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

首页 / 成语 / | 2022-11-13 00:00:00 成语,开头

安字开头的成语1

  安安分分: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

  安安合适: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安安心心:保持心境*静,不受外界干扰

  安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

  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常处顺:安:*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惯于*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安常履顺:*惯于*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安常守分:分:本分,自己分内的。*惯于*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安常守故:*惯于日常的*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安常*故:*:*惯;故:旧例。安于常规,*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安定团结: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安分守常: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安字开头的成语2

  有安居乐业、安身立命、安营扎寨、安然无恙、安之若素、安土重迁等。

  1、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jū lè yè,意思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思是: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

  2、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shēn lì mìng,意思是生活有着落。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意思是:你在什么地方可以安下身来做点事。

  3、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tǔ zhòng qiān,重:不轻易。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出自《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意思是:百姓在一个地方住惯了,就故土难离,这是百姓的天性;亲人能够相聚,是人们的愿望。

  4、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rán wú yàng ,意思是原指人*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安未遭损害。

  出自《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意思是:今年收成好吗?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

  5、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zhī ruò sù,意思是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出自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意思是:甘心落在他人之后,能安然处之。

安字开头的成语3

  安安分分: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

  安安合适: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安安心心:保持心境*静,不受外界干扰

  安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

  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常处顺:安:*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惯于*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安常履顺:*惯于*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安常守分:分:本分,自己分内的。*惯于*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安常守故:*惯于日常的*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安常*故:*:*惯;故:旧例。安于常规,*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安定团结: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安分守常: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1)

——云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

云开头的成语1

  1、云中仙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4、云烟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也指荣华富贵转眼已成过去。

  5、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貌。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6、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7、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8、云行雨施:施:施布。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9、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10、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11、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12、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13、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14、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一样。比喻地位悬殊。

  15、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16、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17、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18、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19、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20、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一样。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1、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22、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3、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4、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5、云程万里:形容前程十分远大。

  26、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27、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28、云屯雾集:象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29、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30、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31、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云开头的成语2

  1、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2、云树遥隔:指两地相隔遥远。云开头的成语。

  3、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4、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5、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6、云屯蚁聚: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7、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云开头的成语。

  8、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9、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10、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11、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12、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13、云迷雾罩: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14、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15、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16、云开见天: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17、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18、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19、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20、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

  21、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2、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23、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24、云次鳞集:会聚;会合。

  25、云趋鹜赴: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26、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27、云愁雨怨:喻指离情别愁。

  28、云屯*卷:如云气骤然聚集,如*子迅速卷起。形容来去迅捷,气势雄伟。

  29、云朝雨暮:指男女欢会之时。

  30、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云开头的成语3

  1、云中仙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4、云烟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也指荣华富贵转眼已成过去。

  5、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貌。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6、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7、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8、云行雨施:施:施布。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9、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10、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11、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12、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13、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14、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一样。比喻地位悬殊。

  15、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16、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17、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18、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19、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20、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一样。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1、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22、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3、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4、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5、云程万里:形容前程十分远大。

  26、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27、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28、云屯雾集:象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29、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30、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31、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2)

——云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

云开头的成语1

  1、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2、云树遥隔:指两地相隔遥远。云开头的成语。

  3、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4、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5、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6、云屯蚁聚: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7、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云开头的成语。

  8、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9、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10、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11、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12、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13、云迷雾罩: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14、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15、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16、云开见天: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17、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18、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19、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20、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

  21、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2、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23、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24、云次鳞集:会聚;会合。

  25、云趋鹜赴: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26、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27、云愁雨怨:喻指离情别愁。

