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1

  这篇文章虽短却写得精彩无比。具体经过是苏轼与朋友驾小舟在江上游玩,并唱起了《诗经》上的歌曲。这时,有一个朋友吹起洞箫,箫声却充满了哀怨。东坡问他为什么这样吹他就说想起曹操当年破荆州时的情形,何其壮观。英雄豪杰,叱咤一时,而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由此想到人的生命跟天地相比,渺小得就如同沧海一粟,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禁,演绎此悲凉之箫声。苏子讲了水与月的例子来反驳他的观点。他说,人生的长短在于你怎么看,假如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即使是一眨眼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假如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尽的。这样想长江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从而也肯定了人的价值。接着他又说,万物各有属主,惟有“江山之情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自然界的宝藏。他把眼光超脱了人本身的局限,去追求、去享用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美,这是发现了生命的本质奥妙和真谛的表现。

  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与名利、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的人感到惭愧吧?!苏轼的朴素的世界观,与我一向尊崇的人生准则不谋而合,假如不是时空相隔,我还真想引之为挚友呢!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尽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简极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月色水光,天宇合一。是实景还是幻象?苏轼写的是常景,但却叫我也不禁“羽化登仙”了。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因苦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东坡毕竟是个胸怀旷达之人,他放情山水,随缘自适,不禁令人钦佩。文中此情此景,令人赏心悦目。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扣弦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为惆怅。借景生情,情由景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由曹操之口抒发感情:赤壁一带,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鱼樵江渚之上!江水无穷,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若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骤得”。赋写客之生悲,实为苏子开导之关合。他针对“客人”之言有感而发,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惟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他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此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值得受到我们感染,不愧为名作!合卷闭目,坐思己过。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远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2

  暑假,一直教我们《论语》的宋老师又带着我们学*了《赤壁赋》。我喜欢这篇文章,它讲述的是苏轼与朋友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读起来特别舒服。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以前我们还学过他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和《赠刘景文》等诗。《上下五千年》中讲到苏轼多才多艺,一生留下来四千多首诗,他还是个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和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里,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来到长江边上的赤壁。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赤壁赋》。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长短结合,朗朗上口。

  文章结尾时,讲到了世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属于自己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占为己有。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和耳朵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美景,这些都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取用它们是没有禁止的,而且永远享用不完。这些话给我的启示是,“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未取”——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体会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才能倍感“造物者之无尽藏”之美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去学*无穷尽的知识 这样才无悔自己的一生!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3

  这是一篇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根据提示便知文章是由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萧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而并非是人们所认识的三国时期的赤壁。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思想上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每能以适意自然达观自解,并始终保持进取有有的精神。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文人中,要知旷达心胸属他最高!几经坎坷的命运并没有让这个让人永传诵的文人失去对人生的热爱,这也都是因为他有着旷达的情怀。任何事都能一笑而过,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潇洒、活得自如!

  读过苏轼《前赤壁赋》的人都知道,文章极其优美,让人赏心悦目,心中豁然开朗,知道原来世间万物不可强求。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教会你如何面对生活。作者用辨证的对比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乐---悲---乐的心理过程。

  学*了《前赤壁赋》,看到这样一个文人的胸襟,旷达的情怀、处世的态度。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是我们可以顺应它的到来。对于世间万物,虽然我们不能占有,但是我们却能够享有它,犹如明月和山水风景等。试问何乐而不为呢?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应当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4

  文章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的是作者与朋友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他们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

  面对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洁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时此刻,谁还能掩饰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对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最后诗人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

  作者的这种及时行乐也许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一种体现。至少我是认同的。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5

  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堆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其中《前赤壁赋》在托物咏志、借景抒情方面堪称一绝。其中一段,反复诵读,颇感包含着某种真理,初具辩证唯物主义的雏形。内容如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作者有感于天地之美、山川之丽,对自然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亦感悟颇深,设使当时,苏东坡顺其感悟,发展开来,说不定就此能挖掘出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缆线,逐渐延伸、发展、导引出一个系统的光明工程。当时,作者并未意识到他的这种朴素的、朦胧的唯物史观,就象当年曹雪芹原创《红楼梦》时,并未意识到他的作品对封建制度有所抨击和鞭笞一样,否则,我们这些后人一提哲学的源头不该是西方的先哲先贤,岂不哀哉。

  联想到我们自身,经过临床的历练,潜移默化中也曾略有得失、略有收获、略有感悟,有了感想,不能及时捕捉灵感的蛛丝马迹,那么,感悟和收获如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你永远站在你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徘徊,留下的是一片唏嘘、一些感慨、一声叹息。如,早在10年前,笔者就写过一篇题为《解磷定胃内给药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观察》发表于《护理学杂志》上,限于当时条件,未作进一步的探讨。2003年,省护理专家来我院考察工作,偶然看到这篇文章,建议设立科研课题,进行网上检索时,被告知此科研由他人于2002年在河北省鉴定。

  与其明日无悔,不如今日无憾,每一个收获都是一条绵延的蛛丝,你可能以此为契机,细细编织你的理想和希望,也可能以此为诱饵,使数不清的污垢和尘埃封存着你的灵魂,由此,印证了哲人们的箴言: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1)

——苏轼赤壁赋教案汇总五篇

  苏轼赤壁赋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悟和鉴赏文章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1、学*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1、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和上节课自学情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讨论解决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1、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2、老师点拨讲解语言难点。

  三、展示学*讨论结果,了解学*情况:

  1、老师对重点问题提问,学生回答。

  2、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学*效果。

  3、教师点评、补充、总结讨论的结果(也可让学生总结)

  附:本文重点文言语法举例

  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

  东望武昌——名作状

  特殊句式: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何为其然也——倒装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被动句

  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西望夏口(向远处看)

  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盈虚者如彼(月缺)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附:参考答案要点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答: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段,写作者针对客之感慨陈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见解。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答:第一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第二段由“喜”转“悲”。第二段“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但喜极生悲,从客人悲凉的萧中透出了极“悲”之情。第三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第四段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第五段感情转悲为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阶段2—知识梳理”练*2翻译课文

  苏轼赤壁赋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显得兴趣不浓或学*效果不佳。

  教学重难点

  1、学*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知识。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思考: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现情感变化的相关词语。)

  板书: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2、理清思路,请同学试概括本文行文内容。(投影)

  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二、指导诵读:

  1、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对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现,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的缘故,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情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美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3、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生齐读。

  三、赏析评价

  1、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1)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乐甚

  (2)为何而乐呢?

  明确:美景、畅饮、友情……

  (3)本段景物描写胜似仙境,请同学们试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图,并思考有何作用?

  学生描述……

  总结:月夜秋景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着江面,清风徐徐吹拂着,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在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用:苏轼这寥寥几笔,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4)诗人在欣赏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诵起诗词来。为什么苏轼在船中朗诵“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教师补充(幻灯片投影)《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① 注释:

  皎:皎洁光明。 佼(jiǎ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美丽。

  舒:舒缓轻盈的样子。 窈纠(jiǎo):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

  劳心:思念。懰(liǔ):音刘,妩媚。

  慅(sao):音骚,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②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③内容赏析:《月出》是陈国的民歌,是一首情诗。诗人在月下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爱她,于是就悄然心忧了。此诗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三句写美人,末句写诗人自己不宁静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轮圆月洒着皎洁的银辉,这夜色显得格外的美丽。这是写景,也是写情。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光作为美好愿望的象征,无数次地赞美她,讴歌她,并给她编造了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花婵娟,月婵娟,都是人们对所爱景物的美称。这句交待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是在一个月光明丽的夜晚,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容易使人对景生情,生发出许多美好的联想。同时,结合下句,这句又有着比兴的作用,以月光的美来比喻所爱人的美,是很恰贴的。“佼人僚兮”,“佼”,犹姣,美好之意。“佼人”,美人。“僚”,犹嫽,娇美貌。这时,在诗人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娇美的女子,引起他无限的爱慕和情思。天上有着皎洁的月光,地上有着娇美的女子,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圆,天惬人意,怎能不令这多情的诗人荡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随口赞道:真美啊,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纠兮”,“舒”本作迟缓、徐徐解,此处则指女子举止的舒缓安闲。“窈纠”,与第二间的“忧受”,第三章的“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时身材的曲线美,写女子的举止从容,体态苗条。这句写诗人仔细端详女子时的感觉。在月光下,她不但显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条、秀美,真让人神颠魄荡。这只是写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还有一种气质美,她举止舒缓,雍容大方,性情安静,而这气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反映在外层,总是以曲线的细长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等,就足以说明这点。而在内质上,则注重静穆和闲缓,所谓“淑女”,就包括她的举止在内。这首诗刻划的这位女子,说明了诗人也是以此为审美标准的。“劳心悄兮”,“劳心”即忧心。“悄”,与第二章的“慅”,第三章的“惨”,都是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此句是诗人自言其心情的烦闷。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举止,使得诗人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表白,因而生发出无限的忧愁和感慨。爱美是人的天性,尽管那女子没有丝毫的觉察和反应,但诗人已经为之倾倒了,而这正说明了诗人的痴情和爱的深沉。《关雎》里所写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与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是一样的。

  这首诗的景色描写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无限的情意,而让它作为背景来衬托,则女子的倩影愈发显得秀美。同时,月光朦胧下,一个线条优美的女子在缓缓起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种朦胧美的韵味。所以,这一景色很富有画意,而画意又渗透了无限的诗情,把写景和抒情水**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两个,诗人愈扬妇子,则愈抑自己。把女子写得愈姣美,则自己愈觉得求之不得,难以攀比,可望而不可即,所以忧心愈重。这也是一种比照的手法。通过刻划“佼人”的美比照出诗人自己的痴情心理,让人觉得情之所发,合乎自然之理。

  学生作答……

  明确:时间上: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内容上:《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5)作者紧接着描绘“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何在?请同学们谈谈。

  学生思考作答……

  明确: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间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写出月亮不易察觉的缓缓移动,以及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和脉脉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时愉悦的感受。

  (6)在这个月光如水、气候宜人的夜晚,作者泛舟于浩瀚无边的江上,用了哪两个字表现泛舟时的情景?品味这两个字,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纵”、“凌”。作者丢掉了*日的顾虑重重,任由小船在江上漂泊,也是随自己心灵压力的一种释放。“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和轻松的心情。 “凌”,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激越壮美的心情。

  2、学生读第二段并思考:

  (1)客由乐而悲,悲又从何而来呢?

