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

首页 / 方案 / |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1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广东省人民**办公厅《深化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指导意见》(粤办函〔20XX〕285号)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按照省委、省**关于实施“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坚”行动的部署,结合省攻坚指导意见及深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设施有效运行率和村民满意率为目标,科学选择合理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高治理工程建设质量,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机制,通过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全面提升设施运维保障能力和污水治理水*,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城镇化水*高、人口回流比高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长效运维管理模式,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

  ——分区指导、突出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区域、分重点、分批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集中区域、群众反映强烈及国考断面周边区域的自然村优先开展治理。

  ——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尊重农民生产生活*惯,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布局及自然环境承载力,科学合理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完善机制、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的`原则,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科学建设、合理使用和长效监管。

  ——政企结合、群众参与。压实建设主体、运维主体、监管主体责任,推行第三方运维,提升专业化、智能化监督管理水*。充分发挥镇村的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度,畅通村民监督反馈渠道,保障农民的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多元投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涉农资金作用,用好相关金融政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健全地方负担、企业投资、镇村自筹和社会支持的多元长效投入机制。

  (三)工作目标

  深圳市共有187个自然村(110个非迁建合并类自然村纳入乡村振兴规划范围;77个迁建合并类自然村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安排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其中斑鱼湖村和新田坑村等5个自然村已明确整村搬迁或无人居住),分规划建设、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全力推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任务,以20XX年为攻坚基准年,全力实现深圳市自然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1.规划建设阶段(20XX—20XX年)。

  20XX年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非迁建合并类自然村数量110个,其中包含纳入民生实事的42个自然村,非迁建合并类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初步建立运维管理制度。

  到20XX年底,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数量15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5%以上,运维管理制度相对完善;同时,涉及小漠桥国考断面、省级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入海、人口规模大且集中的村庄等重点区域1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累计完成3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修复完善工程任务。

  到20XX年底,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数量18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设施有效运行率90%以上。

  2.查漏补缺阶段(20XX-20XX年)。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分阶段分批次深入各自然村反复排查生活污水收集情况、管网完善情况及处理设施运转情况,发现潜在的农村黑臭水体、管网堵塞及错接漏接、处理设施故障异常等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立即启动整治、整改补救措施。到20XX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100%,设施有效运行率95%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不断总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经验,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深圳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3.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

  到20XX年底,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体系,设施有效运行率稳定在95%以上,村民满意率达到80%以上。借助科技信息技术,探索推行“农污APP”“农污巡检小程序”等数字化*台监管模式,进一步规范设施日常管养行为,提升管理精细化水*,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监管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科学制定技术路线,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自然村分布、自然环境现状、资源整合等因素,科学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路线,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优先将城镇周边的自然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并加强配套管网的建设和完善;对生活污水无法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但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或区域分布较集中的自然村,结合现状排水及周边受纳水体水质情况,优先启动生活污水治理,制定科学的处理设施选址方案及配套管网铺设方案,并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对于偏远城镇、人口规模较小、居住分散、受纳体多且消纳能力高的自然村,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及老百姓传统*惯,充分利用既有水沟、水塘和洼地,规划建设污水管网及配套存储池、厌氧池、生化塘等,并可通过农田、果园、菜地等就*就地进行资源化利用;纳入合并、撤并、搬迁及城市化改造计划的自然村,结合规划合理安排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XX年底,预计完成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自然村19个、建设设施自然村145个,资源化利用自然村1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设施有效运行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二)高质量推进设施建设,强化工程质量

  加强前期工作,做好规划设计,责任单位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项目设计合理、资金到位、质量优良。在工程质量方面,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建设、验收标准规范、技术指南等要求,严把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强化工程验收与环保验收。对于已建成设施,应加快验收,并尽快落实后续运维事宜;对于未建成设施,应加强对项目进度节点执行的过程监管,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在实施模式中,对于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的自然村,鼓励采用以工代赈、农民工匠等建设模式,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参与度。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厕所革命、道路建设等民生工程的项目衔接;对于采用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治理模式的自然村,开展接户管网建设工程,确保接户管网全覆盖;对于采用建设设施进行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的自然村,开展管渠建设工程,逐步实现管渠覆盖。(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三)深入排查治理缺陷及短板,落实整治整改补救措施

  按照“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污水实现全收集、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基本原则,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定期排查巡检机制。一是定期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达标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存在运行异常、排水异常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限要求,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定期对自然村已铺设的污水管网进行排查,存在堵塞及错接漏接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限要求,确保管网通畅、雨污分流合理;三是定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查明黑臭水体来源、成因及去向,及时提出整治措施及时限要求,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有效消除,实现农村污水全收集。20XX年底,涉及小漠桥国考断面、省级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入海、人口规模大且集中的村庄等重点区域1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累计完成3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修复完善工程任务,同步摸排并解决已覆盖的11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潜在问题;20XX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100%,设施有效运行率达到95%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通过不断总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先进工作经验,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深圳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四)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体系

  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的原则,以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村庄污水横流及黑臭水体问题为出发点,科学选择运维模式和管理机制,在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完善运维成效考核机制,提升运维主体的运维成效与责任意识。20XX年底,初步建立以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为责任主体、辖区各镇**为落实主体、辖区村级组织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运维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模式。对纳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管理模式的,各职能部门依职责加强对镇级集中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并结合各镇纳厂治理特点,合理设定纳厂管网接户率等考核指标;对建设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模式的,在确定运维主体和模式后,可通过统一招投标或**采购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能力的运营单位对处理设施和管网设施进行运维,落实运维经费保障,制定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和纳污管网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建立并完善运维主体的运维成效考核机制,对运维主体的巡查频次、出水水质、设备故障率、进水管网畅通率、附属设施完整程度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对采用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模式的,制定实施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工作指引,建立治理台账,台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村庄名称、地理位置、常住人口数量、污水日产生量、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途径、受纳水体等信息,并定期评估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效果,发现未达到预期治理效果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经整改或整治仍未解决问题的、属于治理模式自身局限性问题的,应及时调整治理模式,不得继续使用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模式。20XX年底,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体系,设施有效运行率稳定在95%以上。(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五)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指导,巩固提升治理成效

  结合深圳市各河流水系水环境质量状况、国考断面考核要求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科学制定年度水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开展河流水系、国考断面、水质功能区及处理规模20m3/d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态环境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和治理成效,为巩固和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提供指导依据。对定期监测发现水环境质量出现明显下降的流域或河段,根据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因地制宜,对流域或河段受影响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出提标改造升级要求。(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六)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化管理

  加快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数字化管理,积极引入智慧水务相关科技公司,协助建立农村污水治理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治理电子台账,通过电量、流量数据、视频监控等方式进行实时监管,及时开展数据信息的分析预警,逐步实现基础信息数字化、问题处置便捷化、辅助决策智能化。加快推动移动客户端开发,畅通农民和基层干部的问题反馈与监督渠道。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数字**“一网统管”,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20XX年底,探索推行“农污APP”“农污巡检小程序”等数字化*台监管模式,进一步规范设施日常管养行为,提升管理精细化水*,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监管体系。(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参照省级专项攻坚领导小组,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市级专项攻坚领导小组,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和指导,推动解决规划、建设、运维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应按职责各司其职,认真落实攻坚任务并做好资金保障。深汕特别合作区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组织做好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资金调配与使用、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各镇**加强资金使用及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强化监督考核,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各村级组织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作用,带领村民积极支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加强资金保障

  深圳市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预计总投资约21449.05万元,其中新增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含配套管网)资金约16024.79万元,资源化利用系统完善工程约2656.31万元,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修复完善工程约2767.95万元。20XX年深圳市农村污水治理率达100%后,全年度运维资金预计约1252.24万元(具体以实际运维情况为准)。为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要加强资金保障,在坚决遏制地方**新增隐性债务前提下,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要统筹用好各类财政资金,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顺利开展;要统筹用好涉农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结合自身财力适当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库,积极鼓励相关部门申报上级涉农资金及各类生态专项资金;要研究通过**专项债券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各地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优先引导企业、乡贤通过赞助、冠名等方式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于符合市场化经营性的项目,鼓励市场主体申请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中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性项目。三是探索推行使用者付费运营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镇综合考虑当地集体经济状况、污水处理成本、使用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付费标准,研究考虑将污水处理成本纳入供水或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中。支持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将付费事项纳入村规民约。

  (四)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考核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等重要内容,并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畅通监督渠道与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多元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五)加强宣传引导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宣传教育,宣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知识、黑臭水体鉴别和防控知识,增强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范村民生活污水排放行为;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宣传和信息公开,充分发挥镇、村级组织作用;入村、入户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激发村民主体意识,调动农村参与生活污水治理的积极性,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2

  一、前言

  为了规范我单位的管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害,增强应急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通讯联络电话:

  医疗急救 120 、 警察 110、 火警 119

  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抢救,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的救援决策;各组员协助组长的工作,组织抢救队员实施抢救工作。

  二、应急物资与设备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联系医疗部门,及时将伤员送至就*医院;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日常办公室报告,做好伤情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绳, 救生索, 安全梯。

  二、有限空间的安全生产

  如发生事故后,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各有关应急组织,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各有关处理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有效的抢救抢险是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得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关键。抢险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抢险方案,在做好个人防范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

  加强对各救援小组人员的培训、演练工作,使每个人懂得抢险工作的重要性,并使每个人都掌握应急救援、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基本抢救技能,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应做好自救互纠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定期对有限空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救助与自救的学*,防止突发事故时因为盲目的救助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责任到人。

  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三、有限空间事故的分类与救助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有限空间的事故分类

  事故救援的流程

  1、窒息事故的抢救

  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的通畅。调整事故者的姿势,将患者的头部尽量往后抬,使得他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患者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患者额头往后推,这个动作通常会使患者的嘴自然张开,如果抬起头部使得呼吸道通畅了,患者开始呼吸,就保证事故者的姿势使其慢慢恢复常态。否则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俗说就是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通过他的嘴迅速强制吹两三口气入他的肺中,观察患者胸部的动作,看空气是不是进入了他的肺。如果胸部随着强迫吹气而一上一下,表明呼吸道已经通畅了。如果还没有起作用,即可通知120急救中心,并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

  2、中毒事故的抢救

  2.1硫化氢中毒事故

  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死亡。

  由于硫化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建议作业人员或急救人员在不明硫化氢浓度时,应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这是最有效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方法。进入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及空间应先通风或用空气置换,并应先测定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凡有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和系统装置,必须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应向上风口疏散。有硫化氢及其装置的场所,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当硫化氢含量超过20mg/m3的安全临界浓度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单独行动,并要有人现场监护。

  此中毒事故者在发现时就要在第一时间通知120急救中心。*时做好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培训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2 CO中毒事故.

  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强烈的毒害作用。一氧化碳中毒时,使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妨碍了机体各组织的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当一氧化碳质量浓度为12.5mg/m时,无自觉症状,50.0mg/m时会出现头痛、疲倦、恶心、头晕等感觉,700mg/m时发生心悸亢进,并伴随有虚脱危险,1250mg/m时出现昏睡,痉挛而死亡。有时根据碳氧血红蛋白(COHb)来评价室内一氧化碳低暴露水*对人体的影响,3~11岁儿童COHb*均饱和度为1.01%;12~74岁不吸烟人群为1.25%。但成年不吸烟人群中4%的人COHb超过2%~5%。室内污染所致COHb饱和度只有超过2%,才会影响心肺病人的活动能力,加重心血管的缺血症状。

  对于CO的中毒事故者,应迅速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但对昏迷较深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仓的治疗。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因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 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3、爆炸性事故抢救

  此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如遇到爆炸时,应面背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离爆炸中心较*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当爆炸发生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对有明显烧伤的即可送往救助医院,以免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四、结语

  对于事故的发生要冷静的处理对待,严格按预案的分工与救助的方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对于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的职责,不得疏忽,麻痹大意,对此造成事故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的立定,主要是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本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本应急预案自编订之日起施行。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3

  为做好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突出问题,保护水环境质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实现全镇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店子社区、埠园社区、东升社区、双泉社区4个社区的污水治理任务,完成河村社区、官庄社区、河阳社区、阳光社区4个社区的已治理需提升巩固任务,解决村庄内存在农村生活污水乱泼滥倒、污水横流的问题,污水横流、乱排乱倒情况基本消除,运维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二、组织实施

  (一)工作思路。各村庄根据各自条件和类型,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分散处理、就*处理或集中处理等方式,灵活选择不同的污水治理方式。适当采取单村或联村的方式,将收集的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氧化塘或小型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可就*回用;确需排放的,应根据受纳水体功能区划,达到有关标准要求。鼓励充分利用周边闲置的沟渠、库塘,通过栽植水生植物和建设植物隔离带等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对单村或联村收集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二)治理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简便适用的原则,实现有害物质和污染成分有效清除降解。

  1、对靠*镇驻地且满足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区域,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如河村社区采取接入镇驻地污水收集管网的处理方式。

  2、对不能纳入镇驻地污水管网的村庄,如埠园社区和东升社区,因村制宜采取不同方式处理:

  (1)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无法产生污水径流的村庄,鼓励利用房前屋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实现就地回用。

  (2)对有少量污水径流的村庄,采取对周边闲置的沟渠、库塘实施生态化改造,建设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利用排水沟渠或管道系统收集、处理生活污水。

  (3)对污水产生量大的村庄或多户聚居区,可单户或联户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如一体化净化桶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

  (三)时间要求。对尚未验收的河村社区、埠园社区、东升社区于11月之前完成治理并验收通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设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项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工作区**、环保办人员任成员,统筹推进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强化治理措施衔接、部门工作协调和项目实施整合,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考核评估,加强治理工作的监管和考核,对所有已完成验收的村居实行常态化督导,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考核指标,落实奖惩措施,确保该项工作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4

  为做好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突出问题,保护水环境质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实现全镇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店子社区、埠园社区、东升社区、双泉社区4个社区的污水治理任务,完成河村社区、官庄社区、河阳社区、阳光社区4个社区的已治理需提升巩固任务,解决村庄内存在农村生活污水乱泼滥倒、污水横流的问题,污水横流、乱排乱倒情况基本消除,运维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二、组织实施

  (一)工作思路。各村庄根据各自条件和类型,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分散处理、就*处理或集中处理等方式,灵活选择不同的污水治理方式。适当采取单村或联村的方式,将收集的.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氧化塘或小型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可就*回用;确需排放的,应根据受纳水体功能区划,达到有关标准要求。鼓励充分利用周边闲置的沟渠、库塘,通过栽植水生植物和建设植物隔离带等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对单村或联村收集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二)治理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简便适用的原则,实现有害物质和污染成分有效清除降解。

  1、对靠*镇驻地且满足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区域,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如河村社区采取接入镇驻地污水收集管网的处理方式。

  2、对不能纳入镇驻地污水管网的村庄,如埠园社区和东升社区,因村制宜采取不同方式处理:

  (1)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无法产生污水径流的村庄,鼓励利用房前屋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实现就地回用。

  (2)对有少量污水径流的村庄,采取对周边闲置的沟渠、库塘实施生态化改造,建设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利用排水沟渠或管道系统收集、处理生活污水。

  (3)对污水产生量大的村庄或多户聚居区,可单户或联户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如一体化净化桶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

  (三)时间要求。对尚未验收的河村社区、埠园社区、东升社区于11月之前完成治理并验收通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设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项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工作区**、环保办人员任成员,统筹推进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强化治理措施衔接、部门工作协调和项目实施整合,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考核评估,加强治理工作的监管和考核,对所有已完成验收的村居实行常态化督导,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考核指标,落实奖惩措施,确保该项工作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5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广东省人民**办公厅《深化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指导意见》(粤办函〔20xx〕285号)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按照省委、省**关于实施“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坚”行动的部署,结合省攻坚指导意见及深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设施有效运行率和村民满意率为目标,科学选择合理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高治理工程建设质量,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机制,通过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全面提升设施运维保障能力和污水治理水*,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城镇化水*高、人口回流比高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长效运维管理模式,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

  ――分区指导、突出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区域、分重点、分批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集中区域、群众反映强烈及国考断面周边区域的自然村优先开展治理。

  ――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尊重农民生产生活*惯,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布局及自然环境承载力,科学合理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完善机制、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的`原则,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科学建设、合理使用和长效监管。

  ――政企结合、群众参与。压实建设主体、运维主体、监管主体责任,推行第三方运维,提升专业化、智能化监督管理水*。充分发挥镇村的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度,畅通村民监督反馈渠道,保障农民的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多元投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涉农资金作用,用好相关金融政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健全地方负担、企业投资、镇村自筹和社会支持的多元长效投入机制。

  (三)工作目标

  深圳市共有187个自然村(110个非迁建合并类自然村纳入乡村振兴规划范围;77个迁建合并类自然村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安排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其中斑鱼湖村和新田坑村等5个自然村已明确整村搬迁或无人居住),分规划建设、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全力推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任务,以20xx年为攻坚基准年,全力实现深圳市自然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1.规划建设阶段(20xx―20xx年)。

  20xx年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非迁建合并类自然村数量110个,其中包含纳入民生实事的42个自然村,非迁建合并类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初步建立运维管理制度。

  到20xx年底,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数量15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5%以上,运维管理制度相对完善;同时,涉及小漠桥国考断面、省级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入海、人口规模大且集中的村庄等重点区域1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累计完成3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修复完善工程任务。

  到20xx年底,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数量18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设施有效运行率90%以上。

  2.查漏补缺阶段(20xx-20xx年)。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分阶段分批次深入各自然村反复排查生活污水收集情况、管网完善情况及处理设施运转情况,发现潜在的农村黑臭水体、管网堵塞及错接漏接、处理设施故障异常等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立即启动整治、整改补救措施。到20xx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100%,设施有效运行率95%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不断总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经验,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深圳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3.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

  到20xx年底,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体系,设施有效运行率稳定在95%以上,村民满意率达到80%以上。借助科技信息技术,探索推行“农污APP”“农污巡检小程序”等数字化*台监管模式,进一步规范设施日常管养行为,提升管理精细化水*,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监管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科学制定技术路线,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自然村分布、自然环境现状、资源整合等因素,科学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路线,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优先将城镇周边的自然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并加强配套管网的建设和完善;对生活污水无法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但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或区域分布较集中的自然村,结合现状排水及周边受纳水体水质情况,优先启动生活污水治理,制定科学的处理设施选址方案及配套管网铺设方案,并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对于偏远城镇、人口规模较小、居住分散、受纳体多且消纳能力高的自然村,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及老百姓传统*惯,充分利用既有水沟、水塘和洼地,规划建设污水管网及配套存储池、厌氧池、生化塘等,并可通过农田、果园、菜地等就*就地进行资源化利用;纳入合并、撤并、搬迁及城市化改造计划的自然村,结合规划合理安排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xx年底,预计完成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自然村19个、建设设施自然村145个,资源化利用自然村1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设施有效运行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二)高质量推进设施建设,强化工程质量

  加强前期工作,做好规划设计,责任单位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项目设计合理、资金到位、质量优良。在工程质量方面,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建设、验收标准规范、技术指南等要求,严把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强化工程验收与环保验收。对于已建成设施,应加快验收,并尽快落实后续运维事宜;对于未建成设施,应加强对项目进度节点执行的过程监管,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在实施模式中,对于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的自然村,鼓励采用以工代赈、农民工匠等建设模式,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参与度。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厕所革命、道路建设等民生工程的项目衔接;对于采用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治理模式的自然村,开展接户管网建设工程,确保接户管网全覆盖;对于采用建设设施进行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的自然村,开展管渠建设工程,逐步实现管渠覆盖。(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三)深入排查治理缺陷及短板,落实整治整改补救措施

  按照“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污水实现全收集、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基本原则,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定期排查巡检机制。一是定期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达标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存在运行异常、排水异常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限要求,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定期对自然村已铺设的污水管网进行排查,存在堵塞及错接漏接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限要求,确保管网通畅、雨污分流合理;三是定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查明黑臭水体来源、成因及去向,及时提出整治措施及时限要求,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有效消除,实现农村污水全收集。20xx年底,涉及小漠桥国考断面、省级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入海、人口规模大且集中的村庄等重点区域1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累计完成3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修复完善工程任务,同步摸排并解决已覆盖的11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潜在问题;20xx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100%,设施有效运行率达到95%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通过不断总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先进工作经验,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深圳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四)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体系