  28、云屯*卷:如云气骤然聚集,如*子迅速卷起。形容来去迅捷,气势雄伟。

  29、云朝雨暮:指男女欢会之时。

  30、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云开头的成语2

  1、云愁雨怨

  2、云集景从

  3、云车风马

  4、云阶月地

  5、云飞雨散

  6、云谲波诡

  7、云容月貌

  8、云蒸雨降

  9、云淡风轻

  10、云屯飙散

  11、云窗雾槛

  12、云雨巫山

  13、云蒸泉涌

  14、云合影从

  15、云蔚霞起

  16、云奔雨骤

  17、云集雾散

  18、云屯雾散

  19、云屯森立

  20、云窗月帐

  21、云兴霞蔚

  22、云净天空

  23、云起龙骧

  24、云端里看厮杀

  25、云开日出

  26、云霓之望

  27、云耶山耶

  28、云霞满纸

  29、云散高唐

  30、云屯雾集

  31、云程万里

  32、云情雨意

  33、云布雨润

  34、云飞泥沉

  35、云奔之涌

  36、云集响应

  37、云心水性

  38、云开雾散

  39、云游四海

  40、云合响应

  41、云蒸龙变

  42、云程发轫

  43、云消雾散

  44、云期雨约

  45、云散风流

  46、云开见天

  47、云垂海立

  48、云鬟雾鬓

  49、云开见日

  50、云泥异路

  51、云消雨散

  52、云涌飙发

  53、云起水涌

  54、云山雾罩

  55、云蒸础润

  56、云迷雾罩

  57、云愁雾惨

  58、云遮雾罩

  59、云合雾集

  60、云天雾地

  61、云脚粥面

  62、云中仙鹤

  63、云翻雨覆

  64、云涌雾集

  65、云屯雨集

  66、云飞烟灭

  67、云端看厮杀

  68、云合景从

  69、云开雾释

  70、云窗雾阁

  71、云泥分隔

  72、云雾之盛,顷刻而讫

  73、云龙井蛙

  74、云泥之别

  75、云尤雨殢

  76、云期雨信

  77、云雾迷蒙

  78、云遮雾障

  79、云愁海思

  80、云行雨施

  81、云屯蚁聚

  82、云舒霞卷

  83、云涌风飞

  84、云阶月地

  85、云迷雾锁

  86、云树遥隔

  87、云泥之差

  88、云起雪飞

  89、云窗月户

  90、云交雨合

  91、云扰幅裂

  92、云次鳞集

  93、云锦天章

  94、云龙风虎

  95、云屯鸟散

  96、云屯*卷

  97、云罗天网

  98、云梦闲情

  99、云天高谊

  100、云树之思

  101、云屯星聚

  102、云趋鹜赴

  103、云集景附

  104、云收雨散

  105、云心鹤眼

  106、云朝雨暮

  107、云起龙襄

  108、云烟过眼

  109、云悲海思

  110、云布雨施

  111、云蒸雾集

  112、云彻雾卷

  113、云过天空

  114、云心月性

  115、云雨高唐

  116、云窗霞户

  117、云泥殊路

  118、云蒸霞蔚

  119、云游天下

  120、云中白鹤

  121、云娇雨怯

云开头的成语3

  1、云朝雨暮:指男女欢会之时。

  2、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3、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一样。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4、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5、云天高谊:情谊深厚,高达云天。

  6、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7、云容月貌: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8、云窗月帐: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9、云次鳞集:会聚;会合。

  10、云交雨合:指相会,重逢。

  11、云布雨施:比喻遍布。云开头的成语

  12、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13、云翻雨覆:比喻人情世态反复无常。

  14、云愁海思:如云似海的愁思。

  15、云期雨约: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16、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云开头的成语

  17、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18、云窗雾阁: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19、云散风流: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0、云布雨润:比喻教化远播。

  21、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一样。比喻地位悬殊。

  22、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云开头的成语

  23、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24、云窗霞户:指华美的居处。

  25、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26、云趋鹜赴: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27、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28、云扰幅裂: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29、云程万里:形容前程十分远大。

  30、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31、云窗雾槛: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32、云梦闲情:指男女欢会之事。

