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1

  教学重点

  1,学*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文章的主题。

  预*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

  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教案2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同时,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新授单元,每个新授单元所选文章各具特色而又循序渐进。一单元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感悟战争的意义;二单元感受博大而质朴的爱;三单元了解建筑古迹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四单元崇尚科学,讲究实证和创新;五单元在脍炙人口的名篇中体会“感事抒怀、借景言情”;六单元体会山水景物中的无限情思。

  《桃花源记》是第五单元21课。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本课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初中阶段会涉及到陶渊明的文章四篇,都集中在八年级,而本课是接触他的第一篇,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课的体裁是“记”,初中阶段涉及到这种文体的文章共六篇,八年级上册有两篇,八年级下册还有四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掌握“记”这种文体特点,也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在对课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参照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使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作为第四学段的八年级学生,应初步达到课程目标中二级目标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等等。

  基于以上目标要求,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准确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而努力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说学情

  在教学中了解学*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14篇文言文,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接触过记叙性散文,如《童趣》《口技》;掌握了一些阅读和欣赏的方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知识的储备方法、技巧的掌握是零散的;鉴赏能力较弱;作品构思、选材、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精妙借鉴吸收少。而本册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无论是从长度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对他们的一个新的挑战,通过本学期的学*和积累,他们将会向课标的要求更*一步。

  三、说模式

  我校正在开展“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的模式进行教学,意在凸显学生学*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以这种模式为基准,自主设计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模式:1.情境渲染。引领学生走入课堂。2. 剖析结构。自主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3.语句赏析。走进文本,对美的资源进行感悟和再创造。4.拓展深化。补充资源,深化认识。5.检查反馈。巩固练*,夯实基础。6.分层作业。激发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对象的学*需求。在六个环节中,要以问题进行串连,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自主学*,“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然成诵的境界。

  四、说设计

  《桃花源记》是一篇精讲课文。第一课时,我设置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根据教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情分析和我校的教学模式,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导入新课、理清线索、赏析语言、探究主题、巩固练*和布置作业。下面我将逐一解说每一环节的设计内容和意图。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学生曾经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歌导入,出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诗歌导入,能够促使学生尽快地调动思维,因为对作者有熟悉感,所以更容易接受新知。

  (二)理清线索

  给出固定句式,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理清线索,分别是渔人发现、探访、离开桃花源,总结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设计意图:在上一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给出填空式问题,适当地降低了难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填出词语,理清线索,保护学*的积极性。

  (三)赏析语言

  在我校“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模式下,我设计了本环节的核心问题,“桃花源美,美在 !”此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一,读出桃花源的美,学生能够找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中感受桃花源的美。二,说出桃花源的.美,经过反复地朗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和浅层的感受,此时引导学生说出这种美感,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在翻译的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描写的成分。三,写出桃花源的美,在几个学生已经说出了桃花源的美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示范的作用,再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把自己想到的美,写下来,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给予配合,让学生体验由文字抒写情感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补全句子,找出景物描写,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感悟桃花源的美丽、祥和和欢乐;指导学生掌握抓住重点语句来赏析文章情感的方法;在课堂练笔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探究主题

  由学生模拟渔人和桃源人之间的对话,切入对主题的分析,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陶渊明写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此时链接相关知识背景,包括陶渊明的其它作品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在学生思考后,再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说出本文的主题。最后出示教师寄语。升华桃花源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学生活动和问题设置,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主题;链接相关背景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补全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的现实含义。桃花源已经不仅仅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个人心灵的一方净土,自我沉浸的精神家园。

  (五)巩固练*

  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练*,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背诵的教学目标。

  (六)分层作业

  在本环节,作业分为两个部分:

  必做部分:

  1、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借助字典,写出其含义。

  选做部分:

  一千多年过去了,桃花源人的生活又将是怎样的呢?请以“再访桃源”为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练笔。要求:1.想象要合理;2.字数在三百字左右。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说板书

  板书的目的在于简明、清晰地反映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我设计的板书重在突出对文章线索、语言赏析和主题理解方面,更加直观地再现了本课的要点。

  六、说评价

  课标中建议:语文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要尊重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此建议,在教学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益。在课堂练笔环节,主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在知识链接环节,主要是教师评价为主,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合作探究环节,以师生共同探讨为主,教师不要轻易予以反驳和否定学生的回答。

  七、说开发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保证。本节课我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内资源的开发有:师生对文本的共同学*和开发;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渗透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课外资源的开发包括:知识链接丰富了

  教学内容和形式,网络教学的运用拓宽了教学的渠道,图片资源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八、说反思

  《桃花源记》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作为八年级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还是把识记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放在了首位。

桃花源记教案3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 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安定,丰衣足食,民主*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 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 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记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1朗读法 2想象法 3自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具准备: 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二 课 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

  1了解作者,必读此文,请欣赏作者的自传,听过以后说说作者的三大爱好.

  2作者的诗歌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情况,诵读课文

  1、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ó ) 屋舍俨然(yn) 阡陌交通(qin)

  黄发垂髫 (tio) 便要还家(yo) 刘子骥( jì )

  诣太守(yì ) 浔阳( xún ) 驎之(lín )

  2、A.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 )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B同学齐读课文。 C.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四人小组一起解读而后集中解难,或者让老师提问,学生答疑,五个段落分类处理。一段一段地讨论,落实,主要在字词及内容的疏通,领悟。

  1、重点字词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作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的)远*。忽逢桃花林,夹( 夹着 )岸数百步,中(中间)无杂树,芳草(地上的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繁多夹杂)。渔人甚异(对……感到惊奇)之(代这种美景),复前行,欲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其(这)林。

  ②林尽(于)水源,便(就)得(发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舍弃)船,从口入。初极狭,才(仅,只)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土地*旷(*坦开阔),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池塘)桑竹之(这)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同),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其(那)中往来种作(耕种劳作),男女衣着(穿戴),悉(全)如外人。黄发垂髫(小孩),并(都)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竟然)大惊,问所(地方,处所)从来。具(通俱,完全,详尽)答之。便要(通邀,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打听,探问)。自云先世(去世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妻子孩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于之,兼词,从这里。),遂(就)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汉,无论(更不要说)魏晋。此人一一为 (给)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告诉)云(说):“不足为(对,向)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路,处处志(做标记)之。及郡下,诣(到……去,这里是谒见)太守,说(报告)如此(像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志),遂(竟然)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计划)往。未果(实现),寻(不久)病终,。 后遂(就)无问津(探访、探求)者。

  2、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品质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结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

  (2).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如此 古义:像这样。如,说如此。今义:这样。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舍弃 ) 屋舍俨然 ( 房子 ) 。

  寻: 寻向所志( 寻找 ) 寻病终(不久 ) 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 ) 寻向所志 (标记 )

  向: 寻向所志(以前 ) 眈眈相向 (对着 )

  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捕鱼为业(作为)

  乃:见渔人,乃大惊(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遂:遂迷(竟然), 后遂无问津者(就)(4)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活用动词,走到尽头。

  (5)同义词

  沿着:缘溪行/便扶向路

  都:悉如其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咸来问讯/皆叹惋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7)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8)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

  六、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象。(写练笔本上)

  2、完成课后练*三、四(写书上)

  第 三 课 时

  一、背诵课文回顾前堂。

  二、内容剖析,进一步理解文章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思路】

  发现桃花源 景色 忽逢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奇丽

  桃源内所见 自然景色, 土地*旷……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

  桃源人精神 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 愉悦安宁

  桃源内的社会风尚 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真诚淳朴

  离开桃花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再寻桃花源 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冰终。

  【线索】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

  三、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四、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背诵课文

  六、作业

  课后练*。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译文 秦始皇*,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注释〕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 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 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板书设计

  21.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缘溪行,复前行,林尽水源,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品味文章语言,发挥想象,运用现代散文语言进行文学再创作。

  3、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形式:

  一读一写一研

  教学过程:

  一、贴*生活,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谈论“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回顾陶渊明背景,了解他所选择的生活。

  今天学*《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检查积累。

  (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古文知识积累的重视。)

  1、古今异义

  2、四字成语

  三、诵读课文,把握内容

  (用一个问题将全文内容串连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个性解读过程中,并加强了古文朗读的份量,可谓一举多得。)

  设计问题: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

  预设: 1段自然风景美

  2段乡村生活美

  3段人民情感美

  4段社会环境美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老师适当点拨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指导读法(轻重缓急高低等),同时做课文内容归结: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

  四、想象创作,感悟文本。

  (由于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问题,此项文学写作已做为课前作业先行布置了下去,课上只做交流,赏析,评价。)

  由唐代三位诗人对桃花源所做的诗歌切入,烘托课堂气氛,引出问题:大家能用更生动、丰富的现代散文语言再现这美丽的桃花源吗?

  附:配乐配图

  形式:

  小组交流——推选优秀——朗诵展示——组内自评——组组互评——老师总评。

  学生可由古文中的一句话,一个段落,产生审美体验,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多种文学技巧,丰富的语言进行再创作,深入展现桃花源的美!

  老师的评价可从内容、角度、技巧等方面入手,点到即指,不做深究。

  此板块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积累和有关技巧,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也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情感升华!

  五、探讨主题,小结全文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文章这样安排结局有什么作用?

  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表现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对残酷的现实社会的不瞒和控诉。

  增添神秘色彩,更使人向往追求,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联系内涵,拓展反思

  “桃花源”,不仅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而更在每个人的心生根发芽,它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种甘露,给人们心灵慰籍。

  同学们,如果你在学*生活中感到困苦,在现实社会感到愤懑失望,那么学学陶渊明,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我心中的‘桃花源’”吧!

