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

首页 / 报告 / | 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1

  【1】 地沟油的精炼:

  (1)将地沟油加热,并趁热过滤

  (2)将过滤后地沟油加热到105℃,直至无气泡产生,以除去水分和刺激性气味,

  (3)在经过前两步处理后的地沟油中加入3.5%的双氧水,在60℃下搅拌反应20 分钟,再加入5%的活性白土,升温至60℃,搅拌25 分钟可以达到最理想的脱色效果 。

  【2】 草木灰碱液的准备:将草木灰倒入塑料桶内,然后倒入热水,没过草木灰2cm即可。在静置2天后,需要放一个正常的鸡蛋进行浮力实验,如果鸡蛋能浮起来,说明浓度达标了。如果不能,就再静置久一点。 仔细过滤;为了防止碱液灼伤皮肤,最好戴手套;

  【3】称取200g精炼地沟油和量取1000ml碱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放在不锈钢锅里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两者的温度达到45摄氏度时,将碱液和精炼地沟油缓缓倒入大玻璃缸里混合,加入50ml酒精,再放入不锈钢锅中水浴加热,同时用电动搅拌棒搅拌。

  【4】继续搅拌可以观察到混合的液体迅速变成乳白色,二者开始皂化反应,因为水油不融,所以需要不停搅拌来支持皂化反应。搅拌皂液的时间长达3小时;当出现.固体状态时添加丁香粉

  【5】将皂液装入准备好的牛奶盒里(即入模),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星期后去掉牛奶盒(即脱模),然后切块。可以看出表面成熟度高于内部。把这样的肥皂放在阴凉通风处,任其成熟2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肥皂颜色会加深,水分逐渐蒸发,体积会缩减图为脱模后的样子,这张照片里是加入了丁香粉的肥皂。

  【6】去污效果:将肥皂用水打湿放在沾有黑、红墨水的手上揉洗一会,没有大颗的泡泡,是细密的白沫,当然,很快就变成黑沫了;冲洗干净后。清洁效果还是相当可以的!关键是洗完了真的不干燥,好像有甘油留在手背上。

化学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硅片的清洗

  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

  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

  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

  2.SC-1;SC-2

  实验背景及原理:

  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实验步骤:

  1.清洗前准备工作:

  仪器准备:

  ①烧杯的清洗、干燥

  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

  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HCl:H2O2:H2O=20:40:100ml。

  2.清洗实际步骤:

  ①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③兆声清洗10分钟,去除颗粒

  ④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使用乙醇去除有机物,然后超纯水清洗并吹干。

  实验结果:

  利用显微镜观察清洗前后硅片图像表面

  清洗前硅片照片

  清洗后的硅片照片

  实验总结:

  清洗过后明显地发现硅片表面不像原来那样油腻,小颗粒明显减少。说明我们此次使用实验方法是正确的,实验结果较为成功。

化学实验报告3

  实验题目

  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

  1、学*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

  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化学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

  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化学实验报告5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化学实验报告6

  实验时间:21世纪初

  实验员:闲鹤棹孤舟

  实验品:人类

  人类出产日期:远古时代

  人类有效期:据理论依据表明,从远古时代算起,有100亿年,过去了50亿年,还有50亿年,但是,现实问题将有效期减短,例如能源缺乏,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树木砍伐等。

  选用实验品出产日期:20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人

  进行实验:

  (1)抽样,抽取N人

  (2)在人类中加入“金钱”“权利”,发现迅速反应,并且只需少量的“金钱”与“权利”就可以将人类完全腐蚀,可见,“金钱”与“权利”对人类的诱惑性是非常大的,人类也常常为它们失去本性,但尽管如此,当将人类置于“金钱”、“权利”两旁时,人类不是避免受它们腐蚀,而是争先恐后地去接触它们,希望让它们腐蚀,这种现象在化学界是非常罕见的。

  (3)在人类中加入“道德”与“法律”发现人毫发无伤,而“道德”与“法律”却消失了,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才知道是人类散发出的“亲情”作祟,人类接触到“道德”与“法律”后,便从体内散发出一种“亲情”的物质,使“道德”与“法律”消失,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发现“亲情”这种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相当高,如果不用大量的“道德”与“法律”是无法将“亲情”消耗殆尽的,经研究,原来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成果,并且这种亲情已变性,不是纯朴之情。

  (4)检测人的化学组成,发现“损人利己

  “帮亲不帮理”、“舍一切而取生”、“自私自利”元素含量相当高,“知识”、“信任”、“乐于助人”、“诚信”、“善良”等元素几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这一元素在青少年阶段尤其少见。

  备注:据探究发现,人类是一种非常喜欢“挑战”的动物,例如,向大自然挑战:人类砍伐树木,把脏水倒入河流,把废气排入空气中,导致环境恶化,动物濒临灭绝.但人类还自以为了不起,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对大自然的警告不以为意,说不定以后人也会濒临灭绝!

  结论:人类是一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没有羞恶廉耻之心的动物,鉴于当时潮流的影响、实验器材的不完备和人类性格的多变性,故需要下个世纪再次测验,希望结果有所好转,不不不,应该是希望还有实验品供我们测验。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扩展1)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5篇)

化学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 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 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二、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体,用玻璃片盖好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2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现象: 。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现象: 。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 2.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3+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 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实验2

  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问题讨论】

  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报告3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指导教师

  李志红

  实验员

  张xx宇

  时 间:

  20xx年5月12日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 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 原理: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2) 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3) 干扰。

  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4邻二氮菲与Fe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配合无的ε =1.1 ×10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 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 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 ml 容量瓶7个,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烧杯2 个,吸尔球1个, 天*一台。

  2﹑试剂:

  (1)铁标准溶液100ug·ml-1,准确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1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μ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 )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K=268.1 B= -2.205 RxR=0.9945 CONC. =K xABS+B C = 44.55mol ml-1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五、讨论:

  (1) 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 测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 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张丽辉)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实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崔凤琼)

  本次实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精确。(普杰飞)

  (1) 在操作中,我觉得应该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 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a、温度,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国跃) 在实验的进行当中,因为加试样的量都有精确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赵宇)

  在配制溶液时,加入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刘金旖)

  六、结论:

  (1) 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

  (2) 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强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 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触,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丽辉)

化学实验报告4

  实验题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结果的相对*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mol·l-1

  m样/g

  v样/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均偏差

化学实验报告5

  实验题目

  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

  1、学*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

  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扩展2)

——化学实验报告(20)份

  化学实验报告 1

 (实验A) 实验名称:小苏打加白醋后的变化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1,将两药匙小苏打加入一只干净的玻璃杯中 2,在加如半杯白醋,盖上硬纸片,轻轻摇动玻璃杯

  3,观察玻璃杯内物质的变化情况,通过接触感受杯子的温度变化 4,取下硬纸片,小心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将小苏打加入玻璃杯中后,将白醋倒入杯中,盖上硬纸片,轻轻的摇晃杯子,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杯子里传出了一阵阵的“呲呲”声,并且,白醋中不断的冒出了许多的气泡,用手触摸杯壁,好像杯子的温度比以前降低了一些。

  取下硬纸片,小心的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用鼻子闻被手扇过来的空气的气味,可以闻到一股不是很浓的酸醋味。不是很好闻。 实验收获: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醋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正常人的嗅觉条件下没有气味。但反应物醋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会有醋酸的味道,此外,反应产生的醋酸钠也具有醋酸的气味,同样会产生醋味。

  反思:用的玻璃杯不够薄,可能使杯子温度的变化不够明显。

  化学实验报告 2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

  1、学*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

  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化学实验报告 3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现象: 。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现象: 。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 2.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3+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 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实验2

  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问题讨论】

  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报告 4

  实验名称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化学实验报告 5

 (实验A) 实验名称:小苏打加白醋后的变化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1,将两药匙小苏打加入一只干净的玻璃杯中 2,在加如半杯白醋,盖上硬纸片,轻轻摇动玻璃杯

  3,观察玻璃杯内物质的变化情况,通过接触感受杯子的温度变化 4,取下硬纸片,小心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将小苏打加入玻璃杯中后,将白醋倒入杯中,盖上硬纸片,轻轻的摇晃杯子,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杯子里传出了一阵阵的“呲呲”声,并且,白醋中不断的冒出了许多的气泡,用手触摸杯壁,好像杯子的温度比以前降低了一些。

  取下硬纸片,小心的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用鼻子闻被手扇过来的空气的'气味,可以闻到一股不是很浓的酸醋味。不是很好闻。 实验收获: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醋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正常人的嗅觉条件下没有气味。但反应物醋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会有醋酸的味道,此外,反应产生的醋酸钠也具有醋酸的气味,同样会产生醋味。

  反思:用的玻璃杯不够薄,可能使杯子温度的变化不够明显。

  化学实验报告 6

  一、前言

  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二、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1、所用器材及材料

  (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还有铁氧体磁体Phi;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Phi;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Phi;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表面用砂纸处理。

  2、 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一定位置。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节。

  3、 "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实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按照电流流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本实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因此本演示所讲的是电流流动方向,电流由"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流向"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负极,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负极。

  4、 手拿磁体,靠*塑料瓶,明显感到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塑料瓶中装了硫酸亚铁,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5、 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倒一些在纸上,压碎硫酸亚铁晶体,用磁体靠*硫酸亚铁,这时有一部分硫酸亚铁被吸引在磁体上,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6、 将磁体用棉线挂在墙上一个钉子上让磁体悬空垂直不动,用装有硫酸亚铁的塑料瓶靠*磁体,当还未接触到悬空磁体时,可以看到悬空磁体已开始运动,此事更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注:用另一个塑料瓶装入硫酸亚铁饱和溶液产生的现象同样)

  7、 通过步骤4、5、6我们得到这样的共识,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8、 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适量倒在烧杯中,加入蒸溜水溶解硫酸亚铁。可以用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然后倒入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实验是用的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装入长方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40毫米。