  33、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34、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35、云锦天章: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36、云净天空: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37、云过天空:云彩飘过之后,天上格外空阔。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38、云集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39、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40、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41、云收雨散: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42、云愁雨怨:喻指离情别愁。

  43、云悲海思:如云似海的愁思。

  44、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45、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齐,表示赞同和支持。

  46、云飞烟灭:比喻消逝。

  47、云合雾集:比喻聚集迅速。

  48、云合响应:犹言云集响应。

  49、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50、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51、云泥之差: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52、云开雾释: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53、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54、云飞泥沉: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55、云堦月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同“云阶月地”。

  56、云树遥隔:指两地相隔遥远。云开头的成语

  57、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58、云舒霞卷:形容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59、云开见天: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60、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61、云罗天网:犹言天罗地网。

  62、云迷雾罩: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63、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3)

——以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菁华3篇)

以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1

  人喊马嘶 人急计生 人百其身 人不聊生 人才难得 人材出众 人财两空

  人单势孤 人地生疏 人多嘴杂 人非土木 人非物是 人浮于食 人给家足

  人极计生 人间地狱 人来客往 人命危浅 人千人万 人情恟恟 人穷智短

  人人皆知 人涉卬否 人生如寄 人生若寄 人生朝露 人事不省 人事代谢

  人手一册 人死留名 人亡政息 人微望轻 人我是非 人心大快 人自为战

  人心归向 人心涣散 人心所归 人烟稠密 人语马嘶 人怨天怒 人妖颠倒

  人烟浩穰 人财两失 人稠物穰 人存政举 人多手杂 人急偎亲 人急智生

  人己一视 人来客去 人离乡贱 人民城郭 人贫智短 人弃我取 人强胜天

  人情世态 人情之常 人取我与 人神共嫉 人神同嫉 人事不醒 人事不知

以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2

  人亡邦瘁 人亡家破 人亡物在 人众胜天 人自为政 人足家给 人心丧尽

  人言籍籍 人才辈出 人财两空 人才济济 人丁兴旺 人多势众 人杰地灵

  人满为患 人山人海 人心所向 人之常情 人定胜天 人心惶惶 人心所向

  人仰马翻 人烟稀少 人言可畏 人心如称 人来人往 人老珠黄 人之常情

  人寿年丰 人情冷暖

以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无远虑,必有*忧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4)

——一开头的成语 50句菁华

1、一隅之见: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2、一表人才: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3、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4、一瓣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5、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6、一不扭众: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7、一日万里: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8、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9、一成一旅: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10、一窝蜂: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11、一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12、一体同心: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13、一寒如此: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14、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15、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16、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18、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19、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20、一坐一起:犹言一举一动。

21、一走了之:谓不顾而去。

22、一唱一和: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23、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24、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25、一字千钧:钧:古代重量单位,1钧=30斤。形容文字有份量。

26、一字兼金: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27、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28、一柱承天:见“一柱擎天”

29、一掷乾坤:〖解释〗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

30、一掷百万: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31、一致百虑: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32、一知半见: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33、一枝一栖: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34、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35、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36、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景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景道理。

37、一言堂:来源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要设法制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解释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38、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经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能够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39、一言兴邦:谓一句话能够兴国。

40、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41、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42、一辞同轨: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43、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44、一无所求,一言难尽,一往情深,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45、一丘之貉,一目了然,一拉一唱,一碧无际,一片冰心;

46、一分为二,一见如故,一波三折,一门心思,一生一世;

47、一字不落,一朝千里,一顾之价,一人元良,一食万钱;

48、一来一往,一笑了之,一路货色,一走了之,一手包办;

49、一呼百应,一举一动,一针一线,一臂之力,一了百了;

50、一路风尘,一时戏言,一饮一啄,一字连城,一介之夫;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5)

——一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5篇)

一字开头的成语1

  1、一时三刻,一毛不拔,一贫如洗,一举成名,一面之词;

  2、一哄而散,一诺千金,一张一弛,一应俱全,一脉相承;

