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

首页 / 故事 / | 故事

书法家的故事1

  笔冢

  智永禅师为隋、唐间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十分用功练*书法,用坏的毛笔都弃置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之生,积了五大篓,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些笔头,称为笔冢,可见得他爱书惜物的襟怀。

书法家的故事2

  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但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样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最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书法家的故事3

  柳书之贵

  唐代书家柳公权书法名气很高。官至太子太师,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碑刻或其墓志的书法若不能请到柳公权来写,就是子孙不孝。甚至外夷来向朝廷入贡,常另外出资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是如何的声名远播了。

书法家的故事4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样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务必痛下苦功。

书法家的故事5

  祝枝山是明朝的一个大文人,但生性诙谐,贪杯中物。一天,唐伯虎龢文征明瞒了祝枝山,躲在一处饮酒,不料被祝枝山得知,也急急忙忙赶到那里,一进门就大声嚷道:“今朝吃福好,不请我自到。”说罢,坐下便要吃酒。

  唐伯虎向文征明眨眨眼,然后对祝枝山说:“这天我们吃酒,有个规矩,须即景吟诗一首作为谜面,打一昆虫名,否则不准吃。”祝枝山笑笑说:“好吧,你们先说。”唐伯虎便吟道:“菜肴香,老酒醇,不唤自来是此君,不怕别人来嫌恶,撞来*上自营营。”文征明之后说:“华灯明,喜盈盈,不唤自来是此君,吃人嘴脸生来厌,空腹贪图乱钻营。”

  不速之客祝枝山听了,明白他们在取笑自己专吃白食,但却假装不懂,便也吟了一首:“来得巧,正逢时,劝君莫怪盘中食,此公满腹锦绣才,不让吃喝哪来诗?”

  吟罢,三人相视大笑,开怀畅饮,直吃到酩酊大醉方休。

  请你猜猜他们三人所作诗谜的谜底是哪三种昆虫?

书法家的故事6

  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前后共经历426年,这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到东汉,隶书进入了书体成熟,流派纷呈的阶段,名家迭出。

  东汉灵帝虽昏庸无能,却喜爱书法,一次征召天下擅长书法的人*在鸿都门,大约有几百人。汉灵帝仔细看了各人的作品以后,发现这些人中,南阳人师宜官的书法如鹍鹏展翅,大开大阖,一派大家风范。而他的八分书法最为出色。大的,一个字的直径能够有一丈长;小的,在寸方的一片竹简上,可书写一千个字。汉灵帝大喜,便差人召师宜官入宫。

  此时的师宜官,并不知情,正口袋空空地在酒店里喝酒。喝足了,店家来要酒钱。恃才傲物的他,取出笔,在酒店的墙壁上挥书求售,招来许多人围观。师宜官的条件很简单:若卖给他酒,就多出售给店家几个字;否则,就铲掉墙上的字。酒钱是付足了,但汉灵帝听说以后,召他为官的想法就此打消。

  师宜官曾为袁术立的钜鹿耿球碑书写文字,这也是他唯一见于史*载的作品,但是历史久远,碑也不见踪迹了。

书法家的故事7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最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此刻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这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书法家的故事8

  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他不仅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所以宋文帝如是说。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即帝位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已是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王僧虔只得从命。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挥毫逞兴。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语。于是反问道:“第一就是第一,怎样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样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代名人法书精品。

书法家的故事9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以前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资料,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貌,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阅读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1)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

书法家的故事1

  郑板桥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最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样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但是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最后构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书法家的故事2

  侍郎行者

  唐开元时,有一位名为徐安贞的人,作官时因怕事被牵累,逃隐到山里。因病声哑不能言语。数年之后,某佛寺要选擅长书法的人,为寺庙的梁柱书写楹联。徐安贞不留意跨过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庙中住持很生气,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赶紧用手在地上写道:“我虽不能说话,但学过大字书法,期望能让我试试看”。结果,姑且让他一试之生,庙里的僧众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请他全部书写,而不计较他的过错。

书法家的故事3

  羲之换鹅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到达很高的水*。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之后又在会稽郡做官。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十分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齐游览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貌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样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立刻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但是他明白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之后,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书法家的故事4

  柳书之贵

  唐代书家柳公权书法名气很高。官至太子太师,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碑刻或其墓志的书法若不能请到柳公权来写,就是子孙不孝。甚至外夷来向朝廷入贡,常另外出资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是如何的声名远播了。

书法家的故事5

  祝枝山闯酒*

  祝枝山是明朝的一个大文人,但生性诙谐,贪杯中物。一天,唐伯虎龢文征明瞒了祝枝山,躲在一处饮酒,不料被祝枝山得知,也急急忙忙赶到那里,一进门就大声嚷道:“今朝吃福好,不请我自到。”说罢,坐下便要吃酒。

  唐伯虎向文征明眨眨眼,然后对祝枝山说:“这天我们吃酒,有个规矩,须即景吟诗一首作为谜面,打一昆虫名,否则不准吃。”祝枝山笑笑说:“好吧,你们先说。”唐伯虎便吟道:“菜肴香,老酒醇,不唤自来是此君,不怕别人来嫌恶,撞来*上自营营。”文征明之后说:“华灯明,喜盈盈,不唤自来是此君,吃人嘴脸生来厌,空腹贪图乱钻营。”

  不速之客祝枝山听了,明白他们在取笑自己专吃白食,但却假装不懂,便也吟了一首:“来得巧,正逢时,劝君莫怪盘中食,此公满腹锦绣才,不让吃喝哪来诗?”

  吟罢,三人相视大笑,开怀畅饮,直吃到酩酊大醉方休。

  请你猜猜他们三人所作诗谜的谜底是哪三种昆虫?

