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1-26 00:00:00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1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就拿数数活动来说吧,要完成200粒左右种子的数数任务,没有小组成员的鼎力合作,在很短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同样,在各种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教具,更不要说学生了,从哪儿寻找资源呢?我们自己身边,同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种子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与现在的时令特别吻合:正值清明时节,农村里有句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于是在课中我将种子搬到了课堂,另外,这里也蕴含着一些哲理:有耕耘才有收获。课中,不少教师为我的创意所感动,课后,纷纷寻问:哪来那么多种,农村的家庭怎么会没有种子,一个人几十粒,很容易就凑齐了我所要的数目。教师惊讶于我的创意,更何况孩子们呢?

  四、思考的一些问题。

  1、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教学中安排了三次猜一猜活动:第一次是在数数之前,第二次是想一个一个地数出1000,第三次是在巩固阶段。但多数学生都没猜中,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大数,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可能孩子们脑海中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即数感。如何培养,关靠一节课是不行的,需要立足于*时。

  2、以百作单位的突破教学中,这一内容花了不少时间,但始终有学生想不到一百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他们总认为10个一堆已经够简单的,如何突破,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如果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量,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2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并充分感受到一千有多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本节课开始,让学生估计一下瓶中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知起点。由此引出1000以内数的认识。

  2、注重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所以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可以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一百一百地数。教学时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及时进行强化,让学生头脑中准确、清晰地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随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数一数散乱的方块,“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课始瓶中准备好的黄豆的多少,摸摸教师准备好的1000张纸的厚度,看看1000个牙签的多少,感受1000。再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借助教具,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数接*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结合对应操作来解释为什么199后边是200,359后边是360,使中下学生也能理解掌握接*整百数的数法。这样,一方面给了学生数数的拐棍,另一方面给了学生直观地解释。

  4、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

  (1) 在突破难点时,只是我一个人的操作。如果让学生上台来动手拨一拨或者边拨数、边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将数与计数器一一对应,那么难点的突破会更顺利,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在小组合作数黄豆时,组长分工不明确,课堂比较乱。组长及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3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就拿数数活动来说吧,要完成200粒左右种子的数数任务,没有小组成员的鼎力合作,在很短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同样,在各种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教具,更不要说学生了,从哪儿寻找资源呢?我们自己身边,同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种子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与现在的时令特别吻合:正值清明时节,农村里有句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于是在课中我将种子搬到了课堂,另外,这里也蕴含着一些哲理:有耕耘才有收获。课中,不少教师为我的创意所感动,课后,纷纷寻问:哪来那么多种,农村的家庭怎么会没有种子,一个人几十粒,很容易就凑齐了我所要的数目。教师惊讶于我的创意,更何况孩子们呢?

  四、思考的一些问题。

  1、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教学中安排了三次猜一猜活动:第一次是在数数之前,第二次是想一个一个地数出1000,第三次是在巩固阶段。但多数学生都没猜中,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大数,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可能孩子们脑海中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即数感。如何培养,关靠一节课是不行的,需要立足于*时。

  2、以百作单位的突破教学中,这一内容花了不少时间,但始终有学生想不到一百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他们总认为10个一堆已经够简单的,如何突破,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如果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量,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1

  数学学*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学生需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学*过程,是我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首要任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对数的认识的。活动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具体做法是:出示画有100块方块的学*计数卡,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10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学*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简单的计数卡,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而得到的。与一年级建立的10的概念,100的概念的方法一样,只是今天学的数要比以前的多得多。而后,我邀请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对1000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的,有效的。“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的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材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读法与写法为一节课,而我将两课时进行整合。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

《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2

  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3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前承“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不仅是大数读写、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例2的教学是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

  丁老师对本例题的处理,共分4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呈现了问题和点子图,既引出让学生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又使学生感受到图中的点子密而多,所以这个数应该比较大。第二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用计数单位“百”去圈的过程,圈了两个百,剩下三个十,五个一,合在一起得到235.第三层次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这个数字,清楚的看出数的组成。第四个层次是对照小棒图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数,再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出和读出数。从问题出发,从直观到抽象,既体现了读写数的必要性,又理顺了知识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读写数的方法。

  一、找准知识起点,铺垫思维迁移。

  练*中导入,注重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二、充分利用直观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丁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呈现了密集的点子图,使学生直观而又深入的认识数,教学中除了用计数器这一可以展示数的教具外,还充分利用小棒,使学生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认识数,体验到认识数的多种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在数数活动中突出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数数

  教学中,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数数过程,体验引入较大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感受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用加法相结合表示一个三位数的方式。

  四、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与难点的突破,努力实现课标四基要求

  丁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整节课丁老师都没有忘记知识点的落实都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难点,她让学生在自己列举数字中,趣味盎然地学*1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明确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和末尾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突出读写数字方法的指导、总结。

  五、落实学生数学经验,关注学生数感培养。

  练*中,教师不是仅提出数学中的数,而是用带有数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在读数中感受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在数的运用中获得数感,发展了数感。

  总之,这节课有丁老师努力为大家呈现的优点,也有很多不足,在这里我们以一颗虚心学*的心与大家交流,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1

