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数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在自主写算式、小组合作验证等学*活动中,经历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2、知道质因数,会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

  3、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的收获和乐趣。

  认识质因数、会分解质因数是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恰恰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认识质因数的教学中,利用课前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的数据,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开展研究。如先研究老师的年龄(36),通过学生自主写算式、比较、分析、交流得出36=2×2×3×3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引出“质因数”的概念,而此时学生对质因数的概念并不是真正了解。因为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得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试误辨析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付诸实践应用——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上述过程中学生只是初步形成了概念的表象。所以,此时,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数据,让学上按要求把他们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自我试误辨析中、在同学间的交流中形成质因数的概念。在质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分解质因数的基本方法也已基本形成。下面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和格式方面的问题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2

  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教学落实不到位。

  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引出了质因数的定义后,学生对质因数的理解还是可以的,但对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就处理得不够好,我只是通过60=2×2×3×5这个例子指出60这个合数可以通过2、3、5这几个60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像这样的表示方法就叫做分解质因数,接着课件显示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指出分解质因数的书写格式要注意的地方后就直接进入几个式子是否是分解质因数的判断练*。其实在练*之前,我还可以抓住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意义的重点词提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质因数是一个质数,这个质数是对应合数的因数,而分解质因数是一个合数的表示形式,是用几个质因数想乘的形式表示一个合数。经过这一强调后再来做相关练*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二,要明白什么时候该老师讲,什么时候该学生讲。

  在教学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我本来的设想是想让学生去说,想经过他们的思考去认识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一般规律,这样印象会更深刻。想不到这种方法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即使后来老师的点评中也强调了各步骤中的细节问题,但在学生练*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像短除法这样操作性步骤性强的基础性的知识,刚开始还是由老师来讲解比较好,因为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最初灌输的知识它们很快就会定型,所以繁琐性的问题还是由老师讲比较好。但如果是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发现的知识点,还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作引导便可。

  第三,清楚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给太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几次在发现学生迟疑了一点,我就会忍不住提示他。整节课下来,个人感觉也是我讲得多,学生讲得少。用拍电影做个比喻,老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更身担策划,舞台设计等多重身份,但即使这样,主角永远都是学生,学生才是学*的主体。在学生学*过程中,老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时刻记住要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在自主写算式、小组合作验证等学*活动中,经历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2、知道质因数,会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

  3、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的收获和乐趣。

  认识质因数、会分解质因数是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恰恰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认识质因数的教学中,利用课前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的数据,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开展研究。如先研究老师的年龄(36),通过学生自主写算式、比较、分析、交流得出36=2×2×3×3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引出“质因数”的概念,而此时学生对质因数的概念并不是真正了解。因为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得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试误辨析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付诸实践应用——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上述过程中学生只是初步形成了概念的表象。所以,此时,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数据,让学上按要求把他们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自我试误辨析中、在同学间的交流中形成质因数的概念。在质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分解质因数的基本方法也已基本形成。下面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和格式方面的.问题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在自主写算式、小组合作验证等学*活动中,经历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2、知道质因数,会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

  3、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的收获和乐趣。

  认识质因数、会分解质因数是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恰恰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认识质因数的教学中,利用课前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的数据,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开展研究。如先研究老师的年龄(36),通过学生自主写算式、比较、分析、交流得出36=2×2×3×3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引出“质因数”的概念,而此时学生对质因数的概念并不是真正了解。因为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得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试误辨析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付诸实践应用——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上述过程中学生只是初步形成了概念的表象。所以,此时,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数据,让学上按要求把他们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自我试误辨析中、在同学间的交流中形成质因数的概念。在质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分解质因数的基本方法也已基本形成。下面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和格式方面的问题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在自主写算式、小组合作验证等学*活动中,经历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2、知道质因数,会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

  3、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的收获和乐趣。

  认识质因数、会分解质因数是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恰恰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认识质因数的教学中,利用课前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的数据,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开展研究。如先研究老师的年龄(36),通过学生自主写算式、比较、分析、交流得出36=2×2×3×3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引出“质因数”的概念,而此时学生对质因数的概念并不是真正了解。因为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得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试误辨析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付诸实践应用——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上述过程中学生只是初步形成了概念的表象。所以,此时,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数据,让学上按要求把他们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自我试误辨析中、在同学间的交流中形成质因数的概念。在质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分解质因数的基本方法也已基本形成。下面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和格式方面的.问题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3

  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我上了“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练*课,这一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练*,进一步掌握质因数的概念,进一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但课前我发现课中还有一精彩处,那就是让学生研究一个数的质因数与它的约数之间的关系,及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之积与它们两数的关系。我知道,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是有益而无害的,而且能让学生探究、发现这些关系比学生单纯掌握几个概念,模仿一些解题方法更为重要,但另一方面也得舍得腾出一些本可用于“多练”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研究。事实证明,我的这一设计是成功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不仅能有效地完成学*任务,还能提高观察、操作、分析、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相信,经过长期的训练,定能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因数,知道合数能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把合数分解质因数;了解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究活动,在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相信自己能学会数学,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分解质因数。

