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读书笔记,小学教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就应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职责感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老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此刻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就应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此刻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这天的自己与昨日的自己比——我这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这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这天我组织班群众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搞笑?我这天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这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这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这天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推荐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这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

  第三、我必须要做一名认真负职责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职责。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必须能够上成功的。学生必须能够理解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情绪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此刻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必须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我读完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透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状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就应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应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理解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应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应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务必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应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就应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用心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潜力。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发现,原先老师能够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我想我会用心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这天的我比昨日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到达自己所能够到达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4

  这几天晚上,当我忙完一天的琐事,静下心来阅读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慢慢的,我被这个来自美国的教育工作者的事迹折服了。他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的天使”,25年来他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啊!从他的事迹中,我感触颇多。

  一、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

  “老师自己都做不到,怎要求我们做到?”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那么学校无疑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学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教师无言的人格魅力,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作为一名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凡事能做到正人先正已,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接受你,喜欢你,效仿你,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副*也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例如:要求学生讲究卫生,教师自己就不能随手扔纸;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上课就坚决不能迟到。

  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的说教,学生才会服从教师的教育,才会更加尊重你。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只有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相互信任做学生的朋友。

  在56号教室里孩子没有恐惧,没有压力,惟有信任与快乐。开学第一天,雷夫就与孩子们玩游戏,让孩子们从游戏中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雷夫老师允许学生有原因的犯错误,但是不能破坏老师对他的信任。当然他也愿意给学生赢回信任的机会。下面这段话可以让我们思考很多:“我有问必答。你提出的问题以前有没有人问过不重要,我是否觉得疲累也不重要。我必须让孩子们看见我热切希望他们理解,就算他们听不懂,我也不以为意。”有时我总喜欢给孩子承诺:表现好的话,会……,但后来我总是以个别孩子做得不好而取消全班的资格,没想到这一做法却无意间破坏了孩子对我的信任,成了言而无信的老师。正如雷夫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孩童的依靠,请给他们可靠的肩膀,这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只有这样的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展现出孩子们的活力,我们在*时的教育中也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努力建立信任,哪怕个别学生确实存在谎言,我们应该像雷夫老师那样,给学生赢回信任的机会,只有师生相互信任,学生才能快乐并幸福,教师才能辛苦并快乐着。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太多的启示,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用真爱对待孩子,我希望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5

  前不久学*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 ××|× ××||、×× ×|× ××||等等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

  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6

  最早了解张刘祥局长是去年在《山西教育》读过他为“视点”栏目所作的文章《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和《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信念》,深深被这位书生局长新锐的观点所触动。寒假时间充裕,几乎每天行走于网络论坛中汲取营养;不经意间,“教育在线”张刘祥的主题帖子“理想与行动”跃然跳入我的视线。认真读之,就像孙明霞老师所描述的那样“简直就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让我欣喜若狂,喜形于色,终于找到了这样好的学*地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断的关注、回帖、交流,并进驻到了他的博客“秋水共长天一色”,深深被他的激扬文字所感动。这些精妙之言,给人以启迪,助你以行动,激起了读者对教育的热情与追求。我还注意到了张刘祥局长已有两部随笔著作《且行且思——基础教育工作收集》和《求真与创新——写给中小学教师》问世初,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张局长求取那座深藏经典的“艺术宝藏”。

  一、从爱生入手,感悟“教育的真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当代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始终以“爱生”为主线,来诠释教育的真谛。教师只有自发成为播撒爱的使者,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爱造句,用爱生活,才能“奏响爱的旋律”和教育最强音。当一名好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这五个方面诠释教师的的标准——就是爱,进而达到师生心灵共呼应,奏响教育主旋律。“学会关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尊重每一个学生”“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等紧紧围绕一个“爱”字,从每一个细节中洞悉教育之事,感悟教育之真,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教育中塑造孩子。让教师们都知道,拥有一可爱学生的心是当一个好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不在做陶行知笔下的“糊涂先生”,希望大家领悟爱的真谛,感悟教育的真义。

  二、从课堂切入,挖掘“教育的智慧”

  课堂是教师演绎人生的舞台,是教师成长的生命绿洲,更是教师展现教育智慧的*台。教育是艺术,是追求,需要教师智慧来表现,它正是教师在处理日常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机智、技巧和艺术所在。德育专家王晓春的《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一书,给出了详尽的答案。作为教师,应该时刻研究课堂,梳理课堂,精心打磨每一课,醉心锤炼每一句语言,让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让教育的智慧尽情构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温馨课堂。大量读书,深入实践,及时总结,积极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向名师学*,学他们的奉献,学他们的敬业,学他们的创业精神,不断完善自己,让课堂扮演好教师演绎人生的舞台,展示挖掘课堂中教育的智慧。

  三、从成长入手,培养“教师的精神”

  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教师的成长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激情与理想并存,在学*中成长,在反思中感悟,突出教师专业的自主成长,让教师有意愿和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探究,实现自我发展的成长。这样教师应做好“读书、反思、写作”三件事,坚守自己的个性,“不跪着教书”,坚持求真与求实,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在逐渐反思中成长,书写精彩的人生。学校的发展,学生主体的凸现,依靠教师来推动和实现,因此,“办好学校,教师第一”。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想,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超越,一次次用心点燃校园里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渴望知识的火焰。

  没有付出,哪来成功,没有积累,哪来精彩!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好每一节课,在反思写作中引领成长,执着的培养教师的精神。

  四、从行为入手,提高“教师的素养”

  北师大教授肖川认为“教师的素养包含三个层面: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笔者理解为教师的素养包含的范畴很广泛,素质、人格、礼仪、健康和*惯等等,而这些都涉及教师的行为艺术。但目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人文知识缺少、文化底蕴不足,艺术修养肤浅”三大问题是困扰着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必须下大力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书中提出的“读名著、拜名师、游名胜”“三名”策略,不失为好方法,从中汲取经验,品尝教育的力量,提升教育的智慧。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作为教师我们耳熟能详,就在于陶老有一颗宽容的爱生之心,善于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多想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与信任。教师要有学*的*惯,从书中学,从网络中学,在工作中学,在反思中学,在写作中学,做一个学*型、反思型教师,遨游书海、冲浪网络,架构教师成长的“立交桥”,让博客为教师成长“添翼”,让写作为教师成长“催化”、“助推”,让教师的一切行为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努力提高教师的素养。

  五、从校园切入,散发“书籍的芳香”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没有书,不能称其为校园”。让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书香定会绽放在校园,散落在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校园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可以想象,师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通过多种途径,补充精神元素,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师生时时,处处充满着阅读的喜悦,一个个故事让我们醍醐灌顶,一则则哲理让我们豁然开朗。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学生都把捧读书籍作为一种生活*惯,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见证师生读书的热情,我想我们的校园定会书香满园,处处散发书籍的芳香。

  六、从成果切入,展示“读书的收获

  “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了教师读书是“金科玉律”。读书让我们聆听大师们的教诲,饱餐大师们的智慧,它犹如指路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点亮了心中的希望,领略从大地深部涌出却向着理想的天空升腾的“行知合一”的教育著作,享受着千姿百态、营养丰厚的“教育大餐”,伴随着一部部追寻新理念,探求新实验的教育大作,走进一个个智慧的世界,让精神食粮滋润我们的心田。

  让读书成为可能,让读书成为*惯。当一名读书校长、教师,感悟人生,捕获理想,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阅读它,走进它,让我们放飞理想,走向辉煌!用阅读滋养心灵,用读书丰厚底蕴,使我们内心开放、鲜活、细腻和温和,从云中漫步到日常教育中的润物无声,从理论延伸到实践,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读书给我们的不只是启迪,更是一种享受。书籍是无价之宝,让我们用心领略、触摸教育的风景,展示读书的收获。

  从张刘祥局长的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张局长的成长过程,他用心书写的那些真实的、求真的、创新的激扬文字,不仅是写给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更是写给他自己的,这不仅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殷切期望,更是他自己工作的真实写照。读着他,品着他,我们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这位读书局长——张刘祥!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7

  有人说:“做教师是最苦的,也是最傻的”。也有人说:“当教师,千万别当小学教师,披一身粉笔灰,陪一群毛孩子,简直就是一孩子王”。所以,你也许会问,教师的幸福从何谈起?做一名小学教师更是谈何幸福?但是,今天站在这里,我要坚定地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教师生涯最幸福。

  记得刚来的那会儿,因为我第一次教五年级,面对一群整天叽叽喳喳的孩子,我真的不知所措。班级管理常常顾此失彼。

  还记得在讲第一堂公开课,我有点儿紧张,教学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却给了我中肯的评价和建议,使我倍受鼓舞。我当时想:作为教师队伍里的一员新兵,经验不足,却得到了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关心,还有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这让我感到工作是幸福的!

  大家都知道,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有被学生气急的时候,也有被成堆的琐事困扰的时候。但是,当我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清晨,当我迎着第一缕阳光,迈着从容的脚步踏进校园时,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跑过来,亲切地喊“老师好!”,我的心里是那么的快乐和幸福!

  记得一个课间,一名学生刚走出教室又跑了回来。她神秘地从小兜里掏出一盒润喉片,激动地说:“老师,这是送给您的,保护嗓子,您就不会每天咳嗽了!”我接下这一盒润喉片,感觉沉甸甸的。因为那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表达的`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种幸福感包围着。

  在被学生感动的同时,我同样也被身边的老师感动着:每当我看到他们护送学生放学时的担心,看到他们带发生意外的孩子去看病时的焦急,看到第二天他们看见学生*安进课堂时的笑容。我学会了,更懂得了肩上的责任,所以我要说:能和这些优秀的老师一起工作,我很幸福。

  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学生们远远地面带微笑叫我一声“孙老师”;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年幼无知的学子导航,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而他们也在影响着我,他们丰富着我的生活,他们美丽着我的人生,他们让我更深的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

  我本是一个极*常的人,因为做了一名老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常的意义。看看我的身边,同龄教师们把青春札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一头黄牛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许许多多人的事迹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毫无怨言地辛勤耕耘着“半亩方塘”,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篇寓言故事:

  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妈妈说:“幸福就在你自己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可是无论它怎么努力还是咬不到。小猪十分懊恼:“妈妈,为什么我总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

  让我们一起做那只追求幸福的小猪吧!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乐于付出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不断进取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殿堂,只有怀着教育理想才能真正体验到教育的幸福!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既是一名革命斗士,又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保尔是苏联第一代*的缩影。他的个人命运与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尔精神的主要之点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也做过傻事`错事,犯过军纪,在生活中、爱情上也有过失望和悔恨,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也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正如保尔自己所说,“这都是由于缺乏经验,由于年轻,然而多半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可敬而尤可亲。(读后感)他既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又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人性英雄,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许多哲理性思想已成为我的人生箴言,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以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的名句将成为我的座右铭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坐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9

  学生是学*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

  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这不仅为教师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搭建了交流的*台,同时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教师心声、关注教师需求、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新《规范》反映了新时期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但是在修订过程中,可能仍然需要厘清几对关系。

  道德与法律

  厘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在社会规范体系中,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行为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尽管两者手段不一,但其功能却相互补充。法律带有强制性,而道德的作用更主要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其实现方式主要依靠舆论监督、内心修养和*惯驱使。

  要厘清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法》及其他相关教育法律之间的.关系。《教师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既规定了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措施,也规定了教师的职责、使命和特有的权利、义务,确立了教师的基本行为规范。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岗、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而《规范》则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精神的引领,应该在法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来制定。

  权利与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道德内涵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如果仅从道德主体的角度来看,道德无疑是一种义务,离开了义务就没有道德可言。但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各自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在对《规范》进行修订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关系。《规范》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但在提高要求的同时,是否能考虑赋予教师相应的权利?比如,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其实这更应该是对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甚至涉及到社会对人才选拔的标准问题。可以对教师提此要求,但是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毕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候,只有一定的主动权,而决定权还在学校,甚至在教育行政部门。当然,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毫无疑问的。

  职业与事业

  教师是一种职业,但教师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师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出教师职业的这一特殊使命。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使命的必然要求,否则就不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资格。但是教师毕竟是一种职业,提出的应该是职业要求,不可能要求每个教师都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事业追求,那是更高层次的一种教师职业道德境界。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应该是着眼于教师这一职业岗位的行为规范及意识形态的引领。

  原则与实施

  新《规范》已成为当前教师关注的热点,并在教师群体中引起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外延问题。但分析之后,会发现教师群体更为关注的是《规范》实施的保障问题。美国、日本等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比较细致具体。我们国家提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对更为原则化。

  不同模式的规范,如何保障实施效果,起到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作用,关键还在于如何在中小学教师中有效实施并在教师群体中发挥作用。比如,教师广为热议的保护学生安全问题、分数评价问题、终身学*问题等,这些的确是反映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有必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但针对我们比较原则化的规范,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如何为教师的终身学*等方面提供保障作出具体的要求。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1

  我们是老师,是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的是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都面对着,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佩。我们付出爱,得到更多的爱。

  阅读老师人读这本书,感受最深的爱,教育,学生在整个爱,最爱。阅读这本书,经常想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自己在生活中的'大船上的位置,是船员或舵手,是一个伴侣或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是不同的,关键在于定位。某个地方在大手中的指挥我,从老师学*艺术到工作的教学班似乎是不相干的东西。但你想教一个好的类不是艺术吗?

