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

首页 / 方案 / |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 1

  为贯彻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落实《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三省一市科技厅(委)共同制订《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xx-20xx年)》。

  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秉持“战略协同、聚焦重点、共商共建、市场为先、开放共赢”的基本原则,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三省一市科技创新资源禀赋,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重点技术领域、重要产业方向,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台,集中力量持续突破,到20xx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若干优势产业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力培育行动

  坚持自由探索和战略需求牵引并重,积极培育长三角原始创新能力,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高水*科技创新*台体系为支撑,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和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为标志,形成战略目标明确、运行机制高效、资源整合有力的科研体系。

  (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共建高水*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融通发展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健全长三角区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培育机制, 围绕国家长远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特色优势的重大创新领域,突出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打造高水*人才团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实验室体系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立长三角地区国家实验室体系协同机制。

  共同打造一批高能级的科研机构。围绕基础前沿科学、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一批高水*研究机构。依托长三角区域脑科学、新材料、医学、物质科学等领域重要研究机构,建设长三角高水*研究机构。

  共同提升高水*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支持高校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承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技创新*台。围绕国家重大产业需求,聚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鼓励长三角高校与企业构建跨区域的联合创新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

  共同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主体,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提升科技型领军企业创新引领能力,以市场化方式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产学研等力量,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长三角地区进入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数量。

  (二)打造示范引领创新*台

  共建重大创新基地*台。按照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协同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建设,优化新型科研机构治理体系,建设若干高水*研发载体,组织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探索一体化协同的体制机制,构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合作网络。积极争创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共同体。

  共同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依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长三角石墨烯联合创新中心、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等,推动三省一市共性产业区域协作,联合培育一批以长三角命名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长三角若干重要研究机构,培育一批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台。

  (三)建设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

  完善长三角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网络。着力构建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储备项目落地预研。推进自由电子激光、同步辐射光源、核聚变能源、超重力离心技术、极弱磁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燃气轮机技术、量子精密测量等方向,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谋划筹建一批生物医学大数据、系统生物学、纳米真空互联、作物表型组学、光子科学、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数字反应堆、大气环境模拟系统、聚变能紧凑燃烧等离子体装置、同步辐射产业应用装置等前沿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三、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推动行动

  以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为导向,聚焦长三角重点产业,强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创新集群高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大科技联合攻关协同力度。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区域布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主动发起和联合承担若干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科技部、三省一市协同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机制,立足国家战略,建立部省(市)协同的组织协调机制、产业创新融合的组织实施机制、绩效创新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合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现项目、人才、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打造长三角科技协同新标杆。

  (二)强化重点产业科技支撑力

  推动重点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促进量子计算、类脑智能、细胞治疗、人类表型组等领域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聚焦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环节,推动在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精益品质、产业链保障能力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打造配套产业技术创新*台。建立生物及化合物信息资源库,建设覆盖从材料到动力系统各环节的燃料电池测试评价*台、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台等产业创新*台。

  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聚力产业绿色节能改造,围绕低碳前沿技术开展联合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支撑循环型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污水*零排放、固废资源化利用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领域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三)推广科技成果惠民技术

  聚焦公共安全、食药品安全、民生保障、生态环境、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社会发展领域,优化区域科研力量布局,完善民生领域科研体系,在长三角范围内形成更丰富的示范应用场景。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能力,大力发展智能感知和智慧监测,协助推进跨界毗邻地区生态环境联合监测。

  四、创新创业生态携手共建行动

  系统推进长三角区域全面创新改革,增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营造更高效、开放、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构建多主体协作机制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大企业开放式创新,发挥大企业创新资源和全球创新网络优势,引导长三角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牵头建立开放式创新*台,推动政策合力赋能、社会资源赋能、专业服务赋能,打造长三角区域内大中小企业融通、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生态。推动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构建数字化、集成化、精准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科创板上市培育服务体系。

  (二)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

  构建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三省一市四个技术交易市场为枢纽,建设长三角技术市场协同*台,推动成果信息、技术需求、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进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在此基础上建成长三角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素市场网络。建设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孵化。探索建立长三角技术权益登记中心,探索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多渠道共同培养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

  (三)深化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开放共享

  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引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台优质资源,深化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实现互联互通,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开展科技创新券工作,不断增强政策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提升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服务*台的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化服务水*,有序扩大长三角科技资源一体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完善长三角科普工作协同机制,优化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科技传播联盟等合作机制,开展跨区域科普活动,推动科普人才交流互通,共享特色资源和优质服务。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共享、交流与培养。加大科技创新相关人才支持政策的协调力度,促进人才在各省市之间顺畅有序流动。推进外国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互认,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单一窗口”办理。共同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共同搭建长三角科技领域干部人才交流大*台,定期选派一批年轻干部、科技创新人才开展跨省市、跨单位、跨领域的挂职锻炼、岗位交流。加强科技企业家、创新创业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推动三省一市科技专家库共享共用。

  (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级

  建立丰富多元的长三角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长三角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服务*台,共同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和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推动建立协同联动的长三角创新飞地体系,通过项目路演对接、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加强资源对接常态化。支持各地在创新资源富集区设立联合孵化中心。充分发挥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联盟、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作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孵化。

  (五)深化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

  深化支持协同创新“样板间”。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支持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子基金,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清单并探索实践路径。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打造跨区域一站式路演共享*台。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国家高新区,布局建设绿色技术银行分行,探索建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科创孵化载体。

  五、全球创新网络协同构建行动

  坚持开放创新理念,主动融入全球创新链和价值链,探索长三角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的有效路径,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共建国际合作交流*台,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构建“双循环”重要承载区。

  (一)构建多样化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发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国际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鼓励和支持区域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承担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面向重点合作伙伴国家(地区),协同推进实施相关双边产业创新合作计划,联合发布双边产业创新合作需求,共同打造享有国际品牌的科创活动“会客厅”。加强长三角地区国际人才政策协调,共享海外引才渠道,探索国际人才互认,吸引和集聚全球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二)共建共引高水*开放创新合作*台

  根据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布局需求,面向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推动共享、共建一批海外孵化(创新)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鼓励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国际知名科研院校等来长三角设立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聚焦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吸引一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研发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落户长三角。

  (三)推进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参与或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结图谱、深时数字地球、*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六、协同创新治理体系一体化推进行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

  建立健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作机制。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科技部牵头、三省一市协同,三级联动的组织保障机制。省部级层面包括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作专班,省市厅(委)层面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作专班秘书处,执行层面包括各专题推进组。

  推动长三角科技部门党建联建。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领导和指导下,建立长三角科技党建工作联*会议制度,以大党建引领服务大科技为导向,以“共享信息资源、共创特色品牌、共育人才队伍、共研党建理论、共促科技发展”为核心内容,整合资源、汇集优势、互促共进,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发展优势。

  (二)建立科研诚信协同机制

  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科技伦理协作机制,加强科技伦理监管力度与科技伦理研究队伍建设。加快形成长三角地区科研诚信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开发区域科研诚信评价产品。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科研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形成区域统一的科研诚信联合奖惩制度,推动区域内科研诚信案件联合调查。

  (三)建立科技数据治理机制

  推进科技创新“数治”体系建设,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敏捷数据治理系统,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台,实现线上协同管理、数据共享、云上展示。建立健全数据驱动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发展机制,实现科技数据安全保障、高效开发利用、充分开放共享。

  (四)建立健全跟踪评估与区域研究机制

  按照“责任管理、稳步推进”原则,健全计划推进跟踪与评估制度。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牵头,联合四地科技、统计部门,协同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能力统计监测长效工作机制。联合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智库,实时把握区域协同新趋势、新领域、新机制,发布长三角新兴技术和未来产业创新场景研究报告,发布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年度报告和协同创新指数。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本着“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以城区(特色学校)学校为龙头,对共同体学校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同体学校教育现状,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共同体学校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主体学校应对共同体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及组织建设、办学特色、教师培训、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重点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学校管理水*、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加强联动。通过组建学校“1+1”、“1+2”“1+3”模式,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特色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的全面提升。

  3.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4.有效激励。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考核和评优,努力形**人争先、校校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时间和形式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以优质带动薄弱,城区、周边学校、特色学校带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行一对二或一加三形式结对帮扶,对口帮扶覆盖面达100%,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学校见附件1)。

  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县教体局成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林文*局长担任组长,肖田生副局长、张育华副局长、廖富洋副局长、张智勇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由项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轮岗常态化

  (1)城乡符合条件的教师或学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教体局审核调配的程序进行互派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时间为1学年。

  (2)交流期间,主体学校一般教师按交流地学校教师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并按要求组织指导交流地学校的教研活动,轮岗学校行政以参与指导交流地学校的管理工作为主,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交流轮岗教师待遇。城区长期交流轮岗教师享受与交流地学校教师同等的交通补贴,在后备干部确定、职称评聘、评优选模中优先考虑。

  (4)交流轮岗期间,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的原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随交流轮岗改变。

  2.制度管理一体化

  学校发展共同体主体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每学期至少参与或指导2次以上各成员学校的活动或学校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2次会议,安排研究解决共同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3.教学研究融合化

  (1)教学活动: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送教课等形式,由主体学校组织,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

  (2)薄弱学科送教活动:主体学校结合成员学校实际,每学期至少为共同体学校的一个薄弱学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体内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共同体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1次教科研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捆绑化

  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一建三年,实施捆绑发展、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在县教体局每年的学校办学水*督导评估中,主体学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计算评估最终得分(即: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共同体学校评估得分的2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体学校,则各按1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主体学校自身评估得分按80%计算)。如在学年度考评当中,共同体学校综合排名较前一年进步5个名次(含5个)以上的,则主体学校可以按本校实际考评进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点化

  鼓励主体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共同体学校的办学需要提供有关物资等方面的帮助,重点是向共同体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支援,如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工作目标,在相互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每学年的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秋季开学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体学校要联合形成学年度工作总结交至局相关股室。

  2.加大宣传,强化协调。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部署,让学校师生认识到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局相关股室要切实担负起协调的职责,指导和督促联系学校积极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校应及时将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情况、出现的先进经验等报县教体局教育股。

  3.注重总结,营造氛围。各学校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字和图像资料,完善档案,并及时总结在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体会,为今后共同体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县教体局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在学校发展共同体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大力推广和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以提高相关学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 3

  坚持资源下沉、能力提升原则。通过县级医院向乡镇卫生院植入医疗技术团队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实现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

  (四)坚持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原则。医共体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实施疾病急慢分治、医疗质量同质化、慢性病综合防治等措施,使基层医务人员具备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乡镇卫生院信誉度。

  四、工作内容

  (一)组建2个医共体

  青冈县人民医院与劳动镇卫生院组建青冈县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

  青冈县中医医院与连丰乡卫生院组建青冈县中医医院医疗共同体。

  (二)管理形式

  1、医疗技术团队植入。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在两家卫生院设立住院部,并向两家卫生院植入医疗技术团队(由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组成)与卫生院原有医疗技术人员组建医疗组(以内科人员为主),为辖区居民24小时提供门急诊、住院等医疗服务并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劳动镇卫生院挂青冈县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连丰乡卫生院挂青冈县中医医院医疗共同体牌匾。

  2、统一制度管理。医共体签署医疗服务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乡镇卫生院严格执行县级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实现制度服务同质化。

  3、统一业务管理。县级医院成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职能部门,将乡镇卫生院作为医院的一个科室实施同步管理,实现管理一致性。

  4、统一技术管理。县级医院建立医学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并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互联互通网络。患者暨可以在乡镇卫生院做检查由县级医院做出诊断,也可以在乡镇卫生院缴费在县医院做检查出诊断,达到医技协同、资源共享,实现“少付费、少跑路”目标。乡镇卫生院逐步开展二类以上医疗技术,有效解决农村患者看病不方便问题。

  5、统一信息管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医院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医保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对接融合、数据共享,为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6、统一人员管理。县乡人员实施一体化管理。即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医疗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考核,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配使用。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本辖区乡村医生。

  7、统一药品管理。实行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和使用药品。在医保报销时不受医院级别限制。

  8、统一绩效管理。乡镇卫生院医疗组业务收入由县级医院核算,卫生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执行县级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由县级医院职能科室实施考核,实现同工同酬。

  (三)实施疾病分级诊疗

  1、强化县级医院建设。县级医院要建立管理章程,建立健全各专项管理委员会和规章制度,保证依法、规范运营。要引进拓展前沿医疗技术、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提高诊疗水*,承担全县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任务,今后县级医院至少收治全县45%以上的住院病人任务,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

  2、强化乡镇卫生院建设。在完善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配套基础上,通过县级医院植入医疗团队等形式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能力。对于CT、核磁、病理检查项目可在乡镇卫生院收费、县级医院检查、享受乡镇卫生院报销政策。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开展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同时纳入医保报销政策范围。最终达到乡镇卫生院能够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乡镇卫生院至少承担本辖区45%左右的住院病人收治任务,实现“多发病、常见病不出乡”目标。

  3、强化村卫生室建设。按照服务人口1000:1.3比例配齐乡村医生,保证村卫生室业务用房达标、基本设备齐全、药品基本满足常见病治疗需求。能够为本村居民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争取做到辖区签约群众首诊在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目标。

  4、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待遇、感情投资、师傅带徒弟等办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让他们自愿留在乡村为农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二是选送现有人员到县级或者三级医院进修学*,提高医疗技术水*,更好为患者服务;三是县级医院名医名家要在卫生院设立专家诊室或工作室,利用休息或者业余时间到工作室出诊、会诊、查房等工作,方便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由此产生的利润可以作为绩效工资发放。

  5、强化实施双向、多向转诊。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引导患者养成“看病先找家庭医生”*惯,让家庭医生分诊、医疗机构转诊,逐步实现按需诊疗格局。县级医院建立接收转诊患者绿色通道,预留住院病室和床位。对于乡镇卫生院或者村级卫生室上转患者提供直接接诊服务免收挂号费,需做检查的优先安排,需住院的直接进入病室。对于急危重症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应及时转回乡镇卫生院继续住院治疗或者让家庭医生居家观察治疗。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都要根据能力尽力收治患者,不得轻易往外转出患者,提高县域就诊率,降低患者自付部分费用。

  (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团队医生应履行职责,积极加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0xx年,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重症精神病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为重点实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服务全覆盖,签约率实现90%,贫困人口签约率100%。签约后,家庭医生通过上门服务、门诊接诊、接收住院、电话随访、新媒体服务(微信、短信、手机APP)等形式为签约对象提高基本医疗、健康评估、用药指导、转诊、健康知识指导等打包(基础包)履约服务,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大大提高获得感。县财政优先安排基础包资金,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让家庭医生完成履约服务。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考核机制,在调动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医保部门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实施转诊患者连续计算医保起付线、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1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等措施,实现合理双向转诊,方便患者就*就医,引导居民有效利用签约服务,使家庭医生不仅是健康“守门人”,而且是就诊“引路人”

  五、保障政策

  (一)落实**办医责任。落实**办医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除按规定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和公共卫生等经费外,还要有计划地安排基本建设、设备(含信息化建设)购置和人才培养等经费,保证乡镇卫生院运营需要。

  (二)发挥医保调节作用。在现行医保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转诊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慢病患者长处方、将预防疾病费用、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础包等政策列入医保支付政策,倒逼医疗机构加快推进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分级诊疗等制度实施,实现患者合理就医。

  (三)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医共体实行统一绩效工资标准,可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工资和奖励要向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加强医共体建设工作成立青冈县医疗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共体各项政策,领导小组在卫健局设立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项工作落实,各相关单位也要成立工作组织,负责实施领导小组的决策和部署。

  卫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医共体实施细则,牵头协调各部门全面安排部署我县医共体建设和运行工作,探索运行模式、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人社局:按照医共体实施办法,制定引进人才、吸收人才、留住人才优惠政策;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指导医共体建立科学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和考核办法。

  医保局:协调上级医保部门调整我县试点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政策,运用医保政策杠杆作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取得实效进展,实现患者有序就医。

  发改局:做好医共体各项医疗服务价格审核认证和审批工作。

  财政局:保障基层医疗单位运营经费,按时拨付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

  (二)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卫健局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双向多向转诊流程、医共体医疗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医共体绩效考核办法和标准等系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文件,确保顺利实施。其他部门要按职责全力做好配合,同时还要出台积极的支持配套政策。

  (三)搞好培训宣传。卫健局应开展针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做好政策解读,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宣传,增加社会对医共体建设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引导群众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逐步接受认可医共体模式。同时要大力宣传医共体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广大群众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深入开展。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 4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温视察民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全镇林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绿化通道、阳光温室园区绿化、林业生态村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目标管理,组织镇村和社会力量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和绿化工作,推动我镇绿化造林工作实现新突破,使我镇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洱海的源头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舒适、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二)总体目标

  促进我镇目标任务从现在开始,力争用1个月的时问,实现我镇公共绿地、公路、道路沿线,河流沿岸、湖泊周围,乡村四旁的地段基本绿化,初步构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城乡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具体目标是:

  20xx年右所镇计划完**工绿化任务为12.6公里,其中梅和村委会的佛堂线(双边)道路绿化、共长2公里;团结村委会的团结线(双边)道路绿化、共长2公里,波中路(单边)道路绿化、共长1.5公里,波尾城西路(单边)道路绿化、共长1公里;邓中线(单边)道路绿化,共长2.5公里;温水村委会的温起线(单边)道路绿化,共长2公里;右所的绿化道路总长12.6公里。种植树苗总计2276株。

  二、工作重点及任务

  (一)义务植树

  今年右所镇前期把永安江**进行了绿化和复线路214线作为我镇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各村委会把办公区域以及乡村公路为重点,抓好内部绿化,各村要以创建“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户”活动为主题,以村委会院心、学校、居民住宅区以及周围绿化为重点,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农村适龄公民人均植树2株以上,村委会五大员每人必需种植3株以上。

  (二)通道绿化

  主要抓好村级道路段的绿化工作。今年须要完成道路绿化工程12.6公里,要在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绿化苗木的高度一般不应低于2米,地径不低于3厘米,可选择小叶榕易成活绿化效果好的优良乡土树种。

  (三)大力开展乡村绿化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的“点亮洱源、绿化乡村、洁净家园”的绿化工程精神为契机,加强宣传,广泛动员,不断丰富和完善绿化植树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四)着力推进“绿色走廊”建设

  加大道路及河渠、堤坝的绿化改善力度,加快“绿色走廊”建设公路、国道和县乡道、进村入组路段的绿化以防风固土,美化和改善环境为主,原则上,新建、改建、扩建的省级以上道路沿线绿化宽度每侧要达到3-5米,有条件的地段可加宽到5米以上、河渠、堤坝、湿地沿线绿化以保持水土、护坡护岸、涵养净化水源为主,绿化宽度根据实际确定

  三、时间安排及具体造林实施

  今年的春季绿化工作从7月上旬开始至8月30日结束。现春季绿化工作全面展开,加强对重点绿化地段的技术指导。各村、组要将绿化园区及地段规划报镇林业站。由镇林业站进行苗木调配后,组织群众开挖树沟(窝),开展植树造林。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各村要对绿化造林工作进行重点宣传,利用召开群众会,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绿化造林和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求全民参与管护并且做好各自门前的绿化工作。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镇上将绿化工作纳入本村班子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定期检查考核,对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村委会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务的村委会进行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各村、组要切实加强对春季绿化造林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村要围绕镇上确定的工作重点,突出抓好农村道路、通道绿化、大力开展乡村绿化工作防沙、治沙等方面的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绿化造林任务。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 5

  一、项目实施总体要求

  通过对劳动乡、老河坝乡、民建镇三个乡镇部分老化茶园采取换种、深修剪、追施肥料等技术措施,实施低产茶园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大幅度提高项目区茶园生产性能,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品质,达到较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引进优良高产品种、推广适用先进改造技术,对广大茶农进行技术培训,达到科技推广宣传,带动全县茶叶生产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项目实施地和工作量

  一劳动乡柏林村1500亩(其中换种500亩、深修剪1000亩);井池村深修剪1800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

  二老河坝乡永红村1000亩(其中换种400亩、深修剪600亩)。技术培训500人次。

  三民建镇天星村600亩(其中换种100亩、深修剪500亩)。技术培训500人次。

  三、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组织

  县科技局、劳动乡人民**、老河坝乡人民**、民建镇人民**。由县科技局负责统一协调相关工作、技术支持和补助资金筹措;乡镇人民**负责发动村组干部群众,并组织具体实施。

