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

首页 / 方案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 1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州国土资源局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省西北部高山峡谷区,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沟深谷夹,岩体破碎,降雨集中,属地质灾害易频发区,地质灾害涉及全县14乡1镇181个行政村,具有点多、面广、灾种齐全、规模大、爆发频率高和难以治理等特点,是全国第一批地质灾害详细调查3个试点示范县之一。康定“11.22”地震发生后,经专业地勘单位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31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达43600多人,占全县人口60%以上。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实施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与避让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以人为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节约用地、方便生产生活”的方针,注重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由乡(镇)**统一组织实施。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补助为辅”的原则,公*、公开、公正地推进我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努力保障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三、项目实施的组织及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确保搬迁安置工程顺利实施,成立由分管副**为组长负总责,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的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

  (二)具体保障措施

  项目实施主要从政策保障、土地保障、资金保障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落实。

  1、政策保障。在生产发展上优先补助搬迁户,在建房贷款上实施优惠。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尽快安置灾民。

  2、土地保障。各搬迁户根据实际情况,以自愿的前提下,采取土地转租、调换、退耕还林或根据就*搬迁原则自行解决建设用地。原宅基地,原则上要求复垦。

  3、资金保障。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按省项目补助资金标准和发放程序执行。

  4、制度保障。明确各职能部门目标任务、工作职责等措施;由县国土资源局与各乡(镇)人民**签订责任书,各乡(镇)人民**与搬迁户签订协议书,并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四、工程进度安排

  (一)搬迁对象的确定(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

  我县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需搬迁的农户数较多,今年省、州下达至我县的避险搬迁安置任务为240户。根据《省藏族自治州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县避险搬迁规划修编(20xx年~20xx年)》,由在规划内的农户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自愿搬迁申请,各乡(镇)通过对规模、稳定程度、发展趋势、危害性、危险性及农户搬迁紧迫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最后确定今年避险搬迁对象。搬迁农户必须与县国土资源局及乡(镇)人民**签订《自愿搬迁申请书》、《地质灾害避险自愿搬迁协议书》。

  (二)避险搬迁选址的落实(20xx年6月至20xx年8月)

  根据《省藏族自治州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县避险搬迁规划修编(20xx年~20xx年)》避险搬迁安置工程选址技术要求,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农户必须进行搬迁安置的新址选定,选址以安全为首要原则,避免再次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和危害。结合“就*安置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和本地实际情况等几个方面内容。

  (三)避险搬迁户动工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1月)

  搬迁选址确定后,县国土资源局与乡(镇)、村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加强对新房建设的督促工作。

  (四)验收阶段(20xx年12月)

  搬迁安置户的新房屋验收,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乡(镇)、村联合进行验收。验收采取“一看、二查、三听”方式进行。一是看搬迁户是否按《实施方案》搬迁完毕、安置房的取得方式(新建或购置)、灾害区域内旧址房屋拆除情况(旧房是否全部拆除)。二是检查搬迁选址是否按《实施方案》要求选定,是否位于安全地段。三是了解搬迁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是否适应等各方面情况。

  五、资金筹措及安排

  (一)资金筹措

  搬迁安置工作所需资金由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防灾减灾专项资金解决,当前补助经费已下达至县财政。

  (二)资金使用及安排

  严格按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每户30000元补助标准,项目经验收合格后,由县国土资源局向县财政局提出申请,及时将补助经费一次性打入搬迁农户农行卡上。

  六、其他

  1、涉及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各乡(镇)务必于20xx年6月20日前将《自愿搬迁申请书》、《避险搬迁协议书》和《县20xx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目标责任书》报送至县国土资源局。

  2、为便于开展工作,请各乡(镇)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加入县避险搬迁工作群。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 2

  我市地处山西地震带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环境恶劣,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防御区和可能发生中强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险区。为做好地震的防预工作,保护我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害,结合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的主题“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安”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开展疏散演练活动。特制定(实验小学地震应急预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应急领导机构

  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地震应急速报小组:

  (1)指挥组与向上级汇报组:校长及校委会

  (2)疏散组:教导处

  二、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容、全体动员、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窗口。听到第一声钟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听到哨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吹响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前后楼各按预设好的路线撤离。

  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要求: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指定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常

  5、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

  楼梯口具体负责疏散教师:后勤组教师各班班主任、数学教师——负责自己班级。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地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到达集中地后,要蹲下,清点人数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一)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学区主要领导汇报。震后,每天要进行零汇报。

  (二)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震感、人口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情况。

  (三)速报程序:

  1、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后,在20分钟内向教育局领导报告。

  2、学校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在1小时内了解下列情况:

  (1)影响范围: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坏范围。

  (2)人口影响:指人员伤亡情况。

  (3)经济影响:指地震对建(构)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与破坏等情况,对学校财产的损失等。

  3、地震灾情的速报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和按程序速报的原则。

  四、本实施细则依据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自预案启动时同时实行,望各涉及人员及全体教师认真履行。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 3

  为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令第394号)、《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认真做好20xx年至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易发地点

  根据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地点主要包括: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庄、集市等人员集中地(重点是和办事处),人工开挖的高陡边坡的坡脚和自然土质斜坡附*的居民居住区,矿山开采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它在汛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列出本地重要地质灾害易发地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危害严重、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治到位。

  二、重点防范期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我市主汛期是5月至10月,这段时间暴雨、持续降雨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月1日至月30日。

  三、监测、预防责任人

  ㈠各乡镇(办)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镇(办)人民**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在主汛期增加监测巡查频次,以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报。

  ㈡危及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河堤及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

  ㈢危及学校、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受灾主体单一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

  ㈣其他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建设责任单位负责监测。

  四、防控措施

  20xx年至20xx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并采取以下防治管理措施,力争把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㈠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㈡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教育、旅游、气象等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市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治工作。要督促、配合建设、交通、铁路、水利、教育、旅游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

  2、市***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施工,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3、市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并在隐患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建立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做好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4、市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各旅游区(点)地质灾害调查,建立旅游区(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加强对辖区内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防灾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旅游人员防灾知识的宣传。

  5、市教育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各中小学校区(舍)的地质灾害调查,编制中小学校区(舍)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每年汛前、汛中,对中小学校区(舍)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校区(舍)要加强巡查与监测,落实防灾责任、防灾措施和应急措施。

  6、市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特别是病险水库(坝塘)的巡查、监测、预报,对出现的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理;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

  7、市气象部门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将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资料通报各有关部门及责任人。

  ㈢排查隐患,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汛前、汛中、汛后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巡回检查,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防灾方案,落实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连同防灾避险明白卡,一并发放到每户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

  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其宣传计划,扎实细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工作,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月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㈤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各地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年度计划和预算中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确保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得到及时监测、预报、调查、勘查和治理,保障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有效运行。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 4

  为继续做好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连续性,根据新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令394号),在上年度防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市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区划分情况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原的前缘,地势较*。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在区内遗存有数条古河道带。区内西部聊考断裂活动强烈,因此在地质构造上属不稳定和次不稳定地区。受自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砂土液化等。根据其发生几率及危害程度,我市建立了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鄄城红船地面塌陷等3个重点监测与防治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防治对策

  (一)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区

  1、灾害现状菏泽市城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存在多年,自80年代中期就初具规模。90年代漏斗面积*1000km2。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惊人。据80年代初期监测资料,当时水位埋深仅6m余(406孔1980年9月11日监测值);至1995年,水位埋深已达45。603m。15年间水位下降了*40m,下降速率为2。6m/a。406孔位于漏斗的上缘,位于漏斗中心地带的城东地区,该层水水位埋深已达100m。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城区地面沉降也随之发生。XX—~年城区地面最新沉降数据为26mm。牡丹区在~年汛期出现两起地面塌陷,其中牡丹办事处苇子园村塌陷已威胁到人员安全。

  2、致灾原因

  无规划、无节制、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城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及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

  3、灾情趋势预测分析及风险评估

  短时间内如不能削减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该漏斗将进一步扩展,漏斗区水位将不断下降,甚至有与东明县深层地下水漏斗区连接的可能,已发生的地面沉降也将随之发展。这势必会对菏泽城区建设、工业生产等造成直接影响。

  目前,地下水是菏泽城区主要的供水水源。而由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质灾害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且恢复难。因此,灾情若得不到控制,由此造成的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4、防灾对策及建议(1)禁止城区地下水的乱开乱采,重新分配水源量,合理开采地下水;(2)开辟新的供水源地;(3)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4)做好地下水及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

  (二)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区

  1、灾害现状

  自九十年代初,南部黄河故道带已发生多起地面塌陷、地裂缝,致使道路破坏,房屋受损。1992年7月10日,单县高韦庄镇赵集村发生地裂缝,地裂缝走向以北西方向为主,缝宽5—20cm,单条长10—20m不等,有十几条之多,并伴有地面塌陷发生,一桥梁撕裂,30余农户房屋因地裂缝造成不同程度破坏。1993年8月5日,曹县梁堤头镇石香炉村发生地裂缝,呈北西和北东西个走向,单长20多m,宽10cm,深4—5m,可见地裂缝4条,其中一条切房基而过,另一条穿过一农家院落,造成房屋墙体开裂。

  2、致灾原因

  地面塌陷、地裂缝发生于黄河故道带上,地表岩性以粉细砂或粉土为主。灾情多发生于雨季,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原因共同作用而引起。

  3、灾情趋势分析

  该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是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因素引起,只要影响因素存在,在其共同作用下,在适宜的时段内就有灾情发生的可能。

  4、防灾对策及建议(1)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幅度;(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3)在该区应采用湿润灌溉,不可漫灌;(4)新建建筑物应避开古河道带。

  (三)鄄城红船地面塌陷区

  1、灾害现状

  地面塌陷区主要分布于鄄城县红船镇前梁楼村西,长、宽各约500m,面积2。5万m2。自八十年代末以来,每逢雨季时有发生。地面塌陷区内共有塌陷坑二十七个,陷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表层粘土亦有深浅不一的裂痕。塌陷有时发生在个别农户的房前屋后,甚至危及到居民安全,造成居民心理恐惧。

  2、致灾原因分析

  经考察,地面塌陷区位于古河道带上。地表岩性为一层厚0。3—0。5m的粉质粘土,其下为粉细砂或粉土,约1。5m深处为厚约10cm的`淤泥层,以下又为粉细砂,在17m深处有一黑色砂砾土层。雨季时,在表层土被破坏处,雨水直接下渗,以至下漏,地下粉土由于液化等原因随水流失,日久便形成一定空间,上部土壤重量因降水等因素增加或超过空洞承受极限时,便形成塌陷。

  3灾情趋势分析及风险评估

  雨季降水较大时,该区仍有地面塌陷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塌陷区紧邻村庄,应做好地面塌陷的监测与防治工作,以防灾情发生,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4、防、灾对策及建议(1)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不要在塌陷区及其附*挖土、建房;(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3)在该区应采取湿润灌溉,不可漫灌;(4)做好监测工作。

  (四)巨野煤田在建矿井的地质灾害防治

  巨野煤田的多个井田现已开钻,个别主井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难度相当大。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地环监测机构一定要做好日常煤区地环监测管理,保证钻井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

  三、地质灾害区域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市国土资源

  部门将组建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在市**领导下具体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小组,负责本县区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各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将防治任务逐级明确到单位到人,确保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或出现重大地质险情时,能够及时进行抢险救灾。

  (二)健全防治、抢险、救援机制

  各级**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制度,坚持汛期巡查和值班电话制度,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标志,明确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预设医疗救治点,同时加强相关的科普宣传。

  灾害或灾情出现后,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民政、卫生、药品监督、经贸、**部门,应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气象主管部门要做好气象服务保障;通讯、铁路、交通部门要保证通讯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品、食品的运送。

  (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灾害或灾情发生后,各县区**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查明灾害发生的原因,并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继续扩大,并按照地质灾害分级报告的有关规定,向市**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遇到人员伤亡的,应在6小时内将灾害情况报告市**。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 5

  为保证我校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预防地震应急预案》和市《预防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抗震减灾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许开雄

  成员:黎德恩、林鸿、黄俊广、沈庆禄、各班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

  (二)应急机构的职责

  1、组长职责

  地震发生后,领导地震应急工作,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抗震减灾抢险的紧急救援工作。负责与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教育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与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2)协助市地震观场工作组加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

  (3)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开展地震考察、宏观异常调查,了解和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报送地震新闻宣传报道。

  (5)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抗震减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应急通信保障

  (一)应急通信保障是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条件,一旦发生地震,应急通信设备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二)要优先保证重要用户、重点用户以及生命工程用户的通信。

  三、对学生进行抗震常识教育

  1、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3、教学楼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四、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以下工作:

  1、召开校防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趋势,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随时了解、掌握地震动态并及时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应急工作组通报。

  3、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工作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4、督促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6、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五、震时应急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市教育局。

  7、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阅读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1)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 (菁华3篇)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1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地震时自救、自护的意识,提高全校师生有序的逃生及应急能力,学校决定于20xx年3月29日上午举行地震逃生演练。特制定本次演练活动方案。

  一、地震逃生演练人员及职责安排

  1、总指挥:申志国

  副总指挥:崔彦红、张彦庆

  职责:负责全校各楼层师生疏散顺序。通过广播传递地震信息,稳定全校师生情绪。

  2、楼层导护教师:各年级没课的老师。

  职责:组织各楼层人员疏散顺序,同时按照总指挥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学生情绪,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

  3、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职责: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4、安全保卫人员:桂肖兵、杨彩霞。职责:发现地震后,发出地震警报,并协助现场指挥。

  5、应急救护队及后勤保障:李素梅、樊翠萍(准备医疗急救用品、位于操场待命,如有伤病员及时处理,重大伤情者及时送医院)。

  二、地震演练准备

  1、先由张校长做演*的宣传动员,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及逃生技巧;

  2、由各班班主任强调演*的注意事项;

  3、演*开始,发出地震警报。

  4、演*结束,总指挥小结演*情况。

  三、地震疏散安排

  1、发生地震时,一楼师生先行疏散至安全地带(操场),接着依次是二楼、三楼、四楼。

  2、此次演*本着“时间就是生命”,“演*疏散真实化”的原则,下楼梯时先集合好,到达楼梯口的班级先下,后到者要让前者,不可强行挤、窜队。

  3、各班按学校指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最通畅、最安全的路线进行疏散。

  4、集合地点:各班于各自做操的地点集合。

  四、演练活动要求:

  1、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到操场集中,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分工组织排除险情及紧急疏散师生工作并报警。指挥全体师生按照*时做操疏散路线有序地撤出教学楼,紧急疏散至安全地带(操场)。

  2、教师要根据指挥中心的指挥,按指定的路线和顺序迅速组织学生撤离到操场等空旷地带。做到不慌乱,不喧闹,不拥挤。

  3、突发事件如果发生在教学时间,各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是授课的老师,授课老师应该立即停课并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有序快速逃离。其他所有教职员工应该第一时间赶到自己所在班级的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撤离,如果有没课的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赶回本班协同科任老师组织学生撤离。

  4、突发事件如果发生在非教学时间,原则上按各班的任课教师负责本班学生安全疏散工作,并按科任教师走在前面,班主任走在后面的原则撤离。

  5、各班撤离路线和顺序:按学校规定的路线撤离。

  一楼:二(3)、三(5)班从教学楼南门出去到操场,二(2)、二(1)班从教学楼北门出去到操场,三(1)、三(2)、三(3)、三(4)班从教学楼中厅大门出去到操场。

  二楼:从中间分开,南边四个教室从南楼梯下,北边四个教室从北楼梯下。

  三楼、四楼:从中间分开,南边三个教室从南楼梯下,北边三个教室从北楼梯下。

  从北门出的学生,经校园中间引路,从操场东边跑道进操场;从南门出的学生,从隔离栏东门进操场。一年级从西门进操场,一、二年级学生在*台前跑道上集合。

  6、各班在离开教室到走廊时,应该是教室里面前4行从前门撤出教室,4行以后从后门撤出教室,不论高矮在走廊排成两列纵队。

  7、撤离时,不比速度,做到不起哄,不推撞,不搞恶作剧,双手护头,在安全和秩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要求快速撤离。

  8、到操场后各班以到达的先后次序向操场总指挥靠拢,保持两列纵队,整齐排列,听候指挥,不得到处乱跑。

  9、班主任迅速清点本班人数后向总指挥做报告。

  10、学校全体保安人员及工人都必须参与撤离和救援,主要职责是保卫财产、人身安全。

  五、演练注意事项(各班主任提前强调)。

  1、演*目的:通过演*,使学校师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防震知识,合理有序的疏散逃生,减少人员伤亡;同时,提高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

  2、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听到第二次警报响,迅速作出反应,各班集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在下楼梯时要快,但不要慌乱奔跑;不要喧哗、惊叫。严禁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推搡,拉扯,冲撞,避免跌倒;有东西掉落时不准弯腰去捡,防止踩踏。

  4、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落物砸伤。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各班主任及教研组长清点师生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全体学生起立列队站好,有秩序地*室。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2

  一、演练主题和目的

  (一)演练主题:

  防患于未然、警钟长鸣、有效减轻地震伤亡。

  (二)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避险、紧急疏散的演练,普及宣传校园地震应急安全常识,帮助全体师生掌握避震技巧,提高师生自助自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各班主任

  疏散引导组

  组长:XX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各班主任

  医疗救护组

  组长:XX

  成员:XX、XX、XX、XX

  三、演练对象

  全校师生

  四、演练时间

  XX年XX月XX日下午

  五、演练内容

  地震应急避险、紧急疏散。

  (一)讲解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注意事项

  1、讲解不同位置地震应急避险动作.

