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

  一、故事激趣,引出课题。

  1、故事激趣。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裹着一件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戴着绿绿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色的大伞。

  这位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她勤劳地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儿子们深深地感激他们的母亲,于是,天空将自己倒映在海洋中,母亲的水衣变成了蓝色的;陆地长出花草树木,造出青山绿水,让母亲的草帽更加漂亮。母亲开心极了,她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天空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让你翱翔蓝天。”

  海洋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带你周游世界。”

  陆地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被你踩在脚下。”

  人类非常感动,于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建造了家园,幸福地生活在了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这个星球就是人类的家园,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它的它的名字就叫——地球!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手势读课题。(强调“一个”、“地球”)老师强调了哪两个词?为什么呢?

  2、紧扣题眼,明确题材。

  (“地球”是题目的中心词,告诉了我们课文所要介绍的对象;那么“一个”就是——“题眼”。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预*,谁说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以前学过的《松鼠》也是这类题材的文章)

  3、检查预*,触摸学情。(生字认读,听写字词。)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看大家昨晚预*的效果如何?指名认读生词——听写词语(和蔼可亲、恩赐、枯竭、威胁)——同桌互改。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一定的学*方法了!恭喜大家,顺利过关!(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要求,自学课文。

  1、出示“读书导航”

  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反馈交流)

  (2)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目睹太空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2、教师总结:美丽而渺小,可爱但易破碎,不可易居。

  3、出示重点句子: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不明白宇航员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为什么可爱,同时又容易破碎?)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重点练*,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可爱?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来的?请拿起手中的笔,一遍读一边勾画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地球可爱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交流。

  第一自然段。(地球上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着,就像不经人工雕琢的天然风景一般美丽,让人陶醉。)(地球裹着薄薄的蓝色的纱衣,就像一位漂亮的即将要出嫁的新娘一样美丽!)(晶莹一词让我仿佛看到在茫茫宇宙中地球那微微发着亮光的样子。)(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一词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是地球给了我们生命。这样写生动形象,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

  谁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读)

  我随着同学们的读书声,仿佛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引入眼帘的是一个 的球体,上面 ,周围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

  多美的地球呀!怎样读,才可以抒发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呢?

  (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刘洮:你的表情甜美,读出了浓浓的味道。其他同学评价。

  像刘涛同学这样来读,让老师为你们大家喝彩!: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

  你们的读书声让我陶醉,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想不想背下来呢?试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背读这一段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背诵就是在体味语言、积累语言。刚才我们从地球样子的美丽感受到了它的可爱。那么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它的可爱?

  (2)学*说明方法,感悟地球的渺小。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江上渔者)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我们看看地球的半径(六千三百多千米)为什么说他小,跟茫茫宇宙作比较说明他的体积小,而他的面积也是有限的,因为他不会再长大。

  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地球很慷慨。)

  “慷慨”,板书指导写法。知道它的意思吗?地球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呢?书上介绍的并不详细,我们要知道的更详细,该怎么办呢?

  (上网、查书籍、看十万个为什么、还可以同学之间交流所找的资料。)

  谁说说你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

  (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对待我们,无私地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哺育着地球上的60多亿人。……)

  师:其实,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板书:人类、箭头、问号)

  (出示录像: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意排放污水,肆意捕猎生物)

  师:看了这些,你的心情怎样?

  师:看到往日裹着水蓝色纱衣、美丽、可爱的妈妈如今憔悴不堪、伤痕累累的面容,我们忍不住心痛,忍不住心酸!我们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屏幕出示)

  (教师随机板书“易碎”)地球易碎的原因,课文写了吗?你找到了吗?再读读这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想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

  生: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天上下酸雨。一些生物成了人们的盘中餐,一些动物家破人亡,面临着灭绝。而人类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也将面临着灭绝。

  师:同学们,那你们怎样看待人类的行为呢?用一个词说说。

  生:我觉得人类很残忍,可耻,不计后果,恩将仇报,很可怕……

  师:难怪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不禁发出了如此透心的感叹:(课件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师:不要等到资源枯竭时,我们现在就移居别的星球上去,你看这个想法怎么样?

  师:既然我们不能移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回答完,教师继续追问“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我们要保护地球”。我们应该这样做,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师指课题,生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读(只有一个地球)。

  此时此刻,同学们已经安奈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请把你此时最想对地球妈妈、对人类说的一句话写在课题的上面吧。(放轻音乐)

  师:来,请把写好的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听听你们内心的呼唤。

  师:地球妈妈听到了同学们的肺腑之言一定会很欣慰。同学们,你们真情的呼唤,深深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那欣慰的眼神,那含泪的微笑!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生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读:只有一个地球。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向全人类发出我们的呼吁: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推荐:

  1、绿色环保网,*环保网;《地球家园》、《地球妈妈》、《热爱地球妈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卷》。

  2、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想保护的办法。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2

  [课前引导]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是深圳市福田区岗厦小学的语文老师。你们叫我什么?

  生:陈老师。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想考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现在在哪里?

  生:学校的礼堂里。

  师:(摇头)思路不够开阔。

  生:在深圳。

  生:在*。

  生:在地球上。

  师:是呀,我们在深圳、在*、也在地球上。请全体起立,跺一跺脚:我们的脚下是什么?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起叫一声:地球。

  生;(齐)地球——

  师:地球听到了没有呀,怎么没有反应?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地球,你好!假如地球听到了,她会热烈地鼓掌的。开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学生身后响起听课教师们的热烈掌声)

  师:地球听到了我们的呼唤。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师: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生:地球,你真美呀!

  生:地球,你好伟大!我喜欢你!

  师: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请充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透)

  师: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听,第一个请谁读?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的同学愿意读。好,我请班长推荐一个。

  (班长推荐学生甲)

  师:(对班长)请你说说为什么推荐她?

  班长:她读书水*高,胆子大,声音特别响亮。

  师:请你读1、2两段,要把班长夸奖你的那些特点读出来。

  (学生甲读课文)

  师:确实如班长所说的那样,读书的水*高。下面请谁读?现在请你(对学生甲)推荐一位。

  (学生甲推荐学生乙)

  师:(对学生甲)你为什么要推荐他?

  学生甲:他读书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师:(对学生乙)请你读3、4两段,要把流利、有感情的特点读出来。

  (学生乙读课文)

  师:很有感情。好,下面请谁读?有毛遂自荐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对学生丙)请你读5、6、7三段。你先说说你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我虽然读书没他们好,但我进步很大。我的特点也是有感情。

  (学生丙读课文,且发挥很好)

  师:掌声鼓励。谁读最后两段?(举手的学生特别多)好,全班一起读。

  (全班齐读课文)

  师:下面我还要检查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看屏幕。

  先理解带点的字,再解释词语: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生:渺,是细小。渺小,就是小的意思。

  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居住遨游扁舟枯竭

  师:请同学们相互说说。

  (学生相互说词语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理解这些词语时,有没有规律可寻?

  生:这些词语前后两个字的意思相*,我们在解释这些词时,可以用其中的一个字的意思来解释它。

  师:再看下一个词。

  举例解释词语:

  自然资源

  师:请迅速地读课文,举例说说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生: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现在将这些自然资源分两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

  矿物资源(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可以再生)

  生:前一类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后一类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师:再看下面的一组词。

  朗读理解词语:

  ……不是……而是……甚至……

  师:请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要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出来。(学生练*后,教师请一学生读,表达得不是太好)

  师:“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怎么才能把“几百万年”和“几亿年”读得区别开来?

  (学生再读,理解得比较好)

  师:课文中还有几组关联词,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读读。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师:对词语的理解就到这。这篇课文是科学知识说明文,下面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地球很美,但是也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课文还告诉我们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我们看课题,为什么用“”做题目?请把下面的一句话补充完整:因为“”,所以……

  生:因为,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师: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以最快的速度背熟。

  (学生读书,背书)

  师:请同学们一起背最后一段。

  (学生集体背诵后,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一起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全班集体背诵最后一段)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的消息。

  布什抛弃《东京议定书》

  布什总统于去年3月,宣布美国退出《东京议定书》。布什称这个协议,一旦付诸实施,将令美国丧失几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经济将会受到影响。《东京议定书》要求世界40多个主要工业国家,在10年之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

  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

  今年9月,世界各国首脑在南非召开“拯救地球”会议,为人类的前途和地球的命运,共商大计。美国总统布什拒绝出*这次会议,引起代表们的一致质疑。一名代表说:“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贫困,作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级大国,总统不来参加会议,却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总统。”

  师:读完这两条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心情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先不讲,请你们做一个表情,通过这个表情,要让我知道你们的真实感受。

  (学生做出各种表情)

  师:有的是气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样子;有的很激动;还有的显得特别不解……现在请你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生:布什,你真是一个很糟糕的总统!

  生:布什你太自私了。

  生:美国的这个总统应该马上下台。

  生:布什,你一个大国的总统怎么会这样呢?

  师: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们要想办法让布什转变态度,改变注意。假如布什就在我们面前,我想请同学们来劝他。请你先写好劝说稿。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到课文里找说服布什的理由,还可以将课外书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进去。要注意劝说的方法,劝说的技巧,劝说的态度。

  (生写劝说稿,教师巡回指导)

  师:(模仿布什的口气)我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布什,我的信念是:美国的利业高于一切。听说有几个*的小朋友对我的环保政策有意见,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过我很忙,得抓紧时间。

  生1:布什总统,你太不应该了……

  布什:你是谁?你怎么这样和我说话?

  生1:布什总统,你好。我是*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网上知道你不愿参加“拯救地球会议”,我很失望。布什先生,我们,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我们都应该倍加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上的矿产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大气资源、水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也不能随意的破坏。现在地球上60%以上的地区缺水,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经常下酸雨,南极上空大气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工业污染的后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最多。因此,你必须改变态度,重视地球的保护工作。我们强烈要求你签署《东京议定书》。

  布什: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但是我认为没那么严重。我们美国的科学技术这么先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我们还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嘛。好了,再见。

  生2:布什,你不要走!

  布什:你是谁?你要干什么?

  生2:我是正义的化身,我要控诉你!

  布什:控诉我?凭什么?

  生2:你听着!你们美国是全世界排放废气最多的国家,是核试验最多的国家,是消耗石油最多的过家……你是大国的总统,应该有责任感!你不能只顾自己的利业。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你们美国人也没处逃生。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到时,你的总统的位子也不保了,你必须认真考虑!

  布什:啊,好厉害的*小姑娘。虽然,态度很严厉,但讲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看来我是要考虑考虑。再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生3:(作海豚游水的动作)布什先生你好,很高兴能见到你。

  布什:你是谁?怎么这样?

  生3:我是海洋的精灵——海豚,我代表海洋中的所有动物向您求助。海水的污染太严重了,我们简直无法生存。过去,我们在海洋中生活得自由自在。可是后来大量的污水流入海洋,我们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洋中的同伴死伤惨重呀……(作流泪状)

  布什:我很同情。你要我做什么呢?

  生3:希望你采取行动,拯救地球,揪揪我们海洋里的动物、植物。

  布什:好,我一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

  …………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非常出色,连一贯很自负的美国总统布什先生也被你们打动了。因为你们的理由很充分,讲话的态度也很诚恳。这也说明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很透彻。建议你们以班级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布什,希望真的能改变他的态度。下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感情朗读,感受宇航员话的内涵。

  2、了解地球的现状,激发环保意识。

  3、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1、(板书:猜谜)想猜吗?谜语是我国一种经典的文字游戏,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现在还有许多人用它来训练思维。请听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生板书谜底:地球)

  2、出示挂画:请同学们看一看在太空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的地球和你们想象的一样吗?美不美?能用一个词赞美一下它吗?你们想不想遨游太空?

  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的旅行者,我们的宇宙飞船就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108000公里。

  3、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20xx年第34个) 怎么知道的?(第一个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

  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电视、书籍、网络等都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大家得多和它们交朋友。

  4、问你们一个问题:你知道有多少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加上这几个字是为什么?读了课文,让我们全面解开这个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他们目睹了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小黑板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有感情读这句话。

  3、你觉得这句话说了几层意思?(重点词:可爱、破碎)

  活动:同学们分成两组比赛, A组和B组 。A组从文中找描写地球可爱的部分,B组找描写地球破碎的部分,都用线条划出来。两分钟时间。

  4、教师巡回指导,然后交流。

  A组朗读描写可爱的地方,从哪些地方体会它的可爱?

  ①有感情地读。

  ②重点体会:“裹”、“纱衣”。

  ③美读这一段。

  ④同学们美美地读了这一段,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它也赐给了我们人间的乐园——大自然。使我想到了一首诗。师范读入情,生齐读悟情。

  ⑤朗诵《大自然是人间的乐园》

  大自然是人间的乐园/草原、河流和山谷,

  森林、小路和稻田/好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草地上,跑来跑去的是小白兔/树林里,跳来跳去的是小松鼠,

  快乐的小鸟忙着跳舞/生活在大自然里的人们真幸福。

  ⑥地球是我们生活的乐园,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里?

  (7个优点:见《地球颂》)

  ⑦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迷人,温柔可亲,你们为这样的母亲感到骄傲吗?用骄傲的语气再读这一段。

  ⑧现在,我们对宇航员的感叹有了更深的认识,请用这种感情再读这句话。(重点词:太可爱了)

  地球是那么可爱,同时,又那么容易破碎,多么令人痛心啊!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B组交流 ①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有什么不同?(不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人类是怎样对待它们的?(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②交流资料。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举例子。

  ③听到这些,你是什么样的感情?能用你的声音表现出来吗?朗读3、4段。

  ③这时候的地球母亲还是那样的壮观美丽又可爱吗?课文是怎么说的?(容易破碎)

  ④还从哪里体会出来?理解“渺小”、“一叶扁舟”你体会到了什么?(多么小的船啊,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颠簸,这就是地球,地球是那么的渺小,又是那么容易破碎,可人类在不断索取的同时,又在不断地破坏,多么令人痛心啊!用这种感情再读宇航员的话。)

  三、收集资料,交流延伸。

  1、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有一天地球真的破碎了,我们将到哪儿去?

  2、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收集了很多有关地球资源状况(比如煤炭资源、森林覆盖率、水资源等方面的资料,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3、为什么在“地球”前面加上“只有一个”?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诗歌,认识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唯一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句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体会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美丽的环境课件。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谈话导入。

  通过学*15课和16课,我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为了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更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歌,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感悟。

  (2)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他们的看法多给予鼓励,激发他们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2、再读课文,感悟主题。

  本环节建议主要采用读议的形式,结合阅读提示谈谈:要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美,生活的质量更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第二、三两部分来谈,说出作者的观点,然后再谈谈自己的看法,拓展思维,进行思想教育。

  3、感情朗读,深化感悟。

  因本课是诗歌的形式,感情丰富,所以指导感情朗读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进行,在前面两个环节上的基础上,学生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读出感情来。指导朗读时,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学生的感受,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方面出发,让学生从语音形式上对教师“鹦鹉学舌”。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感悟和个性化朗读表达,启发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情境,诱导学生把感悟到的画面、情境表达出来。例如第3、4小节的朗读指导如下:

  (1)当你读这两节的时候,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学生语言描述)

  (2)画面那么优美,那你觉得该用什么语气来表现呢?(舒缓、轻快)

  (3)教师启发:是呀在朗读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语气表达感情,让听的人和你产生共鸣,仿佛也能看到那美丽的画面。

  (4)练读。

  (5)评议读。指名读后评议:你认为他什么地方读得好,怎么好,什么地方表现的还不够,提出建议。

  (6)竞赛读:谁还能读得更好?

  (7)教师范读。排比句的朗读语气应该有所变化,学生一般不易达到,教师可作示范指导。

  4、检查识字情况。

  可采用同桌检查或小组检查的形式。

  5、推荐作业。

  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保护地球的心愿。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5

  一、教材解读:

  本篇是科普说明文,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可读性强。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目标预设: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预*,让学生读通课文,自学生字,并结合课文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有关词语。

  2、在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初步明确本课的学*任务。

  3、通过品词读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增加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4、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后语文活动的拓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学*空间。

  三、设计理念:

  1、把与文本的对话上升到与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而触摸到作者那颗滚烫而焦灼的心,去体味地球母亲的那份无私而悲凉的情,以唤起学生人性的感悟。

  2、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对文本的阅读感悟,都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鉴于与六(3)班学生尚在磨合期,所以兴趣引路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如用“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的方法,目的在于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

  3、在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领悟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灵魂,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4、注重课前资料的积累,课中资料的揉合,课后向外的无限延伸,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四、过程展示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兴趣)

  1、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事情。

  2、引导学生质疑,引出课题。

  3、通过读题,初步感知。

  4、检查预*情况,触摸学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出意)

  1、再用心读课文,猜想老师会提什么问题?

  2、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帮助梳理。

  3、预设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2)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3)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4)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5)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可以长期给人类做贡献。这样不是矛盾了吗?