  四、主要技术措施

  一换种。对茶树树龄长,树势严重衰弱,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性能无法恢复的茶园,选用现在最优品种,如名山131、福选九号、福鼎大白等进行换种。此项工作于20xx年11月上旬完成。

  二深修剪。对茶树树龄在十年左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树势有所减弱,出现减产,但生物经济年限还很长的茶园,采取深修剪、追施肥料、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恢复茶园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此项工作于20xx年6月完成。

  ⒈树冠更新。深修剪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去树冠上部5―8寸的细弱枝条,再用整枝剪清除茶蓬中的弱枝、病枝、枯枝及下垂枝,保留分生力强的骨干枝。

  ⒉根系更新。在根系旺盛生长来临之前进行深耕,结合施有机肥。耕作深度应增加到9―16寸。

  ⒊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对土壤瘠薄的茶园,在茶树行间沿树冠边缘垂直掘出深40厘米,宽50厘米的沟,取出地土放置在行间熟化,新土填入沟中,实行土壤局部更换;对茶园进行改梯、建梯,并按新茶园的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深耕施有机肥,通过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来逐步加厚耕作层,一般深耕30厘米以上,尽量做到表土与底土互换。

  ⒋强化改造后的管理

  增施养料:包括增施基肥、追肥及根外肥。

  修剪养蓬:低产茶园树冠,不论采用何种修剪改造,在初期都要按照新茶园培养树冠的要求,采用修剪和打顶养蓬方式培养树冠,直至茶树树冠养成后才能正式投产开采。

  合理采摘:树冠改造后的1――2年,要贯彻“以养为主”的原则,在茶树高度未达到70厘米,树幅未超过1米时,只能采用打顶培养树冠,要采高留低,采中留顶,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长枝数量。

  病虫防治: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五、资金安排

  本着茶农投入为主、**补助为辅的原则开展该项目实施。项目资金初步安排如下:

  一劳动乡柏林村换种500亩,需茶苗款27万元(300万株),项目资金补助10万元;深修剪改造茶园1000亩需肥料款1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5万元。

  二劳动乡井池村深修剪改造茶园1800亩需肥料款27万元,项目资金补助15万元。

  三老河坝乡永红村换种400亩,需茶苗款21.6万元(240万侏),项目资金补助12万元;深修剪改造600亩需肥料款9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

  四民建镇天星村换种100亩需茶苗款5.4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深修剪改造500亩需肥料款7.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2万元。

  以上四项合计项目补助资金:50万元。

  六、项目要求

  一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为了扎实抓好项目实施,保质保量,对项目区参与项目实施的茶农实行实物补助形式,即由乡镇人民**对农户直接补助苗和肥料,不补助现金。同时确保茶苗品种纯度和肥料质量;

  二通过项目实施起到带动项目区茶叶生产产量和产值大幅增加,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激发广大群众用科技、学技术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能,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四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党和**的政策不折不扣惠及群众。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扩展阅读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扩展1)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实用10份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1

  活动组织:渭南市实验小学

  研修主题:《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阶段成果座谈会

  时间安排:20xx年6月13日

  活动策划:何焕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参加人员:

  1.活动组织校:渭南市实验小学

  2.任务承担校、研修参与校:渭南市实验小学、丰荫明德小学、双王中心小学、孝义中心小学、交斜中心小学、南师中心小学、固市中心小学的校长及部分教师

  活动主持:周英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少队辅导员)

  活动议程:

  ㈠何焕利副校长致欢迎词。

  ㈡闵卫强主任汇报课题开展情况。

  ㈢观摩“三爱”教育主题队会

  展示班级:四年级五班

  展示地点:演播厅

  听课教师:与会全体教师

  展示过程:

  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同时,班主任组织学生做好展示前的准备。

  2.学生展示,辅导员讲话,与会教师填写观摩记录。

  3.主持人点评总结。

  ㈣与会教师参观实验小学“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资料。

  ㈤座谈会

  1.与会教师谈主题队会观后感受。

  2.组织参与学校教师针对“爱的教育”的理解”谈认识,说感受。

  ㈥区局领导讲话。

  ㈦召开校长联*会。

  活动要求:

  ㈠活动组织校的任务:

  1.校长是研修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次活动中的准备、组织和总结。

  2.校长要提前邀请区教育局、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等按时参加活动。

  3.布置好会场布置(多媒体设备),体现活动主题,简单朴素。

  4.做好现场摄影、摄像及相关服务。

  5.积极为大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6.活动结束次日,安排专人形成图文并茂的.《工作简报》,上呈区教育局及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

  7.整理好其他过程性资料,装订成册或统一装袋。

  8.做好召开联*会议的相关准备。

  ㈡活动参与校、任务承担校的点评、发言:

  1.针对主题队会活动的环节设计、组织开展、活动效果等进行点评。

  2.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积极发现优点,同时客观指出不足,以便于相互学*,共同提高。

  3.点评、发言要紧扣主题,有主有次,有详有略,重点针对某一环节(或贵校的某一做法)发言,透过现象寻求本质,力求实效,避免大话、套话、客气话。

  4.每位发言人发言控制在10分钟左右。

  5.交流后上交一篇本校“爱的教育”的做法或经验发言。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2

  为贯彻落实嘉兴教育局“新增区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校(校区)共同体15对30所”列入嘉兴市**20xx年民生实事项目。根据海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海宁市跨地区和区域内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教〔20xx〕29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海宁市狮岭学校与海宁市博达学校对帮扶协议,经共同协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省**“互联网+义务教育”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城镇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帮助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存在短板,实现城乡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促均衡、提质量”为工作主线,以提升支援和受援两所学校办学水*为宗旨,立足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为抓手,重点采用互动、互助、共享三大结对帮扶活动方式,全面提升支援和受援学校教师业务素养和教育水*,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这一教育资源*台,寻求狮岭学校、博达学校双方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共同成长的途径,实现两校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两校师徒结对,跟岗锻炼,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学生集体交流活动等实现两校无障碍交流,提升教学品质,实现双方共赢。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组长:

  职责:签订协议,做好两校的方案策划,搭建*台、引领教师团队专业发展。

  副组长:

  职责:共建型创建方案制订和总结,指导核心组成员落实相关工作。

  核心组成员:

  唐旻祎(教导主任)徐湘如(教导主任)

  职责:做好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的课表安排和具体工作的沟通、落实等。

  王吉利(教导处副主任)刘明憬、付开萍(教导处助理)

  职责:协助教导主任开展相关工作,记录行事历,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等。

  张莉(教科室负责人)徐湘如(教科室主任)

  职责:科学研究两校共建型创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和相关活动信息报道的报送等。

  林晓君(信息技术老师)吴梦丹(信息技术老师)

  职责:做好录课,“之江汇”教育广场的教育共同体智慧服务*台上传有关佐证材料,提升应用数据等。

  张洁(德育主任、少总辅)陈明雅(德育主任)

  职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结对导师:孙飞凤(五语)、徐洁(四数)、徐静(六英)

  职责:每位导师结对三位教师,每学年活动5次以上。

  两校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组织教师上好线上线下示范课,开展线上线下集体教研,落实线上拓展课程的实施。

  四、结对帮扶内容及方式

  (一)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1.确定师徒结对关系。狮岭学校教研组长、海宁市骨干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孙飞凤,海宁市骨干教师、四年级数学教师徐洁,海宁市骨干教师、三六年级英语教师徐静分别与受援学校的三位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于3月17日下午开展师徒结对仪式。

  2.开展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

  师徒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不少于5次。师徒各自完成相应的记录表(附表2),做好相关的活动照片搜集提交给资料管理员,活动报道资料提供学校信息报道员。

  (二)异校跟岗锻炼

  博达作为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师在狮岭学校跟岗锻炼,每名教师跟岗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根据学校工作实际需要,博达学校派付开萍跟岗锻炼,狮岭学校根据跟岗需要,来安排人员和具体内容。

  (三)线上线下示范课、集体教研

  狮岭学校向博达学校开展同步课堂或送教下乡示范课累计不少于10节。

  1.城乡同步课堂。双方共同商议决定,选择除体育、信息外其他所有学科进行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精心挑选名优教师上课,对本校和博达学校的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双方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教研。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班队。

  措施一:协调两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安排好同步课堂直播时间,建立大课表。(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二:确定同步课堂教学内容,两校教师依据自己班级的学情和个人教学风格,完成初次备课,提交教研组长。学*小组集体交流讨论修改教案,主讲老师收集建议进行二次修改。(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三:对接老师交流互动,课前讨论好各种预案(包括学科知识方面和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林晓君、吴梦丹)

  措施四:课中多元互动,协同教学。以双方教研组为单位,教师之间交流互动,同步互学,共研提质提效的策略与方法。(学*小组)

  措施五;课后精准反馈,及时改进。两校教师及时跟进调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反馈、考试成绩、情绪变化等做好沟通、交流和记录,为下次的同步教学改进教学做好准备。(学*小组)

  2.远程专递课堂。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由狮岭学校针对博达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

  措施一:全员磨课。狮岭学校通过样本研修的形式,各学科组打磨出一堂高质量的微课,含所有学科。

  措施二:将微课应用于专递课堂教学中。

  3.送教下乡示范课。本年度狮岭学校三位名优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向博达学校各送教下乡示范课一次。四月语数学科送交一次,十月英语送教一次。

  措施一:校级磨课。导师在集体研究、备课、磨课。

  措施二:送教并开展研讨活动。

  (四)线上线下集体教研

  1.教师网络研修。双方教师基于网络*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不少于4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

  措施一:定学科,定计划。确定美术学科为网络研修的主要学科,期初布置任务,两校沟通制定好研修计划(王彦、姚新英)

  措施二:重合作,多交流。两校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现异地互动,打破空间限制,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措施三:求创新,共成长。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创新教研方式,促进两校共同成长。

  措施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多点联动,切实提高教学研修效率

  城乡同步课堂后,每次精准反馈,及时改进。

  2.线下集体教研活动。四月博达学校教师参加狮岭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各学科各1次。

  措施一:教研组课堂打磨,提升课堂质量,学科组分别进行单元整组说课、上微课和评课。博达学校教师可参加教研组的竞赛,有导师的小组主动邀请结对教师共同教研。

  措施二:四月周六学*会开展第一期“凝聚智慧 展现精彩 亮出风采——狮岭学校养正课堂教研团队展示活动”。

  (五)线上拓展课程

  狮岭学校向博达学校共享至少1门用于课后服务的线上拓展课程。

  措施一:定学科,完善课程。狮岭学校确定(二年级噼里啪啦小魔棒数学)拓展课程为共享课程,课程负责人沈缘,课堂实施人数学团队,做好课程地完善,提高实施价值。

  措施二:四五月重点开展拓展课程活动,丰富两校的课后服务。

  (六)学生集体交流活动

  两校间开展学生集体交流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等)不少于1次。

  措施一:两校德育处商量具体学生集体活动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和安全预案。

  措施二:上半年围绕劳动教育,两校大队干部结对研训,播种希望;下班年开展研学实践,两校大队干部技能大赛,体验丰收。

  (七)科研提升与信息报道

  科学研究两校共建型创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和相关活动信息报道的报送等。

  措施一:每年四五月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提升质量,科研总结促进两校共建活动质量的提升。

  措施二:狮岭学校充分与信息2.0工程相整合,提高各类网络课堂、研讨的质量。两校做好典型案例经验总结推广。分别组织信息报道团队,经常性撰写相关活动报道及时上传之江会学校*台,同时上报市教育网或信息中心。争取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年度内在省级以上媒体至少有1~2篇报道。

  五、结对帮扶期限和本年度任务

  自20xx年开始,至20xx年结束。每两年为一轮,共两轮。

  本年度所有任务完成截止时间:3月底、6月底、9月底、10月底前,教共体完成结对帮扶进度分别不低于40%、60%、80%、100%。我们作为20xx年新增的跨地区和县域内教共体学校,应力争在20xx年9月前全部完成规定的年度任务。

  六、工作职责

  1.制订方案,签订协议。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制订结对方案并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具体结对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及完成时间。

  2.开通空间,汇聚信息。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专项网络空间,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

  3.点位聚焦,探索实践。对照结对方案,围绕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结对帮扶总体思路,开展丰富多样的结对活动,探索形成促进结对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七、保障措施

  1.及时制定结对帮扶年度计划,双方全力支持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校各自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活动促进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2.双方定期了解情况,及时指导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帮助指导、总结各自资源开发利用、同步课堂实施及教师研修等工作。

  3.双方明确一名分管校长作为结对的联系人,校际间要加强电话联系,及时通报信息,统筹安排相关活动。

  海宁市狮岭学校联系人:贾建飞

  海宁市博达学校联系人:童欢

  4.双方明确一名工作具体负责人,做好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的课表安排和具体工作的沟通、落实等。

  海宁市狮岭学校联系人:唐旻祎

  海宁市博达学校联系人:徐湘如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3

  一、活动主题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课题:《抗旱救灾》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摩本节课教学窗口,观察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2、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的探讨与达到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研究;

  3、通过研讨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三、参加人员

  丹桂镇各辅导区小学体育教师(各片区中心校、村小派1名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参加活动)

  四、活动形式

  讲座+课堂展示+专题培训

  五、活动过程及具体安排:

  (一)酝酿阶段:丹桂小学体育组集体研讨

  1、专业引领提升理论;

  2、确定教学主讲人:王先彬老师。以“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以这个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抗旱救灾》

  (二)实施阶段(现场教学与评课反思)

  1、活动时间:20xx年4月6日。

  上午9:00到活动地点报到,9:30——12:00专题讲座,健身操专题培训;12:00——12:20说课;13:20——14:00听课;14:20——15:00活动总结。

  2、活动地点:丹桂小学

  3、活动流程:

  (1)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座;

  (2)在操场(或多媒体教室)进行健身操培训;

  (3)由王先彬老师说课、上演示课。

  六、活动设计简析:

  活动对象主要是本镇任职体育课的教师,课改进行了多年以来,教学思路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本次的`教研活动严格按照课改的要求,做到活动前有准备;全员参与。活动中有目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教学,专业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授课的内容。课后有反思,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并能针对上课教师的课堂环节都能表示肯定或指出不足,产生共鸣,是教育教学**同进步的必须途径。

  七、注意事项:

  1、听课体育教师每人写一份心得体会材料,在活动后交片区中心校存档,参会教师要作好相关记录作为继教登记的活动材料。活动结束后颁发继续教育活动登记证明。

  2、除因病及非常特殊事情外不得请假,活动考勤及应交材料纳入绩效考核。

  3、丹桂小学作好后勤保障的相关准备工作。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4

  一、 主题教研实施的目的: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二、 主题教研实施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学中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

  2、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与故事情境唤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注重创设学生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情境,发挥多种感官的综合感知功能,拓展学生认知客体的维度,立体地、全面地、由表及里地让学生感知探究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利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乐于创造,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力。

  三、 主题教研目标:

  培养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养成自觉学*美术的良好*惯 ,在美术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觉合作创新的能力。

  四、 实践印证:

  1、组内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提高学生学*美术兴趣。

  2、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学、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新知识。

  3、组内教师交流经验与心得,如何多样化的把美术活动中学生兴趣激发出来,把出现的问题汇总、记录。并在组内组织互相听课、评课、讨论。

  4、教研会上做小结,形成基本材料,组内教师每人做一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示范课或讲座。

  五、 时间安排:

  三月:教研组讨论,确定主题,组织学生参加第22届科技艺术大赛。

  四月:共同研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并实施教学。

  五月:研讨教学,互相听课、评课,学*交流心得,籍此提高各年级学生的学*美术兴趣。

  六月:继续进行研讨教学,根据活动进行记录总结与改进。

  七月:教研课题进行阶段性汇报总结。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5

  为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学校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资优势、信息优势,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同步发展,根据临渭区教育局《关于推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精神,结合实验小学校情及三张镇、孝义镇1所学校的现状与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区局精神,发挥核心校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的.辐射作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整合城乡教育资,在共同体内实行共享管理经验、助推教师成长、探索考核评价等新机制。通过理念更新、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特色创建、轮岗任教等方式,实现“理念共享、资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构建均衡优质和谐的临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总负责:

  组长:

  副组长:

  领导机构下设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三、主要目标

  1、互相融合,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帮助孝义镇中心校和三张镇中心校确立明确的办学思路、科学学校制度,改善教师培训方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任务驱动,落实城乡帮扶责任。主要通过“四会”即开展联*会、组织专题会、召开现场会、举行汇报会明确责任。

  3、依托活动,开展相关帮扶工作。以“标研读”为主线,举行集中教研活动、科研知识讲座、题指导、师徒结对、业务竞赛等活动,形成“学*、研究、实践”为一体的研修氛围。

  4、积极探索,遵循“五共五联”原则。即示范榜样共引、教育管理共济,教育资共享,教育问题共研,教育发展共进;城乡学校联谊、教学研究联动、教学质量联抓、教师培训联办、亮色孵化联手,真正打造成均衡联动发展共同体,互补短板,互长优势,共生共长,共同发展。

  四、具体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原则上不要随意调换,但因为实际工作原因,所以安排的时间可以根据受援学校和我校工作进行微调,调换时间不要超过一周。

  2、涉及内容:备、上、班级管理、作业布置、德育主题、班队会、少先队程、捐书捐衣、关爱留守、管理人员跟岗学*等形式和内容不限。

  3、活动形式:跟岗学*、集中培训、送培到点

  4、资料呈现:活动方案、活动简报、活动总结、照片、活动记录表过程性资料

  5、装订顺序:

  封面——目录——活动实施方案——活动具体安排——活动简报——过程性资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感受、听评表等)——照片(档里面横版粘贴10张,每两张放在一个档)——活动小结——所有手写的资料原。备注:参加活动的感受(人人一份,每份不少于一张半)

  6、强调说明:每次活动都是以日期+活动主题命名,里面是:一个档(排好的册子)、一个照片包(原图照片多角度10张)、一个包(执教内容或者报告内容)。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本着以“互帮互学、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资源、*等、对话、双赢”为原则,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开展工作,通过加强联合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丰富教研模式,营造校际教研文化;

  2、拓宽对话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整合教研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区教研室重点工作,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展“重建课堂教学模式”工作,着力构建高效课堂,稳步推进质量监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加强教研力度,全面提升片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片区各学校的发展,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四、活动内容

  三月份

  名师引领。请名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片区教师做专题讲座,指导学科教学,带领片区美术教师迅速成长。

  四月份

  骨干示范。请片区骨干教师讲好示范课,交流备课经验,开展教学研讨,提高片区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

  五月份

  教师合作。通过教师沙龙、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或是通过电话、网络、随时交流研讨,加强教师之间经验的切磋与借鉴,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提高理论业务水*。

  六月份

  教学交流。组织联合体内教师教学交流活动(观课议课、青年教师教学评比等),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的整体提高。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我校教研的实效性,我校教研将以大教研组主题教研为主线,各年级备课组教研为基础,外请专家指导为借力开展教研。全面提高我校的教研水*,提升老师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而服务。

  二、教研内容:

  1、集体备课:

  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是我校教研的基础,要激发出年级备课组的积极性,形成教研合力,集体备课要定好主备人,在备课时从教材出发,以教参为主要参考,把主备单元的每一课时内容都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大环节的梳理、交流,形成集体备课记录和初备教案,组内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保证吃透教材,找准目标,突破重难点,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除了备课程之外还应该备练*题,备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题,在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进行理论学*。

  2、主题教研:

  数学、语文、科任大备课组每学期举行两次主题教研活动,提倡邀请教研室相关教研员指导主题教研活动,在提高教研水*的同时,还能增加教研室对我校教研及老师教学水*的了解,有助于今后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中推出更多优秀教师参赛,培养更多骨干教师。

  主题教研流程:第一环节,主题生成,主题来自课标,可以由问题为导向,由展示活动的教研组集体来确定;第二环节,集体备课,首先确定主备人,主备人和参备教师都应该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主备人还要制作好PPT,集体备课时主备人需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主持人负责按照主备人设计的教学过程分环节逐一引导全组老师研讨,根据教研主题探讨主备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没有更加方案;第三环节,听评课,主讲人经过集体备课后修改好的教学方案进行讲课,其他老师观摩,课程结束后由主持人组织根据教研主题开展集体教研,并形成教学策略;第四环节,由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成果,参与教研活动老师写出听评课反思。

  3、外请专家:

  深入开展“聚焦智慧课堂,提升核心素养”教研活动,充分借力于外请的专家,将更先进、更优秀的教学理念实践于我们的课堂中,进一步提升老师们教学的综合能力。

  三、提交资料:

  1、集体备课记录由各年级备课组长负责,包括:教研活动计划、教学进度、主题生成、活动记录、成果记录。

  2、主题教研由大教研组长负责,包括:主题生成、课前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记录、课件、研讨后教学设计、听评课反思、成果记录。

  3、外请专家记录由大教研组长负责,包括:课前备课、听评课活动记录、课件、教学设计、老师们的听课心得、活动总结。

  4、每学期需提交手写精品教案及反思和课件PPT:35岁以下每学期两篇,35岁以上每学期一篇。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活动也是幼儿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课程组织方式之一,它以个别化学*的鲜明特点弥补了集体教学的缺陷,使幼儿在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也使“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体落实。

  针对本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组织实施存在问题,本学期我们重点围绕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开展教研,通过理念解析、过程剖析、材料剖析、现场观摩和教师观察指导技巧等内容,让广大教师从理念、技术、实践三个层面掌握这些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策略,并且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这项专题研讨与培训,促进教师更加关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提高我园教师组织与指导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的能力,提高幼儿园游戏质量。

  二、活动目标

  1、在深入学*相关游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区域环境,探索与主题教育课程相融合的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学*的方法、规律,造就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指导幼儿操作的能力和一支教学业务精良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2、通过实践和研讨,学*正确观察和评价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状况,探寻出便于师幼操作的游戏记录方式和符合儿童发展水*的游戏成果表现形式。

  三、教研主题

  1、教研主题一:区角活动的研究

  2、教研主题二:游戏活动的研究

  四、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教师。

  五、活动实施的要求

  1、各执教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态度认真,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授课的准备。

  2、执教者要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根据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区角和游戏活动的.活动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我园的区角活动和游戏活动质量。

  3、在活动中,执教者要坚持游戏的教育原则,在“寓教于乐”的学*活动中发展孩子的能力。

  4、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深刻进行反思,积极参与评课和研讨活动,达到相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9月——10月

  1、通过业务学*,以自学和集中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例分析、理论讲座,提升理论水*,了解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形式,在《指南》的引领下,将教育理念转化落实为教育行为。

  2、各班教师根据本学期研究主题自选教学内容。

  (二)实施阶段:20xx年11月18日——19日

  第一阶段:分年级组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

  1、人员安排:

  小班年级:刘年梅王琰叶蓉易婷

  中班年级:谭娅佘小梅张爱红卢华容陈红婧

  大班年级:周容易法莲罗鸣燕杨安宁

  2、评价标准:

  根据“机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标准”及“教研活动考核标准”,分别从活动目的、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和活动效果五大块进行评价并量化评分,评分结果纳入到教师各类绩效考核成绩及骨干教师、明星教师评选考核成绩。

  3、活动评价:

  分年级组进行反思、评课、研课,根据量化打分情况,每年级推选出1——2节优质活动。

  第二阶段:全园观摩活动

  活动展示:每年级的优质活动分别进行活动展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总结本学期区域游戏活动研究的心得、体会、感悟,形成教育叙事;

  2、评选与推广教研成果。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9

  为深入贯彻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落实浙教办函〔20xx〕53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现就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和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城乡教育共同体20xx年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文件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要求,各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

  二、发展目标

  1.资源共享。推动教共体内教师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培训培养、整体评价等机制。鼓励各校培育特色学科,形成优质教师团队,引领学生发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整合核心校和各成员校的优质资源,实现教共体内师德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管理共进。构建合作交流*台。建立以教共体核心校牵头的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通报、研讨例会制度。实施教共体内教学协同管理,做到常规制度、课程建设、教学进度、质量检测等基本同步。组织各校名师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小组,指导教共体内学校的各门学科建设。

  3.教学共研。核心校以项目合作方式接纳成员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由骨干教师帮扶成员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实施统一的质量检测管理,制定各学科质量保障制度,指导并督促各校学科教育。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共体内学校的教学管理水*、教师发展水*、学生发展水*。

  4.文化共生。教共体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质量共评,助推文化渗透。核心校立足地域文化和学校教育资源,培育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各学校通过城乡学生“手拉手”、家庭结对等形式,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力所能及地为对方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捆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教共体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成员校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成员校的发展情况作为核心校相关考核的主要依据。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三、实施内容

  (一)加强队伍建设

  1.两校各自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代表为成员。

  领导小组分工如下:校长负总责,制订工作实施方案与年度计划,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协调;教学副校长分管,协调、推进各方工作;教导处主任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活动的开展,信息报道、工作月报、资料整理;信息技术处主任负责网络技术支持,建设宁波智慧教育和“之江汇”网络帮扶空间;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等教研组长,负责同步课堂、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

  2.两校共同组建钉钉工作群,发布活动信息,开展工作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构建发展共同体。

  (二)完善学校网络建设

  完善学校网络建设,完善学校数据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级教育网络资源中心、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综合管理应用,实现与教育网络互通和应用。

  (三)交流课堂教学

  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优质学校部分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四)加强网络教研

  基于网络*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

  (五)提升师资常态

  通过校际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方式,促进两校教师各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农村学校教学骨干,互相交流学*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

  (六)共建学校文化。共同体学校要互相交流学校文化,吸收新的内涵,将优秀学校的学校文化逐步内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构建两校丰富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四、工作安排

  1.两校成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各结对帮扶工作小组,确立帮扶形式及帮扶学科。

  2.通过互联网形式开展“同步课堂”的教学。

  3.通过“网络研修”的教研形式,开展集体备课、课堂诊断和主题研修等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补给,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4.积极拓展同步领域,逐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日常教学拓展到校本特色活动、学校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远距离或实地参与或欣赏两校的校园活动,开展线下互访交流活动。(具体结合两校各节日活动开展)

  5.认真总结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撰写工作总结、收集典型案例,做好活动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学校“义务教育城乡共生体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协调和宏观规划及设施工作。在学校各部门间建立“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从工作的组织管理上,加大学校的统筹力度,担负起明确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的推进。

  (二)制度保障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城乡共生体建设”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明确规划、统一建设和集中管理,严格制定教育信息化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数据管理、信息发布和网络安全监控。

  (三)队伍保障

  学校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配备力度。

  学校共同体实施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我校教研的实效性,我校教研将以大教研组主题教研为主线,各年级备课组教研为基础,外请专家指导为借力开展教研。全面提高我校的教研水*,提升老师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而服务。

  二、教研内容:

  1、集体备课:

  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是我校教研的基础,要激发出年级备课组的积极性,形成教研合力,集体备课要定好主备人,在备课时从教材出发,以教参为主要参考,把主备单元的每一课时内容都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大环节的梳理、交流,形成集体备课记录和初备教案,组内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保证吃透教材,找准目标,突破重难点,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除了备课程之外还应该备练*题,备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题,在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进行理论学*。

  2、主题教研:

  数学、语文、科任大备课组每学期举行两次主题教研活动,提倡邀请教研室相关教研员指导主题教研活动,在提高教研水*的同时,还能增加教研室对我校教研及老师教学水*的了解,有助于今后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中推出更多优秀教师参赛,培养更多骨干教师。

  主题教研流程:第一环节,主题生成,主题来自课标,可以由问题为导向,由展示活动的教研组集体来确定;第二环节,集体备课,首先确定主备人,主备人和参备教师都应该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主备人还要制作好PPT,集体备课时主备人需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主持人负责按照主备人设计的教学过程分环节逐一引导全组老师研讨,根据教研主题探讨主备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没有更加方案;第三环节,听评课,主讲人经过集体备课后修改好的教学方案进行讲课,其他老师观摩,课程结束后由主持人组织根据教研主题开展集体教研,并形成教学策略;第四环节,由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成果,参与教研活动老师写出听评课反思。

  3、外请专家:

  深入开展“聚焦智慧课堂,提升核心素养”教研活动,充分借力于外请的专家,将更先进、更优秀的教学理念实践于我们的课堂中,进一步提升老师们教学的综合能力。

  三、提交资料:

  1、集体备课记录由各年级备课组长负责,包括:教研活动计划、教学进度、主题生成、活动记录、成果记录。

  2、主题教研由大教研组长负责,包括:主题生成、课前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记录、课件、研讨后教学设计、听评课反思、成果记录。

  3、外请专家记录由大教研组长负责,包括:课前备课、听评课活动记录、课件、教学设计、老师们的听课心得、活动总结。

  4、每学期需提交手写精品教案及反思和课件PPT:35岁以下每学期两篇,35岁以上每学期一篇。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扩展2)

——共同体实施方案(10)份

  共同体实施方案 1

  为贯彻落实嘉兴教育局“新增区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校(校区)共同体15对30所”列入嘉兴市**20xx年民生实事项目。根据海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海宁市跨地区和区域内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教〔20xx〕29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海宁市狮岭学校与海宁市博达学校对帮扶协议,经共同协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省**“互联网+义务教育”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城镇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帮助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存在短板,实现城乡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促均衡、提质量”为工作主线,以提升支援和受援两所学校办学水*为宗旨,立足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为抓手,重点采用互动、互助、共享三大结对帮扶活动方式,全面提升支援和受援学校教师业务素养和教育水*,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这一教育资源*台,寻求狮岭学校、博达学校双方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共同成长的途径,实现两校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两校师徒结对,跟岗锻炼,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学生集体交流活动等实现两校无障碍交流,提升教学品质,实现双方共赢。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组长:

  职责:签订协议,做好两校的方案策划,搭建*台、引领教师团队专业发展。

  副组长:

  职责:共建型创建方案制订和总结,指导核心组成员落实相关工作。

  核心组成员:

  唐旻祎(教导主任)徐湘如(教导主任)

  职责:做好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的课表安排和具体工作的沟通、落实等。

  王吉利(教导处副主任)刘明憬、付开萍(教导处助理)

  职责:协助教导主任开展相关工作,记录行事历,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等。

  张莉(教科室负责人)徐湘如(教科室主任)

  职责:科学研究两校共建型创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和相关活动信息报道的报送等。

  林晓君(信息技术老师)吴梦丹(信息技术老师)

  职责:做好录课,“之江汇”教育广场的教育共同体智慧服务*台上传有关佐证材料,提升应用数据等。

  张洁(德育主任、少总辅)陈明雅(德育主任)

  职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结对导师:孙飞凤(五语)、徐洁(四数)、徐静(六英)

  职责:每位导师结对三位教师,每学年活动5次以上。

  两校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组织教师上好线上线下示范课,开展线上线下集体教研,落实线上拓展课程的实施。

  四、结对帮扶内容及方式

  (一)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1.确定师徒结对关系。狮岭学校教研组长、海宁市骨干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孙飞凤,海宁市骨干教师、四年级数学教师徐洁,海宁市骨干教师、三六年级英语教师徐静分别与受援学校的三位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于3月17日下午开展师徒结对仪式。

  2.开展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

  师徒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不少于5次。师徒各自完成相应的记录表(附表2),做好相关的活动照片搜集提交给资料管理员,活动报道资料提供学校信息报道员。

  (二)异校跟岗锻炼

  博达作为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师在狮岭学校跟岗锻炼,每名教师跟岗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根据学校工作实际需要,博达学校派付开萍跟岗锻炼,狮岭学校根据跟岗需要,来安排人员和具体内容。

  (三)线上线下示范课、集体教研

  狮岭学校向博达学校开展同步课堂或送教下乡示范课累计不少于10节。

  1.城乡同步课堂。双方共同商议决定,选择除体育、信息外其他所有学科进行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精心挑选名优教师上课,对本校和博达学校的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双方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教研。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班队。

  措施一:协调两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安排好同步课堂直播时间,建立大课表。(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二:确定同步课堂教学内容,两校教师依据自己班级的学情和个人教学风格,完成初次备课,提交教研组长。学*小组集体交流讨论修改教案,主讲老师收集建议进行二次修改。(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三:对接老师交流互动,课前讨论好各种预案(包括学科知识方面和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林晓君、吴梦丹)

  措施四:课中多元互动,协同教学。以双方教研组为单位,教师之间交流互动,同步互学,共研提质提效的策略与方法。(学*小组)

  措施五;课后精准反馈,及时改进。两校教师及时跟进调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反馈、考试成绩、情绪变化等做好沟通、交流和记录,为下次的同步教学改进教学做好准备。(学*小组)

  2.远程专递课堂。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由狮岭学校针对博达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

  措施一:全员磨课。狮岭学校通过样本研修的形式,各学科组打磨出一堂高质量的微课,含所有学科。

  措施二:将微课应用于专递课堂教学中。

  3.送教下乡示范课。本年度狮岭学校三位名优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向博达学校各送教下乡示范课一次。四月语数学科送交一次,十月英语送教一次。

  措施一:校级磨课。导师在集体研究、备课、磨课。

  措施二:送教并开展研讨活动。

  (四)线上线下集体教研

  1.教师网络研修。双方教师基于网络*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不少于4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

  措施一:定学科,定计划。确定美术学科为网络研修的.主要学科,期初布置任务,两校沟通制定好研修计划(王彦、姚新英)

  措施二:重合作,多交流。两校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现异地互动,打破空间限制,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措施三:求创新,共成长。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创新教研方式,促进两校共同成长。

  措施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多点联动,切实提高教学研修效率

  城乡同步课堂后,每次精准反馈,及时改进。

  2.线下集体教研活动。四月博达学校教师参加狮岭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各学科各1次。

  措施一:教研组课堂打磨,提升课堂质量,学科组分别进行单元整组说课、上微课和评课。博达学校教师可参加教研组的竞赛,有导师的小组主动邀请结对教师共同教研。

  措施二:四月周六学*会开展第一期“凝聚智慧 展现精彩 亮出风采——狮岭学校养正课堂教研团队展示活动”。

  (五)线上拓展课程

  狮岭学校向博达学校共享至少1门用于课后服务的线上拓展课程。

  措施一:定学科,完善课程。狮岭学校确定(二年级噼里啪啦小魔棒数学)拓展课程为共享课程,课程负责人沈缘,课堂实施人数学团队,做好课程地完善,提高实施价值。

  措施二:四五月重点开展拓展课程活动,丰富两校的课后服务。

  (六)学生集体交流活动

  两校间开展学生集体交流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等)不少于1次。

  措施一:两校德育处商量具体学生集体活动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和安全预案。

  措施二:上半年围绕劳动教育,两校大队干部结对研训,播种希望;下班年开展研学实践,两校大队干部技能大赛,体验丰收。

  (七)科研提升与信息报道

  科学研究两校共建型创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和相关活动信息报道的报送等。

  措施一:每年四五月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提升质量,科研总结促进两校共建活动质量的提升。

  措施二:狮岭学校充分与信息2.0工程相整合,提高各类网络课堂、研讨的质量。两校做好典型案例经验总结推广。分别组织信息报道团队,经常性撰写相关活动报道及时上传之江会学校*台,同时上报市教育网或信息中心。争取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年度内在省级以上媒体至少有1~2篇报道。

  五、结对帮扶期限和本年度任务

  自20xx年开始,至20xx年结束。每两年为一轮,共两轮。

  本年度所有任务完成截止时间:3月底、6月底、9月底、10月底前,教共体完成结对帮扶进度分别不低于40%、60%、80%、100%。我们作为20xx年新增的跨地区和县域内教共体学校,应力争在20xx年9月前全部完成规定的年度任务。

  六、工作职责

  1.制订方案,签订协议。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制订结对方案并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具体结对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及完成时间。

  2.开通空间,汇聚信息。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专项网络空间,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

  3.点位聚焦,探索实践。对照结对方案,围绕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结对帮扶总体思路,开展丰富多样的结对活动,探索形成促进结对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七、保障措施

  1.及时制定结对帮扶年度计划,双方全力支持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校各自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活动促进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2.双方定期了解情况,及时指导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帮助指导、总结各自资源开发利用、同步课堂实施及教师研修等工作。

  3.双方明确一名分管校长作为结对的联系人,校际间要加强电话联系,及时通报信息,统筹安排相关活动。

  海宁市狮岭学校联系人:贾建飞

  海宁市博达学校联系人:童欢

  4.双方明确一名工作具体负责人,做好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的课表安排和具体工作的沟通、落实等。

  海宁市狮岭学校联系人:唐旻祎

  海宁市博达学校联系人:徐湘如

  共同体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本着“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以城区(特色学校)学校为龙头,对共同体学校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同体学校教育现状,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共同体学校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主体学校应对共同体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及组织建设、办学特色、教师培训、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重点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学校管理水*、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加强联动。通过组建学校“1+1”、“1+2”“1+3”模式,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特色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的全面提升。

  3.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4.有效激励。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考核和评优,努力形**人争先、校校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时间和形式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以优质带动薄弱,城区、周边学校、特色学校带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行一对二或一加三形式结对帮扶,对口帮扶覆盖面达100%,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学校见附件1)。

  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县教体局成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林文*局长担任组长,肖田生副局长、张育华副局长、廖富洋副局长、张智勇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由项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轮岗常态化

  (1)城乡符合条件的教师或学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教体局审核调配的程序进行互派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时间为1学年。

  (2)交流期间,主体学校一般教师按交流地学校教师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并按要求组织指导交流地学校的教研活动,轮岗学校行政以参与指导交流地学校的管理工作为主,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交流轮岗教师待遇。城区长期交流轮岗教师享受与交流地学校教师同等的交通补贴,在后备干部确定、职称评聘、评优选模中优先考虑。

  (4)交流轮岗期间,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的原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随交流轮岗改变。

  2.制度管理一体化

  学校发展共同体主体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每学期至少参与或指导2次以上各成员学校的活动或学校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2次会议,安排研究解决共同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3.教学研究融合化

  (1)教学活动: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送教课等形式,由主体学校组织,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

  (2)薄弱学科送教活动:主体学校结合成员学校实际,每学期至少为共同体学校的一个薄弱学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体内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共同体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1次教科研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捆绑化

  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一建三年,实施捆绑发展、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在县教体局每年的学校办学水*督导评估中,主体学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计算评估最终得分(即: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共同体学校评估得分的2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体学校,则各按1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主体学校自身评估得分按80%计算)。如在学年度考评当中,共同体学校综合排名较前一年进步5个名次(含5个)以上的,则主体学校可以按本校实际考评进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点化

  鼓励主体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共同体学校的办学需要提供有关物资等方面的帮助,重点是向共同体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支援,如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工作目标,在相互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每学年的`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秋季开学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体学校要联合形成学年度工作总结交至局相关股室。

  2.加大宣传,强化协调。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部署,让学校师生认识到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局相关股室要切实担负起协调的职责,指导和督促联系学校积极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校应及时将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情况、出现的先进经验等报县教体局教育股。

  3.注重总结,营造氛围。各学校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字和图像资料,完善档案,并及时总结在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体会,为今后共同体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县教体局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在学校发展共同体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大力推广和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以提高相关学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共同体实施方案 3

  根据《淄博市人民**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10.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和经验,引领各共同体良性发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机制

  1.探索构建共同体管理一体化机制。共同体内部实行核心校负责制,引领各成员学校逐步探索构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的共同体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各共同体学校等要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2.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善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数字化学*推广应用、强化学校校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学校网络教学与学*环境,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3.建立科研先导和典型引领机制。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帮扶式共同体帮扶学校系统梳理共同体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难点,按照“问题即课题”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瓶颈,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区教体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推介,引领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区财政局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共同体发展经费,用于保障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

  共同体实施方案 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xx〕14号)《**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贵阳市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行动纲要(20xx—20xx)》《开阳县提升教育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开阳县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实际,通过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让每个孩子享有公*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根据全县教研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学区内联合,校际及学科互动,内联外引,共同研究”的教研共同体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教研共同体植根于学区、学校、教师发展的.共同愿景,学区学校自主合作,以研促教,以研育师,以研提质,共同发展。

  (二)共同性原则。教研共同体以县直优质校为教研引领、以学区中心校为教研基地,为学区学校及教师提供教研*台和发展空间,对学区进行教研辐射、带动、引领,促进教研资源共享,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共同发展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制订《教研共同体实施考核细则》,以教研督导考核制度化促进教研规范化、常态化,规范学校教研管理,确保教研扎实有效开展。

  (四)协作性原则。以教培中心为组织纽带,加强协调联系,探寻教研载体,推进教研共同体发展。加强县校协作、学区协作、校际协作、学科协作,促进学校与教师之间共建、共享、示范、引领,促进共同发展。

  (五)开放性原则。共同体内学校相互开放课堂、集体教研,相互学*借鉴,共享教育教学教研资源,取长补短,开放吸收,促进开放发展。

  三、主要工作目标

  (一)建立学区教研共同体。推动学校教研机制建设,使教研成为学校常态化工作,促进区际、校际、学科共建、共享、示范、引领,提升教研工作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育、扩大名师资源,深入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教学研究,学段衔接的研究,适应新中考、新高考改革的研究,促进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全县各学段教育教学水*和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扎实深入做好教研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