  9、 将铁片分别放在塑料容器中的硫酸亚铁溶液两端中,但要留大部分在溶液之上,以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由于两个电极是用的同种金属铁,没有电流的产生。

  10、 然后,在塑料容器的外面,将铁氧体磁体放在某一片铁片的附*,让此铁片处在磁埸中。用电流表测量两片铁片之间的电流,可以看到有电流的产生。(如果用单方向移动的电流表,注意电流表的正极应接在放磁体的那一端),测量出电流强度为70微安。为什么同种金属作电极在酸、碱、盐溶液中有电流的产生?电位差是怎样形成的?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由于某一片铁片处在磁埸中,此铁片也就成为磁体,因此,在此铁片的表面吸引了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而在另一片铁片的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的数量少于处在磁埸中的铁片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数量,这两片铁片之间有电位差的存在,当用导线接通时,电流由铁离子多的这一端流向铁离子少的那一端,(电子由铁离子少的那一端铁片即电源的负极流向铁离子多的那一端铁片即电源的正极)这样就有电流产生。可以用化学上氧化-还原反应定律来看这个问题。处在磁埸这一端的铁片的表面由于有大量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聚集在表面, 而没有处在磁埸的那一端的铁片的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数量没有处在磁埸中的一端多,当接通电路后,处在磁埸这一端的铁片表面上的铁离子得到电子(还原)变为铁原子沉淀在铁片表面,而没有处在磁埸那一端的铁片失去电子(氧化)变为铁离子进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因为在外接的电流表显示,有电流的流动,可以证明有电子的转移,而电子流动方向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负极铁片上铁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变成了铁离子,进入了硫酸亚铁溶液中。下图所示。

  11、 确定"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的正、负极,确认正极是处在磁体的位置这一端。这是通过电流表指针移动方向来确定的。

  12、 改变电流表指针移动方向的实验,移动铁氧体磁体实验,将第10步骤中的磁体从某一片上移开(某一片铁片可以退磁处理,如放在交变磁埸中退磁,产生的电流要大一些)然后放到另一片铁片附*,同样有电流的产生,注意这时正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电流表的指针移动方向产生了变化。

  如果用稀土磁体,由于产生的电流强度较大,电流表就没有必要调整0为50毫安处。而用改变接线的方式来让电流表移动。

  改变磁**置:如果用磁体直接吸引铁片电极没有浸在液体中的部份的方式来改变磁**置,铁片电极不退磁处理也行。

  下图所示磁**置改变,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改变。证明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磁场中电化学反应》成立。电流流动方向说明了磁体在电极的正极位置。

  三、实验结果讨论

  此演示实验产生的电流是微不足道的,我认为此演示的重点不在于产生电流的强度的大小,而重点是演示出产生电流流动的方向随磁体的位置变动而发生方向性的改变,这就是说此电源的正极是随磁体在电源的那一极而正极就在磁体的那一极。因此,可以证明,"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是成立的,此电化学反应是随磁**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可逆的电化学反应。请特别注意"可逆"二字,这是本物理现象的重点所在。

  通过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证实:物理学上原电池的定律在恒定磁场中是不适用的(原电池两极是用不同种金属,而本实验两极是用相同的金属)。

  通过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证实:物理学上的洛仑兹力(洛伦兹力)定律应修正,洛仑兹力对磁性运动电荷是吸引力,而不是偏转力。并且洛仑兹力要做功。

  通过实验证实,产生电流与磁场有关,电流流流动的方向与磁体的位置有关。电极的两极是用的同种金属,当负极消耗后又补充到正极,由于两极是同种金属,所以总体来说,电极没有发生消耗。这是与以往的电池的区别所在。而且,正极与负极可以随磁**置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与以往的电池区别所在。

  《磁场中电化学反应》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可以循环使用。

  产生的电能大小所用的计算公式应是法拉弟电解定律,法拉第电解第一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和电解中通入电流的量成正比,法拉第电解第二定律指出:各电极上析出产物的量,与各该物质的当量成正比。法拉第常数是1克当量的任何物质产生(或所需) 的电量为96493库仑。而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所消耗的功应等于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所用的力乘以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的距离。

  四、进一步实验的方向

  1、 在多大的`铁片面积下,产生多大的电流?具体数字还要进一步实验,从目前实验来看,铁片面积及磁场强度大的条件下,产生的电流强度大。如铁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20毫米时要比浸入10毫米时的电流强度大。

  2、 产生电流与磁场有关,还要作进一步的定量实验及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如用稀土磁体比铁氧体磁体的电流强度大,在实验中,最大电流强度为200微安。可以超过200微安,由于电流表有限,没有让实验电流超过200微安。

  3、 产生的电流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A-T(电流-时间),还要通过进一步实验画出。

  4、 电解液的浓度及用什么样电解液较好?还需进一步实验。

  五、新学科

  由于《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在书本及因特网上查不到现成的资料,可以说是一门新学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此文起抛砖引玉之用。我希望与有识之士共同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我的观点是,一项新实验,需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重复实验成功才行。

  化学实验报告 7

  一、实验题目:

  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

  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

  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

  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

  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 、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很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加入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实验报告 8

  实验题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结果的相对*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mol·l-1

  m样/g

  v样/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均偏差

  化学实验报告 9

  实验目的:知道成功在什么的作用下会生成美好的物质

  实验器材:成功溶液、懒惰溶液、半途而废溶液、奋斗溶液、牺牲溶液各一瓶,试管若干支,

  滴管

  实验过程:取四支装有成功溶液的试管,分别标有A、B、C、D

  第一步:取A试管,用滴管吸取懒惰溶液,滴入A试管,振荡,发现A试管内液体变得浑浊,生成了墨绿色的粘稠状沉淀。

  第二步:取B试管,用滴管吸取半途而废溶液,滴入B试管,振荡,观察到B试管中生成了黑色沉淀同时还有臭味生成。

  第三步:取C试管,用滴管吸取奋斗溶液,滴入C试管,振荡,发现C试管中有气体生成,闻到一种叫做胜利的气体。

  第四步:取D试管,用滴管吸取牺牲溶液,滴入D试管,振荡,发现D试管中生成了一种明亮的红色物质。

  补充实验:取A、B试管中生成的物质,分别加入奋斗溶液和牺牲溶液,振荡,发现A、B

  试管中的沉淀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蓝色,类似水晶的颜色,还有香气生成。

  实验结论:成功可以和奋斗,和牺牲生成美好的物质;和懒惰,和半途而废只会生成难看的

  物质。

  此实验告诉我们,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是否选对了条件辅助它,如果你选择了奋斗和牺牲,那么恭喜你,你收获了;如果你选择了懒惰和半途而废,那么很不幸,你失败了。

  化学实验报告 10

  一、 实验目的

  学*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 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 实验结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x100≈52.24%

  八、 实验讨论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化学实验报告 11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化学实验报告 12

  一、实验题目:

  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

  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

  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

  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

  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 、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很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加入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实验报告 13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指导教师:李志红

  实验员 :张丽辉 李国跃 崔凤琼 刘金旖 普杰飞 赵 宇

  时 间: 20xx年5月12日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 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 原理: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

  (2)

  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3) 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4) (5) 干扰。

  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2+4邻二氮菲与Fe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配合无的ε =1.1 ×10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 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 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 ml 容量瓶7个,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烧杯2 个,吸尔球1个, 天*一台。

  2﹑试剂:(1)铁标准溶液100ug·ml-1,准确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 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1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

  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μ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 )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K=268.1 B= -2.205 R*R=0.9945 CONC. =K *ABS+B C = 44.55mol ml-1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五、讨论:

  (1) 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 测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 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张丽辉)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实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崔凤琼)

  本次实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精确。(普杰飞)

  (1) 在操作中,我觉得应该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 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a、温度,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国跃) 在实验的进行当中,因为加试样的量都有精确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赵宇)

  在配制溶液时,加入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刘金旖)

  六、结论:

  (1) 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

  (2) 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强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 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触,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丽辉)

  附录:

  723型操作步骤

  1、 插上插座,按后面开关开机

  2、 机器自检吸光度和波长,至显示500。 3、 按OTO键,输入测定波长数值按回车键。

  4、 将考比溶液(空白溶液)比色皿置于R位以消除仪器配对误码率差,拉动试样架拉杆,按ABS。01键从R、S1、S2、S3,逐一消除然后再检查1~~2次看是否显示0。000否则重新开始。

  5、 按RAN按3键,回车,再按1键,回车。

  6、 逐一输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值,每输一个按回车,全部输完,再按回车。

  7、 固定考比溶液比色皿(第一格为参比溶液)其余三格放标准试样溶液,每测一值,拉杆拉一格,按START/STOP全打印完,按回车

  8、 机器会自动打印出标准曲线K、B值以及相关系R。

  9、 固定参比溶液比色皿,其余三格放入待测水样,逐一测定。

  10完毕后,取出比色皿,从打印机上撕下数据,清扫仪器及台面关机。

  AλC

  T/A

  721型分光度计操作步骤

  1、 2、 3、 4、

  开机。

  定波长入=700。 打开盖子调零。

  关上盖子,调满刻度至100。

  5、 参比溶液比色皿放入其中,均合100调满。

  6、 第一格不动,二,三,四格换上标液(共计七个点)调换标液时先用蒸馏水清洗后,再用待测液(标液)清洗,再测其分光度(浓度)

  化学实验报告 14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 蒸馏水 热水 硬脂酸 氢氧化钠 乙醇 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 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 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 、硬脂酸与NaOH 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 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很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 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加入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实验报告 15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现象: 。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现象: 。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 2.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3+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 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实验2

  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问题讨论】

  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

  班级: 姓名: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报告 16

  实验名称

  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然后加热试管,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化学实验报告 17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化学实验报告 18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学*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化学实验报告 19

  实验名称:

  丁香酚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明确蒸馏的原理,沸点和费点距的定义。

  2、熟悉蒸馏的仪器装置及使用。

  3、掌握常压下测定沸点的操作技术。

  二、仪器

  橡皮胶管、温度计、圆底烧瓶、蒸馏接头、直形冷凝管、接液弯管、长颈漏斗

  三、药品

  未知物1(30ML)

  四、实验原理

  把液体加热变成蒸汽,然后使蒸汽冷凝变成纯净液体的过程,叫做蒸馏。它是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蒸馏还可以测定化合物的沸点以及了解有机物的纯度。

  液态物质的蒸汽压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蒸气压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沸腾,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中山大学工学院20xx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每一种纯液态有机化合物在一定压力下均具有固定的沸点,它的沸点距也是极小(1℃~2℃)。如果被测物不纯,则它的沸点不固定,沸点距也很长,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无法确定它沸点的。

  沸点是液态有机物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通过沸点的测定可以定性了解物质的纯度。但是有一定的沸点,而且沸点距也极小的物质不一定就是纯净物。因为有些物质可以和其他物质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共沸物也有一定的沸点而且沸点距也很小。

  根据样品的用量不同,测定沸点的`方法可以分为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常量法是利用常压蒸馏操作来进行测定的,在实验室中进行蒸馏操作,所用仪器主要包括下列三部分:

  1、蒸馏瓶:液体在瓶内受气化,蒸气经蒸馏头支管外出。

  2、冷凝管:蒸气在此处冷凝。沸点高于130℃的液体用空气冷凝管低于130℃者用冷水直形冷凝管。

  3、接收器:收集冷凝后的液体。

  五、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

  1、从上到下安装实验装置。加入未知液体和2-3块沸石。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限应与蒸馏头支管的下限相*。

  2、打开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开始蒸馏。

  3、注意并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处于稳定后,记录下温度计的度数,即为该物质的沸点。而大部分液体馏出时比较恒定的温度与接收器接收到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差则为费点距。实验现象现象分析

  4、蒸馏完毕后,先停火,然后停止通入冷凝水。

  六、注意事项: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思考题

  化学实验报告 20

  实验题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 /g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cnaoh /mol·l-1

  naoh /mol·l-1

  结果的相对*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 /mol·l-1

  m样 /g

  v样 /ml20.0020.0020.00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均偏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

  (1)(2)(3)……

  结论: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扩展3)

——实验报告 (菁华9篇)

实验报告1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实验报告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马铃薯培养基(PDA)的一般方法。

  2.学*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3.了解并掌握四类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原理

  1、霉菌

  霉菌是可产生复杂分枝的菌丝体,其菌丝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3~10μ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本实验采用毛霉、青霉,曲霉,根霉四种常见的霉菌作为菌种进行观察。

  2、小室培养法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次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沿琼脂边缘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三.实验器材

  1、菌种

  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Penicillium sp),毛霉(Mucor sp)和根霉(Rhizopus sp)培养48h的马铃薯琼脂(PDA)斜面培养物。

  2、培养基及试剂

  马铃薯琼脂(PDA),20%甘油(无菌),乙醇。

  3、仪器及其它用品

  无菌操作台,解剖刀,镊子,无菌吸管,U型玻璃棒,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绸布,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培养皿等。

  四.操作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

  按附录所示配方称取PDA各组分,先将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称取20g煮沸

  姓名系年级学号组别科目题目霉菌的形态观察

  同组者:

  20min,然后先用1层纱布滤去未溶解的固体,再用6层纱布过滤,将滤液体积用无菌水调至100mL,然后再加入糖及琼脂,加塞后用牛皮纸包好,准备灭菌。

  2、培养基及装置的灭菌

  (1)灭菌准备

  准备12个*皿,在其中10个*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圆滤纸片,再放一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载玻片和三块盖玻片,盖上皿盖后再与另外2个空*皿一起用牛皮纸包好;在100mL锥形瓶中用甘油配制20%的甘油,加塞包好;最后取2mL移液管两支并用牛皮纸包好。

  (2)灭菌

  将上述用牛皮纸包好的仪器与试剂连同配好的PDA培养基一并放入灭菌锅中110℃灭菌20~30min(由于培养基中有葡萄糖,为防止由于高温而使糖发生糊化而变质,灭菌温度不宜过高)。

  3、琼脂块制备

  分别取已灭菌并溶化冷却至约50℃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6~7mL注入两个灭菌空*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在两个凝固后的*板背部用记号笔画下约1×1cm的方格,通过无菌操作,用解剖刀沿画下的方格线将其切成方形的琼脂块。(注:解剖刀使用前应先在酒精中浸泡,然后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后再进行切割操作)

  4、接种

  在无菌操作台上,先用镊子将载玻片放于U型玻璃管上,然后用解剖刀取一小块儿琼脂块,置于载玻片上,用接种环分别从斜面培养物上挑取很少量的4种菌的孢子,分别接种于培养小室中琼脂块的边缘上,用无菌镊子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最后用移液管在培养小室中的圆滤纸上加2mL灭菌的20 %的甘油(用于保持*皿内的湿度),盖上皿盖并贴上标签,每一种菌接种两个小室(其中毛霉接种4个小室)。

  5、恒温培养

  将接种后的*皿正置于28℃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

  6、镜检

  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小室培养后的载玻片,用低倍镜即可较为清晰的观察到霉菌的菌丝体及孢子,根据所学的四种菌的基本特征对四种菌进行观察比较与区分,必要时可以采用高倍镜对菌进行观察。

  五、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小室培养培及马铃薯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另外,通过观察霉菌的形态并且有特别的关注不同霉菌的细节及不同之处,比如菌丝是否有隔,孢子囊形态等特征,细心比较各种霉菌细节状态的不同,掌握了霉菌的一些基本形态特征,扩展了视野。

  六、思考题

  1、黑曲霉和黑根霉在形态特征上有何区别?

  ①菌丝:根霉无隔有假根,曲霉无隔有足细胞。

  ②孢子梗:根霉位于假根上,曲霉由气生菌丝分化而来。

  ③孢子囊形态:根霉孢子囊表面*滑,曲霉表面不*滑,呈絮状。

  2、如果要求对某放线菌或霉菌不同发育时期(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或

实验报告3

  一、文献综述: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按二比一的比例组合而成,采用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已根据相关原理发明了瓶装电解水、电解水制氧机及电解水制氢等,并将更深入的研究进行优化取得最小成本最大利益的成功。

  (三)参考文献:

  《20xx-20xx年*电解水制氢设备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分析报告》;专业文献;中学化学教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二、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电解水的实验操作;

  2.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3.学*用正交表的方法寻找电解水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和试验成功的关键;

  4.通过本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化学实验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品质和实验*惯。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

  名称 试管 导线 直流电源 铁制电极 铂电极 铜电极 电压表

  型号 18*180

  数量 两只 两根 一个 两个 两个 两个 一个

  试剂 不同浓度的氢 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描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电解,反应式如下通电 2H2O ==2H2↑+O2↑

  其中影响电解水的因素有很多,本实验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该实验的影响来探究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二)实验过程设计: 1.连接好电路(如下图)

  2.装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液面高于电极0.5cm). 3.将两支试管装满溶液各自放入正极、负极。 4.打开直流电源,将电压调至所要求大小进行电解。

  5.运用上述装置,按照下表分别进行实验。 6.注意练*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三)实验观测点及观测指标

  1.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2.检验生成的气体。

  五、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不同电解质溶液配制:计算配制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并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2、开始实验时控制好电流以防电压过大将电压表损坏。 六、起止时间进程安排:

  安装装置后,确保其安全性及可行性,依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记录结果。

实验报告4

  【课题】探究水沸腾前后的特征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或烧杯、石棉网)、水、火柴

  【步骤】

  1.按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沸腾前的特征

  对比观察

  沸腾时的特征

  【现象】

  【课题】使用温度计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规律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或烧杯、石棉网)、温度计、水、火柴

  【步骤】

  1.按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温度,在下图中作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 时

  间关系图像。

  3.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100

  80604020

  0 时间/min

  【结论】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5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锚点链接。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锚点链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页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单元格中输入导航文字。

  2) 分别选中各单元格的文字,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超级链接”对话框上的“链接”文本框分别输入“#01”“#02”“#03”“#04”。

  3)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1”,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4) 在文章的结尾处换行,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2”,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5) 同样的方法在页面下文分别输入文字和命名锚记为“03”和“04”,并输入文章。

  6) 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添加瞄记的作用是可以帮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使页面更加精简。本实验的关键难点在于链接文本框输入的名称和瞄记的名称要相一致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要记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输入文字并设置瞄记名称,并记得输入对应的文章,否则瞄记可能不能用。熟练程度低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工具,无法一次准确地寻找到适当的位置。实验中忘记选择“不可见元素”,几次实验都失败,最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验前要先做好预*,否则实验过程会比较吃力。

实验报告6

  一、 实*目的

  1、学*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认识和理解电子工艺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树立起电子工程意识。

  2、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3、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块51单片机学*板,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5、初步了解印刷电路板制作流程,本次实*主要是学*了PCB板的制作,对于现阶段实验室的条件只能在实验室做些简单的单层板。

  二、 实*要求

  1、通过理论学*掌握基本的焊接知识以及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

  2、熟练掌握手工焊接的方法与技巧;

  3、完成51单片机开发板的安装、焊接以及调试。

  三、实*内容

  电子工艺实*是对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本次实*主要内容有:

  1、练*手工焊锡技术,掌握手工焊接的操作及技巧。

  2、学*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并初步了解单片机学*板的工作原理,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块单片机学*板,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3、初步了解印制电路板(PCB板)的制作。

  四、实*器材及介绍

  1、 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一块电路板,用于练*焊接;铜丝,用于练*焊接模型。

  3、万用表:开发板调试时测量电压、电流等数据,进行学*板的调试与检测。

  4、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布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5、印制电路板刷锡膏、载流焊烤箱等一系列仪器。

