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1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这是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极大评赞。在学*的生活中,我早就听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介绍过这本书,趁着空当我便也仔细的品读了一遍。

  《人间词话》写得很有见地很有特色。这是我个人的最大感触。书里面大多穿插着诗词、注释和评论。咋一看很凌乱很散的样子,其实不然。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三,梦里寻她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而我和一些人一样喜欢将它喻为“立志”、“勤奋”、“成功”三个阶段。第一境界为立志,也是最初层次的境界。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诗人独上高楼,登高极目远眺,找到出路。第二境界为勤奋,即表述如何去奋斗的。为了伊人,人瘦了、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第三境界为成功。经过打拼、努力、千辛万苦地奋斗,终于水到渠成,获得了成功。

  人之成功,都必须经过立志、奋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是每个奋斗的目标。立志是前提,奋斗是保障。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越王勾践,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经历百倍挫折,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楚国是个小国,在强大秦国面前十分弱小,但他们通过努力,终于吞并了秦国。此可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没有志向,一切努力是徒劳的。只要有志气,朝着奋斗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我们的成功的归属。我们立志不难,但需要认清我们自身的形势,因材制宜地确定奋斗目标。

  没有勤奋,一切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朱熹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之古训,今有“空谈于国,实干兴帮”鉴言。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来的`。原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给成功下了个定义: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先天性,机遇是可遇而不可得的,唯独勤奋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如果不勤奋努力,天资再聪慧都无济于补,机遇再多都白驹过隙,难以抓住。

  成功是预期的实现值,虽有预见性,但却隐含未知性。我们理解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最重要就是要躬于行、亲于践,努力把握好今天,以曾国藩“日以学为业”的精神,加强学*,多于锻炼,提高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因为,奋斗其乐无穷。

  是的。一旦有了寄托和目标就会奋力拼搏,因为是自己愿意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是兴奋而执著的,这条道路上兴许痛苦却是快乐的。

  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是孤独的,能理解你的又有几个呢。不然伯牙怎会为子期断琴,故知音难遇。特别是君王,一个人站的太高,是寒不胜寒的。而后,寻寻觅觅,泠泠清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却发现原来一直追寻的在你不经意间朝你微笑,这一直寻找的就是你的眼前。

  人生一世,如此而已。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收益颇深,可惜只是浅尝辄止,甚至可谓囫囵吞枣。想到如此,心生遗憾。望有闲时,再细斟读。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2

  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对诗词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确实真真实实存在的。在我看来《人间词话》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

  在书中,王国维先生不仅仅是在品诗,更多的是在品人生,书中始终贯穿着先生认为的“人生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但是,我今天会从王国维先生对诗词的见解和我对诗词的感悟入手,重点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诗词的忧劣评判标准“隔“与“不隔”,来与大家一起领略不一样的品析诗词角度和想法。

  王国维先生用“隔“与”不隔“来评价诗歌,起初我认为所谓的“隔“就是诗词晦涩难懂,后来越读越觉得哪里不对,再后来细细品味,王国维先生认为,欧阳修《少年游》中咏春草上半阙“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之句为“不隔”;而下半阙“谢家池塘,江淹浦畔”之句则“隔”。这两句皆为抒情诗歌的组成部分,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情感的流露的程度或者方式不一样,,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的情感,读者一读便知其表达的内容是诉说一种离别之殇和怀念之苦。

  但是下半阙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我苦苦而不得知,最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这首词的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据《南史·惠连传》中记载,谢灵运非常欣赏族弟谢惠连的诗才,曾经在永嘉西堂苦思佳句而不得,于梦中梦见惠连才写出了“池塘生春草”之句。而“江淹浦”则源自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故事。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傍之如何!”之句,其中“南浦”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谢家池上”表达的是相思之情,而“江淹浦畔”则表达的是离别之情。因而,这两句的下一句是“吟魄与离魂”。“吟魄”指的就是“谢家池上”词人的诗情,而“离魂”则指“江淹浦畔”的离情。

  由此,我发现了,欧阳修《少年游》的下半阙,王国维先生认为“隔”的原因的用典,那么是不是只要用典之后,诗词就会“隔”呢?

  当时脑海中蹦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是,但是为什么呢?我却冥思苦想而不得知,一次偶然的瞬间,我与室友们讨论这个话题时,谈到了中学时的一篇诗词《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词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诗,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词,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首诗理解起来不难,虽然一些具体的语句,比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你不能太清楚地明白它地具体意思,但是丝毫不影响你对整首诗地情感地一个理解,中学时代的我一开始读时便能够大致的理解它所想表达的大概的情感,但是我也能感觉到其中运用了典故,现在回过头来,在读了王国文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再来细细品味这首诗。

  其实在这首诗中,作者真的运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庄周梦蝶、杜鹃泣血、鲛人泣泪、蓝田之玉,甚至题目都是一个典故,但是为什么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那种王国维先生所谓的“隔雾看花”之感呢?我们细下来品读这首诗会发现,李商隐将对典故的运用融入到情与意的交融之中,让意对情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不仅没有使情感的表达与意象的生成相互隔离,反而使得二者交相互融,使情与意的表达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其实是否运用典故与诗歌的”隔“与”不隔“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

  因此,总起来说,诗歌“隔”与“不隔”,并不在于用典与不用典,而在于是否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让诗歌意象的出现不影响诗歌情感的表达,能够让读者准确、明了的知道诗人、词人所向表达的情感。这几个星期粗略地读完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我才意识到,我小学、中学所学的诗歌真的就是死记硬背,用来没有细下来分析过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和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我想在今后的诗歌学*过程中我会更加地注意这一方面的认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半阕与下半阙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本来用意是婉转的抒发作者的情感,让词人传递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加深,但正因为作者使用了两个典故,让本应该深刻明了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变得模糊,成了一种阅读障碍,倘若读者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出处和表达的情感的话,那么读完下半阙诗词之后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因此王国维先生用“隔雾看花”来描述,或者说是区分诗词的优劣。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3

  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最上

  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词闲适优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称道。一方面,宋代在治国上重文轻武,再加上国家的内忧外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宋代文人将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禅宗和老庄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让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脱、达观。而宋朝经济的发达,享乐风行,歌舞升*、酬宾赠妓、留恋光景者特别多,青楼楚馆成为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适(虽说有一部分排遣内心抑郁的因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宋词更多的将物我融为了一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只有通过词作来反映自己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似写春意阑珊的幽怨,却实是在写自己对于治国的幽愤。

  二、王国维评价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对于李煜,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评价他的好坏,作为一个帝王,他没有承担起他的责任,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让他最终沦为阶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气。诚然他有一定的天赋,君王时期的作品却多是描写其后宫旖旎生活的,在艺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次人生变故让的许多思想上有了升华与自我感悟,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亡国之主内心的凄哀。

  三、王国维的三境界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吧,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这个时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须先要学会忍受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同样成功没有捷径,而机遇只会宠幸有准备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仿佛仿佛追寻已久的梦中女神,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心情还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梦想太过不易,在绝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下,那是一种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终见到希望后的颤动。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1

  老实说,读这本颇见考据功夫的书,把玩那些精辟的不刊之论,继而小心写出下面这些话,要先给自己壮壮胆,耸肩收拾一下自己的浅薄,然后再打开神游八极的冥想……评个五星吧,仅管文字编排上有些叠床架屋的味。

  周济(止庵)《宋四家词选》里论作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孟子有曰:“充实之谓美”。《庄子·知北游》感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而今《人间词话》独辟词品“三境界”说,继而引词论词确为高格,万象更新一语点破,谓之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一些三脚猫的花架子,还真揽不下来瓷器活儿,更别说桌子底下放风筝了。

  虽然佶屈聱牙面目拒人千里之外,但是一切生活部门都有技术,骨子里的东西变化不易,于是评论就应该有分寸,假如意象、主旨、趣味差强人意,就不用去评它。概其诗余盛于两宋,但并非阙阙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我们虽然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五+二、白+黑”加班。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因之,有唐诗作榜样可能是宋人的大幸,也可能是宋人的大不幸。在书中被作者反复提及的白石道人有言,“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有宋一朝,众人拾柴,不仅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还把疏凿的河流加深了。

  个人以为读这本书,首先应绷紧上述认识,然而还远远不够,艺术永远离不开生活!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把烧红的电烙铁,不管你情不情愿,都被当成一块皱布来整,不论多么曲折,最后总是横*竖直、熨熨贴贴。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但生活可不欠不该你的,每天都在直播,何况是非功过终在你心,即便眉头紧锁、五官扭曲,于事有何补于己有何益?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何评论,都显绕舌、多余,只有通电,火红,然后摧枯拉朽,一片清*……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2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是我对王先生最早最粗浅的认识。后来虽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却一直未曾拜读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读了《人间词话》这一本著作。

  饶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旧没有想过这本名作竟这样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仅一句话,最长的也不过一百五十余字。也没考虑到这样晦涩难懂,需要时不时的网上查询检索。第一遍读完我竟对大多数段落依然是毫无头绪。没办法,我只好寻找注释版来阅读。

  还好,参考着注释附带着诗词原文,再将《人间词话》细细读来,我最起码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点评,点评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读出一点心得。

  写文章首先应有境界。无论描写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作者自己的见解或是阐发。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虽然境界有大小,但不因为这点去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哪里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又怎么比不上“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呐?

