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数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1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我在课上,在教授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跟着我说一些话“老师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一部分空间”,先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自己说一说类似的话,然后引出体积直接说出体积的概念。在教授容积的概念时,我也是先拿出两个透明的立方体盒子,分别装了24个和8个小立方体,让他们说一说“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24立方厘米体积。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8立方厘米的体积”,然后比一比哪个容器容纳的体积多,之后引出容积概念。当时我是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想让他们能够更加形象化的了解,其时体积的概念也好,容积的概念也罢,不但应联系生活实际,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还要能够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由直接感知到概念的形成。而直观演示就是学生直接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老师动手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西红柿和橙子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升高来理解西红柿占有空间,通过两杯水,水面高度上升的不同来理解西红柿和橙子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这样的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2

  体积与容积的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充分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课的开始,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观看动画片《乌鸦喝水》,从中提出蕴含的数学问题———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乌鸦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两个容易分清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进一步把“占空间”、“大小”这些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对日常所见事物的表象和感受。最后比较两个难以分清的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新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操作活动。一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物体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满水的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明白为了验证猜想,必须得验证,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验证得出,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二是通过“水面升高了”来体验“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在巩固练*中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按要求“搭一搭”,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物体的体积的理解。

  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对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还是采用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容器”,明确了什么是容器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所能容纳”,这时我利用水杯中装有一些水的例子来说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容积与体积的意义有什么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为了能让学生区别体积与容积意义的不同,我做了一个实验:用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装满水,一个瓶子里装了一些水,让学生说说哪个瓶子里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我还让学生结合课件说说冰箱的体积与容积分别指什么;我又找了两个外形一样大小,但容积相差很大的盒子,让学生知道体积一样大,容积不一定一样大,让学生在辨别中区别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3

  《体积与容积》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从知识序列角度来讲,这一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体积单位、体积计算等相关体积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从学生的现实起点来讲,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区别物体大小的经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为本课的学*提供了诸多的选择可能性。基于此,如何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挖掘概念本质,增强学生对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成为本节课突破和努力的方向。上完这节课,反思如下:

  一、 以学定教:简单的事情,简单“学”

  以学定教,前提在“学”,只有把握住“学”,才可能“教”得更加合理有效。于是,这节课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口,通过直观比较球变大教室还装得下吗?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直接引出“体积”两个字,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对于“体积”的了解,没有刻意细究教材对于体积概念的定义,是为了尽可能把课堂时间放在对数学活动的体验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学*经验。从学生学*效果来看,开放的问题情境不仅为课堂进一步学*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生本资源,同时为学生第一次描述“什么是体积”提供了多元的表象支持。尤其当学生无法准确描述“体积”时,不纠结于概念,不拘泥于细节,让学生直接阅读,实现对原有认知的修正和重构,实现概念的同化和学*方式的转变。

  二、 实践尝试:局部突破,凸显方法

  为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初步感悟体积概念后,出示3组物体让学生比较体积大小,以比较物体体积大小为任务抓手,让学生根据需求,依据不同物体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体积。从规则到不规则,逐步理清体积比较由易到难的序,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合作学*、实验操作,发现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相对开放的任务要求,为课堂教学鲜活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空间,加深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想象推理:由“表”及“里”的观察辨析

  借助体积的知识迁移直接切入容积,容积内容教学略化处理,通过举例、讨论、交流、操作,聚焦容积概念的本质,同时借助教具演示、空间想象、推理等学*方式,理解容积的概念,实现学生思维认识由“表面”走向“深刻”。

  这节课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浓烈,教学效果显著。但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紧后松。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1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材料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我认为多创设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知。在导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乌鸦喝水》故事引入,美丽的动画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熟悉的情节在耳边响起,石子投进水后水面的变化清晰可见,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的情境,并且学生很自然地运用了空间一词回答为什么水面会升高。而在这一个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肤浅地认为物体要占液体的空间,还不能体会到任何物体放在任何地方都要占一定的空间。于是老师紧接着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学*材料:米、木块、纸巾,杯子。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一系列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中感悟物体并不是在水中才会占空间。最精彩之处还是老师让学生想象杯子不断变大,变得教室一样大时有哪些物体占据空间。使学生们关注到自己教室里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突破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这一难点。

  (二)突出探究活动,亲历做数学

  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中,十分强调数学学*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大小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辨别哪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物体让学生比较,引起学生思考:这该怎么办?而教师课始简短的动画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做了铺垫,课堂上学生想出了两个可行的办法.有了办法,接下来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实践的方法是学生说出的,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自始至终老师都只是承担组织者的作用。是学生在做数学中明白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两个相差不大的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激**感体验,学而有兴、学而不累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在练*中,当老师让学生用12个正方体搭建不同物体时,学生非常兴奋,创造欲望极强。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特别是搭好后全班交流参观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骄傲的表情。在数学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得出体积大小与形状的变化无关。这一原理的获得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在教学中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当学生想出用两种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时,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了第一种方法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集中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操作。没有照顾到想到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实验需求。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我在课上,在教授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跟着我说一些话“老师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一部分空间”,先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自己说一说类似的话,然后引出体积直接说出体积的概念。在教授容积的概念时,我也是先拿出两个透明的立方体盒子,分别装了24个和8个小立方体,让他们说一说“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24立方厘米体积。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8立方厘米的体积”,然后比一比哪个容器容纳的体积多,之后引出容积概念。当时我是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想让他们能够更加形象化的了解,其时体积的概念也好,容积的概念也罢,不但应联系生活实际,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还要能够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由直接感知到概念的形成。而直观演示就是学生直接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老师动手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西红柿和橙子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升高来理解西红柿占有空间,通过两杯水,水面高度上升的不同来理解西红柿和橙子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这样的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3

  体积与容积的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充分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课的开始,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观看动画片《乌鸦喝水》,从中提出蕴含的数学问题———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乌鸦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两个容易分清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进一步把“占空间”、“大小”这些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对日常所见事物的表象和感受。最后比较两个难以分清的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新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操作活动。一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物体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满水的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明白为了验证猜想,必须得验证,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验证得出,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二是通过“水面升高了”来体验“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在巩固练*中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按要求“搭一搭”,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物体的体积的理解。

  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对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还是采用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容器”,明确了什么是容器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所能容纳”,这时我利用水杯中装有一些水的例子来说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容积与体积的意义有什么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为了能让学生区别体积与容积意义的不同,我做了一个实验:用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装满水,一个瓶子里装了一些水,让学生说说哪个瓶子里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我还让学生结合课件说说冰箱的体积与容积分别指什么;我又找了两个外形一样大小,但容积相差很大的盒子,让学生知道体积一样大,容积不一定一样大,让学生在辨别中区别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 (菁华6篇)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所占空间的大小。

  3、会进行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知道物体中所含有的体积单位就是它的体积。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里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知识,请仔细听。

  课件出示:智慧爷爷让淘气和笑笑比赛做口算题,获得第一名可以拿大的水果,奖品是苹果或鸭梨(两个水果的大小差不多),结果淘气获胜,可不知拿苹果还是鸭梨?

  师:淘气为难了,拿苹果还是拿鸭梨呢?这节课我们帮淘气想个办法,让他分辨出大小。

  二、实验探究

  (一)认识体积

  1、说一说。

  师:(出示一个苹果)苹果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说明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像这个苹果所占的空间,就叫苹果的体积。 (板书:体积)篮球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篮球的体积。你能说说什么是数学书的体积吗?

