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报告 / |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1

  抓质量工作,为什么总抓不出成效?原因:治标不治本。现实中,我们都知道抓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也确实下了较大的力气来抓;但是,十有八九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强调“以罚代管”,即在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后,对有关部门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希望通过杀一儆百,发挥威慑作用。有时片面地认为抓产品的质量,产品出了质量事故,追究责任只能追究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的责任,生产部或其他部门把责任推卸的很一干二净。事实证明,这样的认识是偏颇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抓产品的质量工作,必须从几个方面上抓起,治标更要治本(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阐述):

  一、设备及工装器具管理(机):

  设备和工装器具是保证工序生产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重要条件,对于确保工序质量起关键性的作用,其精度的保持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加工质量特性的波动幅度。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完好的设备。这需要我们的每一位员工按规定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要定期检测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中,强调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目前公司没有形成良好保养机制,基本都是应付检查,在表面上下功夫,故生产部需要从上至下的彻底整改。

  二、产品过程质量管理和物料管理(环、料)

  *时不重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比如对员工进行质量知识的培训、原材料采购的把关、技术研发的把关、制造现场管理的把关,而是热衷于以罚代管,在出现质量事故后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秋后算账”,这样做实际上得不偿失。公司抓质量工作,首先应该抓好制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要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再去采取补救措施,不仅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还会严重损害公司的形象,吓跑潜在的市场。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不单是在产品的制造过程加强质量控制,而是要将此延伸到制造的上下游环节。比如对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控制。实践表明,产品质量事故的酿成,主要是由于技术研发不过关、原材料不合格、生产基层质量管理混乱造成的。

  加强技术研发的把关、原材料采购、生产基层质量管理的把关,是加强质量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

  从产品开发、工艺流程设计到原料采购,从第一道工序到产品下线,从包装到运输,每个环节必须制定详细的、可控制的质量标准,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同时,要明确谁应该对哪一个生产步骤负责、产品需要达到什么标准,以及谁来检查、谁来对绩效打分等责任,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要规定“怎么做”,而且要具体指出“谁来做”,做不好,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在采购环节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如果一件产品有100个零部件,只要有一个不合格,这件产品就是完全失败的产品。而在保证零部件质量上增加一元的投入则可能从增加品牌价值上相对收益100元。

  三、强化质量管理的执行力和质量负责制(法)

  1、质量负责制:

  公司的高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全体员工都要有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因为公司管理干部对待一项工作的态度,通常取决高层对它的态度;同理,普通员工的态度,则取决于自己的领导对它的态度。如果公司的高层对待质量工作只是口热心不热,动口不动手,那么,公司的员工就会心知肚明,敷衍塞责。所以,公司要抓好质量工作,必须把质量意识注入一把手以及整个管理团队的骨子里。质量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关乎公司生死的战略问题。要长久生存下去,产品的质量可靠、有保证,是最基本的前提。天天喊抓质量工作,但是,一旦碰到产品的质量与降成本冲突,或者与交货限期冲突,却总采取牺牲产品的质量来保证降低成本、按时交货。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使公司的质量工作成了摆设,结果不了了之。也无形之中告诉员工,质量工作是围绕利润转的,为了有利可图,产品可以偷工减料,可以马虎作业,质量工作是可有可无的。

  2、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

  产品质量没有抓不好的,关键是看公司舍得花多大力气、进行多大的投入。从经营的角度考虑,公司不可能不计成本来强调产品的质量,这就有一个度的问题,即坚持什么标准的问题。

  公司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应该宜高不宜低,宜严不宜松,即公司的质量标准,应该高于国家、行业所规定的标准。因为公司的质量工作的开展,在标准定下来之后,必须经历多个层级传递,首先是高层,然后是质量主管部门,然后是采购、研发、制造等部门,再往下是生产车间、班组、生产线上的工人,按照传递效能递减的规律,如果最初的标准不高,在经历层层递减之后,最终达到的可能是一个很低的标准,而各种低标准重叠到一起,就会酿成质量事故。

  3、强化质量管理的执行力

  质量管理工作牵涉的面广,要使其落到实处,除了要领导重视、严格标准、严厉处罚以外,还需要全体干部员工自觉维护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司就是一个执行的团队。公司的团队水*主要体现团队的竞争力,这个团队的执行力分解到个人就是执行。什么叫好的执行呢?简而言之,“全心全意、立即行动”。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公司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力,就不是好的团队。自然,依靠这样的团队去抓质量工作,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4、产品设计质量的改进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与设计工作的质量有极大的关系,设计工作决定了产品质量的核心,也是产品质量外延开拓的基础。产品的设计工作是形成质量的第一步,也是决定质量的关键一步。产品的质量问题常常发现于现场,但许多问题追根问底后都归于设计方面的原因。设计过程是提高质量、减少损失的首要环节,是质量改进的主要内容。产品质量产前策划是我们生产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正确运用防差错设计、可靠性设计技术,及时发现、修正与更正设计上的缺陷、避免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而带来的更大损失,实现产品策划阶段优质、高效、低成本三个矛盾体的优化*衡。(目前公司急需改进,应建立有效的产前策划、产中过程、产后总结机制,并责任落到实处的解决问题,不需要推诿)

  5、作业方法管理的改进

  1.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工艺纪律,确定最佳加工方法,选用合理的加工参数和工装夹具,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

  2.作业指导书应通过培训或交流等活动,确保操作人员能理解和掌握操作要求。

  3.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岗位的质量目标,并且当质量偏离要求时,能及时发现采取相应措施。

  4.按规定做好工序质量的检测和记录,确保记录填写及时,完整,真实,清楚。

  5.做好“三自一控”(自我检验,自己区分合格与不合格,自己做标识)“一控”控制自检正确率。

  四、人员管理(人)

  提高产品质量首先从改变不良*惯和注重细节上做起。经常性质量问题往往受到旧*惯,旧思想,旧方法的影响。如“历来如此”“不可避免”或“无可奈何”等,这种守旧无所谓的思想是问题得以存在的根源。改变思想,转变观念是提高产品符合性质量的前提。其次要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其思想素质决定了他的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他的产品质量。低素质的团队永远不会有高质量的产品:

  1.操作人员、生产基层管理人员的技能和质量意识是关键因素,是产品不良的主要原因。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加强质量意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要确保岗位人员的能力是胜任的,即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3.提供必要的产前培训(包括质量意识,操作技能,检测方法等);

  4.鼓励员工参与质量改进,以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和理解。

  5.明确每个操作人员、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清楚本岗位的质量目标,及他的工作与实现目标的关系,意识到所承担工作的重要性;

  6.质量部门的人员配置及士气提升:

  目前质量部配置为1个部门经理、5个质检员,即:出货检验1名、装配检验1名、罐车工段1名、油漆工段1名、挂车工段1名、部门经理1名,共计6人;经调查发现,其中有能力且可用的仅为2.5人;当某个人要负责两个班组喷漆前所有工序时,过程控制无法做到监控,很容易造成过程失控状态,此时应及时增补人手;由于公司目前无法做到“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理念,建议质量部人员配置重新调整:

  罐车工段1人:主要控制焊接质量、气密性试验和耐压试验监控和符合公告要求的外观检验(需要由能力的人才能胜任);

  挂车工段A班配置4名QC,B班3名QC:由陈耿林带领主要负责工序间质量过程控制检验;

  总检配置3人,由胡克南带领负责产品一致性检验及当批质量总结(为下批次生产做准备);

  质量部门是所有公司最权威的部门,一个有能力的质量检验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提出改进建议,提供给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合理性建议,可防止出现重大批量性事故。但是质量部门的检验人员在同行业中的收入最低,造成不小的士气打击。建议公司适当的调整质量部门相应质检员的收入。

  报告建议人:曾蔚

  20xx-05-03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2

  *XX研究所和xX公司色织厂共同研制的新产品——防静电仿毛华达呢,已试生产出。织物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纺织工业部标准,

  防静电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日本工业标准和《静电安全指南》所列举的性能指标。下面就试制中的质量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质量管理体系

