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1

  一、活动名称:

  捉迷藏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四、课后回顾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2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出十几减8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

  3.通过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认真学*、积极思考的*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动手摆小棒操作为载体,通过2人小组在合作交流分享中逐步加深对减法的认识和理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口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数学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的数学信息是:有13个小朋友在捉迷藏,看见了8个小朋友。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13个小朋友捉迷藏,找到了8个,藏起来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出这个数学情景吗?

  生:摆一摆。我用13根小棒代替13个小朋友,再拿走8根小棒表示看见的8个小朋友,还剩下5根小棒也就是藏起来的5个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同意我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这个数学情景吗?

  生:能,我先画了13个三角形,再划去8个三角形,还剩下5个三角形。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我还有其他想法。

  师:你能用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二、小组分享,探索新知

  生:13-8=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出示学*要求

  1.先独立思考,想想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2人小组合作完成,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你的同桌。

  3.2人小组上台分享给全班小朋友,其余的小朋友评价。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向全班小朋友分享你们小组的想法呢?

  生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摆小棒,我先拿13根小棒,一根一根的减,直到减8根,还剩下5根。

  生2:我的想法是:做减法,想加法。8+5=13 所以13-8=5.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3

  活动名称:

  捉迷藏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4

  教材简析:

  运用快速记忆法、找数字、摆弄数字卡片等游戏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游戏的难度也随着幼儿的掌握情况逐渐递进,让他们在复*巩固数字的同时轻轻松松掌握6以内数的等差关系。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通过感知6以内数字的等差关系,一方面促进了幼儿对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要求幼儿具备相应的思维水*,从而促进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求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观察、探索、经历、体验的机会,积累和丰富感性体验。让幼儿初步理解数量关系,使其成为思维练*的工具。

  目标预设:

  1.巩固认识6以内数字,探索从小到大排列相邻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2.体验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

  (目标1是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等差关系。目标2是情感目标,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快乐,喜欢数学游戏。)

  活动重难点:

  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字,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真实的操作能力,我将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为:谈话——游戏1——游戏2——游戏3——自主操作。逐层递进,挖掘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呀我们要跟数字一起玩这个游戏。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生活中,幼儿也会有捉迷藏的经历,可以鼓励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数字捉迷藏的游戏中去。)

  二、游戏一:瞬间记忆数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黑点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变化记忆的时间,增加游戏难度)

  师:在做游戏之前呀,我们先来练一练本领,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你看到的黑色的点。

  2.增加难度,在4秒快速反应出看到的黑点数。

  3.再次增加难度,在3秒瞬间反应看到的黑点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缘由来自于综艺节目《梦立方》,人们瞬间记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记住出现在眼前一秒钟甚至更短时间的事物。组织幼儿玩这样一个瞬间记忆的游戏,帮助他们逐渐进入寻找数字的状态。锻炼了他们眼力和记忆力,以数黑点来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对数的概念进行巩固。)

  三、游戏二:寻找隐藏数字

  1.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在颜色相*的图片中,寻找隐藏的数字

  师:数字们躲好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原来呀绿色的小圆点中有一些橘黄色的圆点,他们按照这样的路线排列起来的。

  (在色盲卡中有很识别数字的卡片,于是选取了6以内的几个数字色盲卡让幼儿来游戏。这一环节,比较简单,数字在图片中虽然颜色相*,但是只要仔细看,一眼就能够看出。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数字的掌握。)

  四、游戏三:拔萝卜,初步感知数目的等差关系

  1.师:孩子们,你们都听过拔萝卜的故事,对吧,想不想也来玩这个游戏啊?

  师:谁愿意来做那棵大萝卜?

  XX你来拔,拔呀拔,拔不动,谁愿意来帮助他?

  刚刚有几个人在拔萝卜?又来了XX,现在有几个人在拔萝卜?拔呀拔,拔不 动,我们再请一个,又来了一个,现在有几个?(让孩子来摆数字)

  为什么2后面来了一个,是3呢?原来2和3 是好朋友,靠在一起的。

  4放在睡得后面呢?为什么?(以此类推)

  小结:2和1是好朋友,2在后面比1多1个,3和2是好朋友,3在后面比2多1个。...,从小到大的排列的相邻数字,后面的总是比前的多1.

  2.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共同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师:这个1真淘气,每次它都要来凑热闹。淘气1 又要跟数字们玩游戏了,它和1在一起,就变成了2,和2在一起就变成了3,和4在一起就变成了5,和5在一起就变成了6.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幼儿对于6以内数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于是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让幼儿*面直观的初步感受多1的等差关系。通过排序、发现排好的数字之间都相差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等差的概念。)

  五、自主操作:共同验证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你去帮它找到好朋友,做完一张请你把它夹到你的小夹子上,可以邀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好吗!

  (这一环节回归到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操作中进一步验证数目的等差关系,一方面孩子要观察空格中缺少的数字,同时还要找出相应的数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又是一个提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有趣的数字活动的兴趣以及肯定自己的态度。)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5

  活动目标:

  1、学*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尝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物体的细节特征,并用语言观察自己的发现。

  3、感受参与分类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书一本、小筐子四个、苹果一个(红色)、梨一个(黄色)、(苹果一串(红、黄、绿穿成串)绿色的梨一个、影子水果、透明水果、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看看后面的老师,看看自己的小椅子,再看看王老师,小眼睛看到王老师了吗?(教师手指自己后,指向旁边的大书)

  师:这里有一本大书,名字叫捉迷藏。(教师手指依次指大书上的捉迷藏三个字)

  师:玩过捉迷藏吗?玩过的请举手,捉迷藏怎么玩?(幼儿回答)

  师:有的人要躲起来,不被别人发现,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回答)

  师:找一个隐蔽的地方不出来,全都躲起来,还找得到吗?捉迷藏还需要一个干什么的人?(教师做望远镜状)

  师:要一个躲、一个找,这样的游戏就叫做捉迷藏。

  师:现在已经知道什么叫捉迷藏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这本大书里面谁来和我们捉迷藏了?

  二、基本部分。

  1、看大书,长着大嘴巴的笑脸。

  教师翻书,翻书的时候提醒幼儿要抓着页脚一页一页的翻。翻开第一页后

  提问:这是什么呀?

  幼儿:太阳……

  师:太阳,圆圆的,还像什么?(幼儿回答)

  师:对,大大的笑脸,这个笑脸张着大大的嘴巴,好像有话要对我们说,我们来听听他说什么吧。

  (1)放音乐。(我们是你们的老朋友,苹果、梨、香蕉,我们的影子想和你们玩游戏呢,他们早就在桌子上藏好了,快来找出我们的影子吧。)

  师:它说今天谁来和我们捉迷藏了?(幼儿回答)

  师:今天是苹果、梨、香蕉这三种水果宝宝来和我们玩捉迷藏,但是它们很调皮的,他们把自己藏起来了,只留下了影子在外面,等一会儿,就请你们去找一找他们的影子,到底是苹果、梨还是香蕉,找到的影子贴到哪去呢?教师接着翻书说:这几种水果已经在家里待好了,可是要请你去找他们的什么呀?(幼儿回答)

  师:他们的影子呀就在两边的小桌子上,影子的身上有一张白白的小纸条,(教师去桌子边拿一个影子)等一会儿找的时候,请你把这张白白的小纸条揭下来,就能贴到他们的家里去了,揭下来的小纸条放在哪里?(小筐子)

  师:桌上有小筐,请你把揭下来的纸放在小筐子里,保持桌面的整洁,现在就请你们去找找他们的影子,看看该把他们送到那个家去,行动起来吧!

  (2)幼儿去找水果的影子。

  师:他们看起来都是黑黑的影子嘛,你怎么就一下子知道他是苹果?梨?还是香蕉?谁能告诉我。(幼儿回答)

  师:你刚刚找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形状的?苹果的形状是圆圆的。

  依次找梨、香蕉。让幼儿知道梨的形状是一头小,一头大,香蕉的形状是弯弯的。

  (3)实物验证。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水果宝宝,看他们的形状是不是和你说的一样。(从黑板后面出示苹果)苹果的形状是圆圆的。依次从不同的地方出示梨和香蕉。

  (4)小结。

  师:你们真厉害!根据形状就能找到不同的水果,给自己鼓励一下。

  师: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2、翻书,看笑眯眯的笑脸。

  教师翻书,翻书的时候要抓住页脚轻轻的翻。出示笑脸,这次他的嘴巴跟刚才的一样吗?

  请幼儿学学看,师:这个笑脸笑眯眯的,它会对我们说什么呢?请一个小朋友帮我叮咚一下。(请一个幼儿来到集体前面,在笑脸的脸上按一下。)

  (1)听音乐。(没想到那么那么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我的影子,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刚才找影子好像有点太简单了,难不倒你们,这次他们更调皮了,那难度要加大,如果苹果、梨、香蕉把自己好看的衣服脱下了,他们都躲在这里面(去口袋里拿),它们把自己的衣服都变不见了,看它们都变成什么样子的了,还有颜色吗?翻书,这次请你们来找找它们衣服的颜色,(翻开书,有什么颜色?)

