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

首页 / 教案 / |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3.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掌握名数改写的一般方法。

  难点: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片课件。

  主要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

  这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迁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

  2、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出发,紧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0.36×100= 4.08×1000= 30.2÷100= 12÷1000=

  2、1米=( )分米=( )厘米 1千米=( )米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方米=( )*方分米

  (设计意图:1、复*巩固,使学生能熟练移动小数点。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常用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小数。在课前大家都收集了生活中的小数,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学生汇报各自收集到的小数,并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含义。

  老师展示教科书上的图片和做一做,指名说它们表示的含义。

  特别指出: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你觉得这个成绩怎么样?小丽的体温是38.5度,你觉得她的体温正常吗?

  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收集的小数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的搜集生活中的小数的过程,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小数,观察图片中的小数,以及互相说说这些小数表示的含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小小数,处处有数学,同时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含义。)

  三、新课学*

  1、名数的认识

  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

  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

  学生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名数和数区别,同时知道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教学例1

  通过刚才的学*,大家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是广泛呀!这里就有四个同学,他们在比身高,你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投影出示图片

  请同学们观察这四个名数,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要想比较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回答:

  把它们的单位都化相同了再比较。

  把它们都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把它们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要比较大小,必需把单位统一。有两种方案:或者都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或者都改写成低级单位的。)

  (1)教学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学生交流讨论

  80厘米=( )米

  应该怎样改写?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合作学*,自主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学*。)

  学生可能有这样两种方法:

  ①因为100厘米=1米,80厘米=米=0.80米

  ②80厘米=80÷100米=0.80米,其中的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缩小1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所以80÷100=0.80。

  补充说明: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可能会选择第二种,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像这样把一个单位的数换成另一个单位的数,叫做名数的改写。(板书课题)

  再来看一看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哪一个单位大,哪一个单位小?

  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成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讨论: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低级单位的数去除以进率)

  教师出示1米45厘米=( )米

  这道题与上面的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

  (设计意图:明确单名数改单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的区别)

  (2)练一练

  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 =( )吨 745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设计意图:熟练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3)教学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0.95米=( )厘米

  观察这道题与刚才上面80厘米=( )米哪道题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上面哪道题改写的方法推想出这道题的改写方法吗?

  小组讨论

  这是一道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应乘以进率。1米=100厘米,0.95×100=95,所以0.95米=95厘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的数去乘进率)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上面学*的经验,再利用知认的迁移和类推,让学生自主学*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

  1.32米=( )厘米

  可以这么想:1.32米=1米+0.32米=100厘米+32厘米=132厘米,还可以这么算: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3.7吨=( )千克 0.86*方米=( )*方分米

  0.3千克=( )克 2.63千米 =( )米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了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3.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1、教科书第70页―71页第1题和第3题

  第一题:下面牺物品价签上的小数点都标错了,请改正过来。

  第二题:辩识托盘称上物品是重量是多少克或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明确实际生活中的小学的含义。)

  2、13厘米=( )分米 86克=( )千克

  109分米=( )米 5350米=( )千米

  3、 1.09米=( )毫米 2.56吨=( )千克

  2.3千克=( )克 4.6米=( )分米

  2.95元=( )元( )角( )分

  4、71页6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题,让学生巩固名数改写的方法)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2.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3.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掌握名数改写的一般方法。

  难点: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片课件。

  主要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

  这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迁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

  2、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出发,紧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0.36×100=4.08×1000=30.2÷100=12÷1000=

  2、1米=()分米=()厘米1千米=()米

  1吨=()千克1千克=()克

  1*方米=()*方分米

  (设计意图:1、复*巩固,使学生能熟练移动小数点。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常用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小数。在课前大家都收集了生活中的小数,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学生汇报各自收集到的小数,并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含义。

  老师展示教科书上的图片和做一做,指名说它们表示的含义。

  特别指出: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你觉得这个成绩怎么样?小丽的体温是38.5度,你觉得她的体温正常吗?

  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收集的小数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的搜集生活中的小数的`过程,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小数,观察图片中的小数,以及互相说说这些小数表示的含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小小数,处处有数学,同时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含义。)

  三、新课学*

  1、名数的认识

  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

  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

  学生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名数和数区别,同时知道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教学例1

  通过刚才的学*,大家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是广泛呀!这里就有四个同学,他们在比身高,你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投影出示图片

  请同学们观察这四个名数,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要想比较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回答:

  把它们的单位都化相同了再比较。

  把它们都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把它们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要比较大小,必需把单位统一。有两种方案:或者都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或者都改写成低级单位的。)

  (1)教学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学生交流讨论

  80厘米=()米

  应该怎样改写?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合作学*,自主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学*。)

  学生可能有这样两种方法:

  ①因为100厘米=1米,80厘米=米=0.80米

  ②80厘米=80÷100米=0.80米,其中的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缩小10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所以80÷100=0.80。

  补充说明: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可能会选择第二种,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像这样把一个单位的数换成另一个单位的数,叫做名数的改写。(板书课题)

  再来看一看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哪一个单位大,哪一个单位小?

  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成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讨论: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低级单位的数去除以进率)

  教师出示1米45厘米=()米

  这道题与上面的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设计意图:明确单名数改单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的区别)

  (2)练一练

  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吨7450米=()千米

  23分米=()米1350克=()千克

  (设计意图:熟练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3)教学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0.95米=()厘米

  观察这道题与刚才上面80厘米=()米哪道题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上面哪道题改写的方法推想出这道题的改写方法吗?

  小组讨论

  这是一道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应乘以进率。1米=100厘米,0.95×100=95,所以0.95米=95厘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的数去乘进率)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上面学*的经验,再利用知认的迁移和类推,让学生自主学*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

  1.32米=()厘米

  可以这么想:1.32米=1米+0.32米=100厘米+32厘米=132厘米,还可以这么算:1.32米=1.32×100厘米=132厘米。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3.7吨=()千克0.86*方米=()*方分米

  0.3千克=()克2.63千米=()米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了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3.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1、教科书第70页—71页第1题和第3题

  第一题:下面牺物品价签上的小数点都标错了,请改正过来。

  第二题:辩识托盘称上物品是重量是多少克或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明确实际生活中的小学的含义。)

  2、13厘米=()分米86克=()千克

  109分米=()米5350米=()千米

  3、1.09米=()毫米2.56吨=()千克

  2.3千克=()克4.6米=()分米

  2.95元=()元()角()分

  4、71页6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题,让学生巩固名数改写的方法)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身边的小数入手,主要让学生学会一般名数改写的方法。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亮点,如结合生活的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安排有层次有坡度,也能按照知识迁移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但总得教学效果还是不太理想,离目标的达成还有一定的距离。

  问题原因有多方面的:

  一是在整堂课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对新课程理念体现的较少。

  二是教师问题有些零碎,问题缺乏有效性,把学生束缚得太多,总担心学生不明白。

  三是这节名数改写的课要求学生必须对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以及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明确和熟练,才能达到顺利的改写,但实际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生疏淡忘了,因此造成教学过程有些吃力。四是这节课学生的学*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可能跟与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有关。五是教师在语言要更加精练准确,在评价学生的方式上还需多下功夫。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建立了小数的概念,学*了小数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复名数化成小数和复名数化成低级和高级单位单名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二、说教法

  这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迁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

  2、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出发,紧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2、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高级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学难点: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五、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体验小数

  活动一:

  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含义。(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去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更为后面对名数的认识积累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二:提出质疑1、请看黑板上的这些书,他们有什么特点?引出名数的概念。

  质疑2、你能把这些数分为两类吗?引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活动三:加深理解,在小组内再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巩固对这些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一点: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实现能力目标中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及概括能力。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活动一:给美少女排排队。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整理好,小组派代表汇报方法。通过活动,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相转化的方法;用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就是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活动二:对对联

  为了加深对高级与低级名数转化的理解,我还用对对联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出我出的上联是: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往右移,移几位,看进率。学生对出下联:低化高,除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三)、激趣练*巩固知识

  第一个练*:我设计了改写姚明身高一题。这也是对刚刚学的知识的巩固,运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第二个练*:挑战生活的活动,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物品的价格改正过来。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四)、拓展练*启迪思维

  动物运动会。这道题把整节课的数学知识全面的运用了起来,是一道有思维含量的练*题。他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理念,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将随着有趣的课堂设计,会有着良好的发展。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

  生活中的小数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例1:例2:

  135厘米=1.35米1.48米=148厘米

  135÷100=1.351.48×100=148

  乘进率,向左移

  低级单位的名数←――――――高级单位的名数

  ――――――→

  除进率,向右移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两位小数;通过具体形象材料为依托让学生建立起活灵活现的小数形象,加深对小数的理解,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2.通过小数的产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小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产生。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小数的应用。

  师:一个大练*本多少钱?一支钢笔呢?在标签上它们都是怎样写的?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数吗?看书第2、3页,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还记得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通过回顾探究,研究两位、三位小数意义。

  (一)通过把一条一米长的线段看做整体1认识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小数。

  1.十分之一的小数

  (1)投影显示:把一条一米长的线段看成整数1,*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板书:十分之一)

  师:十分之一也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0.1)

  0.1就是一个小数,它的计数单位也就是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小数里的点叫小数点。

  说说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分之一表示什么?0.1表示什么?