  XX公司色织厂生产系统有纺纱、染纱、准备、织造、整理等主要车间。从纺纱到成品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生产线,多年来以外贸出口产品为主,今年为100%出口。20xx年出口合格率为XX%,20xx年1-6月份出口合格率为95%,比去年同期增长6.01%。多年来,从生产和质量管理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公司有一套与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专职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200人,占全公司在职人数的13.3%,由厂长和工程师主抓质量工作。质量检查科具体负责各车间的产品质量,各生产车间的关键环节均设有质量检查网点。同时,由质量检查科派出人员专职监督和抽查,实行三级检验,并在原传统的管理基础上吸取了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把质量工作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同时建立了百分考核制,并在中层科室和车间干部中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学*班。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为对以后的试产提供依据,公司从原料、原纱一进厂就进行化验、测试,同时为严格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了《防静电新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在新产品试制中,全厂充分发挥车间和[[职能科室]]的配合作用和各检测网点的把关作用,同时广泛宣传防静电新产品的意义,启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每周定期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预测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发生的问题。为了及时了解到新产品的`质量情况,XX纺织科学研究所XX总工程师亲访用户,及时把质量信息反馈给色织厂。

  三、质量水*分析

  (一)下机质量及入库质量(略)

  (二)物理指标(略)

  (三)染色牢度(略)

  (四)防静电性能指标(略)

  上述情况说明,本产品的主要指标达到了纺织工业部的标准,防静电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日本同类产品,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能。因此,防静电仿毛华达呢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试制是成功的,水*是先进的。

  四、问题和方向

  防静电仿毛华达呢的试制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初试时由于批量较小,受加工条件和经验的限制,在后整理加工中出现了一些色差,使制成品并不十分完荚,没有百分之百的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此问题已找到解决的办法。今后工作重点是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加大对产品的结构、性能方面的研究,增加[[产品功能]]使之更适应市场需求。

  XX公司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3

  上半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上半年,我县质量工作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的方针,通过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整治等活动,全县质量总体水*有一定的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稳定,食品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状况良好,未发生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一、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

  截止到6月底,全县共有各类生产加工企业430家(包括矿山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10% 。工业企业中,获证企业16家,“CCC”认证企业2家。

  1、省监督抽查

  上半年,省监督抽查公司1个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合格。

  2、定期监督检验

  上半年,围绕生产许可、强制认证、关系国计民生及社会反映较多的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49家企业的75个批次产品,*均合格率为96% 。其中,食品、建材、化工、农机等产品合格率100%,眼镜制品合格率75%。

  20xx年上半年定期监督检验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图

  从监督抽查结果来看,眼镜制品合格率较低,共抽查4家企业的4个批次制品,合格3个批次,合格率为75%,不合格项目为顶焦度超标。造成不合格原因是企业经营者质量意识差,企业技术水*和管理水*不高。而长期配戴顶焦度等不合格眼镜将直接导致视力欠矫或过矫,引起戴镜者眼睛疲劳、调节功能不全和调节反应时间延长,严重伤害戴镜者的视力健康。

  3、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25家。其中,获证企业11家,小作坊14家。上半年全县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稳,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通过对饮料、糕点等6批次产品进行风险监测,合格率为(注:风险检测尚未出检验结果)。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定期监督检验情况

  序号

  产品类别

  定检抽检批次数

  定检抽检结果

  风险监测及专项抽查抽检批次数

  风险监测抽检结果

  1罐头

  1

  合格

  2

  小麦粉

  13

  合格

  3

  糕点

  3

  合格

  3

  4

  芝麻油

  12

  不合格1批次

  5

  纯净水

  9

  合格

  3

  6

  瓜子

  2

  合格

  7

  白酒

  3

  合格

  合计

  7类

  43个批次

  不合格1批次

  对全县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从原料、食品添加剂进厂、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产品销售等进行全程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55家(次),查处问题小作坊3家,整改问题3个。

  4、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上半年,全县共有登记特种设备165台(套),其中,在用锅炉47台,压力容器44台,电梯81台,起重机械19台。另有在用气瓶约10万只、压力管道641米。

  全县特种设备种类图

  起重机械19台锅炉47台

  电梯81台

  压力容器44台

  全县特种设备安全总体形势保持稳定,没有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7家,发现事故隐患17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5份,督促整改14处。共办理注册登记发证156台(套),发证率92%,设备定检12台。停用设备33台,报废设备1台。举办各类特种设备培训班2期,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70人,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率达到85%。

  二、质量保障能力情况

  1、工业标准化情况

  一是起草了xx省地方标准——《XX大枣技术要求》。二是指导帮助企业制定了《铁精粉矿》和《家禽、淡水鱼用饲料》个企业标准,完成企业标准备案家。

  2、工业计量情况

  上半年,1家企业申报了计量合格确认,全县累计通过计量合格确认企业为3家。通过开展计量合格确认工作,提高了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为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3、ISO9000认证情况

  目前,全县累计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达到家。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质量提升工作情况

  1、深入开展质量宣传活动

  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质量振兴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质量工作,增强企业的质量责任感,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6月份,在县*广场开展了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咨询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2条,设置宣传展版3块,现场接受群众咨询70余人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13个。工作中,执法人员随时向周围群众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知识,引导群众重视质量,合理消费。

  2、强化质量服务功能

  上半年,我局以“规范生产过程,提升质量水*”为工作中心,围绕阻碍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瓶颈环节,开展了多项服务活动。一是对XX有限公司进行了“5S”管理培训,并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开展“5S”活动。二是大力开展“质量专家行”活动。质量管理人员到食品、建材等生产企业,从提高质量管理水*和人员素质入手,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实施全程质量控制,规范产品出厂把关检验,确保向社会提供合格安全产品。

  3、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XX有限公司是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一季度,该公司处于停产扩建阶段,我局主动提前介入,为企业严把特种设备购买、安装等关口,并积极帮助协调安排设备检验,从而缩短了设备安装、检验时间,保证了设备质量,避免了企业特种设备违规运行现象发生。同时,选择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高、美誉度和信誉度好的XX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作为名牌培育对象,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引导其创建名牌。

  四、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

  1、工业企业总体质量竞争力不强

  由于我县企业大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小,工艺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松懈,没有专(兼)职质量工作岗位和人员,满足于粗放管理和眼前的市场利益,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标准体系不健全,体系认证注重形式,认证后保持和运行不力,检测手段落后,企业质量诚信和保证能力较差。产品知名度较低,全县工业产品中仅有“XX”一个省名牌产品。企业研发和创新、创牌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现有的产品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偏少,区域特色经济中名牌龙头企业的支撑或带动作用发挥不够理想。

  2、个别企业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黑窝点甚至正规企业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存在;工程项目中使用假冒或劣质原材料屡禁不止;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部分建材产品质量问题未得到根治;农资产品计量不足,有效成份含量与标识不符等损害农民利益问题依然存在,加油站计量投诉时有发生。

  3、技术服务机构职能未有效发挥

  与质量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机构、行业协会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技术机构资金短缺,能力不足,这些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4、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个别企业为了赚取高额利润,随意改变生产工艺、生产条件或使用劣质原材料组织生产;未严格执行检验制度,产品未经检验出厂销售,甚至编造假记录、假报告欺骗监管人员,形成严重质量安全隐患。

  5、无证生产、无证使用问题仍然存在

  食品、建材等产品无证生产问题未得到根除;特种设备非法使用,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设备不按周期检验,使用报废设备等问题为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埋下了隐患。

  五、对策与建议

  1、真正把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县*加强对宏观质量工作的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提升工作体系,大力开展质量兴县活动,形成*、部门、企业、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全面提升质量水*;相关部门建立质量工作联*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制订重大产品质量问题监管措施,对查处的大要案和带有普遍性、区域性的案件,进行磋商、协查、配合,增强全力,形成快速反应机制,有效解决质量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统一的质量诚信档案,定时曝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水*。加强对各级各类行业组织的扶持、培育,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各类检验检测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财政加大对质量安全和质量提升的资金支持力度,将全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和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台作用。“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选择生产规模大、市场信誉度好、占有率高的区域特色经济企业作为名牌培育对象,在资金、技术、项目等多方面予以扶持,努力争创名牌,以带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服务经济*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组织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促进全社会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努力把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