  (2)给水果找颜色。

  教师把口袋里的水果宝宝分别放在两张桌子上,师:像刚才一样,等一会儿请你们找一找它到底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把它送到那个颜色的家里去。

  师:像刚才一样,白白的小纸条放在哪儿?刚才你们表现的就非常好,准备好的话,就开始行动吧!

  (3)教师用实物验证。

  ①用实物验证绿色的梨。

  师:这是谁贴的,绿色的梨?你们看到过绿色的梨吗?(幼儿回答)

  师:有的梨真的是绿色的,可能是它还没有成熟,还有的梨就是绿色的,叫做香梨,你们相不相信王老师的话?教师出示实物绿色的梨,和图上的绿色梨相比较,

  ②小结。

  师:真的是绿色的梨,原来你可能觉得梨师黄的,其实梨也有绿色的,一种水果可能有不一样的颜色。

  ③用实物验证苹果的三种颜色。

  师:苹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你们都看到过什么颜色的苹果?在那里看到过?(幼儿回答)

  师:你们没有看到过,那现在王老师帮苹果搬个家,把苹果搬到黄色块上,说:我看到过黄色的苹果,你看到过吗?在那里看到过?然后再把苹果搬到绿色块上,师:水果店里有各种不同品种的水果,有的水果还会有不一样的颜色,你们信不信?

  师:我就觉得苹果就有红的、黄的、绿的,你们信吗?

  师:我们来看看,我要用事实证明,我把它们请出来。(出示一个筐子)这里住着苹果的一家,咱们敲敲门,请她出来,先出来的是(教师拉出一个红苹果)依次拉出黄苹果,师:还有没有?请幼儿再敲敲门,说:苹果,苹果,快出来,(拉出绿苹果)

  ④小结,原来苹果真的有三种颜色,所以,下次不要先急着下结论说没有,你可以到外面找一找,看一看,说不定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3、看做鬼脸的笑脸。

  原来同一种水果可以有不一样的颜色,这次又没有难倒你们,想不想知道接下来会有一些什么好的事情,请一个幼儿帮忙翻书,师:翻书的时候要抓住页脚轻轻的翻,提问:谁呀,这次她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示范学一学,师:它跟你们玩的高兴了,这次听听他想说什么呢?请一幼儿来叮咚一下。

  (1)听音乐。(你们一会儿就找到了我的衣服颜色了,我还没有玩够呢?有出去了,哈哈,这次你们找不到了吧?)

  (2)具有共同特征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你们有信心找到它们吗?那我们看看这次又躲到哪里去了,教师翻开一点,然后全翻开,这次它们多的更加隐蔽了,只留了一个圆圆的圆圈,一片小小的黄色,还有身体里的一点点,一小部分,这里面都躲着谁呢?

  ① 看圆形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我们先从最上面看好吗?这里面会是什么呢?(幼儿回答)

  师:想一想圆形里可能是谁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依次出示许多都是圆形水果的图片。师小结,原来同一种形状可以有那么多不同品种的水果。

  ② 看黄色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想一想黄色的水果都有哪些?(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依次出示许多都是黄色的水果图片。师小结,同一种颜色的水果原来也会有许多。原来,不一样的水果也可以有同一种颜色,真神奇!

  ③ 有柄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最后一个我觉得难度好像最大,这一根细细长长的会是什么?想一想有柄的水果都有哪些?(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依次出示许多都有柄的水果图片。师小结,原来有柄的水果也有这么多。

  三、结束部分。

  1、翻书,看出示大拇指图片的笑脸。翻开书,出示一个大拇指,师:听听它想说什么呢?

  2、听音乐。(你们眼睛可真厉害,我们只露出一点点还是被你们区分不同的我们了,其实在我们的水果乐园里有更多的水果想跟你们一起玩呢?一起到教室里去看看吧。

  3、小结。师:它夸你们呢,你们真厉害!原来呀,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形状不同,有的身体上面有一些细小的不同,水果宝宝有这么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去发现更多的秘密呀,咱们一起去教室里找找看吧。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阅读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1)

——幼儿园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范本5份

  幼儿园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1

  活动名称:

  捉迷藏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2

  活动目标:

  1、学*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物体的细节特征,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感受参与分类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书一本、影子水果、透明水果、课件、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看看后面的老师,看看自己的小椅子,再看看李老师,小眼睛看到李老师了吗?(教师手指自己后,指向旁边的大书)

  师:这里有一本大书,名字叫捉迷藏。(教师手指依次指大书上的捉迷藏三个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这本大书里面谁来和我们捉迷藏了?

  二、基本部分。

  (一)根据形状分类

  1、看大书,长着大嘴巴的笑脸。

  教师翻书,翻书的时候提醒幼儿要抓着页脚一页一页的翻。翻开第一页后

  提问:这是什么呀?

  幼儿:太阳……

  师:太阳,圆圆的,还像什么?(幼儿回答)

  师:对,大大的笑脸,这个笑脸张着大大的嘴巴,好像有话要对我们说,我们来听听他说什么吧。

  (1)放音乐。(我们是你们的老朋友,苹果、梨、香蕉,我们的影子想和你们玩游戏呢,他们早就在桌子上藏好了,快来找出我们的影子吧。)

  师:它说今天谁来和我们捉迷藏了?(幼儿回答)快找找看,水果宝宝的影子藏在哪里呢?(椅子下)

  师:说说看,你找到的是哪个水果宝宝的影子呀?你怎么知道这个影子是苹果的呢?(幼儿回答)

  师小结:苹果的形状是圆圆的。

  (2)有谁找到梨宝宝的影子?你怎么知道这个影子是苹果的呢?(幼儿回答)

  师小结:梨宝宝上面是小小的,下面大大的。

  (3)有谁找到香蕉宝宝的影子?你怎么知道这个影子是香蕉的呢?(幼儿回答)

  师小结:香蕉宝宝的形状是弯弯的有点像月亮还有点像船。

  2、幼儿去找水果的影子。

  师检查后小结:这次我们是从形状来找到水果宝宝的,我们接着往下看,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捏住书角轻轻翻。

  (二)根据颜色分类

  1、翻书,看笑眯眯的笑脸。

  师:这个笑脸笑眯眯的,它会对我们说什么呢?请一个小朋友帮我叮咚一下。(请一个幼儿来到集体前面,在笑脸的脸上按一下。)

  (1)听音乐。(没想到那么那么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我的影子,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刚才找影子好像有点太简单了,难不倒你们,这次他们更调皮了,那难度要加大,如果苹果、梨、香蕉把自己好看的衣服脱下了,他们都躲在这里面(去口袋里拿),它们把自己的衣服都变不见了,看它们都变成什么样子的了,还有颜色吗?翻书,这次请你们来找找它们衣服的颜色,(翻开书,有什么颜色?)

  (2)给水果找颜色。

  教师把口袋里的水果宝宝分别放在两张桌子上,师:像刚才一样,等一会儿请你们找一找它到底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把它送到那个颜色的家里去。

  (3)教师用实物图片验证。

  ①用实物图片验证绿色的梨。

  师:这是谁贴的,绿色的梨?你们看到过绿色的梨吗?(幼儿回答)

  师:有的梨真的是绿色的,可能是它还没有成熟,还有的梨就是绿色的,叫做香梨,你们相不相信李老师的话?请出我的百宝箱,看看百宝箱里有什么颜色的梨?(播放课件)

  ②小结。

  师:真的是绿色的梨,原来你可能觉得梨师黄的,其实梨也有绿色的,一种水果可能有不一样的颜色。

  ③用实物图片验证苹果的三种颜色。

  师:苹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你们都看到过什么颜色的苹果?在那里看到过?(幼儿回答)

  师:请你把红色的苹果换到绿色的家里,把红色的苹果换到黄色,苹果真的是又有红、又有黄、又有绿吗?请出我的百宝箱,我的百宝箱里有很多苹果,我们一起说出魔语:红苹果红苹果请出来!黄苹果请出来、绿苹果请出来!(播放课件)

  ④小结,原来苹果真的有三种颜色,所以,下次不要先急着下结论说没有,你可以到外面找一找,看一看,说不定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3、看做鬼脸的笑脸。

  原来同一种水果可以有不一样的颜色,这次又没有难倒你们,想不想知道接下来会有一些什么好的事情,请一个幼儿帮忙翻书,师:翻书的时候要抓住页脚轻轻的翻,提问:谁呀,这次她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示范学一学,师:它跟你们玩的高兴了,这次听听他想说什么呢?请一幼儿来叮咚一下。听音乐。(你们一会儿就找到了我的衣服颜色了,我还没有玩够呢?有出去了,哈哈,这次你们找不到了吧?)

  (三)观察有共同特征的水果

  (1)具有共同特征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你们有信心找到它们吗?那我们看看这次又躲到哪里去了,教师翻开一点,然后全翻开,这次它们多的更加隐蔽了,只留了一个圆圆的圆圈,一片小小的黄色,还有身体里的一点点,一小部分,这里面都躲着谁呢?

