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

首页 / 成语 / | 成语,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复*成语1

  1、飘飘欲仙: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2穷形尽相:既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

  3、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4、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5、千锤百炼:形容对诗文多次加工润色,精益求精。也比喻经过多次斗争和考验。

  6、琴瑟不调:谓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比喻夫妻不和。

  7、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风致。

  8、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奔波或在野外辛勤劳动。

  9、披肝沥胆:披,打开;沥,滴下。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比喻

  10、*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

  11、*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12、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指不合理的。

  13、沁人心脾:渗入到人的内脏。多形容吸人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美好、动人,使人深受感动。

  14、千篇一律:很多篇文章都是一个样。比喻作品、言谈内容重复,老一套。也比喻机械地按一个模式办事。

中考语文复*成语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老虎的洞,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

  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挫折。

  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用在比尺更长的地方则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在比寸更短的地方则显得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也作“尺短寸长”或“寸长尺短”。

  【初生牛犊不怕虎】

  犊:小牛。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敢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ǐ

  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

  【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q世上难办的事情,有心人是一定能办到的。指成事在人,只要专心一致,

  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

  方:才。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意思就是有些知识,需要用的时候用不上,因为当初没学好。教育我们应该牢固掌握知识,在必要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失措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障: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玉不琢不成器】

  一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认真学*,就永远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中考语文复*成语3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氖导?筒荒苋〉谜嬷??br>12、比翼双飞:比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1)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

中考语文复*成语1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氖导?筒荒苋〉谜嬷??br>12、比翼双飞:比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中考语文复*成语2

  1. 追本溯源:追究根源。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2. 谆谆(zhūn)教诲(huì):恳切、耐心的教导。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3 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4 自给(jǐ)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供给。

  5. 自强不息:自己地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

  6. 中流砥(dǐ)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砥柱山,在三门峡,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砥:磨刀石。

  7 装模(mú)作样:故意做作,故作姿态。样:模样、姿态。

  8 壮志未酬(chóu):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酬:实现。

  9.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10. 左顾右盼:顾:回头看;盼:看;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中考语文复*成语3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氖导?筒荒苋〉谜嬷??br>12、比翼双飞:比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2)

——中考语文备考复*方案 (菁华3篇)

中考语文备考复*方案1

  一、学生学*现状分析:

  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5、语文学*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即可应付。

  二、*些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分析:

  *些年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试卷分为“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和“作文”五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遵循“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确定备考目标:

  1.让学生有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认多义词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设置语境,较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等等。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综合性学*、探究性学*的训练,应以语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要落实到*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6.我们的总目标是力争超过区*均分。

  四、复*计划及应试策略:

  (一)三轮系列复*

  九年级语文新课学*计划于20xx年11月底结束。从20xx年12月开始就正式转入了总复*阶段。到中考前有四个半月的时间,我计划进行三轮比较系统的复*。三轮复*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重基础,过好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关

  从12月1日到3月15日,系统复*十大方面的考点:字音,字形,词语,句子,古诗文默写,语言的实际运用,综合性学*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复*基本篇目和语文基础知识。按照“梳理与强调考点知识——指导学生练*巩固——教师讲解与示范”三个步骤进行。让学生总体把握初中阶段语文的基础知识与积累与运用的考点。并为第二轮复*打下基础。本论以练*与学生积累为主。同时,为学生归纳各项知识清单:

  1、汇总初中阶段课本所涉及到的拼音汉字词汇、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

  2、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等文学文化知识梳理

  3、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古诗名句及其赏析汇总

  4、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的用法汇总

  第二轮、重阅读写作,培养好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从3月15日到5月15日,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进行阅读的强化训练,注重学生的答题规范性与准确性,复*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进行专题复*。作文练*要涉及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本轮以读、写为主。

  第三轮、重考查,培养好学生的应试技巧

  从5月15日到6月13日,在前两轮复*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进行中考模拟考试,总结复*情况,检查复*效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考试方法与答题技巧的辅导。通过这一轮的复*,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熟悉中考试卷,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应考能力,为中考定下良好的心理准备。本轮以考查、小结为主。

  (二)专题复*

  专题复*是对中考语文四大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即听说能力、积累运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四部分,这一专题的复*是与三轮系列复*同步进行的,在具体操作中可分解到三轮复*的每一个过程。这一专题复*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分析如下。

  1、听说能力部分:

  听说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部分的考查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板块。透过*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听说能力测试基本要求是:能揣摩和理解话语的深层含义;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说话;能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地复述、转述某件事等等。清楚了考查的内容与题型,有利与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具体做法:搜集*几年中考相关题型进行训练。

  2、积累部分:

  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具体做法:

  (1)把*几年全国中考试卷中的默写题,按册收集、补充并打印。

  (2)每周用两三节课的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默写小卷。

  (3)由默写小组长批改,一空5分。每错一处订正3遍。

  (4)每张小卷的分都由课代表登记在登分表上,一个月后,把表格复印,反馈给每位家长签字。

  (5)第二轮重点过关名篇名句,不管是记忆型、还是理解型、运用型、开放型,让学生熟悉、掌握,力求句句全部过关。

  3、阅读部分:

  (1)文言文部分。

  *几年文言文的考查主要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出现,试题主要注重文言词句、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的选取,一般以课内外各一则,既有同一作家的作品比较,又有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既有相同体裁的作品比较,2

  又有不同体裁的作品比较,选材可谓丰富多彩,但文段内容或表现技法上是类似的。在出题形式上,它涵盖了所有的文言文考查的形式,以文言基础知识和对选段的内容理解为主,也有适当的延伸拓展,是课内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抓好重点,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其次要选好课外的阅读篇目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第三,要把握考点。文言文比较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试题一般从横向(字、词、句、篇)和纵向(文章内容及批判继承等)两方面设计考题。第二方面应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具体做法:

  第一轮:按篇复*法

  时间:3月15日到4月15日一整月

  (1)每节课复*一至两篇课文,老师梳理该课的重点内容,如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主旨句、关键问题、重点字词解释等。

  (2)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可以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方面分类整理,要求学生用一本专门的语文大笔记本记录,从而对知识按一定的关系形成了“知识块”。

  (3)根据各册的重点课文,选取和自编配套练*加以巩固,强化记忆。第二轮:*题训练法

  时间:5月份上半月

  (1)搜集*几年的全国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打印制作成若干练*卷。

  (2)每天完成一张,第二天老师讲评,统一订正。

  通过*个半月的文言文阅读复*,可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课文阅读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短期内提升阅读能力。

  (2)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在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的。指导学生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因此复*时应要把握“考点”,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印发不同文体的答题技巧材料给学生)

  时间:4月16至5月15日

  (1)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进行复*。

  (2)用两节课归纳一种文体的阅读知识点,命题趋势等。

  (3)精选了这些文体的中考试题,一般选3—4篇,作为当天家庭作业完成。

  (4)讲评试题时,注重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有一些问题,可归纳出一个统一的答题格式,教给学生。如复*说明文中带点字词的作用,一般按这样的格式答:第一步,解释这个词的本来意思;第二步,解释这个词放在句中表示的意思;第三步,分析这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如是生动说明什么特征,还是准确说明什么特征。有了这样的完整回答,一般就不会丢分了。