  师总结:十分之一和0.1的意思相同,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

  追问:十分之四是把谁*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0.1是把谁*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2)阴影部分显示3份。

  问:现在阴影部分表示几份? 是几个十分之一? 是几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 0.3表示什么?

  (3)阴影部分显示7份。

  师:阴影部分用小数、分数各怎么表示?

  0.7和十分之七都表示把谁*均分成几份?是几份中的几份?

  0.7里面有几个0.1?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师小结:象这些都是特殊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4)通过练*巩固十分之几的数。

  ①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个正方形代表整数1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并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②师投影出示2份用小数表示0.2,问:0.2是几个0.1?

  投影显示6份用小数表示0.6。问:0.6是几个0.1?(0.6里面包含0.2)

  师:你发现了什么?

  把0.6*移开,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通过生活认识百分之几的小数。

  (1)百分之几的小数。

  ①把一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把正方形再继续*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百分之一)

  也可以写成0.01。(板书:0.01)

  问:0.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和0.0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②认识百分之几的小数

  投影显示8份问:现在是几份? 是几个百分之一? 是百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0.08)

  0.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有几个0.01? 8个0.01是多少?

  3.认识千分之几的小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 1千克=1000克

  根据刚才学*的方法,你能说一说1克用千克表示成小数是多少?(讨论)

  1克 =( )千克(用小数表示)

  练*: 3 克 =( )千克

  11克 =( )千克

  108克 =( )千克

  4.小结:

  (1)刚才通过学*,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数,到底什么是小数?归纳小数的意义。上面的0.1,0.4表示十分之几,0.01,0.18表示百分之几,0.001,0.284表示千分之几。这种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说一说你对小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5

  课题:生活中的小数

  内容:小数的意义

  课时: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基本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除了某些商品的标价用到小数外,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说说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书上也有一些同学们经常接触的小数,看一看,说一说。

  二、小数的.意义

  1、一盒火柴的价格是0.1元,也就是多少钱?一本本子的价格是3角,也就是多少元?

  2、一个盒子的宽是0.1米,谁知道这也就是多长?猜一猜。

  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不猜“1厘米”?

  这个盒子的长是3分米,想一想,也就是多少米?

  3、出示一条线段,如果这条线段的长是“1”,请你想办法得到0.1,标出来。你是怎么做的?好象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标出0.4吗?

  4、你能解释为什么1分米可以表示成0.1米,3角可以表示成0.3元?

  5、1分也就是多少元?0.02米,也就是多长?猜一猜。能说一说想法吗?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是受什么启发吗?

  6、板书:0.1=1/10 0.3=3/10 你发现了什么?

  0.01=1/100 0.04=4/100

  教学反思: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材中采用树形结合的形式把小数和十进分数联系起来,认识小数的意义。但学生在做作业时,4.8中的4在()位上,表示()个();8在()上,表示()个()。有个别学生出错,还要进一步加强练*。

  三、运用拓展

  1、说一说

  你觉得小数和什么数联系特别紧密?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几个等式吗?你觉得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2、一个正方形是1,*均分成100份,2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吗?20份?

  3、0.03米就是多长?为什么?0.12米呢?

  4、这个正方形表示1,如果要表示0.001呢?0.013、0.216?写几个上面那样的等式。

  5、0.001米也就是多长?为什么?5毫米也就是多少米?30毫米?

  四、练*提高

  1、第5页第1题。

  2、第5页第2、3题。

  五、总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基本教学过程:

  一、复*

  1、(1)一个为1的正方形,怎么样表示0.1?

  (2)0.1元是怎么回事?

  (3)0.1米呢?1里有多少个0.1?1里有多少个0.01?

  2、(1)把“1”*均分成10份,3份是多少?

  (2)把“1”*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12份是多少?

  (3)把“1”*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12份是多少?125份是多少?

  教学反思:个别学生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表示多少,掌握得不是太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小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部分的读法混淆,还要加强练*。

  (4)6个0.1是多少?6个0.01?13个0.01?18个0.001?

  二、探索小数的数位

  1、出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很难测量准确,现在还准备重新测量,到目前,一般都沿用1975年我国测量的数字——8848.13米。我们来看这个数,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小数?

  2、板书:8848.13

  3、从左边看,第一个8表示多少?依次。边说边板书数位和计数单位。

  4、“1”表示多少?“3”呢?那数位应该叫什么?计数单位?

  5、练*。第4页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6、第5页第4题。

  三、总结。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1)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1

  第六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

  1千米=( )米 1千克=( )克

  1米=( )厘米 1吨=( )千克

  1时=( )分 1分= ( )秒

  1*方米= (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二、新课:

  1、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2、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

  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3、像这样我们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3分钟、7千米、6时15分、 78*方米、4吨50千克

  5米6分米 20*方厘米 9年 5千米60米

  4、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5、小组活动: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问: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把它们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6、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进行改写

  (1)教学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0.95米=( )厘米

  你们会做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米等于100厘米,0.95米=0.95乘100厘米。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1.32米=()厘米

  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

  请同学们接着做一做:

  3.7吨=( )千克 0.86*方米=( )*方分米

  0.3千克=( )克 2.63千米 =( )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量得的数去乘进率)

  (2)教学低级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的名数。

  80厘米=( )米

  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 )吨 745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像一想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用低级单位量的的数去除以进率)

  能用这种方法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吗?小组讨论一下?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

  三、巩固练*

  1、71页6题

  2、( )分米=1.5米 ( )千克=4.08吨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

  4700克=( )千克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米( )362厘米 284克( )0.284千克

  1480米( )1.5千米 532厘米( )5.3米

  4、72页10题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基本教学过程:

  一、复*

  1、(1)一个为1的正方形,怎么样表示0.1?

  (2)0.1元是怎么回事?

  (3)0.1米呢?1里有多少个0.1?1里有多少个0.01?

  2、(1)把“1”*均分成10份,3份是多少?

  (2)把“1”*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12份是多少?

  (3)把“1”*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12份是多少?125份是多少?

  教学反思:个别学生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表示多少,掌握得不是太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小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部分的读法混淆,还要加强练*。

  (4)6个0.1是多少?6个0.01?13个0.01?18个0.001?

  二、探索小数的数位

  1、出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很难测量准确,现在还准备重新测量,到目前,一般都沿用1975年我国测量的数字——8848.13米。我们来看这个数,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小数?

  2、板书:8848.13

  3、从左边看,第一个8表示多少?依次。边说边板书数位和计数单位。

  4、“1”表示多少?“3”呢?那数位应该叫什么?计数单位?

  5、练*。第4页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6、第5页第4题。

  三、总结。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经历市场调查、消费、家庭消费情况、与同学交流的全过程。

  2、会搜集、记录信息,并进性,能应用掌握得计算技能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3、在“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增强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识。

  教具准备:

  纸、笔、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市场调查:

  1、老师出示小黑板,提出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要求,并帮助学生看懂统计表和要完成的事情:(1)、让学生到菜市场调查,记录各种蔬菜的价钱。(2)、让学生记下自己买东西花了多少钱,然后填在表中。

  2、老师与家长联系,请他们协助搞好这项活动。

  二、消费:先让学生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把自己亲手花的钱记录下来。

  2、了解家中其他人花的钱,并记录下来。

  3、完成“算一算”的要求。如果自己计算问题(2)有困难,可请家长帮助一起算。

  4、写己的实践。

  三、课内交流: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当家庭小主人的生活经历、解决的问题、获得的感受。

  二、议一议:

  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增强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识。

  三、:交流教法和学法。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2)

——《生活中的数字》小班教案优选【五】份

  《生活中的数字》小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

  2、 尝试运用数字纸条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3、 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手中一样带数字的东西;

  (5、8、4、2、7)四个数字卡片;

  幼儿每人一张(58427)不同排列顺序的数字纸条;

  笔、画有电话的纸条、教师的电话号码纸条和幼儿人数相等;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相互交流,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师:刚才,每个小朋友都从班里拿了一样上面有数字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2、先个别幼儿交流,并鼓励将带来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

  3、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并说明其数字有什么用?出示衬衫盒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样上面有数字的东西,这是一个衬衫的盒子,我找呀找,发现这儿也有好多好多的数字,这些数字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尺码)上次我到商场里想给爸爸买一件衬衫,不知道买哪一件,我发现这儿写着170米高穿l号的比较合适,我就买下了,回到家爸爸穿上刚刚好,有老这些尺码真方便。

  4、鼓励幼儿走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相互交流师:我看见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带数字的东西,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说说,你今天拿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5、请已经交流好的小朋友将东西集中放在老师前面的筐里,然后教师小结:看一看,我们一个班的小朋友就可以收集到这么多上面有数字的东西,看来,我们生活中有数字的东西可真多

  (二)迁移经验,感知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1、师:除了这些,你还在那些地方看见过数字?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2、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发现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数字,我还把他拍下来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组织幼儿边看大屏幕边提问:哪些地方有数字?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4、与幼儿相互讨论,然后个别交流,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师:刚才,小朋友看了许多照片,生活中有数字的地方多不多,而且这些数字都有不同的用场,那么,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这些数字会怎么样?

