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锦瑟》教案1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了解作者

  资源共享: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资料链接2——走*李商隐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赏析《锦瑟》

  ★资料链接3——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活动一: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资料链接4——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活动二: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2、小结诗歌内容:

  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3、探究主旨。

  引导: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

  引导: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

  引导:“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活动三: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引导:现在让我们借助一段动画影片,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

  ★资料链接5——flasn影片《锦瑟》.

  学生观后结合诗歌及画面谈谈这首诗的意境。

  引导: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同学们从它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再作分析、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活动四: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小结并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作业: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

《锦瑟》教案2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这里包括所描绘的景(意象)等。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这两首诗歌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渗透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方法中提升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一、《登高》

  (一)、 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首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 学生自读感悟

  1、自读全诗

  2、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3、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2)、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明确: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生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4、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1)、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明确: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王维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确: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王维把山间秋天的月夜写得那么宁静而又富有生气。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等等,都给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全诗的语言清丽。诗人把秋天写得很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格调。而杜诗则相反。(分析略)

  5、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6、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

  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

  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为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出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一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为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二、《锦瑟》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1、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2、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3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辨;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2).小结诗歌内容:?

  明确: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3).探究主旨

  ①: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

  明确:惘然

  ②:作者为什么而“惘然”?

  明确:为“此情”。

  ③:“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明确: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4、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现在让我们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

  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

  明确: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 凄迷的意境?

  ? 华美的语言?

  5、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五)、布置作业:

  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

  附板书:

  登高

  杜甫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锦瑟

  李商隐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锦瑟》教案3

  (一)知识目标:

  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二)能力目标:

  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

  学*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

  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

  本诗的旨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 绞尽脑汁, 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 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 , 这首《锦瑟》便成为*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介绍文学上的贡献及“牛李党争”)

  四、朗读指导: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五、典故补解:

  1、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非常悲凄。

  2、良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六、内容精析(师生互动,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

  (一)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无端”是什么意思?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情感?

  ☆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此有发问之意。瑟弦的多少原本是无从发问之事,于无从发问处发问,正表明情绪的强烈浓重,表明心中某种情绪积累已久、积累已深,迫切需要宣泄。

  2、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

  ☆“弦”“柱”与“华年”相联系,又与上文的“五十”相呼应,表明心中情感的强烈浓重。锦瑟弦多而音繁,则华年事多而情浓。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

  3、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既就锦瑟起兴引出年华虚度的伤痛;又是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怀抱利器而埋没于世的悲愤。瑟为锦瑟,制作精良,装饰华美;人为俊彦,饱读诗书,志气凌云。瑟无端制成了五十弦,人也不明不白地,将*半百了(李商隐只活到46岁,这里说“五十”是取其约数)。

  4、作者为何由瑟入笔起兴? (幻灯片无,另讲)

  ☆或者是因为见到锦瑟而引起追忆;或者是因为听人弹瑟而触发感受;或者是因为亲自操瑟而引出心事。这里的不明确是“朦胧”特点的体现,也正是“朦胧”的好处:可以为欣赏者提供更广阔的欣赏品味的空间。

  (二)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1、典故“庄生梦蝶”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体现世事的变化难测,难于把握。②表明美好梦想的幻灭,迷惑怅惘。曾经的追求终成幻影,曾经的美梦终于成空。……

  2、典故“杜鹃伤春”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听瑟的感觉:听到锦瑟音哀曲怨,就如听到杜鹃鸟送春归去的凄婉之音。②伤逝与无奈:自己年华已逝,事事成空,今生今世恐怕再无转机;死掉之后,也只会如望帝一样留下无限悲凄。③不甘之情:望帝之心通过杜鹃之啼传达出来;鼓瑟之人一片心思通过音乐传达出来;我的一片心思则会通过诗作传达出来。不能将其轻弃。④惋惜之意:可叹望帝一片赤诚却是如此结局;可叹望帝一份“春心”只能以哀啼相告;可惜我们的心思总是只能以另一种方式传达。……

  3、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绪?

  ☆梦幻 美好 迷离 怅惘 // 怨愤 哀怨 凄凉 悲苦 不甘

  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三)颔联——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

  1、典故“鲛人泣珠”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鲛人泣泪为珠;鼓瑟者因痛苦心事奏乐:美丽总是与痛苦相连;②月亮、珍珠、泪珠都是圆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丽异常,加上泪珠,却构成了一种凄楚之美。③ “沧海”极易令人想起“沧海桑田”的成语,有隐指今昔变化巨大之意;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痛苦,在今天回忆起来,都成为一种美丽。……

  2、典故“良玉生烟”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或指美好时光,或指美好梦想,或指美好情缘,或指美好前途:①异常美好却无从把握,难于得到,甚或连踪迹都难于寻觅;②就如玉深埋地下却又露有痕迹一样,此情深埋心中却又时有显露;③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④可以望见却难以企及。……

  3、上下联各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空旷 寂寥 孤独 冷清 凄美 //美丽 朦胧 似真似幻 若即若离

  (四)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此情”呼应上文何处?

  ☆“此情”与“思华年”相呼应。

  2、“惘然”怎样解释?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3、这句诗可作怎样的理解?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 , 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 , 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言外之意是 , 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①说明“此情”存在时间已经很长(扣“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彼时见烟即已知玉存在,由此生情)。

  ②说明对“此情”的无奈:当时面对“此情”就无办法,今天面对“此情” 必定更加怅惘 , 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七、意旨的几种观点:

  苏 轼:咏瑟抒情 朱鹤龄:深悼亡妻 何 焯:自伤身世 程湘蘅:自序其诗

  钱钟书:自寓创作

  一般说法: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晚年追叙*生、自伤身世之辞

  举例解说此诗:

  1、自伤身世: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琴弦呢?聆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付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八、艺术特色:

  1、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

  2、对仗工整。本诗所用四个典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诗人立足于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调度驱谴,使其马牛同栏而联姻对偶。从旨意看,四句诗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呼应。从形式看,则颔联以“望帝”对“庄生”、以“春心”对“晓梦”、以“托”对“迷”、以“杜鹃”对“蝴蝶”;颈联则以“蓝田”对“沧海”、以“日暖”对“月明”、以“玉生烟”对“珠有泪”,无论词性还是词语结构,都属对工稳,一丝不苟。尤其是以“蓝田”对“沧海”,甚是巧妙。“蓝田”本是地名,但作者却借其字面本义,以“田”对“海”(古人常以此两者相对,“沧海桑田”即其显例),以“蓝”对“沧”(“沧”字本义是青色),变借对为工对,由此可见李商隐择字用语的考究。

  3、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有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也使历来难以计数的读者于此探隐索微,留恋忘返,极富吸引力。因而,尽管人们对此诗旨意不甚了了,却依然为它的情调、画面、气氛、意境所吸引,吟诵于口而思索于心。这真是一个有意味的审美现象。

《锦瑟》教案4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这里包括所描绘的景(意象)等。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这两首诗歌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渗透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方法中提升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一、《登高》

  (一)、 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首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 学生自读感悟

  1、自读全诗

  2、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3、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2)、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明确: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生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4、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1)、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明确: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王维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确: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王维把山间秋天的月夜写得那么宁静而又富有生气。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等等,都给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全诗的语言清丽。诗人把秋天写得很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格调。而杜诗则相反。(分析略)

  5、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6、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

  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

  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为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出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一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为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二、《锦瑟》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1、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2、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3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辨;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2).小结诗歌内容:?

  明确: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3).探究主旨

  ①: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

  明确:惘然

  ②:作者为什么而“惘然”?

  明确:为“此情”。

  ③:“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明确: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4、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现在让我们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

  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

  明确: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 凄迷的意境?

  ? 华美的语言?

  5、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五)、布置作业:

  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

  附板书:

  登高

  杜甫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锦瑟

  李商隐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锦瑟》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出来: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锦瑟》教案6

  (一)知识目标:

  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二)能力目标:

  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

  学*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

  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

  本诗的旨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 绞尽脑汁, 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 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 , 这首《锦瑟》便成为*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介绍文学上的贡献及“牛李党争”)

  四、朗读指导: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五、典故补解:

  1、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非常悲凄。

  2、良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六、内容精析(师生互动,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

  (一)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无端”是什么意思?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情感?

  ☆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此有发问之意。瑟弦的多少原本是无从发问之事,于无从发问处发问,正表明情绪的强烈浓重,表明心中某种情绪积累已久、积累已深,迫切需要宣泄。

  2、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

  ☆“弦”“柱”与“华年”相联系,又与上文的“五十”相呼应,表明心中情感的强烈浓重。锦瑟弦多而音繁,则华年事多而情浓。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

  3、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既就锦瑟起兴引出年华虚度的伤痛;又是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怀抱利器而埋没于世的悲愤。瑟为锦瑟,制作精良,装饰华美;人为俊彦,饱读诗书,志气凌云。瑟无端制成了五十弦,人也不明不白地,将*半百了(李商隐只活到46岁,这里说“五十”是取其约数)。

  4、作者为何由瑟入笔起兴? (幻灯片无,另讲)

  ☆或者是因为见到锦瑟而引起追忆;或者是因为听人弹瑟而触发感受;或者是因为亲自操瑟而引出心事。这里的不明确是“朦胧”特点的体现,也正是“朦胧”的好处:可以为欣赏者提供更广阔的欣赏品味的空间。

  (二)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1、典故“庄生梦蝶”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体现世事的变化难测,难于把握。

  ②表明美好梦想的幻灭,迷惑怅惘。曾经的追求终成幻影,曾经的美梦终于成空。……

  2、典故“杜鹃伤春”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听瑟的感觉:听到锦瑟音哀曲怨,就如听到杜鹃鸟送春归去的凄婉之音。

  ②伤逝与无奈:自己年华已逝,事事成空,今生今世恐怕再无转机;死掉之后,也只会如望帝一样留下无限悲凄。

  ③不甘之情:望帝之心通过杜鹃之啼传达出来;鼓瑟之人一片心思通过音乐传达出来;我的一片心思则会通过诗作传达出来。不能将其轻弃。

  ④惋惜之意:可叹望帝一片赤诚却是如此结局;可叹望帝一份“春心”只能以哀啼相告;可惜我们的心思总是只能以另一种方式传达。……

  3、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绪?

  ☆梦幻 美好 迷离 怅惘 // 怨愤 哀怨 凄凉 悲苦 不甘

  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三)颔联——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

  1、典故“鲛人泣珠”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鲛人泣泪为珠;鼓瑟者因痛苦心事奏乐:美丽总是与痛苦相连;

  ②月亮、珍珠、泪珠都是圆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丽异常,加上泪珠,却构成了一种凄楚之美。

  ③ “沧海”极易令人想起“沧海桑田”的成语,有隐指今昔变化巨大之意;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痛苦,在今天回忆起来,都成为一种美丽。……

  2、典故“良玉生烟”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或指美好时光,或指美好梦想,或指美好情缘,或指美好前途:

  ①异常美好却无从把握,难于得到,甚或连踪迹都难于寻觅;②就如玉深埋地下却又露有痕迹一样,此情深埋心中却又时有显露;

  ③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

  ④可以望见却难以企及。……

  3、上下联各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空旷 寂寥 孤独 冷清 凄美 //美丽 朦胧 似真似幻 若即若离

  (四)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此情”呼应上文何处?

