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读书笔记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1

  1、“有吸收性心智指的是什么”

  吸收性心智就像一块海绵。在儿童生命的前几年,他们通过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如同海绵吸水般毫不费力地从周围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儿童生活的经历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印象,在未来的认知过程中,儿童再将这些印象重新分类和重组。这些经历在儿童身体体验和大脑工作之间持续相互影响,成为儿童心智成长的基础。蒙台梭利把儿童的这一特点叫做“吸收性心智”。这是一种让孩子吸收和内化生活体验从而得到成长的心智。

  2、吸收性心智什么时候有?什么阶段会消失?

  吸收性心智从幼儿出生开始就有。0—3岁是无意识的阶段,儿童是依靠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的作用,逐步建立了精神的内在结构。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独立的发展,如语言、手和腿的运动等等,一些感觉能力也逐渐形成,心理的各种控制能力也各自独立发展出来。3—6岁逐渐变成有意识的吸收。他们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了,他开始了一个真正的创造和建设阶段。

  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任何高等教育都无法抹掉婴儿在0~3岁时期形成的东西。由此可见,0~3岁阶段内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儿童在3岁之前遇到的一些障碍,导致了他人格的偏离,那么在3~6岁这一时期还可以进行补救,因为这一时期是大自然对儿童心理建设的收尾时期。”

  王炜晴妈妈分享:幼儿与**学*有着如此大的区别,如何进行教育,如何对幼儿行为进行关注。提出问题:在幼儿有吸收性心智的阶段,如何在家进行配合教育。

  园长分享:

  在0—6岁之间,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开启哪些终生受益的“童子功”?吸收性心智,是0—6岁阶段的成长特性,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心智发育、成长时期。

  “成像式记忆”特点,可以培养孩子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不求理解,但求记忆”是这个阶段开发左脑的黄金期;“游戏中识字”,可以奠定早期阅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把“识字和阅读”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即生活,不要把学*当做生活之外的内容,是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良好*惯的特点;吸收性心智阶段的阅读,要遵循“三七原则”“奥斯卡原则”,好妈妈就是好老师,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爱上阅读;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惯和阅读能力,为进入小学学*阶段打下扎实基础,为学*数学奠定基础;着眼未来,快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未来学*、工作的效率,节省阅读速度造成的时间浪费。另一方面,童年大量的阅读积累,可以使人面对人生各种境遇之时,有胸怀,有视野,在进取时有动力,在受挫时可回归。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2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它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释放强大的力量。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教育是为了激发和促进孩子发挥“内在潜力”而存在,所以要使孩子按照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孩子不应当被当做物体或宠物,而应该被当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孩子不是秉承成年人思想的容器,不是可以被任意塑造的泥块或软蜡,不是用来随意雕刻的木块,也不是花园里的花草或门旁拴着的小狗。孩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教育家、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想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不受阻碍成长。

  part1儿童对重建世界的重要作用

  在学*语言的过程中,使用单词及名字是学*语言的最初阶段,他会发生在一个非常固定的时期,就像早就设计好一样。儿童还需遵循自然界严格设计好的时间表那样忠实、准确的进行学*,如同一所组织严密的旧式学校。随着儿童对这个时间表的遵循,他们勤奋的学会了语言的不规则变化及句子的语法结构。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清楚的识别自己周围的人和物了,儿童会为了促进内心的成长而学会很多东西,会形成智力、信仰、及特有的民族和社会情感等成年人无法传授给他们的复杂东西。儿童3年学会的东西,我们通常要用60年的艰苦学*才能学会,所以心理学家常用“3岁的儿童已经长成一个大人了”来表达这种意思。(其实就是所谓的“三岁看大”吧)。

  教育并非是教师教授了什么东西,而是人类自热而然的本能发展过程。它并非是通过教授方式得来的,而是儿童从环境中获得经验得来的。教师的任务并非是讲课,而是给儿童专门设置的特殊环境中,为他们准备和安排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文化活动。人类学*知识的过程中,出生后最初的三年时间里获取知识的速度最迅速,获取的知识最大、最密集。

  part2教育将决定儿童的一生

  我们的教育还未从人本身出发进行任何考虑,却只注重教育的方法和目标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必须遵循学校规矩而循规蹈矩的生活,教育内容没有考虑到物质和社会生活等因素。由于学校的压制,学生的思想被严重束缚乃至扭曲,当他们离开学校时,早就没有了自己的个性,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所处时代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体制的内容脱离了社会生活,学生根本不了解社会。学生接受应试教育,在毕业后其实没有做好面对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造成精神问题及异端人士增多。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社会、*、家庭的足够重视。父母要说服自己面对并承认儿童具有巨大能力这一事实,并退出主导孩子成长的主角位置,明确自己只是为儿童的成长提供帮助的人,那么父母就能更好的履行抚养孩子的责任。

  只有从婴儿降生那刻起开始实施的教育,以帮助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儿童的巨大潜能,重塑世界的希望。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3

  一、让儿童正常发展

  儿童做事没有规律是因为以前曾经有人随意地强制他们有规律地做事;儿童懒惰是因为他们曾经被强制进行工作;儿童们不听话是因为以前他们曾经被强制听话。

  通过给予自由来培养纪律性解决了一个以前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由于外界的原因,和谐工作的状态没有出现,人体内的某种力量仍然会促使体内的其他部分单独成长。结果就会导致各个器官的不*衡发展,最终无法协调完成任务。

  这样人的手就会无目的地运动,大脑就会想象一些远离现实的问题,语言成了自娱自乐的东西,身体也变得懒散。所有这些部分都独立发展,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导致个体不正常的成长,最终成为冲突和绝望的根源。

  工作和自由是儿童正常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我们的观点与纪伯伦的话有些相通之处,“工作是爱的外在表现。”

  二、性格形成靠儿童自己

  儿童的性格不是成年人教授出来的,成年人所能做的就是科学地进行教育,让儿童能够不受打扰和阻碍,并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人们总是这样说:“对年轻人要耐心一点。我们要通过我们个人的意愿对他们施加影响,要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我们希望时间和我们的耐心会有所收获。实际上,我们没有收获任何东西。直到我们变老还是一无所获。仅有时间和耐心是不会取得任何结果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那个具有创造性的时期。人的性格是在那个创造性的阶段里形成的。如果性格在那一阶段里没有形成,那它就永远不会形成了。任何说教都不会促使它形成。

  三、儿童的占有心理及其变化

  我们不能通过说教来防止孩子弄坏东西。如果一个孩子要得到一件东西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得到,我们会对他进行说教。但我们说教的有效性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久之后他还会重新再来。对于**来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没有意志力。相反,如果一个人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有很强的意志力,很有能力。

  四、儿童与社会发展

  把人根据年龄分隔开来是一件非常冷酷而又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对于儿童也是一样。这样也就会打断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学*。绝大多数学校根据年龄分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而且是很多罪恶的根源。

  我们学校的老师建议在一个班级中安排同样年龄的孩子,但实践证明这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与儿童们在家里一样。一个6个孩子的母亲会发现6个孩子比较容易应付。但如果这个母亲有一对双胞胎,那问题可就困难了。想一想,两个孩子总是要同样的东西该令母亲多么烦恼呀。6个不同年龄孩子的母亲也比一个孩子的母亲轻松一些。一个孩子比较难以应付不是因为他们烦人,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伙伴。

  在老式学校中,升级的唯一办法就是竞争,但这却常常会引起嫉妒、怨恨和羞愧等感觉。这样孩子们就会变得自以为是,并且喜欢控制别人。相反,在我们的学校里,年龄大的孩子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向年龄小的.孩子提供保护。这种大保护小、小崇敬大的气氛在我们学校相当浓厚。这个班集体也变得非常牢固。最后孩子们之间对互相的性格都有了了解,并且能够互相提供帮助。老式学校的孩子们经常说,“某某得了第一”或“某某最差”等等。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情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年龄是儿童在环境中形成各种不同性格的重要因素。

  五、社会的凝聚力

  团体意识不是通过灌输的方法得来的。它也不依赖于任何形式的竞争,而是自然的产物。这是儿童通过自身努力所取得的结果。儿童只有通过他们的行为才能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向我们展示社会生活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人们仅仅注重个人目标,不顾他人是不会形成一个社会的。社会的最终形式是以组织为基础的。人类真正的痛处所在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个性的缺失和潜能的浪费。

  六、错误及改正方法

  如果我们必须对儿童进行夸奖和惩罚,他已经没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约束的方法必须由老师来提供。但假设他们正在进行工作,我们不停地给他们奖赏或惩罚,这样会严重影响儿童精神上的自由。

  如果你告诉一个孩子他多么淘气、愚蠢,这只会伤害他,不会使他有任何提高。这不是纠正,这只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发展和改正只能通过儿童长时间的主动练*才能获得。

  如果说什么东西对我们的性格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话,那就是能够自我改正错误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就会变得自卑或缺乏自信。

  成年人所犯的错误会引起儿童的一定兴趣,儿童可能会对成年人有点同情,但这种同情是一种超然的同情。这样对儿童来说,犯错误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人人都可能犯错误这一现象对儿童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也会拉*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错误拉*我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成为了好朋友。犯错误比完美更容易促成良好关系的形成。我们无法改变一个“完美的人”。

  如果两个“完美的人”走到一起,他们肯定会吵个不停,因为他们既不能理解对方,也不能忍受对方。

  这种审慎、自信的性格和我们所获得的经验将使我们终身受用。这种自豪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容易得来,把儿童引上逐步完善的道路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们仅仅告诉一个人他是灵活还是懒惰、是聪明还是愚笨、是好还是坏只能适得其反。儿童并不会因为在成年人身上发现了错误而对成年人不尊敬,成年人也不会因此而失去尊严。错误不仅是一个私人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改正错误。小事情正是以这种方式变得伟大起来的。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1)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1

  1、“有吸收性心智指的是什么”

  吸收性心智就像一块海绵。在儿童生命的前几年,他们通过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如同海绵吸水般毫不费力地从周围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儿童生活的经历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印象,在未来的认知过程中,儿童再将这些印象重新分类和重组。这些经历在儿童身体体验和大脑工作之间持续相互影响,成为儿童心智成长的基础。蒙台梭利把儿童的这一特点叫做“吸收性心智”。这是一种让孩子吸收和内化生活体验从而得到成长的心智。

  2、吸收性心智什么时候有?什么阶段会消失?

