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1-07 00:00:00 教案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3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练*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菁选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

  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3、指名朗读课文。

  4、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题

  五、作业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练*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7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菁选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1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3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4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练*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7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

  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3、指名朗读课文。

  4、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题

  五、作业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汇总五篇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3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 (菁华3篇)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 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要爱护人民币。

  小结:

  (1)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4)1串糖葫芦1元钱,2串多少钱?5串呢?怎样来付钱?5元钱:可以是5个1元,也可以是1张5元等。

  (5)一个棒棒糖1元钱,10个棒棒糖多少钱?怎样付钱?10元钱:可以是10个1元,也可以是2张5元,还可以是1张5元和5张1元等。

  (6)5个1角=5角,10个1角=10角=1元

  (7)1张5元钱,想买1本3元钱的图书,应找回多少钱呢?

  二、指导意见:

  (1)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带孩子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让孩子自己去购买一些物品。

  (2)和孩子进行买东西的游戏,练*钱之间的兑换与找零等。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菁华3篇)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第46-4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把人民币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人民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储蓄罐: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

  2、看到它,你马上会想到什么?你们都有储蓄罐吗?春节一过,你们的储蓄管里是不是又多了些压岁钱,你打算用这些钱干什么?

  3、大家看,这个小朋友用自己的零用钱在干什么?还有很多灾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上学。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

  4、刚才我们说了半天钱,钱在我们国家叫什么? 板书:人民币

  5、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人民币,好吗?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师:咱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个袋子,你们轻轻地把里面的人民币都拿出来,倒在桌子上,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和你们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认识它的?

  2、口袋里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有没有不认识的?那谁愿意拿着你认识的任意一张人民币上来,告诉大家它是多少钱?你是怎样认识它的?

  3、生汇报 。

  4、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能结合*时生活经验,从人民币的颜色、数字、图案、大小来辨认,你们真是太棒了!

  5、咱们快来看,这张人民币是多少?背面的图案是什么?

  师:**代表咱们国家,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应该……

  6、出示50元、100元,这些大额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这么多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演示课件)

  (二)整理分类

  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桌子上的人民币,这样摆放是不是很乱呀,你们能不能整理一下分类摆放呢?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

  2、汇报: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以上来汇报你们是怎样分的?

  ①纸的软硬 ②单位③颜色 ④纸的大小

  师:你们真有数学眼光,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整理好,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又会动手又会动脑,这样下去你们会更聪明的。

  刚才,你们有的小组是把这些人民币按元、角、分来分类整理的,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

  按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呀?板书:元、角、分

  3、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我么起来认一认以角为单位的┉以分为单位的┉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发现别看你们年龄小,你们的本领可真高,那你们能帮我解决一个难题吗?

  1、现在谁愿意把我这一元钱给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钱,帮老师这个忙?

  (10个1角;2个5角;5个2角┉┉)

  2、通过换钱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1元=10角(齐读)

  3、这就是元与角之间的关系,角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赶紧参加换钱的游戏,听要求:六个人一组,组长拿出一角钱,其他同学用分币和他交换,看哪组方法多。

  4、说说你们是怎么换的?通过这回你们之间换钱,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1角=10分(读)

  四、巩固应用

  1、前面我们掌握了人民币的知识,那你们会用它买东西吗?谁自己用钱买过东西?(生介绍)你们这么棒,我可要考一考大家。看,这有几件你们喜欢的商品,谁来读一读它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2、如果你有10元钱你打算买什么?怎么买?

  ①如果你想好买什么就准备好钱。

  ②谁愿意把你买的东西怎样付钱跟大家说一说?

  ③买这样东西还可以怎样付钱?

  ④要付10元我应找你多少钱?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

  电脑课件,录像,各种人民币,商品若干。

  学具

  每组准备各种人民币若干,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商店买了好多东西,同学们可高兴了。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买的吗?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认识人民币。

  二、人民币认识

  1、认识人民币

  我们的桌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好多的人民币,看看你认识哪些呀?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回答。还能从哪看出来?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认识它。

  2、分一分

  你会把盒子里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

  小组先讨论分的标准,在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到前面指着说结果。投影反馈。

  还有别的分发吗?指名在座位上说。

  3、人民币的单位

  刚才我们一块认识了好多人民币,谁说说人民币都用什么做单位?

