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工作报告 / | 2022-11-09 00:00:00 工作报告,实*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1

  实*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和雨城区上里古镇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实地观察,使我们对课本上的地学知识有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更加深入的巩固了我们的地学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灾害治理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为将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学*和实践打下基础。

  实*时间

  20xx年11月4日

  实*地点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飞仙关——芦山县沿途地区和雨城区——碧峰峡镇——上里古镇——白马泉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茶马古道、猪儿嘴、陆王沟、老君岗、龙门溶洞、龙门乡红星村,以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地区:太*桥、太*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四、实*内容1、地区概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门户”、“民族走廊”之称。[1]雅安市位于川西地槽区和川东地台之间,地壳运动剧烈。从震旦纪以来,历次构造运动为雅安地区遗留下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种走向的褶曲和断裂。在水*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种类俱2全的岩石变形,构成歹字形、人字形、山字形等类型多样的构造体系。

  地下水资源白马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气体,液体与气体产生的震荡发出“嗒嗒”之声,犹如骏马奔驰的声音,故人们将此泉水称之为“白马泉”。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有很多优越之处,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广,其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为突出。在地下水入渗及渗流过程中,由于岩层过滤,水质都比较纯净不易受污染,但当地下水被污染后,比地表水更难于净化。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而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很快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实威胁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地下水是一种数量有限的珍贵资源,必须查明数量,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白马泉被科学的利用于旅游开发,是对地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不仅保护了白马泉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地质构造与地貌

  单面山:猪儿嘴猪儿嘴是最为典型的单面山构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顺向坡长而缓,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业开发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稳定,易发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适合农业生产,亦不利于城建规划。在岩层中可以看见地下水出露,水流从逆坡流向顺坡,故在顺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

  飞来石:龙门乡红星村在龙门乡红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砾岩,当地的耕地均在砾岩表面风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层上。很容易看到,在红星村的周围山体均为泥岩,而此处的出现的很多砾岩沉积,此处应为典型的“飞来石”奇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大范围的飞来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据老师讲解,此区域内大量出现“飞来石”可能是因为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活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旁边挤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体断裂产生的碎裂物质,在岩体断裂时弹射到当今红星村所处区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飞来石”奇观。这些砾岩大小不一,对于研究古代造陆、地质运动、地壳活动等有珍贵的科考价值。飞来石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零星分布的砾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使得原先较为*坦的地区变得混乱,无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处“飞来石”中的岩石均为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高,碱性偏强,在雨水的作用下,钙质物逐渐与土壤混合,致使土壤碱性增强,影响作物生长,使得该地区极不利于农业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规划也存在巨大困难。

  地堑:陇西河太*桥地区两条大致*行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中间部分岩块下降,形成地堑。陇西河太*桥地区,岩层趋于水*,此处为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形。在桥下观察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倾角较小,地质条件稳定,此处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桥。稳定的地堑构造,也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紧凑,具有稳定的农业耕作环境。太*桥地区四周高,中间低,使得农田、居民点的排水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田的周围有很多的排水沟,水利设施比较健全,农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现状都很好。

  笔架山:上里古镇二仙桥站在上里古镇二仙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个并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起来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该地区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多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较好,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农业生产很是便利。此地为与单面山的裂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

  实*心得

  *两天的实*,使我更加深刻的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知道了理论知识如何结合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为人类造福。本次野外实*,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与地貌学》与本专业的联系。这次地学野外实*丰富了我的眼界,看到了书本所讲内容,巩固了书本知识,还学到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人文、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在进行治理类似的地址灾害时,不仅仅是在治理,不顾其他诸如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确保在保护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应该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争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成绩,其措施才是长远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运动,大自然在上百万年的运动中,或者悄无声息或者剧烈的运动之中,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创造了非常多的奇观为世人惊叹。从山体的褶皱、山体的断层,以及遗留下来的风化沉积物,我似乎看到了过去此地的地理形态,我似乎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我想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只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前进,否则只能自取灭亡。在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区域内,我们看到了多种地质构造,地质奇观及一些灾害治理的工程。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知识,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以及灵活的处理问题,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在途中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本次野外实*是我学*生涯中的一次重要体验,对于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2

  一、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地区概况

  主要实*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内容

  (一)5月9号 实*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海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 古武当山实*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 京娘湖实*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 实*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3

  一、 实*概括

  1、实*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实*之前,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此次实*的一些目的,这次实*我们重在多看多观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带到实地中进行检验;注意思维的转变(理论的微观向野外宏观的转变);学会对基本地形地貌进行描述;还有就是图形结合,我们通过这次实*,能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钻研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体会,融入和贯彻,使我们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

  2、实*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映秀——都江村

  3、实*工具:盐酸、铁榔头

  4、指导老师:郑子成、*勇

  5、实*要求:通过本次实*深入了解温江和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见到的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整合进行分析;分析农业发展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观察辨认主要岩石;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和防御措施。

  二、 实*内容:

  1、金马河大桥下:

  (一)金马河的区域概况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以排洪为主要功能,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7个区(市)县,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新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河段全场76.1公里。统计保护区内1992年共有乡、镇35个,面积911*方公里,总人口15*4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24.8亿元。

  (二)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

  第一处地点是温江成青路上的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金马河大桥上下来,听了老师的讲解,老师先是对河道基本情况作了讲解,着重讲了河流地貌、土壤颜色、成都*原的形成等,讲了金马河的河床、河漫滩、阶地等。然后让我自己去观察,由于现在冬季枯水期,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河水,有许多的河漫滩(洪水期能淹没的地方,*水期时露出水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粘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冲积物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在河床边,*期沉积物有明显分布规律,河边以砾石、粗砂为主,远离河边以粉砂、粘土为主,即“*河岸粗、远河岸细”。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那儿的那条河流处于幼年河:一是因为,从河流流经的路径上看,弯曲度比较大,二是从河流内的岩石上看,岩石的磨圆度比较低。从河流弯曲度和河流内岩石磨圆度的观察,基本就可以判断出一条河流所处的时期。我们还观察到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鹅卵石,硬度大,颜色有青、红 、黑、白、灰等,经过仔细观察和辨别后,我们发现这些鹅卵石大部分为分选性较差,磨圆度高的鹅卵石。站在金马河的河漫滩中向远处望去,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甚小,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来。有河漫滩的存在,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其实在距离我们不远处的*面上,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阶地的形成是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由于河道较宽,河谷较深,以及人工修建的防护堤,使得金马河的一级阶地成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的农田用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住房和农田地。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化;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据观察,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因此阶地形成较晚。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因此属堆积阶地。同时在金马河,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的运石车,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

  (三)金马河的灾害与防治 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河床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金马河特殊的河床结构,比如水流较缓,致使其水力环境复杂多变,泄洪能力较低,历史上金马河附*区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有*几年来,无序地开采河道沙石,严重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因此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沿线有重点防洪堤段、险工险段等。

  2、映秀镇:

  (一)映秀镇的区域概况

  映秀镇是我们野外实*的第二站,也是这次实*印象最深的地方。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但是在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处于地震中心的映秀是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之中。龙门山断裂带内有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前山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5.12地震发源于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虽然四川盆地是相对稳定的板块,龙门山看上去构造运动性不强,但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时,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随着外在营力的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地壳破裂,就会发生地震,2008年发生的特大地震就是龙门山构造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西南向东北逆冲造成的'。而我们所实*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后的镇,房屋都是新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20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就很容易发生了崩塌。

  (二)映秀镇的地质地貌概况

  在映秀镇,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谷低地中可见到河流与季节性洪水冲积出的滩涂地,而且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向旁侵蚀,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我们放眼望去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此处共有3级阶地。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但是老师解释道,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在观察二三级阶地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远距离观察,从远处看,很难看出阶地的特征,根据老师讲解,如果走*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阶地上面是比较*坦的。就远处观察,二三级阶地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缓坡,后经老师点拨,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阶坡。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地质学实*报告 (菁华10篇)

地质学实*报告1

  实地实*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目的!

  一、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地区概况

  主要实*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内容

  (一)5月9号实*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

  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实*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

  总的来说,本次实*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地质学实*报告2

  一、实*目的

  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要求

  1、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报告。

  三、实*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安排

  5月10日至5月23日

  指导老师:*

  五、实*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

  六、实*概况

  (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 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不仅有被人们称为"石林"的柱状节理,而且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

  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据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

  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石林"。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除地质遗迹外,保护区内还有云皇殿、白云庵、千佛洞等人文古迹。马山石林已揭露的团山和长岭两座低山全部由粗面英安岩柱状节理分割成的巨大石柱群组成,柱体直径一般在1。0—1。5m之间,柱体长25m(地表以下延深可达60m),形态以四边形为主,也有五边形、六边形的。团山主体笔立挺拔,长岭柱体呈扇形展布,犹如孔雀开屏。这些蔚为壮观的景象,可与英国已列为世界保护遗迹的"魔鬼堤"和美国已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魔鬼塔"相媲美。*古代哲人孟子在二千年前曾有"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作为他的后代,齐鲁儿女或许可以添上一句"登马山而奇造化"的感慨。马山这一自然遗迹不仅是宝贵的地质地貌景观,也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对象。本区列为第二的自然保护对象,是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

  目前在马山已发现二十多株硅化木。其中较大且保存完整的有十多株,最大的树干长13m,横径0。8m,其年轮十分清晰。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在人文历史上,马山曾是庙宇鼎盛、香客云集的风水宝地。据清雍正年间(1734年撰写的《马山志》记载,马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树木茂盛,寺宇宏阔,有玉皇殿、圣母殿、大士庵等15处殿堂,颇具规模。山凹处有一眼"丹泉井",也称"济公井",泉水清澈甘甜,"醒脾爽气,甲于诸水",任凭大旱,泉水长年不涸,故有赞曰:"窟中疑滚千层浪,地底遥通一线天"。

  (二)崂山崂山的主体山脉,为花岗岩石质耸拔成山,气势雄伟,千峰竞秀,贵为华夏滨海第一高山。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三分子所组成,石色白净,石质坚硬,是建筑行业的优质石料。花岗岩经千古风化酥蚀以后,淤积在河道海滩上的白沙,所含石英石占到很大的比例数,是建筑上的优质沙料。崂山在中生代燕山晚期造山运动以前,这里的"老坐地户"有沉积岩和岩浆岩,在崂山高处的九水和明道观一带的山谷里,还残存有这些岩石的踪迹。崂山的花岗岩热熔岩浆在地层深处冷凝成石后,耸拔抬升成山,巨大的鼎力将地表的原有岩石推的四分五裂,局促屯集于周边。在花岗岩高温强力挤压的崂山成山过程中,周边的围岩发生热熔烘烤变质,许多变异成了变质岩。譬如仰口丰山一带的崂山绿石,就是泥灰岩经过高温变质后,形成的细腻变质岩石。和崂山花岗岩纠结在一起的岩石,主要有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大类。

  石老人和登瀛半岛一带的低山岩石,主要为沉积砂岩,石质呈灰褐色,作建筑石料容易酥蚀风化。这种石质的沙砾石滩,也呈深褐色,石茬尖利。流清河海湾的东半部一小部分,也是这一类砂岩的海滩,颜色非常明显。流清河以东到太清湾的西半部一带,崂山的主体山峰直插大海,没有杂色岩石掺杂。而从太清湾到垭口,以沟谷为界,除了垭口以东一座山峰是花岗岩石以外,再往东直抵八仙墩,就尽是沉积岩和变质岩了。特别是崂山头一带,几乎尽为沉积砂岩,层层叠叠像千层饼一样,很是壮观。

地质学实*报告3

  测量实*: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位置的地形图。通过实*,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实*内容:碎部测量:

  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施工放样:

  心得体会:我们的实*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这次实*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实*报告4

  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预计20xx年全面投产。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20xx年。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5、在瓦斯井的钻探现场我们见到了超大型钻机,了解了超大型钻机的工作过程并与我们在学校实*的多功能钻机惊醒了比较,从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钻机的钻齿和牙轮的尖齿是合金纲制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轮主要起破碎作用。钻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径先是30厘米——65厘米——80厘米

  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另外影响煤产量的因素有:采煤工作面的煤量供应情况,井下运输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时间等。

  发现的本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学校有待改进的):

  1、校内实*(工程勘察生产实*)比较实用,但时间过短(只有几天),次数过少(只有一次),两个班配备两个指导老师,四年的大学学*中,学生在专业上的练*不足。学校应该更加务实,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每学期都应有二十天左右时间模拟整个工程勘察的操作过程。.发现专业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优势:

  实践工程地质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别是那些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赶上工程地质的下一波牛市行情。虽然按预测,牛市行情还需等待5~7年,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震荡的底部区间,充分理解这个专业的特色,静下心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览众家之长,集聚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和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牛工作生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工程地质是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能力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如果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能够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地质工程师。

  3、能够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如果大家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地质工作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我们还要,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

  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了对比,看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差别,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毕竟在现场目睹了钻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了解到许多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生产过程,并了解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理论方法的区别。

  5、通过生产实*,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意识到地质实践工作的辛劳和地址工作的乐趣。地址工作是一个危险、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勇气也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谨慎细微地观察、记录,从而准确地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地质条件和减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去做,但毅力和坚持不够,送给自己一句话: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实现不了理想的!

地质学实*报告5

  一、实*时间:

  二、实*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内容

  1植物样方调查

  1.1样方调查的目的

  了解植物分布情况。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学*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心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

  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

  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

  2土壤剖面

  2.1挖土壤剖面

  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对发育于基岩上的土壤,一般挖至露母岩为止;通常深1~3米左右;对沼泽土、潮土、盐土和水稻土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以出现地下水为止。挖出的表土与心土要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两侧。观察面上沿的地表不能堆土和走动,以免影响观察、采样。

  剖面挖就后,先按形态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层次,逐层观察和记载其颜色、质地、结构、孔隙、紧实度、湿度、根系分布、动物活动遗迹、新生体以及土层界线的形状和过渡特征。接着根据需要进行pH、盐酸反应、酚酞反应等的速测。最后自下而上地分别观察、采集各层的土样,并将挖出的土按先心底土、后表土的顺序填回坑内。

  2.2剖面的结构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层)、心土层(B层)和底土层(C层)。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灰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截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层状构造,在野外以其颜色、质地、结构及松紧度、新生体等区分。层状结构为其最重要特征,是土壤形成及其物质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表现。一般划分3个最基本层次:①表土层(A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层)。为淋溶物质淀积层;③底土层(C层)。又称母质层。这3个基本层最早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也夫命名,以后,人们根据每个基本层的性状与发生学特点又进一步细分。

  简单剖面

  原始剖面:剖面上只有A和AC层。弱分异剖面: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各层之间无明显界线

  侏儒剖面:发生层完整,但每一土层的厚度甚薄。

  巨型剖面: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度风化形成的超深厚剖面,厚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

  侵蚀剖面:土壤剖面上部部分层次被侵蚀掉。复杂剖面

  1)异源母质剖面: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成土物质与底部基岩或母质组成不一致的剖面。

  图2.2垂直断面

  2)埋藏剖面:由于后来物质覆盖,在土壤剖面的一定深度中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埋藏层或埋藏剖面的剖面。

  3)堆叠剖面:原来的土壤剖面多次被沉积物质覆盖,或由于大量使用泥肥、土粪等使土壤表层或耕层不断垫高。

  4)翻动剖面:剖面表土层以下的土层经人为翻动到地表。

  5)人造剖面:在采矿、兴修水利等活动后,将混杂的土壤物质堆积或填回而形成的剖面。

  2.3分层取样

  2.3.1样品采集

  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100cm,分取三个土样:表层样(0~20cm),中层样(20~60cm),深层样(60~100cm)

  2.3.2取样方法

  ①铁锹、铁铲、竹片等直接取样;②采样筒取样;③土钻取样;④挖坑剖面取样

  1、地表层:铁锹、铁铲、竹片直接取样;

  2、分层取样: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土钻,进入一定深度的土壤,将土柱提上,,按需要切割采样;或铁锹、铁铲等挖一剖面,分层取样。

  2.3.3取样量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对多点均量混合的样品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

  2.4注意事项

  1、对照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

  3、分层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4、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则应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可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3生态研究案例分析: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1酸沉降对森林植物的影响及其机理

  森林衰退的原因一般认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直接影响;二是对森林的间接影响,即认为酸沉降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土壤的酸化,造成植物营养不良,有毒元素活化,重金属释放,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森林衰退[3]。

  3.2直接影响

  3.2.1植物体形态

  1、伤害叶片

  叶片是植物与大气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大气污染物最先进入植物体的门户。因此,植物的伤害症状最早出现在叶片上[4]。干、湿沉降都会改变植物叶片表面蜡被层和角质层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结构对叶片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还可以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对树叶表皮的破坏,加速了叶片的老化,使叶片失去活力,变得枯焉甚至掉落、死亡[5]。特别是在低pH值的酸沉降作用下,在短期内就能对叶片造成可见伤[6]害。树叶的变小,黄叶的增多,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削弱其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活动,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林业生产下降,森林退化[7]。

  2、伤害根系

  根系作为植物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的重要器官,是土壤资源的直接利用者和产量贡献者,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和生物量的高低,并与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有关。根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碳素库,其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反馈途径之一[8]。植物根系养分吸收性能与土壤养分、水分、pH值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影响着根际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和有效性。酸沉降不但改变了根系周围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也直接伤害了根系的生长。

  3、生长及生产力

  酸沉降引起森林生产力的下降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的酸度条件下,酸沉降的的确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木的生长或群落的增长。如在中欧和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大面积森林衰退之前,其森林生长量比同时期未受酸雨影响的森林的生长量有较大的增加。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者认为一方面酸沉降中的N、P和S素对植物起到了施肥的作用,另一方面酸沉降中强酸根离子的增加促进了土壤的风化,从而使进入土壤溶液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9]。至于在有些受害林群中,树木仍能继续增长,是因为死亡的树木被分解、矿化后为其附*的树木提供了养料。虽然这种增长能够持续几年,但最终会导致树木死亡率的增加和生物量的降低[10]。一些人工模拟实验也证明了,在轻度酸雨或短时期内,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1]。

地质学实*报告6

  一。序言

  ⑴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前学生应认真学*实*知道书,以明确实*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的组织形式及实*过程

  实*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

  过程由实*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形成了观音山西山龙门,东盘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滇池为断陷湖泊,西岸多为半岛、海湾,地形起伏较大;北岸、南岸、东岸地形起伏较小,有八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等沉积。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栖霞和茅口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容蚀形成岩溶地貌(又称kast地貌)。石笋、石芽、石柱、溶沟、溶槽、溶蚀漏斗等地貌随处可见。

  ⑵武定地区

  1。地层:在五孔桥观察了辉绿岩与三叠系资组的接触关系及灰绿岩体的岩石特征(球形风化)。经过观察,发现二者的接触面的特征是: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古风化粘土层,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辉绿岩中长石高岭土化现象明显。

  在雷刚厂观察了三叠系舍姿组与寒武系西王庙组的接触关系。

  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

  舍姿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含细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二者的接触关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芭蕉箐铁矿观察到缩头山组: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处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d2y1):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第二段为灰白薄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其中在铁矿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层黑色页岩、泥岩等,还含有植物碎片、贝类化石。

  在狮山石棉矿观察到登云组白云岩,狮山风景区出露寒武系,竹寺组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该矿是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中。

  2。构造:人民渡狮山大断裂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系汤池组和红石组等地层。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其间夹断层夹持体或断层透镜体。沿断裂带除外力西基性岩脉侵入外,还有燕山期基性岩贯入。受断层影响,岩石蹂皱破碎现象明显

  3。岩浆岩:辉绿岩。

  4。矿体:芭蕉箐铁矿、狮山的石棉矿、无孔桥的钛砂矿

  5。地质现象:狮山断裂断层破碎带上的断层角砾岩、地层的错动与缺失、无孔桥沉积接触面上的风化壳、狮山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断裂构造,形成两断面上生长的植被有很大差别,在芭蕉箐看到赤铁矿矿床,而在狮子山观察到了石棉矿及石棉的采矿洞,狮子山风景区,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⑶元谋地区

  1。地层:黄瓜园出露海资哨组、路古模组和凤凰山组

  ㈠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

  ㈡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

  ㈢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长石片麻岩、角闪石片岩等。

  南北向绿汁江深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的体朱布超基岩。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岩体分异较好,具垂直分带,由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岩带、橄辉岩带、各带为渐变过度关系。*面上各带是不对称环状分布,四周为边缘相。岩体虽小,但含铂达到工业要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德大、那化花岗岩体。这些花岗岩石是晋宁期产物。岩体的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杂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呈岩基产出。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显粉红色,细、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闪长岩:暗灰、灰绿色,多为细、中粒结构。

  弯堡土林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弯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长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耸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说起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富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地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表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得流蚀、冲刷,又使地表裂缝渐渐加深、扩宽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质作用,终于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进而形成眼前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为什么这土林可以如此长久的保存呢?雨水、风化等剥蚀作用就很严重了,那是由于土柱顶上,有一层含铁质的砂砾岩皮壳及半胶结的砾石层,像一顶坚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风雨摧残。

  2。构造:朱布超基性岩体属于南北向绿汁江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为加里东晚期所形成,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德大那化花冈岩体属块状构造。岩体出露于元谋县西侧斑果至物茂一带,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北长大于4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为晋宁期产物,岩体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岩体。

  3。岩浆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绿岩。

  4。矿产:朱布超基性岩矿、孔雀石、橄榄石及黄瓜园铁矿;绿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岩体中含有碳酸盐岩,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结果除了这些,我们还观察到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积作用、侵蚀作用、蛇曲河、河心滩、河漫滩等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闪长岩脉、辉绿岩脉以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第二,弯堡土林,湖泊的沉积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冲刷及风化剥蚀等作用形成

  6。地质现象: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侵入体及侵入体有俘虏提、围岩、析离体。土林地区地表水的片流、洪流冲刷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三、结束语

  1、小结:经过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谋的地质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不但让我们充分的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情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对于在课堂上不清楚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中逐渐掌握。提高了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还让我们了解了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怕苦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体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某个地质现象的见解与论述:

  这一次的实*我对元谋土林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兴趣。路南石林已驰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与石林争妍斗奇。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而产生的地貌。在*土林最发育的地方就是云南元谋盆地和*。土林是在构造运动、风雨侵蚀和生态、岩性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进土林云南土林,分布较广,其中以元谋县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铺土林为佳。它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路南石林并称之为“云南三林”。元谋物茂土林位于元谋县境内,距县城32公里,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

  3、意见和要求

  我觉得这次实*体还是成功的,大多数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和组长开展工作。时间虽然不怎么长,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后的学*和工作。不足的是,实*时间太少,一个实*地点还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离去,所以我觉得以后能大大提高实地实*的时间。

地质学实*报告7

  一、实*概况

  1、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环节。通过此次实*,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地点: 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

  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时间:20xx年5月10日

  二、实*内容

  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方公里。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

  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马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马山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马山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马山自然保护区由主峰马山 (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马山、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的*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马山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3、实*进程

  (1)马山硅化木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马山极富盛名的——马山硅化木。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

  (2)马山石林

  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

  据专家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3)沉积构造

  在马山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

  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构造、抱卷层理、大型交错层理等。另在马山东坡还可以同时见到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沉积层序。测量岩层产状可以断定,马山地区当年有一古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各种沉积构造宛若一幅幅山水画,遍布于山林之间,给旅游、地质教学提供了一处理想场所。

  (4)接触变质带

  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沉积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在马山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体边缘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宛如一条“黑色长龙”,极其壮观,具有非常高的观赏及科研价值。

  (5)其他

  马山是即墨西部*原地区的一座孤山,且范围较小,故形不成其独立的气候特征,它与城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状况无大的差异。由于马山地区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水源为天然降水。马山因受地貌、岩性之影响,土壤类型及分布也不尽相同,大体分为山体土壤和山周土壤两种类型。马山的山体植被由于地形及土壤状况,大致可分林木植被、灌木植被、草甸植被、作物植被四种类型。马山的的自然资源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矿产资源及植被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的极其珍贵,闻名于全国乃至于全球有的非常丰富,蕴藏于整个马山区域中。马山山体间的林木主要有黑松、雪松、侧柏、水杉、刺槐、合欢、火炬、拓树及其它林木。就目前统计,它的综合面积可达3000余亩,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尽管这些各类林木尚在幼年时朋,但它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三、实*心得

  通过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通过着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我们不但欣赏了马山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马山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马山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此次教学实*我们在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的安排,达到了实*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地质学实*报告8

  在钻探队实*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

  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了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

  这次我们打的是水观测孔,通过己的实际操作,结合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己的业务水*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己动手操作水*。期间主要对*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顶山砂岩,*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

  三、日长生活

  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学*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生活。 报告节如下:

  第一绪言,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时间等。

  第二 地层

  首先简述实*地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构造

  概述实*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地质学实*报告9

  一:实*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 实*仪器地质罗盘 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的内容和过程

  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

  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做树1和树2。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为对树1的位置为N308E,对树2的位置为N279E,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可知道是正断层。根据要确定位置测得的岩层的产状为:N330E, N247E,<503。断层岩石(样品)结构及成分的分析

  1)结构 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

  2)构造 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3、成分 从样品看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从全晶质中粒和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就可以判断是浅层岩。

  4、断层地理环境情况

  金牛山地质相对复杂,在上山途中发现了很多滑坡断层及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现象。仅大家用于观测的一面山体,比较大的断层就达7处之多。金牛山断层现象千姿百态,产状各不相同,并带有多出滑坡现象产生,是因为金牛山主要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分化后,风化壳表层间的滑动引起的风化壳滑坡。

  5

  岩石标本的赏识

  实验室中,陈列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可以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理论的学*,已经让我们对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标本参观,使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6、实*结

  两天的'实*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一定了解。从标本室里我们更认识了许多未见过的岩石,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实*结束了,而我们对实际动手的渴求依然很强烈。

地质学实*报告10

  一、 实*概况:

  本次实*为期一周,实*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老师简单讲解实*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二、实*内容:

  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实*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采取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我们还看到了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背斜褶皱现象,由此我感到相当的荣幸。在这,我和同组组员对背斜两翼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进行了测量,左翼: 73°,341°,34°,右翼:334°,240°,34°。

  在公路旁我们看到路旁的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岩体的表面长着一颗树,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生长活动引发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最后我们考察了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

  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

  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行、较密集而*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

  b)千枚状结构 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

  c)片状构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

  d)片麻状结构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

  e)块状结构岩石中的矿物分布均匀,结构均一,无定向排列,这是大理石和石英岩常具有的构造。鉴别变质岩时,可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据构造,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结构以及主要矿物成分,分析所属的亚类,确定岩石的名称。

  三、实*感想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老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山时,在老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在实*中我还学到了很多的在学校课本上和知识里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巨大的锻炼的,我也相信我会做好这一切的,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才会将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上,学*中我相信我会继续不断的做好的。通过实*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这一次实*是给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财富,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做好的!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4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质学地质实*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

  一:实*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 实*仪器地质罗盘 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的内容和过程

  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

  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做树1和树2。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为对树1的位置为N308E,对树2的位置为N279E,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可知道是正断层。根据要确定位置测得的岩层的产状为:N330E, N247E,<503。断层岩石(样品)结构及成分的分析

  1)结构 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

  2)构造 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3、成分 从样品看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从全晶质中粒和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就可以判断是浅层岩。

  4、断层地理环境情况

  金牛山地质相对复杂,在上山途中发现了很多滑坡断层及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现象。仅大家用于观测的一面山体,比较大的断层就达7处之多。金牛山断层现象千姿百态,产状各不相同,并带有多出滑坡现象产生,是因为金牛山主要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分化后,风化壳表层间的滑动引起的风化壳滑坡。

