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教案菁选

首页 / 教案 / | 2023-03-06 00:00:00

长歌行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歌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歌行教案1

  学*目标: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二、学*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配乐唱。

  三、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反复品读古诗,品析诗歌借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理解全诗主旨。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

  【相关链接】

  “乐府” 作为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武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仄,字数五七

  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第六单元将学*杜甫的《兵车行》。

  【写作背景】

  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自主探究】

  一、了解感知

  1、大声朗读两遍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2、听读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并把节奏划在书上。

  3、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葵: 晞:

  翻译: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布德泽:

  翻译: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节: 焜黄:

  翻译: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翻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伤悲:

  翻译:

  二、深入学*

  1、诗中前四句借物喻人,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五六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3、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作者用流水比喻什么?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三、迁移运用

  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相关知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短歌行》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转眼就消失了,逝去的年华苦于太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长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创新课设计《长歌行》课堂实录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赏析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著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著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长歌行教案2

  教材分析

  《长歌行》这首诗共10句,前四句写景,表现出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6两句以“常恐”过渡,想象悲秋将至,万物都将衰败枯萎,一派凄凉景象,暗含了作者慨叹时光飞逝,一去难回的感慨,为后四句抒发作者感情作了铺垫。诗的后四句以“流水到海一去不复回”来打比方,起兴抒情,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向上,免得年老力衰时空留余恨,意味深远,发人深省。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能背诵这首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学重点:

  1、通过课前预*和课上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同时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诗的大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激趣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古诗《长歌行》。

  ①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长”和“歌”两个字。(“长”字先写撇;“歌”字的左上角的“可”中的.竖勾写成竖,两个“口”要写得扁一些。)

  ②通过课前预*,交流对“行”这一种形式的认识。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乐曲的意思。《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汉代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诗里有许多带“歌”和“行”的题目,如《东门行》《孤儿行》《悲歌》《古八变歌》《艳歌》等。唐人仿此体式写的诗也很多: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设计意图: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此环节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二、回忆基本要求,奠定学*基础

  1、在学*古诗之前,老师有个小问题考考大家。请你回忆往前学*古诗的经验,认为学*古诗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2、学生答后出示: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凭借注释,理解大意;联系生活,体会思想;背诵默写)

  今天我们就对照这些基本要求来学*《长歌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通过对古诗学*过程的回忆,领悟学*古诗的基本方法。这有利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三、教师示范朗读,师生参与评价

  1、学生齐读。

  2、认识生字“葵”。辨析“衷、衰、哀”这组形*字。

  3、教师范读,学生静听。

  4、师生共同参与评价,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通诗文。

  朗读前四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欣喜的情感。朗读5、6两句时,要通过和前四句的对比,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读出无奈的语气。后四句表达情感,要读出感叹语气。背诵这首诗,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比赛的形式来进行。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四、读懂古诗大意,体会作者感情

  1、学生自由默读,借助注释,读懂大意。(哪些同学是通过课前独立阅读已经读懂大意的?请按下面要求练*练*。)

  ①已经读懂的轻声地把大意说给自己听一遍,再轻声读古诗,反复两次,等下看谁说得好。

  ②完成之后再当当身边同学的小老师。

  2、交流诗意。

  3、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懂得了古诗的大意。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理解齐读一遍吧!

  4、同学们,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果要求你用本诗中句子回答,你知道吗?

  5、指导朗读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

  6、背名句,师生共同默写名句,

  7、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品读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思想感情的?前四句写景,表现出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6两句以“常恐”过渡,想象悲秋将至,万物都将衰败枯萎,一派凄凉景象,暗含了作者慨叹时光飞逝,一去难回的感慨,为后四句抒发作者感情作了铺垫。诗的后四句以“流水到海一去不复回”来打比方,起兴抒情,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向上,免得年老力衰时空留余恨。

  五、巧妙创设情境,学生激情诵读

  与诗人同样感受的人有许多,颜真卿在《劝学》中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如果你是他,请你深情地读出这首诗。

  与诗人同样感受的人有许多,鲁迅曾这样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如果你是他,会怎样读这首诗?

  自古以来,留下了许多珍惜时间的名句和感人故事,你还知道吗?

  (学生自由答后,教师出示课件,“浪费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让我们快速摘录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名句。课后把它记背下来。)

  [设计意图:在教师煽情的导语下让学生朗读,绝不单是读诗,更多的是融进作者的心灵,去咀嚼、去思考,学生在读中感受乐趣、体味情感、激发兴趣、滋润心灵,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律动。]

  六、展示校园景色,师生境中总结

  转眼春天来了,看,校园里的白玉兰绽放出洁白的花朵,看,这绿得发亮的是什么树,每一片叶子间都隐藏着即将开放的蓓蕾,看,这是多么灿烂的笑容,似乎在告诉我们童年是多么美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一定要记住这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设计意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立于善于唤醒、鼓舞和激励。”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再现学*内容,同时受到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长歌行教案3

  教材分析:

  课文节录的这首《长歌行》,是古代名歌《乐府歌辞》的后四句,*易通俗,琅琅上口。绝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的名句,很多人长以此用来勉励后辈。

  学情分析:

  学*目标:

  1.使学生认会二类生字,并会写一类字。

  2.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策略: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在学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过程:

  第一课时

  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预 * 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预*收获板

  一、预*了本课,我知道一类字中有 个 左右结构的字,并将二类生字中不会读的字读了

  遍。用换一换的方法我认识了: 。用加一加的方法我认识了: 。用形*字比较我认识了: 。

  二、我知道“少”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观察分析字形,区别易混的字。

  三、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四、我收集到有关时间的名言有 。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预*,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提高学*效率扫除障碍。

  研 * 案

  合作

  探究

  精学训练

  检测矫

  正

  一、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利用拼音读一读。

  提示:

  (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

  (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3.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4.学*生字

  (1)在书里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片。

  (3)指导写字。

  观察字型:“歌”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

  (4)板演,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初读课文,并且通过多种方式认识生字,学会规范书写。】

  二、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 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何诗/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

  (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

  (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4)时间和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头,我们应该怎么珍惜时间呢?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加深,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多种形式读诗,并结合插图感受诗意。

  分析字形,掌握字的'结构,指导学生巧记生字,并重点指导“歌、海、川”的书写。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复 * 案

  拓展

  延伸 填一填。

  长歌行

  ()()东到海,何时复()()。

  少壮不()(),老大徒()()。

  第二课时

  学*目标:

  背诵诗歌。

  预 * 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一、复*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

  复* 归来 努力 悲伤 回归

  歌声 山川 大海 伤心 如何

  2. 背会诗歌。

  3.对字条。

  (1)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一连。

  百川到东海 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③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老大徒伤悲。④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互相说诗句,对诗意。

  【设计意图:复*字词,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达到理解诗意,熟读成诵的目的。】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复*诗意。

  研 * 案

  合作

  探究

  精学训练

  检测矫正

  二、背诵诗歌

  1.明确要求:这首《长歌行》是很有名的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诗歌,请同学们将这首诗背会。

  2.学生练*背诵。

  3.学生自由背诵。

  4.展示检测: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训练,学生熟记诗文,提高记忆力,积累名诗名句,加深诗文理解。】

  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交流展示并评价。

  复 * 案

  拓展延伸 1.自由背诵,说说诗句意思。

  2. 说说学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或者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4. 把你找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话背一背。

  【设计意图:本环节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教学反思:

长歌行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

  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

  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

  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说一说)

  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

  二、 初读古诗,学*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看看哪个字你掌握的还不够好?

  请同学们当“小老师”重点讲解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可以选择分析字形、换偏旁、看拼音、猜字谜、比较记忆等方法。

  重点要讲到:葵 (头戴小草帽 双辫左右翘 脸儿仰向天 朝着太阳笑) 晞 焜

  师:谁愿意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 理解诗句意思。

  第二关,诗意大解读,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关。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弄明白每句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看诗,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说出两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两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长满了碧绿葱茏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阳晒干了。(生说出相应的诗句)温暖的春天正在散布着它的恩泽,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满了生机勃勃。(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眼前的这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这句话?

  (生可以说出高兴、愉快)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生读出句子)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向大海,而从来不会向西又流到他们的起点?(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

  师: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好好学*,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四、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关,感情大流露,我们就一起迈进第三关。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时间从诗人身边溜走,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谈,比如:星期的时候、玩耍的时候、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的时候等)

  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儿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学*,而等到长大了再白白的伤心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的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五、 课堂练笔。

  第四关,财富大考场,让我们胜利跨进第四关。

  今天,我们学*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我们来做几道题,第一道题,限时题,在限定的15秒内写出答案,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二道题,必答题,这是一首什么诗?

  第三道题,抢答题,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四道题,自选题,请你评出在今天的闯关中表现最优秀的选手?

  发礼品——对联。

  请说说你的感受。

  六、 教师总结。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七、 作业。

  从你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送给你的朋友。

长歌行教案5

  教学目标:

  ★体会古诗中所告诉我们惜时的道理,激发学生努力学*的情感。

  ★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图

  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小男孩在干什么(在亭子里小男孩在读书)

  组织讨论,板书课题。

  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老师关注读得不好的学生。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纠正字音。

  "朝"是多音字,在本课读"zhao",另一个音读"chso"。

  "复"读作"fu",不要读成"fu"。

  *古诗,体会道理

  过渡:大家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

  默读课文,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诗句意思,并记录不懂的字句。

  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老师重点指导以下的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交流自学结果。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老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唏: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琨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回来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地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甲:这首诗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年少之时要努力学*,要不然到了老了,也就后悔莫及了。

  学生乙: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甲:我最喜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因为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我,鞭策我前进。

  学生乙:我最喜欢"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话。它告诉我们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同桌两人互相讨论,对诗意。

  (五)指导背诵

  1.老师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本课的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

  1.背诵古诗。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2.说说诗句的意思。

  自学生字,新词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朝露 德泽 复西归 伤悲 努力 聪明 儿童 意思

  2.学生读词,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自形记。

  (2)扩词记。

  (3)说话记。

  (4)换偏旁记或去偏旁记。

  (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德:左右结构。左边是" ",右边是由"十""四""一""心"四部分构成的,千万不要忘记中间的小横。

  物:左右结构。左边是"牛",右边是"勿",不要写成"匆"。

  华:上下结构。上面是"化",下面是"十"。

  复:上下结构。下边是" ",不能写成" "

  努:上下结构。上边是"奴",下边是"力"不要写成"刀"。

  悲:上下结构。上边是"非",下边是"心"。

  书写字头,老师行间巡视。

  指导书写 扩词练*

  复:反复复*复位

  华:华夏中华华丽

  悲:悲伤可悲悲欢离合

  四、板书设计

  dé wù huá fù nǔ bēi

  德 物 华 复 努 悲

长歌行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大意,初步学会珍惜时间。

  2、在老师的提示下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古诗的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古诗视频动画、用棉花贴的白胡子、用报纸做的拐杖。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时间)

  ——教师:时间是非常珍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二、欣赏古诗。

  1、激发兴趣。

  ——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附)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教师解释古诗含义,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因果联系:河里的水向东奔去,流向大海,不可能再倒流回来,时间也是这样,是一去不回的'。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那么等到老了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4、教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幼儿欣赏古诗。

  5、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古诗。

  6、请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古诗的大意。

  三、古诗表演。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一起配乐表演古诗。

  ——请幼儿贴白胡子、拄着拐杖模仿老人的声音说说古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活动应变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关于乐府诗的一些视频,播放给幼儿欣赏。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跟幼儿分享关于描述时间珍贵的古诗或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区角活动

  语言区:提供白胡子、拐杖,让幼儿模仿老人朗诵古诗。

  环境创设

  将活动中的故事用简单的绘画加文字表现出来,张贴在活动室,鼓励幼儿看图简单地描述故事,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家园同步

  家长给幼儿讲有关于时间的故事。

  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里面可以提醒幼儿,做事情不要磨蹭,从小养成时间观念。

长歌行教案7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

  (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介绍诗歌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有叫“歌”或者“行”的有长歌行、短歌行等

  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 (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

  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向导自学古诗。

  学*向导

  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展开交流

  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找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2、给足自学时间,小组合作时要真正体现互动。

  3、学生根据学*向导汇报自学情况,汇报形式不限。

  (这一环节教学侧重在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探究。学生课前的预*及所查找的资料、工具书,在这环节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自己理解这首诗歌不是很难,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因此设计小组合作目的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考考你

  同学们汇报的都很好!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解释加横词,说出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戒诗)

  五、借助课件,指导朗读

  1、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画出重音和停顿。

  3、指名配乐朗读

  六、总结

  1、诗中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3、这是一首劝戒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劝戒人勤奋好珍惜时间的诗句、格言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学生自由汇报,谈感想

  七、作业

  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 要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教案8

  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长歌行》。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

  背诵诗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长歌行》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读

  自由练读古诗。

  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

  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3、齐读全诗。

  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

  1、老师简介乐府诗

  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4、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5、从刚才同学们的深情诵读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四读诗,背诵积累

  课件逐步去掉字、句、整首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背诵采用指名背、小组背、全班背等形式。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五、作业

  朗读、背诵本单元三首古诗

长歌行教案9

  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

  (一)初读诗文,学*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学生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效率。

  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的成果。

  4.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把自主学*的权利交给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点评;鼓励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小结:

  说说你的学*体会。

  通过学*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在日常的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生字“葵”,掌握字形、字音、字意。

  2、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入情入境,理解诗人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激情创境,引入诗题。

  (1)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古诗就像一朵独具馨香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板书课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什么朝代的?

  (3)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诗人的了解(课件出示)

  二、初读诗文,感知韵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指名朗读,大家评价。

  3、课件出示诗,齐读。

  4、教师范读全诗,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

  三、自读诗文,感悟意境。

  1、这首诗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是哪一句?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直奔中心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领略出诗的主题)

  2、出示“自学向导”,小组合作学*。

  (设计目的: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按以往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向导”引路,让学生自学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自学交流,理解诗意。)

  学*向导:

  (1)读一读,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首诗?

  (2)结合上下文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假如请你为这首诗画幅画,你会画些什么?

  (4)选择你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3、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向导”进行自学。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5、交流反馈,相机指导。并抓住重点进行考察。(课件出示“练一练”)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

  (3)诗人为什么害怕秋天?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根据诗意,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6、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再朗读一下诗歌。

  (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在读中体会、领悟诗意。)

  四、研读诗文,想象意境。

  1、和诗文对话。

  (1)诗人由“园中葵”时光的`易逝,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听!春天的凌晨,菜园里“葵”和“露珠”妹妹在说着悄悄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课件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替它们说出心里话。

  ①小组讨论,和文本对话。

  ②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③还可任选两种事物,进行对话。

  (2)如果你是“朝露”,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2、和诗人对话。

  诗人还看到了哪些景物?由此产生了哪些联想?用了什么作比喻,说明怎样的道理?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深入领会诗的意境。)

  3、此时此刻,我们大家一定有不少感想,请大家畅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升华中心。

  1、时光易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名人志士,都用诗句表达这一共同的心声,你知道的有哪些?

