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

首页 / 作文 / | 作文,分数

分数的作文1

  望着考卷上那鲜红的分数,我的心猛然变得一片空白。但马上,那些酸的、苦的、辣的就全部绽了出来,把我空白的心染成了红色、灰色、黑色,混杂在一起,已分不清谁是谁了。(文中“绽”字用得精彩、传神,它把分数对心理的冲撞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一段作者从味觉、视觉两个方面,描写了看到不好的分数后瞬间的感觉。比喻恰当。)

  那一瞬问,我仿佛觉得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那雪白的卷子,只有那刺眼的分数。我试图把那失落的心重新拉回来,但它已离我很远很远,再也看不见。再也摸不着了。脑海中留着的,仅是考试前那辙满怀希望的心的影子,再有,就是那让我不敢里信的分数了。胸中总感到有股压抑着全身的气,它交杂着惶恐与不安,渐渐膨胀。我感到整个人变得好沉好沉,却又飘忽不定。那难堪的分数不停地在眼前晃来晃去,而隐在后面的,是妈妈那责备的目光。(心理描写细致,对感受形容、表达恰当。“妈妈那责备的目光,是作者产生剧烈思想活动的缘由。)

  我感到不寒而集,紧张得透不过气来,手心里不停渗出冰冷的汗水,我已经不知所措了。不安的情绪还在加深,我紧握住拳头,想把一切的惊惶不安都扔在风里,让它们随风而散,自生自灭。但分数,那让我恐慌的罪魁祸首,却已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在上段写惊魂稍定的感觉之后,又写出了恐悦的加深。“不寒而莱”、“手心里不停渗出冰冷的汗水”、“不知所措”、“惊性不安”、“络”等词用得准确、贴切。)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无心观赏沿路那些秋意正浓的景色。我不停地和同伴说话,尽力分散着自己的注意力。但我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杯水车薪而已,毫无用处。我开始兄那该死的分数是多么的厚颇无耻,竟然始终盘踞着我的心。可是,我的脑子却又不争气,开始为它的“罪名’开脱,思索应该如何将它汇报给妈妈。我觉得好烦,我觉得分数在嘲笑我,在戏弄我,让我为它而优郁,为它而无奈。我气愤极了,甚至有了一种想把分数**万段的感觉。我责令那可恨的分数迅速离开我的心,但它却在我的心里扎得更深。(写出作者付分数欲批不能的烦赚心理,因分数的刘坡而愤怒、兄写。)

  分数啊,分数。你这扰人的分数!(“扰人”一词,极形象地写出了分数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分数的作文2

  分数的起源于“分”,在古代,人们集体劳动,最后就要*均分配东西,便逐渐出现了分数的概念。别看分数小小巧巧,并不显眼,可是,它的用处可大着呢!

  相传有一位*老人,生前养有11匹马,去世前立下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继承遗产的1/2、1/4、1/6。儿子们想来想去没法分;他们所得到的都不是整数,即分到分别为11/2、11/4、和11/6,总不能把一匹马割成几块来分吧?聪明的邻居牵来了自己的一匹马,对他们说:“你们看,现在有12匹马了,老大得12匹的1/2就是6匹,老二得12匹的1/4就是3匹,老三得12匹的1/6就是2匹。加起来一共是11匹,现在还剩一匹,我还是把它牵回家去。”就这样,邻居把难分的问题轻松的解决了。

  数学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分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还有很多数学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当然也有更多还没有出现、解决的数学问题,它们是什么,就等着我们一起到数学的海洋去探讨发现了!

分数的作文3

  这一天英语课上,朱老师突然宣布了一个让我大吃一惊的消息——英语要考试了!一、二年级英语从来没考过试,这是破天荒头一次的英语考试,我好紧张啊!不知道试卷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很难呢?

  我把我的担心告诉了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只要好好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的。”于是我把英语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把句子背了一次又一次,还做了许多的练*题。

  终于到了考试的这一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拿到了试卷。一拿到卷子,我就聚精会神地开始解题。很快我就完成了听力部分,我感觉这部分不太难。可是没想到基础部分的题目却把我难住了。我一边努力回忆之前复*的内容,一边奋笔疾书,直到考试结束前十分钟,我才做完了所有的题目。我又抓紧时间检查了一遍,然后心惊胆战地把卷子交给了老师。

  考试结束后,我和同学对了对答案,哎呀,我怎么觉得有好多题目都错了呢!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朱老师公布成绩,可是朱老师像故意逗我们似的,一拖再拖,一直把成绩保密着。哎!真把我给急坏了!

  终于家长会那天,朱老师直接把试卷发给了妈妈。妈妈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问:“我英语考了多少分呀?”妈妈自豪地说:“你英语考了一百加20分,全班只有四个人哦!“我顿时兴奋地跳了起来,没想到我居然考了一个满分,这真是一份大大的惊喜呀!

分数的作文4

  今天英语单元试卷发了下来,我竟然考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分——89分。

  拿到试卷的一刹那,我仿佛一下子从高峰跌倒了低谷。看着试卷上的一个个红叉叉,仿佛一张大网网住了我的心。外面的天气阴沉沉的,枝头上的小鸟也不再鸣唱,一阵凉风破窗而入,我整个人也跟我的心情一样在不停地发抖。看着我的试卷眼泪不争气的啪啪地往下掉。想控制都控制不住。“不能放弃,你行的!“我耳边又响起了英语老师常对我说的话。”对,不能放弃!我又重新审视起这张试卷。发现试卷并不难,有好几处都是由于粗心大意扣的分,如:不注意大小写,翻译句子忘记写标点符号等。这些都是*时出现过的错误,还是屡次出现,实在是不应该的,改掉了这些坏毛病,分数也不会这么惨不忍赌。

  教室里的同学都走光了,我默默地整理着书包,带着这张有讽刺分数的试卷到校门口等妈妈。看到妈妈来了,抽泣着跟妈妈说了分数。妈妈并没有责怪我,摸着我的头说:“没关系,找到失分的原因就行了,一次考试失利也不能否定自己啊!妈妈的女儿是最棒的!

