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江南》读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

《春尽江南》读后感1

  翻这本书前,我只是很想知道,先锋小说是什么样,翻完,也并不很清楚这本书和之前看的严歌苓的两本有什么表现手法上的不同。有待继续研究。

  它是这样一本书,翻了一百多页,似乎还没什么高潮,随时弃读也不可惜。到快二百页时,有一种诡异的气氛,你总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不免猜测,整本书的氛围弥漫着一种诗人和精神病的气质,人们常常在打谜语,似乎如元庆感觉,全世界唯有他这个住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正常人。

  很遗憾,我实在没忍住,在读到中后部分时,翻了结局,得知女主最终是死了,少了一点悬疑,就跟着探索她是怎么死的。我一直在想,最坏的结局,恐怕是她到了*,雪崩而死,最精彩的结局,是她的死有某种隐喻,没准死于一场精心策划、早已预知的局;不过,虽然她最终的死法并没新意,但还是挺感人的,尤其她说,把我埋在小区的树林,这样每天都能看着若若背着书包上学,眼泪就下来了。

  看到家玉训斥孩子,逼迫他解题,立时想起小时候自己被爸爸逼着认钟表的恐惧,那个夜晚,妈妈去上夜班,爸爸就一边喝着酒、看着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一边训斥着我认时针分针。我现在明白了,孩子是被家长们的暴躁教笨的。

  看到家玉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因你成绩的好坏而时喜时怒的妈妈的影响下,你不可能不要强,你曾经恨她,可日后你爱她,因为你身上已经深深打下了这种教育方式留下的痕迹——要强、进取,谁也说不清,这是好,还是坏。

  昨晚十一点,一个两周前接受我采访的尘肺病士给我打了四个电话,手机静音,没看到,那时,我正读到家玉叫来一帮挥舞着麻袋和大棒解决了房产纠纷。今早得知,这位尘肺病士昨晚被三个提着大棒的彪形大汉破门而入,伤了腿和腰,他的*,必然是触及了某些团体的利益,得罪了企业和*,我的猜测尚且是,恐怕那家企业想到五月的开庭,要给他颜色看,而他则怀疑是*。

  事实上,他的手机号早在一个月前已打不进110、我是亲眼见到,权力部门对庶民的控制是多么轻而易举。采访那天,*同志到他们村视察,他自然成为*办要按住的对象,他说我不闹事,我进城,不在村里待着还不行。采访约在北京服装学院旁边的一个公园,后来,我庆幸约在这么公开敞亮的地方,而不是咖啡馆之类的。刚聊几句,*办电话问他具**置,他说我不说,*局早把我手机定位了,让他们自己查去。结果没过二十分钟,我们采访的地方,就有了两个人来回走动盯梢,直到我们离开,一个是保安,另一个穿着环卫工人的衣服,显然,他们造不成任何威胁,也只是盯着他不要闹事罢了。我仅仅对“相关部门”的联动和效率表示惊叹。也许我太嫩了,少见多怪吧。

  总之,生活的剧比小说精彩。

  我看到家玉选择的这个死的方式,不禁想想自己,如果事先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会选择怎样的死法?我觉得,瞒着家人对他们一反常态地好,简直是最最残忍的,因为你死后他们要长长久久地怀念和痛苦,还不如临死前对他们差一点,也了断他们一点念想。可死前这种对亲人格外的好,又是最最人之常情的。

  过去看的小说,多是*或民国时期,这么当代的比较少,上一次可能还是大四时六六的'《蜗居》了。看当代小说,是和主人公一起相遇一起错过一起纠纷一起接受命运的摆布,然后一起死一回。

《春尽江南》读后感2

  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翻开书就已经有点眷恋,希望能够慢点看——但事实上还是忍不住一口气翻到了最后一页。谭端午继承了一些谭功达的理想主义,却只剩下了躯壳,内心的细腻与懦弱相对他老子而言有增无减。作为八十年代的诗人,理想破灭只是一瞬,自此之后就是一辈子的流放。他遇到了李秀蓉,诗人的放荡只持续了半夜,后半夜就变成拿了对方的钱坐火车离开了——诗人在那个年代就是到处白吃白喝白拿的,而且还有一堆妹子等着奉献。但现实情况是,李秀蓉的高烧退却,命运让她蜕化成了庞家玉,再次和谭端午重逢像是另外一场梦的开始。转入21世纪之后,强悍的庞家玉把谭端午死死地踩在脚下,而后者也一直是行尸走肉般地生存——当然,他遇到了绿珠,一个现代的理想主义女孩,令他的人生稍微有点生气。而庞家玉在事业上的张扬也伴随着情欲的压抑——结果也导致了一场纯情欲的出轨。事实上,这部小说并不是在描写一个人,谭端午的母亲张金芳那些令人压抑的碎碎念控制欲,绿珠真诚而又带点矫情的流放,海归自我膨胀的宋蕙莲,庞家玉那带点邪气又老成稳重的前未婚夫,和谭端午调同事情的小史,甚至连冲击合理霸占房屋事件中的几个配角——小钢炮和几个帮腔的小伙子,都描写得栩栩如生。

  看到后来,整个江南三部曲的意境开始完整地浮出水面——这就是江南的百年写生,从民国到**,从文到21世纪,江南的风水人情并不如北方的豪放,那种黄沙尘中飞扬起来的壮阔在这里是找不到的,物产丰富烟雨缭绕又人声鼎沸的江南,有的是柔情女子的肝肠寸断,有的是痴情种子的暧昧情怀,有的是饱暖淫欲的浪荡有羁……我们就是诞生在这片土壤之中,民风尔虞我诈,人们胆小怕事又利欲熏心,男女之间更多演绎的是自私与情欲的协奏曲。但这并不妨碍这片土壤上诞生了陆秀米这样的奇女子,谭功达这样的理想主义痴汉,尽管第三部已经没有谁是很正面的角色,但庞家玉最后对命运的放手,谭端午的余情未了,都算是一份不错的记忆了。在现代,我们并不需要伟大的理想去**思想,我们逐渐可以从自己的命运里找寻自我,并**自我——理想看起来愈发骨感,生活变得婀娜丰腴,但这不也是一种美么?