  2、学生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一方面多角度感受时间的宝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时的积累。)

  3、课件出示朱熹的《偶成》

  总结: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古人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希望我们大家从今以后: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

  六、唱诗

  过渡:乐府诗是可以和着音律唱的,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配上你熟悉的音律唱一唱,再一次领略诗歌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试着唱诗。

  2、请小组为大家表演唱诗。

  3、放《青青河边草》配乐,师生齐唱。

  (此环节以唱的方式,增强古诗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学科间的整合。)

  总结:同学们的歌声感染了我,老师也想放声唱一曲。“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唱)可是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去不复返――时间,让我们牢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从小珍惜时间勤奋学*。

  1、比一比。看谁读的有感情。

  2、画一画。展示自己根据诗意画的画。

长歌行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长歌行教案12

  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同学进行顾惜时间的教育,使同学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珍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同学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初读诗文,学*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同学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效率。

  2.请同学们自身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同学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同学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的效果。

  4.一起解决同学在合作学*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的方式让同学自身理解诗意,把自主学*的权利交给同学,更好地发挥了同学学*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同学学*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干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假如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和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同学大胆说出自身的想法。

  点评;鼓励同学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身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同学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更多的身手。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同学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同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小结:

  说说你的学*体会。

  通过学*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在日常的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及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探究珍惜时间,珍惜一切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探究法

  4、点拨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生交谈

  师:老师让你们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但同学们得认真听,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青春舞曲》

  生:告诉我们青春一去不复回

  师:是的,青春一去不复回,所以我们必须珍惜青春。《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正因为它有这样的内涵而广为传诵,成为流行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爱音乐,古人同样也爱音乐;你们喜欢《青春舞曲》这样流行的歌曲,古人也同样具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汉朝时广为人唱的一首歌曲——汉乐府的《长歌行》。

  二、教学过程

  1、了解汉乐府

  师:大家注意到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了吗?

  生:汉乐府

  师:谁知道汉乐府?(生回答)

  师:汉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然后配乐演唱,之后人们将搜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后来"乐府"就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长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行"是一种文体。

  2、读诗

  师:了解了汉乐府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吧。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此诗的读音,并让学生找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特别注意)

  让学生说出该注意的读音

  生: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听出朗读节奏。

  生:齐读(感受诗歌朗读节奏)。

  师:选班里朗读水*最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诗歌的意思。读完后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思

  生:口头翻译(理解诗歌意思)。

  师: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相信大家更能把握住它的感情,现在老师给你们音乐背景,请同学们用感情来朗读这首诗。(播放《高山流水》)

  生:学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读地很有感情,但读古诗应该要有读古诗的样子。同学们古人读书怎么读的?

  生:摇头晃脑

  师:那现在我们也模范下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来。(教师带头)

  生:摇头晃脑地朗读

  师:大家头摇的好,脑袋晃的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点。大家先看一下这首乐府选自哪里。

  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师:相和歌辞是一人唱,多人和的乐府歌,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我们可以模仿古人一人唱,多人和的`唱和形式。来朗诵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来试试吧!

  生:女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生:男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3、品诗(13分钟)

  师:大家都读的很投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首乐府曲中写了许多事物,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概括出它的特点(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

  生:青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百川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的很不错,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那就是美好。那么作者写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目的何在呢?(引导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生:回答

  师:大家都体会的很好,能否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出示关键词,学生背诵(关键词一次次减少,难度一步步加大)。

  生: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秋节——华叶——百川——复归——少壮——老大

  生:朝露——阳春——秋节——百川——少老

  生:阳春——秋节——少老

  4、用诗(合作交流)

  诗人仅仅用了50个字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时间。相信大家已经领悟了诗当中的人生哲理。老师想让大家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再现这首诗歌的意境。

  提示:

  1、改写成小故事或寓言

  2、可增删内容,调整顺序成为你自己的诗歌

  3、制作成公益广告

  4、悟诗

  师:同学们,汉乐府的《长歌行》由于它的内涵而传诵至今,他再一次敲响了我们的警钟,告戒我们要时刻珍惜时间,珍惜一切。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学了这首诗歌后的启发。

  生:诉说启发。

  师:最后让我们用现在的方式唱响这首乐府诗。播放歌曲《长歌行》

长歌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方式:

  指导法、讲授法

  学*方式:

  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要求: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要求”进行学*。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学生看书中插图,边看、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要求”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四、巩固练*: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3.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4.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5.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7.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长歌行教案15

  姓名:

  一. 默写《七步诗》,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填空。

  诗句 句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 )。曹植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诗中用“豆”比喻( ),用“萁”比喻兄长( ),“同根生”指( ),“相煎”指( ),全诗表达了对曹丕( )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 )的残酷现实。

  二.默写《长歌行》,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长歌行》出自( ),“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 )。诗的一至四句写了春天的( ),五六句写了秋天的( ),用季节的变换作( ),说明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是( ),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是( )时期。七至十句用江河不能西流作( ),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 ),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三.默写《出塞》,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本诗的作者是()代的( )。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 ),对出征的将士们的( )。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 ),对驻守将领无能的( )。全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对人民( )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的地方。

  五.阅读同学*作,回答问题。

  风筝

  青岛唐山路小学四年级二班 王昭君

  春天来了,草青了,柳绿了,桃花开了。这几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路过村头,总看见一些人在放风筝。(写春天的环境,烘托自己心情,为下文写风筝作铺垫。)

  啊!是孙悟空!你看他头戴黄帽,身穿黄衣,白袜.黑靴,左手提着金箍棒,右手举到额头前,打着眼罩,看着我。(写外貌抓住了特点,描写顺序也合理)“老朋友,又见面了!你好吗?”我大声问候他。孙悟空眨眨眼,不说话,只是抵着嘴笑,又一蹦一蹿升上了云头。(在外貌动作描写基础上,写自己的想象,极有情趣)再往周围看看,蝴蝶、八卦、老鹰、燕子……许许多多,花花绿绿,十分好看!(从“面”上略写这些风筝,全文有详有略,处理恰当。)

  我要亲手做一个风筝,把它送上天空。打定了主意,我匆匆地往家赶。(写自己的打算结束全文,有余味。)

  简评:描述生动、传神,既有“面”的描写,又有 “点”的描写,条理清楚。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给了孩子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和空间,本文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指导教师:朱维山)

  本文获青岛市当代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

  1. 本文写了哪些风筝?

  2. 文中写哪一种风筝最具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本文写风筝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六.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通过描写景物、描写生活画面或叙述事情表达出你的感情或对某事理的感悟。

  《长歌行》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

  chàng gē cháng gē xíng dà hǎi nǔ lì shāng bēi dōng biān

  xī biān shào nián lǎo dà lì qì shāng rén kě bēi gē qǔ

  dōng hǎi hǎi shuǐ xià hǎi yòng lì sì chuān bǎi chuān

  ér gē shàng hǎi dà lì shì shāng xīn dōng xī xíng zǒu

  二、填空:(背诵古诗)

  题目: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

  何 时 复 ___ 归 。

  ___ 壮 ___ ___ ___ ,

  ___ ___ 徒 ___ ___ .

  三、先组词再造句:

  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写时间的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1)

——长歌行教案 (菁华9篇)

长歌行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

  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

  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

  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说一说)

  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

  二、 初读古诗,学*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看看哪个字你掌握的还不够好?

  请同学们当“小老师”重点讲解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可以选择分析字形、换偏旁、看拼音、猜字谜、比较记忆等方法。

  重点要讲到:葵 (头戴小草帽 双辫左右翘 脸儿仰向天 朝着太阳笑) 晞 焜

  师:谁愿意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 理解诗句意思。

  第二关,诗意大解读,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关。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弄明白每句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看诗,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说出两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两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长满了碧绿葱茏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阳晒干了。(生说出相应的诗句)温暖的春天正在散布着它的恩泽,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满了生机勃勃。(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眼前的这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这句话?

  (生可以说出高兴、愉快)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生读出句子)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向大海,而从来不会向西又流到他们的起点?(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

  师: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好好学*,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四、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关,感情大流露,我们就一起迈进第三关。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时间从诗人身边溜走,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谈,比如:星期的时候、玩耍的时候、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的时候等)

  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儿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学*,而等到长大了再白白的伤心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的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五、 课堂练笔。

  第四关,财富大考场,让我们胜利跨进第四关。

  今天,我们学*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我们来做几道题,第一道题,限时题,在限定的15秒内写出答案,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二道题,必答题,这是一首什么诗?

  第三道题,抢答题,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四道题,自选题,请你评出在今天的闯关中表现最优秀的选手?

  发礼品——对联。

  请说说你的感受。

  六、 教师总结。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七、 作业。

  从你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送给你的朋友。

长歌行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及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探究珍惜时间,珍惜一切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探究法

  4、点拨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生交谈

  师:老师让你们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但同学们得认真听,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青春舞曲》

  生:告诉我们青春一去不复回

  师:是的,青春一去不复回,所以我们必须珍惜青春。《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正因为它有这样的内涵而广为传诵,成为流行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爱音乐,古人同样也爱音乐;你们喜欢《青春舞曲》这样流行的歌曲,古人也同样具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汉朝时广为人唱的一首歌曲——汉乐府的《长歌行》。

  二:教学过程

  1。了解汉乐府

  师:大家注意到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了吗?

  生:汉乐府

  师:谁知道汉乐府?(生回答)

  师:汉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然后配乐演唱,之后人们将搜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后来"乐府"就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长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行"是一种文体 。

  2。读诗

  师:了解了汉乐府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吧。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此诗的读音,并让学生找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特别注意)

  让学生说出该注意的读音

  生: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听出朗读节奏。

  生:齐读(感受诗歌朗读节奏)。

  师:选班里朗读水*最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诗歌的意思。读完后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思

  生:口头翻译(理解诗歌意思)。

  师: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相信大家更能把握住它的感情,现在老师给你们音乐背景,请同学们用感情来朗读这首诗。(播放《高山流水》)

  生:学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读地很有感情,但读古诗应该要有读古诗的样子。同学们古人读书怎么读的?

  生:摇头晃脑

  师:那现在我们也模范下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来。(教师带头)

  生:摇头晃脑地朗读

  师:大家头摇的好,脑袋晃的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点。大家先看一下这首乐府选自哪里。

  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师: 相和歌辞是一人唱,多人和的乐府歌,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我们可以模仿古人一人唱,多人和的唱和形式。来朗诵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来试试吧!

  生:女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生:男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3。品诗(13分钟)

  师:大家都读的很投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首乐府曲中写了许多事物,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概括出它的'特点(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

  生:青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百川、、、、、、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的很不错,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那就是美好。那么作者写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目的何在呢?(引导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生:回答

  师:大家都体会的很好,能否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出示关键词,学生背诵(关键词一次次减少,难度一步步加大)。

  生: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秋节——华叶——百川——复归——少壮——老大

  生:朝露——阳春——秋节——百川——少老

  生:阳春——秋节——少老

  4。用诗(合作交流)

  诗人仅仅用了50个字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时间。相信大家已经领悟了诗当中的人生哲理。老师想让大家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再现这首诗歌的意境。

  提示:1。改写成小故事或寓言

  2。可增删内容,调整顺序成为你自己的诗歌

  3。制作成公益广告

  5。悟诗

  师:同学们,汉乐府的《长歌行》由于它的内涵而传诵至今,他再一次敲响了我们的警钟,告戒我们要时刻珍惜时间,珍惜一切。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学了这首诗歌后的启发。

  生:诉说启发。

  师:最后让我们用现在的方式唱响这首乐府诗。播放歌曲《长歌行》

长歌行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及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探究珍惜时间,珍惜一切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探究法

  4、点拨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生交谈

  师:老师让你们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但同学们得认真听,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青春舞曲》

  生:告诉我们青春一去不复回

  师:是的,青春一去不复回,所以我们必须珍惜青春。《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正因为它有这样的内涵而广为传诵,成为流行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爱音乐,古人同样也爱音乐;你们喜欢《青春舞曲》这样流行的歌曲,古人也同样具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汉朝时广为人唱的一首歌曲——汉乐府的《长歌行》。

  二:教学过程

  1.了解汉乐府

  师:大家注意到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了吗?

  生:汉乐府

  师:谁知道汉乐府?(生回答)

  师:汉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然后配乐演唱,之后人们将搜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后来"乐府"就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长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行"是一种文体 .

  2.读诗

  师:了解了汉乐府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吧。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此诗的读音,并让学生找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特别注意)

  让学生说出该注意的读音

  生: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听出朗读节奏。

  生:齐读(感受诗歌朗读节奏)。

  师:选班里朗读水*最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诗歌的意思。读完后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思

  生:口头翻译(理解诗歌意思)。

  师: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相信大家更能把握住它的感情,现在老师给你们音乐背景,请同学们用感情来朗读这首诗。(播放《高山流水》)

  生:学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读地很有感情,但读古诗应该要有读古诗的样子。同学们古人读书怎么读的?

  生:摇头晃脑

  师:那现在我们也模范下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来。(教师带头)

  生:摇头晃脑地朗读

  师:大家头摇的好,脑袋晃的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点。大家先看一下这首乐府选自哪里。

  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师: 相和歌辞是一人唱,多人和的乐府歌,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我们可以模仿古人一人唱,多人和的唱和形式。来朗诵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来试试吧!

  生:女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生:男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3.品诗(13分钟)

  师:大家都读的很投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首乐府曲中写了许多事物,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概括出它的特点(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

  生:青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百川、、、、、、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的很不错,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那就是美好。那么作者写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目的何在呢?(引导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生:回答

  师:大家都体会的很好,能否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出示关键词,学生背诵(关键词一次次减少,难度一步步加大)。

  生: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秋节——华叶——百川——复归——少壮——老大

  生:朝露——阳春——秋节——百川——少老

  生:阳春——秋节——少老

  4.用诗(合作交流)

  诗人仅仅用了50个字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时间。相信大家已经领悟了诗当中的人生哲理。老师想让大家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再现这首诗歌的意境。

  提示:1.改写成小故事或寓言

  2.可增删内容,调整顺序成为你自己的诗歌

  3.制作成公益广告

  5.悟诗

  师:同学们,汉乐府的《长歌行》由于它的内涵而传诵至今,他再一次敲响了我们的警钟,告戒我们要时刻珍惜时间,珍惜一切。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学了这首诗歌后的启发。

  生:诉说启发。

  师:最后让我们用现在的方式唱响这首乐府诗。播放歌曲《长歌行》

长歌行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

  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

  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

  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说一说)

  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

  二、 初读古诗,学*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看看哪个字你掌握的还不够好?

  请同学们当“小老师”重点讲解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可以选择分析字形、换偏旁、看拼音、猜字谜、比较记忆等方法。

  重点要讲到:葵 (头戴小草帽 双辫左右翘 脸儿仰向天 朝着太阳笑) 晞 焜

  师:谁愿意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 理解诗句意思。

  第二关,诗意大解读,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关。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弄明白每句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看诗,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说出两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两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长满了碧绿葱茏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阳晒干了。(生说出相应的诗句)温暖的春天正在散布着它的恩泽,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满了生机勃勃。(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眼前的这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这句话?

  (生可以说出高兴、愉快)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生读出句子)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向大海,而从来不会向西又流到他们的起点?(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

  师: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好好学*,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四、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关,感情大流露,我们就一起迈进第三关。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时间从诗人身边溜走,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谈,比如:星期的时候、玩耍的时候、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的时候等)

  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儿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学*,而等到长大了再白白的伤心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的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五、 课堂练笔。

  第四关,财富大考场,让我们胜利跨进第四关。

  今天,我们学*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我们来做几道题,第一道题,限时题,在限定的15秒内写出答案,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二道题,必答题,这是一首什么诗?

  第三道题,抢答题,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四道题,自选题,请你评出在今天的闯关中表现最优秀的选手?

