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报告 / | 调研报告,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1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7、8月份,市*副*张广霞带领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及部分市*委员,先后到临清、高唐、阳谷和市直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村文化大院、镇(街道)文化站、县文化馆、图书馆、海源阁图书馆、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10多个单位,听取了县(市)*及市文广新局的情况汇报,并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通过调研,委员们基本掌握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年来,市委、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构建“结构合理、发展*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文化惠民,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我市把文化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一是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市、县级文化中心。市城区总建筑面积8万多*米、投资7亿元的聊城市民文化中心已经建成,将成为我市群众文化的主阵地,群众艺术馆美术展厅、非遗展厅、多功能室已具备使用条件。城区内还有运河文化博物馆、水城明珠剧场、市豫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可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升。8个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都按照不低于国家二级馆标准进行了建设和规划。

  二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全市共建成10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全市行政村文化大院基本普及,去年对全市1500家农村文化大院进行了优化提升。为2400个村(居)广场舞蹈队配备便携式移动音响和道德舞曲。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全市乡镇、行政村和农村社区达到65%建有乡村文化小广场的目标。

  三是构建满足城市居民多样生活需求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对文化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多功能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以构建十五分钟文化圈为目标,除了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外,还注重室外文化广场的建设,让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湖河边、公园、小区等预留各种小型广场,让群众可以自主参加文化活动。四是文化设施配置逐步完善和落实。目前,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都基本落实,纳入了预算管理。每年市县财政除安排文化场馆运行经费外,还安排一些专项资金用于文化设施内部功能配置。全市所有国有文艺院团都配备了流动舞台车。各县(市、区)也加大了财政投入,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和文化大院不断进行完善。

  (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一是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以送戏曲、电影为主的文化下乡活动。20xx年全市免费送戏下乡1480场,放映电影60299场。市、县两级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乡镇、村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收听收看,共有收听收看点5000多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顺利完成。8个县(市、区)均已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并通过省里验收。

  二是文艺创作演出取得新成果。新编历史剧山东梆子《萧城太后》代表我省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建国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并被选为国家艺术基金20xx年度资助项目和“山东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20xx年度重点剧目。在第三届*豫剧节上,传统剧目《陈三两》荣获剧目奖,主演章兰荣获优秀演员奖。音乐作品《剪纸姑娘》、《新对花》入围山东省备战第十一届*艺术节“群星奖”新创作品初选。

  三是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成效显著。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实行了免费开放。海源阁图书馆开展图书进校园、进基层活动,发展了馆外服务点。我市将尼山书院设于海源阁藏书楼院内,购置了国学图书1200册,购置“尼山书院国学资源库”和展示设备等,并已向公众开放。市、县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建立了公益性文化辅导制度,组织开展了摄影、葫芦丝、民间音乐、广场舞等培训。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一是注重文化队伍建设。各级*门积极争取,采取招考方式引进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县乡充分利用大学“村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等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利用学生、青年团员等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开展基层文化干部和业务骨干大轮训,提高了基层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20xx年组织开展了全市非遗展演、传承活动,举办了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共培训60位非遗传承人,有效保证了我市非遗项目的顺利传承。20xx年开展曲艺培训班,共培训110人。

  二是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在市委、市*的领导下,我市形成了部门相互支持、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宣传部门发挥协调作用,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市考核委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考核指标;发展改革部门在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门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倾斜;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力支持配合;工会、团委、妇联、文联等群众组织积极支持参与文化活动的举办,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有些领导干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发展经济的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感不强,不愿多花人力物力,致使公共文化设施还不够完善,文化服务网络还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没有较好地形成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有待规范。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的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供给能力跟不上群众需求,事先没有对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解,提供的一些文化产品群众并不满意,造成文化资源和资金投入的浪费。*购买的文化服务评价、论证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不配套。文化建设考核激励作用不大,大多把文化建设列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范畴,文化建设在整个考核体系中位置不突出,所占比值过小,不能有效激发各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热情。

  (二)公共财政的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还不相适应。我市各级*用于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虽然不少,增幅也比较大,但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多,文化事业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投入占较大比重,企业赞助、社会捐助较少,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文化建设需要,成为文化发展建设的瓶颈。从目前来看,专项经费数额与人口比例有较大悬殊,人均文化事业费较低,很难保证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能够达到上级标准要求,使一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停留在低水*运转。据统计,20xx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经费(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站、专业剧团、剧院等,不包括文物单位和文化行政管理机构)38.99元,山东省人均文化事业费25.31元,居全国25位,我市20xx年人均文化事业费12.34元,居全省15位,高于菏泽、临沂,低于滨州、德州和枣庄。以公共图书馆为例,20xx年,全国人均藏书0.55册,全省人均藏书量0.45本,20xx年我市8个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1095591册,人均0.18本。根据去年的统计,全市购书经费只有126万,其中三个县图书馆无购书经费。

  (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衡。由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导致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衡,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市民文化活动中心虽然已基本建成,市群众艺术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最低需达到8000*方米,但内部功能分工不清,归口管理不明确。市图书馆面积及藏书远远达不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要求,阳谷文化馆、图书馆、冠县图书馆没有达到国家二级馆的标准,东昌府区文化馆有机构、有人员、没有馆舍,东昌府区没有图书馆,市属开发区文化设施基本是空白。还有一半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没有达到三级标准。

  (四)农村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亟待解决。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利用率不够高,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受益群众较少。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致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发挥最大效益。文化设施、设备、人员闲置,资源浪费,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如现有农家书屋多数属于“一次性”援建的,比较重视初始的建设,较少有后续的管理与服务,导致借阅量利用率低。再如农村电影放映基本实现了“每月每个行政村”放映一部电影的目标,但是适合现代农民观看的不多,上座率不高。

  (五)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不能适应需要。我市文化队伍整体力量薄弱,学历层次低,年龄结构不合理,业务水*不高,特别是镇、村基层文化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队伍和“文化带头人”,观念相对落后,知识结构陈旧,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需要。乡镇综合文化缺少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文化站长,站长多为兼职,提拔少,待遇低,不能专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不足,编制少,有的文化馆多年没进人。专业文化人才进入文化机构的渠道不畅,组织人事部门在为各级文化机构录用人员时,往往会忽视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录用的一些工作人员不能适应文化工作,而适合文化岗位的人员却没有录用。各县市区文化视察执法人数较少,很难有效监管文化市场。

  三、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名城建设水*,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委员们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重要职能的体现,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各级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的要求,“把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实现。随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向完善制度,完善管理,增强服务上。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运行保障、人员培训、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文化在考核中的比重,重点对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专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二)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各级财政要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当中,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设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图书购置、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文化人才培训、文艺创作奖励、群众性文体活动补助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稳定的保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以资助、*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文化产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激发文化发展内在活力,切实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

  二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市级财政保障能力相对不足,要充分运用上级扶持政策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优惠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公共文化阵地的范围,吸纳更多的资金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配置,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经费比例。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要制定新的文化产业政策,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简化审批登记程序,通过完善税收减免等相关经济政策,支持社会团体、机构和个人为各类文化工程和活动提供赞助、捐款,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是实施文化设施达标工程,新建和改建一批文化设施。坚持重心下移,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巩固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拓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阵地服务功能。市图书馆要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要求,做好选址新建。另外,要探索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台,以总分馆形式建设市、县、镇图书馆共享机制,互通借阅网络,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着力完善镇、村两级文化阵地运行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涉及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要召开听证会,听取*、*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避免出现文化项目不实用的现象。公共文化单位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参与。

  三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文化惠民要紧接地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村、社区、机关、广场和校园文化。要精心策划特色文化品牌,组建群众文艺队伍,帮助编排小戏、小品等节目,适时举办文化艺术节或艺术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乡村文化歌会、灯会以及劳动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整合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统筹文化资源,注重吸收运用市场、社会等非*资源,按市场规律和宣传文化规律,提升资源运行效益,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如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农家书屋购书经费纳入县图书馆统一采购,在乡镇、村设立分馆;再如,建立农村文化资源库,把剧团演出、电影放映等资源形成文化“大礼包”,由农民自行选定,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真正实现有“养人头”向“养事业”转变。

  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现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不*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要制定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专门扶持政策,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县、镇两级“三馆”建设要按照标准要求,该改建的改建,该扩建的扩建,尽快完成文化设施达标工程。

  三是理顺管理体制,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管理部门,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没人管理的现象。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应明确内部功能,按照国家一级馆最低标准8000*方米的市群众艺术馆要明确到具体管理部门,使其尽快运转达效。

  (五)健全机制,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抓好文化领军人才、专业队伍、基层骨干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和整体素质。以重点剧目、重大文化项目和重点文化课题为依托,加强与国家、省文化单位和高校合作,聚集和培养人才。实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选拔一批优秀青年艺术人才,采取举办培训班、表演比赛、举行拜师活动、邀请国内艺术名家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培养,促进青年艺术人才成长。实施文化强基工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在城市社区,可将文艺人才、文化骨干进行整合,通过组建音、舞、美、戏、书画、收藏、读书等业余团队,带动群众性公共文化的发展。

  二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机制。要优化文化人才政策,在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同时,注意招录适合基层实际需求的文化人才,吸引具有相应专业或经历的人才投身基层文化事业。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建设,按照人口规模和实际需要,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文化服务队伍。

  三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待遇,在考核中,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文化带头人给予奖励或表彰,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优先提拔重用。要树立文化人才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的社会环境,积极宣传、引导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有利于吸纳和积聚人才的浓厚氛围。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2

  *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指*将原来由*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这是一种“*采购、项目补贴、定向投资、贷款贴息”的新型*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水*和效率,而且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建设。*购买公共服务还可以让*退出垄断性行业。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购买的方式给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购买公共服务也是建设服务型*的重要环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都已先后出台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我市其实早就有类似的做法,可以说早已踩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鼓点上,只是当初没有将其归纳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或者说不是有意识地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而已。

  一、我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现状

  我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项目购买、一种是岗位购买,目前还更多地体现在项目购买上。

  在我市一些重大文化活动或品牌文化建设中,*不包办一切,采取委托生产获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服务领域,*加以引导或者采取奖励措施。譬如20xx年,我们在举办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时,与南京华威公司合作,*买单,演出经营承包给对方,成功举办十六运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我市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的文化服务品牌——“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由文艺团体每年提供1000场演出,*每场补贴3000元,文艺团体则下基层、下农村无偿为老百姓演出,用*购买演出活动这种方式惠及农村百姓;农家书屋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品牌,截止20xx年底,我市已建农家书屋1300家,采取“*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的方式进行,每新建1家,*补贴1万元的物资(书橱4张,图书240 册 ,音像制品100张 ),也可以由热心人士自建、*予以冠名,正因为如此,这项民心工程得以在我市迅速推开,预计在20xx年底实现全覆盖。我市倾力打造的的环濠河博物馆群,目前已集聚30多个博物馆,除了国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外,其他的博物馆如审计博物馆、珠算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体育博物馆、风筝博物馆以及待建的眼科博物馆等,均为社会各行业所办,不仅弥补了国办文化在资金、内涵、体量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各县(市)区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方面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

  至于岗位购买,目前主要集中在南通博物苑的保安保洁岗位,南通博物苑是张謇先生创办的,园苑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现在南通博物苑实行免费对外开放,这让更多的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更多的文化权益,但另一方面,占地 7万多*方米的南通博物苑其保安保洁也是繁重的任务,再加上博物苑是我市重要的对外窗口,经常面临各种重大接待任务,这更对保安保洁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博物苑对保安保洁工作采取社会化管理,通过岗位购买,与中房物业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既减轻了管理压力,又减轻了财政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此了解甚少,不少市民对此还很陌生,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文化服务大多为公益性文化服务,其经济效益难以显现(起码在短期内无法显现),所以社会力量参与的热度还不高、积极性还不够,*的奖励措施也没有完全跟上;*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均衡;评价、论证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不配套,在购买公共服务的环节上缺少有效监督,容易滋生新的腐败等等。

  三、几点建议:

  1.*严格制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项目、内容,每年年初确定当年需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及时向社会公布,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2.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补助,对博物院、纪念馆等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加大开放补助,将补助资金纳入单位年度预算予以安排,确保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

  3.加大对高档演出的补贴资金。*年来,我市引进了《云南映像》等高档演出,但由于资金匮乏,引入的高雅演出相对甚少,国内外真正一流的团队无法引进,不能适应南通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和我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目前,连云港、无锡等市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以及其它大型演出都是由*出面组织,浙江省的一些市级大剧院每场演出*都予以补助,有鉴于此,建议*给予高档演出补贴,确保我市每月都能邀请国内外优秀剧目,高档文艺演出在我市能够持久不断,从而满足我市观众的高层次文化需求,同时还可以每场演出有30%的票作为低价票给*民百姓,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文化权益。

  4.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按照中央提出的“企业营、市场运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力争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让农民群众在田间村头就能欣赏到优秀的中外影片。

  5.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按照“*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和“2311”标准(20m2以上房屋、30种以上期刊、1000册以上图书、100盘以上光碟),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面建成农家书屋。

  6.加大基层文化站和高素质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力度。根据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继续增加对基层文化站的投入力度,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对现有基层文化干部加大培训力度,让送文化的火种在基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保持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7.*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应实行阳光操作,提高*的公信度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对通用的后勤岗位的购买,建议由编制、人事、劳动、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必要时设定指导价;聘请一批资深文化学者,设立专家库,对*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科学论证,要规范论证过程,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避免逃避论证监督、引发新的腐败等现象和行为的发生。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3

  随着麒麟科创园建设的逐步推进,麒麟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与日俱增。为积极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麒麟街道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并积极推广使用。根据区文广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普查及调研工作的通知》安排,麒麟街道对全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期普查统计及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4月21日区文广局会议要求,麒麟迅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普查统计及调研工作。街道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随即成立了街道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具体负责人及专门普查人员。调研中,对街道8个村(社区)逐一上门核实情况,重点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的数量及管理使用、各重大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了解,广泛征求基层工作人员、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调研中,普查人员还通过口头宣讲、集中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麒麟科创园的建设规划,以增强广大群众对麒麟美好未来的信心,争取每一个麒麟人对科创园建设的支持。

  二、麒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情况

  目前,建有*2000*方米的影剧院及约1500*方米的社区影剧院;约2500*方米的文化综合楼,楼内共设有7个公益性服务项目,即综合展示厅、多功能厅、老年活动室、少儿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等。各项硬件设施配套到位,多功能厅内*200张桌椅,电子阅览室有12台电脑,乒乓球室有2张乒乓球台,健身室有8套体育器材。文化综合楼旁还有约4000*方米的室外休闲广场,配有音响设施和9套固定的室外健身器材。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总面积达900*方米,16200册藏书;室外休闲广场18处*2000*方米,每个社区一个篮球场(锁石还有1个标准网球场)。

  三、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

  1、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经常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讨制定工作规划,并将文化工作与经济、党建同等考虑,纳入年度考核。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文体服务中心和各村(社区),具体抓落实和督促。经费保障到位。自去年街道成立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各项文体活动均能实报实销。

  2、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麒麟街道面向群众、服务群众,通过开展“江宁之春群众文化节街道专场演出”、“纳凉晚会”、“送戏下乡”、“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有效提高了文化活动的普及化程度。目前,随着麒麟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阵地的完善和群众文体队伍的壮大,麒麟的群众文化活动还呈现出普及化、多样化趋势,例如,群众已自发组织开展了诸如交际舞、打腰鼓、唱戏曲等一系列活动文化活动。街道影剧院由于06年的区划调整,一直未能及时维修,加之拆迁在即(目前已丈量过),影剧院已是危房,机器设备已老化。为了满足群众的看电影需求,我们与区影剧公司达成协议,送电影进社区,确保每村每月至少播放一场电影。

  同时充分利用文体服务中心的阵地资源服务群众。图书馆设有专人管理、登记,共有注册会员300多人,每周借阅量约20册,全年约1200人次;电子阅览室的12台电脑,每周对外开放6天,年接待660人次上网;乒乓球室常年对外开放,管理人员随叫随到,尤其是晚上,每天都有七八名爱好者,有机关干部、学校老师和普通群众;舞蹈室于每周六、周日开展国标、拉丁等舞蹈培训。