  板书:元、角、分。

  你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些不一样的人民币吗?教师手里展开一把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的,学生边说边来前边指。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民币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分与角

  出示10个1分硬币,数一数有多少?(电脑逐一演示:10个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钱虽然很少,如果我们把零钱都积攒起来,就会越来越多了。

  2、角与元

  板书:1元=( )角

  谁会用手里1角1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学生每种换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找两个不同的换法。)

  无论那种换法,都要凑够几角?(10角)。

  总结出1元=10角

  3、发散

  如果用以角为单位的钱换1元,还有哪些换法呢?小组合作,看看能想出几种方法?(分别投影演示,并说明道理)

  4。 元与分

  咱们一起研究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知道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元与分)

  猜猜元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用课件演示此推导过程

  四、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

  1、看电脑回答是多少钱:各种人民币的组合。

  2、用盒子里的钱,买货架上的东西(抢答)。

  3、看录像回答问题。

  ①看价签说出是多少钱?

  ②5元6角怎样付钱?

  4、找录像中的错误。

  ①乱花钱

  ②在钱币上乱画

  总结比赛成绩。表扬个人

  六、看书,互相说说这节课讲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你有什么知识想介绍给大家?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简单的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出示图片“物品价格”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或者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元、角、分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图片“足球 墨水”:

  (1)师:一个小足球多少钱?(15元)请你在桌子左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摆得对不对)

  师:一瓶墨水多少钱?(3元)请你在桌子右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查)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买一个小足球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的?(板书:15元+3元=18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整体)

  (2)师: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或一瓶墨水比一个小足球便宜多少钱?)

  板书: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问:怎样求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板书:15元-3元=12元)

  15元减3元是不是12元呢?请你摆学具验证一下.

  2、教学例8

  出示图片“飞机图”:

  师:一架玩具飞机多少钱?(25元)请你摆出它的价钱.(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边叙述边板书: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架玩具飞机,够不够?(不够)

  师:请你摆出小华的钱数,摆完后同桌互查.

  问:还差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板书:25元-20元=5元)

  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求差)

  三、巩固练*

  1、教材第45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做一做”)

  师:一条毛巾多少钱?(3元)

  一把牙刷多少钱?(2元)

  一枝牙膏多少钱?(4元)

  师: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请你完成下面的三个问题.(可以直接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摆一摆学具,再填出钱数)

  2、帮助小动物算钱数.

  出示图片“动物商店图”: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帮助小动物算一算买东西要用的钱数吗?

  问:小兔子买了一本练*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小鹿有1元钱,它要买一个转笔刀,应找回多少钱?

  小象要买一个茶杯和一个毽子需要花多少钱?

  小猴子有10元钱,它要买一个玩具汽车和一根跳绳儿够不够?

  3、小组讨论:小亮有16元钱,买了下面的那几种物品后,正好把钱用完?

  出示图片“购物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以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汇报.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怎样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吗?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 (菁华3篇)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参观幼儿园,初步熟悉幼儿园的内部环境。

  初步了解幼儿园及本班活动室内各个分区的作用。

  愿意跟随音乐舞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我的幼儿园”组图;《我爱我的幼儿园》歌曲音频。

  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玩游戏“开火车”,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初步熟悉幼儿园的内部环境。

  1、两名教师分别充当火车头和火车尾,组织幼儿“开火车”。

  2、带领幼儿“开火车”,参观幼儿园的保安室、医务室、厨房、操场,再回到活动室。

  出示组图“我的幼儿园”,鼓励幼儿结合参观经验说说图片内容,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各个区域的作用。

  这是米娅小朋友的幼儿园,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

  这是哪里?和你的幼儿园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保安室/医务室/厨房里会有什么人呢?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操场/活动室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小结:幼儿园的保安室里有保安叔叔,负责保卫小朋友的安全;医务室里有卫生保健老师,小朋友生病受伤都可以找他帮忙;厨房里有厨师叔叔和厨师阿姨,为小朋友制作可口的饭菜、点心;操场是小朋友户外活动的地方;活动室是小朋友活动生活的新家。

  再次组织幼儿玩游戏“开火车”,引导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向幼儿介绍活动室里每个分区的用途。

  米娅的幼儿园活动室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的活动室和她的一样吗?快和老师“开火车”,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新家吧。

  小结:我们的活动室里有厕所、饮水区、阅读区、美工区等等分区。小朋友们以后要一起在这里一起生活。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个新家,在这个新家里茁壮长大。

  播放歌曲音频《我爱我的幼儿园》,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自由摆动身体,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爱上幼儿园。

  有首好听的歌,唱的就是小朋友对幼儿园的喜欢,一起来听听吧。

  请你跟着歌曲,和小伙伴们一起摆动小手,扭扭身体吧。

  小结:在幼儿园里不仅可以学*本领,还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开心的唱歌、跳舞、做游戏。相信小朋友们肯定会爱上幼儿园!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每天都哭着不想来园。所以我设计这个教学活动,带幼儿参观园内,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使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熟悉幼儿园环境,知道幼儿园的活动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等名称和主要用途,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场所的名称。难点;名称的用途。