书法家的故事6

  有一个名字,在*历史上千古流芳。这就是清正廉洁、万世景仰的包拯。在宋代,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

  包公于公元1040年,他42岁时到端州(今广东肇庆)任知州,成为端州最高行政长官。他主政端州,政声斐然,为端州的发展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他还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其中,七星岩的题字是此刻仅存的包拯手迹,弥足珍贵。《宋史列传第七十五.包拯传》中还记载有他“不持一砚归”的事迹。千百年来一向被传为佳话,之后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端州出产的砚十分珍贵,历来被作为献给皇帝的贡品,实行限额开采。过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进贡”名义层层加码掠夺百姓。包公到任不久,探*情,便听说了这种盘剥砚工的事,针对这种弊病,专门出了一份告示,儆戒官员、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这份告示,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包青天”的威名便传之百里以外。

  三年后,包公离任,端城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一些名流、士绅纷纷携物相赠,都被包公一一谢绝了。官船在一片赞扬声中解缆沿西江而下,不久就到了一个叫羚羊峡的地方。本来风和日丽,天色晴朗。但船过羚羊峡却风云突变,乌云翻滚,浊浪排空。

  包公感到事有蹊跷,心想莫非手下人背着自己私受贿赂,藏于船上?他立刻命家人把随行人员叫来身边查问。他的随从书僮忽然跪下:“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禀告,我们离开端州之前,当地乡绅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个,因小的认为是小事,没有启禀,私下替大人收了,现放在船上。”

  包公一听,当即命令书僮从速将砚取出。这块端砚,外包黄布袱,砚身雕龙刻凤,鸲鹆眼碧绿晶莹,果然是方好砚。但包公一拿到手,连看也没看一眼,随手将端砚抛到江里。说也奇怪,砚一落江,顿时风*浪静,云开日出。船开行不久,就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包裹端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一片黄光,之后也成为沙滩。据说此刻肇庆广利镇的“砚洲”和沙浦镇的“黄布沙”就是这样构成。砚洲和黄布沙离羚羊峡不远,在广州至肇庆必经水路上。

  包公“不持一砚归”,正体现了包公的清廉耿介、正直无私,为群众所赞颂,连端砚也增添了身价。

书法家的故事7

  1759年,在扬州西方寺前新立的一块碑石目起了路人的围观,原先是大画家郑板桥别出心裁地打出了笔榜,即卖字画的收费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于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年也。乾隆己卯,拙公和尚属书谢客。板桥郑燮。”

  能够想象,当年郑板桥润格的公布在杨州城内引起了多大的轰动,一时间可谓是满村争说蔡中郎,板桥本人也成了议论的中心。鄙夷者有之,赞许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但更多的的人在微微一笑中理解了书画市场上的这一悄悄的革命。叶调生说:“这位板桥老兄真是风趣可掬。与那些道貌岸然,实则视金钱如命,连老友也不放过的假名士相比,他但是一位真正的雅士!”诚如斯言,板桥雅极而俗,出此笔榜,将长期以来笼罩着艺术市场上的酸溜溜的腐臭气息扫荡一空,天空豁然开朗,空气无比清新。

  其实,追根溯源,书画家张榜公布润格并非由板桥始,真正的发明人却是清初的明遗老戴易。此公为了筹款买地葬友,“榜于门,书一幅止受银一钱,人乐购之”。透过这个办法,戴易最终竟筹集了四十余两银子。相地葬友自然是足够了。只是戴易卖字不在闹市,知之者不多,所以才有郑板桥独领风骚于其后。郑板桥笔榜面世后,书画界步其后尘者日众。有的甚至就按板桥润格卖字画,或以板桥润格为基础,适当加以增减后制订的。润格既然已经公布了,实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可谓是“知易行难”。郑板桥真不愧为一代宗师,其幽默感在艺术市场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时江西有位张真人,受乾隆垂青,入京朝见后,飘过杨州,当地商人都争着要逢迎拍马。有一位想了一个点子,玩点高雅的,就请郑板桥为其写一幅对联。为此他特地差人去江西定做了长丈许,宽六尺多的大纸,并携至板桥处。这纸实在太大,远超出板桥润格“大幅六两”的范畴,又要为其撰句,所以要个性地问一下价钱。板桥不加思索地开价一千两,来人毕竟是杨州的生意老手,随口杀价为五百两。不料板桥却不假思索,欣然应允。提笔一挥而就,顷成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来人赞不绝口,并请其写下联。板桥笑日:“说好一千两,你只出五百两,我只好给你写一半。”来人这才发现自己吃了亏,情急之下又回去请示大商人。这位商人听了哭笑不得,最终万般无奈,如数奉上。郑板桥这才写了下联:“麒鳞阁下活神仙。”真是妙语惊人,商家也十分满意。

  像板桥这样风趣潇洒、敢说敢为者其实并不多。由于是风气初开,清代前期书画市场上真正按润格卖画还是不那么容易。相反,也有一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卖字画完全等同于一般交易,逐步庸俗化。

  实际上,直到这天,大部分书画一级市场都是"地下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交易方式,既能够让画家漫天要价,又能够保全名士的面子,当然所得税也就更不用谈了。而买者则认为一级市场的交易费用低,又没有中介机构的转手加价,其价位肯定要低于画廊和拍卖行的价格,宁愿听画家胡吹乱侃,只要把价格砍下来就不虚此行了

书法家的故事8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样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务必痛下苦功。

书法家的故事9

  据说钟繇小时候跟随去抱犊山,学*三年书法。钟繇常跟,、韦诞等人一起谈论书法。一次,钟繇向韦诞借看看,韦诞没有借给他。钟繇生气捶胸,口吐鲜血。取出五粒灵丹让他服下,才救了他一条性命。

  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从此,钟繇的书法日见长益,更趋精妙。钟繇全神贯注地研*书法,有时躺在床上用指书写,常常将盖在身上的被子穿破。有时上厕所,竟然忘记出来。他看到各种物件都想到书法,试图将它们书写,描画下来。钟繇还很擅长三色书(即铭石书、章程书、行押书)。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2)

——小书法家作文 (菁华5篇)

小书法家作文1

  一箱箱满满的稿纸,一支支坏了的毛笔,一幅幅成功的作品,一个个开心的微笑,这一切,都真实地记录了我毛笔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我从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嗅着那淡淡的清香,品味着每一个字中蕴含的道理,我走进了毛笔的世界。笔尖轻轻地在纸上滑动,跳着一支优美的舞蹈,一双眼睛跟着笔尖移动,好像在和毛笔玩耍。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经常被老师批评,老是因为自己写不好而哭鼻子,我伤心极了,甚至想要放弃。可是我对自己说:“加油!你不可以放弃,这是你唯一的特长,没有人刚开始就会干任何事情。只要认真、细心、努力,一定会写好的。”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认真仔细细地,一笔一画写了起来。老师看了看我,愣住了,又过了片刻,她说:“这是你写的吗?真不敢相信,真不错!一定要继续努力哦,你会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小书法家的。”我开心得像蜜蜂一样飞到了天上。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不断地练*。去年我们家的对联都被我承包了,贴上以后,邻居们看了都纷纷点赞,大家都说:“这小姑娘写得真不错,明年也让她给我们家写一副。”听到这些话,我的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如果没有那天的决定,就没有我今天的快乐。