  吸收性心智从幼儿出生开始就有。0—3岁是无意识的阶段,儿童是依靠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的作用,逐步建立了精神的内在结构。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独立的发展,如语言、手和腿的运动等等,一些感觉能力也逐渐形成,心理的各种控制能力也各自独立发展出来。3—6岁逐渐变成有意识的吸收。他们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了,他开始了一个真正的创造和建设阶段。

  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任何高等教育都无法抹掉婴儿在0~3岁时期形成的东西。由此可见,0~3岁阶段内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儿童在3岁之前遇到的一些障碍,导致了他人格的偏离,那么在3~6岁这一时期还可以进行补救,因为这一时期是大自然对儿童心理建设的收尾时期。”

  王炜晴妈妈分享:幼儿与**学*有着如此大的区别,如何进行教育,如何对幼儿行为进行关注。提出问题:在幼儿有吸收性心智的阶段,如何在家进行配合教育。

  园长分享:

  在0—6岁之间,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开启哪些终生受益的“童子功”?吸收性心智,是0—6岁阶段的成长特性,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心智发育、成长时期。

  “成像式记忆”特点,可以培养孩子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不求理解,但求记忆”是这个阶段开发左脑的黄金期;“游戏中识字”,可以奠定早期阅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把“识字和阅读”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即生活,不要把学*当做生活之外的内容,是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良好*惯的特点;吸收性心智阶段的阅读,要遵循“三七原则”“奥斯卡原则”,好妈妈就是好老师,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爱上阅读;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惯和阅读能力,为进入小学学*阶段打下扎实基础,为学*数学奠定基础;着眼未来,快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未来学*、工作的效率,节省阅读速度造成的时间浪费。另一方面,童年大量的阅读积累,可以使人面对人生各种境遇之时,有胸怀,有视野,在进取时有动力,在受挫时可回归。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2

  一、儿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儿童真正的创造力和潜能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今天,我们开始发现这些未经采撷的果实的价值,它们比金子还要珍贵,因为它们属于人类自己的精神世界。

  儿童似乎在忠实、准确地根据自然界已经设计好的严格时间表进行语言学*,犹如一个经过严密组织的老式学校。

  心理学家们肯定地说,与儿童相比,我们成年人需要60年的艰苦学*才能学会儿童用3年就学会的东西。我们为3岁之前的儿童提供的仅仅是一所房子而不是学校,他们在这里可以通过环境的熏陶来学*知识,不需要任何直接指导。教育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人类自然而然发展的一个过程,是儿童从环境中获取经验得来的。

  如果一个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精神肯定未曾因受到压制而感到情绪低落。因此,所有教育改革必须以人类个性为基础。如果遵循这一原则,儿童就不会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向我们展示自然的伟大和神奇的尤物。我们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仅仅需要帮助的人,他会通过自己的天赋喜好不疲倦地进行学*,并且严格地遵守时间,最终长成了宇宙间最为神奇的作品——人。我们作为老师只能像奴仆伺候主人一样协助这一进程顺利进行。

  二、决定一生的教育

  教学体制与社会生活相当疏远。教育界就像一个孤岛,里面人们的生活与世隔绝,并且准备终生这样隔绝下去。

  儿童的内在力量在适当的帮助和关心之下会使儿童变得更加坚强,心理更加*衡,精力更加充沛。我们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对处于这一成长时期的儿童给予科学的关心和关注。就像保护他们使他们免受身体伤害一样,我们也应当保护他们的心理,使他们的大脑和心灵免受伤害。

  儿童并不是一个处处需要我们帮助的被动个体,并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空瓶子。恰恰相反,没有儿童就没有成年人,没有儿童就没有人类。婴儿的语言不是来自于母亲,而来自于婴儿自觉的学*,就像他从周围的人身上学*各种*惯和传统一样。父母一旦能够说服自己从这一过程的主角位置上退出来,甘当这一成长过程的配角,他们的职责就会履行得更好。

  儿童也是一个劳动者,他们劳动的目的是长大**。父母要给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成长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0—6岁

  它虽完全不同于以后的阶段,但在这一时期的心理类型基本保持不变。可分为两个小的时期:0—3岁,成年人无法了解儿童的心理,我们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任何影响。3—6岁,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响。

  第二阶段:6—12岁

  这一阶段儿童*静而快乐,在精神和身体上,他都处于一个健康、强壮和非常稳定的时期。在这两个心理阶段之间,身体也有明显变化,换牙就是一例。

  第三个阶段:12—18岁

  这一阶段人有相当大的变化,身体也在这一阶段基本长成,18岁之后不会再发生显著的变化。也可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2—15岁,15—18岁。令人惊异的是,官方教育已从经验上认识到了这些不同的心理类型。大多数国家的儿童6—12岁上小学,12岁以后的中学又分成初中和高中,这并非偶然巧合。

  大学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级别,与上面提到的学校教育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却被当作儿童来对待:他们必须坐在那儿听讲,服从教授的要求。年轻人花费了多年时间去听讲,而仅仅听讲并不能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才。只有实际工作和经验才能使年轻人成熟起来。

  今天同过去一样,大学仍然被认为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因为在那里读书的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像我一样,许多人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在大学,而在0—6岁这一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心理定型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儿童是如何学会语言的?我们说:“儿童记住了这些东西”。但是想要记住这些东西必须有记忆力,而儿童却没有。相反,他必须建立起记忆力。在人知道语序影响语义之前,他必须先学会推理。这种能力也是儿童所缺乏的。成年人的大脑无法完成儿童大脑所完成的东西,从无到有地学*一种语言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

  成年人是通过大脑学*知识的,而儿童则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我们的学*过程仅仅是一个接受者而已,知识输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又把它储存起来,我们与这些知识却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就像一个花瓶与它里面装的水没有直接联系一样。相反儿童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知识不仅仅进入了他们的大脑而且促使了大脑的形成,成了大脑的一部分。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教育成了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了。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3

  一、让儿童正常发展

  儿童做事没有规律是因为以前曾经有人随意地强制他们有规律地做事;儿童懒惰是因为他们曾经被强制进行工作;儿童们不听话是因为以前他们曾经被强制听话。

  通过给予自由来培养纪律性解决了一个以前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由于外界的原因,和谐工作的状态没有出现,人体内的某种力量仍然会促使体内的其他部分单独成长。结果就会导致各个器官的不*衡发展,最终无法协调完成任务。

  这样人的手就会无目的地运动,大脑就会想象一些远离现实的问题,语言成了自娱自乐的东西,身体也变得懒散。所有这些部分都独立发展,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导致个体不正常的成长,最终成为冲突和绝望的根源。

  工作和自由是儿童正常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我们的观点与纪伯伦的话有些相通之处,“工作是爱的外在表现。”

  二、性格形成靠儿童自己

  儿童的性格不是成年人教授出来的,成年人所能做的就是科学地进行教育,让儿童能够不受打扰和阻碍,并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人们总是这样说:“对年轻人要耐心一点。我们要通过我们个人的意愿对他们施加影响,要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我们希望时间和我们的耐心会有所收获。实际上,我们没有收获任何东西。直到我们变老还是一无所获。仅有时间和耐心是不会取得任何结果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那个具有创造性的时期。人的性格是在那个创造性的阶段里形成的。如果性格在那一阶段里没有形成,那它就永远不会形成了。任何说教都不会促使它形成。

  三、儿童的占有心理及其变化

  我们不能通过说教来防止孩子弄坏东西。如果一个孩子要得到一件东西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得到,我们会对他进行说教。但我们说教的有效性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久之后他还会重新再来。对于**来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没有意志力。相反,如果一个人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有很强的意志力,很有能力。

  四、儿童与社会发展

  把人根据年龄分隔开来是一件非常冷酷而又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对于儿童也是一样。这样也就会打断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学*。绝大多数学校根据年龄分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而且是很多罪恶的根源。

  我们学校的老师建议在一个班级中安排同样年龄的孩子,但实践证明这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与儿童们在家里一样。一个6个孩子的母亲会发现6个孩子比较容易应付。但如果这个母亲有一对双胞胎,那问题可就困难了。想一想,两个孩子总是要同样的东西该令母亲多么烦恼呀。6个不同年龄孩子的母亲也比一个孩子的母亲轻松一些。一个孩子比较难以应付不是因为他们烦人,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伙伴。

  在老式学校中,升级的唯一办法就是竞争,但这却常常会引起嫉妒、怨恨和羞愧等感觉。这样孩子们就会变得自以为是,并且喜欢控制别人。相反,在我们的学校里,年龄大的孩子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向年龄小的.孩子提供保护。这种大保护小、小崇敬大的气氛在我们学校相当浓厚。这个班集体也变得非常牢固。最后孩子们之间对互相的性格都有了了解,并且能够互相提供帮助。老式学校的孩子们经常说,“某某得了第一”或“某某最差”等等。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情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年龄是儿童在环境中形成各种不同性格的重要因素。

