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作文 (菁华6篇)

首页 / 作文 / | 作文

土壤的作文1

  《孟子》有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大思想家的理论依然可适用于今日—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技迅速发展。我们的受益都是切身感受到的。这些好处的背后,是令人头疼不已的各种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雾霾……我们深受其害,到底什么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呢?

  是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我们并不陌生。目前,我国着力大面普及和推广垃圾分类。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典例。

  面对大家赖以生存的家园正面临危机,我们都在行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经颁布“限塑令”;日本在全国都设置了垃圾分类处理站,并在国民教育中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全人类共同的决心!

  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坚持的梦想,在我们的家园遭受重创时,我们在追梦的路上也从不停息,离终点也越来越*。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这一长久的梦想!

  可能还是会有人质疑、有人反对、有人拒绝,但是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像一朵花。在温室中,它有舒适的环境和丰厚的肥料,它会开的千娇百媚;在原野中,它有成长的机遇和充足的养料,它会开得坚强勇敢;那么在被重度污染的土地上呢?即使开放,那也是扭曲、毒害里的结果!正如花朵盛放离不开土壤,正确理解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在荒原里,娇弱的花,也可以迎着风猛烈绽放!

土壤的作文2

  人类的破坏地球行为终究是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大大超出正常含量,而土地自身又无法消除这些有害物质影响的现象。严重的土地污染可以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减退甚至枯萎死亡。环境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时发现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并无明显表现,却降低了农产品质量,特别是通过农作物对有害作物的富集作用,暗地里危害牲畜和人体健康,更须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他们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从而使农作物减产。使用农药则使多环芳烃、多剥联苯等有机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动物和人。大气中的烟尘和so2、氮氧化物以及放射性尘埃等有害物质会自然地随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毁坏。在土壤环境污染中,重金属造成的危害最大,铬、锰、镍等还能在人体不同部位引起癌症。土壤中金属含量过高也会使植物受害。据实验,每公斤土壤含铜20毫克时小麦就会枯死;达到250毫克,水稻也会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锌超过50毫克,就会影响作物生长。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响很难消除。有机农药分解很慢,重金属根本就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不再继续污染,三五年内仍含较高的物质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类。所以,受到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做饲料或肥料。在此,我提一些我的建议。

  第一,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研制无害农药;

  第二,建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

  第三,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第四,每一个国家都应建很多座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厂。虽然一投资会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但它的建成会使地球受益很多。

  但愿我们的家园——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永存。

土壤的作文3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然而他说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而决定成功的往往是后百分之一。”由此可见,灵感是十分重要的。

  “灵感”是什么?在我们的印象里,“灵感”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它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性思维状态,或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家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状态。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正如俗话所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要让“柳”成“荫”,无论再怎么随意吧,也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行。

  首先,这土壤的主体是艰苦学*。灵感就是把已有的知识,通过特殊的排列而形成新的东西。那么首先得有东西让你排列,并且灵活运用所拥有的知识,才能产生灵感。再者说,如果没有艰苦学*,就算有了灵感你也不会意识到那是一个好点子。

  然后就是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以前常听到“灵感来源于生活”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充气雨衣的发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雨的时候,学生们穿着雨衣,虽然雨不能直接淋湿他们,但雨水顺着雨衣流下,滴到裤腿上,风一吹也十分冷。一个同学在深受其害后,有了充气雨衣的灵感。

  认真思考才是最大的分水岭,前面提到的两点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而这个就难说了。拿最普通的例子来说,人人都知道苹果从树上往下掉,而牛顿却会思考为什么苹果不往上掉或者往左往右掉,所以发现了地心引力。我们都会有一个疑问吧,为什么往手心哈气是热的,而往手心吹气是冷的呢?有些人知道这是因为空气流速不同了,然而只是到这种“明白原因”的程度是不够的。外国有个人就利用木板,在上面钻洞,把剪掉瓶底、拧掉瓶盖的空饮料瓶安在上面,有效地把“热浪”变成了“凉风”——这就是一个好灵感。

  丰富的感情也十分重要,有时候快乐、幸福、悲伤甚至绝望都可以带来灵感。

  袁隆*:“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与智慧综合实践在一起而升华了的产物。”

土壤的作文4

  我读过无数的书,读过无数的人。每当我提到文章,我的钢笔里就涌出无数的字。灵感编织成一团织锦。像流星一样,我奔向遥远的天空,只留下——个字。

  夜空是一片香蕉叶,月亮是香蕉叶上的露珠。当你的手指轻轻触摸它时,它就会落下。这些孤独的场景让你想家。

  一步一步,每棵树都是白色的。在皎洁的月光下,院前的桂花树被镀上了一层银,浓郁的桂花香味弥漫在银中,让我想起了桂花糕。

  白色的圆面团静静地躺在案板上,等待着一双灵巧的手。那双棕黄色、灵巧而柔软的大手握着面团。有时他们拿着它,有时他们拿着它,有时他们摩擦它。面团逐渐成形。奶奶曾经说过,“揉面团就像过生活一样。这既紧急又艰难。你必须慢慢地小心地揉搓,使面团美味可口。”奶奶做面条已经几十年了。我仍然记得她说的话。挖一勺桂花馅,小心地用包装纸包好,包好,然后成型。搬一条小板凳,坐在院子外面,期待奶奶拿出桂花蛋糕。我的祖母坐在我旁边,递给我一块蛋糕,吃了一口,然后她感到非常满意。精致的面包皮和美味的馅料入口即香,这似乎显示了奶奶几十年来对生活的认真工作和精心管理。过去,每逢中秋节都可以吃奶奶的桂花蛋糕。但是现在,踏入一个大城市,却再也尝不到桂花蛋糕的香味。蓦然回首,记忆深处只有一棵银装素裹的桂花树和祖母温柔的教诲,让我慢慢回忆。

  桥上小雨,伞开着。长江以南雨水充足。自然,这里不缺少桥梁。温和潮湿的环境造就了南方独特的文化。我祖母计划下午带我去镇上,那时有几个江西剧团来到镇上。因此,在白天,我抽出时间去同学家玩。这孩子非常顽皮,很快就忘记了时间。要不是同学的提醒,我差点忘了去外婆家赴约。匆忙在小路上跑着,天开始下雨了。这座桥是达成协议的地方,我感到有些不安。毕竟,我知道奶奶非常喜欢唱歌剧。这一次我失去了我的约会,甚至惹恼了我的祖母。想到这,我加快了脚步。从远处,我看见一个拿着伞的女人独自站在桥头,好像在看什么东西。“奶奶,我,我迟到了。”我低下头,不敢看我面前的人。她摸了摸我的头:“没关系,我们晚点到,但是下次你必须准时。”听着祖母温柔的话语,我的心*静了许多,我变得更喜欢和祖母相处。没有责骂或太多的话,我明白了守时的原则,并开始对家乡的歌剧感兴趣。

  时间流逝。十年后,我坐在办公桌前听着熟悉的采茶戏,陷入无尽的思绪。

土壤的作文5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题记

  当七月的风吹过,阳光洒满了窗格,我们共同欢乐着,推着同一辆车。时光荏苒,没了那辆车,也没了那个慈爱的你。

  风猛烈地撕扯着树干,窗外的雨滴敲打着脆弱的玻璃,天昏沉沉的,好像将有一场暴风雨来到,我郁闷的趴着古老的桌子上,看着墙角处的挂钟一点一点的摇摆着,速度也逾来逾慢的感觉,心里也开始有着隐隐的阵痛,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事将要发生。

  离开家乡三四年了,真的好想回去看看,想念我的故乡,更想念我慈爱的爷爷奶奶。不禁想起艾青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到底何时才能回到我可爱的故乡呢?我自问自答道:“可是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抽不开身,我也回不去啊,唉!”我无奈地叹着气。

  “轰隆,砰。”一声巨响吓得我迅速蹲在了书桌下。

  “啊,什么鬼,吓死我了。”我指着天花板怒吼道。

  “怎么了,怎么了,没事吧小琪?”妈妈急切地问道。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妈妈,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什么,什么时候的事?——好——”母亲的脸色渐渐变得阴云密布。

  “什么事呀,妈妈?”看妈妈放下电话后,我立马凑上前去。

  “你爷爷——你爷爷他——他不在了——”

  还没待妈妈说完,我就瘫坐在了地上,默不出言。

  曾经,我们是最亲密的爷孙俩,彼此关爱,现在,却已“天各一方”。

  乌云慢慢消散了,但心中的苦闷却逐渐变多了。我问母亲,在哪里,什么时候。她说,就在昨天,还在菜园里播种的时候,就……

  第二天,我们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却不是为了去重温儿时的那份温馨。

  那里荒草萋萋,路边还靠着一个残败不堪的“落车”,我小心翼翼地踏进那菜园,生怕吓到了爷爷留下的痕迹。

  以前,我经常坐在爷爷的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拉着我也越来越吃力。爷爷的离开,我最遗憾的事情是,爷爷终究没有等到我拉着他。

  每次到了下雨天,爷爷就会打着伞陪我在雨中玩耍。我经常喜欢拿着铲子挖中蚯蚓,后来,蚯蚓好像认得了我似的,经常在土里穿来穿去,硬是不让我看见它的踪迹。那时候最喜欢干的坏事就是抓着蚯蚓和毛毛虫放在一起,看它们聊天,说笑,久而久之,它们似乎真的认识了。我也对着它们聊天,告诉它们要替爷爷的菜园疏松土壤。现在,爷爷走了,那块地也变得不是那么肥沃了,也没有再看见过蚯蚓和毛毛虫在一块逗乐的情景了。

  次年春,那片地里长满了杂草,因为太长时间没有打理了,蓝白色的天空下,可以清楚地看见那几颗油菜地中间显眼的墓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爱得深沉。

土壤的作文6

  虽然学科学只有半年时间,但我已经对科学充满兴趣。这门学科让我学到了很多原来我熟悉却不了解的东西。

  这一学期科学的第一单元是土壤与生命,这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尤其是土壤,随处可见,太熟悉了。当我学完这一单元,我才真正了解我熟悉的土壤。

  那天科学课,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我们喜欢的实验室。只见我们台上摆放了许多仪器,还有我们熟悉的泥土。我心中一阵窃喜,今天的科学课肯定精彩。这堂课在老师的指导我们做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室是用餐巾纸握泥土,餐巾纸湿了。从中我们知道泥土中含有水分。第二个实验是把泥土放在烧杯里,出现了气泡,原来这是泥土里的空气。用玻璃棒搅拌,静止一段时间后,泥土出现了分成现象,让我们知道泥土中有沙粒、黏粒。第三个实验是把土放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烧,我们看到了泥土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蒸发了,同时闻到一股臭味,老师说这是泥土中的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的遗体。一会儿软软的泥土变成硬硬的土块,扳也扳不动,颜色也淡了许多。听老师说古时候的人发现这个秘密之后,就发明了陶器。

  科学真神奇,不经意间就会有大发明。我真是越来越喜欢科学了。


土壤的作文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土壤的作文 (菁华6篇)(扩展1)

——土壤的实*报告 (菁华6篇)

土壤的实*报告1

  一、实*意义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二、实*要求

  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进行实*内容的学*。

  三、实*过程

  1.实*目的:

  (1)学*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

  (2)了解泰山山脚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的类型、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

  (3)锻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通过实*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回顾学**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2.仪器配备和试剂:

  (1)仪器

  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

  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

  4、剖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应和观察岩石内部性状

  (2)试剂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实*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根据实*目的选择剖面点,选点位置为泰山山脚的一小片棕壤土,具有代表性,避免了沟渠、村庄等人易干扰的地段。选好点后应观察如下:

  土壤类为棕壤;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情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后开始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根据实*目的确定剖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作为观察面,观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观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观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观察面上不能践踏。

  (3) 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 :

  先远距离观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仔细观察,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观察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观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

  (6)实*实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

  (7)总结回顾:

  1、泰山的气候环境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植被分布为以海拔800m为界,800m以上油松木,500m-800m多为侧柏、松树,500m-200m多为灌木;

  2、泰山阳面成土母质为残积母质和坡积母质,土壤类型多为棕壤,其母质岩主要是花岗岩,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

  3、泰山山顶和阳面的岩石组成多为花岗岩,阴面岩石组成多为石灰岩,且泰山地势为东高西低,较多溪流为自动向西流;

  4、实验实*中,坚定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馒头山实*地点(济南*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1)由宋老师带领观察馒头山的各种土质类型分布和岩石的性状和形成分布;

