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1

  《美的历程》,在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单从书名来看,我并不知道作者要写的是何物的美,其美之处又在哪里,历程又指什么。所以,我首先要从题目开始。“美”在本书中指的是*古典文艺的美;“历程”则是指从原始社会到明清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由此,本书的内容也就凸显出来了。即诠释各历史时期的古典文艺的独特之美以及美的发展历程。

  本书有三处可圈可点。

  第一:内容

  本书按照历史发展来写美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古典文艺的美学风格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亦在不断变化。不同朝代的同一种艺术给人以截然不同的美。以魏、唐、宋的雕塑为例,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以二者结合胜。即使同一朝代,其美学风格也迥然不同。以唐的书法为例,初唐的书法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蝉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而盛唐则流行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在同一朝代中诞生并发光发亮。

  第二:结构

  本书的结构十分紧凑。上一章节的内容在下一章节也会出现,甚至有的章节内容贯穿于整本书,如本书中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这种前后贯穿,前后紧密联系,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个不同领域的古典文艺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相似的美学风格,从而感受到*古典文艺是一个整体,各领域冥冥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写法

  关于写法,我要提及其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写作特色表现在整本书举了相当多的例子,例子虽多,然都是典型之例。在这些例子中有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闻所未闻的人物。对于耳熟能详的人物,也许你会看到他的另一面。如苏轼,你在品味其豪气冲天的诗句时,可曾想到他脆弱的一面。而对于闻所未闻的人物,你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另一个特色就是比较,本书多处地方有比较。有同一朝代的比较,不同朝代的比较,不同领域的比较……能让你对*古典文艺之美有个整体感受。语言特色表现在书中大量的诗、词、古文以及作者似诗一般的语言,也许你无法完全看懂,但亦能从中感受到古人作品中的古典之美,世上独一无二的古典之美。

  读了这本书后,我个人认为*古典艺术之美来源于线条的美。其中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当属书法与图画。文字是由线条组成的,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大篆、狂草、行书直至今日的简体汉字,这就是汉字的美的历程,各种文字由各具特色的线条组成,给人以各具特色的感觉。或潇洒飘逸,或中规中矩……文字组成诗、词、曲、文,创造了另一大美。(归其根本,也可说是线条美)无论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还是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都是词的两座大山;无论是李白的狂放不羁,还是杜甫的讲求形式,都是盛唐之音;无论是以《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色彩,还是以《秦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色彩,都是文学作品的两大源头。

  图画,从最早的陶纹到之后的山水画,水墨画再到今日的素描,油画等等,这就是图画的美的历程,而这些图画正是由或粗或细、或鲜艳或暗淡、或曲或直的线条所组合而成的,展现给世人美的感受。不仅这些,还有雕塑、音乐、舞蹈等等艺术之美归其本质都是线条美。所以,美的历程是线条美的历程。线条的运用从原始社会至今日仍未完成,它将指向未来。线条的美是无限可能的。可以说,*古典艺术之美始终是线条的贯穿,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还将如此。正如作者所说:“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它会让你感受到美学的魅力。何为美?不仅仅是外表美,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本质美。冯友兰称:“这本书是部大书,一部*美学和美术史,一部*文学史,一部*哲学史,一部*文化史”。值得我们慢慢阅读,细细咀嚼,品味其中的美。

《美的历程》读后感2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违禁的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3

  暑假要求阅读一本书,我选择了《美的历程》。拿到这本书,看着封面,并不能像其他一些书籍一样,可以从封面猜到一些关于文字内容的信息,充满了神秘感。在还未打开书之前,先了解了一下大家对这本书的认识:

  冯友兰说过“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文学史,是一部*哲学史,是一部*史。”也有人问过:“这是一本专论?不是。这是一本通史?不是。这是一本散文?不是。这是一本札记?不是”。其实它可以什么都是,而它又什么都不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可以是一本思想书,也可以是一本美学书,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哲学分析和美学介绍,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历史文献在内。

  作者李泽厚本人是这样认为的:“大部分的历史论著把很活泼的文艺创作僵化成死板的东西,许多文学史与艺术史把文艺创作割碎了。我认为不管是艺术、文学还是美学,都离不开人的命运,也离不开历史。”所以,它就是一场美的历程而已。

  说实话,这本书初读起来有些晦涩和吃力,很难走进去。翻了几页之后,合上书,似乎什么都没读,内心深处又似乎被狠狠的触动了一下,脑海里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画面,似杂乱,又似清晰。于是继续打开书,随着文字一行行的转换,一幅幅画卷模糊又清楚的跳跃在眼前:远古时代的龙飞凤舞、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人文风度、佛陀的悲惨世界、盛唐的夺目灿烂、中唐的韵外之致、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海洋。

  李泽厚先生没有用传统的历史书般的传统介绍,它是从陶器、青铜器到铁器,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从雕塑、绘画到建筑,李泽厚先生把美与文学,美与历史,美与哲学始终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让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正如书中写的“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传大成果”。

  在美的`历程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所有的这些美的作品中,展现的永远是当时最真实的生活。这些已经逝去的,存在的,即将到来的,每一种美,都将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场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4

  不久前经人推荐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先生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做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李先生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前的*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做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得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开始。”

  于是,我被李先生引领着走进了**8000年的“美的历程”。

  我们每个人不管身份如何,贫富贵贱,地位高下,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因为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便逐渐追求和发展精神生产和创造意识形态的产物———“美”,这个追求是人类的高级属性发展的结果。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这些问题至少对我是模糊的。

  李泽厚先生用他哲学家的思维,美学家的理论,文学家优美的散文般的文字表现形式,为我们清晰而深刻的阐述了以上这些问题。让我深深沉醉在“美的历程”里,久久不肯离去。

  本书里,李先生从粗狂的远古图腾——“人首蛇身”,“人首鸟身”那原始艺术的“龙飞凤舞”,从殷周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魏晋“人的觉醒”的风度,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及诗词曲的审美品类,直到明清小说戏曲的浪漫感伤……有时一泻千里,有时涓涓细流;有时一气呵成,有时娓娓道来。让读者欲罢不能。

  我在读李先生的《美的历程》的过程中,有些章节泛读,有些是精读的。比如,第三部分“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我是精读的。因为我要搞懂,*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这是我很迷糊的问题。

  李先生在这一章节里有这样一段话:艺术和审美“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哲学思想相一致,*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他对这个功能性有以下四方面的阐述:

  其一,“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

  我的理解是,在艺术领域,诸子百家,各显神通,但他们会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儒道两家的对立思想。儒家思想对艺术“强调的是官能、情感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

  就此看来,儒家思想对*的巩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乃至家庭的稳定都是有利的,所以儒家思想的功利性是有必要的。但它对人性的自然发挥是有约束的,它“以其狭隘的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然而,人性的自然发挥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家则崇尚自然,突出自然和人性的光辉,它恰恰给予儒家“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给*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但道家的思想有些是不被统领者接受的,倘若太崇尚自然,太无序散漫,对*的巩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不利的。面对儒道的矛盾,采取互补的方式是最佳的途径。

  这就说明我们的美学和艺术要强调艺术领域这些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而不是强调其对立面的排斥于冲突,于是,儒道互补就成了这种对立面之间渗透和协调的最好方法。

  其二,李先生说:这个功能性“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

  比如,李白的诗里形容的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他把普通人眼里的瀑布,不是忠实于原型的普通表述,而是进行艺术了的彰显,但他还嫌不够,他继续说:“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这个特征用比喻的方法更加艺术化的凸显出来,把瀑布的美和壮观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作家强烈的情感流露,他也让读者产生了同样强烈的共鸣,于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所以就像李先生说的:美学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

  其三,这种功能性“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已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

  我的理解是,虽然美学和艺术不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模拟,但艺术也应该尊重客观世界,要表达人的潜藏在情感中的智慧,而不是脱离现实的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或闭门造车。而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唯有走入自然唯有与社会相结合,艺术家和艺术领域才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所以,艺术家的作品的情理结合也是*美学所要强调的。

  其四,这种功能性“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

  对于这一点,在许多看似感伤的诗句里都可以看到“美”的流露。

  比如,唐朝的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李先生说:他的诗句虽“满腹牢骚,一腔愤慨的,但他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婉。”

  我们从中看到了,真正流芳百世的艺术,即使在表现悲伤的事物和愤慨的情感时,却仍能让人更多的感受到美丽、清新,甚至还可以不失活泼。

  读到这里,我对*美学所强调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了。

  李先生在他的结语里说,“对*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

  我觉得,这本书,虽没能让我们看到*艺术的“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我觉得,李先生却能把我们真正引领进8000年*的“美的历程”,倘若让我自己去“*古典艺术博物馆”参观十遍,都可能感受不到“美”之所在。因为没有他的引领,我即使到故宫,即使看到所有的细部的丰富的古典艺术品,我也没有能力看到她们的“美”的丰富的价值所在。所以,虽“匆匆走过”,却让我对*“美的历程”产生强烈的兴趣,让我这个“审美”的门外汉在“美的历程”里受益匪浅。

  我这次只是泛读,我想以后还会对一些章节好好精读。因为,我还想享受阅读《美的历程》的过程。李先生的写作形式,本身很好地诠释了艺术不是简单的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李先生的这本书就是他对*“美的历程”的丰富的情感流露,这本《美的历程》就是一件艺术品。

《美的历程》读后感5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作者在书的结尾对未来寄予厚望,认为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文化美的演变能够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存,因为每一种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巨变留存下来的智慧宝藏,它们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失,而是值得我们去珍重传承。

《美的历程》读后感6

  《美的历程》的作者是李泽厚。全书共分十章。

  作者把*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从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到先秦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就像一位饱含情感的亲临者,以优美的语言为笔,以历史的遗证为据,向我们娓娓道来巍巍中华的悠久美学发展历程。

  读书体会

  通读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会:

  1、审美意识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发展,并通过对审美对象变现出来。如果我们把所有审美对象当做线条,这个线条是流动的,不断变幻的。

  在每一个章节中,作者都在开篇介绍当时的社会状态,企图把整个美学的发展置于社会状态之下,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该时代美的特征和发展因素。例如第七章《盛唐之音》,作者先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变化,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普遍施行均田制,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南北朝那种农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非门阀士族即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无所束缚地创造和革新,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像,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其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艺术对象宗教意味的由浓变淡更加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远古图腾是古人对想象中神明的想象、再现。到了青铜时代,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出现了一批所谓精神领袖,虚构出宗教神话的物态。先秦各流派思想对礼法的追求,之前天马行空的想象受到理性的渗透和制约,开始将审美对象客观化,神已不再是恐惧神秘的存在,而是神话、历史和现实的三体混合。审美的表现对象开始掺杂有历史和世间事物,宗教意味开始弱化。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加剧,人的力量和意义被肯定,出现了更多独立于宗教之外的文学、绘画,艺术变现内容也不仅限于表现神,反而更注重人本身的影响力。比如山水画中草树、花鸟开始成为独立主体,比如书法的日渐成熟,比如佛雕神态、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到了明清,世俗文学,风俗画等彻底取代了宗教意味的艺术品,完全占领了世俗舞台,宗教被束之高阁。

  2、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书中的观点认为自然沉淀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美。我们不能把一种独特拿两个时代比较,也同样不能拿一个时代的独特同另一个时代的美比较。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

  比如在《魏晋风度》中,作者谈到:“魏晋恰好是一个哲学重新**、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从哲学上的何晏、王弼,文艺上的三曹、嵇、阮,书法上的钟、卫、二王,等等,便是体现这个飞跃,简单说来,就是人的觉醒。到了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长时期处于战祸、饥荒、疫病、动乱之中,而西晋八王之乱揭开了社会更大动乱的序幕,于是在残酷野蛮的战争动乱和社会压迫下,跪倒或端坐在宗教神像或图画面前的渺小生灵们,怀着狂热激动而又异常复杂的感受和情绪,去进行自己灵魂的洗礼。而以沉重、阴郁的故事表现强烈动荡形式的敦煌壁画、麦积山佛像,吸引无数的人们去膜拜,让人们沉浸于短暂而又虚幻的幸福中。

  其实,本书讨论了那么多种美,不是为有个高低之比,我们仔细分辨它们,揭示他们各自的美学本质,说清历来纠缠不清混淆的问题,无论对欣赏、品赏、品评和理解这些艺术,都应该说是有意义的。正如书中最后所说:“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笔记摘抄

  1、*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半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2、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建筑的*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人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3、*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做翘的飞檐(汉以后),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而不同于欧洲或*以及印度建筑,它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而繁复重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表现为一级一级的异常明朗的数学整数式的节奏美。

  4、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具体的历史充满偶然,从来不可能像理论逻辑那样整齐。

  5、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

  6、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

《美的历程》读后感7

  美的巡礼《美的历程》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作者李泽厚原来我并没有听说过,但这本书确实很经典,无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像我这种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文字*实易懂,只是信息量太大,很多内容还是无法深入理解。“纵观前面,如可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那么,以小说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这是作者的总结,很精炼、很到位,但是书中的内容还不止此。本书是从远古图腾开始说起的,很难说刚开始的图案美学意义有多少。按照我自己的看法,任何东西一开始人们总会先考虑它的实用价值,然后才有美学价值,饱暖才能思淫欲,话糙理不糙。那么,当器物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后,有了一些装饰图案、线条之类的纹饰就可以理解了,但说实话,我还真看不出来这些图案、线条的美。商周的青铜器就不一样了。刚好深圳博物馆最*在举行青铜器展,看了两次,确实挺震撼的。最*流行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但我看现代生活的仪式感远不及商周时期。当时的食器、酒器、水器等等都多种多样,每一样都有不同的用途,虽说大多是祭祀用途,但看得出来真是仪式感十足。而且,每件器物的精致程度真是让我叹为观止,实在难以想象以当时的手工业水*是如何把这些青铜器制作出来的。先秦及汉以后,艺术追求上确实上了一个台阶。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人两千多年的人生哲学基础,汉赋虽说是为帝皇将相歌功颂德而诞生的,但它却也是能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文学形式。至于建筑,自汉到唐臻于顶峰,之后的时期再无法超越,只可惜*人没有珍惜建筑的传统,当年的阿旁宫、长乐宫如果能留到现在,该是怎样一种难以逾越的建筑奇迹呢!魏晋时期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确实不是一个生活的理想年代,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但往往政治不稳定的年代,艺术的发展却非常迅猛。佛学自东汉传入后,在这个时期虽然几经波折,但总体是得到了重大发展,而且与*古典的人生哲学相互影响,渐渐变成了*人最重要的信仰。雕塑艺术也是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魏晋至唐是*雕塑艺术的顶峰时期,只可惜没有加以保护,也没有加以继承,就此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这一时期人生哲学上的发展,更加着重的影响了文学和书法的发展,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这些都是光耀千秋的人物,更不要提二王在书法上难以企及的成就了。唐朝是*人最向往的朝代,国力强盛,万国来朝,丝绸之路光耀千载。在绘画上,继承了魏晋的人物画,突出表现牛马仕女的题材,能与诗仙比肩的画圣吴道子就是生活在这个时期,可惜的是如今已经无法看到他的真迹。这个时期成就最高当然是唐诗,从边塞诗的豪迈,盛唐李白诗的浪漫性,杜甫诗作为标杆的规范性,到了晚唐的世俗主义,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当然,这个时期还有作为规范的颜真卿的字,这个没有那么容易欣赏得了,至于音乐和舞蹈,就更难以理解了。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形式当然是词,但其实艺术上的成就在其他方面更高。哲学上自周敦颐以下,到了二程张载,到朱陆,完成了*人的哲学观。宋诗与唐诗相比少了自由浪漫,多了理性思考。宋徽宗的极致审美成就了宋瓷,成就了五大官窑,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了美的标杆。宋元的山水画则是能与汉唐建筑、魏晋雕塑相提并论的艺术形式,由喧嚣回归沉静,表现了极致的文人审美。明代的家具艺术流传至今,以舒适而论当然不及欧洲家具,但*的传统都是重内心多于重外表,明式家具就是为了表现人的内心状态,体现人的精神。文学形式上,明清的小说继承了宋代的*话,更加贴*于世俗社会,当然明代的浪漫主义和清代的无可奈何也是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体现在了绘画的领域。匆匆看完这本书,相当于对*美学的历史进行了巡礼,只可惜基础太差,很多内容无法理解,但不能像很多现代人事实上无法理解古诗词,不懂*仄,硬要作点诗词充文人,我真心建议把下面这三种文学形式看明白再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美的历程》读后感8

  今天,我刚在网上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美的历程》。书的题目就让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书的一开头就用: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所以记录美的历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承载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来者审视的心灵敏锐度。这样一段话为开头,同时也让我看到美的心灵是会怎样面对生活。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美学和哲学是我今年颇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这是真实、*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尽管我们后来在知识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险历程,但李泽厚先生的存在是永远的,正如对于我们,青春的回忆是永远的一样.......

