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解方程教学反思 1

  方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工具,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它不仅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是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等等知识的基础。解方程既是本章的重点,也为今后学*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数有重要基础作用。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解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解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列方程,然后尝试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并通过练*归纳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能。

  本节课的整体过程是这样的:先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所以在方程的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同类项的合并比较简单,与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可轻易感受到这种解法的简洁性;讲解完成后,进一步给出了练一练的两个方程,让学生动手去做;仔细观察学生的练*过程,出现了很多困难。

  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①含未知数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②移项没有变号;③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针对以上情况,利用课堂时间,先让有困难的学生说一下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让其他同学帮助他找出错误并加以解决,这样更能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进步。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这一点做得还不够完善,可从学生的课堂练*中反应出来。再让学生总结注意点,教师进行点拨。最后的学生小结并不是一种形式,通过小结教师能很好地看出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掌握情况。

  总的来说,虽然课堂上同学们总结错误点总结得不错,但学生对解方程的掌握仍浮于表面,练*少了,课后作业中的问题也就出来了;第一,解题中部分同学仍采用原来的等式性质进行;第二,移项时符号还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总的说来,这课堂效率不高,没有完成基本的课堂任务;学生一节课下来还是少了练*的机会,看来对求解的题目,课堂上需要更多的练*,从题目中去反馈会显得更加适合。在新教材的讲解中,有时还是要借鉴老教材的一些好的方法。另外,本节课没完成的任务,希望能在下面的时间里尽快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及时对知识进行掌握。

  我始终遵照“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原则。即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努力能解的方程都应由学生自己解决完成。

  解方程是重点,要求人人过关。通过实验教学,达到预期满意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更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解方程教学反思 2

  解方程是数学领域里一个关键的知识,在实际中,拥有方程的解法之后,很多人不会算式解题,但是能用方程解题,足以见得方程可以做到一些算式无法超越的能力。而如今五年级的学生开始学*解方程,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让学生吃透这方程,突破这重难点。

在教这单元之前,我一直困惑解方程要采用初中的“移项”解题,还是运用书本的“等式性质”解题,还有老教材中提到的运用关系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面对困惑,向老教师请教,学生该吸收那种方法呢?困惑,学生该如何下手,运用“移项”解题,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或许不会系统清晰,但是“等式性质”解题时,在碰到a-x=b和a÷x=b此类的方程,学生能如何下手,“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老教材的方式改变,必有他的理由,能用吗?困惑!我先了解改革的原因(摘自教学参考书):新教材编写者如此说明: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这不难看出,为了和中学教学解方程的方法保持一致,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出老教材的方法并无错误,而且能让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实际解题,面对题目不会盲目,而采用等式基本性质给学生带来的是局部的衔接,而存在局部对学生会更困难,如a-x=b和a÷x=b此类的方程。了解这一信息,我决定采用新老教材一起使用,先从教材中的运用等式基本性质教学孩子会解简单的方程,以便初中学*可以衔接,而初中的“移项”也会顺利的接收,但是面对现在五年级的思维和解题的方便性,我再教学老教材的“四则运算关系”**程,至少这样能让现在的学生会解各种题型的方程。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学书本的知识不丢,方法又可以多种变通。

  通过这块知识的整理,我感觉到教材需要教师好好的研究,才能用最合适的方式去教导学生,数学经常存在一种一题多解情况,老师就是引导学生走最好最合适的路。

  解方程教学反思 3

  纵观整节课教学,我认为已经基本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讲解“方程的解”定义时,能从验算例子答案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特征,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

  在讲授“解方程”定义概念时,我主要从教材思想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采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的解,让学生明白“解方程的各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出解,但不同的方法有自身不同的求解过程”着重让学生理解“求解过程”。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发现两个概念定义之间的区别。

  在讲授“解方程:X+7=13”例题时,我安排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上来解答(因为是新课,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正确规范的书写格式,学生的求解方法和过程步骤,能代表整个班级的情况。况且学生的求解过程能起到反例的作用,为下面比较教学——从对比中认识正确的求解过程做好铺垫)

  板书正确书写格式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该如何正确规范地求解方程的解。

  整节课教学存在几点不足:

  1、学生课堂练*量少。这与定义的教学花费太多时间有关。

  2、对学生新课之前的求解方程的解的方法缺少关注。解方程是可以有很多方法的,需要鼓励学生的多向发散思维。

  3、教师课堂上虽然提到“对于一个X的值,它究竟是不是方程的解呢?为什么?”,但还是缺乏相关练*,因为这一内容对理解“方程的解”有极强的意义。

  解方程教学反思 4

  《解方程》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保持*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我对课时安排及教学设计均做了较大调整。原订计划是第一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方程检验的书写格式,第二课时完成加、减、乘、除各类型方程解法的教学。调整后的教案改为第一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会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检验的`格式;第二课时只完成乘除法方程的解法。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其次对于教学设计也做了相应处理,将例1 改为:X+20=70,又将X-a=b形式的方程穿插学*过程之中。

  为什么我会做如此改动呢?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1、考虑到学生一节课内如要掌握加减乘除各种类型方程的解法、理解解方程的原理,规范书写格式,内容太多,怕影响教学效果。2、如果能将“解方程”与“方程的解”这两个概念结合规范的解方程书写过程和结果来向学生解释,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总体思路如下:

  1、从复*天*保持*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的积极性。

  2、通过自主学*、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3、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让学生发现。

  4、多层次的练*形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并及时有效地巩固强化概念。

  5、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惯。

  6、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受天*的*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

  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演示了“我说你答”的游戏让学生回顾:天*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天*任然保持*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保持*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题X+20=70

  二、利用 等式性质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在计算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通过讨论:方程X+20=70中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20,而不是其它数呢?让学生明白:左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右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两边仍然相等!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三、确保正确率,及时进行检验。

  原来的检验过程需要完整地写出左边与右边相等的过程,小学生在这个方面就会显得不耐烦,在经历了一个详细的检验过程之后,然后教给学生一个简便的检验方法,学生都很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涨,而且主动性也很好,这样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点困惑:

  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A—X=B 和 A÷X=B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这会不会与教材主倡导的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有矛盾呢?

  解方程教学反思 5

  解方程这部分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方程的解法上,利用天**衡的道理解方程,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本部分教学很是枯燥无味,于是我加入了探秘的情节,和本节课完全吻合。下面就我讲授的这节课做一下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它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不信咱们试一试。”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让学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既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同时又为最后的检验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的解方程我让孩子们看成是解谜,是寻宝,比一比看谁找的是宝石,谁找的是石头,用你自己的方法就可以验证。孩子们做的是津津有味,寻得异常 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对于概念的理解也很扎实。

  二、在练*题的安排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当讲授完利用天**衡的道理解方程后,马上进行了“填空练*”,这四个练*题的安排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第一个方程中的数是整数,与例题相符合,较容易。第二个方程中的数变成小数,难度有所提高。第三和第四个方程,又有所变化,但解方程的方法是没有变的。从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练*看,学生对解方程掌握的还不错。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最后留的时间过少,检验的格式没有完整的交给孩子们。可内心矛盾:检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必须要重视其格式吗?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阅读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1)

——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1

  《解方程》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保持*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我对课时安排及教学设计均做了较大调整。原订计划是第一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方程检验的书写格式,第二课时完成加、减、乘、除各类型方程解法的教学。调整后的教案改为第一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会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检验的格式;第二课时只完成乘除法方程的解法。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其次对于教学设计也做了相应处理,将例1改为:X+20=70,又将X—a=b形式的方程穿插学*过程之中。

  为什么我会做如此改动呢?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1、考虑到学生一节课内如要掌握加减乘除各种类型方程的解法、理解解方程的原理,规范书写格式,内容太多,怕影响教学效果。

  2、如果能将“解方程”与“方程的解”这两个概念结合规范的解方程书写过程和结果来向学生解释,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总体思路如下:

  1、从复*天*保持*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的积极性。

  2、通过自主学*、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3、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让学生发现。

  4、多层次的练*形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并及时有效地巩固强化概念。

  5、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惯。

  6、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受天*的*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

  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演示了“我说你答”的游戏让学生回顾:天*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天*任然保持*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保持*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题X+20=70。

  二、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在计算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通过讨论:方程X+20=70中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20,而不是其它数呢?让学生明白:左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右边减去20是为了使方程两边仍然相等!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三、确保正确率,及时进行检验。

  原来的检验过程需要完整地写出左边与右边相等的过程,小学生在这个方面就会显得不耐烦,在经历了一个详细的检验过程之后,然后教给学生一个简便的检验方法,学生都很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涨,而且主动性也很好,这样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点困惑:

  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A—X=B和A÷X=B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这会不会与教材主倡导的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有矛盾呢?

