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公顷*方千米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与*方米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标杆与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2.什么是1*方米?什么是1*方分米?什么是1*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方厘米.)

  3.1*方米=( )*方分米

  3*方米5*方分米=(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1500*方厘米=( )*方分米

  二、学*新课.

  1.谈话引入

  计算一般物体的面积有*方米、*方分米、*方厘米.今天我们要学*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2.公顷的认识

  (1)教师谈话:计算土地的面积有*方米和公顷.1*方米有多大,大家都知道了,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方米.那么1公顷有多大呢?咱们去实际测量一下.

  (2)实际测量

  带领学生到操场,先量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说明这么大的土地是1*方米。

  再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提问学生这块土地有多少*方米?让学生在这块土地四周看一看,这么大是100*方米.然后教师说明100个100*方米这么大的土地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3)公顷与*方米之间的关系

  回到教室,教师提问,唤起学生的想象:

  ①刚才在操场第一次围出的正方形有多大?它们的边长是多少?

  ②第二次围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教师板书:100*方米)

  ③1公顷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100个)

  ④1公顷有多少*方米?你是怎样推想出来的?(100×100=10000)

  教师板书:1公顷=10000*方米

  教师说明:教室的面积一般有50*方米,200个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1公顷=10000*方米,那么2公顷等于多少*方米?

  30000*方米=( )公顷

  (4)练一练

  4公顷=( )*方米 50000*方米=( )公顷

  3.教学例题.

  (1)教师说明:丈量土地时,一般用米做长度单位来丈量,算出面积是多少*方米之后,再换算成公顷.

  (2)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提问:

  ①长方形面积怎样求?

  ②怎样由*方米换算成公顷?

  由学生列式计算.

  (3)练一练.

  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全体学生在本上做,由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提问学生怎样想的?已知正方形边长,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换算成公顷?

  三、巩固反馈

  1.课内练*

  (1)北京的*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 )*方米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720000*方米,合( )公顷

  2.课后练*

  (1)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它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7公顷=()*方米 60000*方米=()公顷

  (3)一个飞机场新建一条跑道,长250米,宽80米。占地多少公顷?

  板书设计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例.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250×120=30000(*方米)

  30000*方米=3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

  土地面积单位有:*方米、公顷

  1公顷=10000*方米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因此,新课前复*面积的概念、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1公顷有多大有个具体观念,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推算.因此,通过实际活动,实地观察、具体推算,帮助学生建立具体观念.实际观察分三步:先观察1*方米有多大;再观察100*方米有多大;再想象100个这样大的正方形土地就是1公顷.这样由小到大便于学生建立具体观念.

  回到教室后,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刚才在操场实际操作的想象,推算出1公顷=10000*方米.这样教室内外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加深实际观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利用教室内学生思想容易集中,推算出公顷和*方米之间的关系,容易记住.

  新课中通过例题说明公顷在实际中应用,计算出面积是多少*方米后,再换算成公顷.

  在巩固练*中通过计算*广场和故宫的占地面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公顷*方千米教案2

  教学内容:

  p.82、83的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方千米;发现*方千米与*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

  说说已经学过的几个面积单位,注意从大到小地说。老师板书成:

  公顷(红笔写)、*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问:公顷很特别,说说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其它的面积单位都有“*方”两字,它没有;公顷是其中最大的面积单位,用于土地面积;其它的面积单位进率都是100,而它和*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说说1公顷指的是多大的面积?(要学生熟练地说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二、学*新知:

  1、这节课我们要学*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板书:*方千米

  知道1*方千米是多大么?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回忆“1千米”的长度:选两个熟悉的相距1千米的地方,体会相距1千米是较远的距离。

  算一算:1000×1000=1000000*方米=100公顷

  联系实际想一想它的实际大小:

  约200个操场的面积大小……

  体会:*方千米是一个最大的面积单位,它一般用于一个城市、省、国家等很大的面积。

  2、学*例2:

  读书上的例2,了解“*方千米”所用的地方。

  3、补充:

  *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

  我们太仓的面积:800.906*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38.466*方千米,我们城厢镇面积:185.01*方千米

  指出:我们太仓是一个县级市,面积大约有*千*方千米。

  4、完整的面积单位进率:

  *方千米、公顷、*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只有公顷和*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他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

  三、巩固练*:

  1、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注意书写格式、进率换算。

  2、练一练:

  (1)算一算,注意末尾0的个数。再换算。

  (2)单位换算,指名说说换算的方法,比较圆明园的面积大小。

  (3)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换算方法。

  3、练*十四的部分练*:

  (1)以江苏省地图为参照,估一估其他各省的面积。如可以先从山西省地图中描画出和江苏省差不多大的部分,再估计剩余部分的面积。估计完后,老师报出确切的数据,检验学生的估算能力。

  山西省15.63万*方千米,湖南省21.18万*方千米,云南省39.4万*方千米,海南省3.4万*方千米

  (2)边说边比画出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1公顷、1*方千米

  说进率:100*方厘米=1*方分米,100*方分米=1*方米

  10000*方米=1公顷,100公顷=1*方千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计算机屏幕:问“为什么不是780*方分米?”

  计算机房:一般房间的面积用“*方米”

  香港面积:太仓的面积有800多*方千米,香港比太仓大,应该也是“*方千米”;一个城市、甚至更大的地方面积都要用“*方千米”。

  机场跑道:20公顷

  4、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了解基本情况。

  估一估哪个洲面积最大?然后老师从大到小依次报出各面积,学生记录。

  四、布置作业

公顷*方千米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1*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方千米

  1、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xx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方千米?1*方千米是多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方千米。

  1、告诉学生1*方千米是多大。

  老师直接揭示:*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方千米是多少*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方米。

  填好课本*方千米与*方米的进率。

  3、1*方千米=()公顷

  你能想办法算出*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十四第5题

  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根据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方千米,你能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各是多少万*方千米吗?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十四第6、7题。

  (1)回忆小学阶段我们已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他们分别有多大?

  (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天我们学*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方千米教案4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方米=1公顷

  3、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方千米=100公顷

  三、练*

  练*二十2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公顷*方千米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较大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2.在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方分米=( )*方厘米 13*方米=( )*方分米

  500*方厘米=( )*方分米 4200*方分米=( )*方米

  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

  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广场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方千米(板书:公顷.*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

  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也就是1公顷

  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方米

  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

  2.认识*方千米:

  *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

  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方米。

  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3.*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师:*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师:1公顷=10000*方米,而1*方千米=1000000*方米,那么1*方千米里有多少个1公顷呢?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生:100个,即1*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1*方千米=100公顷

  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方千米。

  4.课件展示: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万)*方千米。

  北京*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 )作单位。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

  3. 5公顷=( )*方米 10*方千米=( )公顷

  20000*方米=( )公顷 10000公顷 =( )*方千米

  6*方千米=( )公顷 50000*方米=( )公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公 顷、* 方 千 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1公顷=10000*方米

  1*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6篇)

公顷*方千米教案1

  第六课时

  公顷、*方千米

  教学内容:

  第84页及练*二十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体会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方千米、1公顷的面积概念。

  2、知道*方米与公顷之间、*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入对公顷、*方千米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建立*方千米、公顷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大小。

  二、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出示课题)

  三、自学反馈,教师点拨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方米=1公顷

  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方千米=100公顷

  四、巩固练*

  练*二十:1、2题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公顷、*方千米

  10000*方米=1公顷 1*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方千米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较大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2.在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方分米=( )*方厘米 13*方米=( )*方分米

  500*方厘米=( )*方分米 4200*方分米=( )*方米

  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

  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广场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方千米(板书:公顷.*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

  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也就是1公顷

  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方米

  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

  2.认识*方千米:

  *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

  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方米。

  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3.*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师:*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师:1公顷=10000*方米,而1*方千米=1000000*方米,那么1*方千米里有多少个1公顷呢?

  生:100个,即1*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1*方千米=100公顷

  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方千米。

  4.课件展示: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万)*方千米。

  北京*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 )作单位。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

  3. 5公顷=( )*方米 10*方千米=( )公顷

  20000*方米=( )公顷 10000公顷 =( )*方千米

  6*方千米=( )公顷 50000*方米=( )公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公 顷、* 方 千 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1公顷=10000*方米

  1*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方千米教案3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1.复*常用面积单位,以及进率。

  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前面我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你能从小到大说一说吗?

  (板书:*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师:在现实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1*方厘米?1*方分米呢?1*方米呢?(指甲盖,粉笔盒,电视机屏幕)

  师:我们在学*它们的时候都是借助什么图形研究的?(正方形)1*方厘米是多大的正方形?1*方分米?1*方米?

  (板书:边长1厘米,边长1分米)师:*方厘米和*方分米的进率是多少?100*方分米和*方米的进率是多少?100

  (板书:*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2.课件出示面积单位的填空题,揭示课题。

  师:好了,同学们,请看屏幕,我们一起来填一下这里的填空:(指名学生回答)

  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5()。

  师:你觉得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有1.5什么呢?这里能不能用“*方米”作单位?为什么?(不能。太小了。)

  师:1*方米还没有我们的教室大,这里用*方米显然太小了,所以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明确告诉学生这里填公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板书:认识公顷)

  一起把题目读一读。

  师:那关于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预设:生1:我想了解1公顷究竟有多大。生2:我想知道1公顷有多少*方米。生3:它跟*方米的进率是多少。生4: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1公顷。)

  师:带着这些问题,下面就和老师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吧。

  二、合作探究,认识1公顷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资料,一一看。

  师:齐读文字信息。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觉?这些地方的面积单位都是什么?(公顷)(板书:公顷)

  说明“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广泛应用的,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会用到“公顷”这个单位?(面积较大的,公园、森林等地方。)

  师:在计量较大土地面积的时候,用*方米就不合适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的时候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课件出示: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师:公顷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hm2.