《美的历程》读后感9

  我有幸读到这本书,并得以在炎炎夏日静下心来,以美之名游走在历史的罅隙间,流连忘返。

  我从书中有了中式美学的初印象:拙而朴,简而精,韧且润。早期的陶土容器,青铜礼器,发挥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展现最原始朴素的信仰。诗三百是简单上口的字句,精要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图景与追求。隋唐的佛像,以刀刻入山石中,却展示出流畅的线条,塑造出慈悲温润的眉目。一路走走停停,站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洪流时代,回望过去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终于觉得自己隐隐抓住了中式文化的脉络与底蕴。

  美是她本身,也是观察一个时代整体气象的窗口。

  美承担了一个时期的认知程度。狰狞的青铜饕餮及"巫师"的存在,恰恰是认知水*较低的先民对自然的想象,并与治理群落相衔接的产物,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则把关注的点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伦中,并生发出以此为中心的礼乐制度,乐曲歌舞便有了端庄的"礼"的姿态。

  美是有因果的,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百态。魏晋时期政治环境的混乱却解除了思想界的束缚,人们开始了迷茫的发问,不问那由虚无想象构成的神明,而是问自然宇宙,问自己的内心,终于出现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怅惘心绪,流出一丝空灵之美,也成就了"顾日影而弹琴"的嵇中散,与友人在摇乱竹影中高唱"世故纷纭,弃之八戎",那狂狷不羁的名士们终于因其绝美的风骨,在我眼前越来越立体……大唐盛世,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肥美之态的盛行也有了缘由。宋时南迁完成,朝堂重文轻武,理学兴盛,美也愈发婉约含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空漠之叹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美在一段时空的多种因素下孕育出来,又在这些因素之上给人以精神的慰藉。

  美是*的,我也窥得了她跋山涉水而来的历程。时间坐标来说,李泽厚老师展现了北魏前的佛像故事,印度本土佛教色彩浓重,多野蛮血腥,教人逆来顺受,忍受世事不公的现实,而随着李唐盛世的到来,观念的开放生活的安稳,佛像故事趋于"极乐",也就更为本土化了,宋后佛像线条更为柔和,较唐时清瘦,融入了宋的气质。地理坐标来看,较远的克孜尔石窟有着鲜明的异域风格,伴着驼铃声声进入敦煌、云冈,佛像就亲切许多,更亚洲的五官,斑斓的色调让人移不开眼睛,进入伊洛之畔,龙门佛龛甚至生出天人合一的意味,为本土所用了。遍历了这段时空,才能品到美的动态演变,和而不同。

  当然,但看美本身,就十分让人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山水画就带有中式牧歌的美感,从概括意境的追求,到多义性的风神之美,再到精致明确的细节感,静中有动,巍巍高山似有晴岚流动翻涌,鸟兽被定格在画上,却好似下一秒就会发出婉转莺啼,或者扑出画面。我国文字自带了音韵美,《诗经》中赋比兴,诗律词格,明清小说更是朗朗上口,带有坊间的市井气息。

  以美的名义,我感受到了美学的发展逻辑,她有继承,又拥有时代的烙印,才成为"变异而多彩的巨川",她拥有相通的人性奥秘,为后人长久欣赏,"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由此看来,美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钥匙。

  感谢这趟简约的巡礼,让我对美的过往产生哲思,又对美的未来充满期待,更学会以美之名,品味万物,在感性与理性中达到*衡,寻找真与善。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阅读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1)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

《美的历程》读后感1

  今天,我刚在网上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美的历程》。书的题目就让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书的一开头就用: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所以记录美的历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承载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来者审视的心灵敏锐度。这样一段话为开头,同时也让我看到美的心灵是会怎样面对生活。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美学和哲学是我今年颇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这是真实、*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尽管我们后来在知识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险历程,但李泽厚先生的存在是永远的,正如对于我们,青春的回忆是永远的一样.......

《美的历程》读后感2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作者在书的结尾对未来寄予厚望,认为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文化美的演变能够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存,因为每一种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巨变留存下来的智慧宝藏,它们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失,而是值得我们去珍重传承。

《美的历程》读后感3

  虽然是对*历史上对美的感觉的匆匆巡礼,但是我的脑子里现在满是饕餮青铜、烂漫楚辞、魏晋风雅、佛陀悲悯、唐诗宋词、有我无我境界的微妙还有小说的世俗世界。它们已经可以成为一张多姿多彩的历史胶卷,作者梳理出了一条令人感动和自豪的美学线索:

  青铜饕餮——青铜美学风格变化的政治因素——僧侣贵族——青铜表现的意识和美感——原始暴力——超人的历史力量,甲骨文——“有意味的形式”——铭文金文——小篆

  先秦的理性精神——孔学对艺术的导向——与西方“认识模拟”的区别——道家中的审美规律——诗经中的美——赋比兴原则——散文的美感,*建筑的理性精神——*凡生活化——严格对称的结构——园林美

  楚汉浪漫主义——屈原的浪漫主义与神话——楚汉南方艺术——汉壁画画像石工艺品——汉赋——气势和古拙

  魏晋风度——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学美感——阶级审美理想和趣味——美学原则“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为艺术而艺术文的自觉——文学绘画书法讲究研讨和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真实*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赎——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书法舞蹈中的音乐美——杜诗韩文颜字

  韵外之致——文艺多样化——孤独伤感忧郁——“出世”“入世”之间的矛盾——心境和意境——苏轼代表的人格和对社会秩序的潜在破坏

  宋元山水的意境——现实促使审美理念的变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细节重视和追求诗意

  明清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感伤主义)——市民文艺——绘画与工艺

  最让我敬佩的是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这是建立在遣词造句和对美发乎真心的融入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文字,可以让门外汉窥得一些美学的形成奥秘。原来美是这样让人感受到的,原来美是这样表达的,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自始至终的氛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因为“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因为“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以及在评论山水画发展到无我之境时的表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飘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最后归结于隐逸渔樵,寄托于山水花鸟”。就是这么寥寥几笔好像信手拈来却展现了精华。我在想,作者是在体会美感时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铜器和山水画时,结合历史与人生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美应该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审美意义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和对美的要求。而且会介绍审美变化的社会背景。这就让我感觉到美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作者其实也讨论了这种美的艺术规律,试图去追寻一种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和这种描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作者总结过:“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之后则表现为人的心境和思绪。”这些变化的确可以从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乃至于显而易见的线索。作者的解释也令人信服。在社会政治黑暗时,艺术家们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论的世界,所以在艺术和哲学思辨方面会有突破;而面临盛世,不少艺术品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等等。

  读过朱光潜先生对美的论述,我觉得美的载体或者说表达美的事物应该是与现实有距离的.,美就产生在这段距离中。这也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印证。就以壁画为例吧,汉代的壁画较为古拙,这原本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它。辽阔的现实图景,邈远的神话加之以强有力的线条,不那么准确的描绘,让汉代艺术呈现出了人对物质世界征服的主题和一往无前的美学风格。北魏壁画前期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后期的高超飘逸以及隋唐时期人们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后,壁画开始走向世俗和真实,美感开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画,尽管壁画石窟很大,但精神全无。

  但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个角度。来自于不同于时代的勇气的反叛。这个的最佳代表我觉得是苏轼。以前看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只觉得这是个完美的人。本书的作者虽然对他没有过多溢美之词,却肯定了苏轼带来的一种美感渊源。苏轼其实是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矛盾表现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脱的豁达当中,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对社会秩序潜在的破坏性,诗词的超脱好像要否定封建社会一样。虽然当时不明显,“但是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代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先驱作用”。

  作者在讲述过程中也多次有过值得咀嚼的语言: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得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他们一漏无疑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现出来。等等。

《美的历程》读后感4

  试问,《美的历程》,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冯友兰说过“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文学史,是一部*哲学史,是一部*史。”也有人问过:“这是一本专论?不是。这是一本通史?不是。这是一本散文?不是。这是一本札记?不是”。其实它可以什么都是,而它又什么都不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可以是一本思想书,也可以是一本美学书,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哲学分析和美学介绍,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历史文献在内。而李泽厚本人却认为“大部分的历史论著把很活泼的文艺创作僵化成死板的东西,许多文学史与艺术史把文艺创作割碎了。我认为不管是艺术、文学还是美学,都离不开人的命运,也离不开历史。”所以,它就是一场美的历程而已。

  再问,《美的历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李泽厚说过“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的“有意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在《美的历程》中,你会发现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代都有着各种各样别具一格的美。你看远古时代的龙飞凤舞、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到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人文风度、佛陀的悲惨世界,再到盛唐的夺目灿烂、中唐的韵外之致,带来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海洋。你会发现在整个历程中,它不是如同传统历史书本般笼统介绍,而是从陶器、青铜器到铁器,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从雕塑、绘画到建筑,李泽厚先生把美与文学,美与历史,美与哲学始终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让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正如书中写的“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传大成果”。

  终问,《美的历程》,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历程?

  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如同一位博学的向导,引进着我们进入了*艺术的美的巡礼之中,去细熙品味美的精髓。看过那些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秀骨清像的北宋雕塑,阅过那些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美如仙境的宋元山水,通过那些美妙诗词、歌赋舞曲、书画雕塑、建筑文献,一步步地带领着我们走进了文明*的美的长河。时代的火花在河中沉淀,感染着人们的情感,使得人们流连不已。

  听那些远古图腾的神话故事,看那些饕餮狞厉的商周铜器,视那些巍峨壮丽的秦代建筑,赏那些古拙浑厚的汉代画像,在森严绝美的佛窟雕塑前,在霸气连流的晋唐书法里,在那气韵诱人的宋元画轴中;学《诗经》的赋比手法、屈原的浪漫主义,颂魏晋的神骨风度、唐宋的情趣意境,意明清的愤俗感伤,美更是经历了浪漫世俗、伤感、批判现实三个阶段,美的历程如同血脉流尚下去……每一个不同的历史历程,美的演变都和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不同的时期带来不同的美的形态,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美轮美奂的美的历程。

  在美的历程中,淌过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美的形式如何变化,美的意义如何不同,在这些所有美的作品中展现的永远是当时真实的生活,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也没有任何的无病**,这些美是历史的沉淀,是内心的写照,是那个时代人民的精神源泉。所有的这些创造之美,都需要真情投入,因为美始终来源于真实,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人民。

  在美的历程中,淌过历史的长河,你会欣赏到这千百年来的人民的智慧和生命的深邃之美,享受到历史长河中绵延不止的记忆之美,这些美始终引领着我们去触摸生命的温度,追寻着美的足迹,在未来中寻找着美的历程,正如李泽厚在书中结尾中写的“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后感5

  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看着喧闹的人群,浮华的城市,阑珊的灯火,斑驳的光影,如昼的黑夜,我十分迷茫、困惑而又矛盾。美到底是什么,美究竟在哪里?美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李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6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违禁的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7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

  ——题记

  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看着喧闹的人群,浮华的城市,阑珊的灯火,斑驳的光影,如昼的黑夜,我十分迷茫、困惑而又矛盾。美到底是什么,美究竟在哪里?美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李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相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8

  本学期,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作品《美的历程》,书中他把*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读者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全书共十个章节,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汉代的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书中李泽厚先生带领我们领略了*书法“线的艺术”美,细细品味唐诗的丰神情韵少年才气和宋词的筋骨思理、思虑深沉,聆听李白那飘逸而瑰丽的浪漫文学交响诗,深度解析杜诗颜字韩文中的“破旧”与“立新”,体味宋代艺术追求上的空灵、含蓄、*淡与自然之美……同时,让读者认识到*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与韵律。强调的更多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非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

  书中多次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让我印象深刻。“有意味的形式”是贝尔提出的,他认为视觉艺术的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坚持从“美在客观”来解释美。在远古陶器纹饰中由写实到符号化成为抽象几何纹样,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对于线条艺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常常是静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而*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正如宗白华《*书法中美学思想》提到,“至其针垂韭笔致,横直转折,安排紧凑,又如三等角之配合,空间疏密之调和,竟能给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观。”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伪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李泽厚先生的笔下所经历的一次“美的历程”,让我对*古典文艺和各个时代特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其中体味古迹斑斑的美。不仅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灵动,也感受了建筑的巨大空间感受漫游,还有宋代瓷器艺术中讲求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古,还有绘画中的“气韵生动”,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矛盾与融合统一,以及明清文艺思潮中市民文艺背后的*代资本主义萌芽。

  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后感9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

  ——题记

  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看着喧闹的人群,浮华的城市,阑珊的灯火,斑驳的光影,如昼的黑夜,我十分迷茫、困惑而又矛盾。美到底是什么,美究竟在哪里?美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李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相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2)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

美的历程读后感1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把*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着我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浪漫主义,汉代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贝尔认为视觉艺术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坚持从"美在客观"来解释美。在远古陶器纹饰中由写实到符号化成为抽象几何纹样,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对于线条艺术,一般图案花纹的形式美常常是静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而中—

  国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本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带领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美的历程",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结语: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参考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美的历程读后感2

  借用书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本书,本书是*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记得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有一期介绍的就是此书,当时请到的嘉宾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泽厚先生的弟子,看样子也已是年过半百了,在说到此书的时候,主持人、另一位嘉宾不管说到书里的哪段内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惊叹,从此处可看出此书对此人的影响有多大。

  此书名为《美的历程》讲的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从远古至清末的各个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的分析。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算是帮我扫了关于美学的盲了,好像打开了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看见了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一个花园,历史中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这个花园里面的一朵花、一树木。作者就像守园人,当我们打开书籍,走进花园之时,这个守园人,会为我们做一个认真的向导,一一给介绍花园里的花鸟虫兽,如数家珍。只是里面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而且我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没有细细品味里面的美丽,但是当我走过这个花园之后,身旁却依然留着我从花园里面带出来的一点点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怀。接下来我就采出几朵以诸君一起分享。

  1、作者分析,为什么作为*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2、关于美,作者这样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悦,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3、关于历史,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进。

  4、关于青铜饕餮,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5、关于汉字,如同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指事”、“会意”的内容,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6、关于汉代艺术,也正是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容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阔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美的历程读后感3

  《美的历程》是一部广义的*美学史纲要。作者李泽厚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学发展的看法。虽然只是对*美学史的简单概括,但其内容却是提供给了我们更多能够了解、读懂*美学史的引申知识。该书按*历史的时间顺序,从远古到明清分别展开叙述,给予了我们对时间轴更清晰的辨别。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具代表性的美,那是那时的人民的智慧,是我们能模仿却不可超越的美。*美学,自出现以来,它的变化都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与精神世界。

  《美的历程》把*美学史分成十个部分,分别是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以及明清文字思潮。十个简短的词句,却能概括出那一时期美的最大特点。纵观美学之历程,*的美学发展无不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思想的更新,美学艺术中也表现着浓厚的*特色。例如龙飞凤舞时代的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红粉,这一行为不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美的历程》原句)*自古就流传着很多关于神明的故事,而从巫术礼仪的产生发展到后来美学中所表现的关于神明的产物,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在神明这一方面的历史的神秘莫测。

