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

首页 / 观后感 / |

  《高考1977》观后感 1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到体育馆去看《高考1977》这部电影。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资料,但是,人们的复*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在他们乘拖拉机的时候,拖拉机却熄灯了,无法前进了。他们只好跌跌爬爬地往火车站跑去,过程中有两个人精疲力竭了,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待着其他人考进大学的消息。他们这种精神使我感动,也值得我们学*。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而他们这些知识青年为了考大学要经历这么多的坎坷,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上一代为我们创造的.幸福,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机会!为将来考上理想中的高等学府而努力!

  《高考1977》观后感 2

  晚上看了一直在电脑里头却一直没机会看的电影《高考1977》。当考试的种类越来越多的时候,当国家的力量越来越强盛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参加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考试的时候,当考试已经成为了一种选拔手段而越来越离开不了的时候,甚至是到了考试似乎开始为人诟病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似乎融入了自己的那份感情和对自己理想的憧憬。

  看到国强那么誓死捍卫考试的权利,看到那么冷的天气部分白天黑夜地奋战精神,看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们无助地追赶火车,那些末了的幸福理应属于他们。想到自己的高考,自己的考研,突然觉得很不真实。

  第二年考研,结果依旧。在等待调剂的日子里,想到之前的种种,不禁泪流满面。他们问我,为什么会执着地放弃优厚的工作而继续孤身考研,为什么在一次又一次地绝望中继续,似乎只有信念能够解答。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考研前拿不到准考证的时候,我同样经历了国强的煎熬。辗转于几个邮局之间,最终只换来推卸的责任和杳无音信的挂号准考证。不知道老天是否是捉弄我。人们说*淡的日子里多些调味品,多些挫折,才会愈加成熟。而自怨自艾似乎总是我的风格。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肯醒来,在失去的时光里寻找安慰。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在逃避。

  今天碰到几个考上的同学,他们所奋斗的生活是我羡慕而期待的。对他们来说,那是充实的美好,对我来说,那是一切未知的期待。当一切从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在我的生命力留下的只有憧憬。生活,工作,梦想,现实,这些琐碎的事情交织到一起,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无力承担。试图让自己沉下来看会书,试图在音乐里寻找安慰,试图不那么脆弱,试图在黑夜里寻找到自己敏锐的未来。

  讲讲人,这是奇妙的动物。宁愿回到***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至少人的心灵是纯净的。羡慕那个晚上睡觉不用关门的时代。现在呢,处处得安防盗网,处处都是监控摄像头,哪里去找寻那份原本的信任?哪里去放松地倾吐内心?心理垃圾越来越多,于是疾病也越来越深重。望向太空,把自己渺小了看,其实什么都不算了,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了,一切都似乎会灰飞烟灭,一切还不如自己享受享受——在物质还不是那么匮乏的时候。

  放松心灵,自我安慰,找寻自己。在考试中考察自己,在微笑里考虑人生。

  《高考1977》观后感 3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到体育馆去看《高考1977》这部电影。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资料,但是,人们的复*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在他们乘拖拉机的时候,拖拉机却熄灯了,无法前进了。他们只好跌跌爬爬地往火车站跑去,过程中有两个人精疲力竭了,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待着其他人考进大学的消息。他们这种精神使我感动,也值得我们学*。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而他们这些知识青年为了考大学要经历这么多的坎坷,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上一代为我们创造的幸福,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机会!为将来考上理想中的高等学府而努力!

  《高考1977》观后感 4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资料,但是人们的复*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高考1977》观后感 5

  “高考1977”是最*热播的一部电影,乍一看电影名字,以为是一部为经历过那场重大变革的人而准备的电影,但在观看过影片后,才发现他也是和咱们这样的年轻人看。

  影片讲述了一群因上山下乡而被耽误了11年领悟的知青在1977年***复出后,经历了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变革使他们燃起了要回家乡,要有完美生活的期望。体现了那时候知青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领悟的热情。

  “高考1977”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励志电影,那些知青们为了能够高考并且透过它而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也感染了剧场里的所有人。剧中的高潮部分,呢群知青为了追上火车发疯般的追赶那段深深感染了我。他们追得不知是火车啊,更是梦想,更是未来,而咱们此刻这一代人生活条件好了,教育设施好了,但是咱们对领悟的热情却渐渐的缺少了。呢种为了理想而发奋打拼的精神不正是咱们却发的.吗?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份对领悟的热情都不能少啊!

  这次期中考试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复*是不够认真,不够专注,不够有拼劲!看了电影之后,我着实受到了教育,我决定领悟呢些知青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向着理想进发!

  《高考1977》观后感 6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参加高考似乎是顺理成章;而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电影《高考1977》,正反映了这段历史,叙述了特殊岁月里的激情。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一群在东北农场下乡的各地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冲破重重阻力参加考试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影片一开始,小根宝的扛包争取回家名额的戏,就已经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而为争取报名的权利,知青不惜绝食**;为了按时赶到考场,男女知青们在雪地里拼命追赶火车……这些令观众慨叹不已,并潸然泪下的感人场面,不仅触到了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的深处神经,就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也能从影片精心营造的历史氛围得到触动和启示。

  影片的细节部分处理得十分精细。去考试的路上,知青们乘坐的拖拉机抛锚了,男男女女只能在障碍重重的山林里飞奔着赶火车,有人摔倒了,很快被拉起来;有人摔伤了,就一把推开赶来帮忙的人,哭喊着为前行者送上祝福……长达几分钟的奔跑镜头,看得观众眼中都闪着泪花。

  影片中更多积极阳光的力量,作为观众也一直被感动着。因为有组织“老迟”,他思想正、党性强、组织性和纪律性高,但更重感情,被年轻人的那种执著的热情所感染;因为有北大荒知青们的热情,他们友好、团结,纯洁的友谊也许是支撑下去的理由;因为还有父女情,为了给女儿送高考的复*资料,父亲从上海赶到黑龙江;因为还有爱情,在那么荒凉的土地上,还看到了不可多得的爱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且那种爱是那么真挚奔放。

  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是权威的化身,在北大荒经历了大半辈子艰辛生活的他,其严肃、保守的言行作风已深入骨髓。他随时随地将公章揣在身上,因为“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是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因此千方百计阻止知青回城;同时,他又具有父亲的情怀,最终为知青们打开方便之门。

  《高考1977》完成了导演30年来的一个心愿,除了跟共同经历过的人寻找那时的回忆之外,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高考1977》观后感 7

  对于恢复高考,那一辈的人一定终身难忘。知青的时光,生命的耽搁,既让人难忘又令人叹息。对于后一辈的人,无法体会恢复高考时人们对知识的迫切,对改变命运的渴求,以及他们在大学里对学*和时间的珍惜。当我试图从电影中追寻这种心情,却始终有种落空的感觉。虽然影片中也很想表现这种情感,不断创造一些场景和事件来直接烘托人物的情绪,总让人觉得稍显做作。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对那个年代了解太少,缺乏背景知识导致难以引起共鸣。

  与此同时,老迟这个角色却被演绎得十分成功。他始终坚守着那片土地,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希望有为的年轻人能够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然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岗位的流动无论在那个年代还是这个年代都存在,管理者面对大环境的导向只能无可奈何。老迟从一开始害怕大家离开,到阻止大家离开,再到帮助大家离开,他的自我牺牲是很大的,无论从人才储备上还是内心情感上,但他最终选择了成全年轻人,心甘情愿做推前浪的`长江后浪。孙海英的表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所有这些,真正演出了老迟的“人味儿”。

  制度是时代的产物,也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它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命运,但人性的光辉永远是最伟大的。

  《高考1977》观后感 8

  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哭得这般这般稀里哗啦,看来从内心深处我还是老妈说的`感性动物,见不得感人的东西,不过,在看这场电影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时代,我看过很多回顾那段时光的影片,更从父母口中多少听出了断断续续,或感人或滑稽的故事。但不知怎的,这一次却难挡我奔流的泪水,呵呵,好没有男子汉气概的话。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群60年代,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当时间一晃11年,家乡成为了回忆,自己的远大抱负变成了脚下一片一片的黑土地,现实和理想的强烈反差,被每日麻木的生活所掩盖。但当恢复高考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时,故事的主人翁们如同见到了阴霾中突现的阳光吧,通过各种手段,排除万难终于参加了高考。

  与同类作品相比,似乎难免俗套,但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其中主人翁们对于上大学几*疯狂的向往、父亲与女儿之间亲情、男主人翁与女主人翁之间的爱情以及朋友之间的友情在那个时代的表现。

  在其中,我感到了,父亲心中对女儿深深的爱,那是一种可以牺牲所有去挽留的爱,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父亲的无奈和悲凉,特别是看到父亲和女儿在门里门外的对话时,已难忍眼中的泪水。在那个淡化人性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最原始的感情,都无法满足,再谈什么理想和信仰,就都没了底气。作为一个男人,让自己需要保护的人,忍受苦难,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痛苦。

  11年的等待,是不愿再等一分钟的渴望,我感受到了那份渴望,所以热泪盈眶。

  《高考1977》观后感 9

  “高考1977”是最*热播的一部电影,乍一看电影名字,以为是一部为经历过那场重大变革的人而准备的电影,但在观看过影片后,才发现他也是和咱们这样的年轻人看。

  影片讲述了一群因上山下乡而被耽误了11年领悟的知青在1977年***复出后,经历了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变革使他们燃起了要回家乡,要有完美生活的期望。体现了那时候知青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领悟的热情。

  “高考1977”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励志电影,那些知青们为了能够高考并且透过它而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也感染了剧场里的所有人。剧中的高潮部分,呢群知青为了追上火车发疯般的追赶那段深深感染了我。他们追得不知是火车啊,更是梦想,更是未来,而咱们此刻这一代人生活条件好了,教育设施好了,但是咱们对领悟的热情却渐渐的缺少了。呢种为了理想而发奋打拼的精神不正是咱们却发的吗?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份对领悟的热情都不能少啊!