  有一句话:住在这一刻。事实上,每个人的命运或在自己的手中。虽然从出生到成长,基本是父母在自己打电话的时候。但在未来有几十年,仍有自己的选择机会,是选择努力工作或空出,都在自己的。在学校由专业到现在也不能接。生活中的家务和事情的工作没有时间,没有心情(事实上,我知道这些是借口)。由于经常思考,我认为这件事很快就会在我的人生日程的。

  每次你看到这本书的某一块,总是在反思自己,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家庭的态度。我哀叹他太普通了,普通人没有一双眼睛,找到学生的优势和潜力。普通没有一对技术,学生导致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去。

  工作了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我的心自然很高兴,但觉得他们做的太少,有点不愿父母的信任,领导认可。

  公*公*的爱教师发展教师专业等,新教育为教师做出了如此多的努力方向。所谓的坚持,所谓的勤奋,所谓的所谓。老师自己的前进势头,外在动力,无论怎么样,都要做一个当之无愧的老师,老师的努力。

  在老师的人类阅读,也包括许多古代和现代*和外国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个让我受益。学*革命一我告诉你:先让老师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会认真地教大家。我意识到,教学的艺术不是教技能,而是启发,唤醒和启发;教育不是改变一个人,而是帮助一个人。

  教育本体论是教育。如何使一个人在教育过程中有崇高的品格?我认为:一个高贵的品格,无论是为钱还是为了争取理想的斗争,只要正常的斗争,只是为了斗争。在斗争过程中没有忘记他们的父母,永远不会忘记帮助别人,他可以说是高尚的人。

  老师的人类阅读也为我们指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观。这是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教学创造思维,鼓励探索教学情况环境,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同时,作为传道者,赠与行业,教育者的疑问也应该是终身学*哲学实践的典范。注意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是我们的老师可以走在时代前沿的前沿。

  老师人文读者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的普通立场,尽职调查,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先生的话结束这篇文章!教育是事业,意义的事业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寻求真理;教育是艺术,艺术生活是创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2

  我读完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透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状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就应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应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理解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应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应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务必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应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就应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用心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潜力。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发现,原先老师能够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我想我会用心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这天的我比昨日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到达自己所能够到达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学生是学*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当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主角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当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当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到达“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本事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本事,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我本事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此刻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的依靠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靠**的帮忙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本事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我能做的事自我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

  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职责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岗位,对自我的岗位负责。

  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本事,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

  第一,帮忙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我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一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我的意见和提议供他们参考。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本事上取得更大提高,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经过干部这个小团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团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我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本事。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我,培养学生对自我、班级、家庭的职责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阅读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1)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既是一名革命斗士,又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保尔是苏联第一代*的缩影。他的个人命运与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尔精神的主要之点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也做过傻事`错事,犯过军纪,在生活中、爱情上也有过失望和悔恨,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也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正如保尔自己所说,“这都是由于缺乏经验,由于年轻,然而多半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可敬而尤可亲。(读后感)他既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又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人性英雄,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许多哲理性思想已成为我的人生箴言,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以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的名句将成为我的座右铭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坐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一本关于“如何确立课堂教学新理念,如何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艺术水*”的书,书名是《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读完《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一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感到了自己的停滞不前,我感到我有时的课堂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有效?我困惑,我苦苦思索。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教育专著中那份鲜活的理念,体会到专家引领的那份顿悟,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与动态,体会到名师的指点迷津。一堂小学英语课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定义为热热闹闹的师生活动或满堂灌的教师一个人的口语独角戏。众多专家学者明确指出,*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对一门外语的学*,而不是作为第二语言的简单*得。因此,采用直接法和认知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最为恰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一堂课中的经典活动项目,沉淀出他们自身的英语知识和学*能力。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我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中、课后的反思中及长期的关注中。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有效的教学。只有这几方面都做到了有效,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具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饰的课堂上,就要利用学生的衣服来教学,因此,上课前就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各种衣服。再如为了突出英语学*的氛围,我们还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布置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等,让学生活跃在英语的气息中。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为一堂有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应有知识和能力水*,以及心理个性年龄特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特点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并且难易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活动的设计。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班容量大的问题,尽管一些专家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多方努力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更要抓住教材要点,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水*出发,灵活安排使用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学*风格和学*动机出发,设计课堂环节,既不要太过复杂繁琐又要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对课堂所需材料的准备。这部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知识链接的准备。比如我们要在新课上将11—15,那么对1—10的复*和对how many 的回顾就非常必要,这一步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在新课的开始时通过Warm—up来完成。另一部份是对新课所需学具的准备,如照片,词卡,学生卡片,小组活动的实物等,有些与学生个人情况相关的学具或大量实物教师很难靠自身能力短期准备完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新课前准备完成,这样就可节省课上制作的时间,也可让学生对新知有个初步的了解。

  我校的学生,对英语学科应该说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也有一定的语言感知基础,但由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之间知识结构安排和培养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他们的现有知识还不够系统,因此,课前或新课之初对已有知识的梳理更能发挥其作用,利于新课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二、要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地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指的是学生学*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都必须用正常语速,用外语提问只说一遍的好*惯,以保持明快的节奏感。

  1、课堂教学活动目标要明确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贴*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设计 “Menu” 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食物的单词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2、情境创设要真实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表演,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文具的词汇时,我利用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再如在学*“At the zoo”话题时,我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 并能说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

  然而,在一些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用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创设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授“My clothes”的内容时,设计了开服装店,买服装的活动。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分别在家里draw一些服picture带到课堂上开展活动。但是在授课时教师首先教学生用纸和彩笔在课堂上制作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trousers,sweater, jacket, vest, jeans, pants等图片,结果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制作“clothes pictures”,最后教师匆匆忙忙让学生用做好的“clothes pictures ”开展clothes shop,进行对话练*。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

  3、运用手势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语言学*与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对语言的充分理解密不可分。强烈的学*动机、充足的学*自信、坚定的学*意志以及大胆的实践精神能加快学生对输入语言的吸收和内化,提高课堂效率。有时,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手势,就能一起学生的注意,是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及生活经验来理解内化来自老师的语言知识,形成语言理解能力。

  4、简笔画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简笔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简笔画的特点是:构图简洁,画法简单,随用随画,使用方便。其作用在于有效运用简练的绘画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概念,辨析词义,操练句型和掌握课文内容等,起到化难为易,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5、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英语课具备了很多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英语学*元素,如色彩、动画及音响等。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课堂环境,解决重难点,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既要发挥其容量大、节奏快和感染力强的优势,又要摆正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做到适时、适度、适量很重要。

  三、课后的及时多样的巩固练*作业

  虽然小学生对英语学*较为感兴趣,但由于课业及家庭等多方面原因,学生课外用于英语学*的时间很难得到保障,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巩固的过程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他们设计丰富多样有能够起到有效作用调动其积极性的课后作业形式。

  1、基础型作业。给学生布置与所学知识相对应的听读写作业。如:听课文磁带,熟读课文,练*单词书写等传统作业,对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很重要,是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要适量。

  2、说一说,演一演。根据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让学生结组进行对话的创编活动,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小组中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角色,确定内容,既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有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画一画,做一做。小学英语所涉及的单词多是实物单词,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单词,大都有其具体的形状颜色等外部特征,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对绘画很感兴趣,五颜六色的彩笔对他们有着无限的诱惑。一次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单词巩固作业,设计成绘画型作业,如单词卡片的制作,同类单词一览表等。

  4、收集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要讲的知识或是刚刚讲完的知识,收集有关方面的背景、文化、图片,实物、语音等相关材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透彻的了解。即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了解掌握。

  5、录制磁带,观看相关英语栏目等。

  四、教师自我的管理

  教师也要多学*,多读书,了解各种学*与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动力,学*动力的挖掘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关键所在,而教师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挖掘学*动力的工具。其实,“有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实际上也有助于每一位老师更好地发展。这两点并不是对立的,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智慧——“教学相长”。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新的“教师文化”的创造。

  五、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

  有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绝不能闭关自守、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触名师,学*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时不学*,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六、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七、关注全体学生

  “请记住:儿童的学*越困难,他在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八、读《简单语文不简单》有感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淡中体现神奇。

  十、读《班主任大全》有感

  学生是学*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4

  一个好的教师,他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他有课程智慧。什么叫课程智慧?这就是说,这个教师上课的时候,他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要做到这样,刘良华教授给我们供给了三条提议:提议一.吃透教材。教材是经过审议的,审议经过后,再做教材。每一个出版社在做教材的时候,都要聚拢很多专家的智慧和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智慧。所以,先要吃透教材,然后再超越教材,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提议二.补充教材。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我们能够适当增加,补充相关的资料。提议三.更新教材。以减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把教材里不好的东西删减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5

  我读完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6

  最*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7

  “教”“学”自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条件和形式。读完这本书,我只是以一名普通的教师身份,根据*时的实践和思考,粗略地把我对《建设理想课堂》的感受写出来供同仁指教和共勉。

  教师应该把教学视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课堂就成了不断净化自己灵魂、挑战自身能力、激发自身智慧,不断促进自身成长变化的场所。“教”得是否幸福、愉快,主要取决于在“教”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否体现人的创造性!要创造就需要学*,需要研究,需要改变。由此,可以这样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我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创造宽松的语言教学氛围,把学生视为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注重学生生成教育和生本教育,这样学生有了新发现,有了新创造,我就对未来教学充满了期望,因为生活有了发现,因为生活有了期望和意义,这位老师体会到教学的成长和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我想这很有必要成为教师的共同信念。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学生能改变,他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如果你内心并不信任学生,只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表现对学生的信任,学生也一定能够觉察。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格对人格的感动和影响,教师人格的完善和高大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基础。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的教育就不是深刻的教育”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它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重视生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增加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可能。

  在理想的课堂上,我们付出的的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愉快,而且学生给予我们的回报也使我们感受着加倍的绵延的快乐;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享受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带给自己的幸福,而且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这也正如有人所说,“当你将一个一时糊涂而做错事的学生说服,师生彼此之间意见沟通的喜悦是多么甜美啊!又当你将一个聪明的学生,培育其更聪明的学生,往更高的理想迈进,又是多么的欣悦啊!我们都为着培养我们的美好世界而快乐无比地努力,更在享受着这神圣的芳馨。”

  学*自由意味着我们要自己选择自己的主体性活动,自身是行为的主宰。我们必须而且有权选择行为的目的和手段,一切行为都应该经过自己的策划思考,使行为出于自愿、行为的始点来自自己。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并应该教给学生的自由。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生成不能放弃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零碎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整理问题,提高提问的水*和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问题的输理和提炼,以少量的关键问题研究和讨论为主要手段,突出主要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学生中生成的明显错误的认识,教师要加强引导,不能曲解了“尊重学生”的内涵,认为尊重就是一味赞同。实际上,尊重首先是意识到人格上的*等,其次是尊重彼此*等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对于不同意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师通过表达自己的意见,要引导学生进步和提高也是一种尊重,这是对学生发展权利的一种尊重。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就应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职责感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老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此刻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就应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此刻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这天的自己与昨日的自己比——我这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这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这天我组织班群众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搞笑?我这天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这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这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这天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推荐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这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

  第三、我必须要做一名认真负职责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职责。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必须能够上成功的。学生必须能够理解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情绪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此刻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必须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9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既是一名革命斗士,又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保尔是苏联第一代*的缩影。他的个人命运与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尔精神的主要之点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也做过傻事`错事,犯过军纪,在生活中、爱情上也有过失望和悔恨,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也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正如保尔自己所说,“这都是由于缺乏经验,由于年轻,然而多半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可敬而尤可亲。他既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又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人性英雄,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许多哲理性思想已成为我的人生箴言,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以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的名句将成为我的座右铭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坐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1

  刘良华教授在《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里的授业部分提到学生迷恋上网络游戏的原因是网络游戏能及时反馈,让学生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不断让学生看到下一步的期望。他的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到及时反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接下来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作文、试卷,给他们一个评价。正如刘教授在书中提到的:经过这种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忙他们及时反思自我做对、做错的原因,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激起他们学*的兴趣、热情,推动他们朝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