  数学学*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学生需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学*过程,是我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首要任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对数的认识的。活动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具体做法是:出示画有100块方块的学*计数卡,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10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

  学*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简单的计数卡,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而得到的。与一年级建立的10的概念,100的概念的方法一样,只是今天学的数要比以前的多得多。而后,我邀请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对1000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的,有效的。“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的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材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读法与写法为一节课,而我将两课时进行整合。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2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前承“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不仅是大数读写、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例2的教学是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

  丁老师对本例题的处理,共分4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呈现了问题和点子图,既引出让学生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又使学生感受到图中的点子密而多,所以这个数应该比较大。第二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用计数单位“百”去圈的过程,圈了两个百,剩下三个十,五个一,合在一起得到235.第三层次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这个数字,清楚的看出数的组成。第四个层次是对照小棒图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数,再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出和读出数。从问题出发,从直观到抽象,既体现了读写数的必要性,又理顺了知识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读写数的方法。

  一、找准知识起点,铺垫思维迁移。

  练*中导入,注重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二、充分利用直观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丁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呈现了密集的点子图,使学生直观而又深入的认识数,教学中除了用计数器这一可以展示数的教具外,还充分利用小棒,使学生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认识数,体验到认识数的多种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在数数活动中突出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数数

  教学中,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数数过程,体验引入较大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感受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用加法相结合表示一个三位数的方式。

  四、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与难点的突破,努力实现课标四基要求

  丁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整节课丁老师都没有忘记知识点的落实都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难点,她让学生在自己列举数字中,趣味盎然地学*1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明确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和末尾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突出读写数字方法的指导、总结。

  五、落实学生数学经验,关注学生数感培养。

  练*中,教师不是仅提出数学中的数,而是用带有数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在读数中感受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在数的运用中获得数感,发展了数感。

  总之,这节课有丁老师努力为大家呈现的优点,也有很多不足,在这里我们以一颗虚心学*的心与大家交流,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3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并充分感受到一千有多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本节课开始,让学生估计一下瓶中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知起点。由此引出1000以内数的认识。

  2、注重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所以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可以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一百一百地数。教学时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及时进行强化,让学生头脑中准确、清晰地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随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数一数散乱的方块,“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课始瓶中准备好的黄豆的多少,摸摸教师准备好的1000张纸的厚度,看看1000个牙签的多少,感受1000。再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借助教具,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数接*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结合对应操作来解释为什么199后边是200,359后边是360,使中下学生也能理解掌握接*整百数的数法。这样,一方面给了学生数数的拐棍,另一方面给了学生直观地解释。

  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

  1、在突破难点时,只是我一个人的操作。如果让学生上台来动手拨一拨或者边拨数、边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将数与计数器一一对应,那么难点的突破会更顺利,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在小组合作数黄豆时,组长分工不明确,课堂比较乱。组长及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1

  数学学*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学生需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学*过程,是我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首要任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对数的认识的。活动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具体做法是:出示画有100块方块的学*计数卡,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10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学*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简单的计数卡,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而得到的。与一年级建立的10的概念,100的概念的方法一样,只是今天学的数要比以前的多得多。而后,我邀请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对1000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的,有效的。“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的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材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读法与写法为一节课,而我将两课时进行整合。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2

  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3

  数学学*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学生需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学*过程,是我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首要任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对数的认识的。活动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具体做法是:出示画有100块方块的学*计数卡,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10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学*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简单的计数卡,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而得到的。与一年级建立的10的概念,100的概念的方法一样,只是今天学的数要比以前的多得多。而后,我邀请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对1000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的,有效的。“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的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材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读法与写法为一节课,而我将两课时进行整合。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4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就拿数数活动来说吧,要完成200粒左右种子的数数任务,没有小组成员的鼎力合作,在很短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同样,在各种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教具,更不要说学生了,从哪儿寻找资源呢?我们自己身边,同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种子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与现在的时令特别吻合:正值清明时节,农村里有句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于是在课中我将种子搬到了课堂,另外,这里也蕴含着一些哲理:有耕耘才有收获。课中,不少教师为我的创意所感动,课后,纷纷寻问:哪来那么多种,农村的家庭怎么会没有种子,一个人几十粒,很容易就凑齐了我所要的数目。教师惊讶于我的创意,更何况孩子们呢?

  四、思考的一些问题。

  1、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教学中安排了三次猜一猜活动:第一次是在数数之前,第二次是想一个一个地数出1000,第三次是在巩固阶段。但多数学生都没猜中,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大数,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可能孩子们脑海中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即数感。如何培养,关靠一节课是不行的,需要立足于*时。

  2、以百作单位的突破教学中,这一内容花了不少时间,但始终有学生想不到一百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他们总认为10个一堆已经够简单的,如何突破,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如果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量,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5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就拿数数活动来说吧,要完成200粒左右种子的数数任务,没有小组成员的鼎力合作,在很短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同样,在各种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教具,更不要说学生了,从哪儿寻找资源呢?我们自己身边,同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种子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与现在的时令特别吻合:正值清明时节,农村里有句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于是在课中我将种子搬到了课堂,另外,这里也蕴含着一些哲理:有耕耘才有收获。课中,不少教师为我的'创意所感动,课后,纷纷寻问:哪来那么多种,农村的家庭怎么会没有种子,一个人几十粒,很容易就凑齐了我所要的数目。教师惊讶于我的创意,更何况孩子们呢?