  这次期中考试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复*是不够认真,不够专注,不够有拼劲!看了电影之后,我着实受到了教育,我决定领悟呢些知青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向着理想进发!

  《高考1977》观后感 10

  飞机上看的稀里哗啦还得带着口罩抹眼泪。

  20xx年后的片子拍出了80年代的质感,记录的是70年代的故事。一条因为父亲是老师导致成分不好一直受苦受难十多年的`女儿内心救赎线非常感人,就是其中“找个人家嫁了,你需要的时候能随时陪陪你”这个逻辑看的满脸问号,心疼那个被嫁的“人家”。

  另外一条孙海英饰演的“厂长”的前后态度的变化也是非常生动,从蛮狠霸权把公章视为一切无上权力,到后面一句“如果是你的孩子,这个章你造不造?”反问教育局领导,人性和原则在亲人这一软肋上的矛盾是所有世人都不可避免的抉择。

  其中还有一个一直寻思的小同志那部分太隐晦了,没看太懂,肯能纯粹是表现那个事情没有熬过来的知青这一小部分群体吧,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忍受并熬过来的。

  总分9分,从一个小农场的故事刻画大社会形态变革的完美记录。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扩展阅读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扩展1)

——《高考1977》观后感 (菁华3篇)

《高考1977》观后感1

  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同学去看一部电影,名叫《高考1977》。

  这部电影主演有:潘志友、陈琼、张国强、老迟、陈甫德。影片描述了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足足等了十一年,当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矛盾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小根宝因为意外事故不幸死亡。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的`毅力深深地感动了。1977年12月10日,孤独地坐在考场外的老迟等来了拿着填满考卷却没有上交的潘志友……想留下的终究会留下,而想离开的,无数像老迟这样的“主任”再也不会动用他们的公章设置障碍了。最后,老迟看到了这么多人考上了大学,欣慰的笑了。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现在的我们复*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为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为了自己,为了这个社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尽量没有遗憾,少留遗憾,不是吗?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像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高考1977》观后感2

  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知识分子,落魄到那个地步,真的很可怜,这也是十年内乱带来的恶果之一。幸好*同志用心提出恢复高考,那些想读书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剧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当他们得知能够参加高考之后那种激动,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我们这代人,吃得好喝的好,但是却没有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上学也完全是被家里逼的,谈到高考更是怨声载道。但我想,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你也许会喜欢高考。虽然它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是目前它是唯一适合我们国家的选拔制度。试想一下,如果此刻还是当年那种的推荐制度,上大学要靠政治背景,我们此刻多少人还能上得了大学了?所以,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珍惜此刻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里面的资源,尽可能的去多学*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奠定好基础。

  电影里面的感情也让我思考了很多。陈琼愿意等,但是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要应对,他们应对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保守观点。现实社会中,浮躁的人太多,想在一齐就在一齐,想分就分,想要找到电影中那个年代纯真的感情,真的太难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出场。孙海英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演员,很成熟,很有魅力。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感动了很久很久。周显欣,很漂亮,对她我不太熟悉,但是很支持这种新演员,期望能够走的更远啊。

  期望以后这种组织看立志电影的活动能够更多,更好,让我们大学生活能够丰富些,让我们思想能够更加深入,不能再那么肤浅了。

《高考1977》观后感3

  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哭得这般这般稀里哗啦,看来从内心深处我还是老妈说的`感性动物,见不得感人的东西。不过,在看这场电影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时代,我看过很多回顾那段时光的影片,更从父母口中多少听出了断断续续,或感人或滑稽的故事。但不知怎的,这一次却难挡我奔流的泪水,呵呵,好没有男子汉气概的话。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群60年代,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当时间一晃11年,家乡成为了回忆,自己的远大抱负变成了脚下一片一片的黑土地,现实和理想的强烈反差,被每日麻木的生活所掩盖。但当恢复高考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时,故事的主人翁们如同见到了阴霾中突现的阳光吧,通过各种手段,排除万难终于参加了高考。

  与同类作品相比,似乎难免俗套,但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其中主人翁们对于上大学几*疯狂的向往、父亲与女儿之间亲情、男主人翁与女主人翁之间的爱情以及朋友之间的友情在那个时代的表现。

  在其中,我感到了,父亲心中对女儿深深的爱,那是一种可以牺牲所有去挽留的爱,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父亲的无奈和悲凉,特别是看到父亲和女儿在门里门外的对话时,已难忍眼中的泪水。在那个淡化人性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最原始的感情,都无法满足,再谈什么理想和信仰,就都没了底气。作为一个男人,让自己需要保护的人,忍受苦难,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痛苦。

  11年的等待,是不愿再等一分钟的渴望,我感受到了那份渴望,所以热泪盈眶。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扩展2)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5篇

  高考1977观后感 1

  晚上看了一直在电脑里头却一直没机会看的电影《高考1977》。当考试的种类越来越多的时候,当国家的力量越来越强盛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参加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考试的时候,当考试已经成为了一种选拔手段而越来越离开不了的时候,甚至是到了考试似乎开始为人诟病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似乎融入了自己的那份感情和对自己理想的憧憬。

  看到国强那么誓死捍卫考试的权利,看到那么冷的天气部分白天黑夜地奋战精神,看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们无助地追赶火车,那些末了的幸福理应属于他们。想到自己的高考,自己的考研,突然觉得很不真实。

  第二年考研,结果依旧。在等待调剂的日子里,想到之前的种种,不禁泪流满面。他们问我,为什么会执着地放弃优厚的工作而继续孤身考研,为什么在一次又一次地绝望中继续,似乎只有信念能够解答。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考研前拿不到准考证的时候,我同样经历了国强的煎熬。辗转于几个邮局之间,最终只换来推卸的责任和杳无音信的挂号准考证。不知道老天是否是捉弄我。人们说*淡的日子里多些调味品,多些挫折,才会愈加成熟。而自怨自艾似乎总是我的风格。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肯醒来,在失去的时光里寻找安慰。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在逃避。

  今天碰到几个考上的同学,他们所奋斗的生活是我羡慕而期待的。对他们来说,那是充实的美好,对我来说,那是一切未知的期待。当一切从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在我的生命力留下的只有憧憬。生活,工作,梦想,现实,这些琐碎的事情交织到一起,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无力承担。试图让自己沉下来看会书,试图在音乐里寻找安慰,试图不那么脆弱,试图在黑夜里寻找到自己敏锐的未来。

  讲讲人,这是奇妙的动物。宁愿回到***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至少人的心灵是纯净的。羡慕那个晚上睡觉不用关门的时代。现在呢,处处得安防盗网,处处都是监控摄像头,哪里去找寻那份原本的信任?哪里去放松地倾吐内心?心理垃圾越来越多,于是疾病也越来越深重。望向太空,看了《后天》《20xx》,把自己渺小了看,其实什么都不算了,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了,一切都似乎会灰飞烟灭,一切还不如自己享受享受——在物质还不是那么匮乏的时候。

  放松心灵,自我安慰,找寻自己。在考试中考察自我,在微笑里考虑人生。

  高考1977观后感 2

  高考1977观后感 3

  今天下午,我们兴高采烈的去体育馆看电影——《高考1977》。

  电影开始了,刹那间,体育馆里鸦雀无声。

  这部电影是讲,一些知识青年耽误了高考11年后,终于等上了高考。可是他们没有复*资料,他们只好去书院偷了些书和资料……

  他们恳求厂长能给他们一次机会去参加高考,可是,厂长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还找借口说要进行一次小测试,要是通过就能去,如果没通过就从此不要再提高考。有些人为了高考绝食进行**。一次,装喇叭的时候,强子在下面看着,上面的人喇叭没拿稳,突然,喇叭掉了下来,小根宝为了救强子,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是这件事使强子奋发图强要考上大学,否则他觉得对不起小根宝。他们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着。厂长最终被他们所感动了。后来,他们乘着车子在赶往高考的路上,突然,车子坏了。为了不耽误一分钟,他们赶快跳下车拼命笨向火车站。有些人,在途中跌倒无法赶到火车站,去参加高考。无情的火车站长,不肯多一分钟来等待迟到的人们。正在这时,他们的厂长出现,他们感到喜出望外,厂长把他们送进了高考的殿堂。最后,他们没有辜负厂长的期望,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要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天天向上。我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考1977观后感 4

  今天看了《高考1977》,看完一种想抒发的冲动,虽然知道写不出什么。1977年,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们这代人对1977这个年份却并不陌生,我想我们也是受益于这次伟大的恢复高考,我们的父辈都亲历过那个年代,那也是一个对当代中国意义深远的年代。

  我们总是从各种途径,或多或少地了解那个年代,那是一段悲怆而又富有激情的年代,在不*的历史背景下与时代、与历史、与命运抗搏着。

  在我们都争取表达我们80后生活的这个年代的种种境况时,看看我们的前辈,看看那个时代,想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喜与悲,或许我们的心就会多些坦然的*常心了。

  导演江海洋是这次历史变革的亲历者,1978年,他和陈凯歌、张艺谋等人一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由这样的导演执导,我想更能还世人一个真实的历史感受。

  电影后半部,我看着都激动得都泪湿眼眶,这里就展示几个我印象最深的画面吧。

  一、夕阳西下,铁锹锄把扛回家

  这个场景,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得小时候,还经常看到这种场景,一种纯朴的`气息和一个时代的写照。而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那些知识青年,却扛上了原本属于农民的锄把,在忍受与希望中日复一日。我想,这个场景,更能引起上一代人的感想。

  二、燎原之火,照亮中国

  这觉得这个场景太激动人心,导演是有生活有经历的,然而,他把这种真实的生活经历加上历史事件中带给人的情绪与深远意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也让观众的情绪,()很自然的从内心深处,随着影片燃起熊熊之火,令人激动不已,让不同年龄的人为那个时代的那个时刻而振奋!