  对于*美学历史的讲述,作者延伸到了器物、青铜、文学和书法等领域,在与*历史的结合下讨论了*美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变化,少不了实践生活的因素对其审美意识的改变。龙飞凤舞时代的远古图腾、符号和标志,也许是当时氏族部落的一个共同意识形态或观念体系的代表标志,那些图腾符号可能是当时他们对龙蛇以及巫术礼仪的想象、做法。再到青铜饕餮,青铜本身以及它身上所绘制的图案,庄重严肃,带有恐怖且不能侵犯的感觉,美学到这一时代的发展,显现着统治者对自己权力的重视以及自己位高权重的地位。先秦国家尚未统一,兵荒马乱、不得安宁的*大地上,各国人民对国家统一、生活安定的美好向往也在促使着这一时期美的发展。先秦理性精神,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使百家争鸣发生了,宗教也得到了发展传播。

  可见,这时的*美学会带有儒家及宗教的特点。屈原是楚辞的代表性诗人,那时社会逐渐摆脱了巫术宗教的束缚,礼仪旧制也得到突破,所以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也更加向往自己构造的浪漫主义世界。正如《离骚》中屈原所述——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从魏晋到明清的发展历程,经济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在唐朝出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各方的交流沟通逐渐密切,文化与宗教也得到了碰撞、传播,娱乐文化、文学艺术等也不断发展至民间。佛教在*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从过去到现在,*的美学史上都少不了佛教的美学因素,敦煌莫高窟算是一个*美学有关佛教这一特点的代表性建筑。人民生活的日益美好,也给了人们更多对于人生、世界以及宇宙的思考的机会。正如宋元时期出现的“非无舟人,止于行人”理想与审美。宋元时期的诗词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表现了美好生活改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美的追求已下至民间,人们对于美的表达更加精细漂亮,美的形式也丰富多样,文学、建筑、器物等等,都是美的体现。从古至今,*美学都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并且融合体现着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美学史,从古至今的美。

美的历程读后感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需要让我去给“美”这个字填充使它变得不抽象,我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象来解释。当再问我“什么是美”,“美从何而来”,我会意意识到自己不懂美。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对美才开始了解。不是冗长的资料,读起来会有散文的趣味。我喜欢的是书中把美的发展历程联系到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时代发展上。

  从史前文明的“自義农,至皇帝”到明清时期的“清太祖,膺景命”。第一章的龙飞凤舞的图腾文和原始歌舞,第二章的青铜饕餮,都包含了人在自然崇拜时期对"神"的普遍观念。人们的文明还是在思想启蒙阶段,对美的执着来源于心中的敬畏。其表现形式也是在生活的日常,也是初生阶级统治者的美好幻想。之后就是三四五章的先秦理念,楚汉浪漫,文晋气质。人类文学启蒙到初步形成格局,类似于诗经的赋比兴,诸子百家,到后期魏晋南北朝曹氏三杰,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

  诗歌又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新兴文化的端倪。楚汉浪漫又发源于地主阶级追求生活的丰满。文晋风度又显现出门阀士族"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追求。佛教的引入也是为了执政者融合儒家文化巩固统治。从各个时间的作品可清晰看出。最后的几章唐宋明清。唐朝的诗让美开始有了自由的形式,人们开始抒发自我意识,把主观情绪融入进作品。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则更多的表现了人的现实生活的悲伤和下层市民的希冀和愿望。还有*代人们对于表达的要求更直白,直接导向本质的现实生活。这是我看完第一遍的清晰印象,其中可以聊的话题甚多,它就像一幅宏大的美术图。其中的宗教思想我看着挺累的,因为联系到了康德哲学,更喜欢书中感性的文字,有趣的看着*文化在艺术长廊的发展。

美的历程读后感5

  *最早期的远古文化也许可以以女娲、伏羲为代表,他们的形象均是“人面蛇身”,人面蛇身是众多远古氏族的图腾,据推测,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以征战的方式不断溶合其他氏族部落,蛇图腾亦不断合并其它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龙代表炎黄,凤代表夷人,龙飞凤舞图腾也许就代表了*的史前文明,它与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合二为一,与氏族、部落的兴衰命运直接相关,这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生产的精神活动,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等可以说是从这一锅混沌统一体中演化而来:身体的跳动成为“舞”、口中念念有词或狂呼高喊成为“歌”、“诗”、“咒语”,各种敲打齐鸣则成为“乐”。

  从考古学上看,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不是单纯的.唱歌跳舞,而是当日严肃重要的巫术礼仪,随着时代变迁,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为几何图案,并且因时代背景不同而不同:仰韶时期,动物纹样多,展现出天真活泼的纯朴气息,到了黄帝和尧舜时代,在战争和杀戮的历史背景下,陶器纹饰开始呈现出恐怖和神秘,在后期演化为青铜饕餮。

美的历程读后感6

  借用书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本书,本书是*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

  他把*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记得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有一期介绍的就是此书,当时请到的嘉宾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泽厚先生的弟子,看样子也已是年过半百了,

  在说到此书的时候,主持人、另一位嘉宾不管说到书里的哪段内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惊叹,从此处可看出此书对此人的影响有多大。

  此书名为《美的历程》讲的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从远古至清末的各个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的分析。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算是帮我扫了关于美学的盲了,好像打开了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看见了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一个花园,历史中的每一件艺术品

  都是这个花园里面的一朵花、一树木。

  作者就像守园人,当我们打开书籍,走进花园之时,这个守园人,会为我们做一个认真的向导,一一给我们介绍花园里的花鸟虫兽,如数家珍。

  只是里面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而且我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没有细细品味里面的美丽,但是当我走过这个花园之后,身旁却依然留着我从花园里面带出来的一点点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怀。

  接下来我就采出几朵以诸君一起分享。

  1、 作者分析,为什么作为*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2、 关于美,作者这样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悦,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3、 关于历史,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进。

  4、 关于青铜饕餮,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

  才成为美---崇高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

  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

  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5、 关于汉字,如同 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指事”、“会意”的内容,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6、 关于汉代艺术,也正是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容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阔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美的历程读后感7

  《美的历程》是对*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做了一个俯瞰的宏观的把握,作者李泽厚先生并没有在书中对任意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概括性地对各年代所表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简且深刻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讨论了书中关于美学的几大问题,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做了一定的思考。

  阅读《美的历程》这本书之前我也看过一些关于本书的介绍。我认为美的历程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思维上的时空连贯性,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作者故意把朝代之间的隔膜模糊化,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这是我最喜欢本书的第一点。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战争前的清朝,*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这个观点,在当时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但是工匠们的社会阶层与达官贵人显然是不一样的,而工匠们却可以制作出来供达官贵人娱乐赏玩的东西,说明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

  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

  但在*,山水风景画在唐朝就出现了,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含义。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古典绘画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的发展空间。

  以上几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遇到疑惑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很多的分析与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有时可能还是会不知所云,我相信我会在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此外,在阅读中我仍旧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关注以及老师的指导。

美的历程读后感8

  在人类还未有意识进行文化活动开始,一种对美的元素的积淀也悄然展开,读美的历程有感。远古传来的崇高的音响和美的乐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那原始混沌的时代,美并不是美,而是一种崇高。何谓崇高?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曾经说:"崇高是我们心中所产生而感受到最强烈的情感,因为痛苦的观念比快乐来得还要强有力,而这种强有力作用时,那情感就是惊愕,惊愕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处在其中时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会停止,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崇高,会使人们的心灵充满紧张。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在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每个部落有其奉为神明的神兽,在人力还不足以抵抗自然的时代,在自然淘汰法则下,生物对比其强势的另一种生物有其恐惧和自然而然的敬畏。图腾,是人类有意识的符号和标记。在部落对抗吞并甚至融合的时候,这种符号和形式,通过人潜意识中的生理反应,对其主观和客观的感性和理性造成了刺激,形成一种类似崇高的情感,这种情感便被记忆在感官里,形成对美的原始积淀。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美的诠释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的本能式的表达。巫术礼仪的舞蹈、歌唱、礼仪"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这是另一种高贵的崇高——原始歌舞。

  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一种绝对权威的统治,崇高狞厉的美浮出这个时代。"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态度向前跨进",这种恐惧下的符号化,掺杂着宗教的神秘,崇高而荡漾一种不可复现的童年派的美。你难以说,这种现象和想象究竟为后世*人的审美观念留下多浓墨厚彩的一笔,但你无法否认,这是潜藏在所有*人血液里最神秘的基因密码。崇高与美就这样开始交错缠绕,形成中华民族美学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乃至你无法辩驳,几百年后的楚地*,延展一种超越了公认的崇高与美的属性——浪漫。楚国文化沾染了理性的概念,却在原始巫术礼仪的歌舞和音乐上愈演愈烈。它又并非一般的崇高,因楚国文化夹杂着由神人化向人间化、理性化的这个过程。它把神话故事化为君臣父子间的世间秩序,神力乱神固然存在,却不再占主导地位。这种崇高,又类似一种崇拜。它的美又和原始社会的美的模糊概念不一样,它有了想象纷繁因而变得炽热深沉,更带有个体人格和情操,美就在这个过程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感知。这种崇高和美的揉合"开创了*抒情诗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

  再看魏晋南北朝,这个哲学重新获得**的时代。思辨哲学达到的纯粹和深度是空前的。它感叹的是生命的短促和人生无常的悲哀。极高和极深都能引起崇高感,不过极深引起崇高感夹杂着颤栗惊惧,而极高引起的崇高感则是伴随着欣赏赞叹。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门阀制度下的政治清洗尤为严重。贵族并不用担心所谓的家道中落,需要担心的只有改朝换代,而恰恰,这一改朝换代在魏晋南北朝,就跟吃饭一样常见。因此在这一大社会背景下,贵族有足够的学识和相对安定的物质条件,既执着又恐惧探索人生。这便是潇洒又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的由来。动荡带来恐惧,而清高的人格带来认识的赞叹。一种崇高又油然而生。在魏晋风度影响下,文学和艺术作品都别具风骨并且具有了文的意识和道的高度。*文脉的又一主线,*文艺最为发达和具有民族特征,同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书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表现出魏晋人对美和崇高的认识进入了自觉阶段。

  佛教传入*刚好在魏晋,社会最动荡而人的追求无所托的时候。那种反理性的宗教迷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佛像及其壁画上。"……仍可以感觉到那种带有刺激性的热烈迷狂的气氛和情调:山村野外的荒凉环境,活跃飘动的**形象,奔驰放肆的线条旋律,运动型的形体姿态。"他们的佛像又是这样的"某种病态的瘦削身体,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摆脱世俗时的潇洒风度。这是魏晋以来这个阶级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人匍匐在佛像下,追求的只是一刹那的安定和喘息。那时候的魏晋"白骨蔽野,百无一存",所有可以寄托的便只有往世和来生,以及手上的那件袈裟。黑格尔在论证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中曾经讲过"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他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觉到把这种体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这便是崇高的价值,也是美的体现。

  再观中唐以后,世俗化和理性化愈加明显地体现到人们身上,崇高也就变成了人们道德上的崇高,*的一种体现。这种崇高便和前者不一样了。艺术的感染力虽然也强,但却没有了立体思考后具有宇宙意识的大震撼和大气象。但是人格的崇高依旧与美交错缠绵,谱写*文脉的新篇章,给予美一种新的意识和形式。

  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前行,即使历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切人类的进化繁衍的契机都来自于偶然。偶然后的结果通常都是既破又立。除却先秦,便是魏晋南北朝、中唐上和明末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推动了*命脉的发展。魏晋的思辨带来的人类追求,与先秦理性精神影响了*人信仰与俗世的融合,中唐的世俗化和宋明理学的同化影响*人的个性特征,明末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批判大中华的弊病,这多元的思想推动*滞后的身躯。而这些,在萌发或形成的过程或多或少地影响*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其中,自然意识下的崇高和美交错谱写了一条线索,无论是破或立,分还是合,一种感染人类心灵的属性无所不在。

美的历程读后感9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八千年*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美的历程》在总结普遍性、规律性艺术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灵动而个性地把提了历史分期与艺术类型的交叉关系。李泽厚以自身特有的对艺术的体悟力,对*古代艺术史的把握以感悟内在审美特质和艺术美学风格流变为主,打破历史分期的时间局限,跨越中西的空间限制,对艺术的体悟可以穿越古今,纵贯中西。他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历史分期,从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古代艺术史和美学史(这是大部分艺术史和美学史书籍的写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或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来展现*古代艺术的内韵,书中十个部分的标题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3)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 (菁华3篇)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1

  最*,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完美的花朵》。这是一本关于艺术,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小说。它主要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花木棉酷爱绘画艺术,她自由叛逆的个性使她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便一心想跟随画家表姐花木槿过自由的艺术生活。但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表姐花木槿花完最后一幅画后,表姐的生命凋谢了,她跳楼自杀了。木棉因此极度自闭,变得不爱说话,在学校,她一言不发,在家里,她仍是如此,一次期中考试,她竟交了一张白卷,她说她不想考试,她认为分数考的越高就证明她的智商越低,所以她不得不休学回家。

  这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故事。先是木槿自杀,后是木棉休学,再是木棉失恋……在这里,我也认识了现在的人情是多么薄。其中有一个片段:木棉的美术老师要给木棉办画展,真正原因就是木棉有大画家木槿的真迹。或许,木槿就是为这种现象而死吧。我觉得最惋惜的就是,木棉没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这朵幼小的花会慢慢地成长,待到他经历过了暴风雨的恐吓、雷电的袭击,甚至生命的威胁,在他经历过这一系列的苦难后,他就会成长,会绽放,会变成一朵完美的花朵!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2

  最*,我读了一篇小说,叫《完美的花朵》。这部小说带有着不同的美丽,故事有悲伤,有快乐,从中还带有着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和美丽的梦想。

  故事的主人公叫花木棉,是一个十四岁的初中生,她有着独特的思想,叛逆的个性,她酷爱绘画艺术,尤其是画向日葵,因为她在画向日葵的同时她就会想起童年时的伙伴。她这奇怪的个性与现实社会中的教育格格不入,她在学校就进入她心中的“失语中的文明”,她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从一个天真、乖巧、听话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怪怪的哑巴。在这种种困难下她选择了休学。

  她终于从学校里成功的逃脱出来了,她怀着快乐的心情和艺术梦想,幸福的走在樱花漫天飞舞的街道上面。但是,后来她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的事,她最亲爱的表姐像一只大鸟一般从高楼上飞下来,把她给木棉的诺言——带她去看属于她的木棉花抛在身后,就一个人走了。没过多久,木棉又和童年的伙伴相遇了,他们无比幸福……最后她重返校园。

  当我看到这篇凄美又有伟大梦想的小说时我也很快乐。但是,这中间又带着一些伤感。比如,在我看到到木棉不仅有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后又遇见了自己的童年朋友,他们一起去看自己的向日葵,仿佛有看见了童年的自己那无知与快乐的自己,仿佛有看见了四个好朋友在分别时那恋恋不舍的景象和流下的泪水,她笑得是那么开心,那么幸福。但是,当我又想起木棉的表姐花木槿的时候,又是那么伤心,木槿表姐是那么的热爱艺术,但有受不了没得钱的感觉。在她让自己的艺术为人民币而服务的时候又是那么伤心,有时还会大哭,要知道在木棉的心里她那可爱又热情的表姐是从不会流泪的。最后,在艺术与现实的选择中,木槿表姐选择了放弃,放弃一切,包括生命!花木棉在种种悲欢离合之后开始害怕长大,逃避现实。后来她不再害怕而是去面对,她也逐渐明白了木槿表姐个她的最后一句话:“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的更完美!”