  师:那么你们觉得生活中的数字重要不重要?数字不但重要还很有趣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字游戏。

  (三)通过数字游戏,感受数字的有趣和活动的乐趣

  1、师:先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纸条,拿到纸条的小朋友可以打开看一看,轻轻读一读上面的内容;

  师:纸条上有什么?有哪几个数字?一共有几个数字?幼儿集体点数

  2、 师:小朋友的纸条上都有5个数字组成的不同的号码,下面,我们就用这5个数字编出4组号码,看看谁的号码和编出的号码是一样的,那就可以得到一份礼物

  《生活中的数字》小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场合代表不同的含义,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幼儿:10个格子师:每个格子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提问:

  师 :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幼儿: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红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4,在紫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0,在粉红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6

  二:数字的用途提问: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幼儿:车的车牌上、闹钟上、电梯里、电话机师:车牌在车的哪里?

  幼儿:车的前面和后面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 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日历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幼儿:几日几日、礼拜一、礼拜二……

  (2)遥控器师:遥控器有什么用?

  幼儿:遥控器可以帮我们找到想要看的电视。

  (3)体温计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幼儿:量一量身体的体温,有没有发烧师: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37度之间小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由数字0、3、2师: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由数字3、6、五:活动延伸:

  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动手画一画。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长数字,发现数字,学*数字,会运用数字。

  《生活中的数字》小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通过在参观数字展览区的情景中,幼儿获得按照数字内容归类的经验.

  体验到生活中各种数字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到马路上寻找过数字,数字展区内是幼儿找到的数字照片,记录纸,以及其它的资料等,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参观数字展览区

  1,回忆

  1)在哪里看到这些数字宝宝?

  2)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2,归类

  1)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这么多数字,它们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2)这么多的数字贴在一起,看也看不清楚,怎么办?

  幼儿教师讨论

  总结:按照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这样的一样的内容放在一起就能看清楚了.

  3)幼儿操作:

  把相同内容的资料粘贴在一起。

  《我生气的故事》绘画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活动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图图”的视屏切入,用一种动态的、夸张的形式让孩子们一下子感受到了生气时的表情特征。在孩子观察与表现生气表情的环节中,我也能紧扣活动的目标,时刻引导孩子发现图片中生气时夸张的地方,如:皱皱的眉头、冒火的眼睛、竖起的头发等,并鼓励孩子也能用夸张的方式来模仿这些夸张的表情,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夸张后的乐趣。活动中,我能鼓励孩子大胆地来讲述自己生气的故事,并能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引导,使整个活动能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

  由于一开始我们考虑到要结合主题活动“高高兴兴”的开展,所以,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使活动与主题贴合得更*,最后还是决定采用画画的形式让孩子记录自己生气的故事,再引导孩子讲述。活动中还引导孩子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及使自己高兴起来的方法。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或改进的地方。

  1.对中班孩子来说一个活动抓两个点可能更多了,而让孩子用故事的形式来表现画面可能太难了。既然孩子对夸张的表情很感兴趣,而且活动前面的环节也引导得比较到位,可以重点就让孩子来画生气的夸张表情。

  2.我在活动中的引导还过多,比较注重面面俱到,有时可以退位,让孩子讲述的机会再多一些。

  中班科学《自由自在的电线》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中的“弯弯绕绕”主题。电线既有一定的刚性又柔软易折曲,是弯折造型的好材料。它可以帮助、支持幼儿自由、充分地表达内心图景。《纲要》中强调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应从身边选择材料。是啊,孩子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都是俯拾即是的自然物,但这些往往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关注,也常常被我们老师所忽略。但恰恰就是这些取材简便的自然物,如电线,是我们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宝贵课程资源。教师的任务就是关注、挖掘身边的自然物、自然现象,为我所用,为幼儿享用,并以此引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家长和孩子们都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电线,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废旧的电线可以这么好玩。有的孩子把电线做成了小鱼,有的孩子做成了眼镜,有的孩子用电线做成了气球,有的孩子做成了英文字母,还有的孩子做成了帽子,``````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用电线制作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活动效果很好,在有趣的环节中,孩子们可是探索如何让电线站起来呢?有的用积木,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透明胶,有的用瓶子,有的开动脑筋,不借助物品直接让电线站起来。在活动中,孩子很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当看到很多电线艺术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幼儿的兴趣很高,在第三部分让电线站起来的环节中,我本来设计是幼儿有2次操作过程,第一次是尝试玩,第二次是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已有经验上玩,使活动更加丰富性。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发现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就兴趣很浓,后来我顺水推舟直接引入到了第二次操作,可是我巡视一圈后,就有点后悔了。孩子们就在尽情地玩,活动中没有层次性的突出,显地很*淡,环节没有亮点,就连最后的收尾也是延伸到区域中。我发现教师的语言真地很重要,适当的引导很重要,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明确,更要关注到一些细节方面,我想如果考虑地更加周到些的话效果会更好的!

  优质课促成长——中班语言《大馅饼》反思

  昆虫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面对这一切,**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却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大馅饼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趣的蚂蚁家族,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对蚂蚁的生活*性有更多的了解,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了解蚂蚁家族团结合作的搬运过程和有趣的分工情况,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带领幼儿用报纸当作大馅饼,学*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把握得比较合理,但同时也带给我一些启示。

  1、第一环节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没有引导好,当幼儿回答蚂蚁在搬石头时,我没有很好引导,导致幼儿以为真的是大石头。其实我可以引导他们,“这真的是大石头吗?”引出这是一片香肠,不是石头。

  2、在讲述第三张图片时,应该重点讲述,上课时我有点急,“蚂蚁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这个问题我没有抛出去,导致这张图片没有讲透,还可以让孩子学*蚂蚁们的吆喝声“嘿哟,嘿哟”。

  3、讲述故事时,我一张张地出示,让孩子一张张地看,一张张地讲,让他们猜测下一张图片的事情,幼儿不太会猜对,有点难度,其实,可以把图片一起出示,让幼儿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后环节游戏《运馅饼》,让幼儿切身体验小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将分工与合作在游戏中体现出来。游戏,能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但是我在游戏前没有讲清楚游戏规则,导致孩子都拿着刀,不知怎么玩了,要是能讲一下6人一组,二人当兵蚁,四人当工蚁,那么他们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缘故,导致孩子对刀非常感兴趣,看起来也有点危险,刀可以不用。《运馅饼》的儿歌一时半会不大可能学会,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让他们一边搬大馅饼,一边吆喝:“嘿哟嘿哟嘿哟嘿哟……”就可以了。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留给我的启示会一直引领我今后的教学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与长进的。

  《生活中的数字》小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知道数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理解数字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2.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正确认读0–9的数字。

  2.环境准备:寻找、收集、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数字;0–9的数字卡片一套;幼儿用书第26页《生活中的数字》。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理解数字表示的不同意义,知道数字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

  2.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寻找、收集、记录、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及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复*认读数字。

  教师随意抽取数字卡片,幼儿认读数字。

  2.说说生活中的数字:了解生活中的数字以及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字。幼儿介绍寻找到的数字并说说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2)认识特殊的数字“119”“110”“120”“114”,请幼儿说说上述数字所表示的特殊意义。

  3.讨论活动:知道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问:如果没有数字会发生什么事?(引导幼儿理解数字与自己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没有班级门牌号会有什么不便?

  小结:数字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数字可以表示联系电话,可以表示时间,可以表示成绩,可以表示地址等,生活中不能没有数字。

  4.设计名片:数字的应用。

  (1)幼儿自选纸张设计名片,要求正确书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与好朋友相互赠送名片。

  评价要素

  1.能否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并知道其所表示的意思。

  2.能否说出哪些数字对小朋友来说很重要,为什么?