  ☆“此情”与“思华年”相呼应。

  2、“惘然”怎样解释?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3、这句诗可作怎样的理解?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 , 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 , 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言外之意是 , 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①说明“此情”存在时间已经很长(扣“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彼时见烟即已知玉存在,由此生情)。

  ②说明对“此情”的无奈:当时面对“此情”就无办法,今天面对“此情” 必定更加怅惘 , 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七、意旨的几种观点:

  苏 轼:咏瑟抒情 朱鹤龄:深悼亡妻 何 焯:自伤身世 程湘蘅:自序其诗

  钱钟书:自寓创作

  一般说法: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晚年追叙*生、自伤身世之辞

  举例解说此诗:

  1、自伤身世: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琴弦呢?聆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付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八、艺术特色:

  1、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

  2、对仗工整。本诗所用四个典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诗人立足于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调度驱谴,使其马牛同栏而联姻对偶。从旨意看,四句诗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呼应。从形式看,则颔联以“望帝”对“庄生”、以“春心”对“晓梦”、以“托”对“迷”、以“杜鹃”对“蝴蝶”;颈联则以“蓝田”对“沧海”、以“日暖”对“月明”、以“玉生烟”对“珠有泪”,无论词性还是词语结构,都属对工稳,一丝不苟。尤其是以“蓝田”对“沧海”,甚是巧妙。“蓝田”本是地名,但作者却借其字面本义,以“田”对“海”(古人常以此两者相对,“沧海桑田”即其显例),以“蓝”对“沧”(“沧”字本义是青色),变借对为工对,由此可见李商隐择字用语的考究。

  3、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有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也使历来难以计数的读者于此探隐索微,留恋忘返,极富吸引力。因而,尽管人们对此诗旨意不甚了了,却依然为它的情调、画面、气氛、意境所吸引,吟诵于口而思索于心。这真是一个有意味的审美现象。


《锦瑟》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锦瑟》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锦瑟教案 (菁华6篇)

锦瑟教案1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 理解内部结构;

  3、 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 亡妻的深情悼念;

  3、 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出来: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板书设计]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

  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

  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

  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六、分析其他几种理解

  1、 下面摘录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以备参考: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2、 课堂活动:点读练*。请同学们给下面的话加上标点符号。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

  七、作业

  同步作业本上的练*。

  八、教后记

  1、 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

  2、 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风气。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3、 理解了李商隐诗歌的迷离风格,学*了多种表达技巧,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锦瑟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锦瑟》一诗体味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多角度理解李商隐《锦瑟》主题思想;

  2、学*《马嵬》中所运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商隐的两首诗歌。

  一、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1、字音

  锦瑟( ) 弦( )柱 惘( )然 马嵬( )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驻( )马

  2、词义

  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即为48年。唐玄宗当了45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二、检查预*

  1、背诵诗歌,整体感知

  2、注音字音

  3、解释词语

  三、鉴赏诗歌

  《锦瑟》

  1、整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成蹁跹的蝴蝶,是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 明月临大海,闪烁着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 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2、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板书,锦瑟——华年 忆情)

  为什么锦瑟的“五十弦”会让作者想起他的青春年华?

  提示:我们同学都经常听音乐。就拿听音乐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段比较伤心的往事,让你久久不能忘怀。这时候,你忽然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曲,你觉得,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都很符合你的情境,你是不是会回想起你那段伤心地往事?

  总之,在首联里,作者由锦瑟,联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可以说是触“瑟”忆情。

  “五十弦”是说瑟的弦多,瑟的弦多,音节也就纷繁复杂,瑟的音节是纷繁复杂的。也许是锦瑟的音色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往事。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认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垂暮之年了,大家知道李商隐一共活了46岁,如果这是暮年写的,作者应该是四十多岁了,年*五十了。作者可能是看到瑟的五十根弦,想到自己也已经年*五十了。一边抚摸着瑟的弦,一边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美好岁月。

  3、作者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一般用典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一般用典的作用:可以增加诗歌的内容含量,也可以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想法与情感。作者用到的事后一种意思。

  李商隐用“庄周梦蝶”来形容自己当年如梦一样快乐的日子,因此,此句应该翻译成“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但快乐总是短暂的,后一句也是用了一个典故(当美梦醒后,我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愁怨托付给杜鹃。),实际上是在说满腔的哀愁无处发泄。

  (板书,喜悦——哀怨 情变)

  4、颈联是个对仗的的句子,哪里对仗?这里联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明确:沧海-蓝田,月明-日暖,珠-玉,泪-烟。

  我们来看这两组意象,一个是沧海月明鲛人泣泪,一个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哪位同学可以分别用找几个词来形容这两组意象?参考答案:清寒,神秘,哀伤;温暖,朦胧,惆怅——玉烟美丽,却可望而不可及。这两联中作者所选用的意象都是美好的东西,但是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联这两句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然不同,但是怅怨的感情却是相同的。诗人对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的,哀思叹惋的。

  最后一联的感情:全诗以忆情起,以忆情收,情字贯穿始终,浑然一体。(板书:忆情——惘然 迷情)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一波三折的表达了自己的惆怅哀怨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想一下,作者要表达的这种情到底是什么情呢?

  悼亡之情。

  关于李商隐这首《锦瑟》的主题,诗界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首诗。正式因为这首诗的朦胧,我们才能从中读到不同的情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但是喜怒哀乐的这些情感都是共通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与自己情感契合的锦瑟。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

  背景介绍

  (1)相关历史事件

  唐玄宗到了晚年,不理朝政,整日沉迷声色,756年6月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与杨国忠、杨贵妃兄妹等仓皇奔蜀。行至马嵬(今陕西*西),随行将士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以*军愤。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术士为其招魂。术士声称在海外仙山见到了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唐人诗中常见的题材,一般多归罪于贵妃,斥之为祸首。此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的锋芒直指玄宗。

  (2)写作背景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李商隐咏叹“马嵬之变”的作品。历史上,咏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文学作品很多。众多文学家对二人的爱情也是褒贬不一。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对这二人寄予深厚的同情的。杜牧的《过华清宫》对二人又是持讽刺批判态度。

  (1)各位同学觉得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持什么态度的呢?是同情还是讽刺?

  明确: 这首《马嵬》是讽刺批判唐玄宗的。在首联,作者先用“更九州”三个字概括方士在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闻,之后用“徒闻”加以否定。相传杨玉环在蓬莱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密约,但之后又用“未卜”和“休”来否定这一事件。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李商隐对唐玄宗是持讽刺和否定的态度的。第一句为全文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2)梳理诗文大意

  3、具体赏析:

  (1)提问:《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提问: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 3)提问: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提问:“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提问: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用了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

  (6)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锦瑟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思索诗歌意旨。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 。

  [教学重点、难点]

  典故的使用。

  本诗的旨意。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探究合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是每个人都曾经有的故事,等是一种很美妙的期盼。这首歌仅仅是写青花瓷吗?

  看来,青花瓷是有故事的,在1000多年前,被称为唐代的`忧郁王子的晚唐诗人李商隐面对一种很熟悉的乐器,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谜一样的诗。它让人百读不厌,读罢五味陈杂,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共同学*的——李商隐的《锦瑟》。

  二、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请全体同学放声朗读诗歌,老师提问: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不是锦瑟呢?写的是什么?

  明确:本诗“锦瑟”并非唯一的描写对象,而是个引子,或睹物思人,或

  听琴兴感,都是触发联想,诱发文思。真正要说的不是“锦瑟”,而是“思华年”,“思华年”是主眼。这也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托物起兴。

  2.诵读指导:这首诗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教师配上伤感的音乐。请一学生朗读,把握诵读节奏,用感伤的语调来读。

  3.思考: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惘然”?他在思什么样的“华年”?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说,像《锦瑟》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三、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1.探究活动一

  宝玉对黛玉诉肺腑后,二人感情笃定。假设黛玉题帕,会送《锦瑟》中的哪一联给宝玉?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学生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诗*有多少个意象?(锦瑟、华年、庄生、晓梦、蝴蝶、望帝、春心、杜鹃、沧海、明月、珠泪、蓝田、暖日、玉烟)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大痛无言,无法言说,只能借意象来传递,在一首七律中能用如此多的意象实不多见。

  (2)教师小结

  爱像蝴蝶梦一样朦胧而又浪漫,令人神往迷恋;一片思慕春心付与悲啼的杜鹃,绵绵不绝。既能表现黛玉的痴情与忠贞,又蒙着一层悲剧色彩,与原著相符。宝黛奇情,有还泪说。那月下沧海的鲛人分明是黛玉的化身,爱情不为礼教认可,孤寂伤感,夜夜流泪成沧海。蓝田美玉也能预表宝玉,纯洁,有才华,埋于山中不外现。两句表达了高洁的感情,是爱慕,执着,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婉的。

  2.探究活动二

  李商隐的诗: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 。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艺术成就。你认为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1)知人论世:学生介绍李商隐生*。教师补充。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介绍“自伤身世说”“悼亡说”“恋情说”等学说,并总结:

  “蝴蝶梦”无限美好,却虚幻短暂;“春心托杜鹃”凄厉悲哀;“沧海泪”孤寂凄寒;“蓝田玉烟”飘渺而不可及。如作者的际遇遭逢,少有才志而卷入

  朋党之争,仕途失意,为谋生东奔西走;中年丧妻,十四年婚姻聚少离多。美好总是乍现即逝,诗人难免不发出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的感叹。

  四、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1.引导: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同学们从它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再作分析、讨论、交流。

  2.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3.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五、总结

  王蒙先生就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者从《锦瑟》*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

  刚刚我们就是完成了一次与作家的合作,一种诗歌的二次创作,一种创作性的背叛——指的是对作者创作时的实际意图的无意或有意的曲解。这种重新挖掘出作者自己未曾意识到的作品的潜在意义,或者增加一种预料不到,甚至可以代替原意的新意义。因此,我们让诗歌的内容更加的丰盈。所以,《锦瑟》虽然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依然触摸到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诗人的脉搏。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拨弄弦瑟,抚思华年,是追寻逝去的青春,是追问淡远的少年志向,是追思政治的失意和惆怅,是倾诉没落的时代,是诉说家事的衰颓。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五、布置作业:

  1.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在这一回里,黛玉明明白白地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义山?