桃花源记教案6

  [教学目的]:

  1、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复述课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2、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

  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

  教授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朗读,探讨关于课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5分钟)

  ⑴ 今天在上课的开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35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

  ⑴提问:大家知道陶渊明吗?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5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尤其是*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课文进行解读。

  ㈢课文基本知识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课文朗诵FLSH(3分15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注意朗诵者的断句要领。初步熟悉课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缘:沿着。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垂髫(tiáo))

  读音: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

  复:继续

  欲:想要

  尽: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一词多义:

  2、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之: 忘路之远*: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㈣提问(10分钟)

  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⑶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⑷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⑸检测字词掌握情况,提问。(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板书]: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之: 忘路之远*: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渔人行踪: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段(下一课时检查)

  2、抄写5遍: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3、记忆上课讲到的所有字词(下一课时检查)

  4、预*课文下一部分

  [教学后记]:

  文言文的教授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知识点是考试所必须要求掌握的,因此占用了解释作品内涵的时间,从而避免不了乏味。用音乐来导入文言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了。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诠释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又不尽相同。

  对于首次正式地接触文言大家,教师应该占有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认识作者。为其以后的阅读和学*打下基础。同时为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深层次上的含义。

  为什么要放入一个朗诵FLASH,是因为想给学生提供一个课文阅读的范例,对于首次接触的文言来说,学生往往不是认不全生词就是胡乱断句,结果往往读得不流利而丧失了作品的感觉。用朗诵来呈现课文,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入课文,告诉学生课文所内涵的基调。

  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散文,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就应该以讲授为主,并且尽可能地要讲得细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要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将文言的知识分块,集结。要求并且强制学生记忆,不断地要求他们反复回忆,做好听写之类的检查工作。另外要求他们背诵,默写。

桃花源记教案7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 。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 。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

  在*,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分析: 源 、 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 。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如: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大山名川,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 。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说课板书:

  景色美 战乱

  生活美 没有 压迫

  人情美 剥削

桃花源记教案8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同时,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新授单元,每个新授单元所选文章各具特色而又循序渐进。一单元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感悟战争的意义;二单元感受博大而质朴的爱;三单元了解建筑古迹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四单元崇尚科学,讲究实证和创新;五单元在脍炙人口的名篇中体会“感事抒怀、借景言情”;六单元体会山水景物中的无限情思。

  《桃花源记》是第五单元21课。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本课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初中阶段会涉及到陶渊明的文章四篇,都集中在八年级,而本课是接触他的第一篇,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课的体裁是“记”,初中阶段涉及到这种文体的文章共六篇,八年级上册有两篇,八年级下册还有四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掌握“记”这种文体特点,也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在对课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参照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使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作为第四学段的八年级学生,应初步达到课程目标中二级目标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等等。

  基于以上目标要求,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准确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而努力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说学情

  在教学中了解学*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14篇文言文,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接触过记叙性散文,如《童趣》《口技》;掌握了一些阅读和欣赏的方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知识的储备方法、技巧的掌握是零散的;鉴赏能力较弱;作品构思、选材、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精妙借鉴吸收少。而本册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无论是从长度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对他们的一个新的挑战,通过本学期的学*和积累,他们将会向课标的要求更*一步。

  三、说模式

  我校正在开展“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的模式进行教学,意在凸显学生学*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以这种模式为基准,自主设计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模式:1.情境渲染。引领学生走入课堂。2. 剖析结构。自主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3.语句赏析。走进文本,对美的资源进行感悟和再创造。4.拓展深化。补充资源,深化认识。5.检查反馈。巩固练*,夯实基础。6.分层作业。激发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对象的学*需求。在六个环节中,要以问题进行串连,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自主学*,“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然成诵的境界。

  四、说设计

  《桃花源记》是一篇精讲课文。第一课时,我设置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根据教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情分析和我校的教学模式,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导入新课、理清线索、赏析语言、探究主题、巩固练*和布置作业。下面我将逐一解说每一环节的设计内容和意图。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学生曾经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歌导入,出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诗歌导入,能够促使学生尽快地调动思维,因为对作者有熟悉感,所以更容易接受新知。

  (二)理清线索

  给出固定句式,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理清线索,分别是渔人发现、探访、离开桃花源,总结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设计意图:在上一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给出填空式问题,适当地降低了难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填出词语,理清线索,保护学*的积极性。

  (三)赏析语言

  在我校“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模式下,我设计了本环节的核心问题,“桃花源美,美在 !”此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一,读出桃花源的美,学生能够找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中感受桃花源的美。二,说出桃花源的美,经过反复地朗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和浅层的感受,此时引导学生说出这种美感,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在翻译的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描写的成分。三,写出桃花源的美,在几个学生已经说出了桃花源的美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示范的作用,再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把自己想到的美,写下来,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给予配合,让学生体验由文字抒写情感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补全句子,找出景物描写,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感悟桃花源的美丽、祥和和欢乐;指导学生掌握抓住重点语句来赏析文章情感的方法;在课堂练笔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探究主题

  由学生模拟渔人和桃源人之间的对话,切入对主题的分析,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陶渊明写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此时链接相关知识背景,包括陶渊明的其它作品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在学生思考后,再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说出本文的主题。最后出示教师寄语。升华桃花源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学生活动和问题设置,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主题;链接相关背景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补全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的现实含义。桃花源已经不仅仅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个人心灵的一方净土,自我沉浸的精神家园。

  (五)巩固练*

  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练*,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背诵的教学目标。

  (六)分层作业

  在本环节,作业分为两个部分:

  必做部分:

  1、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借助字典,写出其含义。

  选做部分:

  一千多年过去了,桃花源人的生活又将是怎样的呢?请以“再访桃源”为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练笔。要求:1.想象要合理;2.字数在三百字左右。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说板书

  板书的目的在于简明、清晰地反映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我设计的板书重在突出对文章线索、语言赏析和主题理解方面,更加直观地再现了本课的要点。

  六、说评价

  课标中建议:语文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要尊重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此建议,在教学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益。在课堂练笔环节,主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在知识链接环节,主要是教师评价为主,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合作探究环节,以师生共同探讨为主,教师不要轻易予以反驳和否定学生的回答。

  七、说开发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保证。本节课我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内资源的开发有:师生对文本的共同学*和开发;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渗透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课外资源的开发包括:知识链接丰富了

  教学内容和形式,网络教学的运用拓宽了教学的渠道,图片资源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八、说反思

  《桃花源记》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作为八年级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还是把识记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放在了首位。

桃花源记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

  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

  3、交流合作法

  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

  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第六步、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1、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

桃花源记教案10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桃花源记课文的教案介绍,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第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第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第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第5.学*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第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第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第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第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第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班级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古代作品《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乐古代作品《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班级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古代作品《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古代作品《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古代作品《归去来兮辞(并序)》古代作品《桃花源记》古代作品《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古代作品《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

  晋太元中(jìn) 缘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 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清楚、流畅。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要:通“邀”,邀请。

  4.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味道)新鲜 今义: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今义:连词,不管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乃:于是,就 具:都

  房子 竟然 详细地

  志:作标记 遂:终于 寻:寻找

  所作的标记 于是,就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云、道:说 乃、遂:于是

  缘、扶:沿着

  6.课文翻译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四、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线索--渔人行踪。

  第一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劳动无兵火征战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和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扩展阅读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扩展1)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

《桃花源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

  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

  刘子骥(j)诣太守(y)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

《桃花源记》教案2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 。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 。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

  在*,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分析: 源 、 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 。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如: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大山名川,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 。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说课板书:

  景色美 战乱

  生活美 没有 压迫

  人情美 剥削

《桃花源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等,和*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遗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撞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简介作者。(要点同“教学设计(A)”)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严然、鲜美。

  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A)”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l。渔人是怎行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给果怎样?

  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旷,……黄发垂髦并治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俨然——阡陌----垂髫——

  诣太守_邑人_刘子骥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诣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③比喻无人再未尝试或过问。()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i段。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

  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

  1.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

  “*旷”指土地广阔*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地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样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

  “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

  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1.“景’倚,如:“土地*旷,屋舍严然,……”等。

  2.“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3.“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思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挑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峰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恰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洋和输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可用油印资料、电教等手段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三、五题。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进

  出

  景奇

  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旷伊然良田美地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惊叹惋语云

  踪、奇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桃花源记》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

  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

  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

  评点: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请同学复述课文。

  2.分析课文: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提问: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完成目的一)

  提问:根据课后练*四,谈谈我们该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5.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教案6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

  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1.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旷指土地广阔*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①.景奇。如:土地*旷,屋舍俨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略)。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推荐作业:完成课后练*三、五题。

《桃花源记》教案7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本。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陶渊明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本,,参考课本注释,试翻译课本。

  二、导入

  1.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

  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学生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本分析

  1.朗读课本。(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本录音后齐读课本)

  2.请学生们试翻译课本。(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本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旷:*坦开阔。属:类。

  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课后练*。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本分析

  1.朗读课本,试背诵课本。

  2.给课本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陶渊明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陶渊明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6.提问:陶渊明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陶渊明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陶渊明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

  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

  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 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附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竞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的人了。

《桃花源记》教案8

  一、内容回顾

  1、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等,乐在和*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赏读课文

  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六、研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业

  1、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

  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作。

《桃花源记》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

  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

  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

  评点: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请同学复述课文。

  2.分析课文: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提问: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完成目的一)

  提问:根据课后练*四,谈谈我们该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5.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中的“远*”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扩展2)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

《桃花源记》教案1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 。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 。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

  在*,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分析: 源 、 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 。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如: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大山名川,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 。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说课板书:

  景色美 战乱

  生活美 没有 压迫

  人情美 剥削

《桃花源记》教案2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地描述,来表达作者及人民群众对和*安静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和憎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认识“世外桃源”的虚拟性;认识作者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配乐课文朗读,辅以动画演示。

  2、师以《桃花源记》经百年苍桑而未衰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基础回顾。

  1、给学生3分钟重温

  2、出示检测内容,a 古今异议 b 译句

  三、明确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带着这些学*目标,齐背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师激发学生对陶及写作背景的求知欲。

  2、出示陶渊明简介及写作背景。

  3、师延伸引导学生回忆陶寄寓同样思想的其它作品:《饮酒》、《归园田居》等,以加深学生对陶的思想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完成目标1)

  五、自主活动:了解故事情节及线索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讨论并概括回答。

  2、师作积极性评价,并出示准确的情节概括(出示投影片)

  3、引导学生从情节概括中,梳理总结线索——渔人行踪。

  六、课文品析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感受桃花林之奇美,体会故事开端所笼罩的神秘色彩,

  A忘路之远*——渔人已入迷离难辨之境

  B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能让渔人忘鱼而只见桃花。——奇

  C渔人甚异之——惊异

  2、自主活动:品读第二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写桃花源内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2)写桃花源人风貌的句子是什么?