  2、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延长产业链条

  加强政策指导服务,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壮大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以食用菌、XX大枣、矿产品为核心,以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工业园、XX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载体,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助推XX集团、XX果品厂、XX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格局,提升区域特色经济附加值和效益。

  3、加大监管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强化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严厉禁止无证生产、无证运行、无证操作和使用报废设备问题;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对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等产品,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后,严格督促企业实施召回制度,以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菁华3篇)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1

  在国家鼓励政策延续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经济逐渐回暖,轴承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品,紧紧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三年来,承接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汽车、农机、家电、风电等主机配套方面的轴承产品具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轴承行业概况

  轴承作为机械基础产业和骨干行业中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配套件,其质量水*的高低,往往代表或制约着一个国家机械工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水*,轴承产品己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家电、风电等各个领域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年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全面落实,全国轴承行业的景气度得到持续的提升,20xx年,全国轴承年产量110亿套,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销售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出口创汇20.2亿美元,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目前全国约有3000余家轴承及配件生产企业,从业人数约30多万人,其中年产值超30亿元企业5家。轴承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己成为世界轴承制造大国。但轴承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长期低水*重复建设,致使产业的集中度低,CR10、CR30长期在30%、45%左右徘徊,最终导致国产轴承在国内外中低端市场形成同质化的恶性竟争,而在一些高端领域,如大飞机、高速铁路、精密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轧机和高可靠性风力发电机组等领域,由于稳定性、一致性不够,寿命可靠性较差,未得到用户认可,仍全部或极大部分依赖进口。*几年轴承进出口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上,虽然出口与进口产品数量之比约在2~3倍,但由于我国出口的大多为低中档产品而进口的是高档产品,*几年轴承行业出现贸易逆差,据资料报导20xx年贸易逆差达到8.1亿美元,为历史之最。

  江苏省是全国轴承的生产大省,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时间比较早,速度也较快,在70年代,我省已有轴承骨干生产企业16余家,产品结构主要为深沟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滚针轴承、推力轴承等,生产品种比较齐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机械制造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了迅猛发展,作为基础配套件的轴承,市场供不应求,企业盈利能力很高,良好的投资前景使得轴承行业在短短的几年内生产企业就达到数百家之多。其中绝大多数以生产深沟球轴承、滚针轴承、调心滚子轴承等传统品种居多。但随着十多年来超常规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产能相对过剩,过度饱和的市场使得经营竞争无序紊乱,企业难以获取维持正常发展的利润。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开始强势进入我省,先后有多家国外著名轴承生产企业(如NSK、KOYO、TIMKEN、INA等)先后组建了合资、独资公司。民族轴承工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综合实力成为轴承生产企业的共识。一段期间,轿车轴承、精密轴承、风电轴承、电动工具专用轴承成为企业重点开发的热点。一批以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以替代进口轴承为主攻目标的生产企业脱颖而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植下,生产经营形势逐年好转。

  二、我省轴承产品质量现状

  江苏省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受国家、省质检局和行业协会的委托,对我省的轴承生产企业进行了轴承产品的抽样检验,从*三年的检验数据来看,整体质量水*还不够理想

  表120xx年~20xx年检验结果汇总表

  年份检验类型轴承类型合格率

  20xx年监督检验、行业督促检验滚动轴承86.7%

  20xx年监督检验、行业督促检验滚动轴承90.5%

  20xx年监督检验、行业督促检验滚动轴承92.0%

  注:20xx年、20xx年的合格率数据中包括国家监督抽查的统计数据,20xx年因未开展国家监督抽查,所以统计中未包括国家监督抽查数据。

  20xx年~20xx年三年抽样检验的数据表明:我省的*均合格率水*在89.7%左右。

  表2按企业规模分类统计表

  企业规模序号名称合格率(%)

  07年08年09年

  1、大型(含三资)97.398100

  2、中型90.592.392.0

  3、小型83.287.690.3.

  1、从表2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相对来说合格率水*比较高,小型企业合格率水*较低,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大中型企业的设备和检测仪器投入普遍比较先进,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工艺先进,这样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就比较高,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就少。

  ②、大中型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比较重视,大部分企业已通过ISO/TS16949认证,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较高,能严格按质量体系的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

  ③、大中型企业的质量诚信度比较高,产品主要提供给高端用户(如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电动工具和精密机械等)。

  小型企业的情况比较复杂,质量也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都能重视产品质量,甚至一些生产技术含量大、精度等级高的产品小企业,由于其专业化程度高,工艺水*比较成熟,产品质量已达到行业领先水*,但另外一些企业由于客观原因,如质量管理不够系统、规范,加工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操作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等,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较大。

  2、从检测项目来分析,有些项目产生的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如在关键项目上,寿命可靠性、热处理质量、套圈和滚动体工作表面的烧伤,在历年的检验中质量问题都有一定比例的发生,轴承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配套主机的寿命与可靠性。轴承产品寿命与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原材料轴承钢的质量、热处理质量、制造工艺和外购件滚动体的质量。轴承钢生产工艺水*决定了轴承钢的质量,部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产用非真空脱气钢材料,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原材料检验手段,因此无法控制材料的质量指标,这是目前轴承可靠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外购或外加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现场监督和进厂验收手段或仅验收部分项目,这就造成了产品质量的失控,如在热处理外加工过程中,由于一些热处理专业加工厂规模比较小,设备较落后,人员素质低。有的小厂根本没有热处理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根据不同的零件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从而导致热处理质量不稳定。在轴承套圈外加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减小了套圈的有效壁厚,有些企业即使对一些较大尺寸轴承,也采用管料车加工工艺代替常规锻造工艺或冷碾工艺,这些偷工减料现象,均直接影响到轴承的寿命可靠性。

  套圈滚道和滚动体工作表面的烧伤,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质量问题,在日常的检验中时有发生,工作表面烧伤容易引起轴承的早期失效,严重时会直接产生开裂,造成轴承工作表面烧伤的原因大多数是磨加工时冷却不良和一次切削量过大而造成的,这就反映了一部分企业不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或片面的追求产量。

  其次在主要项目轴承的游隙和轴承的密封性能上,发现质量问题的比例也比较高,主要原因经分析是企业在轴承装配过程中把关不严或检测手段不具备,另外由于客户对轴承游隙要求不同,加上企业在轴承打字上的游隙标记不明确,造成仓库中同一型号的轴承几种游隙混放在一起,产生了不合格。轴承游隙的超差将会使装配后的主机运转灵活性变差,噪音增大,并在短时间内出现温度升高、轴承卡死等现象。轴承的密封性能主要在轴承的防尘性能上产生的问题较多,轴承密封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密封结构的设计,密封件质量和内外圈密封槽的加工精度,一些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轴承设计技术人员,只是图纸拿来便加工,不清楚套圈密封结构与密封件密封结构是否匹配,以及其结构能否满足轴承的密封要求。对外购密封件也缺乏检验手段。密封件由专业厂生产,但有80%以上的轴承企业没有对该外购件进行检验的设备和人员,未能对外购件质量进行控制。此外我省大部分企业没有密封性能试验设备,根本不清楚自己的产品密封性能如何,也没有密封性能质量的概念和控制意识,产品不合格后也没有能力进行有效改进和提高。

  在次要项目上轴承成品的宽度尺寸、残磁值、外观质量有时也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宽度尺寸超差主要发生在滚针轴承上,残磁值超差主要在滚子轴承上、外观质量问题主要是锈蚀。

  三、我省轴承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型企业的质量低下影响轴承行业良性发展

  虽然我省规模企业轴承质量水*逐步提高,部分企业随着二次投入,制造设备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而不少小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生产设备落后,检验手段和检验技术力量缺乏,面对原材料涨价,通过减料的方法降低成本,产品低质低价冲击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给轴承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制约了轴承行业的质量提升

  尽管我省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一些关键质量指标如使用寿命、密封性能、可靠性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也是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另外,我省企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缺少原创技术和专利产品,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生产的轴承产品大多数处于仿制水*,产品附加值不高,靠低价竞争赢得市场。目前高速铁路轴承、中高档轿车轴承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基本被国外进口产品所占领,技术落后已成为制约我省轴承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3、政策扶持引导尚显不足