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二是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只含有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程。解方程是学生刚接触的新鲜知识,学生在知识经验的储备上明显不足,因此数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引领学生经历将现实、具体的问题加以数学化,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应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一、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

  课开始,老师出示天*并在两边各放一个50克的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两边的关系吗?”学生写出50=50;老师在天*的一边增加一个20克砝码,“这时的关系怎么表示?”学生写出50+20>50,“这时天*的两边不相等,怎样才能让天*两边相等?”学生交流得出在天*的另一边增加同样重量的砝码;“你有什么发现吗?”“自己写几个等式看一看。”通过具体的操作为学生探究问题,寻找结论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辅以启发性、引领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并获得知识。

  二、让学生在发现中操作

  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应用这一性质去解方程,第一次学生解方程,学生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准备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者先利用天*所显示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0,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通过这样有步骤的练*,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让学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

  1.本课主要对解方程进行了解题练*。通过抢夺小红花等游戏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乐趣和兴趣!

  2、通过本课的`作业检测,有少量学生还是对本课的内容练*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师在课下不断的指导。

  3、学生对于方程的书写格式掌握的很好,这一点很让人欣喜.

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4

  解方程的内容主要是在五年级就学过的,但六年级上期仍然出现了解方程的内容,说明了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具体的解方程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反馈,总的说来,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出了12个题,全对的占少数,一般要错四个左右。下来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发现了几个主要错误:

  1马虎。体现在抄题抄错,全班64人有6个抄错了题。

  2较复杂点的解方程,思路混乱,不知道把哪一部分看作“整体”。

  3过于依赖计算器,对于除不尽的笔算出错。

  4错得最多的是减数和除数中含有未知数的情况。

  针对以上几个错误,我认真做了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下面几个:

  1课前过于高估学生,没有系统的复*相关内容。

  2现在这个班是上个五年级两个班重新分的班,下来我问了前面教过的数学老师,两个老师教的方法不一样。

  3作业量不够。

  所以,在后期的教学中做了一些调整:

  1系统复*了相关知识。

  2多作例题讲解,由易入难。

  3有针对性的出题,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大量的练*。

  4搞了一个“我是一个小老师”的活动,全对的同学给其他同学当老师,一个对一个的教。

  5要求每个同学都独立的出一个解方程的题,然后请一个同学完成并作评价。

  经过锻炼,现在对解方程这个这知识点,同学们兴趣和完成率大有提高。

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5

  教学重难点是掌握较复杂方程的解法,会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目的是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小节内容是在前面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解答稍复杂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若用算术方法解,需逆思考,思维难度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错误,用方程解,思路比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一、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降低问题的难度。

  解答例1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找准题量的等量关系。我从学生喜欢的足球入手,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又为学*新知识做了很多的铺垫。

  二、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选择解题最佳方案。

  让学生当小老师,从问题中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增加学生学*的信心,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解答例1,最后老师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解法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析哪种解法合理,再从中选择最佳解题方案。这样既突出了最佳解题思路,又强化了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和解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教会学生学*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应用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画面信息,白色皮多少块,黑色皮多少块,白色皮比黑色皮少多少等信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再在练*本上画线段图,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2)

——《解方程》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解方程》教学反思1

  《解方程》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保持*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演示了天*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天*任然保持*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保持*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1,让学生列出方程x+3=9,用课件演示x+3个方块=9个方块,提问:“如果要称出x有多种,改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只要将天*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天*仍*衡,得到一个x相当于6个方块,从而得到x=6。

  你能把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大部分学生快速的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于是我问: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它数呢?学生沉默,终于有两双小手举起来了,“为了得到一个x得多少”,我又强调了一遍,我们的目标是求一个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余的3减去,为了不耽误更多的时间,我没有继续深入探究。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一是从天*过渡到方程,类推的过程学生理解不透,天*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就相当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这个过程写下来时,要强调左右两边原来状态保持不变,要原样写下来,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有的学生不会格式;二是对为什么要减去3讨论不够,虽然有学生回答上来了,我应该能觉察出学生理解有困难,课件和天*能让学生懂得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相同的数,至于为什么这里要减去3却还似懂非懂,如果当时举例说明也许很有效果,比如:x-3=6,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就会发现我们要求出一个x是多少,就要根据方程的具体情况,若比x多余的就要减去,不足x的就要补足,这样效果肯定好些。三是备学生环节出现差错,这部分内容应该不难,但学生的现有基础是确定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教学效果看,我明显做的不够。

《解方程》教学反思2

  一、引入了天*,理解等式的性质。

  新教材的突出之处从直观的天*入手,天*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重量,仍然保持*衡,这样就引入了等式的性质1,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解决a+x=b,或a-x=b的方程,接着又从天*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非零的数,天*仍然*衡,可以解决ax=b或x÷a=b的方程。从长远角度看,学生经过这样的学*,对于七年级以后的后续学*减少了障碍,很好地做好了衔接。

  二、两条脚走路,解决不便的问题。

  教材中有意避免了形如-x或÷x的方程的出现,可是在实际中,出现这种方程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出现了,我们教者如何解释呢?学生又应如何解答呢?当然还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进行左右两边的化解,使得左边或右边变为形如x的情况,学生对于其中的减数与除数为未知数还可以启发他运用四则运算的内部的关系来解决。不要怕给了学生又一种选择的机会,这样在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不方便时,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三、抓住其本质,简化方程的过程。

  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的过程,其本质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当学生经过思考发现这样的过程就是把方程的一边变为只剩下未知数的过程,因而可以简化一些不必要的多余过程,典型的如x+5=20,x+5-5=20+5,让学生通过计算体验这样的第二步过程实际即为x=20+5,因而可以使方程的解答变得简便。学生觉得当然还是简便的过程值得效仿,积极性显得非常之高。

  四、确保正确率,及时进行检验。

  原来的检验过程需要完整地写出左边与右边相等的过程,小学生在这个方面就会显得不耐烦,在经历了一个详细的检验过程之后,然后教给学生一个简便的检验方法,学生都很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涨,而且主动性也很好,这样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同时,在这部分的教学期间,也有一些问题引发了个人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规范性,方程的解答是一种规范的过程,它有一些固定的格式,例如必须写“解:”,必须“=”上下对齐,要正确必须进行检验等,而这些都必须让学生多进行训练,多强化练*,理解各种题型的结构。

  其次是对于特殊方程的解答,如减数与除数为未知数的方程,用两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引起部分的的不理解,会不会与教材主倡导的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有矛盾呢

《解方程》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让学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

  1.本课主要对解方程进行了解题练*。通过抢夺小红花等游戏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乐趣和兴趣!

  2、通过本课的作业检测,有少量学生还是对本课的内容练*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师在课下不断的指导。

  3、学生对于方程的书写格式掌握的很好,这一点很让人欣喜.

《解方程》教学反思4

  有昨天加减法方程作铺垫,今天乘除法方程的解答可以说是顺水推舟,毫不费力。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迁移自主探索出解法。但令我头痛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会解形如a-x=b及a÷x=b方程。

  本以为按新课标教材这两类方程小学阶段不用掌握,但在学期初教材分析会上教研员明确指明:这两类方程教师必须作为例题向学生补充讲解,且属于学生必会、考试必考内容。原因如下:1、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以上两种类型方程,教师难以回避。2、如果教师有意回避,会使学生产生等式的基本性质只适用于部分方程的错误理解。

  基于上述原因,我今天在教学完例2后为学生补充了相应内容,但教学效果较差。虽然许多学生能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X的值,但当要求他们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时,尝试成功。通过指导,全班也只有5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解答的方法。分析此次教学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安排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为学生刚接触解方程没多久,还须一段时间巩固教材中最基本的常见方程类型,而今天补充的两种类型虽然与例题一样,都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但在解答第一步时不再是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左边只剩X,而保持天**衡”的问题了。学困生听完拓展练*后,作业中出现明显混淆的现象。如5X=1.5本应根据等式的性质直接将等号两边同时除以5求解的,可却有学生先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变成了“1.5÷X=5”, 这可真是越变越复杂。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必须两教a-x=b及a÷x=b两类方程,你们觉得是按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好呢,还是按等式的性质教学好呢?

