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

首页 / 作文 / | 作文,中元节

中元节的作文1

  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传说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阴间鬼门关大开众鬼可以到阳间自由游荡。至于鬼门所敞开的时间,各地说法不一。全国较普遍的说法是一天,也有说是几天的。因为农历的七月十五道家称之为“中元”,此节故得名为中元。在我的家乡,中元节算是一个较为盛大的节日,自然*俗也不少,只是其中有些过于细碎,难以一一列出,还有些我甚至未曾亲历,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再次便不例举,以免贻笑大方。

  “接老客”是中元节很重要的一项仪式,主要目的是祭祖祈福。一般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附*堆燃纸钱,以引导家中老去的先祖的魂灵回家。这项仪式一般是在傍晚阳气殆尽的时举行,以免灼伤魂灵。坪上一带多是七月初十进行,但两地送老客的时间相同,都是七月十五,即中元节。曾姓族人大都在七月十四日便完成了仪式,传说是曾氏老人们酷爱看戏,七月十五阴间唱戏,所以要提前回去过戏瘾。

  将鬼魂接入家中进行接待的礼数也是极讲究的的。一般由家中辈分最高、最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首先,由长者筛茶斟酒,撒于地面,算是敬茶酒;接着,要请先祖上座,餐桌上的菜肴以肉食荤腥为主,碗筷应事先摆放好;先祖上座后再将筷子插在盛有饭的瓷碗上,以方便其取食。随即,将纸钱燃于火盆之中,将准备好的纸钱全部燃尽后,仪式才算结束,人们也才能上座进食。据说食用过供过先祖的供品的人能强壮筋骨,延年益寿。这是我从长辈那儿听到的,而这说法的出处已无从考证了。

  斋粑是家乡中元节人们必须食用的一种传统美食。具体做法很简单,即将糯米粉与芝麻、白糖和匀,裹以桐叶,蒸熟即可。也有不放芝麻白糖的,虽失了几分香甜,但糯米的香气却显得愈发浓烈。这外裹的桐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这种粑也称为桐叶粑。我不知别处是否也有这粑,即使有也应该是少有的吧。在乡下这桐叶粑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有些地方还会请僧道进行斋醮、作法,超度孤魂野鬼,算是做好事,也不知这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呢,还是鬼道主义精神?无法可想。斋醮完后,人们会哄抢被做过法的斋粑以求*安。不过这种做法如今是越来越少了。或许随着老人的离去,终有一天,这种风俗会被当做封建的代表而被彻底摒弃吧。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再看到这哄抢斋粑的场面了。或许就在下一个中元节,抑或再也不会了吧。

中元节的作文2

  今天,是农历7月14,中元节,当地人称“鬼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要吃鸭肉。包糍粑,真热闹,我们家里也做了很丰富的的菜,可我最喜欢的是爸爸买回来的海鲜,有九节虾,青蟹,三文鱼,青蟹的个子绿绿的,有两个像钳子一样的大腿,爸爸拿刀把青蟹切成两半,一不下心就被夹子夹住了,爸爸惊心胆跳的,急忙拿刀来拍打,当你想摸他的时候,它就会用大夹子保护自己攻击别人,,他有又硬又小的眼睛,一碰他,就会缩回去,真逗人,九节虾在袋子里活蹦乱跳,别看海鲜长得不好看,放进开水里,就会大变身,金灿灿的,真诱人,看到了就想吃。

  今天过节真开心!

中元节的作文3

  今天,是农历7月14,中元节,当地人称“鬼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要吃鸭肉。包糍粑,真热闹,我们家里也做了很丰富的的菜,可我最喜欢的是爸爸买回来的.海鲜,有九节虾,青蟹,三文鱼,青蟹的个子绿绿的,有两个像钳子一样的大腿,爸爸拿刀把青蟹切成两半,一不下心就被夹子夹住了,爸爸惊心胆跳的,急忙拿刀来拍打,当你想摸他的时候,它就会用大夹子保护自己攻击别人,,他有又硬又小的眼睛,一碰他,就会缩回去,真逗人,九节虾在袋子里活蹦乱跳,别看海鲜长得不好看,放进开水里,就会大变身,金灿灿的,真诱人,看到了就想吃。

  今天过节真开心!

中元节的作文4

  中元节又称鬼节,记得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据说是地藏菩萨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饿鬼来寻觅食物,我们家乡*惯做一些叫“什么钱”的东西(具体怎么叫我也忘了)。

  它是这样做的:首先,用糯米粉沾水,然后把沾水后的糯米粉揉均匀,捏出一块,像揉橡皮泥一样揉出一个圆,压扁,在中间按一下,最后下锅煮,等到浮上来后,放在薄塑料片上,就完成了。

  奶奶说,这天的阴魂会在街道逛街,所以不能出去。

  因为这样,我们这一天就整天的闷在家里,不能出门,很不爽——啊——

  传说,在这天出生的人,会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像孤魂野鬼之类的东西,长大后就慢慢的看不见了。

  相传目犍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知道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 ,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济度,目犍连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俗,并逐渐演变,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用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盆节(中元节)这一节日。

  可见中元节的传说还真不少呢,你们知道这些传说吗?

  不知你们家乡会怎么过这个节日呢,如果你知道,请你告诉我,让我多学点知识。

中元节的作文5

  早晨,闹钟的“叮铃铃”声把我从美梦中“唤”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无意中看了一下日历,今天是8月**日,下面还标注着“中元节”三个字,中元节?没听说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问妈妈什么是中元节?妈妈告诉我:中元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最*妈妈经常叠元宝呢!

  到了中午,我们都忙开了:我负责叠纸,爸爸、妈妈负责烧饭菜。我来到桌前(桌上放着今天我应该叠的纸),哦,天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桌上的`那叠纸足有3厘米厚,事不宜迟,我立刻动手干了起来。我按照爸爸教我的快捷方法:先拿出一些纸,把它们*均分成几份,再把它们卷起来,压*,最后它们一张一张地抽出来,就行了。过了三十几分钟,我把纸叠好了,妈妈那边也好了。我帮妈妈摆好饭菜,碗筷,爸爸拿了一根树枝和耐烧的旧脸盆,再点燃蜡烛,一切准备就绪。

  爸爸先从纸堆里抽出一张纸,点燃后,一张放在大门前,再用另一张引火放在旧脸盆里,待火烧起来后,爸爸把两捆纸放在旧脸盆里,过了一会儿,纸烧成了灰,爸爸把元宝放入旧脸盆中,3分钟过去了,元宝也烧完了,等火灭了,我们赶紧磕了头,磕完头后,我吹灭了蜡烛,爸爸把旧脸盆端走倒掉,我们把桌子重新收拾好。

  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我们不能忘记:没有祖先的勤劳,我们也不能过上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

中元节的作文6

  *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今天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是怎么过中元节的。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被佛教称为“孟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站分也有在农历的七月十四日过的,节日这天,人们会带上祭品到祠堂中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差不多。

  我们家乡的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初旬就开始了,一直到农历的七月十五日结束。我们家乡的中元节一般都定在七月八日。在这天上午大人们就到祠堂中做准备,如:将祠堂打扫干净,把八仙桌擦干净,买好过节要用的纸钱和祭拜要用的瓜束等。在傍晚时分将八仙桌放在祠堂正中间,把香炉放在八仙桌的上方,桌子左右两边放上长筧,桌子正下方放上一个盆子用烧纸钱约。

  准备完毕,我们小朋友会洗过澡跟着爸爸妈妈来到祠堂,由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头引着我们去外“接客”。接到祠堂后我们们就会放鞭炮和鞠躬拜祖,拜完祖后大人们会坐在一起商量哪一天轮到自己家去“接待祖先”。轮到我们家接待“祖先”那天妈妈会在早上和中午做上丰盛的早餐和午饭去招待“祖先”,下午四点左右带上点心和茶水再去祭拜一次。一直到农历七月十五日傍晚时分,大家带着香烛和冥币封的“封包”去祠堂烧包。大家再次放上瓜果、祭品祭拜“祖先”,等祭完才算把祖先送走了,中元节巴就过完了。

  中元节是为了让人们记住“祖先”的节日,我觉得我家乡的中元节有特色,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挺有趣!