  5

  岩石标本的赏识

  实验室中,陈列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可以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理论的学*,已经让我们对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标本参观,使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6、实**结

  两天的实*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一定了解。从标本室里我们更认识了许多未见过的岩石,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实*结束了,而我们对实际动手的渴求依然很强烈。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2

  一、实*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内容

  一)、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从单一的地层、岩石、构造教学路线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

  1、学会地质野外记录。

  2、进一步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

  (1)岩矿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标本的采集,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野外实*中认识实*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的观察:野外实*中熟悉实*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编录及初步鉴定,在地层中产出特点的观察与记录。

  (4)褶皱、断裂等各种基本构造现象的识别与确定,构造在空间的变化及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按以下几方面完成地质调查报告编写任务:以前言、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资源、地质发展史、结束语等。

  三、实*区概况

  1、大同煤田位置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0′—113°15′,北纬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五个县市。形状*似椭圆。长轴方向为NE—SW(北东—南西),总面积为1827km2。聚煤盆地整体呈似长方形,四周群山包围,西面有西石山脉,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涛山,东南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东北部以青磁窑断层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其中C—P煤系面积为1739km2,J系面积为772km2,两煤系重叠面积为684km2,为双系煤田。

  2、大同煤田交通

  大同市地处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因而大同矿区内的煤炭资源运输能力也大大提高。北面的京包与北同蒲铁路都通过大同市,大秦线、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和京大、大运高速公路都已建成通车运行。区内还有大同至王村铁路专线,另外公路纵横交贯,运输方便。(如图2—1)

  图2—1大同聚煤盆地交通位置图

  3、自然地理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忻州地区相连,东与河北省相接。本矿区属黄土高原*缓丘陵区,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势较为*坦,*均海拔1056米,黄土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

  大同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沙大,气候干燥,风沙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3.6—7.5℃,极端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为—26℃。日温差一般在20℃左右,最冷月为1月份,*均气温是—11.3℃。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降水量为520mm,年最小降水量为138mm,年*均降水量为400mm左右。

  大同市是全国的煤炭生产基地,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被誉为“煤都”,采矿业极为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有全国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生产规模大,装备水*高,开采技术先进,随着*年来各种技术交流活动的增多,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地方煤矿的技术水*。大同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有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纵观大同地区的经济是以能源、重化工等产业为主。

  四、实*区内地层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统,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的阜*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古生界的上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

  1、太古界阜*群(自己写符号):岩性为肉红色,浅灰色花岗片麻岩,含有伟晶岩脉侵入体,厚度巨大,达数千米。

  2、古生界:

  (1)寒武系下统馒头毛庄组():

  岩性为砖红色、紫红色页岩和灰紫色白云质泥质灰岩互层为主,页理发育,页理面上具有石盐假晶,本组底部为一层含砾的钙质砂岩,*均厚53m,与下伏太古界阜*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寒武系中统徐庄组():

  底部为一层4—6cm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往上是猪肝色、紫红色页岩,夹灰绿色页岩及薄层泥灰岩,页理上具有石岩假晶,本组上部为灰色结晶灰岩夹薄层鲕状灰岩,厚79m,与下伏馒头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3)寒武系中统张夏组():

  下部为灰色中到厚层状鲕状灰岩,中部和上部也以鲕状灰岩为主,中夹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厚179m,与下伏徐庄组为整合接触。

  (4)寒武系上统崮山组:

  以竹叶状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为主,底部竹叶体的的边缘为紫红色,中部夹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以结晶灰岩为主,夹鲕状灰岩及泥质条带灰岩,厚53m,与下伏张夏组为整合接触。

  (5)寒武系上统长山组:

  岩性为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紫色灰岩、页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19m,与下伏崮山组为整合接触。

  (6)寒武系上统凤山组:

  底部为一层灰黄色含生物碎屑灰岩,下部为厚层状灰黄色泥质条带灰岩与薄层竹叶状灰岩互层为主,上部为灰黄色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顶部为灰黄色竹叶状灰岩与中厚层结晶状灰岩互层,厚83m,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

  (7)奥陶系下统:

  岩性以薄至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为主,中夹薄层泥灰岩及黄绿色灰岩,靠底部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三者互层。厚68m,与下伏寒武系为整合接触。

  (8)石炭系上统本溪组:

  本溪组底界自*旺一旧高山一线以南覆于中奥陶统灰岩剥蚀面之上,此线以北覆于中、下寒武统灰岩之上,至十里河以北尖灭,与中奥陶灰岩呈*行不整合接触,在奥陶系侵蚀面上往往有一层褐铁矿,鸡窝状分布(山西式铁矿)。自上而下,岩性分别为

  底部浅灰色铝土岩(G层铝土矿层位),层位稳定;下部时有紫红色山西式铁矿,厚度变化大,不稳定,与下伏奥陶系灰岩*行不整合接触,泻湖相沉积。

  中上部以灰白色、灰褐色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为主,下部含1—3层棕色、黑褐色灰岩,有时可夹一层薄煤层。

  上述岩性特征表明本溪组地层以粉砂、泥岩为主,粗碎屑岩含量较少,此外出现碳酸盐岩;粉砂岩中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等;粗碎屑岩中则以纯净的石英砂为主。前人认为本溪组沉积时海水进退相对频繁,主要为潮坪一泻湖相沉积。

  本组厚度一般为30m,厚度在南部酸茨河达65m,呈南厚北薄至剥蚀尖灭。

  (9)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底部为一层灰紫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分选不好,厚4—6m,钙质胶结,往上为砂岩、页岩、灰岩和煤层,含煤10层,其中6层比较稳定,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

  主要为一层巨厚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即小峪砂岩。韵律分选明晰,多阶性,大型交错及缓斜层理发育,具有冲刷面。其间夹4、5号煤层,局部具有工业价值,两层之间砂岩分别为东山砂岩、偏岭砂岩。再上为大同煤田上部的巨厚主要可采2、3号煤层。

  以上表明太原组地层中粗碎屑岩较本溪组增多,粉砂岩、泥岩含量减少,煤的含量。粗碎屑岩在底部为石英砂岩,中部为石英杂砂岩,上部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泥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前人的研究认为太原组沉积物经历的搬运和筛选作用较本溪组弱,主要反映了过渡相一陆相的沉积,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环境。

  太原组厚度一般为80一100rn,最厚在楼子沟附*达186m,*均厚113m,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总的趋势南厚北薄,由130—50m逐渐向北被剥蚀变薄,至云岗十里河以北尖灭。含煤总厚0.06—47.45m,*均厚为17m,含煤系数20%。

  (10)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砂岩与砂砾岩,厚3—6m,往上为灰白、灰黄色砂岩和灰色粉砂岩层。中下部含煤1—4层,由上向下编号为1、2、3、4,其中1号煤层比较稳定,局部可采,其它不可采。厚45—60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

  山西组地层中粗碎屑岩含量较本溪组、太原组增多,而粉砂岩、泥岩含量则介于本溪组和太原组之间,煤层含量次于太原组。粗碎屑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粉砂岩、泥岩中为碎屑与高岭石共有的特征,前人研究表明山西组沉积地层主要为陆相河流沉积。

  本组厚20一80m,一般约为50一60m,最后在鹅毛口北魏家沟达90m,大致呈南、南东厚,北、北西薄的趋势,至忻洲窑一新、旧高山以北隆起剥蚀尖灭。沉积环境属于山前*原的曲流河沉积。含煤总厚0.16—10.63m,*均厚为3m,含煤系数4%。

  3、中生界

  (1)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

  由紫红、灰绿、灰白、灰黑、黄褐色碎屑岩组成,下部为粗砂岩,中上部为中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颜色自底至顶,由浅变深,越往上紫红色越深,厚70—250m,与山西组呈*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大同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往上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含煤20层,其中可采10多层。厚234m,与下伏永定庄组为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上统云冈组:

  底部为一层厚5—18m的石英质砾岩(K21)往上有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厚140多米,与下伏大同组为整合接触。

  (4)白垩系:分布于煤田的西北部地区,岩性主要为各种碎屑岩和火山喷出岩,厚100多米。与下伏云冈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新生界:

  老第三系:分布于煤田西北边缘地区,岩性主要是未胶结的砂、砾岩,夹有褐煤,厚250m左右。

  第四系:黄土的各种松散沉积物。

  五、实*区地质构造

  1、大同煤田的构造概况

  大同煤田呈一北东30一50℃走向不对称向斜,东翼陡而窄(倾角40一60°,西翼宽缓(倾角3—7°);北起云岗东北,西南经北羊路、庙湾、马道头,南至玉井,东西宽约30km,向斜轴延伸长约50km(图4—1)。

  煤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一阴山构造隆起带的南侧。东以*旺一鹅毛口大断层为界,与新生带断陷盆地(大同*原)相毗临;西临吕梁经向构造带的西石山脉;南为一东西向小型洪涛山背斜为界,再南与*朔、宁武煤田相连。在*面上三者组成一个北北东向“S’’形。

  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煤田内早期部分地层缺失,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也发育不全。后期受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强烈褶皱、断裂、推覆作用,导致煤田东部地层陡峻,直立甚至倒转,并伴生一系列次一级的小型褶皱和断裂,印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煌斑岩顺主要的山4、2、3一5、8号煤层侵入,使煤层结构,煤的工艺性能遭到极大破坏。在煤田内,东部、东南部、南部构造较复杂,断层多,北部及西部则相对简单,断层、褶皱皆少。

  图4—1大同煤田构造形态示意图

  2、口泉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3、青瓷窑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4、云岗沟侏罗系地层小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六、煤层煤质

  七、矿区水文地质

  大同矿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大量的勘探资料表明,除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基岩风化壳含水相对较大外,下伏中生界、古生界地层的岩石固结坚实,裂隙、喀斯特不甚发育,岩石一般不含水或含水微弱。地表水主要为口泉河、十里河河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在口泉河、十里河河谷地段,地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由于本区地表径流条件较好,一般不利于降水入渗;地下水排泄以蒸发和矿井排水为主。随着矿井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原有动态*衡遭受破坏,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岩石的含水性大大减弱,煤田内大量井泉干涸现象就是的佐证。

  八、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国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①东区指瓜园、神泉寺一带,有肖家窑头、鹅毛疙瘩等6座。盾状的肖家窑头火山由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组成,局部覆盖熔岩流;穹窿状的鹅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岩组成,无火山口。②南区在桑干河与六棱山之间,包括大峪口、西窑等5座,是因玄武岩流沿断裂喷出,依山而呈半圆形。③西区是大同火山群中最为集中和较复杂的一区,黑山、马蹄山、阁老山等15座属之。黑山规模,呈扁*穹窿状;狼窝山范围最广,火山口直径500米,西北有缺口;马蹄山和阁老山等由火山碎屑物组成,为*顶圆锥形,亦有缺口,状似马蹄。④北区以大同市北的孤山为代表,包括其西南的6座小火山。孤山形似面包,海拔1182米,兀立于御河谷地中。大同火山群处于侵蚀初期,下伏三趾马红土或离石黄土,上覆马兰黄土,为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开始时的产物。其形成以北区最早,东区、南区次之,西区最迟。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3

  实*内容(矿物、岩石的认识实*)

  1.矿物的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

  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石英

  首先找到石英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六棱柱状,颜色是无色、乳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再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在观察解理面为贝壳状断口,无解理面。可确定为石英。

  3.白云母

  首先找到白云母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板状,颜色为无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刻划的动说明比6小,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母。

  4.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他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

  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

  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片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三、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4

  实*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

  在钻探队实*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了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自己的'业务水*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期间主要对*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顶山砂岩,*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

  三、日长生活。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自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该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处,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学*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生活。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5

 一.实验时间

  20xx年12月17号

  二.实验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三.实验目的

  通过对实*路线附*的地质条件,使野外现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在此认识上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野外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地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实*工作方法,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考方式,理解实*中遇到的具体现象。地质学野外实*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四.实验任务

  1.观察并了解实*沿途的地形地貌,思考为什么在短距离内地形地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全面分析所看到的地形地貌并加以延伸

  3.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

  五.区域概况

  地点一:金马河

  (1)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成都*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原、地势*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原组成。成都*原的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记载,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早前寒武纪花岗石结晶基底,成都*原岩层十分坚硬。成都*原地形好,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最冷月均温5℃~8℃。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后来,由于长期种植水稻,部分土壤成为水稻土。成都*原很多河流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都江堰的岷江。成都*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以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等。在都江堰以下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在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使得成都*原年*均气温约为16℃,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因*原邻*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时,*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故成都*原无论气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色。金马河大桥处于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原,由成都*原水系即岷江水系冲积而成,多成树枝状和格子状,其中格子状水系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2)金马河的地质地貌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岷江进入成都*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1010m,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洪枯流量变幅大.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原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河漫滩是指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的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黏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向移动沉积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种上层细,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的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相冲积物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称蚀余堆积。洪水期在河床凸岸的浅滩部位,水流速度相对缓慢,则沉积较细的物质。洪水期随着河床的侧移,蚀余堆积逐渐被河床浅滩堆积物覆盖。

  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故河漫滩宽度较大河漫滩的形成经过雏形河漫滩、原始河漫滩,再到河漫滩三个阶段。原来的河谷低与河漫滩,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称为河流阶地。阶地形态要素包括阶地面、阶地前缘、阶地后缘和阶地坡麓。河流阶地在谷坡上可以有多级分布,把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成为一级阶地,依次由低到高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低阶地形成时间晚,高阶地形成时间早。金马河一级阶地修筑成公路,常年洪水不能淹没一级阶地,但非常年洪水能淹没,故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

  金马河周围的河漫滩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因为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金马河大桥属于岷江的中游地区,河流减速使得河流中的岩石堆积于此,我们所看的岩石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种类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结构有:全晶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分为: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超基性岩类主要的矿物由橄榄石、辉石组成,这两种矿物受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常形成次生矿物,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流水冲刷以后的岩石中超基性岩类基本就没有,最常见的是花岗岩(花岗岩石大陆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和一些含石英、云母、长石矿物较多的岩石。由于金马河大桥那的地貌是有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的,所以也有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固、胶结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就其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缝合线和刀砍状构造。在金马河大桥,看到的最多的沉积岩就是缝合线构造的。

  金马河大桥那里的河流地貌,由于河流的冲刷面积大,所以河床很宽。这里的冲刷面积大,主要是由于在河流上游多山,形成了较大的积水面,很容易形成洪流,冲刷作用就尤为明显。河流**由于流水的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原。由于这里处于一个地台区,所以这里的地质条件还是很好的,比较稳定。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6

  实*地点

  新景公司

  实*时间

  20xx.12.10-12.30

  20xx年12月30日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学*实*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后窑峪村,距县城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xx~1132227,北纬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长约km,东西宽约km。面积为8.042km.井田北东部为鑫顺煤业(原殷家庄煤矿),西部为神火集团高家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 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最高气温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第二章 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1954年地质部213队在昔阳—襄垣一带开展过普查找矿工作。其中包括地质填图、小窑调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图系xx年陆军测量局测绘的1:50000地形图,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误差达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地质部213队普查找煤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报告。1962年经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复审,定位不合格。并以决议书011号不予批准,注销储量。该项工作在井田内施工了80钻孔,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测井资料,而且太原组15号煤层情况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队利用其施测的1:10000地形图做底图在左权县城至李阳间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填图方法不明,观测成果、小窑调查等无资料查考,地质界限紊乱,加之底图降级使用,地质成果不宜采用。

  1988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了B—1钻探煤钻孔,目的在于了解4号煤层,终孔层位于山西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晋中煤田地质勘探队对井田进行了精查,在井田内施工了6个钻孔,工程量达3136.36米。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相应完成了1:5000地质填图8km2,三维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设计中所拟定的物探测井、生产矿井调查、采样测试、水文地质等工作。

  20xx年4月至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内施工3个钻孔,其中地质孔2个,水文孔1个,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 矿井地质

  第一节 区域地质情况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第二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

  一、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水质为SO4HCO3——型,矿化度小于1g/L。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

  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包括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和山西组煤系地层砂岩含水层。

  ⑴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包括下石盒子组下段K8砂岩含水层,上段底部K9砂岩含水层,以及上石盒子组下段底界砂岩(K10)含水层。这三层含水层均表现为厚度较大,岩性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由于含水层仅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分布面积有限,个别地区甚至由于地势高使含水层变为不含水透气层,故总的来讲,该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差异性也较大,径流条件差,循环不畅。

  ⑵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山西组中上部和底部两层砂岩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砂岩(2号煤层顶板)含水层连续性较好,为2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但因补给条件差,含水性不强。山西组与太原组分界K7砂岩含水层,厚10.85~19.71m,*均厚14.90m,厚度大,含水层比较稳定,连续性好。但裂隙不太发育,冲洗液消耗量补打,富水性不强。

  3、碎屑岩类、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组

  ⑴15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15号煤层顶板为厚15.0m左右的中细粒砂岩,全井田稳定,连续性好,为15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与K2、K3、K4石灰岩含水层有密切水力联系,对15号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

  ⑵石灰岩含水层

  太原组中段有三层石灰岩含水层,分别是K2石灰岩(俗称四节石)、K3石灰岩(钱石)、K4石灰岩(猴石)。其中K2、K4石灰岩连续好,K3石灰岩在井田内大部分相变成为中粗沙粒岩。

  K2石灰岩在井田内广泛分布,厚6.93~10.30m,*均厚8.38m,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不均一。井田内3-2号钻孔冲洗液消耗量最大达10.51m3/h。其它钻孔一般不超过0.50m3/h。

  K3石灰岩只在1-2号孔和2-1号孔内见及,厚2.5m左右。其它钻孔见厚4.70~11.90m的粗粒砂岩。石灰岩裂隙发育。此套岩层冲液消耗量不大。

  K4石灰岩厚1.60~4.52m,*均厚3.56m,裂隙较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冲洗液消耗量不大。

  对15号煤层而言,15号煤层顶板砂岩、K2、K3、K4石灰岩四个含水层组成一大的含水层组,都是15号煤层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虽其富水性较弱,但开采15号煤层时,必定向巷道内充水,发生涌水现象。据盘城岭煤矿提供,日涌水量为400m3/d。

  (3)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苞欲水层组

  系指中奥陶纺石灰岩含水层。本次施工的6个钻孔,探奥灰最大厚度才6***2m(3—2)号孔。据周边勘探资料和井田以东地表出露地层了解,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溶隙、溶孔和蜂窝状溶洞等比较发育,富水性好,且有泉群排泄。据县水资源办公室资料,龙窑寺泉地面标高1460m,泉流量42t/h(11.71L/S),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增减。

  二、主要隔水层

  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均有良好的不透水层隔离,含水层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因此,除上述几层主要含水层外,即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第三节 构造

  井田内地质构造醋酸形态为走向东北北东,偌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一般8—10。构造类型简单。区内没有小的褶曲,也没有较大的断层,根据地震勘探资料,井田内小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在井田先期开采地段共查明落差3—5m断层9条,落差1——3m断层13条。由于断层规模小,对煤层开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井田内3—1号钻孔周围有一直径为19070M的陷落柱。另外,在15号煤层开采中也见有规模不等的小型环状陷落。此类陷落柱,均为基底陷落,K2以上地层完整,仅对15号煤造成破坏,因15号煤层底板标高590—1030m,而区域奥灰水位在900m左右,将会使15号煤层及部分2号煤层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

  鉴于上述,当煤层开采至断层或陷落柱附*时,要注意其破碎带富水情况,避免困之导水或破碎带赋水造成危害。

  第四章 煤层煤质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批准开采4”、15”煤层两层煤,4”煤层*均厚度1.59m,为特低硫-低中灰-中灰,高发热值瘦煤;90万吨技改工程开采15”煤层,*均厚度6m,为和低硫-低灰-低中灰,高发热值贫煤,为理想工业用煤,主要热销于河北山东一带。

  4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是亦为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15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为15号煤层顶板砂岩及石灰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现为基建矿井,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

  第五章 矿井冲水

  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补给水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1、2号煤层:其直接冲水层位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K8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但该两个含水层的含水性均较弱,对矿井冲水不会产生较大威胁。

  井田内2号煤层大部分处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以下。2号煤层最低标高为747m,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932.9m,相差186m左右。2号煤层底板至中奥陶顶板夜班间距为190m左右,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受影响。如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沟通或使其间距缩小,可能引起中奥陶含水层进入巷道,对此应引起注意。

  老窑古空区或井田内关停矿井,也是2号煤层开采时的充水因素之一。据周边煤矿资料,在开采中,古空区突然来水,且水量较大,并发生淹井事故。

  2、15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K2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由于煤层开采产生的塌陷裂隙,视裂隙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层的影响。另外,15号煤层在井田内几乎全部处于中奥陶统含水层区域水位下,而煤层底板距中奥陶统顶界一般为32m,最薄处约23m。岩性为半坚硬岩石,因此,在隔水层底板薄弱处及因构造沟通时、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对本煤组开采会构成威胁,应予以重视。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在井田西部水压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顶托补给。井田西部15号煤层底板标高最低为595m,承压水头科可高达340m,在具有导水构造(断层、陷落柱)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顶托突水淹井事故,造成灾害。

  所以,15号煤层的充水因素是复杂的,开采时,一定要采取预防措施、疏排矿坑涌水,以免淹没巷道。

  第六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4号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之一,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4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狙邻区资料,其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单位涌水量均远小于0.1L/s.m。靠*河谷涌水量稍大。本井田南部靠*清漳河西源,井田内患有后窑峪河、王家河、七里河等几节性河流;井田西部煤层底板低于奥灰水位(左权县医院水井水位村高932.90m)0~183m,均构成2号煤层开采时滴水的不利因素。但由于区内构造简单,尚未发现有破坏2号煤层的陷落柱、断层等导水构造。而且2号煤层距奥灰顶界地层厚190m左右。其间有多层隔水层。因此,其水文地质类型仍属简单类型,即为二类一型。

  15号煤层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K2~K4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和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据周边勘探区水文资料,太原组含水层的含水性也很若。但由于下伏中奥陶统溶裂隙含水层的含水性较强,水头较高,15号煤层底板标高为590~1030m,绝大部分煤层低于奥灰水位(932.90m)0~343.0m,而且据地震勘探资料该煤层1~5m的'小断层接*或直接接触煤层,使水文地质条件趋向复杂。对于低于奥灰水位的15号煤层,02岩溶水水压增大,在井巷开掘中,当水压超过坑道隔水板时,即可出现底鼓、底板开裂等变形现象,造成突水事故。所以,15号煤层的水文地质类型应该为三类二型。

  第七章 实*心得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这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7

  一、实*时间:

  二、实*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内容

  1植物样方调查

  1.1样方调查的目的

  了解植物分布情况。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学*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心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

  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

  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

  2土壤剖面

  2.1挖土壤剖面

  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对发育于基岩上的土壤,一般挖至露母岩为止;通常深1~3米左右;对沼泽土、潮土、盐土和水稻土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以出现地下水为止。挖出的表土与心土要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两侧。观察面上沿的地表不能堆土和走动,以免影响观察、采样。

  剖面挖就后,先按形态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层次,逐层观察和记载其颜色、质地、结构、孔隙、紧实度、湿度、根系分布、动物活动遗迹、新生体以及土层界线的形状和过渡特征。接着根据需要进行pH、盐酸反应、酚酞反应等的速测。最后自下而上地分别观察、采集各层的土样,并将挖出的土按先心底土、后表土的顺序填回坑内。

  2.2剖面的结构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层)、心土层(B层)和底土层(C层)。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灰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截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层状构造,在野外以其颜色、质地、结构及松紧度、新生体等区分。层状结构为其最重要特征,是土壤形成及其物质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表现。一般划分3个最基本层次:①表土层(A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层)。为淋溶物质淀积层;③底土层(C层)。又称母质层。这3个基本层最早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也夫命名,以后,人们根据每个基本层的性状与发生学特点又进一步细分。

  简单剖面

  原始剖面:剖面上只有A和AC层。弱分异剖面: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各层之间无明显界线

  侏儒剖面:发生层完整,但每一土层的厚度甚薄。

  巨型剖面: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度风化形成的超深厚剖面,厚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

  侵蚀剖面:土壤剖面上部部分层次被侵蚀掉。复杂剖面

  1)异源母质剖面: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成土物质与底部基岩或母质组成不一致的剖面。

  图2.2垂直断面

  2)埋藏剖面:由于后来物质覆盖,在土壤剖面的一定深度中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埋藏层或埋藏剖面的剖面。

  3)堆叠剖面:原来的土壤剖面多次被沉积物质覆盖,或由于大量使用泥肥、土粪等使土壤表层或耕层不断垫高。

  4)翻动剖面:剖面表土层以下的土层经人为翻动到地表。

  5)人造剖面:在采矿、兴修水利等活动后,将混杂的土壤物质堆积或填回而形成的剖面。

  2.3分层取样

  2.3.1样品采集

  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100cm,分取三个土样:表层样(0~20cm),中层样(20~60cm),深层样(60~100cm)

  2.3.2取样方法

  ①铁锹、铁铲、竹片等直接取样;②采样筒取样;③土钻取样;④挖坑剖面取样

  1、地表层:铁锹、铁铲、竹片直接取样;

  2、分层取样: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土钻,进入一定深度的土壤,将土柱提上,,按需要切割采样;或铁锹、铁铲等挖一剖面,分层取样。

  2.3.3取样量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对多点均量混合的样品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

  2.4注意事项

  1、对照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

  3、分层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4、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则应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可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3生态研究案例分析: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1酸沉降对森林植物的影响及其机理

  森林衰退的原因一般认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直接影响;二是对森林的间接影响,即认为酸沉降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土壤的酸化,造成植物营养不良,有毒元素活化,重金属释放,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森林衰退[3]。

  3.2直接影响

  3.2.1植物体形态

  1、伤害叶片

  叶片是植物与大气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大气污染物最先进入植物体的门户。因此,植物的伤害症状最早出现在叶片上[4]。干、湿沉降都会改变植物叶片表面蜡被层和角质层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结构对叶片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还可以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对树叶表皮的破坏,加速了叶片的老化,使叶片失去活力,变得枯焉甚至掉落、死亡[5]。特别是在低pH值的酸沉降作用下,在短期内就能对叶片造成可见伤[6]害。树叶的变小,黄叶的增多,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削弱其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活动,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林业生产下降,森林退化[7]。

  2、伤害根系

  根系作为植物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的`重要器官,是土壤资源的直接利用者和产量贡献者,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和生物量的高低,并与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有关。根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碳素库,其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反馈途径之一[8]。植物根系养分吸收性能与土壤养分、水分、pH值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影响着根际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和有效性。酸沉降不但改变了根系周围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也直接伤害了根系的生长。

  3、生长及生产力

  酸沉降引起森林生产力的下降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的酸度条件下,酸沉降的的确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木的生长或群落的增长。如在中欧和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大面积森林衰退之前,其森林生长量比同时期未受酸雨影响的森林的生长量有较大的增加。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者认为一方面酸沉降中的N、P和S素对植物起到了施肥的作用,另一方面酸沉降中强酸根离子的增加促进了土壤的风化,从而使进入土壤溶液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9]。至于在有些受害林群中,树木仍能继续增长,是因为死亡的树木被分解、矿化后为其附*的树木提供了养料。虽然这种增长能够持续几年,但最终会导致树木死亡率的增加和生物量的降低[10]。一些人工模拟实验也证明了,在轻度酸雨或短时期内,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1]。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8

  一、 实*概况:

  本次实*为期一周,实*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老师简单讲解实*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二、实*内容:

  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实*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采取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我们还看到了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背斜褶皱现象,由此我感到相当的荣幸。在这,我和同组组员对背斜两翼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进行了测量,左翼: 73°,341°,34°,右翼:334°,240°,34°。

  在公路旁我们看到路旁的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岩体的表面长着一颗树,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生长活动引发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最后我们考察了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