  明确: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联系二三段内容及创作背景体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苏轼赤壁赋教案 3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翻译、朗读背诵课文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学*课文结构及鉴赏

  (一)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是因何引发的?

  2、在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二)研讨结果展示、总结。

  附:参考答案要点

  1、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是因何引发的?

  答:第一段写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引发了喜悦之情有。第二段因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产生“喜”。但喜极生悲,客人的萧中透出了极“悲”之情。第三段回答了“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第四段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第五段转悲为喜,是第四段的结果。

  2、在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答: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3、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答: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答:(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练*”第一、二题。

  2、完成《学案》上的练*题。

  苏轼赤壁赋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构思特点;

  3、鉴赏本文善于取譬、蕴涵哲理的语言特点。

  4、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超脱的人生态度和达观的处世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本文重点语句的哲理意义。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X交融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重点理解了《赤壁赋》各段的文意,积累了文言知识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探讨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二、鉴赏课文主旨,探讨苏轼的人生观。

  1、研*课文:

  提问:散文创作,一般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本文也不例外,谁能说说本文表达感情的词语都是什么?

  明确:课文中“乐甚”、“愀然”、“喜而笑”表达了苏轼和客的“乐-悲-乐”的感情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点拨:

  (1)提问:“于是饮酒乐甚”,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三组对偶句)

  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这一风一水,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怡然自得。“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乘舟缓行,满目美景,一定是极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妙,活画出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徘徊”二字则极为传神地描绘出空中明月那脉脉含情的动人韵致。为什么会“徘徊”?羞涩啊,眷恋啊,矜持啊,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不仅如此,月神还披着一幅似有若无的轻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辉四溢,普照人间,无形中增添了一种辽阔悠远、朦胧神秘的美,于是,这使苏子与客更加游兴勃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合一之时,神思飞扬,宠辱偕忘。人在画中游,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

  “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

  “浩浩乎”言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言:“脚不能到的,眼睛可以到;眼睛不能到的,精神可以到。”课文第一段,就是先写脚到之境,再写眼到之境,最后是心到之境,景由情生,全段为我们营造出一个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

  师板书(美景——乐)

  (2)提问: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原因之一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美人”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里的“美人”代表君主,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悲从何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感到宇宙之大,难免发出知音何处、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仍难以排遣内心仕途失意的淡淡哀愁。这“乐”其实就是苦中作乐,借醉游山水来暂时排遣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作者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了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悱恻缠绵。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对,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痕迹,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情感上的扬抑起落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生:读第三段思考讨论:客悲从何来?

  师点拨:

  1、客为何引述曹操的诗句和事例?

  2、“知不可乎骤得”,客人到底想得到什么?

  明确: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此地为赤壁战场,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明确: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

  师:在写曹操的内容上,既写了他渴慕贤才,又写了他的文治武功,像第三个文句,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他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还写了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苏子写曹操的事例到底有何用意?

  明确: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浪淘尽”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真是令人悲叹啊。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苏轼赤壁赋教案 5

  一、说教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 “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的这一要求。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二、说教法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能够诵读一定量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这篇课文教学课时设计为两课时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基于这一点并根据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以下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韵律感;

  2、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内容;

  3、学生自主探究鉴赏,提高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关于作者:

  作者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是黄州、惠州和儋州他曾有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 苏轼写作赤壁赋正是在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的时候教师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轻重和变化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读音—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之后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予以纠正,教师予以点评。

  三、根据注解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之后,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提示重要知识点,举例: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后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警人

  六、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导的形式来进行。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了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当中秋风水月、*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也随之流淌出来,这是*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态度)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态度)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教师引导,点拨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五、结语

  (1)文章具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五、说教学效果

  这节课最精彩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第二课时分析“苏轼的山水意识”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这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并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回答并控制好课堂进程,因势利导,成就课堂。

  六、说板书设计(略)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2)

——《前赤壁赋》读后感(五)份

  《前赤壁赋》读后感 1

  夜读《前赤壁赋》,反复咀嚼,不能入睡,叹服于苏子的见解和境界。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大、久、美”的精神境界而不可得,无奈于生命的短暂,哀叹于人生的虚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昔曹孟德横槊赋诗,何其慷慨?一战败于孔明周郎,何其惨烈?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想到这里,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沮丧和凄凉,“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认为,万物都有表象和实质,如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又如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表象虽千变万化,而其背后作为本质的“道”却是是永恒无尽的。“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人生寿命的长短、功名、富贵也都是相对的,因而短暂虚无,唯有道是绝对的,遵从道、顺应道、享受道才能达到“大、久、美”;另外“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亦不可贪得,即使强求而苟得,也不可能长久,“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有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故而人生只有淡薄名利,化解执著,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才可享受生命“大、久、美”之至高境界。

  道不孤,必有朋,明人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这样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与苏子这篇《前赤壁赋》所见略同,可谓异曲同工,遥相辉映,虽历经千古,苏子之道亦不寂寞矣!

  《前赤壁赋》读后感 2

  这段话蕴涵了深刻的哲理: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我深深的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它是快乐的源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之快也就会越想把它留住。当然时间是不因世人对它的留恋而停驻的。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有生之年没有在人生书本留下辉煌的一笔不能划个完满的句号。不曾一次想到这些问题而每次心灵都会撞击的厉害。面对过去的岁月我已无力挽回但现在和未来仍掌握在我手中。我还只走了人生的`一小半接下来的路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自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懂得生活的人把一生当一天珍惜

  而虚度光阴的人把一天当一生挥霍。

  而今天是下辈子的第一天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总会有成功的那天。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许多许多的每一天。

  《前赤壁赋》读后感 3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孤立,羽化而登仙。”这是著名的大文豪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多么优美的句子,多么洒脱的'情怀!我仿佛看见了一副这样的情景:天空中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几位学富五车的才子,举匏樽以相属,扣舷而歌之,无忧无虑,畅谈人生,如登仙境。

  苏东坡还在文章中谈到:江水不断地流淌,而实际上并没有流去;月亮时圆时缺,而到底一直没有增减。是啊,人生中虽然看起来失去了很多,又得到了很多,但如果你真正去算一算你的得失,还不是如从前一样,并无二致吗?世界并没有因为你人生的巨大转折而有任何的变化,你不是他,也不是她,你就是你自己,变化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终会被湮灭。你只要把握住自己那或浪漫,或纯真的本心,即使人生的道路再崎岖,本心不变,等待着你的,定是光明坦荡的大路。反之,如果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偏激,那就是十分可悲的了。也许,人生就是由直路和弯路组成的,若本心不变,心怀明月,也终能“柳暗花明”。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俗语有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过,请保持本心吧!学学苏子的旷达情怀,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前赤壁赋》读后感 4

  苏轼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他的散文,他的书法。他是一位大家。而我现在要谈的是苏轼的经典散文——《前赤壁赋》。

  这是篇赋,写的是人生,写的是哲学,写的东西包罗万象。在作赋的这个背景,他正是被贬时期,极其抑郁。东坡的不少散文,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而正是这种风格,让《前赤壁赋》大放光彩。

  《前赤壁赋》先写景,后面用对话的方式,阐述人生哲学。:“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影影绰绰表现出苏轼不为重用的叹息。望美人兮天一方。不正是在叹息不被**重用么?所以,苏子愀然,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样的感慨。是啊,人生在世,只不过几十年,而天长地久,岂不让人无限无奈?然而,苏子用客的回答来表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在想,这是多么阔达的'心胸,是啊,原本,我们能立于世间便是一种福气,物与我皆无尽也,有什么值得去欣羡的呢?苏轼仕途不顺,风雨飘零,可是他精通儒佛道,懂得各种理学,便如此寄情活下来。这种胸襟正是我们现在依旧需要的。

  从这篇赋中,也明白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

  懂得生活的人把一天当一生珍惜,虚度光阴的人把一生当一天挥霍。《前赤壁赋》中无不彰显着人生哲学,是我们此生收益的理学。

  《前赤壁赋》读后感 5

  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堆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其中《前赤壁赋》在托物咏志、借景抒情方面堪称一绝。其中一段,反复诵读,颇感包含着某种真理,初具辩证唯物主义的雏形。内容如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作者有感于天地之美、山川之丽,对自然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亦感悟颇深,设使当时,苏东坡顺其感悟,发展开来,说不定就此能挖掘出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缆线,逐渐延伸、发展、导引出一个系统的光明工程。当时,作者并未意识到他的这种朴素的、朦胧的.唯物史观,就象当年曹雪芹原创《红楼梦》时,并未意识到他的作品对封建制度有所抨击和鞭笞一样,否则,我们这些后人一提哲学的源头不该是西方的先哲先贤,岂不哀哉。

  联想到我们自身,经过临床的历练,潜移默化中也曾略有得失、略有收获、略有感悟,有了感想,不能及时捕捉灵感的蛛丝马迹,那么,感悟和收获如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你永远站在你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徘徊,留下的是一片唏嘘、一些感慨、一声叹息。如,早在10年前,笔者就写过一篇题为《解磷定胃内给药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观察》发表于《护理学杂志》上,限于当时条件,未作进一步的探讨。20xx年,省护理专家来我院考察工作,偶然看到这篇文章,建议设立科研课题,进行网上检索时,被告知此科研由他人于20xx年在河北省鉴定。

  与其明日无悔,不如今日无憾,每一个收获都是一条绵延的蛛丝,你可能以此为契机,细细编织你的理想和希望,也可能以此为诱饵,使数不清的污垢和尘埃封存着你的灵魂,由此,印证了哲人们的箴言: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3)

——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反思 1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反思 2

  我自己比较喜欢苏轼,也看过一些苏轼的作品和关于他的介绍评论文章,欣赏他的旷达人生,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来,让我更能坚强的面对困难。我想让学生学这篇课文也有许多收获,所以做了很多准备。

  这一课上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自学阶段的基础文言现象很多同学没有整理全,只有三分之一的好学生能掌握。这要靠检测巩固,还得是反复训练。

  二、诵读遍数不够,学生只满足会读课文。韩博士要求读六遍课文,学生达不到。即使读也只是为默写,只读不思。

  三、苏轼思想本来就是难点,学生对三、四段内容理解不到位。主客问答,苏子思想矛盾的变化,天地万物的辨证关系,苏轼是如何解脱的这些问题学生不好把握。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所以在学完之后,从大师身上没学到多少精神。

  从我自身谈起也有不足之处,我还是放不开手对学生估计高,所以有些失望;引导不到位,学生讨论不出来,有时直接自己讲,学生被动接受。

  这节课的收获:写作素材的积累,参看高考优秀作文,引用苏轼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论述,一事多用,灵活多变。