  三、追赶火车,也是在与命运抗搏

  最让人揪心,提心吊胆的,莫非就是赶考的情景了,与古代赶考一样,都是人生中的大事,而1977的高考更赋予了时代的意义,牵动着那些知识青年的命运,也牵系着历史的命运。

  在追跑、跌撞、搀扶中,更是这些青年命运的写照。

  四、争分夺秒,万人心愿的寄托

  那些不喜欢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命运的年轻人,一直与组织管理者有着种种的矛盾或者说是思维的差异,但经历了点点滴滴生活细节后,所有的都在“人性”中消融。老迟开拖拉机赶来送考生的时候,高兴的不仅是剧中的年轻的,兴奋的还有作为观众的我们。

  《高考1977》用影像见证了历史的拐点,我觉得它是一部史诗性的影片。

  高考1977观后感 5

  1977年是**刚刚结束的一年,孩子的领悟被整整耽误了11年。大学生都是千里挑一,不,万里挑一。这还不包括无法参加考试的孩子。有些孩子,学问不少,一肚子墨水,却正因出身问题而无法考试,这些孩子的命运都掌握在一枚小小的图章上,这图章好比皇上赐的尚方宝剑,盖与不盖都关联着1条性命的发展和前途。

  为了考试,学生们付出的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有时还有血。电影开头的呢个场面令咱们大多数同学都难忘。呢个被大家称为“小根宝”的小孩。一副小小的身板,却参加了呢个啥玩意儿的“背重高考”,一人为了参加高考背起了300斤重的袋子。到之后实在坚持黑白,是永恒的颜色,是时光的倒影,是岁月的痕迹,是记忆的停顿,是视觉的恍惚,黑白屏蔽了**的一切辉煌,同时黑白也拽出了高考学生匆匆的、迷失了方向的脚步,黑白使咱们与现实相隔,然而,就在这只有黑白颜色的岁月里,却也有十分感人的事迹。

  感动之坚持(空间说说心情)

  那是一群在黑龙江农场工作的社会青年,为了赶到高考的考场,他们拼尽全力,一路赶来,但令人糟糕的是,拖拉机却半路出了故障,他们跑着冲向火车站,跌倒、爬起,再跌倒,再次爬起……他们的坚持只为了能够争取回城的名额,还有,在一个刺骨的夜晚,背三百斤重的麻袋将小根宝回城的最后一点期望压在了底线前,在倒下的那一刻,根宝失声痛苦,他单薄的身躯,羸弱的肩膀,去争取那微不足道的命运,依靠自我来改写自我的命运,他全力以赴,虽败犹荣。这一群气血方刚的青年,为了奔赴高考考场,为了追逐自我的理想而坚持着,在北方的冰天雪地种,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爬起!从他们的那一双坚定的眼神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性命中的确有意样东西,叫“坚持”!

  感动之执着

  那是一青年对知识的执着。当听到又要回复高考的消息,大家的心都动了,为了寻找复*书,于是大家商量一齐去偷书。虽然偷书失败了,但是好心的人们还给他们留下了一套资料。当听到广播里面传来高考改革,自愿报考,择优录取的消息,这一群在北大荒呆了整整八年的亲年们,纷纷看到了期望,看到了曙光,他们想要参加高考,但是老迟却给了他们一个严重的打击,最终他们以绝食的方式反抗老迟。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渴望读书,渴望知识,渴望新生活。

  感动之亲情

  人们都说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在影片中那位慈祥的父亲,被时代抛弃而踉跄地快要站不住的父亲,一个渴望用知识挽救中国的'父亲,为了让女儿拥有高考的权利,他不惜私刻公章伪造“出身证明”,这个行为在当时要被戴上“现行x革命”的帽子,但再大的罪他也无所畏惧,他的一片真情打动了女儿,感动了老迟,感动了高招办的主人,同时,也深深地出动了咱们每一个观看电影的人,他有力的诠释了父爱的伟大,是用恒不变的。

  在剧中,青年们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令我感动,在那时,想要读书是那么的困难,没有知识就无法改变自我的命运,无法发挥自我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自我的理想!因此咱们要把握住自我的命运,抓住一切领悟的机会,刻苦领悟,丰富自我的文化知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扩展3)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5篇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1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年我父亲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成为家族里、也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奶奶为此高兴了很久。三十一年后的2008年,我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家里第一个女大学生,奶奶再次为此高兴了很久。今年已是2014年,我研究生快毕业了,我的小表弟即将参加高考……三十几年间,电脑从传说变成了日用电器,父亲从意气风发的帅小伙变成了退休的老爷爷……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唯一不变的是——高考仍是全民主题。

  六月,是属于高考的。

  我多次听父亲聊起过他高考经历,那时连高考是什么都不知道,直接卷着个铺盖就去了考场。老师们都是刚从各地“收集”回来的,别说复*了,连工作状态都还没找回来。学生都是靠自己,匆匆看几本教材,就上战场了。相比之下,我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是幸还是不幸,高三一整年的试卷轰炸、题海无涯,早已让大家变得疲惫不堪。后来我妈总爱说,从没见过我那么淡定过,淡定得不像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现在想起来,其实那不是淡定,而是麻木了。

  我的高考是两天,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第二天上午考文综,下午考英语,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直到第二天下午考英语,积蓄已久的压力才挣脱了心理素质的控制,通过生理的不适来**——我整整吐了一个中午,一直到进考场之前。自那以后,每次有重大的考试,都会伴随着肠胃的不适。参加研究生考试,四场考试,每次都是吐完了再进考场。这也足以证明,高考并不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最艰难的考试。

  考完最后一科,我居然完全没有参加了高考的感觉。走出考场,恍惚觉得刚刚结束的是一次再普通不过期末考。我反复问我妈,“我真的考完高考了?”一路问了三次。我妈当时一定以为我已经傻了,只是没说出来。

  直到第二天那种考后综合征才开始逐渐清晰,一边是突然大**的无比喜悦,一边是焦急等分的寝食难安,那样的日子持续了差不多半个多月,煎熬,并快乐着。

  说起来高考是两天,其实它蔓延了一整年。从步入高三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像一群被赶上了起跑线的羊群,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一起,哪怕是用鞭子抽也得把我们一个个赶到高考,当然,能不能走到,看个人。

  高考前四个月,我的同桌对我表白了,拒绝,然后少了个朋友,多了个仇人;高考前三个月,数学一模考得一塌糊涂,跌落最低谷,跌破了班主任、老爸和我的辅导老师的眼镜,还好没有跌破自己的意志力;高考前两个月,二模考试回到了正常水*,这才摆脱了班主任长达一个月的严密监控;高考前一个月,地理成绩突飞猛进,地理老师第一次知道了有我这么个人的存在……高考前一个星期,大家都收拾东西回家待考,我和几个好友在空空的教室里,坐了一个晚上,在黑暗中,聊着之前不曾说过的秘密,互相打气……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2

  3月30日晚,我在图文400报告厅观看了新片《高考1977》,看完后,我感慨颇深。我觉得,不论是当年的知青还是现在的我们看了此片都会被深深震撼,任何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未来的生活而奋斗过的人看了都会为之感动。

  影片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为了考上大学而共同奋斗、相互激励的故事。尽管过去了30年,世事变迁,不过,作为和他们一样奋斗过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他们为了高考所做出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举: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也算是他们为了打高考这一硬仗而艰辛准备、复*的一个缩影吧。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上大学,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己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这是没有年代差异的,甚至我相信,如果我们也处在那种环境下,我们也很有可能会很自然地做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情说吧,早晨为了贪睡不肯早起,上课迟到还带着刚从食堂买来的早餐;上课不专心听讲,和自己的女朋友发着短信,甚至女友就坐在自己的旁边;觉得昨夜睡得还不过瘾趴在桌子上“补觉”,或是压根儿忘了还有上课这回事儿,在床上继续和枕头“亲热”;下课了作业相互拷贝解决,或者是直接忽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宿舍里垃圾遍地,一脚踩上去感觉犹如太空漫步,一进门异味扑鼻;煲电话粥,每月比谁的通话清单更长;晚上业余时间与电脑为伴,或“魔兽世界”,或“梦幻西游”,或聊QQ泡美眉,到了熄灯时间还要靠着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再撑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科技的进步啊;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进了考场还夹带着小纸条,或者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如果整天都是这样颓废,那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金钱,浪费老师的精力,浪费国家的资源,更是浪费自己的未来,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我也想奉劝这些人能够浪子回头,别和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哪怕是上帝也开不起这样的玩笑吧。

  这就是我看《高考1977》这部片子之后想到的。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故事情节波折、人物形象鲜明、线索主次分明、表现手法新颖,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从一些小人物身上着手,反映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部不错的弘扬主旋律的励志影片,我觉得若它能走进中学校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3

  晚上看了一直在电脑里头却一直没机会看的电影《高考1977》。当考试的种类越来越多的时候,当国家的力量越来越强盛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参加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考试的时候,当考试已经成为了一种选拔手段而越来越离开不了的时候,甚至是到了考试似乎开始为人诟病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似乎融入了自己的那份感情和对自己理想的憧憬。