  其次,教师要会问课。很多教师在每次教学后也有过问课,问自我上课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处理得比较满意,问问同事对自我上课的意见,想要经过这样的问课,来改正自我的教学,以求精益求精。但我认为单在课后问、单向自我及同行问是不够的,我们应“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应问学生。

  1、课前教师要问自我“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上课?”“应当怎样上好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会有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如此等等,经过这样问课,我们就能够明白自我要给学生一个怎样样的课堂,应当怎样上这堂课,如何科合理地使用教材。

  2、课中教师要不断问自我:我实现教学目标了吗?我控制教学节奏了吗?我处理好突发事件了吗?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学会了“扪心自问”,就能够适当调整难度和节奏,游刃有余地调整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让课堂教学随时并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觉得自我在这一点做得不够,今后我应加倍努力。

  3、课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不断询问自我:语言精彩生动吗?让知识走进课堂了吗?教学效果达成了吗?学生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构成了哪些本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败笔之处在哪里?对于成功之处,我们要及时捕捉瞬间的灵感,抓住智慧的火花,以构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败笔之处,我们要认真思考、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寻找补救和改善措施。

  4、问学生就是在下课后不要急着走,找几个学生聊聊,向他们询问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准备是否充分,课堂感觉如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期望教师以后怎样上课。经过向学生求教,下一步该怎样做,教师的心里就有谱了。

  我认为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能把问课当成*惯,教师就能够营造出一个亲切、和谐、生机勃勃的课堂,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阵地,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2

  最*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盼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透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构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就应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理解、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务必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透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宜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能够接*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就应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用心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留意、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能够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用心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先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情绪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忙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就应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必须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期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必须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2)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0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龋。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笔记和感想。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起*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成功!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通过学*《小学教师教学的策略与技巧》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是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林恩奥弗拉写的,书中从多个角度分析指出如何提高小学教师教学的技巧,这里我就感触最深的几点谈下自己的想法:

  一、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往往重视的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殊不知课堂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怎么讲学生爱听,怎么讲学生能听得懂,怎么讲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艺术,书中指出 “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像演员一样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讲课 ,激发和传递求知的热情”,具体地说:在老师提出要求和发出指令的时候,要用简短响亮、语气坚定的声音来要求学生,而学生们不再窃窃私语开始听课的时候,老师则可换成适合授课的语气,即*和对话的语气;当学生做练*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室里走动,用低声的语气说话;当表扬优秀的学生时,教师要大声地表演,这样有助于营造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其他的学生做的更好。这一章节告诉我,原来老师上课的语言也是有艺术的,不同的时机用不同的语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忆我以往的课堂,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

  二、激发学生学*动机

  在学校里,有些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上课总能跟着老师走,读书声音也很响亮,而有些学生对学*却不感兴趣。书中告诉我们:老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学*动机分为外部的学*动机和内部的学*动机,从书中我学会了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如下:首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承认学生的价值,在课堂上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批评和指责,增加对学生的感情砝码,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认清取得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再次,要给学生布置那些经过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学*任务,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要他们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就可以成功。这些好的经验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注重的心理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自己觉得很简单的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有点慢,所以我们要时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书中告诉我们:“首先教师要扼要介绍一下课程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把知识化整为零,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讲解概念时,教师最好多举几个例子。”是啊,如果能让学生觉得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那他们一定能学得更好。不要说“这有点难”之类的话,往往会叫学生望而生畏,多给学生一点自信,多给学生一点鼓励,学生们一定能找到学*中的乐趣与方法。

  四、掌握好教学的节奏

  教学的节奏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书中告诉我们,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们能注意力集中,全力以赴地学*,那么教师的教学节奏是合理的。所谓欲速则不达,有时候我们越是想快就越快不起来,所以当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吃力,整体反应有些慢时,应该放慢速度,复*一节课,或者再做些练*多讲解几遍来帮助学生好好理解,否则学生往往会失去信心,很难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书中还告诉我们另一个节奏方面的错误,就是老师的教学速度过慢,就某一问题讲解的时间过长,问的问题太多或总是需要详细解释某一问题,这样的话就会使有些学生会思想开小差,开始调皮捣蛋或是溜号,教师就会因此被迫中断教学,找学生谈话,使得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进行。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课堂教学的快慢。

  五、提高问答教学的艺术

  好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学*的印象,帮助学生理清学*的思路。书中告诉我们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判断学生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学生就会努力去想正确的答案。在我的课堂中,也要注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启发学生去思考,解决难点。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教学技巧和知识,最*这段日子,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了其中一些策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来,并总结改进这些技巧,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4

  最*,我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时光飞逝,两周的学*,使我如沐春风,收益匪浅。郭教师在前言中写到:“这是我用10年时间写成的,但却是我自我和有志成为有品位的教师朋友们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书。”。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读完后,不禁掩卷遐思,这本书的确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读的书。本书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修炼教师的形象、精炼教师的生活、锤炼教师的专业。文中讲到“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炼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gushi.]。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日自我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先自我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每个修炼甚至都能够成为我们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领,但对教师的宽容这一节,我感受更为深刻。

  宽容是一种好处上的严格。宽容就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就应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应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抚慰下欢乐成长。

  学生们对教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以前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能够原谅。他们崇拜你、爱你。我又常常想,教师也就应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我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任务,不必须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可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就是加载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播的知识做路灯,以清明的才智做护栏,唯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桥面上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并对学*产生用心而热烈的情感。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5

  今天我看了一本关于各种老师教育学生的书,看完后我觉得那些老师就像天使一样,全心全意地教导孩子,使孩子们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书里有很多教师感动人心的故事。有两位教师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是晏宏才老师,另一位是斯霞老师。

  在20xx年时,晏宏才被查出肺癌晚期。他很淡定的向学生宣布要给他们上最后一节课,学生们各个都很惊讶,个个都想与这位老师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一点。后来,晏宏才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又来给孩子们上课,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大都含着眼里泪水听课……在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颅内大面积积水,说话也成困难时,居然还要去授课,并让妻子在自己讲不出话时递上一杯水然后继续上课。

  20xx年3月12日,这位伟大的教师,带着自己的遗憾去世了……

  这位晏宏才老师是真真正正的英雄,他爱他的学生,爱他们超过了爱自己。在癌症晚期时也努力的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天底下能有多少人会在临*退休,脑内积水说话已经不清楚时来冒着生命危险来给学生上一课?而晏宏才老师却会这样,所以说,晏宏才老师是与学生是一体的!

  这是另一个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里正在为“三好学生”颁奖。王强认为自己成绩普通,父母是工人,一定不会有他。正当王强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旁边的同学居然说有他的名字,叫王强快点去领奖。王强十分激动兴冲冲地跑上领奖台,可校长却问他为什么上来,王强又委屈又疑惑,卫生么别人都有奖状,自己却没有,反被问呢?队伍里爆出一阵笑声,是王强的同学做的恶作剧。斯霞老师看王强的样子,再看看同学们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就知道了。她上前跟校长说明,说是自己忘了,结果她自己被校长批评了一顿。王强当上了“三好学生”,由于没有奖状了,斯霞老师干脆把自己的钢笔送给了王强。王强第一次当上“三好学生”后,明显有了改变,人变得自信起来,努力学*当上了一位班主任。偶然,王强听闻斯霞老师因病去世,不由得想起了当初斯霞老师为了自己向校长说谎,伤心起来。

  王强只是一个成绩不出色的学生,根本不可能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可却因为同学的一个恶作剧,莫名其妙地走上领奖台。而斯霞老师为了维护王强的自尊心,不惜然自己被校长批评,还把当时宝贵的钢笔送给他,斯霞老师知道王强的性格,也知道是同学们开的玩笑,所以向校长撒了谎,从中我可以看出她的善解人意。

  不止这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书里还有很多*好老师的故事,我也不一一道来了。老师们都是一样的他们都爱自己的学生,都尽心的教育我们,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用意我们都明白,不要不理解老师,他们这样都是为了我们,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做铺垫。

  老师就像园丁,而我们,则是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老师做的每一步,都让我们改变,经过漫长的照料,我们才会长成更美的花朵。而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老师。

  让我们向所有老师致敬,向所有老师说声:“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6

  “请记住:儿童的学*越困难,他在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7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淡中体现神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

  最*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盼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透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构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就应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理解、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务必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透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宜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能够接*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就应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用心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留意、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能够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用心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先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情绪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忙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就应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必须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期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必须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9

  不管你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任何一本书是多么方便,我还是劝你建立起自己的藏书。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学科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

  (3)关于人(特b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应当变得更丰富,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显得象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用一辈子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d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明白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提议》一书*谈了一百条提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1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仅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仅有8小时,并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本事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当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坚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当首先研究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提议》,我想对自我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3)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0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凡了,*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凡了,*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的着作,本书主要透过“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大方面阐述了教师就应不断完善的20项修炼。所谓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作者率先提出了“教育人生”这一术语。“教育人生”就是要求教育中的人和教育相关的人,个性是教师自我,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我人生的一部分,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灵动,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活力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我、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感动未来;“教育人生”需要梦想,更需要信念,要有追求卓越、反对*庸的梦想和信念,要有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的梦想和信念,还需要职责,需要体验教育的欢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本书作者从三大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有“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等三方面的资料。其中“修炼教师形象”共有8项资料,有“教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有调查研究证明60%的人认为得体漂亮的服装能够增加自信;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好处,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对一点微笑呢;教师的语言——沟通无限,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惯——*惯成就人生,无论好*惯还是坏*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和提高;教师的宽容——用德性育人,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活力;教师的智慧——成为一个大智的人,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的情感——做一个多情善感的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第二部分“精炼教师生活”,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之乐”。乐从何来呢从有魅力的教育中来。教育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种人生的样式;教育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活。因为,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体验产生于教育。精炼教师的专业生活,乃教师修炼必需。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透过阅读来拯救自我,要学会表达教育生活体验,要反思教育生活,要追求成就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要从教育中寻找欢乐,要珍爱身体,要真正成为人师。

  教师的规划——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缺少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静的绝望中;教师的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透过阅读来开拓胸襟,拓展思路,都能够用阅读来拯救自我。教师的研究——专业发展必经之路,“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境界。教师的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务必写自我看到的,感觉到的,并且要写得真确、诚恳才成。

  教师的反思——新型教师的必备潜力,盲目的反思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启发,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反思自我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念就是梦想和信念,就是理论和观念。梦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就应建立在必须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对自我的策略选取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二是反思自我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资料,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反思主要是总结性反思,总结,其实是一个将零散的、过程性的点点滴滴进行整理的过程,是将其系统化的过程,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总结是反思的起点,总结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感想和感悟,就是反思的开始。

  教师的幸福——体悟教育之美,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我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我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我的教育梦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要始终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一天对着镜子朝自我笑一笑,每年做一次体检,每月听一场音乐会,每周唱一首歌,每一天多喝一杯绿茶或酸奶,每小时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分钟都持续乐观阳光的心态!教师的健康属于自我,也属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

  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具有教育精神、教育专业品格的人。她不仅仅拥有人格魅力,并且具有教师的专业品格。他们善于提炼自我的教育思想,构成自我个性化的教育艺术;他们善于擦亮眼睛看教育,反思课程、教学、德育、管理,构成自我的教育行为品质;他们善于变革,改变自我,向往卓越和崇高,对学生展现出充分的文化影响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职责重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成为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务必有信念,作为一位有品位的教师,还要务必坚定自我的教育信念。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4

  最*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 、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5

  *十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面对繁多,复杂的班级管理工作,渐渐固惑和迷惘,但最*阅读了《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这本书,确实令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理论结合实际,以典型的案例揭示了深刻的`教育道理,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确实为我们班主任自身水*的提高提供了实践依据。书中所有案例里,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我有两点最深切的体会。

  首先是“爱”。书中提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该是严出于爱。“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能酿成甘露。”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爱学生才是班主任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因为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情感最好的手段,我们应该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去重视学生和*等对待学生,以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关心和呵护,这样他们才会打开心扉,及时地接受班主任的点拔和引导。

  其次,就是对学生要宽容。书中提到“教师要以学生的角色为自我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当学生在思想、学*、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困惑,困难,苦闷的时候,都需要班主任的理解。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可况是小学生呢!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学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有的教师容不下犯错的学生,一旦学生犯错误,要么训,要么罚站,更甚者大骂出口,我想这对学生的教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使班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细心的,无形的,又是长期的,所以说爱+宽容是班主任开始工作所必须拥有的两种态度。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6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

  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

  二、为文本主角代言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

  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

  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和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7

  五万人涌进了台中的露天剧场;有风,天上的云在游走,使得月光忽隐忽现,你注意到,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别圆满,像一个用手掰开的大半边葡萄柚,随意被搁在一张桌子上,仿佛寻常家用品的一部分。一走进剧场,却突然扑面而来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万人同时坐下,即使无声也是一个隆重的宣示。

  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群众跟着音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情推挤,这,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场时,掌声雷动,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静地注视她,想看看又是好久不见,她瘦了还是胖了?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我稍稍挪动椅子,插在这两个人头的中间,才能把她看个清楚。今晚蔡琴一袭青衣,衣袂在风里翩翩蝶动,显得飘逸有致。

  媒体涌向舞台前,镁光灯烁烁闪个不停。她笑说,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然后音乐静下,她开口清唱: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她低低地唱着,余音缭绕然后戛然而止时,人们报以狂热的掌声。她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在海浪一样的掌声中,我没有鼓掌,我仍旧深深地注视她。她说的事,是五十九岁的导演杨德昌的死。她说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许诺;哪一首歌,是在为自己做永恒的准备?