  2.试用现代诗演绎这首《锦瑟》。

锦瑟教案4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 理解内部结构;

  3、 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 亡妻的深情悼念;

  3、 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出来: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锦瑟教案5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2、总体内容把握

  《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

  李商隐

  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

  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

  五、思考:

  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自己年*半百。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

  望帝化鹃——相思

  南海蛟人——破灭

  蓝山暖玉——迷惘

  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

  七、背诵

  八、作业: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后世又称“温李”。初为牛党令孤楚赏识,被表为巡官。开成二年,因令孤楚之子令孤绹荐,中进士。调弘农尉。李党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为掌*。后商隐与王女结婚。这行为被牛党视为“背主、忘恩”。从此他一生处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无法摆脱,郁郁不得志。开始,他虽遭打击,但还有热情,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想有所作为。及李德裕为相,朝政有些起色,他也比较积极。后来牛党上台,政治上倒行逆施,他再次受到排挤,到桂州、徐州、梓州等地做幕僚,最后在郑州抑郁而死。他的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重实用,对儒学有一定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全唐诗》编其诗三卷。诗长于七律,有杜甫的沉郁。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摹仿杜甫的《北征》,追溯历史,揭露腐败,带有总结教训的性质。《韩碑》则学韩愈《石鼓歌》,对宪宗朝*定淮西叛乱予以赞美。他的《咏史》、《有感》、《重有感》、《茂陵》、《马嵬》、《隋宫》、《贾生》等,或直接、或借咏古来批评时事,讽刺意味极浓烈。《安定城楼》表现抱负、胸襟,驳斥小人对自己的猜忌、诬蔑,其中“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为王安石所赏。《哭刘蕡》是控诉小人对故友的迫害。《登乐游原》等诗带有感伤色彩。最能表现其特色的是爱情诗,典丽精工、意境朦胧。写了不少《无题》诗,哪些只写爱情,哪些别有寄托,很难断定。《锦瑟》诗号称难解,也有人认为是感叹身世之作。《夜雨寄北》却意思明朗,感情真挚。生*详见《新唐书》卷二○三。有《玉谿生诗集》和《樊南文集》。

  无题二首(其一)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原作二首,此其一。诗写恋爱的`兴奋喜悦与别后阻隔不遇的难堪焦灼。

  【原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其一)

  【题解】

  见《玉谿生诗集》。本有四首,包括七律二首,五律一首,七古一首。此为第一首。作者围绕“梦”以抒写“远别”之情。

  【原文】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诗述恋人间相见不易,别时更为难舍难分。相思之深如春蚕之至死而丝尽,悉绪之切似蜡炬之成灰而泪干。悬想恋人应于晓镜中觉云鬓已改,于夜吟时感月色凄寒。所隔不远,深望青鸟使者一探音问。诗歌曲曲写出恋人相爱而间隔受阻的痛苦、缠绵心声。或回顾前事,或瞻望未来,或空中悬想,或直抒胸臆,寄情比兴,萦回往复,透彻表现出甜蜜而辛酸的柔情蜜意。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

  【题解】

  此为李商隐于巴蜀时寄给妻子的诗。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诗写自己独居巴蜀的寂寞和对妻子的思念。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乐游原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乐游原为唐代长安郊区登临胜地,可俯览长安全景。诗歌写出了无法摆脱的黯淡心绪。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锦瑟

  【题解】

  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有的认为是追悼已故宰相李德裕。锦瑟,形容瑟的精美。瑟,古代的一种乐器。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自读思考

  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上句用《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下句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让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这句化用典故,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都只有通过哀思缠绵的诗歌抒写出来。

锦瑟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

  (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 亡妻的深情悼念;

  3、 作者的自伤。

  五、 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出来: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板书设计]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

  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

  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

  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锦瑟》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公司年会策划锦集 (菁华6篇)

公司年会策划锦集1

  年会指某些社会团体一年举行一次的*,是企业和组织一年一度的“家庭盛会”,主要目的是客户答谢,激扬士气,制造快乐能量,营造组织气氛、深化内部沟通、促进战略分享、增进目标认同,并制定第二年的目标,为新一年度的工作奏响序曲。

公司年会策划锦集2

  1、传统年会策划

  传统的年会活动大家最为熟悉,一般都在室内举行,有晚宴、歌舞表演或者互动游戏。企业员工可以展现自我才艺,或者是玩一下游戏,这样的年会远离都市喧闹,大家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自己内心的感受,更好的促进交流。

  2、烧烤年会策划

  在酒楼用餐,大部分人难免会显得拘谨,本来是个好好的公司聚会却成了形式和摆设。倘若将聚餐的'地方改在沙滩边或者烧烤场,在火苗飘飘的炭火旁,响起拉丁风情的鼓声,空气中弥漫着烧烤的香味,岂不能更好的增进同事间的感情?烤肉飘香、红酒诱人,围坐在炭火旁大快朵颐,推杯换盏间约定新年目标,你言我语中留下深厚友谊。而一些员工自制的小节目为本来火热的气氛增添了更多激情,年会活动在红红火火中结束,给公司来年的业务带来吉祥之照。

  3、悠闲年会策划

  主持1:“教师节”这个节日我们并不陌生,你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其实早在1932年,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会议安排时间:20xx年12月31日(周六)16:30分开始,会议拟用时间2个半小时(16:30——19:00);就餐时间19:00——20:00

  休闲年会活动,顾名思义,脱掉正装,换上久违的休闲服,带着轻松的心情,去郊外度假村策划一次悠闲的年会活动。在保龄球道上、在台球案旁、在激情欢唱的气氛中,一试身手一搏高低。在餐台前推杯换盏、在牌桌上一试运气,一派轻松自在的场面!郊外的夜晚,您可小憩在庭院、长廊;可躺在床上数着清晰可见的繁星;可约上三五好友借这难得的机会谈天说地,或者围聚在篝火旁欢歌笑舞,看那腾空而起的焰火。

  4、运动年会策划

  通过运动会的形式,举办一些趣味运动项目使成员参与其中,达到挑战个人能力,提升身体素质,熔炼团队的目的。员工在工作压力下,缺乏运动却难以得到很好的方式排解,而策划一场趣味运动年会活动也是非常不错的。

  猴年将至,再次感谢您对xx公司的支持与厚爱!恭祝您在新的一年大展宏图、阖家幸福、身体健康、*安如意!

  5、温泉年会策划

  负责嘉宾、参会人员的签,并发放年会礼品(做好登记);负责配合抽奖奖品、文艺表演奖品的发放;负责年会过程中放礼炮。

  如若在寒冷的冬季举办年会活动,以温泉景区为主,泡个温泉,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年会活动模式。*温泉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把壬夫和丁芊作为“温泉之神”加以崇拜。温泉富含钙、钠、钾、锌、氟、氡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治疗皮肤病有显着疗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效果,温泉水还有扩张血管,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美容美体,改善体质,加速关节机能恢复以及解酒醒神等功能。在享受健康的同时,*时各自奔忙的同僚们还可以坐下来谈谈心,拉*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整个团队更加和睦,更加团结!同时设计一些温泉娱乐项目,竞技游戏等,让您“泡”出有品质的年会活动!

  6、拓展年会策划

  20:00—20:05川剧变脸神奇的蜀中绝技,几百年的中华艺术瑰宝,让您身历其境的体会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亘古不灭的艺术魅力。三个人同时在舞台上演绎变脸绝活更为精彩,在舞台下面和观众零距离接触,体验变脸的魅力男1人

  拓展年会活动,就是把年会活动节目和拓展培训结合,在户外做的一场年会活动,具体说来就是以拓展训练项目为主体,利用户外的特殊场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模拟生活与工作场景的活动,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

  有效的开展活动及节目,让学校的领导,师生更好的了解我校的一年比一年逐步的提高。有利于更好的展望我校的未来。

公司年会策划锦集3

  一、接待部分:

  负责人

  1、来宾接待

  (1)现场指挥:xx

  (2)签到桌于大厅进门右侧放置,摆放桌花、签到簿、签字笔、嘉宾礼物。

  (3)配置礼仪4名

  (4)LED显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参加xx公司20xx年表彰大会暨新春团拜会”

  (5)大厅灯光开启

  (6)嘉宾休息:贵宾室、咖啡厅

  (7)厂区彩旗:xxxx

  2、展厅准备

  3、五楼多功能厅:

  (1)现场指挥:xx,负责引导嘉宾入座

  (2)门口礼仪2名

  (3)茶水服务

  (4)座位牌摆放

  (5)音响、灯光等相关电子设备总负责:xx

  4、食堂就餐-嘉宾桌

  (1)现场指挥:xx

  (2)酒水服务,xxxx

  (3)配餐服务:xxxx

  (4)需从2楼搬运两张餐桌和相应椅子到食堂

  (5)座位牌摆放

  5、车辆引导和调度

  (1)引导:调度中心(预留嘉宾停车位)

  (2)调度:总经办

  二、节目演出部分:

  1、晚会现场布置:晚会现场按照快乐、喜悦、激情、憧憬的氛围进行布置。舞台背景为《20xx年表彰大会暨20xx年新春团拜会》彩色喷绘。舞台前沿和上方用彩色气球进行装饰,会场上方用带有新春气息的红色剪纸挂件进行装饰,会场两边通道的顶部悬挂*灯笼。多功能厅入口悬挂彩色剪纸和红色鞭炮挂件,多功能厅入口玻璃墙上贴有八张新春剪纸,入口通道顶部悬挂4个红色灯笼。现场有两个液晶电视,作为公司介绍和抽奖用。

  2、晚会节目流程:

  三、晚宴部分:

  1、晚宴现场布置:由总经办负责提前通知食堂准备好晚宴所需的各类菜品。

  2、晚宴就餐周围悬挂年度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优秀干部等喷绘介绍资料,悬挂20xx年xx公司各项大事记(主要为各级领导关怀、公司投产情况、公司市场介绍以及取得的各项业绩)。

  3、晚宴现场悬挂烘托节日气氛的各类挂件及《20xx年表彰大会暨20xx年新春团拜会》横幅标语。

  4、晚会现场布置音响及投影仪,用于总经理晚宴前祝酒词和宣布晚宴开始用,投影仪用于播放公司宣传片。

  5、就餐时播放轻音乐,营造氛围。

公司年会策划锦集4

  一、年终会主题

  xx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度年终总结会

  二、年终会时间

  20xx年x月xx日下午(春节前),15点00分至17点30分。

  三、年终会地点

  (暂定)

  四、参会人员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公司总部、景区管理公司和营销公司本部全体员工,各营销中心负责人,各景区经理及员工(除景区值班人员外都参加)。约200人左右。

  邀请嘉宾:四大班子领导,旅发委领导,风管局、文旅局、工商行等相关单位领导。约10人。

  五、年终会流程与安排

  本次年终会的流程与安排包括以下两部分:

  1、年终大会议程安排

  会议主持人:

  14:50全体参会员工提前到达指定会议室,按指定排座就位,等待员工大会开始;

  15:00—15:45大会进行第一项,营销分公司、景区管理分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做年度工作报告。

  15:45—16:00大会进行第二项,主持人宣读20xx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名单;优秀员工上台领奖,总经理为优秀员工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或奖品);优秀员工与总经理合影留念。

  16:00—16:30大会进行第三项,总经理做年度总结及展望。16:30—17:15大会进行第四项,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讲话。17:15—17:45董事长总结讲话。