中元节的作文7

  刚刚进入农历七月,自初一那日的鞭炮声后,每日的清晨,便是被一声声“笃、笃、笃”的敲击声给唤醒的。大概早晨五六点的时候,东边山顶上的天空,已经有了暗灰色略带微金或微粉的云彩霞光在流转,这时,屋后那户人家的老汉就会拿出一把长条凳、一个马扎,正襟危坐在自家门口的屋檐下,左手执一管铁器,右手挥一把木锤,在粗劣毛糙的黄裱纸上,敲出一排排外圆内方的钱印子,条凳边上一摞摞的黄色糙纸,打好钱印的香票纸放一边,空白的黄裱纸放在另一边。“笃、笃、笃”的声音就此绵延开来,似佛堂里敲木鱼的声响,沉闷中透着清亮,规律的节奏仿佛无休无止地悠远漫延,时刻提醒着人们,七月半中元节就快要到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阴历七月,父亲也会早早地起床,漱口净面后坐在廊下打纸钱,说是给过世的先辈们在阴间流通所用。打纸钱有很多的禁忌,外婆常教导我们,不得喧哗吵闹,要凝神屏气、肃穆恭敬,还说女人打的纸钱不值钱,男丁打的纸钱才顶用,清晨打的纸钱最牢靠,下午打纸钱不得悬空敲打,得伏在地上打才能接地气。就连钱印的个数都是很有讲究的,她煞有介事地说,纸钱中竖列3排的是敬神,竖列4排的是敬鬼,横排的个数按“金、银、铜、铁、锡”的顺序,视纸钱长短,以“16、11、6”的个数为佳,这样,每个横排不论从哪边开始数起,头、尾都是“金”字,最为金贵、实诚。打好香票纸后,还得一张张对折码好,放在早已买好的竹制笼屉里,说这是先人的钱箱,用封条贴上名字,七月半时烧给他们一并带走的,其余的纸钱要分别打包邮给不同的前辈,再多余的,就用来打发那些无子无女的游魂野鬼。小时候帮着大人码纸钱的时候偶尔会偷懒,一次将好几张纸钱对折,母亲发现了便会训斥,说是几张纸钱重叠对折只能当一张用,马虎不得,到时前人用度不够,要托梦算账的,于是只好老老实实按部就班操作,再不敢偷工减料了。待到七月十五日那天,父亲就打包好一个个“包袱”,准备烧寄给早逝的先祖,一般上溯三辈至曾祖辈,再加上一些过往甚亲却无儿女的早亡亲戚,年年都得有十七八个包袱。用不经裁剪的一整张约一尺见方的黄裱纸,将事先准备好的纸钱、元宝、纸衣等一并包好,对照民俗书上的古文格式用毛笔书写好,署上邮包人和子嗣的名字,通常是“今据孝男xxx携孙xxx等虔备财包一封恭凭中元大会化上”,再将先祖的名讳(男称老大人x氏xx,女称老孺人x氏xx)写在包上,注明“魂下冥中 往生利用”字样,最后落款“某年七月十五日跪焚”,好似一封寄往阴曹地府的邮件专递。后来,父亲着人按照鬼节邮包的格式给刻了一块“中元板”,每年打好包,只要在印刷板是抹上墨汁,往黄裱纸上一印,再拿毛笔填充姓名即可,省了重复书写的麻烦,还显得工整美观。如今,各行各业都实行专业化运作了,小县城开了多家卖寿衣、花圈兼营香烛的店面,纸钱、冥币、包袱封、竹扎纸糊的小洋房、小家电一应俱全,连仆人小偶都配齐了,*些年,更是涌现出了不少用金泊硬纸板制作的全套金饰、苹果手机、豪华轿车等时兴玩意。

  七月是秋夏时令鞭炮燃放较为频繁的一个月,也是宰杀秋鸭较为集中的时节。七月初一的大清早,各家各户就燃放起鞭炮,杀鸡宰鸭迎接“老祖宗”回乡团圆过节,自当日起至七月半这期间的每日晚上都叮嘱家人无事避免夜间外出或晚归。七月初七,人们念着“七月七,毛鸡毛鸭杀一批”的谚语,又放鞭炮又洒血,既为七夕乞巧,也为祭祀祖辈护佑得*安、得丰收。七月十五是送诸鬼踏上归程的日子,更是隆重热闹,清早杀鸡斩鸭将血洒在纸钱和包袱上,中午大鱼大肉、鸡鸭满桌祭祀自不必说,傍晚时分的烧包、祷告、点爆竹送先辈上路是那天的重头戏,还要一再叮咛一家老小待夜一擦黑便一概不准出门了。十五那日的黄昏时分,母亲会在房子靠西北的角上,放一捆干枯的稻杆均匀地*铺成一米见方的祭台,然后将那一个个臌胀的包袱郑重其事地小心排列在其上,燃烛、点香、敬献酒菜果盘后,开始烧包、放鞭炮。每次我都陪在母亲身边帮着烧包,父亲则负责点燃鞭炮。母亲一边烧着包,一边念叨着:“爷娘啊,你们又在山上听了几年的鸟叫了,要保佑子子孙孙*安啊!”说着,总要揉揉腥红的眼睛,却说是让草灰给迷了眼。由于纸钱包袱打包时较为严实,常常烧得不完全,需要用小木棍略微挑起,才能完全燃烧。我这才发现,那些叫不上名的远亲的包袱稍显轻薄些,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包则更厚实,金元宝也更多些,可见骨肉血缘的亲疏分别。暂且不说人生是否真有六道轮回、灵魂不灭的说法,但那种对已然故去的亲人的怀想和追思,却是每个人都无法舍弃的。除此之外,母亲每年都要备下许多散装的纸钱,焚烧时口里还念念有词,无外乎祝祷那些游魂孤鬼普渡超脱、早登极乐的絮语,据说这是笃信佛教的外婆交待下来要多行义举、安抚冤魂的。

  经查阅资料方知,中元节也称鬼节、盂兰盆节,居然还有个“目犍连救母”的来历。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目犍连,欲报答已故母亲的养育之恩,用神通寻找母亲,却发现其投生饿鬼道。目犍连异常心痛,送饭饲母,可饭菜未及母口,即化为火炭。目犍连悲痛万分,将此事告诉佛,经佛祖指点,目犍连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可见中元节风俗的流传,不仅仅寄托了世人对先人的哀悼和追思,也教导世人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更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除却其鬼神迷信之说,从慈悲的角度出发,中元节存在的意义,还是很有期勉世人互助博爱的人情味的。

  七夕之后,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也沾染了一些忧思,久旱无雨的小县城竟然开始淅淅沥沥飘洒起“金豆豆”来,这可是*两个月来的头一场及时雨呀!看着天幕中洒下漂浮的细雨,如倾如诉,听着那有节奏的打纸钱的声音,无止无休,心里思忖着,这久旱逢甘露,不知是神鬼护佑的作用,还是中华子女全民祭祀先祖、孝感动天的结果呢?

