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50句菁华

首页 / 成语 / | 成语大全,小学

1、针锋相对

2、极天际地

3、去伪存真

4、国色天香

5、啧有烦言

6、宿弊一清

7、彩凤随鸦

8、将伯之助

9、赏罚分明

10、艰苦卓绝

11、短兵相接

12、钱可通神

13、末学肤受

14、耳鬓斯磨

15、言必有中

16、座无虚*

17、价值连城

18、腰缠万贯

19、条三窝四

20、明刑不戮

21、智圆行方

22、气味相投

23、为期不远

24、断鹤续凫

25、烂若披锦

26、缘木求鱼

27、磨砖成镜

28、怪诞不经

29、振臂一呼

30、清风明月

31、礼尚往来

32、回光返照

33、精诚团结

34、闻风而起

35、四衢八街

36、讨价还价

37、戮力同心

38、甘雨随车

39、力不胜任

40、虚舟飘瓦

41、情同骨肉

42、月盈则食

43、势不两立

44、板上钉钉

45、任重道远

46、儿女情长

47、时和年丰

48、决一死战

49、为富不仁

50、雨沐风餐


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50句菁华(扩展1)

——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40句菁华

1、月白风清

2、去伪存真

3、芒刺在背

4、饕餮之徒

5、鼠窃狗盗

6、信赏必罚

7、爽然若失

8、脑满肠肥

9、乱琼碎玉

10、愚昧无知

11、扬长而去

12、河山带砺

13、穿云裂石

14、失张失智

15、钱可通神

16、泪干肠断

17、一蹶不振

18、价值连城

19、石沉大海

20、明刑不戮

21、智圆行方

22、义形于色

23、人莫予毒

24、唱筹量沙

25、当头棒喝

26、振臂一呼

27、间不容发

28、中馈犹虚

29、新陈代谢

30、投鼠忌器

31、素丝羔羊

32、锦绣前程

33、田月桑时

34、沙里淘金

35、下不为例

36、鼠腹鸡肠

37、淫词艳曲

38、车水马龙

39、风雨同舟

40、肠肥脑满


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50句菁华(扩展2)

——《1-5的认识》教案 (菁华3篇)

《1-5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19~20页,练*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5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2.使学生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5的组成。

  4.结合主题画对学生进行热爱*的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画,贴绒板用的.小棒图5张,绒板,计数器,9个小正方体,画有1、2、3、4、5个点子的点子图,5个同学赛跑图。学生准备5根小棒,5个圆形,5个三角形,数字卡片1~5和“>”、“<”。

  教学教程:

  一、复*

  口答:(1)从1数到4。

  (2)2、3、4的组成。

  二、新课

  1.数数量是5的物体。

  (1)出示主题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指图数一数,有几位*叔叔?

  指图数一数,一共有几匹马?

  指图数,*叔叔一共背了几枝枪?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我们认真观察了这幅图,数出有5位*叔叔,有5匹马,有5枝枪,这些人和物体的个数都是5,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5’”。

  板书:“5”。

  领读数字5。教师说明:“5”字像秤钩,两笔写成,第一笔写竖和右半圆,第二笔写小横。

  (2)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谁能拿出5根小棒?”

  学生拿出以后,教师挂出贴有五边形的绒板,指五边形提问:“谁能用小棒摆这样的一个图形?”

  学生摆五边形。(如果学生摆有困难,教师可以演示如何摆。)

  (3)说出生活中有哪些数量是5的物体?(启发学生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五角星有5个角……)

  2.教学5以内数的顺序。

  (1)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4个珠子,再拨一个,问:“一共是几个珠子?”然后让大家一起数一遍。

  (2)学生操作。

  ①让学生先摆4个○,再添上一个○,提问:

  “一共有几个○?”

  指名一学生回答:“4个○添上一个○是5个○。”

  然后把○推到桌子的左上角。

  ②让学生先摆4根小棒,再添上一根小棒,提问:

  “一共是几根小棒?”