  教学难点:

  认识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练*导入

  1. 口算

  0.16×5=

  0.7×0.01=

  0.4×0.5=

  53×2=

  1.25×8=

  2.37+6.3=

  2. 下面的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

  1、13、24、29、41、57、63、79、87

  合数有:

  质数有:

  3. 判断: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

  (3)2是偶数也是合数。( )

  (4)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质数。( )

  (5)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二、认识质因数

  1.写出算式。

  要求:你能把5和28分别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自己写一写。

  交流:你是怎样写的?(板书:5=1×5 28=1×28 28=2×14 28=4×7)

  2.认识质因数。

  引导: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28的因数?5和28的这几个因数中,分别有哪些是质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们的意见和大家分享吗?

  明确:在积是5的乘法算式中,1和5是5的因数,其中5是质数;在积是28的算式中,1和28、2和14,4和7都是28的因数,其中2和7是质数。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板书:质因数——一个数里是质数的因数)

  3.强化认识。

  追问:上面算式里,哪个数是哪个数的质因数?1为什么不是5的质因数?1、28、14和4为什么不是28的质因数?

  强调: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比如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2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2是28的质因数。交流:你能回答这里两道题的问题吗?说说你的答案。追问:怎样的数才可以称作一个数的质因数?

  三、分解质因数

  1.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认识了质因数,就可以学*新的知识,学会新的本领,这就是分解质因数。(板书课题)

  2.分解质因数。

  出示例题,明确把30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让学生在课本上尝试表示,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结果。

  交流: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怎样做?(根据交流板书,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说明: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先写成质数2乘15;15是合数,把它写成质数3乘5,这时乘数全部是质数;就把30写成这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30=2×3×5。可见,要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把合数先写成质数和另一个数相乘的形式;如果另一个数是合数,再把这个合数写成质数和另一个数相乘的形式,直到分解成全部是质数相乘为止。像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板书:分解质因数——把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

  3.总结

  我们在上面是用逐次相乘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的,人们在分解质因数时,经常用短除法。看看你能不能明白短除法是怎样分解质因数的。

  交流:能说说短除法是怎样分解质因数的吗?

  结合交流说明方法:每次用质数做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每个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说明:我们上面分解时,每次用质数乘一个数,直到所有乘数都是质数为止、,和用短除法的思考方法是相同的,只是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过程简便一些。

  4.尝试短除法。

  引导:你能用短除法把42分解质因数吗?

  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交流:能说说这里用短除法怎样分解质因数的吗?

  说明:用42每次除以质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把42写成除数和商连乘的形式。

  四、练*巩固

  1、练一练、分解质因数

  6 12

  交流:6和12分解成哪些质数相乘的形式?(板书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6分解质因数,可以先想质因数2,写成2×3,全部是质数,于是得到6=2×3;12分解质因数,也是先想质因数2,写成2×6,因为6还不是质数,再分解为12=2×2×3,已经全部是质数,得出12=2×2×3。

  2、做一做

  先圈一圈,交流哪些是合数,再让学生独立把9和16分解质因数。

  检查板演题分解质因数的过程,确认结果。

  五、拓展视野

  让学生阅读第40页“你知道吗”,并出示提示: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国哪些数学家在这项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谁的研究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

  学生阅读后,围绕上述问题交流,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教师适当说明。

  六、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学*了什么内容?什么是质因数,什么是分解质因数?怎样分解质因数?你还有哪些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为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多想,从学*中感悟方法。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整除、除尽、约数、倍数、奇数、偶数、素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

  2、能对以上概念作正确判断,能熟练地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 知识整理与基本练*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能整除?哪些不能整除?哪些能除尽?把算式填到相应的圈里。

  6.9÷9111÷3除尽整除

  18÷669÷1

  10÷42.4÷0.8

  反馈后提问:什么叫做整除?什么叫约数?什么叫倍数?说一说上面整除算式中谁是谁的约数?谁是谁的倍数?

  2、练*:课本P65第1题。

  (1)学生在课本上全体练(1人做在投影片上)

  (2)投影反馈,矫正错误。

  (3)提问:

  A、自然数与整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出示投影片)

  B、什么是素数?什么是合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有哪些方法?171和395是素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C、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标准是什么?