  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多方面发现、关注、了解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要生活化,课程要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并且《纲要》中科学领域这样的价值取向已清晰可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使儿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当前的社会已步入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已随处可见,并正日益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孩子,也每天接触着出现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作用的数字。

  《生活中的数字》小班教案 5

  活动过程:

  一、讲讲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

  1、各自介绍寻找到的数字,并展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2、哪些数字对我们小朋友来说很重要,我们必须记住的,说说你的理由。

  3、数字在我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数字会发生什么事?

  二、创编数数歌谣。

  1、鼓励幼儿尝试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数字编进儿歌里。(如:一二三四五六七,我家住在201等。)

  2、以“开火车”的'形式,用手拍节奏,一个接一个往下说。

  延伸活动:

  请幼儿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数字及其所处的环境画下来。

  活动目标:

  1、发现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数字。

  3、尝试创编数数歌。

  活动准备:

  1、寻找、收集、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数字,布置在墙面上。

  2、幼儿家庭地址、电话及父母的联系电话等个人资料。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3)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1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的一大领域。在教学中,我要试图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课前收集,提高实践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两个数据,并能知道它们的含义。课中交流时,我发现很多还是直接从课本里找定价,要么是各自的身高,要么是零食的价格。可见,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浅,调查途径以及收集数据的范围狭窄。但我想,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目的已经达到。

  二、课中呈现,感悟生活数学

  上课时我再呈现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中的数据,并说说它们的实际含义,这里有质量、身高、成绩、体温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字。然后让学生说说“做一做”几个数的含义,直接地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并且体会到相同的小数在不同的情境中各具实际含义。学生汇报时,出现身高1·40米,我随机出现一支笔的价格是1·40元,问学生这两个1·40元的含义一样吗?学生自然能区别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实践操作,发展数学能力

  在练*阶段,呈现练*十一第1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正标错小数点的小数,进一步运用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拿出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音乐书、美术书,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单价,并感悟各种课本的不同定价,而且也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不足之处:学生评价不及时,课堂一些细节把握的不是很好,课堂驾驭能力欠缺,有待提高。小组长没有发挥作用。学生聆听度不够。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2

  今天上午在我校阶梯教室听了三节数学课,教学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小数》。这种同课异构活动,教师的专业功底是否深厚、业务水*高与低等等必显无疑。这三节课感觉不尽人意。现在我静下心来想:什么是一节成功的课,有了对教材的把握后,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这是前提,然而起决定因素并不是它们,而是教师能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很享受,享受发言、享受倾听、享受交流、享受思考、享受发现,这种种享受在课堂中的反映就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始至终积极、兴奋的学*状态、眼睛闪动智慧的火花,这样孩子们的心情也是愉悦的,把学*这种脑力劳动当成了快乐。这也就需要教师有这样的角色服务意识,教师服务对象是学生,教师任务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乐”在其中,全身心地投入。

  然而这三位老师的课堂是失败的,就是没有完成好教师的角色服务,自己像是上课的机器一样讲完了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课堂中和孩子们的情感没有融合,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们当中,没有成为他们学*伙伴的一员,那就更没有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的氛围。

  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细节”问题。

  比如,第一节课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时,只注意让学生读小数了,但是教师没有重点指导怎样读,这可是这节课的重点呀!第三节课虽然指导了读法,但是孩子们对小数的读法也是模糊,只觉得讲的不够透彻,不够“解渴”。我觉得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因为小数的标志就是有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可以按照顺序是几就读出几来。再比如,这三节课中每节课都“谈了收获”,但是像是在走过场,学生谈的也不够深入,可能学生不太会说,当学生不会说或是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该怎样引导呢?我想,教师是不是可以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来说,这样的话可以加强理解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实现一个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谈到板书,我想精心设计这节课的板书很重要,板书内容能体现一节课的知识重点,然而遗憾的是三位老师板书设计的也不是很合理。

  通过听这三节课我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诸多需要积累和提高的地方,还是让自己做个有心人,勤思考、多捉摸、善反思,让日常的课堂成为自己的“练兵场”,不敢说自己要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但希望自己是不断进步的。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3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的一大领域。在教学中,我要试图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课前收集,提高实践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两个数据,并能知道它们的含义。课中交流时,我发现很多还是直接从课本里找定价,要么是各自的身高,要么是零食的价格。可见,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浅,调查途径以及收集数据的范围狭窄。但我想,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目的已经达到。

  二、课中呈现,感悟生活数学

  上课时我再呈现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中的数据,并说说它们的实际含义,这里有质量、身高、成绩、体温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字。然后让学生说说“做一做”几个数的含义,直接地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并且体会到相同的小数在不同的情境中各具实际含义。学生汇报时,出现身高1.40米,我随机出现一支笔的价格是1.40元,问学生这两个1.40元的含义一样吗?学生自然能区别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实践操作,发展数学能力

  在练*阶段,呈现练*十一第1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正标错小数点的小数,进一步运用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拿出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音乐书、美术书,让学生找

  出他们的单价,并感悟各种课本的不同定价,而且也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不足之处:学生评价不及时,课堂一些细节把握的不是很好,课堂驾驭能力欠缺,有待提高。小组长没有发挥作用。学生聆听度不够。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4

  学生进入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学*,对于全新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需要老师对于新授知识的步步设计,所以在进行《生活中的小数》教学知识之前,我对教参和教材进行了研读。由于本周一会有经验丰富的孙瑛老师和唐艳芳老师的常规课指导,因此上课时间定为周一的第三节。

  走进四(4)班的教室,心里有一些忐忑,毕竟周一的新课对于学生的听课状态有着更高的要求。经过思考,我将“名数的改写”的内容和生活中的小数结合在一起,先出示课题“名数的改写”,再由学生读标题,试着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样的数叫做名数?名数怎样改写?为什么要改写名数?等等。就这样学生们带着自己疑问以及想要求解的心态进入本节课的知识的学*。教师出示不同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小数,边出示图片边有学生自己谈谈对这些名数的理解(0·5kg、1·35米、9·25分、38·5摄氏度、7·92秒)。

  主题图中4个小朋友要根据不同的身高排排队(80厘米、1米5厘米、0·95米、1·32米)。当学生刚要在课堂练*本上书写时,突然听到许多表示奇怪的声音和停顿,我知道他们发现了我想要的问题,于是顺势提出“你们为什么没有直接排序?在做什么准备呢?”学生回答“排序前应该统一单位!”由此引出“为什么要进行名数的改写”。并出示例1“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这一课题。

  “80厘米=()米”成为学生应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自己练*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将不同的方法展示成为和学生一起分享的重要内容。而学生们的思考过程也的确丰富:有利用小数的意义将80厘米先转换为80/100米说明思考过程之后在转换为0·80米;也有直接用80÷100,并且向左移动小数点这种方法,而学生在描述这样的思考过程时,语言相对精炼“由厘米转换为米要用80除以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在学生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我会认真倾听孩子们的语言,并且灵活运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新知识的讲解。

  从整节课的流程上看,如果多设计一些学生合作交流的环节以学带学可以较好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同时适时地小结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吸收和掌握。所以在孙老师和唐老师的点评中对于这节课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在(3)班上课运用这些收获,发现学生的学*兴趣被激发,而合作交流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将教师研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到底。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5

  小数和单复名数的互化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学生掌握并熟练应用有一定的困难。概念主要是名数、单名数、复名数三个,包括单名数改单名数、单名数改复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这些共3类。

  学*这个知识点之前,要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名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熟练掌握,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要会推导,学生明确了这些,知识点迎刃而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强化了知识掌握的灵活性。本节课是关于学生的生活上的小数,教学的内容是两部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但是两部分总的就是来教学单位之间的转化,及单复名数之间的转化,本节课内容不是很难,但是学生转化起来很困难,错误率很高。其实有两种改写方法:一种是根据小数的实际意义改写;一种直接利用计量单位间的关系,用乘或除以进率的方法。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只要方法正确,都是可以的。

  针对以上预期的难点,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如下改写的三部曲:

  1、判断。先判断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2、想。要想清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

  3、移。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向右移,移动几位。

  教完这一课,通过课堂作业和抽测反馈,发现部分学生把单位改写的结果搞错了。我利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一对一的专项辅导:了解他们的错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

  经过辅导发现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单位间的进率模糊不清;

  二、分不清到底属于哪种转化:是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

  三、不能正确的移动小数点。

  其中第一类错误居多,后两类错误经过单独辅导大部分学生已经没有困难。与以往的错误相比,这次的错因并不是学生没有掌握方法,而是他们不会用方法,比如:分不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针对这一情况,每出现一次错误我都要反复地问着同样的问题:哪个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哪个是低级单位的名数?大部分学生经过不断的提醒,都能顺利的找到方法,可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单位间的进率又会出错,致使错误不断。应该怎么教?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4)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1