  3、扶持培育群众文体队伍,迅速发展群众自我文化服务。*年来,随着各级*的重视扶持和群众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从以前个别或部分人参与到现在的普遍参与,从以集镇为主到现在的遍地开花,群众文体队伍发展势头强劲。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共有5名工作人员,各村(社区)都有一名副*或副主任分管,并配有一名文化信息员。相应成立了群众文体队伍4--6支,参与人数2万多人。包括交际舞、健身舞、太极拳、太级剑(刀)、扇子舞、门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保健操、拍手操、象棋、围棋等十余种项目。这是我街道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街道文化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民间艺术的保护者,更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群众性文体队伍的发展,促成了农民从文化传播对象向文化建设主体的转变,极大地带动了街道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乡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4、坚持长效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只有管理好,才能使用好,才能发挥出应有功能。与设施建设相比,管理、使用是更为艰巨的“新的文化长征”。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好,建得越多则浪费越大,群众也会越不满意。在*时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为关键,以使用为目的,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有章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每个季度都到各社区检查台帐,督察活动开展情况。

  四、工作计划及新举措

  1、一方面与社区教育中心紧密合作,依托现有资源,如熊初保老师的音乐创作、葛志文的石雕艺术,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与街道宣传办、文联、工会、团委、妇联联合组织各类活动,如摄影采风、文艺创作、书画比赛等,进一步疏理、挖掘人才。

  2、紧紧抓住麒麟科创园开发建设和明城墙外廓生态廊道建设的契机,充分挖掘麒麟的文化底蕴,将麒麟铺社区的六朝宋武帝刘裕初陵石刻、窦村的四方井、古戏台、和尚桥等与锁石的农家乐旅游连接起来,打造麒麟的文化旅游产业。

  五、未来五年的中长远规划及建设目标

  麒麟街道是去年6月份新成立的街道,其主要任务是为市委市*“三个发展”的重要载体“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提供优势、高效、快捷的服务。重点工作是征地、拆迁、*。根据市*有关会议精神,麒麟街道由科创园托管。按照XX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规划创新园形成“创新园文化中心—地区级文化中心—居住社区文化中心—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四级文化设施体系。

  规划创新园文化中心1处,总用地约6.6公顷,配置中型图书馆、文化馆,有条件还可规划建设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3500—20000*方米,藏书量45—90万册,总阅览座*450—900座。文化馆建筑面积4000—6000*方米。

  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分别结合地区级中心、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布置。规划地区文化中心2个,居住社区文化中心11处,基层社区文化中心若干。规划按每3—5万人配置居住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文化站1座、图书馆1座,均要达到一级站(馆)水*,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方米。基层社区按其规模和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400*方米。每个基层社区均配有文化室、图书室等基础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位于东麒路与芝嘉东路之间的地区文化中心将于明年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该地块正在拆迁,且拆迁任务已完成90%。

  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1、社会性公共文化意识不强。观念引导实践,社会性公共文化意识不强是制约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最大障碍。广大群众一方面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因此缺少需求的拉动;另一方面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义务,未能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难以切实强化。从我区来看,*年来各级*公共文化意识明显增强,但相比于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社会服务等,公共文化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较为滞后。

  2、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缺乏。一是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良莠不齐,存在身兼多职,人员借用现象;二是基层文艺创作、展演、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三是村(社区)爱好文化活动者多,但缺少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活动带头人、组织者。

  3、公共文化设施监督管理缺位。文化设施建成后,其性质定位、由谁管理、由谁监督、考核评估、配套经费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重建轻管、监管缺位,导致文化设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4、优良的设施资源与广大群众的参与率和积极性还存在一定的反差。我街道自1992年以来,先后被市级以上单位授予省级体育先进乡镇、省级文化先进乡镇、市级十佳万册图书馆、创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文化网点。200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授予省级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单位。如此优良的公共文化设施,广大群众的参与率却不是很高,或者说参与的人员都是些老面孔,除了机关干部和老师,群众自发参与的少。

  七、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1、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各级党委*工作考核中的比重。细化到对硬件建设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工作人员配备情况、运行和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考核。建议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工作综合考评和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考评的依据之一

  2、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力保障。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关键。要加大招聘专业文化人才的力度,提高专业文化人才在文化人才队伍中的比例;要通过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投身基层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积极性;要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造就一批基层文化骨干,培养一批文化活动热心人,要做到村(社区)有文化活动骨干,农村居民聚集点有文化活动组织者;要积极引导、鼓励文化人才到农村、到社区开展文化活动。

  3、强化公共文化设施监管,实施有效的扶持政策,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效益发挥的最大化。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服务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公益性,保证社会公众普遍参与。二是优质高效的服务,保证效益发挥的最大化。两者缺一不可。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管。制订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明确设施的公共性质,明确监管主体,明确服务规范。如规定管理单位必须向公众开放,必须设立面向公众的活动项目,必须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必须公示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严禁随意改变设施用途和性质等。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服务的政策配套。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它不应该是以盈利为目的,*必须介入,以弥补市场失效。因此,不管其管理主体是谁,*都应采取相应的扶持或补贴政策。对*或所属单位管理的设施,其日常运作经费应予保证。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1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7、8月份,市*副*张广霞带领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及部分市*委员,先后到临清、高唐、阳谷和市直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村文化大院、镇(街道)文化站、县文化馆、图书馆、海源阁图书馆、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10多个单位,听取了县(市)*及市文广新局的情况汇报,并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通过调研,委员们基本掌握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年来,市委、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构建“结构合理、发展*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文化惠民,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我市把文化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一是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市、县级文化中心。市城区总建筑面积8万多*米、投资7亿元的聊城市民文化中心已经建成,将成为我市群众文化的主阵地,群众艺术馆美术展厅、非遗展厅、多功能室已具备使用条件。城区内还有运河文化博物馆、水城明珠剧场、市豫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可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升。8个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都按照不低于国家二级馆标准进行了建设和规划。

  二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全市共建成10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全市行政村文化大院基本普及,去年对全市1500家农村文化大院进行了优化提升。为2400个村(居)广场舞蹈队配备便携式移动音响和道德舞曲。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全市乡镇、行政村和农村社区达到65%建有乡村文化小广场的目标。

  三是构建满足城市居民多样生活需求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对文化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多功能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以构建十五分钟文化圈为目标,除了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外,还注重室外文化广场的建设,让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湖河边、公园、小区等预留各种小型广场,让群众可以自主参加文化活动。四是文化设施配置逐步完善和落实。目前,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都基本落实,纳入了预算管理。每年市县财政除安排文化场馆运行经费外,还安排一些专项资金用于文化设施内部功能配置。全市所有国有文艺院团都配备了流动舞台车。各县(市、区)也加大了财政投入,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和文化大院不断进行完善。

  (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一是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以送戏曲、电影为主的文化下乡活动。20xx年全市免费送戏下乡1480场,放映电影60299场。市、县两级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乡镇、村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收听收看,共有收听收看点5000多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顺利完成。8个县(市、区)均已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并通过省里验收。

  二是文艺创作演出取得新成果。新编历史剧山东梆子《萧城太后》代表我省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建国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并被选为国家艺术基金20xx年度资助项目和“山东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20xx年度重点剧目。在第三届*豫剧节上,传统剧目《陈三两》荣获剧目奖,主演章兰荣获优秀演员奖。音乐作品《剪纸姑娘》、《新对花》入围山东省备战第十一届*艺术节“群星奖”新创作品初选。

  三是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成效显著。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实行了免费开放。海源阁图书馆开展图书进校园、进基层活动,发展了馆外服务点。我市将尼山书院设于海源阁藏书楼院内,购置了国学图书1200册,购置“尼山书院国学资源库”和展示设备等,并已向公众开放。市、县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建立了公益性文化辅导制度,组织开展了摄影、葫芦丝、民间音乐、广场舞等培训。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一是注重文化队伍建设。各级*门积极争取,采取招考方式引进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县乡充分利用大学“村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等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利用学生、青年团员等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开展基层文化干部和业务骨干大轮训,提高了基层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20xx年组织开展了全市非遗展演、传承活动,举办了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共培训60位非遗传承人,有效保证了我市非遗项目的顺利传承。20xx年开展曲艺培训班,共培训110人。

  二是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在市委、市*的领导下,我市形成了部门相互支持、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宣传部门发挥协调作用,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市考核委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考核指标;发展改革部门在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门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倾斜;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力支持配合;工会、团委、妇联、文联等群众组织积极支持参与文化活动的举办,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有些领导干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发展经济的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感不强,不愿多花人力物力,致使公共文化设施还不够完善,文化服务网络还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没有较好地形成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有待规范。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的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供给能力跟不上群众需求,事先没有对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解,提供的一些文化产品群众并不满意,造成文化资源和资金投入的浪费。*购买的文化服务评价、论证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不配套。文化建设考核激励作用不大,大多把文化建设列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范畴,文化建设在整个考核体系中位置不突出,所占比值过小,不能有效激发各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热情。

  (二)公共财政的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还不相适应。我市各级*用于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虽然不少,增幅也比较大,但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多,文化事业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投入占较大比重,企业赞助、社会捐助较少,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文化建设需要,成为文化发展建设的瓶颈。从目前来看,专项经费数额与人口比例有较大悬殊,人均文化事业费较低,很难保证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能够达到上级标准要求,使一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停留在低水*运转。据统计,20xx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经费(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站、专业剧团、剧院等,不包括文物单位和文化行政管理机构)38.99元,山东省人均文化事业费25.31元,居全国25位,我市20xx年人均文化事业费12.34元,居全省15位,高于菏泽、临沂,低于滨州、德州和枣庄。以公共图书馆为例,20xx年,全国人均藏书0.55册,全省人均藏书量0.45本,20xx年我市8个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1095591册,人均0.18本。根据去年的统计,全市购书经费只有126万,其中三个县图书馆无购书经费。

  (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衡。由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导致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衡,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市民文化活动中心虽然已基本建成,市群众艺术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最低需达到8000*方米,但内部功能分工不清,归口管理不明确。市图书馆面积及藏书远远达不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要求,阳谷文化馆、图书馆、冠县图书馆没有达到国家二级馆的标准,东昌府区文化馆有机构、有人员、没有馆舍,东昌府区没有图书馆,市属开发区文化设施基本是空白。还有一半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没有达到三级标准。

  (四)农村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亟待解决。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利用率不够高,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受益群众较少。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致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发挥最大效益。文化设施、设备、人员闲置,资源浪费,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如现有农家书屋多数属于“一次性”援建的,比较重视初始的建设,较少有后续的管理与服务,导致借阅量利用率低。再如农村电影放映基本实现了“每月每个行政村”放映一部电影的目标,但是适合现代农民观看的不多,上座率不高。

  (五)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不能适应需要。我市文化队伍整体力量薄弱,学历层次低,年龄结构不合理,业务水*不高,特别是镇、村基层文化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队伍和“文化带头人”,观念相对落后,知识结构陈旧,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需要。乡镇综合文化缺少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文化站长,站长多为兼职,提拔少,待遇低,不能专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不足,编制少,有的文化馆多年没进人。专业文化人才进入文化机构的渠道不畅,组织人事部门在为各级文化机构录用人员时,往往会忽视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录用的一些工作人员不能适应文化工作,而适合文化岗位的人员却没有录用。各县市区文化视察执法人数较少,很难有效监管文化市场。

  三、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名城建设水*,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委员们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重要职能的体现,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各级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的要求,“把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实现。随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向完善制度,完善管理,增强服务上。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运行保障、人员培训、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文化在考核中的比重,重点对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专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二)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各级财政要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当中,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设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图书购置、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文化人才培训、文艺创作奖励、群众性文体活动补助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稳定的保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以资助、*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文化产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激发文化发展内在活力,切实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

  二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市级财政保障能力相对不足,要充分运用上级扶持政策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优惠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公共文化阵地的范围,吸纳更多的资金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配置,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经费比例。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要制定新的文化产业政策,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简化审批登记程序,通过完善税收减免等相关经济政策,支持社会团体、机构和个人为各类文化工程和活动提供赞助、捐款,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是实施文化设施达标工程,新建和改建一批文化设施。坚持重心下移,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巩固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拓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阵地服务功能。市图书馆要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要求,做好选址新建。另外,要探索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台,以总分馆形式建设市、县、镇图书馆共享机制,互通借阅网络,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着力完善镇、村两级文化阵地运行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涉及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要召开听证会,听取*、*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避免出现文化项目不实用的现象。公共文化单位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参与。

  三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文化惠民要紧接地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村、社区、机关、广场和校园文化。要精心策划特色文化品牌,组建群众文艺队伍,帮助编排小戏、小品等节目,适时举办文化艺术节或艺术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乡村文化歌会、灯会以及劳动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整合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统筹文化资源,注重吸收运用市场、社会等非*资源,按市场规律和宣传文化规律,提升资源运行效益,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如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农家书屋购书经费纳入县图书馆统一采购,在乡镇、村设立分馆;再如,建立农村文化资源库,把剧团演出、电影放映等资源形成文化“大礼包”,由农民自行选定,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真正实现有“养人头”向“养事业”转变。

  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现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不*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要制定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专门扶持政策,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县、镇两级“三馆”建设要按照标准要求,该改建的改建,该扩建的扩建,尽快完成文化设施达标工程。

  三是理顺管理体制,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管理部门,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没人管理的现象。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应明确内部功能,按照国家一级馆最低标准8000*方米的市群众艺术馆要明确到具体管理部门,使其尽快运转达效。

  (五)健全机制,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抓好文化领军人才、专业队伍、基层骨干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和整体素质。以重点剧目、重大文化项目和重点文化课题为依托,加强与国家、省文化单位和高校合作,聚集和培养人才。实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选拔一批优秀青年艺术人才,采取举办培训班、表演比赛、举行拜师活动、邀请国内艺术名家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培养,促进青年艺术人才成长。实施文化强基工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在城市社区,可将文艺人才、文化骨干进行整合,通过组建音、舞、美、戏、书画、收藏、读书等业余团队,带动群众性公共文化的发展。

  二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机制。要优化文化人才政策,在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同时,注意招录适合基层实际需求的文化人才,吸引具有相应专业或经历的人才投身基层文化事业。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建设,按照人口规模和实际需要,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文化服务队伍。

  三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待遇,在考核中,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文化带头人给予奖励或表彰,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优先提拔重用。要树立文化人才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的社会环境,积极宣传、引导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有利于吸纳和积聚人才的浓厚氛围。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2

  *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指*将原来由*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这是一种“*采购、项目补贴、定向投资、贷款贴息”的新型*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水*和效率,而且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建设。*购买公共服务还可以让*退出垄断性行业。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购买的方式给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购买公共服务也是建设服务型*的重要环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都已先后出台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我市其实早就有类似的做法,可以说早已踩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鼓点上,只是当初没有将其归纳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或者说不是有意识地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而已。

  一、我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现状

  我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项目购买、一种是岗位购买,目前还更多地体现在项目购买上。

  在我市一些重大文化活动或品牌文化建设中,*不包办一切,采取委托生产获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服务领域,*加以引导或者采取奖励措施。譬如20xx年,我们在举办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时,与南京华威公司合作,*买单,演出经营承包给对方,成功举办十六运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我市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的文化服务品牌——“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由文艺团体每年提供1000场演出,*每场补贴3000元,文艺团体则下基层、下农村无偿为老百姓演出,用*购买演出活动这种方式惠及农村百姓;农家书屋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品牌,截止20xx年底,我市已建农家书屋1300家,采取“*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的方式进行,每新建1家,*补贴1万元的物资(书橱4张,图书240 册 ,音像制品100张 ),也可以由热心人士自建、*予以冠名,正因为如此,这项民心工程得以在我市迅速推开,预计在20xx年底实现全覆盖。我市倾力打造的的环濠河博物馆群,目前已集聚30多个博物馆,除了国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外,其他的博物馆如审计博物馆、珠算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体育博物馆、风筝博物馆以及待建的眼科博物馆等,均为社会各行业所办,不仅弥补了国办文化在资金、内涵、体量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各县(市)区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方面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

  至于岗位购买,目前主要集中在南通博物苑的保安保洁岗位,南通博物苑是张謇先生创办的,园苑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现在南通博物苑实行免费对外开放,这让更多的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更多的文化权益,但另一方面,占地 7万多*方米的南通博物苑其保安保洁也是繁重的任务,再加上博物苑是我市重要的对外窗口,经常面临各种重大接待任务,这更对保安保洁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博物苑对保安保洁工作采取社会化管理,通过岗位购买,与中房物业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既减轻了管理压力,又减轻了财政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此了解甚少,不少市民对此还很陌生,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文化服务大多为公益性文化服务,其经济效益难以显现(起码在短期内无法显现),所以社会力量参与的热度还不高、积极性还不够,*的奖励措施也没有完全跟上;*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均衡;评价、论证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不配套,在购买公共服务的环节上缺少有效监督,容易滋生新的腐败等等。

