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读书笔记,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来捧读李镇西老师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师》,得以与这位著名的教育大家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饮甘露,感触颇深。读后不禁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可以说李老师是用真心为教育奉献的,宣扬了崇高的教育理念,给我们为师树立了良好的的榜样。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这是阅读后的最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转化“后进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等十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李镇西的教育观、学生观。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透露了李老师的真心,他将理性的思考倾注于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中,故事跌宕起伏、撼人心魄。书中不乏李老师对于育人的困惑,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思想的撞击与灵魂深处的迷茫。让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他的的这本书是将自己日常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用笔录的方式记载下来,透过每个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育人方面,他是真正的爱教育、爱学生的教育者。

  做最好的老师

  做好一个好老师好不只是句口号,更多的事需要智慧与爱,一个好老师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现在想想,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老师还是蛮多的,但是几年或几十年之后就不一定了,能让我们无法忘记的是那些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老师了。

  李老师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个难题(班级建设、后进生转化、作弊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的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所以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收获,新的快乐。这样的想法很特别,繁杂的日常事务会将我们仅有的一点热情与耐心耗得精光,如果不能做一个良好的自我调节,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做好老师的标准,还是自我精神**的好方略。

  教育之心

  李镇西说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童心、爱心、责任心、宽容心和耐心,童心使我们能理解孩子,爱心能让我们把爱献给孩子;责任心能使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从而培养出于社会有用的人;宽容心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仁慈和关爱;耐心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与机会。

  李老师说“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作为教育者,要善于用童心理解童心,让自己拥有与学生同龄的童心思维,用这样的思想去解释学生们的行为与做法就容易多了,毕竟我们都曾童年过。当我们努力唤醒内心深处的童心时,其实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创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捷径。同时,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竟然是“一类人”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学生自然就会对老师产生亲切之情。而且当我们怀着童心理解童心时,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愿望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易*人,会使学生觉得你很具有亲和力。保持童心的关键是懂得理解,不仅是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质。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教育离不开情感。当然,对学生的爱,不一定需要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淡淡才是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心融入*常的一言一行中,用*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当然,这种爱心必然是*等的,如果不能拿捏好,产生的负面效果危害是很大的。大多老师都过分看重优生差生,以致于忽略了比例较大的中等生,结果就是大多表现一般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甚少,若干年后,彼此都没了印象,这是很可悲的。

  李老师告诉我们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惯。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教师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重大使命。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如果我们拥有了如此宽阔的胸襟与达观的心灵,面对犯错的学生,李老师能以一颗理解的心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是批评也不是说教而是让他当众表演节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讲故事、朗诵文章,让学生在表演中记住自己的错误。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更关键的是维护了学生的创造欲,成功的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中规中矩的乖学生,而是培养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青年才俊,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拯救”后进生的时候,为了找到与学生谈心的好机会,他可以等待一个学期,在无数次的等待之后他觉得时机成熟时候才去找这个学生谈话,这种难得的耐心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李老师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做法就是写信,开学初写第一封信,*时与学生交流也有书信往来,现代这个信息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这么古老的交流方式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对待学生时难得的耐心。书信虽古老,却是最有效率、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了,也许很多年后,学生还会保存着。

  创建班集体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优势得到展示,这种心理理应被教师尊重。李老师的轮流班干部制度的实行就是尊重了这种心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与施展,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自律和律他的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李老师十分重视班级教育中各种力量的利用和协调,依靠学生、科任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他在班级工作中,紧紧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班级教育的主人。

  给班级取个响亮的名字,这也是李老师的好方法,比如说“未来班”,这样做的妙处在于这个名字会让学生有了一种归宿感,从而为此感到骄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浓厚的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带给学生一种一起努力的快乐,这种集体奋斗的快乐产生的是良性循环。这样班级的凝聚力会更加集中。

  “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句话对于教师能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了全面的概括。李老师强调说,要走进学生心灵,就要走进学生生活,尽可能多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发展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善待学生的求助,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巧妙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经常和学生进行谈心,把自己的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

  李老师提及的可行性教育理念还有很多,总之,阅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我收益颇多,不仅深入了解了教师工作中的许多问题细节,也给我以后的教师之路指明了方向。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2

  踏上工作岗位已经二十四年了,这期间我有过悲伤、难过,也有过兴奋、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想着怎样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老师?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呢?今天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不禁惭愧万分。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课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我很欣赏李老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做最好的自己,说得多好呀!我们不要和别人比,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每天扪心自问,我今天进步了吗?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超越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努力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和的心态。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比,每日三省吾身,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坚持从最*凡的小事踏踏实实做起,天天反思叩问自己,即使自己成不了红花,也要成为一片绿叶。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在很多方面我做的确实不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有时我总是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有时我也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个别同学,来杀一儆百;每次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真正融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却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没有他们,我也什么都不是!是啊,只有当我们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现在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爱面子,自尊心很强,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当众批评他的话,就会伤到他的面子,会让他形成逆反心理。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要做最好的老师,就要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对学生的的未来负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我们教师要经常拥有一颗永远的童心和爱心,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学生就会把我们当做知心朋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才能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才能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我们看到的学生,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我们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维来衡量这些孩子,有时孩子的世界我们大人真的不懂。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我们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也要“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在教育教学中,学*借鉴李老师的教学经验,每天反思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3

  “最好”不是“good”不是“more”,而是“best”,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班主任,何为好,何为最好?是能言善辩的口才,抑或是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或者是学生每次取得的优异成绩,一次次地寻觅答案,也一次次地否定自己。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是我内心深处一直的疑问。究竟什么是“最好”呢?带着这个疑惑,我翻开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最好的含义──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会成了最好。而这不正是对“追求”的诠释吗?也正是李镇西老师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话家常式的语言让我明白了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

  一、做一位有童心的教师

  教育者是否拥有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李老师认为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在教育中,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这样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还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便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李老师的童心和爱学生的痕迹。如李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斗鸡游戏,一起打水仗、一起包抄手……在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理解了李老师的童心,理解了那精彩瞬间中的爱。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有童心吗?我和学生的关系是亲密无间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欲无求吗?我否定了自己,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用这颗童心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用这颗童心去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用这颗童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也正是这颗童心,让学生一次次感动了我。走*了我。因而,童心与童心碰撞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做一位有思想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亘古不变的教师职责。但现代教育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必须是一名有思想的老师。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李老师认为,我们教语文的,不能就语文教语文,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教语文。站在社会、国家、民族的高度搞教育。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十几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在工作中,就是为教而教,为改而改,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读完这一章节,我想自己也要像李老师一样做一位一定有思想的老师,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

  其实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厚实的人文底蕴、创新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在《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这章中,李老师详细地叙述了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之路,也深刻地揭示了思想形成的历程。在《阅读和写作,提升教师素质》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惯,而且还伴随着思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独特的思想。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勤于思考,勤于钻研,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三、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

  李老师所认为的民主是这样的:把受教育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同时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在文中,无论是和学生的生活中,还是课堂上,抑或是班主任管理,都处处体现着李老师所倡导的民主。如三好生的选举,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选举权;在为自己的班起个班名时,师生共同出谋划策,出现“未来班”后,又和学生提出班训,创作班歌等行动;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变,不都在说明李老师的民主吗?而想想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现象,虽有民主踪迹但也缺少不了老师干涉的痕迹,如选拔优秀,我们会为优秀生大加赞扬,对表现落后的学生则不屑一顾;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人治的行为一次次刷新着记录。因此,李老师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们明白李老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教育和学生,同时,也在向我们警示,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是何其重要,它将为给学生带了多大的转变以及对其一生的影响。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一名教师,何为最好,正如李老师所言:“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做一位有追求的教师,就会做得“更好”,再到“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4

