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调查报告 / | 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随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来的收入渠道和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并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一、农民收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

  城子支队位于农场的西北方向,四面交通都很方便,土壤相对肥沃,相对于附*的村庄水源也相当充足。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很不错。目前,全村有三百一十二户人家,一千二百三十三口人。

  (二)外部环境。

  国家政策的支持。*几年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农民。从种植农作物这方面,国家每年都发放种地补助,也就是地补。每年每亩地发放八十元,虽然不是很多,对农民生活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是国家对农民种地支持的一种表现。对于农民外出打工,国家也格外支持,下令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主要有种植农作物,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等;养殖大棚种植蔬菜,黄瓜、豆角、茄子等;养殖牲畜,猪、牛、羊、鸡、狐狸等;外出打工,做建筑工人或是警卫人员;自助创业,开设小型超市、医药店或者家用电器店等。

  (二)农民各项资金收入。

  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因土地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家在农作物花生和玉米上的收入为3000元左右,棉花收入每亩地800~900元,养殖大棚每年收入包含成本在万元之上,养殖牲畜的收入因生肉价格的上涨也逐年增长。现在每斤猪肉十

  元左右。在这方面的收入包含成本也有几万元。在外出打工这方面的收入,每月800~1000元。工作好的比如技术工这类的每个月的工资都在一千元以上。自主创业的收入就没有那么固定了。整体上看,农民每年的收入包含成本基本在万元以上,和城镇居民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尤其是种植农作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最明显。农作物本来就生长在田地里,要经受风吹日晒,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是连年干旱,土地就会裂开农作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但是也有因降水量过多而死的,比如今年因受台风“梅花”的影响,降水量过多。有时连续一个礼拜都在下雨,地里的农作物的根部因土壤松软而扑倒,造成部分农作物的死亡。所以农民今年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肯定会比往年有所减少。这样来看农民这部分的收入没有一个很好的保证。自然因素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农民收入来源和产业结构单一。

  自古以来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重地所得,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来源在逐渐增多,慢慢有了养殖大棚的,养殖猪、牛、羊等的,还有外出打工的。但是,即便是有了这些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也不能算是很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解决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受农业生产成本的制约。

  虽然农民在种植业方面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农民的收入不一定会增加很多。例如大棚里蔬菜的菜子,以前也就是七八元钱一袋,这两年就涨到了三十多元一袋,这就多了四五倍。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价钱,成本就更高了。在养大棚的时候,建成一个中型大棚的成本要一万五千元到一万七千元左右,每家至少要建两个,建大棚的成本就三万多元。所以建成后的第一年基本赚不到钱。综上可以看出成本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遏制了农民的收入。

  (四)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民多数都在从事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比重较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特别对高技术含量的获取,经济发展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有限。这就是限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工资率的提高,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结论和建议

  (一)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产品。

  既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变种植的产品。来适应环境,多种植些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低的。

  (二)扩大产品结构。

  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种植业,要多开发些收入来源。比如特种养殖,有很多地区的人就是因为特种养殖而发家致富的。有养蝴蝶的,有养蛇的,有养蚂蚱的还有养蜈蚣的。正因为养的人不多才会有较高的收入。村里应该集中培养,然后养殖并找好售货渠道。

  (三)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给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信贷,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因为现在物价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收入增加缓慢。所以*有必要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支持。比如控制农药和农用材料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减少成本,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对农民进行补贴,不仅是发钱,也可以发放一些化肥,农药或者农具之类的,也可以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对有需要的农民发放贷款使他们更方便的去生产或者去创业等。

  (四)提高农民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身体素质方面,多建设一些公园或者广场,供农民娱乐休闲。多引进一些健身器材,供农民进行锻炼。也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教大家学*健身操和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解除农民一天的疲劳更好的投入到生产中去。从科技素质方面,请专家指导种植技术或者一些专业技术工作。集中培养一部分技术人才,以后要做到科学养殖和向高技术领域迈进。从文化素质方面,以前由于生活水*不好,不能供孩子上学,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低。种植业虽然投入的很多,但收成很少。甚至是打工也不能找到工资很多的工作,职位只能是最基础的。现在应该在农村开设一些专门给农民上课的学校,可以由村里经验丰富和学历较高的人,对村民进行讲授和培训。也可以由支队请的各方面专家来教大家。这样农民的文化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活水*比以往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也会提高很多。而且还发现了一件值得欣喜的事,现在农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有能力都会供孩子上大学。以后毕业即便是打工也会找到职位比较高的工作。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的收入问题会得到解决,农村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2

  *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

  我们调查显示:

  1、地区发展不*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2、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1)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为例,*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2)*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及时给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民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原因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民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3)农民的负担比较重.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民,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几乎要花掉农民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养也需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育费,农业成本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体会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要求*部门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让农民更多更早的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收入来自与农民,农民必须从自身做好.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可以增加农民的资源占有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是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尤其是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机制。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依法征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二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积极探索对农民的补贴机制。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和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3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随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来的收入渠道和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并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一、农民收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

  城子支队位于农场的西北方向,四面交通都很方便,土壤相对肥沃,相对于附*的村庄水源也相当充足。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很不错。目前,全村有三百一十二户人家,一千二百三十三口人。

  (二)外部环境。

  国家政策的支持。*几年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农民。从种植农作物这方面,国家每年都发放种地补助,也就是地补。每年每亩地发放八十元,虽然不是很多,对农民生活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是国家对农民种地支持的一种表现。对于农民外出打工,国家也格外支持,下令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主要有种植农作物,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等;养殖大棚种植蔬菜,黄瓜、豆角、茄子等;养殖牲畜,猪、牛、羊、鸡、狐狸等;外出打工,做建筑工人或是警卫人员;自助创业,开设小型超市、医药店或者家用电器店等。

  (二)农民各项资金收入。

  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因土地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家在农作物花生和玉米上的收入为3000元左右,棉花收入每亩地800~900元,养殖大棚每年收入包含成本在万元之上,养殖牲畜的收入因生肉价格的上涨也逐年增长。现在每斤猪肉十元左右。在这方面的收入包含成本也有几万元。在外出打工这方面的收入,每月800~1000元。工作好的比如技术工这类的每个月的工资都在一千元以上。自主创业的收入就没有那么固定了。整体上看,农民每年的收入包含成本基本在万元以上,和城镇居民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尤其是种植农作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最明显。农作物本来就生长在田地里,要经受风吹日晒,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是连年干旱,土地就会裂开农作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但是也有因降水量过多而死的,比如今年因受台风“梅花”的影响,降水量过多。有时连续一个礼拜都在下雨,地里的农作物的根部因土壤松软而扑倒,造成部分农作物的死亡。所以农民今年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肯定会比往年有所减少。这样来看农民这部分的收入没有一个很好的保证。自然因素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农民收入来源和产业结构单一。

  自古以来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重地所得,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来源在逐渐增多,慢慢有了养殖大棚的,养殖猪、牛、羊等的,还有外出打工的。但是,即便是有了这些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也不能算是很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解决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受农业生产成本的制约。

  虽然农民在种植业方面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农民的收入不一定会增加很多。例如大棚里蔬菜的菜子,以前也就是七八元钱一袋,这两年就涨到了三十多元一袋,这就多了四五倍。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价钱,成本就更高了。在养大棚的时候,建成一个中型大棚的成本要一万五千元到一万七千元左右,每家至少要建两个,建大棚的成本就三万多元。所以建成后的第一年基本赚不到钱。综上可以看出成本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遏制了农民的收入。

  (四)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民多数都在从事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比重较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特别对高技术含量的获取,经济发展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有限。这就是限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工资率的提高,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结论和建议

  (一)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产品。

  既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变种植的产品。来适应环境,多种植些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低的。

  (二)扩大产品结构。

  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种植业,要多开发些收入来源。比如特种养殖,有很多地区的人就是因为特种养殖而发家致富的。有养蝴蝶的,有养蛇的,有养蚂蚱的还有养蜈蚣的。正因为养的人不多才会有较高的收入。村里应该集中培养,然后养殖并找好售货渠道。

  (三)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给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信贷,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因为现在物价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收入增加缓慢。所以*有必要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支持。比如控制农药和农用材料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减少成本,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对农民进行补贴,不仅是发钱,也可以发放一些化肥,农药或者农具之类的,也可以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对有需要的农民发放贷款使他们更方便的去生产或者去创业等。

  (四)提高农民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身体素质方面,多建设一些公园或者广场,供农民娱乐休闲。多引进一些健身器材,供农民进行锻炼。也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教大家学*健身操和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解除农民一天的疲劳更好的投入到生产中去。从科技素质方面,请专家指导种植技术或者一些专业技术工作。集中培养一部分技术人才,以后要做到科学养殖和向高技术领域迈进。从文化素质方面,以前由于生活水*不好,不能供孩子上学,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低。种植业虽然投入的很多,但收成很少。甚至是打工也不能找到工资很多的工作,职位只能是最基础的。现在应该在农村开设一些专门给农民上课的学校,可以由村里经验丰富和学历较高的人,对村民进行讲授和培训。也可以由支队请的各方面专家来教大家。这样农民的文化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活水*比以往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也会提高很多。而且还发现了一件值得欣喜的事,现在农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有能力都会供孩子上大学。以后毕业即便是打工也会找到职位比较高的工作。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的收入问题会得到解决,农村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随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来的收入渠道和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并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一、农民收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

  城子支队位于农场的西北方向,四面交通都很方便,土壤相对肥沃,相对于附*的村庄水源也相当充足。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很不错。目前,全村有三百一十二户人家,一千二百三十三口人。

  (二)外部环境。

  国家政策的支持。*几年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农民。从种植农作物这方面,国家每年都发放种地补助,也就是地补。每年每亩地发放八十元,虽然不是很多,对农民生活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是国家对农民种地支持的一种表现。对于农民外出打工,国家也格外支持,下令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主要有种植农作物,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等;养殖大棚种植蔬菜,黄瓜、豆角、茄子等;养殖牲畜,猪、牛、羊、鸡、狐狸等;外出打工,做建筑工人或是警卫人员;自助创业,开设小型超市、医药店或者家用电器店等。

  (二)农民各项资金收入。

  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因土地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家在农作物花生和玉米上的收入为3000元左右,棉花收入每亩地800~900元,养殖大棚每年收入包含成本在万元之上,养殖牲畜的收入因生肉价格的上涨也逐年增长。现在每斤猪肉十

  元左右。在这方面的收入包含成本也有几万元。在外出打工这方面的收入,每月800~1000元。工作好的比如技术工这类的每个月的工资都在一千元以上。自主创业的收入就没有那么固定了。整体上看,农民每年的收入包含成本基本在万元以上,和城镇居民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尤其是种植农作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最明显。农作物本来就生长在田地里,要经受风吹日晒,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是连年干旱,土地就会裂开农作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但是也有因降水量过多而死的,比如今年因受台风“梅花”的影响,降水量过多。有时连续一个礼拜都在下雨,地里的农作物的根部因土壤松软而扑倒,造成部分农作物的死亡。所以农民今年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肯定会比往年有所减少。这样来看农民这部分的收入没有一个很好的保证。自然因素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农民收入来源和产业结构单一。

  自古以来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重地所得,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来源在逐渐增多,慢慢有了养殖大棚的,养殖猪、牛、羊等的,还有外出打工的。但是,即便是有了这些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也不能算是很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解决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受农业生产成本的制约。

  虽然农民在种植业方面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农民的收入不一定会增加很多。例如大棚里蔬菜的菜子,以前也就是七八元钱一袋,这两年就涨到了三十多元一袋,这就多了四五倍。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价钱,成本就更高了。在养大棚的时候,建成一个中型大棚的成本要一万五千元到一万七千元左右,每家至少要建两个,建大棚的成本就三万多元。所以建成后的第一年基本赚不到钱。综上可以看出成本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遏制了农民的收入。

  (四)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民多数都在从事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比重较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特别对高技术含量的获取,经济发展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有限。这就是限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工资率的提高,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结论和建议

  (一)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产品。

  既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变种植的产品。来适应环境,多种植些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低的。

  (二)扩大产品结构。

  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种植业,要多开发些收入来源。比如特种养殖,有很多地区的人就是因为特种养殖而发家致富的。有养蝴蝶的,有养蛇的,有养蚂蚱的还有养蜈蚣的。正因为养的人不多才会有较高的收入。村里应该集中培养,然后养殖并找好售货渠道。

  (三)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给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信贷,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因为现在物价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收入增加缓慢。所以*有必要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支持。比如控制农药和农用材料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减少成本,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对农民进行补贴,不仅是发钱,也可以发放一些化肥,农药或者农具之类的,也可以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对有需要的农民发放贷款使他们更方便的去生产或者去创业等。

  (四)提高农民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身体素质方面,多建设一些公园或者广场,供农民娱乐休闲。多引进一些健身器材,供农民进行锻炼。也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教大家学*健身操和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解除农民一天的疲劳更好的投入到生产中去。从科技素质方面,请专家指导种植技术或者一些专业技术工作。集中培养一部分技术人才,以后要做到科学养殖和向高技术领域迈进。从文化素质方面,以前由于生活水*不好,不能供孩子上学,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低。种植业虽然投入的很多,但收成很少。甚至是打工也不能找到工资很多的工作,职位只能是最基础的。现在应该在农村开设一些专门给农民上课的学校,可以由村里经验丰富和学历较高的人,对村民进行讲授和培训。也可以由支队请的各方面专家来教大家。这样农民的文化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活水*比以往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也会提高很多。而且还发现了一件值得欣喜的事,现在农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有能力都会供孩子上大学。以后毕业即便是打工也会找到职位比较高的工作。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的收入问题会得到解决,农村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2

  X县农民现金收入一季度实现了双增,尤其是农户财产性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加。据11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XX县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14元,较去年2427元,增加287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现金支出XX元,同比增加396元,增长24.7%。尤其是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61.9%,是历年来增幅最快的一次。

  1、工资性收入增幅放缓。20xx年一季度,邹*县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844元,同比增加96元,增长12.7%,增幅回落4.6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减缓。其中:外出打工收入人均仅增加3元,增长1.9%。通过农户记帐资料结合农民工检测调查,以及深入走访调查户得知,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事了其他行业,例如:尹家调查点的大部分女劳动力,有着去淄博周村纺织厂打工的*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下降工资降低,返乡农民工有的从事服装生意、有的从事人寿保险,还有的直接在家从事家务;二是县域内的几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延长了春节假期的时间,工人的生产时间减少,收入也就随之下降。因此,金融危机是直接导致农民工收入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2、一产业现金收支有较大增长。调查数据表明一季度,农民从第一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111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2元,增长13.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春节期间,农户用于生活消费的开支与春耕备播的支出加大,促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售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人均增加44.7公斤、31.7公斤、3.1公斤,增长107.4%、36.9%、31.4%;虽然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15.4%、24.9%;但是,由于出售数量的绝对增长,还是拉动了农民一产现金收入的增加。同时,农户用于农业生产支出人均达到433元,同比增加88元,增长25.3%,由于农业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增幅比上年增加7.7个百分点,从增长幅度对比分析,基本实现了收支同步增加,支出增长过快、符合当前全县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3、农户家庭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二产业现金收入大幅度下滑。随着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面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家庭小型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的局面。从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得知,全县110个调查户中,有1户常年经销木材、1户从事面粉加工的工商户,因为今年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的原因,转行出去打工或者从事了三产行业。调查资料表明一季度,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212元,较去年同期的252元,下降了40元,减少15.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是*几年来减少幅度最大的时期,与全县的工业发展大趋势相符合。

  4、三产业受二产业的影响,首次出现下降。一季度,由于受全县工业生产严重下滑形势的.影响,三产业的增长历年来首次出现了收入下降局面。调查数据表明,前三个月,农民人均三产业收入达到181元,较去年同期的209元,下降了28元,减幅13.6%。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工业发展不景气的影响,企业物流效益下降,导致了交通运输邮电业人均收入下降39元,减幅31.8%;二是企业的效益降低,工人的工资收入减少,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回乡,影响了批零贸易餐饮业人均减少10元,减幅29.6%。此外,个别三产经营农户的转行也是导致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

  5、非生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农民现金收入增加。*几年,农户从占有财产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加,尤其是出让土地带来的各种补偿,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其次,由于农户在外人口的独立生活,农村人口的逐步老龄化,离退休、养老金、赡养费等标准提高,拉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逐年增长。调查资料显示:邹*县一季度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2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元,增长61.9%,导致本季度增长幅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后芽村调查点的大部分农户,20xx年下半年,耕地被企业占用,春节前企业按照吨粮,结合当时的市场粮食价格把补偿及时兑现给农户,带来了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达到224元,增加93元,增长71.3%;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122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元,增长39.7%,主要是退休金与农村赡养费增长的拉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失地农户的收入要大大高于农业户,一方面是打工人数多,打工收入高;二是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多,收入高;三是没有农业收入也没有农业投入,但是非农业的收入高,尤其是财产性收入高。

  6、期内农户现金支出大幅度增加。邹*县一季度,农户用于农业生产的费用、扩大二三生产规模、购建生活用房的支出加大,分别达到了人均366元、61元、440元,同比增加34元、23元、368元,分别增长25.3%、58.8%、五倍多。其中,由于农户直接购买商品房以及房屋装修支出的剧增,拉动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449元,同比增加305元,增长了26.7%。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邹*县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农户占地补偿增加的拉动,二者带动了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78.4%。然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拉动农民增收的方向,其一是虽然农产品价格下降,但是出售量增加不合理,不是真正的农民增收,只能视为生产、生活需要;其二是土地占用补偿的增长,只是偶然之下的必然,从全年来看不会对农民增收拉动太大。因此,要理性的分析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真正原因,正确把握农民增收的渠道,充分认识到现金收入增长之下掩盖的问题:一是工人的月收入已经明显下降;二是新的就业岗位虽然增加,但是进厂的门槛提高,对年龄、性别、学历有了新要求,相对限制了农村“40-50”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三是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谷,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的门路变窄;四是资金缺乏,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起步阶段更加困难。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3

  XX县农民现金收入一季度实现了双增,尤其是农户财产性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加。据11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XX县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14元,较去年2427元,增加287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现金支出XX元,同比增加396元,增长24.7%。尤其是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61.9%,是历年来增幅最快的一次。

  1、工资性收入增幅放缓。20xx年一季度,邹*县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844元,同比增加96元,增长12.7%,增幅回落4.6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减缓。其中:外出打工收入人均仅增加3元,增长1.9%。通过农户记帐资料结合农民工检测调查,以及深入走访调查户得知,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事了其他行业,例如:尹家调查点的大部分女劳动力,有着去淄博周村纺织厂打工的*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下降工资降低,返乡农民工有的从事服装生意、有的从事人寿保险,还有的直接在家从事家务;二是县域内的几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延长了春节假期的时间,工人的生产时间减少,收入也就随之下降。因此,金融危机是直接导致农民工收入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2、一产业现金收支有较大增长。调查数据表明一季度,农民从第一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111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2元,增长13.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春节期间,农户用于生活消费的开支与春耕备播的支出加大,促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售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人均增加44.7公斤、31.7公斤、3.1公斤,增长107.4%、36.9%、31.4%;虽然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15.4%、24.9%;但是,由于出售数量的绝对增长,还是拉动了农民一产现金收入的增加。同时,农户用于农业生产支出人均达到433元,同比增加88元,增长25.3%,由于农业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增幅比上年增加7.7个百分点,从增长幅度对比分析,基本实现了收支同步增加,支出增长过快、符合当前全县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3、农户家庭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二产业现金收入大幅度下滑。随着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面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家庭小型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的局面。从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得知,全县110个调查户中,有1户常年经销木材、1户从事面粉加工的工商户,因为今年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的原因,转行出去打工或者从事了三产行业。调查资料表明一季度,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212元,较去年同期的252元,下降了40元,减少15.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是*几年来减少幅度最大的时期,与全县的工业发展大趋势相符合。

  4、三产业受二产业的影响,首次出现下降。一季度,由于受全县工业生产严重下滑形势的影响,三产业的增长历年来首次出现了收入下降局面。调查数据表明,前三个月,农民人均三产业收入达到181元,较去年同期的209元,下降了28元,减幅13.6%。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工业发展不景气的影响,企业物流效益下降,导致了交通运输邮电业人均收入下降39元,减幅31.8%;二是企业的效益降低,工人的工资收入减少,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回乡,影响了批零贸易餐饮业人均减少10元,减幅29.6%。此外,个别三产经营农户的转行也是导致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

  5、非生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农民现金收入增加。*几年,农户从占有财产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加,尤其是出让土地带来的各种补偿,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其次,由于农户在外人口的独立生活,农村人口的逐步老龄化,离退休、养老金、赡养费等标准提高,拉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逐年增长。调查资料显示:邹*县一季度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2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元,增长61.9%,导致本季度增长幅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后芽村调查点的大部分农户,20xx年下半年,耕地被企业占用,春节前企业按照吨粮,结合当时的市场粮食价格把补偿及时兑现给农户,带来了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达到224元,增加93元,增长71.3%;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122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元,增长39.7%,主要是退休金与农村赡养费增长的拉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失地农户的收入要大大高于农业户,一方面是打工人数多,打工收入高;二是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多,收入高;三是没有农业收入也没有农业投入,但是非农业的收入高,尤其是财产性收入高。