  17:45大会结束,员工散会休息,酒店布置晚宴会场

  2、晚宴安排

  18:00晚宴正式开始,总经理新年致辞

  晚宴主持人引导大家共同举杯,祝福大家新年快乐,祝愿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

  18:00—19:00用餐时段:公司领导及员工到各桌敬酒,同事间交流沟通,拉*彼此距离。

  六、年终会准备及相关注意事项

  条幅的制作:红底黄字字幅,具体文字内容:“xx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0xx年度年终总结会”。

  现场拍照:提前安排好相关人员携带数码相机,做好大会及晚宴活动现场的拍照工作。

  七、年会筹办任务

  任务与分工:办公室负责前期筹办,采购物品,联系酒店和会议场所,安排景区员工食宿,制作证书和会标条幅,邀请嘉宾(请柬)等。

  景区管理分公司:负责联系公司客车接送景区员工,并安排好景区值班。

公司年会策划锦集5

  一、年终会主题

  xxx公司20xx年度年终总结会

  二、年终会时间

  20xx年x月xx日下午(春节前),15点00分至17点30分。

  三、年终会地点

  (暂定)

  四、参会人员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公司总部、景区管理公司和营销公司本部全体员工,各营销中心负责人,各景区经理及员工(除景区值班人员外都参加)。约200人左右。

  邀请嘉宾:四大班子领导,旅发委领导,风管局、文旅局、工商行等相关单位领导。约10人。

  五、年终会流程与安排

  本次年终会的流程与安排包括以下两部分:

  1、年终大会议程安排

  会议主持人:唐善文

  14:50 全体参会员工提前到达指定会议室,按指定排座就位,等待员工大会开始;

  15:00—15:45 大会进行第一项,营销分公司、景区管理分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做年度工作报告。

  15:45—16:00 大会进行第二项,主持人宣读20xx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名单;优秀员工上台领奖,总经理为优秀员工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或奖品);优秀员工与总经理合影留念。

  16:00—16:30大会进行第三项,总经理做年度总结及展望。

  16:30—17:15大会进行第四项,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讲话。

  17:15—17:45董事长总结讲话。

  17:45 大会结束,员工散会休息,酒店布置晚宴会场

  2、晚宴安排

  18:00 晚宴正式开始,总经理新年致辞

  晚宴主持人引导大家共同举杯,祝福大家新年快乐,祝愿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

  18:00—19:00 用餐时段:公司领导及员工到各桌敬酒,同事间交流沟通,拉*彼此距离。

  六、年终会准备及相关注意事项

  条幅的制作:红底黄字字幅,具体文字内容:“xxx有限公司公司20xx年度年终总结会”。

  现场拍照:提前安排好相关人员携带数码相机,做好大会及晚宴活动现场的拍照工作。

  七、年会筹办任务

  任务与分工:办公室负责前期筹办,采购物品,联系酒店和会议场所,安排景区员工食宿,制作证书和会标条幅,邀请嘉宾(请柬)等。

  景区管理分公司:负责联系公司客车接送景区员工,并安排好景区值班。

公司年会策划锦集6

  20xx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即将走入20xx年,为展现公司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良好风貌,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公司决定于年月日举办一场联欢会来答谢各位员工一年来辛勤的工作与默默付出。每到年底公司总会举办年会来犒劳员工。

  一、年会主题

  增加员工对公司凝聚力和责任心。

  二、年会目的

  1、感谢公司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增进领导与员工间的互动与交流;

  2、通过举办一次全新的不同感觉的年会,让员工看到公司的实力以及增强其对未来的信心;

  3、通过年会的举办,了解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期望。

  三、年会时间安排

  (1)年会策划及准备期(xx月xx日至xx月xx日):本阶段主要完成通知、节目收集、主持人确定。

  (2)年会协调及进展期(xx月xx日至xx月xx日):本阶段主要完成节目安排表、礼仪小姐确定、音响确定、物品购买。

  (3)年会倒计时期(xx月xx日):本阶段主要完成年会全过程确定(包括节目单确定)。

  (4)年会正式演出时间:20xx年xx月xx日晚至xx。

  四、年会节目报名方式

  1、及时通报名、电话报名、现场报名;

  2、联系人:xx;

  3、联系方式:xx。

  五、参会人员:

  xx。

  六、年会节目要求

  1、歌曲类:

  (1)喜庆、祥和、热烈的歌曲;

  (2)青春、阳光、健康、向上;

  (3)与以上主题相关的原创歌曲。

  2、舞蹈类:

  (1)积极向上、寓意深刻的艺术性舞蹈;

  (2)具有高科技时代气息的创意性舞蹈;

  (3)喜闻乐见的街舞、现代舞、健美操、武术等;

  (4)相关歌曲的伴舞。

  3、曲艺类:

  (1)喜庆、热闹反映生活的相声、小品;

  (2)经典的传统曲艺类节目(戏曲、话剧、评书等);

  (3)其它类型的曲艺节目(乐器类)。

  4、每个部门所报节目不限。

  5、提倡跨部门组合报名。

  七、年会进行流程

  1、参会人员入场;

  2、主持人宣布年会开始;

  3、总经理董事长讲话:对年终做总结、表彰员工;

  4、表彰:各部门负责人做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对优秀员工予以表彰、为优秀员工发奖、优秀员工发言;

  5、联欢会节目表演;

  6、互动小游戏;

  7、闭幕词:各位来宾、各位代表、xx公司xx年年会即将落下帷幕,我谨代表年会组委会对本次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地祝贺!本次年会得到各地方代表莅临参会欢聚乌市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

  下面我宣布:xx公司20xx年年会胜利闭幕!谢谢大家!


《锦瑟》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锦瑟》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

《锦瑟》原文及翻译赏析1

  锦瑟|作品介绍

  《锦瑟》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首。这首诗无疑是*古代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作品。但它毕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最享盛名。自宋元以来,研究者众,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古诗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是出自《锦瑟》这首诗。

  锦瑟|原文

  《锦瑟》

  作者: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注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五十的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间用的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五十弦的锦瑟,音律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

  锦瑟|翻译

  锦瑟无缘由地有五十弦,引起我*五十载丰富人生的伤心往事。追思已逝的岁月,其中有一件事对我半百的人生来说,更是悠悠难忘。

  我像庄生梦蝶一样梦到了你,到彼岸与你短暂相会,但未来得急畅叙幽情,就梦醒在痛苦的另一岸。我醒了,但悲痛未绝,我的思绪又来到杜宇的年代,我化作了杜鹃鸟,你看到我哀啼中泣出的鲜血了吗?归来吧!归来吧!

  曾经的夜晚,你我共赏明月,伤心处看到你泪眼婆娑;而今的白天,风和日丽,只待与你把玩,你却香消玉殒,化作缕缕轻烟。

  悲乎!对你的款款思念之情,本待慢慢地、详细地、长久地追忆,只是自从你玉殒之后,就不堪思量,每当思量都悲痛欲绝,脑袋里一片模糊,迷失掉自我。

  锦瑟|赏析

  南朝宫体诗绮丽的辞藻,到盛唐时,已被摈斥在诗坛之外。王、孟的诗,固然清淡;即使李、杜、高、岑,也绝不堆垛秾艳的字面。从此以后,诗家一味祟尚清淡,到了郊、岛,已清淡到质朴无华的古拙境界,不免有人感到枯瘁。物极必反,首先出现了一个李贺。他从齐梁诗赋中汲取丽辞幽思,运用在唐代的声韵琅然的*体诗中,登时使唐诗开辟了一片新境界。受李贺影响的有施肩吾、段成式、温庭筠、李商隐。段、温、李三人都排行十六。所以当时人称他们的诗体为“三十六体”。

  杜甫作诗,极讲究句法,如《秋兴》八首之类,诗句都极为雄健。作长篇诗,又在叙事方法上,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的史笔,如《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之类,形式是诗,精神却是一篇散文。这一特征,首先由韩愈继承了下来,于是使后世有“以文为诗”的评语。李商隐的诗,在句法与章法、结构方面,显然可以看出杜甫、韩愈的特征。

  为了要运用绮丽的字面来结构对偶的律诗句法,有许多思想、情绪,甚至事实,不使用本色词语来表达,于是不得不借助于运用典故。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不过偶尔用一二处,不会句句都用典故。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只要注明典故,诗意也就明白了。但是,李商隐的诗,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即使都注明白了,诗意还是不易了解。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他在诗中运用典故,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

  南朝宫体诗,使用绮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欢爱的宫廷生活,这些诗的思想内容,不会越出文字意境之外。因此,宫体诗的创作方法,绝大多数都是“赋”。李商隐有许多诗,也是组织了许多绮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欢爱。但在文字表面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与男欢女爱不相干的意义。这样,李商隐的艳体诗,或说情诗,仅是他的某一种严肃思想的喻体,我们说他是用“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写这一类诗的。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文学史上称为“温李”,但温庭筠的诗很少比兴手法。无论意义与价值,温庭筠的诗远不如李商隐。

  在唐诗中,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的社会意义,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但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北宋初年,以杨億、刘筠等人为首的一群诗人,掀起了一个学*商隐诗的高潮。他们刊行了一部唱和诗集,名为《西昆酬唱集》,后世就把李商隐风格的诗称为“西昆体”。自从欧阳修、石介、梅尧臣等提倡魏、晋风格的古诗,黄庭坚创立了江西诗派以后,西昆体就不时行了。但是,王安石还说:要学杜甫,应当从李商隐入门。