  发礼品——对联。

  请说说你的感受。

  六、 教师总结。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七、 作业。

  从你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送给你的朋友。

长歌行教案5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教案6

  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

  (一)初读诗文,学*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学生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效率。

  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的成果。

  4.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把自主学*的权利交给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点评;鼓励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小结:

  说说你的学*体会。

  通过学*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在日常的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7

  姓名:

  一. 默写《七步诗》,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填空。

  诗句 句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 )。曹植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诗中用“豆”比喻( ),用“萁”比喻兄长( ),“同根生”指( ),“相煎”指( ),全诗表达了对曹丕( )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 )的残酷现实。

  二.默写《长歌行》,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长歌行》出自( ),“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 )。诗的一至四句写了春天的( ),五六句写了秋天的( ),用季节的变换作( ),说明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是( ),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是( )时期。七至十句用江河不能西流作( ),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 ),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三.默写《出塞》,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本诗的作者是()代的( )。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 ),对出征的将士们的( )。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 ),对驻守将领无能的( )。全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对人民( )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的地方。

  五.阅读同学*作,回答问题。

  风筝

  青岛唐山路小学四年级二班 王昭君

  春天来了,草青了,柳绿了,桃花开了。这几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路过村头,总看见一些人在放风筝。(写春天的环境,烘托自己心情,为下文写风筝作铺垫。)

  啊!是孙悟空!你看他头戴黄帽,身穿黄衣,白袜.黑靴,左手提着金箍棒,右手举到额头前,打着眼罩,看着我。(写外貌抓住了特点,描写顺序也合理)“老朋友,又见面了!你好吗?”我大声问候他。孙悟空眨眨眼,不说话,只是抵着嘴笑,又一蹦一蹿升上了云头。(在外貌动作描写基础上,写自己的想象,极有情趣)再往周围看看,蝴蝶、八卦、老鹰、燕子……许许多多,花花绿绿,十分好看!(从“面”上略写这些风筝,全文有详有略,处理恰当。)

  我要亲手做一个风筝,把它送上天空。打定了主意,我匆匆地往家赶。(写自己的打算结束全文,有余味。)

  简评:描述生动、传神,既有“面”的描写,又有 “点”的描写,条理清楚。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给了孩子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和空间,本文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指导教师:朱维山)

  本文获青岛市当代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

  1. 本文写了哪些风筝?

  2. 文中写哪一种风筝最具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本文写风筝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六.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通过描写景物、描写生活画面或叙述事情表达出你的感情或对某事理的感悟。

  《长歌行》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

  chàng gē cháng gē xíng dà hǎi nǔ lì shāng bēi dōng biān

  xī biān shào nián lǎo dà lì qì shāng rén kě bēi gē qǔ

  dōng hǎi hǎi shuǐ xià hǎi yòng lì sì chuān bǎi chuān

  ér gē shàng hǎi dà lì shì shāng xīn dōng xī xíng zǒu

  二、填空:(背诵古诗)

  题目: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

  何 时 复 ___ 归 。

  ___ 壮 ___ ___ ___ ,

  ___ ___ 徒 ___ ___ .

  三、先组词再造句:

  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写时间的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教案8

  教学内容:

  学*古诗《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生字“葵”、“衰”,新词“华叶衰”、“待日晞”、“布德泽”。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具:

  flash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诗的国度。*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1、播放歌曲《长歌行》,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查阅并出示相关资料: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二、学*古诗

  1、老师范读,学生自读。

  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2、学*生字新词。

  出示: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意指导以下字词:

  葵:冬葵、冬寒菜,古代的一种蔬菜。

  衰:从强到弱,在文中衰败,枯萎的意思。

  华:同“花”。花和叶子都变黄了,然后衰败凋谢了。

  待日晞:很快要被太阳晒干。

  布德泽:给予恩泽,恩惠。

  3、出示:

  学*向导:

  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绘画法:从诗中圈出美好的诗词并作画,照图解说。

  ⑶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6、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12、让学生回忆一下学*古诗的方法。

  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

  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

  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出示: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莫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同学们的收获很多。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3、出示:

  作业:

  抄写并背诵古诗。

  找劝学勤学的词句诗篇积累。

  设计成劝诫人们及早努力的公益广告建议在我们的校园里能挂上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汉乐府

  长歌行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9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2)

——长歌行教案菁选

长歌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歌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歌行教案1

  姓名:

  一. 默写《七步诗》,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填空。

  诗句 句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 )。曹植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诗中用“豆”比喻( ),用“萁”比喻兄长( ),“同根生”指( ),“相煎”指( ),全诗表达了对曹丕( )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 )的残酷现实。

  二.默写《长歌行》,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长歌行》出自( ),“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 )。诗的一至四句写了春天的( ),五六句写了秋天的( ),用季节的变换作( ),说明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是( ),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是( )时期。七至十句用江河不能西流作( ),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 ),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三.默写《出塞》,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本诗的`作者是()代的( )。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 ),对出征的将士们的( )。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 ),对驻守将领无能的( )。全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对人民( )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的地方。

  五.阅读同学*作,回答问题。

  风筝

  青岛唐山路小学四年级二班 王昭君

  春天来了,草青了,柳绿了,桃花开了。这几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路过村头,总看见一些人在放风筝。(写春天的环境,烘托自己心情,为下文写风筝作铺垫。)

  啊!是孙悟空!你看他头戴黄帽,身穿黄衣,白袜.黑靴,左手提着金箍棒,右手举到额头前,打着眼罩,看着我。(写外貌抓住了特点,描写顺序也合理)“老朋友,又见面了!你好吗?”我大声问候他。孙悟空眨眨眼,不说话,只是抵着嘴笑,又一蹦一蹿升上了云头。(在外貌动作描写基础上,写自己的想象,极有情趣)再往周围看看,蝴蝶、八卦、老鹰、燕子……许许多多,花花绿绿,十分好看!(从“面”上略写这些风筝,全文有详有略,处理恰当。)

  我要亲手做一个风筝,把它送上天空。打定了主意,我匆匆地往家赶。(写自己的打算结束全文,有余味。)

  简评:描述生动、传神,既有“面”的描写,又有 “点”的描写,条理清楚。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给了孩子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和空间,本文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指导教师:朱维山)

  本文获青岛市当代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

  1. 本文写了哪些风筝?

  2. 文中写哪一种风筝最具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本文写风筝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六.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通过描写景物、描写生活画面或叙述事情表达出你的感情或对某事理的感悟。

  《长歌行》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

  chàng gē cháng gē xíng dà hǎi nǔ lì shāng bēi dōng biān

  xī biān shào nián lǎo dà lì qì shāng rén kě bēi gē qǔ

  dōng hǎi hǎi shuǐ xià hǎi yòng lì sì chuān bǎi chuān

  ér gē shàng hǎi dà lì shì shāng xīn dōng xī xíng zǒu

  二、填空:(背诵古诗)

  题目: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

  何 时 复 ___ 归 。

  ___ 壮 ___ ___ ___ ,

  ___ ___ 徒 ___ ___ .

  三、先组词再造句:

  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写时间的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向导”进行学*。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长歌行教案3

  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长歌行》。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

  背诵诗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长歌行》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读

  自由练读古诗。

  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

  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3、齐读全诗。

  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

  1、老师简介乐府诗

  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4、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5、从刚才同学们的深情诵读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四读诗,背诵积累

  课件逐步去掉字、句、整首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背诵采用指名背、小组背、全班背等形式。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五、作业

  朗读、背诵本单元三首古诗

长歌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长歌行教案5

  教学目标:

  ★体会古诗中所告诉我们惜时的道理,激发学生努力学*的情感。

  ★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图

  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小男孩在干什么(在亭子里小男孩在读书)

  组织讨论,板书课题。

  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老师关注读得不好的学生。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纠正字音。

  "朝"是多音字,在本课读"zhao",另一个音读"chso"。

  "复"读作"fu",不要读成"fu"。

  *古诗,体会道理

  过渡:大家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

  默读课文,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诗句意思,并记录不懂的字句。

  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老师重点指导以下的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交流自学结果。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老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唏: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琨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回来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地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甲:这首诗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年少之时要努力学*,要不然到了老了,也就后悔莫及了。

  学生乙: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甲:我最喜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因为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我,鞭策我前进。

  学生乙:我最喜欢"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话。它告诉我们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同桌两人互相讨论,对诗意。

  (五)指导背诵

  1.老师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本课的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

  1.背诵古诗。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2.说说诗句的意思。

  自学生字,新词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朝露 德泽 复西归 伤悲 努力 聪明 儿童 意思

  2.学生读词,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自形记。

  (2)扩词记。

  (3)说话记。

  (4)换偏旁记或去偏旁记。

  (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德:左右结构。左边是" ",右边是由"十""四""一""心"四部分构成的,千万不要忘记中间的小横。

  物:左右结构。左边是"牛",右边是"勿",不要写成"匆"。

  华:上下结构。上面是"化",下面是"十"。

  复:上下结构。下边是" ",不能写成" "

  努:上下结构。上边是"奴",下边是"力"不要写成"刀"。

  悲:上下结构。上边是"非",下边是"心"。

  书写字头,老师行间巡视。

  指导书写 扩词练*

  复:反复复*复位

  华:华夏中华华丽

  悲:悲伤可悲悲欢离合

  四、板书设计

  dé wù huá fù nǔ bēi

  德 物 华 复 努 悲

长歌行教案6

  学*目标: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二、学*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配乐唱。

  三、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反复品读古诗,品析诗歌借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理解全诗主旨。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

  【相关链接】

  “乐府” 作为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武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仄,字数五七

  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第六单元将学*杜甫的《兵车行》。

  【写作背景】

  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自主探究】

  一、了解感知

  1、大声朗读两遍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2、听读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并把节奏划在书上。

  3、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葵: 晞:

  翻译: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布德泽:

  翻译: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节: 焜黄:

  翻译: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翻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伤悲:

  翻译:

  二、深入学*

  1、诗中前四句借物喻人,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五六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3、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作者用流水比喻什么?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三、迁移运用

  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相关知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短歌行》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转眼就消失了,逝去的年华苦于太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长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创新课设计《长歌行》课堂实录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赏析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著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著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长歌行教案7

  教学内容:

  学*古诗《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生字“葵”、“衰”,新词“华叶衰”、“待日晞”、“布德泽”。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具:flash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1、播放歌曲《长歌行》,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查阅并出示相关资料: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二、学*古诗

  1、老师范读,学生自读。 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2、学*生字新词。出示:长歌行汉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意指导以下字词:葵:冬葵、冬寒菜,古代的一种蔬菜。衰:从强到弱,在文中衰败,枯萎的意思。华:同“花”。花和叶子都变黄了,然后衰败凋谢了。待日晞:很快要被太阳晒干。布德泽:给予恩泽,恩惠。

  3、出示:学*向导: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⑵绘画法:从诗中圈出美好的诗词并作画,照图解说。⑶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5、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7、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8、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0、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11、让学生回忆一下学*古诗的方法。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出示:《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莫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同学们的收获很多。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3、出示:作业: 抄写并背诵古诗。找劝学勤学的词句诗篇积累。设计成劝诫人们及早努力的公益广告建议在我们的校园里能挂上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汉乐府 长歌行

长歌行教案8

  教学内容:

  学*古诗《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生字“葵”、“衰”,新词“华叶衰”、“待日晞”、“布德泽”。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具:

  flash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1、播放歌曲《长歌行》,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查阅并出示相关资料: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二、学*古诗

  1、老师范读,学生自读。

  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2、学*生字新词。

  出示: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意指导以下字词:

  葵:冬葵、冬寒菜,古代的一种蔬菜。

  衰:从强到弱,在文中衰败,枯萎的意思。

  华:同“花”。花和叶子都变黄了,然后衰败凋谢了。

  待日晞:很快要被太阳晒干。

  布德泽:给予恩泽,恩惠。

  3、出示:

  学*向导:

  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绘画法:从诗中圈出美好的诗词并作画,照图解说。

  ⑶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6、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12、让学生回忆一下学*古诗的方法。

  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

  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

  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出示: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莫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同学们的收获很多。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3、出示:

  作业:

  抄写并背诵古诗。

  找劝学勤学的词句诗篇积累。

  设计成劝诫人们及早努力的公益广告建议在我们的校园里能挂上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汉乐府

  长歌行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9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长歌行教案10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

  (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介绍诗歌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有叫“歌”或者“行”的有长歌行、短歌行等

  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 (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

  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向导自学古诗。

  学*向导

  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展开交流

  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找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2、给足自学时间,小组合作时要真正体现互动。

  3、学生根据学*向导汇报自学情况,汇报形式不限。

  (这一环节教学侧重在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探究。学生课前的预*及所查找的资料、工具书,在这环节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自己理解这首诗歌不是很难,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因此设计小组合作目的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考考你

  同学们汇报的都很好!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解释加横词,说出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戒诗)

  五、借助课件,指导朗读

  1、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画出重音和停顿。

  3、指名配乐朗读

  六、总结

  1、诗中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3、这是一首劝戒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劝戒人勤奋好珍惜时间的诗句、格言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学生自由汇报,谈感想

  七、作业

  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 要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教案11

  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同学进行顾惜时间的教育,使同学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珍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同学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初读诗文,学*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同学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效率。

  2.请同学们自身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同学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同学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的效果。

  4.一起解决同学在合作学*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的方式让同学自身理解诗意,把自主学*的权利交给同学,更好地发挥了同学学*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同学学*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干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假如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和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同学大胆说出自身的想法。

  点评;鼓励同学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身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同学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更多的身手。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同学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同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小结:

  说说你的学*体会。

  通过学*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在日常的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

  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

  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

  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说一说)

  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

  二、 初读古诗,学*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看看哪个字你掌握的还不够好?

  请同学们当“小老师”重点讲解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可以选择分析字形、换偏旁、看拼音、猜字谜、比较记忆等方法。

  重点要讲到:葵 (头戴小草帽 双辫左右翘 脸儿仰向天 朝着太阳笑) 晞 焜

  师:谁愿意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 理解诗句意思。

  第二关,诗意大解读,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关。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弄明白每句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看诗,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说出两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两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长满了碧绿葱茏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阳晒干了。(生说出相应的诗句)温暖的春天正在散布着它的恩泽,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满了生机勃勃。(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眼前的这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这句话?

  (生可以说出高兴、愉快)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生读出句子)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向大海,而从来不会向西又流到他们的起点?(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

  师: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好好学*,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四、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关,感情大流露,我们就一起迈进第三关。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时间从诗人身边溜走,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谈,比如:星期的时候、玩耍的时候、作业没有按时完成的时候等)

  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儿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学*,而等到长大了再白白的伤心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的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五、 课堂练笔。

  第四关,财富大考场,让我们胜利跨进第四关。

  今天,我们学*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我们来做几道题,第一道题,限时题,在限定的15秒内写出答案,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二道题,必答题,这是一首什么诗?

  第三道题,抢答题,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四道题,自选题,请你评出在今天的闯关中表现最优秀的选手?

  发礼品——对联。

  请说说你的感受。

  六、 教师总结。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七、 作业。

  从你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送给你的朋友。

长歌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方式:

  指导法、讲授法

  学*方式:

  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要求: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要求”进行学*。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学生看书中插图,边看、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要求”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四、巩固练*: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3.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4.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5.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7.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长歌行教案14

  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

  (一)初读诗文,学*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学生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效率。

  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的成果。

  4.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把自主学*的权利交给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点评;鼓励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小结:

  说说你的学*体会。

  通过学*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在日常的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15

  教材分析

  《长歌行》这首诗共10句,前四句写景,表现出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6两句以“常恐”过渡,想象悲秋将至,万物都将衰败枯萎,一派凄凉景象,暗含了作者慨叹时光飞逝,一去难回的感慨,为后四句抒发作者感情作了铺垫。诗的后四句以“流水到海一去不复回”来打比方,起兴抒情,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向上,免得年老力衰时空留余恨,意味深远,发人深省。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能背诵这首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学重点:

  1、通过课前预*和课上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同时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诗的大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激趣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古诗《长歌行》。

  ①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长”和“歌”两个字。(“长”字先写撇;“歌”字的左上角的“可”中的竖勾写成竖,两个“口”要写得扁一些。)

  ②通过课前预*,交流对“行”这一种形式的认识。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乐曲的意思。《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汉代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诗里有许多带“歌”和“行”的题目,如《东门行》《孤儿行》《悲歌》《古八变歌》《艳歌》等。唐人仿此体式写的诗也很多: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设计意图: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此环节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二、回忆基本要求,奠定学*基础

  1、在学*古诗之前,老师有个小问题考考大家。请你回忆往前学*古诗的经验,认为学*古诗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2、学生答后出示: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凭借注释,理解大意;联系生活,体会思想;背诵默写)

  今天我们就对照这些基本要求来学*《长歌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通过对古诗学*过程的回忆,领悟学*古诗的基本方法。这有利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三、教师示范朗读,师生参与评价

  1、学生齐读。

  2、认识生字“葵”。辨析“衷、衰、哀”这组形*字。

  3、教师范读,学生静听。

  4、师生共同参与评价,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通诗文。

  朗读前四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欣喜的情感。朗读5、6两句时,要通过和前四句的对比,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读出无奈的语气。后四句表达情感,要读出感叹语气。背诵这首诗,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比赛的形式来进行。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四、读懂古诗大意,体会作者感情

  1、学生自由默读,借助注释,读懂大意。(哪些同学是通过课前独立阅读已经读懂大意的?请按下面要求练*练*。)

  ①已经读懂的轻声地把大意说给自己听一遍,再轻声读古诗,反复两次,等下看谁说得好。

  ②完成之后再当当身边同学的小老师。

  2、交流诗意。

  3、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懂得了古诗的大意。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理解齐读一遍吧!

