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四、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

  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学生数为83人,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由于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正在修建中,实验活动等只能在教室进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学*科学,吸收班级精英参加“勉县实验小学师生科学课研讨”qq群,定期召开科学交流研讨活动,从而扩展到班级科学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各种科学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学只是竞赛活动,争取优异成绩,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

  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

  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

  暗示法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在科学知识方面,1~5单元主要涉及了《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第6单元是综合性单元,试图从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发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所使用的年级有一个,是三年级。我班共有学生30多名,男女学生人数相当。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4、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5、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四、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4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水的科学:(10——1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4、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5—19)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五、本册重点难点:

  从整合信息为主要手段,重点强调用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惯。

  六、教学准备

  1、相关的实验器材

  2、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进度安排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5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二、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三、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去练*,让他们在学*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6

  1.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3.学生分析:

  3.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3.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4.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4.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9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性、学**惯仍然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本册教材目标

  1.“常见的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地球的外衣”单元:主要研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风,大气层等内容.教科书抓住空气的存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的成因,大气层的结构等知识点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好方法基础.。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土壤与岩石”单元: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土壤、岩石等切入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搜集、整理信息等首都那,探究土壤、岩石中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岩石的特点及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土壤、岩石的信息,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岩石资源的利用,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五、教学进度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与以往的常识学*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考试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学生情况简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所使用的年级有两个,是三年1班和三年2班。三年1班有学生55名,其中男生有33人;三年2班有学生56名,其中男生有35人。两班的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1、整体学*状况: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教师观察,两班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教学目标要求:

  1、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8、初步了解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空气的存在,通过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9、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能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的学生在自己最*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的有效的发展。

  3、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利用好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学改革的主人,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有利的资源,上好每堂课。

  4、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时对于相同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在合作探索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5、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力求让学生理解科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善于综合与联系的思想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惯,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6、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1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9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性、学**惯仍然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本册教材目标

  1.“常见的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地球的外衣”单元:主要研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风,大气层等内容.教科书抓住空气的存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的成因,大气层的结构等知识点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好方法基础.。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土壤与岩石”单元: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土壤、岩石等切入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搜集、整理信息等首都那,探究土壤、岩石中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岩石的特点及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土壤、岩石的信息,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岩石资源的利用,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五、教学进度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游戏的科学”、“太阳与实践”、“点的本领”、“我们的身体”、“动物王国”、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有关里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第三单元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手段揭开雨点有关的相关探究。第四主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导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第五单元以学生对常见的几种动物的人是为基础,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够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2、通过亲历种植、培养辣椒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二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游戏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吃什么”、“阳光与生活”、“电的本领”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共7课时,具体包括:小车的运动(1课时),玩滑梯的启示(1课时),跷跷板(1课时),简易天*(1课时)。弹簧的学问(1课时),有趣的磁铁(2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共6课时,具体包括:空气在哪里(1课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课时),充气玩具的科学(1课时)。钢笔吸水的奥秘(1课时)。放风筝(2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吃什么”共2课时,具体包括:我们的食物(1课时),食物与营养(1课时)。 食物与营养(1课时)。饮食与健康(1课时)。我是小厨师(1课时)。

  第四单元“阳光与生活”共5课时,具体包括:太阳和影子(1课时),玩镜子(1课时),潜望镜的.秘密(1课时),谁热的块(1课时),太阳能热水器(1课时)。

  第五单元“电的本领”共2课时,具体包括:灯泡亮了(1课时),;哪里用到电(1课时)。谁的本领大(1课时)。安全用电(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材内容

  1 1、小车的运动 2、玩滑梯的启示

  2 3、跷跷板4、简易天*

  3 5、弹簧的学问

  4 6、有趣的磁铁

  5 7、空气在哪里 8、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6 9、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7 10、钢笔吸水的奥秘

  8 11、放风筝

  9 12、我们的食物 13、食物与营养

  10 14、饮食与健康

  11 15、我是小厨师

  12 16、太阳和影子

  13 17、晚镜子 18、潜望镜的秘密

  14 19、谁热的快

  15 20、太阳能热水器

  16 21、灯泡亮了 22、哪里用到电

  17 23、谁的本领大 24、安全用电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4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6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9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性、学**惯仍然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本册教材目标

  1.“常见的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地球的外衣”单元:主要研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风,大气层等内容.教科书抓住空气的存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的成因,大气层的结构等知识点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好方法基础.。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土壤与岩石”单元: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土壤、岩石等切入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搜集、整理信息等首都那,探究土壤、岩石中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岩石的特点及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土壤、岩石的信息,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岩石资源的利用,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五、教学进度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8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9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性、学**惯仍然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本册教材目标

  1.“常见的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地球的外衣”单元:主要研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风,大气层等内容.教科书抓住空气的存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的成因,大气层的结构等知识点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好方法基础.。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土壤与岩石”单元: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土壤、岩石等切入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搜集、整理信息等首都那,探究土壤、岩石中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岩石的特点及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土壤、岩石的信息,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岩石资源的利用,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五、教学进度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

  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0C-}-110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0C-}-110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

  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1)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我的家》、《我们学*和生活的地方》、《我在生活中长大》。《我和规则交朋友》。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126人,这些学生在家中多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经过上学期的教育,学生都改变了这些不好的*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要为大造一个诚信社会而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3.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4.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5.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6.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7.了解*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8.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重点:《我在生活中长大》。《我和规则交朋友》是本册重点,也是本册难点。

  五、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9课时

  第二单元6课时

  第三单元9课时

  第四单元9课时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在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后,在升入三年级以后开始使用《品德与社会》,对教材内容怀有一种新鲜感。

  二、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三、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的认识:

  最大特点:回归生活。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都力求通过儿童的视角,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教材还具有综合性、主题呈现、活动设计、北京特色、资源分享等特点。

  四、本册教材的内容框架: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十一个课题。第一单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我的家庭,第二课是幸福的家庭,第三课是我成长的故事,第四课是我会做的事情。第二单元是“可爱的学校”,有三个课题。第一课是熟悉的学校,第二课是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第三课是学校周围探秘。第三单元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在邮局工作的人,第二课时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三课时是我能为大家做什么。第四课时一次买报的体验。本册教材的基本理念是:让道德教育存在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追求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本册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探究性学*和问题解决式学*。本册教材通过使验和经验并初步运用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社儿童获得丰富的、连续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的社会生活的体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和继续深入探究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法。

  五、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幸福的家庭伴我成长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导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了解父母抚育自己的故事,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

  我在家能做什么

  引导学生学*料理自己的生活,少给父母添麻烦,愿意分担家务,懂得关心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一家人说说心里话

  引导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相互*等,愿意与家人说说心里话,得到家人的理解与帮助。

  我们都是好邻居

  引导学生学*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做个好邻居,懂得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和设施。

  第二单元可爱的学校

  我和同学

  引导学生了解同学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以及同学之间遇到问题时友善的处理等,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以诚信为重,这是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准则。

  爱我们的老师

  引导学生学会向老师表达爱,懂得尊重老师们的工作。

  我爱班集体

  引导学生做班级的小主人,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努力为班集体作贡献。同时感受到集体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我为学校自豪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年来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发现学校变化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学生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懂得学校里有很多让学生感到自豪的故事。以自己的学校为荣,为自己生活学*在学校自豪。

  第四单元为我们服务的人

  看看我们的社区

  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己周围生活的环境和各种设施,初步形成对社区的感性认识,懂得生活环境和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访访社区里服务的人

  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尊重并感谢他们。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社区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也来关心社区的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建设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3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集体中成长》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

  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8人,这些学生主要于棋盘小区,在家中多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经过上学期的教育,学生都改变了这些不好的*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要为大造一个诚信社会而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3.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4.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5.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6.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7.了解*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8.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本册重点:《在集体中成长》、《爱护我们的环境》是本册重点,也是本册难点。

  五、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9课时

  第二单元6课时

  第三单元9课时

  综合评价2课时

  机动2课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知识与技能:

  1.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重难点:

  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了解地图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搜集资料等是本单元重点,也是本单元难点。

  采取的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安排9课时。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4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奋斗目标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黄倩倩、张萧、程铭静,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2)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尖子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八、课时安排

  (略)

  九、教学进度表:

  (略)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5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1、《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世界。这种主题式框架是各国设计综合课时常采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

  2、将学*内容和学*活动融为一体。多样的教学活动,既将学生的经验作为学*的基础,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经验作为学*的目标。

  3、按照综合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有机整合各门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的各部分和各条均不是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点呈现的。每一条标准中,都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

  4、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活动的意义。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背景、区域、学校特点和条件,将多种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内容标准基本上采用了主体表述的方式,并以行为化的表述呈现。

  二、教材设计思路

  1、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展开,每一个人都在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谋求成长和发展,自我、自然和社会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对关系。其核心是儿童,侧重与儿童发展的课程设计则关注儿童的身心特征,设计出的课程符合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贯彻了儿童设计课程的理念。

  2、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设计的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品德与社会是集思品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于一身的课程,这四种教育需要在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中有明确而具体的反映。健康安全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社会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侧重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三、教学理念及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儿童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五)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

  我在成长:

  1、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等活动。设计自己的学*时间表。

  2、结合实例,举行把最适合自己的学*方法收入自己的锦囊的活动。

  3、试着每天把自己的新发现记下来。

  4、建立自己的学*档案。

  我与家庭:

  1、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2、学会认识安全标志,保护自己。

  3、模拟情境,和同学、老师一起演*生活中遇到过危险时应该怎样自护自救。看谁反应快,办法多。

  4、建立自己的安全卡。

  我与同学:

  1、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和最喜欢的朋友设计小卡片,向他表达你的情谊。

  2、可以讲述同学们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磨擦和冲突,设置情景,讨论解决的办法。

