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其中的一个特点是把加减法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本节课通过解决“有几瓶牛奶”这一问题,让学生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一、体现问题性

  问题是科研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复*时,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决,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在导入新课时,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要热爱劳动。然后利用课件出示了1箱有9瓶牛奶,1箱有5瓶牛奶的图请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如一共有几瓶牛奶?左边比右边多几瓶牛奶?右边比左边少几瓶牛奶等问题。我请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这种探讨问题的资源来自于学生,缩短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学生学得不亦乐乎,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效果。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

  二、体现体验性

  体验使学生学*进入生命领域,使学*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把小棒数一数、摆一摆、分一分、算一算,使学生体验到“9+5”的知识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体验学*数学充满着活动与创造,这样所学的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算法多样化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

  1、尊重学生独立思想;

  2、学生表达多样化;

  3、解题方法多样化,但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本节课中,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如:

  (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

  (2)把5根分成1根和4根,9+1=10,10+4=14;

  (3)把9根分成4根和5根,5+5=10,10+4=14;

  (4)我不用摆小棒,因为10+5=15,所以9+5=14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生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射出来。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2

  《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探索中初步理解“凑十”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同时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上课一开始,我借助几个复*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用10来计算会很方便,为后边理解“凑十法”埋下伏笔。接着出示了小朋友喜爱的动物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通过故事情境的导入,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借助学具探索多种算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作为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细节处理的还不够好。比如:出示动物图片时,语言不够生动,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教具的利用不够到位,如情境中的牛奶瓶等;同时课堂的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3

  本节课通过解决“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完毕,总结整理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探索和反思:

  1、今年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对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算理并不了解,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省时、效果好。

  2、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我为了保护并激发其学*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我都延缓评价,并且多鼓励。

  3、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来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办法,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不强化计算方法的说理训练。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本节课学生想出了不多的解决方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的迸发出来。

  4、我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环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探讨、交流、体会。本节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节,对突破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学生在知识的学*过程中,教师只可组织、引导、参与学生的活动,但不可以直接告诉结果。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在体验中发现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时间问题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怎么样做到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完整的完成教学任务,期待大家共同的探讨。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1

  一、教材的解读

  “9加几”的内容,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也是后续学*的基础。所以,在本节内容中,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篇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计算的方法和“凑十”的策略,为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打下基础。

  教材这样呈现:

  1.出示两个盒子分别装有9瓶牛奶和5瓶牛奶的情境,接着围绕“一共有几瓶牛奶”的问题展开讨论。

  2.通过摆小棒得出三种方法,方法一:数出来的,9根接着往下数,10,11,12,13,14,一共有14瓶牛奶。方法二:从5根小棒里拿出1根和 9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方法三:从9根小棒里拿出5根和5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3.通过拨或观察计数器并说一说,借助对“10个一是1个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满十进一”。

  4.通过读图,动手圈一圈,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算出结果,进一步体会在9加几的计算中,“凑十”的策略和计算的全部过程。

  解读:

  1.“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正如校长常说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计算内容只有两个方面, 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也就是乘法口诀表的熟记),所以如果学生能知道9加几是怎么算的,那么后面的8加几、7加几、6、5加几的都很容易掌握了。

  2.为什么要教学生“凑十法”,目的是把9加几转化成我们前面学过的10加几就是十几,方法很重要,这样处理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学生容易接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凑十”的过程,让多个学生说,如学生说不出来,出示课件的示范,再引导学生说。适时抛出疑问:①为什么要从5里拿出1和9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2,拿出3呢?②为什么要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6,拿出7呢?