  (3)作者在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注:在学生回答完第1、2题后,师有感情地范读“土地*旷——————并怡然自乐。”学生闭目体会,达到身临其境,从而使其自己总结第(3)题答案——安乐祥和。

  3、创新自主活动:拓开想象空间,以渔人身份丰满第三段,接受记者(老师)的采访(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感知桃花源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1)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补充。

  (2)师将知识要点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采访语言”进行采访。

  A请问您在桃花源中都看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听说那些桃花源人也很健谈,你们都聊了些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C在这样一个新天异地的桃花源中生活数日,你感觉那里的人与您生活的东晋有何不同?

  (3)师总结: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人,可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样一个安乐祥和的理想和社会真的会隐存于某一天地吗?

  4、自主活动:体会“世外桃源”的理想性、神秘感和虚拟性;从而理解作者于此当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1)、自读第3段,并结合第1段,体会其神秘色彩。

  (2)、小组之间讨论:“世外桃源”存在与否。

  (3)、文章对于“世外桃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注:在发言中,只要能自圆其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上。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我们一样可以!

《桃花源记》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2、《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中的“远*”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桃花源记》教案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⑴ 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惯;

  ⑵ 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⑶ 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 ) 髫( )恰

  诣( ) 骥( )津( )

  2、讲评笔译练*,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⑴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⑵ 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⑶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 →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 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旷,屋舍俨然。

  ⑵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⑶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⑷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5

  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 缘:沿。 鲜美:鲜艳美丽。 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延:请。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 →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舍船从口入 → 复行 →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

  “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 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教案6

  一、内容回顾

  1、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等,乐在和*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赏读课文

  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六、研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业

  1、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

  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作。

《桃花源记》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2.掌握重点词句,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指出人生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认为人生不断寻觅的是返璞归真的境界,这与晋代诗人陶渊明勾勒的世外桃源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想了解世外桃源吗?你想去感受一下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桃花源记》。

  导语设计2:

  一、新课导入

  晋朝的陶渊明,因人而名,因事而名,因诗而名。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29那年,他开始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此后,他又做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每次时间都很短。在这十几年中,他的经济状况不断下降。到39岁那年,他不得不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然而,“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在亲友的劝告下,他再一次出仕。他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且写了著名的《归去来辞》,表示归隐的决心。这时候,他41岁。从此,他就“躬耕自资”,一直到去世。

  二、自主学*---预*与展示

  1文言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2)古今异义:

  ①交通绝境

  古:交错相通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②妻子鲜美

  古:妻子儿女古:鲜艳美丽

  今:男子的配偶今:味道好

  ③无论如此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古:像这样

  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今:这样

  ④缺乏

  古:不值得

  今:不够

  (3)一词多义:

  ①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屋舍俨然”

  ②寻:

  寻找,“寻向所志”

  不久,“寻病终”

  ③志:

  做标志,“处处志之”

  标志,“寻向所志”

  ④向:

  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2作者名片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3背景追溯

  作《桃花源记》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十六年了。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了解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写景、状物。可以分为杂记和游记。杂记包括:(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三、合作学*---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交流点拨:虚构的。

  2想象桃源之“美”,讲解“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_____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交流点拨: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深层理解

  1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交流点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哪几句?

  交流点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交流点拨: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

  交流点拨:因为他们长期与世隔绝,不见外人。文中还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句暗示。

  四、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这节课,我们将沿着作者的足迹,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奥秘。

  二、合作学*---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文本

  理解桃源之“乐”,感受桃源之“奇”。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交流点拨: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交流点拨:(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等,和谐亲密。

  师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等,乐在和*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2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同答。

  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点拨: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走进语言

  1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此人的“具言”一句都没写?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交流点拨:因为渔人是从现实社会中去的,读者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当时的情况都知道的,故略去不写。感叹桃花源外的人们竟然还过着不幸的生活。

  2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交流点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3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4桃花源人为什么要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从这里能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交流点拨: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从这些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他向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向往没有压迫、没有纷争、没有忧伤的生活,渴望处处恬静、和乐,人人淳厚、纯朴。

  (三)走进写法

  层层设疑。

  交流点拨: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没有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不著姓名。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写桃林的通道更是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人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未果”“病终”。这样一来,桃花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了“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又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四)走进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桃源胜景?

  交流点拨: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三、拓展延伸

  面对污浊的社会,陶渊明不屑与之同流合污,毅然辞官,归隐田园。你赞成这种做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频,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现实,作者看不到希望,只好把自己理想的社会情形寄于《桃花源记》中,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二: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是现实,但作为一个有志向、有能力的人,应该积极去改变现实。即使能力有限,也可像包拯一样做中的一盏明灯,多少也能发出一些光亮,照亮一些苦难的人。否则,人人像陶渊明一样消极逃避现实,国家将永无光明之日。所以,我不赞成陶渊明消极避世的态度。

《桃花源记》教案8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

  2、导练结合,充分体现“练为主线”,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诵读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出自本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学*中的疑问作出标记。

  2、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断句,理清课文思路,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3、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吗?

  (美、乐、奇)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在导语的铺垫和撩拨之下,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文,体现自主精神,教师可利用课件进行检测,如字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帮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大意,扫除障碍;通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桃源作出初步评价。)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吗?

  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3、教师点拔,发现描述者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对有创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词:鲜美、开朗、交流。

  4、小结: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风景秀丽,美在静谧祥和,更美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想象力、表达力和培养、训练。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联下,点拨字词。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2、自读2、3段,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那些人为什么乐?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桃源内社会生活的描写,并调动历史知识,得出桃源之乐的根本原因。

  4、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等,乐在和*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桃源之乐,并结合古代社会的黑暗现实,理解桃源之乐的社会根由。力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特征,加深理解课文,进行思维训练。)

  (三)评读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厅在何处呢?

  2、评说桃源之“奇”,指导朗读。

  评: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们之奇

  结局之奇

  读:读出惊奇语气,读出重音。

  3、小结:全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桃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绘令人心驰神往。

  (解说: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发现和评论,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朗读训练繁密结合。由评读桃源之奇到探索诗人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评价作者的理想

  1、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2、归纳:*《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中华大地的千年世态变,怎能不豪情满怀?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如果陶渊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为如何?

  (解说:本环节也是学*目标之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的教育。)

  二、课堂练*

  (一)字词

  1、注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邑人诣太守骥

  2、解释下面词的古义和今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鲜美

  3、解释多义词:舍寻志为乃

  (二)阅读后做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填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旷,屋舍俨然”的意思是(这里)土地*坦开阔,房屋都是一个样式,很相象。

  B、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为桃源的美好作烘托、铺垫。

  C、“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D、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6、“黄发垂髫”指,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三)阅读后做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将“渔人”“村人”这两个词语,准确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8、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9、翻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拓展延伸

  1、欣赏:影视歌曲《神奇的九寨》。

  2、课外阅读:《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张旭)、《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总说:本教案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结合课件,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引导自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教学中以“美、乐、奇”为切口开始全文的学*,又紧扣“美、乐、奇”收束,课堂练*力求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后延伸,开阔视野,提高理解、鉴赏水*,了解陶渊明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的影响。挺实用。)

《桃花源记》教案9

  以下这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是我之前在教这篇文章的时候写的,因为这篇文言文比较经典,所以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乐《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

  晋太元中(jìn) 缘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 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清楚、流畅。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要:通“邀”,邀请。

  4.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味道)新鲜 今义: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今义:连词,不管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乃:于是,就 具:都

  房子 竟然 详细地

  志:作标记 遂:终于 寻:寻找

  所作的标记 于是,就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云、道:说 乃、遂:于是

  缘、扶:沿着

  6.课文翻译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四、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线索--渔人行踪。

  第一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劳动无兵火征战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和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以上就是《桃花源记》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语文网查阅。

《桃花源记》教案10

  教学重点:1,学*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

  预*要求: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扩展3)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

桃花源记教案1

  教学重点

  1、学*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

  预*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

  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教案2

  一、内容回顾

  1、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如

  (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等,乐在和*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赏读课文

  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六、研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业

  1、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

  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作。

桃花源记教案3

  本文是一篇经典名作,课时安排为两课时。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重点语句含义,最后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感知桃花源的美好生活这一内容。在教法上主要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体现捆绑式评价机制,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就本节课的发言程度看,大部分学生学*热情较高,能主动在小组中寻求帮助并能合作学*。但本课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朗读这个环节上,指导得还不够深入,总感觉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时间上有些仓促。老是担心时间不够用。另外在分析部分,有的学生发言显得肤浅,但教师的追问没有跟上,没有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些都是我以后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小组合作是如何进行的?我采用的小组是每组四人,按成绩的'高低排号,一号二号课堂发言一次各得1分,三号四号学生发言一次各得2分,每堂课下课时组长算好分数,交给课代表,评出两个优胜组,那么这两个优胜组的每个人学生在班级考核中各奖励一分。毕竟教学中什么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但学生反映还不错,有一次我也就这个问题向学生做了一个调查,我上课问学生大家对这样的合作学*,捆绑评价怎么看,当时学生发言非常踊跃,都争着说:“能调动积极性,能提高效率,能集思广益,能体现团结合作的乐趣,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锻炼反应能力……”

  总之,象这样的发言很多,竟然有个学生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样能让有的学生不走神了”,这个学生*时学*热情不高,以前上课不太注意听讲,所以当时我就说:“主要是让你不走神了吧”。学生也是哈哈大笑。。。起初,很多学生可能就是为了为组里多挣点分,他或许没有考虑老师是为了调动他们学*的积极性,但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也在不断完善,比如,有的学生就给我反应,说:“老师,那个XX,他回答的次数是多,但都没有说对,这样就不应该加分”我觉得这个建议提得很好,所以我就对学生说:“发言中明显的错误,本次发言无效”。

  还有比如*时分析课文遇到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需要你自己组织语言,像这个事或这个人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你怎么看到某人的成功等等,我都跟学生说,发言必须是三句以上,并且语义不重复,这样渐渐向发言质量靠拢。现在我不光在课堂上用,*时作业也用,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扣该组本节课的发言分数,所以其他组员有责任监督这个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起初我自己来检查作业书写情况,现在我开始采用组与组间互相检查,挑毛病,这样就促使一部分学生能更认真些。当然,这里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前面说的那次调查中,就有一个学生发言说:“老师,他们说的都是优点好处,但我觉得不好,他们就光想着怎么去抢答问题了,你讲的他们都没有听。”我说:“你观察得太仔细了,说得太好了,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也正在努力的想办法,怎么才能让学生该安静听课就安静,该活跃时就活跃。