  4、作文部分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作文复*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3、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从这一两年的高考、中考试卷上看,话题作文已不再独领风骚,命题作文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所以后期作文训练还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与指导。

  具体做法:

  时间:从3月至4月

  第一轮:周日作文训练

  (1)每周周末布置一篇作文,使用A、B两本作文。

  (2)老师每篇作文粗略批改,只给分,不写评语,把每篇作文存在共同的问题记下,精选几篇作文特别突出的当作范文。

  (3)每周一节作文讲评课,评点出问题所在(一、二、三若干点,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下次作文力图避免)。念读优秀范文,指出优点及可以借签之处。第二轮:当堂作文训练

  时间:5月份至6月份上半月

  (1)每周一节课当堂作文,除模拟卷上的作文,另外按专题再精选几个题目让学生练笔,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快速审题、立意、行文的技巧,更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保持着考场作文的状态。

  (2)进行几节作文技巧点拨课,如开头法、结尾法、选材法、结构法、点亮语言法等。

  (3)技巧点拨课尽量与当堂作文课隔日进行。

  (4)作文仍然要全部批改,敢于给高分,给满分,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满写作的成就感。

  三、三“补”措施

  中考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运用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要考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阅历与认识、答题技巧及其思维能力,三“补”就是针对这些非智力方面的考查而用的。一补是充实生活素材: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因此,在最后阶段要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在复*中要指导学生勤于进行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事件的思考、学生个人思想火花的记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为知识的运用与写作做准备。二补是提供中考信息:即教师注意搜集并呈现给学生新的出题方向、题型设计、学*资料、方法技巧等可用考试信息,让学生把握考试动态和方向。三补是提高应考能力:包括应考心理准备、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等。另外,要在考场上让你的作文取得高分,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拿出浑身解数

  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心情分。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三“补”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谈心等形式进行。

  总之,如何搞好中考语文复*,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在此,我只是根据自己肤浅的教学经验和该班学生特点,拟定了一个粗略的复*计划。希望能在中考复*备考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中考成绩能够彰显实效!

中考语文备考复*方案2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本届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课堂反应还行,只是学*兴趣不够浓,不能把老师教给的学*方法灵活运用。

  2、综合性学*和口语交际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阅读理解能力较低;学生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解读脱离文本的现象严重,未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惯。

  4、作文方面,写作素材较少,思维闭塞,接触面较窄,信息捕捉能力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备课组六位语文教师将在认真分析学生、研究考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训练,争取使我校的中考语文成绩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制定以下复*备考方案。

  二、复*备考策略。

  (一)认真学*和研究《20xx年中考考试说明》。

  语文复*的全过程,可以说是透彻理解和全面落实《中考说明》的过程,把知识点从整体上重新梳理一下,在复*中加强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并不断的归纳、领会、运用。克服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使复*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研究*几年的中考试题,拓宽学生探究思路。引导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从点到面,从整体到局部地拓宽探究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分析*三年中考语文试卷

  中考试题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教师要注意研究每类试题的设计特点,评分标准,努力使*日的教学设计、训练评价以及语文活动与试卷的要求、试题的特点、评价的标准一致起来。

  1、积累与运用部分:对于字形的考察较为固定且所占分值较大。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察每年都会考查《论语》且八年级所占分值比较大。从20xx年增加了理解性默写,并且有继续加大分值的趋势。对于修辞这一知识点的考察形式比较灵活,密切联系生活,所以*时训练要多结合生活实际。

  2、文言文阅读部分:宁夏*几年的中考古诗词赏析不像别的省份那样单独呈现,而是融入到文言文阅读中,立足教材,呈现形式简练,但标准较高。文言文考点主要集中在文言实词释义、文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归纳等。

  3、现代文阅读部分:议论文阅读每年都是5道题,偏重于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题型和分值也比较稳定。记叙文阅读侧重于考察标题的作用,景物描写以及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4、写作部分:还是以记叙文为主,纯粹的记叙文写作起来难度较小,大家都会写,但是要想写好,拿到高分并不容易,这就要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如:并列段的使用,开头设置悬念,过渡段的使用,优美的句子,生动形象的语言,规范的书写都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拿取高分。

  (三)分配专题,提前准备。

  备课组六位老师群策群力,在分析*三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基础上,将中考专题分配给每位老师负责。提前着手准备,每个专题有教学设计,有课件,并精选试题。以备下学期专项复*时用。

  包秀琴:记叙文、小说阅读

  段冬梅:议论文、说明文阅读

  仇红梅:非连续性文本、古诗词鉴赏、名著阅读

  高燕:中考文言文阅读

  张瑞:语言积累与运用(成语、对联、口语交际、病句)、图表漫画徽标专题

  张莉莉:作文专题辅导

  (四)精练*,夯实复*内容。

  练*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载体,材料质量是保证复*效益和质量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证。时间对于九年级学生尤其宝贵,教师要精选*题,保证*题的数量和质量,不搞无谓的重复。特别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站到更高的角度去审视*题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关于一篇练*的体会,而是一种答题的方法和思想。可以在训练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对旧知识、旧方法进行穿插式的回顾练*。复*中注意总结规律方法,举一反三,选题注意前挂后连,循环训练,循环强化,从而夯实复*内容,保证训练的效率。

  首先是现代文阅读。在这一板块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耐心仔细阅读文本的*惯,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惯。并把专题复*落实到*时的教学之中,一边赶新课,一边进行专题训练。这样以来,给复*备考减轻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是古诗文阅读。我们在第一轮复*后,用排除法将*几年所考过的文章删去,再根据中考精神和出题者的意图将我们认为是重点,需要强化训练的篇目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练*和记忆。

  (五)学生表述要规范

  学生语言表述规范,不仅有利于在人群中的交流与沟通,而且答题也能充分反映出自己真实的语文能力,提高考试的成绩。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述*惯,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要注意语气适中,相互承接,主次分明,先后准确,文通句顺,言简意赅。

  (六)强化学生书写。

  写一手好字,那是一个人的门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头面整洁、字迹清晰、美观,最能受到阅卷老师的亲睐。尤其是面对今年的网上阅卷,我们觉得更要加强书写训练,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答题。

  (七)加强作文教学。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仅靠每学期8篇大作文,是难以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如写小作文、周记等;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加强指导,加强各类文体的写作指导,加强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写作方法、语言运用、作文修改的指导;对各种文体进行适度训练,要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兼写其它文体;要增加学生的写作样式,如:缩写、扩写、续写、改写,整篇练*、片段练*、仿句练*等;要走出“淡化文体”的误区。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要被单一的文体要求,挤压了学生的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以自由选择文体的权利,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