  四、思考的一些问题。

  1、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教学中安排了三次猜一猜活动:第一次是在数数之前,第二次是想一个一个地数出1000,第三次是在巩固阶段。但多数学生都没猜中,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大数,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可能孩子们脑海中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即数感。如何培养,关靠一节课是不行的,需要立足于*时。

  2、以百作单位的突破教学中,这一内容花了不少时间,但始终有学生想不到一百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他们总认为10个一堆已经够简单的,如何突破,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如果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量,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说课稿 (菁华3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见教材P67-68页)。

  2、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数的概念是学生学*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新课标也指出要在教学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根据教材编写总结了以下特点:

  (1)优化教材知识结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内容中一些重要的数的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优化知识结构,编排教学内容。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再教学读写和组成,然后教学数大小的比较。把认数和简单的整百、整千数估算有机结合,认数和用数表达、用数交流信息相结合,不断发展学生的数感。

  (2)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材创设了一幅体育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更大的数,掌握数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3)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能力。数的认识由100扩展到1000,数目大了,内涵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现有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以及家长的一些教学,部分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已十分熟悉。在学*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在学*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2、学法指导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以下学*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小学生能说出各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位数字的意义;结合显示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结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

  ②经历实验、证明、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③能结合实际估计1000以内的数,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二年级学生学*数学时,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弄一弄,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学*。

  2、寓学于乐,逐步提高。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的效率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计数单位千和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虽然很多小朋友都会1000以内的数,但是他们还不明白计数单位十、百、千这样抽象的概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a在教学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教学时可利用“小精灵明明”引出问题“怎样数更大的数”,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正方体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百”“千”等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b在教学数数方法时,可放手由学生自主地数小正方体。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数数的方法很多,可以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一百一百数,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情境,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估计1000以内的数,初步发展数感。

  首先读一些大数,再感受一下大数,在头脑中有一个估计的初步标准。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为新授课,具体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师:各位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生:喜欢(或不喜欢)

  师:那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呢?

  生:因为他有72变等

  生: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很聪明,今天,他就大家带来一个难题,你们有信心接受他的挑战吗?

  生:敢

  (我以聪明的孙悟空来考考大家为导言,来提高小学生学*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准备)

  2、深入探讨,揭示课题

  师:那在接受孙悟空挑战之前,老师要先考考大家!这里有几个小方块啊?(出示图片)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出示板书1 10个一10)这是不是太简单了啊!这只是一个热身,接下来才是高难度(出示图片)这里有几个方块啊?

  生:

  师:(出示板书1 10个十

  100)好,你们已经通过了老师的考验,可以接受孙悟空的挑战!(出示图片)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速度要快、数量要准、而且要让人一听就就明白!先在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

  师:时间到有,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结果?

  生:①100*10就是1000个方块②一百一百的数

  师:(出示板书1 10个百1000)哦,你们是一百一百的数数。

  师:(1 10个一10 10个十100 10个百1000)看着这些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①十个一百是一千②每个数字后面加个0就是后一个数③其他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有了这么伟大的发现。

  (循序渐进是教学计数单位的主要方法,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自己思考、自己产生矛盾,最后自己解决,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3、知识巩固与延伸

  师:谁知道老师是是大学年级的学生了啊?

  生:大三

  师:大三了,老师在大学里已经有987天了,如果今天过了,还剩几天啊?

  生:988天

  师:是的,现在老师在日历上面划掉一天你们就帮老师加一天,现在开始

  生:988、989、990……

  师:我们再来一边,速度快一点

  生:大家一起数

  师:开火车,数数

  生:(三组)

  师:如果老师想过的快一点,10天10天的过,谁来数

  生:998、1008

  师:(开火车在玩几组)50、60一隔的数

  生:

  师:(出示图片)这是我国2008奥运会的倒计时,如果还有1000天,过完今天还有几天?

  生:999天

  师:让我们一起数到982天

  生:999、998……

  师:(开火车)

  生:(三组)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下面两到题目,写在作业本上①写出856后面5个数②写出652前面5个数

  生:

  师:将写好的本子投影

  生:展示

  师:现在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每一位小朋友做一回小司机,给空格编编号!并写在本子上!

  生:展示(多种答案)

  (在数大数时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事例化抽象为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在掌握顺数的同时还要会倒数,我以奥运会道计时为背景来教学,同时自己摸索其他更多的数数方法。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情感培养和开放式的练*。)

  4、总结课堂

  师:通过今天的学*我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会数1000以内的数了,其他……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 说知识地位、学情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出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小学阶段对自然数的认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数的认识》,二是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阶段就是我今天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第四阶段是第二学段四年级学*的《大数的认识》,把自然数的认识扩充到亿几以上;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学*是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并且理解了个、十、百这三个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了,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遇见比100大的数,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感知,但对“百”以上的计数单位并不清楚,对较大数缺乏理性认知,此阶段通过系统学*是培养儿童数感的最佳时机。本节课的学*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计数单位“万”的重要基础,对培养和发展数感至关重要。