  (2)各组同学带实*工具爬山观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状、颜色及周围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

  (3)观察记录内容如下:

  馒头组土层及主要岩石层分布由下到上为:黄土——薄层灰岩——黄绿色页岩——鲜红色页岩——浅绿色页岩

  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发展起来的科学,主要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农业生产中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实*作为土壤学实践学*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实*,在实*过程中积极思考和锻炼,掌握各种实*与实践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基础。

土壤的实*报告2

  引言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

  土壤学作为主要研究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科学今后必须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后备土壤资源严重不足,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也不容乐观,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增强。

  土壤学实*是土壤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实*,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实*报告的书写,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

  一、实*概况与记录

  实*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识别。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

  实*时间:20xx年12月2日到12月5日

  指导老师:***老师、***老师、***老师

  实*人员:****级全体同学

  实*工具:铁锹、PH指示剂、比色卡、采样袋、剖面刀、比色卡、卷尺、瓷块、布袋、卫生纸等

  实*记录:12月2号集体观看了有关土壤样本化验、土壤农化分析的电视节目,下午领取了实*工具。3、4号两天进行野外实*。我们的实*路线是:棘洪滩水库附*-胶东镇镇南-大沽河旁-莱阳北坡村-莱阳红土崖,在这两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粗测土壤样品的pH值和石灰反应。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情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第四天我们将各组的记录做成报告,进行了总结交流。

  土壤剖面情况见表1-5。

  二、实*内容

  我们的实*内容有八个方面:

  1、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

  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

  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改变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许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以一定的方式和措施,参与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变,这是自然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如果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

  2、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

  (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3)如果发现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研究熟化土壤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

  (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3、剖面挖掘时应注意的事项

  (1)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

  (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然观察后再分层回填。

  (3)观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察结果。

  (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时,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变化和作物根系发育。

  4、自然剖面的优缺点

  这次实*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伸面较广,连续性较好。

  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需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其次,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土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5、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

  录。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6、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各个地点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较好地掌握了采集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A、样品采集的方法,应根据研究、分析目的来确定。如果是为了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情况,就应按照剖面层次来取样。如果是为了研究某地土壤的肥力特性,通常是把土壤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再在同一类型的土壤地段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块,采取混合样品。如果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如研究高产田、高产园或低产田低产园,或分析某一土壤的障碍物质,则在特定的田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采取混合样品。取样必须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殊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

  B、制备样品步骤:从田间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引起土壤性质的改变。用木槌压散土块,捡出杂质。混匀土壤,准确称取300克。将称好的土壤用木槌压散(勿将石砾打碎),通过3毫米孔径的土筛(不能通过的石砾,在称重后可弃去,但要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从通过3毫米筛的土壤中称取100克土,使之全部通过1毫米的土筛。不能通过者,用研钵反复研磨,使之全部通过。各种样本制备完毕后,分别将其放入大中小广口瓶后塑料袋保存,并写上标签,其内容有:样本编号、土壤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通过筛孔大小、制备实践及制样人的姓名和专业等等。

  三、个人实*结

  这次实*,收获挺大的。一方面,它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也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友情。另一方面,它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对于一个学*农业方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而且还是我们应用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实*,使我能够将课堂上讲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不仅使我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门课程的热爱。这次实*还使我认识了几种土壤的类型并知道了它们的性质特征,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

  当然,实*过程中也让我也知道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自己*时应该更加的努力学*知识。另外在实*中我还懂得了搞科学要认真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多动手,绝对不能偷懒,该做的就要动手去做,不能凭空想像。我们还应该好好珍惜实*机会,多学些有用的东西,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土壤的实*报告3

  一、目的意义

  土壤地理野外实*,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常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土壤地理野外实*的重点是学*与掌握土壤路线调查(或概查)的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土壤地理调查路线的选择;土壤剖面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图说明书。有条件时,可与土壤遥感调查与制图实*同步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的准备工作

  为使实*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实*的一切准备是异常重要的。

  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野外实*的地点,预查、制订实*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师生共同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收集与分析有关实*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

  (一)地形图的准备

  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底图的必备的基础图件。地形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野外实*地区范围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的复杂程度而定。实*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一般多采用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范围大者可采用1:100000地形图。

  在确定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以用比例尺*面图代替。结合生产任务的野外实*,还需匹配相当或比例尺略小的行政图。

  (二)资料与图件的搜集和分析

  1、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与图件

  1)气象气候资料与气候图:着重搜集的数据有气温、年均温、》10度积温;年降水量、蒸发量、风、无霜期等资料,以及气候图。

  2)植被:植被类型、组成结构、被覆情况、指示植物等。主要搜集自然植被、植被图等。

  3)地貌: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侵蚀切割程度,以及地貌类型图等。

  4)母质和母岩:地质图、岩性分布图、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岩性及其分布规律。成土母质类型,一般以第四纪成因类型为基础,如花岗岩残积母质、河流冲积母质或洪积物,海(湖)相淤积物、冰碛母质……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注意黄土和风沙物质,湿热的亚热带的热带,应注意红色风化壳。

  5)水文:包括实*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如河流水系分布、各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发生发展情况;地面潜水埋藏深度、水化学成分及矿化度;水文地质图等。

  2、社会经济情况资料:

  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包括历史上的人类活动;现在的社会情况,特别是农业经济资料,如人口、农业劳动力、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牧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作物种类、作物配置、耕人选制度、产量水*;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水利、施肥状况;旱、涝、盐、碱、次生潜育化、水土流失情况等。

  此外,对于城市、工矿业发展对土壤污染或退化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3、土壤资料与土壤图:

  搜集、阅读与分析实*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论文或专著是实*准备工作的重点。一般说经过全国二次土壤普查,各地都有大比例尺土壤图及比较丰富的土壤普查资料可以利用,对现有的资料,要着重研究各类土壤的发生学特性、理化性质;土壤形成与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与区域特性;土壤与农、林、牧生产的关系;土壤改良利用中的问题(土壤侵蚀、次生盐渍化、潜育化、退化、沙化等);当地群众利用改良土壤的经验等。

  (三)土壤地理野外实*常用仪器、用具的准备

  1、土壤资料与土壤图:搜集、阅读与分析实*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

  2、采土工具和用品:取土铲、剖面刀、钢卷尺、土壤标本纸盒、土壤标本木盒、土壤样品袋、采土标签、pH混合指示剂、比色阶(卡)、白瓷比色盘、10%盐酸

  3、土壤野外速测仪器:土壤水分速测仪、土壤养分速测仪等

  (四)实*内容与要求

  1、实*区土壤植被概述

  2、主要成土作用与成土过程

  3、主要土壤类型与成土环境的关系

  4、褐土与棕壤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5、土壤的发生、发展演化

  6、土壤标本的采集方法

  7、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

  8、编写实*报告

  三、河北省土壤概况

  (一)主要土壤类型

  河北土壤类型多样,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64%;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的*原地区;棕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土层浅薄,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30%;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区广泛分布,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的过度区;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在极薄的A层土下直接与基岩接触,常与粗骨土镶嵌分布。其他土壤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分布。(另外: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下游沿岸、古河道附*及沙化严重的农田附*;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湖滨下湿滩地以及山区地势*坦、地下水位1—3米的河谷地带。)分部如图:

  (二)土壤分布规律

  1、水*分布规律

  本区域土壤广泛发育在省内排水良好的丘陵、阶地、山麓*原和高原缓岗坡地、土壤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自东南向西北,由棕壤一褐土一栗褐上一栗钙土依次更替。棕壤作为水*地带性土壤分布范围不大,主要见于冀东一带。褐土,为省内主要地带性土壤、分布广泛。栗褐土、栗钙土,分布在西北部的坝下山间盆地和坝上高原。褐土带内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盐褐土,亦大致呈东北一西南向分布、东南一西北向更替(图5—1)。

  2、垂直地带性规律(以雾灵山为例)

  随着地势起伏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山地土壤的分布服从于垂直地带性规律,而垂直带语的结构又与水*地带性有密切的联系。兴隆县境内的雾灵山,基带土壤是淋溶褐土,垂直带谱依次由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组成。(图5—10)。

  (三)秦皇岛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

  1、淋溶土——棕壤土类

  淋溶土纲的主要特征是,土体碳酸钙淋失殆尽,呈酸性至中性反应、粘粒移、淀明显。省内淋溶土纲只有一个亚纲:湿暖温淋溶土亚纲;一个土类:棕壤土类。

  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山地土壤,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02%。在降水较多的冀东,棕壤出现在濒临渤海的几十米到几百米高的低山、丘陵上;棕壤发育地区气候温湿。燕山、太行山山地棕壤区中温、半湿润;冀东滨海棕壤区暖温较湿润。年均温7一11℃,年均降水量670一790毫米,干燥度0、8一1、15。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僳。这样的水热条件、使土体淋溶较强,亦利于有机质累积。

  原生植被以夏绿阔叶林为主、间有针阔叶混交林。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巳不复存在。现在所见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乔木以栎属和松属为主。良好的植被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有机质积累,而在低山丘陵发育的棕壤,其腐殖质状况深受耕作条件的影响。

  成土母质多为中酸性火山岩残坡积风化物,如花岗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正长岩风化物等广布于丘陵山地。此外,尚有洪积冲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等。棕壤多呈微酸性、无石灰反应、盐基饱和度较低等特征、其原因除淋溶作用较强外,无不与酸性硅铝酸盐母质有关。

  (1)植被保存好的剖面、具A00—A0一A—B—C土体构型。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及棕色粘化层均明显。

  (2)表层有机质含量多大于。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为0、7一0、9。

  (3)土体呈微酸至中性反应、PH值6、0一7、0。盐基不饱和、盐基饱和度40一70%。全剖面无石灰反应。

  (4)粘化层居剖面中部(20一60厘米或更深)。其粘粒含量大于剖面上下层。粘化层大于 2毫米。粘粒含量与表层含量之比值为1、3一1、8。

  (5)剖面中铁铝有轻微下移,且于B层累积。活性铁下移情况较铝明显。

  (6)粘粒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次为绿泥石。

  主要类型为潮棕壤。河北省潮棕壤面积仅7417亩、主要分布于冀东秦皇岛市滨海丘陵周边洪积冲积物上、地下水埋深L 5—3、5米。此外,围场县山间沟谷高阶地上亦有零星散布。

  潮棕壤的形成,除粘化作用外,有地下水参与其成土过程、潴育化特征明显。由于潮棕壤多辟为农田,土层有机质积累较少、棕色为主;土体微酸性,PH 6、5左右,盐基饱和度88%;心底土层有锈斑纹或铁锰结核。其典型剖面如表5—2所示。

  利用与改良:

  棕壤分布地区水热条件比较优越,土壤肥力较高,是农业利用的有利因素,但因多位于丘陵山地,一般坡度较大、加上森林植被多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层浅薄、是为农业利用的限制因素。因此,要充分利用棕壤资源、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禁坡开垦。

  棕壤分布地区应以林果为主,除保护现有林地外、大片荒地应育林种草。适宜生长在棕壤上的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柳树、蒙古栎、栓皮栎、枫树、馁树、板栗等。分布在山地丘陵边缘较*坦地段的棕壤,土层较厚、水分条件优越者,适种多种作

  2、半淋溶土

  半淋溶土纲的共同特点是、因气候较为干旱,或兼受石灰性母质影响,土体淋溶作用较弱,碳酸钙部分淋失。本省半淋溶土纲有两个亚纲,即半湿暖温半淋溶土亚纲和半湿温半淋浴土亚纲‘三个土类,即褐土、灰色森林土和黑土。

  秦皇岛市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褐土,又称“褐色森林土、系河北省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总面积7620、5931万亩,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0、83%。

  褐土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温度10一13℃,>10℃积温3700一4400℃、年降水量500一700毫米,蒸发大于降水,干操度1、3—2、0。湿热同期,干湿季明显、具有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点。湿热与干寒交替出现,给土壤发育带来季节性特点:炎热多雨的夏季为成土过程的“活跃期”,冬季为相对“停滞期”,春、秋季为“过渡期”。

  褐土区原始栎属森林植被已不复存在。次生植被为半旱生森林灌丛草原;山麓*原与丘陵坡地已大部垦为农田、埂隙田边多有半旱生杂草散布。

  成土母质以黄土状物质为主,有马兰黄土、红黄土、次生黄土及黄土状洪积冲积物等,低山丘陵区的褐土母质以各种岩石的残坡积风化物为主,但多有黄土物质影响。有的黄土覆于其上,有的黄土夹杂其中。黄土颗粒均一、富垂直节理,故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褐土、群众常谓之“立黄土”。