  1.强化语言关,努力凸现文章的视觉效果。

  综观十几年的中考考场作文,高分作文无不是语言畅通、文采飞扬的。要求学生体现“六个一”:拟好一个题目、写好文章的开头、写一组排比句、引用一句名言名句、写一个好结尾,写一副好卷面。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好题目,好开头、好例子、好段落、好结尾,议论文要尽早提出观点,观点鲜明,行文中要有意识的多扣题,关键词要不断出现,不乱编故事,不对原材料简单扩写或仿写,答题要规范,慎重下笔。作文绝对不能饶弯子,不能搞含蓄,作文开头第一段、第二段考生就要把看家本领拿出来,让阅卷教师刚看就叫好,有许多尖子生作文考不过普通生,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一开头就切入主题,打个比方,作文不是“碧螺春”漫漫品,而是“二锅头”,看第一眼就有强烈的刺激反映。

  2、限时写作,加大考场作文训练力度。

  让学生在考试中写出好文章,因此要调动学生进入竞技状态,限时写作,注意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腹中成篇的思维活动。备考训练时,引导学生要耐住性子,不要心浮气躁,纠正没想好就写、边写边改的.不良*惯。(作文速度,50分钟左右必须写完作文,须达到600字以上,若时间不足,应教会学生学会结尾,力求结构完整。)

  三、复*程序

  总复*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本复*阶段。(20xx年3月20日—20xx年5月20日)本阶段以七—九年级课本为主,复*中考必考古诗文篇目,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要求复*,强化知识点,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以读、讲、练、评为基本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强化训练。(20xx年5月21日—20xx年6月10日)本阶段以《20xx年中考考试说明》为纲,要求师生认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知识全面复*一遍,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吃透。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训练。

  第三阶段:综合检测复*。查漏补缺,全面提高。(20xx年6月11日—20xx年6月20日)本阶段的强化训练以套题训练为主,兼顾教师自选例题作必要的补充。加强学生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和速度训练,力争达到规范、快速、正确。

  中考复*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作为毕业班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一步一步地前进,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使学生轻松、自信地去摘取中考胜利的丰硕果实。

中考语文备考复*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恩施中考考试大纲》为指针,立足教材,注重“双基”,全面梳理语文基础知识,精讲多练,重在落实,切实做到复*的有效性,并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我校九年级5个班,280多人。学生整体水*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学生相当多,缺乏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上期末考试改卷来看,学生基础掌握不牢,阅读方法不到位,该记的诗文没能记住,作文中心不明,杂乱无章。针对本届学生的特点,采用分层辅导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学*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以教材为基本工具,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从而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三.复*策略

  现已完成新课,3月启动中考复*。中考复*按照“夯实基础,专题复*,综合检测”三轮复*方法进行。

  1、第一轮“夯实基础”(3月—4月中旬)。即梳理教材,通读六册课本,重点积累课本中生字生词、课内课后诗词曲背诵、古文积累、名著导读。

  2、第二轮“专题复*”(4月中旬—5月底)。结合《复*导航》的各个专题系统复*点拨,有针对性训练,强化考点过关训

  练;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以读、讲、练、评为基本方法。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3.第三轮“综合模拟”(6月份)。以州中考模拟题为载体,对知识点的综合测试与查漏补缺与。采取限时限量,仿真练*,精心讲评;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点拨,加强学生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和速度训练,力争达到规范、快速、正确。总之,尽最大努力搞好中考语文复*,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具体实施中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不对的地方希望领导指正。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3)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 (菁华3篇)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1

  在深入研究了考纲之后,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个阶段:搞好基础,迎接会考(时间:三月中旬至四月初)

  本阶段复*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顺利地迎接会考。

  1、重点字词复*

  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重点在易错、易混的字。然后采用听写的方式训练,每册用一课时左右时间。

  2、说明文复*

  梳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把握好课内重点说明文篇目。

  3、议论文复*

  梳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把握好课内重点议论文篇目。

  4、大作文训练

  指引写作范围,指导写作方法,明确写作要求。

  (二)第二个阶段:专题复*(时间:四月初至五月中旬)

  本阶段主要是针对中考语文考试内容的复*。

  1、古诗文默写

  包括包括一至六册的课内课外古诗词

  (1)先让学生背诵重要诗句

  (2)强化记忆,反复默写

  2、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包括记叙文、小说、散文等的复*。具体做法:

  (1)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熟记于心。

  (2)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

  (3)精心选取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这种试题由于从字、词、句、篇、章等方面设计考题,所以试题关涉的内容比较丰富,题型变化也较多,难度也更大一些。因此,我们在指导复*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准确翻译,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4、小作文训练

  (1)指导学生收集素材。首先让学生多读书看报,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再收集一些*几年中考中的好的范文,或者将*时得分较高的学生作文收集起来,在全班交流。

  (2)写作知识专题辅导。就写作过程中的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一周一专题,一周一练

  第三个阶段:综合复*(时间:五月中旬至中考前)

  本阶段复*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泸州市*三年的中考题必做。

  2、精选全国各地几套中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

  3、精选几套20xx年中考模拟试题进行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4、中考作文题型集中训练。就中考作文中的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种形式的作文类型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与训练。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2

  春暖花开,也是初三学生最紧张的时段。为了在复*过程中顺利地开展语文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效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中考复*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目标。

  二、复*目标

  通过复*,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具体如下: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时要重点复*《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以学科为*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课的主体是学生,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的“重头戏”,在复*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复*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

  五、复*步骤

  第一轮复*: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3、4月)

  复*要点:

  (1)归纳六册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复*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2)课内外古诗词过关,能够正确默写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考纲要求篇目)。复*方法:理解→背诵→默写--赏析。

  (3)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4)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对重点篇目进行文体知识的分类,使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复*更加系统化,为第二轮的专题复*打基础。

  (5)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第二轮复*: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4月——5月中旬)

  复*要点:

  (1)积累与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

  1、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境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对对联等,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

  2、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复*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2)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尤其侧重于对重点句子的赏析。

  (3)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侧重于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真正做到学法课内,延伸课外。

  (4)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复*记叙文阅读。根据课标精神,记叙文阅读主要考察一下内容:

  1、在整体上,明确记叙的中心;

  2、理清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

  3、分析记叙的详略;

  4、明确记叙的线索;

  5、概括主要事件;

  6、评析人物性格;

  7、赏析重要文段、句子;

  8、分析表达技巧和手法。因此,对这些知识点要逐一落实。复*小说阅读,重点复*人物形象的塑造。复*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重点复*: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议论文结构、论证方法。

  (5)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作文是整份试卷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50分),也是语文学*中的重中之重,每年在写作教学上花的时间最长,投入的精力最多,可收效甚微。*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总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还注意突出地方特色。

  而学生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劣悬殊,差距特大。二是在中等程度的作文中雷同题材多,“老面孔多”;三是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四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五是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六是认识模糊,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存在情趣低俗、格调低下的问题。

  作文复*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尤其是要重视中下学生的作文指导。为此,我在学期初就注意对学生以下*惯的培养:

  1、储备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材料,为考试蓄能。适当讲些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技巧,注重学生材料的积累与交流,以及书写水*的提高。

  2、专题辅导——就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等方面,专题辅导。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和*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研读,探究作者是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如何做到角度新颖,取材鲜活,笔法独到。

  3、集中训练——设计一些贴*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历史文化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或“选题作文”让学生训练,要求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作文,并作定时的交流与讲评。

  4、自我补充——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语言和一定的章法技巧。

  第三轮复*: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5月下旬——6月中旬)