  3.计算方法不同,也就是策略不同,但是算理是一样的,满十进一,9加 1凑成十,再加上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4.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由摆小棒、拨计数器到圈一圈就是一个发展的顺序,这个顺序不能乱,也不能太着急。

  二、教学环节的预设

  (一)回顾旧知,体会“10”。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加几就是十几的两种练*题,进一步体会“10”,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找到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尊重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为本课时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做好铺垫,同时把数学中的10与生活中的10建立联系,体会方便、简便。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第一学段的目标。

  (三)动手操作,理解算理。设计意图:分三个层次掌握算法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1.重视借助对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重点放在通过摆小棒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的两种方法(拆小数和拆大数),这是重要环节。2.直观演示计数器的计算过程,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10的满十进一的道理。3.通过圈一圈建立9加几的数学模型——凑十。

  (四)课堂回顾,总结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现出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多种方法。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算法,逐步从直观过渡到算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灵活应用,巩固提升。设计意图:知识的巩固必须通过不断的练*而得,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圈一圈的目的并巩固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六)布置作业,强化算法。设计意图:布置与课时相关的练*作业,是一种练*的巩固,想通过一定量的练*让学生掌握并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实际教后的反思

  1.作为起始课,我认为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摆小棒一环节让学生明确怎么摆,课堂有秩序,不乱哄哄的。课堂中注重方法的引导,练*渗透进去。当学生在课堂中预设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时,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教学环节很清晰,特别摆小棒,学生不会说,老师示范说,课件示范说,但不要要求学生按规定的'语言,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拆小数,为什么要转化与10加几,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就可以了。

  2.学生能借助摆小棒说出凑十的过程,且算理理解比较透彻。并且在总结时学生懂得凑十法的目的是要把9加几变成10加几,而10加几就是十几,这样计算就得容易了。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比较少,这也是今后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学*与积累的。

  4.时间上的安排还是没能上完所有的教学环节,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种解法时,时间用得过多,导致后面比较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如预设的练*题是P80第1题和第4题。

  5.拨计数器的环节太快了,要尊重教材,拨计数器如教材中的图,不要变成地上的五个珠子。凑十法中的拆小数和拆大数的优劣要讲但注意度,不宜讲太多。尤其是拆大数教材中的设计意图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一双手两个5等。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2

  《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探索中初步理解“凑十”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同时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上课一开始,我借助几个复*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用10来计算会很方便,为后边理解“凑十法”埋下伏笔。通过故事情境的导入,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借助学具探索多种算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1、 体现问题性

  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课的开始,我出示一盒有9瓶牛奶,一盒有5瓶牛奶的图,请学生提出问题,接着用自制的教具“牛奶盒子”来解决问题,这种探讨问题的资源来源于学生,缩短了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学生乐于去探索。

  2、 体现体验性

  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圈一圈,拨一拨,是学生体验到9+5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使所学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3、 体现算法多样性

  算法多样性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算法多样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尊重学生独立思想;

  2、学生表达多样化;

  3、解题方法多样。

  但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本节课中,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题。

  通过这节课,至少给了我两点启发:

  1、“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传统的备课往往是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这样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教材上,而忽视了“备学生”。反思本例,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加减法,很多孩子对2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所以他们能准确的说出9+5的结果,但是还没有掌握系统的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们体验“凑十法”,感受凑十法的简便性,为以后的8加几和7加几的学*奠定基础。本节课的设计就是针对学生的经验,在备课时,是先找到几名学生,先提出自己的几个问题,看学生的反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所设计的问题,这样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摸索,精心设计了学生听得懂的核心问题,预设了学生的回答。

  2、一年级的教学,教学常规很重要,学生的学*兴趣也很重要。一节课一定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应该积极的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主动参与进来,主动地去探索、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细节处理的还不够好。比如:出示图片时,语言不够生动,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讲解和引导不够到位,如学生拨计数器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课堂的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比较匮乏。但是最大的不足就是对知识对这节课的真正意义还没有完全领悟,知识停留在很浅显的认识水*上。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3

  可幕教学点到我校对新教师进行了素质了解和常规的检查。我的授课内容是《有几瓶牛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

  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这节课前,学生已学*掌握了11~20各数及10加几、减几。学生对得数是10以内的加减法已有了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用拍十的游戏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圆片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办法,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倡导方法多样化,目的是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我在设计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目的是让学生先自己优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自己收获了许多,也认识到备课当中以及实际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应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本节课教学中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只感知了凑十的方法,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正如几位听课老师说的,在教学中,我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说,开拓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说得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