  ①看圆形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我们先从最上面看好吗?这里面会是什么呢?(幼儿回答)

  师:想一想圆形里可能是谁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依次出示许多都是圆形水果的图片。师小结,原来同一种形状可以有那么多不同品种的水果。

  ②看黄色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想一想黄色的水果都有哪些?(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依次出示许多都是黄色的水果图片。师小结,同一种颜色的水果原来也会有许多。原来,不一样的水果也可以有同一种颜色,真神奇!

  ③有柄的水果都有哪些。

  师:最后一个我觉得难度好像最大,这一根细细长长的会是什么?想一想有柄的水果都有哪些?(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依次出示许多都有柄的水果图片。师小结,原来有柄的水果也有这么多。

  三、结束部分。

  1、翻书,看出示大拇指图片的笑脸。翻开书,出示一个大拇指,师:听听它想说什么呢?

  2、听音乐。(你们眼睛可真厉害,我们只露出一点点还是被你们区分不同的我们了,其实在我们的水果乐园里有更多的水果想跟你们一起玩呢?一起到教室里去看看吧。

  3、小结。师:它夸你们呢,你们真厉害!原来呀,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形状不同,有的身体上面有一些细小的不同,水果宝宝有这么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去发现更多的秘密呀,咱们一起去教室里找找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寻找苹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儿对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活动比较感兴趣,寻找水果影子的环节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找一找的过程中将影子形状与水果形状一一对应,以外形特征为依据区分苹果、梨、香蕉。第二个环节:寻找苹果、梨、香蕉的颜色。中班幼儿在思考问题时缺乏全面性,这一环节让幼儿在为苹果、梨、香蕉寻找颜色的过程中唤醒已有经验,搭建有效的交流*台使他们在充分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第三个环节:寻找躲在门后的水果。这个游戏是在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后进行的,具有挑战性。三扇门中分别出示三种水果的局部,让幼儿通过推理猜测是什么水果,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了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问题:

  一、要不断提高数学活动中的课堂语言艺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上好一堂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幼儿的心弦,吸引幼儿课堂注意力,调动幼儿学*兴趣,引发幼儿联想,丰富幼儿想象,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

  二、开发自身潜能,做创新型教师。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在我们努力培养创新型幼儿的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做一个创新型教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挑战。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培养创新型幼儿的同时,认识到创新型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倡导创新教育,就是要把孩子从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压抑中**出来,恢复他们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性,使其学会自主学*和独立思考,并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学*是创新型老师成长的关键,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就是在学*、从别人的经验中启发和创造自己的做法也是种学*、老师思考和尝试新的探索,即使没有成功也是在学*。创造是艰难的,创造是快乐的,创造更是无止境的。因此,做一个创新性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的观念,我要学会创新性学*,并自觉将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幼儿园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3

  目标预设:

  1、巩固认识6以内数字,探索从小到大排列相邻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2、体验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

  (目标1是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等差关系。目标2是情感目标,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快乐,喜欢数学游戏。)

  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字,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通过感知6以内数字的等差关系,一方面促进了幼儿对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要求幼儿具备相应的思维水*,从而促进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求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观察、探索、经历、体验的机会,积累和丰富感性体验。让幼儿初步理解数量关系,使其成为思维练*的工具。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真实的操作能力,我将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为:谈话――游戏1――游戏2――游戏3――自主操作。逐层递进,挖掘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呀我们要跟数字一起玩这个游戏。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生活中,幼儿也会有捉迷藏的经历,可以鼓励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数字捉迷藏的游戏中去。)

  二、游戏一:瞬间记忆数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黑点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变化记忆的时间,增加游戏难度)

  师:在做游戏之前呀,我们先来练一练本领,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你看到的黑色的点。

  2、增加难度,在4秒快速反应出看到的黑点数。

  3、再次增加难度,在3秒瞬间反应看到的黑点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缘由来自于综艺节目《梦立方》,人们瞬间记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记住出现在眼前一秒钟甚至更短时间的事物。组织幼儿玩这样一个瞬间记忆的游戏,帮助他们逐渐进入寻找数字的状态。锻炼了他们眼力和记忆力,以数黑点来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对数的概念进行巩固。)

  三、游戏二:寻找隐藏数字

  1、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在颜色相*的图片中,寻找隐藏的数字

  师:数字们躲好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原来呀绿色的小圆点中有一些橘黄色的圆点,他们按照这样的路线排列起来的。

  (在色盲卡中有很识别数字的卡片,于是选取了6以内的几个数字色盲卡让幼儿来游戏。这一环节,比较简单,数字在图片中虽然颜色相*,但是只要仔细看,一眼就能够看出。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数字的掌握。)

  四、游戏三:拔萝卜,初步感知数目的等差关系

  1、师:孩子们,你们都听过拔萝卜的故事,对吧,想不想也来玩这个游戏啊?

  师:谁愿意来做那棵大萝卜?

  你来拔,拔呀拔,拔不动,谁愿意来帮助他?

  刚刚有几个人在拔萝卜?又来了,现在有几个人在拔萝卜?拔呀拔,拔不动,我们再请一个,又来了一个,现在有几个?(让孩子来摆数字)

  为什么2后面来了一个,是3呢?原来2和3是好朋友,靠在一起的。

  4放在睡得后面呢?为什么?(以此类推)

  小结:2和1是好朋友,2在后面比1多1个,3和2是好朋友,3在后面比2多1个,从小到大的排列的相邻数字,后面的总是比前的多1。

  2、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共同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师:这个1真淘气,每次它都要来凑热闹。淘气1又要跟数字们玩游戏了,它和1在一起,就变成了2,和2在一起就变成了3,和4在一起就变成了5,和5在一起就变成了6。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幼儿对于6以内数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于是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让幼儿*面直观的初步感受多1的等差关系。通过排序、发现排好的数字之间都相差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等差的概念。)

  五、自主操作:共同验证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你去帮它找到好朋友,做完一张请你把它夹到你的小夹子上,可以邀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好吗!

  (这一环节回归到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操作中进一步验证数目的等差关系,一方面孩子要观察空格中缺少的数字,同时还要找出相应的数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又是一个提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有趣的数字活动的兴趣以及肯定自己的态度。)

  幼儿园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找到记忆小动物位置的方法。

  2.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乐于参与观察和记忆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记忆,找到小动物的位置。

  难点: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操作卡片若干、展示板。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拼图、对对碰等记忆游戏,且能够区分自身的左右。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视频,引出捉迷藏的游戏话题。

  (1)欣赏视频,设疑: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游戏?你做过这个游戏吗?

  (2)有9只小动物朋友,想和我们一起做捉迷藏游戏,设疑:谁想来试一试?

  2.通过出示小动物图片,感知不同的空间方位。

  (1)出示一只小动物图片,设疑:它是谁?它藏在什么位置?幼儿自由表述。

  (2)出示四只小动物图片,设疑:它们分别是谁?狮子的左边藏着谁?狮子的右边藏着谁?老虎藏在什么位置?猪藏在什么位置?幼儿自由表述。

  (3)出示其他的小动物图片,设疑:你知道它是谁吗?狗藏在袋鼠的什么位置?兔子藏在河马的什么位置?犀牛藏在猪的什么位置?绵羊藏在猪的什么位置?。

  3.通过捉迷藏游戏,找到记忆动物位置的方法。

  第一次游戏:根据颜色找出所藏的动物

  (1)一只动物藏起来,设疑:谁藏起来了?为什么是河马?河马是什么颜色?

  (2)出示图片,幼儿自由猜想所藏动物及其所藏的颜色。设疑:又有谁藏起来了?为什么你能猜到是它呢?

  (3)出示图片,设疑:还有谁藏起来了?它可能藏在哪里呢?

  (4)师幼小结:绿色的河马藏在绿叶里,橙色的老虎、袋鼠和绵羊藏在柿子堆里,棕色的狮子和狗藏在咖啡汁里。

  第二次游戏:根据眼睛特征找出所藏的动物

  (1)出示黑夜中的小动物,设疑:天黑了,小动物们都玩累了,该睡觉了,可是它们的小眼睛都睁着。原来小动物们都不想睡觉,你能在黑夜里找到他们,并请他们回家睡觉吗?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袋鼠的上边是谁?兔子的左边是谁?犀牛的右边是谁?老虎的下面是谁?

