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首页 / 总结 / | 知识点总结,物理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2、两种反射现象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衡:

5、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6、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8、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9、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10、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1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12、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13、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方比。

1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15、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16、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17、三力共点且*衡,则:F1/sinα1=F2/sinα2=F3/sinα3(拉密定理,对比一下正弦定理)

18、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19、相对运动

20、小船过河:

21、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22、沿粗糙水*面滑行的物体: a=μg

23、第一个是等时圆

24、镜头是凸透镜;

25、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27、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8、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29、力的测量:

30、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31、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32、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3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4、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35、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36、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37、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38、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两个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0、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温度计的使用: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5、托盘天*的使用:首先把天*放在水*桌面上,用镊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

6、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7、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8、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9、杠杆的*衡条件

10、杠杆的应用

11、动滑轮

12、轮轴和斜面

13、总功——W总:

14、机械效率——η

1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16、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17、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18、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1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0、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2、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3、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24、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2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26、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27、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8、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9、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0、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3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

32、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33、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5、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36、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37、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38、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39、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40、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2、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4、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25cm。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视眼能看清*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

5、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

7、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8、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9、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10、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11、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放的西瓜子对水*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12、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13、连通器的应用:

14、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15、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16、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17、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18、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19、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0、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21、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22、凸镜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23、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4、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5、投影仪的*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6、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7、两种反射现象

28、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29、重力做功:Wab=ghab {:物体的质量,g=9.8/s2≈10/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0、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3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ax=P额/f)

32、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1+EP1=E2+EP2也可以是v12/2+gh1=v22/2+gh2

3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34、几个力*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衡的力。

35、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36、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13、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37、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38、自由落体

39、竖直上抛运动

40、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a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中考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

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3、“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4、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7、放大镜、*面镜、水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8、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9、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

10、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表面附*空气流动速度。

1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2、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3、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1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15、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16、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W。公式:W=UIt

17、电功率与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18、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9、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磁化等

20、安培定则:

21、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

22、能量守恒定律:

23、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炳都用木头或塑料,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24、刀刃磨的很薄——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5、高压锅的原理——利用了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26、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27、汽车拐弯时:

28、简单机械的应用:

29、认识限高、里程、禁鸣等标志牌,了解其含义——A限速40Km/hB里程到西大桥90KmC禁止鸣笛

30、汽车喇叭发声要响,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1、刚坐进汽车或有汽车从你身旁驶过时,会闻到浓浓的汽油味——扩散现象。

32、汽车旁的观后镜,交叉路口的观察镜用的都是凸面镜,可以开阔视野。

33、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这样防止车内物体在司机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

34、拔河时地面上谨防有沙粒———防止滚动摩擦。

35、农村的水稻夜间要注水,白天要放水,为什么?

36、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37、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3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9、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0、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1、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43、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44、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45、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46、功的计算:W=FS

47、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8、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49、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V,还有KV和mV。

50、滑动变阻器: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菁华6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2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光的反射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面镜成像

  6、*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面镜?

  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与水*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12、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透镜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2)物*像远像变大。

  (3)实像都是倒立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

  (1)等高共轴调节:

  等高:将蜡烛、凸透镜、光瓶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水*高度。

  共轴: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处。

  (2)焦距确定:*行光源照射得到最小最亮光斑为止。

  1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15、*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3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4

  熔化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

  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5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正比 。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 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衡。

  2、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衡状态.

  4、*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受*衡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衡力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⑴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 = F/S 推导公式:F = PS、S=F/p

  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 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 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压 强

  公式

  p = ρ g h

  适用范围

  通用公式:一般固体

  一般液体

  一般思路

  水*面:F = G p=F/S

  先 p = ρ g h再 F = PS

  特殊思路

  圆柱形物体p = ρg h

  规则容器装液体:F = G p=F/S

  3、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 *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 g=1.01×105Pa

  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4、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降低 ,气压增大时 升高 。

  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一、浮力

  1: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液(气)体

  二、阿基米德原理

  1.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 方向:竖直向上

  3.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方向

  力的关系

  V排与V物

  密度关系

  下沉

  向下

  F浮< 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悬浮

  静止在液体内部

  F浮= G物

  ρ物=ρ液

  上浮

  向上

  F浮> G物

  ρ物>ρ液

  漂浮

  静止在液体表面

  F浮= G物

  V排物

  ρ物>ρ液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1.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2、浮力的计算:

  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2)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3)漂浮悬浮法:F浮=G物

  4)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做功的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n 有力无距离: 搬而未起,推而未动,有力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

  n 有距离无力: 物体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运动方向上没有力对物体做功(踢球离开脚后移动的距离, 人对足球没有做功)。

  n 力和距离垂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通过的距离和力的方向垂直,物理在力的 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2、功的计算:作用在物体上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W=FS,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Gh)。

  二、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公式:P=W/t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t的单位:秒(s),功率P的单位:瓦(W)。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

  5、推导公式:P =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 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 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衡条件:

  ①杠杆*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位置*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三种杠杆:

  名称

  结构特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L1>L2,F1< F2)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L1,F1> F2)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

  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船桨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L1=L2,F1=F2)

  不省力、不费力

  天*,定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3、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G动)/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

  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n。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G动)/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 式:

  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7、机械效率的测量:

  (1)原理: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6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换算:1m/s=3。6km/h。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五、二力*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衡。

  2、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3、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4、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7、杠杆不水*也能处于*衡状态

8、"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9、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0、利用天*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11、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12、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13、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14、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5、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16、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17、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8、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9、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20、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21、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24、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25、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2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抽薪”以后,液体继续无法吸热。

2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28、四两拨千斤杠杆的*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29、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那么压强就大。

30、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31、记住六个物理规律:

32、记住两个原理:

33、速度:V=S/t

3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35、声速:V=340m/s (15℃)

36、水的比热容:

37、空气(15℃)中的声速为:340m/s.