  看到国强那么誓死捍卫考试的权利,看到那么冷的天气部分白天黑夜地奋战精神,看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们无助地追赶火车,那些末了的幸福理应属于他们。想到自己的高考,自己的考研,突然觉得很不真实。

  第二年考研,结果依旧。在等待调剂的日子里,想到之前的种种,不禁泪流满面。他们问我,为什么会执着地放弃优厚的工作而继续孤身考研,为什么在一次又一次地绝望中继续,似乎只有信念能够解答。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考研前拿不到准考证的时候,我同样经历了国强的煎熬。辗转于几个邮局之间,最终只换来推卸的责任和杳无音信的挂号准考证。不知道老天是否是捉弄我。人们说*淡的日子里多些调味品,多些挫折,才会愈加成熟。而自怨自艾似乎总是我的风格。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肯醒来,在失去的时光里寻找安慰。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在逃避。

  今天碰到几个考上的同学,他们所奋斗的生活是我羡慕而期待的。对他们来说,那是充实的美好,对我来说,那是一切未知的期待。当一切从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在我的生命力留下的只有憧憬。生活,工作,梦想,现实,这些琐碎的事情交织到一起,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无力承担。试图让自己沉下来看会书,试图在音乐里寻找安慰,试图不那么脆弱,试图在黑夜里寻找到自己敏锐的未来。

  讲讲人,这是奇妙的动物。宁愿回到***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至少人的心灵是纯净的。羡慕那个晚上睡觉不用关门的时代。现在呢,处处得安防盗网,处处都是监控摄像头,哪里去找寻那份原本的信任?哪里去放松地倾吐内心?心理垃圾越来越多,于是疾病也越来越深重。望向太空,看了《后天》《2012》,把自己渺小了看,其实什么都不算了,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了,一切都似乎会灰飞烟灭,一切还不如自己享受享受——在物质还不是那么匮乏的时候。

  放松心灵,自我安慰,找寻自己。在考试中考察自我,在微笑里考虑人生。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4

  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同学去看一部电影,名叫《高考1977》。

  这部电影主演有:潘志友、陈琼、张国强、老迟、陈甫德。影片描述了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足足等了十一年,当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矛盾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小根宝因为意外事故不幸死亡。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的毅力深深地感动了。1977年12月10日,孤独地坐在考场外的老迟等来了拿着填满考卷却没有上交的潘志友……想留下的终究会留下,而想离开的,无数像老迟这样的“主任”再也不会动用他们的公章设置障碍了。最后,老迟看到了这么多人考上了大学,欣慰的笑了。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现在的我们复*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为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为了自己,为了这个社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尽量没有遗憾,少留遗憾,不是吗?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像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5

  看完《高考1977》,一句话在我耳边回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当**尾声**高考的消息传来,黑龙江农场里的这群孩子在燃烧的桔梗中眼睛湿润,想着这一刻已经在无数个日夜里消磨,险些沦为泡影,终能在跌跌撞撞中到来。

  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是一群人的故事。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我们,如何能想见,在40年前,中国的大地是怎样的光景,又如何能想象,在大地上耕耘的儿女是面对如何的闭塞与艰辛。**的主旋律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这一笔无法视而不见,更无法轻易抹去。对于现在的我们,感受到的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历史,可是在当时,却是真真切切,深入骨髓的现在。

  我一向觉得我们无权去指责一个时代,因为站在现在去面向过往,永远没有历史的真实,有的只有无限接*真实的可能。既然不是绝对的真实,又何必过多的纠结于历史的事实,只需要去还原历史的情境,去分析时代对人这个主体的影响。人本主义总是第一位的。

  电影里展现了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外界对于知识的无限封闭,两种无限交织,表现为一种内心的诉求和外界的压制之间的强烈碰撞。个体就是没有能力去挣脱的困兽,内心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可是无奈却被压抑在时代的囚笼之中,或是奋力反抗,或是努力挣扎,或是放弃自我。因而困兽在时代下,或是高歌猛进,威武不屈;或是以退为进,寻求机会;或是自暴自弃,鲜血淋漓。

  或许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会抱怨时代的残酷,感受到**对于一代人的摧残,痛恨这个没有自由、没有自**,完完全全上纲上线的文化专制时代。但是对于我来说,冲击力最大的还是在这个时代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影片中小根宝可谓被时代摧残的一个典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黑暗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他在以组织为上的时代,得不到组织的重视,在组织捆绑下没有自**,感到无力,一度要用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生存的价值。在自由之光挤进黑暗的节点,他又一次想要自我了断,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拥抱自由,来与其他人*等竞争。我想没有经历**,他会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学问人,至少是一个积极地安分*和的人。但是黑暗之光的笼罩之下,无处逃遁。他内心无力支撑这种以组织为上的不*等,却又渐渐地*惯了自己被漠视、低人一等的地位,背沙袋的失败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又一次将自己鼓起的希望摔碎。在黑暗中渐渐模糊了自己的价值,因而在光明来临之时,也就失去了斗争的勇气。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因为无数年轻的孩子、有为的青年、有思想的大家都被黑暗笼罩,傅雷夫妇、老舍、少奇,无数名字都被时代的洪流淹没,被黑暗的浪潮撕扯。狄金森曾说过,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这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不是不曾见过太阳,而是被黑暗遮住了双眼,看不见光明重现的可能。这是时代的损失,更是每个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亵渎。

  或许在这里说以退为进有些不合时宜,说要学会有弹性地生活有点隔靴搔痒,但是人自己的价值不是由社会整体的光明与黑暗赋予的,而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一个懂得生存的人,才是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的人。曾经会觉得在黑暗中一枪了结自己也不愿去蹚这思维的浑水是一种高尚而自持的选择,但现在想想,其实在必要的时候懂得以退为进也是一种生存的姿态。就像电影中的主人公,能屈能伸,但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说到底,个体与大环境的关系绝不是单方向的。封闭的大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变得闭塞而没有活力,但是,也正是*惯服从的每个个体丧失了独立,导致了自我封闭,最终促成了整个社会的不自由。后者或许能够给我们更多启示。我们面对开放了的信息多元的社会,是充耳不闻,还是偏听则明?若说那个时代是对知识的显性压制,那么当今则是对于信息的隐性剥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古话倒还是持久适用的。

  影片不见得拍摄手法有多高超,这本身或许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回望,展现了某些我们难以想象的环境与文化。但仅是身历其境,便能感受到世事艰辛,还有当今社会的改头换面。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个体生存的尊严与价值,却是永恒的命题。

  愿每一个思维的个体,都可以持久地挣扎于时代的囚笼,做自己的主人。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扩展4)

——《高考1977》观后感 (菁华3篇)

《高考1977》观后感1

  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同学去看一部电影,名叫《高考1977》。

  这部电影主演有:潘志友、陈琼、张国强、老迟、陈甫德。影片描述了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足足等了十一年,当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矛盾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小根宝因为意外事故不幸死亡。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的`毅力深深地感动了。1977年12月10日,孤独地坐在考场外的老迟等来了拿着填满考卷却没有上交的潘志友……想留下的终究会留下,而想离开的,无数像老迟这样的“主任”再也不会动用他们的公章设置障碍了。最后,老迟看到了这么多人考上了大学,欣慰的笑了。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现在的我们复*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为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为了自己,为了这个社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尽量没有遗憾,少留遗憾,不是吗?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像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高考1977》观后感2

  很早就知道这部电泡茶水影了,下载了也很长时泡茶水间了。一直放在电脑里泡茶水没看。今天终于有机会泡茶水在话,这是 一部优秀的泡茶水话,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也是一部非常大胆的电影,因为涉及政治,涉及敏感时期,涉及动荡年代。但是无论怎么说,难掩她的优秀,深刻,真实,感人。

  一个动乱的时期,一个荒唐的年代,人人自危,生怕哪句话不小心就成了政治犯。即使这个年代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仅隔一年,不论中央还是 地方,恐惧的惯性仍然驱使着人们按照以前的方式生活,根深蒂固的思想仍然凌驾在人性之上。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造神运动很成功,甚至隔了几十年,到 了现在,仍有人深深的拥护者*的一切。但是,但是,仅隔一年,*敢于提出恢复高考制度,我不得不说,*是一个伟人,睿智,大胆,敢作敢当,敢 于向权威挑战,不知道*同志当年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就像当 初的上山下乡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一样。

  一个动乱的时期,一个荒唐的年代。人性的泯灭与光辉并存,思想的脆弱与激情交织。政治压力的强大--强大到 泯灭父女亲情,强大到摧毁男女爱情,这两种人世间最伟大最真诚的情感--是无法估量的。但是人心未死,最起码代表 着未来的年轻人的人心未死。也许死过,但是他们就像冬天的草籽一样,一遇到春风照样生根发芽然后沐浴着阳光雨露疯长。不错,人心未死,只是冬眠。只有少数 的顽固派仍然固守着那个已经过去的错误的成规自以为是的指导着自己的和别人的方向。当然最后,顽固派也苏醒了。不是屈服,是真正的苏醒。也就是说,只要是 正确的。人们总会去相信。但是错误的。再强大也会被历史揭开。毋庸置疑。

  当人心被压抑久了,他们在相当长的时期看不到希望,以为一辈子就这样过去 了的时候,给他们哪怕一点点的希望,就像紧闭的大门突然打开了一条细细的小缝,透出了一丝光亮。那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抓住这一丁点机会。就像救命稻草一样 死死的抓住,因为压抑的心灵需要**,生活需要改变,命运需要争取。这时候,对于历史来说,进步便产生了。而且,在没有其他的选择和诱惑娱乐干扰的时候, 不论这个机会是否适合他们,他们都会为了这个理想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因为这是改变的唯一方法。

  但是现在,当选择很多的时候,人们迷惑了,迷茫了,不知所措了。并且开始攀比了,这山望着那山高了,痛苦了。其实,何必呢?做一个傻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一定不会成功,但是肯定不会痛苦。就像许三多和阿甘一样生活,有何不好?