  褐土的形态待征主要表现为;土体以褐棕一褐色为主。腐殖质层不厚,色浅、呈灰褐或灰棕色。粘化层位于剖面中部,其粘粒含量较上下土层高20%左右,因粘粒聚凝、胀缩交替,结构呈核状、棱块状,结构体表面有胶膜被覆。有的有钙积层。

  褐土的理化性状主要表现为:质地以壤质为主,枯化层可达壤枯质;土体呈中性至微碱性。盐基饱和度高,代换性盐基主要是钙、镁;一般有石灰反应;粘粒部分硅铝铁率在3、0左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为主。

  主要类型为林溶褐土

  淋溶褐土、位于褐土向棕壤过渡地带。主要分布于冀东低山丘陵、滦河冲积扇下部。在山地垂直带小,其上为棕壤,其下为褐土(亚类)。年雨量650毫米以上,淋浴作用是褐土亚类中最强者。

  土壤性态特征:①土壤剖面呈褐色或鲜棕带褐色;②腐殖质含量较低;②土体粘化以剖面中部最为显著;④全剖面无石灰反应,或于剖面底部石块下有少量假菌丝体;⑤PH6、5—7、5;⑥铁、铝、锰等元素有沿剖面下移现象。其典型剖面如表5—4所示。

  褐土土层—般较深厚,质地多轻嚷至中壤,通气透水,耕性良好、矿质养分较丰富地表排水条件较好、无洪涝、盐碱危害、是为生产条件较优越的土壤。由于褐土分布范围广,土地类型复杂,利用请况亦多种多样,山麓*原与沟谷阶地、水利条件较优越、宜发展耕作农业。山地丘陵宜发展林果,如淋溶褐土、所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较充足、宜栽种华山落叶松、五角枫、白掸和云杉等。典型褐土,所处地势较低,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宜栽种油松、刺槐、白杨、臭椿、黄榆、山杨、侧柏等、还可发展核桃、山枣等。石灰性褐土土壤水分、养分均较缺乏,呈微碱性至碱性反应,适宜种黄榆、臭椿、山杨、蒙古栎和山杏等抗寒耐旱树种。

  褐土的主要问题是;干旱,有机质缺乏,氮、磷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因此、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褐土利用改良的重要环节;深拼施肥、用养结合,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3、盐碱土

  盐碱七纲的共同特点是,土壤盐分累积和碱化程度达到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和剖面形的改变、作物不能生长。该土纲包括两个亚纲,即盐土亚纲和碱土亚纲;三个土类,即:、滨海盐上、碱土。

  盐碱土的形成条件:年均气温1一13℃,年降雨量350一700毫米、干燥度1、5—2、5。气候干旱、年蒸发量几倍于年降水量、干湿季明显、地下水季节性升降。地形多为冲积*原的扇缘低地,河旁洼地,河流放道的浅*箔状洼地、碟型洼地、洼淀周围、湖泊周边等。地下水埋深1—2米,矿化度7—10克/升。

  母质多为沙壤质、壤质河流冲积淤积物。

  植被稀疏,仅有柽柳、碱蓬、盐篙、茶子棵等盐生植物和强耐盐性植物生长其上:

  盐土土层比较深厚。地表常有厚0、5—2、0厘米的盐结皮;表层 1一20厘米的盐分主要为氯化物和硫酸盐,全盐含量>1%;向底层逐渐减少。心底上层有锈色斑纹。

  主要类型:秦皇岛属滨海盐土,是在海水影响下发育的盐土,在河北省共有304、9521万亩、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3%。

  河北省滨海盐土沿渤海湾呈带状分布。此分布带,秦皇岛、吕黎、里;唐海、丰南、黄骅等地较宽,约20一40公里。

  滨海盐土形成条件:滨海*原和潮间带,地势低*,海拔多在o、5—3、5米之间。渤海湾是中生代和新生代沉降形成的盆地、基底为寒武纪变质岩、由于长期缓慢下沉堆积成陆。第四系厚300一500米,下为河相堆积,上为河、海交互作用的三角洲堆积和海相堆积。由于河流频繁泛滥和改道,土层质地变化较大,有粘壤质、壤粘质及壤质等。

  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年*均气温10、2—12、1C,年*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干燥度1、5—2、5。滨海*原、径流不畅。

  植被覆盖度小、植物种类简单,主要为耐盐耐湿的草本植物。

  潮水淹没频率和持续时司、对滨海盐土发育和性态影响显著。

  (1)每日受海水淹没地带,地下水埋深约60厘米、矿化度与海水几无区别态极不明显、整个剖面有强烈的潜育化现象。

  (2)每年受海水淹没地带距海较远,‘般地势*坦、但也有封闭洼地。*坦地带首先摆脱海水淹没、蒸发时间长、土壤高度盐化、洼地积水时间长、土壤沼泽化过程明显、积水落干又有盐化过程进行。

  (3)特大海潮掩没地带距海员远、通常不被海水淹没。这里,*坦地段土壤盐化较互;洼地阑常有降水聚积、雨水成了土壤脱盐的主要因素。

  (四)土地资源特点:

  从总体上看,全省土地资源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耕地总体质量差。全省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一分布在山区和坝上地区,粮食产量很低,东部黑龙港低的沧州、衡水多属盐碱地,土壤多盐土、滨海盐土,大量生长盐生植物,垦种困难;距海较*地带,土壤含盐量较高,难以发展农业种植。南部邢台、邯郸地区沙荒地、山坡地较多,粮食产量较低。西部太行山区多属旱地、山坡地。灌溉条件差,又称“望田天”,难以粮食自给。北部张、承地区的坝上高原,种植条件差,不适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历史上“以粮为纲”开荒垦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违背自然规律,造成大面积土壤沙化,全省现有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四分之一。

  二是沙地后备资源数量很少,全省3347、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中,多数存在坡度大、土层薄、水资源匮乏等多种障碍因素,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差,开发难度大。

  三是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对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大影响。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也是人口大省,全省人均耕地仅1、525亩。同时,河北省经济尚不够发达,又处在京津周围,今后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要占用大量耕地,即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衡,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仍将呈减少趋势。同时,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低产田占75%,干旱缺水严重,大于6度的坡耕地面积占9、5%左右,要想保持全*期的粮食安全所需的耕地资源,任务相当艰巨。

  四、野外实*主要方法

  土壤剖面是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它是有土壤发生层(含土壤层次)组成。发生层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值等理化特性,反映着土壤中物质与能量的积累、迁移、转化情况,是确定土壤类型的依据。因此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是识别土壤、研究土壤的基础工作。

  (一)土壤路线调查

  1、路线调查选线的原则和方法

  路线调查属于概查。由于土壤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因而选线通过各种成土因素的典型地段,就可以见到各种典型土壤类型。

  (1)山区土壤路线调查选线:

  首先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使选定路线从山下到山上,能经过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种植被、母质类型,以及通过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还应考虑山体的大小,注意丘陵、浅山、中山和深山之别,以及不同坡向、不同坡度及局部地形对土壤形成发育造成的差别。此外,山区选线最好从河谷起,这样还可看到河流水文、母质与地形等土壤形成的分布的影响。

  (2)*原区选线:

  *原区较山区土壤的变化要简单些,但*原区各种地貌类型、中、小地形的起伏变化、沉积母质类型的变异程度等对土壤发生与分布的影响都很重要。因此,*原区选线同样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选线要通过主要的地貌单元、地形部位、母质类型,以便能观察到更多的土壤类型,并掌握土壤有分布规律。如从滨海(滨湖)*原—冲积*原—山麓*原;从河漫滩—高阶地;从洼地—二坡地—岗地。能够观察到各种类型的土壤。

  *原区选线还应注意其典型性,即选定的路线要通过实*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地形部位、母质类型的地段。如河流冲积*原要尽量选定在各阶地比较齐全而完整的地段,不应选择某几级阶地缺失,或被侵蚀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残存阶地地段。

  农耕区选线要选定能代表当地主要耕地,不同农业利用类型的土壤调查路线。如通过路线应照顾到水稻田、旱田、特殊经济作物区、各种草场类型等。

  2、路线调查选线的间距

  假使通过路线调查要完成一定面积范围的土壤图,则选线的间距要根据不同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成土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变化复杂性面定。如地势*坦开阔,土壤类型较单一,分布范围较广,则调查路线的间距可大些;相反,如果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面积较小,图斑比较零碎,则调查路线的间距应适当小些。总之,要使调查路线能控制土壤类型分布规律,有利于调查后绘制完成土壤图为原则。

  (二)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1)土壤剖面的种类

  土壤剖面按分为自然剖面、人工剖面两类;按剖面的用途和特性,又可分为主要剖面、检查(或对照)、定界剖面三种。

  ①自然剖面: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面,例如,兴修公路、铁路,工程或房屋建设,矿产开采,兴修水利,*整土地和取土烧砖瓦,以及河流冲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是垂直比较深厚,可观察到各个发生土层和母质层,同时暴露范围比较宽广,可见到土层薄厚不等的各种土体构型的剖面,这就有利于选择典型剖面,比较不同类型土体构型的剖面,对分析研究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规律都比较有利。自然剖面的另一大优点是挖掘省工,只需挖去表面旧土就可进行观测。自然剖面的缺点是暴露在空气中较久,因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其剖面性态已发生了变化,不能代表当地土壤的真实情况,因而它只能起参考作用,不宜作主要剖面。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面,则进行观测时,应加整修,以挖除表面的旧土,使其暴露出新鲜裂面。

  ②人工剖面:这是根据土壤调查绘图的需要,人工挖掘而成的新鲜剖面,有的也叫土坑。

  主要剖面:是为了全面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征,从而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性,而专门设置挖掘的土壤剖面。它应该是人工挖掘的新鲜剖面,从地表向下直接挖掘到母质层(或潜水面)出露为止。

  检查剖面:这种剖面也叫对照剖面,是为了对照检查主要剖面所观察到的土壤性态特征是否有变异而设置的。它一方面可以丰富和补充修正主要剖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调查绘制者分土壤类型。检查剖面应比主要剖面数目多而挖掘深度浅,其深度只需要挖掘到主要剖面的诊断性土层为止,所挖土坑也应较主要剖面为小,目的在于检查是否与主要剖面相同。如果发现土壤剖面性状与主要剖面不同时,就应考虑另设主要剖面。

  定界剖面:顾名思义是为了确定土壤分布界线而设置的,要求能确定土壤类型即可。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

  (2)主要剖面的选点

  正确地设置主要剖面点,不仅能提高土壤调查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土壤调查的质量;如果主要剖面地点设置不当,则所观测到的资料没有代表性,对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就会做出片面甚至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土壤调查质量,贻误调查工作。

  主要剖面点的选定,原则上每种土壤类型(或制图单元)在调查路线上至少要有一个剖面点。具**置应设于具有代表性的地形部位上。若在地势、植被、母质呈相应变异的地区,还应按中地形不同部位分别设置剖面;在盐渍化地区,还应按小地形部位设置主要剖面;山区应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形、植被类型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在农耕区应按不同的耕作方式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农、林、牧交错地区,应按土地利用的不同方式分别设置剖面。如要研究某种特定条件对土壤的影响,应按具体条件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如为查明土壤垦殖演替规律,可在林地(或草地)、新垦地、久耕地分别设置主要剖面;研究灌溉等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时,可在灌区、非灌区或其他采土因素的组合下,均应设置主要剖面,至于设置多少,可根据调查绘制详略和每个主要剖面所代表的面积大小而定。

  主要剖面点的具**置,还应避开公路、铁路、坟地、村镇、水利工程、池塘、取土壕、砖瓦窑等受人为干扰活动影响较大的特殊地段,以使所设主要剖面点,真正成为当地代表性、典型性的土壤剖面。

  选定好的土壤剖面点,应该预先标注在地形底图上,标注办法是只需用铅笔画一个圈点即可。

  (3)土壤主要剖面的挖掘:

  挖掘主要剖面时,首先在已选好点的地面上画个长方形,其规格大小为长2米、宽1米,挖掘深度要求2米。但是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应有不同的规格。对山地土壤土层较薄者,只需要挖掘到母岩或母质层即可;对盐渍土挖掘到地下潜水位为限;对耕作土壤的主要剖面,规格可以小些,一般长1、5米、宽0、8米、深度1米即可;对采集整段标本用者,土坑要求应按上述第一种规格挖掘。