  (6)生态灾难到底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威胁呢?

  (7)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呢?

  (8)为什么说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

  (9)为什么说地球很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抓住感受,品读课文(读出形)

  1、说说自己再一次读课文后的感受。

  2、这些感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请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重点是课文3——8自然段)。

  4、读着读着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5、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四)连词成段,回归整体(读出味)

  1、根据板书,把这些词串成一段话,读一读。

  2、把串成的这段话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五)补充材料,升华情感(读出情)

  1、听老师读一组数字,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六)课外延伸,倾诉感情(读出魂)

  1、再看下面一段数字(用多媒体打出),又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向全人类我们的发出呼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此时,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想对所有的地球人说些什么?想对还在破坏周围环境的人说些什么?还想对你自己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4、查阅相关资料:查阅与地球、与环境相关的资料,开一次主题班会或搞一次语文活动课(教案另定);推荐课外书:《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姜戎)

  五、课后反思:

  1、本节课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抓“感受”一词来贯穿全文,学生的情感由兴趣起,随思维升,最后达到高潮。但课后回忆一下,在本节课似乎过渡地张扬了人文性,没能使学生的情感真正落实到课文的局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工具性来凸现人文性,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值得反思和继续探究的问题。

  2、为了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此节课我设计了“猜猜老师将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手段,虽然点燃了学生兴趣的火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但有没有把学生引向去揣摩老师的心里而提问题的轨道,使学生所提出的并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而是为了迎合老师而提出的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这一点有待于去检验。

  3、为了体现一篇课文完整的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过多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使本节课的容量过大,导致中间的某些教学环节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整堂课给人一种”赶场子“的感觉。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从从容容地教,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过,是下次一定得克服的弊病了。

  六、教研组评价:

  1、从本节课上我们看出了老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从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帮学生梳理问题、引导学生不露痕迹地解决问题等环节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教学机智,这也是真正体现教师教学水*的地方;从设计的“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这样的教学手段上可以看出老师很注重教学的策略和艺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是这一策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见解性的高质量的问题。所以,并没影响学生提问题的导向。

  2、黑板上板书的问题,擦掉问号后变成课文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连成一段话。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因为学生的问题是无法预料的,将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变成组段的关键词,是课堂教学智慧的展现。

  3、本节课超时7分钟,之所以导致超时,是因为老师设计的环节太多,一节课就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贪多必将导致浮浅。

  4、整体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学生发言面较窄,至少有10个左右的学生游离在“边缘地带”。

  5、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但深度不够,有些问题解决得不彻底。比如“地球是可爱的,同时又是容易破碎的”。“可爱”和“破碎”学生感悟不彻底。

  七、专家引领:学校教科室聘请的两位专家参加了听课评课,以下是总结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1、对于评课的导向,首先得贯穿新课程的三位目标,在课堂上如何将三位目标进行融合是关键。当然,对不同的课型,三位目标所呈现的强度不太一样。《只有一个地球》从体裁上看,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文笔生动感人,所以不一定非要呈现出说明文的特征,对这篇文章宜以感情线为主。整节课老师带领学生抓住“感受”品读全文,方向是对的,但老师在课堂上又过度地张扬了情感,而忽视了对文章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和理解。

  2、新课标尽管提倡语文课堂要立体多元,但“一课一得”仍然要提。怎样在一节课中去突出一点,这是老师们今后在课堂上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一节课有一个亮点,出现一次高潮,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3、突出学生主体应该是在教师导引下的主体,对学生提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导向,不能任由学生思绪满天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这样不至于在解决问题时显得“支离破碎”。比如:对于这一课,学生提了十几个问题,哪些是知识性问题?哪些是情感性问题?哪些属课内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放到课外解决的问题?要进行归类,才能有的放矢。

  4、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师的意识中是应摆在首位,但在学生进入情感状态后,要呈现认知目标,落实知识目标,这样才能做到三维目标的真正融合。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

  一、教材解读:

  本篇是科普说明文,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可读性强。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目标预设: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预*,让学生读通课文,自学生字,并结合课文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有关词语。

  2、在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初步明确本课的学*任务。

  3、通过品词读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增加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4、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后语文活动的拓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学*空间。

  三、设计理念:

  1、把与文本的对话上升到与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而触摸到作者那颗滚烫而焦灼的心,去体味地球母亲的那份无私而悲凉的情,以唤起学生人性的感悟。

  2、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对文本的阅读感悟,都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鉴于与六(3)班学生尚在磨合期,所以兴趣引路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如用“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的方法,目的在于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

  3、在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领悟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灵魂,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4、注重课前资料的积累,课中资料的揉合,课后向外的无限延伸,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四、过程展示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兴趣)

  1、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事情。

  2、引导学生质疑,引出课题。

  3、通过读题,初步感知。

  4、检查预*情况,触摸学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出意)

  1、再用心读课文,猜想老师会提什么问题?

  2、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帮助梳理。

  3、预设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2)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3)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4)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5)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可以长期给人类做贡献。这样不是矛盾了吗?

  (6)生态灾难到底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威胁呢?

  (7)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呢?

  (8)为什么说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

  (9)为什么说地球很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抓住感受,品读课文(读出形)

  1、说说自己再一次读课文后的感受。

  2、这些感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请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重点是课文3——8自然段)。

  4、读着读着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5、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四)连词成段,回归整体(读出味)

  1、根据板书,把这些词串成一段话,读一读。

  2、把串成的这段话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五)补充材料,升华情感(读出情)

  1、听老师读一组数字,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六)课外延伸,倾诉感情(读出魂)

  1、再看下面一段数字(用多媒体打出),又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向全人类我们的发出呼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此时,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想对所有的地球人说些什么?想对还在破坏周围环境的人说些什么?还想对你自己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4、查阅相关资料:查阅与地球、与环境相关的资料,开一次主题班会或搞一次语文活动课(教案另定);推荐课外书:《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姜戎)

  五、课后反思:

  1、本节课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抓“感受”一词来贯穿全文,学生的情感由兴趣起,随思维升,最后达到高潮。但课后回忆一下,在本节课似乎过渡地张扬了人文性,没能使学生的情感真正落实到课文的局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工具性来凸现人文性,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值得反思和继续探究的问题。

  2、为了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此节课我设计了“猜猜老师将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手段,虽然点燃了学生兴趣的火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但有没有把学生引向去揣摩老师的心里而提问题的轨道,使学生所提出的并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而是为了迎合老师而提出的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这一点有待于去检验。

  3、为了体现一篇课文完整的.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过多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使本节课的容量过大,导致中间的某些教学环节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整堂课给人一种”赶场子“的感觉。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从从容容地教,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过,是下次一定得克服的弊病了。

  六、教研组评价:

  1、从本节课上我们看出了老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从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帮学生梳理问题、引导学生不露痕迹地解决问题等环节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教学机智,这也是真正体现教师教学水*的地方;从设计的“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这样的教学手段上可以看出老师很注重教学的策略和艺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是这一策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见解性的高质量的问题。所以,并没影响学生提问题的导向。

  2、黑板上板书的问题,擦掉问号后变成课文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连成一段话。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因为学生的问题是无法预料的,将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变成组段的关键词,是课堂教学智慧的展现。

  3、本节课超时7分钟,之所以导致超时,是因为老师设计的环节太多,一节课就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贪多必将导致浮浅。

  4、整体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学生发言面较窄,至少有10个左右的学生游离在“边缘地带”。

  5、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但深度不够,有些问题解决得不彻底。比如“地球是可爱的,同时又是容易破碎的”。“可爱”和“破碎”学生感悟不彻底。

  七、专家引领:学校教科室聘请的两位专家参加了听课评课,以下是总结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1、对于评课的导向,首先得贯穿新课程的三位目标,在课堂上如何将三位目标进行融合是关键。当然,对不同的课型,三位目标所呈现的强度不太一样。《只有一个地球》从体裁上看,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文笔生动感人,所以不一定非要呈现出说明文的特征,对这篇文章宜以感情线为主。整节课老师带领学生抓住“感受”品读全文,方向是对的,但老师在课堂上又过度地张扬了情感,而忽视了对文章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和理解。

  2、新课标尽管提倡语文课堂要立体多元,但“一课一得”仍然要提。怎样在一节课中去突出一点,这是老师们今后在课堂上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一节课有一个亮点,出现一次高潮,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3、突出学生主体应该是在教师导引下的主体,对学生提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导向,不能任由学生思绪满天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这样不至于在解决问题时显得“支离破碎”。比如:对于这一课,学生提了十几个问题,哪些是知识性问题?哪些是情感性问题?哪些属课内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放到课外解决的问题?要进行归类,才能有的放矢。

  4、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师的意识中是应摆在首位,但在学生进入情感状态后,要呈现认知目标,落实知识目标,这样才能做到三维目标的真正融合。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

  2,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学会搜集有关资料。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只有一个地球”,懂得我们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

  教学难点:

  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课前活动

  同学们,喜欢看董浩叔叔主持的节目《奇思妙想》吗?今天,我也来给大家主持一集《奇思妙想》。

  看黑板上这个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什么?请同学们给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让想象飞起来!可以七嘴八舌大声说。

  (我们班的同学可真是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啊。)那,我就再来考考你们|:

  刚才我听到有同学说到了地球。地球是圆的,这地球人都知道。我想问一问,我们同学中有人亲眼看到过地球的样子吗?这是为什么呢?谁能用一句古诗概括说明其中的缘故?

  “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但是,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离开地球,到茫茫太空中去,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也已经做到了。谁知道:*第一艘载人飞船是什么号?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是谁?

  我们班同学博古通今,很了不起。相信今天我们的合作一定能成功。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宇航员登上太空时,拍摄下了地球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呢?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美丽的地球,(展示运动中的地球图片)同学们,这个水兰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家园。喜欢吗?

  请你用一句话,夸夸我们的地球。(板书:地球)

  但是,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板书:可爱、破碎)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了解其中的原因。(完成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复*旧知: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概况? (出示)

  2,生答,概括为三个方面:(1)地球的样子、大小;(2)地球的资源;(3)地球的唯一性。(出示)

  三,分段学*:

  1,探究第一方面: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描写地球样子的句子,赞美地球的句子。

  (2)交流情况。

  (3)从中你还了解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体会说明方法。随机展示。

  (4)就是这样一个星球,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该怎么读?现在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听,然后全班一起读。

  (过渡语)说说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呢?这样伟大的星球,为人类无私、慷慨地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人类是怎样对待她的呢?

  2,探究第二方面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划出重点句子。

  (2)概括三、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板书:无节制开采、滥用化学药品)

  (3)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4)对比读句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多媒体出示资料)证明:人们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必将导致环境的破碎。

  资料1: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在北京4万口水井*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枯竭。

  资料2: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3,探究第三方面

  (过渡语)*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当中。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的。”他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清醒。他们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1)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 快速阅读第六、七自然段。

  (2)交流讨论。

  (3)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假如距离地球40万亿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星球,小明称作时速40万公里的宇宙飞船前往,需要多少年?

  计算结果表明,至少需要一万年。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强调: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人类必须精心保护地球。

  4,(1)引读宇航员的话。(引读出示)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齐读第八、九自然段。

  (3)找出文章中心句 齐读。

  5, (1)集体朗读全文

  (2)小结:我们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表述完整)

  四,总结:

  1,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你们能根据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吗

  2,同学们,你们写的宣传口号非常响亮,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的。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草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3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1)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词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1)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4)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2)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2)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l)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2)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l)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3)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

  1、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2、美丽地球动画课件

  3、人类破坏地球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

  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3、大家的知识很丰富,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刚才我们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让我们把括号里的词语牢牢地记在你的小脑袋里,齐读。

  3、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

  4、请同学们快迅浏览课文。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

  过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

  1、学*第一段(课件)

  (1)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知道纱衣指什么吗?(大气层)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2)运用打比方的手法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来把这段话,再美美地读一读。

  (3)齐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4)小结: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更多的是对地球的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2、作者把地球比喻**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吗?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

  2,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学会搜集有关资料。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只有一个地球”,懂得我们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

  教学难点:

  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课前活动

  同学们,喜欢看董浩叔叔主持的节目《奇思妙想》吗?今天,我也来给大家主持一集《奇思妙想》。

  看黑板上这个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什么?请同学们给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让想象飞起来!可以七嘴八舌大声说。

  (我们班的同学可真是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啊。)那,我就再来考考你们|:

  刚才我听到有同学说到了地球。地球是圆的,这地球人都知道。我想问一问,我们同学中有人亲眼看到过地球的样子吗?这是为什么呢?谁能用一句古诗概括说明其中的缘故?

  “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但是,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离开地球,到茫茫太空中去,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也已经做到了。谁知道:*第一艘载人飞船是什么号?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是谁?

  我们班同学博古通今,很了不起。相信今天我们的合作一定能成功。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宇航员登上太空时,拍摄下了地球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呢?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美丽的地球,(展示运动中的地球图片)同学们,这个水兰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家园。喜欢吗?

  请你用一句话,夸夸我们的地球。(板书:地球)

  但是,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板书:可爱、破碎)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了解其中的原因。(完成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复*旧知: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概况? (出示)

  2,生答,概括为三个方面:(1)地球的样子、大小;(2)地球的资源;(3)地球的唯一性。(出示)

  三,分段学*:

  1,探究第一方面: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描写地球样子的句子,赞美地球的句子。

  (2)交流情况。

  (3)从中你还了解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体会说明方法。随机展示。

  (4)就是这样一个星球,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该怎么读?现在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听,然后全班一起读。

  (过渡语)说说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呢?这样伟大的星球,为人类无私、慷慨地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人类是怎样对待她的呢?

  2,探究第二方面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划出重点句子。

  (2)概括三、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板书:无节制开采、滥用化学药品)

  (3)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4)对比读句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多媒体出示资料)证明:人们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必将导致环境的破碎。

  资料1: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在北京4万口水井*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枯竭。

  资料2: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3,探究第三方面

  (过渡语)*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当中。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的。”他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清醒。他们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1)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 快速阅读第六、七自然段。

  (2)交流讨论。

  (3)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假如距离地球40万亿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星球,小明称作时速40万公里的宇宙飞船前往,需要多少年?

  计算结果表明,至少需要一万年。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强调: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人类必须精心保护地球。

  4,(1)引读宇航员的话。(引读出示)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齐读第八、九自然段。

  (3)找出文章中心句 齐读。

  5, (1)集体朗读全文

  (2)小结:我们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表述完整)

  四,总结:

  1,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你们能根据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吗

  2,同学们,你们写的宣传口号非常响亮,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的。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草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菁华5篇)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1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读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多读多想多悟,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写法,从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本单元的学*要求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同时实际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一份力量。作为单元教学的第一课,在教学中实现单元教学要求对本单元的学*骑着引领的作用。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学会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具体学*体会地球的美丽又渺小。第二课时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两方面的知识,明确“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二、抓住教材说目标、重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对文本的阅读领悟明确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能力目标: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环境的意识付诸行动。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说明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环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关注学情说教法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分析的能力,小组合作学*模式已经进行过一个学期,大多数学生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及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些因素对本节课的教学特别是重难点的突破是非常有利的。

  教法: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1、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先给小组学*方法指导:小组合作读书,勾画重点词语谈感悟,结合资料谈感受。朗读表达感悟。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融集学生学*的信息资源,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本文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外,还要注意体现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后面内容的重视,“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求知数,“又有多少人”要稍加强调,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居住的也是极少的。在读中学生认识到了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对文章中的几处重点描写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既可以表达出学生个人的情感,也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重视能力说学法

  本节课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以重视学生自学能力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因此在学法上是这样安排的:

  1、小组合作学*课文的重点内容:地球自然资源有限和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小组从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到小组查找的资料补充进行交流理解,小组汇报。

  2、情感朗读法。本文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外,还要注意体现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后面内容的重视,“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求知数,“又有多少人”要稍加强调,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居住的也是极少的。在读中学生认识到了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对文章中的几处重点描写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既可以表达出学生个人的情感,也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联系实际学*法。在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中,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设计小练笔:你想对地球、人类或对自己说些什么?以此加深对课文主题“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内化自己的行动。

  五、根据学情说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2分钟)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了《只有一个地球》,了解到这篇课文作者采用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内容?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不可移居

  所以,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地球的可爱,知道地球的可爱不仅在于外观的美丽,还在于地球的无私和慷慨。那么,为什么说同时,地球有太容易破碎了呢?这节课我们小组合作深入学*课文。

  (二)小组选读,合作探究(25分钟)

  小组自由选择学*地球太容易破碎(地球资源有限)

  不可移居(唯一)

  学*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勾画重点词语或说明方法谈感悟;

  结合资料谈感受。

  通过朗读表达感悟。

  小组汇报:

  (1)找出“地球的容易破碎”具体体现在哪儿?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枯竭、滥用、再生”等弄清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结合资料汇报不可再生资源的不加节制地开采造成的后果。预设课件(煤矿,石油,天然气够用多少年)