  以上这些是我在教学关于合作教学的一点粗浅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桃花源记教案4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

  ○1展示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情况。

  三、诵读和复述:

  ○1欣赏书法作品,配乐朗读。(教师可以结合书法作品播放录音或自己示范朗读。该部分内容每个页面限时60秒,若没有按键或点击鼠标,60秒后将自动跳入下一页。)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如: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五、理清思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六、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30秒,若3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问题讨论(同桌互相讨论,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90秒,若9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什么“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3、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七、拓展思考:

  1、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比较分析

  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方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八、教师总结:

  我们学*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全班齐诵课文,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案5

  【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正确看待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重点】:

  1.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难点】:

  1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课前预*】:

  1、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给重点词语注音并解释。

  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章的大意。

  3、朗读课文,2—3遍。(朗读时,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语速适中,语句流畅,富含感情,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

  4、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⑴渔人的行进路线:_____桃花源, _____桃花源, _____桃花源, _____桃花源。

  5、查阅资料,介绍一下陶渊明,制成知识卡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陈思思的音乐视频《梦入桃花源》,老师导入新课:陈思思的一首《梦入桃花源》把我们带到如痴如醉的桃源梦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理想中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称作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千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人们,具有如此长久的魅力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检查预*情况。请学生上讲台来介绍陶渊明

  哪位“小老师”了解陶渊明?请向“学生”介绍。之后要问他从哪里获取的知识。历史课本有对他的介绍;语文课本上夜学过他的诗《归园田居》,下面注解中有“陶渊明”一条;网上也有(有学生上网搜索到有关知识,请他拷贝下来向大家展示如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著名诗人。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躬耕僻野,过着俭朴的生活。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①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结合课下注释理出难解的字词句。然后畅谈:桃源带给你怎样的"世外"感受?(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比如:奇、美、乐等。)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

  重点字词如:异 穷 属 悉 咸 延 语 寻

  古今异义词语如: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何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六 点拨讲解

  (1)以四人学*小组的形式,学生对照注释,试讲课文。

  (2)学法指导: 要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鲜——鲜嫩”、“美——美丽”、“交——交错” 不可望文生义。 翻译句子时,先弄清句式特点、关键字的意思,然后做到准确,通顺,省略的部分要补上。例如: “具答之,便要还家”具,详细;要通邀,邀请。(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 译文,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桃源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

  第二课时

  一、探究桃源之"奇"

  故事确有传奇色彩,因此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描写让你产生"奇"的感受?

  1.自主探究。

  2.合作探究。

  3.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中,教师相机点拨、纠正、穿插、强化重点词句的积累。

  (1)入源经过奇。奇在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此美景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奇在--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

  (2)桃源中人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

  (3)桃源消失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奇在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更浓了。

  二、感受桃源之"美"

  1.请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口头描绘桃源的环境美。

  (用一个问题将全文内容串连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个性解读过程中,并加强了古文朗读的份量,可谓一举多得。)

  预设: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会环境美

  然后对照这些地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2.桃源的美,不仅表现在环境,更表现在人们之间的关系上。请先认真读一读第三节,然后把它改写成一组具体生动的人物对话。

  先由同桌之间表演,然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师生共评。

  3.观看《*水墨动画系列之桃花源记》

  水墨动画以其画面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人物形象的诙谐对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能够理解动画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动画加深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进入桃花源的历程,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有些东西用言语表达时总感到比较苍白。借助多媒体则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河流中徜徉。

  三、设计对话采访 深化文章主题

  先齐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以下活动,活动分两组进行:

  1.如果让你对桃源百姓说一段话,你会怎样说?

  2.如果让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陶渊明进行采访,你会问哪些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先拟出采访提纲。

  (说明:活动一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与文中人物的直接对话,深化对桃源社会实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把课文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活动二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深层次探究本文的写法。对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其他学生回答:你觉得陶渊明会怎样回答?譬如:

  --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渔人的复寻而迷失?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可以选择,你是愿意生活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是桃花源里?请谈谈你的理由

  (说明: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桃花源里生活的理解,并征对现实生活来谈谈感受。老师引领学生将现代社会生活和桃花源里的生活状态作对比。学生可能会谈到很多的理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引领学生理智地看待我们今天的生活。并学会生活。)

  (2)老师下课结束时出示自己写的《桃花源记》的读后感(此活动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写读后感)

  读后感呈示:《桃花源记》让我们感受到了桃花源的宁静祥和之美。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桃花源里人们那种鲜活的生命状态,简单而幸福的生命状态,一定让你羡慕不已,老师也有很多的感悟,在感受到这些简单而充满幸福的生命状态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这些鲜活的生命状态只存在于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中,或者说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读着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我们隐隐感到作家的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情。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也有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情。因为人性中最为本色美好的东西,最简单而朴素的向往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悄悄流失。在今天这个日渐忙碌和功利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着太多疲于奔命而日渐憔悴的面容。有着因太多对物质的渴望而堕落的灵魂。甚至包括我自己。沈从文先生在散文《桃源与沅州》中曾这样写道:“全*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该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

  感谢陶渊明,他那超脱的人生韵味,那洒落的生命境界,在于他为后人确立了一种新的理想人格。是他让我们看到滚滚红尘中还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生活。还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委任自然,任真自适。而这样的生命状态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只是我们在行走的路上不小心给弄丢了。

  站在来路和去路的现实人生路口,我们是不是该不断地回望来路。去捡拾那些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幸福起来。

桃花源记教案6

  ①范读课文

  ②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的大同社会

  研读理解

  ① 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选贤与能: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f皆有所养:供养

  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谋闭而不兴:发生

  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l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②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b小组合作学*,翻译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b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提示:

  a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作总结归纳

  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b“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指导诵读

  ①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②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③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④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作业

  ①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②背诵并默写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7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1、展示几副图画,让学生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谈谈心中的世外桃源。

  2、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自然导人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商讨学*文言文的方法

  3、疏通文意:学生提出的疑惑的字词、释义,师生共同解决。

  4、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2、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的印象。

  四、访谈练*

  设置情境,利用“时空在线”专访节目深化理解,研读课文。假设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对村民现场采访。

  采访问题:

  1、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2、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你们想出去吗?(渔人说是晋朝。想出去,因为外面世界很精彩;不想出去,因为外面兵荒马乱。)

  3、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真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4、你们为什么不让渔人向外人介绍桃花源呢?(不希望外人打扰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

  5、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6、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

  (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五、品位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桃花源记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学*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学生借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记》“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案9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

  2、导练结合,充分体现“练为主线”,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诵读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出自本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学*中的疑问作出标记。

  2、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断句,理清课文思路,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3、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吗?

  (美、乐、奇)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在导语的铺垫和撩拨之下,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文,体现自主精神,教师可利用课件进行检测,如字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帮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大意,扫除障碍;通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桃源作出初步评价。)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吗?

  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3、教师点拔,发现描述者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对有创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词:鲜美、开朗、交流。

  4、小结: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风景秀丽,美在静谧祥和,更美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想象力、表达力和培养、训练。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联下,点拨字词。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2、自读2、3段,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那些人为什么乐?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桃源内社会生活的描写,并调动历史知识,得出桃源之乐的根本原因。

  4、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等,乐在和*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桃源之乐,并结合古代社会的黑暗现实,理解桃源之乐的社会根由。力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特征,加深理解课文,进行思维训练。)

  (三)评读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厅在何处呢?

  2、评说桃源之“奇”,指导朗读。

  评: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们之奇

  结局之奇

  读:读出惊奇语气,读出重音。

  3、小结:全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桃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绘令人心驰神往。

  (解说: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发现和评论,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朗读训练繁密结合。由评读桃源之奇到探索诗人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评价作者的理想

  1、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2、归纳:*《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中华大地的千年世态变,怎能不豪情满怀?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如果陶渊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为如何?

  (解说:本环节也是学*目标之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的教育。)

  二、课堂练*

  (一)字词

  1、注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邑人诣太守骥

  2、解释下面词的古义和今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鲜美

  3、解释多义词:舍寻志为乃

  (二)阅读后做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填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旷,屋舍俨然”的意思是(这里)土地*坦开阔,房屋都是一个样式,很相象。

  B、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为桃源的美好作烘托、铺垫。

  C、“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D、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6、“黄发垂髫”指,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三)阅读后做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将“渔人”“村人”这两个词语,准确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8、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9、翻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拓展延伸

  1、欣赏:影视歌曲《神奇的九寨》。

  2、课外阅读:《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张旭)、《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总说:本教案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结合课件,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引导自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教学中以“美、乐、奇”为切口开始全文的学*,又紧扣“美、乐、奇”收束,课堂练*力求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后延伸,开阔视野,提高理解、鉴赏水*,了解陶渊明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的影响。挺实用。)

桃花源记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

  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

  3、交流合作法

  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

  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第六步、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1、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扩展4)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9篇)

桃花源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2、字词正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 yǎn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

  3、朗读感知

  范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4、了解文章

  文章是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第一节:发现桃花源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林里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明确: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或,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进入桃花源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2、这里的人生活的好吗?何以见得?

  3、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吗?

  第三节:访问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明确: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2、桃花源人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

  3、讨论: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何“皆叹惋”?

  明确:A.陶渊明所处时代。B.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社会。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第四、五节: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1、渔人离开桃花源怎么做的?