  挖掘土坑时应注意观察剖面要向阳,山区留在山坡上方。观察面要垂直于地*面,土坑的另一端挖掘成阶梯状,以供剖面观测者上下土坑用。

  挖掘的土应堆放在土坑两侧,而不应堆放在观察面上方地面上。同时不允许踩踏观察面上的地面,不得在剖面上部堆土、走动、放置工具,以免扰乱破坏土壤剖面土层的性态。

  (三)土层划分

  (1)记录剖面点的环境条件

  剖面的地理位置,调查日期,天气情况,地貌类型、地形部位,海拔高度,坡度,植被类型,潜水位,侵蚀状况,人为影响等。

  (2)土层划分

  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土壤剖面发生层划分为O、A、E、P、B、G、C、R等层,经年来已被我国采用。主要的土壤发生层的特征如下:

  O层:凋落物层。

  A层:腐殖质层,位于表层,聚积有与矿物质充分混合的腐殖质化有机质。

  E层:淋溶层,硅酸盐粘粒、铁铝等物质淋失,适应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的砂粒或分离相对富集的矿质层。

  P层:土壤耕作层之下的梨底层。

  B层:淀积层,在上述各层下面,并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征:①聚积有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或二氧化硅;②碳酸盐的淋失;③三、二氧化物的残积;④由于存在三、二氧化物角膜,使土壤亮度较上下土层为低,才渡变高或色调发红;⑸ 具粒状、块状或愣柱状结构。

  G层:潜育层,指在长期被水饱和并有有机质存在的条件下,铁猛还原、分离或聚积而成的强还原状况的土层。

  C层:母质层。

  R层:母岩层

  根据各土层性状与成因的差异可进一步细分,并在大写字母的右侧加一小写字母的方式来表示区别,如:A层可细分为:Ah(自然土壤的表层腐殖质层);Ap(耕作层),Ag(潜育化A层),Ab埋藏腐殖层。E层可细分为:Es或A2(灰化层)、Ea(白浆层或漂洗层);B层可细分为:Bt(粘化层)、BCa(钙积层)、Bn(腐殖质淀积层)、Bin或Box(富含铁、铝氧化物的淀积层)、Bx(紧实的脆盘层)、Bfe(薄铁盘层)、Bg(潜充化的)。C层可细分为:Ca(松散的)、Cca(富含碳酸盐的)、Ccs(富含石膏的)、Cg(潜育化的)、Cc(强潜育化)、Cx(紧实、致密的脆盘层)、Cm(胶结的)。

  (3)土层划分之后,采用连续读数,用钢卷尺从地表往下量取各层深度,单位为厘米,将量得的深度记入剖面记载表。最后将土体构型画成剖面形态素描图。

  (四)土壤PH值的测定

  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或PH广泛试纸(精度1)、PH精密试纸(精度0、5)速测。

  测量时,取土样少许(黄豆粒大小即可),放在白瓷比色盘中,加指示剂(或蒸馏水)3—5滴,使土样浸透并有少量余液,用干净玻璃棒搅匀,使指示剂(或蒸馏水)充分作用。半分钟后,倾斜比色盘,使指示剂(或蒸馏水)少许流出,澄清,即可用标准色阶(比色卡)比色(或用PH试纸比色)。

  (五)石灰反应

  以泡沫反应指示土壤中碳酸盐的大体含量。取少量土样,用手指压碎,再滴加10%(浓度约1摩尔/升)的.盐酸。反应分四级:

  (1) 几乎无泡沫,碳酸盐<1%;

  (2) 少量;:很难见到泡沫,但可听到发泡声,碳酸盐1—3%;

  (3) 中量:有明显泡沫,泡沫声强烈,碳酸盐3—5%;

  (4) 多量:反应强烈,肉眼往往可见碳酸盐颗粒,碳酸盐>5%。

  (六)土壤标本的采集

  土壤标本主要包括剖面标本和分析样品两类。前者又可分分为纸盒标本和整段标本;后者游客氛围一般分析样品和农化分析样品。此外,根据土壤的诊断层次还可采集特殊层次的标本,如土壤结核及新生体的标本等。

  纸盒标本

  纸盒标本也叫上盒,主要用于拼图比土的标本,其典型者也可作陈列标本。路线调查中,纸盒标本只采集主要剖面和对照剖面。具体采集方法是按所划分的层次,分层采集。次序是从下层向上层选择各层的典型层采集。采集时沿水*方向用削刀削取,尽量保持土壤结构体的原状,不要弄碎。对某些特别疏松而散碎的层次,无法削取者可将散碎土安原样采集、装入盒中相应的层次,所削取土体以与标本盒的格子大小相等,港能装入格内为宜,注意英降观察面剥离成土体的自然裂面,不要削成光滑面,或拍打压实。所有土层采集装盒万步后,应按拟定内容逐项记载、填写卡片或标签。

  (七)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

  土壤分析样品是用来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用的土样。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土壤剖面分析样品;另一类是土壤农化分析样品。作为土壤地理学用的分析样品,主要是土壤剖面分析样品。

  土壤剖面分析样品的采集:剖面样品采集应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者采样。在野外实*过程中,如当时不易选定,则所设主要剖面都应采样。

  带回室内后,再根据拼图、比土结果进行取舍,即选留带典型性、代表性的剖面样品,舍去不典型、无代表性的剖面样品。

  剖面分析样品可按剖面形态观察中所划分的土层分层采样,也可按典型的发生层次采样,即过渡层不采样。具体采样部位应该放在层次的中心位置,从下层向上层按次采样。每层采样约一公斤,所采土样分层、分袋装好。采样中应除去大的石子和明显的植物根系等杂物,并将采样按深度分层记入剖面记录表中。土样采装好后,填写土标签(一式三份:一份作存根备查,一份挂在袋外的线绳上,一份折叠装入袋内)。然后将同一剖面各层土样的土袋拴在一起,以免搞乱。所采样品带回室内后,当天就要倒出风干,以免霉烂变质。

  主要参考资料

  1、于耀先、李殿杰主编,自然地理学基础实验实*,1997

  2、陈汉武、李发增主编,植物学实*教程,1993

  3、河北省志第3卷自然地理志,

  4、河北植被

  5、王荷生主编,华北植物区系地理,1997

  6、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烟台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参考资料,1995

  7、霍亚贞、李天杰等,土壤实验实*、1986

  8、王建国主编,秦皇岛地区区域地质考察,1999

土壤的实*报告4

  通过两天的实*,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土壤如何从岩石发育到土壤是要历经一个漫长的阶段,且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也在不断地发育。气候、植物、动物、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同一个地方的土壤的品质不会相差太大。受温度、母岩、环境的影响,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土壤分布也是有联系的。从南到北,海南的土壤多为砖红壤,广东因其盛行干热风,降水少,所以多为赤红壤;江西、浙江、湖南一般是红壤;江苏是黄棕壤;山东是棕壤;河北、辽宁是暗棕壤;黑龙江是黑土壤或棕色针叶林土。从垂直分布开看浙江的土壤,1.低丘:红壤;2.海拔(600)800-(1100)1200:黄壤;3.(1100)1200以上是棕黄壤。因此分析土壤不能凭空,要根据该土壤在该区域所处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我们实*的几中土壤都是浙江地区的红壤。上甘的是石灰性红壤,青山的是红壤,后山是黄红壤。纬度越往上就越接*黄壤。

  每一种土壤都有适合生长的植物,植物也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最优的选择是在适合的土质上种植适合的植物,如果不合适但又需要种植这样的.植物,就需要用一些人工的办法,用化肥改变矿物含量,调节PH,灌溉水田,交叉种植等等,能增加产量。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的能力。

土壤的实*报告5

  前言 :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具有肥力,在自然界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产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土壤与地球表面其他疏松、多孔的物质的重要区别在于土壤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经常地,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产生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决定土壤肥力。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不同,使土壤表现出许多不同的性质,其中有的有利于作物生长,有的则不利。土壤不但是植物生长的基地,也是动物、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微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通过这学期对《土壤学》的学*了解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史,与土壤有关的地学基础知识,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性状和改良利用。掌握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性质,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并能够鉴别出主要的岩石。土壤学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的讲授课时外,实*实验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土壤学实*,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土壤学是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土壤学的教学实*是游憩等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其目的、任务及要求如下:

  1.通过实*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熟悉本省地带性土壤及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性状、利用改良措施。

  3.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特点,为水保规划和森林植物更新等提供依据。

  4.了解全国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土壤类型。

  5.熟悉我省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措施。

  6.掌握土壤剖面挖掘方法,掌握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

  7.通过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应用这些数据,学会综合分析、评述土壤的方法,并能提出各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技术措施。

  8.通过实*进一步熟悉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和提高鉴别技能。

  9.通过实*学会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观察。

  10.通过综合实*,增强珍惜、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国策、国法的自觉性,提高立志振兴水保学科和发展土壤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1.了解土壤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土壤调查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调查是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土壤调查是研究土壤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水保基本建设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实*时间和地点

  1、 实*时间 :

  2、 实*地点:

  3、参加人员 : 指导老师

  级别

  专业组别第组

  组员

  第一天 实*地点:

  进行实*前的总动员,老师给大家讲解实*的具体安排,各项实*操作的方法,实*内容,时间安排,参加人员的分组,工具的领取及介绍工具的使用。要求预*实*相关的内容:三大岩类的识别方法、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最后特别强调实*期间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安全等等。

  第二天20xx年12月30日 实*地点:

  沿途观察地质地貌及母岩母质特征等,并取采集岩石标本同时学*观察、鉴别岩石标本。观察山地红壤的形成、利用现状和改良措施;观察林场建立的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及立体养殖模式;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土壤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记载方法。进行土壤原状样品的采集,分析样品的采集。

  第三天20xx年12月31日 实*地点:校内,实验室和水保园。

  参观水保园,去实验室观察岩石标本、利用整段标本进行全国土壤的分布和主要土壤类型的介绍,观察不同类型的整段剖面等,了解全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土壤类型。博学楼后观察岩石风化的特点并采集岩石标本同时进行鉴别,

  下午在实验室风干土壤样品并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

土壤的实*报告6

  一、实*意义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二、实*要求

  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进行实*内容的学*。

  三、实*过程

  1.实*目的:

  (1)学*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

  (2)了解泰山山脚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的类型、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

  (3)锻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通过实*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回顾学**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2.仪器配备和试剂:

  (1)仪器

  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

  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

  4、剖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应和观察岩石内部性状

  (2)试剂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实*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根据实*目的选择剖面点,选点位置为泰山山脚的一小片棕壤土,具有代表性,避免了沟渠、村庄等人易干扰的地段。选好点后应观察如下:

  土壤类为棕壤;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情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后开始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根据实*目的确定剖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作为观察面,观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观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观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观察面上不能践踏。

  (3) 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 :

  先远距离观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仔细观察,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观察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观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

  (6)实*实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

  (7)总结回顾:

  1、泰山的气候环境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植被分布为以海拔800m为界,800m以上油松木,500m-800m多为侧柏、松树,500m-200m多为灌木;

  2、泰山阳面成土母质为残积母质和坡积母质,土壤类型多为棕壤,其母质岩主要是花岗岩,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

  3、泰山山顶和阳面的岩石组成多为花岗岩,阴面岩石组成多为石灰岩,且泰山地势为东高西低,较多溪流为自动向西流;

  4、实验实*中,坚定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馒头山实*地点(济南*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1)由宋老师带领观察馒头山的各种土质类型分布和岩石的性状和形成分布;

  (2)各组同学带实*工具爬山观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状、颜色及周围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

  (3)观察记录内容如下:

  馒头组土层及主要岩石层分布由下到上为:黄土——薄层灰岩——黄绿色页岩——鲜红色页岩——浅绿色页岩

  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发展起来的科学,主要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农业生产中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实*作为土壤学实践学*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实*,在实*过程中积极思考和锻炼,掌握各种实*与实践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基础。


土壤的作文 (菁华6篇)(扩展2)

——土壤的实*报告 (菁华9篇)