  文章的关键从来就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积,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可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之后,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文章的关键应在与意境,就是作者通过文字究竟是想论述何事,阐述何种观点,实质就是作者构建出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虽作艳词,但终有品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求学之路,首先在于立志,志存高远,方能在求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望尽路之尽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求学的过程中唯有历经苦辛,努力打拼才会有所成就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唯有经过前面的“踏破铁鞋无觅处”,才会有“得来全不费功夫”偶然惊喜。

  虽王先生在此谦逊地说可能词人们会不同意,但就我的见解,词人们一定毫无疑义。此三重境界不只在于文章,也不仅限于治学。其实我们对于整个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人生过程认知不也是如此吗?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3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这是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极大评赞。在学*的生活中,我早就听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介绍过这本书,趁着空当我便也仔细的品读了一遍。

  《人间词话》写得很有见地很有特色。这是我个人的最大感触。书里面大多穿插着诗词、注释和评论。咋一看很凌乱很散的样子,其实不然。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三,梦里寻她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而我和一些人一样喜欢将它喻为“立志”、“勤奋”、“成功”三个阶段。第一境界为立志,也是最初层次的境界。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诗人独上高楼,登高极目远眺,找到出路。第二境界为勤奋,即表述如何去奋斗的。为了伊人,人瘦了、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第三境界为成功。经过打拼、努力、千辛万苦地奋斗,终于水到渠成,获得了成功。

  人之成功,都必须经过立志、奋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是每个奋斗的目标。立志是前提,奋斗是保障。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越王勾践,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经历百倍挫折,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楚国是个小国,在强大秦国面前十分弱小,但他们通过努力,终于吞并了秦国。此可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没有志向,一切努力是徒劳的。只要有志气,朝着奋斗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我们的成功的归属。我们立志不难,但需要认清我们自身的形势,因材制宜地确定奋斗目标。

  没有勤奋,一切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朱熹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之古训,今有“空谈于国,实干兴帮”鉴言。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来的`。原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给成功下了个定义: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先天性,机遇是可遇而不可得的,唯独勤奋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如果不勤奋努力,天资再聪慧都无济于补,机遇再多都白驹过隙,难以抓住。

  成功是预期的实现值,虽有预见性,但却隐含未知性。我们理解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最重要就是要躬于行、亲于践,努力把握好今天,以曾国藩“日以学为业”的精神,加强学*,多于锻炼,提高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因为,奋斗其乐无穷。

  是的。一旦有了寄托和目标就会奋力拼搏,因为是自己愿意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是兴奋而执著的,这条道路上兴许痛苦却是快乐的。

  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是孤独的,能理解你的又有几个呢。不然伯牙怎会为子期断琴,故知音难遇。特别是君王,一个人站的太高,是寒不胜寒的。而后,寻寻觅觅,泠泠清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却发现原来一直追寻的在你不经意间朝你微笑,这一直寻找的就是你的眼前。

  人生一世,如此而已。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收益颇深,可惜只是浅尝辄止,甚至可谓囫囵吞枣。想到如此,心生遗憾。望有闲时,再细斟读。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人间词话读后感 (菁华9篇)

人间词话读后感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静安先生以“境界”二字作为文篇开首,奠定了中心,一词知因,至于这果,还是要细细来品。叶嘉莹先生曾提出过《<人间词话>基本理论—境界说》,纵观各位学者,读者的评价多以“境界”而起。

  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行于宋。与诗似而大不同,相对而言,词的规格,*仄,韵律更为严谨,却较多数书读者倾心。我个人自小爱词就甚于诗,有些许受不了诗那种五言七律的正统规格,却作诗多于词,诗的主体更易把握,不易离神。而词虽然熟知创作基准,稍有不慎便易离神,换种说法散神。与静安先生所说“境界”差不多。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可见得,境界之于词在静安先生眼中的重要性。其境界为人不同为人同,故可独树一帜,从词的发展来看,出彩词作便是向我们一一印证了其沉淀的瑰丽。

  《人间词话》是静安先生的大作。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对词的评价极到位,以西方美学的观点定义了*传统文化瑰宝,可是却也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受到*封建古典文学的影响,使《人间词话》沿用文言体,评价虽简洁精炼,却无法给读者呈现出透彻的品词之想,便略显不足。这也是《人间词话》被一些人所排斥的原因之一。

  于我而言,其不然,这种言尽意未尽的表达方式,其实是给读者扩展的空间。

人间词话读后感2

  最*,我开始读起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起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

  但我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我的三分热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坚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间词话》中的诗词都背下来,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会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颗心。我一直在找办法改变,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转。有人说,三分钟热度未必是坏事,三分钟热度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后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也相信。说会《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才刚刚读,所以对后面的内容是怎样的,但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因为我读了她前面的几页我就觉得非常的不错。

  但我读到第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中的几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滥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有秦观的《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读来真的是让我心旷神怡啊。

人间词话读后感3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唐诗宋词又好似两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向我诉说过去,诉说他们沧桑的经历,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道坎,每一个弯。我有一句最爱的宋词,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今年暑假的一次偶然,我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薄薄三十页,不仅深入浅出,那种传统而优雅的审美情趣还能让那些在我心底沉淀已久的古典情怀能重新泛起。

  王国维对词之境界尤为推崇。境界,是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人间词话》中最为经典的,还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不能不说,这段文字是《人间词话》最为人熟知的名段。我想当年已经花甲的王国维铺开一张宣纸,毛笔蘸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心中也是无限感慨吧!但王国维先生只是一个文人,最终也只能选择投湖自尽。后人于他之死,是没有太多溢美之司的,毕竟清廷的灭亡早已成定局。只是我的心却无端疼痛起来,星星划过天际,人们记住了他的光与热,却无人知悉他的预落。王国维先生只不过固执着他不该固执的,坚持了他不该坚持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全书来说提到“境界”有十余处之多,这里仅是一处,可就这一处就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了。

  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于是乎我又一头扎了进去……《人间词话》让我领略到了词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学*,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间词话读后感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词闲适优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称道。一方面,宋代在政治上重文轻武,再加上国家的内忧外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宋代文人将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禅宗和老庄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让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脱、达观。而宋朝经济的发达,享乐风行,歌舞升*、酬宾赠妓、留恋光景者特别多,青楼楚馆成为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适(虽说有一部分排遣内心抑郁的因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宋词更多的将物我融为了一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只有通过词作来反映自己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似写春意阑珊的幽怨,却实是在写自己对于政治的幽愤。

  王国维评价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对于李煜,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评价他的好坏,作为一个帝王,他没有承担起他的责任,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让他最终沦为阶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气。诚然他有一定的天赋,君王时期的作品却多是描写其后宫旖旎生活的,在艺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次人生变故让的许多思想上有了升华与自我感悟,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亡国之主内心的凄哀。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吧,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这个时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须先要学会忍受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同样成功没有捷径,而机遇只会宠幸有准备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仿佛仿佛追寻已久的梦中女神,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心情还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梦想太过不易,在绝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下,那是一种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终见到希望后的颤动。

人间词话读后感5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王国维先生早年从事过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人间词话》却写于他已厌倦西方哲学而兴趣转移于*旧文学之际,故其中虽然时时流露出早年所受西方思想之影响,然而就全书的体裁和批评方式而言,其实与*传统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是相似的。

  接触到《人间词话》,便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境界”一词,王国维先生开篇便将“境界”一词作为评词的基准:“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在接下来,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批评理论如“造境”和“写境”之说、“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讨论等等,后部分为批评的实践举例部分。

  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无意境之词,纵然辞藻华丽,也不过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实对于各种文学体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通常认为《人间诗话》是王国维关于诗词之学的著作,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可以说,王国维其实是以评词的方式,在言说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归结到“境界”这一词上来说,境界不仅仅是对于词、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其实更反映在人生的意义上。

  大多数人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三种境界”开始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王国维将这三种境界讲的似乎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面,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标便会自然的实现。在这里,作者用评词的方式说明了人生哲学的道理。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例如:“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可以归到理想与现实的讨论;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的论述可以作为自身修养对于处事的影响的论证。

  在《人间词话》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我想,王国维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是因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表达感受,对于内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写的景物而言,没有比“境界”更好的词语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该做怎样的解释,从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对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之后,似乎有了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但终究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读懂的缘故吧,不过从叶嘉莹著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中关于境界的讨论来看,似乎有了一点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认为王国维选择“境界”一词来作为他的评词的特殊用语,是因为这种选择符合*文人在用词时强调“有出处”的惯例,所以尽管语义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艺术,但也依然为读者所接受。