  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行、较密集而*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b)千枚状结构 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才c)片状构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d)片麻状结构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e)块状结构岩石中的矿物分布均匀,结构均一,无定向排列,这是大理石和石英岩常具有的构造。鉴别变质岩时,可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据构造,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结构以及主要矿物成分,分析所属的亚类,确定岩石的名称。

  三、实*感想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老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山时,在老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在实*中我还学到了很多的在学校课本上和知识里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巨大的锻炼的,我也相信我会做好这一切的,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才会将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上,学*中我相信我会继续不断的做好的。通过实*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这一次实*是给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财富,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做好的!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9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目的

  通过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前认真学*实*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报告。

  二、实*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过程

  本次实*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1(2011-12-2612:29:02)

  第二章各实*地区地质概况1

  一、昆明西山地区

  1、普渡河西山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断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倾角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龙门等山地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受该大断裂的影响,使昆明西山地区南濒断陷湖泊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断裂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特殊地貌特征为昆明市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2、滇池龙门地质现象

  沿线观察到的是西山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层剖面,以及物理风化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现象,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

  泥盆纪上统

  宰格组:上部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为灰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厚324m。

  石炭纪下统

  大塘组: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夹厚层状灰岩,底部为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厚12.5m。

  石炭纪中统

  威宁组:为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中部夹角砾状灰岩。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厚112m。

  二叠纪下统

  倒石头组: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粘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厚9m。

  栖霞组:为浅灰、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虎斑状白云质灰岩,含丰富的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厚123m。

  茅口组:上部为灰至灰白色中到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与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含珊瑚化石;下部为灰色厚层状不规则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霞组整合接触,厚276m。

  二叠纪上统

  峨眉山组:上部为黑绿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到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厚>600m。

  3、西山小石林

  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溶蚀形成岩溶地貌(kast地貌)。岩溶地貌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武定地区

  1、五孔桥

  通过观察辉绿岩和三叠纪舍资组的接触,下为灰绿色辉绿岩,上为三叠纪舍资组褐黄色砾石层,为含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触面特征: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风化粘土层。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现象。从以上特征可看出存在沉积间断且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行,故该接触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雷刚厂

  通过观察三叠纪舍资组与寒武纪西王庙组的接触,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舍资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至浅黄紫色薄到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至中层状含细粒、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与下伏西王庙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3、芭蕉箐铁矿

  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属于文笔山鱼子甸铁矿床的一部分。矿体产于泥盆纪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内,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含矿岩系为:

  上覆地层鱼子甸组第二段,为灰色薄至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

  鱼子甸组第一段可分五小层,主矿层为褐红至暗红色鲕状赤铁矿,厚2~5m不等。

  下覆地层为缩头山组:黄色中至厚层状石英砂岩。

  4、人民渡(狮山断层)

  该断层为逆断层,走向北东~南西,断层面产状300°~315°∠45°~80°,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纪汤池组和红石崖组等地层。上下盘植被不同。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

  5、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热变质和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纹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纤维很短,开采价值不大。

  6、狮山景区

  狮山位于武定县城之西,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在寺庙下公路一侧,有寒武纪笻竹寺组,还有贝壳和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其内三叶虫化石极为丰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见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庙后山为寒武纪沧浪铺组巨厚层砂岩组成的悬崖陡壁,陡壁上随处可见三角洲相典型沉积构造。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2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三章

  第三章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小结:这一星期的实*,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令我在艰苦和学*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0

  一。序言

  ⑴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前学生应认真学*实*知道书,以明确实*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的组织形式及实*过程

  实*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

  过程由实*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形成了观音山西山龙门,东盘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滇池为断陷湖泊,西岸多为半岛、海湾,地形起伏较大;北岸、南岸、东岸地形起伏较小,有八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等沉积。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栖霞和茅口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容蚀形成岩溶地貌(又称kast地貌)。石笋、石芽、石柱、溶沟、溶槽、溶蚀漏斗等地貌随处可见。

  ⑵武定地区

  1。地层:在五孔桥观察了辉绿岩与三叠系资组的接触关系及灰绿岩体的岩石特征(球形风化)。经过观察,发现二者的接触面的特征是: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古风化粘土层,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辉绿岩中长石高岭土化现象明显。

  在雷刚厂观察了三叠系舍姿组与寒武系西王庙组的接触关系。

  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

  舍姿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含细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二者的接触关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芭蕉箐铁矿观察到缩头山组: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处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d2y1):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第二段为灰白薄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其中在铁矿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层黑色页岩、泥岩等,还含有植物碎片、贝类化石。

  在狮山石棉矿观察到登云组白云岩,狮山风景区出露寒武系,竹寺组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该矿是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中。

  2。构造:人民渡狮山大断裂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系汤池组和红石组等地层。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其间夹断层夹持体或断层透镜体。沿断裂带除外力西基性岩脉侵入外,还有燕山期基性岩贯入。受断层影响,岩石蹂皱破碎现象明显

  3。岩浆岩:辉绿岩。

  4。矿体:芭蕉箐铁矿、狮山的石棉矿、无孔桥的钛砂矿

  5。地质现象:狮山断裂断层破碎带上的断层角砾岩、地层的错动与缺失、无孔桥沉积接触面上的风化壳、狮山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断裂构造,形成两断面上生长的植被有很大差别,在芭蕉箐看到赤铁矿矿床,而在狮子山观察到了石棉矿及石棉的采矿洞,狮子山风景区,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⑶元谋地区

  1。地层:黄瓜园出露海资哨组、路古模组和凤凰山组

  ㈠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

  ㈡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

  ㈢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长石片麻岩、角闪石片岩等。

  南北向绿汁江深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的体朱布超基岩。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岩体分异较好,具垂直分带,由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岩带、橄辉岩带、各带为渐变过度关系。*面上各带是不对称环状分布,四周为边缘相。岩体虽小,但含铂达到工业要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德大、那化花岗岩体。这些花岗岩石是晋宁期产物。岩体的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杂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呈岩基产出。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显粉红色,细、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闪长岩:暗灰、灰绿色,多为细、中粒结构。

  弯堡土林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弯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长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耸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说起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富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地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表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得流蚀、冲刷,又使地表裂缝渐渐加深、扩宽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质作用,终于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进而形成眼前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为什么这土林可以如此长久的保存呢?雨水、风化等剥蚀作用就很严重了,那是由于土柱顶上,有一层含铁质的砂砾岩皮壳及半胶结的砾石层,像一顶坚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风雨摧残。

  2。构造:朱布超基性岩体属于南北向绿汁江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为加里东晚期所形成,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德大那化花冈岩体属块状构造。岩体出露于元谋县西侧斑果至物茂一带,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北长大于4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为晋宁期产物,岩体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岩体。

  3。岩浆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绿岩。

  4。矿产:朱布超基性岩矿、孔雀石、橄榄石及黄瓜园铁矿;绿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岩体中含有碳酸盐岩,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结果除了这些,我们还观察到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积作用、侵蚀作用、蛇曲河、河心滩、河漫滩等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闪长岩脉、辉绿岩脉以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第二,弯堡土林,湖泊的沉积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冲刷及风化剥蚀等作用形成

  6。地质现象: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侵入体及侵入体有俘虏提、围岩、析离体。土林地区地表水的片流、洪流冲刷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三、结束语

  1、小结:经过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谋的地质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不但让我们充分的.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情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对于在课堂上不清楚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中逐渐掌握。提高了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还让我们了解了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怕苦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体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某个地质现象的见解与论述:

  这一次的实*我对元谋土林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兴趣。路南石林已驰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与石林争妍斗奇。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而产生的地貌。在中国土林最发育的地方就是云南元谋盆地和**。土林是在构造运动、风雨侵蚀和生态、岩性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进土林云南土林,分布较广,其中以元谋县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铺土林为佳。它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路南石林并称之为“云南三林”。元谋物茂土林位于元谋县境内,距县城32公里,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

  3、意见和要求

  我觉得这次实**体还是成功的,大多数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和组长开展工作。时间虽然不怎么长,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后的学*和工作。不足的是,实*时间太少,一个实*地点还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离去,所以我觉得以后能大大提高实地实*的时间。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1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地点是苏庄,实*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前,刘老师将此次实*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三、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开始下午的实*,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岩,三号的实*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 我们的实*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四、实*的结论

  1、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2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如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实验、现场测试等;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及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而做好这些,不仅需要我们精确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我们能够鉴别各种矿物及岩石的物理特征和工程性质,更需要到实际的环境中观察比对,把课本讲的和实际看到遇到的相联系起来,本次实*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进行的。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XX年12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位于天津蓟县北部山区,京、津、唐腹心地带,交通方便,面积342*方公里。园内保存着大量的极其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尤其是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它系统记录了距今18亿年至8亿年间的地质历史和事件,以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楚、岩石变质浅而闻名于中外地质学界。园内峡谷幽深、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地质科学奥妙,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和科学考察的胜地。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景区是:☆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通过观察辨别出岩石的种类结构矿物组成颜色以及特性2、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3、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时间:

  XX年5月20日星期二

  三、实*地点:

  1、土木工程学院楼(室内)

  2、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室外)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四、实*活动: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高于庄组地层,其主要岩石为页岩和白云岩,还认识了瘤状结构、岩层产状、锰方硼石矿等。瘤状构造瘤状构造岩层中出现如瘤的团块,以半球形,糖饼状形态的透镜状岩石为主,其物质成分与上下岩层略有区分。以含沥青质,泥质白云岩为主。由于沉积时水动力及静压力等因素改变而成,在高于庄组中,上部出现较多。

  高于庄组地层:高于庄组原称“高于庄灰岩”,属中元古代长城系顶部,分布于中国冀北一带,最初命名地点在天津蓟县高于庄,故名。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主要为灰色、黑色白云岩,含燧石团块或条带,底部燧石条带尤多,且呈网状。本组特点:下部含叠层石丰富,中部普遍含锰较高,上部含各种形状的结核,顶部多含钙质和沥青质。厚405—1963米。重要的叠层石分子有:锥叠层石及微古生物雾迷山粗面球形藻。在冀北一带,下部常夹有含锰页岩(菱锰矿)。

  倾斜页岩,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50°,组成部分主要为多页岩、白云岩。页岩是由黏土经脱水固结而形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泥土状。根据混入物的成分或岩石的颜色可分为: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硅质页岩、黑色页岩及碳质页岩。锰方硼石矿锰方硼石是一种很少见的无水氯硼酸盐矿物。形态一般为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呈变鲕状、变豆状,光泽为油脂-玻璃光泽;无解理、裂纹发育;贝壳状-不*坦状断口;白色或灰白色,硬度7。

  蓟县锰方硼石矿床的形成具有二元结构:即下部是火山岩(大红峪组钾质粗面岩),上部为含硼的蒸发岩。由于大红峪组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致使熔岩分布广泛,并以含硼为特征,火山活动后的汽水溶液中硼的富集,导致海水中含有大量硼物质,为硼矿床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

  对高于庄组的划分从下而上分为官地亚组、桑树庵亚组。桑树庵亚组为含锰方硼石亚组。主要岩性为含锰白云质粉砂岩和厚层灰白色、淡红色微粒含灰白云岩,中上部为厚层至块层状微粒含灰白云岩,略含锰,风化面呈白色或褐色,断口呈贝壳状,层理*直,层面上有波痕,常成陡崖。下部为主要含砂层含锰白云质粉砂岩和砂质白云岩,多风化为黑褐色,易受剥离成薄片,俗称“含锰页岩”。高于庄组之官地亚组,即锰硼矿层之下叠层石发育,形态常为锥状或柱状。两个亚组之间是整合过渡关系。

  块茎状高于庄层叠石:叠层石是前寒武纪未变质的碳酸盐沉积中最常见的一种“准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于蓝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胶结作用,从而形成了叠层状的生物沉积构造。因纵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由块茎体或少数粗短的次圆柱体(柱体形态主要受基本层形态的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根据柱体自上而下直径的变化,柱体形态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由块茎状或少数粗短的次圆柱体组成,柱体间通常为碎屑白云岩所充填。基本层层*缓到凸起较高的穹形,带状,地质年龄约为15亿年。

  藻*或藻屑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常见到能反映有机生物的的藻架结构或藻*结构。它们通常由亮、暗纹层交叠布置而成,如果早期(准同生)被硅化,有时还可以保存藻丝体化石。通常形成纹层状碳酸盐岩,有时则形成典型叠层石,在形成过程中若藻架结构的沉积物若遭冲刷二再次沉积则会形成藻屑构造。此处遗迹尤为重要,因为世界上的其他的中上元古界地貌中,没有发现含有藻*和藻屑构造的遗迹。

  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分界此两组地层在此处属于*行不整合的接触关系高于庄组底部为一层石英状砂岩,层面有波痕,砂岩之下为大红峪组,含锥层燧石白云岩,其锥顶处切,表示受到了侵蚀的作用,代表了一次沉积间断,地质年龄约为16亿年。

  大红峪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岩浆岩喷出时,压力降低,气体挥发析出,聚集成气泡开向表面浮动,同时又随岩浆浮动。当岩浆凝固时,气泡的孔壁固化,内部的气体或散失或凝为液体大部分流失,只保留空洞,即为气孔构造。若这些气孔被后期矿物所充填,即为杏仁构造。根据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可以判断和恢复当时岩浆的流动。

  火山角砾岩:火山爆发时,随着深部岩浆的喷出,由于通道附*围岩的加入,加上喷发强度及诸多因素,可形成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灰岩等。大红峪组的火上角砾岩十分发育,分布广泛,角砺成分由白云岩、玄武岩、碎石等组成。角砺大者称为角砺集块岩。

  断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断层几乎在地壳上处处都有,特别是在山脉强烈变形的岩石中。此处两层坚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沟被错开,它位于断层面上盘。断层会出现很多危害,断层快速活动形成地震。地震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破裂、崩塌、滑坡、砂土液化等。断层缓慢活动造成地表变形。最典型的断层缓慢活动(断层蠕滑)的例子是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而在我国,断层缓慢活动造成地表变形现象中最常见的为地裂缝。虽然地裂缝的成因复杂,但其与构造的相关性不可忽视。

  之后我们来到了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的分界处。此两个地层单元界线为整合过渡关系,以大红峪组底部厚度较大的石英岩为界线,其下为团山子组顶部夹薄层砂岩的含粉砂白云岩。团山子组系高振西等原称的“串岭沟页岩”上部的碳酸盐岩系。1957年地质部221队在河北省庞家堡铁矿区命名为“庞家堡灰岩”。1960年河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蓟县团山子村一带的相当层位也见到相似的碳酸盐岩地层,遂建议改称为团山子组,19xx年被《蓟县震旦系现场学术讨论会》接受,沿用至今。

  波痕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波痕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泥裂当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时,会受到暴晒而干涸,并发生收缩和裂开,这时所形成的'裂缝成为泥裂。泥裂的裂片多为多角形,裂缝上宽下窄、大致与层面垂直,其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积物的成分,泥裂多见于湖或海洋的滨岸地带或者河漫滩沉积环境中。

  最后是格鲁纳叠层石。格鲁纳叠层石为一种柱状叠层石,其柱体部分多由硅泥质组成,常彼此间密集共生,柱体横断面为次圆形到椭圆形。基本层呈薄而*缓的穹形,向上有不同程度的突起变化,地质年龄约为16.8亿年。

  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实*就到此结束,来到石碑处我们合影留念。吃过午饭,我们向着另一个目的地---府君山公园出发。

  来到府君山公园,看到由地层运动形成的山峰我们感叹不已,在攀爬的过程中,飞来峰带给我们的震撼最大。府君山组属于早寒武世地层。岩性稳定,见于中国冀北及冀西北尚义——*泉深断裂以南的山区。主要为厚至巨厚层豹。底部普遍有砂砾岩或角砾层岩,*行不整合或超覆于青白口系各组之上,一般厚数十米。我们看到了逆掩断层形成的景象。断层面*缓弯曲。上部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状白云岗(12亿年)逆掩于府君山组角砾状岩(5.6亿年)之上。断层是岩层或岩体中的一个或一组破裂面,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发生有显著的位移。断层的位移量有小有大,小者仅几厘米,大者可达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断层是岩块间的一种不连续面,岩块在*行于不连续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我们还看到了岩石两亿年的跨越,井儿峪组叠层状泥晶灰岩(8亿年)与府君山组角砾状灰岩(5.6亿年)之间,有一套紫红色黄白色相间含砾砂页岩,它是古风化壳面上的沉积物,中间缺失2.4亿年的地层。最后我们看到了飞来峰地貌。在逆掩断层或辗掩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这样的老岩层称推覆体。当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叫飞来峰。

  到此为止,我们结束了一天的野外实*任务。通过这次实*,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的含义。短短的一天,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观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写实*报告的时候,我又将那一天的经历回忆了一遍,并总结出有意义的结论,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相信在我以后的历练中,这次实*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3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我对工程地质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所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初步分辨其中的成分。

  2、通过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在提高对本学科兴趣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与增强集体观念,提高撰写实*报告的能力。

  3、巩固学过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及对三大类岩石和各种地层有个感性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第一天在去的路上,我们刚好看到一个施工队正在对地质勘查取样,图片是他们打上来的20米以下的地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始时软土层,再后来就是基岩。老师说这是地铁四号线南延段的施工勘查。上午实*地点是白云区唐阁村,实*项目是认识各种各样的沉积岩例如砂岩、砾岩还有页岩等,下午我们去了岑村的火炉山地质公园,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岩浆岩中的花岗岩。第二天的实*地点是广州市南沙区小虎岛,实*项目是认识海蚀崖,从观察出认识海洋迁移变化,中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在唐阁村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图片中的沉积岩里面含有很多页岩,煤线,赤铁矿,砾岩,砂岩等等,很多裸露在外面的金属矿因为长年的风化,雨水侵蚀都已经氧化了,在图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像是煤炭的物质,轻轻一拨就会脱落,这些叫煤线,是在剖面上出露的极薄的煤层。煤线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由于煤层露头受风化,大部分物质被剥蚀,以致煤层厚度变得很薄而成的。

  查资料知炭质页岩属于粘土岩,页理构造,泥质结构,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是由粘土在地壳运动中挤压而形成的岩石。它是一种沉积岩,是固结较弱的粘土经过挤压、脱水、重结晶和胶结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它层理分明、易剥离而称为页岩。页岩一般为褐色、灰色或黑色,硬度不高。页岩以其对硅、钙、碳的含量不同而分为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碳质页岩。

  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用于水泥中能使其降低成本,增强活性,增加抗压强度,减底燃料成本。发热量为1300-3600大卡可以用作煤的替代品用来发电。

  泥质岩是指含有大量粘土矿物,且粒径小于0.0039毫米的沉积岩。又称粘土质岩。岩石多呈白、灰等色,含杂质时色变深。致密块状或疏松土状,有腻滑感,可塑性低,粘结性小,耐火度高,可达1770~1790℃,具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主要作造纸涂料、填料、橡胶、塑料、油漆填料和陶瓷原料。用高岭土制合成沸石,可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干燥、分离净化,以及石油的催化、裂化等。

  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的物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创造力显得多么渺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资源。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火炉山公园里的花岗岩都是经过时间与地质的变化,从山上滚下来,广东地区气候只要是湿热,阳光的暴晒使花岗岩表面温度迅速升高而里面的依然较低,当下雨的时候,表面的温度又迅速下降而内部的温度较高,反反复复的热胀冷缩,这时表面会松散,易脱落,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火炉山上这样圆滑的花岗岩(如图),这已经成为岭南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山脚很多的花岗岩都像图片中那样断裂,是因为山体运动,受力不均匀,导致开裂。每块石头都好像记载着一段历史,我们细读会慢慢感觉到它的经历,它的价值。

  第二天我们到达南沙区小虎岛,那里有很多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

  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

  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图片中的横纹呈倾斜状是因为这块地左右两边隆起的速度不一致,所以才呈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可以根据此来推算出这个地方多少年前是被海洋覆盖的。

  海蚀洞是海水不断冲击山丘,将岩石冲出一条小巷而形成的。

  海水对岩石的冲击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在小虎岛,可以看到海蚀崖上有一些被海浪掏空的洞穴,这样的洞穴就叫作海蚀洞。上网收集资料才知道其实在某些湖泊的岸边也会有这样的洞穴,它们的形成也跟海蚀洞一样,因此也可以称作海蚀洞。一般来说,陡峭的海岬或海浪直接冲击的悬崖海岸都会有这样的洞穴。我们知道,陆地上的溶洞主要是化学溶蚀的结果,如水会溶解石灰岩而形成溶洞。但海蚀洞不是由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机械侵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水流的冲击力量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的各个部位坚硬程度并不一样,而且还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海水会冲进岩石缝隙中,那些较脆弱的部分经不住海浪的冲击会崩塌、破碎。这样就会在岩壁上形成凹陷进而形成一个洞。这些洞在海浪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深、越大。海浪冲进洞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继续破坏洞内的岩石。有时还会将洞顶的岩石冲碎而形成一另一个洞口。在小虎岛很多人将神明的像放在海蚀洞里,刚开始我们还稀里糊涂的,以为是专门把神明放在这样,又可以避雨什么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村民就把神明“送”到这里来。可见中华文化还有很多我们这些作为年轻一辈所不知道的。

  在村子里的山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山体滑坡后的痕迹,因为风化等环境因素,导致沙土流失,很多植被都没有,

  无法起到固土的效果,所以有很多防止山体滑坡的格构支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想出办法解决海蚀崖绿化问题,在格构支护里我们看到有人在中间种植了一些植物来改善山体绿化环境。我之前就了解过,栽撒葛麻根护坡可以绿化了荒山又防止了水土流失,多种植些低等比如藻类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易成活,又提高生物圈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应该修建些拦水坝,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山体,导致水土流失。通过植树种草来改善植被情况,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四、实*的结论

  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只是感觉实*时间太短了,感觉还不是很够用,如果能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们就能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对各种地质面貌有个更深的理解。这次实*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五、参考资料

  1.泥质岩-百度百科

  2.海蚀地貌-百度百科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4

  测量实*,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位置的地形图,通过实*,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实*内容:

  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对比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最后校合时fh=-28

  碎部测量:

  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施工放样:

  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知点上,以控制点定向,定好方位,用钢尺量所需距离,在所算好的距离上定点,因为开始时我们计算我数据出了错误,所以在放样时校核不对,我们又重新计算过,用正确的数据放样,因为在最后一点实地有阻碍,我们用了角度放样得到了点,最后检测得到相对精度1/XX0达到了要求(数据和略图详见表6),高程放样我们用的是水准仪,已知高程a与需要标定已知高程的待定点b之间安置水准仪,精*后读取a点的读数a,则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 a,则放样已知高程为h的点b前视读数为b=hi-h,组员每人操作一次。

  心得体会:我们的实*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这次实*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学地质实*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我对工程地质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所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初步分辨其中的成分。

  2、通过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在提高对本学科兴趣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与增强集体观念,提高撰写实*报告的能力。

  3、巩固学过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及对三大类岩石和各种地层有个感性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第一天在去的路上,我们刚好看到一个施工队正在对地质勘查取样,图片是他们打上来的20米以下的地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始时软土层,再后来就是基岩。老师说这是地铁四号线南延段的施工勘查。上午实*地点是白云区唐阁村,实*项目是认识各种各样的沉积岩例如砂岩、砾岩还有页岩等,下午我们去了岑村的火炉山地质公园,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岩浆岩中的花岗岩。第二天的实*地点是广州市南沙区小虎岛,实*项目是认识海蚀崖,从观察出认识海洋迁移变化,中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在唐阁村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图片中的沉积岩里面含有很多页岩,煤线,赤铁矿,砾岩,砂岩等等,很多裸露在外面的金属矿因为长年的风化,雨水侵蚀都已经氧化了,在图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像是煤炭的物质,轻轻一拨就会脱落,这些叫煤线,是在剖面上出露的极薄的煤层。煤线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由于煤层露头受风化,大部分物质被剥蚀,以致煤层厚度变得很薄而成的。

  查资料知炭质页岩属于粘土岩,页理构造,泥质结构,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是由粘土在地壳运动中挤压而形成的岩石。它是一种沉积岩,是固结较弱的粘土经过挤压、脱水、重结晶和胶结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它层理分明、易剥离而称为页岩。页岩一般为褐色、灰色或黑色,硬度不高。页岩以其对硅、钙、碳的含量不同而分为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碳质页岩。

  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用于水泥中能使其降低成本,增强活性,增加抗压强度,减底燃料成本。发热量为1300-3600大卡可以用作煤的替代品用来发电。

  泥质岩是指含有大量粘土矿物,且粒径小于0.0039毫米的沉积岩。又称粘土质岩。岩石多呈白、灰等色,含杂质时色变深。致密块状或疏松土状,有腻滑感,可塑性低,粘结性小,耐火度高,可达1770~1790℃,具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主要作造纸涂料、填料、橡胶、塑料、油漆填料和陶瓷原料。用高岭土制合成沸石,可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干燥、分离净化,以及石油的催化、裂化等。

  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的物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创造力显得多么渺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资源。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火炉山公园里的花岗岩都是经过时间与地质的变化,从山上滚下来,广东地区气候只要是湿热,阳光的暴晒使花岗岩表面温度迅速升高而里面的依然较低,当下雨的时候,表面的温度又迅速下降而内部的温度较高,反反复复的热胀冷缩,这时表面会松散,易脱落,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火炉山上这样圆滑的花岗岩(如图),这已经成为岭南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山脚很多的花岗岩都像图片中那样断裂,是因为山体运动,受力不均匀,导致开裂。每块石头都好像记载着一段历史,我们细读会慢慢感觉到它的经历,它的价值。

  第二天我们到达南沙区小虎岛,那里有很多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

  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

  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图片中的横纹呈倾斜状是因为这块地左右两边隆起的速度不一致,所以才呈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可以根据此来推算出这个地方多少年前是被海洋覆盖的。

  海蚀洞是海水不断冲击山丘,将岩石冲出一条小巷而形成的。

  海水对岩石的冲击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在小虎岛,可以看到海蚀崖上有一些被海浪掏空的洞穴,这样的洞穴就叫作海蚀洞。上网收集资料才知道其实在某些湖泊的岸边也会有这样的洞穴,它们的形成也跟海蚀洞一样,因此也可以称作海蚀洞。一般来说,陡峭的海岬或海浪直接冲击的悬崖海岸都会有这样的洞穴。我们知道,陆地上的溶洞主要是化学溶蚀的结果,如水会溶解石灰岩而形成溶洞。但海蚀洞不是由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机械侵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水流的冲击力量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的各个部位坚硬程度并不一样,而且还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海水会冲进岩石缝隙中,那些较脆弱的部分经不住海浪的冲击会崩塌、破碎。这样就会在岩壁上形成凹陷进而形成一个洞。这些洞在海浪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深、越大。海浪冲进洞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继续破坏洞内的岩石。有时还会将洞顶的岩石冲碎而形成一另一个洞口。在小虎岛很多人将神明的像放在海蚀洞里,刚开始我们还稀里糊涂的,以为是专门把神明放在这样,又可以避雨什么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村民就把神明“送”到这里来。可见中华文化还有很多我们这些作为年轻一辈所不知道的。

  在村子里的山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山体滑坡后的痕迹,因为风化等环境因素,导致沙土流失,很多植被都没有,

  无法起到固土的效果,所以有很多防止山体滑坡的格构支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想出办法解决海蚀崖绿化问题,在格构支护里我们看到有人在中间种植了一些植物来改善山体绿化环境。我之前就了解过,栽撒葛麻根护坡可以绿化了荒山又防止了水土流失,多种植些低等比如藻类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易成活,又提高生物圈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应该修建些拦水坝,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山体,导致水土流失。通过植树种草来改善植被情况,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四、实*的结论