  五、社会的凝聚力

  团体意识不是通过灌输的方法得来的。它也不依赖于任何形式的竞争,而是自然的产物。这是儿童通过自身努力所取得的结果。儿童只有通过他们的行为才能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向我们展示社会生活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人们仅仅注重个人目标,不顾他人是不会形成一个社会的。社会的最终形式是以组织为基础的。人类真正的痛处所在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个性的缺失和潜能的浪费。

  六、错误及改正方法

  如果我们必须对儿童进行夸奖和惩罚,他已经没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约束的方法必须由老师来提供。但假设他们正在进行工作,我们不停地给他们奖赏或惩罚,这样会严重影响儿童精神上的自由。

  如果你告诉一个孩子他多么淘气、愚蠢,这只会伤害他,不会使他有任何提高。这不是纠正,这只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发展和改正只能通过儿童长时间的主动练*才能获得。

  如果说什么东西对我们的性格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话,那就是能够自我改正错误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就会变得自卑或缺乏自信。

  成年人所犯的错误会引起儿童的一定兴趣,儿童可能会对成年人有点同情,但这种同情是一种超然的同情。这样对儿童来说,犯错误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人人都可能犯错误这一现象对儿童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也会拉*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错误拉*我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成为了好朋友。犯错误比完美更容易促成良好关系的形成。我们无法改变一个“完美的人”。

  如果两个“完美的人”走到一起,他们肯定会吵个不停,因为他们既不能理解对方,也不能忍受对方。

  这种审慎、自信的性格和我们所获得的经验将使我们终身受用。这种自豪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容易得来,把儿童引上逐步完善的道路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们仅仅告诉一个人他是灵活还是懒惰、是聪明还是愚笨、是好还是坏只能适得其反。儿童并不会因为在成年人身上发现了错误而对成年人不尊敬,成年人也不会因此而失去尊严。错误不仅是一个私人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改正错误。小事情正是以这种方式变得伟大起来的。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2)

——《影响力》读书笔记 (菁华9篇)

《影响力》读书笔记1

  翻它的时候是从前到后依着顺序看的,没有了当初那份悠闲的心境,反而多了几分急功*利了。其实多读几遍再写更好,可好久没写过读后感了,很希望写点什么。

  罗伯特总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或者是在小贩、筹款商那样的运营者那儿吃亏欠。以此为切入点,开始研究顺从心理学。他发现了一些心里原则,这些原则影响了人们顺从一个要求的倾向性,并构成了影响力武器最核心的要素。利用这些原则,顺从业执业者就有了左右人们行为的力量,有人成为了这种力量的受害者,当然也有人受益。

  这五项原则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

  互惠原则:我们应该尽量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去报答别人。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加以回报。这本身是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一种正常的反应,让我们以德报德,学会感恩。但是有人利用了这一点。他有求于你,于是带着这种目的给你馈赠,在你接受之后又向你提出要求。为了避免内心的谴责和道德的压力,你会被迫同意对方的要求。

  承诺和一致:当你对某事有了自己的态度或判断,你会更倾向于选择相信。比如思聪的微博抽奖,当你没有参与时不会觉得身边任何一个人有机会中奖,但当你参与时,却非常相信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也就是说,在承诺和一致原则的影响下,你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社会认同:人脑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会在已经证明过得事实上投入大量时间。*有个成语叫衣冠取人,虽然本意是指以外在评判别人是一种肤浅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衣冠取人是一套很有效的评价体系--那些成功者无不是整洁干净,神采奕奕的。再比如去外面吃饭,你会倾向于选择那些人多的店,因为你会下意识认为这是一家很受欢迎的店。但利用这一点衍生出了一个产业叫“饭托”。在其他方面,居心不良者也会用这个原则欺骗你。

  喜好:就是人们利用你的喜欢从你身上获利。我们更喜欢那些外貌好看、与你有相似性、与你接触或者合作较多或者恭维和赞美你的人。于是这些人也会影响你在生活中的某些行为。

  权威:权威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的也会在权威的命令下干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稀缺:正常情况下,珍贵的东西必然不多。而稀缺原理就会利用失去一种东西的可能性来激发我们的.行动力。出去购物时经常有店员告诉你,这件衣服是我们店里最后一件,今天不买,明天可能就被人买走了。听到这些话,如果面对一件你很心仪的衣服,你可能会下买的决心。或者在一段关系中,你追得越紧,对方跑得越快,反倒是你不怎么紧追不舍,你就拿得越稳。

  大多数情况下,即时的判断是好事,因为这已经被无数人验证过。况且人脑这台精密的仪器不太可能在一些小事上重新判断。正是利用人脑的这一弱点,好的或者坏的影响力被施加到了你的身上,所以我们更需要学*和判断。

  但这绝不是一本关于阴谋论的书。人脑的某些一触即发的反应可以被很好的使用,也正在被很好的使用。但倘若有人利用这些弱点损害我们的利益,这是不能被允许的。

  《影响力》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影响力》读书笔记2

  由于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所以读了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影响力》,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这本书主要分析了心理学原理在社会营销活动和社会事件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作者通过很多例子将原理阐述得清晰易懂,书中提出的现象和观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让我产生很多共鸣。

  作者先介绍了影响力的武器,之后揭示了六种顺从策略,即:互惠原理、承诺和一致原理、社会认同原理、喜好原理、权威原理、稀缺原理,下面就这六个原理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第一、互惠原理。

  作者在书中举了墨西哥与克利须那协会“先施恩再乞讨”的例子,其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微信群里帮填问卷可以领红包的现象。问题是:是什么让我们愿意牺牲宝贵的时间而只是因为区区几分钱的红包呢?

  其实我们无形中陷入了对方给我们的一个看似“恩惠”的圈套里,它利用我们内心的负债感“迫使”我们主动花时间填完问卷,让我们以“涌泉”来回报对方开始给予的“滴水”。书中将互惠原理总结为:给予,索取,再索取。商业社会的本质是交换,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肯定是基于礼尚往来,双方都能够从这段关系当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个人认为在*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里,互惠原理可谓是所向披靡。因为互惠原理允许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人靠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在描述人类文化围绕赠礼过程产生的社会压力时说:“人有送礼的义务、接受的义务,更有偿还的义务。”由此可见,互惠原理很容易遭到利用,可以触发不对等交换,毕竟,亏欠感让人觉得并不舒服,并且人们都不愿被贴上“忘恩负义”的标签。

  当今社会我们都要在“互惠原理”下生活,按原则办事,以善意回报善意。但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对于别人强加过来的恩惠,超出原则底线的要坚决抵制,正如作者建议,一旦我们确定最初的恩惠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另有所图,就是一个顺从的伎俩,那么我们也不必受它影响,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第二、承诺和一致原理

  它利用的武器便是: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坚信自己做得选择没错。心理学家很早就认识到承诺和一致原理对人的行为有着强大的指引力量,它经常令我们做出明显有违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为什么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在我们的.文化里,言行高度一致展现了一个人个性坚强、稳定和诚实的优秀特质。因此,许多营销高手就会利用这些引我们入“歧途”。书中举了冥想术的例子,很明显是骗人的把戏,却有人愿意追随,其实是他们在付出金钱的那一刻便做出承诺,愿意相信这件事,之后也就矢志不渝地追随了。

  我们可以看到,承诺在这一过程中是关键,它相当于播放键,激活了难以抵挡的一致性磁带。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谨慎小心,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认知。它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前。尤其是你在众目睽睽下选择了一种立场,你便不得不去努力维持,显得前后一致。

  第三、社会认同原理

  美剧中经常会有“罐头笑声”,很多人都非常讨厌,但电视台高级主管却十分喜欢,因为实验发现用“罐头笑声”会让观众在看到滑稽节目时笑得更久更频繁,尤其对“糟糕的笑话”最为有效。这便是另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在起作用:社会认同原理。通俗一点就是“别人都在做的事前肯定错不了”,它为我们判断如何行事提供了一条方便的捷径。

  人们对社会认同的方式完全是无意识、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以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正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书中展示了“看客袖手旁观”的经典例子,与国内老人摔倒无人扶的情景是类似的。在人们自己不确定或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最有可能等待看别人怎么做,也就形成了:我们和大多目击者一样,因等待其他人采取行动而显得“冷漠”。所以当我们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最佳策略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情况,最好指定一个人告诉他你需要什么帮助。

  反过来,当我们作为旁观者时,我们需要谨慎判断情况,若明确是自己有责任插手的紧急事件,应义不容辞提供帮助。我们生活在群体中,而群体通常是“无意识”的,个体很容易被引诱,放弃了自主的思考投身于领袖思想的怀抱里,人云亦云。因此,我们在群体中要有意识地减少由于社会认同造成的影响,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保持警惕。

  第四、喜好原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不管是在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所以我们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或喜欢的人的要求。相似性、接触与合作、条件反射和关联都能增强我们对某种事物或人的喜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制造商总是急着把自己的产品与当前的文化热潮、与流行艺人联系起来。生活中,我们不需要识别出所有导致好感的因素,将注意力放在效果而非成因上,这是作者提出的拒绝方法。将交易与交易者区分开来,防御感性偏见对我们理性决策造成的影响。

  第五、权威

  书中开篇举了著名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我在阅读完之后感到十分心寒。受试者面对权威还是选择将电压加到最大,尽管他们内心是惶恐的,但仍不敌权威的压力。惊人的实验结果强有力证明了:人们对权威根深蒂固的责任心在很多情况下使我们丧失理性的独立思考,选择不假思索地服从。

  尽管服从权威大多数能做出适当行为,但盲目服从产生的例外情况也不在少数。避免受到权威地位的误导,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发问: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这些权威及资格是否与眼前的问题相关?最*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单从权威角度看,年幼的孩子们受到来自老师的权威压力下,加之缺乏相关自我保护的意识,最后酿成悲剧。因此,拒绝权威下的顺从,除了对权威资格的质疑,更重要的是相关知识的了解。

  第六、稀缺原理

  物以稀为贵,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越高,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处于本能的身体反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拍卖场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不停举牌。很多企业就是利用所谓“限量版”、“饥饿营销”的方式吸引大众,营造一种产品稀缺而珍贵的现象。

  总体来看书中列举的六种顺从策略,本质上都利用了人们懒惰、走捷径、贪婪、无知的特点,但也正是这些糟糕的特质证明了人类的进化——融入社会、作为社会的个体活下去。《影响力》的初衷是帮助人们辨清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陷阱,个人觉得,作者提供的几种方法还可以教人自布陷阱。当然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顺从技巧,既可为善也可作恶,关键在于使用人的动机。

《影响力》读书笔记3

  《影响力》里介绍的第二个原理是:承诺和一致,意思是我们都有一种要做到(而且显得)与过去的行为相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或选择了一种立场,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来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在这种压力下,我们总是希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以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崇尚前后一致,而认为做不到前后一致的人是混乱的、不道德的、智力缺乏的、不能坚持的`......