  其实我懂的,妈妈虽然嘴上是这么说,可是她心里的感觉和流露在脸上给我看的笑容是不一样的,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好呢!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此时也让我领悟到了一种感动的幸福!

分数的作文5

  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什么?或许在家长眼里没有东西比分数更重要了吧,可在我眼中比分数更重要的还有很多。

  在我眼中友谊就比分数更重要。如果没有友谊,就没有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没有王维的“劝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没有莎士比亚的“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同样也没有孟子的“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等等。

  同样亲情也比分数更重要,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玩手机。”这说的不是我吗?小时候,我与表姐形影不离,可现在虽然表姐在我身边,可我的心却不在表姐身上,而在手机上。

  不只是友谊和亲情,诚信也比分数更重要。冯玉祥说的很对,“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去欺骗别人,那别人为什么要以诚心对待你。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同桌同时考了90分。上课的时候,老师校对试卷,我突然发现自己有一道选择题做错了,老师并没有改出来,我看了一眼同桌的,发现老师也没有把他的改出来,他让我千万不要跟老师说。下课后,我找到了老师,说了卷子上的错误,老师却没有把我扣掉两分,只是让我订正回来,并对我说,只要你有这个心就好了。之后,我的同桌被其他同学举报了,可老师并没有放过他,给他扣了两分。

  在我眼中,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


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扩展1)

——为了理想的分数作文 (菁华5篇)

为了理想的分数作文1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无情的流逝,压力的增加。不愿长大,留恋过去的美好,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担心学*的烦恼,父母的唠叨,竞争的压力。

  雨淅淅的下着,是老天在为我的遭遇哭泣吗?叶儿哗啦哗啦地摇着,是树木在为我的命运叹息吗?青蛙呱呱的叫着,是它在为我鸣不*吗?

  分数啊,你是一条坚韧的的绳,将我束缚在试卷上;你是一道坚固的墙,将我与快乐轻松隔开;你是一所高大的牢,将我囚于不安与恐惧中。

  那天,我测验的了80分,为什么?是因为我基础不好?是因为我没认真复*?不,都不是,是因为考试是那不安的心理。爸爸的嘴角开始抽动,妈妈的脸色晴转多云。面对斥责,我无力反抗。

  又一次,我得了100分。

  回到家里,迎接我的是爸爸爱抚的目光,妈妈慈祥的笑脸,而我又想起了上次冷若冰霜的脸。

  天边的月儿,暗淡无光,街旁的树,静悄悄的,沟边的虫儿,时鸣时断的鸣着,我倚在窗边心想:上次的80分,这次的100分,下次又将怎样?

  忽然,我觉得两一凉,双眼模糊了。

为了理想的分数作文2

  随着下课铃响起,一场“战争”也打响了。

  老师在课上说:“同学们,现在我们采用加分制。”话音刚落,同学们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讨论。“安静!”老师说,“我会跟据你们的*时作业成绩和*时表现来加分。”

  “老师,我问一下分加了有什么用?”坐在我左边的人说。“问得好!”,老师笑着说,“只要排名前三的都有奖励。”说完就下课了。

  “我一定要上前三!”他说。“别吹了,不可能的!”我笑着说。他瞬间变了一张脸,质问我:“你凭什么这么说?”

  我这样说也不是没有依据。他是一个十分调皮的人,有多调皮呢?他之前把一段胶布拉开,长度和门框一样长,两头贴在框上,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来。我因为上课匆匆忙忙跑进教室,结果胶布差点贴在眼睛上。这还不算,有一天,他看到有同学过来,就拿一根绳铺在路中间,等那同学踩上去就把绳子一拉,结果那同学重心不稳,身体往前倒,压在手上,导致那个同学左手脱舀了。

  总之,他肯定不行。

  “哼”,他冷笑着,“走着瞧!”笑里藏刀的他头也不回走了。我知道他向我挑衅,只好答应赴战,这场加分战开始了。

  “果然不是盏省油的灯。”我心想,要想对付他就要更加努力才行。早上,他竟然是第一个到的,*时他可是踩着铃声进教室啊!看来,他绝不是“三分钟热度。”上课了,课上他会做的题举手,不会也举手,真是太狠了!我也不甘示弱,也举手,而且举得比他更高!结果,他直接跳了起来,吓到了老师。于是乎,他先扣了15分。“你给我等着!”他心里一团怒火好像在燃烧。一下课,他就立马跨出座位,跑到黑板前,像飞出去的箭,拿起板擦,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时做操都要叽叽喳喳的他闭上了嘴,为了加分他改变了自己。

  “看来他是真的要跟我斗。”我开始“加分模式”了。做完作业都要多检查一下,宁愿得罪组长。白驹过隙,周四到了,我和他的分竟然打*了。“你肯定会输的。”他眼中冒着火。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他竟然对我下“毒手”,把我往坑里送。数学考试时,他竟然没有*时的傲慢,而是“可怜”地对我说:“我我忘带尺子了,你能不能借我。一下。”我本来置之不理,但他再三恳求我只好借给了他。就在这时,班主任看到我送东西,十分生气:“你干嘛!交头接耳的!”我急着回答:“不是我”。

  “少来,扣分!”