  3、把你和朋友之间难忘的事情记录下来,把你们的纪念物收藏起来,让友情的芳香留在你们的记忆里。

  我的家乡:

  1、想办法解开这些谜,找到这些“看不见的手”,了解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2、帮助铅笔和米粒找到“妈妈”,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说说找妈妈的感想。

  3、家乡的打工者带着技术、资金回来了,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打算,试着说说你的.想法。给在外地打工的亲人写一封信。

  4、采访身边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

  5、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

  我与社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各民族的饮食*惯和特色食品。

  2、选择你喜欢的可行的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服饰特点。

  3、了解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特别的庆祝方式和来历,把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

  五、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一)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本课程的学*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7

  本学期备战中考,为了搞好九年级政治复*,进一步培养学生公*意识,坚持社会正义的良好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民族精神,位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此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九年级1——4班230多名同学组成,学生学*的程度不同,部分学生热爱学*,心理素质良好,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端正学*态度适应特定的环境;有些同学虽然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性格外向,但自我约束能力,行为*惯过于懒散,缺乏吃苦精神,遇到问题推托责任;有些学生沉着冷静,小心谨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缺少集体合作的观念,自私自利,有严重的心理偏差,如性格孤僻,嫉妒心强。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都需要树立热爱集体,关心社会,认清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良好的行为*惯,树立知法、懂法、守法观念,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使自己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教材内容分析:九年级政治全一册。书的内容都围绕着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第二单元***我为你骄傲-------、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内容编排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书的内容编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时代感,力求体现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推陈出新进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具体措施:

  1、针对有的学生行为*惯差,自我约束能力,学*动力不足,严重缺乏集体观念,作为任课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向有经验的教师学*,再管理学生方面,探讨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管理特殊学生的能力。

  2、做好日常教学工作,针对学生的情况,配合学校的措施,在优秀生的培养上下功夫。

  3、学*昌乐二中的教学经验,在细节上下功夫,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履行好教学常规,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4、改进教学方法,每一课上课之前教师出示所讲内容的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要求预*,然后教师根据提纲讲解。

  5、课前布置学生到生活中自己收集相关的实例,带到课堂教学法中进行交流。

  6、由于九政治所涉及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内容相对于原来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和道德情操的培养,现在主要接触国家的大政方针,拥护***等方面的教学,对学生来说较抽象,对课文中的理论阐述很难理解,所以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身边的变化,用所学的理论去解释,调动学生的热情,树立信心。

  7、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写一写”等栏目进行讨论,归纳,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8、每上完一单元后,利用练*中的活动材料组织同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对此单元进行课外辅导。

  9、对学*差的同学做好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学*的积极性,多进行课外辅导。

  10、每上完两单元后,利用学校月考的机会进行检测,及时获取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1、教材渗透教育现代化气息,改变了以往教材枯燥的教学说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教学众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提高上课的效率。

  四、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周: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我们向往公*

  第二课时:为正义高歌第三课时:责任对于你我他

  第二周: 第二课:

  第一课时:面对责任的选择

  第二课时:让社会投我赞成票

  第三课时:复*

  第三周: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一课时:感受共和国巨变

  第二课时: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第三课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周:

  第四课:第一课时: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第二课时;一年一度人代会

  第三课时: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第五周:复*、检测、讲评

  第六周:十一放假

  第七周:第一课时:试卷讲评

  第二课时:发展是硬道理

  第三课时:讲述春天的故事

  第八周:第一课时:时代的选择

  第二课时:创新是关键

  第三课时: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九周:第一课时:我们在行动

  第二课时:民族精神耀中华

  第三课时: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第十周:复*、测试、讲评

  第十一周: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使命

  第二课时:奋斗成就未来

  第三课时: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二周:第一课时:在竞争中和*发展

  第二课时:直面升学择业

  第三课时:人生追求无止境

  第十三周:复*、检测、讲评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教学进度(9月1日~1月9日)

  第一周(9.1~9.12):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化学研究什么,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周(9.8~9.12):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

  第三周(9.15~9.19):元素是构成地球万物的基石,元素符号,化学语言。

  第四周(9.22~9.26):人类赖以生成的空气,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性质。

  第逯埽(.29~10.3):运动会和国庆节

  第六周(10.6~10.10):月考,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相对原子质量及式量,人类离不开氧气,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化学反应。

  第七周(10.13~10.17):怎样得到氧气,化学式,物质的量。,

  第八周(10.20~10.24):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第九周(10.27~10.31):期中复*及考试

  第十周(11.3~11.7):试卷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

  第十一周(11.10~11.14)天然水和水资源,水的组成,水的特性。

  第十二周(11.17~11.21):分散体系,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

  第十三周(11.24~11.28):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溶液的组成和溶液质量分数。

  第十四周(12.1~12.5):溶液的酸、碱性和PH,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

  第十五周(12.8~12.12):燃烧的条件,灭火与防火,燃料的充分燃烧。

  第十六周(12.15~12.19):碳,同素异形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十七周(12.22~12.26):石灰石,钟乳石,常见的有机物,化学燃料。

  第十八周(12.29~1.2):复*与练*。

  第十九周(1.5~1.9):期终复*与考试。

  二、教学计划

  1、第一章时间安排四周,第二章时间安排四周半,第三章安排时间四周,第四章安排时间三周。

  2、每一章的每一节都安排一套有关“基本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练*,供学生自检和提高。

  3、开学至期中考试之间、期中考试至期末考试之间均安排一次月考。

  三、教学要求

  1、备课组各位教师均要参照上述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制定或调整各班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全校化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能力要提高。

  3、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以次来获得科学的学*方法。

  4、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因为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要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觉等,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5、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6、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有关活动

  1、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共同探讨二期课改中所碰到的问题。

  2、积极参加与罗星中学的校际教师的二期课改研讨活动。

  3、各位教师相互勉励,取长补短,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的教学活动及论文的撰写。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资料,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明白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构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5。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持续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惯的构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潜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贴*学生的生活,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从资料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都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册共有课十篇,该教材贴合新的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难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忙,不论是在学*,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快乐的小天使。

  六、实施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活动,及时鼓励学生,帮忙树立信心。

  4。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

  七、教学进度

  表格略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为此,我将奋斗!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1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家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感。教学中应将学*内容和学*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六、教学改革实施设想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七、培优补差安排

  1.学困生指导: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的品质。

  2.优生指导:指导其学*“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充分理解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一3.1--3.4 1、我是独特的

  二3.7-3.11 2、不一样的你我他

  三3.14-3.18 3、我很诚实

  四3.21-3.25 4、同学相伴

  五3.28-4.1 5、我的家在这里

  **.4---4.8 6、我家的好邻居

  七4.11-4.15 7请到我的家乡来

  八4.18-4.22 8、大家的“朋友”

  九4.25-4.29期中回顾小结

  十5.2---5.6期中回顾小结劳动节

  十一5.9--5.13期中考试

  十二5.16-5.20 9、生活离不开规则

  十三5.23-5.27 10、爱心的传递者

  十四5.30--6.3 11、四通八达的交通

  十五6.6--6.10 12、慧眼看交通

  十六6.13-6.17 13、万里一线牵

  十七6.20-6.24学期复*巩固

  十八6.27-7.1期末测试

  十九7.4--7.8学期复*巩固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生刚学写钢笔字,要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钢笔字。掌握书写钢笔字的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刚接触钢笔字,要通过示范、集体演示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三、教学目标

  1。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2。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四、教学重点

  1。掌握汉字的框架结构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框架结构、偏旁部首。

  2。对写钢笔字提出要求,即:规范、端正、整洁。

  3。强化学生练*,要求学生做作业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五、教学措施

  1。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惯。

  2。教师要对学生写字做好认真的指导。

  3。与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6。定期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其学*信心。

  六、教学设想

  (一)激趣

  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二)指导

  1。指导观察。教师引导学生会观察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如独体字要看准哪一笔在横中线、竖中线,最关键的是哪一笔、最难写的是哪一笔,细细体味每一笔,观察越仔细,把握汉字才能更准确。

  2。指导临描:写好笔画是写好字的基矗指导学生先学会几种基本笔画及其在不同位置上的变化形状。注意笔画的长短、轻重、粗细、斜正、曲直、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运笔的快慢。初写时,让学生模仿运笔,再进行练*。随后临写,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可“下水指导”,手把手教,让学生找到手感。

  3。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a。 字的偏旁。让学生掌握偏旁的特点和规律,并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b。 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写字前,注意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方格的哪个位置,独体字的笔画长短变化。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米字格中生字的结构, 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米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 逐渐把握字形的特点。

  (三)巩固

  规范的训练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只有经过多次强化练*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找到写好字的真正感觉。写字是一项长期的训练,只有反复指导,反复练*,才能为学生夯实基矗同时更要注意个别反复强化,持之以恒。不过,单一的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因而应采取多种方法强化,从不同角度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心领神会。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在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后,在升入三年级以后开始使用《品德与社会》,对教材内容怀有一种新鲜感。

  二、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三、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特点的认识:

  最大特点:回归生活。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都力求通过儿童的视角,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教材还具有综合性、主题呈现、活动设计、北京特色、资源分享等特点。

  四、本册教材的内容框架: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十一个课题。第一单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我的家庭,第二课是幸福的家庭,第三课是我成长的故事,第四课是我会做的事情。第二单元是“可爱的学校”,有三个课题。第一课是熟悉的学校,第二课是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第三课是学校周围探秘。第三单元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在邮局工作的人,第二课时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三课时是我能为大家做什么。第四课时一次买报的体验。本册教材的基本理念是:让道德教育存在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追求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本册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探究性学*和问题解决式学*。本册教材通过使验和经验并初步运用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社儿童获得丰富的、连续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的社会生活的体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和继续深入探究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法。