  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只是感觉实*时间太短了,感觉还不是很够用,如果能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们就能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对各种地质面貌有个更深的理解。这次实*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五、参考资料

  1.泥质岩-百度百科

  2.海蚀地貌-百度百科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2

  一、实*目的及任务:

  巩固和加深第二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打下基础。

  二、实*时间:

  20xx年5月22日

  三、实*地点:

  土木工程学院楼岩土标本室

  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橄榄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察,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察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由颜色、硬度、形态可知该矿物为橄榄石。

  3、白云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灰白色,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时有三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体。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实**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3

  地质学(geology)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广义的说,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和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的地质学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地球表面部分,即岩石圈(lithosphere)。因此,具体的来说,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及其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地貌学亲其英文名为geomorphology,它是有三个源自古希腊的词根:geo(地球)、morphe(外表形状、面貌)和logos(论述)所组成,表明其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的学科。地质地貌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而地质地貌学发展的结果是,它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加快了其发展的脚步,有着实际的意义。如:河流地貌与海岸地貌学着重依赖于流体力学与沉积学;块体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凭借大气科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力学;某些地形类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学与火山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类对地形影响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地质地貌学不光有用、能用,关键还有趣!就其中微不足道的名词如太古、元古、寒武纪等等,便很富有沧桑感、神秘感及历史气息。如此,学好地质地貌学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大有裨益。

  一、实*目的及意义:

  地质地貌学是环境与资源科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地质地貌实*是环境与资源资源专业基本教学实*环节。野外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实*,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学*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识记各种地质地貌的表征特点,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将来工作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依据。

  1)识记:实*沿线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地貌类型、地层及其时代;

  2)理解: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特征,不同观察点之间地质地貌现象的变化与联系;

  3)主要任务: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

  4)此外,通过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学科的兴趣。

  二、实*地点及时间:

  (一)六盘水师范学院—小屯村—独山村(XX年07月01日) (二)独山村—落水洞(XX年07月02日)

  (三)独山村—月亮洞(XX年07月03日)

  (四)独山村—大硝洞—阿勒河大峡谷—六盘水师范学院(XX年07月04日)

  三、实*安排:

  (一)实*人员:XX级地理教育和XX级地理科学共108人(学生)和谌洪星,马仕彬,吴得卿,陈志霞,赵增友(老师)

  (二)工具器材:地质锤、野外记录本、相机、铅笔、地质包、手电筒、罗盘等

  (三)路线:

  1、六盘水师范学院—小屯—飞机场—独山村

  2、独山村—双洞发电站、出水洞发电站—落水洞

  3、独山村—独山—月亮洞

  4、独山村—大硝洞—阿勒河大峡谷—神雕峰—六盘水师范学院

  四、各个学科实*的主要内容:

  (一)普通地质学的实*内容:

  1、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岩石有三态:固态、气态(如天然气)、液态(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态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

  2、岩石的形成: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3、石钟乳的形成: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从上往下生长的是石钟乳。石笋和石钟乳是怎样形成的?由于地壳不断运动,海水退去,出现了绵延不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这些露出来的石山,长期受雨水风霜冲刷,顶部变成刀山剑石状了。石峰底座,由于地史时期地下水的长期溶蚀,河水的长期冲击,渐渐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继续被溶蚀扩大,而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从洞顶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进二氧化碳进一步扩散,同时溶液受蒸发作用,形成饱和,剩余的碳酸氢钙沉淀,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同石笋形成的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石钟乳从上往下长就是了。那些顶天立地的灵芝柱,就是石笋和石钟乳对接起来之后形成的。据说,石笋和石钟乳,每百年才长高一厘米,长一米,就是一万年了。

  4、胶结作用:是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一种变化。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沉积物的松散碎屑被胶结成坚硬岩石的作用。其胶结物的成分不同,也可以和碎屑物成分相同。前者如钙质胶结的钙质砂岩,后者如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常见的胶结物有泥质的、铁质的、硅质的和钙质的等。

  (二)水文学的实*内容:

  1、关于河流的概况(响水河)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貌。

  2、水力梯度:水力梯度也叫水力坡度是指沿水流方向上单位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阻力,不断消耗机械能,产生水头损失,沿流线方向水头损失最大,水头值下降最快,水头线永远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水头线上某点的曲率即为该点的水力梯度。或者说,水力梯度就是沿地下水流方向上单位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

  3、紊流:又称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糖;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波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紊流(turbulent flow)的特点:无序性:流体质点相互混掺,运动无序,运动要素具有随机性。耗能性:除了粘性耗能外,还有更主要的由于紊动产生附加切应力引起的耗能。扩散性:除分子扩散外,还有质点紊动引起的传质、传热和传递动量等扩散性能。

  4、裂点:过程的实质是,因斜坡下部的水量大于上部,故侵蚀作用强度也大于又称向源侵蚀。下蚀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作用方向向河源延伸。该上部。在这里首先出现了水蚀凹地,使河谷纵剖面坡度变陡,流速增大,下蚀作用更为剧烈,溯源侵蚀过程示意图,且主要集中于坡度最陡的凹地的上段,这种河谷纵剖面上的坡度转折点称裂点。溯源侵蚀的后果是使河谷不断加长。

  (三)地貌学实*内容:

  1、地貌的概念: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2、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1)成因: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2)形成基本条件:岩石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能力和水的'流动性。

  3、断陷盆地(独山):是因一块独立的石头而得名的,又被称为十里画廊。是典型的断陷盆地。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状。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形成湖泊(如贝加尔湖、滇池),或者因河流的堆积作用而被河流的冲积物所填充,形成被群山环绕的冲积、湖积、洪积*原。如太行山中的山间盆地和地堑谷中发育着的冲积洪积*原。低于海*面的断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4、天生桥(月亮洞):我国云贵地区就有,那里是石灰岩富有区。这是产生天生桥的原料,地下水对石灰岩日积月累的冲刷形成地下水道,由于地质运动部分水道塌陷,独留一段横跨河流的岩体,很像桥的样子就叫天生桥。意思是非人工的自然杰作。它是地下水和石灰岩共同完成的艺术品。

  5、断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可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数百千米,常由许多断层组成,可称为断裂带;小者可见于手标本。几何要素断层由断层面和断盘构成。断层面是岩块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上的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称为下盘,如断层面直立,则按岩块相对于断层走向的方位来描述。断层两侧错开的距离统称位移。按测量位移的参考物的不同,有真位移和视位移之分,真位移是断层两侧相当点错开的距离,即断层面上错断前的一点,错断后分成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总滑距;视位移是断层两侧相当层错开的距离,即错动前的某一岩层,错断后分成两对应层之间的距离,统称断距。

  通常按断层的位移性质分为:①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②上盘相对上升的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30°的逆断层又称冲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的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均大致*行于断层面倾斜方向,故又统称为倾向滑动断层。③两盘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运动的*移断层,又称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

  6、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太湖石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7、阿勒河大峡谷:阿勒河景区由六盘水市区乘车约15分钟,即可到达。阿勒河峡谷,方圆数十里,与乌蒙山地质公园其它景区不连接,自成一处景区。泛舟阿勒河是游阿勒河峡谷最独特、最使人适意的事。河水碧绿清澈,航道萦回曲折。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峰峦倒映,每湾都有异景。乘游船逆河而上,步移景换,变化无穷。阿勒河峡谷是沿一组走滑断层而发育的,受断层的影响,阿勒河**陡峭的壁崖,突出河岸,直插水中,似雄鹰展翅,如青峰剌天,高耸入云,威武雄壮。与其成为一体的还有屹立于一旁的神雕峰。

  (四)植被学实*内容:

  1、植物对光的需求:根据植物对光的需求差异,分为阳性植物、中性植物、阴性植物三大类。大部分植物为中性植物。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这取决于他们自身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

  2、植物的分层:分层包括垂直分层和水*分层。垂直分层指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群落的垂直结构。比如热带雨林植物这个群落中,最上层的是高大乔木层,中层是小乔木层,下层是灌木层,底层是草本植物层。水*分层是指在地理位置不同而生长不同的植物,如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涉及的地域很广才有这种特征分布。

  3、种群: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 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有其空间分布特征(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五)气候气象学实*内容:

  1、雾:雾的成因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对于雾来说冷却更重要。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冶却,便会发生凝结。凝结的水滴如使水*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根据不同的成因,雾可分为:(1)辐射雾,(2)*流雾,(3)蒸汽雾,(4)上坡雾,(5)锋面雾。

  2、云: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根据云的形状、云底高度及成云的上升运动特点可将云分为以下几类:(1)积状云,(2)层状云,(3)波状云。

  (六)土壤学实*内容:

  1、岩层构造对农业生产影响:

  (1)由于土壤为红色及紫红色的砂、页岩风化而成的土壤,表面土层薄,并且土壤偏碱性,不太适于种植较多种类的植物。 (2)由于该土壤为砂、页岩土壤,土壤水分保持的不好,并且土肥不足,对农业的生产带来很大的限制条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该地区只能种植一些适宜碱性、耐旱、营养需求不是过高的农作物,切应注意水分及养分的保持。

  五、实**结:

  首先,在本次实*中我觉得很高兴,通过这次的实*,巩固和扩大加深了了我在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知识,也深深体会到了实*的重要性,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学*方法,本次实*加深了我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增强了野外实*能力。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马虎,尤其在定点的时候,否则就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本次实*增强了我对本专业的学*兴趣,和大家在外面一起实*的过程中我很高兴,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和工作打下了一点基础,并且还熟练使用罗盘、地形图等野外实*的工具。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4

  一、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进一步了解地质学得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得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区域得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得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得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得是学*课本上得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得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得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得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得才干,培养自己得韧性,更为重要得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得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得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得不足与缺陷得实践机会。

  二、实*地区概况

  主要实*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内容

  (一)5月9号实*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得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得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地得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得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得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得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得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得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得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得边沿,汹涌得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得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得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得雄姿也由于海水得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得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得沉积岩,还有少量得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得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得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得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得沉积岩,还有少量得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得,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得。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得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得新型岩石。固态得岩石在地球内部得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得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得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得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得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得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得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得裂缝,或称岩石得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得裂隙,但裂开面得两侧没有发生明显得(眼睛能看清楚得)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得产状要素得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得走向与岩层得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得走向大致与岩层得走向垂直,即与岩层得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得走向与岩层得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得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得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得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得。冲断层与逆断层得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得。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得断层中,上盘得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得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得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得水*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移断层:在所有类型得断层中,不同得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得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得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得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得现象。地层得尖灭指得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得扩大,上覆岩层得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得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得作用下而变形,形成得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得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得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得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得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得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得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得学*。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得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得重要标志,是典型得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得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得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得波状起伏得痕迹,如沙漠中得沙丘、海滩得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得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得划分。出现于岩层得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得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得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得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得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实*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得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得讲解,我们更深一层得了解到各种岩石得性质,从外表到岩石得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得魅力,在我们以后得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得基础。总得来说,本次实*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得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对我们得体力也是一个小得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得学生,本次实*是一个很难得得机会,在学校学*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得了解更加深刻!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5

  1.实*目的

  复*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铺水库附*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为期两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距离观察学*,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内容

  时间:20xx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

  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6

  20xx年12月25日下午,琥珀山庄最后,周老师又在12月25日下午带领我们到琥珀山庄去,沿途老师又问了我们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于沿途、路边的一些石材铺成的路面是什么岩石,是那一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种岩石,有几个同学回答了出来。之后,周老师又带领我们到前面一个地方停下,让我们四处走走,看看周围的岩石,并解答了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我们到了杏花公园找了一块草地坐下,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这几天的内容,并布置了有关实*报告的要求,解答了一些同学的问题,最后宣布实*圆满结束。

  我们于12月23日上午到达巢湖,12月24日下午离开巢湖。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实地的观测,加上周老师的精心指导、同学们间的讨论,使我在此次实*中得到了许多收获。此次野外考察,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另一方面,面对许多问题,确实使我们感到了自身知识的匮乏,促使了我们去思考、探索,,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在没来巢湖之前,我只是知道有那些知识却从未见过此等地貌。但是经过这次考察我学到了以往书上未有的知识,也让我更加加深了对以前知识的理解,我想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吧。以前上高中时,老师、学校不重视我们学生的实践,从而我们自身的实践能力非常有限,动手能力不强。

  还记得在实*中有时候老师也觉得奇怪,明明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不会知道,因为我们缺少实践,缺少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出来实*考察。这次考察也实现了这一目的,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后的学*中大家都会重视实践去更好的学*。大学就是一个学*的新舞台不比高中,这次实*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学生活和高中的不同。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台,重视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大家的自主学*能力,巢湖实*的目的也在于此,可以说这次实*是一次对大家学***的教育。而研究地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地考察,我们高等院校地质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要求我们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用到实践中去。此次巢湖之行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考察,但兴奋之余,我们更明白这次实*的重要性。考察不是游玩,爬山,涉水,我们为了什么之前我不知道,但当自己亲身经历后才知道,这是每个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当然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的确地质实*是苦是累,我爬山时,当每次自己快走不动路时,但我想这是有意义的;当我采到自己辛苦得来的石头样本时,我忘记了劳累;当我和同学老师们一起讨论时,我收获了知识,。我想这可能就是这两天里我收获的最多的东西了吧。再来说说我们学的《地质与地貌学》这门课吧。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除了理论研究和室内模拟,还要求地学工作者直接去研究它,亲自去野外去考察、去研究。所以学*地质就是要走向教室、接触野外去探究他的奥秘。虽然说地质实*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艰苦条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调查研究的实践,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地质学。两天的地质实*结束了,但我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还会有几次实*的机会,所以我有必要在以后的学*中更加认真,去努力的掌握最基本的课本理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实*中游刃有余。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7

  一、前言

  透过这六天的实*,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先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丰富了我们的学*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都有必须的帮忙,同时实*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的热情。所以,实*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地点:xx省xx市xx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线:

  1).xx市石门寨镇

  2).xx市祖山东门

  3).xx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潜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潜力,动手操作潜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构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构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地区概况

  1.xx盆地地质概况

  xx盆地为我们在xx地区野外地质实*的主要区域。它位于xx市区北侧,其中心距xx市28km,属xx省xx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xx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京沈高速xx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xx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构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构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茏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构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那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资料

  1.xx盆地保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构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构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构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构成,灰岩约5亿年前构成,由于构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xx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构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面下构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此刻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构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超多石灰岩构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2.xx市祖山东门

  祖山为早白垩纪构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方公里,*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色彩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构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最高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

  3.xx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裸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均海潮线,常年裸露在外;前滨带为*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充足,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构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构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台等,构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转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

  四、结束语

  透过本次实*我认识到:本区地层出露较全。从中生代地层开始,除缺失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所构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类,沉积岩类以及变质岩类。本区的岩浆活动从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浅成侵入,喷出等。所见岩类有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从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方面,本区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变质岩有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四大褶皱,另外还有七个断层。两个大断层几乎将此区分为三部分。区域发展方面,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构成了四个构造层。总体说来本区构造运动较强。

  经过6天的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透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决定其类别、其构成年代;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透过实*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8

  一、实*目的

  通过对徽杭古道附*地区的丘林的岩石种类的区分以及瑞晶洞的旅游观光考察,并从地质学的角度对不同岩石的种类进行了识别,也对其成因进行了推测和猜想。在本次的野外实*中,提高了同学对野外岩石的识别能力,增强了同学的操作能力。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实*时间,地点

  4月15日瑞晶洞.4月21日大有村,藻溪南、藻溪北、化龙、牧家桥、青山湖大桥边

  四、实*具体情况

  1.瑞晶洞(4月15日,早上上午8点出发,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了瑞晶洞,下午一点半乘车返校)瑞晶洞是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总共有四个洞厅.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瑞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条带状含白云质灰岩之中,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一般宽35--50米,高10--57米,洞道长460米。总落差121、6米面积达*方米。洞厅规模,洞庭湖体落差,洞景品位等方面,在国内溶洞中实属罕见。洞外,青山连绵,秀水蜿蜒,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洞内钟乳石具备喀斯特溶洞通常所具备的一切品种和常见的绚丽、奇特之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洞庭湖体宏大壮观,及由此而造就的磅礴气势和华贵风度。洞厅间层次清楚,石钟乳发育历史久长,景观晶莹透剔,洁白如玉。瑞晶洞内景观符合喀斯特溶洞通常所具备的一切品种和特征。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钟乳石:

  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固体由上而下逐渐增长,因形状像钟乳,所以称为“钟乳石”。石花:

  石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它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呈花瓣放射状生长,美丽异常,瑞晶洞由于洞壁裂隙特别发育,方解石的含量高,洞内温度气压相对比较稳定,这就为石花产生创造了特别条件。瑞晶洞由于洞壁裂隙特别发育,方解石的含量高,洞内温度气压相对比较稳定,为石花产生创造了特别条件。月15日,早上上午8点出发(1)大有南面(大有村)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

  这里的岩石为石英斑岩,主要成分是:斜长石(隐晶质)、石英(结晶)。这种岩石相当于酸性浅成岩类,斑状结构。易风化成高岭土。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这里的岩石主要是千枚岩,是典型千枚构造的浅变质岩石,由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经低级区域变质而成。变质彻底,结构致密,有光泽,而且越紧实越致密。层理不明显,撇理非常发达。沉积岩

  泥岩:

  是一种厚层状、致密、页理不发育的黏土岩。夹在岩层中,在表层与土接触时无法区别是岩是土。页岩:

  黏土岩类中固结较强的岩石,具薄层状页理构造,页理主要是鳞片状黏土矿物层层累积、*行排列并压紧而成。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白云母等,不透水,抗风力能力强。(2)化龙 紫砂砾岩:

  观察:属于沉积岩中的砾岩。岩石呈紫红色,含有粗粒状的暗紫或灰紫色的粗粒。岩石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光泽,质地较脆弱。整大片岩石具有一定的层理但不是很明显。敲下小块岩石,会出现3、4快小岩石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原因:粗粒为石英岩状砂岩,因为岩石内含有二氧化锰,砾石表面呈暗紫的金属光泽。其中紫红色含有胶结物为铁质,局部见交错层、泥裂及不对称波痕。

  成土:紫砂砾岩容易被风化,易形成土壤,土壤黏度很高。形成的土层较厚,肥力高,矿物元素含量高。(3)藻溪东: 板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岩层呈现长条状,岩石内部含有较细的颗粒。具有上下两个*面。整个岩层分散细碎,风化现象不明显。层理朝向不同的方向。敲打岩石,声音很脆。

  原因:层理各个方向都有,说明收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声音脆,说明了硬度高,内部的较细颗粒也是受挤压形成的。具有变质岩的特征。

  成土:形成土壤砾石较多,一般呈长条状。土壤黏度不高。(4)藻溪西 变质的紫砂砾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岩石呈紫红色,含有粗粒状的暗紫或灰紫色的粗粒。岩石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光泽,硬度很大。整大片岩石层理不是很明显。不出现3、4块小岩石聚集现象,所含粗粒岩石细小繁杂。

  原因:是紫砂砾岩收到第二次挤压,硬度变大成为变质岩。所看到整片岩石层理不清楚,上部散杂是由于岩石内部胶体被风化掉。变质的的辉绿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表面已经被半风化。颜色变暗褐色,几乎看不出任何层理,由于被风化的原因,特征不是很明显。内部呈灰绿色。

  原因:属于接触变质岩层,是岩浆岩侵入形成,易形成岩墙。且本地区的岩层收到较多的风化。(5)牧家桥 花岗斑岩:

  属于酸性岩,杂色;斑状结构,斑晶分布不均匀;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石英。属于浅成岩。沙岩:

  由石英、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的沉积碎屑岩。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碎屑除石英、长石外还有白云母、重矿物、岩屑等。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此地的沙岩是半风化状的,像沙子一样。有水*节理和垂直节理之分,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岩石棱角处易崩裂,岩石外圈变圆,即球状分化。(6)高塘: 岩浆岩:

  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根据岩石的光泽和结晶程度可以判断出,此地的岩壁属于喷出岩。(喷出岩: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多数为岩浆岩组成,质地疏松多孔)(7)青山湖大桥边 沉积岩:

  造山运动形成,岩层有薄有厚(与沉积物多少有关)。灰质页岩,颗粒细小<,为泥质胶体,很黏,形成的岩石中有SiO2。石灰岩:

  白色部分为方解石,含SiO2,若白色为石英,就是灰质砂岩。差异分化:石灰岩的片状分化。空缺处容易分化并凹进去。常用于造公路、房子。砂岩:

  分化形成黄铁矿,为风化的花岗岩。花岗斑岩:

  为浅层岩,成分与花岗岩一样,但花岗岩颗粒大小均匀,为深层岩。此处岩石含CaCO3,有物理分化,石头多,上为土层,中间为半分化层,下部为岩层。

  在本次的瑞晶洞的`实*中,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述了如下几个方面:

  (1)石花附*的岩石中有一道一道*行的泥土渗入,这也是岩石风化的现象。

  (2)洞中有一处地方有着独一无二的岩石断柱,这是本地区发生过岩层运动,这是地震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3)断柱旁的地面上有*行的断裂层。这也是强烈地质运动的证明。

  (4)老师也讲解了如何判断石灰岩,石灰岩一般为黑色,中间有白色的条纹,用硬物敲击石头会比较容易产生粉末,硬度不大。

  五、总结

  在此次实*中,我对瑞晶洞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这两次的实*,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令我在艰苦和学*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9

  实*地点

  新景公司

  实*时间

  20xx.12.10-12.30

  20xx年12月30日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学*实*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后窑峪村,距县城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xx~1132227,北纬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长约km,东西宽约km。面积为8.042km.井田北东部为鑫顺煤业(原殷家庄煤矿),西部为神火集团高家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 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最高气温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第二章 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1954年地质部213队在昔阳—襄垣一带开展过普查找矿工作。其中包括地质填图、小窑调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图系xx年陆军测量局测绘的1:50000地形图,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误差达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地质部213队普查找煤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报告。1962年经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复审,定位不合格。并以决议书011号不予批准,注销储量。该项工作在井田内施工了80钻孔,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测井资料,而且太原组15号煤层情况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队利用其施测的1:10000地形图做底图在左权县城至李阳间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填图方法不明,观测成果、小窑调查等无资料查考,地质界限紊乱,加之底图降级使用,地质成果不宜采用。

  1988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了B—1钻探煤钻孔,目的在于了解4号煤层,终孔层位于山西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晋中煤田地质勘探队对井田进行了精查,在井田内施工了6个钻孔,工程量达3136.36米。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相应完成了1:5000地质填图8km2,三维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设计中所拟定的物探测井、生产矿井调查、采样测试、水文地质等工作。

  20xx年4月至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内施工3个钻孔,其中地质孔2个,水文孔1个,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 矿井地质

  第一节 区域地质情况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第二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

  一、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水质为SO4HCO3——型,矿化度小于1g/L。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

  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包括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和山西组煤系地层砂岩含水层。

  ⑴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包括下石盒子组下段K8砂岩含水层,上段底部K9砂岩含水层,以及上石盒子组下段底界砂岩(K10)含水层。这三层含水层均表现为厚度较大,岩性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由于含水层仅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分布面积有限,个别地区甚至由于地势高使含水层变为不含水透气层,故总的来讲,该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差异性也较大,径流条件差,循环不畅。

  ⑵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山西组中上部和底部两层砂岩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砂岩(2号煤层顶板)含水层连续性较好,为2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但因补给条件差,含水性不强。山西组与太原组分界K7砂岩含水层,厚10.85~19.71m,*均厚14.90m,厚度大,含水层比较稳定,连续性好。但裂隙不太发育,冲洗液消耗量补打,富水性不强。

  3、碎屑岩类、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组

  ⑴15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15号煤层顶板为厚15.0m左右的中细粒砂岩,全井田稳定,连续性好,为15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与K2、K3、K4石灰岩含水层有密切水力联系,对15号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

  ⑵石灰岩含水层

  太原组中段有三层石灰岩含水层,分别是K2石灰岩(俗称四节石)、K3石灰岩(钱石)、K4石灰岩(猴石)。其中K2、K4石灰岩连续好,K3石灰岩在井田内大部分相变成为中粗沙粒岩。

  K2石灰岩在井田内广泛分布,厚6.93~10.30m,*均厚8.38m,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不均一。井田内3-2号钻孔冲洗液消耗量最大达10.51m3/h。其它钻孔一般不超过0.50m3/h。

  K3石灰岩只在1-2号孔和2-1号孔内见及,厚2.5m左右。其它钻孔见厚4.70~11.90m的粗粒砂岩。石灰岩裂隙发育。此套岩层冲液消耗量不大。

  K4石灰岩厚1.60~4.52m,*均厚3.56m,裂隙较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冲洗液消耗量不大。

  对15号煤层而言,15号煤层顶板砂岩、K2、K3、K4石灰岩四个含水层组成一大的含水层组,都是15号煤层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虽其富水性较弱,但开采15号煤层时,必定向巷道内充水,发生涌水现象。据盘城岭煤矿提供,日涌水量为400m3/d。

  (3)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苞欲水层组

  系指中奥陶纺石灰岩含水层。本次施工的6个钻孔,探奥灰最大厚度才6***2m(3—2)号孔。据周边勘探资料和井田以东地表出露地层了解,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溶隙、溶孔和蜂窝状溶洞等比较发育,富水性好,且有泉群排泄。据县水资源办公室资料,龙窑寺泉地面标高1460m,泉流量42t/h(11.71L/S),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增减。

  二、主要隔水层

  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均有良好的不透水层隔离,含水层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因此,除上述几层主要含水层外,即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第三节 构造

  井田内地质构造醋酸形态为走向东北北东,偌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一般8—10。构造类型简单。区内没有小的褶曲,也没有较大的断层,根据地震勘探资料,井田内小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在井田先期开采地段共查明落差3—5m断层9条,落差1——3m断层13条。由于断层规模小,对煤层开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井田内3—1号钻孔周围有一直径为19070M的陷落柱。另外,在15号煤层开采中也见有规模不等的小型环状陷落。此类陷落柱,均为基底陷落,K2以上地层完整,仅对15号煤造成破坏,因15号煤层底板标高590—1030m,而区域奥灰水位在900m左右,将会使15号煤层及部分2号煤层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

  鉴于上述,当煤层开采至断层或陷落柱附*时,要注意其破碎带富水情况,避免困之导水或破碎带赋水造成危害。

  第四章 煤层煤质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批准开采4”、15”煤层两层煤,4”煤层*均厚度1.59m,为特低硫-低中灰-中灰,高发热值瘦煤;90万吨技改工程开采15”煤层,*均厚度6m,为和低硫-低灰-低中灰,高发热值贫煤,为理想工业用煤,主要热销于河北山东一带。

  4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是亦为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15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为15号煤层顶板砂岩及石灰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现为基建矿井,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

  第五章 矿井冲水

  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补给水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1、2号煤层:其直接冲水层位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K8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但该两个含水层的含水性均较弱,对矿井冲水不会产生较大威胁。

  井田内2号煤层大部分处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以下。2号煤层最低标高为747m,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932.9m,相差186m左右。2号煤层底板至中奥陶顶板夜班间距为190m左右,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受影响。如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沟通或使其间距缩小,可能引起中奥陶含水层进入巷道,对此应引起注意。

  老窑古空区或井田内关停矿井,也是2号煤层开采时的充水因素之一。据周边煤矿资料,在开采中,古空区突然来水,且水量较大,并发生淹井事故。

  2、15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K2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由于煤层开采产生的塌陷裂隙,视裂隙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层的影响。另外,15号煤层在井田内几乎全部处于中奥陶统含水层区域水位下,而煤层底板距中奥陶统顶界一般为32m,最薄处约23m。岩性为半坚硬岩石,因此,在隔水层底板薄弱处及因构造沟通时、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对本煤组开采会构成威胁,应予以重视。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在井田西部水压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顶托补给。井田西部15号煤层底板标高最低为595m,承压水头科可高达340m,在具有导水构造(断层、陷落柱)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顶托突水淹井事故,造成灾害。