  (3)师幼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它的眼睛是不同的,我们要懂得爱护自己的眼睛。

  4.通过幼儿实际操作,增强观察力和记忆力。

  (1)出示幼儿操作卡片,设疑:谁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吗?如果可以,请准确地找到他们的位置。

  (2)展示操作卡片,师幼交流、评价。

  活动总结

  1.把捉迷藏的游戏和数学里的“左”、“右”方位有机结合,小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又变换着各种不同的姿态,幼儿立刻喜欢上了这些可爱的动物,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之后的活动中,我可以选取更多地小动物,如12只动物朋友,再和幼儿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层层递进的游戏环节,把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幼儿能观察、记忆小动物的位置,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并清楚地表达。而且,每次游戏,他们猜对了都很兴奋。由易到难的游戏,帮助幼儿感知不同的空间方位,在区分自身左右的原有经验基础上,能够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幼儿园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5

  目标预设:

  1、巩固认识6以内数字,探索从小到大排列相邻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2、体验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

  (目标1是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等差关系。目标2是情感目标,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快乐,喜欢数学游戏。)

  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字,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通过感知6以内数字的等差关系,一方面促进了幼儿对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要求幼儿具备相应的思维水*,从而促进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求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观察、探索、经历、体验的机会,积累和丰富感性体验。让幼儿初步理解数量关系,使其成为思维练*的工具。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真实的操作能力,我将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为:谈话——游戏1——游戏2——游戏3——自主操作。逐层递进,挖掘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呀我们要跟数字一起玩这个游戏。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生活中,幼儿也会有捉迷藏的经历,可以鼓励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数字捉迷藏的游戏中去。)

  二、游戏一:瞬间记忆数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黑点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变化记忆的时间,增加游戏难度)

  师:在做游戏之前呀,我们先来练一练本领,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你看到的黑色的点。

  2、增加难度,在4秒快速反应出看到的黑点数。

  3、再次增加难度,在3秒瞬间反应看到的黑点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缘由来自于综艺节目《梦立方》,人们瞬间记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记住出现在眼前一秒钟甚至更短时间的事物。组织幼儿玩这样一个瞬间记忆的游戏,帮助他们逐渐进入寻找数字的状态。锻炼了他们眼力和记忆力,以数黑点来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对数的概念进行巩固。)

  三、游戏二:寻找隐藏数字

  1、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在颜色相*的图片中,寻找隐藏的数字

  师:数字们躲好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原来呀绿色的小圆点中有一些橘黄色的圆点,他们按照这样的路线排列起来的。

  (在色盲卡中有很识别数字的卡片,于是选取了6以内的几个数字色盲卡让幼儿来游戏。这一环节,比较简单,数字在图片中虽然颜色相*,但是只要仔细看,一眼就能够看出。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数字的掌握。)

  四、游戏三:拔萝卜,初步感知数目的等差关系

  1、师:孩子们,你们都听过拔萝卜的故事,对吧,想不想也来玩这个游戏啊?

  师:谁愿意来做那棵大萝卜?

  你来拔,拔呀拔,拔不动,谁愿意来帮助他?

  刚刚有几个人在拔萝卜?又来了,现在有几个人在拔萝卜?拔呀拔,拔不动,我们再请一个,又来了一个,现在有几个?(让孩子来摆数字)

  为什么2后面来了一个,是3呢?原来2和3是好朋友,靠在一起的。

  4放在睡得后面呢?为什么?(以此类推)

  小结:2和1是好朋友,2在后面比1多1个,3和2是好朋友,3在后面比2多1个,从小到大的排列的相邻数字,后面的总是比前的多1。

  2、演示白板:引导幼儿共同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

  师:这个1真淘气,每次它都要来凑热闹。淘气1又要跟数字们玩游戏了,它和1在一起,就变成了2,和2在一起就变成了3,和4在一起就变成了5,和5在一起就变成了6。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幼儿对于6以内数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于是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让幼儿*面直观的初步感受多1的等差关系。通过排序、发现排好的数字之间都相差1,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等差的概念。)

  五、自主操作:共同验证数目之间的等差关系。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你去帮它找到好朋友,做完一张请你把它夹到你的小夹子上,可以邀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好吗!

  (这一环节回归到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操作中进一步验证数目的等差关系,一方面孩子要观察空格中缺少的数字,同时还要找出相应的数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又是一个提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有趣的数字活动的兴趣以及肯定自己的态度。)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2)

——大班数学捉迷藏教案(五)份

  大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1

  教学目标:

  1、对数字有兴趣,能够比较正确地表达数字的方位。

  2、愿意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讨论,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准备:

  ppt课件、1-10数字卡片、数字图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

  2、小结: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二、寻找图画中的'数字

  1、那如果数字藏到了图画中,你们还能找到吗?和你的朋友一起试试吧!

  2、幼儿每人一张图画,和同伴一起交流、寻找。

  3、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

  4、小结: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1、数字藏在图画里,你们也能找到,如果再藏到别的地方去,你们觉得能找出来吗?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数字又跑到哪儿去了呢?(继续出示PPt表格)

  2、尝试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

  (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小结:横过来的是行,竖过来的是列。

  3、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四、推理判断

  1、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一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

  2、小结:告知方位,一行一行寻找,相互配合,就能猜到。

  五、延伸

  出示第二张,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

  大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2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2、提高孩子对数字方位的浅显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兔子图片、数字表格、1-10数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公交车)(电影厅门上的门牌号)

  二、找图画数字1、找出图画中藏着的数字,两个小朋友一组,增强合作意识,找出数字后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1、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2、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3、数字游戏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两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总结寻找数字的方法。

  4、每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猜数字游戏。

  四、出示幻灯片4,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退场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大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大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找到记忆小动物位置的方法。

  2.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乐于参与观察和记忆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记忆,找到小动物的位置。

  难点: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操作卡片若干、展示板。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拼图、对对碰等记忆游戏,且能够区分自身的左右。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视频,引出捉迷藏的游戏话题。

  (1)欣赏视频,设疑: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游戏?你做过这个游戏吗?

  (2)有9只小动物朋友,想和我们一起做捉迷藏游戏,设疑:谁想来试一试?

  2.通过出示小动物图片,感知不同的空间方位。

  (1)出示一只小动物图片,设疑:它是谁?它藏在什么位置?幼儿自由表述。

  (2)出示四只小动物图片,设疑:它们分别是谁?狮子的左边藏着谁?狮子的右边藏着谁?老虎藏在什么位置?猪藏在什么位置?幼儿自由表述。

  (3)出示其他的小动物图片,设疑:你知道它是谁吗?狗藏在袋鼠的什么位置?兔子藏在河马的什么位置?犀牛藏在猪的什么位置?绵羊藏在猪的什么位置?。

  3.通过捉迷藏游戏,找到记忆动物位置的方法。

  第一次游戏:根据颜色找出所藏的`动物

  (1)一只动物藏起来,设疑:谁藏起来了?为什么是河马?河马是什么颜色?

  (2)出示图片,幼儿自由猜想所藏动物及其所藏的颜色。设疑:又有谁藏起来了?为什么你能猜到是它呢?

  (3)出示图片,设疑:还有谁藏起来了?它可能藏在哪里呢?

  (4)师幼小结:绿色的河马藏在绿叶里,橙色的老虎、袋鼠和绵羊藏在柿子堆里,棕色的狮子和狗藏在咖啡汁里。

  第二次游戏:根据眼睛特征找出所藏的动物

  (1)出示黑夜中的小动物,设疑:天黑了,小动物们都玩累了,该睡觉了,可是它们的小眼睛都睁着。原来小动物们都不想睡觉,你能在黑夜里找到他们,并请他们回家睡觉吗?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袋鼠的上边是谁?兔子的左边是谁?犀牛的右边是谁?老虎的下面是谁?

  (3)师幼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它的眼睛是不同的,我们要懂得爱护自己的眼睛。

  4.通过幼儿实际操作,增强观察力和记忆力。

  (1)出示幼儿操作卡片,设疑:谁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吗?如果可以,请准确地找到他们的位置。

  (2)展示操作卡片,师幼交流、评价。

  活动总结

  1.把捉迷藏的游戏和数学里的“左”、“右”方位有机结合,小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又变换着各种不同的姿态,幼儿立刻喜欢上了这些可爱的动物,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之后的活动中,我可以选取更多地小动物,如12只动物朋友,再和幼儿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层层递进的游戏环节,把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幼儿能观察、记忆小动物的位置,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并清楚地表达。而且,每次游戏,他们猜对了都很兴奋。由易到难的游戏,帮助幼儿感知不同的空间方位,在区分自身左右的原有经验基础上,能够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大班数学捉迷藏教案 5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2、提高孩子对数字方位的浅显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兔子图片、数字表格、1-10数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公交车)(电影厅门上的门牌号)

  二、找图画数字1、找出图画中藏着的数字,两个小朋友一组,增强合作意识,找出数字后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1、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2、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3、数字游戏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两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总结寻找数字的方法。

  4、每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猜数字游戏。

  四、出示幻灯片4,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退场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3)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教案通用5篇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教案 1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2、提高孩子对数字方位的浅显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兔子图片、数字表格、1-10数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公交车)(电影厅门上的门牌号)

  二、找图画数字1、找出图画中藏着的数字,两个小朋友一组,增强合作意识,找出数字后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1、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2、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3、数字游戏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两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总结寻找数字的方法。

  4、每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猜数字游戏。

  四、出示幻灯片4,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退场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教案 2

  教学目标:

  1、对数字有兴趣,能够比较正确地表达数字的方位。

  2、愿意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讨论,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准备:

  ppt课件、1-10数字卡片、数字图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

  2、小结: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二、寻找图画中的数字

  1、那如果数字藏到了图画中,你们还能找到吗?和你的朋友一起试试吧!