  在“承诺和一致”的影响下,我们甚至会做出一些明显违背自己利益的事情来:在一场偷盗实验中,研究者的同事在海滩上随机找路人作为实验对象,把海滩浴巾铺在实验对象旁边,并在浴巾上躺下,还随身携带着收音机。随后自己朝海滩走去并把收音机留在原地。几分钟后,扮成小偷的研究者走过来假装要偷走收音机,而20个实验对象中会站出来阻止小偷的只有4个人。可是如果研究者在动身前往海滩前对实验对象说一句:注意一下我的东西,则会挺身而出阻止小偷的实验对象从4人增加到了19人。

  承诺和一致原理的惯常使用方法是,先让对方做出一个与你想达到的目标相吻合的,但是远比你的目标更微小、更容易达到的承诺,并且这个承诺最好是公开的、书面的。这就给对方贴上了一个标签,或者俗称戴上了一个高帽子,而后再提出自己真的的要求,这时对方为了维护自己之前树立的形象,就会答应你的要求。

  比如为了让市民参加公益活动,在招募期前一周先做个单纯的“市场调查”,只是市民如果有时间,你会不会参加公益活动。因为这只是一个假设的问题,不需要付诸行动,一般人都会为了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回答:我愿意。此时,他其实已经做了一个承诺。而如果你再夸他一句:你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效果会更好。而后在一个星期后,是真正的招募时间,再向他提出具体的公益活动要求,他为了维护自己原先树立的形象,往往过答应你的要求。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更简单直接的应用:你想要一个人怎么表现,你就怎么夸他。这同样能起到一定的“承诺-一致”效用。

《影响力》读书笔记4

  最*心里比较毛躁,无意翻到了之前在某社交*台写的关于《影响力》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当时拜读时的是电子书,罗伯特·B 西奥迪尼的《影响力》,还感兴趣地去关于influence的网站上测试了influence 的 IQ,因为是读过这本书才去测试的,所以只错了一道题(要是是中文题目的话也许不会出错,那段时间看英文也没有静得下心)。个人感觉这本书值得一读,下边是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做的一些笔记。

  六则原理“让人们说是”:

  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

  1、影响力的武器

  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如:

  请求+原因(因为...)

  认知对比:先将比较贵重的商品展示给顾客可以赚到更多的钱(顾客会认为另一件更便宜)

  2、互惠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做的一切。

  “拒绝-退让”策略(让步-对比相结合)。

  请求:先提出一个比较大、极有可能被拒绝的请求,然后被拒绝后再提出一个小一些或者你真正感兴趣的请求。(先大后小请求顺序)

  3、承诺和一致

  如果我让你作出承诺(即选择某种立场),我就为你下一步机械地、无意识的保持一致的行为准备了舞台。一旦选择了某种立场,固执地坚持这个立场是一种自然的趋势。

  每一种承诺策略都会先诱使我们采取某一种行为或者发表某种声明,然后再利用我们要与过去的言行保持一致的压力迫使我们就范。

  △作为一种获得承诺的手段,书面声明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这是一种物质证据,而且可以出示给其他人看。

  一旦人们主动作出一个承诺,自我形象就会受到一致性原理的双重压力。一种是来自内心的压力,它迫使我们的所作所为要与我们的形象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来自外界无形的压力,它要求我们要按照他人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形象。

  4、社会认同

  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情,我们就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社会认同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

  (1)不确定性:当人们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时,他们依靠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的可能性更大。

  (2)相似性: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行为恰好与我们自己的行为一模一样时,社会认同原理就能发挥更大的威力。

  5、喜好

  光环效应:一个人的某一正面特征会主导人们对这个人的整体看法。

  (1)外表的吸引力: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在需要帮助时更容易获得帮助,而且在改变人们的意见时更有说服力。

  (2)相似性:我们喜欢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如穿着、兴趣和背景等

  (3)一般来说,我们会相信别人的赞美并喜欢那些说好话的人,即使明知道那是奉承并且与事实不符。

  △*式迎合:对方说结论,补充支持结论的现象;对方说现象,可以补充类似的现象以创造相似性。

  (4)接触和合作:一般来说,我们总是比较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

  我们过去看到某种东西的次数会影响我们对它的态度(在给客户发邮件时,最关键的是把握对方使用的语言*惯、用词*惯以及*时都看什么词汇,才能确保对方容易接受)。

  通过接触产生的熟悉感通常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好感,在建立起好感的过程中,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关联

  不管是在好事还是坏事中无缘无故站了边,都会影响到我们在旁人心目中的形象(如请明星做广告)。参考名人与商品的联系。

  “当所有其他因素都一样时,你会为同性别、同文化、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加油鼓励。而你想要证明的是,你比其他人更优秀。你为之加油的那个人就是你的代表,当他胜利的时候,你也胜利了”。

  通过彰显正面的联系、掩盖负面的联系,我们试图让旁观者对我们有更高的评价,并对我们产生更多的好感。

  △如何保护自己

  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直接放在那些令我们对让人顺从的行家们产生过多好感的事情上,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已经对他产生了过多好感这一事实上。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对这种人的喜爱程度已经超乎寻常,那这时我们就要采取行动保护自己。

  当我们作出任何一个顺从他人的决定时,都应该把我对请求者的感情与他提出的要求分开。

  6、权威

  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

  不需要权威的实质,只要带点权威的象征,就足以让我们停止思考,进入唯唯诺诺的顺从状态。

  (1)头衔权威的象征

  一种权威的象征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与权威本身一样有效。

  (2)衣着

  制服。

  (3)外部标志

  珠宝、汽车等。

  △如何保护自己

  (1)这个权威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专家?

  (2)对这个权威要相信到什么程度?

  7、短缺

  爱一样东西的方法就是意识到你可能会失去它。

  即使是时隔1年,回头看到这读书笔记,依然振聋发聩,对我而言,好记性真不如烂笔头,读一本书,要是没有做任何笔记,时间久了,就成了过眼云烟。毕业后就很少读书,非工具书。这些年关于摄影的书籍买了不少,然而像《影响力》这类好书,读得确实是少了些。

《影响力》读书笔记5

  在《影响力》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答应他们的要求。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籍,正是这一切的根源。

  这场心理学的盛宴,让我从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这六方面,细心思考了其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学生成长发展中以及自身能力提高中的作用。从某些角度而言,我们需要提高这些“行骗能力”,如果利用好这六大心理秘籍,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产生极大的说服力。

  对于互惠原理而言,我们总是感觉有责任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回报我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礼物和邀请等,那么微笑、宽容、善良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有句俗语:打人不打笑脸,因为人们遇到笑脸的时候是有压力的。

  对于老师而言,对学生的微笑,对学生的好,对学生的付出,都会被当作一种恩惠,家长也是如此,所以学生会有愧疚之情,觉得自己不够努力是没有很好地回报老师和家长的表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我们是互惠的关系,他们有责任以认真的态度给予回报。这里并不是说教学是为了什么回报,只是说应该让学生存有感恩之心。

  承诺与一致原理有许多可以运用之处,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欺骗自己,好让我们的想法和信仰与我们已经做出的决定或采取的行为保持一致,这里不得不提到书面承诺。如果让孩子将自己承诺要做的事情写下来,那么他做到的可能性比他不写下来要大很多,因为书写下来的承诺更容易得到一致性。

  一个成功的公司也是这么做的,要求每一位销售人员订下一个销售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写在一张纸上,不管这个目标是什么,重要的是你要把它写下来,这样你就有了一个为之努力的方向。把东西写下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所以这样做是绝对必要的。当达到这个目标后,你要再订一个更高的目标而且还要把它写下来,这样你进步一定很快。这或许就是老师经常让学生书写新学期计划、考试后计划以及高考目标的原因吧。强迫学生做什么,效果一定大大不如让他们自己做出承诺。

  书面承诺之所以有效,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比口头承诺需要更多的努力。履行一个承诺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这个承诺对许诺者的影响就越大。例如残酷的**仪式、严酷的新兵训练营,威廉·斯蒂伦曾写道,在他所认识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中,不论他的精神寄托或政治立场是什么,在经历了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那些训练是一个大熔炉,通过这个大熔炉的洗礼,他们都变成了更坚韧、更勇敢、更经得起风浪的人。这段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起军训时的风吹日晒、高考刷题时的痛苦、那些难熬的夜晚,人的成长必须要经过这些熔炉的洗礼,经得起绝望,才能迎来希望。

  当大家都以相同的方式去思考时,没有谁会想的太认真,这就是社会认同。坏的社会认同,带来的可能是连环大学生自杀,而好的社会认同则是榜样的力量,怎么都不敢游泳的克里斯,看到小两岁会游泳的小汤姆,学会了游泳。北京的一所幼儿园将一个英语特别好的孩子免费招进来后,其他孩子回家以后学英语的热情提高了许多。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发挥社会认同的正面作用,班级里的风气将会越来越好。