  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反思 3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惯比任何都值)。

  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反思 4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

  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4)文言文教学要重诵读,长此以往,*惯成自然,熟读成诵。

  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反思 5

  这节公开课我主要围绕全文的情感变化来展开,抓住直接描写情感变化的字词,按照其演变推进来梳理全文脉络。

  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字词,即“乐——愀然——喜”,再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悲、喜在何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讨论导致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基本把握住了全文脉络,使整堂课能够围绕教学重点“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条主线来展开,重点较为突出,故而思路会相对清晰。

  此外,在各个板块的衔接上,比较注重衔接语的设计,使课堂整体上能够连贯自然地进行。

  但是,这堂课也存在了很多不足,首先是对学生的信心不足,遇到自己认为相对较难的问题,会不自觉地就开始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相对不足。以后在课堂上要学会适当放手,有些问题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从而得出结论,使其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并且,课堂中学生回答之后,给予的点评力度不够,要适时予以回应,和学生真正互动起来。

  另外,语速过快,大大加快了课堂节奏,使得学生想要跟上会有点累;并且问题设置过于碎片化,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使人应接不暇,加重学生上课负担,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囿于教师思路,缺乏自主性。而问题的过于碎片化,容易使得课堂内容分析显得零散,对重点的情感“乐、悲、喜”点得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改进!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4)

——《前赤壁赋》教案 (菁华3篇)

《前赤壁赋》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前赤壁赋》教案2

  一. 教学内容:

  《前赤壁赋》

  二. 学*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三个月,就因为他的牢骚诗“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又联系他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常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淡。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晚年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四. 课文分析: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ywzx8.com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实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上天的神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溯(sù):逆流而上。袅袅(niǎo):细长,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嫠(lí)妇:寡妇。

  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缪(liáo):盘绕。舳(zhú):船尾;舻(lú):船头。酾(shī):斟。槊(shu):长矛。须臾(yú):片刻。

  译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藏(zàng)。肴(yáo):荤菜。适:享用 枕藉:叠枕挤睡。

  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分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1、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2、客:无穷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分析“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辨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总结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

  附:《后赤壁赋》

  (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2)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译文: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3)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译文: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4)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前后赤壁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描写的季节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不同。

  (3)思想内容不尽相同。前赋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情怀,后赋有因苦闷而超脱尘世的思想。

  前赤壁赋在结尾处——安谧幽静,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现的是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消极中有一种开阔旷达。

  后赤壁赋在结尾处——迷离恍惚,惊险,暴露出一派消极出世的态度

  (4)写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一通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前 后

  秋景 水月禅境 清幽,明亮的 冬景 山鹤幽情 阴森,险峻

《前赤壁赋》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人文性: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三、教学设想

  学*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①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②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③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① 朗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②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板书

  投影: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5)

——《赤壁赋》说课稿(精选10篇)

  《赤壁赋》说课稿 1

  教学目标

  1.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

  深入挖掘文章深层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仅有文学上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指导诵读:注意感情流露

  二、文本探究:

  在充分预*并能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初步接触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三、重点分析

  1、结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体悟赋的语言特点。

  提示:这段文字是充满诗意的神奇之笔,充分体现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赋仍保留且发展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等赋的传统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乐之情历历在目。

  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看看本文体物部分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语堂对苏轼有过非常有趣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读了本文,说说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认识。

  提示:本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读这篇旷世佳作,我们不能满足于从字句之表象中寻找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应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态志趣。

  4、清代方苞读到《赤壁赋》时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遂也。意思是说苏轼此文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没费什么气力,实际却匠心独运,思路缜密。细读此文,品评文章的结构艺术。

  提示:结构往往反映出笔者的功力,表现着作者的创新能力。作为赋体游记,在结构上较之普通散文,还是有所区别的。阅读本文,仔细体会作者组织材料、剪裁写作内容的艺术。

  5、运用自己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评价苏轼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提示: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倾向,而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消极因素。阅读本文后还可参阅有关资料,对苏轼的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赤壁赋》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个单元的课文不仅描绘了优美的山川风物,而且融情于景,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志趣融入写景之中。《赤壁赋》是一篇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文章,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一曲极其哀怨的萧声,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二人讨论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高一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特别是文章中关于“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很难弄懂。该阶段的学生在文言词汇上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单独处理文章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文章。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文章生字词,学*文言词汇。

  2、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作者和客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主人公情感变化为我的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设置情境,播放王菲的《清风徐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问一问同学们这句话的出处,由此引入课题《赤壁赋》,带领同学们一起看看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顺势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会让同学们首先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难以理解的文言词汇,然后讲解文章中的文言词汇。在解决了字词的困难后,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我会让他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一下文章内容,理解课文大意,进而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的设置,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和读,理清文章脉络,消化重点词句,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多媒体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同桌探讨,课文的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把握重要词句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为后文的叙事抒情做下铺垫。

  接下来是对课文更为细致地品读,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字词句,小组内说一说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歌声和萧声,这样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学生小组间探讨,得出,第二段通过“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句话,描写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有会吹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这句话是对萧声的详细描写,写出了萧声的呜咽,哀怨。为下文提出疑问,做出回答奠定了情感基础。

  接下来针对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我会提出问题,首先请同学们根据全文,说说哪些段落阐释了文章哲理?又阐述了怎样的文章哲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三四两段阐述了文章哲理,写主客问答,第三段写了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表现了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基于此,我紧接着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在文中有着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对于课文的学*可以总结得出:作者最开始游玩赤壁有着月夜泛舟的的舒畅;进而由萧声怀古伤今,突现悲郁之情;最后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明白了变化与永恒的哲理,再次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到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完成。

  (四)巩固提高

  在此环节主要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来深入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实现对人文性的实践。通过同学们对课文主旨及作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可以让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来谈一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不同进行回答。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结合学生所谈感受,再次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本文的主旨情感。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为下节课的学*做下铺垫。

  基于此,我会让同学们能够将本篇课文写成一篇小散文,再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赤壁赋》说课稿 3

  一、说设计理念:

  新大纲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的人文性。因而古代散文的教学要注重积累、诵读、感悟和熏陶,使学生在积累相应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古代名篇全方位的感染,提升学生的感悟品质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说教材理解:

  《赤壁赋》这篇课文是苏教版高一年级 ,这篇文章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以苏子与客“泛舟赤壁”写起,先后展示了客人们游赏尽兴而“扣舷高歌、以洞箫而和”,客人关于“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失落的感受以及苏子对同一哲学命题的乐观豁达的看法,文章最后收于宾主尽欢“不知东方之既白”的畅达痛快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样的文章让人不忍释手,读之遍觉“天高地阔,洒脱旷达”;读之便觉有文化的精灵在不知不觉间便潜入到人内心最柔软最深刻的去处。 读罢能使人顿觉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对得失对爱憎对顺达对逆境有了更深刻更坦荡的认知。

  三、说目标设置:

  1、知识目标

  (1)重点字词梳理

  (2)了解文体特点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

  ⑵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

  ⑶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3、情感目标

  用辨证的思想看待生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

  ⑴理解积累文言知识

  ⑵理解作品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说学生学情:

  高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在初中的学*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所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再加上和其他同学的相互探讨,关键时刻老师的及时援手,他们具备读出这篇文章的精妙处的基础和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学生能感觉到美但到底因何而美却不一定感觉清晰,并且这篇文章所表达的这种哲学思索对于相对单纯的高一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在少数同学的心中还会激起相反的看法。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充分预*、多遍诵读、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发散思维、读写结合

  多遍诵读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不断深化细化,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体现学生的合作,以学生来带动学生,使大家共同进步,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良好灵动的思维品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是一种双赢的训练方式。

  教师的意义在密切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关键的引导,导演学生活动,使每个个体的学生都能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

  完成知识目标

  1、重点字词梳理、

  2、了解文体特点、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自主学*为主,师生合作研讨为辅

  相关资料链接:

  1、了解作者

  2、乌台诗案

  3、本文写作背景

  4、关于赋的特点

  以上资料以教学案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把握文本外的知识或和文本有关的表层知识,这些准备工作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

  5、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落实文言知识积累目标。

  6、训练诵读 注意读音、节奏 ,以读来带动知识积累,培养对文章的初步感觉。

  7、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完成文言知识体系的构建。

  ⑴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商量解决。

  ⑵ 翻译重点语句,注意词句的特殊用法

  8、课堂检测,巩固落实。

  一)、一词多义、重点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二)、翻译重点句子

  9、板书安排:板书重点文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第二课时内容

  完成能力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和情感目标。

  1、导入 以对苏东坡的评价导入,他既是少有的大才子,又是众名家公认为拥有最完美人格的中国文人。他是伟大的,也是可爱的。

  2、整体感知

  让学生整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展开思考,考虑问题,在尊重学生阅读接受的客观过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完成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的目标

  A、以段落为单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写了怎样的场景?

  B、每个场景中所传达出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形成板书:

  场景 情感基调

  一、泛舟赤壁图 乐

  二、悲歌吹箫图 悲

  三、客发悲慨图 戚

  四、苏子劝慰图 乐

  五、宾主尽欢图 喜

  3、深入研讨,该环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具体理解和把握意境。

  文章所展示的五幅场景体现出情感呈现“乐——悲——戚——乐——喜”的起伏变化,再读课文,探究为什么乐?——为什么转悲?——为什么戚然?——为什么又转乐——为什么喜?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把握优美意境,深入理解情感的任务。

  问题总结:各小组选中心发言人发言总结。

  一乐为美景良时游赏之乐: 眼前风月水 柔和之美

  二悲为君主遗忘不遇而悲:

  三戚为功业成空人生短暂而戚: 历史风月水 苍凉之美

  四乐为乐观旷达拥抱自然之乐: 哲理风月水 达观之美

  五喜为尽洗愁情纵情欢乐之乐: 眼前风月水 自然之美

  文章中情感的变化是和“风、水、月”的意象紧密相连

  在具体感受意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意境浓缩为“风月水”的特定内涵。

  4、探究发散:⑴对于客人的这种“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的看法和苏轼对同一问题的乐观达观的看法你是怎样认识的?(此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加深对文章的深意的理解,对苏轼思想的豁达达观的进一步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认识到苏轼的观点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即可。并且也可打开思维,锤炼自己的思想。

  ⑵文中的主客对答是真的在苏东坡和客人之间发生的一场谈话吗?