  五、实*步骤

  5.1 插接式焊接(THT) 操作步骤

  首先准备好焊锡丝和烙铁。电烙铁的初次使用需要给烙铁头上锡:将焊锡丝融化并粘在烙铁头上,直到融化的焊锡呈球状将要掉下来的时候停止上锡。 然后将电烙铁预热,使其达到一定的温度,接着将焊锡丝和烙铁同时移到焊接点,利用烙铁的温度使焊点预热,当焊件加热到能熔化焊料的温度后将焊丝至于焊点,焊料开始熔化并湿润焊点。当熔化一定量的焊锡后将焊锡丝移开。当焊锡完全湿润焊点后移开烙铁。

  操作要点: 在手工烙铁焊接中,焊件往往都容易被污染,所以一般需要进行表面清理工作,手工操作中常用砂纸刮磨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去除焊接面上的锈迹、油污、灰尘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在焊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松香来促进焊接,使之能更加好的焊接,但是也不能使用过量。合适的焊接剂应该是松香水仅能浸湿的将要形成的焊点,不要让松香水透过印刷版流到元件面或插孔里。使用松香焊锡时不需要再涂焊剂。在焊接的过程中,烙铁头容易氧化形成一层黑色杂质的隔热层,使烙铁头失去加热作用。所以我们需要用一块湿布或湿海绵随时擦去烙铁头上的杂质。在焊接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焊锡的量的适量,同时在焊接的过程中我们要固定好焊件,在撤离烙铁头的时候要快速,防止产生毛刺。完成内容: 用手工焊的方法,利用导线在万能板上焊接出字体,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手工焊的基本操作方法。

  5.2 锡膏丝网印刷、贴片与载流焊 操作步骤

  将PCB板按规定方向放在刷锡膏仪器上,利用刮刀均匀地将锡膏刷在PCB板对应的矩形块中,按照图纸标识,将电阻、电容、二极管、芯片等微小器件放在涂好的PCB板上的相应位置,贴片完毕后*放入载流焊仪器中,待加热一段时间后,用镊子拿出,并检查贴上的小器件是否*整的焊在PCB板上,以及芯片管脚是否有粘连等情况,如存在此种情况,则利用电烙铁热熔相应的小器件并摆正。

  操作要点:向PCB板上刷锡膏时用力要均匀,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贴片时要特别注意方向,切勿贴反贴倒;移动时要*稳,尽量不产生震动,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来回走动,以免将贴好的器件碰掉或移位;贴完芯片后要再次仔细检查是否已全部贴好,以及是否贴在了对应位置。

  完成内容:将所有微小器件或芯片贴在相应位置,并利用载流焊完成焊接,以及解决纠正部分存在偏移、芯片管脚有粘连的情况。

  5.3 单片机开发板其余器件的手工焊接

  进行完单片机开发板的贴片工作之后,接下来就开始了手工焊接任务。 在前面提到的焊接材料当中,有很多的器件都是有方向性的。因此在焊接的时候必须注意元件的方向,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在焊接时也一定要注意焊接元件的顺序,基本上秉承着方便性原则,先焊接小部件,在焊接大部件,焊接元件管脚多时(双排40脚排针)要注意焊接工艺,尤其注意的是在焊接芯片插槽时切不可把芯片连到插槽上一同焊接,因为焊接时过热的温度会烧坏芯片,一定要把芯片插槽焊接完毕之后,再把芯片插到插槽中。焊接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不仅会烧毁元气件、而且易使焊点容易脆裂。

  另外,焊接时不可将烙铁头在焊点上来回移动或用力下压,要想焊得快,应加大烙铁和焊点的接触面。增大传热面积焊接也快。特别注意的是温度过低烙铁与焊接点接触时间太短,热量供应不足,焊点锡面不光滑,结晶粗脆,象豆腐渣一样,那就不牢固,形成虚焊和假焊。反之焊锡易流散,使焊点锡量不足,也容易不牢,还可能出现烫坏电子元件及印刷电路板。总之焊锡量要适中,即将焊点零件脚全部浸没,其轮廓又隐约可见。焊点焊好后,拿开烙铁,焊锡还不会立即凝固,应稍停片刻等焊锡凝固,如未凝固前移动焊接件,焊锡会凝成砂状,造成附着不牢固而引起假焊。焊接结束后,首先检查一下有没有漏焊,搭焊及虚焊等现象。虚焊是比较难以发现的毛病。造成虚焊的因素很多,检查时可用尖头钳或镊子将每个元件轻轻的拉一下,看看是否摇动,发现摇动应重新焊接。

  每次焊接完一部分元件,均应检查一遍焊接质量及是否有错焊、漏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可保证焊接器件的一次成功而进入下道工序。

  5.4 整板系统调试

  调试过程所遇到的故障以焊接和装配故障为主;一般都是机内故障,基本上不出现机外及使用当造成的人为故障,更不会有元器件老化故障。对于新产品样机,则可能存在特有的设计缺陷或元器件参数不合理的故障。

  整板系统测试主要有以下几步:

  (1) 将拨码开关K23,K24打开,K25,K26关闭,按下电源开关。

  (2) 静态数码管检测及按键检测。按K1,蜂鸣器发出“滴”声,静态数码管中间一段亮。然后按K1—K16,蜂鸣器发出“滴”声,静态数码管对应显示0—F。

  (3) 8路流水灯检测。按复位按钮,对单片机复位。按K2,蜂鸣器发出“滴”声,八路LED会闪烁发光。

  (4) 动态数码管检测。复位单片机,按K3,蜂鸣器发出“滴”声,动态数码管会显示12345678。

  (5) 继电器检测。复位单片机,按K4,蜂鸣器发出“滴”声,继电器会一秒吸合一秒切断,对应指示灯会闪烁。

  (6) DS18B20测温检测。复位单片机,按K5,蜂鸣器发出“滴”声,动态数码管后三位会显示“———”,等待DS18B20初始化后,动态数码管后三位显示温度

实验报告7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数字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对信息代码的要求。

  2、掌握位同步器的同步建立时间、同步保持时间、位同步信号同步抖动等概念。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和锁定状态。

  2、观察数字环锁定状态下位同步信号的相位抖动现象及相位抖动大小与固有频差的关系。

  3、观察数字环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与固有频差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

  2、20M双踪示波器

  一台 一台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好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按下开关POWER301、POWER302、POWER401和POWER402,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301、LED302、LED401和LED402发光,CDMA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均开始工作。

  3、发射机拨位开关“信码速率”、“扩频码速率”、“扩频”均拨下,“编码”拨上,接收机拨位开关“信码速率”、“扩频码速率”、“跟踪”均拨下,“调制信号输入”和“解码”拨上。此时系统的信码速率为1Kbit/s,扩频码速率为100Kbit/s。将“第一路”连接,“第二路”断开,这时发射机发射的是第一路信号。将拨码开关“GOLD3置位”拨为与“GOLD1置位”一致。

  4、根据实验四中步骤8~11的方法,调节“捕获”和“跟踪”旋钮,使接收机与发送机GOLD码完全一致。

  5、根据实验五中步骤6~7的方法,调节“频率调节”旋钮,恢复出相干载波。

  6、用示波器双踪同时观察“整形前”和“整形电*”,并将双通道置于直流耦合,零电*、电压设为一致。调节“整形”旋钮,使整形电*置于“整形前”波形上部凸出部分。用示波器观察“整形后”的波形,并与“整形前”比较,如完全相同,则整形电*调节正确。

  7、用示波器观察接收机“BS”信号,该点即为接收机恢复出的位同步信号,将其与发射机的“S1-BS”进行比较。

  8、改变系统的信码速率,按“发射机复位”和“接收机复位”键,通过与发射机的“S1-BS”对比观察“BS”信号的变化。

  9、将“第一路”断开,再连接,通过与发射机的“S1-BS”对比观察接收机“BS”信号的变化。

  五、实验思考题

  1、设数字环固有频差为△f,允许同步信号相位抖动范围为码元宽度Ts的η倍,求同步保持时间tc及允许输入的NRZ码的连“1”或“0”个数最大值。

  答:同步保持时间t c =1/△f K,允许输入的NRZ 码的连“1”或连“0”个数的最大值为η 。

  2、数字环同步器的同步抖动范围随固有频差增大而增大,试解释此现象。

  答:由公式t c =1/△f K,当固有频差增大时,同步保持时间减小,那么抖动范围就增大。

  3、若将AMI码或HDB3码整流后作为数字环位同步器的输入信号,能否提取出位同步信号?为什么?对这两种码的连“1”个数有无限制?对AMI码的信息代码中连“0”个数有无限制?对HDB3码的信息代码中连“0”个数有无限制?为什么?