  可也许这也正是*古典文学中用词的魅力,没有精确的解释,却有很广博的意境,有一种很大气的味道在里面,这是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人间词话读后感6

  人间词话主要赏评析了唐五代至清的主要词人词作,初读前几页时颇觉枯燥,随着诗词大会第五季的开播,就着细细读去,始觉饶有趣味。

  王国维关于历代词人佳作的数句点评,仿佛为欣赏词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聊聊数句即可领略和品味整首词的意境。

  作者提出赏评诗词的主要标准乃是境界,或者说是自然之境界,即写词作诗不过多修饰而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切皆自然流露。进而提出“隔”与“不隔”、“格调”、“雕琢句易而意难”等论断,皆是以此为基础而来。

  所谓不隔,就是词人以自然之笔触写自然之境界,抒自然之胸臆,乃是兴之所至即兴而发,读来使人感到自然流畅,意韵无穷,而能做到这一点的词人,要么天赋异禀聪颖过人,要么学富五车厚积薄发,方能收发自如,均是才华横溢,性情自然,方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畅怀佳作。

  所谓隔,则指雕琢语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在语句雕琢上下了过多功夫,精致有余而失之自然,所谓隔的词人,在作者看来总是用力着错了方向,不能畅舒胸臆和激起共情。

  整体来说,人间词话对于词作的审美自成一格,虽有作者个人之喜好,但仍是一本诗词探幽的入门好书。

人间词话读后感7

  人间词话,话尽人间。初读《人间词话》,便从书名中发现了浪漫与美。这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后,再根据他的文艺观去阐述古代文学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王国维先生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造境”和“写境”的说法,并指出“造境”虽是浪漫主义,但却没有抛弃现实;“写境”虽是现实主义,但也不能离开浪漫,浪漫与现实是相辅相成的。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最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认为“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能观”是指诗人能超越现实进入到一种自我营构的意义世界。王国维又通过尼采、叔本华的理论阐述了这种审美无功利的观念,使其“境界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王国维这段话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从具体诗词的体验感悟人生的普遍意义。首先,他说到人生的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鹊踏枝》中词句,本意是一位怨妇对远方游子的思恋,她日复一日登楼眺望,盼望远方游子的归来。但王先生这里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要经历的孤独,只有这样才具备追求高远境界的基础。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凤栖梧》中词句,本意是说一位在外漂泊、失意的游子,对其所爱的思念,甚至为之形神憔悴,在这里是为了表达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锲而不舍。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词句,本意是说元夕之夜,一群游街女子或“蛾儿雪柳”,或“笑语盈盈”,他所倾慕的女子却在那灯火阑珊之处,显得那样的卓尔不群、傲然独立?王国维先生在此想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经历孤独与坚持后,终于进入人生最高境界。由诗词指向人生,由美学指向哲学,这是王国维用浪漫美学的眼光来解释人生的哲学。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

  所以,一部充满着诗人气质,哲人思想的快意之作,诞生了。

人间词话读后感8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人间词话读后感9

  几年前在陪谭总在彼岸书店喝茶时,闲来无事在书店里随意找本书读,看到叶嘉莹先生对顾随先生讲课的笔记《*古典诗词感发》,本来只是想用几首熟悉的诗词打发一下时间,没想到读来酣畅淋漓,一下午看了大半,就索性买了带走了,书中对诗词的揣摩对我这种除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后再没接受过更高语文教育的人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一时间心潮澎湃。书中多处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印象深刻,但最*几年看专业类的书多,看文学类的书较少,今年适逢读专业书有些瓶颈,厌书情绪上升,正好找来经典品味品味,果然药到病除。

  王国维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家,书不厚,酣畅淋漓,多处让人不由得拍腿较好。

  文中论文体兴衰更替:“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做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者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聊聊数语,道尽*文学文体更替之缘由曲折,宋词到元曲也是一以贯之,文体之间有继承性、连续性,也有革新,才有*古典文学的波澜壮阔,一浪又一浪。

  王国维先生对词推崇以“境界”分高下:“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那什么是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无境界。”境界就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而不是无聊凑骚,“境界”二字着实精妙,读书笔记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可运用到所有领域,合乎天理、地道、人性本真的就是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以境界而分,王国维先生认为北宋的词有境界,南宋无境界,南宋词人中,能和北宋并驾的只有辛稼轩一人。

  境界分造境和写境,即理想与写实两派,“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道:“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论述实在精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理想与写实的交融的代表作品。

  境界又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王国维先生似更推崇无我之境,这可能是因为无我之境需要忘我,需要的境界更高。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但宏大的诗词似乎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起来比“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肯定带感很多。王国维先生贬李清照、温庭筠之词似乎也有受境界大小的影响。

  有无境界,除了词作者本身的水*高低之外,与词作者的品格关系更大。“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王国维先生根据境界,崇五代北宋之词而贬南宋之词,祖李煜、崇谢灵运、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而贬温庭筠、韦庄、柳永、姜夔。

  国学大家能根据自己的标准褒贬分明,而不是含糊折中,正应了文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虽然有些观点在后世看来有些偏颇,很多作者的很多作品也是一流之作,但能直抒胸臆、嬉笑怒骂间指点江山,读来让人酣畅淋漓。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人间告白》读后感 (菁华3篇)

《人间告白》读后感1

  《人间告白》是插画师金鱼酱的作品。新*录了她和爱人小忽的故事,他们的爱情从校服到婚纱,从一见钟情到相伴相守,直到命运打破了他们原本*凡幸福的生活……

  他们之间甜甜的恋爱,真的是羡慕到我了。看着看着,我就酸死了。好想去谈下恋爱;我是否以后也会遇到这么好的女孩;我是否可以做到像书中的那个男孩一样,一心一意的去爱、去包容她。

  为什么我这么惧怕死亡;看到生离死别,总是带着畏惧,害怕身边的人或者自己突然之间就得了什么病,突然之间就要离世。我也无法想象,若是在我中年时,就患有癌症,我的那个她、父母、亲人、孩子该怎么面对我的离世。我是他们的依靠,若是倒了,她们会有多难过?我又会有多不舍?面对病魔的折磨,是多么的痛苦?死,到时是否是一种解脱?还是说,即使这么痛,依然会像书中的小忽一样,坚强的支撑着?我想会吧!是想对人世间多一分留恋,想多陪伴下我爱的人跟爱我的人……

  有人问,世界上真的有纯洁的男女友谊吗?

  我想说的是,没有的。如果有,那是因为你是被偏爱那个。你很幸运。也很希望你能发掘他/她的喜欢。若是他/她不是你的菜,我恳请你放过她/他。别让他/她再傻傻等下去了。没有结果的。

  因为我就是那个等着的人。

  我也想找一个满眼都是我的女孩。但有个人告诉我,“要是你满眼都是另外一个女孩,怎么可能发现那个满眼都是你的女孩呢?”看到这句话,我才突然之间醒悟。我呀!是时候应该放下了。不然怎么发现的了那个满眼都是我的女孩呢?虽然说我觉得这个女孩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我相信我能找到一个满眼都是我,我满眼也是她的女孩。这么可爱的女孩,我一定不会忍心去伤害她。只不过现在大家都迷路了,我在哪里的变优秀,让自己发的光更亮一点。好让她尽快的发现我,来到我的身边……

  “以前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失去是什么滋味,现在,我一夜间明白所谓失去就是那个你*以为常又很熟悉的人,从此不会出现在你触手可及的那个地方了,并且是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份失去是什么滋味,或许你还会感悟到并不是每个人、每段感情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很多人、很多事一旦失去就意味着永远,所以不留遗憾才不枉此生。遗憾多了眼泪也就多了,眼前这最年轻的今天不是用来哭泣的,该好好地珍惜生命、珍惜感情,也该深刻地反省,学会仰望生命,学会敬畏死亡。”这是书的的一段话,看了之后,我确实是觉得,应该要珍惜眼前人。

  很多时候,被偏爱的总是有持无恐。无论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需要去付出,去维护的。不能等到它即将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看了《皮囊》、《云边有个小卖部》、《人间告白》,都有说病魔对人的折磨,让人天人两相隔。病魔确实是一种很恐怖的东西,我现在就想去医院的ICU看看,去亲身感受一下这种伤痛。也想让我明白,拥有健康的身体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去辜负父母给的健全的身体。

  即使生活中遇到些困难,也能想到,我还有一副好的身体,这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如果未来,我有孩子的话,我想在孩子小学四年级左右,带孩子去医院ICU。让孩子知道,其实他/她是多么的幸运,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让他/她懂得感恩父母,并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及作息*惯。

  在小孩六年级结束后,我要带他/她去凌晨的菜市场。让孩子感受到他/她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父母养他/她,真的付出了很多了。也为了让他/她有个正确的金钱观。

  在小孩初三那年寒假,我要带他/她去春运时的车站。因为初中快结束了,他/她也快要离开我的怀抱,是时候应该要学会自立了。也是为了让他/她明白,无论身在何方,父母依然是他/她坚实的后盾。

《人间告白》读后感2

  人间一趟,要有温暖的力量。

  作者:爱戴项链的糖

  收到书就迫不及待打开来读,本来想吃点东西,可是这本书让我安安静静地坐在了沙发上,伴着我最爱的奶啤读完了。金鱼说睡前喝助眠的红酒时会想,葡萄们可曾知道,自己经过发酵会给人类带来那么美好的体验呢?