  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种解法时,时间用得过多,导致后面比较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课的准备过程是自己提高的过程,讲课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正是在反思中体会的这些不足,让我进步,学*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菁华3篇)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1

  这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一开始上课,我设计了猜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有的学生说:“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个房间吧!有的学生说:“大米粒太小,能装满一个衣柜吧!”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测量,就测量一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稿纸、有的学生准备米粒、或一定数量的1元硬币……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准备的东西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各组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等,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315公顷;1亿粒大米约1吨重……。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我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一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有3个多王屋的天坛峰那么高;1亿本数学书有74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直观的感受了1亿的大小。整节课,我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台和空间。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2

  《一亿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我们是从测量硬币的高度开始的。一枚薄薄的、小小的硬币捏在我手里,藏匿在我指缝间是那么的不起眼。让孩子们将一亿枚硬币的高度跟国际大酒店一比高低,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课刚开始,孩子们便热情高涨。

  学生对1亿的猜想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多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 我并未扼制他们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本节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活动小组的结合,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切实给学生自主活动的*台和空间。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1亿有多大》一课是大数认识这一单元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在本课中我非常关注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关注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关注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数学思考……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下三点:

  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的导入和1亿有多大的感悟中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源,如硬币的高度,如小米的重量……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而且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2、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和交流活动的空间。密切关注学生合作、交流、测量、概括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讲完从一粒米到一亿粒米的重量计算后,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他们惊叹一亿粒米够一个人吃223年时,教育孩子们不能浪费粮食,感知农民劳动的艰辛。 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学*的情趣和内在动机。

  当我们从1到一亿逐层推想,当我们在计算器的帮助下,得出一串串惊人的数据,孩子们惊讶地叫了,我知道,此刻,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在数学研究的快乐中了。

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3

  《一亿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我们是从测量硬币的高度开始的。一枚薄薄的、小小的硬币捏在我手里,藏匿在我指缝间是那么的不起眼。让孩子们将一亿枚硬币的高度跟国际大酒店一比高低,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课刚开始,孩子们便热情高涨。

  学生对1亿的猜想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多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我并未扼制他们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本节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活动小组的结合,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切实给学生自主活动的*台和空间。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1亿有多大》一课是大数认识这一单元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在本课中我非常关注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关注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关注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数学思考……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下三点:

  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的导入和1亿有多大的感悟中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源,如硬币的高度,如小米的重量……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而且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2、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和交流活动的空间。密切关注学生合作、交流、测量、概括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讲完从一粒米到一亿粒米的重量计算后,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他们惊叹一亿粒米够一个人吃223年时,教育孩子们不能浪费粮食,感知农民劳动的艰辛。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学*的情趣和内在动机。

  当我们从1到一亿逐层推想,当我们在计算器的帮助下,得出一串串惊人的数据,孩子们惊讶地叫了,我知道,此刻,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在数学研究的快乐中了。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1

  1.允许学生大胆猜想。在猜想1亿有多大的时候,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例如: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等等。而且对同一种事物的猜想可能是不同的,争论可能会非常激烈。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认为1亿粒大米能装满1间房子,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大米粒那么小,一个大衣柜就装下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大胆的想像,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让学生充分的争论,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适时进行指导。在学生所猜想的事物当中,可能有一些超出了学生能够实验测量并进行推理的范围。但教师此时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索研究的方法。在确定研究对象的时候,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选择容易找到,并容易测量的材料。在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对实验的精确度会有影响。

  3.提供帮助学生对照感受的素材。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个结果可能也是比较抽象的,很难想像得出来。教师应提供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直观感受实验结果的大小,进而体会1亿有多大。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2

  《一亿有多大》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内容,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一、创设宽松空间

  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虽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制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二、注重实践——在活动中感知

  一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我联系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数1亿本本子的时间,学生想到可选测量数100本的时间,再推算数1亿本本子的时间;这样就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三、关注合作——在交流中提升感悟。