  3、一清二楚,一家老小,一病不起,一石二鸟,一决雌雄;

  4、一干人犯,一呼三颠,一现昙华,一别如雨,一枕日红;

  5、一口咬定,一举两得,一言不发,一盘散沙,一步登天;

  6、一腔热血,一丁至微,一点犀通,一代风流,一蹴而就;

  7、一掷百万,一人有庆,一触即溃,一之谓甚,一目十行;

  8、一力承当,一瓣心香,一咏三叹,一字百金,一丁不识;

  9、一鳞半爪,一鼓作气,一概而论,一成不变,一决胜负;

  10、一瓣之香,一棺之土,一人当千,一片汪洋,一鞭先著;

  11、一闻千悟,一夕五制,一毛吞海,一梦华胥,一字见心;

  12、一无所求,一言难尽,一往情深,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13、一草一木,一干二净,一刀两断,一触即发,一纸空文;

  14、一*之地,一官半职,一息尚存,一柱擎天,一潭死水;

  15、一劳永逸,一以贯之,一帆风顺,一唱一和,一气呵成;

  16、一线生机,一扫而光,一手遮天,一箭双雕,一笑倾城;

  17、一飞冲天,一网打尽,一本万利,一马*川,一语双关;

  18、一人向隅,一身三手,一予一夺,一曲阳关,一碧万顷;

  19、一介书生,一元复始,一言九鼎,一落千丈,一清二白;

  20、一轨同风,一字百炼,一尘不受,一碧千里,一掌遮天;

  21、一动不动,一年一度,一本正经,一鸣惊人,一知半解;

  22、一穷二白,一统天下,一无是处,一丝不挂,一丁点儿;

  23、一言为定,一事无成,一表人才,一心一意,一团和气;

  24、一丘之貉,一目了然,一拉一唱,一碧无际,一片冰心;

  25、一分为二,一见如故,一波三折,一门心思,一生一世;

  26、一字不落,一朝千里,一顾之价,一人元良,一食万钱;

  27、一切万物,一日千金,一醉方休,一线期望,一介之善;

  28、一般见识,一望无际,一吐为快,一无所得,一鼻子灰;

  29、一来一往,一笑了之,一路货色,一走了之,一手包办;

  30、一五一十,一路*安,一模一样,一筹莫展,一马当先;

  31、一抔黄土,一无所有,一蹶不振,一股脑儿,一见钟情;

  32、一声不吭,一叶知秋,一览无余,一年半载,一笔勾销;

  33、一厢情愿,一塌糊涂,一瘸一拐,一窍不通,一枕黄粱;

  34、一反常态,一尘不染,一拍即合,一反既往,一视同仁;

  35、一字一句,一言蔽之,一口三舌,一身两头,一日三复;

  36、一呼百应,一举一动,一针一线,一臂之力,一了百了;

  37、一路风尘,一时戏言,一饮一啄,一字连城,一介之夫;

  38、一技之长,一意孤行,一点一滴,一如既往,一泻千里;

一字开头的成语2

  一蹴而就 一马当先 一丝不苟 一劳永逸 一心一意 一筹莫展 一暴十寒 一言九鼎

  一本正经 一丘之貉 一如既往 一帆风顺 一鸣惊人 一衣带水 一文不名 一见如故

  一泻千里 一视同仁 一张一弛 一挥而就 一鼓作气 一叶知秋 一诺千金 一曝十寒

  一气呵成 一石二鸟 一碧万顷 一尘不染 一举两得 一五一十 一无是处 一往无前

  一日三秋 一元复始 一马*川 一箭双雕 一孔之见 一览无余 一叶障目 一念之差

  一龙一猪 一语中的 一以贯之 一望无际 一见钟情 一毛不拔 一成不变 一针见血

  一蹶不振 一目了然 一意孤行 一牛吼地 一知半解 一应俱全 一落千丈 一枕黄粱

  一语双关 一拥而上 一傅众咻 一团和气 一无所有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一事无成

