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节日的古诗 (菁华5篇)

首页 / 古诗 / | 古诗

写节日的古诗1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写节日的古诗2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写节日的古诗3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写节日的古诗4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写节日的古诗5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写节日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写节日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1)

——描写节日的古诗优选【5】份

  描写节日的古诗 1

  1、《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2、《采桑子·重阳》

  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4、《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拚乐康哉。

  5、《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6、《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7、《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8、《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9、《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10、《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11、《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

  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12、《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13、《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14、《重阳东观*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1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6、《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描写节日的古诗 2

  1、有关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有关七夕节的`:《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3、有关清明节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有关春节的:《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有关除夕的:《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6、有关元宵节的:《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有关端午节的:《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8、有关中秋节的:《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描写节日的古诗 3

  1、《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2、《采桑子·重阳》

  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4、《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拚乐康哉。

  5、《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6、《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7、《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8、《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9、《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10、《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11、《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

  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12、《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13、《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14、《重阳东观*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1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6、《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描写节日的古诗 4

  第1条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第2条 《清明后登城眺望》

  第3条   宋·王禹俏

  第4条 《清明》

  第5条 《清明即事》

  第6条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第7条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第8条   唐·孙昌胤

  第9条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第10条 《清明》

  第11条   唐·戴叔伦

  第12条   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第13条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第14条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第15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16条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第17条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第18条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第19条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第20条 《清明日曲江怀友》

  第21条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第22条   唐·罗隐

  第23条   南宋·高翥

  第24条   唐·孟浩然

  描写节日的古诗大全

  第25条   唐·韩

  第26条   明·高启

  第27条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第28条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第29条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第30条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第31条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第32条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第33条   唐·刘长卿

  第34条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第35条   唐·张继

  第36条 《途中寒食》

  第37条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第38条 《清明》

  第39条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第40条   宋·程颢

  第41条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第42条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第43条   宋·杨万里

  第44条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第45条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第46条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第47条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第48条 《清明》

  第49条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第50条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第51条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第52条   宋·黄庭坚

  描写节日的古诗 5

  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4、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5、待付与、温柔醉乡。——刘镇《柳梢青·七夕》

  6、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7、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9、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11、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2、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3、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4、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5、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6、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17、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18、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19、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1、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22、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3、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4、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6、时节是重阳,**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27、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8、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9、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30、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31、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32、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33、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4、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5、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6、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7、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3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39、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40、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1、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42、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43、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44、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5、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6、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47、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8、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49、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50、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1、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3、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4、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55、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56、绿云蔽日树输囷。——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57、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58、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59、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60、彩索*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温庭筠《寒食日作》

  61、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62、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63、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64、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65、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66、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67、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8、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69、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70、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7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2、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73、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74、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75、*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76、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77、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78、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9、困人天气*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80、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写节日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2)

——写节日的古诗范本五份

  写节日的古诗 1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写节日的古诗 2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写节日的古诗 3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写节日的古诗 4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写节日的古诗 5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写节日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3)

——写钱塘江的古诗 (菁华5篇)

写钱塘江的古诗1

  杂曲歌辞·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写钱塘江的古诗2

  钱塘江潮

  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写钱塘江的古诗3

  钱塘江潮

  全宋诗·释文珦

  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写钱塘江的古诗4

  张田一首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写钱塘江的古诗5

  钱塘观潮清

  汤金钊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

  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

  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写节日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4)

——描写节日的古诗诗句 40句菁华

1、两情缠绵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2、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7、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8、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9、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0、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1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2、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13、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4、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15、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6、绝塞*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17、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8、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9、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0、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23、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2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6、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27、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8、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29、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0、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31、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32、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3、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4、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3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6、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7、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8、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39、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40、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写节日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5)

——节日的诗句古诗 40句菁华

1、重阳节诗句

2、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3、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4、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5、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6、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7、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8、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9、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0、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1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4、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5、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16、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17、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1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9、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20、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2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2、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23、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5、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6、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7、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8、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9、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31、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3、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3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6、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7、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9、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