  学生的数学学*活动,总是在一个群体中进行,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学数学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作用。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认识一亿有多大,对于学生来说确难度,因此我着重突出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这三个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在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共同讨论,从而自主地,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排一排,称一称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他们能很好的进入学*情景,都急切的想知道1亿个小朋友到底有多少,1亿粒米、13亿粒米的重量等等,每一步的探索都是一次,体验真切感知一世有多大。这样一些具体、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同时这些又是综合知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等教育的渗透。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著名数学教育哲学家郑毓信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怎样认识数学,我们就会怎样教数学。”数学是一种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讨论、获取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有学*研究的方法,合作探索的愉悦,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学*者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如果一亿多大把几个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不敢想象,那会是多么枯燥的一堂课,学生对一亿有多大能否像本课尾一样,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娓娓道来。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实践关注合作,在活动中促使学生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学*数学的快乐。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3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 创设宽松空间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虽然有些不太合理,但老师不要遏制学生的想象,而是给予一个宽松的空间,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2、 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本节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活动小组的结合,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切实给学生自主活动的*台和空间。

  3、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铺鱼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测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以测量,就以测量一本书的面积,再推算1亿本书的 面积,这样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有几支铅笔》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有几支铅笔》教学反思1

  学*目标:

  1、 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4、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学*重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学*难点:

  1、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2、 使学生学会倾听与交流,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20支铅笔、猜数卡片

  学生:白纸、20支铅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抓一把铅笔:你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学生猜)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猜得正确?(数一数)咱们就来数一数(1—20)谁猜对了?

  2、(收起铅笔)谁能从1数到20?

  数正确了吗?有没有跟他数得不一样的?(倒数、数单数、数双数……)

  谁能从9数到20?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

  [课的一开始,安排了数铅笔的'环节,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数具体的事物到抽象地数的过程,在数的过程中,不断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数法”,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和创新意识。]

  二、 探索新知

  (一)数的认识、数数

  1、生活中的数:小朋友,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数吗?在哪儿?

  2、直尺上的数:直尺上也有这些数,我们一起来看着直尺数一数(出示尺上的一段)。你发现什么了吗?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想法?

  问:10的邻居是谁?

  [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的概念来源于实际(包括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数这一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填一填:

  (1)20、 、 、 、 、15(火车进山洞)

  小动物们乘着火车去旅游了,小兔在20号车厢,小熊在15号车厢,你知道长颈鹿、大象、小狗、小猪分别在第几号车厢吗?你是怎么想的?

  (2)10、12、 、 、18、

  (二)数的组成

  1、抓铅笔游戏

  (1)请每位小朋友随意从桌上抓一把铅笔。估计一下,你抓了几支?

  (2)动脑筋想一想,抓的这些铅笔如果摆在桌上,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抓了几支?想好了,把它贴在白纸上。

  (3)4人小组交流,商量一下选一种贴到黑板上。

  (4)反馈讲评:多少支?能一眼看出来吗?

  (把10支扎成一捆)这一捆就是一个十。这样摆,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把10支捆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

  [通过让学生动手抓一抓,估计一下,摆一摆,发现当铅笔数目多时,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是多少,激发学生寻找好办法,以便解决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10根一捆就是1个十的概念,突出把10作为一个单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为进一步学*数的组成及以后的写法作准备。]

  2、巩固10个一就是1个十

  (1)课件闪过几件物品:10个一堆,另零散的几个。

  (2)你看到的东西有多少?把数量写下来。谁写下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就数清楚了?有没有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3、认识数位及意义

  (1)我们把15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一,两颗就表示2个一,3个一,4个一(边拨边数)10个一,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个位上的珠子全部去掉,用十位上的一颗表示1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那么15应该怎么拨呢?十位上是1颗珠子,个位上是5颗珠子,所以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板书)

  (2)学生拨数

  ①拨一个数:13,说说13是由什么组成的。

  ②16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③谁能拨一个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

  (3)20的组成:

  师:19再加1是几?(个位拨一颗珠子)20也可以这样表示:把个位的10颗珠子去掉,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那么20是由什么组成的?

