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

首页 / 故事 / | 故事,弟子规

弟子规的故事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教我的。我当时觉得很好玩,就背会了前面的总叙。回家给妈妈一显耀,妈妈说我背得很好,能做到更好,但她又说不急,随着你的长大,理解力自然发展,自然知其义,会努力做到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让我背熟的。我当时觉得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差不多,大概是教我在家里怎么做。果不然,我总是念在口中,连没文化的爸爸也被我教会了。当他有事叫我半天我不答应时,他便背出来问我啥意思,我不好意思地赶紧问他有啥事吩咐。同样,当爸爸不听奶奶招呼时,我也会用弟子规的语言来“管”他,他总是乖乖“就范”。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是上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启发我做到的。由于我贪玩,“反必面”做得好而“出必告”做得差,主要是怕父母不让我出去玩,悄悄跑出去好几次,妈妈都用弟子规里的话让我下定决心改。而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觉得老师没收的同学的尺子很诱人,便偷偷拿回家玩,妈妈知道后,很伤心的说:“你学的弟子规都用到哪儿去了?”第二天,妈妈亲自到学校把尺子还给老师。这使我明白了“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的真正意思。

  “亲有疾药先尝……事死者如事生”,这几句是我爷爷去世后的三年里,我经常看父母侍候生病的奶奶;还有妈妈、大姨、舅舅们得知姥爷得癌症后,一个个尽心尽力地孝敬姥爷。每次我看到妈妈要回老家时,我就会问她不回行不行,妈妈就会让我用心去体会弟子规里的这些句子。

  当我亲自披麻戴孝、亲眼目睹完姥爷的葬礼,并两周回去给姥爷上一次坟时,尤其是姥爷生日时妈妈包了饺子祭奠姥爷,她说姥爷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里,我更明白了“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的道理。

  弟子规伴我成长的故事很多,这只是其中几件,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弟子规》的故事会更有趣、更有意义。

弟子规的故事2

  我们所应该做的,所应该了解的,都可以做到了,有多余的时间,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涵,充实自己。

  “学文”,它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生活的品质能提升,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的人,是最快乐的。

  人的学问,应该随着阅历的丰富,随着人生的历炼,相对的要提升才对。做学问如此,做人也是要如此,外在与内在都要同时的进步才可以。

  纸上谈兵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今山西高*县附*)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这个故事说明只照搬兵书,凭书本知识夸夸其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大器晚成的故事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

  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这个故事说明一定要坚定自己有能力,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对自己要有自重自爱之心。不能随便抛弃自己,放弃自己。要自己尊重自己,就要珍爱自己,珍爱自己就能自立自强。

  布袋诗人的故事

  宋代诗人梅尧臣,外出时总少不了带上一个小布袋,每当读到佳句妙语,就把它们写在纸片上,然后投入小布袋中。做学问时,便从小布袋中取出所记的纸条,或予以引用,或启发思维,终成一位出色诗人 。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七岁就能即*赋诗。据说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李贺经常是天没破晓就出门,他身上背个布袋,骑着小毛驴,到处游历,观察生活。每当触景生情或想到好的句子,就随手记在纸上,然后放入布袋。等晚上回到家中,就点上灯,把布袋里的纸条全部取出来,然后把零散的诗句加工成一篇篇完整的诗。

  这个故事说明知识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不断的进取,充实和完善自己,事业才有可能成功。

弟子规的故事3

  这学期刚开学,学校发给每人一本《儿童*文化导读》其中包括《论语》、《弟子规》等四篇经典故事。并要求我们每天背诵。

  《弟子规》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我全能背熟,可是其中的道理却不是太懂。和妈妈一起听了《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后,才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讲到:“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听到讲“入则孝”,我对照自己,感觉到*时自己根本没有做到。妈妈每天很早就起床为我做饭,接送我上下学,辅导我学*,她还要工作,非常繁忙,父母总是任劳任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与能力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从不求回报。而我却没有为他们做任何事,甚至经常惹父母生气。

  学*《弟子规》后,我要学会感恩父母,作为小学生我想,我的’孝”应该就是自觉的管理好自己的学*、生活,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还要记住长辈们的生日,向他们祝福等等。

  通过学*中华这些经典故事,让我变得懂事了,今后我不仅要学更多经典作品,还要把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中华文明经过我们的传承源远流长!

弟子规的故事4

  我长大了上小学一年级了,我会读书了。第一次读《弟子规》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懂上面所讲的意思。慢慢的随着知识的增加我开始理解《弟子规》的意义了。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特别是其中的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我的影响很大。

  我很调皮,有一点贪玩,父母要求我帮着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总是很不情愿,或者干脆不理不睬。对于父母的教导和责备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不放在心上。现在通过学*《弟子规》我懂事多了。很多时候不用父母叫我,我就会帮忙干家务了。父母规定我做的事情也很快就会完成。父母的教诲我也铭记于心,虚心地接受。以前学*画的时候我常常心不在焉,老想着快点画完就可以玩了观后感,父母经常批评我没有耐心,现在我渐渐的明白了父母的用心。父母对于我的转变也很开心,他们常常夸我变乖了,长大了。

  《弟子规》真是我的好老师啊!

弟子规的故事5

  李密,字令伯,晋时犍为武阳人。父母先后去世,密时年幼,赖祖母刘氏抚养成立。其祖母年高多病,密日夜侍奉左右,顷刻不离,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仕蜀为郎。蜀亡后,武帝征为太子洗马。密上表陈情,中有句云:“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密今年四十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氏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武帝嘉其诚,怜其孝,赐奴婢二人,命郡县供其祖母食用。及祖母殁,哀毁逾恒。服终后,迁为汉中太守,后因事去职,遂归里不复出,以耕读自娱。时人钦其节操。密尝语人云:“吾独立于世,顾影无伴。然而不惧者,以无彼此于人故也。”观其所言,即可知其人格。有独立之精神,始能做独立之高士。如李密者,在晋时人物中,可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矣!

  【译文】:

  李密,字令伯,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乐山东南)人。父母先后去世,李密当时年幼,是祖母把他抚养**。祖母年高多病,李密日夜侍奉在其身边,片刻不离,衣不解带,连打盹的工夫就不曾有。三国时为蜀郎官。蜀灭亡后,晋武帝聘他为太子洗马。李密上书说明情况,其中有这样的话:“臣如果没有袒母,就不会有今天;祖母如果没有臣,就无法安度晚年。臣今年44岁,祖母刘氏今年96岁,这就是说臣为陛下效力的时间长,报答祖母的时间短。

  臣这种心情就像是乌鸦反哺一样,希望能够侍奉祖母终身。”晋武帝嘉奖其忠诚,怜爱其孝顺,赐给他两个奴婢,命令郡县供给其祖母的农食之需。祖母死后,李密悲伤得超过了礼数。守孝三年后,朝廷提升他为汉中太守,后来因事离职,于是就回到家乡,不再出来做官,而是靠耕种读书自我消遣。当时的人钦佩其节操。他曾经对人说:“我独立于世,孤身一人,没有同伴。但是,我却不害怕,这是因为我对人从来没有彼此之分的缘故。”听了他的话,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才可以做独立于世的高士。像李密这样的人,在西晋人物中,可以说是铁骨铮铮、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曾参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有一次,曾参的父亲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曾参承认说:“参罪大矣!”

  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面,要通权达变,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1)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6篇)

弟子规的故事1

  弟子规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易解】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故事】“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故事】重义轻财

  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后来繁殖到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而这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卜式于是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不仅不贪图财物,而且为了照顾弟弟,还把自己的财产让给弟弟,这一行为感动了当时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易解】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故事】懂礼的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并以懂礼貌著称。有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子路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礼。那时的“礼”是要鞠躬的,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了庭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子路就躬身站着,一直等到孔子看到他,那时他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孔子称赞他说:“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做到像子路一样恭敬有礼,但生活中有些细节也应该注意,比如:我们放学回家,一定要同父母坐下来,给父母泡杯茶,坐10分钟后,会感到心情很愉快,也许父母这时就会有感受要同你沟通,话就可以慢慢流露出来。假如坐10分、20分钟父母无话,我们要跟父母交待一下,如果没事,就告诉父母我要回房间去了,这叫“长无言,退恭立”。现在的孩子很卑慢,对长者的话听不进去,更不会恭敬地向长者请教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无形当中给自己的德行造成了很大损失。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礼仪已成为一个文明发达国家发展或民族进步、进程的衡量及体现。今天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必须学*和讲究礼仪。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易解】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故事】粗心的司机

  刘老师有一天看到一位老者的脚受了伤,就问他:“你的脚为什么受伤?”他说:“搭朋友的车子,脚还没有放进车内,这个司机朋友在前面没有看到我的脚还在外面,就用力关车门,结果脚受伤了。”这位长者的脚三个月才好。可见我们在这一方面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如果老者乘坐交通工具时,我们要特别谨慎,保护他们的安全。送长辈离开,我们也要记得不是只有送出门就好了,而是要保证长者安全地离开,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晚辈应尽的责任。

弟子规的故事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听着低年级小学生朗诵的《弟子规》,我不禁联想到了二年级时,老师让我们背《弟子规》的情景。暑假里,张老师让我们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练*背诵《弟子规》。不到两个星期,我就已经背诵的滚瓜烂熟了,圆满地结束了假期背《弟子规》的任务。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假期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学校。老师检查作业时,我背的非常熟练,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心里得意洋洋,为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感到高兴。其实,我当时并未真正理解文中的内涵,只为完成任务而背诵。

  记得一次周末,爸爸妈妈要去奶奶家,爸爸见我闲着便问“颖萱,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想:奶奶家的屋子没有我们家的屋子干净,进门又不能换鞋,还是不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要写作业呢,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

  一天早上,我值日。走进校园听见一年级同学正在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想到之前我对待爷爷奶奶的态度,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我越想越难受,连路边的小树也似乎在嘲笑我对爷爷奶奶的不尊敬。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又是一个周末,我主动要求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一进门,我看见奶奶正在打扫院子,连忙跑过去帮忙,奶奶见我这么懂事,眼角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以后,虽然我有许多事不情愿去做,但一想起《弟子规》的教诲,我便努力去做到。

  《弟子规》,一本讲道理的书,一本能使人进步的书。《弟子规》,我的老师,我成长的好伙伴!

弟子规的故事3

  我喜欢读《弟子规》这本书,因为它告诉了我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别看我现在把《弟子规》当宝贝,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记得在上学期的时候,爸爸到书店给我买了一本《弟子规》。刚开始,我还认真地看,但是看了几页就不想看了,因为很难看懂它,又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所以我就把它搁在一边了。

  这学期,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学校新星小文社编的《弟子规》。我心想:又一本《弟子规》!还这么小本的。回到家我随便把它丢在桌子上,就没再管它。吃完饭,我听到爸爸自言自语地说:“这书好!这书好!”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嗨!原来是老师发的《弟子规》小读本。我对爸爸说:“这有什么好,跟你买的一样,只是它比你买的小本多了!”爸爸说:“孩子,你看看,这本书除了有拼音,书后还有易解。最特别的是这书很小,携带方便,可称之‘口袋书’,你还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我翻开一看,哟!真的是这样。我开始目不转睛地看起来……

  随后的几天里,我把这本《弟子规》读了一遍又一遍。读懂了许多道理,如读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我知道了父母叫时,我们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情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这些道理我以前都不知道呀!看到这里,我想到*常吃饭、做作业,我都要爸爸妈妈叫了又叫,还经常顶嘴,找借口、不认错。我感觉自己做得很不对……

  我决定认真学*《弟子规》,每天按《弟子规》里说的去做,成为一名成绩好又懂事的孩子。

弟子规的故事4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宰我问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一年不就可以了吗?”孔子回答说:“一个有德的君子,居丧期间有好吃的东西,不觉得有味道;听好听的音乐,不感到快乐;居住的地方再怎么舒适,也不觉得心安。”接着孔子又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而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是否也想一想,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也能在三年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吗?”听了孔子的教诲,就知道经文中「常悲咽」,是想到父母不在身边,心中自然就涌现思慕之情而悲伤呜咽起来。父母的影子占满了心中,想起父母恩情深重而无法报答,自然不肯为享受而住在舒适的地方,*时吃的酒肉也摒去一边,只求清淡。孔子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里很穷,没有好东西奉养父母亲。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换取白米来供养父母。虽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乐。后来在楚国作官,常常面对丰盛的食物,却不由心酸而泪流满面。这位好勇过人的子路,让人感到奇怪!原来是子路思念起过世的双亲,已无法接受他丰盛的奉养,自然悲咽而吃不下!