  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的原则,以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村庄污水横流及黑臭水体问题为出发点,科学选择运维模式和管理机制,在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完善运维成效考核机制,提升运维主体的运维成效与责任意识。20xx年底,初步建立以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为责任主体、辖区各镇**为落实主体、辖区村级组织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运维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模式。对纳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管理模式的,各职能部门依职责加强对镇级集中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并结合各镇纳厂治理特点,合理设定纳厂管网接户率等考核指标;对建设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模式的,在确定运维主体和模式后,可通过统一招投标或**采购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能力的运营单位对处理设施和管网设施进行运维,落实运维经费保障,制定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和纳污管网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建立并完善运维主体的运维成效考核机制,对运维主体的巡查频次、出水水质、设备故障率、进水管网畅通率、附属设施完整程度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对采用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模式的,制定实施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工作指引,建立治理台账,台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村庄名称、地理位置、常住人口数量、污水日产生量、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途径、受纳水体等信息,并定期评估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效果,发现未达到预期治理效果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经整改或整治仍未解决问题的、属于治理模式自身局限性问题的,应及时调整治理模式,不得继续使用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模式。20xx年底,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体系,设施有效运行率稳定在95%以上。(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五)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指导,巩固提升治理成效

  结合深圳市各河流水系水环境质量状况、国考断面考核要求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科学制定年度水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开展河流水系、国考断面、水质功能区及处理规模20m3/d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态环境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和治理成效,为巩固和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提供指导依据。对定期监测发现水环境质量出现明显下降的流域或河段,根据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因地制宜,对流域或河段受影响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出提标改造升级要求。(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六)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化管理

  加快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数字化管理,积极引入智慧水务相关科技公司,协助建立农村污水治理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治理电子台账,通过电量、流量数据、视频监控等方式进行实时监管,及时开展数据信息的分析预警,逐步实现基础信息数字化、问题处置便捷化、辅助决策智能化。加快推动移动客户端开发,畅通农民和基层干部的问题反馈与监督渠道。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数字**“一网统管”,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20xx年底,探索推行“农污APP”“农污巡检小程序”等数字化*台监管模式,进一步规范设施日常管养行为,提升管理精细化水*,探索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监管体系。(责任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按职责做好指导)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参照省级专项攻坚领导小组,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市级专项攻坚领导小组,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和指导,推动解决规划、建设、运维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应按职责各司其职,认真落实攻坚任务并做好资金保障。深汕特别合作区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组织做好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资金调配与使用、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各镇**加强资金使用及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强化监督考核,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各村级组织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作用,带领村民积极支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加强资金保障

  深圳市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预计总投资约21449.05万元,其中新增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含配套管网)资金约16024.79万元,资源化利用系统完善工程约2656.31万元,设施提升改造及管网修复完善工程约2767.95万元。20xx年深圳市农村污水治理率达100%后,全年度运维资金预计约1252.24万元(具体以实际运维情况为准)。为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要加强资金保障,在坚决遏制地方**新增隐性债务前提下,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要统筹用好各类财政资金,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顺利开展;要统筹用好涉农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结合自身财力适当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库,积极鼓励相关部门申报上级涉农资金及各类生态专项资金;要研究通过**专项债券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各地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优先引导企业、乡贤通过赞助、冠名等方式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于符合市场化经营性的项目,鼓励市场主体申请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中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性项目。三是探索推行使用者付费运营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镇综合考虑当地集体经济状况、污水处理成本、使用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付费标准,研究考虑将污水处理成本纳入供水或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中。支持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将付费事项纳入村规民约。

  (四)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考核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等重要内容,并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畅通监督渠道与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多元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五)加强宣传引导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宣传教育,宣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知识、黑臭水体鉴别和防控知识,增强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范村民生活污水排放行为;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宣传和信息公开,充分发挥镇、村级组织作用;入村、入户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激发村民主体意识,调动农村参与生活污水治理的积极性,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扩展阅读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扩展1)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十)份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1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1)在有限空间实施焊接等作业时,由于使用的工器具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焊接产生的有毒、有害烟尘等),可能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出现中毒、窒息等严重事故。

  (2)进入金属容器、特别潮湿场所、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等有限空间内作业中,电动工具或照明设备违反安全规程规定使用电压大于12V以上的电源,或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或接线箱(板)带入容器内使用时,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3)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前,误用氧气进行通风和吹扫,致使实施电焊等明火作业时,火势失控引起火灾。

  (4)有限空间内作业条件比较复杂,如进入设备内部等进行维修检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误操作极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并进行安全确认。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进入其内部时,可能发生危险。

  1.3.出现的征兆

  (1)人员误操作。

  (2)使用的工机具存在隐患。

  (3)相关人员职责不明确、安全技能低下。

  1.4.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可能导致触电、火灾、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事故造**员受伤、致残、死亡等。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指挥中心,

  2.2.工作职责

  2.2.1.岗位员工职责

  (1)发现有限空间内发生事故,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2)立即在有限空间外判断事故类别;

  (3)报告班组长或现场指挥长;

  (4)接受并执行现场指挥长的指令。

  2.2.2.班组长职责

  (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2)将确认后的信息上报指挥长,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

  2.2.3.指挥长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立即报告急指挥部;

  (4)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1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分为: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

  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而组织救援时: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污染浓度未知。

  3.1.1自救:由于危害的紧急性与急迫性,并且进入人员最清楚其自身的状况与反应,通过自救方式进行撤离比等待其他人员的救援更快、更有效,同时,有可避免其他人员的进入。因此,进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有限空间内中毒和缺氧事故的受害人员,在能够和勉强自理的情况下,要立即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迎着新鲜风流的方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3.1.2无需进入的救援:当作业人员失去直觉,上方作业人员通过系在进入作业人员身上的全身式安全带和安全绳,将作业人员拉出作业场所,在地面采取有效心肺复苏术等措施进行救护。

  3.1.3进入式救援:由于作业人员无法自行离开危险场所、无需进入救援失败时,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取进入式救援。

  救援方法如下:向对作业环境不间断送风,检测人员持续监测有害气体浓度,进入救援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通讯器材进入有限空间,随时向地面负责人报告情况,将作业人员拖出有限空间,急救人员对受伤人员采取心肺复苏术,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现场受伤人员接受专业救护后方可停止心肺复苏术。

  3.2强制通风

  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等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3.3自身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受到伤害。

  3.4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3.5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3.6紧急救护

  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3.6.1人员骨折、出血事故

  a)保护现场,向应急小组汇报。

  b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c)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严重时拨打120求救和送附*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

  3.6.2中毒窒息事故

  a)初步分析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b)快速检测

  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无检测仪器可以使用动物检测法或蜡烛法进行检测。

  ①动物检测法: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先往有限空间内放入鸡、鸭、鸽子等动物,观察一段时间其情况,若生命体态正常则证明有限空间空气没有问题,反之则有问题,需继续进行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

  ②蜡烛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燃一支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反之则证明空气质量良好。

  c)根据初步分析和快速检测结果判定应急救援方式

  3.6.3触电事故

  a)脱离电源

  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切断电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立即切断触电者所触及的导体或设备的电源。二是设法使触电者脱离带电部分。

  b).现场急救

  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后,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应该等医生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施救人员做好自我防护,系好安全绳、穿好防护服、戴上呼吸器,确保自身安全后方可施救。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a)应根据事故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和工具。

  b)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

  ②应急救援时应注意,防止事故扩大。

  ③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④不明情况绝对不能冒险进入

  ⑤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长时间的强制通风,稀释有毒有害气体。

  ⑥施救人员应视自己能力大小进行,对超出自己施救能力的险情要及时地向外求救。

  d)现场施救注意事项

  救护人在进行物体打击人员救治时,必须进行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e)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f)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救援过程中,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2

  一、总则

  在进行起重吊装、交叉作业、垂直运输、模板脚手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由于临边防护不到位,施工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现场指挥不当等原因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为了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该类事故能够紧急启动预案,采取措施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发展,根据项目部施工工程的特点制定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二、危险源分析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主要的危险源为:施工人员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安全带挂的不规范造成高空坠落;基坑临边防护不到位,发生物体打击;吊装物捆绑不规范发生物体打击;脚手架施工不按要求设置防护网和脚手板和防护栏杆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高空堆料防护不到位发生物体打击;垂直交叉作业指挥不当造成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

  三、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为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以及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后能紧急启动预案,项目部成立了小组机构,小组机构如下:

  项目经理为抢险组组长,项目副经理为抢险组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抢险组技术负责人。抢险组组长不在项目部将由副组长代抢险组组长,全面负责有关应急救援工作。项目部与施工所在地宝鸡市天度镇镇***、消防队、临*医院等建立协作关系,确保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

  2、人员分工

  救援组织机构总负责人负责对事故进行整体规划部署救援工作,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项目副经理负责在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技术负责协助项目经理工作,为施工现场直接负责人。

  3、相关单位联系电话

  消防火警天然气盗警交通事故通信急救

  四、应急预案的响应

  1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发生时,由应急援救小组组长发出启动应急援救反应预案令,按照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

  2特性,执行应急救援反应行动。救援现场领导小组应以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展及保护环境为优先原则,根据事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

  五、高空坠落、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1、高空作业防控措施

  (1)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3)基坑四周要空防护网防护,在显要位置挂安全标志牌。

  (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要系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5)起吊施工中散装物不能起吊,没捆绑好的不能起吊,起吊时候下方不能站人。

  (6)垂直交叉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并用安全网做好防护。

  2、高空作业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应急援救组组长打电话“120”给急救叫中心,由技术负责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2)处理程序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对所有员工进行事故教育。

  六、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的处理

  1、事故报告程序

  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申报程序如下:

  (1)发生事故后,立即将所发生事故的情况,向公司调度和电气化局北京动车段指挥部报告;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故经过、初步原因、事态状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2)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部指定负责人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2、事故的处理

  (1)发生事故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开展调查与安抚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在事故发生3日内,召开有关人员参加事故分析会,找出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3)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进行认定,提出书面处理建议,报公司安委会批准。

  (4)事故处理完毕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写出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3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特编制此制度。

  二、规章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时要同时办理其他作业证,作业人员须持有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其他作业许可证后方准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前一定要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及其浓度。

  3、作业负责人要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负责人及作业人员都要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

  4、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公司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

  5、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根据作业方案在许可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许可证上写明危险有害因素。

  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且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劳动用品后再进行作业,场外必须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工具。

  7、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以免事故的发生。

  8、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现者应当及时呼救,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

  9、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10、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的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予以记录。

  三、注意事项

  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及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者按照公司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管理内容

  第三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为: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四)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生产办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四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二)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四)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五)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八)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

  (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十)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十一)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十二)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十三)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十四)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十五)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十六)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第五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第六条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第七条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

  第八条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第九条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第十条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第十一条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第十二条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内容

  第三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为: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四)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生产办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四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二)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四)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五)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八)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

  (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十)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十一)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十二)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十三)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十四)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十五)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十六)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第五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第六条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第七条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

  第八条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第九条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第十条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第十一条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第十二条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6

  *年来,全国及我市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为深刻汲取有限空间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防范和遏制类似事故频繁发生,按照6月23日***安委会办公室召开全国吸取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教训视频会议精神和《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的警示函》(辽安委办〔20xx〕30号)以及7月8日《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警示函》的要求,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安监总局第59号令)、《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xx)、《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xx)等规章和标准规范,市安委会决定在全市立即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各级人民**、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及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辨识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使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管单位和企业实现有限空间筛查确认及登记建档率100%;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率100%;有限空间警示标志设置率100%;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率和现场监护率100%,有效防范一般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二、专项整治时间

  即日起至20xx年11月15日。

  三、工作组织领导

  市安委会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委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市***、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等相关市级部门分管领导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日常联络协调、督导检查和资料汇总上报等工作。

  四、专项整治范围及重点

  (一)检查整治范围

  全市建筑、市政、交通、工业、农业、水利、电力、通信、医药、粮食、物资储备等行业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类隧道工程项目和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企业所涉及的停产、复产、清淤、除污、检维修、地下管廊等有限空间作业环节(详见附件1)。

  (二)专项整治重点

  1.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确定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管单位及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入点附*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4.是否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并做好记录;

  5.实施有限空间作业,是否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6.是否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

  7.是否制定可靠有效的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盲目施救;

  8.委托外包作业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外包作业单位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五、责任分工

  此次专项检查整治,采取“条块结合”、层级负责、分类实施的方式进行。

  一是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负责组织本辖区的专项整治,安委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区要成立由安委会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评估分析辖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街道办、乡镇**要整合力量,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辖区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企业包区划片、专人负责、逐一入户进行“全覆盖”专项整治。

  二是市安委会各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行业监管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对本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要成立由本部门(单位)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排查本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对各区市县、先导区本行业整治情况“全方位”督导检查。

  三是各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要夯实主体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对本企业的专项检查整治。企业要成立由本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广泛宣传,把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到车间、到班组、到岗位、到具体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市安委办将适时对各区市县、先导区、各部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各重点企业进行抽查检查。每月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并将开展情况纳入20xx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要把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到“守底线、保民生、促发展”的高度,由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亲自挂帅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责任,扎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地。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把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到具体机构、人员,覆盖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经营单位、企业,督促各类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档,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建立并落实作业审批制度和应急措施。各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突出整治重点,严格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出的问题逾期不整改或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严格落实联合惩戒和责任追究制度。要与正在开展的“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建立有限空间专项整治长效机制,本次专项整治结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整治工作,巩固阶段整治成果,推动有限空间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坚决防止专项整治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宣传,提高防范。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加大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宣传力度,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五进”活动相结合,通过微信、网站、报纸、电视、标语等媒体手段,加大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力度,督促企业开展内部专题教育,落实岗前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和科学施救常识,切实使从业人员掌握危险作业风险和作业要求,坚决杜绝盲目施救,避免造成事故伤亡扩大。

  (四)从严整治,确保效果。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对本行业,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要对本辖区专项检查整治发现的问题隐患,明确建立隐患清单及跟踪督办的责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要认真甄别、跟踪管理、挂牌督办;各涉及有限空间企业对检查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定人、定责、定时限立行立改,确保专项整治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市安委办将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阶段开展情况以简报形式印发至各单位,专项整治结束后,将对各单位一些好的经验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在全市予以通报。

  (五)强化信息报送。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将(区市县、先导区、市级部门)每月底报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台账(附件2)及阶段性进展情况小结;11月20日前报送专项检查整治汇总表(附件3)及专项工作总结。同时,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要将辖区内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矿商贸企业所涉及的有限空间基础台账报市应急管理局相应处室。各企业要认真开展自查,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台账备查。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7

  为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有效管控中毒窒息、燃爆火灾等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以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措施,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为主线,围绕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的各个环节,集中整治重点难点问题,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和事故防范能力。

  二、工作目标

  围绕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开展整治,提升有限空间作业本质化安全水*。

  ――加强有限空间基础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辨识、管控,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制定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到位。

  ――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保障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装备、安全设施及救援装备落实到位,有限空间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提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进一步提升。

  ――强化有限空间安全监管工作。各单位要建立有限空间监管工作台账,将有限空间安全列为检查必查内容,制定计划实施严格检查。

  三、整治范围

  市政排水、供水、供气、供热、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等行业领域涉及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的活动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是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以及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主要包括:

  (一)地下有限空间:如阀门井、排气井、排水井、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管沟、暗沟、地坑、深基坑、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

  (二)地上有限空间:如供水箱、发酵池、料仓、储药间、加药间等;

  (三)密闭设备:如贮(槽)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窑炉、炉膛、烟道、管道及锅炉等。

  四、重点内容

  坚持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基础管理为主导,以制度和措施落实为主要有色、内容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

  (一)全面加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各单位必须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主体责任。一是必须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实际相适应的风险辨识管控、作业审批、承发包管理、现场作业管理、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以及外协承包单位等的安全生产职责。二是必须加强风险辨识和管控。对有限空间开展全面辨识与评估,确定有限空间名称、数量、位置、类型和危险因素等基本信息,根据危险因素种类、参数、特性评估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和管理台账。要提高涉有限空间的信息化管理水*,对存在中毒窒息和易燃易爆危险因素的有限空间必须实施重点管控,划定管控区域,实行人员出入及过程管控,必须在适当位置加装监测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将监测参数和监控视频联接至操作室或值班室内,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提升风险管控等级。

  (二)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各单位必须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一是形成制度化。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的类别、数量、分布、危险因素等;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操作规程;有关设备、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实施作业前再进行一次安全告知和岗前培训。二是必须涵盖重点作业人员。重点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参与人员开展培训。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教育培训,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和作业能力后方可上岗作业。对不具备培训能力和条件的各单位,必须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或者聘请专门技术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培训资料存档不少于一年。

  (三)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系统配备有限空间安全设备器材,完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落实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一是必须保证作业装备投入。要按照作业岗位,逐一对照操作规程,配齐配全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等作业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存在中毒窒息风险的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空气呼吸装置或者呼吸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测、维护,确保随时能正常使用。二是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示。有限空间出入口、关键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必须设置醒目、清晰、规范的安全警示标识和警示牌,载明有限空间名称、编号、危险因素及管控措施、管理责任人、应急装备和器材、禁止事项等信息,防止人员随意进入,要及时进行检查,发现有脱色、污损、残缺、掉落、遗失等情况时,要加快修补更换。

  (四)严格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和过程管理。各单位必须遵循先审批后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内部作业外部监护、持续作业动态监测的原则,一是必须严格作业前准备。严格落实先审批后作业,制定专门作业方案并由相关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作业。作业前明确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并进行安全交底,必须在作业现场周围采取隔离措施,设置醒目警示标识。作业前必须进行清洗、清空或置换,并做好通风检测等准备工作,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二是必须强化作业过程管理。作业中必须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实时监测,作业过程要持续进行通风,通风中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照明和手持电动工具应使用安全电压。作业结束后,现场人员必须对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等进行清点,对现场进行清理。

  (五)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个人防护工作。各单位必须规范作业现场管理,做好人员防护。一是必须落实作业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根据作业环境选择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装备,并能够正确使用。存在中毒窒息风险的作业,必须强化个体防护,采用隔绝式空气呼吸防护用品;对风险等级高的作业区域,鼓励企业使用替代措施,采取外部控制或者机器人作业的技术改造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进入。二是必须规范使用设备。存在易燃易爆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工具;在垂直区域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设置救生绳、救援三脚架。在排污管道、隧道、涵洞、电缆沟等因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内作业,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隔离式空气呼吸防护用品。

  (六)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应急保障措施。各单位必须强化和规范应急救援和演练工作。一是必须强化应急演练。作业单位必须结合日常工作环境和存在的安全风险,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围绕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救援人员职责、救援设备器材等内容,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具有季节性特点或者特殊规律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在作业前一个月内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二是严禁作业盲目救援。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必须负责全过程组织指挥,监护人员必须监督作业方案执行情况,始终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一旦发现有人员身体不适、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限值等情形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全部人员,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预案规定实施科学救援,坚决杜绝盲目施救。

  五、实施步骤

  从20xx年4月至20xx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确摸底再动员阶段(20xx年4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各单位要在总结分析前期整治工作基础上,结合实际查找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按照《规定》内容和此次专项整治要求,研究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压实工作责任。

  2、再动员再部署。各单位要组织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将《规定》内容、专项整治要求传达到每个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班组,确保宣传发动到位。

  3、全面调查摸底。要对本单位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摸底,汇总并掌握所监管有限空间底数,及时更新有限空间类别台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无盲区、全覆盖。各监管处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健全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台账。

  (二)集中攻坚再整治阶段(20xx年5月至10月)