  三、几点建议:

  1.*严格制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项目、内容,每年年初确定当年需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及时向社会公布,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2.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补助,对博物院、纪念馆等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加大开放补助,将补助资金纳入单位年度预算予以安排,确保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

  3.加大对高档演出的补贴资金。*年来,我市引进了《云南映像》等高档演出,但由于资金匮乏,引入的高雅演出相对甚少,国内外真正一流的团队无法引进,不能适应南通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和我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目前,连云港、无锡等市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以及其它大型演出都是由*出面组织,浙江省的一些市级大剧院每场演出*都予以补助,有鉴于此,建议*给予高档演出补贴,确保我市每月都能邀请国内外优秀剧目,高档文艺演出在我市能够持久不断,从而满足我市观众的高层次文化需求,同时还可以每场演出有30%的票作为低价票给*民百姓,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文化权益。

  4.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按照中央提出的“企业营、市场运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力争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让农民群众在田间村头就能欣赏到优秀的中外影片。

  5.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按照“*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和“2311”标准(20m2以上房屋、30种以上期刊、1000册以上图书、100盘以上光碟),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面建成农家书屋。

  6.加大基层文化站和高素质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力度。根据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继续增加对基层文化站的投入力度,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对现有基层文化干部加大培训力度,让送文化的火种在基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保持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7.*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应实行阳光操作,提高*的公信度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对通用的后勤岗位的购买,建议由编制、人事、劳动、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必要时设定指导价;聘请一批资深文化学者,设立专家库,对*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科学论证,要规范论证过程,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避免逃避论证监督、引发新的腐败等现象和行为的发生。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3

  一、 同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主要情况

  自20xx年xx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同安区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以建设文化强区为战略目标,坚持抓基础促提高、抓重点促提升、抓特色促发展,在全区构筑起上上下下抓文化、方方面面办文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开拓文化建设的新局面。2013年8月,同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同安区制定《同安2013-201xx年落实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三年提升工程目标的实施方案》,扎实抓好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建设。20xx年xx月,同安区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工作通过*复查组的考评验收,继续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区的荣誉。

  一是措施政策到位,为创建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加强组织保障,区、镇(街)、村(居)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签署创建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资金保障,逐年增加文化建设投入,所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增长,2009年以来,市、区、镇街共投入补助配套资金2000余万。加强政策保障,制定出台相关的方案、规划、制度,较好地保障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是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基层建设全面覆盖。2009年以来,完成了同安文化中心“三馆一院”和梧侣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图书馆被评为县区级国家一级馆;10个镇(街)均建有综合文化站;128个村(居)均建有文化活动室,面积达200*方米;公共电子阅览室与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设置率与完备率均达100%,基本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与“村村响”工程100%全覆盖。同时,着手建设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筹划区博物馆选址工作。

  三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依托人文资源题材,开展“民俗文化艺术节”、“孔子文化节”以及“苏颂文化节”、“青岛啤酒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推进节假日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建设民俗文化艺术培训演示基地,积极扶持和组织宋江阵、歌仔戏、莲花褒歌、车鼓弄、南音、民间绘画、闽南童谣、舞龙、舞狮技艺、闽南语合唱等十四个非遗项目,打造同安特色文化活动和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品牌。

  四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保障文化事业发展需要。落实专业文化人员编制,镇(街)文化站均有3名编制人员,全区128个村(居)均配备有文化协管员,文化馆、图书馆和10个镇(街)均成立文化志愿者之家,全区共有文化志愿者1000多人,致力于声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学*辅导、送书下乡、道德讲堂等各种文化活动项目。定期组织开展文艺协会的各种文艺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文化管理干部业务培训,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同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不*衡。镇村之间差别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好于经济发展较弱区域;一些城区的街道-社区,由于环境和用地因素,反而比不过一些农村的建设情况。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不大。几年来,在创建过程中,虽然投入了不少经费,但由于同安区的财力现状,投入资金与其他区相比还是偏少;市里对区里的创建补贴,常常是以区为单位发放补贴资金,同样100万的资金,其他区只要分摊到数十个村(居),而同安区要分摊到129个村(居),创建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需要。

  三是群众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和广泛性还不够。个别镇街、村居因思想重视不够,加上设施和管理薄弱,文体活动不能普遍有效地开展。

  三、关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要把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作为为民谋利、为民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和项目,并逐年提高*资金投入,持续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及工程改造提升;探索建立民俗文化建设奖励基金,鼓励民间资金积极参与文化体育事业;盘活国有和集体资产资源,充分利用当前空置校舍、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古厝宗祠等场地,因地制宜建设文化活动场所。

  2、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和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实际需要配备文体工作人员,做好镇街、村居文体活动的'专业指导,抓好文体管理工作人员和文娱骨干的培训;完善文化志愿者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中的作用;完善文体设施配置,加强文体设施的保养维护及物质装备管理,建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和质量。

  3、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全民阅读推进机制,鼓励扶持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继续办好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精心组织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文化下乡和基层文化活动专业指导,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内容,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1

  一、基层农业部门信息服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定位

  (一)组织形式

  XX区辖龙宝、天城、五桥三移民开发区,共92个乡镇、街办。XX区农业局下设信息中心,三开发区农业局都设有专门信息部门,各乡镇、街办设有农技站。20xx年我局在余家、李河、分水、响水、甘宁、九池、白土、新田、龙驹、走马十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为每个乡镇配置方正飞越三6230品牌电脑一台和方正文绘1000c彩喷打印机一台。并对100多名农村信息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十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立后,承担着本地区信息服务工作。今年正在建设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有凉风镇、河口乡、武陵镇、铁炉乡、熊家镇、天城镇、五桥镇、太龙镇、白羊镇。乡镇信息服务站均设在乡镇农技站(乡镇农业服务站)。

  (二)工作定位

  XX区农业局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全区信息网络建设、局中心机房和局域网维护、办公系统和公众网建设维护、综合信息的整理和对外发布。三开发区农业局信息部门负责本开发区的信息体系建设和管理和网络维护,指导乡镇信息服务站开展信息工作。乡镇信息服务站负责向农民直接发布信息、指导生产,对外发布信息并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各项信息报表和材料的上报。

  二、基层农业部门面向农村和农民开展信息服务的方式和现状

  (一)XX区农业局向社会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形式

  1、20xx年5月建成XX区农业局计算机局域网,并接入宽带互联网。9月使用XX市农业局统一开发的“XX市农业局信息管理系统区县版(办公自动化)”,用户从互连网通过密码登陆,用户扩大到全区农业系统各单位(包括三移民开发区农业局)和龙头企业、重专大户、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区各涉农部门、各新闻单位和区分管农业的领导,通过办公网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互连网登陆方式特别有利于基层乡镇获取信息并节约通讯经费。

  2、XX区农情信息中心、XX区农技站。五桥开发区农业局20xx年建成的五桥农村经济网。

  3、、开展农作物病虫可视化预报。按照区*的分工,灾情方面我局重点负责农作物病虫灾害的收集和发布。为抓好此项工作,20xx年我局投资6万多元,购置了摄像机、数码像机、非线性编辑卡、高配置电脑、双监视器等全套视频编辑硬件设备,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视化预报工作,节目安排在XX区新闻节目之后天气预报之前的黄金时间播出,在农村收视率高达87%,成为我区农村大多数农民必看的电视节目。通过此节目,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及时进行了电视预报,并介绍了大量新农药和农作物新品种(通过播放新农药广告还解决了部分栏目经费),使我区的农技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4、与本地新闻机构密切合作,万州日报、三峡都市报、万州电视台主要从我区农业网络上获取农业最新信息和新闻线索,今年采编发布农业新闻34条,在《万州日报》开辟《金土地》栏目,宣传农业新技术、农业新思路。

  5、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纪人和种养经营大户加入全国农业信息联播“一站通”,鼓励他们利用“一站通”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其分配“一站通”代码,指导他们上网查询资料、发布信息。

  6、建立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点,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7、编制《农情快报》,向社会各界宣传。

  8、建立重点企业家、重点户通讯录,不定期提供信息,联系企业35家、重点户180户,如鱼泉榨菜厂、太白酒厂、三峡果汁厂、利民粮油加工厂等。

  9、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每年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技术。

  10、通过示范点(示范园区)传递信息。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2

  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部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xx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如何?带着这个问题,市*组织部分委员、专家组成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还很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亟需认真解决。

  (一)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需进一步明确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更需要*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公共性的服务。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有的区(市)县对建设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工作目标。因而,抓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时,力度不够,工作不落实,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农业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严重情况。

  (二)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设置需进一步完善

  以来,我市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的区(市)县农业部门进行了改革,并组建了新机构,但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局中局、局中办、局里有中心、办里有中心”,难以发挥作用;多数区(市)县设立了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有效地开展了服务,但有的区(市)县却是应付了事。在设立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上虚晃一枪,形成了“有站无人、有人无站”;有的区(市)县对乡镇与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的管理关系没有理顺,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既影响了作为乡镇*组织农业经济发展的职能发挥,也使片区站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得不够合理,服务范围过大,不利于方便群众,有效服务;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较分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进一步整合和综合利用的空间。

  (三)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需进一步强化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年来我市农村各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较差的。一是办公条件差。市和县级的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缺办公用房、缺设备,设施简陋不配套、整体办公条件差等问题。有的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由于一个单位没有集中的办公用房,被迫分成七、八个地点办公,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租用或借用办公场地办公的占95%以上;县级和片区站缺乏专用仪器设备和必要的配套设施的占80%以上;县级和片区站无机动交通工具的占73%以上;*远郊三分之二的区(市)县片区站没有集中统一的办公场所。二是人员专业状况堪忧。组建农业片区站时,全市录用的片区站人员中,

  三、我市公益

  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市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建立高标准的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服务体系作为保障。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应当在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强化基础、完善体系、提供服务、增强效能上下功夫。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部门“管”农业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把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牢固树立抓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就是抓农业基础地位的夯实,就是抓“三农”工作,就是抓现代农业发展,就是抓新农村建设的观念,切实加强对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切实推进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四)要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应放在基础设施建设

  上。建议按照“三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五有”(有办公场所、有设施设备、有专业队伍、有工作经费、有规章制度)的要求夯实基础设施(见:附件3、附件4)。关于市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应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资产置换和市财政投入等办法,统一规划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市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办公用房,完善其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全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龙头。关于区(市)县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应整合现有的农业、畜牧、农机等服务资源,采取市、县财政支持,市财政承担大头的办法,统一规划建设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办公用房,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承上启下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纽带。关于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按照“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采取市和县两级财政投入,市财政占大头的办法,建设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办公用房,配备基本的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关于村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村级公益性农业服务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在建设上,不宜大兴土木,应利用村的“活动中心”,调剂出一块作为服务基点的办公用房,再配备必要的设施,使之能真正开展有效服务。

  (六)要进一步推动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抓好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推动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使之与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相得益彰。为此,建议应着手制定和实施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包括农技、动防、繁育、农产品安全、金融、担保、保险、产权交易、防灾减灾等在内的整体规划;着手制定和出台鼓励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3

  摘要: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优化金融服务是支持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路径。分析了农业经济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金融服务和*扶持体系、明确农业产品定位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

  农业经济和优化县域金融机构服务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三农”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只有对农业产品进行有效规划和定位,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完善并服务优化,才能确保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农业经济与金融市场路径依赖和金融服务制度问题

  1.1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资金需求膨胀和供给约束的阻碍。*年来,随着国家提高对农业的重视度,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不断提升,更加科学专业。农村经济组织成立以及农业企业加入,使得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农业的资金需求总量也迅速上升[1]。农村经济主体还处于发展初期,资本实力还很薄弱。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资金。虽然社会上很多商业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集约力度,但他们普遍追求低风险高利润的商业化目标,而农业生产属于“低收益高风险”行业,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不会贷款给农业经济主体。部分地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开展支农业务,但是只针对相关农产品收购,如粮食、食用油等,对于贷款业务开放的很少。农业银行大多实行城市化的经营模式,对授权和授信以及评级制度等严格要求,无法满足农业信贷资金需求。银行的信贷资金大多供给少数具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经济,对农业信贷的供给很少。调查显示,大部分农业信贷资金来自当地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主力,但大部分为农户的小额贷款,只能保障农户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资金需求。1.2农业市场风险对金融组织的支农业务造成影响。*年来,各项支农政策出台,对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落实,促使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但农业经济依然受到市场信息滞后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同时,受到自然灾害频发以及较大规模禽流感等影响,加大了农业产业的市场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对规模农户和农业企业进行资金扶持的过程中,要对农业市场风险和信贷约束进行双重考虑,这就会对农业信贷造成一定影响,阻碍了农业企业化的发展[2]。1.3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业经济需求。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业经济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不对称。一些金融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对农村和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导致支农服务不到位。例如有的农户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但是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因而无法贷款;有的农户有贷款需求,但是不知道如何申请贷款。其次,信贷工作人员较少,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在金融信贷服务系统中,专职的信贷工作人员较少,无法及时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造成金融服务效率低下。再次,金融服务机构缺乏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对农户贷款造成了一定影响[3]。1.4相关*部门的扶持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农业属于弱质产业,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方*的政策性义务和风险。这违背了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经营理念,也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农业经济的支持率。这种情况与地方相关*对市场风险的补贴、信用建设、农业风险投资以及保险等的金融安全运行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2农业经济发展与优化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2.1完善相关政策,促进金融服务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首先,树立大农业观念,把农业经济发展归纳到县域经济中,严格防范市场失衡现象。其次,加强对农业产业的专业指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和处在成长阶段的农业企业进行专业指导,让农户和企业更加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应与地方*进行沟通交流,对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制定明确的金融服务实施计划和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对信贷投向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加大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和农业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人民银行可以通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相关政策进行调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再次,构建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了解农业项目的发展状况、生产周期以及资产质量等情况,从而对农业产业的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在金融系统中发布信息,适当开展政策指导与调整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农业信贷风险。最后,完善信用建设与评价体系。建设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信用评价。将不良信用者进行公布并拉入黑名单,同时实行相应的惩戒和信用再造,促使人们提高对信用体系的重视,从而促进农业金融协调发展。2.2金融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制度,明确职责。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制度,对相关金融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加大金融部门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农业银行要提高机构运作效率,做好职能转换工作。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方式,以政策性信贷的方式积极开展助农贷款业务,还可以适当开展粮食加工等商业性信贷业务。对支农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对龙头企业、规模农户、农村建设等进行重点支持。其次,农村信用社应当以小额农户贷款和联户联保贷款为基础,对农户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以及其他农产品经营等进行资金支持。再次,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公约,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引导,使其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改善农户资金短缺的状况。还可以引导民间自发性的金融支持,从多方面解决农村资金缺乏问题。2.3完善信贷创新和风险定位体系。首先,开展多样化的信贷业务。金融机构要在现有的信贷种类基础上,对信贷业务进行创新,开展多样化的信贷业务,加强信贷种类的开发工作。例如针对产业链中的个体农户,可以通过龙头企业进行担保贷款,使其形成利益关系,促使个体农户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可以实行抵押贷款;对普通产业化企业,可以实行协议贷款,协议贷款可以先由乡镇*部门拿出3%~4%的财政收入作为协议贷款风险补偿金存入金融机构,一旦出现风险,先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偿还,剩余部分由贷款企业和*部门按照一定比例分别进行偿还。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资产抵押贷款时,*部门可以进行协调,以多家企业联保的方式开展。其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服务部门除处理信贷业务外,还要开展汇兑、结算、票据以及理财等业务。特别是地方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业务电子化,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业务更加快捷高效的开展。再次,完善风险定价体系。金融机构要根据市场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定价体系,对农业市场进行科学有效分析,根据市场风险进行合理的贷款定价,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公*开展金融服务,实现效益与信誉的有机统一。2.4完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首先,各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扶持政策,指导金融行业的工作有序开展,从而起到维持市场秩序的作用。其次,地方*可以将每年的支农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以项目融资贴息的方式进行支付,引导其他社会金融机构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再次,对于优质的农业龙头企业,可以考虑让其发行短中期债券或者加入创业板市场,开展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融资。最后,*还可以结合金融部门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开展财产抵押贷款。农民可通过房屋抵押办理个人经营贷款,还可以通过林权、土地抵押进行大额度的贷款业务。针对专业种植大户的贷款服务可以在贷款期限和额度上给予扶持,如将额度提升到1000万,贷款期限可长达5年等,还可以进行大中型农机具的抵押、农副产品抵押以及“公司+农户”等“三农”特色担保方式提供贷款服务。

