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

首页 / 报告 /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1

  教育是社会各利益群体关注最多的社会事业之一,教育公*是评判社会公*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教育公*就谈不上社会公*。义务教育是为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个应受教育对象提供相对公*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三州战略”、建设先进自治州、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构建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州****会决定将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调研内容。根据州****会的安排,7月中旬,州**副**杜成明、谭建军带领科教文卫体、文史委员会及部分州**委员,会同州教育局的同志组成调研组,对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到鹤峰、来凤、、巴东、建始5县市召开了县市**、**,县市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中小学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到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利川、宣恩、咸丰三县市上报了相关材料。同时,邀请州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我州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年来,全州各级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为教育办实事、解难事,基础教育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为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州现有义务教育学校848所,其中小学701所(含教学点449个),初中147所。小学在校生23.9万人,初中在校生14.4万人。小学教职工1.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万人;初中教职工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83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54%。全州“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建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初步确立。在“普九”攻坚结束后,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州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市**行使对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统筹权、决策权和管理权。5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同年,省**也出台了《湖北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开始试点。我州鹤峰、、建始三个县市先后被确定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试点,试点县市正在按省要求实施,其他县市也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了工作议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初步确立。

  (二)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州被列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两免一补”政策率先落实。*年争取中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工程,每个试点县得到1000万元以上。二是地方财政尽力保障。州**对教育实施目标责任管理,每年与县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年末进行考核。尽管县市都是吃饭财政,都尽力保障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仅实施农村教师“安教工程”,建设教师住宅小区和周转房,累计投入资金1.99亿。三是利用社会资金。鹤峰县下坪中心小学食堂由民营企业家赞助100万元修建。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州、县市**坚持把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硬件条件纳入**公开承诺的实事办理范畴,强力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条件。一是校舍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完成寄宿制学校校舍11万*方米,改造50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全州小学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24.3万、10.8万*方米;初中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4.08万、1.8万*方米。二是寄宿学生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全州小学学生宿舍增加3.8万*方米,初中食堂面积增加2.7万*方米。新增食堂均按标准化要求建设。有的乡村学校都建起了学生浴室等生活设施。三是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全州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建有校园网的小学数量翻了一番,达到111所,建有校园网的初中学校增加19所,达到72所,56所初中建成理、化、生标准化实验室。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并积极探索师资配备均衡办法,一是建立了“退一补一”的补充机制。,我州教师配备开始严格执行省定标准,退一补一。200年,全州一次性解决初中教师缺编问题,补充200名;全州一次性解决36个边远乡镇农村学校教师紧缺问题,补充190名;从开始,连续5年每年补充600名用以解决教师不足。按省定标准综合计算,我州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数量达标。二是“安教工程”全部启动,加强了教师住宅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修建教师住房23.8万*方米,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为城区教师向农村学校交流提供了条件。市崔坝镇集中为教师建了经济适用房,形成了教师住宅小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仅16名教师也建了9套教师周转房。今年全州套经济适用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充分争取了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大力向倾斜,大批教师受到培训;州内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同层级和形式的培训提高了教师师德水*和业务能力。市开展了“名师工程”,今年给108名教师授予了名师称号。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尽心育人。四是开始了城乡教师交流的探索。各县市采取城区教师农村支教的形式进行了小范围的城乡教师交流。巴东县野山关镇给到教学点的教师每月给补贴50元交通费。五是利用“资教计划”和“特岗计划”的实施,全州有3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改善了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五)学生免费就学目标基本实现。全州于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农村学生开始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享受了免费政策。各县市**主导,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解决弱势群体入学问题。鹤峰县建立了孤儿学生、特困生两项救助基金。对于因父母进城务工随迁就读的学生,由流入地**负责,妥善解决其就学问题。

  (六)根据县情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来凤县开始着手研究“初中向县城集中”的规划,拟在县城办3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让所有初中学生进城读书,公*享受教育资源。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纵向比,州义务教育发展较快,但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比,差距仍较大。

  1、经费政策未完全落实,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用不到位。按要求,既要依率征收,且要全额用于教育,但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时,八县市仅两县市落实到位,一半的县市征收比例不足40%。二是上级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用途不当。按规定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但仍有县市仍将*一半资金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35.24亿元,增支18.72亿元,增幅16.1%,而教育支出增幅仅14.2%,

  2、基础设施与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一是校舍面积不够。包括布局调整后闲置未用校舍面积在内,全州小学生*校舍5.94*方米,初中生*校舍9.57*方米,与省定小学生均12.25*方米、初中生均13.41*方米的校舍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具体到学校,村级学校生均面积均超标,城区和乡镇学校生均面积均严重不达标。二是校舍质量仍然不高。现有校舍中砖木、土木结构校舍占32%,危房率33.88%。三是功能用房紧缺。学生宿舍紧缺状况更突出。省定标准寄宿制小学生均3*方米、初中生均3.3*方米,单人单铺。全州寄宿制生均宿舍面积小学仅2.3*方米,初中仅2.5*方米。我们所到的学校均极为拥挤。市崔坝镇徐汇希望小学,1米宽的床睡3人,崔坝民族中学26*方米的寝室住40人。四是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全州小学体育器材、美术器材、音乐器材和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的仅11%—22%;初中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的仅24%—30%,理化生实验仪器配备只占53%。建始县174所义务教育学校,仅4所建成了标准化实验室。新建的实验室,都是24组到28组配置,由于班额过大,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仍然无法有效保证。仪器设施的欠缺,导致义务教育理科教学质量不高,最终反映到高考时,理科上线率低于文科上线率。

  3、师资队伍与客观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教师数量总量满编实际不足。综合计算,全州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已达到了省定标准,但因以下几个因素使教师数量仍有较大缺口:397所寄宿制小学、140所寄宿制初中学生生活服务与管理,按1:100算需要1800名老师;乡镇小学附设学前班按小学的师生比配备,需1600人;乡镇中心学校占用教师编制500—600名;不算小学449个教学点的1000多名教师,约4000名教师编制是原来核编时未考虑到的因素。二是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从年龄上看,“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现象较普遍,越到基层,教师的年龄越大。建始茅田的一个教学点,3个老师全都是58岁以上的。从学历上看,全州小学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41%,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还有1.1%;初中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5%,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也还有6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16个老师,除7个资教生外,9个老师有2个学历不达标。三是学科结构不配套。小学缺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学校靠资教生缓解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还靠放课程光盘来进行英语教学,而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开设。

  4、四是城乡发展失衡。全州义务教育学校中,农村学校占82.67%,农村学生占60.46%,义务教育绝大部分在农村,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全州*30所义务教育州示范学校,农村学校仅占3所;初中中高职称专任教师,城镇教师409人,农村教师仅293人。大部分质量不高甚至是危房的校舍在农村学校。据/学年统计,小学、初中学校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中,农村小学占90%以上;农村初中占75%左右;d级危房基本在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城镇,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城镇学校超级大班大量出现,各项指标严重超标。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大量闲置,使用不优。我州因地域特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分散,经过几轮布局调整后,情况仍未完全改变。小学目前仍有449个教学点。市55个教学点,师生比仅为1:8.54;来凤县绿水乡梅子树教学点,81个学生,有10个教师。师生比也是1:8.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教学点一名教师教一名学生。

  造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是历史欠账过多,而经济发展水*不高,一时难以改变。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年代,县、乡、村分别负责办好各自所属学校。我州县市都是“吃饭财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县、乡、村均无力办好学校,学校条件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过多的历史欠账形成了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主观上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不牢。由于处于发展期,经济发展任务繁重,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教育为经济发展让路的现象。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民族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事关长远发展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必须强力推进。州享受国家、省多项优惠政策。尤其是随着“三州”战略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热火朝天、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紧锣密鼓,全州上下都在积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为把建成全国最先进的自治州目标努力。这些都必须要有人才支撑,人才要靠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各级**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深化认识,牢固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公*是其本质属性,均衡发展则是实现公*的必由途径。保障公民享受公*权利,是**的基本职责。国家已把均衡发展确定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湖北省明确提出2015年前全省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均衡,即上级有部署。当前义务教育出现择校热,折射出人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烈期盼,即群众有要求。各级**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主动应对发展需求。不求政绩显现于本届,以公*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利长远为根本目标,在决策时,要优先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大投入,消除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要把增加经费投入作为履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责的硬任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撑。一是继续加大向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拓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来源。二是保障法定教育投入。不折不扣执行现有教育投入政策。州、县市**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明显提高;要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且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本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标准,坚持“上进下不退”,确保实现“三个增长”。三要落实国家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教育的规定。

  (三)改善硬件条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是基础。一是要积极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应对社会“就优入学”的心理,抓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条件的改善。既要应急扩大城镇现有学校规模,尽量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之需,也要立足长远,把城镇教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预留满足需要的教育用地。尤其是在**规划建设的新城区中,学校要同步规划建设,确保城区学校布局合理。二要做强农村义务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入学需求。新增教育经费重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要将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学生上学远的难题,另一方面以此促进学校布局调整,提高规模效益。要抓住国家“校安工程”项目实施机遇,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要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后勤“十有八配套”建设,改善寄宿学生生活条件;要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为义务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配备均衡是关键。一是要着力解决小学教师补充问题。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将达到31万多人,比现在增加7万人;学前班适龄儿童有3.5万人。生源数量增加教师数量必须要增加;同时目前小学教师结构也必须改变,普九结束后,多名优秀点的从小学拔到初中、有3000多名民转公、还有3000名资教生。民转公教师很多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资教生政策究竟什么时候变也无法预料。因此,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应对措施。二是坚持教育、引导与激励并重,充分调动现有教师队伍积极性。既要重视教师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增强对教书育人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价值认同,让他们工作更加安心,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让他们工作更加舒心。如在全州开展“三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程”等活动。三是狠抓教师培训。既要倡导教师同行互助,自主学*提高;更要努力为教师培训提高创造条件,尤其经费上要有保证。四是大力推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扩大交流面,建立优秀教师在农村成长,优秀教师服务农村教育的机制,把教师农村从教经历作为评聘中、高级职称的刚性条件,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对农村学校教师增加津补贴。

  (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动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均衡是核心。一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为素质教育推进营造良好环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改革高中招生办法,把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弱化中考选拔功能,消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现象,引导学生就*入学。

  (六)建立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长期不懈努力。一要建立财政、人社、发改、编办、住建、规划、教育等多部门参与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难题,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把义务教育作为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地方法规支撑体系。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条例》,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事项以法规形式加以明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2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安排,*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夹江一小、黄土中学、土门小学,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参加调研人员充分发表了建议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4年,XX县被确定为XX市第二批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到2015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44所,其中初中17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小学25所。全县在职义教教师1719人,其中初中748人、小学 971人;义教学生17551人,其中小学11488人、初中6063人。占地面积初中23.66万*方米、小学22.56万*方米;校舍面积初中 9.86万*方米、小学8.49万*方米。截止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国家规定标准,有42所自评分在85分以上,基本达标。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加强领导。2014年,我县被确定为创建迎评县后,庚即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会,先后下发《XX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意见》《XX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副**、**张建红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晋锐和分管副**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安排、部门和乡镇职责、责任追究等要求。二是落实责任。县**与22个乡镇、23个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将创建工作纳入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分值为3分。7月中旬,制定工作考评细则,将考评得分计入年终目标考核、占30%,考评结论作为对学校和校长考核依据,对考评得分低于85分的学校班子启动问责机制。三是营造氛围。下发《XX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手册》60余本、宣传资料2000余份。编发工作简报3期。《乐山日报》《夹江信息》《夹江政情》等采用创建信息10余条、局长访谈2篇。学校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发、悬挂标语等形式,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四是全面推进。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4次,不断查找差距,细化措施,协调、推进工作进度。目前,已完成《文件汇编》、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基础性工作。

  (二)加强培训,明确目标要求。2014年10月,在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培训会上,市**教育督导室负责人向我县*70名教育局中层以上干部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全面解读《XX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手册》。2015年3月起,先后在木城镇、县教师进修校开展业务培训,县教育局计财股、人事股、教育股、教仪站负责人指导全县40余名业务骨干清理核实填报办学条件10项指标。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教育局相关股室和学校分别到XX区、XX市,学*指标体系和建档要求。7月初,教育局领导班子分六个片区再次对相关指标系数落实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落实机关工作人员对联系学校定期进行督查。

  (三)加大投入,确保硬件达标。一是加强学校基础建设。2008年以来,投入*2亿元,新建校舍约6万*方米,维修加固5万*方米。今年,安排700万元用于均衡达标建设,涉及学校14个,主要用于添置设备、食堂改建、运动场建设等。二是进行城区学校布局调整。2014年9月,将青州中、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夹江一中、夹江二中派出优秀教师,帮助打造精英团队。积极探索“依托夹中,振兴焉中”办学模式。围绕夹江外校搬迁新建,将原址校产整体划入夹江一小。三是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目前,已投入*4600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中信息化建设661万元,班班通1600万元,仪器设备1800余万元(小学理科338万元,中学理科272万元,小学音体美686万元,中学音体美518万元),图书室建设500万元。全县信息技术计算机台数达标100℅,电子白板达到“校校通”、“班班通”,仪器设备基本达标。7月以来,全县学校加快推进图书编码上架,一批学校已完成前期工作。四是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全县学校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挖掘自身特色,塑造文化主题,打造校园文化。

  (四)提升素质,狠抓队伍建设。以打造校长、教师综合素质为重点,基本实现全县师资均衡。一是严格干部管理。坚持把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素质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实行学校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制度。7月,完成所有学校、直属单位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工作。二是促进教师合理交流。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制度,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男53周岁、女48周岁以下的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满9年以上,实行定期交流,每年交流的比例为专任教师总数的10%。三是完善新教师招聘机制。按照“公开、公*、公正”原则,每年从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考中小学教师,解决结构性缺编和艺体教师缺乏问题。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招聘18、22、20人。四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强化师德建设,成立名师工作室16个,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定期培训、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两支队伍整体素质。

  (五)科学管理,严控班额容量。为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我县严格招生政策,中小学招生按照“严格程序、分批录取,严格标准、严控入口,总量控制、阳光操作”原则,进一步规范编班,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今年城区初中招生人数减少200余人,小学招生人数减少 120余人。从2015年9月起,城区学校各年级接收转学生原则上按“出一进一”的`办法执行。

  (六)强化问责,严格督查督导。今年以来,对学校、单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专项督查5次,教育局班子成员分片区深入学校现场办公*20次。根据督查情况,严格问责机制,截止6月底,免职处理推进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校长2名,对6名进度滞后、行动迟缓的校长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从8月起,县目标办、县**督查室、县教育督导室将对相关县级部门、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全面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优质教育资源增长速度与城市扩张、人口集聚不同步,形成严重区域和结构失衡,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存在大班额现象,而农村学校却生源不足,门庭冷落。二是学校办学经费不均衡,按照县财政管理体制,学生数量直接决定了学校办学经费,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生源流失、学生数量减少,导致办学经费更加紧张。三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优质师资总量不足,教师素质提高的任务重。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已进入督导评估验收倒计时,县**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督查,对照检查验收标准查漏补缺和完善资料,确保省教育督导团的督导评估合格。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要坚持高位均衡发展的理念,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在保证优质学校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和师资配备的力度,为薄弱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要优化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办学模式,把寄宿制学校作为农村学校建设的方向,解决农村学生居住分散上学往返难、留守子女无人管的问题。三要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缓解公办教育的负担,使其成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四要对那些已纳入规划并进入程序的学校建设项目要加快推进,力争尽快解决相关学校的现实问题。

  (三)政策倾斜、扶强助弱。坚持“两手抓”,一手继续抓品牌学校建设,做长“长板”,发挥优势,培育典型;一手继续抓边远薄弱学校支持力度,补齐“短板”,共同进步,均衡发展。坚持公共教育经费适当向边远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和教育部门要在引进、调配、培训、职称待遇、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制定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带动边远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充分利用优质培训资源,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二要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带动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大力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加快名师培养步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三要提高新教师的招收数量和质量,在招考新教师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实际教学能力的考察,同时要面向县外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四要加快推进教师定期轮换交流工作,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实行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联盟,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要科学合理地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和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工作,既要保证优质学校优势不减,也要保证薄弱学校得到实质性的加强,加快师资力量均衡发展的速度。五要针对全县教师“超编缺员”的现状,应对哪些因撤并或生源萎缩导致的学校教师基数大的情况,进行转岗培训和调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3

  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确保教育公*,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xx,意义十分重大。*年来,我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措施积极,成效初显。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也不容低估。当前,务必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现状

  目前,全区有公立小学265所,1607个班,在校学生56898人。其中,农村小学234所,1068个班,在校生29266人,*均每校4.6个班,每班学生27人。在农村学校中,有村小176所,483个班,在校生8253人,*均每校2.6个班,每班学生17人,其中10人以下的小班占三分之一左右。有城区小学31所,539个班,在校生27632人,*均每校17.4个班,每班学生51.2人,其中55人以上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占37%。全区有初中学校49所,676个班,在校学生32030人。其中农村初中33所,401个班,在校生13585人,*均每校11.4个班,每班学生33.8人。有城区中学16所,275个班,在校生18445人,*均每校17个班,每班学生67人。

  (二)*年来xx义务教育发展主要举措

  1、财政投入向农村教育倾斜。按照“三个增长”要求,财政对教育投入从20xx年8087.4万元,增加到了20xx年的1.89亿元。区财政每年投入18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每年投入500万元,建立起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等。

  2、通过“撤、迁、并、建、扩、改”等有效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以来,全区撤销村小75所,迁建小学1所,合并初中3所小学1所,扩建初中16所小学156所。投资5300万元,对165所中小学的10万*方米危房进行了改造。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中,实施了学历跨越工程,定期开展岗位业务培训。对农村教师实施了地区补贴和工作补贴,财政为学校注入了医保经费。对269名农村代课教师按政策规定及时转为了公办教师。

  4、建立强校带弱校的对口帮扶机制。有23所城区学校与46所农村中小学结为帮扶对子。

  (三)xx义务教育发展基本评价

  区委、区**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为本、科教兴区战略,营造了义务教育发展必要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满意度逐步升高。但是,目前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等矛盾依然凸显,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xx当前热点问题。

  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突出表现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过大

  1、基本办学条件悬殊

  两路、龙溪地区的多数义务教育学校,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具有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等特点,基本办学条件按照直辖市主城区要求,校园校舍建设高标准,设施设备高质量,功能齐全配套,学校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分布在1000多*方公里面积上的农村学校,散、小、弱是其主要特征,校园校舍陈旧简陋,设施设备不配套,与城区学校形成强烈反差。

  2、师资素质差异明显

  城区学校规模大,条件好,吸引了大量农村骨干教师“孔雀向南飞”,汇聚了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据龙兴镇反映,20xx年以来,该镇教师调入城区学校任领导和骨干教师已达85人。城区教师编制充裕,学科教师配套,专科专任,专业水*普遍较高。城区学校经费充足,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福利待遇好,专心教育,思想稳定。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缺乏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必要条件,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区。农村教师编制少,学科教师不配套,在村小往往1师1班,在完小被迫多级多科上课,“万金油”教师是农村学校的常态。农村学校经费紧缺,进修提高机会极少,福利待遇微薄,农村教师不安心农村,不安心教育,不求进取,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一大障碍。

  3、生源质量区别太大

  在城区,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进校读书已成为城区儿童和少年成长的迫切要求,渴望学*,安心读书是学生中的主流,生源质量普遍较好。城区学校条件好,农村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大量进城“择校”读书。据区教委统计,20xx―20xx学年中,全区农村学生转入城区学校达1419人。在农村,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农民所处环境局限,尤其在义务教育出口被堵和不畅的情况下,家长和子女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忽视子女教育,学生无心读书不在少数,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一般不高。古路镇中小学中,在校生有一半属单亲家庭、隔代亲教育、暴力型家庭教育、溺爱型家庭教育的孩子。在洛碛镇中小学中,留守儿童达到40%,个别学校高达60%。

  (二)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衡

  1、城区街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衡

  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衡,主要表现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在两路城区,16万人口的双凤桥街道,布局中小学15所,配备教师936人,xx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多所名校在这里荟萃,优质教育资源在此处高度集中。按区**规划,市级联招学校南华中学也即将入驻该地区,双凤桥街道义务教育届时将锦上添花。拥有12万人口的双龙湖街道,配备了3所完小、2所村小,“入学难”压力在转嫁给回兴和双凤桥两街道之后矛盾依旧凸显。21万人口的回兴街道,仅1所中学3所小学,招生已达极限,学校不堪重负,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早已亮起了“入学难”红灯。属在建城区的龙塔街道亟待增设规范的.公立中小学,“入学难”矛盾也开始显现。

  2、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围绕中心镇逐步递减

  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入学难”现象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一般镇和被撤销的原乡镇**所在场镇的中小学校,集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小,华蓥山等边远山区镇学校显得更少,村小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最薄弱的地方。这些地方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往往留不住教师和学生。

  (三)校际差距两极化

  强校更强,弱校更弱,是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衡的真实写照。城区重点中小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优质教育资源,一年上一个台阶,各自瞄准更高目标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地处两路城区的五星小学,10.8亩地上承载着1874名学生,全部办公室、功能室在强大的入学压力下改作了教室,教师被迫挤在走廊里办公,学生只能分两批轮流上课间操。回兴中心校1626名师生,挤在102*方米的食堂就餐,男女厕所共98*方米,分别10和14个蹲位,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里,学校必须安排男女各4名教师维持厕所秩序。龙山街道工农小学,实属“都市里的村小”,70年代的乱石墙瓦屋盖教室,已成c级危房,常有垮塌危险,教室旁边废旧物品回收站噪声干扰教学,周边环境脏乱差目不忍睹。城区有这样薄弱的学校,农村学校差距更大。龙兴中心校地处禹王庙和龙藏寺两大寺庙之间,读书声、颂经声,声声相和,三分之二的校舍是瓦屋盖,只有校长办公室有1部电话机。普福完小的教师仍在清代建造的寺庙里办公。石船中学、梅溪小学、东山小学等一批学校因操场未硬化,师生体育活动长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功能室不配套,计算机老化不能用……,农村薄弱学校太多。

  三、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导致工业化、城市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引导着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优先发展城区教育。同时,由于生产力水*不高,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了使现有资源效用最大化,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重点地区教育发展,加快重点学校建设,培育教育品牌,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一定历史阶段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广人多,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扭转散小弱的被动局面,只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认识上的偏差

  重经济效益轻教育投入的观念作祟。在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有权决定学校建设命运的各级领导和开发商,往往经济效益至上,拆除学校雷厉风行决不手软,建设学校动作迟缓难上加难,致使部分城区义务教育发展长期陷入被动之中。单纯追求升学率的传统观念影响。有关部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法令不以为然,对本区域义务教育日益扩大的差距熟视无睹,对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缺乏实际思考和具体规划,乐于锦上添花,忽视雪中送炭。

  (三)财政投入不足

  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后,尽管区级财政坚持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标准一致,区级及以上**制定的政策标准依法全部执行。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运行成本高,这种预算体制和政策,仍使农村学校发展举步维艰。*3年,按照“三个增长”要求,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尚差3642万元。

  (四)管理体制不顺

  城乡学校布局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现行体制处于城乡分割状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布局,由区教委牵头,区教委和镇**共同实施。城区在开发建设中,学校布局由区规划分局牵头、区教委和国土分局、所在街道配合;按照“谁开发,谁建校”的原则,由开发园区和开发商实施。由于不由区教委牵头,未建立监管督办和问责机制,在开发建设中,学校规划建设可随意调整和不建,无须经过区教委和所在街道同意。这种体制弊端是带来城区“入学难”的根本原因。

  区教委与镇街、教管中心关系不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体制上划区教委管理后,区**未出台文件具体明确区教委、镇街、教管中心各自具体的职责任务及权限,对各方工作配合缺乏界定。导致对教育投入和管理,由过去两个积极性变成了一个积极性,“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开始显山露水。镇街教管中心只负履行职能责任,未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这种责权不对应的体制是否科学,究竟能正常运行多久?