  小溪哗哗地流着,好像在为我喝彩;蒙蒙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好像在和我分享努力的结果。只要努力就不会失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书法家作文2

  我是一个文采出众的男孩,绘画、打篮球、唱歌样样都是我的拿手强项,可我最拿手的还是铅笔字和钢笔字。

  记得暑假里,妈妈给我报了书法班,我到学校苦练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自己都不知道写了多少张纸,有时候手都麻了,腿都酸了(在那上课都是站着的),可老师一直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来鼓励我们。一说要拿到市里去比赛,这句话让我激动了好几个晚上,在一个休息天的早上,家里的电话叮铃铃的响了,我一接电话,电话是书法班林老师打来的,我心里一紧:不会是我昨天的字没写好吧?是姚志豪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写的作品得奖了,下午来领奖状吧!等老师已经挂了电话,我还没回过神来,脑袋还在想,是真的吗?我得奖了?这时,我对电话说:“谢谢您,李老师!”可电话那头没有回答,我才知道老师已经把电话挂了。

  下午1点,我到了学校,李老师把奖状拿了出来“广东市银奖”我顿时没有了原来的乖巧,高兴的“一蹦三尺高”,yes,太棒了!真的太谢谢您了林老师。李老师见我这样的疯狂,就连*时很少笑的她,也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说不定我以后可能还是书法大师呢?

小书法家作文3

  例如,我们班有许多有才华的学生。小舞者”万等;钢琴家”曾钱敏;专家歌手”张怡琪。但我最欣赏的.是“小书法家”齐荣。

  齐荣很漂亮,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瓜子脸上嵌着一对弯弯的眉毛,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笑起来有两个酒窝。他看起来很有活力。

  说到戚容的书法,任何一个看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反复称赞。然而,这离不开她每天的辛勤工作。祁容练*书法已经两年了,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在炎热的夏天,她都能坚持下去。*时,只要她有时间,她就拿出笔记本和复印纸,开始练*。其他学生在看电视和玩电脑。只有齐荣在认真书写,一笔一划。有时候,为了写好一个单词,齐荣会根据抄写本把它抄几十遍,然后不断地模仿。最后,一切都结束了,学校举行了“小学书画大赛。在中学,齐荣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为班级赢得了荣誉。甚至老师也称赞她的书法达到了抄写本的水*。

  在每个“钢笔书法比赛。她将做好充分准备,赢得许多奖项。有一次,老师给我们看了齐荣的获奖作品,啊!淡黄色的宣纸上写着八个大字“高尚的道德承载着财富,自我完善。我们欣赏这场演出的美丽,但又不失气氛。

  有一次,我去戚容家看她练*书法。我看到她有条不紊地摊开宣纸,用木条压好,拿起墨汁倒进一个小盘里。瞬间,香味浓郁的墨水在白色的盘子里流淌。然后,她拿出毛笔,轻轻蘸了蘸墨水,在盘子边缘擦了几下。她把毛笔移到纸的顶端,不慌不忙地放下笔。我看见她有力地转动手腕几次,一个美丽的楷书“学*”这些字出现在淡黄色的宣纸上。如你所见。小书法家”完全沉浸在这种由“笔、墨、纸、砚”的组成。小世界。在里面。当我来到客厅时,一个又一个奖项吸引了我,例如:小学书法比赛二等奖;,“书法比赛一等奖。......,看我眼花缭乱。

  当然,这些奖项也是通过她的汗水和努力赢得的。我非常钦佩她。我相信,只要她坚持不懈地努力,不久的将来,一枚以齐荣名字命名的印章将会出现在一次书画展览上,一颗闪亮的新星必将在书画界崭露头角。

小书法家作文4

  她扎着一束墨一般黑的马尾辫,走起路来,辫子一摇一摇的,就像毛笔在纸上写字一样。她比我矮,有些胖。但她的硬笔字可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哦不,是第一的!再说她的毛笔字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棒!

  我和她一样都在练*毛笔字。可相比之下,我的毛笔字一“见”到她的毛笔字,立刻自惭形秽。不相信?好,我带你去看看她的现场挥毫吧!你一定会佩服的五体投地的。

  那是第一学期的时候,语文课本中第五组的“遨游汉字王国”,提到让会写毛笔的同学“露一手”。我的那些“丑八怪”可拿不出手。她呢?第二天就准备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来到学校准备挥毫。

  只见她有条不紊的铺上宣纸,用木条压好,再端起墨汁,往小盘子里倒。瞬间,带着浓郁墨香的墨汁在白白的盘子中出现。接着,她取出毛笔,轻轻地蘸了蘸墨水,在小盘子的边上抹了几下。她把毛笔移到纸上方,落下笔。瞧,她把手腕转了几下,奇了!一个漂亮的隶书体“学”字出现在了雪白的宣纸上。不一会儿,“小书法家”就沉浸在了这由“笔、墨、纸、砚”组成的“小天地”里面了。她有时微笑着,好像遇到了什么开心事;有时又十分严肃,可能是这个字很难写吧。突然,她紧锁着眉头,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看,可才过了一会儿,她又拿起笔,在这个字上面“添枝加叶”。太神了!此字经过'美容'之后,竟从“东施”变成了“西施”。她的眉头展开了,露出了由衷的笑脸。

  尔后,她“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手挥动几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几个大字映入同学们的眼帘。这十个大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除了结构上的一点缺陷外,其他的简直可以和王羲之的字媲美了!