  一刻千金 一目十行 一厢情愿 一脉相承 一反既往 一塌糊涂 一抔黄土 一唱一和

  一窍不通 一败涂地 一触即发 一见倾心 一拍即合 一鳞半爪 一往情深 一哄而散

  一览无遗 一掷千金 一穷二白 一贫如洗 一夫当关 一无所获 一步登天 一语破的

  一模一样 一望无垠 一言难尽 一苇可航 一清二白 一颦一笑 一文不值 一波三折

  一干二净 一饭千金 一言为定 一唱三叹 一举成名 一刀两断 一手遮天 一锤定音

  一柱擎天 一板三眼 一本万利 一发千钧 一表人才 一吐为快 一瓣心香 一秉虔诚

  一片冰心 一飞冲天 一言不发 一笔勾销 一扫而光 一概而论 一分为二 一年一度

  一朝一夕 一路顺风 一字之师 一网打尽 一把死拿 一木难支 一琴一鹤 一斑窥豹

  一反常态 一了百了 一梦华胥 一清二楚 一狐之腋 一板一眼 一相情愿 一时三刻

  一决雌雄 一*之地 一生一世 一家之言 一蹴而成 一草一木 一呼百应 一病不起

  一床两好 一年半载 一笑置之 一丝不挂 一日三省 一牛九锁 一牛鸣地 一无所知

  一命呜呼 一谦四益 一差二错 一笑倾城 一技之长 一来二去 一臂之力 一语道破

  一点一滴 一介书生 一纸空文 一拥而入 一字千钧 一箭之遥 一点灵犀 一举一动

  一龙一蛇 一画开天 一步一趋 一场春梦 一败如水 一得之见 一息尚存 一言千金

  一钱不值 一扫而空 一室生春 一表非凡 一夔一契 一觞一咏 一无可取 一哄而上

  一匡天下 一路*安 一笔抹杀 一脉相传 一夔已足 一隅三反 一叶报秋 一时半晌

  一笔抹煞 一箭之地 一言半语 一饮一啄 一面之词 一得之愚 一无所得 一榻横陈

  一邱之貉 一笔勾消 一笑一颦 一言兴邦 一清如水 一品白衫 一寸丹心 一股脑儿

  一寒如此 一枕邯郸 一盘散沙 一日之雅 一国三公 一索得男 一无所长 一岁九迁

  一日之长 一无所能 一顾倾城 一馈十起 一泻万里 一掷乾坤 一缘一会 一呼百诺

  一面之缘 一面之交 一身是胆 一顾千金 一雷二闪 一表人材 一路风清 一匡九合

  一齐众楚 一曲阳关 一世龙门 一言一行 一字千秋 一隅之地 一隅之见 一塌胡涂

  一叶迷山 一潭死水 一路福星 一鞭先著 一倡三叹 一唱百和 一般见识 一笑千金

  一枕槐安 一世之雄 一哄而起 一丝不紊 一心一德 一倡百和 一成一旅 一无长物

  一丝一毫 一树百获 一索成男 一射之地 一丘一壑 一通百通 一言两语 一日九迁

  一壶千金 一诺无辞 一厢情原 一字一板 一望无边 一德一心 一举千里 一枝之栖

  一嚬一笑 一路神只 一差二误 一彻万融 一刀两段 一虎不河 一片丹心 一元大武

  一统天下 一现昙华 一支半节 一己之私 一廉如水 一以当十 一面之辞 一日万机

  一轨同风 一箪一瓢 一辞莫赞 一悲一喜 一手托天 一时之秀 一时之选 一人之交

  一男半女 一言丧邦 一线生机 一往而深 一定不易 一门心思 一口同声 一字连城

  一座皆惊 一挥而成 一弛一张 一言中的 一日三月 一星半点 一语中人 一枕南柯

  一往直前 一日三岁 一代风流 一壸千金 一蛇两头 一人有庆 一轰而散 一字不苟

  一介不取 一定之规 一笔不苟 一不扭众 一个半个 一箭双雕 一脉香烟 一片宫商

  一片汪洋 一天星斗 一笑百媚 一笑了之 一吟一咏 一时半刻 一仍旧贯 一官半职

  一帆顺风 一代楷模 一蹴而得 一串骊珠 一佛出世 一般无二 一了百当 一心一计

  一心同体 一团漆黑 一望而知 一劳久逸 一路风尘 一鳞一爪 一力承当 一花独放

  一浆十饼 一闻千悟 一无所求 一夕一朝 一熏一莸 一手包办 一岁三迁 一走了之

  一生九死 一剑之任 一呵而就 一脉相通 一秉至公 一长二短 一班半点 一槌定音

  一介之士 一口三舌 一双两好 一手一足 一蹴可几 一得之功 一改故辙 一饭之德

  一触即溃 一班一级 一空依傍 一马一鞍 一家眷属 一死一生 一矢双穿 一针一线

  一笑了事 一字一珠 一心同功 一薰一莸 一举三反 一丁不识 一雕双兔 一鼻子灰

  一篑之功 一己之见 一体同心 一之谓甚 一毫千里 一代鼎臣 一柱承天 一至于此

  一坐尽倾 一弹指顷 一跌不振 一倡一和 一簧两舌 一毫不苟 一见如旧 一介不苟

  一纸千金 一噎止餐 一以当百 一献三酬 一心同归 一心无二 一麾出守 一来一往

  一谷不升 一长两短 一差二悮 一岁载赦 一时伯仲 一身二任 一钱不名 一坐尽惊

  一瞑不视 一日万里 一隅之说 一无所成 一身五心 一丝半粟 一波万波 一表堂堂

  一夫之勇 一字一句 一字褒贬 一掷百万 一介之才 一口两匙 一命之荣 一误再误

  一至于斯 一气浑成 一日千丈 一日三复 一孔不达 一挥九制 一班一辈 一方之任

  一发破的 一口咬定 一路货色 一日三覆 一字长城 一字兼金 一切万物 一暝不视

  一目之士 一心一力 一鳞半甲 一晦一明 一箭上垛 一步一鬼 一尘不到 一干人犯

  一家老小 一家一计 一家之学 一决胜负 一举两全 一命鸣呼 一塌刮子 一命归西

  一栖两雄 一献三售 一无所取 一家之辞 一呼再喏 一秉大公 一字不易 一字一泪

  一之为甚 一文如命 一斑半点 一差两讹 一高二低 一天一地 一心一腹 一言半句

  一钱如命 一日万几 一知片解 一些半些 一榻胡涂 一夫之用 一朝千里 一尘不缁