弟子规的故事5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知名人物,大家都一定不会陌生,那么《三字经》《弟子规》大家都会背诵吗?《三字经》早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背得琅琅上口了,可是学《弟子规》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发生了许多点点滴滴的小事儿。想听听吗?让我来慢慢告诉你们吧!

  老师说《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可我觉得它没有童话故事那么精彩动听,也没有唐诗宋词那么优美抒情,甚至还一点都不押韵,难背极了。但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好硬着头皮背。背了老半天都不熟练,真懊恼!我伤心地掉眼泪,我讨厌《弟子规》。

  “不能读死书,要理解意思再背。”妈妈提醒我说。我就一边读,一边看看旁边的译文,不理解的地方就请教妈妈。果然意思明白了,一下子就背下来了。渐渐地、渐渐地我发现其中包含着许多道理。我不再那么讨厌《弟子规》了。

  一次,我弹钢琴很认真,把老师布置的曲目都弹了下来。妈妈高兴地夸我真棒!我说:“别夸了!再夸我就誉恐啦!”“誉恐,什么意思啊?”妈妈纳闷地问。我哈哈大笑,说:“闻誉恐,闻过欣—这是《弟子规》里面的,就是说听到别人赞美你的时候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喜接受啊!”妈妈听了欣慰地笑了,我也笑了,我喜欢上了《弟子规》。

  在学校里,有一次我着急去参加围棋比赛,没有收拾书包,课本,笔袋等等扔了一桌子就跑去了。比赛完,回到教室后我看到只有我的桌子上是乱糟糟,突然想到了“几案洁、笔砚正”“读看必、还原处”这两点我都没做到啊!我红着脸把座子收拾好了,《弟子规》帮我改正了缺点。

  我不再挑衣服了,因为我明白“衣贵洁、不贵华”;我不再挑吃的了,我懂得“对饮食,勿拣择”;我不再害怕困难了,因为我知道“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就像一位老师时时刻刻在教导我,让我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要衷心地感谢它。

弟子规的故事6

  《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自学*《弟子规》以来,发现师生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下面几个案例故事证明,《弟子规》也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教育思想的最好的教材。

  “同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在汶川地震及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把《弟子规》落实到行动上,积极捐款捐物赈灾,支援灾区。并积极参加“慈心一日捐”,把《弟子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小朋友慈悲、仁爱、广大之心。也使家长受到一定的同化。

  言语忍,忿自泯。兄弟睦,孝在中。

  有一天,有一名同学急匆匆的跑到我办公室去,说张老师,唐超同学和刘亚男同学在篮球场上打起来。这一个打字就把我的心给揪起来,首先我想到的是有没有孩子受到伤害,当我快步跑到操场发现两名孩子完好无缺的站在那,我的心放下来。问了问他俩什么原因打架?原来唐超个儿高,很容易接住一个篮球;刘亚男个矮没接着,心里很恼火。于是乎他就想了一个很不文明的办法,没有抢着球,拿胳膊肘给人一下,那唐超当然心理很不*衡。好在我们的孩子很有意思,一旦发生这种事,每个同学旁边都有些同学各自的把他们分开,所以他们没有受到伤害。这个时候我就想,学了《弟子规》咱们得用,那怎么办?对,变批评为讨论。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任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同学们讨论之后,他们对照《弟子规》的经文,得出了这么两条结论,第一个结论叫「言语忍,忿自泯」,彼此忍让一下,这个事就好了,唐超和刘亚男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把各自的互相指责变为各自的自责。再来有个同学说「兄弟睦,孝在中」,这句话的层次就上来,把班级的同学当作兄弟,而又把我们的老师当作父母,那份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今天是下雨天,上内堂课。我发现刘乐东和梁建两个同学摆弄着两支一模一样的自动铅笔,旁边的张瑶快人快语,说“老师,刘伟真大方,送给我们好几个人礼物了,就是这种自动笔!”说完手里也举起了一支一模一样的自动笔。张伟家的情况我多少了解一点,是个单亲家庭,他爸爸妈妈离婚后,张伟跟着妈妈生活。他妈妈在我们学校附*开了一个小卖铺,我转过头去,看到张伟低着头不敢正视我,我猜到可能他没告诉他妈妈,偷偷把自动铅笔拿出来送人了。我当时没做声,下课后我故意让张伟帮我把体育器材拿到办公室去,到办公室后我问了问他,果然那自动笔是他没告诉妈妈偷偷拿出来的,因为怕妈妈不同意。我拍着他的头笑着说,送好朋友礼物本身是件好事情,但是你送的是妈妈的东西,虽然不贵重,但得经过妈妈同意才行。你不问怎么知道妈妈不同意呢?弟子规上怎么说的?”刘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第二天早晨一上班,只听办公室外响亮的一声“报告!”随后刘伟兴冲冲地跑了进来,迫不及待地说“张老师,妈妈真的同意了!妈妈真的同意了!”小家伙用澄澈的眼睛看着我说:张老师,我知道弟子规上说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老师我记住了!”说完一阵风似地跑出去了。看着他的背影我忍不住笑了。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该上课了,我顺着楼梯往下走,学生们也陆陆续续往楼上走准备上课了。这时一个身影从眼前闪过,是刚刚从我身边过去的张安琪,已经上楼了,怎么又下来了?手里还攥着什么东西。这小子难道还没玩够?马上就上课了呀!这个张安琪一点也不安分,上窜下跳,而且有个坏*惯就是乱扔垃圾,本子上的纸被他撕下来不是叠了飞机满天飞就是团了纸团当炮弹扔得到处是,弄得老师和同学不胜其烦,很是头疼。我大声喊住他说:张安琪,要上课了,你上哪去?张安琪停住了,挥了挥手里的东西说:“我去扔掉,马上回来!”这时我看清了,原来是个香蕉皮,张安琪说:“不知是谁扔到楼梯上了,小同学看不到很容易滑倒。”我惊讶地说:“真不错,张安琪变化真大!觉悟听高挺快嘛!”张安琪转过身边大声说:“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边跑向垃圾桶去了,这个张安琪,可真令我刮目相看了,不,是《弟子规》令我刮目相看了!

  关于弟子规的小故事:王羲之教子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称为“书圣”。作为一代书法大师,王羲之在教育上深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王羲之对自己和七个儿子要求都很严格,规定他们在吃饭、穿衣上都要艰苦朴素,不能铺张浪费。小儿子王献之七八岁时便开始学xx书法。有一天,他将自己写的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一张摇一下头,直到看到一个“大”字才有了点笑意,提笔在“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儿,然后把字都还给了王献之。王献之拿着自己的字给母亲看,问母亲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有什么不同。母亲拿着他的字看了半天,然后指着那个“大”字底下的一点儿对王献之说:“只有这一点儿像你父亲的字!”即使有客人在,王羲之总是让儿子王献之陪在身旁,从不约束孩子。父母热情好客的行为感染了王献之,并对王献之性格、品德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王羲之鼓励王献之勤学苦练,传说王献之练笔曾用尽十八缸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水*提高很快,终于成为一代大家。王献之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关于弟子规的小故事:小熊冰雹

  “妈妈,我要喝蜂蜜!”小熊说。

  “孩子,你刚刚喝了一罐,要是再喝,就会牙痛的。”熊妈妈说。

  “我要喝!我就要喝!”小熊又哭又闹,还在地上打起了滚儿。

  “我的孩子脾气这么坏,真拿他没办法!”熊妈妈叹了口气,到菜园里干活去了。

  小熊见没人理他,脾气越发大了,他的肚子变成了一个xx的气球。

  一阵风吹来,小熊像气球一样飘起来了。

  “我要飞到大树上的蜂巢里喝蜂蜜!”小熊怒气冲冲地说。

  可是,他没能在大树上停下来,而是被风儿吹到乌云里了!

  “我不是小鸟,不想上天!”小熊叫起来。

  天上好冷啊!小熊缩成一团,身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此时,熊妈妈正在给青菜浇水,忽然,一个像小熊一样大的冰雹落到她身边。

  “xx的冰雹!”熊妈妈惊讶地说。

  “妈妈,我不是冰雹,我是你的孩子!”冰雹裂开一个口,跳出来一个小熊——他惭愧地低下头,然后扑进妈妈温暖的怀里。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2)

——弟子规的故事菁选

弟子规的故事

弟子规的故事1

  妈妈是幼儿教师。寒假里,妈妈拿回家一本书让我和她一起学*。起初拿到这本薄薄的、有些童趣的《弟子规》时,有些不以为然。妈妈先让我从头到尾的读一遍,复*一下汉语拼音,那么多的之、乎、者、也,感觉有些晕。心里暗语:这就是电视里那些留着大长辫子的小孩们摇着脑袋念的`文字吧,念起来真绕嘴,还是现在的课文好读。后来妈妈要求我每天和她学*一页,先读,然后妈妈让我根据译文插图说出含义,最后妈妈把译文念给我听,再告诉我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做并学以致用。原来,看似繁杂的字句,却蕴含着一生受用的深刻道理。

  弟子规曰“入则孝,出则悌”意思就是在长辈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礼让他人。学到这篇妈妈就会对我说和小朋友们一起要互相谦让;吃东西不能尽挑自己喜欢吃的,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坐公车,见到老人或抱小孩的阿姨要主动让位等……

  放假了,早上不用很早起床可以睡到自然醒了,所以晚上就想多看会电视,妈妈让我睡觉我也假装没听见,妈妈不会批评我或者关电视,她先让我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然后说“朝气早,夜眠迟”的含义,最后说自己错在哪,该怎么做。这样我就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也悟出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生活中提高了自己,受益匪浅。

  现在,我已经爱上了《弟子规》,因为它已成为我学*礼仪和品德修养的指南针。以后我还要学*更多的文化经典,吸收更多优良的传统美德。

弟子规的故事2

  开学了,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新朋友——《弟子规》,老师告诉我们,《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只要跟它交上了朋友,就会变成一个讲文明、懂礼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弟子规》真有那么神奇吗?可是,它既不像童话故事那样精彩,也不像唐诗那样琅琅上口,读起来还有点拗口,刚开始,我有点不喜欢它。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弟子规》的看法,使我渐渐喜欢上了它。

  那天,像往常一样,老师又给我们讲解《弟子规》。在教“入则孝”时,老师详细讲解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含义后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要将孝顺父母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包括长辈、老师,比如,给爷爷、奶奶捶捶背,端杯水,回报爷爷、奶奶对你们的爱,做一个孝亲尊师的好孩子!”这时,我的肚子咕咕地唱起了空城记,想起早上的那件事,我的脸不由得一阵阵发烫,早上发生的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可可,快来吃早饭啦,奶奶给你盛好了。”我背着书包下了楼,一看,又是稀饭,“怎么又是稀饭?真烦人!奶奶,您就不能变点花样呀?真讨厌!”我把嘴巴嘟得老高,奶奶望着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结果,我空着肚子上学去了,因为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赌气,我丢下碗筷——不吃了。这下好了,肚子在**啦!想想老师的话,再对照自己的行为,真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进去。接着,老师又讲了许多典故,老师说,几千年前的.古人都懂得尊师孝亲,更何况是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呢?是呀,当我还在甜美的梦乡里,奶奶早早起床为我准备早餐;当我在灯下做作业,妈妈放弃了自己爱看的电视剧陪伴我……可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同学们高声地齐读着,我恨不得时间走得快些,再快些,我要向奶奶和妈妈承认错误,向她们道歉,因为《弟子规》让我知道自己错了。

  渐渐地,我不挑吃、穿了,因为《弟子规》告诉我们“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跟同学闹矛盾了,我不再“以牙还牙”,因为《弟子规》告诉我们:“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忿自泯”……慢慢地,我发现,喜欢我的同学越来越多,爸爸、妈妈和奶奶夸我长大了,懂事了,《弟子规》真神奇!看来,老师说的没错!

  妈妈说,《弟子规》就像我的另一位老师,在我成长的道路上陪伴着我,教导着我,使我变得更文明、更礼貌,我爱《弟子规》,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喜欢它!