  挡了我视线的两个人头,一个是胡志强的。一年前中风,他走路时有些微跛,使得他的背影看起来特别憨厚。他的身边紧挨着自己大难不死的妻,少了一条手臂。胡志强拾起妻的一只纤弱的手,迎以自己一只粗壮的手,两人的手掌合起来鼓掌,是患难情深,更是岁月沧桑。

  另一个头,是老马的。能说他在跟五万个人一起欣赏民歌吗?还是说,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手们,所开的车,没有R挡,更缺空挡。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蔡琴开始唱《恰似你的温柔》,歌声低回流荡,人们开始和声而唱: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让它淡淡的来让它好好的去

  我压低帽檐,眼泪,实在忍不住了。今天是七月七号的晚上,前行者沈君山三度中风陷入昏迷的第二晚。这里有五万人幸福地欢唱,掌声、笑声、歌声,混杂着城市的灯火腾跃,照亮了粉红色的天空。此刻,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一个人。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

  今天我看了一本关于各种老师教育学生的书,看完后我觉得那些老师就像天使一样,全心全意地教导孩子,使孩子们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书里有很多教师感动人心的故事。有两位教师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是晏宏才老师,另一位是斯霞老师。

  在2004年时,晏宏才被查出肺癌晚期。他很淡定的向学生宣布要给他们上最后一节课,学生们各个都很惊讶,个个都想与这位老师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一点。后来,晏宏才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又来给孩子们上课,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大都含着眼里泪水听课……在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颅内大面积积水,说话也成困难时,居然还要去授课,并让妻子在自己讲不出话时递上一杯水然后继续上课。

  2005年3月12日,这位伟大的教师,带着自己的遗憾去世了……

  这位晏宏才老师是真真正正的英雄,他爱他的学生,爱他们超过了爱自己。在癌症晚期时也努力的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天底下能有多少人会在临*退休,脑内积水说话已经不清楚时来冒着生命危险来给学生上一课?而晏宏才老师却会这样,所以说,晏宏才老师是与学生是一体的!

  这是另一个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里正在为“三好学生”颁奖。王强认为自己成绩普通,父母是工人,一定不会有他。正当王强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旁边的同学居然说有他的名字,叫王强快点去领奖。王强十分激动兴冲冲地跑上领奖台,可校长却问他为什么上来,王强又委屈又疑惑,卫生么别人都有奖状,自己却没有,反被问呢?队伍里爆出一阵笑声,是王强的同学做的恶作剧。斯霞老师看王强的样子,再看看同学们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就知道了。她上前跟校长说明,说是自己忘了,结果她自己被校长批评了一顿。王强当上了“三好学生”,由于没有奖状了,斯霞老师干脆把自己的钢笔送给了王强。王强第一次当上“三好学生”后,明显有了改变,人变得自信起来,努力学*当上了一位班主任。偶然,王强听闻斯霞老师因病去世,不由得想起了当初斯霞老师为了自己向校长说谎,伤心起来。

  王强只是一个成绩不出色的学生,根本不可能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可却因为同学的一个恶作剧,莫名其妙地走上领奖台。而斯霞老师为了维护王强的自尊心,不惜然自己被校长批评,还把当时宝贵的钢笔送给他,斯霞老师知道王强的性格,也知道是同学们开的玩笑,所以向校长撒了谎,从中我可以看出她的善解人意。

  不止这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书里还有很多*好老师的故事,我也不一一道来了。老师们都是一样的他们都爱自己的学生,都尽心的教育我们,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用意我们都明白,不要不理解老师,他们这样都是为了我们,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做铺垫。

  老师就像园丁,而我们,则是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老师做的每一步,都让我们改变,经过漫长的照料,我们才会长成更美的花朵。而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老师。

  让我们向所有老师致敬,向所有老师说声:“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9

  这几天晚上,当我忙完一天的琐事,静下心来阅读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慢慢的,我被这个来自美国的教育工作者的事迹折服了。他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的天使”,25年来他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啊!从他的事迹中,我感触颇多。

  一、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

  “老师自己都做不到,怎要求我们做到?”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那么学校无疑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学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教师无言的人格魅力,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作为一名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凡事能做到正人先正已,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接受你,喜欢你,效仿你,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副*也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例如:要求学生讲究卫生,教师自己就不能随手扔纸;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上课就坚决不能迟到。

  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的说教,学生才会服从教师的教育,才会更加尊重你。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只有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相互信任做学生的朋友。

  在56号教室里孩子没有恐惧,没有压力,惟有信任与快乐。开学第一天,雷夫就与孩子们玩游戏,让孩子们从游戏中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雷夫老师允许学生有原因的犯错误,但是不能破坏老师对他的信任。当然他也愿意给学生赢回信任的机会。下面这段话可以让我们思考很多:“我有问必答。你提出的问题以前有没有人问过不重要,我是否觉得疲累也不重要。我必须让孩子们看见我热切希望他们理解,就算他们听不懂,我也不以为意。”有时我总喜欢给孩子承诺:表现好的话,会……,但后来我总是以个别孩子做得不好而取消全班的资格,没想到这一做法却无意间破坏了孩子对我的信任,成了言而无信的老师。正如雷夫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孩童的依靠,请给他们可靠的肩膀,这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只有这样的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展现出孩子们的活力,我们在*时的教育中也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努力建立信任,哪怕个别学生确实存在谎言,我们应该像雷夫老师那样,给学生赢回信任的机会,只有师生相互信任,学生才能快乐并幸福,教师才能辛苦并快乐着。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太多的启示,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用真爱对待孩子,我希望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一天应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我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主角不一样,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我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我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我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我。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此刻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境(其实我明白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我,自我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我太*凡了,*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我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梦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忙别人,他都能够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提高了。多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此刻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本事,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我*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终,让我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4)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6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一、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我读完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教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 》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 ,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仅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仅有8小时,并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

  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 》,我想对自我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时不学*,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4

  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并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提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1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理解新知识,增长专业本事的过程。教师要成为1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从而到达专业成熟的境界。1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他能以自我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简便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学生此刻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我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1个学生;他不仅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并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1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齐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齐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1种教育,把教育变成1种生活。仅有拥有可持续发展本事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提高的前缘。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构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并且是有道德、有梦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仅是高起点的人,并且是终身学*、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仅是学科的专家,并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5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本”就是学生*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6

  通过学*《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知道了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通过学*?我充分认识到规范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要做一位能传递幸福的教师

  教师是个与众不同的职业,要在自己幸福感提升的前提下,更要学会传达让别人幸福的信息,成为幸福的播种机,如果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撒幸福种子,就是为他们开花结果筑下良好根基。 一位名人说:“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远望像一盏灯,*看是一团火;当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 ‘照亮’自己……”只要我们以欣赏、审美的眼光去看学生;以*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这样既会使学生感到幸福,同时,我你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

  二、要做一位爱学*爱读书的教师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名教师,要多一些书生气。据统计:我们有20%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的,但没有用于读书”的占17%。 “时间不多,偶尔会看一下,或者放假才有时间读书”占7%。只有“18%“认为有足够时间读书”。是否愿意读书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教师是否有想读书、是否有动力去读书的问题。30-50岁的教师读书更少。中小学教师读书面甚至比学生还窄。教师与教师的差别,不在于学历,也不在于教龄和水*,而是在于一个教师有没有研究的精神。苏霍姆林斯基也提醒我们:“如果你想给自己的教育生活增添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您就要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如果不学*,不读书何谈教育科研呢?

  三、要做一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会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比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的老师。我们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魏书生老师说“我们要用**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学会把*凡、实在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舞如歌。”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切实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师风塑造人,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5)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菁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推荐》一书**谈了一百条推荐,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推荐》,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2

  什么叫朴素的教育?汤勇以为,朴素的教育就是体现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教育一种真实情感的教育。教育本来是很朴素的事,但现在一些教育者不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教育,而是一门心思,绞尽脑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描绘一些不着边的宏伟蓝图,制订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目标。

  生成有效课堂,这是一个不动声色,不断探索的过程,然而有多少校长、多少教师能真真静下心来,从自己的学校、硬件、设备等实际情况出发,从自己的学生实情出发,利用现有的已知条件来认真论证、确立目标、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针对上述种种情况,我校提出了“本色课堂”教学理念:就是返朴归真,追求课堂教学本来的性质和应有的'价值。即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材特色、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特质,创造性地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开展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对于那些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讲,这执教的第一步迈得坚实与否,对他今后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采用“帮一把,扶一下”,让这些刚跨出师范学校大门的年轻人,能够尽快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迈出坚实的执教第一步。对于学校中的骨干教师来说,我们强化教师互动活动,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压力,备课、听课、评课、检查评比。每一次课堂展示活动往往就是一次次压担子的过程,迫使他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教师的能力、水*、素养的提升和展示也主要在课堂,教师互动的实效也只有在课堂中得以检验,因此,我们将“课堂”作为教师互动的抓手,以转变课堂教学的理念,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作为教师互动的主要立足点,在“本色课堂”教学理念引领下开展了“三地六校”的同课异构活动。组织开展了校际间的随堂听课观课活动、示范观摩活动、检查评比活动,让“课堂”成为教师互动中最热门的话题。

  朴素教育从课堂开始,潜下心来,沉稳地做教育,探寻教育科学的规律,追寻教育艺术的真谛,将有力地拓展出教育的宽度与厚度。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3

  “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

  ——《学*的革命》

  感悟:

  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4

  一个好的教师,他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他有课程智慧。什么叫课程智慧?这就是说,这个教师上课的时候,他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要做到这样,刘良华教授给我们供给了三条提议:提议一。吃透教材。教材是经过审议的,审议经过后,再做教材。每一个出版社在做教材的时候,都要聚拢很多专家的智慧和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智慧。所以,先要吃透教材,然后再超越教材,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提议二。补充教材。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我们能够适当增加,补充相关的资料。提议三。更新教材。以减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把教材里不好的东西删减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5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著名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

  “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用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

  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

  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让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充分享受学*的乐趣,是富有实践智慧教师的明智之举。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

  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以充实、以发展。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6

  刘良华教授在《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里的授业部分提到学生迷恋上网络游戏的原因是网络游戏能及时反馈,让学生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不断让学生看到下一步的期望。他的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到及时反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接下来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作文、试卷,给他们一个评价。正如刘教授在书中提到的:经过这种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忙他们及时反思自我做对、做错的原因,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激起他们学*的兴趣、热情,推动他们朝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

  其次,教师要会问课。很多教师在每次教学后也有过问课,问自我上课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处理得比较满意,问问同事对自我上课的意见,想要经过这样的问课,来改正自我的教学,以求精益求精。但我认为单在课后问、单向自我及同行问是不够的,我们应“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应问学生。

  1、课前教师要问自我“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上课?”“应当怎样上好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会有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如此等等,经过这样问课,我们就能够明白自我要给学生一个怎样样的课堂,应当怎样上这堂课,如何科合理地使用教材。

  2、课中教师要不断问自我:我实现教学目标了吗?我控制教学节奏了吗?我处理好突发事件了吗?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学会了“扪心自问”,就能够适当调整难度和节奏,游刃有余地调整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让课堂教学随时并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觉得自我在这一点做得不够,今后我应加倍努力。

  3、课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不断询问自我:语言精彩生动吗?让知识走进课堂了吗?教学效果达成了吗?学生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构成了哪些本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败笔之处在哪里?对于成功之处,我们要及时捕捉瞬间的灵感,抓住智慧的.火花,以构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败笔之处,我们要认真思考、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寻找补救和改善措施。

  4、问学生就是在下课后不要急着走,找几个学生聊聊,向他们询问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准备是否充分,课堂感觉如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期望教师以后怎样上课。经过向学生求教,下一步该怎样做,教师的心里就有谱了。

  我认为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能把问课当成*惯,教师就能够营造出一个亲切、和谐、生机勃勃的课堂,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阵地,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7