  2、他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确: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3、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明确: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3、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忘路之远*(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3.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得意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七)名句积累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③):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课文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芳草:香草。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有一天)他划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极:非常。

  才: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坦宽阔,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阡陌:田间小路。

  相:互相,指双方。

  悉: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

  并:都。

  怡然:快乐的样子。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乃:竟然。

  具: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都。

  译文:(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云:说。

  先世:先代,祖先。

  妻子:妻子和儿女。

  邑人:同乡。

  复:再,又。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既:已经。

  扶:沿、顺着。

  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及:到。

  所志:所做的标记。

  遂:终于。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七、问题归纳

  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桃花源记教案2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的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豁然开朗。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学*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学生借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记》“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案4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同时,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新授单元,每个新授单元所选文章各具特色而又循序渐进。一单元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感悟战争的意义;二单元感受博大而质朴的爱;三单元了解建筑古迹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四单元崇尚科学,讲究实证和创新;五单元在脍炙人口的名篇中体会“感事抒怀、借景言情”;六单元体会山水景物中的无限情思。

  《桃花源记》是第五单元21课。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本课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初中阶段会涉及到陶渊明的文章四篇,都集中在八年级,而本课是接触他的第一篇,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课的体裁是“记”,初中阶段涉及到这种文体的文章共六篇,八年级上册有两篇,八年级下册还有四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掌握“记”这种文体特点,也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在对课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参照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使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作为第四学段的八年级学生,应初步达到课程目标中二级目标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等等。

  基于以上目标要求,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准确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而努力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说学情

  在教学中了解学*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14篇文言文,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接触过记叙性散文,如《童趣》《口技》;掌握了一些阅读和欣赏的方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知识的储备方法、技巧的掌握是零散的;鉴赏能力较弱;作品构思、选材、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精妙借鉴吸收少。而本册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无论是从长度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对他们的一个新的挑战,通过本学期的学*和积累,他们将会向课标的要求更*一步。

  三、说模式

  我校正在开展“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的模式进行教学,意在凸显学生学*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以这种模式为基准,自主设计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模式:1.情境渲染。引领学生走入课堂。2. 剖析结构。自主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3.语句赏析。走进文本,对美的资源进行感悟和再创造。4.拓展深化。补充资源,深化认识。5.检查反馈。巩固练*,夯实基础。6.分层作业。激发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对象的学*需求。在六个环节中,要以问题进行串连,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自主学*,“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然成诵的境界。

  四、说设计

  《桃花源记》是一篇精讲课文。第一课时,我设置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根据教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情分析和我校的教学模式,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导入新课、理清线索、赏析语言、探究主题、巩固练*和布置作业。下面我将逐一解说每一环节的设计内容和意图。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学生曾经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歌导入,出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诗歌导入,能够促使学生尽快地调动思维,因为对作者有熟悉感,所以更容易接受新知。

  (二)理清线索

  给出固定句式,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理清线索,分别是渔人发现、探访、离开桃花源,总结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设计意图:在上一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给出填空式问题,适当地降低了难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填出词语,理清线索,保护学*的积极性。

  (三)赏析语言

  在我校“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模式下,我设计了本环节的核心问题,“桃花源美,美在 !”此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一,读出桃花源的美,学生能够找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中感受桃花源的美。二,说出桃花源的.美,经过反复地朗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和浅层的感受,此时引导学生说出这种美感,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在翻译的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描写的成分。三,写出桃花源的美,在几个学生已经说出了桃花源的美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示范的作用,再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把自己想到的美,写下来,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给予配合,让学生体验由文字抒写情感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补全句子,找出景物描写,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感悟桃花源的美丽、祥和和欢乐;指导学生掌握抓住重点语句来赏析文章情感的方法;在课堂练笔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探究主题

  由学生模拟渔人和桃源人之间的对话,切入对主题的分析,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陶渊明写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此时链接相关知识背景,包括陶渊明的其它作品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在学生思考后,再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说出本文的主题。最后出示教师寄语。升华桃花源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学生活动和问题设置,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主题;链接相关背景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补全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的现实含义。桃花源已经不仅仅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个人心灵的一方净土,自我沉浸的精神家园。

  (五)巩固练*

  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练*,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背诵的教学目标。

  (六)分层作业

  在本环节,作业分为两个部分:

  必做部分:

  1、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借助字典,写出其含义。

  选做部分:

  一千多年过去了,桃花源人的生活又将是怎样的呢?请以“再访桃源”为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练笔。要求:1.想象要合理;2.字数在三百字左右。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说板书

  板书的目的在于简明、清晰地反映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我设计的板书重在突出对文章线索、语言赏析和主题理解方面,更加直观地再现了本课的要点。

  六、说评价

  课标中建议:语文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要尊重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此建议,在教学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益。在课堂练笔环节,主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在知识链接环节,主要是教师评价为主,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合作探究环节,以师生共同探讨为主,教师不要轻易予以反驳和否定学生的回答。

  七、说开发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保证。本节课我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内资源的开发有:师生对文本的共同学*和开发;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渗透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课外资源的开发包括:知识链接丰富了

  教学内容和形式,网络教学的运用拓宽了教学的渠道,图片资源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八、说反思

  《桃花源记》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作为八年级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还是把识记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放在了首位。

桃花源记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1朗读法 2想象法 3自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具准备: 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二 课 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

  1了解作者,必读此文,请欣赏作者的自传,听过以后说说作者的三大爱好.

  2作者的诗歌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情况,诵读课文

  1、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ó ) 屋舍俨然(yn) 阡陌交通(qin)

  黄发垂髫 (tio) 便要还家(yo) 刘子骥( jì )

  诣太守(yì ) 浔阳( xún ) 驎之(lín )

  2、A.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 )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B同学齐读课文。 C.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四人小组一起解读而后集中解难,或者让老师提问,学生答疑,五个段落分类处理。一段一段地讨论,落实,主要在字词及内容的疏通,领悟。

  1、重点字词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作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的)远*。忽逢桃花林,夹( 夹着 )岸数百步,中(中间)无杂树,芳草(地上的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繁多夹杂)。渔人甚异(对……感到惊奇)之(代这种美景),复前行,欲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其(这)林。

  ②林尽(于)水源,便(就)得(发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舍弃)船,从口入。初极狭,才(仅,只)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土地*旷(*坦开阔),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池塘)桑竹之(这)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同),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其(那)中往来种作(耕种劳作),男女衣着(穿戴),悉(全)如外人。黄发垂髫(小孩),并(都)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竟然)大惊,问所(地方,处所)从来。具(通俱,完全,详尽)答之。便要(通邀,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打听,探问)。自云先世(去世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妻子孩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于之,兼词,从这里。),遂(就)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汉,无论(更不要说)魏晋。此人一一为 (给)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告诉)云(说):“不足为(对,向)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路,处处志(做标记)之。及郡下,诣(到……去,这里是谒见)太守,说(报告)如此(像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志),遂(竟然)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计划)往。未果(实现),寻(不久)病终,。 后遂(就)无问津(探访、探求)者。

  2、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品质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结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

  (2).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如此 古义:像这样。如,说如此。今义:这样。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舍弃 ) 屋舍俨然 ( 房子 ) 。

  寻: 寻向所志( 寻找 ) 寻病终(不久 ) 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 ) 寻向所志 (标记 )

  向: 寻向所志(以前 ) 眈眈相向 (对着 )

  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捕鱼为业(作为)

  乃:见渔人,乃大惊(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遂:遂迷(竟然), 后遂无问津者(就)(4)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活用动词,走到尽头。

  (5)同义词

  沿着:缘溪行/便扶向路

  都:悉如其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咸来问讯/皆叹惋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7)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8)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

  六、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象。(写练笔本上)

  2、完成课后练*三、四(写书上)

  第 三 课 时

  一、背诵课文回顾前堂。

  二、内容剖析,进一步理解文章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思路】

  发现桃花源 景色 忽逢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奇丽

  桃源内所见 自然景色, 土地*旷……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

  桃源人精神 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 愉悦安宁

  桃源内的社会风尚 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真诚淳朴

  离开桃花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再寻桃花源 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冰终。

  【线索】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

  三、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四、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背诵课文

  六、作业

  课后练*。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译文 秦始皇*,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注释〕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 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 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板书设计

  21.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缘溪行,复前行,林尽水源,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案6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的认识。

桃花源记教案7

  教学目标: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 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安定,丰衣足食,民主*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记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

  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

  3、交流合作法

  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

  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第六步、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1、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

桃花源记教案9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桃花源记课文的教案介绍,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第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第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第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第5.学*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第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第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第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第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第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班级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古代作品《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乐古代作品《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班级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古代作品《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古代作品《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古代作品《归去来兮辞(并序)》古代作品《桃花源记》古代作品《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古代作品《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

  晋太元中(jìn) 缘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 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清楚、流畅。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要:通“邀”,邀请。

  4.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味道)新鲜 今义: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今义:连词,不管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乃:于是,就 具:都

  房子 竟然 详细地

  志:作标记 遂:终于 寻:寻找

  所作的标记 于是,就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云、道:说 乃、遂:于是

  缘、扶:沿着

  6.课文翻译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四、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线索--渔人行踪。

  第一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劳动无兵火征战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和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扩展5)

——读桃花源记有感汇总10篇

  读桃花源记有感 1

  *日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触颇多。文章描述了五柳先生所憧憬的一个理想社会。一个渔夫偶然来到远离人世的世外桃源,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居者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作者通过对这一世界的赞美,而映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假借村人之口说,为避秦之乱,众人才躲至此地,尚不知汉,更不知魏晋。这些人在没有战争纷纭的环境里过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悠然生活。渔夫恋世,盘桓数日即离去。我想如果是作者亲历此境,一定会留恋往返,乐不思蜀的。这或许是作者的一个梦境,也或是五柳先生的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却是人人向往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描绘的和谐社会吧。

  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年代,都渴望社会安定,事业*稳,家人和睦,即使到了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是也早已厌倦了城市的烦嚣,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厌倦了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厌倦了无休止的战争和灾难吗?如果此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柳先生所陶醉的那种理想世界的画面,我想一定会趋之若骛,争相涌去的。我们曾经用种种借口破坏了生态的*衡和社会的安宁,我们曾经为能够降伏大自然而骄傲自豪。但自然给与我们的回报又是什么呢?是海啸,是沙尘暴,是拉尼诺!面对这些我们又会不会感觉到一丝羞愧和自责呢?

  有句古语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我们正在伟大“中国梦”实践中,那是中华民族期盼千年的梦想,那是亿万炎黄子孙世代憧憬的世界。神州飞扬中国梦,桃花源里可耕种!我们向往湛蓝的天空,我们讴歌翠绿的群山,我们期待涓涓的流水,我们祈祷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战争和灾难成为教科书中的历史;姑娘们的美丽相映在美丽的花丛里,孩子们的眼睛里永远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我想,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来创造一个这样的理想社会,让世界上所有的憧憬都变为现实,让战争远离人类,让贫穷、饥饿、病痛在世间消失,还大地一片碧绿,还天空一片蔚蓝,这样的情景距离我们还会很远吗?