  活动准备

  布置室内外环境[娃娃角、玩具脚],将大量的玩具、材料放置活动角内。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名称,带领幼儿看认班牌,使幼儿知道自己钦州市伟才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2、带领幼儿到中、大班教室参观,到操场、厨房、教师办公室、卫生室、卫生间参观。

  3、边参观边介绍名称、用途。

  4、使幼儿知道教室是幼儿学*和活动的地方;操场是幼儿运动、游戏的地方;办公室是教师工作的地方;厨房是为幼儿做饭的地方;卫生室是为幼儿看病、喂药的地方;卫生间是幼儿洗簌、大小便的地方。知道幼儿园的教师、阿姨都是为幼儿做事的,有事可以请他们帮忙,要爱他们,会向他们问好。

  5、欣赏、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反思:

  边参观边介绍名称及用途,见到别人要打招呼,再运用到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每天都哭着不想来园。所以我设计这个教学活动,带幼儿参观园内,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使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熟悉幼儿园环境,知道幼儿园的活动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等名称和主要用途,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场所的名称。难点;名称的用途。

  活动准备

  布置室内外环境[娃娃角、玩具脚],将大量的玩具、材料放置活动角内。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名称,带领幼儿看认班牌,使幼儿知道自己钦州市伟才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2、带领幼儿到中、大班教室参观,到操场、厨房、教师办公室、卫生室、卫生间参观。

  3、边参观边介绍名称、用途。

  4、使幼儿知道教室是幼儿学*和活动的地方;操场是幼儿运动、游戏的地方;办公室是教师工作的地方;厨房是为幼儿做饭的地方;卫生室是为幼儿看病、喂药的地方;卫生间是幼儿洗簌、大小便的地方。知道幼儿园的教师、阿姨都是为幼儿做事的,有事可以请他们帮忙,要爱他们,会向他们问好。

  5、欣赏、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反思:

  边参观边介绍名称及用途,见到别人要打招呼,再运用到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 (菁华3篇)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1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记录单取钱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活动反思:

  一、课件下载修改使用的问题。

  因为自己的技术水*有限,*时讲课使用的课件,我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后,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认识加以修改,让这个课件能为我所用,适合我用。以前都是这样修改,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与纰漏。谁曾这次竟然非常麻烦,我也是先下载了一个课件后,因为白天在学校里学校班级的事情太多,没有大空修改,于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后我没有回家,从下午5点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点多,全部修改完后我保存好后,还想再欣赏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劳动成果,谁知再次打开课件后,所有我修改后页面上的图片,全部都变成了红红的大大的×号,我着急得不得了,后来经过自己研究询问同事,得知这个课件原来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来图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没办法恢复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里9点,重新自己再制作课件。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下载课件后,一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确定如何使用、修改。

  二、老师们提到的一些建议如下:

  1、课本上创设情境的环节,是出示了三张小朋友购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没有利用这个情境图,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经常喊的一句加油口号“加油努力,一切为了人民币”,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大声齐喊这句口号,我的想法是既能激发他们的学*热情,又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评课时老师提到这句口号*时学生喊着玩就罢了,不能拿到课堂上使用,因为毕竟这句话的价值观有偏颇,人不能只一切“向钱看”,我感觉有道理。

  2、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人民币,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节约用钱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学内容也不少,老师们建议可以把前面的节约用钱简单一提,把欣赏节约用钱的名言警句可以视时间,放到后面拓展补充。

  3、小组讨论交流认识钱币后,让学生汇报有哪些辨认标志的时候,老师么建议可以找学生在前面带着同学们一起找,下面的学生在自己的钱上也指一指,这样印象更深刻。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 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钱币"的换算。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菁华3篇)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

  设计背景

  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某某小朋友说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简单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民币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3、……

  延伸活动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当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由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

  师:**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

  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同学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

  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

  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小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看录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2.对人民币你有哪些了解?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处理。

  二、探究新知

  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分类。

  (1)纸币、硬币各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2)元币、角币、分币的币种?介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4.和电脑娃娃比赛,看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5.例2:购物游戏。

  6.独立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7.例3。

  9.实践应用

  1元钱能买什么?

  10元钱能买什么?

  三、拓展创新

  1.每个书包35元。

  (1)我的钱正好买一个,你猜猜我最多有几张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钱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张?

  2.谈话升华。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