  4、同学们,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果要求你用本诗中句子回答,你知道吗?

  5、指导朗读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

  6、背名句,师生共同默写名句,

  7、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品读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思想感情的?前四句写景,表现出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6两句以“常恐”过渡,想象悲秋将至,万物都将衰败枯萎,一派凄凉景象,暗含了作者慨叹时光飞逝,一去难回的感慨,为后四句抒发作者感情作了铺垫。诗的后四句以“流水到海一去不复回”来打比方,起兴抒情,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向上,免得年老力衰时空留余恨。

  五、巧妙创设情境,学生激情诵读

  与诗人同样感受的人有许多,颜真卿在《劝学》中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如果你是他,请你深情地读出这首诗。

  与诗人同样感受的人有许多,鲁迅曾这样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如果你是他,会怎样读这首诗?

  自古以来,留下了许多珍惜时间的名句和感人故事,你还知道吗?

  (学生自由答后,教师出示课件,“浪费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让我们快速摘录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名句。课后把它记背下来。)

  [设计意图:在教师煽情的导语下让学生朗读,绝不单是读诗,更多的是融进作者的心灵,去咀嚼、去思考,学生在读中感受乐趣、体味情感、激发兴趣、滋润心灵,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律动。]

  六、展示校园景色,师生境中总结

  转眼春天来了,看,校园里的白玉兰绽放出洁白的花朵,看,这绿得发亮的是什么树,每一片叶子间都隐藏着即将开放的蓓蕾,看,这是多么灿烂的笑容,似乎在告诉我们童年是多么美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一定要记住这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设计意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立于善于唤醒、鼓舞和激励。”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再现学*内容,同时受到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3)

——《长歌行》读后感菁选

《长歌行》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歌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歌行》读后感1

  暑假里,我读了一首古诗《长歌行》,深有感触。

  诗歌这样写:“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意思是:时间就像东流的河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年少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很宝贵,我们不能浪费,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现在,我们是小学生,学*生活还刚刚开始。努力学*,打好基础,可以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如果不抓紧时间,得过且过,长大后毫无收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那时候,你可能会后悔:以前我怎么会这样?如果努力点的话,就……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争分夺秒,脚踏实地,刻苦学*。让我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共同前进吧!

《长歌行》读后感2

  读了这首诗,使我在学*方面有了改变。原来我总是喜欢看电视,回家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其他时间就大部分在看电视,不然就总是懒懒散散的,总是没有学*。但是,当理解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后,我懂得了现在如果不努力学*的话,到老了要是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现在,我抓紧时间学*,但是似乎总是学不完,这大概就是“学无止境”吧!当我明白了读书、学*也能给我们带来乐趣时,我已经渐渐地戒掉电视瘾了。我再也不是一个电视迷了,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上,现在,当我看书着了迷的时候,几乎忘了做其他事情。

  不是有些人说过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说明了时间极其宝贵。“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这是说青少年时期光阴可贵,要懂得珍惜。“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话是说年轻时不知道抓紧时间学*,头发白了才后悔已经晚了。

  这些都是说,我们要在青年时期珍惜时间努力学*,免得老后再徒然叹息。

  《长歌行》这首诗让我懂得了要珍惜时间!

《长歌行》读后感3

  今天读了汉乐府《长歌行》,深有感触,特别是读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段。这里把时间比做了百川一去不回头。这使我想到了另一句描写时间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很宝贵,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小学生作文《《长歌行》读后感》。

  我们处于小学阶段,在读书生涯中刚刚起步,如果不打好基础,以后怎样面对社会各方面的考验啊。只要我们刻苦学*,就会过得很充实,虽然不免有些紧张,但会有很大的收获。很多年之后,当你回忆往事时,就会感到很愉快,不会感到遗憾。相反,如果此时的.你不努力学*,得过且过。若干年以后,你或许会后悔:我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学*呢?如果以前用功的话,现在就不会是这个样了。如果……可后悔归后悔,世界上什么药都有,惟独没有后悔药。那只有感慨罢了。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啊!

  同学们,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吧。让我们的青春不留一丝遗憾,让我们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长歌行》读后感4

  《长歌行》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哲理的诗,它出自于《乐府诗集》。这首诗一共有五句话,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三句抒情。告诉了我们年轻人要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不能让青春白白流逝。

  诗中有句话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意思是千千万万条河流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把时间比作流水,比喻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懂得珍惜时间,把大好的青春时光都给浪费了。总抱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心态。如果这样子下去,就一定会跟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人如果不趁少年时期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每“一滴水”,不浪费一丁点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

  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利用上生活中零散的时间努力学*,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长歌行》读后感5

  我以前一向都是懒惰,成绩也很低。但是,当我看到《长歌行》这一首诗时就开始奋发了。

  诗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老的时候就白白地伤心了。是啊!我现在的样子不也正是这样吗?如果我不努力读书岂不是白费了爸爸妈妈的金钱,可是我又喜欢玩啊!我越想越“悲伤”,但正是这份“悲伤”给了我动力:不行!我不能辜负爸爸妈妈的希望,我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点“辉煌”,就像诺贝尔那样。于是,我努力了,奋发了。

  由于我努力,在四年级的`时候,一向没有的过奖状的我,期中考试居然得了个“学*进步奖”!我高兴极了,因为这个奖是由我的汗水换来的。于是我坚信,只要有第一次成功,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啊,我的成功是通过努力才有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所以,我在此劝告那些不爱读书的同学一句:认真读书吧,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祖国啊!

《长歌行》读后感6

  人生的哲理丰富多彩,各种哲理充斥着你我的生活。每一个哲理都会折射出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只有真正融合到社会生活中,才可以感悟出真理,只有真正经历过了才可以感受到真谛。《长歌行》深情饱含的句子反映了作者对学*的.感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写出了园中朝露的易逝,露珠的生命多么短暂啊。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写出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他们充满生机;“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意思是但常常担心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都会枯萎,万物会事去活力。万物的生命虽然美好。但多么短暂啊。写出了春荣枯的自然规律。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写出了百川东流,永远是一起不复返的啊。光阴易逝,我们要珍惜时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到老了只能白白地伤心后悔。

  全诗借助朝露易逝、花草枯萎、百川归海等自然现象警示人们:美好的时光短暂而易逝;人生短促,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不要等到了老了才陡然叹息。全诗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运用合理的安排反映了学*的重要。时光总是短暂的,要懂得珍惜。

《长歌行》读后感7

  我读了《长歌行》这一首诗之后,心里忐忑不安,《长歌行》读后感。这是因为我时常把时间白白地浪费到电视上、聊天上、唱歌上、玩耍上等,根本就不知道时间是多么宝贵的。

  在诗中有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句子,这句话说的没错。日子慢慢地过去了,人也慢慢变得衰老起来。转眼间,你不知不觉地由儿童变成中年人,然后再变成老人。到那时候,你会感到空虚,感到寂寞,感到悲哀。回想幼年的时候:日子从玩耍里过去;日子从电视的屏幕里过去;日子从洗澡时过去;日子从睡觉时过去;日子从逛街里过去;等你老时你当然会感觉到它从你眼前过去。

  我现在想把时间留在这一刻里,但是怎可能挽留得住呢?时间的流逝,使我变成一个没知识,没文化,没地位的人,使我头发变得白苍苍,使我逐渐衰老……再多再多的`事我也不敢想象了。我现在只知道: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我再不会像以前一样,吃、喝、玩、乐地白过一天的。因为我知道了:青年时应该好好地学*,不应该等老了才伤心后悔。因为这时已错误失机会了,你不能再回到过去了。

  同学们,我也劝喻你们一句:请把握时间、珍惜今天,不然的话,就后悔莫及了.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4)

——《短歌行》的优秀教案 (菁华3篇)

《短歌行》的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预*,能介绍作家及创作背景;

  2、说出诗人求贤若渴,志在天下的胸怀抱负,并能通过朗读表达;

  3、能找出诗歌中一两种艺术手法,说出它的用处。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的作品《观沧海》、《龟虽寿》

  二、初读诗歌,力求读准

  正音

  三、背景介绍

  观看《三国演义》视频片段,了解背景。

  要求学生边看边作批注,朗读如何处理情感。

  四、自由诵读,小组竞赛朗读等形式进一步把握诗人感情。

  进行诵读指导

  五、品读诗歌

  有着赫赫战功的人他到底因何而“忧”

  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六、小结

  《短歌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全篇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板书设计

  人生短暂

  因何而忧?贤才难得

  功业未就

  黄秋云

《短歌行》的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设想】

  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作家和题解】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叫两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讨论鉴赏

  1、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4、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课外拓展】

  作业:

  1、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

  2、阅读读本上曹植《白马篇》与曹丕《燕歌行》。

《短歌行》的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背景,掌握基础知识,背诵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辨体

  1、播放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

  2、正如歌中所唱,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曹操,他“外定武功”,统一*北方,是一位指点江山的英雄;他“内兴文学”,开启建安风骨,是一位畅抒胸怀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英雄诗人”曹操的诗歌作品《短歌行》。

  3、解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而“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一般而言,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那曹操想借《短歌行》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通过诵读来进行把握。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5)

——长歌行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长歌行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歌行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歌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长歌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学*古诗《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生字“葵”、“衰”,新词“华叶衰”、“待日晞”、“布德泽”。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具:

  flash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1、播放歌曲《长歌行》,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查阅并出示相关资料: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二、学*古诗

  1、老师范读,学生自读。

  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2、学*生字新词。

  出示: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意指导以下字词:

  葵:冬葵、冬寒菜,古代的一种蔬菜。

  衰:从强到弱,在文中衰败,枯萎的意思。

  华:同“花”。花和叶子都变黄了,然后衰败凋谢了。

  待日晞:很快要被太阳晒干。

  布德泽:给予恩泽,恩惠。

  3、出示:

  学*向导:

  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绘画法:从诗中圈出美好的诗词并作画,照图解说。

  ⑶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6、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12、让学生回忆一下学*古诗的方法。

  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

  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

  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出示: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莫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同学们的收获很多。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3、出示:

  作业:

  抄写并背诵古诗。

  找劝学勤学的词句诗篇积累。

  设计成劝诫人们及早努力的公益广告建议在我们的校园里能挂上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汉乐府

  长歌行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字新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任务。

  今天我们学*汉代乐府民歌—《长歌行》(板书课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现在我们来学*这首汉代民歌。

  二、朗读古诗。

  1、借助注音,朗读诗歌。

  2、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要提示朗读时应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和节奏。

  三、小组讨论、尝试理解。

  1、在预*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2、大家把自己解释的诗句意思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小组里互相评价。

  3、从中选出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四、班上交流,师生评价。

  1、由小组推荐较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每一诗句二至三位同学发言。

  2、发言后同学互相评价,指出优缺点。

  3、教师相机进行评价,要切中要点。

  五、师出示整理后诗句的解释。(略)

  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归纳.总结。

  1、这首诗最重要的是哪一句诗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先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

  (2)师归纳.总结:

  这首诗通过露珠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了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悲伤叹息!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预*后两首古诗。

长歌行教案 篇4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著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著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长歌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向导”进行学*。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长歌行教案 篇6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6)

——短歌行教案优选【10】份

  短歌行教案 1

  一、 导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三、鉴赏

  “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了魏晋时期,中国诗歌史上又出现了一个重要时期:建安文学时期。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由此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更从促进了唐代“*体诗”的成熟发展,在中国诗歌诗起到它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组织者,也正是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

  二、 检查自主阅读:

  1.了解曹操其人及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2.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追问:他忧的是什么?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三、合作学*、赏析诗歌:(微观入诗)

  1.微观入诗,就是从理解诗意开始;而理解诗意,就是从诵读开始。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

  请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他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

  大家再一起来听听录音,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

  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

  2.合作探究,感受诗句,品味意境: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注释,在预*的基础上了解诗意。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请其他组学生回答。

  四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第二层:渴望贤才礼遇嘉宾

  第三层:渴盼人才忧思难解

  第四层:虚心纳士竭尽诚心

  (2)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注意表述格式,授课时重点突出借代与用典)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确: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补充: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它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确:运用典故,同时又以“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补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①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3)小结:

  全诗着眼点:忧(功业、人才),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

  作者从人生的感慨过渡到政治理想,心境由狭变阔,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因此从全诗高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

  四、探究综合,迁移评价:

  1.也就是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槊唱《短歌行》。(观看电影片段――曹操吟唱《短歌行》)

  2.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

  3.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是如何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写得比较有激情。(交流)。

  示例: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敬佩你,更是因为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豪情。

  五、拓广积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面对这个在历史大浪中的弄潮儿,你还能想起哪些他写的诗句,让你心潮澎湃,久久不息?

  例如: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积累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

  六、课堂总结: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忧愁而迸发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痕迹!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文。

  2.积累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

  3.预*本课题其余两首诗歌,注意其所用的艺术手法。

  短歌行教案 3

  【教学目标】

  1、品味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2、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分析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具体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挟天子以令诸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有《曹操集》。

  二、写作背景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广为传唱。

  三、文题理解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相和歌*调曲》。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这大概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四、同学有感情朗诵 示范朗诵

  五、整体感知、赏析全篇

  (一)解构诗句 分节鉴赏

  分解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里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格调(风骨)如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情调悲凉,慨叹人生短促和年华消逝;更重要的是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而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分解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设疑:这里引用的哪些诗句?表达了什么内容?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明确: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传给我音信?)曹操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用典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竭诚待以“嘉宾”之礼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即含蓄的表达方式)。

  分解3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设问:这组诗句与前面诗段是怎样关联并发展诗意的?

  提示: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

  第一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分解4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设疑:前四句的内容可作那些解读?

  前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贤士,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设问:最后四句是怎样表达主旨的?

  分析提示: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二)根据所讲 分组讨论 回答问题

  1、诗作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主题思想)?

  2、本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诗人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

  七、小结

  《短歌行》的流露了作者渴望招贤纳士、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八、作业 熟练诵读 领悟主旨

  短歌行教案 4

  一.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他以具有个性特色的古直悲凉的诗句,抒发他政治家、军事家的抱负和胸襟,慷慨悲歌,雄伟壮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正如前人所说“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短歌行》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曹操《短歌行》有二首,这是第一首。

  二.解题

  在汉末动荡丧乱、分裂割据的社会里,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因而渴望贤才,“唯才是举”,以成就其大业。他曾多次下令求贤,这首《短歌行》其一也可以视为形象的求贤令。其诗通过宴会的歌唱生动地直抒“忧思难忘”的胸臆,显现出他为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而产生的求贤若渴的心情。

  三.反复诵读,总体把握

  1. 指导朗读

  2. 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全诗分为四节,首八句为第一节,写人生有限,诗人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立功业。

  次八句为第二节,诗人两次引用《诗经》成句来表现求贤思想: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

  再次八句为第三节,前四句写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分别照应前两节。

  最后八句为第四节,先以情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四.研读

  (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欢宴之际,感到年华易逝,慨叹人生短暂如朝露易干。这是表现及时行乐的思想吗?