  读桃花源记有感 2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渊明选择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是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们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可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人灵。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而现在的我们,则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惯,要善于与人和*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

  读桃花源记有感 3

  现在思考,可能不会用像去年那么尖锐的方式了,非求一个结果。

  其实感觉读《桃花源记》真得就是一个成长和思考的过程。

  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哪拍风雨飘摇,我们也应该在心中构建一个可以栖身的宁静桃源,不是说让桃花源成为你逃避世俗的一个幌子,而是在看人看事,处理问题时想起它,想起你的这个理想之地,那么世俗再乱,你的心中仍会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请记住,只要你愿意,不论外界环境如何,你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恬然自适、怡然自乐的境界,若论合适,没有比桃花源这个地方更合适了,

  可能多年以后在阡陌相通之处回首,发现曾经埋怨过的萧瑟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罢了。

  关于本文、环境、人心的一点感悟陈述至此,可能和教科书上所理解的那个《桃花源记》不大一样吧。

  读桃花源记有感 4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桃花源记有感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你有无忧无虑地生活过吗?你想要无忧无虑的生活吗?

  “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多么的美好啊,这应该是大部分人比较向往的生活吧。

  你渴望这样的生活吗?你渴望像梦中仙境一样的桃花源吗?

  当我走进陶渊明的桃花源时,我看到了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田间许多农民在松土跟中耕种,空地上几个小孩围在一起玩游戏,树荫下老人们在一块儿悠闲地聊天,加家中飘来饭菜香,好似在催促玩的正开心的孩子们,该回家吃饭了;又好像在催促田间劳动的人民,是时候该回家休息休息了,快吃上一口香气四溢的饭吧……

  这一切是多么的和谐美好啊!累了,回到家就可以休息;困了,回到家就可以舒舒服服在床上躺上一觉;饿了,回到家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

  这一切,多么让人向往啊!

  可在那个时候,这一切真的存在吗?这一切真的可以实现吗?

  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的社会已经千疮百孔,这一篇《桃花源记》只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这一切在那个时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诗人只是借文字来表达自己渴望和*的情感和愿望,也许这也是一种寄托吧!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想必诗人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所以才写下这个结局,要知道这一点小小的想要安居乐业的愿望在当时都只能是一种奢望,这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梦中仙境啊!

  乱世纷争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阻止的,但是谁不想要过和谐安宁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这种愿望难道不是每一个生活在乱世中人们比较深的渴望?

  那么你呢?生活在和*年代的你,请告诉我:

  你有无忧无虑地生活过吗?你是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吗?

  读桃花源记有感 5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

  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清香中夹着柏油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扫而光。这时我想到这附*的一片竹林,如果它还存在,那么还可以闻到竹叶的清香呢。可是,现在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重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遗憾。

  夜幕如期降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路返回,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游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么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面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后来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这里的生活非常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

  读桃花源记有感 6

  候鸟穿过地球,麦苗化作啤酒,我在春天的角度里停留,想念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我想了许久,许久。想起了美好的事情。

  在战火纷飞的晋朝,陶渊明想象出了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多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民风淳朴,宁静安乐。在那个年代,是谁都会向往。

  世外桃源真美,我也有我的桃源。

  我的桃源就是如今家乡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池塘。那是我的乐园。小时候,一放学,三二成群的伙伴,就必须得到那去。池塘边,楐树随风飘扬,荷花姐姐和荷叶妹妹也在跳舞。欢笑声中,伙伴们玩起了水,你一脚我一脚溅起高高的白色浪花。小鱼儿也闲不住,摇摆着尾巴,水上水下的,似乎怎么玩也玩不够。

  但就在我十岁的时候,我离开了它,来到城市。

  亲爱的柳树,你还记得吗?我常常坐在你的背上,和你亲爱的小鸟,小虫家人一起玩耍;荷叶荷花你们是我见过最美的小花小草,但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我不应该破坏你们的美,我时常忍不住摘下你们放在家里,因为你们真的是太美了;小鱼儿们,你们还在吗?我还想和你们一起比赛游泳呢;我亲爱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如果我们再见面。

  美丽的池塘,请你等着我。

  亲爱的小伙伴,请你们想着我。

  美丽的桃源,我会回来的!

  读桃花源记有感 7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寓言典故与乡风民俗于一炉。

  在阅读完文章后,我认为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仙境。在现在的世界,充满了不法的牟利,充满着勾心斗角,也充满着战斗。而那里,是多么完美,没有忧愁!即使没有电脑、电视、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玩的。我也愿意,愿意留在那里,不受父母的唠叨,不受社会的压力,不受金钱的压迫……

  让我们携手改变这个世界,把美好的传统传递下去,把我们的世界变成我们心中所向往的、美好的、完美的桃花源!

  读桃花源记有感 8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

  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清香中夹着柏油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扫而光。这时我想到这附*的一片竹林,如果它还存在,那么还能够闻到竹叶的清香呢。但是,此刻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重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遗憾。

  夜幕如期降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路回到,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样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转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游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样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应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那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之后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那里的生活十分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一条小溪边,看到一个小孩正在喝溪水,还跟他的同伴说:“这水好清,好甜呀。”穿过小溪来到森林,那里的树林郁郁葱葱,为了小动物们遮风挡雨,森林里一片和谐的景象。这时,听到一棵小树苗说:“那里的人们是多么注意保护我们,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小动物们建立了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离开森林,来到街上,那里一片热闹和谐的景象又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时,我突然听到一阵铃声,原先是闹钟响了,这只是一个梦而已,我回忆着刚才这个美丽的梦,心想如果现实世界有那么的美该多好。此刻大面积地森林被砍伐,环境被破坏,如果再不关注森林,保护环境,我们将会像小鸟一样失去我们的家园。

  读桃花源记有感 9

  话说这渔人出了桃花源,沿溪而下的时候,脑袋里就盘算着:我既然寻得了这一群深山之人,又是秦朝之后,如果禀报给太守,太守念我忠于晋朝定会给我不少的赏银。主意已定,渔人在沿途的桃花林中做了些许标记,又留心了四处的景致,心中更是得意,仿佛那白花花的银子已经到手。可他不知道,在暗处,有一个人惊出了一身冷汗:村中智者之言果不其然,此人贪得无厌,在受了村中人热情款待后既然还妄图利用他们讨得赏银,幸好自己被派出暗中跟踪,不然村中的事可就要泄露了。刚想上前将那奸人一举拿下,这人心中陡然一转,何不让他去禀报,再来个自食恶果。这位智勇双全的村中汉子,用草叶将渔人所作的标记如数遮掩,不留丝毫痕迹,然后又不动声色的跟在渔人身后。身上的衣服是村中的巧妇仿着渔人的衣服制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此人便跟随渔人来到一座府邸前,见渔人进去后不久,便有一大队人马跟随渔人来到那条溪边。但渔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明明标识的很清楚的标记,不知该带领他们往何处去了。太守手下的士兵一看渔人根本找不到桃花源的方位,以为他在欺骗太守,便把他暴打一顿,拿走了渔人从太守那得到的赏银,愤愤的走了。跟随而至的村中汉子看到眼前的一幕,心中大喜,连忙撑船回到了桃花源。

  村中闻此人归来,群聚,听此人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心中大惊后分外叹惜,自此识外界之人心机深重,故下定决心,堵塞了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希望这之后再没有外界之人来此打扰。

  但南阳人刘子骥自持品德高尚,愿往之,与桃花源中的人共享*静的生活,谁知还没启程就病逝于榻中。迷信之人便传言,那传说中的桃花源会诅咒想要前往的人。自那之后,再无人妄图寻得这仙境般的世外桃源,故世外桃源之地倒也得了清净,又是一代一代自给自足的生活下去了。

  读桃花源记有感 10

  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总是令人神往的,那里景色优美,民风淳朴。

  故事从一位渔人“忘路之远*”开始,我们可以设想下,若我们就是那位渔人,当自己在外迷路时,心情定是慌张焦虑的吧?可当自己眼前忽然现出一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是否喜出望外呢?当我们走到林子的尽头,碰到了一座小山,走入极其狭窄的小口时有我们何曾没有失望过呢?可上天又像跟我们开玩笑一般,将我们带入了那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桃花源,我们此时的心情又恢复成欣喜甚至是狂喜!

  这一路上的经历虽然是作者寥寥几笔叙述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渔人的心情定是一波三折的:由焦虑到欣喜,再由欣喜到失望,再由失望到狂喜……

  而生活不也如此么?总是将人逼到最低的谷底,然后再让人们发现谷底中又是一番新的天地。生活中总有让人苦恼甚至痛苦的时候,可生活却也会在人们不经意间带来惊喜,只要人们继续走下去,继续抬看头走下去。若渔人没有继往前探看,他又怎能发现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呢?若是我们因为眼前高山而放奔,又怎能看到山后那一片广阔的天地呢?若我们因为挫折痛苦而放弃,那我们又怎能体会到痛苦之后成功的成就感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被困难阻挡时不要轻言放弃,我们要坚持下去,待到那挫折之后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教案 (菁华10篇)(扩展6)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10)份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1

  一、选课匆忙、不慎重:〈桃花源记〉为传统名篇,*时教学至少需要两个课时,备课时并没有细细的去感觉时间的长短,虽然课堂环节压缩了一些,课堂流程也自以为紧凑。但文言文教学要求实实在在,基本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完成的。

  上学期将老师安排靳文红孟刚军共同完成《黔之驴》的教学是正确的,示范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程序。

  课前调动比较到位,学生学得投入并实在,不会的举手是真的在质疑,会的举手也是真的在答疑,县里学生有太多的单纯,市里学生有太多的浮躁。面对这样的学生,谁也不会做秀般硬走过去的,拖堂便成必然。将老师在回来的路上说为我感动的话是赞赏,但也是安慰,但愿赞赏的成分多些。

  无论如何,拖堂总是不应该的,况且是观摩课。

  二、感念张老师,匆忙地选择《桃花源记》的自信,来自于几年前在“北关区中小学衔接教育研讨会”上作此课的成功。那节课的好评持续了好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旷,屋舍俨然”的琅琅美读、巧妙设问所引发的对作品难点的`轻松理解、学生精彩纷呈的发言、“一一为具言所闻”的内容想象、“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词语积累,亮点迭出,听课老师和评课领导反映挺好,自己也颇为得意。

  那节课是用的张鸿雁老师的学生,之前,张老师先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处理字词、疏通文意,这是枯燥的环节,却是最基础的铺垫。没有第一课时的*淡与扎实,就没有第二课时的从容与创新;没有*时教学的训练有素,就没有公开课上的潇洒与亮丽;但是,张老师自己从没说过有她的功劳,而且,她连这个感觉都没有,总是那么自谦。而我,之前也从来没有感觉,直到今天,同样一课,处理得局促吃力时,才去回想那一课为什么会有从容与轻松,才心有所动,才无限感慨。

  一直以来,七中语文组好象也出了我们几个“骨干”,比赛、演讲、作课,带来不少的荣誉与风光。张老师、韩老师好象一直是在背后的,作课用她们训练好的学生,评课受益于她们直率的点评,共事多年,一直享受着她们的帮助,享受着她们的欣赏,还一直自以为是,好象业务比她们强。今天突然有点清醒,真正的教师自有她的高尚与淡泊。恰逢张老师已休病在家,很有几分伤感,真是一生默默在讲台,直到累倒!