土壤的实*报告1

  一、实*区概况

  昌黎县东临渤海,北枕碣石,西南挟滦河,是连结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经济走廊",区位优势明显。全县辖10镇、6乡、1个城郊区,446个行政村,人口54.8万人,总面积1212.4*方公里,耕地面积94万亩。昌黎县由山丘、*原、浅海和滩涂构成了多相性资源结构,自然资源丰富。昌黎镇素有花果之乡之美誉。*年来,花卉栽培长足发展,大量中高档花卉,远销京、津、唐、东北等中城市,走进家庭,美化环境。昌黎碣石山路水果品种丰富,久负盛名,葡萄、苹果、桃、梨等干鲜果品不断得到品种改良优化,大大丰富了果品市场。

  城郊区刘李庄村位于昌黎县城郊区东侧,与县城接壤,临*外环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辐射周边西沙河村、太*庄村、东高庄村、中卓庄村、西钱庄村、东钱庄村。城郊区刘李庄村是秦皇岛市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每年种植大棚甘蓝、菜花XX多亩,油桃400亩,草莓100多亩,年生产各类蔬菜XX多万斤,年产油桃160万斤,年产草莓100万斤。

  二、实*目的

  为培养学生野外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工作能力,使学生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一般程序、原则、原理和主要内容。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特进行本次教学实*。通过本教学实*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为资源环境事业献身的思想奠定基础。

  三、实*计划

  实*时间共安排5天,分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两个阶段。

  1.野外调查阶段

  1)上午进行基本路线调查的原理和技术的讲解,领取实*工具。下午,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到达刘李庄,同时进行路线勘察,了解刘李庄的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第一天)

  2)开始对刘李庄进行详查,并绘制成图。(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上午)

  2.室内制图阶段

  1) 实*

  室内拼图。

  各小组进行边界区域的拼接,对差异较大的地区需在进行野外定点调查。(第四天下午,第五天上午)

  2)写实*报告。(第五天下午)

  四、实*内容与过程

  本次实*是以1:1正射影像为工作底图,调查作业面积为2kmx1km,应用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原理与方法完成刘李庄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制图。

  1、准备工作

  周一,我们于上午8:00在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开始实*准备工作。吴老师首先把我们分成了六个工作小组,并在每个组选出两个小组长,负责统筹本组的工作。然后,就实*内容、步骤、出图精度、验收标准及安全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在实*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接着,每个小组分到一套实*工具:底图(航片)一张,地形图一张,三角板一套,圆规一套,铅笔一支,小刀一把,gps定位仪一台,标杆一个,卷尺一个,橡皮一块,木板一块,书包一个,地质罗盘仪一个。最后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区域制定了勘察路线和工作计划。

  下午,在吴老师、张老师和常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目的地出发,进行路线勘察工作。每到一个小组的目的地,老师们都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如何辨认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如何确定工作区域的边界。然后,带领其他小组继续前进。我们小组被分在最远的区域刘李庄周围的`土地,正好有几条道路穿过整个区域,把我们的区域分割成几部分有利于我们展开分布调查。我们首先进行初步的调查,熟悉调查的技术和技巧,然后在从最远处向*处开始调查,在熟悉的调查技术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村庄典型区域的调查。

  2、调绘与补测

  周二,我们上午7:30到达目的地,开始进行调绘,由于刚刚开始,找不到工作的特点,进度稍慢。首先对南和西的边界以内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gps定位。并绘制上图,具体工作方法是:将实行区的同一土地利用的边界进行gps定位。并换算出在地图上实际到我们所在位置的距离,进行绘制上图。gps仪是经三个点校准后的,纬度不差,经度差-4.5′。测完西边及南边后,向东走,调查大棚里种植情况。毛桃、油桃和草莓居多,然后我们将各大棚进行定位。并测绘上图。然后,由工作底图上的路结合实地情况绘制图斑,最后绘制耕地。

  下午进行了村边的绘制,由于村的南头,有几外扩建的新建筑,我们进行实地补测,并结合工作底图,进行绘制上图。实*

  由于是第一天,不论从精力上和熟练程度上都不是很高,进度稍慢,但经过我们团结协作,还是超额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周三上午7:00,我们在刘李庄及以北地区进行调绘和补测。吸取昨天的经验,并延长工作时间以确保实*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7:00就已经抵达刘李庄,并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首先,我们对昨天的图面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以确保今天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土壤的实*报告2

  引言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

  土壤学作为主要研究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科学今后必须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后备土壤资源严重不足,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也不容乐观,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增强。

  土壤学实*是土壤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实*,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实*报告的书写,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

  一、实*概况与记录

  实*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识别。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

  实*时间:20xx年12月2日到12月5日

  指导老师:***老师、***老师、***老师

  实*人员:****级全体同学

  实*工具:铁锹、PH指示剂、比色卡、采样袋、剖面刀、比色卡、卷尺、瓷块、布袋、卫生纸等

  实*记录:12月2号集体观看了有关土壤样本化验、土壤农化分析的电视节目,下午领取了实*工具。3、4号两天进行野外实*。我们的实*路线是:棘洪滩水库附*-胶东镇镇南-大沽河旁-莱阳北坡村-莱阳红土崖,在这两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粗测土壤样品的pH值和石灰反应。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情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第四天我们将各组的记录做成报告,进行了总结交流。

  土壤剖面情况见表1-5。

  二、实*内容

  我们的实*内容有八个方面:

  1、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

  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

  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改变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许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以一定的方式和措施,参与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变,这是自然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如果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

  2、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

  (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3)如果发现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研究熟化土壤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

  (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3、剖面挖掘时应注意的事项

  (1)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

  (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然观察后再分层回填。

  (3)观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察结果。

  (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时,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变化和作物根系发育。

  4、自然剖面的优缺点

  这次实*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伸面较广,连续性较好。

  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需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其次,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土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5、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

  录。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6、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各个地点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较好地掌握了采集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A、样品采集的方法,应根据研究、分析目的来确定。如果是为了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情况,就应按照剖面层次来取样。如果是为了研究某地土壤的肥力特性,通常是把土壤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再在同一类型的土壤地段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块,采取混合样品。如果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如研究高产田、高产园或低产田低产园,或分析某一土壤的障碍物质,则在特定的田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采取混合样品。取样必须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殊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

  B、制备样品步骤:从田间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引起土壤性质的改变。用木槌压散土块,捡出杂质。混匀土壤,准确称取300克。将称好的土壤用木槌压散(勿将石砾打碎),通过3毫米孔径的土筛(不能通过的石砾,在称重后可弃去,但要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从通过3毫米筛的土壤中称取100克土,使之全部通过1毫米的土筛。不能通过者,用研钵反复研磨,使之全部通过。各种样本制备完毕后,分别将其放入大中小广口瓶后塑料袋保存,并写上标签,其内容有:样本编号、土壤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通过筛孔大小、制备实践及制样人的姓名和专业等等。

  三、个人实*结

  这次实*,收获挺大的。一方面,它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也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友情。另一方面,它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对于一个学*农业方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而且还是我们应用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实*,使我能够将课堂上讲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不仅使我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门课程的热爱。这次实*还使我认识了几种土壤的类型并知道了它们的性质特征,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

  当然,实*过程中也让我也知道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自己*时应该更加的努力学*知识。另外在实*中我还懂得了搞科学要认真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多动手,绝对不能偷懒,该做的就要动手去做,不能凭空想像。我们还应该好好珍惜实*机会,多学些有用的东西,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土壤的实*报告3

  一 实*概况

  名称:土壤植物地理实*

  地点:湖北应山自然保护区

  时间:20xx年4月23日--20xx年4月25日

  实*人员: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专业

  指导老师:***

  二 实*目的与要求

  土壤与植物地理学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和表证。土壤植物地理实验是植物地理学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地理学者基本功的训练之一。

  本实*目的是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加学生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土壤与植物地理实验分析、结果计算、数据处理的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掌握和学*植物地理的实验方法和研究的技能,提高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体要求学生:

  1.掌握土壤机械组成、PH值、速效磷测定技术方法。

  2.对土壤地理研究的实验室研究技术和方法有一点感性认识。

  3.对土壤粒级、土壤机械组成、土壤PH值、速效养分有更深刻的认识。

  4掌握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群落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认识常见植物得优势种40-50种,认识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三 实验方式与要求

  以10-15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小组每个人共同按规程完成取得实验结果,独自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前必须预*实验实*指导书的相关部分,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并把个人准备的实验物品带到实验室。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实验指导内容独立进行实验,按要求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分析比较。记录与画图,有困难时,积极思考,分析原因,自己排除障碍,实在解决不了才找老师帮助或同学之间互相帮住。

  实验结果及时准确记录并做实验报告,按时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四 实*内容

  (一)环境条件

  环境是指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影响植物生存是环境因素(生态因子)根据其性质可分为6个基本类型:

  非生物因子:⑴气候因子。如光、温度、降水、风等。

  ⑵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⑶地形因子。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和坡型。

  生物因子:? ⑴植物因子。包括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和附生。

  ⑵动物因子。如摄食、传粉和践踏等。

  ⑶人为因子。有垦殖、放牧和采伐等。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其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而且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综合作用分析中区分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分布都很重要。

  下面从环境的多个角度来分析环境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⑴光照条件。光照对于植物的生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的,所有的绿色植物都需要通过光合作用来固碳。同时光照的强度、光质以及光照长短也对植物有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

  ⑵温度条件。植物吸水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例如温度过低的话会限制植物的吸水。温度对蒸腾作用也有影响:一方面,温度高低会改变饱和差从而影响植物蒸腾,一般来说气温越高,蒸腾越强;另一方面,温度能直接影响叶面温度和气孔开关,叶面温度比气温越高,蒸腾越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温度还对光合作用有影响,这是通过暗反应实现的。此外温度还会通过影响酶的作用来影响呼吸作用。

  ⑶水分条件: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也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的参与。各种物质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植物体内运输。植物体内水分在蒸发蒸腾散失过程中,可以减低植物体温,是植物热量调节和热代谢的主要方式。

  ⑷营养条件:

  (1)矿质营养元素:矿质营养元素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其生理作用:a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b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解者,参与酶的活动c电化学作用,即*衡离子浓度,稳定胶体,中和电荷等。

  (2) 碳素营养:是植物的生命基础,在植物体内占干重的45%,是植物所有器官组织的组成物及有机化合物的主要骨架,这些有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为所有生物活动必需。

  ⑸生物条件:

  (1)动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物对植物的摄食以及对植物传粉的影响。

  (2)植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各种气候因子的竞争及对空间的竞争,还有各种植物间的寄生共生关系等。

  ⑹地形条件: 地形因子主要通过对光,温,水和营养等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再分配,形成多样的生境,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⑺气候条件:不同植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植物分布会因气候的不同而不同。

  (二)实*安排

  1.4月23日

  上午:观察路边及附*植物,认识植物结构,采集标本。

  乔木层?杉木、马尾松,若无人为影响,还有阔叶林、灌木层? 茂密,主要有竹子和檵木(金缕梅科)、草本?林内有蕨类植物,草本植被很少藤本? 野葛(豆科) 田里藤本状 菝(百合科),常见的还有青葙、蓼科植物、山茶科、野牡丹科(柏拉木)等。

  下午:分组压制标本。

土壤的实*报告4

  通过两天的实*,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土壤如何从岩石发育到土壤是要历经一个漫长的阶段,且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也在不断地发育。气候、植物、动物、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同一个地方的土壤的品质不会相差太大。受温度、母岩、环境的影响,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土壤分布也是有联系的。从南到北,海南的土壤多为砖红壤,广东因其盛行干热风,降水少,所以多为赤红壤;江西、浙江、湖南一般是红壤;江苏是黄棕壤;山东是棕壤;河北、辽宁是暗棕壤;黑龙江是黑土壤或棕色针叶林土。从垂直分布开看浙江的土壤,1.低丘:红壤;2.海拔(600)800-(1100)1200:黄壤;3.(1100)1200以上是棕黄壤。因此分析土壤不能凭空,要根据该土壤在该区域所处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我们实*的几中土壤都是浙江地区的红壤。上甘的是石灰性红壤,青山的是红壤,后山是黄红壤。纬度越往上就越接*黄壤。

  每一种土壤都有适合生长的植物,植物也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最优的选择是在适合的土质上种植适合的植物,如果不合适但又需要种植这样的植物,就需要用一些人工的办法,用化肥改变矿物含量,调节PH,灌溉水田,交叉种植等等,能增加产量。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的能力。

土壤的实*报告5

  引言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

  土壤学作为主要研究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科学今后必须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后备土壤资源严重不足,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也不容乐观,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增强。

  土壤学实*是土壤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实*,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实*报告的书写,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

  一、实*概况与记录

  实*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识别。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