  D、答:自然数()和()组成,或者由(),()和()组成。

  3、练*,课本P66第4题(学生练*后反馈)

  4、出示:在36、48、84、75、15、210、130、204这些数中,

  (1)能被2整除的数有(),能被5整除的数有(),能被3整除的数有()。

  (2)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

  (3)说一说,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提问:

  什么叫分解质因数?把课本P65第1题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备 注

  (1)生练*(两个做在投影片上)

  (2)反馈,矫正。

  (3)练*:课本P66第6题(学生练*后反馈)

  二、综合练*

  1、填空:(投影片逐题出示,学生先思考,想好后再回答)

  (1)12的全部约数有(),把72分解质因数是()。

  (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素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3)一个数的最大约数是60,则它的最小倍数是(),最小约数是()。

  (4)自然数A÷B=4,则A能被B(),B是A的(),4能整除()。

  2、练*:课本P66第5题(学生练*后反馈,说理)

  3、思考题:

  有一位初中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别人问他成绩如何?他说:“我的分数在60分以上并且我的分数,我的年龄和取得的名词的乘积是4275,你们说我考了几分?得了第几名?”你能想出来吗?

  三、课堂作业《作业本》

  四、学生总结

  通过知识整理及填空、选择、判断各种题型的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各个概念,并能对各个概念加以区分。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

  (2)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准备

  1、什么叫做素数?什么叫做合数?各举例说明。

  2、20以内的素数有哪几个?为什么”1“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

  二、教学新识

  1、教学例2

  (1)10是由哪几个素数相乘得到的?

  (2)教学归纳:10是由2和5两个素数乘得到的,板书:10=2×5

  (3)同时出示24和63的分解图。提问:“4和6”是素数吗?谁能继续分解,在□内填上素数?(指两名学生分别板演)那么,怎样把24和63分别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呢?

  学生答后板书:24=2×2×2×3;63=3×3×7

  (4)把以上3个合数,分别写成了几个素数相乘的形成,是不是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相乘的形式呢?再举例说明。

  (5):从以上的合数可以看出,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出示:“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一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引导学生看书作答。(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并举例例2说明)

  2、练一练

  (1)P44第1题,同桌讨论后口答反馈,并说出打x的理由。教师:“2和5,都是素数,但不能叫质因数。因为2和5都是10、20......这些合数的素数,离开这些合数,就不能孤立地叫质因数。4和5都是20的因数,但4和5不都是20的质因数。”

  (2)P45第2题,提问:“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后独立作业在书上之后再评讲。

  如果:“51=1×51”对吗?为什么?

  “42=3×14”对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我们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

  教学过程

  备注

  数,如何用短除法进行分解呢?

  3、教学例3。

  (1)15可用哪几种素数相乘的形式来表示?

  教师说:“用短除法来分解,先用一个能整除15的素数3除。(板书:3),用3去除得出的商是几?(板书:5),商5是素数还是合数?得出的商是素数,就不要再除下去了,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板书:15=3×5。这就是用短除法把15分解质因数。

  (2)”42“怎样用短除法进行分解呢?学生答后,教师强调先用一个最小的能整除这个合数的素数去除,板书。

  商21是素数还是合数?商21是合数还不是素数怎么办”(继续分解?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第二次除时,把21当被除数,除数应该是几?为什么?(除数必须整除这个合数的素数,其中最小,通常用3作除数。)学生答后,板书。

  商7是素数还是合数?商7已经是素数,短除到此为止。问:合数42,怎样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板书:42=2×3×7

  (3)学生试练:用短除法把60分解质因数。练后,让学生与书中对照,统计正确率。把学生中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

  (4)学生看书上概括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结语。要求分清三层意思,划出没层中的关键词语。

  三、巩固练*

  1、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365475123

  2、不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口答:

  6=21=22=12=

  (2)共同练*:

  25=66=16=91=

  3、课内作业:书上P45第4题。

  四、教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

  对于分解质因数的形式,学生较易掌握,但在实际分解过程中,往往分解得不彻底,最后的因数不都是质数。强调质因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

  课后反思:

  在教学“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反馈阶段“把24分解质因数”,我请做得快的同学上黑板板书,板书情况如下:书写非常端正工整,答题步骤及答案无可挑剔。集体订正时,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做题迅速、正确、工整,同时也委婉的指出,今后书写时最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这时,一个同学突然举手,我让他说说有什么问题,他大声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从右往左写是一种创新,你不是经常要我们多创新,常创新吗?”我怔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肯定了他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及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大家来讨论,这算不算是一种创新?许多同学都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注重学*方法的迁移。

  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老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活动,认识并学*1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1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认识1立方分米,最后认识1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参与尝试的兴趣。

  三、分层中及时匹配练*,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地巩固。

  学生学完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以后,我设计了一道看图填合适的单位的练*,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加深理解。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重点认识1立方厘米,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在学生理解了“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以后,又及时跟进了一组练*,再一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这样层层递进,每个层次都匹配相应的练*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另外,在处理课本练*第4题时,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分层数方块的方法,为后面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作了一个铺垫,注重了知识的前呼后应。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建立关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概念。

  而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提供给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

  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情境中领悟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第二层次: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实物的大小,体验到要确切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来计量。并引导学生由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去作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划、想象、比较等方法建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通过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体积大小,深化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就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最后,对全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整体认知。