  交流中说道“不加节制”进行理解,朗读体会。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对比地球的无私和人类的自私。

  同学们,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能形成的资源被贪婪的无知的人们破坏着,你的心情怎样?带着感情朗读。(伤心,悲痛)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结合资料汇报可再生资源的随意毁坏和滥用的后果。

  结合课文重点词语谈感受时,随机出示“人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本来一次可以去掉吗?为什么?教师总结“本来”一词体现了课文用词的准确性,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以再生。

  预*时已查找过资料和图片,如果汇报时不够充分,教师预设准备:课件,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滥用化学品的危害,教师补充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课件,学生浏览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资料,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人类真是太残忍了,人类在毁灭自己)

  带着情感朗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过渡)听着你们的朗读,李老师的心情也很沉重。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说:(引读)“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请学*不可移居的小组汇报,随机出示课件。理解“至少”强调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说明的准确性。

  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三)、朗读文本,情感升华(5分钟)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四)联系实际,拓展迁移(8分钟)

  你想对地球、人类或对自己说些什么?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交流

  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

  六、说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

  总之,《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信息搜集形成合力,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模式,在合作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通过朗读和拓展最终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永吉县xxx中心校的教师,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具体程序如下:

  一、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语言朴实、结构严谨,饱含深情,介绍了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所必备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引向语文教学的课堂,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借助网络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上朗读。扣住课题“只有一个地球”感受地球之美,认识地球资源现状,升华对语言的感悟,激发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学科的有机整合。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课的开始,我运用多媒体,借助网络呈现“地球”飘浮于太阳系的神奇美景,让学生对地球母亲有了初步的感知,既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又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切入找到了契机。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归纳三个探究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指导,这正体现了: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与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写出地球的渺小的。然后借助网络,将丰富的地球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借助网络,让学生观看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家园被破坏,孩子们会禁不住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收集有关行

  星与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这样,情感熏陶与

  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五、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3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读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多读多想多悟,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写法,从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本单元的学*要求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同时实际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一份力量。作为单元教学的第一课,在教学中实现单元教学要求对本单元的学*骑着引领的作用。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学会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具体学*体会地球的美丽又渺小。第二课时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两方面的知识,明确“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二、抓住教材说目标、重难点

  知识目标:通过对文本的阅读领悟明确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能力目标: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环境的意识付诸行动。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说明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环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关注学情说教法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分析的能力,小组合作学*模式已经进行过一个学期,大多数学生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及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些因素对本节课的教学特别是重难点的突破是非常有利的。

  教法: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1、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先给小组学*方法指导:小组合作读书,勾画重点词语谈感悟,结合资料谈感受。朗读表达感悟。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融集学生学*的信息资源,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本文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外,还要注意体现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后面内容的重视,“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求知数,“又有多少人”要稍加强调,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居住的也是极少的。在读中学生认识到了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对文章中的几处重点描写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既可以表达出学生个人的情感,也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重视能力说学法

  本节课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以重视学生自学能力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因此在学法上是这样安排的:

  1、小组合作学*课文的重点内容:地球自然资源有限和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小组从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到小组查找的资料补充进行交流理解,小组汇报。

  2、情感朗读法。本文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外,还要注意体现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后面内容的重视,“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求知数,“又有多少人”要稍加强调,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居住的也是极少的。在读中学生认识到了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对文章中的几处重点描写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既可以表达出学生个人的情感,也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联系实际学*法。在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中,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设计小练笔:你想对地球、人类或对自己说些什么?以此加深对课文主题“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内化自己的行动。

  五、根据学情说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2分钟)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了《只有一个地球》,了解到这篇课文作者采用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内容?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不可移居

  所以,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地球的可爱,知道地球的可爱不仅在于外观的美丽,还在于地球的无私和慷慨。那么,为什么说同时,地球有太容易破碎了呢?这节课我们小组合作深入学*课文。

  (二)小组选读,合作探究(25分钟)

  小组自由选择学*地球太容易破碎(地球资源有限)

  不可移居(唯一)

  学*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勾画重点词语或说明方法谈感悟;

  结合资料谈感受。

  通过朗读表达感悟。

  小组汇报:

  (1)找出“地球的容易破碎”具体体现在哪儿?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枯竭、滥用、再生”等弄清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结合资料汇报不可再生资源的不加节制地开采造成的后果。预设课件(煤矿,石油,天然气够用多少年)

  交流中说道“不加节制”进行理解,朗读体会。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对比地球的无私和人类的自私。

  同学们,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能形成的资源被贪婪的无知的人们破坏着,你的心情怎样?带着感情朗读。(伤心,悲痛)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结合资料汇报可再生资源的随意毁坏和滥用的后果。

  结合课文重点词语谈感受时,随机出示“人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本来一次可以去掉吗?为什么?教师总结“本来”一词体现了课文用词的准确性,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以再生。

  预*时已查找过资料和图片,如果汇报时不够充分,教师预设准备:课件,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滥用化学品的危害,教师补充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课件,学生浏览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资料,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人类真是太残忍了,人类在毁灭自己)

  带着情感朗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过渡)听着你们的朗读,李老师的心情也很沉重。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说:(引读)“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请学*不可移居的小组汇报,随机出示课件。理解“至少”强调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说明的准确性。

  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三)、朗读文本,情感升华(5分钟)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四)联系实际,拓展迁移(8分钟)

  你想对地球、人类或对自己说些什么?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交流

  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

  六、说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

  总之,《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信息搜集形成合力,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模式,在合作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通过朗读和拓展最终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默读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引导学生利用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说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具体的学法是: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课文,收集有关地球灾难及环保的资料。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再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三、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激情——导学——实践”等教学环节。

  (一)激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只有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提示学生:是啊,妈妈,爸爸,我……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才让我们倍加珍惜与喜爱。但有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大家的,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籍,共同拥有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圆。估计学生会答:地球。),师(趁机引导):同学们答对了,它就是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世界。(在黑板上画圆的地方,贴上地球图)。接着,我就让学生观看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我问学生:“看了刚才的美景,你想对地球说什么?”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导学

  1、学生自学。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基础上,我运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2)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学,不仅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更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小组学*。

  四人小组学*课文的生字新词,相互正音。然后,再交流自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生小组学*,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好准备。

  3、师生共学。

  在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三个探究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借机引导。

  这里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探究主题之一——地球可爱在哪里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时,首先让他们从朗读入手,去感受语言美。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地球的外在美。引导他们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然后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2)探究主题之二——地球为什么太容易破碎了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运用课件(影像),让他们目睹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径。看到美丽的地球伤痕累累,学生会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课件将枯燥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育的实效。

  (3)探究主题之三——人类有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

  当选择这一部分进行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至少”、“本来”等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应用词语的准确性。接着,让他们展开讨论:“目前,人类还有可供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为什么?”此时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彼此展开争论,课堂气氛会相当热烈。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

  1、结束本课之前,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并交流,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

  (1)制作一张环保手抄报;

  (2)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3)做一次环保小宣传。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四、说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时,我凭借中央电教馆资源共享库中查询到的有关地球的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远教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建构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台,让学生能在多种教学媒体的情趣氛围中,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并能结合影像资料,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对今后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默读和朗读课文,同学们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引导学生利用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说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从而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具体的学法是: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课文,收集有关地球灾难及环保的资料。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再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三、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激情——导学——实践”等教学环节。

  (一)激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只有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提示学生:是啊,妈妈,爸爸,我……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才让我们倍加珍惜与喜爱。但有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大家的,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籍,共同拥有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圆。估计学生会答:地球。),师(趁机引导):同学们答对了,它就是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世界。(在黑板上画圆的地方,贴上地球图)。接着,我就让学生观看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我问学生:“看了刚才的美景,你想对地球说什么?”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导学

  1、学生自学。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基础上,我运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2)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学,不仅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更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小组学*。

  四人小组学*课文的生字新词,相互正音。然后,再交流自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生小组学*,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好准备。

  3、师生共学。

  在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三个探究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借机引导。

  这里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探究主题之一——地球可爱在哪里

  而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时,首先让他们从朗读入手,去感受语言美。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地球的外在美。引导他们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然后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2)探究主题之二——地球为什么太容易破碎了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运用课件(影像),让他们目睹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径。看到美丽的地球伤痕累累,学生会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课件将枯燥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育的实效。

  (3)探究主题之三——人类有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

  当选择这一部分进行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至少”、“本来”等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应用词语的准确性。接着,让他们展开讨论:“目前,人类还有可供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为什么?”此时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彼此展开争论,课堂气氛会相当热烈。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

  1、结束本课之前,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并交流,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

  (1)制作一张环保手抄报;

  (2)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3)做一次环保小宣传。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四、说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时,我凭借中央电教馆资源共享库中查询到的有关地球的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远教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建构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台,让学生能在多种教学媒体的情趣氛围中,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并能结合影像资料,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对今后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只有一个地球作文 (菁华5篇)

只有一个地球作文1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自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字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五亿多*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以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从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吧!

只有一个地球作文2

  宇宙中一年一度的“行星大会”开始了,大会将要选出最美、最让大家满意的星球。

  等行星们都来齐了,主持人太阳宣布会议开始:“‘行星选美大会’现在开始。认为自己可以当选的行星请发言。”

  主持人话音刚落,水星就“呼”地站起来,得意地说:“这次冠军非我莫属,你们看我,外表是绿色的,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以上呢!有谁比得过我!”水星刚说完,就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那么热,我们可受不了,不行,不行。”水星看到大家的反应,失望极了。

  那到底谁是冠军呢?这时候,火星开口了:“依我看,这冠军的.奖杯应该属于地球妹妹。你们看她身上有那么多子女,还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多美呀!而且她还是上一届大会的冠军呢!”“对呀,地球有蔚蓝的天空、巍峨的高山、清澈的小溪……冠军除了她,还能有谁?”冥王星抢着补充。“对呀,对呀,这冠军一定是地球!”各大行星都十分赞成。“呜呜呜……”谁在哭呀,大家扭头一看,原来是地球。“地球妹妹,你为什么哭呀?难道你不想当冠军吗?”还是月亮最了解地球,同情地说:“哎,昔日的地球确实美丽,可是现在……嗨,真是一言难尽呀!”听了月亮的话,大家不约而同的看了看地球,呀,树木被砍伐、小草被践踏、动物被捕杀,小溪被破坏……“地球妹妹,是谁把你弄成这个样子呀?”“他们就是我的子女呀!”地球悲伤地说。“人类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你为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而他们却破坏,却伤害你。真是太可恶了!”“是呀,难道人类就这么来回报他们可敬的母亲吗?”行星们都为地球感到可悲。

  “人类呀,清醒吧!地球只有一个呀!热爱你们的母亲——地球,保护你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不要等你们失去了我,才真正感觉到我的重要。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你们的母亲和你们美好的家园吧!”地球妈妈发出了最后的呼唤!

只有一个地球作文3

  如今的地球环境大不如从前了。天不在蓝,草不再绿了。无论是周边的环境还是生态环境都破坏得非常严重!大家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们再不觉悟,我们弄不好还要搬到火星上居住呢!

  首先,请大家看我们周围的工厂烟囱排放的滚滚浓烟;春节人们燃放的鞭炮产生的浓烟大面积污染周边环境;有很多人为方便自己,垃圾都不扔到垃圾房内;大人们边走边抽烟,孩子们边走边把手里的`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等等。

  就拿废旧的电池来说吧!它对人们的危害相当大。一节一号的电池扔在地里,能够使1*方米的土地永久失去利用价值,而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能够让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再看生态环境吧!今天的很多人利欲熏心,乱砍乱伐,把一片片森林变成了荒漠,让鸟儿没了住处,致使沙尘暴不断地向人们袭来;还到处打猎,捕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这样生态环境就遭到严重破坏!

  总之,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保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环境吧!

只有一个地球作文4

  每当我游览一处处风景名胜,我都会不由赞叹,赞叹风景的美丽,也赞叹地球的美丽。但是,你们可能有所不知,地球将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危机。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正是在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得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概括了地球的美与伟大,它不仅是人类的母亲,它更是全生物的母亲!它把一切都奉献给我们,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正如这句文言文说的,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取用,早晚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将会枯竭;相反,如果取用有度,资源就不会枯竭,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使用资源。

  地球的资源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从地壳变化,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形成的。简单一点,就拿人们生活所需的木质材料说吧,现在大多数的伐木厂只知道一味地伐木,导致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少,相反,如果取用木材都像大兴安岭那样,一边伐木取材,一边造林护苗,一手栽,一手砍,既不破坏森林,也取得了足够的木材,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有人说:“如果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那我们搬到别的星球不行吗?”根据目前的答案是:不行。因为在地球以外40亿万公里的范围内,再也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2颗“地球”,即使在将来,我们的后代发现了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依照人类的寿命,几个兆光年的时间也不可能登陆。所以,从这点更能体现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地球的唯一性。

  虽然我们竭力保护地球,但单以我们小学生的力量很难做到,因此,我们就应该*时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也是为保护地球尽了一份力。人们啊!如果你们再不重视保护地球,下一个灭绝的物种就是我们自己!那将犯下自己毁灭自己的蠢事!为了我们这个美丽、脆弱的地球,我们一定要精心保护,让以后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只有一个地球作文5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

  在我读这篇课文时,才更深入的体会到地球对于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也听到了这伟大母亲的哀鸣:快救救我吧,可爱的孩子们。

  当我读到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时,不禁浮想联翩。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已经很少听见清脆悦耳的鸟叫声了。那是因为有些人为了鼓起自己的腰包,就到处去捕杀小鸟,然后贩运到大街小巷那贩卖。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人们捕杀一只鸟和死亡的鸟的比是1:20就是说人类捕杀一只鸟,就要牺牲20只鸟的代价,你们说,这么做值得吗?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周围的山的绿色逐渐变少了,这是因为人们不断地砍伐树木,砍完后,也不种回去,这样下去,山的绿色不就逐渐少了吗!虽然世界上有许多自私自利的人,但也有许多好人。就拿我从电脑传来的新闻上的杜爷爷来说吧,他在1000多亩的荒地上种植树木,在他的家了,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破鞋子,也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破衣服,更可以看见许许多多被用弯的铲子。你们看,杜爷爷的这种精神不就值得我们学*吗?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她赐予了我们生命,那我们不是应该全心全意地保护这美丽的地球吗?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在是地球了,她是母亲,她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和蔼可亲、无私慷慨的母亲。我们应该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的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菁华5篇)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渺小”“矿物”“恩赐”“慷慨”“滥用”“目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

  2、理解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设计理念:

  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在活动中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在收集和汇报资料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实现资源共享,掌握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方法。

  4、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能力上升,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5、打破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提高写作水*,致力于环保知识的宣传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充分阅读,理解内容。

  1、教师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体会文章内容。

  2、深入理解文中关于地球的知识,鼓励学生找出文中佳句,反复朗读感悟。

  二、设计活动,激趣自学。

  1、活动方案:教师转换角色,以报社主管的身份组织“报社创刊暨记者招聘会”,学生以“*下属各部委员”的身份作“报告”,整个活动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语言感悟为中心,达到听说读写兼收的效果。

  2、活动要求:

  水利资源部(小组)、林业部(小组)、矿产资源部(小组):(1)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积极参与对我国乃至世界相关资源状况资料的搜集整理;(2)能采用统计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作具体说明课文内容(作报告)。

  宇航局(小组):充分感悟课文内容,(1)根据文中描述搜集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状况的资料;(2)根据文中描述设想人类飞往外星球所需费用和时间,作出计算;(3)起到使课文更具说服力的作用。

  环境保护局(小组)下设水污染与治理办公室、大气污染与治理办公室、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沙尘暴治理办公室:(1)积极收集各类污染状况;(2)能够画出污染前后的对比图片,结合课文语句具体说明;(3)列举*年来发生的生态灾难如洪灾、酸雨、沙尘暴等资料;(4)使课文更具有说服力。

  三、抽签分组,开展活动。

  用抽签的方法使各小组的人数按教学设想确定。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各类报刊杂志、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转换角色,创造氛围。

  (有条件的可在此时播放课件:配有课文的解说词的有关地球知识的录象片段,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一个浓厚的氛围。)

  师(报社主管身份):大家好!本报创刊暨记者招聘会现在开始!我报即将创刊,可是我作为报社的主管,却一直为本报的刊名而发愁:到底是用《地球报》好呢,还是用《只有一个地球报》好?请大家帮我拿个主意吧!