  (五)师资管理政策不完善

  教师编制政策重城轻乡。现行教师定编的标准是师生比,政策规定城区学校17个学生配备1名教师,农村学校22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学生班额也大,农村学校规模小学生班额也小,该政策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出现“超编缺员”这一普遍现象。现行人事政策只允许引进xx籍大学生,不允许面向全国全市公开选拔人才;每年下达教育系统新进教师人数少于教师自然减员人数,导致城区新建学校和城区缺编学校,面向全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公开选聘人才,引导骨干教师纷纷离开农村,这是农村学校骨干老师严重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农村教师进修提高费用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使农村教师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学校负担加重,进修机会减少,素质难以提高。农村学校缺少增收渠道,使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过大。

  (六)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

  面对农村学校散、小、弱状况,尤其是村小较多、学生太少、师资紧缺状况,对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挂钩的顾虑较多,调查研究和宣传解释不够,对盘活已撤销学校的土地资源缺少打算,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防止两种倾向,校正思维航向

  实现xx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防止不以为然和急于求成两种倾向。在区级机关和城区学校,往往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受益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的紧迫性感受不深,普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以为然。镇村干部和农村学校师生,倍感城乡巨大差距,对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承受到巨大压力,付出了一定代价,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之时,本能地涌现出急于求成的冲动情绪。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冷静应对,只有沿着正确的思维航向前进才能成功。

  (二)财政重点倾斜,扶持农村学校

  财政在认真执行教育投入和教育预算政策的同时,应坚持公共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倾斜。要确保区财政将新增教育经费的70%用于农村教育,落实多渠道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具体措施。学*借鉴区卫生系统财力向农村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成功做法,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建设投入力度。深化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建立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保**度,全额预算农村学校建设和校舍维修、设施设备配置、教师进修培训等专项经费。

  (三)强化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学校

  按照“小学就*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要求,以及城乡人口变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议由区教委牵头,区***、规划、国土、建委、财政及镇街配合,尽快制定xx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在规划建设中,要注意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盘活已撤学校土地资源挂钩。在城区开发建设中,对学校必须坚持“先建后撤”原则。区**应尽快出台在开发建设中已规划应建的学校,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街道同意,擅自不建和久拖不建者的问责制度。国土部门应按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留足学校建设用地,凡教育规划用地使用的审批及教育用地功能的改变,必须事先征得区教委同意。

  (四)完善管理机制,铸造教管合力

  区**应出台专门文件,细化新体制下区教委、镇街、教管中心和学校的工作责任、工作关系和相应权利,尽可能责权对应、权利义务对称,从而建立起以区为主,镇街、教管中心、学校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工作主动,配合默契的教育管理网络。要坚决防止新的管理断层产生。

  (五)实施“治薄”工程,缩小发展差距

  对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进行有计划的治理,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实施“治薄”工程,应通过规范程序确定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区域和薄弱学校。凡义务教育“入学难”已危及地区社会稳定的,应确定为义务教育薄弱区域,必须优先治理。凡与标准化学校差距太大且师资、管理等问题突出的,可确定为薄弱学校,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治理。要结合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治薄”规划,落实“治薄”专项资金,明确“治薄”目标任务和责任,严格督办检查,使“治薄”工程收到实效。

  (六)统筹配置教师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和农村学校现状,建议城乡学校教师统一按照1:17定编,村小按每班2人配备教职工。要完善农村学校教师向城区学校流动的条件和程序。大学生分配在农村学校3年以上,晋升中级和高级教师职务后分别工作3年以上,担任中小学校级领导5年以上,经所在学校同意,方可向城区学校流动。英语、计算机、音、体、美、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配备,应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实行农村学校教师进修提高经费全额报销制度;继续执行有利于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稳定的补贴政策;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指标应向农村学校倾斜;修建边远农村学校教师公寓,努力为农村学校教师创造安心教育、服务农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针对农村教师实际,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自觉发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作风。

  (七)对口帮扶,以强带弱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强校带弱校制度。对口帮扶,务求实效,必须防止形式主义。区教委在总结过去帮扶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尽快制定xx区强校带弱校对口帮扶工作管理规定,对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对口帮扶学校双方的权利义务、帮扶人员素质要求及待遇、督办检查、奖惩激励要有明确具体规定,要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事来抓。

  (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畅通义务教育出口

  义务教育出口主要来自升学与就业压力。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景气和职教学生就业供不应求的新形势下,畅通义务教育出口,关键在职业教育快发展大发展。xx应加快xx北部职教城建设,努力拓展职业教育新空间。要适应实施农民转移工程,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我区职业教育制度。对未考入上一级学校就读的高、初中毕业生,一律纳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可根据财力变化状况,从给予一定补助逐步发展为免费义务教育,同时提供就业岗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4

  纵向比,州义务教育发展较快,但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比,差距仍较大。

  1、经费政策未完全落实,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用不到位。按要求,既要依率征收,且要全额用于教育,但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时,八县市仅两县市落实到位,一半的县市征收比例不足40%。二是上级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用途不当。按规定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但仍有县市仍将*一半资金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35.24亿元,增支18.72亿元,增幅16.1%,而教育支出增幅仅14.2%,

  2、基础设施与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一是校舍面积不够。包括布局调整后闲置未用校舍面积在内,全州小学生*校舍5.94*方米,初中生*校舍9.57*方米,与省定小学生均12.25*方米、初中生均13.41*方米的校舍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具体到学校,村级学校生均面积均超标,城区和乡镇学校生均面积均严重不达标。二是校舍质量仍然不高。现有校舍中砖木、土木结构校舍占32%,危房率33.88%。三是功能用房紧缺。学生宿舍紧缺状况更突出。省定标准寄宿制小学生均3*方米、初中生均3.3*方米,单人单铺。全州寄宿制生均宿舍面积小学仅2.3*方米,初中仅2.5*方米。我们所到的学校均极为拥挤。市崔坝镇徐汇希望小学,1米宽的床睡3人,崔坝民族中学26*方米的寝室住40人。四是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全州小学体育器材、美术器材、音乐器材和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的仅11%―22%;初中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的仅24%―30%,理化生实验仪器配备只占53%。建始县174所义务教育学校,仅4所建成了标准化实验室。新建的实验室,都是24组到28组配置,由于班额过大,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仍然无法有效保证。仪器设施的欠缺,导致义务教育理科教学质量不高,最终反映到高考时,理科上线率低于文科上线率。

  3、师资队伍与客观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教师数量总量满编实际不足。综合计算,全州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已达到了省定标准,但因以下几个因素使教师数量仍有较大缺口:397所寄宿制小学、140所寄宿制初中学生生活服务与管理,按1:100算需要1800名老师;乡镇小学附设学前班按小学的`师生比配备,需1600人;乡镇中心学校占用教师编制500―600名;不算小学449个教学点的1000多名教师,约4000名教师编制是原来核编时未考虑到的因素。二是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从年龄上看,“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现象较普遍,越到基层,教师的年龄越大。建始茅田的一个教学点,3个老师全都是58岁以上的。从学历上看,全州小学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41%,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还有1.1%;初中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5%,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也还有6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16个老师,除7个资教生外,9个老师有2个学历不达标。三是学科结构不配套。小学缺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学校靠资教生缓解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还靠放课程光盘来进行英语教学,而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开设。

  4、四是城乡发展失衡。全州义务教育学校中,农村学校占82.67%,农村学生占60.46%,义务教育绝大部分在农村,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全州*30所义务教育州示范学校,农村学校仅占3所;初中中高职称专任教师,城镇教师409人,农村教师仅293人。大部分质量不高甚至是危房的校舍在农村学校。据/学年统计,小学、初中学校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中,农村小学占90%以上;农村初中占75%左右;d级危房基本在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城镇,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城镇学校超级大班大量出现,各项指标严重超标。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大量闲置,使用不优。我州因地域特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分散,经过几轮布局调整后,情况仍未完全改变。小学目前仍有449个教学点。市55个教学点,师生比仅为1:8.54;来凤县绿水乡梅子树教学点,81个学生,有10个教师。师生比也是1:8.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教学点一名教师教一名学生。

  造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是历史欠账过多,而经济发展水*不高,一时难以改变。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年代,县、乡、村分别负责办好各自所属学校。我州县市都是“吃饭财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县、乡、村均无力办好学校,学校条件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过多的历史欠账形成了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主观上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不牢。由于处于发展期,经济发展任务繁重,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教育为经济发展让路的现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5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安排,4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全县共有8所中小学,1个教学点,在校学生3869人,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2所。现有教职工397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占比24%;本科教师315人,占比79.3%;专任教师390人,乡村学校教师共181人。全县共有13所幼儿园,在园幼儿数1262人,教职工65人,其中在编教师4人,服务岗位教师61人。

  *年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均高于省定标准,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标准。xx年以州级94分,省级91分,国家95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州级、省级、国家级评估验收。

  (一)**重教落实责任。一是全面履行**职责。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员会,对xx—xx年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了详细部署。二是全力营造宣传氛围。通过标语、展板、媒体、电视台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工作,努力做到“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网络有专栏、校园有形象”,全力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良好氛围。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年来,在中央、省州***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五年来,教育财政累计投入6.89亿元,*3年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人均工资均保持逐年增长。

  (二)软硬设施日臻完善。一是着眼布局调整。将部分规模较小、教学效率低、生源少的薄弱学校及教学点进行撤并,将15所中小学整合为8所,并配备校车3辆,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使教育布局更加合理、优化。二是推进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3亿元,先后实施教育建设项目35个,侧重于乡村学校教学用房、功能用房、运动场地、附属设施、信息设备等建设, 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校舍总面积达到3xx18*方米。自xx年全面启动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以来,基本建设总投资2499万元,设备购置总投资680万元,受益学校9所。三是改善办学环境。目前,乡村学校均有塑胶跑道,各校都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实现了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城镇之别、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就*免试入学,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乡村校园正在逐步形成,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三)教师队伍稳步发展。一是破解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重点倾向于乡村学校教师,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教师,在工资待遇、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xx年以来共招聘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64人,**购买学前教师岗位80个,缓解了教师紧缺矛盾和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二是稳步提高基层乡镇教师待遇。自xx年起,对县第五中学教师每月发放15元的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xx年起,对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每人每月发放300-400元乡镇工作岗位津贴;为引导教师向边远学校流动,xx年起分类别每人每月发放320-600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有效稳定了基层教师队伍。三是强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制定了对校长、教师的统筹管理,每年按比例对校长和教师进行一定数量的交流,建立和完善各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截止目前,对全县84名中小学教师和27名**、专职副**、校长、副校长进行校际交流或调整职务。

  (四)教师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加强教师培训交流力度。通过“名师工作室”项目,培养了一批省、州、县级骨干教师、名校校长、名教师队伍。通过开展支教送教、说课比赛、同课异构、技能大赛等活动,全面提升了全县教师的专业水*和课堂教学能力。通过跟岗研训、名师送教、课堂诊断、帮扶支教等活动,助推我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二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全面改薄”项目,逐步完善“三通两*台”建设与应用,组织全县4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实现互联网、信息设备、人员培训和信息技术课程“全覆盖”。三是强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组织师生参加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赛、全省电子白板教学应用说课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等竞赛活动,先后获得23项省、州级奖项。

  (五)惠民政策深得人心。一是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深入分析残疾儿童未入学原因和教育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探索“送教上门”教育方式,认真做好残疾儿童少年教学工作。目前,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33人,其中在校就读12人,送教上门18人,3人长期不在xx居住。二是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普通高中生国家助学金、寄宿制生活补助、三江源地区“3+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和异地办学奖补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落实教育惠民,深入开展学生“奖、助、补、贷”工作,认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三是切实关爱留守儿童。为全县449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开展“1+1+3+n”活动,即:一次亲情沟通、过一次生日、3次家访、n次学*和心理辅导,有效形成了家、校、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控辍保学持续加力。一是创新机制,健全组织。县**多次召开控辍保学专题会议,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签订各级《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二是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各镇、村对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将其纳入对镇领导、驻村干部和行政村的年终工作考核;教育部门全面负责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将其作为教育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并作为考核校长的重要指标。三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各镇、各学校对辍学生进行动员劝返,并制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补偿教育的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劝返或接受补偿教育164名。

  (七)办学特色日渐凸显。一是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如,县第一中学“流动书屋”在方便学生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第二中学积极实行“双语”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县蒙古族中学立足底蕴丰富的德都蒙古文化,开设了“孟赫簇茹雅”诗歌朗诵、马头琴、蒙古象棋等项目实践课和兴趣小组。县实验小学创建了“机器人、兴趣小组”两大特色教育品牌,机器人教学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第四中学、新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使家校联系更加密切,扩大了学校爱心教育的内涵。二是教育科研蔚然成风。*年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教研课题研究、教研论文发表、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以教带研、以研促教观念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全县总体超编58人,在整体超编的情况下,结构性缺编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紧缺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34人;全县45岁以上教师177人,占全县教师的45%,35岁以下教师89人,仅占全县教师的xx%,教师梯队断层、教师老龄化会严重制约未来5—10年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整体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教学张力不强、优秀教师短缺等问题,农村及城镇学校师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二)校长的工资、待遇与普通教师一样,但担负的责任重大,却没有任何奖励酬金;教师的激励、奖励机制不完善,只注重精神奖励,缺乏对优秀教师及中、高考进行物质奖励的`依据。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存在职业倦怠、出勤不出力、敷衍应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全县教育系统**购买服务人员共计149人。按照目前全县教育工作现状,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求,还需84名后勤和保教人员。

  (四)xx年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已通过州、省、国家级评估验收。按照“小学就*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提升办学规模”的基本原则,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但由于受自然、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影响,农牧区家长文化程度低、重教意识淡薄,学生学*目标不明确,控辍保学工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学生转学、辍学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营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县人民**和教育部门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保障每一位学生公*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为宗旨,突出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抓好校长队伍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点。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均衡、优质的发展道路,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县人民**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县人民**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责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的各项规定,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完善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及时拨付到位,按照规定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防止出现挪用、挤占、抵顶、截留义务教育经费现象。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按照学校后勤人员配备标准,解决学校安保、宿管、食堂后勤等人员的经费问题。

  (三)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增强广大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使“控辍保学”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控辍保学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控辍保学规章制度、落实报告制度、强化责任约谈、严格学籍管理。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实施劝返复学工程,全面落实镇、村社和学校控辍保学“双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监测机制,重点预测未来一个时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坚持实施人才强县、人才强校战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专题研讨会,共同研究全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交流学*心得和宝贵经验,同发展共进步。健全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农牧区学校长效机制,开展走教、多媒体、网班形式,努力解决全县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师引进招录机制,改善教师资源的配置,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推行校长交流任职机制,促进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化,促进学校管理专业化。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实施教师心理培训,让教师掌握更多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调整情绪、保持心理*衡。加强城镇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帮助和联系,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实现管理人才和教育队伍的均衡配置。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在新常态下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扩展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扩展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菁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1

  教育均衡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党和**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年来,我县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为此,县**经研室组织县教育、财政、编办、人事、规划等单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年来,我县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的机遇,大力实施合格学校建设、初中校舍安全工程、“班班通”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2所合格学校,在合格学校共11所正在建设中。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40万*方米,生均占有校舍8.04*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6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7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6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64%,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90%;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8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84%,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88%,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72%,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87%;小学和初中微机拥有量达2268台,图书藏量达202万册。

  (二)队伍素质稳步提高。我县出台并实施了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加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师心灵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革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为提高,全县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7%、97.3%。省、市、县、乡、校五级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27人、县级365人。完成继续教育新一轮培训,培训率100%,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

  (三)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坚持德育为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日益优化,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相继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年活动”和“责任效益年活动”,大力实施教育教学两项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考试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业水*监测成绩逐年提高。

  (四)教育管理空前强化。办学体制实现了由“人民办”向“**办”的根本转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水*进一步提升。XX年全县公用经费1122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XX年公用经费1351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XX年公用经费1417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71万元,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坚持依法治教,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育行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学*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突出“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8.8%。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210所,其中省示范性高中1所,市示范性高中1所,普通初中12所,小学196所。全县小学和初**有1189个教学班,48393名学生,教职工总数达2723人,其中专任教师254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4%。

  二、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面上小学之间的办学水*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明显差距,这种差距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城区学校太挤”。城区小学班额严重超员。县城的城关完小、西城小学、城关镇小学等三所小学共设计规划80个班,容纳学生3600人,实际开班131个,容纳学生8562人,超负荷接纳学生4962人。*均班额65人,超省规定20人,最大班额已达82人,超省规定班额37人。但是,乡镇在校学生不足100人的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却多达150余所。二是“农村学校太弱”。我县27所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仅有12所达到了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还有15所学校由于配套设施设备不全,无规范的食堂及餐厅,无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等,而其他乡镇的联校及村小在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加落后,普及合格学校任重道远。三是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乏力”。*年来,我县学校校舍经过大力度的改造与建设,基本消除了危房,城乡之间在校舍方面差距主要表现在功能室、行政用房、生活用房、生均用房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又逐渐拉开了距离。

  注:城区中学包括县一中、二中、晴岚学校、城关中学,城区小学包括城关完小、西城小学、城东学校、城关镇小学、武水小学、城东中英文实验学校(民办)、曙光学校(民办)。

  (二)师资力量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校,中老年教师集中在中、小学。“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目前,我县小学专任教师的*均年龄达41岁,乡镇面上小学专任教师的*均年龄是45岁,部分小学51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二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在中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或者改上其它科目。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学校缺乏音、体、美、英语教师,90%以上的村小还存在包班的现象。三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不高。XX年至XX年,我县一直未招聘应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期间,随着初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不得不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优秀者进初中任教。XX年来,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期的到来,我县以每年不少于5000名学生的速度递增,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又不得不从初中选调部分教师到小学任教。这些“层层拔高”、“时宜调整”的做法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和整体专业素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一些村级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本乡教师,而部分教师大多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录,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知识老化严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教师明显跟不上课改新要求。四是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待遇不高、部分教师无房住,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是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据调查统计,我县4所城区初中学校骨干教师人数占72.3%,而10所农村初中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占27.7%;7所城区小学骨干教师人数占63.9%,而农村小学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仅为36.1%。农村教师流失的加剧,后备力量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拔高使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五是管理队伍和水*存在差异。虽然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走进新课程已经多年,但我县农村教师,包括一些教学管理者,尤其是一些村级学校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不大,重应试、轻能力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个别学校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达不到要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如下:

  (一)教育政策过于向城区倾斜。多年来,由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使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国家一直实行城乡非均衡发展模式,使教育政策重点向城市倾斜,以农村支持城市,优先发展城市重点校、示范校,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沉积下来,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局面。*几年,虽然我国进入“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但对教育而言,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城乡教育差距在短短三两年时间内不可能缩小到*衡的程度。

  (二)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在“人民办教育”政策时期,由于各地对教育事业发展理解不同、甚至个别有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等原因,导致全局意识体现不明显、步调不一致,甚至各自为政,加上当地乡镇、村委多方插手管理学校,不利于学校管理,学校班子不团结、缺乏战斗力现象时或存在,教师队伍建设缺乏长远眼光,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我县实行**办教育以来,**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落实了“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的”战略方针,理顺了管理体制,为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师资管理政策不完善。教师编制政策重城轻乡,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班额也大,农村学校规模小,班额也小。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都优先留在城区,全县教师流动只是“单行线”,即只从农村向城区,而城区教师基本没有到农村任教。教师管理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科学长远的教师流动机制,农村教育缺乏政策吸引,导致教师只出难进。

  (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面对农村学校散、小、弱状况,尤其是村小较多、学生太少、师资紧缺状况,对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挂钩的顾虑较多,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三、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配备、教师资源调配、办学水*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公正教育权利提供充足的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推进县域内的均衡发展,核心问题是教师和校长队伍、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均衡。县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减少差异,缩小差距,巩固优势,使优者更优,狠抓薄弱,使弱者变强,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大力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深化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于XX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本宗旨,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经费保障机制,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的要求确定下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新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XX—20xx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整体安排,是指导未来XX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于XX年5月5日***常务会议、6月21日*****会议审议通过。《纲要》明确提出,到20xx年义务教育要全面提高普及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践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各级人民**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要在继续宣传、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大张旗鼓地、持之以恒地宣传、贯彻《纲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上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自我加压,协同努力,大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作出贡献。

  (二)遵循就*入学原则,循序渐*地调整学校布局,继续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年来,我县城镇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我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原先分级办学时的村办小学生源减少,对分散在农村的初中、小学进行相应的调整非常必要。要充分考虑我县农村现阶段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方便群众,有利于适龄儿童就*入学,有利于减少教育资产流失,有利于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的原则和精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宜保留的`尽可能保留,确需撤销的也应逐步过渡,避免出现农村小学覆盖半径太大、学生就学不便、班额过大和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等问题。要在继续巩固“两基”成果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可在城乡借鉴试行“一校制”、“学区制”、“联校制”等办学模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共享,以优带弱,以中心校带边远校,促进相对均衡发展。

  (三)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衡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建立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育新格局。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我县农村初中学校及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使城乡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投入是一项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资基础。要建立健全以**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一是要继续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XX年达到4%;二是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城乡居民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是足额征收教育附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四是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教育项目投入和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改造、改善、建设的需要;六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探索建立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规范有序地进入教育。要科学、合理地核定农村中小学基本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社会各方面要关心、支持教育,尽力为学校减轻经费开支负担。要按照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五)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在党委、**领导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尽快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进一步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要多层次、多渠道,以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重点,按要求组织参加省、市培训,分期分批地组织县内集中培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做到有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要重视离岗集中培训,强化在职在岗教学交流、实践锻炼,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大力做好特岗教师的资教工作,以缓解紧缺学科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四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青年教师,边远学校教师的引进、补充,可以实行定向招聘,合同约订最低服务期限,不足服务期限的不得调动。五是对不适合、不适应继续从教的人员,要研究办法,适当调整;对年龄偏大的教师,可允许提前退休或离岗休息。对调出来的岗位、编制要及时引进优秀人才予以补充。六是要建立健全校长轮岗、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组织城镇、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艰苦、边远、薄弱学校,鼓励县城、乡镇集镇教师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学校任教。

  (六)加强党委和**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营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成立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置相应工作机构,统一部署、统筹指导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村教师“安身”的问题,要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公寓建设规划,并尽早组织实施,解决现有部分教师和新引进教师无房住的问题,让教师“安居乐教”;二是建立并实行农村边远教师津贴,鼓励和引导教师安心农村教育;三是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扎根农村、安心从教、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鼓励。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制定相应措施,依法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应职责,在制定规划、项目争取、核定编制、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建设用地、教师录用与交流、教师职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校园安全保卫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多提供便利,少一些障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以党风带行风、带校风、带学风,促进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入新历史阶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民族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事关长远发展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必须强力推进。州享受国家、省多项优惠政策。尤其是随着“三州”战略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热火朝天、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紧锣密鼓,全州上下都在积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为把建成全国最先进的自治州目标努力。这些都必须要有人才支撑,人才要靠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各级**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深化认识,牢固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公*是其本质属性,均衡发展则是实现公*的必由途径。保障公民享受公*权利,是**的基本职责。国家已把均衡发展确定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湖北省明确提出20xx年前全省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均衡,即上级有部署。当前义务教育出现择校热,折射出人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烈期盼,即群众有要求。各级**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主动应对发展需求。不求政绩显现于本届,以公*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利长远为根本目标,在决策时,要优先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大投入,消除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要把增加经费投入作为履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责的硬任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撑。一是继续加大向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拓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来源。二是保障法定教育投入。不折不扣执行现有教育投入政策。州、县市**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明显提高;要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且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本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标准,坚持“上进下不退”,确保实现“三个增长”。三要落实国家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教育的规定。

  (三)改善硬件条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是基础。一是要积极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应对社会“就优入学”的心理,抓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条件的改善。既要应急扩大城镇现有学校规模,尽量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之需,也要立足长远,把城镇教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预留满足需要的教育用地。尤其是在**规划建设的新城区中,学校要同步规划建设,确保城区学校布局合理。二要做强农村义务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入学需求。新增教育经费重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要将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学生上学远的难题,另一方面以此促进学校布局调整,提高规模效益。要抓住国家“校安工程”项目实施机遇,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要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后勤“十有八配套”建设,改善寄宿学生生活条件;要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为义务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配备均衡是关键。一是要着力解决小学教师补充问题。到20xx年小学适龄儿童将达到31万多人,比现在增加7万人;学前班适龄儿童有3.5万人。生源数量增加教师数量必须要增加;同时目前小学教师结构也必须改变,普九结束后,多名优秀点的从小学拔到初中、有3000多名民转公、还有3000名资教生。民转公教师很多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资教生政策究竟什么时候变也无法预料。因此,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应对措施。二是坚持教育、引导与激励并重,充分调动现有教师队伍积极性。既要重视教师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增强对教书育人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价值认同,让他们工作更加安心,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让他们工作更加舒心。如在全州开展“三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程”等活动。三是狠抓教师培训。既要倡导教师同行互助,自主学*提高;更要努力为教师培训提高创造条件,尤其经费上要有保证。四是大力推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扩大交流面,建立优秀教师在农村成长,优秀教师服务农村教育的'机制,把教师农村从教经历作为评聘中、高级职称的刚性条件,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对农村学校教师增加津补贴。

  (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动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均衡是核心。一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为素质教育推进营造良好环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改革高中招生办法,把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弱化中考选拔功能,消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现象,引导学生就*入学。

  (六)建立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长期不懈努力。一要建立财政、人社、发改、编办、住建、规划、教育等多部门参与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难题,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把义务教育作为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地方法规支撑体系。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条例》,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事项以法规形式加以明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3

  一、基本情况

  **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自治区西部,1976年建市,面积1754*方公里,辖**、**、**三个区,全市总人口50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经过*年来的改革、调整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体,第三产业和城郊型农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地区特色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X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0元,分别增长15%和17%。

  截止XX年底,全市有学校、幼儿园168所,在校生84256人,教职工7598人。其中:公办学校、幼儿园67所,在校生70292人,教职工6246人。

  二、**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成效、经验

  **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47所,其中:初级中学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5849人,专任教师1480人;小学30所,在校生30593人,专任教师234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

  全市下辖三个区,没有旗县,农区面积与人口很少,且已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业户口,农村学校基本已经融合到城区,学校建设管理与城区学校完全执行相同标准,不存在城乡差异。

  办学体制上分三区、市直属四块,民族义务教育(1所蒙古族中学)和特殊教育(1所特殊教育学校)由市直属管理,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归三区**管理,实现了以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顺畅,责任明确,工作有序,发展良好。

  **市党委、**一直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多年来经济状况较好,全市义务教育整体水*较高,均衡状态良好。1996年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盟市整体"普九"达标;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户籍,整体改造了农村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一体化标准、一体化管理。率先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一直能够享受同等待遇。*几年,经过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条件及校园环境整体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校际间差距基本上得以消除。目前正在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设施设备配备,将整体上提升义务学校装备水*,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

  师资队伍整体良好。由于市区人口较少,居住集中,全市设立一个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从机构、制度、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常规继续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分职能分类别的培训均成为常态化,每位教师均能及时得到充电、提高。按照隶属关系,市直及三区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新毕业大学生及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并注重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梯次连续,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根据实际,出高薪聘用部分名优校长,为薄弱学校增添力量。此外,各区还积极探索内部调整机制,制定激励性政策,调整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经过几年的努力,应该说全市师资队伍水*在地区、校际间是均衡的。

  注重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力气治理有关招生、收费、教学等行为。彻底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重点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均实现了划片、就*、免试入学;强化学籍管理,规范"小升初"分配手段和程序,遏制择校现象也有明显成效。所有学校均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学科配齐各教师,学生的入学机会,升学机会均相对公*。同时积极探索实施改革,支持薄弱学校发展,*几年实行的将一部分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的改革措施,对促进薄弱学校的提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市整体现状看,地区、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升学机会都应该是均衡的,但是,偏失的质量观和盲目的择校观制造并助推着教学质量校际间的.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城市改造,城区居住区出现收入层次和文化层次群体差别,收入和文化层次较好居民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基础较好,其片区学校学生成绩就好一些,客观上造成了学校质量差别,这些学校就成了群众极力择校的热点,择校又为学校间质量从舆论到事实差距的拉大,超了助推作用。尽管采取了许多遏制择校的手段,但由于人际关系复杂性,择校现象仍然很热。目前,全市核心区内2所初中和3—5所小学择校热现象比较突出。

  四、对策和建议

  1、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领导下,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省级**统筹的体制后,对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义务教育现状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的责任。如进一步明确各级**对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比例,各级**制定政策的权限。特别要强调顶层设计,对长期难以解决的,地方各级**及基层群众认识不统一的,关系到教育大局的,一定要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统一政策,标准等,如,义务教育质量的标准,义务教育均衡的标准,经费投入的标准,甚至包括考试测试标准等。

  2、要强化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强调令行禁止。有关中小学生减负、规范办学行为等规定政策已很明确,而且无疑是正确的,由于执行不彻底,基层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讨论,广大家长群众认识一直提不高,各地学校执行政策一直不完全到位,学生负担仍然很重。

  3、教师职称制度需要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后,本意要激活分配制,打破论资排辈的固化局面,但由于操作难度过大,各学校无法通过考核自行聘任职称,仍然处于固化局面,不能以此调动职工积极性,出现了有些地区干脆不开展聘任,导致大量评上职称的无法聘任,而有些条件好的地区放大聘任职数,降低难度,又回到按资历聘任的老路,而且出现了地区间教师待遇的不均衡。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上研究解决。

  4、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国家保障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但对城市既没纳入保障范围,也未做公用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标准,由于各地城市的财力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城区间存在经费水*不均衡,甚至出现城市不如农村的经费水*。

  二是投资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合理。多注重房舍、校园建设,对内部设施设备的配备,更新注重不足,需要做好政策规定,对设施设备投入要加大,并对地方**提出要求。

  三是对区县一直以"第一个增长"即,"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标准与要求已经不尽合理,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忽高忽低,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稳定增长。应该研究调整更细更具体要求。

  四是应大力推行学校公用经费科学预决算制度。目前按生均标准拨付经费,人数少的学校显然会因生均成本高而欠缺,应推行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持一定值的基础上,按学校运行成本给予预算安排的制度,保证各学校经费公*,有利于促进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4

  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确保教育公*,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xx,意义十分重大。*年来,我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措施积极,成效初显。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也不容低估。当前,务必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现状

  目前,全区有公立小学265所,1607个班,在校学生56898人。其中,农村小学234所,1068个班,在校生29266人,*均每校4.6个班,每班学生27人。在农村学校中,有村小176所,483个班,在校生8253人,*均每校2.6个班,每班学生17人,其中10人以下的小班占三分之一左右。有城区小学31所,539个班,在校生27632人,*均每校17.4个班,每班学生51.2人,其中55人以上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占37%。全区有初中学校49所,676个班,在校学生32030人。其中农村初中33所,401个班,在校生13585人,*均每校11.4个班,每班学生33.8人。有城区中学16所,275个班,在校生18445人,*均每校17个班,每班学生67人。

  (二)*年来xx义务教育发展主要举措

  1、财政投入向农村教育倾斜。按照“三个增长”要求,财政对教育投入从20xx年8087.4万元,增加到了20xx年的1.89亿元。区财政每年投入18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每年投入500万元,建立起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等。

  2、通过“撤、迁、并、建、扩、改”等有效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以来,全区撤销村小75所,迁建小学1所,合并初中3所小学1所,扩建初中16所小学156所。投资5300万元,对165所中小学的10万*方米危房进行了改造。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中,实施了学历跨越工程,定期开展岗位业务培训。对农村教师实施了地区补贴和工作补贴,财政为学校注入了医保经费。对269名农村代课教师按政策规定及时转为了公办教师。

  4、建立强校带弱校的对口帮扶机制。有23所城区学校与46所农村中小学结为帮扶对子。

  (三)xx义务教育发展基本评价

  区委、区**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为本、科教兴区战略,营造了义务教育发展必要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满意度逐步升高。但是,目前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等矛盾依然凸显,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xx当前热点问题。

  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突出表现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过大