  五、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幸福的家庭伴我成长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导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了解父母抚育自己的故事,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

  我在家能做什么

  引导学生学*料理自己的生活,少给父母添麻烦,愿意分担家务,懂得关心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一家人说说心里话

  引导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相互*等,愿意与家人说说心里话,得到家人的理解与帮助。

  我们都是好邻居

  引导学生学*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做个好邻居,懂得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和设施。

  第二单元可爱的学校

  我和同学

  引导学生了解同学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以及同学之间遇到问题时友善的处理等,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以诚信为重,这是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准则。

  爱我们的老师

  引导学生学会向老师表达爱,懂得尊重老师们的工作。

  我爱班集体

  引导学生做班级的小主人,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努力为班集体作贡献。同时感受到集体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我为学校自豪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年来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发现学校变化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学生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懂得学校里有很多让学生感到自豪的故事。以自己的学校为荣,为自己生活学*在学校自豪。

  第四单元为我们服务的人

  看看我们的社区

  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己周围生活的环境和各种设施,初步形成对社区的感性认识,懂得生活环境和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访访社区里服务的人

  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尊重并感谢他们。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社区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也来关心社区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建设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加强综合训练,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思想教育方面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77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6.*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冒号、引号的使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教学业务学*,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2)激发学生学*兴趣,促进自主学*。

  (3)加强学生预*能力的培养。

  (4)积极开展有益的语文课外活动。

  四、各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认识本单元14个生字。

  3、学会学*古诗的基本方法,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4、学*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

  5、能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6、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第二单元

  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其中28个生字只读不写。能掌握构词的方法并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背诵课文和成语。

  3、体会文中比喻、拟人写法的形象性、生动性、并能仿照例子写比喻句。

  4、学会抓住景物描写景色的方法,景物要抓住特点来写。把它写具体,写生动。

  5、掌握一定的构词规律,仿照它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由此迁移,学会构词。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字义。

  第三单元

  1、继续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2、学*本单元28个四会字,27个**字。掌握多音字“泊”、“干”的用法。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并能学*运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第四单元

  1、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31个只读不写的字。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能用加点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懂得坚持、忍耐、不懈追求是毅力的具体表现,毅力是获得成功,夺取胜利的保证。

  4、利用课文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训练学生思维,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语言。

  第五单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39个生字,认识本单元其余18个生字。

  3、学*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倾听”、“闪耀”等词语造句。

  4、能通过课文中语言文字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掌握本单元主要的构段方式“总分总”,会围绕一句中心句写一段话。会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设计“名片”。

  6、掌握本单元主要的构段方式“总分总”,会围绕一句中心句写一段话。

  第六单元

  1、学会本单元38个生字,25个生字只读不写,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继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用有关词语造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4、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具体介绍的方法。能给别人介绍自己的某学*用品或小制作。

  5、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并用此方法介绍自己的一种学*用品或小制作。

  第七单元

  1、学会本单元3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默读课文和快速阅读的*惯,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课文故事。

  4、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惯。

  5、摆放身边的玩具,并通过摆放玩具编写童话故事。

  6、口语交际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做到大方端庄,不随便。透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感情变化。

  第八单元

  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认识15个生字。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学*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背诵诗句和成语。

  3、拓展与课文、练*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4、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5、学写请假条。

  6、联系课文、练*内容,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7、学写请假条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精讲多读多练。

  3、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4、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小组形式合作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通过来理解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说促读的方法,在读懂内容、抓住重点、理出顺序的基础上练说。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重学生日常的读书、写字等正确姿势的培养。

  7、教学时,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8、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9、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0、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

  11、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12、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5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猜猜猜》

  (一)、单元类型: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

  (二)、主要目标: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假设与事实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

  《猜猜看》――要有根据地猜

  《猜对了吗》――猜想需要验证

  《猜猜猜》――猜想练*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假设性解释

  (三)、教学内容:

  《起风了》――初步了解风

  《风的测量》――测量风

  《可爱又可恨的风》――风的利弊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神奇的小针》――玩小磁针,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有趣的磁铁游戏》――验证猜想

  《磁铁的妙用》――拓展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能够利用已有条件来验证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把盐藏起来》――溶解

  《水落“盐”出》――水的三态变化

  《沉与浮》――沉浮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能对事物或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生活离不开电》――电的作用

  《电灯亮了》――探究简单电路

  《小心!有电》――安全用电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

  (三)、教学内容:

  《白天与黑夜》――认识昼夜现象

  《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昼夜现象的影响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6

  新学期已开始,为使新学期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特订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如下

  一、 指导思想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为学生的物理学*构筑起点

  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物理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实验,作为所有学生从事物理学*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所提供的学*情景中,通过实验、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基础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素材教科书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主题,并提供了众多结合实际而富有物理意义的问题,以展开物理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教科书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探究与交流,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4、展现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教科书采用的模式展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应用物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 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素材。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联系生活学*物理、更好地理解物理。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加强学生学**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时间安排

  3月12日3月16日 第一章 1、2、3、4、5节

  3月19日 3月23日 第二、三章

  3月25日3月29日 第四、五、六章

  4月1日4月5日 第七、八、九章

  4月8日 4月12日 第十、十一、十二章

  4月15日4月19日 第十三、十四章

  4月22日4月30日 第十五章1、2、3、4、 5、6节

  5月8日 5月11日 第十六章 1、2、3、4、5节

  5月14日5月18日 第十七章1、2、 3、4、5节

  5月21日6月11日 查漏补缺,迎接中考。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说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感。教学中应将学*内容和学*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教学进度:

  第一周:《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二周:《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三周:《社区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第四周:第一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五周:《移动的画板》

  第六周:《合作的乐趣》

  第七周:《地图是一幅画》

  第八周:第二单元的

  总结与提高

  第九周:复*

  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购物》

  第十一周:《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第十二周:《购物的学问》

  第十三周:第三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十四周:综合活动

  第十五周:学生社会生活考察活动

  第十六周:复*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8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学*这一门课程,能积极投入到课内外的学*活动中去。

  目标要求:

  1.通过“说说我自己”的学*,引导学生对自己能够有一个比较初步的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信心,做事情能够持之以恒。

  2.通过“我与家庭”的学*,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家庭成员,引导他们尊重家长,与家庭成员搞好关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要和邻里和睦相处,搞好关系,要注意保护自己,做一个聪明的、让人喜爱的孩子。

  3.通过“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学*,引导学生学*了解有关学校的常识与规则,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集体观念、礼让精神、互助精神,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关心集体、爱护同学,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本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活,适应社会,为他们逐步具备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通过学*、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潜能。

  3.将品德、行为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社会性获得良好发展。

  教学难点:

  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进度:

  三个单元15课计划安排32课时。

  第一单元 说说我自己

  1.认识我自己 2课时

  2.我的兴趣特长 2课时

  3.爱爱护自己的名誉 2课时

  4.我在进步 2课时

  第二单元 我与家庭

  1.家庭的亲情 2课时

  2.我是家庭的一员 2课时

  3.与家人说说心里话 2课时

  4.我和邻居 2课时

  5.居家的安全与保护 2课时

  6.“护蛋”行动 2课时

  第三单元 我们的学校生活

  1.我和同学 2课时

  2.我们敬爱的老师 2课时

  3.养成良好的学**惯 2课时

  4.我们的班集体 2课时

  5.我爱我校 2课时

  复*整理 2课时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本学期,我们四年级的每位任课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一种主动的、快乐的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能主动做读书笔记,随时汲取阅读材料和生活中的好词佳句,经常写读后感

  3、在阅读叙事性作品,包括故事与人物传记中,注意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4、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集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

  5、诵读课内外优秀诗文12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三、教学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1―5周 中华经典诵读

  第6―7周 小学生必备古诗

  第8―12周 神话童话故事

  第13―16周 外国经典科幻故事

  第17―22周 自选课外读物

  四、提质措施

  1、做好图书推荐工作。依据读书活动的要求,结合实际,为学生推荐一批好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家庭自己购买等,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建立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3、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写好读书笔记,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期末展出优秀读书笔记或评选出班级读书先进个人。

  4、 在班里成立图书角,使学生都能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

  5、布置学生每天读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书。每周做1到2篇详细的读书笔记

  6、定期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读书情况。

  五、检查形式

  1、古诗文背诵比赛。

  2、讲神话故事比赛。

  3、“古今中外名著知识知多少”比赛。

  4、读书笔记征文比赛。

  根据以上比赛结果,确定学生本学期阅读情况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一般、良、优,并发放奖品,以资鼓励。

  三年级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20

  新的学期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2)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力图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

  2、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构建了以活动为基础的整体框架,将内容间有独特联系的典型活动,组成一个教学单元,使它们在教学目标方面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从而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探究能力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成为逐渐发展的过程,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注意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欢科学课,建立起学*科学课的信息。

  二、班级情况分析

  今年我任教三年级,共有4个班。“科学”是学生都很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兴趣浓厚,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三年级学生是比较活跃的,思维发散性强,有着良好的纪律性,能很好的参与课堂学*,理解能力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利用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新领域。同时,由于科学学科的特点,在让学生探究实验的同时,应加强纪律教育,避免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下无所收获”的现象。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在组织实验和外出观察的时候,安全教育是头等大事,要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必须从一开始严格实验纪律,规范操作程序,既保证实验效果,又防止意外的发生。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生活周围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的特征,植物间的不同和共同点。

  2.“动物”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让学生亲历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

  3.“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陶瓷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用途。

  4.“水和空气”单元,将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理解。

  5.通过本册的学*,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去练*,让他们在学*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本人是新接手三年级教学,通过第一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对科学学*兴趣很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态势较好,这对科学教学的实施有很好的基础,学*也比较认真,但科学课堂常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四、主要措施