《春尽江南》读后感3

  《春尽江南》是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写的是当代的事,不自觉的就觉得亲*很多,读当代的小说,就感觉是和小说里的人不期而遇,一起经历命运的摆布,一起死一回。

  八十年代末我高中毕业,也喜欢读诗,不过那时我喜欢舒婷、北岛,海子的诗就只读过那首春暖花开,这么多年,我觉得我自己就像家玉说端午的那句话:在办公室里一点一点的腐去。也曾经有过激情,通过了CPA资格考试,几次想去北上广,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却不舍得离开舒适的工作环境,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到头来,每天也是忙里忙外却稀里糊涂一事无成。

  家玉,原来叫秀容,认识端午时是一名纯洁的、喜欢诗歌的大学生,第一次和端午相遇就献出了自己,还天真的以为端午也是同样欣赏他,而端午半夜拿着她的钱偷偷跑了。这诗人是怎么搞的!怎么好意思把一个弱弱的女生丢在荒山野岭。秀容为了忘却这段耻辱,改名家玉,但后来和端午偶尔的一次邂逅,竟使家玉离开马上要和她结婚的燕升,和端午结了婚。真不知道家玉怎么想的,也许诗人本身魅力无穷。和端午不同,家玉后来非常成功,在她身上你根本找不到曾经的秀容的一点影子,她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放弃了原来分配的铁饭碗,学了法律,成了一个出名的律师。

  书的前半部分比较*淡,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哪里不对,开始暗暗担心家玉的命运,总是觉得她可能会遭到暗害,然而,她是得了癌症。当她得知病情,她选择了离开,离开前她变了一个人,变得温柔善良,对每个人都那么的体贴。如果是我也许会变得坏一点,不给他们留想头?然而人到这种时候,估计也不可能狠心对家人不好。

  尽管隐隐约约的觉得家玉情况不妙,但是这样的结果还是令我难过,可是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的过客,谁会逃脱呢?

  家玉在事业上一直很努力,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她在死前却反省自己是具行尸走肉,也许是相对端午而说,端午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活得更真实一些。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谁又不是呢?

  端午,一个落寞的诗人,工作无趣,与世无争,每天回家会听德彪西、鲍罗丁等等,每天看欧阳修的《五代史》,他的世界与家玉完全不同,他也想改变自己,试图写小说,可是他又不能避免被这个喧嚣的世界扰乱,直到最后家玉的死触动了他,他的那首悼念家玉的诗《睡莲》深深打动了我。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人比较喜欢,就是唐燕生。那天晚上端午拿走秀容所有的钱,秀容只好徒步下上回城,而当时她还发烧,恰巧遇到唐,唐送她去医院,后来俩人在一起就要谈婚论嫁了,却突然遇到了端午,于是秀容离开了唐,可是我怎么都觉得唐更好一些,大概秀容心里有诗人情结吧。多年以后,家玉去找唐,此时唐已成家,唐对待家玉像真正的兄长一样,他对家玉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世上路有千千万万条,可是没有一条是回头路!找这样的老公温暖安全!


《春尽江南》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春尽江南》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春尽江南》读后感 (菁华3篇)

《春尽江南》读后感1

  翻这本书前,我只是很想知道,先锋小说是什么样,翻完,也并不很清楚这本书和之前看的严歌苓的两本有什么表现手法上的不同。有待继续研究。

  它是这样一本书,翻了一百多页,似乎还没什么高潮,随时弃读也不可惜。到快二百页时,有一种诡异的气氛,你总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不免猜测,整本书的氛围弥漫着一种诗人和精神病的气质,人们常常在打谜语,似乎如元庆感觉,全世界唯有他这个住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正常人。

  很遗憾,我实在没忍住,在读到中后部分时,翻了结局,得知女主最终是死了,少了一点悬疑,就跟着探索她是怎么死的。我一直在想,最坏的结局,恐怕是她到了*,雪崩而死,最精彩的结局,是她的死有某种隐喻,没准死于一场精心策划、早已预知的局;不过,虽然她最终的死法并没新意,但还是挺感人的,尤其她说,把我埋在小区的树林,这样每天都能看着若若背着书包上学,眼泪就下来了。

  看到家玉训斥孩子,逼迫他解题,立时想起小时候自己被爸爸逼着认钟表的恐惧,那个夜晚,妈妈去上夜班,爸爸就一边喝着酒、看着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一边训斥着我认时针分针。我现在明白了,孩子是被家长们的暴躁教笨的。

  看到家玉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因你成绩的好坏而时喜时怒的妈妈的影响下,你不可能不要强,你曾经恨她,可日后你爱她,因为你身上已经深深打下了这种教育方式留下的痕迹——要强、进取,谁也说不清,这是好,还是坏。

  昨晚十一点,一个两周前接受我采访的尘肺病士给我打了四个电话,手机静音,没看到,那时,我正读到家玉叫来一帮挥舞着麻袋和大棒解决了房产纠纷。今早得知,这位尘肺病士昨晚被三个提着大棒的彪形大汉破门而入,伤了腿和腰,他的*,必然是触及了某些团体的利益,得罪了企业和*,我的猜测尚且是,恐怕那家企业想到五月的开庭,要给他颜色看,而他则怀疑是*。