  第六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

  1千米=( )米 1千克=( )克

  1米=( )厘米 1吨=( )千克

  1时=( )分 1分= ( )秒

  1*方米= (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二、新课:

  1、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2、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

  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3、像这样我们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3分钟、7千米、6时15分、 78*方米、4吨50千克

  5米6分米 20*方厘米 9年 5千米60米

  4、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5、小组活动: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问: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把它们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6、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进行改写

  (1)教学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0.95米=( )厘米

  你们会做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米等于100厘米,0.95米=0.95乘100厘米。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1.32米=()厘米

  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

  请同学们接着做一做:

  3.7吨=( )千克 0.86*方米=( )*方分米

  0.3千克=( )克 2.63千米 =( )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量得的数去乘进率)

  (2)教学低级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的名数。

  80厘米=( )米

  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 )吨 745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像一想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用低级单位量的的数去除以进率)

  能用这种方法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吗?小组讨论一下?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

  三、巩固练*

  1、71页6题

  2、( )分米=1.5米 ( )千克=4.08吨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

  4700克=( )千克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米( )362厘米 284克( )0.284千克

  1480米( )1.5千米 532厘米( )5.3米

  4、72页10题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2

  课题:生活中的小数

  内容: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除了某些商品的标价用到小数外,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说说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书上也有一些同学们经常接触的小数,看一看,说一说。

  二、小数的意义

  1、一盒火柴的价格是0.1元,也就是多少钱?一本本子的价格是3角,也就是多少元?

  2、一个盒子的宽是0.1米,谁知道这也就是多长?猜一猜。

  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不猜“1厘米”?

  这个盒子的长是3分米,想一想,也就是多少米?

  3、出示一条线段,如果这条线段的长是“1”,请你想办法得到0.1,标出来。你是怎么做的?好象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标出0.4吗?

  4、你能解释为什么1分米可以表示成0.1米,3角可以表示成0.3元?

  5、1分也就是多少元?0.02米,也就是多长?猜一猜。能说一说想法吗?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是受什么启发吗?

  6、板书:0.1=1/10 0.3=3/10 你发现了什么?

  0.01=1/100 0.04=4/100

  教学反思: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材中采用树形结合的形式把小数和十进分数联系起来,认识小数的意义。但学生在做作业时,4.8中的4在()位上,表示()个();8在()上,表示()个()。有个别学生出错,还要进一步加强练*。

  三、运用拓展

  1、说一说

  你觉得小数和什么数联系特别紧密?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几个等式吗?你觉得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2、一个正方形是1,*均分成100份,2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吗?20份?

  3、0.03米就是多长?为什么?0.12米呢?

  4、这个正方形表示1,如果要表示0.001呢?0.013、0.216?写几个上面那样的等式。

  5、0.001米也就是多长?为什么?5毫米也就是多少米?30毫米?

  四、练*提高

  1、第5页第1题。

  2、第5页第2、3题。

  五、总结。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

  师:有没有同时买过几样东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商场走一走?怎么样?

  二、问题情境

  ⒈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⒉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师: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

  ⒉小组讨论。

  3.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2元加4元等于6元,

  4角加5角等于9角,

  6元加9角等于6元9角。

  (2)、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9元

  (3)、用竖式计算。

  2.4

  + 4.5

  6.9

  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没有写出来,教师应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3、讨论。

  (1)、五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

  ①这三种方法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要对齐。

  4、检验与应用。

  师:孩子们,今天的知识你们学会了吗?那,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问题: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

  (3).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四、尝试练*。

  第1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用竖式计算,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第2题:此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独立选择信息,列式计算,说出算法。

  第3题:

  (1) 出示情境图,了解图上的数学信息。

  (2) 每位同学做一个就餐计划,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食品搭配是否合理。

  谈话入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拉*了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趣味性高。学生非常愉悦、轻松地进入课堂。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具有开放性,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句导语,过渡到新授课上来。非常自然,水到渠成。

  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先自己思考,再交流,学生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时可以互相分享。整个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也让学生在这个学*活动中有成就感。

  一题多解,体现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教师是课堂学*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的大朋友。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这一环节,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及密切联系。是要孩子们明白,这几种算法虽然不同,但道理却是相通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在做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前面的学*基础,这一环节其实是对前面学*班复*、巩固再拓展。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的机会,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水*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的好*惯。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良好*惯。

  同时也要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惯。

  培养学生节约、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合理搭配自己的饮食。

  孩子们的学*积极性会很高,这是他们切身体会的,他们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踊跃发言。

  经过两年多来的数学学*,学生完全能够说出情境图给出的数学信息。

  孩子们会提出用“一共花了多少钱?”和“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两个问题。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 2元4角+4元5角=

  2元+4元=6元,

  4角+5角=9角,

  6元+9角=6元9角。

  ②2元 4角

  + 4元 5角

  6元 9角

  ③2元4角+4元5角=

  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元9角

  ④2元4角+4元5角=6元9角

  元 角 分

  240

  + 450

  690

  答:一共花了6元9角。

  ⑤2.4+4.5=6.9(元)

  2.4

  + 4.5

  6.9

  答:一共花了6.9元。

  这一环节,学生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说,去描述它们的相同点。也可能是只言片语,说不完整,但,只要学生说出来,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4元5角- 2元4角=

  4元 - 2元= 2元,

  5角 - 1角= 1角,

  2元+1角=2元1角。

  ②4元 5角

  - 2元 4角

  2元 1角

  ③4元5角 - 2元4角=

  4.5元=45角

  2.4元=24角

  45-24=21(角)=2元1角

  ④ 元 角 分

  450

  - 240

  210

  4.5 - 2.4 =2.1(元)

  4.5- 2.4=2.1

  答: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2.1元。

  估计用最后一种方法的同学会最多。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5)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优选【五】篇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 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新知的学*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中。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情境,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解释1.11元、1.11米是什么意思,认识到0.1与,0.01与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为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2.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究小数意义的活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 水彩笔 直尺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课件出示商品的价格标签)

  2.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作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预设 生1:测量身高时,我的身高是1.42米。

  生2:跳远比赛时,我的成绩是2.1米。

  ……

  3.过渡:生活中有很多小数,教材中也举了一些例子,请同学们翻到教材2页,自己读一读。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小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

  1.做一做,说一说。

  (1)课件出示教材附页1中的图片,根据所给的图片做一做,说一说,1.11元和1.11米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

  (2)全班交流:1.11元是1元1角1分,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1元,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01元。

  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1分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0.1米,1厘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0.01米。

  2.画一画,涂一涂。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学生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把这张正方形纸*均分成10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并想一想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并汇报)

  师: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看成“1”,*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0.1。0.1表示把“1”*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比较一下“1”和“0.1”的大小,“1”里面有几个“0.1”?

  预设 生:1比0.1大,1里面有10个0.1。

  (2)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独立完成。

  ②汇报交流。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

  1.课件演示:

  2.小结: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根据,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10210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搬新家了,家里需要一张新书桌,妈妈让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选,但是要记录下所选书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务后,小明邀请好朋友晓红一起来到商店。我们看一看他们所选的书桌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

  (评析:开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新知探索: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①从长5分米,宽4分米这两个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什么?

  ②xx的要求是用米作单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想一想。

  ③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分数5/10米表示。

  (评析: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信息,学*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又巧妙实现了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移。)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的长度,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5/10米表示。

  除了用5/10米表示以外,还可以用0.5米来表示。

  请学生仔细看,0.5米是怎样写的?读作:零点五

  ④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课件演示同上)

  ⑤7分米呢?学生回答后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填完后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填?

  ⑥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分米3分米7分米9分米

  1/10米3/10米7/10米9/10米

  0.1米0.3米0.7米0.9米

  仔细观察:你发现分数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什么?零点几就表示什么?

  ⑦动手操作: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2/10,再用小数表示出来。

  再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0.6。

  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际。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结: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的需要中产生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课件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

  (评析:教师适时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小明和晓红选完书桌后又在商店里转了转,看到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你们能用小数表示出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①学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②学生汇报,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1元2角还可以写成1.2元读作:一点二

  3元5角还可以写成3.5元读作:三点五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③观察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今天学的0.5、0.4、1.2和3.5都是小数。

  ④任意写出几个小数,在小组中读一读。

  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整数部分是几?分数部分是几?

  (评析: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索性学*是当前数学教师所探索的问题。本段教学在这方面做了较好的展示,学生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交相辉映,将探究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三、应用反思:

  1、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还看到很多食品。(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你能用元作单位表示出这些食品的价格吗?

