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单位转换:填一填

  0.5米=( )分米3*方分米=( )*方米

  0.08*方米=( )*方分米

  2.口算:

  20×40= 4×6= 7×6= 8×9=

  2×4= 0. 4×6= 7×0.06= 0.8×9=

  [设计意图]在接下来的新知探究环节,我要让孩子自主探究出0.3×0.2的计算方法,其中就用到通过单位转化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小数乘整数是学生第一课时学的内容,复*这一知识,为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广场图)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会宁县城的街心广场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了?

  (板书)广场花坛瓷砖

  长:30米3米0.3米

  宽:20米2米0.2米

  2.他们的面积你会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谁来说说你算到的结果是多少?(完成板书)

  要算广场和花坛的面积,很简单,算得都不错。瓷砖的面积你算到多少呢?是怎样算的?

  4.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听听同伴的方法是不是有道理。

  5.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计算0.3×0.2的方法?你听明白了吗?

  6.学生交流:0.3米=3分米,0.2米=2分米,2×3=6(*方分米),6*方分米=0.06*方米,0.2×0.3=0.06(*方米)

  是啊,根据这样的方法,我们发现0.2×0.3=0.06,真了不起!

  7.从老师摘录的数据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组数据比较特殊,他们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呢?

  8.引导学生观察广场和花坛的数据:30变成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0变成2,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结果600变成6,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联系这个规律,你能说说还可以怎样得出瓷砖的面积吗?

  9.施工人员觉得用长0.3米宽0.2米的瓷砖太小了,想改成长0.5米宽0.3米的瓷砖,这样每块瓷砖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学生独立计算)

  10.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算式、结果)

  11.回过头再来看看我们课开始时口算的几道小数乘法题,

  观察0.2×0.3=0.06,0.5×0.3=0.15等一些算式,老师发现一个问题,都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结果是一位小数,有的结果却是两位小数呢?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12.全班交流:原来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中小数位数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完成这张表格:

  现在看起来更加清楚了,说说你发现什么了?

  13.到底同学们得出的这个结论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法呢?请大家举个像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看看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交流)

  (学生举不出0.5×0.2这样的例子,就由教师引出,讨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运用转化的策略算出0.3×0.2的结果,在学生初步会计算0.3×0.2的基础上,及时巩固计算0.5×0.3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组算式并质疑“同样都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结果是一位小数,有的结果却是两位小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根据表格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后,创设了验证的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结论的认识。运用猜想——验证——概括的模式,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在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能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2.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及时检验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指定度数正确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学生每人一份:一副三角板、直尺、量角器、铅笔、白纸、彩笔、活动角、纸量角器。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随便做做运动。

  学生自由活动,有的在伸懒腰,有的在做体操,有的在摆酷……

  这时教师选择肢体动作有很多明显角的同学,让他的动作定格。

  师:我发现他身上有很多数学知识,你发现了吗?

  生:他身上有很多角,有锐角、直角、钝角、*角。

  师:还差一种什么角?

  生:周角。

  一、问题导向,激活经验。

  师:你能分别画出这五种角吗?在画得时候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用三角板画角,师抽生板演。

  师:这些角中,直角、*角、周角的度数是一定的,那你还能用三角板画出哪些度数一定的角呢?

  生1:可以直接用一个三角板画出30°、45°、60°、90°的角。

  生2:用一副三角板拼起来,可以画出75°、120°、135°、150°、105°的角。

  生3:可以用三个三角板画出165°的角。

  师:请同学们用三角板画出一个60°和105°的角吧。

  学生对来自同伴的这些创意很乐意去完成,学生完成后抽生说一说画法。

  师:刚才同学们能利用三角板上的角或拼成的角,沿着这些角的两边画出了度数一定的角,真了不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40°的角吧。

  学生都拿起了手中的三角板,把三角板放在纸上拿着笔比划,似乎有了方法,可最后又无奈地放下了。

  生:用三角板没法画,怎么办呢?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学具,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课前已把学具下发给了每个学生)

  这时,学生开始仔细地观察学具,渐渐地,有些人的眼睛亮起来了……,一段时间后,学生有所动、有所思了。

  二、建构丰富且典型的直观表象,通过比较分析抽象出角的画法。

  教师巡视,并参与一些小组活动,大约5分钟后,组织反馈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成果和大家分享?

  生1:我们是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出了一个40°的角,把量角器放在下面,活动角放在上面,固定住角的顶点及一条边,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对齐,一条边和0刻度线对齐,转动另一条边到40°刻度线,就是一个40°的角。(边说边投影展示)

  师:那怎样画出40°的角呢?

  生2:我觉得可以沿着活动角的两条边画在纸上就是一个40°的角。

  师:“这个办法不错,先利用活动角摆一摆,然后再沿着活动角的两条边描出来便是一个40°的角,怎样检验你摆得对不对呢?”

  生:可以用量角器检验。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3:我们小组是在纸量角器上画的,量角器的中心点就是角的顶点,先沿着0刻度线画出角的一条边,再找到40°刻度线画出另一条边,就画出了一个40°的角。(边说边投影展示)

  40°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这个办法再画出和他不一样的也是40°的角呢?即:40°

  师:在纸的量角器上直接画出40°的角,实际上是应用了“叠合——相等”的思想。

  生4:我们是直接用量角器画出的40°的角。先画一条射线,再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4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最后再把这个点和射线的端点连起来就画出了一个40°的角。(边说边在投影上演示)

  生5:我们是这样画的:先画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再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顶点重合;然后在量角器0刻度线的地方点上一个点,40°刻度线的地方也点上一个点;最后从顶点出发,分别通过刚才新记的点,画出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40°的角。

  师:刚才这两个小组直接借助手中的量角器就画出了40°的角,真了不起。

  通过刚才画角,你认为哪种画法比较好?有比较才有鉴别吗!

  (学生一致认为生4的方法最好,因为这种方法准确、方便,容易操作。)

  师:老师也想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办法画一个40°的角,能教教老师吗?

  (生说师画,边画师边梳理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 (板书:画射线)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板书:对点对边)

  3.在量角器4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板书:找数描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板书:画射线)

  5.最后标出度数。 (板书:标度数)

  这就是角的画法。板书课题: 角的画法

  师:请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再画一个其他方向的40°的角,边画边说一说画法。

  抽生板演。

  师:今后在画角时,你还想提醒大家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1:量角器的中心点一定要和射线的端点、零刻度线和射线对齐。

  生2:………

  三、拓展与应用

  1.按要求画出下列各角。

  ⑴ 下列的点为角的顶点,画一个157°的角。

  ⑵ 以下列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画一个45°的角。

  ⑶ 以下列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画一个150°的角。

  ⑷ 以下列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画一个15°的角。

  2.请同学们想一想,上面的哪些角还可以用三角板画出来?

  生:45°、 150°、 15°。

  学生用三角板画45°、150°、15°的角。

  3.试一试: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哪些度数的角?

  (90°、45°、60°、120°、135°……)

  4.想办法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转自数 学吧 )用量角器直接画、用三角板画:90°+45°、180°-45°、60°+30°+45°,用纸折……)

  5.谁能到同学们面前摆个很酷的造型,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知识想办法简单地画出这个造型吗?

  (可在课下小组内合作完成)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会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数量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在练*本上完成以下题目:(用字母表示课件出示)

  二、新授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这个寒假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又运来了一些新书,现在这些新书已经上架了并被老师们贴上了精美的标签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生:想。

  2.自主探索

  师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和咱们数学有关系的信息?

  生1:科技书有475本。

  生2:故事书有282。

  生3:文艺书有225本。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问题1: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2:故事书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3:科技术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4: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几本?

  方法一:(475+225)+282

  方法二:475+(282+225)

  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方法在计算方法、结果、解题思路上的相同点不同点。

  指生回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在加法算式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这个规律在其他算式里是不是也适用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本上试着写几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吗?在练*本上写一写。(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学*了加法的结合律,第七个问题解决了。咱们来看第一个问题: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到自己的练*本上。生:它们的加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和没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规律------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三、总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本自主练*第5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借助“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和形式,在合作学*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本课内容。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知识回顾

  (1)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口答。师强调公式的完整性。

  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你能写出它的另外两个变式吗?速度等于什么?时间等于什么?请你在练*本上写出来。

  生: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二、探究新知

  师:用文字表示这些计算公式比较麻烦,你能想个简洁一点的表示方法吗?生: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他们。

  师: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字母先表示一下“路程=速度×时间”这个公式,写完后可以同桌看一看。

  指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写法。预设可能的写法有:c=a×b, Z=xy,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板书标题)

  刚才同学们的表示方法都不错,但在今后的学*中,一般用一个固定的'字母来表示一个量,通常我们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用t表示时间。那这个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生:s=v t

  师:那这个公式还能怎样变化?

  生:v=s÷t,t=s÷v

  师:大家看这,我把s=v t写成v t=s行不行?

  生应该有争论,师直接说明:这个公式求的是路程,在数学上通常把要求的量写在前面。

  师:那求路程直接写成vt行不行?

  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见机点评,引出正确答案。

  师:第3个同学说的非常棒,咱们表示的是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vt不能反映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咱们在表示公式时一定要把三个量都写出来。

  师:下面请你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下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汇报,师总结并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C=(a+b)×2长方形的面积:S=a×b

  正方形的周长:C=4a正方形的面积:S=a×a

  师:a×a可以写成错误!未指定书签。a2,读作“a的*方”,表示两个a相乘。它跟2a一样吗?生:不一样。2a表示两个a相加。

  师: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小兄弟,大家可以从表示的意义上区分一下。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咱们还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并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下。

  三、课堂小结

  师:对照板书,回想一下咱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四、作业设计

  课本P11第5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

  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吗?

  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花坛长3米宽2米

  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3个算式:

  街心广场: 30×20=600(*方米)

  花坛: 3×2=6(*方米)

  地板砖: 0.3×0.2=?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街心广场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总结:长与宽都扩大到原来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到原来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2、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花坛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所以它的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结果是0.06*方米。

  3、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一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三、尝试练*,再探规律。

  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第一个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街心广场: 30×20=600(*方米)

  花坛: 3×2=6(*方米)

  地板砖: 0.3×0.2=0.06(*方米)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6

  教材分析:

  (1)知识体系:

  (2)本册教材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但是难点集中,教学中要适当进行分割、补充。真正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 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

  3. 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 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1

  2. 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 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6)完成P18做一做2

  三、练*巩固

  1. 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教材练*五

  四、小结

  1. 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 这些运算定律是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改写和化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2.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3.引导学生初步领略解题过程中常用的转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验证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思维。

  2.培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用具准备: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

  板书:三个1,判断相等吗?