  所以,15号煤层的充水因素是复杂的,开采时,一定要采取预防措施、疏排矿坑涌水,以免淹没巷道。

  第六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4号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之一,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4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狙邻区资料,其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单位涌水量均远小于0.1L/s.m。靠*河谷涌水量稍大。本井田南部靠*清漳河西源,井田内患有后窑峪河、王家河、七里河等几节性河流;井田西部煤层底板低于奥灰水位(左权县医院水井水位村高932.90m)0~183m,均构成2号煤层开采时滴水的不利因素。但由于区内构造简单,尚未发现有破坏2号煤层的陷落柱、断层等导水构造。而且2号煤层距奥灰顶界地层厚190m左右。其间有多层隔水层。因此,其水文地质类型仍属简单类型,即为二类一型。

  15号煤层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K2~K4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和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据周边勘探区水文资料,太原组含水层的含水性也很若。但由于下伏中奥陶统溶裂隙含水层的含水性较强,水头较高,15号煤层底板标高为590~1030m,绝大部分煤层低于奥灰水位(932.90m)0~343.0m,而且据地震勘探资料该煤层1~5m的小断层接*或直接接触煤层,使水文地质条件趋向复杂。对于低于奥灰水位的15号煤层,02岩溶水水压增大,在井巷开掘中,当水压超过坑道隔水板时,即可出现底鼓、底板开裂等变形现象,造成突水事故。所以,15号煤层的水文地质类型应该为三类二型。

  第七章 实*心得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这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0

  一、 实*概括

  1、实*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实*之前,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此次实*的一些目的,这次实*我们重在多看多观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带到实地中进行检验;注意思维的转变(理论的微观向野外宏观的转变);学会对基本地形地貌进行描述;还有就是图形结合,我们通过这次实*,能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钻研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体会,融入和贯彻,使我们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

  2、实*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映秀——都江村

  3、实*工具:盐酸、铁榔头

  4、指导老师:郑子成、**勇

  5、实*要求:通过本次实*深入了解温江和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见到的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整合进行分析;分析农业发展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观察辨认主要岩石;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和防御措施。

  二、 实*内容:

  1、金马河大桥下:

  (一)金马河的区域概况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以排洪为主要功能,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7个区(市)县,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新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河段全场76.1公里。统计保护区内1992年共有乡、镇35个,面积911*方公里,总人口15***4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24.8亿元。

  (二)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

  第一处地点是温江成青路上的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金马河大桥上下来,听了老师的讲解,老师先是对河道基本情况作了讲解,着重讲了河流地貌、土壤颜色、成都*原的形成等,讲了金马河的河床、河漫滩、阶地等。然后让我自己去观察,由于现在冬季枯水期,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河水,有许多的河漫滩(洪水期能淹没的地方,*水期时露出水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粘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冲积物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在河床边,*期沉积物有明显分布规律,河边以砾石、粗砂为主,远离河边以粉砂、粘土为主,即“*河岸粗、远河岸细”。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那儿的那条河流处于幼年河:一是因为,从河流流经的路径上看,弯曲度比较大,二是从河流内的岩石上看,岩石的磨圆度比较低。从河流弯曲度和河流内岩石磨圆度的观察,基本就可以判断出一条河流所处的时期。我们还观察到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鹅卵石,硬度大,颜色有青、红 、黑、白、灰等,经过仔细观察和辨别后,我们发现这些鹅卵石大部分为分选性较差,磨圆度高的鹅卵石。站在金马河的河漫滩中向远处望去,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甚小,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来。有河漫滩的'存在,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其实在距离我们不远处的*面上,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阶地的形成是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由于河道较宽,河谷较深,以及人工修建的防护堤,使得金马河的一级阶地成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的农田用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住房和农田地。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化;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据观察,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因此阶地形成较晚。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因此属堆积阶地。同时在金马河,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的运石车,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

  (三)金马河的灾害与防治 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河床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金马河特殊的河床结构,比如水流较缓,致使其水力环境复杂多变,泄洪能力较低,历史上金马河附*区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有*几年来,无序地开采河道沙石,严重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因此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沿线有重点防洪堤段、险工险段等。

  2、映秀镇:

  (一)映秀镇的区域概况

  映秀镇是我们野外实*的第二站,也是这次实*印象最深的地方。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但是在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处于地震中心的映秀是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之中。龙门山断裂带内有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前山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5.12地震发源于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虽然四川盆地是相对稳定的板块,龙门山看上去构造运动性不强,但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时,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随着外在营力的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地壳破裂,就会发生地震,2008年发生的特大地震就是龙门山构造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西南向东北逆冲造成的。而我们所实*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后的镇,房屋都是新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20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就很容易发生了崩塌。

  (二)映秀镇的地质地貌概况

  在映秀镇,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谷低地中可见到河流与季节性洪水冲积出的滩涂地,而且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向旁侵蚀,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我们放眼望去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此处共有3级阶地。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但是老师解释道,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在观察二三级阶地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远距离观察,从远处看,很难看出阶地的特征,根据老师讲解,如果走*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阶地上面是比较*坦的。就远处观察,二三级阶地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缓坡,后经老师点拨,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阶坡。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1

  一、实*位置、交通、地貌概况

  实*位置:

  实*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

  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而从学校乘校车出发,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

  实*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坦,是一古老的夷*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一)地层岩性

  实*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三叠系(T)

  (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厚度400~500米。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1)以石灰岩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2)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厚度小于10米。

  (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第四系(Q)残积、坡积、冲积物。

  (二)构造特征

  1、褶皱

  观音峡背斜属川东南弧型构造带华蓥山复式帚状褶皱带中南延最长之长轴背斜。自三江坝南延横穿嘉陵江,经中梁山,终于长江猫儿峡,延长约150余公里,实*区是在横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该背斜由于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严重,背斜枢纽并未形成山顶,而是变成了垭口。

  实*区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30~35度)。通过实际测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倾向大致为140度,倾角是40度。

  2、断层

  实*区内有断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翼部,其中轴部由于地层产状乱,垮塌严重加之修建了挡墙,所以出露不好。但在两翼可以见到一些小断层,如在甘硐子一带小断层还是比较发育的。由于沿着断层面可以看见上盘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倾向下的,所以上盘上升,此断层为逆断层。但这个断层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原因是这个断层面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切断山体的。

  (三)地下水

  地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可见到垮塌现象。

  三、实*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诉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情况,看到实*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终于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掌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中,我认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实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知识变得不适用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情况。但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逐渐有了认识,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热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热闹这么简单,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为了降低成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见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同时,公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还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因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如何预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处的巨大滑坡。原本这条公路是处于这个滑坡体的影响范围之内,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时候,从中间切断了这个滑坡体,并把公路一下的滑坡体进行彻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挡土墙,但由于滑坡体巨大,滑坡体滑动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圆柱形的抗滑桩。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沿线的影响。

  最后,通过本次亲身经历过的地质实*,我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体验到身为地质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危险性、不确定性、艰苦性,以及对社会建设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所拥有的神圣性、责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学*,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培养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2

  一、实*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内容

  一)、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从单一的地层、岩石、构造教学路线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

  1、学会地质野外记录。

  2、进一步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

  (1)岩矿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标本的采集,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野外实*中认识实*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的观察:野外实*中熟悉实*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编录及初步鉴定,在地层中产出特点的观察与记录。

  (4)褶皱、断裂等各种基本构造现象的识别与确定,构造在空间的变化及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按以下几方面完成地质调查报告编写任务:以前言、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资源、地质发展史、结束语等。

  三、实*区概况

  1、大同煤田位置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0′—113°15′,北纬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五个县市。形状*似椭圆。长轴方向为NE—SW(北东—南西),总面积为1827km2。聚煤盆地整体呈似长方形,四周群山包围,西面有西石山脉,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涛山,东南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东北部以青磁窑断层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其中C—P煤系面积为1739km2,J系面积为772km2,两煤系重叠面积为684km2,为双系煤田。

  2、大同煤田交通

  大同市地处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因而大同矿区内的煤炭资源运输能力也大大提高。北面的京包与北同蒲铁路都通过大同市,大秦线、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和京大、大运高速公路都已建成通车运行。区内还有大同至王村铁路专线,另外公路纵横交贯,运输方便。(如图2—1)

  图2—1大同聚煤盆地交通位置图

  3、自然地理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忻州地区相连,东与河北省相接。本矿区属黄土高原*缓丘陵区,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势较为*坦,*均海拔1056米,黄土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

  大同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沙大,气候干燥,风沙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3.6—7.5℃,极端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为—26℃。日温差一般在20℃左右,最冷月为1月份,*均气温是—11.3℃。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降水量为520mm,年最小降水量为138mm,年*均降水量为400mm左右。

  大同市是全国的煤炭生产基地,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被誉为“煤都”,采矿业极为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有全国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生产规模大,装备水*高,开采技术先进,随着*年来各种技术交流活动的增多,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地方煤矿的技术水*。大同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有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纵观大同地区的经济是以能源、重化工等产业为主。

  四、实*区内地层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统,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的阜*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古生界的上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

  1、太古界阜*群(自己写符号):岩性为肉红色,浅灰色花岗片麻岩,含有伟晶岩脉侵入体,厚度巨大,达数千米。

  2、古生界:

  (1)寒武系下统馒头毛庄组():

  岩性为砖红色、紫红色页岩和灰紫色白云质泥质灰岩互层为主,页理发育,页理面上具有石盐假晶,本组底部为一层含砾的钙质砂岩,*均厚53m,与下伏太古界阜*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寒武系中统徐庄组():

  底部为一层4—6cm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往上是猪肝色、紫红色页岩,夹灰绿色页岩及薄层泥灰岩,页理上具有石岩假晶,本组上部为灰色结晶灰岩夹薄层鲕状灰岩,厚79m,与下伏馒头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3)寒武系中统张夏组():

  下部为灰色中到厚层状鲕状灰岩,中部和上部也以鲕状灰岩为主,中夹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厚179m,与下伏徐庄组为整合接触。

  (4)寒武系上统崮山组:

  以竹叶状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为主,底部竹叶体的的边缘为紫红色,中部夹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以结晶灰岩为主,夹鲕状灰岩及泥质条带灰岩,厚53m,与下伏张夏组为整合接触。

  (5)寒武系上统长山组:

  岩性为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紫色灰岩、页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19m,与下伏崮山组为整合接触。

  (6)寒武系上统凤山组:

  底部为一层灰黄色含生物碎屑灰岩,下部为厚层状灰黄色泥质条带灰岩与薄层竹叶状灰岩互层为主,上部为灰黄色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顶部为灰黄色竹叶状灰岩与中厚层结晶状灰岩互层,厚83m,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

  (7)奥陶系下统:

  岩性以薄至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为主,中夹薄层泥灰岩及黄绿色灰岩,靠底部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三者互层。厚68m,与下伏寒武系为整合接触。

  (8)石炭系上统本溪组:

  本溪组底界自*旺一旧高山一线以南覆于中奥陶统灰岩剥蚀面之上,此线以北覆于中、下寒武统灰岩之上,至十里河以北尖灭,与中奥陶灰岩呈*行不整合接触,在奥陶系侵蚀面上往往有一层褐铁矿,鸡窝状分布(山西式铁矿)。自上而下,岩性分别为

  底部浅灰色铝土岩(G层铝土矿层位),层位稳定;下部时有紫红色山西式铁矿,厚度变化大,不稳定,与下伏奥陶系灰岩*行不整合接触,泻湖相沉积。

  中上部以灰白色、灰褐色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为主,下部含1—3层棕色、黑褐色灰岩,有时可夹一层薄煤层。

  上述岩性特征表明本溪组地层以粉砂、泥岩为主,粗碎屑岩含量较少,此外出现碳酸盐岩;粉砂岩中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等;粗碎屑岩中则以纯净的石英砂为主。前人认为本溪组沉积时海水进退相对频繁,主要为潮坪一泻湖相沉积。

  本组厚度一般为30m,厚度在南部酸茨河达65m,呈南厚北薄至剥蚀尖灭。

  (9)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底部为一层灰紫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分选不好,厚4—6m,钙质胶结,往上为砂岩、页岩、灰岩和煤层,含煤10层,其中6层比较稳定,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

  主要为一层巨厚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即小峪砂岩。韵律分选明晰,多阶性,大型交错及缓斜层理发育,具有冲刷面。其间夹4、5号煤层,局部具有工业价值,两层之间砂岩分别为东山砂岩、偏岭砂岩。再上为大同煤田上部的巨厚主要可采2、3号煤层。

  以上表明太原组地层中粗碎屑岩较本溪组增多,粉砂岩、泥岩含量减少,煤的含量。粗碎屑岩在底部为石英砂岩,中部为石英杂砂岩,上部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泥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前人的研究认为太原组沉积物经历的搬运和筛选作用较本溪组弱,主要反映了过渡相一陆相的沉积,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环境。

  太原组厚度一般为80一100rn,最厚在楼子沟附*达186m,*均厚113m,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总的趋势南厚北薄,由130—50m逐渐向北被剥蚀变薄,至云岗十里河以北尖灭。含煤总厚0.06—47.45m,*均厚为17m,含煤系数20%。

  (10)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砂岩与砂砾岩,厚3—6m,往上为灰白、灰黄色砂岩和灰色粉砂岩层。中下部含煤1—4层,由上向下编号为1、2、3、4,其中1号煤层比较稳定,局部可采,其它不可采。厚45—60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

  山西组地层中粗碎屑岩含量较本溪组、太原组增多,而粉砂岩、泥岩含量则介于本溪组和太原组之间,煤层含量次于太原组。粗碎屑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粉砂岩、泥岩中为碎屑与高岭石共有的特征,前人研究表明山西组沉积地层主要为陆相河流沉积。

  本组厚20一80m,一般约为50一60m,最后在鹅毛口北魏家沟达90m,大致呈南、南东厚,北、北西薄的趋势,至忻洲窑一新、旧高山以北隆起剥蚀尖灭。沉积环境属于山前*原的曲流河沉积。含煤总厚0.16—10.63m,*均厚为3m,含煤系数4%。

  3、中生界

  (1)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

  由紫红、灰绿、灰白、灰黑、黄褐色碎屑岩组成,下部为粗砂岩,中上部为中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颜色自底至顶,由浅变深,越往上紫红色越深,厚70—250m,与山西组呈*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大同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往上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含煤20层,其中可采10多层。厚234m,与下伏永定庄组为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上统云冈组:

  底部为一层厚5—18m的石英质砾岩(K21)往上有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厚140多米,与下伏大同组为整合接触。

  (4)白垩系:分布于煤田的西北部地区,岩性主要为各种碎屑岩和火山喷出岩,厚100多米。与下伏云冈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新生界:

  老第三系:分布于煤田西北边缘地区,岩性主要是未胶结的砂、砾岩,夹有褐煤,厚250m左右。

  第四系:黄土的各种松散沉积物。

  五、实*区地质构造

  1、大同煤田的构造概况

  大同煤田呈一北东30一50℃走向不对称向斜,东翼陡而窄(倾角40一60°,西翼宽缓(倾角3—7°);北起云岗东北,西南经北羊路、庙湾、马道头,南至玉井,东西宽约30km,向斜轴延伸长约50km(图4—1)。

  煤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一阴山构造隆起带的南侧。东以*旺一鹅毛口大断层为界,与新生带断陷盆地(大同*原)相毗临;西临吕梁经向构造带的西石山脉;南为一东西向小型洪涛山背斜为界,再南与*朔、宁武煤田相连。在*面上三者组成一个北北东向“S’’形。

  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煤田内早期部分地层缺失,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也发育不全。后期受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强烈褶皱、断裂、推覆作用,导致煤田东部地层陡峻,直立甚至倒转,并伴生一系列次一级的小型褶皱和断裂,印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煌斑岩顺主要的山4、2、3一5、8号煤层侵入,使煤层结构,煤的工艺性能遭到极大破坏。在煤田内,东部、东南部、南部构造较复杂,断层多,北部及西部则相对简单,断层、褶皱皆少。

  图4—1大同煤田构造形态示意图

  2、口泉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3、青瓷窑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4、云岗沟侏罗系地层小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六、煤层煤质

  七、矿区水文地质

  大同矿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大量的勘探资料表明,除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基岩风化壳含水相对较大外,下伏中生界、古生界地层的岩石固结坚实,裂隙、喀斯特不甚发育,岩石一般不含水或含水微弱。地表水主要为口泉河、十里河河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在口泉河、十里河河谷地段,地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由于本区地表径流条件较好,一般不利于降水入渗;地下水排泄以蒸发和矿井排水为主。随着矿井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原有动态*衡遭受破坏,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岩石的含水性大大减弱,煤田内大量井泉干涸现象就是的佐证。

  八、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国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①东区指瓜园、神泉寺一带,有肖家窑头、鹅毛疙瘩等6座。盾状的肖家窑头火山由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组成,局部覆盖熔岩流;穹窿状的鹅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岩组成,无火山口。②南区在桑干河与六棱山之间,包括大峪口、西窑等5座,是因玄武岩流沿断裂喷出,依山而呈半圆形。③西区是大同火山群中最为集中和较复杂的一区,黑山、马蹄山、阁老山等15座属之。黑山规模,呈扁*穹窿状;狼窝山范围最广,火山口直径500米,西北有缺口;马蹄山和阁老山等由火山碎屑物组成,为*顶圆锥形,亦有缺口,状似马蹄。④北区以大同市北的孤山为代表,包括其西南的6座小火山。孤山形似面包,海拔1182米,兀立于御河谷地中。大同火山群处于侵蚀初期,下伏三趾马红土或离石黄土,上覆马兰黄土,为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开始时的产物。其形成以北区最早,东区、南区次之,西区最迟。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3

  实*内容(矿物、岩石的认识实*)

  1.矿物的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

  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石英

  首先找到石英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六棱柱状,颜色是无色、乳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再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在观察解理面为贝壳状断口,无解理面。可确定为石英。

  3.白云母

  首先找到白云母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板状,颜色为无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刻划的动说明比6小,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母。

  4.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他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

  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

  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片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三、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4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目的

  通过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前认真学*实*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报告。

  二、实*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过程

  本次实*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1(2011-12-2612:29:02)

  第二章各实*地区地质概况1

  一、昆明西山地区

  1、普渡河西山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断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倾角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龙门等山地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受该大断裂的影响,使昆明西山地区南濒断陷湖泊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断裂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特殊地貌特征为昆明市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2、滇池龙门地质现象

  沿线观察到的是西山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层剖面,以及物理风化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现象,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

  泥盆纪上统

  宰格组:上部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为灰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厚324m。

  石炭纪下统

  大塘组: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夹厚层状灰岩,底部为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厚12.5m。

  石炭纪中统

  威宁组:为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中部夹角砾状灰岩。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厚112m。

  二叠纪下统

  倒石头组: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粘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厚9m。

  栖霞组:为浅灰、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虎斑状白云质灰岩,含丰富的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厚123m。

  茅口组:上部为灰至灰白色中到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与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含珊瑚化石;下部为灰色厚层状不规则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霞组整合接触,厚276m。

  二叠纪上统

  峨眉山组:上部为黑绿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到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厚>600m。

  3、西山小石林

  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溶蚀形成岩溶地貌(kast地貌)。岩溶地貌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武定地区

  1、五孔桥

  通过观察辉绿岩和三叠纪舍资组的接触,下为灰绿色辉绿岩,上为三叠纪舍资组褐黄色砾石层,为含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触面特征: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风化粘土层。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现象。从以上特征可看出存在沉积间断且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行,故该接触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雷刚厂

  通过观察三叠纪舍资组与寒武纪西王庙组的接触,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舍资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至浅黄紫色薄到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至中层状含细粒、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与下伏西王庙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3、芭蕉箐铁矿

  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属于文笔山鱼子甸铁矿床的一部分。矿体产于泥盆纪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内,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含矿岩系为:

  上覆地层鱼子甸组第二段,为灰色薄至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

  鱼子甸组第一段可分五小层,主矿层为褐红至暗红色鲕状赤铁矿,厚2~5m不等。

  下覆地层为缩头山组:黄色中至厚层状石英砂岩。

  4、人民渡(狮山断层)

  该断层为逆断层,走向北东~南西,断层面产状300°~315°∠45°~80°,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纪汤池组和红石崖组等地层。上下盘植被不同。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

  5、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热变质和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纹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纤维很短,开采价值不大。

  6、狮山景区

  狮山位于武定县城之西,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在寺庙下公路一侧,有寒武纪笻竹寺组,还有贝壳和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其内三叶虫化石极为丰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见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庙后山为寒武纪沧浪铺组巨厚层砂岩组成的悬崖陡壁,陡壁上随处可见三角洲相典型沉积构造。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2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三章

  第三章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小结:这一星期的实*,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令我在艰苦和学*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5

  一、实*内容:

  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对比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最后校合时fh=—28

  二、碎部测量:

  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三、施工放样:

  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知点上,以控制点定向,定好方位,用钢尺量所需距离,在所算好的距离上定点。因为开始时我们计算我数据出了错误,所以在放样时校核不对,我们又重新计算过,用正确的数据放样。因为在最后一点实地有阻碍,我们用了角度放样得到了点。最后检测得到相对精度1/XX0达到了要求(数据和略图详见表6)。高程放样我们用的是水准仪,已知高程a与需要标定已知高程的`待定点b之间安置水准仪,精*后读取a点的读数a,则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a,则放样已知高程为h的点b前视读数为b=hi—h。组员每人操作一次。

  四、心得体会:

  我们的实*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这次实*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4)

——地质学实*报告 (菁华9篇)

地质学实*报告1

  一、实*目的

  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要求

  1、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报告。

  三、实*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安排

  5月10日至5月23日

  指导老师:*

  五、实*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

  六、实*概况

  (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 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不仅有被人们称为"石林"的柱状节理,而且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

  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据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

  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石林"。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除地质遗迹外,保护区内还有云皇殿、白云庵、千佛洞等人文古迹。马山石林已揭露的团山和长岭两座低山全部由粗面英安岩柱状节理分割成的巨大石柱群组成,柱体直径一般在1。0—1。5m之间,柱体长25m(地表以下延深可达60m),形态以四边形为主,也有五边形、六边形的。团山主体笔立挺拔,长岭柱体呈扇形展布,犹如孔雀开屏。这些蔚为壮观的景象,可与英国已列为世界保护遗迹的"魔鬼堤"和美国已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魔鬼塔"相媲美。*古代哲人孟子在二千年前曾有"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作为他的后代,齐鲁儿女或许可以添上一句"登马山而奇造化"的感慨。马山这一自然遗迹不仅是宝贵的地质地貌景观,也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对象。本区列为第二的自然保护对象,是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

  目前在马山已发现二十多株硅化木。其中较大且保存完整的有十多株,最大的树干长13m,横径0。8m,其年轮十分清晰。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在人文历史上,马山曾是庙宇鼎盛、香客云集的`风水宝地。据清雍正年间(1734年撰写的《马山志》记载,马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树木茂盛,寺宇宏阔,有玉皇殿、圣母殿、大士庵等15处殿堂,颇具规模。山凹处有一眼"丹泉井",也称"济公井",泉水清澈甘甜,"醒脾爽气,甲于诸水",任凭大旱,泉水长年不涸,故有赞曰:"窟中疑滚千层浪,地底遥通一线天"。

  (二)崂山崂山的主体山脉,为花岗岩石质耸拔成山,气势雄伟,千峰竞秀,贵为华夏滨海第一高山。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三分子所组成,石色白净,石质坚硬,是建筑行业的优质石料。花岗岩经千古风化酥蚀以后,淤积在河道海滩上的白沙,所含石英石占到很大的比例数,是建筑上的优质沙料。崂山在中生代燕山晚期造山运动以前,这里的"老坐地户"有沉积岩和岩浆岩,在崂山高处的九水和明道观一带的山谷里,还残存有这些岩石的踪迹。崂山的花岗岩热熔岩浆在地层深处冷凝成石后,耸拔抬升成山,巨大的鼎力将地表的原有岩石推的四分五裂,局促屯集于周边。在花岗岩高温强力挤压的崂山成山过程中,周边的围岩发生热熔烘烤变质,许多变异成了变质岩。譬如仰口丰山一带的崂山绿石,就是泥灰岩经过高温变质后,形成的细腻变质岩石。和崂山花岗岩纠结在一起的岩石,主要有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大类。

  石老人和登瀛半岛一带的低山岩石,主要为沉积砂岩,石质呈灰褐色,作建筑石料容易酥蚀风化。这种石质的沙砾石滩,也呈深褐色,石茬尖利。流清河海湾的东半部一小部分,也是这一类砂岩的海滩,颜色非常明显。流清河以东到太清湾的西半部一带,崂山的主体山峰直插大海,没有杂色岩石掺杂。而从太清湾到垭口,以沟谷为界,除了垭口以东一座山峰是花岗岩石以外,再往东直抵八仙墩,就尽是沉积岩和变质岩了。特别是崂山头一带,几乎尽为沉积砂岩,层层叠叠像千层饼一样,很是壮观。

地质学实*报告2

 一.实验时间

  20xx年12月17号

  二.实验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三.实验目的

  通过对实*路线附*的地质条件,使野外现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在此认识上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野外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地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实*工作方法,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考方式,理解实*中遇到的具体现象。地质学野外实*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四.实验任务

  1.观察并了解实*沿途的地形地貌,思考为什么在短距离内地形地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全面分析所看到的地形地貌并加以延伸

  3.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

  五.区域概况

  地点一:金马河

  (1)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成都*原是*西南地区最大*原、地势*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原组成。成都*原的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记载,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早前寒武纪花岗石结晶基底,成都*原岩层十分坚硬。成都*原地形好,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最冷月均温5℃~8℃。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后来,由于长期种植水稻,部分土壤成为水稻土。成都*原很多河流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都江堰的岷江。成都*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以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等。在都江堰以下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在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使得成都*原年*均气温约为16℃,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因*原邻*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时,*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故成都*原无论气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色。金马河大桥处于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原,由成都*原水系即岷江水系冲积而成,多成树枝状和格子状,其中格子状水系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2)金马河的地质地貌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岷江进入成都*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1010m,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洪枯流量变幅大.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原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河漫滩是指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的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黏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向移动沉积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种上层细,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的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相冲积物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称蚀余堆积。洪水期在河床凸岸的浅滩部位,水流速度相对缓慢,则沉积较细的物质。洪水期随着河床的侧移,蚀余堆积逐渐被河床浅滩堆积物覆盖。

  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故河漫滩宽度较大河漫滩的形成经过雏形河漫滩、原始河漫滩,再到河漫滩三个阶段。原来的河谷低与河漫滩,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称为河流阶地。阶地形态要素包括阶地面、阶地前缘、阶地后缘和阶地坡麓。河流阶地在谷坡上可以有多级分布,把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成为一级阶地,依次由低到高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低阶地形成时间晚,高阶地形成时间早。金马河一级阶地修筑成公路,常年洪水不能淹没一级阶地,但非常年洪水能淹没,故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

  金马河周围的河漫滩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因为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金马河大桥属于岷江的中游地区,河流减速使得河流中的岩石堆积于此,我们所看的岩石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种类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结构有:全晶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分为: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超基性岩类主要的矿物由橄榄石、辉石组成,这两种矿物受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常形成次生矿物,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流水冲刷以后的岩石中超基性岩类基本就没有,最常见的是花岗岩(花岗岩石大陆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和一些含石英、云母、长石矿物较多的岩石。由于金马河大桥那的地貌是有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的,所以也有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固、胶结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就其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缝合线和刀砍状构造。在金马河大桥,看到的最多的沉积岩就是缝合线构造的。