  不是,这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建安时期的作家,常常感到人生短暂,不能及时建功立业,曹操如此,他的儿子曹植也如此,曹植《求自试表》云:“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又是一例。此诗三次写到忧,曹操《秋胡行》云:“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年岁的流逝本不足过于伤心,令人担忧的海内未定、功业未成,而盛年消逝,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发出深藏于内的“忧思难忘”的心声。所以,此诗的情调苍茫悲凉,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弱,表现的仍然是奋发进取的精神。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正由于年华易逝,“去日苦多”,而功业未就,这就更渴望贤才来辅佐。这八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表现对贤才的思慕。这里引用是否累赘生硬?

  不累赘。相反却简约而贴切地表现了他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语言风格方面也显得古朴、苍劲而自然。引用《子衿》说自己求才不得而沉吟忧思;引《鹿鸣》说自己求才已得而笙簧酒醴。特别是引用《鹿鸣》四句,对表现他的胸襟抱负尤为恰当。原诗中以鹿食苹草并呼朋引伴共食,来兴周王有酒食与臣共享,而臣子莫不皆来,且以琴瑟乐之,故嘉宾皆因我敬宾如是而爱好我,这就是先王的至美之道。引此诗表现曹操以恳笃诚实之心,渴求贤才,既得贤才,必待之以礼,予以重任,而贤士必定竭力辅佐以成大业。这样的引用来表现他迫切而复杂的心境和愿望,完全切合他的身份、志向和处境。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引用后进一步反复抒发思慕贤才之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承接《子衿》,以明月不可掇为比兴,从人才难得,进而抒发内心求贤不得的无穷忧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承接《鹿鸣》,率直表述对已来的贤才,必当推心置腹,欢宴款待的深情厚谊。这样的匠心独运,运用自如地把《诗经》诗句融合于自己的简朴苍劲而自然的诗句中,浑然一体,不着痕迹,不仅倾诉思慕之情,情真意切,更显得其胸襟的壮阔和气魄的宏伟。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两章分别从贤士择主和明主求贤的角度,把全诗推入更高境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以乌鹊比喻贤士,意谓他们都在寻找依托,但哪里才是他们的依托之所呢?就当时的社会情况而言,“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这四句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深深忧虑。

  从明主求贤来说,怎样才能广招天下之士呢?“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曹操先化用管仲语意,表明王者不却众庶,方能成其大业;然后以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表明要像周公那样诚挚虚心地对待贤士,从而得到天下人的衷心拥护。

  四句分用两典的作用?

  贴切自然地表现了为达到“天下归心”的雄伟目标而渴求贤才的深厚沉郁的心情,从而突出全诗的中心。这样结尾,更振起全篇,把上文所写的“人生几何”的感叹、“慨当以慷”的`情绪、“忧思难忘”的心境以及反复倾诉的思慕贤才的诚恳之情,通贯起来,谱成为千古传诵的慷慨悲凉的浩歌。

  总之,这首诗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成句,自然贴切;风格苍茫悲凉。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四言名篇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二 背诵《短歌行》

  短歌行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颠覆曹操作为奸臣逆贼的形象。

  2、背诵诗歌的第一小节。

  3、分析作者的忧思之情。

  过程与方法:1、多朗读,从朗诵中感知诗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字如“忧”,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养高中的独立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吗?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只这是京剧中曹操的形象,同学们曹操的脸有什么特点?白色的。那位同学知道京剧中白色代表什么类型的人。代表的是阴险奸诈的人。

  展示 《观沧海》的幻灯片。

  二、学*文本。带着对曹操诗歌的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学*曹操的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短歌行》。

  1、朗读,先让学生朗读一遍,从朗读中检查他们的预*情况,对诗歌的把握如何?

  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别人是如何朗读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轻重舒缓。

  预设: 在让学生听完朗诵之后再读一遍。

  小结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感情把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诗歌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对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够到位,那我们就深入地了解一下诗歌,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是什么词?

  预设回答:忧

  2、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时候为国为民,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代丞相的情怀,那同学们看一下曹操他忧的对象是什么?

  先不着急回答,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女生读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我们先把这一小节读一下,从中看作者“忧”什么?

  预设:忧的是人生苦短。

  同学们是如何看出来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愁来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啊,在诗中曹操是如何来解决的愁苦的?

  预设: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里的杜康代指的是什么?酒。这说明曹操是想借酒消愁了,那酒能不能真正的消解愁闷呀。

  预设:不能,那你认为什么才能消除曹操的愁闷。

  预设。“是人才。”

  →你从哪句中可以看出是人才?

  “青青子衿,忧忧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句诗是出自哪儿的?展示幻灯片,补充《子衿》的下一句。指出曹操的用意是:渴望人才的投靠。所以作者的第二层忧是什么呀?

  幻灯片展示:贤才难得。

  那同学们想一下,作为领导人,怎么样才能吸引人才呀。

  预设:给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

  →那曹操给那些人才怎么来保证

  预设:“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节:所以从这节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有忧愁,了解作者的感情,现在请同学们,我们再把前面的朗读部分,我们合起来读一遍。女生读前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注意把握情感。读完之后,到后两句在合,全班一起朗读。

  预设:同学们说一下,是不是比前面进步,很好,值得鼓励。

  小导入:中国诗歌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情感都是贯穿其中,那我们在往下学*作者的忧思之情是如何贯穿到下文中的。

  让一个学生来朗读一下下半节。

  →哪个同学能不能和我们说一下第二节首句中的明月作者用意何在?是不是真的像上天去摘取天上的明月呀。

  预设:是用明月来喻指人才,指出人才难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反复地歌咏着渴贤之忧啊。

  但接下来作者却写到了什么?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哪个同学来说一下这句是表明什么的。

  人才来归顺曹操了,那人才都来了,曹操还忧什么?

  三忧功业未就。

  →对人才的忧思,贯穿了全文,但第二节有一处是作者写作者的欢喜之情的,是因为人才来和他交心,来归顺他了。同学们看是哪句?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那人才都来了,作者还忧什么呢?

  三忧功业未就。

  小结:所以人才的忧思,人生的苦短,都是因为功业未就,因此曹操为了自己的功业,他又对哪些人才伸出了橄榄枝?曹操是如何说的?

  预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那些在三国鼎立的情况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贤才们。

  → 这里曹操站在那些贤才的角度去虑及他们的前途,把贤才的煎熬变成当成自己的煎熬。这里曹操换位考是替贤才担忧之外,他是否还有另一层意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用了两个典故,一周公自喻,说明自己有周公一样对待人才的心,有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所以我会重用贤才的。

  小结:1、曹操说歌以咏志,那这首诗曹操抒发自己的忧思之愁是为了表明什么志向?

  招贤纳士,统一天下。

  2、中国崇尚一句话:“文如其人。”通过这篇文章的学*,同学们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总结:幻灯片展示。

  播放电视剧《短歌行》主题曲,引入到曹操英雄的形象。

  背诵。

  课堂总结:曹操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民间文化上,都是以奸臣、逆贼的形象示众,但从我们的文学作品里我们还是能看出曹操他是一个有志向、有追求的英雄。所以同学们看文学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去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短歌行教案 6

  教学目标

  1.通过预*,能介绍作家及创作背景;

  2.说出诗人求贤若渴,志在天下的胸怀抱负,并能通过朗读表达;

  3.能找出诗歌中一两种艺术手法,说出它的用处。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的作品《观沧海》、《龟虽寿》

  二、初读诗歌,力求读准

  正音

  三、背景介绍

  观看《三国演义》视频片段,了解背景。

  要求学生边看边作批注,朗读如何处理情感。

  四、自由诵读,小组竞赛朗读等形式进一步把握诗人感情。

  进行诵读指导

  五、品读诗歌

  有着赫赫战功的人他到底因何而“忧”

  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六、小结

  《短歌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全篇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板书设计

  人生短暂

  因何而忧?贤才难得

  功业未就

  黄秋云

  短歌行教案 7

  教学目标

  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诗人怎样抒发自己的“忧”。

  2、引用诗句、妙用比喻、巧用用典故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如此,当今时代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么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被称为“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又是怎样对待人才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短歌行》,体会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二、解题

  “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因歌词音节的长短区分。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知人论世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欲一举荡*“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年过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回到三国,与曹操对话。)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营造氛围: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吟唱《短歌行》片段。

  (鲍国安的吟唱,慷慨悲凉,扣人心弦。曹操当年是不是也是这么唱的?请大家注意,《短歌行》这首乐曲在东汉时期是怎么个唱法已经失传了,鲍国安演唱的《短歌行》是现代人重新谱曲演唱的。)

  (指出版本的区别,见幻灯片。)

  2、检查预*:指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有无读错的字音。)

  3、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学生齐读课文。

  4、大家已经初步熟悉了课文,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明确:

  忧(板书)——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

  5、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为何而忧?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难得(板书)

  (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到诗作当中去,进一步和诗人对话,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忧”的。)

  五、分析鉴赏

  ㈠人生短暂

  1、诗人是怎样表达“人生短暂”之忧?请同学们把相关的诗句大声读出来。

  2、前四句运用什么手法写“人生短暂”的?

  明确:比喻。朝露,太阳出来一晒就没有了,转瞬即逝。“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诗人将人生比作朝露,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短暂,韶光易逝。

  (自古以来,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大有人在,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也会发出“时间过得真快呀”的感慨。)

  3、诗人在宴请文武众将时,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该如何理解?他要那么多时间干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板书)

  (播放《三国演义》片段)

  (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击吕布,败袁术,灭袁绍,征乌桓,现在又列阵长江,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此时,曹操已年过半百,统一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所以才会忧人生短暂。但他雄心不减,依然图谋大志。我们初中学过曹操的《龟虽寿》,其中有两句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意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曹操之忧,是积极进取的英雄之忧,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

  4、“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之酒真的能解诗人之忧吗?

  明确:

  当然不能。李白有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曹操忧人生短暂,杜康之酒并不能延长其人生。(如果曹操活到现在,我会向他推荐一首歌:韩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㈡贤才难得

  1、既然作者觉得人生不够用,那么他要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此时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明确:招揽人才。司马徽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讲的就是人才的重要性。汉高祖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的辅佐,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也可以成为开国之君!

  2、诗人是如何表达出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用原文回答,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出来。

  3、诗人这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是直接抒发出来的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⑴引用《诗经》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出自《诗经 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我想念你的心,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诗人不直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而是引用《诗经》的句子,向人才发出了深情的呼唤。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主要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相处的温情。“呦呦”是鹿的叫声,说是鹿发现山野之间有它喜欢吃的苹草,就发出快乐的叫声,招呼同伴们都来享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国君的口吻。他说,我今天要宴请你们大家,不但为你们准备了美好的宴*,还准备了美好的音乐。而曹操引用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来归附我,我也要为你们准备这样美好的宴*,好好地招待你们,共享君臣之乐。简而言之,礼遇贤士。

  ⑵妙用比喻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将贤才比作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得使诗人的担忧从内心当中抒发出来,绵绵不断。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这几句虽然是写眼前的实景,其中却有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曹操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们这些有才干的人还在犹豫什么呢?你们要找一个贤明的主人,为什么不投奔到我曹孟德这儿来呢?只有我这里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

  ⑶巧用典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曹操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招揽人才。他海纳贤才的诚意,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周公的典故,在于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有宽广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贤才,希望天下贤士都来归顺自己。而这正是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所做的艺术的回答——投奔我这个思贤若渴的明主才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卒章显志,诗人以周公来勉励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了。

  板书:统一天下

  (诗人委婉曲折地表明心迹。诗人引用《诗经》语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仰慕和思念,妙用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贤才难得,巧用典故说明自己要尽情地招揽贤才,并且像周公一样礼遇贤才。)

  ㈢小结:何以解忧?

  诗人忧人生苦短,忧贤才难得,而真正的忧在于统一大业还未完成。何以解忧?——唯有贤才!

  六、朗读体悟(把握诗歌风格)

  (幻灯片)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为什么会形成曹操这样的风格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

  (幻灯片)东汉末年的战乱带来的饥荒和瘟疫,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是历史上空前的。史书也多有记载,如《三国志》中记载说:“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世语》:“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涕之哀……或举族而丧。”此时的人们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古诗十九首》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这种哀叹并没有走向完全否定人生的悲观主义。建安文学在此之后,它也发出人生无常的哀叹,但这哀叹已经同这社会灾难,以及如何结束这社会灾难,重新建立统一繁荣的国家的热望和努力结合在一起。这首先鲜明的表现在曹操的诗作中。

  (曹操的一统天下抱负和这种抱负实现的艰难,形成了曹操诗文的慷慨悲凉的特色。也是那个时代英雄诗文共有的特色。曹操这首诗的风格就是“建安风骨”的主要体现。)

  (幻灯片)

  建安风骨: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

  学生齐读,体会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

  七、课堂小结

  一般有诗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这种雄图霸业的抱负,而有雄图霸业抱负的人又不一定有诗人的才情,只有曹操二者兼而得之,所以《短歌行》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好诗。这首诗以“忧”贯穿全诗,一气呵成,无论是忧人生短暂,还是忧贤才难得,实际上都是因功业未就而忧,而且这种忧是与诗人心中的志向并存的,他希望的是能够统一天下。我想可以这么说,《短歌行》这首诗就是一曲英雄的慷慨悲歌,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也能够向曹操学*,既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那么我们就增加生命的厚度吧,做一个“及时当勉励”的有志之士。

  八、巩固与训练

  1、背诵并默写《短歌行》。

  2、把《短歌行》与刘邦的《大风歌》作比较阅读,体会两词在内容上和风格上的异同。

  短歌行教案 8

  一.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他以具有个性特色的古直悲凉的诗句,抒发他政治家、军事家的抱负和胸襟,慷慨悲歌,雄伟壮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正如前人所说“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短歌行》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曹操《短歌行》有二首,这是第一首。

  二.解题

  在汉末动荡丧乱、分裂割据的社会里,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因而渴望贤才,“唯才是举”,以成就其大业。他曾多次下令求贤,这首《短歌行》其一也可以视为形象的求贤令。其诗通过宴会的歌唱生动地直抒“忧思难忘”的胸臆,显现出他为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而产生的求贤若渴的心情。

  三.反复诵读,总体把握

  1. 指导朗读

  2. 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全诗分为四节,首八句为第一节,写人生有限,诗人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立功业。

  次八句为第二节,诗人两次引用《诗经》成句来表现求贤思想: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

  再次八句为第三节,前四句写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分别照应前两节。

  最后八句为第四节,先以情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四.研读

  (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欢宴之际,感到年华易逝,慨叹人生短暂如朝露易干。这是表现及时行乐的思想吗?

  不是,这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建安时期的作家,常常感到人生短暂,不能及时建功立业,曹操如此,他的儿子曹植也如此,曹植《求自试表》云:“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又是一例。此诗三次写到忧,曹操《秋胡行》云:“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年岁的流逝本不足过于伤心,令人担忧的海内未定、功业未成,而盛年消逝,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发出深藏于内的“忧思难忘”的心声。所以,此诗的情调苍茫悲凉,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弱,表现的仍然是奋发进取的精神。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正由于年华易逝,“去日苦多”,而功业未就,这就更渴望贤才来辅佐。这八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表现对贤才的思慕。这里引用是否累赘生硬?