  复*要点:

  1、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2、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通过模拟练*,反馈复*情况,及时调整复*方向和方式方法。

  4、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学*,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5、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六、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多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在最后阶段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2、在复*中要养成良好的学**惯。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时做阅读练*,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惯成自然”,若*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3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制定复*计划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20xx年陕西省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综合素养和应考能力。

  二、 复*目标

  通过复*,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原则

  通过对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xx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时间段安排

  20xx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梳理教材;

  20xx年4至5月,重点专题复*;

  20xx年6月1日至20日,查漏补缺,模拟演练。

  五、各阶段主要复*任务、措施与方法:

  1、20xx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梳理教材

  以1—6册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20xx中考语文复*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可分为四大块:

  (1)积累运用,以古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词、语法、修辞、标点符号以及诗词和名著积累关。可以用一些精练的练*试卷加强学生的识记。

  (2)综合性学*,以每单元综合性学*要求为基础,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现代文阅读: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可按照文体进行归类复*,明确每单元总体要求,点面结合,确保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文体知识和语法概念,并进一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古诗文赏析:以课内古诗文为基础,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20xx年4至5月

  (1)积累与运用专题复*

  借鉴指导用书和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各种开放性题型,归纳整理,进行仿写、图表、口语交际等题型的专项复*。

  (2)现代文阅读专题(可运用《中考指导书》的现代文阅读训练部分)

  记叙类文章阅读,重点复*记叙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试卷检测。

  科技作品阅读重点复*说明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归纳常见考题,分析典型例题,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试卷检测。

  议论文阅读重点复*议论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试卷检测。

  (3)文言文阅读专题复*

  以复*试卷为主。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文章重点句翻译、课内外文言文语段比较阅读,归纳书上的重点文言知识,并整理各地中考试卷上较为经典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古诗词专题

  继续加强默写,反复强化训练,注意提醒学生搜集常错的错别字。分散时间进行随时检测,纠错。加强诗词的赏析训练,归纳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5)写作训练

  作文已*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卷面整洁*惯,认真审题*惯,快速拟题*惯,快速构思*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惯。提倡采用作文纸写作,利于批改讲评,也方便粘贴较为优秀的*作供学生借鉴和学*。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文体选择和要求、拟题、开头结尾和语言润色形成专题复*,融合于整个复*的过程。

  3、20xx年6月1日至23日,查漏补缺,模拟演练。

  以综合试卷和古文背诵默写的巩固为主的第三轮复*,力争精练精讲,针对前两轮复*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同时提高学生的答题的速度和规范性。

  总之,我们争取在紧张有序的复*过程中使初三年级的语文成绩能更上一个台阶。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4)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 (菁华3篇)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1

  1、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缩句顺口溜:

  “的”前“地”前“得”字后,形容限制去个够。数量出现莫放过,介宾来了也杀头。

  2、修辞手法作用类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答题方式: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表现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这一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论述了……(内容)。

  3、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分析比较、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并一定要挖掘其深层含义。

  综合性学*

  课标要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命题趋势:有并入“知识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中的趋势,答题思路、解题技巧不变。

  常用题型:

  1、活动类: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宣传口号、活动步骤等。

  对策:语言表述要简洁。主题词要简明、准确、生动;活动过程或计划要点表述要清楚,目的要明确,过程和计划要分项列出。

  2、提取、概括信息、拟写标题类

  对策:筛选重点词语组成一句话,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考材料的共性,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标题

  要点概括:

  A.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B.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C.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3、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

  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

  4、语言积累类:

  对策: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特别是时代性、地域性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表述。

  5、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2

  1、课文预*六步法:

  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

  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

  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

  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

  D以小见大写法

  E先扬后抑写法

  F虚实结合写法

  G夹叙夹议写法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3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

  2、问号

  (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

  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

  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二)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甲、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

  第一、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第二、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

  第三、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第四、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乙、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第一、谓语前置的句子。

  例:出来吧,你们!

  第二、定语后置的句子。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第四、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例: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例: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

  丙、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边往往要用逗号。

  例:我知道,你是为*战士的鲜血而痛惜……

  例: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小时简化太极拳。

  例: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三)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张敏,我们的班长,昨天突然病了。

  例:这位是总务主任,我们的管家人。

  (四)句子中除了一般成分外,还有独立成分。这些独立成分和一般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我们,包括领导同志,明天都要去植树。

  (五)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例: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六)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例:水,水,我要喝水。

  (七)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

  例: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在复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下边两种情况。

  (一)分句和分句之间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用逗号。

  例: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闰土了。

  (二)少数关联词语后面必要可用。

  例:祖冲之虽然驳斥了戴法兴的谬论,但是,他所编制的《大明历》还是被搁置了。

  使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

  (一)逗号虽然用处广泛,但也要注意用得恰当。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不要碰到句内停顿就加上逗号。用不用逗号既要看是否需要停顿,更要看结构上能否断开。有的长句子读起来中间需要停顿,但结构上不能断开,也就不能加逗号。下面这句话就是这样:

  例: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

  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二)由“把”“被”字组成的介宾短语和中心语,兼语和前面的动词联系都很紧密,因此,介宾短语后面,兼语前后都不能用逗号。

  例:我们一定要把党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例:主犯已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例:我们必须帮助青年人努力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

  2、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5)

——中考语文复*计划 (菁华9篇)

中考语文复*计划1

  指导思想

  以课标要求来统率和指导语文复*备考,始终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工作目标

  力争优秀率达18%,合格率达95%,均分达81分,整**次居全市中等水*。

  复*重点

  以八(下)、九(上)、九(下)教材为重点。

  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每周3课时左右)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重点。

  复*策略

  (一)课本知识的复*

  这个阶段的复*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复*时间短,我们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大胆取舍复*内容,打破逐册复*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分体裁复*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二)知识点归类复*

  在课本知识复*的基础上,把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作如下几大类复*:

  1、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仿句、能对对联、能根据一句话提练观点、能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等等。

  2、阅读训练

  (1)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的学*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中考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3)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穿**行(每周3课时左右)。主要让学生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形成作文训练序列。同时让学生限时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惯。

  (三)综合强化复*

  这一阶段的复*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准备重点训练这些内容。

  1、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

  2、写作训练

  在这一阶段,我们准备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同时强化限时作文。

  3、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进行强化训练。

  4、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荆州教科所的4套综合题)进行*似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这时应让学生适应,但要控制次数,防止学生产生厌考情绪。

  复*安排:略

中考语文复*计划2

  一、基础知识专题(5个小题,*考分值22分:四道选择题,12分+一道填空题,10分)

  1、字音字形(选择题,3分)

  2、选词填空(选择题,3分)

  3、病句识别(选择题,3分)

  4、标点识误(选择题,3分)

  5、古诗文积累(填空题,10分)

  复*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卷

  二、现代文阅读专题(7个小题,*考分值27分:三道选择题,9分+四道简答题,18分)

  1、现代文(一)实体文阅读——信息的筛选、归纳

  2、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读懂文意

  3、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读懂题意

  4、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准确答题

  5、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有据

  复*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卷(10篇经典阅读解析)

