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了解小数产生的生活背景。

  2、知道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难点:

  建立十分之几的分数与小数间的联系,体会小数十进制位值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入小数。

  1、谈话:同学们,数学课经常与数打交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商品信息,请大家给这些标价牌上的数分分类,怎样分呢?(同桌交流)

  24元3.45千克

  119元0.85元

  10元2.60元

  全班交流:(指名一生交流自己的分法)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分?它们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三个数中没有小圆点,右边的三个数都有小圆点)

  2、引入课题:左边的数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像右边这些带小圆点的数叫小数。小数是数的王国中又一个新的成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3、有关小数,你知道什么?

  4、你比较熟悉哪一个?你能来讲一讲吗?

  二、自主实践,认识小数

  1、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以3.45为例,师板书各部分的名称。

  师:小数中间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小数点可是小数的重要标志。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是---小数部分。(板书)

  2、读小数。

  谁还记得这个小数怎么读呢?(3.45)

  师:看来你听的非常认真。

  生1读,生2读,全班读。

  师:我们把这个小数的读法写下来。我们刚才读了几个字?读了几个字,我们就写几个字。(板书)

  生活中还有许多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

  师:找同学来读,如果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读错了举手纠错。

  师:36.36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小数,边读边思考:读小数时,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的读法一样吗?你是怎么读的?同桌说说,汇报

  生:读小数部分,那个中间的“十”就要去掉。

  师:也就是说,读小数部分时,是不是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

  生:不是

  师小结: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就像报电话号码一样,一个数一个数,依次往下读。

  认识了小数,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

  三.结合情境,理解小数。

  (一)借助长度单位理解小数。

  1、标出相应的长度。

  出示米尺:观察这个线段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把一米长的线段分成了10份。教师:数学要严谨,准确的说,强调“*均”

  提问: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几分米?为什么?

  生:1米=10分米,把10分米*均分成十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

  齐读: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师:知道了每一份是1分米(板书),谁能快速说说,从起点分别到箭头所指的地方有多长?

  分别标出3分米,5分米,8分米。

  生答:3分米、5分米、8分米

  师:为什么这里是3分米?

  生:因为有3个1分米。

  2、用分数表示。

  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预设生:把1米的线段*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它的1/10。

  师:1分米是1米的1/10,也可以说成1/10米。

  师: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谁听明白了?(板书1/10米)

  3分米,5分米,8分米又可以写成几分之几米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用分数表示这些长度。

  师:为什么3分米可以写成3/10米?

  预设生:把1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3/10米。

  3、小数表示。

  1分米可以写成分数1/10米,也可以写成小数0.1米。

  师:想想整数部分为什么写“0”?

  预设生:因为1分米不够1米,所以在整数部分写0。

  师: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分米。

  师:1还可以表示什么?

  预设生:10份里面的1份。

  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把其他长度也用小数表示出来。

  师:3/10,5/10,8/10,又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

  生:0.3、0.5、0.8。

  师: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3分米不够1米,所以整数部分要写0,小数部分因是10份里的3份,所以写成3.

  总结归纳。提问:为什么这些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竖着观察)怎样的分数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米)

  师:0.3和0.5中间是那个小数?0.8后面呢?0.9后面呢?

  4、交流讨论: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生:写成1.3米

  师:为什么这时整数部分不写“0”?

  师:1.3米中的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二)借助元、角、分进一步理解小数。

  课件出示做一做图:

  1、出示人民币图:这幅图你能看懂什么意思吗?

  预设生:10个一角=1元,1元=10个一角

  2、学生交流:

  1角是1元的()分之(),

  生:因1元里面有10个1角,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10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师:整数部分为什么写“0”?“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角;十份里的一份。

  能像老师这样,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填空吗?

  5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8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8元5角写成小数是()元。

  提问:为什么5角是十分之五元?为什么0.5元的整数部分要写0?那么。

  8.5元的整数部分为什么不写0呢?

  四、巩固练*、拓展小数。

  1、十分之几米可以用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元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用小数怎么表示?提示书写

  2、完成书94页3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2

  学*内容:

  教材35页例3、例4

  学*目标:

  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学*重难点:

  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学*过程:

  一、复*导入。

  同学们,我们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小数可分为几部分?

  生答:三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小数的各个部分应该怎么读,怎么写?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出示学*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学课本35页例3,思考讨论:

  1、关于这枚古钱币的数据,你会读吗?试着读一读吧!

  2、整数部分应该怎么读?小数部分呢?

  3、读小数应注意什么?

  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后同桌交流。

  四、检测自学效果

  1、指明读出古钱币上的数据。

  2、小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并派代表发言。

  3、出示练*,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指明答。

  4、小结小数的读法(课件出示)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如果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零”,再读小数点,读作“点”,最后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5、完成读数接力赛,重点思考0的读法,想一想读小数应注意什么?

  注意:

  读小数部分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五、自学指导(二):

  自学课本35页例4,思考讨论:

  1、关于文字中的数据,你会写吗?试着读一读吧!

  2、整数部分应该怎么写?小数部分呢?

  六、检测自学效果

  1、指明板演例4中的数据。

  2、小组讨论小数的写法,并派代表发言。

  3、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的写法。(课件出示)

  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然后写小数点,小数点要写成圆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5、出示练*题,指明演板后订正。

  七、课堂小结

  同桌互相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第36页练*九,第5题;

  第37页练*九,第6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和方法:

  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推理、探究发现的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写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读写小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按照小数数位顺序表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与上节课知识有关的练*题,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见数会读,听数会写,今天我们一起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引入探索,获取新知。

  (1)小数的读法

  1、大自然中有一种动物长得特别高,是哪种动物呢?(课件出示图片:长颈鹿)

  师:那么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我们再来观察一张长颈鹿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出示主题图)

  a、你发现了哪些和小数有关的信息?

  b、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小数吗?

  c、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三个小数,其中前两个是同学们发现的大小长颈鹿的身高数据,第三个是老师写的一个小数,你能把它读下来吗?学生们尝试读出这三个小数。

  课件出示例2: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你能读出跟古钱币有关的数据吗?出示数据:0.583.541.47

  同桌互读后,探索交流小数的读法。

  4、总结小数的读法要领。

  小数点读作点,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5、出示*题,练*巩固。

  (课件出示)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数各部分的组成。

  (课件出示)

  师:中间的点我们都知道是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是小数部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12.378这个小数的各个数字在什么数位,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讨论,小组交流。)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课件出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师:首先,我们看小数的整数部分,这些我们以前都学过,相信大家都掌握了。整数部分的数位顺序从右到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个(一)、十、百、千、万。

  小数点右边的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百分之一;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千分之一。

  3、出示*题,练*巩固。

  (课件出示)

  (3)小数的写法:

  1、教师出示课件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均海*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师: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让学生尝试写小数。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小结: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如果是零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按照读法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遗漏。并课件演示小数的写法。

  3、我们既然已经掌握了应该如何写小数,那老师带了几个问题考考大家。

  出示*题。

  写出下面的小数。

  三百点七一五点零六零点零八九

  找部分学生板演展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三)综合练*:

  1、找朋友

  二百零点零二20.002

  二百二十二220.20

  二零二十点二零202.2

  二十点零零二222

  2、写出所有用“5”、“0”、“6”和“.”组成的小数。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2.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法。

  3.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各部分的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整数数位顺序表。

  (出示15、1248、916、30786)

  师:这些是什么数?

  师: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整数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

  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10。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整数数位的顺序表。

  二、探究新知

  1.小数数位顺序表。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展示实例。

  师:通过观察情境图(教材第34页),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小长颈鹿和它爸爸的身高分别是1.8m、5.63m。

  (教师板书:1.85.63)

  师:你能说出和这两个小数不同的其他小数吗?

  生1:12.378。

  生2:4.5976。

  (教师板书:12.3784.5976)

  (2)小数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小数各由哪几部分构成?

  学生可能会说: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板书: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1·8

  5·63

  (3)探究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①认识小数。

  师: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呢?那第二位呢?第三位呢?

  因为前面已经回顾了整数数位顺序表,学生很快说出: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也就是说小数的整数部分和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一样的。

  ②认识计数单位。

  师: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我们已经弄清楚了,那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叫做什么位?

  学生根据上节课学*的知识应该可以想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这一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分之一,我们叫它十分位。

  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呢?如果小数的数位更多,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又是怎样的?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再全班交流。

  有了前面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这一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我们叫它百分位;小数点右边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这一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我们叫它千分位。

  (4)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师:小数部分的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我们都清楚了。请同学们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有信心完成吗?

  师:各小组讨论怎样整理,共同做一张表。

  展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小数的读法。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3,试读。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的高、厚、重分别是多少吗?

  生:不知道。

  师(出示):高:0.58m。

  厚:3.5cm。

  重:41.47kg。

  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小组合作探索交流)

  生1:0.58读作零点五八。

  生2:3.5读作三点五。

  生3: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2)总结读法。

  师:这几位同学都读对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读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①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②要把小数点读出来,读作“点”。

  ③整数部分为0的,先读“零”。

  师:这个小数怎么读?(板书:0.00290)

  学生可能会读作零点零二九零或零点零二九。教师纠错并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读“零”,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0都要读出来。

  教师板书:读作:零点零零二九零。

  引导学生总结出读小数的方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要读出几个零。

  3.小数的写法。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4,试写。

  (教师朗诵例4给出的一段话)

  师: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随着时间的增长,全球*均气温上升,说明环境受到了污染,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师:你能把这段话中的小数写出来吗?试着写一写。

  若学生在写时遇到困难,可个别指导。

  (2)交流、总结。

  师:谁愿意介绍自己写的小数。

  生1:一点四写作1.4,五点八写作5.8。

  生2:零点零九写作0.09,零点八八写作0.88。

  师:结合自己写小数的过程想一想,应怎样写小数?

  生1: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生2:不要忘记点小数点。

  师:说得不错。我们共同总结一下写小数的方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三、巩固练*

  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师:比一比谁能全读对。

  (1)逐一出示卡片,全班齐读。

  (2)开火车游戏。

  2.独立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交换检查。

  3.写一写,说一说。

  (1)请同学们把教材第37页“练*九”第6题中横线上的数写在练*本上。

  写完后,同桌交换检查。有错误的,请订正。

  (2)请说一说你在写数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做”数学,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到成功,收获快乐。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同桌合作,互相学*,互相指正。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学生把自己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其实就是一次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5

  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量,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在探索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的辩证思想。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了常见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今后系统学*小数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验,生活中学生对小数有大量丰富的感知,但是缺少理性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触到的、体验到的,都是学生数学学*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课上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与交流的空间,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丰富的原有认知,在交流对比和辨析中自主建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分母是十、一百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联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活动引入:

  1.用3、4两个数字,可以组出哪些数?(组出整数、分数、小数)

  2.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3.生活中你在哪最常见到小数?(价签)

  活动2【讲授】

  二、初步认识

  1、出示购物小票:介绍小数点、小数组成

  师:老师带来一张购物小票,上面有小数吗?从哪看出是小数?

