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首页 / 知识 / |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1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动力)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8.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

  9.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出现。(加强了各地联系,世界进一步连成一体)

  10.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9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11.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2.工业革命对*的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开辟海外市场,发动了对*的*战争,*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2“三角贸易”的原因:美洲缺乏劳动力,贩卖黑奴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3“三角贸易”的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英国人。(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贸易”持续时间:三百多年

  6“三角贸易”的影响:

  (1)使非洲丧失了*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落后。

  (2)欧洲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的时间:17世纪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4.英国在印度最有名的殖民头目:克莱武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2

  亚非拉的奋起

  一、印度独立

  1.背景: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2.时间:1947年,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3.领导人:尼赫鲁

  4.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年)。

  2.非洲独立年(1960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亲美的傀儡*,建立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斗争,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1999年)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和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

  2.特点: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

  3.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国家和以色列之间。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强的介入。

  (2)争夺实质:领土之争。

  (3)加剧冲突因素:水资源之争。

  (4)民族矛盾、宗教斗争:圣城之争

  2.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3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动力)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8.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

  9.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出现。(加强了各地联系,世界进一步连成一体)

  10.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9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11.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2.工业革命对*的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开辟海外市场,发动了对*的*战争,*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2“三角贸易”的原因:美洲缺乏劳动力,贩卖黑奴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3“三角贸易”的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英国人。(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贸易”持续时间:三百多年

  6“三角贸易”的影响:

  (1)使非洲丧失了*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落后。

  (2)欧洲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的时间:17世纪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4.英国在印度最有名的殖民头目:克莱武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1)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1

  亚非拉的奋起

  一、印度独立

  1.背景: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2.时间:1947年,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3.领导人:尼赫鲁

  4.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年)。

  2.非洲独立年(1960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亲美的傀儡*,建立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斗争,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1999年)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和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

  2.特点: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

  3.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国家和以色列之间。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强的介入。

  (2)争夺实质:领土之争。

  (3)加剧冲突因素:水资源之争。

  (4)民族矛盾、宗教斗争:圣城之争

  2.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2

  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取火,学会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

  2.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这种说法不准确,应该说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3.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于春秋时期,而不是战国时期。

  4.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战国时期的孟子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5.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6.秦朝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而不是隶书。

  7.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灭亡秦朝的是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汉代的儒术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这些思想也得到继承和发扬。

  9.西域都护是由西汉*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由唐*设立的。

  10.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11.西汉的司马迁编写了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北宋的司马光编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12.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13.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4.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15.玄奘西游发生在唐太宗时期;鉴真东渡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16.隋唐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7.交子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瓦子是宋代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18.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19.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郑成功*发生在清朝。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3

  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取火,学会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

  2.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这种说法不准确,应该说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3.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于春秋时期,而不是战国时期。

  4.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战国时期的孟子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5.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6.秦朝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而不是隶书。

  7.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灭亡秦朝的是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汉代的儒术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这些思想也得到继承和发扬。

  9.西域都护是由西汉*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由唐*设立的。

  10.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11.西汉的司马迁编写了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北宋的司马光编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12.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13.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4.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15.玄奘西游发生在唐太宗时期;鉴真东渡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16.隋唐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7.交子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瓦子是宋代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18.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19.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郑成功*发生在清朝。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2)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1

  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

  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吃上熟食。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北京人过群居生活(3、4)。

  3.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居住在洞穴中,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最早能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用兽皮缝制衣服。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7、河姆渡人(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居住干栏式的房子。

  8、半坡人(约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战争走向融合。(两个战争先是炎帝和黄帝大战蚩尤,后来是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叫阪泉之野)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3、大禹治水的方式:筑堤堵水、疏通河道。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成为禅让制推选出来的第三位部落联盟首领。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定都阳城。禹传位于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5、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商朝出现了青铜器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周时建筑物上开始出现瓦。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分封制的意义:巩固对国家的.统治。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四羊方尊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21、我国夏、商、西周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形势图)p36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晋楚之战)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战国形势图)p38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0、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原成为“天府之国”。

  31、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法。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33、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曾,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3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36、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40、孔子,名丘,子仲尼,春秋末年的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43、秦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44、在渔阳戍边,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建立了张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45、秦自统一以来在全国建立了一套行政体系,在中央设三个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或太守,县的长官叫县令。)

