料,学*了很多方法,为的是让这节课的遗憾能少一些。我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及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得数学学*的思想方法得到深度的渗透。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6

  课前,我利用一根绳子按一定的间隔把小棒(当小树)捆在上面,结成一个封闭图形。课开始让学生观察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这时我不失时机的从一棵树那里剪开,这时学生露出了奇怪的眼神,同时我提出这属于线段上植树问题的哪一种情况,学生很快就喊出:一端种另一端不种:棵树=间隔数。课中利用形象的课件出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学生轻松的获取了新知。(课始我设计的目的加深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课后,我给学生了一个问题:我班有55名学生,如果要站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方队,这个正方形方队最外层一共有几人?方队一共有几人?学生纷纷开始讨论,七嘴八舌找我讨论,我没有及时告知他们答案,而是让体育委员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实际的站队,让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个单元的学*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虽然本单元教学有点难掌握,但只要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突破难点。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6)

——《相遇问题》说课稿(5)份

  《相遇问题》说课稿 1

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津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步计算和应用》中的相遇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分析教材,理清思路。优选教法,注重学法。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一、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学生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创设情境

  1、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5)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2、实践操作。

  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两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运动规律。

  ①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为0,即相遇了。

  ②相遇时,两者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

  ③因为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时,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学生在活动中把直接经验内化为知识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

  3、应用规律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自己选择学*方式。

  A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请教同学。

  (2)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让学生借助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屏弃了过去的整齐划一的教法,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好的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对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让他们向同学请教。对乐于借助教材的学生,让他们看书,依提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巩固深化

  1、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

  2、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题。

  (1)练*十八1、2。

  (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相遇问题》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 说课内容:《相遇问题》是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中的第一课。

  2. 教材分析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3个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③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3.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 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4. 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了以下的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③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课重点制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制定为: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二、 说教法学法

  本课注重学生体验的过程:学*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体验相遇问题中两人或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一难点,让学生模仿相遇过程和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使学生体验并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

  三、 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 复*旧知,导入新课

  (二) 模拟情景,探究新知

  (三) 巩固新知,课外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首先我请一个学生在教室里走一走,引出速度,然后请学生提一个问题,从而复*旧知:路程=速度×时间;接着出示几道复*题复*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最后总结: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人或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同学引出旧知,不仅激起了学生学*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旧知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我设计让同桌模仿相遇过程和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然后接着问:“刚才在手势表示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这时学生发现小轿车的速度快,面包车的速度慢;两辆车所走的路程就是总路程。或者学生还能发现“从出发到相遇两人用的时间一样”,这时出示路线图让学生根据两人的速度信息估计在哪里相遇。因为小轿车的速度快所以相遇地点应该在李村附*。理解“两人所用时间一样“是本节课的难点,班里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还不理解。所以,通过播放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在学生观看路线图的过程中,我打算分三个小步骤。首先,播放1小时小轿车和面包车所走的路程,提问:小轿车走了多少千米?面包车走了多少千米?用了多少时间?其次,继续行走了1小时,各走了多少千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两人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为什么相同呢?这又引起了学生思维上的冲突,这时再将重放幻灯片,学生就会发现她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从出发到相遇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难点在学生观看中,探索中自然而然的突破了

  第三个环节,出示P57试一试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新知,从而达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相遇问题》说课稿 3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变单一的知识教学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自主学*、探索学*、创新学*成为数学学*的主流。

  相遇问题是在学*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学*,帮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水*。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组织形式: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进行教学。一个小组要最快最好地完成学*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必然会团结协作,积极思考。这样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利于面向全体,人人都有发言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小组间的竞争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教学过程:

  1、从实际出发,初步感知。

  “相向、相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学生初步感知。我设计了“怎样知道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学生参与学*的兴趣。引出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方法,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接着又问“如果找你的好朋友来,你们两个人合作,怎样能较快的走完从家到学校的路,再算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小组合作想办法,汇报交流时,学生想出了两种方法,借助这两种方法帮学生初步感知“相向、相背”的含义。

  2、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情境。分别演示两种运动方式,让学生仔细看把看到过程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理解两种运动方式,从实物演示中抽象出线段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过程中,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言意识、合作意识。

  3、小组编题,自主探索。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在充分认识两种运动方式后,问“你想研究那种运动方式”,“认识了这两种运动方式,你想通过这两种运动方式知道什么”,这一环节给学生选择的空间,激活了学生思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运动方式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全班交流时,对板演同学的解答过程,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再讨论解决疑问。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以培养,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激发,这样就使课堂上的单向信息交流变为多向信息交流,激发了学生参与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设计练*,培养创新。