  以上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讨论,交流、汇总。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备注:(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一则主客问答形式是赋体传统的形式,二则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合、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这其实是作者一种心理调适,人生的痛苦经过哲学命理的达观而被超越。)

  5、课堂总结:明确强调本文情景理相融合的优美深邃的意境。

  6、三读课文,结束本课时学*。

  第三课时内容

  完成目标

  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1、 美文美读,齐读课文一遍,找出每段中比较有感觉比较喜欢的句子来加以赏析评价。

  教师点拨:赏析评价语言的方法。

  (可以注意从外在形式和表达意境两个方面入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发言总结。

  示例: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赏析文字。

  这两句写水面上清朗静美的特点,用“清、徐来”写出风的清新柔和,用“不兴”传达水面波澜不起,坦荡无垠的特点。

  2、神往心知 再读课文,立足原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关键场景,把“泛舟赤壁图”以散文的优美细腻笔触表现出来。注意描写的技巧(写景和写人),把当年的大文豪的风采展示出来。突出环境、人物活动来再现当年赤壁游赏的乐趣。

  教师点拨描写的技巧

  (写景要注意空间的变化、远*的安排、感觉的转换、细节的安排、动词形容词的选择、实写虚写的安排等;而写人则要注意运用动作、肖像、语言、神态、心理、环境的衬托等。)

  3、交流展示:让几个同学读一下自己小创作。

  结语:《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课下作业,再读《赤壁赋》,结合相关资料链接,自己深入思考感受,完成小文章《跨越时空的纪念——说苏轼》

  相关资料链接: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略

  林语堂 《苏东坡传》略

  苏轼与《前赤壁赋》略

  从《愚溪诗序》、《赤壁赋》中看柳宗元和苏轼略

  对苏轼和《前赤壁赋》的一些认识和理解略

  七、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 略

  第二课时板书:

  场景 情感基调 核心意象

  一、泛舟赤壁图 乐

  二、悲歌吹萧图 悲

  三、客发悲慨图 戚 风水月

  四、苏子劝慰图 乐

  五、宾主尽欢图 喜

  第三课时板书:略

  《赤壁赋》说课稿 4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后赤壁赋》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选读》中第四单元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如何更好地鉴赏这篇课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便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赋句式相对整齐,而诵读是欣赏语言的节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由于文章结尾借道士化鹤故事表达的主旨比较隐晦,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设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和虚词、词类活用现象、特殊的文言句式。

  (2)、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4)、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

  3 教学步骤:两课时

  二 说教法 、学法

  《后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讨论学*,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教学原则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生功业,黄州密州儋州)这首诗导入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政治得失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苏轼,更好地理解苏轼的独特人格。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朗读时,注意作者感情的变化。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也要做些灵活的调整,可以听录音朗读,也可以单个同学朗读等。

  (三)明确文章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找出文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3、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

  设计该环节是要学生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姓“语”,从而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自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由学生合作完成)

  (五)、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导入新课的学*。

  (二)梳理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教师稍做点拨,提出与文章思路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文中的哪一个字来概括?“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学生应该能够找出这些词语来。)

  (三)重点鉴赏文中写景的语句以及道士化鹤的寓意。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现了写景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的鉴赏,学生可能无所适从,教师可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鉴赏,也可以让学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语言扩充语段。对于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学生也很难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与“鹤”字有关的一些成语或熟语,从而提取鹤这一象征意义。至于道士,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职业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以追求长生不老、超然物外为终极目标,这些教师只做点拨即可。

  (四)、全文总结:

  本文着重写苏轼自身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长啸,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由“横江东来”的孤鹤,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从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超脱尘世的心情。

  板书设计:

  夜游黄泥坂(*静之乐)——划然长啸,悄然而悲(激昂愤懑)——道士化鹤(人格升华,超然物外)

  《赤壁赋》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赤壁赋》是苏轼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它被作为讲读课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和文章寄寓的志趣,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赤壁赋》的教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PPT显示)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PPT显示)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领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四)教学难点(PPT显示)

  如何理解文中的主客问答

  二、说教法、学法

  采用的教法是:1.点拨法2.讨论法

  采用的学法是:1.朗读法2.点评法3.讨论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不可多得的通才,他精通琴棋书画,其词开一代豪放词先河,其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他就是苏轼。但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命运坎坷,屡次遭贬。他第一次被贬是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然而坎坷的经历,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现在,让我们走*苏轼,泛舟赤壁,一起享受《赤壁赋》中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二)整体感知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江”“月”是这篇赋描写的主景,抒情的触媒,议论的载体。我们不妨先把课文朗读两遍,找出与江月相关的句子。

  第一遍朗读,要求根据注释理解句子,并画出课文中描写江月的句子。

  PPT显示: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水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第二遍朗读,要求找出课文中议论水月的句子

  PPT显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客亦知乎水与月乎?……

  (三)探讨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吟诗作赋,“一切景语皆情语”。《赤壁赋》这篇美文在写景的同时当然也会倾注作者的情感。那么,苏轼在这篇赋中究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抒**感的呢?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泛游赤壁时,流露了哪些情感?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PPT显示:

  2.课文中的悲情从何而来?

  PPT显示:

  其一、来自歌词中的“美人”

  《赤壁赋》中记录了一段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人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的是楚怀王。而《赤壁赋》歌词中的“美人”却在“天一方”,结合苏子此时的处境,不难体会诗人是借诗歌表达自己的忧郁之情、政治苦闷之意。

  其二、来自客人悲怨的“箫声”

  客人吹洞箫“倚歌而和之”,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以致“苏子愀然”,可见箫声之悲。

  其三、来自历史人物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操,“而今安在哉”?作者叩问历史,更是悲从中来!

  其四、来自个人遭遇和理想的幻灭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诋毁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所以,我们可以说《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的遣怀之作。

  3.课文中的悲情是怎样转化为乐情的?

  主要是“苏子劝客”而“化悲为乐”。

  以下是苏轼劝“客”的内容(PPT显示):

  其一、“变”与“不变”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曾不能以一瞬(人)

  无尽也(我)

  其二、“取”与“不取”(重点讲“取”)

  “取”的是“清风明月”:

  “不取”的是“非吾之所有”

  其三、苏轼与“客”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客:事物是无穷的、不变的人生是须臾的、变化的(片面) (悲)

  《赤壁赋》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是《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2、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带着感情诵读文章,体会本文用语巧妙,极富哲理的语言特点。

  2、通过讨论,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提高鉴赏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苏轼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三、说学情

  学生是学*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和初读,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粗知大意,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四、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说明]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五、教学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影视导入《三国演义》片头曲

  (二)、苏轼访谈录

  1、走进苏轼

  复*旧知:请学生简介苏轼生*事迹。

  2、与苏轼面对面

  (1).苏轼是在什么时间,地点,情境下与我们面对面?当时苏轼的心情如何?

  (2).赤壁下的景色如何?置身景致中的泛舟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多媒体出示美景)

  (三)、挖掘苏轼的内心世界

  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1.客为何而悲?

  2.苏子是如何解劝他的?

  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辩论赛来开展教学。

  主要问题:(1).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多媒体播放客的吟唱,将学生带入1000年前的赤壁之下,带进苏子悲凉的内心)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面对江月客人发出了怎么的感叹?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3、第四段,同样面对江月,?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4、开展辩论赛。把学生分成三组:正方: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反方: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裁判。

  利用辩论赛,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

  5、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6、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2).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7、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1)、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8、请学生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找出与课文中相应的信息点。(用多媒体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再次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四)、评价苏轼

  你赞同苏轼这种面对不幸的态度吗?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人生态度?

  (五)、走出苏轼

  听苏子一*言谈,我们心中对跨越苦难、不幸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我们生活中再次遇到不幸时,我们又会如何面对?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补写作文第二段(附后)

  板书:苏轼访谈录

  “三悲”:悲物是人非;悲生命短促;悲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二喜”: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喜:可以共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附作业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赤壁赋》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 “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的这一要求。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二、说教法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能够诵读一定量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这篇课文教学课时设计为两课时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基于这一点并根据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以下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韵律感;

  2、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内容;

  3、学生自主探究鉴赏,提高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关于作者:

  作者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是黄州、惠州和儋州他曾有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 苏轼写作赤壁赋正是在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的时候教师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轻重和变化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读音—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之后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予以纠正,教师予以点评

  三、根据注解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之后,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提示重要知识点,举例: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后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警人

  六、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赤壁赋》说课稿 8

  一、导语:

  欣赏了这段视频,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美得享受和情理的熏陶呢?古代散文意境悠远、文字优美,以他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向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但是由于时空的距离,我们的学生“谈古色变”。如何改变学生的这一状况,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次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以教师的点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古文学*的意境中。

  二、说教材: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钱光昕教授将苏轼的《赤壁赋》收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二单元中。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qì合间阐述哲理。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我把它确立为本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是因为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的点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三、说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高中起点的技校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2、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作为一篇讲读课文,它在文言文知识方面对本单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牵引性的总结作用。无论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因此,我把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本内容作为其中一个知识与能力目标。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的背诵课文。

  作为一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借鉴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从而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了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意。因此学*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了解“以文为赋”的特色作为第三个能力目标。学生在感受其优美文辞的同时,又能从作文的角度得到启发,使学生理解“原来同一文体还可以借用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从而打破了作文中对文体的禁锢。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因此要求学生在过程和方法上关注背景,了解作者,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风格。此外,通过对本文学*过程的把握,培养学生自主学*、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掌握学*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和态度目标

  从情感、态度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3、重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没有与苏轼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在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将它设定为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讲授过程中我采用采用感官剌激法、追溯联系法、提问法、讨论法和交流互动法,学法指导采用多维听记法、合作探究。结构突出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交流特点,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应有地位。其目的是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作用。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将做出如下两个课时的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梳理字、词、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走出文本,寻找中国传统文人在身处逆境的不同生命轨迹及其心理特征,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拥有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长,达到从诵读到研读、从整体感知到深层评价、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使教师做到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情感激发,导入文本:(10min)

  1、导入

  好的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个桥梁,因此我采用感官剌激法和追溯联系法导入课文。

  播放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视频朗诵,并让学生随着视频朗诵。目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唤起了学生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好的基调。

  另外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利用追溯联系法由《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一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可以使两篇文章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2、常识积累

  接着利用师问生答得方式,进入到课文。

  在播放完视频后我会问学生“这首词是谁写的”,学生回答“苏轼”。我会接着问“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介绍苏轼作为 “文耀百代,词唱千年,诗传万世,书画俱工”的“魅力全才”,却注定漂泊一生,磨难一生,但又不失豁达、乐观。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黄州可以说是他政治的低谷,也可以说是他才华的巅峰,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写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中的一咏,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赤壁赋》也是其中的一咏。从而完成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提问法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学*能动性,又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把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既学到了文学常识,又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心理。