  2、讲解疏散撤离注意事项。

  3、指定撤离路线。

  4、指定集中地点。

  (二)学校统一下达地震避险演练指令

  (三)位于不同位置的师生采取合适的避险动作

  1、教室内的师生分别用手护头躲避蹲到讲台、桌子下或侧面、头低于桌面,位于梁下的师生应避开梁后蹲下。

  2、实验室内的师生迅速封住打开的化学试剂瓶,熄灭明火,用手护头,蹲下,头低于实验台(桌面)。位于梁下的师生应避开梁后蹲下,用衣物、毛巾等捂住口鼻呼吸。

  3、图书室、阅览室内的师生护头躲到阅览桌、借书台下,位于梁下的师生应避开梁。

  4、位于体育场的师生迅速集中体育场中心蹲下。

  5、位于门口朝开阔地的楼房一层、*房、门外没有高或封闭走廊的*门学生,迅速起身用手护头冲出室内,并观察附*有无高空坠落物。

  6、位于路上的学生以手护头迅速离开建筑物或构筑物到空旷的操场、球场。

  (四)学校统一下达疏散指令

  1、应急避险指令下达一分钟后教师检查学生避险动作是否正确,离开室内到走廊、楼梯处待命。

  2、应急避险指令下达一分半钟后下达疏散指令。

  (五)师生撤离教室、图书室、实验室

  1、学生靠走廊、楼梯扶手,一手轻扶扶手或墙壁,一手护头,快速、有序地离开,跑向指定地点集中。

  2、离开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后,选取途中楼房少,路面开阔的道路,前往指定地点。

  3、往指定地点的途中要两手护头,并不断观察附*建筑物情况。

  六、演练的具体程序

  (一)上午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学*本次安全演练的要求,熟悉演练的各个环节,保障本次安全演练能有序安全的完成。

  (二)演练前集中全体师生学*有关的防震知识,学*演练的要求和程序。

  (三)步骤:

  1、警报响后,正在上课的老师立即按要求指挥学生紧急避险,班主任要迅速回到班级协助上课老师组织学生疏散。负责楼梯道转角疏散的人员要快速进入指定位置,指挥学生疏散。

  2、听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学生按要求迅速走出教室,撤离到学校指定地点。

  3、撤离到指定地点的学生按要求集好队,两手护头、蹲下。

  5、集好队后各班主任清点好本班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四)各班疏散路线:

  新教学楼:074、075撤到洗衣渠、其余班撤到新*整的鱼塘集中。063、064撤到挡风墙后,061、062撤到大草坪。微机课的师生撤离到韦文锋主任信房前面(073、074、075、083、085从新教学楼西面楼梯口撤离。071、072、081、082、084从新教学楼西面楼梯口撤离。061、062从旧教学楼东楼梯口撤离,063、064从旧教学楼东楼梯口撤离)在撤离过程中,由各班主任及各当班教师在教室里负责指挥学生撤离,同时每一楼梯转弯口处派一名教师担当疏散指挥员。疏散指挥员分别是:

  (1)新教学楼西面3、4楼XX,2、3楼XX,1、2楼XX。新教学东面3、4楼XX,2、3XX,1、2XX。旧教学楼东面2、3楼XX,1、2XX。旧教学楼西面2、3楼XX,1、2楼XX。

  (2)XX校长在大草坪指挥,XX副校长在洗衣渠指挥。撤离完毕后全体师生在大操场集中由杨校长对此次活动总结。

  6、集队完毕,由XX校长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

  七、地震应急演练要求

  (一)、教职工

  1、指挥学生有条不紊地疏散,维护疏散队伍的正常秩序,处理突发事故。

  2、假戏真演,每一个人都要进入角色。

  3、要有指挥学生的动作,可作适当的前后移动,不要静止不动,在楼底的教职工要有护送学生的动作。

  4、指挥学生演练的过程要不停地喊话,提醒学生,如:快,快点!不要乱!不要挤!不要怕!等等。

  (二)、学生

  1、一切行动听指挥,有秩序地演练。

  2、演练过程中要保持好队形,严禁拥挤。

  3、动作要迅速,疏散过程中要有小跑的动作,做到快而不乱。

  4、演练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随即站在原地并向老师报告,听从老师的指挥。

  5、听到警报后立即做应急避险动作,听到紧急疏散指令后迅速从教室出来,第1、2组从前门出,第3、4组从后门出,在靠*教室墙壁一面的走廊站成两行,向楼下疏散。

  6、演练要逼真,要把演练当成真事故来做,同学间互相提醒招呼,如:快,快点!跟上!不要乱!不要挤!不要怕等等。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3

  为了在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我校特制定本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

  一、演练目的

  通过逃生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灾难来临时,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应急疏散演练

  2.对象:

  东西校区全校师生、教职工

  3.时间:

  20xx年xx月xx日(周x)课间操

  4、演练地点:

  教学楼、操场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各班要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2)演练前班主任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上报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3)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4)学生穿校服。

  四、演练要求:

  1、参与演*的师生在疏散演*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保证有序进行,不要着急,不要乱跑,避免发生推挤嬉闹等现象,确保安全,演练前班主任让学生检查好鞋子,避免鞋带绊倒。

  2、参与演*的师生在演*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校方演*活动指挥小组报告,及时解决,确保整个演*过程安全有序,顺利进行。

  3、每个班级排成2列队伍,前后门都打开,班主任在前面,送路队的老师在后面,不要在教室里整队,直接从教室的安全出口(门),沿着右墙角边有秩序的进行撤离,不抢道,不惊慌,听从老师的指挥。撤离路线跟上操路线一致,各班跑到做操的位置后一定要蹲下。

  4、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体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师生在疏散时必须按照自救动作要求完成:弯腰、捂住嘴巴、尽量压低身体靠右行、保持安静,各班一定要重视,不要笑。

  5、撤离到安全地点后,班主任应及时清点学生人数。

  6、活动结束后,各班把活动照片传到班级博客。

  五、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9:45各班主任强调演练须知和注意事项

  9:49铃声响后参加演练人员紧急到位

  9:50报警组织学生疏散

  六、整队做操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2)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范本5份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 1

  为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自救演练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防震工作社会化,有效预防和遏止重特大灾害事故,深入开展防震安全宣传活动,做到警钟长鸣,时刻保持学校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师生更深入地了解防震逃生常识,使每一个师生都切实树立起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好防震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我校决定举办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师生防震防火逃生自救演练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时间、地点、内容:

  演练时间:

  20年3月26日下午2:25

  演练地点:

  本校

  演练对象:

  一至六年级

  演练内容:

  (1)灾情报警;

  (2)教室遇到震灾时的逃生;

  (3)逃生演练。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教师

  现场总指挥:

  副总指挥:

  报警组(1人):

  疏散组:

  引导组(1人):

  救护组(4人):

  三、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

  (一)现场总指挥宣布:“老师们、同学们,成前爱心希望小学防震逃生自救演练现在开始”。

  (二)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各就各位,做好演练准备工作。

  (三)报警

  报警人拉响警报。

  (四)逃生

  1、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撤离教室,带领学生到安全的地方去。

  2、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老师立即前往指定地点或班级帮助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到操场等安全的地方,要求学生蹲在地上。

  3、学校清点人数(班主任负责),各班清点完人数后向主任汇报,王洛强向现场总指挥汇报。

  (五)现场救护

  救护组人员安排:

  (1)救护组人员携带紧急药箱到操场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2)打开校门,准备及时把伤情较重的师生送往医院。

  (3)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后,参加救护组工作。

  (六)现场总指挥宣布:防震演练结束。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 2

  一、活动主题

  x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的主题为“将预防付诸行动,让安全融于生活”。按照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关于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及北京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关于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演练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委将于5月7日–13日期间组织开展施工现场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系统以及社会受众防灾减灾的意识,使全系统安全防护和应急知识进一步得到普及推广。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此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二、组织机构

  房山区建委成立“防灾减灾日”活动组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区建委副主任

  副组长: 区建委建设管理科科长

  区建委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

  区建委安监站站长

  区建委质监站站长

  区建委执法队队长

  成 员: 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建委安全监督站,负责日常协调和管理工作。

  联系人:

  联系电话:8936 xxx9 (兼传真)

  电子邮箱fsqaq5z@163.com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7日––5月13日

  四、活动主要内容

  1.机关内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

  2.对辖区内在施工地进行施工安全防护宣传,发放宣传材料, 组织知识讲座;

  3.组织在施工地开展应急演练。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建立活动组织工作机构,把此项活动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2.精心准备,周密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

  3.深入基层,发动群众,深入工地,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使防灾减灾的意识深入人心。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足实际、合理定位、着眼实战、统筹规划、厉行节约、注重安全、科学演练”为原则,以“检验预案、完善机制、磨合队伍、提升能力”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救灾意识,提升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抉择和统筹协调能力,加快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内容

  以自然灾害为重点,以可能出现或客观存在的灾害隐患防治为基础,在xx小学和大田坡地质灾害点组织实施以人员紧急疏散,伤员救治为核心的应急演练。

  三、组织形式

  以乡应急管理委员会为领导机构,以学校和大田坡村委会为主办单位,前进社区、卫生院、乡应急救援队伍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实施本次应急救援大演练。

  四、演练时间

  xx年5月中旬到6月上旬

  五、演练范围

  以人员集中场所为重点,以学校学生和大田坡地质在灾害点人员为主要对象,延伸到街道,医院,尽量做到全民覆盖。

  六、演练力量

  1、骨干力量。以乡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

  2、专业力量。以乡卫生院为抢险救援的专业力量。

  3、社会力量。以学校、社区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社会力量。

  七、演练实施

  1、演练组织机构。成立xx乡防灾救灾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由xx乡乡长张莉娜任防灾救灾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应急办,负责整个演练的综合协调、方案审定、指导督促、总结评价、成果汇编等日常工作。

  2、演练指挥体系。演练过程中,成立乡防灾救灾应急指挥部,由乡长张莉娜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负责对防灾救灾大演练统一组织和协调。

  八、工作要求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大演练工作,把大演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周密安排部署,注重点面结合,确保大演练顺利进行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 4

  一、演练主题

  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

  二、演练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惯。

  三、演练科目

  本次演练共三个科目:

  1、地震避险。

  2、震后疏散。

  3、抢险救护。

  四、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相继进行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1、时间安排:20xx年x月x日

  2、地点安排:校内。师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内进行地震避险,然后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xx

  成员:xx

  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分管或负责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2、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xx

  成员:安全办公室相关人员

  职责:

  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

  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

  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

  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

  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2)宣传报道组

  组长:xx

  成员:xx楼层值班

  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3)疏散引导组

  组长:xx

  成员:各级部组长各班主任楼层值班

  职责:

  1、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

  2、及时扶助摔倒及受伤师生;

  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

  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

  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

  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5)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成员:xx楼层值班

  职责:

  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2、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

  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

  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

  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

  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八、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1、教学楼分东西区,分别从东西楼道迅速逃生。

  2、集结地为教学楼南操场。

  九、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1、演练准备:

  (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

  (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

  (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

  (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2、避险演练:

  (1)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施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师生优先选择课桌(实验台)下方进行避险。避险空间不足则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在课桌(椅)旁下蹲避险。

  (3)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

  (4)其间教师能打开房门,师生力争在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3、疏散演练:

  (1)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

  (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

  (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

  (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4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

  十、演练的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不准蹲下、不准逆行。

  3、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十一、意外情况处置

  1、演练引导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情况允许时可发出“向后转”的指令。

  2、演练引导老师和就*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1)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2)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

  4、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及时停止演练。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5、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方案 5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地震时自救、自护的意识,提高全校师生有序的逃生及应急能力,学校决定于20xx年3月29日上午举行地震逃生演练。特制定本次演练活动方案。

  一、地震逃生演练人员及职责安排

  1、总指挥:

  副总指挥:

  职责:负责全校各楼层师生疏散顺序。通过广播传递地震信息,稳定全校师生情绪。

  2、楼层导护教师:各年级没课的老师。

  职责:组织各楼层人员疏散顺序,同时按照总指挥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学生情绪,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

  3、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职责: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4、安全保卫人员:桂肖兵、杨彩霞。职责:发现地震后,发出地震警报,并协助现场指挥。

  5、应急救护队及后勤保障:李素梅、樊翠萍(准备医疗急救用品、位于操场待命,如有伤病员及时处理,重大伤情者及时送医院)。

  二、地震演练准备

  1、先由张校长做演*的宣传动员,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及逃生技巧;

  2、由各班班主任强调演*的注意事项;

  3、演*开始,发出地震警报。

  4、演*结束,总指挥小结演*情况。

  三、地震疏散安排

  1、发生地震时,一楼师生先行疏散至安全地带(操场),接着依次是二楼、三楼、四楼。

  2、此次演*本着“时间就是生命”,“演*疏散真实化”的原则,下楼梯时先集合好,到达楼梯口的班级先下,后到者要让前者,不可强行挤、窜队。

  3、各班按学校指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最通畅、最安全的路线进行疏散。

  4、集合地点:各班于各自做操的地点集合。

  四、演练活动要求:

  1、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到操场集中,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分工组织排除险情及紧急疏散师生工作并报警。指挥全体师生按照*时做操疏散路线有序地撤出教学楼,紧急疏散至安全地带(操场)。

  2、教师要根据指挥中心的指挥,按指定的路线和顺序迅速组织学生撤离到操场等空旷地带。做到不慌乱,不喧闹,不拥挤。

  3、突发事件如果发生在教学时间,各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是授课的老师,授课老师应该立即停课并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有序快速逃离。其他所有教职员工应该第一时间赶到自己所在班级的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撤离,如果有没课的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赶回本班协同科任老师组织学生撤离。

  4、突发事件如果发生在非教学时间,原则上按各班的任课教师负责本班学生安全疏散工作,并按科任教师走在前面,班主任走在后面的原则撤离。

  5、各班撤离路线和顺序:按学校规定的路线撤离。

  一楼:二(3)、三(5)班从教学楼南门出去到操场,二(2)、二(1)班从教学楼北门出去到操场,三(1)、三(2)、三(3)、三(4)班从教学楼中厅大门出去到操场。

  二楼:从中间分开,南边四个教室从南楼梯下,北边四个教室从北楼梯下。

  三楼、四楼:从中间分开,南边三个教室从南楼梯下,北边三个教室从北楼梯下。

  从北门出的学生,经校园中间引路,从操场东边跑道进操场;从南门出的学生,从隔离栏东门进操场。一年级从西门进操场,一、二年级学生在**台前跑道上集合。

  6、各班在离开教室到走廊时,应该是教室里面前4行从前门撤出教室,4行以后从后门撤出教室,不论高矮在走廊排成两列纵队。

  7、撤离时,不比速度,做到不起哄,不推撞,不搞恶作剧,双手护头,在安全和秩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要求快速撤离。

  8、到操场后各班以到达的先后次序向操场总指挥靠拢,保持两列纵队,整齐排列,听候指挥,不得到处乱跑。

  9、班主任迅速清点本班人数后向总指挥做报告。

  10、学校全体保安人员及工人都必须参与撤离和救援,主要职责是保卫财产、人身安全。

  五、演练注意事项(各班主任提前强调)。

  1、演*目的:通过演*,使学校师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防震知识,合理有序的疏散逃生,减少人员伤亡;同时,提高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

  2、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听到第二次警报响,迅速作出反应,各班集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在下楼梯时要快,但不要慌乱奔跑;不要喧哗、惊叫。严禁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推搡,拉扯,冲撞,避免跌倒;有东西掉落时不准弯腰去捡,防止踩踏。

  4、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落物砸伤。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各班主任及教研组长清点师生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全体学生起立列队站好,有秩序地**室。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3)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本五份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1

  为了抵御和防范汛期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把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点,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指示精神和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人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在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和制度的基础上,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定领导,定区域,定任务,在汛期前后,对乡内水利、防洪设施、重点地质监测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隐患,确保安全渡汛,努力将人畜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全乡地质灾害村。我乡山地地质灾害种类主要体现为: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河库塌岸等。

  二、重点防范区段

  根据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圈定全乡重点防范区段为:等。

  三、防范措施

  ⑴做好经常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加强自身防范,预测和自救能力。

  ⑵落实防灾责任制,逐点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应急措施。

  ⑶制定监测人员培训计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以及建立地质灾害巡查制度。

  四、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和抢险指挥部,定领导、定区域、定任务、落实责任

  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⑵抢险指挥部成员名单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五、责任分工

  ⑴河库监测总负责人:

  责任人:

  ⑵地质灾害监测总负责人:

  责任人:

  各村民组长为监测员,对各自的村、组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监测,重点村、组见附表《眉山市区20xx年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责任表》。遇到灾情时,由监测员负责通知村、乡相关负责人并首先组织抢险人员及时对受灾人员进行撤离和救助。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2

  一、工作原则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三)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在县、乡(镇)人民**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四)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中,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县**将给予表彰;对玩忽职守,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有关部门要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地质灾害等级和灾情报告

  (一)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500万之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值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二)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县、乡(镇)人民**或国土资源局报告。其他部门或基层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县、乡(镇)人民**。

  速报制度:发生特大、大型地质灾害,所在乡(镇)应在接到报告10分钟内以电话等方式速报县**和县国土资源局,在1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县**和县国土资源局,必要时可越级速报陇南市国土资源局,以后每4小时向国土资源局和有关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直到调查结束。

  发生中型地质灾害,所在乡(镇)应于2小时内速报县**,同时速报县国土资源局。

  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所在乡(镇)应在4小时内向县国土资源局报告。

  (三)发现地质灾害或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或者村委会要在1日内将险情和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和乡镇**。国土资源局邀请专家进行鉴定。

  三、应急机构和职责

  (一)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时为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分管副**任总指挥,县**办公室主任、县武装部部长、国土资源局、民政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指挥,***、财政、交通、水利、气象、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建设、**、**县中队、县消防大队、农牧、广电、电信、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力、教育、旅游、经贸、安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责:

  1、在县人民**领导下,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审定各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督促落实并进行检查;

  3、配合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工作;

  4、发生地质灾害时,组织各成员单位赶赴现场,指挥地质灾害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

  (三)灾害发生地的乡镇**应当成立相应的救灾应急指挥机构。其职责是:

  1、执行上级**和县救灾应急指挥部有关救灾应急工作的指令;

  2、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转移人口、行动路线、安置地点的具体规划和实施;

  3、责自然灾害情况的收集、整理与上报工作;

  4、负责自然灾害的预防处理、调查核实与上报工作。

  四、地质灾害处置

  (一)发生地质灾害时,所在乡(镇)人民**应及时组织抢险并作出应急处理,并速报县人民**和国土资源局。

  (二)发生地质灾害时,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即转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

  (三)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工作组的职责:

  1、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职责

  ①制定地质灾害抢险救灾计划、对策和措施;

  ②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③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和地质灾害发生地**抢险救灾工作落实情况;

  ④负责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采取措施对水、电、路、通信实施有效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2、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①与省人民**和各乡(镇)抢险救灾指挥所保持紧密联系,及时通报抢险救灾信息;

  ②负责救灾物资、资金的筹集、安排和调运;

  ③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灾情,并向社会发布经审核批准的抢险救灾简报;

  ④组织、协调各专业组工作,保障信息畅通;

  ⑤负责处理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3、抢险避灾和灾民转移安置组职责

  抢险避灾和灾民转移安置组由县武装部、民政、***、经贸、财政、教育、**、**县中队、**县消防大队、农牧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

  ②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调配发放救灾物资;

  ③做好救灾物资的组织、供应、调拨和管理工作;

  ④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处理死难者善后事宜。

  4、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职责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由县国土资源、建设、水利、交通、旅游、气象、环保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

  ①对已发生地质灾害的规模、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确定灾害等级、成灾范围,尽快查明其形成条件及引发因素,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减缓或防止灾情加剧;

  ②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隐患点,分析发生前兆特征,判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影响范围,采取切实有效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③为地质灾害救助做好气象预报服务;

  ④编写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和应急调查报告。

  5、基础设施抢险和应急恢复组职责

  基础设施抢险和应急恢复组由县交通、公路管理段、电信、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力、水利、农业、建设、**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

  ①尽快抢修恢复通信设备和线路,保障抢险救灾通信畅通;

  ②尽快抢修恢复遭受损失的公路、桥梁、铁路及有关设施,确保灾区抢险救灾、物资运输以及灾民疏散道路畅通;

  ③尽快抢修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保障抢险救灾和灾民基本生活。

  6、医疗卫生防疫组职责

  医疗卫生防疫组由县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疾控中心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

  ①抢救、转运和医治受伤人员;

  ②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和食品安全;

  ③负责灾区所需药品和医疗设备组织调配。

  7、治安保卫组职责

  治安保卫组由县**部门和**县中队组成,主要职责是:

  ①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②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

  8、后勤保障组职责

  后勤保障组由县财政、民政、灾区所在乡(镇)人民**、灾区村委会组成,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安排、落实抢险救灾人员的食宿和后勤服务等;

  ②24小时值班,保障抢险救灾工作物资需要。

  9、宣传报道组职责

  宣传报道组由县宣传、广电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向社会发布灾情和相关信息;

  ②负责灾情、抢险救灾录像、摄影等工作;

  ③通过新闻媒体刊发救灾报道,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救灾援助。

  五、应急保障

  (一)各乡(镇)人民**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紧密协调配合,确保防灾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气象、民政、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各乡(镇)人民**要组织编制本乡(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县人民**和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各村委会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措施,落实到灾害危险区,责任落实到人。对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要先定人员和财产的避让地点和疏散路线,并设立醒目的标志。灾害前兆或紧急情况出现后,监测人员要及时报告,并发出预警信号,组织群众按预定地点和路线撤离。

  (三)县国土资源局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责,全面、细致地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预防工作。

  (四)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对所管辖的建设项目、公路干线、旅游区(点)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并对出现的险情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五)其它相关部门要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和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

  六、宣传报道

  (一)地质灾害的宣传报道,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小型地质灾害不作宣传报道,中型地质灾害做适当报道;大型地质灾害宣传报道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

  (二)各新闻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纪律,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

  七、灾后恢复与重建

  (一)地质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指挥部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二)各乡(镇)人民**和有关部门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各尽其职的原则,领导和组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三)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确需治理的,在县人民**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组织治理;治理难度大、经济效益比较差、已无治理必要的,要统一规划,实施异地搬迁重建。

  (四)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门督促责任单位完成治理任务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八、救灾纪律

  (一)凡进入灾区的救灾人员、装备、物资、车辆必须到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到,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动,未经同意,不得离开救灾现场。

  (二)灾情、抢险救灾工作情况由指挥部宣传报道组发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

  (三)进入灾区的各专业组、各单位,在救灾工作结束时,应向指挥部办公室提交报告或工作总结。

  (四)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应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五)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对不及时按本预案报告地质灾害灾情信息、不服从指挥调度、不认真负责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3

  一、总则

  (一)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广东省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三)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四)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有备无患、快速高效。

  1、特大型地质灾害由省人民**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各级人民**全力配合。

  2、大型地质灾害由市人民**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省有关部门会同市人民**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中型地质灾害由市人民**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省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与配合。

  4、小型地质灾害由当地县(市、区)人民**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二、 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

  (一)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人民**副秘书长和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担任副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厅、民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交通厅、水利厅、卫生厅、气象局、安全生产***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承担。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统一领导全省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协调解决地质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二)应急指挥部。特大型灾情发生后,灾害发生地的市、县(市、区)要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必要时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灾害发生地市的主要领导组成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省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由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任总指挥。有关单位领导和人员组成应急分队。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执行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特大型、大型和某些中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在省**和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好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处置工作需要,配合市人民**做好大型、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

  1、省委宣传部: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宣传报道的协调工作。

  2、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向省人民**和国土资源部报告灾情信息;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助的部署、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组织地质灾害调查,按照有关规定向省人民**和国土资源部报告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情况。

  3、省交通厅: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修因灾害损坏的交通公路设施;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做好抢险救灾人员、物资以及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

  4、省民政厅:负责及时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调运救灾物资,协助灾区各级人民**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组织转移、安置和救济灾民;核定和报告灾情,及时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灾民救助和安置情况。

  5、省**厅: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机关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参与抢险救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防止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做好进出灾区道路和灾区内交通疏导工作。

  6、省水利厅:组织和督促当地水利主管部门开展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抢险、救助工作;及时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通报汛情动态。

  7、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协调建设资金;组织、协调救灾物资的调拨和供应。

  8、省经贸委:协调铁路邮电、通信、电力、商业、物资、医药等部门的抢险救灾工作。

  9、省农业厅:负责有关农用救灾物资的及时组织、协调和调配;协助灾区及时做好农业救灾复产工作。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4

  我镇地处姚南山区,山高坡陡,地表易受台风暴雨的侵害,因而防御地质灾害工作是事关我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相关地质情况,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大岚镇防御地质灾害预案。

  一、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按照市委、市**要求和镇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御地质灾害的首要任务,抗灾保安全,防患于末然,充分发动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技术措施上做好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把灾情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各村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服从镇党委**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上级防御地质灾害部门的指挥调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要讲究团结协作,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对在抗灾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二、全镇防御地质灾害形势和准备工作

  (一)防御地质灾害形势

  由于是山区,山高坡陡,遇暴雨侵袭,地表水流向集中,主流短汇流快。个别山体地质较差,土壤揉和力较差,可能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灾害。

  (二)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

  根据我镇的实际,防御地质灾害主要以防山体滑坡为主,按区域的不同,把全镇分为3个组,14个小组,以联村干部会同各村干部具体落实各村的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落实抢险和安全转移等工作,接受镇防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镇要求各村落实防御地质灾害管理员,做到到岗到位,对有隐患的地质点,分别进行全面检查,落实防御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1、查明强台风、暴雨袭击下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

  2、查明各村村庄在台风暴雨袭击下可能倒塌的房子,预先落实好转移到安全地点的计划。

  3、对老弱病残的农户,根据他们的居住状况,预先作出安排。

  4、对易出现滑坡的地段,预先安排人员转移。

  (三)防御地质灾害重点

  本镇已发现重点地质灾害点是新岚村甘竹。

  三、组织、领导、职责

  1、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各村安全责任人及职责

  (1)、安全责任人:各村村主任为本村第一责任人。

  (2)、安全责任人职责:落实本村的防御地质灾害专职管理人员,督促管理人员加强对危险地段的巡查,准确、及时掌握本村基本情况,及时上报本村的地质变动情况,做好本村防御地质灾害物资的落实,人员的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并组织以民兵、党团员为骨干的防御地质灾害队伍,出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

  (3)、报警员职责: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情况,准确、迅速汇报险情。

  (4)、应急队伍指挥员职责:服从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的统一指令,及时组织应急队伍到岗到位,准确及时组织队伍抢险,协助各村组织群众转移。

  (5)、应急队伍职责:根据指令,应急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在现场指挥长的指挥下,全力投入抗御地质灾害抢险斗争:

  ①尽快组织群众转移;

  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力量,抢险工程,尽可能避免灾情扩大;

  ③随时向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④协助处理善后工作。

  四、镇应急指挥系统

  1、镇防御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在上级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统一指挥镇的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督促各村、各部门做好抗御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及时向上级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汇报本镇的情况。

  2、镇应急小分队

  五、报警联络方法

  报警联络由各行政村及时向镇防御地质指挥部汇报,做到即现即报,报警员由各村主任担任,联络方法采用电话联系。

  六、质情

  1、发布台风、暴雨消息阶段: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在台风到来之前,突出一个“防”字,积极防范,有备无患。

  (1)、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做好台风信息的收听、记录工作。

  (2)、加强检查,要求各村对辖区内的地质危险地段作全面巡查

  (3)、时刻与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保持密切的联系,掌握台风的动向。

  2、发布台风警报阶段,市气象台己发布台风警报,台风正向我市逼*。

  镇**领导及各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立即到岗到位值班,根据实际,部署抗御地质危害的各项工作。同时,下村检查各村的防御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

  3、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

  市气象台己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在台风到来时,突出一个“避”字,避其锋芒,及时撤离人员转移物资。

  (1)、邮电所、变电所落实抢险人员,一旦发生供应中断,迅速组织抢修,保证供电和通讯畅通。

  (2)、当出现电力、电信、交通中断严重状态时,以村为单位,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各村干部、党员担当本单位的防台、防质工作,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做好安全转移等工作。

  七、撤离路线、及责任人

  由于是山区乡镇,多数村庄在山坡上,只有沿溪的几个村庄遇大洪水时需撤离,一旦发生地质险情,立即组织人员往安全地带撤离,由各村组织人员实施,负责人为村主任和村民小组长。

  八、撤离顺序

  接到撤离的命令后,由村应急小分队维护撤离秩序,先安排妇女、老人、幼儿先行,青壮年后撤,做到快而稳,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由青壮年协助往撤离。

  九、撤离要求

  若接到撤离命令,以避免人员伤亡为原则,按统一指挥,首先照顾老人、小孩先行,由应急小分队和部分壮年村民共同维护撤离队伍秩序,不得抢道。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十、灾后恢复工作

  1、灾害过后,由镇**组织人员,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全力抢救,对遇难的人员妥善处理,迅速安置灾民生活。

  2、在上级帮助支持下,突击抢修本镇范围内损坏的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设施,为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条件。同时,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十一、工作要求

  本方案制定后,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预案中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告之他们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分派的各项工作。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5

  为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防灾和抢险救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是指出现地质灾害前兆,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并造**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三)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临灾应急,是指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灾害应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后,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四)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不含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含1000万元)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含1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

  (五)地质灾害险情按照受威胁的人数,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不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不含1亿元)的;

  2、大型: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不含500人)1000人以下(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不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

  3、中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不含100人)500人以下(含5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不含500万元)5000万元以下(含5000万元)的;

  4、小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含1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大型以上地质灾害或出现重大级以上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执行《四川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发生中型地质灾害或出现较大级临灾险情时,市人民**应成立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抢险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指挥长由负责国土资源工作的副**担任,市**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指挥长,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市国土资源局,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为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或出现一般级临灾险情时,所在地县(市区)级人民**应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在本级人民**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1、速报时限:要求县(市、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必须在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人民**和省国土资源厅,并可抄报市级相关部门。对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中型(含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的小型地质灾害也要按上述要求速报。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小型地质灾害后,应在1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人民**和省国土资源厅,并可抄报市级相关部门。

  2、速报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包括死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三)工作机构及职责。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作为具体工作机构。

  1、紧急抢险组:由市**支队牵头,广安军分区、市***、市消防支队、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参加,负责组织抢险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将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组织强行避灾疏散。

  2、调查监测组: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办、市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的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开展监测工作。根据灾情发展实际,调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补充调查人员力量,确保应急工作需要。

  3、医疗救护与生活保障组:由市卫生局、市民政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及保险公司参加,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和所需药品及医疗器械的供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包括急需救济物资的供应、调配和管理,灾民临时安置和管理,以及死难者的善后、保险理赔等工作。

  4、治安保卫组:由市***牵头,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救灾物资,灾区人员和财产以及重要部门、单位的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组: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指导灾区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的通信、电力、供水、供气、水利、交通、校舍等设施;指导灾区修复损毁的农田、林地及灾民住房重建,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和教学秩序。

  6、应急资金保障组: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监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办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落实由市**安排的抢险救灾资金,负责指导、监督救灾资金的安排、使用和管理等工作。

  (四)应急调查队伍。

  由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灾害险情的地方进行调查、会商,尽快查明其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等情况,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减轻和控制灾情。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危险程度、激发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三、应急准备

  (一)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和部门职责,制定具体的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方案,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要求,做好应急救灾所需设备、交通工具、救灾物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准备工作。

  (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组织落实应急队伍和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学*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

  (四)市、县(市区)、乡(镇)三级人民**及国土资源、水务、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当对公众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应急响应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重、特大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迅速向省人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告。同时在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应急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较大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中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并密切跟踪其变化情况,提出应急抢险方案,建议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启动并组织实施本预案,成立指挥部,各工作机构赶赴现场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市**视灾情和险情的情况,向省人民**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告,请求指导和支援。

  (三)发生一般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出现小型地质灾害时,灾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应立即做出应急响应,按程序启动本级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发生较大级以上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出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时,灾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应立即做出应急反应,在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灾区所在地县级人民**应及时向上级人民**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灾情的变化情况及抢险救灾工作落实情况。

  (四)临灾应急响应。

  1、组织专家对险情调查、会商,确定抢险避灾方案。

  2、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按照当地**确定的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人员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分析、预测险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应急对策。

  (五)灾害应急响应。

  1、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及时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进行抢险和防范。

  2、迅速查明灾害类型、影响范围及诱发因素,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组织灾情监测和评估,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对策。

  3、划定受灾群众安置区域,组织救济物资供应,搭建临时住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指导当地**组织抢修通信、供电、供水、交通等设施,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教学秩序。

  (六)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组织收集、整理信息,按规定将险情、灾情、灾害发展趋势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及省国土资源厅,争取指导和支持。

  (七)按照有关规定,经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批准,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向社会发布灾情。

  (八)灾情、险情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当宣布结束灾害应急期,撤销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地方**组织实施。

  (九)县级以上人民**应当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统筹规划和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五、附则

  (一)因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各县(市区)人民**应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三)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4)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实用五篇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1

  为继续做好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连续性,根据新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令394号),在上年度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市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区划分情况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原的前缘,地势较*。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在区内遗存有数条古河道带。区内西部聊考断裂活动强烈,因此在地质构造上属不稳定和次不稳定地区。受自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砂土液化等。根据其发生几率及危害程度,我市建立了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鄄城红船地面塌陷等3个重点监测与防治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防治对策

  (一)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区

  1、灾害现状菏泽市城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存在多年,自80年代中期就初具规模。90年代漏斗面积*1000km2。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惊人。据80年代初期监测资料,当时水位埋深仅6m余(406孔1980年9月11日监测值);至1995年,水位埋深已达45.603m。15年间水位下降了*40m,下降速率为2.6m/a。406孔位于漏斗的上缘,位于漏斗中心地带的城东地区,该层水水位埋深已达100m。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城区地面沉降也随之发生。XX―~年城区地面最新沉降数据为26mm。牡丹区在~年汛期出现两起地面塌陷,其中牡丹办事处苇子园村塌陷已威胁到人员安全。

  2、致灾原因

  无规划、无节制、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城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及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

  3、灾情趋势预测分析及风险评估

  短时间内如不能削减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该漏斗将进一步扩展,漏斗区水位将不断下降,甚至有与东明县深层地下水漏斗区连接的可能,已发生的地面沉降也将随之发展。这势必会对菏泽城区建设、工业生产等造成直接影响。

  目前,地下水是菏泽城区主要的供水水源。而由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质灾害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且恢复难。因此,灾情若得不到控制,由此造成的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4、防灾对策及建议

  (1)禁止城区地下水的乱开乱采,重新分配水源量,合理开采地下水;

  (2)开辟新的供水源地;

  (3)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

  (4)做好地下水及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

  (二)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区

  1、灾害现状

  自九十年代初,南部黄河故道带已发生多起地面塌陷、地裂缝,致使道路破坏,房屋受损。1992年7月10日,单县高韦庄镇赵集村发生地裂缝,地裂缝走向以北西方向为主,缝宽5―20cm,单条长10―20m不等,有十几条之多,并伴有地面塌陷发生,一桥梁撕裂,30余农户房屋因地裂缝造成不同程度破坏。1993年8月5日,曹县梁堤头镇石香炉村发生地裂缝,呈北西和北东西个走向,单长20多m,宽10cm,深4―5m,可见地裂缝4条,其中一条切房基而过,另一条穿过一农家院落,造成房屋墙体开裂。