中元节的作文8

  农历七月十四,俗称鬼节,亦称中元节、七月半。

  在这一天,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说,鬼节就和人间的春节一样,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鬼门关就开了,一些亡魂可以回到生前的家里探望。农历初七到十五的晚上常常有亡魂四处活动,阳气低的人晚上出门就会看到许多鬼的样子。所以常常告诫小辈,这几天晚上千万呆在家里别出门,否则会寻晦气,胆小的我们那时候真的给唬住了,一到晚上就窝在屋里不敢出门、

  印象中,每年的鬼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风俗。鬼节前一天早上,大人们就将包粽子要用到的竹叶用滚烫的开水煮过一遍,然后捞出来再在木桶里泡上。下地干活之前吩咐家里的老人或小孩在午饭之前把竹叶洗净叠放整齐。而每次小孩子们和老人聚在一起洗竹叶的时候,各种欢乐,老人就会跟我们讲着各种各样久远的故事,当然说的最多的还是一些先人们的事,老人们说着说着,声音就会慢慢地低下来,语调也会逐渐变缓,手上的活也停了下来。年少的我们自然不会明白老人们回忆起先人们的各种伤感,只是把它当成了老人们为哄小孩子编出来的故事罢了。

  鬼节的早上,吃过早饭后,家里的妇女们就会把泡好的糯米和一些花生、板栗,绿豆摆好,再拿出前天洗好的竹叶,开始熟练地包起来粽子。只见她们的双手飞快的叠竹叶,舀糯米,放调料,包叶子,绑绳线……不到几分钟,一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一般都会围在她们身边看,一脸的崇拜之情。而老人们就开始烧用来煮粽子的水了,因为煮粽子可是一件费时间的事,煮好少说也要要几个小时。

  等包好粽子,小孩子们又开始转移阵地,跑到灶旁看火,久不久就会问老人们什么时候可以吃粽子。老人们一边说快了,一边往灶里添柴火。小孩子终究没有耐性,邻居的伙伴一声招呼,就飞一般地溜出去玩了。等到回来,粽子早已熟了,拿起筷子夹了几片裂好的粽子吃的津津有味,一脸的满足。

  鬼节,最隆重莫过于祭奠祖宗了。晚饭过后,父亲和大伯,还有叔叔召集家里的小孩子们,拿起祭奠用的物品到屋外的空地上送祖宗出门。这时,每个小孩通常都有任务,有的拿着两条粽子,有的拿着托盘,有的拿着白天老人剪好的纸钱,有的拿着柴火,还有的拿着未点好的香……跟着大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路上,到处都是点燃的香纸,全村的孩子都出动了,互相打招呼说:“那么早啊!”然后迅速到固定地点点香,放祭品,浇酒,祭拜,放鞭炮,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最后,大人们让我们跟祖宗们说几个自己心愿,据说祖宗听了就会保佑我们的。记得当时许的最多的是新学期考个好成绩。一切都做完之后,收拾好东西,回到家里,一家老少其乐融融地聊天逗乐……

  现在想来,自己也有几年不在家里过鬼节了,鬼节的风俗希望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因为这毕竟是一种怀念仪式吧,和清明节一样,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中元节的作文9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扩展阅读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扩展1)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

中元节的作文1

  今天是七月半,也就是传统的鬼节,中元节。今天是地藏菩萨对阴间鬼魂的赎罪日。传统上,这一天生者要焚烧纸钱给死者。依稀记得,在我老家,有另一种纪念的仪式,也是我记忆中最浪漫的一种仪式:将点燃的细长的香火,沿着家里的墙根——插上,每根香火间隔一根手指的距离,家有多大,就插多少。然后关上灯,大家一起静静地等待着死者的来临。儿时,闷热的夏日晚上,在一片漆黑中家家户户都以香火围绕,这是多么壮观而美丽的奇景!年少不懂事的我,竟然像期盼过年一样盼望着每年的七月半!

  今年是我母亲去世后第一个中元节,我想,阴间里的灵魂一定能穿越时空,能感受到远隔千里的女儿对她的祝福,我要像小区里大多数家庭一样,在墙角烧一些纸钱给我的母亲赎罪。

中元节的作文2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 ,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 鬼节 。按照*俗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给自己已故的亲人敬上一品香然后烧烧纸钱,用以表示后人对先人的孝敬。

  离过节还差几天,大伯就提前通知我们中元节这天在他们家过节。

  今天刚好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上午我和爸爸早早地就到了大伯家,礼貌地和大家打完招呼后,爸爸就带我走进一个房间。

  一进房间就看见一张桌子,桌子上面供着爷爷、太公、太奶的肖像。相片上爷爷坐在凳子上,太公和太**发白了,看起来像是七十多岁的样子,但是面容十分慈祥。我和爸爸在香炉里上了一品香,在肖像前跪了几跪,就离开了。

  午休以后没什么事,我正在菜园里摘油菜花,远远就听见大伯在喊我: 聿坤,过来帮忙,要烧贡品(纸钱)。 我赶紧过去,大伯先报把火砖垒起来。底下放好柴火,打火机一点,那些贡品不一会儿就烧起来了。

  之后,我同妈妈和大婶就把它用桶装好,提到不远的小河边,倒入河里,这时听旁边也在倒纸钱的人喃喃自语:太公、太奶会在这条河的某一处等着收。

  我晓得这都是迷信的东东,其实这个节日的很多活动是想告诉我们要记住先人、孝敬前辈,不要望记先人曾经对我们付出的爱。

中元节的作文3

  昨天晚上是元宵节,也是正月十五。昨天我爸爸跟我说晚上带我去放孔明灯。

  昨天晚上我们吃完饭之后就在家里放礼花和鞭炮,放完了之后爸爸就带我们去放孔明灯,我们到了广场以后一看很多人都在放孔明灯,我就拿出一盏孔明灯,我们先把孔明灯的蜡烛凡在孔明灯上点燃蜡烛的四个角,我们就等到它燃烧得更厉害的时候我们一松手孔明灯它就缓缓地升起,看见自己放出去的孔明灯,我的心里非常开心,孔明灯一点点的变小,慢慢的离我们远去。我高兴得又放了一个,在点燃四个角的时候,孔明灯的纸烧了一个口,我认为已经坏了飞不起来了,但是我没有想到他能飞起来,你们知道他们不仅能飞起来,而且还能怎么样吗?不知道吧。我来告诉你们吧,它不仅是能飞起来,而且飞的比别的更快。

  我们放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放得太累了,我们就剩下了两个没有房又拿了回去。我们回到家里就看元宵节的晚会,看了一会我就去睡觉了。

  这是我第一次放孔明灯。

  我希望下一个元宵节,快点来到,我又可以去广场放孔明灯了。

中元节的作文4

  老师说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是人们祭祖祭拜先人的一个节日,也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七月半是在七月十五。可是我很怀疑老师的话,因为我家的中元节是从七月初九开始的。

  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开始为七月半鬼节做准备——写包。我老是记不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心地教我。说在写包的时候,称姥姥为曾祖,称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

  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

  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开始做其他准备。如,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钱、纸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傍晚时分,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在桌子正对大门的那一方,会在桌子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我们如果要烧纸钱,就要从布的两侧递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准备完毕,吃过晚饭、洗过澡我们家就会由爸爸带头引着我们去外边“接客”。爸爸的手上会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说“XXX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

  等走到一定距离后就会开始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烛,然后点鞭炮。鞭炮点过后,我们就要鞠躬拜祖。

  回到家,吃些瓜果,这第一天接客就算完成了。而这个夜晚,八仙桌香炉里的香不能断,要一直燃到第二天。

  第二天,则是接待来过节的亲戚和“送客”。这一天,在八仙桌上要摆上小茶杯,不时地祭上热茶水。在祭过之后,我们要喝完茶水。而且,在这期间,我们不能碰到长凳。

  在中午,我们家一贯的*俗是吃面条,妈妈做的面条很好吃,尤其是臊子,特别香。就连不爱吃面的我,在这一天都会把碗里的面吃光光。

  到了下午四点时候,妈妈就会开始做晚饭;而等到四点半或五点的时候,亲戚们就会派几个人带着各家写好的包或纸箱,带到接客插香烛的地方开始烧包。

  之后就是等待先人将八仙桌上所祭上的饭菜“吃完”,接着我们则撤掉桌腿上系的布,撤掉香炉,围着八仙桌开始吃饭。饭毕,亲戚会回家去为他们家的中元节做准备,而我们家则会再次摆上香烛,祭上瓜果,等到祭完,这个中元节才算是过去了。

中元节的作文5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四,我和妈妈在家搬出一张桌子来烧香拜拜。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烧香拜拜。妈妈说:“今天是鬼节。”等一下要回外婆家吃饭。为什么会有鬼节?我上网查了一番,原来:“*有三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寒衣节(十月初一)。*人不仅对人有人情味,对鬼都有人情味,突出的表现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或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家家户户要准备纸钱、果盘、供桌“烧经”了。特意供奉水蒸馄饨、饺子。家有新亡,除灵前则在七月十三烧经。何谓烧经,一般理解为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烧烧纸钱叩叩头。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在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七月十四/十五日,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他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我恍然大悟,鬼节还有这样的历史啊!!