  让我没想到,他竟然为了加分,而故意借东西让老师扣我的分。考完试,我怒气冲冲地说:“你,你太卑鄙了。”

  “那又怎样?”他满不在乎地说,“反正你现在也赢不了我了,我看你是输不起了吧!”这场加分战愈发严重了。

  周五,由于5分之差,他第三,我第四。领了奖后的他,似乎飘上了天,对我来来*地比划。旁边的同学看不下去了,直接打了他一巴掌,于是,两个人对打了起来。结果他因为打架被剥夺了奖品,老师把奖品给了我。

  人的表面可以改变,但人心不会变,刻意隐藏的东西,最终都会露出马脚。踏踏实实,何尝不可?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会给我们公*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是山是水。

为了理想的分数作文3

  "早晨,我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意识到今天要发考试的卷子,一想到这里,我着急起来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踏、踏、踏”,随着一声脚步声我们安静了下来,老师望瞭望我们,然后轻轻地走上了讲台。发了试卷后,我才打了90分。我叹了一口气,我太粗心了,可以考得更好一些的,回家怎么交差呀?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借了一支红笔在试卷上轻轻地画了一笔,你猜我改成了多少分?对,是96分,“哈哈,完成”。我舒了一口气。

  放学了我开心的跑回了家把分数告诉了妈妈,“嗯,不错,不错,考得还可以嘛。”听了妈妈的表扬,我的意极了,但回到了房间后,我开始忐忑不安了,心像悬着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我决定去找妈妈说实话,但又怕妈妈会怪我,脑子里浮现出两个人物,一位美貌善良的天使对我说:“要做一个好孩子,做人要诚实”。还有一位丑陋无比的恶魔对我说:“所有人都没发现你改了分数,你现在坦白了,你的妈妈一定会对你失望的”。我的心理十分矛盾,但最后还是天使赢了。我去找妈妈吞吞吐吐的说:“妈妈,对不起,我把分数改了。”说着,我的“金豆豆”不停往下掉,妈妈不仅没怪我还温和的说:“没事,勇敢的承认了错误,是一种很好的品德,但下次不能这样了!”“嗯。”说完我的脸刷的红了,人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也是唯一应该脸红的动物,但我也露出了笑脸,因为我坦白了自己错误。

  这个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我始终记得。"

为了理想的分数作文4

  同一张试卷由不同的人来做,分数一定会千差万别,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和我们藏猫猫,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分数有时会“情绪”高涨,带给我无限欣喜。记得四年级下半学期末,我们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直到考试前一天的晚上我还在认真复*,希望在第二天的考试中“超常发挥”……

  到了考试的关键时刻,我们都怀着迫切又紧张的心情迎接着考试。坐在考场上,心里感到一阵阵前所未有的紧张,如果考不好,就会面临爸爸妈妈的批评。一分钟、两分钟……考试终于结束了。两天之后成绩出来,我欣喜若狂,因为我考了个满分,这可是我努力的结果呀!

  分数有时也会情绪低落,带给我伤心郁闷。在五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中,因为考前准备的不充分,所以我的成绩便一落千丈,四年级考出的好成绩也不知道跑到哪里玩去了。

  还记得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怀着一份渴望的心情迎接理想中的好分数。但不幸终归还是降临到了我的身上。唉!耳朵里又要被爸爸妈妈数落出老茧了呀!

  分数啊!你也太多变了,如果你能多一点同情心该有多好啊!难道你只有看到我们悲伤的心情才会开心吗?哪怕你多增加一分,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丝“帮助”啊!

  但理智却告诉我,你是最公*的,谁下的功夫多,谁才有资格拥有微笑阳光的你!

为了理想的分数作文5

  考试分数是判断人的成绩高低的,但有时分数会“伤害”同学间的感情。

  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语文和数学都考了满分,是全班第一名,等到老师发完试卷后,几个“恐怖的人”就用目光死死地盯着我,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下了课,他们就一窝蜂地挤到我的座位旁,在试卷上指手画脚,还在小声地讨论着什么,我问:“你们在找什么啊?”没有人回答我。突然,他们都笑了,看了我一眼,拿着试卷就去老师的办公室。我赶紧跟上他们,只见他们指着试卷上的一道题,对老师说:“老师,你改错了,他的答题后面没有加句号!”“这……这也错?”我觉得如晴天霹雳一样,好在老师说标点符号是不算分数的。“唉!”他们发出失望的叹息声,可他们还不放弃,冲到教室开始检查我的第二张试卷。

  “哈哈!”他们终于查到一处错误,又到老师办公室去认证,老师重新核查后,给我减去一分,语文试卷上的100分变成了99分。他们这才开心地走开了。我也只有面对现实,诚心地接受他们的“审查”结果。

  这害人的分数,太可恨了!


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扩展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儿风景怎么样?

  生:很优美。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物?

  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

  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物?(生:*均分)

  生:*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

  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这样公*。

  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有没有想到?

  师:把这些食品*均分成两份后,苹果每份两个,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蛋糕每份半个,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吗?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

  生:1/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的。

  师:很不错的*惯。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象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二、新授

  (一)认识1/2

  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

  2、师:(电脑演示)我们把1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来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3、师: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半块蛋糕吗?(提示:为什么是两分而不是三分?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因为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很好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研究它的写法。它的写法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为了讲起来方便,人们给这三部分都起了一个名字,它们分别叫分数线、分母、分子;你知道这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一”表示*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分成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这一份。

  师:讲的`真不错,也只有这样积极思考才能学得真本事。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题。

  4、练*一:判断(电脑出示)

  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形的1/2吗?(用手势表示)

  ()()

  说一说为什么不是?