  不累赘。相反却简约而贴切地表现了他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语言风格方面也显得古朴、苍劲而自然。引用《子衿》说自己求才不得而沉吟忧思;引《鹿鸣》说自己求才已得而笙簧酒醴。特别是引用《鹿鸣》四句,对表现他的胸襟抱负尤为恰当。原诗中以鹿食苹草并呼朋引伴共食,来兴周王有酒食与臣共享,而臣子莫不皆来,且以琴瑟乐之,故嘉宾皆因我敬宾如是而爱好我,这就是先王的至美之道。引此诗表现曹操以恳笃诚实之心,渴求贤才,既得贤才,必待之以礼,予以重任,而贤士必定竭力辅佐以成大业。这样的引用来表现他迫切而复杂的心境和愿望,完全切合他的身份、志向和处境。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引用后进一步反复抒发思慕贤才之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承接《子衿》,以明月不可掇为比兴,从人才难得,进而抒发内心求贤不得的无穷忧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承接《鹿鸣》,率直表述对已来的贤才,必当推心置腹,欢宴款待的深情厚谊。这样的匠心独运,运用自如地把《诗经》诗句融合于自己的简朴苍劲而自然的诗句中,浑然一体,不着痕迹,不仅倾诉思慕之情,情真意切,更显得其胸襟的壮阔和气魄的宏伟。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两章分别从贤士择主和明主求贤的角度,把全诗推入更高境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以乌鹊比喻贤士,意谓他们都在寻找依托,但哪里才是他们的依托之所呢?就当时的社会情况而言,“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这四句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深深忧虑。

  从明主求贤来说,怎样才能广招天下之士呢?“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曹操先化用管仲语意,表明王者不却众庶,方能成其大业;然后以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表明要像周公那样诚挚虚心地对待贤士,从而得到天下人的衷心拥护。

  四句分用两典的作用?

  贴切自然地表现了为达到“天下归心”的雄伟目标而渴求贤才的深厚沉郁的心情,从而突出全诗的中心。这样结尾,更振起全篇,把上文所写的“人生几何”的感叹、“慨当以慷”的情绪、“忧思难忘”的心境以及反复倾诉的思慕贤才的诚恳之情,通贯起来,谱成为千古传诵的慷慨悲凉的浩歌。

  总之,这首诗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成句,自然贴切;风格苍茫悲凉。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四言名篇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二 背诵《短歌行》

  短歌行教案 9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2、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体味忧情。

  3、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理解作者的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

  1、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体味忧情

  2、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典故及点化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设疑讨论法、合作探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知人入诗,了解背景

  1、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三国曹魏时名士,喜评人物,)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这些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自己的创造。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常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

  2、诗题

  “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可配乐歌唱。

  三、诵读感知,读出“忧” 情

  1、教师范读

  譬pì 如 呦呦yōu 子衿jīn 鼓瑟sè 可掇duō 越陌mò 度阡qiān 三匝zā

  2、学生自由读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四言诗,两两相隔;

  边朗读边找出此诗的“诗眼”,全诗通过此“诗眼”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找诗眼

  明确:忧

  4、齐诵,体味忧情

  四、知人论世,为何而“忧”

  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

  (找关键句,体味忧情)

  教师总结:一忧人生短暂(人生之忧),二忧贤才难得(贤才之忧),三忧功业未就(天下之忧)

  五、品味鉴赏,何以写“忧”

  提问: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的?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确:

  ① 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补充: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它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确:运用典故,同时又以“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补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①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名句,以山高水深比喻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以周公自比,表明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六、迁移拓展

  1、古今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的评价。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小结: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问题探究: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性格特征是阴险、奸诈、残暴。这和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操是否有极大的反差。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曹操?

  教学预设: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3、教师小结:

  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七、课堂小结

  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更要发愤图强,学好本领,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人才难求  用典——含蓄蕴藉

  忧  功业未成  比兴——生动形象

  人生苦短  反问——引人思考

  短歌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了魏晋时期,中国诗歌史上又出现了一个重要时期:建安文学时期。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由此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更从促进了唐代“*体诗”的成熟发展,在中国诗歌诗起到它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组织者,也正是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

  二.曹操简介

  三、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调曲》。

  曹操《短歌行》有二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四、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宴请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有感此景而横槊(shuò)赋诗,吟唱了千古名作——《短歌行》。

  五、朗诵

  把握情感:慷慨、激昂

  六、解读诗歌

  1.“对酒当歌”

  诗的一开始,诗人就提出了“酒”这个意象,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经学过哪些与酒有关的诗句,分别表达何种情感?

  闲适轻松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孤独寂寞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失意落寞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离别伤感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在《短歌行》中,曹操借酒抒发的是什么感情?诗中有没有哪一个字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忧”

  忧到了何种程度?(翻译相关句子)板书

  2.诗人在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对于人生短暂,许多文人都曾发出概叹,有人选择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人选择消极避世,那么,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他为什么也发出这种感叹呢?

  明确:功业未就

  4.想要实现这种建功立业的包袱,需要什么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要有贤才帮助。

  5.诗中有没有描绘贤才相聚的热闹场面?

  明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一首描写贵族盛宴热情款待尊贵客人的诗歌。

  “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想象贤才归己时的热闹场面。

  6.群贤毕至是如此美好,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更加急切,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比喻贤才?

  明月、乌鹊(翻译这两句)

  7.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之后立即感叹道“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此刻,诗人忧虑的内容还是“人生短暂”吗?

  不是。此刻,作者忧虑的是“求贤不得”

  8.除了运用比喻来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还有哪些地方是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苦心。

  作者此时,既是在感慨自己人生短暂,也是在概叹贤才人生短暂,同样功业未就,期望贤才们都一起来投奔自己。

  “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里使用了《韩诗外传》里的典故,相传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里曹操既是以周公自比,也是以周公自励。

  同样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七.小结

  虽然这一首《短歌行》中,充满了忧伤的情调,但这种忧,是站在一个英雄的角度,国家的角度的忧,从这种忧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曹操:他有渴望同意的包袱,有招揽人才的坦荡胸襟,他的忧,是他手中的杜康酒不可解的。八、作业

  1、回忆与酒有关的文学作品,以“文人与酒”为题,写一则小论文。

  2、背诵全诗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7)

——《短歌行》教案范文五份

  《短歌行》教案 1

  一、作者介绍

  生*: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封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诗风慷慨悲凉。

  作品:《蒿里行》《观沧海》《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后人辑有《曹操集》。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评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二、创作背景

  曹操巩固了北方割据势力后,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活动。曹操深感今后的对手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使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公布于众。

  三、常识

  1.古体诗

  文学史*惯上把唐以前出现的所有诗歌体裁称为“古体诗”。最古远的,当属创作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后经孔子编修成集的《诗经》;然后是战国末年屈原等楚地诗人创作的带“兮”字的“骚体诗”(又名“楚辞”),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汉代出现了朝廷官署采集整理的“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以及诗人仿乐府民歌而创作的“乐府诗”(分为“歌”“歌行”“引”“曲”“吟”等小类),如《短歌行》(曹操);汉、魏、晋、南北朝诗人们还创作有大量的四言、五言、七言及杂言等诗,如《古诗十九首》,《归园田居》(陶渊明)等。

  2.建安风骨

  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创作诗歌,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被后人尊为典范。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高潮。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以“杜康”借指酒。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和明清秀才的常服,即学子之服,后因称读书人为“青衿”;也用来借指青少年,本诗中指代有学识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归心,人心归服。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担心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就是为了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后遂以“周公吐哺”“一沐三捉(握)发,一饭三吐哺”形容在位者渴求贤才,热切殷勤地礼待贤才,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阡陌:指在广袤的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间小路。其中,“阡”指南北走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

  四、重点字词

  当:对着的意思

  几何:意思是“多少”

  朝露:意为早晨的露水。文中是指人的一生很短,就和早晨的露水一样,见到太阳就干了。

  去日苦多:指一生中逝去的日子已经很多了,感叹人的一生很短暂。去日,已经逝去的岁月。苦多,苦于太多。

  慨当以慷:指宴会中的歌声慷慨激昂。整句的意思为应该用慷慨的方式来唱歌。“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

  杜康:传说是最早造酒的人,文中的意思“酒”。

  但:只是

  沉吟:释义1、沉思低吟,低声吟诵。2、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文中的意思是指对有才干的人的思念和倾慕之情。

  呦呦:鹿叫的声音。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文章中用来表达欢迎有才干的人。

  苹:艾蒿

  鼓:弹

  掇(duō):拾取,摘取。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

  陌:东西方向的田间小路

  阡:南北方向的田间小路

  枉用:这里是“枉驾”的意思。

  相:指代性副词,可译为“我”。

  存:问候,怀念。

  契阔:久别重逢

  讌(yàn):通假字,通“宴”(原文中讌为“?”)。

  乌鹊:乌鸦

  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依:栖。

  水不厌深: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嫌。

  《短歌行》教案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背诵本诗歌。

  2. 过程与方法: 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 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 教学难点: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② 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②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 《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 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联想起新中国开国领袖的《浪淘沙.北戴河》中“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词句说明曹操的内修文德外治武训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2.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 《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请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她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普通话很标准.大家再一起来听听磁带,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诗歌要多读才能体会出它的内在深韵,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下《短歌行》)

  三.分析诗歌

  1. 齐读诗歌

  2. 同学对照注释,疏通诗意。(三分钟)

  3. 分节解读诗歌:诗歌按照意思来分可分为四小节,每二行一小节,主要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来鉴赏。

  4. 鉴赏第一节:

  ①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并请这位同学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明确:情绪“忧”)

  ② 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激情,当读到 “对酒当歌”时大家有没有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同学思考,集体发言)

  请大家说说作者喝酒时发出的是怎样的感慨? (明确: 人生几何也就是人生短暂)

  ③ 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原文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愁的是人生苦短.

  ④ 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比喻 把人生比作朝露)

  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明确:比喻的好处是形象生动)

  ⑤赏析: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曹操<短歌行>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感慨.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纪已高,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他这样, 实际上曹操又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第一节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忧”字,“忧”到需要用酒来消解。“忧”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忧”。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忧,是隐含的是积极昂扬的精神。所以作者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来来,举杯邀明月,与尔同销万古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5. 鉴赏剩下三节:

  ① 齐读余下三节,思考作者在其中写了什么内容,或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诗歌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对贤才的渴望。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可以看出。

  ② 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明确:引用典故<板书>)

  ③ 这种引用典故表达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边看注解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大意是:爱人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吗?嗣,意为继续;音,声问; 嗣音,继续相问,即保持联系之意.这里只用了前两句,后两句作者改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意为,只为你等贤才的缘故,我沉思吟咏至今.这一改动,由思慕情人变作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沉吟,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挚自然.”曹操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这句意思是“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我有高贵宾客,吹笙鼓瑟使宾朋欢悦。”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良才若来投奔我,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④请位同学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

  课文的注解⑹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注解⑺“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说他在洗头发的时候曾几次把头发湿漉漉地卷起来,吃饭时曾几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惟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这几句气势是宏大的,意义是深远的表现出一种王者的霸气,根据我们刚才对使用典故句子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引用典故的的好处是什么 (请同学回答)(应用典故嘛,看这个典,我们会想到…..古典,典雅,作者引用的是诗歌,诗歌应该有什么特点:有文采,而且作者引用的诗歌的虽然只有经典的一两句,但却给读者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就增加了《短歌行》的内涵容量.

  <板书>引用典故的好处是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诗歌内涵容量

  ⑤同学就文中不懂的句子相互讨论一分钟,老师给予点拨。

  明确:课文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也表现曹操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招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大家说会不会?) 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本句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铺垫的作用。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四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所以曹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刘备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文官武将,月*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邦无定土,士无定主.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侍.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没有丝毫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表达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

  6.比兴手法:

  诗歌采用一连串的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如明明如月,以明月不可掇停,比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诗末山不厌高等句子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又以虚心对待贤才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象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招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曹操作为一代英雄,有着统一天下的壮志,在本首诗歌当中作者开头就提出了人生短暂这个话题,正是因为人生的.短暂,所以作者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番事业,这也是他在《观沧海》、《龟虽寿》中所说的观点。联系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困苦,军阀混战,国家衰微,作为一个有统一天下壮志的政治家兼诗人来说,他心忧天下,因此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只能是悲凉的。另外,建安时期是一个追求建功立业的时代,所以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社会的动乱,一方面反映报效国家或建功立业,风格苍劲雄健,情辞慷慨悲凉,有力地表现了时代特色。后人将这种鲜明的风格称作“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②建安文学

  公元一九六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 “建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当时文坛领袖是“三曹”(曹操、曹丕pī、曹植)和著名的作家“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干、阮瑀yǔ,应瑒yáng、刘桢)和女作家蔡琰yǎn等,形成一个文学中心,建安年代并包括其后若干年的的文学创作,就称为“建安文学”

  7.齐背诗歌,去体味悲凉慷慨的风格。

  8.小结: 《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总的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奋图强,创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附:板书 《短歌行》

  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 风格

  (第1节)对酒当歌,忧人生苦短 比喻(形象生动) 悲凉

  (2—4节)求贤若渴,求天下一统 用典(典雅耐读) 慷慨

  《短歌行》教案 3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中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可以说,曹操的功绩是非常大的。但是为什么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呢?当时的汝南名士许邵shào曾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戏曲舞台上也给曹操画上了代表奸臣的白脸。其实,站在客观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曹操确实对历史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作家介绍及背景

  (一)作家介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他是政治家呢,是因为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知人善察,唯才是举;说他是军事家呢,是因为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说他是文学家呢,则是因为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既然我们现在知道他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文学家的角度上来看一看他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抱负和情怀。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二)解题

  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

  (三)、相关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五十余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三、整体感知 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朗读感知:所谓诗歌是“三分诗,七分读。”下面我们听下《短歌行》的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听后我请同学来谈谈有什么感觉体会?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给红色的字标音)

  2、字词点拨:朗读诗歌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读诗歌,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现在请同学们扮演一次曹操,来次横槊赋诗。如今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领军出征,欲一统天下的曹操,你该怎么去读?请学生翻译。

  3、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提问:你以为在本诗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

  板书:

  (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贤才难得)(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从“青青……断绝”

  (功业未就)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4、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5、诗歌的主旨 :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解决疑难(内容、手法、情感)

  ①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②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7.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⑵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

  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3)借代。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课外探究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诗人的形象来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短歌行》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背景,掌握基础知识,背诵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读辨体

  1、播放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

  2、正如歌中所唱,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曹操,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是一位指点江山的英雄;他“内兴文学”,开启建安风骨,是一位畅抒胸怀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英雄诗人”曹操的诗歌作品《短歌行》。

  3、解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而“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一般而言,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那曹操想借《短歌行》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通过诵读来进行把握。

  《短歌行》教案 5

  一.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他以具有个性特色的古直悲凉的诗句,抒发他政治家、军事家的抱负和胸襟,慷慨悲歌,雄伟壮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正如前人所说“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短歌行》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曹操《短歌行》有二首,这是第一首。

  二.解题

  在汉末动荡丧乱、分裂割据的社会里,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因而渴望贤才,“唯才是举”,以成就其大业。他曾多次下令求贤,这首《短歌行》其一也可以视为形象的求贤令。其诗通过宴会的歌唱生动地直抒“忧思难忘”的胸臆,显现出他为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而产生的求贤若渴的心情。

  三.反复诵读,总体把握

  1. 指导朗读

  2. 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全诗分为四节,首八句为第一节,写人生有限,诗人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立功业。

  次八句为第二节,诗人两次引用《诗经》成句来表现求贤思想: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

  再次八句为第三节,前四句写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分别照应前两节。

  最后八句为第四节,先以情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四.研读

  (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欢宴之际,感到年华易逝,慨叹人生短暂如朝露易干。这是表现及时行乐的思想吗?

