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大班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2

  活动设计

  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这符合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我们幼教教材分析以及从幼儿思维发展看: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本节活动中,设计多个让幼儿通过自己触摸操作来感知、探索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环节,这是为了保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与探索欲。这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教育目标的积极贯彻。设计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正确的认识正方体及其特征,并能与生活中的形及其他几何形体相区分,发展他们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并在对正方体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乐趣。

  教材分析

  《认识正方体》的活动是大班幼儿上学期的课程,本节活动设计、组织符合幼儿的知识体系框架也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认识正方体》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认知什么是正方体以及它的基本特征。各环节上依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装饰正方体——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通过拆盒子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形体感知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幼儿通过操作与反复的观察比较,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和某形体的特征。教师为幼儿制作正方体的材料纸质应有多种多样的规格,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对正方体六个面的认识积累更多感性经验。

  重点: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体与形的差异。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常见正方体与其特征

  2、能在活动中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使在探索活动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废旧纸盒和积木,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每一面大小相同,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教师拿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让幼儿说出名称,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下折一折、比一比,发现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对边或对角折都能对齐。教师可以边折边问幼儿:“你们发现正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啊?”“那我们再看看它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呢?”在提问中幼儿可能无法说明“对边与对角”,教师可以折纸演示告诉他们,让他们说出对边与对角能对齐的特征。

  你们想给爸爸妈妈礼物吗?想送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礼物?出示正方体的魔方。询问幼儿礼物的形状。引导幼儿初步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教师要用一些形象的儿童语言描述面与体的不同,如:“小朋友看正方形是扁扁的,而正方体是鼓鼓的。”“礼物的每一面都是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体:

  展开正方体礼物*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提示记录方法)。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三、装扮礼物

  让幼儿利用手边的纸给正方体的礼物包装漂亮,一个面只能贴一张正方形的纸,等幼儿完成后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装扮用了几张纸?你是怎么装扮的?发现了正方体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秘密呀?”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发现正方体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合而成。

  四、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用书:制作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教育)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1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

《正方体》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四、延伸活动: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游戏就先玩到这里,请小朋友到区域活动探索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它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正方体》大班教案2

  目标:

  1. 感受、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 在操作中学*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准备:

  1. 大正方体一个(骰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财付通的废旧纸盒、玩具、积木、大筐等

  4. 课件、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认识 正方体

  出示正方形纸片

  1. 你认识它吗?他是什么形状?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 你们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 幼儿操作、交流。教师(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说明边一样长,或用笔量一下)

  出示正方体

  1. 你认识它吗?它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二、寻找正方体

  1. 在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 检查验证

  3. 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课件验证、)

  4. 继续对的材料进行分类。

  三、拼搭正方体

  1. 小组合作品出大正方体

  2. 交流、验证

  3. 再次小组合作品出更大的正方体。

  4. 交流、验证

  四、延伸、拓展活动

《正方体》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体验4-8块正方体的数形关系,理解它们的空间组合。

  2.借助实物操作,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能与同伴共享材料,体验合作游戏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了正方体,了解它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7个相同大小、颜色的正方体积木,实物图两张(图1、图2)

  学具:数积木封塑操作单(图3、图4)两组每组6套,水彩笔,相同大小的红、黄、蓝、绿正方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图1,数一数积木的数量。

  (1)教师将6个正方体积木相互重叠地堆放再一起(图1),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数量。教师边出示图1边提问:“我们用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请你帮助数一数,用了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讨论到底用了几块积木建造了这座城堡。

  (4)教师用实物正方体积木,与幼儿一起集体验证积木的数量,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观察图2,猜一猜积木的数量。

  (1)教师边出示图2边提问:“我们设计了另一座城堡,请你帮助看一看,这次需要用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教师请个别幼儿用积木按提示搭建,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不同,进一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数积木(图3)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请幼儿数数每堆积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记录用数字记录,再用相应颜色的实物积木摆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后请他们再数一数,验证自己的记录结果。

  (2)数积木(图4)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堆积木要放8块积木,请幼儿数数每堆还缺几块,请将缺少的相应颜色和数目的积木放在这堆的旁边。

  当幼儿感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4、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实用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3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

  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

  (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过了,你们说它有几件衣服呀?(6件)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师逐一将衣服"脱"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们说这个纸盒有几个面啊?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

  (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

  (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惯。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5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们已认识了多个*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异同,发展孩子们的多方面的学*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并能说出名称及其特征。

  2.仔细观察、乐意探索。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事先收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2.黑板,记录表一张;吸管、剪刀、笔、A4纸;磁力棒若干,3个大筐、3张桌子。

  3.长方体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巩固正方形特点。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们看这张是什么形状的纸。

  2.幼儿进行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纸。如:正方形的纸。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纸呢?

  4.幼儿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结:四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点。

  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A、幼: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谁有方法证明盒子的这个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纸贴在盒子上,与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比较验证。

  师:那另外的面呢,谁有办法能验证?