  生:……

  师:谁能联系身边的物体,也像这样说说看。

  生:纸箱所占空间大小叫纸箱的体积。

  师:你能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比一比。

  师:老师请你们准备的物品,都带来了吗?那就把你的物品和同桌的物品比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生1:我的苹果体积大,他的橘子体积小。

  生2:我的铅笔盒体积小,他的铅笔盒体积大。

  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比较出了物体体积的大小,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红薯和土豆)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

  (有的学生说红薯体积大,有的学生说土豆体积大,还有的没有发表意见。)

  师:看来,用眼睛看,我们无法准确地分辨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能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先说?

  生1:掂一掂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放进盛有一样多水的杯子里,谁水面上升的高谁的体积就大。

  生3:把土豆和红薯放到同样大的杯子里,再各倒入200毫升的水,谁的水面高谁的体积就大。

  师:把无法用观察的方法比出体积大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做实验,可以知道它们的体积大小。下面,咱们就分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工具,进行实验。

  生1:我们实验的步骤是把土豆、红薯放到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然后每个杯子里都倒入200毫升的水,结果放红薯的烧杯水面上升到370毫升,放土豆的上升到360毫升,我们组认为红薯的体积大。

  生2:我们组先把两个烧杯各放入15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红薯分别放到烧杯里,观察水面升高情况,得出也是红薯体积大。

  生3:我们组用一个烧杯做的实验,首先在烧杯里放200毫升的水,把土豆放进去,看到水面停在360毫升刻度上,拿出土豆再放红薯,水面停在370毫升。说明红薯体积只比土豆大一点点。

  师:电脑博士也做了这个实验,看看它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实验的结果怎样?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生:……

  (二)认识容积

  1、认识容器。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下面这三个物体,你能根据它们的体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

  (教师出示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茶叶盒,50毫升墨水瓶,学生上台操作。)

  师:排的对吗?可乐瓶能用来做什么?

  生:盛可乐、盛水、盛色拉油……

  师:茶叶盒呢?

  生:装茶叶。

  师:像这类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容器)

  2、感知容积。

  师: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这个茶叶盒,它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

  生:……

  师:你能从生活中举例,也像这样说一说吗?

  生1:塑料桶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桶的容积。

  生2:茶杯里盛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茶杯的容积。

  师: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生2:容器里所盛物体的体积就是他的容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师:请同学们看这儿,(出示一个烧杯,里面装有一半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烧杯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因为水没装满。

  师:这三样物品(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的茶叶盒,50毫升纯蓝墨水瓶)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

  生:可乐瓶容积大,墨水瓶容积小。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个容器,并说出哪个容器容积大,哪个容器容积小吗?

  生:教室里的纯净水桶容积大,我喝水的瓶子容积小。

  3、比较容积相*的容器的大小。

  (出示标有1号、2、号标签的两个瓶子:一个是果粒橙瓶子,一个是康师傅绿茶瓶子,商标都已撕去。)。

  师: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咱们分小组解决这个问题。

  生1:如果有商标就好了,上面有容积,一看就知道,可是现在没有商标,我们组把l号瓶里装满水,再把水慢慢倒进2号瓶,倒满后1号瓶还有剩余,说明1号瓶容积大。

  生2:瓶口太小倒水不方便,我认为把两个瓶子都装满水,倒进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看水面的高度就可知道他们的容积大小。

  师:你认为哪一组设计的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操作?那就请你们上台来演示。

  (学生实验。)

  三、综合应用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还掌握了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插图。

  师:请看清图意,他们都是用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搭成的,你能判断出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吗?

  生:……

  师:他们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生:……

  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师: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师:你能想出结果吗?如有困难可用实验方法亲自捏捏看。有结果了吗?

  生:我认为一样大,因为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样,还是它自己。

  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

  师:谁愿意先说?

  生:……

  第四关:(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生:有可能,小明的杯子小可以多倒几杯,小红杯子大就要少倒几杯。

  师:说得很有道理。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2

  教学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课堂创设动手活动,积累学生的感性认知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意义;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1L量杯,一次性纸杯24个(每组3个),1cm3的自制的小正方体容器,8个1升量杯, 10ml钙铁锌口服液,5ml注射器8支

  学生:2瓶自己带瓶装水,贴有商标的各种饮料瓶,药水瓶,家用油壶,牛奶袋,果汁盒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老师想送朋友一个生日礼物?(出示长方体礼盒)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生:想

  师:是一个生日蛋糕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个礼盒长3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这个礼盒的体积是多少?

  生:9立方米

  师:猜猜,这个长方体礼盒所容纳蛋糕的体积是多少?

  生:9立方米,8立方米,7.5立方米等(学生很快否定9立方米)

  师:(打开纸盒,露出蛋糕)是你所预料到的吗?如果你过生日收到这样的生日礼物会有何感想?

  生:(试说)太小了

  师:我买了这么大个礼物还小?

  学生:盒子里面太小了

  师: 盒子里面太小了,说的真到位。盒子里所容纳的蛋糕的体积叫盒子的容积。今天我们来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求长方体的体积,并估算出长方体里所能容纳面包的体积,当老师打开礼品后,学生会发现与自己所估算的差别太大,突出容积的表象认知)

  二、理解容积的意义

  1、举例,感知容积意义

  出示墨水瓶:指出墨水瓶所能容纳墨水的体积叫做墨水瓶的容积。

  出示茶叶筒:茶叶筒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叫做茶叶筒的容积

  2、理解容积的意义

  利用你准备的学具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容积

  【出示课件(第2张幻灯片)】:集装箱、油漆桶(指名说出他们的容积)

  3、归纳概括容积意义

  像粉笔盒、墨水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学生齐读,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的感性实例中积累容积的本质内涵,丰富的积累为学生归纳总结容积意义打下扎实基础)

  4、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两者数据给出的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来看这个长方体礼盒。礼盒放在空间,自身有什么?

  生:体积

  师:打开礼盒,礼盒里面又有什么?

  生:容积

  师:已知礼盒的长、宽、高,能求出礼盒的容积吗?

  生:不能

  师:想求出礼盒的容积,必须要知道(老师边比划边问学生)什么?

  生:礼盒里面空间的长、宽、高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礼盒里面的空间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你能求出蛋糕的体积吗?

  生:能,1立方分米

  师:蛋糕的体积就是礼盒的容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直观长方体礼盒的体积与容积的计算,突破求容积需要已知容器里面的数据这一难点)

  ②区别两者本质的不同

  师:【出示课件(第3张幻灯片)】:一个较小的实心长方体;一个较大的空心长方体)问题:谁的体积大;谁有容积?

  学生:指名回答

  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两者异同点(课件出示第4、5张幻灯片)

  师:同学们,体积与容积一字之差,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联系:求的都是物体的体积。

  区别:体积求的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外部)

  容积求的是物体所能容纳空间的大小。(内部)

  (设计意图:多角度的区分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从而使学生较为全面的理解容积的意义,突破容积意义这一教学难点)

  三、教学容积单位

  1、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2、认识升和毫升。

  ①观察学具,看看你所带的饮料瓶上所标示的净含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汇报:发现它们的单位都是L 、 ml而且这些饮料瓶里装的是液体。)

  ②在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当遇到液体体积很大时,例如:计量蓄水池、游泳池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板书)

  3、感知1L

  ①介绍量杯,观察1L的刻度线,

  ②组长负责,将桌面上的瓶装水倒入1L的量杯中水,其他人仔细观察

  ③生活中,我们常用杯子喝水,组长负责将1L倒入纸杯大小,观察1升水大约几纸杯

  ④ 谈谈,对1L水你有什么感受?

  ⑤生活中那些物品用升做容积单位?(生:油桶、水桶、大瓶饮料瓶的容积)

  4、感知1ml

  (整队纪律,老师将在每组中找一名最快坐好的同学,负责下一个活动。给每组发一个5ml注射器)

  ① 桌面上有一杯有颜色的水,组长负责,用针管吸入1ml水,让大家看看

  ② 再将这1ml水注入一个空纸杯,再让大家看看

  ③ 谈谈,你对1ml水有什么感受?