  4、练*二;同学们真聪明。现在王老师要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又手巧,下面请你们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长方形的1/2。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做出来的?

  (二)认识“1/3”

  (电脑显示)

  把一个圆*均分成3份(电脑演示)。那么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第二份、第三分呢?

  师:把一个圆*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写作:1/3,读作:三分之一。

  (三)认识其它分数

  接下来,王老师要看看大家创造力,请你来创造一个分数,并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小结:像1/2、1/3、1/4、1/8……这样的数,都是我们的新朋友“分数”。

  (四)分数大小的比较

  1、利用刚才学生创造的1/2,1/4,结合图形,比较大小;

  2、比较1/2,1/8的大小

  3、比较1/4,1/8的大小

  4、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五)练*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感觉累吗?想不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呢?

  好,来看第一关(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王老师与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在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并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感知数理

  1、教学例1

  (1)认识1/2。

  师:同学们,过几天就是我们的中秋佳节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做一些什么事呢?

  生:吃月饼,赏月。

  师:老师这有2块月饼,要分给这两个小朋友,大家来分一下。

  生:一人一个。

  师:要是老师只有1块月饼,这下应该怎么分呢?老师给他们分一下看看。

  操作幻灯片,演示分月饼给学生看。

  师:现在这个小男孩他分的少一点,他可不乐意了,他哭了。我们得重新分了。现在一人一半,他们得到有月饼一样多,所以他们都很高兴。

  师:他们分别得到了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1/2,这个2表示分的份数,每一份月饼就原来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他们每人分得二分之一。

  图片出示半个月饼,并在旁边写上1/2。

  边演示边说明:*均分2份,在横线下写2,要表示其中的1份在横线上写1。读作二分之一。

  归纳1/2的具体含义:把一块月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认识1/4

  ①提出问题:

  师:如果把这块月饼分4分呢?每分月饼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1/4。

  ②教师课件演示。

  师:像这样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在幻灯片中操作,介绍分数中各部份的名称以及分数的读法。

  把图中的圆不*均分4份后提问,这样分四份,那么每份是这块月饼的1/4,对吗?

  指名回答。

  归纳1/4的具体含义:把一块月饼*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四分之一,写作1/4。

  (3)提出问题

  出示幻灯片中的图片

  提问:图中哪个有色部份能用1/3表示?

  2、教学例2

  (1)出示例1每一组图1/2和1/4。

  ①想一想、比一比,哪个分数大一些?

  ②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学会合作。

  ③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的图形,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的大小。

  出示:1/2>1/4

  (2)出示例2第一组图1/4和1/3

  ①说说图示中每一格表示什么?用什么数表示?(1/4、1/3)

  ②比一比:1/4和1/3哪个分数大?

  ③小组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方法。

  出示:1/4<1/3

  (3)提出问题: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发现用文字表达出来。

  ②小组交流,互相学*

  ③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

  二、巩固练*

  1、看图比较1/6和1/4

  2、小试身手:1/3○1/2、1/3○1/4、1/5○1/7、1/8○1/7、1/4○1/8、1/6○1/3

  3、思考题:

  (1)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是绳子总的几分之几?

  (2)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三、课内外作业

  1、课本第96页练*二十二的第1~3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表达的好*惯。

  【教学重点】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

  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一支彩笔、一个学具袋,分别装有: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分数初步认识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谈话:夏天热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吃西瓜吧?

  一天小明和小亮的妈妈给弟兄俩留了块西瓜,让他俩分着吃,你觉得怎么分最公*。 预设:分开,

  追问:怎么分,生预设;分成两块,追问:大小如何?生:一样大

  像这样分西瓜的情景,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吗?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熟悉的生活环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初步体会把整体*均分成几份,为学*新知准备】

  二、学*新课,探究新知

  1、观胎儿图,引出一半

  谈话引入:看课本的情境图,猜猜那个最小?

  这个最小的叫胎儿,你看有什么特点?

  预设:头大,很小……

  2、引入一半

  提问:

  ( 1)你估计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预设:

  1、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一半多一点。

  2、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一半少一点。

  3、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小结:当胎儿生长 8周时,他的头长约占身长的一半。

  提问:怎么样是一半,你能举个例子吗?

  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你能找到它的一半吗,来试一试?(出示苹果)

  学生边操作,边讲解。教师帮助补充

  提示:把苹果分成的这两半,大小怎么样?生回答预设:一样大小

  像这样我们把它叫做“*均分”也就是*均分成了两份,一份就是一半

  3、发挥想象,创造符号 先动手创造一半

  刚才大家找的很高,那么一半怎么表示出来呢?你想怎样表示,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一下?可以画图,也可以用符号。

  ( 1)学生自由想象,进行创造。可以小组交流。

  ( 2)反馈交流、说明创意。

  【设计意图: 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符号感,引发对分数意义的探索。】

  4、引出分数

  过渡谈话:大家非常善于思考,相处了这么多的方法,在数学上统一用1/2来表示,像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也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从胎儿图中发现:胎儿身长*均分成 2份,每一半都是两份当中的 1份,用 1/2来表示。

  演示分数的写法,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整体*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写一次,齐读。 二、多种形式,认识分数

  (一)操作学具,认识分数 1/2

  1、动手折,拿出圆形纸片折一折,找到它的1/2,可以简单地涂一下表示。

  2、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交流:

  3、你能找出长方形的1/2吗?