  (学生积极发言讨论,为了使自己的说法更具说服力,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引用书上的语句。)

  二、交流讨论,组内汇总。

  师:谢谢大家为本报社提出宝贵的建议。我宣布,我报正式命名为《只有一个地球报》。今天,有幸请到了“*各部的委员”参加会议,现在请“委员”们按照各自选定的“部门”,坐在一起“办公”,交流汇总所搜集的资料,并推荐一名“委员”担任“部长”或“局长”代表本部门作“报告”。

  三、成果展示,资源共享。

  师:现在请各位部长、局长到*台就坐。

  1、首先,请“矿产资源部部长”作“报告”。

  2、现在请“林业部部长”作“报告”。

  3、下面请“水利资源部部长”作“报告”。

  师:听了这几位部长的报告,我为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的国度而骄傲,为生活在这蓝色的星球而自豪。现在欢迎“环境保护局局长”作“报告”!

  (1)、环境保护局水污染与治理办公室的资料展示。(举例:学生展示两幅自制图片:一幅是一条宽阔的小河,清清的河水里小鱼在自由地游玩;一幅是同一条河已被污染,河道变窄,河面上漂浮着垂死挣扎的小鱼。图上引用书中语句配上文字说明:人类生活需要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长期为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不顾后果地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2)、环境保护局大气污染与治理办公室的资料展示。

  (3)、环境保护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的资料展示。

  (4)、环境保护局沙尘暴治理办公室的资料展示。

  (有条件的可在此时播放从电视上拷贝的关于拍卖地球上最后500克纯净的水、地球上最后一罐没被污染的空气的广告片段。)

  师:地球资源在不断减少,地球环境在不断恶化,地球正在从蓝色星球变为黑色地狱。人类该怎么办呢?是到宇宙中另外一个地球上去吗?还是请宇航局长帮我们计划计划吧!

  4、宇航局局长汇报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举例:根据课文内容设想在离地球40万公里处有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假设造出了一艘以光速飞行的飞船,请大家计算需要多长时间:大约为250年,仅以人类自己的寿命相比,说明这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师:(带着低沉的语调,遗悟而悲哀的口吻作情感渲染)如果你就是被污染的河水里那条垂死挣扎的鱼,或是在被污染的空气里飞行的一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又将对人类说些什么?作为人类的一员,你又将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讨论)

  四、活动延伸,价值升华。

  师:(引用书中宇航员的话)“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我们来精心地保护地球,这是本报宣传的主题,让我们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本报服务的宗旨。在会议结束之前,我作为报社主管,在此招聘《只有一个地球报》主编、记者和通讯员,请有志于保护地球环境事业的“小作家”踊跃应聘,积极投稿,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保护环境的优秀事迹发扬光大!

  (现场招聘,在学生踊跃应聘的同时,可任命各位“部长”担任主编,全体学生为记者或通讯员,并发给聘用证书及标志,课外办好《只有一个地球报》,发行于全校。)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懂得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忧患意识,明白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义。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如何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地球及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图片、文字,制作成课件。

  2.学生充分预*课文,并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读题:这节课我们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请同学们读课题。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同学们能把这个口号喊得再响亮些吗?一起来!(大声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有关谁的知识呢?我们已经预*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1、出示灯片: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2、指名说并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精心保护。

  3、质疑:通过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的话,尽管说出来,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好吗?(学生质疑)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不错,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为下面4个问题,也许解决了这4个问题,其他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下面先请同学们:

  1、课件出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并画出有关词句,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跟同学交流、讨论:(1)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2)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3)为什么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4)人类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吗?

  2、小组合作学*。(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进行学*。)

  3、全班交流。

  (一) 问题一: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指名说后出示句子灯片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可爱吗?谁来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美丽壮观、慷慨的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呢?难道宇航员是说地球像玻璃球一样容易破碎吗?那“容易破碎”指的是什么?(资源有限)至于“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还要继续讨论。

  (二)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指名说)

  1、地球美丽吗?谁来读读文中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指名读后出示课件:地球照片)这就是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拍下的地球照片,这个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晶莹球体就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出示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里作者把地球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说明什么?这里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打比方。)从这个比方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把你体会到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2、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呢?“渺小”是什么意思?课文哪段讲了这个问题?谁来读?(指名读第2段),大家边听边思考: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板书: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者拿什么同地球作比较?(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显得非常渺小。)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而且它不会再长大。同学们,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课文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出示句子请女同学读: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扁舟”指的是什么?(小船)课文是把什么比做扁舟?说明什么?(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它小得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出示课件:孤独的圆点。这是宇航员从64亿公里之外的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就在这一叶扁舟上,却乘载着我们整个人类60多亿人口啊!这可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啊!

  过渡语:小舟虽小,却慷慨地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然而这些资源也是有限的。

  (三)、问题三: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呢?

  1、课文哪几段讲了这个问题?(3、4段)同学们,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类。让我们读读课文3、4段,看看这两类资源为什么是有限的?

  2、出示第3段(男生读)——“地球上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枯竭。”

  (1)、谁能说说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恩赐”是什么意思?矿物资源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形成的,而是什么?而是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真是来之不易!地球却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人类不加节制的开采,后果会怎样?(比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什么是“不加节制”?你能举例说说吗?

  (2)、为了说明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课文以矿物资源为例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这种说明方法叫——板书:举例子。

  (3)、作者用“不是…而是…甚至…”这样几个词把矿物资源的来之不易表达得非常清楚。你能用上“不是…而是…甚至…”这样一组词说句话吗?

  (4)、齐读第3段。

  3、也许有同学会说再生资源不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吗?那为什么也会变得有限呢?(出示第4段,女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谁来说说再生资源为什么是有限的?(指名说)“本来”是什么意思?(原来,原本)可再生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事实又是如何呢?(齐读:“但是……的威胁。”)“滥用”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人类是怎样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怎样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

  (3)、出示图片:学生观看人类破坏地球的图片。

  (4)、出示资料,学生快速浏览:(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资料)

  拿水资源来说,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不适宜人类饮用的海水占97%以上,淡水只占3%;淡水中有99.65%被储藏在冰川和地下,可以利用的地表水仅占0.35%,全球竟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均每天发生与水有关的病65万起,每天要夺去2.5万人的生命……。

  人们乱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类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过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变成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蛇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严重,每年仅我国就损失粮食几十亿斤。

  我国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贵,被人们称为“软黄金”,由于人们乱捕乱杀,已濒临灭绝。

  江、河、湖、海受废物、有毒化学物、泄油及其他污染物造成的祸患正在威胁人类。鱼类、海洋生物减少,甚至有些湖成为死湖。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光拉肚子病例每年就有十亿。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5)、有感情的读第4段:同学们,这些图片资料的确让人触目惊心哪!为什么会这样?人类的这些行为你认为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愚蠢)为什么?(因为破坏了自然资源,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此时,你有何感受?(悲愤)请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齐读第4段。)

  (6)、小结:是啊,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由于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遍体鳞伤,体无完肤,这是人类的悲哀呀!

  (四)、问题四:人类真的不能移居吗?

  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理解宇航员为什么会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吗?人类如此疯狂的破坏自然资源,破坏地球,那地球的出路何在?我们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也许有人会说:宇宙不是大得很吗?当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搬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呀!

  1、人类真的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吗?能不能?为什么?

  2、出示句子齐读:“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少”是什么意思?也许有同学要说,不是只说40万亿千米以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那40万亿千米以外呢?也许会有的。没错!我们不能否认有这个可能。

  可是,“40万亿千米”有多远?你们猜猜看。如果坐飞机去要飞多少年?坐宇宙飞船去呢?

  (坐飞机要飞600万年,坐宇宙飞船航行,要走4万2千年,也就是说,到有那么一天,地球没有什么地方可供我们人类居住,再也没有资源可供我们人类享用了,当你们的爸爸妈妈含着眼泪把你们送上宇宙飞船,希望你们到别的星球去另立国家的时候,就是把你们送上了长达4万2千年的里程,你们能到达吗?就算有长生不老的药,我们有那么多的燃料供宇宙飞船航行吗?(没有)所以说我们能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可能有同学会说:科学家们不是说可以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吗?那人类不就可以移居了吗?能不能?请女同学读读第7段。同学们,建造移民基还只是科学家们的设想,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实现?谁也说不准.再说,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3、小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至今为止,已有100多位宇航员有幸去过太空,当他们伫立太空,回望这个生养我们的地球的时候,他们都会在心里发出同样的感叹——出示句子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四、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出路!请全班同学起立,让我们一起从心里呼喊——齐读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面对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面对这位饱经沧桑的妈妈,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每一个有智慧的人,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在思考,你们也一定有话想说。你想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点什么?

  2、师: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齐读:只有一个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齐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2、作业:出示灯片: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3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了解地球污染的状况,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良好情操。

  活动准备:

  1 阅读有关环保的书籍,了解环保知识。

  2 收集有关地球环保的诗歌、故事、小品等。

  3 找有关府南河的资料。

  4 准备录音机、磁带、录像机、资料带。

  5 会场布置。

  6 准备花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队会开始

  二、主持人甲: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主持人乙:地球就像我们的妈妈,哺育着我们成长。我们是地球妈妈孩子。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4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努力使当今的孩子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点。我参加了上海市闵行区信息技术改革的试点,并试讲其中一个活动单元的内容,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新的感悟。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要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高智慧学*的体系。同时,一个优秀的教案,不仅仅是开展高质量的教学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风格和帮助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高智慧学*体系教案

  随着信息科技的兴起和发展,教育与许多其他领域一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如何进行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使自己的教学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是摆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20xx年夏天,上海市闵行区在进行初中信息科技的改革试点时,推出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及相应的《学生学*档案》,这套教材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知识的讲解,采用任务驱动、络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对计算机知识的学*。我在毕业实*中有幸直接参与了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初一年级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工作。下面我以教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谈谈我对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就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些看法。

  这个教案(见附录)是针对该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活动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设计的。从图中我们看到,最左边的是这一堂课的主线,旁边是主线中所涉及的内容;椭圆为我设计的样张和要求;报告要求周围的箭头表示所涉及的知识点;虚线的箭头为对于单元主题的引导过程。这样构成了三条相互交叉的课程线索。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学设计便是他的图纸;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学设计便是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更应该是一门规范的、完整的、系统的并且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我的这个教案借鉴了英特尔未来教育教案的格式。一个规范的,给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方便的交流。共享与交流是信息时代的生存的必要条件,一个规范的格式可以方便将其数字化,以便更好更快的检索和比较。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案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全”。凡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通过都能够体现出来。因此,一个信息时代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过程或一个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在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资源,如络资源、教具、演示资料等等,以体现它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教案的设计应该详细到每一个细节。这不仅可以方便交流,更重要的是正是这种细节才能体现出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在设计时揣测学生可能的想法,并明确写己的归纳。当然,具体的还要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定。

  我这个教案并不是针对一节课设计的,而需要4个课时的时间,准确地说,是一个教学活动单元。我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包括设计、实施、、修改系统过程,因此,当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因该考虑到将如何进行,并且要把这种的过程和标准反映到教案当中去。我在这个教案中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即把的标准给学生,让学生彼此自己打分。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尤其在我国有着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合理的解决应试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是我国现在教学设计的难点。在这个教案中,我努力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点和我的整个课堂引导相结合,让考点为我的项目所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人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所学的都是所要用的,只有学会学*才是最重要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有着较高的教学效率,但是学生学会的永远是知识本身,而不是如何学*。因此,它必然会慢慢地从主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但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忽视教师为主导。片面强调学生为中心,过度的信息量将会淹没有用的信息,造成教学过程无法控制,教学目标无法达到,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更学不会如何学*的方法。

  在我的教案设计中,我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保证我对整体教学过程的把握。在开始的五个教学步骤中,我都采用的提问、讨论、回答的方法,我和同学一起讨论来引导同学的思维。在第九个教学步骤,主题讨论的时候,我采用列举法,我把每个小组第一次讨论出来的主题罗列在黑板上,鼓励大家不要重复,然后全班逐一讨论。由于这些学生是第一次确定主题,题目普遍都偏大,经过集体讨论一部分后,大家再开始第二次的修改。这种大规模的交流虽然是我主持,但我说得很少,大部分都是同学提出又被其他同学否定。在第二次修改过程中,我对仍旧有问题的小组逐一辅导。

  另外,我的这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即学会提取、分析信息能力,而不是查找信息,因此我了大量的址资源,避免信息的冗余,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到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上。

  正是采用了这些方法,使我能够在保证学生独立性的情况下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实现因材施教。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还应该为学生高智慧学*的途径。

  高智慧学*体系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发展的教学体系。高智慧学*体系中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智慧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黎加厚,1)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冲突而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贴*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是学生高智慧学*体系的途径之一。在这个单元计划中,我根据课题选定了保护地球这样一个课题,为了让同学对保护地球跳出对环保的局限,我结合美国9?11事件,扩大同学对保护地球的理解。同时我安排了各个小组的分工协作,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意义的建构。

  我们看到高智慧的学*体系并不是放弃基础知识的掌握。恰恰相反,任何高级的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低认知活动的基础上的。因此,低认知与显性知识的掌握是保证高认知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我通过“高手过招”的方法,介绍了本单元要掌握的计算机的操作知识,通过的方法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使用这些方法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对于低认知的显性知识通过讲授的方法就可以让同学掌握,但是对于高认知的隐性知识通过讲授学生往往仍旧无法理解。在我的这个单元中,要学生理解作品的精髓是思考,还要他们掌握对自己学*过程的记录和。这些对于初一年级初次接触的学生使一个难点,教师也很难讲清楚,于是我采用了实例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难点。我列出几个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判断他们的优良,并结合自己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对于学*档案的记录和教学过程的,我也制作了相应的样张让学生参照。结果,许多难以讲清楚的问题,学生通过彼此的讨论自己就解决了。

  高智慧的学*体系中,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但是,帮助并不是代替。我在设计教案中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个人,分别代表“地球破坏者”、“地球保护者”、“*官员”,并发给他们标签,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具体的要求可以看教案,然后通过彼此的交流协作得出性的报告。结果,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学*的兴趣,也使整个探究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当然,帮助学生建立高智慧学*途径的方法还有很多,实例引导、角色扮演只是我在这次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英特尔公司首*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但是,再神奇的魔术师,也需要有优秀的表演舞台。我的这个教案再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的学生。

  这群初一的孩子是一群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生,他们既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但是,多年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对待学*缺乏主动性,这也是我们许多在教学第一线教师之所以不敢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的一个原因。我设计的这个教案,虽然是教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学*中主动的思考。因为,我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我们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教育改革只是一个导火索,通过它来改变教师的观念,再通过教师观念改变来改变学生的观念,当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都能高质量地完成老师的要求,我们的教改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文献

  [1]上海市教委英特尔未来教育组.英特尔未来教育.英特尔公司.1.

  [2]尹俊华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5]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电化教育研究.1.(8)、(9).

  [6]黎加厚.信息化教学设计.上海师范大学讲义.1.

  [7]经春秋,谢建峰.E-Learning:谁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E-Learning.

  [8]初中信息科技教材编写组.初中信息科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课文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3、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还把什么也叫做母亲?(老师、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一见地球妈妈。

  2、播放课件,认识地球的美丽可爱。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地球妈妈的笑容消失了!(“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就一起来学*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教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通过师生谈话,播放课件,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的求知欲,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1、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划出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3、感知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

  【学生是学*的主体。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活动式”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意识,拓展学生学*的时空,为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活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

  1、学生组成小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2、师生共议,归纳中心议题。(“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在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引导,引出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达成共识。】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爱”。(播放地球“可爱”的课件)

  (1)地球妈妈可爱吗?课文是怎样写的?

  (2)朗读、品读、挑战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3)小结: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丽可爱,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保护)

  2、小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坏的课件,让学生直接感受。

  (2)让学生把查找到的地球遭受破坏的资料读一读。

  (3)默读课文内容,谈谈课文是怎样写地球的“易碎”。

  (4)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课文的片段,朗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5)小结:看到这些图片,听到同学们这些感受,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这样遭受自己女儿的破坏,我们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观呢?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段话,体会作者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目的原因。

  【探究学*是提高学*效率的主要方法,“活动式”课堂教学重视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知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让学生充分地读、思、议、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真正认识我们的另一位妈妈——地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好多话想对地球妈妈说,请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吧!