  ④ 你准备的学具中那些标有毫升,是多少毫升?(举例:眼药水5ml、钙口服液10ml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吸入1ml带蓝色的水,在注入纸杯的过程中感受1ml的多少,突破学生对1ml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突破)

  5、1L与1ml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几个活动,大家了解了1L 、1ml。那么1L 与1ml有怎样的关系呢?仔细观察桌面上的量杯,你就能找到答案

  生:齐答1L =1000ml(板书)

  6、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

  师: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但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常用的体积单位是升与毫升。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个实验。

  (拿出准备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1升有颜色水)

  师:老师会做好你的助手,拿稳盒子,你放心大胆的到,开始!(此个环节老师要装作很神秘,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很兴奋)

  生:(全场一片惊讶)得出:1升=1立方分米

  师:看来他们之间真有联系,谁能用黑板上的关系推算出1毫升等于多少?

  生:观察得出: 1毫升=1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这个活动,突破1升=1立方分米的教学难点)

  四、小结

  通过前面有趣的动手操作,闭上眼睛体会:升一般用于计量油桶、水桶、大瓶饮料瓶等的容积;毫升一般用于计量眼药水、药水、小瓶饮料瓶等的容积;而计量、集装箱容积;蓄水池、游泳池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

  五、练*巩固【课件出示(第6、7、8张幻灯片)练*题】

  1、填一填

  一瓶钢笔水的容积是60( ) 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8( )一瓶矿泉水的容积是600( )

  运货集装箱的容积约是40( )微波炉的容积是45( )

  (集体订正、纠错。)

  2、填出合适的数

  4L =( )ml4800 ml =( )L2.4 L =( )ml785 ml=( )L752cm3=( )dm37.5 L=( )ml36 dm3=( )cm38.04 dm3=( )cm32750ml =( )L

  (引导学生说出每道题是怎么换算的思路)

  3、联系实际【课件出示(第6、7、8张幻灯片)】

  出示生活中用到本节知识的图片(喝水、潜水艇、献血等图片)

  (设计意图:练*有层次,有代表性。由知识题型过度到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结课

  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家下去后在生活中找找与我们这节课有关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容积的知识。

  板书设计:

  容 积 和 容 积 单 位

  像墨水瓶、粉笔盒、教室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一般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计量液体:升(L)、毫升(ml)、立方米(m3)

  它们间的关系:1L= 1dm3

  1 ml=1 cm3

  1L=1000 ml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3

  教学内容:容积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准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x。

  三、新授:

  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

  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②1升=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

  练一练:

  1。8L=()mL3500mL=()L15000cm3=()mL=()L

  1。5dm3=()L

  (4)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

  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p55、16

  五、作业:(略)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在观察中操作活动中,发展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师板书课题

  二、进行练*

  1、求图形的体积

  请学生看书上的图然后回答: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知识未判断。

  3、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一块橡皮约10

  一本词典约900

  一个文具盒约0.35

  一个用品约0.6

  学生打开书,观察第1题的两个长方体和1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指否回答否,再让学生计算

  学生先找一找,再让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

  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

  学生先说一说计算方法,

  然后进行计算。

  集体订正

  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4、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

  5、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独立在课堂本上完成第2、6、8、9、10题。

  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

  第一个图形:4×3×1=12cm;

  第二个图形的体积的策略可以多样化,可以移下面两个侧面,从而转化为一个长方体。

  通过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要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5

  教学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课堂创设动手活动,积累学生的感性认知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意义;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1L量杯,一次性纸杯24个(每组3个),1cm3的自制的小正方体容器,8个1升量杯, 10ml钙铁锌口服液,5ml注射器8支

  学生:2瓶自己带瓶装水,贴有商标的各种饮料瓶,药水瓶,家用油壶,牛奶袋,果汁盒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老师想送朋友一个生日礼物?(出示长方体礼盒)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生:想

  师:是一个生日蛋糕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个礼盒长3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这个礼盒的体积是多少?

  生:9立方米

  师:猜猜,这个长方体礼盒所容纳蛋糕的体积是多少?

  生:9立方米,8立方米,7.5立方米等(学生很快否定9立方米)

  师:(打开纸盒,露出蛋糕)是你所预料到的吗?如果你过生日收到这样的生日礼物会有何感想?

  生:(试说)太小了

  师:我买了这么大个礼物还小?

  学生:盒子里面太小了

  师: 盒子里面太小了,说的真到位。盒子里所容纳的蛋糕的体积叫盒子的容积。今天我们来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求长方体的体积,并估算出长方体里所能容纳面包的体积,当老师打开礼品后,学生会发现与自己所估算的差别太大,突出容积的表象认知)

  二、理解容积的意义

  1、举例,感知容积意义

  出示墨水瓶:指出墨水瓶所能容纳墨水的体积叫做墨水瓶的容积。

  出示茶叶筒:茶叶筒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叫做茶叶筒的容积

  2、理解容积的意义

  利用你准备的学具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容积

  【出示课件(第2张幻灯片)】:集装箱、油漆桶(指名说出他们的容积)

  3、归纳概括容积意义

  像粉笔盒、墨水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学生齐读,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的感性实例中积累容积的本质内涵,丰富的积累为学生归纳总结容积意义打下扎实基础)

  4、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两者数据给出的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来看这个长方体礼盒。礼盒放在空间,自身有什么?

  生:体积

  师:打开礼盒,礼盒里面又有什么?

  生:容积

  师:已知礼盒的长、宽、高,能求出礼盒的容积吗?

  生:不能

  师:想求出礼盒的容积,必须要知道(老师边比划边问学生)什么?

  生:礼盒里面空间的长、宽、高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礼盒里面的空间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你能求出蛋糕的体积吗?

  生:能,1立方分米

  师:蛋糕的体积就是礼盒的容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直观长方体礼盒的体积与容积的计算,突破求容积需要已知容器里面的数据这一难点)

  ②区别两者本质的不同

  师:【出示课件(第3张幻灯片)】:一个较小的实心长方体;一个较大的空心长方体)问题:谁的体积大;谁有容积?

  学生:指名回答

  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两者异同点(课件出示第4、5张幻灯片)

  师:同学们,体积与容积一字之差,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联系:求的都是物体的体积。

  区别:体积求的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外部)

  容积求的是物体所能容纳空间的大小。(内部)

  (设计意图:多角度的`区分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从而使学生较为全面的理解容积的意义,突破容积意义这一教学难点)

  三、教学容积单位

  1、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2、认识升和毫升。

  ①观察学具,看看你所带的饮料瓶上所标示的净含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汇报:发现它们的单位都是L 、 ml而且这些饮料瓶里装的是液体。)

  ②在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当遇到液体体积很大时,例如:计量蓄水池、游泳池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板书)

  3、感知1L

  ①介绍量杯,观察1L的刻度线,

  ②组长负责,将桌面上的瓶装水倒入1L的量杯中水,其他人仔细观察

  ③生活中,我们常用杯子喝水,组长负责将1L倒入纸杯大小,观察1升水大约几纸杯

  ④ 谈谈,对1L水你有什么感受?

  ⑤生活中那些物品用升做容积单位?(生:油桶、水桶、大瓶饮料瓶的容积)

  4、感知1ml

  (整队纪律,老师将在每组中找一名最快坐好的同学,负责下一个活动。给每组发一个5ml注射器)

  ① 桌面上有一杯有颜色的水,组长负责,用针管吸入1ml水,让大家看看

  ② 再将这1ml水注入一个空纸杯,再让大家看看

  ③ 谈谈,你对1ml水有什么感受?