《解方程》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本册教材的解方程不仅安排了形如x+a=bx-a=bax=bx÷a=b这样的简单方程,还安排了形如a-x=ba÷x=b这样的特殊方程。

  成功之处:

  1、淡化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与初中数学相衔接。根据《标准(20xx)》的要求,从小学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样就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而摒弃了原来依据逆运算解方程的思路,能有效降低学生学*的难度,也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实际上依据逆运算解方程就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只适合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到了中学还要重新另起炉灶。因此,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深入理解方程所揭示的等量关系,也更有助于逐步感悟方程的实质、等价思想和建模思想。

  2、重点教学特殊方程,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势。在例3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尝试解方程20-x=9,大部分学生依据前面学*的内容写成了下面的过程:20-x=9

  解:20-x+20=9+20

  X=29

  可是学生经过检验发现x=29并不是方程的解,从而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1、在练*中由于课本这样的练*太少,没有增加相应的题目,学生熟练的程度还是比较欠缺。

  2、学生对于归纳总结出来的特殊方程的解法还没有内化,导致学生出现解普通方程和特殊方程在解法上相混淆。

  再教设计:

  1、及时总结特殊方程的解法:当未知数是减数或除数时,方程两边要同时加上或乘未知数,再解方程。

  2、要弄清什么是减数和除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3)

——《解方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解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2、理解移项的概念;

  3、学会移项。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及移项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1来解释方程的变形。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的想一想引入新课: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方程是等式,但必须含有未知数;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它不一定是方程。

  2、下面的一些式子是否为方程?这些方程又有何特点?①5x+6=9x;②3x+5;③7+5×3=22;④4x+3y=2。由学生小议后回答:①、④是方程。分析这些方程得:①等式两边都是一次式或等式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②这些方程中有的含一个未知数,也有的含两个未知数。我们先来研究最简单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一次方程:我们把等号两边是一次式、或等号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的方程叫做一次方程。注意:一次方程可以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如上例的④。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口答)①2x+3=11;②y=16;③x+y=2;④3y-1=4y。

  6、什么叫方程的解?怎样解方程?

  关键是把方程进行变形为x=?即求得方程的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点出课题)利用等式性质1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讲解新课:

  1、等式性质1:

  出示天*称,在天**衡的两边同时都添上或拿去质量相同的物体,天*仍保持*衡,指出:等式也有类似的情形。

  强调关键词:“两边”、“都”、“同”、“等式”。

  2、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变形成x=?只要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即可。

  注意:解题格式。

  例1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两边都有含x的项,要解这个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项集中到一边,即可把方程变形成x=?(一般是含x的项集中到方程的左边,使方程的右边不含有x的项),此题的关键是两边都减去4x。

  解完后提问:如何检验方程时的计算有没有错误?(由学生回答)

  只要把求得的解代替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检查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由一学生口头检验)

  观察前面两个方程的求解过程:

  x+2=5

  x=5-25x=7+4x5x-4x=7

  思考:(1)把+2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把+4x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符号改变)

  3、移项:

  从变形前后的两个方程可以看到,这种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我们把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注意:①移项要变号;

  ②移项的实质: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

  例2解方程:3x+4=2x+7

  解:移项,得3x-2x=7-4,

  合并同类项,得x=3。

  ∴x=3是原方程的解。

  归纳:

  ①格式:解方程时一般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以便合并同类项;

  ②解方程与计算不同:解方程不能写成连等式;计算可以写成连等式;

  ③一个方程只写一行,每个方程只有一个等号(理由:利用等式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前后两个方程之间没有相等关系)。

  四、课堂小结:

  ①什么是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性质1(找关键词);

  ③移项法则;

  ④应用等式性质1的注意点(例2归纳的三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解方程》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P69例4、例5及练*十五第6、8、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b=c与a(x±b)=c类型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出示*题:解下面方程:4x=8.648.34-x=4.5

  学生自主解答练*,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学生列出方程3x+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一盒铅笔盒有x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支铅笔。)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x+4=40

  解:3x=40-4

  3x=36(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3x÷3=36÷3

  x=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16)=8。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16,再乘2,积是8。

  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

  (1)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先把x-16看作一个整体。)板书计算过程:

  2(x-16)=8

  解:2(x-16)÷2=8÷2(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x-16=4

  x-16+16=4+16

  x=20

  (2)用运算定律来解。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有些学生会看出这个方程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来解。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2(x-16)=8

  解:2x-32=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x-32+32=8+32(把2x看作一个整体)

  2x=40

  2x÷2=40÷2

  x=20

  4、让学生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先说一说如何检验,再自主检验。

  (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分析图意,再列方程解答。解答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可以把5个练*本的总价5x看作一个整体。)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1页“练*十五”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方程解答。特别是第一幅图,要提醒学生天*两边的砝码不一样重,审题要细心。第二幅图,学生可能会列出方程30×2+2x=158,再引导学生观察有两个30和两个x,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

  2、在解方程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

  作业:教材第71~72页练*十五第6、9、13题。

  板书设计:

  解方程

  例4:3x+4=40

  解:3x=40-4(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3x=36

  3x÷3=36÷3

  x=12

  例5:2(x-16)=8(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方法1:方法2:

  解:2(x-16)÷2=8÷2解:2x-32=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x-16=4x-32+32=8+32(把2x看作一个整体)

  x-16+16=4+162x=40

  x=202x÷2=40÷2

  X=20

《解方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经历解方程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新”转化为“旧”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题方法。

  2、通过解方程时去分母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3、进一步体会解方程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惯,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

  教学难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设计:

  一、用小黑板出示一组解方程的练*题。

  解方程:

  (1)8=7-2y;

  (3)4x-3(20-x)=3;

  1、自主完成解题。

  2、同桌互批。

  3、哪组同学全对人数多。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教师给予评价)。

  二、出示例题7,鼓励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给予评价。

  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本上做。

  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如何去掉分母。去分母时要引导学生规范步骤,准确运算。

  三、组织学生做教材159页“想一想”,鼓励并引导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方程两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四、出示例题6,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方程。

  出示快速抢答题:有几处错误,请把它们—一找出来并改正。

  ①先自己总结。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结论,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教师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学*内容及方法。

  五、出示随堂练*题(根据学生情况做部分题或全部题)。

  ①自主完成解方程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结论,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③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选代表到黑板板演)。

  ①学生抢答。

  ②同组补充不完整的地方。

  ③交流总结方程变形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①独立完成解方程。

  ②小组互评,评出做得好的同学。

  六、小结

  ①做出本节课小结共交流。

  (2)5x-2=7x+8;(4)-2(x-2)=12。

  ②说出自己的收获及最困惑的地方

  八、板书设计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4)

——《方程》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方程》的教学反思1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在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新课标教材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解决逆思维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解决逆思维题目用算术方法解答而学生很难理解的困惑,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学生在学*这个单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关键句分析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找出题目中直接的相等关系,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列出方程,解答问题。接着通过练*和思考,学生就会很快掌握类似这样的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如果学会抓住关键句来分析与思考,能很快提高解题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分析关键句的同时,我们要通过找出关键句、用语言分析关键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爸爸比小红大24岁。爸爸和小红的年龄各是多少?”这一题中,先让学生说说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设。再根据哪一句可以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我在教学中采用小组交流相互补充和提高,多次通过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分析关键句、列出相等关系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

《方程》的教学反思2

  解方程的内容主要是在五年级就学过的,但六年级上期仍然出现了解方程的内容,说明了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具体的解方程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反馈,总的说来,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出了12个题,全对的占少数,一般要错四个左右。下来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几个主要错误:

  1 马虎。体现在抄题抄错,全班64人有6个抄错了题。

  2 较复杂点的解方程,思路混乱,不知道把哪一部分看作“整体”。 3 过于依赖计算器,对于除不尽的笔算出错。

  4错得最多的是减数和除数中含有未知数的情况。

  针对以上几个错误,我认真做了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下面几个: 1 课前过于高估学生,没有系统的复*相关内容。

  2 现在这个班是上个五年级两个班重新分的班,下来我问了前面教过的数学老师,两个老师教的方法不一样。

  3 作业量不够。

  所以,在后期的教学中做了一些调整:

  1 系统复*了相关知识。

  2 多作例题讲解,由易入难。

  3 有针对性的出题,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大量的练*。

  4 搞了一个“我是一个小老师”的活动,全对的同学给其他同学当老师,一个对一个的教。

  5 要求每个同学都独立的出一个解方程的题,然后请一个同学完成并作评价。

  经过锻炼,现在对解方程这个这知识点,同学们兴趣和完成率大有提高。

《方程》的教学反思3

  首先为本课“列方程解决问题”作铺垫,开始的时候设计了两类复*题:一类是训练学生找单位“1”,另一类是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

  接着,出示例4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先把题意理解透。学生很容易提出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重点是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汇报的时候,;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同时复*一下方程的解法。

  同时,肯定有的同学用算术解法,因为一步计算比较好理解。用方程解,只要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所以,教材只给了用方程解的全过程。但是小学生目前还没有接触到比较复杂的,用算术解法很难解决很难理解的那样的应用题,因此对用方程解法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一些学生觉得用方程还得写设句,比较麻烦,因此喜欢用算术解法。对此,老师肯定算术解法的正确性,但是不要过于强调。主要从等量关系的角度分析,让学生顺向思维列方程解决问题。

《方程》的教学反思4

  纵观整节课教学,我认为已经基本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讲解“方程的解”定义时,能从验算例子答案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特征,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