  咳咳!现在要公布这位“小书法家”的尊姓大名了。她就是马双婕!一个才艺出众的女生。

小书法家作文5

  人人都夸我是小书法家,这是为什么呢?请听我一一道来

  记得6岁那年,我在葫芦丝兴趣班上认识了一位大哥哥。他跟我说,他除了学葫芦丝还学书法,用一支毛笔如何几下就可以写出一副好作品。还把他的作品拿给我看,只见落款处还印着印章,上面刻着他的大名。那时候,我对他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一刻起我便就爱上了书法,一心想让妈妈给我报一个书法班。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妈妈把我送到了现在的“豪林书法”班。老师嫌我年龄太小,再三问我是不是自愿想学的,我肯定地点点小脑袋。于是,我成了书法班最小的一名学员。为了不被别人“看扁”,我在那里刻苦着、努力着,认真听老师讲课,同时向书法高手请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书法水*提高不少。我写过很多作品,也拿过很多奖。到现在,我家里的奖状厚厚一撂,数都数不清了,其中有两张是全国一等奖的奖状。老师、同学都夸我是小小书法家,我也感到无比自豪。

  在学*书法的道路上,我也遇到很多挫折。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越来越多,还要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在别的同学舒服地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的时候,我还在苦苦练*书法。有时我也偷偷地哭了出来,甚至想放弃书法课。在老师和爸妈的鼓励下,我一如既往继续练*书法。目前,我毛笔已经学了三种字体,硬笔写了无数本练字本了,而且现在我们家的对联都是我写的,这些应该就是我努力的结果吧

  我想,如果我一直这样努力,就会破茧成蝶,张开翅膀在花丛中飞舞。

  我想,如果我要是一直这样努力,一定会像一只雄鹰,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我想,要是我一直这样努力,一定会成为一名书法家!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3)

——小小书法家作文 (菁华9篇)

小小书法家作文1

  每当我看到墙上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时,不禁想起了我最初学*书法时的经历……

  在我上幼儿园时,爷爷说:“你已经大了,爷爷教你学写毛笔字好吗?”“好!”毛笔字,以前看爷爷在纸上胡乱涂鸦,感觉很好玩,现在我长大了,爷爷让我也来写,我一定会写得比爷爷要好。

  刚刚接触写毛笔字,爷爷告诉我:“写字时一定不能分心,这样才能让写了来的字优美流畅!”哦,那爷爷自己写字时,必定分了心,要不写了来的字怎么奇怪无比呢?我开始练字了,爷爷教我握笔的姿势:大拇指握笔的左侧,其余四指握笔的右侧,每个指头之间应保持一厘米的距离。我虽然似懂非懂,但总觉得爷爷太啰嗦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快地拿起毛笔,在纸上写起了自己的名字。完成后,我让爷爷来评价我的作品,没想到,爷爷竟不夸我,反而严肃批评了我:“你看你写的毛笔字,歪歪扭扭的,每个笔画都不认真写,心浮气躁这样的写出来的字怎么会好呢?”爷爷说完后,指着墙上的“拼搏”二字让我看。确实,墙上的字犹如一匹匹奔腾的骏马,跨着它矫健的步伐,向前飞奔而去。从那两字中,我能感受到爷爷写这幅字画时,豪情壮志似乎充满了他的心。于是,我集中注意力,握着笔,认真地写了起来,一笔、一画。我把自己溶入字的意境,完全沉浸在书写的世界中,又一张作品完成了,是一个“静”字。爷爷看完后说:“你看,只要掌握技巧,并且努力练*,写出来的字不就漂亮多了吗?所以人,不管做任何事,只要认真做,努力做,就一定能成功。”我听了连连点头,爷爷说的确实有道理。我明白,这其实寄托着爷爷对我的厚望。嗯,我一定不能辜负爷爷对我的期望。

  已经学了几年的书法了,我不仅写的毛笔字比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记住爷爷的.教诲,不管做任何事情,努力不懈,从不轻言放弃,这是我学*毛笔字最大的收获,我真想大声说出:“爷爷,谢谢您!”

小小书法家作文2

  简简单单的“横竖撇捺”,构成一个个奥妙无穷的汉字。一支毛笔,一盒墨汁,一张宣纸,就可以书写出这看似简单却蕴含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字。我就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想要写一手好字,可离不开*日里的刻苦练*,就说刚入门的“一”字吧,就把我难得东倒西歪,趴在桌子上,口吐白沫,大声求饶。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家母的督促下爱上了这一道道散发着墨香的印痕。

  六一儿童节的舞台,就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记得那次六一前夕,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突然,书法老师走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肩膀说:“温涛宁同学,明天六一,展示书法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教育局也会有人来参观,一定要加油啊。”我自信满满地点点头回答:“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虽然口上答应,但心里却有些紧张。拿着老师给的模板,上面的毛笔字就像一个个顽皮的精灵,它们好像在嘲笑我。

  第二天,我的节目居然在开幕式上就需要演示。桌子上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驱散了我紧张的情绪。我慢慢提起笔,蘸了蘸墨,轻轻地落笔,全身贯注地写下四个大字——喜庆六一。别看这些字笔画简单,但繁简不一,稍不留神就写得大小不一。

  毛笔慢慢划过宣纸,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墨线。同学们、老师们都紧盯着我的毛笔,有的咬着嘴唇啧啧赞叹,有的聚精会神仔细观摩,有的挥动手指细细品味。随着我的潇洒收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抬起头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俗话说,从一个字中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书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长大后也一定要继续传承我的拿手好戏,向全世界弘扬我们*的文化。

小小书法家作文3

  简简单单的“横竖撇捺”,构成一个个奥妙无穷的汉字。一支毛笔,一盒墨汁,一张宣纸,就可以书写出这看似简单却蕴含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字。我就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想要写一手好字,可离不开*日里的刻苦练*,就说刚入门的“一”字吧,就把我难得东倒西歪,趴在桌子上,口吐白沫,大声求饶。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家母的督促下爱上了这一道道散发着墨香的印痕。

  六一儿童节的舞台,就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记得那次六一前夕,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突然,书法老师走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肩膀说:“温涛宁同学,明天六一,展示书法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教育局也会有人来参观,一定要加油啊。”我自信满满地点点头回答:“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虽然口上答应,但心里却有些紧张。拿着老师给的模板,上面的毛笔字就像一个个顽皮的精灵,它们好像在嘲笑我。

  第二天,我的节目居然在开幕式上就需要演示。桌子上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驱散了我紧张的情绪。我慢慢提起笔,蘸了蘸墨,轻轻地落笔,全身贯注地写下四个大字——喜庆六一。别看这些字笔画简单,但繁简不一,稍不留神就写得大小不一。

  毛笔慢慢划过宣纸,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墨线。同学们、老师们都紧盯着我的毛笔,有的咬着嘴唇啧啧赞叹,有的聚精会神仔细观摩,有的挥动手指细细品味。随着我的潇洒收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抬起头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俗话说,从一个字中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书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长大后也一定要继续传承我的拿手好戏,向全世界弘扬我们*的文化。

小小书法家作文4

  我们班有一个小小“书法家”,他的名字叫沈成熠。

  你别看他有一丁点的胖,但他的字写得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啊!别的.男孩子写得粗糙又难看,可他写的又细致又好看!