  ④ 你准备的学具中那些标有毫升,是多少毫升?(举例:眼药水5ml、钙口服液10ml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吸入1ml带蓝色的水,在注入纸杯的过程中感受1ml的多少,突破学生对1ml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突破)

  5、1L与1ml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几个活动,大家了解了1L 、1ml。那么1L 与1ml有怎样的关系呢?仔细观察桌面上的量杯,你就能找到答案

  生:齐答1L =1000ml(板书)

  6、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

  师: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但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常用的体积单位是升与毫升。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个实验。

  (拿出准备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1升有颜色水)

  师:老师会做好你的助手,拿稳盒子,你放心大胆的到,开始!(此个环节老师要装作很神秘,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很兴奋)

  生:(全场一片惊讶)得出:1升=1立方分米

  师:看来他们之间真有联系,谁能用黑板上的关系推算出1毫升等于多少?

  生:观察得出: 1毫升=1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这个活动,突破1升=1立方分米的教学难点)

  四、小结

  通过前面有趣的动手操作,闭上眼睛体会:升一般用于计量油桶、水桶、大瓶饮料瓶等的容积;毫升一般用于计量眼药水、药水、小瓶饮料瓶等的容积;而计量、集装箱容积;蓄水池、游泳池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

  五、练*巩固【课件出示(第6、7、8张幻灯片)练*题】

  1、填一填

  一瓶钢笔水的容积是60( ) 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8( )一瓶矿泉水的容积是600( )

  运货集装箱的容积约是40( )微波炉的容积是45( )

  (集体订正、纠错。)

  2、填出合适的数

  4L =( )ml4800 ml =( )L2.4 L =( )ml785 ml=( )L752cm3=( )dm37.5 L=( )ml36 dm3=( )cm38.04 dm3=( )cm32750ml =( )L

  (引导学生说出每道题是怎么换算的思路)

  3、联系实际【课件出示(第6、7、8张幻灯片)】

  出示生活中用到本节知识的图片(喝水、潜水艇、献血等图片)

  (设计意图:练*有层次,有代表性。由知识题型过度到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结课

  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家下去后在生活中找找与我们这节课有关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容积的知识。

  板书设计:

  容 积 和 容 积 单 位

  像墨水瓶、粉笔盒、教室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一般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计量液体:升(L)、毫升(ml)、立方米(m3)

  它们间的关系:1L= 1dm3

  1 ml=1 cm3

  1L=1000 ml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物体的容积。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明确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研讨成果的过成中品味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学*。

  重难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是重点;理解容积的意义、感知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积、引起兴趣

  (一)复*体积

  1、师:我们已经学*了体积,谁愿意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塑料盒(每个小组一个)说:“谁能说说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指的是哪?(生:用手比一比)师: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5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由学生计算并说明方法)

  (二)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

  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①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②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

  (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

  (三)比较容积与体积

  1、老师指着长方体塑料盒说:“刚才我们算出这个长方体塑料盒体积是750立方厘米,我说它能容纳750立方厘米的东西,你们同意吗?

  2、老师往长方体塑料盒里倒入半盒水,师说:“我认为盒里水的

  体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容积,你们同意吗?

  二、探究计算容积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备 注

  1、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容积的哪些知识?

  2、怎样计算容积呢?师拿着刚才那个长方体塑料盒说:“请每个小组拿出这个盒子,我特别想知道这个盒子的容积,你们能帮我想办法计算出这个盒子的容积吗?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好主意告诉给组里的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演示操作)

  4、说说怎样求物体的容积?与求体积一样吗?为什么?(计算方法相同、容积的长、宽、高从里面量,体积从外面量)

  三、动手操作了解容积单位

  1、计算容积就要用到单位,你们知道那些容积单位?怎么知道的?

  2、关于容积单位书上有较详细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学23页,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量杯等学具,同学们可以在学*中使用。

  3、汇报(生:学会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体探讨:

  (1)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多少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a、谁能告诉同学们1升或1毫升的水有多少?(往1升的量杯里倒入水,就知道1升的多少)

  b、请各组量出1升的水,看一看、掂一掂并想象2升、3升的水有多少。

  c、毫升方法同上

  d、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1升=1000毫升,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实验证明)

  e、出示事物:饮料包装盒让学生估计能容纳多少饮料?

  (2)探讨1升、1毫升与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谁能证明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5、练*:单位换算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计算油箱的容积

  例5:一个长方体油箱,里面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1)学生尝试练*

  (2)小组讨论,探索解题思路

  (3)反馈

  2、试一试:一个立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高0.8米,这个水箱能装多少升水?

  五、巩固提高

  1、练一练(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练一练(2)把调查的结果填在括号中。

  3、练一练的3、4、5、6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1

  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图形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我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分析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探究算法。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画线段图,用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几何意义,然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帮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分数怎么就可以转化为乘它的倒数了呢?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定位的:

  1。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概括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迁移类推、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3。 获得成功的体验,认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在新课之前,我先做了个复*铺垫,让学生算算小红步行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引出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然后呈现了书本上的主题图,把抽象的计算置于具体的情意中,通过解决“谁走得更快些”,列出分数除法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学*经验初步猜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动机。有了猜想以后,我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小明速度的问题,感受算理,推导算法,从而来验证当初的猜想。这部分的数学内容我主要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将2÷2/3转化为2÷2×3表示的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进而转化为2×3/2的依据又是什么”,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到每一步的转化都是新、旧知识、方法的转化。质疑:对于两个数都是分数的除法算式适合吗?再次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验证“前面总结出的方法是不是对其他除数是分数的除法也同样适用?”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这样的设计,我意图让学生真实地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而起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能力的作用。

  总结出算法之后,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先来概括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出示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将上节课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理解算理,统一了算法。

  对于这堂课,我感觉学生对于算法比较好理解和接受,但对于算理的理解存在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在练*中慢慢去理解和体会。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2

  一、问题展示

  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中,主要展示的是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这三种类型的计算方法,其中,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得比较快,学*效果也很好,但是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后,通过学生的练*反馈,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错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在除号与除数的同步变化中,学生忘记将除号变成乘号。

  2.在除数变成其倒数的时候,学生误将被除数也变成了倒数。

  3.计算时约分的没有及时约分,导致答案不准确。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错误现象,通过对比分析,可能有一下原因:

  1.教学方法上:例题讲解分量不够;教学语速较快;学困生板演机会不够多;讲得多、板书方面写得少。

  2.学生学法上:受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以为每次都是分数要变成倒数,整数不变,从而导致同步变化出现错误;其次,学生听课过程中不善于抓重点,在分数除法中,被除数是不能变的,同步变化指的是除号和除数的变化;最后,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惯也直接影响了本科的教学效果。

  三、解决办法

  1.增加学生板演的机会,

  2.课堂上,对于关键性的词语,要求学生齐读,用以加深印象。

  3.辅差工作要求学生以同位为单位,进行个别辅导。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三节课。本节课旨在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为此,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个体经验,本节课做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次:

  “分一分”的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分饼活动,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整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分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图形语言,初步感知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好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最后,通过启发性的问话:“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激发学生思考、求知、解答的愿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层次:

  “画一画”的活动。在第一层次分饼的基础上分线段,虽然线段图比圆形图更抽象,但学生已有分饼的经验,所以学生根据问题不难列出算式,怎样求出结果就成为这一操作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其中(1)(2)小题比较容易,学生从图上可以看出结果,关键是第三小题不容易突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弄清第(2)小题的算理,再将此方法迁移到地(3)小题。

  第三层次:

  “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由于学生有了前面操作的基础,这部分比较大小的题目,他们不难填出答案。但关键是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题目中蕴含的规律。这一活动是学生对前面问题思考过程的整理,对分数除法意义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层次:实践应用活动。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化知识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4