  2、致灾原因

  地面塌陷、地裂缝发生于黄河故道带上,地表岩性以粉细砂或粉土为主。灾情多发生于雨季,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原因共同作用而引起。

  3、灾情趋势分析

  该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是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因素引起,只要影响因素存在,在其共同作用下,在适宜的时段内就有灾情发生的可能。

  4、防灾对策及建议

  (1)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幅度;

  (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

  (3)在该区应采用湿润灌溉,不可漫灌;

  (4)新建建筑物应避开古河道带。

  (三)鄄城红船地面塌陷区

  1、灾害现状

  地面塌陷区主要分布于鄄城县红船镇前梁楼村西,长、宽各约500m,面积2.5万m2。自八十年代末以来,每逢雨季时有发生。地面塌陷区内共有塌陷坑二十七个,陷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表层粘土亦有深浅不一的裂痕。塌陷有时发生在个别农户的房前屋后,甚至危及到居民安全,造成居民心理恐惧。

  2、致灾原因分析

  经考察,地面塌陷区位于古河道带上。地表岩性为一层厚0.3―0.5m的粉质粘土,其下为粉细砂或粉土,约1.5m深处为厚约10cm的淤泥层,以下又为粉细砂,在17m深处有一黑色砂砾土层。雨季时,在表层土被破坏处,雨水直接下渗,以至下漏,地下粉土由于液化等原因随水流失,日久便形成一定空间,上部土壤重量因降水等因素增加或超过空洞承受极限时,便形成塌陷。

  3灾情趋势分析及风险评估

  雨季降水较大时,该区仍有地面塌陷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塌陷区紧邻村庄,应做好地面塌陷的监测与防治工作,以防灾情发生,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4、防、灾对策及建议

  (1)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不要在塌陷区及其附*挖土、建房;

  (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

  (3)在该区应采取湿润灌溉,不可漫灌;

  (4)做好监测工作。

  (四)巨野煤田在建矿井的地质灾害防治

  巨野煤田的多个井田现已开钻,个别主井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难度相当大。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地环监测机构一定要做好日常煤区地环监测管理,保证钻井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

  三、地质灾害区域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市国土资源

  部门将组建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在市**领导下具体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小组,负责本县区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各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将防治任务逐级明确到单位到人,确保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或出现重大地质险情时,能够及时进行抢险救灾。

  (二)健全防治、抢险、救援机制

  各级**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制度,坚持汛期巡查和值班电话制度,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标志,明确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预设医疗救治点,同时加强相关的科普宣传。

  灾害或灾情出现后,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民政、卫生、药品监督、经贸、**部门,应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气象主管部门要做好气象服务保障;通讯、铁路、交通部门要保证通讯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品、食品的运送。

  (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灾害或灾情发生后,各县区**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查明灾害发生的原因,并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继续扩大,并按照地质灾害分级报告的有关规定,向市**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遇到人员伤亡的,应在6小时内将灾害情况报告市**。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2

  为了切实做好全乡20XX年地质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根据《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北湖区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以及我乡*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和防治经验,编制本预案。

  一、20XX年全乡地质灾害情况

  乡**对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对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工作布�Z早,及时下发了《xxx瑶族乡20XX年山洪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与各村委会主任签订了防灾避灾责任书,建立健全了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各村行动迅速,宣传到位,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及知识增强。20XX年汛期与往年相比,降雨量相对较少,且相对集中,主要发生在4月、5月,由于防范早,加上雨水较少,因此没有形成大的地质灾害。

  二、20XX年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与范围

  (一)地质灾害威胁对象

  1、存在地质灾害的主要村

  ①xxx村

  ②十寺村

  ③桃仁村

  ④太阳村

  ⑤茶元村

  ⑥介木山村

  ⑦正冲村

  2、存在地质灾害的主要矿区(点)

  ①十寺矿区

  ②亭子板非法砂场

  3、存在地质灾害的主要交通干线路段

  ①郴仰公路xxx段

  ②xxx――桃仁路段

  ③xxx――太阳路段

  4、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根据*几年我乡地质灾害情况调查,共有地质灾害隐患*十处,其中有些隐患点潜在危险较大,若诱发因素达到一定程度,即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要特别加强防范。

  ①正冲至下介木山新村泥石流

  位于正冲村至介木山新村河谷地段,山高坡陡,溪沟狭窄,河床纵坡比大,三面环山,集雨面积大,具有短时间内大量来水的地形,而且因修建郴仰公路境内的生态尚未得到全面恢复,泥石流物源丰富,遇到大暴雨或强降水,就可能发生泥石流。严重威胁着正冲、介木山新村居住在河口、临*河床的95户、43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赵家湾后山滑坡群该滑坡群

  该滑坡群在20XX年“8.8”洪灾后,虽未见明显滑动,但仍于不稳定状态,其后缘裂缝长260米,宽50米,滑体体积约5000立方米。该滑坡群对赵家湾35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③十寺矿区

  十寺矿区虽然是*年来才启动开发工作的,但其矿区开采历来已久,地表山坡随处可见大大量堆放的煤矸石、废石,地下采空区域越来越大。大暴雨时极易引发大范围的矿渣流及透水事故,严重威胁矿区民工、居民及下游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④亭子板非法砂场

  此处砂场临*郴仰公路,其周围植被严重被破坏,裸露的砂石透水强,抗冲力弱,经暴雨冲刷和长时间浸泡极易形成泥石流和山洪,给郴仰公路及下游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重点防范期

  一般主汛期即为重点防范期。我乡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强降雨及不规范人类工程活动关系极为密切,预测今年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6―9月份的集中降雨时段,其中6―8月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另外为注意防范夏季热带风暴对我乡的影响。矿业活动强烈的地区要高度注意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四、地质灾害监测

  (一)重点监测的范围、内容

  原则上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本年度监测的范围,在汛期地质灾害巡查中,应重点核查并作出稳定情况的初步判断。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患体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

  (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采取汛期巡查和常规监测相结合、专业单位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和汛期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1、汛期巡查

  一般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时期,乡、村两级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并落实监测责任。

  2、群测群防监测

  利用已建立形成的群测群防网络,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落实监测人,通过监测及时掌握隐患点动态变化情况,对灾情及早发现,主动避让。

  (三)监测责任单位、责任人

  1、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在驻村乡干部的指导下,由各行政村和当地群众组织实施监测。

  2、危及主要交通干线、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

  3、其他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由直接防灾单位负责监测。

  五、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在乡**成立山洪地质灾害防灾避灾工作领导小组和编制防灾预案的同时,各村各单位也要相应成立领导班子和编制防灾预案,将防灾避灾工作落到实处。对重点管理地段要明确专人进行监测预防,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以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对监测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2、对山洪地质灾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时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绿化和保护好环境;对处于山洪河谷中的住户要进行避让搬迁;对隐患点要加大监测和巡查力度,发现的裂缝及险情要及时上报并夯实,在其上方开挖截水沟、排水沟。

  3、尽量做到勤监测、早发现,在第一时间内及时疏散人员。

  4、建立健全重大险情和灾情速报制度。一旦发生灾情,应在6小时内速报乡**(电话:2705003)并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做好应急处理,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防止灾情扩大。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3

  一、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项目部各个机构及其人员的应对地质灾害事件职责,保证联系渠道畅通,做到地质事件发生后,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都能有效地实施现场救援工作,避免施救过程中的盲目性,使应急救援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防止事态蔓延扩大和救护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事故救援成本和风险,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二、编制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等。

  三、适用范围

  本应急救援预案适用于湟源县大华水库项目部承担施工的建设工程项目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控制和救援。具体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企业和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做到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指挥有效、措施得力、抢救及时。

  2、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部门配合、快速高效。

  3、任何单位、人员必须无条件支持、配合事故救援工作,为抢险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4、救援工作由救援队伍(人员)在自身防护完备的前提下组织实施。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应对地质灾害成立指挥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职能部门职责

  ⑴安全部门: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的报警、情况通报和处置工作(包括:绘制事故现场图、收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种事实材料和证人材料、调查事故经过、作好调查笔录,分析事故原因等),为事故处理提供原始依据,为保险索赔提供相关凭证,按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负责向有关部门和隶属上级组织的快报工作。

  ⑵生产部门: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系统的总体调度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联络通信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事故和救援情况的信息;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时组织抢险人员,调配抢险设备和物资,疏散引导人员,抢救受伤人员;负责落实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⑶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应急救援技术措施、方案的归口管理,及时拟定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基坑开挖塌方;承重*台、脚手架塌垮;大型设备设施倾倒;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方案和防止事故扩大蔓延的预防技术措施。

  ⑷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警戒保护、治安保卫、现场摄影摄像、医疗救治、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保证足够的事故应急救援用车和伤亡人员的生活必需品;配合生产调度部门做好现场人员的疏导,协助安全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负责消防、交通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归口管理工作。

  ⑸物资设备部门:负责大型机械、设备、工程车辆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归口管理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供应;协助工程技术部门拟定应急救援方案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负责事故损失估算。

  ⑹财务经营部门:负责提供事故应急处理急需资金;负责相关索赔资料的收集和汇总以及保险赔付交涉等。

  ⑺发生事故的`单位: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无条件地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提供救援所需的人员、设备和物品,积极参加事故救援抢险,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各职能部门、施工单位和全体员工都负有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无条件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调度和安排,提供抢险所需的人员、设备和物资,积极参加事故抢险、抢救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在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时,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和分工如下:

  ⑴通讯联络组:担负各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任务。由单位、项目部职能部门和施工单位人员组成。单位安全部门负责其日常协调工作。

  ⑵治安联防组:担负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交通指挥、设立警戒、疏散群众任务。由单位保安人员组成。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⑶抢险抢救队:根据预先制定的技术方案,负责事故现场人员、设备的抢救、抢修工作,排除险情,遏止事故蔓延扩大,降低事故损失。由机械设备、机电单位等与抢险有关的施工单位人员组成。生产指挥部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⑷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受伤者的寻找、紧急救护、安全转移以及联系外援求助。由现场医护人员和事故单位人员组成。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⑸物资供应组:承担应急抢险救援物资供应任务。由物资部门人员组成并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⑹运输组:负责护送伤员及其生活必需品的运输,承担抢险物资的运输任务。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⑺事故调查组:负责调查事故经过,做好调查笔录,绘制事故现场图,拍摄事故现场照片或录象,收集事故事实材料和证人材料,分析事故原因,为事故处理提供原始依据,为保险索赔、事故责任认定提供相关凭证。由安全、生产、技术、综合办公室、工会、事故单位等人员组成,安全部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⑻善后处理组:负责核实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等情况,负责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工作和其他善后事宜。由人事、安全、工会等部门人员组成。人事部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六、地质灾害救援准备

  1、加强对救援队伍和全体职工的培训,把应急预案分解到每一个岗位,使每个人都熟悉应急救援措施,掌握防护装备和救援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对付地质灾害事件的应变能力。

  2、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预案演练,在演练或应急响应结束后,评审应急预案,必要时修订预案,以提高应急能力。

  3、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场所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做好标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完好状态。

  七、地质灾害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1、地质灾害预案的起动前提,施工场区有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本预案适用范围所述地质灾害,或地质灾害指挥部认为有必要启动地质灾害预案的其他紧急情况。

  2、地质灾害处理响应流程图。

  八、报警和通讯

  1.发现或得知发生地质灾害事故的人员,应当立刻向单位领导或安全管理、生产指挥部门报告。

  2.安全管理、生产指挥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单位主要领导,并通知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火速赶往事故现场。

  3.地质灾害指挥部迅速将事故情况报告施工局和工程局。工程局和施工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4.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发生事故的单位、工程项目、事故态势;

  地质灾害处理响应流程图

  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判断应急救援技术措施的适宜性,跟踪应急处理情况,对不切实际的预案根据现场实际及时做出调整。处理完毕后评审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必要时修改文件。

  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按预定方案实施救援,遏制事故发展。

  (2)事故类型:

  (3)人员伤亡情况;设备、设施的损坏情况;

  (4)事故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

  (5)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九、现场抢救

  1.在地质灾害救援专业队伍未到之前,事故发现人、事故单位及临*相关单位,根据事故类型,迅速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救措施,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避免事态扩大;

  3.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请求外援力量和相关方支援救助。

  4.当事故得到控制后,事故调查组立即对事故展开调查,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施工单位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尽快恢复生产。

  十、应急预案终止

  应急救援预案经过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消除或有效控制,现场所有抢险工作已经完成,人员均得到清点,并确保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由应急指挥部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十一、其他

  1、预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2、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执行施工局相关规定。

  3、本预案由项目部工程部负责编写和解释。

  4、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4

  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

  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

  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白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于xx

  副组长:韦xx姚xx

  成员:xx小学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于以佳负责。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韦昌贵、安全管理员姚福洲和少先队辅导员沈定翠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吴炳云、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天寿、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蕾和门卫陈支书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地**和镇中心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地质灾害险情发生时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师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我校地质灾害抢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当险情发生时,由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5

  为切实做好20XX年度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394号令)、《***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XX]20号)、《陕西省人民**关于贯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XX]59号)和《旬阳县20XX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镇地质灾害现状和20X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报,制定本方案。

  一、全镇地质灾害现状及20XX年地质灾害概况

  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类型。其时空分布与地质环境条件和气候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强降雨、冻融作用以及不合理人为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我镇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危害严重;在时间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5-9月主汛期。

  20XX年,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单位密切配合下,我镇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一是推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加固,落实了群测群防责任人、监测人、监测补助经费,夯实监管责任;三是加快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进度,提高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准确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我镇由于各项防范措施得力,责任落实到位,全年未造**员伤亡。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据安康市气象台中长期气候预报资料:预计20XX年降水量较往年正常略偏多,旬阳900~1100毫米。预计冬季降水较常年略偏少,春季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第一场透墒雨预计出现在4月中旬,接*常年出现日期;初夏汛雨出现日期较常年同期偏早;汛期分布规律。结合20XX年地质灾害特点、隐患点稳定状况和市气象台对20XX年全市降水量趋势初步预测,预计20XX年全镇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与20XX年相比呈上升趋势,灾害类型将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预计局部地区暴雨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三、重点防范区段和防范期

  (一)重点防范的村、社区

  **、**、**、***、***等村庄社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口集中,在强降雨、不合理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二)重点防范的矿山及集中开采区

  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及集中开采区有:**镇南沙沟铅锌矿区,主要表现为泥石流、矿渣水石流、滑坡等灾害。

  (三)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

  县道蜀小路**段;镇域内通村到组公路。上述公路位于山区,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若遇暴雨、连阴雨局部地段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四)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根据我镇目前已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险性,选择27处作为20XX年度省、市、县级重点监测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应急防治措施,明确负责人、责任人、监测人等(详见附表)。

  (五)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20XX年预计地质灾害相对集中发生的时间段为5月至9月,其中7月至9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在降水作用下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因此,在这段时期需加以重点防范。各级人民**及各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情况掌握到户、信息预警到户、责任落实到户”,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时完善应急预案。

  汛前各村(社区)要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现状以及降雨、洪水等趋势预报,及时编制并发布以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段)分布、危害预测、重点防范期、人员避险转移路线、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措施及监测预防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二)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

  及时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演变过程,捕捉灾害发生前的特征信息,为正确分析和预报灾情提供科学依据。简易的监测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该方法是监测滑坡体裂缝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和塌陷区地裂缝变化的监测方法。监测点选择在裂缝两侧,一般2个一组,测量其距离,或在裂缝两侧设固定标尺,以观测裂缝张开、闭合和垂直变化。此外,还可在建筑物(房屋墙、挡土墙、浆砌片石沟侧壁等)的裂缝上贴水泥砂浆片等观测裂缝的变化情况。另外,可用已有的设备仪器进行专业化监测。二是宏观地质调查法。该方法是对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变形形迹进行追踪调查的监测方法。应在变化明显地段设立监测点和调查路线,采用专人巡视或动员附*群众监测等方式,及时掌握隐患点各类变化。

  (三)突出重点隐患区域防治。

  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干部群众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认真实施汛前巡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制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将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列为重点搬迁对象,结合陕南避灾搬迁工程进行搬迁。搬迁避让是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最行之有效的治本之策。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可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滑坡。一是采取排水治理,在滑坡体外围设置一条或几条环形排水沟,使滑坡体外的地表水不能进入滑坡体内。对大型滑坡体,可在滑坡体上设置排水沟,使地表水排出滑坡体,不致渗入滑坡体内部;二是采取工程治理,在滑坡体及坡脚建抗滑垛、抗滑桩、抗滑墙、锚固等,增强滑坡体的稳定性;三是按设计方案或应急调查指导的方法及时实施防治。

  2.崩塌。对崩塌体采取卸载、清除、固化、坡面防护、喷浆等工程措施。

  3.泥石流。采取生物措施提高流域内沟谷坡面植被覆盖率、工程措施(拦挡、排导)、流域内综合治理等措施。

  4、地面塌陷。在采空区上方应设立警示牌、围栏,严禁在采空区上建房、修路;对已形成的塌陷坑,要及时进行回填,避免人畜误入,同时也达到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汛前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抢撤方案”制定完成,确保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户,逐点落实监测人和监测责任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实现“两卡”和“预案”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本辖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要在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区段设立警示标志,禁止受威胁对象进入危险区,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组社区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完善防治制度,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密切协调配合。镇属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大工程、交通沿线、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对地质灾害隐患做出预测、预警、预报;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督促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采取预防治理措施;相互通报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实现资料共享。

  (三)强化宣传教育。各村社区单位要持续深入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逐级建立健全防灾责任制,层层落实防治责任,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同时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按照《旬阳县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开展镇级、村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现场的抢险救灾的应急处置,达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的目的。