  答:可以提取位同步信号,因为整流后的AMI 码或HDB 3 码为NRZ 码,自然可以

  提取。对这两种码连 “1”个数有限制,对 AMI 码的信息代码中连“0”个数有限制,对HDB 3码的信息代码中连“”个 数无限制,因为其连零个数不超过4 个。

  六、实验图片

实验报告8

  一、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种类很多,因其产生的条件不同而异。地球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噪声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自然界形成的这些噪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们是无法克服的。我们所研究的噪声主要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它的来源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交通噪声

  在我国,道路交通噪声在城市中占的比重通常为40%以上,有的甚至在75%以上,随着城市车辆的拥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也将不断加剧。系由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振动声、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防盗报警鸣笛声、穿越而过的铁路(包括地上、地下)和飞机起落时的噪声等。 ⑵工业噪声

  系由工业生产活动中的机械设备和动力装置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0%左右,在我国城市中,居民与厂矿的混杂情况甚多,厂矿噪声的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使得居民对厂矿声的反应特别强烈。

  ⑶建筑施工噪声

  建筑工地地打桩声能传到数公里以外,且工期大都在一年以上,因而对周围居民地干扰是很大的。

  ⑷社会生活噪声

  泛指人们因生活(商业文化、娱乐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二、 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四大公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及格方面: ⑴干扰和损害听力。

  噪声污染可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听力损害。另外,噪声会干扰听力,掩鼻需要的声音,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的信号,从而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⑵引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⑶对心理、睡眠、神经系统、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噪声会使人心烦意乱、负面情绪增加;使感知判断能力、智力思维、瞬时记忆、视听反应速度和验收协

  调能力下降。人长时间在噪声刺激下就会患“神经衰弱症”。

  ⑷对妇女、孕妇、胎儿、儿童产生影响。长期强噪声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性机能紊乱;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

  ⑸对视觉的影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流泪等,同时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

  ⑹其他影响。强噪声刺激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使生物间的信息联系破坏;使建筑物坍塌,一起设备失灵和毁坏等。

  三、主要仪器

  AWA5633数字式声级计、普通声级计(II型:HS5633)、Hs5920 噪声监测仪,。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室外测量时声级计的传声器上应加防风罩;测量时应雨无雪;风力小于5.5m/s;传声器应距地面不小于1.2m;

  2. 若测点靠*树木、建筑墙等不宜测量处应移开距离至少1m以上;

  3. 要防止测量时的读数噪声干扰。

  五、实验内容

  1、学生进行噪声背景资料收集、包括资料查阅与监测方案的设计。查阅文献了解国内校园噪声监测现状与噪声污染危害;调查我校校园噪声源及其噪声规律、包括建筑设施等情况,由小组长组织同学根据调查情况讨论采样点的选择与布设,结合噪声变化规律和实验时间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设计噪声测量数据原始表格;小组长组织修改并组织同组成员踏勘后确定最终噪声监测方案。

  2、检测:,每5sec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 个数据。

实验报告9

  一、实验名称:B2C电子商务上机模拟演练

  二、实验目的:

  1.了解B2C电子商务的运营过程

  2.能够模拟B2C的运行

  3.明白网上商店的业务过程及其后台的运营、维护、管理等活动

  4.熟悉各个环节,能够顺利完成网上交易

  5.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各项作业

  三、实验准备:

  1、首先专心听老师讲解,对于电子商务模拟系统有一个答题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2.在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带领下自己追随老师进行相关的注册。即申请账号,进入实验*台,申请注册相应的个人银行、电子钱包,以及电子邮箱,并在认证中心完成相关的认证,等待老师的模拟认证审批,为B2C网上交易做好相应的准备。

  四、实验任务:主要模拟整个B2C的运营过程,其中包括:用户注册,用户信息修改,商品搜索,浏览商品信息,在线购物,上传商品图片、订单管理、商品管理、用户管理等过程。

  五、实验要求:

  1.首先,完成相关的注册。比如说个人账号、网上银行、电子钱包等;

  2、然后,进行在线购物,完成订单及相关支付;

  3、其次,进行后台处理,完成发货及用户退货;

  4、最后,转换身份作为商家上传商品图片作为销售的商品,完成真个电子商务过程。

  六、实验内容及步骤:

  1.首先进入B2C电子商务实验*台,进入用户登录页面点击“用户注册”按钮,进入商户基本信息填写页面,将基本信息填写完整,提交完成用户注册,并用账号进行登录;

  2、前面已将完成了相关注册,现在完成B2C前台购物流程,主要步骤如下:

  (1)、消费者注册成为电子商城的会员;(2)、进行会员登录进行在线购物;选中购买商品,生成订单;(3)、提交订单后返回进行订单查询,进行在线支付,付款成功后等待商家发货。

  3、进入B2C后台,完成商品管理,销售管理,会员管理,同时进行发货处理,并转换身份进行商品图片上传,完善相关商品描述。

  4、再次进行订单查询,接受商品订单,或者进行退货处理,完成整个电子商务过程。

  七、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中,遇到了些许的困难。通过对B2C后台数据初始化的学*和前台操作,能够熟练完成会员注册、客户管理。能够熟练完成后台的操作,完成销售订单、发货确认、网上客户订单等各个环节的操作。

  这次初步接触B2C电子商务的流程,每个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比较繁琐,需要很耐心,,比如,开始的不知道该怎样申请银行账号,还有后来订货的时候很迷惑,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和帮助我才顺利完成此次试验。后来在实验的逐渐进行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消费者购买及付款等步骤等都顺利完成了,并且成功的完成了角色转换。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B2C的基本运营过程,也熟悉了B2C电子商务里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明白了商家和消费者这两个角色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此外,通过本次实验,增进了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也明白了电子商务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和市场意义,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实验的学*,也让我对生活中的电子商务有了更好的运用。尤其是在生成各种各样的订单的时候,同时我也知道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了 B2C交易模式的具体流程,感受到了网上交易的方便快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掌握一些网上电子交易的工作,强化自己的本领,培养自己的才能,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初次做这个实验由于有限的知识和仓促的时间的限制,所以设计过程中难免有缺点和不足的地方,望老师能给予我批评和指正。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扩展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菁华3篇)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1

  一、实验题目:

  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

  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

  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CHCOOH+NaOH→1735

  CHCOONa+HO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

  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

  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很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硬脂酸加入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加入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现象:。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现象:。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

  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的: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实验器材

  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体,用玻璃片盖好

  4.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扩展5)

——实验报告菁选

关于实验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实验报告1

  五一黄金周跑了一趟北戴河,去了趟盘山,又到昌*长陵北面延庆山区玩了玩,总共跑了1281公里,加油 126.57升(共加两次93号油 第一次73.9升跑747公里,第二次52.67升跑534公里)*均油耗百公里9.9升。

  电动增压刚开始调到20xx转或100公里时速时打开,后又调到1800转 90公里时速时打开。

  安装后的主要感觉,马力有所增加,扭力增大了,油耗没有增大还是保持100公里10升以下。

  我*时开车过了60多公里就挂5挡,保持80公里均速。高速行驶也就保持110公里以下,声音也好听。这次由于做实验主要实验在打开电动增压时的效果。当我在5挡时保持80~90公里时速,遇到上坡或需要加速超车时往往要减挡增大扭力加速。

  这次实验打开电动增压时,车子好像有了一股闷劲,不用减挡稍一加油就挺过去了,低中速扭力增大了。在山区行驶时感觉也是这样。*常3~4挡爬坡时感到扭力不够时赶紧换挡,这次实验脚下稍一加油发动机似乎闷劲十足,不慌不忙就上去了。由于控制电动增压开关连动在油门上,油门开启到一定成度就打开了。急加速时它也会根椐需要及时起动增压,效果不错。

  我本人还比较满意。*时用车时它不启动也不影响正常进气。由于增压装置改装在车头前进气量大.空气凉爽.密度大.所以效果不错。当然涉水时就不行了,喜欢涉水的`同志可改装涉水器喉管。

关于实验报告2

  星期天的早上我自己做荷包蛋吃,我把油热好,再把鸡蛋打了进去,我用洗好的铲子去把荷包蛋给翻过来,但是铲子上面的水滴进了热油里,里面的立刻炸了开来,炸出来的油差点溅到我的脸上。做完了荷包蛋,我去问妈妈水遇到油为什么会炸起来啊?妈妈说她也不清楚。

  我便开始翻阅书籍、询问别人、上网查找资料。我找到了资料:油水之所以无法融合,是因为持续加热下,油的温度会一直上升,超过100度时,少量的水溅入热油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水1000kg/m3 油800kg/m3),水会沉在锅底,而油的`沸点(250摄氏度)大于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油温又持续上升,沸点比水高。所以在油包住水时,水的温度升高后“油相当水的外壳”水便会蒸发、沸腾(剧烈的汽化),体积变大就把油推开,但这个过程很快,所以像爆炸一样。将热油溅起。同时,油分子产生震动,发出剧烈响声,而造成喷起,油喷起时,水通常已经蒸发,所以几乎都是被油喷到。

  我为了确认以上的资料是否正确,又做了几个实验:

  1、较多的冷油加少量的冷水,一开始没有反应,加热到沸腾后,立刻炸了起来。

  2、较多的热油加少量的冷水,立刻就冒出白白的浓烟,油星四溅,噼里啪啦,人都不敢靠*。

  3、较多的热油加少量的热水,和上一个实验的结果一样,立刻炸开来。

  4、较多的冷水加冷油,水一沸腾也炸开了,但是炸的程度很小。

  5、较多的热水加少量的冷油,过一会儿也会炸,但威力不够。

  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油和水在一起,不管多少,只要烧开了,就一定会炸起来,只是表现程度不一样罢了。

  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觉得很高兴。看来生活中的小事确实都有着或深或浅的科学道理,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发现,多研究,多探索……生活处处有科学。

关于实验报告3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句,利用微粒观点可解释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为探究在人际交往中什么是真正所需的,我做了下面的化学实验:

  实验器材:

  三只洁净的试管(分别为1号、2号、3号)、滴管、镊子、药匙、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药品:

  “交往”溶液、“爱心”提取液、黑色“自私”晶体、“谦让”与“分享”白色粉末、“时间”催化剂。

  实验步骤:

  1、在三只试管里,分别倒入等量的`“交往”溶液,竖直置于试管架中。注意观察,记录现象。此时试管中的“交往”溶液为透明液体,摇晃后,未变浑浊。

  2、用镊子夹取少量黑色“自私”晶体放入1号试管中。实验现象反应迅速,冒出大量气泡,并生成白色固体沉淀。摇晃之后,溶液变为灰色浑浊,并且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产生呕吐感。此时立即停止实验,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用药匙向2号试管中倒入“谦让与分享”白色粉末,实验现象:反应较慢,冒出少量气泡,生成黄色固体,溶液变为淡黄色。从试管中提取黄色固体,闻有淡淡清香,将固体放入溶液中,整只试管溶液散发出香气。

  4、用胶头滴管,向3号试管滴入几滴“爱心”提取液,实验现象:反应极其缓慢,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时间”催化剂,溶液逐渐变成绿色,用酒精灯加热10分钟后,有浓浓的香气逸出,无沉淀生成,颜色纯正。

  对以上现象观察、对比、思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爱心、谦让、分享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而用自私的心匆忙换取的眼前利益,是你一生中最坏的毒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会谦让、分享,更不要吝啬你的爱心。俗话说“百花没有读书香,万事怎有为善乐”,请欣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的心随之升华成一颗善良的小星星!