  3结束语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质的金融服务。要不断完善相关金融政策,并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实施计划。金融部门自身也要完善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扶持,建立相应的帮扶政策,对金融行业进行指导,维护市场秩序,发挥*功能,引导更多的社会金融机构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从而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 (菁华3篇)

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1

  为促进我县工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园区企业健康发展,我们于*期走访了部分企业,对我县工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我县工业园区始建于xxxx年x月,总规划面积xxxx亩,园区以105国道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xxxx亩已基本成形,西区xxxx亩,主要是新规划的两个基地:一个是占地8039亩的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另一个是占地3500亩的xx脐橙产业基地。截止目前为止,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x亿元,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省级园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园区目前共有投产企业134家,在建企业xx家,规模以上企业44家。已基本形成电子通讯、矿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制药四大工业支柱产业。2011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x亿元,成功跨入全省百亿园区行列。今年1-10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工业增加值xx亿元,出口创汇xx亿元,税金总额xx亿元,安置就业xxxx万人。园区企业员工大部分是本县人,年龄集中在20-30岁,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均企业月流动员工xx%,多在园区内企业间流动,常驻员工50%左右。

  2、园区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工园区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为了稳定职工队伍留住人才,园区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但是真正系统全面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还是少数,大都流于形式,缺乏内涵,比较侧重于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年来,县党团、工会组织加大了对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总工会还捐赠了一批体育器材、电脑、图书等物资,帮助企业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指导企业开展职工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足,企业外部环境欠佳

  尽管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园区企业的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生产聚集地的水*阶段,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功能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园区路状较差,水力供应不足,路边绿化亮化不到位;二是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如没有大型超市、大型休闲娱乐场所、星级宾馆和酒店、商住楼、综合性医院、物流中心等;三是管理服务较为混乱,如道路养护不到位,绿化带杂草丛生,部分路灯不亮,园区内路标缺失、门牌不清,部分路段随意摆摊设点,卫生管理差,公交车往返不正常,等等。以上种种,都制约了服务企业的整体水*,整个园区企业的外部环境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

  2、园区企业领导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水*偏低

  我国现有的企业制度和结构,注定了领导与企业文化的深刻关联,企业文化深受企业领导的影响,企业文化甚至可以称其为企业家文化,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绝大部分是一个从上至下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的过程。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他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的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我县工业园区企业领导的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偏低。园区企业领导人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企业文化“设计师”,在行动措施上达到企业文化“布道师”的少之又少。一是不合格或是欠合格的“设计师”。有的企业领导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企业文化认识肤浅,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有时仅仅是作为一种时尚,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口号来激励员工;有的企业领导存在认识误区,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职工文体活动,或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片面化。如有的企业领导人只注重员工薪金福利等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待遇留人,而忽视企业精神这一文化核心的打造,发挥不出企业文化的内在凝聚人心作用,一旦企业出现波动,则出现大量员工流失。二是不合格或是欠合格的“布道师”。企业领导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企业领导人没有以身作则,不注重自身形象,没有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有时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的企业领导人虽然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

  3、企业生存危机较大影响到园区企业文化建设

  据国家工信部统计全国每年有8%到10%的中小企业倒闭,大多数生存期不超过5年。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每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工业园区的新企业数和园区倒闭的企业数基本相当。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深化,*期又引发欧洲债务危机,开始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我县工业园区企业大部分是承接沿海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企业,大多属于加工生产型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受到的影响大,特别是外向加工出口型企业,更是步履维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经济形势的恶化,让一部分企业领导人疲于应付生存上的危机,无力顾及企业文化建设。

  三、有关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上提高建设品味,如高起点绿化主干道,铺设人行道,规划建设停车场。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企业员工商住楼、休闲娱乐中心、大型超市、星级酒店、医院、学校等重要配套设施建设,要尽早提上县委、县*议事日程。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量力而行逐步推行,每年争取其中1-2个建设项目列入全县重点工程。要统一规划,合理选点布局,充分预留各项配套建设用地。三是强化后续服务管理。各部门要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强化协作,加强服务管理。

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2

  根据上级工会关于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会从9月份开始,组织办公室、宣教部门开展了对全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专题调研,选取国有、外资、非公等不同类型的10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对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及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

  一、所调查企业问卷梳理情况

  1、企业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所调查企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一般是企业行政、人事、综办部门或工会;供电、移动等国有企业每年文化建设的投入20万元以上,几家外资每年企业文化投入8——10万元,非公等其它规模企业每年文化2—5万元;所调查企业基本将文体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围绕经营理念建立了以制度文化体系、展室、文化手册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职工对企业文化认可主要来自文化活动和培训;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较大,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大较大。

  2、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企业负责职工文化活动的部门是60%以是工会,其它基本上是企业综合办或行政、人事部门;所调查企业有面积为50*米——400*米的职工文化阵地,一般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设施,部分企业有职工书屋、舞厅、学*培训室等;职工文化建设及开展活动每年投入2—10万元。企业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一般为音乐舞蹈、棋牌、户外休闲、球类这几种;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至少半年一次或不不定期活动,经常开展的文体活动有文艺演出/晚会、单项体育比赛、运动会、户外休闲、棋牌,职工基本全部参加单位组织文体活动情况。

  3、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

  所调查企业职工普遍感觉生活精神压力一般,业余时间主要有哪些安排棋牌、娱乐上网浏览聊天、户外休闲,每年用于文化活动的支出*均为500—1000元,主要支出项目为上网、健身、棋牌娱乐。所调查企业的职工对单位文化活动和设施基本满意,希望单位开展和参与音乐舞蹈、学*培训、室内健身等文化体育活动。

  二、全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状况

  目前,全县共有民营企业689家(其中工业企业218家),个体工商户6200多家,从业人员约54000人(其中季节性临时用工约占55%)。

  按照企业生产规模主要分为三类企业,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如下: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如糖业公司分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中等风电企业,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20%。这部分企业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重视。特别是县供电分公司、移动公司、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融合度,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些企业均做到了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作为我县重点企业的糖业公司分公司、矿业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企业建设职工室内活动室、职工书屋等,即是企业重视文化建设的体现。

  2、中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如恒泰水泥公司、祥云食品公司等,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30%。这类虽然进行民一定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职工文化活动,但是基本上着重追求经济利益,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搞一些文艺节目、打一些宣传标语,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与深层次的认识。有的企业文化流于表面,仅仅通过举办简单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得不到协调发展,也不能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个体工商户。这类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50%。大部分没有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个体工商主认为开展文化活动增加了成本支出,而且员工流动性大,不愿为员工提供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是员工尤其是农民工收入不高,打工之余参加文化活动会影响其它生产,没有多大好处而自愿不参加。

  三、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特色做法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县规模企业摸索适应自身发展的路子,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提升自身形象。

  私立一中针对本校教工工作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工会坚持业余、小型、多样的方针,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抓住重大节日这一契机,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学校成立了“百灵艺术团”,艺术团设有舞蹈队、声乐队、曲艺队、乐器演奏队,为重大节日和家长会演出;组织“春之声”元旦文艺联欢会。在校工会的提议和组织下,每年12月末举行“春之声”元旦文艺联欢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校工会每年组织“庆五一男子篮球赛”和“庆五一女子羽毛球赛”,丰富了教职工的生活。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有体育馆,有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有健身房,配有大量的体育健身器材;开设中外员工电视房;公司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文娱联欢活动、登山旅游、自行车骑行活动,员工的归属感逐步增强。糖业有限公司分公司配有职工阅览室,每年开展职工运动会,积极组织运动员职工参加县内和各项文体活动。公司配有无线上网,有职工兴趣小组,并建立室外篮球场地。运达风电公司从总体规划起就设计了建筑面积达1500余*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并与厂房、办公楼等同时施工,公司开业后就投入使用。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器械室,同时配备卡拉ok音响设备等。

  全县其他各企业也通过举办联合会、运动会、读书活动等拉*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增强员工归属感,使每个员工都能融入到企业建设中来。

  四、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

  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一直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在企业创造良好的交流*台,让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年底以元旦联欢活动为契机,公司工会组织各部门深入了解在岗员工的艺术类特长,为员工搭建各种展示*台,促进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XX年,工会委员会深入开展事业部组织的“春雨2。0”工作,将公司的关怀落实到人,将员工的需要提上公司经营日程。从员工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精神文化需要,从公司文化宣贯到员工文化之星案例评选,从活动组织到满意度征集,种种工作的不断开展,促进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发展。

  糖业公司工会委员会推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司设培训教室有三间,占地面积600*米,配备10台电脑,两台投影仪,一套多功能影响设备。公司工会每年都要不同程度的举办全员职工安全大培训及安全实战演练;每榨季,农业部都要举办“甜菜学院培专题培训会”、“年度农业工作启动培训会”、“农业员及联络员培训沟通会”、“大小农机现场会及培训会”等,给广大职工、农户带来知识的同时,也使企业职工与农户效益得到双赢。运营系统每榨季举办“车间安全管理知识大培训”“检修技改全员安全培训会”、“榨季运营启动培训会”等。公司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业务在不断拓展,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

  五、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参差不齐。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往往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而规模小的企业对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其经营者相对缺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个别经营者只关注眼前利益,不关注社会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表面文章。

  二是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有待提炼和延续。由于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是为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而临时出台一些规范,功利性、目的性较强,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缺少理性的'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缺乏延续性。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强,较难与企业融为一体,也影响了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延续。

  三是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缺乏有效途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载体形式单一、内容单一、方法手段单一,有的是嫁接、照搬其他企业的文化内容,不少企业文化建设还停留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初级阶段,仅限于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2、推进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全面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率先垂范和倡导对企业文化的构建,以及企业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崇高的品格,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组织他们不断学*,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广阔胸襟、渊博知识、才思敏捷的企业家。同时,企业家应自觉执行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企业员工,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二是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形成的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并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企业绝大部分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要建立与员工和谐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关心员工的就业、工资、福利、保险、晋职等,改善工作环境,在企业中形成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的氛围,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企业文化有承载主体,并得到延续。

  三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每个企业都有自已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因企制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结合企业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在了解企业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并找准切入点,提炼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3

  为促进我县工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园区企业健康发展,我们于*期走访了部分企业,对我县工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我县工业园区始建于xxxx年x月,总规划面积xxxx亩,园区以105国道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xxxx亩已基本成形,西区xxxx亩,主要是新规划的两个基地:一个是占地8039亩的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另一个是占地3500亩的xx脐橙产业基地。截止目前为止,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x亿元,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省级园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园区目前共有投产企业134家,在建企业xx家,规模以上企业44家。已基本形成电子通讯、矿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制药四大工业支柱产业。20xx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x亿元,成功跨入全省百亿园区行列。今年1-10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工业增加值xx亿元,出口创汇xx亿元,税金总额xx亿元,安置就业xxxx万人。园区企业员工大部分是本县人,年龄集中在20-30岁,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均企业月流动员工xx%,多在园区内企业间流动,常驻员工50%左右。

  2、园区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工园区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为了稳定职工队伍留住人才,园区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但是真正系统全面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还是少数,大都流于形式,缺乏内涵,比较侧重于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年来,县党团、工会组织加大了对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总工会还捐赠了一批体育器材、电脑、图书等物资,帮助企业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指导企业开展职工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足,企业外部环境欠佳

  尽管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园区企业的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生产聚集地的水*阶段,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功能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园区路状较差,水力供应不足,路边绿化亮化不到位;二是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如没有大型超市、大型休闲娱乐场所、星级宾馆和酒店、商住楼、综合性医院、物流中心等;三是管理服务较为混乱,如道路养护不到位,绿化带杂草丛生,部分路灯不亮,园区内路标缺失、门牌不清,部分路段随意摆摊设点,卫生管理差,公交车往返不正常,等等。以上种种,都制约了服务企业的整体水*,整个园区企业的外部环境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

  2、园区企业领导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水*偏低

  我国现有的企业制度和结构,注定了领导与企业文化的深刻关联,企业文化深受企业领导的影响,企业文化甚至可以称其为企业家文化,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绝大部分是一个从上至下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的过程。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他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的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我县工业园区企业领导的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偏低。园区企业领导人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企业文化“设计师”,在行动措施上达到企业文化“布道师”的少之又少。一是不合格或是欠合格的“设计师”。有的企业领导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企业文化认识肤浅,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有时仅仅是作为一种时尚,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口号来激励员工;有的企业领导存在认识误区,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职工文体活动,或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片面化。如有的企业领导人只注重员工薪金福利等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待遇留人,而忽视企业精神这一文化核心的打造,发挥不出企业文化的内在凝聚人心作用,一旦企业出现波动,则出现大量员工流失。二是不合格或是欠合格的“布道师”。企业领导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企业领导人没有以身作则,不注重自身形象,没有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有时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的企业领导人虽然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

  3、企业生存危机较大影响到园区企业文化建设

  据国家工信部统计全国每年有8%到10%的中小企业倒闭,大多数生存期不超过5年。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每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工业园区的新企业数和园区倒闭的企业数基本相当。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深化,*期又引发欧洲债务危机,开始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我县工业园区企业大部分是承接沿海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企业,大多属于加工生产型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受到的影响大,特别是外向加工出口型企业,更是步履维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经济形势的恶化,让一部分企业领导人疲于应付生存上的危机,无力顾及企业文化建设。

  三、有关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上提高建设品味,如高起点绿化主干道,铺设人行道,规划建设停车场。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企业员工商住楼、休闲娱乐中心、大型超市、星级酒店、医院、学校等重要配套设施建设,要尽早提上县委、县*议事日程。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量力而行逐步推行,每年争取其中1-2个建设项目列入全县重点工程。要统一规划,合理选点布局,充分预留各项配套建设用地。三是强化后续服务管理。各部门要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强化协作,加强服务管理。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4)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菁华3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家庭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尽管*年来各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但还是满足不了农民脱贫致富之后对文化生活需求增长变化的需求。出现了农民口袋里票子多了,而脑袋里信仰少了的普遍现象。

  我区农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农民的思想更开放,见识更多,经济条件更好,从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的任务也越重要,难度也越大,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随着农村的发展却在逐步消失,这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无关系。

  如今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生活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需求。虽然我区农民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化活动内容,但是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活动内容更感兴趣,例如种植、养殖技术和劳动技能的输送等。

  二、是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除纯粹的娱乐性文化活动外,我区农民对健身类的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很多农民也认识到天天打牌不是好事,但苦于缺少健身场所和设施的限制,其想要更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其只能陷于牌桌。

  三、是对讲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文艺节目的需求。现在各类媒体宣传的先进典型不少,但农民认为那些人和事离自己太远,无法引起其内心的共鸣,受教育程度不深。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果能以区直各部门每年评选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为原材料,编排一些文艺节目送到农村则更易于与我区农民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宣传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文化设施陈旧单一,文化阵地逐渐丧失。现在各乡级的文化设施主要有广播站和室外体育场。广播站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且多数陈旧、老化,室外体育场也仅有篮球场。由于缺少维护各种设施严重损坏。村级除*两年个别村新添一些文体设施外,其余村也仅有广播,且由于设备老化基本瘫痪,乡、村广播这一曾经的宣传主力逐渐丧失阵地。

  二、文化工作人才缺乏,文化传播链脱节。乡广播站有站所事业编制,每乡有1-3个,有的还超编1-2人,但真正干文化工作的最多不过1人,且是兼职。文化站有文艺特长的人很少,更没有相关培训。真正具备文化工作素质和热情的人是招不进、留不住。随着取消农业税,没有了村提留,村级广播员也因经费文体而流失。

  三、文化工作经费不足,相关工作难以规模开展。文化工作是一项费力费钱,需要长期坚持投入但见效缓慢的事业。由于以前经费投入不够,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工资偏低,文化设施得不到更新补充,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进程停滞甚至倒退。

  1、大力扶持主流宣教媒介。一是建好乡村广播站,恢复乡、村两级的主要宣传渠道。坚持定时开机制度,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商业信息,弥补现在群众现场开会难的缺失。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参与市场竞争送戏下村。三是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补充文化设施,公开招考一批文艺专业人员,财政给乡镇列支专项文化工作经费。

  2、引导培育群众文艺团体。一是发掘保护好传统的文艺项目。如渔鼓、舞龙、舞狮等。二是引导好农民的自主文体队伍。如军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排球队、歌舞团。

  3、加速开辟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相关部门应大力争取上级计划,全面推开村级图书室建设。科学规划布点,建设一批农民文体活动场地,配齐篮球、排球等设施。各乡镇、村间开展文体赛事活动,营造氛围,形成*惯,把农民从麻将桌前引向图书室、体育场,这样既锻炼了身体素质,提高村民素质,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事业的伟大进程。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