  4月22日上午,是我校五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我上了一节《分数与除法》的公开课。课后有幸得到了我的导师——广西师大熊宜勤教授的点评,由于当时时间比较紧,我们要赶到拱极小学去听黄智云老师的课,匆忙之中熊教授给我提出了两点宝贵意见:1.在重难点的突破上花的时间还不够.2.练*的设计量过多,没有很好的为本节课服务。听了她的建议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是啊,都十几年的教龄了,怎么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备课时,我只考虑到家长们要来听课,脑子里想得更多的是怎样才能把课上活?煞费苦心的创设了一个猪八戒分饼的情境,虽然这样能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整体感比较强,学生也很喜欢,但是却没有把例2中的重难点抓住。我的本意原是想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得出3除以4的商,以明确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可用分数来表示,让学生明白一块饼的就等于3块饼的。可是在教学时,由于没有及时引导学生突出单位“1”,再加上没有使用展台操作,学生的理解就是没有那么到位。接着,我在教学例2后,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几个算式,总结归纳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只用了1分多钟的时间,很多学生印象还不够深刻就进入了练*环节,以至于后面的练*出现了卡壳现象。

  回想自己的这一节课,真的是有太多不足的地方。带着熊教授给我提出的问题,第二天,我聆听了苏文俊老师上的这节课。课一开始,她就复*了上节课中我们学*的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等内容,接着创设了分饼情境:

  (1)把6块饼*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2)把1块饼*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3)把1块饼*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6÷21÷21÷3从数据上看,看得出都是苏老师精心设计的。从商是整数到商可以用小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到除不尽需要用分数表示的思路,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复*了把一个数*均分,用除法计算的同时,突出了知识间的联系。另外,对于例题2的教学她也把握得非常好,操作非常到位。2种分法:3块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4=?(块)学生经历了猜想和验证。这个估算对于学生用分数表示结果的思考有很重要的.帮助。在这节课中,苏老师真正地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她凭借教材内容,不断设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知的探索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学生们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推理交流、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体。正因为学生前面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到后面总结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水到蕖成。

  对于例题后面进行的对应训练,苏老师能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有层次的练*。学生在理解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后,通过这组*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建构了知识的框架,实现了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

  回想熊教授的话,再对比苏老师的课堂,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要想上好一节课,备课时必需要考虑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方法,展示学*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对于课堂练*的设计,不能太多,因为练*量多的弊端会让学生厌烦,我们要注意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另外,练*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知识,还要继续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它的巩固新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双重作用。

  能得到专家的指导,特别是零距离的指导,感受非常深刻,收获也特别多。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5

  有了分数乘法的学*基础,学生们能够很快适应这一课的学*方式,我从现实中的分数乘法问题和找一个数的倒数引入,帮助孩子们复*前知,当学生体会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后,由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计算的必要性,为后续的学*架好了阶梯。

  本课如果仅仅关注学生是否会算了,那是不够的,在设计中,还应有另类关注。如:学生们对算理理解了吗?他们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实质上的提升?他们的学*方法是否得到增进?他们是否有学*的积极态度?等等。因此,在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我的着眼点是不仅使学生会算,更是通过对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们深刻认识这样算的道理,突出“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涂一涂、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形成一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态度,获取一种学*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经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充分借助图形语言,将抽象变直观,帮助学生体会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以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方法的合理性。

  接着变换探索的角度,呈现一组算式,在运算、比较的过程中再次使学生验证操作活动中发现的规律。给学生表达学*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如:谁来说一说这种算法是怎样的?你的想法是怎样的?学生在自主表达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原始体验,再通过教师的适度点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1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因为体积和容积是两个相关联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清“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在学生感知体积的概念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直接感知体积,这是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分别把土豆和红薯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接着通过对比、动手实验的教学,理解容积的概念。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具和学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让学生形成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2

  《认识体积与容积》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理解体积的概念。通过第一个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又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在此基础上引出体积的意义,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容积与体积的意义有什么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为了能让学生区别体积与容积意义的不同,我做了一个实验:用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装满水,一个瓶子里装了一些水,让学生说说哪个瓶子里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我又找了两个外形差不多大小,但容积相差很大的瓶子,让学生知道体积一样大,容积不一定一样大。又就地取材,让学生说说粉笔木盒的体积与容积分别只什么,让学生在辨别中区别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教学中我不仅仅通过一个实验来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而且联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使学生对体积有初步的感受。

  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进行练*,加深体验,拓展知识。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3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下学期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里所装水的多少,形象而直观地揭示容积的意义,知道容积和体积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课的开始,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观看动画片《乌鸦喝水》,从中提出蕴含的数学问题———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乌鸦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首先让学生分析乌鸦喝到水的原因。从动画片中能直观感受到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而是石子的投入,使水面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石子是占有一定空间的。

  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新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操作活动。一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物体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满水的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明白为了验证猜想,必须得验证,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验证得出,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二是通过水面升高了来体验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在巩固练*中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按要求搭一搭,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物体的体积的理解。

  三、自学质疑,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对容积概念的教学,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学,在自学中质疑,在质疑中形成正确概念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教材提供了比较两个容器哪个装水多的情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节课中实验的次数较多,实验操作不很方便。我舍去了这个实验而采用了自学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汇报过程中有个学生就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容器,我组织学生来帮他。明确了什么是容器后,有个学生又提出什么是所能容纳,这时我利用水杯中装有一些水的例子来说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总之,我通过适度参与引导,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了容积的内涵及体积与容积的区别、联系,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4

  本节课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效果很好。课前活动本来是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桌椅和同学都占据了空间,活动比较困难,虽然有人谈到了活动不舒展,但多数学生 谈感受时说自己很开心,因为课前的活动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很温暖。作为老师,我很惭愧,本来设计活动是为教学做铺垫而安排的环节,却让孩子们如 此夸赞一番很是过意不去。现在想来,*时我们是多么的忽略孩子们的感受啊,一个不经意的做法就让他们小小的心灵感到温暖,我觉得我们确实不得不反思今后的 课堂内外,是不是除了可以关心孩子们学*之外,更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呢?

  课中的活动如“观魔术”、“摸同桌感受人占有空 间”、“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哪个杯子盛水多”、“捏橡皮泥证明物体形状改变,体积未变”、“按要求搭一搭”、“数学小故事为店小二想办法”等环节都让孩子们 兴奋,陶醉其中,激发他们的灵感和思维的火花,想出一个又一个很特别的解法,真是很让人惊叹!

  比如:证明杯子容积大小的实验办法时,有的 同学想到了把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往另一个里面倒,看看水是倒不了溢出来了还是倒完之后另一个杯子不满;有的同学往两个杯子里倒了同样多的水,一个里面放了 2个骰子水溢出来了,另一个里面放了5个骰子水才溢出来,所以证明第二个杯子装的水比较多;还有的同学想到了把两个杯子倒满水,然后借助第三个杯子,然后 看哪个里面的水在第三个杯子里的水面高得出结论。 在帮助店小二想办法时,有的同学说把面条挑出来;有的同学说换个大碗;有的同学说喝两口汤;有的同学说盖个盖子;有的同学说用筷子挑起面条……

  总之,好课必须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前提,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石,以充分的实践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为航向,以目标的达成为结果,以能力的提高为终结的课。要让节节课都能有如此的火候,需教师天天的修炼!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5

  一、教材说明:《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至4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三、学生特点:

  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掌握了*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从学生的认知水*看,这部分内容从*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理念:

  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操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占空间

  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师:这只乌鸦动动脑,想了个什么办法喝到瓶底里的水?