  (三)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台。建立“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评选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拓宽渠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立完善教研体系。建立县级、学区、学校三级教研共同体,形成“学校主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典型带动”的教研工作机制。县教培中心及学区引领校、基地校加强对学区教研共同体的指导和督查。

  1.搭建教研*台,多层次推进:联通市级教研*台、县级教研*台(教培中心、引领校)、学区教研*台(基地校、校本);促进教研共同体“点”(校本、基地校)、“线”(学科团队)、“面”(学区、全县)结合。

  2.创建教研载体,多形式教研:学区教研基地校建设;学科教研基地校建设;乡村校“互加”项目建设; 教学技能展演(校本秀课、教学设计、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成果展示(课题、论文等)。

  3.开发教研资源,丰富教研内涵:内引,学区内发现和培育名师;充分调动县内“三名”教师、骨干教师资源。外联,聘请县外名师、专家为学区教师做讲座、上示范课。

  (二)加强教学教研指导。县教培中心加强对教研共同体工作的统筹、规划、指导,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形成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备、教、学、评、导“五位一体”教研模式。各学校将教研共同体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筑教科通[20xx]14号文件精神完善学校教研工作体系,促进教研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开展。

  1.加强“教研基地校”建设,推动学区、学科教研常态化。基地校要发挥教研基地功能,根据教师发展需求,制订基地校教研规划和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基地校教研,建成名副其实的教研基地和学科基地,培育学区名师,促进学区教师专业成长。

  2.引领校要制订教研引领规划和计划,组织共同体内外名师、骨干教师按计划在学区内做好教学展示、研讨和学术讲座,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示范、引领,使学区优质资源效益最大化。

  3.学区共同体学校要积极参与共同体教研。借助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契机,做好学校教研规划,扎实抓好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强化校本教学研修。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拟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计划,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创新性,不断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能力和水*。学校须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在研究学生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四)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学区、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创造性。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每学期到学区讲授示范课、公开课,***备课、研讨课,开展听评课和说课活动并提出明确要求;建立教研员联系点制度,组织教研员到贫困、民族、边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指导,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树立全面育人观。聚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培育劳动观念等重点问题,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内容、策略、方法、机制研究,指导学校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六)加强育人环节研究。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加强国家课程的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实施工作;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和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加强课程设计和作业设计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完善作业调控机制,创新教学设计和作业布置方式,提升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水*。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推动建立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

  五、学区教研共同体实施过程

  学区教研共同体工作由县教育局组织领导,开阳县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县**教育督导办公室、教育科负责监督、考核。

  (一)启动阶段:20xx年5月-9月

  开展全县各学段教师年龄结构、专业、课业结构、学校教研情况问卷调查,做出诊断和反馈报告。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教科)主任会议,讨论学区教研共同体划分,对引领校、基地校教研职责进行说明,安排部署教研共同体学区活动。制定教研共同体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7月(试行)

  对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进行动员部署,对教研共同体方案进行解读。组建学区教研共同体,实施中小学学区教研共同体计划。教研共同体工作纳入20xx年目标考核。

  (三)建立长效机制阶段:20xx年8月后

  收集学校和教师对教研共同体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一年来教研共同体取得的经验、成绩和亮点;也总结存在的不足,收集学校和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研共同体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立教研共同体长效机制,让教研共同体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台。

  六、保障机制建设

  1.加强教研共同体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县教育局成立全县中小学学区教研共同体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与职责,组织教研共同体工作指导、督导、考核。教研共同体引领校按县要求拟定学区教研共同体规划和计划,并积极组织开展共同体教研;基地校要发挥教研基地功能,制订基地校教研规划和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基地校教研;学区教研共同体学校要积极参与共同体教研,以促进教研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开展。

  2.建立教研共同体督导考核评估机制。县**教育督导室将教研共同体工作纳入督导考核评估体系,重点督导评估教研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和教研工作实绩等。学校需建立教师教研考核机制,将教研组、教师教研工作情况纳入年终绩效、目标考核、评优评先条件。用制度保障教研常态化、规范化、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加大教研经费投入。县教育局将教研共同体工作经费纳入师训经费预算,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补助工作经费,确保教研共同体推进。各学校也要把教研预算经费纳入学校教育事业经费预算,确保学区教研共同体工作正常实施。

  共同体实施方案 5

  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学校组织部、机关党委的安排,xxx党支部将与xx学院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更好地促进两个党支部之间的交流,增强党支部活力,提高双方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建设水*,按学校党委要求,特制订《xxx党支部、xx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方案》,对下一步的结对共建活动进行指导和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密切机关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机关服务基层、服务师生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促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

  二、结对共建活动的目的和工作原则

  xxx党支部、xx学院党支部将以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建立机关与院系党支部建设新途径,探索党支部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新思路,促进基建处和化环学院之间的工作联动,密切合作关系;按照“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了解,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发展”的原则,坚持服务师生、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增强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三、结对共建活动形式和内容

  经与xx学院党委领导沟通联系,本次活动采取基建处党支部与化环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对的共建形式进行。

  按学校党委要求,结对共建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共建、党员互动、共同提高三个方面:

  1、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采取联合集中学*,联合过组织生活,联合开展党课教育等形式,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

  2、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同时结合大学城校区提升计划、院系用房维修改造工作,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就化环学院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以点带面,为大学城校区规划建设和学院加强改进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按要求,共建党支部每年联合形成1篇调研报告。共建双方建立活动记录制度,认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

  3、xxx党支部要利用xx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听取专家讲座、咨询专家意见等形式,提升支部党员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水*。xx学院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机关党支部在校园建设信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解决支部实际问题,促进支部建设。共建党支部之间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交流互动,共同促进,相互提高。

  四、时间安排

  此次xxx处与xx学院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持续三年完成:

  1、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结合“群众路线大家谈”活动,基建处党员干部在六月下旬召开了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讨论开展基层、群众工作的具体思路;并与xx学院联系沟通,初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师生员工最关心的问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机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2、第二阶段——制定方案、广泛发动阶段:在前阶段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结对共建党支部结合共建任务和本单位工作特点,按照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发挥优势、有利于活动取得实效的原则制定共建党支部的共建活动方案。

  3、第三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在今后三年,结对共建党支部将按照学校党委组织部确定的学校支部共建方案严格执行。xx处党支部**、xx学院共建支部**作为共建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带头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建支部的情况,广泛征求共建支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做好活动开展情况记录,完整记录活动开展过程。

  4.第四阶段——交流、总结阶段:共建支部每年度要对支部共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一份结对共建特色经验材料。

  共同体实施方案 6

  一、结对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xx担任,协作完成结对共建的规划及日常事务的管理。各相关业务及项目的落实和实施,由领导组成员根据业务分工具体负责。

  二、结对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在学校管理、教学科研、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共建合作。两者联动结成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教育发展共同体,以逐步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助、方法共鉴。在学校各项建设方面,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任务:领导小组根据共建计划制定方案和工作规划,提出各阶段工作指导意见;山湖xx小学要结合爱心小学实际制订好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工作计划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决爱心小学存在的教学力量、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在结对共建上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不断提高双方学校的管理水*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合作共进,共同发展。

  三、结对形式与内容

  要求做到“三结对”、“三合作”。

  (一)班子结对:山湖xx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交流工作;爱心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领导或骨干教师到山湖xx小学跟岗学*。

  (二)教师结对:山湖xx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送教(支教),并与爱心小学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爱心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到山湖xx小学跟班。

  (三)学生结对:以“手拉手心连心”为主题,通过校园文化联谊、学*体会交流、社会实践、携手助学和生活互换体验等方式开展交流和互助活动,共同构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行为品格。学生之间互相结对,旨在思想、学*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携手成长,共同进步。

  (四)管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学校校长每学期互到结对学校进行1次以上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或交流座谈。通过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学校管理水*,促进双方学校的发展。

  (五)教研合作:每学期做到学校教师培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调研、教研活动、期末考试“六统一”。在此基础上,力争完成每学期开展1次以上教学经验交流,并采取送教到校、结对帮扶、专题研讨、讲座等交流共建形式。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指导、有成效、有小结,使结对学校教师在改革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双赢”。

  (六)资源利用合作:山湖xx小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为爱心小学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等援助。开展交流与协作,两所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台等多种途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山湖xx小学要充分利用师资水*、教学设施等优势,帮助和带动爱心小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秩序的良性、稳定发展。

  四、工作原则与要求

  (一)加强领导。本项工作具体由山湖xx小学xx副校长及爱心小学xx副校长负责,每校再确定一名主任分别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二)勇于创新。双方学校要加强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探索其组织机制、组织形态及活动内容形式,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交流。要加强合作、强化互动,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共赢”。

  共同体实施方案 7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共同体实施方案 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公办小学、合格外来工子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区教育局《吴江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方案》(吴教普〔20xx〕17号)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内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段学校均衡发展、优质发展、高效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结对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吴英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许关龙同志担任,协作完成结对共建的规划及日常事务的管理。各相关业务及项目的落实和实施,由领导组成员根据业务分工具体负责。

  二、结对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在学校管理、教学科研、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共建合作。两者联动结成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教育发展共同体,以逐步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助、方法共鉴。在学校各项建设方面,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任务:领导小组根据共建计划制定方案和工作规划,提出各阶段工作指导意见;山湖花园小学要结合爱心小学实际制订好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工作计划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决爱心小学存在的教学力量、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在结对共建上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不断提高双方学校的管理水*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合作共进,共同发展。

  三、结对形式与内容

  要求做到“三结对”、“三合作”。

  (一)班子结对:山湖花园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交流工作;爱心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领导或骨干教师到山湖花园小学跟岗学*。

  (二)教师结对:山湖花园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送教(支教),并与爱心小学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爱心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到山湖花园小学跟班。

  (三)学生结对:以“手拉手心连心”为主题,通过校园文化联谊、学*体会交流、社会实践、携手助学和生活互换体验等方式开展交流和互助活动,共同构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行为品格。学生之间互相结对,旨在思想、学*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携手成长,共同进步。

  (四)管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学校校长每学期互到结对学校进行1次以上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或交流座谈。通过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学校管理水*,促进双方学校的发展。

  (五)教研合作:每学期做到学校教师培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调研、教研活动、期末考试“六统一”。在此基础上,力争完成每学期开展1次以上教学经验交流,并采取送教到校、结对帮扶、专题研讨、讲座等交流共建形式。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指导、有成效、有小结,使结对学校教师在改革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双赢”。

  (六)资源利用合作:山湖花园小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为爱心小学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等援助。开展交流与协作,两所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台等多种途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山湖花园小学要充分利用师资水*、教学设施等优势,帮助和带动爱心小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秩序的良性、稳定发展。

  四、工作原则与要求

  (一)加强领导。本项工作具体由山湖花园小学孙建兵副校长及爱心小学刘春林副校长负责,每校再确定一名主任分别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二)勇于创新。双方学校要加强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探索其组织机制、组织形态及活动内容形式,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交流。要加强合作、强化互动,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共赢”。

  共同体实施方案 9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共同体实施方案 10

  根据《淄博市人民**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10.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和经验,引领各共同体良性发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机制

  1.探索构建共同体管理一体化机制。共同体内部实行核心校负责制,引领各成员学校逐步探索构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的共同体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各共同体学校等要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2.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善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数字化学*推广应用、强化学校校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学校网络教学与学*环境,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3.建立科研先导和典型引领机制。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帮扶式共同体帮扶学校系统梳理共同体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难点,按照“问题即课题”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瓶颈,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区教体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推介,引领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区财政局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共同体发展经费,用于保障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扩展3)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范文10份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1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20xx年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组建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243号)精神,加快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现就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办学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优扶弱、优质均衡、共同发展的工作方向,通过党建统领、数字赋能、系统集成,大力推进教共体建设,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激发乡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乡村学校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着力破解义务教育在均衡、质量方面“乡村弱”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基本达到同一教育质量水*,让乡村孩子就*“上好学”,促进我县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现代化。

  二、总体目标

  通过组建融合型、共建型和协作型三种模式教共体,实现教共体内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三、基本原则

  (一)共享优质资源的原则。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教共体,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发展,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二)帮扶和就*组合的原则。将农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组建成教共体,通过组建将方便教共体内理念提升、教师交流、教学研讨、学生互动等活动。

  (三)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原则。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包括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三种模式,有效推进所有成员校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共同发展。

  (四)数字赋能的原则。立足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基于我省全面推行“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全新基础,依托教共体智慧服务*台,在教育资源推送,大数据精准诊断、教育质量评价、城乡教师流动管理等方面数字赋能教共体建设。

  四、组建模式

  (一)融合型教共体。融合型教共体是指一所城镇优质学校与一两所乡村学校全面重组,融合成“一校二区”或“一校多区”,开展同步化办学。融合型教共体城乡各校区合为一个法人单位,人事、财务、管理统一,实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的管理模式,实现一体化发展。融合后的各校区可按原学区划分独立招生;达成扶弱提升目标后,合并的校区可重新分设独立。按照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核心校发挥协调、统筹成员校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成员校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与成员校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各成员校校长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设置一个校党总支、多个成员校党支部,由党总支总协调党建工作,党员数达不到50人以上,多个支部成立党建联盟,一个核心校负责多个成员校党建联盟的总协调工作。

  (二)共建型教共体。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同发展。按照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各校党组织协调本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本学校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按照要求各自成立党组织,一并成立党建联盟,核心校做好各成员校的互建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工作。共建型教共体各成员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

  (三)协作型教共体。协作型教共体是指一所城镇学校与一所或若干所乡村学校结对联盟,不打破原有学校各自的人事、管理体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项目协作,由核心校对成员校在业务上给予引领、指导和帮扶。协作型教共体实行“愿景协同、机制协同、研训协同、教学协同、项目评估”的协作模式,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在学校建设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面实现借力发展。按照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各校党组织协调本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本学校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按照要求各自成立党组织,一并成立党建联盟,核心校学校做好各成员校的互建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工作。协作型教共体适宜县域内或跨县(市)域施行。

  五、组建方案

  (一)组建方案

  1.“融合型”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实验小学(核心校)、坑西小学(校区)组建成为实验小学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城东小学教育集团,由城东小学(核心校)、大济小学(校区)组建成为城东小学教共体。

  2.“共建型”教共体:

  组建庆元二中教育集团,由庆元二中(核心校)、黄田中心学校初中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二中教共体。

  组建庆元三中教育集团,由庆元三中(核心校)、竹口中心学校初中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三中教共体。

  组建菊隆中学教育集团,由菊隆中学(核心校)、蔚文学校初中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菊隆中学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实验小学(核心校)、举水乡小(成员校)、竹口镇校小学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实验小学教共体。

  组建庆元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实验二小(核心校)、蔚文学校小学部(成员校)、江根乡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共体。

  组建江滨小学教育集团,由江滨小学(核心校)、淤上乡小(成员校)、黄田镇校小学部(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江滨小学教共体。

  组建城东小学教育集团,由城东小学(核心校)、五大堡乡小(成员校)、荷地镇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城东小学教共体。

  组建屏都小学教育集团,由屏都小学(核心校)、安南乡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屏都小学教共体。

  组建五都小学教育集团,由五都小学(核心校)、隆宫乡小(成员校)组建成为庆元县五都小学教共体。

  3.协作型教共体。协作型教共体适宜县域内或跨县(市)域施行。县外的按省市要求建设,县内未安排此类别建设。

  六、建设要求

  (一)“融合型”教共体。

  1.师资同盘。建立教共体各校区内部教师流动机制,按教师配置相关要求,统筹安排,无障碍调配各校区教师。校区内因学科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教师短缺,由校区间以驻教、走教形式统一调配。

  2.教学同步。教共体内各校区实行教学常规、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同步。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在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各校区个性化发展。教共体各校区共建共享设施设备、课程资源等,充分依托网络设备和技术,积极开展远程教学、教研与管理。通过大型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推动教共体各校区师生交流互动。

  3.培训同频。教共体统筹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共体培训活动,共建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学科教研组,开展教共体内校本研修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为丰富的*台。制定好教共体内部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

  4.文化同系。加强教共体校园文化共商共建机制,建成标识明显的教共体文化体系。各校区在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等方面统一实施,以“移植+嫁接”的方式培育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学校通过开展城乡研学旅行、劳动实践、联谊互助、家庭结对等形式,共同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互为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一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各校区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校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特色形成、绩效奖励等方面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考核,真正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二)“共建型”教共体。

  1.资源共享。推动教共体内教师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培训培养、整体评价等机制。鼓励各校培育特色学科,形成优质教师团队,引领学生发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整合核心校和各成员校的优质资源,实现教共体内师德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管理共进。构建合作交流*台。建立以教共体核心校牵头的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通报、研讨例会制度。实施教共体内教学协同管理,做到常规制度、课程建设、教学进度、作息时间、质量检测等基本同步。组织各校名师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小组,指导教共体内学校的.各门学科建设。

  3.教学共研。核心校以项目合作方式接纳成员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由骨干教师帮扶成员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实施统一的质量检测管理,制定各学科质量保障制度,指导并督促各校学科教育。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共体内学校的教学管理水*、教师发展水*、学生发展水*。

  4.文化共生。教共体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质量共评,助推文化渗透。核心校立足地域文化和学校教育资源,培育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各学校通过城乡学生“手拉手”、家庭结对等形式,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力所能及地为对方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捆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教共体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成员校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成员校的发展情况作为核心校相关考核的主要依据。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三)“协作型”教共体。

  1.愿景协同。由核心校牵头,调研、指导、组织各成员校理清学校发展现状与背景,确立学校发展愿景,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制订质量提升路径。借助核心校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与辐射,结合成员校的办学基础,充分挖掘成员校的特有办学资源,对成员校的办学进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实现理念与规划上的“补短提升”。

  2.机制协同。建立核心校与各成员校之间互促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管理机制。基于各校优势,协同构建教师交流培养机制、跨校集体备课机制、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师生文化联谊机制等,促进成员校在制度建设、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校外实践等多方面协调联动发展,推进共建共享、互利互补,不断提升成员校教育品质。

  3.研训协同。由核心校牵头成立教共体教研联盟,协商制订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教育教学业务培训方案,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名师讲座、课堂比武、论坛沙龙等活动,创新教共体教师研训、校本研修的方式,促进教共体各校之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差异互补,以研促教,以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的提升来推动教共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教学协同。主要可以“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教共体各学校间的教学协同。要借助各校的优势学科开展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等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共享课堂导学单、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堂练*等教学资源。开学排课表时,教共体要协商制定同步课堂“一张表”,以确保教学协同的有序推进;同步课堂结束后,要针对双边课堂情况及时开展同步教学研讨,以取得教学协同的'最大效益。

  5.项目评估。以项目化的方式对协同型教共体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由核心校自行选择成效明显的工作项目向县教育局提出评估申请。县教育局根据项目工作实施情况与成员校的项目质量提升效果进行现场评审,视协作成效纳入相关考核体系,予以奖励。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将推进教共体办学工作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教育科、教育督导服务中心、学校建设和安全管理服务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等科室负责人和教共体核心校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共体办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科长担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全县义务教育教共体办学工作。各教共体核心校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教共体办学工作。核心校领导成员校,核心校向教育局负责,成员校向核心校负责。

  (二)突出党建引领。各教共体要注重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引领党员干部教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构建党建统领教共体建设的工作格局。融合型教共体党组织要加强统一领导、实现党建一体化;共建型教共体可组建党建联盟,常态化开展党建共建;协作型教共体可协同开展党建活动。

  (三)理顺管理体制。融合型教共体建立党政工一套班子,实行统一领导,由1名校长负总责;人财物重组后由教共体统一调配和使用;校级班子职数可按合并前各校的职数为基数核定,学校内设机构组织架构及中层职数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实际确定;教师统一招聘,统一培养,跨校区无障碍调配;各校区的学区范围应相对独立、保持稳定;标准化学校评估、校额认定仍以各校区为独立单元。共建型教共体内各成员校法人地位不变、经费独立核算不变、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建立共建联盟章程,制订发展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协作型教共体采取城乡结对帮扶模式,指导开展学校德育、教学、党建、后勤等工作。

  (四)加大投入力度。教育局将加大对各教共体办成现代化学校建设、现代技术装备、教科研、小班化教育等扶持力度,并根据教共体的办学规模、活动情况、办学成效等因素,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拨付一定的经费,对为教共体建设与管理作出较大贡献的教共体核心校长和成员校负责人给予适当奖励。