  至此“导入文本”环节结束。

  (二) 诵读品析 感知文本

  这一环节中将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我从听、读、问、看、记、想多维角度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1)听(听名家朗诵)

  落实好正音读-识文字-察语气-断句读。教学中引用录音,打破了学生在上课时仅仅面对课本和老师的枯燥局面,增加了讲课的生动性,在听觉上吸引学生,抢占了学生的注意力。

  (2)读(读课文)

  我先列出生字和多音字,再让学生根据录音进行仿诵、朗诵,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并且充实预*过程中提出的疑问。

  (3)问(提问题)

  针对预*和诵读的情况,将预*中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的*惯。

  (4)记(文言字、词、句)

  我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帮助学生梳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学生进行记忆。而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我在讲解和练*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动画,用视觉上的动态效果,弥(mí)补思维上的枯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达到娱教欲学效果。

  (5)看(看视频)

  在梳理字词的基础上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规范读音和断句。另一方面,好的视频能使学生随着动听的朗诵和优美的图片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

  视频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感受美得熏陶中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减轻了学生对学*的抵触。

  (6)想(文章内涵和感情变化)

  再看玩视频后,我会设置问题“在动听的阅读和优美的画面中,你感觉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你又是怎样理解本文的文意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在学生诵读和思考后,我会找学生回答,并通过课件将学生的答案引入正规,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水到渠成。

  以问题导航,明确学*目标,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课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又能让学生增加学*的信心,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诵读品析”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从听、读、问、看、记、想的多维角度激发了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僵化模式。此外,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只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减少了课堂工作量。

  (3)把握文义(10 min)

  熟读课文,教师进行点拔,清理文章思路。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至此第一课时完毕,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准备所要讨论的话题,每组有一位同学进行总结,形成300字左右的发言稿。这有助于学生求同存异,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由于学生已经走入课文,所以第二课时在导入上可以简化,直接由第一节设置的两个讨论导入。并且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总结--教师适时引导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做到掌握文本,即第三个板块:

  (三)合作探究,拥有文本

  此板块中要求学生细品本文“美妙之景,曲折之情,深刻之理”,达到“拥有”文本的目的。

  第一课时中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了《赤壁赋》的基本内容,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而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则是突破重点,分解难点。本节课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摒弃看似热闹,实则浮躁无功的特点,所以在设置讨论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学*能力由易入难,层层深入,逐步展开。

  (1)检查巩固(5 min)

  检查课文诵读及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

  (2)讨论探究(15 min)

  ○1按照三人一组探讨,分析描写意向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我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并给他们分工(现实中、历史上和哲理中),最后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首先现实中的“水月”是作者与客的欣赏之实,是一种柔和之美;接着是历史中的“水月”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意,为的是凭吊古人,开始进入一种虚写;最后进入哲理中的“水月”,探讨人生之须臾,体悟人生之境遇,也是虚写。

  ○2再次让学生讨论哲理中的“水月”,侧重分析主客问答。让每组同学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并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做如此的处理?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一般会得出主和客分别代表达观和悲观的态度。我再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并在此讲解有关赋得特点。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分角色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求同存异,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起到了发扬共性、张扬个性的作用。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3)重点突破(5min)

  着我结合苏轼的感情变化,和学生一块讨论景、情、理紧密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而突破重点。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到此,对赤壁赋得本身教学已经完成。语文教学本身的外延是无限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文本”。

  (四)拓展延伸 走出文本

  此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理解苏轼--- 一个遭遇挫折,身处逆境而泰然处之、豁达乐观、苦乐随缘的人,一个具有生命厚度、韧度、高度的人,从而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个立德、立人、立言之高标,并使学生在人生路上得益。

  (1)对比欣赏(8 min)

  首先让学生结合《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接着由我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指出陶渊明那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感情是带性使气的;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而苏轼的“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并提出苏轼这种精神对现实生活得指导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2)难点解析(12 min)

  设疑:“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先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我点拨(bō),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培养他们豁达的情怀。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抓住技校生渴望成熟的心态,引用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文末关于成熟的文字结束课程。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引导学生在分析占有的材料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观点。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一扇门,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挖掘学*更多的知识。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我向学生推荐以下资料: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百家讲坛--苏轼

  正如周国*所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六、小结

  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本着“教师启蒙,学生学*”的原则,由师生共同完成《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做学*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是学*方法,是学*思路。教材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教一篇、几篇课文,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的欣赏,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板书设计

  最后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利用本次课的学*思路,自学《后赤壁赋》。

  《赤壁赋》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后赤壁赋》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选读》中第四单元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如何更好地鉴赏这篇课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便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赋句式相对整齐,而诵读是欣赏语言的节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由于文章结尾借道士化鹤故事表达的主旨比较隐晦,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设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文言文的学*,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五)教学步骤:三课时

  二、 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第二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

  4、第三课时,探究、讨论并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由此引申拓展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5、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生功业,黄州密州儋州)这首诗导入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政治得失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苏轼,更好地理解苏轼的独特人格。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朗读时,注意作者感情的变化。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做些灵活的调整,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然后单个同学朗读,一组朗读,全班朗读等。

  (三)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全文,解决生字词,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找出本段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3、本段出现的特殊句式

  设计该环节是要学生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姓“语”,从而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自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四)、结合注释,疏通第一段文章大意。(由学生合作完成)

  (五)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感受苏轼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导入新课的学*。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把握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的变化。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教师稍做点拨,提出与文章思路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投影前《赤壁赋》,让学生找出前、后赤壁赋写景的句子,找出不同点。

  学法:给学生从游的方式、时序景色、写作重点、作者心情上去比较,理解为何时隔3个月,作者的心情却发生了改变。

  第三课时

  (一)复*旧课,导入新课的学*。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学生疏通第三段的大意。

  (三)重点鉴赏文中写景的语句以及道士化鹤的寓意。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现了写景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的鉴赏,学生可能无所适从,教师可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鉴赏,也可以让学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语言扩充语段。对于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学生也很难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与“鹤”字有关的一些成语或熟语,从而提取鹤这一象征意义。至于道士,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职业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以追求长生不老、超然物外为终极目标,这些教师只做点拨即可。

  (四)知识链接: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动物的意象进行积累,方便以后的文言词赋的学*,掌握这一内容,相信学生在以后答题的过程中能较好、较快、较准确地答题。

  (五)、全文总结:

  本文着重写苏轼自身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长啸,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由“横江东来”的孤鹤,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从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超脱尘世的心情。

  《赤壁赋》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通过学*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了解骈散结合“以文为赋”的语言特点。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有机交融。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课标指出:“学*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1)诵读感悟,吟咏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学难点: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依据:关于哲理性的东西对高一学生而言还有些难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师徐徐善诱,点拨引导。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死磨应缠、机械训练的做法,给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个性化学*。除此以外,结合课外资源,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对苏轼的生*、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苏轼的一些诗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主要停留在阅读背诵和低层次的鉴赏阶段,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但从总体上,学生对苏轼的作品还是具有浓厚的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独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强,因此,完全可以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使学生能感悟苏轼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并受到启迪。

  2.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另外,光靠学生“自悟”也比较费时间,应重在引导、点拨学生去领悟、欣赏、评价。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以老师点拨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老师推荐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作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苏轼。)

  2、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声情并茂示范性地背诵全文,然后学生齐读或齐背。再次培养文言语感,把握““以文为赋”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导语: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问题设计: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儒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然后明确: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尚出世。

  结合我们对苏轼的了解,纵观苏轼一生,虽被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着。其积极用世的思想显而易见。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相关的语句,尽管作者被贬于蛮荒之地,但苏轼依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如第二段中“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第三段写曹操,言辞中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但叹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是作者不甘心、不服输。(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小结: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流传。

  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道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讨论然后明确:

  与儒家的核心思想相对,道家思想的核心世崇尚出世,打开心灵枷锁,顺应自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矛盾。

  分析:《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内心毕竟还是痛苦无比的。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滤净苏轼心灵上的功利观念,不为外物所累。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从而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呈现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

  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在苏轼身上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苏轼吸取了每一种传统文化的精髓,使自己既入世又出世,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脱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在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中锻炼了旷达乐观的胸怀。

  五.课堂小结:

  文章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我们应该汲取苏轼的人生智慧,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既积极进取,又淡薄名利。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6)

——赤壁赋读后感优选【十】份

  赤壁赋读后感 1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

  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

  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赤壁赋读后感 2

  苏轼在政治上是一个失意的人,谪迁伴随着他的一生,直到被发配到海南――这个在宋朝确实是“天涯海角”的地方。最后虽逢大赦,却客死在北归的路上,一代文豪的悲惨命运令后人哀叹不已。也许是穷而后工的原因吧,苏轼虽然命途多舛,却留下了那一篇篇富含哲理的文章,令后人称赞。《赤壁赋》就是这样的一篇蕴含哲理的佳作。

  起初,朋友相陪在江上游乐,景致很好。但是朋友吹和的箫曲却带来了痛楚和凄凉。朋友认为,人的一生过于短暂,英雄豪杰也不过享有一时的名声和地位,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我们的追求、希望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朋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人生感慨是非常痛苦的,也是消极的。

  说到赤壁,说到曹操,让我也想到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细细地想来,其实这阕词的内容和情感与《赤壁赋》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滚滚长江向东流,一去不再回头,多少英雄豪杰像浪花般消逝,是非成败,都是短暂的,只有青山依然存在,每天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惯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古今往事,都成了笑谈。

  这阕词的上阕也表达了一种对英雄豪杰、功名伟业消逝的叹息,唯一长久的只有自然的江河,与《赤壁赋》中客人的话有些相似。但是下阕情感转折,它纵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式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这与《赤壁赋》中苏轼回答客人的话观点又有些相*。

  下文中苏轼认为客人的观点太消极,站在历史的和变化的立场看问题,人生当然是非常短暂的,但是站在不变的立场看问题,我们和万物同在,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有太过分的要求,“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的遭遇和冤屈令我们同情,但是他的那种豁达的胸襟更值得我们叹服。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充分地享受生活。像苏轼那样,既不用羡慕长江没有穷尽,也不用哀叹人生的短促。人生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人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管我们曾经取得过多么辉煌的成就,最终都不会摆脱死亡的命运,这是自然的规律,强求只会成为笑柄,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曹操曾经写的“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这曹操早已经看透。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人生起伏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就是豁达的对待,在巅峰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低谷的时候*静心态,寻找摆脱的道路。人生苦短,年华易逝,纵使最终殒落,也要立志来创立像曹孟德一样的丰功伟绩。曹操是豁达的,在赤壁大败后回北方继续发展经济,为后来晋武帝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苏轼也是豁达的,在屡次的发配中仍想着造福一方百姓,心怀天下。人生就应该这样,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精彩地走着人生的路程。

  赤壁赋读后感 3

  赤壁者,昔孙刘计施祝融败强曹之所也。其确然所在,古来众说不一。东坡居士二游之文词,光绝千古,然或曰是处也,非真赤壁。呜呼!然则真也假也,又何妨焉?得享妙文佳句,即实所咏者乃庭中石山,又何憾乎?人有穷推苦测者,乃舍本逐末,惑矣。又有自命不凡者,以己之慧目鉴人之得失,嗤笑不已,殊不知有识之士反讥之矣,夫复何言?