  读过《心态正能量》这本书后,我领悟到积极的心态对生活、工作、学*的重要性。拥有成功的心态是一种能力和自信的表现,如果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即使客观条件再好也无法使自己获得成功,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健全的自信往往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而自卑感和无能感常常是达成目标或希望的障碍;自信会帮助你发挥更大的'潜能,已达成愿望。

  工作中,我们需要正能量来不断激励自己。尽管有时辛苦,有时沮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如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自我的正能量,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就拿自己来说,在医生的岗位上工作将*三年,感受颇多。医务工作者所服务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它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完成,不能耽误,更不能有差错。压力当然是有,责任也很重大。正因如此,就更需要自己抱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不断学*业务知识,不断总结工作规律,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地要求。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这中间必定会经历痛苦,如果把工作的压力和挫折,转变成了负能量,经常抱怨,越说心情越差,负面的情绪堆积最终会爆发,耗尽身体的正能量,负能量蔓延开直至影响到周围的同事和家人,如同病毒传播一样。我想,这也就是一个不断积聚正能量来激励自己更好工作的过程吧。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8

  1.我坚定地认为,青少年中间发生的那些日益使社会感到不安的不良现象——酗酒、流氓行为、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等,产生这些东西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上学时代里,他们的智力兴趣就很狭窄和空虚,而在毕业之后,这种精神生活的空虚、狭窄和局限性就更加严重起来了。现代人的生活每日每时都涉及到他的生存的最精细、最敏感的一些领域,这就要求他在这些领域里受到经常的、最细心的教育,这种教育常常是采用最精细的手段——好的书籍、音乐、美术来进行的。如果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没有坚持进行这种细致的理智的情感的教育,那么任何对于酗酒、流氓行为、违法现象的斗争手段都将无济于事。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时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如果一个青年工人不能每天在业余时间里,面对一本好书坐上两三个小时,那我就无法设想他的精神生活是完美的。如果在青年中间出现一批热爱书籍,把读书看得比从事其他(业余)活动都更加重要的怪人,那么,那些用其他的、似乎是强有力的手段也无法对付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

  2.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3.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4.只有像监工那样有着一颗冷酷无情的心的人,他才会在给小学生打两分的时候,心里希望不懂教育学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惩罚办法。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最娇嫩的花儿。它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5.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象低人一等。

  6.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7.请你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8.儿童是脆弱无助的。每当我看到第一次跨进校门的儿童时,我常会联想到那刚刚开放的带点紫红色的桃花,要使这朵花结出果实,园丁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啊!

  9.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

  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10.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这一点,在我看来,乃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最宝贵之点:使一个人想成为一个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这就是我们必须细心地准备的土壤。最聪明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最完善的教学方法——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如果我们只把希望寄托在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话。我们现在必须认真考虑从根本上改革学校的全部教育工作。

  11.我的理想是:要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儿童,特别是所有的少年和男女青年)都能热烈地爱科学、爱学*和爱学校,使书籍、科学、学校和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主要爱好和主要兴趣,使少年和青年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理想,使每一个学生在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12.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一个人表现自己的领域越狭窄,全体教师的关心越是局限在知识上,那么反而对知识越有害,人对自己在学*上的成就就越冷淡,他的学*愿望就越低落。

  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中的一个领域。而偏偏在这个领域中,许多人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

  如果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什么样的人啊,幼小的,非常娇嫩的,在兴趣、愿望和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里,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

  13.人的头脑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但是这种奇迹只有在教育的影响下才会出现。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播下的种子要过好几年才能长成幼苗。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9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努力读书,努力思考,不断学*,争做一个阳光智慧型的班主任。

  读了《不吼不叫,做智慧班主任》这本书,我颇有感悟,下面就谈谈我的收获。

  一、学生内心需读懂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去掉身上披着的坚硬的外衣,怀揣真情和真诚走进孩子,将我们的爱心贴*孩子的心灵,推心置腹地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把我们的爱告诉他,也把为师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助告诉他,让他体会,让他感受,让他感动。这将比批评来的更有效,比你的默默关爱,更能触动孩子的心灵。

  记得有一年临*寒假,课上我在为孩子们做最后的寒假安排工作,只见最后两排的同学在那儿竟然传小纸条,顿时心里一顿怒气,无奈受到流感的影响,最后几天的工作全靠意念支撑,心想,都最后一节课了,让孩子们快快乐乐的开始假期吧,于是,眼神警告几名同学过后继续为班级同学安排寒假注意事项。课后,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后,屁股后面跟着那群上课不安分的同学,以为他们良心发现,主动过来道歉认错,没想到,他们手中抱着纸盒,孩子们站成一排齐声说:“老师辛苦了!”当我打开纸盒,是一个个孩子们为我写的祝福纸条—“我特别的'感谢您在这一个学期的帮助,并且教会我知识。祝您有一个快乐美好的假期。”“祝吕老师,永远年轻。希望您的感冒快好起来。同时希望您的孩子和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看后顿时潸然泪下,心中懊悔竟然误会孩子们,还好没有向孩子们怒吼,否则真的要愧对孩子们这份美好的关心。

  只有我们*时多加关爱孩子们,他们是可以感受到老师的这份良苦用心,当老师卸下身上的这副铠甲时,孩子们反过来也会向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去关心老师。

  二、做好表率作用

  老师吸引学生有一个极有利的客观条件,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而学生又有着强烈的向师性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一天早上,我刚走到教室门口,便发现教室前面赫然躺着一张废纸。我心中暗想:“昨天刚说过,今天老毛病又犯了……”我有点无奈,又有点生气。我好想大吼一顿,可是我想何不换一种方法呢?我弯腰捡起了那张废纸,然后又从教室的其他角落里先后捡起了三四张小纸。在我向废纸篓走向的时候,我悄悄地瞥了孩子们一眼,他们一个个面带愧色。一个,两个……班中所有的学生都加入了捡垃圾的队伍当中。所以这一行动看着很不起眼,却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也是于永正老先生所说的行无言之教。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我理想中的老师就是要当一名像甘草一样的老师。甘草除了性温味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包容。它几乎能与所有的草药为伍,不但能“解百药毒”,还能提高其它药物的疗效。所以我希望我将来成为一个温和、宽容、有智慧的、学生喜爱的老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0

  一、什么要记读书笔记呢?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第三,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同学们都应重视学会写读书笔记。

  操作指导

  二、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四种。写读书笔记时,应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批注笔记。是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书,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书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把书划得乱七八糟了。

  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

  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应根据实际去选择、确定。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①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训 练

  请你写一则摘抄笔记。可以写名言警句,也可写一段有趣的材料,但必须做到:

  ①原文的抄录连标点也不能错。

  ②在抄录的下面一行,写明:“摘自×××”著,书名是什么?多少页?哪里出版?什么年月出版的?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书笔记,它不重在于你写了多少篇,写的怎么样?关键是你是否在读书时善于做读书笔记呢?明确做读书笔记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你的目标是什么?因此,我们在检查教师读书笔记的时候,不仅检查教师写了多少篇?更重要地是看教师读书笔记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读书反思、读书方法、读书经验和读书目标等。

  读书笔记不是把一本书的要点记下来就算。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的。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书中文字的脱误。从“三读其辞而悲之”看,“三”字虚数,表示反复读。可见韩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是要反复读的。这就是韩愈写的摘要的读书笔记。里面确实摘记了要点,但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对全书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那就不光把一本书读过就算,读后还要思考,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从这里,我们既可以学*怎样写摘要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学*他是怎样读书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1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对 照“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活动第四阶段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学*,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热爱教育,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 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收到了预期的成效,现将第四阶段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 认真组织学*,进一步明确师德规范

  在学*教 育的最后阶段中,学校再次召开了教师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了县里七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要求教师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代表,要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 操、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组织观看了县教育局配套下发的光盘《爱的教育》和《一切为了学生》师德报告会录像等学*资料,同时还要求教师以年 级组为单位,集中进行讨论,并写出1500字左右的观后感;要求学校团委将根据教师的观后感办一期高质量的“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活动专刊。通过 一系列学*培训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进一步认识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师德规范,提高了严谨治教,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二、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在开展“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活动中,学校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注重挖掘师德典型。先是各年级组向学校推荐优秀人选,再次学校“守师德,正教风,树 形象”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审定上报。通过严格、公正的筛选,学校向林教师被评为师德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叶明秋教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张爱华教师被 评为“教育教学女能手”。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在工作中一定要向身边的师德榜样学*,用自己扎实的工作、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建章立制,确保师德教育深入长远开展。

  师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深入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我校重点完善了《苗市民中行政值周、教师岗位职责》、《苗市民中教学常规制度》、《苗市民中年末教师 考核评比细则》、《苗市民中班级管理奖惩办法》、《苗市民中班级公物管理条例》、《苗市民中教师行为十不准》、《苗市民中学生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体制》等制 度。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我校采取了在学校明显的地方设立了意见箱,向学生、家长印发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发动学生评师德、家长 评师德、社会评师德。通过开展“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第四阶段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制度完善,加强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保证 师德建设确有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师德水*,以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苗市地区的经济建设服 务。

  心得体会:

  作为学生,都愿意接*有师德(道德)的教师。而作为教师,自然也都愿意与有教养(道德)的学生打交道。所以,要做一个让 学生和教师都愿意接*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 学*,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 *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可见,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且有团队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所 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和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你的因素。学识只 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对你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使学生感到震撼甚至终生难忘的'则是你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因为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当然也是在给我们国家创造希望。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经 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失去学术、外表和权力等等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等。 相互学*、相互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 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象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你对学生有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 的。

  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它有些事情,可以“以一挡十”。特别是在大学,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你对别人的 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相信,对学生更是这样。学生敬重你,是希望能从你这里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把自己所 有的相关知识都教于学生掌握。

  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存在着大量的你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 题。遇到学生提问,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对学生直言你对该问题不懂或暂时不懂,允诺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起探讨该问题,而且一定 要言而有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有助于提高威信。千万不能环顾左右而言 它,支吾搪塞,因为这样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2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就应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职责感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老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此刻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就应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此刻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这天的自己与昨日的自己比——我这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这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这天我组织班群众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搞笑?我这天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这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这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这天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推荐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这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

  第三、我必须要做一名认真负职责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职责。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必须能够上成功的。学生必须能够理解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情绪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此刻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必须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3

  张晓凤在文章结尾的一句话“世界 啊 , 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陷入沉思:是啊,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是多么漫长,而他在校园里的成长是多么重要,需要教师付出怎样的劳动,付出多少的艰辛?

  在礁头小学的第一个年头,1998年11月份,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很早就来到学校,甚至比学校的黄茂生教导来得早。走上台阶时,我愕然发现,校门口坐着一位妇女。看到我到来了,她显的十分兴奋。她这招呼我:“林老师,你好。”我开了铁门,她随我走进了办公厅。“我想看看我儿子的`作业,这孩子最*真令我失望,单元考试竟然低于90分。”我下意识感到阵阵惊喜,一位早出晚归满忙于农耕的农村妇女,竟会这样关注孩子的学业。翻开学生的作业,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优”“真棒”“真了不起”,这位母亲脸色忽然拉下来,轻声对我说:“老师,你能否在作业里多一些责问的语言,少一些褒扬的评语?”“这孩子*日里被他爸惯坏了,变得有些娇气。”我愕然,后点头称是。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懂得孩子成长道路上家长的责任,懂得教育一个人应当事无巨细。而我呢,自己不觉脸有点热。不是吗?在批改作业时,我忽视了学生的弱点,因为作为孩子,如果他每天都在鲜花和掌声中度过,不知道他将来遇上挫折,如何正确面对?

  “为什么考不上90分让你失望?”我发问。“在我眼中,同你一样,我的孩子是优秀的,我想让他永远鹤立鸡群,让他永远是我的骄傲,我不想让他失去危机感,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业。”……

  在屈膝长谈中,不知不觉早读课钟声已经响起,那位母亲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临走时仍不忘嘱咐我:“要正确对待孩子。”我想,这位勤劳的母亲,如此关注教育,如此懂得教育,是多么令人振奋!