  是啊!让我们去理解艺术与现实,去接受、去经历,最后让心灵开出完美的花朵!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3

  在朋友家曾经翻过这本书,却没能仔细品读。虽然对它垂涎已久,但最*才看了这本书,它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当淡淡的油墨印刷味道扑面而来时,我感觉好像是期待了很久的东西终于出现,于是我轻咽了一下口水,开始翻看这本神奇的书籍。

  文中的主人公叫花木棉,她有三个童年的小伙伴,分别是“青臀老大”,“六指老二”,“子耳老三”,而木棉本身是“泪痣老四”。因为右眼的左下角有一颗蓝色的泪痣而得名。另外,木棉还有一个漂亮可爱的表姐,花木槿,那是一个热爱艺术和绘画并且小有成就的女孩儿,却因为种种原因跳下了楼。文章就围绕着这几个十几岁的少年展开。用细致美妙的笔触,描写了木槿花的凋零,木棉花的堕落,衰败,新生,和盛放。

  可能有很多人羡慕文中的小木棉。她可以逃脱世俗的萦绕,学校的“束缚”,一次一次地奋不顾身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第一次,她为了艺术追随着表姐花木槿画画,撒谎欺骗父母;第二次,她因为受到花木槿跳楼的打击过大“失语”,确实不再适合学校的生活被迫休学。

  没想到,凋零的表姐遗留给木棉的最后那幅画极具收藏价值,从而引出许多人物。才华横溢的大胡子老师,音乐家F5,在与这些人物的接触中,木棉的心智和思想飞速成长着,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感受着世界。

  突然有一天,偶遇儿时的小伙伴,木棉童年的记忆复苏了,终于开始说话。她不再拒绝发育长大,不再拒绝青春——“木棉花”完美地开放了……

  轻轻盖上这本书,我像发了疯似的在全城寻找那火红的木棉花,却最终没有找到。这本书带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带给我这样一个——敏感而多愁的天真女孩太多太多。于是我开始想象那可爱的木棉花,它是不是总是开放地谣言动人?是不是也有某一朵有一颗泪痣?从此之后,我常常会在草稿纸上乱涂乱画,幻想自己的那一朵木棉花……

  接着是觉得有点隐隐的痛苦感在身边的空气飘着。作者的笔触过分的细腻,过分的精巧,让我可以看见花木棉身上的点点滴滴,那样的感觉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剥光了放在你面前,无可掩盖,一切的一切都放大了摆在你的面前,甚至精确到每一个毛孔。然后你就可以惊叹地发现那个人身上有些地方,和自己好像……就像照镜子一样。

  “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得更完美!”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本书,我只想说一句话,有书如此,君复何求?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4)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6篇)

《美的历程》读后感1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违禁的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2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把*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着我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浪漫主义,汉代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贝尔认为视觉艺术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坚持从"美在客观"来解释美。在远古陶器纹饰中由写实到符号化成为抽象几何纹样,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对于线条艺术,一般图案花纹的形式美常常是静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而中—

  国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本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带领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美的历程",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结语: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参考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美的历程》读后感3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违禁的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4

  终于把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完了,从上美学课以来,一直对美学这门学科懵懵懂懂,也不知道美学具体定义是什么,“美学是研究形象的人文社会科学”这是我对美学的初步理解,不知道是否把美学的定义理解的很透彻。在美学课堂上一直听的迷迷糊糊,美学老师推荐了几本美学书,我选择了其中的《美的历程》来认真的读,希望能够加深对美学的认识。

  看完这本书我领悟到很多,作者对*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做了概括描述。虽然我并未完全读透《美的历程》,但只是丰富了很多,同时弥补了很多以前一知半解甚至遗忘了的文学知识。《美的历程》的覆盖面很广,从远古图腾讲起一直到明清时期的美学。

  《美的历程》讲述了从古至今的美学。全书一共分为十个章节,下面我把目录罗列一下,第一章龙飞凤舞,第二章青铜饕餮,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第五章魏晋风度,第六章佛陀世容,第七章盛唐之音,第八章韵外之至,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从远古时期的早期美学一直到明清时期的美学,全书概括性的讲述了中华几千年的美学史。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和原始歌舞艺术。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主要是对自然图腾的崇拜,华夏族对自然鸟兽虫鱼的崇拜上升到一中信仰。第二章是青铜时期的铜器文化在到后来讲到汉子的起源,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并一直应用到现代。而汉字也有着自己的美学价值,这就是书法。自产生汉字起便有了汉字的书法艺术。书法是*特有的线条艺术,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并且上升到美学的价值。第三章主要讲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包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精神和*诗歌的“赋比兴”。儒家的“仁”的思想,法家的“依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道家的“清静无为”,等这些百家争鸣的思想演绎了先秦时期的礼乐精神。而《诗经》这部伟大的著作更是把*的“赋比兴”表现的淋漓尽致。第四章讲的是楚汉文化。屈原的《离骚》是楚文化的代表,汉赋,壁画是汉代的代表。第五章讲述了魏晋时期的文化特征。第六章讲的是宗教文化,本土产生的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渗透,他们的石窟,壁画,雕塑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第七章讲的是盛唐时期的诗歌艺术。李白的浪漫主义以及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让中古的诗歌艺术达到高潮。第八章《韵外之至》包含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很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

  《美的历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张的远古图腾崇拜,下面我就远古图腾崇拜来讲述一下自己的感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而*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更是表现了那个时期的人文精神与美学历史价值。龙是华夏族的图腾,现代的*人都将自己是龙的传人,龙这种虚拟的动物自古以来都受到*人的崇拜。人们有理由相信龙的崇拜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图腾崇拜,而在这种图腾崇拜上更突显了一种美学的价值。当然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图腾,这些图腾大多是自然物,从简单的图腾崇拜上升到对图腾的敬畏甚至信仰,图腾带来的有历史文化价值还有美学价值。这是我对图腾崇拜的自己的一些感受。

  这次读《美的历程》知识泛读,相信在以后还会经常性的拿起这本书来自*读,细细品味美学的价值。因为我还想享受阅读《美的历程》的过程。最后还要感谢李泽厚先生的作品,让我对*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更甚者《美的历程》就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

《美的历程》读后感5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题记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6

  《美的历程》是由*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

  《美的历程》这部书跨度很大,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王朝,波及各个朝代的方方面面,构造了一个古代美学发展的脉络图。这部书是用美学的标准去评价*的考古、文学、艺术……与单纯的文学审美有着本质的不同:它需要历史知识、美术知识、文学知识等等,很全面,让我有吃力的感觉。他是以美学的标准去评价*的考古、文学、艺术……的审美角度而著作。

  书中也蕴涵着哲学知识,如: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而书中也有着作者他所理解的艺术、美学追求。书中说到: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联在一起,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

  内容上与哲学本体论的追求一致,人的主题展现为要求与“道”——自然相同一:在形式上与绘画一致,文的自觉展现为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但由于自然在这里或者只是这些门阀贵族们外在游玩的对象,或者只是他们追求玄远即所谓“神超理得”的手段,并不与他们的生活、心境、意绪发生亲密的关系(这作为时代思潮要到宋元以后),自然界实际并没能真正构成他们生活和抒发心情的一部分,自然在他们的艺术中大都只是徒供描画、错彩镂金的僵化物。

  我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楚汉浪漫主义的气势与古拙,魏晋风度的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淘潜篇,盛唐谙中。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篇等。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艺术和做人的魅力。完全颠覆了我原本幼稚而愚笨的认识。在文化艺术琳琅满目的世界畅游,品味先哲们思想的乐土,让我的“审美感情”丰富厚实。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5)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菁华6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1

  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非常值得我学*借鉴。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途径。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学*氛围。

  第二: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他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主动找他说,主动和他拉勾勾,让他愿意和我交朋友。尽管看似他上课不认真听,但是学*思维却非常敏捷。

  第三:时刻关注自己的潜台词。

  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孩子们的教育也要甜甜化。孩子们在不断的长大,不光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智发展,也会有变化。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2

  教育真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百人百爱,一家有一家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格局也决定这一个家庭的教育氛围。我自认是一个急躁缺乏耐心的妈妈,说不了几句就会像大耳朵图图的妈妈一样头上顶着三把火。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值得大家都来看看。我是一边看一边做自我反省。

  作者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话语阐述着一个不简单的道理。你读她的书会发现讲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你的孩子在墙上乱画,你是怎么办?是大声喊“停”,还是默默的关注,从另一个视角发现这是不是对孩子的想象力的一种释放。当下是个竞争的社会,浮躁的气候会让你感到焦虑。我也不例外,总是担心孩子落于人后,学这个补那个。考试时给孩子说考多少没关系,关键是掌握了多少知识。其实心里还是渴望着100分。书中写到“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这不是说的我们自己么!

  凡事都有对立面,有时是我们自己想的太多太复杂,若不按照自己的思想模式走的时候,不如想想书里的话,让自己的心沉寂下来,换个角度尝试着改变自己,是不是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会让你感到更幸福呢!

  特别是看到“没有脾气才会有教育”,觉得就像给自己量身打造一般。非常喜欢这一段:在改善坏脾气的路上,家长要经常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好,是不是我做的不如别的家长好?或者是我没有看见孩子的好?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我原谅过他什么错误?对他的缺点能一笑了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重要还是我出口恶气重要?比起那些天生残疾或生大病住院的孩子,我的孩子四肢齐全,身体健康,这是不是他给我的汇报呢……这些问题不妨常在心里想想,就是对坏脾气的不断讲解!多么浅显易懂的文字,直抨击到我的心底。经常有妈妈说“打孩子的时候想想是亲生的”不是同一个道理么?往往是最简单道理越是难付诸于行动。爱孩子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去爱孩子!

  看了这本书忽然觉得自己就像大海中的一艘船突然看到了灯塔,有了指引的光芒,不会迷失了方向。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一起成长。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3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是作者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书籍,作者在第一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几乎每一章都提到要让孩子大量的阅读好的书籍,她的孩子也在阅读中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本书中作者再次倡导孩子要从小培养阅读*惯,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阅读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里品质,因为任何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着*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孩子自由,她在书中这样写道:给孩子自由,不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是啊,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

  分享本书中作者倡导的三点:

  一、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惯很重要。

  当孩子看完一篇东西时,要鼓励孩子叙述出来。家长一旁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孩子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孩子都是爱玩儿的,爸爸妈妈们还要多考虑如何让阅读更生动、有趣,通过一些寓教于乐、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

  二、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把孩子当做一个*等的人来看待,孩子能够得到家长的尊重就会自尊,自信。我们在*时的生活当中要懂得使用文明用语。例如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要说:“请你……”而不要说生硬的命令句。如果孩子做完了某件事,说声“谢谢”。有什么事,家长也要与孩子商量。例如,父母想调一个电视频道,最好先与孩子商量:“我们调个频道看看好吗?”多和孩子聊天,趁此机会多向孩子灌输一种意识:我们是*等地、我们是朋友、我们可以无话不谈。

  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要找到孩子的长处细心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每天关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大力发展孩子的长处,降低对孩子短处的关注度。作为家长也应该提供机会激发孩子自身的斗志,这比无休止的批评督促要有效得多。*时在家里注意观察孩子哪些方面比较弱,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挑战自己。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4

  最*读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感触颇深。这本书理论扎实、案例详实,令人信服,如沐春风,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深深地感到,原来真正的好的教育就是充满爱,书中表述的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而是如何理解孩子,悦纳孩子,给孩子信任和自由,让孩子像自然土壤中的小树苗茁壮成长。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第一: 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他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主动找他说,主动和他拉勾勾,让他愿意和我交朋友。尽管看似他上课不认真听,但是学*思维却非常敏捷。

  第二:最丰盛的馈赠是不羁绊和自由。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如果为了某一个规则和事件,整天呵斥、纠结、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间岂不成了“猫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个缺点恰恰得到强化,孩子怎么能跟我们敞开心扉,彼此形成对立冲突关系。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说过,亲子教育的前提就是亲子关系,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只靠权威管教孩子,终有一天将发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压制,终身陷入自我封闭的枷锁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第三:解决所有问题,唯一可行道路是修行和改变自己。当我们有了内在的智慧和力量,空间增大了,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走向更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时刻关注自己的潜台词。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孩子们的教育也要甜甜化。孩子们在不断的长大,不光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智发展,也会有变化。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往往会带给我们无可限量的成长空间。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推荐给所有的妈妈们。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5

  带着探寻的目光和学*的态度,我读完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早就从同僚那里听说过它,说是非常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尤其是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上,很有见地也很有启发。但是因为我的孩子早已脱离了儿童时期,已经上了初中,所以一直没有翻阅。这次带着任务去阅读,去思索,去对比,确实觉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确犯了很多当时不觉但已无可挽回的过失。有时读着读着,不觉汗颜,一阵惭愧,甚而是后怕,悔不当初。不知道各位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有过类似的想法。

  然而就如同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每个家长也是如此,教育之道亦然。再合理再科学的教育也一定不会在所有的孩子身上起到相同的效果,再说,即使目前的所谓的好的效果就长远看,也不一定是对孩子最合适的,即便今天你觉得特别好的方法,过几年再看看,再想想,还会有其不完美之处。世界就是这样,生活更是如此,我们不必苛求。因此,我倒觉得,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最美的教育,有的只是最合适某一个或是某一类孩子的教育。“好”一个字,很简单,却很难以偏盖全。所以呢,就这本书而言,里面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学*,但也要有取有合,找寻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大家说是不是呢?

  例如:文中谈到竞争,作者如是说: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是的,文中作者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是所有生命在自然社会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人为的去减少这种竞争,“尽量地排除社会环境中丑陋现象对儿童的影响”就是真正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力的吗?不尽然吧!竭尽所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剔除竞争的残酷,那么当孩子真正面临这严苛的社会时,会不会更无法适应,无所适从呢?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要扩大竞争,这是对的,但也不能回避竞争,难道我们不应该有运动会,不应该有小测试,不应该有小红花、小笑脸吗?难道每一次比赛里,那些努力的汗水,那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方案、策略,尽力去寻找到对手的不足和缺陷等等,真的都是没有意义的吗?

  不能这样。回忆我们小时候的学*生活,那些鲜艳的小红花、小奖状、还有小笔记本,哪一样不占据着我们童年里美好的回忆,即使没有得过其中的某一样,但曾垂涎那份奖励的渴望,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想要拥有的美梦,曾经为之努力奋斗的历程,难道不是我们成长中最珍贵的东西吗?如果少了这些,我想我们的回忆里会少了很多甜蜜的过往,会少了很多值得回忆的瞬间。包括失败的滋味,那都是生而为人就必须经历的,少了哪一样,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不美好的。所以作者说的这句话,我很赞同,“要适度,不能失度。”这个不能失度,当然包括不能扩大,不能把竞争当成培养孩子的必要手段,不能扩大竞争的结果,但也包括不能回避竞争,不能怕孩子在竞争中受到打击,变得无力,就减免竞争。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雨露,也同样需要雷鸣闪电,狂风暴雨一样。

  做为教育人,做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应该通过竞争给予孩子什么呢?我觉得是:在竞争中的拼搏精神,坦然面对竞争的成败,重视竞争的过程、忽略竞争的结果等等……尊重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正视社会的美好和丑恶,坦然面对生存中的挑战,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6

  故事"手端银碗讨饭吃":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野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抠下来变卖完,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吃。爱招摇的儿子失去了招摇的资本,每天从金马车上剥一小片金子,换点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酒有肉有穿有吃。

  尹建莉老师对这个民间故事的寓意是这么理解的: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

  时代发展到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最可靠的宝物呢?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以下三样东西。

  第一件宝物是"阅读"。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一部书,只要它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的我们比以前更重视阅读,大家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家长就是非常好的榜样,有时我听说某某家长每天晩上坚持给孩子讲故事,我发自内心的佩服,自己有了孩子的人会懂,我们有很多理由做不到这件事情。很多时候,连自己想静下心来阅读的想法也没有。可是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有没有爱上阅读,跟他所处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一点我有个家长在家长会上做过分享,她说家里要营造阅读氛围,大人喜欢看书,孩子自然也会喜欢看书,如果大人真的不喜欢读书,哪怕手里拿的是娱乐杂志陪在孩子旁边,那也是好的。

  我觉得阅读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宽广、人性的丰富。阅读的前提是要选好书,有的书让你更理解和宽容这个世界,有的书会带来糟糕的体验,这一点本人有亲身经历,在百度有个叫"戒小说吧"的群,里面有很多读错了书的人的血泪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以此为戒。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读好书。