  总之以生活为素材,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三点:

  1、课标指出: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在该课中努力创设宽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亲历亲为中感受数学。“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学生对这一问题还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阶段,学生在实验中,通过水面上升等现象明确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使这种抽象的知识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浮出“水面”。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则是通过两只乌鸦喝水的动画中,比较谁先喝到了水这个问题的争论中来理解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自然地引入体积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顺畅,课堂气氛也显得很活跃。

  2、注重知识迁移,使探究源头充沛。

  学生学*的新知识应该在思维的最*发展区形成的。所以我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演示来复*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而揭示课题,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入本节课的学*,达到明确学*目标的目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体积单位的教学中,以“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引发出矛盾冲突,利用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使学生想到要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突破难点。

  3、注重学生操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真实的数学知识应该是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中自身体验出来的。所以我在课中设计了四次操作:物体占有空间—-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1立方米 。为了使操作有趣、有效而科学,设计的每次操作方法不同,学生的众寡不同,探究的问题不同,操作的同时伴之以想象,努力克服同一层面的操作,使操作系列化、立体化,层层推进,步步提升,直到给三个体积单位照“全家福”,从而使学生手中有物,眼中有体,脑中有像。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3

  《体积单位》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建立关已经在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空间观念的建立。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拼摆、想象等多种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已经在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在教学中还适时引导学生用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便已经在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

  二、注重学*方法的培养。

  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活动,认识并学*1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1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探究,认识1立方分米,最后认识1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三、合理设计练*。

  学生学完了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以后,我设计了一道填合适的单位的练*,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加深理解。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重点认识 1立方厘米,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在学生理解了“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以后,又及时跟进了一组练*,再一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这样层层递进,每个层次都设计相应的练*的做法,有利已经在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练*引导学生归纳: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巩固练*对教科书练*七的第1题稍作引申,放在最后,要求学生记录下摆出的几种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它们的体积,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下一课学*体积的计算做铺垫。当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精练,关注学生的情感还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今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掌握质因数的含义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步一步地分解质因数,这样分解起来比较麻烦,为了简便,通常我们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教师向学生说明短除法是笔算除法竖式的简化,并以6和28为例向学生具体介绍短除法的书写方法,被除数写在哪里,除数写在哪里,商又写在哪里?然后重点问学生用什么作除数?为什么要用这个数作除数。如:

  教师:用哪个数去除28呢?

  学生: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应该用质数去除。

  教师:用哪个质数呢?

  学生:用2和7都可以。但是最好先用2作除数,因为28的个位数是8,一眼就能看出能被2整除。

  教师:对!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通常先用一个最小的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师板书:2| 2 8 14

  教师:除完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商14还能被2整除)那就再商2。(师板书略)这次的商7还除不除?(不除了)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因为7是质数,达到了分解质因数的目的。或者说7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它约数了。这时再指导学生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教师:谁能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归纳一下?

  引导学生归纳出:写出短除式──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最小质数去除──商如果是合数,照上面的方法除下去,直到商是质数止──把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教师:用这个方法把24、56分解质因数。

  学生解答后,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

  指导学生阅读第62页下面的你知道吗?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以下内容:

  1.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2.怎样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3.你还知道些什么?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整除、除尽、约数、倍数、奇数、偶数、素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

  2、能对以上概念作正确判断,能熟练地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 知识整理与基本练*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能整除?哪些不能整除?哪些能除尽?把算式填到相应的圈里。

  6.9÷9111÷3除尽整除

  18÷669÷1

  10÷42.4÷0.8

  反馈后提问:什么叫做整除?什么叫约数?什么叫倍数?说一说上面整除算式中谁是谁的约数?谁是谁的倍数?

  2、练*:课本P65第1题。

  (1)学生在课本上全体练(1人做在投影片上)

  (2)投影反馈,矫正错误。

  (3)提问:

  A、自然数与整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出示投影片)

  B、什么是素数?什么是合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有哪些方法?171和395是素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C、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标准是什么?

  D、答:自然数()和()组成,或者由(),()和()组成。

  3、练*,课本P66第4题(学生练*后反馈)

  4、出示:在36、48、84、75、15、210、130、204这些数中,

  (1)能被2整除的数有(),能被5整除的数有(),能被3整除的数有()。

  (2)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

  (3)说一说,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提问:

  什么叫分解质因数?把课本P65第1题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备 注

  (1)生练*(两个做在投影片上)

  (2)反馈,矫正。

  (3)练*:课本P66第6题(学生练*后反馈)

  二、综合练*

  1、填空:(投影片逐题出示,学生先思考,想好后再回答)

  (1)12的全部约数有(),把72分解质因数是()。

  (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素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3)一个数的最大约数是60,则它的最小倍数是(),最小约数是()。

  (4)自然数A÷B=4,则A能被B(),B是A的(),4能整除()。

  2、练*:课本P66第5题(学生练*后反馈,说理)

  3、思考题:

  有一位初中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别人问他成绩如何?他说:“我的分数在60分以上并且我的分数,我的年龄和取得的名词的乘积是4275,你们说我考了几分?得了第几名?”你能想出来吗?