弟子规的故事3

  在我五彩的童年生活中,处处都飘溢着书的芬芳。每当清晨,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耳边便传来琅琅上口的读书声。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含义简单易懂,却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弟子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我老想穿妈妈的高跟鞋,我觉得穿上那种鞋在地板上走几步,听着那清脆的当当声, 心里别提多美了。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偷穿妈妈的鞋子。在我心里老以为那就是美。但当我学了《弟子规》中“衣贵洁,不贵华”以后,我才真真明白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我们小学生穿衣只要整洁大方就是美。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动妈妈的鞋子了。

  我是家里的小公主,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宠着我,事事依着我。以前,我一点也不理解长辈的苦心,认为给我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知道去珍惜,当我学了《弟子规》以后,我懂得了怎样去尊重长辈,因为长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弟子规》如同一位良师益友时时刻刻在教导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此时耳边又回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我相信校园会开出更美更鲜艳的花。

弟子规的故事4

  三岁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的前辈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和《论语》《诗经》等等。妈妈选择了《弟子规》教我学*和背诵。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生活和学*上的道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我知道了做事不能拖拖拉拉,而要雷厉风行。当我贪玩忘了的时候,妈妈就会让我反复背诵这几句。

  有一次,妈妈要为我讲解“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的意思,她刚开口就被我打断了,我自信地说:“就和‘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差不多嘛!”妈妈惊喜地摸着我的头表扬了我一番。

  还有一次, 薛 老师送给我一本生日故事书《马小波罗玩转时空》,我就想放弃正在读的《神奇树屋》。可是妈妈不同意我半途而废,她马上背诵起《弟子规》中的“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我只好读完《神奇树屋》才开始津津有味地读 薛 老师送给我的'《马小波罗玩转时空》。

  现在,我还没有学完《弟子规》,我会坚持学下去,让我们的精彩故事继续进行。

弟子规的故事5

  我进入学校以前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自从进入学校以后,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最高兴的是教我读经典,其中,我最爱读《弟子规》。

  学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第一要孝顺父母;第二要友爱兄弟姐妹;第三说话做事要得当;第四要诚实不说谎话;第五要*等待人;第六要多学*他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不足之处。

  学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有一天晚上,妈妈一边剥蚕豆,一边看着我做作业。我做完作业,收好书后,我就蹲在妈妈身后,帮妈妈捶背、捶腰。妈妈剥完豆,我又抬来热水给妈妈洗手、洗脸、洗脚。

  还有一次,亲戚送给我家三个大西瓜,我马上想到了老师。因为老师经常在休息时教我读拼音、读课文、改错,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送西瓜给老师吃。”妈妈同意了,帮我挑了一个大西瓜,切成两半装好,我送给了教我的两位老师。可老师没有拿回去吃,她又把西瓜分给了我们全班同学吃,同学们好高兴啊!我更是高兴。

  我今后还要再学《弟子规》。

弟子规的故事6

  刚刚进入小学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的课外读物,其中有一本叫《弟子规》的书,读完后让我爱不释手。

  我非常喜欢这本《弟子规》。它虽然不如童话那么异想天开,也不如漫画那么色彩丰富,但这本书非常有实用,它是讲小孩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学*各方面怎样养成良好*惯和品行的,所以我每天都让妈妈讲给我听。

  有一天,妈妈给我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一看,这些话足足写了满满两页。我问妈妈这些都是讲的什么道理呢?于是妈妈仔细地给我讲起了故事,还告诉我故事的意思:“我们要做听话的好孩子,听见父母的呼唤声要马上答应,不要拖拖拉拉地动作缓慢,更不能装作没听见。父母让我们做的事情要立刻完成,不能找借口,更不能偷懒。父母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时,要认真地听,不能顶嘴,并记住我们做错事时,对父母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并改正,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否则父母会伤心难过……”我停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还真有道理! 后来,学校里也开展了国学经典的学*,我们每天都有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时间。经过长期的学*,班上的同学几乎都能把《弟子规》给背下来,老师教了我们书中更多的`知识,也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弟子规》让我学到了很多,它真是我的好帮手,它让我改掉了以前很多的坏*惯,并监督我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我感谢《弟子规》,也感谢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和关爱!

弟子规的故事7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呢?从我们呱呱坠地时起,我们应该充满感激,是父母亲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慢慢地长大,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拥有聪明的大脑,我们更有父母无私的爱!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这本书叫《弟子规》,它告诉我们做人的很多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关于孝的这一部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说的是:爸爸妈妈叫你的时候,应该立刻答应,而不应该借故拖延。爸爸妈妈让你做的事情,应该立刻去做,而不应该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这些都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必须要做到的。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们不仅把爱带给了我们,更把做人的道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虽然,小小年纪的我们,不能像书中的人一样,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但我们起码可以学做一个孝顺听话的孩子。因为,父母在生活中给了我们无限的爱。

  此时,让我想起了一次发烧时,父母焦急的神情。门外下着倾盆大雨,妈妈不顾一切,撑着雨伞带着我冲向医院。在路上,妈妈几乎把雨伞都撑在我这边,我看到雨水顺着妈妈的后背流下。我多么感动啊!这就是母爱!我想,这样的情景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从中蕴藏的爱也是那么的相似!这些,都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给予的.。

  父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人。当我们在甜甜的梦乡中,那时父母已经早早起床为你准备早餐了;当你在生病时,痛苦难耐时,父母在一旁更是饱受煎熬;当你犯了错误,被父母责骂时,父母的心里比你更内疚;当你在学*上,有了进步,父母的笑容远远比你灿烂;当你成绩退步时,比你焦急的还是你的父母……风雨中,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阳光下,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分享快乐!这就是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更要好好回报他们!我要好好学*,回报他们的爱!

弟子规的故事8

  黄舒,生活在距今一千七八百年前的西晋时代。黄舒以孝敬父母而著称乡里。他家境贫寒,父母又年高体弱,他只有卖力干活,才能勉强维持家计;他心地善良,十分懂事。生活虽然艰苦,但孝亲礼仪却从不懈怠。

  他每天干完活回到家,一定要穿戴整齐,侍奉父母吃饭,以示恭敬;即使是盛夏酷暑,也不摘冠帽,不宽解衣带。只要是父母要求他做的事情,即使有千里之遥,他也欣然前往,从未有一点畏难情绪,全都尽心尽力做好,让父母高兴。

  当父亲故去时,黄舒悲痛欲绝。为了让父亲入土为安,他一筐筐从远处背土为父亲造坟。坟成后,在旁边搭起了一个茅草棚。白天侍奉母亲,晚上为父亲守坟。那时的沙井人烟稀少、很荒凉,豺狼虎豹四处出没,野兽的吼叫此起彼伏,而他安然处之,没有一丝的畏惧。每当想到没有让父亲过上一天富裕的日子时,黄舒就不禁声泪俱下,凄厉的哭声传入村中,乡人无不为之动容。守孝期间,他不喝酒不吃肉,每天只喝一碗稀饭。时间久了,越来越瘦。人们不忍心,多次劝他节制悲哀,调养身体,但他一如既往。就这样守了三年。

  后来,母亲去世时他也是如此。开始人们并不理解他这样做的心情和意义,但随着北方移民的`增多和中原文化的传播,大家明白了,这就是孝道。

  宝安人对黄舒生养殁哀的孝道非常敬佩,将他比作大孝子曾参。曾参,字子舆,是春秋战国时的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以孝闻名。用曾参作比是对黄舒的最高评价。

  黄舒的孝名传出后,当地官府即上报朝廷,晋帝钦旌他为孝子,死后祀为乡贤,并命名他住的地方叫“参里”,他住的村子旁边的一座山命名为“参里山”,后简称作“参山”(在今沙井中学附*)。参山上有云溪寺,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参山乔木”还被列为著名的新安八景之一。

  南宋后,历朝历代的《东莞县志》、《新安县志》都把黄舒排在“乡贤”或“孝友”人物传的首位。既然是乡贤,就有资格建立纪念馆,来接受人们的祭祀。明代万历元年新安县刚成立,万家荫(今沙井街道万丰居委会)潘甲第和汪桂等人便出资在大钟山(今万丰大边山)下建立一座黄孝子祠。这座祠堂在清康熙年间的迁海事件中被荒弃了。

弟子规的故事9

  在我们班,模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设了“少儿英才讲堂”我也是“英才”之一。其中我们要讲《弟子规》。《弟子规》是清代秀才李毓秀所编著的,将中华五千年来立身处世的准则,精微而独特地浓缩在短短的篇幅中。

  许博斓,班里的中等生,这个学期老师奖给了他一次登上“英才讲堂”的机会,他讲的是《弟子规》中的:“无心非,民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意思是:如果无意中犯下的错误,就叫“过错”,如果是明之故犯,便是罪恶。虽然我们班每人都免费拥有一本《弟子规》,但他为了讲这12个字,为同学们讲一个相关的故事他父亲又用自己的血汗钱专门为他买了一本《弟子规解读》,他引用了其中一个恰当的故事《曹操割发》。这节课我听的非常入神。我懂了一个道理:如果是一个不小心犯下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还要做,那是错上加错。

  感人的事情还有。张奕哲,主动申请主讲《弟子规》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意思是:如果把墨磨偏了,表示你心不在焉;写出来的字如果潦草不工整,就表示你浮躁不安,思想不集中。为了讲好这一次课她专门请求父亲从太原邮购了一本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弟子规》出版的.《钱文忠讲解弟子规》,这件事班里流传,全班都被她感动了她以响亮的声音和动听的语言讲完了这节课,班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她微笑地走下了讲台。这节课让我懂得了字要正要写规范。经典道理我懂得了但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却并不容易,老师有时说我写的字像“扁柿饼”我感到很惭愧。我发奋以后一定要把只写正,摒弃浮躁,踏踏实实。

  愿我们班“少儿英才课堂”越办越好让我们从中学到更加经典的作品,领悟经典精神,健康成长。

弟子规的故事10

  从小父母就告知我:中国是文化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太多的文化。《三字经》和《弟子规》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最宝贵的财富,是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它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有趣故事和深刻的道理。

  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的班主任就引导着我们诵读经典。我每天都会被教室里浓浓的诵读氛围感染着、感动着。每天的诵读大大激发了我的学*兴趣,我从中获得了自信和快乐,懂得了勤奋和坚持。

  然而,刚开始学《弟子规》时可没那么顺利,在这中间发生了许多点点滴滴的小事儿。想听听吗?让我来慢慢告诉你们吧!在当时的我看来,它没有童话故事那么精彩动听,也没有唐诗宋词那么优美抒情,甚至还一点都不押韵,难背极了。但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好硬着头皮背。背了老半天都不熟练,真懊恼!我伤心地掉眼泪,我讨厌《弟子规》。

  “不能读死书,要理解意思再背。”妈妈提醒我说。我就一边读,一边看看旁边的译文,不理解的`地方就请教妈妈。果然意思明白了,一下子就背下来了。渐渐地、渐渐地我发现其中包含着许多道理。我不再那么讨厌《弟子规》了。

  一次,我弹钢琴很认真,把老师布置的曲目都弹了下来。妈妈高兴地夸我真棒!我说:“别夸了!再夸我就誉恐啦!”“誉恐,什么意思啊?”妈妈纳闷地问。我哈哈大笑,说:“闻誉恐,闻过欣.这是《弟子规》里面的,就是说听到别人赞美你的时候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喜接受啊!”妈妈听了欣慰地笑了,我也笑了,我喜欢上了《弟子规》。

  我不再挑衣服了,因为我明白“衣贵洁、不贵华”;我不再挑吃的了,我懂得“对饮食,勿拣择”;我不再害怕困难了,因为我知道“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就像一位老师时时刻刻在教导我,让我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要衷心地感谢它

  我要感谢《弟子规》,是她带我走进了经典文学殿堂,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让我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与经典作伴,读中华经典,经典是我成长的好友,我天天读经典,天天背经典,它不断哺育着我的心灵!同时,我深深地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

弟子规的故事11

  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学*《弟子规》,在朗朗上口的韵文中,我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入则孝

  “孝”是什么?妈妈总对我说,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我也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孝顺的孩子,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都留给爸爸妈妈吃……”可是学了《弟子规》“入则孝”篇,我才知道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比照“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来说,我做得真的是差远了。以前,我总是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吩咐我做事的时候,我总是嘴上说着:“嗯,来了来了。”身子却纹丝不动,为这经常把妈妈急得不得了,可是我却总改不了。还记得那个早晨,妈妈喊我起床,我赖在床上就是不起来,妈妈生气地对我说:“两分钟后我再过来,如果你不起的.话,我就把手伸进你的被窝!”两分钟后妈妈进来了,见我坐了起来,就走了。可是妈妈一走,我就倒头又睡,直到爸爸又来叫我:“铮铮,快七点了,你还上学吗?”我这才急忙起床。自从学了这句话,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妈妈一叫我,我都是马上答应,跑去看看妈妈有什么吩咐。另外,我还跟妈妈立下军令状:每天早晨六点半准时起床。男子汉说到做到,妈妈再没为起床的事和我着急。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有诚信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应该努力做到。学这句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借书的那件事。