  少时吟诵东坡之前赤壁赋,如杭一苇于流水之上,随波转折,任意西东,进退无不宛转如意,疑乃御风。文章佳妙,字字如珠如玑,如檀如麝,见之忘俗,读之解忧,清音不绝,齿颊余香。沐江上之清风,玩山间之明月,乐趣无穷,吾心欣欣然,虽千载也,亦得共享造化之无尽藏也。

  数载间复吟前赋,方其稍悟东坡真义所在。又读后赋,始茫茫然,隐有栗栗之感。明月不改,山川依旧,然心之所见,浑不若前。前赋得一清字,后赋得一寒;前文妙在逸,后文佳于虚。清拔轻逸固难为,正是翩翩少年之态。然由实转虚,自明月远箫至山谷长啸,寒意弥满,木叶萧萧,窥桓宇之秘奥,悟天地之真宗。然莫可名状,无以言传,一鹤蹁跹,缟衣玄裳。君得之否?此东坡之仙笔,东坡之谐谑,亦东坡之真趣矣。

  予今夏亦曾往赤壁一游,是时江流疾速,芳草青青,夕阳在山,暮霭满天,绝壁千寻,静立无语。正乃“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争不教人心生岁月无情,人生若梦之叹?漫天愁绪,袭面而来,一时无端。风霜渐历,年岁已长,再吟前赋,无复少时飞扬之感。少年心性,吾思之甚矣!呜呼!江边一望楚天长,征鸿飞杳杳,流水去茫茫。

  赤壁赋读后感 4

  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堆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其中《前赤壁赋》在托物咏志、借景抒情方面堪称一绝。其中一段,反复诵读,颇感包含着某种真理,初具辩证唯物主义的雏形。内容如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作者有感于天地之美、山川之丽,对自然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亦感悟颇深,设使当时,苏东坡顺其感悟,发展开来,说不定就此能挖掘出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缆线,逐渐延伸、发展、导引出一个系统的光明工程。当时,作者并未意识到他的这种朴素的、朦胧的唯物史观,就象当年曹雪芹原创《红楼梦》时,并未意识到他的作品对封建制度有所抨击和鞭笞一样,否则,我们这些后人一提哲学的源头不该是西方的先哲先贤,岂不哀哉。

  联想到我们自身,经过临床的历练,潜移默化中也曾略有得失、略有收获、略有感悟,有了感想,不能及时捕捉灵感的`蛛丝马迹,那么,感悟和收获如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你永远站在你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徘徊,留下的是一片唏嘘、一些感慨、一声叹息。如,早在10年前,笔者就写过一篇题为《解磷定胃内给药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观察》发表于《护理学杂志》上,限于当时条件,未作进一步的探讨。20xx年,省护理专家来我院考察工作,偶然看到这篇文章,建议设立科研课题,进行网上检索时,被告知此科研由他人于20xx年在河北省鉴定。

  与其明日无悔,不如今日无憾,每一个收获都是一条绵延的蛛丝,你可能以此为契机,细细编织你的理想和希望,也可能以此为诱饵,使数不清的污垢和尘埃封存着你的灵魂,由此,印证了哲人们的箴言: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

  赤壁赋读后感 5

  这篇文章虽短却写得精彩无比。具体经过是苏轼与朋友驾小舟在江上游玩,并唱起了《诗经》上的歌曲。这时,有一个朋友吹起洞箫,箫声却充满了哀怨。东坡问他为什么这样吹他就说想起曹操当年破荆州时的情形,何其壮观。英雄豪杰,叱咤一时,而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由此想到人的生命跟天地相比,渺小得就如同沧海一粟,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禁,演绎此悲凉之箫声。苏子讲了水与月的例子来反驳他的观点。他说,人生的长短在于你怎么看,假如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即使是一眨眼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假如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尽的。这样想长江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从而也肯定了人的价值。接着他又说,万物各有属主,惟有“江山之情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自然界的宝藏。他把眼光超脱了人本身的局限,去追求、去享用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美,这是发现了生命的本质奥妙和真谛的表现。

  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与名利、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的人感到惭愧吧?!苏轼的朴素的世界观,与我一向尊崇的人生准则不谋而合,假如不是时空相隔,我还真想引之为挚友呢!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尽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简极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月色水光,天宇合一。是实景还是幻象?苏轼写的是常景,但却叫我也不禁“羽化登仙”了。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因苦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东坡毕竟是个胸怀旷达之人,他放情山水,随缘自适,不禁令人钦佩。文中此情此景,令人赏心悦目。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扣弦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为惆怅。借景生情,情由景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由曹操之口抒发感情:赤壁一带,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鱼樵江渚之上!江水无穷,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若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骤得”。赋写客之生悲,实为苏子开导之关合。他针对“客人”之言有感而发,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惟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他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此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值得受到我们感染,不愧为名作!合卷闭目,坐思己过。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远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所有?

  赤壁赋读后感 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大美世界,美哉景观。美哉公瑾,少年英雄。

  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岁月更远,赤壁伫立。且观赤壁下海治长江水,自几千里外的青海来此喧嚣雀跃,再看江面船随波起伏,从数千年前的浮木小舟,至如今的游览船,船身船型皆在变,与赤壁的纽带不曾断。几千年前,少年僧人看寺中流民日多而粮渐少,问住持“洪水何时可停歌?”住持回答“何节中不宜泛溢?”何节中不曾泛滥?何时没有赤壁?

  提及赤壁,便不得不说到它扬名立万的代言人——周瑜。很时曹操换天子而立令诸候,割据一方破到州、下江陵,势如破竹。而周郎春秋年盛,定八卦,卜东风,一句“操直送死耳,一招火烧赤壁”让曹操溃不成军。而今赤璧已不见当年的漫天火光,或许耸立的石壁某处还留有烧焦的.印记,或许有一块石头还能回想起周郎是如何羽扇纶巾,谈笑鸿儒。

  非独周瑜,苏轼亦为乔壁的名气添了一把火。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赤壁赋》叫响了江山如画,凝成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有人说苏轼所游“赤壁”并非“三国赤壁”,现已无从考证,可他本为凭吊周瑜,倾慕三国而来,所观之景、所写之物又岂会不是赤壁?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提到的“士人文化”,恰如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旷世奇景般震撼,却绝不会想象到冲天大光吞墨水面、苏轼泛舟湖上时的刻骨铭心。江南景中描绘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在赤壁江边用木槌浣洗衣物的那个少妇,盈盈之水,盈盈佳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历史已然沉淀成过往,赤壁之美除了波涛汹涌,风云变幻,更多的已是如今的一隅水,一扇壁,一块岩,一颗造访者苏试的心。

  赤壁赋读后感 7

  苏轼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他的散文,他的书法。他是一位大家。而我现在要谈的是苏轼的经典散文——《前赤壁赋》。

  这是篇赋,写的是人生,写的是哲学,写的东西包罗万象。在作赋的这个背景,他正是被贬时期,极其抑郁。东坡的不少散文,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而正是这种风格,让《前赤壁赋》大放光彩。

  《前赤壁赋》先写景,后面用对话的方式,阐述人生哲学。:“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影影绰绰表现出苏轼不为重用的叹息。望美人兮天一方。不正是在叹息不被**重用么?所以,苏子愀然,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样的感慨。是啊,人生在世,只不过几十年,而天长地久,岂不让人无限无奈?然而,苏子用客的回答来表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在想,这是多么阔达的心胸,是啊,原本,我们能立于世间便是一种福气,物与我皆无尽也,有什么值得去欣羡的呢?苏轼仕途不顺,风雨飘零,可是他精通儒佛道,懂得各种理学,便如此寄情活下来。这种胸襟正是我们现在依旧需要的。

  从这篇赋中,也明白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

  懂得生活的人把一天当一生珍惜,虚度光阴的人把一生当一天挥霍。《前赤壁赋》中无不彰显着人生哲学,是我们此生收益的理学。

  赤壁赋读后感 8

  上午还是阴沉的天气,下午竟然放晴了。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得只想好好睡上一觉,不辜负这大好韶光。懒散地翻了翻手边的书,恰好翻到《后赤壁赋》,我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邂逅”。

  二游赤壁,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似乎天地不曾变化,又似乎已有什么不同之处了。苏轼的心境,又起了何种变化,几分相似,几分不同?

  忽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老和尚看着广场上飞扬的红旗,问他的徒弟:“你说,旗,动了吗?”

  小和尚看着旗,想了一会儿,答到:“动了。”

  老和尚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旗,没有动;是你的心,动了。”

  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对这个故事一头雾水,不甚明白。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和尚诚实地说出了所他看到的东西,可是老和尚却意味深长地否定了。而在他那充满禅意的微笑里,又藏着些什么呢?