  在讲授“解方程”定义概念时,我主要从教材思想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采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的解,让学生明白“解方程的各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出解,但不同的方法有自身不同的求解过程”着重让学生理解“求解过程”。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发现两个概念定义之间的区别。

  在讲授“解方程:X+7=13”例题时,我安排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上来解答(因为是新课,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正确规范的书写格式,学生的求解方法和过程步骤,能代表整个班级的情况。况且学生的求解过程能起到反例的作用,为下面比较教学——从对比中认识正确的求解过程做好铺垫)

  板书正确书写格式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该如何正确规范地求解方程的解。

  整节课教学存在几点不足:

  1、学生课堂练*量少。这与定义的教学花费太多时间有关。

  2、对学生新课之前的求解方程的解的方法缺少关注。解方程是可以有很多方法的,需要鼓励学生的多向发散思维。

  3、教师课堂上虽然提到“对于一个X的值,它究竟是不是方程的解呢?为什么?”,但还是缺乏相关练*,因为这一内容对理解“方程的解”有极强的意义。

《方程》的教学反思5

  1、我首先复*工作问题中的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效果较好。

  2、在解答应用题中,学生对分析问题、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差。在这节课中,我把分析题意、寻找数量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特别是用列表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

  3、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要领,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诸如,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找得不清;列方程忽视了解设的步骤等。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表达*惯。对于我来说,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不良的学**惯,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方法是我应该不断研究的思路和改进教学方法的关键。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工作问题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是学生学*的一个难点。学生解应用题能力较差,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分析问题、找不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我建议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采用列表的方法来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其实列表也很简单,因为工程问题中一般只有三个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而且一般也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甲单独做、乙单独做、合作。通过列表,学生很快可以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另外,我建议在讲书本例5之前先补充简单一些的题目。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5)

——《解方程》教学反思优选【十】篇

  《解方程》教学反思 1

  前两天讲解了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觉得孩子们接受的不错,一节课下来练*了好多题,每个孩子都能得心应手,自己还有点窃喜。可是今天却让我大跌眼镜。

  昨天上课讲解了例4和例5,孩子们对了复杂的方程有了初步认识,但在每一步的分析之下孩子们也觉得很熟悉,原来是简单的方程结合在一起变成复杂的,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不难,结合例题的图示,分彩笔的例子,先分什么再分什么,让学生明白在具体算式中也是结合着实物图来做,先把3x看做一个整体,把剩下的4根彩笔减掉,要想得到一整盒x根的彩笔,就得把3整盒再*均分配,这样下来孩子们能够明白每一步的意思,他们能够知道先处理多余的彩笔,再考虑整盒的.彩笔。

  这样下来理解也不是问题,又练了几道同类的题,也很顺手。例5的讲解上有些难度,孩子始终不太理解把括号看做一个整体,但在讲解和练*下也能做上了。

  今天我想验收一下昨天学的怎么样,结果让我很头疼,为什么过了一宿好多同学又没了思绪,留了6道题,少数几个好同学能够顺利的做上,大部分同学还在思索着,课下辅导了几个差生,原来他们又把前面学的简单的方程解法又忘了,自己思考了一下,得给孩子们消化时间,课上会了不代表他们一直不忘,还得多加练*啊!

  《解方程》教学反思 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本册教材的解方程不仅安排了形如x+a=bx-a=bax=bx÷a=b这样的简单方程,还安排了形如a-x=ba÷x=b这样的特殊方程。

  成功之处:

  1、淡化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与初中数学相衔接。根据《标准(20xx)》的要求,从小学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样就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而摒弃了原来依据逆运算解方程的思路,能有效降低学生学*的难度,也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实际上依据逆运算解方程就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只适合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到了中学还要重新另起炉灶。因此,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深入理解方程所揭示的等量关系,也更有助于逐步感悟方程的实质、等价思想和建模思想。

  2、重点教学特殊方程,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势。在例3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尝试解方程20-x=9,大部分学生依据前面学*的内容写成了下面的过程:20-x=9

  解:20-x+20=9+20

  X=29

  可是学生经过检验发现x=29并不是方程的解,从而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1、在练*中由于课本这样的练*太少,没有增加相应的题目,学生熟练的程度还是比较欠缺。

  2、学生对于归纳总结出来的特殊方程的解法还没有内化,导致学生出现解普通方程和特殊方程在解法上相混淆。

  再教设计:

  1、及时总结特殊方程的解法:当未知数是减数或除数时,方程两边要同时加上或乘未知数,再解方程。

  2、要弄清什么是减数和除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解方程》教学反思 3

  一、引入了天*,理解等式的性质。

  新教材的突出之处从直观的天*入手,天*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重量,仍然保持*衡,这样就引入了等式的性质1,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解决a+x=b,或a-x=b的方程,接着又从天*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非零的数,天*仍然*衡,可以解决ax=b或x÷a=b的方程。从长远角度看,学生经过这样的学*,对于七年级以后的后续学*减少了障碍,很好地做好了衔接。

  二、两条脚走路,解决不便的问题。

  教材中有意避免了形如-x或÷x的方程的出现,可是在实际中,出现这种方程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出现了,我们教者如何解释呢?学生又应如何解答呢?当然还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进行左右两边的化解,使得左边或右边变为形如x的情况,学生对于其中的减数与除数为未知数还可以启发他运用四则运算的内部的关系来解决。不要怕给了学生又一种选择的机会,这样在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不方便时,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三、抓住其本质,简化方程的过程。

  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的过程,其本质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当学生经过思考发现这样的过程就是把方程的.一边变为只剩下未知数的过程,因而可以简化一些不必要的多余过程,典型的如x+5=20,x+5-5=20+5,让学生通过计算体验这样的第二步过程实际即为x=20+5,因而可以使方程的解答变得简便。学生觉得当然还是简便的过程值得效仿,积极性显得非常之高。

  四、确保正确率,及时进行检验。

  原来的检验过程需要完整地写出左边与右边相等的过程,小学生在这个方面就会显得不耐烦,在经历了一个详细的检验过程之后,然后教给学生一个简便的检验方法,学生都很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涨,而且主动性也很好,这样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同时,在这部分的教学期间,也有一些问题引发了个人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规范性,方程的解答是一种规范的过程,它有一些固定的格式,例如必须写“解:”,必须“=”上下对齐,要正确必须进行检验等,而这些都必须让学生多进行训练,多强化练*,理解各种题型的结构。

  其次是对于特殊方程的解答,如减数与除数为未知数的方程,用两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引起部分的的不理解,会不会与教材主倡导的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有矛盾呢

  《解方程》教学反思 4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二是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只含有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程。解方程是学生刚接触的新鲜知识,学生在知识经验的储备上明显不足,因此数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引领学生经历将现实、具体的问题加以数学化,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应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一、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

  课开始,老师出示天*并在两边各放一个50克的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两边的关系吗?”学生写出 50=50;老师在天*的一边增加一个20克砝码,“这时的关系怎么表示?”学生写出50+20>50,“这时天*的两边不相等,怎样才能让天*两边相等?”学生交流得出在天*的另一边增加同样重量的砝码;“你有什么发现吗?”“自己写几个等式看一看。”通过具体的操作为学生探究问题,寻找结论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辅以启发性、引领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并获得知识。

  二、让学生在发现中操作

  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应用这一性质去解方程,第一次学生解方程,学生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准备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者先利用天*所显示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0,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通过这样有步骤的练*,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解方程》教学反思 5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等式的性质和解形如a+x=b x — a =b ax=bx÷a =b这样的一般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何解决形如a — x =b a÷x =b这样的特殊方程,关键是启发学生思考,根据哪一条等式性质,怎样将新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旧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试做看看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部分学生发现20—x=9解:20—x—20=9—2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方程右边不够减的.情况,方程左边是“—x”。正当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情形下,启发学生当我们遇到新问题时怎么解决呢?学生会想到联系前面学*的旧知识来解决,那你认为应该把这样的减法方程转化为什么运算的方程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把这样的减法方程转化为加法方程就可以解决新问题,接着教师再紧跟着启发学生,如何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转化呢?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转化,从而得出:20—x=9在解决特殊方程的过程中,学生有的解:20—x+x=9+x还想到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直20=9+x接得出9+x=20也是可以的,肯定学生的9+x =20思考方法的合理性,但是也要告诉学生,9+x—9 =20—9这样的思考方法到了中学解决更加复杂X=11的方程就无能为力了,为了使小学和中学的知识能更好的衔接,我们重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特殊方程转化为一般方程,然后依据一般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足之处:在练*中出现个别学生不注意观察方程是一般方程还是特殊方程,导致出错。再教设计:重点强化特殊方程的特点,让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方程的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方程》教学反思 6

  方程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未知数参与进式子,利用顺向思维,降低思考的难度。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简易方程”。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与初中知识的接轨,新教材对简易方程的解法进行了一次改革,将旧教材利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解方程,改为让学生根据天*的原理来学*方程解法,也就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举个例子:

  旧教材:

  x+48=127

  x=127-48

  依据运算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

  新教材:

  x+48=127

  x+48-48=127-48

  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同旧教材的方法相比,现行教材中的这种解法,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不必再去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这些关系式了,只需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想办法让方程左边只剩下X就行。学生很快就将这种解法运用自如,毫不费力。

  可是,当学到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出现了状况。

  新教材在改革方程解法的同时,有一个相应的调整,那就是它把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回避掉了。因为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a-x=b、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算理解释比较麻烦。然而,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上两种类型的方程。如:“一本书有65页,王红看了一部分后,还剩27页。王红已经看了多少页?”学生很自然就列出65—x=27这样的方程。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细读教参,发现编者的思路是,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改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这样的处理方法倒是可以继续回避上述的两种特殊方程,可是,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我们知道,方程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未知数参与进式子,利用顺向思维,降低思考的难度。这是方程方法的`优越性。然而,在刻意回避a-x=b或a÷x=b这样的方程时,往往会出现和方程思想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现象。

  如“6枝钢笔比4枝铅笔贵12元。钢笔每枝3元,铅笔每枝多少元?”