  (五)推动师资流动。按“县管校聘”改革要求,加强教共体内部师资的统筹管理、调配和交流。优先满足教共体内教师的双向交流和城乡有序调动,优化教共体内各学校的师资结构。融合型教共体内教师实行无障碍调配;共建型教共体的核心校每年应派出一定比例的教师常驻成员校任教;协作型教共体根据学科要求,指派一定数量老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大力推动各教共体建立名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通过乡村教师到共同体学校轮训、常态化开展教师网络研修等方式,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六)优化激励机制。融合型教共体各校区编制、岗位、师资应统筹使用和管理,共建型教共体各学校可统筹使用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但要避免过度集中在核心校(校区);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支教)教师的职称评聘。教共体内从城区学校(校区)流动到乡村学校(校区)任教,视同乡村学校任教经历;共建型教共体内核心校教师到成员校任教满三年且继续在乡村学校任教,并符合高级教师职称晋升条件的,不占核心校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今后返回核心校任教时,应当在核定的核心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重新竞聘上岗。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可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校区)教师适当倾斜。根据教共体核心校(校区)教育履职、作用发挥、建设发展等考核情况,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室对教共体核心校(校区)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校区)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七)促进学生交流。建立教共体内学生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选派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交流、互动体验。广泛开展教共体内城乡学校学生研学实践、联谊互助等活动和学生体艺特长交流、综合素质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探索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体化,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多元发展。

  (八)强化督导考核。教育局负责对我县教共体建设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建立教共体办学督导评估制度,制订完善教共体办学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每学年末对每个教共体进行教育教学督导考核,考核采用核心校与成员校捆绑考核的形式,考核结果既作为对教共体及核心校长、成员校负责人奖励的依据,又纳入对各学校评先评优、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教学奖励分配的依据。各教共体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校建立针对性评价方案。要健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的综合评价、增值评价和特色评价,对核心校的考核和教共体绩效评价要把教共体内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主要依据。积极培育和塑造教共体建设典型和学校典型,多形式开展宣传推广,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浙江省人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苍南县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集团化教共体办学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全县基础教育高位优质均衡特色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质量导向,通过评估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进程,检验教育共同体办学成效,寻找发展中的问题,引导教共体学校有效破除管理、师资、课程等制约校际融通的关键要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和辐射度,促进教共体学校形成合作共享常态,扩大合作共建效能,激发合作共进活力,全面提升县域办学水*。

  二、评估原则

  1.导向性原则。以评促建,利用评估引导教共体实现理念共生、资源共享、课程共建、质量共进,提升教育发展内涵。

  2.发展性原则。基于起点看进步,强调纵向比较,注重增量评价,突出成员校学生和教师等各项指标的提升,引导不同层次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3.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实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达标评价和等级评价相合。

  4.差异性原则。依据成员校和核心校之间的紧密程度,分为“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三大类教共体形式,实施分类评价;在总体框架一致的前提下,部分指标设置体现不同类别要求。

  三、考核评价对象

  义务教育段学校集团化教共体办学考核评价对象是全县各义务段教共体结对学校,包括融合型教共体、共建型教共体、协作型教共体结对核心校及成员校。

  四、考核形式

  实行一体考核和捆绑考核两种方式。

  融合型教共体校区实行一体考核:核心校和成员校的实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的管理模式,实现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发展、体育艺术、校园文化、师资培训等一体化发展,实行一体考核。

  共建型教共体实行捆绑考核:由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实行捆绑考核。

  协作型教共体实行项目捆绑考核:由核心校对成员校在业务上给予引领、指导和帮扶。各成员校实行“愿景协同、机制协同、研训协同、教学协同、项目评估”的协作模式,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在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面实现借力发展,实行项目捆绑考核。

  五、考核评价内容与标准

  依据《苍南县教育局**苍南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苍南县财政局苍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苍南县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特制定《苍南县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量化考核细则》从制度建设、队伍管理、学校文化、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特色创新等方面对各义务教育共同体进行考核评价。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3

  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足球特色,夯实校园文化,创建全国名校”办学目标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台。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教研活动要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和教研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化共同体。

  三、活动形式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关注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托学科组,校际间合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策略,多人实践体验,深入研究。

  3、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规划方案。

  4、加强校际交流学*:到外校听课、学*考察的老师,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来。

  5、教学研讨、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树立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个人备课做到“六备”,实行超周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集体备课主要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为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中较难把握的内容。活动前组长确定备课内容和人员,活动时重在分析教材设计意图和讨论课堂教学设计,形成相对成熟的备课资料。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教导处要参与指导,起专业引领作用。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

  5、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如理论学*、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成果展示、校际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6、参加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修。

  五、教研活动要求

  1、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导处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2、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认真记录,并写好心得体会。

  4、积极参加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相关的论文。

  5、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导处,教研组长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4

  为了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教研活动,促进校际间连片教研的有效开展,实现各学校教师的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片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中心校教研工作安排,我片计划在3月10日-3月14日参加为期一周的“连片互动”听课教研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教学质量中心意识,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镇为本,营造良好教研氛围,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中心学校为示范,互相学*、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一)、在连片教研中,以讲课、评课为载体,引导教师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技能和经验,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以此改进、加强和完善本校的教研工作。

  (二)、为各校的教师搭建一个有效的了解*台,促进其专业水*的提高。

  三、组织领导:

  组 长:谷京然

  副 组 长:王喜军 魏宇

  成 员:各校骨干讲课教师

  四、连片学校:

  张村北街小学、东里村小学、西里村小学

  五、活动地点:

  张村北街小学、东里村小学、西里村小学

  六、参加人员:

  三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及参加活动的教师。

  七、组织形式:

  以张村北街小学为龙头学校,联合东西里小学共同参与活动,教导主任集体到各所小学听评课。

  八、活动形式:

  (一)观摩课堂教学

  (二)课例评价、互动研讨

  (三)评估总结

  九、活动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参加连片教研筹备工作会

  2、各校先在本校内选拔授课教师

  3、教导主任到三所小学听课

  (二)、现场活动

  本学科教师及能调开课的教师参与活动,并做好听课笔记

  (三)、评估总结

  选出优秀讲课教师名单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5

  根据《浙江省人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5号)和《浙江省人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5号)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绍兴市全面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计划》,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指导,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宗旨,以创新管理体制和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逐步适应,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的工作原则,科学统筹和整合城区及开发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目标导向

  (一)坚持均衡发展

  通过集团化办学,统筹整合资源,以强带弱、以优促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集团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带动片区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二)坚持内涵发展

  通过优质校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调剂交流,逐步实现成员学校整体办学水*的合成再造,加强集团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书育人品质。

  (三)坚持特色发展

  鼓励集团内学校打造具有自身办学特点的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一校一品,让集团内的学校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共享发展

  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更有获得感,让教育发展的成就惠及更多的百姓。

  三、运行机制

  南明小学教育集团运行理念:实行“五个统一”,即“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实施、质量统一监控、活动统一规划”。

  (一)集团学校组成

  将南明小学和梅渚小学组建成紧密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设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高新园区校区,形成一校两区总格局。

  (二)集团学校机构设置

  1、集团学校机构设置。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学校设校长1名、常务副校长1—2名。有关负责人的人事考核任免按规定办理。

  2、集团学校党总支班子设置。集团学校党组织设立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

  3、集团校务委员会设置。集团设立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副**等成员组成。

  (三)集团学校财物管理

  集团内财务由校长负责,各成员校独立核算。保留现有学校账户,根据相关要求与规定制定各校区预算计划。集团学校建立完善的财务、资产、采购、基建、维修等管理制度。集团学校根据各校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状况,为各校区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四)集团学校人事管理

  1、实行校长负责制。集团学校组建后,实行集团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集团学校全面工作,常务副校长负责校区的日常工作。

  2、实行行政领导和教师交流制度。每年两校区派出一定比例的行政和老师参加集团内交流。交流教师原则上不少于三年,随迁人事关系。

  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集团制定统一的教师考勤、业务培训、教师流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

  4、探索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集团学校一体化运行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两校区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统一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促进两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的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集团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不断扩大南明小学优质资源的社会效益,形成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品牌。

  (五)集团学校招生管理

  集团学校校长对各校区招生工作负总责,常务副校长负责本校区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两校区要严格执行县教体局出台的招生政策,鼓励南明校区的学生到高新园区校区就读。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体局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明确推进南明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路线图,指导集团化办学工作,协调解决集团学校建设发展相关事宜。

  (二)深化人事改革

  教育集团在编制总额内统一招聘教师;根据各校区工作实际需要,可在集团学校范围内统一调配教师,实现师资力量余缺、强弱互补。

  (三)强化保障

  1、保障交流教师经费待遇。对南明校区到高新园区校区参与交流的教师在工资待遇、按照上级相关政策予以享受。

  2、保障集团职评等优惠政策。为充分保障南明校区到高新园区校区的师资交流力度,对高新园区校区交流的老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促进集团良性发展,教体局设立教育集团考核机制,进行集团办学考核。

  五、工作步骤

  (一)调研准备阶段(20xx年3—5月)

  县教体局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涉及人事、教育、财基等科室,研究制定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6月)

  1、相关学校统一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与相关部门、街道、家长的联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集团组建阶段(20xx年7—8月)

  1、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配齐集团学校及校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

  2、做好各校区现有师资的摸底工作,为师资调配打好基础。

  (四)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实行“五个统一”,即“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实施、质量统一监控、活动统一规划”。通过3—5年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初步形成稳定的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两校区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6

  为了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教研活动,促进校际间连片教研的有效开展,实现各学校教师的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片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中心校教研工作安排,我片计划在3月10日-3月14日参加为期一周的“连片互动”听课教研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教学质量中心意识,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镇为本,营造良好教研氛围,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中心学校为示范,互相学*、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一)、在连片教研中,以讲课、评课为载体,引导教师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技能和经验,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以此改进、加强和完善本校的教研工作。

  (二)、为各校的教师搭建一个有效的了解*台,促进其专业水*的提高。

  三、组织领导:

  组 长:谷京然

  副 组 长:王喜军 魏宇

  成 员:各校骨干讲课教师

  四、连片学校:

  张村北街小学、东里村小学、西里村小学

  五、活动地点:

  张村北街小学、东里村小学、西里村小学

  六、参加人员:

  三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及参加活动的教师。

  七、组织形式:

  以张村北街小学为龙头学校,联合东西里小学共同参与活动,教导主任集体到各所小学听评课。

  八、活动形式:

  (一)观摩课堂教学

  (二)课例评价、互动研讨

  (三)评估总结

  九、活动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参加连片教研筹备工作会

  2、各校先在本校内选拔授课教师

  3、教导主任到三所小学听课

  (二)、现场活动

  本学科教师及能调开课的教师参与活动,并做好听课笔记

  (三)、评估总结

  选出优秀讲课教师名单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本着“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以城区(特色学校)学校为龙头,对共同体学校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同体学校教育现状,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共同体学校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主体学校应对共同体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及组织建设、办学特色、教师培训、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重点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学校管理水*、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加强联动。通过组建学校“1+1”、“1+2”“1+3”模式,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特色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的全面提升。

  3.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4.有效激励。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考核和评优,努力形**人争先、校校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时间和形式

  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以优质带动薄弱,城区、周边学校、特色学校带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行一对二或一加三形式结对帮扶,对口帮扶覆盖面达100%,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学校见附件1)。

  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县教体局成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林文*局长担任组长,肖田生副局长、张育华副局长、廖富洋副局长、张智勇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由项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轮岗常态化

  (1)城乡符合条件的教师或学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教体局审核调配的程序进行互派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时间为1学年。

  (2)交流期间,主体学校一般教师按交流地学校教师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并按要求组织指导交流地学校的教研活动,轮岗学校行政以参与指导交流地学校的管理工作为主,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交流轮岗教师待遇。城区长期交流轮岗教师享受与交流地学校教师同等的交通补贴,在后备干部确定、职称评聘、评优选模中优先考虑。

  (4)交流轮岗期间,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的原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随交流轮岗改变。

  2.制度管理一体化

  学校发展共同体主体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每学期至少参与或指导2次以上各成员学校的活动或学校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2次会议,安排研究解决共同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3.教学研究融合化

  (1)教学活动: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送教课等形式,由主体学校组织,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

  (2)薄弱学科送教活动:主体学校结合成员学校实际,每学期至少为共同体学校的一个薄弱学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体内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共同体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1次教科研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捆绑化

  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一建三年,实施捆绑发展、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在县教体局每年的学校办学水*督导评估中,主体学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计算评估最终得分(即: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共同体学校评估得分的2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体学校,则各按1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主体学校自身评估得分按80%计算)。如在学年度考评当中,共同体学校综合排名较前一年进步5个名次(含5个)以上的,则主体学校可以按本校实际考评进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点化

  鼓励主体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共同体学校的办学需要提供有关物资等方面的帮助,重点是向共同体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支援,如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工作目标,在相互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每学年的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秋季开学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体学校要联合形成学年度工作总结交至局相关股室。

  2.加大宣传,强化协调。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部署,让学校师生认识到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局相关股室要切实担负起协调的职责,指导和督促联系学校积极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校应及时将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情况、出现的先进经验等报县教体局教育股。

  3.注重总结,营造氛围。各学校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字和图像资料,完善档案,并及时总结在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体会,为今后共同体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县教体局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在学校发展共同体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大力推广和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以提高相关学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8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化县教育局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调整实施意见》,将协作型教共体升级为共建型教共体,形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体本着“*等、互动、共赢”的合作原则,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全面推进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我校及兄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长:滕卫成

  副组长:汪勇、唐七红、方忠富

  成员:丁巧玲、冯秀英、徐善吉

  二、池淮镇教共体

  核心校: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

  受援校:开化县池化镇中心小学、开化县池淮镇张湾小学、开化县池淮镇油溪口教学点

  三、共同体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各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实现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各校间优势、特色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各校的办学水*全面提升。

  (三)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池淮镇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缺,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四、建设措施

  (一)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需上传学校间同步课堂的图片及课堂信息汇总表)

  (二)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传学校或年级组或学科组间的教研活动文本佐证、网络研修图片)

  (三)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需上传已交流教师的名单等基本信息,通过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途径复核);核心校优质师资可在成员校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教共体内部中、高级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教师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五、各校具体工作

  1、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讨制定教共体实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定开设两门学科同步课堂。

  3、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签订教共体合作协议。

  6、核心校按开设的两门同步课堂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成员校听课教师填写同步课堂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10节)

  7、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

  9、为加深各校间的合作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三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科研工作。

  10、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2次,作业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

  11、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建立教共体内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师徒共研活动,师徒结对2对以上。

  12、每学期按照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分学科与受援校开展教学比武1次以上。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9

  一、指导思想

  本着“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以城区(特色学校)学校为龙头,对共同体学校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同体学校教育现状,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共同体学校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主体学校应对共同体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及组织建设、办学特色、教师培训、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重点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学校管理水*、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加强联动。通过组建学校“1+1”、“1+2”“1+3”模式,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特色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的全面提升。

  3.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4.有效激励。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考核和评优,努力形**人争先、校校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时间和形式

  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以优质带动薄弱,城区、周边学校、特色学校带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行一对二或一加三形式结对帮扶,对口帮扶覆盖面达100%,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学校见附件1)。

  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县教体局成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林文*局长担任组长,肖田生副局长、张育华副局长、廖富洋副局长、张智勇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由项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轮岗常态化

  (1)城乡符合条件的教师或学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教体局审核调配的程序进行互派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时间为1学年。

  (2)交流期间,主体学校一般教师按交流地学校教师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并按要求组织指导交流地学校的教研活动,轮岗学校行政以参与指导交流地学校的管理工作为主,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交流轮岗教师待遇。城区长期交流轮岗教师享受与交流地学校教师同等的交通补贴,在后备干部确定、职称评聘、评优选模中优先考虑。

  (4)交流轮岗期间,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的原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随交流轮岗改变。

  2.制度管理一体化

  学校发展共同体主体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每学期至少参与或指导2次以上各成员学校的活动或学校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2次会议,安排研究解决共同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3.教学研究融合化

  (1)教学活动: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送教课等形式,由主体学校组织,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

  (2)薄弱学科送教活动:主体学校结合成员学校实际,每学期至少为共同体学校的一个薄弱学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体内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共同体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1次教科研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捆绑化

  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一建三年,实施捆绑发展、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在县教体局每年的学校办学水*督导评估中,主体学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计算评估最终得分(即: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共同体学校评估得分的2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体学校,则各按1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主体学校自身评估得分按80%计算)。如在学年度考评当中,共同体学校综合排名较前一年进步5个名次(含5个)以上的,则主体学校可以按本校实际考评进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点化

  鼓励主体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共同体学校的办学需要提供有关物资等方面的帮助,重点是向共同体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支援,如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工作目标,在相互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每学年的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秋季开学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体学校要联合形成学年度工作总结交至局相关股室。

  2.加大宣传,强化协调。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部署,让学校师生认识到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局相关股室要切实担负起协调的职责,指导和督促联系学校积极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校应及时将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情况、出现的先进经验等报县教体局教育股。

  3.注重总结,营造氛围。各学校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字和图像资料,完善档案,并及时总结在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体会,为今后共同体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县教体局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在学校发展共同体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大力推广和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以提高相关学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方案 10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年6号)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教通2018年200号)文件精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办学成效,特制订本评优方案。

  一、工作机构

  评优工作成立由教育局党委**、局长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任副组长,负责统筹领导共同体办学评优的全面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总督学兼任办公室主任,由教育局主持共同体项目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评优工作的筹备、组织、协调及联络。

  二、评优目的

  1.通过评优,向共同体渗透前瞻性发展理念,引导共同体强化定位、细化目标、优化举措、深化创新,推动共同体在"十四五"取得突破性进展。

  2.通过评优,鉴定共同体中长期发展成效,剖析各共同体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最*发展区并探索针对性对策,促进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3.通过评优,了解共同体现有动力机制的运行情况,为其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制度。

  三、评优原则

  1.鉴定与改进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共同体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共同体内学校、教师、学生的进步程度,评定共同体联合办学的成效;另一方面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引导共同体注重内涵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2.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一方面要关注共同体的创建过程,重点关注在理念共生、机制创新、课程共建、教师交流、设施共享、校社联动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与探索;另一方面要关注共同体的发展及其内部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优质均衡的情况及老百姓的满意度水*等。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通过一定的指标构建,收集反映共同体、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定量信息,又要重视收集反映共同体建设的制度、案例等质性资料,相互补充和印证。

  4.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既要看到共同体的共性,也要重视共同体之间,共同体内部学校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避免简单地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共同体。

  5.评估与工作相结合。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积累资料,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大数据分析,最大程度地减少评优对共同体正常工作的干扰。

  6.整体与部分相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进县(区)评估验收与共同体办学评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者目标高度一致,内容高度重合,其中多项互相关联的评估指标可互相借鉴,避免"两张皮"现象。

  四、评优维度

  (一)组织运作与内部治理

  组织运作与内部治理是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共同体组织运作与治理的核心特征是共治、自治与开放,通过促进成员校共同参与管理,形成核心愿景,促进公共参与,形成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良好态势。组织运作与治理评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愿景与规划:共同体制定了其相应的发展规划,确定办学愿景,明确了办学路线,且扎实推进实施。

  2.组织与运作:共同体构建了稳定的内部管理组织,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成员校管理团队之间沟通、协调与研讨渠道通畅。

  3.制度及实施:共同体制定了章程或相关制度,明确了成员校的权利与义务、运作机制及内部评价激励等方面内容,且落实有力。

  (二)课程共建与共享

  课程共建与共享是共同体联合办学的重要领域,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共同体课程共建与共享的关键是精准、丰富与精致,通过成员校之间课程的共享和共建,更精准地回应每位学生的课程需求,为其创设更丰富的学*环境和更精致的学*经历。课程共享与共建评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课程规划:共同体在了解各校优质课程现状的基础上,能整体规划共同体的课程建设,做到优势互补,布局合理。

  2.课程共建:成员校围绕课程共建,有效分工,积极合作,共同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实施品质。共建课程在数量、品质、学生受益面、受欢迎程度上表现良好。

  3.课程共享:基于成员校之间共享的.课程门类、数量、品质、授课时长、学生受惠面、受欢迎程度等情况,结合学生人数,综合判断共同体课程共享度。

  (三)教师交流与发展

  教师交流与发展是共同体联合办学的关键领域。共同体的教师交流与发展,凸显教师柔性流动的力度,教研互动的紧密度,专业指导的强度与培训资源的丰富度。教师交流与发展评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教师柔性流动:共同体内教师柔性流动的情况。

  2.校际教研合作:共同体内开展备课组层面和主题教研活动的情况。

  3.校际专业支持:共同体集聚区域内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视导、诊断、评价及开展有针对性的校际带教指导活动等。

  4.科研培训合作:共同体内开放和共享专家讲座资源,共同策划与组织教师科研培训等活动。

  (四)设施及设备共享

  硬件设施及设备共享是共同体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抓手。设施与设备共享评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硬件设施共享:共同体内成员校之间硬件设施开放和共享情况。

  2.信息*台建设:共同体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共同体管理效能、对外沟通能力、课程共建共享水*。

  (五)办学成效与特色

  共同体的办学成效与特色,既体现在共同体成员校在先进办学理念指引下教育质量的总体表现和进步情况,更体现在共同体帮助成员校提升办学质量的贡献度。办学成效与特色评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发展度:相对于起点水*,判断共同体办学整体水*提升情况,共同体内学校、教师、学生的进步程度。

  2.优质均衡度:根据共同体内成员校在学科质量检测指标评价中的表现,总体水*与校际差异。成员校加入共同体后教学质量各项指标评价结果保持稳定向好。

  3.特色发展度:共同体特色目标实现的情况,共同体内各校特色个性发展情况。

  4.满意度:共同体内的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居民对共同体的办学及成效的满意度。

  五、评优程序

  以学年为评优周期,按照如下四步流程实施:

  1.评优准备:确定评价主体,根据评优方案及其附件组织培训,准备好评价工具。

  2.评优实施:评优团队到共同体现场进行评价,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深度访谈、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

  3.撰写报告:根据评优标准,分析相关信息,形成专项评估报告。

  4.反馈与改进:在规定时间内将评优结果与参评共同体沟通协商,对结果达成共识。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与参评共同体共商改进对策。

  六、结果运用

  1.向芦淞区人民**督导委员会及芦淞区教育局提交评优结果。

  2.给予优秀单位表彰与奖励。

  3.及时反馈参评单位的评优结果,总结提炼共同体的办学经验,树立典型,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共同体联合办学的良好氛围。综合分析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改进建议,推动行动改进,促进共同体持续发展。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扩展4)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实用十篇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1

  一、班级现状分析

  1、全新环境

  学生迈入高中,进入一个全新环境,同学、老师、学*任务等都是新的,同学们对这些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认识、了解、熟悉!

