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普及与特色齐抓”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中心,在区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加强基础学科渗透、蓬勃开展全校性科技主题活动,使学校科技教育在普及中夯实科技群体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二、现状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1、管理网络化

  我校有清晰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由卢教导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科技辅导员顾云中老师全面负责校级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赵弈、李云玉、赵骏、肖云蜂等科技老师负责开展各特色项目活动,各位科技教师在学校科技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利用多种渠道建设科技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与培训,聘请科技专家带教与学校导师团带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教师,增强教师在科技教学、活动组织、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保障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校制定了针对课程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保证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特色项目建设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已形成了一批在新北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问题与挑战

  1、特色项目有待深化

  科技制作及机器人活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通过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特色项目的发展,但是,我们对特色项目活动挖掘得还不深,活动开展仍以竞赛为目的,缺少系列化的层层递进,特色深化有待加强。

  2、师资专业化不强

  我校拥有一批在科技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科技教师,但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没有完全抓住专攻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钻研的能力与积极性,学校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3、课程与活动分离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还比较欠缺,削弱了教育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加强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结合,通过上课、学生演讲等形式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

  三、发展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点带面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活动开展、参加竞赛、特色项目建设等途径,并以“新北区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学校”细化标准来规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打响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四、具体措施

  1、 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

  开展科技活动须坚持连续性、持续性,所以开展科技教育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注重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今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新北区首届科技节活动,使我校的传统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能在新北区兄弟学校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2、拓展新兴项目,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要确保做大做强特色项目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以“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等活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学校组织校级比赛,提高我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获奖的“质”和“量”。

  3、 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

  学校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首先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之中,在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学*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惯的培养,而且在语文、历史等其它学科中也要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科技教育,共同培养全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4、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教育持续、有序发展。

  加强培训,着力建立一支高水*的教师科技辅导队伍。我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要靠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落实科技教育项目中,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培训,促进青年科技辅导教师加快成长,激励他们提前达标,早日脱颖而出。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科技节。

  我校把今年十月份定为科技活动月,并高质量办好的科技节活动,使科技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能力大小,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点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效率也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趣味教学的模式,课上多为学生创设*得语言的环境,尽最大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在激发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同时,加强学*英语的能力。

  2、课堂上加强学*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培养学*的积极态度、自信心、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本学期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1、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学**惯,帮助他们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26个字母教学(字母教学是重中之重),会话教学和词汇教学。

  难点:

  1、字母的读音和书写,要让学生分辨易于混淆的发音和学会用正确的书写体形式来书写字母;

  2、会话教学,学生能在相应的情景下学会说相应的话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五、具体措施和方法

  1、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加大每个学生的实践量,多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贯彻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3、坚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录音等多媒体软件,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来示范。把各种各样的人物、情景和实地表演等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听说,使他们在有趣而轻松的气氛中感到学*英语并不是件苦差事,潜移默化,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的积极性很高,兴趣也随之越加浓烈。随着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增加,*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进来一块做学*英语。

  4、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坚持抓好预*、听课、复*、作业、书写、朗读、口语操练、提问及语言行为*惯的培养。

  5、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特别要注意对学*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及时改进。

  六、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2、能听懂、会说简单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听、说、认读、写单词并进行简单地运用。

  4、培养两人对话以及小组对话合作的能力。

  5、能唱歌曲。

  7、能听、说、吟唱歌谣。

  七、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重现组排降低难度。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后作业,落实巩固知识,并加以运用。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3

  一、执教教师:李老师

  二、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第二册

  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简析:

  本班上学期期末考试20人,人均得分83.1分(满分50分);及格15人,及格率为75%;40分以上4人,优秀率为20%;权重41.74分。名次位于全镇第二,成绩比较好。

  四、学生情况分析:

  1、生源分析:本班一共20人,乡内学生19人,外乡1人;走读生12人,住校生8人。走读学生较多,但距离学校较远者教多,而且家庭主要成员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在家学*处于无辅导、无监督状态,给学*带来一定影响。

  2、学生学*状态分析:这些学生喜欢学*自然科学知识,但分析﹑理解﹑领悟能力较差,教学中需要教师多耐心﹑细讲解﹑巧引导。学生面对七科考试科目,学*任务重,思想压力大。

  五、教学任务及要求:

  1、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28课,分为四个单元。课表每周安排三课时,全学期实际上课15周,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教材内容分析: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大块: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和磁铁。这些知识大多是日常见到的或适合动手操作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孩子仔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3)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保护环境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合作学*的精神。

  (5)关于实验教学的要求:在第一单元的学*中,要指导学生种植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学*第二单元时要指导学生养蚕,做好观察记录,学*第三和第四单元时要开展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推测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1、快乐教学:教师创设宽松、民住、开放的课堂,精心设计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尽量当堂完成、消化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惯,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方法。

  3、加强监督检查,每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复*,查漏补缺。

  4、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本期要转化的后进生有刘洋、毛少帅。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10课时 1-3周

  第二单元 12课时 4-6周

  第三单元 14课时 7-10周

  第四单元 14课时 11-15周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普及与特色齐抓”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中心,在区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加强基础学科渗透、蓬勃开展全校性科技主题活动,使学校科技教育在普及中夯实科技群体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二、现状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1。管理网络化