  我感觉,我的教育责任一下子沉重起来,这位母亲把孩子送来学校,我们还给她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该还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因为关注每一个生命,才会让教育更加真实。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4

  1、人生有悲有喜,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就要忘我的投入并且吧把这快乐带给别人,以至于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些。

  2、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

  3、所谓的死胡同不过是一条街的拐角,走出这个拐角,又是一片海阔天空了。

  4、快乐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清晰明确,不至于被一些失望、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引起的盲点所遮掩,快乐就像戴在心灵上的一副眼镜,能让你透过迷雾般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5、不是世界亏欠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亏欠了自己因为我们不停地对自己说一些消极的东西让自己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

  6、每一天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一天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了,你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你忙碌的工作,但一定不要忘记留给自己10分钟用来放松,用来思考生活的真谛。

  7、快乐要懂得换位思考——人们发现,别人的负担并不比自己的轻,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重,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原先丢掉负担的地点,重新拾回自己的负担。

  8、辩论是一时的,朋友却是永远的,花朵早晚都会凋谢,留下的余香却能长存心底。

  9、快乐处世法——谦卑,不要吹嘘,对别人耐心一点,榜样胜过说教。

  10、快乐就是抓住离自己最*的东西;未来的还在未来,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现在,而现在的时光也如沙漏般一点一滴的溜走,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我们现在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但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个人感想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股票有肯能跌,工作有可能被炒鱿鱼,多年的恋人可能会分手。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面。生活还有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当它掉在地上,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只有当你把它捡起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另一面。

  快乐只需几只一句话:活在当下!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会高起来,生活的节奏会慢下来,而你自己,会快乐起来!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6)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菁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2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

  20xx年5月份,我荣幸地被建议为广东省骨干教师,6月底在华师第一阶段的培训期间,第一次领略了刘良华教授那幽默、睿智的讲演风格。因为很喜欢他的课,所以当我看到一位素未谋面的教师手里刚好捧着刘教授的一本叫《教师专业成长》的书时,我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冒昧地问他借看了5分钟(不好意思让人家等着我看书)。然仅此5分钟,“专业素养”或叫“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这两个概念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因为刘教授在书中说这两样东西塑造了我们心目中所期待的`好教师的形象。也许自我正是很想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并且一向在努力着,所以我十分赞同刘教授的这个观点。

  20xx年10月份,当我们兴奋地来到深圳沙头角中学李绍*名师工作室参加第二阶段的跟岗学*时,没想到李教师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竟然就是刘良华教授的这本《教师专业成长》!当有机会再度拜读刘教授的大作后,我对他的风格越加喜欢了,读他的讲演录,仿佛就在听他现场演讲,语言很朴实,案例很详实,语句中透露着幽默、饱含着真情,一个个的理念不断地飞入我们的脑海,一口气看完整本书,越是对刘教授个人渊博的学识、教学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好教师么!虽然我根本无法与他相比,但我觉得我也适合构成跟他类似的教学风格,所以我会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学*,经过自我在教育教学上的行动研究,促进专业成长,所以我一向在学*、我此刻正在行动、不久的将来我还要发表!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明白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提议》一书**谈了一百条提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1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仅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仅有8小时,并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本事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当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坚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当首先研究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提议》,我想对自我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3

  人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种品质: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10.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掌握学*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4

  最*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盼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透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构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就应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理解、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务必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透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宜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能够接*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就应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用心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留意、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能够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用心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先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情绪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忙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就应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必须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期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必须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5

  1、人生有悲有喜,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就要忘我的投入并且吧把这快乐带给别人,以至于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些。

  2、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

  3、所谓的死胡同不过是一条街的拐角,走出这个拐角,又是一片海阔天空了。

  4、快乐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清晰明确,不至于被一些失望、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引起的盲点所遮掩,快乐就像戴在心灵上的一副眼镜,能让你透过迷雾般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5、不是世界亏欠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亏欠了自己因为我们不停地对自己说一些消极的东西让自己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

  6、每一天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一天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了,你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你忙碌的工作,但一定不要忘记留给自己10分钟用来放松,用来思考生活的真谛。

  7、快乐要懂得换位思考——人们发现,别人的负担并不比自己的轻,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重,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原先丢掉负担的地点,重新拾回自己的负担。

  8、辩论是一时的,朋友却是永远的,花朵早晚都会凋谢,留下的余香却能长存心底。

  9、快乐处世法——谦卑,不要吹嘘,对别人耐心一点,榜样胜过说教。

  10、快乐就是抓住离自己最*的东西;未来的还在未来,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现在,而现在的时光也如沙漏般一点一滴的溜走,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我们现在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但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个人感想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股票有肯能跌,工作有可能被炒鱿鱼,多年的恋人可能会分手。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面。生活还有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当它掉在地上,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只有当你把它捡起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另一面。

  快乐只需几只一句话:活在当下!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会高起来,生活的节奏会慢下来,而你自己,会快乐起来!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6

  当拿到肖川博士所著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这本书时,我觉得很惊讶——我们做教师的整天从早忙到黑,哪有“诗意”可言。“脑子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心却是浮的”,总是忙、盲、茫,繁、烦、凡。因此我首先翻到了“诗意的生活”那一节看,看完之后我不禁俨然一笑—“失眠”都能被人家当作享受,怪不得人家的生活能诗意起来。带着这种兴趣我认真的看完了全书,真是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第一、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

  肖川博士一共总结了决定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17个因素。我反复看了这17个因素,感觉分析得很透彻,真是一针见血。境由心生,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是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这上世界总会有阴暗的一面,一缕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在黑暗处。好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能使人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热力四射,并能真切的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会觉得自己有成就感。而压抑、挫败、沮丧,这些消极的体验却会导致教师对职业早早倦怠。

  原来,诗意化的生活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打量我们的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只要我们倾心于去创造一堂课,去创造一次解读的过程,去创造一次美好的生活经历,去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是在创造诗意了。所有的诗意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体验之中。

  第二、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成为优秀教师不是整天忙忙碌碌就行了,而是要合理的利用时间,也就是要会管理时间。决定如何以及何时做事情,能够帮助你有效利用时间和节约时间。当你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时,再*淡的日子也能过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压力是一个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十分重要的的成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压力,压力并非完全消极的因素,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我们潜能的彰显和生发。变压力为动力,面对压力,我们应该勇敢正视而不该退缩逃避。如果你不能很好的面对压力,将会导致生理、情感甚至思维紊乱。相反如果你能恰当的面对压力,可以激发精神或身体的潜能,成为更加完美的自我。

  第三、读书与成长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人的气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我们的文化底蕴,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怎样用最佳的心跳面对学生,面对同事,面对家长,面对这个日益变化的社会。在此书中,作者所提到的“六个学会”,即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我看来,等待意味着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分享则意味着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彼此学*,共同拥有,教师并不是学生思想的主宰者,而是他们的引导者,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在与学生一同分享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宽容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教学态度,思想不能僵化,眼界不能狭隘,应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学会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发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会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合作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有思想,有能力有学识的人才;学会创新,在这个崇尚个性,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得极为可贵,作为教师,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的动力与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这个全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开放的头脑,积极的思维,进取的精神与探究的兴趣,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大潮中不被淘汰,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肖川博士还提出了“六个讲一点”,更是为我们成就美好人生作了精辟的概括。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我;讲一点奉献,无愧于亲人;讲一点真情,无愧于朋友;讲一点责任,无愧于社群;讲一点博爱,无愧于人类;讲一点信仰,无愧于天地。从自我到亲人、朋友,再到社群、人类,最后到天地,这是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精神成长的历程。

  还记得书的封面上有几句深刻隽永的话,其中一句还历历在目“一个有情趣的教师,他们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也不会干涩,并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漫”。从当下开始,我会将努力着成为这样一名具有诗意生活的优秀人民教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7

  一、指导思想“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是人们取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重要途径。本着“读书成才”、“读书育人”的理念,引领广大学生从书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养成良好的阅读*惯,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行为、方法、*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要及时做好笔记,目的是鼓励学生*时要注意积累*作素材。同时促进教师认真指导并检查督促学生做好此项工作。经研究决定,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在评比过程中每个语文老师要记录好“整体情况、存在问题、整改建议”,以便今后能及时改进、取长补短、互相学*。具体方案如下:

  二、总体安排

  1、活动主题:学生读书笔记展览。

  2、总体要求:全校师生应在校领导的指导下,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积极参与,认真完成相应的工作。

  3、时间安排:20xx.3.14下午

  4、评比地点:学校阅览室

  三、领导小组组长:李组员:

  四、活动规则

  1、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监督、组织。

  2、按照年级顺序,将各班读书笔记由老师编号后于规定日期,统一送交阅览点指定位置进行展览。

  3、参评对象:语文组老师和初一初三学生。

  五、评比方法及要求

  1、本次比赛采用二级评奖的形式进行。即班级初评,学校总评(师生互评)。班级初评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2、班级初评形式自定,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介绍读书笔记,然后同学间互相评议。在此基础上挑选7本内容丰富、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干净整洁的读书笔记参加学校总评。

  3、学校总评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六、读书笔记评分标准以“公*、公正、公开”为基本原则,在具体操作上以下列细则为标准。

  优秀读书笔记的评选由评委采取打分制,满分10分,以*均分为最后得分,分高者胜出。评分标准如下表:类别标准分值得分封面封底笔记内容笔记本封面、封底整洁,不卷角。笔记内容丰富、思想健康。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8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刚开始看到书名,心里想着,哪有老师会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抱怨,似乎也成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这本书里的第一章有这么一句话:“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他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饶人不安。”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家长怎么也不管管等等。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文明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曾经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么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接受,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都是有所帮助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现在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惯;播撒一种*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9

  刘良华教授在《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里的授业部分提到学生迷恋上网络游戏的原因是网络游戏能及时反馈,让学生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不断让学生看到下一步的期望。他的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到及时反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接下来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作文、试卷,给他们一个评价。正如刘教授在书中提到的:经过这种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忙他们及时反思自我做对、做错的原因,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激起他们学*的兴趣、热情,推动他们朝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

  其次,教师要会问课。很多教师在每次教学后也有过问课,问自我上课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处理得比较满意,问问同事对自我上课的意见,想要经过这样的问课,来改正自我的教学,以求精益求精。但我认为单在课后问、单向自我及同行问是不够的,我们应“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应问学生。

  1、课前教师要问自我“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上课?”“应当怎样上好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会有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如此等等,经过这样问课,我们就能够明白自我要给学生一个怎样样的课堂,应当怎样上这堂课,如何科合理地使用教材。

  2、课中教师要不断问自我:我实现教学目标了吗?我控制教学节奏了吗?我处理好突发事件了吗?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学会了“扪心自问”,就能够适当调整难度和节奏,游刃有余地调整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让课堂教学随时并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觉得自我在这一点做得不够,今后我应加倍努力。

  3、课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不断询问自我:语言精彩生动吗?让知识走进课堂了吗?教学效果达成了吗?学生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构成了哪些本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败笔之处在哪里?对于成功之处,我们要及时捕捉瞬间的灵感,抓住智慧的火花,以构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败笔之处,我们要认真思考、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寻找补救和改善措施。

  4、问学生就是在下课后不要急着走,找几个学生聊聊,向他们询问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准备是否充分,课堂感觉如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期望教师以后怎样上课。经过向学生求教,下一步该怎样做,教师的心里就有谱了。

  我认为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能把问课当成*惯,教师就能够营造出一个亲切、和谐、生机勃勃的课堂,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阵地,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0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一天应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我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主角不一样,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我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我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我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我。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此刻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境(其实我明白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我,自我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我太*凡了,*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我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梦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忙别人,他都能够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提高了。多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此刻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本事,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我*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终,让我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1

  本学期,我认真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很实在,里面讲述的一个个案例更是折射出了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无穷智慧。

  对于我而言,要学他的“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我曾担任了20多年的班主任,虽说在常规工作方面应该是得心应手,但是如何处理好繁杂琐碎的常规管理工作,如何把一件件小事做出艺术来,这是我工作20余年以来不变的追求。

  现在推广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从他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

  *时在校,孩子经常犯错误。但是大多数班主任会气急败坏地将孩子数落一番。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有用吗?所以我学会了放*心态,找准教育的契机。在成长的过程中,哪个人不犯错误呢?关键是要区分错误的类型,找好教育的切入点,对琐碎小事处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良好*惯和健康人格培养的过程。

  谈到教育的契机,我又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班主任的工作重点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新的学期刚开始,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无忧无虑的寒假生活向开学后紧张的学*生活的转变,产生了鲜明反差并导致的心理和身体一系列问题,尽管开学了,还有部分学生仍沉迷于舒适自在的'假期生活中,注意力降低,疲劳、迷惘、胆怯;有的学生因上学期的不专心学*而导致这次成绩较差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更加讨厌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收拾心情,学生将会在开学的一段时间内情绪低落。如何尽快让学生收心,做好学生假期向学期的过渡,让学生赢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是班主任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找出了工作的重点,接下来就是要把这项工作夯实,花上大量的精力,去好好处理,解决一个是一个,由此及彼,扩大战果,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学生*惯的培养做到,培养一个,巩固一个。切忌蜻蜓点水,虎头蛇尾。

  实践出真知。我们必须在常规工作中学会常规工作的方法和智慧。这样班主任工作的路就会越来越宽。看完《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优美的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细腻、认真的精神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身上应该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2