  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

  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0.1米= 0.10米 = 0.100米

  (2) 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3.引入新授:0添在一个数的哪里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灵活运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从中找到三个相等的数量,发现问题,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1)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猜一猜)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数射线)

  学生汇报:

  0.3就是

  , 把这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这个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取这样的三份,就是

  , 0.30就是

  ,把另一个正方形*均分成了100份,取这样的30份,就是

  ,从图形上发现

  =

  ,所以 0.3=0.30。

  推算10个0.01是0.1

  30个0.01是0.3

  所以0.3=0.30

  把0.3和0.30标在数射线上,发现0.3=0.30。

  (3)从比较中中发现了什么?

  (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末尾和后面哪个更好?

  (4)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小数的性质。(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

  板书: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利用小数的性质举例。

  [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练*

  1. 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过程就是把小数化简。

  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小数:

  6.0=( ) 3.500= ( ) 3.340=( )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判断:不改变小数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 有时根据需要,利用小数的性质来改写小数。

  不改变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8.01= 9.8= 6=

  改写小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需要注意什么?

  (1)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2)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3)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4. 当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时,可以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较3.14与3.141

  (把3.14改写成3.140,就可以从高位起依次比较每个数位上的数字。01 所以3.143.14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5.28( )5.2 0.61( )0.612 6.37( )6.375

  [通过一系列练*,使学生明确了小数性质的两大运用:把小数改写和化简。]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没有用到过小数的性质?(价格标签)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单位转换:填一填

  0.5米=( )分米 3*方分米=( )*方米

  0.08*方米=( )*方分米

  2.口算:

  20×40= 4×6= 7×6= 8×9=

  2×4= 0. 4×6= 7×0.06= 0.8×9=

  [设计意图]在接下来的新知探究环节,我要让孩子自主探究出0.3×0.2的计算方法,其中就用到通过单位转化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小数乘整数是学生第一课时学的内容,复*这一知识,为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广场图)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会宁县城的街心广场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了?

  (板书) 广场 花坛 瓷砖

  长: 30米 3米 0.3米

  宽: 20米 2米 0.2米

  2.他们的面积你会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谁来说说你算到的结果是多少?(完成板书)

  要算广场和花坛的面积,很简单,算得都不错。瓷砖的面积你算到多少呢?是怎样算的?

  4.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听听同伴的方法是不是有道理。

  5.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计算0.3×0.2的方法?你听明白了吗?

  6.学生交流:0.3米=3分米,0.2米=2分米,2×3=6(*方分米),6*方分米=0.06*方米,0.2×0.3=0.06(*方米)

  是啊,根据这样的方法,我们发现0.2×0.3=0.06,真了不起!

  7.从老师摘录的数据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组数据比较特殊,他们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呢?

  8.引导学生观察广场和花坛的数据:30变成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0变成2,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结果600变成6,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联系这个规律,你能说说还可以怎样得出瓷砖的面积吗?

  9.施工人员觉得用长0.3米宽0.2米的瓷砖太小了,想改成长0.5米宽0.3米的瓷砖,这样每块瓷砖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学生独立计算)

  10.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算式、结果)

  11.回过头再来看看我们课开始时口算的几道小数乘法题,

  观察0.2×0.3=0.06,0.5×0.3=0.15等一些算式,老师发现一个问题,都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结果是一位小数,有的结果却是两位小数呢?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12.全班交流:原来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中小数位数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17—18。

  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惯。

  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学*准备

  课件、学*单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好多人都旅游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课件出示: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周。

  生2:李叔叔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2.师: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李叔叔今天上午比下午少骑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选取“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来做我们的学*材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列式?

  生1:40+56(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6+40(板书)

  师:它们之间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师板书等号)

  师:为什么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1:因为它们的和都是96千米。

  生2:因为它们都是求的李叔叔一天行的总路程。

  2.课件出示:

  123+377 Ο 377+123

  1124+76 Ο 76+1124

  师:这两道题,它们的算式之间的能用等号相连吗?请你算一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和都相等。

  师板书:

  3.师:观察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从刚才的发现中,你们会猜想到什么呢?

  生: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呢?

  (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师:口说无凭,你打算怎样验证咱们的猜想?

  生:我们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

  师:那请大家拿出本子来,举几个这样例子来验证看看!

  (生独立举例验证)

  5.师:谁来上台说说你是怎么举例验证的?

  生:(百以内的加法、多位数的加法、小数加法……)

  师:通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举例,都能证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谁有没有发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相等的情况吗?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我们举不出反例,那证明我们该刚才的发现是正确。

  师:谁能够再一次总结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个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旁边的问号是不是可以擦掉了?!

  师:这个规律,数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加法交换律)

  6.师:刚才同学们举了那么多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举不完。

  师:是啊,像这样的等式我们能写出很多很多来。

  (师边说便在等式的下面板书“……”)

  师:既然像这样的等式写不完,你能否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吗?试一试,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出来。

  (学生尝试)

  7.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一个怎样的算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

  生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

  生3:a+b=b+a

  师:这三位同学的方法能表示出所有的情况吗?

  生:能。

  师:这三种方法,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第三种。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第三种更方便、更简洁。

  师:其实咱们的数学家想到的式子,跟生3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a+b=b+a。

  (师板书a+b=b+a)

  师:你觉得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8.师:同学们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加法交换律”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们是先观察发现,再举例验证,最后是总结规律。

  师:很简单明了,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2:我们第一步是观察发现,我观察这三个等式,发现了任意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第二步是举例验证,我们举了好多例子,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最后一步是总结规律,总结的规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说的好不好?把掌声送给他!

  (板书: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9.师:我们刚才是通过观察发现,然后是举例验证,再总结规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方法。刚才大家经历了一次像数学家一样做数学的过程,那你能不能用这种学*方法去探索其他的运算定律呢?

  生:能。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师:现在请大家自学<学*单一》,自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锦囊,谁愿意大声读一遍?

  生:

  一.观察发现。

  仔细算出每一组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二.举例验证。

  你能再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吗?

  三.总结规律。

  你能用符号表示这个运算定律吗?

  2.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学锦囊上的提示自学,开始。

  (生独立完成)

  师:完成的同学同桌交流一下。

  3.师:都完成好了吗?谁愿意到前面分享一下你的自学收获?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都等于288,第二组算式都等于273,第三组算式都等于507,它们都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师:每一组题的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前一道算式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后一道都是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分享了这么多自学的收获,那你还发现了什么?还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还发现这三组题,后面的题都改变了运算顺序。

  师:运算顺序改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

  生:和不变。

  师:还有没有什么不变?

  生:数字的位置没变,只是运算顺序变了。

  4.师:刚才通过这三组算式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那这个规律对不对还需要我们怎么样?

  生:举例验证。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举的例子?好,你来!

  生1:(24+76)+28=24+(76+28)(师板书)

  师:谁再来分享一下你举的例子?

  生2( 8+7)+3=8+(7+3)

  师:谁再来举一个?

  生3:(325+178)+22=325+(178+22),他们都等于525.

  5.师:谢谢大家的分享。刚才,我们大家进行了举例验证,你们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对不对?

  生:对!

  师:有没有举出反例的?

  生:没有。

  师:那由此可以说明,我们该发的规律是……

  生:正确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发现的规律齐读一边,预备,起!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刚才发现这个重要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结合律)

  6.师:这是我们发的第二个运算定律,那你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生:(a+b)+c=a+(b+c)。

  7.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总结规律的学*方法,发现了两种的加法运算定律,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得、想提出来供大家研究吗?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内交流研究,开始!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哪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发现的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加法,和不变;不同点是加法交换律的加数是两个数,加法结合律的加数是三个数。加法交换律是数字的位置变了,加法结合律是运算顺序变了。

  师:你们同意吗?还有和这一组不一样的吗?

  师:好的,看来其他组的同学的发现同他们是一样的,我们班的同学观察力和思考力非常强,那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会的本领来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拓展提高。

  1.下列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你能( )中填上适当的数吗?

  3.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看到体育用品柜台有下列物品:

  4.小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五.板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扩展阅读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扩展1)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找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寻找和表达等量关系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白板出示教科书中连环图。提出问题:你能说出三幅图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跷跷板怎样就*衡了?你能尝试表示这组相等的关系吗?

  强调这个等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式。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活动一:姊妹俩和姚明身高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看书回答问题:

  1、我比妹妹高20厘米,有哪两个量?如何表示?

  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有哪两个量?如何表示?

  3、根据对话画出线段图。

  活动二:看书(他们还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1、明确3个等量关系。

  2、哪些是同一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

  1、组内交流收获和疑问.

  2、小组汇报。

  三、达标反馈

  1、长方形的长、宽、周长、面积分别用a、b、C 、S表示,你能写出那些等量关系?

  2、完成教材第65页1、2、3题练*

  1、第1题: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

  100克+一个樱桃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

  2、第2题:请你表示下列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指名说出等量关系。

  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200克+100克

  一个鸡蛋重量×2=100克

  一本<数学故事>的单价×3=15.6元

  3、第3题: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在练*本上,写一写等量关系式,学生可能只写一个,告诉学生同是三个数量可以写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当堂作业:省略。

  2、课后作业:练一练第4、5题。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跷跷板和天*能够左右*衡的原理来讲解等量关系,让学生能够根据图中意思列出一条用文字表示的等量关系式子,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看天*列等量关系式的题目能够容易写出,可是对于纯文字的题目,要求从里面找出等量关系,学生很多确是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去写,说明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对文字题目的意思进行分析,在这一块确实需要再进行强化训练,要让学生多读题,学会找题目的'中的关键量,然后再用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条件用合适的运算符号跟关键量准确的串联起来,列出我们需要的等量关系,列出其中一条等量关系后,要善于提问学生,让学生学着自己去列出不一样的等量关系式,这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借助“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和形式,在合作学*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本课内容。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知识回顾

  (1)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口答。师强调公式的完整性。

  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你能写出它的另外两个变式吗?速度等于什么?时间等于什么?请你在练*本上写出来。

  生: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二、探究新知

  师:用文字表示这些计算公式比较麻烦,你能想个简洁一点的表示方法吗?生: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他们。

  师: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字母先表示一下“路程=速度×时间”这个公式,写完后可以同桌看一看。

  指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写法。预设可能的写法有:c=a×b, Z=xy,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板书标题)

  刚才同学们的表示方法都不错,但在今后的学*中,一般用一个固定的字母来表示一个量,通常我们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用t表示时间。那这个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生:s=v t

  师:那这个公式还能怎样变化?