  三、文言文阅读专题(4个小题,*考分值XX分:三道选择题,9分+一道翻译题,4分))

  1、课内复*——文言实词

  2、课内复*——一词多义

  3、课内复*——古今异义

  4、课内复*——词类活用

  5、课内复*——通假、破读和固定短语

  6、方法解读——特殊句式

  7、方法解读——准确翻译

  8、方法解读——准确断句

  9、方法解读——准确理解

  复*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卷(5篇经典阅读解析)

  四、语言运用专题(2个小题,*考分值8分:一道简答题,4分+一道表达题,4分)

  1、综合性学*

  2、口语交际表达

  复*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卷

  五、写作表达专题(1个小题,*考分值50分)

  1、审题立意

  2、构思行文——记叙文

  3、构思行文——议论文

  4、素材积累与运用

  5、学会拟题、点题

  复*资料:训练题5道

中考语文复*计划3

  一、复*设想

  (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大纲、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方向。并在复*的内容、学*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大纲”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安排

  第一阶段:从3月15日到4月15日,全面复*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

  第二阶段:从4月16日到5月16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5月17日到6月17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指南.

  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复*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布置的练*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

  9.在整个复*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刻印工作。

中考语文复*计划4

  1、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复*

  语言的综合能力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板块。透过*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测试基本要求是:能辨音识义;能修改病句;能揣摩和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能找出材料的焦点、中心,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连贯、得体地说话;能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地概述、转述某件事;能根据句式和修辞仿写句子等等。清楚了考查的内容与题型,有目的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具体做法:

  (1)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此项专门训练。

  (2)每次测试后认真评讲此项内容。

  (3)根据存在的问题,老师适时进行归纳总结,辅以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2、积累部分:

  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考试纲要》列出的50篇重点篇目,不但要篇篇背诵,诗文名句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具体做法:

  (1)把*几年全国中考试卷中的默写题,收集整理、补充并打印制成若干小卷,分发给学生练*。每周用两节课的课前十分钟,或点名背诵或让学生默写。

  (2)由默写小组长批改或学生互改,每错一字订正三遍。

  ﹙3﹚学生互报听写,互相评改,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3、阅读部分:

  文言文的考查我们要注重考纲中的重点篇目,突出重点,首先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让学生理解背诵;其次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的关键词,逐句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等工作;第三应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的背景、文章的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具体做法是:

  (1)每节课复*一至两篇课文,老师梳理该课的重点内容,如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主旨句、关键问题、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的翻译等。

  (2)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可以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方面分类整理,要求学生用一本专门的语文笔记本记录,从而使文言知识形成了知识块,便于积累记忆。

中考语文复*计划5

  一、记重点练难点

  我们考试在即,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稳扎稳打,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我们考生,在考试前,把老师所讲的重点回顾牢记下来,做一些考试考的概率比较大的题目,一般我们会的不难,难的不会,所以我们要多加练*,才能取得更高的分。

  二、了解透彻两年内的中考试题

  一般出于让考生知道中考语文的结构、命题难度、相似题型,这些在中考中一般变化不会很大,了解两年内的试卷,可以了解到我们的语文试卷结构一般分为“知识积累”、“阅读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及作文,其中知识积累部分,一般会在名词名句及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别字中,所以我们的古诗名词一定要记牢了,若有错别字而失分是有多么可惜呀。其次阅读理解部分,也分为文言文与现代文两个部分,文言文我们做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根据重点推测文章内容范围,*常可以多看看古今异义,及一些词常出现的意义;现代文也是我们语文中容易拿分也容易失分的地方了,一般都会被题目标题所误导,我们可以以总分总的方式了解文章与所给题目的答案,找到文章与相似答案的关键字,根据文章写答案的准确率比较高一些,得分也多一些。试卷占了差不多一半分的作文,可不能马虎我们在考试前可以多看看一些写得好的作文,积累一些好的素材与语言风格,及表达技巧来书写我们的作文。

  三、把握好的作息时间

  语文是知识多而复杂的一科,时间紧凑的我们一定要把握时间做好复*计划才能有效的参加中考,也要学会侧重点而学*,学会抓重点,找到答题思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需要长时间的复*及自身的一种学**惯的,所以我们要制定要属于自己的一份复*时间计划。

中考语文复*计划6

  复*考试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市*几年的中考语文考试试题为了贯彻考试改革的精神,首先在内容上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主要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第二,调整了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第三,试卷的结构板块明晰,分为“听说能力”、“积累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四个部分。第四,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五,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为了能在20xx年中考取得比较好的复*效果,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就以往初三语文总复*的实践与体会,同时借鉴别人成功的复*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复*的办法。

  复*考试的办法

  一、依据考试说明,确立复*目标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三年我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题内容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听说能力的测试,到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听说部分。考查内容与题型主要有:第一类,考查语音辨识能力:听辨读音相*的词,听辨受方言影响易读错或混淆的词。考查时采用听记或选择等题型。第二,考查听记能力:播放课内外的文段,如格言警句、古诗词名句或一小段新闻、评论、通知、报告、对话,也可以是名著选段和体现地域特色的文段等,让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相应提出的问题。第三,考查对所听话语的理解能力。听话的过程,是听话者对听到的语音信息进行解读,从而理解含义的过程。这个理解既包含了对话语含义的理解,又包括对其说话意图、情感倾向的揣测。第四类,考查与听相联系的说的能力。内容有转述、听后评论或听后发表感想、特定情境中的说话能力等。

  (二)积累运用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复*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当然,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老师要归纳出重点句,重点掌握),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该格即不得分),要求学生时刻牢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三)阅读部分。

  1、文言文阅读。

  我市文言文通常是采用课内外比较阅读,文段的内容往往是有联系的。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以初中教读篇目为主。复*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内容进行取舍。一般考查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虚词则考查常见的词,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是文段中的虚词,也可以是中学语文课本出现的虚词,范围较广;对句子的考查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对学生有情感教育意义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的中考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课外考查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第三,让学生学会做答完整准确。比如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特殊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

  (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再比如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联系实际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结合与文段内容有关的名言警句回答可使启示谈得更为深刻,因此要注重名言警句的积累。

  2、现代文阅读部分。

  *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色彩的散文(时文名文)、另一篇是说明文或议论文。其中一段往往带有地方色彩,从05年的漳州皮影戏,到06年的芗剧,再到07年的土楼,这些文段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开发地方教材,要培养爱国爱乡的感情”是一致的。因此,在最后复*中,应多关注地方报纸,在“随堂练*”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复*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文答题技巧。

  (1)记叙类阅读,题型主要有:

  n 选词填空

  n 概括文意或段意

  n 欣赏分析题

  n 分析理解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n 延伸探究 体验感悟

  比如欣赏分析题,①修辞的角度赏析,技巧:修辞方法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表达的感情。因此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要熟记于心。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赏析(动词、形容词)③选择景物描写的句子赏析。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从这几各方面分析,再结合语段的内容,就可以。……

  (2)说明文阅读,题型主要有:

  n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n 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n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n 说明顺序

  n 开放性试题

  比如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其技巧是: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语境;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技巧是: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使说明语言准确。