  我省轴承及配套企业众多,但规模企业仅几十家,小企业仍占多数,工艺及生产设备落后,缺乏必要检测手段、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市场什么好销就仿制什么。进行低价销售,恶性竞争,缺少*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针对全省轴承行业进行统一规划,差异化发展,实现产品互补,相互兼容。

  四、产品质量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我省轴承产品生产的地域分布来看,苏南地区的轴承生产企业占全省生产企业的85%,其中无锡、镇江等地以生产深沟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等为主,苏州、常州等地以生产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为主,但随着传统品种的市场饱和度越来越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形势下,各企业应加快改变发展思路,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加强高可靠性、高精度、高转速、长寿命轴承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的力度,争取在高速铁路、精密机床、航空、风电等高端轴承生产领域方面取得大的突破。

  五、建议

  1、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结合企业特点进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在低端产品上恶性竟争。

  2、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提高产品的附价值,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之路。

  3、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行业生产的集中度,避免重复建设。

  4、加强品牌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内树立几家在国内、外都能叫得响的著名品牌。

  最后,希望我省轴承生产企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的发展特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水*,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我省轴承行业的质量技术水*登上一个新台阶。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2

  上半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上半年,我县质量工作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的方针,通过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整治等活动,全县质量总体水*有一定的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稳定,食品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状况良好,未发生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一、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

  截止到6月底,全县共有各类生产加工企业430家(包括矿山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10% 。工业企业中,获证企业16家,“CCC”认证企业2家。

  1、省监督抽查

  上半年,省监督抽查公司1个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合格。

  2、定期监督检验

  上半年,围绕生产许可、强制认证、关系国计民生及社会反映较多的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49家企业的75个批次产品,*均合格率为96% 。其中,食品、建材、化工、农机等产品合格率100%,眼镜制品合格率75%。

  20xx年上半年定期监督检验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图

  从监督抽查结果来看,眼镜制品合格率较低,共抽查4家企业的4个批次制品,合格3个批次,合格率为75%,不合格项目为顶焦度超标。造成不合格原因是企业经营者质量意识差,企业技术水*和管理水*不高。而长期配戴顶焦度等不合格眼镜将直接导致视力欠矫或过矫,引起戴镜者眼睛疲劳、调节功能不全和调节反应时间延长,严重伤害戴镜者的视力健康。

  3、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25家。其中,获证企业11家,小作坊14家。上半年全县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稳,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通过对饮料、糕点等6批次产品进行风险监测,合格率为(注:风险检测尚未出检验结果)。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定期监督检验情况

  序号

  产品类别

  定检抽检批次数

  定检抽检结果

  风险监测及专项抽查抽检批次数

  风险监测抽检结果

  1罐头

  1

  合格

  2

  小麦粉

  13

  合格

  3

  糕点

  3

  合格

  3

  4

  芝麻油

  12

  不合格1批次

  5

  纯净水

  9

  合格

  3

  6

  瓜子

  2

  合格

  7

  白酒

  3

  合格

  合计

  7类

  43个批次

  不合格1批次

  对全县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从原料、食品添加剂进厂、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产品销售等进行全程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55家(次),查处问题小作坊3家,整改问题3个。

  4、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上半年,全县共有登记特种设备165台(套),其中,在用锅炉47台,压力容器44台,电梯81台,起重机械19台。另有在用气瓶约10万只、压力管道641米。

  全县特种设备种类图

  起重机械19台锅炉47台

  电梯81台

  压力容器44台

  全县特种设备安全总体形势保持稳定,没有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7家,发现事故隐患17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5份,督促整改14处。共办理注册登记发证156台(套),发证率92%,设备定检12台。停用设备33台,报废设备1台。举办各类特种设备培训班2期,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70人,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率达到85%。

  二、质量保障能力情况

  1、工业标准化情况

  一是起草了xx省地方标准——《XX大枣技术要求》。二是指导帮助企业制定了《铁精粉矿》和《家禽、淡水鱼用饲料》个企业标准,完成企业标准备案家。

  2、工业计量情况

  上半年,1家企业申报了计量合格确认,全县累计通过计量合格确认企业为3家。通过开展计量合格确认工作,提高了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为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3、ISO9000认证情况

  目前,全县累计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达到家。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质量提升工作情况

  1、深入开展质量宣传活动

  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质量振兴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质量工作,增强企业的质量责任感,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6月份,在县*广场开展了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咨询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2条,设置宣传展版3块,现场接受群众咨询70余人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13个。工作中,执法人员随时向周围群众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知识,引导群众重视质量,合理消费。

  2、强化质量服务功能

  上半年,我局以“规范生产过程,提升质量水*”为工作中心,围绕阻碍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瓶颈环节,开展了多项服务活动。一是对XX有限公司进行了“5S”管理培训,并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开展“5S”活动。二是大力开展“质量专家行”活动。质量管理人员到食品、建材等生产企业,从提高质量管理水*和人员素质入手,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实施全程质量控制,规范产品出厂把关检验,确保向社会提供合格安全产品。

  3、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XX有限公司是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一季度,该公司处于停产扩建阶段,我局主动提前介入,为企业严把特种设备购买、安装等关口,并积极帮助协调安排设备检验,从而缩短了设备安装、检验时间,保证了设备质量,避免了企业特种设备违规运行现象发生。同时,选择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高、美誉度和信誉度好的XX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作为名牌培育对象,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引导其创建名牌。

  四、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

  1、工业企业总体质量竞争力不强

  由于我县企业大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小,工艺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松懈,没有专(兼)职质量工作岗位和人员,满足于粗放管理和眼前的市场利益,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标准体系不健全,体系认证注重形式,认证后保持和运行不力,检测手段落后,企业质量诚信和保证能力较差。产品知名度较低,全县工业产品中仅有“XX”一个省名牌产品。企业研发和创新、创牌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现有的产品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偏少,区域特色经济中名牌龙头企业的支撑或带动作用发挥不够理想。

  2、个别企业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黑窝点甚至正规企业制假售假现象依然存在;工程项目中使用假冒或劣质原材料屡禁不止;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部分建材产品质量问题未得到根治;农资产品计量不足,有效成份含量与标识不符等损害农民利益问题依然存在,加油站计量投诉时有发生。

  3、技术服务机构职能未有效发挥

  与质量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机构、行业协会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技术机构资金短缺,能力不足,这些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4、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个别企业为了赚取高额利润,随意改变生产工艺、生产条件或使用劣质原材料组织生产;未严格执行检验制度,产品未经检验出厂销售,甚至编造假记录、假报告欺骗监管人员,形成严重质量安全隐患。

  5、无证生产、无证使用问题仍然存在

  食品、建材等产品无证生产问题未得到根除;特种设备非法使用,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设备不按周期检验,使用报废设备等问题为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埋下了隐患。

  五、对策与建议

  1、真正把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县*加强对宏观质量工作的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提升工作体系,大力开展质量兴县活动,形成*、部门、企业、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全面提升质量水*;相关部门建立质量工作联*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制订重大产品质量问题监管措施,对查处的大要案和带有普遍性、区域性的案件,进行磋商、协查、配合,增强全力,形成快速反应机制,有效解决质量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统一的质量诚信档案,定时曝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水*。加强对各级各类行业组织的扶持、培育,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各类检验检测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财政加大对质量安全和质量提升的资金支持力度,将全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和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台作用。“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选择生产规模大、市场信誉度好、占有率高的区域特色经济企业作为名牌培育对象,在资金、技术、项目等多方面予以扶持,努力争创名牌,以带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服务经济*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组织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促进全社会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努力把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

  2、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延长产业链条

  加强政策指导服务,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壮大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以食用菌、XX大枣、矿产品为核心,以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工业园、XX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载体,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助推XX集团、XX果品厂、XX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格局,提升区域特色经济附加值和效益。

  3、加大监管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强化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严厉禁止无证生产、无证运行、无证操作和使用报废设备问题;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对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等产品,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后,严格督促企业实施召回制度,以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3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一般由五部分组成: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和签署。