  我和对门的泽泽都很爱看书,我们经常互相借对方的书看,泽泽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还书,可是我,比起她来就差远了。刚放寒假的时候,我借了泽泽一本《脑筋急转弯》,答应一星期还她,可是回到家因为妈妈又给我买了别的书,我就把这本书忘在了脑后。一个寒假过去了,我忽然想起了这件事,可是,我连这本书的影子都没见着,我把家都翻遍了,还是一无所获。我问妈妈见没见到这本书,妈妈一听就火了,批评我不讲信用,我心里后悔极了。后来妈妈和我一起找,终于在我的床缝里找到了那本书,还给了泽泽。

  ……

  从《弟子规》中,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谦虚谨慎,珍惜时间……我将谨记《弟子规》,让它指导我的思想和行动。

弟子规的故事12

  《弟子规》是一本教导我们日常生活规范的书,它既教我们怎样做人,又教我们怎样做事。

  周末的一个中午,吃过午饭我就出去玩了。我们几个在小朋友家里,踢皮球,扔毽子,玩得忘乎所以。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而兴奋的我却不知道因为出门前没有告知大人们,把他们给急坏了。爷爷骑着摩托车,奶奶骑着自行车,满村转,爸爸妈妈挨家问,他们焦急、惶恐不安。

  最后奶奶找到了我,看着奶奶“奇怪”的表情,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奶奶没有责怪我,我们一起回到了家。事后,我听妈妈说起,才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多么的着急,他们找到我的时候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又不敢有太强烈的表现,怕吓到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必告,返必面”,随着《弟子规》的深入学*,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知道了每次出门前都应该跟大人说清楚去向,回来也应该跟家人打招呼,以免别人不知情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妈妈说,《弟子规》就像一本“真理集锦”,我会更加努力地学*它。虽然我现在年纪小,还不能完全理解书里全部的道理,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学*,我一定会懂得书里教授给我们的全部知识。而那个时候,我也会更加孝顺、团结、友爱、正直、守信,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弟子规的故事13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教我的。我当时觉得很好玩,就背会了前面的总叙。回家给妈妈一显耀,妈妈说我背得很好,能做到更好,但她又说不急,随着你的长大,理解力自然发展,自然知其义,会努力做到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让我背熟的。我当时觉得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差不多,大概是教我在家里怎么做。果不然,我总是念在口中,连没文化的爸爸也被我教会了。当他有事叫我半天我不答应时,他便背出来问我啥意思,我不好意思地赶紧问他有啥事吩咐。同样,当爸爸不听奶奶招呼时,我也会用弟子规的语言来“管”他,他总是乖乖“就范”。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是上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启发我做到的。由于我贪玩,“反必面”做得好而“出必告”做得差,主要是怕父母不让我出去玩,悄悄跑出去好几次,妈妈都用弟子规里的话让我下定决心改。而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觉得老师没收的同学的尺子很诱人,便偷偷拿回家玩,妈妈知道后,很伤心的说:“你学的弟子规都用到哪儿去了?”第二天,妈妈亲自到学校把尺子还给老师。这使我明白了“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的真正意思。

  “亲有疾药先尝……事死者如事生”,这几句是我爷爷去世后的三年里,我经常看父母侍候生病的奶奶;还有妈妈、大姨、舅舅们得知姥爷得癌症后,一个个尽心尽力地孝敬姥爷。每次我看到妈妈要回老家时,我就会问她不回行不行,妈妈就会让我用心去体会弟子规里的这些句子。

  当我亲自披麻戴孝、亲眼目睹完姥爷的葬礼,并两周回去给姥爷上一次坟时,尤其是姥爷生日时妈妈包了饺子祭奠姥爷,她说姥爷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里,我更明白了“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的道理。

  弟子规伴我成长的故事很多,这只是其中几件,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弟子规》的故事会更有趣、更有意义。

弟子规的故事14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宰我问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一年不就可以了吗?”孔子回答说:“一个有德的君子,居丧期间有好吃的东西,不觉得有味道;听好听的音乐,不感到快乐;居住的地方再怎么舒适,也不觉得心安。”接着孔子又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而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是否也想一想,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也能在三年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吗?”听了孔子的教诲,就知道经文中「常悲咽」,是想到父母不在身边,心中自然就涌现思慕之情而悲伤呜咽起来。父母的影子占满了心中,想起父母恩情深重而无法报答,自然不肯为享受而住在舒适的地方,*时吃的酒肉也摒去一边,只求清淡。孔子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里很穷,没有好东西奉养父母亲。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换取白米来供养父母。虽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乐。后来在楚国作官,常常面对丰盛的`食物,却不由心酸而泪流满面。这位好勇过人的子路,让人感到奇怪!原来是子路思念起过世的双亲,已无法接受他丰盛的奉养,自然悲咽而吃不下! 弟子规的故事 篇18

  我长大了上小学一年级了,我会读书了。第一次读《弟子规》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懂上面所讲的意思。慢慢的随着知识的增加我开始理解《弟子规》的意义了。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特别是其中的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我的影响很大。

  我很调皮,有一点贪玩,父母要求我帮着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总是很不情愿,或者干脆不理不睬。对于父母的教导和责备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不放在心上。现在通过学*《弟子规》我懂事多了。很多时候不用父母叫我,我就会帮忙干家务了。父母规定我做的事情也很快就会完成。父母的教诲我也铭记于心,虚心地接受。以前学中国画的时候我常常心不在焉,老想着快点画完就可以玩了观后感,父母经常批评我没有耐心,现在我渐渐的明白了父母的用心。父母对于我的转变也很开心,他们常常夸我变乖了,长大了。

  《弟子规》真是我的好老师啊!

弟子规的故事15

  在我七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经典读物《弟子规》,它是我最早学*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国学经典。这本书我虽然有许多字不会读,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还是把它读完了,读后,我感觉到书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全书分为五个部分,360句,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上应该做到的'守则规范。

  从《弟子规》中,我懂得了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与人*等、友好相处,说话要讲信用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要求自己做到尊敬、孝顺父母、长辈,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对于他们的教导,只要是对的,我都听从。有一次,爸爸叫我扫地,我很不想去,但忽然想起了《弟子规》上的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成。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去扫地了。与别人交往时,我时时提醒自己与人和睦相处,对人有礼貌,真诚待人,说话算数。

  《弟子规》这本书十分有教育意义,它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对于这本国学经典的阅读,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与经典同行吧!

弟子规的故事16

  下午放学,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快速跑回家,一推开门,我就对着客厅大喊:“奶奶!奶奶!怎么办!我们要开始学*《弟子规》了。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奶奶笑着走过来说:“傻孩子学《弟子规》怎么可能要你的命呢?”“就是嘛!就是嘛!又要学*,又要写作业,还要背英语。哪还有时间学《弟子规》呢?”我嘟着嘴说。这时爷爷皱着眉头从书房走出来说:“这是谁呀!在学*上遇到点困难就退缩了,看来真要好好学*一下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了。”“要学!一定要学!”爷爷走过来肯定的.说。

  这时,我一头扎进爷爷的怀里,“从我开始记事起,我听到有人说学它会使学生变成小绵羊。我也不愿意学它当小绵羊。”爷爷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不对,《弟子规》能把野马训成会跑路的千里马。”我不明白,马也能认识《弟子规》吗?爷爷说这是比喻,是说学了《弟子规》孩子,能让孩子从小知道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如何孝顺父母,尊重父母。做错事了要敢于承担教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

  真是这样吗?爷爷常说他小时候学校不让学《弟子规》,和他一起长的小伙伴有的对《弟子规》里面的内容都不了解,甚至都不知道学*《弟子规》有什么好处。可爷爷特别喜欢《弟子规》,他对我说他小时候常常在祖父祖母不在家的时候拿出心爱的《弟子规》读了有读,背了又背,还要弄明白里面所讲的道理,爷爷一学就是一天,有时听到大人看门的声音就赶快把《弟子规》藏起来,害怕被家长骂。我都听得笑起来。爷爷见我听得入神,又跟我讲了《弟子规》的道理对现在爷爷讲的建设和谐社会都是很有用的。

  每每听爷爷讲他和《弟子规》的故事时,我好像看到了爷爷小时候学*《弟子规》的样子。想想“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等等语句,它们既教我们怎么做人还告诉我们怎么健身,真是我们不可不学啊!我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弟子规的故事17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知名人物,大家都一定不会陌生,那么《三字经》《弟子规》大家都会背诵吗?《三字经》早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背得琅琅上口了,可是学《弟子规》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发生了许多点点滴滴的小事儿。想听听吗?让我来慢慢告诉你们吧!

  老师说《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可我觉得它没有童话故事那么精彩动听,也没有唐诗宋词那么优美抒情,甚至还一点都不押韵,难背极了。但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好硬着头皮背。背了老半天都不熟练,真懊恼!我伤心地掉眼泪,我讨厌《弟子规》。

  “不能读死书,要理解意思再背。”妈妈提醒我说。我就一边读,一边看看旁边的'译文,不理解的地方就请教妈妈。果然意思明白了,一下子就背下来了。渐渐地、渐渐地我发现其中包含着许多道理。我不再那么讨厌《弟子规》了。

  一次,我弹钢琴很认真,把老师布置的曲目都弹了下来。妈妈高兴地夸我真棒!我说:“别夸了!再夸我就誉恐啦!”“誉恐,什么意思啊?”妈妈纳闷地问。我哈哈大笑,说:“闻誉恐,闻过欣—这是《弟子规》里面的,就是说听到别人赞美你的时候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喜接受啊!”妈妈听了欣慰地笑了,我也笑了,我喜欢上了《弟子规》。

  在学校里,有一次我着急去参加围棋比赛,没有收拾书包,课本,笔袋等等扔了一桌子就跑去了。比赛完,回到教室后我看到只有我的桌子上是乱糟糟,突然想到了“几案洁、笔砚正”“读看必、还原处”这两点我都没做到啊!我红着脸把座子收拾好了,《弟子规》帮我改正了缺点。

  我不再挑衣服了,因为我明白“衣贵洁、不贵华”;我不再挑吃的了,我懂得“对饮食,勿拣择”;我不再害怕困难了,因为我知道“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就像一位老师时时刻刻在教导我,让我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要衷心地感谢它。

弟子规的故事18

  在我升入二年级后,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学《弟子规》。老师说:“你们要好好学*《弟子规》,长大后才会做人做事。”《弟子规》首先学的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等等。这些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出去时要告诉父母,回来时也要告诉父母,这样父母才会放心。我懂得了我们对父母要孝,对别人要忠,要对大家有爱心。父亲叫你,就立刻答应;父亲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能拖拖拉拉。当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当弟弟的'要尊敬哥哥。

  我通过读《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多很多,我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看到这本书。我们大家都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帮妈妈做家务,以后,我无论学*、做事、对待人都要加倍努力,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弟子规的故事19

  *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了《弟子规》,我也真正领会了《弟子规》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让我记忆有心。

  《弟子规》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叫你,应及时回答;若父母吩咐你做什么事情,要及时去做;如果父母教导你,应恭恭敬敬地听;若父母责备你时,应该虚心接受。也就是教育我们每一个孩子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虚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项意见,并积极改正错误,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只有这样做,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充分展示了古人是怎样做到孝顺父母的,想想自己……

  有一个周末,我写完了作业。妈妈叫我练一会儿琴,我却看着电视没有理会。接着,妈妈又苦口婆心的对我讲了一番道理,这时,我不但没有听妈妈的话,反而觉得影响了我看电视,又特别烦,直接和妈妈顶了嘴,还又打又闹的。最后,我依旧看着电视,没去练琴。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我觉得非常愧疚。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父母,就连动物也不如啊!自古以来,“父母命,行勿懒”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却是怎么做的呢?我不但没有听从父母的话,还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让妈妈伤心难过,这是多么不应该呢!仔细想想,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是谁每天起早贪黑的为我们操劳;当衣服弄脏时,辛苦工作了一天的父母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当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会鼓励我们;父母用心血和汗水把我们哺育**,听父母的`话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不但是每一名少先队员应该传承的精神,更是我们做人的最低准则!学了弟子规,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我决心以后一定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好好孝敬父母,哪怕给妈妈捶捶背;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等等。同时要更加好好学*,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关爱父母,做一个懂孝顺、知感恩的好孩子!