  他的眼睛特别大,眉毛也很长。他在下课时都会拿出练字本练书法。

  有一次,我看到语文组长来收中午作业,可他还没写完,语文组长不耐烦的说:“快点,快点”。他却说:“我不会快的,写字就要好好写,写的好,准确率高才好。”我笑了,因为我看到当语文组长催他时,他就腰板挺的很直,字写得更好,脸上严肃的态度好像从别人的脸上移来的。我觉得让我学*的是要对自己严厉,不能对自己松垮垮的,软绵绵的,像团海绵。

  有一次,我到他家做客,他的妈妈让他去练字,我跟着他来到他房间,我看到他一笔一画,钩,撇,捺是那么标准。从他脸上看,就可以看到他写的那么的认真,我可以知道他肯定会受到他妈妈的表扬,可没想到,他妈妈竟骂他字没以前写的好看,可见他的妈妈很严厉,严母出高徒啊!

  有一次,他代表班级去参加写字比赛,后来他拿着一个大奖状来到班级,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他腰板挺的更直,脸上露出光荣的笑脸。

  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好好学*,写字,才有好结果。

小小书法家作文5

  一箱箱满满的稿纸,一支支坏了的毛笔,一幅幅成功的作品,一个个开心的微笑,这一切,都真实地记录了我毛笔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我从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嗅着那淡淡的清香,品味着每一个字中蕴含的道理,我走进了毛笔的`世界。笔尖轻轻地在纸上滑动,跳着一支优美的舞蹈,一双眼睛跟着笔尖移动,好像在和毛笔玩耍。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经常被老师批评,老是因为自己写不好而哭鼻子,我伤心极了,甚至想要放弃。可是我对自己说:“加油!你不可以放弃,这是你唯一的特长,没有人刚开始就会干任何事情。只要认真、细心、努力,一定会写好的。”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认真仔细细地,一笔一画写了起来。老师看了看我,愣住了,又过了片刻,她说:“这是你写的吗?真不敢相信,真不错!一定要继续努力哦,你会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小书法家的。”我开心得像蜜蜂一样飞到了天上。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不断地练*。去年我们家的对联都被我承包了,贴上以后,邻居们看了都纷纷点赞,大家都说:“这小姑娘写得真不错,明年也让她给我们家写一副。”听到这些话,我的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如果没有那天的决定,就没有我今天的快乐。

  小溪哗哗地流着,好像在为我喝彩;蒙蒙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好像在和我分享努力的结果。只要努力就不会失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小书法家作文6

  简简单单的“横竖撇捺”,构成一个个奥妙无穷的汉字。一支毛笔,一盒墨汁,一张宣纸,就可以书写出这看似简单却蕴含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字。我就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想要写一手好字,可离不开*日里的刻苦练*,就说刚入门的“一”字吧,就把我难得东倒西歪,趴在桌子上,口吐白沫,大声求饶。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家母的督促下爱上了这一道道散发着墨香的印痕。

  六一儿童节的舞台,就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记得那次六一前夕,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突然,书法老师走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肩膀说:“温涛宁同学,明天六一,展示书法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教育局也会有人来参观,一定要加油啊。”我自信满满地点点头回答:“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虽然口上答应,但心里却有些紧张。拿着老师给的模板,上面的毛笔字就像一个个顽皮的精灵,它们好像在嘲笑我。

  第二天,我的节目居然在开幕式上就需要演示。桌子上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驱散了我紧张的'情绪。我慢慢提起笔,蘸了蘸墨,轻轻地落笔,全身贯注地写下四个大字——喜庆六一。别看这些字笔画简单,但繁简不一,稍不留神就写得大小不一。

  毛笔慢慢划过宣纸,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墨线。同学们、老师们都紧盯着我的毛笔,有的咬着嘴唇啧啧赞叹,有的聚精会神仔细观摩,有的挥动手指细细品味。随着我的潇洒收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抬起头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俗话说,从一个字中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书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长大后也一定要继续传承我的拿手好戏,向全世界弘扬我们*的文化。

小小书法家作文7

  为了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本学期伊始,裕华区贾村学校以“兰亭书苑——硬笔书法社团”为*台,每周选取社团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经过一学期的综合评比,6月6日上午,贾村学校对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的“小小书法家”们进行表彰。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独特的方块字形讲究笔画的粗细、疏密和结构变化,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才能形成书写能力。本次活动历时三个月,各班语文老师积极组织认真辅导,学校共征集规范汉字作品2658幅,分期展出优秀作品386幅。申朕羽、赵浩圣等11名同学获贾村学校2020年度“书法小明星”称号。

  这次活动在全校营造了一种人人爱书法,人人练书法的墨香氛围。呼吁和倡导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倾情笔墨,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争做书写规范汉字的楷模。

小小书法家作文8

  她长长的头发,乌黑发亮,很自然地垂在肩上,大眼睛像会说话,高鼻子下有一张血红色的樱桃嘴。你知道她是谁他成就了我们班的小书法家谢成峰!