  (四)落实工作责任制度。防汛办、民政站、国土资源所等部门要相互配合严格落实地质灾害汛期险情巡查、应急调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发现临灾险情,要立即组织应急调查,确认险情,迅速采取避让、应急处置措施。出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在立即处置的同时,要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迅速上报上级**和各有关部门。

  **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

  值班电话:0915-*******,传真:0915-*******。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5)

——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工作实施方案(5)份

  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工作实施方案 1

  根据省、州、县委组织开展的20xx年防汛减灾工作会的会议精神,在20xx年汛期来临之际,为抓好防汛减灾宣传和应急知识普及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的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灾需防、灾可防、灾必防”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动性,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及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提高全社会的应急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为促进我县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原则

  全面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汛减灾工作方针,落实“雨前排查、雨中监查、雨后巡查”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经常持久地开展防汛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开展防汛减灾知识“六进”活动,宣传新时期防汛减灾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要求、新任务和防汛减灾方针政策、法律制度、地震科普知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民房建筑抗震知识等内容,努力将防汛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三、工作安排

  (一)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

  制定宣传方案,完成宣传展板、标语及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成立局防汛减灾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防汛减灾有关知识学*。

  (二)深入开展防汛减灾“四个一”活动,应急管理科普宣传“进景区”活动。

  首先,倡导旅**业员工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汛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或听一堂防汛减灾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第二,继续加强应急管理科普知识进景区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和疏散演练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景区员工、游客和市民进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火防盗、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家庭急救、安全用电等知识的宣传教育;第三,在景区、商场门前等人员聚集的地方为游客提供旅游安全咨询服务,发放旅游宣传材料;第四,6月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制度基础、组织基础、技术基础、设备基础和管理基础,为我县体育和旅游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三)全面推进全县中小学防汛减灾科普教育

  把中小学防汛减灾科普知识的普及宣传纳入日常教育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防汛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一位中小学生掌握一定的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树立中小学生的防汛减灾意识,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四)以防汛减灾重要纪念月为契机,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6月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制度基础、组织基础、技术基础、设备基础和管理基础,为我县体育和旅游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在主要街道以及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展示版面、发放材料、举办宣传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

  四、活动总结阶段(5月31日前)

  对本次宣传活动进行系统总结,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按要求将有关资料和总结材料报送县委办。

  五、活动要求

  全局干部职工要充分理解防汛减灾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栏、会议等形式,进行防汛减灾专题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全局干部职工防汛减灾安全意识,在文化和旅游两个范围内搞好减灾防灾宣传工作。

  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工作实施方案 2

  为切实做好我镇防汛救灾工作,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根据区委督查室区**督查室《关于开展防汛救灾善后工作督查的通知》(泸纳委督〔x〕7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保障组织有力

  成立以党委**李庆任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救灾善后工作领导组,切实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突出重点,保障统筹推进

  1、救助工作。由副镇长罗东梅牵头,社会事务办公室具体负责,镇财政划拨专项救助资金统筹安排好群众救助工作,并落实好大渡中小学安置点的值班人员以及群众的生活安排,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同时,加强防汛善后知识食品卫生知识等知识宣传。

  2、清淤工作。由镇长刘国荣负责牵头,镇长助理余子云具体负责,整治办负责具体落实,每天至少组织100人参与清淤工作,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完成全部的清淤工作。

  3、防疫工作。由副镇长罗东梅牵头,卫生院院长龙坤组织落实,每天至少组织10人以上的消毒队伍,对全部区域进行消毒,做到彻底不留死角。

  4、排危工作。由党委副**何海峰具体负责,联系区住建局专家,对受灾房屋全部进行排危工作,并及时做出鉴定报告,做到全面彻底专业,提出处理建议方案。

  5、修复工作。由副镇长胡奎牵头,供电供水天然气公司通讯公司具体实施,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进行抢修,本着安全及时的原则,恢复供电供水供气,并对群众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

  6、补种工作。由副镇长张永安牵头,农技站具体负责落实,对受灾农作物进行清理,能够补种的及时补种,不能补种的联系保险公司及时进行赔付。

  7、稳定工作。由党委副**何海峰牵头,镇群工办派出所具体负责,作好社会治安和信访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8、后勤保障。由党委委员黄桂南牵头,党政办具体负责,作好车辆伙食饮水等后勤保障工作。

  9、信息报送。由副镇长张永安牵头,党政办副主任龙廷华负责上报,及时准确上报各类信息。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严肃纪律

  全体机关干部各村(社区)各单位提高对防汛救灾善后工作的认识,务必高度重视,所有人员按照安排,接受统筹调配,保证工作有力推进,成效明显。对在工作中失职渎职,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人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加强值班,坚持请示汇报制度

  防汛救灾善后期间,加强值班,对受灾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对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监控,有情况发生时,及时上报,并组织力量投入抢险救灾。

  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工作实施方案 3

  为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区委、区**的有关要求,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明确区直有关部门防汛责任段任务的通知精神,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现将防汛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任务,以避免或减少损失为目标,全力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对标先进,激发热情,全面加强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和抢险能力建设,确保安全度汛。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本系统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防汛抢险指挥部。

  指挥部主要负责全系统防汛抢险并配合城区防汛抢险工作。指挥部下设三个抢险组。

  (1)工程组组长:行业各企业经理为成员,主要负责在建工程的防汛抢险;

  (2)房管组组长:主要负责全区公产住房的防抢险工作以及开发公司、工程公司在建工程、热力公司在建工程和锅炉房、所辖物业小区、区直管危旧房屋及办公用房防汛抢险工作。

  (3)机关组组长:主要负责局机关及家属区防汛抢险。指挥部下设防汛应急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负责调度局属的防汛救援应急分队,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办公室成员由局办公室人员组成。随时备勤。

  局属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及行业各企业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成立相应机构并制订防汛工作方案。

  三、主要任务

  在区**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领导下,做好城区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城区防汛排涝的日常调度和监督检查,统筹安排城区防汛排涝工作。

  (一)协助和督导万庄镇防汛工作。协助对所包堤段在汛期的堤身安全,按要求备好防汛物品。协助做好龙河段万庄区域左堤和右堤的防洪抢险工作。重点对:三小营西涵洞、杜各庄入水口、天村南水闸、倘户营水闸、齐营东水闸、大五龙水闸(二个)、韩各庄闸,杜各庄村南入水、天村涵洞、王场北汇水洞、四干渠泄水洞、李场泄水闸、旧天堂河入口等部位要严加防守。及时与分包单位进行沟通,了解所包责任段的情况及防汛物品的准备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要求随时通报水情。

  (二)工程防汛抢险。突出重点,强化暑期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行动工作。重点是在建工程。由承担施工的企业负责。具体要求:施工场地排水畅通;建筑物资怕淋怕淹部位加强防护;库存物资、器材防止雨淋水淹;施工机具符合规范要求;动力设备及线路确保安全;工人宿舍防倒塌伤人等。企业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制定落实夏季作业防暑降温的各项措施,配备必要的降温设备等,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防止地沟油进入施工现场,保障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加强应急抢险救援演练和值守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遇有灾情或险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上报。

  (三)公产住房防汛抢险。主要由区房管局负责。对全区公产房加强巡视检查,发现汛情,立即组织抢险、修补和处理。

  (四)城区防汛抢险。服从区防汛指挥部统一安排调度,做好城区防汛工作。由工程组负责分别组建由四个公司组成的防汛救援队伍,由区指挥部和局指挥部统一掌握使用,主要用于堤防堵口及河道工程防洪抢险等。

  (五)单位自身防汛。对本单位、本企业的机关住地、库房、等凡有人、房、物的地方,一处不漏地视具体情况做出充分安排。

  (六)防汛物料准备。对工地及危旧房抢险,各单位要尽其所能,备足应急物料,冻结重要防汛物资,保障防汛需要。所有备料都要编号、登记、挂牌,汛期不过不得挪用。

  四、有关要求

  (一)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在整个汛期,领导要带头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保持联络畅通,及时传达汛情和指挥联络,局机关设立汛期专用电话。各直属单位务必将汛期值班表按要求及时上报区建设局办公室。

  (二)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力戒侥幸心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有备无患,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行动做好防汛工作,不断提高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应对能力。

  (三)要快速行动,立即开展汛前检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对自身防汛工作进行检查,针对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立即整改。

  (四)要强化组织观念,严格执行防汛纪律,不折不扣地落实防汛安排。要顾全大局,服从统一调度指挥,确保万无一失。房管组、工程组、机关组及直属单位所组建的抢险队,要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格服从指挥部的命令,不得各行其事。

  (五)要团结协作,顽强作战,勇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落实区委、区**要求,全面完成防汛抢险任务。

  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工作实施方案 4

  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各在建工地的财产安全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加强对在建工地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监管和防范措施,及早制定防范措施和部署各项工作,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安度汛。

  二、组织领导

  成立汛期在建工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防洪度汛措施

  各在建工地施工期间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防洪度汛工作要采取主动控制早研究早布置早着手早落实防患于未然。

  (一)加强组织保障,明确责任

  各在建工地要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抗洪与应急抢险工作方案,制定责任制度,并将责任细化落实到个人。

  (二)做好物质资准备,建设应急救援队伍

  各在建工地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做好雨衣雨鞋手电救护担架常用救护用品铁锹编织袋河沙碎石车辆等物资的购买与贮备工作,同时要组织精壮人员成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投入到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去。

  (三)加强防洪度汛宣传,开展应急抢险演练

  各在建工地要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职工会议等有效途径开展防洪度汛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工人的防灾意识,并在汛前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抢险救援实战演练。

  (四)开展汛期安全生产检查

  各在建工地要开展汛期安全生产自查,一是检查项目防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各项汛期安全生产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岗位和责任人的情况;二是检查施工场地临时办工场所宿舍工棚仓库等设施的安全防护,尽量避开可能受滑坡坍塌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区域;三是强化对施工现场对各个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现场排水运输道路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地下暗挖及水下作业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监管;四是加强施工期间气象和施工的监测,及时预警,有效开展预防措施。

  (五)落实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各在建工地要编制好汛期值班安排表,确保通讯设备24小时畅通,要主动与气象部门监管单位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做好险情来临前的预防与撤离工作,减少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一旦发生险情,及时上报镇汛期在建工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同时组织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受灾区域施工人员及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在上级单位应急抢险队伍到来后,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四、汛期施工原则

  (一)与气象水文部门加强联系,了解掌握本地的自然气候地质情况及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施工任务,有针对性的编写汛期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对汛期施工做出合理安排,备足适合的施工材料和防护用品,避免因备料困难而影响工程进度。

  (二)住地库房车辆机具等生产设施设要停放在洪水位以上的地点,并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修建临时的排水设施,保证作业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表水。

  (三)根据气象预报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洪水到来前将机械设备分批撤危险区停放于安全位置,修筑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放积水,防止暴雨冲沟坍塌,确保安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在建工地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分析本部门安全生产形势,认真制定渡汛方案和应急抢险方案,强化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好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开展全面汛期检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落实措施,严格监管执法

  各单位要对自身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人员配备应急预案隐患整改等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督促整改消除,并及时进行“回头看”,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坚决挂牌督办,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项目或单位,坚决从重从严处罚。

  (三)加强值守,及时报送信息

  要加强汛期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做好对相关信息的分析研判,遇有紧急重要情况或重大以上突发事件重大灾情险情,要立即请示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及时组织开展先期应急救援工作。谎报瞒报事故的企业和个人,将依法重处。

  防汛减灾暨地质灾害工作实施方案 5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现状

  我县位于皖南山区东北部,境内多花岗岩体,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据省地质调查院的调查,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在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在庙首镇、版书乡、孙村乡、云乐乡、俞村乡、白地镇等地,空间分布上呈条带状展布。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统计,1996年以来,全县各类地质灾害造成死亡7人,受伤2人,房屋被毁630间,农田被毁*100亩,潜在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为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3170万元,可能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约为4500万元。

  我县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一般对村民危害性不大,对村民构成危害性较大的各类地质灾害点有17处(见附件2)。20xx年我县地质灾害点总体稳定,白杨岭滑坡受6月25日暴雨诱发发生小规模的塌方,未造**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但少数地质灾害点仍然存在不稳定状态,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和防治。

  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白地镇—版书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位于我县南部丘陵至中部山区,空间分布基本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一致,是我县地质灾害点密度最高的区域。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41处,其中滑坡7处,泥石流1处,地面塌陷2处,不稳定斜坡31处。该重点防治区面积为179.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88。

  2、云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云乐乡以及俞村乡北部部分地区,已发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次为泥石流。该区域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点26处,呈条带状密集分布,其中崩塌1处,泥石流3处,滑坡9处,崩塌滑坡隐患点13处。该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约92.1Km2,占全县总面积约10.18。

  (二)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庙首—蔡家桥—旌阳镇次重点防治区:位于我县中、西部的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庙首镇、孙村乡、蔡家桥镇、旌阳镇及白地镇、云乐乡和俞村乡的部分地区。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分布面积约425.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7.04。该区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共有106处。其中:滑坡39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1处,崩塌滑坡隐患点64处,规模均为小型。

  (三)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位于县城西北部和东部,覆盖兴隆乡、三溪镇、俞村乡,分布面积207.2Km2,占全县总面积约22.90。

  1、兴隆—三溪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位于我县西北部的兴隆乡和三溪镇境内,*东西向展布,分布面积118.4Km2,占全县总面积约13.09。该区分布有6处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2处,崩塌滑坡隐患点4处,规模均为小型。本区地质灾害的重要防治点为三溪镇霍家桥村(原龙山村)滑坡,该滑坡虽然规模较小,但危害性较大,其防治措施可采用: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适当削方减载、支挡、避让等。

  2、俞村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位于我县东部的俞村乡,分布面积88.8Km2,占全县总面积约9.81。该区有各类地质灾害点13处,其中滑坡6处,崩塌滑坡隐患点7处。坡体稳定性较好,同时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弱。北部花岗闪长岩构成丘陵地貌,山势*缓,坡度低,坡体稳定,仅在局部切坡地段产生小型滑动,危害性较小。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的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类型

  我县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占全县地质灾害半数以上。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来看,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因此,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类型为滑坡和泥石流。

  (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版书乡白杨岭山体滑坡

  云乐乡张村大岭脚滑坡

  俞村乡凫阳村下周家滑坡

  白地镇洪川村泥石流

  孙村乡玉溪村水金洼泥石流

  云乐乡许村茶林二组崩塌

  兴隆乡光荣村萤石矿区地面塌陷

  蔡家桥镇乔亭村上川滑坡

  (三)重要居民点

  三溪镇:霍家桥村(小河里村民组)、三溪村(炮台桥);

  孙村乡:玉溪村;

  庙首镇:祥云村;

  白地镇:洪川村、汪村;

  蔡家桥镇:乔亭村上川、汤村;

  版书乡:南关村(白杨岭)、江坑村(枣树岭);

  旌阳镇:凫山村;

  云乐乡:许村(茶林二组、茶林三组)、张村;

  俞村乡:芳岱村、凫阳村。

  (四)重点防范期

  5—9月份雨日多、雨量大,是各种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期,也是我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五)重要工程设施

  道路:G205国道、S217省道、蔡大国防公路;

  水库:白杨岭水库。

  四、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措施

  (一)监测

  包括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形监测和降雨监测。降雨量监测主要由气象部门完成,或在监测区设置雨量观测站。监测方式分宏观与微观两种,宏观监测内容有:掉石、滚石、裂隙的宽度变化、垂直位移、泉水的流量和颜色、民井的水位、流量、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的破坏变

  形、植物倾斜、地面塌陷等变化情况;微观监测主要指采用精密仪器进行大地变形测量。根据实际情况,我县目前采用的大多为宏观监测方式。

  (二)预报

  地质灾害险情预报分为预警预报、警报、临灾警报,根据雨量及灾体变形等有关资料确定。

  1、预警:连续阴雨,出现中到大雨,连续两天降雨量超过50mm,两天降雨量共130mm以上;灾害体后缘拉裂隙已具雏形,原有裂缝加长加宽;灾害体前缘出现膨胀现象;地下水水位、流量、颜色发生变化。

  2、警报:进入预警状态后,中到大雨仍在继续,降雨强度仍维持在较高水*,日降雨量100mm左右,或连续两天合计降雨量超过180mm;灾害体后缘拉裂缝已形成且仍有加宽趋势,地表主要裂缝明显扩展,新裂缝出现;灾害体前缘膨胀明显继续扩展;地下水水位明显大幅度变化。

  3、临灾警报:地下水出现多种异常,如涌砂、涌水、冒泡等现象,水位埋深降低或干涸后回升;地下及深部变形加剧;灾害体后缘出现拉裂变形,掉块或滚石;动力出现异常,出现地声等异常。进入临灾状态后要做好救灾准备,及时疏散灾区群众。

  (三)防治措施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形成条件及规模等,我县地质灾害的防治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分为削坡、排水、护坡、挡墙、监测、种植被等六种。

  1、削坡:主要用于滑坡及崩塌,对县内大量的中小型灾害点特别适用。县内已发生的崩塌、滑坡,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其原因在于滑体及滑塌体并未达到*衡状态,依然在滑塌面上处于重心较高的位置且保持较大坡度。削坡减重,简便易行,削坡坡角随不同坡高而异。

  在削坡而无护砌时,汛期需观察上方山坡裂缝、坡面变形、坡上林木状态等情况,以备及时避开。

  2、排水: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区域内部分崩塌、滑坡因上方水渠渗漏或排水不畅,使土体浸润,岩土体抗剪度降低蠕变所致。在防止崩塌滑坡体上方地表水下渗时,可采用填缝恢复植被及汛期裂缝区薄膜覆盖的方法,地下水排除可采用坡脚反流层抗潜蚀设施,引出的清泉水可供生活用兼可监测滑体动态。