  后来学了《赤壁赋》,看到了苏轼那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于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变与不变是相对而言的,那么动与不动,也绝非定论。它更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境界,也就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得失观。

  禅机,或许只是山水依旧后的淡定。慧根,或许只是大起大落后的`顿悟。皈依,或许只是红尘碌碌后的清明。而佛曰的不可说、说不得,或许只是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后赤壁赋》里也出现了类似的感觉,但它们却是“道”字的延伸。

  道家的羽化登仙是虚幻缥缈,难以捉摸的。

  我不清楚“羽衣翩跹”是怎样的一种逍遥洒脱,我不明白“玄裳缟衣”是怎样的飘然神秘,我更不懂得“烨然若神”该是怎样的一种风流韵态。因为道的出现,本身已经有太多的迷。

  但于我本身,乃是信道的,我想“心凝形释,与万化合冥”,应该也是一种道的体现吧。都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真正能够去阐述“道”的人,却始终是少之又少。

  从这点上来讲,我觉得,苏轼应该是懂道的,但他又是采用的极为含蓄的手法来叙述他心中神圣的道的,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才使道如此迷人,令无数人穷尽一生,只望触其一角,而仍甘之如饴吧。

  赤壁赋读后感 9

  人生路漫漫,一路上少不了暗礁险滩与大风大浪,在面对这般艰难的人生时,只要我们打开心窗,勇敢面对,击退困难,便可走出荆棘丛生的山路,登上一览众山小的成功之峰。

  对于苏轼这位诗人,在我的印象中大概只有些轮廓罢了。直到遇见了你,我才改变了我的看法。

  轻轻打开苏轼所写的《赤壁赋》,我看到了在月夜泛舟游赤壁的苏轼。他与朋友们“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想着“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幅悠然自得的赏月图在人们眼中看起来是非常美好的吧!但是有谁又曾想到,他仕途历尽艰辛,屡遭迫害,现在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生活遭到落差,心灵变得失落,但是他终不改变乐观的天性,从容地面对生活,勇敢地奋斗下去,最终厚积薄发,在才俊辈出地宋代登峰造极,创造出大量惊世之作,成为文学史上地里程碑。

  记得进入高中的时候,诸事不顺,事事不如意。数学卷子发下来后,那鲜红的分数,那满屏的大叉,像一把把尖利的刀子,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几次下来的考试,都使我的信心丧失殆尽,渐渐地消极起来。直到遇见了你,流放却乐观的你,我才一点一点改变我的观点。你二十岁登进士科,被皇帝预设为未来的宰相,但是遭人嫉妒,被人所陷,现在只能流放到这荒芜之地。面对这荒芜人迹的.地方,你勇敢乐观地去面对,你对于这么艰难地处境都不言放弃,何况是我这个小小地挫折呢?于是我在心思放在数学上面: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每天睡觉前把今天所教的内容复*一遍,并且预*明天的新内容。每一次的卷子,都会第一时间思考错的地方,找出漏洞,加以巩固。一如既往,周而复始,慢慢地我又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每做出一道数学题都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在每一次的练*中,我一点点努力,也在一点点进步。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虽然会内忧外患,但是无所谓,只要你在这时候打开自己的心窗,“从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淡然乐观的心态看待面前的困境,带着属于自己的勇敢和坚持,就可以突破重重难关,迎接人生的春天!

  当你在面对滔滔江水,仰头吟诵时,“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遇见了你,一个潇洒、乐观、积极的你,是你让我终于明白,纵然前方有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只要转个弯,变个样,绊脚石也会变成我们的垫脚石。

  让我们一起在失意时,一起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吧!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吧!让我们乐观面对,不畏艰险。

  赤壁赋读后感 10

  苏轼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曾被誉为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洒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写下了《赤壁赋》。被贬谪离京,对于一个处在官宦生涯的人来说,是莫大的苦闷失意,但是,从苏轼那“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中,我们不难发现出,他旷达开朗的胸襟,超脱的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他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解。但是,潜藏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抑郁和悲伤,谁能看出来呢?

  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新时代,虽不曾有那么多动荡不安,但充满了人世险恶。社会是现实的,是残酷的,是美好的,是需要我们慢慢适应的。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无理由的选择面对,与其整天面无表情的度过自己的一生,还不如每天对自己微笑,对他人微笑,开心的面对生活,面对不开心,面对困境~~~生命是短暂的,累,只是一时的,伤心,也总是会过去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只有它才是真正属于我的,我会好好珍惜!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7)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优选【五】篇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1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 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1)“情、景、理”融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2

  一、虚词

  1、而

  ①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关系)

  ②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关系)③羽化而登仙(连词,表承接关系)

  ④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示承接关系)⑤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关系)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关系)⑦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关系)

  ⑧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⑨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关系)⑩而又何羡乎(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

  2、之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结构助词,的)②凌万顷之茫然(表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结构助词,的)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取独)

  ⑤哀吾生之须臾(结构助词,的)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⑦苟非吾之所有(助词,取独)⑧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⑨取之不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⑩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取独)

  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①浩浩乎如凭虚御风(形容词词尾)②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形容词词尾)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反问,吗)④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⑤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表疑问,吧)

  ⑥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感叹,啊)⑦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

  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文言句式

  1、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萧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9、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

  1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判断句)

  1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判断句)

  13、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15、相与枕藉乎舟中(状语后置)

  16、托遗响于悲风(状语后置)

  四、阅读《赤壁赋》三、四段,完成1—7题、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3、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5、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6、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7、填出下列各句的作者:

  甲: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______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B

  2、C

  3、A(此句应译为“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4、C(此时,苏轼被贬谪居于黄州,心情压抑,但又能豁然释怀,希望朝廷能重新起用自己,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作品中,作者只能慨叹人生之无常、)

  5、A(作者主要感情是慨叹人生无常,因而他的眼中景胸中情都是感情的客体,由变与不变来比喻自己的身世、)

  6、C(不是“埋下伏笔”、)

  7、甲:曹操乙:孔子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3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感,矢志不移的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3]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既,过了。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zhǔ 嘱):敬酒,劝酒。

  [7]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详见下注。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一说指《诗经·周南·关雎》篇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与后文中的“思美人”相应。

  [9]少焉:一会儿。

  [10]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此二句意谓: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即谓船小得像一片苇叶一样。《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13]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通“凭”。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出离尘世,超然独立。

  [15]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7]桂棹(zhào 赵)兰桨:用兰、桂香木制成的船桨,前推的叫桨,后推的叫棹。

  [18]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9]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比喻内心思慕的贤人或理想。

  [21]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22]怨:哀怨。慕:眷恋。

  [23]馀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丝缕,形容声音细丝。

  [25]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6]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7]愀(qiǎo)然:忧愁变色。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9]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liáo),环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战船前后相接。

  [38]酾(shī )酒:斟酒。

  [39]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40]侣:以……为伴侣,这里为使动用法。友:以为……朋友。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瓠(hù 户)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43]寄:寓托。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4]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5]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6]挟:带,伴。长终:至于永远。

  [47]骤:突然。

  [48]遗响:馀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9]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0]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盈,指月圆,虚,指月缺。

  [51]卒:最终。消长:增减。

  [52]曾: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3]是: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葬):无穷无尽的宝藏。

  [54]适:享用。

  [55]更酌:再次饮酒。

  [56]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7]狼籍:凌乱。 籍通“藉”。

  [58]枕藉:相互枕着睡觉。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漂流到各处,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道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地泛光。我的心怀悠远,展望美好的理想,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诬陷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赏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4

  前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 ),劝酒。

  [7]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与下注释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不一会儿。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7]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 和:同声相应。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

  [27]愀(qiǎo 巧)然:忧郁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盘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8]酾(shāi 筛)酒:斟酒。

  [39]横槊(shuò 硕):横执长矛。

  [40]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麋鹿当做好友。:伴侣,这里用作动词。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匏(páo 咆)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通‘樽’。

  [43]寄:寓托。

  [44]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6]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7]长终:至于永远。

  [48]骤:屡次。

  [49]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50]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1]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52]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5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55]适:享有。

  [56]更酌:再次饮酒。

  [57]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8]狼籍:通“藉”,凌乱。

  [59]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60]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前赤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没有波浪。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向东进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槊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州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如果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会停止;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再次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5

  赤壁赋 作者: 苏轼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 ),劝酒。

  [7]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与下注释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不一会儿。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7]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 和:同声相应。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

  [27]愀(qiǎo 巧)然:忧郁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盘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8]酾(shāi 筛)酒:斟酒。

  [39]横槊(shuò 硕):横执长矛。

  [40]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麋鹿当做好友。:伴侣,这里用作动词。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匏(páo 咆)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通’樽‘.

  [43]寄:寓托。

  [44]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6]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7]长终:至于永远。

  [48]骤:屡次。

  [49]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50]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1]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52]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5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55]适:享有。

  [56]更酌:再次饮酒。

  [57]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8]狼籍:通”藉“,凌乱。

  [59]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60]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通假字:

  举酒属客(”属“通”嘱“ 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 环绕)

  尊(”尊“通”樽“)

  狼籍(”籍“通”藉“,凌乱)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通”已“停止)

  词类活用

  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4、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5、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6、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7、南、西: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8、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9、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作动,砍柴 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0、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1.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鉴赏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8)

——《赤壁赋》赏析通用五篇

  《赤壁赋》赏析 1

  《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梦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我可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我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梦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我的身上。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透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赏析 2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的处境、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刻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刻、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作者应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之后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情绪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到达融合的境地。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情绪。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个性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之后下一段,作者又描述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敲着船舷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应对这良辰美景。我心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里用了四个“如”字,箫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说自我的衷肠,那里既写出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情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样“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好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我身世凄凉,不禁泣下。本来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此刻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文章写道:“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原本“扣舷而歌”比较随便,此刻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这句诗。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下方把自我和曹操进行了比较: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资料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所以只好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那里表现了梦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终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联,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所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我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用心好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同享受。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赤壁赋》赏析 3

  【原文】

  前赤壁赋[1]

  作者:苏轼

  壬戌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4],水波不兴[5]。举酒属客[6],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0]。白露横江[1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4],羽化而登仙[15]。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6]。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8]。渺渺兮予怀[19],望美人兮天一方[2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2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23],不绝如缕[24]。舞幽壑之潜蛟[25],泣孤舟之嫠妇[26]。

  苏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9]?”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0]。’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31],东望武昌[32],山川相缪[33],郁乎苍苍[3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6],舳舻千里[37],旌旗蔽空,酾酒临江[38],横槊赋诗[39],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0],驾一叶之扁舟[41],举匏樽以相属[42]。寄蜉蝣于天地[43],渺沧海之一粟[44]。哀吾生之须臾[45],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6]。知不可乎骤得[47],托遗响于悲风[48]。”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49],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50],而卒莫消长也[5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3],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4]”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5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57]。相与枕藉乎舟中[58],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3]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既,过了。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zhǔ 嘱):敬酒,劝酒。

  [7]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详见下注。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一说指《诗经·周南·关雎》篇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与后文中的“思美人”相应。

  [9]少焉:一会儿。

  [10]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此二句意谓: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即谓船小得像一片苇叶一样。《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13]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通“凭”。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出离尘世,超然独立。

  [15]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7]桂棹(zhào 赵)兰桨:用兰、桂香木制成的船桨,前推的叫桨,后推的叫棹。