  生:v=s÷t,t=s÷v

  师:大家看这,我把s=v t写成v t=s行不行?

  生应该有争论,师直接说明:这个公式求的是路程,在数学上通常把要求的量写在前面。

  师:那求路程直接写成vt行不行?

  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见机点评,引出正确答案。

  师:第3个同学说的非常棒,咱们表示的是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vt不能反映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咱们在表示公式时一定要把三个量都写出来。

  师:下面请你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下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汇报,师总结并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C=(a+b)×2长方形的面积:S=a×b

  正方形的周长:C=4a正方形的面积:S=a×a

  师:a×a可以写成错误!未指定书签。a2,读作“a的*方”,表示两个a相乘。它跟2a一样吗?生:不一样。2a表示两个a相加。

  师: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小兄弟,大家可以从表示的意义上区分一下。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咱们还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并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下。

  三、课堂小结

  师:对照板书,回想一下咱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四、作业设计

  课本P11第5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轴对称图形》。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了一些简单的*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性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识,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概念,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学生的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为了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因此我对教材适当调整,以贴米奇的耳朵游戏引入新知充分利用有关素材开展数学活动。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一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了更加专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让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学生的学*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教具及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尺子,米奇头像,轴对称图形图片和常见几何图形。

  学具准备:剪刀,尺子,已学的各种*面图形纸片一份。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去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1、出示米奇头像。(头像缺右耳)

  2、教师谈话:米奇缺了一只耳朵,怪难看的!同学们,谁能帮米奇安上耳朵呢?

  3、活动:由一两名学生上台蒙上眼睛给米奇贴上耳朵。(学生可能无法贴在很准确的位置,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

  4、教师因势利导问:耳朵要贴在哪里才合理呀?

  引导学生说出右耳应贴在与左耳对称的位置。

  5、同桌相互观察人体还有哪些具有米奇耳朵的这种特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现象,引出今天的课题:轴对称图形(板书)。

  【设计意图】从“贴耳朵游戏”引入,有利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初步感知对称为新课的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直观感知特点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出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很直观的感知出图形的两侧分别对应相同。

  2、抽象概念。

  (1)出示剪纸录像。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出示一段剪纸录像

  (2)学生自由创作。

  让学生从身体和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大量轴对称现象中找出规律自由的创作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主创作。

  (因为是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学生选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小组交流创作心得。

  作品展示

  (3)指名让不同剪法的学生上台演示,并将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对于学生的每一种剪法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通过感知和操作活动中交流归纳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的两侧叠起来是完全一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概念:都要沿着直线对折,两侧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电脑的形象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教师的适时引导把美术创作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概括能力。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资源有了充分利用。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会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

  3、探究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再一次让学生动起手来,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几何图片折一折,画一画,找出轴对称图形和它们的对称轴。

  (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容易判断错误的图形。

  (3)小组交流。

  (4)学生汇报,集体评价。(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动画,重点理解长方形的对称轴只有2条,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学*,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在新课中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讲一讲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通过展示——讨论——观察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折一折、画一画中深化探索。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1、加深认识

  判断下列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0 2 5 8 9

  A D F H

  做土干清备

  (这些学生每天都在应用的数字、文字和汉字,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认识。)

  (1)学生口答

  (2)学生交流品味*文字的对称美。

  【设计意图】即做到了弘扬*文化体现了课堂的德育功效,又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为一体。

  2、体验创造

  (1)摆一个正面看,身体的左右两边是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学生充分利用创作性思维摆出各种成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2)与你的伙伴合作,用你们的身体共同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一组学生摆其他学生做小裁判。

  教师课件出示错例,用折叠法予以纠正错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大胆质疑的品质

  3、拓展参与

  小小设计家为学校设计新大门:

  课件播放通过网络查找到的各种轴对称式的建筑。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网络、美术鉴赏和数学知识三科整合教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学校新大门的设计创作,做到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练*的设计:加深认识——体验创造——拓展参与逐层加深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教学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

  四、说板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并能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学*小数的乘法。教材呈现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二是其中一个乘数是整十数。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建设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积中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动物,你了解哪些动物?(学生列举)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呈现下列几组数据:

  1、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2、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分钟大约爬行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1.2倍。

  读了这几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建立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模型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重点研究乘法问题。

  例如: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种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2.15

  (2)估算。

  引导学生估一估2.1×2.15的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在此基础上,师引导学生用笔算来解决问题。

  (3)尝试计算。

  讨论: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法的数位怎样对齐?结合上一课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的关系进行研究。

  (4)规范小数乘法竖式写法。

  2.15

  ×2.1

  215

  430

  4.515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是2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就是3位小数。

  (5)结合整数乘法你有什么发现?

  2、师提出问题: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60

  (2)用竖式计算。

  2.1

  ×60

  126.0

  (3)思考为什么要把0写在一边不乘,直接写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小数乘法当成整数乘法说说道理。

  三、课堂活动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四、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4、5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五、课堂总结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5

  设计说明

  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给希望小学买文具和书的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解决问题体会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本节课开始,以观察希望小学的学*环境导入,出示一些反映贫困地区孩子们艰苦的学*环境的图片,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需要关爱,培养学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美好品德。

  2.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比较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并会运用整数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练*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反映希望小学学*环境的图片。

  谈话:看到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观察图片,畅谈感想。

  2.引导:虽然希望小学学*环境艰苦,但是那里的学生对学*却有着强烈的渴望。通过对比,我们学校有多媒体等教学设施,我们好幸福啊!在这样的学*环境下,我们又要做些什么呢?

  3.引入: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这节课让我们和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手拉手,奉献我们的爱心吧!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买一些学*用品和课外读物吧。(板书课题:手拉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44页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说一说图上提供了哪些信息。

  (2)课件出示相关信息:①1本练*本2.8元,一个铅笔盒6.1元。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②1本练*本2.8元,1本《数学家的故事》7.2元。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①。

  (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检查,请用不同方法解题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算法)

  (2)指名板演。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 2.8×3+6.1×3

  =8.4+18.3

  =26.7(元)

  方法三:2.8+6.1=8.9(元) 8.9×3=26.7(元)

  方法四: (2.8+6.1)×3

  =2.8×3+6.1×3

  =8.4+18.3

  =26.7(元)

  (3)观察这四种方法,其中两种是分步计算,两种是列综合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6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轴对称图形》。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了一些简单的*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性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识,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概念,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学生的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为了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因此我对教材适当调整,以贴米奇的耳朵游戏引入新知充分利用有关素材开展数学活动。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一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了更加专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让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学生的学*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教具及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尺子,米奇头像,轴对称图形图片和常见几何图形。

  学具准备:剪刀,尺子,已学的各种*面图形纸片一份。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去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1、出示米奇头像。(头像缺右耳)

  2、教师谈话:米奇缺了一只耳朵,怪难看的!同学们,谁能帮米奇安上耳朵呢?

  3、活动:由一两名学生上台蒙上眼睛给米奇贴上耳朵。(学生可能无法贴在很准确的位置,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

  4、教师因势利导问:耳朵要贴在哪里才合理呀?

  引导学生说出右耳应贴在与左耳对称的位置。

  5、同桌相互观察人体还有哪些具有米奇耳朵的这种特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现象,引出今天的课题:轴对称图形(板书)。

  【设计意图】从“贴耳朵游戏”引入,有利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初步感知对称为新课的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直观感知特点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出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很直观的感知出图形的两侧分别对应相同。

  2、抽象概念。

  (1)出示剪纸录像。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出示一段剪纸录像

  (2)学生自由创作。

  让学生从身体和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大量轴对称现象中找出规律自由的创作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主创作。

  (因为是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学生选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小组交流创作心得。

  作品展示

  (3)指名让不同剪法的学生上台演示,并将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对于学生的每一种剪法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通过感知和操作活动中交流归纳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的两侧叠起来是完全一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概念:都要沿着直线对折,两侧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电脑的形象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教师的适时引导把美术创作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概括能力。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资源有了充分利用。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会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

  3、探究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再一次让学生动起手来,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几何图片折一折,画一画,找出轴对称图形和它们的对称轴。

  (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容易判断错误的图形。

  (3)小组交流。

  (4)学生汇报,集体评价。(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动画,重点理解长方形的对称轴只有2条,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学*,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在新课中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讲一讲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通过展示——讨论——观察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折一折、画一画中深化探索。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1、加深认识

  判断下列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0 2 5 8 9

  A D F H

  做土干清备

  (这些学生每天都在应用的数字、文字和汉字,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认识。)

  (1)学生口答

  (2)学生交流品味*文字的对称美。

  【设计意图】即做到了弘扬*文化体现了课堂的德育功效,又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为一体。

  2、体验创造

  (1)摆一个正面看,身体的左右两边是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学生充分利用创作性思维摆出各种成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2)与你的伙伴合作,用你们的身体共同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一组学生摆其他学生做小裁判。

  教师课件出示错例,用折叠法予以纠正错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大胆质疑的品质

  3、拓展参与

  小小设计家为学校设计新大门:

  课件播放通过网络查找到的各种轴对称式的建筑。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网络、美术鉴赏和数学知识三科整合教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学校新大门的设计创作,做到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练*的设计:加深认识——体验创造——拓展参与逐层加深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教学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

  四、说板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和*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17—18。

  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惯。

  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学*准备

  课件、学*单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好多人都旅游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课件出示: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周。

  生2:李叔叔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2.师: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2:李叔叔今天上午比下午少骑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选取“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来做我们的学*材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列式?

  生1:40+56(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6+40(板书)

  师:它们之间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师板书等号)

  师:为什么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1:因为它们的和都是96千米。

  生2:因为它们都是求的李叔叔一天行的总路程。

  2.课件出示:

  123+377 Ο 377+123

  1124+76 Ο 76+1124

  师:这两道题,它们的算式之间的能用等号相连吗?请你算一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和都相等。

  师板书:

  3.师:观察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从刚才的发现中,你们会猜想到什么呢?

  生: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呢?