  金马河大桥那里的河流地貌,由于河流的冲刷面积大,所以河床很宽。这里的冲刷面积大,主要是由于在河流上游多山,形成了较大的积水面,很容易形成洪流,冲刷作用就尤为明显。河流*由于流水的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原。由于这里处于一个地台区,所以这里的地质条件还是很好的,比较稳定。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

地质学实*报告3

  一、实*概况

  1、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环节。通过此次实*,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地点: 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

  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时间:20xx年5月10日

  二、实*内容

  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方公里。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

  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马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马山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马山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马山自然保护区由主峰马山 (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马山、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的*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马山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3、实*进程

  (1)马山硅化木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马山极富盛名的——马山硅化木。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

  (2)马山石林

  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

  据专家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3)沉积构造

  在马山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

  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构造、抱卷层理、大型交错层理等。另在马山东坡还可以同时见到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沉积层序。测量岩层产状可以断定,马山地区当年有一古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各种沉积构造宛若一幅幅山水画,遍布于山林之间,给旅游、地质教学提供了一处理想场所。

  (4)接触变质带

  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沉积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在马山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体边缘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宛如一条“黑色长龙”,极其壮观,具有非常高的观赏及科研价值。

  (5)其他

  马山是即墨西部*原地区的一座孤山,且范围较小,故形不成其独立的气候特征,它与城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状况无大的差异。由于马山地区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水源为天然降水。马山因受地貌、岩性之影响,土壤类型及分布也不尽相同,大体分为山体土壤和山周土壤两种类型。马山的山体植被由于地形及土壤状况,大致可分林木植被、灌木植被、草甸植被、作物植被四种类型。马山的的自然资源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矿产资源及植被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的极其珍贵,闻名于全国乃至于全球有的非常丰富,蕴藏于整个马山区域中。马山山体间的林木主要有黑松、雪松、侧柏、水杉、刺槐、合欢、火炬、拓树及其它林木。就目前统计,它的综合面积可达3000余亩,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尽管这些各类林木尚在幼年时朋,但它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三、实*心得

  通过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通过着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我们不但欣赏了马山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马山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马山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此次教学实*我们在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的安排,达到了实*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地质学实*报告4

 一.实验时间

  20xx年12月17号

  二.实验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三.实验目的

  通过对实*路线附*的地质条件,使野外现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在此认识上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野外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地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实*工作方法,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考方式,理解实*中遇到的具体现象。地质学野外实*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四.实验任务

  1.观察并了解实*沿途的地形地貌,思考为什么在短距离内地形地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全面分析所看到的地形地貌并加以延伸

  3.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

  五.区域概况

  地点一:金马河

  (1)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成都*原是*西南地区最大*原、地势*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原组成。成都*原的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记载,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早前寒武纪花岗石结晶基底,成都*原岩层十分坚硬。成都*原地形好,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最冷月均温5℃~8℃。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后来,由于长期种植水稻,部分土壤成为水稻土。成都*原很多河流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都江堰的岷江。成都*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以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等。在都江堰以下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在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使得成都*原年*均气温约为16℃,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因*原邻*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时,*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故成都*原无论气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色。金马河大桥处于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原,由成都*原水系即岷江水系冲积而成,多成树枝状和格子状,其中格子状水系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2)金马河的地质地貌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岷江进入成都*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1010m,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洪枯流量变幅大.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原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河漫滩是指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的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黏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向移动沉积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种上层细,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的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相冲积物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称蚀余堆积。洪水期在河床凸岸的浅滩部位,水流速度相对缓慢,则沉积较细的物质。洪水期随着河床的侧移,蚀余堆积逐渐被河床浅滩堆积物覆盖。

  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故河漫滩宽度较大河漫滩的形成经过雏形河漫滩、原始河漫滩,再到河漫滩三个阶段。原来的河谷低与河漫滩,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称为河流阶地。阶地形态要素包括阶地面、阶地前缘、阶地后缘和阶地坡麓。河流阶地在谷坡上可以有多级分布,把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成为一级阶地,依次由低到高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低阶地形成时间晚,高阶地形成时间早。金马河一级阶地修筑成公路,常年洪水不能淹没一级阶地,但非常年洪水能淹没,故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

  金马河周围的河漫滩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因为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金马河大桥属于岷江的中游地区,河流减速使得河流中的岩石堆积于此,我们所看的岩石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种类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结构有:全晶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分为: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超基性岩类主要的矿物由橄榄石、辉石组成,这两种矿物受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常形成次生矿物,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流水冲刷以后的岩石中超基性岩类基本就没有,最常见的是花岗岩(花岗岩石大陆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和一些含石英、云母、长石矿物较多的岩石。由于金马河大桥那的地貌是有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的,所以也有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固、胶结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就其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缝合线和刀砍状构造。在金马河大桥,看到的最多的沉积岩就是缝合线构造的。

  金马河大桥那里的河流地貌,由于河流的冲刷面积大,所以河床很宽。这里的冲刷面积大,主要是由于在河流上游多山,形成了较大的积水面,很容易形成洪流,冲刷作用就尤为明显。河流*由于流水的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原。由于这里处于一个地台区,所以这里的地质条件还是很好的,比较稳定。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

地质学实*报告5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地点是苏庄,实*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前,刘老师将此次实*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三、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开始下午的实*,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岩,三号的实*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 我们的实*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四、实*的结论

  1、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地质学实*报告6

  一。序言

  ⑴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前学生应认真学*实*知道书,以明确实*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的组织形式及实*过程

  实*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

  过程由实*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形成了观音山西山龙门,东盘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滇池为断陷湖泊,西岸多为半岛、海湾,地形起伏较大;北岸、南岸、东岸地形起伏较小,有八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等沉积。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栖霞和茅口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容蚀形成岩溶地貌(又称kast地貌)。石笋、石芽、石柱、溶沟、溶槽、溶蚀漏斗等地貌随处可见。

  ⑵武定地区

  1。地层:在五孔桥观察了辉绿岩与三叠系资组的接触关系及灰绿岩体的岩石特征(球形风化)。经过观察,发现二者的接触面的特征是: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古风化粘土层,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辉绿岩中长石高岭土化现象明显。

  在雷刚厂观察了三叠系舍姿组与寒武系西王庙组的接触关系。

  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

  舍姿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含细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二者的接触关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芭蕉箐铁矿观察到缩头山组: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处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d2y1):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第二段为灰白薄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其中在铁矿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层黑色页岩、泥岩等,还含有植物碎片、贝类化石。

  在狮山石棉矿观察到登云组白云岩,狮山风景区出露寒武系,竹寺组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该矿是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中。

  2。构造:人民渡狮山大断裂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系汤池组和红石组等地层。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其间夹断层夹持体或断层透镜体。沿断裂带除外力西基性岩脉侵入外,还有燕山期基性岩贯入。受断层影响,岩石蹂皱破碎现象明显

  3。岩浆岩:辉绿岩。

  4。矿体:芭蕉箐铁矿、狮山的石棉矿、无孔桥的钛砂矿

  5。地质现象:狮山断裂断层破碎带上的断层角砾岩、地层的错动与缺失、无孔桥沉积接触面上的风化壳、狮山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断裂构造,形成两断面上生长的植被有很大差别,在芭蕉箐看到赤铁矿矿床,而在狮子山观察到了石棉矿及石棉的'采矿洞,狮子山风景区,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⑶元谋地区

  1。地层:黄瓜园出露海资哨组、路古模组和凤凰山组

  ㈠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

  ㈡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

  ㈢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长石片麻岩、角闪石片岩等。

  南北向绿汁江深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的体朱布超基岩。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岩体分异较好,具垂直分带,由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岩带、橄辉岩带、各带为渐变过度关系。*面上各带是不对称环状分布,四周为边缘相。岩体虽小,但含铂达到工业要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德大、那化花岗岩体。这些花岗岩石是晋宁期产物。岩体的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杂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呈岩基产出。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显粉红色,细、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闪长岩:暗灰、灰绿色,多为细、中粒结构。

  弯堡土林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弯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长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耸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说起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富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地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表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得流蚀、冲刷,又使地表裂缝渐渐加深、扩宽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质作用,终于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进而形成眼前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为什么这土林可以如此长久的保存呢?雨水、风化等剥蚀作用就很严重了,那是由于土柱顶上,有一层含铁质的砂砾岩皮壳及半胶结的砾石层,像一顶坚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风雨摧残。

  2。构造:朱布超基性岩体属于南北向绿汁江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为加里东晚期所形成,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德大那化花冈岩体属块状构造。岩体出露于元谋县西侧斑果至物茂一带,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北长大于4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为晋宁期产物,岩体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岩体。

  3。岩浆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绿岩。

  4。矿产:朱布超基性岩矿、孔雀石、橄榄石及黄瓜园铁矿;绿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岩体中含有碳酸盐岩,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结果除了这些,我们还观察到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积作用、侵蚀作用、蛇曲河、河心滩、河漫滩等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闪长岩脉、辉绿岩脉以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第二,弯堡土林,湖泊的沉积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冲刷及风化剥蚀等作用形成

  6。地质现象: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侵入体及侵入体有俘虏提、围岩、析离体。土林地区地表水的片流、洪流冲刷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三、结束语

  1、小结:经过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谋的地质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不但让我们充分的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情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对于在课堂上不清楚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中逐渐掌握。提高了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还让我们了解了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怕苦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体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某个地质现象的见解与论述:

  这一次的实*我对元谋土林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兴趣。路南石林已驰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与石林争妍斗奇。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而产生的地貌。在*土林最发育的地方就是云南元谋盆地和*。土林是在构造运动、风雨侵蚀和生态、岩性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进土林云南土林,分布较广,其中以元谋县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铺土林为佳。它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路南石林并称之为“云南三林”。元谋物茂土林位于元谋县境内,距县城32公里,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

  3、意见和要求

  我觉得这次实*体还是成功的,大多数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和组长开展工作。时间虽然不怎么长,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后的学*和工作。不足的是,实*时间太少,一个实*地点还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离去,所以我觉得以后能大大提高实地实*的时间。

地质学实*报告7

  1.实*目的

  复*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铺水库附*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为期两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距离观察学*,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内容

  时间:20xx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

  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地质学实*报告8

  一、实*目的

  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要求

  1、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报告。

  三、实*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安排

  5月10日至5月23日

  指导老师:*

  五、实*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

  六、实*概况

  (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 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不仅有被人们称为"石林"的柱状节理,而且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

  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据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

  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石林"。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除地质遗迹外,保护区内还有云皇殿、白云庵、千佛洞等人文古迹。马山石林已揭露的团山和长岭两座低山全部由粗面英安岩柱状节理分割成的巨大石柱群组成,柱体直径一般在1。0—1。5m之间,柱体长25m(地表以下延深可达60m),形态以四边形为主,也有五边形、六边形的。团山主体笔立挺拔,长岭柱体呈扇形展布,犹如孔雀开屏。这些蔚为壮观的景象,可与英国已列为世界保护遗迹的"魔鬼堤"和美国已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魔鬼塔"相媲美。*古代哲人孟子在二千年前曾有"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作为他的后代,齐鲁儿女或许可以添上一句"登马山而奇造化"的感慨。马山这一自然遗迹不仅是宝贵的地质地貌景观,也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对象。本区列为第二的自然保护对象,是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

  目前在马山已发现二十多株硅化木。其中较大且保存完整的有十多株,最大的树干长13m,横径0。8m,其年轮十分清晰。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在人文历史上,马山曾是庙宇鼎盛、香客云集的风水宝地。据清雍正年间(1734年撰写的《马山志》记载,马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树木茂盛,寺宇宏阔,有玉皇殿、圣母殿、大士庵等15处殿堂,颇具规模。山凹处有一眼"丹泉井",也称"济公井",泉水清澈甘甜,"醒脾爽气,甲于诸水",任凭大旱,泉水长年不涸,故有赞曰:"窟中疑滚千层浪,地底遥通一线天"。

  (二)崂山崂山的主体山脉,为花岗岩石质耸拔成山,气势雄伟,千峰竞秀,贵为华夏滨海第一高山。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三分子所组成,石色白净,石质坚硬,是建筑行业的优质石料。花岗岩经千古风化酥蚀以后,淤积在河道海滩上的白沙,所含石英石占到很大的比例数,是建筑上的优质沙料。崂山在中生代燕山晚期造山运动以前,这里的"老坐地户"有沉积岩和岩浆岩,在崂山高处的九水和明道观一带的山谷里,还残存有这些岩石的踪迹。崂山的花岗岩热熔岩浆在地层深处冷凝成石后,耸拔抬升成山,巨大的鼎力将地表的原有岩石推的四分五裂,局促屯集于周边。在花岗岩高温强力挤压的崂山成山过程中,周边的围岩发生热熔烘烤变质,许多变异成了变质岩。譬如仰口丰山一带的崂山绿石,就是泥灰岩经过高温变质后,形成的细腻变质岩石。和崂山花岗岩纠结在一起的岩石,主要有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大类。

  石老人和登瀛半岛一带的低山岩石,主要为沉积砂岩,石质呈灰褐色,作建筑石料容易酥蚀风化。这种石质的沙砾石滩,也呈深褐色,石茬尖利。流清河海湾的东半部一小部分,也是这一类砂岩的海滩,颜色非常明显。流清河以东到太清湾的西半部一带,崂山的主体山峰直插大海,没有杂色岩石掺杂。而从太清湾到垭口,以沟谷为界,除了垭口以东一座山峰是花岗岩石以外,再往东直抵八仙墩,就尽是沉积岩和变质岩了。特别是崂山头一带,几乎尽为沉积砂岩,层层叠叠像千层饼一样,很是壮观。

地质学实*报告9

  在钻探队实*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

  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了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

  这次我们打的是水观测孔,通过己的实际操作,结合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己的业务水*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己动手操作水*。期间主要对*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顶山砂岩,*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

  三、日长生活

  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学*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生活。 报告节如下:

  第一绪言,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时间等。

  第二 地层

  首先简述实*地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构造

  概述实*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5)

——办公室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

办公室实*工作报告1

  我于20xx年1月8日至2月25日期间在xx劳务有限公司工作,主要是做办公室文员。我在这家公司*日里就是负责做一些文件的处理和整理,接个电话。

  一、实*内容

  刚开始工作我只能做一些诸如复印、打印、装订文件、收发处室信件、编排档案、填报表的工作,因为我对办公室的工作还不熟悉,一切对于我来说都过于陌生,我认真的做着这些琐碎的事,同时也加强自己公文方面的学*,包括公文的写作格式、要求,语言特点、公文的传送渠道、方式的认识和公文的整理归档工作。但随着实*的进行,我也渐渐的开始负责一些重要的文字工作,如撰写领导在全县安全生产会议上的发言稿等,都是由我负责的,这证明我通过努力得到处室领导和同事的承认。

  几天的时间这些工作就做的得心应手了,以后我就开始做电话联系、传真。向与各部门联系,除了信件的往来,还有就是电话联系和传真联系了。有时领导会让我负责打电话通知一些部门协作处理某事,打电话跟对方联系时,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因为我代表的是办公室,要学*如何与别人沟通,用简要的语句让对方清楚的明白我的意图。发传真就要求我们对办公自动化设备具有一定的了解,要求会使用。

  公务员三大工作:办文、办事、办会。办会就是其中的一项,在这次实*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一次会议就是办公室系统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了。会前要准备领导的发言提纲、征求收集与会人员的意见、安排会议时间和地点、确定与会人员名单等等这些工作。

  会后,我们主要是整理此次民主生活会的有关材料,包括:会前征求的意见、会议记录、领导发言提纲,做了一份民主生活会综合情况报告和会后整改措施文件。通过这次工作,我了解公务员办会的具体程序。我了解到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仅是处理各种问题、总结教训,还要总结各种经验提炼精神实质,加以推广和普及。

  二、实*收获

  ①公文方面的学*,主要包括公文的写作格式、要求,语言特点,公文的传送渠道、方式的认识和公文的整理归档工作,通过这尽二个月的实践,使自己对公文写作这一专业知识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践动手能力的转化,使我受益良多。

  ②办公时尤其是接电话和人交流让我学会了礼仪、礼貌用语、办事方式和技巧,也让我学得更多的社会知识,能够更好的溶入社会

  ③学*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的使用,在我自己的就业天*上再加上一个砝码,增加我就业的资本。

  ④了解开展会务工作的相关准备阶段、举办阶段、总结工作等一系列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亲身参与其中,实践及解决相关的问题,锻炼自己办会的能力。

  ⑤待人要真诚。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一份发自内心的真诚能够换取同事的信任,不管是在学*、生活还是工作上,道理都是一样的。

  ⑥要善于沟通。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实*中,跟经委下属部门的电话联系、值班时跟来访人员的交谈、与处室人员的交流,这一切的一切都能够锻炼我们的交流能力,使我的沟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⑦要有热情和信心。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刚开始进入一个领域,接触一份新的工作,都要有热情和信心,同时也要懂得主动出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同事熟悉,更好的进入状态,溶入工作环境。

  三、实*的过程中我懂了什么?

  一、我要学会自己独立,不养成依赖的*惯。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适者生存也是社会一成不变的潜规则,当我们还是学生,我们可以躲在温室里,可以依赖,也可以无条件地索取,一旦踏入社会,我们就必须让自己独立起来,要学会选择,学会自己作主,没有谁可以帮谁一辈子,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我们处的时代讲究优胜劣汰,不能独立,势必就要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要学会摆脱依赖的心理,让自己慢慢独立,自己为自己负责。

  二、在物欲纵流的现代社会,要做到不随波逐流,保持真我,坚持做自己。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不公*的现象也会有。社会终究是社会,它不是校园,也不若校园里的一切那么简单明了,单纯透明。社会充斥了**之间的明争暗斗,面对这些我们无力改变的状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忍受,可以退避,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自己的原则,我们要坚持做自己,端正做人,专心做事。

  三、工作的时候,要做到眼看四方,耳听八方,也就是要眼到手也到。工作的事情,要主动地去做,而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勤快。

  作为办公室的一个新人,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勤快一点总是没错的。论辈分,办公室的同事都是我们的长辈,论资历,我们又都只是初出毛庐,没有一点社会工作经验,出于对前辈们的尊重,也是为自己创造学*的机会,办公室的小事我们都要主动勤快地去做,不要认为自己主动多做一些事情就是自己吃亏,其实,事情做的比别人多并不一定就是自己吃亏了,有时候恰恰相反,我们做的愈多,我们得到的学*机会就愈多,便愈能锻炼我们自己。我们的主动积极会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只有去做,去付出,才会有收获。

  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有助于你的工作顺利进行。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也是同等地回应你的。你对别人好,只要是会感恩的人,都会记在心里的。我们无论身处在怎样的环境里,我们都应该和身边的人搞好关系,不轻易交恶,但要真诚地待人。敌人是很容易树立的,朋友也是要诚心才能相交的。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也许,某些人只是公司合作的来往伙伴,也许,某些人只是走走过场,但是,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人,微笑,真诚,是留给别人最好的印象。而且,同在一个办公环境里,和同事相处得融洽,会让自己的工作发挥得更出色。

  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再怎么强大,终究还是有限的,然而一个团队的力量却可以无限量的大,在这个团队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见,而能使这些主见变成现实的则是我们的团体。凡是强大的团体,都是个体牺牲后能够得回报的团体。身为团队的一员,我们更要团结,互帮互助。

  当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网,那么,许多的事情处理起来会相对容易的多,即使是自己一个人的独立工作,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协助你,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同时也在这个团队里共同成长。

  五、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没有谁必须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能为我们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只有我们自己。很多的时候,我们难免会犯错误,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也不是搪塞,而是主动站起来承担。在努力改正这个错误的同时,自己为自己负起责任来。

  自己为自己负责,才是一个担当者真正该做的事。要知道,人都会无可避免得要犯错误,更何况作为新入职场的新人,没有工作经验,犯错误更是家常便饭的事,做错了,不要试图掩盖,那只会让你错得更彻底。公司的前辈们会容许我们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绝对不容许我们为了这个错误做出更错误的决定。一旦错误已经发生,不要惊慌,静下心来想想怎样去补救,把损失尽量减少到最低,并且,要主动承担责任。

  六、试着与同事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分享工作成就,分享工作的快乐。

  不要单独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在工作有余的时间内,不妨与周围的同事多多交流,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说出来听听,也许听的人还会给你一些好的建议,同时自己也可能在别人的言语中找到自己忽略的某些东西。

  一起工作的时候,不要计较着个人的利益得失,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团队,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个团队,所有为了工作收集的信息,我们都可以互相聊一聊,取长补短。我们要有分享的意识,更要有共同分担的自觉。这样,工作会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快乐。

  七、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别人能做的,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要勇敢。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不行。这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一点信心,如果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我们又怎么能期望别人相信自己呢?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不能呢?只要我们够努力,别人能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得到,甚至可能会做得更好。因为,我们并不比任何人差!

  在工作中,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尽管我们的能力还很弱,但是,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所以,在争取一份工作机会的时候,要勇敢一点,给自己机会证明自己做得到。当然,如果结果并不如人意,也不要灰心。要知道,一个坏的结果,总比没有结果强。也许,我们需要的,还有时间。

  八、凡事要忍耐,不要意气用事,要让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强。

  身在职场中,我们或许会遭遇到不公*的指责,会遭受排挤,会受委屈,会经历太多过去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更要冷静。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遭遇不公*现象的时候,只要不触及到原则问题,能忍则忍,不要冲动,更不要意气用事。如果这样的不公*是常久以来就存在的,就凭借我们的力量想要去改变,那是不太可能的。莽撞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职场自有职场的规矩,新人难免受委屈,受委屈不要紧,就当做是对自己的磨练,在这种磨练中,把自己培养成为坚强的人。

  个人感受时间过得很快这个寒假也即将结束,我的实*工作也告一段落了,在这个工作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会竭尽全力去做好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这样的努力。

  作为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实*阶段,实*不仅重要更有其独特性,正是通过实*,让我逐渐掌握怎样把学校教给我的理论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让我慢慢褪变学生的浮躁与稚嫩,真正地接触这个社会,渐渐地融入这个社会,实现我迈向社会独立成长的。站在时间的`这一端倒回去看,一个多月的实*经历教会我许许多多的东西,无论是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还是对于我的人生来说,都是有益的,感触挺深的,总结起来,那就是要认认真真做事,对自己负责。

  以上是我在我的第一个实*中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参加实*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收获得不仅仅是工作经验,还有许多的朋友和更多宝贵的人生财富。在此感谢我工作的地方x劳务有限公司,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关心与扶持,谢谢他们。这一段难忘的实*时光,将会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一辈子的永恒的记忆。

办公室实*工作报告2

  20__年7月至9月期间,我在澄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作训中心办公室文员岗位实*。,那里有许多工作经验资深的员工和领导,能来那里实*,我觉得对我以后的从业生涯很有帮忙,感到自己很幸运。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因此情绪很忐忑但也很开心。我明白自己要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一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惯。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这是我刚进办公室时一位领导教给我的,我意识到我的.肩上开始扛着职责,凡事得谨慎留意,否则对不起关心自己的人们。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主角,老师变成领导,以前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立刻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领导的眼色同事的嘲讽。失落时的无奈想找人诉说是却发现没有人能够倾诉。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简单。谚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个月的实*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实*收获

  我一向认为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潜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加工作后我更加深刻的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时在工作只是接接电话,处理一些不重要的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实*的过程中,透过,我认真的观察和虚心的学*,初步了解了办公室文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了解了很多关于招生培养方面和宣传方面的知识。这与我所学的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这次的实*,为以后正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应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大学期间的实*是每个大学生务必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试吧)。

  工作概况

  由于住的地方离工作地点较远,所以每一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热再差的天气,只要不是周末,都得去上班,有时候业务完成。一向以来,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则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潜力,试想一下如果刚毕业,工资水*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费和日常的开支,有时候寄点钱给父母补贴家用,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透过,这次实*我深刻理解了父母赚钱养家的不容易,再也不好意思为了个人的不必要的花销向父母伸手要钱,因此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来之不易的钱。

  同事相处

  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彼此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像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踏出校门的我很多时候无法适应。比如我们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为了能得到领导的赏识,背地里总是向领导搬弄是非,搞不正常关系。正因为如此办公室的关系时常显得有点淡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显得有点紧张,但是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办公室,大家就会毫无眷恋之情,有更好的机会他们肯定毫不犹豫的跳槽。他们情绪低落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每一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陪家人。而偶尔的为同事搞一个生日party,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办公室里同事之间的是非,以我一个新人而言,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低头多工作,抬头少闲话”。且透过,这次的实*是我更加认识到大学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珍贵。

  总结

  我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套经典理论,似乎很能说服人,但从未付诸实践过,也许等到真正工作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虽然这次实*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确实从一个学生开始慢慢的转变,思想上也是。十分感谢和我一齐工作的同事们,他们给我留下都是友好和真诚的回忆。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知识,似乎很容易,又觉得很难,总不喜欢钻研进去。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潜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的是期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向工作岗位之路做准备。

办公室实*工作报告3

  两个月的实*期结束了,这两个月对我的人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对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两个月的时间其实过的真的很快,第一天实*的情景还在我脑中清晰可见,可转眼间分开的时间也悄然走*。两个月中我感到过迷茫,感受过收获知识时的喜悦,体会到大家对我的培养、关心,一切一切都是我以前没有经历过的,有过难过、伤心,但带给我最多的还是感动和收获。

  刚开始对学校实*的事情并没有太重视,以为去公司了就是做做零活,打打下手,接触不到什么实质性内容,也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但是随着实*的开始,这个想法慢慢的改变了,我也意识到学校给我们这个实*机会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也对我以前有那样的的想法感到羞愧。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学到许多在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这些都是时间和金钱所买不到的。我很庆幸自己去了公司实*,也很庆幸遇到这么好老师,更庆幸自己认真的对待了这次实*机会。这次实*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办公室文秘

  这是我来到公司后担任的第一个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文秘工作很简单,每天就是在办公室里坐着打文件、送报告什么的,应该挺简单的。可是做了之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我了解到文秘的具体工作,其实是非常重要而且复杂、繁琐的。

  首先,做为一个文秘,必须熟练操作电脑,公司对打字的速度要求非常高,最好是会五笔,即使不会五笔每分钟打多少字也是有一定的规定;其次就是对办公软件word和excel的熟练掌握,所谓的熟练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简单排版和做表,而是对每一项操作都要精通,而且速度要快,错误率要保证到最小。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是这么的不容易,经过这段时间的操作使我对文秘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次,做为一个文秘,还必须懂英语。无论是国有单位、合资公司、私企都要求文秘会英语。我刚开始以为英语难不倒我,可是经现实工作验证,我的英语水*远远不够,还得必须要加强。

  此外,要做一个好的文秘,必须很好地掌握言语交际学,因为你不是一个人的,你必须要学会与周围不同的人打交道。对老总汇报要简单、清晰,对每个部门要沟通好。

  经过三个星期的实践,自己对文秘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知道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不易性。

  二、翻译

  这是我来公司后苑叔叔给我安排的第二个工作。这个可是我的本行了,以前只是在学校里上过翻译课,并没有什么实践,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最开始王姐让我让我看晦涩难懂的单词和资料,虽然是学英语的,但是学校里学的都是笼统大框,并没有深及具体的某个行业的英语,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的时候感觉到压力。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奋战我渐渐了解到建材这个行业的工作流程、性质。最大的惊喜和幸运就是在这段时间老外到公司里调适设备,苑叔叔安排我旁听。这个机会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能学*翻译工作已经很幸运了,而且还可以在老外来公司的这段期间旁听学*简直是太幸运了。和老外在一起的这几天,我认识到王姐要我看的那些单词和资料是多么重要,如果不是我之前学*了这些,可能老外说什么我连一句话也听不懂,但是有了前期的这些准备再听老外说话的时候就不那么难懂了。经过这几天的老外式英语教学,给我带来的进步是非常巨大的。同时我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英语水*是这么差。英语只有不断的练*才能不退步。