  谢成峰因为字写得好,年级第一,被称为小书法家。然而,这些成就不是天生的,而是她日常实践的结果。有时候,她对练字着迷!没有,有一次,我去她家玩,敲门好久没人开门。这时,谢成峰的奶奶回来买菜了,我疑惑地问,奶奶,谢成峰在家吗?在啊!她总是在家。你是她的同学吗?进来吧!她奶奶开门告诉我。好的,谢谢!我进了房间,但你知道我进房间时看到了什么吗?专心练字的是谢成峰!她没有注意到我在她身后。我生气地敲了敲她的写字台,她如梦方醒。实在抱歉,我刚才在练字,没听见。她连忙向我道歉。不过他的书法进步很大很多。每次书法比赛她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常拿一等奖,为我们班赢得了不少荣誉。现在,谢成峰的文笔很好,但还是坚持练*。

  这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偷偷告诉你,谢成峰还是我们班的班长!快看快看。她又在练*书法了。

小小书法家作文9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做个小小书法家。可是上小学前,连笔都拿不好的我,一个字也不会写。上学后,老师教我认字、写字、学知识,一年来,让我学会了很多的生字。可是我的字写得并不漂亮,常常是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我心里很是郁闷。每当看到有的同学的作业本干干净净、字迹工整,被老师在全班表扬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既羡慕他们,又为自己感到无比的惭愧。

  我的心思很快被细心的爸爸发现了。他亲切地对我说:“想把字写好,首先要规范书写姿势,注意纠正不良的写字*惯;身体要摆正、背要挺直、头稍稍放低,手拿笔要稳。”班主任陈老师也经常叮嘱我们:“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仔细、有耐心,一笔一画地写,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既漂亮又整洁。”老师和爸爸的话我都牢记在心,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敷衍了事、小马虎的坏*惯!

  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书法兴趣班,学*了更多的书写技巧,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的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也自信了很多,因为经过努力,我发现自己就是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4)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 (菁华6篇)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

  高风亮节

  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豪不避讳的抒发己见。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的*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敕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东坡居士的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2

  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3

  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4

  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5

  苏轼徐州做官参与抗洪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豪,不仅仅在文学和艺术上具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个颇有政绩的官员,苏轼的为官之路可以说一波三折,曾经几次被发配到离京城很多的蛮荒之地,苏轼抗洪讲述的就是苏轼在徐州做官的时候带领士兵与群众抗击洪水的故事,在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为官的恪尽职守。

  史书的记载,苏轼在徐州做官的时候遇到了洪水,洪水决堤了,要淹没曹村,由于洪水难以泄出,水汇集到了城下,城墙马上就要被冲垮了,于是富民们都想要逃出城去躲避水灾,苏轼下令说,富民们如果逃走了,就会动摇民心,那么我还领带谁来抗击洪水呢?只要有我在,我就不会让洪水冲垮家园。于是让士兵将想要逃走的富民们赶回去,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来到了武卫营,将卒长找来,号召卒长带领士卒去抗击洪水,卒长看到苏轼还在坚守岗位,非常的感动,于是带领着士卒们穿着短衣,光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抗击洪水,筑成了一道长堤,长堤筑城后,洪水就不能进入城内了,这样民心才得以安定,然而雨还在日夜不停的下,为了守住城池,苏轼吃住在城上,即使是路过家门也不回家,并且让各级官吏也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最终保住了城池,百姓也得以安定。后来苏轼还将那里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并且申请增调明年的夫役,在老城增建木岸,防止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苏轼的建议,并且表彰了苏轼,到现在徐州的人民还在怀念苏轼。

  从以上的讲述可以知道,苏轼作为一个官员是尽职尽责的,不仅仅以身作则,还带动了一大批的官吏坚持自己的岗位,所以说苏轼不仅仅是一代文豪,也是一个好官。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6

  苏轼对对子

  有一个苏轼的故事,体现了他的学问渊博而且运用灵活。宋朝与辽国结盟,两国使者往来,时常以诗文相互谈谑。元佑(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3)间东坡就担任接待辽国使者的工作。辽国使者素闻东坡的大名,想出一个奇题来使他答不出来。他们国家素来有一个对子,是“三光:日、月、星”。大凡用数字来对,必然产生难以克服的困难。你如果答四什么,那么下接四样东西,就多了一个字。所以他们整个国内,没有能对出来的。使者首先就以这个对子请教东坡。东坡答:好的,好的。就对使者的助手说:“我能对,而您不能对,也不是可以全大国之体的事。我对‘四诗:风、雅、颂。’这是一个天生的对子,何不以这去回复您的主人?”(我们知道,诗经分风雅颂三种类型。而雅有大雅与小雅之分。四种诗的类型,就暗含在风雅颂三个字之中,这就克服了上面所说的难关。)

  助手依照东坡的话去回复,正在叹愕之时,东坡又徐徐地说道:“我也有一个对子,‘四德:元、亨、利。’”(我们知道,《易经》的乾卦首句是‘乾:元亨利贞。’乾有四德,元亨利贞。这里东坡只说了元亨利,而没有说贞。真的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使者似乎抓住了东坡的把柄,睢盱(张目仰视貌)要来辩论,指出东坡的“失误”。东坡说:“你以为我忘记其一吗?请不要吱声,我对‘两朝兄弟邦’。您是外国的臣子,不知道这是仁祖的庙讳。(仁祖,即仁宗赵祯。祯与贞同音,臣子是不能说出皇帝的名讳的。)”使者实在是想不到,有这样的情况。大骇服。既而互相谈话,都为东坡所胜。使者自愧不如。一直到白沟往返,咬着舌头不敢再说什么了。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5)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 (菁华3篇)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1

  人物简介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碑刻有《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人物轶事

  发奋练字

  柳公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小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举办了一次“书会”。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写了不少毛笔字。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了柳公权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听到这话,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也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就到华京城去看看吧。”

  第二天,小公权五更天就起床了,并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而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看到此情景,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倒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了闻名天下的书法家。

  写诗助人

  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34]

  以笔为谏

  柳公权画像及名言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穆宗为之改容,明白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35-36] 宋代苏轼在诗中曾说:“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三步之才

  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文宗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38-39]

  致力学术

  柳公权特精于《左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讲说一词一义,常写满好几篇纸。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听演奏,他常说:“这是由于听音乐容易使人产生骄慢情绪的缘故。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2

  他小的时候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经成为全村最顶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得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最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没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

  这时,一个卖豆腐脑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得,说:“老爷爷,您看我写得棒不棒?”

  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个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还不值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是我单子里的豆腐脑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怎么还值得在人前夸耀呢?”

  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点评。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就到华京城里去看看吧!”