《高考1977》观后感3

  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哭得这般这般稀里哗啦,看来从内心深处我还是老妈说的`感性动物,见不得感人的东西。不过,在看这场电影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时代,我看过很多回顾那段时光的影片,更从父母口中多少听出了断断续续,或感人或滑稽的故事。但不知怎的,这一次却难挡我奔流的泪水,呵呵,好没有男子汉气概的话。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群60年代,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当时间一晃11年,家乡成为了回忆,自己的远大抱负变成了脚下一片一片的黑土地,现实和理想的强烈反差,被每日麻木的生活所掩盖。但当恢复高考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时,故事的主人翁们如同见到了阴霾中突现的阳光吧,通过各种手段,排除万难终于参加了高考。

  与同类作品相比,似乎难免俗套,但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其中主人翁们对于上大学几*疯狂的向往、父亲与女儿之间亲情、男主人翁与女主人翁之间的爱情以及朋友之间的友情在那个时代的表现。

  在其中,我感到了,父亲心中对女儿深深的爱,那是一种可以牺牲所有去挽留的爱,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父亲的无奈和悲凉,特别是看到父亲和女儿在门里门外的对话时,已难忍眼中的泪水。在那个淡化人性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最原始的感情,都无法满足,再谈什么理想和信仰,就都没了底气。作为一个男人,让自己需要保护的人,忍受苦难,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痛苦。

  11年的等待,是不愿再等一分钟的渴望,我感受到了那份渴望,所以热泪盈眶。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扩展5)

——蓝精灵观后感实用十篇

  蓝精灵观后感 1

  《蓝精灵》全片讲述的是蓝妹妹与帕特里克跟继父的那些事。有人会问,这样一部充满童趣和欢乐的电影怎么可能讲述的是关于这样一个看似略显暧昧的主题呢?首先要承认《蓝精灵》是一部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电影,不仅因为欢乐,更因为其核心传达的关于成长的意义。而无论是蓝妹妹还是帕特里克,他们全片都在考虑的问题就是:你从哪里来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他们选择成为怎样的人的过程中,继父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蓝精灵》的主角从笨笨变成了蓝妹妹,蓝妹妹在蓝精灵村庄里是众星捧月的明星。时值蓝妹妹的生日,蓝精灵小伙伴们想要给蓝妹妹一个惊喜,却因为隐藏的太深而被蓝妹妹误以为大家忘记了她的生日,再加上她最*总是被噩梦纠缠,而噩梦的主题就是关于她的出身。蓝妹妹本来是格格巫制作出来为骗取蓝精灵液,可是在蓝爸爸的感召下,蓝妹妹却改邪归正,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蓝精灵。只是关于出身的阴影一直萦绕在她内心无法挥散,就在此刻,蓝妹妹却被格格巫制造的另外一个酷似蓝精灵的“女汉子”韦克茜绑架到了巴黎。于是,蓝爸爸不得已又带着厌厌、靓靓、笨笨重返人类世界,与他们的人类朋友帕特里克和格雷斯·温斯洛重聚,联手展开营救蓝妹妹的行动,开始了一段奇妙的冒险旅程。

  续集升级的不仅仅是3D制作,还有更多的角色人物以及整部电影想要传达的内核。你可以将这部动画片当做是不费脑细胞不用仔细琢磨的爆米花电影,因为已经成为万人敬仰的格格巫,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举止无不透漏着一股愚蠢透顶的感觉,连阿兹猫都会嘲笑他的智商,更不要说看上去就很机灵的蓝精灵。所以,这注定是场亲者快,仇者痛的正义胜利之战,观众需要关心的只是看这过程中格格巫会被整的多惨和蓝精灵之间插科打诨的技艺是否有所提高。当然,你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比如蓝爸爸跟帕特里克的聊天,尽管短暂,却会点醒很多梦中人,当你舍身救赎别人时,或许你也在进行自我救赎,只是当你醒悟的那一刻才会发现自己从前的行为有多愚蠢。

  帕特里克的继父变成了一只鸭子,被人嘲笑,被人误解,但是这只鸭子却用瘦弱的身体为儿子遮挡伤害;蓝爸爸眼睁睁的看着蓝妹妹被格格巫一步步蛊惑到交出秘方和咒语,只是在于蓝妹妹却一只恪守的底线,她始终不忘养父蓝爸爸的教诲……于是当高大威猛看似无坚不摧的人类要想蓝精灵学*做人的道理时,你才会真正发现,没有永恒的强大,再渺小的东西也有可取之处。

  自从有了韦克茜,蓝精灵的村庄里接下来会更加热闹吧,毕竟跟温柔的蓝妹妹比起来,外向活泼的韦克茜也招来不少爱慕的眼神。若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格格巫制作出来的女性蓝精灵都被蓝爸爸变成了真正的蓝精灵,有朝一日,《蓝精灵》将会发展为一部家庭伦理动画片。那么,格格巫会不会制造更多的女性蓝精灵,去绝对格格巫是个怎样的人,而蓝爸爸会不会将制造出来的类蓝精灵体都变为蓝精灵,则取决于蓝爸爸是个怎样的蓝精灵。

  蓝精灵观后感 2

  昨天我们观看了《蓝精灵2》,我进入电影院,迫不及待的坐在位子上不一会儿,可爱的蓝精灵登场了。

  一群快乐的蓝精灵生活在梦幻森林深处。一天,蓝精灵们正在给蓝妹妹准备生日礼物,可是,可恶的格格巫来搞破坏,把蓝妹妹抓走了,格格巫在巴黎找到了一个实验室做研究,想统治全世界。要想实验成功,必须要蓝精灵的精华。格格巫为了达到目的,抓到蓝妹妹研制配方,并想让自己的'两个孩子韦克茜和海库斯也变成蓝色,获取更多精华。格格巫用尽所有的办法逼蓝妹妹交出配方,而韦克茜和海库斯不食用蓝精灵的精华就要死亡,蓝妹妹为了救韦克茜和海库斯就把配方交给了格格巫。格格巫把蓝妹妹,韦克茜和海库斯关到笼子里,吸取它们的精华。蓝爸爸,笨笨,聪聪,厌厌来救蓝妹妹,也被格格巫抓住了,他们被关在了一起;格格巫吸取了它们的精华。这时,蓝爸爸的人类朋友来帮助它们,把吸取精华的容器打破了,精华释放的巨大能量把格格巫打败了。蓝爸爸和她的孩子们安全的回到了精灵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多少困难和危险都不要害怕,要镇定,勇敢,朋友和亲人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团结,互相爱护,大家一起想办法化解危险,战胜困难。

  蓝精灵观后感 3

  自从在暑假看了《蓝精灵》后,我有了许多想法。

  可爱的蓝精灵们被邪恶的格格巫追杀,它们糊里糊涂的进入纽约——这个繁华大都市。所幸,蓝精灵们遇到了善良的帕特里克和格瑞斯一家人,他们帮助蓝精灵躲过一劫,终于消灭了格格巫和那只助纣为虐的猫。

  在这部电影中,影射出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友好相处。只要人类能够懂得与生物共存,世界会像《蓝精灵》里的那样,美好喜人。

  我发现,电影中多次出现家庭聚会的场面,不外乎想说明:家庭与合作,彼此相互关心。看完它,我的心里暖暖的,因为我感受到了关爱的力量。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品鉴这部电影,感受其不一样的魅力。

  蓝精灵观后感 4

  格格巫的心很坏每一次都要想办法抓住蓝精灵,可每次蓝精灵们都会通过他们的团结、智慧打败格格巫。《蓝精灵之寻找神秘村》讲的是格格巫用他的魔法把一团烂泥巴做成了一个蓝妹妹,他做蓝妹妹的目的是让这个邪恶的蓝妹妹到蓝精灵的村里把在那里居住的蓝精灵带过来吸收蓝精灵们的魔丽能让他的魔法更强大。但是,蓝妹妹通过村里的其他蓝精灵及蓝爸爸的爱感化了她,让她变成了一个好蓝精灵。

  听说格格巫要去抓神秘村的蓝精灵。于是,蓝妹妹决定去帮助神秘村的蓝精灵。当他们来到了神秘村给那里的蓝精灵报信时正好格格巫也来到了神秘村。格格巫把所有的精灵都抓住了只有蓝妹妹没有被抓住。蓝妹妹决定把他们都救出来经过蓝妹妹和格格巫的决斗格格巫被打败了,蓝妹妹却化成了泥巴但那些蓝精灵的爱把化成泥巴的.蓝妹妹重新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蓝精灵。