  (可能出现的情况)

  情况一:横着对折

  情况二:竖着对折

  情况三:沿对角线折

  注意:在交流过程中,不要漏掉“*均分”三个字。

  3、深入思考:

  把一张圆形或长方形纸,同一张纸,尽管折法不同,但都是*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 1/2表示。

  (二)判断对错,巩固 1/2,引出 1/3

  明确要求:现在老师要变个魔术,魔术当中会出现几个图形, 如果涂颜色的部分能用 1/2来表示就说对,不能的.就说错。

  魔术一:*均分成两份的圆形

  魔术二:*均分成两份的长方形

  魔术三:没有*均分成两份的三角形

  学生阐述理由,进一步感悟*均分在分数中的重要性。

  魔术四:*均分成 3份的正方形。

  让学生说一下原因,由此分析,可以用什么表示。为什么?

  这个图形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力求学生在辩论中获得对 1/3的理解。

  【设计意图: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引入了课堂,希望激发学生的兴趣,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惊讶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旧知,主动参与到研究 1/3的状态中。希望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学*新知识的欲望与内在的动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观察图片,自主认识 1/4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胎儿的头长约占身长的 1/2,那么婴儿的头长约占身长的几分之一呢?(看第二幅婴儿图)

  ( 1)学生估计

  ( 2)你怎么看出来的?谁来说一下

  ( 3)概括提炼:

  如果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可以用 1/2表示;如果把一个物体*均分成 3份,每一份可以用 1/3表示;以此类推,如果把一个物体*均分成 4份,每一份就可以用 1/4表示;如果把一个物体*均分成 n份,每一份就可以用 1/n表示。

  (四)利用材料,探索其他分数

  1、初步感知:除了 1/2、 1/3、 1/4,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分数是无穷无尽的。

  [ 预计板书: 1/51/61/71/8?? ] 2、明确探究问题:这些分数,自己利用材料来学*,可以吗?

  ( 1)涂一涂,创造几分之一

  拿出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或者画一画,把其中的一份用彩笔涂上颜色,然创造出你喜欢的是几分之一。

  ( 2)作品展示,反馈交流

  渗透:

  1、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大小的正方形表示的分数可能相同,大小可能不同。

  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图片,分的份数越少,一份就越大。

  小结:不同的图形也能表示相同的分数,但表示的大小可能不同。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从材料入手,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的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将知识的思考与材料的操作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作品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体会分数大小的比较。】

  (六)巩固分数

  练*:

  读写分数:

  1、1/2 1/41/5 1/8 读一读说说各部分名称。

  2、出事自主练*1题

  【设计意图:这个练*的设计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 ,通过与电脑比赛这一游戏形式,将学生的参与热情推到极点,学生的知识被启发,思维被激活,不仅复*了所学的知识,也将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

  三、回归生活,找出分数

  1、联系生活,寻找分数

  师:你还见过那些分数,你会用今天学到的分数表示一些,用像1、2、3、4、5这些整数表示不出来的东西吗?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体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也是对优秀生的提高。】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课后继续寻找生活中对分数的应用。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啊?

  【板书设计】

  分 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等学*方法,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教学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重难点:

  重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它的读法和写法,从而突出重点。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橡皮筋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由魔术你会想到谁?

  生:刘谦。

  介绍刘谦资料呈现: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除了姚明,我国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还有哪些?前不久,他们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猜谁会赢?

  1:出示表格

  师:请看数据,姚明投中了22个,易建联投中了43个。现在你们觉得姚明和易建联,谁投篮球更准?为什么?(不知道投球次数)

  2:电脑继续呈现:

  师:事实上,姚明投了25次,投中22次,易建联投了50次,投中43次,现在能不能比较姚明和易建联,谁投篮球更准?

  3:两个人的比赛不过瘾,还有一位篮球高手王治郅也参加了他们的比赛。谁把王治郅的比赛成绩读一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有了投球次数,又有了投中次数,那能不能比较这三个人投球的最准?怎么比较呢?

  师:易建联、姚明、王治郅,谁投的比率最高,谁投中的比率最低,能一眼看出来吗?(不能)怎么办?(通分)要通分必须找公分母,公分母是多少?(100)我们把他们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现在你能一眼看出他们中,谁投中的比率最高?谁投中的比率最低?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第90~91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分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的实例,说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中秋分月饼的故事,引出课题——几分之一。

  二、解决问题,深入理解

  1、让学生思考一份月饼怎样表示——把一个月饼*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月饼的。

  2、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3、带领学生分析意义。

  三、举一反三

  1、运用练*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形式。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用其中一个分数,讲授并板书出分子、分母、分数线的位置。

  四、折纸游戏

  1、请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准备的纸,折一折,并用笔画出他的四分之一,老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起立展示,并总结方法。

  3、让学生联系生活,并举例用分数表示。

  五、课堂练*

  闯关游戏

  六、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引导完善。

  作业布置:

  用自己喜欢的形状的纸折出八分之一并用颜色表示出来。


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扩展3)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 “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

  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本事。

  (3)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经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经过调查、把自我明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经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能够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能够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团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经过比较相同与不一样,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扩展4)

——《分数的意义》教案 (菁华5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氛围,为后面的学*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达到五年级的水*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均(强调*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 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 ?两个 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 ,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均水*的 ……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 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 。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 。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

  师:嗯?你的 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 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 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 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 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 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均分成4份(板书:*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 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 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 来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

《分数的意义》教案2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六相关*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学*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然后分两个层次: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

  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使学生在学*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

  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把( )*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猜测: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教师引导概括分数意义。

  (2)操作: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概括单位“1”后,通过操作丰富单位“1”的表象,理解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数量都不同。