  (板书:hm2)

  过渡语:看来公顷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究竟有多大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我们今天也借助正方形来研究公顷。

  师:这是我们学校的*面图。(大屏幕出示)介绍校门位置

  课件演示:从校门往西到西边栏杆大约100米,接着向北走到一年级底楼办公室后墙大约100米,继续向东走到停车场西面大约100米,再向南到校门口,又是一个100米,现在同学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形状,(正方形)边长是多少?(100米)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课件插入:1公顷)

  现在,你们知道1公顷有多大了吧,请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沿着刚才老师带你们行走的路线在脑子里再走一遍,可以边走边说。

  师:在数学上,我们规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板书:边长100米)那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方米?你能算出1公顷有多大吗?

  师:谁来说一下,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为10000*方米。)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板书:1公顷=10000*方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100×100=10000*方米。)(课件出示:100×100=10000*方米)

  师:1公顷为10000*方米,那么10000*方米也就是1公顷。(课件显示)

  (一起来,把我们得出的结论读一读。)

  追问:2公顷等于多少*方米?7公顷呢?反过来,10000*方米等于几公顷?那30000*方米等于几公顷?90000*方米呢?

  师:反应真快!那你能从中得出公顷和*方米之间的进率吗?一起告诉我。

  (板书:10000.)

  1.练*十四第二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我们来进行小组比拼,看看哪一组反应最快。

  6公顷=()*方米70000*方米=()公顷

  0.8公顷=()*方米9000*方米=()公顷

  每道题目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在做公顷和*方米的单位转换时,你怎么想的?

  生: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就乘以进率,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就除以进率。

  师: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掌声送给他。

  :把*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只要用*方米数除以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把公顷数改写成*方米数,只要把公顷数乘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三、联系生活,体会1公顷大小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了1公顷=10000*方米。那么在我们实际生活中,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下面让我们到实际中去体验一下吧。

  1.算一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经过科学分析发现,我们双臂伸直的距离和我们的身高基本相同,我们班大多数学生的身高都在1.4米左右。那么7个这样的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呢?(课件出示示意图)(有9.8米。)

  师:约等于多少呢?(约等于10米。)(课件出示约10米。)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个由28个同学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有多大呢?(100*方米。)

  师: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是100*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呢?

  (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

  师: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公顷=10000*方米,10000÷100=100(个))

  师: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

  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0个这样的大正方形才是1公顷。1公顷大不大

  (2)师:好,(出示图片)介绍教室长约9米,宽约7米

  快速口算一下我们教室的面积是多少?那么1公顷大约有几个教室的面积呢?用计算器来算一下。(1公顷有159个教室面积大。)

  师:1公顷有159个教室面积大。1公顷大不大?

  (3)出示舞蹈房图片。

  学校舞蹈房的面积大约是*方米。大约多少间这样的舞蹈房的面积是1公顷?

  师:1公顷有50个教室的面积那么大。1公顷大不大?

  (4)出示停车位图片。

  一个车位的标准面积是16*米,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停车位的面积是1公顷?

  师:1公顷有625个停车位的面积那么大。1公顷大不大?

  (5)出示学校食堂图片。

  学校食堂的面积为400*方米,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停车位的面积是1公顷?

  师:1公顷有25个教室面积大。1公顷大不大?

  四、巩固练*,掌握单位换算

  1.试一试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也知道了公顷和*方米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一般用米作单位长度来测量,算出面积是多少*方米以后,再换算成公顷。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指明学生读题:

  一块*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方米?合多少公顷?

  师:这一题,我请一个同学来把题目读一读。

  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先求?自己做。指名学生板演。

  由学生板演列式计算。

  250×160=40000*方米

  40000*方米=4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4公顷。

  师:*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

  怎样由*方米换算成公顷?你是怎样把40000*方米换算成以公顷为单位呢?

  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同学们都做对了吗?做对的举手。

  会了吗?填一填。

  2.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一公顷吗?

  师:会列式的同学举手?直接口答。

  110×75=8250(*方米)

  8250÷10000=0.825(公顷)

  0.825<1

  答: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8250*方米,不到1公顷。

  3.(让学生说说单位间换算的步骤。)大家都说的非常好,下面我就来考一考大家。

  (1)*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占地面积是40公顷,合()*方米。

  (2)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方米。

  师:如果是你,你选什么单位表示这些建筑的占地面积,为什么?

  练*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用公顷作单位计量较大的面积的好处。

  4.在○里填上“>”、“<”或“=”

  8公顷○7500*方米

  50000*方米○5公顷

  300*方米○0.3公顷

  学生说说每题是怎么做的步骤。

  5.一个占地1公顷的*行四边形苗圃,底边长80米,高是多少米?(用计算器计算)

  师:全体学生把题目读一读。

  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你会做吗?

  指名学生说说过程。

  指名学生口答报解题过程,教师课件出示正确答案规范书写。

  6.改错:

  早上,小李离开了面积是90(*方分米)的家来到学校,上楼走进教室,坐到了桌面面积是24(*方厘米)的课桌旁,拿出了面积是(公顷)的课本开始早读。下午4:40,伴着放学铃声,李扬迈着欢快的步子离开了占地面积约5.4(*方米)的学校向家走去。

  五、收获

  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1公顷的实际大小,进率)

  (1)知道了:1公顷=10000*方米.

  (2)学会了:公顷和*方米的互相改写

  六、板书

  认识公顷

  *方厘米100*方分米100*方米10000公顷

  边长1厘米边长1分米边长1米边长100米

  1公顷=10000*方米

公顷*方千米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三、教学难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作业,揭示课题

  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一些面积单位,谁能把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方厘米有多大?1*方分米、1*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4.学生看图,认识公顷。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

  1.初步认识公顷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

  (2)通过学*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

  导学单

  A. 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 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5)学生通过计算100100=10000*方米,明确1公顷=10000*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方米有多大

  推想:( )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 25 米,面积大约 2370 *方米。

  大约( )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 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方米。

  大约( )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

  1*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 )个同学。

  2个课桌面约1*方米,1公顷约有( )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方米,1公顷的面积大约 需( )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 )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三)分层作业,内化提高。

  完成19页第10-13题。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四)当堂反馈,总结反思。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多媒体出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步=5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方米。)

  3、课堂作业:补充*题相关练*

  4、拓展题

公顷*方千米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页例8,练一练及练*三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展台

  探究方案:

  一、自主准备

  1.想一想

  (1)回忆: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边长1(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

  边长1(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

  边长1(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2) 1*方米=(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二、自主探究

  1.读一读

  阅读教材第16页内容,并完成填空

  (1)公顷是用来计量( )的单位。

  (2)边长(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方米。

  2.试一试

  和同学一起,在空地上走出一个边长大约10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大约有多大。

  三、自主应用

  完成练一练:一块*行四边形菜地,底250米,高16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方米?是多少公顷?

  四、自主质疑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你知道今天的学*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交流提升

  (一)回顾整理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学生说一说。

  2.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出示例1图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认识公顷的含义

  1.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学生口答。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得出:1公顷=10000*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来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来到篮球场)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

  4.单位换算。

  交流练一练:这块*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三第10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练*三第11、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结果和过程。

  3.练*三第13题。

  先让学生回忆*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已知道的面积1公顷和底80米写在相应的字母下面,高用□表示,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公顷换算成10000*方米。

  四、总结延伸

  谈话: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公顷*方千米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1*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方千米

  1、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xx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方千米?1*方千米是多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方千米。

  1、告诉学生1*方千米是多大。

  老师直接揭示:*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方千米是多少*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方米。

  填好课本*方千米与*方米的进率。

  3、1*方千米=()公顷

  你能想办法算出*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十四第5题

  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根据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方千米,你能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各是多少万*方千米吗?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十四第6、7题。

  (1)回忆小学阶段我们已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他们分别有多大?

  (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天我们学*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公顷,*方千米教案实用5篇

  公顷,*方千米教案 1

  教学内容:

  书上第84页 公顷、*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公顷、*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1公顷、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方米,1*方千米=100公顷。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1公顷、1*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公顷及1*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个单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巩固旧知,作好铺垫。

  1、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 用打手势表示一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大小。

  3、 填写正确的面积单位

  指甲的面 数学书本的封面 黑板的面

  二、 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出示:(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出示课题:公顷、*方千米)

  三、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方米=1公顷

  4、(1)前面,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着我们来认识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方千米。*方千米也叫*方公里。

  先来猜一猜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方千米?

  (2)1*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你能想象的出来吗?

  (老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方千米=100公顷

  知道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方千米吗?

  小结:在我国960万*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巍峨的高山,有辽阔的草原,非常辽阔壮美。

  四、巩固练*。

  1、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哪儿见过1公顷、

  2、换算。

  2公顷=( )*方米 50000*方米=( )公顷

  2*方千米=( )公顷 4000公顷=( )*方千米

  3、填空

  (1)北京的***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 )*方米。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000*方米,合( )公顷。

  4、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五、课堂总结

  请同学们看黑板,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本》41页

  2、练*二十第2、4题

  板书设计:

  公顷、*方千米

  1公顷=10000*方米

  1*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方千米教案 2

  教学内容:

  P81―85,例1、例2和练*十四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方米、公顷和*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⒉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⒊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⒈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

  ⒉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教学课时2课时

  (1)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

  p.81、82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公顷与*方米之间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面积单位:

  1、板书“面积”,问:面积指的是什么?

  (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图形的大小。)

  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面积是指的“面”的大小,周长指的是边的长短。)

  分别举例:书封面的面积和黑板面的面积。

  2、指出:面积有大有小,所以需要不同的面积单位。已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问:1*方米是多大?(要求学生分别从两方面考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方米;教室地面上的大方块约是1*方米)

  继续同法复*1*方分米、1*方厘米

  复*进率:100

  3、估一估: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是多少*方米?