  [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很形象直观地通过观察知道数的组成。]

  三、 巩固练*:

  1、猜数游戏(逐一出示条件)

  (1)比19小的数;比15大;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

  (2)是15的邻居;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

  (3)由2个十组成的数。

  学生猜以后,用卡片出示正确答案,猜对的小朋友奖给一颗“智慧星”。

  2、实际应用(录像)

  (1)内容:拿12根木棒,一生一根一根地数,另一生先拿一捆(10根),再拿两根。

  (2)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评一评。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了数的概念后,利用这些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能使学生慢慢建立起知识来源于实际、又能应用实际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课堂小结:

  上了今天这节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 课堂作业:

  《随堂练*》。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5:1个十和5个一组成

  贴铅笔图 13:1个十和3个一组成

  20:2个十组成

  反思:

  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学*,是孩子们带着知识与经验走进课堂,生动活泼地建构起对数学富有个性理解的过程。

  1、 数学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有效的数学学*来自于学生对

  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数学的动机与数学学*价值的认可,对学*对象的喜好,成功的学*经历体验,适度的学*焦虑、成就感、自信心与意志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以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让他们感觉到学*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数学,因此,教师在选取学*素材以及安排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比如可以讲故事、利用玩具、新奇的事物等。

  在这节课内,我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或有趣的情境,比如最后的一个猜数游戏,充分利用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智慧星,一出示,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大家兴趣非常浓厚,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可以说这个时候,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这一活动中去,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不但是这节课,在*时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利用一些动物、水果、汽车等图片,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我们发现,如果这节课上“玩”的东西、趣味性的东西比较多,那么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反之,课堂上的感觉就比较散,。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当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当然,这里的非智力因素还属于外部动机,最终目的,还应当使之转变为直接指向数学学*的内部动机。

  2、学生数学学*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是学生主动构建的重要途径。我们这一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它编写的其中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构建主义理论,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得到的,他们所熟悉的,在学生来校之前,他们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比如图形,生活中随处可见;数数,学生在幼儿园已经会了;人民币和时间,和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这些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例如:这节课虽然是学生开学来第一次接触11—20各数,但不需要由老师再去教他们怎么数,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事实上,学生数得很好,方法很多)教师只要拎一拎,理一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3、学生数学学*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数学学*中,教师讲授,学生联系的单一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这种方式甚至造成了学生学*的障碍。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中不应追求“统一化”,而应致力于“多样化”与“合理化”。在这节课中,主要通过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环节,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让他们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发展成为可能。

  4、学生的数学学*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需求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再加上各种外部因素,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前面也提到了教学中本身应致力于“多样化”。例如摆铅笔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铅笔支数的不同以及生活经验的不同,会有各种不同的摆法,这就是一个方法多样化体现,然后通过交流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有几支铅笔》教学反思2

  “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10的数,比大小后进行的,是计算数学的起始课。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有几支铅笔”时,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2、观察画面,体会加法含义。

  3、发散联想,理解加法含义。

  4、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

  首先,我演示小兔和小鹿赛跑,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比赛情境,并把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探究欲望。接着通过观察书上“气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同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最后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看算式摆,然后是用5个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反思整节课,我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给足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成功,在质疑中发展。这样在活动中学*数学,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方式为多样的学*方式。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一样丰富多彩。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掌握数学知识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继续中东参与的兴趣。

  总之,新课标、新理论,我们既要不断的学探索,又要积极实践,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育人至上,尊重差异,重视发展。

《有几支铅笔》教学反思3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主要是: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的快乐。

  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说的训练。

  如:请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老师每只手上各有几枝铅笔,然后老师做合并的动作,再让学生把这个过程完整的说一遍。(一边有3枝铅笔,一边有2枝铅笔,一共有几只铅笔。)请个别孩子说了后再请全班的同学这样完整的说一次。在“摆一摆”“练一练”等环节中也注重强调要求学生说完成的话的训练。