  2、幼儿每人一张图画,和同伴一起交流、寻找。

  3、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

  4、小结: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1、数字藏在图画里,你们也能找到,如果再藏到别的地方去,你们觉得能找出来吗?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数字又跑到哪儿去了呢?(继续出示PPt表格)

  2、尝试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

  (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小结:横过来的是行,竖过来的是列。

  3、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四、推理判断

  1、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一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

  2、小结:告知方位,一行一行寻找,相互配合,就能猜到。

  五、延伸

  出示第二张,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教案 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数序经验,在游戏中探索推理、判断的方法。

  2、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关数序的经验。

  2、物质准备:1-20数字卡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找座位(用排除的方法)参加游戏的孩子戴上数字帽子,只能看别人帽子上的数字,不能看自己帽子上的数字。

  看到数字不能说出来,观众不要提醒。

  1、猜6个数字找到和自己帽子上的数字相同的椅子并坐下来。

  提示:帽子上的数字是1-6。

  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用到的方法。

  幼儿小结:记住自己一共有几个数字,排除看到的,剩下的就是自己头上的数字了。

  2、第二次猜6个数字提示:帽子上最小的数字是3,其余的一个比一个大一,请你们从这里开始从小到大坐下来。

  请帽子是3的幼儿交流方法。

  为什么3先坐下来?什么叫从小到大坐?

  3、12人一起游戏提示:你们头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大一,请你们从这开始从大到小坐下来。

  你为什么坐在这里?你猜自己头上的数字是几?你怎么知道的呢?这和6个人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二、猜数字接下来你们两个两个一组,一个人头上戴着帽子,这个人可以问你的队友头上的数字,你的队友只能回答大了或者小了。看看哪一对先猜中。

  1、猜1-15请最快的一组交流。

  请最慢的一组示范,一起找找出现的问题。

  什么叫大了小了?

  幼儿寻找加快速度的方法,数字可以怎么问。

  2、猜1-20有没有用到刚刚的好方法?

  请最快的一组交流。

  三、猜老师心中的数字想在老师心里有一个数字是1-20中的,你们可以问我问题,但我只会点头摇头。

  幼儿提问(是1吗?是2吗?)你们刚刚用了这么多问题才猜出我心中的数字,请你们讨论一下,能不能问很少的问题,就知道我心里想的是几?

  幼儿再次提问。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教案 4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 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 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教案 5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 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 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4)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菁华3篇)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1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能用完整的句式来表达。

  2.通过理解故事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3.在活动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教学PPT、视频“神奇的变色龙”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好奇心

  1.体验捉迷藏的游戏玩法

  (1)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谁来说一说是怎么玩的?

  (2)小结:捉迷藏就是要有人躲起来,其他人蒙起眼睛找的。

  (3)请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封面,引出故事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它是谁?(出示封面)

  (2)这是一头特别的大象,它和我们*时看到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3)小结:这是一头花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艾玛。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名字叫《艾玛捉迷藏》。

  二、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1:

  (1)看看艾玛是和谁玩捉迷藏的?它们谁是找的?谁是躲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出示PPT2:

  (1)小鸟来到小树林,这里可能藏着艾玛噢!你们发现它在哪儿了吗?

  (2)小鸟为什么会把太阳伞看成是艾玛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太阳伞身上的图案和艾玛很相似。)

  3.出示PPT3:

  (1)小鸟继续找呀找,来到了灌木丛,这里会藏着艾玛吗?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4.出示PPT4:

  (1)小鸟继续往前飞,来到了小山坡,仔细看看艾玛在这里吗?它在哪儿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能根据艾玛身上的图案观察到艾玛可能躲在那里。)

  5.出示PPT5:

  (1)在这个地方藏着艾玛噢!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6.出示PPT6:

  (1)艾玛的好朋友也想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它的好朋友有谁?

  7.出示PPT7图片:

  (1)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大家快点来把它们找出来。你们找找看,它们藏在哪里?

  (2)为什么它们要躲在那里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动物们可以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

  三、了解其他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1.出示PPT(8—10)

  (1)你发现了什么动物?你们认识它吗?它们藏在哪里?

  (2)小结:在我们自然世界里有很多动物它们为了保护自己都会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这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活动延伸:

  师:在自然界还有许多小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他们分别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下次再来告诉你的同伴,好吗?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歌,感受优美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认识各种颜色,以及自然界中与之对应的物体。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理解诗中“静悄悄”的意思,并学会“静悄悄”躲藏。

  4.尝试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5.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活动重点

  1.欣赏诗歌,感受优美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理解诗中“静悄悄”的意思,并学会“静悄悄”躲藏。

  活动难点

  尝试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活动课件。

  (2)红、黄、蓝、白、绿标记多个。

  (3)环境创设:用不同颜色的栅栏布置“红、黄、蓝、白、绿”五个区域。

  2.幼儿准备

  让家长提前带幼儿郊游一次。郊游的时候,提醒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静听朗诵,进入情境

  教师配乐有感情轻轻朗诵诗歌,幼儿安静倾听。

  (二)初步欣赏,理解内容

  1.教师有感情朗诵,幼儿安静地听。

  2.提问:太阳和谁在捉迷藏?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说)

  3.师再次有感情朗诵,幼儿安静听。

  4.说说你觉得最感兴趣的地方。;.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5.配合课件逐句欣赏、理解。(重点理解:颜色都躲到哪里了。)

  6.师幼合作,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诵。

  (三)再次欣赏,理解“静悄悄”

  1.师配乐朗诵,幼儿欣赏。

  2.提问:颜色们怎么躲的?(静悄悄)

  3.提问:什么时候“静悄悄”?(幼儿说)

  4.幼儿活动:学学颜色们“静悄悄”地躲起来。(要求一点声音也没有。)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1.红色除了躲在枫叶里,还会躲在哪里?蓝色除了躲在天空里,还会躲在哪里?……(幼儿自由大胆说。)

  2.集体跟诵,可尝试仿编造句。

  (五)游戏活动,提高应用

  组织游戏“捉迷藏”。

  1.说规则。(师扮演太阳,幼扮演颜色。)

  (1)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并说说自己是什么颜色?将颜色的标记挂在胸前。

  (2)静悄悄躲到相应的颜色区域。

  (3)老师问时,要回答“我是**色,我躲在**里”。

  2.开始游戏。

  3.师边配乐朗诵,边找颜色。

  4.躲好后,师问:“**宝宝,你在哪里呀?”幼答:“我在**里。”

  (六)活动延伸

  用你的小巧手,画出藏在不同东西里面的颜色宝宝。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3

  活动目标:

  ⒈认识颜色与相应事物之间的关系。

  ⒉感受诗歌中游戏的意味。

  ⒊能大胆想象,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挂图第六号

  ⒉材料包:树叶、小草、菊花、白云、天空、玫瑰等图案以及相应的色块(绿、黄、白、蓝、红)。

  ⒊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我们喜欢捉迷藏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迷藏吗?”(幼:喜欢)

  师:“那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幼:躲起来)

  师:“那怎么躲起来才不容易被发现呢?”(幼:要躲的快,躲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二、颜色喜欢躲哪里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它也很喜欢玩捉迷藏,是谁呢?”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师:“太阳公公也喜欢玩捉迷藏,那它喜欢和谁一起玩呢?”“我们来听听下面的散文诗就知道了。”

  教师用神秘的口吻朗诵一遍散文诗,同时播放音乐和图片。

  师:“太阳公公和谁在玩捉迷藏啊?”(幼:颜色宝宝)

  师:“那分别有哪些颜色宝宝?我请个小朋友来说说。”老师依次按顺序出示各种颜色图片。

  师:“我们来看看绿颜色宝宝躲在哪里?”(幼:树叶、小草)

  师:“为什么要躲在树叶和小草上?”(幼: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不容易被发现)

  师:“黄颜色宝宝躲在哪里?”请幼儿完整的说一说这句话。“为什么要躲在菊花上?”(幼:菊花能保护黄颜色,一样的颜色。)

  师:“白色呢?”(幼:云朵里)“请你完整的说一说什么色躲在什么里”请幼儿一起说。

  师:“蓝色躲在哪?”“那他为什么不能躲在菊花里呢?”

  师:“最后红色躲在哪?”“它除了能躲在玫瑰里还能躲在哪?”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简笔画。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把他们找出来了,那它们除了可以躲在这些地方以外还可以躲在哪里呢?”“你们能不能从新找个地方让它们躲?”