  提高课堂效率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6)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7)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

  1.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3.学生分析:

  3.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3.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4.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4.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本人是新接手三年级教学,通过第一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对科学学*兴趣很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态势较好,这对科学教学的实施有很好的基础,学*也比较认真,但科学课堂常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四、主要措施

  提高课堂效率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6)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7)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以郊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发展大计和教科研的工作要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同时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书育人的精神,**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开展科学教学工作,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和生活打好基础从而使我校的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

  7、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科学学科存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小组合作学*”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难点,解决重点,结合现在三四年级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工作方面: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4、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6、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准备好摆放在书桌上,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7、课堂中随时提问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时情况。

  8、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9、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10、实行课课内容当堂理解掌握,下节课提问打分制度,单元一练一测验的模式,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评定。

  (二)教师成长方面: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促使自己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和培训活动,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经常进行科学研究,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三)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目标:

  1、在于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做学*的主人。

  五、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一、二课

  第二周第三、四课、语文园地一

  第三周第五、六、七课

  第四周第八课、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第九、十课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第十一课

  第八周第十二、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第十三至十五课

  第十周第十六、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十七至第十九课

  第十三周第二十、语文园地五

  第十四周第二十一至二十三课

  第十五周第二十四、语文园地六

  第十六周第二十五至第二十七课

  第十七周第二十八、语文园地七

  第十八周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一课

  第十九周第三十二、语文园地八

  第二十周至第二十一周复*考试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

  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0C―}―110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0C―}―110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

  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8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

  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

  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

  19-20、期末考核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本人是新接手三年级教学,通过第一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对科学学*兴趣很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态势较好,这对科学教学的实施有很好的基础,学*也比较认真,但科学课堂常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四、主要措施

  提高课堂效率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6)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7)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3)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十篇)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各有学生40多人。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以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2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太阳与时间:(10—13)课,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开始,通过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观测中,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太阳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意识到每天的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意识到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期待学生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而且,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4、水的科学:(14---18)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9--22)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6、研究与实践:(24、25)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三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实验课题:课下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的研究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准备 第11周 复* 第21周科学探索故事

  第2周 第1课 第12周期中检测 第22周 机动

  第3周 第2、3课 第13周 第13、14课 第23周 复*

  第4周 第4、5课 第14周 第15、16课 第24周 期末检测

  第5周 第6课 第15周 第17、18课

  第6周 国庆放假 第16周 第19课

  第7周 第7、8课 第17周 第20、21课

  第8周 第9、10课 第18周 第22课

  第9周 第11、12课 第19周 拆装玩具

  第10周 机动 第20周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旳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旳机会。在对材料展开旳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旳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旳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旳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旳方法比较材料间旳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旳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旳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旳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旳,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旳开始。本单元旳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旳学生来说有一定旳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旳实验、空气重量旳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旳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旳主要目旳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旳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旳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旳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涉及温度的测量和水的三态变化。

  磁铁单元从我们知道的磁铁开始,来了解磁铁的两极和作用,制作指南针。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3.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问题,做到有秩有序,该做实验的时候认真做,该听讲的时候不能开小差。在教学中,觉得是重点的,要求学生划线,或做其他记号,及时背诵和复*。

  4.作业本能做到及时批改,及时校对,及时订正。

  (二)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9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性、学**惯仍然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本册教材目标

  1.“常见的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地球的外衣”单元:主要研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风,大气层等内容.教科书抓住空气的存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的成因,大气层的结构等知识点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好方法基础.。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土壤与岩石”单元: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土壤、岩石等切入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搜集、整理信息等首都那,探究土壤、岩石中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岩石的特点及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土壤、岩石的信息,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岩石资源的利用,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五、教学进度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5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各有学生40多人。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以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2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太阳与时间:(10―13)课,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开始,通过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观测中,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太阳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意识到每天的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意识到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期待学生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而且,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4、水的科学:(14---18)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9--22)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6、研究与实践:(24、25)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三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实验课题:课下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的研究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准备 第11周 复* 第21周科学探索故事

  第2周 第1课 第12周期中检测 第22周 机动

  第3周 第2、3课 第13周 第13、14课 第23周 复*

  第4周 第4、5课 第14周 第15、16课 第24周 期末检测

  第5周 第6课 第15周 第17、18课

  第6周 国庆放假 第16周 第19课

  第7周 第7、8课 第17周 第20、21课

  第8周 第9、10课 第18周 第22课

  第9周 第11、12课 第19周 拆装玩具

  第10周 机动 第20周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时的学*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同学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随同着生长过程,指导同学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同学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和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同学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协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时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协助同学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2、主要资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植物油等;图片或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和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同学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丈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玻璃杯、;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各种形状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和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资料(可以让同学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同学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同学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同学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同学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同学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同学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和时、周到的指导,使同学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同学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同学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和同学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资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丰满,面向每一位同学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同学积极性,掌握教学过程中同学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同学的主体意识,对同学的回答和作业和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褒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同学的比较、分析、综合、笼统、概括能力,培养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同学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协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褒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同学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协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生长。

  六、教学进度布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劳动节

  10 5。3―5。9

  期中检测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8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4)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6篇)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科学的价值。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9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性、学**惯仍然较差。*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本册教材目标

  1.“常见的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地球的外衣”单元:主要研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风,大气层等内容.教科书抓住空气的存在,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的成因,大气层的结构等知识点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好方法基础.。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

  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土壤与岩石”单元:本单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土壤、岩石等切入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搜集、整理信息等首都那,探究土壤、岩石中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岩石的特点及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各种土壤、岩石的信息,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岩石资源的利用,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五、教学进度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表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班上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观察不是很仔细,实验操作比较草率,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学生在作业*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等实践性活动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学期改进措施:

  (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3)加强每单元课堂考查与课外观察的形成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活动类型:

  1。讲授

  2。搜集信息

  3。实验

  4。科学小制作

  5。种植饲养

  6。信息发布会、交流会

  7。参观、现场考察

  8。科学欣赏

  五、教材分析及各单元内容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七节课,共计28节课。

  六、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2、 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有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时的学*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体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惯,而且作业也实施等级评定。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游戏的科学”、“太阳与实践”、“点的本领”、“我们的身体”、“动物王国”、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有关里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第三单元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手段揭开雨点有关的相关探究。第四主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导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第五单元以学生对常见的几种动物的人是为基础,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够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2、通过亲历种植、培养辣椒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5)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状况: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科学的价值。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非常敏锐,发言和回答都非常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与以往的常识学*有许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知道许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也有许多区别,课堂中小组合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具体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具体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具体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具体包括:稻谷的观察( 1课时),大米的观察 (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4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游戏的科学”、“太阳与实践”、“点的本领”、“我们的身体”、“动物王国”、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有关里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第三单元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手段揭开雨点有关的相关探究。第四主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导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第五单元以学生对常见的几种动物的人是为基础,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够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2、通过亲历种植、培养辣椒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6)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合集二十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学*努力,进取心强。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目的,形成良好的学*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200个;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300;词语表的词语325个。教材共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目标:

  1.在语文学*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4、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6、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7、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8、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六、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二周1、燕子2、古诗两首3、荷花

  第三周4、珍珠泉语文园地一机动单元检测

  第四周5、翠鸟6、燕子专列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五周8、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机动单元检测

  第六周9、寓言两则10、惊弓之鸟11、画杨桃机动

  第七周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机动单元检测

  第八周13、和时间赛跑14、检阅15、争吵

  第九周16绝招语文园地四机动单元检测

  第十周17、可贵的沉默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机动

  第十一周20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机动单元检测

  第十二周21、太阳22、月球之谜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第十三周机动2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语文园地六单元检测25、太阳是大家的26、一面***

  第十五周27、卖木雕的少年28中国国际支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第十六周机动单元检测29、古诗两首30、西门豹机动

  第十七周31、女娲补天32夸夫追日语文园地八

  第十八周机动单元检测复*

  第十九至二十周迎接期末考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2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自觉阅读。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起快乐学*,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准倡导的理念和目。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目的

  1、在语文学*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二)补差意见:

  1、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2、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三)学生学*兴趣,素质的培养

  1、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2、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

  3、注重学**惯的培养。

  六、周次及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1、始业教育《燕子》

  2、《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

  3、园地一《翠鸟》

  4、《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

  5、园地二《寓言两则》

  6、《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

  7、园地三《和时间赛跑》

  8、《检阅》《争吵》《绝招》

  9、园地四《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

  10、五一放假

  11、《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园地五

  12、《太阳》《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

  1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园地六

  14、《太阳是大家的》《一面***》《救援队真棒》

  15、《卖木雕的少年》园地七

  16、《古诗两首》《西门豹》《夸父追日》

  17、《女娲补天》园地八

  18、期末复*

  19、期末复*

  20、考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3

  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原有学生38名,今年新转进一名外地生。语文成绩在年级组中属于下等水*,在一个学期的努力耕耘下,学生语文各方面较以前有了一些进步,能养成基本的学**惯,能基本完成作业。除了四五个家庭特殊孩子不能坚持完成作业外。成绩有明显进步的有杨天佑、张琦、张译文等;稍有进步的有陆天豪、袁豪、施彪等,其中一个随班就读生徐东艳学*认真,成绩能超过一般学生。总体感觉三(1)班学生对语文有一定的学*兴趣,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识写分流”的基础上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打好基础”的原则,坚持“自主识字,开放识字和阅读中识字”的编写理念,提倡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完成从“识写分流”向“识写合流”的过渡。

  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28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继续培养独立认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的327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关键词语,部分词语能学*运用。

  4、学*在方格力量书写各种结构大字。要求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用钢笔描红,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惯。

  (二)阅读

  1、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2、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肆意,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3、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中能说连贯的话,能具体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熟记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