  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感慨颇深。这本书是李老师用自我的心血写成的,里面包含了他漫长25年的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于怀的痛苦经历,但更多的则是他与学生之间那种纯粹的友谊之情。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十分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则来源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他说:“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来,要做最好的老师,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异常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我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忙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会无悔的付出。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应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

  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此刻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我的孩子,能够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我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我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老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我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过程是学*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读书就是在读人生。这次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此刻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日比昨日做得更好,明天比今日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5

  最*一个星期我读《做最好的老师》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所以他才能为学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深深明白应当把班级当作“家”,我班的小凡同学,学*成绩在班中一向是处于中下等的,但开学初我发现他上课精神恍惚,课后作业总是拖拉,甚至连他最拿手的背诵课文也有了困难,还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比如上课招惹同桌,说谎。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我十分担心。每次学生违纪或发生变化,我总会想必须是有原因的,这时我们老师最忌讳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而是应当帮忙学生找出原因,解决根本问题。那天他因为背书的问题被留了下来,看到他那心烦意乱的样貌,我决定先跟他谈谈,谈话进行得比较顺利,或许这事在他心里已憋了太久,他太需要倾诉了。

  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他的爸爸,我把孩子的变化及孩子变化的原因告诉了他,他心*气和地听我讲完,又虚心地向我征询恰当的处理方法。讲完我如释重负,跟家长打交道是要讲究方法策略的,一不细心得罪了他,那就引火上身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孩子上课能认真听讲、进取发言了,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了,一切都进入了正常轨道,班级中的每个学生,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能帮忙他们“闯关”的是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更应当有老师无私而深厚的爱,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多一双观察的眼睛,多一对倾听的耳朵,多一次温暖的行动。

  老师对学生的爱还表此刻尊重、理解学生上。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老师能*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甚至伤害了老师,老师仍能一片诚心,宽宏很多地对待他。异常是当老师讲课时出现错误,或批评错了学生,或处理问题方法不当时,应当当着学生面大胆地承认错误,请求学生的理解和原谅,这不但不会失去威信,还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思想境界高,学生会更信任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1)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就是这本书首页序言里非常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会有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李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李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想在新学期里再面对周志鹏、高立尚、王磊、张磊等孩子时,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2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来捧读李镇西老师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师》,得以与这位著名的教育大家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饮甘露,感触颇深。读后不禁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可以说李老师是用真心为教育奉献的,宣扬了崇高的教育理念,给我们为师树立了良好的的榜样。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这是阅读后的最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转化“后进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等十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李镇西的教育观、学生观。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透露了李老师的真心,他将理性的思考倾注于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中,故事跌宕起伏、撼人心魄。书中不乏李老师对于育人的困惑,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思想的撞击与灵魂深处的迷茫。让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他的的这本书是将自己日常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用笔录的方式记载下来,透过每个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育人方面,他是真正的爱教育、爱学生的教育者。

  做最好的老师

  做好一个好老师好不只是句口号,更多的事需要智慧与爱,一个好老师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现在想想,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老师还是蛮多的,但是几年或几十年之后就不一定了,能让我们无法忘记的是那些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老师了。

  李老师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个难题(班级建设、后进生转化、作弊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的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所以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收获,新的快乐。这样的想法很特别,繁杂的日常事务会将我们仅有的一点热情与耐心耗得精光,如果不能做一个良好的自我调节,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做好老师的标准,还是自我精神**的好方略。

  教育之心

  李镇西说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童心、爱心、责任心、宽容心和耐心,童心使我们能理解孩子,爱心能让我们把爱献给孩子;责任心能使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从而培养出于社会有用的人;宽容心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仁慈和关爱;耐心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与机会。

  李老师说“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作为教育者,要善于用童心理解童心,让自己拥有与学生同龄的童心思维,用这样的思想去解释学生们的行为与做法就容易多了,毕竟我们都曾童年过。当我们努力唤醒内心深处的童心时,其实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创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捷径。同时,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竟然是“一类人”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学生自然就会对老师产生亲切之情。而且当我们怀着童心理解童心时,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愿望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易*人,会使学生觉得你很具有亲和力。保持童心的关键是懂得理解,不仅是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质。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教育离不开情感。当然,对学生的爱,不一定需要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淡淡才是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心融入*常的一言一行中,用*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当然,这种爱心必然是*等的,如果不能拿捏好,产生的负面效果危害是很大的。大多老师都过分看重优生差生,以致于忽略了比例较大的中等生,结果就是大多表现一般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甚少,若干年后,彼此都没了印象,这是很可悲的。

  李老师告诉我们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惯。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教师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重大使命。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如果我们拥有了如此宽阔的胸襟与达观的心灵,面对犯错的学生,李老师能以一颗理解的心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是批评也不是说教而是让他当众表演节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讲故事、朗诵文章,让学生在表演中记住自己的错误。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更关键的是维护了学生的创造欲,成功的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中规中矩的乖学生,而是培养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青年才俊,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拯救”后进生的时候,为了找到与学生谈心的好机会,他可以等待一个学期,在无数次的等待之后他觉得时机成熟时候才去找这个学生谈话,这种难得的耐心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李老师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做法就是写信,开学初写第一封信,*时与学生交流也有书信往来,现代这个信息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这么古老的交流方式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对待学生时难得的耐心。书信虽古老,却是最有效率、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了,也许很多年后,学生还会保存着。

  创建班集体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优势得到展示,这种心理理应被教师尊重。李老师的轮流班干部制度的实行就是尊重了这种心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与施展,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自律和律他的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李老师十分重视班级教育中各种力量的利用和协调,依靠学生、科任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他在班级工作中,紧紧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班级教育的主人。

  给班级取个响亮的名字,这也是李老师的好方法,比如说“未来班”,这样做的妙处在于这个名字会让学生有了一种归宿感,从而为此感到骄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浓厚的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带给学生一种一起努力的快乐,这种集体奋斗的快乐产生的是良性循环。这样班级的凝聚力会更加集中。

  “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句话对于教师能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了全面的概括。李老师强调说,要走进学生心灵,就要走进学生生活,尽可能多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发展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善待学生的求助,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巧妙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经常和学生进行谈心,把自己的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

  李老师提及的可行性教育理念还有很多,总之,阅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我收益颇多,不仅深入了解了教师工作中的许多问题细节,也给我以后的教师之路指明了方向。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3

  “最好”不是“good”不是“more”,而是“best”,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班主任,何为好,何为最好?是能言善辩的口才,抑或是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或者是学生每次取得的优异成绩,一次次地寻觅答案,也一次次地否定自己。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是我内心深处一直的疑问。究竟什么是“最好”呢?带着这个疑惑,我翻开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最好的含义──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会成了最好。而这不正是对“追求”的诠释吗?也正是李镇西老师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话家常式的语言让我明白了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

  一、做一位有童心的教师

  教育者是否拥有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李老师认为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在教育中,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这样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还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便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李老师的童心和爱学生的痕迹。如李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斗鸡游戏,一起打水仗、一起包抄手……在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理解了李老师的童心,理解了那精彩瞬间中的爱。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有童心吗?我和学生的关系是亲密无间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欲无求吗?我否定了自己,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用这颗童心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用这颗童心去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用这颗童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也正是这颗童心,让学生一次次感动了我。走*了我。因而,童心与童心碰撞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做一位有思想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亘古不变的教师职责。但现代教育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必须是一名有思想的老师。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李老师认为,我们教语文的,不能就语文教语文,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教语文。站在社会、国家、民族的高度搞教育。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十几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在工作中,就是为教而教,为改而改,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读完这一章节,我想自己也要像李老师一样做一位一定有思想的老师,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其实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厚实的人文底蕴、创新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在《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这章中,李老师详细地叙述了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之路,也深刻地揭示了思想形成的历程。在《阅读和写作,提升教师素质》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惯,而且还伴随着思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独特的思想。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勤于思考,勤于钻研,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三、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