  教师请幼儿说说这些颜色分别还可以躲在哪不容易被发现,并用简笔画把幼儿说的画下来。

  师:“刚刚你们都给它们从新找到了躲的地方,那我们来看看太阳公公还能不能找到它们了。”

  教师念前后两段,幼儿朗诵仿编的段落。

  三、与颜色捉迷藏

  师:“那我们也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吧,每个小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圆圈,什么颜色的圆圈就表示你是什么颜色的宝宝。五张桌子上分别放了五个不同颜色的房子,等会我们小朋友要躲到你想躲的房子旁边,躲之前要想一想你是什么颜色的宝宝应该躲到怎么样的房子里,才能不被发现。”“好,现在等老师念到“静悄悄的,躲在里面,”你们在开始躲。”

  老师让个别幼儿说说你是什么躲到了什么样的房子里。

  教师总结。师:“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的椅子上,我们刚刚玩捉迷藏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好,他找了和自己颜色一样的房子,老师找都找不到他。有的小朋友找了和自己不一样颜色的房子,老师一看就看到他了。”

  四、活动延伸

  师:“今天玩的开心吗?下次我们也可以去外面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5)

——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 (菁华3篇)

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1

  教材简介:

  秋天的草地上,狗、老虎、河马、斑马、袋鼠、狮子、兔子……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朋友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简洁而略带夸张的动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每一种动物的典型特征。作者对绘本的很多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每次翻页都是让孩子来猜猜“谁藏起来了?”、 “谁转过身去了?”……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手工画令人赞叹。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变换着各种不同姿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其中的9个动物,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孩子们不仅认识可爱的动物,并且在一次次的“捉迷藏”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对各种动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也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目标预设: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达。

  2、引导幼儿通过纵横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说出动物的具**置,培养幼儿空间概念。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感知序列。

  难点:利用纵横坐标感知空间概念。

  设计理念:教学游戏化。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本教材是一本绘本,通过憨态可掬的动物形象以及巧妙的躲藏方式,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但是,如果单纯观察动物的特征对中班孩子来说过于简单,于是我利用绘本中动物的形象和内容特点,设计“捉迷藏”的游戏,把有一定抽象概念的空间方位寓于其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了解并掌握动物所在房间的方位,根据纵横序列说出房间号,并和动物相对应。利用纵横序列说出方位对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游戏,使抽象变为具象,利于幼儿接受。

  设计思路:

  认识动物——感知横向序数——通过动物身体特征找出动物——游戏中认知纵向和横向序列——根据纵横序列感知“房间”号——游戏中找出相应房间躲藏的动物——幼儿体验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动物们也排着队来了,瞧,来了几个动物?你能说说它们是谁吗?(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2、小动物排成几排?(2排),我们用数字来表示。

  3、小动物要和你们玩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说出一个动物和别的动物不一样的地方,让别的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4、用例如“头上有花的小动物是谁?”这样的话来说。

  二、游戏一

  1、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

  2、小动物们躲起来了,小朋友闭上眼睛。哎,谁躲起来了?你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看出来。

  三、通过纵横序列认识房间号

  1、小动物们在草地上玩得真开心,现在它们还想到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课件)看,小动物的家有几层?(三层)最高的是几楼?最低的是几楼?中间呢?(在白板上写出楼层号)看,一楼有几个房间?哪间是第一间?(老师写上房间号)

  3、我们把1楼的第一个房间叫做101,前面的1表示什么?后面的1表示什么?那1楼的第二个房间叫几零几?第三个房间呢?

  2楼的第一个房间叫什么?第二个房间是几零几?第三个呢?谁能说出3楼的房间号?

  4、现在我们来做个“我说动物你说房间号”的游戏,反之,我说房间号,你说动物。

  四、游戏二

  1、现在,动物们要继续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谁躲起来了?(河马)你是怎么知道的?河马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河马住在哪个房间?你能用“几零几的谁藏起来了”这样的话来说吗?

  2、一个动物藏起来你能找到,多藏几个你能找出来吗?

  3、这次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住在几零几房间?

  4、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找出来。

  5、这次小动物是怎么躲的?它的身体怎么样了?(小猪转过身来了)哦,原来是让我们找转过身来的动物。几零几的小猪转过身来了?

  6、看,这次有几个动物转过身来了?(3个)它们是谁?谁能用“几零几的谁转过身来了”来说?老虎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知道是狮子?它是狮子爸爸还是妈妈?

  7、小朋友们眼睛真亮,都能找到躲起来的小动物。如果动物再多躲几个你还能找到吗?那躲几个你能找到?全都躲起来你能找到吗?

  8、(出示课件)几个躲起来了?你还知道它们是谁吗?河马在哪儿?犀牛呢?301会是谁?你还记得哪个动物的位置?

  五、幼儿操作

  1、这儿也有楼房,还有9个动物的图片,请你把动物送回它们的房间好吗?

  2、结合课件评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都回到自己房间了吗?(检查操作结果)啊,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谢谢你们。

  六、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玩了捉迷藏的游戏,老师的书上还有好多动物在玩捉迷藏呢,走,和老师一起去找找吧。

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2

  活动目标:

  1、在对比欣赏和用身体动作表现的基础上,感受线条的长短、方向、粗细、曲直等不同性质,进一步认识直线、曲线。

  2、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地用身体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线条特征较明显的纸盒、布艺等摆放在活动室周围。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简单回忆已有的线条经验。

  1、教师:你认识哪些线条?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线条?

  (二)创设游戏情境“结伴找线”。

  1、教师:找一找,你在哪里发现了线条?有几种不同的线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三)集体分享经验。

  1、教师:你找到了什么线条?像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2、教师小结:有的线条是直直的,叫直线;有的线条是弯弯的,叫曲线;有的线条长,有的.线条短;有的线条粗,有的线条细(线条的长短和粗细都是相对的,应该比较着说);有的线条是水*的,有的线条是垂直的,有的线条是倾斜的。每一种线条给我们的感觉都不一样,有的很柔和,有的很僵硬,有的感觉很*静,有的又感觉要倒了。(适时地帮助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玩游戏“百变的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线条。

  1、教师:你会用身体的哪里来表现线条?

  2、教师: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百变的线”,我说到线的名字,你们就表演出来。

  3、教师:找一个朋友,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请你们商量谁先表演,等会儿交换。

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3

  活动目标:

  1、在对比欣赏和用身体动作表现的基础上,感受线条的长短、方向、粗细、曲直等不同性质,进一步认识直线、曲线。

  2、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地用身体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线条特征较明显的纸盒、布艺等摆放在活动室周围。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简单回忆已有的线条经验。

  1、教师:你认识哪些线条?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线条?

  (二)创设游戏情境“结伴找线”。

  1、教师:找一找,你在哪里发现了线条?有几种不同的线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三)集体分享经验。

  1、教师:你找到了什么线条?像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2、教师小结:有的线条是直直的,叫直线;有的线条是弯弯的.,叫曲线;有的线条长,有的线条短;有的线条粗,有的线条细(线条的长短和粗细都是相对的,应该比较着说);有的线条是水*的,有的线条是垂直的,有的线条是倾斜的。每一种线条给我们的感觉都不一样,有的很柔和,有的很僵硬,有的感觉很*静,有的又感觉要倒了。(适时地帮助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玩游戏“百变的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线条。

  1、教师:你会用身体的哪里来表现线条?

  2、教师: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百变的线”,我说到线的名字,你们就表演出来。

  3、教师:找一个朋友,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请你们商量谁先表演,等会儿交换。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6)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菁华3篇)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1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能用完整的句式来表达。

  2.通过理解故事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3.在活动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教学PPT、视频“神奇的变色龙”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好奇心

  1.体验捉迷藏的游戏玩法

  (1)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谁来说一说是怎么玩的?

  (2)小结:捉迷藏就是要有人躲起来,其他人蒙起眼睛找的。

  (3)请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封面,引出故事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它是谁?(出示封面)

  (2)这是一头特别的大象,它和我们*时看到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3)小结:这是一头花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艾玛。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名字叫《艾玛捉迷藏》。

  二、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1:

  (1)看看艾玛是和谁玩捉迷藏的?它们谁是找的?谁是躲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出示PPT2:

  (1)小鸟来到小树林,这里可能藏着艾玛噢!你们发现它在哪儿了吗?

  (2)小鸟为什么会把太阳伞看成是艾玛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太阳伞身上的图案和艾玛很相似。)

  3.出示PPT3:

  (1)小鸟继续找呀找,来到了灌木丛,这里会藏着艾玛吗?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4.出示PPT4:

  (1)小鸟继续往前飞,来到了小山坡,仔细看看艾玛在这里吗?它在哪儿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能根据艾玛身上的图案观察到艾玛可能躲在那里。)

  5.出示PPT5:

  (1)在这个地方藏着艾玛噢!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6.出示PPT6:

  (1)艾玛的好朋友也想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它的好朋友有谁?

  7.出示PPT7图片:

  (1)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大家快点来把它们找出来。你们找找看,它们藏在哪里?

  (2)为什么它们要躲在那里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动物们可以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

  三、了解其他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1.出示PPT(8—10)

  (1)你发现了什么动物?你们认识它吗?它们藏在哪里?