  3、护坡:在崩塌、滑坡前缘较陡且需防护的灾害点中,可将崩塌体、滑坡体削坡成为多级护坡,在多级护坡上用水泥片石砌成肋骨并种上草木。

  4、挡墙:适用于道路及初坡较高的崩滑体,一般中小型地质灾害宜采用重力式挡墙以支挡或拦截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5、监测:在不稳定的地质灾害中,对于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或交通安全,没有搬迁或避让的灾害点,需对其实施监测。监测分定期目视检查、简易监测、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避开。

  6、种植被:在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中,有的灾害点坡面岩土体裸露,受雨水冲刷严重,为了保护坡面水土不被流失,需在坡面上种植被。

  (四)防治计划

  根据安徽省**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xx]61号)、宣城市人民**《关于印发宣城市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的通知》(宣政办[20xx]10号)文件精神,我县已有3处地质灾害点列入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治理项目,1处地质灾害点列入市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治理项目。

  今年我县将对版书乡白杨岭山体滑坡实施整体搬迁避让,版书乡**和国土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根据上级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整体搬迁任务。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6)

——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实用五篇

  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1

  我镇地处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灾害点位于镇村小河里组,灾害类型为滑坡,规模主轴长100米,最大宽为300米,估计厚5—10米,体积1.68万立方米,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威胁小河里组25户130人,约125万元财产。

  一、防治方案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保证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当削方减载,采取支档、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二、应急预案

  (一)灾前预警

  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预**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组织领导,保障救灾效率。

  (三)防灾措施

  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组织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四清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防灾机构组成

  1、灾害调查组:由国土所牵头,负责灾情调查上报和监测点的建立,危险区、段、点的确立。

  2、宣传教育组:由中学及中心小学牵头,负责防治知识宣传、灾情收集报道。

  3、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具体负责救护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秩序维护组:由司法所、派出所组成,负责秩序维护,组织疏散、保护财产等。

  5、后勤保障组:由民政所及财政分局组成,负责对灾后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援助,尽量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

  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2

  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处理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水*和紧急救援的快速反映能力,以正确迅速有效地处置地质灾害事故,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相关要求,按照“及时施救、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掌握灾情,如实上报

  镇辖区内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后,镇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应急调查,形成应急调查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原因、发展趋势,为**提供决策依据。积极组织指导抢险排危工作。

  二、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救援程序和措施

  镇**领导接到地质灾害事故后,应及时赶赴现场,调查灾情,分析灾害发展趋势,组织全镇机关工作人员召开会议,对工作做细致安排,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各施其职,各负其责。

  (一)工作步骤

  1.成立指挥小组;

  2.调集力量,开展施救;

  3.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4.配合上级开展灾情调查工作;

  5.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二)工作内容

  1.成立指挥小组

  (1)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由镇党政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组成。镇主要领导任总指挥,有关领导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工作。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社会和经济事务办公室。

  (2)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处理指挥小组的工作职责

  ①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②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转移行动。

  ③及时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受灾情况。

  ④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饮、食、居住条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⑤认真开展受灾情况调查工作,并写出书面材料上报。

  (3)现场处理工作指挥小组由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抢险施救,现场保护和灾害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成立现场指挥小组后,可根据灾情下设:

  (1)综合协调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灾情处理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2)专业抢救组:主要任务是对受灾群众进行现场救治,如组织机械、挖土、工程拆除等。

  (3)警戒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

  (4)医疗救护组:开设现场救护所,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保证救护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做好灾后的防疫工作。

  (5)后勤保障组:迅速调集车辆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输送现场受灾群众,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

  (6)搬迁安置组:负责协调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饮、食、居住,如协调搭建临时建筑、帐篷等。

  (7)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伤者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在开展抢险救灾过程中,应注意组织协调好各类救援力量,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其它意外事故。

  3.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迅速将地质灾情向市相关部门汇报,同时将上级的指示及时传达到基层。

  4.灾后调查工作

  在灾情调查过程中,相关各行政村、社、受灾群众和受灾企业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调查组的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

  (一)镇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听取汇报,作出指示,调集力量并向上级领导和部门汇报灾情情况。

  (二)镇分管领导:协助主要领导提出建议,具体组织受灾情况处理工作。

  (三)镇党政办:向各工作组传达指挥小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落实镇、村24小时值班监测制度。

  (四)镇经济和社会事务办公室:

  (1)根据领导指示,综合协调灾情事故处理;

  (2)与相关部门配合搞好地质灾害重点地段的监测、预警、疏散、应急抢险预防措施;

  (3)协调救灾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五)镇广播站:负责灾后广播、电视系统的抢修、恢复和灾区救灾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

  (六)派出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等工作。

  (七)镇武装部:组织和指挥民兵抢险救灾工作。

  (八)镇综合治理巡逻中队:在市交通局的帮助指导下,具体负责转移、输送受灾群众,做好抢险救援物资的组织和调运工作。

  (九)镇农业办:在市农业局的领导和帮助下,统计好受灾农作物的损失情况,并指导好受灾群众的农作物自救工作,将损失减低到最低限度。

  (十)镇民政办:积极做好受灾群众和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

  (十一)镇卫生院: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受灾群众伤员的救治工作,以及灾后防疫工作等,及时通报人员的救援与疫情的控制情况。、

  (十二)镇分管教育工作人员:在市教育局的帮助指导下,负责安排好受灾群众子女入学问题。

  (十三)镇供电所:在市供电局的帮助指导下,负责地质灾害区的电力供应和抢修,确保灾区用电安全。

  (十四)通信单位:负责灾区的通信保障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十五)凡属镇辖区内所有行政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收到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时应立即派出救援队伍、调运救援设备、物质赶赴受灾现场,实施救援工作。

  四、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保障

  由派出所牵头,由民兵、城管办20人组成,每人配备必要抢险装备,在镇地质灾害指挥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根据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征调抢险必需的机械设备,储备、筹集足够的抢险物资,民政、粮站、供销等部门要储备、筹集足够的救助物。

  五、善后处理工作

  1.为确保安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行人和住户随时观察。

  2.灾情稳定后,尽快组织灾民返回家园。组织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3.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工作,重点是因灾造成房屋倒塌、家财毁光重灾户以及困难户的情况。

  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3

  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的防灾避灾意识,根据上级要求和应急管理计划安排,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20xx年x月x日举行一次突发地质灾害逃生演练。通过这次演练,保证在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情况下,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危险区,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设定20xx年x月x日x时x分,我市发生x级地震,震源深度x公里。我校及时启动《防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互相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局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组织实施。

  2、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

  四、演练时间

  20xx年x月x日x时x分。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1、9:00时:突感地面震动,教学楼摇晃,预测地震发生,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部下达撤离命令。

  2、9:01时:学校吹响紧急撤离哨音,指挥部各成员分别把守各楼道口,按原定路线组织人员有序安全撤离办公楼。

  3、9:04时:人员撤离到楼院空旷处,各单位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向指挥部报告。

  4、9:06时:根据汇总情况,对未及时撤离人员进行救援。

  5、9:0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安全情况进行统计。

  6、9:1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迅速报告。

  7、9:20时: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

  8、9:35时:宣布演练结束。

  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4

  一、演*时间、参加人数、地点、内容

  时间:20xx年4月22日9:30——10:30

  人数:全体幼儿和教职工

  地点:幼儿园内

  内容:地震、火灾报警及教室遇到地震、火灾时的安全疏散

  二、演*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准备工作

  1、准备警报声;

  2、各班教师组成二组:负责幼儿安全疏散、幼儿安全教育;

  3、师生事先熟悉园内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处,下楼梯方法、顺序、路线;

  4、幼儿园楼道安全疏散示意图

  5、灭火器、湿毛巾每人一份

  四、疏散原则

  1、一楼为先二楼为后,靠*楼梯班级为先远离楼梯班级为后;

  2、听见演*警报后,带班教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与配班教师以最快速度有序地组织和带领幼儿按逃生路线疏散、逃离。

  五、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

  1、幼儿在教室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听到警报时,不要慌张,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然后按照拟定的路线进行迅速疏散、逃离

  要求:

  (1)听到火警后各班老师迅速打开教室门,指挥幼儿用毛巾捂住口鼻,排成1-2排,低下身子,沿墙角边有秩序的撤离;

  (2)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教育幼儿不抢道、不惊慌;

  (3)教师要组织幼儿有序撤离,带班老师前、配班老师后。

  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4)地震警报后老师有序带领幼儿拿起书包护头蹲下。

  2、重点危险地带专人把守(楼梯口、楼道转弯处)班级人员分工明确(队伍前、中、后位置安排到位)

  3、集中大操场

  要求:各班清点并报告人数,组织幼儿有序排队

  4、演*结束

  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5

  为切实做好我县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市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点分布、发展变化趋势及威胁范围,制定本方案。

  一、境内地质灾害概况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县境内地质灾害发生受气象因素影响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汛期和冬季融雪天气,汛期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是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特征,尤以份随降雨量增加呈现高发态势。因此,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期。

  (二)地质灾害分布区域

  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环境,我县全境都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地质灾害的特征就是发育点多面广,在各岛屿的山体及周边区域均有分布,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崩塌等。

  二、地质灾害重点隐患区域

  根据以往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和后期地质灾害调查,我县境内隐患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一)九丈崖景区落石防治区。该景区是我县重点旅游景区,主要为悬崖峭壁,由于长年受海水侵蚀、风化作用,部分岩石松散,易造成岩石坠落,影响旅游安全。

  (二)烈士陵园南侧落石、山体滑坡防治区。该区南侧为悬崖峭壁和陡坡区,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区内有多处育苗场房和临时住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三)望夫礁景区落石防治区。该景区东侧为悬崖峭壁区,*年已发生多处岩石坠落,影响游人安全。

  (四)仙境源景区落石、滑坡防治区。该景区通海路段山体有一处裂痕,山体松软、陡峭,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山脚有多处育保苗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五)林海景区落石、滑坡防治区。该景区海天梯两侧为悬崖峭壁区,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应提醒游人注意安全。

  (六)砣矶镇后口村黄土崩塌、滑坡易发防治区。该村有多处民房座落在垂直黄土崖下,且区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地表风化,汛期容易发生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险情。

  (七)砣矶镇通港路西村段岩体坠落、滑坡易发防治区。该路段山体松软、陡峭,易发生岩体坠落、滑坡。

  (八)采石场防治区。全县多处废弃采石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山体滑坡、岩石坠落等隐患。特别是北长山乡北城村、嵩前村两处采石场交界处山体,已出现断裂、滑坡和自山顶向下的通贯裂缝,对山顶道路和附*风机构成威胁。

  (九)县城区海水淡化站西侧黄土崩塌、滑坡易发防治区。该区内虽无居民居住,但有行人、车辆过往,应警示行人及车辆快速通过,避免险情。

  (十)龙爪山景区落石防治区。该景区因长年海蚀和风化,有多层岩石松散,易造成坠落。

  (十一)王沟村山体崩塌、滑坡防治区。该区东侧为陡坡区,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应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十二)北隍城乡北隍城客货码头落石防治区。该区东侧是陡峭的山坡,西侧是公路。东侧部分山体已有明显的裂痕,易造成岩石坠落、滑坡。

  三、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好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为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县**成立由分管副**任组长,县应急办、国土、农林水务、安监、旅游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任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治力度。

  (二)强化监测巡查。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动态监测体系和防灾预案编制体系。要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强化汛期巡查,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进行巡查,特别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监测和巡查。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要设立警示标志,制定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三)抓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根据我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状况,确定年县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15处(附表2)。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筹集资金开展治理工程,及时消除隐患。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好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内的人员避让撤离和建筑物搬迁。在隐患排除前,应封闭危险区域,在外围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指定专人看管,防止突发滑坡、落石等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隐患,应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有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治理费用。

  (四)落实汛期值班和灾害报告制度。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值班工作,设立并公开联系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如遇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要立即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7)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实施方案(五)份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实施方案 1

  我镇地处姚南山区,山高坡陡,地表易受台风暴雨的侵害,因而防御地质灾害工作是事关我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相关地质情况,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大岚镇防御地质灾害预案。

  一、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按照市委、市**要求和镇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御地质灾害的首要任务,抗灾保安全,防患于末然,充分发动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技术措施上做好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把灾情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各村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服从镇党委**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上级防御地质灾害部门的指挥调度。

  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要讲究团结协作,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对在抗灾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二、全镇防御地质灾害形势和准备工作

  (一)防御地质灾害形势

  由于是山区,山高坡陡,遇暴雨侵袭,地表水流向集中,主流短汇流快。个别山体地质较差,土壤揉和力较差,可能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灾害。

  (二)防御地质灾害准备工作

  根据我镇的实际,防御地质灾害主要以防山体滑坡为主,按区域的不同,把全镇分为3个组,14个小组,以联村干部会同各村干部具体落实各村的防御地质灾害工作,落实抢险和安全转移等工作,接受镇防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镇要求各村落实防御地质灾害管理员,做到到岗到位,对有隐患的地质点,分别进行全面检查,落实防御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1、查明强台风、暴雨袭击下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

  2、查明各村村庄在台风暴雨袭击下可能倒塌的房子,预先落实好转移到安全地点的计划。

  3、对老弱病残的农户,根据他们的居住状况,预先作出安排。

  4、对易出现滑坡的地段,预先安排人员转移。

  (三)防御地质灾害重点

  本镇已发现重点地质灾害点是新岚村甘竹。

  三、组织、领导、职责

  1、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各村安全责任人及职责

  (1)、安全责任人:各村村主任为本村第一责任人。

  (2)、安全责任人职责:落实本村的防御地质灾害专职管理人员,督促管理人员加强对危险地段的巡查,准确、及时掌握本村基本情况,及时上报本村的地质变动情况,做好本村防御地质灾害物资的落实,人员的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并组织以民兵、党团员为骨干的防御地质灾害队伍,出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

  (3)、报警员职责: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情况,准确、迅速汇报险情。

  (4)、应急队伍指挥员职责:服从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的统一指令,及时组织应急队伍到岗到位,准确及时组织队伍抢险,协助各村组织群众转移。

  (5)、应急队伍职责:根据指令,应急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在现场指挥长的指挥下,全力投入抗御地质灾害抢险斗争:①尽快组织群众转移;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力量,抢险工程,尽可能避免灾情扩大;③随时向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④协助处理善后工作。

  四、镇应急指挥系统

  1、镇防御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在上级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统一指挥镇的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督促各村、各部门做好抗御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及时向上级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汇报本镇的情况。

  2、镇应急小分队

  五、报警联络方法

  报警联络由各行政村及时向镇防御地质指挥部汇报,做到即现即报,报警员由各村主任担任,联络方法采用电话联系。

  六、质情

  1、发布台风、暴雨消息阶段: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在台风到来之前,突出一个“防”字,积极防范,有备无患。

  (1)、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做好台风信息的收听、记录工作。

  (2)、加强检查,要求各村对辖区内的地质危险地段作全面巡查

  (3)、时刻与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保持密切的联系,掌握台风的动向。

  2、发布台风警报阶段,市气象台己发布台风警报,台风正向我市逼*。

  镇**领导及各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立即到岗到位值班,根据实际,部署抗御地质危害的各项工作。同时,下村检查各村的防御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

  3、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

  市气象台己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在台风到来时,突出一个“避”字,避其锋芒,及时撤离人员转移物资。

  (1)、邮电所、变电所落实抢险人员,一旦发生供应中断,迅速组织抢修,保证供电和通讯畅通。

  (2)、当出现电力、电信、交通中断严重状态时,以村为单位,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各村干部、党员担当本单位的防台、防质工作,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做好安全转移等工作。

  七、撤离路线、及责任人

  由于是山区乡镇,多数村庄在山坡上,只有沿溪的几个村庄遇大洪水时需撤离,一旦发生地质险情,立即组织人员往安全地带撤离,由各村组织人员实施,负责人为村主任和村民小组长。

  八、撤离顺序

  接到撤离的命令后,由村应急小分队维护撤离秩序,先安排妇女、老人、幼儿先行,青壮年后撤,做到快而稳,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由青壮年协助往撤离。

  九、撤离要求

  若接到撤离命令,以避免人员伤亡为原则,按统一指挥,首先照顾老人、小孩先行,由应急小分队和部分壮年村民共同维护撤离队伍秩序,不得抢道。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十、灾后恢复工作

  1、灾害过后,由镇**组织人员,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全力抢救,对遇难的人员妥善处理,迅速安置灾民生活。

  2、在上级帮助支持下,突击抢修本镇范围内损坏的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设施,为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条件。同时,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十一、工作要求

  本预案制定后,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预案中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告之他们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镇防御地质灾害指挥部分派的各项工作。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实施方案 2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原则。本预案适用于xx县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成立xx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同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咨询组、应急指挥部。

  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加办公室的工作。

  技术咨询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下,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技术咨询。

  应急指挥部由县领导小组副组长或组长任总指挥。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紧急抢险救灾组,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治安、交通和通信组,基本生活保障组,信息报送和处理组,应急资金保障组。

  (二)职责任务

  领导小组职责任务是统一领导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报告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指导做好中型和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灾害信息,向领导小组报告;传达领导小组工作指令;协调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和措施;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信息发布。

  技术咨询组根据我县地质条件和气象预测资料,结合实际,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现场核查已出现地质灾害的具体地点,确定危害程度;对出现地质灾害提出具体防治建议;负责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评估、趋势预测的技术咨询工作。

  应急指挥部执行上级领导小组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指挥、协调和组织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监测预警体系。国土资源、水务和气象部门协调联动,及时传送、发布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气象和汛情信息。预报信息要立即通知有关乡镇和村庄,及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依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后6小时内,出现大型地质灾害后12小时内,出现中型地质灾害后24小时内,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速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越级速报省级和国家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现小型地质灾害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县**和市领导小组报告。