  师:为什么石头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呢?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小结:原来石头要占一定的空间。

  2、师出示装满米的杯子。

  师:下面请看老师这个杯子,在这个杯子里老师装了满满一杯

  米,现在我把米倒在袋子里,放进一块木块,你想想,刚才倒出的米还能装得下吗?为什么?

  师:我把木块取出,换一包纸巾进去,结果又会怎样?

  3、认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

  师:好,闭上眼睛,想象这个杯子在不断变大、变大,变得脸盆一样大了,变得小游泳池一样大了,最后变得像我们上课的教室一样大了,睁开眼睛,看看四周,什么占了空间?

  师:水要占空间,人要占空间,米要占空间,木块要占空间,还有同学们说的物体都要占空间,这说明了什么呢?

  师小结:只要是物体它都要占一定的空间。(板书:占空间)

  (二)认识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1、师手举西瓜、梨问:我手上的西瓜、梨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

  师: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概念)

  生齐声读体积概念。

  2、师:刚才的西瓜和梨,我们可以说西瓜的体积比梨的体积大或梨的体积比西瓜的体积小,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你能像我这样说给小组同学听吗?说一说。

  同学交流。

  3、师:有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有的物体的体积我们用肉眼一时难以分辨,像这两个土豆(师手举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土豆)你说谁的体积大?

  师:到底哪个土豆体积大,你们能商量出一个好的比较方法来吗。

  小组商量。

  小组汇报:(可能会想出以下两个办法)办法一、用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然后把两个土豆放入两杯水中,看哪个杯子里的水升得高,哪个土豆的体积就大。

  办法二、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分别把两个土豆放入水中,看谁漏出的水多。

  4、学生领取活动材料进行实践活动。

  各组汇报实践结果。

  师:你们组中哪个杯子中的土豆大?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三)认识容积的意义。

  1、师:还记得同学们在举例中说到冰箱、柜子,像这两种物体打开里面是空的,可以装东西,容纳别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容器。(板书:容器)你还见过什么容器?

  2、师:(手拿一高痩一矮胖量杯)问:你们看,它们可以装什么?如果我往里装水的话,谁会装的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测?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动手试一试。

3、师揭示容积一词并让学生说说通过演示活动,你怎么理解容积的意义。

  师小结并板书容积的意义。

  4、例举:油瓶所能容纳的油的体积就是油瓶的容积。学生试举例。

  5、辨析:出示装有半杯水的杯子,这时杯中所装水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

  (四)揭题看书。

  (五)谈谈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六)练*。

  1、书中试一试。

  2、用12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发挥想象,用这12个正方体搭出美丽的形状。

  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合作搭建。

  师:请各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搭出了什么?

  师:你们真不错,搭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你们所搭物体的体积大小怎样?为什么?

  师;形状不一样,体积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体积的大小和它的形状无关。

  3、书中练一练1、2、3。

  (七)总结。

  八、教学反思: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材料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我认为多创设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知。在导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乌鸦喝水》故事引入,美丽的动画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熟悉的情节在耳边响起,石子投进水后水面的变化清晰可见,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的情境,并且学生很自然地运用了空间一词回答为什么水面会升高。而在这一个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肤浅地认为物体要占液体的空间,还不能体会到任何物体放在任何地方都要占一定的空间。于是老师紧接着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学*材料:米、木块、纸巾,杯子。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一系列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中感悟物体并不是在水中才会占空间。最精彩之处还是老师让学生想象杯子不断变大,变得教室一样大时有哪些物体占据空间。使学生们关注到自己教室里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突破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这一难点。

  (二)突出探究活动,亲历做数学

  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中,十分强调数学学*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大小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辨别哪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物体让学生比较,引起学生思考:这该怎么办?而教师课始简短的动画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做了铺垫,课堂上学生想出了两个可行的办法.有了办法,接下来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实践的方法是学生说出的,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自始至终老师都只是承担组织者的作用。是学生在做数学中明白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两个相差不大的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激**感体验,学而有兴、学而不累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在练*中,当老师让学生用12个正方体搭建不同物体时,学生非常兴奋,创造欲望极强。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特别是搭好后全班交流参观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骄傲的表情。在数学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得出体积大小与形状的变化无关。这一原理的获得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在教学中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当学生想出用两种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时,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了第一种方法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集中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操作。没有照顾到想到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实验需求。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汇总5篇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道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所占空间的大小。

  3、会进行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知道物体中所含有的体积单位就是它的体积。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里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知识,请仔细听。

  课件出示:智慧爷爷让淘气和笑笑比赛做口算题,获得第一名可以拿大的水果,奖品是苹果或鸭梨(两个水果的大小差不多),结果淘气获胜,可不知拿苹果还是鸭梨?

  师:淘气为难了,拿苹果还是拿鸭梨呢?这节课我们帮淘气想个办法,让他分辨出大小。

  二、实验探究

  (一)认识体积

  1、说一说。

  师:(出示一个苹果)苹果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说明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像这个苹果所占的空间,就叫苹果的体积。 (板书:体积)篮球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篮球的体积。你能说说什么是数学书的体积吗?

  生:……

  师:谁能联系身边的物体,也像这样说说看。

  生:纸箱所占空间大小叫纸箱的体积。

  师:你能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比一比。

  师:老师请你们准备的物品,都带来了吗?那就把你的物品和同桌的物品比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生1:我的苹果体积大,他的橘子体积小。

  生2:我的铅笔盒体积小,他的铅笔盒体积大。

  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比较出了物体体积的大小,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红薯和土豆)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

  (有的学生说红薯体积大,有的学生说土豆体积大,还有的没有发表意见。)

  师:看来,用眼睛看,我们无法准确地分辨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能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先说?

  生1:掂一掂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放进盛有一样多水的杯子里,谁水面上升的高谁的体积就大。

  生3:把土豆和红薯放到同样大的杯子里,再各倒入200毫升的水,谁的水面高谁的体积就大。

  师:把无法用观察的方法比出体积大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做实验,可以知道它们的体积大小。下面,咱们就分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工具,进行实验。

  生1:我们实验的步骤是把土豆、红薯放到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然后每个杯子里都倒入200毫升的水,结果放红薯的烧杯水面上升到370毫升,放土豆的上升到360毫升,我们组认为红薯的体积大。

  生2:我们组先把两个烧杯各放入15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红薯分别放到烧杯里,观察水面升高情况,得出也是红薯体积大。

  生3:我们组用一个烧杯做的实验,首先在烧杯里放200毫升的水,把土豆放进去,看到水面停在360毫升刻度上,拿出土豆再放红薯,水面停在370毫升。说明红薯体积只比土豆大一点点。

  师:电脑博士也做了这个实验,看看它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实验的结果怎样?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生:……

  (二)认识容积

  1、认识容器。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下面这三个物体,你能根据它们的体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

  (教师出示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茶叶盒,50毫升墨水瓶,学生上台操作。)

  师:排的对吗?可乐瓶能用来做什么?

  生:盛可乐、盛水、盛色拉油……

  师:茶叶盒呢?

  生:装茶叶。

  师:像这类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容器)

  2、感知容积。

  师: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这个茶叶盒,它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

  生:……

  师:你能从生活中举例,也像这样说一说吗?

  生1:塑料桶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桶的容积。

  生2:茶杯里盛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茶杯的容积。

  师: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生2:容器里所盛物体的体积就是他的容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师:请同学们看这儿,(出示一个烧杯,里面装有一半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烧杯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因为水没装满。

  师:这三样物品(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的茶叶盒,50毫升纯蓝墨水瓶)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

  生:可乐瓶容积大,墨水瓶容积小。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个容器,并说出哪个容器容积大,哪个容器容积小吗?