  三、创新与稳重:当别人称赞你稳重时,或者说,当稳重成为你的风格时,当惊醒:你也许已经老了,是否锐气不再,灵感不再,创新不再了?应该回放你的课堂——语言是否罗嗦?环节是否拖拉?节奏是否缓慢?设计是否陈旧?切不可盲目自大,止步不前。课也作了不少,好象从来没有这样沉重过,甚至有些惶恐不安了:人到中年,没有老教师的境界与胸怀,好象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激情与创意。

  四、课比天大:反思此课的全过程:匆忙备课,没有试讲,没有说课,好象胸有成竹。静心感觉自己的内心,其实是一种轻视:不参赛,不评比,乡下送课,小菜一碟。其实,课堂是一台戏,讲课是一种艺术,无论观众多少,无论舞台大小,都应该精心对待,精雕细刻,以求完美。不可欺的是你自己的心情,课有缺失,会有难言的不爽与懊恼!

  五、将老师的失误:盲目相信他自以为可以相信的老师,也许正是这种信任,导致了他(她)们的不思进取和无理由的骄傲!该争光时没光,该添彩时没彩。希望有机会弥补!好久以来,懒于思考,懒于动笔,得过且过。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群,混于其中,也活得轻松。今天情郁于中,发之于外,玩一次深沉之后,却感觉轻松了许多,不知为何?人是需要活得清醒的!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2

  《桃花源记》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还是使用我一贯用的方法:多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常听说熟能生巧。文章读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试想,一个同学文章都读的不通顺,想让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我抓住早读课时间,让同学充分预*,反复的读,先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找到自己感觉优美的句子,再反复读,能成诵最好。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疏通这篇课文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串讲的方式,因为我发现串讲的效果不大好,班级除了几个好学生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其他的同学坚持不了几分钟,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串讲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讲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节课基本就是填鸭式,效果甚微。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疏通文意。先把这一小节的重点字词划给同学,因为理解文言句意时,关键字词非常重要,关键字词解决了,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然后我再让同学根据注释,同桌或前后桌分组讨论,实在讨论不出来的字词先放那儿,然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加以指导。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对问题,因为好多词意注释上都有,只要他们“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来。即便是如此,我在讲到文句优美的地方,还是放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读,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到了第二课时,王校长和宋校长听课,所以我比较紧张,很多第一节课该有的环节到这节课上都没有了,学生读的不够充分,自己展开也不多,因为紧张好多原来想好的过程都乱了,加上自己“功力”不够,所以感觉不好。因为很多文言字词,在已学过的多篇文言文中反复出现过,帮助学生找规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但在第二课时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够。好在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分析文章思想时,学生配合的比较好。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这点让我感到比较欣慰。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时的教学中,调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要锻炼自己的心里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学*,增强自己的教学水*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3

  教学《桃花源记》一文共耗时4课时,前2课时用于新授,解读文本,领会文章主旨;后2课时用于拓展延伸,印发《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文字资料及相关译文(为降低难度),进一步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事其文。资料发给学生预*,要求解决生字词,并把几篇文章中能表现陶渊明的性格特征的语句划出来,形成自己的最初的思想。并结合《桃花源记》一文,再次走进人物内心,解读人物形象。前3课时按预设没什么“杂音”。

  这是第4课时前的休息时间,一些同学针对上节课我的“诗意的语言,失意的人生”这句话在交流心得,我含笑表示嘉许,这时学生A走过来,神秘地对我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些东西,要不要说出来?”我问:“有关什么,课文还是班级?”“课文。”“说来听听。”“陶渊明将主人公设计成渔人是有用意的,大有用意。”他拖腔拉调。我呆了呆,心想,这篇课文已上过好几次,为何主人公是渔人而非猎人或其他身份这我倒是真没想过。“你能说出个道吗?”可这时上课铃响,学生追着我:“老师,你看我还讲吗?”迟疑了片刻,我迅速反应,“讲吧,尽情讲。”

  于是,我简单交代本节课内容,请学生A畅言发现:

  生A:渔人即愚人。(惊人发现)理由如下:

  1.入而复出。

  连年战乱,社会腐朽黑暗,民不聊生,而世外桃源的生活如此美好,宁静、*和、富足。这样的境界,可遇而不可求,就连“高尚士”刘子骥也“欣然规往”,别说凡夫俗子那肯定求之不得,可渔人却“停数日,辞去”。“辞”是主动要求离去,而且态度坚决,实在是个“愚人”。(有些同学点头表赞同,我也暗暗叫好)

  2.去而作志。

  渔人既然要走那就走吧,可他“得船,扶向路,处处志之”,竟然到处留记号。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以后再来。可“世外桃源”是作者期待的一种理想境界,岂是你一个渔人想走就走想来就来的?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当然是愚蠢的。因此作者给他设计了一个“迷,不得路”的结局。(几个学生干脆仰视生A,我忍不住点头)

  3.言而无信。

  做人应当以诚信为本,村中人对他很真诚,设宴摆*,热情款待,除了临别前希望他“不为外人道”别无他求,想必渔人当时也信誓旦旦,可他一出桃花源,立即“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带一班人马“寻向所志”。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也是愚人所为。(群情激动,谁说弟子不如师,“教学相长”啊)

  头头是道的分析博得满堂喝彩。我从来没发现的东西,学生居然发现了,而且这个发现无疑是正确的。我不得不佩服。我毫不吝啬地表示了我的欣赏:“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你是我的老师!我向你学*。”台下学生大笑。

  我又引导学生结合手边资料,顺生A的思路,具体的分析了陶渊明设计“渔人”做主人公与作者的生活、性格、思想分不开,他写此文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社会理想的向往,而且直接通过对“渔人”的含蓄委婉而又无情嘲笑表达作者对不守信用、出尔反尔、甚至有趋炎附势之嫌的市井小人的强烈讽刺和批判。

  再次表扬了生A独到的思想和精彩的发言后,我便想把课堂教学内容往我设计的方向拉,却发现学生窃窃私语,意犹未竟,“难道你们还有高见?”生B很聪明地激将:“老师,你不是常教我们要‘于无疑处生疑’吗,我可不可以有另类的疑问?”看来我的课是上不成了,索性就不上了。难得他们对一篇课文如此热心。“欢迎啊,我洗耳恭听。”

  生B马上接:“老师,文章里说桃花源人‘为避秦时乱’‘来此绝境’已有五百年,那怎么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不是明显有漏洞吗?”一片附和声起。

  生C不待邀请便大声说:“还有,还有。”我请他说下去,“渔人与桃花源人怎么交流?相隔五百年,难道语言没有发展吗?沟通没影响吗?”“也是啊。”又一片附和声。

  生D不甘示弱:“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五百年,怎么繁衍生息?*亲结婚是不利于种族生存的。”“对啊,对啊,不能*亲结婚,他们的种族怎么延续?”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向不灵光的他们怎么一下子开窍了。)一时间,教室里闹哄哄的。

  “老师,老师,我们的发现对不对,精彩吗?”

  此刻,班级同学情绪很激动,都为自己的独到的发现感到骄傲。我分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这正是我期待已久的啊,我应该高兴,应该热情洋溢地表示我的欣喜与赞赏。可是今天,我却失语了。鼓励他们不迷信权威、质疑文本是我一向的做法,学生正是深得我的精髓啊,可我却一点准备都没有!我不知道怎么引导他们。我想把“球”踢给学生,但我知道,一番唇枪舌剑后,他们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总要我引领他们找寻答案。以前我常常在尊重他们的同时,辨伪存真。可今天,我根本无法给他们一个确切的交代。这一刻,我觉得我很对不起我的学生。是我没有深入文本,以致没能及时“解惑”。我只得尴尬的先肯定了他们的怀疑精神,也肯定了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随后表示道歉:更详细的解释有待进一步讨论。

  讲台虽三尺,舞台却很大,想要在这个舞台上有长久的生命力,只有把每节课作为起点,在忙碌中充实自我,在充实中提升自我。只要我把今天作为明天的准备,不但能听到自己成长的声音,也能引领学生,听到学生的思想之花怒放的声音。我想,那也是学生期待的。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4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还是使用一贯用的方法:多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常听说熟能生巧。文章读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试想,一个同学文章都读的不通顺,想让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我抓住早读课时间,让同学充分预*,反复的读,先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找到自己感觉优美的句子,再反复读,能成诵最好。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疏通这篇课文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串讲的方式,因为我发现串讲的效果不大好,班级除了几个好学生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其他的同学坚持不了几分钟,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串讲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讲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节课基本就是填鸭式,效果甚微,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疏通文意。先把这一小节的重点字词划给同学,因为理解文言句意时,关键字词非常重要,关键字词解决了,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然后我再让同学根据注释,同桌或前后桌分组讨论,实在讨论不出来的字词先放那儿,然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加以指导。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对问题,因为好多词意注释上都有,只要他们“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来。即便是如此,我在讲到文句优美的地方,还是放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读,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第二课时,由于时间紧张,很多第一节课该有的环节到这节课上都没有了,学生读的不够充分,自己展开也不多,因为紧张好多原来想好的过程都乱了,加上自己“功力”不够,所以感觉不好。因为很多文言字词,在已学过的多篇文言文中反复出现过,帮助学生找规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但在第二课时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够。好在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分析文章思想时,学生配合的比较好。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这点让我感到比较欣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时的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要锻炼自己的心里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学*,增强自己的教学水*。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5

  《桃花源记》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会有多大困难,大多数学生能够读懂。其实,文中内容很“奇”。如:

  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何以不返回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

  桃源中人也甚奇。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既然故事这么的“奇”,所以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因此在课前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有关桃花源的图片,让学生的脑海里存下印象,在观看图片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入神,效果不错。

  其次,文言文要读,在读中理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最后,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比较弱的学生更重要。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6

  《桃花源记》一文已教了N次了,每次教时,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次重新再教,我又有了新的体验,新有感悟:

  1、应该是一条曲折的小溪。教第一段时,课文对于发现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较多,也比较细致,掺合着溪流,有小船,有**,有桃花林,最后发现洞口.这个过程要如何再现,才更有说服力?