  不是,这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建安时期的作家,常常感到人生短暂,不能及时建功立业,曹操如此,他的儿子曹植也如此,曹植《求自试表》云:“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又是一例。此诗三次写到忧,曹操《秋胡行》云:“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年岁的流逝本不足过于伤心,令人担忧的海内未定、功业未成,而盛年消逝,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发出深藏于内的“忧思难忘”的心声。所以,此诗的情调苍茫悲凉,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弱,表现的仍然是奋发进取的精神。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正由于年华易逝,“去日苦多”,而功业未就,这就更渴望贤才来辅佐。这八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表现对贤才的思慕。这里引用是否累赘生硬?

  不累赘。相反却简约而贴切地表现了他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语言风格方面也显得古朴、苍劲而自然。引用《子衿》说自己求才不得而沉吟忧思;引《鹿鸣》说自己求才已得而笙簧酒醴。特别是引用《鹿鸣》四句,对表现他的胸襟抱负尤为恰当。原诗中以鹿食苹草并呼朋引伴共食,来兴周王有酒食与臣共享,而臣子莫不皆来,且以琴瑟乐之,故嘉宾皆因我敬宾如是而爱好我,这就是先王的至美之道。引此诗表现曹操以恳笃诚实之心,渴求贤才,既得贤才,必待之以礼,予以重任,而贤士必定竭力辅佐以成大业。这样的引用来表现他迫切而复杂的心境和愿望,完全切合他的身份、志向和处境。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引用后进一步反复抒发思慕贤才之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承接《子衿》,以明月不可掇为比兴,从人才难得,进而抒发内心求贤不得的无穷忧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承接《鹿鸣》,率直表述对已来的贤才,必当推心置腹,欢宴款待的深情厚谊。这样的匠心独运,运用自如地把《诗经》诗句融合于自己的简朴苍劲而自然的诗句中,浑然一体,不着痕迹,不仅倾诉思慕之情,情真意切,更显得其胸襟的壮阔和气魄的宏伟。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两章分别从贤士择主和明主求贤的角度,把全诗推入更高境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以乌鹊比喻贤士,意谓他们都在寻找依托,但哪里才是他们的依托之所呢?就当时的社会情况而言,“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这四句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深深忧虑。

  从明主求贤来说,怎样才能广招天下之士呢?“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曹操先化用管仲语意,表明王者不却众庶,方能成其大业;然后以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表明要像周公那样诚挚虚心地对待贤士,从而得到天下人的衷心拥护。

  四句分用两典的作用?

  贴切自然地表现了为达到“天下归心”的雄伟目标而渴求贤才的深厚沉郁的心情,从而突出全诗的中心。这样结尾,更振起全篇,把上文所写的“人生几何”的感叹、“慨当以慷”的情绪、“忧思难忘”的心境以及反复倾诉的思慕贤才的诚恳之情,通贯起来,谱成为千古传诵的慷慨悲凉的浩歌。

  总之,这首诗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成句,自然贴切;风格苍茫悲凉。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四言名篇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二 背诵《短歌行》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8)

——《短歌行》教学教案(五)份

  《短歌行》教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诗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3、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学*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中诗人之“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预*(课前印发资料)

  (一)看课文注释,给生字注音(幻灯片)

  譬(pì)如朝露 青青子衿 (jīn) 呦呦(yōu)鹿鸣 何时可掇(duō) 契(qì) 阔谈? (yàn) 绕树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

  (二)了解曹操,知人论世

  (三)曹操“横槊赋诗”的背景

  (四)解释题目

  板块二:品析诗歌(怎一个忧字了得)

  (一)初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哪一个字可以作为全诗的诗眼?

  2、文章几次写“忧”?分别是什么?

  (二)品读

  师生合作,品析诗歌。在品析诗歌过程中,把握本诗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3、作者何以写忧呢?

  本诗中的艺术手法最为精彩的当属用典和比喻。可分类归纳诗文中用典句及比喻句,可要求学生用如下的表达方式:例句——释义——效果。

  解读:引用典故不着痕迹,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成就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

  (三)美读

  1、基本二二节拍。

  2、注意节奏与轻重的变化。

  3、注意停顿与延长的变化。

  板块三:课外延伸

  结合学*过的《奇妙的对联》的相关知识以及本文,撰写一幅评价曹操的对联。

  《短歌行》教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预*,能介绍作家及创作背景;

  2.说出诗人求贤若渴,志在天下的胸怀抱负,并能通过朗读表达;

  3.能找出诗歌中一两种艺术手法,说出它的用处。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的作品《观沧海》、《龟虽寿》

  二、初读诗歌,力求读准

  正音

  三、背景介绍

  观看《三国演义》视频片段,了解背景。

  要求学生边看边作批注,朗读如何处理情感。

  四、自由诵读,小组竞赛朗读等形式进一步把握诗人感情。

  进行诵读指导

  五、品读诗歌

  有着赫赫战功的人他到底因何而“忧”

  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六、小结

  《短歌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全篇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板书设计

  人生短暂

  因何而忧?贤才难得

  功业未就

  黄秋云

  《短歌行》教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能力目标: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领会诗人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人大家认识吗?大家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经常见到他。

  《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以汉乐府旧题来写时事。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许还记得在第四十八回有段关于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曹操亲自率八十三万大军,兵临赤壁城下,想要一举扫*“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船头,慷慨而歌,即《短歌行》。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三、听范读,齐读,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诗歌

  (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

  四、合作探究,诗句解析:

  你认为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慷慨悲壮。

  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忧。

  他忧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在此感叹什么?明确:光阴易逝、人生短暂。人生的短暂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就没了。

  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朝露: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有特定意义,即生命短促易逝。

  ③杜康——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不是的。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所以这个“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实际上在这里作者有意无意也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你们也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运用典故。诗人在此借古人之语,抒发的是自己的何种情怀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诗经·子衿》,原句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由思慕情人变为思慕贤才,向人才发出了深情的呼唤,我就像思慕情人一样思慕你们贤才啊。

  呦呦四句出自《小雅—鹿鸣》本是周代朝廷与民间宴请宾客的诗句,主要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相处的温情。诗人运用这四句诗表明只要贤才来投奔我,我曹操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

  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诗人将这几句诗,信手拈来,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心愿,与全诗融为一体,显得巧妙和谐。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存,看望,问候。相,偏指一方,这里指曹操。契阔:久别重逢。旧恩:老交情,老朋友。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这四句仍是作者想象大家在一起畅快交谈的情景。

  第三层写出了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人才的欣喜。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

  ①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巧用这一典故,在于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有宽广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贤才,希望天下贤士都来归顺自己。同时,在这里,诗人也是以周公来勉励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了。)

  总结:作者忧的是什么?一忧人生短暂;二忧贤才难求;三忧功业未就。

  五、小结: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文。

  总结: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人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成句,自然贴切。风格则苍茫悲凉。

  《短歌行》教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揣摩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矛盾复杂情感总结曹操诗歌缘事而发,慷慨多气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分层鉴赏,通过诵读体会情感

  情感与价值: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人生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多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为什么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二、走进文本

  活动一、理解词句,揣摩诗意。

  1、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存在两类: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教师应作如下准备:

  ①释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调曲》,原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②对酒当歌,当字理解。解释为“对着”,可以引申为听歌,唱歌。这是已然发生的行为。解释为“应当”,是能愿词,表明放歌是希望发生的一种行为。听歌时一种静态形象的呈现,与诗人内心涌动的丰富的情感不符;应当是一种希望,无论付没付诸行动,都是将来时的一种表述;只有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种现实中正在发生着的动作与诗人内在的情感互为表里。

  ③慨当以慷,意为慷慨。为何要把“慨”放前,“慷”放后。同时“当以”是虚词,既然没有表义功能,用在这里在哪方面发挥了作用?(这是词语间隔用法,当以无实义。慷慨意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现代汉语中有慷慨陈词一说。用在此处是慷慨而歌,形容歌激昂。这里为何是慨慷与诗歌的叶(和洽,和谐)韵有关。)教师安排学生对诗歌进行两遍对比诵读,通过读感受这一特点。同时教师总结词句理解方法,从诗歌韵律形式入手理解词句。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为青色的您的衣领,让我心向往。曹操想人家的衣服了?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借代,用特征代整体。文化意蕴:周代学子穿着的衣服,学子是有才能的人。同时该诗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这里看出曹操对贤才的思慕之情。所以这里青青子衿句,就有了让我思慕的贤才啊,我心中向往。此处从修辞和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⑤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儿发现美食,悠悠鸣叫。这种景象和嘉宾云集奏乐宴饮,在情绪和情景上有什么联系?情绪上,鹿儿发现美食,欢乐的鸣叫;宴会上奏乐喝酒,宾主尽欢。情景上,鹿儿性情温顺,喜群居,发现美食必聚食;宴会上嘉宾贤主聚会。这种通过景象或情感上的联系,引出诗歌后句的手法,在《诗经》中常用叫做“兴”。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例如《诗经·周南·关雎》鸟儿的关关叫声,在鸟儿之间在传达着什么信?求偶。教师总结方法,从诗歌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⑥明明如月,理解为明明者如月,明明者指的是明亮的皎洁的东西,它和月亮为复指关系,翻译时可译为明亮的向那月亮或者是月亮明亮。

  ⑦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为田间小路。陌为东西走向,阡为南北走向。枉为屈就,用在别人身上,是敬辞,常可用枉临枉驾。用为虚词以。存,恤问也。——《说文》;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这句的主语是谁?枉为屈就,常可用枉临枉驾。能用在自己身上吗?用在别人身上,是敬辞。所以主语是别人。问候的对象就是我。相在这里不再是表示相互意,而偏指动作一方我。例如:例如:吾与汝毕力*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⑧契阔谈讌,心念旧恩。“阔”为分离。现代汉语中有阔别家乡三十载之说。“契”为聚合之意。此处用为偏义复词,强调契意,聚合。此处从语境语法入手,揣摩诗意。

  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此句中厌何解?厌为满足,准确吗?请同学们对照课后注释,认真体会厌和辞之间的关联?结合典故,可知厌为辞意,指推辞,推却,嫌弃。完整义理解应为山不厌土方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此处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予以解决,同时总结揣摩诗意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疑问,多媒体展现成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修辞、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从语境语法入手,揣摩诗意。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活动二、体会诗人情感。

  1、对词句疑难的推敲,帮助我们完成了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揣摩诗意。下面我们进入诗歌鉴赏的第二个阶段,体会诗人情感。

  首先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完成以下任务。思考,在我们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来吗?动笔划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

  同学们找到那个词了吗?我们一起读出来,忧。好,请一位同学把直接体现“忧”的诗句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忧的是什么?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般四言诗,以几句为相对较为完整的表意单位?两句。所以我们读时应读六句。)

  教师明确:忧的是人生短暂,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如果落实将这种忧的情感,落实到词上,那些词体现了人生短暂之忧?

  几何,朝露,苦多,难忘。老师简单划分一下这四个词。前三个词是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我们叫情语;后一个词,表现形象或物象,我们叫景语。

  这里用朝露来表现人生短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在古典诗歌中我们给它一个专有名称,比,以彼物比此物。

  教师总结:酒与情感紧密相连,高兴时酒可助兴,悲伤时酒可遣怀。酒的浓烈展示着情感的厚度。对酒当歌,抒发人生短暂的忧苦,一杯酒就把曹操忧苦的心境表现的更加厚重深沉。

  那位同学能为大家有感情的诵读这六句诗?教师评价,突出慷慨悲凉的特点。

  2、诗人还忧什么?忧贤才难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月意为人才,何时可掇,表达对贤才难求的忧思。明月一定喻指人才吗?明月是古典诗歌中常出现的一个意象,你还知道哪些借月抒忧的诗句?

  这些望月抒怀的诗句中有思乡,思国,思故友,思情人,表孤独的。为何在这里,一定就是喻指人才,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曹操抒**思的对象是谁?分别抒发了何种感受?

  教师明确:上文中,曹操思的青青子衿是贤才;鼓瑟吹笙,宴饮的对象是嘉宾。下文中枉用相存的是贤才。所以这里曹操借明月不可掇拾,表达贤才遥不可及,无法延揽的忧思。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意象具有多义性,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要放到诗歌整体中去把握。

  同时,同学们再来审视一下,曹操对贤才的情感可谓极其充沛:有对贤才的深切思念,有对贤才到来的欣喜和礼待,同时也有对贤才难求的忧思。在这里该如何把握呢?哪种情感才是曹操对贤才的主要情感呢?

  教师明确:现实中贤才难得,所以忧是主要情感。因为难得,忧思难以排解,所以才会在想象中展现人才到来的情景,表达自己的喜悦。这是对忧的情绪的一种反向延伸。由此就将曹操渴求贤才的心情表现的充分。

  哪个同学能给大家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的中间十六句,注意能够直接体现情感的情语和景语。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悠悠,但为,沉吟,从中来,不可断绝,心念久恩。表现形象的词:青青子衿,鼓瑟吹笙,明明如月,越陌度阡,心念旧恩。

  3、一般来说,忧的情感让人情绪低落,为何同学们在自由诵读的时候,却声音洪亮,情绪昂扬呢?这首诗还表达了曹操心中的什么?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天下贤能的人才都归附我,隐含的意思是什么?天下归顺。与这种统一天下的壮志相连的是曹操广纳贤才的胸襟,那两个意象能体现这种胸襟?山和海。山容万物,海纳百川,这种壮景把壮志表现的淋漓尽致。初中我们学过曹操的哪些诗句展现了他的壮志?《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此处还有一个人的形象和曹操联系在一起,他是谁?周公。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曹操什么特点?表现出曹操要以礼来待贤才,展现了他为天下操劳,鞠躬尽瘁的能臣形象。

  哪个同学能为大家有感情的将这四句诗诵读一下?教师点评,突出气魄。

  4、这里还有同学们值得探究的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种景象有什么特点?这里曹操在表现什么?

  教师明确:景象特点,表现一种彷徨可依的处境。这是谁的处境?①贤士。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表现贤才无明主可择时的彷徨无依,和后文展现的广纳天下贤才的气魄,遥相呼应。表现出曹操对贤才的关切,更能激起贤才的投奔之情。②一般百姓心境。战争乱离,百姓彷徨无依。曹操渴望挽狂澜于既倒,招纳贤才,统一天下。这里是对曹操统一壮志的形象的进一步丰富和衬托,揭示出他统一天下的目的是挽救苍生。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本诗卒章显志。正是有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所以才会一扫前人抒发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正是有壮志才会想到人生短暂,更应当抓紧时间延揽天下人才及早及快建立功业。正是这种壮志让我们看到曹操不屈从于命运和时势的抗争,正是这种壮志让我们看到曹操真豪杰大英雄的本色。何以解忧?只有壮志。

  教师明确,到此诗歌鉴赏的第二个阶段就完成了,那位同学能为大家将全诗有感情的诵读一下。教师评价,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将感情放在那些最能体现的情语和景语上。

  5、教师总结:人生不满百,长存千岁忧。我们忧青春已逝,时光短暂;我们忧生老疾病,亲友故去;我们忧年青时学业未成,中年时家庭事业不顺利;但这些忧不足以让我们徒然喟叹,只要有壮志雄心,我们还有什么可忧呢?请同学们齐声将课文诵读一遍,在同学们的诵读中,我们结束了课堂的教学,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大课堂中有大收获。

  活动三、自我体验

  多媒体展现课下作业:

  1、对酒当歌,“当”解释为“对着”,“当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听歌,一是唱歌。“当”也可解释为应当,“当歌”就是应当放歌。请从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究其意。

  2、以“少年壮志不言愁”写一篇命题作文

  3、以“我与贤才”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短歌行》教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背景,掌握基础知识,背诵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读辨体

  1、播放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

  2、正如歌中所唱,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曹操,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是一位指点江山的英雄;他“内兴文学”,开启建安风骨,是一位畅抒胸怀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英雄诗人”曹操的诗歌作品《短歌行》。

  3、解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而“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一般而言,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那曹操想借《短歌行》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通过诵读来进行把握。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9)

——短歌行优秀教案范本5份

  短歌行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诗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3、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学*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中诗人之“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预*(课前印发资料)

  (一)看课文注释,给生字注音(幻灯片)

  譬(pì)如朝露 青青子衿 (jīn) 呦呦(yōu)鹿鸣 何时可掇(duō) 契(qì) 阔谈? (yàn) 绕树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

  (二)了解曹操,知人论世

  (三)曹操“横槊赋诗”的背景

  (四)解释题目

  板块二:品析诗歌(怎一个忧字了得)

  (一)初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哪一个字可以作为全诗的诗眼?