  1、基本办学条件悬殊

  两路、龙溪地区的多数义务教育学校,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具有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等特点,基本办学条件按照直辖市主城区要求,校园校舍建设高标准,设施设备高质量,功能齐全配套,学校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分布在1000多*方公里面积上的农村学校,散、小、弱是其主要特征,校园校舍陈旧简陋,设施设备不配套,与城区学校形成强烈反差。

  2、师资素质差异明显

  城区学校规模大,条件好,吸引了大量农村骨干教师“孔雀向南飞”,汇聚了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据龙兴镇反映,20xx年以来,该镇教师调入城区学校任领导和骨干教师已达85人。城区教师编制充裕,学科教师配套,专科专任,专业水*普遍较高。城区学校经费充足,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福利待遇好,专心教育,思想稳定。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缺乏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必要条件,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区。农村教师编制少,学科教师不配套,在村小往往1师1班,在完小被迫多级多科上课,“万金油”教师是农村学校的常态。农村学校经费紧缺,进修提高机会极少,福利待遇微薄,农村教师不安心农村,不安心教育,不求进取,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一大障碍。

  3、生源质量区别太大

  在城区,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进校读书已成为城区儿童和少年成长的迫切要求,渴望学*,安心读书是学生中的主流,生源质量普遍较好。城区学校条件好,农村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大量进城“择校”读书。据区教委统计,20xx—20xx学年中,全区农村学生转入城区学校达1419人。在农村,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农民所处环境局限,尤其在义务教育出口被堵和不畅的情况下,家长和子女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忽视子女教育,学生无心读书不在少数,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一般不高。古路镇中小学中,在校生有一半属单亲家庭、隔代亲教育、暴力型家庭教育、溺爱型家庭教育的孩子。在洛碛镇中小学中,留守儿童达到40%,个别学校高达60%。

  (二)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衡

  1、城区街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衡

  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衡,主要表现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在两路城区,16万人口的双凤桥街道,布局中小学15所,配备教师936人,xx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多所名校在这里荟萃,优质教育资源在此处高度集中。按区**规划,市级联招学校南华中学也即将入驻该地区,双凤桥街道义务教育届时将锦上添花。拥有12万人口的双龙湖街道,配备了3所完小、2所村小,“入学难”压力在转嫁给回兴和双凤桥两街道之后矛盾依旧凸显。21万人口的回兴街道,仅1所中学3所小学,招生已达极限,学校不堪重负,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早已亮起了“入学难”红灯。属在建城区的龙塔街道亟待增设规范的公立中小学,“入学难”矛盾也开始显现。

  2、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围绕中心镇逐步递减

  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入学难”现象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一般镇和被撤销的原乡镇**所在场镇的中小学校,集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小,华蓥山等边远山区镇学校显得更少,村小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最薄弱的地方。这些地方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往往留不住教师和学生。

  (三)校际差距两极化

  强校更强,弱校更弱,是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衡的真实写照。城区重点中小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优质教育资源,一年上一个台阶,各自瞄准更高目标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地处两路城区的五星小学,10.8亩地上承载着1874名学生,全部办公室、功能室在强大的入学压力下改作了教室,教师被迫挤在走廊里办公,学生只能分两批轮流上课间操。回兴中心校1626名师生,挤在102*方米的食堂就餐,男女厕所共98*方米,分别10和14个蹲位,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里,学校必须安排男女各4名教师维持厕所秩序。龙山街道工农小学,实属“都市里的村小”,70年代的乱石墙瓦屋盖教室,已成c级危房,常有垮塌危险,教室旁边废旧物品回收站噪声干扰教学,周边环境脏乱差目不忍睹。城区有这样薄弱的学校,农村学校差距更大。龙兴中心校地处禹王庙和龙藏寺两大寺庙之间,读书声、颂经声,声声相和,三分之二的校舍是瓦屋盖,只有校长办公室有1部电话机。普福完小的教师仍在清代建造的寺庙里办公。石船中学、梅溪小学、东山小学等一批学校因操场未硬化,师生体育活动长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功能室不配套,计算机老化不能用……,农村薄弱学校太多。

  三、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导致工业化、城市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引导着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优先发展城区教育。同时,由于生产力水*不高,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了使现有资源效用最大化,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重点地区教育发展,加快重点学校建设,培育教育品牌,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一定历史阶段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广人多,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扭转散小弱的被动局面,只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认识上的偏差

  重经济效益轻教育投入的观念作祟。在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有权决定学校建设命运的各级领导和开发商,往往经济效益至上,拆除学校雷厉风行决不手软,建设学校动作迟缓难上加难,致使部分城区义务教育发展长期陷入被动之中。单纯追求升学率的传统观念影响。有关部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法令不以为然,对本区域义务教育日益扩大的差距熟视无睹,对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缺乏实际思考和具体规划,乐于锦上添花,忽视雪中送炭。

  (三)财政投入不足

  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后,尽管区级财政坚持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标准一致,区级及以上**制定的政策标准依法全部执行。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运行成本高,这种预算体制和政策,仍使农村学校发展举步维艰。*3年,按照“三个增长”要求,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尚差3642万元。

  (四)管理体制不顺

  城乡学校布局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现行体制处于城乡分割状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布局,由区教委牵头,区教委和镇**共同实施。城区在开发建设中,学校布局由区规划分局牵头、区教委和国土分局、所在街道配合;按照“谁开发,谁建校”的原则,由开发园区和开发商实施。由于不由区教委牵头,未建立监管督办和问责机制,在开发建设中,学校规划建设可随意调整和不建,无须经过区教委和所在街道同意。这种体制弊端是带来城区“入学难”的根本原因。

  区教委与镇街、教管中心关系不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体制上划区教委管理后,区**未出台文件具体明确区教委、镇街、教管中心各自具体的职责任务及权限,对各方工作配合缺乏界定。导致对教育投入和管理,由过去两个积极性变成了一个积极性,“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开始显山露水。镇街教管中心只负履行职能责任,未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这种责权不对应的体制是否科学,究竟能正常运行多久?

  (五)师资管理政策不完善

  教师编制政策重城轻乡。现行教师定编的标准是师生比,政策规定城区学校17个学生配备1名教师,农村学校22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学生班额也大,农村学校规模小学生班额也小,该政策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出现“超编缺员”这一普遍现象。现行人事政策只允许引进xx籍大学生,不允许面向全国全市公开选拔人才;每年下达教育系统新进教师人数少于教师自然减员人数,导致城区新建学校和城区缺编学校,面向全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公开选聘人才,引导骨干教师纷纷离开农村,这是农村学校骨干老师严重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农村教师进修提高费用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使农村教师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学校负担加重,进修机会减少,素质难以提高。农村学校缺少增收渠道,使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过大。

  (六)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

  面对农村学校散、小、弱状况,尤其是村小较多、学生太少、师资紧缺状况,对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挂钩的顾虑较多,调查研究和宣传解释不够,对盘活已撤销学校的土地资源缺少打算,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防止两种倾向,校正思维航向

  实现xx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防止不以为然和急于求成两种倾向。在区级机关和城区学校,往往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受益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的紧迫性感受不深,普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以为然。镇村干部和农村学校师生,倍感城乡巨大差距,对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承受到巨大压力,付出了一定代价,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之时,本能地涌现出急于求成的冲动情绪。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冷静应对,只有沿着正确的思维航向前进才能成功。

  (二)财政重点倾斜,扶持农村学校

  财政在认真执行教育投入和教育预算政策的同时,应坚持公共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倾斜。要确保区财政将新增教育经费的70%用于农村教育,落实多渠道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具体措施。学*借鉴区卫生系统财力向农村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成功做法,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建设投入力度。深化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建立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保**度,全额预算农村学校建设和校舍维修、设施设备配置、教师进修培训等专项经费。

  (三)强化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学校

  按照“小学就*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要求,以及城乡人口变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议由区教委牵头,区***、规划、国土、建委、财政及镇街配合,尽快制定xx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在规划建设中,要注意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盘活已撤学校土地资源挂钩。在城区开发建设中,对学校必须坚持“先建后撤”原则。区**应尽快出台在开发建设中已规划应建的学校,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街道同意,擅自不建和久拖不建者的问责制度。国土部门应按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留足学校建设用地,凡教育规划用地使用的审批及教育用地功能的改变,必须事先征得区教委同意。

  (四)完善管理机制,铸造教管合力

  区**应出台专门文件,细化新体制下区教委、镇街、教管中心和学校的工作责任、工作关系和相应权利,尽可能责权对应、权利义务对称,从而建立起以区为主,镇街、教管中心、学校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工作主动,配合默契的教育管理网络。要坚决防止新的管理断层产生。

  (五)实施“治薄”工程,缩小发展差距

  对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进行有计划的治理,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实施“治薄”工程,应通过规范程序确定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区域和薄弱学校。凡义务教育“入学难”已危及地区社会稳定的,应确定为义务教育薄弱区域,必须优先治理。凡与标准化学校差距太大且师资、管理等问题突出的,可确定为薄弱学校,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治理。要结合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治薄”规划,落实“治薄”专项资金,明确“治薄”目标任务和责任,严格督办检查,使“治薄”工程收到实效。

  (六)统筹配置教师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和农村学校现状,建议城乡学校教师统一按照1:17定编,村小按每班2人配备教职工。要完善农村学校教师向城区学校流动的条件和程序。大学生分配在农村学校3年以上,晋升中级和高级教师职务后分别工作3年以上,担任中小学校级领导5年以上,经所在学校同意,方可向城区学校流动。英语、计算机、音、体、美、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配备,应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实行农村学校教师进修提高经费全额报销制度;继续执行有利于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稳定的补贴政策;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指标应向农村学校倾斜;修建边远农村学校教师公寓,努力为农村学校教师创造安心教育、服务农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针对农村教师实际,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自觉发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作风。

  (七)对口帮扶,以强带弱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强校带弱校制度。对口帮扶,务求实效,必须防止形式主义。区教委在总结过去帮扶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尽快制定xx区强校带弱校对口帮扶工作管理规定,对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对口帮扶学校双方的权利义务、帮扶人员素质要求及待遇、督办检查、奖惩激励要有明确具体规定,要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事来抓。

  (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畅通义务教育出口

  义务教育出口主要来自升学与就业压力。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景气和职教学生就业供不应求的新形势下,畅通义务教育出口,关键在职业教育快发展大发展。xx应加快xx北部职教城建设,努力拓展职业教育新空间。要适应实施农民转移工程,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我区职业教育制度。对未考入上一级学校就读的高、初中毕业生,一律纳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可根据财力变化状况,从给予一定补助逐步发展为免费义务教育,同时提供就业岗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5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安排,4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全县共有8所中小学,1个教学点,在校学生3869人,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2所。现有教职工397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占比24%;本科教师315人,占比79.3%;专任教师390人,乡村学校教师共181人。全县共有13所幼儿园,在园幼儿数1262人,教职工65人,其中在编教师4人,服务岗位教师61人。

  *年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均高于省定标准,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标准。xx年以州级94分,省级91分,国家95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州级、省级、国家级评估验收。

  (一)**重教落实责任。一是全面履行**职责。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员会,对xx—xx年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了详细部署。二是全力营造宣传氛围。通过标语、展板、媒体、电视台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工作,努力做到“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网络有专栏、校园有形象”,全力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良好氛围。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年来,在中央、省州***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五年来,教育财政累计投入6.89亿元,*3年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人均工资均保持逐年增长。

  (二)软硬设施日臻完善。一是着眼布局调整。将部分规模较小、教学效率低、生源少的薄弱学校及教学点进行撤并,将15所中小学整合为8所,并配备校车3辆,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使教育布局更加合理、优化。二是推进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3亿元,先后实施教育建设项目35个,侧重于乡村学校教学用房、功能用房、运动场地、附属设施、信息设备等建设, 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校舍总面积达到3xx18*方米。自xx年全面启动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以来,基本建设总投资2499万元,设备购置总投资680万元,受益学校9所。三是改善办学环境。目前,乡村学校均有塑胶跑道,各校都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实现了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城镇之别、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就*免试入学,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乡村校园正在逐步形成,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三)教师队伍稳步发展。一是破解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重点倾向于乡村学校教师,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教师,在工资待遇、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xx年以来共招聘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64人,**购买学前教师岗位80个,缓解了教师紧缺矛盾和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二是稳步提高基层乡镇教师待遇。自xx年起,对县第五中学教师每月发放15元的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xx年起,对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每人每月发放300-400元乡镇工作岗位津贴;为引导教师向边远学校流动,xx年起分类别每人每月发放320-600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有效稳定了基层教师队伍。三是强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制定了对校长、教师的统筹管理,每年按比例对校长和教师进行一定数量的交流,建立和完善各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截止目前,对全县84名中小学教师和27名**、专职副**、校长、副校长进行校际交流或调整职务。

  (四)教师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加强教师培训交流力度。通过“名师工作室”项目,培养了一批省、州、县级骨干教师、名校校长、名教师队伍。通过开展支教送教、说课比赛、同课异构、技能大赛等活动,全面提升了全县教师的专业水*和课堂教学能力。通过跟岗研训、名师送教、课堂诊断、帮扶支教等活动,助推我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二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全面改薄”项目,逐步完善“三通两*台”建设与应用,组织全县4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实现互联网、信息设备、人员培训和信息技术课程“全覆盖”。三是强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组织师生参加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赛、全省电子白板教学应用说课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等竞赛活动,先后获得23项省、州级奖项。

  (五)惠民政策深得人心。一是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深入分析残疾儿童未入学原因和教育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探索“送教上门”教育方式,认真做好残疾儿童少年教学工作。目前,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33人,其中在校就读12人,送教上门18人,3人长期不在xx居住。二是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普通高中生国家助学金、寄宿制生活补助、三江源地区“3+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和异地办学奖补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落实教育惠民,深入开展学生“奖、助、补、贷”工作,认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三是切实关爱留守儿童。为全县449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开展“1+1+3+n”活动,即:一次亲情沟通、过一次生日、3次家访、n次学*和心理辅导,有效形成了家、校、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控辍保学持续加力。一是创新机制,健全组织。县**多次召开控辍保学专题会议,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签订各级《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二是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各镇、村对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将其纳入对镇领导、驻村干部和行政村的.年终工作考核;教育部门全面负责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将其作为教育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并作为考核校长的重要指标。三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各镇、各学校对辍学生进行动员劝返,并制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补偿教育的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劝返或接受补偿教育164名。

  (七)办学特色日渐凸显。一是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如,县第一中学“流动书屋”在方便学生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第二中学积极实行“双语”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县蒙古族中学立足底蕴丰富的德都蒙古文化,开设了“孟赫簇茹雅”诗歌朗诵、马头琴、蒙古象棋等项目实践课和兴趣小组。县实验小学创建了“机器人、兴趣小组”两大特色教育品牌,机器人教学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第四中学、新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使家校联系更加密切,扩大了学校爱心教育的内涵。二是教育科研蔚然成风。*年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教研课题研究、教研论文发表、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以教带研、以研促教观念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全县总体超编58人,在整体超编的情况下,结构性缺编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紧缺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34人;全县45岁以上教师177人,占全县教师的45%,35岁以下教师89人,仅占全县教师的xx%,教师梯队断层、教师老龄化会严重制约未来5—10年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整体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教学张力不强、优秀教师短缺等问题,农村及城镇学校师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二)校长的工资、待遇与普通教师一样,但担负的责任重大,却没有任何奖励酬金;教师的激励、奖励机制不完善,只注重精神奖励,缺乏对优秀教师及中、高考进行物质奖励的依据。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存在职业倦怠、出勤不出力、敷衍应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全县教育系统**购买服务人员共计149人。按照目前全县教育工作现状,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求,还需84名后勤和保教人员。

  (四)xx年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已通过州、省、国家级评估验收。按照“小学就*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提升办学规模”的基本原则,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但由于受自然、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影响,农牧区家长文化程度低、重教意识淡薄,学生学*目标不明确,控辍保学工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学生转学、辍学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营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县人民**和教育部门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保障每一位学生公*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为宗旨,突出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抓好校长队伍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点。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均衡、优质的发展道路,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县人民**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县人民**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责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的各项规定,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完善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及时拨付到位,按照规定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防止出现挪用、挤占、抵顶、截留义务教育经费现象。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按照学校后勤人员配备标准,解决学校安保、宿管、食堂后勤等人员的经费问题。

  (三)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增强广大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使“控辍保学”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控辍保学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控辍保学规章制度、落实报告制度、强化责任约谈、严格学籍管理。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实施劝返复学工程,全面落实镇、村社和学校控辍保学“双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监测机制,重点预测未来一个时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坚持实施人才强县、人才强校战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专题研讨会,共同研究全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交流学*心得和宝贵经验,同发展共进步。健全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农牧区学校长效机制,开展走教、多媒体、网班形式,努力解决全县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师引进招录机制,改善教师资源的配置,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推行校长交流任职机制,促进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化,促进学校管理专业化。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实施教师心理培训,让教师掌握更多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调整情绪、保持心理*衡。加强城镇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帮助和联系,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实现管理人才和教育队伍的均衡配置。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在新常态下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6

  纵向比,州义务教育发展较快,但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比,差距仍较大。

  1、经费政策未完全落实,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用不到位。按要求,既要依率征收,且要全额用于教育,但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时,八县市仅两县市落实到位,一半的县市征收比例不足40%。二是上级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用途不当。按规定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但仍有县市仍将*一半资金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35.24亿元,增支18.72亿元,增幅16.1%,而教育支出增幅仅14.2%,

  2、基础设施与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一是校舍面积不够。包括布局调整后闲置未用校舍面积在内,全州小学生*校舍5.94*方米,初中生*校舍9.57*方米,与省定小学生均12.25*方米、初中生均13.41*方米的校舍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具体到学校,村级学校生均面积均超标,城区和乡镇学校生均面积均严重不达标。二是校舍质量仍然不高。现有校舍中砖木、土木结构校舍占32%,危房率33.88%。三是功能用房紧缺。学生宿舍紧缺状况更突出。省定标准寄宿制小学生均3*方米、初中生均3.3*方米,单人单铺。全州寄宿制生均宿舍面积小学仅2.3*方米,初中仅2.5*方米。我们所到的学校均极为拥挤。市崔坝镇徐汇希望小学,1米宽的床睡3人,崔坝民族中学26*方米的寝室住40人。四是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全州小学体育器材、美术器材、音乐器材和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的`仅11%—22%;初中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的仅24%—30%,理化生实验仪器配备只占53%。建始县174所义务教育学校,仅4所建成了标准化实验室。新建的实验室,都是24组到28组配置,由于班额过大,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仍然无法有效保证。仪器设施的欠缺,导致义务教育理科教学质量不高,最终反映到高考时,理科上线率低于文科上线率。

  3、师资队伍与客观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教师数量总量满编实际不足。综合计算,全州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已达到了省定标准,但因以下几个因素使教师数量仍有较大缺口:397所寄宿制小学、140所寄宿制初中学生生活服务与管理,按1:100算需要1800名老师;乡镇小学附设学前班按小学的师生比配备,需1600人;乡镇中心学校占用教师编制500—600名;不算小学449个教学点的1000多名教师,约4000名教师编制是原来核编时未考虑到的因素。二是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从年龄上看,“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现象较普遍,越到基层,教师的年龄越大。建始茅田的一个教学点,3个老师全都是58岁以上的。从学历上看,全州小学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41%,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还有1.1%;初中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5%,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也还有6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16个老师,除7个资教生外,9个老师有2个学历不达标。三是学科结构不配套。小学缺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学校靠资教生缓解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还靠放课程光盘来进行英语教学,而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开设。

  4、四是城乡发展失衡。全州义务教育学校中,农村学校占82.67%,农村学生占60.46%,义务教育绝大部分在农村,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全州*30所义务教育州示范学校,农村学校仅占3所;初中中高职称专任教师,城镇教师409人,农村教师仅293人。大部分质量不高甚至是危房的校舍在农村学校。据/学年统计,小学、初中学校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中,农村小学占90%以上;农村初中占75%左右;d级危房基本在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城镇,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城镇学校超级大班大量出现,各项指标严重超标。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大量闲置,使用不优。我州因地域特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分散,经过几轮布局调整后,情况仍未完全改变。小学目前仍有449个教学点。市55个教学点,师生比仅为1:8.54;来凤县绿水乡梅子树教学点,81个学生,有10个教师。师生比也是1:8.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教学点一名教师教一名学生。

  造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是历史欠账过多,而经济发展水*不高,一时难以改变。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年代,县、乡、村分别负责办好各自所属学校。我州县市都是“吃饭财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县、乡、村均无力办好学校,学校条件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过多的历史欠账形成了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主观上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不牢。由于处于发展期,经济发展任务繁重,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教育为经济发展让路的现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7

  *年来,全州各级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为教育办实事、解难事,基础教育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为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州现有义务教育学校848所,其中小学701所(含教学点449个),初中147所。小学在校生23.9万人,初中在校生14.4万人。小学教职工1.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万人;初中教职工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83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54%。全州“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建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初步确立。在“普九”攻坚结束后,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州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市**行使对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统筹权、决策权和管理权。5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同年,省**也出台了《湖北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开始试点。我州鹤峰、、建始三个县市先后被确定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试点,试点县市正在按省要求实施,其他县市也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了工作议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初步确立。

  (二)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州被列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两免一补”政策率先落实。*年争取中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工程,每个试点县得到1000万元以上。二是地方财政尽力保障。州**对教育实施目标责任管理,每年与县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年末进行考核。尽管县市都是吃饭财政,都尽力保障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仅实施农村教师“安教工程”,建设教师住宅小区和周转房,累计投入资金1.99亿。三是利用社会资金。鹤峰县下坪中心小学食堂由民营企业家赞助100万元修建。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州、县市**坚持把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硬件条件纳入**公开承诺的实事办理范畴,强力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条件。一是校舍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完成寄宿制学校校舍11万*方米,改造50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全州小学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24.3万、10.8万*方米;初中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4.08万、1.8万*方米。二是寄宿学生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全州小学学生宿舍增加3.8万*方米,初中食堂面积增加2.7万*方米。新增食堂均按标准化要求建设。有的乡村学校都建起了学生浴室等生活设施。三是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全州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建有校园网的小学数量翻了一番,达到111所,建有校园网的初中学校增加19所,达到72所,56所初中建成理、化、生标准化实验室。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并积极探索师资配备均衡办法,一是建立了“退一补一”的补充机制。,我州教师配备开始严格执行省定标准,退一补一。200年,全州一次性解决初中教师缺编问题,补充200名;全州一次性解决36个边远乡镇农村学校教师紧缺问题,补充190名;从开始,连续5年每年补充600名用以解决教师不足。按省定标准综合计算,我州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数量达标。二是“安教工程”全部启动,加强了教师住宅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修建教师住房23.8万*方米,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为城区教师向农村学校交流提供了条件。市崔坝镇集中为教师建了经济适用房,形成了教师住宅小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仅16名教师也建了9套教师周转房。今年全州套经济适用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充分争取了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大力向倾斜,大批教师受到培训;州内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同层级和形式的培训提高了教师师德水*和业务能力。市开展了“名师工程”,今年给108名教师授予了名师称号。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尽心育人。四是开始了城乡教师交流的探索。各县市采取城区教师农村支教的形式进行了小范围的城乡教师交流。巴东县野山关镇给到教学点的教师每月给补贴50元交通费。五是利用“资教计划”和“特岗计划”的实施,全州有3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改善了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五)学生免费就学目标基本实现。全州于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农村学生开始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享受了免费政策。各县市**主导,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解决弱势群体入学问题。鹤峰县建立了孤儿学生、特困生两项救助基金。对于因父母进城务工随迁就读的学生,由流入地**负责,妥善解决其就学问题。

  (六)根据县情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来凤县开始着手研究“初中向县城集中”的规划,拟在县城办3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让所有初中学生进城读书,公*享受教育资源。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扩展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范文5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 1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甘肃省省人民**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意见》,经过全校师生齐心协力、艰苦努力,已基本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规定的标准。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和政县xx小学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2248人,其中农业人口2237人。现有教师9人,其中女2人;现有在校学生220人。

  二、自查情况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全县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制定了《和政县xx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全面加快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步伐。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教育管理

  我校根据县局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领导机构及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

  (二)教育经费

  上级***门对我们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均工资水*,并能按时、足额发放。

  (三)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学生人数较多,很有利于学生就*入学,有利于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彻底清除了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办学条件

  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xx年“两基”迎国检以来,我校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硬化了操场等,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

  1、教学设施:学校占地总面积5691*方米、生均25.9*方米,校园绿化面积600多*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834*方米,生均4*方米,学校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基本符合学校办学标准。厕所18多*方米,8个蹲位,1个小便池,学校操场620多*方米,60米直跑道,场地完全能满足学生生活学*活动等需要,教师人人有固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桌椅.