中元节的作文6

  早晨,闹钟的“叮铃铃”声把我从美梦中“唤”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无意中看了一下日历,今天是8月24日,下面还标注着“中元节”三个字,中元节?没听说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问妈妈什么是中元节?妈妈告诉我:中元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最*妈妈经常叠元宝呢!

  到了中午,我们都忙开了:我负责叠纸,爸爸、妈妈负责烧饭菜。我来到桌前(桌上放着今天我应该叠的纸),哦,天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桌上的那叠纸足有3厘米厚,事不宜迟,我立刻动手干了起来。我按照爸爸教我的快捷方法:先拿出一些纸,把它们*均分成几份,再把它们卷起来,压*,最后它们一张一张地抽出来,就行了。过了三十几分钟,我把纸叠好了,妈妈那边也好了。我帮妈妈摆好饭菜,碗筷,爸爸拿了一根树枝和耐烧的旧脸盆,再点燃蜡烛,一切准备就绪。

  爸爸先从纸堆里抽出一张纸,点燃后,一张放在大门前,再用另一张引火放在旧脸盆里,待火烧起来后,爸爸把两捆纸放在旧脸盆里,过了一会儿,纸烧成了灰,爸爸把元宝放入旧脸盆中,3分钟过去了,元宝也烧完了,等火灭了,我们赶紧磕了头,磕完头后,我吹灭了蜡烛,爸爸把旧脸盆端走倒掉,我们把桌子重新收拾好。

  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我们不能忘记:没有祖先的勤劳,我们也不能过上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

中元节的作文7

  朝鲜半岛的中元节又称“百中节”、“百种节”、“亡魂节”等,是朝鲜的一个传统节日,来自*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盂兰盆节,然后发展出朝*特色。相对于*、日本的中元节较著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鲜的中元节则保留较多秋季农夫*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仪式则其次。

  “百种”名称的意义

  “百中”这词有多种写法,如“百种”、“百众”、“百踵”、“百终”、“魄纵”等。据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中元》载,“百种”是指“百果”,因此“百中”或“百种”意思就是多种农作物成熟、丰收。而李植的《泽堂答倭人问目》则认为“百种”是指百戏。成伣《慵斋丛话》则认为百种是指僧侣们用百种花果作盂兰盆。又有一种说法认为“百中”这一名称是因为当地盛产水果和蔬菜,古时曾汇集百种谷物的籽而得名。但柳得恭的《京都杂志》则指此乃无稽之说。锦溟宝鼎所著的《咏养蜂子》则指农家称为“百种”或“百踵”,禅家则称为“魄纵”。

  “百中日”也被称为“中元”是从道教思想里来的。根据道教的神仙思想,玉皇大帝派仙官一年三次遍查人间善恶。每次下界的时间称为“元”。一月十五叫“上元”,七月十五“百中日”叫“中元”,十月十五就是“下元”。因此,到了那天有朝着星星举行祭祀仪式的风俗称为“醮祭”。“中元”便是从仙官下凡的说法而来。

  “百中日”也叫做“亡魂日”的由来是,为了告慰父母在天之灵,祭拜的时需摆上酒、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因为那天是举行“荐新仪式”的日子。

  “百中日”也叫“长工日”。因为人们相信这一天山神们要收获谷物,去田里干活的话反而要妨碍他们,于是男人们不下地,女人们在家做针线活儿,除此以外,家里的事一概不做。主人家会给长工们每人一件新衣服以及给他们一点可供吃喝的钱。这和今天的劳动节类似。因此便有了叫做“百中场”的大庙会,庙会上有各种有趣的游玩项目。庆尚南道密阳地区的“百中庙会”很有名。百中日那天村民们把农活干得最好的长工称为“互助状元”,让他骑到黄牛背上,在农乐声中走街串巷。若是去了主人家,主人要用丰盛的酒*款待,大家高高兴兴地玩上一天。

  历史

  中元节在朝鲜可追溯至新罗时代,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儒理尼师今》载,新罗王儒理尼师今九年,既定六部,七月时儒理尼师今六部分为两组,每组由一名王女带领,自七月十五开始每日早上集大部之庭织麻,直至八月十五晚上分出胜负,负方要置酒食请胜方吃,一起作歌舞百戏,于是称七月十五为“百种节”。《泽堂答倭人问目》、《洌阳岁时记》亦有同样记载。新罗、高丽时代佛教盛行,僧侣、寺院常举行盂兰盆会,世俗人亦争相仿效,在中元日具百种花果供养祈福。高丽王朝时百中节的庆祝活动已经在民间十分流行,高丽歌谣《动动》就描绘了当时过节的情景。到朝鲜王朝,中元节的各种节日活动在民间十分盛行,除了僧侣设斋荐先魂外,庶民亦会祭奠亡魂,士大夫家则会在这天祭祖。《慵斋丛话》、《东国岁时记》、《洌阳岁时记》、《松都志》《泽堂答倭人问目》等典籍和当时一些散文都有相关记载。京畿道的曲水里还有规模颇大的市集,直至日治时期才停办。

  到现在,中元节的节日活动于大城市日渐式微,只有寺院宫观等仍有举行中元法会或盂兰盆会,一些农村地区则仍然保持传统的*俗,以庆尚南道密阳的密阳百中戏规模最大。

中元节的作文8

  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空气重总是弥漫着一股纸张烧焦了的味道,还时不时地又人燃放鞭炮,让我不敢开窗户也不敢出门,因为空气质量太差了。于是我就问妈妈这是为啥?妈妈告诉我中元节快到了,大家在燃烧纸钱祭奠先人,所以空气总是不太好。我很好奇到底什么是“中元节”呀,于是我就上网去查有关的资料。经过查询我知道了“中元节”它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就是俗称的“鬼节” 。

  说道“鬼节”我想同学们可能更熟悉的是“万圣节”吧!它是西方的“鬼节”,在这一天小朋友可以装扮成各种奇怪的样子问邻居索要糖果……完全没有我们*的“鬼节”的“硝烟弥漫”“云山雾绕”让人不敢深呼吸,因为一不留神就会吸入过量的烟雾让人极不舒服。

  真希望我们的“鬼节”也像西方一样是一个邻里之间和睦,开心的节日,而不是“硝烟弥漫”、“云山雾绕”让人不敢出门的日子。

中元节的作文9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要去给外婆扫墓。

  一大早老妈就把我叫起来,倒计时上去买烧纸也就是所谓失去亲人的“钱”到啦集市上各种各样钱看得我眼花缭乱。有一元。两元一千元的纸币上面还有玉皇大帝的头像。还有金银元宝,纸铜板……

  买好烧纸后我们往回返。

  外婆的坟墓在一大片玉米地里,由于玉米的叶子非常锋利,很容易刮伤我们于是我们各自都做好啦防护。姑外婆和老妈都穿个破褂子,带头冲进了玉米地我也不甘示弱披上雨衣也冲进玉米地在地里,在地里我双手向前伸直,把玉米叶拨向两边这样就伤不到我了。