  2、文章几次写“忧”?分别是什么?

  (二)品读

  师生合作,品析诗歌。在品析诗歌过程中,把握本诗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3、作者何以写忧呢?

  本诗中的艺术手法最为精彩的当属用典和比喻。可分类归纳诗文中用典句及比喻句,可要求学生用如下的表达方式:例句——释义——效果。

  解读:引用典故不着痕迹,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成就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

  (三)美读

  1、基本二二节拍。

  2、注意节奏与轻重的变化。

  3、注意停顿与延长的变化。

  板块三:课外延伸

  结合学*过的《奇妙的对联》的相关知识以及本文,撰写一幅评价曹操的对联。

  短歌行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

  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诗人怎样抒发自己的“忧”。

  2、引用诗句、妙用比喻、巧用用典故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如此,当今时代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么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被称为“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又是怎样对待人才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短歌行》,体会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二、解题

  “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因歌词音节的长短区分。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知人论世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欲一举荡*“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年过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回到三国,与曹操对话。)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营造氛围: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吟唱《短歌行》片段。

  (鲍国安的吟唱,慷慨悲凉,扣人心弦。曹操当年是不是也是这么唱的?请大家注意,《短歌行》这首乐曲在东汉时期是怎么个唱法已经失传了,鲍国安演唱的《短歌行》是现代人重新谱曲演唱的。)

  (指出版本的区别,见幻灯片。)

  2、检查预*:指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有无读错的字音。)

  3、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学生齐读课文。

  4、大家已经初步熟悉了课文,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明确:

  忧(板书)——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

  5、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为何而忧?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难得(板书)

  (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到诗作当中去,进一步和诗人对话,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忧”的。)

  五、分析鉴赏

  ㈠人生短暂

  1、诗人是怎样表达“人生短暂”之忧?请同学们把相关的诗句大声读出来。

  2、前四句运用什么手法写“人生短暂”的?

  明确:比喻。朝露,太阳出来一晒就没有了,转瞬即逝。“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诗人将人生比作朝露,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短暂,韶光易逝。

  (自古以来,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大有人在,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也会发出“时间过得真快呀”的感慨。)

  3、诗人在宴请文武众将时,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该如何理解?他要那么多时间干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板书)

  (播放《三国演义》片段)

  (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击吕布,败袁术,灭袁绍,征乌桓,现在又列阵长江,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此时,曹操已年过半百,统一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所以才会忧人生短暂。但他雄心不减,依然图谋大志。我们初中学过曹操的《龟虽寿》,其中有两句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意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曹操之忧,是积极进取的英雄之忧,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

  4、“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之酒真的能解诗人之忧吗?

  明确:

  当然不能。李白有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曹操忧人生短暂,杜康之酒并不能延长其人生。(如果曹操活到现在,我会向他推荐一首歌:韩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㈡贤才难得

  1、既然作者觉得人生不够用,那么他要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此时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明确:招揽人才。司马徽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讲的就是人才的重要性。汉高祖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的辅佐,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也可以成为开国之君!

  2、诗人是如何表达出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用原文回答,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出来。

  3、诗人这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是直接抒发出来的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⑴引用《诗经》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出自《诗经 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我想念你的心,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诗人不直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而是引用《诗经》的句子,向人才发出了深情的呼唤。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主要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相处的温情。“呦呦”是鹿的叫声,说是鹿发现山野之间有它喜欢吃的苹草,就发出快乐的叫声,招呼同伴们都来享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国君的口吻。他说,我今天要宴请你们大家,不但为你们准备了美好的宴*,还准备了美好的音乐。而曹操引用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来归附我,我也要为你们准备这样美好的宴*,好好地招待你们,共享君臣之乐。简而言之,礼遇贤士。

  ⑵妙用比喻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将贤才比作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得使诗人的担忧从内心当中抒发出来,绵绵不断。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这几句虽然是写眼前的实景,其中却有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曹操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们这些有才干的人还在犹豫什么呢?你们要找一个贤明的主人,为什么不投奔到我曹孟德这儿来呢?只有我这里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

  ⑶巧用典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曹操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招揽人才。他海纳贤才的诚意,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周公的典故,在于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有宽广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贤才,希望天下贤士都来归顺自己。而这正是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所做的艺术的回答——投奔我这个思贤若渴的明主才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卒章显志,诗人以周公来勉励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了。

  板书:统一天下

  (诗人委婉曲折地表明心迹。诗人引用《诗经》语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仰慕和思念,妙用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贤才难得,巧用典故说明自己要尽情地招揽贤才,并且像周公一样礼遇贤才。)

  ㈢小结:何以解忧?

  诗人忧人生苦短,忧贤才难得,而真正的忧在于统一大业还未完成。何以解忧?——唯有贤才!

  六、朗读体悟(把握诗歌风格)

  (幻灯片)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为什么会形成曹操这样的风格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

  (幻灯片)东汉末年的战乱带来的饥荒和瘟疫,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是历史上空前的。史书也多有记载,如《三国志》中记载说:“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世语》:“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涕之哀……或举族而丧。”此时的人们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古诗十九首》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这种哀叹并没有走向完全否定人生的悲观主义。建安文学在此之后,它也发出人生无常的哀叹,但这哀叹已经同这社会灾难,以及如何结束这社会灾难,重新建立统一繁荣的国家的热望和努力结合在一起。这首先鲜明的表现在曹操的诗作中。

  (曹操的一统天下抱负和这种抱负实现的艰难,形成了曹操诗文的慷慨悲凉的特色。也是那个时代英雄诗文共有的特色。曹操这首诗的风格就是“建安风骨”的主要体现。)

  (幻灯片)

  建安风骨: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

  学生齐读,体会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

  七、课堂小结

  一般有诗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这种雄图霸业的抱负,而有雄图霸业抱负的人又不一定有诗人的才情,只有曹操二者兼而得之,所以《短歌行》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好诗。这首诗以“忧”贯穿全诗,一气呵成,无论是忧人生短暂,还是忧贤才难得,实际上都是因功业未就而忧,而且这种忧是与诗人心中的志向并存的,他希望的是能够统一天下。我想可以这么说,《短歌行》这首诗就是一曲英雄的慷慨悲歌,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也能够向曹操学*,既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那么我们就增加生命的厚度吧,做一个“及时当勉励”的有志之士。

  八、巩固与训练

  1、背诵并默写《短歌行》。

  2、把《短歌行》与刘邦的《大风歌》作比较阅读,体会两词在内容上和风格上的异同。

  短歌行优秀教案 3

  一、回忆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诗歌《龟虽寿》,其中的诗句还记得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其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着积极进取生活态度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明确学*目标

  了解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求贤若渴的心情和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宏伟气魄和慷慨悲凉的风格。

  三、自主学*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学案上的问题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在班里来回巡视,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讨论鉴赏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忧 贤才难得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建功立业 山不在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2、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均给予表扬。

  3、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 “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4、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明确: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去角质产品哪个好化妆水保湿护肤品排行榜补水颈椎病睡什么枕头好瘦腰怎么增高日霜眼霜哪个好不错补水面膜左旋瘦身霜哪种好洗面什么牌子的爽肤水好丰胸化妆棉什么牌子好好用保湿乳液排行榜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五、延伸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六、品读感悟

  再读诗歌,读出感情,争取读书自己的《短歌行》。

  七、朗诵展示

  请2到3名学生有感情朗诵

  八、结束语

  请全体同学跟老师一起诵读《短歌行》,在朗读声中结束本课。

  短歌行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1、品味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2、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分析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具体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挟天子以令诸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有《曹操集》。

  二、写作背景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广为传唱。

  三、文题理解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相和歌*调曲》。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这大概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四、同学有感情朗诵示范朗诵

  五、整体感知、赏析全篇

  (一)解构诗句分节鉴赏

  分解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里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格调(风骨)如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情调悲凉,慨叹人生短促和年华消逝;更重要的是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而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分解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设疑:这里引用的哪些诗句?表达了什么内容?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明确: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传给我音信?)曹操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用典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竭诚待以“嘉宾”之礼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即含蓄的表达方式)。

  分解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设问:这组诗句与前面诗段是怎样关联并发展诗意的?

  提示: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

  第一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分解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设疑:前四句的内容可作那些解读?

  前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贤士,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设问:最后四句是怎样表达主旨的?

  分析提示: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二)根据所讲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1、诗作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主题思想)?

  2、本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诗人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

  七、小结

  《短歌行》的流露了作者渴望招贤纳士、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八、作业熟练诵读领悟主旨

  九、板书设计

  短歌行优秀教案 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谚语的翻译来引出对曹操任务形象的认识。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说曹操,曹操就到。Devil指的是恶魔,那么曹操是恶魔的形象吗?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谈谈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

  2、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3、正音。教师对照视频里的读音纠正,提醒重点字词,字音。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

  (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曹操“对酒当歌”,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就颇有气势。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光阴易逝

  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生:酒。

  师:对。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及时行乐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积极进取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师: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师: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

  师: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嬿,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 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忧的根源

  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功业未就)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是时光易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二是贤才难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是功业未就。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明确:“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三国演义》)。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师: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明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

  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五、艺术特色

  1、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2、巧用比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六、诗歌总结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的。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课后研讨(学案3个题目)


长歌行教案菁选(扩展10)

——《长歌行》的优秀教案优选【5】篇

  《长歌行》的优秀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长歌行》的优秀教案 2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诵读<长歌行>,继续引领掌握诵读古诗文方法,了解大意并体会意境。

  2、积累经典名句,受到“惜时”教育。

  2、适度拓展,引发诵读古诗兴趣,扩大积累。

  教学流程:

  一、 复导引入——调动积累引趣诵读

  读本中的目,会背哪?背一背或读一读。

  二、 诵读新目——方法指导诵读

  (一)以难度挑战激趣独立诵读

  1、调研:希望自己独立读正确还是希望和小伙伴一起读好这首诗?

  2、自主读正确、通顺

  3、交流互助正确、流利诵读[请你们推荐1一2位读书比较好的人,说推荐理由。]

  4、范读引领,难点指导[师生交互诵读]

  (二)通过了解内容赏读品趣

  1、了解古诗文大意的方法指导:

  1)看看书中有关资料,说说你从诗中明白了些什么?

  2)一般读古诗或古文,可以通过“看注释”的方法,了解大概意思。

  出示本课“注释”,同桌互助,了解大意——你又明白了什么?

  全班交流,进一步准确了解大致内容——直译古诗并增加师生个人的理解

  2、古诗欣赏式诵读指导:

  1)自由读一读,看看哪句诗最有画面感,可以让你眼前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划“曲线”。

  2)想象画面,眼睛放得远一些——体会着诵读或背诵。

  3)指名读,闭目感受是中的画面和意境。

  3、名句积累式阅读法指导

  1)请再次自由美读古诗,把你最像记住的句子划“双横线”并背下来。

  2)交流积累的著名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三、扩大积累——学用结合,拓展诵读

  1、你最想把你背下来的名句告诉谁呢?准备怎样说?[读-背-说]

  2、看看这课的一组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谁知道?[板书:惜时]

  3、自由读一读后边的诗——指明读一遍到两边。

  4、你还知道哪些劝人珍惜时间的名句吗?[后一课;生活中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等]

  布置:诵读《长歌行》读好《明日歌》《惜时》

  《长歌行》的优秀教案 3

  教学内容:

  学*古诗《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生字“葵”、“衰”,新词“华叶衰”、“待日晞”、“布德泽”。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领悟学*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具:

  flash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1、播放歌曲《长歌行》,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查阅并出示相关资料: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二、学*古诗

  1、老师范读,学生自读。

  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2、学*生字新词。

  出示: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意指导以下字词:

  葵:冬葵、冬寒菜,古代的一种蔬菜。

  衰:从强到弱,在文中衰败,枯萎的意思。

  华:同“花”。花和叶子都变黄了,然后衰败凋谢了。

  待日晞:很快要被太阳晒干。

  布德泽:给予恩泽,恩惠。

  3、出示:

  学*向导:

  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绘画法:从诗中圈出美好的诗词并作画,照图解说。

  ⑶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6、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12、让学生回忆一下学*古诗的方法。

  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

  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

  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出示: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莫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同学们的收获很多。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3、出示:

  作业:

  抄写并背诵古诗。

  找劝学勤学的词句诗篇积累。

  设计成劝诫人们及早努力的公益广告建议在我们的校园里能挂上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汉乐府

  长歌行

  珍惜时间

  《长歌行》的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长歌行》。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

  背诵诗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长歌行》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读

  自由练读古诗。

  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

  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3、齐读全诗。

  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

  1、老师简介乐府诗

  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4、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5、从刚才同学们的深情诵读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四读诗,背诵积累

  课件逐步去掉字、句、整首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背诵采用指名背、小组背、全班背等形式。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五、作业

  朗读、背诵本单元三首古诗

  《长歌行》的优秀教案 5

  教学目标:

  1、学*生字“葵”,掌握字形、字音、字意。

  2、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入情入境,理解诗人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激情创境,引入诗题。

  (1)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古诗就像一朵独具馨香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板书课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诗人?什么朝代的?

  (3)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诗人的了解(课件出示)

  二、初读诗文,感知韵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指名朗读,大家评价。

  3、课件出示诗,齐读。

  4、教师范读全诗,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

  三、自读诗文,感悟意境。

  1、这首诗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是哪一句?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直奔中心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领略出诗的主题)

  2、出示“自学向导”,小组合作学*。

  (设计目的: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按以往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向导”引路,让学生自学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自学交流,理解诗意。)

  学*向导:

  (1)读一读,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首诗?

  (2)结合上下文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假如请你为这首诗画幅画,你会画些什么?

  (4)选择你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3、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向导”进行自学。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5、交流反馈,相机指导。并抓住重点进行考察。(课件出示“练一练”)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

  (3)诗人为什么害怕秋天?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根据诗意,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6、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再朗读一下诗歌。

  (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在读中体会、领悟诗意。)

  四、研读诗文,想象意境。

  1、和诗文对话。

  (1)诗人由“园中葵”时光的易逝,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听!春天的凌晨,菜园里“葵”和“露珠”妹妹在说着悄悄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课件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替它们说出心里话。

  ①小组讨论,和文本对话。

  ②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③还可任选两种事物,进行对话。

  (2)如果你是“朝露”,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2、和诗人对话。

  诗人还看到了哪些景物?由此产生了哪些联想?用了什么作比喻,说明怎样的道理?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深入领会诗的意境。)

  3、此时此刻,我们大家一定有不少感想,请大家畅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升华中心。

  1、时光易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名人志士,都用诗句表达这一共同的心声,你知道的有哪些?

  2、学生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一方面多角度感受时间的宝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时的积累。)

  3、课件出示朱熹的《偶成》

  总结: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古人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希望我们大家从今以后: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

  六、唱诗

  过渡:乐府诗是可以和着音律唱的,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配上你熟悉的音律唱一唱,再一次领略诗歌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试着唱诗。

  2、请小组为大家表演唱诗。

  3、放《青青河边草》配乐,师生齐唱。

  (此环节以唱的方式,增强古诗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学科间的整合。)

  总结:同学们的歌声感染了我,老师也想放声唱一曲。“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唱)可是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去不复返――时间,让我们牢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从小珍惜时间勤奋学*。

  1、比一比。看谁读的有感情。

  2、画一画。展示自己根据诗意画的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