  (一)标题

  质量分析报告的标题有以下三种写法:

  (1)单一性标题。即只写文种名称,如“质量分析报告”。

  (2)两要素标题。由被分析对象和文种组成,如“印刷品质量分析报告”。

  (3)三要素标题。由年度、被分析对象和文种组成,如“20xx年电视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或由企业名称、被分析对象和文种组成,如“重庆江陵摩托车集团AS 100型摩托车质量分析报告”。

  (二)主送单位

  质量分析报告一般是写给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企业领导层的,所以,要有主送单位。主送单位即质量分析报告的呈送单位。

  (三)正文

  质量分析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语组成。

  1前言

  前言简要说明产品质量分析的缘由、目的、依据;或概述产品质量检查分析情况,如检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以说明报告的严肃性和可靠性。

  2主体

  主体部分是质量分析报告的核心。由于企业单位的性质、生产产品或承担的工程项目的不同,其写法有一定的区别,体上可以分为检查的基本情况、剖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三部分。

  (1)检查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检查的内容、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检查的结果。检查的内容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规定的内容进行。如果是检查工程质量,检查的内容应按照*发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的有关规定进行。

  (2)剖析原因。主要针对检查过程中的成绩或问题,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其原因。分析过程中,要抓住主要问题或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如产品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等。具体可以写明:企业组织机构、生产和质量;主要管理人员以及生产、施工、建设、检验条件的变动及审批情况;当年各次GMP自查报告及接受监督检查报告;每次检查的整改落实情况;全年生产品种、批号、数量或承担的施工、建设项目;全年生产偏差调查及结果.全年退货情况及处理情况;全年施工、建设工程项目投诉情况;全年不合格产品情况及处理情况,特别是不合格产品被质量公报通告后的整改情况;产品不良应报告及处理的内容等。

  (3)提出评价及建议。针对产品或工程项目质量优劣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3结语

  如果质量分析报告有主送单位,与此相适应的,正文之后就应该有结语。一般是“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指示”。

  (四)附件

  有些很重要的具体资料,如检查数据、原始资料、有关质量标准等,由于篇幅较长,不宜放在正文里,可以作为附件,附于文后。

  (五》签署

  在质量分析报告的正文右下方,写明检查单位和人员的名称及成文日期。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产品质量管理方案 (菁华3篇)

产品质量管理方案1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博莱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切实加强我车间20__年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兴国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考核办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深化整治,强化监管,严格执法,使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本文来源于文秘站一般事故,努力实现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促进工业丝车间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提高,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1、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杜绝车间内安全隐患造成的死亡事故。全面实现上级下达我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2、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保障车间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各班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坚决杜绝各岗位和高危场所漏管现象发生。

  3、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稳步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防治职业病,保障企业职工健康安全。

  4、切实加强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兼职工种)、各岗位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培训率达100。

  5、继续深化高温高压危险化学品联苯、氮气;特种设备牵伸卷绕机、电切丝刀、行车、电动葫芦;消防预防等安全专项整治。车间内无非法运行设备,无违章操作,无无证上岗,无无证临时施工。

  6、认真做好SSP纺丝楼防火工作,不发生火灾死亡事故。

  7、进一步健全全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规范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及时、准确,无瞒报、漏报、谎报、迟报现象。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工作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1、全面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车间和班组发展计划。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领导要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要亲自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并切实加强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2、实行“属地管理”和“岗位管理”双重责任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班组考核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纳入班组十星级评比中。

  3、严格安全生产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制度。按双重责任制进行双重考核,对完成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先进班组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班组实行一票否决和给予经济处罚。

  年初,各班组必须向车间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并将安全生产各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认真组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4、全面加强安监工作机构建设。各班组配备一名以上专职的安监员,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和工作档案,列支一定数额的安监工作专项经费,确保运转正常,确保监管有力。

  (二)强化日常监管,狠抓隐患治理。

  5、严格遵守高危行业安全许可证制度,严把源头关、准入关。确保办证率达到100。

  6、严格执行“日日检查”制度。各班组每日必须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检查中查出的各类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文秘站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并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重特大事故隐患,一经发现应立即报告,立即采取措施,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同时严格执行“定人包岗,日日见面”的监控制度。各班组,每周二前必须将本班组的安全检查情况以及存在的重大隐患和处理措施形成书面材料报车间安全员。

  7、进一步深化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隐患整改。坚持落实车间禁烟的规定,严禁疲劳上岗,履行佩戴劳保用品义务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整顿规范车间质量管理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勤抓下去。要切实强化专项整治中的隐患整改工作,建立隐患整改责任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强化基础,全面落实班组主体责任。

  10、逐步推广班组安全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建立班组安全生产评先评优管理机制。在卷绕,纺丝,上料,包装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将工作中各方面、各环节、各过程的安全质量行为纳入制度化管理。切实加大对低等级安全信誉责任班组和个人的安全监管力度。

  11、强力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切实防治职业病,保障职工健康安全。每个班组和个人都有义务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治职业病,并通过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对自身行为的一点一滴注意,逐步消除职业危害。

  (四)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

  12、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职工安全观念、增强自我保护、逃生能力,努力营造遵纪守法、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13、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监管。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产品质量管理方案2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信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503号令)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就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运用出口标准对生产源头的倒逼机制,从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入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环翠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工作目标

  到2009年底前,完成组织领导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检测监控体系,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制定推进区域化管理发展规划、推进时间表及考核制度,全面启动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并建成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基地。

  到2010年,达到“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障碍”目标,建设一批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区域全覆盖、农产品品种全覆盖、从陆地到海上空间全覆盖,从根本上确保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到2012年,达到四个100%,即:全区农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出口农产品100%达到目标市场要求,大宗农产品100%建立市场可追溯体系,优势农产品100%使用统一标识代码。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制定并完善农业化学投入品准许名单、登记备案管理办法、专供管理规定、销售管理规定和使用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制度,加快完善化学投入品区专营、镇(办事处)配送、村直供的三级配送体系,确保农户购买方便、使用放心。工商、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安监等部门要建立质量审核备案制度和稽查制度,严格控制农业化学品供给,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安监部门要对农业化学投入品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登记备案,严把准入关;工商、农业、商贸等部门要对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渠道进行清理,实行专营专供,严禁剧毒、违禁农业化学品流入市场;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等部门要对使用环节加强指导检查,规范用药,科学用药。各镇(办事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督促企业和标准化基地做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进货、销售、使用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记录,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按生产经营环节依次追溯质量责任。

  (二)健全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根据产业特点,引导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目标市场技术标准、规程,按照国际市场要求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制定出口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收获、运输、贮藏、包装、标识等标准。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ISO)、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等体系认证。

  (三)建立建全检测监控体系。农业、海洋与渔业、环保、检验检疫部门要对农产品产前土壤、水质、环境的本底进行抽样检测、评估;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在产中适时进行田间、养殖场采样检测、分析;检验检疫部门要对产后的储存、加工、包装、出口等过程进行抽样检测、监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测协作,完善检验检测条件,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门、企业及社会检验检测资源,加快农产品公共检测*台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检测监控体系。

  (四)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工商、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等部门要联合对各农业企业、种养基地和“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单位的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和编码。各农业投入品销售单位、种植养殖业者都要建立完善的记录体系,包括进销货台帐、生产日志、包装标识、检测报告等;对于发生问题的区域和企业,根据最初信息源立即启动追溯程序,包括查找生产日期,确定种植养殖基地、代码编号,通过查阅田间或养殖场管理日志、台帐、检测报告等分析原因,坚决做到“六不放过”,即查不清原因不放过、查不出责任人不放过、不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不落实整改措施不放过、对有关事故产品不处理不放过、对事故责任人不追究处理不放过,逐步建立以生产、贮存、包装、流通、销售为链条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五)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要提高农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目标市场消费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口;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区域性检测中心,在做好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检测的同时,为周边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检验监测、追溯制度方面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六)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加强对“三品”认证单位监管基础上,要结合实际,规划建设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并对每个基地建档立卡。健全完善企业与基地、农户及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推进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整体合力。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推广国际通用的“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按照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选用农药、兽药、渔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用药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对基地实行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检测和收购销售“五统一”,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实现基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产品的无害化、优质化。