《锦瑟》原文及翻译赏析2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方法。“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想象一下: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诗人也一边在感慨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他对逝水流年的喜悦追忆,暗示自己才华出众而年华流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诗的首联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诗人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千般情怀以及诗人沧海一世所有不能明言的万种体验,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是对传统比兴手法创造性的发展。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间两联,最能体现李商隐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持点。李商隐以“庄生梦蝶”的典故人诗,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字:“晓”与“迷”,深层喜悦譬喻溢于言表。“晓”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则是青年时代。“晓梦”:青春美梦,年轻时立下的宏伟大志,色彩斑斓的喜悦理想。“迷”迷恋,沉溺也不放弃,不可割舍,不懈地追求喜悦。诗人设字绝妙精巧,赋予典故以新的喜悦哲理,让读者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使诗句产生了影视效应,再现了诗人为不可割舍的理想进行了不懈追求,无奈却挣扎于权势争夺之中,左右为难受尽欺凌终不得志,到头来只是一场悲苦的梦幻而已。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晓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晓,晓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晓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晓,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晓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晓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的。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晓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晓;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注释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晓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晓。”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解读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死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晓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黄朝英《缃素杂记》曰:“义山《锦瑟》诗云……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解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适也;‘望帝……’,怨也;‘沧海……’,清也;‘蓝田……’,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以上咏“青衣”(艳情)说乃小说家言;咏锦瑟说颇得宋人赞同。明人胡应麟于此二说皆疑之。其后说者纷纭,大抵有“自伤生*”(清何焯、汪师韩、薛雪、宋翔凤)说、“悼亡”(清朱鹤龄、朱彝尊、何焯、冯浩、程梦星、姚培谦、*人张采田、孟森等)说、“政治寄托”(清杜诏,*人张采田、岑仲勉等)说、“诗序”(清何焯、王应奎、)说、“寄托不明”(清屈复、*人梁启超)说、“自寓创作”(钱钟书)说等。其中持“悼亡”或“自伤”说者较多。然“悼亡”实际上也是“自伤”的内涵之一,故“自伤”说似更圆通。兹引刘、余《集解》以备参读:“自伤身世之说,较为切实合理。……首联谓见此五十弦之锦瑟,闻其弦弦所发之悲音,不禁怅然而忆己之华年往事。……颔腹二联,即‘思华年’而写回忆中之华年往事,……‘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用意在‘梦’字‘迷’字。而此种境界亦即以象征诗人身世之如梦似幻,惘然若迷。……‘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如泣鹃啼血,着意在‘春心’字、‘托’字。‘春心’本指爱情之向往追求,常用以喻指对理想之追求。……‘望帝’句殆谓己之壮心雄图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断之诗歌,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哀怨也。杜鹃即作者之诗魂。……‘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正含沧海遗晓之意。……‘蓝田’句似写瑟声之缥缈朦胧……或以喻己所向往追求者,皆望之若有,*之则无。……要之,颔、腹二联并非具体叙述其华年往事,而系借瑟声之迷幻、哀怨、清寥、缥缈以概括抒写其华年所历之种种人生遭际、人生境界、人生感受。……末联含义明白……谓上述失意哀伤情事岂待今日追忆方不胜怅恨,即在当时亦惘然若失矣。”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颔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颈联为“幻”,珍晓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尾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颔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颈联为“转”,以明晓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锦瑟》原文及翻译赏析3

  锦瑟|作品介绍

  《锦瑟》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首。这首诗无疑是*古代诗歌中最难理解的作品。但它毕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最享盛名。自宋元以来,研究者众,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古诗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是出自《锦瑟》这首诗。

  锦瑟|原文

  《锦瑟》

  作者: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注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五十的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间用的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五十弦的锦瑟,音律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

  锦瑟|翻译

  锦瑟无缘由地有五十弦,引起我*五十载丰富人生的伤心往事。追思已逝的岁月,其中有一件事对我半百的人生来说,更是悠悠难忘。

  我像庄生梦蝶一样梦到了你,到彼岸与你短暂相会,但未来得急畅叙幽情,就梦醒在痛苦的另一岸。我醒了,但悲痛未绝,我的思绪又来到杜宇的年代,我化作了杜鹃鸟,你看到我哀啼中泣出的鲜血了吗?归来吧!归来吧!

  曾经的夜晚,你我共赏明月,伤心处看到你泪眼婆娑;而今的白天,风和日丽,只待与你把玩,你却香消玉殒,化作缕缕轻烟。

  悲乎!对你的款款思念之情,本待慢慢地、详细地、长久地追忆,只是自从你玉殒之后,就不堪思量,每当思量都悲痛欲绝,脑袋里一片模糊,迷失掉自我。

  锦瑟|赏析

  南朝宫体诗绮丽的辞藻,到盛唐时,已被摈斥在诗坛之外。王、孟的诗,固然清淡;即使李、杜、高、岑,也绝不堆垛秾艳的字面。从此以后,诗家一味祟尚清淡,到了郊、岛,已清淡到质朴无华的古拙境界,不免有人感到枯瘁。物极必反,首先出现了一个李贺。他从齐梁诗赋中汲取丽辞幽思,运用在唐代的声韵琅然的*体诗中,登时使唐诗开辟了一片新境界。受李贺影响的有施肩吾、段成式、温庭筠、李商隐。段、温、李三人都排行十六。所以当时人称他们的诗体为“三十六体”。

  杜甫作诗,极讲究句法,如《秋兴》八首之类,诗句都极为雄健。作长篇诗,又在叙事方法上,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的史笔,如《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之类,形式是诗,精神却是一篇散文。这一特征,首先由韩愈继承了下来,于是使后世有“以文为诗”的评语。李商隐的诗,在句法与章法、结构方面,显然可以看出杜甫、韩愈的特征。

  为了要运用绮丽的字面来结构对偶的律诗句法,有许多思想、情绪,甚至事实,不使用本色词语来表达,于是不得不借助于运用典故。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不过偶尔用一二处,不会句句都用典故。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只要注明典故,诗意也就明白了。但是,李商隐的`诗,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即使都注明白了,诗意还是不易了解。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他在诗中运用典故,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

  南朝宫体诗,使用绮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欢爱的宫廷生活,这些诗的思想内容,不会越出文字意境之外。因此,宫体诗的创作方法,绝大多数都是“赋”。李商隐有许多诗,也是组织了许多绮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欢爱。但在文字表面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与男欢女爱不相干的意义。这样,李商隐的艳体诗,或说情诗,仅是他的某一种严肃思想的喻体,我们说他是用“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写这一类诗的。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文学史上称为“温李”,但温庭筠的诗很少比兴手法。无论意义与价值,温庭筠的诗远不如李商隐。

  在唐诗中,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的社会意义,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但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北宋初年,以杨億、刘筠等人为首的一群诗人,掀起了一个学*商隐诗的高潮。他们刊行了一部唱和诗集,名为《西昆酬唱集》,后世就把李商隐风格的诗称为“西昆体”。自从欧阳修、石介、梅尧臣等提倡魏、晋风格的古诗,黄庭坚创立了江西诗派以后,西昆体就不时行了。但是,王安石还说:要学杜甫,应当从李商隐入门。

《锦瑟》原文及翻译赏析4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方法。“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想象一下: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诗人也一边在感慨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他对逝水流年的喜悦追忆,暗示自己才华出众而年华流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诗的首联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诗人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千般情怀以及诗人沧海一世所有不能明言的万种体验,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是对传统比兴手法创造性的发展。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间两联,最能体现李商隐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持点。李商隐以“庄生梦蝶”的典故人诗,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字:“晓”与“迷”,深层喜悦譬喻溢于言表。“晓”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则是青年时代。“晓梦”:青春美梦,年轻时立下的宏伟大志,色彩斑斓的喜悦理想。“迷”迷恋,沉溺也不放弃,不可割舍,不懈地追求喜悦。诗人设字绝妙精巧,赋予典故以新的喜悦哲理,让读者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使诗句产生了影视效应,再现了诗人为不可割舍的理想进行了不懈追求,无奈却挣扎于权势争夺之中,左右为难受尽欺凌终不得志,到头来只是一场悲苦的梦幻而已。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晓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晓,晓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晓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晓,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晓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晓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的。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晓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晓;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注释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晓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晓。”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解读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死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晓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黄朝英《缃素杂记》曰:“义山《锦瑟》诗云……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解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适也;‘望帝……’,怨也;‘沧海……’,清也;‘蓝田……’,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以上咏“青衣”(艳情)说乃小说家言;咏锦瑟说颇得宋人赞同。明人胡应麟于此二说皆疑之。其后说者纷纭,大抵有“自伤生*”(清何焯、汪师韩、薛雪、宋翔凤)说、“悼亡”(清朱鹤龄、朱彝尊、何焯、冯浩、程梦星、姚培谦、*人张采田、孟森等)说、“政治寄托”(清杜诏,*人张采田、岑仲勉等)说、“诗序”(清何焯、王应奎、)说、“寄托不明”(清屈复、*人梁启超)说、“自寓创作”(钱钟书)说等。其中持“悼亡”或“自伤”说者较多。然“悼亡”实际上也是“自伤”的内涵之一,故“自伤”说似更圆通。兹引刘、余《集解》以备参读:“自伤身世之说,较为切实合理。……首联谓见此五十弦之锦瑟,闻其弦弦所发之悲音,不禁怅然而忆己之华年往事。……颔腹二联,即‘思华年’而写回忆中之华年往事,……‘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用意在‘梦’字‘迷’字。而此种境界亦即以象征诗人身世之如梦似幻,惘然若迷。……‘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如泣鹃啼血,着意在‘春心’字、‘托’字。‘春心’本指爱情之向往追求,常用以喻指对理想之追求。……‘望帝’句殆谓己之壮心雄图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断之诗歌,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哀怨也。杜鹃即作者之诗魂。……‘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正含沧海遗晓之意。……‘蓝田’句似写瑟声之缥缈朦胧……或以喻己所向往追求者,皆望之若有,*之则无。……要之,颔、腹二联并非具体叙述其华年往事,而系借瑟声之迷幻、哀怨、清寥、缥缈以概括抒写其华年所历之种种人生遭际、人生境界、人生感受。……末联含义明白……谓上述失意哀伤情事岂待今日追忆方不胜怅恨,即在当时亦惘然若失矣。”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颔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颈联为“幻”,珍晓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尾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颔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颈联为“转”,以明晓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锦瑟》原文及翻译赏析5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诗简介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五十弦,一说一男一女对坐弹两张琴;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翻译/译文

  《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注释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李商隐妻子故去,古人把夫妻比作琴瑟,妻子死了就是断弦。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声的出现。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沧海月明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蓝田日暖玉生烟:《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五十的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间用的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五十弦的锦瑟,音律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

  创作背景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赏析/鉴赏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认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谿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听雨梦后作》),“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欣赏玉谿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年华谁与度?”(《青玉案》)金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绝句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谿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谿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谿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谿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谿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的吗?

  对于诗人玉谿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谿诗之所以为玉谿诗者,尤在于此。

  玉谿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周汝昌)

  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


《锦瑟》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关于母鸡教案模板锦集5篇

关于母鸡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母鸡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母鸡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体验观察和发现的乐趣

  2、能够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

  3、乐于表达,学*角色之间的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学资源《母鸡和苹果树》。

  2、自制苹果树。

  活动重点

  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学*角色之间的对话。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猜测和想象

  教师设置悬念请幼儿猜想:母鸡家的门前突然长出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又长出了耳朵、嘴巴和尾巴,变成了一只大灰狼,这是为什么?

  二、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并讲述画面内容

  1、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母鸡发现了什么?它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小结:母鸡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觉得很奇怪:门前原来没有苹果树的,怎么突然长出了一棵呢?

  2、出示图2,引导幼儿观察、回答: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掉下了几片叶子,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母鸡看到树上的耳朵,会说些什么?苹果树会说什么?

  小结: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苹果树说:“我们苹果树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3、出示图3,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又一阵风吹过来,苹果树上又出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嘴巴?会是谁的嘴巴?这时候母鸡会说什么?苹果树会怎么说?

  4、出示图4,启发幼儿思考:苹果树又有什么变化?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母鸡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会说些什么?苹果树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5、引导幼儿讨论和猜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

  提问:苹果树会长出耳朵、嘴巴和尾巴吗?这是一棵真正的苹果树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苹果树现出原形?

  6、出示图5,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母鸡想出的好办法是什么?故事的 结局是什么?