  2、结语:听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白,老师很受感动,有我们这些有志的女儿,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妈妈会再变得更美丽可爱。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说一声:地球妈妈,祝您早日康复。

  【这一教学环节回应了全文,通过设计有感情的表述,激**感,强化爱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拓展延伸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商讨保护的办法。

  【语文教学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学*的真正价值。这一具有“延伸性”的作业设计,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出发,体现学*的活动化、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

  易碎

  人类的母亲

  美丽壮观

  生命的摇篮

  和蔼可亲裂

  遭受人类、自然的破坏

  热爱、保护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菁华5篇)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默读和朗读课文,同学们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引导学生利用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说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从而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具体的学法是: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课文,收集有关地球灾难及环保的资料。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再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三、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激情——导学——实践”等教学环节。

  (一)激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只有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提示学生:是啊,妈妈,爸爸,我……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才让我们倍加珍惜与喜爱。但有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大家的,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籍,共同拥有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圆。估计学生会答:地球。),师(趁机引导):同学们答对了,它就是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世界。(在黑板上画圆的地方,贴上地球图)。接着,我就让学生观看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我问学生:“看了刚才的美景,你想对地球说什么?”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导学

  1、学生自学。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基础上,我运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2)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学,不仅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更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小组学*。

  四人小组学*课文的生字新词,相互正音。然后,再交流自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生小组学*,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好准备。

  3、师生共学。

  在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三个探究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借机引导。

  这里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探究主题之一——地球可爱在哪里

  而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时,首先让他们从朗读入手,去感受语言美。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地球的外在美。引导他们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然后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2)探究主题之二——地球为什么太容易破碎了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运用课件(影像),让他们目睹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径。看到美丽的地球伤痕累累,学生会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课件将枯燥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育的实效。

  (3)探究主题之三——人类有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

  当选择这一部分进行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至少”、“本来”等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应用词语的准确性。接着,让他们展开讨论:“目前,人类还有可供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为什么?”此时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彼此展开争论,课堂气氛会相当热烈。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

  1、结束本课之前,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并交流,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

  (1)制作一张环保手抄报;

  (2)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3)做一次环保小宣传。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四、说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时,我凭借中央电教馆资源共享库中查询到的有关地球的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远教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建构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台,让学生能在多种教学媒体的情趣氛围中,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并能结合影像资料,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对今后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从而更加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的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结合文章进一步理解词语意思;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四、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伙伴中的帮手.

  五、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导语,:“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我们的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时,首先让孩子们结合多媒体:美丽的地球外貌,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多媒体出示:地球美丽的地貌,地球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多媒体出示: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解决了学生学*过程中的地域限制。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结合网上学*,了解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通过媒体展示:美丽的地球与伤痕累累的地球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激发了孩子们内心的共鸣,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网上资料,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默读和朗读课文,同学们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引导学生利用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说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从而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具体的学法是: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课文,收集有关地球灾难及环保的资料。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再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三、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激情——导学——实践”等教学环节。

  (一)激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只有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提示学生:是啊,妈妈,爸爸,我……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才让我们倍加珍惜与喜爱。但有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大家的,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籍,共同拥有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圆。估计学生会答:地球。),师(趁机引导):同学们答对了,它就是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世界。(在黑板上画圆的地方,贴上地球图)。接着,我就让学生观看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我问学生:“看了刚才的美景,你想对地球说什么?”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导学

  1、学生自学。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基础上,我运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2)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学,不仅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更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小组学*。

  四人小组学*课文的生字新词,相互正音。然后,再交流自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生小组学*,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好准备。

  3、师生共学。

  在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三个探究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借机引导。

  这里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探究主题之一——地球可爱在哪里

  而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时,首先让他们从朗读入手,去感受语言美。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地球的外在美。引导他们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然后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2)探究主题之二——地球为什么太容易破碎了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运用课件(影像),让他们目睹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径。看到美丽的地球伤痕累累,学生会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课件将枯燥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育的实效。

  (3)探究主题之三——人类有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

  当选择这一部分进行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至少”、“本来”等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应用词语的准确性。接着,让他们展开讨论:“目前,人类还有可供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为什么?”此时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彼此展开争论,课堂气氛会相当热烈。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

  1、结束本课之前,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并交流,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

  (1)制作一张环保手抄报;

  (2)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3)做一次环保小宣传。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四、说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时,我凭借中央电教馆资源共享库中查询到的有关地球的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远教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建构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台,让学生能在多种教学媒体的情趣氛围中,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并能结合影像资料,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对今后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4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下面,我说一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课文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2、联系性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在三、四年级学*的说明性文章的基础上,五年级第三单元正式提出学生应了解说明方法并在写作中应用,本册书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又强调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说明文知识的一个总结,但同时它也是七八年级完整进行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铺垫。

  二、说目标

  (一)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说明文的方法。

  过程方法:1、重点探究关键句,深入感悟主旨。

  2、个性品读,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从小树立环保理念。

  (二)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说学情

  高年级的学生独立性较强,已经有了一定的预*能力和预**惯,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布置学生预*课文,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收集周边有关地球及环保的资料。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认识,我选择情境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指导朗读法等教法,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然后加以点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五、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预计5分钟)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学生收集的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然后明确本课学*目标。

  设计意图: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拉*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预计8分钟)

  1、基础达标:

  ①默写:晶莹、和蔼可亲、资源、矿产、恩赐、枯竭、滥用、威胁、目睹。

  ②指导易错字:蔼、赐、竭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情况,完成教学目标1(生字)

  2、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梳理脉络。

  提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为后面深入探究做铺垫。突破教学目标2(内容)

  (三)深入探究,回归系统(预计15分钟)

  通过一个问题,三个部分来完成。

  问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了?”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进入相关网页,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同时指导朗读。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突破教学重点。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预计7分钟)

  1、总结:“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句即使全文基调,又可以成为整个单元的基调!

  2、拓展: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

  作业:1、书写生字。2、制作环保手抄报。(据时间选作)

  设计意图:深入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六、说板书

  13、只有一个地球

  七、说反馈(教学共计36分钟,预留4分钟反馈)1、《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 ”的道理,说明的重要意义。

  2、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B、映入宇航员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C、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D、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E、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默读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引导学生利用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三、说学法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课文,收集有关地球灾难及环保的资料。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再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激情——导学——实践”等教学环节。

  (一)激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只有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提示学生:是啊,妈妈,爸爸,我……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才让我们倍加珍惜与喜爱。但有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大家的,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籍,共同拥有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圆。估计学生会答:地球。),师(趁机引导):同学们答对了,它就是地球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世界。(在黑板上画圆的地方,贴上地球图)。接着,我就让学生观看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我问学生:“看了刚才的美景,你想对地球说什么?”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导学

  1、学生自学。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基础上,我运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2)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学,不仅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更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小组学*。

  四人小组学*课文的生字新词,相互正音。然后,再交流自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学*,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好准备。]

  3、师生共学。

  在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三个探究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借机引导。

  [设计意图:这里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探究主题之一——地球可爱在哪里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时,首先让他们从朗读入手,去感受语言美。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地球的外在美。引导他们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2)探究主题之二——地球为什么太容易破碎了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运用课件(影像),让他们目睹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径。看到美丽的地球伤痕累累,学生会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设计意图:课件将枯燥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育的实效。]

  (3)探究主题之三——人类有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

  当选择这一部分进行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至少”、“本来”等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应用词语的准确性。接着,让他们展开讨论:“目前,人类还有可供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为什么?”此时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彼此展开争论,课堂气氛会相当热烈。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

  1、结束本课之前,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并交流,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

  (1)制作一张环保手抄报;(2)写一份环保倡议书;(3)做一次环保小宣传。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说板书设计

  11、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易碎

  只有一个 资源有限 精心保护

  不能移居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我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达到既精练又直观的效果。不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而且结构合理,给人以美的感受。]

  六、说教学特色

  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农村的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使农村的小学课堂变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让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向学生,服务教学,我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所提供的三种模式中,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农村的孩子相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本身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搜集信息的能力也不太强,再加上这篇课文本身所讲的内容在一定层面上比较抽象,如果光靠教师解说是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的。教学时,我凭借中央电教馆资源共享库中查询到的有关地球的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远教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建构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台,让学生能在多种教学媒体的情趣氛围中,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并能结合影像资料,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对今后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以上是本人利用“农远”教育资源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一些设想,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指教。谢谢!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十)份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1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会交流和讨论,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出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感受;产生对地球现状的忧虑感,并自觉提高环保意识,爱护地球。

  教学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自由讨论、自觉感悟、自主学*。

  教学过程

  一、分析题目,体会情感。

  1 、板书课题。齐声朗读,体会每一个字的轻重程度。

  2 、分析作者拟题目的。这种拟题方法很少见过,回忆前面所学课文的拟题方法:有以事件命题,以景物命题,以人物语言命题,读后思考:从每个字的轻重程度,你体会到什么?

  3 、从“只”字想象,作者写作时怀着怎样的情感? ( 珍爱 )

  二、情感切入,感知全文。

  1 、用自己的方式读全文,告诉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这么珍爱地球?说出一点就行。

  2 、讨论,分析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别无去处

  3 、学生将板书内容连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她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没有她,我们别无去处。

  三、理解内容,欣赏评价。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谈体会(自己认可的`观点、怀疑的观点、不懂的地方、体会更深的地方),可以先和同学讨论。

  2 、将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如果是由某一段或句子得出的体会,就写在句段旁;如果是从全文得出的体会,就写在题目下或全文后面。

  3 、按课文结构展开讨论。

  1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美丽渺小”部分(第 1 、 2 自然段)。其他同学从这一段得出什么体会?

  分析描写地球“美丽”的词语:纱衣、母亲、摇篮。(比喻、拟人)

  分析描写地球“渺小”的词语:五分之一。(比较)

  分析“美丽”和“渺小”的关系,从一褒一贬你体会到什么样的心情?(矛盾、无奈)

  2 )教师范读“资源有限”部分(第 3 、 4 自然段)。学生谈体会,教师引导分析如下词句:

  “慷慨”“枯竭”“不节制”的意思是什么?体会到什么?请学生谈谈从课外了解到的关于矿物资源的知识。

  “再生”“随意”“灾难”的意思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生物链的破坏谈谈后果。

  想象描绘: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可再生资源变成灾难,若干年后的地球会是什么样?

  3 )学生齐读“别无去处”部分(第 5 、 6 、 7 自然段)。教师提问:这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色?分析设问句和反问句,体会反问句的强调作用。

  让学生谈谈课外了解到的相关宇宙知识。

  4 )学生谈谈教师没能分析到的其他体会,引导出结论:地球很美丽,可是太渺小,这是宇宙发展的结果,人类无法改变;但是,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灾难却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在人类别无去处的时候,我们唯一的选择是:精心保护地球。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师板书“精心保护”。

  四、自主讨论,形成认识。

  学生自由读全文后,分小组开讨论会“怎样精心保护地球”。

  教师小结:珍爱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情感;精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行动。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号召大家保护自己的家园,我们小学生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地球的珍爱。

  板书设计

  美丽 渺小

  只 有一个地球 别无去处 → 精心保护

  资源 有限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懂得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忧患意识,明白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义。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如何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地球及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图片、文字,制作成课件。

  2.学生充分预*课文,并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读题:这节课我们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请同学们读课题。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同学们能把这个口号喊得再响亮些吗?一起来!(大声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有关谁的知识呢?我们已经预*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1、出示灯片: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2、指名说并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精心保护。

  3、质疑:通过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的话,尽管说出来,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好吗?(学生质疑)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不错,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为下面4个问题,也许解决了这4个问题,其他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下面先请同学们:

  1、课件出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并画出有关词句,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跟同学交流、讨论:

  (1)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2)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

  (3)为什么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4)人类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吗?

  2、小组合作学*。(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进行学*。)

  3、全班交流。

  (一) 问题一: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指名说后出示句子灯片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可爱吗?谁来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美丽壮观、慷慨的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呢?难道宇航员是说地球像玻璃球一样容易破碎吗?那“容易破碎”指的是什么?(资源有限)至于“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还要继续讨论。

  (二)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指名说)

  1、地球美丽吗?谁来读读文中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指名读后出示课件:地球照片)这就是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拍下的地球照片,这个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晶莹球体就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出示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里作者把地球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说明什么?这里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打比方。)从这个比方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把你体会到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2、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呢?“渺小”是什么意思?课文哪段讲了这个问题?谁来读?(指名读第2段),大家边听边思考: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板书: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者拿什么同地球作比较?(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显得非常渺小。)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而且它不会再长大。同学们,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课文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出示句子请女同学读: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扁舟”指的是什么?(小船)课文是把什么比做扁舟?说明什么?(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它小得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出示课件:孤独的圆点。这是宇航员从64亿公里之外的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就在这一叶扁舟上,却乘载着我们整个人类60多亿人口啊!这可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啊!

  过渡语:小舟虽小,却慷慨地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然而这些资源也是有限的。

  (三)、问题三: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呢?

  1、课文哪几段讲了这个问题?(3、4段)同学们,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类。让我们读读课文3、4段,看看这两类资源为什么是有限的?

  2、出示第3段(男生读)——“地球上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枯竭。”

  (1)、谁能说说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恩赐”是什么意思?矿物资源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形成的,而是什么?而是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真是来之不易!地球却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人类不加节制的开采,后果会怎样?(比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什么是“不加节制”?你能举例说说吗?

  (2)、为了说明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课文以矿物资源为例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这种说明方法叫——板书:举例子。

  (3)、作者用“不是…而是…甚至…”这样几个词把矿物资源的来之不易表达得非常清楚。你能用上“不是…而是…甚至…”这样一组词说句话吗?

  (4)、齐读第3段。

  3、也许有同学会说再生资源不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吗?那为什么也会变得有限呢?(出示第4段,女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谁来说说再生资源为什么是有限的?(指名说)“本来”是什么意思?(原来,原本)可再生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事实又是如何呢?(齐读:“但是……的威胁。”)“滥用”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人类是怎样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怎样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

  (3)、出示图片:学生观看人类破坏地球的图片。

  (4)、出示资料,学生快速浏览:(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资料)

  拿水资源来说,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不适宜人类饮用的海水占97%以上,淡水只占3%;淡水中有99.65%被储藏在冰川和地下,可以利用的地表水仅占0.35%,全球竟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均每天发生与水有关的病65万起,每天要夺去2.5万人的生命……。

  人们乱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类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过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变成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蛇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严重,每年仅我国就损失粮食几十亿斤。

  我国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贵,被人们称为“软黄金”,由于人们乱捕乱杀,已濒临灭绝。

  江、河、湖、海受废物、有毒化学物、泄油及其他污染物造成的祸患正在威胁人类。鱼类、海洋生物减少,甚至有些湖成为死湖。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光拉肚子病例每年就有十亿。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5)、有感情的读第4段:同学们,这些图片资料的确让人触目惊心哪!为什么会这样?人类的这些行为你认为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愚蠢)为什么?(因为破坏了自然资源,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此时,你有何感受?(悲愤)请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齐读第4段。)

  (6)、小结:是啊,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由于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遍体鳞伤,体无完肤,这是人类的悲哀呀!

  (四)、问题四:人类真的不能移居吗?

  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理解宇航员为什么会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吗?人类如此疯狂的破坏自然资源,破坏地球,那地球的出路何在?我们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也许有人会说:宇宙不是大得很吗?当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搬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呀!

  1、人类真的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吗?能不能?为什么?

  2、出示句子齐读:“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少”是什么意思?也许有同学要说,不是只说40万亿千米以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那40万亿千米以外呢?也许会有的。没错!我们不能否认有这个可能。

  可是,“40万亿千米”有多远?你们猜猜看。如果坐飞机去要飞多少年?坐宇宙飞船去呢?

  (坐飞机要飞600万年,坐宇宙飞船航行,要走4万2千年,也就是说,到有那么一天,地球没有什么地方可供我们人类居住,再也没有资源可供我们人类享用了,当你们的爸爸妈妈含着眼泪把你们送上宇宙飞船,希望你们到别的星球去另立国家的时候,就是把你们送上了长达4万2千年的里程,你们能到达吗?就算有长生不老的药,我们有那么多的燃料供宇宙飞船航行吗?(没有)所以说我们能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可能有同学会说:科学家们不是说可以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吗?那人类不就可以移居了吗?能不能?请女同学读读第7段。同学们,建造移民基还只是科学家们的设想,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实现?谁也说不准.再说,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3、小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至今为止,已有100多位宇航员有幸去过太空,当他们伫立太空,回望这个生养我们的地球的时候,他们都会在心里发出同样的感叹——出示句子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四、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出路!请全班同学起立,让我们一起从心里呼喊——齐读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面对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面对这位饱经沧桑的妈妈,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每一个有智慧的人,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在思考,你们也一定有话想说。你想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点什么?

  2、师: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齐读:只有一个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齐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2、作业:出示灯片: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说明】本着“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能力,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前两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第3项为情感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则应渗透在整个学*过程之中,从而在自主学*中实现目标三个维度的整合。

  二、教学流程

  本篇课文建议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7个生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作者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来介绍的?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之处,从而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㈠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谈话导题:同学们,这就是蕴育多彩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她是多么美丽啊!欣赏了照片,读了这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初读课文,学*生字词,进行整体感知。

  【设计说明】兴趣能激发学*动机,通过情境导入和质疑导读,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㈡自主探究,认识地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作者怎样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介绍?