  灾情速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灾害类型、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内容应包括伤亡和失踪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后,县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相应开始。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宣布进入地质灾害应急期。

  应急指挥部各小组分工如下:

  1、办公室

  主要任务是根据总指挥的命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之间的各项应急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抢险工作进展情况;按照指挥部指令,协调各工作组依据应急预案的分工,有效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2、紧急抢险救灾组

  由**、建设、水务、电力、旅游等部门组成,必要时安排**参加。由**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险情出现时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群众疏散,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毁;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灾情发生时组织抢险队伍抢救压埋人员;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坏;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

  3、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

  由国土资源、水务、气象部门组成。国土资源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组织应急调查和险情监测工作,并对险情和灾情的发

  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抢险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队伍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抢险,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负责水情和汛情监测。

  4、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

  由卫生、药监等部门组成。***门牵头。

  主要任务: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准备等。

  5、治安、交通和通讯组

  由**、交通、通讯部门组成。**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蓄意扩大传播险情的违法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及通信设施的安全,确保道路和通讯畅通。

  6、基本生活保障组

  由民政、财政、商务等部门及保险公司组成,民政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做好避险救济物资的供应、调配和管理,妥善安排避险人员的生活;做好保险理赔准备工作。

  7、信息报送和处理组

  由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建设局、水务局、交通局、气象局、安监局组成。国土资源局牵头。

  主要任务: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位置、规模、潜在的威胁和影响范围及诱发因素;组织险情监测;实行掌握险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险情灾情发展趋势,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应急指挥部,及时指导险情灾情应急工作进展。

  8、应急资金保障组

  由财政、发改、国土资源、民政、建设、交通、水务等部门组成,财政局牵头。

  主要任务:负责应急抢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抢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经技术咨询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宣布险情或灾情应急期结束,应急相应结束,并予以公告。

  四、应急保障

  加强通讯与信息传递机构、人员和装备的建设,确保信息畅通。

  应急队伍*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处理及时到位。

  各相关部门要储备好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到位。

  因抢险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待灾害应急期结束后要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要给予适当的补偿。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其它事项

  1、本预案将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由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进行修订。

  2、本预案经县**批准后实施。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实施方案 3

  为继续做好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连续性,根据新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令394号),在上年度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市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区划分情况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原的前缘,地势较*。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在区内遗存有数条古河道带。区内西部聊考断裂活动强烈,因此在地质构造上属不稳定和次不稳定地区。受自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砂土液化等。根据其发生几率及危害程度,我市建立了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鄄城红船地面塌陷等3个重点监测与防治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防治对策

  (一)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区

  1、灾害现状菏泽市城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存在多年,自80年代中期就初具规模。90年代漏斗面积*1000km2。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惊人。据80年代初期监测资料,当时水位埋深仅6m余(406孔1980年9月11日监测值);至1995年,水位埋深已达45。603m。15年间水位下降了*40m,下降速率为2。6m/a。406孔位于漏斗的上缘,位于漏斗中心地带的城东地区,该层水水位埋深已达100m。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城区地面沉降也随之发生。XX—~年城区地面最新沉降数据为26mm。牡丹区在~年汛期出现两起地面塌陷,其中牡丹办事处苇子园村塌陷已威胁到人员安全。

  2、致灾原因

  无规划、无节制、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城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及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

  3、灾情趋势预测分析及风险评估

  短时间内如不能削减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该漏斗将进一步扩展,漏斗区水位将不断下降,甚至有与东明县深层地下水漏斗区连接的可能,已发生的地面沉降也将随之发展。这势必会对菏泽城区建设、工业生产等造成直接影响。

  目前,地下水是菏泽城区主要的供水水源。而由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质灾害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且恢复难。因此,灾情若得不到控制,由此造成的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4、防灾对策及建议

  (1)禁止城区地下水的乱开乱采,重新分配水源量,合理开采地下水;

  (2)开辟新的供水源地;

  (3)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

  (4)做好地下水及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

  (二)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区

  1、灾害现状

  自九十年代初,南部黄河故道带已发生多起地面塌陷、地裂缝,致使道路破坏,房屋受损。1992年7月10日,单县高韦庄镇赵集村发生地裂缝,地裂缝走向以北西方向为主,缝宽5—20cm,单条长10—20m不等,有十几条之多,并伴有地面塌陷发生,一桥梁撕裂,30余农户房屋因地裂缝造成不同程度破坏。1993年8月5日,曹县梁堤头镇石香炉村发生地裂缝,呈北西和北东西个走向,单长20多m,宽10cm,深4—5m,可见地裂缝4条,其中一条切房基而过,另一条穿过一农家院落,造成房屋墙体开裂。

  2、致灾原因

  地面塌陷、地裂缝发生于黄河故道带上,地表岩性以粉细砂或粉土为主。灾情多发生于雨季,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原因共同作用而引起。

  3、灾情趋势分析

  该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是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因素引起,只要影响因素存在,在其共同作用下,在适宜的时段内就有灾情发生的可能。

  4、防灾对策及建议

  (1)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幅度;

  (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

  (3)在该区应采用湿润灌溉,不可漫灌;

  (4)新建建筑物应避开古河道带。

  (三)鄄城红船地面塌陷区

  1、灾害现状

  地面塌陷区主要分布于鄄城县红船镇前梁楼村西,长、宽各约500m,面积2。5万m2。自八十年代末以来,每逢雨季时有发生。地面塌陷区内共有塌陷坑二十七个,陷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表层粘土亦有深浅不一的裂痕。塌陷有时发生在个别农户的房前屋后,甚至危及到居民安全,造成居民心理恐惧。

  2、致灾原因分析

  经考察,地面塌陷区位于古河道带上。地表岩性为一层厚0。3—0。5m的粉质粘土,其下为粉细砂或粉土,约1。5m深处为厚约10cm的淤泥层,以下又为粉细砂,在17m深处有一黑色砂砾土层。雨季时,在表层土被破坏处,雨水直接下渗,以至下漏,地下粉土由于液化等原因随水流失,日久便形成一定空间,上部土壤重量因降水等因素增加或超过空洞承受极限时,便形成塌陷。

  3灾情趋势分析及风险评估

  雨季降水较大时,该区仍有地面塌陷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塌陷区紧邻村庄,应做好地面塌陷的监测与防治工作,以防灾情发生,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4、防、灾对策及建议

  (1)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不要在塌陷区及其附*挖土、建房;

  (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

  (3)在该区应采取湿润灌溉,不可漫灌;

  (4)做好监测工作。

  (四)巨野煤田在建矿井的地质灾害防治

  巨野煤田的多个井田现已开钻,个别主井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难度相当大。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地环监测机构一定要做好日常煤区地环监测管理,保证钻井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

  三、地质灾害区域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市国土资源

  部门将组建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在市**领导下具体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小组,负责本县区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各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将防治任务逐级明确到单位到人,确保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或出现重大地质险情时,能够及时进行抢险救灾。

  (二)健全防治、抢险、救援机制

  各级**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制度,坚持汛期巡查和值班电话制度,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标志,明确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预设医疗救治点,同时加强相关的科普宣传。

  灾害或灾情出现后,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民政、卫生、药品监督、经贸、**部门,应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气象主管部门要做好气象服务保障;通讯、铁路、交通部门要保证通讯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品、食品的运送。

  (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灾害或灾情发生后,各县区**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查明灾害发生的原因,并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继续扩大,并按照地质灾害分级报告的有关规定,向市**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遇到人员伤亡的,应在6小时内将灾害情况报告市**。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实施方案 4

  为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令第394号)、《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认真做好20xx年至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易发地点

  根据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地点主要包括: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庄、集市等人员集中地(重点是和办事处),人工开挖的高陡边坡的坡脚和自然土质斜坡附*的居民居住区,矿山开采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它在汛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列出本地重要地质灾害易发地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危害严重、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治到位。

  二、重点防范期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我市主汛期是5月至10月,这段时间暴雨、持续降雨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月1日至月30日。

  三、监测、预防责任人

  ㈠各乡镇(办)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镇(办)人民**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在主汛期增加监测巡查频次,以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报。

  ㈡危及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河堤及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

  ㈢危及学校、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受灾主体单一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采取防范措施并落实防灾责任人。

  ㈣其他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建设责任单位负责监测。

  四、防控措施

  20xx年至20xx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并采取以下防治管理措施,力争把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㈠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㈡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教育、旅游、气象等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市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治工作。要督促、配合建设、交通、铁路、水利、教育、旅游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

  2、市***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险的斜坡上进行修路、建房、开矿、取土等工程活动,必须事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勘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施工,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3、市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并在隐患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建立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做好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4、市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各旅游区(点)地质灾害调查,建立旅游区(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加强对辖区内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防灾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旅游人员防灾知识的宣传。

  5、市教育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各中小学校区(舍)的地质灾害调查,编制中小学校区(舍)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每年汛前、汛中,对中小学校区(舍)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校区(舍)要加强巡查与监测,落实防灾责任、防灾措施和应急措施。

  6、市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特别是病险水库(坝塘)的巡查、监测、预报,对出现的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理;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

  7、市气象部门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将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资料通报各有关部门及责任人。

  ㈢排查隐患,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汛前、汛中、汛后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巡回检查,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防灾预案,落实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连同防灾避险明白卡,一并发放到每户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

  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其宣传计划,扎实细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工作,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月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㈤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各地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年度计划和预算中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确保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得到及时监测、预报、调查、勘查和治理,保障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有效运行。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实施方案 5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现状

  我县位于皖南山区东北部,境内多花岗岩体,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据省地质调查院的调查,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在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在庙首镇、版书乡、孙村乡、云乐乡、俞村乡、白地镇等地,空间分布上呈条带状展布。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统计,

  1996年以来,全县各类地质灾害造成死亡7人,受伤2人,房屋被毁630间,农田被毁*100亩,潜在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为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3170万元,可能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约为4500万元。

  我县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一般对村民危害性不大,对村民构成危害性较大的各类地质灾害点有17处(见附件2)。20xx年我县地质灾害点总体稳定,白杨岭滑坡受6月25日暴雨诱发发生小规模的塌方,未造**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但少数地质灾害点仍然存在不稳定状态,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和防治。

  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白地镇—版书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位于我县南部丘陵至中部山区,空间分布基本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一致,是我县地质灾害点密度最高的区域。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41处,其中滑坡7处,泥石流1处,地面塌陷2处,不稳定斜坡31处。该重点防治区面积为179.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88。

  2、云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云乐乡以及俞村乡北部部分地区,已发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次为泥石流。该区域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点26处,呈条带状密集分布,其中崩塌1处,泥石流3处,滑坡9处,崩塌滑坡隐患点13处。该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约92.1Km2,占全县总面积约10.18。

  (二)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庙首—蔡家桥—旌阳镇次重点防治区:位于我县中、西部的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庙首镇、孙村乡、蔡家桥镇、旌阳镇及白地镇、云乐乡和俞村乡的部分地区。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分布面积约425.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7.04。该区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共有106处。其中:滑坡39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1处,崩塌滑坡隐患点64处,规模均为小型。

  (三)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位于县城西北部和东部,覆盖兴隆乡、三溪镇、俞村乡,分布面积207.2Km2,占全县总面积约22.90。

  1、兴隆—三溪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位于我县西北部的兴隆乡和三溪镇境内,*东西向展布,分布面积118.4Km2,占全县总面积约13.09。该区分布有6处地质灾害点,其中滑坡2处,崩塌滑坡隐患点4处,规模均为小型。本区地质灾害的重要防治点为三溪镇霍家桥村(原龙山村)滑坡,该滑坡虽然规模较小,但危害性较大,其防治措施可采用: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适当削方减载、支挡、避让等。

  2、俞村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位于我县东部的俞村乡,分布面积88.8Km2,占全县总面积约9.81。该区有各类地质灾害点13处,其中滑坡6处,崩塌滑坡隐患点7处。坡体稳定性较好,同时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弱。北部花岗闪长岩构成丘陵地貌,山势*缓,坡度低,坡体稳定,仅在局部切坡地段产生小型滑动,危害性较小。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的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类型

  我县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占全县地质灾害半数以上。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来看,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因此,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类型为滑坡和泥石流。

  (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版书乡白杨岭山体滑坡

  云乐乡张村大岭脚滑坡

  俞村乡凫阳村下周家滑坡

  白地镇洪川村泥石流

  孙村乡玉溪村水金洼泥石流

  云乐乡许村茶林二组崩塌

  兴隆乡光荣村萤石矿区地面塌陷

  蔡家桥镇乔亭村上川滑坡

  (三)重要居民点

  三溪镇:霍家桥村(小河里村民组)、三溪村(炮台桥);

  孙村乡:玉溪村;

  庙首镇:祥云村;

  白地镇:洪川村、汪村;

  蔡家桥镇:乔亭村上川、汤村;

  版书乡:南关村(白杨岭)、江坑村(枣树岭);

  旌阳镇:凫山村;

  云乐乡:许村(茶林二组、茶林三组)、张村;

  俞村乡:芳岱村、凫阳村。

  (四)重点防范期

  5—9月份雨日多、雨量大,是各种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期,也是我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五)重要工程设施

  道路:G205国道、S217省道、蔡大国防公路;

  水库:白杨岭水库。

  四、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措施

  (一)监测

  包括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形监测和降雨监测。降雨量监测主要由气象部门完成,或在监测区设置雨量观测站。监测方式分宏观与微观两种,宏观监测内容有:掉石、滚石、裂隙的宽度变化、垂直位移、泉水的流量和颜色、民井的水位、流量、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的破坏变

  形、植物倾斜、地面塌陷等变化情况;微观监测主要指采用精密仪器进行大地变形测量。根据实际情况,我县目前采用的大多为宏观监测方式。

  (二)预报

  地质灾害险情预报分为预警预报、警报、临灾警报,根据雨量及灾体变形等有关资料确定。

  1、预警:连续阴雨,出现中到大雨,连续两天降雨量超过50mm,两天降雨量共130mm以上;灾害体后缘拉裂隙已具雏形,原有裂缝加长加宽;灾害体前缘出现膨胀现象;地下水水位、流量、颜色发生变化。

  2、警报:进入预警状态后,中到大雨仍在继续,降雨强度仍维持在较高水*,日降雨量100mm左右,或连续两天合计降雨量超过180mm;灾害体后缘拉裂缝已形成且仍有加宽趋势,地表主要裂缝明显扩展,新裂缝出现;灾害体前缘膨胀明显继续扩展;地下水水位明显大幅度变化。

  3、临灾警报:地下水出现多种异常,如涌砂、涌水、冒泡等现象,水位埋深降低或干涸后回升;地下及深部变形加剧;灾害体后缘出现拉裂变形,掉块或滚石;动力出现异常,出现地声等异常。进入临灾状态后要做好救灾准备,及时疏散灾区群众。

  (三)防治措施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形成条件及规模等,我县地质灾害的防治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分为削坡、排水、护坡、挡墙、监测、种植被等六种。

  1、削坡:主要用于滑坡及崩塌,对县内大量的中小型灾害点特别适用。县内已发生的崩塌、滑坡,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其原因在于滑体及滑塌体并未达到*衡状态,依然在滑塌面上处于重心较高的位置且保持较大坡度。削坡减重,简便易行,削坡坡角随不同坡高而异。

  在削坡而无护砌时,汛期需观察上方山坡裂缝、坡面变形、坡上林木状态等情况,以备及时避开。

  2、排水: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区域内部分崩塌、滑坡因上方水渠渗漏或排水不畅,使土体浸润,岩土体抗剪度降低蠕变所致。在防止崩塌滑坡体上方地表水下渗时,可采用填缝恢复植被及汛期裂缝区薄膜覆盖的方法,地下水排除可采用坡脚反流层抗潜蚀设施,引出的清泉水可供生活用兼可监测滑体动态。

  3、护坡:在崩塌、滑坡前缘较陡且需防护的灾害点中,可将崩塌体、滑坡体削坡成为多级护坡,在多级护坡上用水泥片石砌成肋骨并种上草木。

  4、挡墙:适用于道路及初坡较高的崩滑体,一般中小型地质灾害宜采用重力式挡墙以支挡或拦截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5、监测:在不稳定的地质灾害中,对于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或交通安全,没有搬迁或避让的灾害点,需对其实施监测。监测分定期目视检查、简易监测、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避开。

  6、种植被:在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中,有的灾害点坡面岩土体裸露,受雨水冲刷严重,为了保护坡面水土不被流失,需在坡面上种植被。

  (四)防治计划

  根据安徽省**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xx]61号)、宣城市人民**《关于印发宣城市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的通知》(宣政办[20xx]10号)文件精神,我县已有3处地质灾害点列入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治理项目,1处地质灾害点列入市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治理项目。

  今年我县将对版书乡白杨岭山体滑坡实施整体搬迁避让,版书乡**和国土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根据上级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整体搬迁任务。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方案(五)份(扩展8)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通用五篇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1

  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

  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

  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xx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小学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xx负责。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xx、安全管理员xx和少先队辅导员xx负责。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xx、数学教研组组长xx、语文教研组组长xx和门卫xx负责。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

  (一)险情汇报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灾情须向当地xx和镇中心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或教育局值班人员汇报,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

  (二)抢险处理程序

  1、当地质灾害险情发生时学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小组根据险情拟订抢险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师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其他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

  2、当重大险情发生时我校地质灾害抢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行动。

  3、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当险情发生时,由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险情信号,并按指定的线路、地点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2

  一、总则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察是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的紧急行动方案。

  (二)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突然发生的、成灾过程即致灾速度较快的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三)地质灾害灾、险情按照人员伤亡多少,经济损失大小,受威胁的人数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

  按照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依次为I级(特大)、II级(重大)、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四)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时,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临灾状态:是指岩(土)体在短时间内不断发生位移、变形明显加剧,短期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造**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后,即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称为临灾应急。