  教师介绍: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个部分,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叫整数部分,右面的部分叫小数部分。

  2、介绍小数读法、表示的钱数

  对于这几个小数,你还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学生读、介绍表示的钱数)

  小结:以元为单位时,小数点左边表示(元)小数点右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3、师:除了在商品价格上见到过小数,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小数?(学生举例)

  4、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出示

  (1)饮料:1.25升瓶

  (2)学生身高:1.53米,体重:37.25千克

  (3)电影:约1.5小时场

  (4)教室:48.48*方米间(强调: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

  活动3【活动】

  三、深入理解小数含义:

  1、认识一位小数

  (1)师:看,这是1把米尺。多长?

  小蜗牛向前爬了1小段,估一估这段有多长?(1分米、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估得对不对呢?到米尺上比一比,请大家边看边数一数(课件演示)

  把1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分米。

  这一段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还可以写成小数,米=0.1米

  0.1米什么意思?

  小结:1分米以米为单位时,即可以写成米,也可以写成0.1米,这三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相等)

  (2)继续观察米尺,你还能找到0.1米吗?(巩固对0.1的认识,渗透1里面有10个0.1。)

  (3)你还能找到零点几米?怎么想的?(渗透零点几就是几个零点一。)

  2、认识两位小数(自主迁移)

  借着刚才的经验,猜一猜,0.01米表示什么?(1厘米、米)

  从我们熟悉的1厘米入手,把1米长的尺子*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厘米。

  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还可以写成小数,米=0.01米

  0.01米什么意思?

  小结:1厘米以米为单位时,即可以写成米,也可以写成0.01米,这三个数之间也是相等的关系?。

  照这样的思路想下去,15厘米写成分数是(),写成小数是();20厘米写成分数是(),写成小数是();

  3、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不同?

  读一读左边的这三个小数,我们把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叫一位小数。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把1米*均分成多少份得到了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的分数。

  再读一读右边的三个小数,我们把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叫两位小数。把1米*均分成多少份就得到了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的分数

  4、反馈内化

  打开书第89页例1,阅读并填空

  活动4【练*】

  四、拓展应用

  1、书p911,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2、摆硬币写小数

  3、介绍小数的产生

  活动5【作业】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想学*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后思考题:这是一条线段的0.3,你能把这条线段画完整吗?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阅读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菁华3篇)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各部分的数位顺序

  【教学方法】

  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悟。

  【教学方法】

  根据经验,迁移、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填一填。

  (1)的计数单位是(),写成小数是()。

  的计数单位是(),写成小数是()。

  (2)0.9里面有()个0.1;0.58里面有()个0.01、

  5角是元,也可以写成()元。48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米。

  教师投影出示,指名学生口答。

  教师投影出示,指名学生口答。

  二、谈话引入

  教师:动物世界里,长颈鹿可真高,它望着爸爸,想说什么呢?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的组成。

  ①教师板书三个小数:1、8,5、63,12、378、

  指出: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不能说整数,它的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小数的整数部分和我们前面所学的整数表示的意思一样,个位的树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几个计数单位是或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几个计数单位是或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表示几个计数单位是或0.001;

  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议一议,相互交流,共同在作业纸上完成下表。

  小数的数位数位顺序表

  (2)教学小数的读法。

  ①教师出示古钱币图。

  教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②这些数据你会读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根据生活经验读一读,然后教师指名读小数。

  板书:

  0.58读作:零点五八

  3.5读作:三点五

  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③想一想:小数怎样去读,与整数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组织学生根据小数的经验,在小组中讨论归纳小数的读法。

  (3)教学小数的写法。

  ①投影出示教材例3,教师指名读题。

  ②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你会写出来吗?组织学生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一点四写作:1、4

  五点八写作:5、8

  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写作:0。88

  ④怎样写小树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小数的写法,再在小组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使学生明确: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成小圆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写小数点,然后写小数部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组织学生畅谈学*的收获。

  【板书设计】

  略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和小数的读、写法。教材例2首先呈现了一幅长颈鹿父子比高矮的情境图,由它们的身高给出两个小数:1.8、5.63,再另外出示一个小数12.378。由这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例3结合古钱币的有关数据教学小数的读法。例4由广播的形式呈现四个小数,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引出小数的写法。

  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时,教师还要注意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0,可以通过创设不同形式的练*让学生理解、巩固。在写小数时,要完全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个数字,不能有遗漏。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基础上学*的。学生在三年级时曾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常见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的读写、两位小数的大小已有初步认识,但对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不是很了解。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和小数的读、写法。小数数位顺序表可以为学生系统理解小数的意义,同时为学*“小数读写”“比较小数大小”“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

  课时目标:

  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理解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及生活经验,掌握小数的正确读写法。

  难点:理解数位顺序表,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利用整数数位顺序表进行迁移掌握。

  教法:教师通过引导,利用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学*,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读出下面各数:1023560235600

  师问:整数的数位有哪些?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

  2、你会做吗?

  ①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②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③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整数数位顺序表的知识是学生掌握小数数位知识的基础,且这两部分之间又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因此整数数位知识复*的`越系统完整越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探究。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师出示长颈鹿父子情境图,学生观察,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

  (3)提问:观察1.8小数点左边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交流后指出: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小数的数位,从小数点右边起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

  (4)师生共同整理数位顺序表。

  (5)学以致用

  ①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②2.83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教学小数的读法

  (1)出示例2

  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提出问题: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学生独立试读。

  师生交流后,指出怎样读小数?

  (2)小组交流:怎样读小数?

  师生交流后,小结: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是“0”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中间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末尾的“0”不读。

  (3)学以致用

  读出下面各数。

  6.5读作:0.04读作:

  6.72读作:0.008读作:340.09读作: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学*经验读一读,进一步明确小数的读法,为学生概括和总结小数的读法创造条件。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出示例3

  师口述,让学生记录,尝试写小数。

  一点四写作:1.4零点零九写作:

  五点八写作:零点八八写作:

  (2)怎样写小数?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后小结: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如果是零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而不要写成顿号;小数部分按照读法顺序写作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遗漏。

  (3)学以致用

  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点七一写作:五点零六写作:

  零点零八九写作:十二点三零五写作:

  四十二点六九写作: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起点,自己概括小数的写法,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

  三、智勇闯关

  第一关:

  1、说出下面各数中的“2”表示的意思。

  20.045.420.250.672

  2、在5.49中,5在()位上,表示();4在()位上,表示();9在()位上,表示()。

  第二关: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90.305读作:九十点三百零五。()

  2、0.086读作:零点零八六。()

  3、零点三一四写作:314。()

  4、408.59读作:四零八点五九。()

  第三关:

  1、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3,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写出横线上的数。

  ①已世界上最短的地铁全长只有零点六千米。()

  ②*布达拉宫已有1300多年历史,宫殿高达一百一十七点一九米。()

  ③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第四关:

  读出下面各数。

  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2年。

  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熊猫体长约1.2~1.8米。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0.58读作:零点五八一点四写作:1.4

  3.5读作:三点五五点八写作:5.8

  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写作:0.88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及小数的读写法。由于有了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学*基础及上节课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学生可以很快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在教学小数的读写法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小数的读写法,并让几个学生说一说,互相补充。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会到了学*数学的乐趣。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3

  1、注重铺垫,以旧引新

  铺垫功能是把新知蕴涵于旧知的复*或学生原有的经验中,使学生从中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发现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只是方法没有系统地总结。本节课通过对整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数位顺序的回顾,帮助学生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比的方法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2、自主构建,交流补充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数位和计数单位一一对应。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位顺序表,并且同具体的小数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自主建模中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明确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为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奠定基础。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

  (二)教学过程

  a、复*导入:

  1、读出下面各数。

  2347093311000038950

  2、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

  b、设计意图:通过复*整数的读法和整数的数位顺序,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也为实现新知的迁移作铺垫。

  c、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长颈鹿吗?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仅颈长就可达2米。大家看,这只小长颈鹿正在跟父亲比高矮呢!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指名说一说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

  生1:通过观察情境图,我知道了长颈鹿爸爸的身高是5.63m。

  生2:通过观察情境图,我知道了小长颈鹿现在的身高是1.8m,它想要长得和爸爸一样高。

  (2)这里的小数你们会读写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认识小数的组成。

  ①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小数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②教师介绍小数的三部分:以前我们所学的整数在小数中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点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看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小数部分应在什么位置?怎样区分呢?

  ②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和小数部分的第几位相对应?

  介绍:它所占的数位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③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数位吗?计数单位是多少?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菁华3篇)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各部分的数位顺序

  【教学方法】

  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悟。

  【教学方法】

  根据经验,迁移、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填一填。

  (1)的计数单位是(),写成小数是()。

  的计数单位是(),写成小数是()。

  (2)0.9里面有()个0.1;0.58里面有()个0.01、

  5角是元,也可以写成()元。48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米。

  教师投影出示,指名学生口答。

  教师投影出示,指名学生口答。

  二、谈话引入

  教师:动物世界里,长颈鹿可真高,它望着爸爸,想说什么呢?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的组成。

  ①教师板书三个小数:1、8,5、63,12、378、

  指出: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不能说整数,它的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小数的整数部分和我们前面所学的整数表示的意思一样,个位的树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几个计数单位是或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几个计数单位是或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表示几个计数单位是或0.001;

  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议一议,相互交流,共同在作业纸上完成下表。

  小数的数位数位顺序表

  (2)教学小数的读法。

  ①教师出示古钱币图。

  教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②这些数据你会读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根据生活经验读一读,然后教师指名读小数。

  板书:

  0.58读作:零点五八

  3.5读作:三点五

  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③想一想:小数怎样去读,与整数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组织学生根据小数的经验,在小组中讨论归纳小数的读法。

  (3)教学小数的写法。

  ①投影出示教材例3,教师指名读题。

  ②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你会写出来吗?组织学生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一点四写作:1、4

  五点八写作:5、8

  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写作:0。88

  ④怎样写小树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小数的写法,再在小组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使学生明确: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成小圆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写小数点,然后写小数部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组织学生畅谈学*的收获。

  【板书设计】

  略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2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P34——P35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难点: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今天我们一起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探索发现

  1、教学小数的读法。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3主题图: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m,厚3.5cm,重41.47kg。提出问题;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学生独立试读。教师提示:读小数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2)小组交流:怎样读小数?师生交流后小结: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整数部分是“0”,那么整数部分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有几个“O”就读出几个“零”。

  2、教学小数的写法。

  (1)教师口述教材第35页例4,让学生记录,写小数。

  一点四写作:1.4

  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写作:0.88

  (2)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写小数。交流后小结: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如果是“零”写作“O”;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不要写成顿号;小数部分按照读法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遗漏。

  (三)巩固发散

  1、读出下面的小数。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8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

  3、写出下面各数中的“5”表示的意思。

  15.6、0.05、350.5、0.375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师生交流后小结:学会了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3

  学*内容:

  教材35页例3、例4

  学*目标:

  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学*重难点:

  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学*过程:

  一、复*导入。

  同学们,我们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小数可分为几部分?

  生答:三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小数的各个部分应该怎么读,怎么写?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出示学*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学课本35页例3,思考讨论:

  1、关于这枚古钱币的数据,你会读吗?试着读一读吧!