  (3)出示练*六(3)

  学生先按书上的说法,说说第1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三好生有这样的几份;再参照第1题说说后两题中分数的意义。

  (4)出示练*六(4)

  先引导学生明确单位“1”,再依次出现*均分的点,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说说想法。

  (5)出示练*六(5)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所填分数有什么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

  (1)谈话: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5/8里有5个1/8,5/8的分数单位是1/8,3/7、1/5、1/2呢?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揭示。

  【设计意图】联系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分数单位。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后班内交流。

  (3)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订正。

  (4)完成练*六(1)

  同桌读一读,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是什么?生活还有哪些事物能用分数来表示,她们又是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找一找,和同学说一说。

《分数的意义》教案3

  一、创设情境

  (1)展示主题图

  (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

  他告诉我们什么?我分得这个月饼的1/4

  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

  2、小红家买的是盒装月饼,每盒8个,她说:我分得这盒月饼的1/4。谁知道小红所说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

  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

  (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

  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

  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

  2、关于分数的意义

  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

  使它能*均分成5份,6份??

  情况反馈

  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

  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

  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

  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让学和举例说一说:

  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

  三、全课总结

  1、反思与质疑

  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

  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师生共同梳理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25~26页1、2、3题

  分数

  单位“1”:??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案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

  学具准备: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

  教学过程:

  一、单位“1”的意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评: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课题)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评:把学*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研究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

  教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

  【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单位的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锁,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三、深入研究分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

  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推荐学生汇报。

  【评:遵循小学生数学学*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重学生感性认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知识,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研究了吗?3/5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 7/12 、11/20 呢?

  【评:教者注重对学生学*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教者注意到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学**惯的培养,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学*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分数的写法

  师: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会读分数了,想写吗?

  师:会写的请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好看。(学生一拥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写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数。)

  师:生活中人们常用分数来进行描述。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黑板上这些分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汇报

  【评:教者不再将黑板视为教师神圣的领地,把板书的权利回归学生。黑板上每个分数后面都藏着那句经典的概念,学生的交流无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印象投射在所写的分数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学生的求异的心态无时无刻不让其他学生处于活跃的互动之中。】

  师:你觉得谁写得规范好看?写分数是要注意什么?分数有几个部分?能结合具体分数说说各个部分表示的意义吗?

  【评:生成性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强烈地拨动着思维之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

  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

  (如果学生说出类似5/5 这样的分数)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分数,在今后的学*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评:学以致用,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数的意义》教案5

  教学目标

  1、 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母、分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 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课前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前让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同学已经查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能与大家交流吗?

  再请同学们看两个例子。

  1、出示2个实例(课件)

  (1) 这些饼,我们可以用3个来表示,而这些呢可以用4个来表示,再请大家看这半个饼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2) 用米尺来测量木板的长度,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许多例子都可以告诉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我们通过计算或是测量都是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也就是分数(出示)。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经过很长时间后,才产生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分数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吗?我国还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其实分数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会太陌生,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分数的意义。

  二、互动探究

  (一)复*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 用课件展示。(3个例子)

  (1) 把一块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均4份。

  (3) 把一条线段*均分成5份,

  2、 小结:以前我们学*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学*把一个整体*均分

  1、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请举例。

  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均分。

  2、思考:

  这里有一堆苹果,你能拿出它的1/4 吗?你是怎样想的?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把这些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每份的一个苹果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讨论:

  把6只熊猫*均分,有几种分法?每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1)汇报分的情况。

  (2)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注意叙述完整。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

  把六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6份,每份的一只熊猫就是这个整体的1/6。要表示这个整体的2份呢?3份?5份?

  还可以怎样分呢?


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扩展5)

——分数与成功英语作文 (菁华5篇)

分数与成功英语作文1

  Success means different things for different people. Some may equate it with money, some with work and still some with ohter. For me, it means fulfilling ones dreams. Whatever your dreams are, you have a goal there and then focus all your attention on it. Dreams bring you hope and happiness. May be you cry, sweat, complain or even curse, but the joy of harvesting makes you forget all the pains and troubles you have gone through.

  So an old proverb says that the sweetest fruit is one that has undergone the bitterest ordeal.There are several keys to success. First, your goal must be practical and practicable. If you set your goal too high, maybe that you will never attain it. Next, you have to make a plan of doing it. Since the dream is quite tough, you need to be hard, Even if you meet with some difficulties, just take them in your stride. You can always tell yourself that there is nothing about. With this will and determination, success is sure to wait for you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分数与成功英语作文2

  The motivation to succeed comes from the burning desire to achieve a purpose. Napoleon Hill wrote, "Whatever the mind of man can conceive and believe, the mind can achieve."

  A young man asked Socrates the secret to success. Socrates told the young man to meet him near the river the next morning. They met. Socrates asked the young man to walk with him toward the river. When the water got up to their neck, Socrates took the young man by surprise and ducked him into the water.

  The boy struggled to get out but Socrates was strong and kept him there until the boy started turning blue. Socrates pulled his head out of the water and the first thing the young man did was to gasp and take a deep breath of air.

  Socrates asked, "What did you want the most when you were there?" The boy replied, "Air." Socrates said, "That is the secret to success. When you want success as badly as you wanted the air, then you will get it.There is no other secret."

  A burning desi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ll accomplishment. Just like a small fire cannot give much heat, a weak desire cannot produce great results.