  二、动手操作的训练。

  无论是在主题图的教学中,还是在“摆一摆”“练一练”环节中,我都注重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图上的实物进行操作,切实体会加法的含义;帮助学*有困难的孩子进行正确计算。

  三、与实际生活像联系的训练。

  让学生通过找一找身边的加法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其他方面。

  我上课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一直是语言不够精炼。现在因为是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听的能力还较弱,因此在语言表达上,我尽力注意语速适中,让孩子能听明白,听懂。教学的方式上注重步骤分明,层次清晰。

  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时,我通过实际操作,一只手拿2支铅笔,一只手拿3支铅笔,然后把两只手的铅笔合在一起,让学生讲一讲是什么意思,体验加法的含义。然后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体验到加法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学生初步体验加法意义的同时,通过练*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如:书上“试一试”的题目,把4辆汽车和1个警察加起来。在出现这种错误后,教师要及时强调加法一定要把同类的东西加起来。然后学生在做书上练一练的第2题时出现了2个加法算式:2+3=5和4+1=5两种情况,在学生集体反馈时,有的孩子说不出算式表示的意义,我注重引导学生说出2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总之,新课标、新理论,我们既要不断的探索,又要积极实践,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育人至上,尊重差异,重视发展。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磁铁有磁性》科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磁铁有磁性》科学教学反思1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磁铁有磁性”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激趣导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铁”,从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有磁性这一最基本的性质的认识。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磁铁的认识,并最终指向综合运用。纵观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

  教学开始,我创设了“表演小魔术”这样一个情景:在一只乒乓球内藏入几根小铁丝后重新粘合,并在手中放入磁铁。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手上时,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当学生看到这里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有的已在下面喊起来了。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小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乒乓球怎么会粘在老师的手上”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准备了课本66页上的铁钉、回形针等十多种典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让学生预测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铁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然后再用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孩子们的预测是否准确。

  由于学生*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由于是常态的科学教学,在教材处理上我还是不够大胆,使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受到限制。但由于考虑到尊重教材活动的先后安排,也不敢尝试大环节教学。因此在了解磁铁的形状、生活中的应用及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上几个活动的教学花去了不少时间,没有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重点部分,显得重点活动没有深入地展开。

《磁铁有磁性》科学教学反思2

  教材分析

  这节课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第三个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磁铁能吸住铁制成的物体来辨别一些物体是不是铁制成的。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虽然他们对磁铁能吸铁深信不疑,但往往认为磁铁能隔着所有物体吸铁。所以教材设计的两个实验从操作上分析是简单的,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层面看,却能强化学生的认识,修正错误的看法。因此把本节课的实验活动做深挖透,对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性质,掌握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猜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目标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磁铁有磁性》科学教学反思3

  一、教学成功之处:

  1、善用材料,调控课堂节奏。

  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有意地给每一小组提供了铁钉、回形针等十种典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既达到了种类多、易比较的要求,又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在下发材料前,先讲清实验的要求和注意点,避免出现实验操作的错误与失败;在汇报交流时,先要求学生把材料整理好,勿让材料影响交流的有效性,使学生养成专心倾听的科学学**惯。

  2.自主探究,发现探究问题

  由于学生*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所以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在简单了解了几种常见磁铁的形状及名称后,给每一小组提供了铁钉、回形针等十种典型的实验材料和一块条形磁铁,把宝贵的时间移到“动手玩磁铁”中去,尽可能地提供玩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的生硬”我知道这是在每一个实验之后,语言的过渡还欠缺。

  2、我可能过分强调了磁铁的磁力有大小之分,在用条形磁铁和环形磁铁分别来吸引同一支圆珠笔的.时候,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是不是就是环形磁铁就好,而条形磁铁不具备这一特点。

  虽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会有瑕疵,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更好,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受益!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铅笔有多长》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铅笔有多长》数学教学反思1