  三、课堂作业《作业本》

  四、学生总结

  通过知识整理及填空、选择、判断各种题型的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各个概念,并能对各个概念加以区分。

《分解质因数》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的意义,初步会把一个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因数和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短除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5、13、21、32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

  2.把上面各数用两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5× 13=

  21× 32=

  教师:填出的这些数与原数有什么关系?

  3.以上几个自然数都可以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其它的自然数行吗?

  教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自然数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

  板书:把一个自然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二、新授

  1.如果我们做一个规定,“1除外”(板书于因数外),也就是因数不能用1,这句话还能这么说吗?举例说明.

  教师:在因数不用1的前提下,什么数仍能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什么数就不能?

  (合数能,质数不能)

  板书:把一个合数用两个因数(1除外)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2.根据这条结论把下面几个合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6、15、24、28

  6=2×3

  24=2×12

  15=3×5

  3×8=4×6

  28=4×7=2×14

  3.这些合数(指24、28)的因数中还有合数12、8、6……根据刚才的结论又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现在不限制因数的个数(擦去结论中的“两个”)把这些合数用最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24=2×2×2×3

  教师:6和15还能不能用更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为什么不能?

  明确:这些因数都是质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质因数)

  根据黑板上的例子说一说什么叫质因数?

  4.反馈练*

  6的质因数有.2和3是6的

  2和3还是谁的质因数?24的质因数有哪些?

  28的质因数有哪些?

  如果说3和5是质因数对吗?怎么改?

  (12、4、6……)这几个因数是不是质因数?

  5.现在我们是把一个合数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原结论中添上“质”字,去掉“1除外”.

  同步板书课题:

  三、练*

  1.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

  (1)35是35=1×5×7

  (2)60是60=2×3×10

  (3)27是27=3×3×3

  (4)14是2×7=14

  2.把下面各数.

  (1)口答:4、6、8、9、10.

  (2)笔答:16、18、54.

  3.把9、90、900,你发现什么?

  四、小结

  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作业

  1.把下面各数.

  8 12 16 24 54 72

  2.下面的数是由哪几个质数相乘得到的。

  10 21 27 35 49 50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1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材料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我认为多创设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知。在导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乌鸦喝水》故事引入,美丽的动画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熟悉的情节在耳边响起,石子投进水后水面的变化清晰可见,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的情境,并且学生很自然地运用了空间一词回答为什么水面会升高。而在这一个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肤浅地认为物体要占液体的空间,还不能体会到任何物体放在任何地方都要占一定的空间。于是老师紧接着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学*材料:米、木块、纸巾,杯子。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一系列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中感悟物体并不是在水中才会占空间。最精彩之处还是老师让学生想象杯子不断变大,变得教室一样大时有哪些物体占据空间。使学生们关注到自己教室里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突破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这一难点。

  (二)突出探究活动,亲历做数学

  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中,十分强调数学学*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大小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辨别哪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物体让学生比较,引起学生思考:这该怎么办?而教师课始简短的动画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做了铺垫,课堂上学生想出了两个可行的办法.有了办法,接下来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实践的方法是学生说出的,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自始至终老师都只是承担组织者的作用。是学生在做数学中明白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两个相差不大的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激**感体验,学而有兴、学而不累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在练*中,当老师让学生用12个正方体搭建不同物体时,学生非常兴奋,创造欲望极强。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特别是搭好后全班交流参观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骄傲的表情。在数学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得出体积大小与形状的变化无关。这一原理的获得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在教学中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当学生想出用两种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时,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了第一种方法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集中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操作。没有照顾到想到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实验需求。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我在课上,在教授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跟着我说一些话“老师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一部分空间”,先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自己说一说类似的话,然后引出体积直接说出体积的概念。在教授容积的概念时,我也是先拿出两个透明的立方体盒子,分别装了24个和8个小立方体,让他们说一说“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24立方厘米体积。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8立方厘米的体积”,然后比一比哪个容器容纳的体积多,之后引出容积概念。当时我是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想让他们能够更加形象化的了解,其时体积的概念也好,容积的概念也罢,不但应联系生活实际,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还要能够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由直接感知到概念的形成。而直观演示就是学生直接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老师动手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西红柿和橙子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升高来理解西红柿占有空间,通过两杯水,水面高度上升的不同来理解西红柿和橙子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这样的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3