  1、认真选树标杆企业。局将根据各单位开展有限空间整治情况,选择1至2家基础较好的典型单位,在专家全程指导下将其打造成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设备完善、员工素质高的有限空间作业的标杆单位,并组织其他单位交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经验做法,实施典型引路。

  2、严密组织培训宣传。各单位要将教育培训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做到“两个必须”,必须组织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警示培训;必须组织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实操培训。培训中将《规定》以及《指导手册》作为必培必考内容且存档备查,未参加培训或考有色、试不合格的要补训补考。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工作,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普及,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印发宣传资料、开辟宣传专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全员参与整治、全社会关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氛围。

  3、扎实对标自查自改。存在有限空间的各单位,必须对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开展自查自改,没有相应能力的,由技术服务机构帮助各单位做好有限空间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进行评估等,督促各单位健全完善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装备水*、管理水*和员工素质。

  4、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各监管处室和各单位要将检查贯穿专项整治始终,各项检查必查有限空间管理。依据《规定》,检查管理台账、危险因素辨识及管控、作业方案、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及演练、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紧盯重大事故隐患、中毒窒息和燃爆等风险隐患,将检查贯穿安全监管始终。检查中,对专项整治工作不积极、排查治理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给予上限处罚。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依法责令停产整改,未整改验收合格的坚决不能开展作业。同时按要求将有关检查信息公示,将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三)验收总结再提升阶段(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

  1、评估验收。要按照分级监管要求和专项整治内容,安排部署开展评估验收。由各单位聘请专家或者委托技术服务机构,对纳入本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对于未组织评估验收和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各单位,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2、认真总结。各单位要及时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总结,要深入分析专项整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固化整治工作成果。要在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将工作总结(电子版)于20xx年1月10日前报送局安委办。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经常性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查。要始终做到动员安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确保全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好转。

  (二)落实监管责任。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处室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以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为基准,抓好分管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要按照《规定》内容以及《指导手册》等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作业领域等环境下作业规律研究,及时下发安全提示函(卡),指导本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督促作业单位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三)拓宽宣传渠道。各单位要针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文化水*较低、工作年龄偏大的特点,开展常识宣传,以语言简练、通俗易记、实用性强的宣传方式,重点对《规定》内容以及《指导手册》开展宣传,积极讲解有限空间常识、存在危害、自救法则等,提高干部职工对有限空间知识的了解。要在运用好课堂培训、专家讲解等基础上,借助手机报、微视频等媒介,因地制宜地宣传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和警示案例,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参与意识。

  (四)加大督导考核。局安委办将根据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采取明察暗访、集中督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执法检查和督导,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的,进行约谈通报,依法依纪严肃追责。有限空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将列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日常督查、执法以及事故情况作为考核重要依据。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8

  1.目的、范围

  1.1为了使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熟悉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和预防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烫伤、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独山子区房屋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2.定义

  2.1有限空间定义:是指进出口受限制但足够容纳人员进入并执行作业,或自然通风受限,空间狭小,不适于作业人员持续停留的空间。如进入或探入塔、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地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聚的场所。

  2.2非常规有限空间(或称特殊有限空间):是指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环境未达到或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能够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触电、爆炸等人身伤害的受限空间。

  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非常规有限空间作业(或特殊有限空间):

  2.3.1氧气浓度低于19%(V/V)或高于23%(V/V)的有限空间;

  2.3.2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高于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的10%的有限空间;

  2.3.3CO浓度高于30mg/m3的有限空间;

  2.3.4硫化氢浓度高于10mg/m3的有限空间;

  2.3.5温度大于40℃的有限空间;

  2.3.6从进入点计,距离超过20米的有限空间;

  2.3.7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伏电压的有限空间;

  2.3.8夜间进行作业的有限空间;

  2.3.9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加剧原有危险有害因素的有限空间,如涂装、除锈或清理尚有残留物的反应釜、油罐和下水井等;

  2.3.10进入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

  3.职责

  3.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开展工作危险性分析,制定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措施,确定作业人员,指定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

  3.2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拟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安全应急措施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3.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工作危险性分析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进行审批,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理。

  3.5安全监理人员负责每天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进行确认,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活动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对作业许可证进行核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手续不全的,立即督促其办理和整改。

  3.6建设单位应当向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供供水、供气、供电等地下管线和水文地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支付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督促其费用的合理使用。

  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存在无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教育及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

  4.1.1有限空间内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材料和粉尘等危险。

  4.1.2作业现场环境温度和作业时间的控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氧气含量。

  4.1.3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的用电设备和人员安全。

  4.1.4逃生通道和安全路线指示标识。

  4.1.5其他作业可能给有限空间带来的危险。

  4.2进入有限空间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2.1有限空间作业共分为四级,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的为一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为三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为四级有限空间作业;其中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为特殊有限空间作业。

  4.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证》。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如作业票已到期限,作业尚未完成,还必须重新申办续票手续。

  4.2.3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根据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2.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无法排除的加强隔离、预防。

  4.2.5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有明显标记。

  4.2.6作业现场出入口处必须设置禁止或警示标志和风险标识,将存在的危险告知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

  4.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3.1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确保采取以下措施:

  4.3.1.1设备和工具应可靠接地和固定,以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4.3.1.2进入密闭空间前必须进行适当地通风或增设换气设备。

  4.3.1.3特殊空间必须隔离所有电气和动力源。

  4.3.1.4有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

  4.3.1.5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小时内,对氧含量和潜在的有害空气进行相关气体检测(氧气百分比不低于19%,并且不高于23%)。连续作业4小时,应对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再次进行检测。

  4.3.1.6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救援预案,所有人员应熟悉救援预案的内容。

  4.3.1.7在作业场所适当的地方安装安全警示牌和防护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3.1.8根据作业性质和环境变化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合适的呼吸面具和设备。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接受过呼吸设备使用培训,且考核合格。

  4.3.1.9动力电缆、焊接电缆、氧/乙炔气的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且不得防碍人员安全通行。

  4.3.1.10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携带呼吸设备,一旦需要立即穿戴。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无法通视时,必须定时保持联络。

  4.3.1.11现场至少应备用两套合格的呼吸设备和救援设备。

  4.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4.3.2.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救援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系方式。

  4.3.2.2不见批准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作业。

  4.3.2.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符不作业。

  4.3.2.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4.3.2.5劳动防护着装和工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4.3.2.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3.2.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张贴经批准的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票。

  4.3.2.8监护人对“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4.3.2.9监护人必须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以及运进有限空间所有设备和工具做好记录,并在出入口处张贴相关信息。时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如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

  4.4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

  4.4.1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要同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和《动火作业票许可证》,实施工作危险性分析。

  4.4.2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是否存有可燃的/有毒气体及氧气含量。作业过程中至少保证4小时一次的检测,必要时增加检测频次。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超标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4.4.3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并不间断地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4.4.4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当由于某种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有限空间。

  4.4.5有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有限空间内清除。

  4.5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要求

  4.5.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内容:工程概况—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针对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情况—对各种拟采用材料有毒有害性进场检查验收方法—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对上述工作在落实时的保障措施。

  4.5.2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由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该项工作的工作危险性分析报告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明白该项工作有哪些危险性,自我防护的措施等。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9

  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特征

  有限空间作业通常是指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地窖、化粪池、发酵池及槽罐、管道、反应塔等内部作业,在这些环境中,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因此存在一定危险性。由于有限空间体积较小,处半封闭状态,因此密度大于空气的一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气体极易集聚,难以散发,若不采取通风措施,必然造成作业人员出现急性中毒事故。

  沟泥处理中心有限空间包括转固格栅、进泥池、提升泵池、循环水池及外部配套检查井。

  二、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长:

  应急救援副组长:

  应急联络:

  现场维护:

  现场监护:

  应急救援:

  应急抢救:

  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及时将现场情况向领导报告,根据安排将伤员送至就*医院。

  三、应急救援器材

  名称 特殊需求 单位 数量

  正压式呼吸器套 2

  气体检测仪 四合一 台 1

  对讲机 防爆 台 3

  通风机 防爆 台 1

  手电 防爆 个 2

  安全绳 捆 2

  安全带 全身 件 2

  安全梯 个 1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应急响应

  现场应急救援组长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现场联络

  报告120急救中心、报**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联络组立即报急救中心,同时到路口等待急救中心医护人员。

  急救中心为全国统一号码“120”,拨通电话后应向医护人员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报急救中心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2)发生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医护车如何方便地进入现场等;

  (4)耐心回答“120”医护人员的询问;

  (5)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以及汇报情况

  汇报方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及时电话通知车间领导,拨通电话后应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汇报人姓名

  (2)发生有限空间中毒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

  (4)是否报急救中心情况及目前人员情况;

  (三)现场维护

  现场维护人员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利用锥形交通桶封闭现场。封闭现场时摆放锥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带、摆放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告知牌。

  (四)应急救援组组长:

  现场安全交底及作业人员分工、针对救援环境所涉及相关有限空间危险源进行详细阐述,并安排各项工作。

  (五)现场监护

  1、现场监护人员应检查全身安全带背带、卡扣、卡扣连接点状况,并且汇报安全带背带是否完好情况,同时检查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完好情况、检查呼吸器背托、背带、卡扣、面罩、气瓶外观、气瓶气压值状况,并汇报设备完好情况。

  2、配合救援人员将昏迷人员送至地面,搬至安全区域空气流通的地点(注意保护昏迷人员头部)

  (六)应急救援

  1、救援人员自行穿戴皮衩,由现场监护人员辅助穿戴全身安全带、佩戴安全帽、呼吸器,栓备用安全绳,自行检查对讲机和手电外观、电量、通话效果后,做好救援准备。

  2、现场监护人员到空气流通性较好的地方开启气体检测仪准备测气(注:每隔3~5分钟进行汇报和记录一次),

  3、救援人员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携带救援面罩进入有限空间内,为昏迷人员佩戴好救援面罩后,向监护人员索要全身安全带,监护人员接到消息后,将全身安全带通过合理方式传递给救援人员,救援人员迅速给昏迷人员穿戴好后,及时汇报现场实际情况。

  (七)应急抢救

  抢救人员立刻到昏迷人员处准备救援(心肺复苏术)。

  在医护人员未赶到现场时,由抢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步骤如下:

  1、确保抢救环境安全。

  2、判断伤者意识,轻拍并呼唤。

  3、如无意识反应,立即呼救。

  4、在坚硬*(地)面上摆好仰卧**,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并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

  6、如没有呼吸,先进行人工呼吸,向气道内吹气2次。

  7、判断有无心跳(触摸大动脉),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观察循环征象。

  8、判断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位置应位于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区,其次,按压人员应保持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双臂伸直,垂直向下将胸骨下压约4-5厘米,然后放松,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9、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按压10、11、12….20、21….31、32…..39,吹气1、2…连续操作4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检查呼吸,后5秒检查脉搏和观察循环征象。

  10、抢救工作一旦开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伤者苏醒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才能停止。

  四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完成后,救援人员再次检查昏迷者状态,查看昏迷者胸部起伏、听呼吸声、摸颈动脉等情况(如果四组心肺复苏无效、应循环上述心肺复苏步骤)。

  五、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一)强制通风

  1、通风机摆放位置应设置在上风口

  2、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二)自身防护

  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其他配合穿戴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情况,以防止不必要的原因受到伤害。

  (三)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四)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稳步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五)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六)紧急救护

  1、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2、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3、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4、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 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管理内容

  第三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为: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四)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生产办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四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二)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四)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五)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八)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

  (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十)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十一)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十二)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十三)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十四)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十五)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十六)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第五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第六条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第七条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

  第八条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第九条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第十条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第十一条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第十二条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扩展2)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优选【五】份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

  泰山石化仓储二期工程项目目前施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阶段,主要控制点的是罐区内的施工作业和油漆防腐的罐内喷涂施工。针对以上两个施工控制点特制定以下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案。

  一、本预案是针对施工中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所制定的,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中的紧急情况是指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建筑工伤事故。

  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项目执行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给予落实,当副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三、当在受限空间施工作业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公司、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四、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并成立以下领导小组:

  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经理部。

  领导小组

  组长:张俊峰

  副组长:

  小组成员:

  防暑降温保障小组:

  信息联络小组:杨建新

  王秀妹、丘德超、郭祥辉、刘用惠

  安全保障(警戒)小组:林嘉福

  黄敏、陈吓勇、陈承志、余聪其、许翔鹤

  医疗救护组:史龙生

  庄毅斌、叶孝基、黄承鉴

  张永华、王勤

  后勤保障组:

  1、保障小组

  夏季施工过程中,因受限空间施工位置狭小,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建筑工程在夏季施工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增加罐内通风排气等措施。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小组

  由组长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3、安全保障(警戒)小组

  对撤离区和安置区内的治安工作,由安全员担任组长并组织队员负责对险情发展状况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施工工期,并对各班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4、现场医疗救护小组

  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5、后勤保障小组

  由组长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五、安全技术要求:

  1.按照泰山安全管理手册,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方可施工。

  2.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患有职业禁忌症及未成年者严禁从事受限空间作业。

  3.罐内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增设通风排气设施,增加照明力度,每次施工完要及时清理罐内施工后的垃圾,以免产生粉尘对人身危害。

  4.喷涂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好个人防护劳动用品,罐内喷涂使用的高压管,必须无破损,枪口不准对着人,罐外必须设监护人,作业人员不准在罐内抽烟,以免产生爆炸。同时作业人员可以采用时间段的施工作业,即在罐内施工一段时间,可以适当出来休息一下,这样可以防止作业人员中暑。

  5.拉到罐内的电源必须与罐体隔离措施,焊工在罐内作业必须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须与焊件保持绝缘,各区应配置消防器材。

  六、各类紧急情况发生后,需调集的主要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主要物资及人员职责安排如下:

  1、人员、物资准备:

  项目部物资的购置由办公室负责,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

  (1)、药品: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2)、救护器具:救护汽车、毛巾、药用药箱等。

  2、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

  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

  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七、善后处理工作:

  1、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发生,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组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计,并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减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1:00~15:00)段进行施工作业。经项目部讨论,特制定本项目部夏季(依据本市历年高温月为7月~9月)施工作息时间表,具体如下:

  上午:7:30~11:00

  下午:15:00~18:00

  遇赶工期或其它特殊情况需加班时,再做另行通知。

  (5)、项目部对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紧处理能力。加强对夏季施工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受限空间安全常识,提高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等。

  (6)、项目部内部设置医护人员,加强项目内部的医疗救护宣传、保障人员的生命、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施工现场。

  八、应急恢复、重新进入

  当应急恢复后,重新进入之前必须对危险区进行评价,并且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待危险区已确定安全时方可进入现场,继续操作。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

  一、困人应急预案

  1.公司任何一位员工接到有乘客被困在电梯内的报警时,应立即通知电梯管理员、保安,同时记录接报和发现时间。

  2.电梯管理员、保安接报后,须及时赶到现场,首先通过电梯内的对讲系统了解电梯被困人员情况、被困人数、以及电梯所在楼层,设法进行解救,确保被困乘客的安全。若无法当场自救的,要及时联系电梯维保单位,派人电梯维修公司技工前来解救。

  3.维修技工未到达前,电梯管理员须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安慰乘客,要求乘客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求援。尤其当被困乘客惊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试图采用撬门等非常措施逃生时,要耐心告诫乘客不要惊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无谓的行动,以免使故障扩大,发生危险。并保证现场始终不离人,不断与被困人员对话,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及时将情况向公司上级领导汇报。

  4.若电梯维修公司都无能力解救或短期时间内解救不了,应视情况向**部门或消防部门求助(并说明求助原因和情况)。向**、消防部门求助前须征得公司相关领导的同意。

  5.在解救过程中,若发现被困乘客中有人晕厥、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到场,以便被困人员救出后即可进行抢救。

  6.被困者救出后,电梯管理部门领导须向他们表示慰问,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要,同时将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存档备案。

  7.被困者救出后,应立即请电梯维保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8.电梯管理员或临时代替的电梯管理员须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情况,包括接报时间、公司相关人员和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电梯维修公司通知和到达时间、被困人员的解救时间、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电梯恢复正常运行时间。若有**、消防、医护人员到场,还应分别记录到场和离开时间、车辆号码;被困人员有伤者的,应记录伤者情况和被送往的医院。

  9.电梯管理员或临时代替的电梯管理员须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原因、解救办法和修复时间。

  二、突发停电应急预案

  1.在接到停电通知的情况下,电梯管理员须配合管理部门须事先将停电时间、电梯使用以及安全防范要求等情况通知每位员工,并在停电前半小时关闭电梯。

  2.在没有接到任何停电通知、突然发生停电的情况下,电梯管理员首先检查电梯内是否困人,同时切断电梯电源,防止突然来电引发事故。如有人员被困,应立即启动困人应急预案,解救被困人员。

  3、电梯管理员在完成本预案第二项工作后,须配合公司维修人员立即确认是内部故障停电还是外部停电。若系内部故障停电,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若系外部停电,一方面要防止突然来电引发事故,一方面致电电力局查询停电情况,了解何时恢复供电,并将了解的情况通知管理部门。

  4.详细记录停电事故始末时间、发生原因、应对措施以及造成的损失。

  5.突发停电的预防措施:

  1)电梯管理员要经常检查电梯内应急照明和电话对讲系统,确保正常。

  2)保安部除配置巡逻、检修用的电筒外,还应配置手提式应急照明灯,并时时充电保养,保持完好。

  三、水浸应急预案

  1.当出现水浸电梯事故时,电梯管理员和保安须立即赶到现场,用防水设施保护好受浸楼层电梯槽口,并将电梯升上最高层,切断电源,以免电梯受损;若电梯轿厢控制面板已经进水,则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忌升降电梯,以防故障扩大。在支援人员到达以前尽量控制现场水势,防止水浸范围扩大。同时将进水地点、水势情况报告上级领导。

  2.控制水势后,公司维修部须立即查明水浸原因,采取措施(包括关闭水泵、关闭水阀、封堵水管、堵塞漏洞、疏通排水管道、打开末端放水等),切断水源,并关闭受浸区域之电闸,防止人员触电。若水源来自供水总管或维修部无力解决时,应立即通知自来水公司前来抢修。

  3.在水蔓延的通道上摆设拦水沙包或采取其它一切有效措施,防止水蔓延到设备房、配电室。

  4.组织力量采用各种手段,包括采用扫帚、吸水机吸水,排净积水,清理现场,尽快恢复整洁。

  5.召开会议,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类似事故。

  6.详细记录水浸事故发生经过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受损情况。

  10.一些常见水浸事故的预防措施:

  1)保安巡逻和设备巡检时,应留意排水渠道是否有淤泥、杂物或塑胶袋,有否堵塞,并随时加以清理疏通;清洁工定时清扫天台、排水沟,防止雨后垃圾冲入排水口造成堵塞。

  2)加强对消防喷淋系统的巡视,防止碰撞、移动喷淋头或消火栓引起水浸。

  3)灾害性天气(台风、暴雨、大雪)来临前,门卫、保安人员应对公司内门窗、天台、排水沟渠、集水井、排水泵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管道工在操作安装、维修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水浸事故。

  5)*时应备足沙包作为应急用。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

  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落实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切实做到学校消防安全无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范措施

  (一)成立学校消防领导和工作小组

  1.制定消防应急预案。

  2合理规划消防疏散路线。

  3.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

  4.组织学校师生进行消防演练。

  (二)安全教育

  1.学生上下楼梯按疏散路线贴右侧有序行走。

  2.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时,值班教师提醒学生做到“十不要”:不要太快;不要推拉前面的同学;不要拥挤;不要嬉戏打闹;不要手插口袋;不要拣拾物品;不要弯腰系鞋带;不要从高处往下跳;不要顺扶手下滑;不要中途急停。

  3.疏散时,值班老师要立即到达值班岗位。

  4.疏散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撤离。

  5.教师要清楚灭火器材的存放位置并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6.教师掌握消防四懂四会。(四懂:a.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b.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c.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d.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四会:a.会使用消防器材;b.会报火警;c.会扑救初起火灾;d.会组织疏散逃生。)

  (三)安全检查

  1.教学楼内按要求配置标准的消防器材。定期对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疏散标志等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并做好记录。