  2、学生读后,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汇报中,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宇宙中的太阳系,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适时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或生活经验,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加深体验,获取新知。同时对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

  【设计说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以引导为主,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读、思、议、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

  ㈢自读自悟,深入了解。

  1、再读课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2、学生读后,同桌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并找出相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以体会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问题是对前文学*的回应,使学生更易于自读自悟,培养阅读能力,获得思想启迪,感受成功的喜悦。

  ㈣课件展示,畅谈感受。

  1、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录像。

  2、看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你是否明白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设计说明】在入情入境中畅谈感受,这是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㈤再读全文,学后质疑。

  【设计说明】读要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应参与阅读教学的全程,学后质疑,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过程,改进教法,以便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拓展延伸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在宇宙中样子的图片,以及地球资源被随意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还可以收集有关地球知识的其它方面的资料。

  2、课后要求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①动笔写一条环保宣传语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③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办手抄报。

  ④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设计说明】语文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富有选择性和个性特征,以期待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均衡的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学*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学*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

  2、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有关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

  2、看到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1)为什么题目说“只有一个地球”?

  (2)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地球?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晶莹包裹摇篮和蔼资源慷慨贡献滥用基地目睹

  (重点指导生字“资”为*舌音;前鼻音“蓝、滥”;后鼻音“莹、慷、贡、”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以下的词语:晶莹摇篮慷慨滥用注意读准“晶、篮、慨、滥”的字音。

  (2)学*多音字:处(chùchǔ)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读一读:垃圾经过分类处(chǔ)置后,原来脏乱的小乡村发生巨大变化,处(chù)处都给人留下清新洁净的`印象。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遨游光亮而透明。

  晶莹漫游,游历。

  资源大方,不吝惜。

  慷慨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文中指地球能够向人类提供的一切可供利用的东西。

  枯竭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威胁干涸,断绝,用尽,在本文中指资源用尽。

  映入眼帘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亲*。

  和蔼可亲进入视线。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三、学*“会写字”

  莹裹篮蔼资慷慨贡滥基睹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慷慨滥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莹裹篮蔼资贡基”,上下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慷”和上下结构的字“裹、蔼”,学生练写。

  裹:中间的“果”要写的扁一些,下部是衣字底。

  蔼: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注意下部右边里面是撇、点。

  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中间一横要拉通拉长。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纯粹的科学小品文,是纯理性的文本。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阅读能力,能再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到见解。其次,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反面有一定感性积累,还要会搜集资料了解地球资源知识,这样才能很快入情入境。学生要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读、质疑、讨论、品读、感悟……达成目标。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让学生在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后,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感受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作者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用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合作探讨的意识。

  2、情感欣赏,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在破坏资源了;为什么破坏了地球将别无去处。

  教学难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目前地球的面临的危机,从思想深处接受爱护环境的经验教育。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破环地球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非常美丽的星球,它的名字叫地球。我们人类祖祖辈辈就居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曾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所有的儿童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地球的孩子。”因此,我们人类都亲切的称她为“地球——母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地球,走进这位人类的母亲,去倾听她的诉说。(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宇宙空间的神秘氛围,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又让学生直观、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拉*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深情认真的读读课文。看看她向我们诉说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结合老师的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地球“可爱”、“破碎”

  (一)自读课文,感悟地球美丽。

  1.美丽

  (1)、展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和蔼可亲。”师生共同品读。

  (3)、难怪作者在文中深情地赞感叹道:“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为什么把她比作母亲和生命的摇篮?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地球母亲的喜爱吧!

  2、渺小

  (1)、地球母亲除了美丽还具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只有”“一叶扁舟“也可以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2)过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但它却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二)再读课文,重点领悟“自然资源有限”

  (1)学*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及自私的行为。

  (2)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

  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④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气愤,伤心,可惜)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摧残,活生生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说,怵目惊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人类这种“暴行”的憎恨,对地球母亲的深切同情,其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一步增强了。】

  3、难怪宇航员会发出: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三)领悟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1、如果有一天地球妈妈真的破碎了,我们是逃到别的星球上去还是留下来保护地球?即使我们逃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2、朗读“科学家已经证明,我们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因为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师:是呀,40万亿公里!(太阳离地球够远了吧,坐飞机得20几年,但它距地球只不过1.5亿公里。40万亿是1.5亿的差不多30倍,算算,坐飞机得600万年哪!)谁去?即使能去,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得了呢?所以移居目前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3、分析月球和火星不能居住的原因。【设计意图:教师适时补充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来说明地球离别的星球很远,以及月球和火星不能居住的原因,来说明目前人类暂时无法移居的事实。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填补了学生课堂上的不足】。

  四、拓展延伸,激励环保热情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地: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听《田野里的哭声》(点击课件,师配乐感情诵读片段)

  3、诗人听到的是溪水的号哭,鸟儿的挽歌,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啊!同学们,请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地球母亲脆弱的身躯每天还在继续承受着什么?点击课件出示: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想象一下,现在的地球母亲又是一副怎样的模样?(面容憔悴,衣服破碎褴褛。满脸愁容,伤痕累累)

  受伤的母亲,美丽已不再!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我们不禁要质问,伤害母亲的罪魁祸首是谁?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地球母亲每天流失的现状,既地球母亲每天承受的痛苦,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一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2、抒发心声

  看到你们的表情,老师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沉重,面对我们的地球母亲,面对我们人类,面对自己,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对吧,请把它们写下来。(学生思考、写作)

  3、交流总结

  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在你在我在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热爱地球妈妈”吧!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懂得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忧患意识,明白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义。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如何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地球及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图片、文字,制作成课件。

  2、学生充分预*课文,并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读题:这节课我们学*这一课,请同学们读课题。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同学们能把这个口号喊得再响亮些吗?一起来!(大声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有关谁的知识呢?我们已经预*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1、出示灯片: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2、指名说并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精心保护。

  3、质疑:通过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的话,尽管说出来,待会儿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好吗?(学生质疑)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不错,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为下面4个问题,也许解决了这4个问题,其他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下面先请同学们:

  1、课件出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并画出有关词句,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跟同学交流、讨论:

  (1)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2)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

  (3)为什么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4)人类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吗?

  2、小组合作学*。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进行学*

  3、全班交流。

  (一)问题一: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指名说后出示句子灯片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可爱吗?谁来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美丽壮观、慷慨的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呢?难道宇航员是说地球像玻璃球一样容易破碎吗?那“容易破碎”指的是什么?(资源有限)至于“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还要继续讨论。

  (二)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指名说)

  1、地球美丽吗?谁来读读文中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指名读后出示课件:地球照片)这就是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拍下的地球照片,这个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晶莹球体就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出示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里作者把地球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说明什么?这里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打比方。)从这个比方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把你体会到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2、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呢?“渺小”是什么意思?课文哪段讲了这个问题?谁来读?(指名读第2段),大家边听边思考: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板书: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者拿什么同地球作比较?(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显得非常渺小。)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而且它不会再长大。同学们,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课文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出示句子请女同学读: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扁舟”指的是什么?(小船)课文是把什么比做扁舟?说明什么?(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它小得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出示课件:孤独的圆点。这是宇航员从64亿公里之外的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就在这一叶扁舟上,却乘载着我们整个人类60多亿人口啊!这可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啊!

  过渡语:小舟虽小,却慷慨地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然而这些资源也是有限的。

  (三)问题三: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呢?

  1、课文哪几段讲了这个问题?(3、4段)同学们,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类。让我们读读课文3、4段,看看这两类资源为什么是有限的?

  2、出示第3段(男生读)——“地球上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枯竭。”

  (1)、谁能说说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恩赐”是什么意思?矿物资源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形成的,而是什么?而是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真是来之不易!地球却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人类不加节制的开采,后果会怎样?(比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什么是“不加节制”?你能举例说说吗?

  (2)、为了说明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课文以矿物资源为例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这种说明方法叫——板书:举例子。

  (3)、作者用“不是…而是…甚至…”这样几个词把矿物资源的来之不易表达得非常清楚。你能用上“不是…而是…甚至…”这样一组词说句话吗?

  (4)、齐读第3段。

  3、也许有同学会说再生资源不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吗?那为什么也会变得有限呢?(出示第4段,女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谁来说说再生资源为什么是有限的?(指名说)“本来”是什么意思?(原来,原本)可再生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事实又是如何呢?(齐读:“但是……的威胁。”)“滥用”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人类是怎样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怎样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

  (3)、出示图片:学生观看人类破坏地球的图片。

  (4)、出示资料,学生快速浏览:(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资料)

  拿水资源来说,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不适宜人类饮用的海水占97%以上,淡水只占3%;淡水中有99。65%被储藏在冰川和地下,可以利用的地表水仅占0。35%,全球竟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均每天发生与水有关的病65万起,每天要夺去2。5万人的生命……。

  人们乱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类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过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变成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蛇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严重,每年仅我国就损失粮食几十亿斤。

  我国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贵,被人们称为“软黄金”,由于人们乱捕乱杀,已濒临灭绝。

  江、河、湖、海受废物、有毒化学物、泄油及其他污染物造成的祸患正在威胁人类。鱼类、海洋生物减少,甚至有些湖成为死湖。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光拉肚子病例每年就有十亿。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5)、有感情的读第4段:同学们,这些图片资料的确让人触目惊心哪!为什么会这样?人类的这些行为你认为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愚蠢)为什么?(因为破坏了自然资源,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此时,你有何感受?(悲愤)请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齐读第4段。)

  (6)、小结:是啊,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由于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遍体鳞伤,体无完肤,这是人类的悲哀呀!

  (四)问题四:人类真的不能移居吗?

  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理解宇航员为什么会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吗?人类如此疯狂的破坏自然资源,破坏地球,那地球的出路何在?我们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也许有人会说:宇宙不是大得很吗?当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搬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呀!

  1、人类真的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吗?能不能?为什么?

  2、出示句子齐读:“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少”是什么意思?也许有同学要说,不是只说40万亿千米以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吗?那40万亿千米以外呢?也许会有的。没错!我们不能否认有这个可能。

  可是,“40万亿千米”有多远?你们猜猜看。如果坐飞机去要飞多少年?坐宇宙飞船去呢?

  (坐飞机要飞600万年,坐宇宙飞船航行,要走4万2千年,也就是说,到有那么一天,地球没有什么地方可供我们人类居住,再也没有资源可供我们人类享用了,当你们的爸爸妈妈含着眼泪把你们送上宇宙飞船,希望你们到别的星球去另立国家的时候,就是把你们送上了长达4万2千年的里程,你们能到达吗?就算有长生不老的药,我们有那么多的燃料供宇宙飞船航行吗?(没有)所以说我们能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可能有同学会说:科学家们不是说可以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吗?那人类不就可以移居了吗?能不能?请女同学读读第7段。同学们,建造移民基还只是科学家们的设想,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实现?谁也说不准。再说,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3、小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至今为止,已有100多位宇航员有幸去过太空,当他们伫立太空,回望这个生养我们的地球的时候,他们都会在心里发出同样的感叹——出示句子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四、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出路!请全班同学起立,让我们一起从心里呼喊——齐读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面对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面对这位饱经沧桑的妈妈,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每一个有智慧的人,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在思考,你们也一定有话想说。你想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点什么?

  2、师: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齐读:只有一个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齐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2、作业:出示灯片: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7

  一、队会目的:

  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主题中队会,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二、队会准备

  1、选定主持人,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排练;

  2、拟订倡议书;

  3、布置黑板。

  三、队会程序

  (一)宣布开始

  (二)报告人数

  (三)出旗

  (四)中队会开始

  主持人:二 (2)中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我们爱祖国,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我们爱祖国,爱祖国的一草一木;

  我们生活在碧水蓝天下,

  我们生活在壮丽山河中。

  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这里是我们生活的乐园。

  我们愿意用勤劳的双手,

  建设我们绿色的家园。

  青蛙、小树:“主持人姐姐,主持人哥哥,还有我们呢?”

  主持人:“你们是——”

  青蛙:“我是青蛙,清清的小河是我的故乡……”

  小树:“我是小树,碧绿的山坡是我的家园……”

  主持人|、青蛙、小树:“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保护这美丽的世界吧!”

  主持人:下面请听拍手歌。

  1:表演《拍手歌》

  青蛙:“呱、呱、呱……”(声音嘶哑,喘不上气来)

  主持人:“咦?小青蛙,你怎么了?”

  青蛙:“唉,一言难尽啊,看了小品《青蛙的诉说》你就全明白了。”

  2:表演童话剧《青蛙的`诉说》

  主持人:下面我们休息一下,广告之后请继续观看。千万别走开啊!其实广告也精彩。

  3:请看公益广告表演。

  同学们,看了这两个节目,你有什么想法?我们作为大自然的小主人,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自由发言(如何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我们的环保小队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4:请看三句半表演:《环保小队的秘密活动》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特别是我们每个同学的家庭在*时的生活中,是否做到了保护环境呢?

  5:下面请看表演《砍树》。

  小品:《砍树》

  小树:“谢谢你,我们得救了!”

  主持人:“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有奖小问答:植树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6:请听诗朗诵:《春天里,我们去植树》

  主持人: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小树长大了,看树林里又飞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鸟。

  7:请欣赏舞蹈《小鸟,小鸟》。

  我们少年儿童应该从小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爱护绿化,爱护动物,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使她更加美丽,更加年轻。

  8:我们班委会拟定了一份倡议书,请看《倡议书》。

  (五)辅导员讲话

  地球只有一个,如果她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因此,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同学们今天自发地组织了这次活动,老师非常愿意参加到你们之中,做环保小队的一员,以我们的小行动保护大地球。

  (六)呼号、退旗,宣布中队会结束。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8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斜、“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二、说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三.实践

  1、结束本课之前,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并交流,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

  (1)制作一张环保手抄报;

  (2)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3)做一次环保小宣传。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走向生活,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四、说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时,我凭借中央电教馆资源共享库中查询到的有关地球的各种资源,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远教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建构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台,让学生能在多种教学媒体的情趣氛围中,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准备:

  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同学们都会唱吧!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

  2、揭示课题

  你们唱得真好,是呀!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今天我们学*只有一个地球。

  二、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三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谁来读。(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球,你看,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谁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

  (1)表面积只有5.1亿*方公里。

  (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6、就是这样一个星球(齐读知识点)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学生点击进入录像《地球妈妈》)。要求:边看边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7、看完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8、的确,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

  这句话该怎么读?(练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34)自然段

  1、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你能说说她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指名说)

  2、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向她的孩子呈献出来,有广袤的沃土,长出金灿灿的粮食和白生生的棉花;有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还有江河湖泽、大洲大洋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3、请同学们读课文3、4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点击:小助手,让它来帮助你学*。

  4、你想更多地了解地球资源的知识吗?你可以点击小灵通,老师已将有关资料及相关网址放在小灵通网页上。你可以查阅资料,将你最想说的放在显示屏前,然后结合课文,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交流讨论。

  5、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很痛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思格斯早说提醒我们(出示:***的格言。齐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当中,对于每一次这关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的.。)

  四、讲读课文(57)自然段

  1、可是***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清醒,他们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文6、7自然段,也可以进入小博士了解更多的有关宇宙空间、火星和月球的知识。

  3、交流讨论。

  4、小结。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五、讲读课文(89)自然段

  1、引读宇航员的话。(引读出示)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我们还有希望,点击看录像《新的希望》。

  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正如片子中所说,我们还有希望,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保护地球,所以我们要(引读出示: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打开我的心声,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看一看。

  集体评议。

  2、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写了一句话,我想这一句话一定不能完全表达你的感受,你想说的一定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将它写下来,可以在网上发表,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也可寄到教师的邮箱中,让老师来看一看你的心声。

  3、总结。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 “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从而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理念

  1、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以自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自主实践的方法进行生字识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运用对照比较、社会调查、指导朗读、感官刺激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自由畅想等多种学*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得等几方面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那么同学们绝对地球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谈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只有一个地球》,了解我们这位无私的母亲。(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这篇课文。

  2、读了课文,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心里有什么感受?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想问一下大家,那文中的宇航员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地球的可爱与易碎表现在哪里呢?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三、自主研讨。

  1.汇报交流

  同学们刚才的学*非常投入。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探究,说一说你们的感受。

  美丽又渺小:

  (1)、说说看,你从哪里读出了“地球的可爱”?

  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1)为什么可爱?

  (2)再给大家读一下这句好吗?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眼前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地球的可爱?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这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什么感情?(赞美,写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

  (5)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比喻、拟人。表达上通俗易懂,有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6)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是地球赋予万物以生命,是地球养育了万物生灵。)

  是的,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现在谁再来读这一句,说说该怎样读这句话?(赞美、热爱等)全班同学带着你对地球的赞美和热爱一起读!

  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地球的渺小?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就象一叶扁舟。

  (2)半径6300千米(小而可爱,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有理由就行。)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学*了上面这一部分,我们了解了地球。但是大家又知道地球对人类的贡献吗?我们来学*下面这一段,了解地球给了我们什么。

  (1)地球无私地向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找到书上的句子一起读一下。

  结合上面所学的,地球的可爱还体现在哪里?(无私和慷慨)

  无私、慷慨在这句话里该怎样理解?(地球有多少资源,她就愿意向我们人类提供多少资源。这就叫做“无私”,这就叫做“慷慨”)

  (2)除了矿产资源,地球还向我们提供哪些自然资源呢?