  我校有清晰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由卢教导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科技辅导员顾云中老师全面负责校级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赵弈、李云玉、赵骏、肖云蜂等科技老师负责开展各特色项目活动,各位科技教师在学校科技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利用多种渠道建设科技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与培训,聘请科技专家带教与学校导师团带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教师,增强教师在科技教学、活动组织、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保障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校制定了针对课程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保证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特色项目建设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已形成了一批在新北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问题与挑战

  1。特色项目有待深化

  科技制作及机器人活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通过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特色项目的发展,但是,我们对特色项目活动挖掘得还不深,活动开展仍以竞赛为目的,缺少系列化的层层递进,特色深化有待加强。

  2。师资专业化不强

  我校拥有一批在科技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科技教师,但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没有完全抓住专攻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钻研的能力与积极性,学校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3。课程与活动分离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还比较欠缺,削弱了教育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加强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结合,通过上课、学生演讲等形式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

  三、发展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点带面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活动开展、参加竞赛、特色项目建设等途径,并以“新北区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学校”细化标准来规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打响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四、具体措施

  1。 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

  开展科技活动须坚持连续性、持续性,所以开展科技教育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注重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今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新北区首届科技节活动,使我校的传统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能在新北区兄弟学校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2。拓展新兴项目,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要确保做大做强特色项目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以“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等活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学校组织校级比赛,提高我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获奖的“质”和“量”。

  3。 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

  学校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首先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之中,在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学*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惯的培养,而且在语文、历史等其它学科中也要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科技教育,共同培养全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4。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教育持续、有序发展。

  加强培训,着力建立一支高水*的教师科技辅导队伍。我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要靠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落实科技教育项目中,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培训,促进青年科技辅导教师加快成长,激励他们提前达标,早日脱颖而出。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科技节。

  我校把今年十月份定为科技活动月,并高质量办好的科技节活动,使科技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能力大小,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男生对科学的学*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

  2、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联系;部分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陌然,无法适应。

  3、儿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强大内驱力和学*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感受和体验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知道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珍爱动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四、教学措施: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理论的学*,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和教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6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很有特色,教材的编写者将知识、探究能力、情感与态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注意到激发并呵护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有周期性的和无周期性的。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和《植物的一生》相结合,使得研究土壤和种植活动互相结合。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植物的一生做较深一层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也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一些科学方法。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本单元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主动学*意识进行有意识学*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分目标中“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的表述;以及内容标准中“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到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的表述建构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即调查与实验的方法和基础。从学生的角度看科学探究,观察又是学生最能够方便使用与体会自身的感官与科学探究之间的密切关联的活动形式。

  二、教学建议

  1、教材插图很多,但文字太少,用提示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机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探究,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为此,教材采用了提示方式的“扶”和留白方式的“放”来实现这一思想。这就突出了学生的“动手做” ,即重过程而轻结果,尽量不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有关的结论性知识,尽可能使结论由学生自己研究后得出,充分体现“探究既是科学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的方式”。

  2、要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一课的容量较多,很多课题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建议减少每课的容量,一课时只能研究一个到两个问题,太多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研究的实验材料可根据实情做适当的选择与调整。

  3、课内外结合,把课后研究落实到实处

  课堂一开始往往是提出好多问题,然后师生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至于其它的,往往都是“课后研究研究”,至于真正地研究了多少,恐怕只有学生自己心里清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课后研究看得和课上一样重要,因为那是学生更加自主的表现,更是他们能力发展,良好科学品质形成的大好时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课后研究的兴趣,关注他们课后研究的状况,提供及时的帮助,定期开展一些交流研讨会,为他们搭建表现的舞台,并同学生的评价挂钩,真正地把课后研究落到实处。

  4、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中,不仅让学生去学*、掌握知识、技能等,还让学生感受科学作为生活过程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亲*自然、探索自然,最终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5、有些单元在时间安排上要调整:由于气候的原因,把《观察与测量》安排在第一单元进行教学,《固体和液体》安排在第二单元,这时教学进度到了四月份,天气转暖,可以把《土壤与生命》安排在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安排在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安排在第五单元。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2.25~2.27 预备课 2月25日开学

  2 2.28~3.6 观察 测量(1)

  3 3.7~3.13 测量(1) 认识固体(1)

  4 3.14~3.20 认识固体(1) 把固体放到水里

  5 3.21~3.27 认识液体(2)

  6 3.28~4.3 把液体倒进水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7 4.4~4.10 单元总结 我们周围的土壤 清明节放假

  8 4.11~4.17 了解土壤 肥沃的土壤

  9 4.18~4.24 土壤的保护 单元总结

  10 4.25~5.1 果实和种子(2) 期中考试

  11 5.2~5.8 根和茎(1) 劳动节放假

  12 5.9~5.15 根和茎(1) 叶和花(1)

  13 5.16~5.22 叶和花(1) 植物和我们(1)

  14 5.23~5.29 单元总结 今天天气怎么样

  15 5.30~6.5 气温有多高(2)

  16 6.6~6.12 雨下得有多大(2)