  (3)教师贴出点子图。在1个点子下面写1,分别提问学生在2、3、4个点子下面应写几。

  提问:“最后一部分有几个点子?”让学生数一数。

  “应在下面写几?”

  “按照数顺序,4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

  3.比较4和5的大小。

  (1)出示方木块(左边摆4个,右边摆5个)。

  提问:“左边有几个方木块?右边有几个方木块?”板书:45。

  “4和5比较,4比5大,还是4比5小?”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用手示意“<”(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

  教师说明:4比5小,中间填小于号。板书:“<”,读作4小于5。

  (2)出示方木块(左边摆5个,右边摆4个)。

  提问:“左边有几个方木块?右边有几个方木块?”板书:54。

  “5和4比较,5比4大,还是5比4小?”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用手示意“>”(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教师说明:5比4大,中间填大于号。板书:“>”,读作5大于4。

  4.教学5的组成。

  (1)学生拿出5根小棒,把它摆成两堆。教师巡视。

  (2)让学生说不同的摆法,或者分别用投影仪打出来。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着重说明4和1组成5,1和4也组成5,实际是把两堆小棒换了位置。

  所以看到4和1组成5,就能想到1和4组成5。

  同样说明,看到3和2组成5,就能想到2和3组成5。

  课间活动。

  (4)练*5的组成。

  ①齐说5的组成。(4和1组成5,3和2组成5。)

  ②教师提问:“4和1组成5,你还能想到什么?”“3和2组成5,你还能想到什么?”

  ③对口令。教师说:“4”,学生说:“1”……

  举卡片。教师说:“3”,学生举卡片“2”……

  5.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看教科书上的学生赛跑图。

  提问:“这幅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赛跑?谁跑第一?谁跑第二?谁跑第三?”

  提问:“穿花裙的小女孩跑第几?”“在方框里该填几?”让学生填数字。“穿红裙的小女孩跑第几?”让学生填数字。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数5位*叔叔、5匹马、5枝枪学会了数数量是5的物体。从在计数器上拨珠、看点子图,知道了5是由4个再*上1个得业的,5在4的后面,4在5的前面。从摆方木块,我们学会了比较4和5这两个数的大小。通过摆小棒,我们学*了5的组成。通过看赛跑图,知道了几个和第几。

  6.指导写数字5。

  (1)教师讲解: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起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注意要写圆,拐到右边要接触右线,拐到下边要接触下线。第二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起笔写横;注意要*,写到右线停止。

  (2)领着学生书空2~3遍。

  (3)练*:在教科书第20页上描数字“5”。

  7.指导学生做练*四的第1、2题。

  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操作再填空,每摆一次让他们说说看到这一种摆法还能想到什么。

  第2题,第1行先让学生填,填完以后说说为什么□里要填5。第2行可以先让学生看看它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然后确定□应填几。

《1-5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老师这儿有一幅美丽的图片,想不想看看?(出示课件)

  二、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一)从具体的人或物的数量抽象出数。

  1、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请你和你的同桌小声地说一说。

  2、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相机认识1-5这些数。

  3、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这些数来表示?

  4、引导学生再次认读1-5这些数。

  5、师:这里是小动物和谐、幸福的家园,当你来到这里参观游玩时,你会怎样做?(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二)深入体会数序。

  1、数小棒。

  教师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问用数字几来表示?添上1根是几根?用数字几来表示?……

  2、摆学具(圆片)

  摆出相应数量的学具。(1-5)

  3、口答:看谁回答又快又好。

  1的后面是几?3的前面是几?……

  (三)学*1-5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些数,怎么写才能既规范又美观呢?