  一坨一坨地量,估得长约8米,宽约6米

  算一算:8×6≈50*方米

  (提醒:结果要合乎实际,还要方便计算。)

  二、认识公顷:

  1、通过预*,大家已经知道今天要学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说说你知道1公顷有多大?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10000*方米)

  根据第一句话算一算:100×100=10000*方米

  提醒:以前学*的三个面积单位进率是100,现在新学的公顷和*方米的进率是10000;公顷可以用字母“ha”表示

  2、猜一猜:我们的操场面积有1公顷么?为什么?

  (操场的长100米多一点,宽大约只有50米,100×50=5000*方米,大约是半公顷。)

  板书调查的操场面积:4575*方米

  4575*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继续猜:整个学校的占地满1公顷么?你是怎么想的?

  (只要学生说出的想法合理就行。)

  满2公顷么?为什么?

  板书调查好的数据:13970*方米

  问:13970*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

  3、说说你对公顷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我们学校的面积只有1公顷多一点,如果用*方米做单位,很精确,但数较大,不方便。所以在描述一些地方的时候可以用公顷为单位,这样更清楚。

  4、读例1的4张图。

  也可请知道有关情况的同学坐一些简单的'介绍。

  5、读书: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你有什么发现?(以前的面积没专指“土地”,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土地”呢?)说明公顷是个大单位,除了土地之外,没有什么东西的面积可以用它作单位。

  三、巩固练*:

  1、试一试,读题后学生列式计算。指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2、练一练,(1)算出足球场的面积,指导乘11的简便算法;指导规范的答题格式。

  (2)用刚才算的“50*方米”,算一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注意“0”的个数。

  3、练*十四。(1)读题后了解这两个信息,并换算。指出:在整数范围里,*方米换算成公顷就是去掉末尾的4个0,公顷换算成*方米的时候只要在末尾加上4个0;注意进率是10000。

  (2)学生独立填写,指名交流。

  (3)作业:第3、4题

  强调几个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4、讲评预*作业。

  (2)*方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p.82、83的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方千米;发现*方千米与*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

  说说已经学过的几个面积单位,注意从大到小地说。老师板书成:

  公顷(红笔写)、*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问:公顷很特别,说说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其它的面积单位都有“*方”两字,它没有;公顷是其中最大的面积单位,用于土地面积;其它的面积单位进率都是100,而它和*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说说1公顷指的是多大的面积?(要学生熟练地说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二、学*新知:

  1、这节课我们要学*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板书:*方千米

  知道1*方千米是多大么?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回忆“1千米”的长度:选两个熟悉的相距1千米的地方,体会相距1千米是较远的距离。

  算一算:1000×1000=1000000*方米=100公顷

  联系实际想一想它的实际大小:

  约200个操场的面积大小……

  体会:*方千米是一个最大的面积单位,它一般用于一个城市、省、国家等很大的面积。

  2、学*例2:

  读书上的例2,了解“*方千米”所用的地方。

  3、补充:

  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

  我们太仓的面积:800.906*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38.466*方千米,我们城厢镇面积:185.01*方千米

  指出:我们太仓是一个县级市,面积大约有*千*方千米。

  4、完整的面积单位进率:

  *方千米、公顷、*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只有公顷和*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他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

  三、巩固练*:

  1、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注意书写格式、进率换算。

  2、练一练:

  (1)算一算,注意末尾0的个数。再换算。

  (2)单位换算,指名说说换算的方法,比较圆明园的面积大小。

  (3)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换算方法。

  3、练*十四的部分练*:

  (1)以江苏省地图为参照,估一估其他各省的面积。如可以先从山西省地图中描画出和江苏省差不多大的部分,再估计剩余部分的面积。估计完后,老师报出确切的数据,检验学生的估算能力。

  山西省15.63万*方千米,湖南省21.18万*方千米,云南省39.4万*方千米,海南省3.4万*方千米

  (2)边说边比画出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1公顷、1*方千米

  说进率:100*方厘米=1*方分米,100*方分米=1*方米

  10000*方米=1公顷,100公顷=1*方千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计算机屏幕:问“为什么不是780*方分米?”

  计算机房:一般房间的面积用“*方米”

  香港面积:太仓的面积有800多*方千米,香港比太仓大,应该也是“*方千米”;一个城市、甚至更大的地方面积都要用“*方千米”。

  机场跑道:20公顷

  4、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了解基本情况。

  估一估哪个洲面积最大?然后老师从大到小依次报出各面积,学生记录。

  四、布置作业

  公顷,*方千米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1*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方千米

  1、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xx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方千米?1*方千米是多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方千米。

  1、告诉学生1*方千米是多大。

  老师直接揭示:*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方千米是多少*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方米。

  填好课本*方千米与*方米的进率。

  3、1*方千米=()公顷

  你能想办法算出*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十四第5题

  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根据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方千米,你能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各是多少万*方千米吗?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十四第6、7题。

  (1)回忆小学阶段我们已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他们分别有多大?

  (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天我们学*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方千米教案 4

  教学内容:

  P81—85,例1、例2和练*十四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方米、公顷和*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⒉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⒊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⒈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

  ⒉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教学课时2课时

  (1)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

  p.81、82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公顷与*方米之间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面积单位:

  1、板书“面积”,问:面积指的是什么?

  (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图形的大小。)

  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面积是指的“面”的大小,周长指的是边的长短。)

  分别举例:书封面的面积和黑板面的面积。

  2、指出:面积有大有小,所以需要不同的面积单位。已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问:1*方米是多大?(要求学生分别从两方面考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方米;教室地面上的大方块约是1*方米)

  继续同法复*1*方分米、1*方厘米

  复*进率:100

  3、估一估: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是多少*方米?

  一坨一坨地量,估得长约8米,宽约6米

  算一算:8×6≈50*方米

  (提醒:结果要合乎实际,还要方便计算。)

  二、认识公顷:

  1、通过预*,大家已经知道今天要学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说说你知道1公顷有多大?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10000*方米)

  根据第一句话算一算:100×100=10000*方米

  提醒:以前学*的三个面积单位进率是100,现在新学的公顷和*方米的进率是10000;公顷可以用字母“ha”表示

  2、猜一猜:我们的操场面积有1公顷么?为什么?

  (操场的长100米多一点,宽大约只有50米,100×50=5000*方米,大约是半公顷。)

  板书调查的操场面积:4575*方米

  4575*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继续猜:整个学校的占地满1公顷么?你是怎么想的?

  (只要学生说出的想法合理就行。)

  满2公顷么?为什么?

  板书调查好的数据:13970*方米

  问:13970*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

  3、说说你对公顷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我们学校的面积只有1公顷多一点,如果用*方米做单位,很精确,但数较大,不方便。所以在描述一些地方的时候可以用公顷为单位,这样更清楚。

  4、读例1的4张图。

  也可请知道有关情况的同学坐一些简单的介绍。

  5、读书: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你有什么发现?(以前的面积没专指“土地”,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土地”呢?)说明公顷是个大单位,除了土地之外,没有什么东西的面积可以用它作单位。

  三、巩固练*:

  1、试一试,读题后学生列式计算。指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2、练一练,(1)算出足球场的面积,指导乘11的简便算法;指导规范的答题格式。

  (2)用刚才算的“50*方米”,算一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注意“0”的个数。

  3、练*十四。(1)读题后了解这两个信息,并换算。指出:在整数范围里,*方米换算成公顷就是去掉末尾的4个0,公顷换算成*方米的时候只要在末尾加上4个0;注意进率是10000。

  (2)学生独立填写,指名交流。

  (3)作业:第3、4题

  强调几个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4、讲评预*作业。

  (2)*方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p.82、83的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方千米;发现*方千米与*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

  说说已经学过的几个面积单位,注意从大到小地说。老师板书成:

  公顷(红笔写)、*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问:公顷很特别,说说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其它的面积单位都有“*方”两字,它没有;公顷是其中最大的面积单位,用于土地面积;其它的面积单位进率都是100,而它和*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说说1公顷指的是多大的面积?(要学生熟练地说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二、学*新知:

  1、这节课我们要学*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板书:*方千米

  知道1*方千米是多大么?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回忆“1千米”的长度:选两个熟悉的相距1千米的地方,体会相距1千米是较远的距离。

  算一算:1000×1000=1000000*方米=100公顷

  联系实际想一想它的实际大小:

  约200个操场的面积大小……

  体会:*方千米是一个最大的面积单位,它一般用于一个城市、省、国家等很大的面积。

  2、学*例2:

  读书上的例2,了解“*方千米”所用的地方。

  3、补充:

  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

  我们太仓的面积:800.906*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38.466*方千米,我们城厢镇面积:185.01*方千米

  指出:我们太仓是一个县级市,面积大约有*千*方千米。

  4、完整的面积单位进率:

  *方千米、公顷、*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只有公顷和*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他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

  三、巩固练*:

  1、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注意书写格式、进率换算。

  2、练一练:

  (1)算一算,注意末尾0的个数。再换算。

  (2)单位换算,指名说说换算的方法,比较圆明园的面积大小。

  (3)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换算方法。

  3、练*十四的部分练*:

  (1)以江苏省地图为参照,估一估其他各省的面积。如可以先从山西省地图中描画出和江苏省差不多大的部分,再估计剩余部分的面积。估计完后,老师报出确切的数据,检验学生的估算能力。

  山西省15.63万*方千米,湖南省21.18万*方千米,云南省39.4万*方千米,海南省3.4万*方千米

  (2)边说边比画出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1公顷、1*方千米

  说进率:100*方厘米=1*方分米,100*方分米=1*方米

  10000*方米=1公顷,100公顷=1*方千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计算机屏幕:问“为什么不是780*方分米?”