  通过这个电影让我学到了四个蓝精灵靠他们的勇气、智慧还有团结,最终打败了他们一直不想见到的格格巫。

  蓝精灵观后感 5

  蓝精灵是一群可爱天真的小精灵,但它们的幸福生活却总是被格格巫所破坏,正是蓝精灵那可爱的面容和执着的精神激发了导演创作了这部电影。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蓝精灵生活在精灵村,格格巫一直想取得它们的精华来增强他的魔力,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要抓住它们。有一天夜晚,蓝、笨笨、蓝妹妹、聪聪和格格巫误闯入一个神秘的地方——纽约。格格巫开始追捕它们。笨笨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男人的箱子里,来到了这个男人的家。在这段日子里,他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蓝爸爸带着其它几个精灵找到了笨笨,他们都想回家,于是开始寻找望星镜,但也给这个新家带来了不少麻烦。最后他们找到了望星镜和开起蓝月亮的咒语。正在这时,格格巫追上了他们,拿到了魔棒,抓走了蓝爸爸。最精彩的一刻来了,聪聪念出了咒语,它叫来了村里的伙伴开始了这场战斗。格格巫被打得落花流水,魔棒也弄飞了。笨笨一个箭步抢到了魔棒,把魔棒对准格格巫,格格巫一下子被电到了远处的垃圾堆里。精灵们胜利了,它们如愿以偿里回到了魔菇村。

  这部电影让我难以忘怀,蓝精灵们既可爱调皮,但又聪明伶俐,它们执着的精神更打动了我,为了同一个目标,团结在一起,永不言败。

  蓝精灵观后感 6

  下午,我在电影院看了《蓝精灵:寻找神秘村》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蓝妹妹。她有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活泼开朗的性格,一头金色飘逸的头发,很讨人喜欢。

  她有三个好伙伴,分别是:聪聪、笨笨和乐乐。他们是“精灵四人组”,形影不离、友好相处。

  “格格恶”是蓝精灵们的敌人。他是一个邪恶、讨厌、难看的男巫师。他一直希望抓走所有的蓝精灵,吸收他们的能量和魔力,以便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厉害、最著名的巫师。

  蓝妹妹不是真正的蓝精灵,因为她是格格恶用一团泥巴做成的。她发现了另外的蓝精灵,和他们差不多。于是,她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递格格恶的信息。

  最后,蓝妹妹用自己的智慧、力量解救了所有的蓝精灵,而她自己却化作了一团泥巴。所有蓝精灵都悲痛欲绝。他们将他们的能量聚集在一起,使蓝妹妹又回到了人间。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说:“我们要好好学*蓝妹妹。她舍身救了他人,帮助了他人,做出了她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多么好!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给予是美好的,它能使他人快乐,也能使我们快乐。”

  蓝精灵观后感 7

  星期五,我和妈妈一起看了《蓝精灵2》。这是一部动漫喜剧电影,但我觉得它还是一部关于爱和友情的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巫师格格巫原来是森林里的一个大坏蛋,可是现在他住到了巴黎,并利用他的龙头魔法杖,把自己变成了全世界公认的魔法大师!不仅如此,他还制造出两个“调皮精灵”梅克西和海库斯。他们俩很像蓝精灵,可是皮肤却是灰色的,格格巫想把他们变成真正的蓝精灵——皮肤是蓝色的,可是他发现只有蓝妹妹念的“咒语”才有用。于是,格格巫“绑架”了蓝妹妹,并把她带到了巴黎。无奈之下,蓝爸爸带着三个蓝精灵到人类世界营救蓝妹妹,最后不但带回了蓝妹妹,还带回了已经变成了蓝精灵的梅克西和海库斯。因此,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电影里有一句蓝爸爸对蓝妹妹说的话,也是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你从哪里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后想要做什么样的一个人。”我觉得这体现了真正的大爱。

  是啊,世界上有那么多“流浪”的人,看到他们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来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以后要干什么。

  在蓝爸爸营救蓝妹妹的过程中,他的人类朋友帕特里克和他爸爸格雷斯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在电影的这一部分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伟大的友情。

  这部电影非常好看,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再见,蓝精灵们,再见!

  蓝精灵观后感 8

  今天,爸爸带我去看了我向往已久的电影――《蓝精灵》。

  我特别喜欢这本电影。蓝精灵们的形象个个活泼可爱,他们那水晶般的天蓝色眼睛,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不足三个苹果高的蓝精灵中,我最喜欢蓝爸爸、蓝妹妹和笨笨。蓝爸爸懂得魔法,会预测未来,他全然尽了做父亲的责任,为了孩子们,面对凶险的格格巫,他挺身而出,险些被炸成“蓝精灵精华”;蓝妹妹是蓝精灵家族中唯一的女孩子,有着一头金发,穿着洁白的裙子,让我十分的喜爱;笨笨天生就容易惹祸,不是误伤了别人,就是从什么地方摔了下去,但他在电影的最后抢夺到了格格巫的魔杖,成了英雄。

  这本电影的制作也很精良,特别是电影中的蓝月亮漩涡,3D效果十分的逼真。这本电影是动画与现实的结合之作,动画人物和现实场景巧妙搭配,看上去亲切自然。

  电影剧情生动,故事流畅,不管是蓝精灵们通过蓝月亮来到人间,还是格格巫与挚阿兹茵猫流浪街头都让人觉得很“理所当然”,情节上没有“不可思议”的地方。尽管故事是老套路,但还是让人爱看。

  电影也很幽默,从头到尾,大家不断发出笑声。我觉得最搞笑的还是格格巫与阿滋猫,格格巫虽然是人,却不懂得人的规矩,处处惹人发笑,他竟然还在餐厅的大庭广众之下抢过服务员手中的冰罐小便;阿滋猫会疯狂地笑,样子可爱极了,就像人一样,估计也是电脑做出来的吧。

  希望这部《蓝精灵》能拍续集,让我再过把瘾。

  蓝精灵观后感 9

  今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荒野求生》,他们用干木头钻木取火,在大海边用冲到岸上来的塑料做船。

  晚上,他们找到了一个岩石洞,在里面铺上枝叶,就开始睡觉了。嘶嘶嘶,一条眼镜蛇钻了过来,把他们吵醒了,不过他们一点也不恐惧,而是慢慢地走到旁边,捡起一块很尖的岩石,对准蛇,砸了过去,蛇被击中了头部,死了。我一吓,没想到他们一点也不怕,还把蛇给杀死了。

  早晨,他们用很尖很尖的石头、木棒和藤条,做出了一支矛。他们走着走着,看到了一只野鸡,用矛戳进了他的肚子,之后,再用木棒钻木棒的.方法,生了一堆火,吃起了烤鸡肉。终于他们找到了出口,但是,下面有河,上面又没有桥,他们就用刀慢慢地砍了一棵树,当做独木桥,不幸的是,木桥很不稳,转了个圆儿,他们就掉进水里了。终于,他爬了上来,走出了荒地。

  我聚精会神的看到这,他掉进河里,仿佛我也掉进了河里,每次都很紧张。看完后,我也真想体验一下“野外生活,”钻木取火、制作小工具等。

  这部纪录片就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只要有希望,勇敢的面对困难,就会绝处逢生。

  蓝精灵观后感 10

  今天下午,我约好和朋友一起去看一部动画电影,名叫――《蓝精灵》――寻找神秘村。

  电影的主人公是蓝妹妹,她是巫师格格巫用泥做成的,到了蓝精灵村,是蓝爸爸把他从邪恶带到了善良,村子里就只有她一个女生,有一次,她和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在一座石头搭成的墙的面前落下了,她看见一个蓝精灵,可是那个蓝精灵一看见她就跑,跑过了城墙,当她的伙伴们找到她,她对伙伴们说:“我看见一个蓝精灵,她看见我就跑,她跑走之后,只留下了一个帽子。”这个帽子是蓝妹妹坚信在他们的村庄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蓝精灵村庄。

  当他们发现格格巫的阴谋时,蓝妹妹和聪聪()、健健,还有笨笨组成的四人小组,背着蓝爸爸,踏上了一段探访和守护神秘村的冒险之旅。他们经历的各种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也见识到了大开眼界的奇妙世界,比如说:萤火虫灯泡,火蜻蜓,还有在黑暗里发光的快快兔。最后终于找到了他们。可是和他们在一起不久,格格巫又来了,他拿出了自己制作的药水,是可以让人冻住的。所有人都被冻住了,除了蓝妹妹,他们被抓住了,最后多亏蓝妹妹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才战胜了格格巫,的脱险了。可是蓝妹妹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最后大家通过友谊,蓝妹妹又变成了蓝精灵。大家开心极了,拉着手唱起歌来。

  蓝妹妹和她的蓝精灵家人们,靠自己的能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她教我们如何勇敢的面对险恶和未知,使我懂了的爱才是一切的一切。


《高考1977》观后感实用十篇(扩展6)

——《沉睡魔咒》观后感实用十篇

  《沉睡魔咒》观后感 1

  迪士尼和以其为首的好莱坞,并不愿意停下压榨自己曾经创造的文化遗产的脚步,这也是其资本主义属性使然。尽管将艺术创作商品化的愿景并非总是令人失望,因为肯尼斯·布拉纳的《灰姑娘》就很好地捕捉到了迪士尼精神的魅力所在,即旨在吸引新一代观众的同时,反映时下美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又总是会让没有国界和赏味期限的艺术本身,变得有国界和赏味期限起来。

  就《沉睡魔咒》而言,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前后两位导演——罗伯特·斯托姆伯格和乔阿吉姆·罗恩尼,都对于打造视觉华丽的,洛可可风格的魔幻世界有着非常的专注和成就。后者更在《沉睡魔咒2》中成功拓宽了这一原创世界的边界,无论是远景还是运动镜头,都有着很强的视觉吸引力。

  而前作突破性的反英雄设定,也让迪士尼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只要是乘上政确的顺风车,就能够以“反映真实”的.方法来“深化主题”。***和种族对立的题材,在魔法和魔法生物横行的世界中并非不可实现,甚至还非常合适(如《巫师3》)。但剧本似乎并不愿意在“摩擦—升级—爆发”上多费工夫,将引发冲突的责任完全推到了个人的头上——一个典型的反派,仿佛只要解决了她,整个社会中,参与暴行的每个个体从来都不存在,而她的家人也都当她从来不存在一样。