关于实验报告4

  《金工实*(二)》实验报告

  学*中心:江苏南通通州奥鹏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xx年秋 季

  学 号:

  学生姓名:

  1.车床安装工件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只要满足加工要求,应尽量减少工件悬伸长度;

  2、工件要装正夹牢;

  3、夹紧工件后随手取下三爪扳手,以免开车后飞出伤人;

  4、安装大工件时,卡盘下面要垫木板,以免工件落下,砸坏床身导轨。

  2.请简述车床在车削中试切的意义。

  答:刻度盘和丝杠的螺距均有一定误差,往往不能满足精车尺寸精度的要求,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常采用试切的方法来保证尺寸精度。

  3.请简述三面刃铣刀及立铣刀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答:三面刃铣刀:在其圆周和两个端面上均有刀齿。三面刃铣刀除圆周有主切削刃外,两侧面也有副切削刃,从而改善了切削条件,可用于加工凹槽和阶台面由于三面刃铣刀的结构特点。它可以在工件上同时铣削。 立铣刀:一般由3~4个刀齿组成,圆柱面上的切削刃是主切削刃,端面上分布着副切削刃,工作时不能沿铣刀轴线方向作进给运动。它主要用于加工凹槽,台阶面以及利用靠模加工成形面。

  4.请简述刨床刨削T型槽的步骤。

  答:1、首先按照在铸铁*板的端面和上*面已经画好的加工线找正和装夹*板。

  2、用切槽刀刨出直角槽。如果T型槽较小(槽宽小于100mm),顶部直角槽精度要求不高,可在一次走刀中切出,使其宽度等于T形槽槽口的宽度。如果T形槽较小和槽口精度要求较高或T形槽较大时,必须粗刨和精刨两次刨出直角槽。

  3、刨侧面左右凹槽。加工前,用铸铁直角尺或铸铁方尺检查弯头切刀切削刃与铸铁*板顶面是否垂直(允许倾斜一个小度角ε,一般取ε=25'~30',以抵抗切削抗力使刨刀刀杆产生的弯曲弹性变形),若不垂直,则应重新调整刀具到保证垂直为止。然后用弯头切刀分别刨削左右侧面的凹槽。

  4、倒角。用两个主偏角均为45°的'尖头刨刀倒角。

  5.请简述砂轮和砂轮的组成。

  答:用磨料和结合剂树脂等制成的中央有通孔的圆形固结磨具。砂轮是磨具中用 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 砂轮由 基体,磨料层,过渡层组成。

  6.请简述磨削加工范围。

  答: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岗花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

  7.请简述微机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工件的操作流程。

  答:1、按润滑卡片规定加油,做到合理润滑,防止研磨事故发生。

  2、各项操作关开位置必须正确,搬动必须灵活。4 o/ A3 t. G& w9 C; F

  3、电器开关的门必须关闭,防护罩必须齐全,安装正确。

  4、工件必须安装牢固,导线连接要牢固,工作前检查冷却液是否有,能否正常喷射。

  5、“走丝”电机最好在刚换向后关断,不要随意关闭总开关,否则可能使贮丝筒在惯性作用下越出限位开关,拉断钢丝。

  6、清除废丝必须关断总电源,否则撞块碰上行程开关可以启动走丝电机,容易发生事故,废丝应揉成小团。放在箱内,不要随地乱扔。

  7、数控线切割机床高频电源开启前,必须先开走丝电机,否则丝碰到工件即会绕断丝,也不可双手同时接触工件和床身,以免高频电源麻电。

  8、在使用手柄转动贮丝筒后,应立即取下手柄,以免疏忽,开启走丝电机时,手柄飞出伤人。

  9、在换数控线切割机床冷却液时,拆下油泵电机后,不能随意乱放,应使电机头高于水轮,以免水流入电机头。

  8.什么是加工中心?

  答:数控铣床是在普通铣床上集成了数字控制系统,可以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较精确地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9.什么是研磨?研磨的特点和用途有哪些?

  答:研磨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 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如切削加工)。

  特点和用途: 研磨可用于 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他型面。加工精度可达IT5~01,表面粗糙度可达Ra0.63~0.01微米。

  10.请比较模数是2,齿数分别为26和34的齿轮齿形。

  答:齿轮模数一定,齿数越多,分度圆直径就越大,基圆直径也越大(两个齿轮压力角也应该相同,一般是20°);基圆直径越小,渐开线越弯曲(曲率大);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直(曲率小);标准齿轮(变位系数是0),齿厚是 πm/2 。所以,26齿的齿轮齿形比34齿的齿轮齿形凸出、齿顶较尖。

  11. 学*心得

  经过对金工实*的学*,了解了自己在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也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所学的内容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慢慢体会,把自己的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面对着现在社会,没有一项自己拿得出的技能,是要被社会淘汰的,只有自己去学*才能提高,在提高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关于实验报告5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名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实验器材:天*(砝码)、量筒、烧杯和适量的水、细线。 3、 实验步骤:①用天*测出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 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4、实验记录表格:

  教师演示小石块密度测量方法: 1、先把天*调节*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3、把数据填入表中根据密度公式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学生:练*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名称:测量盐水的密度

  2、实验器材:天*(砝码)、烧杯和适量盐水、量筒 3、实验步骤:①用天*测出 的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测出 的质量记作m2 4、实验记录表格:

  教师演示盐水密度测量方法

  1、先用天*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3、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学生:练*测量盐水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学生回答问题。

关于实验报告6

  探究课题;探究*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面镜,因而证明*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面镜垂直且*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面镜走*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静的水面其实也是*面镜.等等。

  XXX

  20xx年X月XX日

关于实验报告7

  一,实验目的

  1、研究铁碳合金在*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显微镜、预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

  2、金相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

  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

  三,实验内容

  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实验中对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进行如下表热处理

  2、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的测定。

  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

  1、观察*衡组织并测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3)测试硬度。

  2、进行热处理。

  3、观察热处理后的组织并测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察并拍摄显微组织。

  五,实验处理:

  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在*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衡组织一般指合金在极为缓慢冷却的条件下所得到的组织。铁碳合金在*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从相图来看,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所组成。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结晶条件的差别,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不一样,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组成物。

  2、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组织

  3、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

  组织:在室温下,碳质量分数不同时,合金的组织在变化。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大,组织按下列顺序变化:F、F+P、P+Fe3CⅡ、P+Fe3CⅡ+Le’、Le’+Fe3CⅠ、Fe3C。性能:硬度主要决定于组织中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硬度和相对数量,而受他们的形态影响比较小,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加,由于硬度高的Fe3C增多,硬度低的F减少,所以合金的硬度呈直线关系增大,由全部为F的硬度约为80HRB增大到全部为Fe3C时约800HRB。

  强度是一个对组织形态很敏感的性能。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加,亚共析钢中P增加而F高,F的强度值较低,所以亚共析钢的强度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减少,P的强度比较高,其大小与细密程度有关,组织越细密则强度值越当碳质量分数超过共析成分之后,由于强度较低的Fe3CⅡ沿晶界出现,合金强度增高变慢,到W(C)为0.9%时,Fe3CⅡ沿晶界形成完整的网,强度迅速降低,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加,强度继续降低。塑性变形全部由F提供,所以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加,F量不断减少时,合金的'塑性连续下降。

  4、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的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其基本的工艺过程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它的特点是:只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组织结构,获得所需性能,尽量避免改变零件的形状。同样的材料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内部组织,因此,热处理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5、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对于亚共析钢采用Ac3+30~50°,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采用Ac1+20~40°。对于亚共析钢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淬火后严重影响和降低塑性和韧性,如果淬火温度过低,奥氏体化就会不完全,淬火后会有铁素体,导致淬火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温度高了,同样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同时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多,淬火后容易变形开裂,同时严重降低硬度和强度,如果温度低了,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少,大部分碳化物保留下来,淬火后也容易变形开裂,奥氏体化后奥氏体含碳量过低,导致淬不上火,导致淬火后马氏体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关于实验报告8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 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关于实验报告9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做过一个实验,他组织一些年轻人分别以1人、2人、3人、直至8人一组进行拔河比赛,用测力计测量他们在不同组别中用力的情况。结果发现人数越多,人*均用力越少。这说明:人多时,做什么事就会有依赖性,就越不容易成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没有完全的独立就没有完全的幸福。的确,历史不乏这种例子。就拿三国时的刘禅来说吧,他没有什么雄才伟略,事事依赖诸葛亮,不问朝政,整天寻欢作乐,成了扶不起***。结果诸葛亮一死,他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管理朝政,导致蜀国灭亡,为天下人耻笑。

  拿破仑也如是说: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他也是这么做的,拿破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身材矮小,由于各种原因,他甚至比别人更难生存。但他没有退缩,没有依赖父母、别人,而是参了军,靠自己的能力从一个普通士兵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就这样怀着一腔抱负和独立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伟大理想,为后人所敬仰。

  个人是这样,国家亦如此。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成立之时是国衰民危之时。***没有依赖外国的'帮助,凭着坚定的信念、自强的精神,和国内外敌人斗争到底,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成立后,也没有完全依赖苏联的经验,而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贫积弱的中国最终强盛起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证明了这一点。

  可是,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却越来越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赖集体,使得自己越来越没主见,没能力,这样的青少年又怎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挪威作家易卜生说: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老子也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要做成一件事,就得克服依赖性。

  克服依赖性也不是指脱离集体,事事自己做,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我们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体现价值,融入集体但不依赖集体才是我们该做的。

  俗话说:人生自强少年始。自立自强是每一个成功之人所必需的品质,作为新一代青少年,我们应该坚决克服依赖性,积极锻炼自己,学会独立,学会坚强。让我们为前进的小船插上风帆,向自己的理想进发吧!