  (二) 教材编排

  人教版教材对这节课的安排呈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呈现单元主题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感知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学*兴趣。第二层次是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回顾,同时唤起同学们回忆数数的方法。第三层次是通过数形结合直观演示的方式呈现计数单位“千”,明确10个一百是一千。同时通过比较了解“十进制”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知识地位、学情和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体验)比100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数数的过程,能合理选择数数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规范操作、积极思考的数学学**惯,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计数单位比较,初步认识“十进制”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为有效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兴趣,我把学生早操场景引入课堂,通过情境创设法让数学知识更加贴合学生生活,通过指导观察法让学生感受比100大的数存在。结合七八岁儿童思维依赖直观的特点,在课堂中把握好了直观和抽象的关系,通过指导观察、促进思考、指导操作等教学方法进行三次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在突破难点时,特别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通过指导操作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我指导学生观察板书,通过比较教学法构建“十进制”意义。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适时讲授法、谈话法将进行衔接和引导。通过合理、有效的教法确保孩子在有限的30分钟内学到无限的数学智慧。

  三、说学法

  学生的学*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学*的主人。上课伊始,通过万人阅兵视频吸引学生关注,这样能促使学生自主的通过观察法、比较法进行初步感知。学生的数学学*一定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法对已经学过的“个、十、百”三个单位及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回顾,通过直观学*法构建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数学学*注重知识的新旧联系,课堂中恰恰利用这一点,因势利导的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法,理解原来10个一百十一千。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只是其一,重要的是引领他们提炼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因此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进行比较,了解“十进制”,之后进行数数活动,在千字文中找数,突出数形结合的对应思想,再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法自主同化新知识。

  四、说过程

  设计好的一节课总归属于计划,这个计划的执行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全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 导入

  采用情境导入,两张孩子们自己做早操的图片轻松进入学*状态,感受比100大的数的存在。

  (二) 新授

  新授环节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通过简单的操作回顾已有的三个计数单位,二是提出数一杯红豆的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谈论出一百一百地数的方法,进行操作。新授环节的这两个阶段循循善诱、水到渠成的帮助学生构建计数单位“千”,以及了解“十进制”。

  (三)练*巩固

  学生掌握的新知识要经过顺应和同化才能形成稳固的认知,因此联系的设计至关重要。我设置了两个练*。一是数数,数是数出来的,在数数的过程中边拨计数器感受十进制的真实意义,并且通过顺着数,倒着数,不同技术单位的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二练*题是呈现《千字文》,训练学生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识数能力。

  (四)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环节是升华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智慧的重要教学阶段,我通过“温故知新”四个字进行首尾呼应,引导学生把这节课的知识梳理一遍,提炼自己的收获。通过开放性的:你还想指导什么?引起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不断追寻。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这单元的第一小节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体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万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而且这个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安排四个例题、四课时来达成《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目标。

  例1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例2和例3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每个数的组成。例4是让学生认识算盘,能用算盘帮助数数和计数。然后是练*十六。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定为例1,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数1000以内的数。对于这一部份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依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惯 。

  2、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会数1000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难点:

  1、“拐弯处”的数法。

  2、1000以内数感的建立。

  如何突破重难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计数器演示,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听别人说起过比100大的数,自己也从书上、电视上听说过,所以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却没有数感。还发现学生会按照100以内的数数方法数1000以内的数,有不错的数数能力,但“拐弯处”的数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估计事物数量的多少时大多都凭着感觉乱猜。所以,为突破重难点,关键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活动架起一座认知桥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准备的学具有:计数器。

  三、说教法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说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虽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弱,但我们还是要舍得放手,由扶到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为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新课标,我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下面我就这四个环节说一说。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首先以挑战灰太狼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一个一个地数,从36数到50。

  (2)2个2个地数,从14数到30。

  (3)5个5个地数,从20数到50。

  (4)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然后小结: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法。

  这样的设计拉*师生距离,使学生回忆数数的方法,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为学*新知识作好充分准备。我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更大的数来导入新课。然后出示体育馆主题图说一说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学生观察主题图,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大约5分钟。

  第二环节: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首先利用课件依次出示零散放置的10个、100个小正方体,先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再说一说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你准备怎么数?小组讨论自由汇报

  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同时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出示一个大正方体,估一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又该怎样数呢?(这时候我会引导学生一百一百地数)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同时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这时向学生介绍“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个、

  十、百一样,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

  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____________地数。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数小正方体,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直观地建立“千”的概念。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空间,使学生自己发现数数的方法并总结规律。

  2、探究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接下来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让学生说出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可以从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进行观察得出结果。

  3、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先提出问题在356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计数器,提出操作要求:

  同桌两人合作,看哪桌拨得又快又准?教师巡视全班各小组的拨珠子情况。然后老师手拿计数器演示,重点引导学生数“拐弯处”的数。课件演示从359数到360让学生边看边数。

  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接*整百、整千的“拐弯处”的数数这一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本环节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直观演示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三环节:巩固练*,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数方面内容的练*。 首先完成p75的“做一做”。