  17 6.13~6.19 今天刮什么风 气候与季节 端午节放假

  18 6.20~6.26 单元总结 期终复* 期终考试

  19 6.27~7.3 7月1日放假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7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8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与以往的常识学*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考试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10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1)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菁华3篇)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

  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情况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的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旅程。

  “植物”这个单元中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这个单元中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 这个单元中包括“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谁更硬一些”“比较柔韧性”“它们吸水吗”“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和陶瓷”“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这个单元中包括“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因此普遍的特点是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1、整体学*状况: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教师观察,两班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五、教学目标要求

  1 、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 、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 、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8 、初步了解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空气的存在,通过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9、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的学生在自己最*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

  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

  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5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惯,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6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课时安排:

  概论: 一课时 课文: 三十课时

  复*: 三课时 其他: 机动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科学的价值。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2)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菁华3篇)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情况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的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旅程。

  “植物”这个单元中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这个单元中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 这个单元中包括“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谁更硬一些”“比较柔韧性”“它们吸水吗”“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和陶瓷”“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这个单元中包括“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因此普遍的特点是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1、整体学*状况: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教师观察,两班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五、教学目标要求

  1 、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 、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 、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8 、初步了解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空气的存在,通过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9、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的学生在自己最*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

  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

  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5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惯,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6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课时安排:

  概论: 一课时 课文: 三十课时

  复*: 三课时 其他: 机动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2

  一、学生分析

  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的强烈愿望。学生行为*惯和学**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提高打好基础。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

  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科学的价值。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3)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优选【10】份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1

  一、复*目标

  因为复*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所教年级学情分析

  所教年级是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通过复*,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复*方法和策略

  1、认真复*《书后课堂练*》。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知识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会提出问题、收集证据、结论与拓展。

  过程与技能

  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1、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科学知识

  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空气、食物,能生长、繁殖,会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3、常见植物的名称

  4、常见植物生长的环境

  5、常见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高矮、同类器官的不同特点、叶序、花的颜色和形状等)

  6、植物的共同特征

  7、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活*性

  8、动物的共同特征

  9、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

  10、比较动物和人的异同

  11、比较动物、植物和人的异同

  12、归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技能

  1、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生命体

  2、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

  3、按照不同标准给植物分类

  4、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形态特征

  5、按照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通过寻找校园内的生命体,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2、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科学知识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的基本性质(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水的其他性质(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浮力、溶解现象等)

  4、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5、地球上咸水和淡水的分布状况

  6、水污染的危害

  过程与技能

  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生命体中含有水(挤、压、捏等)

  2、通过实验(小草生长)验证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3、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水(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4、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物理性质(流动性、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压力、浮力、溶解等)

  5、运用多种方法净化水(如过滤等)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感受生命与水的密切关系

  2、水的污染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列举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具有节水意识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科学知识

  1、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纸的性质(结实程度、纤维、吸水性、透明度等)及用途

  3、纸的原材料是木材

  4、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毛、人造纤维等)

  5、金属的性质(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及用途

  6、塑料的优缺点

  过程与技能

  1、对常见材料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了解纸、纺织材料、金属的性质

  3、根据不同标记区分纺织材料的种类

  4、通过观察比较尼龙和棉布的不同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节约用纸

  2利用金属的特性为生活服务

  3、塑料垃圾对环境有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

  过程与技能

  1、提出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五、复*方式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4)结合课后*题和练*题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时的学*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3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提高教学效益。

  4.加强注重教学整体水*的提高。在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去练*,让他们在学*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的信心。

  5.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同时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

  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

  19-20、期末考核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共有6个*行班,每班学生均为3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

  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

  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改教研课题

  科学课中学生倾听现象的分析与策略研究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

  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

  19-20、期末考核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7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提高教学效益。

  4.加强注重教学整体水*的提高。在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去练*,让他们在学*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的信心。

  5.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同时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8

  一、复*目标

  因为复*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所教年级学情分析

  所教年级是三年级,共有三个班级。通过复*,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复*方法和策略

  1、认真复*《书后课堂练*》。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知识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会提出问题、收集证据、结论与拓展。

  过程与技能

  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1、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科学知识

  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空气、食物,能生长、繁殖,会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3、常见植物的名称

  4、常见植物生长的环境

  5、常见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高矮、同类器官的不同特点、叶序、花的颜色和形状等)

  6、植物的共同特征

  7、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活*性

  8、动物的共同特征

  9、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

  10、比较动物和人的异同

  11、比较动物、植物和人的异同

  12、归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技能

  1、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生命体

  2、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

  3、按照不同标准给植物分类

  4、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形态特征

  5、按照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通过寻找校园内的生命体,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2、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科学知识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的基本性质(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水的其他性质(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浮力、溶解现象等)

  4、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5、地球上咸水和淡水的分布状况

  6、水污染的危害

  过程与技能

  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生命体中含有水(挤、压、捏等)

  2、通过实验(小草生长)验证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3、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水(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4、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物理性质(流动性、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压力、浮力、溶解等)

  5、运用多种方法净化水(如过滤等)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感受生命与水的密切关系

  2、水的污染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列举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具有节水意识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科学知识