  46、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6、秦统一以后对全国的文字进行了统一,统一的文字叫小篆。

  47、秦统一以后对全国的钱币进行了统一,统一的钱币叫圆形方孔钱。

  48、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军事防御。(当时主要是抵御匈奴)

  49、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50、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5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52、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采取的措施是推行“推恩令”。

  53、西汉时,监察京师官员和皇族不法行为的官吏是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使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55、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

  56、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管辖。(由此可以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7、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58、丝绸之路:*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内地。意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59、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60、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和致病原则(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最早见于这部书)。“神医”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

  61、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它建立了以计算为中心的*古代数学体系。

  62、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本土兴起。

  63、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64、秦陵兵马俑的意义: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超高水品,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65、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3

  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

  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吃上熟食。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北京人过群居生活(3、4)。

  3.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居住在洞穴中,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最早能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用兽皮缝制衣服。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7、河姆渡人(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居住干栏式的房子。

  8、半坡人(约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战争走向融合。(两个战争先是炎帝和黄帝大战蚩尤,后来是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叫阪泉之野)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3、大禹治水的方式:筑堤堵水、疏通河道。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成为禅让制推选出来的第三位部落联盟首领。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定都阳城。禹传位于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5、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商朝出现了青铜器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周时建筑物上开始出现瓦。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分封制的意义:巩固对国家的.统治。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四羊方尊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21、我国夏、商、西周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形势图)p36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晋楚之战)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战国形势图)p38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0、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原成为“天府之国”。

  31、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法。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33、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曾,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3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36、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40、孔子,名丘,子仲尼,春秋末年的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43、秦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44、在渔阳戍边,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建立了张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45、秦自统一以来在全国建立了一套行政体系,在中央设三个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或太守,县的长官叫县令。)

  46、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6、秦统一以后对全国的文字进行了统一,统一的文字叫小篆。

  47、秦统一以后对全国的钱币进行了统一,统一的钱币叫圆形方孔钱。

  48、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军事防御。(当时主要是抵御匈奴)

  49、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50、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5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52、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采取的措施是推行“推恩令”。

  53、西汉时,监察京师官员和皇族不法行为的官吏是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使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55、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

  56、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管辖。(由此可以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7、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58、丝绸之路:*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内地。意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59、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60、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和致病原则(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最早见于这部书)。“神医”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

  61、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它建立了以计算为中心的*古代数学体系。

  62、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本土兴起。

  63、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64、秦陵兵马俑的意义: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超高水品,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65、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3)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 (菁华3篇)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1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出现了一批*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的*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 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行不通。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同盟会(*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就任*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2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归纳3

  秦汉时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

  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第一次实现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初中历史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4)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归类 (菁华3篇)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归类1

  1、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成立资产阶级临时*,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标志: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3)过程:11月6日晚,列宁来到起义的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武装起义。

  (4)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

  (5)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列宁为*。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巩固:①苏俄同德、奥议和,并退出了一战;②颁布了《土地法令》③1918年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④1920年底,打退国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

  (7)胜利的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③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的**事业指明了道路。

  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九下P7)

  (1)时间:1921年;

  (2)领导人:列宁;

  (3)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新的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

  3.苏联的成立:1922年,在自愿和*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归类2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P14)<理解>

  1、形成:

  A、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衡性加剧(根源或根本原因);

  B、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实质)的斗争愈来愈烈,导致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2、组成: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同盟国核心——德国);

  三国协约:英国、俄国、法国 (协约国核心——英国)(P15页插图)

  3、性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都是具有争霸性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4、结果:

  A、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大搞军事竞赛;

  B、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危机频发,一场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重大战役(P22-26)<理解>

  1、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巴尔干半岛上)的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

  2、重大战役:

  A、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英法——德军),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B、一战中最为残酷的一次战役,伤亡人数最多,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弹和飞机,由于法军的顽强抵挡,迫使法军投降计划破产。

  C、索姆河战役: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先使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归类3

  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代军事工业。如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的内容: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变法失败,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维新”。1819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册P71表)

  (4)戊戌变法对*社会的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b、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

  b、1912年元旦,*临时*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鲁迅、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运动。(性质)

  (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孔子说的,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文化上的贡献: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相关词条