  灾害应急:地质灾害发生后,即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称为灾害应急。

  (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有备无患、快速高效。

  二、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市**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按照《市人民**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市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组成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由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救援队伍;

  2、迅速有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预测、分析、评估工作,判断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及其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

  3、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扩大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具体措施;

  4、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

  5、负责迅速组织、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三)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机构的组织和分工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灾险情评估组、现场抢险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治组、灾后重建组、物资保障组。其组成与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办公室)

  (1)由市国土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气象局,安监局、***、卫生局,滑坡泥石流预警一级站、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负责人组成。市**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在指挥部决定启用本预案后,通知协调其他各组、各有关部门和县(区)**具体实施;及时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立即送观场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上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新闻报道、涉外事务、接受援助等工作;承办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灾险情评估组

  (1)由市国土局、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络,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产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意见;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抢险组

  (1)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中队、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分管负责人任组长,**中队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中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4、医疗救治组

  (1)由市卫生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5、现场治安组

  (1)由市***、**支队、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6、物资保障组

  (1)由市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中小企业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乡镇**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存放、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7、灾后重建组

  (1)由市建设局、民政局、规划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建设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校舍、医院等;帮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出治理恢复与重建方案。

  (四)地质灾害发生后,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等应全力参加、配合施救组工作,提供必要的图纸、资料等,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发生地周围群众的防护工作。

  (五)本市相关单位以及担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任务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服从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

  1、抢险救援的人员主要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的**中队、基层民兵和青壮年劳动力组成,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当地人民**要建立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灾害规模较大时,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市**支队及预备役民兵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要时请求当地驻军支援。

  2,抢险救援人员由现场抢险组统—指挥调度,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物资保障组的成员单位*时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门要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款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民政部门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絮和维持灾民生活—段时间所需的粮食和饮用水等救济物资;交通部门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保障运输线路的畅通;中小企业、商务部门负责其他生活必需品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四、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

  (一)地质灾害等级判断

  根据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有关材料,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市、县(区)**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汛前调查工作,判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预测地质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发生时,依据已掌握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状况,迅速确定实际发生灾害的等级。

  (二)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准备

  1、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具有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该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财产情况,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后可能造**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范围、地质灾害的影响区域。同时,必须对地质灾害发生后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次生灾害的类型、威胁对象、影响范围等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分析。

  2、地质灾害发生后,灾险情评估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原来已掌握的资料,评估灾害的稳定性。评估的内容包括灾害点目前的稳定性、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产生次生灾害和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程度、灾民安置点的选择、抢险救灾现场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线路的安全性等。

  五、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一)地质灾害的调查程序

  1、本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国土资源局应立即组织灾险情评估组专家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调查,迅速查明灾害的规模、成灾的范围等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灾害点的稳定性,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2、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凋查,查明灾害发生的位置、行政区划、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和今后防治工作建议,及时提交调查报告。

  (二)地质灾害的报告程序

  1、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县(区)人民**,县(区)人民**根据《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中型地质灾害24小时内、大型地质灾害12小时内、特大型地质灾害6小时内报市人民**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按有关规定越级上报省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速报报告,向市**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汇报,阐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地质灾害的类型、灾害体的规模、成因和发展趋势,及已采取的对策和措施、防治工作建议以及灾民生活安置情况、灾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等。

  3、综合协调组要及时汇总当日各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向现场指挥负责人报告,并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在每日下午17:00向市**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4、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负责将地质灾害损失和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市**和省、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三)地质灾害的处理程序

  1、按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在上报灾情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宣布进入临灾状态。当地人民**应成立临灾应急抢险指挥部,采取临灾应急措施,按照既定的财产转移和人民撤离路线,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并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加强预报监测,有序组织抢险防灾各项工作。

  2、地质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立即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预案的规定,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对出现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专家调查,确定引发灾害的主要条件并提出的处理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接到特大型或大型地质灾害隐患临灾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应急调查,专家组赶赴现场,协助和指导现场临灾应急指挥部开展抢险防灾工作。必要时建议应急指挥部提前启动灾害应急预案。

  4、地质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应解除临灾应急状态,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有关事项,提出下—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移交地方**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禁上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

  六、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

  (一)灾害监测、预报

  各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气象、预警等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要及时发出预警,划定危险区,下发《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制定隐患点的突发性应急预案、设置警示标志予以公告。要加大汛期巡查力度,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部门要在汛期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并联合发布预报。预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二)预警信号的发布

  1、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各级人民**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布置,明确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换。

  2、预警信号应具有震撼力,并用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工具发布,可采用广播、警报器、喊话器、敲锣打鼓等方式报警,必须有两种方式可以利用。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必须告知所有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对有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隐患点,同时要告知可能受次生灾害威胁的群众。

  3、预警信号必须由专人发布,一般为灾害点的监测人成群测群防组织的负责人,预警信号发布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群众服务的意愿。

  (三)通讯保障

  1、各级**和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联系人要建立通讯联系制度,主汛期24小时都要保证通讯工具的畅通,在危险区、危险点应保证有线或无线通讯设施有一种完好。

  2、抢险救灾期间,各级**的负责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保持移动通讯工具的畅通。

  3、抢险救灾现场为移动通讯盲区或移动通讯设备被损毁时,电信部门要架设临时设备,保证通讯的畅通。

  七、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

  (一)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路线

  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的成果,在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中确定人员财产的撤离和转移路线,撤离和转移路线的选择必须遵循安全和迅速的原则;原转移路线遭到破坏时,要根据专家的意见重新确定路线。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保证《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下发到群众手中,并可组织防灾救灾演*。

  (二)应急、卫生防疫措施

  1、由市卫生局牵头组成医疗救治组,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组织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技术力量不足时向请求上级医疗机构帮助。

  2、开展灾民临时安置场地的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共水源地的卫生,及时对灾害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其他应急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可以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以及其他应急措施。

  八、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程序与要求

  (一)市国土资源局接到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人民**分管副**或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负责人请示同意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应立即启动本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自救,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控制危害和损失扩大,并随时报告灾情情况。

  (三)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员和有关专家,到指定地点就位,履行职责。

  (四)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员、技术专家和抢险救援的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装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携带有关仪器、设备,迅速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3

  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的防灾避灾意识,根据上级要求和应急管理计划安排,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20xx年x月x日举行一次突发地质灾害逃生演练。通过这次演练,保证在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情况下,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危险区,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设定20xx年x月x日x时x分,我市发生x级地震,震源深度x公里。我校及时启动《防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互相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局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组织实施。

  2、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

  四、演练时间

  20xx年x月x日x时x分。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1、9:00时:突感地面震动,教学楼摇晃,预测地震发生,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部下达撤离命令。

  2、9:01时:学校吹响紧急撤离哨音,指挥部各成员分别把守各楼道口,按原定路线组织人员有序安全撤离办公楼。

  3、9:04时:人员撤离到楼院空旷处,各单位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向指挥部报告。

  4、9:06时:根据汇总情况,对未及时撤离人员进行救援。

  5、9:0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安全情况进行统计。

  6、9:1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迅速报告。

  7、9:20时: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

  8、9:35时:宣布演练结束。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4

  一、总则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察是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的紧急行动方案。

  (二)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突然发生的、成灾过程即致灾速度较快的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三)地质灾害灾、险情按照人员伤亡多少,经济损失大小,受威胁的人数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

  按照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依次为I级(特大)、II级(重大)、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四)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时,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临灾状态:是指岩(土)体在短时间内不断发生位移、变形明显加剧,短期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造**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后,即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称为临灾应急。

  灾害应急:地质灾害发生后,即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称为灾害应急。

  (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有备无患、快速高效。

  二、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市**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按照《市人民**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市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组成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由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救援队伍;

  2、迅速有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预测、分析、评估工作,判断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及其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

  3、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扩大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具体措施;

  4、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

  5、负责迅速组织、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三)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机构的组织和分工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灾险情评估组、现场抢险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治组、灾后重建组、物资保障组。其组成与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办公室)

  (1)由市国土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气象局,安监局、***、卫生局,滑坡泥石流预警一级站、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负责人组成。市**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在指挥部决定启用本预案后,通知协调其他各组、各有关部门和县(区)**具体实施;及时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立即送观场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上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新闻报道、涉外事务、接受援助等工作;承办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灾险情评估组

  (1)由市国土局、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络,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产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意见;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抢险组

  (1)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中队、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分管负责人任组长,**中队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中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4、医疗救治组

  (1)由市卫生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5、现场治安组

  (1)由市***、**支队、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6、物资保障组

  (1)由市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中小企业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乡镇**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存放、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7、灾后重建组

  (1)由市建设局、民政局、规划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建设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校舍、医院等;帮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出治理恢复与重建方案。

  (四)地质灾害发生后,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等应全力参加、配合施救组工作,提供必要的图纸、资料等,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发生地周围群众的防护工作。

  (五)本市相关单位以及担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任务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服从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

  1、抢险救援的人员主要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的**中队、基层民兵和青壮年劳动力组成,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当地人民**要建立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灾害规模较大时,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市**支队及预备役民兵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要时请求当地驻军支援。

  2,抢险救援人员由现场抢险组统—指挥调度,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物资保障组的成员单位*时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门要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款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民政部门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絮和维持灾民生活—段时间所需的粮食和饮用水等救济物资;交通部门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保障运输线路的畅通;中小企业、商务部门负责其他生活必需品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四、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

  (一)地质灾害等级判断

  根据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有关材料,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市、县(区)**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汛前调查工作,判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预测地质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发生时,依据已掌握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状况,迅速确定实际发生灾害的等级。

  (二)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准备

  1、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具有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该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财产情况,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后可能造**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范围、地质灾害的影响区域。同时,必须对地质灾害发生后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次生灾害的类型、威胁对象、影响范围等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分析。

  2、地质灾害发生后,灾险情评估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原来已掌握的资料,评估灾害的稳定性。评估的内容包括灾害点目前的稳定性、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产生次生灾害和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程度、灾民安置点的选择、抢险救灾现场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线路的安全性等。

  五、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一)地质灾害的调查程序

  1、本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国土资源局应立即组织灾险情评估组专家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调查,迅速查明灾害的规模、成灾的范围等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灾害点的稳定性,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2、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凋查,查明灾害发生的位置、行政区划、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和今后防治工作建议,及时提交调查报告。

  (二)地质灾害的'报告程序

  1、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县(区)人民**,县(区)人民**根据《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中型地质灾害24小时内、大型地质灾害12小时内、特大型地质灾害6小时内报市人民**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按有关规定越级上报省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速报报告,向市**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汇报,阐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地质灾害的类型、灾害体的规模、成因和发展趋势,及已采取的对策和措施、防治工作建议以及灾民生活安置情况、灾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等。

  3、综合协调组要及时汇总当日各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向现场指挥负责人报告,并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在每日下午17:00向市**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4、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负责将地质灾害损失和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市**和省、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三)地质灾害的处理程序

  1、按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在上报灾情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宣布进入临灾状态。当地人民**应成立临灾应急抢险指挥部,采取临灾应急措施,按照既定的财产转移和人民撤离路线,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并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加强预报监测,有序组织抢险防灾各项工作。

  2、地质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立即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预案的规定,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对出现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专家调查,确定引发灾害的主要条件并提出的处理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接到特大型或大型地质灾害隐患临灾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应急调查,专家组赶赴现场,协助和指导现场临灾应急指挥部开展抢险防灾工作。必要时建议应急指挥部提前启动灾害应急预案。

  4、地质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应解除临灾应急状态,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有关事项,提出下—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移交地方**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禁上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

  六、发生地质灾害时的预警信号、应急通信保障

  (一)灾害监测、预报

  各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气象、预警等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要及时发出预警,划定危险区,下发《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制定隐患点的突发性应急预案、设置警示标志予以公告。要加大汛期巡查力度,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部门要在汛期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并联合发布预报。预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二)预警信号的发布

  1、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各级人民**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布置,明确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换。

  2、预警信号应具有震撼力,并用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工具发布,可采用广播、警报器、喊话器、敲锣打鼓等方式报警,必须有两种方式可以利用。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必须告知所有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对有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隐患点,同时要告知可能受次生灾害威胁的群众。

  3、预警信号必须由专人发布,一般为灾害点的监测人成群测群防组织的负责人,预警信号发布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群众服务的意愿。

  (三)通讯保障

  1、各级**和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联系人要建立通讯联系制度,主汛期24小时都要保证通讯工具的畅通,在危险区、危险点应保证有线或无线通讯设施有一种完好。

  2、抢险救灾期间,各级**的负责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保持移动通讯工具的畅通。

  3、抢险救灾现场为移动通讯盲区或移动通讯设备被损毁时,电信部门要架设临时设备,保证通讯的畅通。

  七、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行动方案

  (一)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路线

  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的成果,在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中确定人员财产的撤离和转移路线,撤离和转移路线的选择必须遵循安全和迅速的原则;原转移路线遭到破坏时,要根据专家的意见重新确定路线。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保证《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下发到群众手中,并可组织防灾救灾演*。

  (二)应急、卫生防疫措施

  1、由市卫生局牵头组成医疗救治组,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组织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技术力量不足时向请求上级医疗机构帮助。

  2、开展灾民临时安置场地的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共水源地的卫生,及时对灾害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其他应急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可以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以及其他应急措施。

  八、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程序与要求

  (一)市国土资源局接到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人民**分管副**或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负责人请示同意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应立即启动本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自救,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控制危害和损失扩大,并随时报告灾情情况。

  (三)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员和有关专家,到指定地点就位,履行职责。

  (四)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员、技术专家和抢险救援的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装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携带有关仪器、设备,迅速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5

  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处理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水*和紧急救援的快速反映能力,以正确迅速有效地处置地质灾害事故,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相关要求,按照“及时施救、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掌握灾情,如实上报

  镇辖区内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后,镇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应急调查,形成应急调查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原因、发展趋势,为**提供决策依据。积极组织指导抢险排危工作。

  二、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救援程序和措施

  镇**领导接到地质灾害事故后,应及时赶赴现场,调查灾情,分析灾害发展趋势,组织全镇机关工作人员召开会议,对工作做细致安排,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各施其职,各负其责。

  (一)工作步骤

  1.成立指挥小组;

  2.调集力量,开展施救;

  3.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4.配合上级开展灾情调查工作;

  5.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二)工作内容

  1.成立指挥小组

  (1)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由镇党政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组成。镇主要领导任总指挥,有关领导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工作。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社会和经济事务办公室。

  (2)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处理指挥小组的工作职责

  ①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②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转移行动。

  ③及时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受灾情况。

  ④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饮、食、居住条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⑤认真开展受灾情况调查工作,并写出书面材料上报。

  (3)现场处理工作指挥小组由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抢险施救,现场保护和灾害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成立现场指挥小组后,可根据灾情下设:

  (1)综合协调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灾情处理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2)专业抢救组:主要任务是对受灾群众进行现场救治,如组织机械、挖土、工程拆除等。

  (3)警戒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

  (4)医疗救护组:开设现场救护所,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保证救护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做好灾后的防疫工作。

  (5)后勤保障组:迅速调集车辆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输送现场受灾群众,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

  (6)搬迁安置组:负责协调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饮、食、居住,如协调搭建临时建筑、帐篷等。

  (7)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伤者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在开展抢险救灾过程中,应注意组织协调好各类救援力量,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其它意外事故。

  3.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迅速将地质灾情向市相关部门汇报,同时将上级的指示及时传达到基层。

  4.灾后调查工作

  在灾情调查过程中,相关各行政村、社、受灾群众和受灾企业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调查组的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

  (一)镇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听取汇报,作出指示,调集力量并向上级领导和部门汇报灾情情况。

  (二)镇分管领导:协助主要领导提出建议,具体组织受灾情况处理工作。

  (三)镇党政办:向各工作组传达指挥小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落实镇、村24小时值班监测制度。

  (四)镇经济和社会事务办公室:

  (1)根据领导指示,综合协调灾情事故处理;

  (2)与相关部门配合搞好地质灾害重点地段的监测、预警、疏散、应急抢险预防措施;

  (3)协调救灾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五)镇广播站:负责灾后广播、电视系统的抢修、恢复和灾区救灾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

  (六)派出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等工作。

  (七)镇武装部:组织和指挥民兵抢险救灾工作。

  (八)镇综合治理巡逻中队:在市交通局的帮助指导下,具体负责转移、输送受灾群众,做好抢险救援物资的组织和调运工作。

  (九)镇农业办:在市农业局的领导和帮助下,统计好受灾农作物的损失情况,并指导好受灾群众的农作物自救工作,将损失减低到最低限度。

  (十)镇民政办:积极做好受灾群众和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

  (十一)镇卫生院: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受灾群众伤员的救治工作,以及灾后防疫工作等,及时通报人员的救援与疫情的控制情况。、

  (十二)镇分管教育工作人员:在市教育局的帮助指导下,负责安排好受灾群众子女入学问题。

  (十三)镇供电所:在市供电局的帮助指导下,负责地质灾害区的电力供应和抢修,确保灾区用电安全。

  (十四)通信单位:负责灾区的通信保障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十五)凡属镇辖区内所有行政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收到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时应立即派出救援队伍、调运救援设备、物质赶赴受灾现场,实施救援工作。

  四、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保障

  由派出所牵头,由民兵、城管办20人组成,每人配备必要抢险装备,在镇地质灾害指挥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根据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征调抢险必需的机械设备,储备、筹集足够的抢险物资,民政、粮站、供销等部门要储备、筹集足够的救助物。

  五、善后处理工作

  1.为确保安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行人和住户随时观察。

  2.灾情稳定后,尽快组织灾民返回家园。组织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3.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工作,重点是因灾造成房屋倒塌、家财毁光重灾户以及困难户的情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