  2.楼梯间不能堆放杂物,保持消防疏散通道畅通。

  3.定期检查各室场的电器、线路等的消防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维修,保障安全。

  4.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放射性物品,要有专室专柜和专人妥善保管并在明显部位设有警示标志。

  5.教室的前后门确保能及时打开作紧急疏散用途。

  6.教学楼内不能使用气压锅,使用液化气时必须严格消防安全要求。

  (四)预案培训:

  1.灭火组:a.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b.了解电及煤气管道铺设的线路;c.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d.清楚学校所有消防设施的放置地点;e.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f.了解火的走势;g.清楚逃生路线。

  2.警戒组:a.熟悉逃生路线,以便疏导他人逃生;b.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3.救护组:a、熟悉急救箱内设备和药品的使用;b.熟悉逃生路线

  4.疏散组:a、了解学校报警设施和广播所在地;b、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c、清楚学校所有消防设施的放置地点;d、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e、了解火的走势;f、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线。

  二、应急预案

  (一)火警处理程序:

  一旦发现火灾,要遵循小火灭火,大火逃生的原则。如遇大火首先组织学生疏散,立即拨打119报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教师扑救。

  (二)领导小组及职责:

  当某处发生火灾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各级部主任加班主任

  职责:指挥各小组做好疏散、灭火、救护等工作。

  2.疏散组:

  职责:组织师生按指定路线有序撤离。

  3.灭火组:

  职责: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利用现有消防设施组织灭火。

  4.警戒组:

  职责:划定警戒范围,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5.救护组:

  职责:对受伤师生进行必要救护。

  消防与医护人员抵达现场后,除部分教师参与配合外,其余教师维护学生秩序,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三、火灾原因调查

  火灾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协助**消防机关查明火灾原因。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4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电梯在人员乘梯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立即救出,帮助乘梯人员应对电梯紧急情况,避免恐慌、不合理操作造成伤亡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别制定电梯紧急救援计划和紧急处理措施。

  2、编制依据

  《电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梯安全规程》、《特殊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

  3、遵循原则

  ①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切实保护紧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②加强监督,重视预防。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电梯安全运行工作。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电梯事故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电梯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霍荣辉

  副组长:王兴朝段富公司

  成员:马修峰史义存郑鹏博谢文礼

  2、分工和责任

  为了实现电梯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组织到达,特别明确了以下分工和责任(注:如果组长不在,副组长总指挥全面负责安全应急处理)

  霍荣辉:处理电梯事故紧急工作的总指挥。

  王兴朝:处理电梯事故紧急工作的副社长指挥。主要协助总司令联系电梯维护机构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处理。

  段富社:处理电梯事故紧急工作的副社长指挥。主要负责审计电梯事故处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紧急组成员:在统一指挥下,按责任分工,进行电梯事故处理的救援。

  三、电梯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基本措施

  1、电梯应急管理

  ①电梯由负责人管理,配置必要的专业救助工具和24小时不间断的通信工具,随时保持通信顺畅。

  ②公司应与合格的电梯维修公司签订维修合同,明确电梯维修公司的责任。

  ③电梯发生异常时,公司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通知电梯维修机构,要求立即赶到现场处理。

  ④公司每年进行电梯应急预案的训练,在电梯轿厢内张贴宣传和注意事项等,明确电梯的安全使用和应对应急措施。

  2、电梯应急处理步骤

  ①乘客在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通过警铃、对讲系统及时发出求救信号或拨打求救电话,与轿门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轿门突然打开。救援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前不得撬开电梯轿厢的门或爬上安全窗。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从轿厢外伸出。保持冷静,可以抱着头屈膝,减轻对人体的意外伤害。

  ②电梯管理人员接到求助信号或救援电话后,应立即通知电梯维修机构,要求立即赶到现场处理。同时向公司电梯事故处理组报告。

  ③公司电梯事故处理小组总指挥在收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调查电梯轿厢内被困人员的数量和具体情况,了解电梯轿厢停止的位置和其他危险因素等。

  ④电梯维修单位专业救援人员到位后,应统一指挥,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援程序。

  ⑤首先要判断电梯轿厢的位置。轿厢位于某*层位置附*时,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救援:

  (1)至少有3名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机房,关闭电梯总电源(保留照明电源),根据*面图的显示判断电梯轿厢所在的楼层。

  (2)一个人安装手动盘车轮,确认安装结束后,两个人握住盘车轮,一个人用松动扳手慢慢松动,根据轿厢所在位置附*的楼层慢慢地把盘车放到*层位置,松动扳手。

  (3)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层门和轿厢门。引导乘客离开轿厢。

  ⑥发生火灾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乘客应立即将电梯停靠*层,迅速撤离轿厢,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2)升降通道或电梯轿厢内发生火灾时,立即将电梯打开到底层,切断电梯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⑦发生突发地震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突发地震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将电梯停靠*层,迅速撤离轿厢。

  (2)地震后,维护机构全面检查、测试电梯,通过特殊设备检查部门检查后,可恢复正常使用。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

  一、前言

  为了规范我单位的管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害,增强应急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通讯联络电话:

  医疗急救 120 、 警察 110、 火警 119

  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抢救,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的救援决策;各组员协助组长的工作,组织抢救队员实施抢救工作。

  二、应急物资与设备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联系医疗部门,及时将伤员送至就*医院;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日常办公室报告,做好伤情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绳, 救生索, 安全梯。

  二、有限空间的安全生产

  如发生事故后,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各有关应急组织,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各有关处理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有效的抢救抢险是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得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关键。抢险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抢险方案,在做好个人防范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

  加强对各救援小组人员的培训、演练工作,使每个人懂得抢险工作的重要性,并使每个人都掌握应急救援、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基本抢救技能,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应做好自救互纠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定期对有限空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救助与自救的学*,防止突发事故时因为盲目的救助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责任到人。

  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三、有限空间事故的分类与救助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有限空间的事故分类

  事故救援的流程

  1、窒息事故的抢救

  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的通畅。调整事故者的姿势,将患者的头部尽量往后抬,使得他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患者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患者额头往后推,这个动作通常会使患者的嘴自然张开,如果抬起头部使得呼吸道通畅了,患者开始呼吸,就保证事故者的姿势使其慢慢恢复常态。否则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俗说就是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通过他的嘴迅速强制吹两三口气入他的肺中,观察患者胸部的动作,看空气是不是进入了他的肺。如果胸部随着强迫吹气而一上一下,表明呼吸道已经通畅了。如果还没有起作用,即可通知120急救中心,并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

  2、中毒事故的抢救

  2.1硫化氢中毒事故

  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死亡。

  由于硫化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建议作业人员或急救人员在不明硫化氢浓度时,应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这是最有效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方法。进入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及空间应先通风或用空气置换,并应先测定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凡有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和系统装置,必须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应向上风口疏散。有硫化氢及其装置的场所,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当硫化氢含量超过20mg/m3的安全临界浓度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单独行动,并要有人现场监护。

  此中毒事故者在发现时就要在第一时间通知120急救中心。*时做好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培训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2 CO中毒事故.

  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强烈的毒害作用。一氧化碳中毒时,使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妨碍了机体各组织的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当一氧化碳质量浓度为12.5mg/m时,无自觉症状,50.0mg/m时会出现头痛、疲倦、恶心、头晕等感觉,700mg/m时发生心悸亢进,并伴随有虚脱危险,1250mg/m时出现昏睡,痉挛而死亡。有时根据碳氧血红蛋白(COHb)来评价室内一氧化碳低暴露水*对人体的影响,3~11岁儿童COHb*均饱和度为1.01%;12~74岁不吸烟人群为1.25%。但成年不吸烟人群中4%的人COHb超过2%~5%。室内污染所致COHb饱和度只有超过2%,才会影响心肺病人的活动能力,加重心血管的缺血症状。

  对于CO的中毒事故者,应迅速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但对昏迷较深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仓的治疗。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因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 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3、爆炸性事故抢救

  此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如遇到爆炸时,应面背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离爆炸中心较*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当爆炸发生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对有明显烧伤的即可送往救助医院,以免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四、结语

  对于事故的发生要冷静的处理对待,严格按预案的分工与救助的方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对于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的职责,不得疏忽,麻痹大意,对此造成事故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的立定,主要是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本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本应急预案自编订之日起施行。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扩展3)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实用5份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一、前言

  为了规范我单位的管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害,增强应急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通讯联络电话:

  医疗急救120 、警察110、火警119

  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抢救,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的救援决策;各组员协助组长的工作,组织抢救队员实施抢救工作。

  二、应急物资与设备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联系医疗部门,及时将伤员送至就*医院;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日常办公室报告,做好伤情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

  二、有限空间的安全生产

  如发生事故后,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各有关应急组织,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各有关处理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有效的抢救抢险是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得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关键。抢险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抢险方案,在做好个人防范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

  加强对各救援小组人员的培训、演练工作,使每个人懂得抢险工作的重要性,并使每个人都掌握应急救援、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基本抢救技能,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应做好自救互纠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定期对有限空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救助与自救的学*,防止突发事故时因为盲目的救助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责任到人。

  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三、有限空间事故的分类与救助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有限空间的事故分类

  事故救援的流程

  1、窒息事故的抢救

  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的通畅。调整事故者的姿势,将患者的头部尽量往后抬,使得他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患者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患者额头往后推,这个动作通常会使患者的嘴自然张开,如果抬起头部使得呼吸道通畅了,患者开始呼吸,就保证事故者的姿势使其慢慢恢复常态。否则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俗说就是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通过他的嘴迅速强制吹两三口气入他的肺中,观察患者胸部的动作,看空气是不是进入了他的肺。如果胸部随着强迫吹气而一上一下,表明呼吸道已经通畅了。如果还没有起作用,即可通知120急救中心,并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

  2、中毒事故的抢救

  2.1硫化氢中毒事故

  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死亡。

  由于硫化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建议作业人员或急救人员在不明硫化氢浓度时,应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这是最有效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方法。进入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及空间应先通风或用空气置换,并应先测定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凡有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和系统装置,必须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应向上风口疏散。有硫化氢及其装置的场所,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当硫化氢含量超过20mg/m3的安全临界浓度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单独行动,并要有人现场监护。

  此中毒事故者在发现时就要在第一时间通知120急救中心。*时做好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培训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2 CO中毒事故。

  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强烈的毒害作用。一氧化碳中毒时,使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妨碍了机体各组织的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当一氧化碳质量浓度为12.5mg/m时,无自觉症状,50.0mg/m时会出现头痛、疲倦、恶心、头晕等感觉,700mg/m时发生心悸亢进,并伴随有虚脱危险,1250mg/m时出现昏睡,痉挛而死亡。有时根据碳氧血红蛋白(COHb)来评价室内一氧化碳低暴露水*对人体的影响,3~11岁儿童COHb*均饱和度为1.01%;12~74岁不吸烟人群为1.25%。但成年不吸烟人群中4%的人COHb超过2%~5%。室内污染所致COHb饱和度只有超过2%,才会影响心肺病人的活动能力,加重心血管的缺血症状。

  对于CO的中毒事故者,应迅速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但对昏迷较深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仓的治疗。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因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3、爆炸性事故抢救

  此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如遇到爆炸时,应面背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离爆炸中心较*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当爆炸发生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对有明显烧伤的即可送往救助医院,以免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四、结语

  对于事故的发生要冷静的处理对待,严格按预案的分工与救助的方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对于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的职责,不得疏忽,麻痹大意,对此造成事故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的立定,主要是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本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本应急预案自编订之日起施行。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

  1.目的

  为了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在医院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部门和岗位适用。

  3.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有限空间作业责任制

  4.1科室负责人、管理人员、班组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职责

  4.2.1科室负责人职责:科室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为有限空间作业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4.2.2科室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检查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2.3班组负责人职责:

  (1)在安排有限空间作业前,认真研究布置操作方案,如对操作方案有疑问必须立即反映暂停作业,不得有误。

  (2)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向科室负责人、管理人员报告,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

  4.2.4作业人员安全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符合要求后,进入作业;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5.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5.1通风

  5.1.1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5.1.2发现通风设备故障停止运转,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5.1.3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后方可进入。

  5.2照明

  相应部门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燃性粉尘时,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5.3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6.1对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科室管理人员、班组负责人在对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

  6.2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6.3有限空间作业前,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6.5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7.有限空间作业外包管理要求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施工作业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

  1.目的、范围

  1.1为了使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熟悉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和预防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烫伤、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独山子区房屋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2.定义

  2.1有限空间定义:是指进出口受限制但足够容纳人员进入并执行作业,或自然通风受限,空间狭小,不适于作业人员持续停留的空间。如进入或探入塔、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地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聚的场所。

  2.2非常规有限空间(或称特殊有限空间):是指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环境未达到或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能够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触电、爆炸等人身伤害的受限空间。

  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非常规有限空间作业(或特殊有限空间):

  2.3.1氧气浓度低于19%(V/V)或高于23%(V/V)的有限空间;

  2.3.2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高于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的10%的有限空间;

  2.3.3CO浓度高于30mg/m3的有限空间;

  2.3.4硫化氢浓度高于10mg/m3的有限空间;

  2.3.5温度大于40℃的有限空间;

  2.3.6从进入点计,距离超过20米的有限空间;

  2.3.7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伏电压的有限空间;

  2.3.8夜间进行作业的有限空间;

  2.3.9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加剧原有危险有害因素的有限空间,如涂装、除锈或清理尚有残留物的反应釜、油罐和下水井等;

  2.3.10进入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

  3.职责

  3.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开展工作危险性分析,制定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措施,确定作业人员,指定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

  3.2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拟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安全应急措施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3.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工作危险性分析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进行审批,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理。

  3.5安全监理人员负责每天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进行确认,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活动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对作业许可证进行核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手续不全的,立即督促其办理和整改。

  3.6建设单位应当向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供供水、供气、供电等地下管线和水文地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支付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督促其费用的合理使用。

  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存在无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教育及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

  4.1.1有限空间内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材料和粉尘等危险。

  4.1.2作业现场环境温度和作业时间的控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氧气含量。

  4.1.3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的用电设备和人员安全。

  4.1.4逃生通道和安全路线指示标识。

  4.1.5其他作业可能给有限空间带来的危险。

  4.2进入有限空间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2.1有限空间作业共分为四级,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的为一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为三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为四级有限空间作业;其中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为特殊有限空间作业。

  4.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证》。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如作业票已到期限,作业尚未完成,还必须重新申办续票手续。

  4.2.3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根据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2.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无法排除的加强隔离、预防。

  4.2.5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有明显标记。

  4.2.6作业现场出入口处必须设置禁止或警示标志和风险标识,将存在的危险告知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

  4.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3.1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确保采取以下措施:

  4.3.1.1设备和工具应可靠接地和固定,以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4.3.1.2进入密闭空间前必须进行适当地通风或增设换气设备。

  4.3.1.3特殊空间必须隔离所有电气和动力源。

  4.3.1.4有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

  4.3.1.5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小时内,对氧含量和潜在的有害空气进行相关气体检测(氧气百分比不低于19%,并且不高于23%)。连续作业4小时,应对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再次进行检测。

  4.3.1.6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救援预案,所有人员应熟悉救援预案的内容。

  4.3.1.7在作业场所适当的地方安装安全警示牌和防护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3.1.8根据作业性质和环境变化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合适的呼吸面具和设备。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接受过呼吸设备使用培训,且考核合格。

  4.3.1.9动力电缆、焊接电缆、氧/乙炔气的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且不得防碍人员安全通行。

  4.3.1.10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携带呼吸设备,一旦需要立即穿戴。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无法通视时,必须定时保持联络。

  4.3.1.11现场至少应备用两套合格的呼吸设备和救援设备。

  4.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4.3.2.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救援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系方式。

  4.3.2.2不见批准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作业。

  4.3.2.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符不作业。

  4.3.2.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4.3.2.5劳动防护着装和工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4.3.2.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3.2.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张贴经批准的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票。

  4.3.2.8监护人对“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4.3.2.9监护人必须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以及运进有限空间所有设备和工具做好记录,并在出入口处张贴相关信息。时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如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

  4.4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

  4.4.1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要同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和《动火作业票许可证》,实施工作危险性分析。

  4.4.2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是否存有可燃的/有毒气体及氧气含量。作业过程中至少保证4小时一次的检测,必要时增加检测频次。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超标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4.4.3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并不间断地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4.4.4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当由于某种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有限空间。

  4.4.5有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有限空间内清除。

  4.5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要求

  4.5.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内容:工程概况—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针对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情况—对各种拟采用材料有毒有害性进场检查验收方法—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对上述工作在落实时的保障措施。

  4.5.2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由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该项工作的工作危险性分析报告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明白该项工作有哪些危险性,自我防护的措施等。

  5.附件:有限空间作业票许可证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1)在有限空间实施焊接等作业时,由于使用的工器具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焊接产生的有毒、有害烟尘等),可能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出现中毒、窒息等严重事故。

  (2)进入金属容器、特别潮湿场所、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等有限空间内作业中,电动工具或照明设备违反安全规程规定使用电压大于12V以上的电源,或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或接线箱(板)带入容器内使用时,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3)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前,误用氧气进行通风和吹扫,致使实施电焊等明火作业时,火势失控引起火灾。

  (4)有限空间内作业条件比较复杂,如进入设备内部等进行维修检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误操作极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并进行安全确认。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进入其内部时,可能发生危险。

  1.3.出现的征兆

  (1)人员误操作。

  (2)使用的工机具存在隐患。

  (3)相关人员职责不明确、安全技能低下。

  1.4.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可能导致触电、火灾、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事故造**员受伤、致残、死亡等。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指挥中心,

  2.2.工作职责

  2.2.1.岗位员工职责

  (1)发现有限空间内发生事故,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2)立即在有限空间外判断事故类别;

  (3)报告班组长或现场指挥长;

  (4)接受并执行现场指挥长的指令。

  2.2.2.班组长职责

  (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2)将确认后的信息上报指挥长,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

  2.2.3.指挥长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立即报告急指挥部;

  (4)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1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分为: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

  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而组织救援时: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污染浓度未知。

  3.1.1自救:由于危害的紧急性与急迫性,并且进入人员最清楚其自身的状况与反应,通过自救方式进行撤离比等待其他人员的救援更快、更有效,同时,有可避免其他人员的进入。因此,进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有限空间内中毒和缺氧事故的受害人员,在能够和勉强自理的情况下,要立即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迎着新鲜风流的方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3.1.2无需进入的救援:当作业人员失去直觉,上方作业人员通过系在进入作业人员身上的全身式安全带和安全绳,将作业人员拉出作业场所,在地面采取有效心肺复苏术等措施进行救护。

  3.1.3进入式救援:由于作业人员无法自行离开危险场所、无需进入救援失败时,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取进入式救援。

  救援方法如下:向对作业环境不间断送风,检测人员持续监测有害气体浓度,进入救援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通讯器材进入有限空间,随时向地面负责人报告情况,将作业人员拖出有限空间,急救人员对受伤人员采取心肺复苏术,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现场受伤人员接受专业救护后方可停止心肺复苏术。

  3.2强制通风

  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等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3.3自身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受到伤害。

  3.4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3.5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3.6紧急救护

  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3.6.1人员骨折、出血事故

  a)保护现场,向应急小组汇报。

  b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c)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严重时拨打120求救和送附*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

  3.6.2中毒窒息事故

  a)初步分析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b)快速检测

  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无检测仪器可以使用动物检测法或蜡烛法进行检测。

  ①动物检测法: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先往有限空间内放入鸡、鸭、鸽子等动物,观察一段时间其情况,若生命体态正常则证明有限空间空气没有问题,反之则有问题,需继续进行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