  2、整数部分应该怎么读?小数部分呢?

  3、读小数应注意什么?

  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后同桌交流。

  四、检测自学效果

  1、指明读出古钱币上的数据。

  2、小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并派代表发言。

  3、出示练*,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指明答。

  4、小结小数的读法(课件出示)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如果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零”,再读小数点,读作“点”,最后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5、完成读数接力赛,重点思考0的读法,想一想读小数应注意什么?

  0、230、032、003

  20、03202、032、030

  200、0030200、200

  注意:

  读小数部分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五、自学指导(二):

  自学课本35页例4,思考讨论:

  1、关于文字中的数据,你会写吗?试着读一读吧!

  2、整数部分应该怎么写?小数部分呢?

  六、检测自学效果

  1、指明板演例4中的数据。

  2、小组讨论小数的写法,并派代表发言。

  3、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的写法。(课件出示)

  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然后写小数点,小数点要写成圆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5、出示练*题,指明演板后订正。

  七、课堂小结

  同桌互相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第36页练*九,第5题;

  第37页练*九,第6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3)

——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菁华5篇)

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二)P30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2、1.23O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P304、5

  课后反思:

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课题六:

  练*课

  教学内容:

  P26练*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似值。

  2、培养学生数感和灵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

  1、取P26,第10题,48÷2.3(保留一位小数)3.81÷7(保留两位小数)审题。求商的*似值的方法是什么?(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也可观察保留位的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独立完成,请生板演。

  二、巩固练*。

  1、独立完成P26 10剩余的题

  2、独立完成P26 11再全班交流,如何比较。

  3、P26 1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

  1、P26第12题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教师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进一步补充针对性的练*

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4

  一、讲解作业中的2例:

  1、单位换算中的2种情况(如):

  2.4*方分米=( )*方分米=( )*方厘米

  2.4*方分米=( )*方米=( )*方厘米

  比较两题的不同,指出:上面一题只有一个“=”,说明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把2.4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就是2*方分米,小数部分是0.4*方分米转换成40*方厘米

  下面一题其实是两道题。分别考虑转换成*方米和*方厘米。

  指出:要注意几个“=”。

  2、除法计算。以前的除法都是大数除以小数,现在学了小数除法后就不一定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来判断。

  如:32万元买了80*方米的房子

  问:

  (1)每*方米多少钱?

  (2)每万元可以买多大面积?

  这两个问题都用除法计算,关键是要能正确的区别谁除以谁?怎么判断?

  圈出问题的中的单位,指出问题1要用钱除以面积,问题2要用面积除以钱。

  二、完成书上的练*:

  1、(第5题)单位换算。指名把上节课做的得数读一读。如果有问题再指出思考方法。

  2、第6题。读题后再强调问题问“每杯可装果汁多少升?”用“升除以杯”学生列式算出结果,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3、第7题。读题后交流不同的列式及每步的算理。

  注意:1000÷10=100(千克),这里的单位是“倍”不用写,写成“千克”就是错误。

  建议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表示。

  4、第8题。口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得数。

  5、第12题。读题后说说做这题要注意哪几点:

  (1)要看清楚谁是谁的几倍?顺序不能颠倒。

  (2)单位名称“倍”不用写。

  6、第13题。读题后指名说说算式以及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两种方法:153÷6÷15,153÷15÷6

  如果出现:153÷(15×6)也请学生说说想法。指出:这种做法不妥当,还是用前面两种为好。

  7、第14题。说说如何求*均体重?*均体重应该在哪个范围内?为什么?

  8、思考题: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明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说明甲数和乙数是10倍的关系,一共是11倍。16.5÷11=1.5,甲数是1.5,乙数是15。

  三、作业:

  第9、10题

数学教案-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应用这一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除数是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以及商的最高位是0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答: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板演:30.45÷29 108÷36(与提问同时进行)

  3.上节课我们学*了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说一下它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订正板演,30.45÷29的商中间为什么有小数点?

  5.引入:108能被36整除,如果把108改成117,还能被36整除吗?(不能)117除以36得到整数商3以后还有余数,如果继续除,应该怎么办?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好!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二、尝试

  1.出示例2: 117÷36

  2.生分组讨论并试算。

  3.学生汇报:通过讨论、试算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36除9不够商1,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9的右面添上0看成是90个十分之一再除。90个十分之一除以36商2个十分之一。由于被除数117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2个十分之一。

  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还余18个十分之一。

  4. 18个十分之一用36除,不够除,怎么办?(不够商1个十分之二。把18个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添0,是180个百分之一,再继续除)强化理解算理,引导学生共同把这道题做完。(生说师板书)

  5.师进一步明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的后面添0继续除。

  6.使学生知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7.指名说说计算的步骤。

  8.尝试后练*:下面的做一做 25.5÷6(计算时,被除数末尾需添一个0)

  86÷16(计算时,被除数末尾需添三个0) 思考:遇到除不尽时怎么办? 集体订正时,说说计算步骤。

  9.通过复*和例2的学*,你能说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吗?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板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0.反馈练*:32÷5 6.6÷4 37.5÷6 610÷16

  三、示范

  1.出示例3:计算1.69÷26

  2.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3.师边板书例3的竖式,边提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够商1)。不够商1怎么办?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例3是怎样算的?

  4.生看书讨论。

  5.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知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面写“0”,用0来占位。 师引导:我们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16个十分之一。够不够除?怎样写商? 启发学生回答:仍然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要在个位商0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再在十分位上写0占位。 把被除数看作169个百分之一,用26除。这跟前面的例子是类似的。你可以做完吗?生用乘法验算这道题计算的是否正确。

  板书:个位和十分位上不够商1,都要写“0”。

  6.示范后练*:做一做

  (1)生独立计算。

  (2)分组讨论,并引导学生得出: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上的个位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3)生仔细审题,说出错误原因(根据计算法则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去检查)

  四、应用

  生独立填在书上。你找到什么规律了吗?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13=59.8 54.4 ÷( )=16

  4 ×( )=134 ( )÷ 8=10.4

  2.42021÷18 435÷12

  五、体验: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4)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一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情景导入,把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把枯燥的数学生活化,趣味化。

  我们都知道,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学*和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课堂是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的生命历程,学生渴望着这个历程的丰富多彩。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一些例子能让他们为之思索、争论、兴奋。因为它是有着熟悉的生活背景,具有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所以它有强大的吸引力。

  (1)、导入生活化,激兴趣发学*。

  (2)、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

  (3)、练*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二、灵活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做”数学,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到成功,收获快乐。

  我们知道数学的五个关注: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关注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课标指出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要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同座合作,互相学*,互相指正。当学生在自己经历了思考的过程产生困惑的时候,就能把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我们说数学知识是让学生“做”出来的,纵观整节课,以活动为主,不光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学*,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有趣的活动这一形式还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三、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数感、符号感、空间、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可想而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是每节课的核心。这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要求同学把自己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其实就是一次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四、注重了学生读数学的教学。

  我们知道一般说读,就会想到语文教学,什么小组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等,可是我认为,数学也要读,而且要求“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去读”,可以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算——边读边比——边读边记。教学中,我让学生分了两次去读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方法,让学生去体验比较这两次不同的读法的好处,让学生真正领会书上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2

  在本学期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中,我执教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读法以及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来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正确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化环保意识。

  反思本节课,有较成功之处,也有明显不足。

  处理较好有以下几点:

  1、导入简约,开门见山。新课程倡导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这种理念很好,能给学生提供风趣的课堂,但也不能每节课都创设情境,有的为创设而创设,牵强附会,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本节课我用简约的语言,直接引入课题。“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见数会读,听数会写,今天我们一起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开题,目的明确,导入简约。

  2、列举身边的小数,利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发现、概括能力。认识小数数位顺序,是正确读写的基础。首先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数,并把这些活生生的有意义的小数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发现小数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发现小数是由小数点将小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后,再让学生由整数的数位顺序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转化。

  3、去赘讲,重精讲,明确原理。同学们对小数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小数的数位顺序,在我的点拨,带动下,通过旧知识的迁移,顺利完成了小学数位顺序表。在下面的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中,根本不用赘讲读写的方法,学生张嘴就能来,拿笔就能写。这时的重点应该让学生明确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读法的区别,尤其是“0”的读法,例如:小数300、009,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了小数部分读的时候因不带计数单位,所以要依次读出每一位数字的原理。

  4、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数学。数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学*小数的写法时,学生通过一段关于全球气温逐年升高和海*面上升的真实数据,让学生听到数即写,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同学们通过有意义的数字,由衷地发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从自身做起的呼声。同时也感受的数字的力量。

  不足之处:

  1、重知识目标,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当让学生听到全球气温逐年升高的相关数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时,学生显得知识贫乏,与老师交流不畅,下来不仅抱怨学生知识乏、素质低。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教重视双基知识的教学,对教材上提供的信息往往只看到数学本身,而未透过数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当我们在抱怨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意识,是否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是否重视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是否把课堂当成了学生获得多种知识的乐园。

  2、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讲解。本节课采取了“以旧促新,迁移类推”的学法,但从课堂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出,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效果不好,需要下课进一步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

  3、教学不够严谨。当学生在例举身边和生活中的小数时,我们班长举出了圆周率π是3、1415926时,我非常高兴,但我在板书时,却写成了3、141596,少些了数字2,听课的各位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在评课时,我才知道我的疏忽和大意。这是一个老师绝对不能出现的错误。我会时刻反思自己,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有多少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都要一丝不苟,严谨教学。

  反思本节课,受益颇多。记得美国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今后,我会不断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惯,学会在反思中成长。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因此,课堂中教师只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通过叙述读数,写数的过程,自主归纳 小数读写的方法,在比较和运用的过程中,突破关于0的学*。

  不足之处:

  1、课前练*过多,导致后面的练*时间不足。

  2、在读数的教学中,忽视了让学生读数的过程,只让孩子动笔写出来。

  3、在归纳方法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发现,教师的心情有些急切。

  4、讲课时有些术语表达的不够严谨。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探索小数读、写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先来复*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孩子们先回忆起整数读写法,为下面小数的读写法的讲解做铺垫。复*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我主要问了以下几个问题。请你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读整数的?复*整数的写法时有下面2个问题1、你能写出表格中的数据吗?2、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然后开始探究小数的读法,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你能试着读一读这些小数吗?(解决目标一)2、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在读小数时是怎样读的?(解决目标二)3、如果小数部分出现“0”时该怎样读呢?紧接着讲解小数部分有0时该怎么读写,观察整数部分有0和小数部分有0时,他们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探究小数的写法1、你能试着写出这些小数吗?(解决目标一)2、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在写小数时是怎样写的?(解决目标二)3、如果小数部分出现“0”时该怎样写呢?通过以上的思路来讲解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孩子们在思考、探索中发现小数读写的方法,更能够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但是有一点不是很好的就是在处理小数的写法时应该让孩子自己来说一说小数的应该怎么写,以后我会注意这方面的教学。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学*内容有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由于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在三年级下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只是方法没有所以这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一)学*小数的数位顺序,在学生讨论(1、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第二、第三位呢?它们的数位又应叫什么?)汇报结果完成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

  1、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小数的读法,并找几个学生说一说,互相补充。这样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2、在教学小数的写法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和同桌合作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只有学生自己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后,才能掌握知识,熟练地运用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中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课堂的气氛很活跃,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兴奋,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投入。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每次,都是埋怨我们的学生不行。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不行,我们老师也是有责任的。其实,我们的学生还是很有潜力的。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充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积极性,我们的孩子也会爱上学*的。

  不足之处:

  1、温故知新的第一题可以不要,因为昨天刚学完,学生掌握很好,感觉这里多余,又浪费时间。

  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时,由于学生讨论的问题太多,问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时?全班没一个同学举手,在我的点拨,带动下,学生回答出是十分之一,接下来的第二、第三位学生就轻而易举的完成。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数的数位顺序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有待下一节课加强。

  3、学生讨论总结小数的写法,当学生齐读总结我才发现漏了提到小数点写的位置。应在学生汇报小数点写作点时,顺便提到小数点写在哪呢?