  一表人物 一雕双兔 一搭一档 一家之计 一相情原 一时半霎 一面之款 一喷一醒

  一时千载 一身两头 一事不知 一线之路 一枝一栖 一狠二狠 一举万里 一代宗臣

  一成不易 一坐皆惊 一长一短 一脉同气 一褱而论 一家无二 一见了然 一无所闻

  一生一代 一面之雅 一切众生 一偏之见 一念之误 一目五行 一鳞片爪 一蹶不兴

  一朝之忿 一分一毫 一吠百声 一脚不移 一面如旧 一式一样 一推两搡 一物不知

  一致百虑 一心一路 一民同俗 一命归阴 一家一火 一狐之掖 一谷不登 一阶半级

  一口同音 一点半点 一旦一夕 一模二样 一片散沙 一手一脚 一丝两气 一息奄奄

  一泻百里 一知半见 一眨巴眼 一时之权 一笔勾断 一笔抹摋 一阶半职 一身两役

  一接如旧 一毫不染 一门同气 一鞭先着 一代谈宗 一代文宗 一岁再赦 一枝一节

  一揽包收 一资半级 一肢一节 一坐一起 一介之善 一寸赤心 一反其道 一朝之患

  一网尽扫 一之已甚 一言半辞 一差半错 一饥两饱 一重一掩 一毫不差 一还一报

  一吹一唱 一搭一档 一搭两用 一针一缐 一片焦土 一辞同轨 一口一声 一鳞片甲

  一迎一和 一肢半节 一行作吏 一根一板 一定不移 一表非俗 一乱涂地 一偏之论

  一目数行 一家之作 一鼓一板 一长半短

一字开头的成语3

  1、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2、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3、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4、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5、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6、一不扭众: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7、一波万波: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同“一波才动万波随”。

  8、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9、一倡一和:①指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指鸣声相呼应。

  10、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11、一差两讹: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同“一差二错”。

  12、一搭一档:指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13、一病不起: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14、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

  15、一蹴而成: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16、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17、一弛一张: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18、一辞同轨: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19、一蹴而得: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20、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21、一表人才: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22、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23、一班一辈:指同等,不相上下。

  24、一笔抹煞:抹煞:勾销。画一笔,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25、一朝之患:突然发生的祸患。

  26、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27、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28、一步一鬼: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29、一臂之力: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