  这样过了十分钟左右,我们来到拉坟前用手划拉一个十子架,接着用打火机点燃啦“钱”火哗的一下烧拉起来由于玉米地里本来就闷热再加上燃烧的火焰使本来就汗流浃背的我们更热啦,汗珠啪嗒啪嗒的往下落,但老妈却说“老妈收你的钱在那边要舍得花钱,别省吃俭用……”此时老妈的表情是那么严肃。痛苦。

  中元节,这个悲伤哀痛的日子;这个思念亲人的日子;这个令我永生难忘的日子。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扩展2)

——中元节作文 (菁华9篇)

中元节作文1

  的编辑为您准备了关于《以中元节为话题的作文:快乐的中元节》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民间最大的鬼节。在这天大家都会放孔明灯,在道路旁放着蜡烛。

  记的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在街道上看孔明灯。但是我们左看右看都没看道大孔明灯,只有小小的孔明灯,于是我便向小卖部的老板问问,一打听原来还在作呢!没办发,于是我们便在路边等啦!终于做好了大孔明灯,那孔明灯依就像重前那样,在孔明灯旁边装这许多的烟花,当它升空时瞬见烟花飞贱落道许多的地方吓的人们鸟兽散。虽然在连续放了许多的大孔明灯,但是我以经看腻了。我们走着走着,在路旁发现了许多的孔明灯,我都看的眼红了。于是我便问妈妈要钱买孔明灯,没想道妈妈竟然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买了两个一红一黄的孔明灯在校园放。一开使我们放个红色的,但是我们不懂怎么放在没有充满热气时就放飞,结果烧的孔明灯黑晡溜羞的。我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们等道充满气时才把孔明灯放飞,我就像一个成功的小孩子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还大叫着“成功了,成功了”。

  这个中元节我过的很快乐。

中元节作文2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民间最大的鬼节。在这天大家都会放孔明灯,在道路旁放着蜡烛。

  记的有一次,我和爸爸老妈在街道上看孔明灯。但是我们左看右看都没看道大孔明灯,只有小小的孔明灯,于是我便向小卖部的老板问问,一打听原来还在作呢!没办发,于是我们便在路边等啦!终于做好了大孔明灯,那孔明灯依就像重前那样,在孔明灯旁边装这许多的烟花,当它升空时瞬见烟花飞贱落道许多的地方吓的人们鸟兽散。虽然在连续放了许多的大孔明灯,但是我以经看腻了。我们走着走着,在路旁发现了许多的孔明灯,我都看的眼红了。于是我便问老妈要钱买孔明灯,没想道老妈竟然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买了两个一红一黄的孔明灯在校园放。一开使我们放个红色的,但是我们不懂怎么放在没有充满热气时就放飞,结果烧的孔明灯黑晡溜羞的。我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们等道充满气时才把孔明灯放飞,我就像一个成功的小孩子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还大叫着成功了,成功了。

  这个中元节我过的很快乐。

中元节作文3

  中元节有放河灯为鬼魂照路的*俗。中元节回家探望的祖先很多,只是绝大部分人都看不到。苏州有户姓罗的人家,中元节那天,按照传统的礼仪祭祖。当时家里新雇用了一个无锡的小孩,忽然大声说:今天家里怎么这么多客人啊。有穿着蟒袍补褂的官老爷,有戴着凤冠霞帔的官太太,还有穿着花棉袄的新娘子。这么热的天,他们怎么都穿着冬天的衣服,为什么不换夏装,凉快点呢?众人一听,连忙喝止这口不择言的小兔崽子。因为这孩子描述的客人的装束,是死人下葬时常穿的,显然,这些祖先鬼离开这个世界后,就没换过衣服(《北东园笔录续编》卷五鬼穿下棺时衣)。

  冥府当然会注意到中元节鬼魂返乡的传统,所以他们有人性化的措施,这就是法定的假日。

  南宋高宗年间,成都人王祖德在陕西做个幕僚,客死异乡。主官派士卒将其灵柩护送回乡,而且事先派人通知了他的家属。王祖德的妻子闻讯,即日就办丧事。当时正遇上中元节,按照当地的*惯,在中元节前两天要祭祖,当天到寺庙去参加盂兰盆会。可是王氏丧服在身,不便出门,只能在家里祭拜。正在忙碌之时,有六人抬着轿子进来,轿帘放下,王祖德从里面出来。他一进门就大呼小叫:早就想回来看看了,恩主太器重我,怎么也不肯放我的假。苦苦哀求才允许我回来小住,过几天又要回去。

  王氏听了,一点也不慌,说:主官之前已经派人送信来,说夫君你已经去世了,丧车前天就到了。你现在这算怎么回事呢?王祖德知道被拆穿,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老婆你别怕,我确实是死了。这次回来是因为听说族人要卖掉祖宅,而且家里藏的黄筌郭熙山水、李成寒林凡十轴也要卖掉。我们家里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吧,这些都不能卖的。这次幸好是中元节,这天在冥府是法定假日,所以我趁此机会回来交待一下,马上就得走的。说着向妻子吩咐了家中的一应事务。交待完毕,忽青烟从地起,跬步不相识,烟止寂无所见(《夷坚乙志》卷二十王祖德)。

  王祖德肯定是在冥府谋了一官半职,因为这次回乡,他坐的是六人抬的大轿,而且,古代的假日只是针对官员的,一般的老百姓无所谓放假与否。中元节的假,是冥府官员的福利,相当于探亲假。在《子不语》中曾提到,冥官在中秋节那天也会放假一天。

  在法定假期,无论体制内外的鬼,都急着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无主的孤魂野鬼,都要在盂兰盆会上饱餐一顿。有人曾描述盂兰盆会上赶着吃白食的恶鬼的盛况:俄有黑气数十百,其巨如斗,源源而来,皆从目前经过,隐隐若有声,的是奇观。

  中元节那天,如春运般的百鬼夜行,诸位觉得遇到鬼的概率有多大呢?

中元节作文4

  农历七月是民间俗称的鬼月;鬼月时,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而在阳间的人们则会举办一些祭拜的活动来款待他们,让他们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假期”。尤其是农历 7/15日,也就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好好的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好兄弟。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这一天同时也是佛 教 的 盂 兰 盆 节 ,盂 兰 盆 节 的由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莲救母」的故事:

  目莲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被打入轮回中的饿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莲为了解救母亲,就在农历 7/15时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使母亲能够超渡。后来每到7/15这一天,佛家们就会做「盂兰盆会」,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

中元节作文5

  早晨,闹钟的“叮铃铃”声把我从美梦中“唤”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无意中看了一下日历,今天是8月24日,下面还标注着“中元节”三个字,中元节?没听说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问老妈什么是中元节?老妈告诉我:中元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老妈经常叠元宝呢!