  实*时间:20xx年12月2日到12月5日

  指导老师:***老师、***老师、***老师

  实*人员:****级全体同学

  实*工具:铁锹、PH指示剂、比色卡、采样袋、剖面刀、比色卡、卷尺、瓷块、布袋、卫生纸等

  实*记录:12月2号集体观看了有关土壤样本化验、土壤农化分析的电视节目,下午领取了实*工具。3、4号两天进行野外实*。我们的实*路线是:棘洪滩水库附*-胶东镇镇南-大沽河旁-莱阳北坡村-莱阳红土崖,在这两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粗测土壤样品的pH值和石灰反应。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情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第四天我们将各组的记录做成报告,进行了总结交流。

  土壤剖面情况见表1-5。

  二、实*内容

  我们的实*内容有八个方面:

  1、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

  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

  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改变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许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以一定的方式和措施,参与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变,这是自然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如果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

  2、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

  (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3)如果发现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研究熟化土壤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

  (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3、剖面挖掘时应注意的事项

  (1)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

  (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然观察后再分层回填。

  (3)观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察结果。

  (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时,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变化和作物根系发育。

  4、自然剖面的优缺点

  这次实*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伸面较广,连续性较好。

  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需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其次,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土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5、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

  录。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6、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各个地点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较好地掌握了采集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

  A、样品采集的方法,应根据研究、分析目的来确定。如果是为了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情况,就应按照剖面层次来取样。如果是为了研究某地土壤的肥力特性,通常是把土壤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再在同一类型的土壤地段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块,采取混合样品。如果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如研究高产田、高产园或低产田低产园,或分析某一土壤的障碍物质,则在特定的田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采取混合样品。取样必须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殊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

  B、制备样品步骤:从田间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引起土壤性质的改变。用木槌压散土块,捡出杂质。混匀土壤,准确称取300克。将称好的土壤用木槌压散(勿将石砾打碎),通过3毫米孔径的土筛(不能通过的石砾,在称重后可弃去,但要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从通过3毫米筛的土壤中称取100克土,使之全部通过1毫米的土筛。不能通过者,用研钵反复研磨,使之全部通过。各种样本制备完毕后,分别将其放入大中小广口瓶后塑料袋保存,并写上标签,其内容有:样本编号、土壤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通过筛孔大小、制备实践及制样人的姓名和专业等等。

  三、个人实*结

  这次实*,收获挺大的。一方面,它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也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友情。另一方面,它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对于一个学*农业方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而且还是我们应用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实*,使我能够将课堂上讲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不仅使我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门课程的热爱。这次实*还使我认识了几种土壤的类型并知道了它们的性质特征,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

  当然,实*过程中也让我也知道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自己*时应该更加的努力学*知识。另外在实*中我还懂得了搞科学要认真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多动手,绝对不能偷懒,该做的就要动手去做,不能凭空想像。我们还应该好好珍惜实*机会,多学些有用的东西,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土壤的实*报告6

  一、实*目的

  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意义

  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另外,此次实*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

  1、测容重和含水量

  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

  (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

  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

  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

  1、野外调查分析

  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提供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实验有所差别。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判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参照野外调查数据所得结论如下:

  (1)土壤剖面的紧实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不同于农业土壤。原因是我们所挖土壤剖面为自然土壤剖面,受人为因素(如人及机器的碾压)影响极小,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土壤必定对下层土壤产生压力,压力由上向下逐渐增大,于是产生土壤剖面紧实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的结果。

  (2)同一地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紧实度不同。大区地形差别不大,所挖剖面土壤的紧实度却不同,这时植被的影响因素不容忽略。由于不同植被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而植物的生长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切割能力不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不同,因此导致周围矿物岩石的风化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和石砾含量。

  (3)不同植被下土壤的质地不同。由于大区环境大体相同,土壤质地的不同同样取决于植被。不同植被的含根量及跟的大小粗细不同,必然影响周围矿物岩石的物理风化,而植物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的不同让土壤进行进一步不同的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加上不同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必导致土壤质地不同。另外,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不同,会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

  2、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1)土壤的含水量同野外调查结果大体一致,从上到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2)同一土壤剖面的土壤容重从上至下呈增高的趋势,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容重又有所不同。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度,可见土壤的孔隙度从上到下呈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也符合土壤紧实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造成以上规律的原因同样是重力和植物的综合影响。

  (3)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从上到下大体呈降低的规律,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钾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钾素可分为四种状态:含钾矿物(难溶性钾);非代换性钾(迟效钾);代换性钾;水溶性钾(后两种为速效钾)。植物所能利用的钾是以水溶性及代换性状态存在的钾,其中主要是代换性钾。土壤中的速效钾之所以呈现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的规律,我认为能为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矿质元素的生物小循环。钾被植物吸收以后运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最后随着枯枝落叶返回土壤。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会导致土壤中钾的含量从上到下逐渐减少。第二,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钾,因此由于根系的吸引作用,根系附*钾的聚集也相应会多一点,而根系也主要集中在土壤剖面的上层。综上所述,以钾的循环为主,根系对钾的吸引为辅的机制,导致了以上规律。

  (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第一,总体上植物散落的枯枝落叶、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所积累的有机质遗留在土壤表层之后,虽然会随着雨水等向下渗,但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就会导致有机质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第二,不同植被散落的枯枝落叶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不同会造成不同植被下有机质的含量的差异;第三,不同植被生长所需环境不同,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对土壤质地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的截留能力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有机质的分布规律。(5)不同植被下土壤的pH和有机质不同。pH没有明显的规律,猜想原因是不同植被的根系位置不同、释放有机酸的量和位置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了土壤的pH的不规律性。土壤质地从上到下由壤土过渡为砂土或黏土,主要是不同植被的改造能力的差异引起的。

  六、实*结论

  同一地区土壤的各种特征的变化规律从上到下大体一致,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特征有所差异。这种规律主要是植被引起的。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周围吸收的营养成分不同,因而对周围环境的改造程度有所差异,从而导致了同一地区土壤特征大体规律一致,具体有所差异的结果。

土壤的实*报告7

  三天的时间,我从辽北看到辽南。

  经历了从沙漠到大海的变化,我终于在如此*的时间内看到了我最熟悉的沙漠和我最渴望见到的大海——尽管我见到的大海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漂亮。科尔沁的白白沙子和丹东红红的海滩是我现在唯一的印象。

  我在辽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长大的那块土地上,我见惯了沙子。而科尔沁的沙子给我的是一种既亲切有陌生的感觉。我见过的是黄黄的,太阳下能闪光的那种,科尔沁的沙子却是白白的,好象还搀杂着一点点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尔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运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现在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它距离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阳大概只有100公里,据说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阳是靠*。如果按这个速度算下来,那么沈阳市被沙子覆盖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距离这片沙漠较*的彰武、康*、法库等市县已经受到了沙漠的困绕。每年大约有1。5万亩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这片沙漠便成了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设在距离科尔沁沙漠较*的彰武县的一个治沙研究所。当汽车驶进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时。被绿绿的小树苗所环绕的小楼显得格外抢眼。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用复杂的心情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成果:他们大概在这里待了3年,在他们实验地范围之内的沙子已经被固定住了。在我们视线之内的那些小沙丘是不会再向前移动了。而且在这片实验地内,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种植的蔬菜、药材、用来固沙的小灌木、树木等等。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这里已经变化的让你想象不出来它曾经是一片沙漠。但是这仅仅是一块被圈了起来的沙地。在这之外,仍然是荒凉的沙漠。我们沿着一条被风吹的已经不象样子的小路向北走过去,在这片被封闭的实验地之外,是荒凉的不能再荒凉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绿色。在实验地的周围,还有农民的土地——就是那种玉米只能长到一米高的土地。种在这里的种子有时候根本连本都收不回来,可是农民还是不停的种。就连小站的工作人员也弄不懂农民为什么宁愿亏本要他们的土地上长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根本是不适合发展农业。

  我在丹东看到了红海滩:

  如果科尔沁沙漠给人是荒凉的感觉,那么丹东的红海滩给人的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向红海滩的路两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养满了河蟹的池塘,这两样东西应该是最让盘锦人骄傲的了。当汽车转过一个弯,我就能远远的看见海还有一片一片的红色。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红海滩了。思想汇报专题等走*了一看,原来海滩之所以红,是因为它上面长满了颜色发红的草————赤碱蓬。然而这片红红的海滩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时的治理。那么这片闻名中外的红海滩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可能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在发软的海滩上,我们发现了螃蟹。掀开一层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横着走路的东西。兴奋的我们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胆子大的同学竟然抓到了那种很大很大的螃蟹。

土壤的实*报告8

  一、实*时间:

  XX年6月6日——XX年6月11日

  二、实*地点及路线

  毕节市纳雍县(乌箐岭、大黑箐岭)→六盘水市(北盘江上游、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毕节市威宁县→毕节市赫章(天上石林、韭菜坪)

  三、实*人员:

  XX地理班及指导老师

  四、实*目的: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运用知识,时间联系实际,了解土壤颜色辨别,熟悉土壤水分、ph值、紧实度、容重的测定,对土壤肥力进行判断,学会土剖面的挖掘、制作土壤剖面和观察土壤剖面,增进同学之间与师生之间的情谊。

  五、土壤地理部分

  一、实*内容与方法:

  (一)工具和材料:

  (1)工具类:土锹、土镐、土铲、土钻、剖面刀四把、毛刷、盆钵二个、土壤标本盒、环刀(包括锤子和环刀柄)、绳子、土袋、标签、钢卷尺、门塞尔土壤比色卡、记录薄、铁质剖面取样器、铅笔橡皮若干、胶水2瓶等。

  (2)试剂类:1:3的稀盐酸、ph试纸、蒸馏水、聚醋酸乙烯乳液粘结剂

  (3)仪器类:1%电子天*

  (二)方法:观察法、估测法、试纸法、期盼是取样、s行取样、五点式取样等。

  (三)内容:

  1、土壤颜色辨别(比色卡)

  1.1土壤颜色比色卡定义:我们所说的土壤比色卡指的是门赛尔土壤比色卡,他是用来测定和描述土壤颜色的标准比色卡。使用时,把某一土样与带标准色阶的卡片相对照,便可定出并记录下土壤颜色。(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土壤颜色的辨别只能通过观察的来判断)

  1.2

  表1:

  纳雍县大黑箐岭x-1赫章天上石林x-6黄壤红壤2、土壤水分估测

  土壤水分定义:土壤中各种形态(或能态)水的统称。

  3、土壤ph估测

  1.1土壤ph定义:土壤酸碱度又称“土壤反应”。它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ph值表示。ph值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值小于7,为酸性反应;ph值大于7为碱性反应。

  1.2试纸法:称取1克重干土,放入试管中加水5毫升,充分晃动,待溶液澄清后,用ph试纸测定。

  表2:

  纳雍县大黑箐岭x-1赫章天上石林x-6ph值:5-6

  弱酸性无测定4、土壤紧实度估测

  土壤紧实度定义:土壤紧实度又叫土壤硬度或土壤坚实度或土壤穿透阻力。是土壤强度的一个合成指标。它由土壤抗剪力、压缩力和摩擦力等构成。

  土壤紧实度测定有专门的土壤紧实度仪、土壤硬度计或者更高档的带定位系统的gps土壤紧实度测量仪。(受条件限制对土壤紧实度的测定我们只能通过观察和触摸来判定,无法判定)

  5、土壤容重测定

  土壤容重定义: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土壤(包括土壤空隙的体积)的干重,是土壤紧实度的一个指标。

  在105℃下烘干(7 - 8小时),然后称重,算体积km/c㎡即得出土壤的容重。(由于条见限制没能进行测定,只对其方法作了简单的了解)

  6、土壤肥力的判断

  土壤肥力的定义: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

  7、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

  土壤剖面的定义:土壤三维实体的垂直切面,显露出若干大体*行于地表的层次。

  在这里我们需要通道上面用到上面提到的工具,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老师的的指导。

  二、土壤剖面总结: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纳雍大黑箐岭做了一个土壤剖面x-1,如表3。在赫章的时候我们也做了这样一个土壤剖面x-5,不过还没听老师讲解。

  表3:

  土层深度cm

  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新生体ph值石灰反应枯枝落叶层0~4黑团粒无弱酸无腐殖质层4~12黑壤团粒松无弱酸无淋溶层12~50黄壤松无弱酸无淀积层50~60黄壤松无弱酸无母岩层60以下

  六、植物地理部分

  一、实*内容:

  [一]、认识植物分类及总结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壳斗科(山毛榉科) fagaceae

  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 oerst.