  计算机房:一般房间的面积用“*方米”

  香港面积:太仓的面积有800多*方千米,香港比太仓大,应该也是“*方千米”;一个城市、甚至更大的地方面积都要用“*方千米”。

  机场跑道:20公顷

  4、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了解基本情况。

  估一估哪个洲面积最大?然后老师从大到小依次报出各面积,学生记录。

  四、布置作业

  公顷,*方千米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1*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方千米

  1、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xx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方千米?1*方千米是多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方千米。

  1、告诉学生1*方千米是多大。

  老师直接揭示:*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方千米是多少*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方米。

  填好课本*方千米与*方米的进率。

  3、1*方千米=()公顷

  你能想办法算出*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十四第5题

  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根据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方千米,你能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各是多少万*方千米吗?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十四第6、7题。

  (1)回忆小学阶段我们已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他们分别有多大?

  (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天我们学*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1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应用,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教学中,落实好基础性练*。如以填空形式来完成单位间的换算,强调换算方法的说明及应用。同时,在练*中注意,通过追问突出基本技能训练。如“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公顷,可追问“合多少*方米?是几个学校那么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是1100*方千米,又可追问“合多少公顷?”追问中还可提供北京或者澳门等区域的面积,请学生作比较。

  二、适当调整或增加练*作业的素材,增强学*材料的丰富性。

  在一些具体场景面积的判断或单位选择上,可调整或增加一些当地的、学生更为熟悉的材料,以更好地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进行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公顷”的表象。

  三、增加学*活动的开放性。

  教学中,适度挖掘相应*题的多元价值,扩大*题的开放性,以进一步丰富感性经验。如第7题练*中,当结合1公顷、1*方千米、1*方米的关系完成了人数的估算后,可将“1*方米站的人数”换成其他事物,再来测算。如“1*方米铺方砖几块”,“1*方米摆课桌几张”等等,作为素材,再次练*,不仅强化了土地面积单位间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对1公顷、1*方千米表象的建立。

  四、强调熟悉素材的应用,体现数学的价值。

  例如第8题,在完成了教材提供的6个省、自治区的面积排序后,可将所在省的土地面积与之比较。此外,还可提供一些更接*学生生活的素材,如本省内所辖的地级市的面积等。既让学生了解了所在地区土地面积的信息,又体会了数学的意义。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2

  公顷和*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用到的地方不多,所以学生比较生疏,在教学第八单元单元的时候,感觉这个东西是教不会的,所以1公顷的认识主要是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为主,根据一定的推测,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公顷和*方千米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1公顷的认识不够深刻,主要体现在填空的时候,遇到“故宫的面积大约是40()”时,学生会不自觉的填写*方千米,教学过程中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现在总结如下。

  一、区分好“公顷”和“*方千米”的使用地方

  大、较大这两个词的界定是很含糊的,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0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

  相对于1*方米而言,公顷是较大的单位,它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的,这个时候需要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有别于“*方米”的,所以有1公顷=10000*方米,因为特殊所以进率是10000,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大是相对的,较大也是相对的,因为是相对来说,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会出现混乱,自然会体现在搞不清楚到底该填写公顷还是*方千米了,所以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标准,教学反思《公顷和*方千米的教学反思》。

  在生活中,想要找到这个标准是困难的,尤其是“*方千米”的标准,个人以为应该是建立在行政区划“市”的基础之上,给学生这个标准之后,再让学生去感悟何时用*方千米何时用公顷则有些好转。在一般的情况下,“较大”用公顷,“大”用*方千米,这样的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

  二、在活动体验中建立地级单位的概念

  动脑去想,用眼去看,动手去算是学生学*数学的一般程序,这样的过程本身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对于生本之间需要一个媒介起到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技能。

  动脑想1公顷是很困难的,学生的描述无非是“大”、“很大”,这样的描述是建立在浅表层面的,学生此时并未建立起1公顷的直观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只出现了变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但到底是什么并无确切概念。

  用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并且给出实实在在地拓展,1*方千米的教学难点是体验,学生无法从1公顷的概念类比出100公顷,而在现实生活中,连大人对*方千米的概念也是比较生疏的。

  我想到了数学上的一种思想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方千米的时候,知识形成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辩论、思辨的过程。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3

  公顷和*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学生比较生疏。但我还是打算试一试,本学期就开这节课,几周前我就开始琢磨这课该如何上,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表象,这是一个单元难点,该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还是认为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才能真正建立这一概念,才能准确地去应用。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复*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这几个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了表象)从这几个面积单位再导入到让学生自己设计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纷纷设计出边长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进而认识到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1*方千米=100公顷。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旧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设计新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着实很吸引学生的注意迸发学生的思维。

  紧接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顷和*方千米。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一举两得。“*方千米”实在是太大了,我就从网络上找到了接*1*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宫,

  通过观看航拍故宫视频,视觉冲击进而建立了“*方千米”的表象。

  最后设计了“快乐的二选一”环节,让学生在从今天学*的两个面积单位中二选一来填,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课时的学*内容,也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游戏中学*成长。

  总体来说,对于《公顷和*方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设计和上课的效果,我是很满意的。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中间包含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入浅出的学*,厚积薄发的教学设计,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让孩子们乐于学*数学,感受学*数学的乐趣,让本应抽象乏味的概念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探讨课,我觉得本课我上得很成功。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1

  这节课上让学生感知的比较多,从看例题的图片,到自己说说对*方千米的认识,到揭示新知,再到估计各省的面积,阅读“你知道吗”,学生的脸上不时会露出惊讶的表情,很多惊叹句也会不时的冒出来。我想,学生的数学学*需要借助一个个的阶梯和*台,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所以我很乐意为他们的数学学*作出这样的努力和搭建。

  “公顷”和“*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比较大,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因难。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方米2,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在使学生明确了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之后,教师可以在学生对1公顷形成了表象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0块1公顷的土地,就是1*方千米大。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和想象,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方千米。课上我并没有急于的去完成各种巩固练*。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去想象,再把他们的体验和想象转化成语言,描述出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当然暴露的问题也很多

  (1)当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操场面积时,站着观察的同学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纪律确实不太令人满意。事后我想这是因为老师在不知不觉之中又充当了主角,一个人不停的在说,绝大多数同学仍没有参与,他们探究的兴趣没能得到激发,好奇心没能得到满足,学*就成了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学*形式对学生来说仍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行商量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汇报总结,那样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如果能让学生们沿着操场围墙走一圈,在享受着收获的幸福氛围中,去实际感受一下操场的面积与1公顷的大小,那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2

  本单元学*公顷和*方千米,从生活实际中呈现公顷和*方千米,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利用各种素材和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公顷和1*方千米。要把认识概念和探索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起来,应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多样的实践活动去帮助学生感知1公顷和1*方千米。

  公顷和*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1公顷、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公顷和*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再加上*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面积单位,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积累表象认识。一个正确的教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他们慢慢体会。这些概念的认识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看一看,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有目的的进行分组学*、分组讨论、分组测量,同学之间相互启发,注意自主学*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相结合。

  本单元,在作业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在单位换算时,因进率比较大,学生在具体换算时移动小数点容易出粗,或进率混淆。

《公顷*方千米》教学反思3

  公顷和*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学生比较生疏。但我还是打算试一试,本学期就开这节课,几周前我就开始琢磨这课该如何上,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表象,这是一个单元难点,该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还是认为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才能真正建立这一概念,才能准确地去应用。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复*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这几个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了表象)从这几个面积单位再导入到让学生自己设计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纷纷设计出边长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进而认识到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1*方千米=100公顷。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旧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设计新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着实很吸引学生的注意迸发学生的思维。

  紧接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顷和*方千米。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一举两得。“*方千米”实在是太大了,我就从网络上找到了接*1*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宫,

  通过观看航拍故宫视频,视觉冲击进而建立了“*方千米”的表象。

  最后设计了“快乐的二选一”环节,让学生在从今天学*的两个面积单位中二选一来填,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课时的学*内容,也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游戏中学*成长。

  总体来说,对于《公顷和*方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设计和上课的效果,我是很满意的。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中间包含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入浅出的学*,厚积薄发的教学设计,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让孩子们乐于学*数学,感受学*数学的乐趣,让本应抽象乏味的概念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探讨课,我觉得本课我上得很成功。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6篇)

公顷*方千米教案1

  第六课时

  公顷、*方千米

  教学内容:

  第84页及练*二十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体会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方千米、1公顷的面积概念。

  2、知道*方米与公顷之间、*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入对公顷、*方千米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建立*方千米、公顷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大小。

  二、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出示课题)

  三、自学反馈,教师点拨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方米=1公顷

  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方千米=100公顷

  四、巩固练*

  练*二十:1、2题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公顷、*方千米

  10000*方米=1公顷 1*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方千米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较大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2.在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方分米=( )*方厘米 13*方米=( )*方分米

  500*方厘米=( )*方分米 4200*方分米=( )*方米

  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

  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广场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方千米(板书:公顷.*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

  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也就是1公顷

  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方米

  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

  2.认识*方千米:

  *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

  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方米。

  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3.*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师:*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师:1公顷=10000*方米,而1*方千米=1000000*方米,那么1*方千米里有多少个1公顷呢?

  生:100个,即1*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1*方千米=100公顷

  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方千米。

  4.课件展示: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万)*方千米。

  北京*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 )作单位。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

  3. 5公顷=( )*方米 10*方千米=( )公顷

  20000*方米=( )公顷 10000公顷 =( )*方千米

  6*方千米=( )公顷 50000*方米=( )公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公 顷、* 方 千 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1公顷=10000*方米

  1*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方千米教案3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1.复*常用面积单位,以及进率。

  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前面我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你能从小到大说一说吗?