  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练*时,我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课的练*形式有:只列式不计算、提问题列算式、选择、思考,改变了原来的题海战术,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

  在练*层次的设计上:只列式不计算是基本练*,使学生对两种运动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问题列算式练*,问题开放,学生自由的提出问题再解答,在处理这个练*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比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同学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唯恐落后)对相遇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选择题提高学生灵活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考题设计时,我考虑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中,自主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遇问题》说课稿 4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变单一的知识教学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自主学*、探索学*、创新学*成为数学学*的主流。

  相遇问题是在学*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学*,帮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水*。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组织形式: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进行教学。一个小组要最快最好地完成学*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必然会团结协作,积极思考。这样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利于面向全体,人人都有发言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小组间的竞争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教学过程:

  1、从实际出发,初步感知。

  “相向、相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学生初步感知。我设计了“怎样知道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学生参与学*的兴趣。引出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方法,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接着又问“如果找你的好朋友来,你们两个人合作,怎样能较快的走完从家到学校的路,再算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小组合作想办法,汇报交流时,学生想出了两种方法,借助这两种方法帮学生初步感知“相向、相背”的含义。

  2、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情境。分别演示两种运动方式,让学生仔细看把看到过程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理解两种运动方式,从实物演示中抽象出线段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过程中,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言意识、合作意识。

  3、小组编题,自主探索。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在充分认识两种运动方式后,问“你想研究那种运动方式”,“认识了这两种运动方式,你想通过这两种运动方式知道什么”,这一环节给学生选择的空间,激活了学生思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运动方式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全班交流时,对板演同学的解答过程,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再讨论解决疑问。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以培养,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激发,这样就使课堂上的单向信息交流变为多向信息交流,激发了学生参与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设计练*,培养创新。

  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练*时,我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课的练*形式有:只列式不计算、提问题列算式、选择、思考,改变了原来的题海战术,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

  在练*层次的设计上:只列式不计算是基本练*,使学生对两种运动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问题列算式练*,问题开放,学生自由的提出问题再解答,在处理这个练*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比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同学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唯恐落后)对相遇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选择题提高学生灵活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考题设计时,我考虑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中,自主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遇问题》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解答简单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运动和时间变化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时间和路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一)口答列式,并说明理由.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24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行驶240千米需要几小时?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创设情境

  1.录音(或录相)“有一天,张华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没在意将同桌李诚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给李诚打电话通知他,两人在电话中商量了一会,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办法可以让张华把作业本还给李诚呢?同学们你能帮助他们想出几种办法呢?”

  2.小组集体讨论

  (1)张华送到李诚家;

  (2)李诚来张华家取走;

  (3)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途中相遇,交给李诚.

  3.认识相遇问题

  (1)找两名学生表演第三种情况,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是怎么走的?(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2)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越来越*,最后变为零)教师指出:当两个人的距离为零时,称为“相遇”

  具有“两物、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这种特点的行程问题,叫做“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三)出示准备题:

  张华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60米

  李诚走的路程70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现在两人的距离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思考:

  1.出发3分钟后,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说明什么?(相遇)

  2.两个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两人所走路程和=两家距离)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3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教师指名读题,并在例题中“同时”、“相遇”的下边用红笔做上标记.请同学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

  2.动画演示两人行进的过程,并在图中显示出已知数据.(演示课件:相遇问题)

  3.由学生尝试解答例3

  4.结合线段图订正答案.

  方法一:65×4+70×4 方法二:(65+70)×4

  =260+280=135×4

  =540(米) =540(米)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5.比较

  (1)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简便?

  (2)两种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巩固练*

  (一)志明和小龙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龙每分走52米,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二)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2.5小时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讨论:行程问题在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动动方向、运动结果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出发地点:两地

  出发时间:同时

  运动方向:相向(相对、对面)

  运动结果:相遇

  (三)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出发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四)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车*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由学生用手势表述题意.

  2.比较:与前面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五)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

  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经过2小时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由学生用手势语言向同组同学介绍题意.

  2.由学生独立解答

  3.出示四种不同解法,请同学小组讨论并做出判断.

  方法一:75×1+75×2+69×2 方法二:75×(1+2)+69×2方法三:75×1+(75+69)×2 方法四:(75+69)×(2+1)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上面两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行程问题也还有许多变化,请你猜一猜,行程问题还可能有哪些变化?

  (相背、同向、不同时、不相遇、相遇后返回第二次相遇,三个物体运动??)今天我们学*的是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一种,求路程,它需要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怎样求?如果要求“相遇时间”该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怎样求呢?请同学们在课下思考?

  五、课后作业

  (一)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二)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均每小时行38.5千米.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