弟子规的故事20

  一年级的下半学期,我们班开始学*《弟子规》,虽然不是很理解,但每天背诵二行,也没觉得很难。

  可是上个星期,因为学校要举行国学经典朗诵比赛,我们班参赛的题目就是背诵《弟子规》,所以刘老师在星期五放学的时候要求我们在双休日自已背出《弟子规》中剩下没学过的整篇《余力学文》。我的天哪,一下子要背出十二行,怎么可能。星期天下午,我正对着《余力学文》发呆,爸爸看见了,走过来问:“白崇颖,怎么了,为什么发呆呀?”我说:“老师要我们背出整篇《余力学文》,太长了,我背不出。”爸爸说:“要对自已有信心,我相信你能背出来。”我说:“可是我们都还没学过,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背?”“我来帮你吧。”爸爸说着就慢慢的`给我讲解每句话的意思,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知道了文章的意思,讲的是古人的学*方法和学**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一遍一遍的朗读着课文,慢慢地,我能背出第一行、第二行……一个下午过去了,我竟然能断断续续的背诵整篇课文了,我好高兴啊。晚上,我又复*了一下,经过一天的努力,我已经能熟练的背诵《余力学文》了。

  心想:又一本《弟子规》!还这么小本的。回到家我随便把它丢在桌子上,就没再管它。吃完饭,我听到爸爸自言自语地说:“这书好!这书好!”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嗨!原来是老师发的《弟子规》小读本。我对爸爸说:“这有什么好,跟你买的一样,只是它比你买的小本多了!”爸爸说:“孩子,你看看,这本书除了有拼音,书后还有易解。最特别的是这书很小,携带方便,可称之‘口袋书’,你还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我翻开一看,哟!真的是这样。我开始目不转睛地看起来……

  随后的几天里,我把这本《弟子规》读了一遍又一遍。读懂了许多道理,如读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我知道了父母叫时,我们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情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这些道理我以前都不知道呀!看到这里,我想到*常吃饭、做作业,我都要爸爸妈妈叫了又叫,还经常顶嘴,找借口、不认错。我感觉自己做得很不对……

  我决定认真学*《弟子规》,每天按《弟子规》里说的去做,成为一名成绩好又懂事的孩子。

弟子规的故事21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珍宝。固然它没有童话故事那么出色动人观后感,也不唐诗宋词这么精美抒怀,甚至还一点皆不押韵然而它却在我们毕生中有很大的息用,在孝顺父母,尊重前辈、替己处世、读书供学方点对咱们有很大的辅助。

  我野就有一标《弟子规》。在上二年级时,我未经把它腹得熟记于口了虽然对有些语句仍是似懂非懂但是经由妈妈的指导,我逐步懂得了其中的涵义。妈妈说盼望我能用弟子规的言言去束缚本人,尽力干一个有涵养的我。

  记得有一个礼拜地,吃完晚饭我把筷子碗一拉,就跑去玩电脑了。妈妈说:“昨天你来洗碗吧”,我玩游戏在兴头上呢,伪装没有听到,突然想讫弟子规中的“父母吸 应勿慢 父母命 走勿勤”,我结束了玩游戏,助妈妈洗伏碗来。

  还有一次抬寒假的时候,我们在院子里疯玩,大吵大闹,基本没有留神已经到昼寝的时光了。一楼二楼的爷爷奶奶赌气的没来申斥我们,原来我还想反驳,《弟子规》面的一段话又显现在了我的面前:“语言忍,愤从悯”。起初我啼了笑就归家往啦。

  《兄子规》就像一位老师时时刻刻在教诲我让我变得尊老爱幼、宽容谦让,让我在教*上不再害怕艰苦,尔要衷心肠感激它。

  弟子规的故事 篇这学期刚开学,学校发给每人一本《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其中包括《论语》、《弟子规》等四篇经典故事。并要求我们每天背诵。

  《弟子规》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我全能背熟,可是其中的`道理却不是太懂。和妈妈一起听了《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后,才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讲到:“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听到讲“入则孝”,我对照自己,感觉到*时自己根本没有做到。妈妈每天很早就起床为我做饭,接送我上下学,辅导我学*,她还要工作,非常繁忙,父母总是任劳任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与能力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从不求回报。而我却没有为他们做任何事,甚至经常惹父母生气。

  学*《弟子规》后,我要学会感恩父母,作为小学生我想,我的’孝”应该就是自觉的管理好自己的学*、生活,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还要记住长辈们的生日,向他们祝福等等。

  通过学*中华这些经典故事,让我变得懂事了,今后我不仅要学更多经典作品,还要把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中华文明经过我们的传承源远流长!

弟子规的故事22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弟子规》。让我一边背一边看书,这样就能背得又快又好了。我非常高兴,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

  全书分了很多部分,最吸引人的就是“入则孝”,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行中要讲信用,和别人交往时要*等,要时常亲*品德高尚的人,向他们学*。

  我觉得,“入则孝”里面的那些事要想做到真的很不容易,比如“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这个说的就是我们冬天要留意父母穿的.是否暖和,居处是否温暖。夏天到了的话就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快。早晨起床,我们一定要向父母请安,晚上回家了,也要向父母先问安。父母所喜爱的,我们都应尽力去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都不能做。

  我合上书,心想:《弟子规》中的很多东西我还没能够做到,一直在家里做着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不知有“辛苦”二字,现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我一定要改变自己,努力学*,用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3)

——弟子规学*心得 (菁华5篇)

弟子规学*心得1

  弟子规,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等博爱,亲*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弟子规告诫我们,如果父母在呼唤我们,我们不要迟钝,要迅速,父母有事交代我们,要立刻去做,不要懒惰。父母在对我们的教导时,要恭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对我们责骂时,要接受,不要强词夺理。我们要孝敬父母,要遵循父母;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妹,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不要因为一些小矛盾伤了和气;与人相处不斤斤计思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

  我们还要注意,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惯,才能确保健康德日进,的确,正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我们要珍惜时间,老了,时间就一去不复返了。身体健康更重要,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

  开口说话,诚信为是最重要的,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要夸下海口,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肮脏粗俗的话,都不要去沾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只有守信用,朋友才会信任你。并且要说到做到,更不要说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些不好的言语,更不要去学*,去听取。并且,我们还要知道,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注重的都应是他的德行,而不是它的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让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都是同类,因该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

  正如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规,这就是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就像弟子规余力学文的片段所说,不要一味地死读它。让我们一起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吧!

弟子规学*心得2

  春节之前,我回娘家遇到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老叔。我们一见面他就问我三个问题:“1,想让你的孩子考上大学吗?2,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吗?3,想让自己的工作一帆风顺吗?”当时我在想,这不都是废话吗,谁能不想啊!但是嘴上敷衍的回答:“想。”然后他说:“那太容易了。”此时心里除了怀疑还是怀疑。接着他递我一本书《弟子规》,并告诉我尽快背会再落实行动,然后让孩子也照着做,就OK了。

  好在年前闲着没事,我硬着头皮开始看这本书,一边看原文一边看解释。第一章是“入则孝”,我越看越惭愧,连最起码的孝顺都没做好,竟然还自以为是这么多年。原以为对老人,只要给她们钱,她们就高兴了,其实不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贴。如书中所说“冬则温,夏则净,晨则省,昏则定……”当我背会“入则孝”后,让女儿拿着书检查我背的是否正确,在我背完的时候,女儿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并且给我加个问题:“号泣随,挞无怨。”是什么意思?我仍然对答如流,这时她小声说:“真厉害”。接着我开始背第二章,照例让她考我,我仍然很顺利,这次女儿不服气的拿起《弟子规》说:“我明天就能撵上你”。果然当我背到第四章时,她已经把一本书(共七章)都背完了,身教大大胜于言教啊!

  一边学*《弟子规》一边落实行动,快到春节了,亲自帮三位老人买衣服,办年货。无论是回娘家还是婆家,彻底改掉了往日的“懒”的毛病。三位老人看着我的变化,脸上露出比以往更幸福的笑容,老公也对我越来越满意,更重要的是:我所有的变化女儿都看在眼里,当她和我大声说话时,她会用“怡吾色,柔吾声”来约束自己,当她感到学*太累,想懈怠时,她会用“亲所好,力为具”来鞭策自己,第一次月考尽管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女儿已经由原来的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无论她做什么,只要尽力就好。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弟子规》的力量很神奇,但这种神奇的力量只对接受它的人生效。我学*这本书接*四个月,受益匪浅,愿看到这篇日志的朋友能有所触动。相信《弟子规》能帮您圆幸福美满人生之梦!

弟子规学*心得3

  通过这几天来对《弟子规与幸福人生》的学*,我觉得自己做的实在太多过错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看了弟子规,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我心静下许多。我知道这些东西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学*这门课,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记得第一节课播放了《跪羊图》视频,听后很感动,许久不能*复,心中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师书上所写的:孝中有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总算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那么心酸,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弟子规》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来到部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开电脑忙碌,其实我也不知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忙碌,打开QQ,和异地的旧时好友聊天,心却靠的不那么*了。

  那时,写信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倾诉了,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再塞进邮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里,白纸黑字意味着一种承诺,拿起笔时哪怕片言只语也要字斟句酌。心境与现今看电邮时大不相同,笔尖落纸留下的每一线条都是心灵的跳动,书者的气息与体温也随之附于墨香。

  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体会,那些书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还有收到久盼的书信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那时,我们常手持素笺,一遍一遍地细读其词句、咀嚼其内容、回味其含意,悠长的欢乐在心底儿化开去。有人说如今是一个即使爱得焦头烂额也不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代。

  当怀念已成*惯,我们固执地怀念往昔,是因为风景如昨,而青春已逝!就像罗大佑在歌中所唱到的:“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也不是旧日熟悉的我。”“刻画了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我们倾听的不再是单薄的音符,而是一种沉淀在岁月里的心情。

  每一段光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又是一首乐章。而青春,更是乐章中最富于变化的音符,跳动在每一根琴弦上,弹奏着少不更事,弹奏着年少轻狂,弹奏着离别过往――军营民谣记录了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留下了无悔青春的印记。

  《弟子规》,若人们能依教奉行,道德可兴,和谐之境*矣!

弟子规学*心得4

  寒假里,我一直在阅读《弟子规》,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学会了宽容,让我学会了感恩,还让我学会了反思。

  《弟子规》里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我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的不够好,对父母没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得无微不至,我想得到的东西,父母都想方设法地满足我。我觉得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罗嗦了几句,我反而非常生气。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啊!我要认真学*弟子规,好好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两个人,也是世界上我最爱的两个人。《弟子规》中也有不适合现在生活当中的地方,如:“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如果长辈离我们约百步后才能走的话,这时绿灯已变成红灯了,这样交通会越来越拥堵的。现代社会节奏快,时间非常宝贵。我觉得应该让老人先行,然后我们紧随其后。

  《弟子规》里还教我们良好的生活*惯和学**惯,这些都等着我们学*、理解和体会。

弟子规学*心得5

  今天认真并且朗读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每一次读过之后都感触颇深,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经典,更值得我们学*。

  孩子自上初中学*《弟子规》以后,改变很多,每次父母出门,孩子都会叮嘱路上慢点,知道了关心父母。从以前的顶嘴到现在的微微一笑,知道了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

  花钱方面知道心疼父母挣钱不容易,不买奢侈的东西,也不比吃穿,真的很欣慰。

  当然也有许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以后通过继续学*《弟子规》慢慢地一点一点改正,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健康快乐成长!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4)

——弟子规读书心得 (菁华5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它需要很多人去接受它,学*它,传授它。这一种思想理念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五千年,哪个中华人民还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代屡遭浩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遗忘,而她依然在*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完全消失在我们眼前,但它需要我们去学*它,感受它,传承它。

  其中《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了很多的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对待父母,对待老师同学,对待朋友;教会了我怎么做生活中的小事,提高了我的道德修养;它启发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和现在大不相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弟子规》中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很多都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父母辛苦供养我们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们不但不听,听了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又伤心的事。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因为我们学*传统文化学的太少。

  所以当我们学了《弟子规》才会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时刻想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读了《弟子规》,学*它里面一些行为*惯,对正在成长的我们,给了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同学,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学*,在学*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不但会对我们传统文化有更深入了解,也会对未来我们自己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学*《弟子规》,学*了中华传统文化,我想不仅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学*传统文化并传承它,这样,让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绽放,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弟子规读书心得2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听着熟悉的弟子规,你是否深受启发?《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指示。为人要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要对自己的行为约章,诚实守信,博爱众生,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了更多的做人的道理。