  (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师:口说无凭,你打算怎样验证咱们的猜想?

  生:我们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

  师:那请大家拿出本子来,举几个这样例子来验证看看!

  (生独立举例验证)

  5.师:谁来上台说说你是怎么举例验证的?

  生:(百以内的加法、多位数的加法、小数加法……)

  师:通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举例,都能证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谁有没有发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相等的情况吗?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我们举不出反例,那证明我们该刚才的发现是正确。

  师:谁能够再一次总结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个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旁边的问号是不是可以擦掉了?!

  师:这个规律,数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加法交换律)

  6.师:刚才同学们举了那么多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举不完。

  师:是啊,像这样的等式我们能写出很多很多来。

  (师边说便在等式的下面板书“……”)

  师:既然像这样的等式写不完,你能否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吗?试一试,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出来。

  (学生尝试)

  7.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一个怎样的算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

  生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

  生3:a+b=b+a

  师:这三位同学的方法能表示出所有的情况吗?

  生:能。

  师:这三种方法,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第三种。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第三种更方便、更简洁。

  师:其实咱们的数学家想到的式子,跟生3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a+b=b+a。

  (师板书a+b=b+a)

  师:你觉得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8.师:同学们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加法交换律”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们是先观察发现,再举例验证,最后是总结规律。

  师:很简单明了,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2:我们第一步是观察发现,我观察这三个等式,发现了任意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第二步是举例验证,我们举了好多例子,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最后一步是总结规律,总结的规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说的好不好?把掌声送给他!

  (板书: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9.师:我们刚才是通过观察发现,然后是举例验证,再总结规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方法。刚才大家经历了一次像数学家一样做数学的过程,那你能不能用这种学*方法去探索其他的运算定律呢?

  生:能。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师:现在请大家自学<学*单一》,自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锦囊,谁愿意大声读一遍?

  生:

  一.观察发现。

  仔细算出每一组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二.举例验证。

  你能再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吗?

  三.总结规律。

  你能用符号表示这个运算定律吗?

  2.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学锦囊上的提示自学,开始。

  (生独立完成)

  师:完成的同学同桌交流一下。

  3.师:都完成好了吗?谁愿意到前面分享一下你的自学收获?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都等于288,第二组算式都等于273,第三组算式都等于507,它们都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师:每一组题的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前一道算式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后一道都是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分享了这么多自学的收获,那你还发现了什么?还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还发现这三组题,后面的题都改变了运算顺序。

  师:运算顺序改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

  生:和不变。

  师:还有没有什么不变?

  生:数字的位置没变,只是运算顺序变了。

  4.师:刚才通过这三组算式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那这个规律对不对还需要我们怎么样?

  生:举例验证。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举的例子?好,你来!

  生1:(24+76)+28=24+(76+28)(师板书)

  师:谁再来分享一下你举的例子?

  生2( 8+7)+3=8+(7+3)

  师:谁再来举一个?

  生3:(325+178)+22=325+(178+22),他们都等于525.

  5.师:谢谢大家的分享。刚才,我们大家进行了举例验证,你们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对不对?

  生:对!

  师:有没有举出反例的?

  生:没有。

  师:那由此可以说明,我们该发的规律是……

  生:正确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发现的规律齐读一边,预备,起!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刚才发现这个重要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结合律)

  6.师:这是我们发的第二个运算定律,那你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生:(a+b)+c=a+(b+c)。

  7.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总结规律的学*方法,发现了两种的加法运算定律,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得、想提出来供大家研究吗?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内交流研究,开始!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哪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发现的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加法,和不变;不同点是加法交换律的加数是两个数,加法结合律的加数是三个数。加法交换律是数字的位置变了,加法结合律是运算顺序变了。

  师:你们同意吗?还有和这一组不一样的吗?

  师:好的,看来其他组的同学的发现同他们是一样的,我们班的同学观察力和思考力非常强,那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学会的本领来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拓展提高。

  1.下列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你能( )中填上适当的数吗?

  3.今天我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看到体育用品柜台有下列物品:

  4.小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五.板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9

  设计说明

  1.提倡算法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更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合理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算法,优化算法。

  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算法,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不同算法,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归纳,优化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纸卡 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歌手大赛》这个节目吗?

  (播放一段歌手大赛的比赛片段)

  师:比赛总是激动人心的,看!我们这也有一场比赛,5号选手和9号选手脱颖而出,那么最后谁能获得冠军呢?(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5号选手 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 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1.引导学生理解“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的含义。

  (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包括音乐理论知识、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得分)

  2.导入:谁一举夺冠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歌手大赛中的数学问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状态。

  ⊙自主探究

  1.提出估算问题。

  谁能估算一下9号选手的总分大约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伴讨论,尝试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2.提出计算问题。

  师:谁的总分高?高多少?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算法一: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算法二: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通过计算得出: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3.明确运算顺序。

  师:算式9.43-(8.65+0.40)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4.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拓展延伸。

  师: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1)课件出示:笑笑是这样做的,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

  8.65-8.55=0.10(分)

  0.88-0.40=0.48(分)

  0.48-0.10=0.38(分)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扩展2)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菁华6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练*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认、读、写几分之一。

  2、使学生能用语言描述几分之一的意义,表达自己大致的想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学情资源:

  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生活中遇到的和看到的是本堂课的学*基础。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的,又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具体安排上分为两个部分:先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再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加深认识几分之一。本节课学*的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准备:

  4个圆片,12根小棒。

  预*设计:

  1、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为( )。

  其中分母表示( ),分子表示( )。

  2、把一盘桃(4个)*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分之( ),如果*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分之( )。

  (1)用○表示分一分,填一填。

  (2)你是怎么想的?

  教学过程:

  一、复*引题,认定目标。(预设5分钟)

  1。集体校对预*作业1

  2。学生认定学*内容和学*目标

  二、自主学*,建构模型。(预设10分钟)

  1.小组学*菜单

  (1)用○表示桃分一分。

  (2) 思考: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小组交流想法。

  2.出示图(一盘4个桃)

  (1)把一盘桃(4个)*均分给2只小猴,学生自己分一分。

  (2)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交流想法。

  3.小结:分母表示一共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三、组织练*,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

  学生先独立完成课堂练*单

  1.基本题

  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边填边思考

  2.专项题

  想想做做第2、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长组织交流答案,小组长及时搜集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信息准备集体交流。

  3.整合题

  想想做做第3、4题。

  集体交流想想做做第3题。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义;

  想想做做第4题。动手摆一摆,拿一拿,说说自己取出的是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并解释自己的想法。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课题:

  1.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周角,知道*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与探究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教案选取的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繁忙的工地》,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本课时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周角,知道*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学生准备:

  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方法:

  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探索角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比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概念的知识教师仍然加以引导和讲解。如周角和*角,学生仅从形状上就普遍认为周角是一个圆圈,*角就是一个半圆圈,而不去理解它作为角的实质,但这种实质的.探索仅仅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或同桌交流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角,什么是周角,教师在利用活动角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角、什么是周角,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节 教学要点: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周角,知道*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找一段挖掘机工作视频,放给学生看。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认识)挖掘机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周角

  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

  3. 分类。

  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小组活动): 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

  4.认识*角。

  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这是角吗?为什么?

  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演示*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角。(板书)(画*角): 跟着老师画*角。(示范*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画周角): 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 (两生上台板演) 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直角、*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三、回归生活

  1.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2. 找出身边的各各种角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生举例) 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四、总结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4

  教材分析:

  “*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经验和合作学*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似数的道理,知道*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经历探索求*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求*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求*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学*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分类感**确数和*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精确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的数,是*似数。

  4、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似数吗?

  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似数来表示?了解*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看来*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国庆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精确数和*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作学*,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似数的道理。

  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方米,但报道中称“*2万*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方米”称为“*2万*方米”的原因。

  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xx,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似数及想法。

  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xx,13000,14000接*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2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似数是2万。

  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4舍;5、6、7、8、9入,介绍“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方米”称为“*2万*方米”的原因。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合作学*,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1、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学*,共同完成学*任务。2、学*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学*卡上。3、组织简单、清晰的语言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数线图上标出,发现233482接*20万,;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似于20万;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似数20万。

  请多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给予鼓励。

  3、教师小结: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

  4、如果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帮助直观感知求*似数的方法。

  5、引导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似数?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

  1、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似数?(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精确数和*似数,加深认识,并感受到*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学生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学生认真看要求,仔细数数位。特别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练*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题,加深对*似数的认识,感受*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似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同时知道*似数的书写格式。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似数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1页例2,课堂活动以及练*十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估算。

  2.在尝试练*中掌握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具体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回顾知识

  1.口算:80÷490÷30800÷20 120÷4540÷903200÷802

  2.求下面各数的*似数。23866721(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

  3.估算:79÷459×42 183÷6310×194

  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样估算?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估算除法。

  (板书:估算除法)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做好知识的孕伏工作;同时为分散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做好铺垫工作。]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

  1.出示例2主题图:从重庆出发,普通客船每时行20km,大约( )时可以行207km。口头列式并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点:将207km看作200km,200÷20=10(时)

  2.出示例2第一组信息。提出问题,连贯的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要点:624里有几个23就要行几时(为小结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作好铺垫)。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并板书。624÷23≈30(时) 624÷23≈31(时) 600÷20=30620÷20=31

  3.独立尝试练*,例2第二组信息。

  从三峡大坝到重庆全长624km,如果乘坐高速快船每时行52km,回重庆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估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若有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同桌、同组同学或老师。

  (3)集体交流——分两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用除法?(624里有几个52就要行几时)

  第二,你是怎样估算的?(把624看成600,把52看成50,再口算) 624÷52≈12(时) 600÷50=12

  [点评: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迁移能力,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达成对猜测能力的认同感,在不断地观察和交流中,从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上升为估算知识的理性思考。]

  三、小结提升、完成板书

  小结:(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看作整十数,再相除。

  (2)从解决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四、练*巩固、熟练估算

  1.第102页课堂活动。

  (1)180÷90=2(时)为什么这样列式?路程÷速度=时间。

  (2)581÷7=83(千米)又能发现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

  (3)762÷75≈10(时)怎样估算的?