  6、期内农户现金支出大幅度增加。邹*县一季度,农户用于农业生产的费用、扩大二三生产规模、购建生活用房的支出加大,分别达到了人均366元、61元、440元,同比增加34元、23元、368元,分别增长25.3%、58.8%、五倍多。其中,由于农户直接购买商品房以及房屋装修支出的剧增,拉动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449元,同比增加305元,增长了26.7%。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邹*县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农户占地补偿增加的拉动,二者带动了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78.4%。然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拉动农民增收的方向,其一是虽然农产品价格下降,但是出售量增加不合理,不是真正的农民增收,只能视为生产、生活需要;其二是土地占用补偿的增长,只是偶然之下的必然,从全年来看不会对农民增收拉动太大。因此,要理性的分析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真正原因,正确把握农民增收的渠道,充分认识到现金收入增长之下掩盖的问题:一是工人的月收入已经明显下降;二是新的就业岗位虽然增加,但是进厂的门槛提高,对年龄、性别、学历有了新要求,相对限制了农村“40-50”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三是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谷,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的门路变窄;四是资金缺乏,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起步阶段更加困难。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菁华9篇)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随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来的收入渠道和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并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一、农民收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

  城子支队位于农场的西北方向,四面交通都很方便,土壤相对肥沃,相对于附*的村庄水源也相当充足。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很不错。目前,全村有三百一十二户人家,一千二百三十三口人。

  (二)外部环境。

  国家政策的支持。*几年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农民。从种植农作物这方面,国家每年都发放种地补助,也就是地补。每年每亩地发放八十元,虽然不是很多,对农民生活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是国家对农民种地支持的一种表现。对于农民外出打工,国家也格外支持,下令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主要有种植农作物,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等;养殖大棚种植蔬菜,黄瓜、豆角、茄子等;养殖牲畜,猪、牛、羊、鸡、狐狸等;外出打工,做建筑工人或是警卫人员;自助创业,开设小型超市、医药店或者家用电器店等。

  (二)农民各项资金收入。

  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因土地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家在农作物花生和玉米上的收入为3000元左右,棉花收入每亩地800~900元,养殖大棚每年收入包含成本在万元之上,养殖牲畜的收入因生肉价格的上涨也逐年增长。现在每斤猪肉十

  元左右。在这方面的收入包含成本也有几万元。在外出打工这方面的收入,每月800~1000元。工作好的比如技术工这类的每个月的工资都在一千元以上。自主创业的收入就没有那么固定了。整体上看,农民每年的收入包含成本基本在万元以上,和城镇居民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尤其是种植农作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最明显。农作物本来就生长在田地里,要经受风吹日晒,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是连年干旱,土地就会裂开农作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但是也有因降水量过多而死的,比如今年因受台风“梅花”的影响,降水量过多。有时连续一个礼拜都在下雨,地里的农作物的根部因土壤松软而扑倒,造成部分农作物的死亡。所以农民今年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肯定会比往年有所减少。这样来看农民这部分的收入没有一个很好的保证。自然因素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农民收入来源和产业结构单一。

  自古以来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重地所得,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来源在逐渐增多,慢慢有了养殖大棚的,养殖猪、牛、羊等的,还有外出打工的。但是,即便是有了这些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也不能算是很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解决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受农业生产成本的制约。

  虽然农民在种植业方面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农民的收入不一定会增加很多。例如大棚里蔬菜的菜子,以前也就是七八元钱一袋,这两年就涨到了三十多元一袋,这就多了四五倍。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价钱,成本就更高了。在养大棚的时候,建成一个中型大棚的成本要一万五千元到一万七千元左右,每家至少要建两个,建大棚的成本就三万多元。所以建成后的第一年基本赚不到钱。综上可以看出成本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遏制了农民的收入。

  (四)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民多数都在从事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比重较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特别对高技术含量的获取,经济发展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有限。这就是限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工资率的提高,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结论和建议

  (一)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产品。

  既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变种植的产品。来适应环境,多种植些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低的。

  (二)扩大产品结构。

  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种植业,要多开发些收入来源。比如特种养殖,有很多地区的人就是因为特种养殖而发家致富的。有养蝴蝶的,有养蛇的,有养蚂蚱的还有养蜈蚣的。正因为养的人不多才会有较高的收入。村里应该集中培养,然后养殖并找好售货渠道。

  (三)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给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信贷,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因为现在物价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收入增加缓慢。所以*有必要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支持。比如控制农药和农用材料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减少成本,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对农民进行补贴,不仅是发钱,也可以发放一些化肥,农药或者农具之类的,也可以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对有需要的农民发放贷款使他们更方便的去生产或者去创业等。

  (四)提高农民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身体素质方面,多建设一些公园或者广场,供农民娱乐休闲。多引进一些健身器材,供农民进行锻炼。也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教大家学*健身操和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解除农民一天的疲劳更好的投入到生产中去。从科技素质方面,请专家指导种植技术或者一些专业技术工作。集中培养一部分技术人才,以后要做到科学养殖和向高技术领域迈进。从文化素质方面,以前由于生活水*不好,不能供孩子上学,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低。种植业虽然投入的很多,但收成很少。甚至是打工也不能找到工资很多的

  工作,职位只能是最基础的。现在应该在农村开设一些专门给农民上课的学校,可以由村里经验丰富和学历较高的人,对村民进行讲授和培训。也可以由支队请的各方面专家来教大家。这样农民的文化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活水*比以往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也会提高很多。而且还发现了一件值得欣喜的事,现在农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有能力都会供孩子上大学。以后毕业即便是打工也会找到职位比较高的工作。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的收入问题会得到解决,农村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2

  我市农民收益呈现规复性增加。

  比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成长态势精良,农民收益呈现规复性增加。20xx、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益兑现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加3.4%、7.6%。

  我们的紧张办法是: 一是大力大举促成农业布局调整,靠成长优势经济增进农民增收。

  构筑五大出产基地。抓住国度和省履行“大豆振兴筹划”机会,构筑百万亩高油大豆出产基地,20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土豆博识加工企业,构筑百万亩土豆出产基地,播种土豆45万亩;促成农牧联合扩大饲料作物莳植,构筑百万亩饲料牧草出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成长百万亩经济作物出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联合退耕还林,构筑百万亩柞桑蚕出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大举成长绿色、特点农业。富裕利用我市资本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构筑绿色农业出产基地11个,莳植绿色食物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物,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物认证,产量达12万吨。

  自动成长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范畴建立了长期巩固的互助干系,引进农业进步出产技巧和精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树范园区。在俄构筑境外综合开辟区。农副产品出口成长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构筑,靠进步农业财产化程度增进农民增收。明了农业财产化成长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进步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益为目标,凸起成长主导财产,环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财产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财产,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出产范围、促成财产化成长。

  加快龙头企业构筑。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9家,策动基大地积137万亩。履行品牌计谋,重点培养 “玉铃”牌土豆、“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感化的农产品品牌。

  加快农村市场系统构筑。在县域和中间乡镇重点构筑和美满了7个具有较好根本的农产品交易零售市场。全市现有各种农产品市场88处,根本构成了以乡镇零售市场为中间,城乡农贸市场彼此依存、彼此互助的市场系统。

  三是深切履行科技兴农计谋,靠科技进步增进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新技巧推行和利用。推行了一多量进步、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巧。均匀每一年推行项目20多个,累计推行项目300项(次)以上。农业十项适用出产技巧累计推行面积到达2318万亩。

  构筑市县乡三级科技园区156处,园区总面积50多万亩,兑现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大力大举履行莳植业和牲口业良种工程。引进推行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精良品种28个,构筑各种种子繁育基地45处,推行精良品种27个,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95%以上。构筑大牲口冻配站点92个。

  竭力进步农民科技本质和科学利用程度。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财产、逐层次的科技培训。每一年培训乡村干部、科技户、耕田大户及青丁壮农民15万人次摆布。

  四是夯实农业成长根本,靠低落风险增进农民增收。大力大举促成农业根本办法构筑。构筑和改革了***、**等堤防,极大地进步了这些地区抗旱防洪本领。如今,全市已有8个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20xx年,篡夺国度级和省级旱田节水浇灌溉项目5个,受益面积可达16.22万亩。促成中低产田改革和农业综合开辟,农业综合开辟投资三年累计7113万元,开辟构筑项目30个,结束中低产田改革19.27万亩。大力大举加强资本保卫和生态环境构筑。以履行天然林保卫为目标,重点履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生态效益补助工程和野生植物及天然保卫区构筑工程。四年共落实退耕还林面积5万亩,造林56.8万亩,建成多种类别天然保卫区5个,绿色食物莳植面积达125万亩。连续进步农机设备程度。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机更新资金1.6万元,更新大中型农机具4786台(套),到20xx年全市农业机器原值达6.776亿元,农业机器总动力达95.63万千瓦,亩均耕地具有农灵活力 0.132千瓦,农业综合机器化程度达86.5%。

  五是大力大举成长非农财产,靠转移农村残剩工作力增进农民增收。大力大举成长畜牧业,兑现农业内部转移。如今,全市从事养殖业出产专业养殖户达4579户,占农户总数2.3%。从事山产品收集、食用菌莳植和水产等副业出产农户也连续增加。

  大力大举成长非农财产,拓宽社会转移空间。经过议定加快农村小城镇构筑,大力大举成长农村2、三财产,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做买卖。中断20xx年底,全市转移残剩工作力6.04万人,占农村工作力16.6%,均匀每6个农业工作力中就有1人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收益占农村人均纯收益28%。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3

  摘要:

  *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各社会层次上的人士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同时随着*几年炒房炒楼、炒绿豆、大蒜的一些“专业”人士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依然不见乐观。

  在我们看来,当今*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

  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这不是*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的其他行业相比,*的农业投入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虚拟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都面临失效的危险。一些地区农民撂荒土地,其实是想用一种非常消极的办法来摆脱目前*农村所面临的矛盾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建立在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已经变成了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

  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替代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农村互助组织逐渐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自发地与市场接轨。在一些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农民内部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普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也基本上实现。*部门应该在稳定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面对国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业耕作规模过小。今后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第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存在矛盾。

  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要么涌入大城市,要么被就地安置。*年来,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关于农民安置方式的争论。城市化固然能够一步到位,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是发展*家难以承受的。在城市化的背后,是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吸纳能力的问题。当城市控制在合理的规模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布局,那么,城市化和城镇化之间没有大的区别。我们应该抛弃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现有的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前提下,各执一端,讨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问题。在我看来,*现有的城市布局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乡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因此,今后应该更多地建设符合农村需要的小城镇。

  但是,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土地使用的矛盾。当前*一些地方的经济开发区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一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小城镇。*在清理和整顿经济开发区时,应该注意小城镇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之间的区别,通过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逐步改造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小城镇。

  在一些不赞成发展小城镇的学者看来,城市化才是解决当前*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唯一出路。他们反对小城镇发展,认为这样会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是,应当看到,城市的设计不是搭积木。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初步定型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人口会导致城市功能的急剧萎缩。城镇化虽然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小城镇仍然居住着一个国家50%以上的居民。

  第三,农村村民自治和*机构不断扩张之间存在着矛盾。

  村民自治在*当代有着多重含义,从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民主改革的先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尊重农民经营自*的必要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社区组织结构。但是,*农民自治机构面临着*机构扩张所带来的压力。在许多地方,村民自治委员会成为了代表*机关收取税费的“二*”,成为了上传下达的管理组织。在一些农村,农民的自治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紧张关系,农民的自治事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事实上,在当初的自治制度设计中,不是没有考虑到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由于我国*机构不断扩张,乡镇*人员队伍庞大,如果不从自治组织获取必要的费用,机构就难以运转下去,所以,乡镇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预村民自治的现象。这种干预既是利益的诉求,也是传统行政思维观念的延续。如果不改革*的行政体制,减少或者约束*的行*力,那么,*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就难以继续发展。

  可以说,农业集约化生产与承包责任制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村许多矛盾的根源,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当代农村问题加重的根本原因,村民的自治组织和*机构的紧张关系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导火索。解决*的农村问题,不但要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而且还看到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解决三农问题时,不但要从生产关系方面思考问题,而且要从上层建筑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才能为*当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出合适的药方。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4

  在新*成立及改革开放后,*农村有了显著的变化,那么作为农村的代表人物——农民的各个方面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变化。农民收入的来源有了多样化,农民的纯收入有了增加等等的收入变化都说明了*在崛起,都说明了**的正确领导以及国家政策的正确性。

  关键词: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收入增加 国家政策 解决办法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新*成立了六十周年后,*的农村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而我作为一个农村人,更能体会到这种激动人心的变化。农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农民的收入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为了了解农民的收入的变化情况,我到我的家乡------灵峰黄村,进行了一次调查。

  我的家乡灵峰黄村是位于浙江温州苍南金乡镇的一个村子,我的爷爷奶奶生活在村子里。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是农民,因此我爷爷奶奶了解农民的变化,当我征求我爷爷奶奶的意见时,爷爷说,以前农民是谁都不想当啊,又穷又累,现在情况可是不一样了。你可以到我们村子调查一下,不就可以知道农民的收入有什么变化了吗?我想想觉得可行,就准备到村里家庭去做调查了。

  我先去了我村的村委会做了一些调查和数据统计,然后去村里的几户家庭调查和了解实际的变化情况。村里的人知道我是来做调查后,很热情的招待了我,和我聊了起来。我根据调查得到的情况自己做了总结。

  一、收入的来源

  原来我们村贫穷落后,农民不善于搞产业调整,也不愿意到企业打工,只守着自家一点土地过活。这样落后的观念让灵峰黄村越来越贫穷。为了让村民转变观念,村领导们帮助村*系到附*的镇比如说金乡镇,龙港镇等大点地方的企业去打工,现在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外出打工赚钱。所以说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农民在本地各类经济组织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农民从本地行政事业等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工资收入等。第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也是许多农民赖以生活的,我们村干部说,我们村从20xx—20xx年农民的纯收入就增长缓慢,之后几年如果不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则可能还会出现负增长。村干部解释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二是燃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高,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增多。另外一点来源,就是国家对农民的重视,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也成为了农民收入来源的一小部分,比如像退休金和养老金。

  从以上可以看到农民收入来源的单一性已经转变为多样性了,不像以前除了种地还是种地。

  二、收入的增加

  村领导说, “十五”期间,*、*将“三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现在我们村的农民收入也是增加了不少啊。那么,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多予、少取、放活”让农民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农民从政策方面得到的收入显著增加

  从 20xx年,我们市各地突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大主题,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扎扎实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20xx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征地补偿、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加大了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因此灵峰村农民在这个政策下,收入是显著的增加了。

  (二)乡镇工业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基础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持续大力招商引资的成果开始显现,各地区(镇,县)新开工企业一个接着一个,对本地打工人员吸纳能力逐步增强,农民也乐于在本地企业打工,这样农活、做工两不误,还能照顾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因此农民在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增长较快。

  (三)实施农民大培训大转移策略,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我们市将农村劳务输出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地区(县,镇,乡)培育劳务市场,做好就业服务。初步建立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就业信息*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水*不断提高。而且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对农民开展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了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农民工权益告示牌制度等,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村领导感慨还是国家领导及市领导的正确政策工作才使农民得到了益处。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村干部也提到了虽然现在的形式正在逐渐好转,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一)农民增收面临观念和认识上的突破

  当前农民收入相对提高,生活水*得到相应改善,但小农意识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对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劳”轻“农”思想严重,认为出门搞劳务争钱直接,而种地务农不划算,由此导致了种植结构优化缓慢、部分村撂荒地增多、单季种植增多;二是面对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投入、技术、市场观念以及规模经营的风险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创业信心;三是缺乏长远谋划,一些不良乡风民俗有所抬头。

  (二)产业增收面临规模和效益上的突破

  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是核心。农村产业突破发展需要以特色化、优势化、规模化来推动,通过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来延长产业链。我们目前农村各项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农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缺乏规模,覆盖面小;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市场流通不畅,流通环节成本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市场化、规范运作程度低等需要突破的难题。

  村干部们也初略的跟我分析了他们的大体工作。首先我们工作主要是加快观念转变,**他们的思想,更新他们的观念,增强农民加快增收意识。加快农民增收,通过调查,大多数村干部给出的答案是六个字:资金、项目、劳务。结论没错,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从等、靠、要的被动发展转化到主动谋发展;还没有实现从寻找资源到充分利用资源的转变;还没有实现从依靠劳务到发展产业谋创业的转变;还没有实现从等收购到寻找市场的转变。当前加快观念转变,增强农民增收意识,政策宣传进村入户是重点。立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落实惠农政策,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民增收环境。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民增收。

  灵峰黄村的未来建设道路还是很漫长和艰苦的,可是我们的村干部们以及村里的农民都是充满信心且是很有干劲的。他们相信在国家的带领下*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总之,通过此次调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更了解了农民的收入的变化情况,也对我们家乡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未来几年我的家乡将会更好的发展。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5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就到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第一个暑假也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调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做大范围的调查对于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几经思考,我决定对我的老家——沈庄村进行调查。

  沈庄村地理位置:沈庄村隶属与XX市XX县,地形以*原为主,紧邻许南公路,有河流通过,东有大型水库(正在兴建中)。

  沈庄村具体情况:沈庄村共有500多人口,全部是汉族,在外务工人员占1/2左右,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沈庄村共有耕地1000亩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

  沈庄村农民现阶段收入情况:经过对沈庄村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

  1、粮食收入。据调查发现每亩地每年中种两季,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仅为500元左右。

  2、在外务工收入,按某人每年在外务工10个月,每个月*均工资1000元计算,该农民年均收入10000元。这两项收入几乎占总收入的90%以上。其次还有个别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获得一定的收入。考虑到*均两个壮年劳动力有两个孩子,两个老人,这样综合算来,沈庄村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4400元左右。

  从以上沈庄村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沈庄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只是那1000多亩地和一个未建成的大型水库。因此,沈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式农村。想要使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富裕起来,我们必须认真充分的利用那仅有的资源——耕地与水库。

  一、从耕地说起,耕地直接产出的是粮食,而单单卖粮食已经被证明在现阶段是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

  而结合现阶段沈庄村的具体情况(没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沈庄村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粮食的深加工。经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发现,小麦的单价是0。8元每斤,而经过初步加工的面粉的单价则达到了。。。。。元每斤,而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速冻食品如饺子、汤圆等,单价更是达到课惊人的。元每斤。由此可以清楚的发现,只要对粮食进行初步的加工,就能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粮食加工这一行业的门槛并不高。所以,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走粮食深加工这一路线是可行的。

  具体措施:

  (1)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农村设立乡镇企业;

  (2)吸引人才,国家应加大对于回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补助。

  其次,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说白了就是将农村的土地合并起来,成立一个公司。每个农民都是股东,由专业人员经营土地。这样不仅会提高耕种效率,增加农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而且能**出大量优质劳动力。他们可以去从事第三产业等增加收入。

  优点:

  (1)农民从此不再是一个人面对险恶的市场,农民的话语权增加。增强了农民的自主性,农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抗风险的能力。

  (2)有利与农业高科技的推广。

  (3)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提高了耕种效率。

  (4)**生产力,通过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剩余劳动力可以更加安心的在外务工或者进入第三产业。

  具体措施:

  (1)成立农业合作化产业集团公司。

  (2)吸纳人才。

  其实,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将以上两点结合起来。有农业产业合作化公司负责乡镇企业的建设,这样农民就可以拥有农业产业合作化公司红利,乡镇企业红利,以及个人工作收入等三个收入来源,这样就能大幅提高沈庄村农民收入水*。经过初步的计算,每位农民每年能从农业产业合作化公司分得红利1500元,从乡镇企业获得红利5000元,个人工作可获收入8000元,这样算来沈庄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可达*万元。与原来人均年收入4400元相比,提高了一倍多,基本达到了中小型城市的收入水*。由此可以直观的发现,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走向富裕最有效的出路。

  二、沈庄村与许多其它村庄最大的不同是沈庄村紧邻着一个大型水库——燕山水库。

  紧邻水库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水多,而最直接利用水资源的就是水产养殖业和灌溉农业。

  经过对沈庄村的具体调查发现,沈庄村存在很多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因素。

  首先,沈庄村虽然距公路干道只有1公里左右,但是短短的1公里却没有一条真正的公路,还是落后的土路。一旦下雨,土路将会泥泞不堪,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与物资的进出。因此修好这条公路是沈庄村致富的前提。

  其次,沈庄村的教育水*非常低,90%的村民只有小学文化水*,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文化水*村民的人数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农村的教育观念使然。大多数家长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过早让孩子放弃了读书,而选择了出外务工。而农村不健全的教育制度也使这种状况愈演愈烈。因此,尽快完善农村的教育制度,使离开校园的孩子尽快回到校园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当前工作的重点。

  再次,一个精明的领导人是沈庄村,也是我国大多数农村所缺乏的。举个例子,通过和当地村民的交流了解到,几年前河南省大兴修高速公路的工程,而兴建高速公路需要的大量沙石都要从流经沈庄村的小河中挖取。令人不可理解的是成千上万立方的沙石竟然以xx元的超低价格卖给了开发商。后经过初步的估计,这些沙石至少价值50万元。一个愚昧领导人的愚昧决定带来的不仅是村庄资产的流失,更带来了河流环境的破坏。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精明的领导人,那么沈庄村至少有了50万元的流动资产。以这50万元作为投资,无论是投资养殖业,还是加工业都能给沈庄村带来丰厚的收益。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精明的领导人。细看我国目前的几个富裕村无不是有一个精明而有决策力的领导人。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实行的大学生村官工程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