  2、成绩参差不齐

  我们班是*行班,学生们的成绩、*惯、学*精神等参差不齐,有6人的中考分数低于500分。

  3、男女生几乎相等

  本班级有68位同学,其中女生32人、男生36人,男女生比例几乎1:1。

  二、指导思想

  1、打造“快乐的班级、幸福的家园”

  把快乐与幸福建立在“健康、友谊、进取、进步”等坚实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享受学*过程中的快乐,享受进步带来的快乐,享受同学间纯真友情带来的快乐,让大家在121班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2、以人为本,细心呵护

  全面关注学生成长,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教育学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民主与纪律建设

  实行民主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惯,强化学生纪律意识,激发自主化发展意识。

  三、具体措施

  1、上好开学第一课

  以梦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将有特色的挑选出来,让学生朗诵,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高中阶段,甚至人生奋斗的目标和理想。

  2、班干部选拔与培养

  物色班干部,组建班委会,并适时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手。实行周小结、月总结,为班干部搭建更多的.活动*台。

  3、自主管理

  班团活动、班级常规、板报等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树立大家主人翁意识,激发班级荣誉感。

  4、落实学校、年级德育学分制

  合理利用德育学分制,严肃处理“手机、上网、翻院墙、打架”等严重违纪行为,坚决杜绝恶性的事件的发生,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稳定”班级环境。

  5、奖罚分明

  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树立正气,树立榜样,对违纪事情做到“治病救人、惩前毖后”。

  6、做到“点、面”结合

  对于重大问题,或常见问题,做到大面上,经常讲,而对少数、个别人*惯差的学生采取重点帮助与监督。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困难、生活的苦恼,及时给予帮助,做同学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2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3

  今年是学校执行三年规划的第二个年头,是最关键的一年。本学期的工作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落实,争取迈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立足学校实际,以市、区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为指导,以安全工作为基础,以进一步落实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水*。

  二、工作目标

  1、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改善薄弱环节,争取在年检中有好的表现。

  2、抓实学校的各项管理,让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业成绩等方面有整体性的提高。

  三、重点工作

  1、牢牢抓住学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和日常安全管理。

  2、加强学校行政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管理水*。

  3、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教学“五环节”的较好落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四、具体措施

  (一)学校管理

  1、重新调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明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分年度、分部门的目标、措施等,增强规划的执行意识。

  2、调整、充实行政干部队伍,明确分工,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以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来提高分管工作的管理效能。落实过程管理,学期计划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可执行性;计划通过后就要照此执行;执行中要进一步细化,有的工作要做好方案,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资料积累。

  3、建立行政干部的学*制度和工作交流制度,拓宽干部的眼见,提高干部的思考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干部管理工作评价机制。

  4、梳理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可以执行的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机制,以此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5、明确学校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优化检查、评估履行岗位职责的机制;组织学*岗位职责,期末对照岗位职责进行履责交流,进行履责评价。

  (二)师资队伍

  1、分管领导要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要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评价等。本学期主要从专业道德(师德)、专业技能(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集体教研)入手,以听讲座、看录像、听课、评课、专题讨论、教研活动等形式进行。

  2、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做好新教师的拜师结对工作,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活动小组”,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形成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氛围,达到各类层次教师专业水*的提高。

  3、举行第一届“华武杯”教学大赛,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交流、实践、研究和观摩的*台。本次大赛涉及教师专业素养(粉笔字等)、专业技能(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案例)等内容,力求做到全员参与。分管领导要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评价的标准等,体现对此项大赛的全程管理。

  (三)德育工作

  1、建设好德育队伍

  (1)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通过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榜样意识,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教导处加强合作,注意对教师在备课中在课堂教学中、在作业批改中、在个别辅导中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评价。

  (2)开好“三个会”,“三个会”即:期初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计划会,期中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期末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总结会。每次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例会安排培训环节,每次培训做到有主题。针对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拟定本学期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3)以提高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业务素质为突破口,适时组织全体或部分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和考察学*,以开拓班主任视野,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1)围绕学校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拥有“仁、智、义、强”品质的华武好学生),制定分年级的培养目标,细化为行为规范的分年级要求,形成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的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实践和评价体系。

  (2)积极探索“生活德育”的目标、方法和实施途径,要把“仁、智、义、强”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注意生活细节中的德育,人际交往中的德育等,改善德育的落脚点,突出学生的道德实践。

  (3)落实学校德育和班级德育,抓好全校**和每周升旗仪式,力求每次**、升旗准备充分,规范到位,学生受教育。抓好班队课、午会课,推行十分钟队会,开展“健康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对这些专题教育要根据年级的特点做出统筹的安排。

  (4)结合学生行为规范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加强教育训练,本学期的前半阶段,重点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改变乱扔垃圾、纪律性差的陋*。

  (5)以橱窗、板报、温馨教室创建、校园广播为阵地,重视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弘扬学生中的优秀事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本学期学校橱窗更换两次,板报更换四次,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版面活泼、新颖,有吸引力,有观赏性和教育性。

  (6)两大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建设好班队活动课、全校**、每周升旗仪式三大主阵地。坚持**升降制度。每周一和重大节日组织升**,抓好**班子建设,**下讲话力求做到有时效、高水准、成系列。

  (7)少先队大队部根据少先队组织的特点,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让少先队员、儿童团员在喜欢的活动中感悟、体验;抓好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建立各种小岗位,通过岗位实践,增强自我教育,培养多种能力。

  (8)举行以“好书伴我成长”的首届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在有益的书本中汲取营养。

  3、建立德育激励机制

  (1)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以改进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为契机,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实行班主任工作的绩效与待遇挂钩制度。用好、用足相关要求,努力提高班主任待遇。

  (2)继续开展好创“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活动,以开展创“五星级文明班”和“五星级文明学生”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星级文明学生”评价制度。借助庆祝“六一”节之际,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表彰“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

  (3)设置纪律、卫生、安全流动红旗,做到每周一流动,结果与“五星级文明班”的评选结合起来。

  (4)少先大队要加大“安全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的监管力度。

  4、完善家校联系

  (1)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拓宽德育的主渠道,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

  (2)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组织、安排召开学生家长会(本学期至少一次)及部分学生会议。

  (3)严格执行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进行五人次的家访并有记录,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至少电话联系或家长来校面谈一次。教师要通过家访,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学*情况,也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4)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农民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或提供咨询。

  (5)抓好寄宿生的保育服务,继续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增强保育服务意识,提高保育服务水*和质量。

  (四)教学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上海市20xx学年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坚决做到学生、教师、教室、教导处的课表一致,完善作息时间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快乐半日活动”。

  (2)加强教学“五环节”的有效落实。

  备课管理:第一,修改学校备课评价标准,明确备课要求;第二,加强备课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第三,分享优秀备课,加强集体备课;第四,开展备课辅导,强调片断细节设计,强调目标设定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匹配性。

  上课管理:第一,加强随堂听课、行政走课、预约听课,提供课堂教学的评价和辅导;第二,切合学校实际,教研组讨论形成一堂好课标准,引导教师按照好课的标准去上课;第三,倡导听课,在听课中学*上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三年内新教师、教导处人员听课不少于20节。外出学*听课后,要在教研组内汇报。

  作业管理:第一,修改学校学生作业评价指标,明确各类作业要求;第二,加强学生作业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关注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匹配度,关注教师批改作业的及时性,正确性,突出强调作文批改不过周,其它学科批改不过日,关注学生作业的态度、正确率、订正的及时性。

  辅导管理:第一,加强个别学生的课内辅导和课后辅导,减少学困生;第二,把“堂堂清、天天清”作为辅导学生的工作目标。考试与评价管理:第一,严格考试程序,做到出卷、考试、阅卷、登分、试卷分析规范有序;第二,探索多样的评价学生的方法。

  (3)加强教学质量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本学期,教导处将对语、数、英三个学科进行一次抽查,抽查对象是部分年级、部分班级。期中、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全校性的教学质量调研和考核。

  (4)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的前提下,认真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学校组织各类竞赛,培养和鼓励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

  2、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召开教研组长会议,通过会议加强教研组长的培训;明确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通过教研组长履责的过程,提高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

  2、落实教研活动,要根据学校*行班少、学科教研组组**员任教年级跨度大的特点,每次集中教研活动过程中充分兼顾这样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内容、合理设计形式;本学期由教导处组织2次校级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4次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教导处、教研组长要精心设计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目标、主题、过程,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地方。

  3、强化新教师培训

  (1)组织新教师集中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2)采取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3)加强对新教师教学的日常管理,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后进行及时反馈,对教学检查中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将重点辅导和帮助。

  (4)开展新教师的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提供不断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4、上好校本课程

  (1)学校积极利用、开发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初步形成武术教材。

  (2)借助武术培训中心的现有资源,利用半天快乐活动日,在民办华武小学3—5年级开设武术特色课程,有计划地进行集体拳、刀、剑术的训练,积极参加校、镇、区各类汇演,开展面向社区和家长群体的公益演出活动,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扩大学校知名度。

  (3)学校根据部分学生兴趣要求,调动部分有书法和绘画特长老师的积极性,从4—6年级吸收学生参加毛笔、硬笔书法特色课程和美术特色课学*。

  5、开展好学校科技、艺术、体育教育

  (1)上好自然、唱游、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体育活动课,抓好学科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开展体育、科技、艺术活动,举行首届艺术节。

  (五)后勤工作

  1、按照嘉定区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少先队及每班黑板报每期开辟卫生栏目;坚持班主任每天检查督促卫生工作,校卫生室配合德育处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着力培养学生卫生*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100%。

  2、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抓好保安人员的工作培训和工作检查,努力把好校门进出关,要严格履行一切外来人员进出都要登记的手续;把好校门口的秩序关,每天上学、放学值日人员要到岗维持接送学生家长及车辆的秩序,确保学生进出校园的安全;强化水电、校舍安全及所有监控设备的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健全水电、校舍维修档案。

  3、加强食堂管理,进一步把食堂工作做细、做实。食堂负责人要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每天把好食品的入口关,食堂人员每天要把好洗刷关、烹饪关、消毒关,分管领导要对食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食品、卫生检查。

  4、加强食堂管理,进一步把食堂工作做细、做实。食堂负责人要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每天把好食品的入口关,食堂人员每天要把好洗刷关、烹饪关、消毒关,分管领导要对食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食品、卫生检查。加强收费工作,做到先备案再收费,备多少收多少,按实结算,多退少不补。

  5、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入账、使用、维护等工作,做到账物相符,借还清楚,报废规范。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4

  根据《淄博市人民**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10、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和经验,引领各共同体良性发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机制

  1、探索构建共同体管理一体化机制。共同体内部实行核心校负责制,引领各成员学校逐步探索构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的共同体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各共同体学校等要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2、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善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数字化学*推广应用、强化学校校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学校网络教学与学*环境,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3、建立科研先导和典型引领机制。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帮扶式共同体帮扶学校系统梳理共同体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难点,按照“问题即课题”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瓶颈,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区教体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推介,引领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区财政局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共同体发展经费,用于保障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5

  一、工作室共同体成立的目的

  构筑理想课堂,建设高效课堂,推进有效教学。上学期,我们围绕有效教学框架的应用,研讨了预*作业与教学目标,为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本学期,我们向着理想课堂,追求高效有效,减少低效无效负效,有效推进区域课改三小研究:发现小现象,研究小问题,提出小策略;集思广益,为教师搭建交流学*研讨的*台,为广大教师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服务,为所有的教师提供更及时的的使用和借鉴,我们决定成立小学英语工作室共同体。

  二、共同体成员的标准

  1、热心英语教育事业,乐于奉献,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行动研究的能力。

  2、教学成绩突出,善于收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导,具有做服务员和辅导员的能力。

  3、集体观念强,有较自觉的团队合作精神,。

  4、时间观念强,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承担的工作室任务。

  三、共同体成员的要求

  1、主动自学,向文本学*,接受先进理念,更新自身观念,提前钻研教材,做到有的放矢。

  2、主动向教师学*,能够从教师日常生活中发现、捕捉和思考问题,从听评课、座谈研讨、问卷调查中开展研究,从教育实践中学*,不断夯实教研基础,从而形成教研的内源性的动力。

  3 、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讲课任务,有效开展校内、片内、县内教研活动。

  4、在网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为老师们解疑答惑,做好服务。

  5、相互学*、相互促进,搞好学科组建设,争创一流学科。

  6、热爱教研,淡泊宁静,寻找教研的满足与幸福,成为教师的角色示范。

  四、共同体成员

  负责人

  成 员

  五、共同体*期主要工作

  1、确定本学期教材中每个模块的重难点内容,备出精品教案,发至网上供教师参考。

  2、研讨出六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各个教学部分的掌握程度;整理出本册教材中的认读单词和四会单词。

  3、探讨有效教学框架与初中先进模式结合的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收集全县教师在教学目标和预*作业的参考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六、时间安排

  略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6

  一、活动目的:

  通过联片教研活动,交流各校的先进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惑,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的目的,从而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联片学校:

  豫办实验小学、大色小学、长信小学、先于小学、白塔小学、南王段小学、张村小学、东关逸夫小学、大吴庄小学、立德小学、三中附小

  三、参加教师:

  联片区域内所有科学老师。

  四、活动形式:

  1、研讨课:指定教师上课,课后研讨。

  2、主题交流:观看录像课,然后集体讨论。

  五、活动说明:

  根据本次联片教研活动主题,参与教师围绕主题搜集资料,思考准备研讨的问题,疏理思路,写出书面材料,会上交流。

  1、研讨课:讲授课题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

  2、主题交流:每位教师必须在联片教研活动的互动交流中发言,围绕主题谈谈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六、活动安排

  4月10日由立德小学的田研老师做研讨课,然后进行主题教研;

  5月22日观看一节录像课。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7

  根据《浙江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省**十方面民生实事分解任务的通知》及《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确定组建学校

  20xx年,省教育厅给我县下达的任务是新增6对共建型教共体。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共建型教共体各自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主要适宜在县域内施行。我县新增的6对共建型教共体学校分别是:

  1.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松阳县古市镇岗寺中心小学

  2.松阳县象溪镇中心学校——松阳县象溪镇靖居中心小学

  3.松阳县大东坝镇中心学校——松阳县安民乡中心小学

  4.松阳县玉岩镇中心学校——松阳县枫坪乡中心小学

  5.松阳县板桥畲族乡中心小学——松阳县裕溪乡中心小学

  6.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松阳县樟溪乡中心小学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扶持象溪片区学校的结对任务,古市镇中心学校帮扶玉岩片区学校的结对任务。

  二、成立工作专班

  组长:吴

  副组长:

  成员:

  三、明确组建要求

  (一)制定《松阳县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名单。(责任科室:普教科完成时间:6月15日前)

  (二)出台教育共同体考核方案,对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实行捆绑考核。(责任科室:普教科、教研室完成时限:6月底前)

  (三)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各教育共同体具备“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基础,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年内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责任科室:教研室完成时限:6月底前完成30%,9月底前完成60%,11月底前全面完成)

  (四)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责任科室:教研室完成时限:6月底前完成30%,9月底前完成60%,11月底前全面完成)

  (五)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即受援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责任科室:人事科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六)指导教育共同体学校通过*台对接和人工填报两种方式,及时、有效采集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教研、教育共同体间教师交流等应用数据。(责任科室:技术中心完成时限:11月底前)

  (七)多层面、全方位做好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的宣传。(责任科室:办公室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八)做好教共体建设典型案例的收集和遴选工作。(责任科室:普教科、技术中心、教研室完成时限:11月底前)

  (九)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省**民生实事地图信息编制与进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67)号文件要求,做好民生地图数据采集及审核工作,并确定县级信息采集员为陈金伟。各结对学校根据任务部署及时上交材料。(责任科室:普教科、技术中心、各结对学校全面完成时限:11月底前)

  责任科室落实好相关职责任务,各结对学校实施好本方案,明确教共体双方学校、结对模式,有序推进结对任务。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8

  在教研室潘老师的指导下,在联片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语文xx联片教研、骨干教师联系校活动上半年的活动圆满结束,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xx语文联片教研活动分别在3月和6月举行了两次活动,其中3月份在xx小学举行,与xx小学的课堂开放周活动合二为一,主题是“快乐课堂”教学研究,会上有三名xx小学的语文教师执教了三节高年级的课。6月份,在街头小学举行了骨干联系校和联片合二为一的活动,主题是“生活作文”教学探讨。

  骨干教师联系校活动分别在4月28号在石场小学举行了骨干联系校活动,主题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6月2号在街头小学举行的“生活作文”教学研讨。与以往的活动相比,这三次活动的形式还是主要以讲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新的特点是:

  1、加强了教学观摩后的评课。各校的主任和骨干教师分别具体到讲课教师做精彩点评,主讲教师做了课后教学得失反思。

  2、讲课教师真正做到精心准备,坚决做到学过的不讲,没有引领作用的不讲。

  3、课堂上都能以学生为本,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快乐的学*。

  下面我谈一下针对这三次活动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1、教学理念比较新,能在思想上有新的认识,并能在课堂中尽量体现“以学定教”。讲课教师能从单一的注重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好,参与发言的学生面比较广。

  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参与度。王宗莲老师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讲了《难忘小学生活》生活作文的教学,许多学生在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涯的点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三次活动中,给老师们感受最深的是在街头小学举行的“生活作文”专题研讨活动。王亮花老师讲的《看图编童话故事》,王宗莲讲的《难忘小学生活》两节*作指导课,课后,老师们在评课时气氛很热烈,老师们畅所欲言,一直到上午12点了,还有教师在讨论。他们表示回去后也来讲讲教*作指导课,作文这样教还真有趣。

  2、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注重对文本的把握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环节。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然后结合生活实际,感悟情感,最后回到文本,领悟表到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件比较实用,精美,同时又能起到抓住课文重点的句子和词语以及段落的练*作用。老师们的课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实用美观。

  4、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做到了教学高效

  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在每节课中都有练*,有的是说话练*,有的是读写结合,有的写字练*,教学环节扎实,没有花架子。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学*兴趣高,效率也高。