  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这点我们很多人都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你今天的性格有多少是来自你原生家庭的影响。为什么有的人善于自己拿主意做决定,而有的人优柔寡断而更倾向于配合服从,有的人自信乐观善于交际,而有的人沉默孤独容易自卑。性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自己的成长方式和经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是一生中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人。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假如我们的父母懂得这些理念,多给孩子一些选择,多放手一点,对犯错误更宽容一点,也许今天的我们就会少一点心理创伤,多一点身心和谐。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对不接纳不认可自己性格的人,该是多么绝望的一句话。当然,过去已经不能改变,父母还是那个父母,性格已经定型,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反省、修补、改善,给我们的下一代少一些伤害。

  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看到这里大家会想到一个词"言传身教",我的原生家庭造就了我,我和另一半就是我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谈举止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方式都在无声地教导,可是有时我们明知道这有多重要仍然恶*不改,脾气坏的照样脾气坏,控制欲强的照样控制欲强,不爱运动的照样日复一日不运动,明知道读书重要还是不去读书,想想人的本性有时候是多么顽劣顽固。有人跟你讲道理,试图感化你,可是有时你根本听不进去,直到生活给你当头一棒。看着自己的孩子,他有可爱的地方,也有不可爱的地方,想想那些不可爱的地方有多少是自己的影响,就没有了生气的理由。原来,任何时候,做好自己,完善自己,才是永远的主题。

  如果说我们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阅读",它完全体现在孩子自己身上;第二份礼物"自由",它出现在**和孩子的关系之中;第三份礼物则表现在**自己身上。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无论你置身都是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还是*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人。

  今天的故事和主要观点选自尹建莉老师的一本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看这本书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这本书共有六个篇章,每篇文章都有核心观点,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我们从文章里可以看到作者说过的观点——阅读、自由、良好表率,尹建莉老师对我们当下儿童常出现的"多动症""自闭症"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查阅。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6)

——读《美的历程》有感 (菁华6篇)

读《美的历程》有感1

  细细研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有很多感触,但是如果要我以此展开对*美学或者*美学中的一个点做出深刻的分析,还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尝试写过的几篇文章中有的只是总结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或者分析文章的结构,有的只是忽然体会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之处而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甚至是对文章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质疑。回想起来,对文章观点的总结和结构的梳理只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之上,而“假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质疑更是应该建立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之上。*文化博大精深,李泽厚先生又是美学大师,初入*文化之门的我是不是做这样的假设和评价有些太过轻狂了呢?何况做学问本应怀有包容和取精之心,怎能对他人的心血妄自评价?所以我的这篇读后感也只就自己看后的体会和想法写写了。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与其他的艺术史不同的是,作者将*美术的发展放置于当时大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艺术的变化关联起来,使读者能了解到*美术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全书行文优美,分析透彻,虽然对某些时代美术的阐述有局限性,但是它并不是*美术的百科全书(试问谁又能写得出真正意义上*美术的百科全书呢?),所以也没必要对这种“缺点”进行评论。《美的历程》让我对*美学的气质和*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了解是很有必要也极为重要的,它不仅为以后的学*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让我懂得了何谓*气质:一种“浩然正气”,一种“里仁为美”,一种儒道互补的“出世”“入世”的精神。这种气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人的理性精神,这也是我们为何为“*人”而与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来*与众不同成就非凡的美术。

  这里我说的美术,指的是“大美术”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着设计。我想我要老生常谈了,那就是:当代的*没有自己风格的设计。当提到德国设计时我们会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设计;提到日本设计时会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静谧简朴充满禅意的设计;提到美国设计时会想到如可口可乐等的大众化消费的浮华的设计;提到北欧设计时会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设计……而提到*设计呢?我们想到的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京剧上的脸谱……然后将它们做为*元素放入设计,但这是祖宗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当代*风格,我们的设计实际上是西化了,我们的行为*惯也西化了。每一风格的设计与该民族的风俗*惯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在读《美的历程》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设计也许也应该与*美术的“气质”相关,而不该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拼凑。而有*美术“气质”的设计是什么呢?在青铜时代,它是宏大威仪的甚至是骇人的;在楚汉,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华美的……它很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但我想它应该是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承载着极重的文化积淀,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态,而决不该是古代符号的填充。也许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看到一系列有现代气息的优美设计,这种设计能使任何人都赞叹到:“啊!这是有*风格的当代设计。”而这背后就需要不懈的对*文化的学*和研究,体会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并把它具体化实物化,我想这就是学**美学的用处。

  另外,我注意到本书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汉浪漫主义》,也就是说:如同其他谈*美学的书籍一样,作者将*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一笔带过了。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秦王朝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它的存在时间正处于“轴心时代”时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从最开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直到统一*定都咸阳,这一地理位置也正处于“轴心时代”的发生地区。

  如果说在“轴心时代”里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文化形态对原始文化都进行了超越和突破,那么,秦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征服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部落,结束了500年的战乱(请注意:这五百年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恰好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呢?它对我们文明的持续影响会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有意思的话题。

  李泽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节《建筑艺术》中谈到*建筑时说:“‘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当然这里的“制度”不仅是指建筑的制度。“汉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来的。众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后,秦迅速的崛起了,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10年就统一了*,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法家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一举击溃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层建筑,在“终极关怀的觉醒”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独占鳌头?紧随秦后的汉王朝虽然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后世帝王所采纳,但是汉宣帝曾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里”的天机。汉武帝虽以董仲舒开办太学,广布儒道,但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足以证实其法家的“内里”。再观后世的各个朝代,难道不都是暴力机器在“温文尔雅”“里仁为美”的外表之下,起着维护统治集权的主要作用。

  1974年,陕西秦陵出土了举世震惊的秦始皇兵马俑。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从兵马俑的身上转移一下,看一看随之出土的兵器之中的四万多只箭头。这四万多之箭头统一采用流线型的三棱锥形,放下这一与现代子弹几乎相同的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奇迹不谈,单从其型质进行考证:在科学家抽检的成百上千只箭头后发现,这些箭头的底边宽度的*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每个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等,每个箭头的金属配比几乎完全相同。这就证明了秦人做了一件超越时空的事: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而这正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成就了现代文明。秦人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技术水*,建立如此超前的生产制度,和法家高效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正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写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如有不当,以兴其罪,以究其情”。试想,如果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在秦以后就能得以延续并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其结果可能会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我们在之后的两千年中到底继承了多少呢?

  在美学上谈到这一话题可能有些偏离中心了,但是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自然也就影响着文化,艺术。当谈到*传统美学,我们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补”“儒道相生”而将秦文化一笔带过,将“外儒内法”的法家只归为“百家争鸣”中的一派时,是不是有失偏颇了?也许是时候该深入研究一下它的价值了。

  这些就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疑问和想法,也想和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并有兴趣的朋友探讨一下。

读《美的历程》有感2

  细细研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有很多感触,但是如果要我以此展开对*美学或者*美学中的一个点做出深刻的分析,还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尝试写过的几篇文章中有的只是总结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或者分析文章的结构,有的只是忽然体会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之处而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甚至是对文章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质疑。回想起来,对文章观点的总结和结构的梳理只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之上,而“假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质疑更是应该建立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之上。*文化博大精深,李泽厚先生又是美学大师,初入*文化之门的我是不是做这样的假设和评价有些太过轻狂了呢?何况做学问本应怀有包容和取精之心,怎能对他人的心血妄自评价?所以我的这篇读后感也只就自己看后的体会和想法写写了。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与其他的艺术史不同的是,作者将*美术的发展放置于当时大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艺术的变化关联起来,使读者能了解到*美术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全书行文优美,分析透彻,虽然对某些时代美术的阐述有局限性,但是它并不是*美术的百科全书(试问谁又能写得出真正意义上*美术的百科全书呢?),所以也没必要对这种“缺点”进行评论。《美的历程》让我对*美学的气质和*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了解是很有必要也极为重要的,它不仅为以后的学*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让我懂得了何谓*气质:一种“浩然正气”,一种“里仁为美”,一种儒道互补的“出世”“入世”的精神。这种气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人的理性精神,这也是我们为何为“*人”而与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来*与众不同成就非凡的美术。

  这里我说的美术,指的是“大美术”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着设计。我想我要老生常谈了,那就是:当代的*没有自己风格的设计。当提到德国设计时我们会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设计;提到日本设计时会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静谧简朴充满禅意的设计;提到美国设计时会想到如可口可乐等的大众化消费的浮华的设计;提到北欧设计时会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设计……而提到*设计呢?我们想到的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京剧上的脸谱……然后将它们做为*元素放入设计,但这是祖宗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当代*风格,我们的设计实际上是西化了,我们的行为*惯也西化了。每一风格的设计与该民族的风俗*惯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在读《美的历程》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设计也许也应该与*美术的“气质”相关,而不该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拼凑。而有*美术“气质”的设计是什么呢?在青铜时代,它是宏大威仪的甚至是骇人的;在楚汉,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华美的……它很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但我想它应该是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承载着极重的文化积淀,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态,而决不该是古代符号的填充。也许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看到一系列有现代气息的优美设计,这种设计能使任何人都赞叹到:“啊!这是有*风格的当代设计。”而这背后就需要不懈的对*文化的学*和研究,体会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并把它具体化实物化,我想这就是学**美学的用处。

  另外,我注意到本书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汉浪漫主义》,也就是说:如同其他谈*美学的书籍一样,作者将*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一笔带过了。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秦王朝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它的存在时间正处于“轴心时代”时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从最开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直到统一*定都咸阳,这一地理位置也正处于“轴心时代”的发生地区。

  如果说在“轴心时代”里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文化形态对原始文化都进行了超越和突破,那么,秦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征服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部落,结束了500年的战乱(请注意:这五百年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恰好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呢?它对我们文明的持续影响会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有意思的话题。

  李泽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节《建筑艺术》中谈到*建筑时说:“‘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当然这里的“制度”不仅是指建筑的制度。“汉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来的。众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后,秦迅速的崛起了,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10年就统一了*,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法家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一举击溃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层建筑,在“终极关怀的觉醒”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独占鳌头?紧随秦后的汉王朝虽然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后世帝王所采纳,但是汉宣帝曾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里”的天机。汉武帝虽以董仲舒开办太学,广布儒道,但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足以证实其法家的“内里”。再观后世的各个朝代,难道不都是暴力机器在“温文尔雅”“里仁为美”的外表之下,起着维护统治集权的主要作用。

  1974年,陕西秦陵出土了举世震惊的秦始皇兵马俑。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从兵马俑的身上转移一下,看一看随之出土的兵器之中的四万多只箭头。这四万多之箭头统一采用流线型的三棱锥形,放下这一与现代子弹几乎相同的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奇迹不谈,单从其型质进行考证:在科学家抽检的成百上千只箭头后发现,这些箭头的底边宽度的*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每个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等,每个箭头的金属配比几乎完全相同。这就证明了秦人做了一件超越时空的事: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而这正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成就了现代文明。秦人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技术水*,建立如此超前的生产制度,和法家高效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正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写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如有不当,以兴其罪,以究其情”。试想,如果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在秦以后就能得以延续并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其结果可能会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我们在之后的两千年中到底继承了多少呢?

  在美学上谈到这一话题可能有些偏离中心了,但是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自然也就影响着文化,艺术。当谈到*传统美学,我们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补”“儒道相生”而将秦文化一笔带过,将“外儒内法”的法家只归为“百家争鸣”中的一派时,是不是有失偏颇了?也许是时候该深入研究一下它的价值了。

  这些就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疑问和想法,也想和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并有兴趣的朋友探讨一下。

读《美的历程》有感3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作者在书的结尾对未来寄予厚望,认为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文化美的演变能够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存,因为每一种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巨变留存下来的智慧宝藏,它们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失,而是值得我们去珍重传承。

读《美的历程》有感4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者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认真、仔细的阅读,感应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的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里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正像李泽厚先生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美的历程》有感5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的海洋里一点点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绚烂,美的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到对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在美的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火花的凝聚,美她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在千年风霜间……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读《美的历程》有感6

  在人类还未有意识进行文化活动开始,一种对美的元素的积淀也悄然展开,读美的历程有感。远古传来的崇高的音响和美的乐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那原始混沌的时代,美并不是美,而是一种崇高。何谓崇高?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曾经说:"崇高是我们心中所产生而感受到最强烈的情感,因为痛苦的观念比快乐来得还要强有力,而这种强有力作用时,那情感就是惊愕,惊愕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处在其中时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会停止,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崇高,会使人们的心灵充满紧张。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在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每个部落有其奉为神明的神兽,在人力还不足以抵抗自然的时代,在自然淘汰法则下,生物对比其强势的另一种生物有其恐惧和自然而然的敬畏。图腾,是人类有意识的符号和标记。在部落对抗吞并甚至融合的时候,这种符号和形式,通过人潜意识中的生理反应,对其主观和客观的感性和理性造成了刺激,形成一种类似崇高的情感,这种情感便被记忆在感官里,形成对美的原始积淀。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美的诠释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的本能式的表达。巫术礼仪的舞蹈、歌唱、礼仪"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这是另一种高贵的崇高——原始歌舞。

  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一种绝对权威的统治,崇高狞厉的美浮出这个时代,"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态度向前跨进",这种恐惧下的符号化,掺杂着宗教的神秘,崇高而荡漾一种不可复现的童年派的美。你难以说,这种现象和想象究竟为后世*人的审美观念留下多浓墨厚彩的一笔,但你无法否认,这是潜藏在所有*人血液里最神秘的基因密码。崇高与美就这样开始交错缠绕,形成中华民族美学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乃至你无法辩驳,几百年后的楚地*,延展一种超越了公认的崇高与美的属性——浪漫。楚国文化沾染了理性的概念,却在原始巫术礼仪的歌舞和音乐上愈演愈烈。它又并非一般的崇高,因楚国文化夹杂着由神人化向人间化、理性化的这个过程。它把神话故事化为君臣父子间的世间秩序,神力乱神固然存在,却不再占主导地位。这种崇高,又类似一种崇拜。它的美又和原始社会的美的模糊概念不一样,它有了想象纷繁因而变得炽热深沉,更带有个体人格和情操,美就在这个过程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感知。这种崇高和美的揉合"开创了*抒情诗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

  再看魏晋南北朝,这个哲学重新获得**的时代。思辨哲学达到的纯粹和深度是空前的。它感叹的是生命的短促和人生无常的悲哀。极高和极深都能引起崇高感,不过极深引起崇高感夹杂着颤栗惊惧,而极高引起的崇高感则是伴随着欣赏赞叹。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门阀制度下的政治清洗尤为严重,贵族并不用担心所谓的家道中落,需要担心的只有改朝换代,而恰恰,这一改朝换代在魏晋南北朝,就跟吃饭一样常见。因此在这一大社会背景下,贵族有足够的学识和相对安定的物质条件,既执着又恐惧探索人生。这便是潇洒又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的由来。动荡带来恐惧,而清高的人格带来认识的赞叹。一种崇高又油然而生,在魏晋风度影响下,文学和艺术作品都别具风骨并且具有了文的意识和道的高度。*文脉的又一主线,*文艺最为发达和具有民族特征,同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书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表现出魏晋人对美和崇高的认识进入了自觉阶段。

  佛教传入*刚好在魏晋,社会最动荡而人的追求无所托的时候。那种反理性的宗教迷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佛像及其壁画上。"……仍可以感觉到那种带有刺激性的热烈迷狂的气氛和情调:山村野外的荒凉环境,活跃飘动的**形象,奔驰放肆的线条旋律,运动型的形体姿态。"他们的佛像又是这样的"某种病态的瘦削身体,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摆脱世俗时的潇洒风度,读后感《读美的历程有感》。这是魏晋以来这个阶级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人匍匐在佛像下,追求的只是一刹那的安定和喘息,那时候的魏晋"白骨蔽野,百无一存",所有可以寄托的便只有往世和来生,以及手上的那件袈裟。黑格尔在论证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中曾经讲过"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他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觉到把这种体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这便是崇高的价值,也是美的体现。