  1、说说1-5各数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

  2、学*写法:

  儿歌: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弯弯衣帽钩。

  (1)教师示范(2)学生试写(3)师生点评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举字卡游戏。

  教师说数,学生举字卡。

  2、摆小棒游戏、。

  用2-5根小棒摆出图形。

  3、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还可以用1-5来表示。

  四、全课总结,点明内容。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1-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认识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天的课堂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不想看看?”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兴趣得以激发。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这些数来表示?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境,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的兴趣,又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认识1—5”各数,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行:

  1、数一数。

  教师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问用数字几来表示?添上1根是几根?用数字几来表示?……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学具(圆片)按要求摆出相应数量的学具。(1-5个)

  3、写一写。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学时也可以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

  4、说一说。“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如学生观察画面时,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评价:“你观察到的这么多,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多的收获!你在观察时还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课堂评价:“你的动手能力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真了不起!”。通过及时、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

《1-5的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19~20页,练*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5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2.使学生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5的组成。

  4.结合主题画对学生进行热爱*的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画,贴绒板用的小棒图5张,绒板,计数器,9个小正方体,画有1、2、3、4、5个点子的点子图,5个同学赛跑图。学生准备5根小棒,5个圆形,5个三角形,数字卡片1~5和“>”、“<”。

  教学教程:

  一、复*

  口答:(1)从1数到4。

  (2)2、3、4的组成。

  二、新课

  1.数数量是5的物体。

  (1)出示主题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指图数一数,有几位*叔叔?

  指图数一数,一共有几匹马?

  指图数,*叔叔一共背了几枝枪?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我们认真观察了这幅图,数出有5位*叔叔,有5匹马,有5枝枪,这些人和物体的个数都是5,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5’”。

  板书:“5”。

  领读数字5。教师说明:“5”字像秤钩,两笔写成,第一笔写竖和右半圆,第二笔写小横。

  (2)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谁能拿出5根小棒?”

  学生拿出以后,教师挂出贴有五边形的绒板,指五边形提问:“谁能用小棒摆这样的一个图形?”

  学生摆五边形。(如果学生摆有困难,教师可以演示如何摆。)

  (3)说出生活中有哪些数量是5的物体?(启发学生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五角星有5个角……)

  2.教学5以内数的顺序。

  (1)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4个珠子,再拨一个,问:“一共是几个珠子?”然后让大家一起数一遍。

  (2)学生操作。

  ①让学生先摆4个○,再添上一个○,提问:

  “一共有几个○?”

  指名一学生回答:“4个○添上一个○是5个○。”

  然后把○推到桌子的左上角。

  ②让学生先摆4根小棒,再添上一根小棒,提问:

  “一共是几根小棒?”

  (3)教师贴出点子图。在1个点子下面写1,分别提问学生在2、3、4个点子下面应写几。

  提问:“最后一部分有几个点子?”让学生数一数。

  “应在下面写几?”

  “按照数顺序,4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

  3.比较4和5的大小。

  (1)出示方木块(左边摆4个,右边摆5个)。

  提问:“左边有几个方木块?右边有几个方木块?”板书:45。

  “4和5比较,4比5大,还是4比5小?”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用手示意“<”(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

  教师说明:4比5小,中间填小于号。板书:“<”,读作4小于5。

  (2)出示方木块(左边摆5个,右边摆4个)。

  提问:“左边有几个方木块?右边有几个方木块?”板书:54。

  “5和4比较,5比4大,还是5比4小?”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用手示意“>”(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教师说明:5比4大,中间填大于号。板书:“>”,读作5大于4。

  4.教学5的组成。

  (1)学生拿出5根小棒,把它摆成两堆。教师巡视。

  (2)让学生说不同的摆法,或者分别用投影仪打出来。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着重说明4和1组成5,1和4也组成5,实际是把两堆小棒换了位置。

  所以看到4和1组成5,就能想到1和4组成5。

  同样说明,看到3和2组成5,就能想到2和3组成5。

  课间活动。

  (4)练*5的组成。

  ①齐说5的组成。(4和1组成5,3和2组成5。)

  ②教师提问:“4和1组成5,你还能想到什么?”“3和2组成5,你还能想到什么?”