  到了中午,我们都忙开了:我负责叠纸,爸爸、老妈负责烧饭菜。我来到桌前(桌上放着今天我应该叠的纸),哦,天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桌上的那叠纸足有3厘米厚,事不宜迟,我立刻动手干了起来。我按照爸爸教我的快捷方法:先拿出一些纸,把它们*均分成几份,再把它们卷起来,压*,最后它们一张一张地抽出来,就行了。过了三十几分钟,我把纸叠好了,老妈那边也好了。我帮老妈摆好饭菜,碗筷,爸爸拿了一根树枝和耐烧的.旧脸盆,再点燃蜡烛,一切准备就绪。

  爸爸先从纸堆里抽出一张纸,点燃后,一张放在大门前,再用另一张引火放在旧脸盆里,待火烧起来后,爸爸把两捆纸放在旧脸盆里,过了一会儿,纸烧成了灰,爸爸把元宝放入旧脸盆中,3分钟过去了,元宝也烧完了,等火灭了,我们赶紧磕了头,磕完头后,我吹灭了蜡烛,爸爸把旧脸盆端走倒掉,我们把桌子重新收拾好。

  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我们不能忘记:没有祖先的勤劳,我们也不能过上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

中元节作文6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俗。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民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同意。

  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

  如果谈及盂兰盆节,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的节日。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解。盂兰盆节是华夏的节日,日本盂兰盆节只不过是孑遗而已。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

中元节作文7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传说中“目莲”的母亲被打入地狱,“目莲”看到母亲在恶鬼道中,肚子变大,喉咙缩小,不可以进食,饿得好苦。他拿了饭,就要喂,可饭刚送到口中,立即成为炭灰。他向释迦求救,释迦要其用盆,罗列了百味素食,供奉众多僧徒,方能解除他母亲罪孽深重的倒悬苦难。“目莲”照此去做,果然不错。后来人们把这应念在心目中,每年在鬼节这一天,就用竹子做的“盂兰盆”施斋于佛与僧,以此报答前辈养育之恩。

  寒衣节(十月初一),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

  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是*鬼节──正名“盂兰节”。

  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安。

中元节作文8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就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就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俗就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就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就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就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就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就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就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具有双重意义:

  一就是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让人们慎终追远。

  一就是发扬推已及人,救济众生的义举,换得世界清*。

中元节作文9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安幸福。

  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扩展3)

——中元节的*俗作文 (菁华3篇)

中元节的*俗作文1

  老师说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是人们祭祖祭拜先人的一个节日,也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七月半是在七月十五。

  可是我很怀疑老师的话,因为我家的中元节是从七月初九开始的。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开始为七月半鬼节做准备——写包。我老是记不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心地教我。说在写包的时候,称姥姥为曾祖,称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开始做其他准备。

  如,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钱、纸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在傍晚时分,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在桌子正对大门的那一方,会在桌子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我们如果要烧纸钱,就要从布的两侧递到桌子下的盆子中。等到准备完毕,吃过晚饭、洗过澡我们家就会由爸爸带头引着我们去外边“接客”。爸爸的手上会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说“XXX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等走到一定距离后就会开始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烛,然后点鞭炮。

  鞭炮点过后,我们就要鞠躬拜祖。回到家,吃些瓜果,这第一天接客就算完成了。而这个夜晚,八仙桌香炉里的香不能断,要一直燃到第二天。第二天,则是接待来过节的亲戚和“送客”。这一天,在八仙桌上要摆上小茶杯,不时地祭上热茶水。在祭过之后,我们要喝完茶水。而且,在这期间,我们不能碰到长凳。在中午,我们家一贯的*俗是吃面条,妈妈做的面条很好吃,尤其是臊子,特别香。就连不爱吃面的我,在这一天都会把碗里的面吃光光。到了下午四点时候,妈妈就会开始做晚饭;而等到四点半或五点的时候,亲戚们就会派几个人带着各家写好的包或纸箱,带到接客插香烛的地方开始烧包。之后就是等待先人将八仙桌上所祭上的饭菜“吃完”,接着我们则撤掉桌腿上系的布,撤掉香炉,围着八仙桌开始吃饭。

  饭毕,亲戚会回家去为他们家的中元节做准备,而我们家则会再次摆上香烛,祭上瓜果,等到祭完,这个中元节才算是过去了。

中元节的*俗作文2

  我的家乡在海南,这里有许多祖辈人传下来的民风民俗,有的已经成了节日特色。在这些节日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元节。

  在中元节的前些天,大人们都忙着买纸衣、纸帽、纸钱等等。最有趣的是折元宝,每次我都会参与。有时我还会和姐姐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折得最多、折得最好。比赛开始了,我迅速地拿起一张纸,这张纸在我手指间灵活转动,很快一个漂亮的元宝,就闪亮的出现在我眼前了。但是我不能得意,因为姐姐也很快赶上了我。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一张又一张的纸,经过我的手指间,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漂亮的元宝。“滴”时间终于到了,我的手指也有了些疲劳。但最终还是我赢了,疲劳中也掺杂着一些开心。这些天我都忙着乐不可支。

  到了中元节那天,就要烧纸钱了。爷爷把纸钱、纸衣、纸鞋、元宝等都分配均匀。到了中午或下午,就开始进行焚烧。这也让我们小孩子好奇,也跟着去看。大火熊熊燃烧照着我脸通红通红的。大人们说:“烧的纸钱、纸衣、纸鞋等等,都是给祖先送过去,让他们在那边过的安稳。”于是我心里许着一个愿望:希望我今后每天开开心心,学*更上一层楼。希望他们在那边收到钱、衣服、鞋子和我的愿望,祝我如愿以偿。

  晚上来临,我们几个孩子去挖了一堆沙子,用塑料杯装了起来,里面插着蜡烛和香,把他们放在家门口的周围,围成一个长方形。点燃蜡烛和香,瞬间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金黄的“火球”随着风,活泼地跳跃了起来。不到一会儿,家家都点燃了蜡烛。放眼望去,那些小“火球”似乎在和我打招呼。可是在今天不能外出,因为大家怕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身,否则我一定出去看看。大人们都忙着摆祭品、烧纸钱,说是烧给那些孤儿、流浪汉的灵魂,因为他们没有亲人,就在大街上。所以人们就烧些纸钱、纸衣给他们。也怕万一,他们缠上我们某人。听说在今天,鬼门会打开,所有的灵魂都会跑来人间。虽然我有点不相信,但是这节日过得挺有趣的!

  七月十五,过中元节。多姿多彩的*俗丰富了家乡人民的生活,我喜欢中元节的*俗。

中元节的*俗作文3

  我的家乡在海南,这里有许多祖辈人传下来的民风民俗,有的已经成了节日特色。在这些节日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元节。

  在中元节的前些天,大人们都忙着买纸衣、纸帽、纸钱等等。最有趣的是折元宝,每次我都会参与。有时我还会和姐姐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折得最多、折得最好。比赛开始了,我迅速地拿起一张纸,这张纸在我手指间灵活转动,很快一个漂亮的元宝,就闪亮的出现在我眼前了。但是我不能得意,因为姐姐也很快赶上了我。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一张又一张的纸,经过我的手指间,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漂亮的元宝。“滴”时间终于到了,我的手指也有了些疲劳。但最终还是我赢了,疲劳中也掺杂着一些开心。这些天我都忙着乐不可支。

  到了中元节那天,就要烧纸钱了。爷爷把纸钱、纸衣、纸鞋、元宝等都分配均匀。到了中午或下午,就开始进行焚烧。这也让我们小孩子好奇,也跟着去看。大火熊熊燃烧照着我脸通红通红的。大人们说:“烧的纸钱、纸衣、纸鞋等等,都是给祖先送过去,让他们在那边过的安稳。”于是我心里许着一个愿望:希望我今后每天开开心心,学*更上一层楼。希望他们在那边收到钱、衣服、鞋子和我的愿望,祝我如愿以偿。

  晚上来临,我们几个孩子去挖了一堆沙子,用塑料杯装了起来,里面插着蜡烛和香,把他们放在家门口的周围,围成一个长方形。点燃蜡烛和香,瞬间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金黄的“火球”随着风,活泼地跳跃了起来。不到一会儿,家家都点燃了蜡烛。放眼望去,那些小“火球”似乎在和我打招呼。可是在今天不能外出,因为大家怕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身,否则我一定出去看看。大人们都忙着摆祭品、烧纸钱,说是烧给那些孤儿、流浪汉的灵魂,因为他们没有亲人,就在大街上。所以人们就烧些纸钱、纸衣给他们。也怕万一,他们缠上我们某人。听说在今天,鬼门会打开,所有的.灵魂都会跑来人间。虽然我有点不相信,但是这节日过得挺有趣的!