  (2)小结:在我们自然世界里有很多动物它们为了保护自己都会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这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活动延伸:

  师:在自然界还有许多小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他们分别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下次再来告诉你的同伴,好吗?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歌,感受优美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认识各种颜色,以及自然界中与之对应的物体。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理解诗中“静悄悄”的意思,并学会“静悄悄”躲藏。

  4.尝试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5.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活动重点

  1.欣赏诗歌,感受优美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理解诗中“静悄悄”的意思,并学会“静悄悄”躲藏。

  活动难点

  尝试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活动课件。

  (2)红、黄、蓝、白、绿标记多个。

  (3)环境创设:用不同颜色的栅栏布置“红、黄、蓝、白、绿”五个区域。

  2.幼儿准备

  让家长提前带幼儿郊游一次。郊游的时候,提醒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静听朗诵,进入情境

  教师配乐有感情轻轻朗诵诗歌,幼儿安静倾听。

  (二)初步欣赏,理解内容

  1.教师有感情朗诵,幼儿安静地听。

  2.提问:太阳和谁在捉迷藏?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说)

  3.师再次有感情朗诵,幼儿安静听。

  4.说说你觉得最感兴趣的地方。;.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5.配合课件逐句欣赏、理解。(重点理解:颜色都躲到哪里了。)

  6.师幼合作,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诵。

  (三)再次欣赏,理解“静悄悄”

  1.师配乐朗诵,幼儿欣赏。

  2.提问:颜色们怎么躲的?(静悄悄)

  3.提问:什么时候“静悄悄”?(幼儿说)

  4.幼儿活动:学学颜色们“静悄悄”地躲起来。(要求一点声音也没有。)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1.红色除了躲在枫叶里,还会躲在哪里?蓝色除了躲在天空里,还会躲在哪里?……(幼儿自由大胆说。)

  2.集体跟诵,可尝试仿编造句。

  (五)游戏活动,提高应用

  组织游戏“捉迷藏”。

  1.说规则。(师扮演太阳,幼扮演颜色。)

  (1)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并说说自己是什么颜色?将颜色的标记挂在胸前。

  (2)静悄悄躲到相应的颜色区域。

  (3)老师问时,要回答“我是**色,我躲在**里”。

  2.开始游戏。

  3.师边配乐朗诵,边找颜色。

  4.躲好后,师问:“**宝宝,你在哪里呀?”幼答:“我在**里。”

  (六)活动延伸

  用你的小巧手,画出藏在不同东西里面的颜色宝宝。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3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学*词:静悄悄。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学*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创编,感受仿编诗歌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理解散文诗,感受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散文诗的不同发展。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丰富的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红、黄、绿、紫、橙颜色标记每人一个。布置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等场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诗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活动难点:

  运用“××躲在××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也喜欢玩,太阳公公会和哪些颜色宝宝玩这个游戏呢?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一)欣赏散文第一段。

  1.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是怎么玩的呢?(播放ppt1—4)

  2.他们是怎么玩的?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感觉?请你试一试。谁知道“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呀?(晚上)

  颜色宝宝们是怎么躲起来的?(理解词:静悄悄)

  为什么要“静悄悄”地躲起来呢?

  (二)欣赏散文第二段。

  1.颜色宝宝们已经静悄悄地躲好了,你们知道他们都躲在哪里吗?(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2.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猜对了吗?(播放ppt5—8)

  3.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学*用“××躲在××里”的句式回答)

  4.为什么××颜色要躲在××里?

  (三)欣赏散文第三段。

  1.颜色宝宝们都藏得好好的,太阳公公会找到它们吗?(播放ppt9—10)

  2.是谁把太阳的手帕解开了?太阳公公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白天)

  3.师小结:晚上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到了白天什么都看见了,太阳公公一下子就把颜色宝宝们都找到了。

  (四)完整欣赏散文诗。

  1.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2.这是一首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散文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3.你们想不想也来说一遍?(幼儿跟随老师朗诵散文一遍)

  4.师小结:这首散文诗真好听,把太阳和黑夜说成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和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了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真有趣。

  三、游戏情境,尝试仿编。

  (一)尝试仿编。

  1.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和颜色宝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这次有哪些颜色宝宝来玩呢?(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用“××躲在××里”的句式说一说,老师用简笔画的方式记下来。

  3.我们把这么多好听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里来念念吧!(把幼儿仿编的内容放到散文中集体朗诵一遍)

  (二)游戏“捉迷藏”

  1.师:现在我来当太阳公公,你们做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宝宝,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颜色,游戏时要躲到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这五个场景中,而且要静悄悄地去躲,想一想躲到哪里才不会被“太阳公公”发现。

  2.开始游戏:教师蒙上眼睛说:1、2、3、4、5,幼儿躲起来,教师找,找到后问:“X颜色宝宝躲在哪里?”幼儿答:“X颜色宝宝躲在XX里!”

  四、结束。

  其实大自然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颜色呢,他们会躲到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教学反思:

  《捉迷藏》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宝宝来躲的捉迷藏的全过程。内容贴*幼儿的生活又不发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入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的热情,很适合中班孩子欣赏、学*。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散文诗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了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并采用游戏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其发散性思维。


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5篇)(扩展7)

——《捉迷藏》中班教案 (菁华6篇)

《捉迷藏》中班教案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动物保护色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会问:"小动物遇到敌人怎么办""小蝴蝶会保护自己吗"……但自然界中具有保护色功能的动物离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我们这些小城镇的幼儿更是如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借助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儿喜爱的"捉迷藏"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理解动物的保护色,探索动物保护色的奥秘;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满足好奇,学会观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学会发现问题。

  3、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共享游戏的快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一段、电子白板。

  2、两人合用一张动物图片,上面有蜘蛛、蝗虫、枯叶蝶、螳螂、青蛙、狮子、北极熊、螃蟹、猫头鹰等。

  活动重难点

  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将"引导幼儿知道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课件的形式给幼儿直观、形象的展示;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运用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小动物所在位置,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与接受。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导入

  1、图一: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说艾玛的外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艾玛长得什么样?艾玛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描述艾玛躲藏的位置,教师演示课件。

  3、图三:请幼儿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玛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师演示课件。

  4、引导幼儿说出艾玛在图二、图三中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提问: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

  6、小结:艾玛非常聪明,它躲的地方与它身上的花纹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容易找到它。

  (评析:以绘本故事《艾玛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幼儿与艾玛进行了两次捉迷藏游戏之后提问:"我们怎么会把那么多东西当成是艾玛?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引导幼儿思考、小结,获得初步的印象,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二、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

  1、拿出动物图片,幼儿两两合作找出其中隐藏的动物,用笔圈出来。

  师:艾玛的朋友也来捉迷藏了,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动物身上贴上标记。

  2、请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的动物:青蛙、蝗虫、螳螂;链接的动物:狮子、北极熊;使用放大镜的动物:螃蟹;使用聚光灯的动物:猫头鹰;使用动画演示的动物:枯叶蝶、蜘蛛。

  4、讨论: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藏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5、教师总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的保护色,以此来隐蔽自己。有了这种独特的保护色,敌人就不容易找到它们,就能保护它们的安全。

  (评析:此环节采取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幼儿合作观察,找出隐藏在图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动物,并做上相应的标记。然后,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特殊功能,采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进行重点演示与验证。并追随幼儿的回答,点击和标注相应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枯叶蝶、蜘蛛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知道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新经验。)

  三、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

  1、师:刚才这些动物朋友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能变好多种颜色,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视频"变色龙"。观看过程中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这次它会变成什么颜色?

  2、师:变色龙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到花丛中找找吧。看一看你找的变色龙藏在什么颜色的花朵里,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意愿涂色,让变色龙变一变,变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应颜色的花丛中。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观看前这样过渡:"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生存,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的保护色,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它的保护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变色龙。"观看时进行暂停并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看变色龙保护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引发幼儿分享交流的欲望,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经验。接着让幼儿找出藏在花丛中的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花的颜色用蜡笔给变色龙涂上相应的颜色,如在红花中找到的变色龙就要涂上红颜色。在找一找、变一变、说一说变色龙色彩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动物保护色的认识。)

  四、生活链接,在运甩中拓展

  1、师: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2、出示课件后提问:他是谁?你认识这种衣服吗?*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

  3、教师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先进地利用了保护色,*叔叔穿上各种色彩的迷彩服,在战场上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评析:本环节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人类根据动物保护色而进行的一些发明与研究,根据幼儿的讨论,展示*迷彩服、*、战斗机等,将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延伸,使幼儿了解人类是如何自我保护的,真正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五、自主选择,在游戏中巩固师:你们想不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幼儿园草地、红色滑梯、黄色花丛、蓝色墙壁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想一想适合躲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然后一起到室外去玩捉迷藏游戏。

  (评析:最后,出示草地、花丛、玩具、墙壁等四种不同颜色的游戏区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躲在相应的游戏环境中,自主玩捉迷藏的游戏。此环节与活动开始部分相呼应,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捉迷藏》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 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学*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录音;小记录表6张;小昆虫4只为一组共6组;保护色前期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怎么玩?(一个人抓,其余人躲)

  2. 有一些昆虫想和你们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认识他们吗?