  (板书:*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师:在现实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1*方厘米?1*方分米呢?1*方米呢?(指甲盖,粉笔盒,电视机屏幕)

  师:我们在学*它们的时候都是借助什么图形研究的?(正方形)1*方厘米是多大的正方形?1*方分米?1*方米?

  (板书:边长1厘米,边长1分米)师:*方厘米和*方分米的进率是多少?100*方分米和*方米的进率是多少?100

  (板书:*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2.课件出示面积单位的填空题,揭示课题。

  师:好了,同学们,请看屏幕,我们一起来填一下这里的填空:(指名学生回答)

  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5()。

  师:你觉得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有1.5什么呢?这里能不能用“*方米”作单位?为什么?(不能。太小了。)

  师:1*方米还没有我们的教室大,这里用*方米显然太小了,所以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明确告诉学生这里填公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板书:认识公顷)

  一起把题目读一读。

  师:那关于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预设:生1:我想了解1公顷究竟有多大。生2:我想知道1公顷有多少*方米。生3:它跟*方米的进率是多少。生4: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1公顷。)

  师:带着这些问题,下面就和老师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吧。

  二、合作探究,认识1公顷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资料,一一看。

  师:齐读文字信息。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觉?这些地方的面积单位都是什么?(公顷)(板书:公顷)

  说明“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广泛应用的,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会用到“公顷”这个单位?(面积较大的,公园、森林等地方。)

  师:在计量较大土地面积的时候,用*方米就不合适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的时候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课件出示: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师:公顷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hm2.

  (板书:hm2)

  过渡语:看来公顷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究竟有多大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我们今天也借助正方形来研究公顷。

  师:这是我们学校的*面图。(大屏幕出示)介绍校门位置

  课件演示:从校门往西到西边栏杆大约100米,接着向北走到一年级底楼办公室后墙大约100米,继续向东走到停车场西面大约100米,再向南到校门口,又是一个100米,现在同学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形状,(正方形)边长是多少?(100米)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课件插入:1公顷)

  现在,你们知道1公顷有多大了吧,请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沿着刚才老师带你们行走的路线在脑子里再走一遍,可以边走边说。

  师:在数学上,我们规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板书:边长100米)那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方米?你能算出1公顷有多大吗?

  师:谁来说一下,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为10000*方米。)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板书:1公顷=10000*方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100×100=10000*方米。)(课件出示:100×100=10000*方米)

  师:1公顷为10000*方米,那么10000*方米也就是1公顷。(课件显示)

  (一起来,把我们得出的结论读一读。)

  追问:2公顷等于多少*方米?7公顷呢?反过来,10000*方米等于几公顷?那30000*方米等于几公顷?90000*方米呢?

  师:反应真快!那你能从中得出公顷和*方米之间的进率吗?一起告诉我。

  (板书:10000.)

  1.练*十四第二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我们来进行小组比拼,看看哪一组反应最快。

  6公顷=()*方米70000*方米=()公顷

  0.8公顷=()*方米9000*方米=()公顷

  每道题目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在做公顷和*方米的单位转换时,你怎么想的?

  生: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就乘以进率,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就除以进率。

  师: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掌声送给他。

  :把*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只要用*方米数除以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把公顷数改写成*方米数,只要把公顷数乘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三、联系生活,体会1公顷大小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了1公顷=10000*方米。那么在我们实际生活中,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下面让我们到实际中去体验一下吧。

  1.算一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经过科学分析发现,我们双臂伸直的距离和我们的身高基本相同,我们班大多数学生的身高都在1.4米左右。那么7个这样的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呢?(课件出示示意图)(有9.8米。)

  师:约等于多少呢?(约等于10米。)(课件出示约10米。)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个由28个同学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有多大呢?(100*方米。)

  师: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是100*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呢?

  (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

  师: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公顷=10000*方米,10000÷100=100(个))

  师: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

  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0个这样的大正方形才是1公顷。1公顷大不大

  (2)师:好,(出示图片)介绍教室长约9米,宽约7米

  快速口算一下我们教室的面积是多少?那么1公顷大约有几个教室的面积呢?用计算器来算一下。(1公顷有159个教室面积大。)

  师:1公顷有159个教室面积大。1公顷大不大?

  (3)出示舞蹈房图片。

  学校舞蹈房的面积大约是*方米。大约多少间这样的舞蹈房的面积是1公顷?

  师:1公顷有50个教室的面积那么大。1公顷大不大?

  (4)出示停车位图片。

  一个车位的标准面积是16*米,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停车位的面积是1公顷?

  师:1公顷有625个停车位的面积那么大。1公顷大不大?

  (5)出示学校食堂图片。

  学校食堂的面积为400*方米,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停车位的面积是1公顷?

  师:1公顷有25个教室面积大。1公顷大不大?

  四、巩固练*,掌握单位换算

  1.试一试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也知道了公顷和*方米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一般用米作单位长度来测量,算出面积是多少*方米以后,再换算成公顷。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指明学生读题:

  一块*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方米?合多少公顷?

  师:这一题,我请一个同学来把题目读一读。

  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先求?自己做。指名学生板演。

  由学生板演列式计算。

  250×160=40000*方米

  40000*方米=4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4公顷。

  师:*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

  怎样由*方米换算成公顷?你是怎样把40000*方米换算成以公顷为单位呢?

  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同学们都做对了吗?做对的举手。

  会了吗?填一填。

  2.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一公顷吗?

  师:会列式的同学举手?直接口答。

  110×75=8250(*方米)

  8250÷10000=0.825(公顷)

  0.825<1

  答: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8250*方米,不到1公顷。

  3.(让学生说说单位间换算的步骤。)大家都说的非常好,下面我就来考一考大家。

  (1)*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占地面积是40公顷,合()*方米。

  (2)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方米。

  师:如果是你,你选什么单位表示这些建筑的占地面积,为什么?

  练*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用公顷作单位计量较大的面积的好处。

  4.在○里填上“>”、“<”或“=”

  8公顷○7500*方米

  50000*方米○5公顷

  300*方米○0.3公顷

  学生说说每题是怎么做的步骤。

  5.一个占地1公顷的*行四边形苗圃,底边长80米,高是多少米?(用计算器计算)

  师:全体学生把题目读一读。

  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你会做吗?

  指名学生说说过程。

  指名学生口答报解题过程,教师课件出示正确答案规范书写。

  6.改错:

  早上,小李离开了面积是90(*方分米)的家来到学校,上楼走进教室,坐到了桌面面积是24(*方厘米)的课桌旁,拿出了面积是(公顷)的课本开始早读。下午4:40,伴着放学铃声,李扬迈着欢快的步子离开了占地面积约5.4(*方米)的学校向家走去。

  五、收获

  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1公顷的实际大小,进率)

  (1)知道了:1公顷=10000*方米.

  (2)学会了:公顷和*方米的互相改写

  六、板书

  认识公顷

  *方厘米100*方分米100*方米10000公顷

  边长1厘米边长1分米边长1米边长100米

  1公顷=10000*方米

公顷*方千米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三、教学难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作业,揭示课题

  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一些面积单位,谁能把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方厘米有多大?1*方分米、1*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4.学生看图,认识公顷。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

  1.初步认识公顷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

  (2)通过学*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

  导学单

  A. 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 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5)学生通过计算100100=10000*方米,明确1公顷=10000*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方米有多大

  推想:( )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 25 米,面积大约 2370 *方米。

  大约( )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 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方米。

  大约( )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

  1*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 )个同学。

  2个课桌面约1*方米,1公顷约有( )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方米,1公顷的面积大约 需( )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 )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三)分层作业,内化提高。

  完成19页第10-13题。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四)当堂反馈,总结反思。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多媒体出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步=5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方米。)

  3、课堂作业:补充*题相关练*

  4、拓展题

公顷*方千米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页例8,练一练及练*三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展台

  探究方案:

  一、自主准备

  1.想一想

  (1)回忆: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边长1(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

  边长1(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

  边长1( )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2) 1*方米=(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二、自主探究

  1.读一读

  阅读教材第16页内容,并完成填空

  (1)公顷是用来计量( )的单位。

  (2)边长(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方米。

  2.试一试

  和同学一起,在空地上走出一个边长大约10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大约有多大。

  三、自主应用

  完成练一练:一块*行四边形菜地,底250米,高16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方米?是多少公顷?

  四、自主质疑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你知道今天的学*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交流提升

  (一)回顾整理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学生说一说。

  2.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出示例1图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认识公顷的含义

  1.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学生口答。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得出:1公顷=10000*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来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来到篮球场)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

  4.单位换算。

  交流练一练:这块*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三第10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练*三第11、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结果和过程。

  3.练*三第13题。

  先让学生回忆*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已知道的面积1公顷和底80米写在相应的字母下面,高用□表示,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公顷换算成10000*方米。

  四、总结延伸

  谈话: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公顷*方千米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方千米=1000000*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1*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方千米

  1、分别呈现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和20xx年我国的造林面积,这些面积都用*方千米为单位。什么是1*方千米?1*方千米是多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方千米。

  1、告诉学生1*方千米是多大。

  老师直接揭示:*方千米的符号表示法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方千米。

  想像一下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大约有多大,获得对1*方千米的初步体会。

  2、算一算1*方千米是多少*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00*方米。

  填好课本*方千米与*方米的进率。

  3、1*方千米=()公顷

  你能想办法算出*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吗?

  4、完成“练一练”第2、3题。

  说说你是怎样换算单位?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三、巩固练*

  1、“试一试”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方千米,再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公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完成练*十四第5题

  观察、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五个省的不规则图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根据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方千米,你能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各是多少万*方千米吗?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完成练*十四第6、7题。

  (1)回忆小学阶段我们已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他们分别有多大?