  事实上,他的手机号早在一个月前已打不进110、我是亲眼见到,权力部门对庶民的控制是多么轻而易举。采访那天,*同志到他们村视察,他自然成为*办要按住的对象,他说我不闹事,我进城,不在村里待着还不行。采访约在北京服装学院旁边的一个公园,后来,我庆幸约在这么公开敞亮的地方,而不是咖啡馆之类的。刚聊几句,*办电话问他具**置,他说我不说,*局早把我手机定位了,让他们自己查去。结果没过二十分钟,我们采访的地方,就有了两个人来回走动盯梢,直到我们离开,一个是保安,另一个穿着环卫工人的衣服,显然,他们造不成任何威胁,也只是盯着他不要闹事罢了。我仅仅对“相关部门”的联动和效率表示惊叹。也许我太嫩了,少见多怪吧。

  总之,生活的剧比小说精彩。

  我看到家玉选择的这个死的方式,不禁想想自己,如果事先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会选择怎样的死法?我觉得,瞒着家人对他们一反常态地好,简直是最最残忍的,因为你死后他们要长长久久地怀念和痛苦,还不如临死前对他们差一点,也了断他们一点念想。可死前这种对亲人格外的好,又是最最人之常情的。

  过去看的小说,多是*或民国时期,这么当代的比较少,上一次可能还是大四时六六的'《蜗居》了。看当代小说,是和主人公一起相遇一起错过一起纠纷一起接受命运的摆布,然后一起死一回。

《春尽江南》读后感2

  《春尽江南》这本书的主人公取名端午,也许隐喻屈原,还有睡莲,也许代表着社会中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极少部分人,他至始至终参与社会变革之中,却以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视角冷眼看待其他人在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各种表演,他代表着社会中极其稀少的那部分人,在强大的社会变革和急剧的社会变化中,无从适应、力不从心,每天堕落一点点。

  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春尽江南》读起来好象和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有点类似,包括书中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都有相似之处。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学者型的作家,对于小说结构和叙述方式的超强掌控能力,体现了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尽管,我们更看重的是内容,但完美形式上的阅读效果,往往也不容忽视。

  关于与生命和解的思考。在通向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得学会宽容和怜悯,在繁华落尽之际,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一切都终将过去!在经历了人生的是是非非之后,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走过的人生路,做过的人生事,一定会顿悟很多、觉悟很多……也许唯有爱,和解,宽容,能够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尤其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作品的后面,绿珠原谅了陈守仁,选择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归于宁静。

  好的作家往往是对社会的生存困境最有深刻体验和揭示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格非老师的《春尽江南》无疑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好作品!

《春尽江南》读后感3

  《春尽江南》是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写的是当代的事,不自觉的就觉得亲*很多,读当代的小说,就感觉是和小说里的人不期而遇,一起经历命运的摆布,一起死一回。

  八十年代末我高中毕业,也喜欢读诗,不过那时我喜欢舒婷、北岛,海子的诗就只读过那首春暖花开,这么多年,我觉得我自己就像家玉说端午的那句话:在办公室里一点一点的腐去。也曾经有过激情,通过了CPA资格考试,几次想去北上广,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却不舍得离开舒适的工作环境,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到头来,每天也是忙里忙外却稀里糊涂一事无成。

  家玉,原来叫秀容,认识端午时是一名纯洁的、喜欢诗歌的大学生,第一次和端午相遇就献出了自己,还天真的以为端午也是同样欣赏他,而端午半夜拿着她的钱偷偷跑了。这诗人是怎么搞的!怎么好意思把一个弱弱的女生丢在荒山野岭。秀容为了忘却这段耻辱,改名家玉,但后来和端午偶尔的一次邂逅,竟使家玉离开马上要和她结婚的燕升,和端午结了婚。真不知道家玉怎么想的,也许诗人本身魅力无穷。和端午不同,家玉后来非常成功,在她身上你根本找不到曾经的秀容的一点影子,她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放弃了原来分配的铁饭碗,学了法律,成了一个出名的律师。

  书的前半部分比较*淡,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哪里不对,开始暗暗担心家玉的命运,总是觉得她可能会遭到暗害,然而,她是得了癌症。当她得知病情,她选择了离开,离开前她变了一个人,变得温柔善良,对每个人都那么的体贴。如果是我也许会变得坏一点,不给他们留想头?然而人到这种时候,估计也不可能狠心对家人不好。

  尽管隐隐约约的觉得家玉情况不妙,但是这样的结果还是令我难过,可是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的过客,谁会逃脱呢?

  家玉在事业上一直很努力,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她在死前却反省自己是具行尸走肉,也许是相对端午而说,端午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活得更真实一些。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谁又不是呢?

  端午,一个落寞的诗人,工作无趣,与世无争,每天回家会听德彪西、鲍罗丁等等,每天看欧阳修的《五代史》,他的世界与家玉完全不同,他也想改变自己,试图写小说,可是他又不能避免被这个喧嚣的世界扰乱,直到最后家玉的死触动了他,他的那首悼念家玉的诗《睡莲》深深打动了我。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人比较喜欢,就是唐燕生。那天晚上端午拿走秀容所有的钱,秀容只好徒步下上回城,而当时她还发烧,恰巧遇到唐,唐送她去医院,后来俩人在一起就要谈婚论嫁了,却突然遇到了端午,于是秀容离开了唐,可是我怎么都觉得唐更好一些,大概秀容心里有诗人情结吧。多年以后,家玉去找唐,此时唐已成家,唐对待家玉像真正的兄长一样,他对家玉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世上路有千千万万条,可是没有一条是回头路!找这样的老公温暖安全!