  2、图书仪器设备:学校设有图书室但是没有阅览室,藏书分类比例还未达到规定标准。

  3、体、音、美、卫及电教设备:校体、音、美、卫及电教器材配备也未达到标准,

  (五)教师队伍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女2人,共有学生220人。

  1、专任教师合格率:全校9名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7人,岗位合格率为100%。

  2、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此外,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六)普及程度

  1、入学率:入学率100%。辍学率:*三年来,没有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

  2、完成率: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

  (七)素质教育

  *几年来,我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八)义务教育延伸

  我乡学校相对分散,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基础差,家长意识不高等给我乡的学前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已彻底得到解决,学前一年入班率达到100%。

  (九)、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小学按国家标准普通教室还不够用,还有音乐教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技术教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馆)有待建设。

  2、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

  3、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兼多功能教室)和计算机室。

  4、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

  5、操场已经达到规定要求,但是体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学生课间活动、体育课受到限制。

  6、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至今多媒体电教设备,计算机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小学的项目投入,真正做到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6、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 2

  根据《Xx区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校按要求进行了认真自查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第二十三中学,是一所隶属于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办、以高中文理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精品艺术教育和精品初中教育的综合型完全中学。

  全校现有教学班70个,在校生2869名,教职工358人。我校于1975年建校,前身是Xx中学,坐落于Xx路Xx路口;1996年秋整体搬迁至Xx会战大街;2014年夏迁入现校址。

  新校区位于东城区兰德湖畔。交通便利――北倚北环路,南靠兰慧路,东临经三街延长线;是一所“功能分区科学、环境静雅优美、人文氛围浓厚”的现代化、花园式、数字化学校。

  我校初中部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生513名;在编在岗教师57人,专任教师54人。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重视支持保障均衡发展

  1、建设用地和校舍建设面积达标。学校占地面积189518*方米,生均66.06*方米;建筑面积64314*方米,生均22.42*方米;初中部教学埔助用房1679.71*方米,生均3.27*方米;校园绿化用地面积60000*方米。

  学校校舍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相互配套。

  2、教学装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按国家标准建有够用的普通教室,建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劳技教室、地理教室、科技活动室、理化生实验室、书法教室、多媒体教室、合班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埔导室、传达值班室等教学辅助用房。

  有足够的教师办公用房和满足师生需求的食堂、开水器、厕所等生活服务用房。我校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要求。我校根据Xx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目录》的要求配备了体育卫生器材。

  3、经费到位,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政策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新机制的要求,我校每年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对领导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城乡教师交流待遇、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等全部落实,经费得到了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考核投入不断增加,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4、落实资金,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规划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努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到位。目前,全校有计算机教室3间;建有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8万余册,初中生均25.6册。

  (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活力

  1、我校教师做到了基本合理配置。现在岗教师数额按核定的编制配置,实行了教师内部交流。

  2、教师实行考核制。对教职工师德修养、工作量、考勤、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研修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3、优化教学导向。利用职称政策导向。对申报职称人员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考评,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考核的重要依据,成为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力抓手。以教研促技能,通过组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夯实内功,提高教学技能,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千家”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和职业道德素养。左校长提出:向顶层设计要质量、向学生状态要质量、向科学评价要质量、向信息技术要质量。

  4、强化校本培训。对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初中部构建“5×5”新课堂精准教学模式。

  5、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月直达教师个人工资账户。本月普调了工资。

  (三)、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均衡发展

  1、规范招生行为,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我校初中部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市、区教育局统一规定划片实行就*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服务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校保障了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100%。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市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3、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7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上午为早7:30时至11:00分,下午为13时25至16时55分;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时间不超过7小时。同时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4、严格控制作业量。书面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5、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没有组织参加过各种选拔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对*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

  6、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争取资金改造,更新音乐教室、多媒体室和劳技教室等。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活动,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举行安全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1、学校坚持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特殊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学校经常关心他们的学*、生活等情况,对贫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捐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千家”活动,每学期至少到每名学生家庭走访1次。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学困生对学*产生兴趣、贫困学生感到了温暖。

  2、建立完善的助学帮扶机制。学校认真落实了帮扶计划,让每位党员、干部、教师实行“一帮一”,我校基本实现了贫困学生帮扶的全覆盖;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开展的扎实有效。

  3、加强德育管理注重家校共建。为落实德育为首,我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同时抓好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我们始终把难点放在学*困难学生的转化上。我校“家校共同体”建设有声有色。

  4、我校德育组织机构健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健全。学校有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科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各种计划有具体措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主题班团会、主人教育实践活动、家校共同体建设、家访、**下讲话等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通过展板、班会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和祭奠英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开展了“读书分享会”活动等。总之,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他们实行多元化的关爱教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建设内涵还需丰厚。

  2、软件建设有待继续提高。

  3、学校功能室建设还需继续完善。

  4、学校东门外经三街没有人行红绿灯,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本次自查自评,对照《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细则》指标要求,我们认为学校基本达标。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精细化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学校的'明天会更美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 3

  一、基本情况

  xx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xx自治区西部,1976年建市,面积1754*方公里,辖xx、xx、xx三个区,全市总人口50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经过*年来的改革、调整和发展,xx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体,第三产业和城郊型农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地区特色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X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0元,分别增长15%和17%。

  截止XX年底,全市有学校、幼儿园168所,在校生84256人,教职工7598人。其中:公办学校、幼儿园67所,在校生70292人,教职工6246人。

  二、xx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成效、经验

  xx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47所,其中:初级中学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5849人,专任教师1480人;小学30所,在校生30593人,专任教师234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

  全市下辖三个区,没有旗县,农区面积与人口很少,且已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业户口,农村学校基本已经融合到城区,学校建设管理与城区学校完全执行相同标准,不存在城乡差异。

  办学体制上分三区、市直属四块,民族义务教育(1所蒙古族中学)和特殊教育(1所特殊教育学校)由市直属管理,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归三区**管理,实现了以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顺畅,责任明确,工作有序,发展良好。

  xx市党委、**一直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多年来经济状况较好,全市义务教育整体水*较高,均衡状态良好。1996年在xx自治区率先实现了盟市整体"普九"达标;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户籍,整体改造了农村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一体化标准、一体化管理。率先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一直能够享受同等待遇。*几年,经过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条件及校园环境整体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校际间差距基本上得以消除。目前正在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设施设备配备,将整体上提升义务学校装备水*,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

  师资队伍整体良好。由于市区人口较少,居住集中,全市设立一个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从机构、制度、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常规继续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分职能分类别的培训均成为常态化,每位教师均能及时得到充电、提高。按照隶属关系,市直及三区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新毕业大学生及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并注重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梯次连续,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根据实际,出高薪聘用部分名优校长,为薄弱学校增添力量。此外,各区还积极探索内部调整机制,制定激励性政策,调整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经过几年的努力,应该说全市师资队伍水*在地区、校际间是均衡的。

  注重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力气治理有关招生、收费、教学等行为。彻底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重点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均实现了划片、就*、免试入学;强化学籍管理,规范"小升初"分配手段和程序,遏制择校现象也有明显成效。所有学校均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学科配齐各教师,学生的入学机会,升学机会均相对公*。同时积极探索实施改革,支持薄弱学校发展,*几年实行的将一部分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的改革措施,对促进薄弱学校的提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xx市整体现状看,地区、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升学机会都应该是均衡的,但是,偏失的质量观和盲目的择校观制造并助推着教学质量校际间的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城市改造,城区居住区出现收入层次和文化层次群体差别,收入和文化层次较好居民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基础较好,其片区学校学生成绩就好一些,客观上造成了学校质量差别,这些学校就成了群众极力择校的热点,择校又为学校间质量从舆论到事实差距的拉大,超了助推作用。尽管采取了许多遏制择校的手段,但由于人际关系复杂性,择校现象仍然很热。目前,全市核心区内2所初中和3―5所小学择校热现象比较突出。

  四、对策和建议

  1、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领导下,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省级**统筹的体制后,对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义务教育现状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的责任。如进一步明确各级**对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比例,各级**制定政策的权限。特别要强调顶层设计,对长期难以解决的,地方各级**及基层群众认识不统一的,关系到教育大局的,一定要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统一政策,标准等,如,义务教育质量的标准,义务教育均衡的标准,经费投入的标准,甚至包括考试测试标准等。

  2、要强化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强调令行禁止。有关中小学生减负、规范办学行为等规定政策已很明确,而且无疑是正确的,由于执行不彻底,基层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讨论,广大家长群众认识一直提不高,各地学校执行政策一直不完全到位,学生负担仍然很重。

  3、教师职称制度需要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后,本意要激活分配制,打破论资排辈的固化局面,但由于操作难度过大,各学校无法通过考核自行聘任职称,仍然处于固化局面,不能以此调动职工积极性,出现了有些地区干脆不开展聘任,导致大量评上职称的无法聘任,而有些条件好的地区放大聘任职数,降低难度,又回到按资历聘任的老路,而且出现了地区间教师待遇的不均衡。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上研究解决。

  4、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国家保障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但对城市既没纳入保障范围,也未做公用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标准,由于各地城市的财力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城区间存在经费水*不均衡,甚至出现城市不如农村的经费水*。

  二是投资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合理。多注重房舍、校园建设,对内部设施设备的配备,更新注重不足,需要做好政策规定,对设施设备投入要加大,并对地方**提出要求。

  三是对区县一直以"第一个增长"即,"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标准与要求已经不尽合理,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忽高忽低,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稳定增长。应该研究调整更细更具体要求。

  四是应大力推行学校公用经费科学预决算制度。目前按生均标准拨付经费,人数少的学校显然会因生均成本高而欠缺,应推行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持一定值的基础上,按学校运行成本给予预算安排的制度,保证各学校经费公*,有利于促进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 4

  省**教育督导委员会:

  根据《xx省人民**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反馈意见》(xx教督函〔xx〕26号)要求,我区根据实际,对照存在问题和整改建议,制定了整改方案,认真开展整改。现将我区省级评估后整改落实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省级督导评估结束后,区委区**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创建”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推动整改工作全面有效落实。

  经过认真整合梳理,省级督导评估反馈意见指出的主要问题涵盖四个方面,整改落实措施如下: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国家“三个增长”及各项教育投入政策要求,追补欠拨资金。省评估反馈我区xx年欠拨教育经费400万元,区**已于6月中旬补拨420万元。20xx年及以往年度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按规定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均全部纳入教育部门预算管理,20xx、xx两年我区无土地交易,未产生出让金收益。

  2.进一步完善经费预算编制,细化用款具体项目,确保落实到位并合理安排。区教育局、区财政局依照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办法,改进部门预算基表,加入学校收入/支出预算表,预算细化到项。

  3.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财政保障。在补齐硬件短板的基础上,努力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专项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xx年,预算安排教育附加1974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地方教育附加按5%安排32.5万元、公用经费按5%安排33万元、教师工资总额按1.5%安排35万元,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1.改扩建校舍,建设运动场地

  结合棚户区改造,将原xx卫校操场改建,作为柏树小学、长干小学共用的操场,建筑面积5000*方米,总投资300万元。已完成规划设计,预计明年暑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区财政安排295万元购买长干小学隔壁恒丰房产公司的恒丰楼作为教辅楼,面积800*方米,拆除长干小学内明理楼,扩大校内活动场所,可增加学生活动面积350*方米。项目总投资420万元,暑期开工,秋季学期开学前完成。

  安排200万元,在暑假期间,对长干、大位、荷花池等小学现有运动场地进行全面改造,铺设悬浮垫,提高运动场地标准。投入15万元改善占川教学点办学条件,暑期完成维修改造。

  2.建设学校功能室

  投资60万元,新建戴震小学综合楼。该项目占地面积130*方米,建筑面积390*方米,现已批复立项,正待市规划审批,建成后可解决该校“多室合用”问题。江南实验小学新建综合楼建筑1200多*方米,内设科学探究室、录播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等,工程建设已在收尾,计划秋季开学投入使用。xx五中综合楼已投入使用。xx四中、xx五中、xx六中、市实验小学、新城实验小学、育才学校等音乐美术室设备采购使用经费27万元,暑期安装完毕。

  对照基本办学标准逐校排查,配齐配足学校仪器设备。区属各校补充教学设备正在采购。市实验小学、新城实验学校、育才学校补充70余万元的计算机室设备,78万元的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已完成招标,暑期安装。组织责任督学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各校规范功能室使用。

  3.控制大班额

  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学区划分,缓解大班额。新建黄口小学选址红线规划已批复,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8500*方米,按24个教学班、1100余名学位配置,总投资3400万元,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学校就学压力。将新潭初中和梅林小学整合为九年一贯制的梅林实验学校。扩大育才学校小学招生规模,扩建新潭镇中心小学。加大区域内学校帮扶共建,缩小城乡之间办学差距、教育差距。推行城郊对**流,充分发挥城区学校优质教师资源辐射作用和城郊学校硬件资源优势,缩小校际间差距。严格招生秩序,规范招生管理,合理进行生源调配。按照“划片招生、就*入学”原则,定点定校报名,异校教师审核登记,均衡区域内各校生源数量。加强电子学籍管理力度,结合区情进一步规范学籍各项审批流程,制定转学政策,促使中心城区学校班额均等化。

  1.加强师资配置。完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优化教师队伍资源。xx年区属小学招聘4名教师,全部安排在乡村小学任教。**购买服务,发挥学校少年宫硬件资源优势,聘用92名校外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人员,实施音、体、美专业教育,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实施无校籍管理改革,实施意见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正式出台后,实施区域内教师交流,整合城乡教师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协调、均衡发展。持续开展岗位培训,以国培、省市级项目为依托,通过请进送出等方式,组织音、体、美科任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专项培训,努力提高薄弱学科教师教学水*,有效缓解教师专业和学科结构性矛盾。

  2.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挥公共财政保障职能,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我区从20xx年起,对相对偏远的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发放生活补贴,按离市区远*,分一类和二类,一类每人每月补贴200元,二类每人每月补贴150元;从xx年1月起,实行乡镇教师工作补贴,补助标准为在乡镇工作10年以下的,每人每月200元;11-20年的,每人每月260元;21-30年的,每人每月310元;31年以上的,每人每月410元。下一步,我区将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xx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xx年)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大力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1.对迎检工作进行再部署。结合学校新建改建工程,整体规划学校建设,整治校园环境。成立迎检小组,完善档案资料。

  2.市、区两级联动,统一工作步调。市直学校、经开区学校与区属学校统一部署,同步发展。

  3.构建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区教育局于4月组织全区各校校长赴江浙沪地区先进学校考察学*优秀学校管理经验,5月赴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现场展示及研讨会,通过直观的感受,立足自身实际,更新理念,构建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校校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教育新格局。各校以素质拓展为宗旨,结合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特色活动等,着力进行特色品牌打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学校校园环境布置,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下一步,我区将统一部署协调,以落实整改为主线,紧扣反馈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做实做细各项准备工作,狠抓教育发展短板,加强督导,注重内涵,以积极的态度和崭新的风貌全力迎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力争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优质教育资源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加速向“高位均衡”迈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 5

  教育均衡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党和**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年来,我县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为此,县**经研室组织县教育、财政、编办、人事、规划等单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年来,我县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的机遇,大力实施合格学校建设、初中校舍安全工程、“班班通”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2所合格学校,在合格学校共11所正在建设中。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40万*方米,生均占有校舍8.04*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6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7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6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64%,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90%;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8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84%,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88%,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72%,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87%;小学和初中微机拥有量达2268台,图书藏量达202万册。

  (二)队伍素质稳步提高。我县出台并实施了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加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师心灵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革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为提高,全县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7%、97.3%。省、市、县、乡、校五级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27人、县级365人。完成继续教育新一轮培训,培训率100%,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

  (三)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坚持德育为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日益优化,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相继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年活动”和“责任效益年活动”,大力实施教育教学两项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考试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业水*监测成绩逐年提高。

  (四)教育管理空前强化。办学体制实现了由“人民办”向“**办”的根本转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水*进一步提升。XX年全县公用经费1122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XX年公用经费1351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XX年公用经费1417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71万元,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坚持依法治教,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育行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学*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突出“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8.8%。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210所,其中省示范性高中1所,市示范性高中1所,普通初中12所,小学196所。全县小学和初**有1189个教学班,48393名学生,教职工总数达2723人,其中专任教师254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4%。

  二、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面上小学之间的办学水*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明显差距,这种差距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城区学校太挤”。城区小学班额严重超员。县城的城关完小、西城小学、城关镇小学等三所小学共设计规划80个班,容纳学生3600人,实际开班131个,容纳学生8562人,超负荷接纳学生4962人。*均班额65人,超省规定20人,最大班额已达82人,超省规定班额37人。但是,乡镇在校学生不足100人的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却多达150余所。二是“农村学校太弱”。我县27所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仅有12所达到了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还有15所学校由于配套设施设备不全,无规范的食堂及餐厅,无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等,而其他乡镇的联校及村小在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加落后,普及合格学校任重道远。三是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乏力”。*年来,我县学校校舍经过大力度的改造与建设,基本消除了危房,城乡之间在校舍方面差距主要表现在功能室、行政用房、生活用房、生均用房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又逐渐拉开了距离。

  注:城区中学包括县一中、二中、晴岚学校、城关中学,城区小学包括城关完小、西城小学、城东学校、城关镇小学、武水小学、城东中英文实验学校(民办)、曙光学校(民办)。

  (二)师资力量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校,中老年教师集中在中、小学。“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目前,我县小学专任教师的*均年龄达41岁,乡镇面上小学专任教师的*均年龄是45岁,部分小学51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二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在中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或者改上其它科目。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学校缺乏音、体、美、英语教师,90%以上的村小还存在包班的现象。三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不高。XX年至XX年,我县一直未招聘应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期间,随着初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不得不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优秀者进初中任教。XX年来,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期的到来,我县以每年不少于5000名学生的速度递增,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又不得不从初中选调部分教师到小学任教。这些“层层拔高”、“时宜调整”的做法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和整体专业素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一些村级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本乡教师,而部分教师大多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录,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知识老化严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教师明显跟不上课改新要求。四是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待遇不高、部分教师无房住,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是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据调查统计,我县4所城区初中学校骨干教师人数占72.3%,而10所农村初中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占27.7%;7所城区小学骨干教师人数占63.9%,而农村小学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仅为36.1%。农村教师流失的加剧,后备力量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拔高使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五是管理队伍和水*存在差异。虽然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走进新课程已经多年,但我县农村教师,包括一些教学管理者,尤其是一些村级学校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不大,重应试、轻能力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个别学校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达不到要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如下:

  (一)教育政策过于向城区倾斜。多年来,由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使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国家一直实行城乡非均衡发展模式,使教育政策重点向城市倾斜,以农村支持城市,优先发展城市重点校、示范校,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沉积下来,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局面。*几年,虽然我国进入“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但对教育而言,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城乡教育差距在短短三两年时间内不可能缩小到*衡的程度。

  (二)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在“人民办教育”政策时期,由于各地对教育事业发展理解不同、甚至个别有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等原因,导致全局意识体现不明显、步调不一致,甚至各自为政,加上当地乡镇、村委多方插手管理学校,不利于学校管理,学校班子不团结、缺乏战斗力现象时或存在,教师队伍建设缺乏长远眼光,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我县实行**办教育以来,**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落实了“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的”战略方针,理顺了管理体制,为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师资管理政策不完善。教师编制政策重城轻乡,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班额也大,农村学校规模小,班额也小。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都优先留在城区,全县教师流动只是“单行线”,即只从农村向城区,而城区教师基本没有到农村任教。教师管理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科学长远的教师流动机制,农村教育缺乏政策吸引,导致教师只出难进。

  (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面对农村学校散、小、弱状况,尤其是村小较多、学生太少、师资紧缺状况,对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挂钩的顾虑较多,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三、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配备、教师资源调配、办学水*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公正教育权利提供充足的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推进县域内的均衡发展,核心问题是教师和校长队伍、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均衡。县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减少差异,缩小差距,巩固优势,使优者更优,狠抓薄弱,使弱者变强,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大力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深化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于XX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本宗旨,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经费保障机制,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的要求确定下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新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XX―20xx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整体安排,是指导未来XX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于XX年5月5日***常务会议、6月21日*****会议审议通过。《纲要》明确提出,到20xx年义务教育要全面提高普及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践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各级人民**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要在继续宣传、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大张旗鼓地、持之以恒地宣传、贯彻《纲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上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自我加压,协同努力,大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作出贡献。

  (二)遵循就*入学原则,循序渐*地调整学校布局,继续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年来,我县城镇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我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原先分级办学时的村办小学生源减少,对分散在农村的初中、小学进行相应的调整非常必要。要充分考虑我县农村现阶段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方便群众,有利于适龄儿童就*入学,有利于减少教育资产流失,有利于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的原则和精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宜保留的尽可能保留,确需撤销的也应逐步过渡,避免出现农村小学覆盖半径太大、学生就学不便、班额过大和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等问题。要在继续巩固“两基”成果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可在城乡借鉴试行“一校制”、“学区制”、“联校制”等办学模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共享,以优带弱,以中心校带边远校,促进相对均衡发展。

  (三)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衡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建立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育新格局。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我县农村初中学校及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使城乡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投入是一项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资基础。要建立健全以**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一是要继续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XX年达到4%;二是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城乡居民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是足额征收教育附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四是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教育项目投入和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改造、改善、建设的需要;六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探索建立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规范有序地进入教育。要科学、合理地核定农村中小学基本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社会各方面要关心、支持教育,尽力为学校减轻经费开支负担。要按照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五)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在党委、**领导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尽快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进一步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要多层次、多渠道,以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重点,按要求组织参加省、市培训,分期分批地组织县内集中培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做到有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要重视离岗集中培训,强化在职在岗教学交流、实践锻炼,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大力做好特岗教师的资教工作,以缓解紧缺学科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四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青年教师,边远学校教师的引进、补充,可以实行定向招聘,合同约订最低服务期限,不足服务期限的不得调动。五是对不适合、不适应继续从教的人员,要研究办法,适当调整;对年龄偏大的教师,可允许提前退休或离岗休息。对调出来的岗位、编制要及时引进优秀人才予以补充。六是要建立健全校长轮岗、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组织城镇、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艰苦、边远、薄弱学校,鼓励县城、乡镇集镇教师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学校任教。

  (六)加强党委和**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营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成立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置相应工作机构,统一部署、统筹指导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村教师“安身”的问题,要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公寓建设规划,并尽早组织实施,解决现有部分教师和新引进教师无房住的问题,让教师“安居乐教”;二是建立并实行农村边远教师津贴,鼓励和引导教师安心农村教育;三是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扎根农村、安心从教、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鼓励。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制定相应措施,依法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应职责,在制定规划、项目争取、核定编制、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建设用地、教师录用与交流、教师职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校园安全保卫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多提供便利,少一些障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以党风带行风、带校风、带学风,促进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入新历史阶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扩展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报告范文五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报告 1

  我校认真贯彻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在党委林业局及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现将我校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一)、红旗小学位于沾河林业局东端,始建于1987年9月,原名第五小学,后陆续更名第四小学、红旗小学。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331人,教师55人。其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4人,取得高级教师资格1人,中级教师资格35人。本科学历37人,大专学历教师1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1人。

  (二)、学校占地面积达25388*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3327*方米,办公用房770*方米,生活用房2217*方米,总建筑面积5941*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18*方米,学区内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0%。

  (三)、学校办学理念。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理念,坚持“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为强”的校训,强化和谐管理。以清新的文化环境陶冶人,以生动的文化活动激励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中,我校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帮助,全体教职工和谐进取、务实创新、勇于拼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整体优化,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二、主要措施和成绩

  (一)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生。

  1.坚持实施免试就*入学制度。我校根据教育局划分的招生区域,保证本服务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免试的入学。学校开展招生工作时,坚持公开、公*和公正的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学生和社会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确保入学率100%。我校今年一年级招收二个班,每班实现小班化教学。

  2.由于我校离局址偏远,贫困生较多,我们非常关注重视困难群体学生,关心留守儿童。我校共有低保家庭学生37人,贫困生45人,特困生30人,留守儿童18人。学校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没有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留守孩子”构筑温暖“大家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孩子”的爷爷奶奶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以班队、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关爱、责任、诚实”,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尤其让“留守孩子”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每一年都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送去关爱与温暖。与此同时,学校呼吁社会向贫困生献爱心。今年8月6日,报社《每日新报》开办的“新帮办”栏目组一行30余人到我校为贫困生留守生捐款7500元,为学校捐助130余件体育器材,以及*百件学*用品,“新帮办”第28间爱心教室落户红旗小学。

  (二)改善办学条件,为全体师生创造温暖、舒适的工作学*环境。

  在党委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不断改善。今年暑期,林业局为我校投资200多万元,墙体加保温层,更换电动大门,双层玻璃窗,粉刷墙体,建室内卫生间等等,学校的教学环境提档升级。图书室藏书1万余册,达到了生均10册的目标。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9.89㎡,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27.5㎡,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386.7元,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6.61台,生均图书册数27册,生师比6:1,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0.17,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0.11。

  (三)强化培训,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提高师资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教学管理,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1、结合省、森工系统“名师工程”相关文件,详细制订我校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我们在教学上广泛展开校本研究,研究的课题全部是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动员广大教师全员参与,培养教师能够在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解决的能力,培养教师的研究精神。强力落实师德教育、新课程培训及以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切实为骨干教师成为名师奠定基础。

  2、学校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延伸至课余校外。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同学们学*、成长、发展特长的乐园。如“文明美德在红旗”系列活动、“庆六一、展才艺、显特色”展示等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演讲、舞蹈、绘画、手工、乒乓球、田径、微机、电子琴等八个特长团队为学生提供成长舞台,展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严格上好两操,上好体育课,每年召开一次运动会,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3、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政策法规,办学收费行为规范。

  (1)从严治校,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分重点班、快慢班;不办提高班、补*班、竞赛班。

  (2)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

  (3)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擅自增加教学难度;不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文化课补*班和学科竞赛。严格控制了考试次数,禁止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公布。

  (4)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5)学校教师配备结构合理、齐全,年龄、学历、校际间大体相当。学科教师配备合理,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4、依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切实加强教师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强化师德教育和考核,引导广大教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坚决杜绝少数教师从事的有偿家教和收费补课的错误做法禁止教师体罚、变向体罚学生,禁止教师收受家长礼金,委托家长办私事。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学生评教”活动,评选出“我最喜欢的老师”和“我最不喜欢的老师”。入围我最喜欢的老师在全体教师中进行经验交流。学校将师德作为对教育和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优评先重要内容。学校每年的九月初都要表彰奖励优秀教师。

  5.重视和强化安全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

  (3)强化安全教育。牢记“生命重于泰山”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学校**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4)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全校性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安全。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教师办公电脑、学生计算机已使用六年,已到了更换期,计算机内存小,运行慢,有部分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正常教学。

  (二)根据图书配备标准,生均藏书30册的标准,学校生均藏书27册,尚缺3册。

  (三)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新形势教育发展的需求。如“三通两*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台,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建录播室,班级及各功能教室应配有触摸一体机,教师人手配备一本笔记本电脑,真正用现代化教学引领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需设置校园内外监控系统,确实保证校园及师生安全。

  四、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一)认真对照《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表》的评估标准和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缩小差距,提升办学条件。

  (二)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和功能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对各类教学仪器做到及时排查、及时购置添加,确保各类教学仪器配备达到配备标准,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认真做好各功能室、教学仪器的管、建、配等工作,充分发挥功能室的教学功能,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四)在今后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希望林业局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设施设备仪器建设等工作,满足教学要求,使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更上一层楼。

  虽然我们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基础薄弱,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硬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将以这次“均衡发展”验收评估为契机,努力做好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学校整体工作再创新佳绩,再创新辉煌而做出不懈努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报告 2

  根据《莘县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准备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规定标准,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燕塔中心小学始建于1966年,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坐落莘县大安街中段079号。学校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书香气息浓厚。校园占地面积1800*方米,建筑面积1320*方米,现有11个教学班,47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21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学历11人,本科学历的10人。年轻有为的新教师占30﹪。学校布局合理。

  二、自查情况:

  随着**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成立了以校长马彦超为首的领导小组(副组长:叶森、***;组员:马荣敏、黄庆芳、赵楠),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验工作会议,稳步推进了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评估指标,坚持边督查边整改,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加快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学校招生服务范围涉及城区管辖区域。随着**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学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招生计划搞好招生工作,严禁择校。一年级新生招生严格按教育局要求严把关;转学经学校核实确属我校服务范围后,经教育局同意方能办理转学手续。学生的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

  三、完成工作情况

  (一)领导机制

  我校根据上级制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校长马彦超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各项工作有人管。同时,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会议制度和警校经常性联*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良好。

  (二)管理机制

  学校所辖服务范围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每学年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范围及招生人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三)教育经费

  上级***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

  (四)师德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五)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没有开设重点班,特长班。

  (六)办学行为

  学校建立了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制度,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教师无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无乱办班、乱收费行为。无向学生乱推销现象。

  (七)关爱机制

  学校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权利加以保障,每学期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名册,建立关爱措施。落实上级相关关爱文件。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享有*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部分班级班额较大,尤其是五年级、四年级。(现已整改为两个班)

  2.学校美术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心理辅导室、微机室等功能用房配备不足。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特别是教师用电脑和学生用电脑台数不达标,需要添置更新。

  4.缺少专业人才型教师。(比如体育、美术教师)

  五、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继续做好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交流,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比教学”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争取取得实质性进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报告 3

  中心小学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开放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学校发展。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9675*方米。有31个教学班,20xx名学生,*均每班67人。教职工105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人,荆门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9人,39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学校招生服务覆盖黄城门社区、莫愁湖社区、紫台社区部分街道。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环境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学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的招生计划做好招生工作。一年级新生招生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进行;转学经学校核实在本校服务范围内后,经基础教育科同意,方可办理转学手续。学生入学率100%,辍学率0。

  二、工作的完成

  (一)领导机制

  根据上级制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我校成立了以校长郑为首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分工,各项工作均可抓、管。同时建立学校及周边地区综合管理联*会议制度和警校定期联*会议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良好。

  (二)管理机制

  学校服务范围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每个学年向社会公布招生范围和人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

  (3)教育经费

  上级***门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拨付我校教育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及时实施,义务教育教材费全部落实到位,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挤占、不*调、不截留,不乱收费。

  (四)师德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实行每周例会制度。教师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几年没有体罚学生和犯罪事件发生。

  (5)比较访问活动

  “比教学和访问成千上万的家庭;工作全覆盖,工作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比教学和访问成千上万的家庭;工作,每个老师都可以比教书更有规律,正常听课,评课。每个老师一个学期至少可以去一次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家里。“对比访问”完成专项档案。

  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规定了教师绩效考核的程序,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6)教育和教学质量

  学校根据课程计划,启动、启动和运行好课程,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脚踏实地地执行“每个人都唱歌,每个人都跳。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没有重点班,也没有特殊班。学校教师未能在校内校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学生补课,或者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辅导班。

  (七)学校行为

  学校建立了学生课业负担监控和报告制度,真正减轻了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学校教师不利用节假日、公休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没有任意分类,也没有任意收费。不存在乱卖给学生的现象。

  (8)关怀机制

  学校保障残疾儿童青少年上学的权利,每学期建立农民工子女登记册,并制定照顾措施。执行上级相关关怀文件。让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享有*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班级规模太大了。每班学生人数在60人左右,最大班甚至接*70人。

  2.小学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教室。学生教室不够,至少需要增加10个教室。学校美术室、图书馆、电子备课室、心理咨询室、电脑教室配备不够。