  (2)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4)根据每个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完成练*十三第7题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谈话:今天我们学*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千米的认识教案 (菁华5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1

  设计理念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对于千米的感受,应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教学“千米”时,一定让学生们实地走一走,知道从哪里走到哪里(或往返几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们初步形成千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形成了较清晰的长度单位的观念,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就容易掌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例4、例5,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二中的第1—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千米。

  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

  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看到上面的情境图,学生一下子会调出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周围的路标。]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这里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

千米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千米的认识教案3

  千米的认识

  贾禄山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力: 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能估计多远是1千米

  创新: 测量、联想,建立空间观念

  德育: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步骤

  一、复*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 于几厘米。

  3、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

  (2)、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4)、2米=( )分米

  (5)、60厘米=( )分米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量比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那么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 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

  (2)出示运动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一

  (3)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即1千米=1000米。

  (4)出示“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图,推出“千米”概念。

  A、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B、引导学生对上式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接,说明它们所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C、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四、练*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

  数学课本宽17();

  学校操场长250();

  **3小时行15()。

  2、填空。

  3千米=()米

  7千米=()米

  9000米=( )千米

  8000米=()千米

  四、总结(略)

  五、作业

  第72页练*十八第1、2题。

  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千米

千米的认识教案4

  课题三、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并通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 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内容能够喜欢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学*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

  师:在之前的学*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师:我们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暑假中有没有观看一场体育盛事——奥运会,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

  生:乒乓球 羽毛球 跑步、游泳、、、、、、

  师: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

  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

  师: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有没有试过这些长度的跑步

  锻炼呢?在跑步运动中最长的跑步运动同学们听过没有?——马拉松小结:对于马拉松比赛,让孩子们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马拉松的长度展开教学。马拉松为什么用公里作为单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

  生:1千米=1000米<因为1000g=1kg>通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体验1000米的长度

  1、联系实际,提示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大约是150米,那么如果我们要跑

  1000米的话需要跑几圈呢?

  2、估想

  (1)、1000米是多少个100米,那么在操场上会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学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计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总结出正确的圈数:150+150+150+150+150+150+100

  4、那么我们亲自到操场上去体验一下1000米的真实长度,跑完后我们一起

  迅速*室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长度后的感受,继续探究米和千米的关系。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生1:1000米真的好长啊!

  生2:跑到三圈的时候就很累了。

  生3:1000个1米真的好长啊!

  生4:1公里原来有这么长!、、、、、、、、、

  2、那么我们再次来从小到大把咱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一遍。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总结:在计量比较远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千米(公里)作为单位。

  3、想一想

  师:如果我们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们的操场上跑多少圈?

  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

  师:3000米有多少个1000米

  生:3个

  4、换一换

  6000米=()千米5千米=()米 (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 )米

  5、总结: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五、看书质疑

  看一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六、巩固练*(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我们一起把今天学过的知识再巩固一下,看看今天我们班上谁最勤劳,回答的问题有多有正确,我们将给予奖励哦!

  1、完成课件的题

  2、完成书上的练*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中的第三个课题,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了米、厘米、毫米、分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对长度单位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对较小的长度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已掌握了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二、 说教学目标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 体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认识千米,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主要考虑:

  1、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通过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马拉松展开课题。让学生自己推出米和千米的关系,感知1千米时,实际运用到我们学校的操场上长度,让学生自己到操场上体验一千米的长度。

  2、重视估测,力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告知我们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让学生自己琢磨出1000米的长度应该跑几圈,并切实体会跑完后的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引入、感知——展开、体验——巩固、应用——总结、回顾”为主线展开的,分四个环节进行的。

  (一)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

  通过对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使学生对要学*的新内容有一定的引导,再

  根据实事消息暑假中的奥运会展开对话,激发孩子的学*兴趣,从而引导出公里。

  (二)第二个环节:展开、体验

  再展开了公里和千米的关系后,老师继续提问:米和千米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从

  已经学过的知识构架中猜想、推究出1000米=1千米这个公式,在知道这个公示后,老师提示咱们学校操场一圈又150米,那么再次让学生自己算出或者推算出要几圈才是1000米。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体验1000米长度。并分享感受。

  (三)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

  分享完感受后继续展开对1000米=1千米公式的学*,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并系统的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做一个清晰的关系概述,让学生整体感知并强化记忆,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题巩固所学的新知,从而让学生将内容尽量的吸收。

  (四)第四个环节:总结、回顾。

  让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并完成课后的练*。

千米的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并通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 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内容能够喜欢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学*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

  师:在之前的学*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师:我们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暑假中有没有观看一场体育盛事——奥运会,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

  生:乒乓球 羽毛球 跑步、游泳

  师: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

  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

  师: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有没有试过这些长度的跑步

  锻炼呢?在跑步运动中最长的跑步运动同学们听过没有?——马拉松小结:对于马拉松比赛,让孩子们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马拉松的长度展开教学。马拉松为什么用公里作为单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

  生:1千米=1000米<因为1000g=1kg>通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体验1000米的长度

  1、联系实际,提示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大约是150米,那么如果我们要跑1000米的话需要跑几圈呢?

  2、估想

  (1)、1000米是多少个100米,那么在操场上会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学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计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总结出正确的圈数:150+150+150+150+150+150+100

  4、那么我们亲自到操场上去体验一下1000米的真实长度,跑完后我们一起迅速*室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长度后的感受,继续探究米和千米的关系。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生1:1000米真的好长啊!

  生2:跑到三圈的时候就很累了。

  生3:1000个1米真的好长啊!

  生4:1公里原来有这么长!

  2、那么我们再次来从小到大把咱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一遍。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总结:在计量比较远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千米(公里)作为单位。

  3、想一想

  师:如果我们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们的操场上跑多少圈?

  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

  师:3000米有多少个1000米

  生:3个

  4、换一换

  6000米=()千米5千米=()米 (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 )米

  5、总结: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五、看书质疑

  看一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六、巩固练*(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我们一起把今天学过的知识再巩固一下,看看今天我们班上谁最勤劳,回答的问题有多有正确,我们将给予奖励哦!

  1、完成课件的题

  2、完成书上的练*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菁华5篇)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

  4000米=()千

  并说说练*过程的依据?

  再练*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四、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电影相距38()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2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千米的认识。

  说教材分析:

  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之间一些简单的换算,这些都是学*本节课的基础,它们不仅为本课教学作了知识的铺垫,同时为本课千米与米的化聚作了思路孕伏、迁移。认识千米不仅是学生今后学*和生活的需要,也是长度单位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需要。教材例3通过到某地还有多少千米的情境图,引出千米,同时告知 400米的跑道2圈半就是1000千米,得出1千米=1000米。例4是要学生量出100米,走10个100米来感受1千米的长度,做一做,让学生举例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并且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体验一下1千米有多远。这个过程在课堂上操作不利于教学,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做,但这个例题启迪我们教学千米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是利用刚才所学的1千米=1000米进行千米与米的有关化聚,化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以从已学的单位间化聚得到正迁移。学*好这课是今后学*土地丈量、*方千米等知识的基础。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估计生活熟悉路段距离,在观察、比较、猜测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计较长距离时,培养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合理推理进行估计的*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养成在不要求精确值时能自觉进行估计的*惯。

  由于利用千米和米的进率进行化聚在今后学*中经常遇到,1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反复体验和想象、推理来建立观念,而新课程提倡建立单位观念。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它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难点是通过推算想象和体验建立1千米的观念。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

  4000米=()千

  并说说练*过程的依据?

  再练*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四、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电影相距38()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千米的认识》,我准备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长度》中的第一课时,它是本单元单元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测量认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了米、厘米,知道了分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8个人站成一排”的实践活动,推测出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是1000米,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例2在例1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的长度,从而主动构建1km的长度观念。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测、抽象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能用千米进行恰当的估测。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情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定为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建立1千米的观念”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

  我们班的孩子,在上一册的学*中,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在坐出租车、看路边的交通警示牌、路标等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也已见到过千米。但“1千米”到底有多长,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没有具体概念的。那如何给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都相对较差的二年级孩子建立1千米的观念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逐步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在游戏中学*。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玩耍中学*知识。本节课,我就准备将“捕鱼”的游戏与例1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

  2、在情境中感悟。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为了巩固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我设计了让学生估测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估测哪些地点之间是1千米;欣赏祖国风景名胜图等环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3、在活动中构建。为了在例2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我准备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提前与体育老师联系,让学生上体育课时亲自围着操场走5圈,记下时间,为帮助学生构建1千米的观念作准备。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准备从“引入、感知——展开、体验——练*、应用——拓展、延伸”为主线,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可能对“清水到大竹”的具体长度不太了解,因此我将主题图摆在了练*应用中的图片欣赏环节。而本节课我准备就采用谈话引入教学。从了解学生身高的对话中引入,顺便也就复*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顺便再抛出一个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其它长度单位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通过这一提问,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起点,同时也拉*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

  第二个环节:展开、体验

  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在教学中我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进行估测,层层感知,逐步形成对1千米的感性认识,这一环节我我准备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初步估测,激发求知欲。在引入问题中,当学生说出“千米”时,让学生展开第一估测:那你们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就是1千米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学生回答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可这就让恰好激发了学生想知道确切答案的迫切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步:利用游戏,建立感知。当学生迫切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时,我就可以利用课前玩儿的游戏进行引导了:“上课前我们玩捕鱼游戏时,8个同学组成的鱼网大约有多长呢?”同时,请1竖排的8名同学起立,将手拉起来,让鱼网再现。学生在已有的对米的认知基础上,估测出这是10米后,就接着提问:“那80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长?800个同学呢?”让学生逐步推算出“800个学生拉着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00米”。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好“10个100米就是1000米”这一阶梯,让学生在分析中逐步感知。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在生活也就叫1公里”,并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1千米好长呀!