  5、注重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资源比较多,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推荐相关读物,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背景及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生的学*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如xx小学的何丽在讲《最大的书》,设计的导入语中就引导学生说自己读了哪些书,最后结束本课的时候又给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激发学生阅读相关书籍的兴趣。xx小学的侯金霞老师讲《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引进了大量战争的图片加上教师的饱含深情的语言,学生进入到文本中的情景中,实现了教学目的。

  今后努力方向: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的关系。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既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也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该牢牢掌握的基础知识就要牢牢夯实,探究学*和接受学*是两种互相补充的互相促进的学*方式。不要只注重形式,更要关注实效。

  在几次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都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相信我们在教研室领导的领导下,我们xx联片活动会更上一层楼,我们五莲的语文教学水*也会前景辉煌灿烂!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9

  在教研室潘老师的指导下,在联片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语文xx联片教研、骨干教师联系校活动上半年的活动圆满结束,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xx语文联片教研活动分别在3月和6月举行了两次活动,其中3月份在xx小学举行,与xx小学的课堂开放周活动合二为一,主题是“快乐课堂”教学研究,会上有三名xx小学的语文教师执教了三节高年级的课。6月份,在街头小学举行了骨干联系校和联片合二为一的活动,主题是“生活作文”教学探讨。

  骨干教师联系校活动分别在4月28号在石场小学举行了骨干联系校活动,主题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6月2号在街头小学举行的“生活作文”教学研讨。与以往的活动相比,这三次活动的形式还是主要以讲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新的特点是:

  1、加强了教学观摩后的评课。各校的主任和骨干教师分别具体到讲课教师做精彩点评,主讲教师做了课后教学得失反思。

  2、讲课教师真正做到精心准备,坚决做到学过的不讲,没有引领作用的不讲。

  3、课堂上都能以学生为本,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快乐的学*。

  下面我谈一下针对这三次活动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1、教学理念比较新,能在思想上有新的认识,并能在课堂中尽量体现“以学定教”。讲课教师能从单一的注重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好,参与发言的学生面比较广。

  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参与度。王宗莲老师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讲了《难忘小学生活》生活作文的教学,许多学生在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涯的点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三次活动中,给老师们感受最深的是在街头小学举行的“生活作文”专题研讨活动。王亮花老师讲的《看图编童话故事》,王宗莲讲的`《难忘小学生活》两节*作指导课,课后,老师们在评课时气氛很热烈,老师们畅所欲言,一直到上午12点了,还有教师在讨论。他们表示回去后也来讲讲教*作指导课,作文这样教还真有趣。

  2、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注重对文本的把握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环节。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然后结合生活实际,感悟情感,最后回到文本,领悟表到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件比较实用,精美,同时又能起到抓住课文重点的句子和词语以及段落的练*作用。老师们的课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实用美观。

  4、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做到了教学高效

  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在每节课中都有练*,有的是说话练*,有的是读写结合,有的写字练*,教学环节扎实,没有花架子。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学*兴趣高,效率也高。

  5、注重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资源比较多,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推荐相关读物,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背景及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生的学*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如xx小学的何丽在讲《最大的书》,设计的导入语中就引导学生说自己读了哪些书,最后结束本课的时候又给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激发学生阅读相关书籍的兴趣。xx小学的侯金霞老师讲《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引进了大量战争的图片加上教师的饱含深情的语言,学生进入到文本中的情景中,实现了教学目的。

  今后努力方向: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的关系。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既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也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该牢牢掌握的基础知识就要牢牢夯实,探究学*和接受学*是两种互相补充的互相促进的学*方式。不要只注重形式,更要关注实效。

  在几次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都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相信我们在教研室领导的领导下,我们xx联片活动会更上一层楼,我们五莲的语文教学水*也会前景辉煌灿烂!

  小学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10

  今年,县局工作计划中,有关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在课堂教学效益上,追求高效和有效,减少低效无效负效,努力实现当下分数和未来素质的统一,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群体和个体发展的统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教师合宜的、有效的、高效的备课是基础,要实现师生的均衡发展,学生的分数和未来素质的共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关键。因此,我们把研讨备课中的难点和探讨上课中的困惑作为本学年的教研重点,拿在手中,放在心上。20xx年,我们小学数学工作室重点研讨教学目标和预*作业的设定,为全县数学教师的备课以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20xx年,我们将进一步研讨教学流程的设定,为老师们的备课和上课尽力做好服务。为了更好的凝聚我县小学数学骨干力量,真正实现让内部资源“合”起来,让热点资源“亮”起来,让优质资源“动”起来,让个性资源“活”起来,我们再次优化绛县小学数学工作室成员,目的在于关注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困惑,寻找突破的方法,构筑数学教师思考与探讨的交流*台。

  一、标准:

  为了确保小学数学共同体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能真正反映一线教师的心声,为老师们排忧解难,特制定出共同体成员的基本条件如下:

  1、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服务;

  2、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和教学、教研、组织能力;

  3、教学成绩较为突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具有较浓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强。

  二、职责:

  根据调研情况,特制定出如下共同体成员职责:

  1、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讲课任务,有效开展校内、片内、县内教研活动。

  2、积极参与编写教案,修改、完善、整理教案,并及时上传。

  3、收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扎实有效的“三小”研究活动,并及时上传。

  4、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总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5、在网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为老师们解疑答惑,做好服务。

  5、相互学*、相互促进,搞好学科组建设,争创一流学科。

  三、成员:

  组长:

  成员:

  四、计划:

  1、 修改不足,完善提升。

  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老师们用小学数学工作室中发的教学目标和预*作业中的缺陷,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日臻合理。

  2、 深入课堂,总结模式。

  在本学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课堂,研究小学教学中融入学生展示的有效途径,探索学生在课堂中彰显主体地位的措施,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3、 了解教情,确定内容。

  认真分析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下册教材,确定每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了解教学中的困惑,根据这些信息,每单元定出两节课精品教案的内容,一至六年级定出约九十课时的`研讨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教研。

  4、 任务分解,形成初稿。

  学期初,把确定的精品教案的内容分到各中心校,各中心校成立自己的教研共同体,集思广益,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精品教案的初稿。

  5、 再次研讨,形成定案。

  各中心校带着研讨初稿,在县教研室统一组织下,再次组织研讨,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正,形成比较合理的精品教案,发到绛县教育信息网之小学数学工作室中,供老师们参考。

  6、 专题研讨,提升能力。

  针对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公开课研讨活动,以提高老师们对次类内容的分析与解读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避免无效和负效的现象。

  五、时间

  三月: 确定精品教案内容

  修改教学目标和预*作业

  继续进行“三小”研究

  形成精品教案初稿

  四月: 修改精品教案初稿,形成定稿,发至网络

  总结高效课堂模式

  统计与概率专题研讨

  五月: 修改第二次教案初稿,形成定稿,发之网络。

  收集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解答后发之网络。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扩展5)

——师生共同体实施方案优选【五】份

  师生共同体实施方案 1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师生共同体实施方案 2

  一、结对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xx担任,协作完成结对共建的规划及日常事务的管理。各相关业务及项目的落实和实施,由领导组成员根据业务分工具体负责。

  二、结对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在学校管理、教学科研、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共建合作。两者联动结成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教育发展共同体,以逐步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助、方法共鉴。在学校各项建设方面,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任务:领导小组根据共建计划制定方案和工作规划,提出各阶段工作指导意见;山湖xx小学要结合爱心小学实际制订好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工作计划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决爱心小学存在的教学力量、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在结对共建上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不断提高双方学校的管理水*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合作共进,共同发展。

  三、结对形式与内容

  要求做到“三结对”、“三合作”。

  (一)班子结对:山湖xx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交流工作;爱心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领导或骨干教师到山湖xx小学跟岗学*。

  (二)教师结对:山湖xx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送教(支教),并与爱心小学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爱心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到山湖xx小学跟班。

  (三)学生结对:以“手拉手心连心”为主题,通过校园文化联谊、学*体会交流、社会实践、携手助学和生活互换体验等方式开展交流和互助活动,共同构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行为品格。学生之间互相结对,旨在思想、学*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携手成长,共同进步。

  (四)管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学校校长每学期互到结对学校进行1次以上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或交流座谈。通过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学校管理水*,促进双方学校的发展。

  (五)教研合作:每学期做到学校教师培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调研、教研活动、期末考试“六统一”。在此基础上,力争完成每学期开展1次以上教学经验交流,并采取送教到校、结对帮扶、专题研讨、讲座等交流共建形式。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指导、有成效、有小结,使结对学校教师在改革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双赢”。

  (六)资源利用合作:山湖xx小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为爱心小学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等援助。开展交流与协作,两所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台等多种途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山湖xx小学要充分利用师资水*、教学设施等优势,帮助和带动爱心小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秩序的良性、稳定发展。

  四、工作原则与要求

  (一)加强领导。本项工作具体由山湖xx小学xx副校长及爱心小学xx副校长负责,每校再确定一名主任分别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二)勇于创新。双方学校要加强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探索其组织机制、组织形态及活动内容形式,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交流。要加强合作、强化互动,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共赢”。

  师生共同体实施方案 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公办小学、合格外来工子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区教育局《吴江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方案》(吴教普〔20xx〕17号)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内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段学校均衡发展、优质发展、高效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结对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吴英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许关龙同志担任,协作完成结对共建的规划及日常事务的管理。各相关业务及项目的落实和实施,由领导组成员根据业务分工具体负责。

  二、结对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在学校管理、教学科研、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共建合作。两者联动结成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教育发展共同体,以逐步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助、方法共鉴。在学校各项建设方面,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任务:领导小组根据共建计划制定方案和工作规划,提出各阶段工作指导意见;山湖花园小学要结合爱心小学实际制订好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工作计划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决爱心小学存在的教学力量、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在结对共建上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不断提高双方学校的管理水*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合作共进,共同发展。

  三、结对形式与内容

  要求做到“三结对”、“三合作”。

  (一)班子结对:山湖花园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或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交流工作;爱心小学每年须选派1至2名领导或骨干教师到山湖花园小学跟岗学*。

  (二)教师结对:山湖花园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爱心小学送教(支教),并与爱心小学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爱心小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到山湖花园小学跟班。

  (三)学生结对:以“手拉手心连心”为主题,通过校园文化联谊、学*体会交流、社会实践、携手助学和生活互换体验等方式开展交流和互助活动,共同构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行为品格。学生之间互相结对,旨在思想、学*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携手成长,共同进步。

  (四)管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学校校长每学期互到结对学校进行1次以上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或交流座谈。通过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学校管理水*,促进双方学校的发展。

  (五)教研合作:每学期做到学校教师培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调研、教研活动、期末考试“六统一”。在此基础上,力争完成每学期开展1次以上教学经验交流,并采取送教到校、结对帮扶、专题研讨、讲座等交流共建形式。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指导、有成效、有小结,使结对学校教师在改革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双赢”。

  (六)资源利用合作:山湖花园小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为爱心小学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等援助。开展交流与协作,两所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台等多种途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山湖花园小学要充分利用师资水*、教学设施等优势,帮助和带动爱心小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秩序的良性、稳定发展。

  四、工作原则与要求

  (一)加强领导。本项工作具体由山湖花园小学孙建兵副校长及爱心小学刘春林副校长负责,每校再确定一名主任分别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二)勇于创新。双方学校要加强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探索其组织机制、组织形态及活动内容形式,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交流。要加强合作、强化互动,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共赢”。

  师生共同体实施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本着“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以城区(特色学校)学校为龙头,对共同体学校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同体学校教育现状,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共同体学校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主体学校应对共同体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及组织建设、办学特色、教师培训、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重点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学校管理水*、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加强联动。通过组建学校“1+1”、“1+2”“1+3”模式,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特色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的全面提升。

  3.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4.有效激励。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考核和评优,努力形**人争先、校校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时间和形式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以优质带动薄弱,城区、周边学校、特色学校带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行一对二或一加三形式结对帮扶,对口帮扶覆盖面达100%,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学校见附件1)。

  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县教体局成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林文*局长担任组长,肖田生副局长、张育华副局长、廖富洋副局长、张智勇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由项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轮岗常态化

  (1)城乡符合条件的教师或学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教体局审核调配的程序进行互派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时间为1学年。

  (2)交流期间,主体学校一般教师按交流地学校教师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并按要求组织指导交流地学校的教研活动,轮岗学校行政以参与指导交流地学校的管理工作为主,并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交流轮岗教师待遇。城区长期交流轮岗教师享受与交流地学校教师同等的交通补贴,在后备干部确定、职称评聘、评优选模中优先考虑。

  (4)交流轮岗期间,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的原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随交流轮岗改变。

  2.制度管理一体化

  学校发展共同体主体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每学期至少参与或指导2次以上各成员学校的活动或学校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2次会议,安排研究解决共同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在统一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3.教学研究融合化

  (1)教学活动: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送教课等形式,由主体学校组织,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的交流活动;

  (2)薄弱学科送教活动:主体学校结合成员学校实际,每学期至少为共同体学校的一个薄弱学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体内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共同体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1次教科研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捆绑化

  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一建三年,实施捆绑发展、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在县教体局每年的学校办学水*督导评估中,主体学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计算评估最终得分(即: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共同体学校评估得分的2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体学校,则各按10%计入主体学校得分;主体学校自身评估得分按80%计算)。如在学年度考评当中,共同体学校综合排名较前一年进步5个名次(含5个)以上的,则主体学校可以按本校实际考评进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点化

  鼓励主体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共同体学校的办学需要提供有关物资等方面的帮助,重点是向共同体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支援,如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确定工作目标,在相互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每学年的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秋季开学前报县教体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体学校要联合形成学年度工作总结交至局相关股室。

  2.加大宣传,强化协调。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部署,让学校师生认识到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局相关股室要切实担负起协调的职责,指导和督促联系学校积极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校应及时将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情况、出现的先进经验等报县教体局教育股。

  3.注重总结,营造氛围。各学校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字和图像资料,完善档案,并及时总结在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体会,为今后共同体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县教体局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在学校发展共同体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大力推广和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以提高相关学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师生共同体实施方案 5

  现在的学生无论住宿的还是走读生,在学校的时间远比在家的时间长,与老师接触的时间要比父母的时间长,因此为了实现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共同管理,缩短孩子和家长的`距离,的家长学校沟通常态化成为关键。以前的家长会,几乎是班主任老师的“独角戏”——由班主任老师对全班六七十名学生逐一“分析”。待“分析”完毕,沟通时间也所剩无几,接下来老师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只能草草走过场,因此,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家校沟通常态化极为必要。特制定本班的家校共建方案:

  一、构建交流*台

  (1)、“校讯通”交流。校讯通是家校联系最方便、最灵活、最实用的渠道。它可以时时将孩子成长的点滴,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最*的一些变化或进步。让家长在家里的时候也可以对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些好表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对一些不好的行为给予建议并及时地纠正和强化。学校借助中国移动“校讯通”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操行评语、考试成绩及各种活动信息和家庭教育专家提出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短信形式通知家长,家长可给老师留言,实现家长、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协同教育。

  (2)、利用QQ群或电话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针对每一个个体,要求每个班上的两类重点学生(学*成绩突出,品行较好的学生和行为*惯较差的后进生),要求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每月最少要和其家长联系一次。

  二、教育教学开放日

  开放周活动以提升社会满意度、家长满意度为出发点,以开门办学、增进交流为目的,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通过展示课堂,展示特色,展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促进社会、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活动周中邀请各界人士特别是学生家长,走进课堂,现场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

  三、召开家长参与的特色班会

  让家长参与本班的班会,真正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和生活情况,是否严格要求自己,是否遵守纪律,是否时刻为班级着想,有没有为班级奉献的想法,只有真正掌握在校的第一手资料,家长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自己的孩子对症下药,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四、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

  老师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孩子最*的一些表现。采取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一些好*惯的养成和坏*惯的形成的原

  因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作为教师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而家长要认真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及特长,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范文5份(扩展6)

——共同体方案优选【五】篇

  共同体方案 1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入贯彻落实《XX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精神,加快中小学办学模式变革,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XX基础教育高位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打造XX教育新亮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办学机制,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办学品质,共享教育的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品牌,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潜力学校的发展提升,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让学生享受更加公*优质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抱团发展。通过多校协同、抱团发展,打破校际壁垒,缩小校际差距,实现教育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和合成再造,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推动学校优势互补和发展互促,整体提升,优质均衡发展。

  (二)内涵发展。通过先进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合理交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场地共用、学校文化生成融合等策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品质。

  (三)特色发展。支持和保障优质品牌学校持续发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带动教育集团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建立和培育特色教育项目,努力形成特色教育品牌,让集团和联盟内的学校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四)共享发展。不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调动教育集团内部各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各校立足实际,借助集团化办学优势,进一步增强主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更有获得感。

  三、组建模式

  在原有四级教研网络中的片区教研的基础上提档升级,组建集团化教育联盟,实施一体化管理。教育联盟实行“六联五统一”一体化、层级式管理模式,即一个集团、多个成员校,实行管理联通、师资联合、教研联手、品牌联创、质量联评、数据联建;学校发展统一规划、教育教学统一安排、教研教改统一运作、教育资源统一共享、教育成果统一转化的管理模式。

  集团内各成员校法人地位不变、经费独立核算不变、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构建以强带弱,师资互派、研训联动、项目共研、质量共进、文化共建,教学统一、携手互助、捆绑考核的发展模式。借智借力,促进教育软件提升,办学水*升格,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的新的育人模式。

  四、工作措施

  (一)学校管理联通。让“名校”成为带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发动机”,建立从名校到新校、弱校、农村校的资源交流通道。一是优化联盟管理。集团成立理事会,理事长由牵头学校校长担任,制定集团发展规划等,建立组织管理制度,健全组织运行机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是加强项目合作。集团内各成员学校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依章程在学校品牌、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教师研训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开展定期研判。每学年开学前,理事长负责召集集团成员校进行研判,研究制定学年度集团工作计划、项目清单和目标,并报XX备案。每学期召开工作例会不少于3次,协商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二)师资队伍联合。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抓好联盟内教师的引进、培养、管理、服务等环节。发挥集团内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搭建干部教师成长发展*台,促进集团内干部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提升。一是建立干部教师交流机制。教师参与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总人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人数的.20%。要在“共同体”中营造“一家人”的理念,使交流干部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成长快、归属感高。二是加强教师研训协作。通过项目式培训学*、跟岗培养、师徒结对、设立集团名师工作室、建立“教研训一体化”集团研训制度、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等措施,使各学科各领域在集团层面形成骨干教师引领团队。发挥“共同体”内部交流的培训作用,既让新校、弱校、农村校的教师到好学校长见识、学本领,回到本校能独当一面,又发挥共同体联合教研的指导引领作用,缩短新教师、弱校、农村校教师的成长周期。三是实施教师宏观统筹。建立包括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在内的有利于教育联盟发展的人事制度,吸引和鼓励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向农村校、弱校流动,逐步实现教育联盟学校干部教师交流的科学化、规范化。赋予教育集团在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推荐权,职称评审向跨校任职、兼课、指导的教师倾斜。

  (三)教学科研联动。大力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一是课程资源共享。集团在高质量实施基础性课程的同时,集聚集团内各成员学校,建设具有集团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特色课程开发、共享、配送机制,促进特色课程资源共研共享。二是教学管理同步。集团成员校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集体备课、质量监测等方面基本实行同步管理。集团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教学常规视导或交叉互查,至少开展1次教学常规专题培训,重视检查结果的反馈、交流和后续改进。三是实行教研联动。集团各学科推举一位名优教师为教研组长,以学科为单位,分学段或年级设立学科教研组。建立健全集团学科教研制度和每学期学科同步教研活动计划,充分利用假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重点教科研项目由集团***攻关,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做好课题成果在集团内推广与应用。

  (四)学校文化联创。以建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亮点、处处有文化的浓厚校园氛围,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全面达标。一是牵头校引领。在尊重集团内各校办学实际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凝聚发展共识,凝炼核心价值,共谋发展愿景,丰厚集团文化内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谐奋进的集团文化,以先进文化引领集团学校发展。同时,尊重各校办学自**,尊重每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特色,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二是校际间同步。每学年组织开展校际间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和文化节等,打造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增强师生对集团办学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三是受益面扩大。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探索集团各校间学生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等试点,开展共读书同历练、携手主题夏令营等团队活动,“手拉手”“一对一”等个体交流帮扶活动,进一步扩大集团化办学的受益面。

  (五)教育质量联评。一是开展质量联评。集团每学期开展一次联合教学质量检测,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价、统一分析。二是实施捆绑考核。按照《XX县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教育联盟考核细则》,每学年对集团进行捆绑考核,重点考查集团化办**行情况,各成员学校发展性评价,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情况,以及师生、家长与当地老百姓满意度测评情况。根据考核结果等次,对集团予以奖励。三是建立奖励机制。集团要充分体现集团化办学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集团化办学考核结果,对推进集团化办学有贡献的管理团队和教师予以奖励。