  [18]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9]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比喻内心思慕的贤人或理想。

  [21]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22]怨:哀怨。慕:眷恋。

  [23]馀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丝缕,形容声音细丝。

  [25]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6]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7]愀(qiǎo)然:忧愁变色。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9]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liáo),环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战船前后相接。

  [38]酾(shī )酒:斟酒。

  [39]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40]侣:以……为伴侣,这里为使动用法。友:以为……朋友。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瓠(hù 户)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43]寄:寓托。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4]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5]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6]挟:带,伴。长终:至于永远。

  [47]骤:突然。

  [48]遗响:馀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9]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0]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盈,指月圆,虚,指月缺。

  [51]卒:最终。消长:增减。

  [52]曾: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3]是: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葬):无穷无尽的宝藏。

  [54]适:享用。

  [55]更酌:再次饮酒。

  [56]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7]狼籍:凌乱。 籍通“藉”。

  [58]枕藉:相互枕着睡觉。

  【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浪静的江面,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 "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赤壁赋》赏析 4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述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最终"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全文借景取理,依理述志。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融的程度。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能够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能够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赤壁赋》赏析 5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唐,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仄写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坚持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所以,《前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能够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历来游记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大多用记游写景抒情为常法。苏轼游记赤壁,推陈出新。首先,他记叙之体是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经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

  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可是,既然是赋,则应当用骈句或*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终,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并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9)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实用五篇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1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感,矢志不移的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3]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既,过了。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zhǔ 嘱):敬酒,劝酒。

  [7]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详见下注。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一说指《诗经·周南·关雎》篇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与后文中的“思美人”相应。

  [9]少焉:一会儿。

  [10]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此二句意谓: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即谓船小得像一片苇叶一样。《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13]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通“凭”。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出离尘世,超然独立。

  [15]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7]桂棹(zhào 赵)兰桨:用兰、桂香木制成的船桨,前推的叫桨,后推的叫棹。

  [18]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9]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比喻内心思慕的贤人或理想。

  [21]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22]怨:哀怨。慕:眷恋。

  [23]馀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丝缕,形容声音细丝。

  [25]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6]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7]愀(qiǎo)然:忧愁变色。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9]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liáo),环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战船前后相接。

  [38]酾(shī )酒:斟酒。

  [39]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40]侣:以……为伴侣,这里为使动用法。友:以为……朋友。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瓠(hù 户)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43]寄:寓托。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4]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5]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6]挟:带,伴。长终:至于永远。

  [47]骤:突然。

  [48]遗响:馀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9]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0]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盈,指月圆,虚,指月缺。

  [51]卒:最终。消长:增减。

  [52]曾: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3]是: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葬):无穷无尽的宝藏。

  [54]适:享用。

  [55]更酌:再次饮酒。

  [56]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7]狼籍:凌乱。 籍通“藉”。

  [58]枕藉:相互枕着睡觉。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漂流到各处,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道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地泛光。我的心怀悠远,展望美好的理想,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诬陷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赏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2

  后赤壁赋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翻译: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以供各位同学阅读和欣赏,希望同学们请思考多练*,更加牢固扎实的学好这些文章并有所收获和启发!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3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壬戌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即使有酒没有菜肴,月光明亮,晚风清爽,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办法。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

  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巢居的大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门看,看不见它了。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4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注释

  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已而:过了一会儿。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

  松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悄然:静默的样子。

  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留:停留。

  反:同“返”。返回。

  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掠:擦过。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俛:同“俯”,低头。

  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顾:回头看。

  寤:觉,醒。

  赏析: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5

  作者: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40)而不答。“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hú),意为隼,鹰的'一种。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如《赤壁记》:“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píng)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2]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 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五篇)(扩展10)

——读《前赤壁赋》有感优选【五】篇

  读《前赤壁赋》有感 1

  夜读《前赤壁赋》,反复咀嚼,不能入睡,叹服于苏子的见解和境界。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大、久、美”的精神境界而不可得,无奈于生命的短暂,哀叹于人生的虚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昔曹孟德横槊赋诗,何其慷慨?一战败于孔明周郎,何其惨烈?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想到这里,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沮丧和凄凉,“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认为,万物都有表象和实质,如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又如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表象虽千变万化,而其背后作为本质的“道”却是是永恒无尽的。“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人生寿命的长短、功名、富贵也都是相对的,因而短暂虚无,唯有道是绝对的,遵从道、顺应道、享受道才能达到“大、久、美”;另外“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亦不可贪得,即使强求而苟得,也不可能长久,“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有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故而人生只有淡薄名利,化解执著,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才可享受生命“大、久、美”之至高境界。

  道不孤,必有朋,明人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这样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与苏子这篇《前赤壁赋》所见略同,可谓异曲同工,遥相辉映,虽历经千古,苏子之道亦不寂寞矣!

  读《前赤壁赋》有感 2

  我也要让现在的.自己死掉,让方鸿渐的灵魂从我身上撤走,把死掉的自己埋葬,立碑立墓,不用来悼念,而用来警示,让活着的自己活得更好?坐在考场上,看着这道作文题,遐想无限。翻开一篇篇的散文,立马给了我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既是没有衰老,想必也是未老先衰了吧!

  本文记叙的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却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又长短结合,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苏轼的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变化。细究苏轼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无论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坏,他最终都会释然,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让自己暂时摆脱困苦,获得欢乐!

  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头便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后却又“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情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后呢?他又开始宽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终,他又豁然开朗,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随之释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见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觉表现出一种伤感,一种壮志难酬的心情暗暗涌现在作者心中,随后,客人洞箫之声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添忧伤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并没有一只颓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开始预科辩驳,不仅是说服客人,也是说服自己,使自己释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最终还是解脱了,获得了暂时快乐和自由。

  当然,这样的情感,与苏轼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联系的。

  苏轼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不被赏识,身世风雨飘零,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早就无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苏是这样游山水。而苏轼却忍下来了,因为他精通儒学、佛学、道学,并将这三者恰当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读《前赤壁赋》有感 3

读《前赤壁赋》有感

初读此文时,便觉有不凡之气,熟读后,细加品玩,更觉此文精美。

本文记叙的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却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又长短结合,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苏轼的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变化。细究苏轼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无论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坏,他最终都会释然,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让自己暂时摆脱困苦,获得欢乐!

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头便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后却又“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情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后呢?他又开始宽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终,他又豁然开朗,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随之释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见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觉表现出一种伤感,一种壮志难酬的心情暗暗涌现在作者心中,随后,客人洞箫之声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添忧伤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并没有一只颓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开始预科辩驳,不仅是说服客人,也是说服自己,使自己释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最终还是解脱了,获得了暂时快乐和自由。

当然,这样的情感,与苏轼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联系的。

苏轼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不被赏识,身世风雨飘零,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早就无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苏是这样游山水。而苏轼却忍下来了,因为他精通儒学、佛学、道学,并将这三者恰当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读《前赤壁赋》有感 4

  初读此文时,便觉有不凡之气,熟读后,细加品玩,更觉此文精美。

  本文记叙的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却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又长短结合,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苏轼的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变化。细究苏轼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无论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坏,他最终都会释然,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让自己暂时摆脱困苦,获得欢乐!

  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头便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后却又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情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后呢?他又开始宽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终,他又豁然开朗,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随之释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见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觉表现出一种伤感,一种壮志难酬的心情暗暗涌现在作者心中,随后,客人洞箫之声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添忧伤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并没有一只颓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开始预科辩驳,不仅是说服客人,也是说服自己,使自己释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最终还是解脱了,获得了暂时快乐和自由。

  当然,这样的情感,与苏轼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联系的。

  苏轼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不被赏识,身世风雨飘零,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早就无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苏是这样游山水。而苏轼却忍下来了,因为他精通儒学、佛学、道学,并将这三者恰当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读《前赤壁赋》有感 5

  苏轼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自己最苦难的时期与友人却在赤壁下游玩。心境似乎与那明月“凌万顷之茫然”的江面一般在开阔旷达之下映照着些许的寂寞冷清。白茫茫的雾气与水光横贯江面,连系天际与诗人的一叶扁舟一起在这古战场作着一名游客回想着麾下延绵千里的战船,遮蔽天空的旌旗,共念那当世一代英雄。

  文章看似多以苏轼与客人之间的对话形成,却实质上是与这浩渺时空,动人赤壁景的无声对白。且看那徐徐清风和水波不兴的湖面,难道不是心如止水,沉浸在被贬之痛的作者心情的写照吗?悲伤、迷茫似“白露”横贯江面遮住了那小小一叶在“凌万顷”之上的扁舟;前途渺茫,小舟乘载作者凌空乘风而行,不知何处停栖,无所依的生活却有如远离世人羽化成仙的仙气萦绕,景是情、情即化为人,游赤壁倒不如说是写自己,画出的是赤壁之下不再“卷起千堆雪”不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在生活这一面水上被白露笼罩,无所依的迷茫苏轼。景与人在对话,传达彼此的故事。

  船游在月光之上,浆划破月下清波,冷清的月光照进作者的心,勾起的`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梦想展望;听见的是悠悠箫声,“倚歌而和之”。无奈这梦想在天另一方,而这萧却有如细丝不绝,缠缠绵绵,余音回荡,听得蛟龙起舞,寡妇饮泣,愁苦像萧不绝如缕,像船与明月船在月上走,却究其也不得走进真正的月中。赤壁褪去了昔日“千古风流英雄”的壮烈,留下的是寂寞的景与人。他们在对话,景与人彼此传达着情,愁苦悲凉的情。

  箫声何其悲,战争何其烈!这一代英雄在赤壁留下辉煌战功,却有和人知晓他的去处。纵他麾下战船延绵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可时光还是抹去了他的踪影。这样一想,你我本是江渚一人,以鱼虾麋鹿为友,何其渺小啊。看那广阔之江河,你我只不过是蜉蝣,沧海一粟。奈何一生短暂,不敌长江之尽,旷达便在小我中产生,悲凉寄托在箫声中被景与风携走。乐观被激发,因为景与人在对话,传达深刻的道理。

  流逝的是水、是月、是人、是天地。万物均变,与自己生命一同无尽,我的生命即是月、水、是天地啊!虽物有所主,但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声,眼遇之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乃是不尽生命的宝藏。即得宝,又管何贬谪之事,任白露横江;任美人兮天一方;任箫声如泣如诉;任吾乃蜉蝣,沧海一粟,此刻举杯,共迎旷达乐观的东方曙光。景与人在对话,传达不变得真理。

  旷达乐观,是人与景的对白,是不尽生命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