  体积与容积的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充分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课的开始,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观看动画片《乌鸦喝水》,从中提出蕴含的数学问题———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乌鸦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两个容易分清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进一步把“占空间”、“大小”这些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对日常所见事物的表象和感受。最后比较两个难以分清的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新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操作活动。一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物体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满水的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明白为了验证猜想,必须得验证,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验证得出,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二是通过“水面升高了”来体验“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在巩固练*中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按要求“搭一搭”,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物体的体积的理解。

  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对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还是采用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容器”,明确了什么是容器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所能容纳”,这时我利用水杯中装有一些水的例子来说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容积与体积的意义有什么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为了能让学生区别体积与容积意义的不同,我做了一个实验:用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装满水,一个瓶子里装了一些水,让学生说说哪个瓶子里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我还让学生结合课件说说冰箱的体积与容积分别指什么;我又找了两个外形一样大小,但容积相差很大的盒子,让学生知道体积一样大,容积不一定一样大,让学生在辨别中区别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要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原来教材比较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要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原来教材比较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从学生学*的情况来看,这一改变并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

  本单元的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就忽视了概念的本质,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以教学效果也不怎么理想。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反思,我认为要做好两点: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

  (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本单元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如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2

  不知不觉,我们又进行了第二单元的学*。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与老教材相比变化很大,我觉得第二、四单元是本册教材中变化最大的单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以往认识因数和倍数是借助于整除现象,“X能被X整除,或X能整除X”,所以X是X的因数,X是X的倍数。现在的教材完全不同了,2X3=6,所以2和3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以往数学教材中,概念教学的量很大。数的整除,因数(老教材称为约数),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老教材称为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倒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往的教材中称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共同编排在后面,合为一个单元。而现在新教材本单元只安排了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其它内容安排在了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借助约分引出公约数、公倍数的学*,改变了概念多而集中,抽象程度过高的现象。

  3、以往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采用的方法是唯一的、固定的,也就是有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而新教材中鼓励方法多样化,不把它作为正式的内容教学,而是出现在教材的你知道吗中?不那么呆板了,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

  可见,编者为体现新课标精神对本部分内容作了精心的调整,煞费苦心,可是学完了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容,我对本单元的学*内容有了小小的疑问。这一单元内容分为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我觉得第一部分内容和第三部分内容的关系很大,连续性强。知道了什么是因数和倍数,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了,那么就应该从找因数和个数问题上学*质数和合数。教材对质数和合数的'学*内容设计较好,开门见山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因数,观察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再引出质数和合数的学*。可为什么在中间突然加上了2、5、3的倍数的特征?这样感觉前后内容失去了联系,不够自然流畅。所以我觉得可以把二三部分内容作为适当的调整,即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比较好一些。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3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要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原来教材比较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要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原来教材比较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从学生学*的情况来看,这一改变并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

  本单元的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就忽视了概念的本质,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以教学效果也不怎么理想。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反思,我认为要做好两点: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

  (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本单元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如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7)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优选【10】篇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1

  教学《倍数与因数》,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课题,但我巧妙地运用课文中的情景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通过水果店各种水果的单价所显示的数进行分类,得出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和负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数。为了让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意,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体现一个“实”字,让学生从算式中找出能整除的算式,揭示整除、倍数、因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举例去验证倍数与因数之间的联系,在推理中“悟”出知识的规律。学生在学*中实实在在经历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动脑筋出教室”这一游戏的设计,学生在积极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的教学活动,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

  在授课时,我体验到了学生的快乐。当学生用自己的学号说整除、因数、倍数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像顺口溜,很有趣。每个学生都很感兴趣,说得很努力。原来,数学也很有趣……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2

  新教材在引入倍数和因数概念时与以往的老教材有所不同,比如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减去“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设疑迁移,点燃学*的火花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拼拼摆摆”作为谈话进入正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一一对应、相互依存。对感知倍数和因数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

  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我依据学情,设计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3的倍数。我设计了尝试练——引出冲突——讨论探究这么一个学*环节。学生带着“又对又好”的要求开始自主练*,学生找倍数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诀等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围绕“好”展开评价,有的学生认为:从小到大依次写,因为有序,所以觉得好;有的学生认为:用乘法算式写倍数,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数的影响,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几个倍数是多少,学生发现3的倍数写不完时都面面相觑,左顾右盼。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用省略号表示比较恰当。用语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解决了数学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学生从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多媒体出示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这样,充分学*、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三、注重细节,注重学生的*惯培养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即找不全。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相机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如:36÷1=36,36÷2=18,36÷3=12,36÷4=9。

  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教师能像教材中那样一头一尾地成对板书因数,这样既不容易写漏,而且学生么随着流程的进行,势必会感受到越往下找,区间越小,需要考虑的数也就越少。当找到两个相邻的自然数时,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找下去了。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学之前我知道这节课时间会很紧,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真钻研了教材,仔细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时间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总结倍数的特征,这一环节里缩短出示时间,直接以3个小问题出示,,实际效果我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课上还应该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应该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3