《春尽江南》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春夜喜雨》读后感 (菁华3篇)

《春夜喜雨》读后感1

  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

  此外,诗歌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总之,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我们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春夜喜雨》读后感2

  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了。在春天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春雨了。春雨好像懂得季节的需要,正值春天万物萌发生长需要之时,在夜间随着春风悄悄来到,细细滋润着万物不发出一点声响。野外小路上空都是黑茫茫的乌云,江中渔船上的灯火显得格外通明。清晨再看那春雨滋润的地方,饱含春雨的鲜花开遍了锦官城。

  春雨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滋润万物,使万物有了生的希望,给万物带来无穷无尽的变化,所以杜甫对于她有着特殊的情感。在雨林中,延伸至极目之处覆盖大地的嫩绿小草,哪怕最细小的一株,都在尽情展示着柔而不燥的活力。闲适的青山绿水,也在告知细小草儿的生命的意义,伟大的意义。生命本无意义,但是我们活着就是要去创造出这个意义。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人不是为社会而活着,而是为自己活着,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因为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常常是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使我们的后人也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生活得更好。"生命犹可贵,千金亦难买"人的生命是至重、至贵的,当一个人失去生命的时候,其所拥有的金银财宝、名车毫宅都将人去楼空、毫无意义。人在一生当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并非仅仅为了生存,"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仅仅为了吃饭",生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一种价值追求。

  人的价值的实现即是自我的实现,通俗的.讲就是事业的归宿,对社会贡应有之力。这是我们所渴望的。为了这个理想,许许多多的人不顾艰辛困难,奋勇前进,不惜头破血流,伤痕累累,甚至于抛头卢、洒热血亦在所不惜,只要有这个理想的支撑,生命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不竭!

  人,就是应该具备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斗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永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生命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

  一切的酸、甜、苦、辣,一切的艰难痛苦,一切的风风雨雨,一切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来讲,从来就不是痛苦和失败,而是失败中的成功,是快乐的享受。不错,我们应该把一切艰辛和失败的痛苦当作一种享受,独一无二的享受!我们的生命将上一个新的阶段,从此就没有所谓的"苦"和"痛","得失"和"成败"。这也许就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心境吧!

  生命就是活出一种境界,一种为人处事的境界,一种奋斗努力的境界,一种成功的超脱。

《春夜喜雨》读后感3

  著名的唐朝诗圣杜甫一生坎坷,动乱流离,非常体谅百姓的疾苦。所以,他的诗风格“沉郁浑厚”,总是较全面地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被后世誉为“诗史”。但是,有一首诗,却表现了杜甫喜悦心情的思想,那就是《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词的一开始,就用一个“好”字来赞美“雨”。接下来,杜甫就把“雨”当作人来写,说它知道什么时候下最好,懂得万物的需求。不是吗?春天刚到来的时候,不正是万物萌发、蓬勃生长的季节?它们正需要雨水的滋润,雨就应时而下。你看,它多么“好”!

  接下来,杜甫就进一步地描写“雨”的“好”。“随风潜入夜,万物细无声。”春雨一般都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不像那些狂风暴雨甚至夹杂风雪的“倒春寒”。全句用了拟人的手法,表明了今夜的春雨是有意“润物”,无意“讨好”。不然的话,它一定会在白天就下,而且“轰轰烈烈”,声势很大,电闪雷鸣,让人们看见、听见,好像在诉说着自己滋润万物有多么伟大!就因为它那么无私,才选择了这样一个不打扰、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到,在人们进入梦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你看,它多么“无私”!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杜甫描写他在屋外看到的情景。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下个“够”。因为好雨是无声地润物,杜甫生怕它停了,所以出门去看。放眼四望,小路因为黑云沉重而看不清了。江面也烟雾茫茫,只有那船上的`的灯火忽明忽暗还看得见一点光明。杜甫终于放心了: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你看,它多么“尽职”!

  最后,杜甫开始联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好雨”下一整夜的话,万物都得到足够的水分滋长繁茂起来。春色的“代言人”——花,也就带雨开放,百花争艳、红艳欲滴!不信?你等到天亮的时候出去看看吧!整个城市到处都是花的海洋,一片“红湿”,那一朵朵、一支支,红艳艳、沉甸甸的,多美多壮观呀!而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木,一切的一切,都可想而之。你看,它的功劳多么“大”!

  《春夜喜雨》这首诗写了杜甫喜悦的心情,表现了杜甫就是一切“好雨”的高尚人格。喜“好雨”其实就是喜“好人”。


《春尽江南》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春》读后感 (菁华10篇)

《春》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篇名叫《春》的文章,文章讲了作者对春的期盼,对春的喜爱。

  读文章后,我感到异常的清静,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耳边只有清脆的鸟叫声,眼前,是一片青青的小草,上面开放着许多美丽的野花,桃树、梨树、杏树上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闭上眼,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春天,是可爱的`,春天,是美丽的,我爱春天!

《春》读后感2

  这篇散文的意境很像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空山以如洗的清新,滋润涤荡了浣衣女、打渔夫世俗的身心,浣衣女的嬉闹,打渔夫的又赋予宁静的空山以灵动的生命。人是自然,自然像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群峰蜿蜒,薄云漫游;百鸟凝听;无限旖旎的大自然,像纯洁烂漫的孩子;天真、淘气,里酣然游戏的孩子又多么像澄澈无暇、春光荡漾的自然!