  2.教科书第103页5~8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扩展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5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

  小数天地

  [复*内容]: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目标]:

  1、复*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提高运算能力。

  [复*准备]:课件

  [复*方法]:练*法、小组讨论法。

  [复*过程]:

  一、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零点零八二230.9

  一点零二三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每块9.80元

  薯条每包5.50元

  可乐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

  设计说明

  日常生活中蕴涵许多有关小数的问题,已经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通过“蚂蚁快餐厅”中价格变化的情境,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让小数点搬家,再接着讨论三次标价的变化及实际价格,最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突破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次不同的标价,它们都有数字“1”,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然后借助元、角、分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在此基础上再推出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加以验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已经学*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之间(25.6),再跳到2和5之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小数点搬家。”(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师: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数点搬家”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小数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

  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数点怎样搬的家?小数点的不断搬家使蚂蚁快餐厅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师生共同明确:小数点第一次向右移动了一位,第二次又向右移动了一位,快餐的价格在逐渐增加。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快餐的价格由0.01元到0.10元,再到1.00元。

  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0.01、0.10、1.00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方法一:0.01元=1分,0.1元=1角=10分,10分是1分的10倍,0.1元是0.01元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方法二:0.01是,0.1是,0.01是100份中的1份,0.1是10份中的1份。所以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方法三:0.1米看成1分米,0.01米看成1厘米,1分米是1厘米的10倍,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0.01元=1分1.00元=1元

  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是1,1元是1分的100倍,所以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相当于乘100,得到的数是它的100倍。

  6.提问: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四位,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7.小结:小数点太神奇了,它只要向右一跳就扩大,向右跳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向右跳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计算。

  2、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

  购物小票、购物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本超市购物图,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师: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帮助她。

  2、师出示购物小票,学生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付款、实付款、实收、找零。)

  3、师:怎样帮助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核对小票。

  师:同桌互相说说通过观察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我们可以怎么帮她?

  2、汇报学*情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列式:20-(12.30+4.85)。

  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组讨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列式为:12.30+4.85+2.85。

  4、师生小结算法。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来计算。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练*运用,体验成功

  1、模拟购物。

  师: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一人当售货员,其他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文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流当。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

  2、反馈练*。

  (1)师:在计算这几种商品的总价时,你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吗?

  (2)小组交流。

  (3)师生小结: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小数连减法时,两个减数如相加可凑整,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也可使计算简便。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我们学*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今天让我们当一回家,为家人准备晚餐,选购食品。钱数在30元以内,你打算选购什么食品?

  生写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共花多少钱?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钱?

  五、小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购物小票

  1.25+2.41=3.663.66-1.25=2.41

  1.253.66

  +2.41-1.25

  3.662.41

  计算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和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提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5y36÷x=97?8+9m10-x=3?54+x>95×7=356y+6=482x+3x=20

  2.解方程。

  10-x=5?x+10=20x+3=12x-11=5

  二、走进新课。

  1.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

  解:等式成立。

  2.请你用发现的规律,解出我们前面列出的方程。

  4y=20xxy=500

  3.解方程。

  (1)x÷3=9x=27

  (2)7y=28y=4

  4.下列解法正确吗?

  (1)x-19=19

  解:x-19+19=19-19x=0

  正确解法:x-19+19=19+19x=38

  (2)3x=36

  解:3x÷3=36÷3x=12

  三、随堂练*。

  1.解方程。

  (1)6x=156

  (2)3x=630

  (3)59+x=120

  (4)x÷28=0

  四、小结

  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成立。

  五、作业。

  教材P71第5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5

  设计说明

  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复*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

  方程

  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分项整理

  1.复*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

  ①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②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用点表示乘号或直接去掉乘号,如a×b可以写作a·b或ab;a×a可以写作a·a或a2。

  ③当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可以写作a。

  (2)填一填。

  ①小明的身高是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的身高是()厘米。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方米。

  ③一堆煤有a吨(a>5b),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吨。

  ④在自然数中,与自然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和(),它们三个数的和是()。(a>1)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判断。

  ①a×b×8可以简写成ab8。()

  ②a2和2a相等。()

  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等。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扩展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0)份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元?展开讨论。由于是求4个0.2是多少?,这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列出算式是没有问题的。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了结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

  学生学*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整数乘法,对整数乘法的意义基本上掌握了,而小数乘法的意义只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对学*小数乘法的意义具备的。对于0.2×4等于多少的计算方法,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写成0.2+0.2+0.2+0.2的连加算式,小数加法学生已经学过,计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元、角、分来计算,即0.2元=2角、再写成2×4=8角=0.8元。这也没有多大问题。利用几何模型来计算,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涂出4个0.2,然后再看一看涂了多少。也比较好理解。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对学*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再加上教材中情境图,学生学*兴趣一定会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教材中商店购物的情境图,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问:”从图.......看到了什么?”学生以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图上的信息。接着教师再提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多让学生提一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提问,对于有助于本课的问题教师要板书。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列出算式。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咱们一个一个 来解决。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学生列出算式,

  2、讨论计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3、试一试

  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求出来了,现在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同学能不能帮助解决?每千克苹果3元,2千克多少元?1.5千克呢?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已知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求1.5千克多少元也要用乘法计算。那么怎样计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计算方法。在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全班交流。

  三、解释应用。

  1、在前面的情境中学生独立解决“练一练”第一题。

  2、“练一练”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涂一涂,根据涂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全班进行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策略的选择。

  1、学*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

  2、资源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小黑板等。

  3、评价方式:激励性语言、自评、对照学*目标评价、教师评价等。

  教学反思。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结果,书上的方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第四种方法,他的方法是:老师我先把小数中的数当成整数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等到一个整数积,由于算式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也应该有一位小数。我感到算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思维非常有益。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2

  一、教育目标:

  1、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师生氛围。

  2、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明确数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的方法,明确怎样做一个会学*的人。

  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4、明确数学学*的各项要求。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数学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的方法

  1、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了“数学”两个字,介绍了自己姓“申”,“你知道老师的姓几划吗?” “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数出来的)用到了数学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数数,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离不开数数的。

  2、 “请你猜猜沈老师大概几岁?” “你为什么猜我35岁的?”用到了数学学*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观察(板书:观察),在数学学*中,观察是一种常用的并且是相当重要的方法。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的好*惯。

  3、“你为什么猜我28岁的?”学生一脸自信说:“老师比我妈妈要年轻,所以猜28岁。”这位同学用到了数学学*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比较(板书:比较),在数学学*中比较也是数学学*常用的'方法。

  4、“你为什么猜我30岁的?”学生解释着:“我知道沈老师的儿子读幼儿园,所以猜30岁。”请问:这位同学用到了数学学*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类推,从沈申老师儿子的年龄推测出老师的年龄,也是学*数学的好方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的方法,并告诉学生我的实际年龄,并表扬了那些猜得比较准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是肯定能够学好数学的。

  5、总结:看来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学好数学。

  (二)讲故事,让学生知道态度决定自己的未来

  讲故事《木匠的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还留恋那份优厚的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退休了,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他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木匠完工了。雇主来了,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对他说:房子送给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盖房子,他干活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你每天钉一枚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终于,你吃惊的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如果可以重来……

  但你无法回头。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听后,让学生说说想法,明白什么?老师为什么讲这样一个故事?

  我想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希望小故事比说教有力量有效果。

  (三)重温数学课堂听说读写的要求。

  一、听的要求

  1、听讲时身体坐正,双手抱胸,双脚放*,注意力集中,不随便交谈、打闹、下位,不做小动作,不伸懒腰,不做与上课内容无关的动作。(训练坐姿)

  2、珍惜课堂每一分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质疑,不但学懂学会,还要掌握学*方法,逐步做到会学。我们是中年级的高段学生,应有选择地做好听课笔记,写在书本上,以提高学*效率。

  3、听同学发言或提问时,做到不观望、不插嘴、不嘲笑。当听到见解、观点一致时,自然地表示认可或赞许;当听到不同意见时,待同学发言结束后,再提出建议或进行补充,“我补充……的意见”,不允许插话、抢嘴,随意地打断同学发言。

  二、说的要求

  1、课堂上回答提问与提出问题规范地举起右手示意,不能站着举手或是边举手边喊,经教师允许后起立站直回答,如果不知道怎样回答,应礼貌地如实告诉老师:“对不起,我不懂(我没想好)。”发言完毕,经老师同意后轻轻坐下。

  2、答题或提问态度严肃认真,立姿自然得体,讲普通话,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答题形式讲究规范,用上“我认为……”、“我发现……”、“我补充……的意见”等说话形式,做到说话完整,条理清楚,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三、读的要求

  读题,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四、写的要求

  1、在课堂上做作业时应该听清要求,明确格式,不擅自离开座位或窃窃私语,保持教室的安静。

  2、作业格式规范、行款整齐,独立、按时完成。

  3、作业若有差错,需要更改之处,不可乱涂乱改,只须在错误部分划两条斜线或直线,删去即可,再在规定区域订正。

  4、作业姿势要端正,左手按住作业本或是*放桌上,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自觉保护视力。

  5、作业本要妥善保管,不能乱扔、乱写、乱画与撕毁,保持作业本的卫生与整洁。

  五、合作学*的要求

  1、围绕主题人人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有序地发表个人意见,认真听取他人发言,待同学讲完后再补充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2、在班里发表小组意见时,用上“我们认为、我们觉得”等说话形式,尊重合作学*的劳动成果。

  3、评优奖励

  ①课堂作业评比

  ②家庭作业评比

  ③课前预*评比

  ④口算比赛评比

  ⑤笔算比赛评比

  六、课本、本子、铅笔的使用与保管

  1、课本要包上书皮,并在课本的封面的最上端写上名字。

  2、本子:准备一个数学练*本和一个课堂作业本。

  3、铅笔:每天至少带两根削好的,用完之后要放在笔盒里。

  4、每节上课之前,要把下节要上课所需要的学*用品准备好。

  教师小结:

  老师相信:在新的学期里,同学们都能快乐的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3

  设计说明

  四边形分类是学*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的基础。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既重视知识本身的构建,又重视课堂结构的构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学生学*知识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分一分”“想一想”“填一填”“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其特征,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学*数学既是一个主动探究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的过程。本课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学*兴趣盎然,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图片 剪刀

  教学过程

  ⊙复*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一组图形。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是一组四边形)

  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四边形的特征给它们分分类。(板书课题:四边形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指认学过的四边形,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做好铺垫。

  ⊙分类探究

  1.简单四边形分类。

  (1)让学生说说如何将上面的6个图形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①学生分类后交流、汇报分类过程和结果。

  这些图形可以分成两类:①③⑤为一类,它们都有两组互相*行的边;②④⑥为一类,它们都只有一组互相*行的边。

  ②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

  明确有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请学生说出*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哪些。

  学生分别指认6个图形中的*行四边形和梯形。

  2.复杂四边形分类。

  (1)在上图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四边形⑦和⑧。(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们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

  (2)自主探究,尝试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把上面的8个图形分类。

  (3)汇报、展示分类的结果。

  分类完成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分类结果。

  两组对边分别*行:

  只有一组对边*行:

  没有*行的边:

  (4)为什么这样分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汇报是根据四边形的对边是否互相*行和有几组对边互相*行进行分类的。

  师:两组对边分别*行和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汇报分别是*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比较,根据边的特点,可以把四边形分为*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4

  教学总目标: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5

  教学内容: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四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置的相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做准备。)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1)让生观察地图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出示提示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置。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生汇报。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的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和*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64-P65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三、学生的学*基础

  学生已学会了加与减的互逆关系、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中积累的数量关系的学*经验。

  四、教学设想

  将数学概念“嵌入”数学学*背景与结构之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的概念位于数学背景的“哪个”位置,这对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是极其重要的。

  五、教学思路

  关系——数量关系——等量关系

  六、教学过程:

  1、制造冲突,聚焦“数量关系”

  ⑴课件出示

  ⑵根据这两个已知的数量,同学们猜猜要求的数量可能是什么?