  李老师所认为的民主是这样的:把受教育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同时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在文中,无论是和学生的生活中,还是课堂上,抑或是班主任管理,都处处体现着李老师所倡导的民主。如三好生的选举,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选举权;在为自己的班起个班名时,师生共同出谋划策,出现“未来班”后,又和学生提出班训,创作班歌等行动;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变,不都在说明李老师的民主吗?而想想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现象,虽有民主踪迹但也缺少不了老师干涉的痕迹,如选拔优秀,我们会为优秀生大加赞扬,对表现落后的学生则不屑一顾;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人治的行为一次次刷新着记录。因此,李老师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们明白李老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教育和学生,同时,也在向我们警示,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是何其重要,它将为给学生带了多大的转变以及对其一生的影响。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一名教师,何为最好,正如李老师所言:“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做一位有追求的教师,就会做得“更好”,再到“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4

  与同学聊天,偶尔说起暑期读书的事,介于她的推荐,我去拜读了一下著名教育家毕镇西老师所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翻开此书,看到序言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毕老师的那番“最”字论:“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读到此,不免有些惭愧!每每看到学校在表扬优秀教师时,会想尽职尽责的老师便是如此了!相反对比自己,对比过去几年来的工作历程,哪及得上,更别提毕老师所说的“超越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完全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毕镇西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以及他那颗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教育者的心。桃毕满天下,这是我对教师最早的认识!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个桃毕满天下的教师已经是相当伟大了!而要让满天下的桃毕都能幸福的去度过一生,这又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啊!而毕老师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正是源于这个追求,毕老师首先付出的是他的爱。书中,毕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和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同学们还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看到这句话,反观自己,又是在学生犯错以后,自己老早就开始“批评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还会心*气和地去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同学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同学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同学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当然,毕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的教育上,毕老师的种种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曾经面对班级中的调皮的学生、不爱听课的学生、捣乱的学生无比的头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训斥都无法长久,偶尔的好将其放大并表扬,但这一方法仅仅只是短暂的。当看完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同学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谈心、一次批评、一次电话“告状”等等就能让他变好,甚至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读完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应该要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毕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而毕老师的这些教育理论将成为我们这些教师的指路明灯,把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5

  “最好”不是“good”不是“more”,而是“best”,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班主任,何为好,何为最好?是能言善辩的口才,抑或是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或者是学生每次取得的优异成绩,一次次地寻觅答案,也一次次地否定自己。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是我内心深处一直的疑问。究竟什么是“最好”呢?带着这个疑惑,我翻开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最好的含义──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会成了最好。而这不正是对“追求”的诠释吗?也正是李镇西老师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话家常式的语言让我明白了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

  一、做一位有童心的教师

  教育者是否拥有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李老师认为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在教育中,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这样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还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便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李老师的童心和爱学生的痕迹。如李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斗鸡游戏,一起打水仗、一起包抄手……在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理解了李老师的童心,理解了那精彩瞬间中的爱。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有童心吗?我和学生的关系是亲密无间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欲无求吗?我否定了自己,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用这颗童心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用这颗童心去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用这颗童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也正是这颗童心,让学生一次次感动了我。走*了我。因而,童心与童心碰撞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做一位有思想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亘古不变的教师职责。但现代教育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必须是一名有思想的老师。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李老师认为,我们教语文的,不能就语文教语文,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教语文。站在社会、国家、民族的高度搞教育。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十几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在工作中,就是为教而教,为改而改,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读完这一章节,我想自己也要像李老师一样做一位一定有思想的老师,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其实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厚实的人文底蕴、创新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在《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这章中,李老师详细地叙述了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之路,也深刻地揭示了思想形成的历程。在《阅读和写作,提升教师素质》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惯,而且还伴随着思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独特的思想。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勤于思考,勤于钻研,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三、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

  李老师所认为的民主是这样的:把受教育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同时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在文中,无论是和学生的生活中,还是课堂上,抑或是班主任管理,都处处体现着李老师所倡导的民主。如三好生的选举,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选举权;在为自己的班起个班名时,师生共同出谋划策,出现“未来班”后,又和学生提出班训,创作班歌等行动;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变,不都在说明李老师的民主吗?而想想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现象,虽有民主踪迹但也缺少不了老师干涉的痕迹,如选拔优秀,我们会为优秀生大加赞扬,对表现落后的学生则不屑一顾;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人治的行为一次次刷新着记录。因此,李老师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们明白李老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教育和学生,同时,也在向我们警示,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是何其重要,它将为给学生带了多大的转变以及对其一生的影响。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一名教师,何为最好,正如李老师所言:“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做一位有追求的教师,就会做得“更好”,再到“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2)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10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

  打开书就被李老师的自序吸引了,“最好的教师,不是名人比,不是何过去比,而是和自己的明天相比,和未来比,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李老师如今已经是教育名人了,而且已经著作十多本,可是他还是这样埋头耕耘不问收获。真的被深深地震撼着,也感觉到自己真的事态渺小了。

  一、伤春怀远几时穷,小雨纤纤风细细

  我知道自己是*千千万小学教师中的一员,我所做的能改变什么?所以自己总是伤逝。李老师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说——“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读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学感觉真的事相差太悬殊了。那就像李老师说的,不比,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还会有让自己让孩子让同事感到遗憾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坚持和自己比一比,坚持不懈(我就是没有这个韧劲吧),我想我也会不断向“最好的教师”靠*了。

  同事们对我的评价大多是感情太丰富了,总是爱掉眼泪。是啊,现在想想自己不是一直在伤春怀远吗?没有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细节追问,审视,推敲,质疑……却恰恰在怀疑别人对自己是不赏识的,这样的自己怎么可能是个好老师呢?时时刻刻为汲取名利而困扰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师,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业绩的,我们总是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身为教师的自己更应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个性全面的发展,那样我们才有资格说自己在对学生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过程是繁琐细碎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的,而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带着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到这些细节之中,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我们每个学生,在工作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那样才会每一阶段都由创新和超越。

  水,暖时微波荡漾,炎时蒸腾九霄,寒时冰心守节。李老师如水,性情谦和,充满智慧。李老师就是这样在任何时候就尽可能的在自己的事业中达到自己能力所恩那个达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们每位女教师如果都能如李老师所说的做个反思型的教师,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这样坚持不懈地注意注重自己的教育细节,定会“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今天再一次郑重的告诉自己,伤春怀远是没有道路的,像春风细雨一样真正润物细无声,只有不停的前行,做个会阅读,会实践,会思考,会写作的老师。

  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落花已做风前舞”,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成绩永远只能证明过去,不代表未来。李老师就是这样不断超越自己,才不断有新的业绩新的成就。我所以*凡,就是没有这样的心胸吧。既然决定要做个超越自己的老师,我知道光有志向还不行,更重要的事有行动力。

  1、如花——读书让自己内外俱美

  花的美丽各有千秋,女人如花,总会逝去芳华的,如何保鲜自己的美丽,让自己与众不同,那就是读书吧。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自古至今不变的。作为老师更应该这样吧,信息社会不断更新与进步,让我们目不暇接,如果不丰富自己更新自己,真的可能要被淘汰了。那就要不断地不停的阅读,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师应该是终身学*的身体力行者,做最好的教师更是要阅读,不但要阅读教育名著教学专著等专业性书籍更要阅读与教育“无关”的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类的书,因为读书令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读书令我们憧憬未来,读书令我们感悟世界。