  合理的做法应是“设铅笔每枝X元”,从顺向思考,列出方程为“6×3-4X=12”。然而,按新教材的编排,学生无法解这样的方程,只能转列成“4X+12=6×3”。再如:一共有128人*均分成Х组,每组8人,学生们都不假思索地列出了128÷X=8,等到解方程时才发现利用天*的原理没法继续,只好改列成8X=128。

  如此一来,学生怎么能充分体会方程顺向思维的优越性?

  如果说用旧教材的思路解方程对初中学*有负迁移,需要改革,现在改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同样出现问题,如何是好?

  我只能把新旧教材两种方法进行互补,告诉学生,遇到这类方程时,一种解决的办法是按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另一种方法就是先按等式的性质,把方程的左右边都加或乘一个x,然后把方程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位置,再按照a-x=b及a÷x=b的方法进行解答。

  《解方程》教学反思 7

  解方程这部分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方程的解法上,利用天**衡的道理解方程,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本部分教学很是枯燥无味,于是我加入了探秘的情节,和本节课完全吻合。下面就我讲授的这节课做一下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它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不信咱们试一试。”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让学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既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同时又为最后的检验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的解方程我让孩子们看成是解谜,是寻宝,比一比看谁找的是宝石,谁找的是石头,用你自己的方法就可以验证。孩子们做的是津津有味,寻得异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对于概念的理解也很扎实。

  二、在练*题的安排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当讲授完利用天**衡的道理解方程后,马上进行了“填空练*”,这四个练*题的安排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第一个方程中的数是整数,与例题相符合,较容易。第二个方程中的数变成小数,难度有所提高。第三和第四个方程,又有所变化,但解方程的方法是没有变的。从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练*看,学生对解方程掌握的还不错。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最后留的时间过少,检验的格式没有完整的交给孩子们。可内心矛盾:检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必须要重视其格式吗?

  总体来说,喜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喜欢听孩子们说:“我还想再写。”

  《解方程》教学反思 8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二是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只含有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解方程是学生刚接触的新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不足,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的情况,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生活问题加以数学化,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的知识渗透到抽象的去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这是为学生后续学*方程打下较扎实的基矗

  一、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中去发现等式的性质

  老师先出示天*,并在天*两边各放一个20克的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两边的关系?”生写出20=20;教师在天*的一边增加一个10克砝码,“这时的关系怎么表示?”生写出20+10>20,“这时天*的两边不相等,怎样才能让天*两边相等?”生交流得出在天*的另一边增加同样重量的砝码;然后依次出现后续的三幅天*图,学生观察,教师板书,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吗?”通过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应逐步提示,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得出等式的性质。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几个等式看一看。通过具体的操作为学生探究问题,寻找结论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富有启发性、引领性,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并掌握了知识。

  二、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应用这一性质去解方程,第一次学*解方程,学生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准备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课前布置了学生预*,课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练*,但巡视中发现学生没有根本理解,我就利用天*所显示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并详细讲解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包括检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练*,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然后让学再次通过修正,试一试,巩固解方程的知识。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遗憾的是,由于星期一集体活动的冲突,导致今天的上课时间30分钟都不到,因此学生的交流显得不充分,教师的重点讲解显得不到位

  《解方程》教学反思 9

  这次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借用天*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原来教学由于我个人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等式”与由等式引申出来的规律,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计算,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在这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的主人”和“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此课的情境,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

  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验证猜想时,应从一个一个具体的等式抽象到未知的等式,学生容易接受,而我是直接用抽象的等式验证的,学生不太容易接受。还有在解方程时,算理讲得不太清楚,学生在解方程时,有部分学困生学起来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上出优质课。

  《解方程》教学反思 10

  1.认知基础的“顽固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熟练地掌握某种法则以后,往往就很难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也就不容易顺利地实现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变。在一至四年级,学生都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做计算的,它既是学生十分熟悉的运算规律,同时又为新知的学*提供了合适的基础。方程是把已知和未知看作同等的地位,一样参与运算,从这个角度去看,当然也可以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做。而且,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具有相对的“顽固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斥新学的等式的性质,导致思维的“过早封闭”。因此,大多数学生这样做也就可以理解了。

  2.两种方法形式上的相似引发学生思维的惰性

  第一种方法书写较少,形式简单。第二种方法从表面看,显得烦琐、麻烦,而且方程左边的“40x÷40”可以直接简写成“x”,这样从表面上看就和第一种方法一样了。根据已有的经验已经能够正确地解方程了,何必又多此一举,再去理解、掌握等式的性质呢?学生形成思维惰性,就不会再去深究思路和观念的不同,更不会创新解法。

  方程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深刻认识到: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看似麻烦,实则简单,不须思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时,教师再适时介绍教材之所以这样编排是为了中小学方程解法的衔接,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必要性,观念得以更新、深化。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6)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实用十篇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1

原来教学由于我个人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等式”与由等式引申出来的'规律,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计算,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在这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的主人”和“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此课的情境,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

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验证猜想时,应从一个一个具体的等式抽象到未知的等式,学生容易接受,而我是直接用抽象的等式验证的,学生不太容易接受。还有在解方程时,算理讲得不太清楚,学生在解方程时,有部分学困生学起来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上出优质课。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其主要学*目标为: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2、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熟悉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δ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δ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4、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教材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教科书是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主线,χ绕合并、移项、去分母、去括号几大步骤依次展开的,并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也逐一分散到这四大类型中,这样看起来,线索明朗,难点分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其实不然,教学实践证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很难,除了由于不细心造成符号错误,去分母项问题,教学中并有遇到多大阻碍,而对于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最感头痛之处。如何理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如何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往往使学生们抓耳挠腮,束手无策。所以像本章的.知识显得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师生的引生的引导和探索,难以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不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认识到这一点,就在七年级两个班中进行对比实验:(1)班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2)班则打破编排顺序,先集中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再讨论其应用。并把实际问题按照问题情景进行分类:和(差)倍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积变形问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商品打折问题、利率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等,引导学生探索类问题的本质,探究其内在联系,构建模型。

  本章学*结束后,我们分别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相关无几,而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则有较大差异,打破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的(2)班成绩明显高于(1)班。按照标准教材编排进行教学,强调把握全部问题的通性通法,而七年级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对此感觉难以理解和把握。(1)班学生大多反映解决实际问题时思・不清晰,对于不同的问题不知如何区别对待,而(2)班学生则反映遇到不同的实际问题,脑海中马上就显现出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解决起来有章可循,真正体现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由此可见,教材一个问题情景的创设,一个知识篇章的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否适合各个地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心理特征,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因此,我认为在此课程中,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即教科书不再是不可触犯的“圣经”,而是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法。所以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并且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3

  今天上了解方程(二)的内容,感觉没什么明显的精彩地方。学生由于有了关于加减的等式的性质的了解,在通过例题中两组方程的.观察,适当提醒学生联系前面学*的等式的性质,很自然的就能得出有关乘除的等式的性质。

  只是在让学生举例的时候,没有学生能想到同时除以0,结果是怎样的。只能由自己向学生提出问题,简单讨论后,很快想到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因而得出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的范围。

  计算中有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很多学生对于小数的乘除法计算,有很多的错误,需要加强巩固训练。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4

  今天对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进行了教学。本课主要对教学例一和例二进行了教学。

  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让学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既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同时又为最后的检验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的解方程我让孩子们看成是解谜,是寻宝,比一比看谁找的是宝石,谁找的是石头,用你自己的方法就可以验证。孩子们做的是津津有味,寻得异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对于概念的理解也很扎实。

  二、在练*题的安排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当讲授完利用天**衡的道理解方程后,马上进行了“填空练*”,这四个练*题的安排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第一个方程中的数是整数,与例题相符合,较容易。第二个方程中的数变成小数,难度有所提高。第三和第四个方程,又有所变化,但解方程的方法是没有变的。从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练*看,学生对解方程掌握的还不错。

  三、本课主要对解方程进行了解题练*。通过抢夺小红花等游戏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乐趣和兴趣!