  再观中唐以后,世俗化和理性化愈加明显地体现到人们身上,崇高也就变成了人们道德上的崇高,*的一种体现。这种崇高便和前者不一样了。艺术的感染力虽然也强,但却没有了立体思考后具有宇宙意识的大震撼和大气象。但是人格的崇高依旧与美交错缠绵,谱写*文脉的新篇章,给予美一种新的意识和形式。

  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前行,即使历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切人类的进化繁衍的契机都来自于偶然。偶然后的结果通常都是既破又立。除却先秦,便是魏晋南北朝、中唐上和明末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推动了*命脉的发展。魏晋的思辨带来的人类追求,与先秦理性精神影响了*人信仰与俗世的融合,中唐的世俗化和宋明理学的同化影响*人的个性特征,明末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批判大中华的弊病,这多元的思想推动*滞后的身躯。而这些,在萌发或形成的过程或多或少地影响*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其中,自然意识下的崇高和美交错谱写了一条线索,无论是破或立,分还是合,一种感染人类心灵的属性无所不在。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7)

——《美的历程》读后感实用二十份

  《美的历程》读后感 1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中国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作者在书的结尾对未来寄予厚望,认为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在未来,我们文化美的演变能够让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存,因为每一种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巨变留存下来的智慧宝藏,它们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失,而是值得我们去珍重传承。

  《美的历程》读后感 2

  本学期,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作品《美的历程》,书中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读者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全书共十个章节,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汉代的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书中李泽厚先生带领我们领略了中国书法“线的艺术”美,细细品味唐诗的丰神情韵少年才气和宋词的筋骨思理、思虑深沉,聆听李白那飘逸而瑰丽的浪漫文学交响诗,深度解析杜诗颜字韩文中的“破旧”与“立新”,体味宋代艺术追求上的空灵、含蓄、*淡与自然之美……同时,让读者认识到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与韵律。强调的更多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非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

  书中多次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让我印象深刻。“有意味的形式”是贝尔提出的,他认为视觉艺术的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坚持从“美在客观”来解释美。在远古陶器纹饰中由写实到符号化成为抽象几何纹样,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对于线条艺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常常是静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而中国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正如宗白华《中国书法中美学思想》提到,“至其针垂韭笔致,横直转折,安排紧凑,又如三等角之配合,空间疏密之调和,竟能给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观。”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伪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李泽厚先生的笔下所经历的一次“美的历程”,让我对中国古典文艺和各个时代特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其中体味古迹斑斑的美。不仅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灵动,也感受了建筑的巨大空间感受漫游,还有宋代瓷器艺术中讲求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古,还有绘画中的“气韵生动”,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矛盾与融合统一,以及明清文艺思潮中市民文艺背后的*代资本主义萌芽。

  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后感 3

  通读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会:

  1、审美意识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发展,并通过对审美对象变现出来。如果我们把所有审美对象当做线条,这个线条是流动的,不断变幻的。

  在每一个章节中,作者都在开篇介绍当时的社会状态,企图把整个美学的发展置于社会状态之下,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该时代美的特征和发展因素。例如第七章《盛唐之音》,作者先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变化,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普遍施行均田制,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南北朝那种农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非门阀士族即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无所束缚地创造和革新,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像,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其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艺术对象宗教意味的由浓变淡更加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远古图腾是古人对想象中神明的想象、再现。到了青铜时代,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出现了一批所谓精神领袖,虚构出宗教神话的物态。先秦各流派思想对礼法的追求,之前天马行空的想象受到理性的渗透和制约,开始将审美对象客观化,神已不再是恐惧神秘的存在,而是神话、历史和现实的三体混合。审美的表现对象开始掺杂有历史和世间事物,宗教意味开始弱化。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加剧,人的力量和意义被肯定,出现了更多独立于宗教之外的文学、绘画,艺术变现内容也不仅限于表现神,反而更注重人本身的影响力。比如山水画中草树、花鸟开始成为独立主体,比如书法的日渐成熟,比如佛雕神态、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到了明清,世俗文学,风俗画等彻底取代了宗教意味的艺术品,完全占领了世俗舞台,宗教被束之高阁。

  2、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书中的观点认为自然沉淀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美。我们不能把一种独特拿两个时代比较,也同样不能拿一个时代的独特同另一个时代的美比较。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 4

  《美的历程》,在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单从书名来看,我并不知道作者要写的是何物的美,其美之处又在哪里,历程又指什么。所以,我首先要从题目开始。“美”在本书中指的是中国古典文艺的美;“历程”则是指从原始社会到明清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由此,本书的内容也就凸显出来了。即诠释各历史时期的古典文艺的独特之美以及美的发展历程。

  本书有三处可圈可点。

  第一:内容

  本书按照历史发展来写美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古典文艺的美学风格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亦在不断变化。不同朝代的同一种艺术给人以截然不同的美。以魏、唐、宋的雕塑为例,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以二者结合胜。即使同一朝代,其美学风格也迥然不同。以唐的书法为例,初唐的书法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蝉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而盛唐则流行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在同一朝代中诞生并发光发亮。

  第二:结构

  本书的结构十分紧凑。上一章节的内容在下一章节也会出现,甚至有的章节内容贯穿于整本书,如本书中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这种前后贯穿,前后紧密联系,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个不同领域的古典文艺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相似的美学风格,从而感受到中国古典文艺是一个整体,各领域冥冥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写法

  关于写法,我要提及其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写作特色表现在整本书举了相当多的例子,例子虽多,然都是典型之例。在这些例子中有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闻所未闻的人物。对于耳熟能详的人物,也许你会看到他的另一面。如苏轼,你在品味其豪气冲天的诗句时,可曾想到他脆弱的一面。而对于闻所未闻的人物,你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另一个特色就是比较,本书多处地方有比较。有同一朝代的比较,不同朝代的比较,不同领域的比较……能让你对中国古典文艺之美有个整体感受。语言特色表现在书中大量的诗、词、古文以及作者似诗一般的语言,也许你无法完全看懂,但亦能从中感受到古人作品中的古典之美,世上独一无二的古典之美。

  读了这本书后,我个人认为中国古典艺术之美来源于线条的美。其中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当属书法与图画。文字是由线条组成的,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大篆、狂草、行书直至今日的简体汉字,这就是汉字的美的历程,各种文字由各具特色的线条组成,给人以各具特色的感觉。或潇洒飘逸,或中规中矩……文字组成诗、词、曲、文,创造了另一大美。(归其根本,也可说是线条美)无论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还是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都是词的两座大山;无论是李白的狂放不羁,还是杜甫的讲求形式,都是盛唐之音;无论是以《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色彩,还是以《秦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色彩,都是文学作品的两大源头。

  图画,从最早的陶纹到之后的山水画,水墨画再到今日的素描,油画等等,这就是图画的美的历程,而这些图画正是由或粗或细、或鲜艳或暗淡、或曲或直的线条所组合而成的,展现给世人美的感受。不仅这些,还有雕塑、音乐、舞蹈等等艺术之美归其本质都是线条美。所以,美的历程是线条美的历程。线条的运用从原始社会至今日仍未完成,它将指向未来。线条的美是无限可能的。可以说,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始终是线条的贯穿,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还将如此。正如作者所说:“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它会让你感受到美学的魅力。何为美?不仅仅是外表美,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本质美。冯友兰称:“这本书是部大书,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值得我们慢慢阅读,细细咀嚼,品味其中的美。

  《美的历程》读后感 5

  我有幸读到这本书,并得以在炎炎夏日静下心来,以美之名游走在历史的罅隙间,流连忘返。

  我从书中有了中式美学的初印象:拙而朴,简而精,韧且润。早期的陶土容器,青铜礼器,发挥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展现最原始朴素的信仰。诗三百是简单上口的字句,精要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图景与追求。隋唐的佛像,以刀刻入山石中,却展示出流畅的线条,塑造出慈悲温润的眉目……一路走走停停,站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洪流时代,回望过去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终于觉得自己隐隐抓住了中式文化的脉络与底蕴。

  美是她本身,也是观察一个时代整体气象的窗口。

  美承担了一个时期的认知程度。狰狞的青铜饕餮及"巫师"的存在,恰恰是认知水*较低的先民对自然的想象,并与治理群落相衔接的产物,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则把关注的点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伦中,并生发出以此为中心的礼乐制度,乐曲歌舞便有了端庄的"礼"的姿态。

  美是有因果的,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百态。魏晋时期政治环境的混乱却解除了思想界的束缚,人们开始了迷茫的发问,不问那由虚无想象构成的神明,而是问自然宇宙,问自己的内心,终于出现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怅惘心绪,流出一丝空灵之美,也成就了"顾日影而弹琴"的嵇中散,与友人在摇乱竹影中高唱"世故纷纭,弃之八戎",那狂狷不羁的名士们终于因其绝美的风骨,在我眼前越来越立体……大唐盛世,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肥美之态的盛行也有了缘由。宋时南迁完成,朝堂重文轻武,理学兴盛,美也愈发婉约含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空漠之叹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美在一段时空的多种因素下孕育出来,又在这些因素之上给人以精神的慰藉。

  美是***的,我也窥得了她跋山涉水而来的历程。时间坐标来说,李泽厚老师展现了北魏前的佛像故事,印度本土佛教色彩浓重,多野蛮血腥,教人逆来顺受,忍受世事不公的现实,而随着李唐盛世的到来,观念的开放生活的安稳,佛像故事趋于"极乐",也就更为本土化了,宋后佛像线条更为柔和,较唐时清瘦,融入了宋的气质。地理坐标来看,较远的克孜尔石窟有着鲜明的.异域风格,伴着驼铃声声进入敦煌、云冈,佛像就亲切许多,更亚洲的五官,斑斓的色调让人移不开眼睛,进入伊洛之畔,龙门佛龛甚至生出天人合一的意味,为本土所用了……遍历了这段时空,才能品到美的动态演变,和而不同。

  当然,但看美本身,就十分让人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中国山水画就带有中式牧歌的美感,从概括意境的追求,到多义性的风神之美,再到精致明确的细节感,静中有动,巍巍高山似有晴岚流动翻涌,鸟兽被定格在画上,却好似下一秒就会发出婉转莺啼,或者扑出画面……我国文字自带了音韵美,《诗经》中赋比兴,诗律词格,明清小说更是朗朗上口,带有坊间的市井气息……

  以美的名义,我感受到了美学的发展逻辑,她有继承,又拥有时代的烙印,才成为"变异而多彩的巨川",她拥有相通的人性奥秘,为后人长久欣赏,"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由此看来,美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钥匙。

  感谢这趟简约的巡礼,让我对美的过往产生哲思,又对美的未来充满期待,更学会以美之名,品味万物,在感性与理性中达到*衡,寻找真与善。

  《美的历程》读后感 6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题记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 7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10个部分:

  1、龙飞凤舞 远古时期的审美与艺术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潜藏在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龙是中国西部、南部部落联盟的图腾旗帜,而凤鸟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图腾符号。它们正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而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形式,是巫术礼仪的活动状态。

  2、青铜饕餮 自夏代起,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此时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饕餮纹,一种凶狠可怖的兽面纹,呈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青铜饕餮美,正好可以作为那个充满战争、屠杀、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

  3、先秦理性精神 先秦百家争鸣中贯穿的一个总倾向就是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为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

  4、楚汉浪漫主义 当理性主义在北中国取得优势的时候,南中国仍保持和发展着绚烂的远古传统。楚国诗人屈原代表了充满浪漫激情的根底深沉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传统在两楚汉浪漫主义汉得到继承,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在两汉交织共存,仍然是一个想象混沌丰富、情感热烈粗豪的世界。

  5、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阶级占据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觉醒。对生死存亡的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成为时代的典型音调,而核心则是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

  6、佛陀世容 本章内容是从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艺术。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祸连绵,现实充斥着苦难,北魏的石窟壁画也多割肉饲虎等现实苦难的折射,沉重阴郁的故事表现出吸引煽动人们皈依天国的巨大情感力量。

  7、盛唐之音 唐代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诗歌由于时代的变迁走向青春少年的清盛唐之音新歌唱:从刘希夷、张若虚到四杰,到陈子昂,直到盛唐的李白,痛快淋漓、天才极至,盛唐艺术奏出了最强音。

  8、韵外之致 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而确定下来,也正在这一时期,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

  9、宋元山水 意境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

  10、明清文艺思潮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绘的是世俗人情,是*代市井风*图画。明清之际形成了巨大的启蒙思潮,以李贽为代表的儒学异端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

  《美的历程》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揭示了人——主体的心灵历程。美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的最优美的花朵,正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沉积了人类审美心理或者说是永恒不变的人的情感和本性,才会在现代人的眼睛和心灵上,始终留下难以名状的心理的愉悦和宽慰。它使人的心灵找到了休憩之地,让人的情感和理性得以调和,让人沉浸在那永恒的记忆里。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的情感得以不断地壮大、完善、自觉。正如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所说的“这永恒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人类传承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悠忽即逝,不可捉摸,它是沉淀了内容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

  美的性格,便是民族的性格。美的历程,便是人类民族的历程。

  抬眼望,龙光牛斗,星汉灿烂;俯身察,万类繁衍,万物得时。春暖花又开,芳草不曾遮。云起周年,默默前行。祈愿,芬芳的读书之路上,遇见美,遇见幸福。

  作者简介

  李泽厚,一九三0年生,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九二年至今任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哲学系讲座教授。

  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家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了沉甸甸的人文关怀。其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代、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等。

  《美的历程》读后感 8

  通读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会:

  1、审美意识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发展,并通过对审美对象变现出来。如果我们把所有审美对象当做线条,这个线条是流动的,不断变幻的。

  在每一个章节中,作者都在开篇介绍当时的社会状态,企图把整个美学的发展置于社会状态之下,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该时代美的特征和发展因素。例如第七章《盛唐之音》,作者先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变化,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普遍施行均田制,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南北朝那种农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非门阀士族即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无所束缚地创造和革新,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像,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其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艺术对象宗教意味的由浓变淡更加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远古图腾是古人对想象中神明的想象、再现。到了青铜时代,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出现了一批所谓精神领袖,虚构出宗教神话的物态。先秦各流派思想对礼法的追求,之前天马行空的想象受到理性的渗透和制约,开始将审美对象客观化,神已不再是恐惧神秘的存在,而是神话、历史和现实的三体混合。审美的表现对象开始掺杂有历史和世间事物,宗教意味开始弱化。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加剧,人的力量和意义被肯定,出现了更多独立于宗教之外的文学、绘画,艺术变现内容也不仅限于表现神,反而更注重人本身的影响力。比如山水画中草树、花鸟开始成为独立主体,比如书法的日渐成熟,比如佛雕神态、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到了明清,世俗文学,风俗画等彻底取代了宗教意味的艺术品,完全占领了世俗舞台,宗教被束之高阁。

  2、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书中的观点认为自然沉淀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美。我们不能把一种独特拿两个时代比较,也同样不能拿一个时代的独特同另一个时代的美比较。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 9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其从夏朝的青铜器到先秦的理性精神,再到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最后由明清的文艺思潮结尾。其中无不体现着每个朝代对美的不同要求和展现。

  文章开头以中国的历史博物馆切入,从而讲述到青铜器的纹饰和巫史文化。作者认为在青铜器中的饕餮纹样是为了展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但这种美不是谁都能欣赏的,只有文明越进步才能够欣赏这样的美,这让我体会到了美与美的不同,狞厉也可以很美。在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中,作者认为龟从、筮从是最重要的,超过了其他任何方面和因素,包括帝、王自己的意志和要求。从中我体会到了巫史文化对于当时的人们的重要,在当时与物质劳动同精神劳动的分离与适应,出现了最初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就是巫师,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可见巫师在当时是引领思潮的人物,因而可以将统治阶级存在说成上天的旨意,从而达到统治阶级对下层人民的控制。