  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xx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x个村*、宗教、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大调研,通过调研一是掌握了引起群众*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二是进一步摸清了全办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级组织工作的领导。下面主要对xx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xx办事处是xx区的东大门,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辖区内有xx个行政村,xx口人,xx亩耕地。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乡村优秀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较大,文化设施较齐全。各村都配备体育健身器材、投影仪、卡拉ok、图书室,有黑板专栏进行文化宣传,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2、“两委”干部文化意识有所增强。各村“两委”干部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有所增强,摆在农村工作议事日程,比较重视,财力物力有所投资。

  3、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村里在重大节目时常举办文艺表演,村民都积极参与。保持当地*俗,定期开办庙会、开放集市,在热闹非凡的活动中继承发扬当地文化传统。

  4、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区文化局、电影公司送图书下乡、一月免费演一场电影,普通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条件较好的村,自筹资金唱大戏,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群众这一文化需求。

  5、自发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各村自发组织各类中老年艺术团、演唱团队,文艺表演队伍x个,都能利用重大节日、配合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农闲时大家聚在文化活动中心利用卡拉ok扭秧歌、跳舞、舞龙、跑马、唱戏、唱歌等,或自发组织学*练书法、绘画。各村都常年活跃着一只宣传队,逢年过节都自发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差距较大,问题不少,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1、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农村文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对经济文化贯彻不够,与村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2、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极易淡薄、甚至缺失,不知道农村文化建设如何抓,抓什么,以至不想抓、不愿抓,也有的村干部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村级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少村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两委”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以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打麻将之风盛行。但主要原因还是“两委”干部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奇缺。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但部分村文化设施不够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年来,有关农村文化经济政策也颁发了不少,村支部、村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兑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扶持村级文化的发展,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要增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向深层次发展,并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发展目标,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3、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作用。要充分运用国家相关的文化扶持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挥好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加强管理,真正让其用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

  4、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对部分村一些颇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积极挖掘、整理,并加以继承、弘扬,并加以创新,让其承载更多更丰富的新内容,推陈出新。利用特色的农民艺术、食品和农产品,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为农村文化建设增添后劲。

  5、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新路。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文化资源和文艺载体日趋丰富,我们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加以引领和疏导。加强村级组织的文化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整合电视、广播、通信网络等文化资源,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更多的文化、科技信息,以促进农业生产、丰富农民生活,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事组织好农民书画展、文艺汇演和农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覆盖广大农村,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推动农民营造自演自赏、自娱自乐和强身健体,崇尚科学文明文化的氛围。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3

  *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xx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种新兴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走进了乡里村间,大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也要看到,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待提高,为了解决xx镇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和现状,总结成功经验,找准突出问题,为下步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特对全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开展程度等有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调研。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xx镇现有1间xx年建的电子阅览室,2间xx年建的100*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1间xx年建的300*方米的文化中心,1个客家民歌协会和三个民间健身队。职业中学、中心校等学校受xx市教育局和xx双重领导,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文化设施齐全,学校环境优良。村级建设有5个篮球场、武教村委会的七件健身器材,使文化站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有了新的阵地。12间xx年建的8*方米的文化书屋,发挥着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

  二、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xx镇*高度文化建设事业,把其纳入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中,安排一名镇宣传委员(学历大学本科)分管主抓文化建设工作,并配备了专职文化站站长各村(居)委会、各单位文化室都设有兼职文化员,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学历,无工作报酬;各村(居)委会、各单位相应的建立了各类组织机构,尤其是中小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文化建设走在了全镇其它单位的前列。中小学校建有一支学识渊博、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该队伍常年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发挥着文化宣传作用。目前,全镇从事文体人才的人数达xx年龄在35岁左右,学历均为高中以上,他们能结合阶段性工作和时令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xx镇把群众文化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寓教于乐。年开展文体活动达2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月三"文艺活动、农民职工篮球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客家民歌会、健身舞表演等。各村能够利用文化室,在节假日及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马岭排苗村村委会就是一个典范,能够利用文化活动室经常开展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宣传文艺活动,表演的节目都是农民自编、自导、自演,通俗易懂的竹竿舞、客家民歌、蒲扇舞、苗歌等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使文化建设有新的突破,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基地作用,做到师资、教材、课时、效果"四落实",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开展德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5)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 (菁华6篇)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1

  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标准,而企业文化则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一个标尺。*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各个领域的竞争已经开展,我国的金融领域也正逐步对外开放,作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树形象,在形象上抓内控,在内控下建和谐是目前发展的方向,而怎样创建和谐发展的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完善不得不提上日程。

  一、企业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根植于全体员工思想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理念、宗旨、规范等。它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和企业特色。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可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信用社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住发展机遇,把自己做大、做强,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自己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构成

  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大致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企业信誉。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和声誉是极为重要的。二是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出发点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花大力气搞好“优质文明服务建设”。三是企业道德。农村信用社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四是企业精神。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员工意识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五是企业目标。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六是企业规范。如果说前五项内容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硬件”部份。农村信用社规范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农村信用社在一定时间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七是企业环境。在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在外部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在内部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种企业环境的创造也体现出农村信用社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和成效。

  三、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现状

  (一)文化理念不够明确。文化理念是员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一般包括信合精神、形象标语、座右铭、员工手册、社歌、宣传册等内容,可以用凝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进行准确表达。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体制不清、产权不明、行政分割,缺少统一的规划,导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达上含糊不清,不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问到文化理念,信合员工也一时难以回答。

  (二)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同时又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员工对这种辩证关系认识不深,造成只重视信用社的业务经营,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干部缺乏现代金融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现代企业理念,求于安稳,满足现状,缺乏把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做优的意识。

  (三)缺乏共同参与意识。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实践*同创造的,因此,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的每一个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农村信用社最大的内在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员工队伍管理松散,工作主动性不强,集体意识淡化,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加上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四、提高信用社企业文化途径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在目前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各方面进行认真的统一和规划,使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意识,认真抓好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企业精神的建设要纳入农村信用社发展规划目标之中,列为企业经营管理非抓不可的一件大事,同时要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宣传,使管理者和员工明白什么是企业文化,明确企业文化的作用,努力培育强化自己的企业精神。其次制订创建企业文化规划,引起广大职工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

  (二)各级农村信用社领导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决心和行动。领导应该带头学*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农村信用社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总结提炼,指导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职工的道德教育,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用社职工职业道德的形成要经过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职业道德观念,再上升至职业道德信念,从而养成讲职业道德的*惯,这样会使农村信用社的企业精神更显闪光点,文明服务更扎实,企业文化内含更丰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要全体员工来关心,要自上而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奋斗,这就要求员工必须要有“主人翁”意识,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对信用社漠不关心。

  (四)增强“客户观念”,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树立起“客户至上,客户第一”的观念,真正树立起“高效地、最优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寻求新的客户”的观念。离开“客户观念”谈“企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这种客户观念不仅要体现在组织目标和经营方针中,体现在金融产品设计上,更要体现在服务上,甚至体现在组织结构上。真正把“客户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尺。

  (五)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职工人尽其才。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是关系到企业文化能否被员工认同并自觉接受的关键。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要培养起职工自觉献身于农村信合事业的责任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被广大职工接受和认同,造成一种内部的动力机制。因此,在企业文化设计中,必须以人为本,让职工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吸引并积极融入这种文化。

  (六)加强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认同和接纳。农村信用社向社会展示自己的企业精神和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是要通过社会服务来实施完善。因此,农村信用社要重视做好自身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宣传,增强自身环境文化气氛。通过宣传,让社会、企业和客户了解、关心,并参与评议,不断改进、充实、提高,让社会不断认同和接纳信用社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2

  根据上级工会关于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会从9月份开始,组织办公室、宣教部门开展了对全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专题调研,选取国有、外资、非公等不同类型的10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对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及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

  一、所调查企业问卷梳理情况

  1、企业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所调查企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一般是企业行政、人事、综办部门或工会;供电、移动等国有企业每年文化建设的投入20万元以上,几家外资每年企业文化投入8——10万元,非公等其它规模企业每年文化2—5万元;所调查企业基本将文体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围绕经营理念建立了以制度文化体系、展室、文化手册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职工对企业文化认可主要来自文化活动和培训;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较大,工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大较大。

  2、职工文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企业负责职工文化活动的部门是60%以是工会,其它基本上是企业综合办或行政、人事部门;所调查企业有面积为50*米——400*米的职工文化阵地,一般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设施,部分企业有职工书屋、舞厅、学*培训室等;职工文化建设及开展活动每年投入2—10万元。企业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一般为音乐舞蹈、棋牌、户外休闲、球类这几种;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至少半年一次或不不定期活动,经常开展的文体活动有文艺演出/晚会、单项体育比赛、运动会、户外休闲、棋牌,职工基本全部参加单位组织文体活动情况。

  3、企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

  所调查企业职工普遍感觉生活精神压力一般,业余时间主要有哪些安排棋牌、娱乐上网浏览聊天、户外休闲,每年用于文化活动的支出*均为500—1000元,主要支出项目为上网、健身、棋牌娱乐。所调查企业的职工对单位文化活动和设施基本满意,希望单位开展和参与音乐舞蹈、学*培训、室内健身等文化体育活动。

  二、全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状况

  目前,全县共有民营企业689家(其中工业企业218家),个体工商户6200多家,从业人员约54000人(其中季节性临时用工约占55%)。

  按照企业生产规模主要分为三类企业,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如下: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如糖业公司分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中等风电企业,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20%。这部分企业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重视。特别是县供电分公司、移动公司、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融合度,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些企业均做到了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作为我县重点企业的糖业公司分公司、矿业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企业建设职工室内活动室、职工书屋等,即是企业重视文化建设的体现。

  2、中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如恒泰水泥公司、祥云食品公司等,这类企业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30%。这类虽然进行民一定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职工文化活动,但是基本上着重追求经济利益,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搞一些文艺节目、打一些宣传标语,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与深层次的认识。有的企业文化流于表面,仅仅通过举办简单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得不到协调发展,也不能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个体工商户。这类职工占全县企业职工总数的50%。大部分没有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个体工商主认为开展文化活动增加了成本支出,而且员工流动性大,不愿为员工提供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是员工尤其是农民工收入不高,打工之余参加文化活动会影响其它生产,没有多大好处而自愿不参加。

  三、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特色做法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县规模企业摸索适应自身发展的路子,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提升自身形象。

  私立一中针对本校教工工作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工会坚持业余、小型、多样的方针,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抓住重大节日这一契机,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学校成立了“百灵艺术团”,艺术团设有舞蹈队、声乐队、曲艺队、乐器演奏队,为重大节日和家长会演出;组织“春之声”元旦文艺联欢会。在校工会的提议和组织下,每年12月末举行“春之声”元旦文艺联欢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校工会每年组织“庆五一男子篮球赛”和“庆五一女子羽毛球赛”,丰富了教职工的生活。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有体育馆,有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有健身房,配有大量的体育健身器材;开设中外员工电视房;公司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文娱联欢活动、登山旅游、自行车骑行活动,员工的归属感逐步增强。糖业有限公司分公司配有职工阅览室,每年开展职工运动会,积极组织运动员职工参加县内和各项文体活动。公司配有无线上网,有职工兴趣小组,并建立室外篮球场地。运达风电公司从总体规划起就设计了建筑面积达1500余*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并与厂房、办公楼等同时施工,公司开业后就投入使用。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器械室,同时配备卡拉ok音响设备等。

  全县其他各企业也通过举办联合会、运动会、读书活动等拉*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增强员工归属感,使每个员工都能融入到企业建设中来。

  四、工会在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

  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一直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在企业创造良好的交流*台,让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年底以元旦联欢活动为契机,公司工会组织各部门深入了解在岗员工的艺术类特长,为员工搭建各种展示*台,促进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XX年,工会委员会深入开展事业部组织的“春雨2。0”工作,将公司的关怀落实到人,将员工的需要提上公司经营日程。从员工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精神文化需要,从公司文化宣贯到员工文化之星案例评选,从活动组织到满意度征集,种种工作的不断开展,促进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发展。

  糖业公司工会委员会推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司设培训教室有三间,占地面积600*米,配备10台电脑,两台投影仪,一套多功能影响设备。公司工会每年都要不同程度的举办全员职工安全大培训及安全实战演练;每榨季,农业部都要举办“甜菜学院培专题培训会”、“年度农业工作启动培训会”、“农业员及联络员培训沟通会”、“大小农机现场会及培训会”等,给广大职工、农户带来知识的同时,也使企业职工与农户效益得到双赢。运营系统每榨季举办“车间安全管理知识大培训”“检修技改全员安全培训会”、“榨季运营启动培训会”等。公司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业务在不断拓展,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

  五、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参差不齐。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往往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而规模小的企业对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其经营者相对缺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个别经营者只关注眼前利益,不关注社会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表面文章。

  二是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有待提炼和延续。由于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是为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而临时出台一些规范,功利性、目的性较强,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缺少理性的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缺乏延续性。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强,较难与企业融为一体,也影响了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延续。

  三是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缺乏有效途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载体形式单一、内容单一、方法手段单一,有的是嫁接、照搬其他企业的文化内容,不少企业文化建设还停留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初级阶段,仅限于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2、推进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全面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率先垂范和倡导对企业文化的构建,以及企业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崇高的品格,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组织他们不断学*,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广阔胸襟、渊博知识、才思敏捷的企业家。同时,企业家应自觉执行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企业员工,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二是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形成的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并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企业绝大部分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要建立与员工和谐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关心员工的就业、工资、福利、保险、晋职等,改善工作环境,在企业中形成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的氛围,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企业文化有承载主体,并得到延续。

  三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每个企业都有自已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因企制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结合企业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在了解企业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并找准切入点,提炼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3

  十年来,我公司通过大力实施“七个一”创建工程,即叫响一个口号———安全优质供用电,人民电业为人民;落实一项责任———创建一把手责任制;夯实一个基础———基层服务窗口建设;推行一项承诺———供电服务承诺制;健全一项考核———优质服务跟踪考核;畅通一项流程———以内保外服务流程;追求一个目标———客户满意零投诉,使我公司创建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深化创建,有力促进了公司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尤其是在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公司始终把供电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条生命线,作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在深化、细化、优化供电服务上下功夫。加大创建工作的文化含量,用文化引领文明创建。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是:提升企业品质,打造亲情电力,塑造国网品牌,建设电网坚强、服务优质、资产优良、业绩优秀的“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方法手段是“以客户满意为导向,以三大创新为动力,以继承电力传统文化、借鉴优秀文化成果为手段”。企业精神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工作理念是“电网建设高起点,优质服务更亲情,企业管理贯三标,文明创建抓人本,多种产业创品牌”。

  构建安全、服务、廉洁、学*“四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一是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是“要安全、能安全”。导入方法是引导职工“人人想要安全”,帮助职工“人人有能力安全”,确保职工“人人做到安全”。二是服务文化。核心理念是“真诚服务、共谋发展”。服务宗旨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形象是“真诚、规范”。服务价值观是“以客户满意为导向”。服务准则是“客户满意、*放心”。服务诚信观是“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服务客户观是“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服务细节观是“细节决定服务成败”。服务品牌观是“共塑国家电网品牌”。导入方法是“培育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健全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手段、强化服务细节、提升服务品质、营造服务氛围、塑造服务品牌。”三是廉洁文化。核心理念是“既干事,又干净”。导入方法是“三提倡四进入”,即倡导“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本”,廉洁文化进机关部室、进生产单位、进基层班组(农村供电所)、进职工家庭。四是学*文化。核心理念是“知识改变命运,学*成就未来”。导入方法是:分层次构建学*的*台,分对象勾画学*前景,分项目打造学*团队。

  用“亲情服务九法”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文明行业创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和谐节约、电力先行”主题活动,推进“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最*,我们提出了“以亲情缔结诚信,用精细铸就卓越”的创建口号,大力实施“亲情服务九法”,即对客户永远保持微笑,用心感知客户,善待客户抱怨,注重细节服务,送给客户惊喜,关怀弱势群体,尽心履行职责,精细服务技能,构建亲情团队。使文明行业创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体现行业特色,更加让群众满意,让*放心。

  为不断深化全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我局紧紧抓住窗口建设、基层建设和执法规范等三项工作重点,努力创新内容,创新载体,有效推进了工商系统文明创建工作。