  刚开始,小公权很生气,一位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人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京城里去看看究竟。华京城离柳家塬有四十多里路。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个纸条,背着干粮就肚子赶往华京城了。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门,见北街一棵大槐树下摆着个白布幌子,上面写着“字画汤”三个大字,自提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很多人,他挤进人群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之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只大笔,挥洒自如地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万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脑的老人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心想: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自己的字真的还差得远呢。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老爷爷面前,说:“我愿拜您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爷爷慌忙放下脚中的笔,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混生活,虽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呢?”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老爷爷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经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水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这位老师傅,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上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尊崇老师傅的教诲,研*百家之长,既学*颜体的清劲丯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字画汤老师傅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

  古人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与古人造字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要想把字写好,也要知道世间万物的形态、本质。所以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骼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也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腾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融入到书法艺术里面。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3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进步很大,受到老师的表扬。表扬的次数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写大楷比赛。他很快地写好了一篇,满以为稳拿冠军,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写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冷静下来想想,觉得自己那么一点成绩真算不得什么。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那位无臂老人面前,诚恳地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解释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用脚写字,已经练了50多个年头。我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写完字就在半亩大的池塘里洗砚,池水都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他搜集了许多古代书法家的字,反复琢磨,吸取各家的长处。他经常登门拜访当时的书法名家,向他们虚心求教。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6)

——小小书法家作文400字(精选5篇)

  小小书法家作文400字 1

  妈妈常常对我说要“字如其人”,看到一副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的作品,就能想到主人应该就是一个整齐、认真的人。不要穿戴的很讲究,作业上不讲究,那不是真正的追求“讲究”。

  妈妈对我的要求很高,有时在写作业的时候,我想只要写对了就行,也不管写的好看不。一次在写“ma”的时候“m”的两扇门写的不一样宽,妈妈指着我写的,问“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妈妈一提醒,我马上工工整整的又重新写了一遍,妈妈说:“你看着改过之后整齐,还是原来好看?”,我回答说:“当然是这次写得两边一样好看”,妈妈说:“既然能写好,就要努力做到,并保持住,养成一种良好的书写*惯,当高标准成为一种*惯,高质量就是很容易做到的事。”。现在我写字的时候,写的可认真了,不但要做对,还要写的美观。我还会写很多很复杂汉字呢“热情、勇敢、亲密、完全、非常”等,老师还夸我是“小书法家”呢,我听了心里很高兴。

  我想:有了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帮助,再加上我的努力,我一定要争取成为一名真正的“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作文400字 2

  我有一个特长,那就是毛笔字写得棒棒哒。从一年级第二学期时,我便开始了我的“书法之旅。”

  写毛笔字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足够的基本功。在我刚开始学*时,我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很不好看。但经过刻苦的练*,我逐渐找到了方法,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记得第一次考级就要考二级。这让我很紧张。进入考场时,再一看书写的内容也比较难,我竟然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我很担心:会不会考不过二级呢?但转念又想:既然老师让我考二级,说明我能考过。只要正常发挥,应该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考官,他一脸的严肃。不管了,开始写吧!这时我的心里仿佛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把我的身体当成一个巨型舞台,在上面唱歌、跳舞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也已经写了一半了。心情也渐渐*静了很多。看着我未完成的作品,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继续往下写……

  终于写完了!

  我捧着我的“得意之作”来到考官面前。老师露出了微笑,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掉了下来。

  现在,我已经考过了七级,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作文400字 3

  在一阵鞭炮声和掌声中,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同学大步流星地登上了领奖台——他获得了天门市小学生柳体书法竞赛冠军!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出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读一年级时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学*柳体书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整整练了3年。每天的早上,当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就起床了,迎着晨风到学校去练*书法;当别人在尽情玩耍的时候,我却是在专心致志的临帖;晚上,当别人在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却照样挥动着手中的毛笔。

  有一次,电视台正在播放我喜欢的电视连续剧《**力量》,正在*字的我真有点坐不住了,巴不得去看个痛快。我刚一站起来,目光又落在正在书写的两排字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马上转变了念头,干脆关上门窗,堵住外面的声响,埋头写了起来……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因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说到这里,我想你们一定知道我是谁了吧,我就是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赵家辉。

  小小书法家作文400字 4

  我姓倪,名宇菲,我的爱好有许多:游泳、画画、书法、打羽毛球、骑自行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练书法了。我现在虽然还不是个真正的书法家,但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我已经是个小小“书法家”了。

  一年级时,我还不懂什么叫“书法”,妈妈就给我报了个书法班。那时候感觉书法离我太遥远,还没认识几个字,就要写那么多难写的字。老师仿佛看透了我这点儿小心思:“书法就好比是人的一张脸,字写得好不好就好比人长得漂不漂亮。如果你现在不学好书法,等到三、四年级才来学,认识的字也会比现在学少得多,更得不到学校的书法奖状了!”

  从此,我踏上了练*书法征途。每天放学,我在完成作业之后,都会自觉地练*书法,对老师讲的生字都会多练几遍。在学校上课时,如遇到书法老师讲解过的字,我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这个字的字体、笔画顺序、用笔力度。由于我的勤奋练*,现在我右手的中指都练出老茧了呢。让我高兴的是,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二年级我就得了全校书法比赛三等奖。当我领到奖状时,同学们那羡慕的眼神,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三年级,我又得了全校二等奖。现在,我还在继续努力,我的*期目标是全校一等奖。

  当然,我并不满足于这些奖状,以后我还要勤奋练*,争取成为真正的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作文400字 5

  我在油车港镇中心小学这所书法学校里读书,感到无比快乐,因为在这儿不但能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更能交到许多热爱书法的朋友。倪世钦就是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也是我的好朋友。

  倪世钦同学写的字可好了,每次都会被贴到书法橱窗里,让我非常羡慕。每次午休练书法的时候,我总会悄悄地观察她。我看到她写字的坐姿非常端正,一写起来就目不转睛、一丝不苟的样子。无论身边的同学在说什么,做什么,她都浑然不觉,仿佛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每次学校里有什么关于书法的活动,倪世钦都会参加。那次,参加区里书法比赛与参加学校比赛的手抄报都在第二天要交,她在前一天晚上一直忙到了十点多,第二天就感冒了。但她在医院挂了盐水,根本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坚持着来到学校上课。她妈妈不同意,她哭着对妈妈说:“班级黑板报就要评比了,可是还有抄写工作没有完成呢!”就这样,这一天,她带着病留了晚学出黑板报,一直快到五点才回家。