  沈庄村所面对的问题正是其它大部分村镇所面对的,交通不变,文化水*低,缺乏领导人才等等都是限制我国农村走向富裕的根本因素。因此,切实解决好如上三个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随着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农民收入有了些许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事关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坎”,想要跨国这道“坎”我们就要狠抓农村新增收入使得农村收入有一个质的飞跃。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如果我们在继续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同时,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可能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情况调查的了解可以帮助农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人均收入,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做贡献。为了了解掌握增加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今日就其情况对麦积区花牛镇诸多村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xx年7月——20xx年10月

  三、调查对象

  花牛镇花牛村30户农户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以访谈法为主观察法为辅走访了我所在村镇的部分农户。

  五、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农民收入变化情况

  1.综合总体概况

  根据 30户农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统计

  2.收入构成情况

  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构成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较大。

  一是工资性收入: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稳定增长。 20xx年农民工资性人均收入 4078.9元, 20xx年人均工资性收入 4527元,比上年增加 448.1元,增幅 11.4%,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上升到 75%。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20xx年家庭经营人均纯收入 1106.9元,比上年增加 114.3元,增长 11.5%。 从调查情况看: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粮食收入绝对值逐年增加,在调查表中可看出它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因为粮食生产效益一直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粮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较少。据统计,我市粮食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 49.7%,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仍然较大。

  20xx年粮食成本及效益情况表

  从种粮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粮食作物每亩生产成本上升,农民的纯收入相对减少,农民增收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压力。

  三是其他收入:服务收入、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政策性收入稳中有增,加工收入稍有减少,以苹果为主要农产品的加工收入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有小幅下降,人均收入水*不高。

  (二)总支出情况

  20xx 年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 8151元,比上年增加 187.1元,增长

  6.5%。 20xx年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 8666元,与上年增加 515元,增长 13.3%。在家庭总支出中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支出增长比较快。

  1.受农资、饲料等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的生产性支出逐年增加。 20xx年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 407.5元, 20xx年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 480.3元,同比增加 72.8元,增长达 17.9%; 20xx年养殖业生产性支出人均 347.6元, 20xx年养殖业生产性支出 448.1元,同比增加 100.4元,增长 28.9%。同时,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也在增加,由于部分农机具享有政策性补贴,一家一户重复购置农用机械,增大了人均生产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构成中, 生产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达到 29.6%。

  2.农民人均生活支出明显增加。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4899元,比上年增加 264元,增幅 10%。 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5444元,比去年增加 545元,增长 11%。农民生活消费总支出随物价变化急剧上升,使农民家庭总支出明显增加。

  (三)影响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年来,农民收入虽取得较快的增长,但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增收空间受限 。 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 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的增长。 20xx年全市农产品收入增长 10.2%,而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则增长 15%-30%不等,说明纯收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投入产出率低,致使农民收入增速缓慢。以肥料为例,实际市场价连续几年涨幅都在 15%以上(最新市场价格见下表)。

  另外,杂交种子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其中一季稻种子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20xx年 C两优 87、 C两优 396, V两优 1、 7、 8号价格均为 35元 /斤,比 20xx年每斤又涨了至少 10元,上涨 40%。 二是 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 一些 中低产田 基础设施脆弱, 排水引灌、保旱保肥的能力不高, 抵抗风险灾害的能力较差, 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瓶颈。 特别是*年来冰灾、水灾、病虫灾害等发生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稳定性。 比如年初的冰雪灾害就给油菜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害,人均产量下降了 2.8%,其他冬种农作物生产也受不同程度影响。三是养殖业收入因多种原因相对减少。*几年来,因劳动力外出、饲料涨价、疫病及牲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饲养牲猪的农户明显减少,导致农民的养殖业收入减少。从调查的 100户农户看, 20xx年有 62户, 20xx年只有 43户。

  2.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变小。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适用技术应用差。绝大多数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强;出外打工经商的农民,多数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的工作,享受待遇不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就业难度将不断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也将受到挤压。

  3.惠农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 *年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政策保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广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投入,通过*转移支付,加大补贴力度,但这部分资金中相当部分是用于扶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

  六、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要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应该**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增收结构调整力度,自觉按照市场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就必须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一是增强市场主导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订单农业”。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不仅仅要以当前市场为导向,

  还要以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为导向,形成“人无我有”的局面,抢占先机;二是增强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形成“人有我优”的格局,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三是增强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不能盲目跟随,别人怎样调整就跟着怎样调整,这不仅仅会严重挫伤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还会使农民减收,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形成“人优我特”,促进农业增收。

  扩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要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坚持就地转移的和外出转移两手抓,推动农民就业多元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民持久稳定增收。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单纯从大农业方面来促进是远远不够的,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有道是“无工不富”。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进厂就业,使一些有后顾之忧的农民既能搞好农业生产,又能增加劳务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洗脚上岸”,发展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多方面拓宽增收渠道,保持农业增收稳定。

  强化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 广播 、电视 、杂志、互联网等手段,为农民解疑释难,最快捷的推广农业实用科技,普及农村致富实用技术,满足人民对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贫培训的契机,使一批农业生产骨干走出去,洗脚上岸进课堂,培养他们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7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间就到了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第一个暑假也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以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进行调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做大范围的调查对于我个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几经思考,我决定对我的老家——沈庄村进行调查。

  沈庄村地理位置:沈庄村隶属与XX市XX县,地形以*原为主,紧邻许南公路,有河流通过,东有大型水库(正在兴建中)。

  沈庄村具体情况:沈庄村共有500多人口,全部是汉族,在外务工人员占1/2左右,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沈庄村共有耕地1000亩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

  沈庄村农民现阶段收入情况:经过对沈庄村农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

  1、粮食收入。据调查发现每亩地每年中种两季,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年收入仅为500元左右。

  2、在外务工收入,按某人每年在外务工10个月,每个月*均工资1000元计算,该农民年均收入10000元。这两项收入几乎占总收入的90%以上。其次还有个别农民通过饲养牲畜获得一定的收入。考虑到*均两个壮年劳动力有两个孩子,两个老人,这样综合算来,沈庄村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4400元左右。

  从以上沈庄村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沈庄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的只是那1000多亩地和一个未建成的大型水库。因此,沈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式农村。想要使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富裕起来,我们必须认真充分的利用那仅有的资源——耕地与水库。

  一、从耕地说起,耕地直接产出的是粮食,而单单卖粮食已经被证明在现阶段是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

  而结合现阶段沈庄村的具体情况(没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沈庄村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粮食的深加工。经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发现,小麦的单价是0。8元每斤,而经过初步加工的面粉的单价则达到了。。。。。元每斤,而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速冻食品如饺子、汤圆等,单价更是达到课惊人的。元每斤。由此可以清楚的发现,只要对粮食进行初步的加工,就能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一点是进行粮食加工这一行业的门槛并不高。所以,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走粮食深加工这一路线是可行的。

  具体措施:

  (1)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农村设立乡镇企业;

  (2)吸引人才,国家应加大对于回农村工作的大学生的补助。

  其次,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说白了就是将农村的土地合并起来,成立一个公司。每个农民都是股东,由专业人员经营土地。这样不仅会提高耕种效率,增加农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而且能**出大量优质劳动力。他们可以去从事第三产业等增加收入。

  优点:

  (1)农民从此不再是一个人面对险恶的市场,农民的话语权增加。增强了农民的自主性,农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抗风险的能力。

  (2)有利与农业高科技的推广。

  (3)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提高了耕种效率。

  (4)**生产力,通过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剩余劳动力可以更加安心的在外务工或者进入第三产业。

  具体措施:

  (1)成立农业合作化产业集团公司。

  (2)吸纳人才。

  其实,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将以上两点结合起来。有农业产业合作化公司负责乡镇企业的建设,这样农民就可以拥有农业产业合作化公司红利,乡镇企业红利,以及个人工作收入等三个收入来源,这样就能大幅提高沈庄村农民收入水*。经过初步的计算,每位农民每年能从农业产业合作化公司分得红利1500元,从乡镇企业获得红利5000元,个人工作可获收入8000元,这样算来沈庄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可达*万元。与原来人均年收入4400元相比,提高了一倍多,基本达到了中小型城市的收入水*。由此可以直观的发现,走农业产业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走向富裕最有效的出路。

  二、沈庄村与许多其它村庄最大的不同是沈庄村紧邻着一个大型水库——燕山水库。

  紧邻水库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水多,而最直接利用水资源的就是水产养殖业和灌溉农业。

  经过对沈庄村的具体调查发现,沈庄村存在很多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因素。

  首先,沈庄村虽然距公路干道只有1公里左右,但是短短的1公里却没有一条真正的公路,还是落后的土路。一旦下雨,土路将会泥泞不堪,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与物资的进出。因此修好这条公路是沈庄村致富的前提。

  其次,沈庄村的教育水*非常低,90%的村民只有小学文化水*,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文化水*村民的人数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农村的教育观念使然。大多数家长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过早让孩子放弃了读书,而选择了出外务工。而农村不健全的教育制度也使这种状况愈演愈烈。因此,尽快完善农村的教育制度,使离开校园的孩子尽快回到校园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当前工作的重点。

  再次,一个精明的领导人是沈庄村,也是我国大多数农村所缺乏的。举个例子,通过和当地村民的交流了解到,几年前河南省大兴修高速公路的工程,而兴建高速公路需要的大量沙石都要从流经沈庄村的小河中挖取。令人不可理解的是成千上万立方的沙石竟然以xx元的超低价格卖给了开发商。后经过初步的估计,这些沙石至少价值50万元。一个愚昧领导人的愚昧决定带来的不仅是村庄资产的流失,更带来了河流环境的破坏。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精明的领导人,那么沈庄村至少有了50万元的流动资产。以这50万元作为投资,无论是投资养殖业,还是加工业都能给沈庄村带来丰厚的收益。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精明的领导人。细看我国目前的几个富裕村无不是有一个精明而有决策力的领导人。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实行的大学生村官工程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

  沈庄村所面对的问题正是其它大部分村镇所面对的,交通不变,文化水*低,缺乏领导人才等等都是限制我国农村走向富裕的根本因素。因此,切实解决好如上三个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8

  *期,市委办公室组织专题调研组赴雷公、烟店、辛榨、接官、赵棚等五乡镇抽样调查了**个农户,具体了解了他们20xx年及20xx年两年收入情况,预测了该市20xx年农民收入状况,分析研究了明年农民增收的措施和办法。

  一、**户农户20xx年农民收入特点

  据调查统计,**户农户共有人口***人,劳动力***人,耕地***.*亩。从**户调查统计资料来看,20xx年农民收入有如下特点:

  1、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增幅较大。从调查的**户来看,20xx年人*纯收入为****元,比20xx年的****元增加***元,增长**.*%。是自****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数的增幅。

  2、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xx年,**户农户预计可获取劳务收入******元,占总收入******元的**.**%。典型的如辛榨乡白杨村朱佐锋等**户农户,20xx年预计可获劳务收入******元,占总收入的******元的**%。打工收入最多的是白杨村*组杨天军家,他家*口人,*个劳动力,共有*个劳力外出打工,其中*人在北京建筑工地打工,*人在广东深圳打工,年可获打工收入*****元,占家庭总收入*****元的**%。

  3、粮食生产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xx年,**户种植业收入为******元,占总收入******元的**.**%,其中粮食收入为******元,占总收入的**%,粮食生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

  4、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必要补充。20xx年,**户牧业收入为******元,占总收入******元的**%,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较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

  二、20xx年农民收入高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今年,国家扶农政策力度大,农副产品市场行情好,农民收入呈现高幅增长是一种必然。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导致农民收入高幅增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政策因素增收。今年,由于农业税税率下降*个百分点及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户共减免农业税****元,获得国家粮食直接补贴款****元,水稻良种补贴****元,政策因素合计增收*****元,人***.*元,占增收比率为**.*%。

  2、价格因素增收。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上涨。中籼稻由去年的**-**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每百斤上涨**元左右;小麦由去年的**-**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每百斤上涨**元左右;油菜籽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每斤*.*-*.*元,每斤上涨*.*元左右;生猪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每斤*.*-*.*元,每斤上涨*.*元左右;鸡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元,蛋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元,鱼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元。仅中稻一项,按去年产量计算,**户可增收****元,人*因价格就可增收**.*元。**户因价格因素可增收*****元,人*可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

  3、发展产业化增收。今年,各地继续围绕优质稻、畜牧、林果三大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批农户通过与禾丰、午时药业、神丹等龙头企业对接,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增收明显。**户中,20xx年比20xx年多养猪**头,多养鸡***只,多养肉牛*头,多养鹌鹑****只,多养蜜蜂*箱,多种*香稻、大蒜、金银花等经济作物**亩,仅此一项,**户共增收****元,人*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

  4、农作物增产增收。今年与去年相比,水源充足,病虫害较轻,农作物普遍增产。仅中稻一项,**户农户20xx年中稻产量为******斤,比20xx年的******斤增产*****斤,增长*.**%,**户共增收*****元,户*增收***元,人*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增产最多的一户为接官乡颛庙村*组谢朝良家,他家种有中稻*.*亩,20xx年产量为****斤,亩产****斤(每亩实有面积****方米),比去年分别增收****斤、***斤,增长**.**%、**.**%,仅此一项,他家就增收***.*元

  5、面积增加增收。由于政策扶持的力度较大,农产品价格回升较快,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高涨,部分农民过去抛荒的田块重新又种上了庄稼,过去的部分荒地、旱地被改种了水稻等农作物,还有部分转包田地的农户又重新收回了承包地。**户中,共有*户增加面积**.*亩,共可增收****元,人*可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

  三、存在的问题

  今年,农民增收形势很好,农民普遍反映田有种头,农民有奔头,但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各级党委*的重视。

  1、农民收入不*衡,差距较大。**户农户中,人*纯收入最高的达到*****元,最低的只有****元。**户中人*纯收入在****元以下的有*户,占**%,****元以下的有**户,占**%,****元以上的高收入户有**户,占**%。部分高龄家庭收入仍然微薄,生活十分艰难。部分农户收入不低,但支出较大,如子女上学、就医看病、建房等,往往入不敷出。

  2、农民增收渠道不多,门路不广。**户农户中,有*户仍然以纯农业收入为主,占**%,他们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只有****元,最低的仅有****元。纯农业收入中又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种植业收入中又以粮食收入为主,牧业、林业、鱼业及二、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很少。就我市现状来看,人均耕地不足*亩,人均占有耕地资源量太少。因此,依靠纯农业增收潜力很小。

  3、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成为农民增收一大障碍。今年,以化肥、种子、农药、柴油等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投入成本。据调查,碳氨已由去年初的**元/百斤上涨至现在的**-**元/百斤,磷肥由**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复合肥由**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农膜由****元/吨上涨至*****元/吨,种子涨价**%左右。各类畜禽饲料价格也均随着粮食价格有较大上涨幅,仔猪、鸡苗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四、关于20xx年农民增收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年,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农民收入有显著提高。明年,政策扶持有限,市场价格上扬的希望不大,农民收入要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缺乏可靠的增长点。由此来看,明年农民增收的形势将会十分严峻,任务将十分艰巨。20xx年,面临严峻的增收形势,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心态,明确新思路,抢抓新机遇,实施新举措,突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力争明年农民收入人*增加***元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抓住五个方面:

  一是要调动农民积极性增收。要以国家的好政策为契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向,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落实好农业税全免政策,让种粮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坚持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继续加快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以产出和转化为重点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做好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妥善处理好土地经营权稳定与流转的关系,在保证农民合法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积极引导耕地向种田能手、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率。继续引导各类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开发“四荒”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宣传农民身边的致富典型,用典型引路,让典型现身说法,从而逐步消除广大农民思想上存在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树立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增收。目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推动不够,农村基础教育受到较大冲击;农民教育比较滞后,农民就业只能向二、三产业中的简单劳动领域转移,靠身体干活,靠体力吃饭,收入低下,就业不稳定,容易形成转移中的逆向反复。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需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制定农民教育规划,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投入和运作机制,培养一批市场型、技能型、现代型的新型农民。当前,要切实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降低辍学率;加快推行高中义务教育;突出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要转移农民增收。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迫切需要尽快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出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跨出省门,冲出国门,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去挣钱致富。目前,我市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可供安置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台狭窄,可以承载就业的小城镇发展缓慢,要改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少、层次低、空间小、速度慢、管理差的现状,必须在抓好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同时,积极推进县域经济“一主三化”进程,即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农民转移空间。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劳动力从纯粹的农业生产环节向加工、流通环节转移。通过推进城镇化,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减轻大中城市的压力。通过推进经济民营化,积极鼓励农民启动资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富余劳动力转移搭建更加宽广的*台。

  四是要**农民增收。就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发展战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生产方式,进一步把农民从旧有的体制中**出来,从农村社会结构中**出来。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牵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依靠农业现代化**农民。突破传统工作方式的惯性,引导农民不围绕土地打转,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依靠正确的政绩观**农民。突破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不对农户外出设卡刁难,不随意变更外出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依靠开明的观念**农民。突破传统就业体制的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歧视农民工的政策,依靠城乡一体化**农民。突破传统行政体制的障碍,精简机构,消除冗员,转变职能,建立有限*,依靠精兵简政**农民。

  五是要维护农民利益保增收。就是在经济上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公共服务上满足农民的必要需求,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具体来说,在经济上,护农、爱农、帮农,严厉打击坑农、伤农、害农行为。在公共服务上,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公益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受教育和医疗卫生水*,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政治上,要强化村民自治建设,建立农民自治组织,维护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重点是进一抓好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强化农民参与村级事管理。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9

  放假期间,我和表妹经常跟着奶奶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看着那些起早贪黑的农民们,我心中不由产生了疑惑,农民的生活究竟怎样呢?它们的年收入又会是多少呢我回到家后,把想法说了出,表妹听到后,也想和我一起去一探究竟,于是在春节的前几天里,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

  我们首先是在菜市场进行访问调查,我们刚走到一个卖菜的老爷爷身旁,还只是开口说了两句话而已,就被他婉言谢绝了:“我还要卖菜,没有时间……”没想到我们第一个采访对象就失败了,接着我们又连续采访了多位农民,可是大多数都是以要卖菜,没时间为由拒绝了我们的采访,最好的结果是听完了我们的意,却只是笑笑,便不再回答,忙活了一上午,却什么信息都没有找到,“一计不成,咱再生一计”,于是我们两打算去农民家里瞧瞧。

  我们拜托一位朋友的妈妈帮我们联系了一两户农民,第二天,我们便起了个早床,在朋友妈妈的带领下,我们到了农民家中,还没进门,我和表妹就愣住了,四层楼高的房子,还是用砖一块一块砌上去的,屋前的院子也很大,走进屋去,腊香味便扑鼻而,定睛一看,原屋里挂满了过年吃的腊货,在后院我们看到了几头大大的肥肥的猪,我还没回过神,表妹便问:“请问你们年收入是多少啊?”我这才反应过,进入了主题,“哈哈,我们一年收入有八万多呢!”她说时,脸上还洋溢着满足感,没想到农民的收入也不差啊,接着我们连续采访了几位,得到的结果也几乎一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也成了富人,赚了钱,*日里我们总是瞧不起农民,这才知道,原农民过得也还不错,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虽然这次调查坎坎坷坷,可我们却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我们觉得十分开心!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兼职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兼职情况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更显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出营门村,体验社会生活,成为了兼职一族。

  然而在兼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针对大学生兼职的普遍性,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兼职的状况以及兼职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准备做兼职的大学生提供一些经验,我们特别进行了这一次调查。

  调查对象:

  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学生。

  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发放纸质问卷95份,收回90份,有效数据90份。从确立主题、问卷出炉、收回问卷、整理数据,历时四周。

  以下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及分析总结:

  (一)在校大学生兼职比例和对兼职的态度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在调查者中,有30位大一学生、32为大二学生、20位大三学生、8位大四学生。总体而言,虽然大四人数较少,但还算是均衡的。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7.81%的同学做兼职,有24.19%的同学,没有做过兼职。从这个数据来看,我校学生的兼职规模已经比较庞大,因此如何规范、引导大家做好兼职工作,教育大家正确处理兼职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兼职的态度,有63.64%的人认为兼职是非常有必要的,33.33%的大学生认为兼职是无所谓的,3.03%的大学生认为兼职没必要。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赞同去做兼职这一举动,虽然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兼职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的观点是兼职可有可无,甚至还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兼职是没有必要的。

  总的而言,大学生对兼职的态度还是较为积极的。

  (二)找寻兼职的信息渠道

  大学生获得兼职的机会有多种途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0.10%的大学生是通过亲戚、朋友等熟人找到兼职的,23.71%的大学生是通过海报或广告找到兼职的,49.48%的大学生通过传单寻找兼职,12.37%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勤工组织或老师找到兼职的,

  28.87%大学生是通过专门的中介机构找到兼职,还有2.06%的同学通过其他方式找到兼职工作。如今消息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网络、电视、报纸等方式都可以成为人们获得兼职机会的便利途径。

  (三)兼职选择

  对于兼职的选择,大学生主要从事家教、发传单、促销、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工作,所占比例高达82.5%。一般其他的工作对求职者的要求不高,属于体力劳动,可操作性强,因此成为了大学生兼职的首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形象气质较佳也是雇主愿意雇佣大学生的原因之一。在大学生的兼职过程中,10.31%的大学生认为所做的兼职应当与自己的专业完全相关,45.36%的大学生认为所做的兼职与自己的专业多少有点相关,而44.33%的大学生做的兼职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有的大学生在面对兼职时认为,只要是报酬比较丰厚,工作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就算是与自己专业不相符,他们都会去尝试。无论能否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只要对自己的发展有利,我们都应该合理地选择,把握好机会。