  4、练*题设计没有难度,这是我备课时的疏忽,当时考虑最多的是时间够不够,而没有设计好这个环节,挺遗憾的。希望以后不再有类似这种情况发生。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读写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节知识。学生对小数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在教师的点拨、带动下,通过上一节课的内容《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学*和理解下,为学生系统理解小数的意义及为小数的读写法打下重要的基础。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自主入学,把同学们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旧知识的迁移,为新课作铺垫

  1、利用开火车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复*题简单化,学生易懂易做。

  二、利用“学案导学,导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它是由“引学、自学、互学、精学、固学”五个环节构成,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收获到快乐。我们知道教学的五个环节,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导学探究,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并能当堂训练。还在课后有小结合评价。(谈收获与疑惑),以自学为主,教师作引导。

  三、注重了学生读数学的教法

  在教学中,我能让学生分清整数的读法和写法与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时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明确它们两者的区别,尤其是对“0”的读法和写法,对此进行强调。

  四、注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设计了一些题目帮助学生辨析,并让学生把自己的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其他同学,其实就是对学生归纳能力方面的训练。

  这节课也存在以下的问题:

  1、写小数与读小数未能完全相互参照。

  2、对小数点的写法,学生有时会写成“、”或“、”,未能写成“.”。这一点要强调。

  3、备课时应要从学生的角度更加深入,而不应以**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5)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优选【10】篇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1

  课时课题

  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使学掌握任意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到把分数化成小数。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任意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准备练*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9/101又13/10021/1000

  二、导入新课

  1、出示:1/2、2/5能不能化成小数?怎样化?

  2、揭题: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三、教学新课

  1、引导学生尝试探索:怎样把1/2、2/5化成小数呢?

  (1)先独立尝试,再分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2)各组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化的?并说出化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2=1÷2=0.52/5=2÷5=0.4

  (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2=1×5/2×5=5/10=0.52/5=2÷2/5÷2=4/10=0.4

  2、巩固练*

  (1)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真不简单,请同学们呢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用你喜欢的方法)

  7/20、5/8、11/40、2又4/5、1又9/25、3又1/4

  (2)请三位同学做在投影片上,其余做在作业本上,教师巡视,然后反馈、讲评。

  (3)师指出:像2又4/5这样的带分数化成小数时,只要把带分数的分数部分化成小数,再与整数部分合起来书写就可以了,不必把带分数先化成假分数再化成小数。

  3、教学例4。

  (1)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把分数化成小数,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分数要化小数,你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备 注

  (2)出示:把2/7、3/22化成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3)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自学课本例4。

  (4)提问:为什么前面用“=”符号,后面用“≈”符号呢?想一想,能不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呢?

  4、巩固练*。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5/7、2/3、7/12、1又5/9、2又4/15、4又11/18

  5、小结。

  (1)谁能说一说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分数化成小数,一般要用分子除以分母。

  (2)谁能说一说这里为什么要用“一般”两个字?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探索,得出了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学会了任意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谁能总结一下。

  五、作业《作业本》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和“≈”的不同使用。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1.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设计

  一、复*准备

  (一)复*

  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

  20% 120% 100.5% 12.3%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8 1.2 0.125 1.75

  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2 1.5 0.375 1.25

  4.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5.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二)引入

  在生产、工业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师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新授教学

  (一)百分数和小数互化.

  1.教学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教师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分几步进行?0.25怎样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3)学生独立将1.4、0.123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1.05、0.055、3

  (5)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板书:

  (6)口答: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35 0.07 1.3 2.24 5

  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那么,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2.教学例2

  把2.7% 124% 0.4%化成小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学生试做,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15% 80% 3.5%化成小数

  (5)总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小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小数 百分数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分数:60% 12.5% 120%

  (7)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教学例3

  把 、 、 化成百分数

  (1)思考回答:

  ① 、 、 能直接化成百分数吗?

  ②把百分数变成什么样的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

  (2)学生试做并订正.

  教师说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时,通常商算到小数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三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等号和约等号的使用.

  教师强调:因为0.167是*似值,所以 ,而16.7%是从0.167改写成的,没有再取*似值,所以 ,如果把 直接写成百分数,就要写成

  (3)做一做:把下面分数化成百分数.

  2.教学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数.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板书: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

  14% 2.5% 120%

  (4)归纳总结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课堂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

  (一)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25 0.07 0.9 0.415 1.3 1.041 1

  (二)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72% 17.6% 106% 2% 0.8% 7.5% 100

  (三)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四)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分数.

  20% 25% 33% 180% 0.6% 3%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3

  1.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的类比,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解决问题。

  儿童心理学指出:类比、迁移能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因为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与分数应用题大致相同,所以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两者之间的联系。上课伊始,通过对例题改编而成的分数应用题的.分析、列式、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单位“1”,谁和谁相比。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培养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明确根据数据的特点可以灵活地进行转化,再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复*。

  (1)课件出示复*题。

  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春蕾小学共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思考。

  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什么?(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单位“1”,谁和谁相比)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用乘法计算,列式为750×)

  (3)尝试解答。(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

  2.导入。

  师:刚才我们复*了用分数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复*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及解法,为实现知识间的迁移作铺垫。

  ⊙学*新课

  旧知迁移,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85页例2。

  (2)学生尝试解题,交流计算过程。

  预设

  生1:求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就是求750的20%是多少。题中的数量关系符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列式为750×20%,计算时可以把百分数直接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4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教材先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再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因此,学*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会很困难。在学*新课之前有必要引导学生复*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同时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从而使其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2.在学*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补充(点评)补充(点评)

  活动(一)复*准备

  1.我们以前学过小数和分数,现在又学*了百分数。想一想,小数和分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吗?

  2.(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说怎样把小数怎样化成分数。

  0.451.20.367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并说说怎样把分数又怎样化成小数。

  3/25,63/100,15/8

  (3)把下列分数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37/100,8.6/100,5/100

  3.引入。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小数和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学*新课

  第一课时

  活动(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回忆小数化分数的过程。

  (2)小数要化成百分数,分母应是多少?怎样使它的分母变成100呢?

  (3)出示例1。

  活动(三)百分数化成小数

  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①小数化百分数分几步进行?

  ②(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25=25/100=25%

  ③1.4怎样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根据什么?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1.050.0553

  ⑤观察例1的各小数,化成百分数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添上了百分号。)

  你所做的练*的各数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符合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⑥现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吗?(口答)

  2.50.7850.16

  (4)百分数又怎样化成小数呢?

  (5)出示例2。

  例2把27%,135%,0.4%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试做,学生总结方法

  ①说一说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

  ②观察百分数化成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去掉了百分号。)

  ③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15%80%3.5%

  (6)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归纳,谁能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巩固与提高

  1、补充练*:

  (1).判断题:0.5%化成小数是0.005.()

  12后面添上一个%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缩小100倍.()

  (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2%25%0.04%150%300%

  10%280%17%0.2%4.5%

  课题: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上课时间:年月日

  活动(一)复*导入分数可以化成小数,我们又学*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吗?

  (3)掌握了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百分数化分数又怎么做呢?

  (4)出示例3。

  活动(二)百分数化成分数

  例3把20%,80%,12.5%化成分数。

  ①说说你的想法。

  (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成最简分数。)

  把12.5%化成分数后,分子部分是小数应怎样处理?

  (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去掉分子的小数点,然后再约分。)

  12.5%=12.5/100=125/10000=1/8

  出示例4

  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出其中的分数吗?

  1/5=0.2=20%

  4/5=80/100=80%

  1/14=1140.071=7.1%

  学生自己试做

  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怎么办?(取*似值。)

  师:一般要求百分数的分子要保留一位小数,那么当把分数化小数时应保留几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5)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应怎样互化?

  打开课本看109页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6)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能把分数、小数,百分数三者之间任意转化吗?互相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补充练*:选择题

  (1)六折改写百分数是()(补充有关打折的常识)

  A.600%B.60%C.6%D.0.6%

  (2)在7的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

  A.大小不变B.缩小100倍C.缩小100%

  (3)和25%不相等的数是()

  A.2.5B.1/4C.0.25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9页的内容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二十八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的必要性.

  2.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步骤和方法.

  3.学会总结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

  4.通过计算、比较和找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将下面的复*题写在小黑板上;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

  教师出示小黑板.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451.20.367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1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1

  请三名学生到黑板前做这三个小题,其余学生在练*本上做.

  二、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百分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但是用百分数直接进行计算不太方便,一般要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来进行计算;另一方面,在求百分率的时候,需要将求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学*怎样互化.

  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1.教学例1.

  用幻灯显示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教师:刚才我们复*了将分母是100的分数化成百分数,所以,只要能将例1中的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了.提问:

  0.25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0.25=.

  那么谁能将改写成百分数?学生口答,教师继续板书0.25==25%.

  教师:再来看看怎样将1.4化成百分数.首先要将它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改写成百分数.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将这个过程写一遍.(教师板书将1.4化成百分数的'过程:1.4=1===140%,学生跟着在练*本上写.)

  最后,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将0.123化成百分数,其余学生在练*本上做,教师巡回检查,及时纠正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做第21页做一做的题目.

  先提问:3是整数,怎样将它化成百分数?请仔细思考.然后,让每个小组做一题,抽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做,集体订正.

  3.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教师:我们来看看例1的这三个小数化百分数的过程,如果我们将中间的推理过程去掉(如教科书上一样,用虚线框将中间过程框出来),大家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让两至三名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教师: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规律,请大家接着想一想:怎样能把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让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可以了.

  4.教学例2.

  用幻灯显示例2:把27%、124%、0.4%化成小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把分数化成小数,现在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怎样做?请学生集体讨论.教师再指出:我们可以先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再化成小数.下面我们先把27%化成小数.

  请学生集体口答,教师板书27%==27100=0.27.

  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后面两题,其余学生在练*本上做,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提示思路.最后集体订正.

  5.做第22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在课堂练*本上做,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集体订正.

  6.小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教师将黑板上百分数化小数的推理过程用虚线框框出来.提问:

  如果将推理过程去掉,大家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怎样能把百分数直接化成小数?请学生讨论:

  教师:我们看到,百分数化成小数与小数化成百分数是两个互逆的过程,所以,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行了.