  ③对口令。教师说:“4”,学生说:“1”……

  举卡片。教师说:“3”,学生举卡片“2”……

  5.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看教科书上的学生赛跑图。

  提问:“这幅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赛跑?谁跑第一?谁跑第二?谁跑第三?”

  提问:“穿花裙的小女孩跑第几?”“在方框里该填几?”让学生填数字。“穿红裙的小女孩跑第几?”让学生填数字。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数5位*叔叔、5匹马、5枝枪学会了数数量是5的物体。从在计数器上拨珠、看点子图,知道了5是由4个再*上1个得业的,5在4的后面,4在5的前面。从摆方木块,我们学会了比较4和5这两个数的大小。通过摆小棒,我们学*了5的组成。通过看赛跑图,知道了几个和第几。

  6.指导写数字5。

  (1)教师讲解: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起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注意要写圆,拐到右边要接触右线,拐到下边要接触下线。第二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起笔写横;注意要*,写到右线停止。

  (2)领着学生书空2~3遍。

  (3)练*:在教科书第20页上描数字“5”。

  7.指导学生做练*四的第1、2题。

  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操作再填空,每摆一次让他们说说看到这一种摆法还能想到什么。

  第2题,第1行先让学生填,填完以后说说为什么□里要填5。第2行可以先让学生看看它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然后确定□应填几。


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50句菁华(扩展3)

——1-5的认识说课稿 (菁华3篇)

1-5的认识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野生动物园”电脑课件、1~5各数的写法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共5张数字卡片、计数器若干个(每小组一个)、教科书第16页上的点子图及“做一做”中的实物图片5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图

  1、创设动画情景。

  教师将“野生动物园”图制成电脑课件动态展示: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漂来4朵白云;一位教师带4个学生来到野生动物园游玩;一头大象从左边徐徐走来;右边大树旁有2头犀牛在休息,3只羚羊、3只长颈鹿从不同的方向进入视野;4只小鸟自由飞翔;草丛中5朵鲜花开放;然后画面定格。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或物。当学生说“1个太阳、1头大象”时,即将“1个太阳、1头大象”图动图移放在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并告诉学生,一个太阳、一头大象都用数“1”来表示。并在大象图下面贴上“1”。同时让每个学生找出数字卡片“1”,摆放在桌子上。并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位老师;一朵蓝色的花;有一只鸟飞向太阳”等。 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闪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对着自己摆的1~5这5张数字卡片,每个人发挥想象,同桌的或在小组里说一说,1~5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学生说的也许是我们教师不曾想到的物体,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能随意扼杀,应积极鼓励。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这5个数的形状的正确记忆。

  5、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拿3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三角形还有其他形式,只要是用3根小棒就可以;拿4根、5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正方形、五边形外,还有许多由孩子的想象力所产生的各种图形,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让他们体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6、做第16页上的“做一做”。

  教师端出3个苹果,并提问:“不用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请你用其它物体或数字表示和老师一样多的苹果数。”先让每个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图画卡片或数字卡片在桌上摆出来。然后请用不同方式表示的学生上台展示。如,有人用3个手指表示,有人用3个圆片、3朵红花表示;有人用数字卡片3表示。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对数的基数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数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序。

  教师用电脑课件动态展示: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教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在计数器上方标上“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珠,然后教师提问,“再拨一上颗,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并回答后,教师动画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在计数器上方标上“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再1颗、再1颗,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每个学生将学具卡片“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教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后面又在谁的前面?”