  2、他们还看到有的商品是这样表示价格的。(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四题。)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不仅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桌,而且还学会了一个数学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题。

  (评析:练*的设计始终使学生处在生活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继续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后延伸:

  小数在我们生活、生产中处处可以用到,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评: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教师从课一开始就创设小明、晓红逛商店这一生活情境,而且这一情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兴致勃勃投入新课的学*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x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节课在充分发掘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念。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交流、探究中去思考、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学*数学,在学*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 4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出示课件(m,dm,cm)并问到:首先来见见几位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师板书)

  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小数?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找一找还有一位小数吗?

  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叫做两位小数,能找一找吗?

  谁能说一个三位小数?

  师: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把一米*均分成十份,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师:把一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小数是0.1米。这里还有两个括号需要填写,大家独立完成,可以吗?

  生完成,师指名回答,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评价。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几?小数是几位小数?

  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理解了吗?考考你,完成作业纸巩固练*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米*均分成10份,如果*均分成100份,会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0.01米

  师:真聪明,那么后面的括号继续交给你独立完成。

  生完成,师指名说,集体评价。

  师: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小数,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学会了吗?还得考考你。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巩固练*2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把一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同桌,交流讨论,完成第三个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师巡视。

  生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里的分数与小数,能得到一个结论吗?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4、推想、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试想一下:把一米*均分成一万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如果*均分成十万份呢?

  师: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概括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呢?

  生交流,师引导说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现在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请大家完成作业纸《应用感受,巩固意义》

  生完成,指名回答,订正。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进率

  师出示课件:思考一下,0.3里有几个0.1?

  生:0.3里有3个0.1

  师:0.06里有几个0.01呢?0.007里有几个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师:0.1、0.01、0.001写成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师: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师: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几个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师:所以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生:是10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升

  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综合应用》

  第一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二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视野

  课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吗?”指名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 5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会正确读写小数。

  3、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重点 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 课件、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复*导入:元6角4分=( )元

  10元5角=( )元

  =( )元

  7分=( )元

  谁能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小数。

  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小数。

  3、小数与分数能进行互化。

  自主学*(方式)、教师指导方案:

  1、看书上第2页认一认。

  2、把“1”*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 ) ,也可以表示( )。

  其中的59份是( ),也可以表示( )。

  3、读出下面的小数,并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0.9读作:

  表示:

  0.304读作:

  表示

  0.06读作:

  表示:

  展示方式:(学*目标中1、2……采取什么方式展示)

  1、 抽生回答,集体点评。

  2、 小组交流,抽生回答。

  3、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

  检测内容:

  填空:

  0.2 表示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5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0.009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把1*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也可以表示为0.1.

  把1*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也可以表示为0.01.

  作业:

  6页2、3、4题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6)

——求小数的*似数教案优选【五】份

  求小数的*似数教案 1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似数。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复*内容重点抓住了整数取*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通过复*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似值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内容。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似数吗?

  生:自己练*在练*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

  (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求整数*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似数,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似数。(保留到十分位)

  (4)小结:

  问: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练*

  (1)师:最后一个信息谁提供的,你能把这个信息用小数*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吗?学生自己修改自己手中的信息,汇报后,再同桌之间交流。

  (2)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小数的信息,这些信息能用小数*似数的形式表述吗?能请你表示出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4)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

  (5)出示租车说明,判断租多少辆车去出游?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小数的*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求小数的*似数教案 2

  设计说明

  学生在之前学*过求整数的*似数,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据此,在教学时,结合教材例1创设的豆豆测身高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就把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的知识还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注重类推,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过程。

  求小数的*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似数的方法相同,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似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学过的求整数的*似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到求小数的*似数上去,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使学生掌握迁移、类推的学*方法。

  3.注重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

  在教学求小数*似数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求小数*似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复*旧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似数。(课件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905≈47万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求整数的*似数引入新的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的方法,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新知的探究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豆豆的身高是0.984 m)

  2.探究求*似数的方法。

  (1)豆豆的身高是0.984 m。说明已经精确到了毫米,*常不需要说得这么精确,那我们一般怎么描述豆豆的身高呢?(出示课堂活动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①豆豆的身高约是0.98 m;②豆豆的身高约是1 m)

  (2)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似数的?

  生1: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在生活中,表示身高的米数通常是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厘米。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不满5,舍去,求得*似数是0.98。

  生2: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整数。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是9,满5,向前一位进1,求得*似数是1。

  教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似数与求一个整数的*似数相同,也是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数。

  教师板书: 0.984≈0.98

  ↑

  小于5,舍去

  (3)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么做呢?(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是8,满5,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本来是9,进1后满10,向个位进1,求得*似数是1.0)

  教师板书:0.984≈1.0

  ↑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求小数的*似数教案 3

  教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教材第105-106页例1,做一做题目及练*二十四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似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及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这是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

  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似数,再省略千后面的尾数,求出*似数。

  1295356089020114536697010

  二、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似数(或*似值)。在实际使用小数的时候,有时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整数的*似数,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的方法,同求整数的*似数的方法相似,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1小题:2.953保留两位小数,它的*似数是多少?

  教师: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

  接下来用四舍五入法怎样做?(因为千分位上的数3不满5,把它舍去。)

  教师板书:2.9532.95

  教师:谁能连贯地把做这题的过程说一说。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总结:

  做这题时要想: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千分位上不满5,直接舍去。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的第2小题:2.953保留一位小数,它的*似数是多少?

  教师: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怎样做呢?(因为百分位上的数满5,省略百分位和千分位上的数后,要向十分位进1。)

  2.9加上进上来的1就是3.0。所以2.9533.0。

  教师板书:2.9533.0

  教师强调:这题的要求是保留一位小数,所以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师:谁能连贯地把做这题的过程说一说。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总结:

  做这题时要想:要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百分位上满5,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例1的第3小题:2.953保留整数,它的*似数是多少?

  教师板书:2.953

  教师:谁能做出这题并且说一说应该怎样做?

  指名让学生做这题,并且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2.9533,并且总结:做这题时要想;要保留整数,就要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十分位上满5,省略尾数后向个位进1,所以2.9533。

  教师:观察上面三道题,是同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和保留整数。每一次求出的*似数的精确度是不同的。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什么位?(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呢?(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指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条件较好的班,教师可以接着讲一讲关于精确度的问题。讲法可以如下:

  教师:那么,上面的三个*似数哪一个更精确一些呢?我们现在证明一下。如果2.953表示的是测量一段绳子的长度得到的结果:2.953米。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图如下:

  教师:2.953保留两位小数时,是2.95米,表示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一位小数是3.0米,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也就是说绳子的准确长度不小于2.95米,也不能等于或大于3.05米。因为如果是2.94米,保留一位小数就是2.9米了;如果是3.05米或3.06米,保留一位小数就是3.1米了。再看当保留整数位3时,表示精确到整数个位,也就是说准确长度不能小于2.5米,不能等于或大于3.5米。所以前一个*似数都比后一个*似数精确程度要高一些,即2.95米的精确度高于3.0米的精确度,3.0米的精确度又高于3米的精确度。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106页上半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并且加一题:4.795(保留两位小数)。指名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学会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想一想,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应该注意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指名让学生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似值,即: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2.取*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课堂练*

  1.做第106页上半页做一做的第1、2题,学生独立做,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二十四的第3题。

  教师先提问:精确到十分位是什么意思?(保留一位小数。)

  精确到百分位是什么意思?(保留二位小数。)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强调要注意的两点。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二十四的第1-2题。

  求小数的*似数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似数,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单位的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准确、熟练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位小数的*似数?

  2、怎样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展示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豆豆,看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今天下午我们就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二)求小数的*似数的方法

  1、同学们还刻求整数的*似数的方法吗?我们可不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似数呢?

  2、探究新知

  (1)同桌讨论回忆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2)讨论尝试

  ①那么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数。

  ②出示例1,讨论求0。984的*似数

  ③保留一位小数时,末尾的“0”为什么应该写呢?

  (3)总结归纳。求一个数的*似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似数不同。保留小数位数越多,这个*似数就越接*准确数,也就是更精确。

  (三)将不是整万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

  ①讨论:通过课件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表示这些数的读写会比较方便呢?

  ②结论: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2、从算理入手,理解改写方法。

  ①讨论:怎样改写呢?

  ②结论: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同上。

  三、检测反馈

  1、教材第74页上、下的“做一做”。

  2、教材第75页练*十二第一、2题。第3、4题

  四、板书设计教

  求一个数的*似数

  四舍五入

  法

  保留两位小数0.984≈0.98 142800千米=14.28万千米

  保留一位小数0.984≈1.0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

  ≈7.8亿千米

  保留整数0.984≈1

  注意:在表示*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反思:

  现代课堂理念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思维的灵动、学生智慧的碰撞,而在自己的课堂中就缺失了这些,那么导致课堂氛围是*淡无味的,学生心底潜在的积极热情没有调动起来,虽然学生也在发言、讨论、交流,但是每个孩子的情感体验不是真正愉悦的。造成这样课堂效果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对于整个课堂的把控不够巧妙,刻意的在完成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没有和孩子们融合。

  求小数的*似数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似数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2.教学例1: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1)教师谈话: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同求整数的*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出示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似数各是多少?