  这节课带给我的感想是颇多的,但综观整堂课,我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思路,最终才能有所悟,有所长。下面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反思和一些初浅的想法。

  本单元内容在编排上与老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减去“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8的因数”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我也不由得佩服这些孩子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教材的本意是先由教师提出“想一想,几和几相乘得18?”引导学生从因数的概念,用乘法来找因数,而我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学情(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找到求因数的方法),如教师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想几和几相乘,势必会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用已有的经验自主建构新知是提高学生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促思(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能(提高学*能力)是我的教学策略主要内容。至于这两种方法孰重孰轻,的确难以定论。实际上,对于数字较小的数(口诀表内的),用乘法来求因数还是比较容易,但是超出口诀表范围的数用除法则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如求54的因数有哪些?学生要直接找出2和几相乘得54,3和几相乘得54,4和几相乘得54,显然加大了思维难度,如用除法不是更简单直接一些吗?学生的学*潜力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学*的引领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学*方式和结果,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专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素材和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即找不全。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相机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如:36÷1=36,36÷2=18,36÷3=12,36÷4=9。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教师能像教材中那样一头一尾地成对板书因数,这样既不容易写漏,而且学生么随着流程的进行,势必会感受到越往下找,区间越小,需要考虑的数也就越少。当找到两个相邻的自然数时,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找下去了。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4

  这节课带给我的感想是颇多的,但综观整堂课,我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思路,最终才能有所悟,有所长。下面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反思和一些初浅的想法。

  本单元内容在编排上与老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减去“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学例题“找出18的因数”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结合自己对因数概念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然后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可用乘法或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在这个学*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特别是用除法找因数的学生,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整除关系的'本质,才会想到用除法来解决问题,我也不由得佩服这些孩子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教材的本意是先由教师提出“想一想,几和几相乘得18?”引导学生从因数的概念,用乘法来找因数,而我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学情(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找到求因数的方法),如教师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想几和几相乘,势必会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用已有的经验自主建构新知是提高学生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促思(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能(提高学*能力)是我的教学策略主要内容。至于这两种方法孰重孰轻,的确难以定论。实际上,对于数字较小的数(口诀表内的),用乘法来求因数还是比较容易,但是超出口诀表范围的数用除法则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如求54的因数有哪些?学生要直接找出2和几相乘得54,3和几相乘得54,4和几相乘得54,显然加大了思维难度,如用除法不是更简单直接一些吗?学生的学*潜力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学*的引领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学*方式和结果,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专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素材和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即找不全。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生所叙思维过程,相机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如:36÷1=36,36÷2=18,36÷3=12,36÷4=9。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教师能像教材中那样一头一尾地成对板书因数,这样既不容易写漏,而且学生么随着流程的进行,势必会感受到越往下找,区间越小,需要考虑的数也就越少。当找到两个相邻的自然数时,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找下去了。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5

  一、教材与知识点的对比与区别

  1、对比新版教材知识设置与传统教材的区别。

  有关数论的这部分知识是传统教学内容,但教材在传承以往优秀做法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无论是从宏观方面——内容的划分,还是从微观方面——具体内容的设计上都独具匠心。“因数与倍数”的认识与原教材有以下两方面的区别:

  (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

  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了解编者意图,才能够正确、灵活驾驭教材。因此,我通过学*教参了解到以下信息:

  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是在已经能够区分整除与余数除法,对整除的含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

  2、相似概念的对比。

  (1)彼“因数”非此“因数”。

  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与以前所说的“约数”同义,说“X是X的因数”时,两者都只能是整数。

  (2)“倍数”与“倍”的区别。

  “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我们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时,运用的方法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几倍”都是指整数倍。

  二、教法的运用实践

  1、“因数与倍数”概念的数的应用范围的规定直接运用讲述法。对与本知识点的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一个范围,因此,对于学生和第一接触的印象是没有什么可以探究和探索的要求,而且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因数与倍数”的运用范围就是在非0自然数的范畴之内,与小数无关,与分数无关,与负数无关(虽没学,但有小部分学生了解)。同时强调——非0——因为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研究它的因数与倍数是没有意义。我得到的经验就是对于数学当中规定性的概念用直接讲述法,让学生清晰明确。因此,用直接导入法,先复*自然数的概念,再写出乘法算式3*4=12,说明在这个算式中,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2、在进行延续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怎么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在板书要讲究一个格式与对称性,这样在对学生发现倍数与因数个数的有限与无限的对比,再就是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而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些都是上课时应该要注意的细节,这对于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6

  因数与倍数属于数论中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是在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切入课题。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乘法各部分名称,对“倍”叶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本课由此入手,让学生由熟悉的知识经验开始,结合问题引发学生提升思考并发现新的知识结构,体会到此“因数”非彼“因数”,感觉到“倍”与“倍数”的不同。

  在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体会出“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找”才不会遗漏和重复,本课制作了动态的数轴图,通过演示18的因数有1、18(闪动),2、9(闪动),3、6(闪动)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顺序”,并且在观察中看到区间不断的缩小,到3至6时观察区间,真正体会到了“找前了”这一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的地方。

  本课中还要注意到的就是学生在汇报找到了哪些数的因数时,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所选择板书的数字要有多样性,如选择板书的数要有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虽然此时学生还不知道这些数的概念,但这时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正面印象,有的数因数个数多,有的少,不是一个数越大因数的个数越多……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7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了解到以下信息: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

  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为什么?