  接下来我也接触到一些邮件和文件的翻译,相对于专业行业的术语,这些邮件和文件不是那么难翻译,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其实这些邮件和文件大多是生活化的文字,都很*实,没有涉及太多的专业语言,翻译起来做到准确、简洁、*实,就可以做好翻译的初步工作。王姐的训练方法很有效果,我翻译了十几篇邮件和文件,既有汉译英也有英译汉,虽然现在还不能做到准确、简洁、*实、无误,但是经过这两个星期的练*对我的翻译水*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只有以后不断的练*才能熟能生巧。

  三、贸易单据

  这是我到公司的第三个工作。苑叔叔对我的精心安排总是给我很大的惊喜,他像是一步一步都为我精心安排好一样,每个阶段我要做什么工作苑叔叔都为我设计好。可能因为是爸爸朋友的原因,所以叔叔对我安排的很周到。

  对于贸易这个行业我很陌生,在学校里只是学*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的基础知识,对于填制单据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单据,充满好奇和陌生。刘姐非常耐心地教我制单的基本常识,我所有的疑难困惑她也是有问必答。外贸这一行是需要非常细心的,做外贸这一行要特别注意,决不能打马虎眼。就拿制单来说,绝对要仔细,否则很容易出错。而且外贸绝对是个与时俱进的行业,只有不断关注国内外变化才能做好这个行业。虽然我只接触了一个星期的制单,但是对单据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怎样填单也掌握了基本要领。

  四、自身提高

  经过两个月的实*,我的各种业务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两个月前对一切都处于迷茫、懵懂的状态到两个月后对文秘、翻译、贸易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都离不开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苑叔叔对我的精心安排,周姐、王姐、刘姐对我的耐心、细心的教育,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第一,勤劳。我认为这是实*生最需要的品质。作为一个新人,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找一些事情来做,从小事做起,这样公司的同事才会更快地接受你,领导才会喜欢你,接下来才会让你做一些相对比较重要的工作。

  第二,虚心学*,不耻下问。在实*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第三,要有坚持不懈、乐观的精神。压力利用好了就会变成动力,我们不能因为工作困难或者简单就自暴自弃。只有在这个时候坚持住了,我们以后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第四,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端正自己的态度。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就像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次实*既是对我的充电,同时也让我对以后的就业有了重新的认识,什么工作都要精、专、通,只有准确定位自己的实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些在实*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我以后的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6)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菁选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灾害工作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1

  开展地质灾害及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为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根据《**》文件工作要求,结合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作出整治的'计划,按目标任务完成排查整治工作。

  (一)全面排查、建立台账。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镇(街)20xx年1月1日前已建成并入住使用的农村削坡建房进行风险排查,并认定风险等级,建立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工作台账,锁定既有存量,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隐患共**户,其中极高风险**户、高风险**户、中风险**户、低风险**户。

  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落实各镇(街)村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治,从20xx年开始,按三年时间完成整治风险点工作任务。

  (二)分类整治,有序推进。

  按照风险等级,精准施策,分类处理,有序开展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隐患的整治。通过实

  施削坡减载、边坡防护、挖砌排水沟等能消除或降低风险点,在镇(街)职能部门指导下,委托专业技术施工队伍治理工程,对中低一般风险的、引导村民采取削坡减载、坡面防护、挖排水沟、筑挡土墙等技术措施自行治理、降低风险。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宣传单,普及农村削坡建房整治知识。在极高风险和高风险点拉警戒线,竖立警示牌,警示牌上明确削坡危险等级。完成整治时间,避险责任人等内容。今年以来还印发宣传单**多份,组织发放宣传**个场次。

  做好监测,及时避险。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掌握隐患点变化情况,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将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到避险责任人。督促镇(街)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做好防御应急措施。对削坡建房风险点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避险责任人,落实险情预警处置和人员安全转移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保障通讯畅通,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和物资保障。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2

  为了认真贯彻20xx年5月2日召开的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和县**召开的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

  我镇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20xx年5月3日上午9点,在镇**召开了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参加人员:各村村主任、辖区各单位负责人、镇联村组长、联村干部、镇安办、交通办、国土资源所全体工作人员、地质灾害监测点监测员。

  会议上传达和落实了省、市、县会议精神。现将我镇贯彻落实的报告如下:

  一、我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我镇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共6户,涉及21人分布2个村。

  二、镇**分管领导熊廷国传达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排查会议精神。

  三、会上宣布了我镇经省地勘院现场核查确定的`各地质灾害监测点和监测员名单。

  四、强调当前天兴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排查工作。

  (一)国土资源所和村、社及其各村监测员要及时传达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接到雨情通知要及时通知到各监测点。

  (二)未发现和未列入地质灾害监测对象的也要加强巡查,若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向**和国土资源所报告,经汇总后报县国土资源局。

  (三)加强汛期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各村村干部也要排好汛期值班表,镇上值班人员好与村值班人员随时联系,做好雨前雨后监测和排查工作。

  (四)暂时未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村长和社长都是地质灾害监测人。同样要对本村、本社进行全面监测和排查。

  (五)无论是镇、村、社及监测员都要认真负责,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3

省国土资源厅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xx检查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我县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xx县地灾防治工作基本情况

  xx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xx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石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面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立了xx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任组长,分管副**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民**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工作组。形成**主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xx年5月27日,县**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县**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国土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月19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工作乡镇长和国土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4月3日,县国土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县国土资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xx桥广场开展了宣传日活动,通过对国土员、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制度,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xx年3月县国土资源局启动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并对各乡镇应急避险场所及撤离路线进行进一步落实,发放两卡一表2万余份,安装制作地质灾害隐患点标识标牌100个。

  2.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汛前,县国土资源局同各乡镇人民**、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细化。要求各乡镇人民**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巡查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根据省、州工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驻泸汛期督导员,在汛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各乡镇发动驻村干部、群众及专职监测员随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对原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4.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

  三、灾后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建设资金共计2.0255亿元。分别为xx州xx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xx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xx州xx县2处重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xx州xx县2个重点城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242处隐患点“两卡一表”更新工作、监测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复核及培训工作,该项目已完成。

  2.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共160户(xx114户、xxx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xx114户、xxx18户),其余28搬迁对象已承诺在主汛期来临之前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主动搬迁。

  3.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县**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在田坝新区与县政务中心打捆建设。

  4.应急排危项目。应急排危共计5处,包括泸桥xx子村二组滑坡、泸桥镇押卓庄子村斗地沟泥石流、冷碛镇和*村小藏避不稳定斜坡、兴隆镇和*村瓦板崖滑坡与田坝乡木角村木角小沟泥石流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xx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已全面完成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工作(该项目由州国土资源局实施)。

  6.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根据评审情况,专家同意取消了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将对其余30处地质灾害治理点(xx县24处、含海螺沟6处)进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30个点分为六个标段开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个点进场开工(不含海螺沟分局6个点),其余各点正抓紧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待完成调查后进场施工。

  7.xx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该项工作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启动。

  8.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兴隆沟小流域、潘沟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包括泸桥镇重点城镇、田坝乡重点城镇。6月8日在州政务中心完成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比选工作,确定四川兴诚信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力争7月20日进场施工。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没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偏低。监测预警监控手段单一落后,缺乏有效技术支撑,严重影响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自我保护和主动避让意识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推进困难。一是项目征地、协调工作难度大;二是部分项目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无法施工,影响工程进度。

  (四)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弱,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抵御地质灾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组织,继续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继续依托专业力量加强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进地灾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值守,建立地灾快速应急机制。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值班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地灾预测预报,确保上下信息畅通。

  各位领导,在省、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4.20”xx地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监测巡查、隐患治理,做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实现了“*稳度汛、人员零伤亡”目标。今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加之xx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防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困难挑战客观存在。我们将站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周密制定措施,强力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治,从事后排危转向源头治理,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实部门联动防灾责任、坚持果断预防避让机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长效防治,深入扎实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4

  按照镇防汛指挥【xx】10号《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开展水库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督查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我校,村小学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我镇小学对6个学校的地质灾害山洪隐患点开展排查工作,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九甲镇中心小学现有学校6所,全镇在校学生1234人,教师96人。就全镇所有学校而言,存在山洪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是中心完小,甸坑村小学。中心完小是镇沅县41个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之一,山洪灾害隐患较大,雨天学校上方山洪水来源广,水路长达到一千多米,山洪水大部分流经、冲击学校围墙外防洪沟;且中心小学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土质结构松散,属于地质局部沉降带。

  甸坑村小学地处农田中央,地质松软。学校于xx年4月26日开始的地质灾害进行应急治理。因*期雨量大,雨天时间长,目前工程没有竣工。甸坑小学主要灾害为治理区域滑坡,山洪水威胁特别大。

  文岗村小学、果吉村小学、和*村小学、勐真村小学山洪地质灾害威胁不大,但是对于防范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山洪害防治责任。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领导。我校行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将每所学校的山洪、地质灾害患点明确到村小学负责人,成立监测小组,明确,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山洪灾害监测方案。

  三是加大宣传、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张贴宣传画、班队会、地质灾害逃生避险演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山洪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校师生防御地质、山洪灾害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师生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对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等知识不深,预报预警能力不强,监测工作全靠土。

  二是群测群防基础薄弱。学校属于特殊群体集聚区域,防灾抗灾能力弱。

  三是山洪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缺乏。*年来,行政对中心校、甸坑小学的山洪地质灾害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修建防洪沟、挡墙。但是,由于需要治理的区域广,占线长,目前任然没有完成有效治理,急需各级**部门给予支持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防灾抗灾意识。

  二是健全监测制度。充分发动师生共同参发现隐患,学校治理隐患。

  三是积极向党委**、上级主管汇报,争取资金,立项治理危险区域,从根本上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威胁问题。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5

  我乡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接到通知要求后,严格按照《**德格县委办公室德格县人民**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县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积极认真的查漏补缺、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相关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将我乡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灾点基本情况

  我乡山体滑坡严重、隐患点人员集中、色曲河、金沙江横贯我乡辖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每年5—8月雨季属重点检测和防范期。我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主要分布于康公、秧达、折学、龚垭、普西、洞庄6个村,威胁3处单位、215人,以及农户38户、338人。其灾害类型主要为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崩塌;

  我乡共有沿公路隐患点13处,诱发因素多为降雨-地震-人为因素;

  我乡共有山洪危险区4处,主要分布于洞庄村、折学村、秧达村3个村。

  二、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我乡地灾的基本情况,我乡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县乡村三级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县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要求,将我乡地灾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我乡历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确保地灾防治工作高效开展。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防治方案,加强摸底排查。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下发了《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全乡地灾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下发了防治方案和预案,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各村也结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级年度防治方案,群众转移方案。

  (三)做好防范警示,强化宣传教育。

  今年为使地灾防治宣传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切实增强广大群众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积极组织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参加培训,组织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召开了全乡地质灾害责任人的培训会,对各监测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宣传等。一是通过培训监测责任人、监测人掌握了监测方法和临灾预**法,增强了群众防灾意识和识别地灾的能力。二是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到各村各户。在汛期来临之前,各村将两种明白卡迅速发放到每户群众家中,并张贴在墙上,将宣传画张贴到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地方,将包括地质灾害基本情况、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等内容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和群众手中,同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宣传牌,划定了危险区。发放了地质灾害监测记录本8本,防灾工作明白卡8份,防灾避险明白卡125份。

  三、汛期工作开展安排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管网络。结合实际,乡成立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巡查组,在雨汛期进行流动巡查。乡上还设立了专门值班电话,值班人员认真做好了每日值班记录。各村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确定了8名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对监测点每天进行监管巡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类型设立警示牌,做好监测记录。同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将上级新的方法、措施传达给一线工作人员,将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传播出去。

  二是做好汛期灾害应急调查准备,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确保灾情及时准确上报。村巡查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危险区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各监测点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5分钟内上报乡**,乡**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立即上报县自然资源局。乡应急指挥长及时赶赴现场,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三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制度。我乡建立了手机短信*台,及时将气象信息通过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各村监测人手机中,确保信息及时畅通,牢牢的把握地质灾害预防的主动权。当接上级部门所发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3-5级时,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告知各村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乡将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6

  根据通地灾指办发〔20xx〕51号文件要求,我乡对照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查整改清单,逐项梳理,现就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总面积37.73*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43个村民小组,1997户7828人。境内由于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属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等。通过逐村逐组排查并核实,目前我乡经上级实地勘察后认可的地质灾害地点主要有18处(其中新增3处)。

  二、*期工作开展情况

  8月30日,我乡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专项排查工作组就全乡7个村委会受灾情况及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同时要求做好信息报送,加强防汛值班,落实灾害点监测人,整理完善应急预案。

  三、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工作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执政为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落实,成立领导小组,保证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同时按照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搞好隐患排查。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对发现新增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求迅速上报,逐一落实防灾责任单位、防灾责任人及监测预警人员,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发放地质灾害预防明白卡,并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将防灾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完善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险)情速报制度,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汛期前组织技术力量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汛期中开展巡查和应急调查,汛期后进行复查与总结。

  四是加强协作,畅通地质灾害信息渠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村和单位(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落实防灾、避灾、救灾的组织机构、资金和物资储备,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协调、沟通与合作,互通情报,确保乡、村、组及部门之间信息传报迅速准确,保障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畅通。

  五是明确避险场所,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

  六是加大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张贴宣传画、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会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安。

  七是强化领导,进一步落实防灾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广大干部群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受灾害威胁时,部分群众自救意识弱,“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是群测群防基础薄弱。监测站点覆盖面不够,通信和预警手段相对缺乏,道路等级较低,抗灾能力弱。隐患点监测预警人员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监测工作不够规范,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是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严重不足。由于乡财政收入不足,仅能维持单位运转,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

  四是地质灾害(隐患)户搬迁安置问题多。部分长期受灾害威胁的群众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实行避险搬迁。部分农民虽进行避险搬迁,但需依靠原有土地维持生计,未实现真正的搬离。有极少数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无法筹集自筹部分。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加大对如何监测、如何防灾、救灾等知识的宣传,把宣传重点放在村组,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强制的.被动抗灾转化为群众自觉的主动避灾。

  二要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全民参与防灾、抗灾。进一步完善乡、村、组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动组织各单位(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开展群众性的监测和预防。实行分片包保、群众自测自警,加大监测力度,全面实现对灾害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三要积极探索防御地质灾害的治本之策,将搬迁避让工作进行到底。搬迁避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的重要措举,已成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种新趋向。针对我乡部分地区受灾害威胁的农村散户,搞工程治理得不偿失,在考虑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基础上,鼓励和动员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做到主动避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威胁问题。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7

  收悉《州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的通知>的通知》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我县前期已有的xxx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和措施、已治理工程的维护、泥石流沟道及拦挡坝的清淤情况开展了“回头看”工作,现将“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开展思想认识“回头看”

  本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坚持“以防为主”、“全力防”的战略方针,以推动地灾防治体制机制和指挥体系的高效运作。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为基本准则,以“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安”为政治责任,并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全力做好源头防控工作。于汛前和汛期中对全县11个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并与*期对其进行了“回头看”工作,对各镇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和应履行的职责是否到位、具体可行的年度防灾方案和避灾措施是否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人是否落实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强调了重点,加快地质灾害防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的推进。

  二、注重实效,开展排查整治“回头看”

  (一)落实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协同“一对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省岩土工程公司)对全县前期已有的129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情况,核查了各隐患点的“一表两卡”发放情况,并逐点划定了危险区进行应急演练,检查各镇隐患点防灾措施情况及重要隐患点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全面检视了监测预警网络情况,对于部分隐患点更换了监测人或监测人手机号的立即更新隐患点台帐并及时上传至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二)核查新增隐患,对变形加剧的隐患进行再排查

  在前期排查过程中未发现新增隐患点,对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中发现的35处变形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再次排查,对其中变形情况特别严重的灾害点组织受威胁群众及时避让,如“镇乡**后不稳定斜坡”、“镇村黄草滑坡”、“镇村水缸下滑坡”、“镇村小寨整体滑坡”以及“镇村槽上不稳定斜坡”。

  (三)加快隐患销号和跟踪关注

  目前正积极配合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无威胁对象销号工作,后期将针对销号点进行现场逐点核实。

  (四)积极推进维修加固、泥石流清淤工作

  目前针对受州“8·20”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影响受损的4处泥石流沟(镇泥石流、镇泥石流、镇村1组沟泥石流和镇泥石流)正在进行修复加固工程施工,对已淤积的拦挡坝正在抓紧时间清淤腾库。截止目前镇泥石流维修加固工程、镇泥石流维修加固工程已全面完工,镇泥石流和镇村1组沟泥石流两处维修加固工程因受汛期强降雨影响,导致沟道水流量过大,完工时间预计推迟至20xx年11月中旬。

 (五)做好预警系统的.维护,保证预警系统的高效运行

  协同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于6月中旬完成对我县217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全面核查,并对已受损、下线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截止目前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上线率已超过90%,预计到6月底上线率达到100%。

  (六)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

  6月5日州原乡**后山不稳定斜坡安装的普适型专业监测设备反馈出异常形变数据,*台自动发布蓝色预警,提醒当地加强巡查;6月9日下午16:40时,变形速率明显增加,*台自动发布橙色预警,提示斜坡变形达到预警阈值。值班调度员立即将预警信息以电话、短信方式通知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专职监测人员,当地迅速组织坡体下方受威励的原乡**、派出所及2户农户共22人全部转移避险。此次成功预计并提前避让得到的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认可,并刊登上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专刊(第5期)。将继续以此为基准,坚决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扎实做好隐患避让工作。

  三、突出风险,开展隐患风险“回头看”

  于汛前同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对重点场镇、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在建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公路、铁路、桥梁、景区、学校等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重点核查,并于*期对其开展了“回头看”工作,进一步落实了防范责任,确定了防治措施,明确了预**式。

  四、齐抓共管,开展问题短板“回头看”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检查小组,对全县各镇、各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于汛期开展了专门的诊断性检查,目前“回头看”接*尾声,预计7月10日前全部完成,并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台账管理,确保地灾防治方面的问题逐一整改。对重点场镇、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在建工程在防灾措施落实方面的问题及时开展了“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治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盲区死角。

  五、严明作风,开展工作落实“回头看”

  针对地灾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不定期“回头看”工作,针对工作部署安排是否落地、是否抓紧抓细抓实,由局班子综合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形成台账管理,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8

  根据《关于福建省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xx]71号)、《批转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明政文[20xx]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教育实际,我局联合县国土资源局于4月19-20日开展了中小学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对象

  20xx年4月11日前各校(园)自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上报情况见附表)。

  二、排查组成员

  县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学校相关人员。

  三、排查情况

  4月19-20日,县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及相关学校人员对存在地质灾害学校进行详实的.现场勘查,完成了全县9所学校*1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

  实验小学:厕所化粪池建于陡坡之上,边距约3米,中间为菜地,陡坡中间段未建挡墙约10米。化粪池使用已久,原有排污口已堵塞,现用排污管不能满足排污要求。

  夏阳中学:新食堂右侧边坡人工开挖后有塌方;学生宿舍左后侧填土层下陷,主要是地表水下渗所致;厕所右后侧曾有塌方。

  夏阳中心小学:教学楼后边坡距5米左右,有新滑坡体。

  地美小学:学校西侧人工开挖边坡高3-5m,边坡距1-2m,地下水出露浅,整个学校处于古滑坡体上。

  沙溪中学:综合楼边沟断裂下沉,前土坡为填土坡,雨季水土流夫严重;旧教学楼北侧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3-5m,边坡距小;旧教师宿舍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2-4m,边坡距小。

  城关中学:新食堂地处山谷,后山雨季水量大,夹杂石块泥沙,易造成水沟堵塞,破坏食堂基础。

  枫溪学校:食堂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6-10m,边坡距2-3m;新建学生宿舍楼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4-5m,边坡距1m,过高过陡。

  夏坊中心小学:新建学生宿舍后山较高较陡。

  盖洋中学:综合实验楼及旧澡堂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3-10m,边坡距0.5-3m,过高过陡;操场低洼处雨水下渗暗流;停车棚后山有新滑坡体。

  四、针对隐患防治建议

  1、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强观测,定期检查,学校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测,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有新滑坡体的隐患点,应设立警示标志,并设置防护栏等,如夏阳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后边坡、盖洋中学的综合楼后边坡、沙溪中学旧教工宿舍后边坡等。

  3、部分因排水沟问题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紧维修,如盖洋中学操场低洼处雨水下渗暗流、夏阳中学学生宿舍左后侧地面下沉、沙溪中学综合楼前边坡水土流失及阶梯下沉等。

  4、实验小学化粪池排污隐患建议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将市政排污工程管道直接接到化粪池中;夏阳中学新食堂右后侧土方崩塌隐患建议学校进行整改,形成双台阶*台;城关中学排水隐患建议在学校后山修建一阴井沉积沙石,并定期清理;枫溪学校新宿舍边坡应尽快修建;夏坊中心小学新宿舍后边坡建议修建1.5米高的挡土墙。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9

  为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局《关于印发〈xx年度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土资规发〔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局领导的指示要求,市局对我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这是对我分局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我代表分局党委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根据检查要求,现将分局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该项工作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高成喜局长为组长,皮文胜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分局地籍地政科,由科长具体负责专班工作。

  工作专班任务是负责排查、巡查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确保通讯畅通;如在排查中发现问题或是群众反映出现隐患点,要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协调、配合区**和有关技术人员开展排险、预防;并迅速向市局、分局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将处置情况及时向市局、区**提交书面报告。此外,工作专班还负责积极协调区**及辖区街道、社区共同排查地灾隐患,掌握各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确保日常工作中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顺利展开。

  二、狠抓落实,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在实处。

  (一)及时制定《江岸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结合实际,分局及时修订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今年的防治工作任务,要求辖区各街道制定和完善区片、局部的应急预案,明确灾害防治责任人,明确避灾路线、临时安置地点及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并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求工作专班人员随时做好观测记录,密切注视灾情动态,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和处置,方案还要求积极与建设、市政、交通、水利、气象、地震等部门进行沟通,形成合力,加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力度。

  (二)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

  为提高全体职工的防治地质灾害意识,我们把宣传教育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突出宣传重点,并注重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分局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地质灾害宣传片,让大家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预防工作的必要性,还通过集中培训,学*相关知识,增强全体职工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了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分局还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图画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从而扩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广泛利用社会有效资源,达到共同监督地质灾害隐患的现实动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群测群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落实规章制度,实现地质灾害预防为主。

  1、坚持排查监测和巡查制度。分局领导小组带领工作专班人员深入全区开展排查工作,我辖区虽然没有地质灾害重点易发区域,但分局仍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有效的排查安全隐患,并密切联系各街道和乡、镇、村,形成良好的巡查排险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巡查网络,使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群测群防工作制。分局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辖区各街道、社区共同做好预防地质灾害工作,要求各负责人定期收集群众反映,及时汇报辖区内有无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并且要求他们提高警惕、配合分局搞好监测,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共同防治地质灾害。

  3、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值班、速报、应急处理等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快捷,防灾、避灾、救灾、治灾措施及时有效。在汛期内,工作专班人员坚持24小时电话畅通,加强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立即组织应急处置,确认险情灾情,启动预案,及时消除。

  4、落实培训制度,增强预防灾害的意识。坚持落实集中培训制度,分局除了要求各科室定期组织预防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外,还邀请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曹微副处长,为全局干部职工上了一堂题为“地质灾害防治及管理”专题辅导课,培训效果明显。分局工作专班还坚持深入街道、社区进行培训,让群众了解更多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自救的方法。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防治地质灾害的自觉性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分局扎实开展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奠定了基础。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全力推进群测群防建设,健全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部门联动,提高群测群防员防灾避险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排查工作台账,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编制应急预案,落实防灾措施。

  (三)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明白卡和举办培训班等各种手段,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对已编制的预案要加强宣讲,让群众知道预案的预警信号、避让路线、避灾地点等内容,使群众遇到险情能够按预案有序避灾。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常态工作范围,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坚决克服饶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的认识。

  (二)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力度。建议市局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加强这项工作的培训力度,除了电视电话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都能意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意识、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的趋势,进一步组织开展地质环境调查,根据自然因素和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时间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层层落实防灾预案和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无小事。江岸分局将以市局这次检查为契机,不断查漏补缺,健全防灾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建设,不断增强汛期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10

  由我区地震灾害频发,地震、防洪、山体滑坡时有发生。为确实做好我校今年汛期的防洪、防汛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及学校财产的安全,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校安全领导小组在校长的组织领导下,对我校的校园内外周边地区进行拉网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先将我校的排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

  我校属于新建校园,没有围墙,校园内外排水系统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地质情况,根据排查的情况,墙体、基石无异常情况,可以正常的使用。地质没有变动,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二、校园周围。

  通过排查,学校周围的排水沟渠正常,没有发现堵塞现象,雨季的洪水不会给我校造成危害。

  三、存在的问题。

  1、罗坝、老爬坑线的同学,喜欢从小河边走,如果有洪水,此段路隐患较大。

  2、清水塘线的同学,云保公路时必经之路,雨天视线不清,容易发展交通安全。

  四、整改措施。

  1、要求罗坝、老爬坑、东色同学尽量走大路,建议家长上学、放学要有专人负责到学校接送学生。

  2、清水塘的同学,走路必须靠右行,如果要穿越公路,先听、看,确保无车辆方可经过。

  2城南第二小学校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报告

  根据区教体局通知精神,为做好我校安全工作,最*我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我校校舍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进行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校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小组:

  组长:高征长(校长)

  成员:陈红、刘成村、郑新国、程传亮、徐燕、李彬

  二、排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1、院墙

  由于我校处在丘陵顶部,地势落差较大,学校院墙因地势问题,东部及东南角墙体较高,墙体下部为毛石,无混凝土填充。今年四月份已整改50米。除此之外,其他院墙均需整改,共需整改700米,因资金问题,无法实施,现设警示标志,禁止靠*,观察使用。

  2、房屋建筑

  所有房屋建筑设防低,经校舍鉴定需推倒重建,因资金问题无法实施,其中2号房、3号房、4号房、5号房、6号房、7号房、9号房东部山墙墙体高,易造成滑坡坍塌,另4号房存在墙体裂痕,已建立档案,设观察标志,观察使用。

  3、校园排水系统

  校园排水基本比较流畅,操场排水在假期前已经进行处理。2号房屋及实验室房后排水正在进行整改。

  三、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充分认识到当前防汛和地质灾害对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师生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加强预警预报,以防为主,落实责任人,其实把各项防御措施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实施24小时无缝隙值班。

  2、突出重点,加强排查

  我校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学校的防灾部署工作,加强重点防汛部位的巡查,切实抓好校舍的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整改,排除险情,及时汇报。坚持日夜巡查,及时排除隐患。

  3、加强监测,严加防范

  密切关注学校及周边地质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地的山体,可能受灾的地点及时上报,划出警戒区域,防止学生及其他人员伤亡。

  4、制定预案,及时抢险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了我校的防灾救灾预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启动预案。如遇险情,第一时间上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加强值班,畅通信息

  24小时全覆盖值班,明确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确保责任道人。坚持汛期全天值班和昼夜巡查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开机,保证信息畅通。

  6、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立即转移学生,情况严重的,立即停课停学。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立即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和防治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刻吸取阿坝州茂县“6.24”高位山体崩塌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教训。我乡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监督工作,狠抓责任落实,现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质灾害滑坡隐患共4处,涉及农户42户,乡村社道1条共计81.5公里,各类水库,堰塘75口,学校2所,在建工程1处,农家乐5个,新村聚居点2个。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乡长为组长,分管乡长为副组长,乡国土、水务、交通、文化等部门为成员,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的领导,并派出工作组进驻各村,负责地质灾害的排查和防治及监督检查,做到排查和监督检查两不误。