关于实验报告1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

  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原理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二)实验步骤

  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2.抽出外套层,可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到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慢慢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然后剥掉外套层。

  3.排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将线排序。

  4.整理,排序后应尽量将线头拉直理*,然后用压线钳将多余的线头剪掉。

  5.插入水晶头,将排序后的双绞线线头插入部分插入到水晶头中,插入后用力压住双绞线,尽力的将双绞线头向水晶头中推,以保证线头充分的插入水晶头中。

  6.压线,经过上述步骤后,只要使用压线钳将线压紧即可。

  (三)回答思考题。

  1)双绞线、细缆、粗缆三种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点

  同轴线和双绞线的区别主要是网络拓扑不同,同轴电缆只能是总线型结构,而双绞线则是星型结构。三种介质传输的最大带宽不同,粗缆传输带宽最宽,其次,细缆,最宅的双绞线。不过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传输距离比细缆和粗缆长。

  2)A线序和B线序有何区别若不遵循上述标准,是否所做的网线不可用。

  两端的线序相同叫直通线,都遵循568B标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连接使用直通线,如网卡到交换机,网卡到ADSL modem,交换机到路由器等;而一端为568B线序,一端为568A线序的为交叉线,即1-3、2-6调换,用于相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如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交换机与集线器连接等。

  不按上述标准,只要保持线序正确,就可以正常使用。

关于实验报告11

  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器材】

  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

  【操作】

  (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①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越来越多,有少量气泡上升。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加快。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快。

  ④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98℃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沸腾停止。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XXX

  20xx年X月XX日

关于实验报告12

  一、实验过程

  1.资料的搜集。

  2.熟悉制作软件。

  3.构建站点框架。

  打开dremweaver后第一步便是新建站点

  4设计主页及二级页面。

  5实现网页间的链接

  链接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把要链接的文字选择在选择工具栏的链接按钮最后选择自己要链接的网页单击确定便可以了。

  6向静太网页插入动态效果

  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这半年的学*实践中和老师的指导下以量明晰的操作步骤和典型的应用实例,教会我们。使更丰富全面的软件技术和应用技巧,使我们真正对所学的软件融会贯通。所以我结合所学专业的内容制作了个人网站,作为实*的成果。其内容是多样化的。制作网页用的软件是dreamweaver,banner软件。dreamweaver加速了网络时代电子交易应用中的项目交付。它提供了网页和表单的动态生成到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如电子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和企业内部局域网的数据库应用等功能。例如,网页上很流行的阴影和立体按纽等效果,只需单击一下就可以制作完成。当然,其最方便之处是,它可以将图象切割,图象映射,悬停按纽,图象翻转等效果直接生成html代码,或者嵌入到现有的网页中,或者作为单的网页出现。主图是一个网页的门面,它能体现出这个网页的整体风格。

  制作网页,首先是确定主题,经过再三考虑,就做了个关于中国的网站,*时也总是浏览类似的网站,对这些还有些了解,于是确定主题,做一些类似的网站,但考虑到,现在网络上好多类似的网站,但有些内容不适合我们学生阅读,对于我们来说有点不实际,根据这种情况,最后决定建立一个简单的中国介绍和相关的事迹网站,专门介绍一些即使用,又便宜的小秘笈。于是网站主题确立。

  然后是整体规划,每一版块都有其个性的色彩,清晰明了,便于阅读浏览,致分几部分,中国简介,中国历史,用户登录注册页面留言,再加入个别网站等,每一部分又分几小部分,内容比较充分,多样。

  再后是收集资料与素材,量浏览相关网站,收集关于中国的一些事迹历史图片,好的文章和图片等,还有参考一些好的网站的布局,特色,颜色搭配,背景图等。

  再后是设计网页图片,用flash制作网页的banner。

  再后是建立站点,站点分布如下:

  再后是制作网页了,使用dreamweaver制作。

  首页内容精彩丰富,简洁明快,语言风趣,通俗易懂。页面可爱清爽。首页主要是导航作用。首页制作时,时刻考虑着网页的基本原则:统一,连贯,分割,对比及和谐的原则,内容统一,都是为了主题服务,一个网站强调的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围绕一个统一的目标所做的设计才是成功的;连贯,页面之间关系连贯,统成一体;每版内容都自成一体,颜色各异,便于浏览;整个网页有动有静,颜色不同,形成对比,不呆板,富有生气;颜色各异,但又不同之中又相同,浑然一体。而且制作过程中,不忘以下原则:

  简洁实用:这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特殊环境下,尽量以最高效率

  的方式将用户所要想得到的信息传送给他就是最好的,所以要去掉所有的冗余的东西。使用方便:同第一个是相一致的,满足使用者的要求,网页做得越适合使用,就越显示出其功能美;页面用色协调,布局符合形式美的要求:布局有条理,充分利用美的形式,是网页富有可欣赏性,提高档次。当然雅俗共赏是人人都追求的。

  利用我们所学的框架集,制作更完美的页面。将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结合起来

  再后,调试过程,好多次本来在dream里好好的,把字调的好好的,位置很对,可在浏览器里御览就出毛病了,不是靠上了,就是靠下了,很不老实,经过再三调试,整理,加了好多表格,终于满意了,很是麻烦,想请问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啊,还有怎么解决啊,不用这么复调整的办法,还有什么好办法啊?

  还有,在最超链接过程中,明明在页面属性里设置的是超链接的文字是原色,点击链接后也是原色,可一链接上就变色了,想了老半天,也做了很多研究,实验,终于知道怎么回事了,原来应该对文字所在的单元格整体做链接,而不是只选中文字做链接。

  还有,这次的网站部分用的是表格,层用的很少,因为它太灵活了,不好控制,用的很少。

  再后,是网页的上传与发布,用ftp将制作好的网站上传

  制作过程中,才发现,原来自己懂的太少了,好多不知道的地方,才赶紧查书,开始的时候只是会建立模版,可不会应用,操作,可这样要修改模版可就麻烦了,要一个网页一个的修改,于是赶紧上网学*相关内容,阅览书籍,最后才知道文件这有个资源,点击

  进入资源面板,点击到数第二个的模版,选项,所有模版就都显示了,点击资源面板左下角的应用命令,好了,这个模版就应用到你建立的网页中去了。

  这只是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其它问题也是类似相同。现在想想,自己所会的东西太少了,现在做的网站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站,看到了一些知名的网站开发出的网页,不仅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而且页面图文并茂,五彩缤纷,使得网民赞叹不已,流连忘返。以我们的经验,当前的软件的功能日趋复杂,不学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付自如的。因此映出学*的还不够,缺点疏漏。需在加以刻苦钻研及学*,不断开拓视野,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以后能做出出色的网页而努力。

  同学告诉我,要做好网页,一定要学从c++,java,php,asp,数据库。以后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我也很喜欢这方面,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努力填充自己,丰富自己的。希望以后有不懂的地方,老师能多多指点。

  二、实验心得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对于现在的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其中计算机的发展可谓快中之快,而在计算机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又是首当其冲的。计算机网络从为我们所知,到现在才经历的短短的几年时间,在这几年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通信手段。不论是最新的新闻信息、新产品的出台、新游戏的发布、最新的各种it动态,包括等候就业人才的个人简历,我们都是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但是什么为这所有的一切提供*台的呢。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来获取这些消息的呢对就是网页。现如今,数以万计的网站以网页的方式提供了丰富、精彩的信息。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时候,在网络成为通信的主要手段的时候,在计算机网络普及的今天,网页也在它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网页是我们在网络上的代言人。我们将什么样的信息传达给浏览者,要讲述什么样的事情,网页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网站在企业的'网络营销当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只要是涉及网络宣传的企业,都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企业网站。他不仅能够让企业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产品,促进实际销售的增长,更能够通过一根网线,向目标客户展示企业自身的形象。

  对于企业网站设计的观点,偏重网站的形象设计,即在功能务实、体系完善的情况下,重点结合企业理念打造网站的形象。logo就能很好的表现企业的形象。企业标志(logo)是指用于代表企业形象的特的、有意义的图案,是企业形象识别当中最核心的环节,可用于与企业形象相关的所有环节。由于企业标志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不能够随意更换,因此能否设计一个有内涵、有文化、便于识别的标志,并建立相关的应用系统,关乎到企业长远的发展,不容小视。

  建设网站的一般过滁括:前期内容确立、网站架构搭建、创意策划、设计、网站建设。网站的功能版块一般分为首页(含引导页)、新闻部分、产品部分、信息交流部分、定制系统、零散页面等。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各网站的功能版块数量、布局、结构各异。

  (一)页面的设计方面

  网页设计跟学*别的东西一样,也需要兴趣,所谓的兴趣也不是三分钟热度,是一种执著。

  页设计需要耐心,如果没有耐心,就学不好网页设计,应为当你碰到一个问题时,如果不能立刻得到问题的答案,你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去解决,我就碰到过一个问题,用了很长时间才解决。

  页设计需要坚持,坚持不断的学*,因为设计网页的软件在不断的更新,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

  并且页设计不要掉入技术的陷阱,如果你的网页设计技术一流,并且对软件的掌握程度已经达到一定水*,但是你设计的网页确不堪目睹,这是因为网页设计是介于*面设计和编程技术两者之间的边缘科学.不仅涉及到美学,心理学,*面构成,色彩搭配等*面设计的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html,javascript,css,asp,php等编程语言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有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才能设计出视听特效,动感十足,富于个性的web页面,才能全面展现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的特魅力和多维空间的超强功能.