  接下来设计了青蛙跳台阶(一步台阶代表一个数)的游戏来进行数数练*。

  这些练*题我都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非常直观,形象。 最后我让学生估一估我校有多少学生?。(学生任意估,提供每班约20人,有5个班的信息,最后教师指出准确人数:100人。)

  这样设计的练*,既反馈学生的学*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提升学*的成就感,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增强学*数学的兴趣。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汇报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回归生活加强对数的体验。大约需要3分钟。

  由于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而且是比较抽象的概括,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并且把10写成了红色,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1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掌握起来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

  课始,我大胆的出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让学生来试读这个数。想以此来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同时,使学生能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为学生自主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编排,分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每个环节,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如:亿以内的数怎样读,和万以内数的读法有相似之处吗?等等)这类问题独立思考,并通过同位合作交流(如:讨论、试读)等数学活动寻找方法,让学生自吾出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为此,我在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成功的体验。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学*过程,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2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3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认识1000以内的数》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3篇)

《认识1000以内的数》优秀教学反思1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是学*计算其它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花了10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数小棒,从1根数到1000根,其中有的学生是按20根捆成1小捆,1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学生是按50根捆成1小捆,1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学生是按8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学生是按2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学生们数的方式很多,学生经历了数1000以内数的全部过程,初步体会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了计数单位“千”,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比较好。

  二、注重学*方式的转变。

  贯彻课程标准,关于转变学*方式的理念,运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数1000根小棒,在合作之前我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时进行巡视指导,数完后进行全班交流,每个小组交流自己小组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有关概念。

  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注意利用各种素材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数小棒之前,我先让学生估计有多少根小棒,学生估计了很多不同的数,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估数能力,然后每个小组用小棒数1000以内的数,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方便,容易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此外,在练*中还设计了一道1000以内数的练*的开放题,学生在700前面和后面各添上2个数,组成有规律的排列,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填出了许多不同的有规律的排列。

  在这节课中,学生和我交流得比较密切、理想。但在这节课中还存一些不足和值得吸取经验教训之处: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备”学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面对教学会出现哪些情况,而教师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去应对,如何去启发引导学生,都是以后应多加学*的。

  譬如:在本节课中,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数,要求如何数得更快捷、方便,因此学生们数的方式很多,有的是20一捆数的、有的是50一捆数的、有的是80一捆数的,更有200一捆数的……,面对学生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数法,是我没有想到的,学生们很聪明,数的方式很快捷,没有一组是按照10根一小捆、100根1大捆那样数的,而教师事先以为至少会有一组是按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那样数的,因此,教师在讲解十、百、千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显得较抽象、空洞、不直接,面对这种情况,应注意引导启发,或者教师应准备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的1000根小棒,这样会很自然、形象地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

  其次课堂组织教学中存在“放”得太开,“收”不紧的现象。我在让学生放手数小棒之后,很多学生的兴趣很高,因为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数那么多的小棒,部分学生完全沉迷在自己数的乐趣之中,对于老师所说的充耳不闻,而这节课本身又不完全是活动课,主旨是让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十进关系,对于那部分一直沉醉于自己数的过程中去了的学生,教师没有及时把这部分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转移到引导理解十进关系上来。

  以上是我对自己所执教的这节课的一些认识。

《认识1000以内的数》优秀教学反思2

  数学学*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学生需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学*过程,是我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首要任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对数的认识的。活动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具体做法是:出示画有100块方块的学*计数卡,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10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欲望。

  学*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简单的计数卡,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而得到的。与一年级建立的10的概念,100的概念的方法一样,只是今天学的数要比以前的多得多。而后,我邀请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对1000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的,有效的。“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的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材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读法与写法为一节课,而我将两课时进行整合。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

《认识1000以内的数》优秀教学反思3

  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7)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干老师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一、数形结合,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节课中,干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10个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并有梯度性,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之后,当干老师出示1片6列、3片5列2个的小正方体时,学生基本上都能马上看出这些数;接着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学生也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一幅方块图。以上种种都归功于干老师之前为学生建立的方块图的表象。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展现学生数学学*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当干老师揭示了全校人数有980人后,向学生提问:往后数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个学生上台在计数器上拨,拨到999后,学生碰到了困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干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强化这节课的重点,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整节课贴*生活,比如让学生搜集1000以内的数,使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个人感觉,在本节课中,干老师在教学拐弯数时,让学生说得不多,而且请学生上台拨计数器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去拨,而是发现学生稍有不对,就把学生打断了,然后自己亲自去拨。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前承“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不仅是大数读写、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例2的教学是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

  丁老师对本例题的处理,共分4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呈现了问题和点子图,既引出让学生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又使学生感受到图中的点子密而多,所以这个数应该比较大。第二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用计数单位“百”去圈的过程,圈了两个百,剩下三个十,五个一,合在一起得到235.第三层次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这个数字,清楚的看出数的组成。第四个层次是对照小棒图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数,再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出和读出数。从问题出发,从直观到抽象,既体现了读写数的必要性,又理顺了知识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读写数的方法。

  一、找准知识起点,铺垫思维迁移。

  练*中导入,注重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二、充分利用直观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丁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呈现了密集的点子图,使学生直观而又深入的认识数,教学中除了用计数器这一可以展示数的教具外,还充分利用小棒,使学生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认识数,体验到认识数的多种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在数数活动中突出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数数