分数与成功英语作文3

  When it comes to success, most people will think about the great persons, such as Bill Gates and Steve Jobs, who are rich and powerful. The common thing for these successful persons is that they work very hard and spend a lot of time in their business. As a result, the family hours will be sacrificed. They don't have much time to play with their families, so when they give speech, they are always so thankful for the family's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Success comes not easy. We need to work hard without question, but I would not sacrifice the family hour, because it means everything for me. I am so satisfied with the small happiness.

分数与成功英语作文4

  women are thought of as weaker than men both physically and intellectually. most families in the country prefer boys to girls. there is a tradition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women have more diffculties on their way to aucces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kitchen has been the place where women belong. their duty seems to focus on their housework, husband and children. a woman may achieve great success in her career, but when women do twice as well as men, people will my they work half as well. men are promoted for good work and women are not. only a praise is a fair judgement. the leading positions are predominantly taken by men. women are in no way inferior to men. in terms of genetics, the female cell has two x chromosomes, one from each parent. so a woman's wisdom comes from both father and mother. while a male cell has an x chromosome from the mother and y chromosome from the father. the y chromosome only determines the sex of a baby, so a man's wisdom comes mainly from the mother. after all, from the genetic point of view, women play a role in the intelligence slructure.

  and women are more diligent and tolerant. if only women keep on trying and thinking and perfecting themselves, they are sure to be high achicvers. as a woman i, mysclf know and feel dee* in my heart that success is hard-earned, and it pays to work hard.

分数与成功英语作文5

  If you love music, then the name of Lady Gaga must be familiar to you. Lady Gaga is the world famous female singer, she is from America. She is well known by her dance songs and her dramatic dressing styles.The young are crazy about her, her great success is not gaining by chance.

  Lady Gaga is popular by her creative dressing styles. The traditional popular female singers are thought to be the image of the sweet girls, who are good-looking outside. But you can’t find nothing like the sweet girls in Lady Gaga, she always dresses like the monster, her styles are exaggerating, which helps her win numerous fans. Today, people are chasing individuality and Lady Gaga’s image caters to this trend.

  Lady Gaga is also talented in writing songs. Listening to her songs, you will have the desire to dance, her music seems to have the magic. Lady Gaga write her songs, in fact, before she get famous, she wrote songs for many famous popular singers.

  Lady Gaga is successful because she is not only creative in her image, but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at she is very talented.


分数的作文 (菁华5篇)(扩展6)

——分数小学作文 (菁华5篇)

分数小学作文1

  今天,表弟表妹来我们家作客。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招待他们。

  妈妈说:“今天天气不是很热。我们就先吃这个西瓜的一半吧。”

  我想了一下,接口道:“半个西瓜再*均分成四份,每个人都能吃到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一哦。我切喽!”

  弟弟和妹妹听了,异口同声说:“我们都要十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

  “一百分之一!”

  我听了,肚皮都快笑破了。他们不知道,分数是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当分的份数越多,表示的每一份就越小啊。

  “傻弟傻妹们,快别争了,这样分下去,你们将只能吃到西瓜皮了。”

  听了我的解释,弟弟妹妹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分数小学作文2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这句人们常说的话又在我们身上应验了。第一单元考试的“硝烟”还未全部削散,第二个更为恐怖的环节——————发考卷又接踵而来。

  我坐在座位上忐忑不安地望着老师手中那叠决定我“命运”的考卷,心就象一个轻气球一样悬了起来。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一个个也是提心吊胆、目不转睛地望着考卷。我苦笑着想:“唉,看来班上同学的心情都和我差不多啊”。一张白纸,印上几道题目,再加上一个分数,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就一下子从一文不值到“价值连城”。而此时,这叠白纸正象幽灵一样“飘”到各个座位上。欢呼声、叹息声,象一首不协调的交响曲,灌入我的耳中。正当我猜测着自己的分数时,考卷放在了我的课桌上,我猛地掀起考卷,“95.5—5=90.5”,这一行鲜红的数字象一把利剑,刺痛了我的眼睛,它使我刚刚膨胀起来的心,一瞬间变成了坚硬冰冷的石头,狠狠地从半空中砸了下来。我疲惫地看着一个个鲜红的“×”和一道道被扣分的题目,他们象一张张嘲笑的脸,冲着我说:“你怎么那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会错”。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名言:“世界上本没有笨的人,只有不努力的人”。难道是因为我不努力吗?,难道是因为我不认真吗?难道……,在考试的前一天,我拼命地复*,可在考试的时候,我心里却打起了退堂鼓,我怕考不好,我怕看到父母紧锁的眉头,我怕看到同学郫夷的目光,我怕看到老师不满的神情。似乎连手中的笔也开始不听使唤—————在我手中抖个不停。结果,该错的题目全都错了,不该错的题目也错了。

  分数啊!,你是一条坚韧的绳子,将我紧紧地和考卷绑在一起;分数啊!,你是一道坚固的城墙,将我和轻松与快乐隔开;分数啊!,你是一座高大的牢房,将我束缚在紧张与担忧之中,我多么想跳出分数这个“圈子”。

  望望手中的考卷,再望望窗外的景色,阳光已不再明媚,天空已不再晴朗,就连洁白的云似乎也在为我叹息。我无奈地摇摇头,现在我除了认真订正考卷外还能做什么呢?人们常说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好的,而我的童年却是在分数线上挣扎着度过的。

  分数啊分数,我何时才能不受你的捆绑,不受你的压制,不受你的指使,我何时才能跳出这个分数圈啊!

分数小学作文3

  一天晚上吃完晚饭,数字王国的数字都去散步了,小2也一样。小2走着走着,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小2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根“直线”。小2生气地踢了他一脚,“直线”也生气了对小2说:“你为什么要踢我?没看到我在晚练吗?”