  上完《铅笔有多长》后,我的心里沉沉的,好像压着一块石头,蛮不是滋味,这两天来课堂中的一些片断总是在脑海中重复播放着,想着如果能重来一次,也许会做得更好:

  1、抓住课堂闪光点,转换自身角色。

  其实我们每堂课中总是有那么几个“闪光点“,如果能抓住那么几个”闪光点“,即使一个也好,也许一堂课下来,教师可以教得很轻松,学生也可以学得很轻松、愉快,又能给学生一次机会,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我这堂课中,我记得在我让学生观察尺子,说说发现什么的时候,班里有个女同学说:“每个大格中有10个小格。”当时我如果能抓住这个“闪光点”,让这位女同学来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介绍,即给了她一次机会,把她已经掌握的知识教给其他小朋友,又给了自己一次“轻松”的机会。

  2、给予动手的机会,亲身验证

  学生的脑中藏着多少问题我们数不清,他们总是很好奇,如果没有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总是很坚持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他们没办法建立起这个概念,往往很怀疑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像认识毫米,实际生活中其实我们很少用到它,因此学生对它可以说是很陌生的,虽然说整堂课中我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尺子找出1毫米及数一数每1厘米间有几个小格,从而掌握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不过我的脑海中总记得这样一幕,如果我当时能给予学生一次动手的机会,可能效果会不一样:我记得在刚导入新课时,我问学生数学书及艺术书有1厘米厚吗?很多学生说有,有的学生不敢肯定,当时我解释得很费力,到最后学生虽然好像是接受了数学书及艺术书是没有1厘米厚的,可是更多是一种怀疑,如果当时我能让学生拿起尺子实际测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发现数学书没有1厘米厚,那么如何表示就成为他们迫切想知道,认识新的长度单位也就变成了他们迫切需要的,这样一开始他们的注意就被被深深吸引。

  是啊,机会能重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机会是不可重来的,我不应在沉浸在这堂课不完美的过程中,而应努力调整自己,让自身的素质再次提高,把它当成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不让自己有“如果能重来一次”的机会。

《铅笔有多长》数学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42—43页。这节课的教学,导入部分“以疑引学”,新授部分“以探引学”,练*部分“以趣引学”,努力引导学生完成对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探索、认知和应用过程。

  1、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依据这一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我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比一比、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了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从生活出发,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IC卡、铅笔、橡皮和一些扑克牌等,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3、营造氛围,体验情感 。

  本节课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的情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真是其乐无穷。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一个积极主动学*的课堂环境中,不仅真正建立1分米、1毫米的空间观念,而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不足之处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应该再下大力气,争取创设更合情理,更有趣味的情境,在情境中设计较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铅笔有多长》数学教学反思3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P42-43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厘米的基础上,学*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学好本课又为学*千米做准备。这部分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极易混淆的知识,学生学*会有一定的困难。

  本课教学我的成功之处:

  1、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尝试。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倡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用教材”。 我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教学毫米时,我没有使用教材测量铅笔的长度因为6厘米3毫米的'铅笔非常的短,教师的演示讲解孩子无法看清,我设计为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因为数学书的厚度正好5毫米,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发现并感知学*毫米的必要性更加有效,另外我设计为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毫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1毫米厚的磁卡,10张数学书的厚度也是1毫米。这样的设计可以看到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感受了到1毫米的亲切,容易理解和记忆。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做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实践活动中“再创造”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有效的途径。我以“测量”为主线,链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生说一说、量一量、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等交流活动,获取关于“毫米”、“分米”的直观体验。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测的活动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我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探究,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时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等,让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学*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同时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

  在本节课中,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观察米尺,发现厘米、毫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然后,又让他们合作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理解掌握了长度单位及进率,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新知识的活动中,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的乐趣,又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活动的组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也是教师要认真领会和遵循的,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活力。

  不足之处:

  在本课中感觉处理不理想的地方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问题的提出,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的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上完课后的感觉是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没加入到课堂中的学*中来,我认为学生没有加入的原因应该是有不懂的问题,阻碍了这部分孩子的主动参与。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和发现,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