  三、幼儿自主阅读《母鸡和苹果树》,看看讲讲画面内容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理解母鸡的聪明智慧

  提问:大灰狼为什么要装扮成苹果树?母鸡是怎么识破大灰狼的诡计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遇到奇怪的事情时要动脑筋想清楚,看明白,不要轻易上当。

  活动延伸

  将故事《母鸡和苹果树》投放进阅读区,引导幼儿继续阅读、讲述。

母鸡教案 篇2

  【学材简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欺善怕恶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设计理念】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母鸡》教学设计以阅读方法的训练、表达方法的*得为主,在阅读方法的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并以阅读方法的深化为延伸点,组织课后拓展性阅读。

  【教学策略】

  《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了解母鸡的生活*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

  2、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3、学*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母鸡的资料,收集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设计意图:阅读提示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的主导,从提示入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略读课的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效率。)

  二、交流见闻

  你对母鸡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说说。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介绍对母鸡的了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自主阅读,边读边在书上做批注。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通过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的重要方式,明确的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的关键。)

  四、检查自读效果

  1、齐读词语。

  2、提问: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的朗读,自主的交流,既强化

  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请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对母鸡的讨厌与喜爱?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2、汇报交流。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先抑后扬,这两个句子是课文板块划分的线索,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句,提纲携领,就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本环节教学中,对于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段落,设计这个精讲的环节,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提供保证。而其它段落,则是采用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点拨解疑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最后,教师抓住文章中心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

  六、反复回味,走*老舍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说说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初步学*赏析名篇的方法。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异同”入手,不但要注重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同时也要注重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本组中的《猫》与《母鸡》同是老舍先生的文章,并且所涉及的题材、写作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难能可贵的是,两篇文章的情感表达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情感揭秘,升华主题

  1、学完课文后,在你眼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作者仅仅在赞美鸡妈妈吗?

  3、欣赏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片断及母子事例,感悟母爱的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赞美鸡妈妈引申到赞美天下的母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八、拓展延伸,以读引说

  1、你的妈妈*时是怎么关爱你的?

  2、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读说结合,让学生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把教育效果引向深入。)

  九、课外赏析,仿写作文

  1、推荐阅读

  屠格涅夫的《麻雀》、列那夫的《母鸡》或其他作家描写小动物的作品。

  2、学学作家

  带着爱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写身边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恰当地拓展。《麻雀》与《母鸡》的共同点是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不同点是由于作者是外国的作家,所以在语言、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这样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设计写话练*,运用写法,感受母爱,练笔和激情,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

  16、母鸡

  叫声难听

  讨厌 欺善怕恶

  拼命炫耀

  负责

  慈爱

  喜欢 勇敢

  辛苦

母鸡教案 篇3

  目标:

  1、练*双脚夹球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

  2、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双脚夹着球走斜坡和绕着线圈走的动作。

  2、幼儿分组练*,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比赛:幼儿学*母鸡夹着球走过斜坡和绕过线圈行走,回来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儿。看哪一组快。

  指导:

  水*一:鼓励幼儿灵活地夹着球迅速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水*二:引导幼儿用大腿内侧把球夹紧行走。

  环境材料:

  线圈12个、皮球4个、木板3块,箩4个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画圆的方法,我通过出示漂亮的母鸡图片,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示范画圆前,我应该带领幼儿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次画圆,这样有助于幼儿后面的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圆。在示范画圆时,我应该随即的强调一下拿画笔的正确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动中应该更加的细心与全面。

母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聆听《我的小鸡》,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通过涂色、律动等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演唱及表演歌曲《下蛋啰》,分角色表演律动

  3、复*巩固歌曲《母鸡叫咯咯》,并自编律动进行表演。

  教学设想:表演律动,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实验用具、教具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水彩笔、母鸡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入室

  师生问好

  聆听《公鸡母鸡》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师生相互问好入室、律动

  唱《师生问好歌》

  二、寓教于乐:

  聆听《我的小鸡》

  初听,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复听,以动作表现歌曲

  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聆听,然后回答相应问题

  三、创造表现:

  熟悉歌曲学唱歌曲表演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下蛋啰》,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四、复*歌曲《母鸡叫咯咯》复*巩固歌曲,并自编律动进行表演

  1、进一步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复*旋律和歌词。

  3、巩固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完美结课:

  鼓励与表扬,做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拟订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动物”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让学生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基于这种理念,在课此文转自淘,教.案jh网f()的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农场,与鸡妈妈一家做朋友。”这样导入,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喜欢各种小动物,所以在节奏形的学*中,他们也十分乐意,突破以前沉闷老套的教学方法。

  最后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舞台和机会,并很有效的使用了打击乐器。

母鸡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撕纸活动 乐趣。

  2、初步尝试沿记号进行撕纸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母鸡 蛋”课件一份, 草地鸡窝图一张, 鸡蛋操作图2张。

  2、鸡蛋操作纸若干、草地鸡窝图若干、糨糊13盒、抹布7块。

  活动过程:

  一、以课件引起幼儿 兴趣

  师:(母鸡叫)听,谁来 ?

  (一母鸡出来)猜猜这只母鸡到草地 来干 ?

  看看它 干 ?(一母鸡 蛋,蛋都跑到草地 )。

  师:母鸡生 很 蛋宝宝,可 蛋宝宝太调皮 ,看,都跑出鸡窝 ?鸡妈妈找 到宝宝很着急, 一起帮它把蛋宝宝找回鸡窝 ?

  二、示范撕蛋、贴蛋

  1、第一次示范

  师:看, 找到一个蛋宝宝,它躲 盒子里, 来把它取出来。先把盒子撕捏住盒子,慢慢地撕, 手慢慢地移。沿着这 面 圆点点把蛋宝宝取出来。找到 蛋宝宝, 应该把它送回哪里?(鸡窝)

  师:沾点糨糊,涂 蛋宝宝身 ,然后轻轻地送回鸡窝。

  2、第二次示范

  师: , 又找到一个蛋宝宝, 一起把它取出来。 手伸出来,先撕开一个口子,然后一手捏住蛋宝宝,一手盒子,慢慢地撕,沿着圆点点把蛋宝宝取出来。

  师:把蛋宝宝送回鸡窝。(示贴 鸡窝 )这样贴对 ?(蛋宝宝会滚 来 )

  (示贴 空 )这样 ?(掉 来,蛋宝宝会碎 )。

  师:应该贴 鸡窝里。(示 确 方位)

  3、师:还有很 蛋宝宝没有回家,鸡妈妈很着急, 朋友一起帮它找到蛋宝宝,送回鸡窝 ?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沿着圆点进行撕纸。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 来 废纸扔 篮子里。

  四、欣赏,评价

  略


《锦瑟》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秋天的雨》教案锦集九篇

《秋天的雨》教案锦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天的雨》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的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所描绘的多彩迷人丰收的秋天,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运用个人的经验想象画面,仿编新的散文。

  3、用歌唱、朗诵和舞蹈等方式来表现与赞美秋天。

  4、能分析散文情节,培养想象力。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教学准备:《秋天的雨》图片、挂图、磁带、有关《丰收的秋天》音乐。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

  请举手回答。

  生:四个季节

  2.师:他们分别是哪四个季节?

  生: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3.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你知道夏天的天气是冷还是热呀?

  秋的天气呢?

  生:夏天很热热。

  生:夏天特别热,雪糕拿在手里很快就化了。

  生:秋天比较凉爽。

  4.师: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秋天有很多落叶很好玩。

  生:喜欢,因为秋天的天很蓝。

  师小结: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秋天的雨》。

  出示挂图《秋天的雨》。

  二、欣赏和理解散文的画面与内容。

  1、师读散文《秋天的雨》生听并回答问题。

  (1)秋天的雨是什么?

  (2)秋天的雨有什么?

  2、分段欣赏并回答问题

  (1)秋天的雨,真是一把钥匙吗?为什么散文中说它是一把钥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还可以把什么颜色给谁?(两个小朋友讨论)然后玩开火车老师说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请小朋友仿编散文"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

  (3)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你还闻到过什么好闻的气味?

  (4)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告诉人们冬天快要来了,你知道小动物、植物还有我们人是怎么准备过冬的吗?(先自由发表意见,再请教你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接下来分组分批仿编散文。

  3、再次完整欣赏《秋天的雨》

  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师小结并听有关《丰收的秋天》的音乐。

  三、总结与延伸:

  秋天的颜色五彩缤纷,秋天可以收获那么多好吃的、好闻的、有用的东西,你们喜欢秋天吗?刚才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散文,下面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歌声、舞姿来夸夸秋天,表现秋天的收获。

  游戏:《小汽车》

  全体幼儿一起玩开车游戏,和教师边唱边做动作。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授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美丽并愿意去发自内心的热爱大自然及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加以赞美。幼儿们很享受这样轻松愉悦上课氛围。

  小百科: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秋天的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

  1、口语训练: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让我们来赞美秋天吧!

  2、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说话。

  过渡: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就让我们走进秋天的雨里,细细品味美丽的秋景吧!

  二、初读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我想你们一定被秋天的雨深深地打动了,快来说说你的感受吧!

  2、学生交流感受。(引导说出难忘,神奇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过渡:神奇的秋雨轻轻地为我们送来美丽的秋天,昨天,老师让同学们预*了课文,我相信大家生字一定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读吧!

  三、检查生字生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读生字,扩词(开火车、指名读,领读)

  2、读词。

  重点指导:爽,指导写法,教师田字格写,学生学*写法,书空。扇,多音字的应用。

  3、学生本上练写。

  过渡:大家生字掌握的这么棒,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不知道你们课文读的是不是也这么棒?(课件出示自渎要求:(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呢?(2)课文是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四、自读课文,研文学文。

  1、学生读自学要求,学生带要求自由读课文。

  2、读后交流问题

  师:大家认真读读课文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用直线画出来,(学生画句子朗读)。

  过渡:大家概括的非常好,在文章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总结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意思,这种句子叫总启句。

  (1)生交流读句子。(出示课件)

  师:大家看,这几句话连起来,就像一首优美的小诗,让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2)学生朗读小诗。

  (3)学生交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雨的。

  过渡:秋天的雨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给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来走进秋天里吧!

  3、自渎第一自然段

  朗读要求:秋天的雨是怎么打开秋天的大门的?仔细读文。

  (1)学生读文。

  (2)学生交流读后感。

  4、精讲第二自然段

  过渡:秋天的雨趁我们没留意,给我们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要求:你们有不明白的词语或问题标画出来)

  a、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生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

  b、用五彩缤纷造句

  (2)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把它圈出来。

  (3)学生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颜色的句子多读几遍。

  (4)学生练读,指名读。(随机课件出示银杏叶,枫叶等,教师指导朗读)

  (5)学生配乐朗读。

  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真是美的享受,现在老师增加点难度,你们能不能背下来?

  5、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集体背,指名背)

  6、说话训练:

  师: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说吧!

  (1)(课件出示:瞧!秋天的雨把这些颜色还给了谁?小朋友快点想想吧!