  (四)兼职的目的

  对于做兼职的主要目的,调查报告显示,61.86%的大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增加收入,73.20%的大学生主要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79.38%的大学生主要目的是增加社会经验,65.98%的大学生主要目的是充实大学生活丰富自身经历。做兼职还有一个吸引人之处就是可以吸取到社会经验和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用人单位在招人时,除了看重学历之外,现在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有没有曾经兼职的经验,所以,兼职经验也成了大学生毕业求职时一张重要的“皇牌”,吸引招聘者的眼球。

  (五)兼职的时间分配

  兼职时间可以选择在假期,就像所做的调查者中,选择在周末或者任意空闲时间的人数占61.86%,选择类似“五一”这样长假的人数占1*9%,选择寒暑假时间的人则占到67.01%。通过这些空闲的时间去做兼职,这样既不会和上课时间冲突,可以避免在兼职与逃课之间作出选择。有的大学生在做兼职时过于重视兼职而忽略掉学*的重要性,导致期末考试挂科,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因此建议,大学生要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去选择兼职。

  (六)兼职中遇到的困难的原因及如何解决

  在做兼职时,遇到问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在调查中,大学生们遭受的困难比较多的例如:酬薪低,不按时发工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技术技能水*不足、对岗位缺乏了解都是不可忽视的困难。由于在校学生对兼职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不法的中介公司为谋取暴利,利用法律缝隙,骗取高价的中介费。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在做兼职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中介公司骗取高价中介费,或者是工作后拿不到工资或是拖欠工资。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是,在权益受到侵犯后,大学生的做法却不尽相同。有86.60%的人会和自己想办法解决;68.04%的人会向同事及前辈寻求帮助。这说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意识,但是面对诈骗等困难还不是所有人都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兼职中的优点与不足

  对于在兼职过程中的不足,调查者认为无论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人沟通的能力还是应对困难、压力的能力或专业知识技能,大学生都是比较缺乏的,尤其是沟通能力,这一点需要我们深思。

  有27.84%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最大优势在于口齿清晰,善于表达;57.73%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最大优势在于大胆自信,活泼开朗;8.25%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最大优势在于出众的仪表和气质;同时,过人的技能或特长和出众的仪表和气质也是用人公司和单位所看重的。所以,全面发展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

  我们看到,各高校为解决特困生问题已经普遍建立了勤工助学机构和基金,开展了济困助学活动,但是,由于适用的群体和兼职领域有很大局限性,并不能满足很多大学生的需要。根据当前局势和调查结果分析,具体的建议如下:

  1、大学生在考虑兼职时,必须仍要把学*放在第一位,不能忘记自己来到大学的主要目的,把学*和兼职本末倒置。在不妨碍学*的前提下,注意安全等因素,来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

  2、大学生在选择兼职时,必须先了解用人单位是否有合法的经营执照,是否是正规的单位;其次,要详细与老板商量好工资发放日期和一些工作的细节,大学生应增强自己的*意识,即使仅仅是兼职,也要对自己的权益作出相应的维护。

  3、就学校而言,学校可以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很实用的课程,学校可以把兼职作为课程中的一部分,并且放在第一部分,这样不仅能使同学们深入了解兼职,还带动大家认真学*了就业。

兼职情况调查报告2

  一、引言

  走进各高校校园,触目皆是的各种招聘广告无疑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已成明日黄花之际,当代大学生不再囿于象牙塔内狭小的空间,总想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径,甚至在校园内形成潮流。调查显示,十之八九的大学生有过打工的经历或计划。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观念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现象则值得我们关注。

  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他们之中更多是为了从实践中学*经验,得到锻炼,增加毕业时求职简历的厚度和“含金量”。

  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况且,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动辄以“需相关专业工作经验n年以上”为条件,令许多优秀毕业生望而却步。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打工观念逐渐地在改变,他们认为:在求学阶段就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将来的求职简历中填上闪亮的几笔。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很久,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兼职是大学生交际圈的突破,是大学生生活的润滑剂,也是大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对部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职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兼职状况,以期掌握大学生兼职的一些特征,从而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实证性研究在校大学生兼职的问题,笔者于2010年12月在武汉工业学院对本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做了关于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问卷。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武汉工业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具体做法伟:以各院系名单为抽样框,随机抽取7个院系,院系中若有多个专业则随机各抽取1个专业;最后以抽中的各班以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为抽样框,再各随机抽取1。这样共抽取了7个院系,2009届已确定工作单位的200名在校大学生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调查中采用留置调查的方法,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78.84%;取置信度为95%,忽略前几个阶段的抽样误差,最后阶段的实际抽样误差为6.84%。

  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2.0forwindows软件完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下面我们举出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做分析

  1有无必要兼职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而认为大学生没必要兼职的均占0%,其余的则认为可有可无。

  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30.9%,35.2%,60.8%的同学认为大学生

  兼职非常有必要,其余同学均认为可有可无。

  2是否从事过兼职

  a经常做b偶尔做c从不做

  这个问题可以从图表中清晰的看到,分别有25.3%的男生,26.8%的女生经常兼职,62.5%的男生,64.4%的女生偶尔兼职,10.2%的男生,9.8%的女生从未兼职。与此同时,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即绝大多数同学偶尔兼职,少数同学经常兼职或从未兼职。

  总的来看,由于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女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兼职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同学们意识到就业形势愈来愈紧迫,认为非常有必要兼职的同学比例显著增长。

  3寻找兼职的途径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与此同时,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基本与总体情况相符。

  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4从事兼职的类型及范围

  从表中可以看到,分别有13%的男生,18%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51%的男生,37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23%的男生,20%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

  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总的来看,同学们兼职的种类比较单一,而且性别差异较大。经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时间有限,同学们只能选择耗时少,收入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会经验较少,工作能力有限,诸多用人单位不予考虑。

  5从事兼职与学*之间的关系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的影响因人而异。

  6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分别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颇有成就感(a);分别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b),(c)。

  7兼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式

  超过66%的同学偶尔遇到过困难,22%左右的同学多次遇到过困难,只有极少数同学从未遇到过困难。

  所遇到的困难当中,基本不包括性别歧视,而有部分同学认为引起兼职困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于刁钻。

  遇到困难时,80%左右的同学积极想方设法解决,10%左右的同学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有极少数同学不知所措。

  8家长对子女从事兼职的态度

  总体来看,50%左右的家长基本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顾虑;25%左右的家长完全同意子女从事兼职,并予以鼓励;20%左右的家长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他们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为主;还有极少数家长完全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

  9兼职所得收入的用途

  48%的同学将兼职收入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41%的同学将其作为额外的零花钱;6%的同学将其作为恋爱开支;其余5%的同学将其积累,作为长久投资(例如旅游等)。90后的大学生与80前的大学生大相径庭,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经济条件,

  还是自身的价值观,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因此,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不能确保自己的学*不受到影响就不要考虑兼职。其中有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曾在兼职期间,由于学*时间大量减少,最终在期末考试中挂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得不偿失.而且免不了有居心叵测的人用兼职的幌子来欺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这样一来,大学生的财产人身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了.现代社会急需综合型的人才,它需要你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你有良好的实践动手的能力。毕竟,给我们一本书我们可以记很多知识,可过不了多久我们便会忘记;然而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做好它,留下便是不可磨灭的经验。毕竟大学生毕业之后,只能做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了,而现在选择兼职打工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台,更能丰富大学生的人生经历!他们需要在打工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学校园里兼职的许多学生,他们兼职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因为高额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或者是贫困家境。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各类奖学金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所以兼职的主要目的还是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加深了许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大学生的从事兼职的类型是有限的,很少能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多数还是廉价的体力劳动。这原因有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时间有限,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所以同学们只能选择耗时少,收入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会经验较少,工作能力有限,诸多用人单位不予考虑。况且在校园里的学生了解兼职的途径还是不很广。很多都是同学介绍才走上兼职的岗位的。那是否可以通过中介来了解呢?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大学生对中介机构表示怀疑,而学生在通过中介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上当受骗也很多。

兼职情况调查报告3

  调查内容:大学生兼职情况、进行兼职的目的、工种及影响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特别是刚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

  组长:

  组员:

  调查员:

  文献调查员:

  文字编辑

  兼职,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从高中时期三点一线的紧张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时,就怎样处理空余时间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观念的改变,兼职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非常普遍。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这条路我们到底要不要走,该怎么走,要走向何方呢?为了更了解大学生的兼职情况,我们就长沙市内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长沙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多是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三天的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四天的调查研究实践,一天的统计,三天的调查研究报告讨论,我们小组顺利完成了"关于大学生兼职情况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00份,回收率00%,其中82名为大一新生。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如下启示:

  一、看待兼职的态度

  有这样一种说法:态度决定一切,而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究竟对他们兼职的`取向有多大的影响呢?有80%的大学生对兼职持接受但不支持的态度,而剩下的20%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样看来大学生兼职的情况不容乐观。而亲友对学生兼职的态度有48%的表示赞同并鼓励,44%的可接受,但不支持,仅有8%的是坚决反对。看来亲友们并不十分反对兼职,他们大多认为兼职是一种锻炼孩子的方式能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吸取经验,而少数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大学还是应以学*为重,不应该进行什么“社会实践”而扰乱正常的学*生活,因此他们坚决反对。

  二、大学生兼职的经验(主要针对大一新生)

  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接触兼职机会较少,在接受调查的00个人中仅有35人有过兼职的经历,60%的大学生有想过兼职但从未实践过,仅有5%的学生从未想过兼职。从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兼职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实现。剩下的同学不是“一心想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便是认为无所谓,不兼职也没什么影响,只要自己把学*搞好就行了。但就我的观点来看,对大学生来说,兼职经验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们以后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不管大学生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从事兼职,只要能从兼职中有所收获我们对兼职还是应该怀着友好的态度的。

  三、做兼职的目的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四、影响兼职的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同学们在做兼职便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学认为如果选择兼职至少要不影响到正常的学*和生活。可见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以学*为重的。30%的大学生考虑较多的便是工作的报酬,如果辛苦半天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自己的劳动力便这样白白浪费还不如回寝室睡个大觉养会儿神咧。剩下6%的同学认为工作环境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尽可能找到靠*学校的工作场地,为同学更好地协调兼职与生活的关系提供方便。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4)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菁华9篇)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1

  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人祸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随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来的收入渠道和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并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一、农民收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

  城子支队位于农场的西北方向,四面交通都很方便,土壤相对肥沃,相对于附*的村庄水源也相当充足。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很不错。目前,全村有三百一十二户人家,一千二百三十三口人。

  (二)外部环境。

  国家政策的支持。*几年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农民。从种植农作物这方面,国家每年都发放种地补助,也就是地补。每年每亩地发放八十元,虽然不是很多,对农民生活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是国家对农民种地支持的一种表现。对于农民外出打工,国家也格外支持,下令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主要有种植农作物,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等;养殖大棚种植蔬菜,黄瓜、豆角、茄子等;养殖牲畜,猪、牛、羊、鸡、狐狸等;外出打工,做建筑工人或是警卫人员;自助创业,开设小型超市、医药店或者家用电器店等。

  (二)农民各项资金收入。

  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因土地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家在农作物花生和玉米上的收入为3000元左右,棉花收入每亩地800~900元,养殖大棚每年收入包含成本在万元之上,养殖牲畜的收入因生肉价格的上涨也逐年增长。现在每斤猪肉十

  元左右。在这方面的收入包含成本也有几万元。在外出打工这方面的收入,每月800~1000元。工作好的比如技术工这类的每个月的工资都在一千元以上。自主创业的收入就没有那么固定了。整体上看,农民每年的收入包含成本基本在万元以上,和城镇居民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尤其是种植农作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最明显。农作物本来就生长在田地里,要经受风吹日晒,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是连年干旱,土地就会裂开农作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但是也有因降水量过多而死的,比如今年因受台风“梅花”的影响,降水量过多。有时连续一个礼拜都在下雨,地里的农作物的根部因土壤松软而扑倒,造成部分农作物的死亡。所以农民今年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肯定会比往年有所减少。这样来看农民这部分的收入没有一个很好的保证。自然因素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农民收入来源和产业结构单一。

  自古以来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重地所得,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来源在逐渐增多,慢慢有了养殖大棚的,养殖猪、牛、羊等的,还有外出打工的。但是,即便是有了这些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也不能算是很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解决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受农业生产成本的制约。

  虽然农民在种植业方面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农民的收入不一定会增加很多。例如大棚里蔬菜的菜子,以前也就是七八元钱一袋,这两年就涨到了三十多元一袋,这就多了四五倍。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价钱,成本就更高了。在养大棚的时候,建成一个中型大棚的成本要一万五千元到一万七千元左右,每家至少要建两个,建大棚的成本就三万多元。所以建成后的第一年基本赚不到钱。综上可以看出成本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遏制了农民的收入。

  (四)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民多数都在从事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比重较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特别对高技术含量的获取,经济发展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有限。这就是限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工资率的提高,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结论和建议

  (一)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产品。

  既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变种植的产品。来适应环境,多种植些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低的。

  (二)扩大产品结构。

  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种植业,要多开发些收入来源。比如特种养殖,有很多地区的人就是因为特种养殖而发家致富的。有养蝴蝶的,有养蛇的,有养蚂蚱的还有养蜈蚣的。正因为养的人不多才会有较高的收入。村里应该集中培养,然后养殖并找好售货渠道。

  (三)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给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信贷,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因为现在物价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收入增加缓慢。所以*有必要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支持。比如控制农药和农用材料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减少成本,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对农民进行补贴,不仅是发钱,也可以发放一些化肥,农药或者农具之类的,也可以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对有需要的农民发放贷款使他们更方便的去生产或者去创业等。

  (四)提高农民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身体素质方面,多建设一些公园或者广场,供农民娱乐休闲。多引进一些健身器材,供农民进行锻炼。也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教大家学*健身操和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解除农民一天的疲劳更好的投入到生产中去。从科技素质方面,请专家指导种植技术或者一些专业技术工作。集中培养一部分技术人才,以后要做到科学养殖和向高技术领域迈进。从文化素质方面,以前由于生活水*不好,不能供孩子上学,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低。种植业虽然投入的很多,但收成很少。甚至是打工也不能找到工资很多的

  工作,职位只能是最基础的。现在应该在农村开设一些专门给农民上课的学校,可以由村里经验丰富和学历较高的人,对村民进行讲授和培训。也可以由支队请的各方面专家来教大家。这样农民的文化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活水*比以往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也会提高很多。而且还发现了一件值得欣喜的事,现在农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有能力都会供孩子上大学。以后毕业即便是打工也会找到职位比较高的工作。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的收入问题会得到解决,农村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3

  在新*成立及改革开放后,*农村有了显著的变化,那么作为农村的代表人物——农民的各个方面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变化。农民收入的来源有了多样化,农民的纯收入有了增加等等的收入变化都说明了*在崛起,都说明了**的正确领导以及国家政策的正确性。

  关键词: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收入增加 国家政策 解决办法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新*成立了六十周年后,*的农村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而我作为一个农村人,更能体会到这种激动人心的变化。农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农民的收入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为了了解农民的收入的变化情况,我到我的家乡------灵峰黄村,进行了一次调查。

  我的家乡灵峰黄村是位于浙江温州苍南金乡镇的一个村子,我的爷爷奶奶生活在村子里。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是农民,因此我爷爷奶奶了解农民的变化,当我征求我爷爷奶奶的意见时,爷爷说,以前农民是谁都不想当啊,又穷又累,现在情况可是不一样了。你可以到我们村子调查一下,不就可以知道农民的收入有什么变化了吗?我想想觉得可行,就准备到村里家庭去做调查了。

  我先去了我村的村委会做了一些调查和数据统计,然后去村里的几户家庭调查和了解实际的变化情况。村里的人知道我是来做调查后,很热情的招待了我,和我聊了起来。我根据调查得到的情况自己做了总结。

  一、收入的来源

  原来我们村贫穷落后,农民不善于搞产业调整,也不愿意到企业打工,只守着自家一点土地过活。这样落后的观念让灵峰黄村越来越贫穷。为了让村民转变观念,村领导们帮助村*系到附*的镇比如说金乡镇,龙港镇等大点地方的企业去打工,现在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外出打工赚钱。所以说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农民在本地各类经济组织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农民从本地行政事业等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工资收入等。第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也是许多农民赖以生活的,我们村干部说,我们村从20xx—20xx年农民的纯收入就增长缓慢,之后几年如果不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则可能还会出现负增长。村干部解释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二是燃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高,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增多。另外一点来源,就是国家对农民的重视,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也成为了农民收入来源的一小部分,比如像退休金和养老金。

  从以上可以看到农民收入来源的单一性已经转变为多样性了,不像以前除了种地还是种地。

  二、收入的增加

  村领导说, “十五”期间,*、*将“三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现在我们村的农民收入也是增加了不少啊。那么,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多予、少取、放活”让农民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农民从政策方面得到的收入显著增加

  从 20xx年,我们市各地突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大主题,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扎扎实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20xx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征地补偿、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加大了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因此灵峰村农民在这个政策下,收入是显著的增加了。

  (二)乡镇工业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基础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持续大力招商引资的成果开始显现,各地区(镇,县)新开工企业一个接着一个,对本地打工人员吸纳能力逐步增强,农民也乐于在本地企业打工,这样农活、做工两不误,还能照顾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因此农民在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增长较快。

  (三)实施农民大培训大转移策略,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我们市将农村劳务输出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地区(县,镇,乡)培育劳务市场,做好就业服务。初步建立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就业信息*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水*不断提高。而且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对农民开展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了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农民工权益告示牌制度等,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村领导感慨还是国家领导及市领导的正确政策工作才使农民得到了益处。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村干部也提到了虽然现在的形式正在逐渐好转,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一)农民增收面临观念和认识上的突破

  当前农民收入相对提高,生活水*得到相应改善,但小农意识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对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劳”轻“农”思想严重,认为出门搞劳务争钱直接,而种地务农不划算,由此导致了种植结构优化缓慢、部分村撂荒地增多、单季种植增多;二是面对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投入、技术、市场观念以及规模经营的风险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创业信心;三是缺乏长远谋划,一些不良乡风民俗有所抬头。

  (二)产业增收面临规模和效益上的突破

  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是核心。农村产业突破发展需要以特色化、优势化、规模化来推动,通过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来延长产业链。我们目前农村各项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农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缺乏规模,覆盖面小;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市场流通不畅,流通环节成本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市场化、规范运作程度低等需要突破的难题。

  村干部们也初略的跟我分析了他们的大体工作。首先我们工作主要是加快观念转变,**他们的思想,更新他们的观念,增强农民加快增收意识。加快农民增收,通过调查,大多数村干部给出的答案是六个字:资金、项目、劳务。结论没错,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从等、靠、要的被动发展转化到主动谋发展;还没有实现从寻找资源到充分利用资源的转变;还没有实现从依靠劳务到发展产业谋创业的转变;还没有实现从等收购到寻找市场的转变。当前加快观念转变,增强农民增收意识,政策宣传进村入户是重点。立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落实惠农政策,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民增收环境。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民增收。

  灵峰黄村的未来建设道路还是很漫长和艰苦的,可是我们的村干部们以及村里的农民都是充满信心且是很有干劲的。他们相信在国家的带领下*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总之,通过此次调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更了解了农民的收入的变化情况,也对我们家乡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未来几年我的家乡将会更好的发展。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4

  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人祸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5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收入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随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来的收入渠道和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并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一、农民收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

  城子支队位于农场的西北方向,四面交通都很方便,土壤相对肥沃,相对于附*的村庄水源也相当充足。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很不错。目前,全村有三百一十二户人家,一千二百三十三口人。

  (二)外部环境。

  国家政策的支持。*几年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支持农民。从种植农作物这方面,国家每年都发放种地补助,也就是地补。每年每亩地发放八十元,虽然不是很多,对农民生活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是国家对农民种地支持的一种表现。对于农民外出打工,国家也格外支持,下令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主要有种植农作物,玉米、棉花、花生、水稻等;养殖大棚种植蔬菜,黄瓜、豆角、茄子等;养殖牲畜,猪、牛、羊、鸡、狐狸等;外出打工,做建筑工人或是警卫人员;自助创业,开设小型超市、医药店或者家用电器店等。

  (二)农民各项资金收入。

  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因土地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家在农作物花生和玉米上的收入为3000元左右,棉花收入每亩地800~900元,养殖大棚每年收入包含成本在万元之上,养殖牲畜的收入因生肉价格的上涨也逐年增长。现在每斤猪肉十

  元左右。在这方面的收入包含成本也有几万元。在外出打工这方面的收入,每月800~1000元。工作好的比如技术工这类的每个月的工资都在一千元以上。自主创业的收入就没有那么固定了。整体上看,农民每年的收入包含成本基本在万元以上,和城镇居民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尤其是种植农作物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最明显。农作物本来就生长在田地里,要经受风吹日晒,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是连年干旱,土地就会裂开农作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但是也有因降水量过多而死的,比如今年因受台风“梅花”的影响,降水量过多。有时连续一个礼拜都在下雨,地里的农作物的根部因土壤松软而扑倒,造成部分农作物的死亡。所以农民今年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肯定会比往年有所减少。这样来看农民这部分的收入没有一个很好的保证。自然因素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农民收入来源和产业结构单一。

  自古以来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重地所得,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来源在逐渐增多,慢慢有了养殖大棚的,养殖猪、牛、羊等的,还有外出打工的。但是,即便是有了这些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也不能算是很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解决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受农业生产成本的制约。