  (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3)这些资源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中,谁会这么无私,这么慷慨?只有我们的地球母亲,只有母亲才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无私而又慷慨地对待她的儿女。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表达吗?(学生自由表达)

  (5)我听到了你们对地球母亲的感激崇拜之情,听到了你们从心底发出来的赞叹。 让我们再回到这一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们,突出感情的赞美一下我们的母亲吧。

  地球易碎: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它慷慨,无私地为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我们是应该好好的爱护她。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下面我们学*第四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人类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这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举例子)是的这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易碎。

  (2)还能从哪儿体会出地球的容易破碎?

  (3)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生态灾难。

  (4)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中 “本来”是什么意思?(原先,先前)

  原先是什么样的?那么现在呢?(可再生的资源已经遭到破坏。)

  这一系列生态灾难是怎么造成的?(认为的)

  你从哪看出了这一切都是人为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老师这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每天地球上共有12亿到15亿千克垃圾产生

  每天地球上有75个物种生物灭绝

  每天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每日减少160种的速度在不停地消失

  每天地球上有288000*方米森林被毁掉

  每天地球上由于空气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引起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病、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等引起的死亡人数*均为304人,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7亿美元

  每天亚马逊热带雨林有8万公顷热带雨林被消灭,这意味着维持各种生物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热带雨林的消亡使每天至少消失一种物种

  看了这段话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痛心,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一下这段话,注意读出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实用5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 1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这篇文章的特点是语言朴实、流畅,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又饱含着深情。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我们山里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我只能让他们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而老师则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建构的“支架”,从而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信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二、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伙伴中的首*。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通过影象让孩子们观察太阳系,让他们对了解太阳系了解地球产生兴趣。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同时播放影象,把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幻灯片,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一些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 2

  一、课文内容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学*本课之前学生就已经接触过多篇说明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绝大多数同学熟练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对说明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也都有所了解。对于“环境保护”这一类的题材,学生在社会宣传,校内活动,科学课以及课外阅读中都有比较广泛深入的接触,所以学生在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方面较为容易,在理解体会“结论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这一论证方法上面稍显吃力。

  三、教学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4.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关键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课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保护地球”这一结论的。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学,检查字词

  1.这节课我们学*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教师导:“只有一个地球”,所以xxxxxxxxx。

  (预设并板书: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同学们齐读课题的过程就是喊出口号的过程,加之在预*时学生已经通读过课文,此处就自然地带出了作者的“呼吁”,直入主题。)

  3.同学们非常会读书,能从题目推想到作者要呼吁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词语,哪个容易写错、哪个容易读错?词语的意思你是否都弄明白了。

  晶莹包裹摇篮和蔼可亲矿产资源映入眼帘

  慷慨提供贡献滥用基地目睹即使渺小

  4.指导书写:莹蔼慷慨裹(形*字:褒衷衰哀衮)

  5.强调读音:映入眼帘提供滥用即使。

  6.理解词语。

  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

  渺小:非常微小。

  (设计意图:扎实字词基础,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惯。)

  二、抓关键句,梳理内容

  1.出示课后第一题。

  (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逐段批画关键句,注意抓住要点不遗漏。

  (2)第1、2自然段关键句。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要点:美丽渺小)

  (3)第3、4自然段关键句: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引导认识:自然资源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矿产因为人类不加节制的开采,必将加速枯竭。可再生资源因为人们滥用化学药品,不但不能再生,而且威胁人类生存。)

  (4)第5、6、7自然段关键句: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引导认识:在一定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建造移民基地也不可行。)

  (5)第8、9自然段关键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引导认识:引用宇航员的感叹,以假设式的递进写出人类的选择只有这一个)

  (设计意图:扎实字词基础,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惯。)

  2.集体交流讨论,明确主要内容。

  随着学生讨论,相机出示:

  (1)地球美丽但渺小;

  (2)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

  (3)目前,人类还无法移居其他星球;

  (4)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和明确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为体会各要点关系做铺垫。)

  三、厘清每段内容,体会内在联系

  以上四个内容,作者最想说的是哪一个内容?这个呼吁,也可以叫作“结论”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第9自然段: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一部分,请2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1、2自然段。同学们一起说说,课文从哪些地方写了“地球美丽又渺小”?

  (引导认识:从宇航员的视角,抓住颜色、形状等特征描写地球的美丽,接着以列数字的方式说明地球相较于宇宙而言是渺小的。)

  其余的三个方面,作者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默读课文,自主批画。

  集体交流,聚焦:

  第二部分从“自然资源有限”感悟“只有一个地球”。文章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与“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两方面入手,描写了地球资源面临的危机:首先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因此,“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另外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本来可以再生的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再生”,还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人类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另外,从“但是”这个转折句前后可以看出自然对人类的态度是“无私的、慷慨的”,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不加节制的、随意毁坏、不顾后果的”。

  第三部分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这里需重点引导学生理解“40万亿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过举例,以目前一般飞机的飞行速度来估计,40万亿千米大约需要600万年时间才能到达,同时要强调对“至少”这个词语的理解,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从而使学生明白:就算有适合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也无法到达,因此,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而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种种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况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第四部分联系实际,提升情感,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抓住“可爱、容易破碎”再次体会地球的“美丽、无私”与人类的“丑陋贪婪”,体会作者说明事物,表达情感从“感性——理性——升华情感”的手法。

  课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结论的:

  内容上,作者首先写宇航员介绍太空看地球美丽壮观的样子,通过列数字和同整个宇宙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地球是渺小的;然后通过地球是无私、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的典型事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接着以“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的问题,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宇航员的感叹令人为之一振,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不能再破坏地球的资源了,进而得出结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逻辑关系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相关的内在逻辑,前者是依据,后者是结论。使得作者的呼吁经过问题的说明,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表达情感方面,从“感性——理性——升华情感”,首尾都以宇航员的视角,同时也是看待问题的最高视角,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语言,体会特点

  1.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批画句子,进行佐证?

  (大量采用说明方法;多种修辞或描写或抒情;连词的使用;句式的变化)

  2.集体交流,感受课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以及生动的特点。

  以下为预设: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展开想象。“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晶莹的球体”可以感受到,在宇航员的角度看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也更能够体会“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繁衍的地方,地球与世间万物是不可分割的,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矿物资源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地球上矿物资源生成非常不易,而且是有限的,提醒我们珍惜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前是可以再生的,但由于人类的破坏,变成不能再生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5)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说明即使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能实现,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6)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结尾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同时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效果。聚焦课文中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表达的妙处,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二、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

  1.说一说:读下面的句子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就“破坏环境”“滥用化学品”现象进行自由地表达交流)

  2.设计环保宣传语。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 3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文脉,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明白保护地球的原因及做法。

  2、随文学词,掌握“裹着、渺小”等9个词语,了解汉语言的丰富。

  3、在初步运用中感悟说明性文字,掌握规范化的语言。

  【教学准备】

  投影片、VCD《保护生态环境》、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1、(板书:猜谜)想猜吗?谜语是我国一种经典的文字游戏,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现在还有许多人用它来训练思维。请读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评:一猜就准。)(学生板书:地球)

  2、投影出示地球: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怎么知道的?

  小结: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电视、书籍、网络等都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大家得多和它们交朋友。

  3、今天学的课文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这是为什么呢?读了课文,我们就能全面解开这个谜。

  二、据意读文,随文学词,解决问题

  1、明确读文要求:

  ⑴根据段意朗读相应的段落,投影出示段意:

  第一段:地球在宇宙中十分渺小,而人类的活动范围更小。

  第二段: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

  第三段: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第四段:号召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⑵划出生字词。(词语学*中,生词学*最重要。)

  ⑶像课题一样给每段列个小标题。

  2、请学生朗读段意。

  3、每位学生根据段意找到相应的段落,用“//()”表示。

  4、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每组请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比一比,哪组读得最棒,棒的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5、师组织学生相机学*生词:

  第一段:裹着:师范写,解说,衣字中间夹个果。能换个其它词吧?(披、包、穿)。“纱衣”指(大气层)为什么不直接说成大气层呢?(为了美)美美地读。还有表现地球美的句子吗?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教师想想一首诗:《大自然是人间的乐园》:

  大自然是人间的乐园,

  草原、河流和山谷,

  森林、小路和稻田,

  好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草地上,跑来跑去的是小白兔,

  树林里,跳来跳去的是小松鼠,

  快乐的小鸟忙着跳舞,

  生活在大自然里的人们真幸福。

  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信吗?A信!为什么信?书中找理由。B不信!是作者写错了?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就显得渺小了。如果把阶梯教室看成一个大宇宙,那么,地球是什么呢?

  (说明: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扁:多音字。读piān,还有个读音:biǎn,组词。

  第二段:矿物资源:举例说:金、银、铜、铁等。它是一种有限资源,开完了就没了。为了合理地开采,我国去年就关停了大量的小煤矿。

  恩赐:赐,*舌音。研究这个字:“贝”,古代用贝壳做货币(钱);“易”,易手,就是从你的手里到人别人手里。所以“赐”的意思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恩赐原指古时皇帝给下属赏赐,现泛指因可怜而施舍。所以汉字博大精深,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汉语已成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

  慷慨:师范写。大方,不吝啬。

  贡献:读一读。

  滥用:与“乱用”比较。滥用,用得太多,没有节制地用;乱用,没有选择地用。如你感冒了,医生叮嘱你每顿吃两片速效感冒胶囊,你为早点好,一天吃10片,这就叫滥用;如果你用的不是速效感冒胶囊,而是泻利停,这就叫乱用。

  威胁:胁是月字旁。协作的协是十字旁。

  第四段:

  ⑴目睹:就是看到,所以睹是目字旁。

  ⑵组织列小标题,板书:

  范围很小、资源有限、难以移居。

  ⑶组织抄写生词。

  ⑷组织回答: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呢?还有别的理由吗?

  (地球美丽壮观、人为破坏。)

  三、联系课文,凭借认识,拓展延伸

  1、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你能给它定个主题吗?例如我国申办2002年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善待地球)

  2、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呢?

  (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爱我家园》。)

  3、组织观看VCD《保护生态环境》。

  四、课外作业

  1、抄记生字词,想一想,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它们。

  2、阅读《环境教育》、《自然》

  【板书设计】

  范围很小

  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

  难以移居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 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

  2、理解题意。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二、尝读课文,读中自悟

  1、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边读边用笔做上记号。

  2、生再细读课文,进一步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这个问题。

  三、师生共悟,深层理解

  小组选定代表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重点语句,弄清楚一下知识点:

  1、地球渺小

  重点语句: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

  占其中的五分之有一。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1)师简单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展示课件1: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不加节制地

  开采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枯竭,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用煤价格的不断上涨了解资源

  的有限性。

  (3)展示课件2;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会造成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生态灾难”。

  (4)回到课文,感情朗读3、4自然段。师问:你从这两自然段

  中明白了什么?

  (5)展示课件3:“地球的自述”,在画面解说中,让学生感受到

  满目疮疼、伤痕累累的地球,已经不再永久造福于人类了。用“我虽已伤痕累累,但人类还会治好我的。”作结尾。

  3、无法移居

  师讲述“40万亿公里”需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xx公里的速度,估算要飞行20万年。

  生在朗读中体会“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四、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创设情境,深入理解地球知识

  课文学得非常好,我们来表演一个关于保护地球为主题的“实话实说”节目。老师当主持人,分别请“环保局长”、“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宇航员”、“企业老板”当嘉宾,其余同学当现场观众。

  1、主持人创设问题,嘉宾与观众互动解答:

  (1)、请问宇航员,你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模样?你有什么感想?

  (2)、请教地质学家,地球上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就是说用完了,它可以再生出来。哪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水资源是怎样再生的?大气资源呢?森林资源呢?

  (3)、请教环保局长,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动物资源都可以再生。既然可以再生,那我们就可以随意一点,为什么还要提保护啊?比如水资源。大气资源为什么再生也困难呢?(大气层充满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大气中充斥二氧化碳、硫化物,会使雨水变成酸雨)

  (4)、请教地质学家,人类生活了上百万年了,资源还在不断开采,怎么能说地球资源有限的呢

  三、回归整体,感悟写法:

  1、指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

  读了课文,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句子:

  出示: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读读这两个句子,关注一下带点的词语,你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明白: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还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2、其实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还很多很多,你可以仔细读一读,找一找,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严谨。

  3、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引导学生明白:一是继续体会用词的准确,二是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地球是可爱的,她无私地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奉献自然

  资源,但如果人类“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会走向破碎。

  出示资料: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

  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人类最大的麻木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脆弱,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珍贵。你作为他的孩子一定有话想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学生写对地球母亲,或对人类,或对自己说的话。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 5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2、知识与技能:

  ⑴ 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⑵ 领悟文章的思想进行小练笔,培养同学学*语言的能力。

  ⑶ 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同学自主选择、自我评价、协作参与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同学受到保护环境、维护地球的教育,懂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爱,同时有多么脆弱。

  【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既是一篇很有科学性的说明文,又是一篇语言文字十分优美的文章。一方面它从地球上可供人类生存的范围非常有限、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地球人类将别无出路等角度说明不能再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了,呼吁人们维护地球、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另一方面文中描写地球美丽的优美词句让同学积累了更多的语言,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1、教学重点:

  让同学明白为什么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再破坏资源了;为什么破坏了地球将别无去处。

  2、教学难点:

  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同学更加深刻认识目前地球面临的危机,从思想深处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

  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手段,改进教法,激发同学的学*兴趣。把许多真实的、具有震撼力的画面摆在同学面前,不必教师多做分析,同学联系实际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布置在六年级第一学期,同学在以前的学*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身手,如预*,自同学字、新词,查字典等。所以在课前可以布置同学充沛预*课文,这样便给课堂留出更多的时间加强能力训练,比方本课的朗读、说话、写小练笔训练。

  六年级同学也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在网络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同学的自主学*能力,还使他们在查找资料,学*课文中扩大知识面,提高学*兴趣,品尝探索的乐趣,收获的快乐。

  新课标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让同学更贴*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中感悟。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利用CAI的优势,让同学通过生活实际中的各种现象来感悟生态环境的破坏。

  【教学媒体设计】

  电子相册导入新课动画录音在愉快的氛围中把同学带入课堂教师点击“电子相册”按钮2分钟。

  地球风采感知美丽的地球登陆网站利用指定网站上地球的一些精彩图片,创设情境,唤起同学情感同学点击“地球风采”按钮3分钟铅笔同学有感情朗读文本、交互让课件工具代替钢笔,培养同学良好的阅读*惯同学点击“铅笔”按钮2分钟计算器计算全球人均活动范围文本、交互充沛利用媒体,既能让同学在数字上感知,又能保证课堂时间同学点击“计算器”按钮1分钟自学学*三、四自然段文本、交互、登陆网站让屏幕代替课本,吸引同学注意力,并能随时登陆上指定网站解决难点同学点击“自学”按钮6分钟反馈同学自学结果网络广播让同学展示其学*思维过程教师机监控广播某同学2分钟救救地球感知地球上的生态灾难文本、交互、登陆网站媒体中的图片、指定网站充沛调动起了同学的情感同学点击“救救地球”按钮3分钟计算器人类从地球到别的星球需多长时间文本、交互利用数字充沛说明人类除了地球别无去处同学点击“计算器”按钮1分钟电子相册《热爱地球妈妈》动画录音与导入呼应,并使同学的情感得到升华教师点击“电子相册”按钮1分钟课外拓展查询资料库,为小练笔作准备文本、交互、登陆网站同学自主选择共享资源同学点击“课外拓展”按钮1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2分钟,利用苏亚星在网络上打开教师课件,出示电子相册。

  2、上课后:

  同学们一定还在回味刚才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所听到的那活泼、愉快的旋律吧。这首歌的名字叫《热爱地球妈妈》,它告诉我们要保护美丽的大自然,维护地球,维护生态环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讲述同样内容的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

  3、齐读课题:

  问:在读题时,我们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4、再齐读课题。

  二、学*第一局部

  1、过渡:同学们一定对地球的全貌充溢了好奇,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做一回宇航员,一起来领会一下地球的风采。

  (同学操作网上浏览。)

  2、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3、课文把地球描绘得如何呢?

  同学操作: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运用课件中的铅笔工具,把课文中描写地球美丽的语句画出来,并反复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操作:教师网上浏览,相机指导。

  4、交流:

  利用苏亚星把指名同学的操作结果调至全班同学的桌面上,全班同学一起参与交流,并进行品读。

  5、交流地球的另一特点──渺小:

  同学操作:利用课件中的计算器计算,同时利用课文中所给出的数字,“地球的面积有5.1亿*方公里,而适合人类居住的陆地只占地球的五分之一”,现今全球人口有70亿,算出每人占面积多少*方公里。

  6、通过计算,你认识到了什么?

  7、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却载着70亿人类,人类的安危全系于这叶小舟。那么,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对待这生命之舟的呢?