  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8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着数学教学目标的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角色转换、数形结合、合作学*等发展性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课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1)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一个脑筋急转弯,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因数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教学中,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的比较深刻。

  (2)角色转换,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和数之间的联系。

  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研究的是数和数之间的关系,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因而,我采用了“拟人化”的教学手段,每人一张数字卡片,学生和老师都变成了数学王国里的一名成员。当学生想回答问题时都会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号码,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学生都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数。通过对自己一个数的认识,举一反三,从而理解了数与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数形结合,让学生带着已有知识走进数学课堂。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教师来说则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又是一种学*方法。如果长期渗透,运用恰当,则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长期稳固地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生涯中。开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4)重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种形式探究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20和24的因数,达到了巩固练*的目的。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在探究倍数时,我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5)趣味活动,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内在的智取因素,数学学*的无穷魅力才能深深地打动学生。这节课的练*设计紧紧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有效练*,拓展知识空间。譬如:让学生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通过数字卡片找自己的因数和倍数朋友等等。学生拿着自己的数字卡片上台找自己的朋友,让台下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这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如果台下学生的学号是这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就站到前面。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使学生享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快乐。但由于我缺乏时间观念,这部分时间太仓促,没有展开练*,学生没有尽兴,也没有达到充分地练*效果。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9

  一、“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一定要分清

  “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只是新旧教材的说法不同而已,其实都是表示同一类数。(即因数也是约数)

  二、为什么第十教科书上讲“倍数与因数”的时候不提整除

  也许我的头脑还受旧版教材的影响,我认为说到“倍数与因数”必须要谈到整除,因为整除是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条件,学生在没有这条件学*整除,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稍有不慎,学生会很快误入小数也有因数;但是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教材中不提整除的好处。而我的心里却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S版教材到底在什么时候于什么数学环境下才提出“整除”这个概念呢?会不会在六年级课改才出现呢?我期待着。

  三、教学2、5和3的倍数教师应注重“灵活”

  1、在教学2和5的倍数时,是用同一种方法找出它们倍数的,学生很容易掌握,也很快就能把2和5的倍数说出,并能准确找出各自的倍数,此时,教师应把学生的思维转到同时是2和5的倍数怎样找?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出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让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加大。

  2、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用2和5的倍数的方法去找3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尝试这种方法是找不到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写出的3的倍数,要用另一种方法去归纳、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写些数(有3的倍数,也有不是3的倍数,而且是较大的数)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可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得到巩固;

  当学生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话峰一转,你们能归纳出9的倍数的特征吗?学生在教师这一激发下,他们的求知欲兴趣大增,然后教师启学生运用找3的倍数的方法,去找9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归纳、总结出9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找9的倍数的特征,既巩固了学生学*3的倍数的特征,还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的目的。

  3、当学生掌握了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这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总结,把这三个特征综合,从而得出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灵活”两字,并且能把知识面向纵横方向发展。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10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了新的一节课《因数》,对于《因数》来说是孩子们第一册接触的知识,但是对于因数这个词来说,孩子们也并不陌生,因为在乘法算式中已经有了因数的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对于本节课来说自己有如下的感受:

  一、初步感知,数形结合让学生形成表象

  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通过课本上飞机图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列算式,并且用现在自己五年级的思维来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一环节对于学生列式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列出算是,然后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在此环节的设计上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同思维的展现提供了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又借助“形”与“数”的关系,为接下来研究“因数与倍数”概念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地实现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分化了难点,让学生很轻松的接受了知识的形成。

  二、自主探究以邻为师

  在学生知道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上,接下来出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找18的所有的因数。为了能够更好的、全面的找到18的所有因数,让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来完成。通过教学发现学生的合作能力很强,能够用数学语言来准确的表述,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找到、找全18的所有的因数。

  三、在练*中体验学*的快乐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先让学生说说有关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的一些练*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相互已存的,必须要说清楚是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通过教学来看学生掌握的还算可以。接着出示了让学生找不同数的因数,在这个环节的设计用了不同的形式,比如:找朋友,你来说我来做,比一比说最快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很感兴趣,激情很好课堂气氛热烈,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到学*的快乐。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虽然自己也知道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着和合作者,可是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的说得过多,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太少。

  如在教学找18的因数这一环节时,由于担心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因数,对于因数的概念不够了解,而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引导的过多讲解的过细,因此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太小了,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