  心灵的清香,最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悠长吧。读书,让自己甘美清香。

  2、如玉——科研让自己温润坚贞

  玉之光泽从不锋芒毕露,是柔润的温和的;玉更是恒常的,不会因为外界的炎凉而变;玉更是石的精髓,不会因为泥土的浸染而污。怎么能成为特别的自己,怎么能成为千万普通教师中最好的一个,那就以玉做榜样吧。我们现在就是一块璞玉,我们自己的潜质我们要自己去发现,那就是搞教科研吧。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投入到学生中,扎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同时跟要把学生单做研究对象,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17岁就走上教师之路的我们中的一员,可是他用他的一生来研究学生,他经常在深夜静悄悄的`伏案写作,思考和记录教育问题,就是这样一直坚持不懈的做着教育科研,成就伟大的教育家,让我们有了教育思想。李镇西老师也是这样的吧,不但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还有忙于学校事务,还要到处做讲学,还在各大教育网上有论坛有交流……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真的事小巫见大巫了。如今学校倡导我们做教科研,更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们真的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教科研工作。虽然有好多我们现在做的科研课题前辈们都已经做过了。可是我们针对的学生尽管同样是学生,但是他们仍然是不同的人,所以我不会再如以前那样“都研究过了,还研究什么”再不会有这样的思想,一定要真正的和自己现在的学生一起学*研究,写好每天的教学点滴,把写作养成*惯。我们有研究的精神,就是缺少玉这样的精神,一定做个如玉样的教师,坚韧,恒常,坚持……因为只要我们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一定会有收获。不能名垂青史,也会成为*凡中做得最好的哪一个。

  最后,还是李老师那句话说得最有道理,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2

  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苏胡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到达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能够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齐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3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以后,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子非常优秀非常值得我们学*的老师,有好的象他学*,做一位优秀的老师。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从李镇西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李镇西老师认为,这正是自己的职责。

  其次,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4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来捧读李镇西老师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师》,得以与这位著名的教育大家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饮甘露,感触颇深。读后不禁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可以说李老师是用真心为教育奉献的,宣扬了崇高的教育理念,给我们为师树立了良好的的榜样。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这是阅读后的最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转化“后进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等十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李镇西的教育观、学生观。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透露了李老师的真心,他将理性的思考倾注于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中,故事跌宕起伏、撼人心魄。书中不乏李老师对于育人的困惑,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思想的撞击与灵魂深处的迷茫。让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他的的这本书是将自己日常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用笔录的方式记载下来,透过每个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育人方面,他是真正的爱教育、爱学生的教育者。

  做最好的老师

  做好一个好老师好不只是句口号,更多的事需要智慧与爱,一个好老师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现在想想,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老师还是蛮多的,但是几年或几十年之后就不一定了,能让我们无法忘记的是那些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老师了。

  李老师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个难题(班级建设、后进生转化、作弊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的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所以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收获,新的快乐。这样的想法很特别,繁杂的日常事务会将我们仅有的一点热情与耐心耗得精光,如果不能做一个良好的自我调节,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做好老师的标准,还是自我精神**的好方略。

  教育之心

  李镇西说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童心、爱心、责任心、宽容心和耐心,童心使我们能理解孩子,爱心能让我们把爱献给孩子;责任心能使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从而培养出于社会有用的人;宽容心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仁慈和关爱;耐心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与机会。

  李老师说“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作为教育者,要善于用童心理解童心,让自己拥有与学生同龄的童心思维,用这样的思想去解释学生们的行为与做法就容易多了,毕竟我们都曾童年过。当我们努力唤醒内心深处的童心时,其实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创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捷径。同时,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竟然是“一类人”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学生自然就会对老师产生亲切之情。而且当我们怀着童心理解童心时,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愿望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易*人,会使学生觉得你很具有亲和力。保持童心的关键是懂得理解,不仅是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质。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教育离不开情感。当然,对学生的爱,不一定需要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淡淡才是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心融入*常的一言一行中,用*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当然,这种爱心必然是*等的,如果不能拿捏好,产生的负面效果危害是很大的。大多老师都过分看重优生差生,以致于忽略了比例较大的中等生,结果就是大多表现一般的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甚少,若干年后,彼此都没了印象,这是很可悲的。

  李老师告诉我们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惯。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教师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重大使命。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如果我们拥有了如此宽阔的胸襟与达观的心灵,面对犯错的学生,李老师能以一颗理解的心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是批评也不是说教而是让他当众表演节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讲故事、朗诵文章,让学生在表演中记住自己的错误。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更关键的是维护了学生的创造欲,成功的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中规中矩的乖学生,而是培养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青年才俊,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拯救”后进生的时候,为了找到与学生谈心的好机会,他可以等待一个学期,在无数次的等待之后他觉得时机成熟时候才去找这个学生谈话,这种难得的耐心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李老师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做法就是写信,开学初写第一封信,*时与学生交流也有书信往来,现代这个信息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这么古老的交流方式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对待学生时难得的耐心。书信虽古老,却是最有效率、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了,也许很多年后,学生还会保存着。

  创建班集体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优势得到展示,这种心理理应被教师尊重。李老师的轮流班干部制度的实行就是尊重了这种心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与施展,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自律和律他的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李老师十分重视班级教育中各种力量的利用和协调,依靠学生、科任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他在班级工作中,紧紧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班级教育的主人。

  给班级取个响亮的名字,这也是李老师的好方法,比如说“未来班”,这样做的妙处在于这个名字会让学生有了一种归宿感,从而为此感到骄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浓厚的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带给学生一种一起努力的快乐,这种集体奋斗的快乐产生的是良性循环。这样班级的凝聚力会更加集中。

  “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句话对于教师能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了全面的概括。李老师强调说,要走进学生心灵,就要走进学生生活,尽可能多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发展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善待学生的求助,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巧妙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经常和学生进行谈心,把自己的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

  李老师提及的可行性教育理念还有很多,总之,阅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我收益颇多,不仅深入了解了教师工作中的许多问题细节,也给我以后的教师之路指明了方向。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5

  作为一个老师,能与学生拥有那么多快乐的往事,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得到那么多学生的尊重,谈何容易?“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读后我才明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读后感《《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000字》。“但是,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感受着这份“最好”,我开始每天审视自己,看今天的课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今天为学生做得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同时我也引用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来教育我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心尽力,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凡是做一件事今天就要比昨天尽如人意。

  从书中得知,李老师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5分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

  李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我想这样就够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6

  *一个月以来,我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李老师从十个章节来讲述他的教育故事,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中,李老师把教育态度、教育理念、教育技巧融入其中,发人深省。阅读此书,我收获了许多,它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

  该书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中讲到:“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回想自己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段时间,心中满是新鲜感,对于上课对于学生都富有激情。但是,一个月过后,我就感到疲惫,高一历史一星期虽然只有三节课,可是担任五个班的历史,一节课的内容要重复讲五遍,再加上班级多,课程安排较乱较分散,基本上每天都有课,每个半天都必须到学校上一两节课,每天都在回家和去学校的路上往返五六次,导致我备课时间严重不足,所以我倍感疲惫,我就在这样的疲惫状态下过了一个月。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去做一个富有人情味富有爱的老师呢?