  (3)议论文阅读

  n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n 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n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n 补充论据

  n 论证结构

  n 论证方式

  (四)作文部分。

  “话题”作文应该还是今年考查的重点。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中考语文复*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目标。

  二、复*目标

  通过复*,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

  具体目标: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时要重点复*《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宗旨: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整体推进 力求突破

  四、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的“重头戏”,在复*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 复*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具体做法是:

  (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训练,每册用一课时左右时间。

  (2)文言文复*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他们背诵、默写,做个人人过关。课时以考纲所指定的篇目多少而定。

  (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复*完一册就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默写,背,要尽量做倒背如流。

  (4)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主要是依据活动主题内容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5)作文训练,每周至少讲练一次,先评讲上次作文,再指导本次作文,最后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当堂训练。

  (6)名著导读的讲练,主要依据《考纲》中指定的篇目,以问带讲。

  五、复*步骤

  1、重精读,抓略读,促泛读。

  重精读,就是要把每一篇课文上好。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找好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好教学情景,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

  2、学*中外散文。教师选取精美的中外散文,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

  3、学*古今中外的小说名篇。重点是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入探讨和研究课文是如何运用这些描写手法的,从中展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4、古代诗文。重点是在前面几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和强化提高学生学*文言文的*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要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字词句的认读和记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内容,另外要让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语体风格和语言风格,让他们作一点个性化的评点和赏析。

  抓略读,就是选用好一本课外配套读本,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看一篇精美的短文,然后做好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为:(1)生字生词或好词佳句。(2)文章主要内容概括。(3)评点赏析(4)质疑问难。教师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或利用课堂时间,或利用课外复*时间,集体就某些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促泛读,就是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读书看报,至少浏览一份晚报,把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材料进行摘抄或剪贴,有条件的话,利用早自*时间进行适当交流。

中考语文复*计划8

  (一)古诗词复*:

  1、以课标规定的34首古诗为准,不再压重点。

  2、以5、3书上的目录顺序为准,每天过一首。

  3、复*的方法为,每天在作业上默写两遍当天背诵的古诗,老师给挑出错误的地方。每天的课前5分钟要求学生在纸上默写这首诗。每5首诗为一个阶段,综合检查名句的理解和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复*:

  第一阶段、3月1日——4月12日,计6周,共42天。

  一类文言文,共六篇,一周一篇,按顺序依次为:

  《与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

  第二阶段、4月13日——5月4日,计3周,共20天。

  二类文言文,共六篇,每周两篇,文言文篇目为《论语》《出师表》《岳阳楼记》《曹刿论战》《陋室铭》《马说》

  第三阶段、5月5日——5月19日,计2周,共14天。

  三类文言文,共七篇,篇目为《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口技》《醉翁亭记》《爱莲说》《与朱元思书》。

  第四阶段、5月20日——6月10日,再次复*一类文言文,主要以出试卷做题为主。

  复*说明:

  前三个阶段复*按照文言文七个考点复*,一类文言文占课上时间2节,课上时间由教师指导重点、难点知识。课下时间由各背诵小组检查,教师随时抽查。周四或者周五出卷测试。二类文言文只占课上一节,然后出圈测试。三类文言文以完成《5、3》和《中考考什么》的问题为主。最后教师综合出题测试。

  (三)名著复*

  从3月1日开始复*,计划一周一篇,重点篇目两周一篇。

  顺序为1、《鲁滨逊漂流记》(1周)

  2、《钢铁是怎样炼城的》(2—3周)

  3、《童年》(3—4周)

  4、《骆驼祥子》(4—5周)

  5、《格列夫游记》(6周)

  6、《朝花夕拾》(7周)

  7、《名人传》(7—8周)

  8、《繁星春水》(7—8周)

  9、《水浒传》(8—9周)

  10、《西游记》(8—9周)

  方法:教师周一布置任务,学生课下背诵,教师周测时出题考查。

  (四)字词的读音和书写3月10日开始复*,复*时间为20天。

  方法:以《中考考什么》前边的字词为主,先把书上的内容完成,然后再从中挑出重点加强训练,以印小片的形式完成。

  (五)综合性学*分散在周测中,不做专题。

  (六)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以《中考考什么》为主,三种文体各精选出10篇。

  方法:第一周为复*各种文体知识和答题思路、技巧。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三种文体各做一篇。

  (七)作文

  专题:1、优美的语言(李春华)

  2、作文的结尾(佟颖)

  3、作文的结构(姜浩)

  4、作文的形式(马秀娟)

  话题的训练:1、亲情

  2、友情

  3、幸福

  4、勤奋

  5、自信

  6、合作

  7、分享

  8、勤奋

  9、宽容

  10、环保

  说明:每周的阶段测试中训练一个话题,强调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

  1、以一周为一复*的单位。

  2、每周复*的内容包括:字词、古诗词、文言文、名著、三篇现代文阅读、作文。

  3、考查方式:单周为小周测,双周为大周测(重点写作训练的)。

  4、文言文测试含在周测范围内,古诗的测试在周测中精选。

  5、凡是在周测中不过关的古诗文由老师跟踪落实到每个人,直到学生过关为止。

中考语文复*计划9

  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外语复*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资料书语法点。

  *当中考进入倒计时,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试”,其紧张和压力也往往达到最高值.此时,每个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状态走入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怎样才能保持临考前的最佳状态呢?

  一、克服考前易出现的几种不良*惯

  1.做难题

  有些同学在考前觉得自己复*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难题.他们一般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做会了这些难题,万一考试时出现了某道题,我不是捡了一个便宜吗?”事实上,考前做难题有害无益.因为:

  第一,做难题会影响你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本来你正准备以正常的自信心态迎接考试,可复*中突然遇到了难题,你不由得变得心中无底了,你会自己吓唬自己,深信考试必出这种难题.实践证明,你所深信的“难题必考”的假定,十有八九是不准的.

  第二,做难题会打乱你的整个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运用.由于做难题使你无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场上头脑易发生混乱.

  第三,做难题会耗费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考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心态,适当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难题,势必会造成大脑过度兴奋,到了考试时则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劳,力不从心了.

  2.开夜车

  有些同学在考前拚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常常是挑灯夜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种提前兴奋是非常危险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你思维不清晰.

  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试期间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现象.熬夜必迟起,而考试则是早晨8点,你勉强起床,毫无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题呢?

  3.看弱点

  有些同学在*时复*时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这个公式还没有背上……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一旦进了考场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一走出考场,什么都想起来了,可为时已晚.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常心:反正已复*这么长时间,该掌握的大概都掌握了,没有掌握的着急也来不及了.不可能什么都会,只要正常发挥,就不会有大问题.现在是复*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新知识的时候.

  二、科学安排好考前一周的复*

  考前的复*与*时的学*,其策略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考前的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一个短期复*计划

  制定复*计划,首先要考虑到考试的顺序,即复*的顺序应同考试的顺序一致.有的同学制定复*计划的原则是后考的学科先复*,先考的学科后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安排无论对先考的学科还是对后考的学科都是不利的.那么,临考前一周的复*计划如何制定呢?假设考试顺序是:9日的考试科目是a、b科,10日的考试科目是c、d科,11日考试的科目是e、f科.那么,复*的安排应是:3日复*a、b科,4日复*c、d科,5日复*e、f科,6日再复*a、b科,7日再复*c、d科,8日再复*e、f科.