  七月十五,过中元节。多姿多彩的*俗丰富了家乡人民的生活,我喜欢中元节的*俗。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扩展4)

——中元节的传说 (菁华3篇)

中元节的传说1

  中元节的传说

  1、中元节的第一种传说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2、中元节的第二种传说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中元节的*俗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

  2、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安幸福。

  3、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中元节吃什么

  1、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2、蒸面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3、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4、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况且鸡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所以选脚掌扁*的鸭子也在情理之中了。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土家族赶仗佬

  赶仗佬是恩施土家族民间工匠“九佬十八匠”中的“九佬”之一。赶仗在当地又称赶山,是土家人由来已久的集体围猎活动,曾经是土家人谋生的重要手段和生活技艺之一。参与赶仗的人被称作赶仗佬。在赶仗过程中,赶仗佬们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严密的分工,所获得的猎物根据“功劳大小”进行合理分配。

  土家族人的赶仗,主要不是为了猎食野兽肉,而是为了驱逐害兽,保护庄稼。所猎野兽,原来是虎、狼,而*些年来赶仗,主要是赶野猪,因为野猪是糟蹋庄稼的大害兽,众人恨之入骨。

  土家族人的聚众赶仗活动,一般选择在农闲时节。这个时候农民大都闲在家里,山中的野猪、獐、麂等野兽也已经膘肥肉满,十分诱人,喜欢赶仗的人们闻风而动,直到次年的春天。最佳赶仗时节是隆冬,大纷扬,冰封大地,自然界的“坚壁清野”,使野兽难以觅食,在饥饿难忍时就出来四处寻找食物,在皑皑白上留下串串脚印,这就给狩猎者提供了信息,为猎人们送来了希望。

  土家人赶仗,往往以村落为单位,众多人聚在一起进行。三五人为一小组,组成若干小组,带着猎狗,备好鸟铳,分头到村寨周围的每个山头上。一般情况下,赶仗分成侦察组,土家人叫理脚迹,由有经验的猎手组成,负责寻找、跟踪猎物;堵卡组,由枪法准、刀法快、沉着勇敢的人组成;闹山组,由嗓音宏亮、眼快、脚快的人配猎狗组成;围场组,人数不等,男女老少都可参加。

  一旦枪响猪倒地,*箭步上前,众人闻声尽快到场。并由老猎手查明打死猎物的*,若是数人打死的就分一、二、三*登记起来,然后,点到场人数,不论男女老少,见者有份。而后,众人将猎物四脚捆绑,用穿心杆抬回村。

  狩猎队回到村寨,把猎物逐个修净皮毛,开肠破肚,按每只猎物捕获时当场实到人数*均砍成若干份。按照规矩:肠肝肚肺等集体会餐吃了,猪项颈从耳至肩这一节不论轻重多少,都分给杀死野猪的*,以作奖励,凡只是一人打死的就给一个人,数人打死的只按当时登记的*各分一份。其余全部猪肉均按“见者有份”的原则*均分配。分配中为了公*,防止舞弊,将每头猪砍成的每一份肉穿上提索(棕叶子),分别放在簸箕内,提索漏出簸箕外面,再用一只簸箕盖上,人们只见提索不见肉,不能拣三挑四。分肉开始,众人围站在簸箕周围,将两只合着的簸箕用手推磨似的旋转几圈后,每人拿一只穿肉的提索,拉出来,不管拿到好肉差肉都没有任何意见,高高兴兴地提回家。

  每一个赶仗季结束后,村民们就全力投入农业生产。土家族的赶仗,是一年一度中最有乐趣的一种集体活动,其组织形式和分配方法有着原始公社的痕迹和特点,对研究土家族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元节的传说2

  中元节,即盂兰盆节通常是在农历的七月十四或者十五这一天,拿今年来说,公历的2022年8月12日即是中元节。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中元节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布田: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

  水旱灯: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施歌儿: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与中元: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所以,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世界各地的华人界时都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中元节的传说3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

  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

  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个人家里祭拜。街普是个别择日祭拜。市普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扩展5)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6篇)

中元节的作文1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 ,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 鬼节 。按照*俗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给自己已故的亲人敬上一品香然后烧烧纸钱,用以表示后人对先人的孝敬。

  离过节还差几天,大伯就提前通知我们中元节这天在他们家过节。

  今天刚好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上午我和爸爸早早地就到了大伯家,礼貌地和大家打完招呼后,爸爸就带我走进一个房间。

  一进房间就看见一张桌子,桌子上面供着爷爷、太公、太奶的肖像。相片上爷爷坐在凳子上,太公和太**发白了,看起来像是七十多岁的样子,但是面容十分慈祥。我和爸爸在香炉里上了一品香,在肖像前跪了几跪,就离开了。

  午休以后没什么事,我正在菜园里摘油菜花,远远就听见大伯在喊我: 聿坤,过来帮忙,要烧贡品(纸钱)。 我赶紧过去,大伯先报把火砖垒起来。底下放好柴火,打火机一点,那些贡品不一会儿就烧起来了。

  之后,我同妈妈和大婶就把它用桶装好,提到不远的小河边,倒入河里,这时听旁边也在倒纸钱的人喃喃自语:太公、太奶会在这条河的某一处等着收。

  我晓得这都是迷信的东东,其实这个节日的很多活动是想告诉我们要记住先人、孝敬前辈,不要望记先人曾经对我们付出的

中元节的作文2

  今天,是农历7月14,中元节,当地人称“鬼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要吃鸭肉。包糍粑,真热闹,我们家里也做了很丰富的的菜,可我最喜欢的是爸爸买回来的海鲜,有九节虾,青蟹,三文鱼,青蟹的个子绿绿的,有两个像钳子一样的大腿,爸爸拿刀把青蟹切成两半,一不下心就被夹子夹住了,爸爸惊心胆跳的,急忙拿刀来拍打,当你想摸他的时候,它就会用大夹子保护自己攻击别人,,他有又硬又小的眼睛,一碰他,就会缩回去,真逗人,九节虾在袋子里活蹦乱跳,别看海鲜长得不好看,放进开水里,就会大变身,金灿灿的,真诱人,看到了就想吃。

  今天过节真开心!

中元节的作文3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些地方,尤以*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称谓,相对于中秋为八月半)。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

  *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同为古老传统节日。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中元节的作文4

  今天,是农历7月14,中元节,当地人称“鬼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要吃鸭肉。包糍粑,真热闹,我们家里也做了很丰富的的菜,可我最喜欢的是爸爸买回来的海鲜,有九节虾,青蟹,三文鱼,青蟹的个子绿绿的,有两个像钳子一样的大腿,爸爸拿刀把青蟹切成两半,一不下心就被夹子夹住了,爸爸惊心胆跳的,急忙拿刀来拍打。

  当你想摸他的时候,它就会用大夹子保护自己攻击别人,他有又硬又小的眼睛,一碰他,就会缩回去,真逗人,九节虾在袋子里活蹦乱跳,别看海鲜长得不好看,放进开水里,就会大变身,金灿灿的,真诱人,看到了就想吃。

  今天过节真开心!