  虽然农民在种植业方面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农民的收入不一定会增加很多。例如大棚里蔬菜的菜子,以前也就是七八元钱一袋,这两年就涨到了三十多元一袋,这就多了四五倍。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价钱,成本就更高了。在养大棚的时候,建成一个中型大棚的成本要一万五千元到一万七千元左右,每家至少要建两个,建大棚的成本就三万多元。所以建成后的第一年基本赚不到钱。综上可以看出成本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遏制了农民的收入。

  (四)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民多数都在从事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比重较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特别对高技术含量的获取,经济发展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有限。这就是限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获得和工资率的提高,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结论和建议

  (一)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产品。

  既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变种植的产品。来适应环境,多种植些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低的。

  (二)扩大产品结构。

  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种植业,要多开发些收入来源。比如特种养殖,有很多地区的人就是因为特种养殖而发家致富的。有养蝴蝶的,有养蛇的,有养蚂蚱的还有养蜈蚣的。正因为养的人不多才会有较高的收入。村里应该集中培养,然后养殖并找好售货渠道。

  (三)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给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信贷,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因为现在物价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收入增加缓慢。所以*有必要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支持。比如控制农药和农用材料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减少成本,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对农民进行补贴,不仅是发钱,也可以发放一些化肥,农药或者农具之类的,也可以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对有需要的农民发放贷款使他们更方便的去生产或者去创业等。

  (四)提高农民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身体素质方面,多建设一些公园或者广场,供农民娱乐休闲。多引进一些健身器材,供农民进行锻炼。也可以组织专门的人教大家学*健身操和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解除农民一天的疲劳更好的投入到生产中去。从科技素质方面,请专家指导种植技术或者一些专业技术工作。集中培养一部分技术人才,以后要做到科学养殖和向高技术领域迈进。从文化素质方面,以前由于生活水*不好,不能供孩子上学,以至于现在很多农民文化程度低。种植业虽然投入的很多,但收成很少。甚至是打工也不能找到工资很多的

  工作,职位只能是最基础的。现在应该在农村开设一些专门给农民上课的学校,可以由村里经验丰富和学历较高的人,对村民进行讲授和培训。也可以由支队请的各方面专家来教大家。这样农民的文化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活水*比以往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也会提高很多。而且还发现了一件值得欣喜的事,现在农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有能力都会供孩子上大学。以后毕业即便是打工也会找到职位比较高的工作。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的收入问题会得到解决,农村也会建设的越来越好。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6

  *期,市委办公室组织专题调研组赴雷公、烟店、辛榨、接官、赵棚等五乡镇抽样调查了**个农户,具体了解了他们20xx年及20xx年两年收入情况,预测了该市20xx年农民收入状况,分析研究了明年农民增收的措施和办法。

  一、**户农户20xx年农民收入特点

  据调查统计,**户农户共有人口***人,劳动力***人,耕地***.*亩。从**户调查统计资料来看,20xx年农民收入有如下特点:

  1、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增幅较大。从调查的**户来看,20xx年人*纯收入为****元,比20xx年的****元增加***元,增长**.*%。是自****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数的增幅。

  2、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xx年,**户农户预计可获取劳务收入******元,占总收入******元的**.**%。典型的如辛榨乡白杨村朱佐锋等**户农户,20xx年预计可获劳务收入******元,占总收入的******元的**%。打工收入最多的是白杨村*组杨天军家,他家*口人,*个劳动力,共有*个劳力外出打工,其中*人在北京建筑工地打工,*人在广东深圳打工,年可获打工收入*****元,占家庭总收入*****元的**%。

  3、粮食生产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xx年,**户种植业收入为******元,占总收入******元的**.**%,其中粮食收入为******元,占总收入的**%,粮食生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

  4、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必要补充。20xx年,**户牧业收入为******元,占总收入******元的**%,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较20xx年提高*个百分点。

  二、20xx年农民收入高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今年,国家扶农政策力度大,农副产品市场行情好,农民收入呈现高幅增长是一种必然。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导致农民收入高幅增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政策因素增收。今年,由于农业税税率下降*个百分点及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户共减免农业税****元,获得国家粮食直接补贴款****元,水稻良种补贴****元,政策因素合计增收*****元,人***.*元,占增收比率为**.*%。

  2、价格因素增收。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上涨。中籼稻由去年的**-**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每百斤上涨**元左右;小麦由去年的**-**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每百斤上涨**元左右;油菜籽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每斤*.*-*.*元,每斤上涨*.*元左右;生猪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每斤*.*-*.*元,每斤上涨*.*元左右;鸡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元,蛋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元,鱼由去年的每斤*.*元上涨至*.*元。仅中稻一项,按去年产量计算,**户可增收****元,人*因价格就可增收**.*元。**户因价格因素可增收*****元,人*可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

  3、发展产业化增收。今年,各地继续围绕优质稻、畜牧、林果三大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批农户通过与禾丰、午时药业、神丹等龙头企业对接,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增收明显。**户中,20xx年比20xx年多养猪**头,多养鸡***只,多养肉牛*头,多养鹌鹑****只,多养蜜蜂*箱,多种*香稻、大蒜、金银花等经济作物**亩,仅此一项,**户共增收****元,人*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

  4、农作物增产增收。今年与去年相比,水源充足,病虫害较轻,农作物普遍增产。仅中稻一项,**户农户20xx年中稻产量为******斤,比20xx年的******斤增产*****斤,增长*.**%,**户共增收*****元,户*增收***元,人*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增产最多的一户为接官乡颛庙村*组谢朝良家,他家种有中稻*.*亩,20xx年产量为****斤,亩产****斤(每亩实有面积****方米),比去年分别增收****斤、***斤,增长**.**%、**.**%,仅此一项,他家就增收***.*元

  5、面积增加增收。由于政策扶持的力度较大,农产品价格回升较快,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高涨,部分农民过去抛荒的田块重新又种上了庄稼,过去的部分荒地、旱地被改种了水稻等农作物,还有部分转包田地的农户又重新收回了承包地。**户中,共有*户增加面积**.*亩,共可增收****元,人*可增收**.*元,占增收比率为**.*%。

  三、存在的问题

  今年,农民增收形势很好,农民普遍反映田有种头,农民有奔头,但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各级党委*的重视。

  1、农民收入不*衡,差距较大。**户农户中,人*纯收入最高的达到*****元,最低的只有****元。**户中人*纯收入在****元以下的有*户,占**%,****元以下的有**户,占**%,****元以上的高收入户有**户,占**%。部分高龄家庭收入仍然微薄,生活十分艰难。部分农户收入不低,但支出较大,如子女上学、就医看病、建房等,往往入不敷出。

  2、农民增收渠道不多,门路不广。**户农户中,有*户仍然以纯农业收入为主,占**%,他们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只有****元,最低的仅有****元。纯农业收入中又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种植业收入中又以粮食收入为主,牧业、林业、鱼业及二、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很少。就我市现状来看,人均耕地不足*亩,人均占有耕地资源量太少。因此,依靠纯农业增收潜力很小。

  3、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成为农民增收一大障碍。今年,以化肥、种子、农药、柴油等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投入成本。据调查,碳氨已由去年初的**元/百斤上涨至现在的**-**元/百斤,磷肥由**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复合肥由**元/百斤上涨至***元/百斤,农膜由****元/吨上涨至*****元/吨,种子涨价**%左右。各类畜禽饲料价格也均随着粮食价格有较大上涨幅,仔猪、鸡苗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四、关于20xx年农民增收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年,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农民收入有显著提高。明年,政策扶持有限,市场价格上扬的希望不大,农民收入要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缺乏可靠的增长点。由此来看,明年农民增收的形势将会十分严峻,任务将十分艰巨。20xx年,面临严峻的增收形势,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心态,明确新思路,抢抓新机遇,实施新举措,突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力争明年农民收入人*增加***元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抓住五个方面:

  一是要调动农民积极性增收。要以国家的好政策为契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向,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落实好农业税全免政策,让种粮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坚持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继续加快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以产出和转化为重点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做好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妥善处理好土地经营权稳定与流转的关系,在保证农民合法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积极引导耕地向种田能手、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率。继续引导各类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开发“四荒”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宣传农民身边的致富典型,用典型引路,让典型现身说法,从而逐步消除广大农民思想上存在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树立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增收。目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推动不够,农村基础教育受到较大冲击;农民教育比较滞后,农民就业只能向二、三产业中的简单劳动领域转移,靠身体干活,靠体力吃饭,收入低下,就业不稳定,容易形成转移中的逆向反复。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需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制定农民教育规划,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投入和运作机制,培养一批市场型、技能型、现代型的新型农民。当前,要切实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降低辍学率;加快推行高中义务教育;突出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要转移农民增收。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迫切需要尽快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出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跨出省门,冲出国门,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去挣钱致富。目前,我市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可供安置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台狭窄,可以承载就业的小城镇发展缓慢,要改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少、层次低、空间小、速度慢、管理差的现状,必须在抓好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同时,积极推进县域经济“一主三化”进程,即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农民转移空间。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劳动力从纯粹的农业生产环节向加工、流通环节转移。通过推进城镇化,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减轻大中城市的压力。通过推进经济民营化,积极鼓励农民启动资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富余劳动力转移搭建更加宽广的*台。

  四是要**农民增收。就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发展战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生产方式,进一步把农民从旧有的体制中**出来,从农村社会结构中**出来。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牵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依靠农业现代化**农民。突破传统工作方式的惯性,引导农民不围绕土地打转,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依靠正确的政绩观**农民。突破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不对农户外出设卡刁难,不随意变更外出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依靠开明的观念**农民。突破传统就业体制的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歧视农民工的政策,依靠城乡一体化**农民。突破传统行政体制的障碍,精简机构,消除冗员,转变职能,建立有限*,依靠精兵简政**农民。

  五是要维护农民利益保增收。就是在经济上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公共服务上满足农民的必要需求,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具体来说,在经济上,护农、爱农、帮农,严厉打击坑农、伤农、害农行为。在公共服务上,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公益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受教育和医疗卫生水*,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政治上,要强化村民自治建设,建立农民自治组织,维护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重点是进一抓好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强化农民参与村级事管理。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7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随着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农民收入有了些许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事关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坎”,想要跨国这道“坎”我们就要狠抓农村新增收入使得农村收入有一个质的飞跃。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如果我们在继续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同时,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可能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情况调查的了解可以帮助农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人均收入,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做贡献。为了了解掌握增加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今日就其情况对麦积区花牛镇诸多村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XX年7月——20XX年10月

  三、调查对象

  XX镇花牛村30户农户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以访谈法为主观察法为辅走访了我所在村镇的部分农户。

  五、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农民收入变化情况

  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构成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较大。

  一是工资性收入: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稳定增长。 20xx年农民工资性人均收入 4078.9元, 20xx年人均工资性收入 4527元,比上年增加 448.1元,增幅 11.4%,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上升到 75%。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20xx年家庭经营人均纯收入 1106.9元,比上年增加 114.3元,增长 11.5%。 从调查情况看: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粮食收入绝对值逐年增加,在调查表中可看出它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因为粮食生产效益一直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粮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较少。据统计,我市粮食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 49.7%,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仍然较大。

  从种粮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粮食作物每亩生产成本上升,农民的纯收入相对减少,农民增收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压力。

  三是其他收入:服务收入、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政策性收入稳中有增,加工收入稍有减少,以苹果为主要农产品的加工收入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有小幅下降,人均收入水*不高。

  (二)总支出情况

  20xx 年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 8151元,比上年增加 187.1元,增长 6.5%。 20xx年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 8666元,与上年增加 515元,增长 13.3%。在家庭总支出中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支出增长比较快。

  1、受农资、饲料等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的生产性支出逐年增加。 20xx年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 407.5元, 20xx年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 480.3元,同比增加 72.8元,增长达 17.9%; 20xx年养殖业生产性支出人均 347.6元, 20xx年养殖业生产性支出 448.1元,同比增加 100.4元,增长 28.9%。同时,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也在增加,由于部分农机具享有政策性补贴,一家一户重复购置农用机械,增大了人均生产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构成中, 生产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达到 29.6%。

  2、农民人均生活支出明显增加。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4899元,比上年增加 264元,增幅 10%。 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44元,比去年增加 545元,增长 11%。农民生活消费总支出随物价变化急剧上升,使农民家庭总支出明显增加。

  (三)影响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年来,农民收入虽取得较快的增长,但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增收空间受限 。 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 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的增长。 20xx年全市农产品收入增长 10。2%,而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则增长 15%—30%不等,说明纯收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投入产出率低,致使农民收入增速缓慢。以肥料为例,实际市场价连续几年涨幅都在 15%以上。

  另外,杂交种子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其中一季稻种子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20xx年 C两优 87、 C两优 396, V两优 1、 7、 8号价格均为 35元 /斤,比 20xx年每斤又涨了至少 10元,上涨 40%。 二是 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 一些 中低产田 基础设施脆弱, 排水引灌、保旱保肥的能力不高, 抵抗风险灾害的能力较差, 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瓶颈。 特别是*年来冰灾、水灾、病虫灾害等发生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稳定性。 比如年初的冰雪灾害就给油菜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害,人均产量下降了 2.8%,其他冬种农作物生产也受不同程度影响。三是养殖业收入因多种原因相对减少。*几年来,因劳动力外出、饲料涨价、疫病及牲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饲养牲猪的农户明显减少,导致农民的养殖业收入减少。从调查的 100户农户看, 20xx年有 62户, 20xx年只有 43户。

  2、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变小。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适用技术应用差。绝大多数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强;出外打工经商的农民,多数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的工作,享受待遇不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就业难度将不断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也将受到挤压。

  3、惠农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 *年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政策保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广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投入,通过*转移支付,加大补贴力度,但这部分资金中相当部分是用于扶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

  六、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要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应该**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增收结构调整力度,自觉按照市场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就必须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一是增强市场主导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订单农业”。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不仅仅要以当前市场为导向,还要以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为导向,形成“人无我有”的局面,抢占先机;二是增强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形成“人有我优”的格局,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三是增强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不能盲目跟随,别人怎样调整就跟着怎样调整,这不仅仅会严重挫伤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还会使农民减收,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形成“人优我特”,促进农业增收。

  扩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要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坚持就地转移的和外出转移两手抓,推动农民就业多元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民持久稳定增收。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单纯从大农业方面来促进是远远不够的,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有道是“无工不富”。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进厂就业,使一些有后顾之忧的农民既能搞好农业生产,又能增加劳务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洗脚上岸”,发展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多方面拓宽增收渠道,保持农业增收稳定。

  强化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 、杂志、互联网等手段,为农民解疑释难,最快捷的推广农业实用科技,普及农村致富实用技术,满足人民对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贫培训的契机,使一批农业生产骨干走出去,洗脚上岸进课堂,培养他们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再让他们去培训农民,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组织 农业 协会 ,按市场化要求组建股份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 社区 服 务 ,促进农产品的产供销市场一体化,拓展增收空间。二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和使用有技术、有经济头脑的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的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编报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8


现在农民收人主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一文由www.fwsir.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9

  3月5日至10日,我到XX村驻点,认真开展“七个一”活动。在此期间,我进农家门,听农家言,知农家情,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重点对XX村10户农民的生产和收入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抽查。目前,农民最盼的是增收致富,最缺的是科学技术和生产资金,最怕的是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和自然灾害,最怨的是加重负担。现将有关调查情况综合反映如下:

  一、关于XX村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XX村滨临长江,有368户农家,总人口1347人,总劳力为502人,旱地面积3647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品种有玉米、黄豆、棉花、辣椒、梨子。全村去年人均纯收入1300元,其中人均纯收入3000—5000元之间的户数为20户;20xx—3000元之间的户数为80户;1000—20xx元之间的户数为100户;1000元以下的户数为168户。

  在调查的10户农民中,人口总数为39人,去年人均纯收入为1443.8元。总劳力数为23人,其中务农劳力为20人,占87%,常年务工劳力为3人,占13%;在校学生为10人;老人为6人。人均纯收入20xx—3000元之间的户数为2户;1000—20xx元之间的户数为5户;1000元以下的户数为3户。

  从调查的情况看,XX村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民收入水*低。10户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1443.8元。如果除去日常生活、小孩读书、生病就医费用,加上婚丧嫁娶等人情世故,农户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大咀乡长江村一农户去年家庭纯收入5780元,仅用于2 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就得1200元,占家庭纯收入的21%

  2、农民增收渠道变窄,难度加大。XX村大部分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传统的粮、棉、油等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区直企业下岗职工的增加影响了农户通过劳务输出获取现金收入的出路;乡村大部分企业经营亏损甚至关闭也制约了农户收入的增加。

  3、农户货币收入比重低。在调查的10户农民中,人均纯收入20xx元以下的农民,其卖不掉的农产品占了其收入的10—30%,即使全部卖掉,也是亏本贱卖。部分农民收入中以实物为主,货币收入相对较少。为了生产和生活,部分农民常将农产品换取部分生产资料和必需的生活用品。

  4、农户收入不*衡。少数农户的高收入掩盖了不少农户收入下降的真相。长江村一农户年均纯收入万余元,而在同村的有些农户已到赊米、赊油度日的地步。

  二、制约农户增收的原因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加上现阶段商品率低,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户增产不增收。从调查的情况看,制约农户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调整滞后。受市场信息、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对种植、养殖产品的取舍只能盲从于市场短期的价格波动,不能科学地、准确地判断市场规律,“村看村、户看户”的生产经营现象,导致一哄而上——恶性竞争——收入减少——纷纷下马,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和滞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许多农民因此发出“谁能告诉我,到底种什么?”的无奈叹息。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5)

——专业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

专业情况调查报告1

  *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并在乡党委、*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发展壮大,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截至20xx年9月底,我乡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个,其中专业协会9个(古坊乡茶叶协会、上坊村茶叶协会、下坊村茶叶协会、古坊村茶叶协会、前进村茶叶协会、王程村茶叶协会、上坊村茭白专业协会、古坊村茭白协会、王程村高山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4个(XX县古坊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古坊清源茭白专业合作社、XX县上坊茭白专业合作社、XX县互助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社员)*千人,带动农户2100户。

  二、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经调查凡是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收入都高于非成员农户的收入。截至20xx年9月底以茶叶协会为主当年销售干茶39吨,销售产值420多万元,增收*80万元;古坊蔬菜(蔬菜品种以茭白和芋头为主)全部是通过协会和合作社销售,20xx年度共销售蔬菜4300吨,实现产值1032万元,增收*130万元。

  (二)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它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规模发展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开展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系列化服务,引导同业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并积极发挥大户示范引导带动作用,逐步将土地经营转化为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化为企业化,克服了种植和经营规模过小的劣势,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散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军作战的局面,增强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

  (三)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广大会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的锻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使他们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负盈亏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当地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上坊村茭白专业协会20xx年成立时基地面积只有400亩,到20xx年已带动全乡五个村1000多农户发展茭白3000多亩;古坊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xx年试种芋头成功,20xx年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600亩,茭白和芋头收入已成为古坊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为推广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农业奠定了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科技示范、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准入条件,对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为培育特色产品、打造品牌产品奠定了基础。上坊村、古坊村茭白协会和XX县古坊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古坊清源茭白专业合作社、XX县上坊茭白专业合作社、XX县互助种植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统一安排供种和栽插时间、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品牌和包装、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和结算”的模式运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力推动了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确保了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确保了食品安全,确保了产品有序上市销售,古坊产出的的蔬菜以优良的品质、纯正的口感畅销武汉、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下坊村茶叶协会的“长岭兰芽”成为我省农产品著名品牌,连续三年获得“中茶杯”全国评比一等奖、特等奖后,被授予金奖。

  (六)提高了农产品抗风险能力。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下大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一般还有合同约定,一旦市场出现变化,能够使成员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七)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自我决策、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负盈亏,不仅农民的生产经营自*得到了肯定和尊重,而且*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抓配套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会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即使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也主要通过内部进行协调解决。同时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通过开展有效的对口帮扶,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会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三、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资金筹措难。*虽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仍处于弱势地位,承担着较高的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在财政扶持上,尽管*安排了部分专项资金扶持发展,但还是杯水车薪。在信贷支持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信用社贷款只能以农户个人的名义得到小额信用贷款,且利率高、期限短,在产前、产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能靠个人集资来维持运转。

  (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古坊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导致与外界联系不密切,合作经济组织资金经费又十分有限,产品包装档次低、宣传推介不到位,外界不知道或不了解我们的.产品,造成了产品品位高价位低。

  (三)科技投入亟待加大。古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的农民大多为老弱妇幼,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而农技部门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农民全方位需求,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运作机制不规范,发展壮大难。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都建立了规范的章程,但难严格按照章程运作,处于松散半松散状态,在蔬菜栽插时间安排、病虫害防治、产品包装、产品质量标准和销售等方面虽有“六统一”的要求,但合作社和协会没有硬性措施约束,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由于利益链接不紧,产权关系不明,加上农民的合作意识较差,只看到眼前利益,有利就加入,无利就退出,合作组织的盈利都分光没有积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需加快。古坊是岳西重点的茶叶大乡,但目前生产茶厂是个数多、单个生产量小且标准低,产品难以上规模上档次、竞争力不强,需要*支持新建一个规模大的高标准茶厂。我乡蔬菜是以茭白和芋头为主要品种,尤其是茭白是水生蔬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时定量向田间供水,对水利设施灌溉要求严格,目前我乡的水利设施很难满足需要,需要*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靠合作组织自身无法解决。

  (二)蔬菜品种尤其是茭白亟待更新或改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技术力量和资金,难以开发新品种,目前茭白单产不高,必须更新品种或因地制宜进行提纯复壮,努力提高单产和品质。

  (三)蔬菜无深加工企业,储藏和运输瓶颈亟待突破。古坊区位劣势明显,交通不便,无加工企业,有时蔬菜很难在当天运出或市场销售不畅时,目前已建的冷冻库存量小无法保证库存量,因而导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销售收入降低。因此必须发展加工企业走农产品精深加工之路,或再建规模更大的冷冻保鲜库以调节市场。

  五、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优惠政策,推进加快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支持新建一个规模大的高标准茶厂,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继续实施蔬菜包装袋补贴,引进蔬菜新品种和进行品种改良;二是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农村合作银行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户贷款新机制,评定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信用额度,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为群众提供快捷服务。

  (二)培育新型农民,保障全面发展。建议把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培训纳入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安排专项经费由乡组织分层次对基层干部、组织成员和农民进行理论和现场实地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三)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实现规范发展。要健全服务机制,把服务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形成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要健全内部保障机制,执行好章程和相关制度,实行规范管理;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运行状况进行公开,处理好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确保群众和会员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使更多的群众了解、支持、参加、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四)加强指导和服务,确保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加强指导和服务,要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影响农民自主经营权,不能改变财产关系;要坚持农民“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要坚持依托当地资源和主导产业,多种形式发展合作组织;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大力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引导和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专业情况调查报告2

  一、题目:关于“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深圳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情况,笔者于20xx年12月以问卷的形式先后在深圳多所中小学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设计的问卷涵盖了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状况,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的基本过程:

  为保证调查的覆盖面和可信度,调查分析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调查对象选择中小学教师,调查范围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深圳六个区:罗湖区、福田区、宝安区、南山区、龙岗区、盐田区,每个区二所小学、两所初中。再在每所学校内随机抽取10—20位教师,所有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发放和统计的时间为20xx年12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了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36份。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状况表1——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人数

  比例

  很系统

  63

  18.8 %

  比较系统

  225

  67 %

  不系统

  32

  9.5 %

  其他

  16

  4.8 %

  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有67%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有18.8%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说明,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良好以上。只有14.3%的教师需要继续提高。

  可以画统计图:

  2、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表2——教师参加培训机会

  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

  频数

  比率

  很多

  33

  9.8 %

  比较多

  98

  29.2 %

  一般

  141

  42 %

  较少

  64

  19 %

  没有机会

  有39%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很多”或“比较多”,有42%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一般”,只有19%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为“0”。说明,由于深圳各级*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重视,所有的教师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一半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还比较多。

  可以画统计图: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2、

  3、

  ……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2、

  3、

  ……

  五、附录: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其优势及存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了解如下信息,请您实事求是填写。占用了您宝贵时间,对您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深表谢意!