  很多学生偏科的原因其实是不喜欢任课老师,可见喜好原理的重要性。最简单的喜好就是外表吸引力,所以说教师在学校里的外表形象要尽可能的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其次,称赞能够获得学生的喜欢,对于学生的一定程度的肯定,一定程度的宽容,严厉而不苛刻,鼓励而不偏见,这才是一个受到学生尊重、喜欢的老师。

  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喜好外,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存在这种喜好,事实上,长期在不愉快的环境下,如挫折、冲突、竞争等,接触一个人或一件事,只会使得人们对这个人或这件事更加反感,所以有了合作学*,而不是过去那种以竞争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当为了共同利益,学生们必须合作时,他们很快就能团结起来,从敌人变为盟友,甚至相互喜欢起来,获得诚挚的友谊。

  对于权威这一原理,*学生可谓是对权威过度信赖。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过于树立权威,将会导致学生们丧失挑战权威的能力,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日后主动面对问题并独立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全世界的教育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问题,其根源在于对权威的不恰当建立和使用。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挑战权威,毕竟每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老师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也要虚心学*,不要去逃避学生的挑战。*大众也过于在意头衔,其实这是一个缺乏识别能力的表现,真才实学其实重要的多。

  短缺原理让我想到了青春期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受父母干涉的年轻恋人或许会发展出更紧密、更深厚的感情,某些东西的短缺会使学生们更迫切的追寻它,比如自由、选择,尤其是得而复失时,会更想得到他。所以不能一贯执行某种原理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具有反叛精神的小孩,老师也是一样,我在这里学到了两件事,一是坚持原则,不给学生得而复失的机会。二是不过于干涉,避免得到相反的效果。

《影响力》读书笔记6

  经周围的朋友强烈推荐《影响力》一书,最*挤时间阅读了此书,作为略知心理学知识的我,读后感慨万千,受益匪浅!下面是本书的书摘,供大家参阅!本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B.Cialdini)先生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作为一名实验社会心理学家,他在顺从心理学领域勤耕不辍三十余年。

  招式一:互惠原理

  *有句俗话: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互惠的道理其实就是通过人际交往中的“给予-索取-再给予-再索取”的模式,用相对自己较小的付出,换取相对自己较大的汇报。在社会总体资源(关系、声誉、时间、金钱)的交换和重组中,有计划地实现自身交际网络的延伸和资源水*的提升。

  招式的要点是先主动给予对方一些好处,而且应该是非常自然的好处。“情感帐户”中第一笔款应该是自己存入的,而不是预先透支。

  在商业实战中,对方可能先提出一个比较大的、极有可能会被拒绝的请求,然后,当这个请求被拒绝后,他可能会再提出一个小一些的、他真正感兴趣的请求,因为他觉得,第一个请求被拒绝后,你会有负疚感,做为互惠,你可能就会答应他的第二个请求。呵呵,这时就要小心了。同理可得,产品的“免费试用”也是为了通过消费者的负疚感而渔利;推销员对客户慷慨的赞美也是希望触发不等价的交换。

  招式二:承诺和一致原理

  信守承诺和保持一致往往被认为是优良的个人品质,但很遗憾,也常常被“别有用心”的商家利用。当一个承诺具有主动性、公开性且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时,人们更愿意努力维护先前建立的自我形象,也就改变了自己未来的行为。

  招式的要点是见微知著、循序渐进,继而釜底抽薪!汽车销售员往往先向客户报一个总体的低价,在你表示出购买意愿后,他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忘了把一个主要部件的钱算进去。由于部件的价格相对汽车来说微不足道,你会慨然应允,但就在你计划将车开走的一霎那,他又发现……这就是书中所举的例子,不乏真实性。

  这也告诉我们,在商业实战中,应该促使消费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公司的倾向性,哪怕这种倾向性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一旦建立这种倾向,消费者就会在这个方向上凭借惯性越走越远,最终达到商家的目的。在公司内部管理上,应该让自己的员工尽可能地将工作计划和目标写下来,最好能挂在显眼的位置上。

  招式三:社会认同原理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每天接触太多的信息,需要做很多的决策,很多时候无法对整个局势进行周密的分析,因而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通常比较可靠的单一特征上,如社会大众对这个事物的判断来进行决策,但这种思维的惰性也就成就了形形色色的Sales。

  招式的要点是要有不确定性和相似性。不确定性是指对自己该怎么做不是很有把握,需要依靠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似性是指我们往往会仿效那些与我们类似的人,而不是与我们不同的人。

  在商业实战中,国内很多大众消费品,如移动公司,就采用了这一招式。为何总是有一家人的画面在电视上出现呢?既因为它代表了多数人社会性的认同,也因为在那样的画面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自己的影子。

  招式四:喜好原理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人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或熟悉的`事物。

  招式的要点是刻意建立好感时应该在时间上远离现实的利用(如在赞美别人之后,紧接着提出一个要求),而不必担心远离真相(如明显夸大某人相貌中的优点),当然,适度的策划和针对不同人采用不同的方式也是需要的。此外,人和人的接触并不能必然带来喜好,有时甚至是产生更多的冲突,只有接触并合作,最好是为着同一个目标的合作,才能真正建立喜好。

  招式五:权威原理

  人们思维的惰性往往也表现为决策时,对权威意见的无条件顺从,在*,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书中提到的电击实验非常引人思考,一群本性并非邪恶的人因为对权威的过度倚赖,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冷酷行为。教授更是进一步指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甚至有时仅仅是因为一个人具有某项权威的象征,如穿了权威的衣服,有张尺寸略大一些的名片,我们就会对其毕恭毕敬。

  招式要点是装扮成权威时,最好能在开始阶段说一些明显违背自己利益的话,如公司产品中无足轻重的缺点,以充分建立权威客观公正的形象,继而再对产品优点大书特书。“欧莱雅,稍微有点贵,但完全值得!”

  在商业实战中,对于一些需要拥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购买决策的产品,广告宣传就要请用权威人士,哪怕这位仁兄只是在电视剧中扮演过“专家”!

  招式六:短缺原理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对失去某样东西或商品的短缺有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往往愿意不加思索地用金钱去消除这种恐惧。人们的满足感不是来自于对短缺商品的(使用)体验,而是来自于对它名义上的占有。

《影响力》读书笔记7

  今天把《影响力》这本书读完了。读完这本书后,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系统,很有深度的专业书籍。它不像一般的书籍总是很肤浅的在表象探讨问题,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是透过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然后很深刻的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让人很受启发。据说有人读了这本书后,利用本书的原理去交女朋友,百战百胜!足见其魅力诱人!但技巧是中立的,如同刀是中立的。如果有人用刀来伤人,那么刀就是凶器;如果用来切菜,那么它就是工具。

  这本书主要讲了六方面的内容。首先讲到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回报。如果人家给了我们某种好处,我们就应该以另外一种好处来报答他人的恩惠,而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就像孔子说的“要以德报德,而不是以怨报德”。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运用了此原理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病人想要医生在做手术时能更认真更细心的照顾,就塞很多的红包,医生由于受到好处,根据互惠原理他们做手术时会更认真细心。企业为了更好的销售业绩,往往贿赂一些官员或者一些采购部经理,而这些官员或采购部经理由于互惠原理会给这些企业更多的订单和利润。第二个是承诺和一致原理。此原理认为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就像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在公众场合总是表现的很虔诚,因为要受他们信仰的约束。比如和尚在饭店吃饭如果大鱼大肉的吃,人家就认为他不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第三是社会认同原理。此原理认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到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时。当很多人都去做某事的时候,原本觉得不对的事,只因做的人多了,这事也变成了对的了。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订婚了还没有结婚就先怀孕了,当时她挺着个大肚子来给我们上课,很多学生老师背后都对她指指点点。现在很多女人订婚了然后挺着个大肚子走进结婚的殿堂,也没有人说三道四,原因就是这太普遍了,没必要大惊小怪的。这样的转变,就是做的人多了,自然的被认同了。第四是喜好原理。人们总是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这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没有谁会对此感到惊讶。第五是权威原理。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让我知道了,你要想影响别人的看法就先亮明身份,你不想影响别人的看法就不要告诉他你的地位。第六是短缺原理。“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的短缺原理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全面的影响,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的想法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方面,当我要善意地影响别人时,该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这些影响力的威力;另一方面,当我面临别人设下的陷阱时,如何及时躲避和给予有力地反击。罗伯特的这些技巧非常棒!