  四、通过本课的作业检测,有少量学生还是对本课的内容练*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师在课下不断的指导。

  五、学生对于方程的书写格式掌握的很好,这一点很让人欣喜。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紧紧抓住这一点,教学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其主要学*目标为: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2、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熟悉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δ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δ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4、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教材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教科书是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主线,χ绕合并、移项、去分母、去括号几大步骤依次展开的,并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也逐一分散到这四大类型中,这样看起来,线索明朗,难点分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其实不然,教学实践证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很难,除了由于不细心造成符号错误,去分母项问题,教学中并有遇到多大阻碍,而对于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最感头痛之处。如何理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如何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往往使学生们抓耳挠腮,束手无策。所以像本章的.知识显得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师生的引生的引导和探索,难以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不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认识到这一点,就在七年级两个班中进行对比实验:(1)班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2)班则打破编排顺序,先集中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再讨论其应用。并把实际问题按照问题情景进行分类:和(差)倍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积变形问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商品打折问题、利率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等,引导学生探索类问题的本质,探究其内在联系,构建模型。

  本章学*结束后,我们分别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相关无几,而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则有较大差异,打破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的(2)班成绩明显高于(1)班。按照标准教材编排进行教学,强调把握全部问题的通性通法,而七年级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对此感觉难以理解和把握。(1)班学生大多反映解决实际问题时思·不清晰,对于不同的问题不知如何区别对待,而(2)班学生则反映遇到不同的实际问题,脑海中马上就显现出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解决起来有章可循,真正体现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由此可见,教材一个问题情景的创设,一个知识篇章的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否适合各个地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心理特征,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因此,我认为在此课程中,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即教科书不再是不可触犯的“圣经”,而是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法。所以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并且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6

  最*课堂上学*了《解方程》,是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来解决的。过去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依据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数的思路求未知数,但学生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形式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学*解方程。现在,根据《标准(20xx)》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起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新课程数学教学这样安排体现了“瞻前顾后”的道理,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联系,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与初中的知识更加的接轨。

  教材中分为5个例题,分别是不同类型:x±a=b;

  ax=b;

  a―x=b;

  ax+b=c;

  a(x±b)=c,这几个类型层次依次递进,难度由简到难。其中例1不仅是教授x±a=b类型的解方程,还要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刚开始时学生不易区分,但随着后面例题的讲解,并且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学生慢慢理解并内化能区分开这两个概念。

  通过几天对解方程的练*,大部分学生对解方程的目的以及检验的方法和步骤都有了较好的掌握,也能分清该利用哪个等式性质来解方程。但是在课堂练*和改作业时,发现部分学生还有一些问题存在:

  一、用方程来表示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出现困难,是通过我的帮助列出方程,应及时让学生巩固方法。

  二、对于例3形式的解方程,学生还容易出错,如32―x=45,6÷x=3这样的方程,x前面是“―和÷”,学生不好理解为什么方程两边同时“+x”或同时“×x”,我又借助天*讲解:如果两边同时减32或同时除以6,依然算不出x,如果同时加x或同时×x,然后就能变成x+a=b或ax=b的形式,再利用所学方法进行解方程就可以了。这个类型还需要加强训练,让学生能快速区分开来是加数还是要加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三、解方程时学生丢步骤,如:2x+6=18这样的方程,学生都知道第一步要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得到“2x=12”,但这一步有部分学生会直接写成“x=12”,说明还需强调2x是一个整体,第一步解完后并不是最后的解,还需让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才能得出。

  四、检验时学生的步骤丢三落四较多,或丢掉“=方程右边”;

  或丢掉最后一句话“x=2是方程的解”。

  《简易方程》这单元是本册的重点,解方程又是本单元的一大难点,所以后面的教学时,我除了让学生观察方程中未知数的位置和前面符号来解方程外,还应要求学生说得清,能讲清楚理由,从而在理解变形依据、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所学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7

  本节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结合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导出形如ax±b=c和ax±bx=c形式的方程,并结合原有旧知――等式的性质推导出解法步骤,同时利用这些方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几课时的教学与练*,学生在掌握方程解法上没有问题,说明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掌握的比较扎实。但在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表现出缺少一定的分析*惯和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造成在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例题的变式题)时产生较多错误。

  通过前后练*的比较、观察,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练*时偏重模仿和记忆,缺少具体分析的意识。从而造成在碰到一些变式题时就明显缺少解题策略,学生在读题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思考题中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而是在记忆中极力搜索“这个问题以前有没有讲过?或跟哪个问题是一样的?”等旧痕迹。然而这些变式题的解答难就难在它与例题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其中的区别和练*,光靠模仿和记忆,那就很难正确解答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重模仿轻分析的学*方式,在练*中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注重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表述。教师要强调学生读题后先分析并写出等量关系,每个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都要设计等量关系的.分析与交流,从潜意识中使学生重视起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一开始学生可能在分析、判断等量关系时还会模仿例题的形式,因此在学生对基本类型有了一定的感悟后,要有针对性的出现变式题让学生来解决,使其在认知冲突中进一步感悟先分析、判断等量关系的重要性。但同时教师也要十分清楚的认识到寻找等量关系对于课改后的六年级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缺少一定的意识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在六年级前很少涉及甚至没有安排过等量关系寻找的内容。正是由于教材中忽视了这方面内容的安排,也就引起了第二个原因――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寻找等量关系能力的培养。等到六年级要大量具体涉及到时,就发现学生很不适应了。如何提高学生寻找题目中等量关系的能力,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等量关系的分析能力,除了如前所述要加强意识培养外,还应在具体方法上加以指导。而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判断等量关系的方法,教材在例题分析中就先借助了线段图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画线段图来表示条件和问题,从而形象的表示出等量关系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中不能因为问题简单或赶进度而忽视画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的环节。一开始学生可能由于以前缺少一定的训练而显得有些不适应,但经过几次的努力后,学生就能很快提高作图能力,从而有助于等量关系的寻找。

  综上所述,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学生学*方式的培养,从偏重模仿和记忆中逐步纠正过来,逐步建立具体分析的意识。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能力,借助线段图的表示形象的表现出相关的等量关系,提高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8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本课时教材在使用时至少有三处贯穿了这样的思想。教师这个“教练”、“导演”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课文内在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如:

  (1)开始引例“图示”的内容,让学生用其素材编题。

  (2)本例解题过程回答题中两个未知量的解答环节。

  (3)通过让学生自编用整体思想解答的方程。

  这些环节的设置,对系统地、全面地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课上反思、课上内化知识的能力提高。作为教师,应该长期坚持与学生在这方面切磋、探索,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给予适时调控和指导。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9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本课时教材在使用时至少有三处贯穿了这样的思想。教师这个“教练”、“导演”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课文内在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如:

  (1)开始引例“图示”的内容,让学生用其素材编题。

  (2)本例解题过程回答题中两个未知量的解答环节。

  (3)通过让学生自编用整体思想解答的`方程。

  这些环节的设置,对系统地、全面地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课上反思、课上内化知识的能力提高。作为教师,应该长期坚持与学生在这方面切磋、探索,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给予适时调控和指导。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10

  有昨天加减法方程作铺垫,今天乘除法方程的解答可以说是顺水推舟,毫不费力。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迁移自主探索出解法。但令我头痛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会解形如a-x=b及a÷x=b方程。

  本以为按新课标教材这两类方程小学阶段不用掌握,但在学期初教材分析会上教研员明确指明:这两类方程教师必须作为例题向学生补充讲解,且属于学生必会、考试必考内容。原因如下:1、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以上两种类型方程,教师难以回避。2、如果教师有意回避,会使学生产生等式的基本性质只适用于部分方程的错误理解。

  基于上述原因,我今天在教学完例2后为学生补充了相应内容,但教学效果较差。虽然许多学生能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X的值,但当要求他们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时,尝试成功。通过指导,全班也只有5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解答的方法。分析此次教学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安排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为学生刚接触解方程没多久,还须一段时间巩固教材中最基本的常见方程类型,而今天补充的两种类型虽然与例题一样,都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但在解答第一步时不再是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左边只剩X,而保持天**衡”的问题了。学困生听完拓展练*后,作业中出现明显混淆的'现象。如5X=1.5本应根据等式的性质直接将等号两边同时除以5求解的,可却有学生先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变成了“1.5÷X=5”, 这可真是越变越复杂。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必须两教a-x=b及a÷x=b两类方程,你们觉得是按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好呢,还是按等式的性质教学好呢?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7)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1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改变了小学阶段解方程方法的教学要求,采用了等式的性质来教学解方程。现将解方程的新旧方法举例如下:

  老方法:

  x + 4 = 20

  x = 20-4

  依据运算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

  新方法:

  x + 4 = 20

  x + 4-4=20-4

  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改革的原因(摘自教学参考书):

  新教材编写者如此说明: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从这我们不难看出,为了和中学教学解方程的方法保持一致,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原因。

  那么,小学生学这样的方法,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样的改革有没有什么问题?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真的出现了问题 。

  1.无法解如a-x=b和ax=b此类的方程

  新教材认为,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后,解象x+a=b与x-a=b一类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加上)a;解如ax=b与xa=b一类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乘上)a。这就是所谓相比原来方法,思路更为统一的优越性。然而,它有一个相应的调整措施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它把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回避掉了。原因是小学生还没有学*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算理解释比较麻烦;而ax=b的方程,因为其本质是分式方程,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需要先去分母,也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

  我认为为了要运用等式基本性质,却回避掉了两类方程,这似乎不妥。更重要的是,回避这两类方程,新教材认为并不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但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有时更会无法避免地直接和方程思想发生矛盾。

  如3千克梨比5千克桃子贵0.5元。梨每千克2.5元,桃子每千克多少元?