  而后,文章展示了魏晋风度。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觉醒。作者认为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但这就是魏晋风度的美,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独一无二的美。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或逃避。作者又继续写到唐朝,写到唐朝的佛教石窟艺术,壁画,佛像等无不展示着石窟艺术的美。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石窟艺术在敦煌莫高窟,里面美轮美奂,仿佛在告诉世人它曾经的美丽与辉煌。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化发展十分繁荣。其最为出名的就是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结果。

  读这本书,仿佛在美的海洋里遨游,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美的力量。

  《美的历程》读后感 10

  初读《美的历程》还是我刚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政治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一本书,当时的体会是这本书写的很有意思,并不像我以前读过的枯燥的美学书。而且让我汲取了一些中国艺术的历史知识,当我再去博物馆时也不会对那些历史积淀物一无所知了,也会被他们的伟大而感染。

  这本书里面将中国美的艺术历史和中国的社会结合联系起来,并且举了很多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语言优美流畅,蕴含着生动激烈的情感。读着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家读余秋雨《山居笔记》的情景。作者不仅被那些个时代产生的艺术品所惊叹,还有再那个时代生活着的人们。被历史积淀下来的美。它也一直激励感染着我们,在当今社会生活着的我们。也许从某一件艺术品中,你就可以瞥见整个文明古国的历程和心灵。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却鲜有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也许是中国的艺术品和政治社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十月份的时候,有幸去了一趟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我看到美术书历史书上的真迹的时候,心灵产生的震撼是很奇妙的一件事。那些数不清的古董、艺术品,展示的也是时代精神的火花,在凝练,积淀。它们传留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让人们一唱三叹,惊叹不已。

  《美的历程》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美的艺术品和创造它们的作者们。但是一本书读完之后,最能给我震撼,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原始社会先人们创造的那些古朴、美丽的纹饰。

  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或交叉着不同阶段,其中又相对和*和激烈战争的不同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从一些彩陶纹样就可以看出。那些鱼纹、蛙纹、水波纹饰都和生活生殖息息相关。这些陶器上的纹样都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的过程。书上说的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这些旋转、重复的美丽的彩陶纹饰也给青铜时代狞厉的美奠定了基础。当时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那些青铜饕餮,所有人看到都被它们的繁文复杂以及当时技艺的精湛所折服,器型之大,装饰之华丽。不能不让我赞叹古人的智慧。

  之后又读了历代的关于美的代表作品,有些我还是读不懂的。还要我以后慢慢体会。而且我也发现中国的艺术文化成就和政治社会是不*衡的。在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反而可以出现文艺的高峰时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的一大批艺术家们。如此久远、早已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然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但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新作。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正是这样,艺术才能变成多彩的巨川。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拓展阅读】

  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1981年首次出版。

  该书主要内容共分10个部分。(1)龙飞凤舞,(2)青铜饕餮,(3)先秦理性精神,(4)楚汉浪漫主义,(5)魏晋风度,(6)佛佗世容,(7)盛唐之音,(8)韵外之致,(9)宋元山水意境,(10)明清文艺思潮。该书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该书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内容简介

  总括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

  龙飞凤舞

  远古时期的审美与艺术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潜藏在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龙是中国西部、南部部落联盟的图腾旗帜,而凤鸟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图腾符号。它们正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而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形式,是巫术礼仪的活动状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的几何纹样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步变为抽象化、符号化,这正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原始巫术礼仪中的炽烈情感便以独特形态积淀在线的几何纹饰上了。而就纹饰来看,新石器时代前期比较生动、活泼、自由、开放,而后期更为僵硬、严峻、静止、封闭、威吓,反映了权威统治力量的加重。

  青铜饕餮

  自夏代起,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此时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饕餮纹,一种凶狠可怖的兽面纹,呈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正好可以作为那个充满战争、屠杀、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青铜艺术狞厉的美的本质正是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同时,它显现出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随着巫术宗教传统的退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逐渐理性化、世间化,逐渐只能作为表现工艺技巧水*的艺术作品了。与青铜器同时发展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金文开始了汉字美的历程,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先秦理性精神

  先秦百家争鸣中贯穿的一个总倾向就是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为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孔子用实践理性重新解释了原始巫术文化“礼乐”,将其纳入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道家突出自然即美与艺术的独立,二者刚好补充而协调。先秦建筑的艺术风格仍然是实践理性精神。*面整体、严格对称的土木建筑体制蕴涵了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

  《诗经》中的民歌和氏族贵族们的某些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其中赋比兴的原则影响久远,而比、兴正是使主体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途径。先秦散文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赋的原则,但仍然是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交融。

  楚汉浪漫主义

  当理性主义在北中国取得优势的时候,南中国仍保持和发展着绚烂的远古传统。楚国诗人屈原代表了充满浪漫激情的根底深沉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传统在两汉得到继承,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在两汉交织共存,仍然是一个想象混沌丰富、情感热烈粗豪的世界。汉代艺术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汉赋、画像石、壁画和汉代精美的工艺品无不展示了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体现了时代精神。而力量、运动与速度构成了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阶级占据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觉醒。对生死存亡的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成为时代的典型音调,而核心则是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人与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文的自觉是这一时期文艺的新形式, 从曹丕到刘勰的文论中,“文”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五言诗、骈体、追求词采华茂则从外在形式上体现了文的自觉。书法这种把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也是由魏晋开始自觉的。外表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著人生而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陶潜和阮籍分别创造了两种艺术境界,一超然世外,冲淡*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他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本章内容是从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艺术。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祸连绵,现实充斥着苦难,北魏的石窟壁画也多割肉饲虎等现实苦难的折射,沉重阴郁的故事表现出吸引煽动人们皈依天国的巨大情感力量。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折射出对现实苦难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隋唐的统一和安定形成另一种美的典型,唐代雕塑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壁画中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取代了残酷悲惨的场景,这个时期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中唐至宋,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宋代的雕塑,完全是世俗的神,即神的形象。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总之,在宗教艺术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盛唐之音

  唐代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诗歌由于时代的变迁走向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从刘希夷、张若虚到四杰,到陈子昂,直到盛唐的李白,痛快淋漓、天才极至,盛唐艺术奏出了最强音。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与李白的诗歌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正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门类,成为它们美的魂灵。以李白、张旭等人代表的盛唐,其艺术特征是内容不受形式的任何拘束,是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而以杜(甫)韩(愈)文为代表的盛唐,则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要求形式和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

  韵外之致

  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而确定下来,也正在这一时期,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从中唐到北宋是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而同样自中唐起,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深刻矛盾在酝酿,二者的互补也在逐渐充分展开。一方面是文以载道的倡导,另一方面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这种中晚唐以来的社会心理在词中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在美学理论上,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宋元山水意境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北宋时期形成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这又要建立在对对象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基础上。这是无我之境:情感思想不直接外露,而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而传达。从北宋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在向有我之境推移,南宋时对细节逼真写实的追求和对诗意的提倡都达到顶峰,二者相得益彰。而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形似与写实便被主观意兴心绪压倒,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灵气罢了。元四家成为有我之境的代表。

  明清文艺思潮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绘的是世俗人情,是*代市井风*图画。明清之际形成了巨大的启蒙思潮,以李贽为代表的儒学异端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这一时期的话本小说,具有生命活力和新生意识,反映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正统儒学的侵袭破坏。还有戏曲、木刻等,共同构成了明中叶以来的文艺的真正基础。以此为基础,在上层士大夫那里出现了与正统古典主义相对抗的浪漫主义文艺洪流。李贽和他的童心说正是下层市民文艺到上层浪漫文艺的重要中介。甚至到《西游记》和《牡丹亭》,都在呼唤一个个性**的*代世界的到来。这一思潮在清初出现了倒退性的严重变易,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变为感伤文学。从《桃花扇》到《红楼梦》,渗透了浓厚的人生空幻感,并走向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在倾向。这时期的绘画同样经历了从市民特色和浪漫思潮到感伤,到对抗揭露的过程。它们共同体现反射出封建末世的声响。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不单单是一个学术现象,它具有深远的社会含义。它是当时思想**运动的一种表现,人们从长期压抑中**出来,表现出强烈的对美的诉求。不论是人民大众,还是美学研究内部;不论是美学的专业化分类,还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制,都呈现出明显的对审美的需求。《美的历程》也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产生的。

  作品思想

  李泽厚展示的中国美学史不是一片杂乱无章、混乱无序的“乱象”,也不是一些偶然个别事件的堆积或罗列,而是呈现为一种有机的、有序的动态演变系统,一种凸显着“逻辑”的历史阐释和描述。即在看起来是杂乱、偶然、个别的事件的历史现象背后,潜藏着、贯穿着的一种内在的秩序和走向,这种内在的秩序和走向正是李泽厚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自然的人化”和“实践的主体”出发所探讨的美与人类、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必然关联和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就是说,历史之中是有“逻辑”的,且这个“逻辑”不是先验的,而是历史自身自有的一种内在秩序和主流轨迹,一种客观运行的规律。从根本上说,李泽厚先生作为研究者,他并不是对于历史事实的简单描述,而是把内在的“逻辑”从“历史”尘埃的遮蔽中提升出来,使之变得凸显、清晰、有序。

  《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美的历程》在总结普遍性、规律性艺术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灵动而个性地把提了历史分期与艺术类型的交叉关系。李泽厚以自身特有的对艺术的体悟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把握以感悟内在审美特质和艺术美学风格流变为主,打破历史分期的时间局限,跨越中西的空间限制,对艺术的体悟可以穿越古今,纵贯中西。他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历史分期,从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中国古代艺术史和美学史(这是大部分艺术史和美学史书籍的写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或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的内韵,书中10个部分的标题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美的历程》读后感 11

  贯穿《美的历程》全书的思想是“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故意味的形式”的闻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美满的。

  认为“故意味的形式”决定于可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绪””而“审美情绪”又泉源于“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克不及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美满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降服了这一实际限于自己的缺陷。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紧张时期的艺术风格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因此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接洽起来”点面联合”揭示出种种社会因素对付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阐发与说明。

  如今”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对付作者的学养除了敬佩我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单凭那么多英俊的图片”我花这个价格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另外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东方的智慧》只有一个地球。

  便是半价买的。就一句话”万一哪天你们谁看见这本书打折处理了”可千万千万别告诉我。《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闻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从宏观俯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远古图腾时代那些糅合着后世歌、舞、剧、画、神话的原始巫术礼仪活动和陶器故意味的文饰、造型形式。第二章从充满狞厉美的青铜时代而写到艺术由巫术宗教中**出来了的青铜时代”与此同时”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职位地方。第三章从儒道互补、诗的赋比兴准绳和建筑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先秦理性精神”此中最紧张的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根本线索。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那种充满秘密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墨客是它的的代表。“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我为什么活着。

  《美的历程》读后感 1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需要让我去给“美”这个字填充使它变得不抽象,我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象来解释。当再问我“什么是美”,“美从何而来”,我会意意识到自己不懂美。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对美才开始了解。不是冗长的资料,读起来会有散文的趣味。我喜欢的是书中把美的发展历程联系到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时代发展上。

  从史前文明的“自義农,至皇帝”到明清时期的“清太祖,膺景命”。第一章的龙飞凤舞的图腾文和原始歌舞,第二章的青铜饕餮,都包含了人在自然崇拜时期对"神"的普遍观念。人们的文明还是在思想启蒙阶段,对美的执着来源于心中的敬畏。其表现形式也是在生活的日常,也是初生阶级统治者的美好幻想。之后就是三四五章的先秦理念,楚汉浪漫,文晋气质。人类文学启蒙到初步形成格局,类似于诗经的赋比兴,诸子百家,到后期魏晋南北朝曹氏三杰,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

  诗歌又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新兴文化的端倪。楚汉浪漫又发源于地主阶级追求生活的丰满。文晋风度又显现出门阀士族"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追求。佛教的引入也是为了执政者融合儒家文化巩固统治。从各个时间的作品可清晰看出。最后的几章唐宋明清。唐朝的诗让美开始有了自由的形式,人们开始抒发自我意识,把主观情绪融入进作品。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则更多的表现了人的现实生活的悲伤和下层市民的希冀和愿望。还有*代人们对于表达的要求更直白,直接导向本质的现实生活。这是我看完第一遍的清晰印象,其中可以聊的话题甚多,它就像一幅宏大的美术图。其中的宗教思想我看着挺累的,因为联系到了康德哲学,更喜欢书中感性的文字,有趣的看着中国文化在艺术长廊的发展。

  《美的历程》读后感 13

  初读《美的历程》还是我刚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政治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一本书,当时的体会是这本书写的很有意思,并不像我以前读过的枯燥的美学书。而且让我汲取了一些中国艺术的历史知识,当我再去博物馆时也不会对那些历史积淀物一无所知了,也会被他们的伟大而感染。

  这本书里面将中国美的艺术历史和中国的社会结合联系起来,并且举了很多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语言优美流畅,蕴含着生动激烈的情感。读着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家读余秋雨《山居笔记》的情景。作者不仅被那些个时代产生的艺术品所惊叹,还有再那个时代生活着的人们。被历史积淀下来的美。它也一直激励感染着我们,在当今社会生活着的我们。也许从某一件艺术品中,你就可以瞥见整个文明古国的历程和心灵。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却鲜有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也许是中国的艺术品和政治社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十月份的时候,有幸去了一趟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我看到美术书历史书上的真迹的时候,心灵产生的震撼是很奇妙的一件事。那些数不清的古董、艺术品,展示的也是时代精神的火花,在凝练,积淀。它们传留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让人们一唱三叹,惊叹不已。

  《美的历程》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美的艺术品和创造它们的作者们。但是一本书读完之后,最能给我震撼,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原始社会先人们创造的那些古朴、美丽的纹饰。

  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或交叉着不同阶段,其中又相对和*和激烈战争的不同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从一些彩陶纹样就可以看出。那些鱼纹、蛙纹、水波纹饰都和生活生殖息息相关。这些陶器上的纹样都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的过程。书上说的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这些旋转、重复的美丽的彩陶纹饰也给青铜时代狞厉的美奠定了基础。当时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那些青铜饕餮,所有人看到都被它们的繁文复杂以及当时技艺的精湛所折服,器型之大,装饰之华丽。不能不让我赞叹古人的智慧。

  之后又读了历代的关于美的代表作品,有些我还是读不懂的。还要我以后慢慢体会。而且我也发现中国的艺术文化成就和政治社会是不*衡的。在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反而可以出现文艺的高峰时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的一大批艺术家们。如此久远、早已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然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但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新作。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正是这样,艺术才能变成多彩的巨川。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后感 14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

  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和明清文艺思潮。

  研究方法

  《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美的历程》在总结普遍性、规律性艺术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灵动而个性地把提了历史分期与艺术类型的交叉关系。李泽厚以自身特有的对艺术的体悟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把握以感悟内在审美特质和艺术美学风格流变为主,打破历史分期的时间局限,跨越中西的空间限制,对艺术的体悟可以穿越古今,纵贯中西。他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历史分期,从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中国古代艺术史和美学史(这是大部分艺术史和美学史书籍的写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或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的内韵,书中十个部分的标题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美是什么?