  上述计划的另一特点是分散复*,因为集中复*易使大脑皮层疲劳,而分散复*可以转换皮层的兴奋区,复*的效果比较好.

  2.确定考前复*的侧重点

  在考前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把所学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地复*一遍,所以这时的复*应有侧重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内容;(2)考前老师看重和强调的内容;(3)针对自身的弱点,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复*.

  3.阅读以前的各科考试试卷

  通过阅读以前的试卷,可以了解命题的规律,比如说上一年压轴题是二次函数、方程综合题,那么这种题型今年作为大题可能性不大.这样为自己的复*提供一定的线索.

  另外,熟悉以往的考题也是了解题型的过程,对于一个考生来说,熟悉各类题型,可以防止考场上措手不及.

  三、如何保持考前最佳的身心状态

  考前的临考状态,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要想精神饱满地走进考场,必须身心两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1.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

  就是要树立一个“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这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可以使人乐观、勇敢、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

  2.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考前对“能不能考上重点中学”,“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这类问题不要想得太多,应把思想集中到复*及答题中去,使自己以*和的心态走进考场.

  3.不要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言行

  另外,考试之前,如果你的情绪很紧张,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缓解.

  (1)找朋友交流;

  (2)写出自己的担忧;

  (3)适当地听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动人的音乐,能使人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4)为考试做准备.与其紧张,不如想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例如检查考试的必备物品,考前一天去考场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场周围的环境.最后,不要忘记提前一些时间从家中出发,以防路上遇到意外情况而耽误了考试.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6)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 (菁华3篇)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1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今年到了初中的最后一年。我也继续担任本班的班主任工作。初三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对学生来说,取得好成绩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的.十一班班风比较稳定,学*成绩在全级也是不错,所以这个学期我们班就要在班风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学风建设,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继续抓好班风建设,带动良好的学风。

  1、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锤炼,实行值日班干部负责制。

  2、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设管理小组,由学*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工作;

  二、加强中下生的辅导转化工作。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这是提高全班成绩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学期一定要抓好对中下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制定好计划,在班中全面铺开,*时尽量多下班,了解中下生的学*困难,尽可地提高中下生的学*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班总体成绩。我还计划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联系,以对学*困难者联手帮助。针对各科的特点,我要经常性地与各任课教师讨论各科的学*方法,并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以完善其学*方法,做到“授之以渔”,教给其点石成金之术。另外,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尽量提高中下生的学*成绩。

  三、进一步提高卫生、两操水*,继续开展“每月一星”的评选活动

  卫生、两操是良好班风的体现。因此,每一个班都必须提高对这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打算在这个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出有关这两方面的更加详细的奖罚措施,以便在以个台阶。

  上个学期后对学生的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依,使这两项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再上一通过评选“每月一星”的活动,激发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所以这个学期要继续并完善好这个制度,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认真抓好活动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今年是升学的关键,所以我准备利用活动课开展各类的学科趣味竞赛或游戏,这样不但对学*有好处,而且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兴趣。另外,我还要多召开关于理想,前途教育的主题班会,使他们能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中考。

  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坚决执行学校制定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经常性地深入学生间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加强学生在诸如教室、校园、回家途中甚至在家中等地点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六、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让学生宿舍有家的感觉,开展文化建设,让学生宿舍成为育人、休息的好场所。关心学生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经常光顾他们的宿舍,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心里动向。做好弱势学生工作:弱势学生主要对象是对学*不重视和有谈恋爱倾向的,在这方面我准备多场地家长联系,双方共同来督促其认真学*,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态度。班级分物分工管理,落实到人。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2

  春暖花开,也是初三学生最紧张的时段。为了在复*过程中顺利地开展语文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效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中考复*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目标。

  二、复*目标

  通过复*,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具体如下: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时要重点复*《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以学科为*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课的主体是学生,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的“重头戏”,在复*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复*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

  五、复*步骤

  第一轮复*: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3、4月)

  复*要点:

  (1)归纳六册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复*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2)课内外古诗词过关,能够正确默写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考纲要求篇目)。复*方法:理解→背诵→默写--赏析。

  (3)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4)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对重点篇目进行文体知识的分类,使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复*更加系统化,为第二轮的专题复*打基础。

  (5)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第二轮复*: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4月——5月中旬)

  复*要点:

  (1)积累与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

  1、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境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对对联等,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

  2、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复*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2)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尤其侧重于对重点句子的赏析。

  (3)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侧重于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真正做到学法课内,延伸课外。

  (4)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复*记叙文阅读。根据课标精神,记叙文阅读主要考察一下内容:

  1、在整体上,明确记叙的中心;

  2、理清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

  3、分析记叙的详略;

  4、明确记叙的线索;

  5、概括主要事件;

  6、评析人物性格;

  7、赏析重要文段、句子;

  8、分析表达技巧和手法。因此,对这些知识点要逐一落实。复*小说阅读,重点复*人物形象的塑造。复*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重点复*: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议论文结构、论证方法。

  (5)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作文是整份试卷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50分),也是语文学*中的重中之重,每年在写作教学上花的时间最长,投入的精力最多,可收效甚微。*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总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还注意突出地方特色。

  而学生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劣悬殊,差距特大。二是在中等程度的作文中雷同题材多,“老面孔多”;三是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四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五是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六是认识模糊,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存在情趣低俗、格调低下的问题。

  作文复*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尤其是要重视中下学生的作文指导。为此,我在学期初就注意对学生以下*惯的培养:

  1、储备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材料,为考试蓄能。适当讲些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技巧,注重学生材料的积累与交流,以及书写水*的提高。

  2、专题辅导——就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等方面,专题辅导。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和*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研读,探究作者是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如何做到角度新颖,取材鲜活,笔法独到。

  3、集中训练——设计一些贴*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历史文化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或“选题作文”让学生训练,要求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作文,并作定时的交流与讲评。

  4、自我补充——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语言和一定的章法技巧。

  第三轮复*: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5月下旬——6月中旬)

  复*要点:

  1、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2、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通过模拟练*,反馈复*情况,及时调整复*方向和方式方法。

  4、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学*,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5、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六、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多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在最后阶段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2、在复*中要养成良好的学**惯。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时做阅读练*,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惯成自然”,若*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中考语文复*备考方案3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现将复*计划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复*目标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复*,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原则

  通过对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xx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努力朝着统一进度、统一步骤、统一练*、统一课件。

  四、时间安排

  (一)整个复*过程分为4个阶段:

  第一轮复*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3月中旬——4月上旬)

  第二轮复*阶段:专题复*,重抓基础。(4月中旬——5月下旬)

  第三轮复*阶段:查漏补缺阶段——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区模)的形式进行检测。(6月上旬月到6月中旬)

  第四轮复*阶段:自主复*:以学生自主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为主。(6月下旬))