  填写说明:请在您选择的序号上打√。

  1、您的性别:

  ① 男 ② 女

  2、您的年龄所属阶段是:

  ① 25岁以下 ② 26—30岁 ③ 31—35岁 ④ 36—40岁

  ⑤ 41—45岁 ⑥ 46—50岁 ⑦ 51岁以上

  3、您任教的学校:

  ① 小学 ② 初中 ③ 高中 ④ 完全中学 ⑤ 其他

  4、您在学校的岗位是:

  ①普通教师 ② 学校中层干部 ③ 校级领导 ④ 其他

  5、您的学历是:

  ① 中专 ② 大专 ③ 本科 ④ 研究生或硕士 ⑤ 其他

  6、您的职称是:

  ①小教初级 ② 小教中级 ③ 小教高级 ④ 中教初级 ⑤ 中教中级

  ⑥ 中教高级 ⑦ 其他

  7、您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

  ①很系统 ②比较系统 ③不系统 ④其它

  8、参加工作以来,你发展的最好方面是:

  ① 学科专业知识 ②教育教学技能 ③工作责任心

  ④ 教育科研能力⑤计算机能力 ⑥与其他教师合作 ⑦ 其它

专业情况调查报告3

  伴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家不再是局限于市场上的交易了,通过网上的交易已经很频繁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不断的涌现和发展,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发展取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从xx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首批高校包括:北方交大、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13所,于xx年开始招生。xx年8月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也面向社会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本科),并设立电子商务高、中级专业证书。xx年初,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83所高等院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另外,还有很多学校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都增加了电子商务课程并准备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截止至xx年,教育部已经批准1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从去年开始,已经陆续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走向市场,然而,根据最*《电子商务世界》一篇名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的文章,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作者根据调查, 发现去年“截止到xx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 但在xx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均水*。就业前景是很不乐观的,要早日改变这种就业现状,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我们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的学*情况及学校的有关设施进行了调查。

  主 体

  本次调查活动是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及对学校有关人士的访谈完成的。

  通过从xx年年10月9日至xx年年11月10日为期20天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问卷调查对象是07电子商务班及历届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发出问卷共162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通过调查,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现状

  在访谈中,学校的有关领导透露,连续几届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情况都不是很理想,就业率非常地低,每年的毕业生中只有10%的毕业生是从事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剩下的都很难顺利地找到对口的工作,曾经有有关人士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北京xx年的人才需求调查中,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京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力争xx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在9 月1日前*均就业率达到70%以上,很明显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均水*,更令人担忧的是,42.9%的电子商务专业非应届毕业生表示: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电子商务毕业生很难就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形势为非应届毕业生蒙上沉重的就业压力与心理负担,他们已经考虑辅修其它专业。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未来*电子商务人才将会出现短缺的局面。因此,整体上全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现状都不是理想的。

  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

  社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量那么大,为什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却那么低?通过分析收回的150份有效调查问卷及从有关人士的访谈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方面是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

  1. 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薄弱。

  从问卷中,可以统计出100%的学生都上过网,知道如何上网,但是在网上买过东西的却只有大约4%,可见很多的学生对网上购物不了解;上网经常浏览电子商务网站的只有5%,50%的学生上网偶尔会浏览专业网站,55%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浏览过专业网站;从问卷中统计只有30%的学生在填报电子商务专业时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个专业感兴趣,70%的学生都不是自己填报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的。上专业课看课外书的45%,睡觉的有10%,做其他的'5%,真正认真听讲的只有40%。由此可见,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学得很不扎实,另外上机课会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练*的只有35%,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上网聊天;打字速度一分钟达到120个字的都没有,70%的学生打字还要看着键盘。这都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要求,很多的

  学生都不能达到。由此可见学生的基本技能是很薄弱的,另外,在跟学生的访谈中,发现了85%的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不清楚,社会上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要符合什么条件就更不知道了。调查中,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谈到之所以不能顺利找到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应聘何种企业、何种职务,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76%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6)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6篇)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1

  本文采用深入实地调查、与返乡农民工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等调查方法,对位于中西部地区,xx市xx乡xx寺村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外出就业对农民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80%的农户有着决定性作用,但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大量存在合法权益受侵犯的问题,造成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受挫。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方公里,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75.9万。xx是全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

  xx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立宫建殿、建都定国,开创了华夏一统基业,缔造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西汉高祖刘邦始置密县,迄今已有20xx余年。境内名胜众多,风光秀美,轩辕丘古城寨城址、黄帝宫、郑公墓、汉墓锺华夏之灵,青屏山、神仙洞、香峪寺、桃花源毓溱洧之秀。轩辕丘古城寨址的发掘,被评为20xx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xx年被*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已被专家考证为黄帝古都轩辕丘。

  xx资源丰富,物阜品优。矿产资源遍布全境,已探明矿藏有25种,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等储量大、品位高,为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由此逐步形成了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超化镇是闻名国内外的耐火材料专业镇,大隗镇被誉为全国造纸第一镇。农特产金银花、桑杈、大蒜、密香杏等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

  xx区位优越,环境优良。xx地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和“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已纳入大郑州建设规划,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紧临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郑少高速横贯东西,基础设施完备,电力、水资源充足,综合通信能力已跨入全国百强。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更加和谐,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正在崛起。

  二、农民工提前返乡情况

  xx乡xxx村位于xx市北部山区,面积9*方公里,距离县城10公里,是一个省级重点扶持的典型山区农业贫困村。20xx年底,全村总人口256户,954人,耕地面积900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常年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没有特色支柱产业,附*没有任何厂矿企业。外出务工人员300人,占总人口的34%,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人均纯收入750元,其中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举家外出务工的有10户,外出务工人员中,输入到乡外省内占25%,省外占75%;男性占80%,女性占20%;16—25岁的占70%,25岁以上的占3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输出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郑州、广东等地。目前,农民工返乡200人,有10对夫妻同时返乡,在返乡的农民工中有100人准备过完年继续出去打工,有50人准备就在xx附*打工,有15人准备在乡自主创业,有20人决定不出去打工在种地,剩余15人暂时不确定自己来年的'计划。

  三、农民工提前返乡原因

  xx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在耐火材料企业打工的,由于上游钢铁企业受到铁矿石价格波动影响停产或者减产,造成耐火材料企业停产放假;二是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差并停工停产、减员减薪,昂贵的城市生活花费使部分农民工在务工地留不下来;三是临*年关,建筑行业疲软,建筑工地停工,少数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工没有活干,自己又不能够胜任其他工种而被辞退;四是个别在外务工人员利用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决定返乡自主创业、自谋发展。

  四、农民工返乡后存在的问题

  xx村作为省级贫困村,位于山区,缺乏资源,主要是靠劳务输出支撑。从目前情况,xx村返乡农民工带来的影响还不大。一是春节临*大家主要集中在过年;二是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是领到工资返乡的,暂时手头宽裕,还不急于寻工作。

  将来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社会稳定,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工厂倒闭、破产或企业裁员,外出务工的农民提前返乡,由于临*年关在本地难再找到工作,而青年农民工不懂耕作也不愿耕田,以至返乡后无所事事四处游荡,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如何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确保

  地方稳定成了一道难题。二是可能出现返乡农民工争地现象、违章建房、超生等现象,将会影响本地农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xxx,1980年出生,初中毕业,在广东一家机械厂做电焊工已经2年,从去年开始,他明显感觉到工资少了,到12月他被裁掉了。在那里找不到工作被迫返乡。失业回家后,有人介绍他去酒店当服务员,月薪600,工资感觉太少了就没有去,除了喝酒就是打麻将,整日游手好闲。

  xxx是,今年46岁,初中没毕业,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只能在建筑工地卖苦力,20xx年10月份被辞退了。他曾跟远房亲戚到东莞、珠海等建筑工地打工,多年来工种一直没改变。为什么农民工这么扛不住金融危机?根据我的走访得出结论: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竞争力较差。

  五、返乡农民工务工期间遭遇困难的具体表现

  1、社会管理严重歧视农民工。在社会稳定上,把农民工作为不安定因素,一旦整顿社会秩序,就把矛头指向农民工,强制审查,收容遣送。农民工xxx说,外出务工一般都需要身份证、外出务工证、暂住证、健康证、所在工厂工作证这五种基本证件。未婚妇女还需办理未婚证,已婚妇女要办婚育证。每年在家乡和打工地两头办证花的“冤枉钱”就达300元左右。若被当地派出所查出“五证”不全,则会被扣留、罚款甚至送到收容遣送站。

  2、就业限制。农民工xxx反映,大多数城市将农民工排斥出城市明文禁止的一些岗位,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清洁、搬运、地下、高空等“脏、累、粗、危”工作。许多城市还从保护本地人就业的角度出台了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

  3、就学歧视。一些地方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甚至违背政策。公办中小学校向农民工子女额外乱收费的现象,并未停止。农民工xxx反映,其在外务工期间,子女上学交借读费小学每学期少的1000元,多的20xx至5000元,还暗示要拿不成文的一次性赞助费,不然就以学生名额已满拒收。

  4、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的缺失。大多数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么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要么为了应付检查只给少部分农民工投保,要么避重就轻只买一种保险,而回避其它几个险种。大多数用工单位没有按《劳动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从事危险行业的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

  5、拖欠工资问题仍然存在。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民工反映工资存在被拖欠和克扣,占调查人数的62%。据民工反映,拖欠、克扣工资的形式多样,有的是建筑业包工头在工程完工后拒发工资,有的拖欠工资发给回家路费,有的连路费也不给。有的是企业向民工收取上岗押金,或扣发一个月工资,也有的是企业一年中*时只发给民工生活费,把大部分工资扣在老板手里占用,并随时找借口处罚民工、克扣工资,如果农民工对企业不满意,要离开,那已做几个月的工资也就拿不到了(这种情况在建筑行业尤其明显)。

  六、个人建议

  1、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向农民工提供制度化保证。对农民工输出及就业实行市场化、网络化运作,减少农民工的盲目流动。农民工输出地*要主动与用工地*取得联系,增加沟通,争取对方在农民工管理和*工作上的支持,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加大惩处侵权行为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对侵权行为严重的企业或雇主依法进行查处、重罚并公开曝光。

  2、着力降低农民工就业门槛

  放宽城镇门槛,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加大对农民工密切行业及企业的社会保险面力度,制定管理办法,农民工工作流动后,对其保险费用要有规范的累计和转移程序。

  3、加强外出就业前培训工作。一是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力价值。二是要结合技能培训做好农民工*的教育。要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通过教育使农民熟悉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正当合法的权益。

  4、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对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愿望的,采取系列帮扶措施,如: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快捷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组织专家和企业成功人士进行技术指导,并争取有关政策支持进一步帮助他们创业。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2

  **县调查反映返乡农民工创业呈现创业层次持续提升等新趋势但是仍面临创业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

  *日,**县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显示,随着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外出务工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陆续返乡创业,呈现出返乡创业人数增加、创业形式多样化等新趋势,但是也面临创业资金不足融资难、补贴金额小申请手续繁琐门槛高等困难问题。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出现的新趋势

  一是返乡创业人员逐年增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普遍下行形势下,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据县人社局调查反映,该*期在外务工人员11万人,20xx年1月份以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6000余人,返乡创业农民工810人,占同期返乡农民工的13.5%,所占比例较往年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xx-2014年,全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分别为145人,240人和545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占创业人员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农民工返乡后,一部分人就地就业,一部分人凭借外出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开始自主创业,约占返乡人员的5%—10%左右,占城乡创业者的20%左右。

  二是返乡创业层次持续提升。据**县反映,返乡创业的形式由过去单纯的个体经营,逐步发展到以股份制经营为主、小微企业遍地开花的现代经营模式上来。曾在**从事汽车饰品销售的狮子楼办事处的42岁赵玉重,与3名同时务工的工友返乡后,合伙创办了投资100万元的山东**格林斯汽车饰品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汽车坐垫原材料加工和坐垫编织。冠县范寨乡返乡农民工范孟振20xx年创立“冠县国雅家具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高端红木文化品牌,现公司规模已达200万元。另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从事电商产业等第三产业增多。20xx年12月份,**首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即农村淘宝冠县服务中心正式启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正面向全县招募合伙人,截至目前报名参加的返乡创业人员已达到600余名。

  三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规划更加具体可行。据冠县桑阿镇副镇长姚理涛反映,目前80后农民工成为返乡创业的主力军,他们受教育程度基本都在初中以上,87%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均对自身创业有明确规划,并且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期间接触新鲜事物较多,对国家扶持创业的政策了解更多,返乡创业的成功率不断提高。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3

  我区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5.6万人,在职工中比例大约为37%。4月中旬至下旬,区总工会在我区工业企业、餐饮企业、商贸服务业等行业内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工资收入、工作情况、职业卫生状况、生活满意度、个人意愿等方面的48项内容,调查样本为400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工业制造、建筑装饰和商贸服务业,技术性工作与轻体力工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首选,与传统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相比,有了本质的区别。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6.3%,高出我区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6个百分点。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工资水*较低,二是技能水*偏低,三是就业选择被动,四是权益容易受损。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工资水*偏低。20xx年我区职工月*均工资为2319元。调查统计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均工资仅为1867元。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把高工资作为择业首先。有41.8%的新生代农民工把工资收入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依次是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分别是22%和10%。考虑工作危险性和受企业尊重分别占2%和3.6%。目前的高物价和高房价,是新生代农民工背负的两大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新生代农民工只能把生存作为第一选择。调查显示:78%的新生代农民工当月工资全部花光,没有积蓄。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工资分配机制存在缺陷。现阶段,民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基数、工资增长基本上是由企业单方决定,不利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调查显示,由企业单方确定的职工工资占69%,通过工会集体谈判确定的占12%,职工与企业商谈确定的占6%。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占13%。在工资增长方面,民营企业多数没有健全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技能水*偏低。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序仍然偏低。其中只有初中文化水*的比例占47%,高中和中职教育比例为41%,大专以上文化占12%。工业企业中,68%的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取得相应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取得初级技能等级证书的占21%,具有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的占9%,具有高级技能等级证书的仅占2%。而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备中职、高职和技校水*的劳动力,占劳动力市场总需求的60%以上。很明显,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水*还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就是说,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并且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新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他们中只有30%能够长期稳定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阻碍他们在城*期稳定就业和成长进步的关键性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渠道单一,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相对不足,其次是继续培训短缺。我区境内有XX职教中心、正大软件学院、XX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XX工业管理学校、XX民族专修学校等学校、大江技校等学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这些学校针对初中毕业学生开展基本技能技术教育,其中大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但仍然有许多从农村出来的初中、高中学生,他们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而直接进入工厂或走上工作岗位。即使是接受了初级职业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也面临继续培训的困难。目前我区基本上没有开展此类培训的机构。另外,企业不看重技能等级证书,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不主动考取技能等级证书的原因。多数企业并不看重职工的技能等级证书,而只看重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不把技能等级水*与工资标准挂钩,职工就不会主动去争取那一纸证书。一些小企业为降低成本,专门招聘低技能人才,也让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失去了培训提高的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就业选择被动。调查统计显示:只有20%的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喜欢、有前途而选择目前的工作。有21%新生代农民工因为没别的技能,只能干这个。9%新生代农民工因有老乡或同伴,或是子从父业,选择了目前的工作。也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因为没找到更合适的工作,选择目前的工作只是暂时过渡,占11%。也有人因为目前的工作待遇还可以作出的选择,占17%。22%新生代农民工没想过选择职业的问题。以上调查数据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职业时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比较被动。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他们带着对传媒中、社会上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崇拜,期盼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梦想。但是,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仍旧不足;加上家庭小型化带来的更低挫折耐受力,他们制定及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更低。同时,他们继续学*的愿望非常强烈,据调查,69.7%的人表示迫切需要了解专业技能知识,54.7%的人表示需要学*法律知识,47.8%的人表示希望提升文化知识,但是,由于闲暇时间较少、下班时间较晚、学*培训机构距离较远等因素,导致他们能够便捷、安全、有效接受专业学*培训的渠道严重匮乏。在上述因素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就业单位频繁变换,学*培训的专业技能缺少可持续性或者不适应市场需求。这既浪费了他们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的稳定。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的选择上比较被动,更谈不上职业规划。学*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是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不可忽视的因素。情感、精神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少得到关注的深层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交友、恋爱、结婚的黄金期。同时,他们刚走出校门,仍处于“半**”阶段,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更强。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工资收入低、就业行业农民工男女比例失调(建筑业和制造业男性多、服务业女性多),这就使他们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再加上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不足,以及社会人文关怀的欠缺,婚恋和精神情感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据*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感情孤独”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惑,在北京建筑业接受调查的农民工,超过七成将“感情孤独”作为困难的首选。在实地调研中,透过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略带羞涩的话语,常让我们感到其内心闪烁的隐痛和不安。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第四个问题是权益容易受损。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是其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共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同样的农民工身份,差距不大的人力资本状况,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基本劳动权益实现上与传统农民工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总体境况相似,仍旧普遍面临着一些共同的、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职业卫生健康保障不够等方面。据一项在广东的调查,20xx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61.6%;遭遇工资拖欠的人所占比例为7.1%;人均拖欠工资1538.8元,差不多相当于人均1.5个月的工资。另据国家人口*发布的20xx年流动人口监测报告,60%的农业流动人口就业于工作条件差、职业病发生率高和工伤事故频发的低薪、高危行业。同时,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仅有60%的用人单位为其支付医疗费用。其中,服务业最差,这一比例只有47.3%12。

  调查显示,25%的职工不能在8小时内完成劳动定额任务,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在加班的职工中,81%的职工加班时间在2小时以内,19%的职工加班在2至4小时。有59%的职工能够按照法律规定标准拿到加班工资,33%的职工加班工资达不到法律规定的标准,有8%的职工没有得到加班工资。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劳动争议得不到有效调解。我区企业普遍存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不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不能有效调解劳动纠纷等问题。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企业不重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企业认为:企业已经作出了处理,企业自己怎么调解?调解应当是上级职能部门的事情。企业这种想法,实际上是把解决劳动争议责任推向*部门,增加了*职能部门的工作量,使得那些矛盾比较小,比较容易解决的劳动争议也得不到妥善处理,损害了职工权益。

  区总工会接到的投诉,比较常见的是经济纠纷。因为几天的工资问题双方协商不好,引发劳动争议。这类问题,企业本身是有能力解决的。但企业采取推诿拖延的方式处理,职工无可奈何。对“劳动纠纷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的问题,很多打工者选择了放弃,大多数人觉得不是我一个人受到这样的侵害,大家都这样,算了吧,哪里都一样。还有部分人认为,找相关部门投诉或者走法律途径解决太浪费时间和精神,还不如去多找几分钱挽回损失划算。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社会保险意识不强的现象。调查统计显示,我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为79%,医疗保险参保率为67%,工伤保险参保率为74%,生育保险参保率为72%,失业保险参保率为40%。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要高于*均水*。因为他们更了解《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在应聘时,会提出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条件。但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较为挑剔,频繁在企业间跳槽,工作单位不稳定,个人不重视参加社会保险。