  第三步:通过实践,逐步构建。“大家都认为1千米好长!那你们具体去走过1000米吗?”面对学生的满脸疑惑,我便给学生介绍:我校运动场的跑道,每圈恰好200米。同时,播放一名学生围操场走5圈的片断。看到片断中的小男孩随着圈数的增多,表情的变化,立刻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思路也回到自己围操场走了5圈时的情景。这时,就让学生谈谈自己走了5圈后的感受,花了多少时间。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中,逐步总结出:原来沿操场走5圈就是1000米,1000米真的好长,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1千米的长度观念。接着就让学生从观察分析中得出1000米=1千米。

  第四步:再次估测,巩固升华。当学生对1千米形成表象后,我们进行第二次估测:“从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抢着汇报。由于此时学生对1千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估测的准确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在此刻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当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多媒体显示学生从我校回家的主要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情绪怎能不激动,学*热情定能大大提高。

  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们又回到第一次估测的问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之间也相隔1千米呢?让学生根据刚建立的对1千米的认识和自身估测的经验各抒已见,相信定能听到学生自信的回答。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历了“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体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比较清晰了,回到最初不会的问题上,再次进行估测,这样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就进行了再一次的升华,

  第三个环节:练*、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我主要设计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题:

  前面两题是基本练*:

  第一题:连线题。多媒体出示人步行及几种常用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行驶速度,让学生在自己手中的题单上进行连线。

  第二题:填长度单位。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这两道基本练*,主要是为了巩固千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第三题:是让学生从欣赏图片中感受千米在生活应用。各种各样的路标、道路指示牌上,我们能看到千米的身影;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她哺育了千千万中华儿女;连绵起伏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它是中华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当欣赏完祖国的大好河山后,让学生接着说说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千米,进行延伸。

  第四题:向同学们出示一段“神舟”六号的图文资料,其中有很多带有千米的数据,从中,让学生感受到千米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本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两个课外体验活动,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再次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说板书

  最后向大家展示的是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km=1000m

  km表示千米

  以上就是我对《千米的认识》的说课,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教,谢谢大家!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5

  一说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 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

  2、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 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在师生活动中是“*等的首*”。教学中,我力求在师生、生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自主性,有效性,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同时,适时、适宜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活动分层,强化体验。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进,如设计三个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活动一请学生谈谈你走或者跑学校操场8圈的感受(因为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只有125米),学生均言累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千米比已经学*的长度单位都大;活动二放请学生观察自己放学回家的路上的1千米,使他们感受1千米有点远。活动三带着我们已经认识的1千米去实际走走,有意识的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长。

  三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自我检验”为主线展开的,分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始便与学生*等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学生回答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公路的录像,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路标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接着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并问学生:“对于这个新朋友,你们最想了解它的什么呢?”学生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学生提出来了,“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学生主动学*新知的欲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

  第二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有一句话说:“做过了,你就理解了,确实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如亲身经历的来得直接,深刻,要使孩子们体会1千米有多长,任凭老师如何加以解释,加以转换,也不如孩子自己亲身去走一走,去感觉来得正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后,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又巧妙的安排了三次估算,一次比一次估算的难度大,同时也力求一次比一次估算准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1、第一次估测:

  1千米有多长?提供米尺,学校的操场,教室门口的走廊,问:米尺量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操场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教室门口的走廊来回走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请你大胆估测一下。课前有目的的带领部分学生在学校操场走了8圈即1000米,耗时10分钟左右,也带领部分学生在教室走廊来回跑20趟,也就是1000米,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学生的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第一次估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五花八门,不能较为准确的估计。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在了解了米尺连续量1000次就是1000米,在125米的跑道上走8圈,耗时10分钟,大约就是1千米,在50米的教学楼走廊来回跑20趟也是1000米,进而得到1千米=1000米。有些学生会为自己的准确估测感到高兴,对于估测不准的学生实际上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对比,感受到自己的估测与实际距离的差距,水到渠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2、第二次估测:再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抢着汇报。学生学*的主动性在此刻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电脑显示从学校出发的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忘记了这是课堂,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学*热情也达到极点。此次估测的结果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离谱了,学生的学*兴趣更浓。

  3、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计的地点也比较准确了。又问:“从学校出发乘24路公汽,到哪一站下大约是10千米?你估测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学生学*的再一次升华,学生根据掌握的估测方法各抒几见,千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生自信的回答中显得那么容易。我再次感悟到,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的真正意义,就如《数学课程标准》谈到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3次估测,学生已牢固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生在理解1千米的长度之后告诉学生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快慢。

  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自我检验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安排成争夺智慧星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研究千米和米的关系的时候,由学生自己组成学*小组分析讨论。开放题练*时,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运用。还有意识的安排了学生的合作学*,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2千米500米=(

  )米,并且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10月12日是令*人难忘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吧。

  出示画面:载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12日上午九点整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天天气良好,地面温度2-3摄氏度,西北风6-8米/秒,高空风40-50公里/秒。九点十分,飞船和火箭成功分离,火箭工作完成。飞船升空后运行在距离*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距点火583秒。九时四十分,当*总指挥正式宣布:“‘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掌声雷动,一片欢腾,很多人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并配有神六升空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均言千米是我们目前认识的最大的长度单位,老师及时肯定学生,并请学生自己交流他们认识的有关千米的数据,如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全长5464千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 我国的古建筑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这样学生再一次意识到“一些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大量事实事例领会其丰富的内涵,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不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吗?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公顷与*方千米》教学反思(精选5篇)

  《公顷与*方千米》教学反思 1

  1、“土地面积单位”这一课对教学内容(局部)进行生活化处理。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出发,通过实践动手量一量、算一算中认识地积单位公顷、*方千米,并充分感知公顷、*方千米的大小。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自学总结得出1公顷=10000*方米,1*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方米。

  2、本节课把原本抽象、枯燥、学生生疏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通过实践操作,形成认识和感知。通过学*,使学生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领土面积的广阔,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3、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4、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也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教育要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力求使他们既能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相关学科和工作中的问题,又能独立去探索去发现。本教学片断从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出发,创设条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引导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公顷与*方千米》教学反思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观察、操作、测量、推算、交流等多种方式,尽量把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整个“公顷”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如在概念教学初期,由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等于边长分别为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猜测、推理,形成1公顷等于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的初步认识。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方米,4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1*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可以站进16个同学,引导学生推算出200间教室的面积、80个我们学校升旗时站成的方阵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的表象认识和感性经验。

  “*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大,学生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教师通过创设中国陆地领土面积这样的情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方千米是个很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接着,教师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进行精测想象、推理计算等,引导学生从数理层面理解1*方千米的大小以及它和*方米、公项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通过***广场占地面积、“乌巢”占地面积等实例与1*方千米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更好地建立1公项和1*方千米的表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公顷与*方千米》教学反思 3

  公顷和*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难点在于公顷与*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了,再加上*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方米,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

  在使学生明确了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之后,可以在学生对1公顷形成了表象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0块1公顷的土地,就是1*方千米大。还通过其他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和想象,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方千米。通过这样的学*,学生既能体会到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又能具体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最后通过让学生举例来说明什么时候用公顷、什么时候用*方千米来计量土地面积比较合适,掌握了这两个较大土地面积单位的实际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公顷与*方千米》教学反思 4

  本单元学*公顷和*方千米,从生活实际中呈现公顷和*方千米,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利用各种素材和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公顷和1*方千米。要把认识概念和探索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起来,应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多样的实践活动去帮助学生感知1公顷和1*方千米。

  公顷和*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1公顷、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公顷和*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再加上*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面积单位,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积累表象认识。一个正确的教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他们慢慢体会。这些概念的认识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看一看,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有目的的进行分组学*、分组讨论、分组测量,同学之间相互启发,注意自主学*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相结合。

  本单元,在作业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在单位换算时,因进率比较大,学生在具体换算时移动小数点容易出粗,或进率混淆。

  《公顷与*方千米》教学反思 5

  本节课能把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并灵活安排学*时间与空间很好的体现了学科性和综合性,以数学书本知识为基准,结合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创设一系列围绕主题的教学活动,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让学生从多种途径中获取信息,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

  1、教材安排照片和文字说明的意图,要激发学*热情、引起学*心向、营造学*氛围。首先是这些旅游景点、著名建筑都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学生的兴趣由此产生。

  2、在游戏中体会1公顷。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也是学生愿意做的游戏。教材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方米。如果让学生这样围一围,看着围成的正方形,想像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有多大,他们又一次体会了1公顷。1公顷的观念清晰了,有利于形成1*方千米的观念。

  3、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现公顷和*方千米。例1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明孝陵、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日月潭的面积和2004年我国的森林面积,这些面积都以公顷为单位。

  4、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公顷,形成1公顷的观念,要知道它有多大。“知道”可以在听和看中接受,也可以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教材为学生选择了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头脑中留下1公顷的印象。教材理解学生形成面积单位观念的困难,给他们反复感受的机会,使印象逐渐清晰、逐步深刻。

  本节课同学们学*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了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的乐趣。课后,我访问了一些学生,由于农村小学生视野比较窄,个别学生对公顷的大小感知还是有些模糊。


公顷*方千米教案 (菁华5篇)(扩展9)

——《认识千米》说课稿通用5篇

  《认识千米》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

  4000米=()千

  并说说练*过程的依据?

  再练*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四、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电影相距38()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认识千米》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法

  学生已经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但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由于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千米认识不深入,因此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

  三 、说学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中也很重要。在分组讨论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是,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4。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大概分别有多长呢?