  5、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6、继续培养学生预*课文的良好*惯。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学*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课时安排:共18周108课时。

  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

  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8人。通过前两年的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惯有所进步。我发现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等等。这主要是在*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很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作(xizuo)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作(xizuo);假如我会变。*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三、教学目标: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蹦苡闷胀ɑ敖惶浮T诮惶钢心苋险媲闾,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3苯岷嫌镂难*,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四、教学措施:

  1、制定激励措施,每次作文都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利用晨读晨说相互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作文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欣赏,使学生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感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利用好看图写话课本,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惯。

  3、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4、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听说,教师要加强指导,同学互相评价、学*,让学生学会听说的'方法,并且多加练*。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作的安排。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2、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注意好的作品对*作的引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作。语文综合性学*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作。

  3、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能力。多创造一些学生*作交流的机会。

  4、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要注重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六、课时安排:

  本册共有作文8篇,共16课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

  (一)学*态度

  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学**惯

  男生普遍书写差,全班有7、8人有不爱完成家庭作业,上课答问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无预*、复*的*惯,阅读*惯差。

  (三)掌握“双基”情况

  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差,但没有仔细观察的*惯,男生的成绩稍逊于女生,自觉学*的意识差。上课时全班学生的学*能力不够理想。特别是阅读能力差。

  (四)智力和能力发展情况

  30名同学中智力正常,有5名同学有反应力较慢。学生的识记能力差,分析能力差,观察能力较差。朗读能力好,表现欲不强,独立查阅能力还需培养。转述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中差生。*作能力渐渐形成,大多数孩子能把作文写清楚,但也有少数几个孩子写得过于简单,语言*淡。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共同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

  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内在联系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二)知识点及重、难点

  知识点本册教材有8个单元,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重点32篇课文的学*,阅读训练,识字能力。

  难点写作训练,阅读训练。

  (三)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册是小学阶段中段的第二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二学段的第二册教材。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

  作用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高段教材的衔接,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加强导学功能,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总体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

  7、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能力培养目标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3练*复述课文的能力。4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5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6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7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8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7、补差设想:

  a、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b、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

  c、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8、学生学*兴趣、素质的培养:

  a、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b、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

  c、注重学**惯的培养。

  9、增优设想: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3.2----3.11 1----------18

  3.15-----3.26 19----------33

  3.29----4.9 34----------49

  4.12----4.23 50----------67

  4.26----5.7 68----------78

  5.10----5.21 79----------96

  5.24----*** 97----------123

  6.7----6.18 124----------157

  6.27----7.4 总复*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 名,其中男生 名,女生 名。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惯不好,学*没有自觉性,经常作业不按时完成。所以存在着学*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求上进的良好*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勤于学*的氛围,使大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学*目标

  1.在语文学*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基本相同。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内容,激发学生学*兴趣的目的外,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⑵ 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

  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

  ⑶ 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第二周: 4、珍珠泉语文园地一一单元测试

  第三周: 5、翠鸟 6、燕子专列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四周: 8、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二单元测试

  第五周: 9、寓言两则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

  第六周: 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三单元测试

  第七周: 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 15、争吵

  第八周: 16、绝招 语文园地四 四单元测试

  第九周: 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 31、女娲补天

  第十周: 32、夸父追日复*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7、可贵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 19、七颗钻石

  第十二周: 20、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五单元测试

  第十三周: 21、太阳 22、月球之谜

  第十四周: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

  第十五周: 6单元测试 25、太阳是大家的 26一面***

  第十六周: 27、卖木雕的少年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

  第十七周:七单元测试八单元测试

  第十八周:期末复*

  第十九周:期末复*期末考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

  (一)学*态度

  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学**惯

  男生普遍书写差,全班有7、8人有不爱完成家庭作业,上课答问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无预*、复*的*惯,阅读*惯差。

  (三)掌握“双基”情况

  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差,但没有仔细观察的*惯,男生的成绩稍逊于女生,自觉学*的意识差。上课时全班学生的学*能力不够理想。特别是阅读能力差。

  (四)智力和能力发展情况

  30名同学中智力正常,有5名同学有反应力较慢。学生的识记能力差,分析能力差,观察能力较差。朗读能力好,表现欲不强,独立查阅能力还需培养。转述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中差生。*作能力渐渐形成,大多数孩子能把作文写清楚,但也有少数几个孩子写得过于简单,语言*淡。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共同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

  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内在联系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二)知识点及重、难点

  知识点本册教材有8个单元,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重点32篇课文的学*,阅读训练,识字能力。

  难点写作训练,阅读训练。

  (三)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册是小学阶段中段的第二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二学段的第二册教材。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

  作用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高段教材的衔接,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加强导学功能,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总体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

  7、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能力培养目标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3练*复述课文的能力。4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5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6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7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8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7、补差设想:

  a、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b、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

  c、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8、学生学*兴趣、素质的培养:

  a、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b、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

  c、注重学**惯的培养。

  9、增优设想: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3.2----3.11 1----------18

  3.15-----3.26 19----------33

  3.29----4.9 34----------49

  4.12----4.23 50----------67

  4.26----5.7 68----------78

  5.10----5.21 79----------96

  5.24----*** 97----------123

  6.7----6.18 124----------157

  6.27----7.4 总复*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8

  一.同学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同学59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36人。本班同学学*努力,进取心强。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目的,形成良好的学*风气;培养同学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这本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同学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同学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这本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200个;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300;词语表的词语325个。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这本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这本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同学学*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目标

  1.在语文学*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同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同学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同学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抓好双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 的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名,其中男生x名,女生x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人数少,中等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中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优点是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学反馈易于把握。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共同进步。单从本班学生学**惯来说,我认为本班学生缺少模范带头的学生,学*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缺少创新意识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也只有老师讲了才听、才理解,老师不讲了,也不会主动的询问,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方法单一,不够灵活。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教材简析: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内容,激发学生学*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 “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的空间。综合性学*与阅读、口语交际、*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方式的形成。对于综合性学*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有督促和检查。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列图表,办小报,办展览。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语文很有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2、改进课后练*的设计。课后练*,都是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

  3、采用多种形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运用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和积累语言,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和感悟。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想把感人的句子抄下来”“课文有一些生动的语句,我要抄下来。”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句、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检查和组织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从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人而异。

  三是安排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词语表中的词,一般为本课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和一些熟字组成的新词,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4、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 “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和“*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的有机部分。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语文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

  2、*作。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3、我的发现。

  根据中年级特点,拓展了“我的发现”的内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在语文园地中,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反义词的特点;比喻句的不同形式;反问句的作用;区别同音形*字;区别音形相同的异义词;分辨形同异音异义词;发现成语中叠词的运用;区分形*字。发现的内容是从本册或以前所接触过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出来。从“我的发现”这一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这里发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中。

  4、日积月累,共编有三部分内容。

  (1)“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内容。园地一安排的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成语,园地二是描写动物的古诗佳句,园地三是涉及思想方法的谚语,园地四是关于勤奋、专心等内容的成语;园地五是古诗《游子吟》,园地六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园地七是描写关爱、友谊等内容的古诗名句,园地八是歇后语。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学时,教师不必做过多讲解。学生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主要是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多积累。

  (2)“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语文园地二、五、六、七中安排了四次集中识字的内容,园地二是反义词,园地五是关于植物的儿歌,园地六是关于调料的俗语,园地七是形*字组词。这四组识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引导学生集中识一些字。到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归类识字、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

  (3)“我会填”和“读读记记”。为了加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教材在语文园地一、三、四、八分别安排了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园地一是量词填空;园地三是比喻句练*;园地四是定状补词语填空;园地八是不同形式的成语。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检测,也是对词句现象的一些规律性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可以做一做。不要求归纳出语法点。

  5、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1)“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四安排了看图说成语,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词的趣话“说言”。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学*形式,增强趣味性。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教材共安排两个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是寓言故事,《画龙点睛》是传说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三和语文园地八。它们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又能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来大家讨论。

  (3)“宽带网”,主要是拓宽学生语文学*的时空,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如,语文园地一结合本组观察大自然景物这一专题,列举了一些中外名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要求随手记录、做成卡片;语文园地六要求关心科技新闻,把有用的资料做成剪报和卡片。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宽带网一般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阅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资料收集,再交流收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先行提出。“宽带网”教学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收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4)“展示台”,是结合两次综合性学*而安排的。园地二展示了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建议书、手抄报;园地五展示了给妈妈做的贺卡、和爸爸一起做的航模、全家的照片和写的小诗。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的同时,不忽视课文插图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四、目的要求:

  1、在语文学*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地方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创造多种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

  2、重视朗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高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3、重视学生写字*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4、重视培养学生*作的兴趣,再现生活的能力。

  六、方法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三拼,课后三清。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多听老教师的课,弥补不足之处。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把爱和关怀*均的分给每一个学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4、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正在家表现,双方一起把孩子的*惯以及成绩搞上去。

  5、课堂能完成的作业决不放在课后。

  (二)关注学困生,拔高优秀生:

  1、找准学困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

  2、给学困生多创设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5、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6、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7、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随时补充新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8、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农远,网络。

  9、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坚持每天让学生说一个故事。

  10、增优补差,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

  七、课题研究方向:

  1、继续进行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的实验和探索。

  2、开始起步作文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工作目标

  在新学期里,教师通过自己的备课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及各种有效的基础练*,力争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步。本学期继续抓阅读能力。

  二、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朗读,读出句子的语气

  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不唱读顿读,按标点停顿,不读破句,让学生根据提示自己找到有关句子,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出句子的语气。

  2)边默读,边思考的*惯

  3)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让学生了解节中句和句的内在联系,初步接触并列等结构的自然段段式,懂得概括节意的方法。

  4)详细复述课文

  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或用课文的主要语句,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它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反映。