  尤其是,阿桐要邕做他的妻子,邕邕”狠视“并”推开“他,羞涩嗔地拒绝了……天空与飞鸟,绿叶与红花,阳光与雨露,大地与小草,还有男孩与女孩,自然万物相依相伴、相亲相爱的阴阳和谐,体现了无地宇宙与生俱有的多么神奇的”心思“啊!

  20世纪20年代,西方泛神论哲学及印度思想相继传入*。泛神哲学家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后。随后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世纪以来作为人格神的上帝的至高地位自然代替,人们的热情和关注开始转向大自然,表现出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因因相生关系的膜拜和歌颂。泰戈尔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飞鸟集》、《园丁集》等作品中,其宗旨主要是爱宇宙,爱自然,爱人类,爱祖国,爱和*,并从中完成对自我的实现和与宇宙的相调和。这种思想的渊源是,佛教的教义之一就是在悲悯之心下对众生的普爱和泛爱。

  那么,影响到的创作则是,对自然与宇宙的热爱和歌颂,对人类与自然、宇宙和*则是,对自然与宇宙的热爱和歌颂,对人类与自然、宇宙和*共处,和谐统一的宗教般虔诚的羡慕和赞美,成为一个的主题,而为众多的作家们所青睐,比如写了〈女神〉,比如冰心写了《春水·繁星》等许地山的这篇,》也正是这类主题的优秀作品。此外,作为以写小说和散文为主的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也许又因为有一个深谙佛经并最后做了和尚的舅舅的关系,许地山早期作品尤其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如果说,郭沫若风格和激情澎湃是青年式的,冰心风格的温柔蕴藉是母亲式的,那么《春的林野》这一幅人与自由和谐,闪耀着天堂般圣洁光辉的图画,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恬淡、*和、静美的中年心境。它是大磨大难后的大彻大悟;是望后的希望;也是充盈、圆满、出来的甜蜜遐想。

《春》读后感3

  《暧春》记述的是主人公花儿被老爷爷收养后在爷爷家生活中的故事。花儿从小便失去了双亲,之后有受不了养父养母的虐待而逃离,来到又一个小山村,并在村前昏了过去。后来她被小山村里的人捡了回去,可村里人都因不愿增添家庭负担而不肯收留她,在这时,一个家庭不太富裕的老爷爷却顶着人们的议论与子女的不理解将花儿领回了家。从此,花儿便开始了一波三折的生活,并三番五次地被她的婶娘送走。为了让孩子上学,善良的爷爷还上山砍柳编篮子卖钱,一次还遇上大雨生了重病。在老爷爷的坚持,花儿的善良,婶娘的良心发现下,最终他们一家人和好了。十几年后的花儿还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成了小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而当别人问他领花儿回去图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让我印象颇深:我不图啥,就要个良心能安!多么无私啊!多么伟大啊!她不图私利,他不图回报,难道着不是一种伟大,无私的爱么?我想,如果他当时没有领走花儿以至花儿饿死的话,他良心一定会不安的,但如果他是一个没有爱心,没有良心的人,那么就算花儿因为没被领走而饿死的话,他的良心也不会不安的。是呀,为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的小女孩而操劳成疾的老人,怎能不感动呢?一个普通的*农民身上流淌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善良、真诚,面对孤儿,用暖春般的真诚关怀她,感染着周围的人。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爷爷这样一份暖春般的美德!这种美德,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其实我觉得爱心与良心是同步的,越有良心,奉献给别人的爱心也就越多,而奉献给别人的爱心越多,良心得到的满足也就越多,所以用爱心回报良心才能使你的生活充满满足,充满幸福!

《春》读后感4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露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避光焰的威吓。

  岩下的荫处和山溪的旁边满长了薇蕨和其它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儿倒,一会儿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里捡桃花的落瓣哪。他们捡着,清儿忽嚷起来,道:“嗄,邕邕来了!”众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尽头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里摘草花。

  清儿道:“我们今天可要试试阿桐的本领了。若是他能办得到。我们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璎珞围在他身上,封他为大哥如何?”

  众人都答应了。

  阿桐走到邕邕面前,道:“我们正等着你来呢。”

  阿桐的左手盘在邕邕的脖上,一面走一面说:“今天他们要替你办嫁妆,教你做我的妻子。你能做我的妻子么?”邕邕狠视了阿桐一下,回头用手推开他,不许他的手再搭在自己脖上。孩子们都笑得支持不住了。

  众孩子嚷道:“我们见过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赢了!”邕邕从来不会拒绝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说那话,就能使她动手呢?是春光的荡漾,把他这种心思泛出来呢?或者,天地之心就是这样呢?

  你且看:漫游的薄云还是从这峰飞过那峰。

  你且听:云雀和金莺的歌声还布满了空中和林中。在这万山环抱的桃林中,除那班爱闹的孩子以外,万物把春光领略得心眼都迷蒙了。

《春》读后感5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百花开,蜂蝶舞,风轻拂,天空风筝飘飘,地上欢歌笑语,生机盎然,热闹非凡。这就是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流淌着着色彩、流淌着韵律,充满了生机。

  朱自清用长短句的形式,使文章朗朗上口,又显得活泼自然。随后,文章中生动的诗句叠出,轻快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雨密密地斜织,让人仿佛亲临其境。阅读这篇文章,好像在品读一首绮丽的小诗,在欣赏一幅五彩的画卷,在回味一曲优美的歌,总是那样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一看到这篇文章,首先跳入眼帘的是“醒”、“张”、“钻”、“坐”、“躺”、“打”、“踢”、“赛”、“捉”一系列的动作和一串串的叠词,写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写出了万物复苏的动人景象,写出了春天的变化万千,写出了春草的柔软与活泼可爱,也为我们缓缓拉出了春的序幕。