  ⑶学生找出求和、求差、倍数三个问题?

  ⑷展示淘气问题,鸭的质量有多少千克?

  ⑸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算不出来?

  ⑹教师小结,已知数量与要求数量之间没有关系。

  2、辨别比较,引入“等量关系”

  ⑴教师提问,如果有关系是不是就能算呢?

  ⑵分别出示两种关系

  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⑷这个关系能确定鸭有多重吗?

  ⑸学生交流、讨论

  ⑹教师小结:上面两个关系不能确定鸭有多重,但是能确定鸭的质量的范围。

  ⑺教师:你觉得什么样的关系就能确定鸭的质量呢?试着用手比划一下。

  ⑻课件出示:

  3、自由创造,感知“等量关系”

  (1)出示学*单,学生自主填写相等的关系。

  (2)分别展示以下三种情况

  鸭鸭鹅鸡鸡鸭鸡鸭鹅

  (3)学生根据相等的关系分别算出鸭的质量。

  (4)小结:在数学里我们把这样相等的关系叫做等量关系。

  4、自主尝试,表示“等量关系”

  (1)出示

  (2)这个等量关系,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3)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

  (4)小结:鸭的质量×2=鹅的质量

  (5)有不同的式子表示吗?

  (6)小结,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量关系式。

  5、数形结合,感悟“等量关系”

  (1)出示

  (2)请看,这三个人的身高有关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请你表示出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4)学生自主完成。

  (5)交流表示方式:等量关系式、线段图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笑笑身高

  ……

  (6)对比线段图和式子,发现用图表示更直观。

  (7)展示下面的等量关系,进行交流和讨论

  6、走进生活,寻找“等量关系”

  (1)课后练*

  (2)动画中寻找等量关系

  (3)寻找教室里的等量关系

  七、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直观)

  鸭的质量×2=鹅的质量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妹妹身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8

  教材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 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会让我们的学*过程更清晰,学*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①

  0.09米=(90)毫米 ②

  0.9米=(900)毫米 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9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内容的选取要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便于学生思考和探究。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案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自主探究后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重组知识结构。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探究知识的过程,经历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同时,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明确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是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根据各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转化,然后按照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实现名数间的改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复*引入

  1.直接写得数。

  0.75×100= 5.67×1000=

  60.4÷100= 28÷1000=

  2.填空。

  1米 =( )分米=( )厘米

  1千米=( )米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时=( )分

  1分=( )秒 1*方米=( )*方分米

  设计意图:复*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新知的学*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1)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小数,找一找,在哪儿见过?(教师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商品的标价、身高、体重、体温等)

  师:在同学们汇报的这些小数中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米20厘米5毫米,30.4千克,36.5℃等。通常把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这些数据都是名数;不同点是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师: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学生举手发言)

  (2)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和整数。(课件出示教材48页情境图)

  2.学*名数的改写。

  师:通过刚才所举的例子,大家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这里就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比身高,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1)提问:观察情境图,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各是多少?(80 cm、1 m45 cm、1.32 m、0.95 m)

  (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四个数据,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预设

  生1:把它们都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生2: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生3:把它们都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3)教学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①课件出示例1。

  ②看一看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教师小结: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用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③应该怎样改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详见课堂活动卡)

  ④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因为100 cm=1 m,所以80 cm= m=0.80 m。

  方法二 80 cm=(80÷100)m,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80÷100=0.80(m)。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教师板书:80 cm=0.80 m=0.8 m)

  (4)讨论: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教师小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就用这个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可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5)教师出示:1 m45 cm=( )m。

  ①提问:这道题与上面的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1 m45 cm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 45 cm=0.45 m, 0.45 m和1 m合起来是1.45 m)

  教师小结: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再把两者合起来。(教师板书:1 m45 cm=1.45 m)

  (6)给四个小朋友排队。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0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知识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教学过程: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教师测量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我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小数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并检测学生对小数的认知程度。

  2.在数形结合中自主探究小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汇报交流中逐渐明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的主人。

  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

  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运用迁移的方法去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小数,你能把这些小数分一分类吗?(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2.导入新课。

  师:展示学生分类的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根据同学们这种分类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贴*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对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了解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黑板等物体的边长。(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分组汇报)

  (2)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分数表示)

  (3)教师小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因为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①课件出示米尺图。

  把1米*均分成10份,指一指每一份所对应的位置。

  ②根据分数的.意义,1分米=米,米也可以用0.1米表示。(板书:1分米 米 0.1米)

  ③启发学生:(指3分米处)把1米*均分成10份, 3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引导学生说出:3分米 米 0.3米)

  ④(指7分米处)你们能说一说这里用整数、分数、小数分别怎么表示吗?(引导学生说出:7分米 米

  0.7米)

  ⑤从前面的学*过程中,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形式。

  生2:我发现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⑥教师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①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课件出示: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3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7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教师出示的*题进行分组讨论。(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 米 0.01米3厘米 米 0.03米 7厘米 米 0.07米)

  (3)认识三位小数。

  师: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1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计算器、作业纸、数学书;

  教师准备: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卷尺、第三张表格图及下面的算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

  二、引导学生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借助时间体验一亿有多大。

  师:这是作业本,老师数一数1、2、3、4、5、6、7、8……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学生估计3小时、5小时、24小时……,师板书)

  师:同学们估计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议一议:怎样能够得到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呢?

  小组讨论。(数100本、50本、20本……作业本的时间,再推算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实验: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数本子,数50本,老师记时。

  数50本作业本大概是40~50秒,学生得出数100本作业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时间,从中取一个中间值大概90秒。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推算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所需要的时间。

  (课件出示下表)本数时间(秒)90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上表。

  师:通过推算我们知道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是90000000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换算成分,再换算成时,最后换算成年)出示书上的算式: ( )÷60=( )分 ( )÷60=( )时 ( )÷24≈( )天 ( )÷365≈( )年(学计算,并保留整数。)

  师: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小结:

  数一亿本作业本,有的同学估计要……,而实际结果却将*要3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我们有没有去掉吃饭时间,有没有去掉睡觉时间,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下去要3年哪,同学们,看了这个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一亿实在是太大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太长了……)

  三、再次经历估计

  验证的过程,借助长度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课间老师经常发现同学们喜欢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会有多长呢?(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必回答)

  师:凭空想象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头道羊岔吧,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不长,老师告诉你,这条公路全长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有没有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长呢?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学生估计2个、4个、3000个……师板书)

  小组讨论:怎样能得到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呢?(测量5个、10个、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测量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各组组长上来,每三个人一组负责测量,注意方法正确。

  其他同学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静。

  (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时注意,从第一个同学的手指尖量到第10个同学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12米。)

  师:刚才我们测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们就可以进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师生一起推算)

  人数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长度(米)12120再算一算,这个长度有几个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

  出示算式,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20000000÷1000=120000 (个)回过头来比较学生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再次感受一亿的大小。

  四、总结方法,指导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计再推算,最后比较,了解了一亿有多大。)

  师:你们会用这样的方法再次体验一亿的大小吗?五、拓展研究大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借助重量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观察一下你们的桌面,看一看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来了解、感受一亿的大小?(用天*称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学生说说怎样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学生用天*称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组合作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单位,与刚才的估计进行比较,进一。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2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学生自主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络。教学设计的第一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交流,并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进行回顾;教学设计的第二部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求*均数。这样既复*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又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其次,通过“练忆结合”的方式,将知识点融于练*之中,从*题中提炼、回顾知识点,这样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设计一组延伸性较强的课堂练*,通过多种形式和层次的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构建知识网络

  1.提问: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知识网络图)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回顾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复*知识

  1.复*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师:举例说明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能将本小组的交流情况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学生汇报)

  2.复*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思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点?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选用条形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选用折线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1)选择你自己制作最满意的一幅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说一说这幅统计图是如何得到的,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①展示作品。

  ②互相交流。

  ③汇报总结。

  (2)反馈练*:教材102页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复**均数的知识。

  (1)提问: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均数的。

  小组交流*均数的意义和*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汇报。

  小结:*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即总数量÷总个数=*均数。

  (2)反馈练*:教材102页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交流,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反馈练*,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堂练*

  1.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甲、乙两地相距540千米,某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然后返回,去时每时行90千米,返回时每时行60千米,求该车往返的*均速度。

  3.甲车间有工人98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丙、丁两车间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个车间*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4.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96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共做282个。三年级学生*均每人做多少个玩具小熊?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训练,巩固本节课的复*内容。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加*题的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2页3题。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条形统计图:反映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反映数据的多少和增减变化趋势。

  *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3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借助“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和形式,在合作学*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本课内容。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知识回顾

  (1)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口答。师强调公式的完整性。

  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你能写出它的另外两个变式吗?速度等于什么?时间等于什么?请你在练*本上写出来。

  生: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二、探究新知

  师:用文字表示这些计算公式比较麻烦,你能想个简洁一点的表示方法吗?生: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他们。

  师: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字母先表示一下“路程=速度×时间”这个公式,写完后可以同桌看一看。

  指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写法。预设可能的写法有:c=a×b,Z=xy,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板书标题)

  刚才同学们的表示方法都不错,但在今后的学*中,一般用一个固定的字母来表示一个量,通常我们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用t表示时间。那这个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生:s=vt师:那这个公式还能怎样变化?生:v=s÷t,t=s÷v师:大家看这,我把s=vt写成vt=s行不行?