  (七)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要加快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积极开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品牌注册;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基地开展国际认证;综合运用市场开拓资金、品牌建设扶持资金等多种政策手段,加大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扶持力度。

  (八)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要根据区域产业特点,搞好出口农产品的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巩固日韩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欧美等重点市场,积极开拓东盟、中*东、独联体、南美等新兴市场。同时,以培育地理标志品牌为抓手,以提供无公害农产品为目的,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九)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按照以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以标准为核心、以品牌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公司+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区域化管理模式,积极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主导、国检指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模式,成立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组织实施。各镇(办事处)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各自农产品生产、加工特点,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注重调动村委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建立以镇(办事处)为功能区域,以村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为基本单位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网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领导体系建设,配套相关基础设施;支持检验监控体系建设,改善检验检测条件;支持农业化学投入品追溯制度建设,对化学投入品配送体系建设给予扶持;支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编码制度;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加大以奖代补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对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支持出口品牌建设,对获得国家、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给予相应奖励。

  (三)加强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疫情疫病监控计划,对农兽药残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布预警通报,并及时对质量安全体系进行完善。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进口国采取停止进口程序或封关等措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信息共享,相互提供出口技术规范、国内外市场动态、生产经营者诚信状况、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状况等信息。

  (四)扎实搞好服务指导。农业局负责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预报和防治处理技术指导等工作,组织编写实用技术指导和宣传普及资料,向农民发放“明白纸”;畜牧局负责养殖动物的预防免疫、疫情测报和防疫工作,及时组织编写预防及治疗用药技术指导和宣传普及资料,向养殖户发放“明白纸”;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水产养殖水生动物疫情测报,及时组织编写预防及治疗用药技术指导和普及宣传资料,向水产养殖业者发放“明白纸”;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搞好出口品种种植养殖基地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培训、发放“明白纸”等;力争多引导外地企业来我区建立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企业向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区农安办申报出口农产品基地材料;各镇(办事处)要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指导服务措施,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要积极配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投入,探索建立农产品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模式。

  (五)认真搞好督查考核工作。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督导,强化考核。区农安办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督查督办机制,每月对各镇(办事处)及各有关部门、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题通报,确保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出成效。

  (六)切实加强宣传培训。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采取举办实用技术讲座、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规程、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要求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涉农人员加强自律,增强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各职能部门要组织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培训,重点抓好部门管理人员、生产经营人员和农户培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基础,切实提高区域化管理工作水*。

产品质量管理方案3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x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院领导和院委会成员组成,院长任组长,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 (菁华3篇)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1

  按全年度的监督抽查计划,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08年下半年,我局对全区机电、建材、化工、轻工、食品等5大类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查,现将抽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半年,共对全区130家(次)企业生产的5大类28个品种280批次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抽查。从检查结果显示,合格262批次,不合格18批次,批次合格率94%,比上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全区整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1、从图表看,全区5大类产品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机电产品、建材产品、化工和轻工产品批次合格率维持在较高水*。

  2、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严格抓好油漆涂料、家具、服装等十类重点产品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寓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帮助企业查找不合格原因,定期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使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有明显提高。

  3、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致力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开展普查登记、专项整治、巡查和帮扶等工作,在食品监管工作中取得卓有的成效,食品产品质量趋于稳定,食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不断提高。

  二、质量状况分析

  (一)机电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机电类产品18批次,经检验合格17批次,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4、4%,较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了5、6个百分点,质量状况仍保持在较高不*。除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外,其余电子节能灯、脉冲点焊机、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总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二)建材产品

  下半年,抽查建材类产品27批次,经检验合格2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2%,比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3、8个百分点。

  1、抽查水泥6批次、水泥砖、红砖5批次、人造板8批次、石灰粉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

  2、建筑门窗6批次、其中1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83、3%,建筑门窗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抗拉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3、虽然建材产品总体批次合格率较高,但因水泥砖的生产技术含量低,建筑门窗生产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保持还须在日后的监管工作中不断加强,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三)化工产品

  半年来共抽查化工类产品39批次,经检验合格3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4、8%。其中三氯化铁1批次,合格1批次,油漆涂料38批次,合格36批次,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项目均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超出国家标准,原因是稀释剂配比过多,导致不合格。在抽查的内墙涂料中没有发现游离甲醛、铅镉等重金属超标,油漆中铅、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情况。化工产品产品总体质量状况稳定。

  (四)轻工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轻工产品95批次,经检验合格91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7%,与上半年批次合格率相当,产品质量状况比较稳定。

  1、抽查了压克力板、劳保手套、电话机、电子计算器、家具、面巾纸等6类轻工产品共30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批次合格率为100%,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2、抽查了鞋、手袋共59批次,经检验合格55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鞋剥离强度、成型底鞋跟硬度,手袋摩擦色牢度和产品标识不规范。

  (五)食品产品

  下半年,共监督抽查食品类产品101批次,合格91批次,不合格10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0%。

  1、食品包装容器、雪糕和米、面、豆制品批次合格率为100%,非酒体饮料(包括瓶(桶)装饮用水)、月饼的批次合格率分别是88、2%、84、6%。从抽查结果看,总体抽样批次合格率稳定。本次抽查食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地卫生环境较差,工人在包装食品时不讲究卫生;灌装非酒体饮料时臭氧浓度太低,或臭氧装置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未能完全达到杀菌要求;瓶和盖在灌装前进行清洗时消毒不彻底或清洗不干净,包装桶与盖不密封或不匹配或使用回收盖,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第二次污染。

  2、本次抽查没有发现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理化指标不合格等严重质量问题。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对产品质量状况和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对于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扶优扶强;对本次定期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并按时对其进复查。

  (三)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拒不整改的,将移送稽查处理,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

  (四)继续加大对产品质量状况不稳定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重点对食品中违规超量使用添加剂,以及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等行为进行监督。

  (五)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召开生产企业质量分析会,引导企业从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环节严格把关,严格市场准入,帮助企业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水*。

  (六)对须获得“qs”许可而未获得“qs”许可的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申请“qs”;对于已获得“qs”许可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对于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条件差、隐患大的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要按照“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采取巡查、回访、年审、抽查、召回等措施加强监管,并通过帮扶引导,使其逐步具备生产条件,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七)进一步抓好“质量兴企”、“质量兴区”活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树立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帮助企业总结经验,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特别要从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及iso9000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以质量为核心,加大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培育工作,鼓励企业申报*名牌、广东省名牌和惠州名优产品,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质量水*。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2

  20XX年2季度,宜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生产的工业类、食品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完成了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现将抽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一、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一)抽查结果。

  2季度共抽查670批次产品,其中合格637批次,不合格33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5%。抽查合格率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05个百分点。

  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254批次产品,合格246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6、8%,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抽查食品类416批次产品,合格391批次,不合格2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市今年2季度工业产品、食品类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二)原因分析。

  1、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

  工业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家具和部分纸制品等,不合格指标分别是尺寸和强度。家具的尺寸不合格主要是由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不够以及不够细致所造成。纸制品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以及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原料所造成。少量化工产品出现了细度等指标的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加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

  食品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是糕点、饮料以及小食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卫生指标中的细菌和外包装标签。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符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等。企业对相关产品标签等知识缺乏,忽视了产品的外包装要求,特别是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的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对产品外包装的要求,对标签上的相关内容标注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整个产品不合格。部分企业对相关产品的标准知识学*程度不够,外包装标识依然使用的是过期或者作废的标准造成了标签不合格。

  2、产品抽查合格率上升原因分析

  今年2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市*“质量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宜昌全市的质量工作。

  二是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过程控制有所提高和加强。

  三是质监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了服务力度,严格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情况

  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饮料及乳制品等11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鄂质监监函[20XX]84号)精神,2季度宜昌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宜昌、荆门区域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饮料、乳制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任务。

  (一)抽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49家企业各种饮料108批次,涉及到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36家。不合格14批次,批次合格率87、0%,按照新统计方法计算合格率98、9%。