  擦亮窗口,亮化创建工程。切实加强市场主体准入窗口建设。深化“红旗窗口”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服务”创建活动,在全面授权基层工商分局(所)登记、发放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上注册、网上年检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工作,提高了注册登记的工作效率。切实加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窗口建设。大力推进“12315”申诉举报工作;坚持高起点定位,大力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坚持高效率运作,大力加强专项整治和*行动,深入开展“12315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逐步将消费者*窗口建设成工商部门为民办实事的模范单位。

  强抓基层,打牢创建基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开展“为发展服务、让群众得益”基层站所作风建设活动和文明工商所(分局)创建活动。坚持将作风建设的着眼点定位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着力点放在依法行政、科学监管上,着重点放在狠抓关键、强化规范上,在全系统细化创争规划、落实创争责任,深入开展“五赛五比”创争活动。一赛大局观,比谁宗旨意识树得牢、主动服务意识强;二赛责任感,比谁爱岗敬业精神强、自觉奉献贡献大;三赛纪律性,比谁自律要求严、遵章守纪好;四赛文明度,比谁服务态度优、实事好事多;五赛满意率,比谁社会印象好、群众满意率高。通过创争活动,广大工商干部以实际行动切实喊响了“服务发展无小事、工商服务无条件”的口号,形成了“层层抓服务,人人讲服务”的生动格局,“一线日记”、“三零服务”、“12315”三进、农资市场“六统一”(统一进货、价格、核算、管理、形象、标识)加盟连锁经营模式、“走万家企业、听年检人心声”等,形成了工作特色。

  规范执法,推动创建活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监管模式改革,在全系统全面推行案件流程运行管理、执法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执法依据、执法公示、执法程序、执法职责、强制措施、执法责任、执法文书、执法台账、执法行为、执法制度等十项规范)、ABC三级升降授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和以“市场有序度”与“社会满意度”为重要指标的考核新机制。同时,在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开展执法大检查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以规范市场执法行为为重点的登记质量、市场监管行为、执法办案质量、行政收费行为和内部管理行为等五大检查,有效增强了工商执法的公信力。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4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是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胜利,才能发展壮大,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友谊商店至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诚为本”的理念经营企业,公司非常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坚持建设成有自己特点的企业,建设中不断改革,大胆创新,经过企业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友谊放心物品,例如放心食品、放心洗化、放心酒、放心鞋等。企业敢保证所经营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因此在广大市民心目中已经形成了放心店的形象。下面,就友谊的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行能提出批评意见。

  一、企业概况

  日照市对外供应公司是日照市友谊商店有限公司的前身,从企业组建(1985年)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二十多年中企业一直服务于日照市。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业从成立之初的国有企业向后来的股份制企业逐渐转变,企业与2009年12月16日与兴业集团融为一体,从此成为了兴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0年公司年销售已经超过了2.5亿元。目前全公司拥有员工1500多名,公司的总营业面积达3千多万*方米,其中总店18万多*方米,分部于日照市各城区,其中岚山、东港、新市区、开发区等四个区有12个连锁店,总面积达12万*方米。2005年,友谊商店从战略布局的总体思路出发,对购物环境、经营布局、品牌、客户结构和物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调整升级,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时尚内涵。经过企业全体员工二十多年的努力,友谊商店取得了各种荣誉称号,例如“*商业名牌”、“全国经营商品质量达标暨放心购物单位”、“全国诚信经营单位”、“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单位”、“山东省价格诚信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青年文明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四十多项荣誉称号。

  二、把握内涵,正确定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是提高员工素质、凝聚员工思想、向外展现企业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和基础,对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百货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友谊商店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员工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写进了企业长久发展的计划,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以及写入了每一年的工作实施方案中,同时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企业的目标管理考核中。例如公司党总支要求员工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和激励员工工作积极进取。在员工中的反应很不错,有的员工写自己家庭经济变化、思想观念变化;有的员工写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商业服务的变化;有的员工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方面的变化。纷纷在《兴业之窗》、《友谊家庭》发表。加入集团三年来,广大员工撰写文章等1500多篇,这些基础写作,既有利于工作,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提升了企业美誉度。

  三、培养一支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干队伍

  (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条件,发挥教育培训功能,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员工在企业活动中和企业人际关系中体现出的活动文化。友谊商店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原则,企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和谐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始终坚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如我们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服务标兵”为主题的活动,动员每位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动员每位员工参加“五比五赛”(即赛文明、比礼仪,赛和谐、比服务,比环境、赛秩序,比风气、赛形象,比创新、赛销售)活动,在企业上下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还激发了员工热爱家庭、热爱企业、热爱祖国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企业还鼓励和支持员工利用工作时间之余读书,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养成长期读书学*的好*惯。通过读书学*,提高了道德修养,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做到与同事和谐相处、与企业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

  (二)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

  友谊商店的工作是服务性工作,只有做好这种服务才能保证企业被社会所接受,才能被广大市民认可,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说简单点就是要将企业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文化建设。为此友谊商店将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做为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坚持将诚信、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教育作为企业教育的基础,努力建设有这友谊商店特有的服务文化。为此友谊商店党总支*、总经理陈辉经常说,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必须注重抓企业的软环境建设,注重抓人的思想工作,注重抓企业团队建设,为企业营造了正气升腾的氛围,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仅2012上半年,企业就先后涌现出先进个人典型20多人次,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30多起。

  (三)注重实效,坚持以宣贯促建设

  我们在文化的建设中坚持将企业文化宣传同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领导推动、部门主动、基层联动”指导思,全力推进“以宣促建”的工作。先后邀请省市局内训师举办专题培训10余场,专题讲座20余次。充分借助展板、简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员工餐桌上粘贴小条幅,将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愿景、服务理念等放在员工目之所及范围,营造了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员工的实践活动,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是促进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友谊商店有限公司注重发挥广大员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既不只是领导的事,更不是领导搞的形象工程,而是与集团发展、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大事。

  四、推进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建设的一些体会

  (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建设的结果,其中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企业和职工的文化绝大部分取决于领导者的意识形态。企业的领导者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必须充分发挥带头的作用、推动的作用、典范的作用、创新的作用,既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又要不断的创新企业的价值观。只有他们才能指挥企业新文化的建设,有意识的发扬企业文化积极优良的部分,保留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克服消极落后的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将企业文化推向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

  建设现代化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以下四点:一是企业文化并不等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企业文化绝不能口号化、形式化;三企业文化也绝不等同于文体活动;四企业文化更不是所谓的政工文化。要建设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以上四点,同时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标准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独有的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建设出具有企业特有的文化。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可以向先进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学*和借鉴,在学*和借鉴时有认真、决心地执行落实。同时要因地制宜,不要拿来主义,去伪存真,借鉴吸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经验和方法,说白了就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适应的就是先进的”。

  五、结语

  今天,不断提升改造后的友谊商店正在展现出特有的魅力。坚守“诚信为本”铸就了企业的特质,“活力、动感、时尚”勾勒出卓尔不群的风格,“亲情、人文、超值”的服务文化聚拢了人气。友谊商店采用科学的客动线规划、使用多层次立体照明、构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每一处都传递着现代美好生活的新主张。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每个友谊人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快乐的生活。现在每个友谊人都会唱3至5首爱**曲,友谊人用最美的歌声歌唱祖国,友谊人用最真挚的情感抒发对企业的热爱,友谊人用一首首爱**曲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一流、饱满的精神状态、崭新的精神风貌,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5

  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标准,而企业文化则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一个标尺。*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各个领域的竞争已经开展,我国的金融领域也正逐步对外开放,作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树形象,在形象上抓内控,在内控下建和谐是目前发展的方向,而怎样创建和谐发展的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完善不得不提上日程。

  一、企业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根植于全体员工思想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理念、宗旨、规范等。它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和企业特色。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可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信用社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住发展机遇,把自己做大、做强,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自己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构成

  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大致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企业信誉。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和声誉是极为重要的。二是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出发点是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花大力气搞好“优质文明服务建设”。三是企业道德。农村信用社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四是企业精神。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员工意识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五是企业目标。农村信用社的目标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六是企业规范。如果说前五项内容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硬件”部份。农村信用社规范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农村信用社在一定时间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七是企业环境。在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在外部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在内部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种企业环境的创造也体现出农村信用社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和成效。

  三、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现状

  (一)文化理念不够明确。文化理念是员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一般包括信合精神、形象标语、座右铭、员工手册、社歌、宣传册等内容,可以用凝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进行准确表达。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体制不清、产权不明、行政分割,缺少统一的规划,导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达上含糊不清,不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问到文化理念,信合员工也一时难以回答。

  (二)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同时又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员工对这种辩证关系认识不深,造成只重视信用社的业务经营,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干部缺乏现代金融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现代企业理念,求于安稳,满足现状,缺乏把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做优的意识。

  (三)缺乏共同参与意识。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实践*同创造的,因此,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的每一个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农村信用社最大的内在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员工队伍管理松散,工作主动性不强,集体意识淡化,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加上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四、提高信用社企业文化途径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在目前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各方面进行认真的统一和规划,使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和提高。

  (一)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意识,认真抓好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企业精神的建设要纳入农村信用社发展规划目标之中,列为企业经营管理非抓不可的一件大事,同时要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宣传,使管理者和员工明白什么是企业文化,明确企业文化的作用,努力培育强化自己的企业精神。其次制订创建企业文化规划,引起广大职工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

  (二)各级农村信用社领导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领导应该带头学*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农村信用社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总结提炼,指导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6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是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胜利,才能发展壮大,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友谊商店至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诚为本”的理念经营企业,公司非常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坚持建设成有自己特点的企业,建设中不断改革,大胆创新,经过企业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友谊放心物品,例如放心食品、放心洗化、放心酒、放心鞋等。企业敢保证所经营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因此在广大市民心目中已经形成了放心店的形象。下面,就友谊的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行能提出批评意见。

  一、企业概况

  日照市对外供应公司是日照市友谊商店有限公司的前身,从企业组建(1985年)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二十多年中企业一直服务于日照市。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业从成立之初的国有企业向后来的股份制企业逐渐转变,企业与2009年12月16日与兴业集团融为一体,从此成为了兴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0年公司年销售已经超过了2.5亿元。目前全公司拥有员工1500多名,公司的总营业面积达3千多万*方米,其中总店18万多*方米,分部于日照市各城区,其中岚山、东港、新市区、开发区等四个区有12个连锁店,总面积达12万*方米。2005年,友谊商店从战略布局的总体思路出发,对购物环境、经营布局、品牌、客户结构和物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调整升级,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时尚内涵。经过企业全体员工二十多年的努力,友谊商店取得了各种荣誉称号,例如“*商业名牌”、“全国经营商品质量达标暨放心购物单位”、“全国诚信经营单位”、“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单位”、“山东省价格诚信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青年文明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四十多项荣誉称号。

  二、把握内涵,正确定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是提高员工素质、凝聚员工思想、向外展现企业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和基础,对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百货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友谊商店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员工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写进了企业长久发展的计划,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以及写入了每一年的工作实施方案中,同时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企业的目标管理考核中。例如公司党总支要求员工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和激励员工工作积极进取。在员工中的反应很不错,有的员工写自己家庭经济变化、思想观念变化;有的员工写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商业服务的变化;有的员工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方面的变化。纷纷在《兴业之窗》、《友谊家庭》发表。加入集团三年来,广大员工撰写文章等1500多篇,这些基础写作,既有利于工作,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提升了企业美誉度。

  三、培养一支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干队伍

  (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条件,发挥教育培训功能,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员工在企业活动中和企业人际关系中体现出的活动文化。友谊商店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原则,企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和谐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始终坚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如我们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服务标兵”为主题的活动,动员每位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动员每位员工参加“五比五赛”(即赛文明、比礼仪,赛和谐、比服务,比环境、赛秩序,比风气、赛形象,比创新、赛销售)活动,在企业上下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还激发了员工热爱家庭、热爱企业、热爱祖国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企业还鼓励和支持员工利用工作时间之余读书,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养成长期读书学*的好*惯。通过读书学*,提高了道德修养,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做到与同事和谐相处、与企业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

  (二)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

  友谊商店的工作是服务性工作,只有做好这种服务才能保证企业被社会所接受,才能被广大市民认可,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说简单点就是要将企业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文化建设。为此友谊商店将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做为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坚持将诚信、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教育作为企业教育的基础,努力建设有这友谊商店特有的服务文化。为此友谊商店党总支*、总经理陈辉经常说,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必须注重抓企业的软环境建设,注重抓人的思想工作,注重抓企业团队建设,为企业营造了正气升腾的氛围,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仅2012上半年,企业就先后涌现出先进个人典型20多人次,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30多起。

  (三)注重实效,坚持以宣贯促建设

  我们在文化的建设中坚持将企业文化宣传同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领导推动、部门主动、基层联动”指导思,全力推进“以宣促建”的工作。先后邀请省市局内训师举办专题培训10余场,专题讲座20余次。充分借助展板、简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员工餐桌上粘贴小条幅,将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愿景、服务理念等放在员工目之所及范围,营造了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员工的实践活动,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是促进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友谊商店有限公司注重发挥广大员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既不只是领导的事,更不是领导搞的形象工程,而是与集团发展、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大事。

  四、推进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建设的一些体会

  (一)企业文化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建设的结果,其中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企业和职工的文化绝大部分取决于领导者的意识形态。企业的领导者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必须充分发挥带头的作用、推动的作用、典范的作用、创新的作用,既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又要不断的创新企业的价值观。只有他们才能指挥企业新文化的建设,有意识的发扬企业文化积极优良的部分,保留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克服消极落后的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将企业文化推向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

  建设现代化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以下四点:一是企业文化并不等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企业文化绝不能口号化、形式化;三企业文化也绝不等同于文体活动;四企业文化更不是所谓的政工文化。要建设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以上四点,同时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标准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独有的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建设出具有企业特有的文化。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可以向先进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学*和借鉴,在学*和借鉴时有认真、决心地执行落实。同时要因地制宜,不要拿来主义,去伪存真,借鉴吸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经验和方法,说白了就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适应的就是先进的”。

  五、结语

  今天,不断提升改造后的友谊商店正在展现出特有的魅力。坚守“诚信为本”铸就了企业的特质,“活力、动感、时尚”勾勒出卓尔不群的风格,“亲情、人文、超值”的服务文化聚拢了人气。友谊商店采用科学的客动线规划、使用多层次立体照明、构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每一处都传递着现代美好生活的新主张。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每个友谊人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快乐的生活。现在每个友谊人都会唱3至5首爱**曲,友谊人用最美的歌声歌唱祖国,友谊人用最真挚的情感抒发对企业的热爱,友谊人用一首首爱**曲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一流、饱满的精神状态、崭新的精神风貌,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6)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菁华3篇)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具有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等特点,符合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要求,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作用日益突出。

  20xx年10月,“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出现,这是“文化产业”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建议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20xx年11月,发展文化产业又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党的*报告,报告同时对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目标和手段、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做了全面论述。自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党的*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年来,根据浙江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和xx市委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要求,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舟山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xx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xx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一次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活动,以发现问题,认清形势,寻找对策,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目的意义

  目前,xx市文化产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海洋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适时开展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工作,将有利于:

  1、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发展规模、发展水*及其在我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发现不足,寻找对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2、提高文化产业在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及各文化行业间的同度量对比分析,提供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

  通过全面调查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为市委、市*提供文化产业宏观管理方面准确、客观的政策依据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基本情况。

  1、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和范围的划分。

  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和范围的划分,学术界观点众多。党的*召开之前,*惯于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xx年9月,*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xx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在文化产业范围的划定方面,20xx年9月,*《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演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九大行业门类纳入文化产业的管理范围。20xx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下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及其他文化等;“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2、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概况。

  此次调研中,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行业划分和统计范围,制定了《xx市文化产业调查实施方案》,以统一的范围、统计口径,规范数据来源渠道,保证统计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能正确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此次调查统计的时间跨度设定为三年,即2004至20xx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并从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就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4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描述:

  (1)财务状况指标:主要反映文化产业的资产、收支和经营状况,包括文化产品生产企业指标、文化产品流通企业指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服务企业指标、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文化单位指标。

  (2)业务活动指标:主要反映文化产业主要业务活动的状况和规模。

  (3)就业人员指标:主要反映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结构等情况。

  (4)补充指标:主要反映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年来,xx市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速度地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增加,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也进一步显现,创造的增加值较快增长。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共有3232家,文化产业总产出22.42亿元,从业人数2.52万人,资产总规模16.8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9.47 亿元,文化产业税收(不包括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下同)5707万元。到了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30.64亿元,从业人员2.66万人,资产总规模18.5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3.00亿元,文化产业税收7844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32.4%、5.4%、10.1%、33.0%和 37.4%,年均增速分别为15.1%、2.7%、4.9%、15.3%和17.2%。