  教学中,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数数过程,体验引入较大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感受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用加法相结合表示一个三位数的方式。

  四、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与难点的突破,努力实现课标四基要求

  丁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整节课丁老师都没有忘记知识点的落实都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难点,她让学生在自己列举数字中,趣味盎然地学*1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明确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和末尾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突出读写数字方法的指导、总结。

  五、落实学生数学经验,关注学生数感培养。

  练*中,教师不是仅提出数学中的数,而是用带有数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在读数中感受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在数的运用中获得数感,发展了数感。

  总之,这节课有丁老师努力为大家呈现的优点,也有很多不足,在这里我们以一颗虚心学*的心与大家交流,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1000以内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范畴,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我认为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加强数与生活的联系。

  从数量抽象到数,离不开直观的现实情境。课堂伊始,运动会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认识1000以内数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

  2、注重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又直观到抽象理解数的意义。

  学生的认数离不开直观的模型,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数、理解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地数小正方体、数小棒、拨计数器,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建立抽象的数与现实数量的联系,理解十进关系。

  3、丰富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

  数来源于数。借助计数单位“一”“十”“百”地数数,突破数拐弯数的难点。既认识计数单位“千”,又体会十进制。

  4、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的学*,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数出1000个小正方体,1000根小棒,使学生真实看到1000,再在推理中感知比1000更大的数,比较比1000小的数。

  总之,借助精心设计的每个环节,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体现和落实了新课标对于发展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干老师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一、数形结合,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节课中,干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10个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并有梯度性,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之后,当干老师出示1片6列、3片5列2个的小正方体时,学生基本上都能马上看出这些数;接着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学生也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一幅方块图。以上种种都归功于干老师之前为学生建立的方块图的表象。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展现学生数学学*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当干老师揭示了全校人数有980人后,向学生提问:往后数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个学生上台在计数器上拨,拨到999后,学生碰到了困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干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强化这节课的重点,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整节课贴*生活,比如让学生搜集1000以内的数,使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个人感觉,在本节课中,干老师在教学拐弯数时,让学生说得不多,而且请学生上台拨计数器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去拨,而是发现学生稍有不对,就把学生打断了,然后自己亲自去拨。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5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就拿数数活动来说吧,要完成200粒左右种子的数数任务,没有小组成员的鼎力合作,在很短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同样,在各种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教具,更不要说学生了,从哪儿寻找资源呢?我们自己身边,同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种子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与现在的时令特别吻合:正值清明时节,农村里有句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于是在课中我将种子搬到了课堂,另外,这里也蕴含着一些哲理:有耕耘才有收获。

  课中,不少教师为我的创意所感动,课后,纷纷寻问:哪来那么多种,农村的家庭怎么会没有种子,一个人几十粒,很容易就凑齐了我所要的数目。教师惊讶于我的创意,更何况孩子们呢?

  四、思考的一些问题

  1、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

  教学中安排了三次猜一猜活动:第一次是在数数之前,第二次是想一个一个地数出1000,第三次是在巩固阶段。但多数学生都没猜中,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大数,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可能孩子们脑海中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即数感。如何培养,关靠一节课是不行的,需要立足于*时。

  2、以百作单位的突破

  教学中,这一内容花了不少时间,但始终有学生想不到一百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他们总认为10个一堆已经够简单的,如何突破,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如果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量,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不过,这只是我的设


小学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8)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实用10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在本课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兴趣中学*。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喜欢动画片这点,以羊羊村建运动场的方式贯穿教学始终,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2、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

  新课的教学中,每次课件依次出示凌乱的1000个小正方体后,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通过数的结果来校正自己估数的能力,逐步建立起更强的数感。

  3、通过形象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

  首先让学生通过数数,从一个一个的数小正方体,10个一是十,到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让学生明白数数的规律,同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当物体数量更多时,学生能够体会到一百一百地数更快、更简单。

  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本节课我注意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让学生猜一猜学校会议室能坐多少人和二年级学生有多少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练*当中我设计了一道1000以内数的开放题,让学生在800的前面和后面各填出两个数,组成有规律的排列,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讲出了许多有规律的排列。

  在这节课的学*中,我感觉学*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表现得比较积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还是比较理想。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

  本周,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我上的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在教学中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围绕一千的建构,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1000三方面来展开教学

  一、建构一千

  学*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从而建立一个知识模型。新课程强调要让孩子们经历、感受、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为此,我制作了一个数立方体课件,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的教学方法,将1个1个地数,10个1是10,10个10个地数,10个10是一个百的旧知识呈现在千这个数之前,来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再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就是一千,从而引出新的知识,建立千这个计数单位。在这一个过程中,也使学生感悟到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然后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将10板100个的小方块通过一板一板地贴,逐步地形成一个大立方体。用电脑演示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的各数之间的十进关系,这样设计把一个个旧的知识点串成了一个片,再由一个个片连成了一个网。

  二、数数体验

  数数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接*整百,整十的数数时最难数。在教学中我借助了计数器。利用计数器一方面给了学生数数的拐棍,另一方面给了学生直观地解释。让学生在数数中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也是解决连续进位这个难点的切入点。我通过师拨生数,同桌互数等辅放结合的方式,在数的过程中结合对应操作来解释为什么299后边是300,509后边是510,使中下学生们也能理解掌握接*整百数的数法。