  (二)原因分析。

  此次抽查结果共有14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标签(9批次)、可溶性固形物(5批次)、总酸(4批次)、酵母(1批次)。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部分企业未能按照gb7718-20XX标准的要求标示配料清单,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但是标签上却没有明示,这主要是企业对相关标准规定的学*不够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是饮料中的重要指标,主要由白砂糖和柠檬酸的含量来体现,对于改善饮料的口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指标不合格主要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添加柠檬酸和白砂糖造成的。酵母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是在包装运输环节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本次专项监督抽查情况表明,宜昌和荆门区域饮料质量状况比较稳定,特别是宜昌流通领域仅有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其中大型企业的合格率为100%。这一结果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的引导、服务,宜昌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规范自己 的生产行为并对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学*和改进,少部分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和管理,以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措施

  2季度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上升,呈现良好态势,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能否保持这一良好势头,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全市产品质量工作。

  (二)依法开展后处理工作,对后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向所在地*报告后处理工作落实情况。

  (三)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工作培训,着重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及“质量兴市”战略,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有关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1.有关教师个人成长路历程分析报告范文

  2.有关产品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3.费用分析报告

  4.案例分析报告格式

  5.质量分析报告

  6.数据分析报告

  7.行业分析报告

  8.水质分析报告

  9.工作分析报告

  10.投资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3

  20xx年,在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和靖边县委、县*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情况,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质量强省”、“质量强市”战略要求,对我县产品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定期公布全县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加强质量宏观管理,防范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提升工业产品管理水品,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此为根本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地方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

  1、20xx年,我局对化工产品、装饰材料(木质门)、建材等产品质量开展了监督抽查和委托检验。共监督抽查了80家企业,抽检样品86个批次,样品合格78个。不合格8个,合格率91%。

  2、名牌产品质量状况。

  我县现有陕西省名牌产品7个,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共6个。其中农产品生产企业1家、建材企业类2家、食品类企业1家、酒类生产企业1家、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类生产企业1家。我县6家陕西省名牌企业都建立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的保障能力较强,在历次名牌产品监督抽查中,产品的合格率均为100%。我县名牌产品企业以产品质量好、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企业社会信用度高赢得了市场,取得了好的效益,拉动了我县经济的发展。

  3、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质量状况

  *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中心工作,始终坚持“生态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地域化”的思路,以推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和农村稳定、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深挖潜力,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走出了一条拓展地方产品特色的发展之路。截至目前,我县已成功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并获批了“靖边小米”、“靖边苦荞”、“靖边土豆”、“靖边羊肉”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此同时还制定了相关标准,对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地域、质量要求进行了严格规范,保证了地标产品应有的特色和品质。20xx年对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抽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批次,产品的合格率均为100%。

  二、抽查产品类别共性质量问题:

  根据以上情况综合分析,我县建材生产企业是产品质量监管的重点,也是急待解决和整顿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些产品直接关系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社会大型建筑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重点是要加强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和质量抽查,以确保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并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帮助企业分析存在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和改进措施,指导和引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全面提高我县的建材产品质量管理水*。

  三、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我局坚持每半年对我县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质量分析,为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后要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将我县的产品质量状况和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我县*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积极帮助企业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鼓励企业采用ISO9000族标准及其它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同时,严格监督企业实施。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最齐全、最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供有需要的企业查询。帮助企业制定满足市场需求、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内控标准。积极引导企业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通过质量损失率和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促使企业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减少质量损失,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改进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三)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名牌战略意识,以科技为先导,加大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名牌产品,进一步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名牌产品在工业产品中的占有率,加强对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的指导。积极鼓励我县的企业特别是农业产品、石油化工行业参与名牌产品评选活动,对名牌产品的标识及产品的合法权益,应重点加以保护,与企业建立联手打假制度,努力维护企业创名牌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加大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企业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生产加工企业业主质量意识,健全我县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二是进一步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等制度;三是加大依法惩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加大对市场、重点地区及其他监管死角的检查力度,坚决反对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五)坚持监管的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对农村和小城镇的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从抽查的情况来看,家庭作坊式、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条件和不具备检验能力的生产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对每一个生产加工企业从生产销售方式、生产加工能力、供应对象和区域、保证质量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监督、引导生产加工企业遵守国家相关的规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整体水*;结合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和小作坊小加工厂监管意见加强对食品、建材等重点产品的监管;利用“3.15”、“质量月”大力宣传质量方针、目标与措施,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树立“产品质量第一”观念。

  (六)*部门和监管部门齐抓共管企业。

  企业发展壮大和产业进程的加速,*必须加强对生产企业宏观指导,认真研究、摸清哪种企业适合我县,哪种企业数量控制多少,不能任其一哄而起,盲目上马,造成资源、重建的浪费。*应给企业政策扶持,我县企业大多都处于初级阶段,规模不大,产业化程度低,为加快其发展,提高产品质量,需*制定相应的产业优惠政策,比如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产品展示会,名牌培育、条件提供、信息网络建设、市场调研、专业人才培训等,或对某些企业适当给予税费优惠政和资金补贴。

  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是主角,但各部门监管、帮助也是不可缺少的。各部门在*给予各自职责之范围内,帮助,扶持企业,使其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品牌化。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台和联合执法力度。只有大家其心合力,才能把企业扶上正规化,仅靠一家监管好企业是不可能。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菁华3篇)(扩展4)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 (菁华3篇)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1

  上半年,在市局党组和县委、县*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总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箫笛名城、新型工业重镇、黔东经济发展极”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xx—2020)>、省人民*<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xx-2020年)>全面推进质量兴省工作的意见>和市人民*<关于印发<铜仁市全面推进质量兴市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铜府发[20XX]19号)文件精神,认真履行质监职能,扎实开展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现将上半年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产品方面

  目前,全县共有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小作坊)56家,涉及的产品主要为建筑模板、水泥、肥料、烧结砖、眼镜和硫酸、棉絮制品、冶金、混凝土输水管、透水砖、家私、塑胶管等,其中属于工业产品许可证产品目录内的生产企业7家,现获证企业7家。

  上半年,我县共完成8类11家企业16个批次产品的抽样工作,合格11个批次产品,不合格3个批次产品,2个批次产品正在检验中,合格率79%,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

  (二)食品安全方面

  目前,我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59家,涉及的产品主要为白酒、大米、植物油、豆腐、面条、糕点、酱腌菜、米粉、酱油及醋、饮用水、肉制品和雪菜等,其中获证企业10家,生产许可证11张。

  上半年,共抽取县内46家企业及小作坊产品抽检样品76批次,其中合格72批次,其中包括两个委托检验样品,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为95%。

  (三)特种设备监察方面

  截止6月25日,全县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2家,特种设备总数205台,比20XX年增加17台,增长8、3%。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

  (四)计量工作

  1.计量器具检定工作。

  上半年,省市县计量检定机构共对我县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284台件,检定率95%

  2.计量管理工作。

  一是民生计量工作。积极开展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专项整治行动和金银首饰计量专项整治。共免费检定集贸市场106台计量器具,并对6家金银首饰销售店进行了计量检查,在集贸市场现场查获5台(件)作弊计量器具,责令整改计量器具12台(件),责令整改2家。

  二是能源计量工作。加大对纳入万家用能企业和市、县人民*确定的重点用能单位监管工作,并与重点用能企业签订<共同推进节能降耗能源计量工作责任书>,按照市局文件要求,制定玉屏县万家企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实施方案,将贵州科特林水泥有限公司确定为今年首批审查企业。

  (五)标准化工作

  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按照<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一是积极申报玉屏油茶地理标志标志产品。二是积极配合省林科院加快制定<贵州省油茶生产与加工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箫笛>国家标准申报工作。从制定的原因和目的、制定的优势、制定关键控制点、制定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四个方面编制了<箫笛>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并已提交申报申请书。

  (六)执法打假

  半年来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6个,其中一般程序案件2个,简易程序4个,涉及食品、计量器具和组织机构代码方面。