  三、学*第二局部

  1、同学自学3、4自然段:

  同学操作:

  ⑴ 自由读3、4自然段:

  考虑: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⑵ 什么叫再生?

  ⑶ 提示:如文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点击“再生”,上指定网站,并结合实际了解资源再生过程。

  2、教师组织同学汇报自学效果。

  3、教师小结(网络操作)。

  同学操作:

  ⑴ 同学登陆进入“救救地球”。

  ⑵ 同学自主选择观看各种有关资源破坏的图片、网站。

  ⑶ 选择最令你惊心动魄的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4、网上交流:

  网上展示指名同学的桌面,让同学练说。

  四、学*第三局部

  1、你们说得这么可怕,然而“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指名说)

  2、做个假设:

  在离地球40亿公里处发现有一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利用四年级学过的课文《太阳》中学到的知识:太阳离地球1.5亿公里。人类乘飞机到达太阳需二十年,那么,人类要飞到离地球40亿公里处需要多长时间呢?

  同学操作:利用计算器计算。

  3、发现需要用三、四百年的时间,所以人类要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4、引导再读课题:所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五、假如我们人类在这唯一的地球上再任意破坏,后果则不可思议

  地球这个生命之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将无处容身。所以,请大家爱我们的地球吧!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来唱出我们的心声。

  教师操作:网上放音乐《热爱地球妈妈》。

  六、延伸课题,准备小练笔

  1、为了我们人类,对于这唯一的地球,我们不得不维护。那么我们将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做呢?(同学网上畅谈)

  2、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身的金点子化成一篇篇富有号召力的文章。

  3、同学操作:网上搜查作文资料。

  ⑴ 同学登陆进入资料库。

  ⑵ 搜查资料。

  ⑶ 自由练写。

  (这一环节若课上时间不够。可延续到课后进行。)

  4、和录:

  ⑴ 《假如我是环保局长》存有指定网站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和有关环保局长的职责,让同学对其有大概的了解,并写出符合实际的文章。(中国洁净煤技术网)

  ⑵ 《我为母校设计绿化方案》设置了我校新校舍的*面图,并结合一项电脑拼图,以和相关网站,为同学提供写作的各种资料。(上海绿化网)

  ⑶ 《五十年后的家乡》存有各种有关家乡──无锡的网站,对无锡的历史和污染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中国无锡网)

  ⑷ 自定,存有一篇有关《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读后感,供同学学*参考。

  【优秀教案目的】

  培养同学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处置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同学查寻资料,从而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网上互相交流,可以培养同学自主选择、协作参与、发明实践的能力。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5)份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没想、移民、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说明的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2、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记在书上的空白处。

  1、师检查学生字词的读音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2、学生汇报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师生共同梳理,达成共识。

  三、精读课文,感悟中心:

  师过渡:茫茫宇宙中,地球如一叶扁舟,,渺小而不起眼,但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发了感叹,(出尔小黑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全班齐读。

  师: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一)

  ①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为什么把地球称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②师小结:是啊,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那样可爱,那样美丽。我们要赞美它、热爱它。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二)感悟地球的“渺小”,学*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三)

  ①师:为什么说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师:如何理解“本来”?生态灾难会给人类生存带来怎样的威胁?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课外资料举例说明吗?

  ③师小结:人类对待不可再生资源是不加节制的开采,对待可再生资源是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才使地球母亲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与伤害。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你的愤怒和惋惜,让人类清醒吧!

  (四)小结:正是地球母亲无私地养育了人类,但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使宇航员发出了感叹。

  (五)读6、7自然段。明白“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

  理解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注意“至少”这个词。

  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谈想法。

  五、课外拓展

  请班级的小记者、小画家、小作家、小广告设计师……行动起来,为保护地球献出一份力。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 “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从而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理念

  1、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以自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自主实践的方法进行生字识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运用对照比较、社会调查、指导朗读、感官刺激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自由畅想等多种学*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得等几方面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那么同学们绝对地球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谈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只有一个地球》,了解我们这位无私的母亲。(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这篇课文。

  2、读了课文,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心里有什么感受?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想问一下大家,那文中的宇航员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地球的可爱与易碎表现在哪里呢?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三、自主研讨。

  1.汇报交流

  同学们刚才的学*非常投入。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探究,说一说你们的感受。

  美丽又渺小:

  (1)、说说看,你从哪里读出了“地球的可爱”?

  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1)为什么可爱?

  (2)再给大家读一下这句好吗?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眼前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地球的可爱?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这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什么感情?(赞美,写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

  (5)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比喻、拟人。表达上通俗易懂,有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6)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是地球赋予万物以生命,是地球养育了万物生灵。)

  是的,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现在谁再来读这一句,说说该怎样读这句话?(赞美、热爱等)全班同学带着你对地球的赞美和热爱一起读!

  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地球的渺小?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就象一叶扁舟。

  (2)半径6300千米(小而可爱,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有理由就行。)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学*了上面这一部分,我们了解了地球。但是大家又知道地球对人类的贡献吗?我们来学*下面这一段,了解地球给了我们什么。

  (1)地球无私地向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找到书上的句子一起读一下。

  结合上面所学的,地球的可爱还体现在哪里?(无私和慷慨)

  无私、慷慨在这句话里该怎样理解?(地球有多少资源,她就愿意向我们人类提供多少资源。这就叫做“无私”,这就叫做“慷慨”)

  (2)除了矿产资源,地球还向我们提供哪些自然资源呢?

  (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3)这些资源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中,谁会这么无私,这么慷慨?只有我们的地球母亲,只有母亲才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无私而又慷慨地对待她的儿女。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表达吗?(学生自由表达)

  (5)我听到了你们对地球母亲的感激崇拜之情,听到了你们从心底发出来的赞叹。 让我们再回到这一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们,突出感情的赞美一下我们的母亲吧。

  地球易碎: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它慷慨,无私地为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我们是应该好好的爱护她。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下面我们学*第四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人类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这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举例子)是的这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易碎。

  (2)还能从哪儿体会出地球的容易破碎?

  (3)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生态灾难。

  (4)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中 “本来”是什么意思?(原先,先前)

  原先是什么样的?那么现在呢?(可再生的资源已经遭到破坏。)

  这一系列生态灾难是怎么造成的?(认为的)

  你从哪看出了这一切都是人为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老师这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每天地球上共有12亿到15亿千克垃圾产生

  每天地球上有75个物种生物灭绝

  每天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每日减少160种的速度在不停地消失

  每天地球上有288000*方米森林被毁掉

  每天地球上由于空气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引起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病、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等引起的死亡人数*均为304人,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7亿美元

  每天亚马逊热带雨林有8万公顷热带雨林被消灭,这意味着维持各种生物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热带雨林的消亡使每天至少消失一种物种

  看了这段话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痛心,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一下这段话,注意读出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学*地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学*课文,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进而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4、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

  2、理解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产生要精心保护地球的理想并付诸行动。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络教室。

  2、课前布置同学们从图书馆,网络搜集收集有关地球在宇宙中样子的图片以及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被人类随意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题。

  1、谈话:我想考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现在在哪里?

  学生回答。(引到在地球上)

  2、是呀,我们在常熟、在中国、也在地球上。

  板书:地球

  让我们深情的呼唤:地球,你好!

  3、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篇有关地球母亲的文章。

  补完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4、指导读题。

  谈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提出初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③想想课文围绕地球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初读。

  3、检查初读结果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通句。

  ②交流课文围绕地球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相机板书:

  可爱渺小

  资源有限

  人类移居

  精心保护

  三、细读第一、二自然段,感悟地球的可爱渺小。

  1、创设情境:

  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2、交流: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4、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学生交流,映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①请5、6名学生赛读,读出对地球的喜爱和赞美。

  ②引深: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上网浏览。(学生浏览网页)

  ③学生交流浏览结果。

  ④再次进行有感情朗读。

  6、默读1、2自然段,思考还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7、学生交流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的确,地球,这个蕴育丰富多采的生命的摇篮,这个人类慈爱的母亲,她是多么美丽壮观,而又渺小啊!

  四、学*生字新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新词。

  2、搜集人类破坏环境以及移居其他星球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16课《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们对地球有哪些了解?

  3、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点击视频,跟随宇航员一起亲眼目睹我们美丽的,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放录像)

  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4、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又是怎样感叹的呢?谁来感叹一下?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名读——齐读(很有感慨意味深长)

  5、听了宇航员的感叹,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性学*3、4、5、6、7自然段

  1、导入:课文接着讲了资源有限和人类移居两个内容,你对哪个比较感兴趣,请选择一下。(请学生举手了解情况,请学一样内容的学生坐在一起。)

  2、提出小组学*要求

  ①用喜欢的形式读相关段落

  ②组内交流读后的收获

  ③相互质疑

  ④打开相关网页浏览。

  ⑤相互解疑

  ⑥有感情地齐读相关段落。

  3、进行小组学*(问学人类移居的学生,是否赞成移居的观点,并针对自己的观点找依据。)

  4、交流学*收获

  资源有限

  1、一生交流,其他学生补充;一组交流,其他组补充;学*人类移居的学生可随时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发表自己的想法。

  2、指导有感情读3、4、自然段

  个别读,部分学生读,齐读。

  人类移居

  1、师:如果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怎么办?有的人提出移居别处,你怎么认为?

  2、建议来个辩论会。

  把学生分成观点相反的两部分,学*资源有限的学生当观众,可随时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问。

  3、进行辩论

  4、指导有感情读5、6、7自然段

  师:茫茫宇宙,灿烂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世界,因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去处。

  (部分学生读,齐读。)

  三、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忍心看着地球日益遭受破坏而无动于衷吗?你们想为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吗?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2、大家的建议都不错。我们都想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绿色永恒。同学们,请站起来,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把你此刻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用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力量呼吁全人类。(齐读)

  3、让我们向全人类发出绿色宣言。(学生在《热爱地球妈妈》的歌曲声中朗读)

  四、延伸

  1、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环保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就让我们动手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进行一场设计环保公益广告的比赛。(课后)请同学们进入我要留言,在留言版中输入你设计的广告。在周五的赏识教育晨会时我们一起来评比,优秀的将写出来张贴在墙报上,并利用网络进行我们的环保宣传。

  2、如果你学了课文后,还想多了解一些环保方面的知识,老师在主页上提供了两个网站,课后可以浏览。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使学生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 具

  录音机、地球仪

  教 学体 会

  此文知识性较强,指导学生多查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双边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今天我们学*的《只有一个地球》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知识。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范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文章。

  (三)检查预*:

  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音不易读准,教师要重点指导,使学生准确掌握生字的读音

  3、解释词语。

  天际、遨游、映入眼帘、晶莹透亮、纹痕、摇篮、和蔼可亲、璀璨、慷慨、滥用、枯竭、目睹。

  (四)理清文章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地球的?

  2.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

  3.订正:

  第一段(1、2):讲地球很小,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第二段(3、4):讲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有些资源已遭到人类的破坏。

  第三段(5、7):讲在宇宙之中,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是地球。

  第四段(8、9):讲宇航员的感叹,呼吁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五)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段

  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

  学生读课文用笔画一画有关词语,然后讨论出地球的特点。

  (板书:美丽而又渺小)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

  2、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地球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积是5.1亿*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说明地球小,人们活动范围更小。

  (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地球小,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指名读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师小结引出下文。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的、壮观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范围更是很小很小。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但有些人却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够随意破坏的。

  (二)讲读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边听边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画出来。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什么是有限的?

  (有一定的限度。)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其结果如何?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不加节制地开采。结果:矿产资源越来越少。)

  (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结果: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什么是“节制”和“不加节制”呢?

  (节制的意思是限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不加节制就是没有限制,没有计划地随意进行。)

  出示小黑板,解决思考练*的第2题。

  指名读句子,注意黑体字的部分,再举个具体例子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一说。

  板书:(自然资源有限)

  (三)讲读第三段。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地球在宇宙中这样渺小,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说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样的说法能行吗?为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这部分用什么告诉人们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第一,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板书:

  (不能移民)

  教师引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讲读第四段。

  实际上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如果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就别无去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板书:精心保护 造福后代)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第1、2句和第3、4句是什么关系?能试着说一说吗?

  (因果关系。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五)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数据,一层一层地让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知识,告诉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这么一个地球,如果不精心加以保护,那将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的重任。

  (六)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自己学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要畅所欲言,为练笔服务。

  (七)解决课后练*第3题。

  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举例:

  渺小: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群策群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贡献: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一副好的身体,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而又渺小

  “母亲”和“摇篮”?

  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精心保护

  造福后代自然资源有限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 5

  【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感受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情意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合作探讨的意识。

  2、情感欣赏,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的情感。技能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2、明确各种说明方法的用处并灵活运用。

  3、利用网络深化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资源的宝贵和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发展

  【学法指导】

  了解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同学们从图书馆,网络搜集有关资料,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研究一项环保小课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看视屏)――齐说地球你还想叫地球什么?(摇篮、水球、母亲)

  2、我们大家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和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一起,在天际遥望地球吧!(屏示:播放录像,)

  3、揭示课题。

  看了刚才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是啊!地球是如此美丽,同时又是如此渺校据科学家观察推测,在茫茫宇宙的无数个星球中,只有地球这一个星球适合人类居祝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屏示课题:只有一个地球)齐

  读课题。看老师的手势再齐读课题,强调“只有”。

  二、明确目标,理清条理。

  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搜集资料,合作探究。

  1、初步质疑。

  地球美而小这一部分,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过了,刚才也作了回顾。看着板书,这节课你们还想了解哪些问题呢?(生质疑,师引导)

  2、屏示学法指导。

  一是读书,看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这几个方面的知识的;

  二是查一查你们收集到的有关地球资料,看看资料能不能帮助你解决不懂的问题;

  三是合作交流,大家一边读书,一边上网调出已经查找好的资料,和周围的同学议论议论,互相交流一下已收集到的资料的意义和自己的感受;四是汇报成果,学*结束后,每个小组要综合本组的讨论结果,编辑好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选两名代表通过网络传输演示资料给大家,并用慨括性的语言来汇报自己小组的学*情况,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得最主动,最有成效。

  3、分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人类是怎样破坏地球的?

  第二组:地球受到破环后的后果。

  第三组: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第四组: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四、分组汇报,点拨启导。

  1、提出汇报要求。

  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补充。

  2、第一小组汇报。

  (1)引用课文的事例;也可说你身边发生的有关事例。

  (2)教师点拨启导,屏示:常见污染种类的图片、影视资料。

  的确,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人不经意间残害了我们的地球,破坏有限的生态环境,那么,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3、第二小组汇报。

  (1)引用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

  (2)教师点拨启导(屏示:资源有限),补充播放有关录像。

  4、第三小组汇报。

  (1)辩论“当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人类可移居别的星球。”

  (2)学生引用课文和查找的资料说服“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真的别无去处。”

  是啊,地球母亲无私的养育着我们,精心的保护着我们,曾经是那样的

  美丽壮观,那样的和蔼可亲。但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泣,这哭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播放课件:地球被污染)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我为人类感到惭愧,我们太对不起我们这位伟大的母亲。

  地球母亲您真是太伟大了。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宇航员的那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然而又太容易破碎了。”

  5、第四小组汇报。

  概括总结课文内容:地球是可爱的(屏示:可爱);再结合第一二两组的汇报说明地球又是容易破碎的(屏示:易碎)。

  五、联系实际,落实行动。

  看着受伤的母亲,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在的母亲,此刻重温她昔日的美丽,你的心情怎样?要保护地球,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学们,你们准备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呢?(生讨论、汇报)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几年,世界各国都呼吁环保,看人们已经行动起来了(有选择的播放课件)

  联合国委员会发出了呼吁,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制定了各种环保纪念日(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六、提出口号,宣传环保。

  作为小学生,作为环保小卫士,我们不仅要自己注意环境保护,还应该向周围的人们宣传环保,让更多的人一起来保护地球母亲,保护我们的家园!宣传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有宣传口号。请大家想一想,哪些宣传口号简洁好记,震撼人心?你们可以把自己想好的口号打在自己电脑的屏幕上,传给大家.我们来比一下,谁的口号有号召力,有创意!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屏示:精心保护,造福后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些宣传口号吧,让保护地球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

  七、选择作业,课堂延伸。

  1、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一封信。

  2、画一幅环保的宣传画。

  3、学*了课文请说说自己的感想。

  4、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树、一块煤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5、朗诵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其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课文通过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孝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孝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毁坏后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这几个方面,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等,并为学生提供地球的奥秘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紧紧围绕“地球的样子”“地球孝人类活动范围斜“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和“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妆这几个方面介绍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有关知识:我国的森林资源危机及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我国生态环境的几个数字及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1的感叹的意义了。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我们身边环保、生活实际来谈体会,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一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整理搜集到的有关地球奥秘的资料,办一份小报,这样不仅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学生理解宇航员说的这句话不够全面,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