  在读到李老师“在*等中培养*等”一节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十月份的一次教学经历。在国庆节补课期间,一个高中同学,现在也是一位老师,回到学校,听了我的一节课,听完后,这位教师朋友对我说,讲的很乱,没有条理,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新老师的课堂,难怪有学生会睡觉,我当时还很自然地回答说,他上课经常睡觉的。我知道,这是朋友听完课后的真实感受,我也很虚心听取了。这时候,我才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在想,学生上课睡觉,听课没劲,原来,跟自己的教学设计,跟自己的教学方法大有关系。我想,当时的我,没有真正地关心学生,就是没有做到真正的爱学生,没有做到在*等中培养*等。都说“教学相长”,我们总是说,当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昏昏欲睡,上课没有激情,对你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学生回应你时,你会唠叨,都是学生影响了我,看到学生没有激情,我也就没有激情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会想睡觉呢?这时候,我想,老师的原因是主要的。老师上课时,应该多鼓励学生,设计新颖有趣与教学内容有关系的教学步骤,多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参与进来,体会学*的快乐感和成就感,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7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李镇西老师心声的《做最好的老师》一文时,时时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李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8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第十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静了,教育也从容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9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一位外国诗人写道——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丛小树/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就做灌木一丛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做一片草绿/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只麝香鹿,就做一条鲈鱼/但须做湖里最好的一条鱼

  我们不能都做船长,我们得做海员/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我们该做的工作,就在你手边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不能凭大小来断定你的输赢/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做“最好的老师”: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做这样的老师,多么有意思!不是没有过挫折,不是没有产生过烦恼,但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只要我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只要我人格的丰碑深深地铸进学生的心灵,我就是无往而不胜!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我需要经常不停地提醒自己:时时刻刻汲汲于名利,即使暂时得逞,终将也只会被生活惩罚,这叫“多情总被无情恼”;而“只管攀登不问高”,“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乃至不幸,最后也必将赢得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 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李老师对学生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爱孩子你才能伏下身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生活点滴,你才能为发现他们成长的欢笑与泪水所影射的点点滴滴,才能与他们的心同步,与他们的心一起跳动,才能理解与倾听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爱而后育,正是因为有了爱,你的呕心沥血,你的殚精竭虑,才有了意义,才得以升华。李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通过一篇篇文章,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

  李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接受一次新的洗礼:是呀,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怎样的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呢?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教学水*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提高呢?自己有没有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成为学生心目当中最好的老师呢?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往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想当年,自己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那时的我热情满怀,立志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上课激情飞扬,下课跟着他们一起做游戏。休息天,我会带他们到我家玩,去大明湖公园拍照、划船。在他们生日时,我也不忘送上一张小书签,那时,每个孩子收到礼物是那么开心。当我声音嘶哑的时候,孩子们偷偷地将“金嗓子”放在讲台上。多么纯真的孩子们,我用童心换来了孩子的童心,换来了学生对老师的爱,那一刻,我是那么的幸福。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好久没写祝福语给学生,也没再带学生去我家玩,也没……而学生也早已不稀罕这种小卡片了,他们对于我,更多的则是一份敬重!

  另外还有两点印象深刻。其一,李振西严峻地提出:没有时间读书, 对于教师来说, 无异于慢性自杀。以前总抱怨没有时间读书,看来还是认识的问题。第二,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连李老师这样的教育大家都在随时

  反思自己的教学,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一线教师呢?向李老师学*,做一个有智慧、会反思的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教育技巧;有时,对学困生,缺少耐心辅导,和学生沟通不够,尤其是课后。对教育教学没有科研意识,缺少教育智慧。 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 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0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教育界曾流行这么一句话,我对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早有所闻,如今在培训的闲暇时间有幸拜读了李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不禁为李老师书中原汁原味的对学生的大爱所感动,被李老师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也在不断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我怎样向李老师学*,努力做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最好的老师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也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做有思想的老师

  有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本书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

  的确,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反观我们的教育现实,盲目跟随、低头拉车、疲于应付的老师太多了。要开课了,网上拉份教案、下载ppt参考;明天交流了,网上下载材料修改……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思想,又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要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善于学会冷静与宁静,冷静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宁静对待浮躁和喧嚣,做到让自己的天空常蓝,给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不因浮华而盲从,不为浮躁而跟风,在日新月异的新观念中守住常规,做一个有个性风格的教师。

  二、做有底气的老师

  教师应有扎实的基本功、厚实的人文底蕴、创新的意识,那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并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等等,真是博览群书!惊讶李老师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原来他早已养成了阅读的*惯,那是一种积累,只有厚积才能勃发。

  我们有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作了很多工作,但到了写总结或其它文章时,总觉得少了一些底气,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这时候想想*时却是应该多学*、多积累,增强一定的文化的底蕴。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着一项传统活动——读书节。每年我们抓住一个契机,围绕一个主题,向全校师生推荐一部分优秀书籍,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让师生在活动中品读、交流、提升,让书香文化的氛围逐步形成,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这一工作的分管副校长,我更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更应该走在学校老师的前面,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增强底气。

  三、做有爱心的老师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书中最震撼我的就是李老师对学生那种无比真诚和执著的爱。爱学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没有观看李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是想方设法唤起“后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爱就是民主,就是*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些老师由于脾气不好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偶尔也会产生一些失误的教育行为,如因学生的一些失误、过错,教师会“发火”、“冲动”、“罚站”、“罚抄”等。我们做老师的可能都心里想着我是为他们好而理直气壮的做过或正在做着,但这种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有悖教育规律的做法,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与信任,只会适得其反,与原有的目标越走越远。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多尝试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其它专题活动。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纯真的笑容,赢得他们的尊敬和爱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四、做有进步的教师

  李老师在书中写到: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拿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是啊,比一比: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

  事实上,每位老师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是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他们也有反思,也有比较,只是不够深刻,不够执着,不够超越,于是往往都与“最好的老师”失之交臂。其实,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只要我们在工作之余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德育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有没有得失,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接受各级各类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主动去思考,获得哪些收获启示?及时备注并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就是使自己做得最好的具体体现。

  再一次翻开序言,里面有那段令我感悟最深的话,摘抄下来作为我的结尾以此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3)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 (菁华5篇)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1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是因为老公的推荐。在看的过程很快使我认识到,这是一本在子女教育方面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好书,是一本家长应该细读、值得回味的好书。

  看后觉得,这本书所写、所记、所阐述的不仅仅是李镇西老师如何陪伴自己的女儿成长、成才的过程,而是给所有的老师、家长介绍了一些教育理念,一些教育方法,一些教育实践。教育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更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教育是堪比泰山还重的一份责任,也经常是让所有家长、老师时时刻刻牵肠挂肚无法回避的日常琐细之事。读完此书,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明确做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

  我们的身份双重的,即是家长,又是教师,而我体会最深的,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便万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给了老师,成也老师,败也老师。还美其名曰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决不袒护,绝对支持。见过多的是这样的家长,想想自己从孩子入学起也加入了这些家长的行列中,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感叹: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读此书后愧疚:自己在推卸责任。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养孩子,而且还要育孩子。不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样成长。养育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孩子。怎样穿衣,怎样更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半途而废,孩子上学就把教育任务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老师的挖掘,才能成为一件惊世作品。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调整做家长的心态,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天才,而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试都应该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一个人不应该简单的与别人相比,而应该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个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读此书,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作为教师,我读此书,如获至宝,心灵的窗户敞开了。这本书一直放于我的床头,闲暇时间我还会再读,再领会,再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的路。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

  阅读了李镇西教授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我感触很多,虽然我还未为人父母,但从中却可以为自己以后做到很好的思想上的准备。书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做家长的不但要注重对孩子的物质投资,更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投资。目前许多家长虽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是由于教育方法不恰当,许多孩子对家长出现了叛逆的心理,孩子的行为让家长束手无策。那么家长到底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家长呢?