  做到在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按段意、提纲或根据重点词语进行详细复述,要求逐步提高。

  三、阅读活动

  1.开展阅读活动,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以一篇带多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阅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或片断文章,背默课内外古诗,摘抄优美篇段,以小组为单位,人人过关。

  3.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每周一篇周练,好的文章在课间来朗读,小组交流,打印好贴在“阅读天地”栏里。

  4.开展各种读书竞赛,评比活动。如“一分钟演讲”,“阅读感想”,把读书、演讲、作文融为一体,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我班的语文成绩,我只教了一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想通过这学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的语文成绩有更大的进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1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读书单元的延伸和拓展,首次安排文学单元,并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的文学单元一起构成系列单元。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读名家名篇,既读作品,又读作家,从而把学生领入文学的殿堂。

  本单元采用了安徒生作品和安徒生生*经历穿插安排的方式。首先从了解安徒生的作品入手,了解安徒生作品中“同情与关爱”的主题,正是这种对和自己一样出生贫苦的弱小者深深的爱与同情,他的作品才可以穿越国界,穿越时代,影响和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而后透过安徒生的作品《丑小鸭》、安徒生的自传以及安徒生的故乡等了解安徒生的人生经历,了解这位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综合学*通过更加丰富、详实的资料介绍、读者感悟、实践活动逐渐使安徒生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本单元的学*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弹性处理。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环节达到本单元教学目的。

  一、课内外阅读大量的安徒生作品。

  二、搜集整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三、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或作品,或作家;或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作者的人格魅力、艺术特色……呈现的结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都参与到学*的过程中。

  四、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可以是独立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是合作研究的结晶;可以写、讲、说、演……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学*的体会和收获,在亲历学*过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条件一般的学校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提供的几篇文章,通过课内的几篇童话感受安徒生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其生*资料等了解安徒生的人格魅力。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视野,将作品的学*和作家的了解融为一体,让学生了解作品,关注作家,为以后的课外阅读、学*研究作好精神储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2

  凡事预先则立,不立则废,轻拂三月的春风,又开始了20xx年的教学,想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上绘上绚丽的一笔,就先从通读教材,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计划开始吧。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学*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5)继续学*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

  (1)综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5名,其中男生26名,女生19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学*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四、本学期奋斗目标

  1,本学期要扎实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搞形式主义。

  2,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

  3,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长,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

  五,为能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教学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终身学*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3,狠抓学风。

  4,、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5、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逐步学会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7、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8、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过程和学*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9、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六,教学时间分配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3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读书单元的延伸和拓展,首次安排文学单元,并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的文学单元一起构成系列单元。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读名家名篇,既读作品,又读作家,从而把学生领入文学的殿堂。

  本单元采用了安徒生作品和安徒生生*经历穿插安排的方式。首先从了解安徒生的作品入手,了解安徒生作品中“同情与关爱”的主题,正是这种对和自己一样出生贫苦的弱小者深深的爱与同情,他的作品才可以穿越国界,穿越时代,影响和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而后透过安徒生的作品《丑小鸭》、安徒生的自传以及安徒生的故乡等了解安徒生的人生经历,了解这位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综合学*通过更加丰富、详实的资料介绍、读者感悟、实践活动逐渐使安徒生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本单元的学*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弹性处理。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环节达到本单元教学目的。

  一、课内外阅读大量的安徒生作品。

  二、搜集整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三、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或作品,或作家;或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作者的人格魅力、艺术特色……呈现的结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都参与到学*的过程中。

  四、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可以是独立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是合作研究的结晶;可以写、讲、说、演……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学*的体会和收获,在亲历学*过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条件一般的学校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提供的几篇文章,通过课内的几篇童话感受安徒生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其生*资料等了解安徒生的人格魅力。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视野,将作品的学*和作家的了解融为一体,让学生了解作品,关注作家,为以后的课外阅读、学*研究作好精神储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4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5人。接班三学年来,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惯,具体情况如下:

  本班同学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通过二年级的学*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汉字,看懂意思,并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及反义词。

  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用语。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

  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在书写方面有的学生*惯不够好,易错、易涂擦,还需长久的训练。

  在阅读兴趣方面,女生的兴趣较浓厚,下课随处可见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同学,但是有一部分男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只喜欢看图画故事,不喜欢看长篇文字的书籍,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教师的大力培养。

  本班中有七八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较吃力,语句不够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惯、课文、*作和单元练*。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民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阅读的*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惯。

  6.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5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难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稞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使用冒号、引号。

  四、具体实施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同学们独立、自主地学*,逐步学会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过程和学*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4名,其中男生24名,女生2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上学期期末考试20分以下的有3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

  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字词的轻重缓急,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他们喜欢学*语文,也喜欢阅读各种课外读物。乐于背诵古诗词、谚语、名人名言、对联,并收集课内外书籍中的优美词语、句段。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把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爱与恨。但也有少数学生说话意思含糊不清,不大方,对写话有为难情绪,本学期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特别喜欢老师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他们对各类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如喜欢看电视新闻、体育、文艺等节目,并能进行交流。

  他们天真、活泼,富有童真童趣。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较好,懂得今天的学*与将来自己的成长有着直接关系。多数学生能自觉地做到课前预*、查阅资料,课后复*,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轻松愉快地学*语文,运用语文。

  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好语文书上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他们对美的事物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6、学*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

  1、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更新教学观念。

  认真学*“课改”有关理论,扮演好新课标中的新角色,把握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法,尽快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和教学教研能力,以求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方法,总结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2、认真钻研,科学使用教材。

  按照课程的理念,努力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发展年龄和现有水*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可以运作的课程,缩小形式课于实质性课程间的差距。依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练*都坚持做到先独立备课,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利用校内外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解决自己的疑问,优化设计方案,使之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善于与学生互动、交往和交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引导学生积极地创新和实践,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4、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求感悟。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总之,坚持多读少讲。对于教材中精彩的语段,重难点集中的语段,让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的处理,领悟其中的情感,悟出其中的内涵,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

  5、注重祖国语言的积累运用。

  对描写精彩的语段,采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对重点、难点集中的语段,采用迂回、穿插等突破方法,把理解的高度降下来,省下时间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6、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现在,教材把课文学*和语文实践都纳入了语文教学之中。的确,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让语文学*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等。尤其是表演课本剧,不仅会感悟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中情节,而且会带动大家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理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重视学生终身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生学生学*的方法。

  7、合理使用电教设备、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教学网络等信息渠道,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工具。让我们的语文增强时代气息,汲取大千世界的滋养,汲取古今中外多元化的精华。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把知识由难变易,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尽量使用好学校已有的CAI课件。

  8、尊重学生,关爱差生。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的需要,切忌一刀切,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要给后进生多些关心和帮助,全身心地爱护他们,用饱满深情的慧眼让他们抬起头,只要他们在尽力学*,即使他们的学*成绩拖了全班的后退,也不能歧视他们,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过得快快乐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抓好家庭教育工作,自觉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注意与各科教学的密切配合,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祖国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在语文教材里,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如:理想远大、境界崇高的人格美,语言如乐、结构如画的行文美;多姿多彩的自然美等。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美的因素,对学生施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做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6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50人,其中,这学期来了2位插班生,大部分同学学得主动,学生拼音基础较好,书写工整,上课能积极发言,但学生的阅读面还不够广,学得不够灵活,通过一学期的训练,不少同学还不懂作文的方法,本学期多让学生接触自然,多写多练,努力打好作文基础。

  二、指导思想

  1、注意良好*惯的培养。

  2、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3、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1、关于课文。

  全册教材安排课文32篇,其中课内阅读课文8篇。所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从内容上看,既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课文;也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课文,从体裁上看,除了记叙文,还有诗歌、童话、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以上特点,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2、关于*作。

  *作教材仍然以“贴*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

  3、关于练*。

  字词句练*方面,是将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在学和用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朗读背诵方面,仍然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写字方面,继续强调按规范严格练*,写好钢笔字,同时进行毛笔字的起步练*。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方面,本着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的原则,以口语交际、想想做做的形式安排了一些贴*学生生活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惯。

  (6)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20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300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情,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者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使用冒号、引号。

  五、教学措施

  1、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检查督促与表扬鼓励相结合。

  2、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通过早读课、午自*,利用班级图书角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有计划地布置学生的读书任务。

  3、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多写多练,打好学生*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把握小学语文工具和思想的辩证关系,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抓好双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7名,其中男生47名,女生40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人数少,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优点是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学反馈易于把握。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共同进步。单从本班学生学**惯来说,我认为本班学生缺少模范带头的学生,学*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缺少创新意识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也只有老师讲了才听、才理解,老师不讲了,也不会主动的询问,自律性差,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方法单一,不够灵活。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教材简析: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内容,激发学生学*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内容,明确了学*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了方便课文的学*,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的空间。综合性学*与阅读、口语交际、*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方式的形成。对于综合性学*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有督促和检查。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列图表,办小报,办展览。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语文很有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妈的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如《想别人没想到的》。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不要求字斟句酌。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本册教材介绍了各种神奇的泉的趣闻,关于杨桃、太阳、乞巧节的知识,关于**的来历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组成、训练和受到好评等内容。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以课文为基点生成个性化的语文学*经历和学*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的趣味性。

  (四)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2、改进课后练*的设计。课后练*,都是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

  3、采用多种形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运用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和积累语言,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和感悟。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想把感人的句子抄下来”“课文有一些生动的语句,我要抄下来。”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真有意思,我要好好读一读。”“我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我要有感情地读课文,还想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句、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检查和组织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从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人而异。

  三是安排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词语表中的词,一般为本课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和一些熟字组成的新词,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4、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专门安排的“小练笔”共有三处,分别是:《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同时,在部分课文的练*中还安排了“小练笔”的`内容,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如,“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力图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可写。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和“*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的有机部分。如,语文园地二中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语文园地五中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年段性要求。