  于是,我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把发现桃花源这个过程中的景物,画出来!一听说语文课可以画画,久违了的学生,兴致被调得老高。你一言我一语:这是**,这是桃花林。这是小船,船不要画出来,只要画船荡漾开去的水圈,就能证明说是有小船,上次老师教我们深山藏古寺就是这样画的??最后,由美术功底较好的燕南同学上台一展画技:*整的**,整齐的桃花林,小船在溪的中间,一位渔人在划桨?

  当包含我在内的所有人沉浸在这幅图画的构思中时超劲同学代表另一部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小河不应是*行的整齐划一的,而应是曲线的,由小到大,弯曲而来,从美术的角度讲,更富有直观感,更富有曲线美。

  是啊,我恍然大悟,弯曲的小河才更有说服力。

  2、结合语境理解翻译。文本第四段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对于这句话,很多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按照朝代更替的顺序,先有汉朝,才有魏晋,桃花源的人不知道有汉朝和魏晋,很正常,但他们之间构不成递进关系啊!课堂一度停留。这句翻译是不是错了啊!

  其实,学生的这个发现,作为老师,如果没有认真思考,也会走入这样的死胡同的。我让学生思考之后,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桃花源的人,来想这个问题,这不会错了!学生三五个讨论起来,才理解到:按我们现在的角度,是错的。但是按桃花源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不知道汉朝,不知道魏晋。这当中汉朝离他们*,魏晋离他们远。而我们学生,我们的理解刚好相反。魏晋离我们*,而汉朝离我们远。理解了这一点,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3、应该是时间顺序。《桃花源记》进行课堂小结时,关于这篇课文的顺序,稍有波澜,讨论有致,分析有理,可谓恰到好处:我提问学生,本文的顺序,苏璇香同学立即反映:时间、空间、逻辑等三种顺序。但是本文是什么顺序呢?璇香同学认为是“空间顺序”?

  旁边的刘钊同学站起来说:“时间顺序”!“理由呢”我顺势追问,刘钊同学理由充分:

  本文是按“发现桃花林”(第1段)--“进入桃花林”(第2段)“做客桃花源”(第3段)“离开桃花源”(第4段)),“再寻桃花林”(5段)的顺序来写,所以是时间顺序。

  那什么样的写法顺序才是空间顺序呢?空间顺序一般有这些特征:从远到*,从小到大,由物及人等较为明显的空间概念. 完全正确,我心里只有折服。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7

  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

  一、继续巩固同学们课外通过查资料预*的方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能力。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时能发现问题,那就是学有所获的表现。

  三、对古文知识点的识与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文言文,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而这篇课文的文言知识点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古今异义词;其二,一词多义;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现突出,要在翻译时根据意译的方式适当补出来。我认为通过对全文的背诵,是对文言知识点识记的最好方法。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8

  本周二至周四,我校所有高级教师和省、市骨教师每人上一堂公开课。于是,我按照教务科贴出的时间表,根据本班学生的'教学进度,在本周二上午第三节顺其自然地上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千古传诵的文言文。

  对于九年级的听障学生,采用降一级人教版语文教材学*古文是很有挑战性的。好在《桃花源记》是以记事为主,借助情节曲折的故事来为读者展现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富足、民风淳朴的美好世界,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没有多大难度,难的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上这节公开课前,我们师生已用几个课时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学*了生字词,重点句子的意思和一些常用的文言文知识,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理清了文章思路。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我把这节公开课的重点设为“感受桃花源的美”,难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确定好重难点后,在实施教学时,我分五个环节进行,首先是“问题导入”,我设的问题是:看看桃花源美在哪里?想想它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两个问题实际就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接着就是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用“桃花源”为中心词,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梳理文章顺序,再请一位学生简单复述课文,这其实也是温故知新,为学*下**铺垫。然后就利用图文并茂的课件,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学*重点句、段,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来感受桃花源的景色美、生活美和人情美,水到渠成地突出了重点。然而,由于没有把握好时间,后面的环节有点仓促,不能自然地突破难点,最后一个“读后感悟”的环节也没时间感悟,只好草草收兵。

  后来,我又听了好几位老师的公开课,感觉受益不少。再次反思自己和借鉴同事,这几天来,我感悟最深的是:今后,无论上公开课还是*常课,不求自己有多完美的表现,但求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专心地看,投入地读、大胆地说,尽情地写,从中获得一点知识,得到一点锻炼,受到一点启发。这,我就满足了。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9

  《桃花源记》是古文中的经典名作,它的文采斐然、意境深邃,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古文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古文学*能力也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目前中学生学*古文的兴趣不高,虽知学*古文是有用处的,但缺乏动力,“上课乏味”,“内容枯燥”,“难以学好”是学生最普遍的反应,这是和我们执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怎样让学生把《桃花源记》学得又好又愉快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现总结如下:

  一、从“趣”字入手,做好新课的导入。

  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与现代文相比,古文因时隔久远,内容深奥,文章背景与学生的生活也相去甚远,更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要架设古今生活的桥梁,激起学生高涨的学*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前我考虑到学校附*有一个闻名清远的旅游景点----清远桃源生态旅游区,这里湖光山色,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森林茂密葱郁,生态原始,四季如春,桃花烂漫,长年烟雾缭绕,仿如人间仙境。于是特地前往拍摄了许多美丽的图片。当以优美的音乐为背景播放着这些图片时,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自己熟悉的景物出现时,学生还充当起了解说员:“这是桃花湖,里面的鱼多着呢,泥鳅、鳝鱼……。那里是桃花坞,每年的3、4月份桃花开得最灿烂……。”我再问学生:“这些图片美吗?图片美实景更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外桃源”,据说在一千多年前的晋朝也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今天我们来学*《桃花源记》。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样能深深吸引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课堂气氛。

  二、改“讲”为“读”切入教学。

  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古诗文教学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串讲为主这一模式上,“字字落实,句句串讲”,过于重视字词的解读和翻译,常常把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教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倦。参考了一些文献和名家的教学视频后,我决定从朗读切入教学,先要求先读准字音和句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熟读到背诵,把过去从字词到段落篇章,变为从整体入手,由篇章段落到字词,把字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讲解。这样摆脱了传统把文言文分成诸如解释词义、分成串讲、归纳全文、布置作业的框框,突出了文章的整体特点,注意了字词、诵读、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课堂的表现与听课老师的评价看,效果应是比较好的,评完课后我又特地找了一部分学生了解情况,普遍反应比以前学得容易、轻松、又有趣。后来看单元测验有关本文的答题,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三、从“写”字入手,进一步理解文意。

  以前古文的练*与作业一般是字词语句或课文的翻译。后来我注意到其实很多学生都是照抄参考书的,在复*的过程更是发现学生对很多语句甚至段落都没印象。后来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写出课文内容,有能力的学生写出细节,因为文言文文字精炼,言简意赅,字里行间大有充实丰富的回旋余地,这样既训练了写作能力,又熟悉了古文内容。

  上完课后细细思考,也发现自己很多不足,比如:

  1、用辩论的方式去探讨课文内在的人文内涵更好。

  《桃花源记》中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远离世俗尘嚣的理想生活境界,在时局动乱、兵祸连结,民不聊生的东晋写出这样的作品,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我先让学生思考有关桃源人避世是否正确的问题,然后再请几位学生表达看法,最后引导学生明确:要读懂一篇作品,必须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虚构出来的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和*宁静的世外桃源,其实是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上完课好,我仔细思考,这样的方式似乎是“水过鸭背”,远不如让学生先进行一个小型辩论赛后再归纳好,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学*到用理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2、教师熟背课文对学生的示范更好。

  黑格尔说:“老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标准、流畅、富有激情地把课文背下来的话,学生就会被感染,认为背诵课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增强学*的自觉性、主动性。而且教师背诵经典文本对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文本,读出自我,这是《课程标准》给我们做出的规定;著名语文专家于漪老师就是从背课文、背教案开始,严谨治学,扎扎实实,靠硬功夫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只有把书读到滚瓜烂熟,我们才可能像于漪等名家一样,达到设计教学如鱼得水,课堂实施左右逢源的境界,而这,是其它任何策略和技巧都不可以替代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成绩是会出来的。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10

  本文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发的剥削和压榨,国家濒临在崩溃的xxx岁月里。作者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心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田园。本文他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等、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初二学*的第一篇文言,所以教学的的重点仍然放在了积累文言现象并背诵全文上。具体教学过程是这样: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工具书以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完成,我再对重点进行抽考;疏通文意时,采用逐段式,每会译一段根据情节背诵一段;在翻译完课文后大多数同学能将课文背诵下来;对于课文理解,先介绍时代背景,主要抓住两个问题,即:作者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美在何处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最后让分类积累各种文言现像。本文的文言现像中,古今异义词是重点,所以这当成了考查的重点内容。

  这样做的的收获是:学生在背诵时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故事情节理解的记忆降低了背诵的难度。没有逐字逐句翻译课文,对于那部分学*能力强的同学来说,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能有针对性的提高能力,但对于那一部分成绩相对薄弱又不善问的同学来说,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准确理解。不足之处主要是:给学生留的讨论时间不够充足,从中也发现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