  这种伪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搭,暴露出的实际是日趋左倾的好莱坞,只是在利用正确和政确的问题来打击敌人,而缺乏真正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讽刺的是,这种真正的逃避现实,反而是好莱坞最擅长的事情。

  这样一来,《沉睡魔咒2》在创作上的压力也就完全交给了演员。可靠的表演,搭配上难以言喻的尴尬情节,自作聪明的宫廷阴谋,或漫威或《权游》式的最终大战,似乎就足够让观众入场了。但能够吸引让观众入场的电影,并不代表这不是好电影。

  充满诱惑的画面,貌似有深度的社会隐喻,都无法掩盖《沉睡魔咒2》变身《奇情后妈传》的功利和空虚的本质。仅仅凭借主演们的表演,是难以和前作一样,真正引起观众的共情的。虽然迪士尼已经逐渐淡出了弱化女性的做法,但又染上了一个更俗套的,对CG大战的过度痴迷。

  和大多数主要出于商业原因而存在的续集一样,甚至同一周末就有阔别10年的《僵尸之地2》,《沉睡魔咒2》的确拓宽了故事宇宙,但仅限于实际的物理空间,而没有纵深和成长。这样一部无需过度投入的魔幻电影,在后《指环王》时代俨然成为了主流,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沉睡魔咒》观后感 2

  或许,我们都还记得那个关于睡美人的老而又老的童话故事吧。

  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心怀嫉妒和忿恨的女巫下咒,从而陷入沉睡,直到一个真心爱她的年轻王子献上亲吻,公主才终于醒来。

  起初,我并没有以为《沉睡的魔咒》讲的与这个故事有关。影片似乎只是在描述一个住在森林王国里拥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年轻仙子与人类世界一个英俊且贫穷的小伙子的爱情故事。仙子的美丽与纯洁,小伙子的热情与勇敢,还有那如诗如画的森林,一切都让人感觉如此的美好。

  可是美好中似乎也有那么一缕阴影:小伙子有着极大的野心,虽然他身陷贫因,但他暗暗誓,将来某一天,他要入主皇宫。

  某一天,小伙子吻了仙子,他说这是“真爱之吻”。因了前面的这一缕阴影,这“真爱”让人似乎感觉不那么真。

  果然那不是真的。当人类因为贪婪而与森林世界发生激战,仙子成了森林的守护者,而人类国王临死前许诺要将王位传给能打败仙子的人,小伙子竟然利用仙子的信任割下她的翅膀并因此得到了王位,成了新的人类的国王。

  遭受无情背叛的仙子因愤恨而开始变得冷酷,她给国王的女儿爱洛施下恶咒,让她在十六岁那年永远沉睡,而且这诅咒世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解除,除非得到真爱之吻爱洛才可以醒来。

  至此我才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不就是那个睡美人的故事嘛。这么老套的故事,有点不想看了。而且,想到原本如此美丽与纯洁的仙子竟然成了冷酷的女巫,而那个贪婪的负心汉却成了似乎该令人同情的受害者,心里很觉不是滋味。

  但又想,还是接着看吧,说不定会讲点新意出来。

  因缘际会,美丽的爱洛竟然和曾经的仙子如今的女巫成了忘年交。她像当年的'仙子一样纯洁而善良,并且充满阳光和朝气。她每天日陪伴在女巫身边,那如花般的笑脸和银铃样的笑声就仿佛一阵阵春风,吹拂着女巫冰冻的心。那颗心的底下,原本就是有着春天的种子的,当春风吹来,冰雪融化了,种子又发芽了。她深深爱上了爱洛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春天般的美好,就仿佛热爱她的森林王国。她懊悔自己当初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竟然施下如此魔咒。而今,她比谁都更深切地担忧着咒语成真的那天。

  而咒语终于还是成真了。爱洛终于还是在她十六到来的时候一睡不醒。即使是身为施咒者的女巫也无法阻挡。

  女巫,哦,不,现在其实应该又重新称她为仙子了。曾经的怨恨已经消散,最初的纯洁与善良已经回归。她心急如焚。她找到了与爱洛有一面之缘、并对其表现出爱慕之心的那位王子。她亲自带着他赶往王宫,去解救那个可爱的人儿。即使明知在王宫里那位国王、她曾经的情人后来的仇人已设下了重重机关要致她于死地,也毅然决然地要去。

  《沉睡魔咒》观后感 3

  作为迪士尼在20xx年的发行计划中,为数不多的非改编半原创电影之一,《沉睡魔咒2》依然极大地依赖安吉丽娜·朱莉的个人魅力。尽管好莱坞已经很久难以打造出符合她的电影项目,但20xx年的《沉睡魔咒》,却为她提供了足够有趣和舒适的舞台。

  与半年前上映的《冰雪奇缘》类似,《沉睡魔咒》在重述经典童话的同时,为原始脉络带来了恰到好处的现代化升级:以带有姬色的现代情感,将女性从待解救的刻板印象中**出来。而在6年的开发周期之后,提档半年的《沉睡魔咒2》所面对的.好莱坞要比前作时更加激进和左倾,与美国社会的普通群众也更加割裂。

  如今的好莱坞要比5年前更加充斥着满怀恶意的被害妄想,而在铺天盖地式的宣传里,也更加不在乎和解与达成和解的重要性。同样是女性自我**,《惊奇队长》充其量只是《冰雪奇缘》的拙劣模仿;而《沉睡魔咒》的反英雄母性形象,在续集中也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或剧本上的合理肯定,只是强行把前作中的“误解—冲突—翻转”再来一遍而已。前作中的情感动力,被发动CG战争的借口取而代之。

  《沉睡魔咒2》本可以成为前作电影的完美补充——毕竟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安吉丽娜·朱莉,和同样颜艺俱佳的米歇尔·菲佛之间的冲突而建立的——但弱不禁风的人设,智商下线的剧情拐点,滥大街的魔幻大战,都没有超出一般的幻想题材类型电影的范畴。

  一方面,作为一部画风卡通的电影,迪士尼在《沉睡魔咒2》里对种族清洗的残酷内容的描述毫不收敛,甚至显得麻木不仁;另一方面,挥舞在银幕之上的“政确”大棒,倒是锤得比以往更响。

  《沉睡魔咒》观后感 4

  电影改编自1959年迪士尼老牌动画《睡美人》,这个曾经在无数孩子的童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故事以纯美的公主收获王子的吻而醒来作为结局,而施加沉睡魔咒的玛琳菲森(安吉丽娜.朱莉饰)这一大反派一直以负面形象出现。这次导演引领我们一起领略了《睡美人》经典反派不为人知的往事。玛琳菲森曾是一个美丽纯洁拥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年轻仙子,生活在宁静祥和的森林王国。然而大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王国突遭人类军队侵袭,玛琳菲森在战斗中逐渐成长为这片森林的守护者,可是她遭受到了爱情的背叛,从此她的心灵开始变得冷酷,脑海只剩复仇的念头。

  为了报复,她给人类国王的女儿爱洛公主施下恶咒;然而随着爱洛的成长,玛琳菲森才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对这位小公主产生了类似于母女的感情,而且也意识到小公主能给两个世界带来和*。

  电影以玛琳菲森的视角重新诠释这部纯洁的童话故事,艾丽.范宁在片中饰演小公主爱洛。片中朱莉饰演的女魔头成为第一女主角,其魅惑的绿眼、火红的嘴唇、高耸的颧骨及头上的两只角的独特造型美艳而又令人不寒而栗。影片为了更好地塑造玛琳菲森的个性,刻意将她的颧骨比此前动画版本又提高了。影片各场景之间、角色之间的反差和人性善恶的强烈冲突无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直呼过瘾,心情也百转千回。突出的3D效果让电影中许多场景仿佛*在咫尺,年轻时的玛琳菲森挥舞着翅膀仿佛要穿透银幕扑目而来,生机勃勃跃然而出。而当她遭遇背叛后在树林中遇见天真活泼的爱洛公主,爱洛公主的天真和淳朴与玛琳菲森愤怒且黑暗的性格在3D效果的烘托下形成鲜明对比。剧情和视效完美结合,真实地展现了玛琳菲森的内心转变。

  《沉睡魔咒》为我们精心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玛琳菲森的心理变化的轨迹很好地为中国儒家“人之初,性本善”作了注解。人心都有向善的一面,影片中真爱之吻可以唤醒沉睡者的台词,让许多观影的热恋男女hold不住,当影片结束观众纷纷起身离*之际,书生注意到后排还有两对青年男女你侬我侬,沉浸在爱的甜蜜中不能自拔呢。

  熊孩子看电影,别的没学到,却学到了把真爱之吻献给自己爱的人,要是他们的真爱之吻换来的是对方的真爱,那也算没白看一场电影吧。

  《沉睡魔咒》观后感 5

  作为迪士尼在20xx年的发行计划中,为数不多的非改编半原创电影之一,《沉睡魔咒2》依然极大地依赖安吉丽娜・朱莉的个人魅力。尽管好莱坞已经很久难以打造出符合她的电影项目,但20xx年的《沉睡魔咒》,却为她提供了足够有趣和舒适的舞台。

  与半年前上映的《冰雪奇缘》类似,《沉睡魔咒》在重述经典童话的同时,为原始脉络带来了恰到好处的现代化升级:以带有姬色的现代情感,将女性从待解救的刻板印象中**出来。而在6年的开发周期之后,提档半年的《沉睡魔咒2》所面对的好莱坞要比前作时更加激进和左倾,与美国社会的普通群众也更加割裂。