  1、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纸的性质(结实程度、纤维、吸水性、透明度等)及用途

  3、纸的原材料是木材

  4、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毛、人造纤维等)

  5、金属的性质(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及用途

  6、塑料的优缺点

  过程与技能

  1、对常见材料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了解纸、纺织材料、金属的性质

  3、根据不同标记区分纺织材料的种类

  4、通过观察比较尼龙和棉布的不同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1、节约用纸

  2利用金属的特性为生活服务

  3、塑料垃圾对环境有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

  过程与技能

  1、提出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五、复*方式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4)结合课后*题和练*题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与以往的常识学*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考试

  小学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10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4)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3篇)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

  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

  19-20、期末考核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执教教师:李老师

  二、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第二册

  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简析:

  本班上学期期末考试20人,人均得分83.1分(满分50分);及格15人,及格率为75%;40分以上4人,优秀率为20%;权重41.74分。名次位于全镇第二,成绩比较好。

  四、学生情况分析:

  1、生源分析:本班一共20人,乡内学生19人,外乡1人;走读生12人,住校生8人。走读学生较多,但距离学校较远者教多,而且家庭主要成员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在家学*处于无辅导、无监督状态,给学*带来一定影响。

  2、学生学*状态分析:这些学生喜欢学*自然科学知识,但分析﹑理解﹑领悟能力较差,教学中需要教师多耐心﹑细讲解﹑巧引导。学生面对七科考试科目,学*任务重,思想压力大。

  五、教学任务及要求:

  1、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28课,分为四个单元。课表每周安排三课时,全学期实际上课15周,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教材内容分析: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大块: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和磁铁。这些知识大多是日常见到的或适合动手操作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孩子仔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3)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保护环境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合作学*的精神。

  (5)关于实验教学的要求:在第一单元的学*中,要指导学生种植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学*第二单元时要指导学生养蚕,做好观察记录,学*第三和第四单元时要开展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推测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1、快乐教学:教师创设宽松、民住、开放的课堂,精心设计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尽量当堂完成、消化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惯,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方法。

  3、加强监督检查,每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复*,查漏补缺。

  4、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本期要转化的后进生有刘洋、毛少帅。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10课时 1-3周

  第二单元 12课时 4-6周

  第三单元 14课时 7-10周

  第四单元 14课时 11-15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情况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的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旅程。

  “植物”这个单元中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这个单元中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 这个单元中包括“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谁更硬一些”“比较柔韧性”“它们吸水吗”“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和陶瓷”“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这个单元中包括“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因此普遍的特点是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1、整体学*状况: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教师观察,两班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五、教学目标要求

  1 、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 、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 、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8 、初步了解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空气的存在,通过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9、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的学生在自己最*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

  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

  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5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惯,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6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课时安排:

  概论: 一课时 课文: 三十课时

  复*: 三课时 其他: 机动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5)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3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时的学*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普及与特色齐抓”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中心,在区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之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中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水*,加强基础学科渗透、蓬勃开展全校性科技主题活动,使学校科技教育在普及中夯实科技群体基础,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师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二、现状分析

  (一)基础与优势

  1。管理网络化

  我校有清晰的科技教育管理网络,由卢教导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和处理日常事务;科技辅导员顾云中老师全面负责校级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赵弈、李云玉、赵骏、肖云蜂等科技老师负责开展各特色项目活动,各位科技教师在学校科技教育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利用多种渠道建设科技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与培训,聘请科技专家带教与学校导师团带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教师,增强教师在科技教学、活动组织、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评价与激励机制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保障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校制定了针对课程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保证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特色项目建设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已形成了一批在新北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问题与挑战

  1。特色项目有待深化

  科技制作及机器人活动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通过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特色项目的发展,但是,我们对特色项目活动挖掘得还不深,活动开展仍以竞赛为目的,缺少系列化的层层递进,特色深化有待加强。

  2。师资专业化不强

  我校拥有一批在科技教育领域实践多年的科技教师,但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没有完全抓住专攻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钻研的能力与积极性,学校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

  3。课程与活动分离

  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的结合还比较欠缺,削弱了教育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加强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结合,通过上课、学生演讲等形式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

  三、发展目标

  本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点带面促进我校整体办学水*,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活动开展、参加竞赛、特色项目建设等途径,并以“新北区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学校”细化标准来规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打响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四、具体措施

  1。 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

  开展科技活动须坚持连续性、持续性,所以开展科技教育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注重巩固传统特色项目,使强项更强。今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新北区首届科技节活动,使我校的传统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科技制作”、“机器人活动”能在新北区兄弟学校中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2。拓展新兴项目,学校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要确保做大做强特色项目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以“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等活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学校组织校级比赛,提高我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获奖的“质”和“量”。

  3。 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

  学校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科技教育功能,抓好学科渗透。首先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之中,在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学*和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行为*惯的培养,而且在语文、历史等其它学科中也要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科技教育,共同培养全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4。 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教育持续、有序发展。

  加强培训,着力建立一支高水*的教师科技辅导队伍。我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要靠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自主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在落实科技教育项目中,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培训,促进青年科技辅导教师加快成长,激励他们提前达标,早日脱颖而出。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学校科技节。