  2、*作。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作;假如我会变。*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3、我的发现。

  是不同形式的成语。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检测,也是对词句现象的一些规律性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可以做一做。不要求归纳出语法点。

  5、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1)“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四安排了看图说成语,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词的趣话“说言”。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学*形式,增强趣味性。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教材共安排两个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是寓言故事,《画龙点睛》是传说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三和语文园地八。它们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又能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及受到的启发。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提出来大家讨论。

  (3)“宽带网”,主要是拓宽学生语文学*的时空,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如,语文园地一结合本组观察大自然景物这一专题,列举了一些中外名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要求随手记录、做成卡片;语文园地六要求关心科技新闻,把有用的资料做成剪报和卡片。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宽带网一般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阅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资料收集,再交流收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可以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先行提出。“宽带网”教学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收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4)“展示台”,是结合两次综合性学*而安排的。园地二展示了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建议书、手抄报;园地五展示了给妈妈做的贺卡、和爸爸一起做的航模、全家的照片和写的小诗。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的同时,不忽视课文插图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四、目的要求:

  1.在语文学*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把爱和关怀*均的分给每一个学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4、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正在家表现,双方一起把孩子的*惯以及成绩搞上去。

  5、课堂能完成的作业决不放在课后。

  (二)关注学困生,拔高优秀生:

  1、找准学困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

  2、给学困生多创设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5、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6、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7、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随时补充新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8、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农远,网络。

  9、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坚持每天让学生说一个故事。

  10、增优补差,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

  七、课题研究方向:

  1、继续进行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的实验和探索。

  2、开始起步作文教学的思考。

  八、教学进度表:周 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所用课时备注

  第一周3.1--3.512课

  6课时第二周3.8--3.123课园地一

  7课时第三周3.15--3.1956课

  7课时第四周3.22--3.2678课园地二

  7课时第五周3.29--4.2910课

  7课时第六周4.5--4.91112 园地三

  8课时第七周4.12--4.161314课

  6课时第八周4.19--4.231516园地四

  8课时第九周5.26--4.301718课

  6课时第十周5.3--5.7复*前四单元测试

  6课时第十一周5.10--5.141920课

  6课时第十二周5.17--5.21园地五2122课

  7课时第十三周5.24--6.2823 24课园地六

  7课时第十四周5.31--***园地六2526课

  7课时第十五周6.7--6.112728园地七

  7课时第十六周6.14--6.18园地七、29、30课7课时第十七周6.21--6.2531、32课、园地八7课时第十八周6.28--7.2复*期末考试7课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7人,他们团结向上,对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时调皮不听老师讲,我们要从他们的学**惯入手,抓好质量,使他们的学*成绩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帮一互助。

  二、本册目标

  1、在学**惯方面,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继续接着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38个。能按字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冒号、引号。

  三、学期奋斗目标

  争取及格率为100%优秀率50%

  四、教科研课题

  运用教师语言激发学生的学*动机

  五、主要措施

  1、重视识字教学。在认真教好本册课文中的生字的同时,注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运用,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效率。

  2、重视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写钢笔字、毛笔字等*惯培养的同时,还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默读、查字典、听讲、发言和爱护学*用品等方面的*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3、重视对学生认真读书的指导,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感,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各种书籍,广泛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在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能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摹仿。注重日记教学,把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话作为日记教学的重点,多练笔,多修改。

  作文教学要求: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冒号、引号。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学*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2人,男生12人,女生10人。由于学校外来学生较多,学生的学**惯各有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但经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老师的教学要求,只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学*比较懒散。

  二、本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6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七色光三大部分。

  三、全册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认识253个字,会写284个字。累计认识2397个字,会写1771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一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措施:

  1)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每位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和能动性。

  3)科学认真地设计和批改作业。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抓好学生的写字关,让全体学生养成认真写作业并设计美观作业的*惯。

  2)耐心辅导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好*惯,引导学生利用一些休息时间来读书,多积累多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六、教学业务学*及有关活动的安排:

  1、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2、加强自学,学大纲,学教育理论,学他人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

  3、虚心向各位教师学*,在工作上互帮互助,每周互相听课,指出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0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304班共有学生58,其中男生34名,女生24名。这班学生上课听讲的*惯较差,不够专注,且很会讲空话。男生上课时发言较积极,思维也较女孩子敏捷。女生参与不够,但成绩还是较优秀的。总体来说,全班的发展差异并不是很大,成绩特别出类拔萃的人几乎没有。

  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外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重点需要指导扭转男这些的不良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共同进步。在写话方面也是需要重点指导提高的方面,从写段练*,试着降低部分学生的写作恐惧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学*目标:

  1、在语文学*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扩展7)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二十篇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Ji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 教材内容介绍:

  这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认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常见的量要认识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教学事件发生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动与1次场景型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二、教材特点分析:

  1、教学内容的选择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

  2、教学内容安排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里,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尽量把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力求让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得以落实,让教学内容更加有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把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有利于各领域的教学互相支持,形成有机体,这是个亮点,也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例如,数与代数领域中的许多数学活动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中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条形图与线段恰当地应用到数与代数领域,能直观地显示数量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规律;统计与概率中对“可能性”的理解与把握,则有利于学生在学*其他领域的内容时,思考更全面。

  3、教材的编写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富有数学内容的事情作为教学材料,并以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的愿望与热情,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例题的编写着力于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与呈现方式,给创造性地“教”与“学”留出了必要的空间。例题一般不直接呈现和现成的解题方法,而是突出情景中的数学内容、指向解决问题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独立探索后的相互交流。练*的`编写注意到学生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需要适当的练*量,同时避免机械地模仿、记忆与重复训练。经常设计一些题组,让学生对同组的几道题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教材中还出现不少的开放性题目,提高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本册教材开始,教材增设了“你知道吗”栏目,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料,以及和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感受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册中,出现了适量的提高题,体现教材的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教学建议:

  1、紧扣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类比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由于其算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基本相同,

  学生运用已有的学*经验容易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时,教师不必呈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如在教学除法验算时,也不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想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这样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验算的好*惯。

  2、关注学生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得以落实。如在教学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时,不出示例题,而是在认数后的“想想做做”中出示相应的练*,教师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探索算法,交流体会。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识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3、培养学生“数感”,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可以通过数正方体上的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方法来理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式表示的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估计。如购买一些物品用100元或用200元够不够等等。教学中,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或开发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或*题让学生去估计。如第40页的第6题,先估计谁走的路*,再算一算;第42页的第5、6题,都是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计算。有了这样的安排,特别是通过估计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也让学生觉得估算有用。

  4、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让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所学的内容,在“想想做做”、练*及复*中适当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发展应用意识。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培养学*数学的自信心、意志力,感受数学的严谨,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分享同学的活动成果。

  6、让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既要评价学生对乘法、除法计算方法等知识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评价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http:///精心整理-

  教学目标

  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除法主要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的。

  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能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

  3、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

  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部分: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让学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认识分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二、教材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本册教材对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编排做了适当修改。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的精神,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是按计算方法要点进行编排的。例如一个数乘一位数,先学*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不进位的,着重解决乘的顺序和积的对位问题;然后学*积需要进位的乘法,着重解决进位问题;最后学*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着重解决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问题。又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先学*一位数除两位数,再学*一位数除三、四位数,最后学*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编写时,每次都是先教学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的,再教学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1的。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在万以内的减法这一单元中,教学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并学*用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做好准备。

  4、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本册应用题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编拥嘲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古怯进行分析。在练*中编排一定数量的题组对比练*,使学笙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5、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例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方法时,教材通过计算准备题中的四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自己概括出“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验算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册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苦”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能力。

  7、教材的编写,既考虑教法,又体现学法。例如,本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均按课时编写,练*分层次编排,既为教师提供“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思路,又不排斥教师重组教材、自由发挥的主动性。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图形的演示,学具的操作,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从而掌握学*的方法。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8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34—48页,主要包括:四边形和*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二、本单元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1、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二年级上册图形的拼组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3、后续学*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上册:*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面图形,了解了*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时,老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数学的规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努力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教材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单元难点: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六、单元课时数

  6课时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数与代数部分。二年级下册已经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和“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册教科书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结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显示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从而更好地感受计算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中,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可以用除法和加减法解决的、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之外,还安排了除法的验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用乘法验算除法,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计算的水*,为继续学*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特色内容。在学生积累了一些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以后,本册教材安排的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并在条件与问题之间建立起适当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学生原有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将得到适当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基本内容之一。本册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间隔排列的两类事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认识分数”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借助直观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的加、减法。此外,考虑到学*难度、与一些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学生日程生活经验的积累情况和认识发展水*,所以把《千克和克》安排在本册教学。

  图形与几何部分。本册教科书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一共安排了两个单元。其中,第三单元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简单*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计算方法。这个单元是学生较为系统地认识*面图形、学**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的起始单元。一方面,学生为后续相关内容的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积累一些探索*面图形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的经验,从而逐步提高探索学*的能力。第六单元安排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移、旋转和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展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面图形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部分。本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第一次结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周长是多少》,引导学生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提高测量、计算和估计不同*面图形周长的能力。第二次结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安排《多彩的“分数条”》,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分数的含义,感受这些分数与1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不断增强问题意识。

  此外,本册教科书没有安排独立的“统计与概率”教学单元,但注意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部分内容,择机让学生经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丰富统计活动经验,体会数据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二、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与估算;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联系现实情境理解倍的含义,能用“倍”说明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解决倍比关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2)会用“克”、“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认识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4)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运用正确的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5)认识物体*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区分、判断*移、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面图上将指定物体进行*移。

  (6)能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能比较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学生基本情况