  30、一鞭先著: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31、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32、一差二悮: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同“一差二误”。

  33、一蹴可几: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几,*,及。同“一蹴而就”。

  34、一代鼎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35、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字开头的成语4

  一刀两断 一了百了 一干二净 一寸丹心 一之谓甚 一马*川 一无所长 一无是处

  一日之长 一气呵成 一毛不拔 一心一意 一本万利 一目了然 一发千钧 一如既往

  一步一鬼 一身是胆 一言九鼎 一应俱全 一板三眼 一枕黄梁 一呼百应 一败涂地

  一命呜呼 一刻千金 一视同仁 一树百获 一挥而就 一差二错 一语破的 一笔勾销

  一唱百合 一窍不通 一盘散沙 一望无际 一掷千金 一息尚存 一笔抹杀 一语道破

  一举成名 一览无遗 一面之交 一张一驰 一波三折 一念之差 一知半解 一呼百诺

  一事无成 一板一眼 一穷二白 一言为定 一佛出世 一步登天 一劳永逸 一字千金

  一片冰心 一手一足 一日之雅 一木难支 一无所有 一马当先 一无长物 一无所知

  一日三秋 一见如故 一手包办 一仍旧贯 一孔之见 一龙一猪 一片丹心 一丝不苟

  一成不变 一帆风顺 一团和气 一决雌雄 一字之师 一抔黄土 一串骊珠 一饭千金

  一改故辙 一表非凡 一拍即合 一鸣惊人 一往无前 一贫如洗 一泻千里 一言以蔽之

  一行作吏 一尘不染 一场春梦 一成一旅 一丝一毫 一叶知秋 一龙一蛇 一心一德

一字开头的成语5

  一世之雄yī shì zhī xióng

  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宋朝苏轼《前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一丝一毫yī sī yī háo

  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

  一丝不挂yī sī bù guà

  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

  《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一丝不紊yī sī bù wěn

  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一丝两气yī sī liǎng qì

  指如同一根丝一般十分疲软,上气不接下气。也可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

  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哎哟,天那!走得我软兀刺一丝两气。”

  一举一动yī jǔ yī dòng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一举成名yī jǔ chéng míng

  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舅之私。’”。”

  一之谓甚yī zhī wèi shèn

  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一了百了yī liǎo bǎi liǎo

  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一了百当yī liǎo bǎi dàng

  指办事妥当、彻底。

  明·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若但草草了事,可惜此时,徒为虚文耳。”

  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一五一十yī wú yī shí

  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一介不取yī jiè bù qǔ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孟子·万章上》:“其非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一以贯之yī yǐ guàn zhī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倡百和yī chàng bǎi hè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郢书燕说,一倡百和。”