  合理的做法应是设桃子每千克X元,从顺向思考,列出方程为2.53-5X=0.5。然而,按新教材的编排,因为学生现在不会解这样的方程,所以要根据数量关系,转列成5X+0.5=2.53之类的方程。又如:课本第62页中的爸爸比小明大28岁,小明Х岁,爸爸40岁。很多学生根据爸爸比小明大28岁列出40-Х=28,可是无法求解,所以又转成Х+28=40。

  很明显,第二个方程是和方程思想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我们知道,方程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未知数参与进式子,使考虑问题更加直接自然。为实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列式时应尽量顺向思考,以降低思考的难度。这是体现方程方法的优越性必然要求。事实上,如果学生能够列成5X+0.5=2.53 Х+28=40那就说明他已经非常熟悉其中的数量关系了,此时,用算术方法即可,哪还有列方程来解的必要呢?我们又怎谈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的优越性呢?

  我们不难看出,根据现实情境列方程解决问题,X当作减数、当作除数,应当是很常见、很必要的现象。要学生学会解这些方程,是正常的教学要求,这是不应该回避的,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显得片面和狭隘。

  2.解方程的书写过程太繁琐

  教材要求,在学生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时,方程的变形过程应该要写出来,等到熟练以后,再逐步省略。这样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了书写上的繁琐。

  因为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每两步才能完成一次方程的变形。这相对于简单的方程,尚没什么,但对一些稍复杂的方程,其解的过程就显得太繁琐了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小学里学*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运用它来解方程,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那么,如果说用算术思路解方程对初中学*有负迁移,需要改革,现在改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同样出现问题,那我们又如何是好呢?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2

  今天早上在库沟小学听了张福华老师的《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这节复*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复*课,以往只是从教学策略上了解复*课的教学流程,当今天真真正正的倾听了一节复*课后,感受颇深,所学甚多,只奈何有言吐不出,下面就简单说一些听完这节课的体会。

  首先,张老师的语言简练干脆,善于利用名言名句。

  在课的开始,大屏幕上就展示出了俄国乌申斯基的一句话:“装着一些片段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主人从那里是什么也找不出来的。”这句话的展示,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整理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这节课的目的所在。在回顾整理,构建网络这一环节,张老师在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例题的知识点时又说了一句“不动笔墨不读书”,提醒了学生看例题时可以适时的进行批画,将遗忘的知识点突出显示出来。在课的最后又课件展示了韦达和爱因斯坦的名言警句。

  其次,目录归纳知识点,清楚明了。

  我想所有的老师都会头疼复*某一单元或某一册课本时知识点的归纳,只奈何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所有知识点系统的展现给学生。本节课张老师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目录展示法,让所有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清楚的摆了出来,方便了学生的回顾和整理。

  最后,练*充实有趣,层次分明。

  闯关形式的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在一,二,三的闯关中,依次将基础知识点,重难点进行了练*,稳固。学生在回答闯关的答案时,张老师经常会问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再回顾。例如,在一名学生回答bX8等于8b时,问为什么不是b8?在学生回答aXa=a的*方时,问为什么不是2a?看似不经意的询问,却巩固了细微处的知识点。

  当然,张老师的课还有许多值得我学*的地方。例如,创设了有效地复*情景,亲和力强,能及时唤起回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等等。通过这节课,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复*课的教学模式,对以后上好复*课有了更多的信心。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3

  开学两周了,经过开学后的适应,教学工作已经逐步进入了正常轨道。其实说是适应,只是我的适应,孩子们并没有表现出所谓的"开学综合征",开学*两周他们都表现得很棒!本来刚开学,担心孩子们收不回心来,一直布置很少的一点家庭作业,甚至有时候只是布置预*而已。当然,这样做也许也确实让孩子们能逐渐进入学*状态,避免出现开学倦怠或反感情绪。

  在知识方面,原来担心孩子们对方程会有不适应或抵制情绪,结果孩子们都表现不错。方程解法的繁琐并没有让孩子们感到厌倦,因为虽说解方程书写步骤较多,但规律明显,顺向思维不需要过多的思维过程,抓住关键词列方程就迎刃而解了。最*主要的问题是形如12-X=5或56÷X=14这样的方程,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很别扭,而用传统的方法又怕孩子混淆。其实这个问题教材在设计时早有考虑,原则上这种类型的方程不做要求,因此课本上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题目。但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自己会列出这样的方程,只好临时先提醒孩子尽量避免列出X在减数或除数位置上的方程。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刻意回避这种问题,而是考虑到孩子们对现在的方法还不够熟练,不宜教给他们另外一种全然不同的解法,这个问题且等孩子们熟练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后再说吧!反正教材是不要求做这种题的。

  还有个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时,算术方法与列方程的选择。最*一直在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所以孩子们想当然地每道题都列方程解答。教材上虽然有一道题目是指导孩子体验理解用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区别,能直接套用公式或顺向思维列式的就直接用算术方法解决比较简捷,用逆向思维考虑的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比较简捷。可能是由于初学,或者因为没有养成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惯,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比较困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指导孩子们逐步理解和掌握。慢慢来,不要急。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4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的*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新教材如果能把天*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

  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天*的*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质。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

  为新课奠定了基础。在突破重难点时,我设计借助天*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当学生根据例1图意列出方程X+3=9时,我把皮球换成方格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问学生:“要得出X的值,在天*上应如何操作?”由于问题提的不符合学生实际学*情况,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连忙纠正问道:“天*左边有一个X和一个3,怎么让方程左边就剩下X呢?”学生马上回答:“减去3。”师:“天*右边也应该怎么办?”生:“也减去3”师:“为什么?”生:“天*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天*仍然保持*衡。”我因势利导地使学生学*解方程的方法及书写格式。课堂练*时间也不充裕,致使扩展思维题学生没时间去思考,没有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一节课虽然结束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进入教材又要走出教材

  教师要钻研教材,要吃透教材,准确、全面的弄清教材的精神实质,确定重点难点。但不仅这些,教师还要走出教材,纵观教材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横看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体系的位置,对本堂课所教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有个清晰的认识。教师进入教材是基础,走出教材是目的。惟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对当前知识进行整合与延伸。

  二、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生成性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往往会激发出来新的生成性内容,有的内容是学生遗忘的旧知,这时,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激活旧知;有的内容又是超越了本堂课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延伸。生成性的内容它源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教学要前瞻后顾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管你任教哪一年级,你都应对数学教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把本册教材的知识掌握扎实,还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与当前知识联系起来,对当前知识又要有拓展延伸的可能。

  四、精心的安排练*题

  解方程这部分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方程的解法上,利用天**衡的道理解方程,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本部分教学很是枯燥无味,于是我加入了闯关的情节,精心的安排练*题。当讲授完利用天**衡的道理解方程后,马上进行了“填空练*”,这四个练*题的`安排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第一个方程中的数是整数,与例题相符合,较容易。第二个方程中的数变成小数,难度有所提高。第三和第四个方程,又有所变化,但解方程的方法是没有变的。从课堂的教学和课后的练*看,学生对解方程掌握的还不错。

  但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最后留的时间过少,检验的格式没有完整的交给孩子们。可内心矛盾:检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必须要重视其格式吗?