  ②蜡烛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燃一支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反之则证明空气质量良好。

  c)根据初步分析和快速检测结果判定应急救援方式

  3.6.3触电事故

  a)脱离电源

  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切断电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立即切断触电者所触及的导体或设备的电源。二是设法使触电者脱离带电部分。

  b).现场急救

  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后,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应该等医生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施救人员做好自我防护,系好安全绳、穿好防护服、戴上呼吸器,确保自身安全后方可施救。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a)应根据事故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和工具。

  b)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

  ②应急救援时应注意,防止事故扩大。

  ③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④不明情况绝对不能冒险进入

  ⑤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长时间的强制通风,稀释有毒有害气体。

  ⑥施救人员应视自己能力大小进行,对超出自己施救能力的险情要及时地向外求救。

  d)现场施救注意事项

  救护人在进行物体打击人员救治时,必须进行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e)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f)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救援过程中,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特编制此制度。

  二、规章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时要同时办理其他作业证,作业人员须持有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其他作业许可证后方准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前一定要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及其浓度。

  3、作业负责人要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负责人及作业人员都要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

  4、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公司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

  5、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根据作业方案在许可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许可证上写明危险有害因素。

  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且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劳动用品后再进行作业,场外必须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工具。

  7、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以免事故的发生。

  8、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现者应当及时呼救,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

  9、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10、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的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予以记录。

  三、注意事项

  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及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者按照公司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扩展4)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本10份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1

  1、总则

  为了预防进入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2、有限空间的范围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或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进入以下三类场所进行的作业。

  密闭设备设施: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管廊等;

  地下有限空间:如各类检查井(包括城区内各类检查井)、泵坑、格栅等水下设备的安装井(坑、渠道、廊道等);安装有地下设备(包括各类闸、阀、风机、管道等)的井、坑、室;容积较小的构筑物(如沉砂池、初沉池、浓缩池、储泥池等);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地上有限空间:如通风不畅的储藏室、设备间、发酵池、垃圾站等;容积较大但可能局部积存有毒气体的生物池和沉淀池等构筑物区域。

  3、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或厂长助理)

  组员:各个部门负责人

  联系电话: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119

  4、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组长职责:

  负责安全救援事故统筹安排,及事故上报;

  副组长职责:

  负责现场救助总体安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助,保护好作业现场,负责救险人力,物资和车辆的调配工作。

  组员职责:

  服从组长,副组长的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组织做好防护物品日常检查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5、污水处理主要危害物质

  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危险物质特性及危险性

  硫化氢为无色有鸡蛋味的气体。比重 (空气为 1)。在空间易积聚,不易飘散。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硫化氢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 毫克/立方米,人们即可嗅到,当浓度超过 10 毫克/立方米,臭鸡蛋味反面减弱,不易察觉,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窒息性毒气。比重 (空气为 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立方米,呼吸 55 分钟,可引起死亡。一氧化碳主要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通过气体交换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了血液的输氧功能,出现窒息中毒。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溶解度为 /100g 水(25℃)。在 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 ×106 Pa 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存,在-℃、×105 Pa 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碱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二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

  “干冰”在 ×105 Pa、-℃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L,约是空气的 倍。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为-℃,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除低,容易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到25%-30%时, 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速等,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被冻伤。

  6、预防事故的措施

  企业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应该包括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劳保用品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置救援和自救知识;相关事故的经验和教训。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应该包括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材,比如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灭火器材等。保证其畅通无阻,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便于出入和抢救疏散。

  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并在入口处设置警告牌“严禁入内”,并封闭受限空间入口防止误入。处理后需重新办理许可证方可进入。

  通风措施,可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管道送风前应对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向内充氧气。作业人员每次进入受限空间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受限空间,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作业、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 V。

  潮湿环境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当用电电压大于12 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作业前 30 min 内,应根据受限空间设备的工艺条件对受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进行检查,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1小时,应重新进行检测分析。

  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必须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受限空间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检测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受限空间内温度应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要佩戴便携式气体浓度报警仪,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气体浓度报警仪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等。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在相关工序操作*台挂牌警示,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

  7、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当有限空间内有人中毒窒息,晕迷或受伤时,监护人必须戴上防毒面罩后,方可进入救人,其他人员负责在有限空间外接应;

  监护人下到出事地点,受伤人员无法站立时,可用安全绳直接往上拉,监护人可一边托着伤者,一边指挥上面的人拉的节奏,同时保护作者不被触伤或刮伤,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其他人员在拉绳子的过程中,要使重心尽量往中心移,用力要均匀,与下面的人配合好,一定要注意不能碰伤伤员;

  受伤者被救出安全区域后,才能解下防护装备,让伤者*躺下, 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并用担架并伤者送往医院。

  8、中毒表现症状

  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或有短暂的晕厥。离开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很快消失;

  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程度较浅的昏迷。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噪、此时若抢救及时,可使病人苏醒;

  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常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如呼吸中枢麻痹,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9、现场急救

  缺氧窒息者的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员缺氧窒息,应立即将中毒者救出,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迅速将缺氧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口和紧身衣服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品,让其头部侧偏,以保持呼吸畅通。视情况对窒息者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中毒急救:

  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逼其将毒物吐出;

  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眼,耳,鼻,咽喉粘膜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10、应急结束恢复现场

  先检测,后进入;

  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必须将有限空间内固体垃圾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应急指挥组长批准,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各部门应按照常规要求, 积极修复设备,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并将事故调查结果汇报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2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由于本工程施工有限空间作业仅限于井下作业,故本预案主要针对下井作业。

  1、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现场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提高井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控制事态蔓延,降低损失程度,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本预案井下作业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及时处置、损失最低的原则。

  3、适用范围

  本预案内容适用本工程施工人员下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井下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沟、池、管道、井坑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在本公司具体包括涉及进

  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回流泵房、所有阀门井及放空井等在内的作业环节。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井墙破除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管理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

  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5、应急处置机构设置及职责

  公司设置井下作业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孙雪松副组长:高哲飞

  现场指挥: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队现场职务最高者)组员:现场监护人员参与部门:生产技术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负责组织井下作业事故的应急事故处理,在下井救援人员须身强体壮,不能酒后下井,必须佩戴安全绳及空气呼吸机,并且井上至少仍有两人以上的监护人员时,方能下井实施营救。

  救援人员下井后,应迅速用安全绳拴住中毒人员,并通知井上监护人员及时拽出井底。

  6、现场医疗救护

  中毒人员拽出井底后,应急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救护受伤人员。

  中毒轻微者连续深呼吸数次;

  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再立即送往附*医院急救;

  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

  2)若脉搏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

  6)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速度同上;

  7)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或有无

  脉搏。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搏,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服从专业人员安排抢救。

  7、应急通信联络

  医疗救护电话:120

  项目经理电话:xx

  生产负责人电话:xx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3

  为加强和规范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加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让单位员工熟悉单位内部消防设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提高处置初起火灾的能力,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做到及时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人身与财产安全,消除不良社会影响。

  二、演练时间和地点:

  6月17日下班后,支行后院内

  三、演练人员:

  支行全体员工

  四、演练内容和应急处置:

  (一)出现火情,迅速通报,组织扑救。

  任何员工若发现火情等十分紧急的情况,在迅速确认后,应立即向办公场所的人员发出紧急信号(如:按下手动报警器)。同时,利用通信工具向消防值班室、相关部门和领导报警。消防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安排现场工作并进行指挥。一是迅速通过广播喇叭和通信工具发出火警通报,告知着火点(具体的楼层和房号),并通知志愿消防队员立即赶往着火点。二是通知相关部门加强对金库、凭证库、财务室、档案室等重要部位的看管守护。

  (二)判明火情,实施扑救,组织疏散。

  现场指挥灭火的领导要及时判明情况,视着火程度能否控制和有无发展蔓延的可能,决定是否向消防队报警,并根据火情按如下步骤开展工作:

  1、火灾初起时,要沉着冷静,机警快速,就*就便,就地取材,利用身边或附*的灭火器(工具)灭火,力争以最快的速度(起火后3分钟之内)将初燃火灾扑灭。

  2、火势严重(利用灭火器不能扑灭)时,打开楼道的消火栓,采用消防水带灭火。电器设备着火,切勿用水,应首先切断电源,而后再组织灭火。

  3、火势呈蔓延趋势,志愿消防队难以控制时,应果断采取如下措施:

  (1)通讯联络组立即向119报警,准确报告发生火灾的单位、地址、着火部位、火灾种类等。

  (2)疏散引导组负责指挥本单位人员做好重要文件、物资、现金、有价证券的抢救和转移,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逃生。疏散逃生应遵循以下要求和方法:

  一是逃生离开时,应及时关闭门窗,延缓火势的追逼,赢得更多的逃生时间。

  二是如果暂时不能逃生离开房间,应先开窗将室内的烟气放走,防止逃生不成而窒息死亡。

  三是如果是外面着火,应赶紧把门窗关上,并拉掉窗帘以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有条件时可向门窗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速度。

  四是当无法向楼下一层逃生时,就高层楼宇而言,可根据发生火情的楼层,向一层或设有浴室、空调机房、裙楼*台顶、设备转换层、楼顶塔楼*台离火源较远的阳台、厕所、浴室等处躲避。到楼顶*台一定躲避在上风处,同时紧急向楼下发出呼救信号。

  五是当无法向楼下一层逃生时,就一般楼房而言,可用绳子、衣服、皮带、床单、窗帘、被面等连接起来当作救生绳,一端紧系在牢固的门框上或其它固定物上,再顺绳子或带子下滑。当滑到下面没有起火的楼层时,可以破窗而入逃生。也可以利用建筑物外墙上的落水管、避雷针等,逐层滑降至地面或无火的楼层逃生。

  六是逃生时,可以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快速冲下楼梯或进入疏散楼梯再撤至安全地带。沿楼梯向下逃生时,要弓着腰,紧贴墙壁,头部尽可能贴*地面,并用湿毛巾捂嘴鼻,以降低浓烟的侵害。

  (3)在疏散期间,营业单位要将出纳柜台上的`.现金、有价证券、会计账簿、密押等迅速入大库,同时迅速组织警力,加强金库的武装守护。如形势严峻应实施转移。

  (4)疏散到楼外的人员不得擅离现场,随时准备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关情况及服务。

  (三)配合扑救,加强防范,减少损失。

  积极配合消防队开展扑救,尽快将火灾扑灭,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

  1、通讯联络组负责迎接消防队并指引路线、介绍楼内详细情况。

  2、安全救护组负责现场环境清理、人员救护及现场秩序维护。具体负责:

  (1)安排人员清除办公楼周围的路障(车辆等),为消防车辆的到来扫除障碍。

  (2)组织伤员的运送和抢救,负责贵重物品及机要文件档案的转移。

  (3)按照消防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安排值班人员切断某路电源或保障某路电源供电、供水。

  (4)安排力量增设哨卡,封闭路口,必要时请求**、**支持,加强楼区外围的警戒,维护秩序,防止不法分子趁机破坏。

  3、疏散引导组对疏散人员进行清理,并向消防应急指挥部报告。

  (四)结束扑救,调查清整,恢复办公。

  火灾扑灭后,要按照**消防的指令对相关部位(现场)进行保护,未经批准,不得清理和破坏火灾现场,更不得随意破坏中心现场。同时,及时请有关部门协助调查火灾起因。接到**消防部门警报解除指令后,按照消防应急指挥部要求,清理现场,完善设施,恢复办公。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4

  一、演练的目的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评价和保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能力及有效性。

  二、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员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演练时间和地点。

  四、演练类型

  全面演练:针对运输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运输科应急组织的应急能力。

  五、演练范围

  1、对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物体打击造**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3、吊装设备倾覆造**员受到伤害时,( )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演练参与人员

  1、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义务消防员。

  人员组成名单:

  任务:救助伤员

  2、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程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组长(副组长)

  3、模拟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成员(扮演受伤人员和扮演外部的救助部门的人员)。

  4、评价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程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救援组长(副组长)

  5、观摩人员:来自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观看演练过程的员工。

  上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应佩带有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七、演练过程

  1、准备阶段

  A、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配备救援器材。

  B、演练人员明确、熟悉各自在演练过程中的任务、职责。

  C、演练参与人员佩戴识别标志。

  2、实施阶段

  A、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B、物体打击造**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C、吊装设备倾覆造**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八、演练结果的总结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演练记录进行总结,详细说明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5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由于本工程施工有限空间作业仅限于井下作业,故本预案主要针对下井作业。

  1、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现场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提高井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控制事态蔓延,降低损失程度,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本预案井下作业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及时处置、损失最低的原则。

  3、适用范围

  本预案内容适用本工程施工人员下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井下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沟、池、管道、井坑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在本公司具体包括涉及进

  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回流泵房、所有阀门井及放空井等在内的作业环节。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井墙破除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管理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

  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5、应急处置机构设置及职责

  公司设置井下作业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孙雪松 副 组 长:高哲飞

  现场指挥: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队现场职务最高者) 组 员:现场监护人员 参与部门:生产技术部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负责组织井下作业事故的应急事故处理,在 下井救援人员须身强体壮,不能酒后下井,必须佩戴安全绳及空气呼吸机,并且井上至少仍有两人以上的监护人员时,方能下井实施营救。

  救援人员下井后,应迅速用安全绳拴住中毒人员,并通知井上监护人员及时拽出井底。

  6、现场医疗救护

  中毒人员拽出井底后,应急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救护受伤人员。

  中毒轻微者连续深呼吸数次;

  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再立即送往附*医院急救;

  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

  2)若脉搏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

  6)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速度同上;

  7)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或有无

  脉搏。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搏,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服从专业人员安排抢救。

  7、应急通信联络

  医疗救护电话: 120 项目经理电话: 孙雪松 生产负责人电话: 高哲飞

  医院地址:309医院;路线:北五环

  北五环黑山扈路 医院电话: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6

  火灾的突发性和瞬变性,决定了灭火作战的应急性和灵活性,能否成功扑救火灾,主要取决于战斗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火场的坚强组织指挥充分发挥各种消防系统和灭火设施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大厦的消防保卫工作的培训,使每位员工熟悉掌握消防知识和设备的操作方法,一旦发生火灾事件,大厦各部门员工(客户)都能沉着冷静的采取各项补救措施,灵活的运用灭火战斗和灭火方法,迅速的展开补救工作,将火灾扑灭于初期阶段,根据农科大厦的实际情况,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特制定以下应急方案:

  一、各岗位人员的要求:

  1、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英勇顽强,不临阵脱逃。

  2、严格按方案实施,各负其责,胆大心细,准确果断,迅速展开扑救工作。

  3、保持相关人员的通讯畅通。

  4、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防火、热、电等。

  二、发现火灾时,大厦任何人员都有以下义务、责任:

  1、即时报告大厦中控室,报告内容包括火灾的具体地点、燃烧物的性质、火势的大小等。

  2、立即用附*的灭火器材,尽量控制火势的发展,防止火势的蔓延扩大。

  三、中控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报警后:

  1、即时把消防主机的联动设施转换为自动状态,启动相关灭火设备。

  2、即时向大厦值班经理汇报火灾情况。

  3、立即通知大厦物业中心保安部、工程部、客服部的有关人员赶赴现场。

  4、开通消防广播,播放火灾状况,并用广播组织大厦人员从安全出口疏散,离开大厦。

  5、接到值班经理指示后,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派人员到附*的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6、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四、值班经理接到中控室值班人员火警报告后:

  1、即时赶赴火灾地点,进行指挥扑救工作,临时担任火灾现场总指挥一职。

  2、是否拨打“119“电话报警,安排中控室值班人员报警或自己直接报警。

  3、通知大厦领导赶赴现场。

  4、**消防队来后,组织大厦扑救人员撤离火灾现场,配合**消防员进行灭火。

  5、火灾扑灭后,做事故调查以及现场保护,或安排现场清理工作。

  6、汇报领导火灾事故原因,以及存档。

  五、保安部接到中控室值班人员火灾报告后:

  立即组织所有的义务消防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扑救,人员疏散,财、物转移等工作。

  六、工程部接到中控室值班人员火警报告后:

  1、即时通知工程部所有人员赶赴火灾现场,展开扑救工作。

  2、水工负责人即时安排人员到大厦的消火栓和喷淋泵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电工负责人即时安排电工对火灾楼层以及上下两层的电源断电,保证灭火人员无触电事故发生,**消防队员来后,接到通知后对大厦进行全部断电(消防电梯除外)。

  4、空调负责人即时安排人员关闭火灾楼层以及上下两层的送新风机,并关闭大厦的中央空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电梯负责人员把所有的电梯迫降到首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6、工程部领导即时安排人员关闭大厦的煤气总开关。

  7、其他人员全部配合保安部投入到火灾扑救以及人员疏散的工作当中去。

  七、客服部接到中控室值班人员火警报告后:

  1、即时赶赴火灾现场配合保安部疏散人员、以及维护火灾现场的秩序与警戒工作。

  2、如遇到房间着火时,即时联系客户开门或赶赴现场。

  一旦发生火灾,以上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严格按方案执行,违者严肃处理。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最大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目的

  为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应急疏散应对能力,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熟悉学校应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应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次应急疏散演练。

  三、演*时间与地点

  1.演*时间:xx年9月18日早自修时间

  2.演*地点:xx县实验小学教学楼及操场

  四、演*设定

  接到上级紧急情况通报,上塘地区将遭到数架敌机的空袭,敌机将在5分钟后到达,情况十分危急,学校马上拉响紧急空**报,全校学生必须马上在5分钟内撤到安全地带。

  五、演*操作程序及分工:

  (一)准备阶段

  1.演*动员,班主任阐述本次演练的目的和要点。

  2.划定区域,设定模拟现场;

  3.各级领导、参演力量各就各位。

  (二)演*阶段

  1.校园响起防空警报后,广播立即通知学生疏散。

  2.教室内当班任课教师立即通知学生,并以最快的速度有顺序有组织地向操场疏散。

  3.疏散路线及顺序:一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疏散至内操场;二、四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东面楼梯疏散至操场;三、五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西面楼梯疏散至操场;六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前幢教学楼东面楼梯疏散至操场。

  4.将学生疏散到操场后,各班任课教师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汇报人员情况。

  六、总结讲评

  现场总指挥对演*情况进行讲评。

  七、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全体人员须在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各自工作。

  2.各小组负责人要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情况。

  3.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和后勤保障工作。

  4.所有人员必须严格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八、人员安排

  总指挥:xx

  现场安全保护:xxx及值周教师3人

  广播:xx

  宣传:杨xx(摄影)xx(摄像)

  九、演练实施:

  (一)疏散演练

  1、早上早自修课铃声响起后,演练开始:校园广播发出警报,广播指令学生紧急疏散到学校操场。

  2、全校学生紧急有序地按照广播操序列快速进入操场。

  3、小结疏散演练情况。

  4、学生代表做纪念“九一八”演讲。

  (二)结束活动,学生带**室,班主任作班内总结。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8

  一、演练主题

  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

  二、演练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惯。

  三、演练科目

  本次演练共两个科目:1.地震避险;2.震后疏散。

  四、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相继进行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1、时间安排:20xx年11月26日下午3:30-4:00.