中元节的作文5

  我是绍兴人,绍兴是水乡,绍兴人天生对水有一种敬畏之情,特别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尤为突显。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一天虽不很喜庆,但那氛围却很隆重——我们那儿许多人都齐聚河沿,可不热闹吗?那为什么要聚在河边呢?为的是祭拜河中判官。这一天,奶奶买了许多瓜果糕点,就是为了这件事。在七月十五的下午,老老少少赶至河边,老人们要摆好供品菜肉,还要预备蜡烛纸元宝之类的东西,小孩子们并不是很在意这种祭拜,而老人们这种事却一向很是重视,在那之前还要念经念佛。

  在做好了一系列准备之后,祭拜才正式开始。人们点上蜡烛与香,开始祭拜河判官。一堆火在河沿熊熊燃起,祭拜前所备好的纸元宝之类的统统放了进去,熊熊的火光与隆重的仪式吸引了不少他乡之人甚至外国人驻足观之。

  祭拜仪式结束后,人们先回家休养并准备湖灯。据奶奶说她小时候,虽然也放湖灯,但用的却是河蚌壳加香油。以前的湖灯多么朴素哇!随着生活条件之变,湖灯之状也有所变了,如今之湖灯较以前精致之许多呀。

  许多人家都拿着自家制的湖灯赶来了,此时天还未黑,如若天黑了下来,那时便有更多人了。所以一些人在这一天傍晚会早早吃完饭便赶去河边。

  这湖灯先前全得靠人推动水才能移动,有的运气差的湖灯飘到桥的另一边,偏离航向,则无法挽救;有的好运的湖灯顺着风与浪一路向前,火力全开,便一帆风顺。据说,在放时飘得越快越远越好。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色,各处地区有各处地区的风俗,但我相信每个人最难忘的节日风俗来自故乡。这就是我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节日,它是故乡的中元节。

中元节的作文6

  *的汉字,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文化载体了,你看,单就从一个字的写法上来看,就尽可以从中窥见我们这个民族所推崇、重视、弘扬的一些东西了。

  比如这个“孝”字——重阳快到了,自然要说到孝——上面半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意思就很明显了:老人已是身子入了半截土的人了,在生活上失去了许多能力和本事,就需要他的子女来为他打好基础,提供各种生活资料,才能把他顶起来,立起来。

  还有一句老话,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读起来虽然有点拗口,但意思也是很明显的——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今天你没有老,不等于你将来不会老。所以,在很多时候,也要设身处地多为老人想一想他们的处境,尽自己所能,为老人创造各种便利。将来等你老了的时候,你自己也就能够同样享受到这些便利了。

  写个“孝”字很容易,但要真正将字所蕴含的意思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恐怕就有些难度。毕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利益纠杂在一起,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像一张网一样罩着我们每一个人,使我们逃无可逃……

  于是,有些人就有了很多的借口。更有甚者,还做出了令人不齿的事情——前段时间就看到有新闻说某村一老妇活活饿死在家中……

  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

  这一天也终将成为你、我、他……每一个今天青春焕发的人的节日。所以,趁着今天年轻,今天我们还依旧青春,那就认认真真地写一个“孝”字送给爹娘吧!当然,不仅仅是纸面上写下这个字,更要把这个字深深刻在心里!


中元节的作文 (菁华9篇)(扩展6)

——中元节的禁忌 (菁华5篇)

中元节的禁忌1

  1、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2、别拍肩膀从灵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3、不可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经过坟地时,口中要不断默念“对不起,打扰了!”并保持肃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对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6、床头不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也不玩碟仙。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7、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轻的人怕会撞见好兄弟。

  8、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乱随便捡起来;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好兄弟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9、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0、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11、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12、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半夜勿晒衣服。

  13、别乱照相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14、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其形状如同香插在香炉上,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诸多禁忌,族繁不及备载。其实,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倒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论灵验与否,至少也能求个心安。有人*惯随身带着开运避邪物品,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十字架或者具特殊能量的矿石等。

中元节的禁忌2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好兄弟。

  4、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的厄运。

  5、吹口哨:晚上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

  6、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此时好兄弟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乱看: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9、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 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里坐坐。

  10、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1、靠墙

  鬼魂*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捡路边的钱

  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

  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鬼魂。

  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鬼魂上身。

  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

  鬼魂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麼鬼魂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饭中央

  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鬼魂来与你分享食物。

  17、一个人

  一个人容易引起鬼魂的觊觎,是真的。

  18、晚上拍照

  此举动容易将灵界的朋友一起拍进来,然后带回家。

  19、玩碟仙

  *常时刻玩碟仙就很容易发生事情,更何况在这鬼节时分。

  20、拖鞋整齐的放床边

  在外旅行时,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会招来灵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们的闹床。

  21、忌半夜晾衣服

  湿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脱身,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

  22、忌披头散发睡觉

  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23、生理期的禁忌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24、忌半夜庆生

  七月生的人有点可怜,在晚上庆生时多半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

  25、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间认为这两种昆虫是鬼魂的化身,胡乱捕捉它们,小心引鬼上门。

  26、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

  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27、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中元节禁忌几点不能出门

  鬼节当天晚上11点之后不建议出门,11点到凌晨的这段时间是子时也是一天当中阴气最重的时间。

  另有一说法,一般在6点半以后,即天黑之后。最好在天黑之前回家。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

中元节的禁忌3

  中元节是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20xx年鬼节时间是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星期三。

  根据古*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中元节这天,民间有很多禁忌,如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等,到底有什么要忌讳的呢?以下这些事情千万不要做,不然小心招来“好朋友”!

  中元节禁忌

  农历七月俗称“鬼月”,鬼节当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也特别多,来看看万万不能触犯的。鬼节禁忌: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5、晚上晒衣服。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8、乱看。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9、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10、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气入侵。

  其实日常的一些小动作也会导致引起鬼上身,如靠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页。

  11、靠墙。好兄弟*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好兄弟。

  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好兄弟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麽好兄弟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

  吃饭的时候做一个动作,也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相信99%的人不知道!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往下看。

  16、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17、一个人。一个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觊觎,是真的。

  18、晚上拍照。此举动容易将灵界的朋友一起拍进来,然后带回家。

  另外,也不要玩碟仙。*常时刻玩碟仙就很容易发生事情,更何况在这鬼节时分。拖鞋不要整齐的放床边。在外旅行时,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会招来灵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们的闹床。

中元节的禁忌4

  ◎拜门口

  七月初一,鬼门一开,所有获准可以返回阳间探亲的孤野鬼,将会自阴间一拥而出,四出抢食供品。

  因此,在鬼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摆供祭祀,称之为拜门口。由於只是让途经的好兄弟小歇吃食,祈别入求它们屋侵扰家人,所以不用提供太过丰盛的供品,通常只需做到下列的几件事即可。

  1.供拜五味碗、糕、粿。

  2.在供品上各插一炷香,并祝祷好兄弟们享用后继续上路。

  3.焚烧若干银纸及经衣。

  ◎放水灯

  早年的放水灯活动,多半都是将水灯放入河中,所以又叫作河灯。因为当时的河灯多半是用木片或纸片做成莲花型的底座,将蜡烛放置在莲座中顺流而下,所以也叫作荷花灯。

  放水灯的原始用意,是体恤淹死在水域里的亡魂,怕它们找不到路回家,所以特别在普渡前一天晚上,盛大举行放水灯的仪式,希望能藉由水灯的带领,让亡魂们得以循著水灯返回阳间享用普渡祭品。

  ◎忌半夜晾衣服

  湿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脱身,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

  ◎忌披头散发睡觉

  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生理期的禁忌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忌半夜庆生

  七月生的人有点可怜,在晚上庆生时多半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

  ◎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间认为这两种昆虫是鬼魂的化身,胡乱捕捉它们,小心引鬼上门。

  ◎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

  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忌乱拍他人肩头

  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中元节的禁忌5

  中元节是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20xx年鬼节时间是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星期三。

  根据古*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中元节这天,民间有很多禁忌,如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等,到底有什么要忌讳的呢?以下这些事情千万不要做,不然小心招来“好朋友”!

  中元节禁忌

  农历七月俗称“鬼月”,鬼节当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也特别多,来看看万万不能触犯的。鬼节禁忌: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5、晚上晒衣服。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8、乱看。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9、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10、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气入侵。

  其实日常的一些小动作也会导致引起鬼上身,如靠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页。

  11、靠墙。好兄弟*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好兄弟。

  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好兄弟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麽好兄弟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

  吃饭的时候做一个动作,也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相信99%的人不知道!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往下看。

  16、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17、一个人。一个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觊觎,是真的。

  18、晚上拍照。此举动容易将灵界的朋友一起拍进来,然后带回家。

  另外,也不要玩碟仙。*常时刻玩碟仙就很容易发生事情,更何况在这鬼节时分。拖鞋不要整齐的放床边。在外旅行时,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会招来灵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们的闹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