  紧接作者又用“火”、“霞”、“雪”去形容挑花、杏花、梨花,不仅描绘出花的五彩缤纷,写出了花的芬芳,更是描绘出春天的多彩、春天的味道,我似乎走进了春天的通道,闻到了春天沁人心脾的味儿。随后作者又调动自己的感官,给我们带来了风的形状、风的味道,他深情地写出了清风拂面的温暖、写出了风的舒软,还有风中浸着各种各样的清香,仿佛是醇香的酒,又好似甘甜的露水,不禁让人沉醉。

  他甚至还调动他的听觉,为我们描述春天的声音:小草长出的声音、蜂蝶舞蹈的声音、溪水的声音、雨打树叶的声音、孩童嬉戏的声音,这就奏响了春的交响曲,是那么的生动和谐。作者还细心描绘春雨,是那样的悠长而又朦胧,迷离而又清凉,虽然很短,却使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也是抽象的,但春天又是具体的,春天的主人永远是人,所以作者笔锋婉转,打破常规,又把春天当着了娃娃、小姑娘、青年,刻画出春天的新、春天的美、春天的蓬勃有力,不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给人一种向往和憧憬。

  《春》融入作者对江南春天的深深怀念和深深的向往,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朱自清先生的真情实感,文字优美而活泼,描写细腻而生动。合上书页,我情不自禁地想,我什么时候能走进江南,走进江南的春天呢?

《春》读后感6

  朱自清,大家已经对他很熟悉了。他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他以他独特的美文风格,为*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在初中一年级时,大家就学过他的《春》,初中二年级又学了他的《背影》,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走*朱自清了。

  《春》向大家描绘了一幅风景如画,生机勃勃的画面,使人不能不赞叹他的优美的文字和细腻的内心。他那刻画得栩栩如生的画面,让我感到十分惬意,于是我突然发现察看事物其实就这么容易。从《春》中,我看到了新的开始,看到了无限完美的将来。

  再品《背影》,我读到了除去感动还是感动。是啊,在这个世界上,那个为大家遮风挡雨的人,那个拉着大家害怕的小手过马路的人,那个在大家累了主动背大家的人,永远都是大家最亲爱的人。他是家庭的顶梁柱,是护航的军官。可是他们是人,不是神。七尺男儿也有脆弱的时候,大家这部分作儿女的可曾想过为他做点事?就算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从《背影》中,我看到了我爸爸为我操劳的相貌,看到了一个爸爸的伟大。

  朱自清的《正义》,是我感触非常深的一篇文章。读完后,我也不禁想问:人间的正义到底再什么地方?朱自清说,正义在大家心中。可是现实生活总是不是如此。有的人口口声声地把“正义”二字挂在嘴边,呼吁大家要做正义的事,要做正义的人。可是暗地里却在做着罪恶的勾当,就像有的官员纳贿,他们今日收这个的钱,明天收那个的礼,在自我的职位上疯狂地敛财。这种人面兽心的做法是遭人唾弃的。或许,少部分人心中仍存有正义,可是那或许将会被现实吞噬。从《正义》中,我看到了现实社会人心的真假难辨,看到了虚伪。

  ……

  朱自清笔下的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或是秦淮河的夜景,都被他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欲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可以贮满那一种诗意。”可我却感觉,朱自清是诗与散文的完美结合。

  在品位经典时,我读到了一个伟大而又细腻的朱自清。

《春》读后感7

  巴金的文章能够勾起许多儿时的记忆,老师对他的文章评价还是很高的。不可否认的是,他在*的文坛上也算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吧!我自己也没有读过很多他的文章,《春》是第一部。

  可是读完之后似乎没有之前所想象的那样好。虽然还是有一些感悟的,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在*文坛上具有较深影响力的人来说,只是带给我这样轻微的感悟是远远不够的。不过,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我自己的期望有些太过于夸张,毕竟生活中总是存在期望越多失望也越多的现象。还是说说我对于文章的一些领会吧!

  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来说,里面自然是要必备一个个反面的角色的,这些反面人物的职责并不只是单纯地扮演一个阻挠和破坏的作用,关键时刻,恰恰只有他们的出现才能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才能将文章中所孕育了很久的矛盾推向一个真正的高潮,促进它的发生。这样下来,文章才会显得很有张力,松弛有度。但我觉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文章当中所孕育的矛盾或是设置的伏笔应切忌拖太久的时间。甚至是在读者已经很明显的知晓这个矛盾了仍然不将它激发,这样约莫会失去很多的读者吧!其实这便是我在读《春》时的一个感受,个人认为这是巴金这部小说的一个弊端。小说中主人公淑英的命运无疑是每个读者最关注的事情,而其中那些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和封建传统大家族之间的矛盾是从一开始就已经设定了的',可是在整部小说中,这个矛盾一直是悬而未决,当然在这中间也是爆发了几次小的争吵,这使得这个主要矛盾被一步步的激化,但仍然不能忽略我所说的那个弊端,这个矛盾的跨度太长,整整持续了整个长篇小说。

  还有一个弊端便是小说中众多人物的牺牲问题。我明白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无非是想要进一步地激化矛盾,同时也是为了能够一步步地唤醒和强化淑英心中早已经萌发的进步意识,为最终她离开家族寻找自由的结局做铺垫。这样做也未知可否,只是我仍然觉得缺少点什么,或许是在为蕙的死感到叹惋吧!一时间也说不清楚……

  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不能太过于注重细节,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注重细节。记得高中时学*过一篇古文,当时语文老师很是赞赏这样的写作方法。的确,那篇文章是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能够很巧妙地抓住关键的部分,对那些次要的东西只是采用蜻蜓点水式的写法,点到为止即可。遗憾的是,文章的名字和内容大半忘却了,只是约略记得这样的写作方法。当然,文章中的细节和心理描写还是很多的,也比较张弛有度,我所说的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倒并非针对这部小说而言,只是突然心有所想罢了。