  生应该有争论,师直接说明:这个公式求的是路程,在数学上通常把要求的量写在前面。师:那求路程直接写成vt行不行?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见机点评,引出正确答案。师:第3个同学说的非常棒,咱们表示的是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vt不能反映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咱们在表示公式时一定要把三个量都写出来。师:下面请你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下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汇报,师总结并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C=(a+b)×2长方形的面积:S=a×b

  正方形的周长:C=4a正方形的面积:S=a×a

  师:a×a可以写成错误!未指定书签。a2,读作“a的*方”,表示两个a相乘。它跟2a一样吗?生:不一样。2a表示两个a相加。

  师: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小兄弟,大家可以从表示的意义上区分一下。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咱们还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并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下。

  三、课堂小结

  师:对照板书,回想一下咱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四、作业设计

  课本P11第5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4

  教学目标:

  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讨论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台.

  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二、尝试中规范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32 × 800 – 400 ÷ 25

  (2)先除再减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3)先减再除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规范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三、质疑中发展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再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组的人数和美术组的人数)

  美术组的人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美术组的人数应该怎么做?

  (没告诉,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列示8+6=14 14×2=28)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综合算式84÷(8+6)×2对吗?(小组交流)

  反馈:不对,因为(8+6)×2是美术组的人数,所以这里要用中括号。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后讨论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四、巩固练*

  下面的运算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订正。

  36+65÷5-20

  =100÷5-20

  =0 ( )

  320÷[(24-16)×4]

  =320÷8×4

  =40×4

  =160 ( )

  48-(36+350÷50)

  =48-(36+7)

  =48-43

  =5 (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5

  一、教育目标:

  1、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师生氛围。

  2、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明确数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的方法,明确怎样做一个会学*的人。

  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4、明确数学学*的各项要求。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数学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的方法

  1、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了“数学”两个字,介绍了自己姓“申”,“你知道老师的姓几划吗?” “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数出来的)用到了数学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数数,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离不开数数的。

  2、 “请你猜猜沈老师大概几岁?” “你为什么猜我35岁的?”用到了数学学*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观察(板书:观察),在数学学*中,观察是一种常用的并且是相当重要的方法。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的好*惯。

  3、“你为什么猜我28岁的?”学生一脸自信说:“老师比我妈妈要年轻,所以猜28岁。”这位同学用到了数学学*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比较(板书:比较),在数学学*中比较也是数学学*常用的方法。

  4、“你为什么猜我30岁的?”学生解释着:“我知道沈老师的儿子读幼儿园,所以猜30岁。”请问:这位同学用到了数学学*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类推,从沈申老师儿子的年龄推测出老师的年龄,也是学*数学的好方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的方法,并告诉学生我的实际年龄,并表扬了那些猜得比较准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是肯定能够学好数学的。

  5、总结:看来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学好数学。

  (二)讲故事,让学生知道态度决定自己的未来

  讲故事《木匠的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还留恋那份优厚的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退休了,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他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木匠完工了。雇主来了,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对他说:房子送给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盖房子,他干活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你每天钉一枚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终于,你吃惊的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如果可以重来……

  但你无法回头。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听后,让学生说说想法,明白什么?老师为什么讲这样一个故事?

  我想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希望小故事比说教有力量有效果。

  (三)重温数学课堂听说读写的要求。

  一、听的要求

  1、听讲时身体坐正,双手抱胸,双脚放*,注意力集中,不随便交谈、打闹、下位,不做小动作,不伸懒腰,不做与上课内容无关的动作。(训练坐姿)

  2、珍惜课堂每一分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质疑,不但学懂学会,还要掌握学*方法,逐步做到会学。我们是中年级的高段学生,应有选择地做好听课笔记,写在书本上,以提高学*效率。

  3、听同学发言或提问时,做到不观望、不插嘴、不嘲笑。当听到见解、观点一致时,自然地表示认可或赞许;当听到不同意见时,待同学发言结束后,再提出建议或进行补充,“我补充……的意见”,不允许插话、抢嘴,随意地打断同学发言。

  二、说的要求

  1、课堂上回答提问与提出问题规范地举起右手示意,不能站着举手或是边举手边喊,经教师允许后起立站直回答,如果不知道怎样回答,应礼貌地如实告诉老师:“对不起,我不懂(我没想好)。”发言完毕,经老师同意后轻轻坐下。

  2、答题或提问态度严肃认真,立姿自然得体,讲普通话,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答题形式讲究规范,用上“我认为……”、“我发现……”、“我补充……的意见”等说话形式,做到说话完整,条理清楚,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三、读的要求

  读题,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四、写的要求

  1、在课堂上做作业时应该听清要求,明确格式,不擅自离开座位或窃窃私语,保持教室的安静。

  2、作业格式规范、行款整齐,独立、按时完成。

  3、作业若有差错,需要更改之处,不可乱涂乱改,只须在错误部分划两条斜线或直线,删去即可,再在规定区域订正。

  4、作业姿势要端正,左手按住作业本或是*放桌上,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自觉保护视力。

  5、作业本要妥善保管,不能乱扔、乱写、乱画与撕毁,保持作业本的卫生与整洁。

  五、合作学*的要求

  1、围绕主题人人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有序地发表个人意见,认真听取他人发言,待同学讲完后再补充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2、在班里发表小组意见时,用上“我们认为、我们觉得”等说话形式,尊重合作学*的劳动成果。

  3、评优奖励

  ①课堂作业评比

  ②家庭作业评比

  ③课前预*评比

  ④口算比赛评比

  ⑤笔算比赛评比

  六、课本、本子、铅笔的使用与保管

  1、课本要包上书皮,并在课本的封面的最上端写上名字。

  2、本子:准备一个数学练*本和一个课堂作业本。

  3、铅笔:每天至少带两根削好的,用完之后要放在笔盒里。

  4、每节上课之前,要把下节要上课所需要的学*用品准备好。

  教师小结:

  老师相信:在新的学期里,同学们都能快乐的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6

  设计说明

  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复*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

  方程

  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分项整理

  1.复*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

  ①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②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用点表示乘号或直接去掉乘号,如a×b可以写作a·b或ab;a×a可以写作a·a或a2。

  ③当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可以写作a。

  (2)填一填。

  ①小明的身高是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的身高是( )厘米。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方米。

  ③一堆煤有a吨(a>5b),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 )吨。

  ④在自然数中,与自然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它们三个数的和是( )。(a>1)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判断。

  ①a×b×8可以简写成ab8。( )

  ②a2和2a相等。( )

  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7

  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什么位置拍摄的,体会不同方向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

  2、能正确辨认以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

  1、事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人行道上观察从面前开过的汽车,先看到什么?最后看到什么?观察周围的社区或村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画面怎样,从高楼上或山顶上观察地面的景物,看到地画面是什么样的。

  2、师:同学们都很注意周围的事物,如看从面前开过的汽车,从不同位置观看附*的社区和村庄,同学们都有体会,我们交流一下。

  3、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观察景物的实际体会,现在请打开课本第58页的上半部分。

  从①②③三个不同的位置,拍摄了***广场的三幅照片,请你辨认一下,各是从几号位置拍摄的。

  先个人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活动2

  1、师:根据同学们的体会,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现在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个问题,先想一想,再用小立方体搭一搭、看一看。

  2、与全班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师:两辆汽车从摄影师面前开过,摄影师自拍摄了以下三幅照片,请大家在○内标出摄影师的拍摄顺序。

  与同伴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师:因为两辆车以摄影师面前开过的,先看到什么?(车头)再看到什么?(车身)最后看到什么?(车尾)

  4、P58、试一试

  a、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懂从空中拍下的照片,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物体。

  b、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吗?

  c、先尝试解答第(1)题第(2)题,并与同伴说一说理由。

  d、师用模型验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想像。

  三、活动3

  P59、1、连一连

  先独立观察、填写,再用相似的实物摆一摆、验证。

  P59-2

  审题、填写

  全班汇报交流想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8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书119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2、会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

  3、经历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区别学*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学*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逐步发现隐藏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认真观察分析,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回顾

  (1)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探讨了有关植树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中有哪几种情形?解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①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

  ③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

  二、指导练*

  (1)教材练*二十第1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小组讨论:当大钟敲5下时,前后共有几次间隔?*均每次间隔时间有多长?

  ③大钟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钟敲12下,共有11次间隔,所以共需时间是:2×11=22(秒)。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教材练*二十第3题

  教师:从王村到李村之间设电线杆,会有几种情况?

  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分析的情况,独立解答,并相互交流。根据可能会存在的三种情况,分别有三种解答结果。

  a.16-1=15 200×15=3000(米)

  b.16+1=17 200×17=3400(米)

  c.200×16=3200(米)

  教材第119页思考题。

  教材练*二十第4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观察示意图,小组讨论:有多少个间隔?有多少盏灯?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封闭路线上植树时,间隔数=植树棵树。(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3号在1号队员的前面,1号队员不是第4名,而3号队员不是第1名,所以3号队员是第2名,而1号队员是第3名,当1号队员第3名时,由于号码名次不同,所以2号是第4名,4号是第1名。

  所以排名是:

  1号 2号 3号 4名

  第3名 第4名 第2名 第1名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可能会说出:大钟敲5下,共有4次间隔,*均每次间隔时间是8÷4=2(秒)。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指名汇报,然后集体订正。

  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汇报。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共有三种情况:

  a. 两端都设有电线杆。

  b. 两端都不设电线杆。

  c. 只在一端设电线杆。

  学生讨论后汇报,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号第3名,2号第4名,3号第2名,4号第1名

  三、应用练*

  (1)一度长180米的大桥两侧,每隔30米安装一盏路灯。

  ①两端要安装,需路灯几盏?

  ②两端不安装,需路灯几盏?

  (2)小刚到电影院看电影,他前面有8排,后面有9排,左边有15个座位,右边有17个座位。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每排座位一样多 学生独立练*,然后小组交流。

  指2名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答。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你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9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所以一开始创设了跳高和跳远比赛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马上投入到学*中来,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空间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

  在学*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线,并借助一些图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数数位顺序表 直尺

  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9页例题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师:运动会上学生们正在进行跳高和跳远比赛,让我们去看看吧。说一说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生1:谁跳得高?