  我想葡萄可能不知道吧,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就是因为有感情,能爱人,能给人温暖才会在天地间显得那么不一样。白天还风和日丽的广州也是说变就变,窗外的风夹杂着雨作响。我不喜欢雨天,也不喜欢离别,可是人生的很多时刻都不是根据人的主观想法决定的,有些时候,我们就是被推着我们去面对生活苦难的。

  我自己也想不到是什么时候关注金鱼酱的了,微博的关注里有一个笑起来非常明媚的女孩子,她的画也总能让人感觉十分温暖,她和爱人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她在微博上分享她的美好。后来,我会看微博难受心疼到流泪,有时候甚至不忍看,因为爱人的离去这种悲痛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我非常想要安慰,但是又不忍去留言,就一直小心翼翼地默默祝福。

  金鱼说,最怕听到别人说“加油”,因为她已经用上全部力气了,是的',我能感受到她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争分夺秒的努力了。那作业读者,我就说一声“不怕”,人生海海,山河大地都在教我们成为辽阔的坚强的勇敢的人,那就一起这样走下去吧。

  作为小忽爱人,花生的妈妈,爸妈女儿,金鱼酱已经非常完美了!你说我们都要用心感受爱,才能有能力爱人,我想花生也一定会成为非常有爱的人。而且,不仅仅是花生你也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带来了很多美好,还有读这本书的我们,还有享受爱情的女生,在等待爱情的姑娘,遭遇不幸的人们……那么多人都因为你而变得更勇敢更温暖,是多么让人幸福的事呀!作为老师,很多时候我不能一下子改变全班的学生,但是一个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我都可以快乐很多天,我想金鱼的快乐也会因为我们而放大了吧。

  记录是让我们收藏美好人生的最好方法了,有想法是提起笔咋来来,看到美好瞬间时拿起相机捕捉,感受生活时拿起画笔展现。合上书,脑海里浮现的是你们一起去过的芦苇荡,可以饱览风景的巴士二层,为彼此制造的惊喜,牵手旅行的地方……还有你提到的*行时空的感应,我也相信一定是存在的。人总要有相信的、坚持的事物,

  感谢你的感恩之心和面对不幸的坚强,谢谢你那么温暖的分享,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也让我在这个感动的雨夜又多了些面对生活的热忱和勇气。

《人间告白》读后感3

  《人间告白》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是小忽和作者金鱼酱的爱情故事。小忽和金鱼酱是从校服到婚纱的故事,无论是初见,分开到再相遇,一起跟病魔抗争,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满满的幸福和美好。

  他们有一个孩子,小名叫花生。这本来是一段人人羡慕的爱情,本来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生,结局也应该是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与生命拔河的过程中,他们用尽全力地陪伴对方让所有人动容!在最艰难的时光里,他们却为彼此留下了最灿烂的回忆……他们让所有人相信,人间一趟,爱最珍贵!他们也让所有人感慨,这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纯粹而美好的爱情。”

  上天好像不会让人轻易得到幸福一般,小忽查出了癌症晚期。医生说他还剩三个月的时间了。他们虽然很难过却依然没有放弃生活的美好。在剩下的时间里尽可能创造了他们以及花生之间的美好回忆。一年半之后,小忽还是去世了。

  小忽真的是个好爸爸,在癌症面前,他乐观坚强。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张小忽为婴儿车里的花生遮挡阳光的照片。忘不了小忽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吃力地把最后一份礼物递给花生,说了一句:“花生,要听话。”然后永远闭上了眼睛。天知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到底哭了多少次。花生真的有个很好很好的爸爸,一直在忽忽星球看着他长大。

  即使小忽不在了,金鱼酱一直很坚强,照顾好花生,把他们一家的回忆画下来,写下来。

  人生不是顺顺利利就可以度过的。我们总是会在未来的某天遇见苦难。离别,是人会经常碰见的苦难之一。有些离别,是还能相遇;有些离别,却是永不再见。

  有时候我也会想,是不是某天,我身边的亲人会永远离开我,甚至连一句道别的话也没有就永远离开了我。他们会不会不想让我为他们哭泣,而我是真的没办法不为此哭泣。

  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决定的。所以,你要庆幸,此时此刻,你的家人还在你身边,陪你笑着。

  无论遇到什么,我们总该要去面对,逃避不了的终究逃避不了。没有什么东西是会永远存在的,你只能在它们消失之前深藏在心里,它们就能在你的心里永远陪伴你。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一直往前,人间一趟,总归是珍贵的,要好好珍惜。

  “上苍给了每个人一瓶时间的沙漏,属于我们的那瓶沙漏,上方的沙粒已经所剩无几。即使如此,比起害怕死亡,会不会觉得没有好好珍惜时光更为可怕?”

  我相信,因为这本书,你会得到很多很多东西。或许,你会理解从前你所不了解的问题的答案。

  “岁月辽阔,因为有你,人间值得。这一出人间告白,不是绝响,是永念,自有无尽的回声。”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人间词话》读后感 (菁华9篇)

《人间词话》读后感1

  人间词话,话尽人间。初读《人间词话》,便从书名中发现了浪漫与美。这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后,再根据他的文艺观去阐述古代文学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王国维先生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造境”和“写境”的说法,并指出“造境”虽是浪漫主义,但却没有抛弃现实;“写境”虽是现实主义,但也不能离开浪漫,浪漫与现实是相辅相成的。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最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认为“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能观”是指诗人能超越现实进入到一种自我营构的意义世界。王国维又通过尼采、叔本华的理论阐述了这种审美无功利的观念,使其“境界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王国维这段话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从具体诗词的体验感悟人生的'普遍意义。首先,他说到人生的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鹊踏枝》中词句,本意是一位怨妇对远方游子的思恋,她日复一日登楼眺望,盼望远方游子的归来。但王先生这里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要经历的孤独,只有这样才具备追求高远境界的基础。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凤栖梧》中词句,本意是说一位在外漂泊、失意的游子,对其所爱的思念,甚至为之形神憔悴,在这里是为了表达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锲而不舍。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词句,本意是说元夕之夜,一群游街女子或“蛾儿雪柳”,或“笑语盈盈”,他所倾慕的女子却在那灯火阑珊之处,显得那样的卓尔不群、傲然独立?王国维先生在此想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经历孤独与坚持后,终于进入人生最高境界。由诗词指向人生,由美学指向哲学,这是王国维用浪漫美学的眼光来解释人生的哲学。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

  所以,一部充满着诗人气质,哲人思想的快意之作,诞生了。

《人间词话》读后感2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又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古往文学演化,先真朴而趋工巧,王国维先生对于古代诗词进化有着极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进化的本质:后人写作会泥于原有的风格与形式,而不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开拓了新的领域以自解脱。依我拙见,诗与词虽诗在前,词在后,却难以评价两者优劣,因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总各有千秋,未尝有文体能达到万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来词之所以情感更为随性自然,与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数的整齐划一,因而更为随性所欲。

  文学体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为当一种文体在文学界流行起来,有太多的文学作者去尝试和使用,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这种文体发展的越来越繁盛,产生许许多多的堪称瑰宝的优秀作品,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尽,后人再也无法写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这种文体会陷入衰落。与此同时一些善于创造的想要有更宽阔展示空间的文人,就创造了新的文体,以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创造新文体的辉煌时代。以此类推,代代更迭。这种再*常不过的的文学界的更迭现象,王国维却能看到它的本质原因,并且分析得极为到位,这让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国维一样我不赞同文学后不如前,我认为无论四言,楚辞,古诗,律绝还是词,它们的地位都是*等的,它们代表了每个时代每种文体中的最高水*。至于为什么会被取代,绝对不是因为文体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它发展到了极盛极高的难以超越的完美水*,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径罢了。所以我认为文体之间是不可以被比较的,他们只是形式不同,时代不同,“不以是而分优劣”。

  对于王国维阅世深浅论,大多数人持反对观点,认为诗人应该将事实与艺术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李后主不经过国破家亡之痛何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词?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的阅世并不一定特指参与世俗事务,有人生经历。阅世深者,即知识面广,所见人生更多元,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其作品多反应世态众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间沧桑。而所谓阅世浅者,应是保持自己与生具来个性,用真性情写真感受,无所顾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阅世仅是一种创作取材的手段,阅世有时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阅世后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以“镌诸不朽之文字”。归根结底,艺术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对的。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句话介绍的是由古而来的文体的.转变。王氏在以后为我们解释文体“自成*套”,豪杰之士为解脱而作他体。