  湖北一所“子弟中学”有一位周教师,教化学。个子很高,又英俊,很受学生喜欢。但这个教师有个毛病:上课时,他从不拿正眼看他的学生。一旦上课,眼睛就牢牢地盯着右边的窗户,即使提问学生,眼睛也是牢牢地盯着右边的窗户,不会正眼看他的学生。

  以上所提的周教师是刘良华教授在《评价的秘密》一文叙述到课堂教学的反馈和矫正的“现场感”时所举的一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感触也极深。

  像周教师这样的教师,我们学校也有。他们在上课时,或者看着天花板,或者看着墙壁,或者明明是看着学生,却视而不见,自顾自地讲课,全然不理会学生。

  上学期我随堂听了同年级一位教师的课,这位教师由始至终手捧着教案自我在讲,很少抬起头来正眼看学生。这样的课即使教案准备得很充分,也不成功,因为她没把学生装在心里,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学生面部流露出来的表情,从而把握他们的思维脉搏。当学生表情反映出困惑(皱眉、目呆、啃笔头……)时,说明学生已经碰到不解的难题。这时,教师如果不注意观察学生,没有发现他们的困惑,未能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只顾滔滔不绝地讲解下去,就会无意地给学生积蓄疑难,增加他们的困惑感,使他们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正如刘良华教授所述:“现场感”意味着这个教师既沉浸于自我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活力中,又经常从自我的教案、讲课思路和讲课活力中抽身出来,抬头观察、阅读他面前的学生。具有“现场感”的教师总是善于从教学的现场捕捉调整教学的信息。这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7)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菁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1

  最*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下面是我写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务必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持续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个性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就应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一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取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2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向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的学生多么期待有这样的好教师啊。而我们的教师们却总是在抱怨:今日,我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一点都不配合我,堂上提问他们问题时一点反应也没有,叫他做练*时他也不做,有的甚至在做别的科目的作业,学生的学*进取性一点也调动不起来。当然,有的学生确实是不爱学*,不守课堂纪律。然而,我们的教师也该反思一下:是否我们的教学资料太难、太多了,太枯燥无味了,让学生听不懂、跟不上了,让学生厌烦了,放弃了。还是我们的教学资料太简单了,太少了,让学生不屑一顾了?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依据堂上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资料。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也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教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教师们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也就是说去了解教材,吃透教材,在掌握了教学资料的重点,难点后,再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整合教学资料,或增加,或减少,进而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篇3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

  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

  二、为文本主角代言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

  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

  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和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菁华12篇)(扩展8)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菁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读过《心态正能量》这本书后,我领悟到积极的心态对生活、工作、学*的重要性。拥有成功的心态是一种能力和自信的表现,如果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即使客观条件再好也无法使自己获得成功,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健全的.自信往往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而自卑感和无能感常常是达成目标或希望的障碍;自信会帮助你发挥更大的潜能,已达成愿望。

  工作中,我们需要正能量来不断激励自己。尽管有时辛苦,有时沮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如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自我的正能量,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就拿自己来说,在医生的岗位上工作将*三年,感受颇多。医务工作者所服务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它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完成,不能耽误,更不能有差错。压力当然是有,责任也很重大。正因如此,就更需要自己抱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不断学*业务知识,不断总结工作规律,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地要求。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这中间必定会经历痛苦,如果把工作的压力和挫折,转变成了负能量,经常抱怨,越说心情越差,负面的情绪堆积最终会爆发,耗尽身体的正能量,负能量蔓延开直至影响到周围的同事和家人,如同病毒传播一样。我想,这也就是一个不断积聚正能量来激励自己更好工作的过程吧。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自从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再次以饱满的热情跨入读书的行列,与大家一道遨游书海,重新领略书的韵味,品尝书的甘甜,继续秉灯夜读,沉醉书香。学生时代读的是教科书,走出社会读的是故事书、文艺书,参加工作读的是教案与参与书,说实在话,在没开展读书活动之前,我没有认认真真地、象模象样地读过一本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偶尔读的都是一些零零星星的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有点兴趣时读一点日常杂用方面的书籍,象现在这样静下心来读一本本名家名著,并且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悟与体会,几乎从未有过。通过一年多的读书,使我大开眼界,精神世界为之更加丰富多彩,生命得于升华,对书籍的看法也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评价。书籍确实能安慰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心灵,静化我们的心灵。它里面有星光的闪耀,有雨露的润泽,也有花草的芳香,既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它既能把人生引入歧途,使你饮恨终生,也能使人生辉煌,无限幸运。以前,书籍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一种痛苦,枯燥无味;现在是一种吸引一种味道,读后心怀豁达,是一条河流,一片天空和大地,心旷神怡,虽然说不上陶醉,但也说得上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与快乐。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使我真正领会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的真正内涵。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新教育之梦》,带我走出了对日常教学的困惑与迷茫,走进了新的教育理念。读了《素质教育观念学*提要》一书后,让我学会了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明白了师生之间的民主、*等的魅力,懂得了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这本书,让我改变了教育态度、改变了教育行为,改变了对学生的看法。按书中的观点,方法去尝试、去面对教学,确实使我重新为师,重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和愉悦。

  以前也曾读过这样的文章,介绍人家是怎样宽容、善待一个学生,但自己总也不知道怎样才算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学生。读了《素质教育观念学*提要》一书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答案: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还举了一个例子:英国科学家迈克劳德,上小学时曾在玩耍中杀死了校长家的一只狗,这个错可犯大了,大家都为他担心,为他捏把汗,不知校长该会如何处罚他,哪知他遇到了一位宽容大度的校长,允许他解剖那只狗,不过要画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就算对他这次行为不当的处罚。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迈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从而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这个故事使我明白,原来宽容、善待也能很好地融入惩罚,关键是要用对方法。因而,本学期我结合这个事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对以前的教学态度,教育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一步认识到以前的教学中取得的一点点成绩都是靠对学生惩、压、挤、吓逼出来的,真正没有好好地善待他们,是逼他们学、压他们读,罚他们做、骗他们考,一步一步的高压政策,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个装知识的容器,不断地往里塞,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学*差的学生,只要看到他们就没有好心情,就有一种厌恶感,只一点小错就会拉下一张脸,怒目圆睁,甚至于高声大骂,象训贼一样说的一无是处,批得狗血淋头,纯粹把学生当犯人对待,有时罚站、罚抄、罚做,饿饭,甚至动板子,用鞭子,扇巴掌、扯耳朵对其进行所谓的教育,既伤害了学生心灵,又侮辱了学生人格,失去了学生尊严,现在回想起来真不应该,总有点内疚感。这个学期我一改常态,对待学生满面春风,关怀倍增,热爱有加,心里总是有一颗相信、信赖学生的心,决心既当他们的老师、长辈、又要成为他们的朋友、伙伴。让学生有话跟你说,有事帮你做,有问题向你请教,喜欢与你亲*。一学期下来,发现每个学生确实都有优点,都有可爱之处,都是可塑之才,例如我们班上的舒小龙,爱动,常常惹事生非,喜欢打架,而且学期初经常打架,开学后不久便伙同他人去偷群众的甘蔗,被人当场抓获,并缴掉了自行车。蔗主要求每人罚款2元,以示赔偿,才能赎回自行车。他家里本来就困苦,又是偷盗赔偿,他那敢向家里要钱,只好天天步行。我经过耐心的教育,并替他交了2元钱领回了自行车,他很感动,决心好好改正,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后半学期有比较大的转变,不那么惹事生非了,他的画画的很好,还为班上出了几期黑板报。还有方羽同学,是个学*基础差,经常不交作业,书写极为马虎了事的学生,人又生的不怎么好看,你如果心情不好去看他,肯定是一只眼出脓,一只眼出血,但我沉着性子,心*气和,耐心细致地找他谈话,指出他的'错误和毛病,并发现他很乐意助人,经常帮助同学抹黑板扫地,帮老师打开水,打扫办公室,我每次都表扬他,作业也能按时交,而且书写得越来越好,有一次他做得非常端正、正确,我就写了一幅书法给他,他受宠若惊,很感动,也很惊讶,因为老师的书法只送给每次考试出众的同学作为奖励,今天送给我,我能不高兴吗?从此,他每次作业都能认真对待,认真完成,字也越写越好。从中可以说明宽容、善待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通过读这本书,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学生产生的错误,多数是心理问题,有时是好奇心导致,有时是行为过失,有时是表现欲所致,有时是一时冲动。作为教师,我们应以*等、信赖、尊重去走*学生。多走*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你会发现学生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管教者、而是一个让他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积极模仿的榜样和示范者,是一位有宽容大度的慈祥温和的长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才不会因为你的惩罚而失去尊严、失去自信。因此,读书能让我陶醉,读书能让我思考,读书能改变我的行为,读书能伴我成长,走向更加成熟的自我。

  今天,当我站在书香伴我成长的演讲台上时,我虽然没华丽的词藻去赞美书籍,没有动听的语言去诉说读书的快乐,但我深信,在往后那伴有书香的日子里,我会过得更充实,过得更愉快。让书与生命融为一体,以书为伴,相信明天会更好!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对 照“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活动第四阶段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学*,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热爱教育,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 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收到了预期的成效,现将第四阶段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 认真组织学*,进一步明确师德规范

  在学*教 育的最后阶段中,学校再次召开了教师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了县里七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要求教师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代表,要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 操、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组织观看了县教育局配套下发的光盘《爱的教育》和《一切为了学生》师德报告会录像等学*资料,同时还要求教师以年 级组为单位,集中进行讨论,并写出1500字左右的观后感;要求学校团委将根据教师的观后感办一期高质量的“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活动专刊。通过 一系列学*培训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进一步认识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师德规范,提高了严谨治教,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二、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在开展“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活动中,学校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注重挖掘师德典型。先是各年级组向学校推荐优秀人选,再次学校“守师德,正教风,树 形象”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审定上报。通过严格、公正的筛选,学校向林教师被评为师德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叶明秋教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张爱华教师被 评为“教育教学女能手”。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在工作中一定要向身边的师德榜样学*,用自己扎实的工作、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建章立制,确保师德教育深入长远开展。

  师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深入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我校重点完善了《苗市民中行政值周、教师岗位职责》、《苗市民中教学常规制度》、《苗市民中年末教师 考核评比细则》、《苗市民中班级管理奖惩办法》、《苗市民中班级公物管理条例》、《苗市民中教师行为十不准》、《苗市民中学生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体制》等制 度。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我校采取了在学校明显的地方设立了意见箱,向学生、家长印发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发动学生评师德、家长 评师德、社会评师德。通过开展“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第四阶段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制度完善,加强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保证 师德建设确有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师德水*,以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苗市地区的经济建设服 务。

  心得体会:

  作为学生,都愿意接*有师德(道德)的教师。而作为教师,自然也都愿意与有教养(道德)的学生打交道。所以,要做一个让 学生和教师都愿意接*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 学*,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 *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可见,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且有团队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所 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和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你的因素。学识只 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对你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使学生感到震撼甚至终生难忘的则是你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因为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当然也是在给我们国家创造希望。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经 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失去学术、外表和权力等等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等。 相互学*、相互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 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象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你对学生有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 的。

  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它有些事情,可以“以一挡十”。特别是在大学,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你对别人的 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相信,对学生更是这样。学生敬重你,是希望能从你这里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把自己所 有的相关知识都教于学生掌握。

  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存在着大量的你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 题。遇到学生提问,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对学生直言你对该问题不懂或暂时不懂,允诺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起探讨该问题,而且一定 要言而有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有助于提高威信。千万不能环顾左右而言 它,支吾搪塞,因为这样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4

  刘良华教授在《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里的授业部分提到学生迷恋上网络游戏的原因是网络游戏能及时反馈,让学生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不断让学生看到下一步的期望。他的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到及时反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接下来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作文、试卷,给他们一个评价。正如刘教授在书中提到的:经过这种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忙他们及时反思自我做对、做错的原因,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激起他们学*的`兴趣、热情,推动他们朝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

  其次,教师要会问课。很多教师在每次教学后也有过问课,问自我上课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处理得比较满意,问问同事对自我上课的意见,想要经过这样的问课,来改正自我的教学,以求精益求精。但我认为单在课后问、单向自我及同行问是不够的,我们应“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应问学生。

  1、课前教师要问自我“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上课?”“应当怎样上好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会有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如此等等,经过这样问课,我们就能够明白自我要给学生一个怎样样的课堂,应当怎样上这堂课,如何科合理地使用教材。

  2、课中教师要不断问自我:我实现教学目标了吗?我控制教学节奏了吗?我处理好突发事件了吗?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学会了“扪心自问”,就能够适当调整难度和节奏,游刃有余地调整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让课堂教学随时并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觉得自我在这一点做得不够,今后我应加倍努力。