  3. 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认识昆虫。(蝴蝶、瓢虫、蚱蜢、知了、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节)

  二、基础部分

  (一)昆虫捉迷藏

  ⒈你们现在都认识了这些昆虫,那让我们来找一找吧!

  ⒉找昆虫

  ⑴(出示图二)谁躲在了这里?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什么事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⑵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木枝节)

  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

  总结:原来木枝节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⑶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枯叶蝶)

  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

  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⒊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⒋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纺织娘、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的地方)

  (二)帮助昆虫藏一藏

  ⒈还有一些昆虫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帮它们藏一藏好吗?

  介绍操作方法:我在后面桌子上分别放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些小昆虫,待会每张桌子坐四个小朋友,然后这四个小朋友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一起合作帮这些小昆虫找一找最合适它们的隐藏地方。操作前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记录表:这一栏表示什么?(隐藏的地方)那么另外一栏就请你贴上隐藏在这的昆虫。昆虫后面我贴了双面胶,待会把双面胶拨下来后请你放在盒子里就行了。行动!

  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⒊评价:谁来介绍一下?这是谁?为什么躲在这里?能不能躲在其他地方?为什么?(颜色相*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躲藏)

  总结:原来,你们都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帮小昆虫们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的。

  三、本领迁移

  ⒈(过度)其实,除了一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好吗?

  ⒉(播放动物图片)

  ⑴狮子:这是谁,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⑵猫头鹰:你看谁藏在这里了?它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⑶雷鸟:这又是谁?它为什么要躲在雪地里?(雪地的颜色和自己的颜色相*)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们的雷鸟可厉害了,它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改变自己身上的颜色呢!冬天的时候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可是到了夏天它的羽毛又变成了与周围颜色一样的颜色呢!

  ⒊那我们人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呢?(出示图片)(看看衣服、脸上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怎么样?)哦!他们为什么要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延伸

  ⒈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谁愿意说说你想躲在哪里,为什么?

  ⒉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空的时候就来用保护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幼儿的参与性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再次利用游戏将本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提升,并与开头的游戏相呼应,使幼儿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幼儿答案,没有让幼儿尽情地回答;环节设计方面,感觉还是不够新颖,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继续完善。

《捉迷藏》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学*演唱歌曲。

  2、借助游戏和故事情节,理解歌词的内容情节。

  3、在游戏中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青蛙、河马的操作道具及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道具边以小青蛙的.口吻讲述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呀?

  2、教师夸张的表演范唱歌曲。

  3、教师出示图谱,学*演唱歌曲。

  (1)学*第一、二句歌词。请幼儿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动作,边学*演唱。

  (2)学*第三、四句歌词。提问:小青蛙钻进的大水洞是什么地方?请幼儿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动作,边学*演唱。

  (3)结束句,教师边表演边范唱,引导幼儿感受、理解结束句中渐慢的旋律,并学*演唱。

  4、教师与幼儿结合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5、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关注小青蛙高兴、恐惧、放松的心理过程,并尝试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小青蛙捉迷藏的时候心情怎样?听到响声时心里怎样?发现是一场虚惊,心里又是怎样?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情来表现?”

  6、跟随教师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注意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青蛙的情绪变化。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捉迷藏》中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关于昆虫自我保护本领的图书。

  2.各种昆虫的头饰,课件,木枝虫、花螳螂、枯叶蝶的动画视频。

  2.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课件,寻找昆虫

  1.通过春游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小昆虫们也出来玩了。通过课件的呈现,引导幼儿观察述说看到的小昆虫们,并模仿各种小昆虫,利用已有经验相互讲述这些小昆是怎样来保护自己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不易发现的昆虫

  孩子们,还有几只小昆虫可调皮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幼儿发现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等昆虫,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这几只昆虫的特征。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它们?它们又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呢?

  2.讲述科学小故事《捉迷藏的昆虫》

  3.引导幼儿知道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并知道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保护色。

  三、师*流,认识几种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昆虫

  四、拓展幼儿的思维,并让幼儿相互交流几种常见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五、通过游戏:“昆虫狂欢舞会”,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

《捉迷藏》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到处都有,无处不在,并能说出空气的基本特征。

  2、知道空气的重要性,生活中许多物品都离不开空气,初步知道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3、幼儿对探索空气的过程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空气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

  活动难点:对空气的主动探索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白色塑料袋20个、气球20个、空瓶子20个、盛水的透明盆子4个(放上水)、给自行车打气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空气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出示白色塑料袋,引入主题。

  1、小朋友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塑料袋)请看现在塑料袋是什么样的?(老师捏在手里,扁扁的,小小的)老师用力一张一收,抓紧袋口,装满空气。

  提问:小朋友请看,先塑料袋怎么样了?(鼓鼓的)对,为什么会鼓鼓的呢?里面装了什么?(空气)对,是空气娃娃在里面。(老师快快一放)现在塑料袋又怎么样了?(扁了)空气娃娃跑哪里去了?(不知道)那我找一找。老师随意走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再次装满空气,问:空气娃娃在哪里呢?(在xxx的面前)

  “空气娃娃在xxx的头上吗?”老师试验,让幼儿说出来。

  2、好了,空气娃娃真调皮,到处藏的都是。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找一找空气娃娃藏在哪里?(请小朋友把放在椅子后面的塑料袋拿出来自由找一找。提醒幼儿到每个角落去找。(如桌子上面、下面,椅子背后,空调边上等)都找到以后,相互说说各自都在哪里找到了空气娃娃。

  老师小结:我们小朋友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里都找到了空气,可见空气到处都有。

  3、(出示空瓶子)小朋友,这是什么?(瓶子)对,是空瓶子,那瓶子里有空气吗?(看不见)摸一摸,闻一闻,倒一倒,都不行。那怎么才能知道瓶子里有没有空气?如果把瓶子放进水里装水,如果有空气的话,会怎么样呢?(幼儿讨论)(就会冒泡泡)请小朋友们试验(提前放好装满水的盆子,放到孩子中间)

  幼儿玩一次,如果看不到泡泡,就再玩一次。

  教师提问:有泡泡吗?为什么会冒泡泡?

  因为瓶子里有空气娃娃,水进去以后,把空气娃娃挤了出来,所以才会有泡泡。

  小结:空气娃娃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也闻不到的。

  二、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1、(出示给自行车打气的图片)

  小朋友请看,这幅图上的哥哥在干什么?(在打气)

  自行车的轮胎怎么了?(没气了)如果自行车没气了,还能骑得动吗?(不能)

  对了。所以,当自行车快没气的时候,就要给自行车打气。我们来学学打气。那么小朋友们还看到什么东西需要打气?(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老师小结:可见生活中许多东西都离不开空气。

  2、对了,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吗?请小朋友自由回答。

  游戏:请小朋友闭上自己的嘴巴,并捏住鼻子,会有什么感觉呢?为什么?

  憋得喘不过气来,因为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空气。空气重要不重要?(重要)所以,我们大家要保护好环境,净化空气。环境好了,小朋友也能呼吸到新鲜、清新、干净的空气,才能健康长大。

  3、(出示气球)

  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气球的游戏。小朋友们想玩吗?(想)气球怎样才能鼓起来?(吹)我们要吹什么进去?(空气娃娃)对了,那我们每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气球,把它吹起来,看谁吹得大。

  小朋友吹气球。

  吹好以后,老师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

  活动反思:

  我所设计的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参与度非常高,目标完成的很不错,很符合中班孩子学*与发展的需要,整节活动使幼儿始终处于游戏活动之中,既知道了空气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又充分享受了游戏的快乐。活动中所有幼儿参与都很积极,仅有两三个年龄较小的幼儿,注意力不太集中,需老师的个别提醒,他们的注意点更多的放于周围小朋友的反应,这大概与他们的认知水*及自控能力有关,所以出现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倾向。

《捉迷藏》中班教案6

  设计背景

  小动物们啊很可爱,但是小朋友们对他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我们可爱的小动物们到底有些什么可爱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学*吧!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找找情境游戏中,发现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在和小动物一起玩捉迷藏游戏中,进一步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了知识。

  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画有动物身体的拼图若干、许多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找找说说,森林里的动物朋友

  活动导入:去森林里找小动物

  森林里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他们躲起来了,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吧

  二、拼拼玩玩,动物的花花衣

  1、森林里的小动物还会躲在哪里呢?;我们再去找找看吧!看看找到了什么?吹开树叶,找出动物拼图。

  2、拼图游戏

  提问:这三个动物朋友身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的?那花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三、找找黑夜里的小动物

  1、我们小朋友真厉害,在树叶里找到了6个小动物,这次呀,小动物们躲的本领更大了,看看你还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2、幼儿运用宝贝卡,以填补的方式,将小动物呈现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操作规程过程中有的孩子找到了小动物,这时发现成功孩子非常感兴趣,因为孩子很奇怪怎么才能找到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呢?活动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去搞更多的小发明、小创造。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