  新生代农民工还存在不重视劳动合同履约的现象。调查统计显示,我区民营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较好。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达84%,但劳动合同期限普遍较短,1年的占31%,2至3年的占41%,3至5年的占17%,5—7年的占6%,无固定期限的占5%。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比较开放,更希望自由,更渴望实业职工梦想,盼望尽快融入城市。相对于父辈,他们更注重自己人性的尊严,更追求生活的质量,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选择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做赚钱的机器。有的打工者想法很单纯,只满足于“找份工作,不要太累”,他们不愿在一个单位长期固定打工,因此有些人主动放弃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因为自身原因,放弃履行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履约率低,自身权益受损。同时他们在就业中存在参加社会保险意识不强,不重视劳动合同履约等现象,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城市生活有边缘化倾向。

  新生代农民工还存在城市生活边缘化的倾向。新生代农民工较之父辈,就业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他们有文化知识,思维活跃,*意识有所增强,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在城里长大,即使在农村,也完全没有农业生产经验,所以他们不可能像父辈一样回农村居住。在城里居住,他们就面临高房价的压力,同时,他们也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案例:小宇到主城打工快一年了,工厂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小宇和同事刚成为朋友,就得分开,到现在也没有知心朋友。在工厂,小宇要从周一工作到周日,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9时,中间只有2小时的休息时间。在所剩无几的空闲时间里,小宇总是选择上网来逃避现实,“在网络里,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没有压力,很快乐”。

  我们应当注意这样一个现实:新生代农民工在成长的过程中,正处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变革最激烈的时代,人口流动更快,信息更全面,新思潮此起彼伏。因此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多元,外在表现时尚,职业期望高,追求物质精神享受。他们不像传统意义的农民工那样仅仅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满足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而是寻求自我发展机会,寻找立足城市的机会,或者为回乡创业打基础。新生代农民工已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我们应当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自主创业、返乡创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4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各行各业都遭受着冲击。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在就业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着大量农民工群体,他们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据有关资料显示,将*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工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产业特点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出口为导向,用工需求和国际经济周期有很大关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受到严重打击的是沿海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首当其冲。农民工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最先受损的庞大群体,被迫失业走上返乡回家之路。因此能否处理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将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进程。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农民工自身素质技能着手,只有真正了解到他们是否想进一步学*,希望学*哪方面的技术知识,并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同时解决我国的一系列衍生矛盾。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就业人员的流动,尤其农村进城就业的热潮,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无穷的生产力,但由于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造成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在进城务工时,农民工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很难找到得心应手的从业行业,基本都在劳动强度最大,工作环境最差,薪资待遇很低的行业内工作,这一方面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广大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素质,这里包括行为*惯和专业技能。且*和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没有达到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程度,使农民工的很多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同时在国家出台有利政策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积极开展创业。但是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农民工经营风险较大。为他们提供学*的机会,创造学*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当今,找工作难,工作找人也难。这是为什么?本次调查研究就是旨在回答这个问题。

  二、社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为了解农民工的学*需求,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好地提供服务,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安排,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工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时间和地点如下: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日

  调查地点:省县镇、乡

  三、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访问调查和个人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结合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民工个人的基本情况(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工作区域、工作地域、工作单位、税后月收入),民工个人的学*需求情况(是否愿意继续学*,学历层次、学*科类,学*方式、学*学校或机构),民工个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民工再学*的希望和要求等。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需求”问题,处于掌握较多的信息的考虑,调查对象选在不同年龄阶段,调查了五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条件。

  五、讨论与建议

  无论是一开始的阐述还是上面材料中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到20xx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教育,仍旧是教育,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一个又一个农民工兄弟去搞创业搞科研搞自主。我们只能依靠社会,依靠*,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学*的机会,拓宽学*的渠道。尽最大的力量去优化现有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企业。

  我想就这一问题再提出并重申几个观点和看法。

  第一,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

  我国现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约1.5万所,高职院校有1100余所。这是农民工培训的丰富资源,当务之急是制定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中高等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农民工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二,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三,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学*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的基地,成为构建学*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四,加强发达地区对农民工教育的支持

  相对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大中型城市的现状,这在暂时没有可以解决的具体方案。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广大农民工的建设,而作为一定的回报,*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充分关心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扩大*培训机构的培训面,以抓好质量为突破,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支持,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第五,积极探索“以工代学”的继续学*模式

  指农民工以学徒身份到培训机构培训,在师傅的指导下学*技术,免去学*费用,根据合格产品数量领取学徒工资,以解决农民工继续学*费用困难,“以工代学”模式的探索将为解决农民工继续学*费用问题走出一条新路。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三农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5

  按照总队1—2月份市县队调查信息报送要点,我队就“外出农民工务工情况”,于20××年2月24日—25日对工程村、蔺家河村、南井寨村和陈窑村部分外出农民工进行了电话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外出农民工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以男性较多。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男性8人,占88.9%,女性1人,占11.1%,;50岁以下的8人,占88.9%,50岁以上的1人,占11.1%。

  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8人,占88.9%,只有1人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1.1%。

  三、外出农民工获取工作多以亲朋好友介绍为主。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农民工获取工作多是依靠老乡、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介绍为主,通过职业介绍所的较少。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获取工作全部来自于亲朋好友介绍。例如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他年前到唐山市迁安县某钢铁厂打工,就是通过熟人介绍,了解到务工信息后组织和自己交情不错的老乡出去打工的。

  四、从事工作以建筑业和制造业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种类为主。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缺乏,就业渠道窄,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以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种类居多。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在钢铁厂务工的就有7人,占77.8%。

  五、工资收入以3000元—4000元居多,收入和生活有一定保障。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的9个农民工中,月收入在3000元—4000元之间的有7人,4000元以上的有2人。工程村外出的6个农民工执行的是日工资,标准是130元/天。陈窑村外出的1个农民工工资是3000元/月加提成,这7人是按月发放工资,无拖欠、克扣现象;蔺家河村外出的1个农民工工资是3000元/月,工资无克扣现象,但是延迟一月发放;南井寨村外出的1个农民工工资是6000元/月,每月只发1000元保底工资,其余工资每年11月15日左右或者辞职不干的时候一次性结清,无克扣现象。例如工程村一姓刘民工表示,如果工资低于130元/天,他就不出去打工了。

  六、居住和饮食有保障,但条件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农民工的居住和饮食一般都有保障,但是居住条件和饮食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有8人是管吃管住,居住的是集体宿舍和工棚,饮食是集体食堂。

  饮食方面。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雇主每天给20元的生活费,由于工作强度和青壮年饭量较大,有些农民工每天20元的伙食补贴大部分都不够吃,也有极个别经济比较困难的、比较节俭的人略有剩余。

  居住方面。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雇主给提供住宿,居住的是集体宿舍,每间12㎡的宿舍居住6个,比较拥挤,有时休息不好。

  七、工作强度较大。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从业的农民工工作强度一般都比较大,特别是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他从事的钢铁厂维修工作每天需要工作10小时,上午7点—11点30分,下午1点—6点30分,并且是日工资,有些农民工为了多挣钱,一般都不休息,即使有个小病小痛也就忍一忍、坚持去上班。

  八、合同签订率较低,*意识和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了解,由于农民工打工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度,绝大多数农民工通常与用工单位或雇主口头协商工资待遇,与用人单位和雇主签订合同的农民工很少,要求缴纳五险一金的更少,用工单位或雇主主动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部分人感到孤立无助,少数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他们享受的工作待遇也较少,大部分农民工享受不到法定休息日,节假日也无双倍工资。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有8人没有签定用工合同。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只有2人签订了用工合同,只有3人用工单位或雇主给缴纳了工伤保险。只有南井寨村一姓刘民工介绍,用人单位在每年国庆节和中秋节这两个节日给100元过节费。

  九、外出农民工精神生活匮乏。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农民工最大的生活感受就是空虚寂寞。他们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闲暇时间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喝酒,年轻人玩手机较多,学*充电的机会很少。例如南井寨村一位20多岁的姓刘民工介绍,他是长期在野外作业,闲暇时间就是看电视、玩手机,无所事事,精神上非常空虚。

  十、多数人外出打工意愿明确,但外出务工地点、工作种类尚不固定。

  通过调查了解,由于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缺乏,造成就业面窄,就业渠道少,就业消息滞后;部分学历较高人员对职位、工资、待遇要求较高,造成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好找。通过对9个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到他们多数人明确表示仍然想外出务工,但是需要重新找工作,所以外出务工地点和从事工作种类尚不固定。例如陈窑村一女性民工原来在石家庄务工,每月工资是1000元加提成,嫌弃工资低下,通过同学去北京找工作了。

  十一、希望和建议:

  1、继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2、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学*机会,创业条件。

  3、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工的*意识,使其知道如何用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用工管理规范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5、要继续畅通就业渠道,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搭建就业服务*台,支持创业、就业等公共服务。

  6、由农民工输入地*负责,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和劳动技能提升的场所和环境,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各行各业都遭受着冲击。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在就业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着大量农民工群体,他们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据有关资料显示,将*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工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产业特点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出口为导向,用工需求和国际经济周期有很大关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受到严重打击的是沿海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首当其冲。农民工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最先受损的庞大群体,被迫失业走上返乡回家之路。因此能否处理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将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进程。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农民工自身素质技能着手,只有真正了解到他们是否想进一步学*,希望学*哪方面的技术知识,并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同时解决我国的一系列衍生矛盾。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就业人员的流动,尤其农村进城就业的热潮,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无穷的生产力,但由于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造成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在进城务工时,农民工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很难找到得心应手的从业行业,基本都在劳动强度最大,工作环境最差,薪资待遇很低的行业内工作,这一方面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广大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素质,这里包括行为*惯和专业技能。且*和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没有达到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程度,使农民工的很多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同时在国家出台有利政策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积极开展创业。但是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农民工经营风险较大。为他们提供学*的机会,创造学*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当今,找工作难,工作找人也难。这是为什么?本次调查研究就是旨在回答这个问题。

  二、社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为了解农民工的学*需求,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好地提供服务,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安排,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工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时间和地点如下: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日

  调查地点:省县镇、乡

  三、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访问调查和个人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结合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民工个人的基本情况(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工作区域、工作地域、工作单位、税后月收入),民工个人的学*需求情况(是否愿意继续学*,学历层次、学*科类,学*方式、学*学校或机构),民工个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民工再学*的希望和要求等。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需求”问题,处于掌握较多的信息的考虑,调查对象选在不同年龄阶段,调查了五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条件。

  五、讨论与建议

  无论是一开始的阐述还是上面材料中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到20xx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教育,仍旧是教育,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一个又一个农民工兄弟去搞创业搞科研搞自主。我们只能依靠社会,依靠*,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学*的机会,拓宽学*的渠道。尽最大的力量去优化现有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企业。

  我想就这一问题再提出并重申几个观点和看法。

  第一,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

  我国现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约1.5万所,高职院校有1100余所。这是农民工培训的丰富资源,当务之急是制定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中高等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农民工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二,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三,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学*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的基地,成为构建学*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第四,加强发达地区对农民工教育的支持

  相对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大中型城市的现状,这在暂时没有可以解决的具体方案。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广大农民工的建设,而作为一定的回报,*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充分关心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扩大*培训机构的培训面,以抓好质量为突破,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支持,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第五,积极探索“以工代学”的继续学*模式

  指农民工以学徒身份到培训机构培训,在师傅的指导下学*技术,免去学*费用,根据合格产品数量领取学徒工资,以解决农民工继续学*费用困难,“以工代学”模式的探索将为解决农民工继续学*费用问题走出一条新路。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三农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7)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实用十篇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1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是我们调查的根本,落实完成辽宁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调查社会某一阶层经济收支情况”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任务。进一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互帮互助精神。使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生活的同时更好的认识社会和接触社会。

  辽宁省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辽宁省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达1720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同比增长4.8%,务工收入增长21.7%;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受粮食丰收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共同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达2592元,比上年增长17.3%;三是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增长。得益于粮食直补、提高离退休养老金、土地征用补偿等优农、惠农、利民政策,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上年大幅度增长。全省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达282元,比上年增长26.5%;转移性收入人均达179元,同比增长18.4%。

  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XX年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06元增长7.2%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对全省224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XX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6.8元,同比增加351.2元,增长7.2%。政策调控成效显现,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增长。XX年我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1019.6元,首次迈上千元台阶,同比增加102.9元;农村居民人均打工劳务收入达到818.3元,同比增长11.8%。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比重提高。XX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960.2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95.3%,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显示出农村市场经济正逐渐走向成熟,从事生产经营的方式更加趋向商业化、市场化。我国“粮仓”黑龙江省的农民收入去年继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XX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6.8元,比上年增加351.2元,增长7.2%,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均水*。

  调查显示,XX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960.2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95.3%,比上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显示出农村市场经济正逐渐走向成熟,从事生产经营的方式更加趋向商业化、市场化。XX年东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51元,工作总结成为我省首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县(市)。

  *年来,我的家乡东宁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依靠栽培黑木耳及烤烟、果菜等特色产业,做大境外农业,做强劳务经济,农民纷纷鼓起了腰包。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7703元,占70.3%;劳务(含境外农业)收入2537元,占总收入23.2%。有着“全国黑木耳第一县”美誉的东宁县,采取资金、政策和服务支持,扶强做大黑木耳产业,带动农民快速增收。XX年全县种植黑木耳7.02亿袋,总产量达2.8万吨,总收入12.8亿元。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542元,占总收入52.3%。目前,黑木耳产业已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山西省晋中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晋中市认真贯彻国家、省一系列惠农政策,持续加大“三农”投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运行呈现出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良好局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创历史新高,收入增额与增速实现新的突破。据全市88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达到4206.7元热门思想汇报,比上年增加558.8元,同比增长15.3%;高出上年5.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绝对额居全省第五,增幅居全省第三。XX年晋中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xx.5元,比上年增加234.5元,增长12.8%。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49%,对农民纯收入增长贡献率为42%,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随着*年引资力度加大和产业结构步伐加快,本地新增企业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增强,使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就业获得的劳动报酬明显增加,人均达到了1778.7元,占工资性收入的86%,同比增加249.3元,增长16.3%。二是随着《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山西省农民工**条例》的全面贯彻落实以及农民工素质提高工程的有效实施,农民工就业非农产业的环境明显改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报酬水*明显上升。

  XX-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使我们深刻了了解了农民爸妈不易,我们大多来自农民家族。我觉得提高农民收入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

  2、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3、拓宽农民增收途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4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2

  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3

  摘要:

  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各社会层次上的人士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同时随着*几年炒房炒楼、炒绿豆、大蒜的一些“专业”人士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依然不见乐观。

  在我们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

  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虚拟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中国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都面临失效的危险。一些地区农民撂荒土地,其实是想用一种非常消极的办法来摆脱目前中国农村所面临的矛盾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建立在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法律关系。中国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已经变成了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

  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替代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农村互助组织逐渐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自发地与市场接轨。在一些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农民内部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普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也基本上实现。**部门应该在稳定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面对国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中国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业耕作规模过小。今后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第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存在矛盾。

  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要么涌入大城市,要么被就地安置。*年来,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关于农民安置方式的争论。城市化固然能够一步到位,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在城市化的背后,是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吸纳能力的问题。当城市控制在合理的规模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布局,那么,城市化和城镇化之间没有大的区别。我们应该抛弃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现有的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前提下,各执一端,讨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现有的城市布局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乡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因此,今后应该更多地建设符合农村需要的小城镇。

  但是,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土地使用的矛盾。当前中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开发区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一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小城镇。**在清理和整顿经济开发区时,应该注意小城镇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之间的区别,通过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逐步改造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小城镇。

  在一些不赞成发展小城镇的学者看来,城市化才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唯一出路。他们反对小城镇发展,认为这样会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是,应当看到,城市的设计不是搭积木。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初步定型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人口会导致城市功能的急剧萎缩。城镇化虽然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小城镇仍然居住着一个国家50%以上的居民。

  第三,农村村民自治和**机构不断扩张之间存在着矛盾。

  村民自治在中国当代有着多重含义,从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民主改革的先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尊重农民经营自**的必要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社区组织结构。但是,中国农民自治机构面临着**机构扩张所带来的压力。在许多地方,村民自治委员会成为了代表**机关收取税费的“二**”,成为了上传下达的管理组织。在一些农村,农民的自治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紧张关系,农民的自治事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事实上,在当初的自治制度设计中,不是没有考虑到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由于我国**机构不断扩张,乡镇**人员队伍庞大,如果不从自治组织获取必要的费用,机构就难以运转下去,所以,乡镇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预村民自治的现象。这种干预既是利益的诉求,也是传统行政思维观念的延续。如果不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减少或者约束**的行**力,那么,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就难以继续发展。

  可以说,农业集约化生产与承包责任制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当前农村许多矛盾的根源,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中国当代农村问题加重的根本原因,村民的自治组织和**机构的紧张关系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导火索。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不但要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而且还看到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解决三农问题时,不但要从生产关系方面思考问题,而且要从上层建筑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才能为中国当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出合适的药方。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4

  一、某镇基本情况

  某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农业人口4.03万人,耕地面积7.3万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元葱大蒜、杞柳等农作物为主,畜禽业以猪、鸡、貉等为主。*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布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趋于合理,农民增收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现金性收入大幅提高。20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0元。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是农民收入结构比例不断调整。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比例稳中有降,占收入的60%左右,从事二、三产业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占收入的30%,其它收入占10%。

  二是农民收入途径不断增多。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和宽广的发展*台,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民从事二二产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走出土地、走出农村劳务经济日渐升温,致富渠道不断拓宽,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宽阔的空间。20xx年全镇围绕水稻、小麦、大蒜、杞柳等种植业作物的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人员就达到4500余人,常年在省外务工人员达到8000余人,从事二三产业、就地转移人员达到3000余人,摆脱了土地约束,到土地以外创业创收已成为全镇农民致富的途径。

  三是农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年来,全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村的好政策、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增加,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再投入增加,致使农民收入增幅缩水,各种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

  四是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对发展经济的认识、能力和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同,一批素质高、积极调整、起步早的农民迅速致富,并依靠自身发展的经验、开拓的市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农村致富户,而那些等、靠、观望、因循守旧的农民没能及时发展起来,收入明显低于致富户。

  三、制约农民增收因素

  一是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对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发高效农业有较高的热情,但受科技文化素质的限制,只敢远观不敢*摸,对带“高、新、尖”字样的事物,望而却步,部分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信心不足,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荆绳的思想,对农业以外创业门路少,获得致富信息渠道窄,开拓市场能力差。

  二是创业资金短缺。群众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闲散资金较少,并且必须有再生产投入资金。银信部门对农村贷款额度有限,对那些收入较低的农民发放较小贷款甚至不给予贷款,造成低收入家庭想致富却苦于没资金的困局。

  三是社会事业性负担重。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农民各类生活开支项目增多,数额增大,子女上学、子女结婚、看病就医、关系交往等都要远远超过生活开支,社会事业性负担的加重,势必对生产的再发展、再投入的资金产生影响。像子女结婚,从认识到结婚至少有五六万元的花销。

  四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生产成本高。农村以农业为主。随着各类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业单位投入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增幅高于农产品价格增幅,生产成本高,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增收缓慢。

  五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小麦水稻、大蒜元葱、杞柳、畜禽养殖等为主的基地,由于产业链条不够长,农产品的增值空间较小,大多以出售原料型为主,且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滞后,产品市场适应性差,销售难、价格低依然制约农民增收。

  四、下步增收途径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要围绕市场需求,怎样调、调什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调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出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调出规模、调出效益。同时要在提高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模式,把农业专业协会,作为带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来抓,在主导农业产业上建立一个协会,发挥其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标准化生产,目前我镇已建立了杞柳协会和元葱协会。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每一个产业上都有几家深加工企业,像我镇杞柳产业已达到这一要求,但在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上仍要抓紧抓好。

  二是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做好外出务工工作,把它作为一项产业,积极做好务工人员的培训、引导,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三是加大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日显重要,也是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上级党委**就要不断加大农民科技培训资金投入力度,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提高致富能力,把农民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有理想的四有新型农民。

  四是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对农民的服务水*。农业作为国家发展基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实力壮大,国家应该给予农业更多更大的资金扶持和倾斜。目前的“三补两免”对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促进发展现代化农业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农民一个弱势群众,不断提高农民的服务水*,也是促进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应在农民科技服务、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更多更好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困难,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好更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5

  我市农民收益呈现规复性增加。

  比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成长态势精良,农民收益呈现规复性增加。20xx、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益兑现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加3.4%、7.6%。

  我们的紧张办法是: 一是大力大举促成农业布局调整,靠成长优势经济增进农民增收。

  构筑五大出产基地。抓住国度和省履行“大豆振兴筹划”机会,构筑百万亩高油大豆出产基地,20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土豆博识加工企业,构筑百万亩土豆出产基地,播种土豆45万亩;促成农牧联合扩大饲料作物莳植,构筑百万亩饲料牧草出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成长百万亩经济作物出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联合退耕还林,构筑百万亩柞桑蚕出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大举成长绿色、特点农业。富裕利用我市资本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构筑绿色农业出产基地11个,莳植绿色食物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物,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物认证,产量达12万吨。