  2、地点安排:校内。师生在教室内进行地震避险,然后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应急疏散组

  总指挥:高传杰校长;职责: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尚延慧主任;职责: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2、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3、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

  成员:全体班主任

  职责: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二)宣传报道组

  负责人:杨书涛

  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三)疏散引导组

  设楼内安全岗一和安全岗二;楼外安全岗三和安全岗四。

  职责:1、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2、及时扶助摔倒及受伤师生;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四)抢险救护组

  责任人:孙法金主任;其职责:1、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组织校内自救互救;2、如发生意外事故,及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八、演练准备工作的安排

  1、全体教师会议:20xx年11月25日上午10:00在实验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师会议。

  2、各班班会安排:20xx年11月26日下午3:00——3:20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授演练注意事项。

  3、准备工作检查:20xx年11月26日下午3:00-3:30进行准备工作检查。

  九、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演练场地为教学楼。

  集结地为操场。

  十、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1、演练准备:20xx年11月26日下午3:20相关人员各就各位;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2、避险演练:20xx年11月26日3:30,

  (1)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室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

  (2)听到信号后,各班主任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师生优先选择墙角处进行避险。

  (3)配班教师迅速打开房门,师生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3、疏散演练:3:32

  (1)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

  (2)班主任立即发出指令:“跟着老师排成两路纵队疏散”。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

  (3)配班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

  (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2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

  十一、演练的.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

  3、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十二、意外情况处置

  1、各班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

  2、各班老师和就*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1)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2)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到场处置。

  4、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及时停止演练。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5、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十三、总结工作安排

  20xx年11月26日下午3:55,总指挥进行现场点评。当晚,宣传报道组上报信息。11月27日演练材料归档。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9

  1.总则

  1.1目的

  为及时有效处置公路隧道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全省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水*,确保迅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修复工作,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保护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北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湖北省安监局**厅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鄂安监发【20xx】3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省普通公路隧道内发生的大、中、小型车辆交通事故、危化品泄漏、火灾、设备设施故障等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发布与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工作。

  2.工作原则

  2.1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提高全员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预警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装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始终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最终目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先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单位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实行分级响应、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

  2.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实现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2.5资源整合、协同应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人员、资金、设备、物资等进行有效整合,保障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各部门间密切协作,发挥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在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2.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处置的科技水*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干部职工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综合素质。

  3.应急指挥体系

  应急指挥体系由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监控中心、应急工作组构成。各市州公路管理部门参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3.1应急指挥部组成

  3.1.1为加强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防御和处置能力,省局成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省公路局局长

  副指挥长:省公路局副**、纪委**、副局长、质量监督长

  成员: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安监处(应急办),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应急指挥部负责落实及督促其他部门应对公路隧道安全生产工作。

  3.1.2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指示,部署全省普通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检查落实情况;

  (2)统一指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掌握现场应急救援情况,协调现场应急救援行动;

  (3)及时了解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情况,分析、研判事故发生的规模及可能带来的损害后果,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二次事故,发布启动本预案命令;

  (4)根据事故等级,视需要成立临时专家组,开展事故调查和提出善后处理意见;

  (5)召开成员会议,通报事故情况,宣布处置救援方案,分配工作任务;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应急保障,调度各方应急资源等;

  (6)现场指挥、协调、督导各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检查处置救援方案执行情况,随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7)当应急处置工作由上级应急指挥部门统一指挥时,按照上级应急指挥部门的指令,执行应急救援行动;

  (8)向上级汇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9)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3.2应急办公室

  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工作机构,其职责如下:

  (1)组织起草、修订全省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办法;

  (2)负责全省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分析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出报告和建议;

  (3)组织协调各应急工作组工作;

  (4)传达、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决策、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

  (5)根据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工作组的要求,负责应急处置的具体日常工作;

  (6)负责收集、汇总隧道交通事故信息及应急工作组、现场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相关信息;

  (7)负责组织局机关各部门研究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组织指导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8)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3监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状态时监控中心在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如下:

  (1)实施24小时值班接警工作;

  (2)接收、处理上级和应急协作部门的预测、预警信息,跟踪监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实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负责信息系统通信保障工作,负责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支持系统正常运行工作,负责通信保障工作;

  (4)协助应急办公室收集、汇总隧道突发事件信息及应急工作组、现场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相关信息;

  (5)充分利用各种专业手段实时发布预警信息;

  (6)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由省局指挥部内相关部门人员组建,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具体承担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工作组分为六个应急工作小组,各组人员名单由应急办公室拟定,应急指挥部审定。各组人员应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当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时,应急工作小组成员由组长召集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组长因故缺位时由应急指挥部指定人员担任。

  3.4.1综合协调小组

  由应急办公室负责人任组长,安监处、党委办公室、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

  (1)负责起草重要报告、综合类文件;根据应急指挥部和其他应急工作组的要求,统一向本级及上级报送应急工作材料;

  (2)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向社会通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影响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3)负责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

  (4)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2交通秩序小组

  由路政负责人任组长,路政施救、养护应急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1)根据现场的范围和交通情况,协助交警和120急救人员及时抢救伤员,疏散人员和车辆,摆放控制性警示标志;

  (2)协助交警及时实施对隧道道路的监控、应急封道、分流、清障施救和恢复交通等工作,提出车辆绕道方案并组织实施;

  (3)预留救援车辆通道,用于清障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将事故车辆及时拖离现场。同时以事故车辆为中心,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500米以上由远及*连续设置警示标志。

  (4)维护抢险现场等候车辆及行人的秩序,组织、协调疏通隧道突发事件导致的道路堵塞,配合**交警部门及时做好疏导交通或单幅双向通行等工作;

  (5)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3现场勘查小组

  由养护负责人任组长,路政、养护人员组成。

  (1)确定事故现场安全后,根据现场路产损坏实际情况,按照由外到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巡视现场,确定现场范围,进行勘查检验、调查取证;

  (2)检查隧道质量状况及附属设施受损情况,确定维护方案并展开作业;

  (3)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4通信保障小组

  由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任组长,相关处室人员组成。

  (1)按照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做好上传下达、请示报告等工作,确保信息联络畅通;

  (2)做好和**交警、消防部门和120急救中心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工作;

  (3)负责电视电话会议通信保障工作;

  (4)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5后勤保障小组

  由办公室负责人任组长,财务处、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

  (1)负责应急状态期间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2)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6总结评估小组

  由副指挥长任组长,应急办公室及有关人员组成。

  (1)对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向应急指挥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2)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协调小组、交通秩序小组、现场勘查小组、通信保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与现场工作组沟通联络,协调应急工作,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

  交通秩序小组、现场勘查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在公路隧道突发事件预警状态或应急响应行动终止时自动解散;综合协调小组、通信保障小组、总结评估小组在相关工作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宣布解散。

  4.预警预防

  4.1预警与预防原则

  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置的原则,建立完善的预警和预防机制,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风险分析、预警、预防工作。

  4.2预防

  (1)加强路况信息及安全宣传,努力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普及安全常识,消除公路隧道安全隐患;

  (2)加强公路隧道安全行驶的宣传,在隧道相应位置设置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的标识标牌,及时变更信息提示内容;

  (3)要建立完善公路隧道安全监视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3预警行动

  (1)应急办公室接到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以电话形式向局应急指挥部通告隧道突发事件信息;

  (2)加强监测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并将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情况上报应急办公室;

  (3)监控中心跟踪监测隧道突发事件信息,随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最新情况。

  (4)应急办公室全面掌握事态发展趋势,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提出具体处置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4.4信息报送和处理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和举报制度,公布道路重特大事故报告电话。

  4.4.1信息报送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真实”的原则,在第一时间报送公路隧道重特大事故的有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死亡事件必须以快报形式逐级上报应急办公室。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直接报至应急指挥部。各级应急救援机构之间,必须保证24小时人员通讯畅通。

  4.4.2信息报送程序与时限

  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实行第一时间报告制,交通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有关公路突发事件和险情应在30分钟内将信息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报省局应急办,1小时内报省厅和省**应急办,2小时内报部应急办,并进行电话确认。

  4.4.3信息报送内容

  应当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如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情况: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信息来源;事件起因、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范围和事件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措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信息报送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对于情况不够清楚、要素不齐全的信息要及时核实补充内容,并将后续情况及时上报。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新进展、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特别重大事件的处置情况信息应每日一报。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4.4.4突发事件现场信息采集

  事发地公路管理部门应急机构、现场工作组负责突发事件现场信息的采集和报送。

  信息报告的主要方式是电话、网络、传真、手机短信及其他通信手段。

  需要重点采集的信息包括: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单位、型号、车号;肇事驾驶员基本情况;死、伤人员的情况;公路隧道损毁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

  (3)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及发展态势,可能会引起何类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

  (4)事故救援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到达现场进行处置的单位、人员及组织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已发出的援助要求和已开展救援活动的时间、设备、联系人等。

  4.4.5信息处理

  应急办公室负责公路隧道突发事件信息分析工作,追踪事件进展,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将事件分析结果报送应急指挥部。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报告同时上报省**应急办和厅应急管理机构,并通报有关单位。

  5.应急处置

  5.1预警级别的划分

  按照应急启动级别从高到低设定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响应等级。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四个响应等级,并分别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加以表示。

  5.1.1Ⅰ级(红色)启动标准

  因隧道内运输危险化学品发生严重泄漏,致使隧道无法安全通行的;隧道内发生火灾造成无法通行的;发生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并造**员死亡、短时间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的突发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

  5.1.2Ⅱ级(橙色)启动标准

  隧道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或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并造成严重伤害的安全事故。

  5.1.3Ⅲ级(黄色)启动标准

  隧道内发生小型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的,并造**员受到伤害的安全事故;当气象部门发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预警信息的;隧道进出口出现浓雾、大雪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或雪后隧道进出口路面积结冰的;隧道附属设施遭到破坏,丧失正常使用功能的。

  5.1.4Ⅳ级(蓝色)启动标准

  隧道发生一般交通事故,无人员伤亡,未造成交通拥堵的。

  5.2应急响应

  5.2.1启动程序

  当公路隧道突发事件达到Ⅰ级响应条件时,由省局应急指挥部启动特别严重级应急响应程序,并上报省厅备案。当应急响应条件达到Ⅱ级(含)以下响应条件时,由市州应急指挥机构宣布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程序,并上报省局备案。

  5.2.2响应行动

  (1)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指挥机构应立即组织交通秩序小组、现场勘查小组和通信保障小组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2)交通秩序组根据现场的范围和道路交通情况,协助120急救人员及时抢救伤员,疏散人员和车辆,摆放控制性警示标志,待**和消防部门到达后,积极配合**交警实施交通管制、预留救援车辆通道,用于清障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将事故车辆及时拖离现场。同时以事故车辆为中心,在事故现场在来车方向500米以上由远及*连续设置警示标志。配合交警封路或分流,明确分流路线。若发生火灾,应第一时间通知消防部门,并指派专人引导,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完成火灾施救工作。

  (3)现场勘查组根据现场路产损坏实际情况,按照由外到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巡视现场,确定现场范围,进行勘查检验、调查取证;

  (4)总结评估小组及时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接到上报信息后立即报送指挥长。

  (5)当事态发展超出应急处置能力时,立即上报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5.2.3响应终止

  5.2.3.1Ⅰ级响应终止

  由省局应急指挥部采取如下程序终止响应:

  (1)应急办公室根据掌握的事件信息,确认险情排除,道路恢复通畅,现场抢救活动已经结束,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和消除,受危险威胁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向应急指挥部提出Ⅰ级应急响应状态终止建议;

  (2)应急指挥部在同意终止后,终止Ⅰ级应急响应,明确提出应急响应终止后续处理意见;

  (3)应急指挥部解除应急工作状态,应急办公室负责在2小时内通知各相关部门恢复正常工作;

  (4)必要时综合协调小组负责向社会宣布Ⅰ级应急响应结束,说明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以及应急响应终止后将采取的各项措施

  (5)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善后工作。

  5.2.3.2Ⅱ级(含)以下响应终止

  市州应急指挥机构根据掌握的事件信息,确认险情排除,道路恢复通畅,现场抢救活动已经结束,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和消除,受危险威胁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由第一负责人决定终止响应。

  5.3处置措施

  5.3.1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处置。省局应急办要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和督促事后报告及总结工作。

  5.3.2加强与交警等部门的协调与联动,配合交警实行交通管制措施。加强道路巡查,随时掌握路面信息。配合消防部门做好施救工作;

  5.3.3及时将所辖路段的事故情况、道路通阻信息、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3.4要加强与相邻路段部门的联系,保持与其经常的沟通,互通路况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相互支持与配合;

  5.3.5当事故严重程度超出本级应急能力或目前已有应急人员、物资、设备不能满足应急处置需要时,报请上级部门给予支持。

  6.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

  各市州、县市区应建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统筹考虑辖区专用设备的配备。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设备配备计划,按《湖北省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暂行规定》(鄂路安【20xx】157号)的要求,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隧道管理与应急处置的科学化、智能化、制度化,与业内相关资质企业建立应急救援合作关系,拓宽应急物资设备保障渠道。

  7.附则

  7.1责任与奖惩

  7.1.1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7.1.2对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地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

  7.1.3对不按法定程序履行工作职责、不按规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出现瞒报、误报、漏报、迟报等情况,造**员伤亡和重特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7.2补助和抚恤

  对因参与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7.3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是全省公路行业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应急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经应急指挥部审定,上报省厅备案。下列情况,本预案应进行更新:

  7.3.1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做出调整或修改,或国家出台新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7.3.2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7.3.3根据日常应急演练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结束后取得的经验,需对预案做出修改;

  7.3.4因机构改革需要对应急管理机构进行调整;

  7.3.5应急物资及设备的数据资料应每年更新一次。

  7.3.6有关部门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和更新相应应急预案。

  7.4制定与解释部门

  7.4.1本预案由省公路局制定,并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

  7.4.2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7.4.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8.附件

  应急响应指南

  为了更好地实施隧道应急救援,隧道救援区段进行了合理划分。救援区段的划分不仅要考虑隧道事故影响范围、通风排烟控制、救灾设备的位置、救援队伍的驻地,而且要考虑人行通道、车行通道以及逃生通道的位置,为明晰响应行动,现以东西向隧道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指南如下:

  Ⅰ级响应(危化品事故、大、中事件应急响应)

  8.1危化品事故应急响应

  8.1.1危险品事故的前方的车辆正常驶出隧道。

  8.1.2发生危险品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立刻下车,利用隧道内的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报警。

  8.1.3监控中心接到报警后,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内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封闭隧道交通。

  8.1.4监控中心向单位值班领导报告。

  8.1.5监控中心向交警、路政和当地环保部门发出求救信号。

  8.1.6交警或路政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刻疏散被困车辆,引导被困人群撤离隧道,若事故现场有人严重受伤,现场交警或路政人员电话求救120.

  8.1.7医院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刻安排相关科室做好救助准备,同时出动120救护车辆赶往事故现场。

  8.1.8120救援车赶到后救助伤员,并立刻撤离返回医院。

  8.1.9环保部门赶到现场后,分析危险品类型,提出处理方案;有关专业部门处理事故现场。

  8.1.10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由环保部门检测,确定满足卫生标准后,再通知现场救援指挥部。

  8.1.11指挥部向交警、公路等部门下达处置指令。公路部门通过监控中心通知路政、养护部门进入隧道处理现场,并检查可否恢复通车。

  8.1.12若可以通车,则监控中心恢复隧道交通。

  Ⅱ级预案(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2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2.1左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阻止事故点后方车辆行驶。左线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事故点后方的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右线除进出口警示灯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封闭左、右线交通。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6)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交警、路政通过右线进口将车停放在右线事故点后的横通道附*,徒步穿过该横通道赶往事故现场。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交警或路政赶到后打开隧道东口和西**动护栏,交警、路政在隧道东西**动护栏处、隧道口、事故点后车行横洞附件及事故发生点指挥交通。

  (9)监控中心确认交警或路政赶到现场后,改变隧道内的交通信号指示器和可变情报板。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事故点后可变情报板改为“缓慢行驶,撤离至右线”,右线交通指示器除进口处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可变情报板改为“撤离隧道”;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按次序退出隧道”,事故点后除进口处外的指示器均为绿色,指向隧道进口。

  (10)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事故点后方车行横洞进入右线,正向驶出隧道口。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

  (11)120急救车赶往隧道西口,急救车辆进入隧道左线并驶向事故发生点进行救援,救援完毕后掉头原路返回,通过活动护栏到右线或通过事故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进入隧道右线返回。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8.2.2右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阻止事故点后方车辆行驶。右线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事故点后方的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左线除进口警示灯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封闭左右线交通。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6)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后,则交警、路政进入隧道右线事故发生点。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交警、路政从隧道东口通过活动护栏逆行进入隧道左线。将车停放在事故点后第一个横通道附*,徒步进入右线事故点,交警和路政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向当地120求救。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相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交警或路政赶到后打开隧道东口和西**动护栏,交警、路政在隧道东西**动护栏处、隧道口、事故点后车行横洞附件事故发生点指挥交通。

  (9)监控中心确认交警或路政赶到现场后,改变隧道内的交通信号指示器和可变情报板。如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右线事故点后可变情报板改为“缓慢行驶,撤离至左线”,左线的交通信号指示器除隧道进口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可变情报板改为“撤离隧道”;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按次序退出隧道”,事故点后除进口处外的指示器均为绿色,指向隧道进口。

  (10)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右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事故点后方车行横洞进入左线,正向驶出隧道东口;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右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

  (11)120急救车辆赶往隧道西口,通过活动护栏,急救车辆进入隧道右线并驶向事故发生点进行救援,救援完毕后掉头原路返回。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Ⅲ级预案(小型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3小型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3.1左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方第一个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待路政到达后,打开事故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的卷帘门。

  (6)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交警、路政从隧道右线经事故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驶向事故发生点。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交警路政则从隧道东口进入隧道右线,并在隧道西**动护栏掉头进入隧道左线,驶向事故发生点。交警和路政在隧道东西口、活动护栏、事故点及事故点后的车行横洞处执勤,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向当地120求救。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监控中心打开事故点前方的第一个车行横洞,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路政打开隧道东**动护栏,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

  (9)交警及路政在120需要掉头转向的地方和事故点维护交通秩序。

  (10)120急救车提高隧道西口进入隧道左线驶向事故点救援后,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在事故点前方第一个车行横洞掉头进入右线,经隧道西口撤离,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在东**动护栏掉头从右线返回。

  (11)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2)隧道监控中心在情报板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8.3.2右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方车道第一个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6)交警、路政从隧道东口进入隧道右线驶向事故发生点;交警和路政在隧道东西口、活动护栏、事故点及事故点后车行横洞处执勤,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向当地120求救。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监控中心打开事故点后方的第一个车行横洞,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路政打开隧道东**动护栏,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

  (9)交警及路政在120救护车需要掉头转向的地方和事故点维护交通秩序。

  (10)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120急救车辆通过隧道左线,经事故点后第一个车行横洞驶进隧道右线事故点救援,救援后经隧道西口撤离;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120急救车辆通过隧道西口进入隧道左线,并在隧道东**动护栏掉头驶进隧道右线,救援后经隧道西口撤离。

  (11)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事故点后方车行横洞进入右线,正向驶出隧道口。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在情报板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Ⅳ级预案(一般事件应急响应)

  8.4一般交通事故救灾应急响应

  (1)隧道监控中心发现或接受报警信号厚街,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2)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交通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方第一个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

  (3)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和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4)事故处理完毕后,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好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隧道监控中心。

  (5)隧道监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若已正常则恢复隧道交通信号。

  8.5隧道雨雪、雾应急响应

  (1)大雾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大雾天气、减速慢行”;隧道内出口发送“隧道外雾大、减速慢行”。

  (2)在小雾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天气有雾、减速慢行”;隧道出口发送“隧道外有雾、减速慢行”。

  (3)在大、中、小雨的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雨天路滑、减速慢行”;隧道内出口发送“隧道外下雨、减速慢行”。

  (4)在雪天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雪天路滑、减速慢行”。

  8.6隧道附属设施应急响应(隧道停电应急响应)

  (1)中控人员发现停电后,立即停止巡逻车前往隧道预警,并切换可变情报板(隧道停电注意安全);

  (2)通知交警、路政、施救车、急救单位前往隧道口预警,通知监控中心;

  (3)及时联系供电部门,了解停电原因和大致来电时间;

  (4)隧道电工接到双路停电的信息后,立即进行自发电供电,配合巡逻人员做好预警工作后,在配电房内监视供电系统,随时准备来电切换;

  (5)巡逻人员在接到通知5分钟内带上必备器材(锥形警示帽、闪光灯)穿反光背心,驾车前往现场;

  (6)巡逻人员在20分钟内在规定位置按要求完成设置临时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急行慢行;

  (7)停电期间加入巡查力度,预防隧道内各类突发事故,保证执勤时的人身安全;

  (8)恢复供电后,配电房立即恢复隧道正常供电,巡逻人员撤除各类临时标牌,监控室切换信号灯、可变情报板为正常通行模式,防滑隧道正常通行。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 10

  一、演练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意识,让师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组织机构