  不难想象,文学的发展必经过三种境界:一为新起,二为繁荣,三为衰败。而此正是由于长期发展文体再无创新,文人再无乐趣于其中,所以后衰。这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缺乏创新性。

  但话不能绝对。以宋代为例,宋词是这一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的体现,但你并不能就此否决宋代在诗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灭的成就。

  幸好王国维在最后总结中提到“就一体论”,表明了单个文体在自生发展历程中始盛中衰的现象。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王国维的这两句话颇具争议,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话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国之君,如果没有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怎能使他写出忧愤深广的词来?主观之诗人,正是要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难,才能有对人对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阅世愈浅,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无痛**而不能为世人千古传诵了。

  客观之诗人,更多的是对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阅世,这样才能丰富材料内容。但对他们而言,就不需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观之诗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间词话》读后感3

  诗中有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间是一个纯粹的词,尤其在《人间词话》中。正如其作者王国维先生,即使人生繁杂,仍以静观之,让自己的生命保持纯粹又高贵的样子。

  傅雷曾在给其长子傅聪的信中提到:“我个人认为*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得到傅先生的认可,主要是因为它的纯粹,作者的纯粹:坚持自己,在很多事情上脱离于世人,脱离于禁锢所有人的道德传统,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感情生活。可是纯粹的人并非是不敏感的、无欲望的。生于浊世,却有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这样的心又怎会是不敏感的呢?王国维本是纯粹的,却生在熙熙攘攘的俗世,受到人间烟火的熏染,终于,他承受不住世道变迁的侮辱了,高声疾呼“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虽然王国维溘然长逝,但他笔下的文字还是如他的本人般纯净,恰似思想如嫩荷之抽枝,提醒着我们人生繁杂,不如以静观之。

  王国维在书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可谓是道出了他对人间的精辟的断论,多少文学大师由此灵性得到了开发。余秋雨曾赞美道:“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若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代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因此,这本书教会我们,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要有自己的灵性,自己的想法,方可做到纯粹。就像书中提到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从此则评论当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就是自然、朴素之美,莫与之争的境界,而“自然”就是开发灵性最好的方式。身处自然中,灵性便会犹如一条潺潺流出的溪泉,发出悦耳自然的声响。

  特别欣赏书中这么一句:“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着真,所知者深。”诚然,纯粹与灵性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两种品质,但文字色彩只是作品的外在框架,真情实感才是灵魂,若是我们离开了生活,脱离了本心,变得肤浅无心,也是无法散发出真正的智慧,博大的境界的。《天净沙》虽寥寥数语,但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王国维先生看来却胜似天籁,是唐人绝句,曲之绝妙。由此可见,曲中的线条和浓淡,让王国维获得了冲击心灵的美,更加醉心于自身纯洁,内心的干净,让他在繁杂的人世,以静观望。

  人生看似很长,其实不过须臾之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早在数百年前就完整的表达了现在世人的心境。而生在繁杂的人世的我们,以静观之是王国维先生给予的选择。

《人间词话》读后感4

  《人间词话》是**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读后感5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又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古往文学演化,先真朴而趋工巧,王国维先生对于古代诗词进化有着极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进化的本质:后人写作会泥于原有的风格与形式,而不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开拓了新的领域以自解脱。依我拙见,诗与词虽诗在前,词在后,却难以评价两者优劣,因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总各有千秋,未尝有文体能达到万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来词之所以情感更为随性自然,与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数的整齐划一,因而更为随性所欲。

  文学体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为当一种文体在文学界流行起来,有太多的文学作者去尝试和使用,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这种文体发展的越来越繁盛,产生许许多多的堪称瑰宝的优秀作品,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尽,后人再也无法写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这种文体会陷入衰落。与此同时一些善于创造的想要有更宽阔展示空间的文人,就创造了新的文体,以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创造新文体的辉煌时代。以此类推,代代更迭。这种再*常不过的的文学界的更迭现象,王国维却能看到它的本质原因,并且分析得极为到位,这让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国维一样我不赞同文学后不如前,我认为无论四言,楚辞,古诗,律绝还是词,它们的地位都是*等的,它们代表了每个时代每种文体中的最高水*。至于为什么会被取代,绝对不是因为文体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它发展到了极盛极高的难以超越的完美水*,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径罢了。所以我认为文体之间是不可以被比较的,他们只是形式不同,时代不同,“不以是而分优劣”。

  对于王国维阅世深浅论,大多数人持反对观点,认为诗人应该将事实与艺术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李后主不经过国破家亡之痛何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词?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的阅世并不一定特指参与世俗事务,有人生经历。阅世深者,即知识面广,所见人生更多元,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其作品多反应世态众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间沧桑。而所谓阅世浅者,应是保持自己与生具来个性,用真性情写真感受,无所顾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阅世仅是一种创作取材的手段,阅世有时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阅世后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以“镌诸不朽之文字”。归根结底,艺术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对的。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句话介绍的是由古而来的文体的转变。王氏在以后为我们解释文体“自成*套”,豪杰之士为解脱而作他体。

  不难想象,文学的发展必经过三种境界:一为新起,二为繁荣,三为衰败。而此正是由于长期发展文体再无创新,文人再无乐趣于其中,所以后衰。这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缺乏创新性。

  但话不能绝对。以宋代为例,宋词是这一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的体现,但你并不能就此否决宋代在诗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灭的成就。

  幸好王国维在最后总结中提到“就一体论”,表明了单个文体在自生发展历程中始盛中衰的现象。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王国维的这两句话颇具争议,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话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国之君,如果没有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怎能使他写出忧愤深广的词来?主观之诗人,正是要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难,才能有对人对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阅世愈浅,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无痛**而不能为世人千古传诵了。

  客观之诗人,更多的是对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阅世,这样才能丰富材料内容。但对他们而言,就不需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观之诗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间词话》读后感6

  《人间词话》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这本书中,王国维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自然地融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结构严谨,内容新颖。

  可能听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知道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先生认为成大事的人必须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没有理想与抱负的人,终将碌碌无为。第二阶段,我们拥有了理想之后,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纵使憔悴也不后悔。第三阶段是说在我们辛勤努力之后,终将会有那么一天,无论成功与否,蓦然回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看了这本书,有很深的感触,王国维先生那种深刻的批判思维,以及书中所体现那种情怀,那种境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从书中体会得到那种境界,从而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

《人间词话》读后感7

  自参加工作以来,心多浮躁,人多功利,常以现实聊以慰藉,但深夜反思,常叹学生时代之理想已渐行渐远。

  如今,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却拿不出时间读一本书;健身的器械越来越多,却找不回在学校土操场夜跑的感觉;联谊的渠道越来越多,却静不下心去了解一个人。

  组建读书会的目的,是想有一个角落,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在读书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养成坚持做一件事的*惯。

  一直想读传说中的《人间词话》,但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推迟,这次把《人间词话》当作计划书单中的第一本,监督别人的同时,也告诉自己,这本书坚持读完了,那书单里的其他书也能坚持读完,这本书半途而废,那自己也就没有资格监督别人。

  初读《人间词话》,由于内容为文言文,并且涉及到的诗词背景太多,理解上有些吃力,感觉也很枯燥,数次想过要不要换本容易理解的书。但每到换书的临头便告诉自己,如果这本书啃不下来,那其他书也会半途而废。

  说实话,最后读了两遍,也查了相关诗词资料,仍然似懂非懂,但对王国维以境界点评诗词的方式,十分认可,闲暇之余,重读之前喜欢的诗词,别有一番感觉,尝试点评一二,以作抛砖引玉。

  一、李白之孤独

  李白之狂妄,众人皆知,杨贵妃斟酒、高力士脱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非岂是蓬蒿人。狂妄之态,无出其右。但李白之孤独,整个盛唐,也未曾有一知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非体验过刻骨铭心孤独之人,难以想象李白,独自月下醉酒乱舞之孤独。李白,一生以月为友,以酒为伴,最终也因二者而死。李白一生,狂妄且孤独,孤独也灿烂。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二、苏轼之洒脱

  苏轼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古人,入世则济世为民,出世则修身养性。是*文人人格魅力之巅峰。苏轼之于北宋,犹如李白之于盛唐。一生颠沛流离,仕途三起三落,被贬黄州之后,大彻大悟,看透人生。词中写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终其一生,于感情,于生活,何曾不是在找让自己心安的地方。最喜欢苏轼的一首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当自己生活或工作中偶有不如意之时,常会想起苏轼,以洒脱态度处之,人生在世,怎能一帆风顺,逆境更能炼人心。苏轼被贬黄州,王阳明被贬龙场,皆是在逆境中,完**生之升华,又何必为单位效益、职位高低,影响自己心境。

  三、感情之凄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古往今来,诗词中多凄美之感情,很多时候,一转身就错过一生。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如白话,但诗中之人,诗中之事,诗中之情,何尝不是身边之人,身边之事,身边之情。