  至于小说中的人物,从大体上我觉得应该分为三类吧!十分冥顽不化的长辈和其中的几个晚辈,比如觉英,绝群等;处于新旧思想边界上的人物,比如说觉新,剑民,蕙也算是吧,这样的人物在文章中是最可悲的,他们的命运也是因为他们不敢和封建势力对抗的软弱而被推向深渊;最后一类便是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进步青年,比如觉民,琴,还有出走的老三,后来的淑英也是。大哥觉新是一个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憎的人,命运的坎坷和艰辛似乎全部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但扪心自问时,谁能够否认这样的命运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呢?虽然小说一直在强调梅,珏等人的死与他有关,却从头至尾没有交代一星半点的缘由(这也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吧),还有便是后来海臣和蕙的死,这些残酷的事实全部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这一切让人感觉很揪心,但却全部与他脱离不了关系。因为他的怯懦和退缩,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全部走向无法挽回的噩运当中却束手无策,纵使心中有搭救他们的想法,却完全不敢去实施,遇事只会逃避,文章中我们最常能看到的一句话便是:“他悄悄地离开,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去了。”而对于这样的人物,我们所能够给他的至多也只是一点点的同情罢了。对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他们的行为也就不重点在此申述了。

  总之,作为一部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们思想的觉醒和对抗封建势力的小说,我想,《春》显然不能够算作是很突出的,因为不能够给人太多的启迪吧!

《春》读后感8

  最*我看了一本非常感人的书,名字是《春田狐的爱》,令我久久不能忘记。 在茂密的森林里,狐狸妈妈维克森和“疤脸”带着四个孩子幸福地生活。因为森林里食物非常稀少,维克森经常到附*的农场里去偷鸡。每次偷鸡之前,丈夫“疤脸”都告诉维克森不要去冒险,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可是维克森看到孩子们想吃鸡肉的期待眼神,还是忍不住去偷了鸡。终于有一天,这一行为惹恼了农场主,农场主决定铲除维克森一家。经过一番激烈的决斗,维克森一家付出了了沉重的代价:丈夫“疤脸”把农场主引开了,却在疏忽中被枪打死了。而三个孩子也死了,最后一条小狐狸在农场主侄子的苦苦哀求之下被农场主带回了农场,用铁链拴了起来。维克森的内心也仿佛得到了一丝安慰。

  维克森想尽办法救最后一只小狐狸,无论它用什么办法,无论他是多么使劲地咬。铁链还是牢牢地套在小狐狸的脖子上。看着小狐狸眼中闪着泪光,狐狸妈妈的心都要碎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只臭鼬的死让维克森做出了一生中悲哀的决定,它把毒鸡头放在了最后一个孩子的面前,与其没有自由和尊严的活着,还不如让它到天堂里去找他的亲人。狐狸妈妈丢下小狐狸,像没头苍蝇似的狂奔,荆棘刺伤了它的皮肉,鲜血沾满了它的身体,而它仿佛忘记了疼痛。来到一处悬崖边,维克森停住了脚步,它望着夜空痛苦地哀嚎,仿佛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告诉死去的丈夫。它哭的那么伤心,连月亮也不忍心再看,躲在云层里不肯露面。天亮后,死去的小狐狸被农场主扔进了乱草丛中,它终于摆脱了铁链的束缚。最后维克森望了一眼自己的孩子,消失在荒原中。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静。狐狸妈妈不顾生命危险,三番五次的去救自己的孩子。为了保留小狐狸的尊严,让它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竟然毒死了唯一的孩子。他那种无私的、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我。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生命。妈妈永远都是爱护孩子的,母爱让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不随意去破坏它们生存的家园,让人类与动物永远和谐相处吧!

《春》读后感9

  *来对村上春树先生(后简称"村上")的作品深感喜爱,当然了,所吸引我的绝非作品中“我”的不规矩的生活方式,实乃先生的文笔让人叹服。

  很多评论家、翻译家(林少华先生)都提到了一点,村上的作品并不含有“日本的文风”,在我看来,不仅是日本,他的作品不同于任何民族、国家的文风。日本作家的书我看的并不是很多,德富芦花的散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哥儿》,还有就是村上的青春三部曲,《挪威的森林》。我只能将它们进行对比,来论证“文风不同”的观点。

  德富芦花的作品很有*骈体文的味道,大江东去,一泻千里,正如兵家的名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夏目漱石先生的作品细致幽默,如涓涓溪水,载着落叶优雅的随着时间流着。但对于村上的作品,我实在是不知道该用哪个形容词来形容,他的小说正如空气,热胀冷缩,偶尔带来一阵东南季风微风,充满了海的湿气。但冬季风的干冷永远是主流,两股季风交汇之处,正是村上所站立之处。他并不是抱怨人生,也绝非自得其乐,而是一种”明知道是无聊,却非要把自己放在最中心“的一种另类的洒脱,好像是对冥冥中呐喊”不是你抛弃了我,是我抄了你的鱿鱼。“

  也像是阳光,努力的穿过云层和大气,像压面条机一样,从微小的缝隙中照射进来,在大地上铺洒开。

  下面我写一些我喜欢的片段。(大部分出自于《且听风吟》)

  (”我“和鼠{好友}初识,酒驾撞入公园后 )