  3.从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来看,体育、音乐、美术设备仍然不足,尤其是教师电脑和学生电脑数量不达标,需要更新。

  4.学校里没有标准的桌椅。

  四、未来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学校已经开始筹建学前班大楼,并已进入重要工作日程。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

  3.积极营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让学生享受优质高效的教育,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继续城乡教学资源和教师交流,加强教师合理流动,让所有教师都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并进一步实施“比教学和访问成千上万的家庭;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报告 4

  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确保教育公*,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xx,意义十分重大。*年来,我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措施积极,成效初显。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也不容低估。当前,务必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现状

  目前,全区有公立小学265所,1607个班,在校学生56898人。其中,农村小学234所,1068个班,在校生29266人,*均每校4.6个班,每班学生27人。在农村学校中,有村小176所,483个班,在校生8253人,*均每校2.6个班,每班学生17人,其中10人以下的小班占三分之一左右。有城区小学31所,539个班,在校生27632人,*均每校17.4个班,每班学生51.2人,其中55人以上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占37%。全区有初中学校49所,676个班,在校学生32030人。其中农村初中33所,401个班,在校生13585人,*均每校11.4个班,每班学生33.8人。有城区中学16所,275个班,在校生18445人,*均每校17个班,每班学生67人。

  (二)*年来xx义务教育发展主要举措

  1、财政投入向农村教育倾斜。按照“三个增长”要求,财政对教育投入从2001年8087.4万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1.89亿元。区财政每年投入18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每年投入500万元,建立起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等。

  2、通过“撤、迁、并、建、扩、改”等有效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区撤销村小75所,迁建小学1所,合并初中3所小学1所,扩建初中16所小学156所。投资5300万元,对165所中小学的10万*方米危房进行了改造。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中,实施了学历跨越工程,定期开展岗位业务培训。对农村教师实施了地区补贴和工作补贴,财政为学校注入了医保经费。对269名农村代课教师按政策规定及时转为了公办教师。

  4、建立强校带弱校的对口帮扶机制。有23所城区学校与46所农村中小学结为帮扶对子。

  (三)xx义务教育发展基本评价

  区委、区**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为本、科教兴区战略,营造了义务教育发展必要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满意度逐步升高。但是,目前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等矛盾依然凸显,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xx当前热点问题。

  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突出表现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过大

  1、基本办学条件悬殊

  两路、龙溪地区的多数义务教育学校,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具有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等特点,基本办学条件按照直辖市主城区要求,校园校舍建设高标准,设施设备高质量,功能齐全配套,学校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分布在1000多*方公里面积上的农村学校,散、小、弱是其主要特征,校园校舍陈旧简陋,设施设备不配套,与城区学校形成强烈反差。

  2、师资素质差异明显

  城区学校规模大,条件好,吸引了大量农村骨干教师“孔雀向南飞”,汇聚了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据龙兴镇反映,2002年以来,该镇教师调入城区学校任领导和骨干教师已达85人。城区教师编制充裕,学科教师配套,专科专任,专业水*普遍较高。城区学校经费充足,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福利待遇好,专心教育,思想稳定。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缺乏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必要条件,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区。农村教师编制少,学科教师不配套,在村小往往1师1班,在完小被迫多级多科上课,“万金油”教师是农村学校的常态。农村学校经费紧缺,进修提高机会极少,福利待遇微薄,农村教师不安心农村,不安心教育,不求进取,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一大障碍。

  3、生源质量区别太大

  在城区,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进校读书已成为城区儿童和少年成长的迫切要求,渴望学*,安心读书是学生中的主流,生源质量普遍较好。城区学校条件好,农村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大量进城“择校”读书。据区教委统计,2006—2007学年中,全区农村学生转入城区学校达1419人。在农村,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农民所处环境局限,尤其在义务教育出口被堵和不畅的情况下,家长和子女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忽视子女教育,学生无心读书不在少数,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一般不高。古路镇中小学中,在校生有一半属单亲家庭、隔代亲教育、暴力型家庭教育、溺爱型家庭教育的孩子。在洛碛镇中小学中,留守儿童达到40%,个别学校高达60%。

  (二)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衡

  1、城区街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衡

  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衡,主要表现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在两路城区,16万人口的双凤桥街道,布局中小学15所,配备教师936人,xx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多所名校在这里荟萃,优质教育资源在此处高度集中。按区**规划,市级联招学校南华中学也即将入驻该地区,双凤桥街道义务教育届时将锦上添花。拥有12万人口的双龙湖街道,配备了3所完小、2所村小,“入学难”压力在转嫁给回兴和双凤桥两街道之后矛盾依旧凸显。21万人口的回兴街道,仅1所中学3所小学,招生已达极限,学校不堪重负,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早已亮起了“入学难”红灯。属在建城区的龙塔街道亟待增设规范的公立中小学,“入学难”矛盾也开始显现。

  2、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围绕中心镇逐步递减

  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入学难”现象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一般镇和被撤销的原乡镇**所在场镇的中小学校,集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小,华蓥山等边远山区镇学校显得更少,村小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最薄弱的地方。这些地方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往往留不住教师和学生。

  (三)校际差距两极化

  强校更强,弱校更弱,是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衡的真实写照。城区重点中小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优质教育资源,一年上一个台阶,各自瞄准更高目标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地处两路城区的五星小学,10.8亩地上承载着1874名学生,全部办公室、功能室在强大的入学压力下改作了教室,教师被迫挤在走廊里办公,学生只能分两批轮流上课间操。回兴中心校1626名师生,挤在102*方米的食堂就餐,男女厕所共98*方米,分别10和14个蹲位,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里,学校必须安排男女各4名教师维持厕所秩序。龙山街道工农小学,实属“都市里的村小”,70年代的乱石墙瓦屋盖教室,已成c级危房,常有垮塌危险,教室旁边废旧物品回收站噪声干扰教学,周边环境脏乱差目不忍睹。城区有这样薄弱的学校,农村学校差距更大。龙兴中心校地处禹王庙和龙藏寺两大寺庙之间,读书声、颂经声,声声相和,三分之二的校舍是瓦屋盖,只有校长办公室有1部电话机。普福完小的教师仍在清代建造的寺庙里办公。石船中学、梅溪小学、东山小学等一批学校因操场未硬化,师生体育活动长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功能室不配套,计算机老化不能用……,农村薄弱学校太多。

  三、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导致工业化、城市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引导着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优先发展城区教育。同时,由于生产力水*不高,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了使现有资源效用最大化,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重点地区教育发展,加快重点学校建设,培育教育品牌,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一定历史阶段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广人多,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扭转散小弱的被动局面,只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认识上的偏差

  重经济效益轻教育投入的观念作祟。在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有权决定学校建设命运的各级领导和开发商,往往经济效益至上,拆除学校雷厉风行决不手软,建设学校动作迟缓难上加难,致使部分城区义务教育发展长期陷入被动之中。单纯追求升学率的传统观念影响。有关部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法令不以为然,对本区域义务教育日益扩大的差距熟视无睹,对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缺乏实际思考和具体规划,乐于锦上添花,忽视雪中送炭。

  (三)财政投入不足

  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后,尽管区级财政坚持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标准一致,区级及以上**制定的政策标准依法全部执行。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运行成本高,这种预算体制和政策,仍使农村学校发展举步维艰。*3年,按照“三个增长”要求,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尚差3642万元。

  (四)管理体制不顺

  城乡学校布局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现行体制处于城乡分割状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布局,由区教委牵头,区教委和镇**共同实施。城区在开发建设中,学校布局由区规划分局牵头、区教委和国土分局、所在街道配合;按照“谁开发,谁建校”的原则,由开发园区和开发商实施。由于不由区教委牵头,未建立监管督办和问责机制,在开发建设中,学校规划建设可随意调整和不建,无须经过区教委和所在街道同意。这种体制弊端是带来城区“入学难”的根本原因。

  区教委与镇街、教管中心关系不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体制上划区教委管理后,区**未出台文件具体明确区教委、镇街、教管中心各自具体的职责任务及权限,对各方工作配合缺乏界定。导致对教育投入和管理,由过去两个积极性变成了一个积极性,“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开始显山露水。镇街教管中心只负履行职能责任,未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这种责权不对应的体制是否科学,究竟能正常运行多久?

  (五)师资管理政策不完善

  教师编制政策重城轻乡。现行教师定编的标准是师生比,政策规定城区学校17个学生配备1名教师,农村学校22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学生班额也大,农村学校规模小学生班额也小,该政策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出现“超编缺员”这一普遍现象。现行人事政策只允许引进xx籍大学生,不允许面向全国全市公开选拔人才;每年下达教育系统新进教师人数少于教师自然减员人数,导致城区新建学校和城区缺编学校,面向全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公开选聘人才,引导骨干教师纷纷离开农村,这是农村学校骨干老师严重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农村教师进修提高费用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使农村教师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学校负担加重,进修机会减少,素质难以提高。农村学校缺少增收渠道,使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过大。

  (六)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

  面对农村学校散、小、弱状况,尤其是村小较多、学生太少、师资紧缺状况,对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挂钩的顾虑较多,调查研究和宣传解释不够,对盘活已撤销学校的土地资源缺少打算,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防止两种倾向,校正思维航向

  实现xx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防止不以为然和急于求成两种倾向。在区级机关和城区学校,往往是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受益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的紧迫性感受不深,普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以为然。镇村干部和农村学校师生,倍感城乡巨大差距,对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承受到巨大压力,付出了一定代价,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之时,本能地涌现出急于求成的冲动情绪。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冷静应对,只有沿着正确的思维航向前进才能成功。

  (二)财政重点倾斜,扶持农村学校

  财政在认真执行教育投入和教育预算政策的同时,应坚持公共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倾斜。要确保区财政将新增教育经费的70%用于农村教育,落实多渠道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具体措施。学*借鉴区卫生系统财力向农村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成功做法,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建设投入力度。深化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建立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保**度,全额预算农村学校建设和校舍维修、设施设备配置、教师进修培训等专项经费。

  (三)强化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学校

  按照“小学就*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要求,以及城乡人口变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议由区教委牵头,区***、规划、国土、建委、财政及镇街配合,尽快制定xx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在规划建设中,要注意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盘活已撤学校土地资源挂钩。在城区开发建设中,对学校必须坚持“先建后撤”原则。区**应尽快出台在开发建设中已规划应建的学校,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街道同意,擅自不建和久拖不建者的问责制度。国土部门应按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留足学校建设用地,凡教育规划用地使用的审批及教育用地功能的改变,必须事先征得区教委同意。

  (四)完善管理机制,铸造教管合力

  区**应出台专门文件,细化新体制下区教委、镇街、教管中心和学校的工作责任、工作关系和相应权利,尽可能责权对应、权利义务对称,从而建立起以区为主,镇街、教管中心、学校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工作主动,配合默契的教育管理网络。要坚决防止新的管理断层产生。

  (五)实施“治薄”工程,缩小发展差距

  对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进行有计划的治理,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实施“治薄”工程,应通过规范程序确定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区域和薄弱学校。凡义务教育“入学难”已危及地区社会稳定的,应确定为义务教育薄弱区域,必须优先治理。凡与标准化学校差距太大且师资、管理等问题突出的,可确定为薄弱学校,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治理。要结合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治薄”规划,落实“治薄”专项资金,明确“治薄”目标任务和责任,严格督办检查,使“治薄”工程收到实效。

  (六)统筹配置教师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和农村学校现状,建议城乡学校教师统一按照1:17定编,村小按每班2人配备教职工。要完善农村学校教师向城区学校流动的条件和程序。大学生分配在农村学校3年以上,晋升中级和高级教师职务后分别工作3年以上,担任中小学校级领导5年以上,经所在学校同意,方可向城区学校流动。英语、计算机、音、体、美、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配备,应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实行农村学校教师进修提高经费全额报销制度;继续执行有利于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稳定的补贴政策;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指标应向农村学校倾斜;修建边远农村学校教师公寓,努力为农村学校教师创造安心教育、服务农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针对农村教师实际,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自觉发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作风。

  (七)对口帮扶,以强带弱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强校带弱校制度。对口帮扶,务求实效,必须防止形式主义。区教委在总结过去帮扶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尽快制定xx区强校带弱校对口帮扶工作管理规定,对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对口帮扶学校双方的权利义务、帮扶人员素质要求及待遇、督办检查、奖惩激励要有明确具体规定,要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事来抓。

  (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畅通义务教育出口

  义务教育出口主要来自升学与就业压力。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景气和职教学生就业供不应求的新形势下,畅通义务教育出口,关键在职业教育快发展大发展。xx应加快xx北部职教城建设,努力拓展职业教育新空间。要适应实施农民转移工程,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我区职业教育制度。对未考入上一级学校就读的高、初中毕业生,一律纳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可根据财力变化状况,从给予一定补助逐步发展为免费义务教育,同时提供就业岗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报告 5

  一年来,五岔路乡教育工作在市委、**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根据乡**与市人民**签订的《芒市推进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指标要求,从本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认真落实“两全”,教育事业得到了均衡发展,如期完成了各项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现结合相关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自查如下:

  一、认真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定责任。

  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提高普及质量,严格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

  一是坚持每学年开学组织学校、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等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宣传义务教育法,为“控辍保学”工作保驾护航;

  二是制定了“乡、村、组三级联动”机制,明确了教育工作职责,建立控辍保学管理制度。

  三是完善了《五岔路乡**关于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具体明确了学校、乡、村、组及站办所各自对辍学学生管理的职责,下发控辍保学文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

  四是制定了辍学学生报告制度,规定一周内必须报告村委会、乡**。

  加强了家校联系工作,制定了“家访记录表”,在发现学生没来上课后,要求教师马上到学生家了解情况,并记录在案,将辍学原因提供给学校,并层层上报,再由乡党政挂村领导、包组干部到群众家中动员,并对辍学在家的学生发放《限期返校通知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返校,若不返校将按《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学区共有6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19384人。小学毕业生人数267人,100%进入初中就读,其中254人整体移交到五岔路中学就读,其余13人到其它中学就读。小学无辍学学生。初中在校生735人,入学率达102%。中学辍学学生10人,辍学率1.39%。

  二、保障乡内适龄儿童少年就*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科学合理布点。形成“五校一园”的教育格局,我乡根据乡域实情,科学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规模,形成了学校布局合理、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学的校点布局。除五岔路中心小学辐射五岔路村、石板村、新寨村外,其余都是一村一校,方便了我乡适龄儿童的就*入学。

  二是成立“斑色花助教基金”,五岔路乡斑色花助教基金于20xx年2月成立并于3月7日成功举办第一次大型募捐活动,活动得到了全乡群众、工作总结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筹得善款1697546.9元。20xx年8月25日,乡党委、**通过斑色花助教基金乡96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139500元。

  三是建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档案,**包村干部、学校教师、村小组长三位一体及时沟通掌握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辍学学生信息,建立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关爱体系。20xx年中学有残疾少年5人,其中智力残疾3人,其他残疾2人。全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7.5%,小学有残疾儿童3人其中智力残2人,肢体残1人。全乡共有留守学生16人,我乡均对其这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特别关注,保证其健康成长。四是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五岔路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体系。20xx学年年度学区学龄儿童1473人,学龄儿童入学1438人,入学率达99.71 %。初中入学率达102%,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1.48%。

  三、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一是指导和督促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小学、初中体质健康及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9.7%。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推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制定完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方案具体措施有力,覆盖面达100%。四是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坚持立德树人,乡党委、**联合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了养成教育、禁毒防艾知识讲座、民族团结教育和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五是着力提升师资水*,健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制度,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

  四、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

  一是严格按照就*接受义务教育原则,指导和督促乡内中小学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并于每年招生前通过**门户网,**微信*台,包村组干部、教师、村民小组长进村入户宣传,向社会公告;

  二是实行学区管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学校联盟,实施对口帮扶,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

  三是明令禁止严禁中小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五岔路乡中小学无重点班和重点校。

  四是实施划片招生,实行免试就*入学,切实缓解了“择校热”,逐步消除了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五是加强学籍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年内,乡纪委牵头,整合农经站、乡财务室到中小学针对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规定管好用好各项经费进行了监督检查,中小学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执行教育收费制度,无乱收费现象。六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指标及标准》(修订稿),领导和督促辖区学校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的测算,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辖区年内小学和初中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标准。

  五岔路中学生均占地面积26.63*方米,已达标;校园绿化面积生均2.22*方米,已达标。校舍面积生均****方米,已达标。教学辅助用房1944*方米,生均2.63*方米;学校现有体育场地面积3718*方米,生均5.03*方米(指标要求7.5㎡)未达标。现运动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运动场规划出来后,可划出200米的环形跑道,内设3块篮球场。建成后能够达标(现正扩建,预计20xx年3月竣工使用)。学校现有学校有图书室1个,生均图书31册(31.5册)(省定指标30册)已达标。学校建有理化生实验室、理化生器材室,各种仪器配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音体美器材器材配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I类标准,达到指标要求。现有教学用计算机74台,每百名学生10.06台(已达标)。水源、安全设施达到省级标准,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和育人化氛围更加浓郁,师生的工作、学*、生活安全稳定。

  七、实行挂钩联系责任制度。

  实行五岔路乡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辖区学校制度,建立五岔路乡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明确乡党委**挂钩五岔路中学,乡长挂钩乡中心校,其余领导按照五岔路乡领导干部挂村包组制度挂钩对应村学校,全力推进挂钩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建立五岔路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制度,及时向市级挂钩领导和市级挂钩联系单位通报学校的达标进展情况。

  八、充分发挥乡镇、村在参与和支持义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以乡人民**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和中、小学校长、各村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乡**干部、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层层下签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和指标任务。

  二是制定了“乡、村、组三级联动”机制,明确了教育工作职责,建立控辍保学管理制度。

  三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努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水*。

  九、用好新媒体力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五岔路乡紧跟时代步伐,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我乡的教育工作的宣传,通过乡**微信公众号弯丹牛之乡芒市五岔路乡共发布我乡教育新闻6篇,**门户网站五岔路乡人民**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6篇,个人简历在市级*台景颇网发布消息一篇,对五岔路乡教育发展工作及时进行了报道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严格按照《芒市推进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所规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期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扩展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菁华3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94人,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53人(其中副高10人,中职22人),其中,本科学历4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6人。

  二、自查情况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州、县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制定了《泸水县民族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全面加快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步伐。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全体教职工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三、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工作达标情况

  (一)组织管理

  我校根据县局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领导机构及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

  (二)教育经费

  上级*门对我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

  (二)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规模适中,有利于学生就*入学,有利于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彻底清除了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办学条件

  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了对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投入力度,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但离配备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共计13394*方米,有五栋D级危房(两栋男生宿舍和办公室、门卫室、服务部)总面积1968*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766*方米,生均8.31*方米,达到合格标准。

  2、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场地总面积8288*方米,其中游戏场地5430*方米,环形跑道(含100米直跑到)700*方米,篮球场地1260*方米,排球场地840*方米,器械场地58*方米,生均体育场地11.94*方米,达到合格标准。

  3、初中理科实验仪器配备:物理、化学、生物按一类标准配备,达到合格标准;数学只有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地理只有地球仪模型、地球拼图地图等,其他都没有配备,不合格(配备情况见附表)。

  4、体、音、美器材配备:音、体、美应配备二类标准,没有达到合格标准。

  体、音、美器材目前的配备情况:

  体育:共51项配备指标中有21项配备合格,13项配备不齐全,17项指标没有配备。

  音乐:配备手风琴和电子琴各一台(使用了*30年,已老旧不堪)外没有配备任何设备,完全不合格。

  美术:配备了一个石膏像,四个静物台,40个小画板,其余均不合格。

  5、生机比:学生用电脑56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8台,生机比12.4:1,不合格。

  6、图书仪器设备: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13265册,生均藏书19.11册,与生均合格指标(初中生均藏书30册以上)差距11.89册,不合格,按目前学生数计算,共需添置7555册图书才能达到指标要求。

  (四)教师队伍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共有学生694人,师生比1:13,教师编制配备合格。

  1、教师岗位设置:教职工总数61人,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核准编制数为67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为87%,与>88%的标准只差一个百分点。高级教师1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9%(标准为≤20%);中级教师2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2%(标准为≤50%);高级工4人,中级工1人,初级工1人。教师岗位设置不合格。

  2、教师学历合格率:全校53名教师中,本科学历48人,专科学历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达到合格指标。

  3、校长任职资格:我校校长学历为专科,高级教师职称,参加了岗位培训,并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校长任职资格指标合格。

  我校办学基本标准十项指标中,合格六项,不合格四项。

  (五)素质教育

  我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小结

  大兴地镇属全国扶贫攻坚乡镇,经济落后,家长重教意识不强,基础教育薄弱,给我校的控辍保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完成普及任务任重道远。我校属乡镇初级中学,硬软件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音、体、美器材紧缺,亟需配备到位。教师编制配备总体上岗达到合格标准,但因为学科结构不合理,有些学科教师人数不够(如语文学科),严重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即将退休的有一名语文教师,两名数学教师,教师编制配备即将面临不足。要在20xx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的目标,既要靠全体师生的努力,也要靠上级人民*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2

  我校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较的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认定,进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结合实际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有关迎评工作自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柳川小学于20xx年9月2日成立。学校坐落在剑河县柳川镇美丽的仰啊莎湖畔,是原老县城所在地。由于三板溪电站的建设,县城搬迁后由原来的菜园小学组建而成的,学校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距新县城30公里,招生半径25公里。占地10000*方米,建筑面积9444*方米,运动场5000*米;学校现开办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1人,住宿生670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3人,留守儿童97人。教职工有73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敬业精神强。*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二、九项指标“达标”情况

  根据《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修订)》逐项进行自查自评,我校在9项评估的指标中自评总分为95、5分,具体达标情况如下:

  (一)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444*方米,学生1091人,生均8、6*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4、5*方米)。

  (二)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体育活动场地5000*方米,(其中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操场1个)生均体育活动场地4、58*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4、5*方米)。能满足全校师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三)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寄宿生宿舍面积3942*方米,住宿生670人,生均5、88*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人均≥3*方米)。

  (四)生均图书册数:

  柳川小学现有图书39000册,生均35、7册,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20册)。

  (五)教学实验仪器配置:

  柳川小学现有科学实验仪器教室1间,准备室1间,教学实验仪器配置的总价值为20万元,达到验收标准。(达标指标为:小学:12个教学班及以下实验仪器值不低于3、5万元,13个教学班及以上不低于5万元,能满足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柳川小学现有电脑11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生均10台,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6台)。

  (七)班班通设施配置:

  柳川小学现有教室23个,每个教室均配置有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每个教室都配置有班班通设备)。

  (八)师生比:

  柳川小学现有专任教师60人,学生1091人,师生比为1:18。2;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师生比≤1:22)。

  (九)班额:

  柳川小学现开办有23个教学班,学生1091人,*均班额47人,班额学生人数51人,最小班额学生人数40人,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班额≤55)。

  三、扣分情况及原因:

  达标考核总分为100分,柳川小学自评分为95、5分,在总分中被扣除4、5分,被扣分值及项目如下:

  1、辅助用房中欠缺多媒体教室,同时体育器材室非常简陋,没有文化氛围,缺乏美感和整洁度,所以在自评中自扣2分。

  2、办公用房中的文印档案室和播音室,没有独立分开,是与其他办公室共用,所以在自评中自扣1分。

  3、校园环境中的“校园文化”没有地方特色和缺少师生作品展示,缺少自己学校的特色,所以在自评中自扣0、5分。

  4、校园环境中的“围墙”,有一小部分已倒塌,还来不及维修维护,所以在自评中自扣1分。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十个到位)

  1、方案制定到位:根据县*、县教科局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柳川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有了方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2、人员责任到位:学校把每一项任务分摊到每一个老师,每一个部门,定好每一项内容,规定完成的时限,并落实行政人员监管任务,每周进行一次汇报、一次梳理、一次调整、一次督促、一次完善。

  3、宣传教育到位:学校通过教师动员会、**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简报、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力争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能让老师、学生、家长充分的认识和支持,实际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师们的支持。

  4、自查落实到位:在3月2日学校校长在参加县*、县教科局组织的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会后,立即召开学校会议,组织人员认真地查找本校存在的问题,列成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到人,完成。

  5、添置设施到位:学校对照验收指标,逐项核实数据、查缺补漏、及时添置。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实施“不等不望不拖”的三原则,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欠缺的、不到位的、不达标的及时采取措施,规划采购,力争达到小学的标准。

  6、美化绿化到位:学校积极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借春季适宜栽花植树的良好时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把学校打造成为花园式的学校。

  7、文化打造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20xx年2月,柳川中学并入四中后,我校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积极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经典文化教育三大主题。利用宣传橱窗、教室、学生宿舍的美观文化布置,体现育人功能,真正实现“每一面墙壁都是无声的教育,每一个角落都是育人的场所”。

  8、前期准备到位:做好功能室建设准备工作。做好功能室布置、教学仪器、体艺器材、图书装备等前期材料的准备工作。

  9、管理要求到位:学校重视常规管理的工作。

  (1)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严格执行教师岗位制度。

  (2)开足开齐课程,每周不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及批改测试卷的情况。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随堂听课。

  (3)保障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节假日严禁组织学生补课。

  (4)建立了安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制订有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培养学生良好卫生*惯,保存校园干净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10、档案资料到位:学校于3月中旬开始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目前各项材料基本归档装订。

  五、特色和亮点

  (一)“芦笙舞”、“水鼓舞”特色

  学校积极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推广“芦笙舞”和“水鼓舞”两个民族特色浓厚的项目,运用大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推广和进行,目前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有初步成效。这项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的名片。

  (二)“书香校园”特色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国学文化进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在墙壁上设置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名篇名句,楼梯台阶设置文学、数学和百科知识,班级建立“图书角”。浓厚的书香氛围,让课间十分钟也能看到孩子们捧着书在走廊上专注阅读的身影每周开展1次阅读名单抽奖鼓励,每周开展1次“阅读有奖抢答”比赛,每月开展1次“阅读心得”比赛,每学期评选每班1名“阅读之星”。

  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1、存在的问题:学校因刚刚搬进中学校舍(原柳川中学)仅仅1年,诸多建设都需要重新规划、需要建设、需要完善,以致达到整个校园建设的学*环境。

  2、下一步的打算:协助主管部门规划建设好学生食堂、综合楼和体育运动场,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实现“一年有起色,两年有进步,三年有特色”的目标,不断完善学校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们将以这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评估为契机,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好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为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3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几年来,在县局和中心学校领导下,我校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举理想教育大旗,践行真教育,加速学校发展,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办学水*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督导评估验收,我校对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建设目录》,逐项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自查结论为达标。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黄梅县濯港中学是一所环境优雅、景色秀丽、设施齐全的农村初级中学。她创建于1958年,历经黄梅七中、濯港区中、濯港社中、濯港镇中、濯港一中等校名的变更,20xx年因布局调整,由原濯港一中、濯港二中、白湖中学三校合并而成。学校历史悠久、业绩辉煌、声名远播,被誉为鄂东教育明珠,系全国教职工之家、湖北省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示范初级中学、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黄梅县合格学校。

  学校坐落在太白湖畔的细岭山头,东高西低,因势而建,三级阶梯,巧夺天工;校园内,松樟掩映、花草绕梁,道路幽深宁静,运动场绿草如茵,游泳池碧波荡漾。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独立划片;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楼,气势恢宏。学校现有学生1490人,28个教学班,班额53.2人;用地面积65000*方米,生均43.6*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00*方米,生均1**方米;绿化用地21000*方米,跑道30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个,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器材设备均达标,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藏书65010册,生均43.6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31人,合格率为100%,师生比为1:14.4。“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是我校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为此,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开拓进取,发展学校内涵,创办人民满意的理想教育,成绩显著,多次获得省、市、县的荣誉。去秋,县局20xx年度五干实绩考核名列前茅;今春,八年级一中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和中考都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自查情况

  A1-发展规划及保障。

  根据县*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及各级领导的相关要求,我校制订了《濯港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濯港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王志雄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制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活动。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会议制度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几年安全事故为零。