  三、教学数的写法

  1、教学1、2的写法。

  ①动画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用眼观察;②在桌上划(或书空)1、2的笔顺;③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1、2。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教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拿上台在全班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

  2、教学3的写法。

  教学方法与1、2的相同。提醒学生写3时,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的方向是向左。

  3、教学4、5的写法。

  教学方法与1、2、3的相同。

  四、课堂练*

  做练*二中的第1~4题。每道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再回答。

  可将每题结果做成课件,供订正时使用。

  1、做第1题时,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圈中是什么动物,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就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几。写数时,要认真、工整。教师巡视时,发现好的应及时鼓励。

  2、做第2题时,引导学生先看第一幅图,提问:“有几只口哨?用数几表示?”动画将口哨图与2连起来。然后让学生完成其余3题。连线时,应要求学生用尺画线。

  3、做第3题时,使学生明确应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学生涂完后应反馈对正。

  4、做第4题时,引导学生先想想1~5的排到顺序,然后在小旗上填数。

1-5的认识说课稿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过程与方法:借助计数器、点子图、肖邦等学*用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丰收的季节。你们看!李奶奶家的院子热闹极了。(出示课件:第14~15页的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

  (一)、认识数的基数含义,认、读数。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2、认识1-5

  (二)、巩固数的基数含义。

  我们刚认识了1-5这几个数,现在我要考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手中的小棒巩固数字。交流用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

  (3)、理解1-5的顺序

  (4)借助点子图加深对数序的理解

  (5)教学1-5的写法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同学。

  (1)小组交流,师参与到小组中去,并适时指导,注意引导学生表述完整。

  (2)全班交流。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好的数学问题。

  2、游戏:猜数。

  (1)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2)这个数在4的前面,可能是几?

  (3)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其他数字吗?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

  方法: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了几个?(小组活动,师参与其中。)

  三、作业布置

  课本做一做、练*三

  第1、2题

  5、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5的认识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和5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任务:

  1、通过动手操作、练*等形式完成对目标1的检测。

  2、通过口头提问、练*等形式完成对目标2的检测。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了解4、5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情境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经历具体抽象的探索过程。所以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练*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数学课件、教具图等直观教具。

  关于学法,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学生应该成为学*的主人,学生可以做到好学、乐学。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方法。学生经历了探索、交流的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教学过程:

  一、忆旧迎新 趣味导入

  出示课件,复*巩固。

  二、利用情境 探索新知

  1. 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 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 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 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三、自学指导 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四、引导总结 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五、巩固诊断 夯实基础

  出示练*题。

  课堂总结:

  你今天都学*了什么?能不能回家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


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50句菁华(扩展4)

——四年级成语大全 40句菁华

1、杨柳吐翠  春光艳丽  波涛滚滚  迎风吐艳 

2、山高树茂  秋月春花  硕果满园  漫天风雪 

3、兴高采烈  漏泄春光  五大三粗  万象更新 

4、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我听到了一种声音,天使的声音,好人总有好梦,付出总有回报。

5、风从大漠深处亲呢地跑来,与我撞了个满怀。情不自禁去拥抱,然而,敞开的手势却无法搂住充盈的风。

6、秋到了,天空不吝惜蓝,阳光撒得到处都是。叶也不吝惜生,斑斓得肆意,比画儿漂亮多了,真是好个秋。

7、人生在世,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间,我来到初三的教室里,一阵莫明的心情涌上心头,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8、烟云飘渺,岁月无声,秋日的晨风紧偎着夏语,悄悄的轮回了四季的变更,丝丝凉风,也吹醒了一季又一季的睡梦。

9、今天早晨去看日出,太阳慢慢的从地*线升起,像一个羞答答的少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0、春姑娘像害羞的姑娘,盛开的花朵是她羞红的脸颊;春姑娘像轻盈的舞者,飘扬的柳枝是她飞舞的头发。

11、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那苗条的身材,彩灯勾画出一座座凉亭和角楼的美丽伦廓,真是光彩夺目,美丽无比!