《影响力》读书笔记8

  《影响力》读完之后,确实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别人算计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维局限或者是来自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操作而做出了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决定。

  一直对心理学和社会学感兴趣,这本书用一种简单*实的语言和生动又有说明力的故事或者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压根儿没意识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顺从原理———机械反应与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

  对比原理———经常看呕吐剧的人总是觉得生活中的人长得都难看。当你买下一大件昂贵的东西时,总觉得原本比较贵的配件显得不那么贵了,有时候冲动消费就是这样产生的。

  互惠———给别人一点好处,别人也会帮你。社会中的人大多在仁义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缚中会不知不觉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双刃剑,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则会让很多人成为冤大头。我向来属于被人骗了还不觉察的那种人,只有用吃亏是福这种阿q精神来*衡自己了。这个原理可以很好的运用于买东西跟人砍价的情况,尤其是金五星那种漫天乱要价的地方。先使劲儿砍,再适当让步,买东西的人一定算不过卖东西的,但至少不会损失太多。

  承诺和一致原理———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和社会认同原理一样,我们常常会由此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原理让我最为之一惊,回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选择,我明白了命运的推手其实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脑和有限的阅历和知识。高中老师曾说应该改命运为运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能力和资源呢?一旦我们在内心不坚定的情况下选择了某种东西,就会形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统,每个人都免不了有社会称许性,于是总是执着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确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的支持系统,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是最无可救药的。

  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很多选择和想法了,不知道这是一种收获还是一种干扰,总之,认清内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影响力》读书笔记9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奉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映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带着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我翻开了《影响力》。它妙趣横生的语言向我们传达能包罗万象的六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互惠、投入和一致、社会认可、喜好、权威、匮乏。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等。因为这一类东西的接受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互惠原理以及与之行影相随的负债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它们在人类文明中几乎无处不在。不仅如此,这条原理在每一个社会组织中都运用得非常普遍,以致于几乎每一种形式的交换都渗透了它的影响。一个广为接受而又坚不可摧的面向未来的价值趋向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在与别人分享某些东西的时候,可以确信这一切都不会被遗忘。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终于达到了这样一种文明程度:当一个人将财物等资源分给他人时,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些东西失去。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那些以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资源为开端的交易边的容易起来,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游有序的援助、送礼、防御和贸易体系也成为可能,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既然互惠原理对人类文明的积极意义是这么显著,它在我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变成一种深深植根与我们心目中的价值观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互惠原理常常会把偿还的义务强加到我们头上,但我们从互惠原理中得利的时候还是占多数的。正因为如此,笃信并且服从这个原理也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遵守这个原理合乎社会给我们定立的行为规范,而违背了它却会遭到无情的唾弃和嘲弄,甚至会被戴上像乞讨赖帐、忘恩负义之类的帽。因为对那些只知索取不知偿还的人有一种普遍的厌恶感,我们往往都会极力避免与他们为伍。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说由于条件或能力不允许而不能回报人家的恩惠,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谅解,但一般说来,整个社会对不遵守互惠原理的人的确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为了避免被贴上像乞讨赖帐、忘恩负义这一类的标签,即使是不公*的交换我们有时候也是愿意接受的。因此,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强烈不安,一方面是来自外部的巨大羞辱,两者结合在一起,便造成了一付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了解了这一点,对于人们在互惠的名义下会心甘情愿地付出比自己得到的多得多的东西就不会感到太难以理解了。而且,即使人们的确有某种需要,如果感到自己难以回报,往往也会尽量避免向他人寻求帮助。这并不奇怪,以为尽管物质上的损失是人们不想看到的,但与心理上的重负一比也就不算什么了。而恰恰是这种状态给一些想要利用互惠原理获利的人提供了机会。

  互惠原理之所以可以成为如此有效的说服他人的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蕴藏的极大力量。在它的影响下,人们很轻易地就会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心理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即使是一些*时颇具影响力的因素,与它一比也会相形见绌。

  著名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毛斯在描述人类文明中的送礼过程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压力时说古这样的话:给予是一种义务,接受是一种义务,偿还也是一种义务。尽管回报的责任感是互惠原理的核心所在,但互惠原理之所以那么容易被人利用,却还是由于上面提到的接受的义务。我们接受恩惠的义务感削弱了自己的选择能力,把决定我们会对谁负债的控制权交到了他人的手中。随着我们加入WTO,与外国厂商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共赢是主题,也是取得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互惠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那么他也许确实可以得到短期的利益,但他会从此失去合作伙伴,没有社会分工、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干,纵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的。惟有互惠联合在一块才有更强的竞争力。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3)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1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最后一点最值得落地执行

  领导力现在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今天推荐阅读的这本书《可复制的领导力》,有几个要点如果能get到,并落地执行,不管对带团队还是家庭里带孩子都能带来巨大的帮助。

  嗯,我确实认为管理团队和带孩子是共通的。举个栗子,主动参与这点。我们希望把我们要孩子做的事,变成他自己要做的事。比如这周末我们想让她去做A事,但是,如果强行要求孩子会反弹。我们经常会为他提出ABC,让他自己去选择,并暗示或引导他主动选择A,让他认为他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爸爸妈妈强行让他做出了这个选择。

  就是要把你要员工做的事,变成他自己要做的事。员工就会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言归正传,开始解读这本《可复制的领导力》。

  一、观念:人人都能学会领导力

  领导力是可以标准化的,他这边举了西方领导力培训跟我们国内的领导力的培训的区别。也举例世界500强大型公司和草根创办的公司在标准化培养人才上的区别。确实,领导力是可以复制,可以通过一二三条理性的流程梳理出来。

  二、角色定位明晰、领导和管理区别

  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每个人都会同时兼着三个角色,每种角色的作用不同:

  领导者的角色:营造氛围

  管理者的角色:避免事必躬亲(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

  执行者的角色:给出结果

  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与信任”

  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

  三:提升领导力的两个方法

  那么如何来提高这个领导力呢,解决方案就是通过两个方法游戏话组织和沟通视窗。

  1)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组织,让工作能变得更有趣。操作建议:

  要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明确团队的愿景。

  制定清晰的游戏规则。如何做能晋升,如何做能得到成长。

  及时反馈。让员工的参与感产生价值感(关于反馈后面重点做说明)

  自愿参与。就是要把你要员工做的事,变成他自己要做的事。员工就会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就是我开头举的那个例子。

  2)沟通视窗。领导力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信任可以通过沟通视窗来提升。

  沟通视窗有四个象限:

  公开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这个名人是最大的,名人的公开象限最大。

  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包括忘记说的秘密(知识的诅咒),心照不宣的秘密,dds(又深又暗的秘密)。

  盲点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

  潜能象限: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

  提升信任操作建议:

  扩大公开的象限,激发潜能象限。

  我们会发现,公开象限和信任高低成正比。如果我们要给我们身边的人做个信任的排序,那一定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高,其次是自己的闺蜜兄弟,读书笔记然后才同学同事等。就是越是了解,越是信任。扩大公开象限能提升信任——不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公开象限扩大会家庭上,扩大和孩子的公开象限可以是——秘密分享会,比如周一个小时,私密时间,分享自己的秘密。

  四、本书最值得落地的技能

  最后分享一点精华要点是:正面二级反馈,绝对能引爆你的团队。

  反馈有三个层级:

  零级反馈——看见了也不说

  一级反馈——只做评价,不给理由

  二级反馈——既给评价,也给理由。

  最好的反馈标准就是二级正面反馈。既给评价,也给理由。就是他做的好,要及时告诉他,他做得好,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如果大家之前没有这个*惯,我认为这点是本书价值最大的技能。正面反馈,是塑造员工(孩子)行为方式最好的方式。

  关于反馈,里面同时提到了要会倾听。沟通与倾听,我后面专门给大家分享另一本书《非暴力沟通》,BIC工具:

  1)关注事实,不讲观点,

  2)提示短期后果,

  3)分析长期后果,并且和员工自己的利益挂钩。

  这本书是价值很高的一本书,找出3个可执行落地的,你就得到了。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2

  在以往的认真中,绝大多数人基本都是这样的认为:“领导力”是一些牛人与生俱来的技能,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领导力这项技能没有标准,只能看自己的悟性看看摸索,更会认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危险,这东西也没人愿意教你。有幸学*了樊登老师的课程后,系统的进行了一次升级,以前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当时处理起来还是挺棘手挺头疼的,现在运用课程中的公式和方法进行复盘研究,发现之前确实走了不少弯路,问题出哪了,一目了然。

  领导力人人都需要,通过学*人人都能掌握,并且是有标准化的,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团队更具有执行力,员工的执行力与领导的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执行力不强,不能怪员工,其实是领导能力不过关。要提升领导能力,从:建立信任、建立团队、建立体系和建立文化这四重修炼当中循序渐进。

  管理者的使命是培养员工,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避免亲力亲为。衡量管理者的能力高低,就是看他能培养出多少能干的人才来!

  管理的定义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完成任务这一点好理解,大多时候我们还是能做到的,而通过别人这一点,有时候真的是不放心,这个问题也是*众多创业公司的通病。要学会授权,别怕下属犯错。三国时期,拥有五虎上将的蜀国的最终无将可派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位管理者深思。

  要给员工试错的空间,培养属于员工自己的责任感,让他们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同时也要培养自己成为营造气氛的优秀管理者,让使命必达的执行层和面面俱到的中层紧密的和自己团结在一起。

  新锐是年轻的创业团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用游戏化的组织方式让工作变得更有趣。游戏的目的就是通关,目标明确!组织所有力量为完成最终目标而战斗。想要玩儿游戏,制定清晰的游戏规则、建立及时的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的机制是确保“游戏”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以前总能听到这样的比喻,公司就是家,团队就是家,在家里就是要处理复杂的关系。而更在精准的形容,应该是一支球队,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进步,为了赢得最终胜利。让每个队员找到自己的位置,要奖罚分明,把你要队员做的事,变成他们自己要做的事。与此同时“退役”(离开)的老队员还是熟人,绝不应该变成路人或者仇人。处理好前员工的问题,既不为日后团队发展留下隐患,还能有诸多好处,这一点我个人也有体会,好多之前离职的员工,到现在还都是好朋友,很多事情相互照应着!

  目标是一切管理的基础和开始,与人而言,是内心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与企业而言是推动其发展的最大动力。让人朝思暮想、做梦都想,一想起来就会热血沸腾的才能叫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出理性、过程及方向型的目标,要学会运功公式和管理标准化工具定出明确具体、可量化,可实现、符合实际、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来。同时也要注意到,员工参与不够,执行力差、资源匮乏、目标拆分不清和目标总在其变化这四个难题,尤其是第四个!

  利用好沟通视窗,改善人际关系,运用好沟通四象限。

  隐私象限,正面沟通避免误解。DDS、不好意思说和忘了说这些俗称“知识诅咒,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要引以为戒!