  (一)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爱忠

  副组长:李学英

  成员:各处室主任

  (二)演练实施小组

  指挥长:李爱忠

  1、组织协调组:德育处、少队部

  职责: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实施期间协调指挥;相关信息和报告的上传下达等。

  2、宣传报道组:教导处、教研处

  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等。

  3、学生引导组:各年级主管及各班主任

  职责:负责演练过程中学生疏散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是事故;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后勤保障组:后勤处、财务处

  职责:负责演练所需物资的准备,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现场秩序,统计学生撤离时间,保障参演人员的现场需要。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地震发生那一刻,就*避震。

  2、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发生后(已停止震动),疏散到空旷、安全地方。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20xx年5月日(星期)上午时分()。

  (四)演练信号:以校园广播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避险信号:警报声长鸣30秒;

  紧急疏散信号:警报声点鸣30秒。

  四、演练准备

  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演练前几天,充分利用班晨会、早读、心理健康课及品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示范应急避震规范动作,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班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言。

  五、演练要求

  1、各就各位,各负其责,演练时各有关人员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

  2、周密安排,严谨严肃,把演练作为实战应对,谨慎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3、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镇定,确保安全。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特别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寻找遗失的物品,防止踩踏我事件)

  5、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得串行线路。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中山街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应急避震演练(1分钟)

  1、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2、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请同学们紧急避震。”同时警报声响起(长鸣30秒)

  3、班主任立即打开教室前后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保持镇定,快避震。”并指挥学生就*躲避在各自的`课桌旁,用单手或书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卷曲身体,减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

  (三)紧急疏散演练

  1、1分钟后,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现在地震暂停,立即疏散”。同时警报声响起(点鸣30秒)

  2、班主任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大家起立,赶快撤离教室,到学校操场避险。”同时立即赶到教室门口,维持秩序,保证畅通,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前门安排坐在前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后门安排坐在后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让学生用双手抱头或用书本护头并小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

  3、各班撤离顺序及撤离路线:

  撤离顺序:一楼、二楼、三楼同时撤离,二楼、三楼离楼梯口越*的班越早撤离。

  撤离路线:

  南楼:四年级1-6班、五年级4、5班,从楼梯两侧快速撤离后直接到操场集合;

  中楼:一年级3、4、5班就*线路向银杏广场撤离;1、2、6班由北边通道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3、4、5班及五年级6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三年级3、4、5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北楼:五年级1、2、3班就*向操场撤离集中;六年级1、2、5、6班由东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3、4班由西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4、楼梯口疏导教师及职责:

  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中楼:南边2、3楼梯间:

  北边2、3楼梯间:

  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楼梯口疏导教师职责:指挥学生迅速有序下楼,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下楼时走楼梯内弯,二排行进,一个紧挨一个,不准学生在走廊或楼梯相互拥挤,避免跌倒踩踏,若发现有人摔倒,要让后面的学生立即停下脚步,不能向前靠*,并让学生尽快地爬起(或帮忙扶起)。

  5、学生疏散完毕后,教师撤离。(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

  6、学生疏散到操场庭院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告诉学生:不推挤,不起哄,不要弯腰拾物,不要逆人流前进,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若发现有人摔倒,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

  7、以班为单位集队,清点人数,并向年级主管报告,年级主管向校长报告。

  8、查实各班人数无误后,指挥长宣布演练结束。

  七、演练总结

  1、指挥长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

  2、班主任及时总结本班演练工作。

  3、整理演练资料及时存档。

  4、各班主任保存此演练预案以备后用。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扩展5)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实用10份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

  为提高施工项目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令第70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二、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类型

  1、本工程有机械使用、机械施工、桥梁施工、雨水管施工、模板支架搭设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类型。

  2、本工程有临时用电、机械作业等,可能造成触电等安全事故类型。

  3、本工程有基坑作业、箱管涵施工作业、临水作业、泥浆池等,可能造成坍塌、淹溺等安全事故类型。

  4、本工程有电焊作业、危险品使用等,可能造成火灾、灼伤、爆炸等安全事故类型。

  5、本工程有桥梁施工、钻孔桩钢筋笼焊接作业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类型。

  三、应急救援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快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四、引发事故的重大风险源

  五、责任人和报告程序

  1、责任人

  项目部成立安全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抢险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叶朝昀担任;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张**和项目技术总工朱勇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工区负责人以及安全事故类别对口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报告程序

  各类重大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必须以最迅捷的方式,将所发生的重大事故的情况报告总指挥及项目安全部门,项目部安全部门按规定及时上报。(见附件)

  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现场施工位置;

  (2)事故发生的时间;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事故的报告单位、报告人和报告时间;

  六、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坍塌、淹溺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当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发现土方有裂纹时,应立即报告给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同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当土方发生坍塌造**员被埋、被压或人员溺水、掉入泥浆池后,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疏散危险区域的职工,组织人员抢救伤者和被困员工。上报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并根据事故情况求助当地救助部门(社会救助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立即启动本方案。

  土方坍塌救援措施:

  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快接触到人身时应采用手刨。挖掘出整体人身后抬出,不得在不明被压人情况下盲目采取拖拽受困人肢体。抢救中不得采用

  掏挖,防止再次坍塌造成二次伤害。被抢救出来的伤员,应采取现场临时处理(检查伤情、清理呼吸道、止血包扎)后,送往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救治。

  人员泥水救援措施:

  施工人员掉入水中或泥浆池中,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自身穿救生衣,采取保护措施,在岸边系好绳子,方可下水救人。被抢救出来的伤员情况轻微,可送往休息;情况严重,应采取现场临时处理后,送往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救治。

  2、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施工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火灾、爆炸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地点、伤亡情况。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由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决定启动本方案。

  如火势不大且没有蔓延迹象,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使用本部位消防设施灭火。

  如火势有发展趋势,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在组织进行火灾扑救的同时,应及时向当地**消防机构报警(报警电话119报警要点: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及大约数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并派人迎接。同时将火灾情况向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火灾现场前,首先要查明或核实火势发展方向、火场是否有人员被困、是否存有易燃易爆物品、和贵重设备是否受到火势威胁等。

  灭火工作应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集中力量切断火势蔓延途径,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火势向易燃易爆物品、人员集中场所等蔓延。

  灭火工作应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解救被火势围困人员,救治火场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电气设备附*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火灾扑救对象和现场可用灭火剂情况,正确选择灭火方法。

  应急处理中应加强对重要建筑、主设备、文件档案的保护,做好对火灾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防护和隔离清除,对便于疏散的物资设备应首先疏散至安全地带。

  火灾现场应及时划定警戒范围,维护秩序,加强对重点部位、重要设备、重要物资的监护;火灾扑救后,及时保护好事发现场,必要时可请求当地**机关给予支持;对带有破坏性的火灾,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监控,注意保存证据;对火灾扑救情况争取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跟踪录像,保留第一手资料。

  3、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施工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发生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

  一、油枪跑冒油应急处置预案

  (1)立即关闭加油枪和加油机;

  (2)用棉纱和棉毛巾或不产生静电的拖把,对现场跑冒的油品进行回收,回收后的油品按照不合格油品进行处理;

  (3)地面上难以回收的油品应用沙土覆盖,待充分吸收残油后清除沙土;

  (4)将加油车辆推离现场,严禁立即启动车辆;

  (5)如跑冒油数量较多时,应立即封锁加油现场,按上述步骤处理。

  (6)吸附有油品的`棉纱、毛巾及沙土应送到指定垃圾场进行填埋处理。

  二、卸油时油罐车跑冒油应急预案

  (一)事故起因

  1、油罐车卸油时胶皮管脱落或开裂发生跑油。

  2、快速接头连接不牢固(罐车及油罐)或快速接头损坏。

  3、其他。

  (二)危害因素或后果

  1、危害因素:

  (1)人的不安全因素:员工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忽视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卸油胶管老化破损,快速接头突然破损,油场地安全状况不良,油罐车滑动。

  (3)管理缺陷: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

  2、事故后果:

  (1)环境污染

  (2)经济损失

  (3)火灾、爆炸

  (4)人员伤亡

  (5)影响企业形象

  (三)应急处置措施

  1、服务区经理(现场负责人)职责:

  (1)指挥现场人员按分工进行应急处置。

  (2)向上级公司报告。

  (3)监护事故现场。

  (4)险情过后检查操作井、地沟、水封井是否有残留油品。

  (5)确认损失,上报主管部门。

  2、计量、记账员职责:

  (1)立即关闭油罐车秀诱发、断开连接。

  (2)用消防沙进行油品围堵,并回收油品。

  (3)确认损失,并做好相关记录。

  3、加油员职责:

  立即停止加油,切断电源参与油品围堵及回收,险情后清理现场。

  4、安全员职责:

  (1)疏散服务区内无关人员及车辆。

  (2)设置警戒。

  (3)准备灭火器在回收现场监护。

  (四)事故扩大处置:

  当服务区员工人身安全受到重大伤害,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时:

  1、立即向沿线公司相关部门和当地**报告。

  2、服务区经理(现场负责人)指挥人员撤离加油站。

  3、员工受到伤害时及时救护并拨打120求助。

  4、安全员通知相邻单位(住户)撤离。

  (五)事后处置:

  1、统计财产损失。

  2、检查设备设施安全状况。

  3、清理现场,尽快回复经营。

  4、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5、非企业新闻发言人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

  一、演练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提高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处置突发事故,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项目部、科学、有效、运转良好的应急救援,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处置有序的应急系统,全面提升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通过对设定事故的应急演练,检验我项目部各应急部门的实战效果,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实战能力,不断提高我项目应急救援工作总体水*,切实保障项目部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时间、地点、参加单位

  演练时间:20xx年2月19日上午;

  演练地点:香蜜湖路—红荔路节点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演练参加人员: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

  三、事故设定演*项目:

  事故设定:20xx年2月19日上午9:30分,员工xx在进行切割作业时,因电源线老化绝缘皮破损导致三级配电箱带电,当时另一员工xx在开该配电箱门时触电,该员工触电后昏迷,情况十分危急。进行切割作业的.员工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急救并向安全部报告。

  四、演练现场组织:

  现场总指挥:蒋建林

  副总指挥:李振雄艾云祥林桂

  组员:郑开龙黄凤杨黄静涛郑楚龙黄国强郑灶钦赖祥友

  五、前期准备:

  1、施工安全用电知识及防触电小常识橱窗宣传;

  2、工地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

  3、工地演练现场布置。

  六、触电抢救具体安排:

  1、集合参加演*人员;

  2、清理现场,准备工具;

  3、听安全管理人员的讲解。

  七、演*开始。

  员工xx在进行切割作业时,因电源线老化绝缘皮破损导致三级配电箱带电,导致另一员工xx在开该配电箱门时触电。事故发生后,各参加演练人员按下列程序和分配任务开展救援。

  (1)9:30分,员工xx发生触电,进行切割作业的人员发现事故后立即前往总闸处拉下电闸,迅速进行现场急救,并电话报告质安部以及上级领导,质安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救援并向上级报告(现场施工班组在报告的同时拉电闸);

  (2)9:38分,质安部救援车辆以及救护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等方法抢救);

  (3)9:40分,项目经理或质安主管接到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并模拟通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建设主管部门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

  (4)9:45分,将触电人员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5)演练圆满结束,全体人员解散。

  (6)清理现场。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4

  一、目的

  为了加强半岛体育公园游泳馆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泳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游泳馆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吴国*(馆长)

  副组长:许雪彬(副馆长)

  成员:张成聪(救生员)林远传(救生员)颜嘉彬(救生员)曾子清(救生员)谢小政(救生员)欧学彪(救生员)吴细彬(救生员)甘志华(救生员)

  职责: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预防安全事故工作。负责制定预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督促检查预防伤亡安全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负责下达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令。全力保证泳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游泳馆的安全和稳定。

  三、事故等级划分

  一级事故:

  游泳受伤者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放大,呼吸、心搏消失或发现死亡症状。

  二级事故:

  溺水受伤者出现昏迷状态,呼吸、心搏微弱,严重外伤、骨折、大出血、有生命危险。

  三级事故:

  发生一般溺水,较重外伤,但无生命危险

  四、应急资源保障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战结合,馆领导应加强突发安全事故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突发安全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保证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监控系统

  负责监控游泳池及周边环境,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的跟踪及处理。

  2、应急救治队伍

  馆领导按照“*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加强管理和培训。

  3、经费保障

  馆领导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4、通信与交通保障

  应急小组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

  5、演练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静水救生演*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观察台与观察区、池岸赴救、水中赴救、现场急救,救生员应详细讲述各部分应掌握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五、应急救援程序

  1、当溺水/受伤者所在区域内救生员发现有人溺水/受伤情况,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2、发现溺水者,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根据溺水者溺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发现受伤者,救生员立即对受伤者施救,根据受伤者受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另一侧救生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馆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并根据溺水/受伤者状况,及时拨打120急救。

  4、现场负责人接警后,立即监控全场,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其它岗位人员到公路口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救护地点。

  5、除投入现场抢救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待岗休息人员,按原岗位全部上岗。如情况危急,立即终止开放,有序疏散人员。

  6、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7、一级事故,应就地施行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的现场急救。

  8、二级事故,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现场抢救。

  9、三级事故,现场作急救处理。

  10、了解溺水/受伤者家庭及联系电话情况,及时通知家属,安抚家属。

  11、馆负责人负责事件的处理,协调家属关系,保持游泳池正常秩序,将事情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六、溺水现场急救程序

  溺水是由于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为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急救处理预案。

  1、发现有人溺水时,救生员必须尽快将溺水者救护上岸,若溺水者仍有意识,首先采用救生工具救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设法使其头部外露在水面上;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识,施救者要从背后靠*溺水者,使其仰卧,并将头部举出水面,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救生员应让其他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知医院,并现场急救。

  2、救生负责人立即到出事地点了解情况,维护好秩序,保证救生员实施正常的急救。其他人员坚守岗位,做好准备工作,如需要配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3、急救操作程序

  (1)立即清除口鼻内异物、杂物、假牙,舌头后坠者应拉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迅速进行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应抓紧时间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千万不可因控水延误了抢救时间。

  (2)将溺水者放置适当**,检查清醒度,检查瞳孔是否放大。

  (3)畅通气道,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打开溺水者呼吸道,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瓣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每分钟16—20次。

  (4)检查颈动脉,如无搏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的操作程序主要是以吹气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对溺水者实施有规律的急救。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按压不许间断,按压和放松时间要相同,各占50%。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不能少于80次;按压深度:**4—5厘米,1—8岁幼儿3厘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单人操作,也可双人操作。具体操作程序是:

  单人操作时:先吹两口气,立即按压15次,紧接着再吹两口气,按压15次,如此15:2反复操作,每分钟至少4个循环。进行一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瞳孔,检查时间不超过5秒,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如果已有脉搏而无呼吸,就只进行人工呼吸。

  双人操作时:一人位于溺水者头旁一侧,职责是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检查脉搏、判断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另一人在患者胸旁外侧,职责是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者吹气一次,胸外按压者按压5次,如此以5:1反复进行,每分钟至少12个循环。

  (5)迅速拨打120,联系救护车转送医院抢救,转送途中应继续施行心肺复苏术。

  七、后期处理

  1、馆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施救情况,决定应急是否结束。

  2、溺水事故结束后,馆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溺水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局领导。

  八、奖惩

  对参加突发溺水事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对在突发事件中处理不力,渎职的责任人要追究相关责任。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活动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预防和减少我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发生触电事故,特组织此次建筑工地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一、演练目的: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同时,通过演练使人员掌握应急救援。使员工在演*中受到锻炼和教育,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的方针在公司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运行程序和方法,提高项目应急小组协调作战的能力。

  二、演练应注意的事项

  1、爱护公共财物,尽量减少设备设施损坏,参演紧急求援人员应注意安全保护,以免不必要的伤害。

  2、注意人身安全,听从指挥,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3、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以避免发生财物丢失。

  4、严肃认真,确保演练真实感。

  三、演练的'时间:

  20xx年7月2日下午16:00点整以广播警铃或口哨信号启动触电事故应急预案开始,以现场总指挥李耀总结发言结束。历时计划30分钟。

  四、应急演练内容

  1、触电事故发生初期的临时措施、控制、现场协调指挥、事故后期的善后工作。

  2、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引导和伤员救护演练;

  3、救援现场警戒及配合医护人员演练;

  4、触电现场紧急救助演练;

  5、触电事故处理教育及演**结。

  五、演练地点:

  金石假日广场项目部施工现场

  六、演*的组织指挥分工及参演人员

  当事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迅速组织抢险组、救护组救组、保卫警戒组按照预案所分配的职责和任务迅速报告120急救中心,开展救援工作,妥善处置触电事故现场的配电箱、线路和其他导电设施,落实安全警戒工作,保护好触电事故现场。触电事故应急演练结束时,组织调查触电事故发生原因,查处触电事故责任,全面落实触电事故预防措施,消除触电隐患,积极恢复施工生产。

  七、演练部位使用事故源场所

  1、未按照要求在未拉电闸时候私接电源。

  2、触电地点在配电箱附*。

  八、演练前准备工作:

  1、项目在开工前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并向全体人员传达,并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救护组成员已经过培训掌握了急救基本知识。

  2、根据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准备了抢救物资:车一辆、担架一副、医药箱一只及急救药品、器材若干、警戒隔离带、袖套(治安、救护、指挥)、扩音喇叭两个。并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安全帽。市人民医院电话:120、市报警电话:110、市安全监督站事故报警电话4391996。

  3、确定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指挥演练;通讯组负责各个时段的通讯联络畅通,警戒组防止现场参加演练人员无意中误进危险区域发生意外,救护组负责事发后的摸拟急救及与医院的对接,抢险组负责事发的急救以及相关设备的及实施。

  4、由专业摄像师拍摄图片、进行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照相机、摄像机)

  5、演练前召开2次各组负责人碰头会,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内容,参演人员注意事项,演练程序及具体内容。

  九、演练简介:

  一员工由于施工中操作失误,发生触电事故,项目及时启动项目应急预案,对触电者积极实施抢救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传达,预案小组成员如何履行职责,最后完满达到演*目的。

  十、救援小组成员名单及任务

  1、抢险组

  组长:温大伟组员:李亚东金君李晋生张启光

  发生触电事故时要听从指挥,注意个人安全,迅速寻找附*绝缘物体挑开电线。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集中力量保护现场,采取合理有效措施

  快速营救,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救护组

  组长:赵建安组员:谷素丽张晓革申潇泓靳书伟

  发生触电事故时,坚持先救人原则,立即开展疏散抢救工作,及时疏散现场围观人员,抢救伤员,并迅速与医院急救中心“120”联系,及时运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救治,在先救人的同时,组织力量维护现场,等待后续处理工作。

  3、警戒组

  组长:刘军政组员:李士林李宝恒冯亚杰张栋梁

  认真做好巡逻检查工作,及时发现事故发生点,迅速拔打“110”报警电话,并向市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同时向现场人员触电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电源,认真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防止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十一、演*事故场景假设

  1、钢筋加工区的一工人陈德业在没有拉电闸的情况下私自接电,操作不当导致触电,并被击倒。某工人发现险情后,大喊有人触电了,并跑到项目部向管理人员报警,管理人员及时通知电工到配电房停电,通讯员李营营打通120急救电话。总指挥吹响哨音,召集应急救援队员集合,由温大伟带队,迅速赶往现场,在附*寻找绝缘物,并最终用木棒挑开电线。

  2、由赵建安带领的`救护组很快来到现场,他指导专业医生对伤员进行初步诊断,并由张晓革对伤员进行进一步观察。与此同时,赵建安和靳书伟在众人的协助下已经抬出担架并把伤员抬上担架。触电者已抬至边上*坦地上,经查伤员呼吸、心跳均无,需要就地抢救,立即实施。总指挥指示立即就地抢救,不能停止。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伤者心窝上方、胸骨下,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挤压后迅速松开,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以每分钟60次速度进行。有恢复迹象同时120急救车赶到现场,与救护组一起将事故人员搬上担架抬上救护车,送往人民医院。