38、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39、用3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讯。

40、教室体积约:60立方米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中考物理知识点 40句菁华

1、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2、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3、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

4、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6、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7、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8、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9、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12、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1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14、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读数。

15、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6、电功率与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17、电流的磁效应:

18、能源的分类(方式一):

19、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20、冬季喝刚出锅的汤时,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象并不烫,但喝起来却烫口,因为汤面上一层油阻止了汤的蒸发,热量的散失少,温度不易降低。

21、当打开啤酒盖时,总会冒出一些雾气,这是为什么?——啤酒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且内部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当开启瓶盖时,二氧化碳逸出,体积变大,膨胀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周围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雾”。

22、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23、认识限高、里程、禁鸣等标志牌,了解其含义——A限速40Km/hB里程到西大桥90KmC禁止鸣笛

24、喇叭发声:电能——机械能

25、骑自行车即使不踩脚踏板,自行车也会越来越快,为什么?

26、钳口有刃,是在压力一定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7、一张报纸的力量——把一只刻度尺放在桌上,让它的三分之一露在桌面外,在上面盖上一张报纸,将报纸压*,用力打击露出桌面的尺,发现尺不会被打掉,而上面没有报纸时却很容易打掉,为什么?

28、用久了的灯变暗———用久的灯丝由于受热升华,灯丝变细,电阻变大,在电压一定时,热功率小,灯光变暗。另外灯丝升华后又会在灯壁上凝华,使灯泡的透光性降低所以会变暗。

29、夏天走在松花江边的林荫路上感到格外凉爽,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这样的环境会更加凉爽?

30、农村的水稻夜间要注水,白天要放水,为什么?

31、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32、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3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4、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视眼患者戴的*视眼镜是凹透镜。

35、密度的计算公式:p=m/v

3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7、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38、功率的计算:(W=Pt)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39、滑动变阻器:

40、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中考物理知识点 30句菁华

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3、“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放大镜、*面镜、水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6、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7、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8、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9、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0、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但“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11、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2、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W。公式:W=UIt

13、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14、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磁化等

15、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16、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有无铁芯有关。

17、高压锅的原理——利用了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18、汽车喇叭发声要响,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发动机外装有水套,用循环流动的水帮助发动机散热——水的比热容大,水温降低时可以从发动机上带走很多热量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20、整把钳子是一个省力杠杆

21、医生在拔火罐时的做法是将一酒精棉球用镊子夹好,点燃后在一玻璃罐内烧一下,后取出,迅速将罐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这室玻璃罐就会牢牢地被“粘”在皮肤上,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22、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3、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25、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26、分子热运动:

27、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8、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符号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9、滑动变阻器:

3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8)

——初中物理知识点 100句菁华

1、滑轮组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液体压强公式:

4、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表现最为明显。

5、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大,分得电压大。电阻大的功率也大。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大,电流小,电功率也小。

6、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均值,减小误差。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求*均值没有意义。

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8、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9、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10、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1、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与法线的夹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逆向,水中看岸上树变高)。

12、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3、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14、动滑轮

15、轮轴和斜面

16、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7、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8、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19、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20、连通器:

21、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22、标准大气压——支持1900px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1900px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23、物体的浮沉条件:

24、力学中的功

25、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26、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8、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9、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0、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3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桌面上,读数时视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

32、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33、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戥子、地中衡等

34、托盘天*的使用:首先把天*放在水*桌面上,用镊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

35、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6、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7、*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8、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39、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变化中抓住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是关键。

4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4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比热容大的升温或降温都难。

42、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

43、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5、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46、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47、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8、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4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50、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51、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52、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是电路闭合;二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行。

5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54、物理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55、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56、物体受*衡力物体处于*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57、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58、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

59、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v计算。

60、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61、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6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63、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64、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65、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66、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67、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68、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产生压力的因素很多,而重力仅仅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放在水*面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衡状态时,它对水*面产生的压力在数值上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69、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会产生磁力的作用。

70、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

71、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72、能量转化: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73、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74、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5、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76、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77、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78、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79、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80、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8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82、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8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84、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8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6、*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7、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88、电功率单位

89、电磁铁主要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构成。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时就失去磁性。

90、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91、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面镜。

92、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93、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9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95、应用

96、沸点与压强

97、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98、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9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0、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9)

——初中物理知识点 60句菁华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六种物态变化。由硬变软要吸热(固→液→气),反之要放热。

3、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大,分得电压大。电阻大的功率也大。并联电路有分流作用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大,电流小,电功率也小。

4、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6、电与磁

7、信息的传递

8、压强和浮力(一)——压强

9、杠杆

10、杠杆的应用

11、轮轴和斜面

12、额外功——W额外

13、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14、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5、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16、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17、大气压的变化

18、浮力的应用

19、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0、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2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桌面上,读数时视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

23、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24、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25、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26、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27、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28、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

29、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御用电器之间,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30、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3、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35、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6、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37、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达到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上常有应用。

38、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4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

41、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42、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3、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44、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45、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46、能量转化: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47、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48、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4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50、内能变化的途径

5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52、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53、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5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5、*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56、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记录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57、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5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5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60、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