  我校把今年十月份定为科技活动月,并高质量办好的科技节活动,使科技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在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能力大小,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6)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3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提高教学效益。

  4.加强注重教学整体水*的提高。在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去练*,让他们在学*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的信心。

  5.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同时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

  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

  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

  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

  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

  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学生数为83人,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由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正在修建中,实验活动等只能在教室进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7)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

  (一)学*态度

  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学**惯

  男生普遍书写差,全班有7、8人有不爱完成家庭作业,上课答问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无预*、复*的*惯,阅读*惯差。

  (三)掌握“双基”情况

  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差,但没有仔细观察的*惯,男生的成绩稍逊于女生,自觉学*的意识差。上课时全班学生的学*能力不够理想。特别是阅读能力差。

  (四)智力和能力发展情况

  30名同学中智力正常,有5名同学有反应力较慢。学生的识记能力差,分析能力差,观察能力较差。朗读能力好,表现欲不强,独立查阅能力还需培养。转述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中差生。*作能力渐渐形成,大多数孩子能把作文写清楚,但也有少数几个孩子写得过于简单,语言*淡。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共同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

  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内在联系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二)知识点及重、难点

  知识点本册教材有8个单元,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重点32篇课文的学*,阅读训练,识字能力。

  难点写作训练,阅读训练。

  (三)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册是小学阶段中段的第二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二学段的第二册教材。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

  作用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高段教材的衔接,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加强导学功能,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总体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

  7、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能力培养目标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3练*复述课文的能力。4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5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6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7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8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7、补差设想:

  a、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b、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

  c、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8、学生学*兴趣、素质的培养:

  a、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b、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

  c、注重学**惯的培养。

  9、增优设想: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3.2----3.11 1----------18

  3.15-----3.26 19----------33

  3.29----4.9 34----------49

  4.12----4.23 50----------67

  4.26----5.7 68----------78

  5.10----5.21 79----------96

  5.24----*** 97----------123

  6.7----6.18 124----------157

  6.27----7.4 总复*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目标:

  1、在于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做学*的主人。

  五、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一、二课

  第二周第三、四课、语文园地一

  第三周第五、六、七课

  第四周第八课、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第九、十课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第十一课

  第八周第十二、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第十三至十五课

  第十周第十六、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十七至第十九课

  第十三周第二十、语文园地五

  第十四周第二十一至二十三课

  第十五周第二十四、语文园地六

  第十六周第二十五至第二十七课

  第十七周第二十八、语文园地七

  第十八周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一课

  第十九周第三十二、语文园地八

  第二十周至第二十一周复*考试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结合三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五班共有学生名,其中男生名,女生名。从整体看,*半数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他们不需要教师的监督,学*的自主性强,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能自觉主动的学*,上课时,他们思维敏捷,积极踊跃,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容。但班级中有少一半的同学普遍存在懒惰思想,只想捡现成,不愿深挖、细究。少数学生学*态度有待端正,不能按时按质的完成作业。在本学期我会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关注、多指导,注重学*方法的指导,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各种行为*惯。切实从思想、行为、学*、劳动、纪律、休息等各方面进行要求,坚持“爱心”“责任心”教育,加速班级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相信本学期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集体会进一步,再进一步。

  三、教材分析

  20xx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7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中人文主题分别是“可爱的生灵”、“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察与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传统文化。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能借助关键词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科温士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4.能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能详细复述叙事性作品。

  5.读寓言故事,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6.学*略读,能粗知大意。

  7、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8、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三)*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大胆想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故事。

  3、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能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五)综合性学*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能以适当地方式展开综合性学*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3、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4、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6、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7、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8、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4

  一、教材简析:

  本册共有课文36篇,其中精读课文29篇,略读课文7篇。分七个单元,每组教材包括课文和语文园地两大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

  本册教材继续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设计了七个主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美丽的童话;美丽的祖国风光;神奇的科技世界;可贵的亲情、友情;人与环境;伟人故事。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积累与运用”由五至六个栏目组成: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开心一刻)、综合性学*(口语交际)、*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全册共36篇主体课文,有诗歌,有故事,有书信,也有说明文,加上“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和古诗,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可使学生在学*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语文的热情。

  六册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的充满童趣,有的表现出睿智;有的凸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有的赞美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切合中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19名,其中男生9名,女生10名。学生都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学*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300个左右的生字,会写247个生字。

  (3)继续练*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5)继续学*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

  (1)综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学会300个左右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247个字。

  2、指导学生学*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预*,在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的*惯。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练*写日记写片段。

  五、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学会读书、思考、质疑,如何查询资料、探究讨论、表达交流,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良好*惯的养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从关注过程的角度出发,就会容许学生在学*中出现错误,会给孩子宽松和谐的足以成长进步的空间,会给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

  2、创设情境,进行口语教学,双向互动,体现交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以情激情。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

  4、良好的学**惯的养成教师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谨防时紧时松,出现“回潮”。

  5、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的上好作文指导课,丰富学生的积累,调动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5

  教学总目标:

  1、在语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惯(5)"与"课文"、"练*"、"*作"组成。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课文短小精悍,内容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练*的样式不多,数量适中。本册教材仍然注重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充满情趣,既有表现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又有反映当代社会风貌的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的课文,又有抒发儿童欢乐、愉悦的情感的课文,除了记叙文以外,还有诗歌、寓言、童话、神话故事。每课之后有练*,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练*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此外,本册教材安排有*百幅精美的插图,以加强和课文的联系,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效果。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和运用词和句,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惯。所以,本册教材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措施:

  1、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品质和行为*惯。

  2、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活动中、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通过书法竞赛等形式,培养良好的写字*惯和写字兴趣。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4名,其中男生24名,女生2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上学期期末考试20分以下的有3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

  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字词的轻重缓急,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他们喜欢学*语文,也喜欢阅读各种课外读物。乐于背诵古诗词、谚语、名人名言、对联,并收集课内外书籍中的优美词语、句段。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把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爱与恨。但也有少数学生说话意思含糊不清,不大方,对写话有为难情绪,本学期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特别喜欢老师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他们对各类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如喜欢看电视新闻、体育、文艺等节目,并能进行交流。

  他们天真、活泼,富有童真童趣。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较好,懂得今天的学*与将来自己的成长有着直接关系。多数学生能自觉地做到课前预*、查阅资料,课后复*,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轻松愉快地学*语文,运用语文。

  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好语文书上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他们对美的事物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6、学*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

  1、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更新教学观念。

  认真学*“课改”有关理论,扮演好新课标中的新角色,把握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法,尽快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和教学教研能力,以求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方法,总结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2、认真钻研,科学使用教材。

  按照课程的理念,努力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发展年龄和现有水*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可以运作的课程,缩小形式课于实质性课程间的差距。依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练*都坚持做到先独立备课,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利用校内外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解决自己的疑问,优化设计方案,使之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善于与学生互动、交往和交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引导学生积极地创新和实践,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4、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求感悟。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总之,坚持多读少讲。对于教材中精彩的语段,重难点集中的语段,让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的处理,领悟其中的情感,悟出其中的内涵,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

  5、注重祖国语言的积累运用。

  对描写精彩的语段,采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对重点、难点集中的语段,采用迂回、穿插等突破方法,把理解的高度降下来,省下时间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6、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现在,教材把课文学*和语文实践都纳入了语文教学之中。的确,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让语文学*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等。尤其是表演课本剧,不仅会感悟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中情节,而且会带动大家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理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重视学生终身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生学生学*的方法。

  7、合理使用电教设备、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教学网络等信息渠道,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工具。让我们的语文增强时代气息,汲取大千世界的滋养,汲取古今中外多元化的精华。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把知识由难变易,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尽量使用好学校已有的CAI课件。

  8、尊重学生,关爱差生。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的需要,切忌一刀切,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要给后进生多些关心和帮助,全身心地爱护他们,用饱满深情的慧眼让他们抬起头,只要他们在尽力学*,即使他们的学*成绩拖了全班的后退,也不能歧视他们,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过得快快乐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抓好家庭教育工作,自觉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注意与各科教学的密切配合,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祖国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在语文教材里,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如:理想远大、境界崇高的人格美,语言如乐、结构如画的行文美;多姿多彩的自然美等。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美的因素,对学生施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做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五、教学进度: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一(2.26-3.4) 预备周十(4.30-5.6) 五一长假二(3.5-3.11) 1、燕子

  2、古诗两首

  3、荷花 2

  2

  2十一(5.7-5.13) 19、七课钻石

  20、* 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 2

  1

  4三(3.12-3.18) 4、* 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1

  5十二(5.14-5.20) 语文园地五

  21、太阳

  22月球之迷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1

  2

  2

  2四(3.19-3.25) 5、翠鸟

  6、燕子专列

  7、小村庄的故事

  8、*路旁的橡树 2

  2

  2

  1十三(5.21-5.27) 24、* 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1

  5五(3.26-4.1) 语文园地二

  9、寓言两则 5

  2十四(5.28-6.3) 25、太阳是大家的

  26、一面***

  27、卖木雕的少年 2

  2

  2六(4.2-4.8)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2

  2

  2十五(***-6.10)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园地七 1

  5七(4.9-4.15) 语文园地三

  13、和时间赛跑 5

  2十六(6.11-6.17) 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

  31、女娲补天 2

  2

  2八(4.16-4.22) 14、检阅

  15、争吵

  16、* 绝招

  语文园地四 2

  2

  1

  2十七(6.18-6.24) 32、* 夸父追日

  语文园地八 1

  5九(4.23-4.29) 语文园地四

  17、沉默

  18我的朋友 3

  2

  2十八(6.25-7.1) 复*考试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7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17人。在这一班里,对于学*基础扎实的学生,知识面开阔,学*兴趣浓,家长对学生的学*比较重视,学生上进心强,可以更深一步学*;但大部分学生骄生惯养,学生的学*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目标,这学期,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中补充、强化。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课文”、“*作”和“练*”组成,全册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篇,共26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作一篇,共8篇;安排8个“练*”。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2、准确认读283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84个。继续练*用钢笔、毛笔写字,能按字的结构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4、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1)、关于课文