  (二)精心部署,确保隐患排查到位。一是对辖区纳入监测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认真、全面、彻底的复查复核,优化完善防灾预案,细化防治措施,二是重点加强辖区内在建工程:水库、堰塘、学校、公路、场镇、农家乐、聚居点、靠山靠岩高陡边坡等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并一一建立台账,确保排查工作没有死角,对排查出来的隐患点逐点落实监督责任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需群策群防的隐患点再次强化预警,主动避让到位。

  (三)加强灾害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采取电话、标语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工作,根据气象通知,及时预警预报信息,提醒群众避灾避险,充分宣传党和**的'地质灾害工作政策,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有效推进地质灾害避让防治工作。

  (四)强化指导,确保信息通畅。今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双人值守和领导带班及辖区村级乡属单位坚持一天一报制度,有效保证信息通畅。

  (五)强化问责确保任务落实。乡纪委充分运用日常检查和重点督查等方式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绝不手软;严格强化问责机制,推动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地质灾害防范责任事故发生。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落实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力度。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范责任制,坚持和完善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工作,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12

  进入主汛期以来,市遭受多次连续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根据省、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州自然资源局关于集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我市驻守督导专业技术人员对县域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再排查,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群测群防责任落实情况乡镇人民**是所在辖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工作的责任单位,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到了每个预案点、落实到了具体监测员。本次排查共核实14名防灾责任人,100名监测责任人,396名专职监测人员,签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目标责任书396份。

  (二)宣传培训工作落实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我局组织驻守督导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对聚集区、场镇、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讲解,主要宣讲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发生的前兆现象、逃生撤离路线、简易监测方法等内容。本轮共宣传培训2场次,人数达70余人,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单50余张。

  (三)避险演练工作落实情况在各乡镇原有的避险演练的基础上,再次组织演练,提升群众对应急预案及“一表两卡”的熟悉程度,做到“三个准备,五个清楚”,即:自救指挥体系准备、抢险队伍准备、自救物资准备,点上人员清楚(动态掌握)、危险点在哪里清楚、报警信号清楚、安全撤离线路清楚、安全避灾场所清楚。本次共组织避险演练3场次,参演人数达75余人。

  (四)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本次采取抽查的形式,重点对镇、沙尔宗镇、龙尔甲乡、脚木足乡4个乡镇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内业软件资料整理更新情况、各隐患点“一表两卡”发放情况、各隐患点标示标牌完善情况、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及突发性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整改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

  (五)巡排查工作落实情况一是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排查辖区内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经排查,我市共有39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落实所有地灾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人员,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处有人管、点点有人抓”。二是对公路沿线、重大建设工程区、旅游区、中小学校舍等重点区域,以及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山边、河边及低洼地带、矿山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进行重点排查。三是对巡排查发现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上报排查结果,做到“一日一移交”。并组织驻守督导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核实隐患点情况,落实专职监测人员,完善“一表两卡”,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本轮排查未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

  (六)应急调查工作落实情况本轮排查过程中,重点对镇菜农一村二组1号房前边坡隐患、镇州编译局后山泥石流隐患、龙尔甲乡尕渣村各尔洛村滑坡隐患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3次应急调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5人次,出车3次,无人机1台,通过实地核查,确定隐患点实际情况,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建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值班值守及信息报送情况全面落实地质灾害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值守制度,落实值班值守人员,确保相关人员信息畅通。不断加强对汛期雨情、水情的监测分析,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变化及趋势。如遇紧急情况,主要领导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科学决策,及时果断处理。信息报送做到及时、准确、规范,一旦灾情发生,严格按照“边核实、边报告,边处置、边报告”的原则,严格执行汛期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按照“一周轮查一遍”要求,对各乡镇值班情况以及各隐患点监测人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以确保群测群防各级相关负责人在岗在位。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已有地质灾害调查和研究成果,采取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点面结合等方式,全面摸排地质灾害隐患,科学评估灾害风险,逐点登记造册入库,逐一完善防灾预案,落实处置措施,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专职监测员。二是采用对已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和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相结合的“逐点排查”方式进行,坚持重点排查和一般排查相结合。坚持逐村入户,“沟到头、坡到顶”,排查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工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手段较落后、记录较随意。目前我市剩余未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手段只能以巡视、巡查为主,监测精度难以满足预警、预报及指导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专职监测人员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够,监测记录较随意,不按监测要求的监测周期、监测内容进行记录,很多记录无雨情记录,不能给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有效信息。

  (二)预警设备较落后。目前预警设备为铜锣、哨子,其发出的预警信号传报范围极其有限,对危险区范围小、危害对象少且集中的隐患点尚有效,对危险区范围大、成灾时噪音巨大的隐患点(如泥石流)有效性极差。

  (三)可能发生链式灾害的隐患点未能建立有效的预警网络。全市可能发生链式灾害的隐患集中于泥石流,主要表现局部强降雨诱发上游爆发泥石流或支沟群发性泥石流,进而引发主沟泥石流或洪水,对中下游构成严重危害(如大郎足沟泥石流、松岗镇足木沟泥石流群等),对此类型的灾害点、灾害群目前监测预警网络较为单一上游与下游之间的有效联系较差,给地质灾害预警带来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工作部署清醒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动员、再强调、再督查,确保各项防灾措施再落实。

  (二)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工作,对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尤其是学校、医院、旅游景点、集中安置点及工矿企业等进行重点复査评估,确保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及时确定防灾责任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灾手段,逐一编制、完善隐患点防灾预案,逐一落实监测、避让、治理等各项防灾措施。

  (三)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继续加强与气象、地震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充分利用各种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实时动态的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并确保监测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至本区域内各级防灾责任人以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监测人员,传达至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及矿山企业业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和工程建设项目及矿山企业安全责任人要及时上岗到位,加强监测,加密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预警,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撤离。

  (四)进一步强化主动避让深刻把握“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工作原则,继续深入强化主动预防避让机制的高效运转。在强降雨来临前,提前组织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受威胁人员安全疏散转移。特别是安置点、场镇等人口密集区及各类在建工程、工矿企业,要根据雨情果断实施提前预防避让,避免因灾伤亡事件发生。在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后,要加强管控并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识,避免相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前期培训演练工作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主动识灾、避灾的能力和意识,为防灾避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进一步强化值班值守进一步加强汛期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一周轮査一遍的频率,加强对各级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上岗履职情况的电话抽查,督促各级防灾人员到岗到位,履职尽责。提前做好各项防灾人员力量和物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要迅速组织力量及时赶赴灾害现场,科学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严格按照要求时限做好灾险情信息报送工作,加强灾情续报和信息反馈,确保信息传达及时准确。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13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的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政联*会和乡村干部大会,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县相关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同时,由**、乡长带队,对全乡地质灾害滑坡点进行逐一排查核实,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二、明确职责,层层压实责任。

  乡党委**与各村(居)签订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责任书,各村与各隐患点监测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各村主要责任人、各点位监测人员职责,层层传递压实责任。同时在今年年初调整充实了各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每2个机关干部至少挂联一个村,具体负责抓防汛等工作,确保防汛工作的领导到位。充实应急抢险减灾队伍,切实提高对汛期突发性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快速、高效地组织抢险减灾工作。目前,已从乡机关职工中抽调20名精干工作人员组建乡级应急抢险分队1个,各村也分别组建了1个10-20人的应急抢险分队。

  三、多措并举,落实防范措施。

  (一)加强巡查监测,大力排查灾害隐患。为准确掌握全乡范围内的。灾害隐患分布情况,6月25日,我乡召开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防止工作专题会议,对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邀请专业公司,对全乡进行全面的排查,本次排查共出动检查人员468人次,排查出山洪灾害危险区10处、重点场镇1处、重点水库2处、地质滑坡点监测点12处、其他隐患点2处。针对排查出的灾害隐患点逐一登记建卡,由乡村社干部定期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同时在隐患点设置警示牌,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普及避险知识。为提高隐患点附*居民应对突发性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乡党委、**和各村充分利用板报、宣传册、发放明白卡、进村入户宣传和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积极开展防汛减灾避让知识宣传,向群众明确灾害隐患地点、诱发因素、注意事项、预警信号及撤离安置方案等相关事项,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截至目前,全乡共召开村社群众大会3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130册,受教育群众达1500余人次。

  (三)部门联合演练,提高应急抢险能力。为提高全乡实战化水*和能力,6月29日,我乡联合高速集团公司、县安监局等部门在沟村高速隧道口进行了一次大型防汛抗灾演练,县级部门及集团相关应急抢险队伍,乡级各单位,各村三职干部、监测点责任人共200余人参与演练,通过演练大大提升了各部门间的联动能力,提高了应对突发汛情及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

  (四)加强值班值守,及时预警信息。在汛期乡村社三级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做到值班值守到位,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强化村干部巡查监测,对巡查监测情况严格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与水库管理人员签订协议书,确保信息畅通。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联村干部通过手机、电话、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向各村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高速)、河流、水库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村社提供防汛的最新信息,及时汇总灾害防御情况,做好预警信息、应急处置等工作安排。

  (五)加强资金投入,及时储备减灾物资。为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乡**在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资金购置了水鞋、手电筒、编织袋等防汛物资,设立专门的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库,由专人看管,随取随用。

  (六)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防范常态机制。

  我乡已制定完善并印发了《乡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应急预案》,制定了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一系列工作制度,明确规定了各村(居)防汛减灾的主体责任,各点位监测人员的基本职责,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置方式,从而让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形成常态机制。

  四、严格督查,逗硬责任追究。

  乡上由纪委牵头,成立督查小组,通过点位查看和电话的形式对各灾害隐患监测点联络人员的到位情况就行督查,对各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水库监测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抽查,一旦出现电话无人接听、监测人员未在岗位情况,将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减该村当年目标绩效考核分值,如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追究其责任。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14

  一、地质滑坡灾害的具体情况

  镇**现有滑坡点9个,我们主要去了村,村4个点。一是滑坡点3户,已搬迁。二是屋后滑坡点,3户,莫钱不需要办。三是严家槽滑坡点20户,76人,现在一般如小区2户,其余18户全家常年在外打工。普头滑坡56户,213人,搬入安康,仓上,西营16户。新建小区打算安排35户,现已经搬入9户,16户待房建好后搬入,3户放弃搬迁,2户单职工住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必须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

  我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才刚起步,尚处于经验探索阶段,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专业化设备极为缺乏,国土资源、城建、水利、交通、气象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尚未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置突发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综合能力仍然较低。因此,还需完善群防群控的监测网络体系,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预案、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

  2、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

  我县的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投入的防治资金较大。县财政需划拨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用于潜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鉴定和治理,同时,我局要积极申报各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配套资金,用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

  3、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人类活动成为诱发我县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未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有上升趋势。要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止因不科学、不规范的'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

  三、解决的主要措施

  1、要群测群防,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预防监测网。

  一是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各乡镇要按照“早安排、早行动、早到位、早落实”的要求,根据上级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辖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灾害隐患点及工程建设活动等特点,及时与国土、水利、交通、建设等部门做好衔接,按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年度预防预案。二是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要尽快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抢险救灾队伍,并做好物资准备,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做的是否完善,积累遇到实际灾害有序处置的经验。三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防监测网。目前,全县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监测网络,要把责任落实到位,将每项具体工作落实到监测员、落实到村干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特别是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应圈定出隐患区、危险点,疏散隐患区内的住户,乡村要确定专兼职人员,指定专人对危险点定期观测上报,形成地质灾害的观测、预防络体系。

  2、要突出重点,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会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认真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落实防灾预案和责任制。安排好防灾应急值班人员,保证汛期通讯畅通,确保防灾工作正常运转。

  3、要源头防范,扎实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工作。

  许多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是无法抗拒的,但是,我县仍然存在着实施的一些建设工程,由于没有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严格评估,造成一些新的地质灾害。因此,*时就要树立防灾意识,让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改变。

  4、要标本兼治,力争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治标”为主向“治本”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通过灾害点治理一批、灾民搬迁一批的办法,逐步减少地质灾害的威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强化措施,加快搬迁和小区建设力度。

  要对灾害范围及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受损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评估;要对地质灾害、次生灾害和隐患点等进行排查评价,提出地质灾害评价意见,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抓紧完成;要对房屋及建筑物受损程度进行鉴定,编制灾后重建城镇建设规划,制定有关建设技术标准;要安置好动迁的移民。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15

  根据《县旅游局关于做好20xx年汛期旅游安全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荥旅发〔20xx〕13号)文件要求,我乡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相关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将我乡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灾点基本情况

  我乡地处龙门山褶皱断裂带南段,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每年5—10月雨季属重点检测和防范期。我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余处,主要分布于断机村、民主村2个村,威胁农户36户、157人。其灾害类型主要为不稳定斜坡、崩塌。

  二、汛期前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我乡地灾的基本情况,我乡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县乡村三级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市、县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要求,将我乡地灾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我乡历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确保地灾防治工作高效开展。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同时,在今年初,我乡与县**、各村签订了地灾防治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防治方案,加强摸底排查。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下发了《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全乡地灾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下发了防治方案和预案,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各村也结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级年度防治方案,群众转移方案。

  (三)做好防范警示,强化宣传教育。

  今年为使地灾防治宣传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切实增强广大群众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一是积极组织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参加培训,一方面组织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参加县国土局、片区组织的相关培训,另一方面我乡也召开了全乡地质灾害责任人的培训会,现场会及具体工作安排会等。通过培训监测责任人、监测人掌握了监测方法和临灾预**法,增强了群众防灾意识和识别地灾的能力。二是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到各村各户。在汛期来临之前,各村将两种明白卡迅速发放到每户群众家中,并张贴在墙上,将宣传画张贴到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地方,将包括地质灾害基本情况、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等内容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和群众手中,同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宣传牌,划定了危险区。发放了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资料400余张;

  发放了地质灾害监测记录本2本,防灾工作明白卡2份,防灾避险明白卡54份。三是为了增强村民避灾实战能力,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我乡按照全县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统一的时间,4月26日,联合派出所,乡卫生院等单位,经过精心准备和扎实细致的工作,在民主村、断机村质灾害频发的点位陆续开展了群众疏散避险演练,36户参加了实地演练。通过演练,让群众知道了受何种地灾威胁、地灾预警信号,撤离疏散路线和安全地点。

  (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一是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管网络。结合实际,乡成立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巡查组,在雨季进行流动巡查。乡上还设立了专门值班电话,并已上报国土局,值班人员认真做好了每日值班记录。各村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确定了2名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对监测点每天进行监管巡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类型设立警示牌,做好监测记录。同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将上级新的方法、措施传达给一线工作人员,将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传播出去。

  二是做好汛期灾害应急调查准备,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确保灾情及时准确上报。村巡查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危险区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各监测点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5分钟内上报乡**,乡**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立即上报市国土资源局。乡应急指挥长及时赶赴现场,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三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制度。我乡建立了手机短信*台,及时将气象信息通过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各村监测人手机中,确保信息及时畅通,牢牢的把握地质灾害预防的主动权。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3-5级时,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告知各村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乡将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不愧是点石成金。

  学校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在全区气象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城市防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上讲话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

  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共8篇)

  鱼溪镇召开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会


地质学实*工作报告 (菁华3篇)(扩展7)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汇总5篇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 1

  收悉《州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的通知>的通知》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我县前期已有的xxx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和措施、已治理工程的维护、泥石流沟道及拦挡坝的清淤情况开展了“回头看”工作,现将“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开展思想认识“回头看”

  本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坚持“以防为主”、“全力防”的战略方针,以推动地灾防治体制机制和指挥体系的高效运作。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为基本准则,以“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安”为政治责任,并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全力做好源头防控工作。于汛前和汛期中对全县11个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并与*期对其进行了“回头看”工作,对各镇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和应履行的职责是否到位、具体可行的年度防灾方案和避灾措施是否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人是否落实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强调了重点,加快地质灾害防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的推进。

  二、注重实效,开展排查整治“回头看”

  (一)落实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协同“一对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省岩土工程公司)对全县前期已有的129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情况,核查了各隐患点的“一表两卡”发放情况,并逐点划定了危险区进行应急演练,检查各镇隐患点防灾措施情况及重要隐患点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全面检视了监测预警网络情况,对于部分隐患点更换了监测人或监测人手机号的立即更新隐患点台帐并及时上传至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二)核查新增隐患,对变形加剧的隐患进行再排查

  在前期排查过程中未发现新增隐患点,对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中发现的35处变形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再次排查,对其中变形情况特别严重的灾害点组织受威胁群众及时避让,如“镇乡**后不稳定斜坡”、“镇村黄草滑坡”、“镇村水缸下滑坡”、“镇村小寨整体滑坡”以及“镇村槽上不稳定斜坡”。

  (三)加快隐患销号和跟踪关注

  目前正积极配合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无威胁对象销号工作,后期将针对销号点进行现场逐点核实。

  (四)积极推进维修加固、泥石流清淤工作

  目前针对受州“8·20”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影响受损的4处泥石流沟(镇泥石流、镇泥石流、镇村1组沟泥石流和镇泥石流)正在进行修复加固工程施工,对已淤积的拦挡坝正在抓紧时间清淤腾库。截止目前镇泥石流维修加固工程、镇泥石流维修加固工程已全面完工,镇泥石流和镇村1组沟泥石流两处维修加固工程因受汛期强降雨影响,导致沟道水流量过大,完工时间预计推迟至20xx年11月中旬。

 (五)做好预警系统的.维护,保证预警系统的高效运行

  协同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于6月中旬完成对我县217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全面核查,并对已受损、下线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截止目前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上线率已超过90%,预计到6月底上线率达到100%。

  (六)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

  6月5日州原乡**后山不稳定斜坡安装的普适型专业监测设备反馈出异常形变数据,*台自动发布蓝色预警,提醒当地加强巡查;6月9日下午16:40时,变形速率明显增加,*台自动发布橙色预警,提示斜坡变形达到预警阈值。值班调度员立即将预警信息以电话、短信方式通知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专职监测人员,当地迅速组织坡体下方受威励的原乡**、派出所及2户农户共22人全部转移避险。此次成功预计并提前避让得到的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认可,并刊登上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专刊(第5期)。将继续以此为基准,坚决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扎实做好隐患避让工作。

  三、突出风险,开展隐患风险“回头看”

  于汛前同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对重点场镇、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在建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公路、铁路、桥梁、景区、学校等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重点核查,并于*期对其开展了“回头看”工作,进一步落实了防范责任,确定了防治措施,明确了预**式。

  四、齐抓共管,开展问题短板“回头看”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检查小组,对全县各镇、各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于汛期开展了专门的诊断性检查,目前“回头看”接*尾声,预计7月10日前全部完成,并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台账管理,确保地灾防治方面的问题逐一整改。对重点场镇、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在建工程在防灾措施落实方面的问题及时开展了“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治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盲区死角。

  五、严明作风,开展工作落实“回头看”

  针对地灾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不定期“回头看”工作,针对工作部署安排是否落地、是否抓紧抓细抓实,由局班子综合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形成台账管理,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 2

  为了认真贯彻20xx年5月2日召开的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和县**召开的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

  我镇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20xx年5月3日上午9点,在镇**召开了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参加人员:各村村主任、辖区各单位负责人、镇联村组长、联村干部、镇安办、交通办、国土资源所全体工作人员、地质灾害监测点监测员。

  会议上传达和落实了省、市、县会议精神。现将我镇贯彻落实的报告如下:

  一、我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我镇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共6户,涉及21人分布2个村。

  二、镇**分管领导熊廷国传达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排查会议精神。

  三、会上宣布了我镇经省地勘院现场核查确定的`各地质灾害监测点和监测员名单。

  四、强调当前天兴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排查工作。

  (一)国土资源所和村、社及其各村监测员要及时传达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接到雨情通知要及时通知到各监测点。

  (二)未发现和未列入地质灾害监测对象的也要加强巡查,若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向**和国土资源所报告,经汇总后报县国土资源局。

  (三)加强汛期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各村村干部也要排好汛期值班表,镇上值班人员好与村值班人员随时联系,做好雨前雨后监测和排查工作。

  (四)暂时未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村长和社长都是地质灾害监测人。同样要对本村、本社进行全面监测和排查。

  (五)无论是镇、村、社及监测员都要认真负责,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 3

  为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局《关于印发〈xx年度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土资规发〔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局领导的指示要求,市局对我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这是对我分局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我代表分局党委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根据检查要求,现将分局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该项工作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高成喜局长为组长,皮文胜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分局地籍地政科,由科长具体负责专班工作。

  工作专班任务是负责排查、巡查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确保通讯畅通;如在排查中发现问题或是群众反映出现隐患点,要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协调、配合区**和有关技术人员开展排险、预防;并迅速向市局、分局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将处置情况及时向市局、区**提交书面报告。此外,工作专班还负责积极协调区**及辖区街道、社区共同排查地灾隐患,掌握各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确保日常工作中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顺利展开。

  二、狠抓落实,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在实处。

  (一)及时制定《江岸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结合实际,分局及时修订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今年的防治工作任务,要求辖区各街道制定和完善区片、局部的应急预案,明确灾害防治责任人,明确避灾路线、临时安置地点及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并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求工作专班人员随时做好观测记录,密切注视灾情动态,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和处置,方案还要求积极与建设、市政、交通、水利、气象、地震等部门进行沟通,形成合力,加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力度。

  (二)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

  为提高全体职工的防治地质灾害意识,我们把宣传教育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突出宣传重点,并注重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分局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地质灾害宣传片,让大家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预防工作的.必要性,还通过集中培训,学*相关知识,增强全体职工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了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分局还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图画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从而扩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广泛利用社会有效资源,达到共同监督地质灾害隐患的现实动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群测群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落实规章制度,实现地质灾害预防为主。

  1、坚持排查监测和巡查制度。分局领导小组带领工作专班人员深入全区开展排查工作,我辖区虽然没有地质灾害重点易发区域,但分局仍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有效的排查安全隐患,并密切联系各街道和乡、镇、村,形成良好的巡查排险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巡查网络,使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群测群防工作制。分局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辖区各街道、社区共同做好预防地质灾害工作,要求各负责人定期收集群众反映,及时汇报辖区内有无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并且要求他们提高警惕、配合分局搞好监测,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共同防治地质灾害。

  3、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值班、速报、应急处理等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快捷,防灾、避灾、救灾、治灾措施及时有效。在汛期内,工作专班人员坚持24小时电话畅通,加强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立即组织应急处置,确认险情灾情,启动预案,及时消除。

  4、落实培训制度,增强预防灾害的意识。坚持落实集中培训制度,分局除了要求各科室定期组织预防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外,还邀请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曹微副处长,为全局干部职工上了一堂题为“地质灾害防治及管理”专题辅导课,培训效果明显。分局工作专班还坚持深入街道、社区进行培训,让群众了解更多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自救的方法。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防治地质灾害的自觉性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分局扎实开展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奠定了基础。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全力推进群测群防建设,健全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部门联动,提高群测群防员防灾避险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排查工作台账,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编制应急预案,落实防灾措施。

  (三)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明白卡和举办培训班等各种手段,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对已编制的预案要加强宣讲,让群众知道预案的预警信号、避让路线、避灾地点等内容,使群众遇到险情能够按预案有序避灾。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常态工作范围,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坚决克服饶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的认识。

  (二)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力度。建议市局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加强这项工作的培训力度,除了电视电话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都能意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意识、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的趋势,进一步组织开展地质环境调查,根据自然因素和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时间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层层落实防灾预案和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无小事。江岸分局将以市局这次检查为契机,不断查漏补缺,健全防灾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建设,不断增强汛期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 4

  根据《关于福建省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xx]71号)、《批转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明政文[20xx]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教育实际,我局联合县国土资源局于4月19-20日开展了中小学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对象

  20xx年4月11日前各校(园)自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上报情况见附表)。

  二、排查组成员

  县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学校相关人员。

  三、排查情况

  4月19-20日,县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及相关学校人员对存在地质灾害学校进行详实的.现场勘查,完成了全县9所学校*1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

  实验小学:厕所化粪池建于陡坡之上,边距约3米,中间为菜地,陡坡中间段未建挡墙约10米。化粪池使用已久,原有排污口已堵塞,现用排污管不能满足排污要求。

  夏阳中学:新食堂右侧边坡人工开挖后有塌方;学生宿舍左后侧填土层下陷,主要是地表水下渗所致;厕所右后侧曾有塌方。

  夏阳中心小学:教学楼后边坡距5米左右,有新滑坡体。

  地美小学:学校西侧人工开挖边坡高3-5m,边坡距1-2m,地下水出露浅,整个学校处于古滑坡体上。

  沙溪中学:综合楼边沟断裂下沉,前土坡为填土坡,雨季水土流夫严重;旧教学楼北侧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3-5m,边坡距小;旧教师宿舍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2-4m,边坡距小。

  城关中学:新食堂地处山谷,后山雨季水量大,夹杂石块泥沙,易造成水沟堵塞,破坏食堂基础。

  枫溪学校:食堂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6-10m,边坡距2-3m;新建学生宿舍楼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4-5m,边坡距1m,过高过陡。

  夏坊中心小学:新建学生宿舍后山较高较陡。

  盖洋中学:综合实验楼及旧澡堂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3-10m,边坡距0.5-3m,过高过陡;操场低洼处雨水下渗暗流;停车棚后山有新滑坡体。

  四、针对隐患防治建议

  1、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强观测,定期检查,学校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测,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有新滑坡体的隐患点,应设立警示标志,并设置防护栏等,如夏阳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后边坡、盖洋中学的综合楼后边坡、沙溪中学旧教工宿舍后边坡等。

  3、部分因排水沟问题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紧维修,如盖洋中学操场低洼处雨水下渗暗流、夏阳中学学生宿舍左后侧地面下沉、沙溪中学综合楼前边坡水土流失及阶梯下沉等。

  4、实验小学化粪池排污隐患建议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将市政排污工程管道直接接到化粪池中;夏阳中学新食堂右后侧土方崩塌隐患建议学校进行整改,形成双台阶*台;城关中学排水隐患建议在学校后山修建一阴井沉积沙石,并定期清理;枫溪学校新宿舍边坡应尽快修建;夏坊中心小学新宿舍后边坡建议修建1.5米高的挡土墙。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 5

  开展地质灾害及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

  为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根据《**》文件工作要求,结合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作出整治的'计划,按目标任务完成排查整治工作。

  (一)全面排查、建立台账。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镇(街)20xx年1月1日前已建成并入住使用的农村削坡建房进行风险排查,并认定风险等级,建立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工作台账,锁定既有存量,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隐患共**户,其中极高风险**户、高风险**户、中风险**户、低风险**户。

  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落实各镇(街)村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治,从20xx年开始,按三年时间完成整治风险点工作任务。

  (二)分类整治,有序推进。

  按照风险等级,精准施策,分类处理,有序开展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隐患的整治。通过实

  施削坡减载、边坡防护、挖砌排水沟等能消除或降低风险点,在镇(街)职能部门指导下,委托专业技术施工队伍治理工程,对中低一般风险的、引导村民采取削坡减载、坡面防护、挖排水沟、筑挡土墙等技术措施自行治理、降低风险。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宣传单,普及农村削坡建房整治知识。在极高风险和高风险点拉警戒线,竖立警示牌,警示牌上明确削坡危险等级。完成整治时间,避险责任人等内容。今年以来还印发宣传单**多份,组织发放宣传**个场次。

  做好监测,及时避险。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掌握隐患点变化情况,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将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到避险责任人。督促镇(街)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做好防御应急措施。对削坡建房风险点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避险责任人,落实险情预警处置和人员安全转移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保障通讯畅通,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和物资保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