  总体来说,喜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喜欢听孩子们说:“我还想上数学课。”

  《解方程》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的解方程一改以往的由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引入方法,运用更能让学生明白的天**衡的原理来引入。解题的基本原理从未改变——等式的基本性质,即: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除以或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两边仍相等。

  这节课内容不是新内容,但方法却是新方法,我认为设计教学时应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放到例题1的后面引入,能使学生对概念理解更充分,印象更深刻。

  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演示了天*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天*任然保持*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保持*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1,让学生列出方程x+3=9,用课件演示x+3个方块=9个方块,提问:“如果要称出x有多种,改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只要将天*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天*仍*衡,得到一个x相当于6个方块,从而得到x=6。你能把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大部分学生快速的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于是我问: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它数呢?学生沉默,终于有两双小手举起来了,“为了得到一个x得多少”,我又强调了一遍,我们的目标是求一个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余的3减去,为了不耽误更多的时间,我没有继续深入探究。接下来教学例2,同样我利用天*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说出要把天*两端*均分成3分,得到每份是6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了分的过程,让学生把演示过程写出来,从而解出方程,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天*保持*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除以或乘上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当学生的解题方法得到了教师的肯定,让学生明白这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按理说,只要稍加类推,学生应该能掌握方程的解法。但接下来的练*却大大出人意料,除了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外,大部分几乎不会做,甚至动不了笔。问题出在哪里?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一是从天*过渡到方程,类推的过程学生理解不透,天*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就相当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这个过程写下来时,要强调左右两边原来状态保持不变,要原样写下来,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有的学生不会格式;

  二是对为什么要减去3讨论不够,虽然有学生回答上来了,我应该能觉察出学生理解有困难,课件和天*能让学生懂得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相同的数,至于为什么这里要减去3却还似懂非懂,如果当时举例说明也许很有效果,比如:x—3=6,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就会发现我们要求出一个x是多少,就要根据方程的具体情况,若比x多余的就要减去,不足x的就要补足,这样效果肯定好些。

  三是备学生环节出现差错,这部分内容应该不难,但学生的现有基础是确定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教学效果看,我明显做的不够。

  四是教学内容确定不恰当,本来我是想,上公开课要有一定的容量,就把例1和例2放在一起教学,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只教学加法和乘法的,减法和除法的解法,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的方法的解决。由于我班学生是本期从各个地方转来的,基础参差不齐,而且整体水*较差,因此安排两个例题有难度。

  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5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1。练*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其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这个月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导入:

  同学们见过足球吧?(出示1个足球)

  (出示例1)一起观察挂图,问:图中的哪些信息是解决“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这个问题所需要的?

  三、探究新知:

  1.师: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就必须了解黑色皮的块数和白色皮的块数有什么等量关系?

  老师可以用线路图表示帮助学生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2.请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还有另外的学生找到另外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3.师:大家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较复杂的方程,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稍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

  4.探究求解过程。

  1)生:我们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可以怎么解呢?

  2)强调: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3)最后求出 x=12,还要检验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

  4)2x-20=4 这样的方程能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简单的方程再解答吗?(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

  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几个同学解答较复杂的方程都是先转化成简单的方程,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最后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5.大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步骤是什么呢?

  (生答完特点后,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 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 解方程;

  ④ 检验并写答语。)

  四、巩固拓展:

  1.p66 第1题 解下列方程 3x+6=18 2x-7.5=8.5 16+8x=40 4x-3x9=29

  2.p66第2题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p66 3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例1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黑色皮块数x2-4=白色皮块数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课后小记:这节课由于有了前面的几节课对等量关系的训练,在根据老师出示的线段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方程的求解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反复的请学生说,达到都会的结果。


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5篇)(扩展8)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反思汇总五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保持*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教学中我先利用演示了天*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天*任然保持*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保持*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基础。然后出示例1,让学生列出方程x+3=9,用演示x+3个方块=9个方块,提问:“如果要称出x有多少块,改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只要将天*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天*仍*衡,得到一个x相当于6个方块,从而得到x=6。你能把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大部分学生快速的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于是我问: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它数呢?

  学生沉默,终于有两双小手举起来了,“为了得到一个x得多少”,我又强调了一遍,我们的目标是求一个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余的3减去。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天*保持*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除以或乘上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在做练*时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只有个别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在讲授“解方程”定义概念时,我主要从教材思想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采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的过程叫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等式的性质和解形如a+x=b x — a =b ax=bx÷a =b这样的一般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何解决形如a — x =b a÷x =b这样的特殊方程,关键是启发学生思考,根据哪一条等式性质,怎样将新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旧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试做看看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部分学生发现20—x=9解:20—x—20=9—2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方程右边不够减的情况,方程左边是“—x”。正当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情形下,启发学生当我们遇到新问题时怎么解决呢?学生会想到联系前面学*的旧知识来解决,那你认为应该把这样的减法方程转化为什么运算的方程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把这样的减法方程转化为加法方程就可以解决新问题,接着教师再紧跟着启发学生,如何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转化呢?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转化,从而得出:20—x=9在解决特殊方程的过程中,学生有的解:20—x+x=9+x还想到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直20=9+x接得出9+x=20也是可以的,肯定学生的9+x =20思考方法的合理性,但是也要告诉学生,9+x—9 =20—9这样的思考方法到了中学解决更加复杂X=11的方程就无能为力了,为了使小学和中学的知识能更好的衔接,我们重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特殊方程转化为一般方程,然后依据一般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足之处:在练*中出现个别学生不注意观察方程是一般方程还是特殊方程,导致出错。再教设计:重点强化特殊方程的特点,让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方程的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3

  教学重难点是掌握较复杂方程的解法,会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目的是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小节内容是在前面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解答稍复杂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若用算术方法解,需逆思考,思维难度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错误,用方程解,思路比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一、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降低问题的难度。

  解答例1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找准题量的等量关系。我从学生喜欢的足球入手,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生热爱体育 1

  运动的良好情感,又为学*新知识做了很多的铺垫。

  二、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选择解题最佳方案。

  让学生当小老师,从问题中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增加学生学*的信心,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解答例1,最后老师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解法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析哪种解法合理,再从中选择最佳解题方案。这样既突出了最佳解题思路,又强化了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和解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教会学生学*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应用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画面信息,白色皮多少块,黑色皮多少块,白色皮比黑色皮少多少等信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再在练*本上画线段图,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

  成为学*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 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4

  解方程是是数学知识里面很关键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在实际中,拥有方程的解法之后,很多人不会算式解题,但是能用方程解题,足以见得方程可以做到一些算式无法超越的能力。而如今五年级的学生开始学*解方程,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让学生吃透这方程,突破这重难点。

  在教这单元之前,我一直困惑解方程要采用初中的“移项”解题,还是运用书本的“等式性质”解题,面对困惑,向老教师请教,原来还有第三种老教材的“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题,方法多了,学生该吸收那种方法呢?困惑,学生该如何下手,运用“移项”解题,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或许不会系统清晰,但是“等式性质”解题时,在碰到a-x=b和a÷x=b此类的方程,学生能如何下手,“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老教材的方式改变,必有他的理由,能用吗?困惑!我先了解改革的原因(摘自教学参考书):新教材编写者如此说明: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

  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这不难看出,为了和中学教学解方程的方法保持一致,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出老教材的方法并无错误,而且能让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实际解题,面对题目不会盲目,而采用等式基本性质给学生带来的是局部的衔接,而存在局部对学生会更困难,如a-x=b和a÷x=b此类的方程。了解这一信息,我决定采用新老教材一起使用,先从教材中的运用等式基本性质教学孩子会解简单的方程,以便初中学*可以衔接,而初中的“移项”也会顺利的接收,但是面对现在五年级的思维和解题的方便性,我再教学老教材的“四则运算关系”**程,至少这样能让现在的学生会解各种题型的方程。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学书本的知识不丢,方法又可以多种变通。所以我在教学解方程的时候,给他们灌输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课本上的根据等式的性质去解方程,另一种方式就是初中阶段的“移项”,在这里的时候,我给初中的“移项”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移——变号。引入了这一个方法,学生解方程的兴致有了很大的提高,解方程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但是在移-变号这种情况下,有出现了21÷x=7,和20-x=3的这样的特殊情况,而我则让他们记住,只要x在后面,就要运用到四则运算“除数=被除数÷商”和“减数=被减数-差”这两种情况。通过练*,学生解方程正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学生忘了等式的兴致,忘了移—变号是怎么来的,而我,则在移-变号的基础上,再一次的回顾,让他们明白移-变号的立脚点就是等式的性质,如此反复,学生加强了对解方程的认识,也更牢固的记住了等式的兴致。而通过这一次的上课,我意识到,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更好的预设,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成的结果,才不会顾此失彼。而身为老师,一定要好好的研究教材,钻研透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清晰的思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反思 5

  这次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借用天*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原来教学由于我个人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等式”与由等式引申出来的规律,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计算,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在这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的主人”和“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此课的情境,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

  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验证猜想时,应从一个一个具体的等式抽象到未知的等式,学生容易接受,而我是直接用抽象的等式验证的,学生不太容易接受。还有在解方程时,算理讲得不太清楚,学生在解方程时,有部分学困生学起来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上出优质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