12、眺望远处,两艘游艇缓缓驶来,游艇上那五光十色的彩灯顿时变成了一个绚丽缤纷的大舞台,一个闪耀的舞台。

13、我的母亲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个子不高,长相一般,有一头黄黄的头发,但我母亲在我心里是最美的。

14、水是江南水乡流动的梦,潺潺的流水技术展开柔弱的丝绸,在微风下飘扬飞舞,在大地上欢快的奔跑。

15、每到这个季节,枫叶都换上了新衣服,换上鲜红色的洋装。风儿吹起凉爽的风,带着小小的枫叶,到处旅行。

16、远远望去,整座雪峰好像一朵闪闪发光的雪莲,不需要任何美丽的装饰,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最完美的奇迹。

17、初三是宁静而寂寞的,因为少了欢声笑语,少了丰富多彩,少了悠闲、逍遥和惬意,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的。

18、我是一颗普通又*凡的露珠,有人说我是珍珠,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还说没有我,世界就不会那么美丽。

19、青砖黛瓦,方顶青阁,稳立在青白石板上,斑驳凹裂。小窗镂空而建,门板傍壁而开。幽远秀丽,别具一格。

20、年级成语

21、不甚了了:不很明白地就结束了。

22、开诚相见:跟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23、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24、一生的春色,需要一生的装点。拥有绿色的心,便会拥有一切。

25、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26、深秋时节,这树上的石榴全部裂开了嘴儿,好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27、繁华的表面似乎永远隐藏着不能说的秘密,这个华丽的季节为一切伤悲埋下了隐患。

28、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29、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30、我的生活像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有快乐同时也有悲伤。就让我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吧!

31、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32、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33、下午放学时,北风还在呼啸,挂在我脸上像刀割一般;漫天鹅毛般的雪还在不停的下,只是大地没能把他留下。

34、踩着单车,乘着风,看大朵大朵的花,各种灿烂的颜色钻进眼睛,嘴角不自觉上扬,每根骨头都在欢乐的尖叫。

35、就这样一路上撒下了我银铃般的欢歌笑语,还有我那匹奔腾的骏马,它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壮美的英姿令人感叹。

36、金丝熊也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它的皮毛可以做大衣,肉是含蛋白质极高的营养品,就连粪便也是上等肥料,可要好好珍惜呀。

37、我轻轻拾起一片枫叶,那红彤彤的叶面上有着清晰的时脉,边缘上长出均匀的锯齿,样子虽然像伸开五指的小手,但颜色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38、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39、路边的霓虹灯闪烁着,不知何时已经停止了工作,但是脑袋里却没有丝毫的印象。可能天,上的星星比霓虹灯还要璀璨夺目吧。深夜的一切都沉寂在黑夜之中,唯有在漫天璀璨的星斗的照耀下。

40、太阳花小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开放了。小美浑身绿色,花朵是鲜艳的红色。小美睁开大大的眼睛,看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不禁感叹道:“好美啊!”她高兴地笑了,在阳光下跳舞,在微风中唱歌。


小学1-5年级必备成语大全 50句菁华(扩展5)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 1

  今天上认识1-5,总体感觉比上一节课要好很多,不管是5班还是4班,也不管是从课堂气氛还是纪律方面,小朋友们都很积极,举手发言,坐姿都有很大进步。有些小朋友从头到尾都很积极,有些小朋友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会儿。像龚文轩、朱可萱、薛睿崟、施博文、赵展唯、侯雨辰、秦诺萱、薛哲涵、靳宇臻等,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会儿。5班的许睿聪,4班的郭林轩都能在课堂上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看来表扬的效果还是很赞的,只是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认识1-5也是从看图数物品开始的,两个班的小朋友在老师地提醒下,能够按顺序数,虽然还数不全,但是能够做到有序就很好了。慢慢培养。

  5班忘记揭示课题了,两个班都只教到写数字1,很失败。主要时间都花在用数字表示物体,5班的小朋友思路很开阔,从想象中的物体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都有涉及;而4班的小朋友思路狭隘,只想到“看不见的物体”,看不到教室里身边的物体,只有一个小朋友说**上的5颗星星(此处我应该大力表扬!!!)。在用手指表示数的时候花的时间也很长,小朋友会的就不需要表示了,像5就应该着力讲解。此处花费的时间要少。做练*的时候也是,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但是学生会的少讲甚至是不讲。