  这就是我身边的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的故事 (菁华9篇)(扩展7)

——书法家王羲之寓言故事通用5篇

  书法家王羲之寓言故事 1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书法家王羲之寓言故事 2

  有一次王羲之看到一位老婆婆在卖扇子,但是生意惨淡而且很多竹扇子都已经发霉,卖家更加看不上了。就决定帮这位老婆婆一个忙。

  他问,老奶奶,你这扇子生意如何啊?老奶奶也不客气,客观你真幽默,我这些扇子在这卖了那么多天一把都没卖出去,在这样下去我们一家人就要断粮了。王羲之说,老婆婆您莫要怨天尤人,我教您一个好办法,保证可以让这批扇子买个好价钱,还能让你大赚一把。

  然后他就在老太太买的扇子上题字,老婆婆哪知道是大书法家,忙夺过王羲之手中的笔,我说这位客官,您是来捣乱的吧,我这干净的扇子都没卖出去,您来给我这乱涂乱画一通,我卖给谁?

  王羲之说,您不要着急,我写完以后您在卖的时候只要大声吆喝王羲之体扇,我保证每一把能卖到一百钱。老婆婆一听这么神奇,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让王羲之写了几把。

  人们一听到是王羲之的书法,都来买了,一时间原来屯着的扇子被一抢而空,老太太纳闷了,难道真是神人要帮我。

  第二天老太太又等着王羲之给自己写字了,王羲之不是很开心了,想昨天我是想帮助你,才出此下策,现在你求我就是为了赚钱,但是没办法,王羲之还是为老太太写了几把,结果又卖的很好。

  之后王羲之路过桥的时候,要是看到有婆婆还在那边卖扇子他就绕路躲避。

  书法家王羲之寓言故事 3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书法家王羲之寓言故事 4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七岁就开始练字,尚未成年,已经落笔不俗,被人誉为“小神笔”。

  当时,朝廷中有位名叫王敦的大将军,常常把王羲之带到军帐中表演书法,天色晚了,还让他在自己的铺上睡觉。

  有一次,王敦起床了,王羲之还没有醒。一会儿,王敦的心腹谋士钱凤进来了,两人悄悄地商量事情,谈的是想造反的事,却忘记了王羲之还睡在帐中。王羲之醒来,听见了他们谈话的内容,非常吃惊,心想,如果他们记起了自己睡在这里,一定会怀疑机密泄露,说不定要**灭口呢!怎么办?恰好昨天喝了点酒,于是,他就假装酩酊大醉,把床上吐得遍处都是,接着,又蒙头盖脸,发出轻轻的鼾声,好像睡熟了似的。

  王敦和钱凤密谈了多时,忽然想起了王羲之,不由得心惊肉跳,脸色骤变。钱凤咬着牙根,恶狠狠地说:“这小子,不能不除掉。不然,我们都要遭灭门之祸了。”

  两人手握尖刀,掀开帐子,正要下手,忽听王羲之“呓呓”地说起梦话来,再一看,崭新的被褥吐满了饭菜,散发出一股呛鼻的洒味。王敦和钱凤相视片刻,都以为王羲之酒后熟睡未醒,也就算了。

  书法家王羲之寓言故事 5

  在当地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个读书人,也不会什么营生,妻子在家里也只是做点家务,所以啊,夫妻两个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幸亏王羲之发现了他们家的状况,三天两头地帮衬他们夫妻一把,这才让他们夫妻能勉强度日,没有吃喝之忧。

  夫妻两个总想报答王羲之,可是总也找不到什么机会。这天,夫妻俩一计算,感觉王羲之有好多天没来他们家逛逛了,一打听才知道王羲之病了。夫妻俩一合计,决定用这个机会报答一下王羲之,可是怎么报答呢?人家不像自己家,又不缺吃又不缺喝的。正在夫妻俩愁眉苦脸找不到办法的时候,院子里那只家中唯一的刚下完蛋“咯咯哒”叫个不停的母鸡,同时引起了夫妻俩的注意,夫妻俩一商量,那就把这只鸡杀了,炖点汤给王羲之送去,一来让他补补身子,二来也表表他夫妻俩的心意。

  把鸡杀好以后就开始放到锅里炖,妻子就出门忙活别的事情去了,由丈夫来负责烧火。丈夫坐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隔一阵就加把火,视线也不离开书本,口中还念叨个不停,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进家门的妻子就闻到了肉糊了的味道,赶紧跑过去掀开锅盖一看,两眼顿时傻了,锅里的水早已经熬干了,一锅肉泥,还有些黑乎乎的。那可怎么办?家里就这只鸡,再重新杀一只不可能,买一只吧又没钱。这可把夫妻俩急坏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再加点水熬熬吧,幸好丈夫还精通点医术,就加进了几味能对王羲之病症的中草药,为的是改改味道,另外还加了一点胡椒。

  汤做好后,丈夫就一路忐忑不安地端着来到王羲之的家里。王羲之接过肉汤,看到碗里有些黑乎乎的,就皱了皱眉头,可人家端来了又不好意思不喝,于是就尝了一口,这一尝感觉味道还真是跟以往喝的鸡汤不一样,就禁不住“嗯”了一声,一边的那位读书人听王羲之这一“嗯”吓了一跳,以为他嫌难喝。紧接着王羲之伸出拇指,连说几声“香,香”。王羲之一口气把那碗肉汤就喝了,立时感觉神清气爽。他顺手拿过身旁的笔,在纸上写了“米参(shēn)”两字。一旁的读书人糊涂了,王羲之写这俩字是什么意思?他禁不住问了一声:“您这是写的啥?”王羲之本来只是感觉这肉泥跟米粒似的,才随便写写的,他听到读书人的问话,就顺势开玩笑似的,说:“我写的就是sá。”俩人哈哈大笑,读书人提议不如将俩字合为一字,于是他也提笔写出了“糁”这个字。从此在当地这个字就有了“sá”这个音。

  在王羲之的提议、帮助下,那对夫妻后来开了一家糁汤馆,王羲之也为汤馆题写了匾额,门旁写着一个大大的“糁”字。人们知道他家的这鸡肉汤曾经治好了王羲之的病,所以生意特别的红火,糁汤也越传越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