  李泽厚说:“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

  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青铜饕餮

  从我知道世上有饕餮以来,一直都认为饕餮的形象是凶狠残暴的。

  但是,读了《美的历程》后,在李泽厚德笔下,才真真切切地认识到,其实饕餮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和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这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好些饕餮纹饰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这种美是需要条件才能发掘出来的。因为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才愈能欣赏和评价这种崇高狞厉的美。在宗法制时期,它们并非审美观赏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供献的宗教礼器;在封建时代,也有因为害怕这种狞厉形象而销毁它们的史实。旧时有谓钟鼎为祟而毁器之事,盖即缘于此等形象之可骇怪而致。恰恰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已经淡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体现出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才能成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才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

  佛陀世容

  众所周知,儒道是对立的。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前者是功利、实用主义的框架与束缚,后者正是要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与自然浪漫,两种对立的观念变幻融合,终于渗透到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另一方面,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共同将中国文化引向世俗的、理性的范围内,与超越现实的、神灵的、神秘主义的心灵感受分道扬镳。

  总结

  《美的历程》一改传统,并没有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行文,这是令我惊讶不已的。但同时也增加了我阅读此书的兴趣,给我带来了不少新鲜感。

  十分赞同李泽厚先生写的一段话:“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的成果是本书第一章讲原始艺术时就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这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

  先生通过这段话告诉我们不光生活中、艺术中有美的存在,人性中也有!所谓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后感 15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这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中国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地研读。认真、仔细地阅读,感受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得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理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这次读《美的历程》知识泛读,相信在以后还会经常性的拿起这本书来自*读,细细品味美学的`价值。因为我还想享受阅读《美的历程》的过程。最后还要感谢李泽厚先生的作品,让我对中国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更甚者《美的历程》就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 16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丽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静静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实践流淌年华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需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事看见自己的内心的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得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中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阴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西方,形成了具有学科性质的美学。可见,美,概念之深,范围之广,需要探究研究的内容之博大。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美,更多会用艺术品来表现。绘画、雕塑、影像等各种美术工艺,来展示美。在西方,人们又是如何来“审美”的呢?我们可以在《西方美的历程》这本书里了解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不是枯燥的学术性的美学研究,而是赋予了鲜活的知识和见解。既让我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通过图文了解了美学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美学史上的代表作品,并从中对美学发展中的人物有了较明朗的了解。

  这本书从西方美学的发源地——希腊爱琴海写起,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运动、再到德国古典美学到现代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条理结构很清晰。古今中外,很多人写过关于西方美学的著作以及讲演稿等,这本,我觉得更适合中国人阅读,因为对于西方美学而言,我们属于外国人,对西方的历史发展、美学形成,还是存在一定的陕隘和片面的认知。通过这本书可以系统地了解西方美学的发端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美学的轴心人物,他和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书中有较多的篇幅讲述三人的哲学思想。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提柏拉图说过的话——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我的理解是艺术架构于真理的基础上,模仿现实,但是又有脱离,现实可能是残酷的,艺术却可以只保留其中美好的一面,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此后的历史阶段,艺术家们也会在艺术作品中体现时代黑暗的一面。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关于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说是在蒙娜丽莎人物肖像的背景里隐藏着几种动物,有很多画家专家在解读画作的隐含的内容。不知道是后人想得太复杂了,无中生有,还是真的这幅画里有未解的“达芬奇密码”?聊这些,总是因为众人对西方美学的深入研究,想通过名家名作来探求西方美学。

  研究西方美学,提高艺术品味。但是对于我等俗人,阅读这样的书,虽然不能登峰造极,但是多少能培养一些审美情操,关键是对西方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当下和将来,欣赏艺术作品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本身对绘本艺术感兴趣的人而言,在解读西方美学,了解艺术发展史上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之后,可以激发自己的艺术修养。

  《美的历程》读后感 18

  我有幸读到这本书,并得以在炎炎夏日静下心来,以美之名游走在历史的罅隙间,流连忘返。

  我从书中有了中式美学的初印象:拙而朴,简而精,韧且润。早期的陶土容器,青铜礼器,发挥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展现最原始朴素的信仰。诗三百是简单上口的字句,精要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图景与追求。隋唐的佛像,以刀刻入山石中,却展示出流畅的线条,塑造出慈悲温润的眉目……一路走走停停,站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洪流时代,回望过去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终于觉得自己隐隐抓住了中式文化的脉络与底蕴。

  美是她本身,也是观察一个时代整体气象的窗口。

  美承担了一个时期的认知程度。狰狞的青铜饕餮及"巫师"的存在,恰恰是认知水*较低的先民对自然的想象,并与治理群落相衔接的产物,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则把关注的点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伦中,并生发出以此为中心的礼乐制度,乐曲歌舞便有了端庄的"礼"的姿态。

  美是有因果的,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百态。魏晋时期政治环境的混乱却解除了思想界的束缚,人们开始了迷茫的发问,不问那由虚无想象构成的神明,而是问自然宇宙,问自己的内心,终于出现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怅惘心绪,流出一丝空灵之美,也成就了"顾日影而弹琴"的嵇中散,与友人在摇乱竹影中高唱"世故纷纭,弃之八戎",那狂狷不羁的名士们终于因其绝美的风骨,在我眼前越来越立体……大唐盛世,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肥美之态的盛行也有了缘由。宋时南迁完成,朝堂重文轻武,理学兴盛,美也愈发婉约含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空漠之叹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美在一段时空的多种因素下孕育出来,又在这些因素之上给人以精神的慰藉。

  美是***的,我也窥得了她跋山涉水而来的历程。时间坐标来说,李泽厚老师展现了北魏前的佛像故事,印度本土佛教色彩浓重,多野蛮血腥,教人逆来顺受,忍受世事不公的现实,而随着李唐盛世的到来,观念的开放生活的安稳,佛像故事趋于"极乐",也就更为本土化了,宋后佛像线条更为柔和,较唐时清瘦,融入了宋的气质。地理坐标来看,较远的克孜尔石窟有着鲜明的异域风格,伴着驼铃声声进入敦煌、云冈,佛像就亲切许多,更亚洲的五官,斑斓的色调让人移不开眼睛,进入伊洛之畔,龙门佛龛甚至生出天人合一的意味,为本土所用了……遍历了这段时空,才能品到美的动态演变,和而不同。

  当然,但看美本身,就十分让人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中国山水画就带有中式牧歌的美感,从概括意境的追求,到多义性的风神之美,再到精致明确的细节感,静中有动,巍巍高山似有晴岚流动翻涌,鸟兽被定格在画上,却好似下一秒就会发出婉转莺啼,或者扑出画面……我国文字自带了音韵美,《诗经》中赋比兴,诗律词格,明清小说更是朗朗上口,带有坊间的市井气息……

  以美的名义,我感受到了美学的发展逻辑,她有继承,又拥有时代的烙印,才成为"变异而多彩的巨川",她拥有相通的人性奥秘,为后人长久欣赏,"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由此看来,美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钥匙。

  感谢这趟简约的巡礼,让我对美的过往产生哲思,又对美的未来充满期待,更学会以美之名,品味万物,在感性与理性中达到*衡,寻找真与善。

  《美的历程》读后感 19

  暑假要求阅读一本书,我选择了《美的历程》。拿到这本书,看着封面,并不能像其他一些书籍一样,可以从封面猜到一些关于文字内容的信息,充满了神秘感。在还未打开书之前,先了解了一下大家对这本书的认识:

  冯友兰说过“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一部中国哲学史,是一部中国史。”也有人问过:“这是一本专论?不是。这是一本通史?不是。这是一本散文?不是。这是一本札记?不是”。其实它可以什么都是,而它又什么都不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可以是一本思想书,也可以是一本美学书,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哲学分析和美学介绍,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历史文献在内。

  作者李泽厚本人是这样认为的:“大部分的历史论著把很活泼的文艺创作僵化成死板的东西,许多文学史与艺术史把文艺创作割碎了。我认为不管是艺术、文学还是美学,都离不开人的命运,也离不开历史。”所以,它就是一场美的历程而已。

  说实话,这本书初读起来有些晦涩和吃力,很难走进去。翻了几页之后,合上书,似乎什么都没读,内心深处又似乎被狠狠的触动了一下,脑海里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画面,似杂乱,又似清晰。于是继续打开书,随着文字一行行的转换,一幅幅画卷模糊又清楚的跳跃在眼前:远古时代的龙飞凤舞、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人文风度、佛陀的悲惨世界、盛唐的夺目灿烂、中唐的韵外之致、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海洋。

  李泽厚先生没有用传统的历史书般的传统介绍,它是从陶器、青铜器到铁器,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从雕塑、绘画到建筑,李泽厚先生把美与文学,美与历史,美与哲学始终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让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正如书中写的“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传大成果”。

  在美的历程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所有的这些美的作品中,展现的永远是当时最真实的生活。这些已经逝去的,存在的,即将到来的,每一种美,都将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场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 2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西方,形成了具有学科性质的美学。可见,美,概念之深,范围之广,需要探究研究的内容之博大。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美,更多会用艺术品来表现。绘画、雕塑、影像等各种美术工艺,来展示美。在西方,人们又是如何来“审美”的呢?我们可以在《西方美的历程》这本书里了解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不是枯燥的学术性的美学研究,而是赋予了鲜活的知识和见解。既让我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通过图文了解了美学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美学史上的代表作品,并从中对美学发展中的人物有了较明朗的了解。

  这本书从西方美学的发源地――希腊爱琴海写起,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运动、再到德国古典美学到现代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条理结构很清晰。古今中外,很多人写过关于西方美学的著作以及讲演稿等,这本,我觉得更适合中国人阅读,因为对于西方美学而言,我们属于外国人,对西方的历史发展、美学形成,还是存在一定的陕隘和片面的认知。通过这本书可以系统地了解西方美学的发端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美学的轴心人物,他和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书中有较多的篇幅讲述三人的哲学思想。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提柏拉图说过的话――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我的理解是艺术架构于真理的基础上,模仿现实,但是又有脱离,现实可能是残酷的,艺术却可以只保留其中美好的一面,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此后的历史阶段,艺术家们也会在艺术作品中体现时代黑暗的一面。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关于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说是在蒙娜丽莎人物肖像的背景里隐藏着几种动物,有很多画家专家在解读画作的隐含的内容。不知道是后人想得太复杂了,无中生有,还是真的这幅画里有未解的“达芬奇密码”?聊这些,总是因为众人对西方美学的深入研究,想通过名家名作来探求西方美学。

  研究西方美学,提高艺术品味。但是对于我等俗人,阅读这样的书,虽然不能登峰造极,但是多少能培养一些审美情操,关键是对西方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当下和将来,欣赏艺术作品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本身对绘本艺术感兴趣的人而言,在解读西方美学,了解艺术发展史上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之后,可以激发自己的艺术修养。


《美的历程》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8)

——《苦难历程》读后感实用五篇

  《苦难历程》读后感 1

  以前,每当我阅读列夫、托耳斯泰的作品时,总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在这几天我再一次读他的《苦难历程》时,才感受到那种国破人亡的愤怒。

  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四面受敌:外有德奥波三国在共同与俄作战,国内又有白军,捷克人和哥萨克在反抗。托耳斯泰借一位士兵之口感叹:“俄罗斯帝国算是完蛋了。”

  这本书描述了当时混乱时局下的四个主角:伊万、伊里奇、瓦季姆。罗辛,达莎和卡佳。在这四个人中,我最欣赏的`是瓦季姆、罗辛。在我初次看这本书时,我觉得罗辛这个人很奇怪:活得好好的却偏偏要上前线,还想要去寻死。他抛弃相对强大的苏俄红军,却加入了处境艰难的白军。现在我才明白,上前线,寻死都是因为一腔报国热情,不惜生命;加入白军,是因为他认为白军才是正义的队伍,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正是一种英雄气概。

  读这本书后,我想到了我们中国。在**前的几十年里,中国红军也是危机四伏,然而有无数像罗辛这样的人加入了这支弱小而又危险的军队,使这支军队壮大了起来,才有了八年抗战的胜利,才有了***攻入南京总统府的那一幕,才有了1949年10月1日,*****站在***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新中国也经历了一次“苦难历程”,正是因为无数人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在北京的升起。

  《苦难历程》读后感 2

  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乃是在其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他国文学。在读列夫托尔斯泰,托斯随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是,你不得不感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们总是在书中严肃的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而生活,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总是在探索者人生的价值。在俄罗斯文学中,苦难的气质异常的鲜明,这无疑与他们民族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的强烈的忏悔意识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之中。他们从不甘于*庸的生活,他们总是一生在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俄罗斯文学中,主人公可能大都并不可爱,但他们却是善良的,有尊严的。

  《苦难的历程》也当然继承了这一优良的传统。作品通过两对恋人达莎和捷列金及卡嘉和罗欣在战争年代的'动荡历程,展示了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带给俄罗斯民族的全景式变化。

  作者虽然在处处描写战争,但是,他所要表现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在于描绘战争对每个阶层的俄罗斯人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作者并没有详细介绍战争的布局及经过,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去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主要将战争作为一个背景场,在这特定的场合中去细致观察人们在时刻面对苦难乃至死亡的威胁下的种种反应。而正是在这些艰苦条件下每一个俄罗斯人的种种反应中,集中体现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真实面貌,表现了坚毅乐观的民族品质,我认为这才是这部作品去着力展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做到了。

  《苦难历程》读后感 3

  以前,每当我阅读列夫、托耳斯泰的作品时,总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在这几天我再一次读他的《苦难的历程》时,才感受到那种国破人亡的愤怒。

  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四面受敌:外有德奥波三国在共同与俄作战,国内又有白军,捷克人和哥萨克在反抗。托耳斯泰借一位士兵之口感叹:俄罗斯帝国算是完蛋了。

  这本书描述了当时混乱时局下的.四个主角:伊万、伊里奇、瓦季姆。罗辛,达莎和卡佳。在这四个人中,我最欣赏的是瓦季姆、罗辛。在我初次看这本书时,我觉得罗辛这个人很奇怪:活得好好的却偏偏要上前线,还想要去寻死。他抛弃相对强大的苏俄红军,却加入了处境艰难的白军。现在我才明白,上前线,寻死都是因为一腔报国热情,不惜生命;加入白军,是因为他认为白军才是正义的队伍,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正是一种英雄气概。

  读这本书后,我想到了我们中国。在**前的几十年里,中国红军不也是危机四伏吗?然而有无数像罗辛这样的人加入了这支弱小而又危险的军队,使这支军队壮大了起来,才有了八年抗战的胜利,才有了***攻入南京总统府的那一幕,才有了1949年10月1日,*****站在***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新中国也经历了一次苦难历程,正是因为无数人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在北京的升起。

  《苦难历程》,一部国家的兴衰史!

  《苦难历程》读后感 4

  以前,每当我阅读列夫、托耳斯泰的作品时,总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在这几天我再一次读他的《苦难历程》时,才感受到那种国破人亡的愤怒。

  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四面受敌:外有德奥波三国在共同与俄作战,国内又有白军,捷克人和哥萨克在反抗。托耳斯泰借一位士兵之口感叹:“俄罗斯帝国算是完蛋了。”

  这本书描述了当时混乱时局下的四个主角:伊万、伊里奇、瓦季姆。罗辛,达莎和卡佳。在这四个人中,我最欣赏的是瓦季姆、罗辛。在我初次看这本书时,我觉得罗辛这个人很奇怪:活得好好的'却偏偏要上前线,还想要去寻死。他抛弃相对强大的苏俄红军,却加入了处境艰难的白军。现在我才明白,上前线,寻死都是因为一腔报国热情,不惜生命;加入白军,是因为他认为白军才是正义的队伍,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正是一种英雄气概。

  读这本书后,我想到了我们中国。在**前的几十年里,中国红军也是危机四伏,然而有无数像罗辛这样的人加入了这支弱小而又危险的军队,使这支军队壮大了起来,才有了八年抗战的胜利,才有了***攻入南京总统府的那一幕,才有了1949年10月1日,*****站在***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新中国也经历了一次“苦难历程”,正是因为无数人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在北京的升起。

  《苦难历程》读后感 5

  俄罗斯,一个冰天雪地的国度。大都市十分繁华,而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曲折艰辛的建国史。让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重温这段《苦难的历程》。

  《苦难的历程》以历史进程及革命斗争的过程为主线,主人公的'生活为支线两线互相依靠,环环相扣,真实准确地还原并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国内战争这一苦难的历程。以四个主人公的所到之处为场景,描写在这一场景中人们及战场上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将战场和人们的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场景从莫斯科到乌克兰,从伏尔加河到库班,从顿河到察里津,画面广阔,布满整个俄罗斯,情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四个主人公的梦想破灭,东奔西走。他们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各自有着自己曲折复杂地探索和追求,在接*并融合到民族与历史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段痛苦、希望、喜悦、失望、颓废和振奋所交织成的一段历程,并终于跳出了个人感情和愿望的狭隘圈子。在国内战争即将结束时,四个主人公在莫斯科幸福团聚,体会到了个人只有置身于民族与国家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与安定。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