  练*方面是完全没有涉及,下次应该挑一些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练一练。题目是一定要做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 2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小游戏,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种树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练*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练*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几天我一直在反思着: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效益不高?为什么学生学*热情不浓?为什么课时计划没有完成?(第8题完全可以不用出现,可是这是本单元最后一节课,教师还应体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最起码将教材*题完成,我个人认为的。)之所以托堂,我觉得主要归咎对学生有时估计过高,有时又估计太低,知识结构前后的联系也了解不够,用一种想当然的想法要求学生。看来,有效教学真的需要我不断地去深钻教材,尤其是了解学生,同时还得运用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 3

  从一得知要讲课的通知时,我就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一年级孩子刚刚入校不到一个月,校长说把暑期培训的收获用一堂课的形式来做一个汇报,与其说是汇报假期培训所得,倒不如说是对我班开学*一个月来学生的情况做一个汇报。课前最大的一个担扰就是一年级孩子的课堂组织情况,担心出现课堂失控现象,对这堂课很没有信心,就是硬着头皮上而已。针对一年级刚入学孩子的特点,如果课堂组织不下去那么何谈新课的教授?所以在备课时我注意课堂组织情况,想了一些符儿童心理特点的手段方法。整体来看,对于整节课来说课堂纪律还是不错的,大多数孩子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只有个别孩子做得不是很端正。

  细想了一下失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准备情况不充分。

  1、没有事先去绿色课堂看一下卫生机器设备情况,所以有点慌乱;

  2、教具准备不充分,多亏王老师找出了她自己做的教具,要不然说不定这堂会上成什么样子。

  3、备课不充分。

  二、课堂组织来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的不是很好。对于上课用的一些手段课前没有及时进行评价。

  三、从教学设计情况来看:

  1、前面动画导入部分太罗嗦,以至于后面没有进行完。

  2、详略处理不得当,教学重点难点没有突出出来。

  3、没有深入进去给人的感觉只是蜻蜓点水而已。

  整节课上得令人很不满意,继续朝以上几方面努力!争取下次能让人如意。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 4

  一、教学设计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1-5各数的含义,知道其大小和顺序

  2、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

  3、感受理解数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我设置了让学生自主观察、亲自动手操作摆小棒的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会本课内容。

  二、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自己观察主题图片,然后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简单,他们可以随便说自己发现的,但是如果能有序的说出物体的个数却很难。这一环节学生整体反应不错,能准确的说出每件物体的个数。第二个环节是1-5各数的顺序问题,我借助贴花朵的方式来使学生明白各数的顺序问题。第三个环节是认读写1-5各数,这一环节中时间并不够用,导致4和5的读写没有教。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

  1、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时间分配的不合理,不仅没有教完数字的写法,而且课后*题没有做,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不能及时明白理解。

  2、在教学过程中第一环节里出现了口误,在物体的量词方面,比如,一朵向日葵,我说成一个向日葵。

  3、第三个环节是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开始没有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例字是从哪里起笔停笔的。其次我没有讲清楚写数字的日子格的名称及各部分名称和要求。最后我在教写数字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让学生用手指书空。

  四、改进措施:

  1、要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的时间分配,比如,引入部分用多少时间,新授部分多少时间等等,要留出做练*的时间。

  2、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在备课时要反复斟酌词语的使用。

  3、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仔细研究书中内容,揣摩编写意图,做到不遗漏每一个教学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学反思 5

  1-5的认识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

  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三个环节来进行:

  1、数一数。数一数图片中的人和物,数一数手里的小木棒。

  2、写一写。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课件展示,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学时也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

  3、说一说。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和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写一写”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教学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对数字的书写,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确的格式书写1-5这几个数字。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