  盲点象限,利用反馈看到自身局限,你眼中缺陷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优点,不盲目、不一概而论,要理性的分析判断。

  潜能象限,不要轻视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一个好的团队能让80%的员工得到80分。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公开象限,让员工尊重你,而不是怕你,靠成员怕来的约束叫管理,靠成员尊重和信任来约束的行为才叫领导。能将隐私象限和盲点象限转为公开象限的领导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水*,成为高级的领导者!

  善于倾听的人才能当个好领导,用心倾听建立员工的情感账户,要吸收对方的信息,沟通时要学会运用和格外注意肢体语言,要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的情绪。良好的沟通能让员工在团队中获得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团队建设的至关重要。

  及时反馈,得到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在这里注意别用绩效考核来代替反馈,要警惕“推理阶”,避免自己的主观判断给员工带来误解和伤害。要通过正面的反馈来引爆团队。要注意正面反馈的三个层次,运用好二级反馈!激励可以让员工业绩翻倍。还要特别注意,遇到负面反馈时,要对事不对人。

  有效利用时间,只有科学的安排好事物处理的顺序,才能提高效率及成本,要把时间用在关键要务上,分清楚“理事”和“管人”,我们大多时间都忙于理事!而优秀的管理者会更注重管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员工!星巴克的案例更值得我们深思。

  要告别效率低下的会议,运用好六顶帽子,让团队不再局限在单一思维模式,帮助团队管理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3

  这是一本听过,并听了3遍以上的书,结合自己的工作,我发现给了我很多的灵感和工作中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就分享一下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收获。

  其中有几点对我影响比较大,并且部分已经在工作中开始实施:

  管理是通过被人完成工作,领导是营造氛围带领团队前进:自己以前也就是一名小教务,后来成为教务组长之后,算是有了个小团队吧,但是突然感觉更累了,什么事情都需要操心,工作分工不明确,总插手教导组员的工作,总觉得组员做的太差,考虑的太少,导致和组员关系紧张,自己又累又焦虑!

  意思到问题后,我开始主动的和组员沟通,更加细化明确工作,比如以前新班排课,我就让组员添课表确定老师,现在会和他沟通告诉他之后他要独立承担校区的工作,所以想培养他的能力,明确时间节点和目标,定期回顾,全权交给她处理,这样组员觉得受到尊重,从工作中解决问题,得到成长,而自己也能有更多时间规划或处理其他问题;同时定期开会给组员进行一些培训,锻炼她们,让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成长,可以承担更多地工作。

  还有在目标管理方面,以前布置工作大家总是没能很好的完成,最后开会我都不想提到这件事,以免让士气受挫,知道了SMART原则后,开始制定清晰明确有时间节点的工作,并邀请组员一起参与确定目标,这样目标就变成了大家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我要催着的事情,工作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所以非常感谢樊登老师,读书改变世界,以前听了会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敬意,还会想象自己破万卷书的样子;后来再听到这句话就会笑笑,仿佛离自己跟遥远;最*真的有了点变化,通过听书,读书,慢慢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一点变化。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4)

——《心灵管理》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心灵管理》读书笔记1

  如果自己的庭园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茂盛的杂草将占满你的庭园。出色的园艺师会翻耕庭园,除去杂草,播种美丽的草花,不断培育。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园,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然后栽上清纯的,正确的思想,并将它培育下去。我们选择正确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我们就能升华为高尚的人。我们选择错误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我们就会坠落为禽兽。播种在心灵中的一切思想的种子,只会生长出同类的东西,或迟或早,它们必将开出行为之花,结出环境之果。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

  每次读完这段话我都会陷入深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如何度过这段有限的人生才是正确的?看着周边的同事和朋友,热心关注于养生节目,养生书籍,或者因为单位的某一次体检项目不合格,眉头紧锁,忧心忡忡,我就在想,难道健康管理才是最重要的吗?有时候和朋友小聚,谈论最多的就是谁谁又有什么项目,又考了什么证书,又赚了多少钱,瞧人家多聪明,多能干,多有出息,那一刻我又会不经意的问自己,难道才智管理最重要吗?其实细细想想,我们哭着降临这个世界,来的目的就是忍受人间的凄苦,品尝人生五味。我们笑着离开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我们经历过这段旅程,然后释然、顿悟后离开。来时分文没有,走时无牵无挂。

  来到这个世上走了一趟,能留下的也许就剩下灵魂了。而所谓的灵魂其实不就是心灵管理吗?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儿时的我们单纯的像一张白纸,那时的行为就是“人何为正确”,世界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对于人的区分只有好人与坏人。渐渐地我们踏入这个社会,看见的,听到的,内心想到的逐渐成为“自我”。一切出发点都以“自我”为中心,能否升官发财,能否名利双收,能否对自己有利。眼中只有“自我”时,我们心灵的那张白纸也逐渐由白色变成五颜六色直到最终的黑色。

  当自我无限膨胀时,个人的占有欲望会变得贪得无厌。不信你看多少位青年才俊锒铛入狱,只因钱不够花,权不够用;不信你瞧,多少人忙忙碌碌只为金银满山,哪怕丧尽天良,祸害子孙;不信你瞅,山不再绿水不再清,天不再蓝,城市雾霾聚拢不散,只因企业要生产,*要税收,环境要污染。无限的欲望,让企业变得不择手段,毫无诚信。地沟油,毒馒头,瘦肉精,红心鸭蛋无限的欲望让*官员沦为“硕鼠”,住豪宅,开好车,喝好酒,吃盛宴,出入有司机接送,公文有秘书代劳,生活有保姆伺候,花销有手下孝敬。见了上司摇尾乞怜,阿谀奉承,见了百姓横眉冷对,呲牙咧嘴。最终豪宅变成四面墙,美酒变成白开水,公文变成悔罪书,秘书变成狱中友,保姆变身教导员,盛宴变成窝窝头。

  人的一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每次读稻盛和夫的著作,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其实稻盛和夫的著作我已经读过很多本,有《活法》《干法》《六项精进》《经营十二条》《人为什么活着》《敬天爱人》《创造收益1.2.3》《阿米巴经营》《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坚守底线》《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稻盛和夫》,算上这本《心灵管理》总共有13本了。最初的读书动机仅仅是因为想要了解经营的实质,特别是稻盛和夫创办了京瓷和kddi两个集团企业位居世界500强之内;65岁时,他依然投入佛门,并对佛教的精髓“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做出了深入的解释,进一步完善了经营哲学内涵。XX年2月,已经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出任濒临破产的日航董事,并让日航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扭亏为盈。可以说他同时掌管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全部盈利。与其说是一个神话,不如说商场上不败的传奇。如今他开始在全球各地建立盛和塾,推广自己的'经营哲学。

  由最初的经营哲学到如今的心灵管理,究其原因其实是对自我灵魂的救赎。“人,何为正确。”“自我”与“真我”,“利己”与“利他”包含的真理并非莫测高深。做人与处事,没有私欲出于公心,就会得到身边人的赞赏和信任。由此聚集强大的磁场,也可以理解为人脉圈子。由于你出于公心,出发点是利他的,而不是利己的,朋友就愿意与你相处,由此实现共赢。同样由于你的出于公心,公司员工就会信服你,愿意与你一起实现企业的共同愿景,甘心情愿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勇于付出。此刻员工就是自燃型的员工,他会比老板更用心自己的企业,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阿米巴经营理念就是在经营哲学基础上,推出的一套管理会计理念。阿米巴就像是孙悟空身上的毫毛,变身为无数个向你一样热心企业发展的管理者。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化身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班组或领班就是这个经营实体的管理者,他们会主动关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他们部门的成本核算。但前提是管理者首先是“利他”信念的坚定支持者,因为“利他”不“利己”才能出于公心核算本部门运营成本,并将公司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由于调动公司各个部门的每一个环节,就像激发了身体里的激情细胞,管理者的理念和愿景被同时调动起来,统一起来,怎能战无不胜呢?

  心灵管理将经营哲学推广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内心深处。如果说我们的心灵是一座花园的话。那么我们自己就是这个花园里辛勤劳作的园丁,如果我们忽视了对心灵花园的管理,我们的内心就会荒芜,长满杂草。眼中就只有“自我”,并以自我为中心,处处计较,精于算计,最终像红楼梦中的二奶奶,反倒算计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如果我们内心时刻反省自己的内心,不让杂草在心灵花园扎根,我们内心就会多一些“真我”,想问题,办事情就会从“人,何为正确?”为出发点,让自己的心灵磁场汇聚更多正能量,由此得到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救赎,最终磨砺心智,实现道德高尚的境界。

《心灵管理》读书笔记2

  书,我确实还没有读完,也不知道未读完就写读后感合适不合适,只是觉得我应该写一写,记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受。这是我第一次跟着老师读书,稻盛和夫——《心灵管理》。

  我*常不太会去看这类的书,觉得只是在讲大大的道理,不切实际,还不如去看小说,找点乐子。而且我一直都奉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理念,*常都不太爱读书,经常往外面跑,只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书才会很认真的去读,其他的书,有的看过了就忘记了,有的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了……《心灵管理》也是闲暇的时候会看一下,但是看不久,看了几页就会做其他的事情,这也是我还没有看完书的原因之一。

  书还没有读完,我就说说已经读了一部分的感受。到目前为止,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做自己”。我们不需要想别人想的,做别人做的,喜欢别人喜欢的,我们只需做好自己。通俗一点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跟随自己的内心,只要你心无歪念,而且有利他大于利己的心,你做出来的事都会是美好的,即使有时候有的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但是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别人”都是浮云。

  感悟可能不够深刻,但这是我真真切切从书上学到并落实到实践上的。从小到大我都是特别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评价。上了大学之后,好一点,但还是会在意其他人的各种意见。举个例子,前阵子处理班级的一些问题可能不够到位,事情做得不够好,从别人那里得知班里的某些同学对我有意见,从知道这个消息那一刻起我就闷闷不乐,想着他们原来这样看我的,怎么办?