《人间词话》读后感8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在本作中,王国维提到两个耐人寻味的概念,一个是“诗人之眼”,另一个便是“赤子之心”。

  诗人之眼,是指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审美之眼;赤子之心指的是对美的感知之心。

  诗人之眼,能观有我、无我之境,便是所谓“喜怒时有我,作诗时无我“,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

  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譬如”高馆落疏桐”,“高馆”“疏桐”均是静景,以诗人之眼观之,是无我之境。

  能发现美,能描述美,同样也是诗人之眼的重要特质。

  由于诗人的经历不同,所以眼中所观的,笔下所铺陈的不同,也造成了缤纷各异的文风。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温词句秀,主要体现在时有佳句,自成一景,譬如“双鬓隔香红,玉簪头上风”不以虚词划分句意,故而一句成一景,显得脉络深隐。

  韦词骨秀,“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清丽婉转,无怪静安评之“弦上黄鹂语”,情深语秀。

  有一双敏锐的诗人之眼固然是作诗的一方面,然更为可贵的是词人的赤子之心。王国维曾评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诗人,一个好的诗人,必有赤子之心——“天才的童心”。

  孩子未必是诗人,诗人却必是孩子。

  同样,孟子也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不过,王国维的“赤子之心”,并不是脱胎其中。

  叔本华认为,“在儿童期,我们的整个生活诉诸知力远超过诉诸意志”。他们是单纯的——“天真与崇高的单纯”。

  王国维曾引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首部之一的“灵魂如何而变为骆驼,又由骆驼变为狮,由狮而变为赤子”的“灵魂三变说。

  接着,又引叔本华的”天才赤子’论旁证。

  正因优秀诗人是以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创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一颗赤子之心。

  尼采曾在《苏鲁支语录》中写道:“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的书。用血写书,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经义。”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

  境中有人的作品,是总能抒发血泪之情的。

  诗词向来讲究“性灵”,没有诗人之眼与赤子之心的诗人是万难写出富有“性灵”,富有“神韵”的作品的。

  我们还需记住,一个诗人的创作和批评家的评论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务必结合时代与个人进行分析。

《人间词话》读后感9

  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最上

  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词闲适优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称道。一方面,宋代在政治上重文轻武,再加上国家的内忧外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宋代文人将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禅宗和老庄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让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脱、达观。而宋朝经济的发达,享乐风行,歌舞升*、酬宾赠妓、留恋光景者特别多,青楼楚馆成为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适(虽说有一部分排遣内心抑郁的因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宋词更多的将物我融为了一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只有通过词作来反映自己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似写春意阑珊的幽怨,却实是在写自己对于政治的幽愤。

  二、王国维评价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对于李煜,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评价他的好坏,作为一个帝王,他没有承担起他的责任,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让他最终沦为阶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气。诚然他有一定的天赋,君王时期的作品却多是描写其后宫旖旎生活的,在艺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次人生变故让的许多思想上有了升华与自我感悟,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亡国之主内心的凄哀。

  三、王国维的三境界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吧,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这个时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须先要学会忍受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同样成功没有捷径,而机遇只会宠幸有准备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仿佛仿佛追寻已久的梦中女神,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心情还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梦想太过不易,在绝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下,那是一种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终见到希望后的颤动。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 (菁华3篇)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1

  看草,看虫,看鸟,看人。既看也品。做一个寻常的品茶客那样,不用精细,也尚不是个门外汉。知道茶香需人静,端坐着,让檀木的盅口里的线香袅袅地生出些烟。乍一看,一只狻猊正俯卧在盅肚子上,狰狞着面目却自是闭目养神。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个六角的闲亭,从檐柱上的大斗拱看来,就知道是个宋代以来的建筑。但从那如水般潋滟的漆胶,还有如誊写炮制似的几副柱身上的馆阁体楹联金字来看。不难想见得到是现代能工巧匠为能再现古厝而刻意修葺的。飞檐的六角各刻上一只螭吻,鱼口向外张开。遇到下雨,水从斜斜的椽子上流下经由鱼口吐出。这种式样并不少见,较古人划时空存在的我们,早在村里的祠堂上司空见惯。

  龙生九子,除了上面两位。还有在琴首处的囚牛,刀柄上的睚眦,房梁四角的嘲风,钟环上的蒲牢,石碑下的霸下,服役衙门做门环处的狴犴,砚台碑文上方戏珠的负屃。说来陌生,见得亲切。*人行文从简,也运用在这图腾上。琴棋书画,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点出几个重点,而少罗唣之声。做老师的,善留余意。做学生的,则要能举一隅而反三隅。比如说讲树吧!当然,象由心生,山水植物,假的也罢!真的也好!亭外的花木扶疏之中,你也要挑得一个代表。再借由此展开来去,尚不说全,不讲究从上到下,不讲究王公贵族的那套,要左右贵贱,等级分明。要像做古文字的人,认得一个,便认出一切带所有这偏旁部首的。一托一大批。

  我说,紫穗槐吧!乱石拼砌而成的甬道旁,少不得这些防风固沙的乔木科树木。出了围墙之外,或是在公路旁,或是远在新疆戈壁滩上,都有它们的身影。可我总不能十分确定每次都认得出它,那些神兽的胞兄胞弟亦是。鹅耳栎、梧桐,各种栎树混在一起,你也就蒙圈了。那是从构造上说的,我接下来说,椴树、桤木也都不为过了。但从功效上来看,紧接着,我就又会想到,常在沙漠上可见的芨芨草、梭梭、红柳。这一类又是一方的代表,虽大致相同,而已颇具归类上的不同。我以为的,这是一隅。另一隅,当论性质上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是从一个大的领域跳到另一个大的领域上的。死物说到活物,或是活物说到了死物上。蒺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都带了草字头,前面加了个铁字——铁蒺藜。便完全不是一个样了。那是在监狱的围墙上,通了电的铁闸门上,或是同街垒一道镇压暴乱或反暴行为的障碍物之一。铁蒺藜可以扎进树皮里,树木照常生长,它也就被永远地留在树身里。它们一圈一圈地箍起来,在以战争为题材的影片中并不乏其存在。德国人的集中营或是前苏联时期的“古拉格群岛”都有它们留下过的痕迹。

  最后,再来看看这诸位。坐着品茶的先生小姐。他们的人事档案封在黄皮的纸笺里,他们的品行你也大可以从同他们接触过的人那里听说得来。那做书的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就是常听人说的。善于各种皴法的他,有一枝常带在身的“鼠须笔。”来人请教写字,都一贯写在那种冷金笺上,字也是规规矩矩,漂漂亮亮的。做诗钟,嵌字格,正格或别格。写字的时候,身子直挺挺,一处动而全身动。由此,我要用竹子来形容他。竹子不弯,一节一节,是他的脚和手。竹子里更有一种苦竹,长在山石的背面,常年照不到阳光。因此每长一寸,都付出了比其他竹类更艰辛的历程,也因此,它的竹身更加坚韧。我想,这当可算作第三隅了吧!以物思人,这是对付人的本领,看来不坏!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2

  谈生活,资历尚浅,就如同不到老年,写回忆录就缺少味道;即使有那个资历,也未必能谈好,谈的有生活的味道。

  生活的味道不是品尝出来的,而是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一瞬间的,也可能是不变的。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谈的无非是日常生活的,或许是不起眼的所见,及所感,又流露着真性情。在此,借他之眼,谈己之观。

  在其一节,谈及两位离休的老夫妻,在路边捡枸杞——只为“玩”。一个“玩”字,满含生活的乐趣,像一对刚在一起的恋人,新鲜感十足;又是真实的爱到老的一对,简单里都泛着浓情蜜意。枸杞盛产于宁夏,那里也有大片的薰衣草花海,想起梁静茹的歌,期待在那样的夏天,在知了的叫声中,思念或爱恋。

  《猫》之篇:说来也巧,总觉得有时候挑书来读,读者和作者会有缘。猫之节第一句“我不喜欢猫”,一下子拉*我与汪之间的缘。首先我觉得我也是不喜欢猫的,其次我也写过一篇关于猫的小文,开头第一句:我不喜欢猫。总觉得猫骨子里是惰性的,*惯性的等着有人来哄她,来喂食;而猫的眼神看起来又不太和善,眼睛的亮快要闪到看他的人;更有一种琢磨不透之感,不知道喜欢猫的人都是怎样性格的人。可能是长期形成的*惯,我觉得自己和猫亲*不起来,因为*惯,我已*惯不懒惰(其实,只要有条件,人人都喜欢懒惰吧),喜欢直爽,不喜欢模糊不定。不过,*期,却喜欢上了朋友圈里一些身边朋友自己的“小猫“生活照,或许相处久了,它们和我的朋友之间也成了朋友,我看它们的眼神,也有了友善吧(写到此处,窗外一只猫叫,勉强不那么讨厌了)。