  (七)产品质量投诉

  截止6月25日,共受理质量投诉1起,已责令整改完毕。

  二、产品抽查结果及分析

  (一)抽查情况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业产品方面。主要不合格产品为混凝土模板胶合板、装配眼镜、预拌混凝土,不合格项分别为顺纹、柱镜轴位偏差、坍落度,经分析不合格原因:一是企业未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把关,标准不熟,质量意识不强;二是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三是没有按照标准生产。食品安全方面。从抽样结果来看此次抽样不合格产品为白酒,白酒不合格原因为甜蜜 素和糖精钠超标,主要是由于小作坊生产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不够、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执行标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白酒中非法使用甜蜜素、糖精钠,主要原因是为降低成本和调节产品口感。特种设备监察方面。主要存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许多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的意见仅是塘塞、被动消极地应付检查,没有作好特种设备至关重要的后续管理;未办理安装告知手续、未经检验使用或者超检验周期使用、未办理特种设备使用证、未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部分操作人员特种设备作业证或者未挂证上岗和设备安全附件超检验周期使用或者未经检验使用等违法现象。计量方面。主要存在计量器具检定的自觉性不强,检定率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计量器具的使用者对计量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计量意识不强;标准化方面。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动难度大,主要是企业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农民的传统生产*惯惯性大;标准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标准备案和标准登记工作开展力度小,主要是企业自觉性不高,标准化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等原因;行政执法方面。主要是食品生产企业滥用添加剂,组织机构代码方面主要是超期未换证问题。

  三、改进措施

  一是继续帮助企业解决产品质量检验中的困难,加大宣贯<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力度,提高法制意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特别是小作坊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是加大查处力度和积极开展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对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针对抽查反映出的质量问题,结合本辖区实际,通过举办产品质量分析会、不合格厂长经理培训班或进行重点约谈等方式,严格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把质量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以服务指导企业为主,帮助企业消除隐患,坚持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规范、在规范中消除隐患;对拒不整改的企业报县*和县安委会或县食安委,提请县安委会或县食安委挂牌督办,坚决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力度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2

  20XX年2季度,宜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生产的工业类、食品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完成了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现将抽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一、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一)抽查结果。

  2季度共抽查670批次产品,其中合格637批次,不合格33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5%。抽查合格率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05个百分点。

  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254批次产品,合格246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6、8%,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抽查食品类416批次产品,合格391批次,不合格2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市今年2季度工业产品、食品类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二)原因分析。

  1、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

  工业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家具和部分纸制品等,不合格指标分别是尺寸和强度。家具的尺寸不合格主要是由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不够以及不够细致所造成。纸制品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以及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原料所造成。少量化工产品出现了细度等指标的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加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

  食品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是糕点、饮料以及小食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卫生指标中的细菌和外包装标签。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符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等。企业对相关产品标签等知识缺乏,忽视了产品的外包装要求,特别是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的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对产品外包装的要求,对标签上的相关内容标注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整个产品不合格。部分企业对相关产品的标准知识学*程度不够,外包装标识依然使用的是过期或者作废的标准造成了标签不合格。

  2、产品抽查合格率上升原因分析

  今年2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市*“质量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宜昌全市的质量工作。

  二是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过程控制有所提高和加强。

  三是质监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了服务力度,严格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情况

  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饮料及乳制品等11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鄂质监监函[20XX]84号)精神,2季度宜昌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宜昌、荆门区域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饮料、乳制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任务。

  (一)抽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49家企业各种饮料108批次,涉及到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36家。不合格14批次,批次合格率87、0%,按照新统计方法计算合格率98、9%。

  (二)原因分析。

  此次抽查结果共有14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标签(9批次)、可溶性固形物(5批次)、总酸(4批次)、酵母(1批次)。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部分企业未能按照gb7718-20XX标准的要求标示配料清单,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但是标签上却没有明示,这主要是企业对相关标准规定的学*不够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是饮料中的重要指标,主要由白砂糖和柠檬酸的含量来体现,对于改善饮料的口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指标不合格主要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添加柠檬酸和白砂糖造成的。酵母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是在包装运输环节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本次专项监督抽查情况表明,宜昌和荆门区域饮料质量状况比较稳定,特别是宜昌流通领域仅有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其中大型企业的合格率为100%。这一结果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的引导、服务,宜昌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规范自己 的生产行为并对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学*和改进,少部分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和管理,以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措施

  2季度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上升,呈现良好态势,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能否保持这一良好势头,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全市产品质量工作。

  (二)依法开展后处理工作,对后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向所在地*报告后处理工作落实情况。

  (三)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工作培训,着重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及“质量兴市”战略,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有关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1.有关教师个人成长路历程分析报告范文

  2.有关产品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3.费用分析报告

  4.案例分析报告格式

  5.质量分析报告

  6.数据分析报告

  7.行业分析报告

  8.水质分析报告

  9.工作分析报告

  10.投资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3

  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生存,为了实现企业的转型,提 高企业的竞争能力,20xx 年年初我司引入新的更高标准的质量管理 体系—TS-16949。

  体系推行之初, 我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 事先预防、 持续改进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截止 20xx 年 2 月底,全面 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在顾客投诉方面,年初接到一起不合 格产品的信息,通过我们的售后服务,及时得到了解决,顾客比较满 意。

  从原辅材料的入厂到成品出厂都严格按体系标准执行, 在各工序 之间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确定了监督人员,对特殊过程的人员及设 备进行了严格的.检定,对过程加强了信息反馈机制,使各个过程持续 受控进行。

  自从执行了 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我公司的产品受到了 顾客的一致好评,未发生过一次严重质量事故,而且比体系执行以前 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各项指标均有很大改观。从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2 月总体产品质量情况如下: 各部门质量目标实现结果:1、 2、 3、采购部:物资供货及时率 100% 仓储部:交货及时准确率 100% 品质部:出厂产品合格率 100% 顾客满意度>85 分产品质量与前年同期相比,产品交付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充分 证明了我公司的质量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过程检测合格率仍有 待进一步提高,拟再增加两名检验人员,加强过程检测。

  通过对供方的调查, 我们对供方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有了较感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为延续监控合 格供方的供货业绩,我们设计了《合格供方年度质量评价表》 ,每月 统计各合格供应商的供货数量和供货质量。

  有效监控了原物料的及时 性和合格率。20xx.1-20xx.2 物料供货及时率均为 100%。前年在供货 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通过比较各部门的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保留 了比较好的合格供方,比如苏州禾昌、宁波华彩等。

  从以上措施和运行结果可以看出, 本公司所建立的供方控制方法 是适宜的, 有效的, 有利于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的及时性。

  车间操作人员、相关检验人员均能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工 、 艺卡》《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认真做好生产记录、工艺巡检 、 记录和检验记录,车间现场采用区域划分和挂生产标识相结合的办, 严格区分不同型号产品以及产品在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 确保产品的 标识和可追溯性,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质量。

  对所有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检验技能,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并付诸于有效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品出厂的漏检率 明显降低。

  通过我品质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其他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我司 20xx.1-20xx.1 产品质量状况比较稳定,就汽车件产品而言: a) 原材料检验 检验总批次为 13,合格率为 100%; b) 过程检验 生产总数为 33496,不良数为 77,合格率为 99.77% ; c) 出厂检验 出厂产品合格率 100%,顾客满意度>85 分。

  由此可见,我司所建立的对过程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也是适合 我司运作的。

  总之,通过 TS-16949 质量体系的推行,规范了质量管理,提高 了全员的质量意识,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 效益。但是,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部分纠正措施和预 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 未能对实施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有效的跟 进;原材料检验只能通过目测及验证法,缺少先进的仪器设备;持续 改进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事先预防的意识不强;防错措施做得还不够 到 位 等 。后 续我们 将 更 加努 力, 首 先 要 组织 各部门 管 理 人员 对 TS-16949 标准、质量手册及相关体系文件进行再学*,再培训,深 刻领会其思想和精神。其次,要认真贯彻其“事先预防、持续改进” 的思想,做到“一切行动按程序” ;再次,我们要购买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 强化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 最后我们要强化生产现场的管理, 做好“5S”工作,严格执行各项管理的程序文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品质部 20XX.2.28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