  请学生把教科书翻到第22页,读一读方框中的结论,进一步明确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7.教学例3.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板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用幻灯显示例3:把、、1化成百分数.

  教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所以,只要先把例3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了.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把化成百分数的过程:=0.75=75%.

  接着演示把化成百分数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提醒学生注意:百分数的分子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因此分子除以分母的商要算到小数第四位,*似商用四舍五入法取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如果要求把直接化成百分数,就要写成16.7%,而不能写成等号.

  教师小结: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8.教学例4.

  用幻灯显示例4:把17%、40%、12.5%化成分数.

  教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实际上就是将分母是100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着重讲解把12.5%化成分数:

  提问:当百分数的分子部分是小数时,怎样将它化成分数?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演示转化过程一边口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部分是小数,要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去掉分子的小数点,然后能约分的再约分.(板书转化过程:12.5%===)

  让学生自己完成例4中的其他题,然后对照教科书,找出问题,自行订正.

  请学生将教科书翻到第23页,读一读方框中的结论,进一步明确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方法.

  9.让学生做第23页做一做的题目,集体订正.

  三、作业

  1.理解并掌握第108、109页两个方框中的结论.

  2.做练*二十八的第1~4题.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2、在学*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复*准备

  1、课件出示复*题。

  张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倍。

  王志祥跳绳个数是陈聪的6/5。

  刘星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5%。

  思考:这三个人谁跳得最多,怎么比较?

  2、引入新课。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活动(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回忆小数化分数的过程。

  (2)小数要化成百分数,分母应是多少?怎样使它的分母变成100呢?

  三、活动(三)百分数化成小数

  1、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①小数化百分数分几步进行?

  ②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25=25/100=25%

  ③1、4怎样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根据什么?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 1、05 0.055 3

  ⑤观察例1的各小数,化成百分数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所做的练*的各数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符合什么?

  ⑥现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吗?(口答)

  2、5 0.785 0.16

  2、例2:把27%,135%,0.4%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试做,学生总结方法

  ①说一说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②观察百分数化成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15% 80% 3、5%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归纳,谁能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四、巩固与提高

  1、P80“做一做”

  2、练*十九的第2题

  五、作业

  练*十九的第1题

  课后*题

  练*十九的第1题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7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1.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设计

  一、复*准备

  (一)复*

  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

  20% 120% 100.5% 12.3%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8 1.2 0.125 1.75

  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2 1.5 0.375 1.25

  4.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5.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二)引入

  在生产、工业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师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新授教学

  (一)百分数和小数互化.

  1.教学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教师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分几步进行?0.25怎样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3)学生独立将1.4、0.123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1.05、0.055、3

  (5)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板书:

  (6)口答: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35 0.07 1.3 2.24 5

  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那么,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2.教学例2

  把2.7% 124% 0.4%化成小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学生试做,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15% 80% 3.5%化成小数

  (5)总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小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小数 百分数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分数:60% 12.5% 120%

  (7)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教学例3

  把 、 、 化成百分数

  (1)思考回答:

  ① 、 、 能直接化成百分数吗?

  ②把百分数变成什么样的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

  (2)学生试做并订正.

  教师说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时,通常商算到小数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三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等号和约等号的使用.

  教师强调:因为0.167是*似值,所以 ,而16.7%是从0.167改写成的,没有再取*似值,所以 ,如果把 直接写成百分数,就要写成

  (3)做一做:把下面分数化成百分数.

  2.教学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数.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板书: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

  14% 2.5% 120%

  (4)归纳总结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课堂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

  (一)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25 0.07 0.9 0.415 1.3 1.041 1

  (二)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72% 17.6% 106% 2% 0.8% 7.5% 100

  (三)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四)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分数.

  20% 25% 33% 180% 0.6% 3%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8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和小数的方法。

  2、会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和分数。

  3、在经历把百分数改成分数和小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第7页两个监测人员的对话情景:“我们监测了34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其中有35%的城市达到了二级标准”。

  教师:观察情景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

  教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还有百分之几的城市空气质量没有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的问题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0×35%。

  教师:说说这样列式的想法。

  学生:……

  教师:该怎样计算340×35%呢?学生独立思考340×35%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交流汇报。在交流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发现要计算340×35%,可把35%写成分数或小数后进行计算,即把35%改写成35100或0.35。

  学生尝试计算,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340×35%=340×0.35=119(个)=119(个)

  教师:我们通过把35%改写成分数或小数的形式解决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的问题。如何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呢?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的内容。

  板书揭示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自主探索,总结方法

  出示第7页例1。

  学生自主尝试把17%,40%化成分数学生汇报改写过程并板演:17%=1710040%=40100=25教师:当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后,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简成最简分数。

  教学把46%,128%化成小数学生尝试把46%和128%化成小数。(学生可能会有下面的一些改写形式)46%=46100=46÷100=0.46,128%=128/100=128÷100=1.28。你能将0.5%化成小数吗?

  同桌交流后汇报。

  教师:观察比较上面的改写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

  小组讨论

  交流归纳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把17%,40%改写成分数,把46%,128%,0.5%改写成小数的过程,同学们能不能试着说说,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

  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归纳总结得出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看教科书第8页两个同学的对话框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注意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简成最简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百分号,同时把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三、巩固练*

  1、教科书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说说怎样才能准确地在格子里涂色呢?学生思考后独立完成在书上。

  2、完成教科书第10页第2题和第5题第1小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结束全课

  教师:通过这节课学*,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9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理解并掌握互化的方法。

  小数的意义是小数化成分数的基础,而分数化成小数的依据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教学时先回顾相关的知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依据,促进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2.在注重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更注重优化。

  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的策略是比较丰富的,教学时既注重启发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同时又适时地提出一般的方法,那就是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沟通联系

  1.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小数:( )小数:( )

  分数:( )分数:( )

  2.想一想,填一填。

  (1)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写成分数是( )。

  (2)0.17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写成分数是( )。

  (3)0.009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写成分数是( )。

  师:通过上面的练*,你认为分数和小数存在着什么联系?(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小数的意义时,已经知道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前面学生又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因此,这里设计练*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回忆,建立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学*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总结规律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77页例1。

  2.请学生在练*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3.交流: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选择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投影展示。

  4.让展示的同学介绍自己在做题时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5.思考:根据前面同学的汇报,你对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有什么认识?

  (引导学生总结并确定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同时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0.3=0.6=

  6.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1)填一填。

  0.07=0.24==

  0.123=0.032==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 0.45 0.013

  7.提问:从上面的几个题目中,你发现小数化成分数有什么简便方法了吗?小数化成分数后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把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10

  第一课时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在把小数化成分数;掌握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它们化成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复*第八册学*过的有关小数、分数的转化。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分数化成小数

  A、直接出示例2,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应怎样转化?

  B、转化方法P105

  C、练*P105、2

  2.教学小数化成分数

  A、自学例1,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B、反馈讲评

  C、转化方法

  D、P105、1

  3.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试一试,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4.P105、3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自己说几个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把它化成小数

  2.自己说几个小数,请同桌同学转化成分数。

  3.一人说一个小数,另一人说一个分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4.: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你还有什么要说告诉其他同学的?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五)份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

  教学内容:

  学*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提高计算能力。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惯。

  重点难点:

  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情境激趣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0.9

  9+0.1

  0.39+0.61

  5.12-4.12

  10-2.5

  20-19.8

  3.9+2.1

  0.09+1.01

  8.4+3 -0.6

  2-0.98

  3.8+12

  2、谈话引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

  (1)1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2)20.98―0.22―0.1

  (3)30.98―(0.22+0.1)

  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

  a―b―c=a―(b+c)。

  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5、全班交流计算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

  脱式计算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6、学*竖式连减的方法。

  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

  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

  (1)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

  (2)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

  三、巩固练* 加深理解

  1、自主练*1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2

  (1)出示题目,从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季度指什么?每个季度包括哪几个月?

  (3)解决问题:3月份要编织多少万件才能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内容。

  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

  3、你还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a―b―c=a―(b+c)

  0.98-0.22=0.76(米) 0.98-0.22-0.1

  0.98-(0.22+0.1) 0.76-0.1=0.66(米)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2

  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一、导入

  二、基本练*

  三、提高练*

  复*上节课所学*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八的`第3题

  1、“小小诊所”:练*八的第4题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2、解决实际问题:

  练*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延伸

  五、

  六、课堂作业

  练*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通过今天的练*我们加强了对小数的计算能力,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细心,不犯错误。

  思考提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表: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

  本单元从人类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选择体育运动为背景,选择运动员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的得分情况或运动器材的价格为学*小数加减法的素材。它紧密联系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骄人成绩,联系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情况,联系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人或事来开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活动。这样的选择十分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强身健体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小数加减法,能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计算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笔算方法和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空间。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如例1、例2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

  (4)情境呈现方式故事性强,灵活多样。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由于创设了故事性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小数的加减运算变得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例1,父子看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边看边计算成绩,形如场外裁判;例3,一家三口看环城自行车赛,边看边用自己的方式计算运动员还要骑的路程,有一种为运动员着急、鼓励运动员快速、顺利抵达终点的关爱情怀;例4,两位学生推测校运动会中本班4×100米接力赛的成绩,体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从例1~例4,教材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内容。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严肃的学*面孔,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教学建议

  1.选择*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小数加减法。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大量存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在*期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是我们选择素材的一条基本思路。因此,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运动场上的信息,特别是雅典奥运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为素材,也可根据当地生活、生产实际,如家庭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农家各项农产品的产量、收入;购买有关生活、学*用品的价钱等等,都可作为学生学*小数加减法的素材,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学*,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鼓励学生自主学*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4.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惯。

  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惯。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根据素材给出的若干信息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若干数学问题。如,例1显示的是父子二人观看女子双人跳水比赛的情境,当记分牌逐一显示中国和加拿大运动员第一轮及第二轮动作完成后的得分情况时,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第一轮动作的得分情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轮呢?”又如,教学例4时,当学生看到表格呈现4位学生“50米跑的成绩”时,引导他们发问:“看到这张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若干信息发问,天长日久,学生就能养成面对周围世界的诸多现象不断发问的良好*惯。

  5.这部分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编写意图

  (1)选择对学生有感染力的体育运动为背景。

  呈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以及该项目中金、银、铜牌得主的跳水成绩。通过观察照片,让学生回味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创造的辉煌成绩,使学生体会一种自豪、一种激励,体会人类运动技巧给世界带来的无限风光。

  (2)选择与小数计算紧密联系的运动项目为素材。

  奥运会中,许多项目的成绩是通过小数计算来决定的。教材选择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这项比赛过程的成绩计算就是小数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容,而我国奥运健儿在此项目中荣获金牌。这样选择,既让学生学*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教学建议

  (1)以人类崇尚的体育运动为背景,学*小数加减法。

  教学时,除显示主题图,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显示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获其他项目金牌的图片,以及用小数记录他们获奖成绩的情境,由此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也可在此基础上,选用本校、本市***会中的内容(图片、用小数记录的各项成绩)作为小数加减法的学*素材。