  相比于写活物,我更喜欢静景吧。汪说,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如同他本人,自认为自己生活在水边,相对柔和,对于高山(泰山),却只能仰止。这也让我再次印证自己的“认为”:人是有偏爱之心的。对于不喜欢的人或食物,我们最仁慈的是不作评价,很吝啬用自己喜爱的词句来敷衍。看得出,汪是不喜欢宏伟的泰山,所以从泰山本身,到泰山所见之景、所遇之人,之感悟,作者的语气里似乎都表达着“赶快下山”之感,即使写了两晚上的字,也仅是为泰山主溪宾馆提一句“溪流崇岭上,人在乱云中”。一个“崇”字,却含“乱意”之意。谈及静景,我应是偏爱自己的,我的名字中仅就一个“静”字。但我总觉得越是看起来“静”的,却往往是动的。“静”常被用作“暗示”:要静下来,要冷静…却往往心理翻腾。真正静时,是不需要这个字眼来提醒的。之所以喜欢静景,是因为我们可以更多的赋予静以活力、心意,如,我看*静的湖水,我可以说它在与我说话;我仰止高山,我可以说它在抱着我,在接纳我;我看阳台那朵常见的花朵,我可以说它懂得我的心思,传达我的情感——就像昨天夜里,我梦见家乡,第二天在路的一角,却惊喜的看见路边熟悉的小花,那是小时候家院前后,似乎天天都在开花的“天天开”,我想它们是来陪伴我,或是帮我寄托思乡之念吧。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3

  就在今天早上,读完了汪曾祺老先生所写的散文集《人间草木》。本来想写个梗概给大家看看,结果发现编后记中写的很全,写出了汪老被草木动物观察的细致,也写出了情怀。那我只好没得写啦。转念一想,我也是一个颇爱草木的`人。所以也就写写我与草木的二三事吧。

  花里面我养过的花的品种搬着指头就可以算出来……但是我最爱家里的吊兰。我记得那还是上小学时爷爷送给我的一盆。嗯,到现在还活着!

  有啥趣事呢?就是我家那盆吊兰本来好好的,后来不行了,叶子泛黄,有的枝条软弱无力。施肥浇水……都不管用,还是老样子。后来觉得是土壤不行了,我和妈妈就开始给花做手术。结果把土拿出来,把跟搬开,发现中间好大一个蛆。原来是它,换了新土,铲除了害虫。我的花自然健健康康,活到了现在。吊兰开花,花是白色的,白中带点绿,有着黄色的蕊。一切是那么淡雅素净,一切是那么有骨气。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喜欢吊兰的原因。

  我也喜欢竹子,同样也是喜欢她身上那股傲然挺立的气质,怎一个美字概括!

  后来去了南方,见的花更多了,长在高高的大树上的,或者长在盆里面的,或长在地面上的,或者依偎在大树旁边的,颜色有紫的黄的红的白的……但是我更加觉得花应该种植在人比较少的地方,因为那样,少了喧嚣,多了几分安静,该赏花的人还是会去赏的。

  还记得学校桂16旁边的那颗花树,本该很美的,但就是因为种在了学生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少了几分美,每逢下雨,踩着花瓣,泥与雨水混合在一起,简直像一坨垃圾……

  汪老给《草花集》写了个序,还特别解释了一下草花不是花草,草花专指那些不名贵,但是容易种的花品种。随便把她丢在那个旮旯里,只要给一撮土就得。

  我就想,以后我的院子里也要种满花花草草,不需要多么名贵,闲暇的时候,坐在她们旁边,看看这些花花草草,闻一闻带有青草气息的淡淡的香味,也是一种乐趣,妙哉妙哉……

  最后啦,改编汪老的一句话做个结尾。

  有的写,就写几个字;没得写,就空着,断断续续,长长短短。什么时候意犹未尽,就收场。当然我与小动物的那些故事也可以写成个《人间动物》但这名字些许就没那么雅致啦!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人间词话》读后感 (菁华6篇)

《人间词话》读后感1

  中学时听到过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来才知道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境界"说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境界"说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清朝词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词致力纠正明词末流迂缓淫曼的毛病,崇尚清灵,学*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愿迫*北宋词人,不师秦观,黄庭坚,只学张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于是常州派词起而纠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闳约,沉着醇厚,以立意为本,发挥意内言外之旨,主张应有寄托,推崇周邦彦而轻薄姜夔,张炎。

  这的确使词论前进了一大步。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篱,克服两者之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浙派词主清空柔婉,结果导致浮薄纤巧,不真切,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倡不隔,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这确实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对于常州派,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

  王国维是**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人间词话》读后感2

  最*,我开始读起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起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

  但我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我的三分热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坚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间词话》中的诗词都背下来,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会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颗心。我一直在找办法改变,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转。有人说,三分钟热度未必是坏事,三分钟热度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后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也相信。

  说会《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才刚刚读,所以对后面的内容是怎样的,但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因为我读了她前面的几页我就觉得非常的不错。

  但我读到第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中的几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滥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有秦观的《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读来真的是让我心旷神怡啊。

《人间词话》读后感3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唐诗宋词又好似两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向我诉说过去,诉说他们沧桑的经历,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道坎,每一个弯。我有一句最爱的宋词,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今年暑假的一次偶然,我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薄薄三十页,不仅深入浅出,那种传统而优雅的审美情趣还能让那些在我心底沉淀已久的古典情怀能重新泛起。下面我来和大家说一说我的读后感。

  王国维对词之境界尤为推崇。境界,是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人间词话》中最为经典的,还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不能不说,这段文字是《人间词话》最为人熟知的名段。我想当年已经花甲的王国维铺开一张宣纸,毛笔蘸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心中也是无限感慨吧!但王国维先生只是一个文人,最终也只能选择投湖自尽。后人于他之死,是没有太多溢美之司的,毕竟清廷的灭亡早已成定局。只是我的心却无端疼痛起来,星星划过天际,人们记住了他的光与热,却无人知悉他的预落。王国维先生只不过固执着他不该固执的.,坚持了他不该坚持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全书来说提到“境界”有十余处之多,这里仅是一处,可就这一处就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了。

  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于是乎我又一头扎了进去……《人间词话》让我领略到了词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学*,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间词话》读后感4

  《人间词话》是**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作者王国维,字静安,是**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每天我们会分享一篇文章,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师生加入我们的读书分享活动,用阅读点亮人生!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极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所以我将此书推荐给你,让我们一起与诗词来一场酣畅淋漓里的对话。

  《人间词话》是**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书作者王国维,字静安,是**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该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词的意境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种境界,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潇洒的风景,西风黄叶,山长水阔,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理解成做学问、成大事者,必须要经过的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而一人独上高楼,遥望不尽的是天涯漫漫长路,是为孤独寂寞。但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种境界,这句话引用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直至人瘦带宽也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三境界,这句词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者,要达到第三种境界,只有在经过万水千山寻寻觅觅后,在不经意的回首间,才发现豁然贯通。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大师的阐述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不谋而合。洞悉人生所有成功的个案,无不经历这三个过程: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执着追求,最终才能获得顿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的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重境界的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作为一名教师,第一重境界是教师要对教育、对教师职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有一个愿景。第二重境界是教师要不忘初心,虽经磨练,但终生不悔,之后才能达到第三重境界。这一境界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之所在。看到学生成长,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历经磨练后豁然开朗,祝愿每一位老师都能享受看到学生成长后那份喜悦欣慰!

《人间词话》读后感5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一对相反的审美概念。

  隔,隔膜,是指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其情、景、辞,或是艺术构思,境界物化等,有关节不妥贴,不圆润,给读者造成隔膜。所谓不隔、与隔相反,诗歌创作完美浑成,诗意浓郁,形象鲜明生动,含意深厚耐人寻味,隔与不隔,既可以对一位诗人而论,又可就具体的诗作或手法而言。

  这一点与大家熟知的王国维先生的读书三境界说是一脉相承的。王国维先生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先生认为词以境界为上,判断词的核心标准是境界。

  说老实话,我对词是一无所知。但是我对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颇为认同,从事教育工作也当如此,不能靠技巧,而要靠真心。

  我一直认为,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主要就是和学生交往。我也一直和家长说,如果你能够和孩子正常的、无障碍的交流,那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给我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有学*压力的情况下与学生正常交往。

  于是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交往手法。比如,装。有一个老师在介绍点名经验的时候这样说。开学第一天点名,发现有一个学生姓名不认识,怎么办呢?直接跳过出,点完以后,然后问,还有哪个同学没有点到。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老师也没有必要装的高高在上,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课前应该看看花名册,不认识的查查字典,实在弄错了,当场承认,也没有什么。

  还有的老师喜欢哄学生。说得好听一点是鼓励。现在的班主任,很少去骂学生,更不要说是打了。原因很简单,害怕出事。倒不是害怕把孩子打伤出了事,而是害怕学生举报,自己出了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真诚的表现,也不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施教的。

  也有的老师喜欢骗。明明学生考大学一点希望都没有,还欺骗学生说能够上一本,并且说的信誓旦旦。适当的鼓励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原则的欺骗就没有必要了,如其那样,还不如让学生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能上大学固然最好,不能上也要考虑未来,是上专科,还是复读,要么是走其他的道路。不至于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大学而耽误了学生。

  有人说教育很难,因为老师很难左右结果;而我说教育简单,因为老师全程参与,可以享受其中。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以一颗真心,真诚的与学生交往,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顺其自然,如此境界,教育怎么会不简单?