  教师提问: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似数?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不满5,舍去,求得*似值数2.95.

  学生讨论:2.953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似数?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似数3.0. 2.953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满5,向前一位进一得到3.

  分组讨论:保留一位小数3.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求下面小数的*似数.

  3.781(保留一位小数)

  0.0726(精确到百分位)

  (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投影出示)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5)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合还是人.

  ②取*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6)分组合作学*,填表.

  在下表的空格里按照要求填出*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3.教学例2:1999年我国生产家用电风扇615814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1)教师提问:把615814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581400台=6158.14万台)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宇.

  (2)做一做.

  把24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教学例3:1999年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独立改写成573000000吨=5.73亿吨≈5.7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教师提问: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如果小数位数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前几位小数.

  (2)“做一做”第2题.

  把75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做一做”第3题.

  把345628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保留两位小数.

  5.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求一个小数的*似数,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2.填空.

  *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 )位,6表示精确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3.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似于哪个自然数?

  5.28 12.71 4.86 7.05

  4.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9.9564

  0.9053

  1.4639

  5.(1)1999年北京市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共120100人,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

  (2)1999年我国出版图书7320000000册(张),改写成用“亿册(张)”作单位的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求小数的*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似数相似.要用“四合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五、布置作业.

  1.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3.47 0.239 4.08

  (2)精确到百分位:5.344 6.268 0.402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保留一位小数:3672800000 648500000

  (2)保留两位小数:4853900000 288160000

  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例1 2.95保留二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似数各是多少?

  2.953≈2.95

  2.953≈3.0

  2.953≈3

  求一个小数的*似数要注意: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似值.

  ②取*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例 2 61581400台=6158.14万台

  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例3 573000000吨=5.73亿吨 .5.7亿吨

  在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

  数学教案-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7)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优选【五】份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算

  12+0.12= 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 20×0.2= 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新课

  1.学*例1:3.7-2.5+4.6= 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例2:35.6-5×1.73= 6.75+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

  (2)1.6+1.4×2=6( );

  (3)50-3.9+6.1=40( );

  (4)20÷2.5×4=32( );

  (5)9.6+0.4-9.6+0.4=0( );

  (6)4.8×2÷4.8×2=1( )。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设计说明: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具体算式的分析及计算,引导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概括、总结和提高,使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系统的认识,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学生容易掌握,但又容易被数字迷惑,造成错误,因此设计判断题,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约等于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学*的难点,容易被学生忽视,采取由学生先试做,再讲道理的方法,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了口算练*,并要求学生验算,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2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4分钟左右)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总结:

  (1)同一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2、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学例14。(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2)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比较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

  (4)计算并比较三组算式。

  点拨: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或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点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总结:“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相对简便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为什么?

  (3)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4。集体交流。

  导学要点: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常常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13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

  1。整合“练一练”第1题和练*十四的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点拨:“练一练”第1题的(1)可以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算加法;练*十四第2题的最后一题,算式中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整合“练一练”第2题和练*十四的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点拨:0。25×36=0。25×4×9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4×1。02=2。4×(1+0。02)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二)口答练*。

  1、练*十四第1题中的6道题。

  提醒: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不要忘加小数点。

  (三)整合练*。

  1、练*十四第4题。

  提示:要求这四名同学完成接力赛的总时间,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而求这四个数连加的和时,可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练*十四第5题。

  点拨:

  (1)400×0.25×0.35先算400棵向日葵可收葵花子的千克数,再算可榨油的千克数;

  (2)0.25×0.35×400先算每棵向日葵可榨油的千克数,再算400棵向日葵可榨油的总千克数。

  (四)创编练*。

  简便计算:7.3×9.9 0.125×8.8

  提醒:7.3×9.9=7.3×(10-0.1)

  0.125×8.8=0.125×8×1.1或

  0.125×8.8=0.125×(8+0.8)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精选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课》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3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计算训练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混合运算,完成练*十一上的练*。(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2

  360×2 65-17 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完成练*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二、解决问题练*

  1、练*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十一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反馈解题思路。

  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题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时的.练*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在教学式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来口述式题的运算顺序,减少运算顺序的错误,同时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业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式题的运算顺序用简单的画顺序线,以增强运算顺序的形象感。如:第11页例题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

  (2)42+612-4

  口述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口述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算减法。

  而在教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我先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让其明白列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于小学生的实际。

  只有多巩固练*,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则运算式题的顺序无误,列综合算式条理清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获是差生做式题的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3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

  1、学生练*:300-120+25×4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

  计算300-(120+25×4)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

  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第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3、做练*十一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4、做练*十一第7题。

  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在小组里讨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不同的解题方法。

  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和列式的依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

  思考:怎样求西宁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2、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在除法中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点拨、巩固。

  教学内容:第60页例2。

  课前准备:课件、本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1、直接揭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1)

  2、复*:(1)9。5-3。6÷5+0。18 (2)1。3×(8。2-7。32) (课件2)

  二、新授:

  例2 计算6。9 ÷[(0。4+0。5)×0。6] (课件3)

  1、 读题。

  2、 讨论:(1)你发现了什么?(A。有+、×、÷三种运算符号;B、括号有中括号与小括号)(2)根据刚才的发现,你准备怎样来运算这道题目?(突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3、 计算:请学生在本子上操练后,选一位学生的练*投影在银幕上。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77……

  4、 评价:让学生评价,重点突出——(1)运算顺序(2)计算中的发现---本题答案是循环小数。

  5、 出示下列一句话:

  注意:在运算过程当中,如果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课件4)

  根据上述新的知识,例2的运算结果应该是“12。78”。但是,“12。78”是取商的*似值,因此,“12。78”前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6、 出示下列第二句话:

  切记:在运算过程当中,除到哪一位的商是无限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似值时,应该在那一位上用“≈”。 (课件5)

  因此,例2的运算应该是——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8 (课件6)

  (二)试练:3。6÷(0。5+0。3×4) (课件7) (试练后让学生联系新知识进行评价,其中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三)做一做:12。6÷[14-(1。7+7。8)] (课件8) (做完后让学生联系新知识继续评价,其中进一步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二、 判断:(课件9)

  5×[63。9÷3×(7。5-5。5)] 25÷3-(2。6+3。44)

  =5×[23。3×2] =25÷3-6。04

  =5×46。6 =8。3-6。04

  =233 =2。26

  操作顺序——先计算,再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其中突出第二题的第二步应该是,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似值时,必须用“≈”。即运算过程为:

  25÷3-(2。6+3。44)

  =25÷3-6。04

  8。336。04 (进行直接取换)

  =2。26 (课件10)

  三、 游戏:(选项)

  1、 0。8×[(5-0。68)÷0。2×6] (课件11)

  A、 =0。8×[4。32÷1。2] B、=0。8×[4。32÷0。2]

  C、=0。8×[4。32÷0。2×6]

  2、 [9。08-(1。325÷13+6。08)]×0。9 (课件12)

  A、≈ [9。08-(0。101+6。08)]×0。9

  B、≈[9。08-(0。10+6。08)]×0。9 、

  C、≈ [9。08-(0。1+6。08)]×0。9

  操作中,要求学生:(1)先独立计算,(2)再小组讨论 ;(3)然后全班交流。每一步必须突出本教时讲的新知识。

  四、 列式计算: (课件13)

  3。8与6。5的.和除2。9,再乘6。7,积是多少?

  计算完后,选一位学生的练*投影在银幕上,请他讲这样列式与计算的依据。

  五、 应用题: (课件14)

  一次,小明到农贸市场上去,看到青菜每千克1。2元,又听到3千克黄瓜2元的叫卖声,他想,每千克黄瓜比青菜便宜多少呢?

  计算完后,选一位学生的练*投影在银幕上,让同学进行评价。

  六、 小结:(操作中以学生为主对本教时进行小结)

  通过本教时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再次打出课件4、课件5)

  七、练*:

  1、 第61页2中下面3题 2、第61页第3题

  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5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式题,课本第 38- 39 页的例 1 - 3 ,练*十 1-4题。

  一、复*

  1、口算:

  3.6+ 4.4 10- 5.2 3.4 × 0.2 7.8÷ 6

  1÷4 7.5÷0.3 9.8- 8 0÷27.9

  6.5 ×0.2 0.1×0.5 13.2+6.8 0.15÷15

  二、新授

  (一)、1、 教学例1,讲解“级”的'含义。

  2、做一做 第 37 页

  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

  教师讲评。

  (二)、教学例3,讲解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

  0.4×(3.2—0.8)÷1.2

  5×〔(3.2+4.06)÷6.05〕

  三、全课总结(略)

  四、巩固练*

  1、说一说练*十1、2题个题的运算顺序。

  2、练*十 4

  五、课堂作业

  练*十 3

  ⑴4.8与2.7的和乘以4.02,积是多少 ?