  3、课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不断询问自我:语言精彩生动吗?让知识走进课堂了吗?教学效果达成了吗?学生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构成了哪些本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败笔之处在哪里?对于成功之处,我们要及时捕捉瞬间的灵感,抓住智慧的火花,以构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败笔之处,我们要认真思考、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寻找补救和改善措施。

  4、问学生就是在下课后不要急着走,找几个学生聊聊,向他们询问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准备是否充分,课堂感觉如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期望教师以后怎样上课。经过向学生求教,下一步该怎样做,教师的心里就有谱了。

  我认为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能把问课当成*惯,教师就能够营造出一个亲切、和谐、生机勃勃的课堂,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阵地,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5

  当拿到肖川博士所著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这本书时,我觉得很惊讶——我们做教师的整天从早忙到黑,哪有“诗意”可言。“脑子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心却是浮的”,总是忙、盲、茫,繁、烦、凡。因此我首先翻到了“诗意的生活”那一节看,看完之后我不禁俨然一笑—“失眠”都能被人家当作享受,怪不得人家的生活能诗意起来。带着这种兴趣我认真的看完了全书,真是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第一、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

  肖川博士一共总结了决定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17个因素。我反复看了这17个因素,感觉分析得很透彻,真是一针见血。境由心生,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是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这上世界总会有阴暗的一面,一缕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在黑暗处。好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能使人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热力四射,并能真切的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会觉得自己有成就感。而压抑、挫败、沮丧,这些消极的体验却会导致教师对职业早早倦怠。

  原来,诗意化的生活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打量我们的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只要我们倾心于去创造一堂课,去创造一次解读的过程,去创造一次美好的生活经历,去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是在创造诗意了。所有的诗意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体验之中。

  第二、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成为优秀教师不是整天忙忙碌碌就行了,而是要合理的利用时间,也就是要会管理时间。决定如何以及何时做事情,能够帮助你有效利用时间和节约时间。当你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时,再*淡的日子也能过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压力是一个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十分重要的的成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压力,压力并非完全消极的因素,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我们潜能的彰显和生发。变压力为动力,面对压力,我们应该勇敢正视而不该退缩逃避。如果你不能很好的面对压力,将会导致生理、情感甚至思维紊乱。相反如果你能恰当的面对压力,可以激发精神或身体的潜能,成为更加完美的自我。

  第三、读书与成长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人的气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我们的文化底蕴,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怎样用最佳的心跳面对学生,面对同事,面对家长,面对这个日益变化的社会。在此书中,作者所提到的“六个学会”,即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我看来,等待意味着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分享则意味着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彼此学*,共同拥有,教师并不是学生思想的主宰者,而是他们的引导者,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在与学生一同分享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宽容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教学态度,思想不能僵化,眼界不能狭隘,应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学会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发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会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合作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有思想,有能力有学识的.人才;学会创新,在这个崇尚个性,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得极为可贵,作为教师,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的动力与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这个全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开放的头脑,积极的思维,进取的精神与探究的兴趣,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大潮中不被淘汰,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肖川博士还提出了“六个讲一点”,更是为我们成就美好人生作了精辟的概括。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我;讲一点奉献,无愧于亲人;讲一点真情,无愧于朋友;讲一点责任,无愧于社群;讲一点博爱,无愧于人类;讲一点信仰,无愧于天地。从自我到亲人、朋友,再到社群、人类,最后到天地,这是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精神成长的历程。

  还记得书的封面上有几句深刻隽永的话,其中一句还历历在目“一个有情趣的教师,他们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也不会干涩,并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漫”。从当下开始,我会将努力着成为这样一名具有诗意生活的优秀人民教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6

  对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俩个方面进行!

  一、对新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对比

  1、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是从原来八条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

  2、“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明确抵制有偿家教现象。

  4、“终身学*”被单独提出。

  二、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内容的解读

  本《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等公*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谋取私利。

  6、“终身学*”——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

  新《规范》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感,强调了教师的爱与责任,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7

  别人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闲暇时细阅,颇有感触。就象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2篇

  一定会充实幸福。

  《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己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己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

  然而,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他们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也有自己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达到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要知道,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起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起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责任、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凡中创造着不*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知道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己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经很明显,我们是为自己而工作,在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负起天经地义的责任,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诚实坦率,视诚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

  一个好的教师,他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他有课程智慧。什么叫课程智慧?这就是说,这个教师上课的时候,他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要做到这样,刘良华教授给我们供给了三条提议:提议一。吃透教材。教材是经过审议的,审议经过后,再做教材。每一个出版社在做教材的.时候,都要聚拢很多专家的智慧和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智慧。所以,先要吃透教材,然后再超越教材,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提议二。补充教材。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我们能够适当增加,补充相关的资料。提议三。更新教材。以减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把教材里不好的东西删减掉。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9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一天应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我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主角不一样,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我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我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我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我。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此刻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境(其实我明白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我,自我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我太*凡了,*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我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梦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忙别人,他都能够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提高了。多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此刻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本事,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我*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终,让我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的读书活动为我们搭设了一个*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小学信息技术行走课堂》,通读全篇,受益匪浅。不仅理念得到了更新,而且从中学到了了许多知识,感悟颇深。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这意味着除了学*我们别无选择。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读取相关的拓展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行走课堂》这本书就是立足教师实际需求,力求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为教师搭建了一座理念与实践相沟通的桥梁。

  一、深化教师对学*方式转变的认识

  P.伊利亚德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学*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因此,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兴趣。本书通过具体案例解读了我们教师在认识理解上的存在的几个问题:

  1、如何理解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

  2、实现这些学*方式的教学对策有哪些?

  3、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其中“聚焦课堂”是案例呈现及案例分析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理念,掌握操作方式方法的作用。“资源链接”以培养和促进教师学*为目的,体现补充和拓展,让我们通过案例的学*过渡到理论的反刍和提升。

  二、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实践。本书针对教师在关注学生方式转变的学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概要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案例的分享和解读,帮助我们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而在新课堂中老师却是这做的:“想一下,你学得怎么样了?老师的问题你能回答上吗?你是个既聪明又遵守纪律的孩子吗?那就表现给同学看看吧!其实,教师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一个不认真的同学说的,是对这一类同学说的,实际上是行为规范的调控。使注意意识薄弱,自主学*能力低下的学生回到正常的学*轨道上来,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进展如何。

  三、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和实施课程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本书在分享和解读教学案例上,引导教师从转变学生学*方式的角度反思有效建立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四、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是转变学*方式的“牛鼻子”。要实现学*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现行评价制度。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中来。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五、教师做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

  《小学信息技术行走课堂》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走一条“教研结合,从教学熟练型走向专家型”之路,我决心成为一名这样的教师,以不愧对自己的青春年华。查有梁先生总结了一段关于“研”的妙语,我时时用他来鞭策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1

  张晓凤在文章结尾的一句话“世界 啊 , 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陷入沉思:是啊,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是多么漫长,而他在校园里的成长是多么重要,需要教师付出怎样的劳动,付出多少的艰辛?

  在礁头小学的第一个年头,1998年11月份,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很早就来到学校,甚至比学校的黄茂生教导来得早。走上台阶时,我愕然发现,校门口坐着一位妇女。看到我到来了,她显的十分兴奋。她这招呼我:“林老师,你好。”我开了铁门,她随我走进了办公厅。“我想看看我儿子的作业,这孩子最*真令我失望,单元考试竟然低于90分。”我下意识感到阵阵惊喜,一位早出晚归满忙于农耕的农村妇女,竟会这样关注孩子的学业。翻开学生的作业,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优”“真棒”“真了不起”,这位母亲脸色忽然拉下来,轻声对我说:“老师,你能否在作业里多一些责问的语言,少一些褒扬的评语?”“这孩子*日里被他爸惯坏了,变得有些娇气。”我愕然,后点头称是。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懂得孩子成长道路上家长的责任,懂得教育一个人应当事无巨细。而我呢,自己不觉脸有点热。不是吗?在批改作业时,我忽视了学生的弱点,因为作为孩子,如果他每天都在鲜花和掌声中度过,不知道他将来遇上挫折,如何正确面对?

  “为什么考不上90分让你失望?”我发问。“在我眼中,同你一样,我的'孩子是优秀的,我想让他永远鹤立鸡群,让他永远是我的骄傲,我不想让他失去危机感,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业。”……

  在屈膝长谈中,不知不觉早读课钟声已经响起,那位母亲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临走时仍不忘嘱咐我:“要正确对待孩子。”我想,这位勤劳的母亲,如此关注教育,如此懂得教育,是多么令人振奋!

  我感觉,我的教育责任一下子沉重起来,这位母亲把孩子送来学校,我们还给她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该还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因为关注每一个生命,才会让教育更加真实。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2

  1、人生有悲有喜,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就要忘我的投入并且吧把这快乐带给别人,以至于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些。

  2、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

  3、所谓的死胡同不过是一条街的拐角,走出这个拐角,又是一片海阔天空了。

  4、快乐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清晰明确,不至于被一些失望、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引起的盲点所遮掩,快乐就像戴在心灵上的一副眼镜,能让你透过迷雾般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5、不是世界亏欠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亏欠了自己因为我们不停地对自己说一些消极的东西让自己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

  6、每一天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一天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了,你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你忙碌的工作,但一定不要忘记留给自己10分钟用来放松,用来思考生活的真谛。

  7、快乐要懂得换位思考——人们发现,别人的负担并不比自己的轻,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重,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原先丢掉负担的地点,重新拾回自己的负担。

  8、辩论是一时的,朋友却是永远的,花朵早晚都会凋谢,留下的余香却能长存心底。

  9、快乐处世法——谦卑,不要吹嘘,对别人耐心一点,榜样胜过说教。

  10、快乐就是抓住离自己最*的东西;未来的'还在未来,我们能掌握的只有现在,而现在的时光也如沙漏般一点一滴的溜走,每一份每一秒都是我们现在人生里最黄金的时刻,你可能听腻了这句话: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但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个人感想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股票有肯能跌,工作有可能被炒鱿鱼,多年的恋人可能会分手。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面。生活还有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一样当它掉在地上,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只有当你把它捡起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另一面。

  快乐只需几只一句话:活在当下!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会发现,工作的效率会高起来,生活的节奏会慢下来,而你自己,会快乐起来!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3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时不学*,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六、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七、关注全体学生

  “请记住:儿童的学*越困难,他在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八、读《简单语文不简单》有感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淡中体现神奇。

  十、读《班主任大全》有感

  学生是学*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4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对中国*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政策是在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的漫长转变中有所感受的。上初中时国内的一些学者专家就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并在积极为此努力,然而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素质教育一直都仅限于表面上,到我高中毕业时,所有的改革都在无奈的为学子们最终的高考让路,“三好学生”的标准提了很多年,可我只知道学*成绩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德育、体育我们总在提,可真正把它们放在和智育相等的位置上的行动少之又少。就我自己而言,我发现步入了社会,做了老师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素质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多么重要,教育改革的迫切其实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致,可是任何的变革都是需要时间和实施者辛勤的付出的,我很荣幸在我可以投入到这一场改革的行列中去,并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在数年以后不会像我一样有遗憾。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工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必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学生的实际,贴*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总之,《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总之,我认为教育思想的转变决定着改革的成效,所以要努力改变大家的认识,了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实现多元化录取,综合评价,让专才有用武之地,让通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是我学*《纲要》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在我们的不断探讨和努力之后,我们的学生在结束高中学*的时候已经在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更能学会做事做人。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5

  日前,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了陆局长的《致老师们的一封信》,我感触很深,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一 、拒绝有偿家教,做个明亮教师

  从教十二年来,有不少家长向我提出在课外给学生有偿补*的要求,都被我委婉地拒绝了。但是,我总会用其他方法来帮助那些英语学*真正有欠缺的学生。

  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学生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想在周末将孩子送到我家来“开个小灶”,补*一些综合题,提高能力。我给他分析了他的孩子的学*情况,告诉他没有补*的必要,只要做一些针对性的练*就行了。回绝了家长后,我在家里找出以往收集的练*题,勾划出一些题目交给这位学生,让他每天抽空完成后交给我检查、讲解、再订正。这样反复几次后,他做题的正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对英语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充足的`信心。

  初三毕业典礼那天,送走了学生,整理好教室,我也轻松下来,准备回家。刚进办公室,同事就对我说:“孔老师,桌子上有你的礼物。”我十分惊讶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紫色的沙漏,盒子里面有一张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工整的字迹:“孔老师,您是一个好老师。时光会如这沙一般流逝,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谆谆教导。”署名是“您的一个学生”。看着这张小小的卡片,那一刻,初三一年累积于心的辛苦、压力、疲惫、抱怨都消失殆尽,心中只有大大的感动和满满的幸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