  (六)云*台大数据联建。依托“楚天云”*台,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实行集团内学校“空中课堂”结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推进云*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加强县内外名师、名校特色优势教学的交流,教育联盟内教学活动,教师培训等统一谋划,统一管理,通过教育联盟内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和空中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优质学*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加大信息化终端设备及软件投入,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使集团内学校协同发展,共同提升。

  五、工作要求

  略

  六、保障措施

  略

  共同体方案 2

  我校教师学*共同体,是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台而出现的,它体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多元化指构**员多元,其中涵盖了我校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同时,各学*共同体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元的。多层次指的是组织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课题组,从而构成了网络状、立体的组织结构。

  一、建构学*共同体,形成教师主动研究的良好氛围。

  我校学*共同体的构建遵循异质组合,以解决实践教学问题为目标指向,实现学*共同体的整合。

  1、年级学科备课组

  根据所任学科及年级组建学*共同体。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位教师在课余时间对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或者通过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教师之间的差异就是教学资源,差异就是合作学*的动力和源泉。于是,在更多的非正式教研活动时间里,鼓励教师频繁交流、对话,更大范围的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

  2、学科教研组

  根据学科特长及其教学专长,组建学*共同体。通过问题研究、备课研究、课例研究、课型研究等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的差距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团体的力量,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体现为教师作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是靠团队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我校学科教研组的构建,就是全体教师可以参与的一个民主、开放的讨论、研究领域,从而使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师模式、教学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交流。

  3、课题组

  研究同一课题的成员组建学*共同体,通过课题研究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而又科学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所以,课题组是学*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不同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的过程**同承担研究任务,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使教师在互不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发展。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教师是一个学*者——一个众多外援支持下的学*者。学*共同体就是一种重要的外援形式,它为学*这种社会协商性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学*共同体使教师在学*过程中富有归属感、信任感、互惠感和分享感。

  二、以问题研究为载体,解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问题。

  建立并保障学*共同体的健康良性运转,目的就在于研究解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问题。专家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问题引领”,教师参与研究的动力,来自于其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通过研究能为教师排疑解惑,提高其教学水*,才能让教师真正对研究产生认同感。所以,我们提出“教学即研究、研究即培训、教学及培训”,实现真正的“教、研、训”一体化。一边引导教师形成问题意识,寻找关键问题,在实践中找问题,从问题着手搞研究,以便利用学*共同体,通过教学实践解决问题。

  1、个性问题利用年级备课组和艺友小组个别解决。

  由于教师之间差异较大,所以存在着许多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随时都可能遇到疑难问题,而在课后也可能对上课过程产生许多疑虑。这些问题如何随时解决?我们觉得可以通过相同年级组同学科的教师请教或探讨,两个人共同备课,分别上课、听课、反思、改进,让问题在实践当中得到解决。我们看到了同伴互助后的可喜效果,同时也感受到年轻教师在同伴互助中不断增强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共性问题利用学科教研组共同参与解决。

  面对新课程改革,有许多问题摆在了所有课改第一线的每一位教师面前。这些问题只有所有教研组成员参与实践与反思方能得以解决。于是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确立典型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决。

  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反复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循环往复的`行为跟进式的全过程反思,在解决就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新问题。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实践研究者”和“反思实践者”,不断增长实践智慧,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

  3、科研专题由课题组研究解决。

  教育科研活动作为解决教学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重要途径,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积极申报了关国家、区级不同级别的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学*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我们不仅实现了对新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而且实现了对学校、教师的发展促进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问题研究同步。学*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转变了以往教师发展目标取向、方式单一的状况,从理论知识的机械学*与传授转向教师个体实践经验和个体感受。不但学会了明确知识,而且增长了更多镶嵌于实践之中的、默会的实践知识。此外,我们通过学*共同体的运行,将教学问题的解决还原于问题产生的现场——课堂,使我们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共同体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区域性研学发展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为共同体)为切入点,构建区域性校际间协同发展*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开展校际间共学共研、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均衡优质的工作设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区域教育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1.构建校际协同、学科联盟的多元发展共同体。将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组合为“十大研学发展共同体”,覆盖全市所有教育学段范围内所有学校,确立以城区优质学校为“引领校”,一定区域内若干学校为“成员校”的发展共同体,放大优质资源的辐射、示范作用,实现协同发展。

  2.确立“打造特色活动、建设品牌学科”工作目标。围绕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学校间、教师间基于学科发展的联合教研、专业培训、联评联测、交流分享等研学活动,高效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校本德育研究、教师素养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等工作,引领学校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

  3.探索建立优质高效的共同体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建设支撑校际间协同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性评价激励机制。

  三、工作任务

  1.健全共同体工作制度。制定并完善共同体管理职责,将研学发展共同体绩效评估和成员校个体评估相捆绑,对各共同体整体工作进行捆绑式督导和考评,考评成绩作为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的重要数据,充分调动共同体、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共同体学校协同发展。

  2.形成联评联测机制。要坚持质量为核心思想,以提高常规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质量“三级监测”工作,不断地摸索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模型,提高教学质量监测水*。

  3.深化教学改革实践。围绕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目标和任务,确立课改主题,制定实施办法,培养课堂教学改革“名师”,形成“专家培训、名师示范、骨干参与”的研究团队,通过主题教研、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不断地深化学科教学改革,形成校际联动的课改氛围。把“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教学法等逐步覆盖到全市各学校。

  4.建设学科教研联盟。各共同体要结合区域特点和区域教育教学实际,成立多学科的教研联盟,开展集体备课、送教送培、课题研究、示范培训工作,提高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教研质量,评选“优秀学科教研联盟”。

  5.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各共同体要依托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联盟等组织,以联*会议、联合研学、专家讲学、名师带徒、巡回送课等为路径,深度整合国培(省培)、校本培训等资源,建设市级研训专家库,培养本土研训专家。

  6.共享研学发展成果。以“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教研策略,推出“名师赛课”、“优课展评”系列特色研学活动,使研学发展共同体成员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学校文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方面实现相互交流与提高。

  四、工作职责

  (一)教师进修学校职责

  1.制定研学发展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将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本校教研、培训工作任务有计划地融入到各共同体活动中,并做好专项工作指导,撰写工作总结。

  2.定期召开研学发展共同体工作会议,围绕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确立年度研学工作主题,有计划、高效率地指导各研学发展共同体的研学活动。

  3.制定研学发展共同体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及时考核评价。

  (二)引领校职责

  1.引领校校长为共同体总负责人,指定一名业务副校长为秘书长,起草共同体学期研学计划,在共同体中通过后开展工作。

  2.引领校要将校本教研与研学发展共同体研学活动有效整合,共享引领校校本教研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引领校要围绕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在教师进修学校指导下,开展“教学观察”、“课改实验”、“质量监测”等专项研学活动,市级研学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

  4.引领校要组织优秀师资开展帮带研学工作,以“微课例、微教研、微培训”等方式,按学期组织共同体内优秀管理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承担“送课下乡”、“送培入校”、“名师帮带”等研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

  (二)成员校职责

  1.成员校要认真落实研学发展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按时参加共同体内的所有活动。

  2.成员校要积极承担共同体指定的集体备课、主题教研、专项培训、联评联测、综合活动等研学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并提供完整的工作档案。

  3.成员校要为本校领导、教师参与和承担共同体内的研学工作提供无条件的保障。

  4.成员校要为共同体研学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共同体要在市教育局工作组的领导下,充分认识研学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引领校、成员校要成立专项工作组织,指定业务领导具体抓此项工作,校长要亲自研究、部署、参与共同体活动,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确保工作有效实施。

  2.完善管理机制。各共同体要围绕教育局重点工作,作出对应的工作部署,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做到职责明晰、任务具体、稳步推进。

  3.实行专项督导。教育督导室、基础教育科、综合科、教师进修学校组成联合督导组,加强对研学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时协调、及时总结,将评价结果纳入教育局年度评估体系,并对成绩突出的引领校、成员校及个人予以专项工作奖励。

  共同体方案 4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全面优化县域教育生态,提升家庭教育水*,根据株洲市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安排以及株洲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株洲市全面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株教小组发〔20xx〕3号)精神,经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我县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围绕“三高四新” 战略布局,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 推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科学育儿新期盼新需求, 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与和谐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更新教育理念。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提升自身素质,履行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提升家教水*。基本建立稳定规范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服务队伍, 整体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乡村振兴、文明攸县创建中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完善服务体系。立足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场景,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公*优质、均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家校社共育工作有序开展,成立攸县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林 涛 县委副**、县委政法委**、

  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唐军全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刘行国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

  易晓红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陈章蓉县人民**副**

  胡建雄县**副**(兼)、县教育局局长

  成员: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县高新区、县**办、县教育局、县科工信局、县***、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文旅广体局、县融媒体中心、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由胡建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好三支队伍

  1.组建家校社共育领导机构和管理团队。成立县家校社共育领导小组,推动形成“党委**主导、教育系统统筹、部门单位联动、专家团队引领、学校校长主抓、试点先行示范、家长全员参与、城乡全面覆盖”的家校社共育管理体系。

  2.打造县、校、社区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通过借助外力、严格甄选、规范管理等,组建包括校内优秀教师、校外资深专家、优秀家长代表等在内的县、校、社区三级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团。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对全县所有中小学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着力锻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

  3.组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志愿者服务团队。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把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订工作章程,完善例会、对口联系等制度。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师德师风监督会和座谈会,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成家长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或教育实践服务,设立家长工作室、选树家庭典范、开设优秀家长讲堂,推动家校双方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二)建好三个阵地

  1.建好校内家长学校。规范阵地建设。继续推进家校社共育10所试点校建设,推动所有基层学校按省级标准建立校内家长学校。以家长学校为主要载体,精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课堂,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沙龙活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系统培训。努力建设校长线上“会客厅”,以直接对话的形式为家长提供专家指导和咨询服务,引导广大家长做智慧父母。

  2.建好社区家长学校。结合文明攸县创建要求,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全县17个乡镇(街道)依托“门前三小”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十有”(有组织机构、有标识标牌、有教学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有师资队伍、有教材资料、有教育活动、有检查考核、有经费保障)标准普遍建立社区家长学校。由各乡镇(街道)牵头,联合辖区内中小学校、社区妇联、关工委、团委,组建包括社区工作者和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内的专兼职工作者队伍,发动辖区内“五老”“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及学校老师、家长组成志愿者队伍,以父母课堂、家教沙龙、亲子实践等为主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3.用好网上家长学校。依托三宽教育办好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家庭教育学*资源库。开通家长课堂、德育教育、生理心理健康、家长图书馆等栏目,帮助家长系统学*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围绕家庭教育重点、难点、热点话题,通过在线咨询、论坛访谈、基层讲座等形式,让家长及时获得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辅导和指点。

  (三)实施三大行动

  1.示范创建行动。创建“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区”。抓好北京三宽家长学校网络课程学*。力争试点校教师和家长参加学*的普及率达到100%。对家长参加网络课程学*实行积分管理,建立检查考评机制,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比,每期一推介。完善好家长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好家访制度、教学开放制度、家长陪餐制度、家长接待日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志愿者服务制度,把家校社共育工作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工作范畴。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建“全国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区”;创建示范家长学校。创建10所校内示范家长学校、5所村示范家长学校、3所社区示范家长学校。通过示范家长学校创建,辐射引领,带动辖区内中小学校建好、办好家长学校。

  2.培训提升行动。全县班主任家校社共育培训。总人数1980人,每期培训150-180人,分12期,每期培训一天(4堂课程),在4—5月份完成。家校社共育管理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对象为各基层学校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试点学校网络管理员,计150人,培训时间3天,5月份完成。重点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政策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建设培训。对象为各基层学校讲师团成员,约150人,培训时间2天,8月份完成。重点进行家庭教育的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和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学*。

  3.关爱帮扶行动。摸清两类学生底数。一是摸清孤儿、单亲学生、残疾学生、贫困学生、留守学生等五类学生的底数;二是以班级为单元,对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每年一次开展全员心理健康筛查,摸清有情绪问题或行为偏差学生底数。“一人一册”分类建档。对上述两类学生按“一人一册”分类建立档案,动态跟踪,建立动态数据库。要求两类学生情况摸底、数据收集必须尊重、保护学生隐私,坚决避免“标签化”,防止出现负面影响。分类施策结对帮扶。对纳入帮扶数据库的学生,整合校内外资源,分类组建帮扶工作小组,按照“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模式大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并做好跟踪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孩子、残疾学生、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偏激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四)开展三大活动

  1.开展“百场报告十万家庭新时代文明家风家教大讲堂”活动。该活动已列入株洲市委20xx年十大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和攸县县委20xx年深化改革重点推广品牌。活动主要内容是组织家校社共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行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的大宣讲、大学*、大实践、大提升。基层学校每学期不少于3场,试点学校每学期不少于5场,乡镇(街道)全年不少于10场。

  2.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大家访大帮扶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家访孤儿、单亲家庭、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和有心理问题或有行为偏差问题的学生,每学年至少实地走访家访对象2 次;党员班主任每学年至少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家访 1 次;党员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结对帮扶特殊学生,每学年至少走访帮扶对象 1 次。

  3.开展“家长节”系列活动。以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为节点,大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各学校精心组织“家长节”系列活动。包括: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体验课堂、体验孩子就餐就寝、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学*和思想状况;开展“家长风采展示”活动,通过家长“书画展、诗歌赛、 故事会、家长论坛、节目展演”等形式,展示家长风采和家庭教育成果;开展“亲子沟通”主题活动,引导家长和学生互动交流,以“写、画、说、读、演、展”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声说出你(您)的爱,表达自己的心声,传承优良家风,传递家人亲情,传授家庭文化。开展“亲子实践”主题活动,着力推进“亲子共阅读”“亲子共运动”“亲子共游戏”“亲子共研学”等活动,让家长和教师陪伴孩子走进田间、走进展馆、走进福利院、走进研学实践 基地,让家长参与、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激励广大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高质量陪伴孩子成长。开展“家校社共育五大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县域教师、优秀家长代表参加家校社共育与家庭教育讲师“金麦奖”选拔、家校社共育与家庭教育情景剧展演、“一封家书”“家长成长报告团”推荐、“中国家长之歌”MV 征集等五大主题教育活动。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职责、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办法,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日常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各项工作。各基层学校(幼儿园)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

  (二)注重分类指导。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根据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征、认知水*和成长特点,按照分层分类指导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三)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创新思维,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业辅导和身心发展相结合、专业团队和兼职人士相结合、系统指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共性培育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专业管理和购买服务相结合、学校统筹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家校社共育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成效。

  (四)加强示范创建。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县教育局要组织“示范家长学校”“示范家庭教育讲坛”“家庭教育示范课”等创建活动,评选家庭教育“优秀辅导员”。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树立先进家庭典型,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加强团队建设。以家庭教育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为导向,着力培养一批专家学者,建立一支讲师团队,组织一批志愿服务者和家长骨干队伍,全员培训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六)加强资源建设。做好家庭教育顶层设计,强化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组织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手册和家庭教育课本教材,开发一批家庭教育精品示范课,建设家庭教育资源库,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

  (七)确保经费投入。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县直部门单位要加大对“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建设和活动正常有序运行。县财政采取以奖代拨形式,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予以资金支持。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xx年1月—3月)。制定《攸县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实施方案》,起草《攸县“百场报告十万家庭新时代文明家风家教大讲堂”活动实施细则》,组织召开动员会,全面部署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基层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各种*台和方式,向社会和家长宣传动员,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家校社共育的意义、目的,在全县形成共识。

  (二)全面推进(20xx年4月—12月)。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各基层学校根据全县统一部署,明确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在“打造三支队伍、建好三个阵地、实施三大行动、开展三项活动”等四个板块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务实制定家校社共育月工作台账、周工作安排,积极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典型经验。

  (三)总结提升(20xx 年 12 月)。组织力量对全县家校社共育工作进行总结,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对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认真查找不足,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家校社共育工作在全县常态化开展。

  七、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单位要把家校社共育作为提高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职责,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利用会议、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家校社共育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各基层学校(幼儿园)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汇报,主动对接村社区和家长群体,形**人参与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县委、县**将加强此项工作督查,并将此项工作绩效纳入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县教育局要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对各基层学校(幼儿园)的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对基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的督导评估,对在该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优秀讲师等予以表彰。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工作中出现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县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共同体方案 5

  学*共同体是有着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生学*团队,是学生自主学*、合作学*重要的组织载体。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能够加快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了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在20xx年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在七八年级各班建立班级学*共同体。现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临渭区教育局组建“校本研修共同体”实施意见》,牢固树立“为生命奠基,为发展服务”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学*为中心,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根据《渭南市实验初中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教研计划》安排,积极开展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加快构建“民主*等、积极参与、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文化,实现学生的自主学*、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促进班级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推动课题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觉学*的意识和自主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组建原则:

  1.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

  分析学生的学*情况和生活背景,根据学生的学*态度、行为表现、学业成绩、学*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分**数相等的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组建若干个学生学*共同体。各组应该有人数大致相等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保证各组之间整体水*均衡(组间同质),有利于各组之间展开公*合理的良性竞争。在小组内部,各组都拥有不同水*的学生,有利于不同层次组员之间的学*互动和合作探究(组内异质),实现人员组合的最优化。

  2.个人意愿和群体意愿兼顾原则

  分组时,在保证各共同体基本均衡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意愿和群体意愿。一是不把彼此排斥的学生编入一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共同体的活动开展。二是对学困生应编入对他们持中立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共同体内,以满足他们的集体归属感。

  3.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学*共同体确立以后,人员构成大致不变,以维持共同体的相对稳定。必要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条件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共同体氛围,确保共同体能够持续有序的发展。

  四、组建规范

  1.确立共同体

  各班由班主任牵头,根据自己班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学生和任课老师意见,根据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每六人一组,建立起若干个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内又结成若干个学*对子。每个小组按照A、B、C、D……命名(也可以全组成员一起为小组进行个性命名),组员分别为A1、A2、A3……

  2.实行组长负责制

  每个学*共同体设立一位行政小组长和若干名学科小组长。行政小组长经选举产生,学科小组长由组员担任,原则上每名成员至少担任一科学科小组长。

  3.建设合作体文化

  班级要着力打造学*共同体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组强我荣组弱我耻”的观念,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等互助”的氛围。初期的共同体文化建设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组名,各组成员集思广益,为本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目标和团队精神。二是口号,各共同体成员通过讨论,可选择名言警句,也可自我创造,形成口号。三是组规,共同体成员需达成共识,形成本组组规,内容涵盖一日常规、协作学*、自我控制等方面,形成书面材料,各成员签字认可并遵照执行。四是标志牌(或标志贴),可将组命、口号、组规、个人奋斗目标等制成标志牌(或标志贴),置于桌面上,时时提醒、鞭策共同体成员共同进步。

  五、组织管理

  1.采用两条线管理模式

  (1)学*过程管理。成立学*联系会,由教导处统一管理。学*联系会由学*委员、学科小组长组成,负责对共同体成员在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统计和评价,并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和统计工作。每周五交教导处备案。

  (2)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成立管理联系会,由班主任统一管理。管理联系会由班长、行政小组长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填写相关表格,一周一统计,一周一评比,并在德育课上进行公布。班长做好表格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每周五交教导处备案。

  2.学生干部管理职责:

  行政小组长全面负责本共同体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纪律情况。

  (1)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对本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的**、出操、纪律、劳动、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

  (2)学*方面,督促各学科小组长带领组员搞好本学科学*,并对课堂表现、作业收交等情况进行督查。

  (3)对违纪现象进行劝阻、批评教育,对后进生进行帮扶。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3.学科小组长协助行政小组长管理本学科的课堂纪律,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学*管理。

  (1)带动本组成员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本学科学*中,对违反课堂纪律者进行劝阻批评。

  (2)组织本组成员自学时独立思考,注意提醒组员保持安静。

  (3)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对子”互学,完成组内合作学*。注意提醒组员集中精力,不转移话题,控制音量,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

  (4)协助科代表收交、检查本组成员学科作业。做好登记,及时汇总本组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反馈给科代表或科任老师。

  (5)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对本小组本学科的学*进行阶段性总结。

  只要做起来,风景在路上。我们希望通过全体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积极配合,将班级共同体建设好,在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从自主走向自律,从自立走向自强。也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在共同体建设实施中不断学*,不断创新,实现专业理论水*的提升,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