  3、此时,警戒组赶赴现场,在刘军政的指挥下,迅速拉出安全警戒线,对事故现场做出保护,以待事后事故处理。警戒组长报告:现场已警戒,禁止闲杂人员出入。现场拉警戒带进行隔离,并指挥进入的救护车并停放在安全地点,将伤员送往医院,禁止其他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总指挥指示,加强警戒,对外来探询的人员,不要做任何回答。

  4、总指挥继续布置下一步工作

  (1)、警戒组保护现场;

  (2)、指挥张志强成立事故调查组;

  (3)、搞好善后处理;

  (4)、责任单位和医院配合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十二、触电事故教育及演**结

  1、触电事故教育:由总指挥向全体员工宣讲。

  ⑴本次事故的起因,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⑵本次事故的教训,违章违纪造成的后果。

  ⑶事故得以控制、处理的原因,表扬各行动组的努力协作。

  ⑷宣布组成事故调查组,进一步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处理相关责任人,进一步作好预防工作。

  要求:

  以上讲话均属模拟,目的使员工从演*及火灾事故中知道不规范用电的危害性,明白触电事故处理程序,增加日常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触电事故应对措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

  2、演**结:由李耀副总经理对本次演*全过程、各环节、各行动组的反应速度、技能进行讲评;对触电事故应急组织协调、指挥与救援义务队的配合进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进一步提高演*水*,使*日训练、演*接*实战,提高应对可能发生的触电事故的实战能力。同时安排演*结束后器材、物质的保养、复原、归位等有关工作。

  3、演*结束后召开会议,对照触电应急救援预案和演*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总结,并对预案作必要的调整修订。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6

  触电急救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如果是低压电源触电,实施“五字”脱离电源法:

  1.拉,立即拉下附*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断,迅速用绝缘完好的钢丝钳或断线钳剪断电线;

  3.挑,急救人员可用替代的绝缘工具(如干燥的木棒等)将电线挑开;

  4.拽,急救人员可戴上手套或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或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拖拽开来,切不可触及其肉体;

  5.垫,如触电者紧握导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触电者身下,与地面隔绝。

  如果是高压电源触电,脱离电源的'方法是:

  1.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高压断路器。

  遇到触电事故,现场救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救护人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触电;

  3.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摔伤,若触电者在高处,应考虑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4.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电;

  5.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以便于抢救,避免发生意外;

  6.采用心肺复苏法要不间断地进行救护(包括送医院途中),不得轻易放弃。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7

  一.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管理和响应程序,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事故预案和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第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订本次演练的处置方案。

  二. 适用范围:

  (1) 本方案适用于本次煤气中毒事故演练(假想高炉本体炉皮开裂、发电车间发电机组)

  (2) 变压器、高压配电室、油库突发火灾演练。

  (3) 化验室分析过程中,操作不慎发生强酸强碱伤害演练。

  三. 事故特征

  类型 区域、地点和装置 事故可能发生的危害程度

  煤气中毒 高炉本体、发电车间发电机组、部位

  1.由于长时间的冶炼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炉皮烧穿;

  2.由于目前管道破裂或通风不良造成室内煤气浓度过高,造成伤亡,危害性较大。

  火灾 变压器、高压配电室、油库 易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短路,引起火灾事故,危害性较大。

  化学试剂腐蚀 化验室 因操作不慎,导致强酸强碱腐蚀,灼伤,危害较大。

  四. 组织机构及职责:

  (1) 演练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公司总经理xxx,副组长xxx、xxx

  职责:负责应急演练的总指挥之责(协调人力、物力)信息联络报告工作,组织救援演练。

  (2) 现场演练指挥中心:安全科

  职责:负责煤气中毒和火灾演练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要求参加培训过的参演人员参加整个演练过程。公司其余人员在一旁观摩整个演练现场。

  (3) 演练现场应急信息联络小组:负责负责紧急情况的汇报,传达工作。

  (4) 现场救援小组:

  ①负责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后的处置、逃生等,防止事故扩大化;

  ②负责扑灭现场火灾,防止火灾蔓延;

  ③负责对腐蚀性强的化学试剂进行控制,以防事故扩大。

  (5) 演练现场医疗救护小组:负责突发事故中处于危险状态和负伤人员的输送和抢救工作。

  (6)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突发事故应变设施的及时调配工作,保障救援的需要。

  (7) 演练现场警戒小组:负责救援现场秩序。

  五. 演练的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程序。

  1、处置措施:

  (1)当确定煤气泄漏中毒和发生火灾及强酸强碱腐蚀烧伤后,公司领导现场指挥中毒应急工作和火灾扑救等救援工作,立即启动煤气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和火灾扑救的应急预案;

  (2)迅速组织抢险救灾,请求地方**或临*单位支援;

  (3)做好现场保卫工作。

  (4)组织全公司非灾区部门进行支援;

  (5)车间进行灾情调查评估,报公司安委会。

  (6)立即调查各生产现场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对可能再发生火灾、煤气泄漏地点的隐患排查,若发现可能出现泄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预防性围堵,防止泄漏后范围扩大。

  (7)发生煤气泄漏、火灾,酸碱试剂烧伤,抢救人员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方可参加救援。

  六、注意事项:

  (1)煤气严重泄漏,火灾等发生后,次生灾害会造成更大灾害,应急期间防止下列次生灾害:煤气泄漏、火灾等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火灾蔓延严重损坏设备、设施,周围建筑物等受到严重破坏。

  (2)化学试剂清理不完全,再次发生进一步造**员伤害。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好空气呼吸器、防毒口罩、面罩、自救器、担架等。

  (2) 医务人员现场急救以及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急救药箱。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8

  为了应急救援可能发生的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确保在事故发生时人员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撤离,特制定本方案。

  一、班组应急组织、职责和权力

  1、班组应急小组

  组、长:左拥军

  副组长:王、礼、林须晓、程训前、李志国

  2、职责:

  全面负责本班组现场应急工作,应急措施宣贯和培训。承担自救、互救和避灾职责,承担第一时间报告预警信息和事故灾害信息的职责,执行本班组现场预警处置和灾害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权力:

  班组长有权检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和职工安全作业情况,制止和处理职工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自身无力解决时有权拒绝开工、停止作业。班组长由应急处置的指挥权,遇到险情时有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并组织班组人员安全有序撤离。

  职工有紧急避险逃生权。班组成员应当牢固掌握防灾、避灾路线,增强自救互救和现场处置能力。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汇报调度室和区队干部,自觉主动沿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二、班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现场应急处置的原则

  1.1发现事故预兆和出现事故后,第一时间汇报,同时撤离人员的原则。

  1.2汇报时要沉着冷静,内容要准确完整、详细客观,地点、类型、影响区域、作业人员数目、伤亡人员情况等。

  1.3正确佩戴自救装备,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坚持快速、有序的原则。

  1.4坚持充分利用“三条线”的原则。

  1.5坚持先自救后互救的原则,坚持抢救伤员优先的原则。

  2、应急处置步骤

  2.1根据灾害预兆,判明灾害性质。

  2.2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

  2.3及时向调度室、区队汇报。

  2.4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2.5上井后清点好人员。

  第七部分、健全区队工会和班组工会小组

  (一)、队组工会组织机构

  工、会、组、长:吕明明、工、会、成、员:羊少华、王故本、王、兵

  群众安全监督员:高岩鹏、申、亮、刘、学

  (二)、员工权益维护制度

  第一条、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条、区队在施工地点要安排跟班领导,不安排跟班领导的,工人有权拒绝下井作业。

  第三条、区队跟班领导要与工人同下井、同上井,跟班人员早上井,工人有权早上井。

  第四条、必须在现场隐患全部排查并且整改完成后,方可安排工人施工,否则职工有权拒绝作业。

  第五条、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生产时,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杜绝违章指挥,否则工人有权不执行。

  第六条、所有职工下井作业前必须学*施工安全措施,没有措施或者措施制定不完善,职工有权拒绝作业。

  第七条、区队必须按照矿有关规定要求,认真组织开好班前会,不得随意压缩班前会时间,否则职工有权拒绝下井。

  第八条、现场各类监测监控系统不完善、安装不到位、运行不正常,不得安排工人下井作业。

  第九条、矿配发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必须及时发放给职工作用,不得给职工使用不合格的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条、各施工地的避灾路线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在现场明确标识。

  第十一条因上述原因造成职工不能下井的不得扣发职工工资。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9

  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的易燃、易爆物品和电器设备较多,是火灾多发地,为了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和一旦发生火灾要把损失降至最低,特制定本方案。

  一、火灾的预防

  1、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内禁止吸烟。

  2、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中易燃易爆有毒的药品一定要按要求存放保管。

  3、要做到人走电断,经常检查电线是否老化,用电设备是否超负荷,消除引起火灾的隐患。

  4、要经常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等,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更换。

  5、要定期检查灭火器,灭火器中的灭火剂如果失效要及时更换。

  二、火灾事故

  1、处置火灾事故小组:校领导、教职工、消防队员。

  2、报警程序

  (1)任课教师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同时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常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指挥中心(电话119)。

  (3)学校领导在向上级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水浸的棉被等。

  (4)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及校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三、中毒事故

  1、任课教师马上打开窗户,通风。

  2、疏散学生离开现场,到安全的地方。

  3、任课教师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4、如有学生中毒,及时派人送往就*医院救治。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0

  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直行事故、追尾事故、超车事故、左右转弯事故、窄道事故、弯道事故、坡道事故。

  危害程度:由机械造成的人员受伤、死亡或财产损失。

  事故征兆:路况不佳、恶劣天气、违章驾驶、违规运输、车辆存在隐患等。

  发生条件:没有避让时间、没有避让空间、没有避让能力。

  应急组织及职责

  组长:喻

  联系方式:13807

  职责:负责事故处置的总体协调及资源保障。

  副组长:徐

  联系方式:1

  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具体协调及指挥。

  安技部:张

  联系方式:1369633

  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具体实施,负责组织保卫人员进行物资抢救,救援人员和救援工具、机械的组织和协调。

  成员:操作部:

  联系方式:156

  职责:负责组织人员的紧急疏散和撤离,协助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阻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综合办公室:熊

  联系方式:13

  职责:负责报告总部及相关单位的对外联系,安排车辆。

  应急处置

  1.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

  2.现场负责人、现场处置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应立即联系各应急处置部门及时赶到事故现场。

  3.组长到达现场后应根据现场情况,按照应急处置措程序施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

  4.事故超出应急能力时,向119、120以及当地**和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交通事故,必须立即停车,开启应急灯;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需在肇事点两头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做好防火防盗措施;

  2.若驾乘人员未受伤或受伤不影响行动的轻伤,应拨打122电话报警,同时向交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

  3.若现场有人受伤或驾乘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说明事故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等待救援。

  4.若有人因为外伤流血,应采用包扎、指压、止血带、填塞等方法进行止血,等待120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进一步治疗。

  5.若有人被困无法进行救治,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时,利用现场工具,尝试自救。

  6.若现场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时,根据现场火势,可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注意事项

  1.及时报案。

  2.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3.受伤者无法从车内下车时,设法将其移出,避免二次受伤。

  4.现场保护:做好现场原始状态,车辆、人员、牲畜、遗留物、散落物等不得随意挪位置。为现场抢救伤员必须移动位置的,应做好原始位置标记,不得故意破坏、在交警部门未到达之前,可用绳索等设置警戒线,以保护现场。

  5.配合处理:当事人必须如实向**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事发经过,不得隐瞒,歪曲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积极配合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并听后处理。


水池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范本5份(扩展6)

——防溺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5)份

  防溺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把防溺水活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转。

  召开防溺水主题会议,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同时,对校园和周边水域进行一次大排查,摸清水域情况,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二、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对在防溺水工作中发现的有针对性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学校防溺水安全制度和安全预案,探索制定适用性强的相关安全制度。

  同时,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大对学生上、放学期间的监管力度,学生中途离校须由家长陪同,写好请假条交学校。建立每日课前提醒制度,做到日日提醒,时时提醒。

  三、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宣传

  通过校园橱窗、悬挂横幅、班级板报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各班级召开以防溺水为主题的主题中队会,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危险意识。

  同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家长对孩子要加强看护和监督,教育孩子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页共页第1 8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班主任要多于家长联系,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对于特殊孩子留守儿童要重点关注。

  学校开展六个一教育宣传活动,即: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节日、暑假放假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开展一次预防溺水工作家长专访活动;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同时全面开展四不一会教育:不在无**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四、加强外界联系,建立保障机制

  与乡**联系,在学校周边池塘、河流等水域,设立警示牌。与当地村委会联系,对于重点河段、池塘做好安全巡查。做好和**等部门的联系,建立防溺水预警制度。

  总之,防溺水工作必须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各项工作要有效落实,真正发挥作用,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防溺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

  为了进一步防范和治理学生溺水问题,努力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省市有关会议安全,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在“沙田镇防范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指导下,我园根据园部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幼儿溺水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我园防溺水安全教育体系,强化家长对幼儿在外安全监管意识,提升教师、家长对维护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建立防溺水工作小组,构建“家庭、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幼儿安全防护网,有效遏制幼儿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职责分工:

  (一)成立机构

  为切实开展幼儿防溺水专项活动,我园成立“xxxxx幼儿园防溺水专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和协调全园防溺水专项防治工作。

  组长:xxxx(幼儿园园长)

  副组长:xxx (幼儿园副园长)

  成员:xxxxxxx

  (二)主要职责分工:

  1.幼儿园园长为防溺水专项防治工作组长,主要负责统筹园内有关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协调各部门开展专项工作督导,督促落实工作职责。

  2.幼儿园副园长负责组织幼儿园强幼儿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发布相关防溺水信息:组织幼儿园开展家访、电访、家长会等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园博客。校讯通等信息*台提醒家长加强学生校外安全监督,加强家园互动。

  3.幼儿园各班级教师机工作小组成员,通过幼儿园教育*台,向幼儿及家长开展有关的安全教育,推动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普及,强化家长对幼儿的安全监管意识。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幼儿安全宣传教育

  为了进一步防范幼儿溺水,我园利用**下谈话、安全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利用幼儿周末及假日前开展“安全10分钟教育”切实落实防溺水“四不要”要求(不要在无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在设有警示牌的区域游泳,不要在无安全保障及野外水源游泳,不要再来离园途中和假期间在水源地周边戏水)。

  (二)家园互动,提高家长的安全监管意识。

  为了进一步扩大防溺水安全工作效应,提升幼儿的安全监管力度,我园及时发动家长参与到我园防溺水各项工作中,主要通过家访、电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防溺水的各项安全措施及信息,同时我们还利用告家长一封信、校讯通、幼儿园的微博的信息沟通*台,向家长发送温馨提示。安全预警信息时刻提醒家长做好幼儿园在外的安全监管工作,减少监管空白,防止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幼儿的溺水工作,我园成了“庄士小金星幼儿园防溺水专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张文秀担任组长,陈敏任副组长,幼儿园其他行政担任组员,在我园领导小组的组织下,负责全园的防溺水各项安全教育。

  (二)强化责任落实。

  成立工作小组,要求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明确分工,加强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专项工作责任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按照省市及我镇的相关防溺水会议要求,我园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不断的努力提高溺水事件信息报送时效性、准确性、以免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的现象。

  (三)坚强督导作用。

  开展防溺水专项整治工作,我园领导小组根据本园实际情况集结合及假日等,适时地组织开展对幼儿、家长的专项督导,通过不定期的督查,发送相关信息等形式,要求家长加强幼儿外出的安全工作,同时,领导小组积极各班教师按照相关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密切家园配合,强化家园合作,确保防溺水工作取得成效。

  防溺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杨店学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文件精神,切实有效地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我校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杨店学区关于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教育局、杨店学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预防溺水事故的具体要求,充分认识防溺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措施,建立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把我校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学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专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救护能力,杜绝因学校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溺水死亡事故。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教育,注重实效。

  各班要结合班情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活动。通过**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专题报告、知识问答、倡议书、致家长的***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不在无**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打捞;不冒险过桥、过河、涉水坑。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止、报告,能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尤其要教育学生,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救,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更多伤亡。学校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各班要在前期开展预防溺水工作“六个一”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放假前上一堂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2、各班要通过有效方式给学生及家长至少发一条预防溺水温馨提示函,请家长加强对孩子离校期间的教育和监管;

  3、学校要组织每个学生签订一份由学生、学生家长、班主任共签字的预防溺水安全承诺书;

  4、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印发一封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致学生家长一封***》,回执栏必须有家长及监护人的签名;

  5、组织教师开展一次安全大家访活动,或由学校协调相关部门召开一次村民组会议,强调学生暑期安全。

  (二)排查分析,落实措施。

  各班要对校园附*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详细的排查,将校园外的危险地段告知学生及家长;在校园、校门口等显眼处张贴(挂)有关宣传标语、横幅,提示学生及家长;在校外水域等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地方设立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等。争取杨店镇人民**、学校驻地村委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渠,河流等危险地段设立防溺水警示牌;提醒池塘,水库管理者或权属人落实好防溺水相关措施,切实承担起安全责任。

  (三)家校联防,确保*安。

  学生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管理的时段。各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增强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家长切实加强监管,使家长在学生离校期间,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引导家长在假期利用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游泳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游泳,做到家校齐抓共管,联防联动,严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要求

  1、为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我校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董小福

  副组长:程锋**斌

  成员:刘利钊官树林田南清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动员、组织、管理等工作。各班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班防溺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防溺水管理的经验教训,落实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预防学生溺水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学生防溺水工作方案,狠抓落实,确保今年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并报校长办公室。

  2、要充分认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长期性,进一步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责任制,对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3、各班主任要扎实开展防溺水工作,同时各班班主任为本班信息联络员,及时将本班好的做法上报学校办公室。

  4、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和整治不及时,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信息报告不及时等引发的各种安全责任事故,要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5、各班要认真总结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于8月28日前将防溺水工作总结报校长办公室。

  防溺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4

  为预防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市教育局和九龙中心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组织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

  3、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责任。

  4、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报告上级,请求110、120救助。

  5、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三、预防的重点

  1、班主任要利用板报、班会课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2、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对学生安全提出具体要求。

  3、教育学生不要在放学、上学时段私自结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游泳。讲清危害和周围学校学生私自外出游泳发生溺水事故的教训,防患于未然。

  4、学生进行校外活动时,最易发生溺水事故,班主任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5、各班主任、任课教师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校的学生要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预防学生私自外出发生意外溺水事故。

  6、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预防私自结伙去游泳苗头的劝阻,并及时报告班主任或学校。

  四、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1、如果学生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

  2、学校接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教育局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

  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4、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

  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的医院去治疗。

  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校长报告,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防溺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

  每年夏季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全国各地每年都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故,触目惊心,特别珠三角地区,每年学生溺水事故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避免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安全,是我校本学期安全工作的重点。为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特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方案。

  (一)防止学生溺水工作目标

  今年我校以溺水事故为零为目标,以学校周边林西河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整改学校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社会、家长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以往我校防止学生溺水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主要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室等加强预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

  2、加强教育。主要通过主题班会、**下讲话、年级会议等形式进行防止溺水方面的教育。

  3、加强巡查。主要安全人员在中午和下午放学期对学校周边的林西河等地方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三)今年防止学生溺水工作的具体措施

  1、成立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家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责任。

  3、加强与居村、辖区派出所及相关部门的联系,督促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共同做好学生校外防溺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防范的工作机制。

  4、学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使全体师生人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献计献策。

  5、校园悬挂预防溺水专项整治活动的横幅标语。

  6、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自己来分析应如何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

  7、利用升旗仪式和年级大会进行溺水安全教育。

  8、邀请安全法制校长到学校进行宣传教育。

  9、出一期防止溺水的黑板报、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识。

  10、学校向家长发出《告全体学生家长书》,告知学生家长在防止孩子溺水问题上应负的监护责任,请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相关知道教育。

  11、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对缺*请假的学生进行跟踪,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12、加强学校周边水域巡查制度的落实,同时调动社会和学生的力量,同时参与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13、如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电话上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