  (2)引导学生自主说出主题图下面表格的内容。

  教学主题图下的表格时,可让学生说一说:①表头分了哪三类?(国家、运动员、奖牌)②金、银、铜牌的得主各是哪几个国家的运动员?③从中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我国运动员的决赛成绩比加拿大的高多少分?比俄罗斯的高多少分?……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

  2.例1。

  编写意图

  (1)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

  通过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的全过程,自然而然地引入小数加减法。教材用表格呈现我国运动员和加拿大运动员在第一、第二轮动作后的得分情况,呈现父子二人在知道得分后兴高采烈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111.60分”、“现在领先12.6分”……父子二人的对话促使学生思考:“3.6分、111.60分、14.6分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样,为了解决这一个个的实际问题,小数加减运算便产生了。

  (2)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

  与以往教材编写加减法的顺序不同,本例题是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由于要知道“第一轮动作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数减法的学*。接着,要知道“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所以再学*小数加法。这样安排,合乎情理,易于激发学生学*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

  (3)给学生提供自主计算与交流的空间。

  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只有计算结果。如,竖式中的 “3.60、111.60”是怎样算出来的,教材没

  有任何说明。它留给学生自主学*的探索空间,它刻意让学生经历自主列竖式、自主计算的全过程,它迫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学生有了这一自主探索的经历,就多了一次自主获取知识的体验。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本例题将故事、表格、数据、计算、思考融为一体,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怎样让学生读懂这丰富的画面、理解其中的数学意义呢?一般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如例1中上面一部内容,教学时应让学生有序的陈述自己理解的信息:①例题中的事情(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②表格的意思,特别说出我国和加拿大运动员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第一轮得分的情况;③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父:中国队领先3.6分,子:差距还不到4分。)

  (2)设计让学生自主计算的教学过程,突出算理和算法。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一知识经验,设计好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计算、合作交流的过程。

  ①先教学减法。出示例1中上面一部分内容时,不出现小数减法的竖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两个数据发问:“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或者根据父子二人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提出问题:“这3.6分是怎么得来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小数减法,同时让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学生计算后,应引导说一说:

  ●如何列竖式?(突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如何计算?(突出退位的过程。)

  ●竖式中的结果3.60与图中父亲说的“3.6”有区别吗?(突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结果简化。)

  ②再教学加法,并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例1中下面一部分内容的情境是上面一部分的继续,是故事往下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学时,同样不要出现加、减法竖式,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数据或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111.6分和12.6分是怎么得来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

  ●怎样求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用加法笔算)计算的结果“111.60”还可以怎样写?为什么?

  ●要求中国队第二轮后领先多少分,怎么解答?

  学生中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如:

  方法一:53.40 +58.20=111.60

  49.80 +49.20=99

  111.60 - 99=12.60

  方法二:53.40-49.80=3.6(利用前面的结果)

  58.20-49.20=9

  3.6+9=12.6

  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简洁性。显然,方法二从计算数据来看,更简单,且充分应用了已获取的相关条件(3?6)。

  ●对比两种解法的结果:12?60与12?6,突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

  小数加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求学生记忆,只要理解就行,教材组织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共同总结出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交流,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理解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就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0去掉,使小数的书写简洁。

  (2)通过“做一做”的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会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逐步有序的总结出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时,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分两步进行:①先让学生根据例1中各竖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这时,学生总结是凌乱的,不完整的。②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2)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两位小数加减法,计算容易出错。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除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检验,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检验,帮助提高使用计算工具的能力。

  (3)“做一做”中的第1题是人人都必须完成的基本练*,应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验算,能对自己的计算结果作出正确与否的.评判。

  (4)“做一做”中的第2题突出计数器在小数计算中的工具性作用。学生作业时,可提出要求:先用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4.关于练*十六中一些*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学生计算如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如看错数据,手写的与口算的内容不一致等;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第2、5题,是小数加减的笔算练*。应要求学生:(1)将笔算竖式尽可能写得漂亮些;(2)仔细计算;(3)自觉验算,知道如何判断自己计算的正误。

  第3、4题,是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3题可改成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看到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小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小数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4题通过计算电话费和上网费,使学生对复式统计表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6题,结合人民币、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进行小数计算。这样的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用得极为普遍。学生计算时,应作如下提示:①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②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第7、8题,是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练*。第7题通过购买足球和排球,使学生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第8题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方面的信息:某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另一方面通过计算这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的差距,体会我国要赶超世界一流水*,还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5.例3。

  编写意图

  (1)以学生的家庭生活(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为背景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本例创设的学*情境类似例1,它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通过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了解自行车比赛的一些知识。知道在长达数天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观众都会随时计算已完成的赛段里程和未完成的赛段里程,这就引入了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随比赛的进程而产生的,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

  要解决“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的问题,教材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尽管这三种思路的思维水*处于同一个层面,但它显现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当思维的角度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3)形成良好的家庭学*氛围。

  学*型家庭是学*型社会的基础。本例通过一家三口计算自行车运动员未完成的里程数,塑造了一个热爱学*的家庭榜样。通过本例的学*,使学生不但会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和爸爸妈妈共同学*的向上愿望,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学*氛围。

  教学建议

  (1)继续让学生自主阅读题意。

  与例1的学*类似,先让学生自读题意,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如同桌互说、自愿上台说。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步骤呈现例3。

  ①可利用课件或教学挂图先出示例3的上面一部分,即问题部分。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后,让他们自主解答“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②在学生自主解答的基础上,再出示例3的下面一部分。先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请不同解法的学生上台自己书写解题算式,自己向全体学生解说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三个不同的综合算式,从中发现算式483.4-(39.5+98.8)与算式483.4-39.5-98.8是相等的。

  (3)使学生懂得使用计算器进行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让学生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一方面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6.关于练*十七中一些*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经常要进行的口算练*。练*时,既要引导学生用常规方法口算,更要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使口算也能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载体。如,口算“7.1-3.5”时,可以这样口算: 7-3.5+0.1,也可以这样口算,“7.1-3-0.5”。它灵活应用了题中数据的特点,使口算不但算得正确,而且灵活。

  第2题,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另一种表示方式,用这种方式呈现,一方面体现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避免了老面孔带来的单调感,可提高学生计算的乐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还渗透了函数思想。如,当一个加数不变(5.47),另一个加数变化时,和也要发生变化;减数不变(9.86),被减数变化时,差也要发生变化。

  第5、6题,都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呈现的方式和要求略有不同。第5题不带括号,只须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第6题中带有括号,须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完后还要验算。练*时,应提醒学生看清算式再计算。

  第3、4、7、8题,都是需要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练*。每题解答后,都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第9题,是突出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先将分母为10,1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进行计算。

  第10题,突出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通过练*,使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计算日常“流水”账,十分准确、方便、省时。

  第103页的思考题,可让多数学生参与练*。应引导学生先画示意图表示题意(如图),然后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方法计算。

  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的高度为:

  4.9+(4.9+9.8)+(4.9+9.8+9.8)+(4.9+9.8+9.8+9.8)

  =4×4.9+6×9.8(或8×9.8)(尽管这时学生还未学小数乘法,但用计算器可以计算。)

  =78.4(米)

  7.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以校园体育运动为背景,学*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学校体育运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来描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是学生熟知的。本例以某班四位同学参加4×50米接力赛为内容,以这四位同学50米跑的成绩为素材,引入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显得十分自然。

  (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材采用对比的方式呈现小莉和小红两位同学不同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出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直观感知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进一步体会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确实方便又快捷,使学生在今后的小数加法运算中,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建议

  (1)为了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除教材提供的例4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例子。如,计算3.56+1.60+2.44和1.60+(3.56+2.44)两个式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让学生计算2~3组这样的式题,使学生体会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仍然适用。这个过程,使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合理性。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关于本例的计算,学生中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学时,应给学生一定的独立计算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思路。如,有的学生根据4个加数中的整数部分相同的特点,这样计算:

  8.42+8.46+8.54+8.58

  =8×4+(0.42+0.58)+(0.46+0.54)

  =32+1+1

  =34

  上述算法中,既有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应用,也有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转换成乘法,使计算更加简便。教师对这些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算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评价,使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上升为一种技巧。

  (3)“做一做”中第1题的填空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加法运算定律的练*。练*时,应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通过这组填空题的练*,真正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内涵。

  第2题中的简算有的要用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的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如计算5.17-1.8-3.2,就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练*时,须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思考清楚了再下笔。

  8.关于练*十八中一些*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练*。练*时,应让学生写出简算步骤,并说明理由。如,计算“1.29+3.7+0.71+6.3”,其过程如下:

  1.29+3.7+0.71+6.3

  =(1.29+0.71)+(3.7+6.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10

  =12

  第3题,是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算的练*。练*时,要求学生按序如下操作:①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数据特点作出判断,看看能否简算;②若能简算,则想清楚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还是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③写出简算过程。

  第4、5题,是加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4题的练*背景和计算方法是例题4的继续。练*时应注意两点:①表中最后一栏“可能的总成绩”表示的意思应让学生自己解释。在明确所求问题的情况下再进行计算;②由于本题中所有小数的整数部分都相同,可提示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简算。

  第5题,练*的素材来自生活中常用的购物发票。通过模拟售货员计算购物的总价和交易找零的余款,使学生学会看懂发票的内容,理解发票的作用,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练*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发票中的方框里要填什么,怎样列式,然后再动手做。做完后再用计算器检验。

  第7、8题,是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练*。第7题以我国20年来(1978~1998年)城镇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为素材,引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中,教师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又应为后续学*小数的乘除法做好准备。如,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1978年的几倍”时,学生的解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1)9.3÷3.6≈2.5(多数学生不会笔算,只能用计算器算。)

  (2)3.6+3.6=7.2(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大约是1978的2倍多一些)

  (3)9.3-(3.6+3.6)=2.1(大约是2.5倍)

  对于上述第(1)种解法,可引导学生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否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讨,为后续学*做好铺垫。

  第8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到关于世界人口情况方面的信息。练*时,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让学生知道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口,从而体会控制人口增长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策略。

  第9题,是例1的继续。通过计算三个国家运动员5轮跳水的总成绩,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简算的良好*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确实有着广泛的作用。练*时,可采用比赛的方式,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真正掌握“对、快”的一般方法。

  (四)参考教案

  课题: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104页例4及“做一做”、练*十八第1~3题、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把练*十八第4题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练*十八第4题,将(1)班与(4)班的成绩对换了。)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得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个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①8.48+8.54+8.52+8.46

  =17.02+8.52+8.46

  =25.54+8.46

  =34(秒)

  ②8.48+8.54+8.52+8.46

  =(8.48+8.52)+(8.54+8.46)

  =17+17

  =34(秒)

  ③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依据有二:①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②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

  3.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四(3)、四(4)班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1)班可能得第几。

  (1)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

  8.40+8.56+8.61+8.39

  =8.40+8.56+(8.61+8.39)或=8×4+0.40+0.56+(0.61+0.39)

  =8.40+8.56+17 =32+0.40+0.56+1

  =33.96 =33.96

  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是34?06秒、34?17秒(过程略)。

  (2)全班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述结果。验证后将4个小数排队:

  33.96<34<34.06<34.17,估测出冠军可能是四(2)班,四(1)班可能是第二名。

  (3)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1~2个例子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4)小结:请学生翻开教科书104页,说明例4就是今天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小结,请学生默读并理解例4下面的一段话:“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 基本练*。

  自主完成“做一做”第1、2题,要求学生在每一题的后面写上简算的理由,做完后及时反馈。

  2.综合练*。

  (1)用竞赛的方法完成练*十八第1题。对于口算错误较多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更正。

  (2)自主完成练*十八第2、3题(第3题也可以在课外做)。提醒学生看清题目,弄清楚哪两个数合并能凑整,再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自主完成练*十八第7题。本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案,一般学生只需做一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写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3.提高练*。

  计算:1+1.2+1.4+1.6+1.8+…+9.6+9.8+10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4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表: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小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小数加减混合计算一般的小数混合加减运算

  带括号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小数加减简便计算

  加减混合计算的推广能应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

  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竖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五、教学策略

  1、对于小数加减法,因为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就已经通过元、角、分的加减初步认识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且在第四单元学*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和

  计数单位。所以本单元的学*重点应是让学生联系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及法则。本单元意图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的特殊性向一般性转化,遵循小学生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学*特点,把小数加减法剥离具体情境抽象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本学期第一单元学生就已经学了整数混合运算,本单元让学生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同时学生已经在本册书第三单元学了整数运算定律,本单元主要是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应用。通过推广,帮助学生拓展定律的使用范围拓宽自己的`知识框架,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联系特性。

  3、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数位不容易对齐。特别要注意数位不一一对应的加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的情况,不少学生则容易把这种不够减的减法计算做成加法,特别是整数减小数的情况。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教学时间

  新课和练*6课时、单元测验2课时,合计8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例1、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通过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养成细心检查的好*惯。

  2、出示自学提示。

  仔细看数学书95、96、97页例1、例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自主学*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注意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需要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7)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优选【五】份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1

  练*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各种情况的小数乘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重点:

  1、熟练掌握小数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判断积与被乘数大小关系的方法。

  2、正确解答有关小数乘法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投影

  练*过程:

  一、激发:

  1、填空。

  6表示()

  1.250.8表示()

  9.4表示()

  2、口算:P.5页14题

  0.70.90.040.20.80.05

  3.10.30.160.51.70.03

  1.80.042.140.126

  生做在课本上,限时集体订正后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P.6页15题)

  56.738=2154.60.370.94=3.478

  41.2329.2=12039.160.786.1=47.58

  生在课本上打或,并说明理由,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

  1、掌握小数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

  (1)出示P.6页16中的第3竖排:

  0.039+1.7510-5.290.0152.04

  (2)生独立计算,指3名学生板演。

  (3)集体订正并讲一讲各小题的计算法则各是怎样的。

  2、掌握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

  (1)出示P.6页17题

  7560.9○75610.94○1

  4.251.1○4.2531.41.26○31.4

  (2)生说怎样判断,再让学生看每题里乘数是比1大还是比1小,确定积是比被乘数大还是小。

  (3)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3、有关小数乘法的应用题。

  (1)出示P.6页19题:食品商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的1.8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4名学生板演。

  (3)让板眼学生讲这样列式计算的理由。

  (4)指出被乘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怎样做比较简便。

  (5)集体订正。

  三、攻破难题

  1、P.6页20题: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24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06千米。12天后还差0.4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有多长?

  分析与解:根据工作总量=工效时间,可求出实际修的`:

  (0.24+0.06)12=0.36千米,再加上还没有修的0.4千米就是这条水渠的总长了。

  2、P.6页21题:买了1.5千克香蕉和1.8千克苹果。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4.6元,1千克香蕉比苹果贵1.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分析与解: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钱就要把买香蕉的钱和买苹果的钱和起来。

  香蕉:(4.6+1.4)1.5=9(元)

  苹果:4.61.8=8.28(元)

  共付:9+8.28=17.28(元)

  四、作业

  1、P.6页16、18

  2、思考题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练*十六10~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练*中体会小数乘小数计算中存在的一些有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完成练*十六第6题。

  口算小数乘小数时,也要先把小数看成整数相乘,再根据因数里小数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完成练*十六第10题。

  (1)独立完成计算。

  (2)每题的积与第一个因数比较,是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为什么每组中第一题的积都比第一个因数大?

  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每组中第二题的积都与第二个因数相等?

  你有什么发现?

  看看每组中第三题的积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练*十六第11题。

  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你能说说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

  指名学生口答。

  独立完成计算并检验是否正确。4、完成练*十六第12题。

  独立完成填写。

  你是怎么想的?

  5、完成练*十六第13题。

  观察一下,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需要应用什么运算律?

  10.4-9.6×0.5不能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应该先算哪一步呢?你认为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

  指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二、提高训练

  1、完成练*十六第14题。

  出示题目。

  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怎样列式呢?

  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计算中可以简便计算吗?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6×7.25+0.36×27.5 0.68×86.3-5.8×8.63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觉得自己掌握得如何?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处理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练*。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时被除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能运用在末尾补0的方法完成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数。

  0.24÷0.4=( )÷4 5.8÷0.2=( )÷2

  0.24÷0.04=( )÷4 58÷0.2=( )÷2

  说说每题是怎么想的'?“58÷0.2”的58应转化为多少?

  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6。

  2、从例题的图和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妈妈买萝卜多少千克?你会列式吗?根据什么关系列式?

  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在小组中试着算一算,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4、学生尝试计算,展示学生作业。

  被除数上的0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补0?除数划去小数点后,乘几?被除数呢?

  指出:当被除数部分的位数比除数少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被除数补上0以后小数点在哪里?商的小数点应该在哪里?

  5、试一试。

  买番茄多少千克?你会列式吗?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

  被除数是整数,乘10是多少呢?

  原来3的小数点在哪里?现在30的小数点在哪里?

  也就是说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了几位?

  6、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

  归纳 :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再看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如果被除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或者是整数,就用0补足。

  7、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每一题各是怎样移动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

  三、巩固练*

  1、完成练*十八第1题。

  独立完成,说说被除数的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

  2、完成练*十八第2题。

  你是怎样验算的?

  展示学生作业,集体核对。

  3、完成练*十八第3题。

  你是怎样列式的?

  展示学生作业,集体核对。

  被除数的小数点应该向右移动几位?

  4、完成练*十八第4题。

  从题中知道了哪些条件?怎样求人工每小时插秧多少公顷?

  怎样求插秧机每小时插秧多少公顷?

  独立完成计算。

  四、课堂

  今天又有了哪些收获?说说一个数除以小数应该怎样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3、练一练,练*十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

  教学准备: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51×0.3 0.82×0.45

  说说是怎样想的?

  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怎么办?

  2、出示练*十六第1题。

  精确到个位是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保留整数?应看哪一位?

  精确到十分位呢?

  完成填写,集体核对。

  3、引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这方面的内容。

  揭示课题:求积的*似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3。

  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1.6倍?

  怎样列式呢?

  3、你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会独立计算吗?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竖式。

  4、积是几位小数?怎样保留两位小数呢?

  要注意什么?

  将书上的例题补充完整。

  5、归纳方法。

  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经常需要求积的*似数,在小组中说说怎样保留小数位数?

  汇报,集体归纳。

  在计算中,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似值。

  6、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第(1)小题中每题的得数有几位小数?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应看哪一位?

  第(2)小题有什么要求呢?

  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

  1、完成练*十六第2、3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

  2、完成练*十六第4题。

  怎样求*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计算一下,看看与你估计的结果是否差不多?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3、完成练*十六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四、课堂

  通过学*,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这部分内容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学*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应用这一规律口算一个数与

  10、100、1000相乘。包括例

  1、例

  2、例3和练*十二。

  第二段,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应用这一规律口算一个数除以

  10、100、1000.包括例

  4、例

  5、例6和练*十三。

  第三段,安排了本单元的“整理与练*”。

  二、学*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领悟笔算的方法,掌握积、商里小数的位数。

  2、分别结合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四、课时安排

  1、小数乘整数2课时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

  3、整理与复*3课时

  五、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小数除以整数,教材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除了教学小数乘整数与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外,还教学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利用向右或向左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得到积或商。笔算是一般性的算法,是最基础的知识。乘或除以10、100、1000是计算中的特殊情况,不但运算的数特殊,方法也特殊,可以直接写出得数。在教学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一些特殊的计算,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结构优化。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分开编排,各成一条线索。两条线索相对称,都是先教学笔算,再教学直接写出乘或除以10、100、1000的得数;都把笔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特殊的乘、除计算和计量单位的改写联系起来。这种教材结构,有助于教师把握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益于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三,把计算器作为学具。教材把重要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把计算器作为探索规律的工具。前后共三次使用计算器支持笔算与口算的教学:先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积,再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得出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法则;先用计算器计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以及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商,再发现小数点移动位置的规律,从而找到直接写出得数的方法。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创。第四,安排必要的练*,讲究效益。全单元编排两个练*,分别配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安排一次“整理与练*”,是全单元内容的复*与综合练*。通过比较充分的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发展应用意识。

  六、教学建议

  1、让学生领悟笔算方法,掌握积、商里小数点的位置。

  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小数乘、除计算,关键是处理小数点。怎样在积与商的适当位置点上小数点,是本单元笔算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让学生在计算情境中体验竖式计算,研究积、商里小数点位置的规律,主动构建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写竖式、算竖式、研究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是教学笔算乘法的三个主要活动。

  例1从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个已有概念,列出算式0.8×3。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乘法,它的得数是几?搜索相关的知识经验,一般

  有两条思路:一是把3个0.8连加;二是把0.8元看成8角,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小数乘整数的认知*台。教材里写出0.8×3的竖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竖式的形式和整数乘法很接*;由于一个因数是小数,积也是小数。

  例1继续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2.35×3,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教材要求先用加法算,再用乘法算有两点意图:一是用加法启发乘法。计算加法是从最低位起,一位一位地算的;是向相邻的高位进位的;和里要点上小数点的。这些步骤与方法启发乘法也这样进行,学生算过乘法后,又会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乘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就是几位小数。二是用加法验证乘法,结果是正确的,过程与方法是合理的,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通过例题的教学,学生初步知道小数乘整数可以列竖式笔算,乘的方法和整数乘法基本相同。

  “试一试”着重教学积里有几位小数,即怎样在积里点小数点。首先用计算器计算三道题,很快得到它们的积。然后分别看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明白“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

  “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把例题里的感知和“试一试”的收获结合起来,通过在小组里说说的方式,整理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方法,建构计算法则。最终得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

  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练一练”第1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通过讨论明确当得数是末尾有0的小数时,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练一练”第2题,根据一道整数乘法等式,写出四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的积,专门练*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2)理解竖式的算理、延伸除的过程、体会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是除法笔算的三个教学要点。

  例4仍然以买东西为题材,因为它容易激活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学生领悟算法。前后共提出三个实际问题,教学三个除法竖式,各有重点。三个竖式中教学的除法知识综合起来,就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例4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格,说说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讨论,再分别出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求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要根据数量关系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探索“9.6÷3”,9.6÷3。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想到的方法是把9.6元看成96角,于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还可能想到9.6元是9元6角,于是分步计算求得结果。这些方法都是接受小数除以整数的认识基础,看着教材中的竖式,体会9.6÷3应该分两步算,以及每一步算什么。“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算法深入地思考,既可以联系前面的算法作出具体的解释,也可以根据小数的组成进行推理。通过