  我们从附*的自动售货机里买了六听罐装啤酒,走到海边,倒在沙滩上一喝而光,随即眼望大海。天气好的无可挑剔。

  ”管我叫鼠好了“他说

  ”干嘛叫这个名字?“

  ”记不得了,很久以前的事。起初给人这么叫,心里是不痛快,现在无所谓。什么都可以*惯嘛。“

  我俩将空啤酒罐一股脑扔到海里 ,背靠防波堤,把粗呢上衣蒙在脸上,睡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睁眼醒来,只觉得一股异样的生命力充满全身,甚是不可思议。

  ”能跑一百公里“我对鼠说。

  ”我也能!“

  然而当务之急是:将公园维修费分三年连本带利交到市*去。

《春》读后感10

  春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季节,但往往又会给人带来焕然一新惊喜的.。在描写春天的文章长廊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独一无二的语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进我的心里,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我似乎感觉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吹面不寒杨柳风。”从中,我能感觉到,风是多么地温柔呀!像是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一样,而且在空气中还夹着清新的土味、酝酿着淡淡的花香。要是能漫步在这种仙界般的美好春光里,一定是舒服极了,惬意极了!此时此刻我真是希望能穿越时空,到达这么美、还充满了诗意的春天去啊!

  朱自清给春天的鸟,“恩赐”了一个美妙的嗓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唤友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着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样的境界,就像在奇妙的童话世界里似的。但是,即使鸟儿的天赖之音再好、再美,也比不上那新春的雨水呀!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是最适合放风筝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面,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人们都以欢笑和努力,满心欢喜地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直为现在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春天,是希望的种子、是生命的开始、是美丽的象征。我从朱自清写的《春》中,看到了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人们在努力地工作着、奋斗着,从希望的春天开始,为我们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请大家就从现在做起,憧憬着我们的未来,一起来为明天而努力吧!


《春尽江南》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春望》读后感 (菁华3篇)

《春望》读后感1

  今天我在网上看见了我要写的作文主题,其中一个便是引用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泪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是让我非常的感动。

  以前我也知道去多杜甫的诗句,但只是背不是很了解。但这次暑假我和妈妈去了杜甫草堂,在导游的解说下是我对杜甫的诗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在杜甫草堂的一个展厅—大雅堂里面就有杜甫的《春望》。今天回想起导游对这首是诗句的解说时仍旧让我激动不已,在当时的唐朝正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眼见山河依旧在,但却是过破而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发出热爱祖国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而写下的诗句。

  今天的我生活在美好的和*年代虽然体会不了当时,作者那样的心情,但是我却更加的感激让我们幸福。生活的先辈们,正是因为无数先辈们用自己的血水和泪水才换得了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先辈们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就不会有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给我们讲生动的课程......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个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惯,练就一身本领,长大以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所有历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春望》读后感2

  杜甫,唐朝伟大诗人,一生经历坎坷。青年时代在盛唐中度过,游历了*许多地方。参加科举,落榜。和许多盛唐时期诗人一样,杜甫怀有巨大抱负,入仕治国。但一次次世事的经历,使他真正看清了这个社会。

  当唐朝由盛走向衰落时,杜甫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的变迁,人生的辛酸,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

  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忠君、仁爱、入仕思想深深影响着杜甫。但当安史之乱爆发的八年间,唐朝社会的急转直下,百姓深受磨难,杜甫深刻的认识到了世事的变迁,他用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记录了这场战乱给社会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影响。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深刻的记录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状况。底层百姓生活艰辛,战乱给整个国家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春望》就是杜甫写于这个时期,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作者回到长安所见所闻。

  在叛军的劫掠后,长安已是满目荒凉,往日繁华的长安,现在已是不堪目睹。诗人杜甫看到这样的场景,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一个忠君爱国、对贫困百姓有仁爱之心的人,内心的伤感是可以理解的。

  诗歌的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用*实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再次回到长安的所见,叛军攻陷长安,虽然山河依旧,但已满目疮痍。春天草木茂盛,但人烟稀少,与往日的繁华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借助花、鸟美好的事物表达一种感伤悲凉之情。感慨世事的变迁,对花而伤感流泪,因为恨别而听到鸟儿的鸣叫也感到惊心难过。颔联运用对偶的手法,加强了诗人对长安沦陷的伤感之情。景随诗人的情感而变化,花鸟美好的事物也因为诗人内心的感伤而变得凄凉。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绘了当时战乱持续时间长,同时也表明了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长期的战乱,在外打仗的士兵,故乡家人对他们多么牵挂,一封家书抵万金,思念亲人。在战乱的年代,年轻人都被抓去打仗,家里只剩下老弱,百姓在战乱中承受苦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诗人想到这里更是感到痛苦,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对国家社会、底层百姓的忧愁,白发脱落的更加稀疏短少,发簪几乎不能夹住。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破落,百姓处在苦难之中的忧伤之情。诗人把个人之情寄予到国家百姓,关心国家安危,关心百姓疾苦。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诗人把个人的坎坷遭遇与社会世事紧密联系,在细微之处见真实,寄予感情与诗中,客观叙述描写与主观的抒情相结合。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给人一种悲伤之感。《春望》把作者内心的伤感忧伤之情与现实景物恰到好处的联系在了一起。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国家的衰落,百姓的苦难,诗人杜甫深深感受到了世间的桑海。沉郁顿挫的`风格表现了杜甫一种倔强的性格,感情的深厚表达的真挚。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品质,忧国忧民、仁爱之心等等。朴实无华的语言,世事的描写,对底层百姓生活的感触,对国家安危的关心被历代仁人志士所敬仰。

《春望》读后感3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开头两句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宋朝司马光十分欣赏这一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

  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颈联又因远观、*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 本诗先是分头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接着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这样一环扣一环,章法非常严密。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