  *几年,上级*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我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均工资水*,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此外,*三年来,我校共争取资金100万余元用于学校各功能室的建设和添置班班通等设施,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A2-学校标准化建设。

  *几年来,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基本满足均衡教育的

  需要。特别是20xx年,在教育局、镇党委*、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要求,对教学设备设施进行修缮,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条件。

  学校校园校舍面积和各种设备设施都达标。学校用地面积65000*方米,生均43.6*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00*方米,生均1**方米;绿化用地21000*方米,跑道30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个,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器材设备均达标,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藏书65010册,生均43.6册。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室、荣誉室、音乐室、美术室、标准会议室等各种教学辅助功能室,并建设了校园局域网,所有班级开通了班班通。学校各功能室设备设施均能正常使用,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各种资料齐全。 A3-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教师配置达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人,师生比为1:14.4。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0人,助级职称9人,省市县骨干教师人;男教师76人,女教师34人,*均年龄41.6岁。学校大力推进教师专任化,学校教师专任化率达96%,有专职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2人、音乐教师1人、信息技术教师1人。全校教师学历达标。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31人,学历达标率100%。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倡“正己、敬业、爱生、奉献”八字方针。每期末,采取教师自评、学生问卷打分、学校考核小组量化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位教师师德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结果与评优、晋级、绩效工资、人员分流等直接挂钩。学校编印了濯港中学师德修养20条,以及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对象的搞好教育建议30条,不断形成师德师风规范。

  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学校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黄梅县中小学领导干部选拔、聘用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正副校长均参加了岗位培训,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中层干部实施竞争上岗,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视教师的培训。学校制订了《濯港中学“十二五”期间校本培训规划》,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和学历提高学*,全校有十多位教师正在参加高学历函授学*。建立了规范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专人专盒专厨。

  扎实开展“两课”活动。一年来,学校印发“‘两课’活动简报”25期,出版“‘两课’宣传栏”四期。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全校105位专任教师共计讲课*400节,人均4节;听评课3136节次,人均达到32节次。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共家访1620余人次,回访980余人次,回复家长建议300余条。教师撰写“两课”论文200余篇,心得400余篇。 A4-教育教学质量。

  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严格执行县局统一的作息时间,不提前,不推迟。实行小班额教学,全校班*53.2人;不办重点班、特色班;坚决不补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每期只举行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评价实行等级制。扎实抓好规范收费工作,创建“规范收费示范学校”。不定购和使用盗版教学用书,不超标准收费,不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落实三全德育。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充分做到“三利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讲求实效,做到“六坚持”,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加强班主任建设,开设“班主任沙龙”,狠抓学生“五有”“五无”的养成教育,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恩、爱学*、讲文明、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安全警钟长鸣。学校实行安全巡查制度,实行领导教师值日制度,做到定岗定点,实行关键时刻专人值班、重要路段专人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完善学生请假批准制,实行每节课点名制度和每天安全事故0报告制度。不定期、不间断地对学生寝教室以及公共设施进行安全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根治,并做好记载,并与派出所一起查“三无”车辆和网吧整治,每月进行一次管制刀具收缴,确保学生的身心安全。邀请*、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进行专题安全知识讲座,每期举行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了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自护的能力。

  加强了教学基层教研组管理,着力“草根”教研坚持教学改革,探索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和能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每月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的抽查和考评,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记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落实“阳光体育锻炼”工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定期对学生体检,并对学生进行健康分析和心理疏导,控制学校流行性的传染病的发生。

  “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是我校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

  A5-教育关怀。

  学校认真好做好寄宿贫困生资助费发放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将党和*的温暖送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家庭,去年,贫困生生活补助793人次,金额892125元。同时,学校还为学生免费提供必要学*资料,如去年免费为学生订阅《英语学*报》,仅印刷的纸张费*4万余元。

  学校建立问题生、学困生、留守生相关信息,开展“三关工程”。即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留守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地位。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我校按照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成立了以王志雄校长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一是发展规划及保障工作小组,由办公室成员组成;二是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总务处实施;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小组,政教处负责;四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落实;五是教育关爱工作小组,由工会承担。

  (2)认真组织实施,落实每一个环节。自去年以来,我校组织专班,对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建设目录》,逐项进行认真组织实施,夯实每一过程,落实每一环节。特别是今秋以来,我们组织多次自查自纠,确保验收顺利过关。

  2、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师素质均衡。

  (1)带着情感,促教师观念转变。一是以思想引领教师观念更新,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要什么样的教学质量”大讨论;二是以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观念转变,逐渐实施与教育局《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接轨的评价方案,三是以纠正教学问题,促教师观念转变,要求老师们用博爱的心灵感知学生的灵魂,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2)肩负使命,促教师专业发展。一是以抓课堂教学为重点,向实效要质量,加强课堂管理,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有效备课,推进“导学案”实验,围绕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开展赛课活动,提高“教”的能力;二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抓手,向教研要质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了校本教研,开展了新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和鞭策教师学*提高,全校十多位教师在参加高学历函授学*,重视行家引领,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活动。

  3、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育资源均衡。

  *一年来,在教育局,镇党委*、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学设备设施得到了改善,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条件。办公室的装饰,让教师舒适、舒心工作;班班通的开通,让学生接受全新的教育;电子备课室的创建,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的`配备,语音广播系统的更换,优化了教学手段;路灯、专变的安装,供电、供水设施的改造,优美了生活环境;微机室电脑、学生课桌椅的更换,优越了学*条件。基本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4、实施“三关工程”,促进教育公*。

  “三关工程”是我校从20xx年提出实施,并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即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留守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思想疏导,感化心灵,关爱问题生。一是点燃青春,走进社会,走*自然,培养情感。二是舞动青春,展我才艺,现我风采,陶冶情操。三是奉献青春,帮贫助困,播撒爱心,净化心灵。

  (2)聚焦课堂,提振信心,关心学困生。一是以关心为先导。二是以激励为要旨。三是以教学评价为杠杆。四是以实效为目的,实行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教学实践中,不少包保教师用一颗爱心,一片耐心,一份恒心,去温暖、教育、感化着学困生。

  (3)多管齐下,补偿亲情,关怀留守生。针对留守生亲情断线、亲情弱化的育人盲区,团总支投入了不拘一格的关爱行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艺术教育进入常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常态化。我校广播操、武术操、校园集体舞、流星球、乐队等集体项目,球类、呼啦圈健身操等自由项目丰富多彩。学校举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活动,演讲比赛、红歌会、元旦晚会、文化艺术节等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去秋“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在县教育局评比中获全县一等奖,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参赛40名学生因此按有关政策在他们的中考中,奖励或加分。今年4月份,湖北省教育工作会在黄梅召开,我校为大会献演了文艺节目并为与会领导专家提供了大课间活动展示参观现场,获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称赞。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 20xx年5月15日的《鄂东晚报教育导刊》以《一唱一跳促发展,艺术教育谱新篇》为题,对我校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以集体办公为抓手,强化办公纪律,提高公正效率。一是改善办公条件,添置办公桌椅,安装空调,放置饮水机等,让教师觉得舒适;二是规定办公人员和时间让教师清楚明白;三是完善办公制度,做到既有硬度,又有弹性,让教师感到人性关怀;四是专人记载,定时公布,让教师觉得公*公正。

  以考试为切入点,狠抓考风考纪的教育,利用“**下讲话”、张贴《倡议书》、设立“诚信考试曝光台”等形式,教育师生诚信考试,诚实做人,确保考试的公*、公正,让诚信之风在学校上空飘扬。

  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培训、训练力度。正如八年级物理教师赵丽珍所说:“我今年做到的题目,是我过去十年之和。”加大教学奖励力度,用有限的资金最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力度,每月一次常规教学检查,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学常规大型检查,每次检查的结果都公布于众。

  四、不足与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几年,我校在教育管理、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学校运动场面积小,档次不高,有待改进。

  2、学生宿舍、厕所老化、陈旧、落后,亟需改造。

  3、学生床还是老式的木质床,存在安全隐患。

  4、体音美的教学器材要进一步添置。

  5、学校图书室图书已破旧过时,不能满足学生要求。

  6、教师*均年龄偏大,音乐、美术专任教师不足,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7、教师培训经费不足。

  8、学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还有待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着眼未来,我校将继续强化校舍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功能,遵循上级的政策法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师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深化课题实验研究,强化特色学校建设,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办优质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举理想教育旗帜,践行真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扩展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菁华5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着“自查促整改,整改促发展”的目的,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自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王通中学前身是通化中学,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所单办初中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0000㎡,校舍面积6947㎡,运动场地总面积5600㎡,藏书8880册。

  我校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1人,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33人高于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66%。高级教师2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2名,省级骨干2人,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人。

  二、办学达标情况

  1、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40000㎡,生均166㎡;校舍面积6947㎡,生均28.8㎡。达标。

  (2)运动场地:学校现有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器械运动场地2个,1个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生均23.2㎡,达标。

  2、装备配置

  专用教室配备及装备配置:

  ①学校建有音、美教室各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②体育活动及器材室各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③理化生室各1个,仪器配备达到省定基本要求;

  ④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

  ⑤课桌椅300套,满足学生单人单桌。

  ⑥学校有图书室1个,图书共计8880册,生均36.8册,达标。

  ⑦理化生仪器达到配置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可以4-6人组分六组实验,操作合格率达到96%。;

  3、信息技术

  学校有专用的多媒体及计算机室,学生上课能保证人手一机,教师办公一人一机。学校12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全校已联网,可以在网上交流信息及共享优质资源。

  4、办学规模

  全校共241名学生,7个教学班,最大班额38人。

  5、队伍建设

  (1)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占教职工总数9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4%,市级以上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7人,占专任教师数26%。

  (2)教师职称结构

  中级职称比例48%,高级职称比例22.70%,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3)校长教龄有三十五年,任职有二十八年,具有“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每五年接受一次提高培训,有两个国家级的“提高培训合格证书”。

  6、生活设施

  (1)安全保障

  学校有专职门卫1人,安保人员1人,门房有橡胶棒、强光手电等。达到了“人防、物防、技防”。

  (2)饮食条件

  食堂餐厅有400个餐位。操作人员有健康证、卫生许可证、饮水是经过检测的水质监测的合格水。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并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定期消毒,通风、采光良好、卫生、整洁,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符合要求。

  (3)寄宿条件

  宿舍有260个床位,可供学生每人一床,管理制度健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宿舍卫生评比检查,养成干净整洁的好*惯。宿舍各层有水房及卫生间。宿舍坚固安全,配套设施齐全,通风、采光和卫生状况良好,学生宿舍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厕所文明展示一个人的心灵。有男蹲位20个6m,女30个蹲位。

  7、管理质量

  (1)办学行为

  学校管理章法有度,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免试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招生工作。

  (2)课程设置

  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师配置有专职音体美老师,有综合实践、校本地方等老师,安全课周周上,教师有具体安全作业;“阳光体育”学生每天坚持两操一活动,锻炼足有80分钟,活动时间安排有教师兼管,督促“体艺2+1”的落实情况。

  (3)教学管理

  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校,规范办学行为。校园文化、美化、绿化特色突出,育人环境良好。安全设施齐备、制度健全、责任到人、无安全隐患。

  (4)教育质量

  学校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万荣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通知》要求,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合格率达到96%。学生加强锻炼,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2%,达标。

  8、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整洁干净,实现了三化,注重校园内涵发展,强化校园多种文化,开展多种活动激活校园,秉承先儒王通的教育思想,按照“让每个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让每个教师在成功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发展,追求卓越;倡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厚的胸怀容纳学生,用高尚的品质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塑造学生”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办学品位,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克服困难开齐开足课程

  2、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入学”的原则,做好招生工作

  3、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4、*行分班,不分快慢班,确保教育的公*性

  5、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6、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开创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

  7、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发展之路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师信息化装备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学生学*不够主动,配置专职心理学教师,激活学*的积极性。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照上级要求,直面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的问题,加快发展步伐。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学校办出水*,办出特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2

  对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方案,我校自查结果如下: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1、学校设置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入学的原则,不举行任何入学考试,保障辖区的小学生就*入学,服务半径1.5公里,距离适宜。此项自查5分。

  2、规模与班额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每级一个教学班,每班人数在25-40人之间,无超大班额现象。此项自查5分。

  3、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净化到位,做到四季常绿,是教书育人求知修身的理想场所。学校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理想、行为*惯教育。学校后勤处、政教处、办公室,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每周对学校围墙进行检查,如今围墙坚固、安全,无任何安全隐患。此项自查6分。

  4、用地面积学校占地面积5500*方米,生均占地面积*方米。此项自查4分。

  (二)、校舍建设

  1、建筑面积学校建筑面积5000*方米,生均建筑面积*方米。此项自查5分。

  2、教室建筑面积2200*方米,生均面积*方米,玻地比1.7/6,每个教室配有节能灯4支,并且配有灯罩,教室地面硬化防滑。此项自查6分。

  3、教学辅助用房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室、六室不齐全,各项设施配备不到位。此项自查2分。

  4、办公用房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配齐处室办公用品,设立2个教师一个备课室,保证正常工作。此项自查3分。

  5、厕所坚持教工厕所和学生厕所分设,男生厕所坑位,女生坑位1/13,厕所干净整洁,有专人打扫,地面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此项自查3分。

  6、我校没有住宿生,所以不设学生宿舍和食堂。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1、图书学校现有图书4300册,生均图书22册,每年新增图书50册,图书复本率不超过20册。图书室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此项自查5分。

  2、教学仪器学校建有实验室、器材室,各种仪器配备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实验室、器材室配备专人管理,总账、分类账、报损账、往来帐齐全清楚,各种规章制度张贴上墙。此项自查4分。

  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现在6个班级,没有“班班通”工程,没有微机室,学校配有3台电脑,3台打印机,为教师的办公、教学创造条件。此项自查2分。

  4、音美器材学校有音乐美术器材室,配备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II类标准。此项自查3分。

  5、体育器材体育器材、卫生器材配备没有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实行基本标准》。此项自查2分。

  6、运动场地学校设有200米的环形跑道,没有跑道直道60米,有3个乒乓球台子,1个篮球场,购置安装学生健身的各种器材十余种。此项自查4分。

  (四)教师与经费

  1、教师学校共有专职教师15人,本科学历8人,小学高级教师3人。本科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6%。此项自查5分。

  2、经费此项自查3分。

  教师工资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

  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

  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学校经费用支出合理,无挪用现象。

  (五)质量与管理

  1、管理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按《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国家课程、省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课时,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此项自查3分。

  2、质量与效果此项自查5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达到要求。

  毕业生全科合格率达95%。

  控辍保学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3%;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

  4、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学校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理念。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时间为30分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6%。

  5、重视安全,狠抓落实我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我校自查总评成绩为85分。

  (七)存在的问题

  1、教师潜力有待充分挖掘。一些教师特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课堂改革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一些老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改理念,但心理上还是有些排斥。

  3、学校器材陈旧,没有现代化教学设施。

  (八)改进措施

  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好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抓好教学思想转变。要与时俱进,理念引领,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抓好改革创新。以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学校管理,完善规程建设,改革评价制度,激活用人机制。做好“开放、沟通”,开放我们的校园,开放我们的教室,开放我们的心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3

  为推进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市*统一安排,自7月下旬开始,市*社会发展委员会组织*委员,在朱朝林副*的带领下,县、市、区*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市直有关单位、市经济开发区、大洪山风景区、乡镇办事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分类座谈等方式,对义务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详细了解。在调研期间,深入21个乡镇办事处,实地察看了70所中小学校,召开市直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类型的座谈会 36场次,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89所,其中小学200所,在校生113612人,教师在岗在编7218人,在岗非在编224人,行管人员在岗在编464人,在岗非在编307人;初中89所,在校生85943人,教师在岗在编6966人,在岗非在编130人,行管人员在岗在编583人,在岗非在编35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私立中小学1所。小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100%,初中生入学率98.7%,辍学率1.3%。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普九”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市义务教育在调整中得到较快发展。

  义务教育深入人心。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把义务教育工作作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义务教育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市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氛围。

  教育投入力度加大。自2007年春季开始,我市按照 “明确各级职责、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强化了*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中的重要责任,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我市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年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交杂费和教科书费;扩大和提高了贫困学生生活费的发放范围和发放标准;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已初步建立起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防流控辍多措并举。为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我市采取“整体联动依法促学,责任促动走访劝学,爱心推动捐资助学、丰富校园生活善教乐学”等多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厌学、辍学行为的发生,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年来,我市小学阶段掇学率为0,初中阶段控制在3%以内,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受到国家、省、市“普九”检查组的好评。

  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按照“小学就*集中,初中镇上集中”的原则,统筹规划,适时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使小学向总支集中,调整减少村级小学600多所,“普九”债务得到有效化解和锁定。调整布局和寄宿制学校的增加,使办学条件改善面临资金投入的压力。为弥补我市财力的不足,2007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共计6248万元,用来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等一批重点工程,使我市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市实施了272所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建设,改造校舍231305*方米,其中d级危房25154*方米。XX区和XX市实施了21所学校的改厕、改灶和新建沼气池项目。目前学校的状况是,城区好于乡镇,乡镇好于总支,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好于边远山区,初中好于小学。我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较前些年有了一定的发展。2005年以来,全市中小学共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其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1500万元。全市建立光盘播放点53 个,建卫星接收站310个,建计算机网络教室73个,全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我市农村学校达到100%。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15所学校申报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11所学校通过验收,有10所学校实现“班班通”,带动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市学校中的推广和应用。

  教师素质逐步提高。我市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举措。全市结合中小学教师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大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全市妥善处理民办教师5000多人。建立健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和校长的对口援助、定期交流和定期轮换制度,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各地采取“走教”、“送教下乡”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作用,帮助农村学校尤其偏远乡镇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县将19个乡镇划分为随北、随南、随中三个教育协作区,协作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流动互助,教科研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努力达到区域教育质量均衡。XX区启动了“国培计划—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对小学和初中的16个学科的2000多名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市义务教育取得可喜成绩,但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存在诸多困难和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学校布局调整是办好教育长期的工作,我市农村中小学校仍需优化调整,部分乡镇超级大班仍然存在。目前,市经济开发区、城区表现尤为突出。伴随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区快速扩张,城区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却未能跟上步伐,中小学布点不足,不能适应城区发展的需要。如市委、市*所在区域,以及新火车站周围,新建了大量的居民小区,有常住居民将*十万人,但只有新还建的文峰塔一所小学,根本不能容纳这些居民子女入学,他们只能向XX区学校涌进。又由于教育基础不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还不够均衡,家长花钱买“品牌”,学生择校入学,导致“超级大班”的产生。如实验小学在校生 3763人,共开设43个教学班,*均班额在80人以上,部分班级达到了90多人,学生前抵讲台,后抵墙壁,非常拥挤。“超级大班”带来的负面效应非常严重,一方面,条件好的学校“吃不消”,人满为患,造成教师资源紧张、教学资源缺乏、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学生上学、放学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附*农村和薄弱学校“吃不饱”,生源流失,资源闲置浪费。如开发区原东城6个村6所村小,撤并后还有4所村小,其中寨湾、熊家2所村小学生均在100人左右,吴家老湾、十里铺2所村小学生均不到400人。

  (二)教师队伍基础薄弱

  1、教师队伍年龄老化。自2000年核编以来,我市教师至今未进行核编,这种状况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因受编制等因素的制约,教师队伍进出不畅, “进口靠编制,出口一条路(退休)”,导致教师队伍年龄严重老化。*十年来,全市中小学几乎没有补充年轻教师,“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是这一问题的真实写照。调查问卷显示,全市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师,30岁以下仅1569人,占在编教师总数的11.06%; 46岁以上的3778人,占在编教师总数的50.73%。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年龄老化更为突出。随县小学教师*均年龄高达50.1岁,陈巷镇寿山中心小学有14名教师,上岗11人,其中50岁以上有10人,还有2人接*退休年龄。更令人担忧的是,*10年内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将退休3863人,占现任教师的*27.23%。若不及时补员,我市教师队伍将青黄不接。

  2、教师队伍配置不合理。主要存在“两多两少”。从学科结构看,传统学科的教师多,短线学科教师少。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教师有富余,因为年龄、专业等原因又不能改行。而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短线学科教师紧缺,有的甚至没有。如随县全县小学仅有生物教师4名,有4个乡镇没有体育专任教师,有3个乡镇没有音乐专任教师,有6个乡镇没有美术专任教师,有9个乡镇没有微机专任教师。全县初中仅有科学课教师8人,有3个乡镇没有音乐专任教师,有8个乡镇没有美术专任教师,全县缺英语教师58人,音体美等短线学科教师240人。因此,很多学校不能开齐课开全课,即使开了课,教师也是“赶鸭子上架”,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像开发区十里铺小学2个教师包一个班,“承包式”教学的现象在一些地区还普遍存在。多的教师不能走,缺的教师没人进,导致结构性缺编。为了保证正常教学需要,有些学校只得对外聘请代课教师,全市非在编代课教师共354人。从地域结构看,城镇较好的学校教师多,边远农村较差的学校教师少。由于教育的发展不均衡,一些城区、乡镇基础较好的学校教师充足乃至富余,而一些边远农村较差的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如随北各乡镇缺编尤为严重,淮河、小林、万和3个乡镇缺编170人。

  3、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我市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还有不达标的问题。全市小学教师中专及以下学历的2678人,占小学教师的37.1%;初中教师中专以下学历的767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11%。二是教育观念陈旧,知识底蕴薄弱。由于年龄的老化,带来教育观念陈旧,知识底蕴薄弱,他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地植入老的、落伍的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新课改要求不相适应,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能力的有限导致学生培养的障碍,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学生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窄。 特别是绝大部分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操作能力较差,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及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难以对学生进行优质教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三是少数教师的师德师风失范,不同程度地存在请吃、送礼,课堂上接打手机、酒后上课、课外打麻将等问题。

  (三)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1、寄宿制学校条件简陋。寄宿制学校与省教委要求的“十有八配套”、“五改”、“五建”的标准仍有距离。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的宿舍、食堂、运动场地和卫生设施达不到基本要求,“吃水、吃饭、吃菜、洗澡、入厕”等“五难”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有的学校没有餐厅,学生只能在简易的饭棚或露天里就餐;有的学校学生住宿简陋、拥挤,“冬天挡不住风,夏天遮不住雨”,不到1米宽的床铺睡2个学生,4个学生一张床,一间不足20多*方米的房子居然要睡40多个学生;有的学校宿舍里没有卫生间,学生夜晚入厕十分不便,为了学生的安全,只得在每间宿舍里放个围桶,淮河中学全校1140多名学生共用一处 24蹲位的厕所(男女各12人),下课10分钟,根本不能解决学生如厕问题;有的学校饮水难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

  2、校舍危房仍然存在。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的制约,我市农村和部分城市中小学校舍建筑普遍存在“设计水*低、工程质量低、配置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等“五低”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尽管*三年每年争取项目资金,对部分学校进行改造、重建、新建,但目前还有相当部分学校校舍亟待改造。全市仍有各级危房50.23万*方米,d级危房11.7万*方米。仅大洪山风景区d级危房就有8185*方米,其中土门中心小学8栋校舍建于70年代,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学生读书住宿环境极其恶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教学技术装备建设滞后。我市传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实验室、图书室、音体美劳技教学器材等)在“普九”之后,几乎没有财政专项经费投入,原有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陈旧、老化,得不到充实和补充,已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如要做到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尚需资金1.5—2亿元。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1、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仍有缺口。

  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共需5.2亿,地方财政只拨付5.1亿元,仍有缺口1570万元。

  2、教师绩效工资尚有缺口或偏低。

  曾都、随县财政预算中绩效工资部分普遍留有年人均1800元缺口,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随县4974名在职教职工,资金缺口达695万元;曾都3740名在职教职工,资金缺口达673万元。XX市教师绩效工资,年*均每人仅7000元,低于标准的部分由学校自筹解决,而学校没有经费筹措渠道。另外,曾都、随县的教师每年还负担养老保险金2000元左右。

  3、市经济开发区与大洪山风景区学校项目经费落实有体制障碍。

  由于体制原因,市经济开发区、大洪山风景区教育管理的许多职能仍在XX区和随县,政策不能共享,国家对义务教育各项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很好落实,项目经费不能按时足额划拨到位。如“农村初中学校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淅河镇至今未得到相应的资金。还有“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三改’工程”、技术装备等也没有经费到帐。大洪山风景区也不例外。

  4、学校债务不减反增。

  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校仍负债1624.09万元。学校当年公用经费只能维持基本运转,而必要的开支仍然必不可少,如小型维修、设备添置、临时人员工资等,在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情况下,部分学校不得不举债运转。随县仅学校按要求聘请的部分保安人员、寄宿生生活教师工资等这一块,因未列入财政预算,469人的经费缺口就高达468.4万元。另外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也给学校增添了新的债务。规模小的学校更是举步维艰,捉襟见肘。在某学校,教师领粉笔要一支一支地领。

  (五)学校外部环境不优

  虽然全市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周边电子游戏室、网吧依然存在,仍有接受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二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无牌无证车辆、农用车辆接送学生现象十分突出,部分车主受利益驱使,超载营运,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三是城区学校治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学校晚上放学后成为社会小混混敲诈勒索的集中时间,危害学生的安全;四是有些学校周围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突出,造成学生上放学交通拥挤,过期、不卫生食品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三、意见与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搞好义务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实施义务教育,责任在领导,主体是*。各级*要充分认识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定不移地把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承担统筹规划、经费保障、教育管理三大责任,办好义务教育,尽可能让每个孩子享受公*教育的机会。

  (一)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各级*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调整布局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调查本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地理特征、学校原有设置及办学质量等情况,反复比较论证,调整布局方案。在调整布局时,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时,要规划学校布局的发展用地。根据随州城区目前的现状,建议搞好“两扩两建”:扩建文峰塔、瓜园两所学校;在城南新区、城东新区各新建一所学校,鉴于城东新区有2所村小因学生数量不足已无存在必要的现实,建议用土地转换方式择址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此缓解XX区学校的入学压力。

  (二)建立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硬件只是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教师的素质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创新机制,尽早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一是合理核定编制。要缩短教师编制核定周期,按标准根据需要采取师生比和班级数相结合的办法,合理定编,适当考虑增加教学辅助人员、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安保等编制。二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以乡镇或学校为单位,采取 “退一进一”的原则,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大专院校毕业生,重点解决特色学科师资短缺和边远山区教师缺编问题;加大选调资教生的力度,鼓励优秀资教生服务期满留用,并予以优先考虑转聘。三是建立教师流动机制。要实行和坚持一定行政区域内的教师流动制度,城镇学校每年要接受一定数量的农村教师进修培训,鼓励城镇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并把它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从而形成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四是建立教师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绩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五是建立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对不敬业的在任教师,要坚决淘汰,对少数师德缺失,又不服从调动和管理的教师,要予以解聘,空出编制用于解决新进人员的编制问题。

  (三)完善设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各级*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义务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这一高度,抓住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契机,明确职责、相互配合,把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进程。要积极争取国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集中开展危房改造,实现城乡中小学校安全达标;改造中小学薄弱学校,尽快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重点解决“五难”问题,使之基本满足需求。要鼓励倡导成功人士、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扶贫助学,结对帮校。

  (四)落实政策,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经费保障的规定,健全以*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要加大边远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各级*要进一步明确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成立各级*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经费保障领导小组,为教育经费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在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时优先保证教育支出,确保上级拨付的专项教育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地方财政支出的教育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不留缺口。同时,要切实加强教育费附加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教育费附加真正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费附加的使用效益。对随县、曾都教师养老保险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研究探讨妥善处理的办法,稳定教师思想。

  (五)部门联动,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仅仅依靠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议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综合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四项整治。一是整治网吧。*门要加大学校周边网吧整治力度,采取安摄像头、零点断网等强有力措施,严加管理。二是整治校车。*和交通部门要加强对校车的监管力度,摸清乘车对象,审核接送车辆,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由学校与车主签订合约,明确责任,*、交通突击检查,严管重罚。三是整治学校治安环境。*部门要加强学生上放学尤其晚上放学后的人身安全保护,加大对敲诈勒索学生行为的打击力度,畅通学生上放学安全渠道。四是整治学校周边摊点。食品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管理,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进行整顿,规范摊点,持证上岗,确保学生饮食健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4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广大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普及就能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我省淮南市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7月18日,我们调查组一行顺利到达下乡调查的村,淮南市架河二中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该中学。一栋破烂不堪的教学楼和几间瓦房互相对峙。这就是架河二中给我们此行留下的第一印象。据了解,在架河地区比这更破旧更贫困的学校还有很多。