  一、要理解孩子

  孩子最渴望的是家长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能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但家长却只关心孩子的学*、生活,孩子一有过错或表现得不出色,就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解释机会。是问一个不能吐露心声的孩子能忍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吗?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孩子、通情达理的家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要关心和赏识孩子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些心理错位,比如: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或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其实,这样的“激将”法、“对比”法,只会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从细微之处发掘孩子的闪光之点,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常记在心中、挂在嘴边,及时给予夸奖,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鼓励和信心的培养,李镇西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三、不要给孩子施过大的压力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做事的标准去完成任务。根据孩子心理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只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形成一种“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虽然家长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也不能给孩子过重的精神压力,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书中李镇西教授的育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女儿第一次语文测试只考了个77分,面对这么差的成绩,他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女儿身上。,他故作轻松地说:“呀,第一次考试就得了77分,下次争取上78分。”就是这样的鼓励,使他的女儿没有丧失学*的兴趣。说实话,没有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差的考试成绩,如果家长一味地责怪,并施加压力,下次必须要考到多少分以上,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也许会更差。

  四、教育孩子要有恒心和毅力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恒心和毅力。我很佩服李教授教育的恒心和毅力。他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对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方法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从而培养了女儿良好的*惯,收获颇丰。我想任何一位家长都曾抽出过时间陪孩子读书,也曾耐心地给孩子解决过学*、生活等问题。但真正做到教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家长可能没有几个。所以,希望家长能对子女的教育贯彻到底,要知道子女一旦好*惯养成了,不用奖励她也会保持好*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要想做“最好的家长”,说起来易,做起来难!希望有空的话,家长们也能读一读《最好的家长》一书,让自己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2

  阅读了李镇西教授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我感触很多,虽然我还未为人父母,但从中却可以为自己以后做到很好的思想上的准备。书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做孩子的家长的不但要注重对孩子的物质投资,更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投资。目前许多孩子的家长虽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是由于教育方法不恰当,许多孩子对孩子的家长出现了叛逆的心理,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的家长束手无策。那么孩子的家长到底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孩子的家长呢?

  一、要理解孩子

  孩子最渴望的是孩子的家长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能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但孩子的家长却只关心孩子的学*、生活,孩子一有过错或表现得不出色,就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解释机会。是问一个不能吐露心声的孩子能忍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吗?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孩子、通情达理的孩子的家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要关心和赏识孩子

  有些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些心理错位,比如: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或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其实,这样的“激将”法、“对比”法,只会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从细微之处发掘孩子的闪光之点,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常记在心中、挂在嘴边,及时给予夸奖,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鼓励和信心的培养,李镇西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三、不要给孩子施过大的压力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做事的标准去完成任务。根据孩子心理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只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形成一种“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虽然孩子的家长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也不能给孩子过重的精神压力,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书中李镇西教授的育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女儿第一次语文测试只考了个77分,面对这么差的成绩,他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女儿身上。他故作轻松地说:“呀,第一次考试就得了77分,下次争取上78分。”就是这样的鼓励,使他的女儿没有丧失学*的兴趣。说实话,没有哪一位孩子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差的考试成绩,如果孩子的家长一味地责怪,并施加压力,下次必须要考到多少分以上,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也许会更差。

  四、教育孩子要有恒心和毅力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恒心和毅力。我很佩服李教授教育的恒心和毅力。他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对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方法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从而培养了女儿良好的*惯,收获颇丰。我想任何一位孩子的家长都曾抽出过时间陪孩子读书,也曾耐心地给孩子解决过学*、生活等问题。但真正做到教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孩子的家长可能没有几个。所以,希望孩子的家长能对子女的教育贯彻到底,要知道子女一旦好*惯养成了,不用奖励她也会保持好*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要想做“最好的孩子的家长”,说起来易,做起来难!希望有空的话,孩子的家长们也能读一读《最好的'家长》一书,让自己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3

  阅读了李镇西教授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我感触很多,虽然我还未为人父母,但从中却可以为自己以后做到很好的思想上的准备。书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做家长的不但要注重对孩子的物质投资,更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投资。目前许多家长虽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是由于教育方法不恰当,许多孩子对家长出现了叛逆的心理,孩子的行为让家长束手无策。那么家长到底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家长呢?

  一、要理解孩子

  孩子最渴望的是家长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能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但家长却只关心孩子的学*、生活,孩子一有过错或表现得不出色,就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解释机会。是问一个不能吐露心声的孩子能忍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吗?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孩子、通情达理的家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要关心和赏识孩子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些心理错位,比如: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或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其实,这样的“激将”法、“对比”法,只会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从细微之处发掘孩子的闪光之点,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常记在心中、挂在嘴边,及时给予夸奖,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鼓励和信心的培养,李镇西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三、不要给孩子施过大的压力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做事的标准去完成任务。根据孩子心理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只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形成一种“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虽然家长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也不能给孩子过重的精神压力,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书中李镇西教授的育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女儿第一次语文测试只考了个77分,面对这么差的成绩,他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女儿身上。,他故作轻松地说:“呀,第一次考试就得了77分,下次争取上78分。”就是这样的鼓励,使他的女儿没有丧失学*的兴趣。说实话,没有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差的考试成绩,如果家长一味地责怪,并施加压力,下次必须要考到多少分以上,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也许会更差。

  四、教育孩子要有恒心和毅力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恒心和毅力。我很佩服李教授教育的恒心和毅力。他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对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方法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从而培养了女儿良好的*惯,收获颇丰。我想任何一位家长都曾抽出过时间陪孩子读书,也曾耐心地给孩子解决过学*、生活等问题。但真正做到教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家长可能没有几个。所以,希望家长能对子女的教育贯彻到底,要知道子女一旦好*惯养成了,不用奖励她也会保持好*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要想做“最好的家长”,说起来易,做起来难!希望有空的话,家长们也能读一读《最好的家长》一书,让自己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4

  假期里,我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刚开始时是带着任务去读的,因为学校有要求(假期学*),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推荐家长看这本书,后来却是拿起书,却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去体会的,细细品读。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成长,很欣慰,在我们家长的呵护下,女儿顺利的成为初二的学生。

  感谢李镇西教授撰写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这本书,不仅丰富了家长的心灵,也增添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知识,可以说,这本书,是现代家长的需要,读懂了这本书,仿佛读懂了孩子的心灵。

  李镇西教授写的这一书,基本上把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写全了,而且解答的也非常好。为我们家长提供工了很好的材料。

  读李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家长》,你会发现《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李老师让女儿走出自卑的阴影,就是告诉家长,要树立孩子的信心;《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李老师指导女儿为班级效力,实则告诉家长们,这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教育,与生命的诞生同时起步》,李老师强调的,也正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请和孩子一起上网》,李老师表明的,正是我们家长应当明晰的,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的认识;《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李老师让女儿明白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的道路,就是让家长们要一路和自己的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我叫女儿写作文》,李老师告诉女儿,“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家长,真实作文,就是做人;《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李老师的做法实际就是呼吁我们家长,为什么不倾听一下孩子的申辩呢?

  许多家长都比较在乎孩子的学*成绩,但是,许多孩子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怎么办呢?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好成绩跟好*惯是画等号的,“播种行为,收获*惯;播种*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话一点不错。*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所以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惯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迷恋网络,已经是许多家长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家长的解决方法是自己不上网、孩子更不能上网。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么做,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大胆的上网,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陪孩子一起上网。但是上网必须控制时间,带着任务上网,上网学*。但是,千万别被网络淹没。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闹矛盾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容易形成逆反心理,所以在许多事情上,家长往往都用“对着干”“不听话”“蛮不讲理”“顶撞”来形容。其实,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都有可能认为大人“不听话”“顶撞”“蛮不讲理”呢!这就是逆反心理。

  面对孩子的“逆反”这怎么办?李老师的做法是“冷处理”,尽量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大家心*气和之后,再坐在一起沟通。如果是孩子错了,孩子必然会像我们道歉,但是如果是家长错了,也得想孩子道歉,“真理面前,人人*等”嘛!李老师经常提醒自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一个优秀的家长,一刻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在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中,相对来说,孩子处于弱势而父母处于强势,这种强势是作为父母的年龄、辈分、生活阅历、“教育责任”赋予的。这种强势地位,往往是家长居高临下,面对孩子任何一点的“不服从”不容置疑的批评、斥责。不能说家长的批评都是错的,相反的确有时候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容置疑”的谴责中,家长作则永远处于不败之地,而孩子应有的尊严消失了,孩子争辩的权利也消失了,孩子需要的尊严、理解、肯定、宽容等等,统统消失了!