  自动成长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范畴建立了长期巩固的互助干系,引进农业进步出产技巧和精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树范园区。在俄构筑境外综合开辟区。农副产品出口成长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构筑,靠进步农业财产化程度增进农民增收。明了农业财产化成长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进步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益为目标,凸起成长主导财产,环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财产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财产,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出产范围、促成财产化成长。

  加快龙头企业构筑。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9家,策动基大地积137万亩。履行品牌计谋,重点培养 “玉铃”牌土豆、“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感化的农产品品牌。

  加快农村市场系统构筑。在县域和中间乡镇重点构筑和美满了7个具有较好根本的农产品交易零售市场。全市现有各种农产品市场88处,根本构成了以乡镇零售市场为中间,城乡农贸市场彼此依存、彼此互助的市场系统。

  三是深切履行科技兴农计谋,靠科技进步增进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新技巧推行和利用。推行了一多量进步、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巧。均匀每一年推行项目20多个,累计推行项目300项(次)以上。农业十项适用出产技巧累计推行面积到达2318万亩。

  构筑市县乡三级科技园区156处,园区总面积50多万亩,兑现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大力大举履行莳植业和牲口业良种工程。引进推行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精良品种28个,构筑各种种子繁育基地45处,推行精良品种27个,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95%以上。构筑大牲口冻配站点92个。

  竭力进步农民科技本质和科学利用程度。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财产、逐层次的科技培训。每一年培训乡村干部、科技户、耕田大户及青丁壮农民15万人次摆布。

  四是夯实农业成长根本,靠低落风险增进农民增收。大力大举促成农业根本办法构筑。构筑和改革了***、**等堤防,极大地进步了这些地区抗旱防洪本领。如今,全市已有8个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20xx年,篡夺国度级和省级旱田节水浇灌溉项目5个,受益面积可达16.22万亩。促成中低产田改革和农业综合开辟,农业综合开辟投资三年累计7113万元,开辟构筑项目30个,结束中低产田改革19.27万亩。大力大举加强资本保卫和生态环境构筑。以履行天然林保卫为目标,重点履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生态效益补助工程和野生植物及天然保卫区构筑工程。四年共落实退耕还林面积5万亩,造林56.8万亩,建成多种类别天然保卫区5个,绿色食物莳植面积达125万亩。连续进步农机设备程度。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机更新资金1.6万元,更新大中型农机具4786台(套),到20xx年全市农业机器原值达6.776亿元,农业机器总动力达95.63万千瓦,亩均耕地具有农灵活力 0.132千瓦,农业综合机器化程度达86.5%。

  五是大力大举成长非农财产,靠转移农村残剩工作力增进农民增收。大力大举成长畜牧业,兑现农业内部转移。如今,全市从事养殖业出产专业养殖户达4579户,占农户总数2.3%。从事山产品收集、食用菌莳植和水产等副业出产农户也连续增加。

  大力大举成长非农财产,拓宽社会转移空间。经过议定加快农村小城镇构筑,大力大举成长农村2、三财产,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做买卖。中断20xx年底,全市转移残剩工作力6.04万人,占农村工作力16.6%,均匀每6个农业工作力中就有1人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收益占农村人均纯收益28%。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6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随着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农民收入有了些许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事关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坎”,想要跨国这道“坎”我们就要狠抓农村新增收入使得农村收入有一个质的飞跃。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如果我们在继续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同时,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可能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情况调查的了解可以帮助农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人均收入,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做贡献。为了了解掌握增加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今日就其情况对麦积区花牛镇诸多村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XX年7月——20XX年10月

  三、调查对象

  XX镇花牛村30户农户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以访谈法为主观察法为辅走访了我所在村镇的部分农户。

  五、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农民收入变化情况

  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构成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较大。

  一是工资性收入: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稳定增长。2010年农民工资性人均收入4078.9元,2011年人均工资性收入4527元,比上年增加448.1元,增幅11.4%,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5%。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家庭经营人均纯收入1106.9元,比上年增加114.3元,增长11.5%。从调查情况看: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粮食收入绝对值逐年增加,在调查表中可看出它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因为粮食生产效益一直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粮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较少。据统计,我市粮食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49.7%,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仍然较大。

  从种粮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粮食作物每亩生产成本上升,农民的纯收入相对减少,农民增收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压力。

  三是其他收入:服务收入、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政策性收入稳中有增,加工收入稍有减少,以苹果为主要农产品的加工收入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有小幅下降,人均收入水*不高。

  (二)总支出情况

  2010年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8151元,比上年增加187.1元,增长6.5%。2011年农民人均家庭总支出8666元,与上年增加515元,增长13.3%。在家庭总支出中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支出增长比较快。

  1、受农资、饲料等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的生产性支出逐年增加。2010年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407.5元,2011年种植业(粮食)生产性支出人均480.3元,同比增加72.8元,增长达17.9%;2010年养殖业生产性支出人均347.6元,2011年养殖业生产性支出448.1元,同比增加100.4元,增长28.9%。同时,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也在增加,由于部分农机具享有政策性补贴,一家一户重复购置农用机械,增大了人均生产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构成中,生产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达到29.6%。

  2、农民人均生活支出明显增加。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99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幅10%。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44元,比去年增加545元,增长11%。农民生活消费总支出随物价变化急剧上升,使农民家庭总支出明显增加。

  (三)影响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年来,农民收入虽取得较快的增长,但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增收空间受限。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的增长。2010年全市农产品收入增长10.2%,而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则增长15%—30%不等,说明纯收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投入产出率低,致使农民收入增速缓慢。以肥料为例,实际市场价连续几年涨幅都在15%以上。

  另外,杂交种子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其中一季稻种子价格上涨幅度最大,2011年C两优87、C两优396,V两优1、7、8号价格均为35元/斤,比2010年每斤又涨了至少10元,上涨40%。二是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一些中低产田基础设施脆弱,排水引灌、保旱保肥的能力不高,抵抗风险灾害的能力较差,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瓶颈。特别是*年来冰灾、水灾、病虫灾害等发生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稳定性。比如年初的冰雪灾害就给油菜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害,人均产量下降了2.8%,其他冬种农作物生产也受不同程度影响。三是养殖业收入因多种原因相对减少。*几年来,因劳动力外出、饲料涨价、疫病及牲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饲养牲猪的农户明显减少,导致农民的养殖业收入减少。从调查的100户农户看,2010年有62户,2011年只有43户。

  2、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变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适用技术应用差。绝大多数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强;出外打工经商的农民,多数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的工作,享受待遇不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就业难度将不断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空间也将受到挤压。

  3、惠农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年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政策保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广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投入,通过**转移支付,加大补贴力度,但这部分资金中相当部分是用于扶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份额较少。

  六、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要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应该**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增收结构调整力度,自觉按照市场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就必须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一是增强市场主导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订单农业”。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不仅仅要以当前市场为导向,还要以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为导向,形成“人无我有”的局面,抢占先机;二是增强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形成“人有我优”的格局,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三是增强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不能盲目跟随,别人怎样调整就跟着怎样调整,这不仅仅会严重挫伤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还会使农民减收,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形成“人优我特”,促进农业增收。

  扩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要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坚持就地转移的和外出转移两手抓,推动农民就业多元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民持久稳定增收。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单纯从大农业方面来促进是远远不够的,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有道是“无工不富”。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进厂就业,使一些有后顾之忧的农民既能搞好农业生产,又能增加劳务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洗脚上岸”,发展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多方面拓宽增收渠道,保持农业增收稳定。

  强化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手段,为农民解疑释难,最快捷的推广农业实用科技,普及农村致富实用技术,满足人民对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贫培训的契机,使一批农业生产骨干走出去,洗脚上岸进课堂,培养他们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再让他们去培训农民,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组织农业协会,按市场化要求组建股份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社区服务,促进农产品的产供销市场一体化,拓展增收空间。二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和使用有技术、有经济头脑的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的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编报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7

  XX县农民现金收入一季度实现了双增,尤其是农户财产性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加。据11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XX县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14元,较去年2427元,增加287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现金支出xx元,同比增加396元,增长24.7%。尤其是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61.9%,是历年来增幅最快的一次。

  1、工资性收入增幅放缓。20xx年一季度,XX县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844元,同比增加96元,增长12.7%,增幅回落4.6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减缓。其中:外出打工收入人均仅增加3元,增长1.9%。通过农户记帐资料结合农民工检测调查,以及深入走访调查户得知,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事了其他行业,例如:尹家调查点的大部分女劳动力,有着去淄博周村纺织厂打工的*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下降工资降低,返乡农民工有的从事服装生意、有的从事人寿保险,还有的直接在家从事家务;二是县域内的几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延长了春节假期的时间,工人的生产时间减少,收入也就随之下降。因此,金融危机是直接导致农民工收入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2、一产业现金收支有较大增长。调查数据表明一季度,农民从第一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111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2元,增长13.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春节期间,农户用于生活消费的开支与春耕备播的支出加大,促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售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人均增加44.7公斤、31.7公斤、3.1公斤,增长107.4%、36.9%、31.4%;虽然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15.4%、24.9%;但是,由于出售数量的绝对增长,还是拉动了农民一产现金收入的增加。同时,农户用于农业生产支出人均达到433元,同比增加88元,增长25.3%,由于农业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增幅比上年增加7.7个百分点,从增长幅度对比分析,基本实现了收支同步增加,支出增长过快、符合当前全县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3、农户家庭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二产业现金收入大幅度下滑。随着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面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家庭小型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的局面。从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得知,全县110个调查户中,有1户常年经销木材、1户从事面粉加工的工商户,因为今年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的原因,转行出去打工或者从事了三产行业。调查资料表明一季度,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212元,较去年同期的252元,下降了40元,减少15.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是*几年来减少幅度最大的时期,与全县的工业发展大趋势相符合。

  4、三产业受二产业的影响,首次出现下降。一季度,由于受全县工业生产严重下滑形势的影响,三产业的增长历年来首次出现了收入下降局面。调查数据表明,前三个月,农民人均三产业收入达到181元,较去年同期的209元,下降了28元,减幅13.6%。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工业发展不景气的影响,企业物流效益下降,导致了交通运输邮电业人均收入下降39元,减幅31.8%;二是企业的效益降低,工人的工资收入减少,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回乡,影响了批零贸易餐饮业人均减少10元,减幅29.6%。此外,个别三产经营农户的转行也是导致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

  5、非生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农民现金收入增加。*几年,农户从占有财产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加,尤其是出让土地带来的各种补偿,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其次,由于农户在外人口的独立生活,农村人口的逐步老龄化,离退休、养老金、赡养费等标准提高,拉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逐年增长。调查资料显示:XX县一季度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2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元,增长61.9%,导致本季度增长幅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后芽村调查点的大部分农户,20xx年下半年,耕地被企业占用,春节前企业按照吨粮,结合当时的市场粮食价格把补偿及时兑现给农户,带来了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达到224元,增加93元,增长71.3%;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122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元,增长39.7%,主要是退休金与农村赡养费增长的拉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失地农户的收入要大大高于农业户,一方面是打工人数多,打工收入高;二是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多,收入高;三是没有农业收入也没有农业投入,但是非农业的收入高,尤其是财产性收入高。

  6、期内农户现金支出大幅度增加。XX县一季度,农户用于农业生产的费用、扩大二三生产规模、购建生活用房的支出加大,分别达到了人均366元、61元、440元,同比增加34元、23元、368元,分别增长25.3%、58.8%、五倍多。其中,由于农户直接购买商品房以及房屋装修支出的剧增,拉动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449元,同比增加305元,增长了26.7%。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XX县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农户占地补偿增加的拉动,二者带动了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78.4%。然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拉动农民增收的方向,其一是虽然农产品价格下降,但是出售量增加不合理,不是真正的农民增收,只能视为生产、生活需要;其二是土地占用补偿的增长,只是偶然之下的必然,从全年来看不会对农民增收拉动太大。因此,要理性的分析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真正原因,正确把握农民增收的渠道,充分认识到现金收入增长之下掩盖的问题:一是工人的月收入已经明显下降;二是新的就业岗位虽然增加,但是进厂的门槛提高,对年龄、性别、学历有了新要求,相对限制了农村“40-50”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三是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谷,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的门路变窄;四是资金缺乏,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起步阶段更加困难。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8

  放假期间,我和表妹经常跟着奶奶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看着那些起早贪黑的农民们,我心中不由产生了疑惑,农民的生活究竟怎样呢?它们的年收入又会是多少呢我回到家后,把想法说了出来,表妹听到后,也想和我一起去一探究竟,于是在春节的前几天里,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

  我们首先是在菜市场进行访问调查,我们刚走到一个卖菜的老爷爷身旁,还只是开口说了两句话而已,就被他婉言谢绝了:“我还要卖菜,没有时间……”没想到我们第一个采访对象就失败了,接着我们又连续采访了多位农民,可是大多数都是以要卖菜,没时间为由拒绝了我们的采访,最好的结果是听完了我们的来意,却只是笑笑,便不再回答,忙活了一上午,却什么信息都没有找到,“一计不成,咱再生一计”,于是我们两打算去农民家里瞧瞧。

  我们拜托一位朋友的妈妈帮我们联系了一两户农民,第二天,我们便起了个早床,在朋友妈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农民家中,还没进门,我和表妹就愣住了,四层楼高的房子,还是用砖一块一块砌上去的,屋前的院子也很大,走进屋去,腊香味便扑鼻而来,定睛一看,原来屋里挂满了过年吃的腊货,在后院我们看到了几头大大的肥肥的猪,我还没回过神来,表妹便问:“请问你们年收入是多少啊?”我这才反应过来,进入了主题,“哈哈,我们一年收入有八万多呢!”她说时,脸上还洋溢着满足感,没想到农民的收入也不差啊,接着我们连续采访了几位,得到的结果也几乎一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也成了富人,赚了钱,*日里我们总是瞧不起农民,这才知道,原来农民过得也还不错,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虽然这次调查坎坎坷坷,可我们却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我们觉得十分开心!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9

  摘要: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陕西省XX县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并为当地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收入状况,增加收入的途径,制约因素

  一、调查内容及分析

  深入到了兰干堡、二林头等乡镇。并对农民的收入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在分析了收集到的数据后,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二、农民增收的现状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向草原荒漠的过渡地带,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带。目前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约为5%,但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仍是农业大县。*年来,为了解决城乡差距扩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县委、县**不断加大工业兴农力度,以城市为带,工农商共同发展,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彻底改变单纯依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方式,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稳步外出打工和向城市矿区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5元。从对两镇四村的调查来看,我县农民增收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和生活水*不断提高。它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家庭收入持续增加。

  种植业中,谷子、玉米等一些低产低价的传统作物面积减少,而大豆、玉米等稳产高产、价格上涨的种植面积增加,促进了收入增长。今年,我县向种粮农民补贴了200多万元,用于良种、地膜玉米和农业机械。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根据琅琊堡镇大豆种植情况,xx市场价格约为1.45元/斤,xx市场约为1.78元/斤,每斤增加约0.3元。正常年份人均大豆产量600公斤以上,因物价上涨人均收入增加200多元。在大规模农业中,畜牧业家庭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小区开始扩散,畜牧业收入显著增加。截至去年年底,已建成13个奶牛和肉牛养殖小区,存栏4万头牛和50万只羊。二连图镇伊肯托拉村人均6只羊,xx人均羊收入600元以上。而兰甘堡镇星瓦村人均养羊一只,人均养羊收入才几十元。可以看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种植和饲养结构的差异上。

  二是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劳动报酬收入比重日益扩大。

  *年来,随着县内外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也增加了,为农民工季节性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年均现金收入在5000元以上,掌握一定技术的在6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单纯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二连图镇伊肯托拉村10户有17名农民工。xx农民工人均收入6034元。

  三是1999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草)政策,给补偿期的农民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琅琊堡镇兴洼村有村民51人,人均耕地1亩以上。*年来,即使在灾难年,他们也有稳定的收入。正如当地农民朋友所说,“退耕还林(草)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使农民获得了比种田更多的收入。”目前,享受上述政策的农民不仅在农田上获得固定的粮食和现金,而且有相当大的收入,如出售草籽和牧草,改变了过去越来越穷的落后局面。

  四是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农畜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年来,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比如支持规模化养殖方面,养殖奶牛200头以上的,每头免费补贴3000元,安排3000元贴息贷款;如果养殖肉牛200头以上,每头补贴700元,贷款1000元;农户种田5户以上,每户贷款1000元。得益于政策鼓励,养殖、红枣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农业内部收入得到一定挖掘。

  第五,**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要让农民从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项政策中充分受益,就要保证各项政策在财政上的落实,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特别是今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力争5000万元以上,通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向农民提供5000万元贷款。此外,农民可以自筹资金,每年可以保证2亿元的农业投资,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投资的逐步增加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而且增加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显示出增加收入的效果。

  第六,特产税完全取消,今年农业税完全免征,实现农民零负担。

  此外,正在实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必要补充。比如在救灾工作方面,对部分特困人群给予救助,对“五保户”给予扶持制度。200万元专项用于对极端贫困人口实施重疾救助,200万元用于学生资助,帮助贫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50万元用于救灾。

  农民收入的调查报告 10

  xx县农民现金收入一季度实现了双增,尤其是农户财产性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加。据11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xx县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14元,较去年2427元,增加287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现金支出xx元,同比增加396元,增长24.7%.尤其是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61.9%,是历年来增幅最快的一次。

  1、工资性收入增幅放缓。

  20xx年一季度,邹*县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844元,同比增加96元,增长12.7%,增幅回落4.6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减缓。其中:外出打工收入人均仅增加3元,增长1.9%。通过农户记帐资料结合农民工检测调查,以及深入走访调查户得知,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

  (1)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事了其他行业,例如:尹家调查点的大部分女劳动力,有着去淄博周村纺织厂打工的*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下降工资降低,返乡农民工有的从事服装生意、有的从事人寿保险,还有的直接在家从事家务;

  (2)县域内的几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延长了春节假期的时间,工人的生产时间减少,收入也就随之下降。因此,金融危机是直接导致农民工收入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2、一产业现金收支有较大增长。

  调查数据表明一季度,农民从第一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111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2元,增长13.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春节期间,农户用于生活消费的开支与春耕备播的支出加大,促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售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人均增加44.7公斤、31.7公斤、3.1公斤,增长107.4%、36.9%、31.4%;虽然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15.4%、24.9%;但是,由于出售数量的绝对增长,还是拉动了农民一产现金收入的增加。同时,农户用于农业生产支出人均达到433元,同比增加88元,增长25.3%,由于农业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增幅比上年增加7.7个百分点,从增长幅度对比分析,基本实现了收支同步增加,支出增长过快、符合当前全县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3、农户家庭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二产业现金收入大幅度下滑。

  随着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面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家庭小型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的局面。从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得知,全县110个调查户中,有1户常年经销木材、1户从事面粉加工的工商户,因为今年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的原因,转行出去打工或者从事了三产行业。调查资料表明一季度,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212元,较去年同期的252元,下降了40元,减少15.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是*几年来减少幅度最大的时期,与全县的工业发展大趋势相符合。

  4、三产业受二产业的影响,首次出现下降。

  一季度,由于受全县工业生产严重下滑形势的影响,三产业的增长历年来首次出现了收入下降局面。调查数据表明,前三个月,农民人均三产业收入达到181元,较去年同期的209元,下降了28元,减幅13.6%.减少的主要原因:

  (1)受工业发展不景气的影响,企业物流效益下降,导致了交通运输邮电业人均收入下降39元,减幅31.8%;

  (2)企业的效益降低,工人的工资收入减少,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回乡,影响了批零贸易餐饮业人均减少10元,减幅29.6%。此外,个别三产经营农户的转行也是导致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

  5、非生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农民现金收入增加。

  *几年,农户从占有财产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加,尤其是出让土地带来的各种补偿,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其次,由于农户在外人口的独立生活,农村人口的逐步老龄化,离退休、养老金、赡养费等标准提高,拉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逐年增长。调查资料显示:邹*县一季度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2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元,增长61.9%,导致本季度增长幅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后芽村调查点的大部分农户,20xx年下半年,耕地被企业占用,春节前企业按照吨粮,结合当时的市场粮食价格把补偿及时兑现给农户,带来了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达到224元,增加93元,增长71.3%;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122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元,增长39.7%,主要是退休金与农村赡养费增长的拉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失地农户的收入要大大高于农业户,

  (1)一方面是打工人数多,打工收入高;

  (2)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多,收入高;

  (3)没有农业收入也没有农业投入,但是非农业的收入高,尤其是财产性收入高。

  6、期内农户现金支出大幅度增加。

  邹*县一季度,农户用于农业生产的费用、扩大二三生产规模、购建生活用房的支出加大,分别达到了人均366元、61元、440元,同比增加34元、23元、368元,分别增长25.3%、58.8%、五倍多。其中,由于农户直接购买商品房以及房屋装修支出的剧增,拉动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449元,同比增加305元,增长了26.7%.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邹*县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农户占地补偿增加的拉动,二者带动了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78.4%.然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拉动农民增收的方向

  其一、虽然农产品价格下降,但是出售量增加不合理,不是真正的农民增收,只能视为生产、生活需要;

  其二、土地占用补偿的增长,只是偶然之下的必然,从全年来看不会对农民增收拉动太大。

  因此,要理性的分析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真正原因,正确把握农民增收的渠道,充分认识到现金收入增长之下掩盖的问题:

  (1)工人的月收入已经明显下降;

  (2)新的就业岗位虽然增加,但是进厂的门槛提高,对年龄、性别、学历有了新要求,相对限制了农村“40-50”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3)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谷,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的门路变窄;四是资金缺乏,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起步阶段更加困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