  我们假期实践的第一站——淮南市架河二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以及在学校旁听当地小孩上课,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学生的信息热情很高,但普遍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调查表的数据汇总,我们发现有90%的学生对在校学*感兴趣。并有94%的学生认为学*英语很有必要,其中52%的人认为应该加大英语的学*力度。

  农村学生普遍表现出了对学*的热情,但与之相对的,更多的人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农村教学质量差,不能因材施教,硬件设备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这样的教学条件导致老师上课仅仅只能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方面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据了解,农村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86%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资条件不满意,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体罚学生等。

  (三)农民负担的教育费用仍较重

  出台的“一费制”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但是根据调查反映,农民仍然觉得教育费用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一费制”虽然使他们少缴了很多学费,但是现在的费用对年收入只有几千块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支付的。除了开始教学费外,在学校期间还要交校服费、建校费等非议哦那个,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指出仍比较重。这对于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因而,我得调查重有60%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者比较重,有7.4%的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费。淮南泥河二中的政教主任向我们介绍到,每学期收取消费都很困难,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把学费收齐。有些学生家庭实在是过于困难的,她自己掏腰包也会垫付该生的学费。可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四)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

  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由于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学校环境得不到改造。在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是拥有标准操场的,更不用说足球场了。虽然这就几年建起了很多栋楼解决了教师的居住问题,但是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得住在阴暗得瓦房。

  (五)学生压力大

  有76%的学生认为学*压力大,54%的学生认为课本难度大,只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农村学生在学*过程中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的刺激,如考试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家长期望压力等。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大。

  (六)辍学现象在减少,但仍不容忽视

  农村辍学率如此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一部分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有厌学心理的主要是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校读书学*非常吃力,无心念书,宁愿在家里做工。农村学生因为家里宁愿在家干农活。据了解,在辍学学生中,具有厌学心理的占20%左右。教育系统自身也存在问题,农村教育方向出现偏差,并严重脱离实际。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基本上没有跳出向高一级高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书生型”毕业生。如果准备不上大学的话,很多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上高中,如果不想上高中,那么也就不打算上初三,这样一来初二便成了一个辍学高峰,初中教学的内容只与升学有关系,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不会因为多上一年学而给自己的生计带来好处。

  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大省、市一级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而教育的不*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加大国家投入,保证国办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一是增加的财政投入,二是扩大对社会税费征收,反哺教育。而目前中小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基本在一半左右。制定统一的`教师收入标准,为改变薄弱校提供基本条件。目前改变差校的办法大都从硬件上入手,但是,薄弱校的根本困难在于学校的创收能力弱,校长和教师的待遇与好校存在相当差距,只有制定和执行教师统一收入标准,才能保持薄弱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优秀校长和教师向薄弱校的流动,从而实现迅速改变薄弱校的既定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尽量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差距。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求学欲望。

  (3)减轻学生的学*压力

  减轻学生的学*压力应从压力情境、压力体验、压力反应入手。而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以考为本的僵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学生过重学*压力的更为深层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而必须是在探明学生学*压力的来源、类型、现状、差异程度的基础上,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以学为本,改变陈旧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重建令人向往的学校生活。

  (4)为农村学生的后续教育创造条件

  要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它职业学校,农村各类职业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认真教好,还要讲授农村经济政策和科学管理知识。要把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要重视对没有升学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学校、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希望我们的能一如继往地重视教育,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教育说话,更要为教育办事。象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教育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教研部门队伍建设,为教育的可持续稳步地发展奠定良好的领导基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定教师队伍,为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5

  xx小学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始建于19xx年,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228*方米,建筑面积1113*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9名,教职工13名,学历达标率100%,教师队伍素质优良。

  学校20xx年—20xx连续四年被县委县*评为“xx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被xx县教育局评为本年度教学优胜学校。

  *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几年来,我们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根据县教育局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核心指标

  1.办班规模: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x人。

  2.班额:最小班额26人,最大班额36人。

  3.学校占地面积为x*方米,生均x*方米。

  4.校舍建筑面积为x*方米,生均x*方米。

  5.体育运动场地:一个篮球场地,一个羽毛球场地,基本满足体育教学要求。

  6.实验仪器:上级部门为学校配发价值x万元的教学实验器材,生均x元;现有数学、科学仪器x件,能基本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7.体育器材:有体操垫、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箱、跳绳、铁环等体育器材,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求。

  8.音乐、美术器材:上级部门为学校配发了写生画箱、石膏像、毛笔、等器材;配置了电子琴、手风琴等音乐器材,各项器材能正常使用,满足教学需求。

  9.计算机:学校现有计算机22台,办公计算机1台,师机比13:1;学生机21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3台。

  10.学校现有图书x册,生均18册,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音响资料等,学校通过项目及学校自购方式,每年购置补充一定比例的新图书。

  11.学校现有教职工14人,师生比1:11;专任教师1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5.7%。

  12.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7人,学历达标率100%。

  (二)普通指标

  13.校园选址合理,周围无工厂,没有固体垃圾、废气、废水等污染源,周围没有集镇、市场等人员复杂场所。围墙、校门及**台等附属设施齐全完好。

  14.每个班均有标准教室,人均使用面积高于国家标准。

  15.小学科学实验室:学校现有仪器室,存放有学校现有仪器,并安置用异形课桌拼成的2张实验桌,可以开展分组实验。

  16.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现有图书室1个,办公室6间,各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有学生食堂1间。

  17.厕所:有旱厕,男生蹲位7个,女生蹲位6个。

  18.本校为非寄宿制学校。

  19.本校没有设立学生食堂。

  20.本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没有建宿舍。

  21.本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没有建宿舍。

  22.本校有卫生室1个。

  23.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制作了室牌和制度牌,设立了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并有相关记录。

  24.学校实验室:学校现有一个实验室兼仪器室,存放有学校现有仪器,现有数学、科学仪器235件,价值6.8万元,能基本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25.分组实验:学校现有一个实验室兼仪器室,能保证按照4—6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有兼职科学实验教师,一名兼职仪器管理员。

  26.学校接通了移动光纤,每个教室、办公室都接通了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7.学校设有图书室一个,有兼职图书管理员一名。将图书全部下发到各班,图书阅读率高。

  28.严格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所有专任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

  29.学校校长与于1985年参加工作,从事教学工作已达32年,身体健康。*几年3次被县委县*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xx年度又被临夏州委、州*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30.学校校长具有中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31.学校校长有“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并在*年来多次接受学校管理方面的提高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32.学校专职管理人员0人。

  33.本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生活教师。

  34.本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35.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制作了室牌和制度牌,设立了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并有相关记录。

  36.学校建立了教师年度考核细则、教师班务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奖惩制度,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和学校的健康、科学发展。

  37.学校科学编制预算,每年将公用经费的5%以上用于教师培训工作,每年寒暑假均安排全体教师参加的校本培训,并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培训、短期集中培训等,以及其他教研机构举办的各种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报告会、培训会等。

  38.学校坚持依法执教,从严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及突发事件、火灾、防汛、食品安全等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经常利用周例会、晨会、班会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狠抓校园安全、路队安全等工作,*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9.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实施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学校课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卫生工作条例。坚持每天一次眼保健操,每天至少一次大课间活动,每天保证学生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0.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与全体教职工为组员,德育工作机构建全,全员参与。每学期都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措施得力,重注实效。我校少先队工作有计划,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勤俭节约征文比赛等形式灵活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形成全面育人的氛围,德育活动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切合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缺乏锅炉取暖设施,使用火炉取暖,存在安全隐患。

  2、专用教室还不够用,无卫生室和心理健康室、音乐室,缺乏相关专业设施。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特别是教师用电脑和学生用电脑台数不达标,需要添置更新。

  五、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

  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份(扩展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

  xx小学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汇报以下:

  一、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19675*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xx人,班均额67人。教职员工105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人,荆门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人,39名教师在省市优良课比赛中获奖。20xx年10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部联合授与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同时,学校前后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小学语文改革与创新先进单位,被荆门市教育局评为首届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招生服务范围触及皇城门社区、莫愁湖社区及子胥台社区部份街道。随着**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学校严格依照市教育局招生计划弄好招生工作,严禁择校。一年级新生招生严格按教育局要求严把关;转学经学校核实确属我校服务范围后,经基础教育科同意方能办理转学手续。学生的入学率为100%,停学率为0。

  二、完成工作情况

  (一)领导机制我校根据上级制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校长郑兴高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公道的分工,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各项工作有人管。同时,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会议制度和警校经常性联*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态良好。

  (二)管理机制学校所辖服务范围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到达100%。每学年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范围及招生人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三)教育经费上级***分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题目,无乱收费现象。

  (四)师德建设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展开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教师遵纪遵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法题目。

  (五)比访活动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构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最少走访一次。比访专项档案资料齐全。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六)、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依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展开大家唱、大家跳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没有开设重点班,特长班。学校教师没有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甚么时候间以任何情势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逼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班的现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2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进步教师的教学水*;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点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着“自查促整改,整改促发展”的目的,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自评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王通中学前身是通化中学,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所单办初中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0000㎡,校舍面积6947㎡,运动场地总面积5600㎡,藏书8880册。

  我校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1人,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33人高于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66 %。高级教师2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2名,省级骨干2人,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人。

  二、办学达标情况

  1、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40000㎡,生均166㎡;校舍面积6947㎡,生均28。8㎡达标。

  (2)运动场地:学校现有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器械运动场地2个,1个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生均23。2㎡,达标。

  2、设备配置

  专用教室配备及设备配置:

  ①学校建有音、美教室各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②体育活动及器材室各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③理化生室各1个,仪器配备到达省定基本要求;

  ④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

  ⑤课桌椅300套,满足学生单人单桌。

  ⑥学校有图书室1个,图书总计8880册,生均36。8册 ,达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3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几年来,在县局和中心学校领导下,我校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举理想教育大旗,践行真教育,加速学校发展,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办学水*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督导评估验收,我校对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建设目录》,逐项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自查结论为达标。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黄梅县濯港中学是一所环境优雅、景色秀丽、设施齐全的农村初级中学。她创建于1958年,历经黄梅七中、濯港区中、濯港社中、濯港镇中、濯港一中等校名的变更,20xx年因布局调整,由原濯港一中、濯港二中、白湖中学三校合并而成。学校历史悠久、业绩辉煌、声名远播,被誉为鄂东教育明珠,系全国教职工之家、湖北省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示范初级中学、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黄梅县合格学校。

  学校坐落在太白湖畔的细岭山头,东高西低,因势而建,三级阶梯,巧夺天工;校园内,松樟掩映、花草绕梁,道路幽深宁静,运动场绿草如茵,游泳池碧波荡漾。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独立划片;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楼,气势恢宏。学校现有学生1490人,28个教学班,班额53.2人;用地面积65000*方米,生均43.6*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00*方米,生均1****方米;绿化用地21000*方米,跑道30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个,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器材设备均达标,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藏书65010册,生均43.6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31人,合格率为100%,师生比为1:14.4。“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是我校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为此,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开拓进取,发展学校内涵,创办人民满意的理想教育,成绩显著,多次获得省、市、县的荣誉。去秋,县局20xx年度五干实绩考核名列前茅;今春,八年级一中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和中考都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自查情况

  A1-发展规划及保障。

  根据县**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及各级领导的相关要求,我校制订了《濯港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濯港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王志雄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制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活动。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会议制度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几年安全事故为零。

  *几年,上级***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我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均工资水*,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此外,*三年来,我校共争取资金100万余元用于学校各功能室的建设和添置班班通等设施,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A2-学校标准化建设。

  *几年来,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基本满足均衡教育的

  需要。特别是20xx年,在教育局、镇党委**、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要求,对教学设备设施进行修缮,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条件。

  学校校园校舍面积和各种设备设施都达标。学校用地面积65000*方米,生均43.6*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00*方米,生均1****方米;绿化用地21000*方米,跑道30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个,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器材设备均达标,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藏书65010册,生均43.6册。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室、荣誉室、音乐室、美术室、标准会议室等各种教学辅助功能室,并建设了校园局域网,所有班级开通了班班通。学校各功能室设备设施均能正常使用,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各种资料齐全。 A3-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教师配置达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人,师生比为1:14.4。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0人,助级职称9人,省市县骨干教师人;男教师76人,女教师34人,*均年龄41.6岁。学校大力推进教师专任化,学校教师专任化率达96%,有专职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2人、音乐教师1人、信息技术教师1人。全校教师学历达标。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31人,学历达标率100%。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倡“正己、敬业、爱生、奉献”八字方针。每期末,采取教师自评、学生问卷打分、学校考核小组量化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位教师师德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结果与评优、晋级、绩效工资、人员分流等直接挂钩。学校编印了濯港中学师德修养20条,以及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对象的搞好教育建议30条,不断形成师德师风规范。

  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学校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黄梅县中小学领导干部选拔、聘用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正副校长均参加了岗位培训,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中层干部实施竞争上岗,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视教师的培训。学校制订了《濯港中学“十二五”期间校本培训规划》,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和学历提高学*,全校有十多位教师正在参加高学历函授学*。建立了规范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专人专盒专厨。

  扎实开展“两课”活动。一年来,学校印发“‘两课’活动简报”25期,出版“‘两课’宣传栏”四期。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全校105位专任教师共计讲课*400节,人均4节;听评课3136节次,人均达到32节次。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共家访1620余人次,回访980余人次,回复家长建议300余条。教师撰写“两课”论文200余篇,心得400余篇。 A4-教育教学质量。

  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严格执行县局统一的作息时间,不提前,不推迟。实行小班额教学,全校班*53.2人;不办重点班、特色班;坚决不补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每期只举行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评价实行等级制。扎实抓好规范收费工作,创建“规范收费示范学校”。不定购和使用盗版教学用书,不超标准收费,不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落实三全德育。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充分做到“三利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讲求实效,做到“六坚持”,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加强班主任建设,开设“班主任沙龙”,狠抓学生“五有”“五无”的养成教育,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恩、爱学*、讲文明、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安全警钟长鸣。学校实行安全巡查制度,实行领导教师值日制度,做到定岗定点,实行关键时刻专人值班、重要路段专人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完善学生请假批准制,实行每节课点名制度和每天安全事故0报告制度。不定期、不间断地对学生寝教室以及公共设施进行安全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根治,并做好记载,并与派出所一起查“三无”车辆和网吧整治,每月进行一次管制刀具收缴,确保学生的身心安全。邀请**、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进行专题安全知识讲座,每期举行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了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自护的能力。

  加强了教学基层教研组管理,着力“草根”教研坚持教学改革,探索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和能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每月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的抽查和考评,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记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落实“阳光体育锻炼”工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定期对学生体检,并对学生进行健康分析和心理疏导,控制学校流行性的传染病的发生。

  “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是我校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

  A5-教育关怀。

  学校认真好做好寄宿贫困生资助费发放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将党和**的温暖送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家庭,去年,贫困生生活补助793人次,金额892125元。同时,学校还为学生免费提供必要学*资料,如去年免费为学生订阅《英语学*报》,仅印刷的纸张费*4万余元。

  学校建立问题生、学困生、留守生相关信息,开展“三关工程”。即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留守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地位。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我校按照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成立了以王志雄校长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一是发展规划及保障工作小组,由办公室成员组成;二是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总务处实施;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小组,政教处负责;四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落实;五是教育关爱工作小组,由工会承担。

  (2)认真组织实施,落实每一个环节。自去年以来,我校组织专班,对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建设目录》,逐项进行认真组织实施,夯实每一过程,落实每一环节。特别是今秋以来,我们组织多次自查自纠,确保验收顺利过关。

  2、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师素质均衡。

  (1)带着情感,促教师观念转变。一是以思想引领教师观念更新,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要什么样的教学质量”大讨论;二是以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观念转变,逐渐实施与教育局《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接轨的评价方案,三是以纠正教学问题,促教师观念转变,要求老师们用博爱的心灵感知学生的灵魂,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2)肩负使命,促教师专业发展。一是以抓课堂教学为重点,向实效要质量,加强课堂管理,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有效备课,推进“导学案”实验,围绕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开展赛课活动,提高“教”的能力;二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抓手,向教研要质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了校本教研,开展了新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和鞭策教师学*提高,全校十多位教师在参加高学历函授学*,重视行家引领,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活动。

  3、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育资源均衡。

  *一年来,在教育局,镇党委**、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学设备设施得到了改善,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条件。办公室的装饰,让教师舒适、舒心工作;班班通的开通,让学生接受全新的教育;电子备课室的创建,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的配备,语音广播系统的更换,优化了教学手段;路灯、专变的安装,供电、供水设施的改造,优美了生活环境;微机室电脑、学生课桌椅的更换,优越了学*条件。基本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4、实施“三关工程”,促进教育公*。

  “三关工程”是我校从20xx年提出实施,并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即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留守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思想疏导,感化心灵,关爱问题生。一是点燃青春,走进社会,走*自然,培养情感。二是舞动青春,展我才艺,现我风采,陶冶情操。三是奉献青春,帮贫助困,播撒爱心,净化心灵。

  (2)聚焦课堂,提振信心,关心学困生。一是以关心为先导。二是以激励为要旨。三是以教学评价为杠杆。四是以实效为目的,实行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教学实践中,不少包保教师用一颗爱心,一片耐心,一份恒心,去温暖、教育、感化着学困生。

  (3)多管齐下,补偿亲情,关怀留守生。针对留守生亲情断线、亲情弱化的育人盲区,团总支投入了不拘一格的关爱行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艺术教育进入常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常态化。我校广播操、武术操、校园集体舞、流星球、乐队等集体项目,球类、呼啦圈健身操等自由项目丰富多彩。学校举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活动,演讲比赛、红歌会、元旦晚会、文化艺术节等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去秋“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在县教育局评比中获全县一等奖,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参赛40名学生因此按有关政策在他们的中考中,奖励或加分。今年4月份,湖北省教育工作会在黄梅召开,我校为大会献演了文艺节目并为与会领导专家提供了大课间活动展示参观现场,获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称赞。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 20xx年5月15日的《鄂东晚报教育导刊》以《一唱一跳促发展,艺术教育谱新篇》为题,对我校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以集体办公为抓手,强化办公纪律,提高公正效率。一是改善办公条件,添置办公桌椅,安装空调,放置饮水机等,让教师觉得舒适;二是规定办公人员和时间让教师清楚明白;三是完善办公制度,做到既有硬度,又有弹性,让教师感到人性关怀;四是专人记载,定时公布,让教师觉得公*公正。

  以考试为切入点,狠抓考风考纪的教育,利用“**下讲话”、张贴《倡议书》、设立“诚信考试曝光台”等形式,教育师生诚信考试,诚实做人,确保考试的公*、公正,让诚信之风在学校上空飘扬。

  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培训、训练力度。正如八年级物理教师赵丽珍所说:“我今年做到的题目,是我过去十年之和。”加大教学奖励力度,用有限的资金最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力度,每月一次常规教学检查,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学常规大型检查,每次检查的结果都公布于众。

  四、不足与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几年,我校在教育管理、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学校运动场面积小,档次不高,有待改进。

  2、学生宿舍、厕所老化、陈旧、落后,亟需改造。

  3、学生床还是老式的木质床,存在安全隐患。

  4、体音美的教学器材要进一步添置。

  5、学校图书室图书已破旧过时,不能满足学生要求。

  6、教师*均年龄偏大,音乐、美术专任教师不足,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7、教师培训经费不足。

  8、学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还有待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着眼未来,我校将继续强化校舍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功能,遵循上级的政策法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师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深化课题实验研究,强化特色学校建设,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办优质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举理想教育旗帜,践行真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4

  *几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分水中心初中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验收认定,我校依照《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进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结合实际深入剖析,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我校有关迎评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服务范围为和个行政村。属于农村小学,现有在校生名,其中专任教师名,门卫名。学校始建于19年,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了丰富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汉川市教育局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动员大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统筹管理

  我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二)教育经费

  上级***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均工资水*,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5

  对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方案,我校自查结果如下: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1、学校设置 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入学的原则,不举行任何入学考试,保障辖区的小学生就*入学,服务半径1.5公里,距离适宜。此项自查5分。

  2、规模与班额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每级一个教学班,每班人数在25-40人之间,无超大班额现象。此项自查5分。

  3、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净化到位,做到四季常绿,是教书育人求知修身的理想场所。学校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理想、行为*惯教育。学校后勤处、政教处、办公室,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每周对学校围墙进行检查,如今围墙坚固、安全,无任何安全隐患。此项自查6分。

  4、用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5500*方米,生均占地面积*方米。此项自查4分。

  (二)、校舍建设

  1、建筑面积 学校建筑面积5000*方米,生均建筑面积 *方米。此项自查5分。

  2、教室 建筑面积2200*方米,生均面积 *方米,玻地比1.7/6,每个教室配有节能灯4支,并且配有灯罩,教室地面硬化防滑。此项自查6分。

  3、教学辅助用房 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室、六室不齐全,各项设施配备不到位。此项自查2分。

  4、办公用房 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配齐处室办公用品,设立2个教师一个备课室,保证正常工作。此项自查3分。

  5、厕所 坚持教工厕所和学生厕所分设,男生厕所坑位 ,女生坑位1/13,厕所干净整洁,有专人打扫,地面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此项自查3分。

  6、我校没有住宿生,所以不设学生宿舍和食堂。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1、图书 学校现有图书4300册,生均图书22册,每年新增图书50册,图书复本率不超过20册。图书室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此项自查5分。

  2、教学仪器 学校建有实验室、器材室,各种仪器配备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实验室、器材室配备专人管理,总账、分类账、报损账、往来帐齐全清楚,各种规章制度张贴上墙。此项自查4分。

  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现在6个班级,没有“班班通”工程,没有微机室,学校配有3台电脑,3台打印机,为教师的办公、教学创造条件。此项自查2分。

  4、音美器材 学校有音乐美术器材室,配备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II类标准。此项自查3分。

  5、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卫生器材配备没有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实行基本标准》。此项自查2分。

  6、运动场地 学校设有200米的环形跑道,没有跑道直道60米,有3个乒乓球台子,1个篮球场,购置安装学生健身的各种器材十余种。此项自查4分。

  (四)教师与经费

  1、教师 学校共有专职教师15人,本科学历8人,小学高级教师3人。本科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6%。此项自查5分。

  2、经费 此项自查3分。

  教师工资 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

  生均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

  学校经费使用情况 学校经费用支出合理,无挪用现象。

  (五)质量与管理

  1、管理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按《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国家课程、省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课时,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此项自查3分。

  2、质量与效果 此项自查5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达到要求。

  毕业生全科合格率达95%。

  控辍保学 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3%;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

  4、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学校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理念。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时间为30分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6%。

  5、重视安全,狠抓落实我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我校自查总评成绩为85分。

  (七)存在的问题

  1、教师潜力有待充分挖掘。一些教师特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课堂改革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一些老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改理念,但心理上还是有些排斥。

  3、学校器材陈旧,没有现代化教学设施。

  (八)改进措施

  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好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抓好教学思想转变。要与时俱进,理念引领,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抓好改革创新。以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学校管理,完善规程建设,改革评价制度,激活用人机制。做好“开放、沟通”,开放我们的校园,开放我们的教室,开放我们的心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6

  根据上级文件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山西省人民**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意见》,经过全校师生齐心协力、艰苦努力,已基本达到《山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规定的标准。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梁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早在***时期就办过私塾、还办过女子学堂,1949年成立初小,后又发展为高小,1966年建过农中,1968年改为七年制学校(含小学和初中),1977年升为九年制学校(含小学、初中和高中),1984年又变为八年制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三年),1999年变为小学,20xx年撤西堡分校。梁村现有4568人。

  二、学生班级情况

  梁村小学主要服务于本村,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4人。无辍学学生,入学率100%。

  三、教师队伍情况

  学校现有教师16人,其中45岁以上教师6人。教师学历都达到大专以上,有9名达本科学历。*两年交流出2名,交流进3名。现有骨干教师3名。

  四、办学条件

  20xx年迁入新校后,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修建操场,更换课桌凳,配备多媒体、监控等设施。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

  1、校舍建设:学校用地6600*方米,生均用地26*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15*方米,生均8.33*方米。活动场地面积5120*方米,生均20.16*方米。

  2、图书仪器设备: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5168册,生均20册。分类比例达到规定标准。

  3、教学设施及电教设备配备达要求。

  4、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54*方米,缺师生用计算机50加1台。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8套,移动多媒体四套。

  5、安全设施齐全,达标准。

  五、教育经费

  上级***门对学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均工资水*,并能按时、足额发放。*几年来,我校积极争取资金维修校舍,添置内部设施,充实更新功能室,使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

  六、学校办学特色

  *年来,我校把学生*惯养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和特色建设工程,在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做到了“五坚持、五注重”:

  一、坚持目标引领,注重形成正确导向。

  二、坚持循序渐进,注重激发主体活力。

  三、坚持常抓不懈,注重固化教育成果。

  四、坚持榜样激励,注重发挥示范效应。

  五、坚持协调推进,注重凝聚工作合力。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为了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发展记忆能力,开发智慧潜能;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培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本学期把《国学经典读本》作为诵读教材,分年级分学期安排课程,组织学生利用晨读15分钟诵读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学生能朗诵书写诗文、画古诗配画、自己编辑手抄报、共同设计黑板报,培育学生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国学教育中,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是国学教育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动力。

  七、自查结论及整改措施

  存在的问题:

  1、118套课桌椅虽然能使用但是陈旧,桌面不*整;还有50人的双人桌凳需替换。

  2、教师专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全部不能使用。

  整改措施

  积极筹措资金,补充更换课桌凳,更换计算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7

  根据《XX人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XX利州区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规定标准,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学校创始于1956年。学校地处利州区荣山镇与旺苍县燕子乡、福庆乡、朝天区麻柳乡、汪家乡三地交界,属九年一贯制学校,服务范围达9个村67个组2300多户,约1.3万多人,*94.7km2。中心校下辖4所村小,共有38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000余人;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40人,专科以上学历65人。学校占地面积15106*方米;校舍面积7572*方米。

  二、自查情况:

  随着**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我们把创建“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确定为学校发展的大事之一。成立了以校长杨敏为首的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强 凡宴清 樊挺举;组员:各部门负责人。)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验工作会议,稳步推进了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评估指标,坚持边督查边整改,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加快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教学管理

  几年来,我们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我校按《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抓教学常规管理,抓教学六认真落实,坚持课改创新,开展教育科研,突出剪纸特色,切实执行市教育局提出的“减负”十条要求,加强薄弱学科的课程建设。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及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和读一本书活动。并纳入了学校的常规管理。

  我们加强了教学基层教研组管理,形成了教研组例会制度,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管理功能,提倡资源共享,拓展了他们自主活动的空间,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和能力,获得更大收益的还是我们的学生的。每月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六认真”的抽查和考评,我们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有具体整改措施。这样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卫生保健室定期对学生体检,并对学生进行健康分析和心理疏导,控制学校流行性的传染病的发生。健全了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几年来全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育经费

  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对学校教学设备设施进行了改造,对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旧厨房进行了维修改建,并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办学条件

  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为了巩固基础教育区**和教育局更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按照规定标准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强化了微机室的建设等,使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达到市颁标准。

  1、教学设施:

  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共计15106*方米,生均17*方米,校舍面积6372*方米,生均校舍9*方米;配有辅助教学的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活动室等功能室;体育器械都按要求配备安装到位;学校对围墙、大门、旗台、厕所、水池等设施进行了维修装饰;新添置的学生饮水机保障了学生的正常饮用水供应;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了文化育人的浓郁氛围。

  2、实验设备配备完善,实验室也按要求安装到位。

  3、图书室的藏书:全校共有学生图书16156册,人均达到16册以上。

  4、音、体、美、卫生教学设备器材:学校配备了音乐教室1间,添置了钢琴和电子琴;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到标准和要求,可以开展多项体育活动。