《人间词话》读后感6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王国维老师的著作《人间词话》,感触颇深。尤其是于涟老师讲的那句“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当我看到这句的时候,文字里隐藏着一股直击我灵魂深处的力量,震撼我的心弦。每每合上书,“无娇柔妆束之态”这句话总是让我惭愧不已,我咀嚼着它的真性情,品尝着它的甘美,回味着它的无穷韵味。这句话也是于涟老师一生作品最真实的写照,它生动地诠释了王国维老师对待文学的真诚和率性。“无娇柔妆束之态”也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理解和领悟的朴素真理。

  王国维老师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非指读书,因其还有一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如何解读这句话,我认为需要阅历,更需要年岁,此当意会,难言传。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大推境界,并以”国家不幸诗家幸”开释苦闷,为我们的人生开辟了新的方向,我们对于美好以及诗意的向往全然有了更好的寄托。这本书句句箴言,虽着力于词评,其美学观点却普适于文学艺术各门类。所言独到、犀利、通透,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惭愧的是本人诗词积累过于有限,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不过此书值得多次品读,定有更大的收获。我认同书中对屈原、杜甫、陶渊明、李煜、苏轼、辛弃疾、纳兰容若的评价,我也很欣赏这几位诗人、词人。作者言必谈境界,这几位的诗词即胜在境界,而其境界非“感自己之所感”、“言自己之所言”而不能及。余虽不能词,但喜读词。诗品在神不在貌,在骨不在表。“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若无景无情无境只知一味仿效,写出的东西无异于东施效颦。

  轻轻合上《人间词话》,情景交融,整个诗词长廊中辨析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之工,不在人力,而在此情此景此乐此哀也!读王国维先生的文字,受益匪浅,只是学识、阅历有限,不能细细品味,今日暂且浅尝辄止,他日再来细嚼慢咽。每位词人、诗人各有千秋,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之处,他们或内敛含蓄,或豪放旷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要读透此书,须得烂熟五代至清的各家词作,可惜吾不能为也,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皮毛尚未及也。但我坚信“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相信经过不断的仔细回味与思考,我对《人间词话》也能拥有更深的理解。新时代的我们,需得牢记祖先的文化传承,将古代文化与文学不断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递给子孙后辈。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范本10份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乃是自然、朴素之美,莫与之争。境于一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写出了花开得热烈,阳光下的.灼灼其华。所谓只是一字,便尽显风流。“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弄”字好似柔情倾泻,浑然天成,极其自然。千古壮观之境界,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

  山水之程,路途遥遥,行迹千里,夜色深深,千帐之灯尤为壮观美丽。帐内之温暖,夜色之融融,看似温情脉脉,却又是怎样的酸楚。王国维先生以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词话人间,先生之风,境阔言长,再读此书,感悟愈深。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2

  打开书柜,一排排的书映入眼帘,很多我都读过了,在书柜的最后一排角落里,放着一本不起眼的书,它的名字叫《人间词话》。

  书中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境界”说。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借用宋词名句,以抽象为具体,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和思维逻辑道出艺术的本质特征,甚至人生至理,可谓匠心别具,独出机杼。

  这本书除了写诗词,还写到了对人生、理想,充满了警醒与启示,作者一生最注重的是“真”,比如他的脾气秉性,他说过,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只有具备“真”的艺术境界,文学才能“与哲学有同一性质,其所欲解者皆宇宙人生根本之问题。”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静夜里,月色如水,虫声唧唧,翻开“人间词话”,字字珠玑,读来受益匪浅。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3

  《人间词话》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这本书中,王国维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自然地融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结构严谨,内容新颖。

  可能听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知道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先生认为成大事的人必须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没有理想与抱负的人,终将碌碌无为。第二阶段,我们拥有了理想之后,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纵使憔悴也不后悔。第三阶段是说在我们辛勤努力之后,终将会有那么一天,无论成功与否,蓦然回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看了这本书,有很深的感触,王国维先生那种深刻的批判思维,以及书中所体现那种情怀,那种境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从书中体会得到那种境界,从而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4

  《人间词话》是中国*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5

  打开书柜,一排排的书映入眼帘,很多我都读过了,在书柜的最后一排角落里,放着一本不起眼的书,它的名字叫《人间词话》。

  书中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境界”说。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借用宋词名句,以抽象为具体,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和思维逻辑道出艺术的`本质特征,甚至人生至理,可谓匠心别具,独出机杼。

  这本书除了写诗词,还写到了对人生、理想,充满了警醒与启示,作者一生最注重的是“真”,比如他的脾气秉性,他说过,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只有具备“真”的艺术境界,文学才能“与哲学有同一性质,其所欲解者皆宇宙人生根本之问题。”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静夜里,月色如水,虫声唧唧,翻开“人间词话”,字字珠玑,读来受益匪浅。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6

  人间词话主要赏评析了唐五代至清的主要词人词作,初读前几页时颇觉枯燥,随着诗词大会第五季的开播,就着细细读去,始觉饶有趣味。

  王国维关于历代词人佳作的`数句点评,仿佛为欣赏词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聊聊数句即可领略和品味整首词的意境。

  作者提出赏评诗词的主要标准乃是境界,或者说是自然之境界,即写词作诗不过多修饰而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切皆自然流露。进而提出“隔”与“不隔”、“格调”、“雕琢句易而意难”等论断,皆是以此为基础而来。

  所谓不隔,就是词人以自然之笔触写自然之境界,抒自然之胸臆,乃是兴之所至即兴而发,读来使人感到自然流畅,意韵无穷,而能做到这一点的词人,要么天赋异禀聪颖过人,要么学富五车厚积薄发,方能收发自如,均是才华横溢,性情自然,方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畅怀佳作。

  所谓隔,则指雕琢语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在语句雕琢上下了过多功夫,精致有余而失之自然,所谓隔的词人,在作者看来总是用力着错了方向,不能畅舒胸臆和激起共情。

  整体来说,人间词话对于词作的审美自成一格,虽有作者个人之喜好,但仍是一本诗词探幽的入门好书。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7

  《人间词话》是中国*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8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乃是自然、朴素之美,莫与之争。境于一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写出了花开得热烈,阳光下的灼灼其华。所谓只是一字,便尽显风流。“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弄”字好似柔情倾泻,浑然天成,极其自然。千古壮观之境界,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

  山水之程,路途遥遥,行迹千里,夜色深深,千帐之灯尤为壮观美丽。帐内之温暖,夜色之融融,看似温情脉脉,却又是怎样的酸楚。王国维先生以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词话人间,先生之风,境阔言长,再读此书,感悟愈深。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9

  人间词话主要赏评析了唐五代至清的主要词人词作,初读前几页时颇觉枯燥,随着诗词大会第五季的开播,就着细细读去,始觉饶有趣味。

  王国维关于历代词人佳作的数句点评,仿佛为欣赏词作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聊聊数句即可领略和品味整首词的意境。

  作者提出赏评诗词的主要标准乃是境界,或者说是自然之境界,即写词作诗不过多修饰而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切皆自然流露。进而提出“隔”与“不隔”、“格调”、“雕琢句易而意难”等论断,皆是以此为基础而来。

  所谓不隔,就是词人以自然之笔触写自然之境界,抒自然之胸臆,乃是兴之所至即兴而发,读来使人感到自然流畅,意韵无穷,而能做到这一点的'词人,要么天赋异禀聪颖过人,要么学富五车厚积薄发,方能收发自如,均是才华横溢,性情自然,方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畅怀佳作。

  所谓隔,则指雕琢语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在语句雕琢上下了过多功夫,精致有余而失之自然,所谓隔的词人,在作者看来总是用力着错了方向,不能畅舒胸臆和激起共情。

  整体来说,人间词话对于词作的审美自成一格,虽有作者个人之喜好,但仍是一本诗词探幽的入门好书。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 10

  《人间词话》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这本书中,王国维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自然地融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结构严谨,内容新颖。

  可能听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知道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先生认为成大事的人必须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没有理想与抱负的人,终将碌碌无为。第二阶段,我们拥有了理想之后,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纵使憔悴也不后悔。第三阶段是说在我们辛勤努力之后,终将会有那么一天,无论成功与否,蓦然回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看了这本书,有很深的感触,王国维先生那种深刻的批判思维,以及书中所体现那种情怀,那种境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从书中体会得到那种境界,从而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