  3.B、不一样,盒子好像有几个正方形。一个是立体图形,一个是*面图形。

  4.刚才有小朋友说盒子上有几个正方形?到底有几个正方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5.集体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B.教师事先准备若干正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根据幼儿的回答方法进行小结,并用图示表示。如:按颜色、做记号、方位等。

  6.教师小结:原来每个盒子都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8.出示验证工具。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用这些工具来验证刚才的猜测,你们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师讲解要求:每位幼儿拿1个正方体选择位置坐下,3张桌子上分别放一个筐,里面有5只笔、5根吸管、5张A4纸、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儿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验证,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个小朋友能干,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10.集体交流,说说验证方法。

  A.你们有结果了吗》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B.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结果。如:用重叠的方法、吸管、磁力棒*铺等方法进行验证。

  11.出示记录表,总结盒子的特征。

  12.总结:原来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你们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体。

  三、活动延伸。

  1.我这里还有一个盒子,它是正方体的吗?

  2.拿现在我们**师用今天学过的新本领来验证吧!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范本五份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正方体的特点。

  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这两种*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都是*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新课引入:指着各种形体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学生把长方体挑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我们为什么把这些形状称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说明面、棱和顶点。

  2.学生拿学具小组讨论,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同时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数量 形状 大小 数量 长度 数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2)汇报讨论结果。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4.引导学生 指出自己手中学具的长、宽、高,改变学具的位置,在指出长、宽、高。向学生说明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5.练*: 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三)认识正方体

  1.学生找出正方体实物来独立观察,观察后按提提纲独立回答问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独立观察提纲:

  (1)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

  (2)摸一摸,正方体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3)找一找,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面 棱 顶点 正方体 数量 形状 大小 数量 长度 数量 位置 1.班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报告,并完成教师板书,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何异同? 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不同点:形状、大小、长短不同,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12个棱长都相等。 3.引导学生认识长、正方体的关系:

  (四)新课小结

  这结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看书质疑(略)

  四、巩固练*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2)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

  (3)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2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在合作中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学*的乐趣。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过程、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2.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发现长、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教学过程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五的第4、5、8、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都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正方体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教学反思】

  1.在复*长方体的特征后,让学生学会把学*长方体的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学*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

  2.把猜想和探索实践紧密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让他们享受猜想的成功体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学生需对体验中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而已。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正方体的认识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5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五)份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几何图形,并练*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3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们已认识了多个*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异同,发展孩子们的多方面的学*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并能说出名称及其特征。

  2.仔细观察、乐意探索。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事先收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2.黑板,记录表一张;吸管、剪刀、笔、A4纸;磁力棒若干,3个大筐、3张桌子。

  3.长方体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巩固正方形特点。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们看这张是什么形状的纸。

  2.幼儿进行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纸。如:正方形的纸。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纸呢?

  4.幼儿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结:四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点。

  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A、幼: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谁有方法证明盒子的这个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纸贴在盒子上,与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比较验证。

  师:那另外的面呢,谁有办法能验证?

  3.B、不一样,盒子好像有几个正方形。一个是立体图形,一个是*面图形。

  4.刚才有小朋友说盒子上有几个正方形?到底有几个正方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5.集体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B.教师事先准备若干正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根据幼儿的回答方法进行小结,并用图示表示。如:按颜色、做记号、方位等。

  6.教师小结:原来每个盒子都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8.出示验证工具。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用这些工具来验证刚才的猜测,你们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师讲解要求:每位幼儿拿1个正方体选择位置坐下,3张桌子上分别放一个筐,里面有5只笔、5根吸管、5张A4纸、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儿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验证,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个小朋友能干,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10.集体交流,说说验证方法。

  A.你们有结果了吗》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B.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结果。如:用重叠的方法、吸管、磁力棒*铺等方法进行验证。

  11.出示记录表,总结盒子的特征。

  12.总结:原来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你们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体。

  三、活动延伸。

  1.我这里还有一个盒子,它是正方体的吗?

  2.拿现在我们**师用今天学过的新本领来验证吧!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4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5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们已认识了多个*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异同,发展孩子们的多方面的学*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并能说出名称及其特征。

  2.仔细观察、乐意探索。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事先收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2.黑板,记录表一张;吸管、剪刀、笔、A4纸;磁力棒若干,3个大筐、3张桌子。

  3.长方体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巩固正方形特点。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们看这张是什么形状的纸。

  2.幼儿进行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纸。如:正方形的纸。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纸呢?

  4.幼儿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结:四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点。

  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A、幼: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谁有方法证明盒子的这个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纸贴在盒子上,与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比较验证。

  师:那另外的面呢,谁有办法能验证?

  3.B、不一样,盒子好像有几个正方形。一个是立体图形,一个是*面图形。

  4.刚才有小朋友说盒子上有几个正方形?到底有几个正方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5.集体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B.教师事先准备若干正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根据幼儿的回答方法进行小结,并用图示表示。如:按颜色、做记号、方位等。

  6.教师小结:原来每个盒子都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8.出示验证工具。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用这些工具来验证刚才的猜测,你们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师讲解要求:每位幼儿拿1个正方体选择位置坐下,3张桌子上分别放一个筐,里面有5只笔、5根吸管、5张A4纸、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儿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验证,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个小朋友能干,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10.集体交流,说说验证方法。

  A.你们有结果了吗》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B.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结果。如:用重叠的方法、吸管、磁力棒*铺等方法进行验证。

  11.出示记录表,总结盒子的特征。

  12.总结:原来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你们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体。

  三、活动延伸。

  1.我这里还有一个盒子,它是正方体的吗?

  2.拿现在我们**师用今天学过的新本领来验证吧!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