  三年级下册一共26篇课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关于*作

  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研读《课标》的*作部分,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作兴趣的培养,*作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

  (3)、关于练*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跟前两个学段相比,综合练*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写字训练书中安排了毛笔字的书写练*,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从练*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整洁。

  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课文,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5、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教学。

  6、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7、指导学生课余多读课外书籍,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

  8、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

  9、做好补差工作,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给差生补课,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五、教学进度安排

  1、*惯篇和第一单元(课文1—练*1)1—3周完成

  2、第二单元(课文4—练*2)5—7周完成

  3、第三单元(课文8—练*3)7—9周完成

  4、第四单元(课文12—练*4)9—11周完成

  5、第五单元(课文16—练*5)12—14周完成

  6、第六单元(课文19—练*6)14—16周完成

  7、第七单元(课文20—练*7)16—18周完成

  8、第八单元(课文24---练*8)19-----20周完成

  9、期末复*和期末考试 18—20周完成

  六、课题探究

  本学期我在课文阅读的研究基础上,注重了专题探究课的教学。在课前延伸和课后拓展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课前延伸时都注重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要完成课前延伸作业,必须通过合作的形式,或写、或画、或唱,各出所长

  课前延伸和课后拓展的设计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狠抓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改进,有效教学,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8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17人。在这一班里,对于学*基础扎实的学生,知识面开阔,学*兴趣浓,家长对学生的学*比较重视,学生上进心强,可以更深一步学*;但大部分学生骄生惯养,学生的学*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目标,这学期,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中补充、强化。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课文”、“*作”和“练*”组成,全册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篇,共26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作一篇,共8篇;安排8个“练*”。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2、准确认读283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84个。继续练*用钢笔、毛笔写字,能按字的结构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4、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1)、关于课文

  三年级下册一共26篇课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关于*作

  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研读《课标》的.*作部分,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作兴趣的培养,*作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

  (3)、关于练*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跟前两个学段相比,综合练*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写字训练书中安排了毛笔字的书写练*,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从练*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把字写端正、匀称、整洁。

  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本册的课文,要十分重视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5、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教学。

  6、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7、指导学生课余多读课外书籍,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

  8、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

  9、做好补差工作,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给差生补课,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五、教学进度安排

  1、*惯篇和第一单元(课文1—练*1)1—3周完成

  2、第二单元(课文4—练*2)5—7周完成

  3、第三单元(课文8—练*3)7—9周完成

  4、第四单元(课文12—练*4)9—11周完成

  5、第五单元(课文16—练*5)12—14周完成

  6、第六单元(课文19—练*6)14—16周完成

  7、第七单元(课文20—练*7)16—18周完成

  8、第八单元(课文24---练*8)19-----20周完成

  9、期末复*和期末考试 18—20周完成

  六、课题探究

  本学期我在课文阅读的研究基础上,注重了专题探究课的教学。在课前延伸和课后拓展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课前延伸时都注重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要完成课前延伸作业,必须通过合作的形式,或写、或画、或唱,各出所长

  课前延伸和课后拓展的设计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狠抓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改进,有效教学,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9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惯、学*态度、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了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各项学*任务的基础上,跟上学期一样,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且加大力度。初步设想如下:

  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课本作为桥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课外读物,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每节语文课前,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读到的好书,并简介书中内容。

  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少做机械性的重复作业,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课外书20分钟,并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或感想)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

  定期抽查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感悟交流会,对于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

  加强写作训练,使听说读写得到更加完美的统一。定期进行写作指导,结合阅读内容布置写作题目,使学生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写作训练。结合开展的课题实验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材整体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三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

  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

  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以及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

  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

  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分别出现两次。

  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内容,激发学生学*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内容,明

  确了学*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

  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了方便课文的学*,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的空间。综合性学*与阅读、口语交际、*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

  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方式的形成。对于综合性学*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妈的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如《想别人没想到的》。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

  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单元内课文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要认真仔细地研读,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常用的有效途径。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荷花》一课,在结尾段的旁边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寓言两则》一课,在第一则寓言的标题旁提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如,《珍珠泉》文后,学*伙伴说“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浮现课文的情景,把语言文字符号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

  色,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较好的方法。

  (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翠鸟》的第三自然段旁有一个泡泡:“翠鸟的动作真快啊!”用意是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动作描写。在《可贵的沉默》一文中学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句。

  4、奔绦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专门安排的“小练笔”共有三处,分别是:《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同时,在部分课文的练*中还安排了“小练笔”的内容,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如,“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这些内容的安排,都

  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力图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可写。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和“*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的有机部分。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语文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年段性要求。

  2、*作。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作;假如我会变。*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

  3、我的发现。

  根据中年级特点,拓展了“我的发现”的内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在语文园地中,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反义词的特点;比喻句的不同形式;反问句的作用;区别同音形*字;区别音形相同的异义词;分辨形同异音异义词;发现成语中叠词的运用;区分形*字。发现的内容是从本册或以前所接触过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出来。

  4、日积月累,共编有三部分内容。

  (1)“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内容。园地一安排的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成语,园地二是描写动物的古诗佳句,园地三是涉及思想方法的谚语,园地四是关于勤奋、专心等内容的成语;园地五是古诗《游子吟》,园地六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园地七是描写关爱、友谊等内容的古诗名句,园