  三、感受一千

  在教学中设计了感受1000粒米,用手势比画1000张纸的后度,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作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学生在活动中对1000有了深刻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建立数感。

  这在这堂课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在教学中语速过慢,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语言不够精练,缺乏专业的数学语言,在体验1000的教学环节中,对于比较1000粒米和1000粒黄豆时,用“谁多谁少”来描述,犯了知识性错误。虽然课上我也意识到了,但还是用了“面积”来描述,当然还是错了,应该用体积的大小来描述1000粒米和1000黄豆。从这一点上也看到了自身专业水*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有待继续加强。

  3、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能力欠缺。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判断及给予及时评价的能力需要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精心探索、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3

  本节课让学生先观察网球馆的图,估计能坐多少人,建立数感。让学生回顾学*100以内数数时是怎样数数的,温故知新。从而引进新的更大的计数单位“千”。巩固一千就是10个百,10个百就是一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数一数,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100起数到114,,解决数数中的第一个难点接*整十的数的怎么数。接下来以小猴子的.形式,让大家帮忙数一数197到201怎么数,克服数数中第二个难点,接*整百的数怎么数。然后是让学生试着从985数到1000,解决数数中的第三个难点。

  接下来就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解决了1000以内数数的问题。接下来是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数的组成。出示散乱的小棒,提问,你能一眼看出这是多少根小棒吗?你能想想办法怎么样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出示图片10根10根的,学生还是不能。然后出示图片,100根一起的学生就能看出多少根了。说一说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再计数器上拨一拨,引出1000以内数的读写,接下来再出示小棒,写一写读一读。接下来就是练*,中间带零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最后是冲关练*,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

  本节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很好的突破了难点,教师语言需要简化提高。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4

  《1000以内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范畴,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我认为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加强数与生活的联系。

  从数量抽象到数,离不开直观的现实情境。课堂伊始,运动会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认识1000以内数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

  2、注重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又直观到抽象理解数的意义。

  学生的认数离不开直观的模型,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数、理解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地数小正方体、数小棒、拨计数器,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建立抽象的数与现实数量的联系,理解十进关系。

  3、丰富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

  数来源于数。借助计数单位“一”“十”“百”地数数,突破数拐弯数的难点。既认识计数单位“千”,又体会十进制。

  4、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的学*,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数出1000个小正方体,1000根小棒,使学生真实看到1000,再在推理中感知比1000更大的数,比较比1000小的数。

  总之,借助精心设计的每个环节,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体现和落实了新课标对于发展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5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并充分感受到一千有多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本节课开始,让学生估计一下瓶中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知起点。由此引出1000以内数的认识。

  2、注重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所以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可以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一百一百地数。教学时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及时进行强化,让学生头脑中准确、清晰地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随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数一数散乱的方块,“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课始瓶中准备好的黄豆的多少,摸摸教师准备好的1000张纸的厚度,看看1000个牙签的多少,感受1000。再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借助教具,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数接*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结合对应操作来解释为什么199后边是200,359后边是360,使中下学生也能理解掌握接*整百数的数法。这样,一方面给了学生数数的拐棍,另一方面给了学生直观地解释。

  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

  1、在突破难点时,只是我一个人的操作。如果让学生上台来动手拨一拨或者边拨数、边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将数与计数器一一对应,那么难点的突破会更顺利,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在小组合作数黄豆时,组长分工不明确,课堂比较乱。组长及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6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议课活动中,李老师说:“课堂教学就像跳高,永远是以失败告终”――我越发深刻的理解这句话。回想自己执教过的课堂,总是不满意的,课前的精心设计和课后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但理性思考才发现或许正是这个“不满意”才使我不断进步。

  一、几点调整与校内这节课相比较,在设计层面我做了几点调整:

  1、增加操作环节,把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落到实处。从十颗、一百颗到一千颗红豆种子的感知,全部通过数数活动来落实。同时加强拨计数器的训练,鼓励学生多拨多说。

  2、有意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概念。数位即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

  3、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评价,多让学生纠正补充,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提炼,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4、注重教学语言评价的有效性,由是非性评价提升到艺术性评价。在有意识的评价学生基础上,把重要环节的评价设计到教案里。

  二、几点感悟

  1、对于借班上课,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课件的拷贝、播放,学生纪律的维持,与学生的破冰交谈都至关重要。

  2、时间的把控一定要严谨。从30分钟课到40分钟课的转变,我心里总认为时间还有很长,再教学难点时,反复强化,导致处理练*题时间紧张。

  3、教师语言要更加慎密。数学教学时非常严谨的,每一句话都要慎之又慎,要说的有理有据。在这节课上,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分还应更加明显,适时渗透位置值概念。

  4、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科学。准备的100颗红豆种子提供给同学们数,数出来之后出现了99颗,109颗,这是设计上面的失误,应当考虑的更加全面。

  三、几点改进

  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目标细化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实时评价能力,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临时应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准备一定要充分、精细。对于数的认识这类抽象的新授课,特别要把提供的素材准备充分,一百颗就是一百颗,不能多一颗,也不能少一颗。