  ⑵35.7除以0.7的商,加上12.5与4.8的积,和是多少?

  ⑶10.2减去2.5的差,除以0.3与2的积,商是多少?


生活中的小数教案优选【五】份(扩展8)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的标志教案范本五份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1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其作用。

  2、尝试设计幼儿园里的标志,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兔子先生去散步》视频、常见的生活标志的图片、彩笔蜡笔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知道标志的重要性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兔子先生,他今天要出去散步,那么在路上他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事呢?

  2、教师播放《兔子先生去散步》视频。

  3、提问:兔子先生去散步的时候在路上见到了什么?(一些标志)都是什么标志?兔子先生在路上走,没有看到小心斜坡和小心坑洞的标志发生了什么事?(在斜坡处摔倒了,掉进了坑洞里)

  4、总结:标志是生活中对人们的一种指示,它告诉了我们是什么和怎么做,如果我们不认识标志或者不看标志,有时可能会发生危险。所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

  二、认识常见的生活标志

  1、生活中我们会在很多地方看到标志,标志上有什么?

  马路上有安全标志:红绿灯、禁止鸣笛、禁止拐弯、斑马线。

  厕所有标志:男厕所、女厕所。

  大楼里有标志:紧急出口。

  公共场所有标志:禁止吸烟、节约用水。

  其他标志:饮用水标志、高速公路紧急电话标志。

  2、常见标志都有什么特点?

  形状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颜色多为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蓝色的。

  3、总结:认识了这些标志,生活中会很方便,尤其是一些安全标志,可以防止危险的发生。

  三、设计标志

  1、引导幼儿想一想,在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设立标志。

  我们班里哪里有危险的地方?(电源插头、水桶、门。)

  幼儿园哪里需要贴上标志?(草坪、厕所、洗手处。)

  2、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绘画。

  3、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并说说可以粘贴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

  2、培养幼儿养成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准备注意安全标志、步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等常见标志演示文稿

  2、红绿灯照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红绿灯照片

  提问:它叫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

  小结:红绿灯在马路上,能够维护交通安全。

  提问:过几天就要春游了,我们在春游时应该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小结:

  1、过马路时要左看看又看看。

  2、要走人行道

  3、好朋友之间要拉好手

  4、跟着老师快速的过马路

  (二)认识常见安全标志

  1、提问:除了红绿灯外,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安全的标志,请你说说你认识的标志?

  2、出示安全标志演示文稿

  今天赵老师也带来了很多安全标志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认识哪个?在哪里看到过?

  (1) 人行道标志

  (2) 慢行标志

  (3) 转弯标志

  (4) 禁止吸烟标志

  (5) 安全出口标志

  (6) 易燃标志

  (三)游戏:贴标志

  出示场景图

  提问:大家来看看这里哪些地方应该贴上我们刚刚认识的这些安全标志?

  (四)活动延伸:以后出去时大家可以再找找有没有其他安全标志,大家收集起来到幼儿园一起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3

  目标:

  1、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2、尝试按标志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养成看标志的良好*惯。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准备:

  1、交通标志的PPT及律动音乐。

  2、每组交通标志图片若干,胶水、白纸等操作材料。

  3、交通道路操作图。

  过程:

  一、律动出场《去郊游》

  师:小朋友们集合啦,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坐上我的大巴,我们出发啦!

  二、出示PPT,引出主题

  1、出示PPT,教师导入

  师:路上的风景真美丽,我还看见马路上有许多交通标志,

  你认识他们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2、幼儿自由发言

  三、幼儿自由按标志特征进行分类

  1、小组探索,按特征分类标志

  师:除了这些,马路上还有许多交通标志,你们能按特点给它们分分类吗?

  2、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3、小组汇报,展示分类结果,师生共同小结得出:

  按标志的颜色和外形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分好标志牌)。

  四、学*新的交通标志含义

  1、幼儿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标志含义

  师:在这些标记里你有哪些是不认识的?

  你见过他们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2、教师新授新的交通标志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另一种分类方法

  师:这些标志都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统称为什么呢?

  4、教师小结

  师:

  a、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图案一类,表示提醒司机的意思的标志,我们称它们是“警告标志”。

  b、圆形、白底红圈黑图案,表示禁止司机行为的标志,我们称它们是“禁令标志”。

  c、蓝色方形的或圆形的,告诉司机道路方向的标志,我们称它们是“指向标志”

  五、交通标志作用大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义,现在我们就可以帮助司机叔叔认识路啦。

  1、出示交通道路图,教师引导幼儿投放正确的标志,并在活动中运用这些标志。

  2、师:那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3、教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了交通工具,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六、延伸拓展

  1、交通标志能告诉司机前面的地形,给司机指路并对司机提出要求,那我们小朋友在出行时要注意什么呢?(看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教师小结,提倡幼儿做“小小宣传员”,为身边的人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活动反思:

  *期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了幼儿园工作的首位,我园一直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我们每星期都会给幼儿上交通安全课,还利用走廊把交通安全知识用儿歌贴出来。在外操场画了模拟交通安全图,*时让幼儿去走一走。

  《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次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交通安全要从幼儿抓起,本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在游戏中有的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今后还要多加强练*。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4

  活动目标:

  1.能识别阴、晴、雨、雪四种气象标志。

  2.激发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阴、晴、雨、雪四种天气的图片及气象标志。

  2.水彩笔、图画纸。

  3.磁带。

  活动过程:

  1.讨论:去不去郊游。引起幼儿对天气的关心。

  (1)明天要休息了,小熊想去郊游,晚上睡觉前,小熊给它的好朋友打电话:“喂,小兔吗?明天我们去郊游好吗?”小兔说:“明天下雨,不能去。”小熊想:小兔怎么知道明天下雨呢?小朋友们,你们说说,小兔是怎么知道明天会下雨呢的。

  幼儿集体回答。

  (2)“天气预报”有什么用?

  2.观察图片,发现天气是不断变化的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了几幅图片,请你们看看,这几幅图片都表示什么天气?”

  出示图片阴、晴、雨、雪四幅图。

  (2)“今天你来幼儿园的时候感觉天气是什么样的呢?”

  3.认识气象标志

  “小朋友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象咱们这样的图片,天气预报里面出现的都是气象标志,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录天气表化的情况就规定了许多标志来代表天气,那咱们的这几幅图,可以用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呢?”

  出示天气气象标志,让幼儿一一认识,并讲出它代表什么天气。

  4.讨论

  (1)“你喜欢什么天气呢?”“为什么”

  (2)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标志。

  5.游戏

  旅游:坐着火车去旅游。

  “小朋友们都画好了自己的天气标志,那带着你的标志咱们去旅游吧。”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5

  活动设计背景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在提醒着我们,孩子们已经有了则方面的经验,对有些安全标志已经知道和了解,通过今天的活动,加深幼儿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知道其不同含义,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非常重要,就要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做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2、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

  3、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知道其不同含义,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观察、交流、知道其不同含义,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制作安全标志。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收集相关图片,一些常见标志的图片(安全出口、禁止吸烟、垃圾入篓、高压电、禁止攀爬以及前方有学校等常见标志)。学具:制作标志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2、观看各种标志图片,了解标志所表达的意思。

  (1)表示警示的:禁止吸烟、安全出口、注意地滑、垃圾入篓、高压电、防止溺水等。

  (2)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经绿灯、前方有学校、禁止停车、禁止攀爬等。

  (3)重点讨论几个跟生活安全有关的特殊标志,如红绿灯、高压电、禁止靠*、防止溺水等。

  (4)提问:你看到这些标志应该怎么做?

  3、请幼儿说说在班里活动的时候遇到什么比较危险的事,需要做个什么标志来提醒大家。

  4、幼儿做标志,张贴标志。

  活动小结:

  教师:在生活当中,我们总会看见这些安全标志,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一定要留心观察,在幼儿园我们同样也要注意,让我们在幼儿园里快快乐乐的学*、做游戏。

  活动延伸:

  在*时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各种标志,并懂得这些标志的含义来做。

  教学反思

  在*日的教育实践中,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社会活动“有趣的标志”等。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每天喝水时,小朋友能主动地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也会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了,通过设计标志小朋友也会自觉规则。

  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活动的设计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课程领域的设置、幼儿在活动中的讨论、教师的引导提问不充分等都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在活动设计的初期,我应根据班级的各项情况制定相关的活动领域,课程的各个环节,多进行思考,以便开展更多优秀的教学活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