  然而,文化产业总体情况与xx市经济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仍显落后。*年来,我市以海洋经济为龙头,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突出“二、三、一”产业发展导向,以船舶工业为代表的临港工业实现了迅猛发展,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升,全市gdp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骄人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尽管有较快发展,但在全市gdp中所占的份额却略有下降,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10%,20xx年占4.01%,20xx 年为3.88%。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高有得到充分挖掘,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余地。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1、分层次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文化产业的三个层次看,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总产出4.40亿元,从业人数0.35万人,总资产7.40亿元,增加值1.6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4.35%、13.16%、39.90%和12.97%;文化产业外围层总产出12.45亿元,从业人数0.57万人,总资产7.65 亿元,增加值7.5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0.61%、21.33%、41.25%和58.39%;文化产业相关层总产出13.80亿元,从业人数1.74万人,总资产3.49亿元,增加值3.72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5.04%、65.51%、18.85%和28.64%。文化产业外围层在全市文化产业中占居份额,文化产业相关层次之,文化产业核心层所占份额最小,与20xx年相比,三个层所占份额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2、分行业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增加值来看,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业所占份额,20xx年风景名胜区管理业实现增加值6.04亿元,所占比重为4*5%;第二位是玩具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8亿元,所占比重为10.59%;第三位是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4亿元,所占比重为9.51%;第四位是室内娱乐业,实现增加值0.59亿元,所占比重为4.55%;第五位是电视业,实现增加值0.45亿元,所占比重为3.46%。与20xx年比较,前五位行业没有变化,但从总体发展趋势看,除工艺美术制造业所占份额比20xx年略有下降,其余四个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均比20xx年有所上升,风景名胜区管理业上升0.2个百分点,玩具制造业上升0.92个百分点,室内娱乐业上升0.31个百分点,电视业上升0.05个百分点。

  3、分注册类型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企事业单位(包括风景名胜管理区)注册类型看,国有单位占居绝对优势。20xx年国有单位实现增加值6.93亿元,所占比重为70.62%,比2004 年提高0.3个百分点;私人有限责任公司位居第二位,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0.74亿元,所占比重为7.58%,与20xx年比发展最快,份额提升最多,两年所占份额提高0.51个百分点;第三位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增加值0.65亿元,所占份额为6.58%,比20xx年提高0.32个百分点;第四位为港澳台合资经营企业,实现增加值0.38亿元,所占份额3.89%,比20xx年下降0.1个百分点。

  4、分具体行业看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核心层中印刷业总产出为16072.23万元,从业人数796人,总资产为8143.25万元,实现增加值2755.6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 34.1%、2.4%、1*%、36.3%;图书零售业总产出为4251.26万元,从业人数237人,总资产为4687.07万元,实现增加值 1491.80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33.8%、4.4%、9.9%、35.7%;专业社团总产出为2223.46万元,从业人数361人,总资产为1955.65万元,实现增加值1495.9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25.4%、4.0%、3.6%、26.6%;群文活动单位总产出为 1772.74万元,从业人数235人,总资产为1145.63万元,实现增加值1150.39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10.3%、0.4%、 2.0%、10.7%。

  外围层中室内娱乐业总产出为13128.91万元,从业人数1955人,总资产为9527.63万元,实现增加值5920.22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43.9%、14.5%、12.9%、47.3%;旅行社总产出为30980.9万元,从业人数1023人,总资产为19477.21万元,实现增加值 3412.2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42.1%、10.5%、10.0%、44.6%;广告业总产出为7803.72万元,从业人数710人,总资产为5558.79万元,实现增加值2507.69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58.1%、12.3%、21.6%、59.7%;计算机服务业总产出为 3247.06万元,从业人数439人,总资产为3220.80万元,实现增加值1542.00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14.3%、0.2%、 0.9%、14.9%。

  相关层中玩具生产总产出为83093.38万元,从业人数3355人,总资产为10307.42万元,实现增加值13761.02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42.1%、10.0%、14.5%、50.4%;工艺品生产总产出为16162.68万元,从业人数9804人,总资产为125.27万元,实现增加值12355.48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29.3%、2.4%、6.3%、32.0%;文化家用电器零售总产出为14846.89万元,从业人数 943人,总资产为9539.09万元,实现增加值3188.89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36.3%、4.0%、8.5%、35.4%;工艺品零售总产出为2816.08万元,从业人数638人,总资产为604.78万元,实现增加值2396.66万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27.7%、2.6%、 8.0%、29.7%。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

  *年来舟山文化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在发展中突出海洋特色,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

  1、海洋文化旅游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批零贸易业也开始起步,舟山海洋特色的文化产业初具雏形。

  全市依托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着力建设具有海岛特征、海洋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和实施,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舟山国际沙雕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海洋美食文化节、金庸武侠文化节等一批海岛度假旅游、节庆旅游迅速崛起,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以海洋、佛教为特征的工艺美术品制造、销售初露倪端,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文化产业发展扩展了海洋经济外延,丰富了海洋经济文化内涵,提升了海洋经济的品质,增强了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一个跨行业产业,范围广泛,具有较强的产业辐射性和渗透力,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强,如文化旅游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就同时涉及旅游业和制造业,其发展也就为舟山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全市第三产业的增长及其比重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使我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税收达7844万元,比20xx年增长37.4%,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2.1%,占地方财政一般收入比重为3.2%。

  3、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拓展了海洋文化内涵,提升了海洋文化品质,为海洋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实现其社会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拓展了海洋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升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年来舟山依托海洋文化资源,成功举办了“*舟山国际沙雕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促使舟山旅游业从主推佛教文化逐渐转向海洋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促进舟山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海洋文化的内涵;依托民间民俗资源,举办了“*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将原本散落于民间的民俗文化艺术进行加工提炼和集中展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吸引大量市民、外地游客观摩欣赏的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亦提升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品味,拓展了文化的空间,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文化产业发展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就业结构转型、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过去单一的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兴起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也有效推动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的消费结构,提高群众文化消费品味、个人素质及其整体生活质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提升了人的精神文化素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舟山社会和谐发展。

  5、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重要突破口。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如鸟之两翼共同构成了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名城既要有繁荣的文化事业,又要有发达的文化产业,只有两者比翼齐飞,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是名副其实的海洋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有效地推进文化企业单位在用人机制、分配制度以及工作方式、运作思路方面的变革,使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生机与活力。同时,可以有效吸引社会力量办文化,使部分文化经营单位从公益性单位中剥离出来,缓解*财力不足的压力,使*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共同发展进步,共同促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重文化事业而轻文化产业,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上,过去一直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过分强调文化经营单位的事业性质及其公益性,而忽略了文化的产业性质,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思想障碍。后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定位,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难于完全做到规范的企业化管理和运作。正是由于过去一直回避文化产业化的提法,认为跟市场联系起来,就会削弱文化的宣传功能,背弃社会属性,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消极被动,成长速度慢,创新力度小,被抢占了市场先机。

  重文化事业而轻文化产业,忽视了文化的产业性质,抑制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发育,影响了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自我成长,致使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不充分。

  (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不活,体制不顺,阻碍了文化产业按市场化要求实现自我发展。

  文化管理机制不活,体制不顺,传统的文化单位尚在事业管理体制中运营,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互胶着,难以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真正分离,阻碍了文化产业按市场化要求实现自我发展。一是文化管理部门的文化产业促进职能不明确,兼有文化行业管理、发展文化事业和促进文化产业的三重职能,是典型的政资、政事、政企不分。二是社会文化市场主体还没有完全纳入*文化管理的视野,对市、县(区)的文化企业缺乏资源整合,对社会文化产业单位更是底数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胶着与混淆的结果是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属性,偏重于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轨道,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主体较弱,内部发展不*衡。

  文化产业内部层级发展不*衡,“核心层”及“相关层”所占比重较小,特别是“核心层”,作为文化产业主体部分,其增加值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及其他文化服务)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58.39%,从业人员占21.33%,资产占41.25%,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仅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2.97%,从业人员仅占13.16%,资产仅占 39.90%。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也只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8.64%,从业人员只占65.51%,资产只占18.85%。

  从外围层内部行业来看,风景名胜区管理业占绝大部分份额,占外围层的78.4%,外围层除此之外的其他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则相对偏低,文化产业外围层内部同样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

  (四)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人均经济效能较低。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30.64亿元,从业人数2.66万人,资产总规模18.5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3.00亿元,仅占gdp的 3.88%。其中,“核心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1.69亿元,“外围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只有7.59亿元,而且主要是旅游景点管理的收入,若扣除旅游门票部分,“外围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仅有1.64亿元。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只有4.89万元,低于全市6.00万元的*均水*。其中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为 4.83万元,而文化产业相关层则仅有2.14万元。总体上说,我市文化产业人均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还比较弱,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五)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规模较小,人才匮乏,缺乏大规模产业集团。

  xx市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偏小、人员偏少。据统计,20xx年,*均每个文化产业单位仅有从业人员7.80人,年增加值上千万元的单位寥寥无几,年增加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也是屈指可数。从单位性质来看,个体经营户所占25.2%,到20xx年也还占24.5%,经营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不强。

  xx市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根据20xx年全市人才资源调查资料显示,文化产业就业人员中人才比重为43.66%,略高于全市*均水*5.61个百分点。但同年教育行业的人才比重为91.21%,卫生行业的人才比重为86.30%,分别高于文化产业人才比重47.55、42.6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奇缺,20xx年全市从事文化产业的高级人才只有59人,占全市高级人才的比重仅为2.3%,与教育、卫生等人才密集度高的行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极不对称。

  xx市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偏小,人才匮乏,尚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缺少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六)文化产业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目前,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缺乏明晰性。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长期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没有根据自身文化优势确立重点扶植和发展的产业。如文化旅游业、节庆会展业、文化娱乐业等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实力,应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植。在产业发展形态上,由于文化产业没有形成明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导致了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不稳定性,出现了社会力量抢滩文化产业市场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不规范性。如在社会文化产业中,群众通俗文化发展迅速,一些经营者急功*利,违规操作,致使守法经营者遭受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和发展的稳定性减弱,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群众文化消费力弱,水*较低,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xx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4.1%和16.2%(由于统计中无法将教育消费剔除,因此仅能用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进行表述),若将教育消费剔除,估计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足6%。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文化娱乐消费仍处于弹性较大的次要位置。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20xx年我市人均gdp达到4320美元,文化消费潜力很大,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并急需将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目前,群众多元性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启动,文化市场也还存在供需缺口,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体系尚未形成。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市虽然从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管理等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融资、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明显不足。有些文化产业政策过于原则,缺乏实施细则,没有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没有提供保障措施,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难以贯彻落实。

  四、xx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作用日益突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方面预测,*的文化产业市场年均产值可达4800亿元,目前仅有1800亿元,尚有3000亿元发展空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的设想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1999年浙江省委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突破了原来单一地看到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价值。20xx年,浙江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26.93亿元,占全省gdp的7.4%。目前,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纷纷开始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报告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可以预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二)舟山经济迅速崛起,实现全面跨越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资基础。

  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亿元,年均增长16.3%,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34475元,全省排名从第8位跃居第5位。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5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33元。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高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又增强了消费者潜在的购买能力,潜在的文化消费市场正逐步扩大。这预示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将会高起,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三)大桥经济时代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将于20xx年完成,20xx年正式通车。大桥的建成通车直接加强了舟山与沪、杭、甬长三角经济圈的紧密联系,使舟山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相对孤立、封闭、岛域分割、资源共享程度低的传统岛屿向更为开放的现代海洋经济转型。大桥突破了地域限制,延伸了发展空间,提升了海岛城市发展定位,能够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桥加速了资源要素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大大降低了我市企业投资和生产的成本,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五、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将文化事业职能和文化产业功能相混淆的体制性障碍,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文化单位自身发展活力,根本就在于改革。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应坚持以*为主导,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则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坚持面向市场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二)立足现实,发挥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得天独厚的“渔、港、景”资源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最直接的资源优势。

  舟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出海口的交汇处,背靠沪、杭、甬,面向太*洋,踞*大陆海岸线中心,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和通道。这里“得渔独丰”----是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的中心,人称“东海鱼仓”;“得*优”----港域水深广阔,航道顺畅、良港天成;“得景独秀”----拥有两个风景名胜区和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舟山“渔、港、景”等海洋资源闻名遐迩,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深水港口物流基地、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海洋旅游胜地。20xx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1414万吨,水产加工业产值150.3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152.8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3.0亿元。丰富的渔港景自然资源和迅猛发展的产业经济,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独特的地域特点孕育了舟山独特、灿烂的海洋文化,形成了诸如海洋佛教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名人文化、海洋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海洋文化资源是人类海洋生活的遗迹和结晶,它不仅与人类的海洋经济生产活动密不可分,也是构成海洋文化自然环境的内容和实现海洋文化开发、利用的基础。应进一步挖掘、整合、发挥海洋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抓住机遇,**思想,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大桥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利用大桥沟通吸纳功能,为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要素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并加强与上海及周边地区在经济、科技、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使上海的科技研发能力、资金、信息等要素条件为我市文化产业服务。要借助大桥的沟通,把舟山海洋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海洋经济优势,培育海洋文化产业竞争新高地,形成海洋文化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将舟山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更大范围内销售,提高舟山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地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大桥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进一步**思想,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从而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实现产业目标,克服产业发展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要积极发挥*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尽快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紧紧围绕产业化生产方式这个核心问题,按照产业化运作规律,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布局结构、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运作机制。

  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尚有待制定,这里我们仅根据舟山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现状,初步提出“十一五”期间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十一五” 期末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显著提高,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逐渐加强,文化产业整体水*、综合实力和占gdp的比重居全省前列;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体系,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形成3-4个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主导产业,培育并建立2-3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崭露头角,海洋文化产品对外输出的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升至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0%左右。海洋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业的支柱产业。

  (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行业,推动形成品牌产业和主导产业。

  文化产业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发展文化产业需突出重点,分明主次。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需根据海洋文化的特点及优势,精心选择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实行政策倾斜,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展示我市城市风采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名片”,以此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经分析,这些文化产业主要有:

  1、文化旅游业

  编排具有浓郁舟山地方特色的一台海洋文化大戏和一批精致的小戏,充实旅游景区文艺表演的内容,进一步搜集整理民间民俗文化,编撰舟山文化旅游系列丛书,加强宣介力度;开发文化主题旅游岛,如“沙岛”、“侠岛”、“泥岛”等;挖掘整理并推出“渔歌”、“军歌”、“佛歌”等系列产品;建立海洋民俗村展示我市渔业博物馆,包括渔村生活*俗、渔业生产*俗、渔乡信仰*俗、渔乡礼仪*俗、渔船发展史(渔具、船模)、渔业文化与艺术史等内容;精心策划组织特色文物及艺术展览,突出精品陈列,加强文物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启动以文物与旅游结合拉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利用上海世博会、杭州休博会、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有利时机,主攻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把舟山建设成为长三角洲影响力的海洋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2、节庆会展业

  采用“*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把节庆活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遵循市场规律,建立“投资—回报”机制,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和媒体参与,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节庆会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整合资源,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在实行这一模式中,各方明确己任,各负其责,如*负责协调、宣传、安全、制定政策等,真正使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确保节庆会展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果。

  我市国际沙雕节,从第4届起,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成立了舟山国际沙雕公司,该公司策划、组织、实施沙雕节及相关经营业务,使节庆活动越办越好。要进一步将舟山国际沙雕节的成功经验推介到其他节庆会展活动中,加强对“*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海洋美食文化”以及定海的双拥文化节、普陀的民俗民间大会、岱山的*海洋文化节和嵊泗的贻贝节等节庆会展活动的组织策划,进一步提高其举办水*和影响力。

  3、文化娱乐业

  进一步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的手段引导文化娱乐业健康稳定地发展,着力加强和改进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切实解决娱乐场所散、小、乱、差问题。积极推广自助消费的量贩式歌舞娱乐场所,鼓励娱乐企业走超市化、规模化、品牌化和连锁经营之路。引导歌舞娱乐场所向商业区和旅游区发展,严格歌舞娱乐场所申办程序,实行审核公示制度等。

  加快新城海洋文化中心及其他相关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进程,优先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城市标志性建筑。大型、综合性的文化娱乐设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及早规划、及早立项、及早开工建设。

  4、演艺业

  依托华东演出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资源,形成集创作、演出、经营、场所、设计、制作、中介等产、供、销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集团,努力开发挖掘演出市场潜力,不仅与省内各演出团体合作,并且与省外甚至国外的演出团体合作,建立统一的营销机制,降低经营演出成本,以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发挥市演出公司龙头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在引进、外联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把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和海岛民俗风情的剧目带出舟山,将大陆文化的优秀经典作品引入海岛,形成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交流融合的良好机制。