  3、从理念层面,一定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人,关注学生的学,揣摩学生学的需要实施必要的教学活动,有智慧的执行课堂。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7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起始部分,前承“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不仅是大数读写、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例2的教学是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

  丁老师对本例题的处理,共分4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呈现了问题和点子图,既引出让学生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又使学生感受到图中的点子密而多,所以这个数应该比较大。第二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用计数单位“百”去圈的过程,圈了两个百,剩下三个十,五个一,合在一起得到235.第三层次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这个数字,清楚的看出数的组成。第四个层次是对照小棒图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表示数,再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出和读出数。从问题出发,从直观到抽象,既体现了读写数的必要性,又理顺了知识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读写数的方法。

  一、找准知识起点,铺垫思维迁移。

  练*中导入,注重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二、充分利用直观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丁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呈现了密集的点子图,使学生直观而又深入的认识数,教学中除了用计数器这一可以展示数的教具外,还充分利用小棒,使学生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认识数,体验到认识数的多种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在数数活动中突出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数数

  教学中,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数数过程,体验引入较大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感受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用加法相结合表示一个三位数的方式。

  四、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与难点的突破,努力实现课标四基要求

  丁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整节课丁老师都没有忘记知识点的落实都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难点,她让学生在自己列举数字中,趣味盎然地学*1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明确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和末尾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突出读写数字方法的指导、总结。

  五、落实学生数学经验,关注学生数感培养。

  练*中,教师不是仅提出数学中的数,而是用带有数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在读数中感受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在数的运用中获得数感,发展了数感。

  总之,这节课有丁老师努力为大家呈现的优点,也有很多不足,在这里我们以一颗虚心学*的心与大家交流,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8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是学*计算其它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花了10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数小棒,从1根数到1000根,其中有的学生是按20根捆成1小捆,1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学生是按50根捆成1小捆,1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学生是按8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学生是按2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学生们数的方式很多,学生经历了数1000以内数的全部过程,初步体会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了计数单位“千”,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比较好。

  二、注重学*方式的转变。

  贯彻课程标准,关于转变学*方式的理念,运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数1000根小棒,在合作之前我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时进行巡视指导,数完后进行全班交流,每个小组交流自己小组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有关概念。

  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注意利用各种素材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数小棒之前,我先让学生估计有多少根小棒,学生估计了很多不同的数,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估数能力,然后每个小组用小棒数1000以内的数,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方便,容易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此外,在练*中还设计了一道1000以内数的练*的开放题,学生在700前面和后面各添上2个数,组成有规律的排列,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填出了许多不同的有规律的排列。

  在这节课中,学生和我交流得比较密切、理想。但在这节课中还存一些不足和值得吸取经验教训之处: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备”学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面对教学会出现哪些情况,而教师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去应对,如何去启发引导学生,都是以后应多加学*的。

  譬如:在本节课中,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数,要求如何数得更快捷、方便,因此学生们数的方式很多,有的是20一捆数的、有的是50一捆数的、有的是80一捆数的,更有200一捆数的……,面对学生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数法,是我没有想到的,学生们很聪明,数的方式很快捷,没有一组是按照10根一小捆、100根1大捆那样数的,而教师事先以为至少会有一组是按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那样数的,因此,教师在讲解十、百、千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显得较抽象、空洞、不直接,面对这种情况,应注意引导启发,或者教师应准备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的1000根小棒,这样会很自然、形象地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

  其次课堂组织教学中存在“放”得太开,“收”不紧的现象。我在让学生放手数小棒之后,很多学生的兴趣很高,因为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数那么多的小棒,部分学生完全沉迷在自己数的乐趣之中,对于老师所说的充耳不闻,而这节课本身又不完全是活动课,主旨是让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十进关系,对于那部分一直沉醉于自己数的过程中去了的学生,教师没有及时把这部分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转移到引导理解十进关系上来。

  以上是我对自己所执教的这节课的一些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9

  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

  相信孩子,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就会成为学*的主人。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巧妙的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重点突出。整节课,每一个学生都学的积极主动,在充分动手操作、反复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千以内数的概念,培养了数感,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在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学*过程。这节课,我运用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呈现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数数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正方体贯穿课堂,以猜一年天数、估全校学生人数活动等,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价值。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补充、启发、沟通,达到了互动、共进的教学目标。如在“通过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这一环节给学生思索的时间后,大家的思维打开了,争相展示自己的想法,课堂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令人欣喜!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发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10个百是一千”这一数数方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读、写数过程中“你能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吗?”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轻松突破了准确地数接*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正确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等知识难点。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学生就会成为学*的主人。自然、适度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正确导向影响是深远的。重视数学思考的同时,扎扎实实进行双基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教学的魅力,更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课堂中呈现出了较多的遗憾之处。如;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了课堂延时;另外,由于练*设计不严密,造成学生数数时间较长,而挤占了其它教学内容;还有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虽然快速、正确的再计数器上拨出数,但没有适时追问,强化学生的数位意识。

  在今后我将以本着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来精心探索、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怎样真正的关注学生;怎样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我将不断摸索,努力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