  并且我认为网页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因为它是让人浏览的,是用户可以抚摸,可以评论,可以交互的。因此我提倡简单的美。

  (二)网页视觉效果

  视觉形象识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vi(visualidentity),与bi一起用于深化表现企业理念,同时也受到bi的影响。所谓视觉形象识别,就是指能够被目标客户通过视觉来认知与企业相关的一切事物,从最基础的企业标志、吉祥物、标准色到企业日常业务中的信纸、服装、名片等等,在将其系统化以后就形成了企业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整套cis中处于最表层的位置,其中所有的设计都将与目标客户发生直接的接触。

  (三)网页的整体布局和导航

  网页的布局通常指的是网页的整体架构,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排版。如何突出最重要的内容,即让用户第一眼就看到这个网页所想要传达的信息。这一点至关重要。在多数做的比较成功的网页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网页的整体架构十分的清晰明了,便于用户浏览

  网页布局致可分为国字型、拐角型、标题正文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综合框架型、封面型、flash型、变化型

  网页布局是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首先要考虑整个网页的长和宽,以及长度和宽度之间的比例。

  2、其次就应该考虑导航条的设置了。

  3、正文的框架设置(横向因素和纵向因素交错)

  (四)网页中文字、图像

  图象我利用网上搜索和自己所学过的banner进行处理,这样做起来节约了很多时间。

  (五)网页制作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不要过于注重色彩的灿烂,只要简单就行。我们最终追求的主要是实用价值。

  通过这次实*,在制作时想想使自己的网页更加丰富多彩,在网页中插入图象,动画,动态特效。可是总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同学的助和自己摸索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个实*的成果。看到了一些知名的网站开发出的网页,不仅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而且页面图文并茂,五彩缤纷,使得网民赞叹不已,流连忘返。以我们的经验,当前的软件的功能日趋复杂,不学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付自如的。因此映出学*的还不够,缺点疏漏。虚在加以刻苦钻研及学*,不断开拓视野,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以后能做出出色的网页而努力。

关于实验报告13

  【课题】探究水沸腾前后的特征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或烧杯、石棉网)、水、火柴

  【步骤】

  1.按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沸腾前的'特征

  对比观察

  沸腾时的特征

  【现象】

  【课题】使用温度计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规律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或烧杯、石棉网)、温度计、水、火柴

  【步骤】

  1.按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温度,在下图中作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 时

  间关系图像。

  3.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100

  80604020

  0 时间/min

  【结论】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

关于实验报告14

  实验一 传感器实验

  班号学号: 姓名同组同学

  1、电阻应变片传感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 了解半桥的工作原理,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4)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二、实验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性能曲线

  A、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由实验数据记录可以计算出的系统的灵敏度S=ΔU/ΔW=0.21(mV/g),所以运用直线拟合可以得到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B、半桥性能实验

  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半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4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C、全桥性能实验

  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78(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D、电子称实验

  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2、分析

  a、从理论上分析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

  由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知道,运用应变片来测量,主要是通过外界条件的变化来引起应变片上的应变,从而可以引起电阻的变化,而电阻的变化则可以通过电压来测得。而实际中,电阻的变化与应变片的应变的变化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存在着“压阻效应”,从而在实验的测量中必然会引起非线性误差。

  b、分析为什么半桥的输出灵敏度比单臂时高了一倍,而且非线性误差也得到改善。 首先我们由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单臂电桥的灵敏度为 e0=(ΔR/4R0)*ex,而半桥的灵敏度为e0=(ΔR/2R0)*ex,所以可以知道半桥的灵敏度是单臂时的两倍,而由实验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而由于半桥选用的是同侧的电阻,为相邻两桥臂,所以可以知道e0=(ΔR1/R0-Δ

  R2/R0)*ex/4,而ΔR1、ΔR2的符号是相反的,同时由于是同时作用,减号也可以将温度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电阻变化的误差减去而使得非线性误差得到改善。

  c、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由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大致的看出,灵敏度大致上为S全=2S半=4S单,而非线性度可以比较为单臂>半桥>全桥,有理论上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有电桥电路的原理分析可知:e0=(ΔR1/R-ΔR2/R+ΔR3/R-ΔR4/R)*eX/4,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的灵敏度等于半桥的两倍,单臂的四倍,而非线性度我们也可以得到单臂最差,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大,而半桥、全桥由于有和差存在,将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略去。所以非线性度相对来说较好。

  d、分析什么因素会导致电子称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是在于传感器的精度以及测量时的误差会导致电子称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的精度,同时减少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通过全桥连接来减小,同时注意零点的设置,来消除非线性误差。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可通过选取适当的电桥电路来改变,比如原来是半桥的改为全桥则可以增加输出灵敏度。 四、思考题

  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2)邻边。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2)应变片的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

  3,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 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

  4,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何利用这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不需要,只需如图中右图即可。

  2、差动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了解三段式差动变压器的结构。

  (3) 了解差动变压零点残余电压组成及其补偿方法。 (4) 了解激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输出的影响。 二、实验数据

  A、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测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特性曲线

  A、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测定

  由实验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微头右移与左移的特性曲线。

关于实验报告15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三、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为:

  C12H22O11+H20→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以H3O+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中。在水大量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相比认为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lnC=-kt+lnC0(1)

  式中:C0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为t时间时的.蔗糖的浓度。 当C=0.5C0时,t可用t1/2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

  t1/2=ln2/k

  上式说明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反应速率常数k,而与起始无关,这是一级反应的一个特点。

  本实验利用该反应不同物质蔗比旋光度不同,通过跟踪体系旋光度变化来指示lnC与t的关系。在蔗糖水解反应中设β1、β2、β3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旋光度与浓度的比例常数

  C12H22O11(蔗糖)+H20→ 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果糖)

  t=0C0β1 0 0 α= C0β1

  t=t Cβ1 ( C -C0)β2 ( C -C0)β3αt=Cβ1+( C -C0)β2+ ( C -C0)β3

  t=∞0β2C0 β2C0 α∞=β2C0+β2C0 由以上三式得:

  ln(αt-α∞)=-kt+ln(α0-α∞)

  由上式可以看出,以ln(αt-α∞)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k 。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 蔗糖浓度:0.3817 mol/L HCl浓度:2mol/L 2. 完成下表:=-1.913

  表1 蔗糖转化反应旋光度的测定结果

  五、作lnt~ t图,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及半衰期t1/2 求算过程:

  由计算机作图可得斜率=-0.02 既测得反应速率常数k=0.02

  t1/2 =ln2/k=34.66min 六、讨论思考:

  1.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2.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

  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骸2×10/100×(52.2-91.9)=-3.94°

  3.在旋光度的测量中,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可否用蒸馏水来进行 校正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若需要精确测量α的绝对值,则需要对仪器零点进行校正,因为仪器本身有一系统误差;水本身没有旋光性,故可用来校正仪器零

  点。本实验测定k不需要对α进行零点校正,因为αt,α∞是在同一台仪器上测量,而结果是以ln(αt-α∞)对t作图求得的。

  4.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晚了一些,是否影响k值的测定为什么答:不会影响;因为蔗糖转化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本实验是 以ln(αt-α∞)对t作图求k,不需要α0的数值。

  5.如何判断某一旋光物质是左旋还是右旋

  答:根据公式[α]t℃D=α×1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与浓度成正比。配制若干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旋光度。即可判断。

  6.配制蔗糖溶液时称量不够准确或实验所用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答:此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利用实验数据求k时不需要知道蔗糖的初始浓度。所以配溶液时可用粗天*称量。若蔗糖中的不纯物对 反应本身无影影响,则对实验结果也无影响。


化学实验报告 (菁华6篇)(扩展6)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范本5份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1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 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 原理: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2) 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3) 干扰。

  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4邻二氮菲与Fe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配合无的ε =1.1 ×10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 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 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 ml 容量瓶7个,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烧杯2 个,吸尔球1个, 天*一台。

  2﹑试剂:

  (1)铁标准溶液100ug·ml-1,准确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1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μ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 )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

  K=268.1 B= -2.205 R*R=0.9945 CONC. =K *ABS+B C = 44.55mol ml-1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五、讨论:

  (1) 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 测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 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

  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

  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

  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张丽辉)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实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崔凤琼)

  本次实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精确。(普杰飞)

  (1) 在操作中,我觉得应该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 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

  a、温度

  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国跃) 在实验的进行当中,因为加试样的量都有精确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赵宇)

  在配制溶液时,加入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刘金旖)

  六、结论:

  (1) 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

  (2) 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强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 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触,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丽辉)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2

  实验名称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实验目的

  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现象:。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现象:。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3

  一、 实验目的

  学*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 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 实验结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八、 实验讨论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

  二、 实验原理

  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1.尿素(熔点132.7℃左右) 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 未知固体

  2.无水乙醇 (沸点较低72℃左右) 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 未知液体

  四、 试剂用量规格

  五、 仪器装置

  温度计 玻璃管 毛细管 Thiele管等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1.测定熔点步骤:

  1 装样 2 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3记录

  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 2.之后有液滴出现 3.全熔

  2.沸点测定步骤:

  1 装样(0.5cm左右) 2 加热(先快速加热,接*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

  冷却) 3 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

  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七、 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八、 实验讨论

  *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九、 实验注意事项

  1 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 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

  4 沸点管 石蜡油回收。

  5 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4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

  二、 实验原理

  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1.尿素(熔点132.7℃左右) 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 未知固体

  2.无水乙醇 (沸点较低72℃左右) 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 未知液体

  四、 试剂用量规格

  五、 仪器装置

  温度计 玻璃管 毛细管 Thiele管等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1.测定熔点步骤:

  1 装样 2 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3记录

  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 2.之后有液滴出现 3.全熔

  2.沸点测定步骤:

  1 装样(0.5cm左右) 2 加热(先快速加热,接*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

  冷却) 3 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

  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七、 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八、 实验讨论

  *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九、 实验注意事项

  1 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 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

  4 沸点管 石蜡油回收。

  5 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5

  实验名称

  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目的

  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

  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