  在我们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行动方面的规范,所谓《弟子规》中的“规”字是规矩的意思。

  “百善孝为先”,你知道“空巢老人”吗?“空巢老人”通常是指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年夫妇因此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成为“家庭空巢综合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他们得了各种各样的病,心灵受到了重大伤害,看到这些,你是否觉得心灵有一阵惭愧?或许你就是那个不管老人的亲人。你要知道他们把你养育**,现在你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你们因工作原因、赚钱原因等而忽视了老人,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社会的空巢老人不断增加,他们把你养大,受伤害的却是他们。我们要孝顺父母,要及时改正现在犯下的错误,不管什么原因,“孝”永远排在第一位。

  关于道德,世上有许多不良行为,如:暴力、骂人、赌博、打架等。他们每天都会发生,有时还会每天在你眼前出现,我恨“它们”,因为有了它们,世界不得安宁;因为有了它们,我们被它所带动,所吸引。我们要爱人,爱自己,爱他人也是爱我们自己,出口用文明语言,举止言谈要正当,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用的、文明的人。

  尊重师长,现在伴随我们的不是父母了,而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每天为我们讲课、讲题目、改正缺点。有时老师批评了学生,有些学生不服气,在背后骂老师。其实,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要知错就改,尊重师长,看见师长,轻轻问候一声:“老师好”!这是我们学生应有的义务。

  《弟子规》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本好书,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社会。

弟子规读书心得3

  最*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因为有爱所以你的生活就充满阳光

  阳光洒在公路上,公车缓缓的靠站停下。被华丽的服饰裹着的人们,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拥上车。可怜的小妹妹却被挤得离车门一点一点远去,最后终于上了车,一个阿姨让了座埋头走了。接踵而来的大叔,满脸躺着汗水,略喘息着。行李没有空位放,无奈的一声轻叹。抱着孩子的妈妈靠着座位,身体伴随车的惯性倾斜着,然而抱着孩子的双手姿势还保持着,宝宝依旧在手中静静的睡着。车门正要关闭,最后上来的是那位可怜的老奶奶,佝偻的身体,伸出一只干瘪了的手拍着车门。门始终再次打开,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门的阶梯处。端详了一下双鬓,一直凝视着玻璃外面的世界~

  车上座无虚*。连谈笑声也只存在过去。车开了,是那么缓慢而显得沉重。

  冰凉的空气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是金钱蒙蔽了双眼,是欺骗历练出冰冷的心,还是社会的风气笼罩了灰蒙蒙的世界?

  黑夜,被繁华的城市点缀得灿烂迷人,也许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东西却悄无声息的失去着。我们一起仰望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来交流彼此的心扉。我们需要那一抹温柔的微笑,来包容对方。我们需要伸出每一双手编织美丽了未来!让爱伫立在心中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书心得4

  时代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社会正在经历着月新日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已然成为了新常态,这一切的变化归根到底缘于人自身的变化。人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为环境等客观事物所改变。人的力量不言而喻是伟大的,但这伟大之中往往会少了一些纯粹的东西,那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最初始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不能丢掉的东西。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圣贤的教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大意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关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等博爱,并且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本书讲授了做人及学*方面所应该恪守的规范,尤其是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人是否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处事是否做到“己所能,勿自私”;学*是否做到“心眼口,皆新要。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内容是关于《弟子规》改变了一个22岁的男孩一生的故事。他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过,打架斗殴、贪图享乐、挥霍无度、沉迷网络游戏,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在外浪荡的六年间未曾给父母打过电话,也从没关心过家里的一切,如今22岁的年龄却有着犹如60岁的老态龙钟的身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弟子规》,这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开始远离过去的浪荡生活,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开始。特别是当他得知母亲一直都没有放弃他,坚信他一定能变好之后,他百感交集。母亲的默默付出没有白费,她终于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儿子的转变。他曾问过母亲:“事以至此,像我这样烂人一个,命运早已有定数,为什么还那么在意我呢?”母亲当时只说了一句话:“不管你怎么变,都是我的孩子,而且事在人为,不要相信什么命,如果真的有命运,那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他耐着性子看完了母亲为他准备的一套著名企业家胡晓林讲授的关于学*《弟子规》后对身心和企业的影响与转变的光盘。至此他才知道人要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孝道,他终于理解父母的辛苦和内心所遭受煎熬,于是他遵照母亲的建议,在养老院做了四个月的义工,一边学*《弟子规》,一边做着最脏最累的活,并且没有任何报酬,但正是这短短的四个月让他收获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感慨地说:“是《弟子规》让他重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让他找寻到了人生的方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在有限的时光里为别人、为社会乃至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就此生无憾了。”

  我被他的经历所感动,不仅是我,还有千千万万个听过他演讲的人都被感动了。这就是《弟子规》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也可以说,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邦,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她熏陶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我也正需要这样的改变啊!我最对不起的人是父母,最应感谢的人也是父母。是他们起早摸黑地挣钱供我上学,是他们孜孜不倦地教我做人的道理,然而我只是理所当然地向他们索取,却不曾做到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亏欠了父母十四年!他们那曾经年轻俊丽的面容早在这十四年间换了一副模样,记忆中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地为憔悴所替代。时光如箭一去不复返,我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虽然我买不了什么贵重的礼物,但是心意比礼物更重要。我*时很少给在外工作的父亲打电话,一是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二是因为我忽略了。这次,我一定要打一个电话给父亲,因为这天是父亲的生日。电话接通了,我听到父亲那劳累的声音,内心禁不住抽搐了一下:“爸,生日快乐!您辛苦了。”父亲听到之后愣了一下,过了几秒钟后才乐呵呵地答应着,我听得出来,父亲的话语里隐藏着几分激动,几分惊喜,我想那一刻他一定很开心吧!而我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意。

  人不能忘本!这“本”既是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保留下来的灿烂文化,也是我们祖先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荒废掉,而是要让她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弟子规读书心得5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两个月了。学校也开展了“我学《弟子规》”活动。老师号召我们回家都读一下《弟子规》我回到家,心想:《弟子规》我倒是第一次读,既然老师极力号召,那肯定是不错的,先读一读《弟子规》吧。

  “弟子规,圣人训……”我刚开始读,只觉得朗朗上口,并没有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我开始读一阵思考一阵,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思考一阵,接着不由得惭愧了,想想自己一起,总喜欢一个人去外面玩,而我的爸爸妈妈却担心得到处找,不停地叫我的名字,直到我玩累了,倦了,我才会回家,爸爸妈妈叫我做一点小事我也不情不愿的,那里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呢?有何尝做到了父母命,行勿懒呢?惭愧之余,更觉得我应该接着读下去,当我读到“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边”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父母对我那么好,而我直到现在都这么任性,总是按我的想法做,不管出门回家都不会对父母说一声,害的父母总是担心我的安全,我却非常懒散,完全不把这当一回事。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不行,我一定要改变这现状!

  我心想:我必须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但做些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对了,就帮妈妈拖地和洗碗吧!说干就干,我立刻准备拖地的工具,我把扫把拿来,把地面,床底,沙发底下我都扫了个遍,“呼”刚扫完地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怎么能放弃呢?我鼓励自己,接着拿来拖把,先学妈妈的样子放水洗了洗拖把,接着便带着有水的拖把走向房间,开始认真的一格一格的拖了起来,还没到四分之一呢,我就累得都不想走路了,不能放弃!我鼓励自己:“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开始一边背弟子规一边拖地,心中也浮现出妈妈回家时看到干干净净的地的喜悦表情,我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一定要做完!更何况,这还是弟子规给我的教导呢。

  慢慢的,慢慢的,我终于一步一步拖完了,我已经累急了,把拖把放在墙上就倒在了沙发上,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真的告诉了我很多东西啊!等下我一定要在再读一些。劳动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我刚拖完地妈妈就回来了。她看着拖得干干净净的地,可以说是惊呆了,接着里面搂住我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出来了,妈妈笑了,那是欣慰的笑。我看到妈妈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像今天一样,让妈妈开心。吃完饭后妈妈有如往常一样收拾碗筷,我连忙起来拉住妈妈的`手“妈妈,我郑重宣布:以后拖地和洗碗本人承包了,您可以放假了。”说罢,我开始收拾碗筷,一边哼着《弟子规》一边洗碗去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5)

——弟子规阅读心得 (菁华5篇)

弟子规阅读心得1

  这一段时间,我跟妈妈每天晚上看钱文忠教授解读的《弟子规》。天啊,一句话竟然解读了十页。第一章里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孔子教训我们,要守规矩。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要做事谨慎,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对大家有爱心,并且亲*品德高尚的人,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学*其它有益的学问。其实,弟子规原来不叫弟子规,而叫训蒙文。听说是一位学者,把训蒙文又重新修订了一下,并把它改名为弟子规。虽然大家买弟子规的时候,原著都是李毓秀,但是修订却有两个人,一个是贾有仁,一个是贾存仁。钱文忠教授认为是贾存仁。他还给我们讲了很多例子。

  说来说去,总序就是围绕着“规矩”两个字来写的。

弟子规阅读心得2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阅读心得3

  最*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很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我读完后的感受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相处,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为我们高兴,我们也会更快乐。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要计较小事,这样人会变得快乐。

弟子规阅读心得4

  幸福是什么?朋友的一个微笑,是幸福。儿女对父母的一声问候,是幸福。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只要我们懂得珍惜,父慈子孝,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眼前所拥有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在现今的社会,由于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他们被家长宠爱,导致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之心非常严重,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大手大脚花钱,和父母顶嘴,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懒惰贪玩不爱学*,没有责任心,等等等等,以致学校的教育也有了重重困难。

  我们家长的教育,既要教给孩子知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孩子学会礼仪,有礼貌的待人接物,可以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让孩子学会感恩,对于身边人的帮助,要有感恩回报之心,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孩子明白“事虽小,勿擅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的点点滴滴注意,养成良好的行为*惯。让孩子言而有信,说到就要做到,养成责任心,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承担,无论在学*上还是工作以后,都能有所承担。

  通过《弟子规》,我看到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教育方式,如果人人都能像弟子规里那样去做,将会有幸福的孩子,幸福的家长,并且也将拥有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

弟子规阅读心得5

  今天,天空阴沉沉的,太阳躲到云彩里睡大觉了。我拿起了《弟子规》这本书,细细地品读起来。读到“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时,我深受启发。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读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时,每当爸爸妈妈教育我怎么做人处事时,我只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罢休,有时气得爸妈哭笑不得。

  总之,通过学*《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以后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再也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了。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6)

——《弟子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弟子规》教学反思1

  我们班在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这门课前,我们班有些幼儿在课间的举动很随意,就如书上写的:“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上到这些内容时,我觉得很有必要纠正幼儿这些不良的行为。因为课堂教学是进行“诵读经典诗文”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我主要坚持“三个认真”。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弟子规 》教育的结合点

  语文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的规律,以学定教,选择教学策略,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学*需要。教学《弟子规》,也应该如此。明确幼儿是学*的主人,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在思考中锻炼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教学契机,给幼儿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满足他们的学*需要,保护他们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想象,当幼儿们一次又一次的学*积极性被老师的“按教案上课”这一思想打击之后,他们对学*的兴趣还有多少呢?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一生的发展会有多大影响呢?假如,我没有改变教学步骤,幼儿会老老实实地随着我的牵引,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效果如何呢?而这样,我们还能欣赏到孩子们稚嫩的、闪着火花的独特体验吗?……

  二、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增强《弟子规》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中,我把教育作为课堂的主要目标,紧紧围绕“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这三句话的思想教育内容展开,和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幼儿真正明白如何去为人处世,切实把思想教育的核心牢牢抓住。

  三、认真开展以《弟子规 》为内容的班级活动,巩固教学实验效果

  课堂上我设计了运用《弟子规》的环节,要求幼儿根据特定的环境,使用恰当的《弟子规》语言,来规劝或赞扬别人。这个环节主要是促进《弟子规》的运用,真正让《弟子规》学*落实在幼儿的行动中,使《弟子规》得思想深深在幼儿心中扎根。

《弟子规》教学反思2

  一、一读《弟子规》,音韵打动人

  第一次读《弟子规》,首先喜欢上的是它独特的音韵结构,它十分押韵而且简洁明快,深受人们的喜爱。布置孩子们阅读,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读来朗朗上口。由于节奏感非常强,孩子们常常和我一起和着节拍一边诵读一边打节拍。