  地八是歇后语。

  (2)“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语文园地二、五、六、七中安排了四次集中识字的内容,园地二是反义词,园地五是关于植物的儿歌,园地六是关于调料的俗语,园地七是形*字组词。这四组识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引导学生集中识一些字。到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归类识字、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

  (3)“我会填”和“读读记记”。为了加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教材在语文园地一、三、四、八分别安排了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园地一是量词填空;园地三是比喻句练*;园地四是定状补词语填空;园地八是不同形式的成语。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检测,也是对词句现象的一些规律性总结。

  5、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的同时,不忽视课文插图的

  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总体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

  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绷粜闹芪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10

  在新的学期里,孩子们已经升到三年级下学期了,这就需要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基础上,加大一点难度,将学生的能力进行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在新的学期里,我制定了新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材的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三班共有学生60人,经过以往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惯、学*品质等方面。但三年级学生学*成绩两极分化,一部分同学在书写、学*成绩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学生的学**惯、学*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阅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以及简单的写话能力培养。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1、培养良好的书写*惯和学*兴趣,培养认真的学*态度。

  2、复*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3、对写作有兴趣。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认识450个汉字,会写350个生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会使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6、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7、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9、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惯。

  10、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六、教学措施:

  1、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更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2、加强业务、理论学*,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3、加强学生学**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的*惯。同时注意学*态度的培养。

  4、加强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

  5、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进步,将他们的基础打好了,就是夯实基础,在坚实基础上加深学*,这是很好的情况,可以使各方面的成绩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积极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实现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再将自己的所有一切教授给学生,教师就是要无私的奉献才会换回学生成绩的提高,我有能力来达到这一切!


三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汇总10篇(扩展8)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十篇)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各有学生40多人。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以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2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太阳与时间:(10—13)课,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开始,通过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观测中,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太阳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意识到每天的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意识到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期待学生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而且,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4、水的科学:(14---18)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9--22)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6、研究与实践:(24、25)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三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实验课题:课下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的研究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准备 第11周 复* 第21周科学探索故事

  第2周 第1课 第12周期中检测 第22周 机动

  第3周 第2、3课 第13周 第13、14课 第23周 复*

  第4周 第4、5课 第14周 第15、16课 第24周 期末检测

  第5周 第6课 第15周 第17、18课

  第6周 国庆放假 第16周 第19课

  第7周 第7、8课 第17周 第20、21课

  第8周 第9、10课 第18周 第22课

  第9周 第11、12课 第19周 拆装玩具

  第10周 机动 第20周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旳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旳机会。在对材料展开旳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旳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旳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旳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旳方法比较材料间旳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旳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旳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旳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旳,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旳开始。本单元旳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旳学生来说有一定旳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旳实验、空气重量旳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旳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旳主要目旳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旳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旳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旳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涉及温度的测量和水的三态变化。

  磁铁单元从我们知道的磁铁开始,来了解磁铁的两极和作用,制作指南针。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3.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问题,做到有秩有序,该做实验的时候认真做,该听讲的时候不能开小差。在教学中,觉得是重点的,要求学生划线,或做其他记号,及时背诵和复*。

  4.作业本能做到及时批改,及时校对,及时订正。

  (二)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9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性、学**惯仍然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本册教材目标

  1.“常见的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地球的外衣”单元:主要研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风,大气层等内容.教科书抓住空气的存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的成因,大气层的结构等知识点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好方法基础.。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土壤与岩石”单元: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土壤、岩石等切入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搜集、整理信息等首都那,探究土壤、岩石中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岩石的特点及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土壤、岩石的信息,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岩石资源的利用,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五、教学进度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5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各有学生40多人。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以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2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太阳与时间:(10―13)课,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开始,通过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观测中,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太阳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意识到每天的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意识到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期待学生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而且,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4、水的科学:(14---18)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9--22)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6、研究与实践:(24、25)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三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实验课题:课下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的研究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准备 第11周 复* 第21周科学探索故事

  第2周 第1课 第12周期中检测 第22周 机动

  第3周 第2、3课 第13周 第13、14课 第23周 复*

  第4周 第4、5课 第14周 第15、16课 第24周 期末检测

  第5周 第6课 第15周 第17、18课

  第6周 国庆放假 第16周 第19课

  第7周 第7、8课 第17周 第20、21课

  第8周 第9、10课 第18周 第22课

  第9周 第11、12课 第19周 拆装玩具

  第10周 机动 第20周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时的学*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同学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随同着生长过程,指导同学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同学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和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同学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协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时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协助同学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2、主要资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植物油等;图片或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和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同学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丈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玻璃杯、;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各种形状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和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资料(可以让同学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同学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同学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同学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同学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同学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同学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和时、周到的指导,使同学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同学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同学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和同学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资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丰满,面向每一位同学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同学积极性,掌握教学过程中同学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同学的主体意识,对同学的回答和作业和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褒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同学的比较、分析、综合、笼统、概括能力,培养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同学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协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褒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同学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协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生长。

  六、教学进度布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劳动节

  10 5。3―5。9

  期中检测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8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