  又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

  形态特征:五月开黄绿色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细长下垂。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生于杯状壳斗中,十月成熟。

  *性:喜生于微碱性或中性的石灰岩土壤上,在酸性土壤上也生长良好

  2、马尾树科rhoipteleacea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又名:松树、枞树、青松

  又名:松树、枞树、青松

  生镜:海拔1900m左右的路边丛林(纳雍乌箐岭)。

  形态特征:马尾松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年轮极明显,极宽。木射浅细。树脂道大而多,横切面有明显油脂圈。材质硬度中等,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干燥时翘裂较严重。不耐腐。长纵裂,长片状剥落;木材纹理直,结构粗;含树脂,耐水湿。重要材用树种。

  *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

  3、樟科lauraceae

  山鸡椒

  又名:木香子,木姜子

  生镜:生于向阳丘陵和山地的灌丛或疏林中,海拔20xxm左右,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8(10)米;幼树树皮黄绿色,光滑,老树树皮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枝、叶具芳香味。顶芽圆锥形,外面被柔毛。叶互生,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3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被薄的白粉,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6—10条,纤细,与中脉在两面均凸起;叶柄长0.6—2厘米,无毛。伞形花序单生或簇生于叶腋短枝上;总梗细长,长6—10毫米;苞片4,坚纸质,边缘有睫毛,内面密被白色绒毛;每一伞形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梗长约1.5毫米,密被绒毛;花被片6,宽卵形;雄花中能育雄蕊9,花丝中下部有毛,第三轮雄蕊基部的腺体具短柄,退化雌蕊无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果*球形,直径4—5毫米,无毛,幼时绿色,成熟时黑色;果梗长2—4毫米,先端稍增粗;果托小浅盘状,径约2.5毫米。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5—9月。

土壤的实*报告9

  一 实*概况

  名称:土壤植物地理实*

  地点:湖北应山自然保护区

  时间:20xx年4月23日--20xx年4月25日

  实*人员: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专业

  指导老师:***

  二 实*目的与要求

  土壤与植物地理学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和表证。土壤植物地理实验是植物地理学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地理学者基本功的训练之一。

  本实*目的是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加学生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土壤与植物地理实验分析、结果计算、数据处理的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掌握和学*植物地理的实验方法和研究的技能,提高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体要求学生:

  1.掌握土壤机械组成、PH值、速效磷测定技术方法。

  2.对土壤地理研究的实验室研究技术和方法有一点感性认识。

  3.对土壤粒级、土壤机械组成、土壤PH值、速效养分有更深刻的认识。

  4掌握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群落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认识常见植物得优势种40-50种,认识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三 实验方式与要求

  以10-15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小组每个人共同按规程完成取得实验结果,独自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前必须预*实验实*指导书的相关部分,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并把个人准备的实验物品带到实验室。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实验指导内容独立进行实验,按要求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分析比较。记录与画图,有困难时,积极思考,分析原因,自己排除障碍,实在解决不了才找老师帮助或同学之间互相帮住。

  实验结果及时准确记录并做实验报告,按时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四 实*内容

  (一)环境条件

  环境是指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影响植物生存是环境因素(生态因子)根据其性质可分为6个基本类型:

  非生物因子:⑴气候因子。如光、温度、降水、风等。

  ⑵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⑶地形因子。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和坡型。

  生物因子:? ⑴植物因子。包括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和附生。

  ⑵动物因子。如摄食、传粉和践踏等。

  ⑶人为因子。有垦殖、放牧和采伐等。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其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而且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综合作用分析中区分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分布都很重要。

  下面从环境的多个角度来分析环境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⑴光照条件。光照对于植物的生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的,所有的绿色植物都需要通过光合作用来固碳。同时光照的强度、光质以及光照长短也对植物有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

  ⑵温度条件。植物吸水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例如温度过低的话会限制植物的吸水。温度对蒸腾作用也有影响:一方面,温度高低会改变饱和差从而影响植物蒸腾,一般来说气温越高,蒸腾越强;另一方面,温度能直接影响叶面温度和气孔开关,叶面温度比气温越高,蒸腾越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温度还对光合作用有影响,这是通过暗反应实现的。此外温度还会通过影响酶的作用来影响呼吸作用。

  ⑶水分条件: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也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的参与。各种物质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植物体内运输。植物体内水分在蒸发蒸腾散失过程中,可以减低植物体温,是植物热量调节和热代谢的主要方式。

  ⑷营养条件:

  (1)矿质营养元素:矿质营养元素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其生理作用:a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b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解者,参与酶的活动c电化学作用,即*衡离子浓度,稳定胶体,中和电荷等。

  (2) 碳素营养:是植物的生命基础,在植物体内占干重的45%,是植物所有器官组织的组成物及有机化合物的主要骨架,这些有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为所有生物活动必需。

  ⑸生物条件:

  (1)动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物对植物的摄食以及对植物传粉的影响。

  (2)植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各种气候因子的竞争及对空间的竞争,还有各种植物间的寄生共生关系等。

  ⑹地形条件: 地形因子主要通过对光,温,水和营养等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再分配,形成多样的生境,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⑺气候条件:不同植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植物分布会因气候的不同而不同。

  (二)实*安排

  1.4月23日

  上午:观察路边及附*植物,认识植物结构,采集标本。

  乔木层?杉木、马尾松,若无人为影响,还有阔叶林、灌木层? 茂密,主要有竹子和檵木(金缕梅科)、草本?林内有蕨类植物,草本植被很少藤本? 野葛(豆科) 田里藤本状 菝(百合科),常见的还有青葙、蓼科植物、山茶科、野牡丹科(柏拉木)等。

  下午:分组压制标本。


土壤的作文 (菁华6篇)(扩展3)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菁华3篇)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会根据微生物培养特征初步判断未知菌的类别。

  3、练*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是自然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地。因此,土壤是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链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对酵母菌和霉菌不起作用。

  加入一定量链霉素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重*钾或苯酚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选择分离放线菌。

  三、实验器材

  1、材料:10cm左右深层土壤。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

  3、其他物品: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电子天*、精密pH试纸、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枪、枪头、接种环、酒精灯、链霉素(1万单位/ml)、10%苯酚、无菌水。

  四、实验步骤

  1、土样采集:取10cm左右深层土壤10g备用。

  2、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壤1g,放入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均匀,即为稀释10-2的土壤悬液。然后进行十倍梯度稀释,依次制备10-3、10-4、10-5、10-6、10-7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

  3、培养基*板制备:按培养基配方各配置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各100ml。灭菌后分别倒3个*板。(高氏Ⅰ号培养基灭菌前加入10滴10%苯酚;马丁氏培养基倒*板前加入2ml去氧胆酸钠(2%)和0。4ml1万单位/ml链霉素)

  4、接种:用无菌吸管吸取0。1ml相应浓度土壤稀释液,以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板上,涂布均匀。细菌选用10-4、10-5、10-6三个稀释度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线菌与霉菌选用10-2、10-3、10-4三个稀释度,分别接种于高氏Ⅰ号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一个稀释度一个*板)

  5、培养:细菌*板于37℃恒温培养1~2d,放线菌于30℃培养2~3d,霉菌于30℃培养3~5d,观察。

  6、计数:用稀释水样检测*板的菌落计数方法进行计数,报告细菌总数/(CFU·ml—1)

  7、纯化: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相应*板,培养条件同上,培养纯化。

  五、思考题

  1、分离放线菌和真菌为什么需要分别加重*钾和链霉素?

  2、怎么检验培养皿上的某个单菌落是不是纯培养?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2

  土壤微生物的采集一般有土样采集、增殖培养、培养分离、筛选最后进行纯种分离、毒性试验等。

  1、采样:

  一般在有机质较多的肥沃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最多,中性偏碱的土壤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酸性红土壤及森林土壤中霉菌较多,果园、菜园和野果生长区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选择一定的土壤环境采集土样,将采集到的土样盛入清洁的聚乙烯袋、牛皮袋或玻璃瓶中。

  2、增殖培养:

  为了容易分离到所需的菌种,让无关的微生物至少是在数量上不要增加,可以通过配制选择性培养基,选择一定的培养条件来控制。例如碳源利用的控制,可选定糖,淀粉,纤维素,或者石油等,以其中的一种为唯一碳源,那么只有利用这一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长,而其它微生物就可能死亡或淘汰。这样对下阶段的纯种分离就会顺利得多。

  3、培养分离: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生物的混杂生长状态。因此还必须分离,纯化。在这—步,增殖培养的选择性控制条件还应进一步应用,而且控制得细一点,好一点。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

  4、筛选:

  这一步是采用与生产相*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

  关于菌种的识别,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每一类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各具有某些相对的特征,利用观察这些特征,来区分各大类微生物及初步识别、鉴定微生物。

  土壤

  一般取土壤表层5—10cm处土壤,如果土壤有翻动,应更深一点,避免空气中微生物污染。

  1、我们一般都用那种封口袋(塑料的),纸袋不容易保持水分。

  2、当天采当天快递回来,不用加冰袋。

  3、快递一般三天就到,对微生物菌群影响不大。

  4、在冰柜中4度保存,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尽量随采随做。菌株分离(seperation)就是将一个混杂着各种微生物的样品通过分离技术区分开,并按照实际要求和菌株的特性采取迅速、准确、有效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离、筛选,进而得到所需的微生物的过程。

  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筛选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从自然界分离所需要的菌株,二是把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纯化并迸行代谢产物鉴别。

  菌种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收集和筛选:

  (1)向菌种保藏机构和个人索取有关的菌株,从中筛选所需菌株。国内外著名的菌种保藏机构有: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TC),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所(NCTC),日本的大阪发酵研究所(IFO)等。

  (2)由自然界采集样品,如土壤、水、动植物体等,从中进行分离筛选。

  (3)从一些发酵制品中分离回的菌株,如从酱油中分离蛋白酶产生菌,从酒糟中分离淀粉酶或糖化酶的产生曲等。该类发酵制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这些传统产品中容易筛选到理想的菌株。

  菌株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采样、富集、分离、产物鉴别、生化鉴定几个步骤。

  一、从土壤中采样

  1克土壤的含菌量大体有如下的递减规律: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

  (一)根据土壤特点

  1.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通气状况

  采土样最好的上层是5—25cm、一般每克上中含菌数约几十万到几十亿个,并且各种类型的细菌和放线菌几乎都能分离到。总的来说酵母菌分布土层最浅,约5—10cm;霉菌和好氧芽孢杆菌也分布在浅土层。

  2.土壤的酸碱度和植被状况

  3.地理条件:南方、北方

  4.季节条件:7—10月

  (二)采样方法

  用取样铲,将表层5cm左右的浮土除去,取5—25cm处的土样10—25g,装入事先准准备好的塑料袋内扎好、北方土壤干燥.在10—30cm处取样。给塑料袋编号并记录地点、土壤土质、植被名称、时间及其他环境条件。一般样品取回后应马上分离。以免微生物死亡。但有时样品较多,或到外地取样,路途遥远,难以做到及时分离,则可采先用选择性培养基做好试管斜面,随身带走。到一处将取好的土样混匀,取3—4g撒到试管斜面上.这样可避免菌株因不能及时分离而死亡。

  二、根据微生物生理特点取样

  1.根据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每种微生物对碳、氮源的需求不一样,分布也有差异。若需要筛选代谢合成某种化合物的微生物,从大量使用、生产或处理这种化合物的工厂附*采集样品,容易得到满意的效果。不少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是不完全专一的,如以油脂为碳源的某些脂肪酶产生菌同样也可以分解淀粉获得能源而生长。

  2.跟据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三、特殊环境下采样

  1.局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2.极端环境条件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3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会根据微生物培养特征初步判断未知菌的类别。

  3、练*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是自然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地。因此,土壤是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链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对酵母菌和霉菌不起作用。

  加入一定量链霉素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重*钾或苯酚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选择分离放线菌。

  三、实验器材

  1、材料:10cm左右深层土壤。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

  3、其他物品: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电子天*、精密pH试纸、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枪、枪头、接种环、酒精灯、链霉素(1万单位/ml)、10%苯酚、无菌水。

  四、实验步骤

  1、土样采集:取10cm左右深层土壤10g备用。

  2、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壤1g,放入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均匀,即为稀释10-2的土壤悬液。然后进行十倍梯度稀释,依次制备10-3、10-4、10-5、10-6、10-7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

  3、培养基*板制备:按培养基配方各配置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各100ml。灭菌后分别倒3个*板。(高氏Ⅰ号培养基灭菌前加入10滴10%苯酚;马丁氏培养基倒*板前加入2ml去氧胆酸钠(2%)和0。4ml1万单位/ml链霉素)

  4、接种:用无菌吸管吸取0。1ml相应浓度土壤稀释液,以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板上,涂布均匀。细菌选用10-4、10-5、10-6三个稀释度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线菌与霉菌选用10-2、10-3、10-4三个稀释度,分别接种于高氏Ⅰ号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一个稀释度一个*板)

  5、培养:细菌*板于37℃恒温培养1~2d,放线菌于30℃培养2~3d,霉菌于30℃培养3~5d,观察。

  6、计数:用稀释水样检测*板的菌落计数方法进行计数,报告细菌总数/(CFU·ml—1)

  7、纯化: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相应*板,培养条件同上,培养纯化。

  五、思考题

  1、分离放线菌和真菌为什么需要分别加重*钾和链霉素?