  5、电教设备配备:多媒体教室设备配置齐全,多媒体数码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方便了教师开展电化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电脑室有40余台电脑。

  6、其他方面: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安装了校园监控设施,配备了校园保安,为保障校园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正常行课的教室有20间,每间教室采光条件良好,装配了12盏日光灯,采光照明符合《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2块大黑板,符合国家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所有班都是按教育局要求配置的课桌椅。学校投入了20多万元,对学校厨房进行了改建,现在正在申报B级食堂。

  (四)教师队伍

  1、我校专任教师74人,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65人,其中本科学历40人,目前还有部分教师正在进修本科学*;我校体育、美术、音乐、科学、微机每个学科都由专职教师任课。在教师配备上,各学科的师资力量均衡。以便发挥教师之长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2、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合格率100%,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每年师德考核合格率100%

  3、加强师德建设,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每年教师节评选了学校优秀教师,让在师德师风、工作突出、成绩优良的教师成为全校教师身边学*的榜样。

  (五)普及程度

  *三年我学校学生的入学率为100%,毕业学生升学率100%,辍学率为0。

  (六)素质教育

  *几年来,我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的合唱组、舞蹈组、微机组、篮球组、田径组、英语组乒乓队活动,培养学生个体特长。并保证了学生每天在学校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让课堂教育得到无限延伸。坚持每年开展体育节运动会、读书节、各类节日庆祝等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为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我校学生参与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100%,参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为98%。

  四、存在的问题集整改措施

  根据评估标准,对我校的教育均衡发展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自查。对照标准,我们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食堂就餐厅面积小、就餐桌椅少,无法保证所有学生同时正常用餐。

  2、操场没有铺设弹性地面,学生体育活动时不安全因素加大。

  3、学校硬件条件基础薄弱,多媒体教室少,只有1间,很多时候不够用。

  整改方案:

  1我校采取中小学错时放学时间,减少学生同时就餐人数。

  2、操场地面改造,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撤校并点工作的开展,在上级立项之后,才能慢慢解决。

  3、争取上级教育专项技术装备资金,同时想方设法筹措社会资金,增加多媒体设备。

  对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方案,我校自查结果如下: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1、学校设置

  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入学的原则,不举行任何入学考试,保障辖区的小学生就*入学,服务半径1.5公里,距离适宜。此项自查5分。

  2、规模与班额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每级一个教学班,每班人数在25-40人之间,无超大班额现象。此项自查5分。

  3、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净化到位,做到四季常绿,是教书育人求知修身的理想场所。学校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理想、行为*惯教育。学校后勤处、政教处、办公室,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每周对学校围墙进行检查,如今围墙坚固、安全,无任何安全隐患。此项自查6分。

  4、用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5500*方米,生均占地面积*方米。此项自查4分。

  (二)、校舍建设

  1、建筑面积

  学校建筑面积5000*方米,生均建筑面积xxxx*方米。此项自查5分。

  2、教室

  建筑面积2200*方米,生均面积xxxxxx*方米,玻地比1.7/6,每个教室配有节能灯4支,并且配有灯罩,教室地面硬化防滑。此项自查6分。

  3、教学辅助用房

  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室、六室不齐全,各项设施配备不到位。此项自查2分。

  4、办公用房

  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配齐处室办公用品,设立2个教师一个备课室,保证正常工作。此项自查3分。

  5、厕所

  坚持教工厕所和学生厕所分设,男生厕所坑位,女生坑位1/13,厕所干净整洁,有专人打扫,地面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此项自查3分。

  6、我校没有住宿生,所以不设学生宿舍和食堂。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1、图书

  学校现有图书4300册,生均图书22册,每年新增图书50册,图书复本率不超过20册。图书室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此项自查5分。

  2、教学仪器

  学校建有实验室、器材室,各种仪器配备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实验室、器材室配备专人管理,总账、分类账、报损账、往来帐齐全清楚,各种规章制度张贴上墙。此项自查4分。

  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现在6个班级,没有“班班通”工程,没有微机室,学校配有3台电脑,3台打印机,为教师的办公、教学创造条件。此项自查2分。

  4、音美器材

  学校有音乐美术器材室,配备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II类标准。此项自查3分。

  5、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卫生器材配备没有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实行基本标准》。此项自查2分。

  6、运动场地

  学校设有200米的环形跑道,没有跑道直道60米,有3个乒乓球台子,1个篮球场,购置安装学生健身的各种器材十余种。此项自查4分。

  (四)教师与经费

  1、教师

  学校共有专职教师15人,本科学历8人,小学高级教师3人。本科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6%。此项自查5分。

  2、经费

  此项自查3分。

  教师工资

  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

  生均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

  学校经费使用情况

  学校经费用支出合理,无挪用现象。

  (五)质量与管理

  1、管理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按《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国家课程、省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课时,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此项自查3分。

  2、质量与效果

  此项自查5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达到要求。

  毕业生全科合格率达95%。

  控辍保学

  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3%;20xx年我校巩固率为100%。

  4、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学校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理念。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时间为30分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6%。

  5、重视安全,狠抓落实我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三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我校自查总评成绩为85分。

  (七)存在的问题

  1、教师潜力有待充分挖掘。一些教师特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课堂改革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一些老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改理念,但心理上还是有些排斥。

  3、学校器材陈旧,没有现代化教学设施。

  (八)改进措施

  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好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抓好教学思想转变。要与时俱进,理念引领,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抓好改革创新。以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学校管理,完善规程建设,改革评价制度,激活用人机制。做好“开放、沟通”,开放我们的校园,开放我们的教室,开放我们的心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8

  根据教育体育局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工作之中。努力实现师资配备均衡、基础设施标准、教育质量优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崔家崖小学始建于1995年,迄今有2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于20xx年春,修建新校址,20xx年5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400*米,教学楼400*米,运动场地20xx*米。现有6个教学班,124名学生,13名教职工。人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9.6*方米,生均体育场馆面积为15.8*方米。学校共有图书1860册,生均图书册数为15册。

  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基本实现了绿化、净化、硬化,功能室设备齐全,班班通网络多媒体。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齐全。为师生创设了良好地工作、学*环境。

  二、8.23指标完成情况

  三、特色及亮点工作

  (1)我校自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努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丰富校园文化,用良好地校园文化氛围来夯实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基石。故我校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利用课间20分钟的活动时间朗诵优秀*作和名人名作,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及能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我们在良好地文化氛围中,深入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打造特色班级带给学生的是自信与拼搏;带给教师的是团结和奉献;学校领悟的是创新和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9

  根据《xx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和xx市**教育督导室提出的要求,对照评估方案及标准,我校细致扎实地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于xx年5月。教育集团现有总校和分校(原北街小学)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782㎡,校舍建筑面积14841㎡。现有教职员工159名,学历达标率100%,普通话达标率100%,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83名,省、州级骨干教师8名,省级教学骨干4名。在校学生3773名,58个教学班,服务半径覆盖12个社区,辖区内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无一辍学,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是州、市的示范性小学。xx年以来,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壮大为自己赢得了种种荣誉。学校先后被中国教育协会命名为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获得州、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州、市教育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先进集体,省、州、市科技示范校。15名教师在国家、省、州、市教学比赛中获奖,58名教师接受了国家级培训。2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州、市各类竞赛中获奖。、xx年,学校在州、市教学质量检测和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均名列前茅。

  教育集团设有党支部、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少先队大队部和工会等处室。每个校区有一名主管副校长,内设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和工会,协助副校长搞好分校区的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教育集团现拥有3个多媒体教室、35个电子白板教室、3个电子备课室、1个图书馆、3个学生微机室、2个红领巾广播站、600*方米的地下文体活动室和形体室等配套的教学设施。并接通了11套校讯通设备,建成了10m光纤xx小学网站,开设了《健康教育》、《成长快乐》、《中华大家庭》、《阅读欣赏》等校本课程。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中国象棋、围棋、器乐、乒乓球等兴趣小组和《少年文摘报》记者站,并定期开展活动。

  二、办学条件

  (一)学校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17782*方米,生均占地4.71*方米,与《标准》规定小学校园用地面积生均15*方米,有一定差距。

  (二)学校建设用地

  1.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4841*方米,生均3.93*方米,与《标准》规定小学校园用地面积生均不低于5.66*方米相差1.73*方米。绿化面积6275.2*方米,运动场地7578*方米,其中有4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无直跑道和环形跑道,无法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

  2.学校各类用房

  (1)学校彻底消除了危房,教室、课桌凳充足,完全符合“一无两有六配套”要求。学校现有普通教室60个,*均每个54*方米,达到《标准》规定数。

  (2)教学辅助用房:微机室3间,180*方米;图书阅览室1个,276*方米,多媒体室43个,体育器械室1间。体育活动室一个,637.2*方米;地**育室1个。

  (3)办公用房:有教师办公室40个,总务仓库1间。会议室2个,350.05*方米、少先队队部一个,73.9*方米。

  (4)生活用房:传达室2间,21*方米;门房2间;除校园设置厕所外,每层教学楼也设有厕所,蹲位186个,不符合《标准》规定。

  (三)设施设备

  1.学校已有的辅助用房已配齐了桌、椅、凳、架,课桌椅共有2920套,其中双人1800套,单人1120套,配齐率100%。学生人人有符合要求的课桌椅,班班有符合要求的黑板、讲桌和照明设施。

  2.实验教学仪器按照《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要求配备齐全,教学仪器达标率100%,仪器总值155万元,生均448元;现有微机150台,生机比为24:1,达不到《标准》中小学生机比12:1的要求。

  3.体育、卫生器材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备。

  4.学校现有图书59366册,生均16.5册。总价值28万元,生均80元,有视听设备、音像资料,达到《标准》要求。

  5.学校两个校区都设有校门、围墙、校牌、旗台和旗杆、固定宣传栏,硬化了操场,栽植了花卉,布置了文化墙,亮化了教室,育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0

  *几年来,我校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验收认定,我中心校依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全乡学校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就有关迎评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左木中心校位于洪洞县西部山区,现有六年制完全小学3所,均为寄宿制学校。服务区域辐射全乡10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全中心校共有学生417人,专任教师61人。

  一直以来,小学生全部实行6周岁入学。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在校生毕业率100% 。

  二、办学基本条件

  1.校舍建设

  我中心校红光、霍家庄、三交河三个小学生均用地面积分别为23*米、28*米、14.6*米。用地面积基本达标。学校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14.2*米、17*米、9.55*米。建筑面积合格。各校科学、美术、音乐、图书四室齐全,基本合格。各校均没有合格的运动场地。

  2.装备配置

  各学校学生的课桌椅(凳)符合规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配备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生均藏书15册及以上。数学、科学教学仪器按照国家颁发的《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进行了配置,能满足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开课率达100%。音体美器材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晋教基[20xx]33号)标准进行了配置。

  3.信息技术

  红光、三交河有计算机网络教室,但学生用机老化陈旧,不能正常使用。各校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充分共享了优质教学资源。各校实现了远程教育进课堂,配套建设了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文体器材室等,教育教学设施能满足需要。

  4.办学规模

  我中心校三个小学均为单轨六年制完全寄宿制学校,学校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最大班额不超50人,办学规模适度,与办学条件相适应。

  5.队伍建设我中心校共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中级职称19人,中师12人,大专以上学历44人,92﹪的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规定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各学校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校本研训为主体,积极开展课堂有效性行动研究、小课题研究,深入推进学*化学校建设。能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完成规定教学任务,教育教学成绩位于全县前列。

  *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三年的全县统一质量监测中,全乡小学成绩均名列全县前茅,受到了县委、县**的表彰。三年来,我乡有3位校长被评为全县优秀校长,10余位教师被评为市、县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

  6.生活设施

  (1)安全保障:各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谁主管,谁负责”良好局面。各校都有专职门卫,有监控设备,有防火设备,达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标准。

  (2)饮食条件:各校食堂管理规范,符合要求。食堂餐厅能够满足师生就餐需要、能向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和饮用水,食堂操作人员有健康证、食堂有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并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日常管理,达到了安全就餐要求。

  (3)寄宿条件:我中心校三个寄宿制小学,宿舍宽敞明

  亮,床铺坚固安全,文化氛围浓厚,管理措施具体到位,寄宿条件优越。

  7.管理质量

  (1)办学行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校风、教风和学风良好。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免试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招生工作。

  (2)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我中心校按有关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均开齐并上足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落实常规管理。我中心校严格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标准表开设课程,开足、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各年级每周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安全课周周上,教师有具体安全作业。学生每天坚持两操一活动,锻炼足有80分钟,活动时间安排有教师兼管。

  (3)教学管理: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符合学校实际,管理措施具体,管理机制健全,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科学的学生与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育质量: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

  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中心校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强势推进资源整合、设施建设;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以规范化管理、深化教研教改为手段,全力打造品牌学校,培植骨干教师;以安全发展、稳定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学生学业成绩不排队,全面实行等级化综合评价,升学合格率达到100%。强化阳光体育运动,加强锻炼,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

  三、主要成绩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我们督促各学校开展升**、重大节假日教育、纪念日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要求三方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德育教育的强大合力。

  二是增强特色教育,丰富学校发展内涵,三交河小学的*惯养成教育活动、霍家庄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红光小学的小组合作学*等已初步形成特色。

  三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提高。坚持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坚持每日两操和自由体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学生体质。

  四.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偏老年化。学科结构失衡,在我中心校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占了大多数,而音乐、美术、体育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运动场地达不到标准。

  3.霍家庄学校无微机室,红光、三交河学校微机室电脑老化陈旧,不能正常使用。

  4.各学校虽然都有兼用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室,但使用面积均不达标。

  5.仪器装备各校均有不同程度的短缺。

  五.改进措施

  1.强化教师队伍的培训,使每位教师多元化发展,弥补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的缺陷。

  2.多方协调,帮扶各学校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充实教育资源。

  3.在受地域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努力改善各校运动场地的现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1

  xxx小学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9675*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xx人,班均额67人。教职员工105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人,荆门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人,39名教师在省市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20xx年10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部联合授予“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同时,学校先后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小学语文改革与创新先进单位,被荆门市教育局评为首届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招生服务范围涉及皇城门社区、莫愁湖社区及子胥台社区部分街道。随着**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学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招生计划搞好招生工作,严禁择校。一年级新生招生严格按教育局要求严把关;转学经学校核实确属我校服务范围后,经基础教育科同意方能办理转学手续。学生的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

  二、完成工作情况

  (一)领导机制

  我校根据上级制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校长郑兴高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各项工作有人管。同时,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会议制度和警校经常性联*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良好。

  (二)管理机制

  学校所辖服务范围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每学年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范围及招生人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三)教育经费

  上级***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

  (四)师德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五)比访活动

  “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形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比访”专项档案资料齐全。

  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六)、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没有开设重点班,特长班。学校教师没有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班的现象。

  (七)办学行为

  学校建立了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制度,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教师无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无乱办班、乱收费行为。无向学生乱推销现象。

  (八)关爱机制

  学校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权利加以保障,每学期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名册,建立关爱措施。落实上级相关关爱文件。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享有*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班额过大,每班学生人数达60余人左右,最大班级甚至接*70人。

  2、小学按国家标准配备教室,学生教室不够使用,需要增加至少10个教室,学校美术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心理辅导室、电脑教室等配备不足。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特别是教师用电脑和学生用电脑台数不达标,需要添置更新。

  4、标准课桌椅学校没有配置。

  四、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学校现已开始筹备幼教楼建设,并进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继续做好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交流,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争取取得实质性进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2

  依据《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xx区教育局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评估验收实施方案》,我们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准备情况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局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制定了《xx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倒计时安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

  二、基本情况

  (一) 自然状况

  xx小学辖xx庄1个行政村,服务人口3830人。布局趋于合理,规模适中,方便学生就*入学,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无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 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办学条件

  *年来,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占地面积*方米,建筑面积*方米。现有学生人,个教学班;(附属一个幼儿园,幼儿人)。入学率 100%,义务教育巩固率为 100%。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配置了微机室、卫生室、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教室、少先队活动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图书阅览室等13个专用教室,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师1024元,学生计算机生机比为4.6:1,生均图书册数24本,生师比11:1,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音美体器材等。

  (三)质量与管理

  全校现有教师 人,其中女教师 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专科以上学历18人,高于标准学历教师比率为 100%。此外,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年来,我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四、 问题和建议

  1:图书生均应24册,现有生均21册,建议购买按局要求必读书和选读书。

  2:教师车棚太小,满足不了放车需要,车由占学生活动场地现象,建议新盖车棚。

  3: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恳请上级领导给每个教师配备一个笔记本电脑,既节省空间,有方便使用。

  4:器材配置方面:

  教师用电脑人机比现为2:1,对照1:1的省定标准,尚缺8台。

  学生用机最大班额50人,现有学生机33台,缺17台。

  科学、数学、音乐、体育、卫生、美术器材与省定标准相比,有一定缺数(详见下表)

  类别

  现有

  与省标对比缺数

  备注

  科学

  132种20xx件

  19种 201件套

  数学

  43种803件

  6种 21件套

  音乐

  15种105件

  32种177件

  体育

  57种660件

  24种215件

  美术

  22种143件

  17种24件套

  卫生

  4种7件

  17种21件套

  xx小学

  20xx 年 10月 24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3

  清凉小学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迅速启动县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固镇县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我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围绕着中心校的工作目标,现将我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清凉小学位于固镇县的大西北,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幽美、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的县级名校。

  学校占地13704*米,建筑面积3000*米,新建1465*米的教学综合楼已投入使用。校园内道路井然,花草绿树错落有致。图书室、多媒体室、实验室……一应俱全。徜徉于红花绿草之间、嗅着墨香、耳闻朗朗书声,你会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学校现有七个教学班,280名学生;有教师18人,本科7人,专科11人,中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3人,县级优秀教师5人,县级教学能手1人。“文明守纪勤奋创新”是我校风,“打好基础培养技能发挥特长全面发展”为我办学思路,始终坚持以“读书为重点写字为突破口”。县第四届“春笋杯”硬笔书法比赛中,仅一等奖就有11人;王传荣同学更是获省“党是阳光我是苗”杯书画二等奖!

  学校07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08年县“先进单位”,09年“蚌埠市农村特色小学”,20xx年通过“市级家长学校”验收,现正申办创建国家特色学校。

  目前,清凉小学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十二五”的春风,一路高歌猛进,为把我校创办为“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素质、一流学校”的新型学校而奋斗!

  二、自查情况

  (一)明确责任,踏实工作。

  我校规定,各班主任为班级第一责任人,要求各班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都有一个愉快高兴的心情来学*。

  (二)制定、强化学校管理工作。

  美化校园,管理好学校的花草树木,定期给花草施肥、浇灌、整形,学校的卫生区、班级的环境,学校都不定期地检查,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认可。

  学校严格执行计划,能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学校加强了半月查工作,增强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教学水*的提高。

  我校注重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善于管理,上进心强的班主任队伍。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研究和师德学*,培养了一支理念新颖,热心教学,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我校还积极参加中心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坚持参加中心校的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年级组织开展的论文评比活动。

  还通过“家访活动”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

  比较好的增长率效果。

  三、教育拓展

  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再进一步完善各种机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体系,成为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有学*,有发展,有开拓意识的优秀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4

  *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职责,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深入剖析,查找不足。现就我校有关迎评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成立于1971年,占地面积2623*方米,建筑面积537*方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A-1√),在校学生19人,1-6年级分别为4、9、22、17、24、16人(A-2√)。*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今年开学以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统筹管理

  我校根据永靖县教育局“关于引发《永靖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二)教育经费

  上级***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各类教育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B-37√)。此外,*几年来,上级财政筹集资金58多万余元为我校修建了教学楼,另外筹措资金建设厕所、教师住宿楼、对食堂进行了维修;爱心人士筹资5万元建设音乐教室等,使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学校办学条件

  自20xx年以来,在上级党委、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消除了危房,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配备了图书室,还配备了微机室、仪器室等,使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但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1)学校占地面积6310*方米,生均68。6*方米(A-3√),建筑面积1966*方米,生均21。4*方米(A-4√)。

  (2)学校有硬化操场,环形可达到200多米(A-5√)。设有篮球架、乒乓球案等。

  (3)学校设有仪器室、图书室,仪器室内仪器品种、数量基本达标(A-6√);分组试验没有足够的实验桌,没有专职管理人员(B-25×);根据文件要求,实验室装备不达标(B-24×)。

  (4)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A-7√)(A-15√)

  (5)学校音乐、美术器材基本达标(A-8√)

  (6)学校设有微机室一间,共有电脑25台,计算机生机比4:1(A-9√),学校有三间教室开通了网络,并有数字化教学设备,使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7)共有学生图书4102册,生均44。6册(A-10√);有阅览室(B-27√)。

  (8)食堂面积生均2。1(B-18√);食堂管理规范,有相关记录(B-19√)

  (9)宿舍建筑面积生均3。04(B-20×);配套设施齐全(B-21√)

  (10)学校无卫生室和心理咨询室(B-22、23、34×);但我们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杨塔卫生院设置了相关岗位空缺,配备了急救箱和应急药品,弥补了这一空缺(A-35√)。

  (11)学校开通了10M光纤网络,丰富了教学教学资源的下载应用(B-26√)。

  (12)厕所根据要求基本达标(B-17√)。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在职教师32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90。6%),师生比1:4;工勤岗位3人(A-11×);管理人员5%(B-32√)小学高级教师4名,一级教师18名。其中本科15人,专科1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A-12√)

  2、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长1人,均参加了岗位培训,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B-29、30、31√)

  3、生活指导老师3名,分别管理男生和女生的生活起居(B-33√);

  4、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5、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B-36√)

  (五)教育教学质量

  (1)学校以“创新、高效”为主题,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优秀教师开放课堂制度,引导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出一批创新高效的优秀教学法和优秀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保证学生的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3)认真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本学期,学校将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必须上一节示范课,由本组教师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方案,除此以外,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课件制作比赛”,以此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

  (4)学校实行就*、免试入学制度,本学年年初在校学生数92人,其中一年级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0%。

  (5)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工作,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每个学生都建有健康成长档案。(B-40√)

  (六)安全管理

  学校有各项安全制度、方案及相关措施,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努力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快乐地学。(B-3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15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小学38人,初中37人),学生933人(其中小学生612人,初中生321人)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育情况

  1、辖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达到检测指标,适龄少年入学率98.09%,达到检测指标。

  2、残疾儿童入学率99%。

  3、小学辍学1人,辍学率0.2%。初中辍学4人,辍学率1.2%,已达到检测指标,但辍学率偏高。

  (二)学生情况

  在校学生数:

  小学734人,初中321人。

  (三)办学条件

  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小学:现有教辅用房面积为1710.49㎡,学年初中心校在校学生612人,人均面积为2.79㎡,未达到验收标准的生均4.2㎡,还差862.92㎡。

  初中: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021.51㎡,在校生321名,生均3.18㎡,未达到验收标准5.07㎡,还差606.69㎡。

  2、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小学: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998.43㎡,在校生397人,生

  均5.03㎡,达到验收标准。

  初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201.57㎡,在校生217名,生均

  5.54㎡,达到验收标准。

  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23.45万元,在校生397人,生均590.68元,已达到验收标准。

  初中:教学仪器设备值14.1万元,在校生217名,生均649.77元,已达到验收标准。

  4、生均图书:

  小学:学校图书室藏书5499册,在校生397人,生均13.85册,未达到验收标准。

  初中:学校图书室藏书3306册,在校生217名,生均15.24册,未达到验收标准。

  20xx年支出公用经费33000元购买图书2200册,下半年台湾慈弘慈善机构拟捐赠15个班级图书馆,市小学*期准备给我校捐赠4000多册图书,因此我校中小学生均图书将会完全达标。

  5、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小学:学校有计算机43台,在校生397人,每百名学生拥有10.83台,已达到验收标准。

  初中:有计算机26台,在校生217人,每百名学生拥有11.98台,已达到验收标准。

  (四)、教师情况:

  1、师生比:

  小学:现有专任教师18名,在校生397名,师生比1:19.5,未达到验收标准。

  初中:现有专任教师19名,在校生217名,师生比1:11.42,达到验收标准。

  2、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小学:现有专任教师18名,高于规定学历教师17人,在校生397名,生均0.04,达到验收标准。

  初中:专任教师19名,高于规定学历14名,在校生217名,生均0.06,已达到验收标准。

  3、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小学:专任教师18名,中级及以上10名,在校生397名,生均0.03,达到验收标准。

  初中:专任教师19名,中级及以上13名,在校生217名,生均0.06。已达到验收标准。

  4、生均县级单位以上骨干教师(含学科带头人)

  小学:县级单位以上骨干教师6名,生均0.015。

  初中:县级单位以上骨干教师3名,生均0.013。

  (五)教育质量

  1、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

  上学年末小学生422名,体质健康测评合格376名,合格率89.10%。

  上学年末初中生200名,体质健康测评合格169名,合格率84.5%,未完全达标。

  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上学年初中毕业生58名,升入普通高中42人,升学率72.41%升入中职学校13名,升学率22.41%)。

  (六)教育经费

  1、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小学3555.9元,初中6933.2元。

  2、生均教育公用经费支出小学663元,初中892元。

  三、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主要作法:

  1、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学校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意见》,特制定了《镇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镇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对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划。目前已建成教学楼1821*方米,并向上级积极申请旧教学楼保温改建工程。

  2、按照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组织学校义务教育专干在完

  善良佐单机版信息的基础上,完成了学校、村社、乡镇版良佐网络版数据输入,同时,建立了完整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纸质档案全部打印装订并装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专柜。

  3、认真学*了贯彻了《县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管理办法》,制订了《镇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加强了学校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学校与班主任、教师签订控辍目标责任书,把控制学生流失、辍学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个人。学校在做好控辍保学宣传动员工作之外,把家访工作作为控辍保学的主要手段,提倡教师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全体家长的联系。经学校多次劝返无果的学生及时上报了镇**。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严格按中心学校作息时间执行。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同时,学校统筹控制作业数量,要求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5小时之内,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预防学生因厌学而辍学。要求班主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心理关爱,对留守儿童生活学*进行帮助。

  5、自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我校即制订了《镇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镇学校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制度》、《镇学校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规定》、《镇学校关于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制订和落实,既确保了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严肃了财经纪律,规范了经费开支,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6、教师培训方面。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培训、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四个层次,重点加强了对新课程标准研究、解读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准确、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加强了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培训,逐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加强了对薄弱学科有关人员的专项提高培训;加强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性学*的培训;加强了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教科研方法和教科研课题研究的培训;此外,我校还购买了黄冈创优作业及优秀课件、导学案光盘,鼓励教师收集自己的课堂实录,进行反思性对比学的培训;并通过远程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论坛交流培训。以上众多的措施,促使全体教师逐步由经验性教师向研究性教师迈进,逐步营造了以课题研究为导向,课题研究成果促教学的氛围。

  7、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考评评价机制

  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教师考评制度:如《教师考勤制度》、《绩效考评细则》、《岗位评定制度》、《班主任考评制度》、《教研组考评制度》等。绩效工资方面,我校严格按《镇中心学校绩效细则》执行。

  8、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考试评价之中。

  9、学校建成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物理、化学、小学数学等器材室。各室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图书仪器都已登记造册,并有相关的使用记录和报损记录、特别是*年来配备的仪器设备已经全部登记入册,入统计报表和“良佐”软件,特别强调提高各功能室仪器的使用率。

  10、我校严格按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实行划片免试就*入学,不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不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均衡配备教师,均衡编班教学,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校建造的教学楼,由于风吹雨淋日晒,外墙瓷砖和屋顶斜面的琉璃瓦时常脱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危机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采取了用警戒线围堵的方式,以减小危险程度,并积极向上级部门打报告申请,希望尽快解决为盼。

  五、20xx年工作思路

  1、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要求,我校图书比较欠缺,我们将积极联系,争取慈弘慈善基金会捐赠的班级图书馆在我校落成,同时,与西关街小学积极联系,争取早日将所捐图书摆放到图书室。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