  如今的好莱坞要比5年前更加充斥着满怀恶意的被害妄想,而在铺天盖地式的宣传里,也更加不在乎和解与达成和解的重要性。同样是女性自我**,《惊奇队长》充其量只是《冰雪奇缘》的拙劣模仿;而《沉睡魔咒》的反英雄母性形象,在续集中也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或剧本上的合理肯定,只是强行把前作中的“误解―冲突―翻转”再来一遍而已。前作中的情感动力,被发动CG战争的借口取而代之。

  《沉睡魔咒2》本可以成为前作电影的完美补充――毕竟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安吉丽娜・朱莉,和同样颜艺俱佳的米歇尔・菲佛之间的冲突而建立的――但弱不禁风的人设,智商下线的剧情拐点,滥大街的魔幻大战,都没有超出一般的幻想题材类型电影的范畴。

  一方面,作为一部画风卡通的.电影,迪士尼在《沉睡魔咒2》里对种族清洗的残酷内容的描述毫不收敛,甚至显得麻木不仁;另一方面,挥舞在银幕之上的“政确”大棒,倒是锤得比以往更响。

  《沉睡魔咒》观后感 6

  《沉睡魔咒》或许唤醒了不少人的童年记忆,因为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睡美人》(影评)故事。而这次《睡美人》中可怕又可恨的女巫玛琳菲森,这次却变得非常有爱。继将《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花木兰》和《爱丽斯漫游仙境》等电影成功搬上大银幕之后,迪斯尼电影公司动画片编剧琳达·沃尔夫顿这次又将《沉睡魔咒》带给观众。该片在北美上映时候票房和口碑一直飘红,昨日在广州举办媒体试片会,果然给观众名不虚传的.感觉。无论是特效、人物造型,或者对原著的改编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影片。

  以往的《睡美人》中,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受了诅咒的公主被王子吻醒了。而这次《沉睡魔咒》严格来说,没有男主角,这次公主其实是被安吉丽娜·茱莉饰演的玛琳菲森给吻醒的。这也惊呆了某些观众,那些什么国王、王子都是打酱油的,这次的真爱存在于两个女人之间。

  《沉睡魔咒》毕竟是源自于《睡美人》的故事,所以在故事在延续童话的背景下,已经做到了尽可能的颠覆和突破。但这部电影最耀目的地方,其实是安吉丽娜·茱莉霸气的演技。烈焰红唇、高耸颧骨让其气质突出,女王气势震慑全场,无论是演绎邪魅、高贵都随手拈来。不少观众都大赞茱莉是“气场最强的女王,没有之一!”

  《沉睡魔咒》观后感 7

  《沉睡魔咒》或许唤醒了不少人的童年记忆,因为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睡美人》(影评)故事。而这次《睡美人》中可怕又可恨的女巫玛琳菲森,这次却变得非常有爱。继将《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花木兰》和《爱丽斯漫游仙境》等电影成功搬上大银幕之后,迪斯尼电影公司动画片编剧琳达·沃尔夫顿这次又将《沉睡魔咒》带给观众。该片在北美上映时候票房和口碑一直飘红,昨日在广州举办媒体试片会,果然给观众名不虚传的感觉。无论是特效、人物造型,或者对原著的改编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影片。

  以往的'《睡美人》中,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受了诅咒的公主被王子吻醒了。而这次《沉睡魔咒》严格来说,没有男主角,这次公主其实是被安吉丽娜·茱莉饰演的玛琳菲森给吻醒的。这也惊呆了某些观众,那些什么国王、王子都是打酱油的,这次的真爱存在于两个女人之间。

  《沉睡魔咒》毕竟是源自于《睡美人》的故事,所以在故事在延续童话的背景下,已经做到了尽可能的颠覆和突破。但这部电影最耀目的地方,其实是安吉丽娜·茱莉霸气的演技。烈焰红唇、高耸颧骨让其气质突出,女王气势震慑全场,无论是演绎邪魅、高贵都随手拈来。不少观众都大赞茱莉是“气场最强的女王,没有之一!”

  《沉睡魔咒》观后感 8

  电影改编自1959年迪士尼老牌动画《睡美人》,今年《睡美人》恰好问世55周年。这个曾经在无数孩子的童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故事以纯美的公主收获王子的吻而醒来作为结局,而施加沉睡魔咒的玛琳菲森(安吉丽娜?朱莉饰)这一大反派一直以负面形象出现。这次导演引领我们一起领略了《睡美人》经典反派不为人知的往事。玛琳菲森曾是一个美丽纯洁拥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年轻仙子,生活在宁静祥和的森林王国。然而大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王国突遭人类军队侵袭,玛琳菲森在战斗中逐渐成长为这片森林的守护者,可是她遭受到了爱情的背叛,从此她的心灵开始变得冷酷,脑海只剩复仇的念头。为了报复,她给人类国王的女儿爱洛公主施下恶咒;然而随着爱洛的成长,玛琳菲森才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对这位小公主产生了类似于母女的感情,而且也意识到小公主能给两个世界带来和*。

  电影以玛琳菲森的视角重新诠释这部纯洁的童话故事,艾丽?范宁在片中饰演小公主爱洛。片中朱莉饰演的女魔头成为第一女主角,其魅惑的绿眼、火红的嘴唇、高耸的颧骨及头上的两只角的独特造型美艳而又令人不寒而栗。影片为了更好地塑造玛琳菲森的个性,刻意将她的颧骨比此前动画版本又提高了。影片各场景之间、角色之间的反差和人性善恶的强烈冲突无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直呼过瘾,心情也百转千回。突出的3D效果让电影中许多场景仿佛*在咫尺,年轻时的玛琳菲森挥舞着翅膀仿佛要穿透银幕扑目而来,生机勃勃跃然而出。而当她遭遇背叛后在树林中遇见天真活泼的爱洛公主,爱洛公主的天真和淳朴与玛琳菲森愤怒且黑暗的性格在3D效果的烘托下形成鲜明对比。剧情和视效完美结合,真实地展现了玛琳菲森的内心转变。

  《沉睡魔咒》为我们精心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玛琳菲森的心理变化的轨迹很好地为中国儒家“人之初,性本善”作了注解。人心都有向善的一面,影片中真爱之吻可以唤醒沉睡者的台词,让许多观影的热恋男女hold不住,当影片结束观众纷纷起身离*之际,书生注意到后排还有两对青年男女你侬我侬,沉浸在爱的甜蜜中不能自拔呢。

  熊孩子看电影,别的没学到,却学到了把真爱之吻献给自己爱的人,要是他们的真爱之吻换来的是对方的真爱,那也算没白看一场电影吧。

  《沉睡魔咒》观后感 9

  这次,《沉睡魔咒2》上了热搜,大家欲哭无泪的吐槽着突然变得“傻白甜”的公主。说她实力坑母,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同时为朱莉扮演的仙女教母疯狂打call。

  的确,这是老套的情节。野心勃勃的主战派王后给国王下了诅咒,所有人看到的她都是被营造出来的高贵善良有责任担当的模样。她指责着玛琳菲森,让所有人恐惧着这个头上有角的异类“女巫”,挑拨着她和公主爱洛的关系。战争和*,人与异类,亲情爱情,冲突与和解。

  最触动我的还是救玛琳菲森的那个傻大个儿至死都嚷嚷着的和*和共存。还有玛琳菲森最后义无反顾的站在她的爱洛身后给挡的那一剑。

  我觉得爱实在是太不对等了。这个用精美特效服装包裹着的,纯粹就是这样赤裸裸的母爱。仙女教母为她的小女儿笨拙的改变,从来不解释着,只有默默的付出。

  其实如果没看过第一部的话,大家也许不会对第二部那么失望。它们同样的恢弘壮阔,只不过第一部的脑洞大开,新奇的百合画风的结局极大的吊起观众胃口获得好评,第二部却画风一转,突兀的让爱洛长大了,生硬的加入了代沟这一元素。它的情节不再是一波三折,尽在人们意料之中。

  《沉睡魔咒》观后感 10

  《睡美人》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黑魔女、公主和王子这三个人物形象几乎烂熟于心。但《沉睡魔咒》选择了颠覆经典,故事讲述的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女主角玛琳菲森曾是一个美丽纯洁的仙子,生长于宁静祥和的森林王国。然而在遭受到了无情的背叛后,她的心灵变得冷酷。为了报复,她给人类国王的女儿爱洛公主施下沉睡魔咒;然而随着爱洛的成长,玛琳菲森逐渐意识到这位小公主也许是能带来和*的关键人物,同时她也被迫做出了将永远改变两个世界的重大决定……

  影片呈现了“降下诅咒”、“陷入沉睡”等经典场面,熟悉的元素勾起了观众童年的美好回忆。不过,剧情也融入了大量创新情节,玛琳菲森最后竟爱上她口中的“小怪物”爱洛,并出人意料地重新塑造了“真爱之吻”这个经典场面:吻醒公主竟然不是王子,而是“黑精灵”。对于这个全新改编,有人表示不突兀可以接受,有的则忍不住吐槽,认为影片故事不仅低龄,还把“童话”拍成了暗黑风格:黑魔女受到了“前男友”的背叛,最后却爱上了他的女儿。“这么暗黑,睡美人只睡了大概五分钟,然后吻醒公主的竟然不是王子!还给不给童话活路了?”“这样宣传世间无真爱真的好吗?连迪士尼都开始逼死异性恋了。”

  因为“真爱之吻”不再是王子与公主之间,王子和国王也被认为彻底打了酱油,“王子简直就是个花瓶,没什么戏份,还一无是处,只让人记得他露出十二颗牙的傻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