  生:教室里的纯净水桶容积大,我喝水的瓶子容积小。

  3、比较容积相*的容器的大小。

  (出示标有1号、2、号标签的两个瓶子:一个是果粒橙瓶子,一个是康师傅绿茶瓶子,商标都已撕去。)。

  师: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咱们分小组解决这个问题。

  生1:如果有商标就好了,上面有容积,一看就知道,可是现在没有商标,我们组把l号瓶里装满水,再把水慢慢倒进2号瓶,倒满后1号瓶还有剩余,说明1号瓶容积大。

  生2:瓶口太小倒水不方便,我认为把两个瓶子都装满水,倒进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看水面的高度就可知道他们的容积大小。

  师:你认为哪一组设计的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操作?那就请你们上台来演示。

  (学生实验。)

  三、综合应用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还掌握了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插图。

  师:请看清图意,他们都是用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搭成的,你能判断出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吗?

  生:……

  师:他们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生:……

  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师: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师:你能想出结果吗?如有困难可用实验方法亲自捏捏看。有结果了吗?

  生:我认为一样大,因为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样,还是它自己。

  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

  师:谁愿意先说?

  生:……

  第四关:(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生:有可能,小明的杯子小可以多倒几杯,小红杯子大就要少倒几杯。

  师:说得很有道理。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道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所占空间的大小。

  3、会进行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知道物体中所含有的体积单位就是它的体积。

  教学重点:

  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里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知识,请仔细听。

  课件出示:智慧爷爷让淘气和笑笑比赛做口算题,获得第一名可以拿大的水果,奖品是苹果或鸭梨(两个水果的大小差不多),结果淘气获胜,可不知拿苹果还是鸭梨?

  师:淘气为难了,拿苹果还是拿鸭梨呢?这节课我们帮淘气想个办法,让他分辨出大小。

  二、实验探究

  (一)认识体积

  1、说一说。

  师:(出示一个苹果)苹果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说明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像这个苹果所占的空间,就叫苹果的体积。(板书:体积)篮球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篮球的体积。你能说说什么是数学书的体积吗?

  生:……

  师:谁能联系身边的物体,也像这样说说看。

  生:纸箱所占空间大小叫纸箱的体积。

  师:你能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比一比。

  师:老师请你们准备的物品,都带来了吗?那就把你的物品和同桌的物品比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生1:我的苹果体积大,他的橘子体积小。

  生2:我的铅笔盒体积小,他的铅笔盒体积大。

  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比较出了物体体积的大小,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红薯和土豆)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

  (有的学生说红薯体积大,有的学生说土豆体积大,还有的没有发表意见。)

  师:看来,用眼睛看,我们无法准确地分辨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能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先说?

  生1:掂一掂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放进盛有一样多水的杯子里,谁水面上升的高谁的体积就大。

  生3:把土豆和红薯放到同样大的杯子里,再各倒入200毫升的水,谁的水面高谁的体积就大。

  师:把无法用观察的方法比出体积大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做实验,可以知道它们的体积大小。下面,咱们就分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工具,进行实验。

  生1:我们实验的步骤是把土豆、红薯放到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然后每个杯子里都倒入200毫升的水,结果放红薯的烧杯水面上升到370毫升,放土豆的上升到360毫升,我们组认为红薯的体积大。

  生2:我们组先把两个烧杯各放入15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红薯分别放到烧杯里,观察水面升高情况,得出也是红薯体积大。

  生3:我们组用一个烧杯做的实验,首先在烧杯里放200毫升的水,把土豆放进去,看到水面停在360毫升刻度上,拿出土豆再放红薯,水面停在370毫升。说明红薯体积只比土豆大一点点。

  师:电脑博士也做了这个实验,看看它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实验的结果怎样?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生:……

  (二)认识容积

  1、认识容器。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下面这三个物体,你能根据它们的体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

  (教师出示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茶叶盒,50毫升墨水瓶,学生上台操作。)

  师:排的对吗?可乐瓶能用来做什么?

  生:盛可乐、盛水、盛色拉油……

  师:茶叶盒呢?

  生:装茶叶。

  师:像这类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板书:容器)

  2、感知容积。

  师: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这个茶叶盒,它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

  生:……

  师:你能从生活中举例,也像这样说一说吗?

  生1:塑料桶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桶的容积。

  生2:茶杯里盛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茶杯的容积。

  师: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生2:容器里所盛物体的体积就是他的容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师:请同学们看这儿,(出示一个烧杯,里面装有一半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烧杯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因为水没装满。

  师:这三样物品(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的茶叶盒,50毫升纯蓝墨水瓶)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

  生:可乐瓶容积大,墨水瓶容积小。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个容器,并说出哪个容器容积大,哪个容器容积小吗?

  生:教室里的纯净水桶容积大,我喝水的瓶子容积小。

  3、比较容积相*的容器的大小。

  (出示标有1号、2、号标签的两个瓶子:一个是果粒橙瓶子,一个是康师傅绿茶瓶子,商标都已撕去。)。

  师: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咱们分小组解决这个问题。

  生1:如果有商标就好了,上面有容积,一看就知道,可是现在没有商标,我们组把l号瓶里装满水,再把水慢慢倒进2号瓶,倒满后1号瓶还有剩余,说明1号瓶容积大。

  生2:瓶口太小倒水不方便,我认为把两个瓶子都装满水,倒进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看水面的高度就可知道他们的容积大小。

  师:你认为哪一组设计的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操作?那就请你们上台来演示。

  (学生实验。)

  三、综合应用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还掌握了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插图。

  师:请看清图意,他们都是用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搭成的,你能判断出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吗?

  生:……

  师:他们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生:……

  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师: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师:你能想出结果吗?如有困难可用实验方法亲自捏捏看。有结果了吗?

  生:我认为一样大,因为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样,还是它自己。

  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

  师:谁愿意先说?

  生:……

  第四关:(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生:有可能,小明的杯子小可以多倒几杯,小红杯子大就要少倒几杯。

  师:说得很有道理。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 3

  教学目标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在观察中操作活动中,发展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师板书课题

  二、进行练*

  1、求图形的体积

  请学生看书上的图然后回答: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知识未判断。

  3、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一块橡皮约10

  一本词典约900

  一个文具盒约0.35

  一个用品约0.6

  学生打开书,观察第1题的两个长方体和1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指否回答否,再让学生计算

  学生先找一找,再让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

  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

  学生先说一说计算方法,

  然后进行计算。

  集体订正

  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4、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

  5、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独立在课堂本上完成第2、6、8、9、10题。

  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

  第一个图形:4×3×1=12cm;

  第二个图形的体积的策略可以多样化,可以移下面两个侧面,从而转化为一个长方体。

  通过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要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物体的容积。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明确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研讨成果的过成中品味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学*。

  重难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是重点;理解容积的意义、感知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积、引起兴趣

  (一)复*体积

  1、师:我们已经学*了体积,谁愿意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塑料盒(每个小组一个)说:“谁能说说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指的是哪?(生:用手比一比)师: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5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由学生计算并说明方法)

  (二)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

  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①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②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

  (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

  (三)比较容积与体积

  1、老师指着长方体塑料盒说:“刚才我们算出这个长方体塑料盒体积是750立方厘米,我说它能容纳750立方厘米的东西,你们同意吗?

  2、老师往长方体塑料盒里倒入半盒水,师说:“我认为盒里水的

  体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容积,你们同意吗?

  二、探究计算容积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备 注

  1、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容积的哪些知识?

  2、怎样计算容积呢?师拿着刚才那个长方体塑料盒说:“请每个小组拿出这个盒子,我特别想知道这个盒子的容积,你们能帮我想办法计算出这个盒子的容积吗?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好主意告诉给组里的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演示操作)

  4、说说怎样求物体的容积?与求体积一样吗?为什么?(计算方法相同、容积的长、宽、高从里面量,体积从外面量)

  三、动手操作了解容积单位

  1、计算容积就要用到单位,你们知道那些容积单位?怎么知道的?