  1.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像()。

  2.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像()。

  3.秋天的雨把()色给(),()像()。)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五、总结全课: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的更美丽了,作者从四个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硕果累累的秋天,下节课让我们继续领略秋雨的神奇吧!

  板书设计:

  钥匙打开了大门

  颜料五彩缤纷

《秋天的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爽、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凉爽”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好句。

  3.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同学们,从图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徐徐的秋风,飘飘沙沙的落叶,多么舒服的季节。让我们跟着《秋天的雨》走进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板书,读课题)

  2.这不是春天的雨,不是夏天的雨,它是(生补充)?再读课题。

  过渡: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读一读吧!读前别忘了带上几个小锦囊。(PPT展示——学*生字:A小组长带读词语;B小组内开火车轮读。)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四人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重点强调“爽、匙、柿”的翘舌音和“爽”的写法以及多音字“扇”。

  过渡:同学们喜欢秋天吗?我们的作者也十分热爱秋天,读一读你就知道到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雨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再轻一点!还要轻一点!带点喜爱之情轻轻读!带点惊喜之情轻轻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转动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吧!秋天的美景到哪里去了?风景藏在你们的课文里呢!

  3.四小组分读2-5自然段,你们若能读好这一段,老师就用一句话告诉你这段话的意思。(板书、师评价朗读)

  师:诗歌一般的句子,想读吗?(生读,师评)

  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五彩缤纷含有的颜色太多了。我们看看都给了谁?

  四、仔细品读。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用“——”划出来。

  黄黄的银杏树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成熟的果子、娇艳的菊花仙子。

  2.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句子1: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银杏树叶像什么?你能用动作告诉我扇子是怎么扇的吗?请大家配合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师:黄黄的银杏树叶被秋风轻轻吹过,慢慢地,微微地在摆动着自己的身姿,与秋风共舞。你可以再读一读这一句吗?谁还来说一说他喜欢的景物?

  句子2: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为什么喜欢枫叶?到了每年的10月,北京香山就要举办红叶节,那里的枫叶就象一团团的火焰,可美了。同桌读,生互评。从他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可以把这么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景物吧。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爽、邮”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片抒情散文,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扎扎实实的进行读的教学,并在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指导读的教学中,着重做到:每一次读都有目的,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秋天的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热、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读秋天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教具准备:收集树叶或者图片(如银杏叶),录音机,磁带,课件等。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导语:同学们,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雷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又象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是美好的,神奇的,又是令人陶醉的。

  二、动情朗读,感受美景

  1、 师:你喜欢《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吗》?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读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一下,好吗?

  2、学生有选择地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3、组织学生对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提自己的建议)

  三、自主学*,理解感悟

  1、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同桌交流,再指名汇报,师适时板书:颜色、气味、声音。)

  过渡:好,同学们,现在你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2、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书后的收获。

  3、组织学生班上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师:喜爱秋雨颜色的小朋友,你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

  (1)学生读文汇报,其他补充回答。

  师:秋雨的颜色可真多呀!你们看!

  (2)可见展示:(填一填、读一读)

  ( )的银杏树 ( )的枫树 ( )的田野

  ( )的果树 ( )的菊花

  (3)口头练*填写,指名读,齐读。

  师:秋雨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颜色,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是(生:五彩缤纷)那么,你知道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词语的含义。

  师:你喜欢秋雨的颜色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句)

  (5)学生汇报,师随机出示下列句子,并知道朗读、品味。

  黄黄的叶子象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风的凉爽。

  师:秋雨不仅有好看的颜色,还有好闻的气味,谁闻到了?

  (6)生读文或口述。

  师:秋天的雨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人们(生:冬天到了)还有谁也听到这个消息了?

  (7)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8)拓展:你还知道那些动物植物也在准备过冬呢?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说说喜欢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丰收、欢乐)

  3、学生合作,配乐朗读全文。(钢琴曲《秋天的私语》)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完,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到课外去寻找吧!

  4、自选作业:

  (1)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秋游。

《秋天的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扇,枚,邮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喜欢的语句.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找秋天,表达对秋雨的喜爱.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么一首歌吗?(示范唱一句)

  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雨呢?(生答:春天的雨)

  2.改歌词,问: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雨?(生答:秋天的雨)

  3.揭示课题:秋天的雨

  4.喜欢秋天的雨吗?有些同学喜欢,有些同学不喜欢,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啊,他就非常喜欢秋天的雨,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秋天的雨,看看秋天的雨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初识课文,整体感悟

  1.配乐范读课文,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

  2.请学生谈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

  1.品读第一段

  A.师:我们都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秋雨的神奇,那秋雨是怎样把美丽的秋天带到我们的人间呢?

  (课件显示第一段,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感受一下)

  B.谁愿意把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多人指名读,以评促读)

  2.品读第二段

  师:秋天的雨像一把钥匙,不知不觉中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更像一个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五彩缤纷的颜料给世界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看,他画出了什么?

  A.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B.学生答,板书:银杏树

  枫树

  田野

  果树

  菊花

  C.最喜欢哪句?读给大家听一听

  句1.银杏树:

  请大家闭上眼睛联想,老师语言描述→画面展示→讲解扇多音字的用法→谁喜欢这句的一起来读读

  句2.枫树:

  出示枫叶,让学生想象它象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凉爽)→出示句子和画面→女生男生竞赛读

  句3.田野:

  出示句子和画面,你感受到秋天的雨带来了什么?(丰收)

  除了庄稼丰收了,还有什么也丰收了?引出果树

  句4.菊花:

  再闭上眼睛想象,老师用语言描述→张开眼睛,看画面→齐读

  3.小结:这么多颜色,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五彩缤纷)

  这些五彩缤纷的颜色是谁带来的?出示总起句,齐读

  4.向同桌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可以一句,也可以多句.

  5.齐读第二段:让我们一起把这秋天的雨带来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读出来吧!

  四.学*第二段生字

  一枚

  邮票

  凉爽

  柿子

  仙子

  重点讲解:爽

  开小火车读→齐读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秋天的雨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欣赏,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第一,二段生字词语

  2.抄一抄,背一背第一,二段中优美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第一,二段生字

  齐读

  二.请学生读读第一,二段课文,分句朗读

  三.品读第三段

  师: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还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闻的气味呢!看,它带来了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2.出示生字,词语:梨

  菠萝

  粮食

  加紧

  杨树

  衔来

  喇叭

  衣裳

  A.请学生来读读

  B.带领大家来读读

  3.说一说有哪些香甜的气味?请学生回答

  4.你看到了一幅怎么样的场景?(丰收)

  5.当你站在果树下的时候,你闻到这么香甜的气味,你会怎么做?(馋涎欲滴)引出最后一句: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6.齐读

  四.品读第四段

  1.师: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好闻的东西,它还是一个优秀的气象预报员呢!听,它吹起金色的小喇叭,播报气象呢!朋友们注意了,朋友们注意了,冬天快要来了请大家做好过冬准备(做喇叭状)

  2.叫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课件显示:

  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________________

  小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树,柳树的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领悟每种动植物的过冬方式

《秋天的雨》教案 篇6

  教材简介: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彩色的季节,大自然给予了孩子美的感受,让孩子们从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上领略了秋天的美丽。"秋的畅想"主题活动给孩子深入了解秋天的机会。《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幽远的散文,作者巧妙的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秋天的雨赋予了生命,从秋雨的歌唱、颜色、气味和发出的信息四个方面来展开,以秋雨为线索,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情画意的秋天。其中拟人的手法更能让孩子领略语言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学*。

  目标预设:

  1、感受散文中表现的秋雨带来的美景。

  2、初步了解散文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学*"她把×颜色给了××,××××像××"的句式。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散文意境的感受。

  活动重点:

  通过散文感受秋天的美,巩固对秋天主要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体验散文的语言美,学*散文中优美的词句。

  设计理念:

  教与学是一个统一与和谐的过程。在活动中,要恰当把握好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使教与学相辅相成。活动中,我主要通过欣赏形象生动、具体的画面帮助幼儿直观感知秋天的美丽。通过反复倾听,运用完整和分段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辅以提问,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细致、系统的帮助幼儿感受散文所蕴涵的意境美、语言美。提升对秋天的知识经验积累。在欣赏散文的过程中我充分创设大胆发言的机会,通过集体与个别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在美的感染下愉快的进行学*,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完成活动目标。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热爱和探索大自然是儿童最常见的表现,他们对秋天的季节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在表述上词汇不够丰富,思维不够开阔,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学*空间,好好地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引领孩子们去探索。通过散文《秋天的雨》让孩子从中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学*关注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感受到散文中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温馨,启发孩子们无尽的遐想与表现,给幼儿提供了绝佳的欣赏学*的契机。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主动参与活动、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幼儿对秋雨的原有经验。

  教师播放下雨的音频,并吸引幼儿注意:听!这是什么声音呀?你是怎么知道的?活动一开始就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秋雨上来,并交流讲述对秋雨的认识,如:秋雨是凉凉的,轻轻的,细细的等,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给予肯定的基础上,然后教师将幼儿自然地带入到散文的优美意境中来。

  二、初步感知散文诗。

  1、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一起来听听《秋天的雨》这篇散文。听过以后可要告诉老师,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2、提问:这篇散文叫什么名字?你喜欢散文里的哪一句?(启发幼儿尽量说或者用动作表演。)

  三、运用课件图文结合,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师:我们来看一看秋天的雨在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变化?

  1、欣赏散文第二段:想--秋天的雨。

  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学*词:清凉和温柔、轻轻地、悄悄地。)教师小结:秋天雨后,自然中发生了变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秋天的门。

  2、欣赏散文第三段:看--秋天的雨。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像一盒颜料?她把各种各样的颜料给了谁?(学*"她把×颜色给了××,××××像××"的句式。)教师小结:秋天到了,各种树都发生了变化,水稻变金黄,水果成熟,农民伯伯准备要收割;美丽的菊花都开了。

  3、欣赏散文第四段:闻--秋天的雨。

  师: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呢,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感觉怎样?(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来了,水果都成熟了,会散发出香味,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还有苹果、橘子稻谷……

  4、欣赏散文第五段:听--秋天的雨。

  师:为什么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呢?它告诉我们冬天快来了,小动物要做什么?(学*词:衔、造、挖、油亮亮。)教师小结:小动物忙着做事情,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做粮食,小青蛙加紧挖洞,小树叶有的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有的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准备要过冬。

  5、欣赏散文第六段:秋天的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师:秋天的雨为什么会给大地带来一首丰收的歌?为什么会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快乐的歌?(从中提升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新的散文诗,小朋友也看到大自然这么美丽,那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秋天的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提高感知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色初步讲解诗歌的内容.

  2.在看看讲讲,做做中学*诗歌,感知诗歌的语言美.

  活动准备:

  1.字卡:五彩缤纷

  2.录像机(多媒体)

  3.三幅场景图

  活动过程:

  1.一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是怎样吗?(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果园里苹果,桃子,橙子都熟了,有些树叶落下来,有些变成红色挂住树上等等)

  2.观看录像,让幼儿感受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丰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3.出示三幅图片(按诗歌的先后顺序来出示)让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讲述.