  9.6÷3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法:可以像整数除法那样列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写。第二个问题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计算12÷5。在整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把剩下的不够商1的部分作为余数,不再继续除了。小数除法中,要组织学生讨论:得到余数2后怎么办?要提醒学生先在商的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余数“2”的右边添一个“0”,并问: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的后面添0再除?让学生明白这里应用了小数的性质,除法还可以继续算。接着问:添0后的“20”表示20个几分之一?除以5商是4个几分之一?既清楚了“4”在商里的位置,又突出了在商里及时点上小数点的必要性。

  第三个问题求每千克橘子多少元,计算5.7÷6。这道题的商不满1,可以从总价5元多一些,数量6千克,因此单价不满1元的具体数量里感觉到,也可以根据整数部分“5”比除数6小,作出判断。教学着重解决“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而且要求学生自己想到这一点。在十分位上商9以后,余下的3个十分之一要转化成30个百分之一继续除,发展了“在余下的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的意识。

  还有一点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小数乘法的例题只是初步体会它可以用竖式计算,算法的得出在“试一试”之后。所以,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要一气呵成,待形成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小数除法例题里的三个计算都有预设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巩固,才能进入后面的'教学。所以,每个问题解决以后,都要适量安排练*,使教学的新知识消化、内化,

  保障后面的教学能突出重点。例4后面的“试一试”综合应用了例题教学的三个计算知识,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体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小组里说说应该怎样计算,总结计算法则积累体会。

  2.通过归纳推理,认识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

  例2和例5分别教学一个数乘10、100、1000和除以10、100、1000教材为这两个内容设计了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都分四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学生共同研究相同的对象。先用计算器计算5.04×10、100、1000的积和21.5÷10、100、1000的商,再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教材设计这一步出于三点考虑:第一,便于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说清楚算什么、怎样算以及通过计算研究什么;第二,便于学生开展交流,通过相互评价和相互补充,明白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包括它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位数;第三,初步发现5.04×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向相同,移动的位数不同。21.5÷10、100、1000,小数点位置移动也是方向相同,位数不同。从而感到可能存在某些规律,产生继续研究的兴趣。教学这一步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问题和计算器的计算,把算式和得数都写出来,在算式中容易看到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二是帮助学生辨别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特别是移动的位数,有些学生不善于看出来。第二个层次,充实感性材料。让学生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或除以10、100、1000,继续观察小数

  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设计这一步出于两点考虑:第一,学生在第一步的教学中,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也知道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让他们自主找几个小数进行类似的计算和观察,既能维持学*热情,又培养了学*能力。第二,各学生找的小数不同,每个学生都任意找了几个小数,使全班的学*资源非常丰富。丰富的感性材料,让每个学生在交流中都有话可说,在众多具体材料中抽象归纳数学结论,令人信服,也体现了比较科学的认知方法和严谨的认知态度。

  第三个层次,总结规律并应用于计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它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是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结论。这个结论抓住了众多现象共有的、本质的数学内容,把规律用数学语言的方式陈述出来。教学这一步要注意两点:第一,学生是总结规律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规律;第二,学生总结规律需要经过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严密到严密的过程,使用数学语言的水*会逐渐提高。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帮助他们说出规律而且越说越好。通过说,进一步把握规律的本质内涵,学*使用数学语言。第70页和75页“练一练”的第1题是应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数里原有的位数够用,则很容易;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这是练*中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怎样补“0”,弄清楚补在哪里,补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数的小数部分缺少几位,可以在小数末尾添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数的整数部分位数不够,可以在整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前面补“0”。

  第四个层次,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移动它的小数点,就能得到结果。反之,移动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等于把它乘或除以10、100、1000这是对规律的逆向思考,也是对规律的完善。“练一练”的第2题都是进行逆向思考的教学,通过对因数与积、被除数与商的比较,在括号里填出另一个因数或除数,完成逆向思考。教学这一步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有完整的理解,另一方面为继续教学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3.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例3教学把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例6教学把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

  这两个例题的改写方向相反,改写方法也相反。改写时应该“怎样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例3时,可以先复*一下,让学生口答2千克=?克、5千克=?克,从中看到这些题都是乘1000,都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然后把经验与方法应用到0.351千克=?克里去。在教学例6时,可以采用与例3相似的方法,先从2000千克=?吨、5000千克=?吨这些简单的问题里体会只要除以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应用到500千克=?吨这个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还可以利用例3中获得的知识,从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要乘进率和向右移动小数点,推理出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应该除以进率和向左移动小数点。

  练*里还安排了进率是10和100的单位改写,涉及到长度、质量、面积、容量等各类计量单位。由于这些单位是第一学段里陆续教学的,学生可能会遗忘,所以,要帮助学生整理这些单位,把各类计量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排一排,回忆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4、练*十二共安排了7道题。

  第1题虽然题目要求用竖式计算,但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判断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计算。

  第2、3题要适当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第5题,要事先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再让学生填一填。

  第6、7题也要帮助学生弄懂题意,以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计算方法。

  5、练*十三共安排了14道题

  第1题计算之后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小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整数一样,都要从高位除起,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和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往下除。

  第2题要强调2点:个位不够商1要商0,并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除到被除数的末位,如果还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第5题仍然要让学生说说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7题有两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说说根据“每10吨铁矿石可以炼铁6.05吨”能求出什么问题,再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列式解答教材提出

  的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1000吨包含100个10吨,教材所提的问题也就是求100个6.05吨是多少。

  第13题要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问题。

  思考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把甲数看作1份,那么乙数就是这样的10份,甲乙两数的和就是这样的11份。由此用“16.5÷11”可得甲数,即甲数是1.5,而乙数则是15.

  4、《整理和复*》

  “回顾与与运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一是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二是让学生具体说说对这些内容的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有关数学规律和计算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 “练*与运用”一共安排了10道题,第1~5题主要巩固本单元学*的计算方法和认识的规律;第6~10题主要用本单元学*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第1题直接口算。

  第2题要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第4题要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整数部分的大小从而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这种判断是否正确。第5题让学生弄清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第6题由于是第一单元所学知识,学生可能会有所遗忘,计算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复*回忆*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第9题要指导学生看懂票据。

  第10题可以结合实际讲清“零售价”与“进货价”的含义再根据要求分别解答。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材分析(3稿)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例4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教材分析[定稿]

  七、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和复*3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优选【5】篇(扩展8)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优选【五】篇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学*内容有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由于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在三年级下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只是方法没有所以这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一)学*小数的数位顺序,在学生讨论(1、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第二、第三位呢?它们的数位又应叫什么?)汇报结果完成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1、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小数的读法,并找几个学生说一说,互相补充。这样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2、在教学小数的写法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和同桌合作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只有学生自己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后,才能掌握知识,熟练地运用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中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课堂的气氛很活跃,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兴奋,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投入。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每次,都是埋怨我们的学生不行。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不行,我们老师也是有责任的。其实,我们的学生还是很有潜力的。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充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积极性,我们的孩子也会爱上学*的。

  不足之处:1、温故知新的第一题可以不要,因为昨天刚学完,学生掌握很好,感觉这里多余,又浪费时间。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时,由于学生讨论的问题太多,问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时?全班没一个同学举手,在我的点拨,带动下,学生回答出是十分之一,接下来的第二、第三位学生就轻而易举的完成。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数的数位顺序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有待下一节课加强。3、学生讨论总结小数的写法,当学生齐读总结我才发现漏了提到小数点写的位置。应在学生汇报小数点写作点时,顺便提到小数点写在哪呢?4、练*题设计没有难度,这是我备课时的疏忽,当时考虑最多的是时间够不够,而没有设计好这个环节,挺遗憾的。希望以后不再有类似这种情况发生。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2

1.灵活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做”数学,经历探究的过程。

在教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要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同组合作,互相学*,互相指正。当学生在自己经历了思考的过程产生困惑的时候,就能把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2.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要求同学把自己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其实就是一次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3.注重了学生读数学的教学。  

我们知道一般说读,就会想到语文教学,什么小组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等,数学也要读,而且要求“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去读”,可以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算--边读边比--边读边记。教学中,我让学生分了两次去读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方法,让学生去体验比较这两次不同的读法的.好处,让学生真正领会书上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足之处:

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讲解。本节课教学采取了“以旧促新,迁移类推”的学法,但从课堂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出,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效果不好,需要下课进一步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3

  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一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情景导入,把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把枯燥的数学生活化,趣味化。

  我们都知道,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学*和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课堂是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的生命历程,学生渴望着这个历程的丰富多彩。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一些例子能让他们为之思索、争论、兴奋。因为它是有着熟悉的生活背景,具有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所以它有强大的吸引力。

  (1)、导入生活化,激兴趣发学*。

  (2)、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

  (3)、练*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二、灵活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做”数学,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到成功,收获快乐。

  我们知道数学的五个关注: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关注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课标指出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要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同座合作,互相学*,互相指正。当学生在自己经历了思考的过程产生困惑的时候,就能把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我们说数学知识是让学生“做”出来的,纵观整节课,以活动为主,不光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学*,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有趣的活动这一形式还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三、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数感、符号感、空间、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可想而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是每节课的核心。这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要求同学把自己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其实就是一次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四、注重了学生读数学的教学。

  我们知道一般说读,就会想到语文教学,什么小组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等,可是我认为,数学也要读,而且要求“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去读”,可以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算——边读边比——边读边记。教学中,我让学生分了两次去读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方法,让学生去体验比较这两次不同的读法的好处,让学生真正领会书上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4

  早上起来坐在书桌前准备好我的直播课。今天讲的是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因为在课前做足了准备。例如:课件、设备,所以说这节课上课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接下来我将针对这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反思:

  优点就是备课比较充分,所以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我觉得重难点是比较突出的,在比较难的点,我给学生单独的点出,并且反复的讲解;还有上课的时候,因为多次的修改课件、组织语言,所以上课的时候自己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语言也很简练,所以当在回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看到太大的问题,并且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比较多的,能够通过互动看出来学生兴趣比较高,也比较积极。所以总的来说,这节课整体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再看回放的时候,发现自己在说到计数单位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地方把计数单位说成了数位,这是课上出现的一次口误,并且在讲课的时候,我们一直提倡的是让学生说,老师少说,但是在这节课的时候,当要总结写数的方法的时候,这个地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说一说,而我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去说,而是通过对比直接将规律总结了出来,所以说下次上课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多说。

  总之一次上课,一次反思,也是一次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出现的一些缺点,我将改正,争取下一次的课上的更好。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5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因此,课堂中教师只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通过叙述读数,写数的过程,自主归纳 小数读写的方法,在比较和运用的过程中,突破关于0的学*。

  不足之处:

  1、课前练*过多,导致后面的练*时间不足。

  2、在读数的教学中,忽视了让学生读数的过程,只让孩子动笔写出来。

  3、在归纳方法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发现,教师的心情有些急切。

  4、讲课时有些术语表达的不够严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