  二、二读《弟子规》,内容打动人

  第二次引导孩子们继续深入诵读《弟子规》,对《弟子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

  三、三读《弟子规》,知行合一更动人

  但是正如和孩子们在课上学*和探讨时体会到的一样,虽然能够初步对于诗文的意思有所了解和感悟,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中去。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在更加深入的诵读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要教育孩子们落实到行为中,那么我们自己又做得如何呢?反思自己,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教师,教育孩子要从点滴做起,再小的事情都要将正确的做法先告诉孩子,身为父母、教师一定教给孩子如何去做。细至吃饭穿衣要学,行住坐卧要学,在里面学惜物,学敬物,学威仪,学自尊而尊人。

  当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对长辈无礼,对父母、老师不尊重时,殊不知这些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这些作为家长、作为教师教育失职。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处处体现古圣先贤的教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言行到举止,教师处处要谨慎,应带头做到最好,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个道德的示范者,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为人师表是一种有形的榜样,是一股巨大的道德力量,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反之,只是一味地说教,而自己不去身体力行,只能是事倍功半。当老师、家长不知道如何做或自以为是的时候,如何去教育孩子呢?如何去引导孩子呢?如果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让孩子看到大人的虚伪,而不会真正从内心接受。由此,我想到了在校园生活中的两个细节:其一,我们一直对孩子说,见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作为教师,只是对孩子大呼小叫,指挥孩子去捡起垃圾,自己却舍不得弯下“尊贵”的腰;其二,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友爱他人,却常常在孩子们到办公室来找教师谈话的时候,一边忙着改作业,一边头也不抬起地听孩子的话语……这样的言行,在学了《弟子规》以后,再度想起,实在觉得非常汗颜!因此,我们做为教师,作为家长的就应时时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尽心尽力地付出,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孩子已经在改变了。自己在以后要多抽出些时间阅读祖国的传统文化书籍,吸取其精华,并运用于自身的工作与生活中,使*的传统文化能得到传承,发扬光大。

  我和孩子们决定以《弟子规》为人生的指南,踏踏实实学*,认认真真做人。

《弟子规》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偏旁“厂”“穴”。

  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

  3、能根据不同的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5、培养热爱阅读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意思相*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2、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3、初步学*《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教师: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二)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教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请写出几个描写笑的词语。

  微笑

  三、句子朗读

  1、出示3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怎样读好加点部分)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可带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易*人的感觉。

  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弟子规》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5、教师讲解《弟子规》的内容。

  6、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全班齐背《弟子规》。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语文园地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读读认认和阅读理解。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注重让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我从旁引导,给予学生正确的探究方向,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弟子规》作为我国文化经典,从低年段的学生开始接触。这节课上,我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弟子规》的内容,熟读并背诵《弟子规》,初步培养古文的朗读语感,感受古文的韵律。《弟子规》的内容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能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讲文明的学生。

《弟子规》教学反思4

  《弟子规》教学反思今天教了弟子规的片段。内容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弟子规内容总是朗朗上口,精简干练,所以孩子们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弟子,学生的意思。规,行为准则。前两行讲的是怎么穿戴和放置衣物。“冠”,帽子。“纽”,纽扣。“切”,密合。意思是: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穿好,鞋带要系紧;衣服、帽子、鞋袜等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要随意乱放,以免弄脏弄乱了。后两行讲的是要注重德学才艺。意思是:如果发现自己在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就要勉励自己,奋发图强;至于穿着打扮、饮食方面不如别人的则不要悲伤难过。虽然句子精炼短小,但内涵贴切生活,与学生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因此,除了教会学生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未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让学生诵读识记。首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这一过程中提醒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接着我来进行示范朗读,学生再次练*,注意朗读节奏。然后,我出示难字难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大致内容。最后学生反复练*,熟读成诵。

《弟子规》教学反思5

  政教处要我讲一节公开课。针对《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精心准备了课件,给初一初二的全体同学上了这节课,董校长,姬主任,z主任,林老师,z老师,赵老师等一些老师听了这节课。

  这节课上后,我想了很多——自从教音乐课以后,我心理有一定负担,感觉自己专业不对口,感觉自己的能力发挥不出来,慢慢的,我从做课件开始,从网络查找我上课用的音乐素材,向别人学*做课件的思路,再加上现在的学*都爱好音乐,所以我不再怕我的音乐讲台;上学期,教导处对每位教师进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讲座,让我更加得到了锤炼——因为这是给老师们上课,一次次,我越讲越爱讲,现在更不怕讲了。所以本次《百善孝为先》的讲座又一次得到了校长和老师的们的认可,自己感觉也进步了很多。

  优点:

  1、课件做的还可以,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吸引人。

  2、教学语言较为正规,动情,组织语言有个性。

  3、教学环节科学,学生活动适当。

  不足:

  1、教态不是很自然,其实,教态自然不是教态随便,我想,真正的好的教态应是严谨但却随和,而我,从前上课过于随意,而现在又是过于严谨,所以,在教态的如何自然上我总是把握不好,我认为于海涛老师的教态很轻松,如果一节课让人感觉到了轻松,快乐,我想会更好,但我这节课是讲孝道,真的不好把握教态,看百家讲坛一家名家讲课也想了很多,于丹的课独一无二,出口就是相当美的文章,那一份淡定与洒脱,真让我佩服。所以我想一个教师的教态真的值得一生努力。我想要拥有一个有个性的教态。

  2、课的内容设计不是十分完美,虽然下课后,董校长说,这节课比你上的音乐电教整合公开课《走进日喀则》设计的还有完美,我听了十分高兴,但我想我的课件还有一些问题,我还能设计的更好,讲故事的环节用的时间过长,我可以选取几个讲的不错的讲就可以了,然后我在让学生讲一下自己是如何做的这一环节上多用些时间,我想就更好了。

  总的说来,我感觉自己对讲课越来越想讲了。我想,这可能是最大的进步吧。


弟子规的故事 (菁华5篇)(扩展7)

——学*弟子规心得 (菁华5篇)

学*弟子规心得1

  20xx年7月7日

  我怀着紧张、激动和憧憬的心情来到这里,这是一个大家庭,使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将来21天的时间里,我相信自己会改变不良*惯和性格,展现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虽然这22天是那么的短暂,仿佛一转眼就会,但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尽力改变自己,上午飞一般地逝去,但俞老师的话却使我受益匪浅,下午感到一些疲惫,一项游戏缓解了我们的心情,使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相信我,会改变的,祝愿各位假日愉快,展现一个全新的优秀的自我!

  20xx年7月8日

  这一天是有趣的一天,虽然有些疲惫,但也兴致勃勃,我发现自己真的变了,彻底地改变了。

  今天一早,阳光照进窗台,我们便起床了,又是崭新的一天,我怀着希望与期待迎接,上午的诵读课,让我们激情大开,下午的潜能课,我们更是兴致大发,心得课,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慨,这一天又是迅速而深刻地度过。

  时光飞逝,记忆长存。

  20xx年7月9日

  精彩而深刻的一天又过去了,将要迎接的是全新的开始,因此,我们要以真诚、愉快的心情等候迎接,随着初升的太阳缓缓上升,我们也随之起了床,凡事要有好的开端,我飞一般的洗漱完毕,开始了新一天的功课,课堂上,俞老师教了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想想我自己,我感到万分惭愧,我以前基本上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再是,我相信自己会改正的。

  再次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日,愿大家能尽力改变自我,塑造全新的形象。

  20xx年7月10日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是弟子规夏令营的第4天了,我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改变,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更新。

  今天,老师说到了命运,我们认识大命运,有些是命中注定的,有些却是可以靠自身来改变的,说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可怕与恐惧,也说到了“境随心转”。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做好,但我会渐渐改进,成就全新自我。

  愿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日。

  20xx年7月11日

  这里的每一天看似无聊,其实趣味十足,每个道理都会使我们受益终身。

  今天老师说到了: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我这才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做到,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之前虽然做了不少的善事,但我的缺点却也有好多,就像一只杯子,只往杯子里装善,但缺点就像是杯底的一个漏洞,装善装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会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0xx年7月12日

  “正气十足,邪气不干”,这是我今天记忆最深刻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我都会抱怨他人与环境,从不反省自己,这使我的抱怨越来越深,这使我对待事物的心情逐渐下降,以致我对世界的万物都充满着厌恶,早上的鸟鸣是噪声,中午的太阳是火球,晚上的月亮是尖刀,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不要怪周围的环境,要怪就怪自己的正气不是十足的,正所谓,境由心转。

  20xx年7月13日

  今天,老师让我们找到了自己那块最短的木头,我认为自己最短的木头是不擅表达。

  我是一个不擅言语的人,这使我受到许多人的误解,其实我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知道的,我非常关心和担心我的家人,我的爷爷身体不是太好,医生让他戒掉烟和酒,可他就是不听,我家和别人的家庭有些不一样,我和爷爷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每天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到爷爷家去吃饭,爷爷是十分辛苦的,早上四点多起床,晚上九、十点钟入睡,我是十分担心他的,但我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为他做些小事,我不太喜欢看书,有一次,妈妈非让我看书,我不乐意,大声喊了一声,爸爸连忙过来用衣架打了我一下,我偷偷地流下眼泪,不是因为身体被打得痛,而是我的心在痛,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爷爷劳累我担心,奶奶在外地我思念,爸妈不能理解我而伤心悲痛,爸妈一直把我当成小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想法和心思,基本上玩得时光是和我的弟弟度过的,但我小时候不懂事,做过许许多多对不起弟弟的事,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我以前和小区里的小孩玩,不愿和他玩,居然还咬他,有时不和他玩,就满小区地跑,而弟弟就在后面追,我发现我真的对不起弟弟,发自内心地感到有愧于他,但我现在会用我的行动去补偿他,祝愿我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

  不擅表达这块最短的木块,这使我做了许许多多令我后悔的事情,而有些事是无法弥补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弥补这块最短的板。

  20xx年7月14日

  读书时的心态决定了你的成败。

  今天老师说到了读书的四种心态,它们分别是:空杯的心态,杯口朝上,杯底不漏,杯子干净,空杯的心态是指要有一颗谦虚的心,杯口朝上是指要有*衡的心态,杯底不漏是指自己应尽力改正缺点与不足,杯子干净指得是自身的心灵是纯洁的,想想自己,只要是自己知道的问题,别人说的时候就不会去认真地听,我也没有及时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使我的知识不久便会忘记,也是由于我看过杂书和电视剧的缘故吧,我的心灵不是那么纯洁,但是我会改变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0xx年7月15日

  人生难得、*难生、真法难闻,这三个难使我记忆颇深,人生难得说得是我们上辈子因做了不少的善事,今世才投胎成了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难生指得是*是个和谐的国家,世界上如此多的国家,我们却偏偏生长在*,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缘,为祖国付出一份力。真法难闻是指真正的佛法一般人很难悟到,我们*作为孔子的故乡,我们应该感到是万幸了,今天老师还说到了:有才有德的人是极品,有德无才的人是庸品,无德有才

  的人是危险品,无德无才的人是废品。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说无德还有点德,说无才还有些才,但德与才也不是太好,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0xx年7月16日

  今天老师说弟子规是什么呢?弟子规是人生的导师。人生的说明书,自己的一面镜子。人生的说明书是指人生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一面镜子指得是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身上的污垢,而弟子规可以让我们看清心灵深处的污秽,人生的导师说得是弟子规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名师、反省以前的自我,发现自己以前学*弟子规都是用来照别人的,而不是来照自己,来改正自身的过错,但通过今天的学*,我会改正这个错误,通《弟子规》努力反省自我,改正自我。

  20xx年7月17日

  今天老师说到了母爱的伟大,老师说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爱护父母,这是孝的开始;自己履行道义,并让自己的名字扬传于子孙后代,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父母,这是孝的终止,还说到了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第一就是行孝,其次是行善和健康,我从今天起会做一个孝顺的人,让父母的脸增光。

  20xx年7月18日

  孝心是可以感动天和地的,而大部分的青年人都为了自己的事业,把给予他生命的父母抛在了一边,坐视不管,不闻不问,我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孩子,但我不擅言语,许多话都深藏在心里,所以亲人并不知道我的内心深处,对他们深深的爱,但是,从今天起,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对他们深深的爱。

  “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迪,现在生活虽然变好了,出现了电脑、电视这些高科技产品,但许多人不会利用它们,被它们迷住了心智,我也不例外,我被一个网络游戏弄得神魂颠倒,我现在明白了,我要做自己的主人。