  (二)复*内容、课时安排、复*顺序

  课前8分钟进行1——9册古诗词默写,文言字词,现代文字词检测。

  第一轮:3月至四月下旬,五十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人人过关。

  第二轮:5月,练*检测,以专题试卷和各复*资料中默写训练题为主。

  第三轮:6月初至中考,划出重点句子,学生突出重点内容再次巩固。

  五、三“补”措施

  中考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运用与表达,同时也是考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阅历与认识、答题技巧及其思维能力,三“补”就是针对这些非智力方面的考查而用的。一补是充实生活素材,在复*中指导学生勤于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课外知识的补充、现实生活的热点、焦点事件的思考、学生个人思想火花的记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知识的应用与写作做准备。二补是提供中考信息:即教师注意搜集并呈现给学生新的出题方向、题型设计、学*资料、方法技巧等可用考试信息,让学生把握考试动态和方向。三补是提高应考能力:包括应考心理准备、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等。三补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谈心等形式进行。

  总之,中考语文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复*套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相信在复*中若三者都能兼顾,中考一定能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7)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 (菁华3篇)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1

  1、课文预*六步法:

  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

  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

  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

  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

  D以小见大写法

  E先扬后抑写法

  F虚实结合写法

  G夹叙夹议写法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2

  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

  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享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描写。

  3、动作猫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四、环境描写方法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散文阅读

  一、各类散文的特点

  1、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3、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某一点人手,人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5、写人散文:写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它可以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二、散文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离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表现手法常用术语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2)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3)对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种感情。

  (4)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5)想象: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6)联想: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事物或事理的活动。

中考语文复*资料总结归纳3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柯察金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7、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主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1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9、《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张飞。

  20、《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21、“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关羽。

  22、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这仁。

  23、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4、《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晁盖:晁天王;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

  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话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

  25、“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

  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26、《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

  27、《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28、《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29、《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0、《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贾宝玉;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3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中考语文复*成语 (菁华3篇)(扩展8)

——中考语文字词总复* (菁华3篇)

中考语文字词总复*1

  第一单元

  头晕目眩 啜(chuò)泣 擎天撼地 忍俊不禁 蜂围蝶阵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明察秋毫 藐小之物 9鹤唳(lì)云端(风声鹤唳)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第二单元

  绝处逢生 碌碌终身 凡夫俗子 玲珑剔透 雏形 慧心未泯 执著 专心致志 蹂躏 猝然长逝 不知不愠 三省吾身 温故知新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 择善从之 弘毅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单元

  呼朋引伴 披蓑戴笠 花枝招展 德高望重 俯身凝神 梦寐(梦寐以求)山岛竦峙 萧瑟 星汉灿烂 惊鹊鸣蝉 枯藤老树昏鸦

  第四单元

  骸骨 引颈长吼 葱茏 喑哑 静谧 更胜一筹 可望不可即 连亘 历历在目 莽莽然 黯然缥缈 倏忽 人烟市肆

  第五单元

  诀别 苦心孤诣 堕落(坠落)寒颤 各得其所 水波粼粼 步履蹒跚 相委而去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缥缈 对月流珠 澄澈 说笑嬉戏 潺潺 踉踉跄跄 孪生(神采奕奕 对弈)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中考语文字词总复*2

  第一单元

   锐不可当 歼灭 阻遏 寒噤 飒飒风响 张皇失措 名副其实 颤巍巍 独一无二 眼花缭乱 令人惊骇 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 纳粹 荒谬 憧憬 响彻云霄 赤裸裸

  第二单元

  面如土色 惧惮 震悚 粗拙 祸不单行 狼藉 簌簌 变卖典质 触目伤怀 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举箸提笔 青悠悠 宽敞阴凉 涎水 低眉顺眼尴尬 烦躁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感叹唏嘘 劲厉 嫉妒 鸡零狗碎 猝然昏厥 诘问 识文断字 文绉绉 脱身伎俩 颠沛

  第三单元

  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晓风残月 销魂 水天一色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盘曲嶙峋 别具匠心 斟酌 安静闲适 鸣钟击磬 井然有序 擅长 雅俗之别 伧俗 休憩

  第四单元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木荣枯 草长莺飞 繁衍 濒临绝种 赶尽杀绝 与日俱增 归咎 五彩斑斓 物竞天择 为所欲为 无动于衷 面颊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第五单元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土地*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无问津者(无人问津)德馨 鸿儒 案牍 蕃 淤泥濯 清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亵玩 隐逸  因势象形 矫首昂视 可历历数也(历历可数)天下为公 选贤与(举)能 矜(鳏)寡孤独废疾者 决眦 凌绝顶 搔 簪 戍(边) 老妪 泣幽咽

  第六单元

  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 属引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沉鳞竞跃 积水空明

  吞天沃日 如履*地 荒秽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中考语文字词总复*3

  第一单元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诘责 教诲 深恶痛疾 磨磨蹭蹭 凄惨 黝黑脸膛 一绺绺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粗糙 气宇轩昂 禁锢 蒙昧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文坛泰斗 颔首低眉诚惶诚恐 犀利 锃亮 甲胄 入木三分 粲然笑意 黯然失色 意趣盎然 广袤无垠 烁烁发光 赤裸裸 直戳要害 怦怦直跳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繁花似锦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自怨自艾 方兴未艾)

  第二单元

  目光灼灼 睥睨 稽首 迸射 驰骋 婵娟 翡翠 蜿蜒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馈赠 夜阑人静 千山万壑 璀璨 鸣锣开道 盛气凌人 不动声色 翱翔 纤细 (纤夫)

  第三单元

  咫尺之间 狼藉斑斑 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美味佳肴 干涸 吞噬 咫尺 沧海桑田 媲美 东跑西颠 挑衅 迷惘 前赴后继 全军覆没水草丰美 误入歧途 急不可耐 缄默 频繁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牟取 众目睽睽 遭人哂笑 镇定自若 任劳任怨 清澈如洗

  第四单元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贯穿古今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若无其事 呼朋唤侣 晨光熹微 龙吟凤哕 籍贯 曾经沧海难为水 囊萤映雪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顾名思义  褒贬分明 擅长 衔接 天衣无缝

  第五单元

  风烟俱净 缥碧 急湍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千转(啭)不绝 鸢飞戾天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 窥谷忘反(返)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 忘怀得失 汲汲 衔觞赋诗 祗 骈死 槽枥  执经叩问 德隆望尊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 俟欣悦 叱咄 负箧曳屣 皲裂 媵人 持汤沃灌 衾 绮绣 朱缨 容臭 烨然 緼袍敝衣 折戟沉沙 干戈 汗青 宫阙 琼楼玉宇 峰峦 潼关

  第六单元

  清冽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披拂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翕忽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寂寥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浩浩汤汤 朝晖迁客骚人 霪雨霏霏 樯倾楫摧 冥冥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 岸芷汀兰 皓月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心旷神怡 林壑 蔚然深秀 峰回路转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水落石出)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 脱笼之鹄 娟然 鲜妍明媚 倩女柔梢披风 呷浪 金樽 玉盘珍羞 停杯投箸 大庇 突兀 岑参 锦衾 翰海阑干 羌笛 掣 落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