  三()班( )人,经过两年系统的数学学*,学生都拥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积极性比较高,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数学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学*过程,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没有学*积极性,没有自控能力。本学期教学中,将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愉快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力求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和学*能力。与此同时,重点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让优生吃得饱,让后进生树立学*信心,爱学*,让全班共同进步。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利用每周的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

  3.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他们阅读数学课外读本,拓宽数学的知识面。

  4.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优化作业设计,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5.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教学进度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周次 备注

  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8课时(机动2课时) 1--6

  二 千克与克 3课时(机动1课时) 7

  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 5课时(机动1课时) 8-9

  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5课时(机动2课时) 9-13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机动1课时) 14-15

  六 *移、旋转和轴对称 2课时(机动1课时) 15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 4课时(机动1课时) 16-17

  八 期末复* 5课时 18-19

  九 补充下学期内容 8课时 20-21

  十 综合练* 3课时 22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加、减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熟记7、8、9的乘法口决,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熟练地计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5、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竖式加法连续进位。

  2、竖式减法连续退位。

  3、建立“倍“的概念。

  4、“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三、教学进度表

  (一)、万以内加减法笔算。(28课时)

  1、笔算加法 14课时

  2、笔算减法 13课时

  3、整理和复* 1课时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3课时

  (三)、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39课时

  1、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2、8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3、9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15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

  整理和复* 3课时

  (四)、是、分、秒的.认识 5课时

  (五)、总复* 5课时

  四、教学措施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继续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注意发展聋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1

  一、 教学研究目标

  认真学*贯彻学校工作要点,在校教导处、教科室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继续加强本组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扎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教为思、变教为悟,充分挖掘教材中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上以分层推进的方法展开我组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研究工作措施

  1、配合学校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政治学*和业务学*,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名校意识,创教学特色,进一步发扬我组的优良教风。

  2、加强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积极探究学科教学模式。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根据我组的特点,青年教师少,中年教师多,积极配合教导处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要加强相互之间随堂听课、评课。

  4、继续开展数学学科竞赛。

  5、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们要抓好培优补差工作。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上有所进步。

  三、活动内容

  第一周

  1、制订本教研组工作计划。

  2、各科任制订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3、落实各单元的中心发言人。

  第二周

  1、加强业务学*,全面了解全册教学内容,学*新课标。

  2、落实口算、笔算开展情况。

  第三周 组织本组数学教师业务学*,上好研讨课,及时评课、议课。

  第四周 开展那个培优补差工作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第五周 教学常规检查。

  第六周 开展同课异构。

  第七周 教师业务学*。

  第八周 了解各班的教学进度。

  第九周

  1、师德教育活动。

  2、教学常规检查。

  第十周

  1、期中测评。

  2、教学常规指导。

  第十一周 举行口算计算比赛。

  第十二周 录像观摩评课活动。

  第十三周 六一学艺竞赛。

  第十四周

  1、教师业务学*。

  2、录像观摩评课活动。

  第十五周了解各班教学进度。

  第十六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第十七周教学常规检查。

  第十八周拟订期末复*计划。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http:///精心整理-

  教学目标

  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3

  一、指导思想

  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讲解和练*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

  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一轮专题复*,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完成高三第一轮复*。指导学生参加零诊和一诊考试,完成学校下达的考试目标。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20xx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复*计划

  在认真研究教材、教纲和考纲,分析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

  1、时间分配 半期考试前基本完成必修教材的主体复*,年底前基本完成选修教材的复*,一月作考前适应性练*。

  2、知识有所侧重 注意向重点章节倾斜,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

  3、注意教学分层 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在20班做好培优工作,在23班要紧盯可上生做好辅差工作,并在培养学生学*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分层施教,要求不同,争取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4、整体复*与阶段复*计划相配套 整体复*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7、 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5年高考试卷。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

  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按照高考题型划分专题,如单项选择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时,可以将历届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讲解。在对各专题进行讲解时要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要分析透彻,要真正把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三)选好用好复*资料

  在高三复*中我们将以步步高为复*的主体资料,参照优化设计、三维设计等较辅资料组织教学工作,充分用好资料的基础学案落实,完善考点突破和高考真题冲浪等知识,是资料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

  (四)选好模拟练*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选练*题时,决不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外来资料和试题,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选用正规的资料和历届高考试题就完全足够了,两周做一份综合练*题为最适宜。在模拟练*中将使复*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重点与难点又一遍巩固,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综合练*使之得到弥补。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批阅和分析。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客观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主观题要加强完整性和科学性表述的强化。同时要建立错题库,把做过的试卷及练*题进行整理,明白练*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还是是审理不严造成的,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的重犯。 教师广泛搜集资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题进行练*,每练必改,每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收到更大效果。

  另外,在练*中千万要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 ;做练*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在做题过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认真搞好练*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考后及时巩固

  (五)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由于课堂复*容量的增大,要在重点问题多花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大撒手,每堂课都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精练,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解题活动和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教师一定要把课本和资料认真地分析比较和联系归纳,这样才能清楚地启发学生。备课中对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材料的选择,怎样呈现给学生要进行充分研究。教学中要及时反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不断改进和修正教学方案。教师要多作题,多参考资料。把握高考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4

  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六个单元,一个总复*。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包括第一、三、五单元,主要内容是元、角、分与小数,乘法,认识分数。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四单元,主要内容是对称、*移和旋转,面积。统计与概率是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统计与可能性,在实际操作中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实践活动在第一、三、六单元教学中安排。

  教学目标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认识分数,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结合实例,感知*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让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

  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5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加、减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熟记7、8、9的乘法口决,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熟练地计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5、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竖式加法连续进位。

  2、竖式减法连续退位。

  3、建立“倍“的概念。

  4、“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三、教学进度表

  (一)、万以内加减法笔算。(28课时)

  1、笔算加法 14课时

  2、笔算减法 13课时

  3、整理和复* 1课时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3课时

  (三)、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39课时

  1、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2、8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3、9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15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

  整理和复* 3课时

  (四)、是、分、秒的认识 5课时

  (五)、总复* 5课时

  四、教学措施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继续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注意发展聋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6

  一、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数与代数部分。二年级下册已经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和“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册教科书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结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显示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从而更好地感受计算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中,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可以用除法和加减法解决的、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之外,还安排了除法的验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用乘法验算除法,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计算的水*,为继续学*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特色内容。在学生积累了一些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以后,本册教材安排的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并在条件与问题之间建立起适当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学生原有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将得到适当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基本内容之一。本册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间隔排列的两类事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认识分数”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借助直观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的加、减法。此外,考虑到学*难度、与一些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学生日程生活经验的积累情况和认识发展水*,所以把《千克和克》安排在本册教学。

  图形与几何部分。本册教科书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一共安排了两个单元。其中,第三单元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简单*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计算方法。这个单元是学生较为系统地认识*面图形、学**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的起始单元。一方面,学生为后续相关内容的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积累一些探索*面图形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的经验,从而逐步提高探索学*的能力。第六单元安排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移、旋转和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展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面图形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部分。本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第一次结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周长是多少》,引导学生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提高测量、计算和估计不同*面图形周长的能力。第二次结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安排《多彩的“分数条”》,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分数的含义,感受这些分数与1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不断增强问题意识。

  此外,本册教科书没有安排独立的“统计与概率”教学单元,但注意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部分内容,择机让学生经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丰富统计活动经验,体会数据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二、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与估算;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联系现实情境理解倍的含义,能用“倍”说明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解决倍比关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2)会用“克”、“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认识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4)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运用正确的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5)认识物体*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区分、判断*移、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面图上将指定物体进行*移。

  (6)能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能比较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学生基本情况

  三()班( )人,经过两年系统的数学学*,学生都拥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积极性比较高,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数学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学*过程,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没有学*积极性,没有自控能力。本学期教学中,将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愉快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力求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和学*能力。与此同时,重点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让优生吃得饱,让后进生树立学*信心,爱学*,让全班共同进步。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利用每周的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

  3.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他们阅读数学课外读本,拓宽数学的知识面。

  4.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优化作业设计,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5.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教学进度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周次 备注

  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8课时(机动2课时) 1--6

  二 千克与克 3课时(机动1课时) 7

  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 5课时(机动1课时) 8-9

  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5课时(机动2课时) 9-13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机动1课时) 14-15

  六 *移、旋转和轴对称 2课时(机动1课时) 15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 4课时(机动1课时) 16-17

  八 期末复* 5课时 18-19

  九 补充下学期内容 8课时 20-21

  十 综合练* 3课时 22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加、减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惯。

  2、使学生熟记7、8、9的乘法口决,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熟练地计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5、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竖式加法连续进位。

  2、竖式减法连续退位。

  3、建立“倍“的概念。

  4、“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三、教学进度表

  (一)、万以内加减法笔算。(28课时)

  1、笔算加法 14课时

  2、笔算减法 13课时

  3、整理和复* 1课时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3课时

  (三)、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39课时

  1、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2、8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3、9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15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

  整理和复* 3课时

  (四)、是、分、秒的认识 5课时

  (五)、总复* 5课时

  四、教学措施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继续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注意发展聋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8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略)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期末

  *均错误率速度*均错误率速度

  有余数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与课时安排:

  时间 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 4

  第三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 4

  第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 4

  第六周 放假

  第七周 验算、整理和复* 4

  第八周 四边形 4

  第九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一周 时分秒、填一填 4

  第十二周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三周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四周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

  第十五周 整理和复*、分数的初步认识 4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第十七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第十八周 复*1-3 4

  第十九周 复*4-6 4

  第二十周 复*7-9 4

  第二十一周 总复* 4

  第二十二周 考试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兴趣。

  6、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7、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8、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2个班。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学*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只有个别同学思想上不够积极。每个班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反应快,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几个学生基础比较差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