  20xx年7月19日

  今天,老师说了“入则孝”中的前四句话,它们分别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呼,应勿缓”就是说父母如果叫你,需要及时回应;“父母命,行勿懒”是指父母让你做事,就立刻执行;“父母教,须敬听”指的是父母教育你,或为你讲解问题,须恭敬,谦虚地听;“父母责,须顺承”指父母责怪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应父母的意思。我虽然很久以前就会背诵《弟子规》,但是“父母呼,应勿缓”却还是没有做好,每次父母叫我的时候,我都会很不耐烦地回应他们,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会改正这个错误,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20xx年7月20日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给我启示颇深。

  我在班级里也当过少许的班干部,可总是管不好班级,我一直认为是同学们太不听话,所以经常对他们实行暴力,为此也没少挨老师的批评,但我就是不知悔改,反而更是变本加厉,同学对我的态度却是一天天加重,有好多次我的班干部职位都不保,通过这句话,我会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0xx年7月22日

  今天我们看了视频,这个视频使我感受颇深,主要内容是一位主持人学了《弟子规》后的感悟。

  我们现在有许多人把辈分给颠倒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有许多人不但不关心自己的父母,反而让父母为他操碎了心,父母每天要为他叠被子,收拾房间和书包……还要受他的气,挨他的骂……我虽然是其中之一,但通过学*《弟子规》。我会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20xx年7月23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可分为:自己的物,公共的物,别人的物,来路不明的物。我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对于自己的物,我非常爱惜,也可以与他人分享,老师说对待公共的物应该爱惜,但我却没有做到,对于别人的物,我们不能占为己有,对来路不明的物,我们不能拿,比如说在路上发现的现金和手机等,都不能拿,这些都是不义之财,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钱财。

  20xx年7月24日

  今天,老师说到了《弟子规》中“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五段。我感受最深的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段,每次受伤的时候,父母都会在旁关心地问上几句,而换来的是我的不屑,之前我认为身体是否安好与父母无关,一直认为父母很烦,不该管我的闲事,但这句话使我明白,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伤害自己的身体就等于刺痛了父母的心。

  20xx年7月25日

  今天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影片,我心头一振,想到了很多很多。

  老师说我们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想想自己,每次过生日,母亲都事先为我买好生日蛋糕,而每次吃生日蛋糕时,都是母亲对我说生日快乐,我却只是一笑而过,每次吃生日蛋糕都是自己先吃,母亲只吃一小块,独自坐在一旁吃着,看着母亲的神态和样子,想着她的心,我十分难过,但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会第一次想起母亲,永远把母亲放在第一位,永远!

  20xx年7月26日

  在本次封闭式弟子规夏令营中,通过这3个多星期的学*,我学会了孝顺父母和如何做人。

  在这之前,我是个淘气的孩子,每天父母要给我整理房间和书包,还要为我做饭,洗衣……可以说为我操碎了心,而我,不但不尽力孝顺父母,父母还得受我的气,挨我的骂,通过这段时间的学*,让我学会了百善孝为先,做人呢,我要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但是现在,说没有德,我还有些德,说有才,也不是那么太有才,在这个夏令营中,我还改掉了挑食的坏*惯。

  相信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我会尽力孝顺父母,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学*弟子规心得2

  今天,很荣幸能学*国学《弟子规》,在这之前,我对《弟子规》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更不懂类似三字经的知识要怎么教会孩子,学*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观看了两节有关《三字经》的活动,看到那些孩子把三字经从头背到尾,朗朗上口的样子,感觉真的很不可思议,本来还以为孩子们坐久了一定会很不耐烦,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一点都不觉得无趣,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很多,有游戏、分组读、两组比赛读、视频教学等,孩子们的常规也很好,每个人的表现都彬彬有礼,充分表现出了*古代的礼仪,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之后,负责教学的.廖老师告诉我们,《弟子规》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做到这么棒。

学*弟子规心得3

  这个学期,我们去二中听取了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讲座,获益匪浅。通过诵读和学*,方知道《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见解、圣人的见解,是做人的标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我记得我的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在我们做子女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姐弟之间也非常友爱,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对*的传统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后读过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书籍,觉得里面的东西很好,但现在看来当时了解得只不过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们学校推行《弟子规》的学*以来,我才有幸听到老师讲《弟子规》,明白《弟子规》是十分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听过老师讲《弟子规》,我才明白自己的过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机会开始学**圣贤的学问对我来说毕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了。“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始,能够步步精进,就可以接*或达到圣与贤的德行和智慧了。

  我很感恩师父和老师,感恩古代先贤的慈悲和智慧。要报佛恩、报师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服务于一切,贡献自己有限的力量。如果有机会一定将圣贤书介绍给每一个人,并将这些圣贤先人的智慧传给小孩。

学*弟子规心得4

  当孩子哇哇坠地时,父母就义不容辞地充当起了启蒙老师的职责。孩子在注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而成长着。试问哪个父母不想有个“母慈儿孝敬”的结果呢?所以,孩子的成长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有幸看了《弟子规》光碟,两个孩子的汇报令我深有感触。他们有着相似的童年,而童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最关键的。他们在父母的谩骂声,摔碗声中长大,想必这样的环境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创伤,他们觉得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都是不安全的,更何况外人。久而久之,那种不安全会尾随着他们,不光对家庭,对社会也有厌恶感,所以到了叛逆期就会对社会形成一定的危害,打架,吸毒,抢劫等等……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我觉得不管是双亲家庭或是单亲家庭,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感受更多温暖,在和谐家庭中生长的孩子,就算是成绩一般,但思想品德很健康。许多单亲家庭,认为家庭破碎了,自己是受害者,感觉全世界都欠了你一样,哪有什么闲功夫再去管教孩子,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想法,自私地为自己而泣的同时,忽略了孩子的感觉。所以,单亲的家庭要更自立,更坚强,更多给予孩子爱,让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被父母抛弃,这样孩子的心灵才不会扭曲。孩子只有在“被爱”中成长才是最幸福的,才会更懂得珍惜幸福,才会更珍惜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我的孩子不是很优秀,在生活学*中也存在了很多让我我头痛的问题,但我感到骄傲,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的品德很好。他很善良,很亲和,很单纯,乐于助人,甚至他相信只要是跟他讲话的人一律都是好人。我想让他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很美很美的,不用厌恶地生活着,这样舒心地活着,才是我们给他的最好的享受。现在的孩子学*任务很重,许多家长会认为学*好就是完善的,我觉得这是个误区!我个人认为孩子的品德更重要,孩子是品德不是靠嘴巴教育出来的,而是在家长的行为引导下渐渐显露出来的。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对待家人要和蔼可亲,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在教育孩子当中,不应该单单对家人,如果仅仅这样,无疑已经给孩子打上了“自私”的枷锁。我经常会带着孩子乘公交车,当看到年纪较大的老人上车,就让座,在那些个爷爷奶奶的道谢声中,再次表扬他“做得非常好”。从中让他感觉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当孩子去帮助任何人的时候,我都会高兴地小小奖励一下。我认为学会感恩,要先从尊老爱幼的小事做起。作为家长,我们要赏识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并且不断地鼓励他。看到孩子的缺点,我们不要在大庭广众下讲出来,回到家跟他沟通一下,权横下轻重。我想孩子们都会懂事地接受善意的意见或建议的。

  我觉得让孩子增长见识是非常必要的'。我几乎每个星期会带孩子出去走走,不是一定要走出无锡,到很远的地方才叫长见识。我是有意识的带上孩子出去观察一些事物。比如,春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找春天,用美丽的词语描述春天,我们一起来抢答关于春天的词藻;夏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游泳,一边游泳,一边回忆下英语单词;秋天时,我们一起会拿上扫帚,去小区广场把树叶扫干净;冬天也会一起堆雪人……门前一棵树就能让我跟孩子谈上一年,因为四季的树都是在变化着的。这就增强了孩子的学*兴致。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回到童年,跟他一起成长,想想我们自己在四年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这时,我们会包容很多孩子的小错误,也变得不再斤斤计较。

  其次让孩子爱上学*也是很必要的。我几乎是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看的书,我大多都看,然后我们一起聊书中内容,有时还会争辩一番。这样不但能增进感情,主要是能培养起他的学*兴趣。久而久之,他就爱上学*了。但要让孩子保持这种学*兴趣可不简单,家长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面,让孩子对你有崇拜感,这也就相对地刺激了孩子的求知欲,他就会翻阅大量的书籍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以前我的孩子不爱学*,学*态度不好,一直抱有上学就是为父母而学的心态。我就报名学英语,跟他一起进步,我们比赛,谁进步更快,刺激他的上进心。现在呢总算小有收获,作业也做得很快,做完功课还会自己记得弹钢琴,不用我再催促。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还得感谢班主任霍老师,我对孩子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打电话跟霍老师沟通,聆听她的教育心得,每个父母都有这种时候,霍老师让我要适时的调整心态,对待孩子既是朋友又是严师。有时这种分寸确实拿捏不准,所以有时会起到反效果。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有逆反心理了。老师让我看《弟子规》,我很用心地看,用心地记,真是深有感触的。我们做得确实不够,还有很多很需要学*。当我听到《弟子规》中“凡不言,信为先”,先问孩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跟他沟通,说话是必需讲诚信的,做不到的事,可以不答应,但凡答应了,就得不折不扣地完成。我不知道孩子听进去多少,但孩子的表情我知道他知错了。然后我就引用“有则改,无则警”来鼓励他。我的孩子一直说自己有怯场的缺点,所以我会跟霍老师沟通,让孩子不时地在班上进行才艺表演,借此壮胆。所以在此我向霍老师多多学*的同时还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育。规中有很多我们用得到的东西,虽然我不能像孩子一样地流利地背诵出来,但大多的道理都跟孩子交流过了。现在的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理解能力甚是了得,每每读来,孩子们解释地都是头头是道。孩子在家中经常念念叨叨“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用人物,须明求;徜不问,即为偷”等等……我在一旁听着,也会跟着一起读。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这个词眼很神圣,学校推崇古颂贤文是良举。《弟子规》在教育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智的人,有勇的人。孩子学到的同时,我们家长也在一起学*着......

学*弟子规心得5

  今天我坐在这里静静地想《弟子规》这本书,大年初五我爷爷去世了,昨天他老人家已经与天地融为了一体,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爷爷的离开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是在我高三那年走的,就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失去了两个亲人,他们都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亲人,我与他们都有过那么那么多的回忆。小时侯与他们在一起的情形历历在目,我从来都没有对他们说过一句话爷爷我爱你,外婆我爱你。我,对着自己特别亲的人,从来都说不出来,我爱他们,但是我愿意将我的爱放在心理。但是现在的我有那么一丝后悔,后悔我从来都没有向他们表达过我对他们的爱意,小时侯经常粘着他们,叫他们说这说那,听他们年轻时那些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下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粘着他们,不再跟他们说这说那,好像我的世界已经远离了他们,他们不再懂我,他们不会再理解我的想法,这样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有时候,在一起只有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欢声笑语的存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重,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古人眼里,孝道是我们人生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也依然如此,只不过,在当今这个物质集聚膨胀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益的存在,而情的意识也慢慢的薄弱下去,刺裸裸的金钱关系也逐渐的进入人们的情中,在我爷爷去世的这几天,家里已经吵了好几回了,我们家里有四兄弟,这么多年了,我们家的关系并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么和睦,或许表面上都不是,我们家里应该算是在这几兄弟之间最不好过的一家,我大学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我爸妈又没有什么工作,全靠卖苦力挣钱,而其他的几家人,他们的儿女已经出来了,有着稳定的工作收入,有的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没有了那么困难,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我爸妈为人老实,正直,有时候也不会说话,也会被他们欺负,而且吃了亏,还说不出来。大爸他们家跟本就看不起我们家,也许其他亲戚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家没钱。有时候,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从我记事以来,有时候我觉的亲戚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好词,她也许还不如陌生人来得好,至少陌生人会给以起码的尊重。他们那些大人话说的是相当的漂亮,但是真正为你想的人又有几人呢?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会有这样的一面。有时候我无法说,也无法解释。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人从小就读的书,而我们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师叫我们背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么说呢,《弟子规》这本书讲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礼仪孝都在里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会怎样做人。我们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生来就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遗臭万年,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一样的,但是在后来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情况。为什么呢?那就是后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写,非常简单一撇,一捺就是一个人,但是做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就又是难上加难。记得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生活是什么?痛苦与折磨。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的,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人就是在不断的挣扎中成长。而弟子规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该坚持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活着总要做些什么,为父母,为自己,为儿女做些什么,进而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拼搏奋斗,都在为着美好的未来生活,我们渴望着人世间这美好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将它所说的东西认真品味,或许我们会得到让你终生受益的东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