  2、关于容积单位书上有较详细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学23页,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量杯等学具,同学们可以在学*中使用。

  3、汇报(生:学会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体探讨:

  (1)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多少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a、谁能告诉同学们1升或1毫升的水有多少?(往1升的量杯里倒入水,就知道1升的多少)

  b、请各组量出1升的水,看一看、掂一掂并想象2升、3升的水有多少。

  c、毫升方法同上

  d、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1升=1000毫升,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实验证明)

  e、出示事物:饮料包装盒让学生估计能容纳多少饮料?

  (2)探讨1升、1毫升与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谁能证明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5、练*:单位换算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计算油箱的容积

  例5:一个长方体油箱,里面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1)学生尝试练*

  (2)小组讨论,探索解题思路

  (3)反馈

  2、试一试:一个立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高0.8米,这个水箱能装多少升水?

  五、巩固提高

  1、练一练(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练一练(2)把调查的结果填在括号中。

  3、练一练的3、4、5、6

  五年级数学《容积》教案 5

  教学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课堂创设动手活动,积累学生的感性认知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意义;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1L量杯,一次性纸杯24个(每组3个),1cm3的自制的小正方体容器,8个1升量杯, 10ml钙铁锌口服液,5ml注射器8支

  学生:2瓶自己带瓶装水,贴有商标的各种饮料瓶,药水瓶,家用油壶,牛奶袋,果汁盒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老师想送朋友一个生日礼物?(出示长方体礼盒)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生:想

  师:是一个生日蛋糕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个礼盒长3分米,宽3分米,高1分米,这个礼盒的体积是多少?

  生:9立方米

  师:猜猜,这个长方体礼盒所容纳蛋糕的体积是多少?

  生:9立方米,8立方米,7.5立方米等(学生很快否定9立方米)

  师:(打开纸盒,露出蛋糕)是你所预料到的吗?如果你过生日收到这样的生日礼物会有何感想?

  生:(试说)太小了

  师:我买了这么大个礼物还小?

  学生:盒子里面太小了

  师: 盒子里面太小了,说的真到位。盒子里所容纳的蛋糕的体积叫盒子的容积。今天我们来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求长方体的体积,并估算出长方体里所能容纳面包的体积,当老师打开礼品后,学生会发现与自己所估算的差别太大,突出容积的表象认知)

  二、理解容积的意义

  1、举例,感知容积意义

  出示墨水瓶:指出墨水瓶所能容纳墨水的体积叫做墨水瓶的容积。

  出示茶叶筒:茶叶筒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叫做茶叶筒的容积

  2、理解容积的意义

  利用你准备的学具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容积

  【出示课件(第2张幻灯片)】:集装箱、油漆桶(指名说出他们的容积)

  3、归纳概括容积意义

  像粉笔盒、墨水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学生齐读,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的感性实例中积累容积的本质内涵,丰富的积累为学生归纳总结容积意义打下扎实基础)

  4、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两者数据给出的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来看这个长方体礼盒。礼盒放在空间,自身有什么?

  生:体积

  师:打开礼盒,礼盒里面又有什么?

  生:容积

  师:已知礼盒的长、宽、高,能求出礼盒的容积吗?

  生:不能

  师:想求出礼盒的容积,必须要知道(老师边比划边问学生)什么?

  生:礼盒里面空间的长、宽、高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礼盒里面的空间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你能求出蛋糕的体积吗?

  生:能,1立方分米

  师:蛋糕的体积就是礼盒的容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直观长方体礼盒的体积与容积的计算,突破求容积需要已知容器里面的数据这一难点)

  ②区别两者本质的不同

  师:【出示课件(第3张幻灯片)】:一个较小的实心长方体;一个较大的空心长方体)问题:谁的体积大;谁有容积?

  学生:指名回答

  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两者异同点(课件出示第4、5张幻灯片)

  师:同学们,体积与容积一字之差,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联系:求的都是物体的体积。

  区别:体积求的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外部)

  容积求的是物体所能容纳空间的大小。(内部)

  (设计意图:多角度的`区分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从而使学生较为全面的理解容积的意义,突破容积意义这一教学难点)

  三、教学容积单位

  1、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2、认识升和毫升。

  ①观察学具,看看你所带的饮料瓶上所标示的净含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汇报:发现它们的单位都是L 、 ml而且这些饮料瓶里装的是液体。)

  ②在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当遇到液体体积很大时,例如:计量蓄水池、游泳池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板书)

  3、感知1L

  ①介绍量杯,观察1L的刻度线,

  ②组长负责,将桌面上的瓶装水倒入1L的量杯中水,其他人仔细观察

  ③生活中,我们常用杯子喝水,组长负责将1L倒入纸杯大小,观察1升水大约几纸杯

  ④ 谈谈,对1L水你有什么感受?

  ⑤生活中那些物品用升做容积单位?(生:油桶、水桶、大瓶饮料瓶的容积)

  4、感知1ml

  (整队纪律,老师将在每组中找一名最快坐好的同学,负责下一个活动。给每组发一个5ml注射器)

  ① 桌面上有一杯有颜色的水,组长负责,用针管吸入1ml水,让大家看看

  ② 再将这1ml水注入一个空纸杯,再让大家看看

  ③ 谈谈,你对1ml水有什么感受?

  ④ 你准备的学具中那些标有毫升,是多少毫升?(举例:眼药水5ml、钙口服液10ml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吸入1ml带蓝色的水,在注入纸杯的过程中感受1ml的多少,突破学生对1ml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突破)

  5、1L与1ml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几个活动,大家了解了1L 、1ml。那么1L 与1ml有怎样的关系呢?仔细观察桌面上的量杯,你就能找到答案

  生:齐答1L =1000ml(板书)

  6、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

  师: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但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常用的体积单位是升与毫升。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个实验。

  (拿出准备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1升有颜色水)

  师:老师会做好你的助手,拿稳盒子,你放心大胆的到,开始!(此个环节老师要装作很神秘,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很兴奋)

  生:(全场一片惊讶)得出:1升=1立方分米

  师:看来他们之间真有联系,谁能用黑板上的关系推算出1毫升等于多少?

  生:观察得出: 1毫升=1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这个活动,突破1升=1立方分米的教学难点)

  四、小结

  通过前面有趣的动手操作,闭上眼睛体会:升一般用于计量油桶、水桶、大瓶饮料瓶等的容积;毫升一般用于计量眼药水、药水、小瓶饮料瓶等的容积;而计量、集装箱容积;蓄水池、游泳池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

  五、练*巩固【课件出示(第6、7、8张幻灯片)练*题】

  1、填一填

  一瓶钢笔水的容积是60( ) 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8( )一瓶矿泉水的容积是600( )

  运货集装箱的容积约是40( )微波炉的容积是45( )

  (集体订正、纠错。)

  2、填出合适的数

  4L =( )ml4800 ml =( )L2.4 L =( )ml785 ml=( )L752cm3=( )dm37.5 L=( )ml36 dm3=( )cm38.04 dm3=( )cm32750ml =( )L

  (引导学生说出每道题是怎么换算的思路)

  3、联系实际【课件出示(第6、7、8张幻灯片)】

  出示生活中用到本节知识的图片(喝水、潜水艇、献血等图片)

  (设计意图:练*有层次,有代表性。由知识题型过度到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结课

  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家下去后在生活中找找与我们这节课有关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容积的知识。

  板书设计:

  容 积 和 容 积 单 位

  像墨水瓶、粉笔盒、教室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一般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计量液体:升(L)、毫升(ml)、立方米(m3)

  它们间的关系:1L= 1dm3

  1 ml=1 cm3

  1L=1000 ml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