  怎么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怎么才能弥补呢?就是整天想有的没的,连上课也没有心情了。一两天之后就去读书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问题,然后联系到要做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最后就联系到最*发生的事情,其实我自己已经尽力把事情做好了,真的是尽了自己的能力,我不必懊悔,结果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其他人喜欢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反正我无愧于心。就是这样,整个人豁然开朗,轻松多了。

  最后,我对自己的两次无故缺*读书会也进行了反思。首先我必须承认自己是做错了,态度不端正,过于随意,不去读书会招呼也没有打一个,不过这周的读书会是彻底忘记了,更不用说要不要打招呼这回事。对此,我还是深感歉意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其次,是我对读书会的感受。去读书会就像是上课,说很重视,没有,不重视,也不是。基本固定的星期三晚上,探讨一下人生,思考学*书上教我们的东西。兴趣来时就读得津津有味,兴趣稍退就有时候开一下小差。认真的问了一下自己,读书会于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第三,我是真真切切想跟老师做实验,但对读书不太感兴趣也是我的真实情况,老师您说不跟您读书就不能跟您做课题,这真的是给我出了难题。好好考虑了一番,我会为了能跟老师您做实验,而申请重新加入读书会,这也是为什么老师一提出每个月不能请假或者缺*两次的要求时,我会马上的答应的原因。不过我不知道老师您会不会接受我的再次申请,毕竟我的动机不纯粹,本身也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篇合格的读后感,我只是将最真实的自己和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体会,用不太好的文笔写出来。

《心灵管理》读书笔记3

  关于稻盛和夫的书,这几年跟着老师读了不少,从《活法》系列到《干法》,从《六项精进》、《垂直攀登》到如今的《心灵管理》。这本书简单易读,推荐序开头,具体案例结尾,中间的内容也和之前读过的书相似,稻盛和夫和大家分享他的成长经历及领悟,读起来熟悉而亲切,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敬天爱人”,“作为人,何为正确”,“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书的正文分为三部分“对人生的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决定于在命运中与什么人相遇”,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巨大而深沉的话题,都引人深思。

  思考人生,人生是一个贯穿古今的话题,也是一个追随生命始终的话题。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时不时都会思考,回忆过去,总结当下,畅想未来。在我们小的时候,大家一定都有一个成为某某家的梦想,梦想着改变世界。慢慢的长大,随着见闻的增多,才发现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改变世界,改变国家,甚至是改变我们小小的家庭都是那么的困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于是我们跟着别人一起投入到了人云亦云的潮流中,人生的道路变得越来越迷离扑朔。有的人跳进了所谓的一线城市,只为寻找机会为之一搏,还有的人不堪沉重的压力,喊出“逃离北上广”。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干什么,懵懵懂懂地摸索着前行。人生几十年,并不算太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但不论长短,轰轰烈烈或是**庸庸,我们都不应该虚度自己的年华,多一分思考,少一分迷茫。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想必很多人都没去认真想过,亦或是想了但没有答案。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为了生存,更好的生存。有的人追求金钱地位,渴望活在别人的称赞声中,也有的人追求名誉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所有的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我们该知道除了物质还有精神。

  人生有成功,有失败,有幸运,有灾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人生的风浪磨练人的灵魂。在死亡到来之际,人生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无法带走,拼搏奋斗的也好,处心积虑得来的也罢,统统变得毫无意义。就像稻盛所说的,我们应该修练心性,提升心智,祈求死亡时的灵魂比我们降临到世间时的灵魂更为高尚,寻求心安,寻求理得。

  人生决定于在命运中与什么人相遇。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稻盛在他的人生路上,遇到了多位良师益友,在他们的帮助下,自己拼命努力,最终取得巨大成就。但我认为*朱者未必赤,*墨者也未必黑,关键在于自身。

  有人曾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能登上巅峰。”君子固然能有帮助,小人对于我们的成长中也必不可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识千般人,才能有全面的进步。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5)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1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帕克·帕尔默,这本书是对美国教育的反思,但其中阐述的很多观点对于*当前教育也很有意义。

  书中帕尔默先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等优秀品质”。对此我感触尤为深刻,作为教师,娴熟的授课技巧固然不可或缺,但真正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是源自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教师的内心需要饱含知识、情感、激情,需要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交流层面,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精彩课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来演示,只有这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构建成一个共同体,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感受世界,解读生活。

  作者对教育教学深刻的洞察和剖析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踏地而行,做一个能思考会实践的老师。一次简短温和的谈话,一个期盼的眼神,一个温暖的微笑,饱含着浓浓的真情,传递着心灵交流的火花,在不经意之间,这些的小事也许会持续影响着人的一生,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敢于挑战自我,不满足于生命现状,尝试去改变,主动追求更积极,更充实的教育人生,时刻让心灵深处保持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和力量。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远离借口,主动承担责任,学会“尽力而为”,教育工作需要实效性的行动,而不是各种解释和托词,如果想干好一件事,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同样的,如果你不想做好一件事,也可以有千万个理由。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爱的承诺,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主动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同一位置,与学生建立*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2

  当读这本书的时候,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深深的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作者用自己的阅历和思想带领我们进入教学工作最深奥的领域,并以他足以永远改变我们的洞察力和勇气给我们以心灵的启迪,整合了严谨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热爱与勇气、以关注教师心灵为基础,从智力、情感和精神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如沐春风,如有醍醐灌顶之感。

  面对教师以及教育,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读,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只有克服恐惧,继而努力寻找改变的源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的拼搏、努力、奋斗、终于,一定会有小小的收获……我惊叹作者从自己做教师的角度出发,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中获得的心得通过许多真实的教学故事,生动地为我们一一展现。身为教师的我也进行了一次认识自我的心灵旅程。而且读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共鸣:“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守护着自己的个性,把有损我们自身完整的任何东西拒之门外,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拥入怀中”,“教师需要找到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并认真的接受内心的指引,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

  成功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不是一定要当什么“家”、什么“长”才算成功。内在的成功是凡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符合自己的性格,满足自己的兴趣,让自己高兴和快乐。以这样的标准看待成功,成功才有意义,也容易获得成功,包括实现外在的成功。深刻的认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所需要的,认识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不断地向前迈进,这样才是我们的根本所在,才能让我们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如同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只有我们自身的心灵强大,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到达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3

  第一次拿起这本书,很自然地大概翻阅一遍,第一反应是,这内容对于我这个刚大学毕业的新老师有点“深奥”了。书的封面设计简单纯粹,特别是副标题——《漫步教师心灵》,“漫步”两个字,着实吸引了我。后来去了解一下。帕克 ·J ·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Fetzer 研究所高级顾问。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本书的副标题英文名称是Exploring The Landscape Of Teachers Life,直译就是探索一个教师生命中的内部风景,吴国珍等翻译为漫步教师心灵。我有些明白了,顾名思义,本书主要是探索教师的内心生活。

  于是我又浏览了目录,第一章 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第二章 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第三章 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第六章 学*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第七章 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

  帕克?帕尔默在序里的最后一段话是: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需要一起努力,来帮助人们认识到,教和学识人类所有追求中最崇高、最迫切需要的!世界的未来依赖于这样的教师和学*者——他们愿意向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世界敞开心扉,想着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宝贵潜能,向着日常生活的潜在价值,向着我们多灾多难的世界所固有的美好未来,敞开心扉。这一段话,我才是他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和期望吧。

  帕尔默在导言里提出教师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实现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统一和谐。他说:“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我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他说:“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直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键,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帕尔默谈恐惧文化,真是深入骨髓。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活,突然觉得恐惧无处不在:老师的恐惧、学生的恐惧,很我时候教育之所以不能顺利推进,原因皆在于我们对恐惧的逃避。其实恐惧也可心是健康的,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破译恐惧,许多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和成长。“这种真正能够使得人们对真正的学*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的恐惧是一种健康的恐惧,这种恐惧能提高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找到激励它的方法。但是我们首先必须对付那种使得我们自我封闭、无动于衷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割断我们跟人密切联系的能力,会破坏我们教与学的能力。”

  在“教学于共同体中”和“学*于共同体中”这两章中,帕尔默认为教学并不等同于技巧,优质教学的后盾是共同体或联系性原理。要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共同体中,课堂不就以老师为中心也不就以学生为中心,而就以主体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关注于一件伟大事物,主体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是以这样的事实为特征的:在第三事物真实地存在,且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以至于它能令教师和学生都要为他们所说和所做的负责。”

  “一定要把课程设计成这样:让学生全神贯注于互动中而非填鸭,克服总想把信息灌给学生的倾向,让他们直接面对主体、彼此和自己;一定给学生阅读一些他们需要知道的东西,但要留出学生可自己思考的空间,又因基本教材往往有这个优点,我一定熟读所教领域的文献;我一定要创设一些让他们去探究未知的领域的练*,以及证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多少内容的作业;我一定要建立一个容许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表,同时也有时间掌握计划中必须学会的事实。”

  “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的公式,而且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优质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教育是最复杂的人的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教育迫切需要找*师的真心真我,学生迫切需要沐浴教师心灵之阳光,教师也迫切需要透过学生的生命完满自我,重振敞开心灵的教学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的勇气》恰好是引领教师进行心灵之旅的导航图,帮助教师找回“失落的心灵”的导师。我会努力像帕尔默所期望的那样,真正地向世界、向生活、向同伴、向学生敞开心扉,做一名享受教育幸福的“心灵之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