  生2:谁跳得最远?

  ……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当小裁判,评出谁是第一名。(板书课题:比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有了主动学*的热情,并且初步感知了小数有大有小,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生活中的意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比较整数部分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

  (1)大胆猜测。

  师:在跳高比赛中,王红跳了0.69米,李娜跳了0.8米。她们谁跳得高一些呢?

  (生各抒己见)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认为李娜跳得高一些,你们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这样比较的理由。(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 单位换算比较大小。因为0.69米=6分米9厘米,0.8米=8分米,8分米大于6分米9厘米,所以0.8>0.69。

  方法二 根据小数的意义比较。因为0.69是69个0.01,0.8是80个0.01,80>69,所以0.8>0.69。

  方法三 化成分数比较。因为0.69=,0.8=0.80=,>,所以0.8>0.69。

  方法四 画图比较。(画教材9页中间的小数直观图)通过画图就可以知道0.8>0.69。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2.学*比较三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课件出示教材9页例题情境图及跳远成绩表)

  师:谁跳得最远?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比较的方法)

  师:用单位换算和画图的方法虽然容易理解,但是操作起来很麻烦,有没有更简捷的比较方法呢?

  (课件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

  借助小数数位顺序表,师生共同明确2.97,3.13,3.08的整数部分分别是2,3,3,所以可以先判断出最小的是2.97,要比较3.13和3.08的大小,应该看它们的十分位,3.13十分位上的数是1,3.08十分位上的数是0,因为01,所以3.13大。

  师:可不可以用数线上的点来比较呢?(学生利用数线上的点来表示数的位置,然后比较大小)

  师:你们能将这三名同学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你们认为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排?为什么?(出示课堂活动卡,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20

  教材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 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会让我们的学*过程更清晰,学*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①

  0.09米=(90)毫米 ②

  0.9米=(900)毫米 ③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扩展5)

——数学四年级教案(精选五篇)

  数学四年级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的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数学四年级教案 2

  买3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优惠前:优惠后:

  1×3=3(元)0.3×3=

  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多少?表示3个0.3相加的和是多少?

  答:买三块橡皮需要3元。方法一:连加0.3+0.3+0.3=0.9(元)

  0.3×3=0.9(元)

  方法二:转化0.3元=3角

  3×3=9角9角=0.9元

  数学四年级教案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四年级下册第99--100页《测量与估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与估计的过程,讨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方便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测量的方案。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

  教学准备

  天*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

  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

  2、我们已经有了估计的经验,但是为了让我们估计的数量更准确一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实验来测量和估计这些物体的数量,同学们有兴趣试试吗?

  二、操作与思考

  1、先来估计钉子的数量:

  在操作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天*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小结:既方便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

  2、估计一亿粒米的质量。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出估计的方法。

  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准确性还需要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

  合作要求:

  *先用天*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

  *根据书上表格,填写实验记录。

  *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三、练*与应用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均质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行估计或测量。

  学生踊跃回答,大胆猜测。鼓励学生能说出猜测的理由。

  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

  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估计钉子数量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称一个钉子的质量,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称其中一小堆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钉子的大概质量。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利用前面测量钉子数量的经验四人小组讨论测量估计米粒的方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合理简便的方法,有条理的整理出来,按步骤开始进行测量与估计。

  数学四年级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练*

  数学四年级教案 5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出示刘翔跑步图片

  师:同学们,图中跑步的是谁呀?你们认识吗?(刘翔)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飞人刘翔。

  师:同学们,刘翔跑得怎么样?(很快)这里的快指的是刘翔的什么快?(速度) (出示成绩表)

  师:从成绩单中,他们都跑的这110米是什么意思?(出示:路程)

  那么他们的12、91秒,13、18 秒,13、20秒这些是什么?(出示:时间) 同学们,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为什么是刘翔赢了呢?(他用的时间最少)师:(出示并观察这两个表格),那么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发现速度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时间、路程有关系)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又有什

  么关系?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路程 时间 与速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师:刚才呀,咱们在比快慢的时候知道了如果路程相等的时候,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如果路程跟时间都不相同呢?怎么比快慢?下面请看这样一组信息:小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的比较快?

  (1)师:你们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哪辆车跑的快些?你们能试着解决吗?

  (2)你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借着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清楚了吗?做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开始

  (3)汇报各自的解决办法。(指名板演)

  (4)同学们比的都不错,那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都没有用线段图,其实呀,画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那么怎么画线段图呢?你们想不想学*呀?

  师:好,请看。我们先画一段线段,用它表示小卡车行驶的路程,小卡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呀?(在黑板上画下表示120千米的线段)

  然后我们再画一条线段,用来表示大客车行驶的路程,那么在画的时候要注意左端对齐,那么同学们,跟这条线段相比,应该画多长呀?

  强调: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当的长些。

  (黑板上画了210千米长的线段)

  那么大客车行使了多少千米?(210千米 标上)

  师:小卡车的120千米是多少时间行驶的?(生反馈:2小时)

  师:那么怎么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它1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恩,在一半的位置来画,就是把线段怎么样?

  师:*均的分成两半

  (教师在黑板上分)那么这里的每一份表示小卡车1时行驶的.路程,我们这样来表示。那么怎么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大客车1时行驶的路程呢?

  (在黑板上比划了不同的3段)可以吗?怎么分?一起说。

  师:把它*均分成3份,同样,这是每一份表示大客车1时行驶的路程,同样,我们取这一段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分)那么从线段图上来看,哪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长? 师:大客车行驶的路程长。大客车就跑的快。

  2、讲解速度的读法、写法

  师:在刚才的比较过程中,我们无论是通过计算,还是通过画线段图,都是比较两辆车多长时间行驶的路程?

  师:对了,他们每小时或1时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那么像这样小卡车1小时行使了60千米,也就是小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板书60千米/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用来表示速度的单位,谁来说一说这个单位是是由哪些我们学过的单位组成的?

  师:对,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的,中间用斜线隔开。读作每60千米每时。(指名读)

  你知道每小时60千米表示什么吗?

  那么你能不能这样来表示出大客车的速度?在练*本上写一写(指名板演)

  3、经历公式形成的过程。

  师:很好,刚才呀,咱们求出了小卡车和大客车的速度,那么结合这个算式和线段图来看一看,速度和路程还有时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你的伙伴交流交流。好,开始。

  (汇报,结合120÷2=60(千米)来讲解。板书:速度=路程÷时间)让学生读一读。

  4、理解单位时间,理解速度的意义。

  同学们,那么通过这个关系式来看,如果要想求出速度的话,我们需要知道什么?(路程与时间)知道了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我们就可以求出速度了。好,请同学们在下面小声的读题,然后口答下列各题中物体的速度,开始。师:请写出下面各物体的速度

  ①一列火车2时行驶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xx

  ②自行车3分钟行驶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xx

  ③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xx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三个速度,它们分别是这些物体在多长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师:其实他们每时,每分,每秒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我们把这样的像一时、一分、一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物体在单位时间(一时,一分,一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自己练*说一说。

  5、经历公式形成的过程。

  现在咱们知道了什么是速度,也知道了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那么同学们,时间该怎么求?路程又该怎么求呢?我们一起结合下面的问题来试一试。(出示题目1)你能从中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能说一说求路程的关系式是怎么样的?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通过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求出速度,就必须知道相对应的路程和? (时间)

  师:那么求时间和求路程也是一样的,必须要知道相对应的另两个量,你看,路

  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三、实际运用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

  师:速度不仅在咱们的课堂中有,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咱们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吗?读一读,感受一下。出示看一看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

  2、解决问题

  小红和小明约好到少年宫玩,如果她俩同时从家里出发,谁会先到达少年宫呢?

  (出示 只有距离没有其它条件的题目)

  师:那么同学们,你说如果看路程的话,能不能确定谁先到少年宫? 师:还需要知道什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9篇)(扩展6)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选【五】份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

  教学总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 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1.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5. 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6.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7. 注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

  惯。 教学的重点: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

  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有困难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一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 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计算:

  32+540÷18 100—(32+30)

  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0和540÷18下面画上线。)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00—(32+540÷18)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1。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例1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2.对照例1与复*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

  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 100—(32+540÷18)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2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改写(教科书第20页例3,21页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

  2、理解、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确地改写。

  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交流优化写法,正确改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整亿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略写。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20000000 581200000

  (1)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的改写结果。

  (2)你是怎样改写的?这样改写,原数的大小变了吗?

  引导回顾

  ①先找准“万”位。

  ②看千位上的数,以五为准,按照“四舍五入”原则改写。

  ③注意“≈”号的使用。

  ④最后添上“万”字。

  二、探究新知

  学*亿以上数的改写。

  1、出示例3:(1)200000000=()亿

  ①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归纳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相类似。

  练*:1000000000=()亿530500000000=()亿

  小结:改写整亿数,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2)完成20页做一做第3题。

  2、学*例4

  1034500000≈()亿

  ①学生尝试改写。

  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为什么要用“≈”

  3、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

  (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

  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展示交流。

  三、巩固练*

  1、教材第21页的.“做一做”。

  2、自主设计练*。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完成练*册11、12页。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改写

  整亿数的改写: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

  (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

  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1、对口令游戏

  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初学交流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

  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234-66-34=234-(66+34)234-66-34=234-34-66

  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

  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2、合作引领

  (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100-20-80=100-(20+80)

  160-32-60=160-60-32

  (2)总结规律

  讨论总结:

  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组在计算连减时你们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出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板书: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三、反馈提升

  (一)相机测评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2、选择题。看看哪种方法好。

  3、数学小医生。

  (二)拓展提升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巩固练*(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

  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1、对口令游戏

  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初学交流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

  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234-66-34=234-(66+34)234-66-34=234-34-66

  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

  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2、合作引领

  (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100-20-80=100-(20+80)

  160-32-60=160-60-32

  (2)总结规律

  讨论总结:

  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组在计算连减时你们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出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板书: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三、反馈提升

  (一)相机测评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2、选择题。看看哪种方法好。

  3、数学小医生。

  (二)拓展提升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巩固练*(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3分)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5分)

  1、学生自主学*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计算器的认识。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

  2、学生自主学*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 26×39= 312÷8=

  4、学生自主学*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

  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