  2、怎么检验培养皿上的某个单菌落是不是纯培养?


土壤的作文 (菁华6篇)(扩展4)

——行动是梦想扎根土壤作文优选【五】篇

  行动是梦想扎根土壤作文 1

  小猪花花整天懒洋洋地躺在墙根下晒太陽,做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梦。这不,他又幻想自己变成了个大富翁,有着辆崭新的敞篷车,有栋漂亮豪华的别墅,开着车走遍全球,吃遍全球美食,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但在现实中,花花是只很穷很穷的小猪,这是因为他十分懒惰,什么事都懒得做,就连有钱等着他去拿他也不肯去,他生只愿意做三角事情:第,回家睡觉;第二,回家吃饭;第三当然就是在墙根下晒太陽,做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梦啦!

  这天,小猪花花又在墙根下舒舒服服的晒太陽、做梦。突然,花花被阵“滴滴滴”的声音给吵醒了,他不耐烦地翻了个身,继续呼呼大睡起来。“滴滴滴”这讨厌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花花猛地睁开了眼睛,在他的面前,有辆车子被他挡住了去路。车上的羊先生下了车,他想让花花让路。花花说:“让路是可以的,但是我有个条件,你得告诉我个成为富翁的办法。”羊先生听了,想了想,然后本正经地说:“想成为富翁需要靠劳动,你可以将你做的梦写成本书,可以叫《我的梦之集》,等你成为富翁之后,还 可以写本《为梦想行动》,这样你很快就会成为富翁的。”小猪花花听了羊先生的话,很高兴,让了路,回到了借宿的白兔妹妹家。

  接下来的两年里,花花不在懒惰了,他成了只勤劳的小猪。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都在图书馆里阅读作家们的名著,撰写自己的书。

  小猪花花终于出版了他的第本书:《我的梦之集》。这本书以它丰富的想象力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小猪花花也举成名,成了新闻的头条人物。小猪花花变得非常忙碌,电视台请他打广告,做节目……他虽然很忙碌,但是他觉得很快乐。

  小猪花花的书十分畅销,他很快成为了个大富翁,但他并没有成为个旅行家、美食家,因为他是个称职的好作家。接着,小猪花花又出版了他的第二著作:《为梦想行动》。

  《为梦想行动》的第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小猪花花整天懒洋洋地躺在墙根下晒太陽,做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梦。这不,他又幻想自己变成了……

  梦想就像粒种子,需要你用行动去浇灌;如果你只是想想,梦想是不会发芽、结果的。

  行动是梦想扎根土壤作文 2

  现实中,有一部分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自己的梦想,只是说说而已,想想而已,没有丝毫行动力。这个时候我常怀疑他们说的喜欢是不是真的喜欢,或只是人云亦云。你说你爱上一个姑娘,却连表白的勇气都没有,也没有为她做过任何一件事情,只是天天想她,我就会怀疑你并不是真的那么爱她。不爱一个人并不是可耻的,但是假装深爱一个人却是相当可耻的。

  真正有行动力的人不需要别人告诉他如何做,因为他已经在做了,就算碰到问题,他也会自己想办法,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主动寻求可以帮助他的人,而不是等着别人为自己解决问题。

  首先,要学*独立思考,花一点时间想一下自己喜欢什么,内心的梦想是什么。不要别人说想环游世界,你就说你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不要看到别人跑超级马拉松,你就说你也想去跑马拉松;不要看到别人是个广告人你就想做广告人,你以为广告人很牛逼吗?“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句话是骗人的,其实广告人是最苦的人,他们常常加班,工作辛苦,但因为是真的热爱,他们更会苦中作乐。

  也许你也不是没有梦想,只是没有梦想成真的行动力,所以你总是羡慕别人这样,羡慕别人那样,一辈子活在羡慕别人和对自己的梦想说说而已之中。

  我常常告诫自己说,想做一件事就要立刻行动起来,不然就跟那些徒有羡慕之情却给自己诸多理由毫无行动的人们一个样。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18岁读大学,问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儿也没有去。”因为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你的理想一生都未实现。人们一直以为是时间和现实的问题阻碍了自己实现梦想的脚步,其实根本上是自己没有行动力的问题。

  有个北京的小伙子想去德国柏林看女友,选择仅仅依靠陌生人的帮助,一路“搭便车”的旅行方式,历经1。6万多公里、13个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直到柏林。最后在柏林的广场上偶遇了自己的女友,与她紧紧相拥。这件事不仅录制成纪录片在旅游卫视播出,还出了一本书,叫《搭车去柏林》。小伙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很多人都说现实束缚了自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直都可以有很多选择,生活的决定权也一直都在自己手上,只是我们自己缺乏行动而已。

  大学的某段时间,我很喜欢袁泉唱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的推广曲:许我向你看,每夜梦里我总是向你看。我把它修改一下,与大家共勉:梦想啊,许我向你看,每夜梦里我总是向你看,看完我还要干。

  行动是梦想扎根土壤作文 3

  梦想是彼岸,行动是船帆,乘舟而行,方能至彼岸,梦想是高峰,行动是石阶,踏阶而行,方能登临绝顶。梦想在实现之前都是廉价的,因为人人都拥有,但不同的是,当你用行动去实现了梦想,对于你梦想才会西式右千钧。

  勇往直前的勇气,助我们用行动实现梦想。梦想之途险象连着陡岸,险滩穿于幽谷,险象迭生,困难重重。有的人畏难不前没有勇气去迈出行动的第一步。便只能倚守空想,白天耗费时光。然而勇者知难而进,在奔波中不断冲击极限,在行动中探寻到梦想的瑰宝。不畏旅途艰辛,徐霞客用穿山越岭的行动实现了云游名山的梦想。不惧惊涛骇浪,哥伦布用艰难的海上航行实现了发现新大陆的梦想。不为教皇权威,伽利略略在比萨斜塔上验得惊世真理。不惧雷电风暴,富兰克林放筝引雷揭开上帝使者的神秘面纱。所以朋友们啊,请举起勇敢者的宝剑,行动路上,为梦想拼杀。

  百折不挠的信念,助我们用行动实现梦想。追梦之旅,荆棘密布,崎岖难行,难免会跌倒,摔得遍体鳞伤。若无坚定的信念,人自然就会萌生退意,想要放弃。如果这样,梦想便只能是仰望,永远不被收入囊中。所以要想以行动圆梦就要以信念为伴,百折不方可走得坚走的长远。是百折不挠的信念,让司马迁虽遭宫刑,但仍以秉笔直书的行动,实现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梦想。一部《史记》,光照千载。让贝多芬勇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忘我创造的行动实现探寻至美音乐的梦想。一曲《命运》,千古绝唱。因为有坚定的信念,爱迪生的上千次失败,也不过是他勤奋实验,创造出荧荧灯光前的小插曲。林肯人生的数十次打击也不过是他凭努力行动,穿上总统西服衣袖上的尘埃。因为这信念,挫折对于他们就如天边浮云,试问小小浮云又怎能阻挡其行动圆梦的脚步呢?所以朋友们啊,请以执着信念为手杖,行于路上朝梦进发。

  持之以恒的毅力,助我们用行动实现梦想。迈八梦之途,注定是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没有持恒的毅力,很难在这马拉松式的长跑中,取得胜利。

  若是浅尝辄止,驻足不前,贪婪和懒惰便会滋生,奋斗的激情终被磨灭,梦想又该何去何从呢?古人云:“出家如初成佛有余。”所以行动圆梦,贵在持恒。李时珍,阅书八万册,亲尝草药万余种,坚持二十七年,遂成《本草纲目》实现泽被后世的梦想,王羲之,临地练字,以水洗墨,将地水尽数染成黑色,坚持数年才有笔走龙蛇的《兰亭集序》传世。不是持之以恒的行动又怎会有梦想的开花结果呢?所以朋友们啊,请把持恒的毅力装入行动的背囊,追梦路上,且行且自勉。

  梦想之途,险,难,远。但勇气信念毅力为伴,我们便能用行动穿行于天地之间,去寻得那轮代表梦想的满月。

  行动是梦想扎根土壤作文 4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真实可感。如果梦想是一座城墙,那么行动就是助我们攀登的梯子;如果行动是一条宽敞大道,那么梦想就是大路尽头的美丽花园。梦想和行动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左右手。

  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最远而又最*的距离不也是我们脚踏实地测量出来的吗?从远古到*代,人们谁能想到人类能像雄鹰一样在天际遨游,相隔浩瀚的太*洋也能瞬间见到亲人的面孔……因为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因为我们不断的实践努力,这些梦想实现了。太空漫步、卫星发射、不正是圆了人类“在天愿作比翼鸟”的缠绵的自由梦吗?gps导航仪、视频通话、“天宫”与“神九”成功对接,不正是圆了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的梦吗?我们要感谢梦想,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更要感谢行动,是它让我们体会了收获。

  想想我们的音乐天才贝多芬吧。上帝对他从来都不曾眷顾,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只有一双充满老茧的手和那颗装满音乐的心。旁人给予的不是关心而是鄙夷甚至唾弃:哼,一个重度残疾人在音乐上能有什么造诣?可面对世人的不屑,贝多芬只是淡然一笑,在心底默默对自己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我决不会向命运屈服。行云流水般的曲子,承载了多少汗水与泪水;黑白琴键,究竟是心与手的完美演绎还是梦想与行动的默契配合……“音乐奇才”并不只是人们对他音乐造诣的称颂,更多的是他敢于放飞梦想并用行动谱写希望之歌的魄力与勇气。

  在交响乐的世界里,心与手融为一体,心无旁骛地陶醉在寻梦的路上。感谢梦想,感谢行动,感谢交响乐,感谢成长路上有我们太家一路同行……

  行动是梦想扎根土壤作文 5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我要当一个有钱人,我要买下一幢又一幢的房子。这幢给我自己住,那幢给我的爸爸妈妈住。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妹妹们都沉浸在我们美好的梦中。是啊,痴痴的做着美梦,多好。

  但就是因为我经常在不停幻想,所以上课时就没有认真听讲,做作业也不积极,整天回到家就是看电视,间或就是到外面叫上同学一起疯玩,总是没日没夜的嘻哈疯闹。和同学玩耍,嬉戏,永远不知疲惫。班级里要是有谁没有完成作业,那里面一定有我的份。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连从不过问我的学*成绩的父亲也开始担忧起来,渐渐我的情况一一被父母发觉了,我的异常举动也一一被他们证实了。

  父母终于熬不住了,就开始教育我了,“你现在应该好好学*了,做什么白日梦啊!”这句话,我当然没有听进去,我依旧我行我素。

  事情依旧这样进行着,我还是做着白日梦,把读书的事甩得远远的。直到有一晚,我下楼去喝水,无意间听到了父母的谈话。母亲叹气的说着:“哎,这孩子真让人揪心,再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呀?……”父亲呢,一直没有说话,我只听到父亲“吧嗒吧嗒”的吸着闷烟,一声不发。他们谈了很久,每一句话都在我的脑海里回想了多遍。突然我明白,空想有什么用,要有实际行动才对啊,不然我怎么实现我的梦呢!于是,我开始痛改前非,那天夜里,我想了又想,我再这样下去是要完了,更不用说将来实现我的“白日梦”了。

  当天夜里,我悄悄起来,打开书本……

  梦想始于行动,没有行动,无论你的梦怎样的美好,恐怕也是一个白日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