  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家庭教育,只能不知不觉的培养充满奴性的顺民!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不幸的;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更是可悲的!

  九零后的孩子为了“赶潮流”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卖一些明星的海报,而作为家长,管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追星”,这是一个比较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之所以说家长头疼,是因为的确有相当多的家长都对孩子的“追星”感到不可思议,同时担心这“追星”会影响学*。于是,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追星,甚至撕碎孩子保存的明星照或收缴孩子买的歌碟。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不断升级。

  如何正确看待并正确引导孩子“追星”呢?李老师认为,家长首先还是需要懂一点孩子追星的心理基础。心理学上把成长重的孩子这种对名人的极度崇拜的心理称作“英雄崇拜”心理,这是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少男少女之所以比较容易产生这种狂热崇拜,这是他们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仅要求行动自主,而且希望精神独立;可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所寄托和依附,于是便把目光投向影星、歌星、球星们,并在思维上、行动上,甚至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上都情不自禁地受自己偶像的感染和影响。所以,这种崇拜心理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得到家长的理解。李老师甚至认为,孩子不追星才不正常呢!

  现在社会上已经许多孩子喜欢外国人的打扮、穿着、说话。而李老师推荐我们让孩子尽可能*一些,所谓*味儿,就是在精神气质上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能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脉,能为自己是一个*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李老师同样希望他的女儿能够具备世界胸襟,但前提是两只脚坚实地踏在*的土地上。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5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是因为老公的推荐。在看的过程很快使我认识到,这是一本在子女教育方面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好书,是一本家长应该细读、值得回味的好书。

  看后觉得,这本书所写、所记、所阐述的不仅仅是李镇西老师如何陪伴自己的女儿成长、成才的过程,而是给所有的老师、家长介绍了一些教育理念,一些教育方法,一些教育实践。教育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更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教育是堪比泰山还重的一份责任,也经常是让所有家长、老师时时刻刻牵肠挂肚无法回避的日常琐细之事。读完此书,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明确做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

  我们的身份双重的,即是家长,又是教师,而我体会最深的,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便万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给了老师,成也老师,败也老师。还美其名曰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决不袒护,绝对支持。见过多的是这样的家长,想想自己从孩子入学起也加入了这些家长的行列中,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感叹: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读此书后愧疚:自己在推卸责任。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养孩子,而且还要育孩子。不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样成长。养育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孩子。怎样穿衣,怎样更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半途而废,孩子上学就把教育任务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老师的挖掘,才能成为一件惊世作品。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调整做家长的心态,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天才,而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试都应该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一个人不应该简单的与别人相比,而应该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个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读此书,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作为教师,我读此书,如获至宝,心灵的窗户敞开了。这本书一直放于我的床头,闲暇时间我还会再读,再领会,再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的路。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4)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 1

  与同学聊天,偶尔说起暑期读书的事,介于她的推荐,我去拜读了一下著名教育家毕镇西老师所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翻开此书,看到序言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毕老师的那番“最”字论:“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读到此,不免有些惭愧!每每看到学校在表扬优秀教师时,会想尽职尽责的老师便是如此了!相反对比自己,对比过去几年来的工作历程,哪及得上,更别提毕老师所说的“超越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完全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毕镇西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以及他那颗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教育者的心。桃毕满天下,这是我对教师最早的认识!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个桃毕满天下的教师已经是相当伟大了!而要让满天下的桃毕都能幸福的去度过一生,这又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啊!而毕老师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正是源于这个追求,毕老师首先付出的是他的爱。书中,毕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和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同学们还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看到这句话,反观自己,又是在学生犯错以后,自己老早就开始“批评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还会心*气和地去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同学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同学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同学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当然,毕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的教育上,毕老师的种种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曾经面对班级中的调皮的学生、不爱听课的学生、捣乱的学生无比的头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训斥都无法长久,偶尔的好将其放大并表扬,但这一方法仅仅只是短暂的。当看完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同学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谈心、一次批评、一次电话“告状”等等就能让他变好,甚至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读完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应该要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毕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而毕老师的这些教育理论将成为我们这些教师的指路明灯,把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 2

  “最好”不是“good”不是“more”,而是“best”,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班主任,何为好,何为最好?是能言善辩的口才,抑或是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或者是学生每次取得的优异成绩,一次次地寻觅答案,也一次次地否定自己。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是我内心深处一直的疑问。究竟什么是“最好”呢?带着这个疑惑,我翻开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最好的含义──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会成了最好。而这不正是对“追求”的诠释吗?也正是李镇西老师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话家常式的语言让我明白了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

  一、做一位有童心的教师

  教育者是否拥有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李老师认为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在教育中,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这样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还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便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李老师的童心和爱学生的痕迹。如李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斗鸡游戏,一起打水仗、一起包抄手……在一次次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理解了李老师的童心,理解了那精彩瞬间中的爱。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有童心吗?我和学生的关系是亲密无间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欲无求吗?我否定了自己,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用这颗童心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用这颗童心去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用这颗童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也正是这颗童心,让学生一次次感动了我。走*了我。因而,童心与童心碰撞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做一位有思想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亘古不变的教师职责。但现代教育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必须是一名有思想的老师。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李老师认为,我们教语文的,不能就语文教语文,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教语文。站在社会、国家、民族的高度搞教育。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十几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在工作中,就是为教而教,为改而改,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读完这一章节,我想自己也要像李老师一样做一位一定有思想的老师,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其实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厚实的人文底蕴、创新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在《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这章中,李老师详细地叙述了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之路,也深刻地揭示了思想形成的历程。在《阅读和写作,提升教师素质》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惯,而且还伴随着思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独特的思想。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勤于思考,勤于钻研,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三、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

  李老师所认为的民主是这样的:把受教育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同时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在文中,无论是和学生的生活中,还是课堂上,抑或是班主任管理,都处处体现着李老师所倡导的民主。如三好生的选举,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选举权;在为自己的班起个班名时,师生共同出谋划策,出现“未来班”后,又和学生提出班训,创作班歌等行动;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变,不都在说明李老师的民主吗?而想想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现象,虽有民主踪迹但也缺少不了老师干涉的痕迹,如选拔优秀,我们会为优秀生大加赞扬,对表现落后的学生则不屑一顾;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人治的行为一次次刷新着记录。因此,李老师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们明白李老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教育和学生,同时,也在向我们警示,做一位民主型的老师是何其重要,它将为给学生带了多大的转变以及对其一生的影响。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一名教师,何为最好,正如李老师所言:“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做一位有追求的教师,就会做得“更好”,再到“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 3