  想一想,她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

  度单位――千米。(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通过回顾,唤起学生对已有的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千米长度观念的建立。)

  (二)自主探究

  温故知新

  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新课先知

  自学教材26页例4。

  1、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它也叫( )。

  2、 认识千米,感知1千米的长度。 运动场的跑到通常1圈是400米,半圈是( )米,2圈是( )米,2圈半是( )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 )。因此,1千米=( )。

  米和千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如果学校操场跑道1圈长200米,那么( )圈正好是1千米。 4、用卷尺量出100米的距离,看看它有多长。

  ( )个100米的长度是1千米。

  ( )个500米是1千米;5个200米是( )千米。 5、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 )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6、一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00米,( )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千米。(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千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的主动性。)

  三、合作交流

  1、组长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并组织小组交流疑问。

  2、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使学生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

  四、展示激励

  1、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

  2、全班学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补充,并作出一些评价。

  五、当堂检测

  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2、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作单位。

  3、千米是比米――(填大或小)的长度单位。 辨一辨。

  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2、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3、1千米又叫1公里。( )

  算一算。

  20xx米=( )千米 4千米=( )米

  1千米―600米=( )米 1千米+500米=( )米

  1公里=( )千米 6千米=( )米 (使学生进一步解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拓展练*

  学校运动会1千米的跑步比赛中,第一名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离终点还有100米,最后一名此时跑完了多少米?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认识千米》说课稿 3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出发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结合跑道,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观看动态视频,感受1千米的产生。

  第二幅情景图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我把这项活动安排在了课前。在我校操场的北端有100米的跑道,我以做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沿百米跑道走一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步数。

  课堂上,我组织大家交流:

  如果沿着百米跑道,走一个来回是多远?怎么走能走出一千米呢?

  如果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大约用了2分钟,1千米呢?

  通过推算1千米要用的时间和步数,理解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事实上,我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利用圆形跑道,怎样走出1千米的路程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说明1千米有多长;结合课前的实践活动,推算出步行1千米要用的时间,是对“1千米”的感知,从而加深了对“千米”的理解。

  三、从校外旅游出发体会千米

  有两名同学想去校外寻找“1千米”的路程,他们来了一次校外旅游。

  他们从海港一小出发,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这就是他们的路线图,这是他们记录下来的数据:1千米、700米、1500米、2千米。

  首先请同学们将各数按一定顺序排序,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在考查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路线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哪两个地方的距离是1千米?我们发现从学校到信达的距离是1千米,通过计算还能得知从信达到医院的距离也是1千米。

  这张路线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距离,这比一圈一圈的跑道更加直观,更加接*孩子们的生活,更能加深对“1千米”的理解。

  四、学以致用

  我设计的练*如下:课件出示。

  这些都以答题卡的形式发给大家,完成这些练*之后教师进行订正。我认为一节数学课必须留给孩子安静的时间,让知识静静地融化、静静地沉淀。

  最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一道实践题:和爸爸妈妈来一次小小的旅游,寻找“1千米”的路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认识千米》说课稿 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千米的认识》,我准备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长度》中的第一课时,它是本单元单元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测量认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了米、厘米,知道了分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8个人站成一排”的实践活动,推测出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是1000米,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例2在例1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的长度,从而主动构建1km的长度观念。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测、抽象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能用千米进行恰当的估测。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情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定为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建立1千米的观念”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

  我们班的孩子,在上一册的学*中,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在坐出租车、看路边的交通警示牌、路标等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也已见到过千米。但“1千米”到底有多长,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没有具体概念的。那如何给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都相对较差的二年级孩子建立1千米的观念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逐步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在游戏中学*。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玩耍中学*知识。本节课,我就准备将“捕鱼”的游戏与例1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

  2、在情境中感悟。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为了巩固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我设计了让学生估测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估测哪些地点之间是1千米;欣赏祖国风景名胜图等环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3、在活动中构建。为了在例2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我准备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提前与体育老师联系,让学生上体育课时亲自围着操场走5圈,记下时间,为帮助学生构建1千米的观念作准备。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准备从“引入、感知――展开、体验――练*、应用――拓展、延伸”为主线,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可能对“清水到大竹”的具体长度不太了解,因此我将主题图摆在了练*应用中的图片欣赏环节。而本节课我准备就采用谈话引入教学。从了解学生身高的对话中引入,顺便也就复*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顺便再抛出一个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其它长度单位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通过这一提问,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起点,同时也拉*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

  第二个环节:展开、体验

  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在教学中我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进行估测,层层感知,逐步形成对1千米的感性认识,这一环节我我准备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初步估测,激发求知欲。在引入问题中,当学生说出“千米”时,让学生展开第一估测:那你们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就是1千米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学生回答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可这就让恰好激发了学生想知道确切答案的迫切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步:利用游戏,建立感知。当学生迫切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时,我就可以利用课前玩儿的游戏进行引导了:“上课前我们玩捕鱼游戏时,8个同学组成的鱼网大约有多长呢?”同时,请1竖排的8名同学起立,将手拉起来,让鱼网再现。学生在已有的对米的认知基础上,估测出这是10米后,就接着提问:“那80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长?800个同学呢?”让学生逐步推算出“800个学生拉着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00米”。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好“10个100米就是1000米”这一阶梯,让学生在分析中逐步感知。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在生活也就叫1公里”,并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1千米好长呀!

  第三步:通过实践,逐步构建。“大家都认为1千米好长!那你们具体去走过1000米吗?”面对学生的满脸疑惑,我便给学生介绍:我校运动场的跑道,每圈恰好200米。同时,播放一名学生围操场走5圈的片断。看到片断中的小男孩随着圈数的增多,表情的变化,立刻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思路也回到自己围操场走了5圈时的情景。这时,就让学生谈谈自己走了5圈后的感受,花了多少时间。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中,逐步总结出:原来沿操场走5圈就是1000米,1000米真的好长,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1千米的长度观念。接着就让学生从观察分析中得出1000米=1千米。

  第四步:再次估测,巩固升华。当学生对1千米形成表象后,我们进行第二次估测:“从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抢着汇报。由于此时学生对1千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估测的准确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在此刻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当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多媒体显示学生从我校回家的主要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情绪怎能不激动,学*热情定能大大提高。

  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们又回到第一次估测的问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之间也相隔1千米呢?让学生根据刚建立的对1千米的认识和自身估测的经验各抒已见,相信定能听到学生自信的回答。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历了“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体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比较清晰了,回到最初不会的问题上,再次进行估测,这样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就进行了再一次的升华,

  第三个环节:练*、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我主要设计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题:

  前面两题是基本练*:

  第一题:连线题。多媒体出示人步行及几种常用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行驶速度,让学生在自己手中的题单上进行连线。

  第二题:填长度单位。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这两道基本练*,主要是为了巩固千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第三题:是让学生从欣赏图片中感受千米在生活应用。各种各样的路标、道路指示牌上,我们能看到千米的身影;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她哺育了千千万中华儿女;连绵起伏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它是中华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当欣赏完祖国的大好河山后,让学生接着说说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千米,进行延伸。

  第四题:向同学们出示一段“神舟”六号的图文资料,其中有很多带有千米的数据,从中,让学生感受到千米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本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两个课外体验活动,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再次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说板书

  最后向大家展示的是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km=1000m

  km表示千米

  以上就是我对《千米的认识》的说课,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教,谢谢大家!

  《认识千米》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公顷和*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方米与公顷、*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态度端正,学*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学*,使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数学来源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并能利用所学知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方米,1*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方公里)。感受1公顷和1*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准备: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计算操场的面积,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激活已有的数学经验。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现在我们就来个就地取材。①师随手拿起一个文具盒,问: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③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师:刚才我们都讲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单位),从你们响亮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对面积单位掌握得很扎实,同时,我也了解到你们非常关注身边地一些事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惯,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接着出示:中宁一中的占地面积约5()。师:能填我们学过的单位吗?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物体表面面积切入,复*了*方厘米、*方分米、*方米3个较小的面积单位。通过感知中宁一中面积的大小让学生产生需要运用更大面积单位表示的需要。】

  2、揭示课题

  师: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的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方千米。

  板书:公顷和*方千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顷

  ①自学公顷,初步感知

  师:1公顷到底有多大?“公顷”和“*方米”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学生看书)

  师:谁能把自己看书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③推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方米?

  (学生推算后汇报,师板书)100米×100米=10000*方米=1公顷

  ④感悟1公顷。

  师:从推算结果来看,说明公顷和*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知道了公顷和*方米之间的关系,你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

  a、带学生到操场,汇报操场面积,再估计1公顷相当于几个操场的面积?使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

  b、8名学生手拉手为一组,4个小组围成一个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大约是10米,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00*方米。

  推算: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合起来就是1公顷?

  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体验1公顷的大小。通过推算、想象让学生深刻体会推算更大的物体面积的解决策略,同时鼓励学生要关注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⑤领悟公顷

  师:关于公顷,老师也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有关资料的图文信息)

  a、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是()*方米。b、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广场,面积大约400000*方米,是()公顷。c、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6公顷,是()*方米。师:欣赏过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利用网络提供和公顷有关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通过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字信息,提升学生的思想水*,激发其学*热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情感,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量。】

  2、认识*方千米

  ①师:你知道1*方千米有多大吗?猜一猜1*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②使学生明确: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

  ③带学生到室外目测距离学校大约1千米。懂得以这么长线段围成的正方形面积约是1*方千米,使学生感知1*方千米大约是多大。

  ④师:1*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

  揭示:1*方千米=100公顷

  ⑤延伸:a、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7037*方公里。

  b、中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约是960万*方千米(*方千米)。

  c、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约为1710万*方千米。

  3、阅读教材84页(生活中的数学)

  (三)课堂练*

  1公顷=()*方米1*方千米=()公顷3公顷=()*方米4*方千米=()公顷20000*方米=()公顷800公顷=()*方千米

  (四)总结整理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提出有疑惑的问题。

  2、师生共同整理面积单位。

  八、板书设计

  公顷和*方千米

  *方千米公顷*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1公顷=10000*方米

  1*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方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