  小2叫道:“你这根‘直线’真烦,你绊到我了,你知不知道呀?啊!”

  被称为“直线”的分数线说:“哎,不跟你吵了。不过,我要告诉你,我可不叫‘直线’,我叫‘分数线’。”

  小2好奇地问:“你叫‘分数线’?那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分数线说“交朋友?我们交不起来朋友吧?”

  小2说:“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你和我一起回家吧!我有许多兄弟姐妹呢!”

  没等分数线开口,小2就拉着他跑回了家。

  到了家,数学王国的0、1、3、4、5、6、7、8、9都已经回来了。数字们问小2:“小2,你后面的那个是谁啊?”

  小2笑着介绍道:“他的名字叫分数线。”

  “分数线?”大家异口同声地问。

  分数线说:“让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本领吧!我可是会变魔术的哟!”

  分数线请了小3和小1配合表演,分数线叫数字们看好了,分数线吹了一口气,“哗”!小1不见了、3也不见了,分数线也不见了,只剩下一个“1/3”,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

  “1/3”自我介绍道:“我叫3分之1,我就是把一个东西*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说着就取出一个苹果,*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一份给了4吃。

  又是“哗”的一声,他们又变回来了。小2说:“哇,太神了,我也要变成分数!”分数线这次要3个数来表演了。只见分数线吹了两口气“哗”、“哗”,他自己和小1都变成了两个。又吹了一口气,“哗”2和3变成了两个分数:1/2、1/3。他们分别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2分之1,我叫3分之1,我们两谁大呢?”有的说1/2大,有的说1/3大。两人说:“告诉你们吧,是1/2大!”说着,他俩到梨树上摘了两个梨,一个*均切成3份,一个*均切成2份,都拿了其中一份。大家发现,1/2真的比1/3大!“哗”“哗”“哗”,大家又成了原来的样子。分数线又介绍:“在我下面的叫‘分母’,在我上面的叫‘分子’。”

  刚变回原样的小2说:“分数线,你教会了我们不少知识,你告诉我们了分数,让我们知道了‘分母’、‘分子’……分数线,你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分数小学作文4

  “我的小心脏啊,要跳出来啦!”我手摸着胸口,小声嘀咕着。昨天,进行了一张数学大卷的测试,现在要公布成绩了,我好担心这次的成绩啊~!前几次成绩不理想,因此,在班级,几个对手“幸灾乐祸”的;在家里,爸爸妈妈也喋喋不休,说我不认真。这次到底能怎么样呀?

  “滕文熙”老师叫到我的名字了,我飞快地来到讲台前,还没等把试卷拿到手,“刘俊旭”老师又叫我同桌了,就顺手把他的试卷也拿回来吧。两张试卷到手后,我迅速扫瞄——啊,我打了100分,而同桌只打63分,我心中窃喜。哈哈,同桌又没超过我,这已经是第无数次了。一会儿看看那几个对手,是否还敢再小看本姑娘了!我同桌原以为自己这次考得不错呢,一看到自己那可怜的分数时,就“死”了。唉,还是低调儿点吧,同桌一回,不要再刺激他了。

  回到家后,我故意面无表情地把试卷拿给爸爸看。爸爸接过试卷,看到那100分后,兴奋得两只眼睛瞪得像100分后面的两个“0”了,嘴巴也张成了“0”形,然后对我又是抱又是亲的。妈妈的更是喜形于色:“乖女儿,妈妈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菜。”我自然也开心极了。爸爸忽然想了什么说:“你不是想要那个---那个---,什么来着?对,那个羽毛球拍嘛,我这就给你买去。”(我爸爸一激动就好忘事)说完,推开门就出去了,竟然忘了换鞋。我急忙喊道:“唉——爸、爸、鞋、鞋,回来!”没有回应。我拎着爸爸的鞋追了出去:“站住,回来换鞋!”终于听见了,他已经下了二层楼。等爸爸换了鞋后,我把他的拖鞋送回家,又急忙下楼跟着爸爸一起去了商店。

  从商店出来,我们带着心爱的羽毛球拍和球直接来到了楼下的运动场,开始玩了起来。爸爸开心地指导我怎样发球、接球,直到妈妈从楼下喊回家吃饭。爸爸看我还想玩,就抬头对妈妈大声说:“哎呀,再玩会儿。”(一般妈妈发话,爸爸不敢违反,今天却例外。)直到我玩尽兴了,我们才回家吃饭。

  心爱的礼物到手了,还能开心地玩、美美地吃,这一切,都要感谢你——分数!

分数小学作文5

  “扣你分,加三分。”“好,大家都坐得很棒,今天我们来学*分数。”

  我先来介绍一下数学老师:数学老师是一个很帅气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不严格,但也不会是要求很松的那种。但是,他们还是更喜欢英语老师,我却喜欢数学老师。

  数学课开始了,我们的老师瞪着大眼睛,鼻梁上的*视镜都差点儿掉下来了。他喊着:“**组怎么这么差,组长站起来!**组,表现得比上次好,加3分。”

  “我们今天来学*:分数!”老师大声喊道。数学老师先打开电脑,把U盘方进去,然后说:“谁知道分数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没有人举手。老师说让他自己来说吧。老师说:“分数是由分母、分数线、分子构成的,分母是所有东西的总和,分子是一个物体,分母是分子的多少倍,……”哎,我也说不清楚了。老师问了万斐然:“这里有几个苹果?”万斐然说:“切,垃圾,小菜一碟!”老师说:“出去!”万斐然吭了几声,便出去了。

  数学课就这样结束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