  与同学聊天,偶尔说起暑期读书的事,介于她的推荐,我去拜读了一下著名教育家毕镇西老师所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翻开此书,看到序言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毕老师的那番“最”字论:“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读到此,不免有些惭愧!每每看到学校在表扬优秀教师时,会想尽职尽责的老师便是如此了!相反对比自己,对比过去几年来的工作历程,哪及得上,更别提毕老师所说的“超越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完全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毕镇西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以及他那颗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教育者的心。桃毕满天下,这是我对教师最早的认识!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个桃毕满天下的教师已经是相当伟大了!而要让满天下的桃毕都能幸福的去度过一生,这又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啊!而毕老师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正是源于这个追求,毕老师首先付出的是他的爱。书中,毕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和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同学们还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看到这句话,反观自己,又是在学生犯错以后,自己老早就开始“批评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还会心*气和地去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同学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同学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同学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当然,毕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的教育上,毕老师的种种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曾经面对班级中的调皮的学生、不爱听课的学生、捣乱的学生无比的头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训斥都无法长久,偶尔的好将其放大并表扬,但这一方法仅仅只是短暂的。当看完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同学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谈心、一次批评、一次电话“告状”等等就能让他变好,甚至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读完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应该要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毕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而毕老师的这些教育理论将成为我们这些教师的指路明灯,把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2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总为自己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更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回想自己从教的十三个春秋,我经常自问:我对得起这份职业吗?对得起这些孩子们吗?听过很多教育专家的讲课,也拜读过一些教育专著,毕镇西老师教育我们要做最好的老师。咋一听,似乎有点矛盾了,当我再深入的读下去的时候才明白“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这两年来,我参加了多次镇上和教研片上的比赛活动,每次我都全力以赴,也自信的以为结果会很理想,可是偏偏别人的成绩总在我之上,我埋怨过,迷茫过,为什么成功总是与我擦肩而过?别人的课堂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为什么我的缺点就那么让人不能接受呢?一次又一次的结果还是如此,我必须学会反思:别人不是只纠着你的缺点不放,而是你要让你的优点成为一种强大的磁场吸引他人,当然也要尽量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没有别人的成绩好就是自己还不够优秀,应从自身多找原因,少埋怨他人”!我时刻这样告戒自己。通过我自身的努力,在本学期的两次比赛活动中,虽然没有夺得冠军,但我和最优秀选手的成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只差毫厘。我真实的看到了自己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就是我的成功。虽然和那些名师比我也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毕老师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多么难啊!记得我把这个班从学前班带入一年级时,来了个叫吴雨珊的留级生,她并不是个因调皮捣蛋或者愚笨而让我头疼的学生,每次上课发言都很积极,可是她从不做作业,每次考试都考零分或者个位数,最让我头疼的是还经常偷东西。班级成班率很高,班内锁事本来就很多,每次还要处理她的事,她还不改,刚开始确实有点心浮气躁,后来她的妈妈来学校看望她几次,每次母女俩见面都是眼泪汪汪的,问明情况之后,我才知道,她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归父亲抚养,而爷爷奶奶对她又非常苛刻,非打即骂,也不给她零花钱。雨珊看见别的小朋友每天都有钱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吃,也特别想吃,她又不敢向家里要钱,于是就学会了偷。听到了她的不幸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心想:不管她的学*成绩如何,至少我不能让这个如花一般年纪的女孩将来走上歧路,我要挽救她。于是,我每天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多找她谈心,给予她慈母般的关怀,我还建议她的妈妈存了一些钱在我这儿,让她有需要的时候计划的来取,一年多来,再也没听过有人说她偷别人东西了,学*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从前走路喜欢低着头的她,现在活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爱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正如毕老师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易*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等而真诚的感情。

  读毕镇西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我要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3

  “做最好的老师!”书的封面上大大的印着这么六个字。这话乍一听,感觉挺狂的。曾经风靡全国的澳柯玛空调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能更好”,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为大家所认可,成为一句至理名言。当然也是深入我心。怀着一颗好奇心,我翻开书本。这本书是毕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毕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毕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自己。”毕老师多次这样对学生说。他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这就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觉的追求更好的境界。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 4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就是这本书首页序言里非常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会有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

  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

  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李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李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想在新学期里再面对周志鹏、高立尚、王磊、张磊等孩子时,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 5

  打开书就被李老师的自序吸引了,“最好的教师,不是名人比,不是何过去比,而是和自己的明天相比,和未来比,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李老师如今已经是教育名人了,而且已经著作十多本,可是他还是这样埋头耕耘不问收获。真的被深深地震撼着,也感觉到自己真的事态渺小了。

  一、伤春怀远几时穷,小雨纤纤风细细

  我知道自己是中国千千万小学教师中的一员,我所做的能改变什么?所以自己总是伤逝。李老师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说――“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读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学感觉真的事相差太悬殊了。那就像李老师说的,不比,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还会有让自己让孩子让同事感到遗憾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坚持和自己比一比,坚持不懈(我就是没有这个韧劲吧),我想我也会不断向“最好的教师”靠*了。

  同事们对我的评价大多是感情太丰富了,总是爱掉眼泪。是啊,现在想想自己不是一直在伤春怀远吗?没有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细节追问,审视,推敲,质疑……却恰恰在怀疑别人对自己是不赏识的,这样的自己怎么可能是个好老师呢?时时刻刻为汲取名利而困扰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师,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业绩的,我们总是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身为教师的自己更应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个性全面的发展,那样我们才有资格说自己在对学生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过程是繁琐细碎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的,而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带着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到这些细节之中,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我们每个学生,在工作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那样才会每一阶段都由创新和超越。

  水,暖时微波荡漾,炎时蒸腾九霄,寒时冰心守节。李老师如水,性情谦和,充满智慧。李老师就是这样在任何时候就尽可能的在自己的事业中达到自己能力所恩那个达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们每位女教师如果都能如李老师所说的做个反思型的教师,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这样坚持不懈地注意注重自己的教育细节,定会“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今天再一次郑重的告诉自己,伤春怀远是没有道路的,像春风细雨一样真正润物细无声,只有不停的前行,做个会阅读,会实践,会思考,会写作的老师。

  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落花已做风前舞”,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成绩永远只能证明过去,不代表未来。李老师就是这样不断超越自己,才不断有新的业绩新的成就。我所以*凡,就是没有这样的心胸吧。既然决定要做个超越自己的老师,我知道光有志向还不行,更重要的事有行动力。

  1、如花――读书让自己内外俱美

  花的美丽各有千秋,女人如花,总会逝去芳华的,如何保鲜自己的美丽,让自己与众不同,那就是读书吧。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自古至今不变的。作为老师更应该这样吧,信息社会不断更新与进步,让我们目不暇接,如果不丰富自己更新自己,真的可能要被淘汰了。那就要不断地不停的阅读,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师应该是终身学*的身体力行者,做最好的教师更是要阅读,不但要阅读教育名著教学专著等专业性书籍更要阅读与教育“无关”的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类的书,因为读书令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读书令我们憧憬未来,读书令我们感悟世界。

  心灵的清香,最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悠长吧。读书,让自己甘美清香。

  2、如玉――科研让自己温润坚贞

  玉之光泽从不锋芒毕露,是柔润的温和的;玉更是恒常的,不会因为外界的炎凉而变;玉更是石的精髓,不会因为泥土的浸染而污。怎么能成为特别的自己,怎么能成为千万普通教师中最好的一个,那就以玉做榜样吧。我们现在就是一块璞玉,我们自己的潜质我们要自己去发现,那就是搞教科研吧。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投入到学生中,扎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同时跟要把学生单做研究对象,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17岁就走上教师之路的我们中的一员,可是他用他的一生来研究学生,他经常在深夜静悄悄的伏案写作,思考和记录教育问题,就是这样一直坚持不懈的做着教育科研,成就伟大的教育家,让我们有了教育思想。李镇西老师也是这样的吧,不但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还有忙于学校事务,还要到处做讲学,还在各大教育网上有论坛有交流……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真的事小巫见大巫了。

  如今学校倡导我们做教科研,更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们真的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教科研工作。虽然有好多我们现在做的科研课题前辈们都已经做过了。可是我们针对的学生尽管同样是学生,但是他们仍然是不同的人,所以我不会再如以前那样“都研究过了,还研究什么”再不会有这样的思想,一定要真正的和自己现在的学生一起学*研究,写好每天的教学点滴,把写作养成*惯。我们有研究的精神,就是缺少玉这样的精神,一定做个如玉样的教师,坚韧,恒常,坚持……因为只要我们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一定会有收获。不能名垂青史,也会成为*凡中做得最好的哪一个。

  最后,还是李老师那句话说得最有道理,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