  出示图片1师:银杏,枫树,田野是什么颜色?水果是什么颜色?菊花分别有什么颜色?(让幼儿说出各种颜色名称,并引导教幼儿说出五彩缤纷的字卡)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雪白的都给了菊花仙子.

  出示图片2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闻到了什么香味?(教幼儿学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常被那香味勾住.

  出示图片3师:树叶听到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了小朋友,开始冷了,衣裳都穿上厚厚的,那树上的树叶怎样?小动物又怎样?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小动物准备过冬了.

  4.学*诗歌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些都是雨带给我们的,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秋天的雨》

  (1)幼儿边看录像边听老师朗读两编.

  (2)幼儿跟住老师集体朗读两编.

  5.结束部分

  歌曲《秋天》让幼儿唱着歌伴随下退场.

《秋天的雨》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认识钥、匙、趁等八个生字,会写爽、菠、萝等7个生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

  出示雨点图,问:这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雨吗?

  2、过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秋雨的美吧!

  (出示雨图,用*时积累的词语来形容雨,让学生学会运用词语,并懂得*时词语的积累是很重要的。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来引入课文,自然,贴切。)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读通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把要认读的生字用横线划出来。

  2、检查认读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分男、女生读。

  B、同桌互读,一点一读,相互帮助,相互评价,并说说你是怎么来记住这些字的。

  3、这些单个的生字都认识了,那么我把它们放在小诗当中,你还能正确认读吗?

  课件出示小诗,指名读,齐读。

  小诗:是谁像一把钥匙?

  是谁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是谁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是谁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啊!是绵绵的秋雨,是凉爽的秋风!

  (生字认读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自己找读,卡片认读,同桌互读等形式后,再把生字融入到小诗中加以巩固。出示这首小诗,也为学生在接下去环节中回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作个铺垫。)

  4、学生再次快速地朗读课文,用小括号把带有生字的词组找出来,并读一读。

  5、课件出示词组,学生齐读。

  6、出示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重点指出匙读轻声。引导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7、过渡:那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将看到什么呢?

  出示词组:五彩缤纷的颜料 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菠萝甜甜的

  分男女生读。

  8、像这样的词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到课文的2-3自然段中去找找,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等会来读给大家听听。(生读)

  9、交流,生个别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重点出示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是多音字。

  10、过渡:秋天不仅有五彩缤纷的颜色,有香甜的气味,秋天的雨还会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呢!让我们来读读这几个词:金色的小喇叭、衔来树枝造房子、油亮亮的衣裳裳读轻声。

  11、找出带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把每个自然段中分布的词语分别拿出来,分自然段来朗读,一方

  面是为了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另一面让学生各自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从而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12、过渡: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就让我们再一次自由感受一下秋天的美吧!这次,我们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所以老师要请大家来带问题读课文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课后的小话筒。

  请一学生读题目。生带问题自由读,读后可以与同桌互相交流。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课后练*,指导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好*惯。)

  13、生答,师出示四个方面。并说明课文的结构,这几个句子都在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而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14、大家合作读全文,突出四个方面的总起句。师引读。

  (课件出示四句话,并且让学生知道这几个句子都在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并且通过师生合作读课文,师读第一句,来加强这几句话的特殊性。)

  三、书写生字。

  1、出示7个要写的字。请一学生上台按规律分类。

  (可以按偏旁分类,也可以按结构分类。重点指导木在左边和在下面的区别。)

  2、师范写学生认为最难写的字。

  (爽最容易出现笔顺错误,重点指导。)

  3、在生字本上写一个,并组个词。

  四、拓展

  1、出示关于秋天的'美景。

  (作为学生学*认真的奖励,一可以放松一下,二为第二课时,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做好铺垫。)

  2、出示关于秋雨的美文,供学生欣赏,并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

  (补充的文章结构与课文相似,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都是总起句,可以巩固课文的结构。摘抄好词句,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惯。)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文感受秋天美。

《秋天的雨》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钥匙、五彩缤纷、频频点头、小喇叭、衔来、衣裳、小喇叭、趁;会写12个生字:扇哪扇哪、一枚枚邮票、凉爽、柿子、仙子、梨、菠萝、粮食、加紧、杨树;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体会课文比喻、拟人等描写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作者赞美秋天,热爱秋天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的重难点:

  1.让字词的学*不仅仅停留在音,形,意上,引导学生字词从课文中来,又回到课文中去,通过联系课文理解字义,又通过字词来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2.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从多个层面去体会秋天的美好。

  3.学以致用,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练笔作业单。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体会秋天的美。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说话能力。练*写作。

  一、谈话导入新课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听,它在说什么?

  2.让我们拿起课文纸静心聆听。

  播放音乐,出示《秋天的雨》。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欣赏。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看课文。

  被陶醉了吧?那我们也读一读这么美的一篇课文吧?

  我发现小朋友们都不由自主地读起来了,被吸引了吧?那就放声去读吧!

  1.播放优美的轻音乐。

  2.出示阅读小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学生读,教师巡视,聆听是否能将课文通顺地读下来,生字中,哪些是他们比较困难的,以便下一步的生字指导。学生自学课文,读生字,读课文3-5分钟

  1.小朋友读得真认真!看大屏幕,老师选择了其中一部分生字词,你能正确拼读吗?谁先来试试读第一行的两个词?

  2.你读得真标准;读得真有味道;你的声音很响亮;你的声音很清脆;谁想挑战这位同学?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想挑战一下这位同学……

  3.读的同时,你还能发现这两个词当中藏的秘密吗?

  4.你的观察真细致;你的眼光真敏锐;你说的真清楚……

  5.在老师出示的这几个生字当中,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

  6.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些这几个字:爽,枚。

  请拿出笔,在田字格旁写一遍。 投影出示生字:扇哪扇哪,小扇子,衣裳,钥匙,一枚枚邮票,频频点头,菠萝,凉爽(带拼音)

  2.去掉拼音再读一读。学生举手抢读。

  2.第一行的扇是多音字。

  3.第二行的两个词都读成轻声。

  4.一枚枚表示数量很多,频频意思是一次又一次。

  5.生举手说。

  6.随老师书空,遍书空,遍说笔顺。

  7.在书上书写。

  1.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细细品读课文,边读遍思考:秋天的雨?

  2.可以拿起笔边读边划。

  3.学生自由品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4.有没有发现其实每一段话的开头就是问题的答案;都找出来了吗?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播放音乐,出示阅读提示:

  在作者眼中,秋天的雨 。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的真投入啊,谁来说说再读课文后,你觉得秋天的雨怎么样?

  2.说得真好,你(你们)已经把这篇课文读懂了。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

  的雨还会说话,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3.瞧,把你们找的放在一起,不就是一首写秋雨的诗吗!随着学生的说,老师投影出示: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

  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生说。

  2.读投影中的内容。

  1.你最想了解秋雨的哪一个特点?

  2.那就让我们先走*秋雨的色彩,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请看大屏幕的阅读小提示。品读第二自然段,标出“秋雨有哪些色彩?”多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开始吧。

  4.学生品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情况。投影出示阅读小提示:

  1.品读第二自然段,标出“秋雨有哪些色彩?”

  2.多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生说。

  2.生品读。

  1.差不多了,是吗?那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谁先来说:从第二自然短中你看到了秋雨的哪些色彩?

  2.学生说,教师板书。

  3.你说的真全;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4.这么多颜色在一起,你会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样的画面?

  5.你真会学*,用上了今天课文中一个词;你的积累真丰富;

  6.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吧。

  7.我们要善于积累好词好句。我们还要读出好词的味道。谁来读一读第一句话?

  8.真动听,老师给你们一些奖励,看。

  9.颜色真丰富,再读读第一句。投影出示第二自然段。

  2.投影出示课文中出现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3.师板书: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4.投影出示秋天的图片。生说师板书。

  2.学生说,教师板书。

  2.学生读。

  3.学生欣赏。

  4.生再读第1句。

  1.众多的颜色中,你最喜爱哪一种,读出那句话。生说。教

  师投影出示学生说的内容。

  你喜欢的是这一句。

  2.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

  3.这时候菊花仙子在干什么呢?

  4.她们在频频点头,好像……是在……说话,在打招呼……

  5.多美的菊花,多么生动可爱的菊花……把我们的赞美送进课文再读一读;把你的

  喜爱再送进课文读一读。 投影出示: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

  频点头。

  1.生说。

  2.菊花仙子的颜色很多;很美;

  3.生说:在频频点头。

  4.生再读句子。

  1.你还喜欢哪一句?

  2.读着这句话,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你从哪个词中看到这样的画面?

  4.橘子们你们为什么要挤?为什么要争?你怎么争?

  5.好大的橘子,好甜的柿子,好多的果子啊,把我们的夸赞送回课文,再读读这

  句话吧。

  投影出示:

  橙黄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3.生说:

  你挤我碰,争着

  4.生说:果子很多,果子很大;

  1.你还喜欢哪句话?

  2.这句话吸引你的地方是? 投影出示: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1.还有吸引你的句子吗?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中她把哪个词读得很有味道?

  3.老师想来挑战一下。

  4.你觉得老师把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读得最有味道?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是啊,一张张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给我们邮来了什么消息?

  7.带上红红的枫叶送给我们的凉爽,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吧! 投影出示: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2.教师范读。

  3.投影:红叶飘落的画面。

  1.学生说。

  2.学生说:

  飘啊飘啊

  3.学生说:一张张红叶在翩翩起舞;一张张枫叶慢慢落下来……

  4.生说:告诉我们秋天的消息。

  5.学生齐读。方案一:

  1.这段话中哪一句和它很像?

  2.哪些地方像?

  3.请你再读读这句话。方案二:

  1.还有吸引你的句子吗?

  2.同学们,你们觉得她把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读得很有味道?(老师想来挑战一下。你觉得老师把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读得最有味道?)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描述的真生动。

  7.扇哪扇哪,渐渐的你感觉?

  8.带着你的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投影出示: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1.学生说:

  把“黄黄的叶子”比喻成“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

  3. 学生齐读。

  1.学生说:扇哪扇哪。

  2.学生说:我看到一张张的银杏叶子慢慢的落下;我看到一张张的银杏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给我们扇风……

  3.学生说:我觉得夏天过去了;我觉得不热了……

  4.学生齐读。

  1.多美的景色啊,瞧,这不就是一首美妙的诗吗?

  2.让我们轻轻地、柔柔地读读这首诗吧。 以诗的形式投影出示第二自然段。

  播放音乐。

  1.学生齐读。

  1.真美啊!秋雨还带给我们哪些颜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你还看到秋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颜色?老师请你们写一写。

  3.学生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书写。

  4.谁来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

  5.一篇好文章三分靠写,七分靠读。准备好了吗?好,读吧!投影出示

  一些图片。

  老师提示:金灿灿的玉米;

  同学们把秋天的雨写得这么美丽,让我们再来叫叫它的名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