  5、艺术培训业

  艺术培训业是两个效益并收的产业,也是最能体现和发挥文化优势和特长的潜在资源,市场潜力极大。要把艺术培训作为一项产业来做,积极发挥群艺馆、文化馆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提高艺术培训社会化程度。优化艺术培训资源配置,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艺术表演、艺术欣赏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艺术培训市场,使艺术培训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消费之一。

  6、文博业

  在做好文物保护、文物抢救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全市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以各级文物馆、博物馆、名人故居为依托,建立以文物复制品生产销售、文化展览和文化景点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文博产业体系。努力开发、利用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以展示全市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军事文化、海洋文化的魅力。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文物藏品和资源以及场馆设备,在做好藏品巡展之外,广泛引进国内外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展览。

  7、影视业

  *年来,舟山通过广泛吸收民营资本,投资兴建了全国第一座海岛拍摄基地----桃花岛射雕影视城,目前已成为集影视拍摄、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点。下一步要依托桃花影视城及其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海洋、海岛影视业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改善影视拍摄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影视制片人到舟山拍摄影视剧,提高海岛影视拍摄基地的知名度,并带动朱家尖等地影视业的发展。

  8、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广告、建筑、设计、工艺品、影视、音乐、表演、出版、游戏等,舟山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观音故事、海洋动物故事等都是动漫、设计、影视、音乐、游戏等创意产业直接灵感的源泉。应通过进一步优化软、硬环境,制定优惠的扶持政策,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企业落户舟山海岛。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工作情况

  邹城是“邹鲁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生态资源丰富。*年来,XX市委、市*紧紧抓住“文化经济特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发挥作为南部主战场的重要作用,以实施“文化突围”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发展为目标,以实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为抓手,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争创儒家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区、全国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目前,我市城乡文化产业已形成古玩书画、网吧经营、图书音像、歌舞娱乐、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出版印刷等10余条文化产业链,共有文化产业项目99个,专业文化市场4处,其中3个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XX市峄山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XX市圣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省级文化产业经营单位铁山书画市场);XX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邹城万佳文化产业园、博美广告装饰有限公司、XX市飞鸿传媒文化有限公司、邹城在线、钢山剧院艺培中心、铁山公园书画市场、两孟管理处、峄山管委会、文化馆群星艺术服务中心、动感地带娱乐商务会所、北关科技文化苑);XX市级文化产业文明经营单位 3家(新华书店、钢山剧院、大世界娱乐有限公司);现有院线电影2家,电子游艺厅12家。

  经初步统计,目前注册和掌握的我市文化产业重点经营单位为838家。XX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4256人,其中人才数为13600人。从行业分布上看,文化人才相对集中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广告业等行业,图书、音像制品销售及出租、工艺及收藏品业及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等行业人才则相对缺乏。

  分析*年来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市场构成逐步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XX市文化产业经营项目还比较单调,当时的经营主体是电影以及少量的舞厅,经营单位数量不超过10家。90年代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文化市场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形成了歌舞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演出、印刷、音像、图书等十余个门类,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市场体系。二是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我市文化产业经营主体正由过去国有、集体经营为主向个体、私营、股份制经营为主转变,形成了个体、私营、股份制、国有、集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其中非公有制比重逐步提高,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文化经营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占85% 以上。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迅猛发展势头。自去年我市被列入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尤其是去年七月份,市委市*召开了高规格“文化突围”工作会议之后,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统一,工作目标十分清晰,各镇街结合各自实际,规划明确了各自重点,文化项目,文化企业有了大幅度增长。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市的科学协调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规模偏小,缺乏亮点,对gdp的贡献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XX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小。与周边县市区相比,差距较大,处于落后地位。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总体规模小、发展慢、效益低,没有在地方经济中起带动作用的文化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

  二是文化产业规模效应不够,没有形成支柱型产业。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规模偏小,尚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缺少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支柱性产业的增加值要求占gdp的5%以上,我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达不到2%,整体发展比较缓慢,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聚集效应,文化产业发展载体不成熟,文化产业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差距太大。

  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孟子故里,儒风邹城”已成为我市独有的“城市名片”。但是我市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缺乏叫得响的文化产业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我市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亮点。

  四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对gdp的贡献率不大。目前我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科技产业乃至制造业的融合度不深,造成文化产业的服务性功能也不是很突出,溢出效应没有受到重视,并由此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集约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对全市gdp的'贡献不足,文化辐射力更是有限。

  五是文化产业发展专业运作人才紧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支撑,尤其是高素质的领导和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具体而言,一是数量少,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抑或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专业化程度低,部分经营管理人员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不擅长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三是结构不合理,包括从业人员的行业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严重缺失,造成了文化产业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不足,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营养不良。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推动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硬任务,必须想实招、求实效,抓重点、求突破,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研究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国家、省、市陆续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2014〕 15号)、《山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鲁政发〔2014〕15号)等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为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央、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规定,从我市实际出发,尽快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完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政策措施,努力做到结构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续,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台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融资、产品交易等方面的高效服务,吸引社会资金和人才向文化产业流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出版、数字舞美等新兴文化业态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编制、专家论证等工作。

  二是科学制定文化产业中短期发展规划。目前,我市尚没有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我市发展实际,充分结合全市的整体规划,尽快制定出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把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产品生产加工、出版印刷等新兴文化业态纳入园区发展,努力打造成为鲁西南地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创意等产业的融合,积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富有特色、又有一定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域。以旧城改造为契机,规划编制特色文化街区,以广告策划、文化科技、娱乐游戏、网吧影城、艺术培训、花鸟书画等特色街区为重点,引导传统文化产业集中集聚联片经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三是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大项目带来的是大投入、大产出,有没有大项目,有多少大项目、好项目,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质量和潜力。利用好现有政策和阵地,尤其是青岛保税区邹城功能区文化板块,实施对外合作战略,通过文化专题招商,用好的政策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邹城进行文化产业项目投资,使其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引领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加速推进峄山整体开发,将规划中“山城园”逐一落实实施,打响“儒家文化第一山”品牌;通过对“两孟”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带动“三孟”景区项目;精心打造邹东生态休闲游、邹西湿地游,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同时,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企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和新兴文化产业品牌。

  四是要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是支撑。我们要像发展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一样,抓好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上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要积极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指导目录,把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纳入考核体系,逐步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比重。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形成国有、民营、内资、外资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格局。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主动为文化企业排忧解难,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审批、管理、扶持、奖励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关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的一个显着特性,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第一要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争取金融支持更显重要。第二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旅游的联系非常紧密,要加强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演艺品牌。第三要推动文化与现代工业、农业以及体育、交通、房地产等其他产业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年来,我县县委、*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推进,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镇也将于*期内动工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1个。双胞之家网站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二)文化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全县共有游戏室2家、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2处、书店5家,棋牌游艺室101家。网吧14家(县城12家,通关镇2家)。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销售9家。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资源现状。

  ①哈尼文化。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哈尼族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一批散落于民间的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阿增刊》(歌曲)、《双胞迷城:》、《哈尼文化丛书》(6本)等书籍。哈尼族9个支系的歌舞乐,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哈尼风情:魅力》节目的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以“阿迷车”为主线,独立创作、编排了反映哈尼族迁徙史和发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诗《阿迷车》。

  ②回归文化。县城驻地联珠镇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为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并被列为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把县城一分为二,使县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归线文化,更使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③双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县境内生活着1000多对双胞胎,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寨就有600多对,其双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见的,*年来,随着县委*的深入挖掘利用及媒体的大力宣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胞文化。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全县现有文物10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目前已向游人免费开放,逢年过节,香火旺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的建筑为明末清初的古式风格,“一颗印”、跑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与中西合璧的建设格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风格,加之是护国将军庾恩旸故居,历史人文气息较浓,目前正进行二期修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抚岩画弥补了我市没有岩画的空白,使县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将前推千年。

  (五)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我县自以来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双胞胎为卖点,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靓丽名片。“两节”期间省内外客商与我县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项,协议总投资为11.72亿元,共接待游客达11.3万人次,同比增长8.7%,旅游综合收入达16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并被人民网等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

  二、文化产业培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县内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三级馆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全县无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媒体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十大产业。针对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一是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构来主导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

  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支持,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较低。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像抓工业建设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我省来看,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势头。通过改革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云南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二)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十二五”规划及市委党校与我县的县校合作为契机,对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四)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力争“十二五”时期,在全县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号,布局合理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二是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建立健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的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改革。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明确岗位责任,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二是对歌舞团进行深化改革,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全团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打破身份、职称,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三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理顺隶属关系。四是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与全市统一步调组建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变文化市场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得到集中、有效的监管,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六)创新文化服务、引导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的终端,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又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水*,让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文化产品,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创造舒适的文化休闲与消费*台,有效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惯,自己花钱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七)构建文化发展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媒体传播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民间工艺业等文化产业,建成门类齐全,运转有力的文化体系,同时建立多元的投入体制,培育外向型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长效运行机制及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入挖掘、整理以“阿迷车”、“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为主线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加以打造、提升,充分利用。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 (菁华3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1

县卫生局:

  我卫生院在参加了十月十九日的全县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八义镇现场会后,结合《通报》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进行了工作差距的查找与分析 :

  一、认识水*不高,缺乏服务工作的主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端正服务态度,保证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是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前提。

  二、没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未落到实处,未做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三、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及服务水*客观上的不足

  我卫生院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现有4人,其中1人为卫生院聘任,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都是兼职,加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水*、认识水*的相对差异,造成工作沟通的不充分。

  四、卫生所的从业人员对卫生服务的主次不明确

  没有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重心出发,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没有从原先的治疗服务向医疗服务的转变。我院下辖的卫生所的乡村医生的年龄普遍较大,50岁以上从事乡医服务的占50%,乡村医生的学*和电脑的使用不到位,出现工作不扎实。建档人数与分类统计表数据有不同,包括索引表、分类登记表信息不完善,体检表缺项、空项等等。

  为完善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保证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根据卫生局原局的指示要求,针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整改如下: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由院长亲自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的落实,统筹安排,并落实人员。从即日起,要求每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度进行汇报,调整工作方向、方法,争取按时完成任务

  2、充实公共卫生人员

  抽调部分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协助村医生负责完成健康档案的编码和归档保存,并协作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准确掌握本村常驻人口数据和名单,并做好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登记、核查,并保证每个档案的真实性。

  3、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八义卫生院的先进经验

  针对我卫生院出现的健康教育的问题,统一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统一制作健康教育的表格,及健康教育的处方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印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统计表和花名表。及时整理健康教育资料并归档,留存音像资料。认真完善各类登记表、体检表、随访表,做到信息真实,不缺项、不空项、不漏项,并且包括各项辅助检查单据的`真实性。

  4、门诊免疫规划工作,我们重新摸底,把0—6岁儿童彻底摸清,做到各年龄组儿童无遗漏,数字清楚,建立接种证发放登记记录,相关信息、底册和预检三对照,规范管理好出入库记录的相关登记工作,并经常与县疾控中心进行工作上的沟通,把0—6岁儿童没有登记的再重新造册、登记、上网。

  5.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到门诊有日志,有传染病登记本,规范填写每个项目,建立建全各种传染病资料,做到资料完整,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处理好疫点,记录完整,不漏报、不瞒报、不迟报,把日常工作做好,做到安排有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职责清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2

  上一年度,我院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乡、村两级公卫人员严厉依照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各项作业使命得到了有序展开。岁末年头,通过乡对村、县对乡先后两次绩效查核,我院各项作业较往年有了很大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院及时举行乡、村两级公卫作业总结会议,总结上一年度公卫作业经验,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现将我院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业整改陈述陈述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经查核,我院居民健康档案的填写录入作业中有部分空项,前后逻辑错误及联系方式未能及时更新,电子档案录入不及时等;健康教育作业材料收拾、归档不行完好、标准;部分卫生室预防接种卡证不符,有部分漏种及接种不及时等;新产妇及新生儿信息把握不行及时,导致首次随访作业相对滞后,部分检查项目未能展开;慢病患者随访记载不行完好标准,体检记载有空项,录入电子档案不及时等;卫生监督协管部分作业记载不完好;中医药服务业务常识水*亟待进步等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执行作业职责

  进一步明确卫生院各项目担任人岗位职责,根据年头拟定的的本年度公卫作业计划,运用村医作业例会及季度查核督促、辅导。各项目担任人本年度分期展开业务常识训练,特别是中医药相关常识训练,以进步村级公卫人员业务常识水*,本年2月份,我院已组织村庄两级一切公卫人员展开了一次公共卫生服务常识考试学*。

  进一步深化严厉绩效查核准则,实施末位淘汰制,明确规定在年末查核中,如得分在80分以下,且排名倒数榜首、第二的村医,将依照退出机制,予以清退并报县局备案。

  (二)、加大宣扬力度,进步居民公卫服务知晓率

  运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大力宣扬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本年我院专门收拾出一份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概述的宣扬单页,做为本年度健康教育宣扬材料的榜首期,由卫生院和下辖13个村卫生所宣扬发放,城区内设臵65处公卫服务监督牌,村医发放服务手刺,本年评论实施统一服务人员着装,如此种种,力争使每位居民都能了解到根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意图和意义,使每位居民都能自动参与进来。

  (三)、进一步细化健康档案的办理

  档案录入信息实在、完好,保证无空项、错项,无前后逻辑错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信息;及时更新居民档案信息,进步档案运用率;标准各类花名册的填写及档案的收拾放臵,方便查询调阅。

  (四)、及时把握新产妇新生儿信息

  院内妇幼人员每周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抄回上述信息并下传至职责村庄医师,以及时随访跟进。

  (五)、标准要点人群随访及体检作业

  要点人群的随访办理及年度体检是公共卫生服务作业的要点,也是居民最愿意承受和合作的一个方面,我院将在本年度把这项作业做实做细,努力进步随访服务质量,进步健康体检质量及体检率,以此带动其他项目作业的展开。年头已将婴幼儿体重秤发放到位,本年度研讨配备血红蛋白监测设备及入户随访专用背包等设备,以期进步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作业中,我院将进一步进步思想认识,汲取作业经验教训,保证如期完结好各项公卫作业使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3

  我卫生院在参加了十月十九日的全县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八义镇现场会后,结合《通报》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进行了工作差距的查找与分析 :

  一、认识水*不高,缺乏服务工作的主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端正服务态度,保证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是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前提。

  二、没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未落到实处,未做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三、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及服务水*客观上的不足

  我卫生院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现有4人,其中1人为卫生院聘任,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都是兼职,加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水*、认识水*的相对差异,造成工作沟通的不充分。

  四、卫生所的从业人员对卫生服务的主次不明确

  没有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重心出发,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没有从原先的治疗服务向医疗服务的转变。我院下辖的卫生所的乡村医生的年龄普遍较大,50岁以上从事乡医服务的占50%,乡村医生的学*和电脑的使用不到位,出现工作不扎实。建档人数与分类统计表数据有不同,包括索引表、分类登记表信息不完善,体检表缺项、空项等等。

  为完善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保证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根据卫生局原局的指示要求,针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整改如下: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由院长亲自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的落实,统筹安排,并落实人员。从即日起,要求每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度进行汇报,调整工作方向、方法,争取按时完成任务

  2、充实公共卫生人员

  抽调部分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协助村医生负责完成健康档案的编码和归档保存,并协作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准确掌握本村常驻人口数据和名单,并做好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登记、核查,并保证每个档案的真实性。

  3、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八义卫生院的先进经验

  针对我卫生院出现的健康教育的问题,统一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统一制作健康教育的表格,及健康教育的处方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印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统计表和花名表。及时整理健康教育资料并归档,留存音像资料。认真完善各类登记表、体检表、随访表,做到信息真实,不缺项、不空项、不漏项,并且包括各项辅助检查单据的真实性。

  4、门诊免疫规划工作,我们重新摸底,把0—6岁儿童彻底摸清,做到各年龄组儿童无遗漏,数字清楚,建立接种证发放登记记录,相关信息、底册和预检三对照,规范管理好出入库记录的相关登记工作,并经常与县疾控中心进行工作上的沟通,把0—6岁儿童没有登记的再重新造册、登记、上网。

  5.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到门诊有日志,有传染病登记本,规范填写每个项目,建立建全各种传染病资料,做到资料完整,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处理好疫点,记录完整,不漏报、不瞒报、不迟报,把日常工作做好,做到安排有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职责清楚。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