  一傅众咻yī fù zhòng xiū

  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一元复始yī yuán fù shǐ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一分为二yī fēn wéi èr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yī fēn gēng yún,yī fēn shōu huò

  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力承当yī lì chéng dāng

  一力:独力。一个人独自负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开棺之罪,我一力当之,不致相累。”

  一反常态yī fǎn cháng tài

  完全改变了*时的态度。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六章:“可是而今,他却一反常态,神采飞扬地高谈阔论起来。”

  一反既往yī fǎn jì wǎng

  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以前相反。

  一口三舌yī kǒu sān shé

  比喻唠叨、话多。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一口两匙yī kǒu liǎng chí

  比喻贪多。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一口吸尽西江水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一叶知秋yī yè zhī qiū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一天星斗yī tiān xīng dǒu

  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一如既往yī rú jì wǎng

  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一字一板yī zì yī bǎn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一字一珠yī zì yī zhū

  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啭喉疑是击珊瑚。”

  一字不苟yī zì bù gǒu

  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学而篇中》:“因说伊川讲解,一字不苟。”

  一字之师yī zì zhī shī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6)

——云开头的成语 40句菁华

1、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2、云屯蚁聚: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3、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4、云迷雾罩: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5、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6、云开见天: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7、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8、云愁雨怨

9、云车风马

10、云窗雾槛

11、云合影从

12、云屯雾散

13、云布雨润

14、云开雾散

15、云开见天

16、云消雨散

17、云遮雾罩

18、云端看厮杀

19、云开雾释

20、云尤雨殢

21、云涌风飞

22、云树遥隔

23、云梦闲情

24、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25、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6、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27、云交雨合:指相会,重逢。

28、云过天空:云彩飘过之后,天上格外空阔。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29、云集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30、云收雨散: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31、云合响应:犹言云集响应。

32、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33、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34、云舒霞卷:形容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35、云布雨施:比喻遍布。

36、云容月貌 云行雨施 云期雨信 云起龙骧 云消雾散

37、云涌风飞 云屯雾散 云蒸霞蔚 云程发轫 云愁雨怨

38、云行雨洽 云舒霞卷 云窗雾阁 云起龙襄 云雾迷蒙

39、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40、云屯雾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7)

——乐字开头的成语 30句菁华

1、乐行忧违:谓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语本《易·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2、乐天安命:见“乐天知命”。

3、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

4、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5、乐极则忧: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6、乐而忘死: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7、乐道遗荣: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8、乐道安命: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9、乐此不倦: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10、乐**美: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11、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12、乐天知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13、乐善好施: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14、乐不可支: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15、乐而忘返: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16、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17、乐昌分镜:比喻夫妻分离。

18、安家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19、安贫乐贱: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20、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21、安心乐业: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22、伯乐一顾: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23、长乐未央: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24、朝欢暮乐: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25、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26、及时行乐: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27、极乐世界: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28、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29、敬业乐群: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和同学融洽相处。

30、苦乐不均:均:*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安字开头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8)

——余字开头的成语 30句菁华

1、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3、劫后余生

4、目无余子

5、三余读书

6、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7、游刃有余

8、心有余悸

9、余风遗文:传留下来的*气和文章。余,通“馀”。

10、余膏剩馥: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同“残膏剩馥”。

11、余妙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远留在人们耳边。

12、余味无穷: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13、余响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余韵无穷。亦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14、余勇可贾: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15、残年余力:指年老体衰。

16、茶余饭饱:泛指闲暇之时。

17、刀俎余生:犹虎口余生。

18、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19、锋镝余生:锋:锋芒。镝:箭镞。指从刀箭下逃生或经过战乱后而活下来。

20、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21、[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22、[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23、[刑余之人]余:以后。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也指其他受刑致残的人。

24、[酒余茶后]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25、[忧患余生]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26、[遗音余韵]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

27、[拾人唾余]比喻自己没有创同,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见“拾人涕唾”。

28、[死有余辜]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29、[破巢余卵]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30、[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